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田雅娟河北大学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

田雅娟河北大学发表的论文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分析化学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组组长。原任河北大学常务副校长,现任河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河北省分析科学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中心专家成员,中国化学会理事、分析化学学科委员会委员,河北省环境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化学会理事长,河北省食品安全协会会长,《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副主编,《河北大学学报》主编。主要从事光学分析、分离科学技术、环境分析化学与农兽药残留分析研究。近五年来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30篇,出版《原子光谱分析》和《分析化学研究进展》论著,“导数原子光谱新技术与痕量分析研究”获河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004年)。“地方综合性大学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深化与实践”获河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4年)。 男,汉族, 1963年3月出生于河北省清苑县。杨更亮同志于1983年、1986 年在兰州大学现代物理系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96年5月于兰州大学化学系取得博士学位。1995年调入河北大学化学系工作,1997-1998年在德国Saarland 大学博士后工作。现为河北大学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同时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百人计划教授、中国色谱学会理事,《色谱》和《化学通报》杂志编委等职。近年来,以本人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国际国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有70余篇在被SCI索引的刊物上如 Electrophoresis,J. Chromatography A,化学学报,Chromatographia,中国科学上等发表。另外,还申报有7项发明专利,其中,“新型塞克尔曼酮抗真菌药物”和 “硅胶整体柱的制备与改性”、“中药雷公藤及其提取物减毒增效的改性方法”已获发明专利证书(第一发明人)及“新方法炮制的低毒雷公藤提取物制备的剂型” 及“网络骨架结构高分子聚合物的制备及应用”(均为第一发明人)等也已公示。

2003到2007年来,博物馆及其生命科学学院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项,部级项目16项,省自然基金9项,省科技厅12项,教育厅重点项目1项,教育厅项目11项,横向课题17项,鉴定国家级及省级课题15项,分别获国际、国内先进。其中2006年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项,至2007年5月获得国家科技部重点项目子课题、专题8项。2003年以来,我院发表的论文质量不断提升,共发表SCI论文近60篇,核心级以上刊物200余篇,其它150余篇。其中05年发表SCI论文22篇,06年发表24篇SCI论文,我院近两年的科研水平正在稳步发展。在5年内承担《中国动物志》6卷,主编和参编国家规划教材6部,主编其他教材和著作共30部。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获全国优秀图书特别奖1项,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河北省各主要水系鱼类、两栖类调查细鳞鱼生物学观察《河北动物志》编研《河北植物志》(第二版)(未付印)《中国动物志 蜘蛛纲 球蛛科》、《中国动物志 蜘蛛纲 蟹蛛科》、《中国动物志 蜘蛛纲 平腹蛛科》、《中国动物志 蜘蛛纲 皿蛛科》《中国动物志 昆虫纲 直翅目蝗总科》《世界蝗总科及其近缘类群目录》(英文)《中国蜘蛛》(英文)《中国荒漠半荒漠的拟步甲科昆虫》中国亚热带土壤动物调查可可西里地区生物考察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生物考察《福建昆虫志》湖北昆虫名录海南森林昆虫………

北师大吴娟发表的论文

博士,讲师,1977年生于重庆万州。现任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矿山机电液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副所长。主要从事机电液一体化、流体传动与控制等方面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从1996年开始,一直在太原理工大学学习和工作,并分别于2000年获学士学位、2004年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09年获博士学位。从2004年从任教以来,在完成本科教学任务(主讲2门本科生课程-液压控制系统,机械振动学,指导毕业设计)的同时,协助指导硕士研究生、工程硕士研究生,协助负责研究所的日常工作。主持完成或参与完成多项科学研究项目,并取得了2项发明专利、4项山西省科技进步奖,在国内外发表论文5篇,被EI收录2篇。主持完成的太原市大学生创新项目-矿井水泵房自动排水系统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作为863计划重大项目子课题负责人,主持开展“典型煤化工产业集聚区重大事故应急处理处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的研究。主持在研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1项。参与多项重大科技项目,负责辅导大学生创新项目的试验,探讨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1. Xianmin Yang, Shenqguan Yu,& Zhong Sun. The effect of collaborative annotation on Chinese readinglevel in primary school of China [J]. British Journal of EdcuationalTechnology, 2013, 44(1):95-111.【SSCI, Impact Factor:2.139(Year 2012)】2. 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使用意向影响因素分析 刘禹; 陈玲; 余胜泉 中国电化教育 2012-08-103. 课堂网络教学环境对学生视力的影响研究 余胜泉; 张洪锐电化教育研究 2012-07-014. 《推进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解读》,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12-05-10;5. 《网络教学平台的选择和分析模型研究》,王志军;余胜泉,电化教育研究,2012-05-01;6. 《从游离到消融:技术进入教学的质性研究》,曹培杰; 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12-04-10;7. 《泛在学习资源在移动终端上的自适应呈现模型设计》,高辉; 程罡; 余胜泉; 杨现民,中国电化教育,2012-04-10;8. 《数字原住民的提出、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曹培杰; 余胜泉,电化教育研究,2012-04-01;9. 《分布式认知研究述评》,刘俊生;余胜泉,远程教育杂志, 2012-02-01;10.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研究的领域与趋势》,刘俊生; 余胜泉,现代教育技术,2012-01-15;11. 《无缝学习空间的技术、资源与学习创新——2011年第十届mLearn世界会议述评》,刘军、邱勤、余胜泉、希建华,开放教育研究,2011-12-05;12. 《国家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的研究,马宁、陈庚、刘俊生、丁杰、余胜泉,远程教育杂志,2011-12-01;13. 《泛在学习资源建设的特征与趋势——以学习元资源模型为例》,余胜泉; 陈敏,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11-25;14. 《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资源进化模型构建》,杨现民; 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11-09-10;15. 《技术何以革新教育——在第三届佛山教育博览会“智能教育与学习的革命”论坛上的演讲》,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第七期,P1-6。16. 《技术推动的学习模式——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规划(2010)及其启示》,余胜泉; 陶丹,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1-06-15;17. 《泛在学习的内容个性化推荐模型设计——以“学习元”平台为例》,陈敏; 余胜泉; 杨现民; 黄昆仑,现代教育技术 2011-06-15;18. 《网络课程的内容进化机制设计与技术实现》,谭霓; 余胜泉; 吕啸,远程教育杂志 2011-02-01;19. 《基于发展性评价理念的网络教学平台学习评价系统设计》,吕啸; 余胜泉; 谭霓,电化教育研究,2011-02-01;20. 《学习元与学习对象的多维比较研究——学习资源聚合模型发展新趋势》,杨现民; 余胜泉; 王志军,开放教育研究 2010-12-05;21. 《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资源信息模型构建》,杨现民; 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10-09-10;22. 《小学移动英语学习资源设计》,冉敏; 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 2010-09-06;23. 《网络环境下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研究》,袁华丽、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10年第7期,P13~22;24. 《面向职业教育的行动导向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彭飞、余胜泉,《开放教育研究》2010年第3期,P173~180;25. 《基于EduTools的网络教学平台测评》,王志军、余胜泉,《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年第4期,P73~78;26. 《从Sloodle看三维虚拟学习环境的发展趋势》,蔡苏、余胜泉,《开放教育研究》,2010-04-05;27. 《面向过程的学校信息化建设评价及成熟度模型建构》,马宁、余胜泉,《远程教育杂志》,2010-02-01;28. 《交际性教学法在英语移动学习中的研究与实践》,杨丽娜、余胜泉,《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年第4期,P46~51;29. 运用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大幅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何克抗; 余胜泉; 吴娟; 马宁; 赵兴龙; 袁磊; 齐媛,电化教育研究,2009-02-0130. 《学习资源标准的新发展与学习资源的发展趋势》,程罡、徐谨、余胜泉,远程教育杂志,2009年第4期,P6~12;31. 《基于信息生态观的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余胜泉、赵兴龙,《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第8期,P33~40;32. 《e-Learning新解:网络教学范式的转换》,余胜泉、程罡、董京峰,远程教育杂志,2009年第3期,P3~15;33. 《“学习元”运行环境的设计与实现》,程罡、余胜泉、杨现民,《开放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P27~36;34. 《泛在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资源设计与共享——“学习元”的理念与结构》,余胜泉、杨现民、程罡,《开放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P47~53;35. 《开放视野:让教师在教学评价中走向专业发展》,孙众、余胜泉,发表于《开放教育研究》,2008/第14卷6期.P84-88;36. 《数字教材的立体化出版》,余胜泉,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08/0337. 《信息时代教师专业素养的新发展》,马宁、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08-05-1038. 《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描述与促进策略研究》,梁文鑫; 余胜泉; 吴一鸣,教师教育研究 , 2008年 01期39. 《面向教育行业的信息化知识库系统的框架研究》,谢晓林; 程罡; 刘琦; 余胜泉,现代教育技术 , 2008年 04期40. 《手持式设备让我们与古诗走得更近》,冉敏; 余胜泉; 刘军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2008年第1期41.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One-to-One Learning inChinese Classical Poem Education》,MinRan,ShengQuanYu,JunLiu,The 5th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Wireless, Mobile and Ubiquitous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WMUTE2008国际会议,EI检索) :123-12742. 《Research on the Communicative Mobile English LearningMode》,JunLiu ShengQuanYu, MinRan,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reless, Mobile andUbiquitous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 (WMUTE2008国际会议,EI检索) : 60-6443. 《网络环境下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改善措施分析》,陈杰、陈玲、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 2007/0544. 《课外移动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张晋梅、余胜泉,中国教育网络 2007/06 ;45. 《技术进入到教育中的最高境界是技术的“消融”》,余胜泉,信息技术教育,2007/0446. 《中学混合式学习的教学实施模式》,谢非、余胜泉现代教育技术 2007/11,P79~8347. 《英语移动学习模式的研究》,张晋梅、余胜泉,中国教育网络 2007/1048. 《移动学习在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应用》,余胜泉信息技术教育 2007/0849. 《辨析“积件”“学习对象”与“学习活动”——教育资源共享的新方向》,余胜泉,杨现民, 《中国电化教育》 2007年第12期,P60~65;50. 《“一对一”课堂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变革》,余胜泉 陈玲, 《中国电化教育》 2007年第6期,P25~29;51. 《网络教学平台的新发展》, 谢晓林、余胜泉、程罡、黄烨敏,开放教育研究,2007年第5期,P12-25;52. 《从知识传递到认知建构、再到情境认知——三代移动学习的发展与展望》,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 2007年第6期;53. 《基于手持式移动技术的教与学》,余胜泉 刘 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年第3期,P9-10;54. 《手持式网络学习系统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模式》,余胜泉、刘军,《中国远程教育》, 2007年第5期,P64-69;55. 《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误区分析》,吴娟、余胜泉,《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第10期P70~72+7756. 《教育信息化生态观与新技术教育应用的科学发展》,余胜泉,《基础教育参考》2006年第9期特邀稿,P4~857. 《建设优质资源,保障信息化教学常规化》,陈杰、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第5期,P9-10;58. 《区域性教育技术课题的管理与支持》,陈莉、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第5期,P7-8;59. 《教育技术服务弥合理论与实践的鸿沟》,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第5期,P4-6;60. 《城域网环境下多级分布式信息技术测评系统》,曹晓明、余胜泉,《教育信息化》2006年第8期P57~59+P6461. 《基于设计的研究的过程与特征》,梁文鑫、余胜泉,《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第7期P19~2162.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Project for the Rural Schools(MDEPRS) of China: Recent Development and Problems》,Shengquan Yu,Minjuan Wang,Journal of ComputerAssisted Learning, Vol. 22, issue 4, page 273~283.2006;63. 《构建和谐“信息生态”,突围教育信息化困境》,余胜泉陈莉,《中国远程教育》, 2006年第5期,P19~24;64. 《当代网校的困境与求存之道》,余胜泉、孙众,《中国远程教育》, 2006年第1期,P59-63;65. 《教育信息系统的进化与互联》,余胜泉、程罡,《中国电化教育》 2006年第5期,P88~92;66. 《区域性教育资源建设与整合》,马宁、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 2006年第2期,P66 ~71 ;67. 《E-learning时代高校教材的立体化出版》,余胜泉、张泽,中国大学教学,2006年第2期,P56-59;68. 《“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研究项目”实施理念与策略》,余胜泉 张文兰 何克抗,《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第1期,P5-10;69. 《系统结构模式突破》,余胜泉,中国教育网络,2005年第11期,P 19~20,70. 《教育信息化进入深水区》,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第11期下,P 60~62,71. 《非正式学习——E-Learning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余胜泉,毛芳,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第10期,P 18~23,二级学科最优期刊& CSSCI 172. 《区域性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推进》,余胜泉,马宁,《中国电化教育》 2005年第11期,P14~19;73. 《在线测试分析与数据挖掘系统的设计》,开放教育研究,余胜泉、李世亮、谢小林,2005年第11卷5期,P72~7774. 《农村远程教育深化发展的几个方向》,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第八期,P9-12;75. An exposition of the crucial issues in China’seducationalinformatization.Yu, S. Q., Wang, M. J., & Che, H. Y. (2005,October).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53 (4), 88-101。 (A leadingjournal indexed by SSCI--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76. 《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余胜泉、路秋丽、陈声健,中国大学教学,2005年第10期,P50-56;77. 《生态观突围教育信息化困境》,余胜泉,《中国教育网络》, 2005年第6期,P26-29;78. 《校校通“应用为本”四方略》,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5年第3期,P52-65;79. 《农村远程教育工程需重新定位》,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5年第2期,P58-61;80. 《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基本特征》,余胜泉、陈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第四期,P27-31;81. 《论教学结构的实践意义——再答邱崇光先生》,余胜泉、陈玲,《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第2期,P21~26+P41。82. 《信息技术改进教学》,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第一期,P7-8;83. 《面向对象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路秋丽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 2005年第一期,P75~79;84. 《建构基于学习对象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模板》,开放教育研究,孙迪、余胜泉,2005年第2期:71-77 2 CSSCI85. 《从网络互连到应用互连——校校通的通途》,余胜泉、程罡,《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第6期。86. 《教育资源管理新发展》,余胜泉、朱凌云《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第9期。87. 《论论教学结构——答邱崇光先生》,余胜泉、马宁,《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第6期。88. 《教育信息化(2002)回顾与展望》,余胜泉、林君芬,《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第2期。89. 《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体系结构与应用模式》,余胜泉、朱凌云,《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第3期。90.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改革的先锋——“四结合”教改试验研究项目的回顾与展望》,余胜泉、吴娟、李文光,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第三期;91.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余胜泉、杨晓娟,《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第12期。92. 《基于Internet的教学模式》,发表于《中国电化教育》1998年第四期,该文获多次转载和多本教科书(《现代教育技术》,何克抗主编,中师继续教育培训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何克抗主编,全国高等院校理科类公共计算机课教材)的引用;93. 《网络教学平台的体系结构与功能》,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第8期。94. 《基于Internet的教学系统》,余胜泉,发表于《中国远距离教育》(现为《中国远程教育》)1999年第六期。95. 《典型教学支撑平台的介绍》,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2001.296. 《网络教学的非量化评价》,张京彬、余胜泉、何克抗,《中国远程教育》,2000.1097. 《学习对象开发工具设计》,陈天、余胜泉,《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第四期;98. 《中小学信息技术环境下常见误区分析》,孙众、余胜泉,徐凤君,《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第三期。99.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马 宁、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第一期。100.《适应性学习——远距离教育发展的趋势》,余胜泉,《开放教育研究》,2000年第3期;101.《关于我国网络课程的现状与问题的思考》,林君芬、余胜泉,《现代教育技术》,2001年第二期。102.《Internet与我国教育的整合》,余胜泉,发表于《教育现代化》1999年第九期;103.《网络教学的评价模型》,余胜泉、刘宝艳、《开放教育研究》2003年第一期。104.《城域教育网的设计与实施》,王耀武、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年第五期;105.《基于Internet的学习模式》,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1年第六期;106.《网络课程评价》,朱凌云、罗庭锦、余胜泉,《开放教育研究》2002年第一期;107.《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策略》,余胜泉,《人民教育》2002年第二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中心G36《中学物理教与学》2003年第4期收录。108.《浅谈教育资源库建设》,罗庭锦、余胜泉,《现代教育技术》2002年第二期;109.《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余胜泉、马宁、何克抗,《中学语文教学》2002年第11期。110.《大型企业如何导入E-learning培训系统》,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2002年第8期。111.《企业E-hr、KM与E-learning应如何结合》,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2002年第10期。112.《如何应对加入WTO挑战》,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2002年第12期。113.《国际国内网络教学质量认证》,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3年第2期;114.《SCORM:E-Learning的国际技术标准》,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3年第4期;115.《发挥特色推动国内外合作办学》,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3年第6期;116.《国外网络教育的评价标准》,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3年第8期;117.《解读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余胜泉、谢巍峰,《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3年第10、12期;118.《从网络互联到应用互联》,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3年第20期;119.《移动学习——当代E-Learning的新领域》,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3年第22期;120.《寻找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 2004年第10期下P39~41;121.《网校临危如何应变》,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 2004年第10期下P56~59;122.《可共享对象参考模型研究》,余胜泉,俞辉,《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3年第1期;123.《基于Internet的学习模式》,余胜泉,《中小学计算机教育》,2001年第6期;124.《信息技术与理科学科教学的整合》,余胜泉、林君芬,《福建教育》,2003年第9、10期。125.《反思信息化教学课堂》,赵美琪、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3年第11期。126.《探求可持续发展之路》,余胜泉,《信息技术教育》,2003年第12期。127.《通用试题库的组卷策略》发表于第三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会议(1999年6月7日至9日,中国澳门)。128.《基于静态图像的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余胜泉、古素梅,《现代教育技术》,2000年第8期129.《Adaptive LearningSystem Based on WEB》,ShengQuan Yu, KeKang He,发表于国际会议ICCE99(The 7th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Computers in Education, in Japan, November,1999)130.《中国“网校”的现状与未来》,余胜泉、何克抗,发表于《中国教育报》1999年9月6日第二版,《制高点——现代教育技术》专题征文。131.《教育中的虚拟现实》,余胜泉,《教育技术研究》,2000年第2期。132.《网络教学平台技术专题》(《在WEB平台上交流》《构建个性化网络课程》《网上协作学习马宁》《网络题库与考试系统》《基于WEB的智能答疑系统》共5篇文章),余胜泉、何克抗、陈天、马宁等,《计算机世界报》,2000年6月12日C版。133.《信息技术与课程发展》,余胜泉,《教育技术研究》,2000年第3期。134.《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余胜泉,《教育技术》2001年第一期135.《基于Internet网络的适应性学习系统的研究》,余胜泉,发表于第三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会议(1999年6月7日至9日,中国澳门)。136.《教育港依网而建——佛山教育信息网络系统工程分析》,何克抗、余胜泉、孙波,计算机世界2000年11月27日C4版137.《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林君芬、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第三册P67-73,被评为大会10篇优秀论文之一。138.《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体系结构与应用模式》,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第一册P167-172。139.《建立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互操作框架的设想》,杨琰华、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第一册P786-793,被评为大会10篇优秀论文之一。140.《论中小学校的信息化空间》,李士亮、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141.《构建网络化学习的视音频服务和管理系统》,曹晓明、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142.《简述教学自动化研究》,马宁、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143.《网络测评系统的体系结构与功能》,张京彬、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144.《网络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模式》,张京彬、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145.《教育资源库建设的观念与方法》,朱凌云、余胜泉,发表于高校教育技术协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2001年12月,中国重庆)。146.《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标准化研究》,杨琰华余胜泉,发表于高校教育技术协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2001年12月,中国重庆)。其它发表在各种普及型报纸和刊物的文章在20篇以上。

北大医学部王娟论文发表

论文《高一语文课还应重“读”书》获湖州市论文评比三等奖;教案《荷塘月色》获国家级教案评比二等奖。2002年在煤炭部《生命颂歌》文艺汇演中获三等奖;1999年、2004年两度参加省“安全生产”演讲赛均获一等奖;2006年获长兴县教育局“真心关爱学生,倾情奉献教育”演讲赛一等奖;2007年获县“廉政故事”演讲赛一等奖;参演的小品《网上网下》获县教师才艺比赛一等奖、湖州市音乐舞蹈节一等奖、省“知荣辱,树新风” 主题教育活动一等奖。2007年承担市级公开课《不自由,毋宁死》,广受好评,同课教学设计获市教学设计评比三等奖。指导学生获湖州市中学生综合实践成果评比一等奖。追求无止境,努力无极限!愿在教与学的快乐与学生共同成长!

[1] 邢红兵,语法搭配的分类和作用--多义词的激活机制之一,《机器翻译研究进展》,陈肇雄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1992年8月。[2] 邢红兵,含“VA”结构的句子的语义分析,《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3] 孙宏林、孙德金、黄建平、邢红兵,关于确定现代汉语分词原则的实验报告,《北京语言学院第三届青年科学报告会论文集》(内部发行),北京语言学院教务处,1994年。[4] 孙宏林、孙德金、黄建平、李德钧、邢红兵“现代汉语研究语料库系统”概述(合作),《计算机时代的汉语和汉字研究》,罗振声、袁毓林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11月。《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胡明扬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5] 邢红兵、张普、崔永华,Chinese Character Component Disassembly and Standard of GB 13000. 1 Character Set,(第一作者),《第二届术语学、标准化与技术传播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7月。[6] 邢红兵,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语言工程》,陈力为 袁琦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8月。[7] 邢红兵、张普、崔永华,对部件称说的建议,《计算机世界》,1998年4月27日。[8] 信息处理用GB13000.1 字符集汉字部件规范(主要起草人),语文出版社,1998年4月。[9] 邢红兵、张普,汉字基础部件称谓“音托”键位统计,《1998年中文信息处理国际会议论文》,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10] 邢红兵,现代汉语字、词基础部件统计分析,《1998年中文信息处理国际会议论文》,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11] 邢红兵,现代汉语词类使用情况统计,《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12] 邢红兵,从分词的不一致性看汉语分词的难点,“机器翻译与计算机语言信息处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北京1999年6月。[13] 邢红兵,词性标注中难归类词语分析,黄昌宁 董振东主编,《计算语言学文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14] 邢红兵、舒华,语料库建设与汉语认知研究,“第三届华人心理学家学术研讨会”论文,1999年10月北京。[15] 邢红兵,汉语词语重叠结构统计分析,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第五届青年科学报告会论文(二等奖),1999年11月。[16] 邢红兵,汉语词语重叠结构统计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2000年第6期转载。[17] 邢红兵,汉语水平词汇双音节词结构分析,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第八届科学报告会论文。[18] 邢红兵、舒华、孟祥芝、尚悦,形声字声旁规则性效应调查,“国际华语教学研讨会”论文,2000年6月,新加坡。[19] 邢红兵,基于第三代语料库的信息领域术语动态更新,《语言文字应用》,2000年第2期。[20] 邢红兵,计算机领域汉英术语的特征及其在语料分布规律,Proceedings of 200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lingu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ugest 9-13 Urumqi, China.[21] Sun Maosong, Zhou Qiang, Sun Honglin, Huang Changning, Zhang Pu, Xing Hongbing, Constructing a Word-segmented & POS-tagged Chinese Corpus and a Chinese Treebank, proceedings of 200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ese Language Computing, July 8-9, 2000[22] 邢红兵,计算机领域汉英术语的特征及其在语料分布规律,《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0年第3期。[23] 苑春法,李莼,崔永华,邢红兵(2001). 基于遗传算法的汉语构词研究.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Z1期。[24] Lu Qin, Li Yin, Xing Hongbing, Li Ngai Ling and Chan Shiu Tong(2002),The Hong Kong Glyph Specifications for ISO 10646's Ideographic Characters,Twenty-first International Unicode Conference, Dublin, Ireland, 14-17 May 2002.[25] Xing Hongbing, Shu Hua, LiPing (2002). A self-organizing connectionist model of character acquisition in Chinese. In Proceedings of the Twenty-four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Cognitive Science Society.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26]张亚旭、舒华、周晓林、邢红兵(2003),汉字识别中声旁与整字语音信息激活的相对优势,《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1期。[27] 邢红兵(2003),留学生形声字声旁规则性效应调查,载于《对外汉语研究的跨学科探索——汉语学习与认知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出版。[28] 邢红兵(2003),现代汉语常用动词带宾语能力调查。孙茂松,陈群秀主编,《语言计算与基于内容的文本处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29] 邢红兵(2003),对外汉语教材的汉语拼音注音方法调查. 苏培成主编,《信息网络时代的汉语拼音》。语文出版社,2003年10月。[30] 邢红兵(2003),留学生偏误合成词的统计分析,《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第4期。[31] 邢红兵(2004),基于“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的语素数据库建设,《数字化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北京。[32] 邢红兵、舒华(2004),《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形声字声旁表音特点分析,载于《汉语口语与书面语教学——2002年国际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出版。[33] 邢红兵、张旺熹(2004),现代汉语语法项目的标注与统计研究,“对外汉语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2004年11月,北京。[34] Xing, H., Shu, H., & Li, P. (2005). The acquisi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Corpus analyses and connectionist simulations. Journal of Cognitive Science.[35] 邢红兵(2005),信息技术领域术语用字分析,《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5年第1期。[36] 邢红兵(2005),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动词用法频率词典. “对外汉语词典学国际研讨会”论文,2005年3月,香港。[37] 邢红兵(2005),《(汉语水平)汉字等级大纲》汉字部件统计分析. 《世界汉语教学》,2005年第2期。[38] 邢红兵(2006)对外汉语用字统计分析,张普等主编《数字化汉语教学的研究与应用》语文出版社,2006年6月。[39] 邢红兵(2006)《(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双音合成词语素统计分析,《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第3期。[40] 张博、邢红兵(2006)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多义词义项收录排列的基本原则及其实现条件,第二届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国际研讨会,北京。[41] 邢红兵(2006)基于标注语料库的“实用现代汉语语法项目词典”基本框架,第二届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国际研讨会,北京。[42] 邢红兵、张文坚、江诗鹏(2006),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谓词句法属性统计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3期。[43] Ping Li & Hongbing Xing(2006),Diease But No Sheep, Science Vol 311, 31 Marth 2006.[44] 张金竹、邢红兵(2007)词语的习得途径及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第八届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2007年5月,中国香港。[45] 邢红兵、舒华、李平(2007),小学儿童词汇获得的自组织模型,《当代语言学》,2007年第3期。[46] 南旭萌、李芬芬、邢红兵(2008),留学生汉语学习词典使用情况调查,郑定欧主编《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47] 蔡北国、邢红兵(2008),谈基于语料库的词的用法研究与词汇教学,载于张普等主编《数字化汉语教学进展与深化》,清华大学出版社。[48] 弓月亭、邢红兵(2008),语料库建设与语法教学,载于张普等主编《数字化汉语教学进展与深化》,清华大学出版社。[49] 张金竹、邢红兵(2008),小学阶段汉字音节的分布与存储,载于张普等主编《数字化汉语教学进展与深化》,清华大学出版社。[50] 邢红兵、舒华(2008),小学语文教材用字基础部件统计分析,《语言文字应用》,2008年第3期。[51] 邢红兵、张普(2009),《现代常用字部件及部件名称规范》特点解读及使用建议,《小学语文》,第7、8期。[52] 郝瑜鑫、邢红兵(2009),基于语料库和数据库的同义词辨析模式,第十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2009年7月,山东烟台。[53] 邢红兵(2009),基于联结主义理论的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框架,语言教学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年7月,北京。[54] 邢红兵(2009),中介语词汇与现代汉语词汇对比分析,《对外汉语研究》,第五期。[55] 邢红兵(2009),基于联结主义理论的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框架,《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2010年第1期转载。[56]郝瑜鑫、邢红兵(2009),汉语学习型词典需求调查和基于大规模语料库的学习型词典编撰构想,汉语国际教育‘三教’问题学术研讨会,2009年10月。[57]郝瑜鑫、邢红兵(2010),基于大规模语料库的学习型同义词辨析模式初探,载亢世勇等主编《词汇语义学的新进展——第十届汉语词汇语义学论文集》,新加坡东方语言信息处理学会出版。[58] 陈永朝、邢红兵(2010),基于联结主义理论模型的留学生复合词习得考察,《现代语文》4月下旬刊。[59] 陈永朝、邢红兵(2010),基于分布表征的语义提取和语义透明度自动评估实验,《现代语文》3月下旬刊。[60] 王娟、邢红兵(2010),留学生单音节多义语素构词习得过程的实验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2期。[61] 张金竹、邢红兵(2010),留学生语素习得路径探析,《现代语文》第11期。[62] 郝瑜鑫、邢红兵(2010),汉语学习型词典需求调查研究——兼论初中级阶段学习型词典的编撰,载《汉语国际教育‘三教’问题——第六届对外汉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63] Teuvo Kohonen and Hongbing Xing(2011). Contextually Self-Organized Maps of Chinese Words.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2011, Volume 6731/2011, 16-29[64]邢红兵(2011),汉字统计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汉字教学与研究》,第一辑。[65]邢红兵(2012),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语料库研究方法,《汉语学习》,第2期。[66]郝瑜鑫、徐婷婷、邢红兵(2012),现代汉语常用副词AABB式句法语义研究,《语文学刊》(06) 。[67]邢红兵(2012),基于语料库的词汇知识提取及在二语词汇习得中的应用,第七届国际汉语电脑教学研讨会(TCLT),美国,夏威夷。[68]邢红兵(2012),中介语语料库虚词使用情况统计分析,第五届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吉林,延边大学。[69]邢红兵(2013),基于语料库的词语知识提取与外向型词典编纂,《辞书研究》,第2期。[70]邢红兵、辛鑫(2013). 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中介语对比分析方法[J]. 华文教学与研究,02:64-72。[71]邢红兵(2013). 词语搭配知识与二语词汇习得研究[J]. 语言文字应用,04:117-126。[72]郝瑜鑫、刘汉武、邢红兵(2013). “就是……也/都……”的量级标示功能[J]. 汉语学习,05:65-70。[73]郝瑜鑫、邢红兵(2013). 现代汉语状语和状动结构研究评述[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04:13-14。

1. Wang S, Ding YB, Chen GY, Xia JG, Wu ZY. Hypermethylation of Syk gene in promoter region associated with oncogenesis and metastasis of gastric carcinoma.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4, 10(12), 1815-18182. Ling LJ, Wang S*, Liu XA, Shen EC, Ding Q, Lu C, Xu J, Cao QH, Zhu HQ, Wang F. A novel mouse model of human breast cancer stem-like cells with high CD44+CD24- /lower phenotype metastasis to human bone. Chin Med J (Engl), 2008, 121(20), 1980-19863. Ding Q, Yang LX, Yang HW, Jiang C, Wang YF, Wang S*. Cytotoxic and antibacterial triterpenoids derivatives from Clematis ganpiniana. .J Ethnopharmacol, 2009, 126(3), 382-3854. Wang J, Xia TS, Liu XA, Ding Q, Du Q, Yin H, Wang S*. A novel orthotopic and metastatic mouse model of breast cancer in human mammary microenvironment. Breast Cancer Res Treat, 2010, 120(2), 337-3445. Xia TS, Wang J, Yin H, Ding Q, Zhang YF, Yang HW, Liu XA, Dong M, Du Q, Ling LJ, Zha XM, Fu W, Wang S*.Human tissue-specific microenvironment: an essential requirement for mouse models of breast cancer. Oncol Rep, 2010, 24(1), 203-211.6. Liu X, Wang Z, Yu J, Lei G, Wang S*. Three polymorphisms in interleukin-1beta gene and risk for breast cancer: a meta-analysis Breast Cancer Res Treat, 2010, 124(3), 821-8257. Zhu J, Meng X, Yan F, Qin C, Wang M, Ding Q, Li P, Yang J, Ju X, Zhang Z, Wang S*, Yin C. A functional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 polymorphism, EGF serum levels and renal cell carcinoma risk in a Chinese population. J Hum Genet, 2010, 55(4), 236-2408. Ling LJ, Lu C, Zhou GP, Wang S*. Ectopic expression of RhoBTB2 inhibits migration and invasion of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s. Cancer Biol Ther, 2010, 10(11), 1115-11229. Zhou WB, Yin H, Liu XA, Zha XM, Chen L, Dai JC, Tao AD, Chen L, Ma JJ, Ling LJ, Wang S*. Incidence of chemotherapy-induced amenorrhea associated with epirubicin, docetaxel and navelbine in younger breast cancer patients. BMC Cancer, 2010, 10, 28110. Zou J, Zhang X, Yang H, Zhu Y, Ma H, Wang S*. Rapamycin-loaded nanoparticles for inhibition of neointimal hyperplasia in experimental vein grafts. Ann Vasc Surg, 2011, 25(4), 538-54611. Zhou WB, Ding Q, Chen L, Liu XA, Wang S*. Toremifene is an effective and safe alternative to tamoxifen in adjuvant endocrine therapy for breast cancer: results of four randomized trials. Breast Cancer Res Treat, 2011, 128(3), 625-63112. Zhou WB, Liu XA, Dai JC, Wang S*. Meta-analysis of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at the time of prophylactic mastectomy of the breast. Can J Surg, 2011, 54(5), 300-306.13. Zhou WB, Xue DQ, Liu XA, Ding Q, Wang S*.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history and histological stratification on breast cancer risk in women with benign breast disease: a meta-analysisJ Cancer Res Clin Oncol, 2011, 137(7), 1053-106014. Ni XJ, Xia TS, Zhao YC, Ma JJ, Zhao J, Liu XA, Ding Q, Zha XM, Wang S*. Postmenopausal hormone therapy is associated with in situ breast cancer risk Asian Pac J Cancer Prev, 2012, 13(8), 3917-392515. Wang M, Zhou W, Zhao Y, Xia T, Zha X, Ding Q, Liu X, Zhao Y, Ling L, Chen L, Wang S*.A novel finding of sentinel lymphatic channels in early stage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hich may influence detection rate and false-negative rate of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PLoS One, 2012, 7(12), e51226.16. Chen L, Zhou WB, Zhao Y, Liu XA, Ding Q, Zha XM, Wang S*. Cancer/testis antigen SSX2 enhances invasiveness in MCF-7 cells by repressing ERalpha signaling Int J Oncol, 2012, 40(6), 1986-199417. Zhou W, Zha X, Liu X, Ding Q, Chen L, Ni Y, Zhang Y, Xu Y, Chen L, Zhao Y, Wang S*. US-guided percutaneous microwave coagulation of small breast cancers: a clinical study. Radiology, 2012, 263(2), 364-373.18. Wang X, Wang G, Zhao Y, Liu X, Ding Q, Shi J, Ding Y, Wang S*. STAT3 mediates resistance of CD44(+)CD24(-/low) breast cancer stem cells to tamoxifen in vitro. Biomed Res, 2012, 26(5), 325-33519. Xu L, Ju XB, Li P, Wang J, Shi ZM, Zheng MJ, Xue DD, Xu YJ, Yin YM, Wang S*, You YP.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Ku70-1310C/G promoter polymorphism and cancer risk:a meta-analysis. Asian Pac J Cancer Prev, 2012, 13(2), 683-68720. Zhao YC, Ni XJ, Wang MH, Zha XM, Zhao Y, Wang S*. Tumor-derived VEGF-C, but not VEGF-D, promotes sentinel lymph node lymphangiogenesis prior to metastasis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Med Oncol, 2012, 29(4), 2594-260021. Zhou W, He Z, Xue J, Wang M, Zha X, Ling L, Chen L, Wang S*, Liu X. Molecular subtype classification is a determinant of non-sentinel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ith positive sentinel lymph nodes. PLoS One, 2012, 7(4), e3588122. Zhou W, Ding Q, Liang X, He Z, Zha X, Liu X, Wang S*. The risk of amenorrhea is related to chemotherapy-induced leucopenia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receiving epirubicin and taxane based chemotherapy. PLoS One, 2012, 7(5), e3724923. Zhou W, Ding Q, Liu X, Jiang Y, Chen L, Zhang Y, Xia T, Wang S*. Percutaneous microwave coagulation for eradication of VX2 tumors subcutaneously in rabbits. World J Surg Oncol, 2012, 10, 9724. Zheng MJ, Wang J, Chen YW, Xu L, Xue DD, Fu W, Zhang YF, Du Q, Zhao Y, Ling LJ, Ding Q, Liu XA, Zha XM, Zheng W, Xia TS, Wang S*.A novel mouse model of gastric cancer with human gastric microenvironment Cancer Lett, 2012, 325(1), 108-11525. Liu X, Qin Z, Shen H, Xue J, Jiang Y, Hu Z, Shen H, Wang S*. Genetic variants at 5p12 and risk of breast cancer in Han Chinese. J Hum Genet, 2012, 57(10), 638-64126. Xia TS, Shi JP, Ding Q, Liu XA, Zhao Y, Liu YX, Xia JG, Wang S*, Ding YB. Reactivation of Syk gene by AZA suppresses metastasis but not proliferation of breast cancer cells. Med Oncol, 2012, 29(2), 448-45327. Chen L, Zhou WB, Zhao Y, Liu XA, Ding Q, Zha XM, Wang S*. Bloody nipple discharge is a predictor of breast cancer risk: a meta-analysis. Breast Cancer Res Treat, 2012, 132(1), 9-1428. Cui YY, Qian JM, Yao AH, Ma ZY, Qian XF, Zha XM, Zhao Y, Ding Q, Zhao J, Wang S*, Wu J. SOD mimetic improves the function, growth, and survival of small-size liver grafts after transplantation in rats. Transplantation, 2012, 94(7), 687-69429. Xia TS, Wang GZ, Ding Q, Liu XA, Zhou WB, Zhang YF, Zha XM, Du Q, Ni XJ, Wang J, Miao SY, Wang S*. Bone metastasis in a novel breast cancer mouse model containing human breast and human bone. Breast Cancer Res Treat, 2012, 132(2), 471-48630. Ni X, Ma J, Zhao Y, Wang Y, Wang S*. Meta-analysis o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 use and ovarian cancer. Br J Clin Pharmacol, 2013, 75(1), 26-3531. Pan H, Xia K, Zhou W, Xue J, Liang X, Cheng L, Wu N, Liang M, Wu D, Ling L, Ding Q, Chen L, Zha X, Liu X, Wang S*. Low serum creatine kinase levels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 case-control study. PLoS One, 2013, 8(4), e6211232. Zhou W, Pan H, Liang M, Xia K, Liang X, Xue J, Cheng L, Xue J, Chen S, Liu X, Ding Q, Ling L, Wang S*. Family history and risk of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and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in a Han Chinese population: a case-control study. World J Surg Oncol, 2013, 11, 24833. Ni X, Zhao Y, Ma J, Xia T, Liu X, Ding Q, Zha X, Wang S*. Hypoxia-induced factor-1 alpha upregulates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 to promote lymphangiogenesis and angiogenesis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J Biomed Res, 2013, 27(6), 478-48534. Zhou W, Liang M, Pan H, Liu X, Jiang Y, Wang Y, Ling L, Ding Q, Wang S*. Comparison of ablation zones among different tissues using 2450-MHz cooled-shaft microwave antenna: results in ex vivo porcine models. PLoS One, 2013, 8(8), e7187335. Zhou W, Liu X, Ding Q, Zha X, Wang S*. Long-term outcomes of breast cancer ablationRadiology, 2013, 269(1), 309-31036. Zhou W, Ding Q, Pan H, Wu N, Liang M, Huang Y, Chen L, Zha X, Liu X, Wang S*. Risk of breast cancer and family history of other cancers in first-degree relatives in Chinese women: a case control study. BMC Cancer, 2014, 14, 66237. Ni X, Xia T, Zhao Y, Zhou W, Wu N, Liu X, Ding Q, Zha X, Sha J, Wang S*. Downregulation of miR-106b induced breast cancer cell invasion and motility in association with overexpression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 Cancer Sci, 2014, 105(1), 18-2538. Miao SY, Zhou W, Chen L, Wang S*, Liu XA. Influence of ABO blood group and Rhesus factor on breast cancer risk: a meta-analysis of 9665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nd 244,768 controls. Asia Pac J Clin Oncol, 2014, 10(2), 101-10839. Yang T, Xu F, Zhao Y, Wang S*, Yang M, Chen Y. A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based targeted proteomics approach for the assessment of transferrin receptor levels in breast cancer. Proteomics Clin Appl, 2014, 8(9-10), 773-78240. Ren Y, Han X, Yu K, Sun S, Zhen L, Li Z, Wang S*. microRNA-200c downregulates XIAP expression to suppress proliferation and promote apoptosis of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cells. Mol Med Rep, 2014, 10(1), 315-32141. Chen J, Jiang P, Wang HJ, Zhang JY, Xu Y, Guo MH, Zhang B, Tang CY, Cao HY, Wang S*. The efficacy of molecular subtyping in predicting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in breast-conserving therapy: a 15-study meta-analysis. World J Surg Oncol, 2014, 12, 21242. Zhou W, Jiang Y, Chen L, Ling L, Liang M, Pan H, Wang S, Ding Q, Liu X, Wang S*. Image and pathological changes after microwave ablation of breast cancer: a pilot study. Eur J Radiol, 2014, 83(10), 1771-177743. 王水,张保康,赵同生, Hassab 手术后肝硬变大鼠动脉血酮体比改变的意义, 南京医学院学报, 1991, (04), 302-30544. 王水,刘训良,陆辉,孔连宝, B 型 Niemann-Pick 病脾脏切除一例, 南京医学院学报, 1993, (02), 18645. 王水,沈亚勋, 老年原发性胆囊癌误诊 27 例分析,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1997, (02), 7746. 王水,查小明,武正炎, 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术后低钙血症及其处理, 江苏医药, 2001, (03), 18047. 王水,查小明, 三苯氧胺对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子宫和卵巢的影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2001, (04), 320-32148. 王水,林红军,查小明, 三苯氧胺对乳腺癌患者子宫卵巢的影响, 中国肿瘤临床, 2001, (05), 389-39049. 王水,武正炎,范萍,查小明,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2001, (06), 503-50550. 王水,查小明,范萍,武正炎, 乳腺癌染料法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意义, 中华肿瘤杂志, 2002, (02), 9051. 王水,刘晓,刘晓安,查小明,符德元,甄林林,范萍,武正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染料和手术时机选择,肿瘤学杂志, 2002, (06), 332-33552. 王水,刘晓安,武正炎,影响染料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成功率的一些因素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4, (02), 107-10953. 王水,范萍,武正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淋巴细胞亚群的初步研究,中华肿瘤杂志, 2004, (04), 31-3354. 王水,刘晓安,赵燕超,武正炎,采用异硫蓝和美蓝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价值,江苏医药, 2004, (07), 506-50755. 王水,范萍,刘晓安,武正炎,乳腺癌骨髓和前哨淋巴结微小转移检测的临床研究,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4, (09), 54-5556. 耿强,王水,范萍,刘晓安,郑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和骨髓和外周血微小转移的联合检测,肿瘤防治杂志, 2005, (02), 85-8857. 徐鲲,刘晓安,王水,张小林,陆辉,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染料选择的实验研究,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3), 201-20358. 徐鲲,刘晓安,王水,王振中,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常用染料效果实验研究,现代肿瘤医学, 2005, (04), 433-43559. 徐鲲,刘晓安,王水,周青,耿强,中华墨汁作为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示踪剂的实验研究,肿瘤防治杂志, 2005, (05), 321-32460.王水,刘晓安,早期乳腺癌治疗中前哨淋巴结活检应用价值探讨,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6, (04), 312-31461. 王水,赵佳,刘晓,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手术治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6, (07), 503-50562. 王水,刘晓安,赵佳,耿强,刘力嘉,染料法乳腺癌前哨淋巴通道的研究,中华外科杂志, 2006, (11), 748-75063. 曹勤洪,王水,徐鲲 ,刘晓安,刘力嘉,中华墨汁作为前哨淋巴结活检新型示踪剂的实验研究,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06, (01), 36-3964. 郝汉霞,王水,刘力嘉,范萍,杜青,张伟民,王聪, 乳腺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 HIF-2α/EPAS1 表达与血管生成的关系,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06, (03), 169-17265. 王锋,王水,陆辉,郑伟,孙琳, 乳腺癌组织中 p21~(WAF1)、CDK4 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江苏医药, 2006, (06), 520-52266. 赵佳,刘晓安,王水,刘力嘉 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法检测乳腺癌骨髓和前哨淋巴结微小转移的临床研究现代肿瘤医学, 2006, (07), 813-81667. 邹汉青,王水,林红军,张智弘,刘晓安,彭晓静, 活体兔肌肉组织微波固化后病理学变化的实验研究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06, (07), 489-49168. 凌立君,魏惠华,曾莉,刘晓安,王凤良,赵佳,贾晓斌,王水,盐酸川芎嗪微囊的制备及质量控制,中成药, 2006, (11), 1692-169369. 赵佳,王水,刘晓安,刘力嘉,IHC 和 PCR 法联合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微转移,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06, (16), 1229-123170. 王水,刘晓安,赵佳,耿强,刘力嘉,联合法观察前哨淋巴通道的临床研究,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2007, (01), 35-3871. 王锋,王水,宣卓琦,孙琳,陆辉,乳腺癌细胞中 p53、C-erbB-2、p21~(WAF1)和 CDK4 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1), 70-7372. 凌立君,赵佳,王水,刘晓安,核素法前哨淋巴通道的研究,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2007, (02), 16-1873. 王锋,夏添松,夏建国,陈国玉,王水胃肠道间质肿瘤伴肝转移 18 例临床分析,临床肿瘤学杂志, 2007, (03), 191-19374. 许健,王水,许立生,杜青,刘晓安,乳腺癌细胞系中肿瘤干细胞相关亚群初步研究,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4), 350-35575. 谢锡驹,王水,郑伟,查小明,乳腺癌患者血清 IGF-Ⅱ水平及其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江苏医药, 2007, (07), 672-67476. 王凤良,凌立君,沈恩超,刘晓安,王水,血清 Tracp5b 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7), 702-70577. 许健; 王水;许立生,杜青,刘晓安,赵佳,雌激素对 MCF-7 中肿瘤干细胞相关亚群影响的实验研究,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07, (09), 650-65278. 陈龙舟,赵佳,王凤良,凌立君,刘晓安,王水 淋巴结阴性乳腺癌骨髓微小转移联合检测的临床研究,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9), 939-94279. 许立生,王水,许健,杜青,无血清悬浮法培养MCF-7细胞系并筛选该细胞系中肿瘤干细胞相关亚群的初步研究,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07, (10), 736-74080. 谢晖,曹勤洪,夏锴,刘晓安,王水乳腺癌组织 APRG1 基因表达的初步研究,江苏医药, 2007, (10), 1006-100881. 刘月仙,夏添松,李俊芳,王水,共刺激分子 B7-2 基因转染抑制乳腺癌生长和转移的实验研究,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11), 1228-123282. 孙蓉,凌立君,刘晓安,赵佳,耿强,王水,联合法前哨淋巴通道的临床研究,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07, (17), 1328-133083. 王凤良,王水,凌立君,沈恩超,刘晓安,血清 Tracp5b 诊断乳腺癌骨转移及评价双膦酸盐治疗疗效的临床意义,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07, (21), 1628-163184. 王水,赵佳,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研究进展,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08, (02), 147-15285. 王水,赵佳,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进展,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2008, (03), 255-26186. 王水,重视老年甲状腺疾病诊断与治疗,实用老年医学, 2008, (04), 243-24487. 李昌文,刘晓安,林红军,章宜芬,王水冷循环微波固化家猪乳腺实验研,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1), 16-1988. 沈恩超,凌立君,王水,刘晓安,朱海清,李凤山,SDF-1、CXCR4 在乳腺癌组织及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江苏医药, 2008, (04), 367-36989. 钱超,夏锴,张静静,杜青,刘晓安,王水缺氧条件下雷帕霉素抗人乳腺癌 MCF-7 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6), 742-74690. 高泽俊,袁小青,沈捷,马向华,王水,MAPKs通路在Leptin促人乳腺癌细胞系增殖中的机制研究,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11), 1410-141491.刘学敏,王水,夏添松,王珏,刘晓安 慢病毒转染绿色荧光蛋白对乳腺癌细胞系肿瘤干细胞相关亚群的影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8, (38), 7507-751092.王水,乳管镜技术临床应用及其诊疗价值,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9, (03), 261-26393. 顾则娟,王水,张镇静,王荣,谢晓峰,朱琳,戴晓冬,叶桂华,林征,方小平, 殷蓉,舒心病房护理运行模式的建立与应用,中华护理杂志, 2009, (10), 929-93194. 宋兵,沈历宗,徐皓,黄华兴,肇毅,史京萍,王水外科实习生出科量化考核结果的研究分析与思考,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0, (05), 353-35595. 傅卫,王水,杜青,肇毅,查小明,刘晓安,巢式 RT-PCR 检测乳腺癌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的临床价值,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06), 818-82196. 蒋超,丁强,王水,杨海伟,张炜明,FISH 检测乳腺癌石蜡组织切片的酶消化时间的探究,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0, (15), 2907-290997. 陈翔,王水,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研究现状及进展,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1, (01), 98-10298. 黄华兴,沈历宗,肇毅,凌立君,史京萍,徐皓,吴蔚,王水,PBL与LBL相结合在基础外科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03), 227-22999. 崔一尧,王水,临床推广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1, (05), 611-613100. 黄华兴,沈历宗,肇毅,凌立君,史京萍,徐皓,吴蔚,王水,外科学基础考试模式的改革与探讨,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06), 488-490101. 崔一尧,王水,前哨淋巴结活检在乳腺癌治疗中的意义,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 2011, (08), 41-42102. 史京萍,夏添松,丁强,刘晓安,査小明,王水,CpG 寡核苷酸促进 Toll 样受体 9 的表达增强乳腺癌细胞侵袭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08), 1161-1163103. 崇梅红,王水,乳腺癌血行微小转移研究进展,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1, (10), 2970-2974104. 崇梅红,王水,乳腺癌淋巴结微小转移研究进展,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1, (11), 3254-3257105. 许立生,王水,黄中晶,沈恩超,钱超,人生长激素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天津医药, 2011, (12), 1141-1143106. 马晶晶,王水,郑明洁,缪苏宇,徐露,王珏,乳腺癌细胞株两种原代培养方法的比较,江苏医药, 2011, (16), 1865-1867107. 刘钊,王水,孕激素及雌激素对乳腺癌细胞 RANKL 及其受体的调节作用,江苏医药, 2011, (16), 1874-1876108. 许立生,王水,黄中晶,沈恩超,钱超,CD44~+/CD24~(-/low)/ABCG2~-乳腺癌干细胞与临床治疗及预后的关系,实用医学杂志, 2011, (21), 3877-3879109. 崇梅红,王水,查小明,刘晓安,凌立君,肇毅,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乳腺癌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的临床价值,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02), 220-225110. 赵奕华,李鑫,王水,王虹,公立医院改革背景下医用耗材管理的困难与对策,中国医疗设备, 2012, (11), 100-102111.周茜,王水,钱宁,刘小丰,陆澄,骨桥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和 p53 的关系,江苏医药, 2012, (20), 2387-2389112. 许立生,王水,黄中晶,赵志泓,沈恩超,钱超,ER、PR、VEGF、CA15-3、CA125 和 CEA 水平在乳腺癌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实用医学杂志, 2012, (21), 3565-3567113. 张桂普,王水,郑明洁,王珏,“人源性”乳腺微环境促进人源性乳腺癌细胞发生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江苏医药, 2012, (22), 2652-2654114. 王水,刘钊,乳腺神经内分泌癌,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3, (03), 238-240115. 姚秀蕾,肇毅,姚志勇,王水,超声引导粗针活检在触诊阴性乳腺肿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中国医药导报, 2013, (02), 41-43116. 黄华兴,张永杰,沈历宗,肇毅,王水,整合外科与解剖教学,架构临床与基础桥梁,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03), 273-275117.周悦,黄华兴,骆金华,陈亮,王水,胸腔镜技术应用以提高胸心外科教学效果的研究与实践,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05), 472-473118. 杨小冬,黄华兴,黄平,沈历宗,王水,浅谈外科学基础实践教学师资的选拔与培养,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06), 564-566119. 朱倩男,夏添松,凌立君,王水,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机制及预防进展,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2013, (06), 442-445120. 王若曦,王水,乳腺癌 ER、PR 及 HER-2 在原发灶和转移灶之间表达关系的研究进展,江苏医药, 2013, (08), 958-961121.吴丹,刘晓安,查小明,王水,乳腺淋巴瘤 12 例临床分析,江苏医药, 2013, (14), 1660-1662122.吴蔚,沈历宗,肇毅,凌立君,史京萍,黄华兴,王水,积极心理学在外科学总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中国医学创新, 2013, (34), 141-142123.徐海萍,王娟,孙杰,王珏,王水,查小明,鲁婷婷,孙茹萍,杨晓文,优化乳腺癌健康宣教的探讨,江苏医药, 2014, (05), 604-606

北京大学田刚发表论文

田刚,1958年生于江苏南京。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数学系,1984年获北京大学硕士学位,1988年获美国哈佛大学数学系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教授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西蒙讲座教授。曾任美国斯坦福、普林斯顿等大学访问教授。自1998年起,受聘为教育部“长江计划”在北京大学的特聘教授。田刚教授解决了一系列几何及数学物理中重大问题,特别是在Kahler-Einstein度量研究中做了开创性工作,完全解决了复曲面情形,并发现该度量与几何稳定性的紧密联系。与人合作,建立了量子上同调理论的严格的数学基础,首次证明了量子上同调的可结合性,解决了辛几何Arnold猜想的非退化情形。田刚教授在高维规范场数学理论研究中做出杰出贡献,建立了自对偶Yang-Mills联络与标度几何间深刻联系。由于他的突出贡献,田刚教授获美国国家基金委1994年度沃特曼奖,1996年,他获美国数学会的韦伯伦奖。

2005年8月19日:《北京科技报》发表题为《丘成桐:中国目前教育不可能出一流人才》的采访。 文中丘成桐指责中学界的腐败,并不点名地称田刚涉嫌剽窃:哈佛一位名教授告诉丘成桐,这个学生(田刚)抄袭他的论文,出于保护年轻学生的目的,丘成桐并没有深究。结果愈演愈烈。2005年8月20日:田刚兼职任教的北京大学数学学院回应《 丘成桐炮轰一文真相调查》,驳斥丘成桐对北大数学系的三个批评,并称其对田刚的剽窃说法是“歪曲事实”。2005年9月29日:丘成桐在浙江大学和中科院数学网站上再次以“北大学风不正”指责批评田刚。丘还在一篇题为《丘成桐院士澄清有关北大的某些事实真相》的采访中声称:田刚的成就基本是依靠丘成桐得来,而且田刚的道德恶劣,涉嫌学术造假和窃取他人学术成果。丘成桐并且出示了另一著名数学家萧荫堂给他写的书信,声称田刚抄袭萧的成果。 2005年10月1日:网上一篇署名“唐十七”的文章反驳丘成桐的指责,并攻击丘个人的学术道德。2005年10月4-6日:又有署名“天地正气”的网上作者攻击丘成桐:一贯不公,权力欲强、学霸作风、巧取豪夺、自我吹嘘。 2005年10月6-8日:李骏、洪家兴,曹怀东、郑方阳,季立真,刘克峰等人,胡森在网上发表文章,维护丘成桐。 2005年10月13日,北大数学学院学生安金鹏就一个网上对田刚的攻击(非丘成桐)为田辩护。田刚合作者加州大学Santa Cruz分校教授庆杰间接出面说明,他和田刚的论文没有剽窃丘成桐(回应了丘成桐的指控)。 2005年10月12日丘成桐在中科院网站回应网上对他的攻击。 北大丁伟岳院士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系退休教授项武义,在北大内部集会,对北大数学院学生讲丘成桐-田刚事件。丁伟岳称丘成桐对北大数院的批评是为了阻止北大建立国家数学中心,项武义讲了他与丘成桐的交往历程,对丘成桐有严重的批评。2005年10月17日,哈佛大学教授萧荫堂公布丘成桐的信件,回应丁伟岳院士和项武义教授的指责并呼吁双方停止互相攻击。 2006年8月21日,《纽约客》杂志网站刊出了由《美丽心灵》一书(诺贝尔奖得主纳什传记)作者Sylvia Nasar与人合写的文章《Manifold Destiny》,攻击此前丘成桐宣传中国学者首先完全证明庞加莱猜想的动机不纯,并质疑其人品。有匿名网络作者声称此文幕后始作俑者是田刚。多位文章中受访的美国教授随后发表声明,称文章歪曲了自己的本意。 2006年9月1日,北京大学丁伟岳在自己的博客中发表文章庞加莱的困惑,批评国内对庞加莱猜想相关的宣传,直接公开点名批评丘成桐。 2006年9月4日,《21世纪经济报道》发表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闵维方的访谈,在回应丘成桐对北大的“批评不够公道”之外,还评论说:“最近,我看到两则材料,一则是伯克利的项武义教授的一个谈话。在丘成桐的学生时代项教授就认识他了,可以说对丘教授非常了解。另一则材料是上个星期美国很有影响力的杂志《New Yorker》发表的一篇长篇报道,也有很多关于丘教授的内容。我想大家看过这两则材料,对丘教授与田刚和北大之间的争论就会有更客观、更清楚的认识了。”这反映出丘田之争中北大校方的立场。 2006年9月18日,丘成桐在自己的网站发表公开信,认为《纽约客》的文章有虚假和诽谤性的内容,要求做出更正。 2006年9月20日,《纽约客》杂志发表声明,表示该文的写作付出了大量工作,而且与丘成桐核实过原始材料,符合新闻规范。 2006年9月22日,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在其网站及北大未名BBS上发表文章《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几点说明》[18],为北京大学及田刚辩护,否认丘成桐的指控,并称:“我们历来真诚欢迎任何个人或单位(包括该美籍华裔数学家)实事求是地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批评和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但我们坚决反对任何人或单位不负责任、毫无事实根据的捏造和污蔑。” 2006年9月25日,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理查德·哈密尔顿发表声明,叙述了丘成桐及其研究团队在自己从事瑞奇流研究方面的支持,并赞扬了丘的人品。瑞奇流是证明庞加莱猜想的主要数学工具。

北大田刚发表论文

邱虽然傲气,但是说的也是真话!北大黄金一代回来又走了,临走一句贪污腐化学术造假乱用权利,到现在都在国外不能说明问题吗!不是国外香,有时候到了国外才发现之前一直在烂泥里打滚,现在还愿意回去吗!

祖之冲,发明,的,他,是著名的数学家

在1952年院校调整中,当时中国最强大的清华数学系和浙大数学系被砍,举国建设北大和复旦,其他重点高校的数学专业规模都很小,造成了这两所学校现如今在中国数学界的绝对垄断地位。 据统计,中国现有活着的数学院士24个,基本可以划分成北大、复旦和中科院三派。 北大帮由张恭庆领衔,校内有姜伯驹、文兰、田刚、王诗宬等人,中科院数学所的丁伟岳、刘应明、杨乐均毕业于北大,与北大数学系渊源深厚,相互呼应,基本是一伙的; 复旦派谷超豪、洪家兴、胡和生、郭柏灵,加上中科院毕业于复旦的石钟慈,一共是5人。 中科院:丁夏畦、李邦河、林群、陆启铿、马志明、万哲先、王元、严加安、吴文俊、周毓麟。 杂派:陈木法(北师大)、王梓坤(北师大)、彭实戈(山东大学)、夏道行(美国)。 中科院看上去人很多,但是因为毕业于不同院校,又在中科院数学所的几次改革中相互算计,以至于彼此缺乏信任,所以实际上是一盘散沙,在院士选举过程中各怀鬼胎,往往被北大和复旦利用。其中,吴文俊、周毓麟、王元等人年事已高,功成名就,基本不参与世事纷争。马志明后来投靠了北大,林群因为院所合并一事与众人闹翻,剩下的几个年纪都大了,也不抱团,也不掌控重要的学术资源。 夏道行早已隐居美国,连院士选举都懒得回来参加, 除去被剥夺选举权的资深院士吴文俊和周毓麟,以及隐居海外的夏道行,中国数学界真正有投票权的院士只有21个,其中北大帮占了8个,1/3强,而且都是年轻的少壮派,比如原中国数学会会长张恭庆,不仅把小舅子文兰弄成了院士,还隔代指定文兰为接班人,让其顺利的当上了现任会长,带领北大帮把持了中国大部分的数学资源;复旦派谷超豪名气很大,但是手下的几个人水平有限,特别是把他老婆胡和生也弄成院士,让很多人笑话,加上远离北京,不具备掌控数学各类资源的权力,所以复旦派虽然人数多达5人,但是影响力跟北大比相距甚远。中科院就跟不用说了,被北大和复旦各个击破,几届都没有人当选,很能说明问题。 院士选举每两年进行一次,每次一般是选2个数学院士,近几届院士竞选基本由北大和复旦说了算。 比如2001年,北大把在美国当教授的田刚进行包装,冒充北大全职教授竞选院士,结果被复旦识破,说这样的海外兼职复旦多得很,北大仗着人多势众,恐吓复旦,扬言如果复旦对田刚进行阻扰,北大就不给复旦的候选人投票,复旦一看与其争得鱼死网破,不如都捞点好处,于是两校相互妥协,最后北大的田刚和复旦的郭柏灵双双当选。田刚也成为中国科学院自成立以来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没有全职回国的海外院士,他的这个纪录至今没有被打破。虽然事后北大利用院士章程为田刚当选一事进行自我辩护,但是院士增选细则中却明确规定海外学者要想当上正式院士必须重点考虑其对国家的贡献,正是基于这一考虑,非全职回国的学者按惯例是不能参加正式院士选举的,只能参加具有象征意义的外籍院士的选举。(北大在田刚身上尝到甜头后,对其经验进行依法炮制,在03年和05年两次推举非全职回国的佘振苏参选院士,但是北大在物理界不如数学界那样一手遮天,所以这两次都没有得逞。) 转眼到了2003年,北大数学系一举推出了两个候选人,其中的张继平呼声甚高,因为北大选票多,所以两人都进入了第三轮,这次复旦也派出了搞偏微分方程的洪家兴,南开在陈省身先生的支持下派出了重量级人物张伟平,此人得过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是国内中青年数学家中最优秀的学者,论文质量在国内首屈一指,加上有复旦毕业的背景,所以一开始志在必得,没想到北大仗着票数多,公开发飚,表示复旦系最多只能上一个,复旦派最经不住恐吓,只得全力支持谷超豪的学生洪家兴,而放弃了对张伟平的支持,陈先生得知这一消息后非常生气,他老人家只是外籍院士,没有投票权,虽然没有能力让某人当上院士,但是享有崇高威望,让某人当不上院士的影响力还是有的,于是张伟平和张继平pk的结果是两人都没上成,反而是北师大搞概率论的陈木法捡了个漏,概率论方向多年没有出院士,所以这个结果大家也只好认了。 2005年,陈省身先生去世,虽然冒出个丘成桐,但是丝毫不影响北大继续把持中国数学界的各项资源,王诗宬的当选几乎毫无悬念,这一届的最大看点是南京大学的程崇庆是否能上,丘成桐认为除了张伟平,当今中国最优秀的中青年数学家只有两个,那就是中山大学的朱熹平和南京大学的程崇庆,不过很不幸,程崇庆搞的东西跟北大的文兰是一个东西——微分动力系统,后者自然不希望国内再多一个动力院士,于是虽然程崇庆水平很高,但是缺少了北大的支持,最终仍然与院士失之交臂。空出的一个名额被山大的彭实戈占了,此人为何当选?内幕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与北大的关系绝对不错。 对2007年的院士选举做个初步预测,南开方面,陈先生已然仙逝,加上03年跟北大结下了梁子,张伟平这辈子恐怕也没有机会当上院士,除非得了fields奖,想必张伟平自己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05年连名都没报,07年就更不会了,否则岂非自取其辱?北大方面肯定会继续派张继平出马,没有南开横插一杠,张继平的当选恐怕也不会有什么悬念。而复旦在05年没有任何斩获,07年肯定会全力出击,可以预计,07年的两个名额势必会被这两个学校继续瓜分。 正如南方人物周刊采访国内某重点高校数学教授时提到的,中国数学有过很辉煌的历史,当年的华罗庚,苏步青,还有陈省身,不仅自己做出了世界一流的成果,而且人格高尚,为中国数学的发展指明了一些方向,带出一些好学生,这么多年了,没有像他们这样有威望的人来带着中国的数学往前走。现在的中国数学界被一群品格低下的人所控制,因为他们自己本身数学也不行,所以也打压有能力的学者,通过掌控中国的奖金和基金,扩充自己的势力,这二十年中国数学没有大的发展,原因就是这样。钱是投入越来越多,但是效果反而不如以前。北大心里也知道这一点,但是一到利益关口,就以利益为重。而且他们现在完全掌控着数学领域的院士选举,院士选举是重头戏,很多年轻人为了当院士,就低三下四,可以说是忍气吞声,包括做学问等,完全是人格都变了。

1、华罗庚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 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等。

2、冯祖荀

冯祖荀(1880-1940),数学教育家。中国现代数学教育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1911年以后,多次担任北京大学数学系主任,对在中国传播现代数学知识有重要贡献。

在日本留学期间,冯祖荀和当时由北京赴日留学的若干学生发起成立了“北京大学留日学生编译社”,该社“以讲求实学输入文明供政界之研究增国民之知识为宗旨”,选择编译的题材“亦必以纯正精确可适用于中国为主”。

该社出版《学海》杂志,于1908年发刊,总发行所为上海商务印书馆。该刊分甲乙两编,乙编涉及理工农医各科,首期首篇即是冯祖荀译的《物质及以脱论》,《学海》是我国最早的科技译刊之一。

3、熊庆来

熊庆来主要从事函数论方面的研究工作,定义了一个“无穷级函数”,国际上称为“熊氏无穷数”。熊庆来在“函数理论”领域造诣很深。1932年他代表中国第一次出席了瑞士苏黎世国际数学家大会。

1934年,他的论文《关于无穷级整函数与亚纯函数》发表,并以此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成为第一个获此学位的中国人。这篇论文中,熊庆来所定义的“无穷级函数”,国际上称为“熊氏无穷数”,被载入了世界数学史册,奠定了他在国际数学界的地位。

4、林家翘

林家翘(1916.7.7-2013.1.13),美国国籍,生于中国北京市,原籍福建福州,力学和数学家,天体物理学家,现代应用数学学派的领路人。林家翘致力于通过数学的应用来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

他不仅在流体力学、天体物理等方向上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而且为应用数学概念的传播不遗余力,0世纪40年代开始的流体力学流动稳定性和湍流理论方面的工作,带动了整整一代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探索。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入天体物理的研究领域,开创了星系螺旋结构的密度波理论,并为国际学术界所公认,他在应用数学领域作出了多方面的重要贡献,特别是发展了WKBJ方法。

5、陈景润

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1996年3月19日),男,汉族,无党派人士,福建福州人,当代数学家。

1949年至1953年就读于厦门大学数学系,1953年9月分配到北京四中任教。1955年2月由当时厦门大学的校长王亚南先生举荐,回母校厦门大学数学系任助教。1957年10月,由于华罗庚教授的赏识,陈景润被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1973年发表了(1+2)的详细证明,被公认为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贡献。1981年3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国家科委数学学科组成员,中国科学院原数学研究所研究员。1992年任《数学学报》主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华罗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冯祖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熊庆来 (中国现代数学先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林家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景润 (中国著名数学家)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