我这有一份他的简介,许正鼎,陕西省西安市人,1984 年毕业于中国蜂学的最高学府---福建农林大学蜂学院,获中国首届蜜蜂专业学士;后来,继续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昆虫学研究生,获硕士学位;自1984年参加工作后,一直在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工作20余年,先后主持和参加过蜜蜂传粉、蜜蜂育种、蜜蜂病理、蜂机具改良、蜂产品等的研发工作,为中国蜜蜂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特别是1995年之后,曾担任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蜜蜂研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948”重点项目主持人、国家蜂胶行业标准制定项目首席专家,他先后发表论文近30篇,其中10篇获中国养蜂学会优秀论文奖,在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15篇,获得8项国家专利,获国际金奖1项,获“首届中国金榜技术产业博览会”金奖1项,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3项。先后编著了《蜂胶的神奇疗法》、《世纪健康话题---神奇的蜂胶》、《神奇蜂胶疗法》《蜂王浆答疑解惑》四部书,2002年,许正鼎同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合作拍摄了《神奇的蜂胶》专题科普片。1995年之后,为了将蜜蜂的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他带领一批科研人员创办了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北京蜂珍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研发生产了40余种名、特、优、新“蜂珍”牌系列产品。在百度也可以了解的。
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蜂胶专题研究组主持人国家蜂胶产业创始人、奠基人中国“948”重点产业化推广项目主持人中国蜂胶产业,糖尿病抗氧化特膳产业创始人中国养蜂学会饲养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蜂产品协会蜂产品医疗保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蜂协蜂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中医蜂疗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科协工程学会抗氧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中健高科研究所所长河南大学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导师北京天宝康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福海教授是我国著名蜂胶行业的科学家,是国家“863”计划蜂胶研究的主持人,国家重点攻关项目蜂胶黄酮抗氧化研究项目主持人、中国农业部蜂胶质量标准编制组主持人、中国中医药研发协会中医蜂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工程学会联合会抗氧化专业委员会主任,2010年共和国经济建设突出贡献人物荣誉称号,2011年第四届华夏高科技创新一等奖获得者。刘富海教授是国内第一位研究蜂胶提纯技术的创始人,当他研究成功后,把提纯技术转让给了现在的北京知蜂堂,同时和许正鼎建立蜂珍蜂胶,中国农科院在刘富海教授的带领下研制了华兴牌蜂胶,同期扶植中宏蜂胶,两年后,刘富海教授携研发团队跳出了中国农科院,自己成立了天宝康蜂胶!刘富海教授从事蜂胶研究16年,创建了我国权威专家最多、质量标准最高的蜂胶行业领军企业——北京天宝康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专业为国人生产、推荐最优质的蜂胶抗氧化产品。刘富海教授是中国蜂胶研究的第一人,接受过中央电视台的专访及国内外众多新闻媒体的采访报道。 刘富海教授从苹果削皮后为什么变黄,到人的血管为什么会逐渐被堵塞,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氧化的现象和危害,提出了蜂胶是世界上最好的抗氧化剂,而且蜂胶无毒、无害,无激素,纠正了许多人对蜂胶的偏见,建议国人多多食用真正的蜂胶产品。刘富海教授指出,正像20元钱买不到金项链一样,20几元的蜂胶绝对不是真的蜂胶,而是假蜂胶,刘教授还详细讲解了真蜂胶和假蜂胶在色泽、口感、外观等方面的区别,让消费者擦亮眼睛,避免被假蜂胶所害。 刘富海,1985年大学毕业后开始从事蜜蜂事业工作。近20年来,一直为我国蜂业的发展辛勤地工作。1985年,他提出并设计了蜜蜂卵“电融合”体外受精技术,受到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著名克隆技术专家陈大元教授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1989年参加中日合作研究项目,对蜜蜂营养代谢进行深入研究,研制出深受广大蜂农欢迎的蜜蜂饲料添加剂,加速了蜜蜂的春季繁殖和优质高产的进程。该研究结果在1993年第33届国际养蜂会议及国内学术会议上进行交流,荣获优秀论文奖。1992年3月至1994年12月,他作为主要执行人参加“八五”农业部重点课题“蜜蜂王浆优质高产生物学因素及生产技术的研究”,该项目于1995年圆满通过农业部课题验收。1994年,参加研究的“蜜蜂大卵育王技术研究与应用”通过技术鉴定;该课题1995年荣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5年,负责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蜂产品开发期间,3项产品荣获国家农业博览会金质奖。1995年~1998年,主持蜂胶提取物防治糖尿病研?究,取得一系列可喜成果。该项研究1998年通过专家鉴定,并荣获北京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二等奖,为我国蜂胶的开发奠定了基础。1996年~1999年,主持两项“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蜂胶研究专题,对蜂胶毒理、药理、提取分离、抗菌、抗氧化性能等方面进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发明了“蜂胶分段逆流提取技术”,并于2000年通过国家科技部成果验收。1998年,主编的《神奇蜂胶疗法》、《世纪健康话题》相继出版,大大促进了蜂胶产业的发展。1999年,发明的“蜂胶驱蚊杀菌香皂”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荣获香港国际专利技术博览会金奖。同年,蜂胶被列入国家“948”重点产业化推广项目。2000年,参与编制国家农业部蜂胶质量标准。2001年,他组建“北京天宝康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带领十余名科技人员,投入大量的财力、人力,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蜂产品科普宣传。1999年~2003年,在全国各地电台、电视台、学术会议、各种礼堂、会议室等,举办大中小科普讲座数千次,为我国蜂产品的开发和相关知识的普及做出了重要贡献。2002年,中国老年学会医疗保健专业委员会,聘请刘富海为《中老年健康课堂》教授、《中老年健康课堂》杂志编委。2003年,刘富海先生组建的天宝康公司通过了“IS0900l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被国家科技部列为“中国优秀高新技术企业”。再一次为我国蜜蜂行业争得了荣誉,也为我国蜂产品生产与服务树立了榜样。近20年来,刘富海先生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主编和参编蜂业书籍8部。他通过自己不懈努力,为我国的养蜂事业,尤其是蜂胶产业的开发做出了重要的贡献。2010年元月17日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中国企业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全国产业经济国情调查办公室文化产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爱我中华-----共和国经济建设杰出贡献人物事迹报告暨新年座谈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召开,鉴于刘富海教授对中国经济社会建设、抗氧化事业和蜂胶事业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以及所在行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特授予“时代楷模-共和国经济建设杰出人物”荣誉称号。2011年8月20获得第四届华夏高科技产业创新奖获奖项目“天然蜂胶黄酮抗氧化研究及产业化”,通过对蜂胶的提取、分离、毒理、药理、稳定性试验、抗菌、抗氧化试验、稳定性试验、剂型、配方、质量标准等内容研究,掌握了蜂胶的相关性能及生产加工技术,不仅证明蜂胶有很强的防腐抗氧化作用,而且安全无毒,应用广泛,为我国的蜂胶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另一获奖项目“铸铁件砂型近净成型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发”,成功研制出高温下具有良好还原气氛层的粘接剂组元,并通过正交试验和工艺试验确定了配方。
人类利用蜂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那时人类注意到蜂胶对蜜蜂重要的保护作用,发现蜂胶具有优异的抗菌防腐作用,将其应用于人类,如古埃及人发现蜂胶有抗氧化作用可以防止尸体腐败,于是将蜂胶用于制作木乃伊。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亲自观察到蜂巢内形成蜂胶的过程。他在《动物志》中记录下了“蜂胶可治疗各种皮肤病、刀伤、割伤和一些细菌感染症”。公元11世纪,伊朗哲学家阿维森纳在其著作《医典》中记载了蜂胶具有“拔除身上的残刺、残箭之后,只要立即涂上蜂胶,就可以自动消毒伤口及缓解肿痛。这是非常少见的优良医药疗效”。史料记载了古罗马时代,士兵经常携带蜂胶,作为常用的保健药物。18—19世纪,在英国和法国,将蜂胶与凡士林调和在一起,涂在伤口上,防止感染。1世纪初,希腊军医狄奥斯哥利底斯所著的《药用植物学》(俗称《希腊本草》)就有介绍蜂胶的文字:黄色的蜜蜂的胶具有芬芳的香味,很像安息香,即使是在干燥状态下,也保持着柔软,涂抹时常有乳香气。蜂胶能拔除刺或裂片,熏蒸蜂胶可以止咳;用于涂抹,可以治癣。蜂胶的名称就用希腊文Propolis命名,其含义为“在城市前方保卫城市”。形象地将蜂巢比作一座城市,而蜂胶就是这座城市的保卫者。1909年,亚历山大罗夫最早发表了“蜂胶是药”的论文,并叙述了他用蜂胶治疗鸡眼的疗效。此外,古阿拉伯人、印度人、秘鲁人等均有很长的蜂胶应用历史,至今盛行不衰~
这人老厉害了,他是农业部蜂胶标准制定项目的专家;现任中国畜牧协会副会长;北京华夏香山蜜蜂研究所所长被业界称为中国蜂胶行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被福建农林大学授予“杰出校友”称号;曾担任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蜜蜂研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948”重点项目主持人、国家蜂胶行业标准制定项目首席专家,他先后发表论文近30篇,其中10篇获中国养蜂学会优秀论文奖,在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15篇,获得8项国家专利,获国际金奖1项,获“首届中国金榜技术产业博览会”金奖1项,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3项。还创办了北京蜂珍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研发生产了40余种名、特、优、新“蜂珍”牌系列产品。
预期成果的表达形式可以是发表的论文、申请的专利、参赛和参评的奖项、公开的数据集合等。
发表的论文:发表的论文包括期刊论文和会议论文。可以是长文,也可以是短文,综述或者demo。可以列出预期发表论文的数量,大致研究点,拟发表在哪类期刊和会议上等。
申请的专利:申请中的专利和申请已得到保护的专利都可以作为预期的成果。可以列出拟申请的专利数量和大致的方向。因为专利审核的时间比较长,项目结束的时候不一定可以得到申请的最终结果,所以已经经过初审的也可以作为预期成果。
参赛和参评的奖项:有些技术类的研究有很多国内国外的公开评测和比赛,可以列出拟利用研究成果参与哪些比赛,期望能够得到什么样的结果等。
公开的数据集合:在研究的过程中,会逐步采集和整理实验数据集合。如果方便的话,可以作为开源数据集合供全球范围内的研究人员使用,这将让整个领域的人们受益。
预期成果撰写注意事项
撰写课题预期研究成果的时候,不要为了课题能立项,而夸大研究成果。这样即使课题被立项,但是由于研究结果并未达到预期研究成果,那么最后有可能会因此而导致课题结题失败。要知道课题结题失败的后果还是比较严重的,因此,大家在撰写课题预期研究成果的时候一定要实事求是,如实撰写即可。
写明预期研究成果的数量,比如:如果是论文,论文数量是几篇,如果是著作,著作是几部。若是论文则说明在什么级别的期刊上发表的;如果是专利,则需要明确专利的类型。不管是哪类学术成果,在撰写的时候,能确定的要详细注明出来;反之,若是有不确定的地方,比如:期刊的数量,那么可能不用写明数量。
核心期刊论文发表要求准确得体,简短精炼,外延和内涵要恰如其分。
核心期刊论文对格式要求往往比较严格,对于常常只注重论文内容不注意形式的作者们来说,核心期刊论文的格式要求直接影响编辑的审稿印象和成功通过与否,显得格外的重要。
核心期刊论文的格式要求会根据不同的期刊会有所不同,但是绝大部分都是一样的,所谓万变不离其定,只要掌握了论文发表的基本格式,就算期刊编辑有再复尔严格的格式要求,也能轻松搞定,让论文投递更加有把握。
核心期刊论文题目是一篇论文给出的涉及论文范围与水平的第一个重要信息,也是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不达意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
论文题目十分重要,必须用心斟酌选定。有人描述其重要性,用了下面的一句话:论文题目是文章的一半。
核心期刊:
核心期刊是某学科的主要期刊,一般是指所含专业情报信息量大、质量高、能够代表专业学科发展水平并受到本学科读者重视的专业期刊。
核心期刊的确定方法有多种,中国一般根据以下几条原则来综合测定:载文量(即刊载本学科的文献量)多的期刊、被二次文献摘录量大的期刊、被读者引用次数多的期刊。
依据布拉德福定律,如果科学期刊按其所刊载某一学科论文的数量多少,依递减顺序排列并划分出一个与该学科密切相关的期刊所形成的核心区期刊区以及另外几个区,使每个区中的期刊载文数量相当。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一种用于评估学术论文质量的指标,通常用于评估期刊的质量和学术成果的重要性。每年都会有统计机构发布各国SCI论文数量的数据。以下是对2022年各国SCI数量的解答:1. 中国:2022年,中国的SCI论文数量预计将超过500,000篇,位居全球第一。2. 美国:美国的SCI论文数量预计将在400,000篇左右,排名第二。3. 印度:印度的SCI论文数量预计将超过100,000篇,排名第三。4. 德国:德国的SCI论文数量预计将在80,000篇左右,排名第四。5. 日本:日本的SCI论文数量预计将在70,000篇左右,排名第五。6. 英国:英国的SCI论文数量预计将在60,000篇左右,排名第六。7. 韩国:韩国的SCI论文数量预计将在50,000篇左右,排名第七。8. 伊朗:伊朗的SCI论文数量预计将超过40,000篇,排名第八。9. 法国:法国的SCI论文数量预计将在30,000篇左右,排名第九。10. 意大利:意大利的SCI论文数量预计将在20,000篇左右,排名第十。总体来看,中国在SCI论文数量方面遥遥领先,其他国家的数量差距较大,但这并不代表一个国家的学术水平就高于其他国家,学术成果的质量和影响力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一般认为是1943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里敖.肯纳教授发表的论文“情感接触中的自闭性障碍”是世界学术界首次对自闭症所作出的最早的经典性描述。
1943年,美国约翰·霍布金斯大学的儿童精神病医生凯纳发表了论文《情感交流的自闭性障碍》,首次提出了“自闭症”这一概念,即英语autism。autism一词源于希腊语autor,原意为“自我”,用来描述自闭症的突出特征——自我兴趣。autism这个词,是从当时精神病学界对精神分裂症的描述中借用的词汇,原意是指病人试图从外部的真实世界中脱身出来,能回到他们内心的想象世界中去。凯纳对他收治的11名有各种问题行为的儿童进行了长期观察,由此总结出这些孩子所共有的症状,比如这些孩子具有正常的甚至是更吸引人的外表、与他人缺乏情感接触、拒绝交往、不说话或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喃喃自语、对周围环境有非常固定的要求、发病期通常在幼儿期等。凯纳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种过去没有确定的特殊疾病,于是将其命名为“婴幼儿自闭症”。在凯纳报告的11个案例中,包括8名男孩,3名女孩,全部出生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他们行为表现各异,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在人际关系或社会关系上自闭或孤立。这11个自闭症孩子中,3个孩子没有语言能力,而能说话的8个孩子,无法清楚地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意思,文法怪异。大多数孩子的父母在孩子幼年时发现他们有很强的记忆力,例如对歌曲、动物名称、宗教祈祷文、历代美国总统的名字、诗歌及交响乐曲等具有非凡的记忆力。这些孩子的自闭还表现在抵抗外界事物对他们的“入侵”,比如摄食问题,有好几个自闭症孩子在年幼时拒绝进食,出现严重的进食障碍。另一个让他们恐惧的是声音的“入侵”,比如一些孩子对水流、汽车、电梯、搅拌机、电扇等声音会产生巨大的恐慌情绪。他们的动作被描述为固定的、刻板的和机械的,像“同一张照片”一样重复。
1943年,美国的肯纳(Leo Kanner)医师第一个发现了自闭症(Autism)这个族群,他描述了11个症状极相似的行为异常的儿童,将之称为早期幼儿自闭症,所以自闭症又被称为“肯纳症”。以上内容摘抄自“湖南星舞门自闭症儿童能力发展中心”网站,希望对您有帮助。
在中国搞古生物化石研究的学者,应该不会忘了1923年,因为在1923年中国古生物学研究开始真正起步了,首先,1923年11月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曾经在中国工作几十年并最终安葬在中国的葛利普教授在当时的热河省凌源进行化石考古和挖掘工作,命名了当时凌源含狼鳍鱼的地层为“热河系”;1928年他进而提出“热河动物群”之名。从此经过百年的考古发现和研究“热河生物群”早已名扬天下。美国地质学家葛利普教授 1923年诞生了中国地质古生物学家最早发表的古生物学学术文章,它就是北京大学地系教授李四光于1923年12月在英文版《中国地质学会志》Bull. Geol. China)的第2卷3-4合期上发表了《鉴定䗴类的图解法及其对华北䗴科研究的一些结果》一文。 在李四光的文中有属种的拉丁文名称,有化石特征的详细描述、比较、讨论,有产地层位的具体记载,有图版和图版说明。该文首先叙述了这类属于原生动物门有孔虫纲化石的特征,其外形像一纺锤(纺织机上的线筒),因此叫它“纺锤虫”。李四光根据中文古代纺锤称为“筳”,在它左边加了一个“形旁”——“虫”,而右边的“筳”是声旁,两者合起来组成了一个形声字——“䗴”,李四光所造的这个字,从那时起就在中国古生物学界沿用至今。论文对8个种及变种都做了描述,并有两个图版(共19个薄片的相片)加以表示。论文记载这些种产自直隶(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甘肃诸省的十多个地点,含化石层层数最少为一层,最多达4层(山西阳泉)。论文将这些种与国外各地之链作了对比,认为它们都属于上石炭统——太原统(相当于乌拉尔统)。 另外,在1923年12月出版的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地质汇报》第5号第2册("Bull. Geol. Surv. China,No.5,pt.2”)上有一篇中国地质学家周赞衡写的题为“山东白垩纪之植物化石”(“A Preliminary Note on some Younger Mesozoic Plants fromShantung")的论文,文中描述了产自山东下白垩统的如下植物化石属共计7属11种(其中1旧种,4新种,2相似种,4未定种)。有两页图版,为手描图。李四光和周赞衡的文章发表几乎是同时的,可以并列称为“中国人最早发表的古生物学学术文章。 另外在1923年5月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奠基者和领路人德日进与桑志华在宁夏灵武水洞沟发现更新世晚期化石群,包括哺乳动物、鸟类及旧石器等,称为“水洞沟文化”。 另外,中国地质古生物学家所写的第一部古生物学专著应该是1924年12月孙云铸发表于《中国古生物志》乙种第1号第4册的论著,题目是《中国北部寒武纪动物化石》这标志着中国古生物学家也能从事深入的古生物鉴定和研究,写出大部头的著作。该书首先简述了中国北方,主要是华北的直隶(河北)省、东北的奉天(辽宁)省和山东省泰安地区与张夏地区的寒武纪地层。其实早在1920年葛利普刚到中国,就在《地质汇报》第2号上发表了两篇古生物学论文,一篇是“中国二叠纪新发现之阔翅类化石”,另一篇是“直隶开平之下二叠纪动物化石”。在前一篇论文中,描述了一个阔翅类昆虫的新种——Eurypte(Anthraconectes?)chinensi(sp.nov.)。在后一篇论文中,描述了苔鲜动物的Polypora属。这应该是中国发表的最早的两篇古生物学论文了 这里介绍一下葛利普,葛利普(1870-1946)是德裔美国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葛利普是一专多能的地质学家,他一生发表近300种学术著作,当时已经50岁的葛利普辞别故园与妻女,于1920年来到中国,任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古生物室主任,兼北京大学地质系古生物学教授。北洋政府成立中央研究院之后,他1929年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通讯研究员。1934年任北京大学地质系系主任,从此他为中国地质事业以及古生物研究事业贡献了后半生。 1922年2月3日中国地质学会在北京成立,学会的刊物是《中国地质学会志》,许多古生物学研究论文在这一刊物上发表。该年4月葛利普在中国地质学会的会议上宣读“论震旦纪”的论文,这是对震旦系的第一次全面总结。《中国古生物志》创刊,出版了甲种第一号第一册“南满第三纪初期之植物化石”(傅兰林著),乙种第一号第一册(总第一号)“中国北部奥陶纪动物化石”(葛利普著)和第二号第一册“四射珊瑚化石”(葛利普著)。傅兰林和葛利普是外国人,虽然在中国受中国政府邀请搞研究, 他 们发表的论文是职务行为,这也属于中国发表的最早的几篇古生物学论文。 中国出版的第一部古生物学专著是1922年4月,葛利普的古生物学专著《中国北部奥陶纪动物化石》,以《中国古生物志》乙种第1号第1册的形式出版。葛利普受聘为北京大学的地质系古生物学教授、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古生物研究室主任,是在中国土地上为中国地质古生物科学事业而工作的,他的研究成果也作为该所的系列出版物而问世,所以,他以上两篇文章和一部专著的出版就标志着中国地质古生物科学事业的发端。李四光说起葛利普他还有以下不朽的成就,比如著名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现在仍在挖掘,人们仍然在不断寻找那丢失的北京猿人头盖骨。而葛利普教授恰是“北京人 (Peking Man) ”的起名者, 当年周口店发现人类化石的消息,之所以能迅速传遍全世界,与这一简单易记的名称是分不开的。第二中国的古生物学者不断在国外权威杂志《自然》、《科学》等杂志上发表根据在辽西发现的恐龙化石的研究成果,而这不能不追溯到葛利普教授早期提出的“热河动物群”。” 1928 年,美国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葛利普教授出版了一部科学巨著--《中国地质史》 ( Stratigraphy of China 直译为《中国地层学》 ) 。在这部书里, 他第一次提出了"热河动物群"这一名词, 用来代表分布于东亚狼鳍鱼岩系的综合化石群。 第三在 2005 年整修后重新开馆的中国地质博物馆里, 也陈列着葛利普先生鉴定 的 化 石 (Gymnosolen Grabau,Age: Precambrian, Locality: Jinzhou,Liaoning Province 葛利普裸枝叠层石, 时代: 前寒武纪, 产地: 辽宁金州)第四中国浙江省长兴县人民塑造了一个葛利普教授的塑像, 放在长兴“金钉子”博物馆里。 这是因为葛利普教授在1931 年确定了“长兴灰岩”地层, 它是“二叠系到三叠系地质连续剖面”的代名词。 此后“长兴灰岩”, 成为地质学上一个专用名词,从而载入国际地层学史册,并得到世界公认。 2001 年 3 月,国际地科联过投票,正式将浙江长兴灰岩的 D 剖面确定为全球二叠--三叠系界线层型及点(英文简称"金钉子")。长兴“金钉子” 是地球史上最重要的断代界线之一, 也是地球 历史 上六次生物大灭绝中最大的一次绝灭事件和全球变化相联系的点位,2001 年 3 月被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正式确定为全球对比标准点位。其意义相当于大英博物馆的铂金米达尺,成了世界标准。第五在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网站上可以查到月球上以葛利普命名了“葛利普背侧”,一个在月亮上的山脊。葛利普教授逝世已经多年,人们仍然在不在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网站上可以查到月球上以葛利普命名了“葛利普背侧”,一个在月亮上的山脊。 在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的中国地质学先驱之一朱森曾经回忆著名的美籍地质学家A. W. 葛利普 (Grabau) 为他们讲授古生物学、葛利普老师不仅学问渊博,而且待人诚恳,使他们受到很大的教益,他们不仅重视课堂学习而且躬行实践,重视野外现场考察。北京西山是他们实习的重要基地。葛利普、翁文灏曾带他们去热河实习。 有媒体报道:1923年11月初,中国的东北大地被层银白色包裹得分外妖娆,早晨的屋檐下还挂着晶莹的冰柱。在这个时节,从来没有考察队进人热河省进行野外发掘工作。而北京大学的一支小型地质野外考察队此时却悄然抵达此地。他们由葛利普教授和翁文灏带队,乘着吉普车,向热河省凌源县进发。葛利普是国际上大名鼎鼎的地质学家,他此行是为了考察1880年由法国鱼类学家索瓦士研究的发现于此地的狼鳍鱼化石的地层。在凌源附近的山头,葛利普发现并采集了大量狼鳍鱼与尾类蜉蝣化石,但并无其他斩获。辽西化石群1923年,葛利普在《中国地质学》中,把当时热河省凌源县附近含化石的地层定名为热河系。1928年,他又提出了“热河动物群”的名称,用来代表分布于东亚狼鳍鱼岩系的综合动物化石群。后来, 中国的顾知微院士把与热河动物群同时期的植物群也包括进来,统称为热河生物群。
请问你指的是什么汉化?系统么?据我所知,不是中国人汉化的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 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 通过系统考察、对比遍布中国各地的19种考古学文化的100多个遗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划符号,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作为专业工作者,他试图通过科学的途径比如综合运用考古学、古文字构形学、比较文字学、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进一步对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从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汉字发生、发展的一些头绪。 然而情况并不那么简单,除了已有郑州商城遗址、小双桥遗址(该遗址近年先后发现10余例商代早期朱书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号则零星分散,彼此缺环较多,大多数符号且与商代文字构形不合。还有一些符号地域色彩较重、背景复杂。 汉字体系正式形成于中原地区 王蕴智认为,汉字体系的正式形成应该是在中原地区。汉字是独立起源的一种文字体系,不依存于任何一种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单一的,经过了多元的、长期的磨合,大概在进入夏纪年之际,先民们在广泛吸收、运用早期符号的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明了用来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在那个时代,汉字体系较快地成熟起来。 据悉,从考古发掘的出土文字资料来看,中国至少在虞夏时期已经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近年考古工作者曾经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壶上,发现有毛笔朱书的“文”字。这些符号都属于早期文字系统中的基本构形,可惜这样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 文字最早成熟于商代 就目前所知和所见到的殷商文字资料来说,文字载体的门类已经很多。当时的文字除了用毛笔书写在简册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写在龟甲兽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陶铸在青铜器上。商代文字资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铜礼器为主要载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殷墟时期所反映出来的商代文字不仅表现在字的数量多,材料丰富,还突出地表现在文字的造字方式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商代文字基本字的结体特征可分为四大类:取人体和人的某一部分形体特征为构字的基础;以劳动创造物和劳动对象为构字的基础;取禽兽和家畜类形象为构字的基础;取自然物象为构字的基础。从构形的文化内涵上来考察,这些成熟较早的字形所取裁的对象与当初先民们的社会生活相当贴近,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的特征。同时,这些字形所描写的内容涉及到了人和自然的各个层面,因而还具有构形来源广泛性的特征。 考古和文献记载说明,至少在四五千年之前,中国的文字——汉字,已经诞生并日趋成熟了。关于汉字起源的历史,基于现存的古代文献记载和现已得到确认的考古发现,至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而汉字起源的历史就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开端历史,所以通常我们说中华民族有5000年文明史。 中国的文字从出现至今,已经历了早期的图画文字、甲骨文字、古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以及印刷术发明后为适应印刷要求而逐渐派生出来的各种印刷字体等漫长的发展历程。其中,甲骨文字被人们看作是中国最早的定型文字。 甲骨文 19世纪后期,在河南安阳,农民在耕地时偶尔发现了甲骨的碎片,他们把这些甲骨作为龙骨卖到药房。1899年,古文字学家刘鄂在别人所服的中药中,发现了这种上面刻有古文字的甲骨,便开始了收集研究工作。 甲骨文字是商朝后期写在或刻在龟甲、兽骨之上的文字,其内容多为"卜辞",也有少数为"记事辞"。因为那时人们用被灼烫过的甲骨上的纹络来判断事物的吉凶。占卜完毕,就将占卜的时间、人名、所问事情、占卜结果,以及事后验证刻在上面,形成了具有明显特征的甲骨文。 甲骨上的文字,有刀刻的,也有朱书墨书的。刀刻的甲骨文字有的填满朱砂,其字体与今不同,因此难以辨认。现已发现的甲骨文字有四五千个。经过文字学家和考古学家们的分析、判断,能够辨认的已近两千。这些甲骨文字,多为从图画文字中演变而成的象形文字,许多字的笔画繁复,近似于图画,而且异体字较多。这说明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 另一方面,甲骨文中已有形声、假借的文字,从而说明文字的使用已经有了相当长久的历史。 金文 继甲骨文之后出现的汉字书体就是金文。由于这种文字多铸于各种青铜器上而得名,也称为钟鼎文或青铜器铭文。至今所见最早有铭文的青铜器,为商代中期以后之物,铭文都很简单,文字书体近似于甲骨文。最有代表性的是西周的青铜器铭文。金文还载于各种彝器、乐器、兵器、度量衡器、铸币、铜镜和金属印章之上。其中以彝器之上载文数量最多。各种器物上的文字,较之甲骨文长且完整,字数少者数十字,多者数百字。例如西周前期的大盂鼎就载字二百九十一个。 大篆和小篆 篆书又分为大篆和小篆,是汉字书体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小篆较之大篆,形体笔画均已省简,而字数日增,这是应时代的要求所致。从古文到大篆,从大篆到小篆的文字变革,在中国文字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占有重要地位。 隶书 隶书始为秦朝程邈所作。程邈本为秦朝县之狱吏,因得罪于秦始皇而被投入云阳狱中。他在狱中苦心凝思十年,损益小篆,作隶书三千字,上之始皇。始皇采纳用之,遂拜其为御史。当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务多端,文书日繁,记录事务单用小篆已深感不便,迫切需要一种比小篆更为省简、规范的文字,以便于书写和镌刻。由于当时改简小篆为社会急需,势在必行,致使隶书这一比小篆规范得多的新的字体应运而生,得以面世。 楷书 楷书,又名真书、正书、今隶。楷书之"楷"者,法也,式也,模也。草书之名出于草率、草稿,楷书之名则反之。虽然篆书和隶书也有草写者,以此而论,其工整者亦可谓之为"楷",但这里所说的楷书,是指自成一体、现在通用的"楷书"而言,如欧阳询、柳公权等碑帖的字等。关于楷书的首创者,众说不一。因为魏、晋、南北朝几百年来的文字,是隶书中的八分与楷书笔意错杂时期。比较一致的说法是由东汉王次仲所创。现存实物中,只有魏时期钟繇的“贺克捷表”的法度可称为楷书之祖。钟繇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楷书书法家。今天的楷书,其笔画端庄,是由古隶之方正,八分之遒美,章草之简捷等脱化、演变而来的(注:章草指“用于章程文书之上者”,是由八分隶再简约其点画,以便于书写之字体)。从三国时期钟繇作“楷书”起,这种字体一直沿用至今,被视为标准字体而为世人所喜爱。 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运笔自由的一种书体,这是后汉颖川刘德升所造,即正书之变体,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称之"行书"。自晋迄今,行书用处最大,用得最广,一般性书写几乎均用之。 草书 草书,又称破草、今草,由篆书、八分、章草,沿袭多种古文字变化而成。草书本于章草,而章草又带有比较浓厚的隶书味道,因其多用于奏章而得名。章草进一步发展而成"今草",即通常人们习称的"一笔书"。今草字中的大部分均章草或行书趋于简捷者。汉字发展到草书一体,已近完美无暇。唐朝之后,虽又出新体,即张旭之“狂草”,但狂草写出来他人多不能识,只能作为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品,而失去了它作为记载和传播信息的文字的作用。鉴于此因,草书难以再向前发展。文字的发展只能另辟新径,沿着新开辟的方向——印刷字体演进了。 象形字 象形字源于绘画,容易辨认,易于区别。如“人、目、山、火、木、鱼”等等。“元”是开始或第一的意思。“旦”是一个象形字,表示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我国殷商时代的青铜器上就有“旦”的象形字了。最早的汉字像画的画儿,如“月”字,多像弯弯的月牙;如“山”字,多像偏山,上头还有三个高高的山尖。 会意字 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汉字组成的汉字,它的意义往往就是它包含的几个汉字的意义组合成的。比如:“明”是由“日、月”两个字组成的,因为“日、月”都是能发光、明亮的东西,所以,“明”也就是“光亮、明亮”的意思;像大家学过的“尖”也是如此,上面“小”,下面“大”,可不就是“尖”吗?最有意思的,还要数“泪”字,它是由“水”和“目”两个字组成,“目”中的“水”,就是眼泪。 形声字 用形旁和声旁组成的字,就叫形声字。由于古今字音、字形的变化,今天形声字声旁的表音作用已十分有限,但适当利用这有限的作用还是必要的。因为汉字是表意性的文字,字形不能直接标示字音,除了需要依靠拼音字母来注明字音外,声旁也可以帮助提供字音信息。 (这也是我的考试论文,有些事网上的,有些事我找的资料,有些是我自己的,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呵呵)
决策上是毛爷爷,技术上是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市的奉节的白帝城, 东至湖北省的宜昌的南津关。自西向东主要有三个大的峡谷地段: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三峡因而得名。三峡全长193公里。长江三峡问题,要从荆江分洪工程说起。1949年夏,荆江——长江流经湖北枝城到湖南附近的城陵矶一段,险情频发。无数的生命和财产被洪水无情吞没,毛下定了治理荆江的决心。1950年2月,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提出兴建荆江分洪工程的计划。1958年1月,他亲自主持南宁工作会议,期间有几天时间就专门研究三峡工程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主张先修三峡工程的林一山,和主张先开发长江支流不宜先修三峡工程的李锐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是邓小平主张。因为其他人都无权说服反对派的声音。
第一个主张建造三峡大坝的是孙中山。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孙中山便希望利用西方战时的工业设备和科学技术发展中国实业。这一年,他在上海用英文撰写了《国际共同发展中国实业计划——补助世界战后整顿实业之方法》,意在引起国际实业界的响应。
孙中山开发三峡水电资源的论著发表后,国民政府工商部曾于1930年初,拟在长江上游筹设水电厂,并着手收集有关资料和图表,但对坝区的勘察工作始终未能进行。两年后,即1932年,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主持组成长江上游水力发电勘测队。
该队查勘后提出《扬子江上游水力发电测勘报告》,计划在西陵峡内黄陵庙和葛洲坝修建两座总装机容量分别为32万千瓦、50万千瓦的低水头电站,总预算1.665亿美元。但这一计划也仅仅是纸上谈兵。
扩展资料:
孙中山在《实业计划》提出“三峡建坝”的设想:“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国人建设三峡大坝之梦自此肇始。关于三峡建坝,国民政府曾多有尝试。1932年和1944年都提出过建议和计划,当时囿于历史条件,这一计划沦为纸上谈兵。
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长江流域规划和三峡工程勘测、科研与计划工作全面开展。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开工。2006年5月20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的浇筑完毕,“更立西江石壁,高峡出平湖”,三峡大坝全线建成。
2008年5月4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访问三峡大坝,感慨孙中山的梦想已实现。而今,三峡大坝已成一座丰碑,吸引大量游客。今年“中秋”小长假期间,三峡大坝景区接待游客1.38万人次,今年参观游客则已突破百万人次。
辛亥革命是两岸人民的共同记忆,是两岸人民共同为之奋斗过的历史,是两岸人民共享的文化遗产。回望百年,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两岸同胞致力于中华民族振兴的努力从未改变。
改革开放后,1979年中美建交,国际社会形成普遍承认一个中国的局面,在此情况下,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一系列新的对台方针政策推出,两岸隔绝数十年的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人员往来和各项交流迅速发展起来。
特别是,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先后实现了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两大重要任务。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孙中山当年远见逐渐成中国现实 曾被斥“空想”
最早提出三峡工程设想的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先生。1918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之二--实业计划》"改良现存水路及运河"一节中提出:"自宜昌而上入峡行,……急流与滩石沿流皆是,改良此上流一段,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其滩石应行爆开除去,于是水深十尺之航路,下起汉口,上达重庆,可得而致。"1924年8月,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国立高等师范学校礼堂作《民生主义》演讲时又讲道:"像扬子江上游夔峡的水力,更是很大。有人考察由宜昌至万县一带的水力,可以发生三千余万匹马力的电力,像这样大的电力,比现在各国所发生的电力都要大得多……"? 这是我国最早提出梯级开发三峡、改善川江航道、结合水力发电的设想。尽管这一设想仅限于长江的兴利方面,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孙中山先生能够以现代科学的观点提出变革三峡、强我中华的宏图方略,实在是难能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