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意识状态的科学研究论文注:(关于第四意识状态的科学研究论文最初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1970年第167期上。作者为美国California 大学医学院的Robert Keith Wallace博士。)第四意识状态研究——意念健身术研究系列文章之三胡伟(河南大学 体育学院 开封475001)摘要:意念健身术种类繁多,相互间功法、理念差别巨大,但他们也有区别于其他体育手段的共同的本质特征,即都强调进入所谓的“第四意识状态”。研究表明,第四意识状态才是意念健身术具有健身功效的根本所在。系统全面地研究第四意识状态,对于指导人们更好地运用此种健身方法健身,有着重要意义。关键词:第四意识状态; 冥想;意念健身术;瑜伽;气功;静坐冥想The Research of the 4th IdeologyWei Hu(Henan University, PE College 475001)Abstract:There are many kinds of body—building methods of consciousness, but their skill essentials and ideas are very different. Distinguished from other body—building methods, they have som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in common.All of them concentrate on so—called “The 4th ideology”.The research shows us that the 4th ideology is the key version why body—building methods of consciousness have function of body—building.So a systematic and overall research about the 4th ideology has profound significance in guiding us to take body—building methods of consciousnessKey Words:The 4th Ideology ; Thought; Body—built arts by awareness; Yoga; Qigong; sit carmly and think carefully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记码:[M] 文章编号:前言无论是印度瑜伽、中国气功,还是西方当今最为流行的静坐冥想、超觉静坐(又译为超级静坐)等,她们都有着共同的本质属性。即:都是利用人体的自我意识调节自我身心状态,进而达到增强体质,健康身心的目的。因此,他们获得了一个共同的概念“意念健身术”。[1]纵观当今世界上各种运用意念健身的功法,大到功法理念、小到练功形式,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例如中国意念健身术受气的思想的影响,[2]印度瑜伽深受印度宗教苦行思想的影响。[3]虽然如此,前人已经研究证实,各种意念健身术还是取得了大致相同的健康身心的功效。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意念健身术中,到底是什么在起健身的作用?研究这一问题,对于我们更好地运用意念健身术进行健身,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第四意识状态”的渊源第四意识状态一词来自美国,它是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华莱士和赫伯特·本森在领导一个研究小组研究观察研究练习TM(超自然入静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简称(TM)人群时提出的。罗伯特·华莱士和赫伯特·本森的小组就把TM放在科学的显微镜下。他们使用了可以不间断的记录血压、心率、体温、皮肤抵抗力及脑电图的各种仪器。他们还测量了人体氧耗和二氧化碳的排出情况。另一个测量项目是血中乳酸的分泌,因为它被认为与焦虑有关。研究小组观察了36个对象,练习TM时间在一个月至九年不等。在简短适应了实验室的环境后,他们每个人在入静前、中、后各提供了20~30分钟时间的数据。结果显示,用氧量下降,血液中乳酸分泌量减少,皮肤抵抗力增强以及阿尔法脑电波剧烈波动。这些结果与早期对禅宗及瑜伽的研究结果十分相似。通过他们的观察罗伯特·华莱士和赫伯特·本森认为练习TM可以达到一种意识的“第四状态”,他们称它为“唤醒的、高度代谢”的状态。它与其他三种主要意识都不同——清醒、睡觉和做梦,尽管它们与每种状态都有一些相同点。罗伯特·华莱士和赫伯特·本森认为“第四意识状态”可以用来保证更好的精神和身体健康。[4]回顾我国的种种运用意念健身的功法,其实也都强调进入“第四意识状态”的重要性,只不过在我国通常把它称之为“入静”或“入定”。综合前人做过的各种具体分析性研究情况,我们已经不难得出结论:当今世界,无论何种运用意念健身的方法,她们其实都是要借助进入所谓的“第四意识状态”来达到健康身心之目的的。这一特点也是意念健身术区别于其他体育手段的本质特征。2、“第四意识状态”下的心理及生理状态第四意识状态之所以能够起到健康身心的作用,与其所导致的一系列人体生理和心理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据前人研究数据,在第四意识状态下,人体生理和心理主要会有以下变化:2.1第四意识状态下的心理状态脑电图显示,在第四意识状态下,脑电波频率减小,波幅增大多倍,大脑各区的波形趋向同步,脑细胞的电磁活动达到高度有序化。这种变化尤其在大脑主管意识的额叶和顶叶最为显著。脑电波趋向同步表明大脑各部位的神经中枢间的灵活性、协调性大大增强,作为整个机体生理调节系统和思维器官的大脑的功能得以改善。有利于促进身体健康、开启智力。[5]此外,在第四意识状态下,人体情绪方面,焦虑减少,充实感和愉悦感得到增加。这也有利于促进健康。2.2第四意识状态下的生理状态第四意识状下的生理变化体现在很多方面。在神经系统上,第四意识状态下,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那些受副交感神经激活的器官会因此活动加强,许多练习者感受到的最显著的表现是,胃肠蠕动增强。(这也是意念健身术与其他体育运动的显著区别,其他运动中,往往使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副交感神经处于抑制状态,这也正说明,意念健身术具有其他体育手段不可替代的健身价值。)在免疫系统上,第四意识状态能显著增强肌体免疫能力。国内外种种医学测试都证实,在体验过第四意识状态后,人体免疫细胞活力增强,从而提高人体抗病能力。在内分泌方面,第四意识状态下,体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含量明显降低,心率变慢,血压显著下降。国外医学研究证实,第四意识状态对于防治心血管疾病具有显著作用。有报道说,患冠心病的人长期体验进入“第四意识状态”,五年内,几乎没有第二次发病的机会。在循环系统方面,第四意识状态能显著改善机体血液循环功能,降低血乳酸含量。脑成像技术已经观察到,尤其改善大脑血液循环。在呼吸系统方面,呼吸频率下降,人体耗氧量比清醒时减少16%,基础代谢率下降。[6]第四意识状态下的心理、生理及生化变化很多,不能详细列举。而关于第四意识状态下的心理、生理及生化变化的研究,目前依然是意念健身领域很前沿的课题。3、“第四意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的机理生命体中,大脑的作用究竟是什么?为何人的第四意识状态能够有利于身体健康呢?在人体科学中,人们往往十分关注大脑的思维功能,反倒忽视了大脑的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功能,即它对人体健康负有的职责。纵观亿万年动物大脑的进化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低等动物的脑在智力上是低下的,没有思维能力,只有到了高级动物灵长类,特别是人类出现后,由于新皮层的出现和发达,大脑的智力功能才得以飞跃式发展。并且也只有人类的大脑才具备了思维能力。在新皮层以下分布着的是我们人类和低等动物都拥有的共同脑区——原始脑区(围绕在脊椎顶部周围),这里密布着各种对生命体的生理活动进行调节的各种生理调节神经中枢,因而对生命的正常生理活动及健康负有重要职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动物脑(包括人脑)的最主要功能,其实就是调节生理活动的。知道了大脑的主要功能,那么我们也就不难解释“第四意识状态”的健身机理了。那正是因为,在所谓的“第四意识状态”下,大脑各区(包括各生理调节中枢)的功能得到和谐,对自身生理活动的调节机能增强(医学研究已经证实了这一点),从而促进了身心健康。[7]4、“第四意识状态”的科学意义虽然我国古人很早就提出所谓“入静”或“入定”的称谓,但这一提法是建立在模糊的、主观体验的基础之上的,没有对所谓的“入静”或“入定”做出具体的、现代科学意义上的、生理上和心理上的量化指标(或定量描述)。恩格斯曾经说过:一门没有量化的科学不是成熟的科学。美国科学家提出的“第四意识状态”一词,是结合现代科学,建立在一系列生化和心理量化测量的基础之上的。因而它具有一系列具体的生化和心理的测量指标或量化描述,比起我们建立在模糊的主观体验基础上的所谓“入静”和“入定”,就显然更有科学上的进步意义。此概念的提出,使意念健身更具可操作性、可监测性,更利于指导我们从事意念健身锻炼。5、提出“第四意识状态”这一概念的学术价值当前意念健身术的学术研究,重中之重是基础理论研究。古人是在科学不够发达昌盛的情况下,探索发展了意念健身,创建了种种功法和杂乱的理论体系(印度和中国在意念健身的理论上就明显不同)。在当今,如何站在现代科学基础之上重新认识古老的意念健身现象,并把它纳入现代科学体系,更好地指导我们锻炼,是我们面临的很紧迫的问题。在使古老事物纳入现代科学体系的问题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概念、名词来替换旧的概念、名词,或者是在现代科学技术概念的基础上演化出可以以新代旧的概念,无疑是一条快捷的解决办法。“第四意识状态”一词很好地结合了现代心理学、生理学的科学成分,能够以具体的指标来重新看待和衡量意念健身中的所谓“入定”、“入静”。对于指导人们科学练功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现代意念健身的理论体系采用“第四意识状态”一词,在整和众多意念健身术(包括目前流行的欧美意念健身术、中国意念健身术、印度意念健身术、日本意念健身术…),达到用语标准统一,并揭示意念健身的共同机理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6、小结种种证据已经证实,在意念健身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第四意识状态”。这也是此类健身手段区别于其他体育手段的本质特征。在目前,国人对“第四意状态”一词还鲜为人知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加大宣传、介绍力度,才能使其更好地指导广大意念健身术的练习者科学练功。注:《意念健身术之研究》——意念健身术研究系列文章之一,已经发表于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三期。《论中国意念健身术中气的思想》意念健身术研究系列文章之二,已经发表于《武术科学》2005年第9期。参考文献:[1]胡伟,高凤山,陈海燕.意念健身术之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2005(3)[2]胡伟.论中国意念健身术中气的思想[J]山西大同:武术科学2005(9)[3] 李建欣.印度古典瑜伽哲学思想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4] Phillip L Rice.<
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应对措施论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应对措施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摘要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火力发电厂实际经济效益的增加,有利于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保证相关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结合现阶段火力发电厂实际的发展现状,可知做好其中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有利于完成火电厂的生产计划,全面提升火力发电厂的生产管理水平,实现其生产效益最大化的发展目标。目前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影响着火力发电厂的实际经济效益,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及时地处理这些问题,确保火力发电厂长期稳定地发展。基于此,本文将对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及应对措施进行必要地探讨。
关键词 :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经济效益;问题;应对措施
做好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有利于提高实际生产活动开展中的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加快现代化火力发电厂的整体发展速度。结合现阶段火力发电厂的整体发展现状,可知其中的安全生产管理相关工作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生产活动的安全性带来了潜在地威胁,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有效地处理这些问题,提升火力发电厂安全管理水平,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1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安全监督工作落实不到位
火力发电厂包含的生产计划较多,对于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质量要求非常高,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开展中能够结合火力发电厂实际生产计划的具体要求,落实好相关的安全监督工作,确保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目标的实现。但是,结合目前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的实际发展现状,可知其中存在着安全监督工作落实不到位,缺乏有效的安全监督管理系统,给实际生产计划的顺利完成带来了潜在地威胁。火力发电厂的部分管理人员缺乏有效的责任意识,对于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往往采用的是事后监督的方式,间接地加大了火力发电厂的生产成本,容易给生产计划完成过程中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安全监督工作落实不到位,也会造成责任不明确现象的出现,导致火力发电厂相关生产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效率降低,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及时地处理其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影响了后期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与此同时,安全监督工作落实不到位,将会影响现代化火力发电厂发展过程中安全监督系统的有效构建,使得企业的生产规模无法得到进一步地扩大,自身的综合市场竞争力也会逐渐地下降。相关的研究资料表明,安全监督落实不到位,将会使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率上升12.56%,生产效率下降15.32%,每月的生产计划延迟4~5d,扰乱了企业既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计划。
1.2信息化技术利用效率低
在可靠的.信息化技术支持下,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能够得到不断地提升,生产过程中某些安全方面的相关问题可以得到有效地处理,对于火力发电厂产业转型及产业升级步伐的加快具有重要的现实参考意义。但是,目前部分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中相关人员缺乏必要的信息化意识,对于相关的信息化技术掌握不充分,客观地影响了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目标的实现,降低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质量,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安全生产计划实施中相关事故的发生率。管理人员对于可靠的信息化技术重要性认识不足,将会使符合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得不到有效地构建,不同生产阶段的信息无法得到快速地传递,加大了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风险,间接地影响了发电厂实际生产规模的扩大。这些方面的不同内容,客观地说明了信息化技术利用率低对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的影响。
1.3安全生产器具管理不规范,设备检修机制不完善
火力发电厂管理人员对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致使在管理安全生产器具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不规范的行为,给这些重要的生产器具实际生产活动应用中埋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影响了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计划的实施及生产目标的实现。安全生产器具管理不规范,容易对某些设备实际作用的发挥带来潜在地威胁,间接地加大了某些触电事故发生的几率,阻碍火力发电厂生产计划完成的同时也会降低火电厂实际生产水平的提升。作为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检修机制的不断完善,不仅会提高实际生产活动的生产效率,也会逐渐地加快现代化火力发电厂的建设步伐。而目前一些火力发电厂缺乏有效的设备检修机制,检修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不足,无法彻底地排除设备故障,致使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计划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制约了其安全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2加强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的应对措施
2.1构建安全责任体系,落实安全监督工作
结合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的具体要求,构建出可靠的安全责任体系,有利于强化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促使火力发电厂实际生产活动开展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能够得到彻底地排除。实现这样的发展目标,需要火力发电厂的管理人员做到:①能够按照相关要求开展具体的工作,确保安全生产活动能够达到相关标准的具体要求;②管理人员应该对事故通报工作制度加以重视,促使安全事故通报工作开展中可以强化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使他们可以更好的利用安全知识完成相关的工作;③将整个火力发电厂的安全管理工作划分为几个区域,要求安全管理人员对区域安全工作负责,当区域地点出现安全问题时,及时地追究相关的责任人。与此同时,落实安全监督工作,加强对安全生产中存在问题的有效处理,推动火力发电厂的稳定发展。
2.2充分地发挥各种信息化技术的优势
在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为了减少生产计划实施中相关存在因素的影响,降低生产活动风险发生的几率,需要技术人员结合火力发电厂生产现场的实际概括,合理地利用信息化技术,充分地发挥出这些信息化技术的优势,推动现代化火力发电厂的可持续发展。在可靠的信息化技术支持下,火力发电厂不同阶段生产计划实施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可以得到有效地处理,在确保作业人员人身安全的基础上,也为火力发电厂后续生产计划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需要将信息化技术合理地运用到火力发电厂日常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加快其整体的发展速度。
2.3加强对标准化作业的正确认识
为了使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能够达到实际生产活动的具体要求,需要相关的管理人员能够加强对标准化作业的正常认识,确保火电厂生产计划实施中的安全性。与此同时,管理人员也需要制定安全管理方式,全面提升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水平,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完成自身的岗位工作。标准化作业开展中应设定作业标准,引进先进的施工设备与新兴技术,实现智能机械化操作,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这些工作的顺利完成,有利于提高火力发电厂管理人员对标准化作业的正常认识,确保火电厂的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能够顺利地实现。
3结束语
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实际工作的有效开展,有利于提高实际的生产效率,增加火力发电厂生产计划实施中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实现现代化火力发电厂更多的发展目标。在解决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时,应加强对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机制的认识,促使相关的应对措施在实际的应用中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文中通过对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及应对措施的深入探讨,客观地说明了做好这项研究工作对于火力发电厂稳定发展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张传颂.浅析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5):00032.
[2]胡伟,张红梅.浅析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23):00196.
[3]胡伟,付宇强.浅析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10):00146.
[4]吴严.浅析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J].黑龙江科学,2015(7):122.
[5]陈晓东,雒钺逢.火力发电厂的安全生产与管理[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8):137.
有可比性么?
郑家泰,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共党员 1961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并在哈工大基础部及机械系先后任教,1978年调入南京化工学院任讲师,自1981年起先后担任院研究生处、科研处、人事处处长。1989年担任化工学院副院长,1991年调入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任校长至1999年,并于1994年评为教授。多年来从事教育管理研究工作及压力加工的技术工作,曾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等,先后在锻压机械、工程教育研究、江苏省高教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承担教育部研究课题四项江苏省十五重大教育课题一项,目前任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高职高专理论研究组组长,曾任全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产学合作教育协会副会长,江苏省师资研究会副理事长,江苏省第七、八两届政协委员。1988年获化工部先进教育工作者,1992年被评为江苏省先进教育工作者,1995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被评为化工部优秀领导干部,现在被聘为登云科技职业学院院长。 朱友华 苏州科技大学教授 中共党员1967年7月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1981年9月获华东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84年9月至1985年5月任苏州铁道师范学院院长助理,1985年5月担任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副院长,1995年评为教授,长期从事教学及历史文献、古籍整理研究,长期分管学生、武保、教学、科研、后勤等方面工作。先后出版《战国策选译》、 《世界古代后期文化教育史》 、 《华侨旗帜民族先锋—陈嘉庚》 、 《高君书译注》 、 《美芹十论译注》等著作及译注,发表论文20余篇。现担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2004年至2008年重大攻关项目《儒藏精华》之《儒学类·经济之属》主编,中国古都文学顾问,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苏州科技大学老科协理事长。1995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陈越 毕业于同济大学地下工程系地基基础专业。先后任福州大学、苏州科技学院副教授、教授 , 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中国土动力学会委员 , 连任江苏省第七、第八届政协委员。曾两次赴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土木工学科高访、合作科研 , 并在日本《土质工学会论文报告集》发表论文 , 受校方高度评价。在中国《岩土工程学报》、 《岩土力学》等核心刊物发表的论文获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苏州市优秀论文奖多项。关于《异向性粒状体的极 限平衡理论及浅基极限承载力》的系列研究己收入《中国科学技术文库》。 王国富,原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教授,1942年生于江苏苏州,1964年毕业于江苏师范学院(现苏州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并留校任教。1979年2月受中国政府派遣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留学,1981年1月获文学硕士学位,后旋即回国执教。在苏州大学外语系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等职,并任硕士生导师。1983年至1987年任苏州大学外语系副主任 ,1987年至1991年任系主任,1990年至2002年任苏州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曾兼任江苏省澳大利亚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澳大利亚研究会常务理事,现任中国一大洋洲友好协会理事,登云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系主任。 王国富曾六次赴澳大利亚访问,对英澳语言文学有较深的研究 ,1992年编写出版了《英汉澳大利亚语词典》,澳大利亚前总理EG惠特拉姆亲自为该书撰写前言。澳大利亚外交部长亚力山大·唐纳为他主持翻译的《麦夸里词典》作序,并亲自到在北京举行的词典出版的盛大庆祝会上致词祝贺。1998年他获澳中理事会翻译奖。他还主持翻译了《英语语法大全》和《澳大利亚教育词典》 。 胡伟丽,女,66岁,高级工程师,机电工程系主任,冲压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专业领域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历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锻压学会冲压学术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国日用五金行业专家委员,1961年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系压力加工专业毕业以来,长期在工厂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先后设计及指导设计上千套冲压模具,解决过若干关键技术课题。在如何应用专业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生产问题中,有丰富的实践经验。1982年被部委派赴德国进行专业考察和培训,1985年获得机械工业部授予优秀科技工作者奖章。同时,在专业领域内,一直坚持与高校合作,进行科研与教学。为哈工大、佳木斯工大、市职大等高校讲授专业课程,指导毕业设计,指导研究生课题研究等,多项成果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与哈工大合作的“FM-600螺旋叶片”项目获得1994年国家科技成果三等奖。先后在全国锻压(冲压)学术年会及锻压技术、“机械工程师”、“模具工业”(香港等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16篇),在1993年出版、2002年再版的由全国锻压学会组织编写,机械工业出版社的“锻压手册冲压卷”;2005年1月机械工业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实用冲压工艺模具设计手册”中,承担重要编写任务,共计发表约40万余字。
大连大学建筑专业更好些。
胡伟,男,1982年7月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副教授,海南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指导导师。2008年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岩土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8年10月起任海南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专职教师;2009年7月高聘为海南大学副教授;2010年9月破格提升为副教授;2011年6月被批准为硕士研究生指导老师;2011年12月至加拿大皇家军事学院做为期一年的访问研究。现主要担任《工程力学》、《土力学》、《基础工程》、《专业外语》等课程及大四毕业设计指导等教学工作;主要从事地基与基础工程、岩土体本构关系与数值模拟、岩土工程防灾减灾等方面的研究。至今在《岩土工程学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岩土力学》、《工程力学》、《应用力学学报》、《工程地质学报》、《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等国内权威学术期刊及国际国内会议论文集上发表近30篇学术论文,其中EI检索12篇,ISTP检索1篇。参编《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教材一部,主编一部《地基处理理论与技术进展》(副主编)。参与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一项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现主持一项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海南省教育厅项目、两项海南大学校级科研课题。 Email:。
十一月3日,湖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在长沙成立。周旭任主席,路振平、何满宗任副主席,秘书长由何满宗(兼)。常务理事7人:石剑鸣、刘玉屏、何满宗、周旭、饶暇浩、路振平、谭秉炎。理事14人。 三月12日,晚上八点,日本帝京大学书法研究会访华团一行20人抵达长沙。到大托机场迎接的有:陈叔红,省青联副秘书长宁建农、刘正莲、何满宗等。访华团一行20人。13日上午,到岳阳楼举行笔会。四月15日,《湖南青联》刊登何满宗撰写的通讯《翰墨情深,友谊长存—中日青年交流侧记》。 一月13日,湖南文化报发表钟增亚文章《何满宗印象记》。16日至22日,湖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组织16位青年书家前往广西法卡山前线慰问边防军。在此之前何满宗带领一个青年代表团慰问法卡山边防将士。《年轻人》刊登“全国首届年轻人硬笔书法大奖赛征稿启事”,中国书协主席启功,副主席沈鹏,中国书协名誉理事黄新我,青少年书法报主编崔学路,湖南省书协主席周昭怡,副主席李立,湖南省青年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年轻人》副总编辑何满宗等担任评委。《长沙青年》发表阳初通讯《明天,一个新的太阳将冉冉升起—记省青年书法家何满宗》。三月9日,湖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发出:全国中小学生“新墨杯”书法大赛征稿通知。决定自4月1日至7月15日为大赛征稿时间。八月14日,何满宗代表湖南省青年书协与日本第2回“滋贺青年之翼”友好访中团座谈、联欢。十月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何满宗编著《钢笔书法必读》。《湖南青年》刊登何满宗通讯《黄若舟教授与汉字快写法》。23日,湖南省书协召开中青年书艺座谈会。24日,《衡阳日报》发表评论文章《何满宗与<钢笔书法必读>》。十二月5日,《湖南日报》刊登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陈开国撰写的通讯《豪气—记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何满宗》。12日,长沙晚报刊登蔡栋通讯《书法新秀何满宗》。 九月5日,省青年书协在长沙市青少年宫召开常务理事会。23日,省青年书协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在长沙召开。何满宗当选为主席。石剑鸣、刘玉屏、梁亮、胡毅、郭武生当选为副主席。秘书长崔国强,副秘书长张敏、张志君。湖南美术出版社出出版何满宗编著《中国硬笔书法概论》。 八月10日至11日,召开湖南省书法家协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颜家龙为主席,邬邦生、邓先成、周旭为副主席。聘请刘正、杨第甫、王克英为名誉主席。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何满宗编著《优秀歌曲钢笔字帖》。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何满宗主编《马年中国硬笔书法大展精品选》。 五月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省会部分书法家和政治军官进修学院的干部战士挥毫创作作品近百幅。 五月19日,湖南省书法函授中心招生。 十月28日,在韶山举行毛泽东书法艺术研究暨“94中国书坛群英会”。这次盛会由湖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办,中国书协,湖南省书协,湖南省青年联合会给予了大力支持。中国书协副主席李铎,中国书协副秘书长张虎,中国书协组联部副主任邹德忠,湖南省青年联合会副秘书长旷海,中共湘潭市委副书记陈叔红,湘潭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光辉,韶山市市长颜向阳,以及来自全国各地书法艺术家近百人。湖南省青年书协主席何满宗致开幕词,中国书协副主席李铎讲话,中国书协副秘书长张虎作闭幕词。这次活动还评出书法金奖13名,银奖20名,铜奖30名。中国书协主办的《书法通讯》第6期报道了这一活动盛况。《青少年书法报》1995年2月1日同时报道了这一活动。 四月7日至8日,湖南省青年书协常务理事会在长沙举行。会议由主席何满宗主持。会议研究了本年度的工作,并就省青年书协成立十周年庆祝活动作了部署和动员。湖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办的《书艺通讯》创刊。八月为“全省新人新作书法作品展”收集、评选作品;筹备“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美术、书法、摄影展览”,征集、装裱书法作品;根据中国书协通知,对本省会员进行清理、登记,准备换证;到岳阳石化公司举办讲座,培养书法爱好者。九月评选全省新人新作书法展的参展作品,并发放入选通知;在全国第六届书法篆刻展中,湖南书坛创历史最好成绩,入选28件,获奖1件,入展10件,居全国第十位;在“全国第六届中青年书展”中,湖南入选18件,获奖1件,入展3件。湖南书法艺术学校开学招生。十月承办“95中国书协组联工作会议”。十二月举办首届湖南书坛新人新作展,展出非会员的作品120余件。协办“湖南省少数民族书画、工艺美术作品展”。 一月筹备第二期研修班作品展。二月春节期间走访看望部分老书家;编写书协1995年度大事件。三月召开常务理事会,通过发展45名会员,增补2名理事等事宜。四月举办第二期研修班学员作品展览。六月完成第二届国际书展40件作品的征集工作和北海碑林10件作品的征集工作。七月组织96全省少儿书法大赛征稿登记工作;征集捐献给双峰县文联的书法作品10件及纪念党中央、毛泽东进驻延安60周年书法作品8件。下发第一届全国行草展和第二届全国楹联展入选作者通知。八月完成96全省少儿书法大赛的征稿、评选工作。协助省博物馆征集省内书法作品40件。九月协助《书法报》在张家界举办96中国书法批评年会各项工作;协助征集20件作品参加陕西省文联举办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综艺展。十月筹备96湖南少儿书展;协助中国书协征集“中国名家书法作品邀请展”作品9件,审定上报申请加入中国书协会员材料。十一月16日,96湖南少儿书家获奖作品展在省博物馆开幕;组织我会书家作品参加全国名家书法作品展;组织9名书家赴河南参加“全国书法千米长卷”作品发行新闻发布会。十二月举办书法讲座。书协负责人参加中国书协展览与创作情况总结会议。 一月召开主席团会议,研究2000年度工作计划;春节前,给外省书协及省内各市、州书协寄发贺卡;慰问部分老书家。二月组织“新世纪湖南书法篆刻精品展”作品观摹活动;整理申请入会材料。三月召开书协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钟增亚当选主席,李潺、何满宗、周旭、鄢福初当选副主席,陈羲明代秘书长,选出36名理事。审批56名新会员;组织“新世纪湖南书法篆刻展”作品评审和观摹。四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李铁映为《书画报》题词,还接见了我省著名书画家李立、钟增亚、陈白一、何满宗等并合影留念。28日,《书画报》创刊,钟增亚任总编辑,何满宗任执行总编辑。中共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文选德,湖南省新闻出版局刘鸣泰,湖南省文联党组书记周江沅,湖南省文联主席谭谈分别题写贺词;《书画报》创刊号第二版整刊登何满宗《领会要点吃透精华巧运笔端——〈自叙帖〉学习方法简说》的文章。与金太阳大酒店联合举办书画家联谊笔会;《湖南书法家》通讯创刊,何满宗任总编辑;筹备举办篆刻培训班。五月1日,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钟增亚代表全省书法家看望86岁高龄书家虞逸夫。18日,省书协副主席何满宗、代秘书长陈羲明等看望虞逸夫。20日,远东服装有限公司捐款2万给湖南省书协,我省著名书画家钟增亚、李立、何满宗、陈羲明、张敏等在远东商城举办笔会,以示感谢。28日,《书画报》刊登杨丹访诗人书法家虞逸夫的通讯《万有楼里吟古今》。在记者之家举办全省篆刻培训班,邀请书法篆刻家刘一闻主讲;出版第二期《书画报》;参与举办“全省消防书法摄影作品展”。六月4日至6日,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书法篆刻创作研讨班在常德市鼎城区朗州宾馆举办。18日,钟增亚艺术作品展在衡阳开幕。衡阳市委书记梅克保出席开幕式,市委副书记李湘沅发表讲话。陈羲明等前往祝贺。何满宗代表湖南省书协发表讲话。25日,湖南省厅(师)级以上干部首届书画展在省博物馆开幕。省文联党组书记周江沅主持开幕式,刘夫生、乔新柱等领导出席,共展出140件作品。在常德举办为期4天的“书法篆刻研讨会”;出版第三期《书画报》;到醴陵市、张家界市点评作品并开展讲学活动;组织全省书法会员及书法爱好者给病重的邬邦生捐款。七月4日,《书画报》刊登荷风的文章《真佛只说平常话——李铎赠书的故事》。10日至15日,湖南省书协副主席何满宗,省书协秘书长陈羲明出席宁夏承办的“中国名家书法邀请展暨2000中国宁夏大漠Ÿ黄河国际旅游节”活动。21日至25日,组织50位书法家赴南岳开展“迎第八届全国中青年书法家作品展书法创作活动”;有关负责同志赴张家界、常德等到地指导书法创作;31日,与梦洁公司联合举办“湖南省第五届梦洁杯少儿书法大赛”;出版第四期《书画报》。28日,在《书画报》头版刊登了人民日报记者卢新宁的文章《镌刻如烟岁月——记著名金石书画家李立》。八月8日至9日,陈羲明代表湖南书法家协会出席了中宣部、中国文联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的“关于中国书法家协会换届新领导班子人选的征求意见会”;组织第五届梦洁杯少儿书法大赛的评审工作,并在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进行颁奖;有关负责同志赴常德、长铁,省直书协等地了解迎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家作品展各地创作进展情况;出版第五期《书画报》。17日,株洲市书法家协会召开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刘国泉为主席。九月10日,中国常德诗墙书法长廊荣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称号。14日,湖南省书法家协会召开第三届主席团第一次会议,钟增亚主持,周沅江讲话,李潺、何满宗、周旭、鄢福初、陈羲明、杨远征出席。会议增聘刘正、文选德、王克英、张树海、何继善、黄祖示、周江沅、刘鸣泰、王超尘、杨炳南为省书协顾问,通过陈羲明为省书协秘书长、杨远征为副秘书长,审批19名会员。16日,湖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钟增亚、李立、杨炳南、刘开云到会祝贺并讲话,何满宗作工作报告。会议决定聘请钟增亚、李立等为顾问,何满宗为名誉主席,选举张敏为主席,肖华、冷柏青、钟启和、雷树德、释大岳为副主席,胡伟为秘书长。会议号召:全省青年书法家在新世纪里,实现“五个新”,创建“一支军”。26日,第九次日本渡边寒鸥诗书长沙展开幕,王淑媛主持开幕式,游碧竹出席并讲话,李立、李潺、周旭、王金星、杨炳南等出席并赠送作品集。推荐上报“德艺双馨”会员;为中国书协新会员填写名鉴资料;编印《书画报》第五、六期;召开主席团会议,研究下一阶段工作。十月10日,湖南省书法家协会在长沙召开工作会议,投票选举选出了出席第四次全国书代会的代表钟增亚、何满宗、鄢福初、陈羲明、张锡良。召开各市州书协负责人会议,推选出中国书协换届会议代表;出版《书画报》第七期;书协有关负责人赴张家界、邵阳了解考察书法工作情况,给新会员办理入会手续;给邬邦生捐款12507元。十一月张敏在《东方新报》征集报头活动中当选,并奖金5000元。24日,湖南省书法家协会在长沙召开书法作品润格座谈会;组织省书协第三次新人新作书展的征稿工作。十二月18日,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文联领导为出席中国书协第四次代表大会的湖南代表团送行,湖南代表团钟增亚、何满宗、鄢福初、陈羲明、张锡良、刘晓斌赴京参加中国书协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钟增亚、陈羲明当选为中国书协理事;组织部分会员进京参观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览。
一套“推与拉”分部位练习能够有效连续地锻炼上半身肌肉,全面加强力量,在练习过程中,使用不同手段练习同一部位的肌肉,既提高锻炼效果,又减少了恢复时间。由于这是一个十分平衡的练习计划,在练习中你会很快发现自己身体的优势与缺点所在,从而迅速采取措施加以纠正与补救。 除此之外,这套计划可以把每周3至4次的上肢练习浓缩为两次。经过4——6周的锻炼,你就能初见效果,包括力量的增长与体型的改善。练习方法: 每套练习每周做1次。先练“推”或“拉”都可以,但一定要在两次练习之间安排1天休息,以便肌肉得到恢复。当然你也可以在两次之间练下肢或者有氧运动。练习的顺序是先大肌肉群的多关节动作,比如胸与背部推举与下拉,然后再练小肌肉群的单关节动作,比如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弯举与下压。 如何使此计划适应个人情况? 1、每次只有30分钟练习时间——把组间休息时间减到30——45秒,然后省略一些相似的动作,但是必须确保每个肌肉群每次得到一项练习。 2、想增长肌肉——保持内容不变,但增加使用重量,减少每组次数。选择可以完成6——8组次的最大重量。 3、想减肥——可以把整套动作编排为循环练习以提高心率与热量消耗。从每套练习中选出5个动作,第一个练习做2组,每组12次,组间休息10——15次,然后以80%的强度练5分钟有氧运动。随后以同样的方式完成其余4个动作与有氧运动。注意选择下肢用力的有氧运动,比如健身车,以利于上下肢的平衡发展。 4、可不可以每天练腹肌——由于腹肌会参与各种推与拉的动作,所以每周已经得到几次锻炼。你可以选择一些不同的动作,每次轮流进行。或者把腹肌练习加入到“推与拉”的套路,比如“拉”日练腹肌,“推”日练其他负责稳定躯干的肌肉,包括腰肌。练习躯干肌肉可以用健身球,稳定板等器械。腹直肌是组成“六块”腹肌的主要肌肉,你可以进行仰卧团身、举腿团身,悬垂举腿等练习。腹肌练习可在整套 动作之前或之后做。 5、可否用俯卧撑、引体向上、双杠臂屈伸来代替器械练习——如果你很有力,可以用这几个动作来代替作用相同的练习,比如下拉上举与下压。 6、感到厌烦了怎么办——你可以改变器械的便用角度,招哑铃、杠铃与器械交替使用。甚至在动作允许的情况下把双手练习改为单手练习,只是别忘了遵循正确的肌肉练习顺序。
“国家与社会关系”与“党政关系”是我国政治学研究中广为人们运用的两对概念。在这篇文章中,笔者所要思考的是这样一个问题:这两对概念或范畴所揭示的社会—政治现象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以及这种联系对于我们思考和运用这两对范畴具有什么意义?就此一主题而论,文章具有较强的理论色彩。不过笔者讨论的进路是具体的,确切点说,这一讨论基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政治的背景。文章首先反思乡村研究中国家与社会关系范式的运用脉络,其次围绕村民自治实践中出现的两委“一肩挑”现象,解析党政关系与国家—社会关系的交织(注:本文的观点最先发表在拙著《当代中国农村“两委关系”的微观解析和宏观透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一书。2004年5月曾作为会议论文提交在复旦大学召开的“中国政治与政党发展”研讨会。此次在杂志上发表,笔者作了一些技术处理。)。一、乡村研究中国家与社会关系范式的既有反思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能主义政治的消退,“国家与社会”关系逐渐成为国内学界普遍采用的一个分析术语(注:这一范畴首先是通过市民社会的讨论而引入学界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的一系列专题文章在大陆学界开启了这一学术话语。从理论上说,市民社会是国家与社会关系范畴的一种特定型式,关于它是否适用于分析中国社会存在一定的争论。不仅如此,有的学者对国家与社会二分法是否适合于中国也提出相应的疑问。对此,学者们给出了不同的回答。尽管如此,随着自由主义著作在国内的大量引介和影响日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分析范畴越来越为人们普遍接受。杨念群:《近代中国研究中的“市民社会”——方法及限度》,二十一世纪,(香港)1995年第12期。黄宗智的“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第三领域”,载于甘阳主编、哈贝玛斯等著《社会主义:后冷战时代的思索》。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导论部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在乡村政治(尤其是村民自治)的研究中,无论是理论文章,还是经验研究,它几乎成为一个主导性的研究范式。运用国家与社会关系范式分析乡村政治时,所谓“国家”更多地是指作为国家代理人的乡镇政府。在普通农民眼中,国家是与“官”联系在一起的,而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大量接触到的“官”便是乡镇干部。而“社会”则指村庄和村民,在概念上与国家相对分。是故,乡镇与村庄的关系被视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乡政村治”这一术语典型地代表了这一分析思路(注:“乡政村治”这一术语是张厚安教授对实行村民自治后乡村关系的一种概括。所谓“乡政”是指乡镇为一级政府组织,属于国家的范畴;而“村治”指村庄实行村民自治,是群众自治性组织,属于社会的范畴。可见,“乡政村治”是从组织性质和法律关系的角度来观察乡村关系的。乡村之间的实际关系远比这一术语丰富和复杂得多。)。在此,国家与社会的区分是根据政府(行政)组织的边界来确定的。这一做法自然有一定的理据,尤其是对于一个曾经历了高度政治化的社会来说,“乡政村治”格局的确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另一方面,这一区分只反映了复杂事像的一个方面,如果忽视其他面向,显然有过分简单化之嫌。笔者以为,至少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乡镇政府在扮演上级政府的代理人角色之外,还具有自身的特定利益。当这种特定利益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或有效约束之时,就有可能出现各种搭便车和越轨行为。各种形式的土政策虽然以政府的名义出台,但其实可能是完全违背中央政府的法律和政策。在这种情况下,乡镇与村庄发生的矛盾若要运用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范畴来分析,一定要非常谨慎。因为此时代表国家利益的中央政府往往与农民站在一起,在减轻农民负担的问题上,我们就经常能遇到类似的事例。可见,政府并不总是以整体方式来行动的,相反它很可能解裂为许多的行动者,因此在运用“国家”的帽子时,应当有所谨慎[1]。其二,虽然在组织性质上,村庄不属于政府系列,但由于村庄的特殊性质,它具有一定的行政管理功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此亦作了明文的规定。村干部在履行行政管理职能时,同样扮演了国家代理人的角色,即使他们的身份并非国家干部。这样村干部与村民之间的矛盾有时也可以用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范畴来分析。这意味着从方法论角度看,乡镇与村庄之间的组织边界并非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天然边界[2](p213)。诚如徐勇所说,“由于乡镇属于国家在农村的基层政权,其管理的事务体现着各级政府的意志,通常被称为政务,即政府下派的任务。在村一级实行村民自治,自治的范围主要是涉及本村村民利益的事务,通常称之为村务,即社区自身的事务。由于村隶属于乡,由乡所管理的政务必然会延伸到村。这样,在村的范围同时存在着政务和村务”[3](p212)。因此,国家与社会关系分析范式不能仅仅停留在组织结构的层面,我们还必须从利益代表和功能履行这两个角度来把握这一范畴的含义。如果我们的认识仅停留在此,显然是不够的。当我们运用国家与社会关系范式来分析当代中国农村的乡村关系时,还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如何看待作为“国家代理人”的乡镇政府?在党政不分的体制中,讨论国家与社会关系而忽视政党组织的角色与作用是缺乏现实性的。问题是如何从学理层面来解析党、国家、社会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说得更具体一些,我们是否应该将乡镇党委包括进广义的乡镇政府范围之内(在宏观层面,这一问题的表述是:是否可以将执政党作为国家的有机组成部分)?(注:政党与国家的关系具有不同的类型,对此,有学者区分道:“一般而言,在历史上执政党对国家政治生活的领导曾经有过三种方式:一是执政党位居政府之上,由执政党作出决策,而政府成了直接执行党的决策的工具;二是执政党根本不通过国家政权机关,而直接行使管理国家及一切社会事务的职能,即所谓‘党国’政治;三是执政党通过国家政权行使对国家政治生活的领导,即通过国家代议机关制宪、修宪及其他立法活动,以及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对法令的贯彻实施来实现领导。”张志明:《从民主新路到依法治国》,江西高校出版社2000年版。)在这一问题上,我们需要一种辨证的研究视角。一方面,必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政治体制中的特殊地位以及相应的党政关系结构。一如胡伟所说,“中国共产党……是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的中枢。中共组织实际上已把国家机关的权力统一于自身,而且掌握着军事力量,决定着利益表达、综合、决策和执行的全过程。无论从其结构上看还是功能上看,它已经不同于世界政治现象中的一般政党的意义,事实上构成了一种社会公共权力,相当于国家组织而又超越了国家组织。只是,中共并未完全取代国家组织,而是使国家组织的存在更加有助于自身功能的发挥。这既有社会主义国家的一般特征,也有中国自己的特点。”[4](p98)另一方面,尽管中共组织与国家机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但两者不是一回事。在最近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林尚立从功能角度将国家等值于广义的政府概念(包括立法、行政和司法三部分),认为“在中国,把党这样一个特殊的政治力量纳入国家这个范畴是不合适的。政党是现代政治的主角,但是政党并不因此成为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政党只有作为政治制度的实际操作者——执政党,才拥有实际的政治力量,而这种政治力量也只能借助于政治制度即国家才能实现。在这样的情形下,政党(执政党)自然可以归入国家这个范畴。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既是执政的力量,也是领导的力量,作为执政的力量,是政治制度的实际操作者,作为领导的力量,可以不依赖政治制度,即国家制度,而拥有实际的政治力量。所以在中国,党的权力与国家权力之间虽有部分重叠,但两者之间还是相对独立的。”[5](p153-154)由此,我们得到了一个硬币的两个图面:一方面,作为执政党,中共占据着国家机构的核心地位,而且政党的高层组织事实上是作为广义国家机器的组成部分而运作(因此党中央国务院经常联合发文)。“由于……党和政府在人员组织上是一体的,所以,体制内领导和体制外领导在许多方面是互通的。在这种领导方式下,党和政府关系具有很强的内在统一性,党是决策核心,政府是政策执行主体。党对国家领导所形成的党和国家的这种关系,决定了国家全面主导社会是在党对国家全面领导的基础上实现的。同时,党对国家的全面领导为国家主导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组织资源和体制资源,因为,在党全面领导国家的条件下,政府内的许多关系,如中央与地方关系、政府与社会团体关系,都同时具有党内组织关系的性质,而党内的组织关系是强调组织间的领导与服从关系的。”[5](p167)另一方面,中共党组织又具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在政府系统之外存在着广大的党员以及渗透于整个社会的党的基层组织。中共组织的这一特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与社会范式的局限性。对此,林尚立指出,“……在国家与社会关系中,作为中国社会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党作为政治力量归结到国家的范畴,并由此来分析国家与社会关系,但是问题在于党作为一种组织力量,与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就意味着中国社会的权力关系与一般国家(包括西方国家)有很大差别。这种差别决定了我们不能像研究其他国家那样,直接用国家与社会的二分法来研究中国问题,要充分考虑到党作为一种特殊的政治力量在国家生活、社会生活以及国家与社会关系中的重要作用。”[3](p152-153)这一观点对于中国政治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方法论意义。它提醒我们,不能孤立地运用国家与社会关系范畴来分析当下的中国政治现实,而必须考虑政党的因素(注:笔者写下这句话也是对自身研究反思的一个小结。在“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下的村民自治”一文中,我曾使用“单结构双功能”这样的术语来描述村委会的组织性质与承担功能之间的关系。所谓“单结构”是指村委会的性质是群众性自治组织,所谓“双功能”是指作为一种自治组织,它既要承担自治功能又要承担行政功能。这样的叙述在方法论上显然无视村党支部这一最为重要的组织之存在,故注定是片面的、不切合现实的。今天看来,除了其他因素外,导致这种认识偏差的方法论原因是没有处理好党与国家的联系,没有关注这一问题的复杂性。景跃进:《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下的村民自治——读徐勇教授的〈中国农村村民自治〉》,(香港)中国书评1998年5月12日。)。由此,国家与社会二分法被政党、国家和社会三角关系所丰富。二、党政关系与国家—社会关系的交织:两委关系的实践不过,笔者在这篇文章中试图要说明的是另一意义上的党、国家和社会关系——即使在考察国家体制内的政党活动时,也有必要将党组织的角色加以特别的处理。我们以村民自治中两委“一肩挑”为例来说明这一点。从逻辑上说,两委关系体现的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党政关系(注:杨光斌指出,“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地位,具体表现为它对国家各个方面的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在领导的实现形式上,党的组织存在于广泛的政治生活中,不论是构成政治权力中枢的中央政治机关,还是基层的乡村管理机构、街道办事处和企事业单位及群众团体,都有党的组织。在这一背景下,形成了当代中国政治关系中最根本的‘党政关系’,也就是我们习惯上所说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中的‘国家’……。因此,在中国,很多政治关系和重要政治现象,都在一定程度上包含着‘党政关系’的内容。即使那些不直接关系到‘党’或‘政’的政治活动,最后也会或多或少地反映出‘党政关系’的内容来。”杨光斌:《中国政府与政治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乡村关系体现的是国家与社会关系,两者属于不同的分析范畴。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两个范畴以及它们所描述的经验现象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在党政合一体制(西方称之为PARTY-STATE)下,政党组织被高度科层制化了(bureaucratization)。在政府的每一层次都有居于权力核心地位的党的机构。由此导致的一个结构性后果是,党政关系与国家社会关系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亦即国家与社会关系中渗透着党与国家(政府)的关系以及党与社会的关系(注:严格地说,“党国关系”与“党政关系”不是同一个概念,但在本文论述的脉络内,“忽视”这一区分不会导致大的问题。对此笔者将有专文进行讨论。)。在基层政治中,这种联系表现为:党组织的角色既存在于纵向的乡村关系之中——乡镇党委与村庄党支部之间的上下级关系,也存在于横向的两委关系以及乡镇层面的党委与政府的关系。党组织作为一个中介将村庄的两委关系与乡村的国家—社会关系联结了起来。在全能主义政治时期,党政不分与国家—社会不分是同一个硬币的两个方面。实行村民自治显然是对公社体制的一种解构,国家与社会的边界由模糊开始变得清晰起来,但这一过程主要是通过社会要素的成长实现的,而在党政合一体制方面并没有大的根本性变化。因此,党政关系与国家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联系依然是制度性的,而且存在着相当程度的重叠/交织。在村庄政治层面,“村支部不仅仅是对村庄公共生活进行政治领导,即实现政治领导权,更重要的是扮演了国家行政机构的角色,行使的是国家行政权力。因为几乎所有上级下达的任务,即‘政务’,如计划生育、征兵、征购粮入库、收缴税费等都是由村支部组织实施的。乡镇与村里每年签定目标责任书的第一责任人往往都是村支书。乡镇干部下乡布置或检查工作也是直接与村党支部书记打交道。”“从某种意义上讲,‘两委’关系的实质是国家行政权力与村民自治权力的关系,是政务与村务的关系,是国家和农民的关系。‘两委’冲突的实质就是行政权与自治权的冲突,政务与村务的冲突和国家与农民紧张关系的外显。”[6]事实上,在面临村民自治的冲击时,乡镇政府正是利用这一关联机制,通过(甚至强化)对村党支部的领导关系,来弥补由于实行村民自治而出现的失控可能。“一肩挑”恰好成为这样一种制度安排的中介。它成为不同制度安排的连接点和交汇区,因此,也注定要成为一个矛盾冲突的场域。我们可以通过对乡镇干部的行为描述来把握/理解这一点。在某种意义上,乡镇干部是从自身的利益角度来看待村民自治的,其利益关注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来自人事安排方面的挑战。村干部的传统产生方式主要体现了乡干部的意愿,因此任何新的人事制度变动,都意味着是对既成安排方式的一个挑战。在干群关系紧张的村庄里,村民自治很可能意味着乡镇喜欢的村干部下台,而村民喜欢的“刺头”上台。第二,与人事问题紧密相关的是行政管理任务的落实问题。在压力型体制下,乡镇最迫切需要的是听话和负责的村干部。由于乡镇规模和管理幅度的制约,乡镇干部无法亲自对村庄进行日常管理,以及亲自完成国家的行政任务,村干部对于乡镇干部来说是自己的一条腿。而且实行家庭承包制后,乡镇的行政成本日渐增长,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乡镇干部更加需要村干部的支持与配合。但村民选举上来的村干部会如何看待乡镇布置的行政任务?是否听话?很大程度上是未知数,这给乡镇行政工作带来了一种不确定性。第三,乡村于部在公务与私交中结成的利益连带关系,这种利害关系虽然不能拿到桌面上来,却是实实在在起作用的政治变量(注:在村委会直选之初,新当选的村主任挟民意而查帐,往往引发激烈的冲突。在大多数情况下,乡镇干部以不同的方式和程度卷入这一冲突,从而凸显了乡村干部之间的这种利害关系。随着乡镇干部的换届和村庄班子的变化,这种利害钮结渐趋淡化。由此导致的一个结果是,乡村干部之间的讨价还价或博弈越来越具有功利色彩。)。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考虑,乡镇干部一般都不会由衷地支持村民自治。相反在更多的情况下,村民自治被看作一个外来的危险变量,是对“乡村权力结构复合体”的一种颠覆和挑战(注:所有的乡镇干部都不喜欢村民自治这当然是一个非常武断的说法,笔者在最初的几年中几乎没有遇见内心支持村民自治的乡镇干部,但在2003年秋夏之交的两次走访中,遇见了几位开明之士。何包钢与郎友兴在浙江的研究也发现乡镇干部对于村委会选举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尽管如此,作为制度层面的分析,只要基本结构与宏观环境不发生大的变化,乡镇干部的基本行为模式也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何包钢、郎友兴:《寻找民主与权威的平衡》,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它可能导致既有权威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双重解体。前者意味着乡镇对村干部人事权的失控,以及由于这种失控而导致的行政管理的瘸腿;后者意味着非正式关系网以及在这一网络上发展出来的利益格局有可能受到冲击。基于上述理由,在两委关系的矛盾与冲突中,乡镇不是一个独立的仲裁者,相反是这场游戏中倾向于与村支书结盟的一个玩家。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在各地两委矛盾的报道中,乡镇干部一般都站在村党支部书记的一边。对此,何增科分析道:“实行村委会直选后,村委会干部特别是村委会主任的村庄当家人角色意识和维护村民利益的保护人角色意识明显增强,而国家代理人角色意识和赢利型经纪人角色意识显著淡化。而支委会特别是支部书记则更多地扮演着上级政府‘代理人’和‘盈利型经纪人角色’,村干部双重角色的矛盾和冲突外化为村两委特别是书记和主任的矛盾和冲突。此外,在与乡镇党委和政府打交道的过程中,村委会在完成上级任务和维护村民利益有矛盾时,往往站在维护村民利益一边,对上级布置的工作任务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推掉,使乡镇领导甚感头痛。乡镇领导在这种情况下,更多地依靠村党支部来完成各种工作任务,同时在两委争执时有意无意地站在党支部一边。”[7](p76)从党政关系与国家—社会关系的交织视角来分析两委矛盾,包含着双重意义:一方面,在两委冲突的背景下,村党支部是如何诉诸于乡镇干部支持的,以此来维护自身的权威;另一方面,在村民自治的背景下,乡镇干部为了完成行政任务以及满足政绩冲动,是如何依赖于村党支部的。在这一双重动力机制的作用下,一肩挑的做法受到了乡镇政府的普遍欢迎——它有利于降低乡镇的行政成本。一肩挑不但从结构上解决了两委冲突的组织基础,而且通过乡镇党委对村党支部的领导关系,可以有效地消解来自村民自治的挑战和潜在威胁。图1和图2表示实行“一肩挑”前后,乡村权力结构复合体的变化。图1“一肩挑”之前的乡村组织结构图2“一肩挑”之后的乡村组织结构图1和图2的对比显示,在实行“一肩挑”的情况下,乡镇与村庄的关系被简化了,法律文本规定的乡政府与村委会之间的指导关系以及乡镇党委与村支部的领导关系在理论上还可以区分,但在实践中却难以辨识(注:项继权在村庄调查中发现,乡村关系的实际情形远远超出了领导关系和指导关系的范畴。他指出,“‘乡政’对‘村治’的影响既有制度化的组织渠道,也有非制度化的人情往来;既有政治上、政策上的支持,也有行政上的参与和协助。这显然并不能简单地归为一种‘指导关系’或‘领导关系’”。项继权:《集体经济背景下的乡村治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国家法律与中央文件对两委职能的模糊界定恰好为这种关系替代提供了最好的屏障。在这一“乡村权力结构复合体”中,村党支部成为一管非常重要的黏合剂,其功能状况直接影响到乡村复合体的有效运作。事实上,为了便于控制,在实行“一肩挑”的地方,乡镇政府开会常常以各村党支部书记会议的名义来召集,从技术操作的角度来淡化村民自治的影响,强化(党组织内部)下级服从上级的领导意识和领导关系,并利用这一点来贯彻乡镇政府的意志(注:在没有实现一肩挑的村庄,乡镇政府也有自己的控制办法。例如,由包村干部决定村庄事务、对村主任实施架空法(乡镇开会不通知他)、任命村庄助理,执掌实际权力、村财乡管等等,类似的土办法可谓五花八门。)。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前提时必须保证村党支部书记顺利地当选为村主任。在不少地方,“一肩挑”再次刺激了乡镇“管选”的动机。例如,对候选人资格的限定越来越严格,将实现“一肩挑”的比例作为一种行政任务来下达(注:许多地方在村委会选举时,将实行“一肩挑”作为硬性指标来加以落实。有的地方要求70%,有的地方甚至要求高达90%!在南方某省,以政府文件的方式要求乡镇控制候选人的提名权。),在选举过程中强调加强组织领导等等,从而将海选或直选产生的民主政治的活力和生气再次堵塞在瓶子里面,可以观赏,但不能实用。三、小结从制度设计来看,“一肩挑”结合了双重关系:它既包含了乡镇与村庄的“行政”关系,又反映了乡镇党委与村支部的党组织关系。乡镇政府普遍欢迎“一肩挑”制度安排的奥秘在于:在党政不分的体制下,乡镇政府利用乡镇与村庄党组织之间的领导关系,来淡化甚或取代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的指导与被指导关系。这一事实表明,在既有政治体制的背景下,党、国家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必须加以通盘的考虑,而党政关系和国家—社会关系的联结是考察这一问题的一个具体进路。
是对不同能量形式的先后发现后主观提出的
邓练贤,汉族,1949年12月9日出生,台山市人,中共党员,生前任中山三院党委委员,传染病科党支部书记,传染病教研室副主任,传染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2003年4月21日光荣殉职。 邓练贤是广东抗非典战斗中第一位因公殉职的医生,身后被广东省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被中组部追授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叶欣,抗击非典英雄模范,原是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护士长,是该院护士长中最年轻的,在抗击非典的战场上她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另外有其他几位同名人物的信息。
钟南山同志先进事迹 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他既是一名可亲、可敬、可爱、可信的医学专家,又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为祖国争一口气 在旁人看来,抗击非典是钟南山一生中遇到的最大挑战。但钟南山不这么认为,他坦言遇到的最大挑战是早年留学英伦时的求学生涯。 1979年钟南山考取公派留学资格,前往英国伦敦爱丁堡大学进修。但英国法律不承认中国医生的资格,导师不信任钟南山,把2年的留学时间限制为8个月,钟南山暗下决心为祖国争口气。他拼命工作,取得了6项重要成果,完成了7篇学术论文,其中有4篇分别在英国医学研究学会、麻醉学会和糖尿病学会上发表。他的勤奋和才干,彻底改变了外国同行对中国医生的看法,赢得了他们的尊重和信任。英国伦敦大学圣·巴弗勒姆学院和墨西哥国际变态反应学会分别授予他“荣誉学者”和“荣誉会员”称号。当他完成2年的学习后,爱丁堡大学和导师弗兰里教授一再盛情挽留。但钟南山回国报效的决心已定,他说:“是祖国送我来的,祖国正需要我,我的事业在中国!” 为党工作高于生命 2003年我国局部地区发生SARS疫情,国外一小撮别有用心的势力借机丑化中国。钟南山作为防治SARS的权威专家,利用经常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的机会,实事求是地告诉各国的专家学者在中国发生的SARS事件,中国政府和人民所做的努力及取得的成绩。5月28日,钟南山应邀在全美胸肺学会(ATS)上作了《中国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发病情况及治疗》的专题学术报告,他专业、开放、实事求是的态度,有理有利有节的辩论风格,引起美国主流媒体的关注。著名的CNN电视台在《今日美国》中评论“中国大陆的SARS发病率已经明显下降,令人鼓舞”。钟南山的努力,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国外势力借SARS事件丑化中国的“话语垄断”企图,使国际社会对中国疫情有了一个客观公正的认识。 那段时间,钟南山既要在临床一线救治SARS患者,又要协调各地的防治工作,极少休息,身体很疲惫。老伴经常劝他少外出、多休息,甚至为此朝他发脾气。但钟南山停不下来,因为他把自己为祖国服务、为党工作的有限时间,看得比健康、比生命更宝贵! 看病“三个一样” 说起钟南山,广州市邮政局女工阿琼总是很动情。她说:假如不是遇上钟院长,自己就没命了。8年前,阿琼反复咳嗽、气喘,吃了很多药也不行,病越来越重,后来慕名找到了钟南山。根据阿琼的病史和症状,钟南山给她做了哮喘检查,结果呈阳性,一般而言,诊断应该已经明确,剩下的就是对症下药了。而钟南山却不放心,继续细心地观察了一段时间,终于从一个细微的症状里发现了新问题,怀疑是气管肿瘤。为确诊,钟南山亲自为她做了支气管纤维镜检查。病情得到证实后,钟南山又亲自安排了医生手术,术中一看,好险,那隐蔽得很好的肿瘤竟已堵住气管的五分之四,什么时候堵满了,阿琼什么时候就没了。阿琼深情地说:“钟教授的过人之处岂止在于他的医术,他对病人的高度责任心和对病人的爱心,同样常人难及。” 对个别医生索取红包礼物的行为,钟南山深恶痛绝,“医生的天职就是救死扶伤,不能有任何折扣,你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必须具备这个品德。”在钟南山身边工作的人员都知道他有一句名言:看病只看病情,不看背景。他还有著名的“三个一样”———高干、平民,有钱、无钱,城市、农村,一样的热情耐心,一样的无微不至,一样的负责到底。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现在,“三个一样”成了所内医务人员的共同追求。 科学不能明哲保身 钟南山是一个求实严谨的科学工作者。早在留学英国的时候,他决定开展关于吸烟与健康问题的研究。为了取得可靠的资料,他让皇家医院的同事向他体内输入一氧化碳,同时不断抽血检验。当一氧化碳浓度在血液中达到15%时,同行们都不约而同地叫嚷:“太危险了,赶快停止!”但他认为这样还达不到实验设计要求,咬牙坚持到血红蛋白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达到22%才停止。实验最终取得了满意效果,但钟南山却几乎晕倒。要知道,这相当于正常人连续吸60多支香烟,还要加上抽800cc的鲜血。 在2003年抗击SARS战斗中钟南山更是这样。他坚持实事求是,不畏权威,勇敢地对“衣原体之说”提出质疑,促成广东省决策层坚持和加强了原来的防治措施,这也是广东省取得SARS患者病死率最低、治愈率最高的很重要的原因。充分表现出了一个科学家应有的良知和勇气。 人要活在理想中 钟南山很喜欢中学老师的一句教导:“人不只生活在现实中,还应生活在理想中。”他经常跟身边的人强调,一个人的理想信念最重要,它是精神的灵魂和支柱。 从医以来,钟南山先后取得了国家、省市各级科研成果20多项,其中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三等奖一项,在国内外医学杂志发表论文70多篇。他是近十几年来推动我国呼吸疾病科研和临床事业走向世界前列的杰出领头人之一。他和他的同行们在这个专业的突出贡献,奠定了我国呼吸疾病某些项目的研究水平在亚太地区的领先地位。用“著述等身”、“声名显赫”来形容钟南山的成就一点也不为过。但这位68岁的老人,他仍然对事业保持着炽热的追求,在科学的殿堂坚持创新、永不停步。这种性格也深深地感染了他周围的人,熏陶出了一个勇于奉献、蓬勃向上的群体,使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成为了国内瞩目的学术阵地———国家重点学科、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药理基地、博士学位授予点。 多年来,钟南山“奉献、开拓、实干、合群”的精神被同志们亲切地誉为“南山风格”。1997年1月15日,中共广州市委授予他“模范共产党员”的称号。广东省卫生厅也专门行文,要求全省医疗战线的同志学习“南山风格”。2003年6月19日,因在抗非战斗中表现卓越,他被广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唯一的特等功。2004年4月8日,又被授予国内卫生系统的最高荣誉称号———白求恩奖章。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自1955年创刊至今已经40年了。40年来,她既是我国神经精神科学事业发展的客观记录和里程碑;又是在我国神经精神科学领域中,传播科学信息,记录科研成果,开发智力资源,促进人才成长的高级专业学术刊物,对推动我国神经精神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回顾40年来的历程,总结经验,将更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发挥更大的作用。 时间:(1955~1966)解放前,神经精神科学事业未受到当时政府的重视,专业机构很少。因此,从事本专业者寥若晨星,神经精神科学成了我国医学科学中薄弱的一环。建国后,党和政府特别关心和重视广大人民的疾苦和健康,神经精神科学事业逐步发展起来,并于1951年8月成立了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此期间有少量的神经精神科论文刊登在《中华医学杂志》和《中华内科杂志》上。随着神经精神科学的发展,专业队伍的壮大,神经精神科工作者怀着满腔的热情,急于改变我国的落后面貌,他们渴望获得新知识、新理论、新技能,不断提高医疗水平,更好地保障人民健康。为适应这一形势的需要,于1954年7月召开的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常务委员扩大会议上,决定创刊我国神经精神科专科刊物——《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随后组成了以许英魁为总编辑,冯应琨、伍正谊、王慰曾、张沅昌为副总编辑的《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第一届编辑委员会,穆怀珠任专职编辑。经过全体编委和专职人员的积极筹备,《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创刊号于1955年3月13日问世,为季刊,每期80页,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由当时卫生部副部长、中华医学会会长傅连暲题写了刊名。办刊方针是以神经精神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贯彻卫生工作方针,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普及对危害人民健康严重的疾病知识,如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肿瘤、癫痫、神经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防治方法、研究心得,要求医学研究密切结合实际,以更好地为生产建设服务。《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创刊初期编辑室设在中华医学会内北京东单三条胡同,1957年迁至北京东四西大街新建的中华医学会办公大楼,创刊初期,编委会议都是在协和医院神经科许英魁和冯应琨教授的办公室内召开,参加者经常有许英魁、冯应琨、魏毓麟、赵葆洵、王芷沅、穆怀珠等。到60年代,则转到中华医学会会议室召开,参加人员有许英魁、冯应琨、黄克维、赵葆洵、王芷沅、谭铭勋、伍正谊、沈渔邨、许迪、陈学诗、王忠诚、张继志等。在50、60年代,在京编委会经常是在星期天或晚上召开。当时编委赵葆洵、谭铭勋、王芷沅、陈学诗、张继志还经常来学会帮助加工稿件、撰写编者按语等。外地编委张沅昌、夏镇夷、陶国泰、于清汉等也很关心杂志工作,帮助组织稿件。1958年6月在南京召开全国精神病防治工作会议。会议决定对精神病人实行三级管理制度,由卫生、公安、民政三个部门组成精神病防治领导小组,并组织实施;提倡对精神病人实行开放管理,即不要把精神病人关闭或关锁在病房内。这次会议对我国精神病学事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各地通过各部门的协作成效显著,其中以上海、北京、南京、天津、杭州、苏州做得比较好。如上海成立了精神病防治领导小组,办起了多所精神病工疗站,使精神病的复发率下降了3/4以上。外出伤人毁物者也大大减少。这次会议的纪要及会后各地开展工作的经验介绍,该刊从1958年第4期起陆续报道,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从1959年起改为双月刊,第1期84页,以后每期68页。从1959年起开始刊登英文目录,从1959年第三期起刊登主要论著英文摘要。1960年6月4日根据上级通知,该刊与医学会办的所有期刊一起停刊,检查浮夸、泄密和“修正主义”问题,同时也有纸张困难等原因。至1963年国家经济情况好转后,经改选组成以许英魁为总编辑,冯应琨、伍正谊、王慰曾、张沅昌、陈学诗为副总编辑的《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第二届编辑委员会,增加11名年富力强的新编委。专职编辑仍由穆怀珠担任,1965年增加了陈秀华。经积极筹划于1963年5月25日复刊,为季刊,每期84页。并改由中华医学会出版。1963年11月25日至12月2日在广州召开了第一届全国神经精神科学术会议,会议交流了许多有价值的临床经验和科研资料,包括应用神经病理、生化、生理等实验研究方法,对神经病理学、神经外科学和精神病学的发病机理和治疗原理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学术探讨,反映了建国以来我国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和精神病学的成就和进展。本刊从1964年第1期起改为104页,较详细地报道了这次大会的内容。重点介绍了有关脑血吸虫病的病理,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病理及外科治疗,颞叶癫痫的临床、脑电生理,颅内肿瘤快速显微诊断和手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脑脊液转氨酶测定,不典型内因性精神病的生化代谢紊乱,精神分裂症的遗传生物因素调查、生化代谢及心理学的研究,以及神经衰弱的综合治疗等方面的论著。正当我国神经精神科学及其专业刊物蓬勃发展之际,出现1966年爆发了“文化大革命”,本刊与几乎所有的期刊一样于同年9月又一次被迫停刊。直停至1978年。从1955年创刊至1966年9月停刊,共刊出10卷、39期,刊登文章1366篇,平均每期35篇文章。从1955年至1960年每卷末期附有总目录,从1963年复刊改为文题索引。每期印数从4030册上升到7658册。本阶段特点:2.1 刊出内容以实用为主,较多地报道常见病的临床分析和临床诊治经验总结:建国初期,我国科研机构尚少,科研设备有限,所以回顾性临床分析文稿较多,也很需要。过去我国的有关教科书和参考书,各种疾病的流行情况、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多引用外国的数据,与我国实际情况常不尽符合。因此,陆续发表大量的临床分析文稿,颇受广大读者欢迎,也为我国撰写有关教科书、参考书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同时,还经常刊出“临床病理讨论”,对锻炼临床思维、准确诊断疾病、妥善地治疗护理大有帮助,因此,成为读者喜读乐看的栏目之一。2.2 在初期,译文和译文摘要(文摘)所占比例较大:在50年代,每期译文1~4篇,译文摘要1~14篇;译文和文摘多来自苏联,部分文摘来自英美。从1958年开始设“综述”栏,对国外的有关进展予以综合报道。由于我国神经精神科学基础很薄弱,50年代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较多地引进外国的经验和成就来充实自己,还是很有必要的。2.3 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文章较少。本阶段共刊出论著605篇,其中基础研究15篇(占2.5%),临床研究95篇(15.7%),该两类文章绝大多数在60年代前期刊出的。50年代的基础研究以大体解剖学、病理学研究较多,而生化、生理学研究在60年代开始增多。2.4 神经外科论著较少:在50年代刊出很少,60年代开始逐渐增多,但所占比例仍较少,在此阶段刊出的605篇论文中有关神经外科者仅44篇(占7.3%),其原因是我国神经外科起步较晚。本刊编委会对神经外科的发展一直很重视,经常优先刊出神经外科研究成果的文章。2.5 充分报道有关学术会议的资料:本刊编辑委员会十分重视学术会议的报道,认为学术会议是展示各地有关经验总结和科研成就的大课堂,是沟通信息、开阔眼界、启迪思想、切磋学术,促进科学发展、促进人才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本刊编委、编辑积极参与并组织稿件加以报道,使未参加学术会议的广大读者也从中受益。2.6 受政治运动影响较大,受当时政治影响,特别是1966年,本刊登了不少政治性文章,有时每期占一半版面。两次停刊(1960年和1966年)均受到当时政治运动的影响,1966年停刊长达12年之久,对神经精神科学事业的发展影响很大。此期间各地神经精神科工作者科学研究工作很少,零星的成果只能刊登在文革后期复刊的《中华医学杂志》和《中华内科杂志》上,专职编辑陈秀华先后参加上述两杂志的编辑工作。 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后,1978年春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大会发出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伟大号召,并在改革开放、加强国际学术交流的影响下,激励我国广大神经精神科学工作者奋起追赶国际神经精神科学发展水平,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形成兴旺发达的繁荣局面。为迎接这一局面,1978年初卫生部同意上报经国家科委批准复刊《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从《中华内科杂志》编辑部调出陈秀华负责筹备复刊事宜。在京原编委冯应琨、黄克维、陈学诗、赵葆洵、谭铭勋、王芷沅、沈渔邨、王忠诚、张继志等多次召开筹备会,讨论编委会人选和复刊计划。复刊后的编委人选原则上是上届编委中身体状况较好者建议继续聘用,有的省缺少编委请当地医学会推荐人选,最后由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后聘任。组成以冯应琨为总编辑,伍正谊、王忠诚、张沅昌、黄克维、夏镇夷、陶国泰、陈学诗为副总编辑的《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第三届编辑委员会。适逢当年7月4~10日在南京召开第二届全国神经精神科大会,会议期间召开了《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第三届编辑委员会全体会议,由冯应琨、陈秀华在会上分别介绍了杂志筹备情况和提请审议的编委会工作条例草案、审稿原则草案和组稿计划。会上讨论热烈,各地编委表示将努力为杂志组审有关稿件。随后,在同年9月5日杂志正式复刊,仍为季刊,每期64页,并开始在论文参考文献前刊登论文英文摘要。从1983年起改为双月刊,每期64页。1988年起论文英文摘要改在每期后部集中刊登并取消论文英文目次。1993年起则将论文英文摘要放在中文摘要之下,并恢复论文英文目次。本刊从1980年起被纳入美国的《医学索引》,亦被纳入我国《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中国医学文摘》。编辑室专职人员由1名编辑增加到3名编辑,1名编辑干事。复刊后,本刊除针对当前防病治病的需要,组织相应稿件外,特别注意报道有关学术会议的内容以满足广大读者的渴求。1984年4月10日国家科委批准创办《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85年《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正式创刊后,该刊不再刊登神经外科稿件。在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领导下,进行了第四届编委会改选筹备工作,经过反复酝酿,1986年5月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会批准组成以陈学诗为总编辑,夏镇夷、周孝达、陶国泰、史玉泉、谭铭勋、沈渔邨为副总编辑的《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第四届编辑委员会,调整了1/3编委,遴选50岁左右、专业水平较高的专家取代身体不好的65岁以上的老编委,并保留部分身体尚好的老编委作咨询编委。1986年6月3日至7日在重庆召开第三届全国神经精神科学术会议期间,召开了《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第四届编辑委员会全体会议,会上由陈学诗总编辑介绍编委会改选经过,陈秀华汇报了本刊1978~1986年工作报告以及编委会工作条例(修订草案)、审稿办法(修订草案)提请审议通过。并围绕如何办好杂志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不少宝贵意见和建议,特别是要求把神经科和精神科分开办刊物的呼声较高。为了使读者了解本专业的最新信息,从1986年开辟了“精防动向”栏目,介绍国际学术会议情况,国外神经精神科发展状况。为了加强思想导向,开辟了“人物述林”栏目,介绍老一辈神经精神科专业工作者艰苦创业、刻苦钻研、治学育人的业绩。1991年初进行第五届编委会改选筹备工作,经过反复酝酿于1991年4月组成了以陈学诗为总编辑,沈渔邨、郭玉璞、姜佐宁、江德华、张明园、陆雪芬为副总编辑的《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第五届编辑委员会。1991年5月在吉林市召开《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第五届编辑委员会全体会议,陈学诗总编辑报告编委会改选经过和1986~1990年杂志工作总结。会议重点讨论了如何解决杂志压稿时间长和脱期问题;部分编委再次提出本刊应分办神经科和精神科两本杂志的建议。由于本学科专业的杂志在各地相继创办,如《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等20余种,同时这期间,纸张、印刷、邮局发行费用不断涨价,本刊每期的定价从1986年开始突破了多年的每册0.50元,逐渐上涨,以致发行量逐年下降。从1980~1993年每年平均每期印数为22294、20066、19297、19617、20445、18193、17876、17330、13569、13593、13485、13270册。到1988年,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在物价上涨的压力下,经济状况陷于低谷,于1988年7月1日起停付作者稿费1年,9月1日起收取稿件处理费(1991年1月1日起对中华医学会会员停收稿件处理费)及发表费。自1991年开始封面加印中华医学会会徽。根据出版署的规定,从1993年第2期起停用傅连暲会长题写的繁体字刊名,改为简体字刊名。从1978年复刊到1994年底共刊出17卷,90期,刊登文章3106篇,平均每期34.5篇。本阶段特点:2.1 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增多:自本刊1978年到1994年底,发表的论著共1379篇,其中基础研究82篇(5.9%),临床研究541篇(39.2%)。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所占的百分比为50~60年代(基础研究2.5%、临床研究15.7%)的1倍多。这是可喜的改变,是这些年来各单位加强科研工作、推行研究生制度的结果。基础研究论文对我国医学科学有促进作用。多数临床研究有利于基层专业人才的成长,促进神经科和精神科防治工作的开展。2.2 神经外科论文迅速增多:这阶段神经外科发展迅速,从1978年复刊至1984年底,共刊出论著472篇,其中神经外科162篇,占34.3%,与50年代神经外科仅占1.7%(5/292)、60年代占12.5%(39/313)相比,有了长足的进步,表明我国神经外科的蓬勃发展,已能用手术方法根治或明显改善多种颅脑、神经疾病,同时也表明已有可能创刊神经外科专业杂志。2.3 重点号和专辑增多:重点号和专辑的专题是编委会根据来稿和有计划地组稿,尤其是结合专题座谈会和有关学术会议组编的。本阶段刊登45个重点号和13个专辑,两者共58个,平均每年3~4个。这是由于自1978~1993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已成立14个专业学组,专业学组均举办各种专业学术会议,加上本刊组织的专题座谈会,总计有29个(不包括本刊编辑部未参加的会议),其中神经科19个,精神科10个。本刊除了报道这些学术会议水平较高的论文外,多数专业学术会议和专题座谈会都写了富有指导意义的会议纪要及相关的诊断标准、治疗方案、疗效判定标准等。这些纪要和方案标准(详见附表)较充分地反映了会议各种内容和各种见解,并发挥了学术导向作用,颇受读者欢迎。2.4 增辟栏目,活跃版面:本刊原有栏目有述评、论著、论著摘要、病例报告、讲座、综述、临床病理(例)讨论、学术动态、书讯,本阶段增辟了学术讨论、技术改革、国际学术交流、精防动向、读者*作者*编者、人物述林等,以充实内容,活跃版面。2.5 加强编辑规范化:从1986年起,加强编辑规范化工作,严格实行法定计量单位,同时加强对图表、统计学符号、参考文献、名词术语及版面设计等的规范化,贯彻各种有关编辑出版的国家标准。 3.1 该刊创刊40年来,贯彻卫生工作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实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努力不懈地工作,因而不论在提高防病治病水平,保障人民健康方面,还是在促进学科发展和专业人才培育方面,都做了重要贡献,兹简要分述于下。3.2 普及推广新理论、新技术、新经验:建国初期,我国神经精神专业队伍很小,随着各地专业医疗防治机构的建立和发展,专业人员迅速增多,但多系从内科队伍分流出来,专业知识不足,且有关专业参考书缺乏,为适应这一需要,本刊创刊后,特别注意针对这些需要进行组稿,除了通过论著介绍我国各地行之有效的临床经验外,用较多的篇幅以译文、文摘形式,继之采用文献综述形式及时介绍国外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经验,起到没有围墙的全国专业性继续教育大学的作用。3.3 促进各种常见的神经精神疾病的诊疗规范化工作:为了统一各种神经精神科疾病的诊断、治疗、疗效判定的依据和标准,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及其14个专业学组和本刊召开的学术会议、专题座谈会都十分注意分别就有关疾病制定“分类”、“诊断标准”、治疗方案”、“疗效评定标准”,本刊均及时在有关重点号、专辑中予以报道,以便各医疗防治单位推行应用。对于加强医疗机构的管理、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和科学研究的规范化,均起到了促进作用,受到广大神经精神科工作者的热烈欢迎。3.4 反映我国神经精神学科的新成就,推动学科发展:本刊是我国第一本专业高级学术期刊,肩负着反映我国这一专业的先进水平的重任。建国后,我国神经精神科工作者意气风发,越来越多地开展科研工作,其研究成果大量投寄本刊,本刊总是力争及时地严密审查后择优刊出,尤其是1980年召开了科学大会,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后,研究报告迅猛涌现,多种先进的诊断手段和新技术的应用,如CT扫描、数字减影、磁共振成像、多普勒超声检测、核素造影、红外热图、脑地形图、诱发电位等;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基因定位、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等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以及神经化学、精神药物药代动力学等的研究工作;各种实验性脑血管病、癫痫、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症等动物模型的建立;神经组织移植,如垂体移植、胎脑组织移植、肾上腺组织脑内移植等;各种常见的神经和精神疾病的流动病学调查报告等;众多的新成就的报道传播,推动着学科的迅速前进。3.5 促进临床医生的诊疗思维锻炼:本刊创刊不久就设立了“临床病理讨论”栏,先后刊出了59篇。由于其内容与读者日常工作密切相关,可以启发读者从临床难题中独立思考,有力地进行诊断思维锻炼。 4.1 该刊创刊40年来,编委会和编辑部一直努力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并侧重提高,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服务的方针,做出了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4.2 充分发挥编辑委员和审稿人的作用,做好审稿和组稿工作:本刊的编辑委员和审稿人大都是我国神经科和精神科界有名望的学术水平较高的专家,是本学科各地的带头人,在审稿和组稿工作中能够严格筛选把关,提供恰当有力的组稿线索,促证了杂志质量。特别是在创刊初期,老一辈编委曾牺牲个人大量休息时间,为本刊审阅和修改稿件,经常星期日或夜晚参加在京编委会,不管刮风下雨,酷暑寒冬,他们都按时出席,认真讨论每一篇文稿。继续充分发挥这样一支有无私奉献精神的有权威的专业编审队伍的作用,是搞好杂志的根本保证。4.3 充分反映国内外神经精神科研究新成果和新动向:本刊始终将反映国内外神经精神科研究的新成果和新动向放在首位,通过良好的总体设计与导向,使广大专业人员获得新知识,扩大其眼界,提高其医疗水平和科研层次,进而促进我国神经精神科事业的发展。4.4 充分报道学术会议的内容,扩大其社会效益: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及其后来的14个学组,早年每隔几年召开一次学术会议,后期每年总要召开2~3个专科学术会议或专业学术讨论会。并就有关重要问题进行讨论。专业学术讨论会是针对本专业中各有关方面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组织的学术讨论会,除公开征文外,根据主要议题特邀专题报告和综述报告,这些会议结束之前,会议领导小组总要根据报告的论文和广泛讨论的情况以及与会人员对会议的评价意见,认真总结,指出主要的收获、学术争鸣情况,取得一致认识的意见和尚有不同认识的几种意见,以及今后应努力探索的课题等,委托一位主持人向大会作总结报告。本刊为了充分发挥学术会议的效益,除了选登有代表性的重要论文外,组织有关专家写出会议纪要。会议纪要要求不要套话、空话,要求在会议总结报告的基础上,把会议的重点议题所涉及的问题充分反映出来,纪要应达到使未参加会议的读者读后感到象参加会议一样真正有所收获。有关这些学术会议的重要论文、会议纪要、综述,加上述评,形成一个重点号或专辑,以使广大读者全面了解会议内容,获得效益。4.5 有计划地组织专题座谈会和重点号:举办专题座谈会是一种重要的组稿形式。选题是由编委会制定下年度编辑计划时确定的。选择当前急待讨论的问题,并提出各有关分题的中心发言人、特邀综述报告人以及拟约请参加讨论的专家或单位名单。对于一些涉及多学科的问题,可邀请多学科专家参加讨论。座谈会一般以50~100人的规模最好,讨论范围明确,人数少,但均是专家,便于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充分交流和争论,达到讨论深入。会后将座谈内容整理,写成充分反映会议内容的纪要刊出,可使读者增长知识,开阔思路,提高认识和诊治水平,促进研究的深入。同时选登一些有关研究报告和综述,约请对该专题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撰写一二篇指导性述评,对有关问题提出看法,指出方向,集中刊出这些文章,就可形成一个很受欢迎的重点号。4.6 加强读者、作者和编者的联系:本刊1992年、1993年两次在杂志上刊出启事征求读者对本刊的意见,有不少读者和作者就本刊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批评和希望。这些意见很定贵,我们经过反复研究对策,并认真改进、落实,对杂志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大有好处,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读者、作者的联系,除不定期公开征求读者意见外,还要通过编委、座谈会多方收集读者的要求、希望、批评、建议,及时改进杂志工作。4.61 由于作者、读者、编辑的密切配合。《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从1978年复刊后,认真抓好编辑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杂志社主管社长、总编辑、编江部主任对每期稿件认真核查及签发。刊出稿件质量是较高的,据不完全统计,自1978年以来本刊发表的1379篇论文,有101篇获国家、部、全军科技奖,58篇获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科技奖,31篇获优秀论文奖(附件2),共有190篇获奖,获奖率达13.8%,我们衷心感谢全国广大作者对《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的大力支持。4.7 处理好神经科和精神科的关系:创刊以来,该刊在处理两个学科的稿件上是基本协调的,基本按1∶1的比例编辑的,1990年一度出现的精神科稿偏少的现象已得到纠正。尽管如此,由于近几年来神经科和精神科事业发展迅速,队伍不断壮大,县级医院已有专科医生,两科均有上万名专业医务工作者,来稿逐年有较多的增长,稿件积压日趋严重,虽曾采用增加页数、出版增刊、部分论著改为论著摘要等措施加以缓解,仍存在压稿时间较长现象,今后将更进一步加强这些努力,力争1年内刊出率达到70%,消灭来稿2年登不出的现象。鉴于1994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已分成两个学会,分别成立了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和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会,将本刊分成《中华神经科杂志》和《中华精神科杂志》已提上了议程,可望在1996年得到实现。
现设有土木工程系、建筑系、市政工程系、力学部、实验中心5个教学单位;学院现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精品课程10门。 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和建筑与土木工程、项目管理2个专业学位授予权,在结构工程、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建筑节能与设计、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市政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工程力学等8 个二级学科方向(含2 个目录外二级学科)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设有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 4 个本科专业。其中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山东省品牌专业,结构工程为校级重点学科,土木工程专业为学校品牌专业,2012年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业评估,积极实施“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力争到2015年,申请土木工程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加强建筑学学科建设工作,力争申请获得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力争在1~2个二级学科实现省级重点学科的突破。 坚持人才引进与培养相结合,面向海内外广揽优秀人才,重点引进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加大高层次学历人员培养力度,鼓励和支持在职年轻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或到博士后流动站学习,每年选派部分老师到国外著名大学进修或科研合作,提高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近年来,引进培养博士17人,取得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由30%提高至70%以上;学院现有师资队伍中有教职工85 人,其中高级职称41 人,硕士以上学位61 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名,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2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3人、国家一级注册规划师1人、中国城镇供排水协会(CWA)工业给水排水委员会委员1名、中国核心期刊《环境科学与技术》理事1名、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3人,学校优秀教学奖获得者3名,学校青年教学能手4名,8名教师具有国内外著名高校访学经历,一支高层次的学术梯队和骨干教师队伍已基本形成。力争到2015年教师总量达到100名左右,高层次学科带头人达到2名左右,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30名左右,具有海外访学背景的教师达到15名左右。名师简介于衍真女,1957年7月出生,1982年毕业于武汉工业大学给水排水专业。1999年获教授任职资格,同年受聘教授职务。现任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党委书记,全面主持学院党务工作 ,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省三八红旗手,济南大学市政工程、环境工程学科硕士生导师,任济南市饮用水安全研究会常务理事、济南市土木建筑学会常务理事、济南市土木建筑学会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专家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卫生厅涉水产品评审专家、济南市自主创新产业重大专项评审专家、山东省土木工程学会教育委员会理事、山东省建筑学会教育委员会理事。在教学方面,任国家精品课程、山东省精品课程——《水力学》课程负责人,山东省省级教学团队——《水力学》课程教学团队负责人,山东省品牌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负责人。济南大学特聘岗——重点岗教师,环境工程学科及市政工程学科的建设中,做出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作为市政工程学科的学科建设负责人,积极承担教学与科研工作,担任了《水力学》、《水质工程学》、《城市市政工程规划》、《给水排水管道系统》等多门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教学,教学认真、教学质量好,教学效果优秀,得到了广大学生的好评,在2004年济南大学第一届教学工作会议上被评为济南大学第一届优秀教学奖(共10名),多次被评为济南大学优秀教师。在教学中主持了“强化土建类学生创新意识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实践”、“适应开放式教学需要的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等多项国家、山东省的教学研究项目,并获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获山东省优秀学士论文指导教师,主持的水力学课程被评为山东省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课程,主编教材《水工艺处理技术与设计》、参编《钢铁工业环保技术手册》,发表教学研究论文20余篇。 在科研方面,申请人围绕着环境保护的课题,科研方向明确,积极探索废渣的综合利用与废水处理的研究,其科研成果在环境学科及市政学科领域里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废渣的综合利用与废水处理的研究中,创新性地提出了以废治废的科研思路,为环境保护领域开辟了一个新的发展前景。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与完成了国家自然基金“氧化聚硅铁协同介孔磁性滤料BAF脱氮除磷机理及生物相原位分析”,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高藻引黄水库水常规工艺强化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子课题——藻渣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活化沸石曝气生物滤池中生物相分析及净化效能机理研究”等国家、省级研究课题十多项;并完成了多项与企业联合的项目,获得了山东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及市级科研奖励十多项,获得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在《Bioresource Technology 》、《中国给水排水》等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近20篇学术论文被SCI、EI、ISTP收录。邱立平男,教授,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院长,分管学院学科建设、科研、研究生教育及国有资产管理等工作。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博士后,市政工程学科教授、学位点负责人、硕士研究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工程学科博士生联合指导教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工业给水排水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给水排水研究会理事、山东省土木建筑学会市政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山东省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山东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专家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卫生厅涉水产品评审专家,美国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高级访问学者(2009.09-2010.02)。主要从事给市政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主讲《废水处理理论与工艺》、《水质工程学》、《给排水工程管道系统》、《水处理微生物学》、《水及废水处理工艺系统》、《环境生物化学》等研究生和本科生课程,2008年获山东省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奖,目前主持《水质工程学》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多年来致力于废水生物处理理论与技术、水深度处理及回用技术及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在研项目,完成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高校科研计划等多项课题研究工作,完成省级鉴定2项,已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 、EI 等收录20余篇,已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目前重点关注及感兴趣的领域:1)水及废水的生物过滤处理理论与技术;2)水及废水的物化-生化组合处理技术;3)微污染水源水处理;4)回用水的深度处理技术;5)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刘增夕男,硕士学位,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副教授,副院长。1986年6月毕业于兰州大学数学力学系,1995年6月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建筑工程系。主讲《结构力学》,《有限元法》,《高等结构动力学》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FRP加固混凝土结构性能研究,近年来在国内外刊物及学术会议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的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强化土建类学生创新意识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实践》(已结题,2位),主持济南大学教学研究项目《深入贯彻学分制全面提高学院教学教务管理效率》。近年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完全学分制下高等教育技术问题》,《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监督、反馈体系的构件》等。济南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一项,2006年教学管理先进个人。近年来主要从事加固混凝土结构性能研究及设计理论研究工作。主持济南大学科研基金《C/GFRP加固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第1位;高性能碳纤维复合筋-CFRP 筋的开发及利用(省教委科技攻关项目,第 4 位);唐山市陡江电厂灰坝工程对李家峪村房屋开裂影响原因分析(部级鉴定,第3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用于混凝土梁柱节点的抗震加固技术,山东省科技厅鉴定,第2位;高性能碳纤维复合筋-CFRP的开发及利用,山东省科技厅鉴定,第4位。徐新生男,1963年3月生,博士,济南大学A4级教授,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学科硕士生导师,济南大学第二、第三届重点岗教师,济南大学第二届优秀教学奖获得者,兼任山东省土木建筑学会鉴定加固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混凝土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同时被聘为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专家。主讲土力学、基础工程、结构CAD等课程,参与编写教材2部,主持国家级教学研究项目1项、省级精品课程1门和校级精品课程1门,主要参与3项省级教改项目,获得省级教学三等奖2项。近年来主要从事FRP筋混凝土结构性能及设计理论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刊物及学术会议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EI收录5篇,ISTP收录5篇,主持省教委科技计划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累计投入研究资金120余万元。其中一项获得省级鉴定,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年度科研经费60万元以上。刘俊岩男,现任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土木系副主任、院聘教授,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研究生导师,济南大学城市环境岩土工程研究所所长。山东省土木建筑学会施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高校施工学科研究会理事。20多年来一直从事建筑施工、管理以及岩土工程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在教学方面,为本科生、研究生主讲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学”、“高层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等多门课程,并承担了指导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生产管理实习等教学任务。在科研方面,刘俊岩教授主要围绕着工程建设标准、现代施工技术等课题,积极探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新技术、新标准,其科研成果在国内建设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基坑工程的研究方面成果较为丰富,著有《深基坑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高层建筑施工》(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等学术专著;主编完成的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基坑工程监测的专项技术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目前还担任国家标准《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的编制组长,推动了我国基坑工程监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为基坑工程安全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刘俊岩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建设部专项课题研究项目2项、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项,厅级科技项目多项。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山东省安全生产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励。 在社会服务方面,刘俊岩教授利用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和积累的工程实践经验,积极为社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近年来主要在基坑工程的设计、施工与监测、桩基工程、地基处理与加固、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推广与应用等方面承担了多项工程项目和技术服务,并担任了工程建设标准的咨询专家和宣贯教师,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彭晓彤男,1973年10月生,2005年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副教授,结构工程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钢结构。主要从事钢结构稳定理论、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抗震性能、设计方法、节能方向的研究。主持和参加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钢结构设计规范组项目、济南大学博士基金等项目研究,在国内外重点期刊上发表论文十多篇,多篇被EI检索。彭亚萍女,中共党员,教授,工学博士,结构工程硕士研究生导师,2005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结构工程专业。主要从事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工作以及结构工程、抗震减灾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2004年获济南大学首届青年教学能手荣誉称号。目前任土木工程专业校级品牌专业负责人,“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位点负责人。燕彬男,1997年硕士毕业于天津大学结构工程专业,获得硕士学位;2001-2004年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攻读结构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9年晋升教授职称,2005被批准为结构工程专业的硕士生导师。土木工程学科负责人,主讲《高等土力学》、《基础工程》、《土力学》等课程。胡伟男,本科,教授,第一批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山东省土木工程学会理事,结构工程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层混凝土结构设计、结构抗震、建筑结构可靠度分析评估、建筑物改造与加固技术等领域的研究。承担山东省建设厅科技攻关项目数项,获得《后装组合锚具》、《现浇混凝土肋梁楼盖用石膏模板》实用新型专利和《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盖开洞改造技术》发明专利。发表论文数十篇。目前主要从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杨令强男,工学博士,1972年9月出生,现为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副教授,结构工程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结构工程和生命线工程的破坏分析与安全评价,2003年6月毕业于天津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获博士学位,主讲《有限元及大型程序设计》、《混凝土非线性原理》等研究生课程和《混凝土原理》、《结构抗震设计》和《特种结构》等本科生课程,主持和参加“利用水弹性模型研究小湾拱坝坝踵的破坏”(国家电力公司)、“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拱坝温控措施优化和横缝开度仿真计算研究”(96-221-05-05-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拱坝强度裂缝的产状研究和人工缝的理性设置”(59778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拱坝系统破坏过程的计算机仿真研究”(5907938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拱坝变协调、变维、非保守系统的随机分析”(59449003)等国家级科研项目,云南省章鸠河调水、糯扎渡导流洞分析、天津市引滦入津模型试验、地下防渗墙研究、日照水库加固效果研究等省部级研究课题,在国内外重点期刊上发表论文四十多篇,多篇被SCI、EI检索。付英女,1970年生,辽宁开原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山东大学博士后。现任济南大学副教授,市政工程系主任,水处理技术研究所所长,市政工程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美国UMBC高级访问学者。民革山东省优秀党员。德州市经济社会发展顾问,山东土木工程学会会员。主要从事市政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讲《水工艺设备基础》、《专业导论》、《水工艺与工程新技术》、《城市市政工程规划》及《专业外语》等本科生及研究生课程。在科研上始终致力于混凝剂制备及应用技术、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及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应用技术的研究。主持参与了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获得4项国家发明专利的授权,在国内外主要学术期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近60篇,其中近30余篇被SCI、EI收录。段琪庆男,1964年出生,1986年7月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后在山东省测绘局工作,历任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局长业务助理等职。1997年7月在济南大学工作,任建筑系系主任,高级工程师。山东省建设厅、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国土厅专家组成员,山东测绘学会理事,山东省测绘学会教育分会副主任委员。主讲测量学、测量实习、地理信息系统、摄影与航空、城市规划系统工程学、电力电讯规划等多门课程。刘寒芳女,1969年出生,1987年就读于沈阳建筑大学建筑学专业,1991年分配至山东省纺织设计院,1993年被派往上海,与香港A1建筑事务所合作,2002年调至济南大学土建学院任教。担任的主要课程有:建筑设计原理、建筑设计、中国古典园林等。现为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学教研室主任。谢群男,1979年2月出生,山东聊城人,副教授,同济大学工学博士,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结构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建筑物鉴定加固改造以及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抗震研究,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参编“十一五”精品规划教材一部,发表教研论文两篇。主讲《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高层建筑结构》等专业课程,并指导土木工程专业高层建筑框剪结构毕业设计。刘燕女, 1978年4月生,2001年毕业于山东建筑工程学院,获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青岛理工大学,获硕士学位,2007年在同济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讲基础工程、建设法规、土木工程施工等课程,近年来主要从事地下建筑结构与基坑方面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14篇,其中EI、ISTP收录共4篇。目前承担一项院级教学研究课题,1项校级博士基金项目秦磊男,1974年7月生,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土木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为:结构检测加固、建筑结构可靠度分析评估;发表论文10几篇,其中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多篇、SCI收录论文3篇、EI多篇,承担济南大学博士基金1项;张守彬男,1980年生,副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市政工程系教师。先后承担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给水排水管道系统》(Ⅰ)、《给水排水管道系统》(Ⅱ)、《水质工程学》(Ⅱ)、《水处理生物学》、《专业外语》、《工业水及废水处理》、《水工艺仪表与控制》以及环境工程专业《水污染控制工程》(Ⅰ)等本科教学任务;作为组长或骨干教师承担承担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本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理论与技术研究。在曝气生物滤池填料开发、处理机理研究、脱氮除磷效能及工艺特性研究方面取得了优异成果,授权国家发明专利申请2项(第二位)。目前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科研项目。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20余篇,被SCI/EI/ISTP检索5篇,IWA(国际水协)论文1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篇。王晓东男,1971年生,工学博士,现为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副教授,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市政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讲《高等水化学》等研究生课程,以及《专业外语》、《水分析化学》等本科生主干课程;以水处理理论与技术为研究方向,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的理论研究工作及示范工程建设工作,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其中SCI、EI、ISTP收录多篇。张刚男,1975年生,山东桓台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学博士,现为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市政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讲《给水处理工艺理论》、《水处理反应动力学与数值模式》等研究生课程,以及《水质工程学》、《给水排水管道系统》、《水工程经济》等本科生主干课程;以水处理理论与技术为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接触絮凝机理及动力学方面的理论研究,以及高效固液分离技术与装备的开发与应用研究,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的理论研究工作及示范工程建设工作,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多篇。
不是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学院有很多硕士专业: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按一级学科报名,含081701化学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化学工程方向)、081702化学工艺、081704应用化学、081705工业催化四个二级学科)0703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博士有:081700 化学工程与技术 哈尔滨工业大学是首批"985工程"的9所高校之一,是中国的顶尖高校,理工科强校,实力和成果显赫。是国家确定的建设九所世界一流大学之一,国家重点建设的这9所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精锐部队,国家教育部的支持和鼓励这9所重点“985工程”高校建立中国版的“常青藤大学联盟”,即“C9”。这九所著名大学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据报道,这几所大学虽然其数量不到全国高校总数的1%,但年度科研经费,两院院士以及国家重点学科拥有量等关键指标却占到30%—40%的比例,而重点实验室却占全国高校的近50%,年科研经费约占1/3。 从优势学科来讲,哈尔滨工业大学九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涵盖了40个二级学科,这都是哈工大的强势专业。比如航天、飞行设计、空间技术、机械、机电、精密设计、材料科学与工程、焊接、土木工程、建筑、市政工程、环境工程、给排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全国第一),能源、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自动化、信息与通信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车辆工程(1985年迁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管理科学与工程,武器类: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信息对抗技术等等门类的专业是强项,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可见只要是工科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都不差。这些工科学科在全国相同门类的评比当中都是排在前面的。所以说学科实力是比较平均的,实力是比较强的。 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威海校区还发展有船舶工程,海洋工程等专业,随着国家对航天和国防的不断重视及投资的加大,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地位和发展也在不断进步提高。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风气好,学习气氛浓厚,是求学的好大学,以下事实可证明: 在2006年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哈尔滨工业大学以19项二级指标全部为A的优异成绩获得“优秀”评价。评估专家组组长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杨叔子院士感慨地说:“哈工大是一本书,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我们要好好学习哈工大这本活生生的教科书。”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实力超群,是造就工学杰出人才的理想之地。 2010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演讲引用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学院甘阳教授论文 发布时间:2010-12-30 9:10:32 哈工大报讯(杨名/文)近日,2010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海姆在演讲中引用了我校甘阳教授的论文。 石墨烯是当今物理、化学、材料、电子、生物等各领域的研究热点,迄今ISI检索的论文超过9000篇。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由于他们自2004年开始的一系列石墨烯的开创性研究工作,共同获得了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0年12月初,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到瑞典参加诺贝尔奖颁奖盛典,安德烈•海姆教授于12月8日在斯德哥尔摩大学作了演讲,诺贝尔奖官方网站对他们的演讲进行了现场直播。 安德烈•海姆教授在讲述石墨烯的研究历程中,引用了不到20篇原始论文,展示了目前几种能获得石墨烯的方法,包括他们自己发明的胶带剥离法(Scotch Tape Method),在介绍用石墨解理获得石墨烯的方法时,他列出了1995-2003年发表的5篇原始论文,其中一篇就是哈工大化工学院甘阳教授于2003年作为通讯作者发表在《表面科学》(Surface Science)上的论文,这也是安德烈•海姆教授在整个诺贝尔演讲中引用的唯一一篇出自中国的论文(论文摘要)。 甘阳教授等在这篇题为“石墨中超结构和晶界作用的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的论文中(下面简称2003论文),独立提出了制备石墨烯的一种新方法,即用扫描隧道显微镜针尖可控扫描石墨样品表面,原位剥离石墨片层获得单层石墨烯,并同时原位研究了石墨烯中晶界的结构、超点阵的起因及二者间的相互作用,论文投稿后修改了几个字就很快被《表面科学》接受发表。 但2003论文发表时,石墨烯研究热潮还没有开始,石墨烯这一术语在国际学术界也尚未普及,论文摘要和正文中用的是“单层石墨片”(Graphite Monolayer)而没有采用石墨烯一词。所以,论文发表后,尽管剑桥大学的杜拉坎(Durkan)教授在其2005年的一篇综述中用较大篇幅对2003论文进行了详细讨论,但2003论文在石墨烯研究界却少有人知。2009年起,石墨烯中晶界和超点阵的结构和性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论文也开始受到关注和评价。 哈尔滨工业大学获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国拨资金8.26亿元 发布时间:2010-12-30 9:22:38 哈工大报讯(张德严/文)2010年为“十一五”收官年及“十二五”启动年,我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申报工作再传捷报。目前我校共获批化学楼、科技创新大厦、基础科研楼等“十二五”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项,项目总投资近9亿元,其中国拨资金8.26亿元,总建筑面积近24万平方米。化学楼项目将于近期获得初步设计批复,科技创新大厦、基础科研楼项目将于近期获得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 化学楼项目补充了我校教学实验面积,满足了化工学院、理学院化学系、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及校档案馆的发展需求,将促进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各项工作的开展。科技创新大厦、基础科研楼项目将解决我校科研用房不足的问题,为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建设完善的科技创新平台、社会服务平台和基础与交叉科学研究平台提供了优良的科研设施条件。通过“十二五”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实施,必将为我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毕业生就业形势喜人 发布时间:2010-12-31 8:23:18 哈工大报讯(张婧 王佳妮/文)随着2010年步入尾声,2011年元旦和春节也即将来临。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本年度的第一波招聘“大潮”也渐渐平息,全国各地的毕业生们可以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人在为继续寻觅合适的职位而废寝忘食,也有人已经与心仪的用人单位签订协议。深圳研究生院2011届硕士毕业生们在求职大军中过关斩将,频频传来喜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部2009级材料学硕士生黄卓与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科部2009级电气工程硕士生罗佳华就是其中的两位幸运儿。 知名企业争先恐后 毕业生捷报频传 经历了近两个月的等待,11月初,黄卓终于接到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录用通知书。“对我来说,这应该算是一个小小的转行。”就读于材料学专业的黄卓应聘的是工程工艺工程师职位,被录用的是芯片工程师,“我现在每天从实验室回到寝室,都要坚持学习有关芯片设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再经历入职后3个月的培训期,我想我应该可以胜任这份工作了。”他自信地说。 在深圳研究生院就业协会担任副主席的黄卓,对于今年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非常关注。“今年就业形势很好”,他将其形容为“大河没水小河干,大河有水小河满”。身为2009级材料班班长的他,统计了班级同学目前的就业情况,全班45人已有39人确定了就业去向,其中不乏中国科学院、中国航天二院、国家电网公司、因特尔公司等热门单位。他认为今年就业形势好的主要原因是金融危机过后,经济形势好转,很多企业需要增添人力,就业机会大大增加。对此,已经被艾默生(中国)网络能源有限公司录用的罗佳华也有同样的感触:“今年电力行业的很多名企都早早出来‘抢人’,不少同学已经跟中兴通讯、华为技术、上海台达等著名企业签订了协议。” 学生发展处(部)负责就业工作的顾文蕙介绍,今年学院的研究生就业形势好过去年,“今年参加深圳研究生院主办的深圳大学城人才招聘会的用人单位超过100家,为历年规模最大。”此外,来深圳研究生院招聘宣讲的单位全部是国内外知名企业,据统计,连续五年来深圳研究生院招聘的公司包括西门子迈迪特(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日立环球存储产品(深圳)有限公司、深圳理邦精密仪器有限公司、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等。 顾文蕙说,为使深圳研究生院毕业生顺利就业并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学院和深圳市乃至全国众多知名企业联系密切,“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近四年来都将我院作为全国校园招聘的第一站;而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也在学院的大力争取下,在今年11月首次来我院举办了专场招聘会。” 记者从学生发展处(部)处长俞晓国口中得知,今年深圳研究生院有40余位毕业生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约,较去年翻了一番。俞晓国说,华为招聘负责人曾谈到深圳研究生院毕业生吸引人之处,一方面是参与项目经验丰富,科研和动手能力较强;另一方面是做事认真、踏实肯干,这一风格深受华为公司技术管理人员的赏识;此外,深圳研究生院毕业生对华为认同度较高,且对相关科研信息的掌握较全面,能够很快地融入公司氛围,适应工作岗位。 俞晓国还介绍,深圳研究生院今年10月与深圳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签署了《共建毕业生就业服务平台的合作协议书》,通过加强与深圳市政府的合作,积极促进学生就业。深圳市人才中心将为签约高校设立“毕业生深圳就业服务基地”,为其提供毕业生就业推介、人事档案管理、实习推介、就业技能培训等综合配套专项服务。学院和深圳市人才中心有效合作,一道为毕业生们的求职路保驾护航。 培养模式自主选择 学术应用双管齐下 聊起找工作的经历,两位毕业生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学院的特色培养模式和导师对他们的影响。这些因素决定着毕业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无疑是影响毕业生质量和求职门槛的关键。 罗佳华是典型的实验室培养出来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平日里长期“驻扎”实验室。提起导师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研究中心主任张东来,这位不善言辞的小伙儿却忍不住打开了话匣子。“张老师每周都会给我们开会,聊学习、聊工作、聊生活,什么话题都可以交流。有他在身边督促着,进步很快。”在罗佳华眼里,导师不仅学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为人处事的经验也十分丰富。 “他常常指导我们哪些事是最重要的要先做,或是一些关键的事要怎么做才能达到效果。”罗佳华说找工作时,张东来常叮嘱他们怎么面试、怎么准备,着装、表达要注意些什么。“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他说面试一定要表现得自信不怯场,尤其在‘技术面试’时,这一点让我很受用”。当记者问起他算不算张东来的得意门生时,罗佳华笑答:“算是众多之一吧……”,表情里带着几分腼腆和几分自信。 而黄卓提到自己的导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部主任李明雨时也是滔滔不绝:“李老师时常叮嘱我们‘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事前要有计划,执时行要积极稳妥。”而对于找工作,李老师则嘱咐大家应把工作做在平时,要根据社会需求全方位地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对于实验室培养和校企联合培养两种模式的区别,罗佳华的理解是前者偏重理论,后者偏重实践。当然这只是培养过程的区别,和毕业时的职业选择没有绝对的联系。罗佳华说,身边很多实验室培养的硕士生毕业时选择了去企业就业,同样,校企联合培养的毕业生选择继续攻博也未尝不可。罗佳华认为,在实验室学习,接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可能更全面更深入,这更符合他个人的发展定位和学习需要。关于最新推出的“学术型”、“应用型”培养类别之分,罗佳华说,大部分同学对此并不了解,所以产生了诸多困惑。黄卓也提到,不少学生担心,不同培养类别的选择是否会体现在毕业证书上,最终导致证书“含金量”存在差异呢? 记者了解到,除了传统的全日制工学硕士外,2009年起,深圳研究生院招收了第一届全日制工程硕士。对此,俞晓国说,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全日制工学硕士和全日制工程硕士在招生时就已作了区分,毕业时也会拿到相应的学位,不会受到培养模式的影响。 教务处副处长王昕告诉记者,根据学校本部的相关要求,今年深圳研究生院已经进行了全日制工学硕士分类培养的培养模式改革,其中学术研究型培养系列重点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为将来攻读博士学位或从事学术研究型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应用研究型培养系列侧重于对研究生工程或管理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锻炼和提高,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为将来从事技术应用型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截至日前,深圳研究生院2010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已达到99%,其中,4成以上毕业生选择留在深圳工作,前往京沪深就业的比例为51.8%。根据各学科部对345位毕业生第一份签约工作薪酬情况进行调查,月薪5000元至9000元的比例占到75%以上,月薪7000元至9000元的人数比例为50.7%,月薪超过一万元的占到4.9%。 在深圳研究生院特色的培养模式和培养类别不断创新与完善过程中,相信深圳研究生院会向深圳市乃至全国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高等教育改革和国家发展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博士)
胡伟,男,1982年7月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副教授,海南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指导导师。2008年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岩土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8年10月起任海南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专职教师;2009年7月高聘为海南大学副教授;2010年9月破格提升为副教授;2011年6月被批准为硕士研究生指导老师;2011年12月至加拿大皇家军事学院做为期一年的访问研究。现主要担任《工程力学》、《土力学》、《基础工程》、《专业外语》等课程及大四毕业设计指导等教学工作;主要从事地基与基础工程、岩土体本构关系与数值模拟、岩土工程防灾减灾等方面的研究。至今在《岩土工程学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岩土力学》、《工程力学》、《应用力学学报》、《工程地质学报》、《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等国内权威学术期刊及国际国内会议论文集上发表近30篇学术论文,其中EI检索12篇,ISTP检索1篇。参编《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教材一部,主编一部《地基处理理论与技术进展》(副主编)。参与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一项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现主持一项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海南省教育厅项目、两项海南大学校级科研课题。 Email:。
这个专业是其部的主要专业,大学对其的重视程度很大,其他类的相比之下略逊与它,如果不是对其他专业特别感兴趣的话,那么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发展趋势、国家重视度都是很高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