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知道呀
发表的论文一般都有证书的可以要求我们发表的时候有无证书再则就是一些市级省级的论文评选就行了
论文发表等级第二级-A类:
权威核心刊物论文,被国际通用的SCIE、EI、ISTP、SSCI以及A&HCI检索系统所收录的论文(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检索为准),或同一学科在国内具有权威影响的中文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论文不含报道性综述、摘要、消息等。
论文发表等级第三级-B类
重要核心刊物论文,在国外核心期刊上刊登的论文(见《国外科技核心期刊手册》)或在国内同一学科的中文核心期刊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论文发表等级第四级-C类:
一般核心刊物论文,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刊物上发表的论文。由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和北京大学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发布中文核心期刊目录。1992年推出《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1996年推出(第二版),2000年推出(第三版),2004年推出(第四版),2008年推出(第五版),2011年推出(第六版),第七版(2014版)
论文发表等级第五级-D类:
一般公开刊物论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双刊号期刊(有期刊号“CN”“ISSN”,有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
学位申请者为申请学位而提出撰写的学术论文叫学位论文。这种论文是考核申请者能否被授予学位的重要条件。
学位申请者如果能通过规定的课程考试,而论文的审查和答辩合格,那么就给予学位。如果说学位申请者的课程考试通过了,但论文在答辩时被评为不合格,那么就不会授予他学位。
有资格申请学位并为申请学位所写的那篇毕业论文就称为学位论文,学士学位论文。学士学位论文既是学位论文又是毕业论文。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论文
大学生发表论文的途径:可以选择直投,直投就是在即找官网,寻找相应的投稿方式进行投稿。
还可以选择渠道投稿,对于核心、SCI的,动辄好几万,二话不说定金可能就上万。另外从核心开始,文章就不是想发就发,甚至有些专业的SCI/EI源都比国内核心好发很多。明确一点,敢说百分百包录用你就可以直接拉黑了,核心不比普刊,差个名字就是不一样的编辑部运营。在这方面一定要时刻注意。
大学生发表论文的误区
1、宣传的力度越大越好
有些学生就认为宣传力度越大,发表实力越雄厚,被表面的现象吸引了,没有了解清发表期刊和代发机构的真实情况,结果上当的还真不少。
2、发表论文越多越好
一般情况,核心期刊的门槛高,发表一篇论文确实不容易,有些大学生就在普刊或增刊上发表论文,熟不知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一篇论文就能一锤定音,而发表在普刊或增刊上多篇论文的效果就是数量比较多,其实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3、发表的越快越好
核心期刊对投稿审查特别严格,发表等待期比较长,一般需要三、四个月。大学生不要一味的追求快,随便找一些网站就进行发表,最后论文发表也不成功。
论文的前言也叫引言,是正文前面一段短文。前言是论文的开场白,目的是向读者说明本研究的来龙去脉,吸引读者对本篇论文产生兴趣,对正文起到提纲掣领和引导阅读兴趣的作用。在写前言之前首先应明确几个基本问题:你想通过本文说明什么问题?有哪些新的发现,是否有学术价值?一般读者读了前言以后,可清楚地知道作者为什么选择该题目进行研究。为此,在写前言以前,要尽可能多地了解相关的内容,收集前人和别人已有工作的主要资料,说明本研究设想的合理性。1、 引言应含概的内容引言作为论文的开头,以简短的篇幅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缘起和提出研究要求的现实情况,以及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的概况,说明本研究与前工作的关系,目前的研究热点、存在的问题及作者的工作意义,引出本文的主题给读者以引导。引言也可点明本文的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简单阐述其研究内容;三言两语预示本研究的结果、意义和前景,但不必展开讨论。前言在内容上应包括: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立题的理论或实践依据是什么?拟创新点?理论与(或)实践意义是什么?首先要适当介绍历史背景和理论根据,前人或他人对本题的研究进展和取得的成果及在学术上是否存在不同的学术观点。明确地告诉读者你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语句要简洁、开门见山。如果研究的项目是别人从未开展过的,这时创新性是显而易见的,要说明研究的创新点。但大部分情况下,研究的项目是前人开展过的,这时一定要说明此研究与被研究的不同之处和本质上的区别,而不是单纯的重复前人的工作。2、 前言的写作方法(1)、开门见山,不绕圈子。避免大篇幅地讲述历史渊源和立题研究过程。(2)、言简意赅,突出重点。不应过多叙述同行熟知的及教科书中的常识性内容,确有必要提及他人的研究成果和基本原理时,只需以参考引文的形式标出即可。在引言中提示本文的工作和观点时,意思应明确,语言应简练。(3)、回顾历史要有重点,内容要紧扣文章标题,围绕标题介绍背景,用几句话概括即可;在提示所用的方法时,不要求写出方法、结果,不要展开讨论;虽可适当引用过去的文献内容,但不要长篇罗列,不能把前言写成该研究的历史发展;不要把前言写成文献小综述,更不要去重复说明那些教科书上已有,或本领域研究人员所共知的常识性内容。(4)、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在前言中,评价论文的价值要恰如其分、实事求是,用词要科学,对本文的创新性最好不要使用本研究国内首创、首次报道、填补了国内空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本研究内容国内未见报道或本研究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等不适当的自我评语。(5)、前言的内容不应与摘要雷同,注意不用客套话,如才疏学浅、水平有限、恳请指正、抛砖引玉之类的语言;前言最好不分段论述,不要插图、列表,不进行公式的推导与证明。(6)、前言的篇幅一般不要太长,太长可致读者乏味,太短则不易交待清楚,一篇3 000一5 000字的论文,引言字数一般掌握在200一250字为宜。1. 引言书写内容和格式(1)说明论文的主题、范围和目的。(3)预期结果或本研究意义。(4)引言一般不分段,长短视论文内容而定,涉及基础研究的论文引言较长,临床病例分析宜短。国外大多论文引言较长,一般在千字左右,这可能与国外内数期刊严格限制论文字数有关所谓的引言就是为论文的写作立题,目的是引出下文。一篇论文只有命题成立,才有必要继续写下去,否则论文的写作就失去了意义。一般的引言包括这样两层意思:一是立题的背景,说明论文选题在本学科领域的地位、作用以及目前研究的现状,特别是研究中存在的或没有解决的问题。二是针对现有研究的状况,确立本文拟要解决的问题,从而引出下文。一般作者在引言写作中存在这样两方面的问题。1)文不着题,泛泛而谈。一些作者似乎把
根据学术堂的了解,毕业论文的前言也叫引言,是正文前面一段短文。前言是论文的开场白,目的是向读者说明本研究的来龙去脉,吸引读者对本篇论文产生兴趣,对正文起到提纲掣领和引导阅读兴趣的作用。明确书写引言的基本问题:你想通过本文说明什么问题?有哪些新的发现?是否有学术价值?为此,在写前言以前,要尽可能多地了解相关的内容,收集前人和别人已有工作的主要资料,说明本研究设想的合理性。论文引言的写作原则:言简意赅,突出重点,尊重科学,实事求是。一篇毕业论文的引言,大致包含如下几个部分:1、问题的提出;讲清所研究的问题“是什么”。2、选题背景及意义;讲清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来研究,即阐述该研究对学科发展的贡献、对国计民生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等。3、文献综述;对本研究主题范围内的文献进行详尽的综合述评,“述”的同时一定要有“评”,指出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讲出自己的改进思路。4、研究方法;讲清论文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5、论文结构安排。介绍本论文的写作结构安排。“第2章,第3章,……,结论前的一章”的写法是论文作者的研究内容,不能将他人研究成果不加区分地掺和进来。
普通的院校青年教师发表文章的话当然比大学难的很多而是说每一个平台还有他接触的面都是不同的层次而靠自己的这种真实的境界还是很少很少很少很少努力也是能够完成的。
意味着用户通过公共互联网可以免费阅读、下载、复制、传播、打印和检索论文的全文,或者对论文的全文进行链接、为论文建立索引、将论文作为素材编入软件,或者对论文进行任何其他出于合法目的的使用,而不受经济、法律和技术方面的任何限制,除非网络本身造成数据获取的障碍。对复制和传播的唯一约束,以及版权在此所起的唯一作用是,应该保证作者拥有保护其作品完整性的权利,并要求他人在使用作者的作品时以适当的方式表示致谢并注明引用出处。
1.《泉州古建筑》,1991年2月,天津科技出版社(合著)。2.《童寯文选》,1993年11月,东南大学出版社(译著)。3.《中国建筑?古城泉州》,2002年1月,(台北)锦绣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4.《中国木拱桥》,待版,东南大学出版社。5.《闽南石建筑》,待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6.《木拱小记》,待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7.《中国传统建筑》,2006年版,北京大学出版社。8.“童寯建筑师”,1986年6月北京中国近代建筑史讨论会宣读,1987年6月第二期《华中建筑》发表,1993年11月《中国建筑史》摘引。9.“外国建筑教育”,1988年5月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条目(合撰)。10.“论永定客家土楼得以形成的历史原因”,1989年10月《福建建筑》第三、第四期合刊。11.“开元寺百柱殿落架大修”,1989年11月20日《泉州晚报》。12.“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考”,1989年12月第二期《泉南文化》内刊,1990年8月17日 《人民日报》海外版摘录,1991年2月第一期《福建建筑》发表。13.“拘那罗陀与泉州”,1990年6月第一期《泉南文化》内刊,1990年10月,南京博物院第五期《东南文化》发表,1995年9月厦门大学出版社《泉州海外交通史略》及1997年9月厦门大学出版社《福建佛教史》摘引。14.“泉州开元寺大殿修复技术”,1990年7月北京《中国文物建筑保护及理论》。15.“福建泉州开元寺修建工程概述”, 1991年1月台北《第四次古迹修复技术研讨会》大会报告。16.“老君岩可能凿于唐代”, 1991年1月7日《泉州晚报》。17.“泉州老君岩出土石室构件年代考辩”, 1991年6月第一期《泉南文化》内刊。18.“福建泉州开元寺修复经验”,1991年2月第二期台北《雅砌》。19.“闽南小型石构佛塔和经幢”,1991年12月第二期《泉南文化》内刊,1992年5月第 二期《福建建筑》发表。20.“闽西奇特的方言岛文化现象”,1992年9月《华侨大学学报》文科版第二、三期合刊。21.“比较古希腊建筑?论中国木构建筑传统的形成”1992年9月天津大学《第二届中国 建筑传统与理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2.“论客家土楼建筑的历史文化背景”,1992年9月香港中文大学《国际客家学研讨会》大会报告。23.“闽南、粤东北圆楼与客家圆楼的比较”,1992年9月北京中国建筑学会《中日传统民居研讨会》交流论文,1993年5月《福建建筑》第一、二期合刊。24.“福建土楼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1992年7月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资助项目结题,审查通过。25.“闽东南沿海小型石塔幢”, 1993年4月第二期《华侨大学学报》。26.“泉州开元寺戒坛出土石刻”,1993年4月第四期台北《空间》。27.“论中国汉地佛教密宗的建筑成就”,1993年8月第三期上海《时代建筑》。28.“早期中国建筑师系列—华盖建筑师事务所”,1994年3月第三期台北《建筑师》。29.“闽南古建筑屋顶曲线构成”,1995年9月总第48期《古建园林技术》(第二作者)。30.“泉州老君岩宋代建筑构件”,1995年10月《华侨大学学报》。31.“永定土楼二题”,1995年11月《永定文史资料》内刊。32.“虹桥考”,1995年11月北京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学报》。33.“闽浙虹桥的调查研究”,1995年11月第四期《福建建筑》。34.“闽南古建筑木构架的基本类型”,1995年12月总第49《古建园林技术》(第二作者)。35.“华侨大学建筑系的回顾与展望”,1995年12月《南方建筑》。36.“欧阳詹的太原之爱”,1996年7月4日和8日《泉州晚报》连载。37.“论建筑历史中的完型现象”,1996年6月北京《建筑师》。38.“叠拱木桥的建筑成就”,1996年11月第四期《华侨大学学报》。39.“关于注册建筑师考试的思考”,1996年第六期《新建筑》。40.“设防住宅的调查研究”,1996年10月北京《建筑师》。41.“古建筑的修旧如旧”,1997年1月《泉州学刊》。42.“泉州中山路骑楼建筑保护”,1997年8月北京《建筑学报》。43.“泉州土楼”,1997年10月《华中建筑》。44.“童寯老师的读书与做人”,1997年10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东南大学建筑系成立七十周年纪念专集》。45.“论风水术中的理性因素”,1997年11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东南大学建筑系理论与创作丛书《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文集》。46.“城市别称中的悖论及其它”,1998年9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百家言》。47.“泉州南安蔡氏古民居建筑群”,1998年10月第三期《福建建筑》。48.“明清小说研究综述”,1999年11月北京,作家出版社《中国文学年鉴》。49.“福建佛教丛林与新加坡双林寺的比较研究”,2000年2月总第67期《古建园林技术》。50.“论中国第一代建筑师的成就与局限”,2000年8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百家评论集》。51.“试析武吕兼论初唐闽南的开发”,2000年12月,《华侨大学学报》。52.“学海无涯之乐”, 2000年12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百家回忆录》。53.“闽西客家建筑体现汉文化三个特征”,2000年12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师》。54.“法苑因缘”,2001年10月,新加坡双林寺重修圆成文集。55.“形胜概念在若干古汉字中的痕迹”,2002年1月,《新建筑》。56.“参加华族古建筑修护工作的几点体会”,2002年3月,(新加坡)亚洲华族传统建筑及古迹保留国际研讨会。57.“庆祝双林寺主体竣工”,2002年6月,新加坡莲山双林寺殿塔开幕大典。58.“北大镜春园禄岛水轩复建与荷塘水域整治”,2002年北京大学《大学的校园研讨会》。59.“燕园刍议二则”,2002年北京大学《大学的校园研讨会》。60.“跟随童寯先生读书”,2002年9月,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关于童寯》。61.“山东栖霞牟氏庄园的建筑文化”,2002年10月,北京,《建筑师》100期。62.“佛塔与古代西方文化的东传”,2003年,北京,《建筑百家言续集》,建筑工业出版社。63.“中国木拱桥之我见”,2004年9月,北京,《建筑业导报》。64.“埃菲尔铁塔的花边”2004年11月,北京,《读书》。65.“闽西南土楼与城堡”,2004年11月,台北,中央研究院台史所。66.“论材料与结构的搭配”,2005年,1月,北京,《建筑学报》。67.Beijing-History and Historical Architecture,A+U建筑学杂志,2005年5月。68.自撰个人学术介绍文章“方拥”发表于《建筑史解码人》,2006年6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者话:“(中国建筑史)第四代学人,如…方拥…等,能从世界的角度、从中西建筑的比较来看待中国古代建筑,现今都是建筑史研究和教学领域的中坚力量。”69.“笃旧的至理——《江南园林志》评述”,已完成应约撰稿,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一图书中心《建筑百家谈古论今——图书编(第一辑)》,计划2006年9月出版。70.“断金碎玉——《童寯文集》评述”,已完成应约撰稿,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一图书中心《建筑百家谈古论今——图书编(第一辑)》,计划2006年9月出版。
生命中有很多的时候是在等待,也许是等待一个没有可能的梦,也许是等某人或某事的归来,下面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关于等待的议论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关于等待的议论文1
黄雀躲藏着,等待的是能捕捉螳螂;愚蠢的农夫同样躲藏着,等待的却是有一只兔子撞向树桩。同样是等待,而后人的褒贬却不同。它有好的一方面,也有坏的一面,一切却取决于你如何使用这把剑。
有一些毫无思想的等待是愚蠢的。大家一定听过一个笑话,一次一位妈妈出远门,留下这个因懒惰而不能自理的儿子在家,临走时妈妈将一块大馅饼套在他的头上,放心的就出去一个月,没想到回来是儿子却早已活活饿死。一切似乎都已为他准备好,可儿子只吃嘴巴能够碰到的地方,吃完了脖子旁边这一圈,就不动了,剩下的只是等待有人能将馅饼送入他的嘴里。有时我们觉得这人是如此之笨,当然生活中是几乎不可能有这种人,但等待岁月流逝的,却大有人在,坐等岁月流逝是愚蠢的,盲目且毫无思想的等待终将荒废了自己,结局虽不足像笑话中儿子那样丧命,却足以让我们后悔。如果你是这类人,请停止你愚蠢的等待把!
但有时伺伏等待战机却是一种智慧。从小就被我们熟知的正面教材——越王勾践,他的等待却是有价值,有智慧的。他忍辱负重十年,准备了十年,伺伏了十年,等待了十年。十年中他受到令人难以想象的奇耻大辱,不变的却是他等待战机的决心,十年等待换来“三千越甲可吞吴”的传奇。传奇如何被创造?是因为他是不是白等十年,不是浪费十年生命,而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等待,等待那千钧一发之际,而这背后的等待蕴藏的是十年的智慧,十年的心血,并非空手。朋友们,伺伏战机的确是一种智慧,但前提是有付出,有准备。是时候该转变你的态度了。
然而我们中学生需要的是做好准备,有智慧等待时机,一鸣惊人。初三的学生现在面临的是人生中的第一仗。我们需要等待,却不是做思想上的梦想家,我要能用好这把双刃剑,助我们在人生之路上披荆斩棘。元调,四调,中考我所做的只有等待,却可以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有准备的等待,换来的虽不及勾践的辉煌,却足以有成功的喜悦。
等待是一把双刃剑,一面是愚蠢,一面是明智,一面消极,一面积极,我们的等待又是怎样的?且让我们拔起这把“等待双刃剑”,在接下的路上,披荆斩棘!
关于等待的议论文2
生活中的等待数不胜数,在等待的过程中,有时会让人不耐烦,有的等待在无形之中,时间从你身边悄然走过,如白驹过隙、无影无踪,岁月悄然流逝,等待是生命的消耗。
很多人遇到事情认为多等等无所谓,有些人把“等一等”作为了口头禅,等也要等的恰如其分,不要没有思考的等、没有节制的等。在等待的过程中,如果一直站在原地不动,而没有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那只会消耗时间、消耗精力,所以要思考或者做点实际事情,故步自封是不可取的。
不要等,后面还可能有许多事情要等着你去做,也许下一秒、下一分,你可以找点有意义的事情去做,这样无聊就变成了充实。
“再等等吧”,也许会有人这样说,等待,有可能会安抚你的心灵,有可能你会沉浸在幸福的憧憬中,有可能会让你不安的心获得暂时的宁静。
错了!这样的假设是错误的,这只是暂时的感受,不可能永久,很有可能在事情发生之后是更多的后悔:“我为什么要等待?”
做任何事情要有个前提——时间和精力,做一些无所谓的等待,那只会浪费太多的精力和时间。
如果有人让你等待他,你可以信守承诺,等一等。但是要记住:不要浪费等待的那段时刻,学会珍惜时间,用这段时间来合理地做点有价值的事情:看书、读报、思考问题等。如果他没有在规定的时间里来到,你可以不要因为颜面而继续等下去,你可以留言给他、礼貌地告诉他你要走了。
“吾日三省吾身”,每天临睡前,想想自己今天等待了吗?努力了吗?浪费光阴了吗?有所收获吗?心方可坦然。
我的观点:学习不能等,人生不能等。
关于等待的议论文3
等待,也是一种享受
“喂,戈多,你快回来!”这句话一直萦绕在我的耳旁。这是美国三四十年代一部电影《等待戈多》中的一句台词。你也许会问“戈多”是谁,只能遗憾地告诉你——“不知道”。也许就连影片剧作家也不能回答。因为戈多从片头到片尾都没有出现,影片中的两个人只是一直地等待,等待…… 也许就是因为等待,才能让影片蒙上了神秘的面纱,没有任何人可以揭起,也许任何人都能揭开,这就是影片所创造出的魅力——等待。 等待是一种享受,等待是一种寄托,等待是一丝眷恋。因为等待,才会有思夫之妇的“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濒洲”;因为等待,才会有牛郎织女的七夕相逢;因为等待,才会有悟空在五行山下获得的重生。 等待是船长期盼的灯塔,等待是久旱后的甘霖,等待是获得新生的种子。等待的滋味是美的,是甜的,是酸的,也是苦的。 我曾经了解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母亲的儿子去参军了,成为了一名战士,奔赴那硝烟弥漫、马革裹尸的沙场。儿子在前线冲锋陷阵,而年迈的母亲站在儿子离去的村口,希望能看到阔别的儿子。等待是苦的,母亲的鬓角露出了银丝,母亲的眼角长出了皱纹。母亲老了,但她仍在等待,因为只有等待……苦尽甘来,多年之后,一位年轻的军人来到了村口。“儿啊!娘可想死你了!”阔别重逢的喜悦,母子相聚的眼泪,诠释了“等待”的魅力。 等待是懵懂少女对爱的憧憬,等待是无数热血男儿对功业的呼唤,等待是十年寒窗金榜题名前的煎熬。 啊!等待…… 朋友,让我们荡起心中的双桨,推出青春的波浪!等待着未来,等待着希望,浇灌着这上帝赋予的幸福之花。等待,是你让人类享受到世间的复杂,辛酸而又美好的情感! “我的心在等待,永远在等待……”
关于等待的议论文4
懵懵懂懂的,走过了……可我又走了些什么?走着,走出凌乱的足迹,走出人生的奥秘,走出清晰的回忆,我仍是存在,但又有什么意义?走,一路迷茫地走,走到最后……甚至忘记了自己要什么,想要什么……付出有什么用?付出了,连一点痕迹都看不到,摸不着活了这么多年,来一点贡献,一点气色都望尘莫及。
――题记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个很好的记录者,但是我比任何一个人都喜欢回首自己来时的路,我不厌其烦的回头张望,伫足~然后时光就仍下我轰轰烈烈地朝前奔跑。
心中总有一种莫名的寂寞,在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城市中无助地寻找一个陌生又熟悉的背影,找了这么多年,却只找了一堆嘲笑与责骂,便又开始在当粗为自己画的那个避难圈中趑趄着。在这里,眼前似乎出现了一个幻影,出现了一组从前那快乐的图片,那是幸福的瞬间,不知不觉中睡着了,在梦里又一次回到了从前。
时间真的很坏,它可以改变一切,手中的那根魔法棒不停地指挥着,它将一个奋发图强,有着远大抱负的小女孩变成一个不求上进,人人讨厌的大姑娘,它将一个有着很多朋友的快乐天使变成了一个自诩看破红尘,朋友都离她远去的自卑女孩。而我便是这个怨恨时间的人。于是,我抛开时间,等待着从前,想象着有点什么奇迹发生,在这样的等待中,我学会了麻木不仁,同时学会了感动学会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又学会了助人为乐学会了放弃,又学会了珍惜学会了斤斤计较,又学会了忍让……在等待中,我似乎又长大了,变的成熟了。
可是,这种等待永远只会是一个梦想,一个永远我想要实现而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在期待着这份梦的同时,只有我自己去靠自己的努力去创造另外一份奇迹,把失去的重新夺回来。但愿这个梦可以实现……
这个梦好甜,好甜……
关于等待的议论文5
难熬。我却偏不信这个邪。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于是,在一个晚上,我用自己的“满腹经纶”,写下了一篇“锦绣文章”,虽非“字字珠矶”,却也自我感觉良好,修改之后便匆匆投进了信箱……
此后,我的心没有过片刻的安宁:投稿会不会被别人误认为出风头;自己的这次举动会不会成功。我终日等待,魂不守舍,直到那时,才真正知道了等待的`滋味,确实不好受啊!的确,等待的日子很无聊,等待的日子很难熬。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在心里不停地问自己,你的写作水平很高吗?是不是自不量力;你的作文会印成铅字,刊登在那一方你向往已久的地方吗?假若这次举动不成功会遭到别人的嗤笑吗?我一直被些这问题困扰着,不知道度过了多少个漫长的难熬的无眠之夜……
白天,我一反常态总喜欢趴在桌子上,双手托腮,目视前方,再也寻不到昔日的那份轻松活泼再也找不到一丝快乐,我的心已飞到远方飞到了那个使我魂牵梦萦、令我心驰神往的地方……
也许,我这次投稿不会成功,但我现在想来不会悔,也不怕别人的嘲讽,“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也许,我会成功,尽管觉得希望不大,但我仍想。只要能有一丝希望,哪怕就如黑暗中的一线亮光,我一也要等待它,追求它,拥有它……其实,等待何尝不是一种享受,虽没有成功的欢欣喜悦,却能使你在某一刻懂得生活的真谛……等待的日子不无聊,等待的日子不难熬,我至今仍在等待;因为我已明白:人生充满各种各样的等待,也正因为如此,人生才放出了七色光彩……
锦绣期刊论文可以在知网下载。得第一次遇见你的时候,就感觉你与他人与众不同。在我心里,你永远是那么感性。那水汪汪的大眼睛,两叶柳眉,还有你发怒时的娇哼表情。
牛书丽, 韩兴国, 马克平, 万师强. 2007. 全球变暖与陆地生态系统研究中的野外增温装置. 植物生态学报.孙双峰,黄建辉,林光辉,韩兴国. 2006. 三峡库区岸边共存松栎树种水分利用策略比较. 植物生态学报.熊小刚,韩兴国. 2006. 内蒙古退化草原中与小叶锦鸡儿相关的小尺度土壤碳、氮资源异质性动态. 生态学报.熊小刚,韩兴国. 2006. 资源岛在草原灌丛化和灌丛化草原中的作用. 草业学报.熊小刚,韩兴国. 2006. 运用状态与过渡模式讨论锡林河流域典型草原的灌丛化. 草业学报.何念鹏, 韩兴国, 潘庆民. 2005. 植物源VOCs及其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贡献. 生态学报.黄建辉, 林光辉, 韩兴国. 2005. 不同生境间红树科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比较研究. 植物生态学报潘庆民,白永飞,韩兴国,杨景成. 2005. 氮素对内蒙古典型草原羊草种群的影响. 植物生态学报.孙双峰, 黄建辉, 林光辉, 赵威, 韩兴国. 2005. 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植物水分利用研究中的应用. 生态学报熊小刚, 韩兴国, 鲍雅静. 2005. 试论我国内蒙古半干旱草原灌丛沙漠化的研究. 草业学报.熊小刚, 韩兴国. 2005. 内蒙古半干旱草原灌丛化过程中小叶锦鸡儿引起的土壤碳、氮资源的空间异质性分布. 生态学报熊小刚,韩兴国,周才平. 2005. 平衡与非平衡生态学下的放牧系统管理. 草业学报.杨景成,黄建辉,唐建维,潘庆民,韩兴国. 2005. 西双版纳农田弃耕后橡胶园的建立对碳的固存作用. 植物生态学报.张剑,李贵才,刘先华,韩兴国. 2005. 利用草场健康指数监测典型草原的植被退化. 生态学杂志.鲍雅静,李政海,韩兴国,张颖,仲延凯. 2004. 刈割对羊草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草地学报.陈全胜, 李凌浩, 韩兴国等. 2004. 典型温带草原群落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与土壤水分的关系. 生态学报.陈全胜, 李凌浩, 韩兴国, 董云社,王智平,熊小刚,阎志丹. 2004. 土壤呼吸对温度的响应. 生态学报.陈世苹,白永飞,韩兴国,安吉林,郭富存. 2004. 沿土壤水分梯度黄囊苔草碳同位素组成及其适应策略的变化. 植物生态学报.高英志,韩兴国,汪诗平. 2004. 放牧对草原土壤的影响. 生态学报.高英志,汪诗平,韩兴国,陈全胜,王艳芬,周志勇,张淑敏,杨晶. 2004. 退化草地恢复过程中土壤氮素状况以及与植被地上绿色生物量形成关系的研究. 植物生态学报.潘庆民,白永飞,韩兴国,杨景成. 2004. 内蒙古典型草原羊草群落氮素去向的示踪研究. 植物生态学报.潘庆民,白永飞,韩兴国,张丽霞. 2004. 羊草根茎的贮藏碳水化合物及对氮素添加的响应. 植物生态学报.王常慧,邢雪荣,韩兴国. 2004. 草地生态系统中土壤氮素矿化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应用生态学报.王常慧,邢雪荣,韩兴国. 2004. 温度和湿度对我国内蒙古羊草草原土壤净碳矿化的影响. 生态学报.王建柱,林光辉, 黄建辉, 韩兴国. 2004. 稳定同位素在陆地生态系统动-植物相互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科学通报.熊小刚,韩兴国,陈全胜,米湘成. 2004. 平衡与非平衡生态学在锡林河流域典型草原放牧系统中的应用. 生态学报.杨景成,黄建辉,潘庆民,韩兴国. 2004. 西双版纳不同热带生态系统土壤有机质的光谱学特性. 植物生态学报.袁志友,李凌浩, 韩兴国. 2004. 藜个体在高密度种群中的氮素利用效率. 植物生态学报.陈全胜, 李凌浩, 韩兴国, 熊小刚. 2003. 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度.《植物科学进展》. 第五卷.陈全胜, 李凌浩, 韩兴国, 阎志丹. 2003. 水分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及机理.生态学报.陈全胜, 李凌浩, 韩兴国, 阎志丹, 董云社. 2003. 土壤呼吸对全球温暖化的响应. 地学前缘.陈全胜, 李凌浩, 韩兴国, 阎志丹,王艳芬,袁志友. 2003. 水热条件对锡林河流域典型草原退化群落土壤呼吸的影响. 植物生态学报陈全胜, 李凌浩, 韩兴国, 阎志丹, 王艳芬, 张焱, 袁志友, 唐芳. 2003. 温带草原11个植物群落夏秋土壤呼吸对气温变化的响应.植物生态学报.韩兴国, 王智平. 2003. 土壤生物多样性与微量气体(CO2,CH4,N2O)代谢. 生物多样性.黄建辉, 韩兴国, 杨亲二, 白永飞. 2003. 外来种入侵的生物学与生态学基础的若干问题. 生物多样性.王智平,段毅,杨居荣,陈全胜,韩兴国. 2003. 青藏高原若尔盖沼泽潜在CH4氧化与生成的分布特征. 植物生态学报.熊小刚, 韩兴国, 白永飞, 潘庆民. 2003. 锡林河流域草原小叶锦鸡儿分布增加的趋势, 原因和结局. 草业学报.熊小刚, 韩兴国, 陈全胜, 潘庆民. 2003. 木本植物多度在草原和稀树干草原中增加的研究进展. 生态学报.熊小刚, 韩兴国, 陈全胜. 2003. 干旱和半干旱生态系统中的沃岛效应. 《植物科学进展》. 第五卷.熊小刚, 韩兴国. 2003. 生态学中的新领域-沃岛效应与草原的灌丛化. 植物杂志.杨景成, 韩兴国, 黄建辉, 潘庆民. 2003. 土地利用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贮量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杨景成, 韩兴国, 黄建辉, 潘庆民. 2003. 土壤有机质对农田管理措施的动态响应. 生态学报.陈世苹, 白永飞, 韩兴国. 2002. 稳定性碳同位素技术在生态学中的应用. 植物生态学报.李凌浩, 韩兴国, 王其兵, 等. 2002. 锡林河流域一个放牧草原群落中根系呼吸占土壤总呼吸比例的初步估计. 植物生态学报李宪利, 袁志友, 李凌浩, 韩兴国.2002. 葡萄的成花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果树学报.潘庆民, 韩兴国, 白永飞. 2002. 植物非结构性贮藏碳水化合物的生理生态学研究进展. 植物学通报.苏波, 韩兴国, 渠春梅, 李贵才. 2002. 森林土壤氮素可利用性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生态学杂志.严昌荣, 韩兴国, 陈灵芝, 沈做奎. 2002. 中国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中某些树种的13C自然丰度: δ13C值及其生态学意义. 生态学报.张化永, 邬建国, 韩兴国. 2002. 植被的组织有序度及其全球格局. 植物生态学报.韩兴国,崔金钟.2001. 植物科学的回顾与展望.中国科学院院刊黄建辉, 白永飞, 韩兴国. 2001.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影响机制及有关假说. 生物多样性.黄建辉, 韩兴国. 2001.关键种,关键在哪里? 植物生态学报.李贵才, 韩兴国, 黄建辉. 2001.哀牢山木果柯林及其退化植被下土壤无机氮库的干季动态特征.植物生态学报.李贵才, 韩兴国, 黄建辉. 2001. 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氮矿化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生态学报. 21(7): 1187-1195.渠春梅, 韩兴国, 苏波, 黄建辉, 蒋高明. 2001. 西双版纳片断化热带雨林常绿乔木幼树水分利用效率的边缘效应研究. 植物生态学报.渠春梅, 韩兴国, 苏波, 黄建辉, 蒋高明. 2001. 云南西双版纳片段化热带雨林植物叶片13C值的特点及其对水分利用效率的指示. 植物学报.苏波, 韩兴国, 渠春梅, 黄建辉. 2001. 东灵山油松纯林和油松-辽东栎针阔混交林土壤氮素矿化消化作用研究. 植物生态学报严昌荣, 韩兴国, 陈灵芝. 2001. 六种木本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和其小生境关系研究. 生态学报.韩兴国, 严昌荣, 陈灵芝, 梅旭荣. 2000. 暖温带地区几种木本植物碳稳定同位素的特点. 应用生态学报.黄建辉, 陈灵芝, 韩兴国. 2000. 几种常微量元素在辽东栎枝条分解过程中的变化特征. 生态学报黄建辉, 李海涛, 韩兴国, 陈灵芝. 2000. 暖温带两种针叶林生态系统中茎流和穿透雨的养分特征研究. 植物生态学报.渠春梅, 韩兴国, 苏波. 2000. 片段化森林的边缘效应与自然保护区的设计管理. 生态学报.苏波, 韩兴国, 黄建辉, 渠春梅. 2000. 植物的养分利用效率(NUE)及植物对养分胁迫环境的适应策略. 生态学报.苏波, 韩兴国, 李凌浩, 黄建辉, 白永飞, 渠春梅. 2000. 中国东北样带草原区植物δ13C 值及水分利用效率对环境梯度的响应. 植物生态学报.
2016年3月中国科学家从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的御题画《芙蓉锦鸡图》中找到距今约900年的鸟类杂交的最早记录,证实了该画中的锦鸡是一个杂交个体,该项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发表在国际鸟类学期刊《鹮》上。据论文第一作者,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彭旻晟介绍,《芙蓉锦鸡图》是国宝级名画,目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画中所画的锦鸡兼具红腹锦鸡和白腹锦鸡的部分特征。
某平台的“寻找中国锦鲤”活动可谓轰动网络,网友@信小呆以三百万分之一的概率,抽中了年度大奖,总价值据估算超过300万元。此后,各路商家纷纷跟风,什么“高校锦鲤”“美妆锦鲤”层出不穷……“超级锦鲤”,可谓一场互联网表演狂欢。“转发又不要钱,不转白不转。”“动动手转发又不要钱,万一中奖了呢!”这或是绝大多数人参与这场“锦鲤”狂欢的心理初衷。一定程度上说,超级锦鲤式营销能够成功,就在于它深度熨帖了人性——买彩票都还需要花上2块钱,但转发锦鲤,只需“动动手”就可能“中奖”,这符合基本的人性驱动。事实上,一切成功的营销,都可谓对人性最大限度的顺应和激发。网络时代,病毒式营销对于人性的利用和挑拨就更为充分了。在朋友圈,转发、参与锦鲤营销,已经不仅仅是想占中奖、占便宜这么简单,而是自带了自我表演的性质。换言之,当大家都在参与某项活动时,这个活动就无形中具有了软性裹挟的效果,不参与者或者冷眼旁观者反倒成了相对的异类。另外,这场严格意义上并不算新玩法的锦鲤营销,之所以能够迅速引发新的参与狂潮,也有人认为其中有更深刻的社会背景。比如,锦鲤营销走红,可能预示着年轻人越来越追求“天上掉馅饼”式的成功捷径;也有分析认为,人们之所以追捧锦鲤,是源自一种心里层面的补偿需要,正因为在现实中可能遇到的挫折太多,或者说暂时看不到解决路径,那么即便转发锦鲤不一定能让人心想事成,却可能让人有无助感和失控感减少的幻觉,所以,跟风者众。从媒体调查来看,“锦鲤转发”确实是一种低成本高收益的营销。如有的商家花十万元,吸引了上百万粉丝,人均成本只有一毛。这是社群网络化时代,营销边界的再次拓展。当然,越是成功的网络营销,越不可复制。就以锦鲤转发为例,它一旦到达一定的热度,受众的关注度和兴趣就开始衰减,并逐渐产生“审视疲劳”,想要持续复制很难;另一方面,一种营销模式火起来后也可能再被其他力量利用,如超级锦鲤后期就迅速出现了打着“锦鲤”抽奖旗号的短信。这提醒网络营销的发起者,需要有足够的风险管控意识,也启示监管应与时俱进,避免因管理漏洞带来失范。总体来看,我们可以把超级锦鲤营销的走红,看作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表演狂欢——对于发起者来说,它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强化“XX锦鲤”的暗示,并对活动进行赋义,营造仪式感,将参与者视为潜在的“幸运儿”,以试图弱化营销的属性;而对于受众而言,互动、转发,更多是为了展示自己的存在感和参与热情。
际学校903班 ; ; ; 徐瑞瑞
《鱼和鱼缸水》是我读了《左手倒影右手年华》后对时间飞逝有感。时光如流水,流水更无情,不知你有没有体会。
在我身边掠过的是你的身影在我眼前闪烁的是你的笑意在我耳边回荡的是你的话语在我脑海徘徊的是你的柔情
你是鱼缸水我是水中鱼狭小的鱼缸里你是我的唯一你曾对我说我们鱼水相依我不要活水我只要不变的你我的生命只因为有你我的快乐只因为与你在一起在这个封闭的世界只有你的气息尽管如此微弱但我听得清晰
不幸这一切都是回忆你已流向大海深处寻找你的美人鱼却又借口你要开拓视野与流水远行
如今我在另一片水域这是涓涓小溪从此我喜欢上了雨我喜欢那纯洁的雨滴我喜欢它在溪中激起的涟漪
偶尔在流水群中见到你你变得憔悴无情你成了流水我成了游鱼往日的宁静成了泡影所有的故事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关键是如何扬长避短,让自己的长处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失败和成功,有时就是“一转身”之别。
文章立意可以是“成功并不很艰难”,也可以是“成功确实不容易,但要迎难而上”,不宜写成“成功一点也不难”。从写法上考虑:若写议论文,应重点说清成功不难(或很难)的理由,可以点面结合地阐明成功者必备的素质,要精选富有时代感的事例加以论证;若写记叙文,要着力写出自己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的真实体验;若写小小说,可以编述某人因某项素质(如注意扬长避短,乐观,有耐心,能抓住机会)突出而赢得成功的经历,也可以描述某人总是与成功失之交臂的故事。
2.材料中涉及到的“鱼”是具体的、实在的,但我们审题时却必须对它进行转化和引申。很显然,这里应该比喻为“物质生活”“生活享受”或是所要完成的任务等等,而“欲”就是人对这种生活或是任务的欲望。
因此,“鱼与欲”之间的关系就成了欲望和享受之间的关系;再联系材料可以看出,“鱼与欲”这两者间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内容不可或缺,那就是自身的“承受能力”,因为承受能力制约着“鱼”和“欲”,超出了自身承受能力的“欲”是不切实际的痴心妄想。因此,我们不妨用一句比较通俗的话来诠释这一话题:有多大的能力办多大的事情。
小锦鲤
我家的金鱼缸里养了五条漂亮的小锦鲤,它们可是我家里的唯一宠物哦!
小锦鲤们可真漂亮!有的锦鲤是黑白相间的,它可是金鱼缸里最漂亮的一条锦鲤。它高傲地摇摆着尾巴,好像在说:“我的小主人,你看我是不是很漂亮?这可是我今天新买的衣裳,是我用许多鱼金币买的哦!”有的锦鲤是金色的,在黑暗中,它金光四射,有时让人觉得晃眼;有的锦鲤是银色的;有的在锦鲤白玉的身子上,红斑错落得非常明显;还有的锦鲤很小很小,但你不要小看它,它的动作可灵活了!
锦鲤抢食也很可爱!记得有一次,我写完作业看见小锦鲤们在水里嬉戏,我觉得很有趣就走过去。锦鲤们以为我来给它们鱼食吃,就拼命地游上来,用那黑珍珠似的眼睛可怜巴巴的看着我,仿佛在对我说:“小主人,我们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肚子都饿得不得了,你就给我们点吃的吧?”看到锦鲤们这个样子,我心软了.我赶忙拿出鱼食来给它们吃。我一放下鱼食,它们就争先恐后地抢着吃,互不相让。有的锦鲤嘴巴一张一合的,好像在说:“别抢我的鱼料,那是我的。”有的跃出水面恨不得直接从我手中抢走食料,有的直接跨到伙伴们的背上大口大口地吞食…….只有银色的那条锦鲤像是鱼爸爸,它自己不吃,却让给孩子们吃。它只在鱼儿周围游来游去,嘴巴一张一合,好像在说:“孩子们,别抢,主人会让我们吃饱的。”
我爱我家养的小锦鲤。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一日庄周惠施同游于濠上,见得一群鲦鱼来回游动,怡然自得。庄子有感而发:“鲦鱼出游从容,是鱼只乐也。”
惠子问:“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说:“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我对与发生在2000年的故事感慨良久,人们总是对别人的幸福与快乐妄下断论,那灯光炫耀的笑容,背后藏着什么,谁又能看清;那纵横的泪水里承载的也未必没有幸福,你不是他们,又怎能知晓他们的幸福与痛苦。
“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而回也不改其乐。”颜回的幸福其实就如此“羞涩”的生活,可可他的世界如此美好,哪里需要人们的怜悯? “庄子钓于濮水。”
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独自在清波粼粼的濮水边闲钓,两位楚大夫风尘仆仆地赶来,承楚威王之毅——要把楚国的相位交给庄子。庄子竟“持竿不顾!”依然悠闲地钓着他的鱼,而把两位恭敬等候的楚大夫晾在一边,最后实在怜悯他们为臣的不易,要他们回去告诉楚威王“吾将曳尾于涂中”。
错愕的楚大夫何以能体会到这为“高顶黄猷”的圣人钓于清波的快乐;何以能体会到庄子宁愿拖着巴在泥水中自由自在地活者的幸福因为他不是庄子。 曾经在电视上看到一个明星落寞地对着摄像头说:“我真的希望找到提个真正了解我的人,欣赏我,不是因为我的名气和财富,而只是看到我这与别人一样的血肉之躯上闪光的灵魂。
其实,掌声背后的孤寂,谁又能真正了解?” 人们仰望着悬于那些明星头顶上的光环,羡慕着他们盛装华服的高贵,嫉妒着他们耀于光下的快乐。可这也许这是戏剧里的形象,你终究不是他们,何以了解那笑容背后是不是强掩着悲伤,那金钱与名誉是否就是他们的幸福,你 的偶像是他们,可他们的偶像是谁?也许是那露宿街头的流浪汉。
鄙薄的上帝总是悲怜着人间的苦难,可高高在上的他哪能了解尘世间的快乐与悲伤。 花谢了,草枯了,叶落了,我不知道它们终结的是快乐还是悲伤,因为人非草木。
深海里的一尾红鱼遇到了以为寂寞的诗人,多情的诗人悲伤地吟咏红鱼无言的痛苦,红鱼漠然斜视,一摆尾,潜回去寻它的伙伴去了,而二千多年前惠子的笑语响起: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我正失望的离去,可爱极了!锦鲤的活泼、可爱。
鱼的睡觉常常使我们发笑,一动不动的沉在水底。它们张开小小的嘴巴:“小鱼还不知道你撒的鱼料,你要先敲打玻璃,告诉他们,仔细一看,真的像吸管一样,一下吸进一颗,还有五颜六色的呢!小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一口吞下了鱼食,大红的。”
我一试,果真如此,更表现在它的吃饭、睡觉上。锦鲤吃饭时,“防备紧密”,爸爸正敲打着鱼缸,他说,它们睁着大大的眼睛锦鲤我家养着一群漂亮的锦鲤,有红白的。
睡觉时,一会玩捉迷藏,一会“打架”。原来鱼是没有眼脸的。
鱼吃饱喝足了,必须得休息一阵子,它睡觉跟人不一样,是睁着眼睛的,突然,几条锦鲤争先恐后的去抢鱼饵。我转过头一看。
我家的鱼吃的是鱼饲料,等我刚把鱼饵放进去,这些自由自在的鱼儿似乎没有发觉这些鱼饵,我大声叫道:“鱼儿,这是好吃的食物,快吃啊!”锦鲤没有听见我的叫喊,依然游来戏去,纯黑的。
锦鲤
我家养着一群漂亮的锦鲤,有红白的,大红的,纯黑的,还有五颜六色的呢!小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一会玩捉迷藏,一会“打架”,可爱极了!
锦鲤的活泼、可爱,更表现在它的吃饭、睡觉上。
锦鲤吃饭时,“防备紧密”。我家的鱼吃的是鱼饲料,等我刚把鱼饵放进去,这些自由自在的鱼儿似乎没有发觉这些鱼饵,我大声叫道:“鱼儿,这是好吃的食物,快吃啊!”锦鲤没有听见我的叫喊,依然游来戏去。我正失望的离去,突然,几条锦鲤争先恐后的去抢鱼饵。我转过头一看,爸爸正敲打着鱼缸,他说:“小鱼还不知道你撒的鱼料,你要先敲打玻璃,告诉他们。”我一试,果真如此。它们张开小小的嘴巴,一口吞下了鱼食,仔细一看,真的像吸管一样,一下吸进一颗。
鱼吃饱喝足了,必须得休息一阵子。鱼的睡觉常常使我们发笑,它睡觉跟人不一样,是睁着眼睛的。原来鱼是没有眼脸的。睡觉时,它们睁着大大的眼睛,一动不动的沉在水底。有时还会吐出一串串晶莹透亮的小泡泡呢!
我家的鱼可爱吗?它们是我家最闪亮的一颗颗“星星”呢!
我们小区池塘里有一群锦鲤,小区的男女老少都喜欢它们。
锦鲤的色彩鲜艳,颜色多变。有的全身通红;有的以红为主,夹杂着一些美丽的白色条纹;有的有黑白两色条纹;还有两条大锦鲤,全身金黄,看起来富丽堂皇。
那两条金黄色的大锦鲤总是威风凛凛地在水中游来游去,看开起来不慌不忙,神态自若,就像大将军正在从容不迫地巡视自己的城池。
那些小锦鲤只有十多厘米长,它们很团结,就像有一个领队一样,一顺儿向左,一顺儿向右,像一条水中飘动的红丝巾。有时候才看见它们聚拢在一起,忽的又四散游开,犹如一朵在水中绽放的红色烟花。
给锦鲤喂食的时候是最热闹的。一块面包屑扔下去,鱼儿们就有了目标,一个个长大嘴巴,争先恐后地朝这儿游来,原本平静的水面变得像沸腾的开水,鱼尾巴打在水面上,发出“啪啪”的响声,欢快极了。
锦鲤不愧是“水中的活宝石”、“会游泳的艺术品”。但你别以为锦鲤只是供人观赏的,它们可称得上是“环保小卫士”,多亏有它们,小区池塘的水才能保持清洁,池塘才能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小小生态系统。
(可以通过结合材料运用下文的一些句子或段落来突出:“享受你的生活,不要与别人比较”的主旨,仅个人观点,你认为可以么)
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闪耀着一种灿烂夺目的光芒——个性的光芒。个性,那是我们的独到之处,是对我们自己最特别的介绍。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也就必然没有完全相同的个性。他人的个性之光或许异彩纷呈,而我们的个性之光也是同样的灿烂耀眼,既然如此,又何必苛求拥有太多别人的独特而淡化自我呢?
何必苛求太多!譬如兰草已经有了清新灼丽,何必苛求牡丹的雍容华贵;譬如江南已经有了江枫渔火、姑苏夜凉,何必苛求北国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譬如七夕节已经有了浪漫的鹊桥、悠久的历史,何必苛求情人节火红的玫瑰、浓香的糖果……何必苛求太多,何必让这太多的苛求割裂自己的特点而变得繁杂、冗长?何不发扬个性的光芒,成就兰草的高洁、江南的柔情、北国的粗犷,成就一个个独特的自我,成就一个多彩的世界。
何必苛求完美!与其苛求个性的完美倒不如展现一个独特的自我。黛玉不苛求完美,她倾国倾城,心高气傲,柔情似水。她似一颗耀眼的星星,光芒四射的同时也会刺痛别人的心灵。既然如此,又何必让她拥有宝钗的世故、元春的富贵。这样的苛求完美不过是在消磨她个性的棱角,掩饰她耀眼的光芒。与林黛玉不同,薛宝钗却是温润的美玉,为人处世有林黛玉没有的灵活和圆滑,她润泽的光芒在吸引别人的同时也安抚着别人的心灵。既然如此,又何必让她拥有黛玉的单纯和尖锐。这样的苛求完美不过是雕坏了一块美玉,不过是使自己的如水般清明的个性中添加太多的杂质而让它复杂浑浊。
何必苛求改变!看无数贬官谪人从不改变自己文人的风骨。刘禹锡宁愿留在巴蜀这样凄凉的地方也要吟出“尽是刘郎去后栽”来痛斥斡旋,苏东坡被贬至天涯海角仍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开阔豁达……这些贬官谪人在群小当道、举世皆浊的社会现实中,依然保持着自己孤高傲世的文人风骨而不苛求改变自己来逢迎群小。文人们的不求改变成就了他们自己的一世清名,也成就了“国家不幸诗家幸”的大境界。
何必苛求,何必苛求太多而让自己的个性淡化,何必苛求完美而让自己的清纯变复杂,何必苛求改变而让心为形役。放弃苛求吧!因为不苛求,我们的个性之光才能永远地闪耀。
可爱的锦鲤鱼(纯手打原创)
我的家里养了两条锦鲤鱼,它们有着小巧玲珑的身体,五颜六色的皮肤,尤其是在水里自由自在游动的样子,真是可爱极了!
这两条可爱的小家伙是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我的。我刚接到这份珍贵的礼物的时候,心里无比激动。这两只小宝贝实在是太可爱了!一条是全身都是红色的,上面还有着一条一条白色斑纹相间,在水里游动的时候仿佛一条红白的丝带轻松自如;另一条则全身都是白色,上面点缀着颗颗红色的斑点,像是镶嵌上耀眼的红宝石。这两条鱼儿在澄澈的水中游来游去,一红一白相称,时而在水中翻腾着,时而让水面上浮出波涛滚滚;时而让水面波光粼粼,十分惹人喜爱。妈妈还告诉我,锦鲤鱼因为美丽动人而受大家喜爱,有“水中活宝石”、“会游泳的艺术品”的美称呢。
这就是我家的小鲤鱼,也是我可爱的好朋友。
词语:
1、锦鲤本是一种高档观赏鱼,富有观赏价值,深受人们喜爱;现代指一切跟好运相关的事物。
2、冒泡,原指化学上出现气泡,发出“咕噜”声响的现象。现作为论坛用语,以为讨论之类的意思。
3、打酱油,原是指以前的酱油都是零卖零买的,自己拿着瓶子到商店,你要多少,人家就给你称多少。现在指网络上不谈敏感话题,与自己无关,自己什么都不知道,相当于路过。
4、吃瓜,原是指戏院火车上推售等地“前排出售瓜子,前排吃瓜子,前排吃瓜”广告词,现在指在网络环境中,用来表示一种不关己事、不发表意见仅围观的状态。
5、粉丝,原指用绿豆、红薯淀粉等做成的丝状食品,后特指追星族, 迷恋、崇拜某个名人等的人,即崇拜某明星、艺人或事物的一种群体,他们多数是年轻人,有着时尚流行的心态。
可以从三方面论述:1、锦鲤是好运的象征,但好运只有少数人才能获得。所以做事情还要靠个人努力,不能奢望天上掉馅饼。2、很多商家纷纷推出发锦鲤活动是为了吸引眼球打广告,普通人不应受此影响浪费时间精力参与转发。3、锦鲤好运可遇不可求,要平常心看待,如果那天真的中大奖也要心态平和,不要因此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