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三国 Tuesday 2019.1.22 三国鼎立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代。 三国时期的政治,风云变幻,气象万千; 三国时期的军事,金戈铁马,气势壮阔; 三国时期的经济,变革重大,承先启后; 三国时期的外交,纵横捭阖,奇峰迭出; 三国时期的人物,英雄辈出,业绩昭著。 特别是三国人物、三国故事,自宋元以来由于平话、戏剧、小说的传播,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常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老版电视剧《三国演义》宣传海报 “三个臭皮匠,凑个诸葛亮”、“说曹操,曹操到”,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熟语,可见三国故事影响之深。 由于三国鼎立,“ 人谋 ”规划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三国时期人物的复杂关系,他们的智慧谋略,给人们留下了很多的历史经验与教训,从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受到很多启发。这就是三国故事历久不衰,人们津津乐道的原因。 《三国演义》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图 人们熟知三国历史,大多来自《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一部演史小说,演史情节多有虚构,但它又不同于时下的一些戏说电视剧,任情所为。 《三国演义》对历史的演说还是比较严肃的,它的虚构多为夸张,或张冠李戴,移甲作乙;或遥情想象,补充细节,很有分寸。 如何看待《三国演义》中的虚构,以及正说历史的关系呢?下面且听作者张大可来辩一辩。 ▼ 三国鼎立的形成,是一部金戈铁马、异彩纷呈的历史活剧。曹操、刘备、孙权三位创业之主,以及三方的谋臣武将,个个超群绝伦,他们在暴风骤雨般的激烈斗争中展示人生抱负,不失时机地建功立名,创造了一个时代…… 探索“正史” 《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演义》,为了顺口,流传中去了一个“志”字。 《三国演义》是一部成功的演史小说。演史小说,目的是普及历史,要人们记住历史,敬畏历史,给人以借鉴,宣扬某种精神。 演史小说的前身,多是宋元平话。宋代积贫积弱,外患严重,统治者醉生梦死。有识之士,以平话戏曲宣传历史知识,唤醒民众,居安思危。 只有真实的历史,才能有借鉴的实际意义。但为了人物形象的生动完整,往往有细节的虚构,并集中在几个人物身上,以突出作者所要宣扬的精神。 老版《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 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关羽是忠义的化身,曹操是权奸的化身,这几个人物虚构较多。清代史学家章学诚说《三国演义》七实三虚,现在有人做了文本对照的计量分析,有63% 言之有据。 《三国演义》半文半白,许多段落在《三国志》中可以找到。诸葛亮等几个人物的细节虚构,占了《三国演义》虚构的一多半。如果进一步做分层次的计量分析,那《三国演义》就不是七实三虚,而是八实二虚,即80% 以上的描写有史实根据。可以说细节虚,主线实;枝叶虚,主干实。 因此,我们要极力避免两种偏向。 一是研究《三国演义》,不能不重视历史,要研究历史,对照历史。 如果不懂历史,又不肯下功夫,往往以“虚构”二字涵盖一切,可以说带有这种偏向的研究,就是在“虚构”中研究,所做的艺术分析,也自然是“虚构”的分析,使读者不得要领。 反过来,另一种偏向,研究历史,正说历史,也不能不研究《三国演义》的艺术虚构,否则会把《三国演义》看成戏说历史。 正说三国历史,就要处处批《三国演义》,同样是一个大错误。 考究“虚构” 对于《三国演义》中历史人物情节的虚构,还需要做进一步分析。 以诸葛亮为例,他的出场是刘备三请诸葛亮。 《三国志》记载只有“凡三往,乃见”五个字,而《三国演义》竟用重笔描写,在第三十七回和三十八回两个回目中,从年底到来年的阳春三月,“凡三往”,洋洋洒洒五六千字,许多情节都为虚构。 特别是刘备最后见诸葛亮,不仅“斋戒三日,熏沐更衣”而往,而且到了草堂,见诸葛亮仰卧于草堂几席之上,于是“拱立阶下,半晌,先生未醒”,刘备立等达数小时之久。这一细节描写,既表现了刘备礼贤之诚,又烘托了诸葛亮的不凡,真是一箭双雕,生动地再现了君臣相遇,鱼水情深的场景。 《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 实际生活似乎不大可能如此,但这一改天换地的君臣相遇,如此这般才能见其不同凡响,使人深信不疑。 由于“凡三往,乃见”这一大前提史实是真实的,其中的细节描写不过是遥情想象,这等虚构,不是子虚,而恰恰是补充了史实,因此,它不是虚构,而是艺术真实,补充了被史料省略了的实际上理应发生的事实,只是略显夸张而已。 再如诸葛亮舌战群儒,也是遥情想象。诸葛亮过江谈判,说服孙权抗曹,帮助刘备夺荆州,孙、刘双边平等同盟,这是何等大事,何等艰难的谈判!舌战群儒,既刻画了诸葛亮,同时也是补充了在实际谈判中讨价还价的历史真实。 再如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的故事,大前提真实,细节虚构,这些地方就不能以文字的计量统计来判定真实。其他如神借东风、三气周瑜、抢占彝陵、智算华容道等为小说家的增饰,用以烘托诸葛亮的多智,这些地方是枝叶虚,主干实。 “史笔”与“文笔” 罗贯中画像 《三国演义》第九十二回写赵云七十岁,能连斩五将的战斗场面,纯属子虚,但在总体结构上,仍属枝叶,不是主干。这等虚构,只是热闹,也给赵云一个回光返照。这一回写的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先胜后败,而赵云是全军而返。这里写赵云还是为了衬托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夸张先前的实有胜利用以冲淡失败的阴影。这些地方的虚构,是完全的小说情节,但罗贯中仍然要捕捉一些史影。 小说家创作,因文生事,即按情节发展编造故事;历史学家创作,以文运事,即用文学之笔写实有之事,二者完全是两回事。但在操作中却有交叉,以及难点、盲点,掌握分寸就是大手笔。 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兼有史笔与文笔之长,章学诚七实三虚的直感,可为定评。罗贯中以讲史为主,以警世为用,所以读《三国演义》,不带几分历史眼光,以戏说观之,则不得要领。同理,正说三国,如果以《三国演义》为靶子,以戏说眼光看演义,同样犯错误。 《三国十二帝》 基于上述构想,近期有本新书已经上市,叫做 《三国十二帝》 ,这本书着重不是三国演进的历史过程,而是三国鼎立是如何形成的,曹、孙、刘三家何以在群雄角逐中脱颖而出,由弱变强,取得胜利。因此,作为三国人物,当以三方创业之主为中心内容。 这本书的作者张大可,之前著有《三国史研究》、《三国史》、《三国人物新传》等经典好书,尤其是1988 年在甘肃人民出版社初版的《三国史研究》,评述了三国时期的一些重大史事与人物,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现在这本《三国十二帝》不仅能让读者了解有意思的三国史实与三国人物,更在许多层面,用历史人物们形形色色的人生故事,去接近我们的现实生活,告知我们其中的人生哲理。这才是真正做到了:善读历史,感悟人生。 《三国十二帝》 ◆ 基于史实,介绍曹操、刘备、孙权等十二帝的成长历程。◆三国史研究专家作者从历史角度专业点评那段是是非非的历史!◆作者从专业角度描写三国鼎立形成的历史。◆曹操、刘备、孙权均人中豪杰,正因为有了这三人,才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从而衍生出一系列的帝王,直至最终被西晋取代。 ▼ 三国鼎立的形成,是一部金戈铁马、异彩纷呈的历史活剧。曹操、刘备、孙权三位创业之主,以及三方的谋臣武将,个个超群绝伦,他们在暴风骤雨般的激烈斗争中展示人生抱负,不失时机地建功立名,创造了一个时代。曹操、刘备、孙权都有实现一统天下的壮志,但又全都是失败的英雄,三分归一成就了司马氏。话说三国,到了结局不免是一曲挽歌。《三国演义》电视剧主题歌说得妙极了,正可以借来作为本文的结束语。歌曰: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本文摘选于张大可《三国十二帝》序言部分- * 今日话题 * 在三国时期,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为什么? 本文留言区告诉我们 ❤ 推荐阅读 《三国十二帝》 内容简介: 三国时期,群雄纷争,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因此,也出现了十二帝,但这些皇帝结局都不同,曹操、刘备、孙权堪称帝中佼佼者,但也有刘禅等一类的无能之辈,本书详细地描写了这些皇帝的在位状态及其最终的结局,这在写三国史的书稿中,并不多见。对人们了解三国的历史有参考作用。并且该书也不是讲说三国演进的过程,而是三国鼎立是如何形成的。三国鼎立的形成,是一部金戈铁马、精彩纷呈的历史活剧。曹操、刘备、孙权三位创业之主,以及三方的谋臣武将,各个超群绝伦,他们在暴风骤雨版的激烈斗争中展示人生抱负,不失时机地建功立名,创造了一个时代。曹操、刘备、孙权都有实现统一天下之志,当又全都是失败的英雄,三分成就了司马氏。 作者简介: 张大可,1949年生,重庆市人。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先后任兰州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系教授,现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学院教授,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史记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从事中国历史文献和秦汉三国史研究,在这两个学术领域发表论文100余篇,已出版学术论著《史记研究》《史记论赞辑释》《三国新注》《司马迁评传》《三国研究》《三国》断代史等。主编高校教材《中国历史文选》《中国历史文献学》等。有六部专著或省市级哲社优秀图书奖。 -END-
其实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言文,那属于古典白话,也就是半白话半文言。而且现在出版的这类书籍都有注释,参照注释,不难理解的。
《三国演义》研究方面——刘世德, 刘世德1932年12月生。1955年9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同年,分配至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至今。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以古代小说和戏曲研究为主。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社会职务有:中国古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三国演义学会会长;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中国水浒学会副会长;中国戏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古代戏曲学会常务理事;《文学遗产》编委,《红楼梦学刊》编委。 《红楼梦》研究方面——周汝昌 周汝昌,本字禹言,号敏庵,后改字玉言。1918年3月生于天津咸水沽镇。我国著名红学家,曾就学于北京燕京大学西语系本科、中文系研究院。他是继胡适等诸先生之后,新中国研究《红楼梦》的第一人,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先后任燕京大学西语系教员、华西大学与四川大学外文系讲师、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部编辑、是第五——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和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韵文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中国大观园文化协会顾问,中国曹雪芹学会荣誉会长。1991年开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邓肖达曾称其为|“中国最伟大的红学家。” 《牡丹亭》研究方面——徐方朔 徐朔方(1923—2007),原名徐步奎。浙江东阳人。194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师范学院英文系,后来靠着精深的外语水平,透彻研究了西方戏剧,又专心研究明清戏曲,成为学贯中西的大家。 历任浙江温州中学、浙江温州师范学院教师,浙江师范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客座教授。兼任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教育部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等。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并任浙江分会顾问。曾任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届浙江省人大常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文学科评议组成员。荣获首届中国戏剧理论优秀著作奖,全国优秀古籍图书一等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突出贡献奖等国家、省部级学术奖励30余项。在元明清文学尤其是在戏曲小说研究领域卓有建树,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上面所说的这几位可都是学界公认的老专家了。
有啊,大把啦,最好是连环画的,容易明白!!!
“意念先行”——《三国演义》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三国演义》中特征化性格的人物给历代读者都留下了深刻而鲜明的印象;但是,本文想探讨的是:这种艺术表现手法的思想根据和具体运用,以及我们应该怎样加以批判和借鉴。第一节 “意念先行”的历史限制和思想依据《三国演义》是一个世代累积型的历史小说,其中蕴藏着自三国故事出现以来的民间叙事特征,这一点已被诸多学者认可。苏轼《志林》载:“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这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说书艺术,而且已显现了“尊刘贬曹”的倾向。再加上宋元以来异族乱华,战乱频仍,“人心思汉”,“明君贤臣”成了人民心目中急切的期待和追求。所以特殊的历史背景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使其要契合大众的心理,要满足大众的善良愿望和美好理想。同时,我们应该把《三国演义》放到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发展进程中来考虑。整体来看,人物的塑造经历了一个由特征化到性格化转变的过程,《三国演义》处在长篇小说的开端,它不可能一下子就在人物塑造的艺术手法上很成熟,必然带有史诗中英雄人物的特点,即“高贵的单纯”。之后的《金瓶梅》表现了这种转变,《儒林外史》基本上实现了它,《红楼梦》则在更多的方面作了卓有成效的转变。更为重要的是,在封建社会里,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意识从政治上思想上严重地束缚着人的个性,往往以道德品质来定位,所以个性就无法大放异彩。在哲学上流行唯理主义,孔子就是以“礼”来统摄其整个政治理想的。罗贯中是大儒,他的思想指导方针是非常明确的,即儒家的政治理想“仁政”,君主要“仁”,臣下要“忠”。所以,这决定了他的创作必然是以反映抽象的“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为核心的。基于上述原因,我们知道了罗贯中的创作是“先入为主”式的,因而也就很自然地看到了作品中一个个的“脸谱”:单纯而明确。第二节 “意念先行”导致人物的特征化与品性化作者是按自己的理想来建构人物的,或褒或贬,都体现了人物的主要特征,给人的印象非常强烈。关于这一点,前人已有较多深刻论述。可是,我觉得,毛宗岗父子所谓的“三绝”基本上是一种“政治品质”或“道德品质”,而且似乎还可以加上一绝,即刘备的“仁绝”。这相当突出地显示了人物独特的品性,他们可视为“抽象观念”的具体化和形象化。下面本文就“四绝”略作分析。“奸绝”曹操。“奸诈”是其本质属性,作者为了尽现其特性,多角度、多层次地反复渲染。一出场,就写他诈“中风”以诬叔父,给人一种“从小看大”的思维引导。之后,写他梦中杀人,又误杀吕伯奢一家,多疑中透出狡诈。后面写其杀粮官以欺全军,也是以凶残凸显奸诈。作品中也不断地直接写到他的奸诈,如不杀陈琳而爱其才,不追关羽以全其志,得部下通敌文书却焚而不究,马犯麦田而割发代首等等。虽然从客观上可以看出曹操卓越的政治远见和博大胸襟,而事实上,刘备的“自领益州牧”而称帝与他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本质上也是一样的,区别仅在于姓氏不同而已。但不可否认的是,作者的确是把他与刘备作为对立面来写的。作品中有文字为证:“今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耳。”“仁绝”刘备。“仁”是对君主的政治道德要求。一开始,就写其“与乡里小儿戏于树下”的非常言行。而且,刘备从桃园结义起,就抱着“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理想。一生“仁德及人”,所到之处,“与民秋毫无犯”,百姓“丰足”,所以“远得民心,近得民望”,受到人们的普遍爱戴。后来曹操大举南下,竟有十数万百姓随同刘备赴难,虽然情势万分紧急,他亦不肯暂弃百姓。他爱民,也爱才,待士以诚信宽厚,肝胆相照,故诸葛亮与五虎将等一代英豪,都能终生相随,君臣间的关系“犹鱼之有水也”。可见作者是把他作为“仁政爱民”的理想皇帝来写的。不过,如果我们去查看陈寿的《三国志》,就会发现历史上的刘备其实也是好色贪财的,只是在这里,毛宗岗父子对他的道德进行了彻底的净化和升华,以至于极端到像鲁迅所说的“欲显刘备之长厚而近伪”。“智绝”孔明。“智慧”是臣子必须具备的,只有这样才可以在“伴君如伴虎”的日子里保全自己,才能做稳和做好奴隶,当然我们不能这么看待诸葛亮。《三国志.诸葛亮传》里说:“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小说却一反其说,不仅写其经邦治国的政治才干,而且更是把他的谋略胜算写得出神入化,这无疑寄托着历代读者和作者自己的理想。同时,他的前后《出师表》渗透着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壮精神,闪现着动人的个性风采。白居易曾深有感喟“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但从整体上看,罗贯中在小说中既不写“危急存亡之秋”的形势特点,也不写对政局战局的悲观情绪,只一味地写其神机妙算,如草船借箭,借东风,空城计,七擒孟获等,以便保持其“智绝”的光环。而且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写其“智”是服从于“忠”的,是服从于“鞠躬尽瘁”的,甚至近似于“愚忠”。这就提醒我们,作者是在塑造一个为了“圣主”的礼贤下士而奉献出全部生命的贤臣典型。“义绝”关羽。“忠义”两难全,这一点关羽也不例外,不过他能把“义”做的如此“绝”,实在千古之下,罕有其匹。所以作者对他的歌颂也特别着力,甚至大胆对历史细节进行移花接木、偷梁换柱的处理。《三国志》中记载杀文丑的本是刘备,罗贯中却把它转嫁给了关羽。同样地,“古城会斩蔡阳”的本也是刘备,但在罗贯中的笔下,却成了关羽用以“释兄弟之嫌”的精彩展示。即使是最经典的、历来为人所传颂的“单刀会”也是改头换面而来的,历史上是鲁肃去赴关云长的宴会,在小说中却成了最能表现关羽胆识的不朽情节。“华容道上放曹操”更加丰富了关羽的“义”,也更有人情味,虽然对蜀汉不忠,却在一个更深的层次上加深了对其“义”的刻画,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尊称他为“义绝”。从上面的具体阐述可以看出,作者就是有意这么塑造人物的,趋于“意象化”,而且我们把这些人物的特征化性格归结为“品性”似乎更为恰当。第三节 “意念先行”的缺陷、效果及影响由于作者创作思想的局限性,我们在作品中看不到鲜活的个人,看到的只是作者头脑中的思想的图解。因而,文本中缺乏深入细致的心理剖析,人物的思想行为也几乎不受环境的制约,语言动作常常是程式化的。这样一来,人物就处于古典式的静穆状态,几乎不发生什么变化。从时间上考察,曹操的奸诈从幼年直到六十六岁死去,几乎没变。人生的沧海桑田,政治的险恶风波,战场的出生入死,似乎无法动摇其本性。可见作者多么着力于刻画这个“反面人物”。诸葛亮的智慧同样稳定不变,“三分天下的隆中决策”是其一生智慧的光辉结晶,后来的一系列军事行动则是这一英明决策的具体演绎,并且写战争也不服务于对其个性的展现和挖掘,反而用一种概括性的、综合性的写法,这充分表明了作者是在借这样一个人物来对我国古代历史上各种斗争经验和智慧进行空前的大总结。当然人物也有一些发展变化,却又不是性格的内部不平衡导致的。例如,曹操自从被“衣带密诏”斥责讨伐后,就成了一个彻底的奸臣国贼。这是由于他的行为发生了重要变化,触犯了正统的封建伦理而引起的。另外人物品质的突然变化也让人不可理解。曹操在汉末群雄中是以知人善任著称的,当益州别驾张松身怀西川地理图本想献给曹操时,哪里料到“曹操见张松人物猥琐,五分不喜。又闻言语冲撞,遂乃拂袖而起”。以曹操的政治胸怀会这样吗?而且人物感情的变化有时竟是以伦理道德作为轴心的,卧龙吊丧,先大笑,后哀恸不已,经庞统说破后,“遂相欢乐”。上面所述的细节,都使人物显得不太可信,而且我们还可以看到人物性格的发展怎样地受制于作者的主观决断。作者往往不是让我们透过现象去把握本质,而是以现象直接解释本质,可谓事事见本质。关羽对张辽的“三罪、三便”回应以“三约”,实际上是作者从理性观念和道德观念上对客观形势和关羽处境的特殊性作的解说,这样就顺理成章地规定了关羽此后的一系列活动,而不是任凭人物按照其性格的内在逻辑自由地发展。同时,作者还用理性观念对感情的流露做出明晰的鉴定,甚至随时加以说服。“孔明挥泪斩马谡”,哭了三次,但每一滴眼泪都被及时地说明是从理性观念和法典中流出来的。诸葛亮忠于西蜀,诸葛瑾仕于东吴,因此他们两兄弟相处数十年间,从来不肯让手足之情稍稍逾越君臣大义的范围,甚至有时候双方还利用兄弟关系来布置机关,算机对方。就连家庭、婚姻、亲属等日常生活的领域也难得见其真情的“灵光一现”,可见人物多么缺乏内在的生命张力。当然,我们可以把这种缺陷看成是一种“经验的省略”。因为在前面提到,这些人物都是印合着广大群众的心理需要的,似乎只须展现人物的行动,人们就能猜测出其心理过程。可是我们前面还提到,作者创作的年代还是长篇小说的初期,他不可能有这种现代意义上的自觉的创作理念。然而,正如《荷马史诗》中的阿卡琉斯、赫克托耳光芒四射一样,《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关羽等也是我国文学中光辉的艺术典范。尽管两者在人物塑造上有比较大的差异,其效果却是基本一致的。这一点,只要看过作品、了解文学史的人都会毫不犹豫地承认,所以就不再赘述。既然效果如此好,自然也应该关注其影响,对此还是要辩证地对待的。一方面,我们要明白它的历史性,不能固守于一隅,太过于夸大这种创作方法。要避免出现像十七年文学中令人啼笑皆非的“高大全”僵硬形象。要学会分析鉴赏,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继续探讨古代长篇小说中人物塑造的具体演变。另一方面,我们要从中吸取有用的创作经验和技巧,比如一针见血地刻画出人物的特征,运用生动的细节和传奇的故事来突现人物的性格特征等。这实际上已经在《红楼梦》中得到了几乎完美的体现。
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也称《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作者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贯中是他的字,山西太原人(还有庐陵、东原、钱塘等多种说法)。他生于元代,死于明初,大约生活在公元1330~1400年间,他生平不见史传,据某些片断的材料说,他性格孤介,“与人寡合”,因“遭时多故”,东奔西走,“不知其所终”。他还是一个“有志图王者”,曾充当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士诚的幕客。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据说小说创作有数十种,曾写过十七史演义。现存署名罗贯中的通俗小说,除《三国演义》外,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他还写过杂剧和乐府隐语,现存的杂剧作品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三国演义》以东汉末年及魏、蜀、吴三国历史为题材。作者在民间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的基础上,运用了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结合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写成了《三国志通俗演义》。这部书版本很多,现存的最早刊本是明嘉靖本。全书24卷,240则,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它集中了宋元讲史话本和戏曲中的精彩部分,将元代的《全相三国志平话》全部加以改写(删去了荒诞的故事,增加了史实,扩充了篇幅),成为一部长篇巨著。此后,新刊本大量出现,但它们都只是在嘉靖本的基础上,作了一些增删、整理的工作,没有大的改变。最流行的本子,是清初毛纶、毛宗岗父子增删、评点过的120回《三国演义》。书约成于康熙初年,比嘉靖本更加紧凑完整。现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版本,即根据这个本子重印,删去了评点。 《三国演义》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写起,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全国统一为止,前后共97年。它描述了三国时期纷繁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它的主要思想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三国之间军事、政治、外交事件的描述,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各种斗争的经验和智慧。这些可供我们借鉴。孔明身上就集中反映了各种斗争的经验、智慧和才能。2.揭示了当时矛盾重重、动乱不安的局面。这能帮助我们认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封建统治阶级的反动本性。3.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动乱年代里人民群众的苦难生活与和平统一的愿望。小说描叙了封建军阀屠杀人民,劫掠百姓,以致田园荒芜,生产凋敝,白骨如山,饿莩遍野的历史事实。作者对坚持分裂割据的军阀进行了鞭挞和嘲讽;对于曹操,虽不赞成由他来统一天下,但在写他同北方军阀进行斗争时,却如实地描述了他的雄才大略;作者本来寄希望于蜀汉,把刘备、孔明作为仁君、贤相的典型来塑造,希望他们君臣际会,作出一番功业,统一中国,使百姓安居乐业。这种反对分裂、主张统一的思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进步意义。4.“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十分鲜明。尊曹或尊刘,是历史家长期的争论,这不过是封建正统观念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不同表现。《三国演义》“尊刘贬曹”的倾向,既继承了晚唐以来三国故事,直到《平话》一贯“尊刘”的文学传统,又继承了东晋习凿齿和南宋朱熹“尊刘”的史学传统,表现了为东晋、南宋偏安的汉族王朝争正统,反对入侵的外族统治的思想倾向,反映了元明之际汉族人民的民族意识。此外,《三国演义》还大力宣扬了刘、关、张的“义气”。所谓义气,内容十分复杂,既渗透了封建统治阶级的道德观念,也包含着当时人民的道德理想。有的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和鼓舞人民的力量,如人民用义气互相团结,互相救援。但是由于义气不是从阶级观点出发,而往往是从个人恩怨出发的,所以常常被封建统治阶级所利用。 《三国演义》虽以历史为题材,但它毕竟不是史书而是文学作品。因为它经过了艺术加工,有不少虚构。《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1.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全书写了四百多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各类人物各有共性;同类人物各有个性。作者描写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个方面,加以夸张,并用对比、衬托的方法,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这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条基本原则。小说中运用这一原则的最好说明,就是向来人们所谓的“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机智过人。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把人物放在惊心动魄的军事、政治斗争中,放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塑造。对于主要人物,往往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语言表现其复杂的性格。2.它长于描述战争。全书共写大小战争四十多次,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其中尤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最为出色。对于决定三国兴亡的几次关键性的大战役,作者总是着力描写,并以人物为中心,写出战争的各个方面,如双方的战略战术、力量对比、地位转化等等,写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既写出了战争的激烈、紧张、惊险,而又不显得凄惨,一般具有昂扬的格调,有的还表现得从容不迫,动中有静,有张有弛。3.它的结构,既宏伟壮阔而又严密精巧。时间长达百年,人物多至数百,事件错综,头绪纷繁。而描述既要符合基本事实,又要注意艺术情节的连贯。因此,在结构的安排上是有很大困难的。可是作者却能写得井井有条,脉络分明,各回能独立成篇,全书又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这主要得力于作者构思的宏伟而严密。他以蜀汉为中心,以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线,来组织全书的故事情节,既写得曲折多变,而又前后连贯;既有主有从,而又主从密切配合。4.语言精练畅达,明白如话。今天看来,这种语言似乎半文不白,但在当时它却近于白话;用这种语言来写长篇小说,是一种创举,和过去某些小说粗糙芜杂的语言相比,是一个明显的进步。《三国演义》在艺术上的最大缺点,一是人物性格固定化,缺少发展变化。这可能是受了民间传说人物定型化的影响和历史材料的局限。二是想像、夸张有时不合情理。鲁迅先生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批评是很中肯的。 《三国演义》问世以来,影响深远。它是广大人民认识三国时代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军事、政治斗争和整个社会面貌的教科书;它曾为后世农民革命的战略策略提供了借鉴;几百年来它为民族戏曲提供了大量题材;为后世文学提供了一种反映复杂历史生活的体裁。 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也称《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作者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贯中是他的字,山西太原人(还有庐陵、东原、钱塘等多种说法)。他生于元代,死于明初,大约生活在公元1330~1400年间,他生平不见史传,据某些片断的材料说,他性格孤介,“与人寡合”,因“遭时多故”,东奔西走,“不知其所终”。他还是一个“有志图王者”,曾充当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士诚的幕客。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据说小说创作有数十种,曾写过十七史演义。现存署名罗贯中的通俗小说,除《三国演义》外,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他还写过杂剧和乐府隐语,现存的杂剧作品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
[1]蒋正冶: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三国演义》主题研究述评2007(1)[2]郑铁生:《三国演义艺术欣赏》[3]陈 辽:智谋精粹古为今用--读《“三国”智谋精粹》1993(4)[4]边 勋:论《三国演义》中智谋描写的历史影响和社会价值[5]郭百秋:《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我向你介绍《三国演义》同学们,你们学了草船借箭这篇课文,一定又对《三国演义》这本书多了一份了解了吧,很想把整本书都看完吧,我建议你看完这本书,这本书非常非常的好看。在这里,我先向你介绍一下这本书吧。《三国演义》这本书是我国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这部小说写得是三国时期魏、蜀、吴的故事,书中塑造的曹操、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等人物形象,家喻户晓。书中有很多很多吸引人的故事,如“桃源结义”“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空城计”等。这部书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是“孔明借东风”。里面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诸葛亮草船借箭归来,周瑜十分佩服,他和诸葛亮协议谋划攻打曹营。周瑜先让黄盖“苦肉计”得曹操的信任,庞统又用“连环计”,使曹操把他的大船用铁索链连起在了一起。周瑜着急而病,诸葛亮知道了周瑜的担心之处,是万事都俱备了,只是欠东风来扇火和给传加速。诸葛亮凭借自己的天文知识,预计三天后有东南风,而且越刮越大。周瑜安排黄盖去诈降,暗地为黄盖准备了二十条容易起火,当黄盖的二十条船接近了曹军的船是,黄盖命令二十条船点燃。当曹操发现有诈时,已经来不及了,火船如箭,借着风势冲进曹军水寨。曹军的大船被铁锁链连着,无法移动,曹操在陆上的营地也被大火包围,曹操大败。我喜欢这个故事的原因是: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智永远比武有用。曹操的几十万兵,高大威猛,却被区区一个诸葛亮打败,还被烧得像烤鸭一样。在《三国演义》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诸葛亮,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神机妙算,用兵能以小胜多,真是一个智多星。我最讨厌的事周瑜,他嫉研妒能,想要杀掉比他聪明的人,我不喜欢这样的人,这样的人是不会有好结果的。这本书里面还有更多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物,如忠厚首信的鲁肃,讲义气的关羽,非常粗暴野蛮的董卓,深得人心的刘备等,真的是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在我成长的岁月里,诸葛亮、刘备、关羽、赵云、曹操等曾经陪伴我度过许多快乐的时光。如果能找来《三国演义》原著读一读,书里那些精彩的故事一定会让你着迷,那朴塑迷离的战争世界一定会烫你流连忘返。
东汉灵帝时,十常侍专权,朝政腐败,张角发动黄巾起义。刘备与关羽、张飞桃园结义,参与镇压黄巾军。 灵帝死,大将军何进扶立少帝,诏外兵入京,诛杀宦官。宦官杀死何进,袁绍等尽灭宦官。董卓趁机拥兵入京,废少帝,立献帝,把持朝政。曹操谋刺董卓不成,逃到陈留,发矫诏联合诸侯共讨董卓。关、张加人联军,关羽温酒斩华雄,三人又合力击败董卓骁将吕布,董卓逼献帝迁都长安,火焚洛阳,曹操率兵追击,中伏兵败,诸侯各怀异心,联军随之分散,彼此攻伐。 董卓在长安愈益骄横暴虐,司徒王允巧设连环计,先将府中歌女貂蝉许嫁吕布,后又献与董卓,离间二人。吕布与王允合谋杀死董卓,但被董卓余党李傕、郭汜等击败;王允被杀,李、郭执掌大权。 曹操击破青州黄巾军,占据兖州,招贤纳士,势力大增。因徐州刺史陶谦部下杀死曹操之父曹嵩,曹操兴兵攻打徐州。刘备救援陶谦,陶谦欲以徐州相让,刘备力辞,陶谦死。刘备方领徐州牧。 吕布谋夺兖州,被曹操打败,到徐州投奔刘备,屯驻小沛。 李傕、郭汜自相残杀,李傕劫持献帝,郭汜劫持百官,于是,长安城中大乱。杨奉、董承护驾还东都,遭到李、郭追杀,死伤惨重,好不容易回到洛阳,又逢灾荒,处境极为狼狈。 曹操采纳荀彧之谋,率军迎奉献帝,移驾许都,自封为大将军,朝廷大权从此归其掌握。 曹操用“驱虎吞狼”之计。诏命刘备讨袁术,吕布趁机袭夺徐州。袁术约吕布夹攻刘备,吕布因袁术失信,请刘备还屯小沛。 孙策欲继其父孙坚之业,乃以孙坚所得的传国玉玺为质,向袁术借兵回江东,先后打败刘摇、严白虎、王朗等,夺取丹阳、吴郡、会稽等郡,称霸江东。 袁术遣大将纪灵攻刘备,吕布辕门射戟,劝双方罢兵。后因张飞抢夺吕布所买马匹,吕布围攻小沛。刘备投奔曹操,被举为豫州牧。 袁术在淮南称帝,分兵六路进攻徐州。吕布用陈登之谋,击败袁军;刘备亦派关羽截击。曹操会合孙策、刘备、吕布,大破袁术,攻占寿春。不久,曹操约刘备同攻吕布,吕布刚愎无谋,终被擒杀。 曹操班师,带刘备见献帝。献帝认刘备为皇叔,拜左将军,封宜城亭侯,献帝因曹操擅作威福,密赐衣带诏与国舅董承。董承暗结王子服、马腾、刘备等,谋诛曹操。刘备恐曹操疑忌,每日种菜消遣。一曹操同刘备煮酒论英雄,欲加试探。刘备假作畏惧雷声,使曹操对其放松戒备。刘备趁机以截击袁术为名,率兵离开许都,重新占据徐州。 董承与太医吉平合谋,欲毒杀曹操;因家奴告密,董承等皆遭满门抄斩,曹操亲征徐州,刘备大败。匹马投奔袁绍。关羽被困,约三事而暂归曹操,连斩袁绍大将颜良、文丑。后因得知刘备在袁绍处,便挂印封金;保护二嫂,过五关,斩六将,终于与刘备、张飞重聚于古城。 孙策遇刺,伤重而死。其弟孙权继位,由张昭、周瑜辅佐。周瑜举荐鲁肃,鲁肃为孙权定鼎足江东之计,孙权自此威震江东。 袁绍亲率大军进攻曹操,曹操领兵在官渡相拒。谋士许攸建议袁绍袭击许昌,被斥,便投奔曹操。曹操用许攸之谋,夜袭鸟巢,大败袁绍。后又逐步消灭其残余势力,基本统一北方。 刘备被曹操打败,到荆州依附刘表。屯驻新野。徐庶来投,刘备用为军师,击败曹仁,夺取樊城。曹操囚禁徐母,伪造家书召唤徐庶,徐庶被迫辞别刘备,临行举荐诸葛亮。刘备先已从司马徽处知卧龙之名,于是三顾茅庐。礼聘诸葛亮。诸葛亮提出跨有荆、益二州,以与曹操、孙权成鼎足三立之势的战略方针,刘备苦请其出山辅佐。 曹操率大军南征,刘表病死,其妻蔡氏以次子刘琼嗣位,投降曹操。刘备携民出走江陵,在当阳被曹军赶上,军民大乱。赵云单骑救出阿斗,张飞在长坂桥吓退曹军,刘备收拾残兵退至江夏。适逢孙权遣鲁肃来探虚实,诸葛亮即随鲁肃前往江东,欲结孙权共拒曹操。 孙权接曹操檄文;犹豫不决。诸葛亮去战群儒,智激孙权,加之周瑜陈说利害,孙权遂决计抗曹,以周瑜为大都督。周瑜趁蒋干来为曹操作说客之机,巧布疑阵,诱其盗走伪造的书信,使曹操误杀水军都督蔡瑁、张允。诸葛亮草船借箭,周瑜自叹弗如,与之定计火攻破曹,并先后使黄盖行苦肉计,庞统献连环计,曹操骄傲轻敌,黄盖上船诈降,接近曹军水寨时一齐举火。东吴各路兵马四下接应,曹军惨败。曹操带领残兵奔逃,连遭截击,在华容道又被关羽挡住去路。曹操乞哀,关羽不忍,放其逃走。 赤壁之战以后,孙、刘两家争夺荆州,周瑜屡次用计,诸葛亮三气周瑜,周瑜箭疮崩裂而亡。 曹操疑忌马腾,召其入京。马腾欲趁机杀曹操,谋泄被杀。其子马超闻讯,与韩遂起兵报仇,屡胜曹兵。曹操用反间计;使马超、韩遂自相火并,借机打败马超。 汉中张鲁欲取西川,益州牧刘璋派张松说曹操取汉中。张松因受曹操侮慢。转道往见刘备,奉献西川地图,劝刘备取之。 刘璋听取张松建议,请刘备相助。刘备与庞统率军入川,刘璋亲到涪城迎接。刘备屯驻葭萌关,广收民心。后因向刘璋索取兵、粮,刘璋疑虑,稍作敷衍。刘备大怒,夺取涪城,进兵稚城。因庞统在落凤坡中箭身亡,诸葛亮留关羽镇守荆州,与张飞分兵入蜀增援。一路望风归顺,进占绵竹。刘璋向张鲁借兵,张鲁遣马超攻葭萌关。张飞大战马超,诸葛亮用计,马超归顺,并进逼成都,刘璋出降,刘备自领益州牧。 孙权得知刘备占据益州,遣诸葛瑾索还荆州,刘备答应先请关羽,欲逼其归还荆州,关羽单刀赴会,挟制鲁肃,遂得安全返回。 曹操兵伐汉中,张鲁兵败归降。刘备恐其来攻西川,交割江夏等三郡给东吴,请孙权起兵袭合肥,牵制曹操。孙权与曹操大将张辽交战。大败于道遥津。曹操亲率大军救合肥。孙权部将甘宁率百骑夜袭曹营,不折一人一骑。双方相待月余,孙权求和,曹操班师而回,不久又封为魏王,立子曹丕为世子。 曹操命曹洪助夏候渊、张郃守东川,张郃接连被张飞、黄忠打败,丢失天荡山。法正劝刘备乘势夺取汉中,刘备从之,与诸葛亮亲自出兵。曹操闻报,亦率大军亲征,屯兵南郑,命夏侯渊进兵。黄忠用法正之谋,以逸待劳,阵斩夏侯洲。曹操前来报仇,接连战败,身受箭伤。军心动摇。便放弃汉中,于是,刘备进位汉中王,以诸葛亮为军师,封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为五虎大将。 关羽领兵取襄阳,围樊城。曹操令大将于禁为征南将军,庞德为先锋,率领七军救援樊城。庞德抬棺与关羽决战。箭射关羽左臂。时值连日大雨,关羽水淹七军,于禁投降,庞德被俘,不屈而死。曹操闻讯大惊,欲迁都以避关羽,司马懿建议使孙权袭击关羽后方。孙权用吕蒙、陆逊之计,卑辞麻痹关羽,趁其防备松懈时袭取荆州。关羽败走麦城,突围时被俘,不屈而死。 曹操病死。其子曹丕继位,不到一年,即逼汉献帝禅让,改国号为魏。刘备受群臣之请,亦自称帝以继汉统,任诸葛亮为丞相。 刘备欲为关羽报仇,不顾群臣苦谏,兴兵伐吴。张飞鞭挞部下末将范疆、张达,二人刺死张飞投吴。刘备得知,愈加憎恨,连胜吴军。孙权遣使求和,刘备不许,孙权拜陆逊为大都督,陆逊坚守不战,待蜀军兵疲意沮,火烧连营,大获全胜。刘备败走白帝城,感伤懊悔而病,临终前托孤于诸葛亮。 魏主曹丕闻刘备亡,发动五路大军攻蜀,诸葛亮不动声色,暗中遣将设计阻其四路兵马,又遣邓芝出使东吴,恢复蜀、吴联盟。 蛮王孟获犯境。诸葛亮率军南征,采纳马谡“攻心为上”的建议,七擒孟获。孟获心服,蜀汉后方得以安定。 魏主曹丕死,其子曹睿即位。诸葛亮上《出师表》,开始北伐,大败魏国驸马夏侯茂,智取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收服姜维,又打败魏国大将军曹真。魏以司马懿领兵拒蜀。司马懿消灭孟达后,直取街亭,欲断蜀兵咽喉之路。诸葛亮命马谡守街亭,马谡违令于山上扎寨,被魏军围困,丢失街亭。诸葛亮急忙部署撤兵,并亲到西城监运粮草。司马懿突率十五万大军来到城下。诸葛亮以空城计吓退魏兵,连夜退回汉中,挥泪斩马谡,并上表自贬三等。 吴将陆逊大破魏军于石亭,请蜀伐魏。诸葛亮再上《出师表》,二出祁山,大败曹真。因粮运不继,乘胜退兵,计斩前来追赶的魏国勇将王双。 孙权称帝,诸葛亮约吴兴兵伐魏,三出祁山,连败魏军。后主下诏恢复诸葛亮丞相职务,因张飞之子张苞身死,诸葛亮悲痛成疾而退兵。 以后,诸葛亮又数次北伐,虽然屡败魏军,却始终未成大功。六出祁山时,司马懿固守营寨,诸葛亮日夜操劳,心力交瘁,病死于五丈原。临终前,将身后诸事一一安排。请将依计退兵,吓退司马懿追兵。魏延不服杨仪,举兵相攻,马岱斩之。魏主曹睿死,太子芳即位。司马懿杀曹爽,全国大权从此归司马氏掌握。 姜维欲继诸葛亮之志,先后九伐中原,与魏将邓艾等斗智斗勇,互有胜负。因宦官黄皓弄权,姜维屯田汉中以避祸,蜀汉国势日益衰微。 司马昭命钟会、邓艾西路攻蜀,邓艾偷度阴平,直通成都,蜀后主刘禅出降。姜维诈降钟会,鼓动钟会叛魏,欲借机复国。事败,姜维与钟会一同被杀。 司马昭死,其子司马炎继位,逼魏主曹奂禅让,改国号为晋。吴主孙皓暴虐荒淫,朝政腐败,人心涣散,晋武帝司马炎下令伐吴,吴军土崩瓦解,孙皓投降。至此,天下重新归于统一。
三国演义读后感2008-05-01 17:52 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在三国中,我最佩服的人是关羽,他不但武工好,而且人也好。在跟曹操打仗时,他因带着二嫂,所以才假装投降。其实他还是一心想找到刘备,保护好二嫂的。等到他得到一匹“赤兔马”时,便立即骑着这匹“赤兔马”又去找刘备了。在山下遇见二嫂,他也不忘把二嫂带回去,真是一名当之无愧的好汉。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他不但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 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 如果说魏国在三国里智谋最强,一点也不为过。曹操的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两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太过阴险。再说蜀国,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伏龙:诸葛亮。他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还有像凤雏:庞统、姜维、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认为都不如孔明。吴,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国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读兵书,精通布阵。 这些人物和国家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关系着成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要忠义,也应该要有诚信吧。如果一个人把现实生活中最为宝贵的诚信也丢掉了,那这个人还有什么呢?金钱、地位、官职?这些都是次要的。诚信是一个人的永久身份证,如果没有了诚信,大家都不信任你,而且又在你背后指指点点,你不会难过吗?这些又岂是金钱、地位、官职能弥补的?我相信,你也不想做一个缺点多的不胜枚举的人吧!所以,让我们打开诚信的大门,用我们永久的身份证去面对人生吧
浅谈《三国演义》中的贾诩形象(一) 内容摘要: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通过记叙贾诩附李傕,投张绣,最后降曹操,成为曹操势力智囊团最重要的人物之一的一系列事件,成功地塑造了贾诩这一谋士形象。然而人们历来对贾诩的评论却众说纷纭,认为贾诩“乱武”,耍“小聪明”,“唯求自保与显达”,罪大恶极,“自古兆乱,未有如此之甚。”这些观点都是有违《三国演义》事件本质和三国历史事实的。贾诩是智慧的,在军事上能运筹帷幄,“料敌决胜”,在政治上能着眼未来,知人善谋,算无遗策,经达权变,“有良、平之奇”;而且他心怀忠义,一心匡复朝廷,救国救民,是三国历史上一个难得的德才兼备的英雄。 关键词:《三国演义》;贾诩;智慧;忠义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代历史演义小说的颠峰之作,以历史事实为基础,通过作者罗贯中巧妙的艺术加工,塑造了一大批三国乱世的群英形象。贾诩在《三国演义》群英中的地位,远不如司马懿,诸葛亮一类,甚至不如刘晔,许攸之流。然而正是这个“配角”人物,对三国历史的发展却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不论是李傕郭汜长安之乱,还是官渡之战前夕的张绣降曹,亦或是曹操立储曹丕称帝,他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正因如此,人们贾诩的评论众说纷纭,而其中颇多微词。那么,到底《三国演义》和历史上的贾诩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 一 贾诩与长安乱 《三国演义》中贾诩的“出场仪式”就在长安之乱,可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贾诩的出场,造就了轰轰烈烈的长安乱。是时董卓被杀,其部将李榷、郭汜、张济、樊稠逃居陕西,使人至长安上表求赦。王允说:“董卓跋扈,都是因为这四人的帮助,今虽大赦天下,独不赦此四人。”于是李榷准备散伙各自逃命。这时贾诩发话了:“你们搞什么名堂,你们这样弃军单行,一个亭长这样的小官带几个人就能把你们捉住,找死呀!不如诱集陕人并本部军马,杀入长安与董卓报仇。事济,奉朝廷以正天下;如果不能取胜,再逃也不迟呀。”这话说得关键呀,李榷等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于是结集人马,杀回长安,败吕布,杀王允,退马腾,诸侯莫敢谁何。这件事可成了贾诩一生最大的污点,历史学者也找得着人骂了:你贾诩坏呀,你这是“乱武”呀,好不容易才杀了一个董卓,被你一句话,却弄出几个董卓来了,“武士争端起于说士舌端”,太可怕了。“像你这种损国害民未必利己的点子都出的人,还是越少越好”。连史学态度严谨的裴松之也出来大骂一通:“传称‘仁人之言,其利博哉!’然则不仁之言,理必反是。夫人功难著,而乱源意成,是故有祸机一发而殃流百世者矣。当是时,无恶既枭,田地始开,故始后阶重结,大梗殷流,邦国遘殄悴之哀,黎民婴周馀之酷,岂不由贾诩片言乎?诩之罪也,一何大哉!自古兆乱,未有如此之甚。”总之,你贾诩是罪大恶极。 贾诩冤啦,贾诩何罪之有,使天子蒙侮,百姓遭乱的可是李傕等人“事济,奉朝廷以正天下”。可没叫他们去胁迫皇上,谋害群臣和荼毒生灵呀。为什么要把李、郭的罪让贾诩来背呢?这件事其实恰恰体现了贾诩的智与义。贾诩的智当然也就是料事如神,李、郭攻长安获胜,贾诩为傕谋每每中款。这点大家没有争议,不管认为是“小聪明”,还是大智慧。至贾诩的义,大多数人都嗤之以鼻。其实,我们只要用历史辩证的眼光去分析长安之乱,不难发现贾诩的良苦用心,贾诩只不过想用自己的“良,平之才”指导李傕等“奉朝廷以正天下。” 首先,李傕是贾诩之主,贾诩出此“下”策,是不想让自己的主子自投罗网遭诛,何况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董卓之乱,元凶是董卓、李、郭、樊四人,是为什么?董卓的其他党羽都赦免了。只有此四人罪大恶极吗?好比逃跑五十步与逃跑了一百步,就赦免五十步的,诛杀一百步的,或许贾诩也认为这是不公平的,而且李傕是自己的主子,身为下属怎能见死不救?这样有违忠义之道呀。所以,贾诩这样做实为忠义之举。 其次,贾诩的目的一是为李傕等全身而退,二是为了匡复国家,这样一举两得的主意,难道不应该出吗?我们试想,如果没有李、郭杀回长安,长安在吕布、王允的把持下能不乱吗?贾诩当然当然也知道吕布、王允不是真能辅佐天子的人,吕布的为人天下皆知,此等人当设法除之,王允也非能济世的相才,所以贾诩冀希李傕等人能除此恶,然后“奉朝廷以正天下”,或者说是“奉国家以征天下”意思就是说,如果事情成功了,就辅佐朝廷平定天下。跟这差不多的说法还有郭嘉劝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但两句话也有差别。“奉国家”,就是匡复祖国,辅佐朝廷,是忠国,是一切为了国家利益;“奉天子”,是辅佐天子,或者说是是侍奉天子,是忠君,听天子的话,不跟天子造反;“征天下”(或“正天下”),是为朝廷出力,是做事;“令不臣”,是发号施令,是用权;前者重在为国为民,后者重在玩弄权术,不可同日而语。是呀,为什么只许别人奉天子以令不臣,“我们西北军将士也是朝廷命官,又不是反贼,我们也能拥戴大汉天子。”如果说贾诩此计为护主只是小忠小义,那么他叫李傕等“事济,奉朝廷以正天下”则显示了他救国图强的大忠大义。 但事与愿违,李傕等人却不知悔改,如此无药可救的人,贾诩再是良医也无可奈何。李傕等人攻陷长安,胁天子,杀群臣,乱境扰民。那问题就出来了,帮助李傕这样的“小董卓”,是没有“知人之明”,是不智;使国家遭乱,天下蒙侮,是不忠。李傕等人实非善类,但即使是罪大恶极之人,我们也希望他改过自新,回头是岸,何况李傕是贾诩的主子,所以贾诩对李傕抱有一丝希望也是人之常情,希望他能借董卓之鉴,扶国安民。但李傕等人是朽木不可雕,最终成了地道的“小董卓”,这样贾诩也无能为力了,也后悔了,但他没有逃避“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罪过虽在李、郭,可贾诩不能袖手旁观。那贾诩能做什么,他是怎么做的呢?一是行善,二是除恶。 贾诩所行的善,包括安百姓,保群臣,护天子。《三国演义》记叙了贾诩力谏李、郭安抚百姓,辅佐朝廷,并尽力保住一大批朝廷大臣。包括赵温、王伟、周忠、荣邵、皇甫郦等。“此等举动,比之李儒劝杀百姓大不相同,惜其党恶,至今受人唾骂。”甚至连孙权也耻笑曹操后来用贾诩之谋。对于朝廷天子,贾诩也一心忠诚,竭力维护。《三国志》裴松之注记叙了这样一件事:傕等与诩议,迎天子置其营中。诩曰:“不可,胁天子,非义也。”傕不听,张绣谓诩曰:“此中不可久处,君胡不去?”诩曰:“吾受国恩,义不可背。卿自行,我不能也。”这件事出自于对贾诩不屑的裴松之注记,应当是真实的。贾诩绝不是小人,而是“义”士。此时的贾诩,不只是李傕的下属,而是辅国大臣,他的所作所为,不再是为了李、郭的利益,而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了天子、群臣和和黎民不受李、郭之间的内乱之苦,当“郭汜、樊稠与傕互相违戾,欲斗者数矣。诩以道理责之,颇受诩言。” 贾诩除恶就是削弱李傕,使他们最终走向败落。在李傕为非作歹,并召集羌人胡人,以御物宫人妇女诱之以为己用,皇帝想到了既忠义又智慧的贾诩。“使诩为之方计。诩乃密呼羌、胡大帅饮食之,许以封爵重宝,于是皆引去。傕由此衰弱。”《三国演义》记叙此事更加详尽,是由皇甫郦,贾诩合力完成。最终确如贾诩所料,李傕、郭汜等全部败亡。毛宗岗是这样评价贾诩的:“杨奉、贾诩始合而终离,是则独能补过者也,若郭阿多反复无常,与二人正自霄壤!”那么,贾诩所作所为是求自保与显达吗?不是,没人要杀贾诩,那何谈自保;那就是求显达了?也不是,李傕等受贾诩救命之恩,所以要封他的大官,贾诩说自己何德何能,“此救命之计,何功之有!”固辞不受。其实正是因为贾诩忠义之德和知人识势之能,所以固辞不受。最后皇帝离开之时,要贾诩交还了印绶,可见他全不为名利所动,一心只为国家社稷。
《三国演义》乃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断代的历史小说。由明朝的罗贯中根据当时流行的话本收集而成,主要介绍在东汉末年,群雄争霸的景象,讲叙魏、蜀、吴三国的交战故事。其中以蜀为正统,正面人物关羽和诸葛亮;反面人物曹操;庸主献帝、刘禅;无能之辈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刘璋;器量狭窄的周瑜;厚忠的鲁肃;勇者张飞、许诸、典丰;还有因行间而贻笑千古的蒋干,型态各异。 若说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蜀国的诸葛亮,它是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和熟知天文地理、过去未来无所不知、能文能武、足智多谋、呼风唤雨集聚于一身的忠臣。他是一个大人物,作者用祭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斗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空城计,七星灯等事例证明了他的的能耐,令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三国演义》是章回小说之一,在我国文学史上占了重要的位置,其中,许多故事都使人拍案叫好,包括:草船借箭、空城计、大意失荆洲……。其中我最感兴趣的属——三气周瑜了,一气周瑜,据说当时周瑜与刘备约定,由周瑜攻打曹军把守的南群。周瑜率兵出战,曹仁见周瑜,令军士破口大骂,周瑜于是口中喷血进营。第二天,周瑜到南群,见赵云在楼上大喊我奉军师之命,已收复此城,周瑜大怒,正要攻取荆洲、襄阳,忽听哨兵报告,诸葛亮派人拿了魏军兵符,连夜赶赴荆洲、襄阳,谎称曹仁求救,诱守城军出城,后被张飞、关羽乘机袭取了两个城,周瑜听了,大叫一声,气得伤口迸裂昏死过去。 二气周瑜,周瑜醒后,大骂诸葛亮,后让鲁肃说服刘备归还荆洲,可任未答应,最后诸葛亮才答应攻下西川,才还荆洲。周瑜为此而愁,忽闻刘备丧妻,生出一计,又用主公的妹妹许配刘备,将其来,囚禁他,用他换回荆洲,可是赵云破坏了此事,刘备带妻逃到江边,这时,诸葛亮与周瑜都领兵上岸,但在黄州周瑜遭关羽、黄忠、魏延阻击,大败而归,江上军士一齐高喊:“周郎妙计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周瑜一气,又大叫一声,金疮迸裂,倒在船上。 三气周瑜,周瑜当上南郡太守后,报仇心切,要鲁隶做说客,告诉刘备:“孙权愿派兵相助,取西川做为嫁妆,送给皇叔,然后你把荆洲还给东吴,因此吴军过荆洲,希望提供粮食”,诸葛亮一听连忙说好,而又秘密吩咐赵云行事,周瑜听了,派兵直去荆洲,糜竺奉刘备命令通告周瑜:“刘备已准备好,在城外等侯,周瑜信以为真,哪知中了计,赵云在城上喊到:“军师知道了都督的诡计,派我来镇守,周瑜慌忙退兵,这时,张飞、关羽、黄忠、魏延从四面而来,“活捉周瑜”的口号响天震地,周瑜气极败坏,大叫一声,伤口复裂,跃下马,被众将救上船。 虽说诸葛亮是三气周瑜,可周瑜死后,诸葛亮也感叹不已,因为他又失去了一个知已。 这则故事给了我很大的启迪,诸葛亮虽有机智过人的头脑三气周瑜,可他对周瑜的死有些遗憾与悲叹,诸葛亮也不愧是蜀国一大人物也。 看了《三国演义》,完全改变了我对它以前的认识,它的文学是博大精深的,故事的连续性,让人不得不想把它一鼓气看完,其中作者描绘得栩栩如生的人物,让读者与剧情紧紧地融合在一起。 回味一下,《三国演义》确实是一本值得一看再看的好书,多读一次,感融就越深,理解就更透彻,使自己的文学素养就更有提升。
有啊,大把啦,最好是连环画的,容易明白!!!
1、背景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子思考,并希望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由此就东汉末年的历史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2、作品简介《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0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自《三国演义》问世以来,各式各样的版样层出不穷,明代刻本有20多种,清代刻本也有70多种,在中国民间流传甚广。康熙二十八年,日僧湖南文山编译出版日文本《通俗三国志》之后,朝鲜、日本、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英国、法国、俄国等许多国家都对《三国演义》有本国文字的译本,并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和专著,对这部小说作出了极高的评价。3、作者简介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演义》的作者。山西并州太原府人,主要作品有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1.《水煮三国》一本关于管理的书。还有林长治写的一本大话风格的,忘了叫什么名字了 2.三国历史研究书目三国之鼎峙 王仲麒著 商务印书馆 1931年 三国史略 王仲麒著 商务印书馆 1935年 三国史话 吕恩勉著 开明书店 1946年 三国新志(七卷) 刘公任著 世界书局 1947年 三国史讲话 徐德麟著 群联出版社 1955年 官渡之战(历史小丛书) 张习孔著 中华书局 1961年 赤壁之战(历史小丛书) 羽白著 中华书局 1965年 彝陵之战(历史小丛书) 李赓序著 中华书局 1965年 三国会要 杨晨著 中华书局 1956年 三国会要 钱仪吉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年 三国志札记 杨晨 崇雅堂丛书本 1936年 读三国志杂志 林国赞著 中华书局 1959年 三国志裴注述 林国赞著 中华书局 1959年 读三国志蠡述(三卷) 李澄宇著 未晚楼全集本 1933年 三国志集解 卢弼著 古籍出版社 1957年 三国食货志 陶元珍著 商务印书馆 1935年 校补三国志疆域志 金兆丰著 商务印书馆 1935年 三国郡县表补正(八卷) 吴增江著杨守敬补正 宜都杨氏 1907年 三国志世系表 周明泰著 大公报社 1930年 三国志世系表遗附订伪 陶元珍著 大公报社 1936年 三国志三公宰辅年表(三卷) 黄大华著 大公报社 1936年 三国志人名录 王祖彝著 商务印书馆 1956年 三国志证闻校堪记 罗振玉著 上虞罗氏雪堂丛刻本 1915年 三国人物论 祝秀侠著 台北中正书局 1953年 三国人物评传 黄逸民著 台北国民出版社 1958年 三国经济史 陈啸江著 中山大学文科研究所 1936年 曹魏之经济基础 马智修著 香港著者印 1968年 三国志兵事钩元 王嵩儒著 济南印本 1928年 三国时代薄葬考 于世琦著 青岛听涛楼 1933年 魏晋思想论 刘大杰著 昆明中华书局 1939年 魏晋清谈思想初论 贺昌贤著 商务印书馆 1946年 魏晋清谈述论 周绍贤著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66年 魏晋的自然主义 容肇祖著 商务印书馆 1935年 魏晋玄学中的社会政治思想略论 汤用彤,任继愈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6年 魏晋文学论稿 汤用彤著 人民出版社 1957年 三国志平议(二卷) 李宝洤著 汉堂类稿本 1922年 三国志评论(四卷) 李景星著 四史评论本 1932年 三国志知意 刘咸析 成都尚友书塾 1932年 华阳国志校注 刘琳校著 巴蜀书社 1984年 诸葛亮 孙敏修著 商务印书馆 1926年 诸葛忠武侯年谱 古直著 中华层冰草堂丛书本 1929年 诸葛孔明生活 徐道轩著 世界书局 1929年 诸葛亮 韩非木著 中华书局 1935年 诸葛亮 朱杰勤著 昆明空军军官学校政治部 1941年 诸葛亮 祝秀侠著 重庆胜利出版社 1944年 诸葛亮新论 王芸生等著 重庆读者之友社 1945年 诸葛亮 周佐治著 南京青年出版社 1946年 诸葛亮 马植杰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7年 诸葛亮 徐素著 香港中华书局 1959年 诸葛亮 柳春藩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62年 曹操 王仲荣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6年 曹操 徐素著 香港中华书局 1959年 曹操论集 三联书店编辑部 三联书店 1960年 三国史 马植杰著 人民出版社 1994年 三国史 何兹全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年 曹操集译注 安徽毫县译注小组 中华书局 1979年 曹操传 刘玉娥著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2年 诸葛孔明全集 (明)诸葛羲,诸葛倬著 中国书店 1986年 诸葛亮集 张澍辑 中华书局 1960年 一代贤相诸葛亮 李兆成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年 天下英雄刘备 谭良啸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年 诸葛亮在襄阳 余鹏飞著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6年 诸葛亮文集全译 万家常译注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7年 诸葛亮评传 余明侠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6年 三国史研究 张大可著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8年 三国志选注(上,中,下) 缪钺主编 中华书局 1984年 三国志今注今译 苏渊雷主编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年 三国志选注 缪钺主编 中华书局 1984年6月 583千字 后汉书三国志补表三十种 宋 熊方等撰 刘枯仁点校 中华书局 1984年10月 1,130千字 三国志人物故事 仓阳卿 张企荣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84年11月 153千字 闲话三分 陈迩冬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6年6月 79千字 三国人物评传 谭良啸 张大可主编 三秦出版社 1987年10月 235千字 三国志导读 缪钺等著 巴蜀书社 1988年3月 210千字 三国志选译 陈寿原著 刘琳译注 巴蜀书社 1988年5月 139千字 三国史研究 张大可著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8年9月 325千字 三国志校诂 吴金华著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0年 300千字 三国志今注今译 苏渊雷主编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年8月 253千字 三国志今译 田余庆 吴树平主编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1年12月 860千字 三国志辞典 张舜微主编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2年4月 1577千字 三国经济史 余鹏飞著 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2年5月 320千字 三国志现代文版 晋 陈寿 刘国辉等译 红旗出版社 1992年7月 800 千字 三国演义纵横谈 丘振声著 漓江出版社 1983年1月 315千字 三国演义资料汇编 朱一玄 刘毓忱编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3年10月 662千字 《三国演义》研究集 社会科学研究编辑部四川省社科院文学所编 四川省社科院出版社 1983年12月 367千字 千里走单骑长篇评话《三国》之一 张国良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4年4月 244千字 三顾茅庐长篇评话《三国》之二 张国良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4年6月 166千字 三国演义简说 李厚基 林骅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年6月 69千字 三国演义创作论 叶维四 冒炘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4年9月 230千字 孔明初用兵长篇评话《三国》之三 张国良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4年10月 200千字 长阪坡长篇评话《三国》之四 张国良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4年10月 179千字 火烧赤壁扬州评话 康重华口述 李真 张棣华整理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5年1月 530千字 《三国演义》新论 刘知渐 重庆出版社 1985年6月 101千字 三国演义学刊<1> 学刊编辑部编 四川省社科院出版社 1985年7月 302千字 群英会长篇评话《三国》之五 张国良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5年10月 298千字 草船借箭长篇评话《三国》之六 张国良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5年10月 278千字 火烧赤壁长篇评话《三国》之七 张国良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5年10月 285千字 三气周瑜长篇评话《三国》之八 张国良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6年2月 213千字 张松献图长篇评话《三国》之九 张国良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6年6月 200千字 孔明进川长篇评话《三国》之十 张国良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6年6月 303千字 三国演义会评本 陈曦钟 宋祥瑞 鲁玉川辑校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6年7月 1600千字 三国演义学刊<2> 中国三国演义学会编 四川省社科院出版社 1986年8月 313千字 竹琴三国志选 胡度整理 中国曲艺出版社 1986 年10月 176千字 三国演义选粹 罗贯中 原著 郭豫适 荀茵选评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6年11月 209千字 说三国话权谋 李炳彦 孙兢 解放军出版社 1986年12月 245千字 三国演义论稿 高明阁著 辽宁大学出版社 1986年12月 210千字 三国志玉玺传 童万周校点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86年12月 395千字 《三国演义》的用人艺术 霍雨佳著 海南人民出版社 1987年3月 85千字 反三国志演义 周大荒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7年5月 380千字 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从《三国演义》看中国古代人才观 黄新亚著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7 年10月 124千字 袭取成都长篇评话《三国》之十二 张国良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8年3月 195千字 《三国演义》谋略新探 霍雨佳著 海南人民出版社 1988年5月 90千字 三国演义与经营谋略 郭济兴 李世俊著 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8年6月 226千字 龙争虎斗——三国演义 台湾邵红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8年8月 177 千字 三国群英会 唐耿良演出本 唐耿良 辜彬彬整理 中国曲艺出版社 1988年8月 297千字 《三国演义》与经营管理 李正 周克西编著 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 1988年9月 202千字 兵伐东川 长篇评话《三国》之十三 张国良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8年9月 250千字 水淹七军 长篇评话《三国》之十四 张国良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8年12月 289千字 人才与谋略——《三国演义》启示录 胡世厚 卫绍生著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89年4月 116千字 汉都烽烟——三国志影视故事之一 张天民著 海峡文艺出版社 1989年5月 337千字 浪卷大江——三国志影视故事之二 张笑天著 海峡文艺出版社 1989年5月 295千字 问鼎中原——三国志影视故事之三 毕必成著 海峡文艺出版社 1989年5月 359千字 几度夕阳——三国志影视故事之四 于力著 海峡文艺出版社 1989年5月 337千字 三分归晋——三国志影视故事之五 苏叔阳著 海峡文艺出版社 1989年5月 247千字 三国演义辞典 沈伯俊 谭良啸编著 巴蜀书社 1989年6月 850千字 《三国演义》新校注本 吴小林校注 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0年8月 806千字 三国演义考评 周兆新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年12月 250千字 《三国演义》与市场竞争 周俊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1年2月 151万字 《三国演义》研究论文集 河南省社科院文学所编 中华书局 1991年2月 410千字 三国演义美学价值 霍雨佳著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1年5月 290千字 三国演义与现代商战 霍雨佳著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1年7月 87千字 三国演义·谋略·领导艺术 谭洛非著 巴蜀书社 1991年8月 115千字 《三国演义》谋略三十种 陈辽编著 中国华侨出版公司 1991年8月 100 千字 读三国谈经营 李文华编著 知识出版社 1991年10月 118千字 三国演义与企业领导谋略 冒炘主编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1年10月 320千字 白话三国演义赏析(上、下册) 张绍仁等编译 警官教育出版社 1991年12月 500千字 为人处世与《三国演义》 严钦著 广西民族出版社 1992年1月 185千字 《三国演义》理校本 沈伯俊理校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2年2月 800千字 《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 中国三国演义学会政协四川绵阳市委员会 巴蜀书社 1992 年4月 347千字 三国演义艺术欣赏 郑铁生著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2年7月 275千字 《三国演义》与人才竞争 周俊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2年10月 29万字 战略三国志 日本·城野宏著 林怀秋译 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2年12月 385千字 三国智谋精粹 霍雨佳著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3 年1月 255千字 三国名人传说 本社选编 浙江文艺出版社 1984 年2月 108千字 三国人物传说 诸葛纬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6 年5月 101千字 三国外传 江云 韩致中主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6年6月 393千字 《三国演义》的传说 董晓萍编 南海出版公司 1990年8月 235千字 三国人物别传 王一奇等编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0年1月 288千字 《三国演义》连环画(上、中、下) 原著罗贯中 徐良士等改编 徐飞平 徐宏达等绘画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9年2月 精美白话文三国志 日本·园田光庆画 久保田千太郎配文 续三义 徐迎新 薛至诚 姜小平译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0年9月 桃园结义——儿童版·彩画之一 原著罗贯中 庄季德 满叔道改编 乐明祥 陆华 费嘉绘画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0年10月 曹操闯世——儿童版·彩画之三 原著罗贯中 庄季德 满叔道改编 史建期 陆华 姚鸿发绘画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0年10月 诸葛下山——儿童版·彩画之三 原著罗贯中 庄季德 满叔道改编 史建期 陆华绘画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0年10月 赤壁大战——儿童版·彩画之四 原著罗贯中 庄季德 满叔道改编 杨秋宝 陆华 徐毅绘画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6年10月 三气周瑜——儿童版·彩画之五 原著罗贯中 庄季德 满叔道改编 陆华 徐谷安 徐毅绘画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0年10月 刘备入川——儿童版·彩画之六 原著罗贯中 庄季德 满叔道改编 朱铭善 陆华 费嘉绘画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0年l0月 三英之死——儿童版·彩画之七 原著罗贯中 庄季德 满叔道改编 陆华 费嘉 颜志强绘画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0年12月 七擒孟获——儿童版·彩画之八 原著罗贯中 庄季德 满叔道改编 史建期 陆华 侯春洋绘画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0年12月 六出祁山——儿童版·彩画之九 原著罗贯中 庄季德 满叔道改编 史建期 刘泽 岱陆华绘画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0年12月 三国归晋——儿童版·彩画之十 原著罗贯中 庄季德 满叔道改编 陆华 陈夏 史建期绘画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0年12月 三国志——忠肝义胆群英会 蔡志忠古典幽默漫画 三联书店 1992年8月 40千字 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 田久川译注 中华书局 1983年 三曹年谱 张可礼编著 齐鲁书社 1983年5月 167千字 曹操·诸葛亮·周瑜传译注 路志霄 牛得权注 王立中 唐凌 刘亚利译 中州书画社 1983年7月 152千字 曹植集校注 赵幼文校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年6月 474千字 曹操集注 夏传才注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86年5月 180千字 曹操 日本·川合康三 周东平译 三秦出版社 1989年2月 123千字 曹操新传 章映阁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年6 月 211千字 乱世枭雄 衣连友 金志隆著 黄河出版社 1989 年12月 566千字 乱世英杰——曹操传 陈周昌著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0年11月 203千字 曹操传 刘玉娥著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2年6月 158千字 诸葛亮 郑孝时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3年12月 60千字 诸葛亮新传 章映阁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年9月 199千字 一代名相诸葛亮 曹余章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年10月 56千字 诸葛亮研究 成都市诸葛亮研究会编 巴蜀书社 1985年10月 240千字 诸葛亮治蜀 谭良啸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6年5月 42千字 诸葛亮传 柳春藩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6年7月 185千字 诸葛亮研究新编 襄樊市诸葛亮研究会编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6年12月 222千字 诸葛亮传说故事 张定亚编选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7年2月 45千字 访古话孔明 谭良啸著 文物出版社 1987年7月 80千字 咏诸葛亮诗歌选 李伯勋选注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7年10月 139千字 诸葛亮的传说 陈文道编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7 年11月 92千字 历代咏赞诸葛亮诗选注 谭良啸选注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8年1月 81 千字 诸葛亮文译注 梁玉文 李兆成 吴天畏 巴蜀书社 1988年3月 200千字 诸葛亮研究三编 王汝涛 于联凯 王瑞功主编 山东文艺出版社 1988年11月 185千字 电视连续剧《诸葛亮》创评文集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编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8年11月 172千字 卧龙深处话孔明一一关于诸葛亮的新评说 晋宏忠著 经济日报出版社 1989年7月 143千字 诸葛亮传奇 李元梯编选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9年8月 150千字 诸葛亮形象史研究 陈翔华著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0年12月 360千字 诸葛亮躬耕地望论文集 高士楚等编 东方出版社 1991年3月 254千字 诸葛武侯兵法今译 王臣译 陕西师大出版社 1991年9月 250千字 白话诸葛谋略全书 尹名 金川 荣庆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1年11月 112千字 诸葛亮兵法谋略 字光编译 陕西旅游出版社 1991年11月 130千字 诸葛亮谋略宝典 侯洪焰主编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1年11月 260千字 诸葛亮躬耕地新考 李兆钧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2年8月 336 千字 荆州风物话三国 钟扬波编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3年8月 92千字 古隆中 汪大宝编写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4年10 月 43千字 三国蜀汉探踪 《旅游天府》编辑部编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年3月 90 千字 三国胜迹湖北多 蔡远雄等著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5年9月 106千字 三国胜迹遍神州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5年11月 130千字 蜀汉胜迹 成都武侯词博物馆编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年11月 74千字 三国胜迹游 吴功勋主编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7 年8月 172千字 武侯祠大观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编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8年4月 163千字 三国赤壁古战场新探 李儒科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0年5月 98千字 赤壁战地考 贺亚先 王琳祥 邱姬玲编著 武汉出版社 1990年9月 130千字 古战场蒲圻赤壁论文集 蒲杞赤壁古战场保护开发建设研讨会文集编委会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1年10月 329千字 武侯祠 谭良啸 张宗荣著 成都出版社 1993年1月 50千字 三国用人艺术 冯世斌著 新华出版社 1992年5 月 180千字 诸葛亮与中国武侯祠 郭清华 侯素柏编著 陕西旅游出版社 1993年4月 l00千字
罗贯中,陈寿
公元184年,东汉爆发黄巾造反。189年,董卓进京,废黜皇帝刘辩为弘农王,另立汉献帝刘协。196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200年,袁曹官渡之战。208年,曹孙赤壁之战。216年,曹操称魏王。219年,刘备称汉中王。220年,曹操去世,其子曹丕继位,同年迫汉献帝禅让而称帝,建立曹魏,始建年号黄初。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始建年号章武。同年,孙刘夷陵之战,孙权向曹魏称臣,曹魏册封孙权为吴王。三国鼎立。222年,孙权始建年号黄武。229年,孙权称帝,建立孙吴,改年号黄龙。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司马氏开始掌握曹魏大权。263年,曹魏灭蜀汉。265年,司马炎迫魏元帝曹奂禅让而称帝,建立西晋,始建年号泰始。280年,西晋灭孙吴,三国结束,西晋完成统一。304年,李雄称成都王,刘渊称汉王,十六国时期开始。316年,汉赵灭西晋。317年,司马睿称王,始建年号建武。318年,司马睿称帝,建立东晋,改年号大兴。386年,拓跋珪称代王,始建年号登国。同年改称魏王。北朝开始。398年,拓跋珪称帝,建立北魏,改年号天兴。420年,刘裕迫晋恭帝司马德文禅让而称帝,建立刘宋,始建年号永初。南朝开始。439年,北魏灭北凉,十六国结束,北魏统一北方。479年,萧道成迫宋顺帝刘凖禅让而称帝,建立南齐,始建年号建元。502年,萧衍迫齐和帝萧宝融禅让而称帝,建立梁朝,始建年号天监。534年,魏孝武帝元脩西逃长安投奔宇文泰,高欢另立元善见为帝,建立东魏,始建年号天平,北魏分裂。535年,宇文泰拥立元宝炬为帝,建立西魏,始建年号大统。550年,高洋迫魏孝静帝元善见禅让而称帝,建立北齐,始建年号天保。557年,宇文护迫魏恭帝拓跋廓禅让,立宇文觉为天王。同年,陈霸先迫梁敬帝萧方智禅让而称帝,建立陈朝,始建年号永定。559年,天王宇文毓称帝,始建年号武成。577年,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581年,杨坚迫周静帝宇文阐禅让而称帝,建立隋朝,始建年号开皇。北朝结束。589年,隋朝灭陈朝,南朝结束,隋朝完成统一。
《三国演义》的成书时间在元末明初。作者罗贯中(约1330年一约1400年),元未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并州太原府人。西晋陈寿所著《三国志》是三国故事的最早源头,但这是纪传体的史书,记事简略,粗陈梗概。南朝宋人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增加了许多奇闻轶事,传奇色彩与可读性都大大增强。罗贯中是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基础上,吸收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故事,写成《三国演义》。
这个三国演义,三国演义的话,他是非常好,挺好看的,一位三国演义里面了,它讲述了一个嗯,就是那个呢,非常的好啊,梁山,那个三国演义里面,他也写出了英雄的故事,还有英雄的勇猛啊!
《三国演义》是在元末明初写成的,作者是罗贯中。《三国演义》简介:《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汉、魏、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和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编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