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微塑料论文发表量

发布时间:

微塑料论文发表量

《工程塑料应用》、上海塑料杂志特色(不代表本站观点)。《上海塑料》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

塑料袋因为它的轻便和实用,曾经被一度当成是最伟大的发明,但是后来我们发现塑料制品在自然界中极其难以降解,它们造就了地球上的白色垃圾,不仅是这些肉眼可见的垃圾,微塑料正在逐渐的入侵我们的身体,把我们变成“塑料人”。

2004年,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汤普森科研团队首次提出“微塑料”的概念,并把相关的研究论文发表在《科学》期刊上,从大小上来看,一般直径小于5mm的塑料颗粒被称为微塑料。

一直以来我们认为微塑料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存在的比较多,3月25日来自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一个科研团队,招募了25名志愿者,对他们的血液样本进行研究,发现其中17名志愿者的血液样本中含有可以量化的微塑料,平均值在1.6微克,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环境领域的顶级期刊《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上。

4月7日英国赫尔大学的一个科研团队在环境领域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发表了一项研究,他们首次在活人的肺部深处发现微塑料的存在。该研究小组获取了13个肺部样本,在其中的11个上发现了微塑料的存在。

这些微塑料主要分为三大类: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占据50%左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矿泉水瓶,各种饮料瓶,都是PET;第二种是PS(聚苯乙烯),常见的如泡沫般或者饭盒,占据了36%左右;第三种就是PE(聚乙烯),也就是以前很常见的塑料袋制品,白色垃圾的主要成员,目前已经是被禁止或者限制使用。

实际上远不止如此,在人类的胎盘、粪便中都曾发现过微塑料的存在,尤其是胎儿体内的微塑料含量远超成年人,科学家认为这可能跟塑料奶瓶的使用有关。

人类的快速发展对于塑料制品的依赖也越来越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已经离不开这些塑料制品,到目前为止人类累计生产的塑料制品甚至要超百亿吨,被循环回收利用的不足10%,剩余的大部分都被丢弃在大自然中,尤其是海洋生态系统,人类已经在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发现它们的存在。

01、人迹罕至的深渊却已经是塑料垃圾的天地

地球上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深度超过1.1万米,它位于马里亚纳群岛,这样的深渊本该是人迹罕至的地方,但是随着人类 科技 的发展我们已经能够深入到马里亚纳海沟的海床之上,早在2019就有探险家在马里亚纳海沟的海床上发算了塑料垃圾的存在,而科学技术通过对海水样本探测也发现了浓度较大的微塑料存在。

02、南极发现微塑料

南极和北极这种极端环境被称作地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因为特殊的气候环境,不适合人类的长久居住,可以说是最人迹罕至的地方。但是科学家却在这里发现了塑料微粒的存在,例如来自澳大利亚海洋与南极研究所的科研团队,从2009年采集的一个冰芯中发现了96个塑料微粒,它们分属于14种不同的塑料。

03、珠穆朗玛峰上发现塑料微粒

地球上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超过8000米,普通人是很难征服的,2020年5月一个来自不同机构的冰川学家组成的团队,来到珠穆朗玛峰,采集冰川和积雪的样本,在不同高度上采集了十多个样本,后来研究发现这些样本中无一例外全部含有塑料微粒。

这些微塑料如何进入人类的身体?

在地球上很多环境里塑料微粒广泛存在,它们进入生物体内有很多种途径,以人类为例主要会分为三种:

01、皮肤接触

塑料制品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我们都在接触这些塑料制品,当然常规的皮肤接触,倒不至于让塑料微粒进入到我们的身体内,主要还是受损的皮肤在接触到塑料制品的时候,可能导致塑料微粒进入人的身体,尤其是在医疗等领域。

02、食入

正所谓病从口入,而人体内的微塑料从口入的概率也非常高。首先就是各种被塑料制品包裹的食物,这应该很常见,各种密封包装的食品大部分都会接触塑料。其次是各种瓶装的水,或者来自自然界中的水源,如果富含微塑料就会被人体吸收积累。

当然在一些食物中或许本身就含有塑料微粒,例如科学家在马里亚纳海沟深处发现的片脚类动物,百分之百的样本中都含有塑料微粒的存在,这些塑料微粒积累在它们的身体内,最终会沿着食物链向上传播,进入人类的身体。

03、呼吸摄入

塑料微粒被称为“海洋中的PM2.5”,塑料制品在海水中最终都将以这种微塑料的形式存在,同样在一些特殊的环境,空气中也就含有塑料微粒,通过呼吸系统,最终被吸入到肺部,这些塑料微粒将不断的在身体内积累。

微塑料很小,但却是最不应该被忽略的存在,它们正在把我们变成塑料人。塑料到底有多难降解,有科学家曾笑称,也许到了人类灭绝的那一天,这些塑料制品以及微塑料可能都会存在。

霍金是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以及宇宙学家,但是他的成就远不止如此,大家熟知霍金除了他身残志坚的精神之外,就是他在科普领域的成就,大家熟知霍金很多人都是因为他的《时间简史》。除此之外,霍金生前经常公开发表自己很多的观点,现在这些已经成为“霍金预言”,例如霍金对外星文明的担忧、对人工智能的担忧,以及地球气候环境的担忧。

除了这些,霍金认为在地球上未来或许会出现颠覆人类生存的危机,目前来看人类文明的除了受到气候环境变化的威胁,这些塑料微粒的存在也不容被忽视,虽然目前尚没有确定的研究表明,这些塑料微粒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但是可想而知这种无法吸收无法排出体外的微塑料,在人体内越积攒越多,总有一天会对我们造成危害。

这些曾经被认为是最伟大的发明,现在已经是“糟糕的发明”了,这些塑料制品在让我们生活更加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无法估量的威胁,我们不吃塑料,但是塑料微粒却无处不在,包括人的身体。

#奇妙知识季#

通过论文集合网站webofscience查询某领域论文每年的发表数量。如果这个刊物同时被知网、万方、维普、龙源、超星收录,你可以登上其中任何一个数据库,查该刊物收录的文章篇数直接看刊物目录,同理,确定该刊物是某一个数据库收录,直接在该数据库查询即可。如果自己没办法登陆该期刊所在数据库,可以用刊物页码除以其中一篇文章的版面数,得出的结果只是一个大概的篇数。如果你只是想知道中国知网2014年更新的学术论文量,直接选择“从2014年到2014年”,截止今天,更新期刊2373640篇。

微塑料发表论文

塑料袋因为它的轻便和实用,曾经被一度当成是最伟大的发明,但是后来我们发现塑料制品在自然界中极其难以降解,它们造就了地球上的白色垃圾,不仅是这些肉眼可见的垃圾,微塑料正在逐渐的入侵我们的身体,把我们变成“塑料人”。

2004年,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汤普森科研团队首次提出“微塑料”的概念,并把相关的研究论文发表在《科学》期刊上,从大小上来看,一般直径小于5mm的塑料颗粒被称为微塑料。

一直以来我们认为微塑料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存在的比较多,3月25日来自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一个科研团队,招募了25名志愿者,对他们的血液样本进行研究,发现其中17名志愿者的血液样本中含有可以量化的微塑料,平均值在1.6微克,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环境领域的顶级期刊《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上。

4月7日英国赫尔大学的一个科研团队在环境领域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发表了一项研究,他们首次在活人的肺部深处发现微塑料的存在。该研究小组获取了13个肺部样本,在其中的11个上发现了微塑料的存在。

这些微塑料主要分为三大类: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占据50%左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矿泉水瓶,各种饮料瓶,都是PET;第二种是PS(聚苯乙烯),常见的如泡沫般或者饭盒,占据了36%左右;第三种就是PE(聚乙烯),也就是以前很常见的塑料袋制品,白色垃圾的主要成员,目前已经是被禁止或者限制使用。

实际上远不止如此,在人类的胎盘、粪便中都曾发现过微塑料的存在,尤其是胎儿体内的微塑料含量远超成年人,科学家认为这可能跟塑料奶瓶的使用有关。

人类的快速发展对于塑料制品的依赖也越来越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已经离不开这些塑料制品,到目前为止人类累计生产的塑料制品甚至要超百亿吨,被循环回收利用的不足10%,剩余的大部分都被丢弃在大自然中,尤其是海洋生态系统,人类已经在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发现它们的存在。

01、人迹罕至的深渊却已经是塑料垃圾的天地

地球上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深度超过1.1万米,它位于马里亚纳群岛,这样的深渊本该是人迹罕至的地方,但是随着人类 科技 的发展我们已经能够深入到马里亚纳海沟的海床之上,早在2019就有探险家在马里亚纳海沟的海床上发算了塑料垃圾的存在,而科学技术通过对海水样本探测也发现了浓度较大的微塑料存在。

02、南极发现微塑料

南极和北极这种极端环境被称作地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因为特殊的气候环境,不适合人类的长久居住,可以说是最人迹罕至的地方。但是科学家却在这里发现了塑料微粒的存在,例如来自澳大利亚海洋与南极研究所的科研团队,从2009年采集的一个冰芯中发现了96个塑料微粒,它们分属于14种不同的塑料。

03、珠穆朗玛峰上发现塑料微粒

地球上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超过8000米,普通人是很难征服的,2020年5月一个来自不同机构的冰川学家组成的团队,来到珠穆朗玛峰,采集冰川和积雪的样本,在不同高度上采集了十多个样本,后来研究发现这些样本中无一例外全部含有塑料微粒。

这些微塑料如何进入人类的身体?

在地球上很多环境里塑料微粒广泛存在,它们进入生物体内有很多种途径,以人类为例主要会分为三种:

01、皮肤接触

塑料制品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我们都在接触这些塑料制品,当然常规的皮肤接触,倒不至于让塑料微粒进入到我们的身体内,主要还是受损的皮肤在接触到塑料制品的时候,可能导致塑料微粒进入人的身体,尤其是在医疗等领域。

02、食入

正所谓病从口入,而人体内的微塑料从口入的概率也非常高。首先就是各种被塑料制品包裹的食物,这应该很常见,各种密封包装的食品大部分都会接触塑料。其次是各种瓶装的水,或者来自自然界中的水源,如果富含微塑料就会被人体吸收积累。

当然在一些食物中或许本身就含有塑料微粒,例如科学家在马里亚纳海沟深处发现的片脚类动物,百分之百的样本中都含有塑料微粒的存在,这些塑料微粒积累在它们的身体内,最终会沿着食物链向上传播,进入人类的身体。

03、呼吸摄入

塑料微粒被称为“海洋中的PM2.5”,塑料制品在海水中最终都将以这种微塑料的形式存在,同样在一些特殊的环境,空气中也就含有塑料微粒,通过呼吸系统,最终被吸入到肺部,这些塑料微粒将不断的在身体内积累。

微塑料很小,但却是最不应该被忽略的存在,它们正在把我们变成塑料人。塑料到底有多难降解,有科学家曾笑称,也许到了人类灭绝的那一天,这些塑料制品以及微塑料可能都会存在。

霍金是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以及宇宙学家,但是他的成就远不止如此,大家熟知霍金除了他身残志坚的精神之外,就是他在科普领域的成就,大家熟知霍金很多人都是因为他的《时间简史》。除此之外,霍金生前经常公开发表自己很多的观点,现在这些已经成为“霍金预言”,例如霍金对外星文明的担忧、对人工智能的担忧,以及地球气候环境的担忧。

除了这些,霍金认为在地球上未来或许会出现颠覆人类生存的危机,目前来看人类文明的除了受到气候环境变化的威胁,这些塑料微粒的存在也不容被忽视,虽然目前尚没有确定的研究表明,这些塑料微粒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但是可想而知这种无法吸收无法排出体外的微塑料,在人体内越积攒越多,总有一天会对我们造成危害。

这些曾经被认为是最伟大的发明,现在已经是“糟糕的发明”了,这些塑料制品在让我们生活更加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无法估量的威胁,我们不吃塑料,但是塑料微粒却无处不在,包括人的身体。

#奇妙知识季#

英国《自然(Nature)》杂志2021年10月的一篇环境学模型研究显示,大气中的微塑料或能通过反射阳光辐射对气候有微小的冷却效应,但其同样展现出了吸收红外辐射、增强温室效应的可能性。

研究者认为,未来大气中的微塑料对气候的影响将越来越显著。

自从20世纪50年代人类开始大规模生产塑料以来,已有大约50亿吨的塑料废物在垃圾填埋场或环境中积累。塑料在老化过程中变得易碎,并可能分解生成微塑料和纳米塑料。

目前,在水生和陆地环境中都发现了大量微塑料的存在。

2021年10月20日,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物理与化学学院的劳拉·雷维尔等人在《自然》杂志发表论文《Direct radiative effects of airborne microplastics》, 首次计算了空气中微塑料对气候的直接影响。

由矿物粉尘、微塑料以及其他类型的空气悬浮微粒物质组成的 大气气溶胶 ,正在通过吸收和散射辐射来影响地球气候。此类影响通常用 有效辐射强迫(ERF) 度量来量化。

总体而言,气溶胶与辐射的直接相互作用具有负的ERF(即对地表气候产生冷却影响);不过具体而言, 黑碳气溶胶的ERF为正,对太阳辐射的吸附性强,导致气候变暖。

雷维尔的研究显示,假设平均表面浓度为每立方米1个微塑料颗粒,且垂直分布在10公里高空, 则计算出当今大气中空气中微塑料的ERF为0.044 0.399毫瓦/平方米 。

然而,塑料产量在过去70年中迅速增长,雷维尔提醒,如果不认真改革塑料生产和废物管理实践,空气中微塑料的丰度和ERF将继续增加。

通过对纤维和非色素塑料碎片这两种常见的不同尺寸的微塑料进行ERF模拟计算,其散射截面结果表明,微 塑料其吸收截面显示,微塑料会吸收红外辐射,因此可能会导致温室效应。

已有研究报告的空气中微塑料的浓度

当前,越来越多研究显示在世界的很多地区(如北京)发现浓度“较高”的微塑料, 这一切对我们来说都不是好兆头。

随着塑料污染的上升,微塑料对气候的影响只会变得越来越糟糕。 甚至可能已经在局部层面造成了大气加热或冷却的作用。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措施加强对塑料垃圾的管理,这种影响只会越来越大,并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影响气候。

乐领袋公司响应国家号召, 科技 防疫,通过免费发放可降解环保袋、口罩、消毒湿巾 ,培养百姓环保意识、推动公益事业发展、用 科技 助力环保事业的使命和愿景。

环保袋取袋机的出现,利用机器免费给市民提供环保袋。一方面免了可降解环保袋的费用,另一方面消除了商户和消费者之间的矛盾, 拥有天然的价格优势。

不仅如此,在各大零售场景,无论是超市、商店、餐厅,还是酒店、社区等碎片化场景,无人售货的模式能 快速嵌入场景,快速覆盖,并达到宣传作用。

乐领袋创造出一种模式,通过线下获取流量,进而在线上将流量无限放大,将流量的价值无限放大,综合降低自己的流量获取成本,提高流量获取效率的新模式。

可降解塑料论文发表量

1、材质不同

可降解塑料袋(也就是环保塑料袋)使用材质为PLA,PHAs,PBA,PBS等高分子材料。

而不可降解的传统塑料袋则是PE塑料材质。

2、生产标准不同

可降解塑料袋需要符合国家标准GB/T21661-2008,已达到环保标准。而传统不可降解塑料袋则不用遵从此项标准。

3、分解时间不同

可降解塑料袋一般可在一年内分解,而奥运环保塑料袋甚至可在弃后72天开始分解。而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则需要200年的时间才能将其降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环保塑料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塑料袋

可降解塑料是一类其制品的各项性能可满足使用要求,在保存期内性能不变,而使用后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能降解成对环境无害的物质的塑料。因此,也被称为可环境降解塑料。

可降解塑料又可分为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和破坏性生物降解塑料两种。破坏性生物降解塑料主要包括淀粉改性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等。

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主要是由天然高分子(如淀粉、纤维素、甲壳质)或农副产品经微生物发酵或合成具有生物降解性的高分子制得,如热塑性淀粉塑料、脂肪族聚酯、聚乳酸、淀粉/聚乙烯醇等均属这类塑料。

以淀粉等天然物质为基础的生物降解塑料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产品:聚乳酸、聚羟基烷酸酯(PHA)、淀粉塑料、生物工程塑料、生物通用塑料(聚烯烃和聚氯乙烯)。

扩展资料

使用降解塑料可带来方便,如高尔夫球场用球钉,热带雨林造林用苗木固定材料。

具体应用在:

1、农林渔业,地膜,保水材料,育苗钵,苗床,绳网,农药和农肥缓释材料。

2、包装业,购物袋,垃圾袋,一次性餐盒,方便面碗,缓冲包装材料。

3、体育用品,高尔夫球场球钉和球座。

4、卫生用品,妇女卫生用品,医用褥垫,一次性胡刀。

5、医药用材,绷带,夹子,棉签用小棒,手套,药物缓释材料,以及手术缝合线和骨折固定材料。

随着环境保护的呼声日益高涨以及塑料工业的不断发展,可降解塑料走进了人们的视线,并逐渐成为一类重要的高分子材料。所谓可降解塑料按其降解机理主要分为光降解塑料、生物降解塑料和光/生物双降解塑料。目前已采用的光降解技术有合成型和添加型两种。前者是在烯烃聚合物主链上引入光敏基团,后者是在聚合物中添加有光敏作用的化学助剂。对聚乙烯的研究表明,当聚乙烯大分子降解成分子量低于500的低聚物后,可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吸收降解,具有较好的环境安全性。杜邦、陶氏化学、拜尔等公司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都已利用该技术实现了工业化生产。生物降解塑料是指在自然环境下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能很快降解的高分子材料。按其降解特性可分为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和生物破坏性塑料。按其来源则可分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微生物合成材料、化学合成材料、掺混型材料等。近年来,在发达国家以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的研发最为活跃,据报道,1998年全球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年产量约为3万吨,到2001年,美国、西欧、日本的产量已增加到7万吨,2004年已经达到12万吨。据预测,2007年前全球新投产的生物降解聚合物产能将达22.5~30万吨,目前国外的降解产品主要是完全生物降解塑料,这将是今后中长期的产业发展方向。兼具光、生物双降解功能的光/生物降解塑料是目前主要的开发方向之一。其制备方法是在通用高分子材料(如PE)中添加光敏剂、自动氧化剂、抗氧剂和作为微生物培养基的生物降解助剂等。光/生物降解塑料可分为淀粉型和非淀粉型两种,目前采用淀粉作为生物降解助剂的技术比较普遍。国外开发的主要产品有加拿大SLLawvennee淀粉公司与瑞士ROX-XO公司合作开发的EcosterPlus、美国Ampact公司开发的PolygradeⅢ、美国ADM公司的Polyclean等。但是由于该技术主要采用光敏剂母料和由淀粉母料混配的复合材料,完全降解性能效果不够理想,为此尚处研发阶段。可降解塑料的研究进展从全球来看,目前生产降解塑料的主要国家有美国、意大利、德国、加拿大、日本、中国等。卡吉尔-陶氏聚合物公司2002年在美国的巴拉尔建成了14万吨/年的聚乳酸(PLA)生物降解塑料生产装置。该装置以玉米等谷物为原料,通过发酵得到乳酸,再聚合生产可生物降解塑料聚乳酸。该公司到2009年,拟将美国聚乳酸生产能力提高到45万吨/年,并转让该技术以期在亚洲、欧洲和南美建厂,预计10年后生产能力达到100万吨/年。通过改进技术降低生产成本,预计7年后,聚乳酸的生产成本、销售价格可达到与通用热塑性塑料相竞争的水平。卡吉尔-陶氏公司与意大利Amprica公司和台湾威猛工业公司(WMI)合作,推进卡吉尔-陶氏公司由谷物生产的聚合物Nature Work聚乳酸并应用于包装材料。NatureWorks树脂的包装性能相当甚至优于传统的以石油为原料的聚合物包装材料,具有高透明度、高光泽度等优点,并具有持久宜人的香味,可耐绝大部分食品中的油脂,并且热封起始温度低(80℃),强度高。该材料可以加工成薄膜、刚性瓶和各种容器,也可以拉伸取向,采用现有设备热成型、涂覆和印刷。EMS英威达-费希尔(Inventa Fisher)公司也计划将其基于聚乳酸的生物降解聚合物生产工艺推向工业化,该公司与德国AIB农业技术研究院和FIAP聚合物研究院合作,在德国农业部支助下,开发了基于淀粉技术生产的PLA。该公司将投资3000万美元在德国东部建设3000吨/年PLA验证装置,并计划将其放大到2.5万吨/年。该工艺可使谷物、裸麦或小麦通过连续发酵转化成乳酸,再聚合成PLA,提纯过程采用膜法工艺。该公司将在两年内使用该工艺生产纤维级PLA。该技术可应用于达10万吨/年的装置,生产费用约为1.25 欧元/千克,而3000吨/年装置生产费用为2.2 欧元/千克,与其他工程塑料相比也具有较好的经济竞争力。日本NEC公司已开发出应用于电子工业制品的阻燃级生物降解塑料,该材料以聚乳酸为基础树脂,不含有毒助剂,是一种环境友好材料。该产品已通过美国两种阻燃试验,添加的阻燃剂为一种安全无毒的无机材料,开拓了生物降解塑料在电子产品上的应用。这种新材料有一定耐热性,可采用注塑机加工成形,强度与玻纤增强聚碳酸酯相当。NEC公司同时也开发出电子应用规格的生物降解塑料,材料中含聚乳酸和20%名为Kenaf(泽麻)的天然纤维。这种新材料用于电子产品包装,即包封硅芯片。据称,以前没有一种生物降解塑料能达到电子包装要求的耐热性和刚性,而这种新材料的热变形温度为120℃,几乎比不增强的PLA(67℃)高一倍,弯曲模量7.6GPa,也高于不增强PLA的4.5GPa。新材料将替代ABS和玻纤增强ABS。日本Ebara公司开发了从食品加工废料得到葡萄糖生产L乳酸的方法,此开发项目旨在使废物转化成可生物降解聚L乳酸聚合物所用的单体。该工艺使食品加工废料或食品废料在约40℃~60℃下利用酶进行糖化回收葡萄糖,葡萄糖再通过添加L-lactobacilli丙酸细菌和氨在厌氧条件下发酵生成L乳酸。2003年内该公司将建成36l/hr处理能力的生产装置。生物降解聚合物聚丁烯琥珀酸酯(PBS)也已较多地用作废物袋和农业薄膜,在某些领域,PBS也可替代聚烯烃和聚苯乙烯。三菱化学公司利用石化原材料生产PBS,2003年5月起产量已达到3000吨/年,到2004年,昭和电工已使日本龙野的PBS装置生产能力翻番,达到6000吨/年。三菱化学公司也在与Ajinomoto公司合作开发基于生物技术的PBS生产工艺,从植物淀粉制取琥珀酸。这两家公司将建设生物基琥珀酸装置,到2006年产能将达3万吨/年。据称,生物基聚丁烯琥珀酸酯(PBS)将比聚乳酸更为便宜,可望在生物降解领域加快替代应用。三菱气体化学公司(MGC)在日本四日市建成400吨/年脂肪族聚碳酸酯生物降解塑料中型装置, 2004年建成1万吨/年工业化装置。该生物降解塑料售价为通用PE价格的150%,使用时与基于聚乳酸的生物降解塑料混合使用。巴斯夫公司在德国路德维希港建成第一套工业规模可生物降解的Ecoflex脂肪烃-芳烃共聚酯聚合物装置,生产能力为8000吨/年,现又决定在施瓦赤登建设6000吨/年的生产装置,定于2006年初投产。 日本催化合成公司于2002年底投产了4~5万吨/年聚乙烯琥珀酸酯生物降解树脂,该生物降解树脂由琥珀醛和乙二醇生产。中型装置生产的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农业薄膜。聚b-羟基丁酸酯(PHB)是生物降解性聚酯,可由细菌生产,其性质与PP相似,但其发酵生产费用高,使之很难大规模推向工业化。美国Cornell大学发现了加速反应的新型催化剂〔Lewis acid〕+〔Co(CO)4〕-,从而为经济的化学途径生产PHB带来了机遇。 夏威夷大学的夏威夷天然能源学院开发了从食品废料制造可生物降解聚合物PHB工艺。该工艺采用厌氧细菌分解食品废物,释放出乳酸和丁酸作为副产物,这些酸类从浆液中取出,并在含有磷酸盐和硫酸盐的营养液中通过硅酮膜扩散进入含Ralstonia eutropha细菌的充气悬浮体中,这些细菌将酸转化为聚合物, PHB用离心分离方法得到。与ICI工艺相比,该工艺的成本显著降低。另外,如果扩散膜由硅酮改为聚酯,最终将产生较粘稠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聚3-羟基丁酸酯-3-羟基戊酸酯(PHBV)。采用该工艺,每100kg食品浆液可制取22kg聚合物。俄罗斯和乌克兰的研究人员成功地研制出了一种可生物降解的聚氨酯(PU)基复合材料。研究人员将微晶纤维素粉末添加到聚氨酯中,纤维素可生物降解,并且能与聚氨酯很好地相容。拜耳公司开发了淀粉-聚氨酯掺混物,适用于包装和薄膜的制造,可完全生物降解。这种掺混物由天然谷物淀粉与乳化的聚氨酯制取,由含水的淀粉与聚氨酯-聚脲悬浮体在80℃~150℃下生产,过量的水在混合时或在挤压过程被蒸发掉。这种材料可采用注模、吹模和挤出加工,所得掺混物完全生物降解,并具有极好的成膜性和机械性能,甚至在淀粉比例超过90%情况下,聚合物掺混物仍有很好的机械性能。由于采用天然淀粉和工业化的聚氨酯悬浮体,故生产费用较低。美国Warner-Lawbert公司建立了一套4.5万吨/年的工业化生产线,大规模生产淀粉系列的生物降解塑料,并有3个同等规模的生产线正在建设中。美国杜邦公司和伊士曼公司生产聚酯系列生物降解塑料,商品名分别为“Biomax”和“Faster-Bio”,主要用于家用垃圾袋、餐具、尿布、花盆、农用薄膜等,其产品正在德国市场推广。美国ECM Biofilms公司开发的ECM母料粒料添加剂,与各种塑料树脂混合后,可使最终产品能够发生生物降解。这种添加剂对环境没有污染,而且能够保持塑料原有的机械特性和使用寿命。我国可降解塑料的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包装用塑料已超过400万吨,其中难以回收利用的一次性塑料包装约占30%,每年产生的塑料包装废弃物约120万吨、塑料地膜40多万吨,难以回收的一次性塑料日用杂品及不宜回收利用的医用塑料约40万吨。据估计,2005年我国将产生难以回收利用的塑料废弃物350万吨,若部分以可降解塑料替代,则可减轻其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可降解塑料的研究工作,最初主要集中在光降解塑料,但这种添加型的降解塑料在自然环境中并不能全部降解,同时使用性能上也不能满足要求。因此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我国开始研发生物分解塑料。目前我国生物分解塑料主要集中在植物纤维如秸秆纤维模塑制品、淀粉模塑制品,能规模化生产的品种主要为PHBV、PPC、PVA、PEG、PHA。据统计,我国目前从事降解塑料的企业有100多家,初步形成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开发体系,建成双螺杆降解母料生产线近100条,年生产能力约10万吨,其中天津丹海公司、吉林金鹰(降解塑料)公司、南京苏石降解树脂公司、深圳绿维塑胶公司、深圳德实利集团公司、海口天人降解塑料公司、惠州环美降解树脂公司、宁夏华西降解树脂制品公司已投产或批量投产,年产量2~3万吨。典型产品有天津丹海公司的淀粉基生物降解产品,用于制得的薄膜中,改性淀粉等可生物降解成分含量达51%以上,其中育苗钵和注塑制品的淀粉含量可达60%~80%。我国浙江台州市海正集团公司研制成功聚乳酸生物降能塑料,己将进入产业化中试阶段,该公司已掌握了乳酸的发酵、提取、聚合等多项关键技术,计划两年内建成1万吨/年规模生产装置。 上海林达塑胶公司研发的全生物降解母粒也已形成产业规模,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向林达公司颁发了“中国环保标志产品认证证书”。上海林达公司研发的全生物降解母粒,加入聚乙烯中制成的塑料薄膜可降解,且无毒副作用,实现了清洁化生产。据悉,使用该降解母粒后可节约20%的原料,因此薄膜生产企业不会增加成本。上海的家乐福、农工商、华联等大型连锁超市已用上加入降解母粒的塑料袋。武汉华丽环保科技公司自主研制开发了可塑性淀粉基生物全降解材料。这种材料采用表面疏水处理、超细化等新工艺,并通过添加内增塑剂等,实现了淀粉的可塑性。同时该公司还研制成功了啮合同向平行双螺杆挤出机,可一次性完成内增塑、淀粉结构改性、淀粉接技等反应过程,并且不需要通过原料造粒环节。我国清华大学通过开展高分子科学、化工和微生物等学科的交叉研究,在世界上成功发展了基因工程法合成可降解聚酯的新方法,并获得了性能优异的新型可降解聚酯3-羟基丁酸与3-羟基己酸的共聚物(PHBHHx)。研究小组建立了合成基因的新技术,发现了4个与合成PHA(聚羟基脂肪酯)相关的4个新基因并存入国际基因库,克隆到了与合成PHA相关的3个新基因。用这些新基因及突变体构建成功合成新型性能PHA的高效微生物表达体系,现正在进行PHA制备的扩大实验,并利用筛选获得的菌株进行了新型PHBHHx合成,在世界上第一个实现PHBHHx工业化生产。一种利用纳米技术高效催化CO2合成的可降解塑料,由中科院广州化学研究所研制成功。该项目的中试成果已经转让给广州广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进行二氧化碳可降解塑料5000吨/年工业化试验,以使该项日尽早实现产业化。据悉,用CO2和环氧丙烷聚合而成的这种可降解塑料,可替代目前市场上广泛使用的快餐包装容器,既解决了CO2所导致的环境问题,又可避免塑料包装使用中产生的“白色污染”。我国广州化学所研究开发的此项技术是采用CO2和环氧丙烷在纳米负载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共聚,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生产出全降解塑料:聚碳酸酯。在催化剂方面,该技术创新性地制备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种担载羧酸锌类催化剂。该催化体系成本低、使用安全、制备简单,适合工业化规模生产应用。该项目建立了500L中试规模聚合反应示范生产装置,完成了间歇聚合工艺,并累计获得了数百千克产品。其数均分子量大于10万,二氧化碳固定量大于43%,热分解温度275℃,抗张强度高于30MPa,玻璃化温度高于40℃。用该技术制取塑料可用普通工艺生产,加工后可制成饮料瓶、快餐饭盒、农用薄膜等,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预计这种可降解塑料可以以2万元/吨的价格进入市场,大大低于现在可降解塑料3.5万元/吨的市场价格,极具竞争力。江苏金龙绿色化学有限公司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年产2000吨脂肪族聚碳酸亚乙酯及基于该树脂的降解型聚氨酯泡沫塑料产业化项目,通过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鉴定。该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利用该技术每消耗1t二氧化碳能生产出约3t脂肪族聚碳酸亚乙酯树脂,并生产出约6t降解型聚氨酯泡沫塑料。该产品性能优异,不仅可以替代市场上的普通包装材料和建筑用隔热材料,而且可用作电器及环保要求高的包装材料,对消除白色污染、突破家电出口面临的绿色壁垒起到重要作用。该项目利用中科院广州化学研究所专有技术,以二氧化碳和环氧化物为主要原料,通过调节聚合制备液体的脂肪族聚碳酸亚乙酯树脂,进而制取降解型聚氨酯泡沫塑料。共聚合采用大分子双金属络合物PBM高效催化技术,不仅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较短,而且可将脂肪族聚碳酸酯多元醇树脂分子量控制在2000~8000,特别是产物泡沫塑料生物降解性优良,经中国环境科学院测定,30天需氧生物降解率高达33%,而且强度和模量高,阻燃性能好。年产2万吨的生物/光双降解母粒生产线于2004年4月在山东春潮色母料有限公司投产。春潮色母料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研究,成功开发出的高性能生物/光双降解母粒,添加到塑料薄膜和一次性餐盒中,大约130天左右,相对分子质量降到4000以下。该母料中添加了高品质的光降解剂、助剂、对环境无影响的无机物,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而成。由于其分散性好、白度高,不影响塑料制品的物理强度。经国家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降解性能指标符合G/T2641-1996(包装用可降解聚乙烯薄膜)标准,纵向伸长率7%,横向伸长率4.5%。用该母料加工的塑料制品价格低于普通塑料10%~20%,而物理力学性能达到普通塑料标准,降解后与土壤融为一体,对土壤无毒无害。2004年4月底,亚洲最大、总投资1.38亿元的“光—氧生物降解技术”可降解塑料项目在江苏姜堰落户。该项目由澳门建辉集团投资兴建,到2005年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形成年产环境降解塑料母粒12万吨、环境降解塑料膜10万吨和环境降解餐盒90亿只的生产规模。“光-氧生物降解技术”是北京大学数年攻关的科研成果,已经国家环保总局审批、认定。通过特殊配方生产的可降解塑料产品,丢弃后可自然降解,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目前我国降解塑料开拓的应用领域主要是农田、包装和日用一次性消费品。降解塑料地膜处于示范应用阶段,一次性包装材料及日用杂品正推向市场,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处于中试阶段,并可望走向产业化。从总体上看,除合成型光降解、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外,我国降解塑料的研发进程已与世界同步,技术水平接近或相当世界先进水平。

塑料袋被称之为白色垃圾,塑料袋是人工合成制作而成的,所以就算是埋进土里一百年,它也不会自然分解,除非集中在一起,使用火烧,烧毁或者用特殊方法,给它分解才可以彻底摧毁塑料袋。

塑料期刊投稿

《工程塑料应用》、上海塑料杂志特色(不代表本站观点)。《上海塑料》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

塑性工程学报小错误通常不多,但有时也会有一些小错误。

塑性工程学报的小错误并不多。塑性工程学报是由中国塑料学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它发表了国内外最新的学术成果和专业研究,其中包括塑料材料、塑料制品、塑料加工、塑料机械、塑料成型、塑料表面处理、塑料结构设计、塑料应用等内容。在投稿和发表过程中,编辑部和审稿人都会仔细校对,确保文章的质量和准确性。因此,塑性工程学报的小错误并不多。

期刊塑料投稿

《工程塑料应用》、上海塑料杂志特色(不代表本站观点)。《上海塑料》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

塑性工程学报小错误通常不多,但有时也会有一些小错误。

塑性工程学报的小错误并不多。塑性工程学报是由中国塑料学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它发表了国内外最新的学术成果和专业研究,其中包括塑料材料、塑料制品、塑料加工、塑料机械、塑料成型、塑料表面处理、塑料结构设计、塑料应用等内容。在投稿和发表过程中,编辑部和审稿人都会仔细校对,确保文章的质量和准确性。因此,塑性工程学报的小错误并不多。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