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名为李晟曼,有天赋还很努力,在学术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上学期间包揽过国家奖学金等多项奖项,在Nature Materials等期刊上发表十余篇论文。
我们可以直接去百科上搜一下,这些消息都是真的,她不仅发表过十余篇的sci论文,而且在26岁的时候就被特聘为湖南大学的副教授,湖南大学的官网上已经明确写出。当代的年轻人真的很厉害,不论是华为的四大天才少年,还是这位26岁就被聘为湖南大学副教授的李晟曼,这些人的成绩,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绝对没有水分。
华为的四个天才少年和李晟曼副教授身上有一个共同点,这些人绝大多数毕业学校都是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教育实力十分强大,是腾讯和华为校招的最主力的输出点,为什么这些仅仅不到30岁的年轻人有如此巨大的成就,和他们的努力分不开关系。
其他好的大学也会有出现很多天才,但是这些天才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善于思考,刻苦努力。很多的天才,从小时候就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他们对于一些事情想的更深,尤其是一些知识性的问题,他们会拓宽知识面,想到更多的可能性,并且积极的去解决这些未知的东西。而且这些人都是十分努力的,很多人在初高中的时候成绩名列前茅,但是还在自学了其他东西。大学的他们更是十分出彩优秀,不仅仅参加各种学科竞赛,而且帮助老师完成各种各样的科学项目,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也锻炼了他们的能力。
所以李晟曼的成功并不是一朝一夕,而是她夜以继日不断努力的结果。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所长和红外光学影像研究室的主任,有不少研究成果。感觉最厉害的要数全息医学DNA量子微磁预警检测,通过人的头发就可以检测出人体的基本情况,而且准确。08年国家射击队就用过这项检测,检测过运动员的身体情况和心理素质,为此袁教授还获得过奥运会先进个人。
说明年龄并不能界定人的优秀,一个人只要他有天分肯努力,即使在年轻的时候也是有可能获得很高的学位,很优秀的资质的。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90后”学者走上了学术舞台。
澎湃新闻记者8月8日查询发现,湖南大学官网近日更新教师信息显示,出生于1994年的工学博士李晟曼已经出任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李晟曼的官方简历显示,她2015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同年直博,继续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师从吴燕庆教授,2020年6月毕业被授予工学博士学位。2020年7月入职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湖南大学方面介绍:李晟曼专注纳米材料生长、微纳电子器件的加工制备、新原理器件制备与测试以及电路设计与集成。在Nature Materials、Nature Nanotechnology、Advanced Electronic Material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0余篇。2019年参加国际微电子器件大会(IEDM)并作口头报告,获得台积电公司的关注。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早在今年7月,“如何看待湖南大学(985)李晟曼只有26岁且没有海外经历直接拿副教授职称?”的话题就已在知乎等网络平台上引起讨论。
此外,李晟曼曾获国家奖学金、知行奖学金等荣誉。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网站去年10月曾刊文《不忘初心,诚信前行”国奖经验分享会顺利举办》,其中李晟曼介绍了自己的学习经验。
李晟曼讲述她整个博士生涯的科研经历:持续三年日复一日的实验,每天两个实验室的来回奔波,积淀了今天的成就,论文发表在《Nature Materials》上。李晟曼还展示了自己科研经历:从一开始的研究测试,到后来写文稿、画图,再到后来的投稿被拒,最后被成功接收和出刊,过程跌宕起伏。她用自己的经历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当科研遇到坎坷时,要勇于直视困难从而克服它们,而不是通过小套路来欺自己。
2015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同年直博,2020毕业被授予工学博士学位。发表SCI论文10余篇。2019年参加国际微电子器件大会(IEDM)并作口头报告
可以说这个女博士的人生是顺风顺水的,她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并且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她的老师就是吴燕庆教授,以后就被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聘请。
李曼曼获聘湖南大学副教授全是靠她的努力和拼搏做到的来的。读博时持续三年日复一日的实验,每天两个实验室的来回奔波,在进行科研时的研究测试、写文稿、画图,再到后来的投稿被拒,最后被成功接收和出刊,这期间如果她没有勇于直视困难的勇气,没有放弃,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教授一般都是什么学历?(最高最低)参加工作时间大概有多少年? 老一点的教授学历很多都是本科,因为我们正规的硕士博士教育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那个时候他们已经是教授了就是本科评上的教授;换到现在基本上高校已经博士都很难进了,学历低的话评职称这种竞争激烈淘汰率高的情况当然吃亏,所以近代评上的教授大部分都是博士学历; 至于年限一般分学校的,如果没有职称评审自 *** 的学校材料送到弗教育厅评,一般在大学讲师职称是最正常的大部分是24到27岁之间上的,讲师到副教授有个五年年限,副教授到正教授有个五年年限,也就是说一切顺利的话大概三十四五到四十间可以评得上,当然副教授到教授这个坎很难,有人一辈子也过不去,所以五年都只是理想状态 有些名校有职称评审自 *** ,可以自主定教授评审条件一般发了有国际影响力的文章就可以定教授职称不考虑年限的问题,这样有的就很快的,我的导师是31岁就上了正教授职称并且获得博士生导师的资格,是我见过的最快的了,当然不知道还有米有更快的,我想当然也是有的,只不过我没见过 什么学历才能当教授 根据征求意见稿,申报讲师任职资格条件略宽松,具备两个条件之一即可:大学本科毕业并取得学士学位,担任助教职务4年以上;硕士研究生毕业并取得硕士学位,从事本专业工作3年以上。而申报副教授任职资格,须具备下面条件之一:大学本科毕业,担任讲师职务7年以上;大学本科毕业并取得学士学位,担任讲师职务5年以上;硕士研究生毕业并取得硕士学位,担任讲师职务4年以上;博士研究生毕业并取得博士学位,担任讲师职务2年以上;博士后流动站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期满考核合格的人员,出站后从事本专业工作1年以上。截至当年年底不满40周岁的人员,须取得硕士以上学位。 申报教授任职资格,应具备大学本科毕业以上学历或学士以上学位,担任副教授职务5年以上。截至当年年底不满45周岁的人员,须取得硕士以上学位。 具备申请条件后,还需要专业评审,记者了解到,想要成为教授,需系统担任两门以上主干课程的讲授工作,每学年至少为全日制本、专科学生讲授一门课程,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科研等工作任务。另外,教授还要具有引领学科发展、指导青年教师、访问学者、进修教师或研究生的能力。要担任过1届以上研究生导师,或独立讲授过1门以上研究生学位课程,或指导过2名以 *** 问学者、青年教师、进修教师学习并取得较好效果。 教授需要什么学历 评正教授职称的话学历最低是本科,还有副教授任职年限、发表论文情况、研究成果、外语考饥成绩、担任硕士生导师情况等等,要看不同院校的规定。 大学教授和大学副教授都是什么学历? 至少本科|!一般都是研究生以上!要是不是博士的话一般升不了正教授,最多副教授。还有,现在没有博士学历,一般大学都不会要的。 当大学教授都需要什么样的学历呀? 首先他要是高校教师,高校教师资格证要求本科以上学历。一般大学招聘要求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其他领域的人才转行当大学教授的应具备副高级以上职称。 副教授是什么学历 副教授,专业技术职务之一,高等学校教师的学衔或职务名称之一。一般来说,可以衡量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多为大学教师,仅次于教授。 1927年 *** *** 教育行政委员会公布的《大学教员资格条例》,开始规定了这个职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沿用未变。 1960年3月5日,国务院颁发的《关于高等学校教师职务名称及其确定与提升办法的暂行规定》,规定讲师提升为副教授的业务条件是:①能胜任本专业一门或一门以上学科的教学工作,质量较高,成绩优良;②对本门学科具有系统而坚实的理论知识和比较丰富的实际经验,在一定的业务范围内,能够密切联系实际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工作,并取得显著的成就,提出具有一定水平的科学论文,或者在生产技术方面有较大的贡献,或者在业务技能上有较高的造诣;③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副教授的主要职责是担任某些学科的讲授,和教授共同指导或单独指导学位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等工作。欧美一些国家的大学规定副教授必须在一定年限内作出教学和科学研究上的成就,方可升任教授,否则离任改就其他工作。 当老师需要什么学历 如果你要教初中是可以,但考编制会比较难,初中老师一般每年的指标很少的,所以现在很多本科毕业的都把目标放在小学编制。这样考上的机会比较大,再一个自己的学历也比大专、中专学历的人更有优畅吧!当然这也不完全是看学历的,其中包括很多因素,比如面试时的表现,个人形象,人脉等等。也就是说当一个本科、一个大专都通过面试时,这时候学历高的人会有优势罗!至于南方与北方的教师需求不会有太大的差异,但是中西部是绝对比东部缺老师。 从副教授到教授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省部级科技二等奖两项,高水平论文10篇以上,专著一部以上等 做老师需要什么条件? 当老师,不一定要师范院校毕业 你如果想要做老师的话,必须先拿到教师资格证,要做政治老师,最起码政治应该算是你的强项吧,但即使那拿到了证书,如果你想到大城市公立的学校里做老师的话,还是很有困难的,现在师范的学生是在太多了,在大城市里教小学应该是要研究生以上文凭的,所以,建议你到稍微小一点的地方,比如说县级市,如果想在大城市,建议去私立,只要你有能力,私立的学校是不会那么看重你的出身的! 当上老师以后就不要担心什么了,就是有考试,也都是走个过程罢了 当老师需要什么条件 1、非师范类学生要取得教师资格,必须加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所以你准备复习参加教育部门举办的考试获者去考自学考试相关的科目。 2.教师证全国通用,不管你哪里任教,这个都没有问题 3。教师资格证只是从业证书,只要你能通过三门考试,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专业资格证书。具体的申报要求: 1、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以上标准。2、各级各类学校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申请教师资格应按省教育厅部署补修教育学、心理学课程,并由省教育厅统一组织考试合格。(申请学历为师范专业毕业人员免于教育学、心理学考试)3、各级各类学校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申请教师资格应参加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组织的面试、试讲。(申请学历为师范专业毕业人员免于面试、试讲)4、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无传染性疾病,无精神病史,按《申请认定教师资格人员体检标准及办法》,在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指定的县级以上医院体检合格。 4报名需要学历证、身份证、照片。 5.没有教师资格证的是肯定无法取得正式编制的。 具体的报名时间和地点你可以去问一下你们当地的教育局、或者报名教师资格证的地方 考教师资格证的流程是: 1.考普通话证(语文老师要二级甲等以上;其他科目要二级乙等以上) 一般3月到6月,9月到12月好像没个月可以考一次。 2.考心理学以及教育学(一般报名点有辅导班,交点钱参加,老师会帮你划重点,但是你一定要背,因为这些重点只能保证你在及格的边缘而已;该考试半年一次,通常在3月和10月,成绩可以保留三年,因此最好一次性通关;在考心里学和教育学时,就要报名好考试的等级——幼儿教师/小学/初中/高中(高职)/大学,你的学历一定要高你报名等级一级,EG如果你要教高中就一定要大专以上学历,另外大学教师证时提供给大学在职教师考的的) 3.拿上你的以上三个证外加毕业证、身份证、体检,就可以去报名试讲——也就是“说课”。这个时候你要选好科目拉(就是要选好数学、语文之类的) 说课一般是15分钟,考之前上网下一下模板,就可以拉。 说课是在每年6月和11月好像,通过说课就可以拿证拉。 考试科目 申请高等(包括大学、大专、高职)学校教师资格人员: 高等教育学概论、心理学概论、高等教育方法概论 申请非高等(包括高中、中专、中职、初中、小学、幼儿园)学校教师资格人员: 教育学概论、心理学概论、教育方法概论。 关于参考教材,要看你所在的省份,比如辽宁省的教育学教材是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教育心理学的教材是辽宁大学出版社的。虽然是省级出版社出题,但是考下来的教师资格证是国家级的。 报考教师资格证首先要找到一个授权考点(一般是师范院校),报名时要报上所选科目和所选级别,然后是准备考试分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两科,9月中旬考试(笔试),通过后第二年的4月份参加相应的市级教育局组织的试讲(讲课内容是你所报的科目),通过后同年6月份带着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合格证复印件,普通话证书复印件,体检表及毕业证书的复印件到相应市级教育局领取教师资格证。
是的,年轻的女副教授,受到大家的质疑,但是优秀又努力的人很多,她的付出值得这样的回馈。
学校隶属关系:山西省电话:
学校所在地: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大街79号传真:
邮政编码:030024电子邮件:geoscience@hotmail.com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系以调整专业结构为切入点,以教学计划改革为核心,积极进行专业调整改造,在保持现有优势学科的同时,拓宽专业面,增强适应性,努力开创边缘交叉学科、新型学科,向资源与环境学科拓展,全面推进办学体制的改革,开辟出一条“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统一,并以内涵发展为主的办学新路。
一、专业设置
太原理工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系隶属于矿业工程学院,其前身为原煤炭部所属山西矿业学院“地质系”,始建于1958年,原设置有“煤田地质”和“矿产普查与勘探”两个本科专业。1998年调整为“资源勘查工程”专业,2000年增设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专业。
在1990年获得“矿产普查与勘探”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基础上,于2000年获得“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地质工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是山西省惟一具有“地学”学士和硕士两级学位设置资格单位。
二、教师队伍现状及队伍建设
全系现有专任教师28名,其职称、学历、年龄结构情况见表1。
表1 地球科学与工程系教师状况一览表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师资水平,从经费、政策等方面加大对中青年学术骨干的支持力度,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重大学术交流,稳定教师队伍,吸引优秀人才充实教师和科研岗位,通过引进、培养、不定期派遣教师进修、培训等方式,学历层次明显上升。1998年以来,晋升教授2名,副教授5名,在读博士2名,引进硕士10名。现有教授、副教授12名,占教师总数的42.3%;博士(含在读博士生)和硕士20名,留学生5名,占教师总数的89.3%。聘请外籍教授R.Lovliee教授(挪威卑尔根大学)1名。
三、人才培养
地球科学与工程系自1996年以来,“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每年招收2个班级,2000年增设“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后,现每年招收新生3个班。目前在校本科生254人。已毕业硕士研究生23名,其中4名考取博士研究生,考博率达17.4%。2002年底在校硕士研究生23人,工程硕士研究生21人。
随着教学计划的适时调整,针对市场培养人才,毕业生就业状况大为好转。自1998年以来,除部分学生进入地质科学教育、研究和生产部门外,其他分别进入交通、电力、水利、建筑、建材等不同的工作领域,或从事生产、研究、开发、管理,或从事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研究与开发,或作为公务员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甚至进入经济、保险、新闻等部门,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88%以上,考研率达32.7%。
四、办学优势与特色
1.办学优势与特色
山西是资源大省,在长期开发过程中,环境破坏尤为严重。“九五”以来,作为山西省惟一具有“地学”学士和硕士两级学位设置的资格单位,地球科学与工程系始终围绕着“资源、环境”主题进行发展,坚持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以培养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人才为主要目标,以解决国民经济建设相关问题为主要任务,组建了研究队伍,完善了实验设备,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2.教育与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和成效
(1)调整专业方向
21世纪,全球面临着人口剧增、资源破坏、环境污染和地质灾害频繁等诸多方面的严重挑战,人口、资源、环境和灾害问题大都属于综合性的地球科学研究课题,需要不同学科间的大跨度、多方位的相互渗透、交叉和综合研究,要求地质类本科人才的培养应由以往较窄专业的“成型教育”,转为基础扎实、拓宽专业方向的“毛坯”塑造,以适应市场的需要。我系以专业结构调整为龙头,于1998年将原“矿产普查与勘探”和“煤田地质”两个专业调整为“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增设了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方向、矿物岩石材料方向,2000年增设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专业,积极向城市地质、环境地质、城镇建设与管理、水资源和工程地质等领域拓展,既保持了优势,形成了特色专业群体,又机动灵活,适应发展的需要。
(2)修订教学计划
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目标,修订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科学地进行计划内学时分配。共设置为基础性模块(其中包括校级子模块和院级子模块两部分)、专业技术基础模块、专业模块、自由选课模块和实践性教学模块五部分。在总计2500学时中,基础课占49.4%,专业基础课占14.2%,专业课占20.6%,选修课占15.8%。将高等数学调整为数学建模,增加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保证英语教学4年不间断,强化地学基础,增设“3S”和计算机语言等课程,三年级增设计算机课程设计,体现出了厚基础、宽口径、重技能、外语强的知识结构。
(3)建设“地球科学馆”
“地球科学馆”占地450 m2,共有展版114块、地质标本1000余块、现代生物标本12件、小型模型22件、大型模型3件以及实物展台等物品。展厅由“地球形成和演化、生物起源和进化、矿物的奥妙、神奇多变的岩石、资源与利用、环境保护”六大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均独立成章。基于地球科学馆教育的特点、服务对象和观众的心态,建设中以实物为基础,以文字、图片、表格、模型为内容,配合声、光、电等手段,突出实物展品。展品价值的体现以展品与观众发生某种联系为纽带,既有珍奇展品来满足观众的好奇心理,同时与观众的社会背景、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借助于电化教育、计算机等设备,充分体现了现代化教育功能。通过舒适的展厅设计、美观大方的展柜式样、丰富的实物和辅助展品组合、奇特的展示形式、新颖的展示方法、和谐的灯光与色彩布置,创造了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成为我校乃至我省新世纪现代化科学教育基地。自2002年5月开馆以来,参观人员有教师、大中小学生、校友、国内外来访宾客、学者等各阶层人员,约5000 余人次。
五、学科建设
地球科学与工程系设有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两个工学硕士学位授予点,地质工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目前正在积极组织申报矿产普查与勘探工学博士学位授予点工作。
矿产普查与勘探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煤田地质与精细地质勘探、有机岩石学与有机地球化学、地质信息系统等内容。1998年以来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1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基金6项、横向项目4项,获山西省科技进步奖2项,出版了《山西晚古生代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华北地块北缘晚古生代盆地演化及盆山耦合关系》等专著4部。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核探测与信息技术、地磁信息技术与应用、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等内容。1998年以来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1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基金4项、横向项目8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2项,出版《许家窑文化遗址磁性地层学研究》专著一部,发表论文30余篇。
地质工程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灾害地质与环境地质等内容。1998年以来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10项,其中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基金3项、横向项目15项。
六、实验室建设
地球科学与工程系将原有12个小而全的实验室按相关学科合并,组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包容面较宽的院、系两级管理的地学基础实验室、地学专业实验室和科研专用实验室三个模块,使实验室从教研室中独立出来,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优化实验项目,更新内容,扩大综合型、设计型实验的比例,开放实验室,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加大对实验室建设的资金投入,改造实验室环境及更新实验设备,现拥有高温炉、显微光度计、测氡仪、大地电磁测深仪、红外吸收光谱、MS2磁化率仪、Minispin磁力仪、DMS旋转磁力仪、交变退磁仪、热退磁仪、零磁空间校正、X射线衍射仪设备等。2000年投资30万元筹建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实验室,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建设了全球定位接收设备(GPS),扩建系级标本库(100m2),其中地磁信息技术实验室已成为学校特色实验室,对外开放。学校有一大批高级仪器如电子显微镜、Y2000型X射线衍射仪、热分析仪、微机差热天平、火焰光度计、粒度分析仪等可供系本科与硕士研究生使用。
选择优秀、杰出的学科带头人任科研专用实验室主任,按科研要求组合配置仪器设备,购置全球卫星定位仪(GPS)、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袖珍式数字摄像机等电子记录和存储、实时信息处理设备,与地方政府、煤矿等社会和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开放实验室促进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广泛开展国内和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提高学术水平。
七、“九五”以来科学研究情况
1.“九五”以来科学研究工作及论文专著
1996年以来,随着我系专业的调整,教学计划的修订,师资队伍的充实与提高,我系的科研能力逐年增强,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开展国际合作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21项,横向项目22项,其他项目2项,已通过省部级以上鉴定项目8项,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国外刊物11篇、国际学术会议10篇、国内著名刊物30余篇;出版专著8部,其中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其余四部专著新近出版待评;出版“十五”规划教材1部,参编教材两部。科研进账经费420余万元。
2.目前承担的重大科研项目
主要有国际合作项目“拉尚反向极性偏移在撒拉乌苏上更新统剖面的追踪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煤化过程中煤大分子结构演化的计算机模拟”,以及省攻关项目“陷落柱林发育区的高产高效采煤技术”和“地质体空间构形信息系统的开发”。
八、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
自1996年山西矿业学院地质系与挪威卑尔根大学固体地球物理系开展科研合作与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以来,苏朴教授与卑尔根大学固体地球物理系瑞达·拉乌列教授建立起古地磁学研究方面的科学合作联系。拉乌列教授连续7次来华访问,先后赴内蒙古萨拉乌苏文化遗址、内蒙古东胜矿区、广西百色文化遗址、广西田东剖面、山西襄汾丁村文化遗址、山西芮城西侯渡剖面等地进行野外考察与采样,就国际合作项目“Blake亚时期间的地磁场特征”进行研究,苏朴教授等人也多次回访挪威,在固体地球物理系古地磁实验室开展了课题研究。通过近7年的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先后完成了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省基金项目,2002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在国际刊物及国内一级刊物发表高水平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1部,联合培养研究生7名,培养了一支与世界接轨的学术梯队,走在了全校前列,取得了可喜成绩。太原理工大学授予拉乌列教授客座教授称号。
2002年太原理工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正式签署科学研究与教育合作协议,所校共建“地磁信息技术实验室”,并为我系学科的发展以及硕士生、博士生和青年教师的培养给予了支持。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赠送我校全套价值150余万元古地磁常规实验仪器,经过近两个月的安装调试,全部设备已正常运行。“所校共建”是我系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我校历史上的一个创举。研学结合,所校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将极大地推进我系的学科建设,提高我校的科学实验能力,增强我系科学研究的后劲,为我校培养出更多的优秀教师,为国家培养出更高层次的栋梁学子。
(撰稿:范绍明)
其名为李晟曼,有天赋还很努力,在学术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上学期间包揽过国家奖学金等多项奖项,在Nature Materials等期刊上发表十余篇论文。
教育硕士论文:教育管理人性化探析
“人性化管理”是一种已为现代社会所普遍认同的管理理念,其核心就是依从人性的特点、按照人的需求来实施管理。据了解,许多中小学在推行人性化管理的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可谓困惑多多。那么在教育管理中如何实施人性化管理呢?
一、教师需要人性化管理
(一)校长要严于律己, 以身作则作为学校的决策者,校长要坚持严于律己, 以身作则,凡是要求教师做到的, 自己首先要做到;凡是禁止教师做的, 自己坚决不做,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为教师树立榜样。即使看见地上一片纸屑,决策者也要当着师生的面捡起,以此来带动影响全校师生。决策者要坚持公正无私,不带偏见地、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教师。特别是在分配工作、考核评优、评模选优等教师关注的敏感问题上,校长要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其身正,不令而行。实践证明,只有具有高尚人格的校长,才能使教职工内心信服而自愿接受影响,才能确立起稳固的权威,有效地领导管理好学校。
(二)注重与教师的情感交流管理者要善于与教师进行情感交流,让教师知道管理层想做什么,做了什么。例如,有时管理层为教职工做了许多事情,像改善工作条件、增加生活福利等,但依然有人不满,视领导的一切工作努力为理所当然,只见不足,不见成绩,这很大程度上源于领导与职工间缺乏情感的交流。另外,教师之间的交流也很重要,让教师相互了解彼此的工作性质、特点、成绩、困难等,有利于消除教师间因工作性质不同而产生的误解和隔膜。所以,管理者要努力营造一个学校关心教师、教师热爱学生、学生尊敬教师、教师支持领导的融洽环境。
二、学生需要人性化的管理
作为教育管理工作者,怎么对学生进行人性化管理呢
(一)让学生自主选择发展的方向教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学生来到学校是为了自身的发展,是为了学习生存和发展的技能和知识,而不是教育工作者体现自身价值的工具。教师要看学生需要什么,爱好什么,让学生去选择自己发展的方向,再加以适当的引导。而不能用以前的方法,固定好方式和方向,强迫学生按照教育工作者的意愿去发展。
(二)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每个孩子来到世上都是不同的,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教师不能用流水线的方法,把他们变成一模一样的产品,而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三)要相相信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的教师应当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优秀的,只是展现的方式或者方面可能不一样而已。有的学生的优秀展现在学习上面,每次考试都能取得好的成绩;有的学生的优秀展现在体育方面,在学校的运动会上锋芒毕露;有的学生的优秀则是展现在劳动技能方面,许多人干不了的活,他就能做得很好;而有的学生在为人处事方面能展现出自己的特长,对人彬彬有礼,这不都是需要我们夸奖的地方吗?我们又怎么能把单一的方面做为我们评价学生的标准呢
(四)选择正确的管理方法军队有军队的管理方法,企业有企业的管理方法,同样学校也有学校的管理方法。在学校管理中,要实现多种方法并存,既要有严格的要求,更要宽以待人,既要有批评教育,更要有赞美常识。我国着名教育家周宏在教育女儿的时候,主要运用了自己所创的“赏识教育” ,这其中并不是没有严格的要求和批评斥责,但严格要求和批评斥责在他的教育体系中只起到一个补充和完善的作用,他更多的是对女儿的赏识和赞美,即便是一点微不足道的成绩,都会被他赞美一番。正是在这样的赞美中,他从小失聪的女儿现能像正常人一样说话;正是这样的.赞美使他的女儿人性得到充分的升华:正是在这样的赞美中,他的女儿最后成了美国剑桥大学的博士生。
(五)正确认识管理中所出现的问题在对学生进行人性化的管理中, 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教育工作者除了用正常的方法引导解决外,更主要的是正确认识这些问题。比如有的学生上课爱说话,有的学生常和人打架等等。这些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认识到,学生处于尚未成熟的阶段,他们违反学校纪律,做一些大人看起来出格的事,都在情理之中。
(六)正确认识管理的效果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像有些事情,做了以后, 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学生学了知识,并不能立刻就把它转化为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而是要经过长期的消化、转化、升华等作用,逐步显现出来的。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做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要引导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一种做人的修养、一种生存的信心和能力。
三、管理者的“人格力量”是学生管理工作人性化的软件要求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管理者自身高尚的道德、超人的才情、浓厚的学养积淀所形成的人格感召力就显得特别重要。对于管理人员来说,如果没有和教师一样的知识结构和的层次,在管理中就难以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和思想状态难以做出正确的评价,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也难以及时发现,对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服务都不能很准确地把握。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就算“心有余” ,也是“无力为之” ,因此管理人员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素质、陶冶情操, 从知识水平到做人处事等方面进行改进, 以人格的力量管理学生。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于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人格、志趣,甚至他们的人生选择。
当然,要想实实在在地管理好一所学校,学校管理者还必须结合教育发展的实际,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因时、因地、因情地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用着名管理学家陈怡安教授的话说就是要点亮人性的光辉,回归生命的价值,共创繁荣和幸福。
摘 要: 教育硕士是为了适应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办学质量的需要而设立的一个新兴的专业学位.山东师大教育科学学院从1997年开始招收教育管理专业的教育硕士,目前已有4届学员和1届毕业生.这个学位点设立的目的就是高扬为基层教育服务的旗帜,培养优秀管理者和学者型的教师,学位设立的目标有别于"学术性"硕士.我们认为,教育管理专业的教育硕士培养工作应突出以下特点:
1 教育管理硕士培养现状调查
1.1 问卷编制
本研究在查阅我国教育管理硕士培养模式、教育管理硕士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参阅和借鉴了2008年全国教育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编制的《关于教育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教育现状的调查问卷》、金玲的《教育管理硕士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余云珠的《教育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历史、现状与问题研究》后,编制了《教育管理硕士培养现状调查问卷(初版)》,在征求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部分教育管理硕士培养导师、在读教育管理硕士和对问卷进行试测的基础上,对《教育管理硕士培养现状调查问卷(初版)》进行了修改,形成了《教育管理硕士培养现状调查问卷》。
1.2 样本选择及调查实施
本研究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湖南大学(985名校)、湖南师范大学(211高校)、湖南科技大学(普通一本)、湖南文理学院(普通二本)四所普通高等院校的在读教育管理硕士、教育管理硕士导师及长沙市部分社会公众发放调查问卷250份,回收问卷238份,剔除无效问卷7份,获得有效问卷231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2.4%,符合统计学要求。其中有效调查样本的情况详见表1。
表1 教育管理硕士调查样本情况分布表
1.3 调查结果分析
本研究采取随机取样的方式,抽取了前述四所具有代表性湖南省高校的50名教育管理硕士导师、150名教育管理硕士生和50名社会公众发放调查问卷,对收集到的有效问卷进行编号,运用数据统计分析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得到了教育管理硕士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形成原因及对策。
2 教育管理硕士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教育管理硕士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教育管理硕士培养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和发展,已经初步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教育管理硕士培养制度。但仍存在着对教育管理硕士学位认识不足、课程设置和进度安排不合理、教育管理硕士培养机制运行不完善等问题。
2.1.1 对教育管理硕士学位重要性认识不足
我国教育自古以来的官员选拔制度是“学而优则仕”,在我们所推崇的孔孟之道中,重学术轻技艺的思想更是盛行,中国教育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这一点在本研究中也得到了证实。
首先,在读教育管理硕士自身对教育管理硕士学位认识不足。本研究在对在读教育管理硕士决定报考教育管理硕士原因的情况统计中,有约78%的在读教育管理硕士是因为“考不上学术型的,没有办法”,有约14%的学生是因为“其他”原因,仅有约8%的学生是因为“对教育管理硕士专业很感兴趣”,可见我国高校毕业生对教育管理硕士学位的重要性认识远远不足。
其次,硕士生导师对教育管理硕士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从湖南省前述四所高校教育管理硕士导师对教育管理硕士培养重视程度的调查情况来看,有约14%的教育管理硕士导师对教育管理硕士和学术型教育学硕士“一样重视”,约15%的教育管理硕士导师对教育管理硕士的重视程度“略低于”学术型教育学硕士,约50%的教育管理硕士导师对教育管理硕士的重视程度“低于”学术型教育学硕士,约11%的教育管理硕士导师对教育管理硕士的重视程度“远低于”学术型教育学硕士,可见近六成的教育管理硕士导师对教育管理硕士的重视程度是“低于”或“远低于”学术型教育学硕士,从而体现了我国大学在追求高标准、高要求、高目标的过程中,普遍认为有上层次、上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就要搞科研,攻占“高、精、尖”领域的制高点,忽视了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1.2 课程设置不合理,强调理论轻实践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教育管理硕士培养普遍存在重视理论研究,忽视实践学习的趋势,这一点在本研究的表2 教育管理硕士实践能力培养效果调查中得到了印证。
表2 教育管理硕士实践能力培养效果调查
从表2中可以看出,认为通过教育管理硕士阶段学习,个人实践能力有“显著提升”的仅占总人数的约22%,而认为个人实践能力提升不高或“没有提升”的占总人数的78%,这间接反映了我国教育管理硕士的课程设置过于强调理论学习,忽视对教育管理硕士实践能力的培养。
2.1.3 教育管理硕士运行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教育管理硕士招生录取工作普遍实行的是联考笔试和专业面试相结合的两阶段考核。其中笔试部分侧重对考生基本素质的考查,而专业面试则更强调从专业的视角考核考生的专业能力、工作状况、专业背景和基本专业技能等,两个阶段相互补充,缺一不可。然而从本研究的调查情况来看,我国教育管理硕士招生过程中“笔试定录取”和“复试走过场”的情况仍普遍存在,这直接反映了我国教育管理硕士运行机制的不完善。
2.2 教育管理硕士培养问题原因分析
(1)教育支撑环境欠缺导致教育管理硕士地位尴尬。目前,我国各大用人单位尚未意识到教育管理硕士教育对员工整体素质提高的重要性和长远性,在员工报告专业教育管理硕士的员工直接或间接地通过行政或经济手段阻止本单位员工报告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导致绝大部分在职员工放弃了接受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机会,加上高等院校对专业教育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经费的收取普遍高于学术型研究生,而专业教育管理硕士研究生的录取门槛普遍低于学术型研究生,间接地影响着报告人员的积极性。可见,我国当前教育管理硕士的`教育支撑环境仍旧欠缺。而教育支撑环境的欠缺直接导致社会公众对专业教育管理硕士学位的误解,认为教育管理硕士学位教育是第二等级的研究生教育,专业教育管理硕士地位颇为尴尬。
(2)教育结构的不平衡导致教育质量不高。当前,我国高等院校专业教育管理硕士在纵向和横向方面的发展都极端不平衡。从纵向上,对强调应用型专业学位的教育仅开设到硕士研究生层次,专业博士学位教育才刚刚起步,缺乏与专业硕士层次的衔接;从横向上看,经济发达地区的专业硕士培养院校较多、生源质量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专业硕士培养院校少且生源质量差。专业硕士教育结构的发展部平衡直接导致我国专业教育管理硕士的教育质量不高。
(3)单一的教育模式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顺利推进,专业教育管理硕士培养会涉及到不同学科领域、满足不同社会背景人员的需求,然而我国当前专业教育管理硕士学位的单一培养模式仍偏重理论教育,轻视不同学科专业领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得对不同群体学习需要的刺激性远远不够。
3 提高教育管理硕士培养效果的建议
(1)转变专业硕士培养目标定位,着力培养研究实践型人才。本研究认为我国专业教育管理硕士的培养目标定位应试研究型教师,即在读专业教育管理硕士通过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研究现代教育教学实践来提升和完善其工作过程中的教育教学能力,促使其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能力共同发展,真正培养既有较强实践能力又有较强教育科研能力的“研究型”、“学者型”和“专家型”的教师,最终成为教育大家。
(2)加强教育管理硕士重要性宣传,完善教育管理硕士法律法规。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可通过积极引导新闻报纸、期刊等纸质媒体,网站、手机报等电子媒体积极宣传专业教育管理硕士培养在教育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引导社会各界提高对专业教育管理硕士学位重要性的认识,理解学术型教育管理硕士和专业型教育管理硕士的培养目标的不同,从而正确、客观地看待专业教育管理硕士教育的发展。
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作为教育政策、法规和战略的设计者,应从全盘考虑,统筹规划不同区域的专业教育管理硕士学位教育的发展,在研究专业教育管理硕士学位教育发展规律和结合各区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强、指导性明确的专业教育管理硕士学位管理发展政策。
(3)创新专业教育管理硕士的招生培养机制,形成时代特色的教育管理硕士质量观。由于专业教育管理硕士的培养涉及到不同学科领域、不同社会背景的教师,这就要求专业教育管理硕士培养单位必须根据社会实际,创新专业教育管理硕士的招生培养机制,形成时代特色的教育管理硕士质量观。在专业教育管理硕士的招生过程中充分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的同时,在笔试和复试过程中着重考查考生的个人专业能力和专业发展潜力;在培养过程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通过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加强对教学技能操作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应用实践性强的特点。
4 结束语
教育管理硕士培养的目的是培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具备较高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教育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开放式访谈获得了我国教育管理硕士培养现状的第一手资料,运用数据分析软件对我国教育管理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并针对教育管理硕士培养中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对我国广大教育学者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对我国教育管理工作者制定教育管理硕士管理政策具有参考价值。
学科语文教育硕士论文
使受教育者打下文化知识基础和作好初步生活准备的教育,是由国家用立法形式确定下来强制实行的国民基础教育。通常指一个国家学制中的第一个阶段的教育,对象一般为6~12岁儿童。如果你不知道初等教育专业毕业论文怎么写,不妨看看以下文章。
一、毕业论文选题及开题
1、毕业论文选题必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满足教学基本要求,合乎专业性、新颖性、适用性要求,选题应围绕本学科和专业进行,原则上不超出本专业范围。
2、选题应慎重严肃,要充分考虑自身专业基础和撰写能力,题目不宜过大过小。选题的分量和难度要适当,学生经努力能完成。
3、选题应能够使学生达到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全面的训练,通过毕业论文工作,使得理论认识深化,知识领域扩展,专业技能延伸,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4、毕业论文原则上一人一题。课题需两人或几人合作,需由指导教师提出,经系领导批准。但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其中一部分工作,并独立撰写各自的论文。
5、学生选题后必须至少查找相关着作及论文10本(篇)予以研究,写出综述报告及论文提纲交指导老师审查。
6、毕业论文实行集体开题制度,各指导老师对每个学生论文开题报告提出指导意见,然后由指导老师推荐参考书和参考文献。
二、毕业论文写作要求
1、学生应认识到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吉首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规定》、《吉首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手册》与《吉首大学学习指导手册》中的相关文件。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去解决社会现实生活和本人实际工作中的实际问题,鼓励写作理论研究型毕业论文。
2、如果具有必要的理论修养、研究兴趣、文字能力和研究条件,所选题目确有价值,毕业论文也可以写成有一定价值的理论问题进行有一定深度的探讨、质疑、论证等侧重于学术研究的类型。
3、不可将毕业论文写成“工作总结型”等主要反映实际问题但缺乏理论研究深度,与所学专业知识缺乏有机联系的类型。 4、论文写作必须严肃认真。论证主题应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不可过于肤浅,不能完全从个人兴趣出发。
5、论文写作应做到思维严谨。立论应正确,论据充实可靠,结构层次清晰合理,推理论证讲究逻辑。
6、语言朴实。注意学习使用科研论文特有的科学语言,行文简练朴实,不烦琐,不可使用过分夸张虚饰、感情色彩过分浓重的文学语言,不可使用过分直白、庸俗的市井语言或片面妄下结论。
7、毕业论文应使用学校统一规定的论文模板。无论写作提纲或正文均以次模板为准。论文模板包括论文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主要参考文献。
8、写作毕业论文必须首先拟订写作提纲,拟订提纲的步骤包括:(1)确定论文提要,加进材料,形成全文梗要。一般做法是执笔前把论文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例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插进去,形成内容提要。(2)篇幅分配。毕业论要求篇幅为3000~6000字。(其中本科生6000~8000字、文科生要求5000字)(3)编写提纲。一般采用列项式编写提纲。
9、每篇毕业论文需有关键词和200字以内的论文摘要和3-5个关键词,概括论文的中心议题、基本观点、方法、结论。论文摘要又叫内容提要,是文章核心的内容缩影。关键词一般是能概括论文核心内容的名词。
10、毕业论文的观点应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学术探讨科学正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逻辑性强,条理清楚。
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
1、文章对所引用的他人观点、参考文献需做注释,注明作者、书籍名称或刊物、出版社、出版时间、页数等,引用其他参考资料应注明资料来源。 2、主要参考文献合计不得少于8本(篇),且内容必须与论文内容紧密相关。注释必须有8个以上。 3、注释及主要参考文献统一放在文章最后,其规格参见版式(第11条)。 4、论文各部分版面设计要求。(1)论文题目不超过20字:黑体小2号字居中,如题目过长,可相应缩小字号或紧缩排版。(2)正文采用宋体5号字,两端对齐,段落首行空两字,段落间不允许空行,段落标题除可以加黑外,不得再使用其他任何样式;小标题上空一行,单倍行距,段落间距为零;不得对整篇文章使用表格嵌套;不得使用繁体字和任何背景色;正文中注文标号采用上标形式。
学科语文教育硕士论文范文
论文题目: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融合的“对话”教学设计
【摘 要】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深度融合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翻转式的变化,在更加丰富的“对话”设计中,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被激发,学生个体学习需求与学生个性突显以及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进一步确立,新课程目标进一步“落地”,课堂教学效益不断提高。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对话;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深度融合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翻转式的变化,在更加丰富的“对话”设计中,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被激发,学生个体学习需求与学生个性突显以及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进一步确立,新课程目标进一步“落地”,课堂教学效益不断提高。然而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在“对话”的理解方面还存在一些偏差,表现为简单、机械、窄化理解“对话”,教师仍然设计好一连串问题,一问一答满堂灌,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情况还是比较普遍,“对话”的主体还是单一的,教师仍然是控制学生、控制课堂、控制教科书的至高无上的权威,无视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真正问题,学生仍然被动简单地应付与完成老师的问题,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当翻转课堂进入我们的视野,“对话”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理念之一,也随着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而显出更加独特的呈现方式。教师应该怎样有效运用信息技术,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对话的有效性,是当前我们需要探讨和思考的问题。
本文选取两个教学设计,设计(1)是一个在翻转课堂理念支撑下,“对话”设计教学方面的参考案例,而设计(2)相比较而言,是一个“对话”设计方面需要改进的案例。笔者将联系翻转课堂给“对话”带来的更加丰富的内涵对两个设计进行讨论。
一、关于两个教学设计的案例
课例:人教版课标本第十册《杨氏之子》
教学设计(1)
以翻转课堂教学理念为指导,导学案设计如下:(一)课前。1、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并标注停顿2、阅读资源链接《世说新语》3、完成课前练习检测4、提出问题(二)课中。1、反馈课前检测2、合作探究自行解决问题3、汇报合作学习成果,练习检测,师生共同答疑解惑
教学设计(2)
以传统的媒体使用为媒介,教学设计如下:(一)课前谈话,古语今话对读练习。
对读句子:(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板书;文言文)(二)板书课题,释题。1、引申:陈氏之子(女)翁氏之子(女)2、简介作者及《世说新语》(三)检查预习,生字词过关。1、检查生字词读音2、听写“梁国”“聪慧”“禽”3校对,评析(四)引导自读,感受语言精妙 1、初读课文,感受文言文节奏(相机指导“为”“应”读音)2、研读课文,整体感知(借鉴学习古诗词的方法)3、感受语言精妙,揣摩人物内心(1)体会“未闻”的妙用(2)揣摩孔君平和杨氏子的内心,感受语言精妙(3)预设“”黄君平“梅君平”句式训练以加深体会(五)熟读成诵(六)拓展延伸
二、两个教学设计的对比分析
同一个课题,教学设计思路不同,所给予的“对话”环境不同,产生的课堂教学效益就截然不同。
(一)关注“对话”情境的创设
“对话”情境创设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赞可夫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设计(1)中教师创设的对话情境是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导向,课前教师注重运用媒体技术,引导全体学生与网络视频中的名师、优质资源、辅助工具书及家长对话,为学生创设更为广阔的对话空间,课堂上对话针对的是学生真正意义上所不能理解的问题。也体现了母语课中“注重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强调学生媒体素养的获得。”相对而言,设计(2)中的对话设计还是以教师预设的重难点问题为导向,对话不能很好地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对话”情境创设,学生仍旧在老师的指令下行事。
(二)关注“对话”主体与学生主体
“对话”的主体应该是多元而又开放的,多重对话可以提升学生思辨能力,凸现着创造和生成,给学生留足对话时间是课堂实施有效对话的前提保障。翻转课堂的核心思想“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突出学生是“对话”的主体地位,把话语权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教师活动时间自行控制在10-15分钟之内,其余时间就是学生的学习活动时间不要占用。设计(1)指向于教师注重对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着眼于引导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求的媒体素养,同时也让“对话”更有效。相比较而言,设计(2)中对话主体还不够开放,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使用还是停留在使用课件上,视野还不够开阔。
(三)关注“对话”质量提升
新课程背景下,“对话”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理念之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于阅读教学是这样表述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可见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对话。这就意味着阅读教学要精心设计并组织好不同对象、多种形式的对话活动,让学生实实在在经历对话的过程。提升“对话”质量应该是建立在有效对话的基础上。笔者以为有效的对话可以触动学生心房,增进对文本的理解。设计(1)中学生对话空间广阔,对话源于学生又还原于学生,对话容量大,教学效益高。相比而言,设计(2)学生对话空间狭隘,容量有限,教学效益有待提高。
“实践出真知”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如何去实践?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打开小学语文“对话”之门?这些都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师参与其中共同学习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杨刚,杨文正,陈立.十大“翻转课堂”精彩案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
天津中医大学副教授女,副教授。于1990年起为天津中医学院针灸系骨伤推拿教研室教师,担任本科班《中医伤科学》、《推拿学基础》、《针灸学》等;研究生《推拿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任职以来公开发表论文近10篇,论著4部。主持科研课题二项。王 红 (Hong Wang)性别:女出生年月:1962年工作单位、职务及职称: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副教授 博士学历、学位: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博士(金融学专业)工作经历: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主要研究方向:金融经济学 货币银行学 银行管理 金融市场主讲课程:货币金融学、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主要论文:主要论文:[1] 王红.银行结构的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理论评述. 经济学动态,2006,(10).[2] 王红.银行结构与经济发展:中国银行业的实证分析. 经济学家,2005,(5).[3] 王红.欧美银行结构与绩效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分析. 武汉金融,2005,(11).[4] 王红. 美国银行结构与绩效的变化趋势. 经济学消息报,2005,( 11月25日,第四十七期,NO.672)[5] 王红.信息不对称与美国商业银行的信用管理. 企业家,2002,(1).[6] 王红.中国入世与利用外资的战略选择. 对外经贸实务,2002,(1).[7] 王红.外资金融机构在华发展状况及其对外国金融机构的监管. 集团经济研究,2005,(10).[8] 王红.中美经济学课程教育的比较分析. 高教探索,2005,(4).[9] 王红. 外资金融机构市场准入及其监管. 商场现代化,2005,(10)科研项目:作为项目第一主持人完成的项目有:1.商业银行的市场结构、经营绩效与湖北省的经济发展,获立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2年—2003年)。2.广东省国有商业银行市场结构与经营绩效的研究分析。2 王 红 分析化学Wang Hong出生年月: 1967年1月职称职务: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①复杂体系的微分离检测②分子探针与检测试剂简历:1988年7月于武汉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1994年6月于武汉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1994年7月至1996年6月,南京大学博士后。1996年7月至今,武汉大学化学系任教。承担各类基金15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武汉市晨光计划项目等),已在相关领域发表论文70多篇(其中SCI论文50多篇),合作出版专著一部。1999年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二完成人),2005年获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学术兼职:《分析科学学报》编辑教学:仪器分析(化院应化班);分离化学(化院本科生);现代分离科学(化院分析化学研究生);分析科学进展(化院分析化学研究生)近5年发表的主要论文:1. Huaixia Chen, Hong Wang, Yong Chen, Huashan Zhang. 2005.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analysis of anisodamine and its phase I and II metabolites in rat urine. J. Chromatogr. B, 824, 21–29.2. Li-Wei Cao, Hong Wang, Hua-Shan Zhang. 2005. Analytical potential of 6-oxy-(N-succinimidylacetate)-9-(2 "-methoxycarbonyl) fluorescein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mino compounds b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with 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 detection. Electrophoresis, 26, 1954-1962.3. Hong Wang, Xin Liu, Jin-Shu Li, Hua-Shan Zhang. 2005. Separation of amines as their derivatives with 6-methyl-2-phenyl-4-quinolinecarboxylic acid N-hydroxysuccinimide ester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hromatographia, 61, 31-36.4. Li-Wei Cao, Hong Wang, Jin-Shu Li, Hua-Shan Zhang. 2005. 6-Oxy-(N-succinimidyl acetate)-9-(2-methoxycarbonyl)fluorescein as a new fluorescent labeling reagent for aliphatic amines in environmental and food samples us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J. Chromatogr. A, 1063, 143–151.5. Hong Wang, Shu-Cai Liang , Zhi-Min Zhang, Hua-Shan Zhang. 2004. 3-Iodoacetylaminobenzanthrone as a fluorescent derivatizing reagent for thiols in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al. Chim. Acta, 512, 281-286.6. Hua Li, Hong Wang, Jin-He Chen, Li-Hua Wang, Hua-Shan Zhang, Yun Fan. 2003. Determination of amino acid neurotransmitters in cerebral cortex of rats administered with baicalin prior to cerebral ischemia b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 detection. J. Chromatogr. B, 788, 93-101.7. Xian Zhang, Hong Wang, Jin-Shu Li, Hua-Shan Zhang. 2003. Development of a fluorescent probe for nitric oxide detection based on difluoroboradiaza-s- indacene fluorophore. Anal. Chim. Acta, 481, 101-108.8. Hong Wang, Wei-Sheng Wang, Hua-Shan Zhang. 2001. Spectrofluorimetic determination of cysteine based on the fluorescence inhibition of Cd(II)-8-hydroxyquinoline-5-sulphonic acid complex by cysteine. Talanta, 53, 1015-1019.3 王 红 性 别 女教育简历1985.09~1989.07 重庆交通学院道路工程系学习,获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专业学士学位1993.09~1996.01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学习,获公路与机场道路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工作经历1989.07~1993.08 重庆交通学院道路工程系道路规划勘测设计教研室任教1996.02~1996.05 重庆交通学院道路工程系道路规划勘测设计教研室任教1996.06~2002.01 道路工程系道路规划勘测设计教研室任教,兼重庆交通学院院团委副书记(主持工作)2002.02~2002.08 道路工程系道路规划勘测设计教研室任教,兼重庆交通学院院党政办公室主任,院团委书记2002.09~2004.09 重庆交通学院道路工程系道路规划勘测设计教研室任教2004.09~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交通土木工程系任教研究方向公路养护管理道路景观设计公路交通安全公路线型设计理论科研成果参编教材1部,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近10篇,主持科研项目7余项,其中省部级1项,主持科研经费累计30余万元。主要学术论文1. 利用数字地面模型建立公路横断面模型的新方法2. 对我国城市推行交通需求管理(TDM)战略的几点认识编辑本段北京市统计局副局长王 红,1959年5月出生,吉林怀德人,汉族,在职研究生,高级统计师。现任北京市统计局副局长。协助局队长分管社会科技处(开发区分局)、人口就业处、监测与评价处、统计应用研究所、统计学会、信息咨询中心。配合刘亚力管理商调队(贸易外经处)/商业和投资建筑业处。联系:延庆县统计局。王红,天津人,1990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同年分配到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工作,现为南开大学文学院文化素质教学部副教授。【主讲课程】1.服饰美学与服装设计(全校公选课)主要讲授内容:服饰美学篇、绘画篇、裁剪制图篇、服装设计篇和设计大师欣赏篇。2.女性行为修养(全校公选课)主要讲授内容:女性风范、礼仪礼节、仪表仪容、体形体姿、着装艺术。【主要成果】1、 1994年 曾举办个人时装发布会。2、 1996年 曾参加庆祝天津电视台建台35周年时装表演。3、 2000年 个人设计服装作品参加北京2000年国际时装博览会。4、 2001年 个人设计服装作品参加香港天津周时装秀展览。5、 2001年 个人设计服装作品参加北京2001年国际时装博览会。6、 论文:《大学生谈新世纪教师形象》,《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增刊。7、 论文:《试论公务员外在形象美的塑造》,《干部人事月报》2002年第3期。8、 论文:《大学生与服饰美学教育探索》,《南开教育论丛》2002年第2期,论文集《教育学与教学管理》转载,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9、 论文:《大学生谈自我礼仪现状及对学校与教师和同学的期望》,《南开教育论丛》2002年第4期。10、论文:《公务员八项礼仪要注意》,《干部人事月报》2002年第12期。11、论文:《大学生谈教师礼仪现状》,《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3年第3期12、论文:《从主流文化到亚文化——谈干部服饰的演变》,《人力资源》2003年第8期13、论文:《大学生服饰美学教育应坚持的美学观》发表在《中国科学教育》2006年22期刊,被评为2006年度优秀论文。14、论文:《美从你做起——素质教育探索》,发表在《中国教育导刊》2006年第23期,被评为2006年度优秀论文。15、教材:《女性行为修养》附带课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世纪文库),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16、教材:《服饰美学与服装设计》附带课件,全国高校素质教材研究编审委员会审定,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7年8月【获奖情况及社会反响】1985年个人服装设计作品被选送中国代表团首次赴巴黎时装博览会参展,荣获二等奖。1986年以来多次参加服装设计大赛和服装表演赛,曾获一等奖3次、二等奖6次、优秀奖10余次。1992年作家赵强在《今晚报》上发表文章介绍王红《从模特到服装设计师》。1994年《艺术家杂志》刊登了王红的作品和作家赵玫的文章《王红的梦》。1997年天津电视台专访王红并在《中国——天津》栏目播出。2005年《大学生服饰美学教育应坚持的美学观》获得“全国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科学论文奖”三等奖。
1、浅论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2、探究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3、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对策分析
4、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课堂阅读能力的培养
5、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6、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几个误区
7、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应用浅探
8、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9、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10、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成长式评价的研究
11、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12、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应注意小升初语文内容的衔接问题
13、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14、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想象能力
15、关于"包容教育"的理性思考
16、探究制约学校教科研发展的因素
17、对合作学习热的"冷"思考
18、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说真话诉真情的几种方法
19、新课程理念下作业与课堂教学的和谐统一
20、谈"对话式"课堂教学
21、数学学习也要"听说读写"
22、《苏北农村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研究报告
23、"留守孩儿"教育策略和实践研究
24、"元认知理论"下优化小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研究
25、谈对话教学的现状要素及其理想定位
26、关于小学骨干教师心理问题的分析
27、城区学生与农村学生的对比研究
28、传统教师评价的负面影响
29、传统作文教学的误区研究
30、词汇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31、大学生选择教育类专业的心理相关研究
32、大众媒体对小学生的影响分析
33、当代儿童对儿童文学的期待与要求
34、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研究
35、东西方教育模式与人才培养研究
36、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你说的哪一个啊?
这么多叫王红的,你要哪个啊.要说的清楚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