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周作人发表了什么理论文章

发布时间:

周作人发表了什么理论文章

周作人(1885~1967)简介[编辑本段] 光绪十年(甲申)腊月初一(1885年1月16日)生于浙江绍兴。鲁迅二弟。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翻译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原名櫆寿,又名奎缓,字星杓,自号启孟、启明(又作岂明)、知堂等。笔名仲密、药堂、周遐寿等。 1903年进江南水师学堂学习海军管理,改名为周作人,毕业后考取官费留学日本。1906年7月到日本攻读海军技术,后改学外国语。此间与羽太信子(1888-1962)结婚。1911年回国后在绍兴任中学英文教员。辛亥革命后,任浙江省军政府教育司视学、绍兴县教育会会长、省立五中教员。1917年任北京大学文科教授。 “五四”时期任新潮社主任编辑,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发表了《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思想革命》等重要理论文章,并从事散文、新诗创作和译介外国文学作品。他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五四”以后,周作人作为《语丝》周刊的主编和主要撰稿人之一,写了大量散文,风格平和冲淡,清隽幽雅。在他的影响下, 20年代形成了包括俞平伯、废名等作家在内的散文创作流派,一个被阿英称作为“很有权威的流派”(《现代十六家小品·〈俞平伯小品〉序》)。 1927年4月李大钊被杀害,曾保护李大钊之子李葆华避居自家一个月之久。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出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居留沦陷后的北平,出任南京国民政府委员、华北政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兼教育总署督办等职。49年以后曾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从事日本、希腊文学作品的翻译和写作有关回忆鲁迅的著述。主要著作:有散文集《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泽泻集》、《谈龙集》、《谈虎集》、《永日集》、《看云集》、《夜读抄》、《苦茶随笔》、《风雨谈》、《瓜豆集》、《秉烛谈》、《苦口甘口》、《过去的工作》、《知堂文集》,诗集《过去的生命》,小说集《孤儿记》,论文集《艺术与生活》、《中国新文学的源流》,论著《欧洲文学史》,文学史料集《鲁迅的故乡》、《鲁迅小说里的人物》、《鲁迅的青年时代》,回忆录《知堂回想录》,译有《日本狂言逊》、《伊索寓言》、《欧里庇得斯悲剧集》等。 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遭受冲击,曾被红卫兵无耻粗暴对待,于1967年5月6日去世。其主要著作书目[编辑本段][创作书目][编辑本段]孤儿记(文言小说) 1906年6月,小说林社自己的天地(散文集) 1923年9月,北京晨报社 泽泻集(散文集) 1925年月12月,北京,北新书局谈龙集(文艺杂论集) 1927年12月,上海,开明书店谈虎集(上下集)(杂文集) 1928年月1月,上海,北新书局永日集(散文集) 1929年5月,上海,北新书局过去的生命(诗集) 1929年11月,上海,北新书局看云集(散文集) 1932年10月,上海,开明书店知堂文集(散文集) 1933年3月,上海,天马书店周作人书信(书信集) 1933年7月,上海,青光书店苦雨斋序跋文(序跋集) 1934年3月,上海,天马书店夜读抄(散文集) 1934年9月,上海,北新书局苦茶随笔(散文集) 1935年10月,上海,北新书局苦竹杂记(散文集) 1936年2月,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风雨谈(散文集) 1936年10月,上海,北新书局瓜豆集(散文集) 1937年3月,上海,宇宙风社秉烛谈(散文集) 1940年2月,上海,北新书局药堂语录(散文集) 1941年5月,天津庸报社药味集(散文集) 1942年3月,北京,新民印书馆药堂杂文(散文集) 1944年1月,北京,新民印书馆书房一角(散文集) 1944年5月,北京,新民印书馆秉烛后谈(散文集) 1944年9月,北京,新民印书馆苦口甘口(散文集) 1944年11月,上海,太平书局立春以前(散文集) 1945年8月,上海,太平书局鲁迅的故事 1953年,上海出版公司鲁迅小说里的人物 1954年,上海出版公司鲁迅的青年时代 1957年,中国青年出版社过去的工作(散文集) 1959年,香港,新地出版社知堂乙酉文编(散文集) 1961年,香港,三育图书文具公司儿童杂事诗(诗集) 1973年,香港,崇文书店知堂回想录(散文集) 1972年,香港,三育图书公司 [翻译书目][编辑本段]玉虫缘(小说) 美国爱伦坡著,1905年,翔鸾出版社红星佚史(小说) 英国哈葛德.安特路朗著,与鲁迅合译,1907年,商务印书馆域外小说集(一、二集) 与鲁迅合纂译,1909年,日本东京,神田印刷所炭画(小说) 波兰显克微支著,1914年,北京,文明书局黄蔷薇(诗歌小品集) 希腊等到国作品,1925年,北京,新潮社希腊拟曲 希腊海罗达斯.谛阿克多斯著,1934年,商务印书馆俄罗斯民间故事片 英国培恩编译,1952年,香港,大公书局阿里斯托芬喜剧集 与罗念生合译,195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希腊的神与英雄 英国H.D.劳斯著,1950年,文化生活出版社希腊女诗人萨波斯湾 摘译英Arther Weigail著《萨福传》,1951年,上海出版公司 乌克兰民间故事片 1953年,香港,大公书局浮世澡堂皇 日本式亭三马著,195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日本狂言选 195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欧里庇德斯悲剧集(1-3集) 希腊古典文学,与他人合译,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石川啄木诗歌 日本,196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古事记 日本安万侣著,196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平社物语(历史演义小说),与申非合译,198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日本古代随笔 枕草子,日本清少纳言著,1988年9月,人民文学出版社浮世理发馆 日本式亭三马著,1989年11月与浮世澡堂合为一册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卢奇安对话集 希腊古典文学,1965年脱稿,1991年9月,人民文学出版社王尔德的《安乐王子》(即《快乐王子》)。收集在《域外小说集》。现代日本小说选 20年代,上海商务出版社希腊神话 50年代脱稿,即将出版

1、提出“人的文学”的主张,反映了他的人道主义文学观和他的社会理想,他想通过文学把人的发展同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以人道主义为本的“为人生的文学”,其实质是人性的,为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的文学界提供了理论基础。

2、明确提出思想革命的主张,他认为“中国人如不真是‘洗心革面’的改悔,将旧有的荒谬思想弃去,无论用古文或白话文,都说不出好东西来”。强调“文学革命上,文字改革是第一步,思想改革是第二步,却比第一步更为重要”。

3、把新文化运动高扬的思想启蒙精神灌注于文学革命,把文学革命从偏重语言文字的变革推向思想内容的革新,对新文学界建设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4、还明确提出思想革命的主张,观察研究,分析社会“人生诸问题”,主要是社会底层人们的“非人的生活 周作人则更多地思考与探讨新文学的思想内容建设,他提出“人的文学”的主张.要求文学中能够写出人性.他把新文化运动高扬的思想启蒙精神灌注于文学革命,文学内容的革新变得重要起来,他想通过文学把人的发展同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

周作人生平 周作人(1885~1967)现代散文家。浙江绍兴人。原名遐寿,字星杓,后改名奎绶,自号起孟、启明(又作岂明)、知堂等。重要笔名有独应、仲密、药堂、周遐寿等。1901年秋入南京水师学堂,始用周作人名。1906年赴日本留学,与鲁迅一起编译《域外小说集》,后入东京政法大学、立教大学文科学习。1911年夏回国后,先后任浙江省教育司视学和绍兴教育会会长、浙江省第五中学英文教员。1917年春任北京大学文科教授兼国史编纂处纂辑员。 “五四”时期,周作人是新文化运动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参加发起文学研究会,曾任新潮社主任编辑,主持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是《新青年》主要撰稿人之一。他起草《文学研究会宣言》,并撰写了《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思想革命》等重要理论文章,明确提出“文学革命上,文字改革是第一步,思想改革是第二步,却比第一步更为重要”(《谈虎集·思想革命》);积极提倡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纪录研究”的“人的文学”(《艺术与生活·人的文学》),和“记载世间普通男女的悲欢成败”的“平民文学”(《艺术与生活·平民文学》),反对“违反人性”的“古代礼法”、传统“习惯制度”,以及歌颂“才子佳人”,宣扬“迷信”、“黑幕”、“色情狂”、“奴隶”哲学的“非人的文学”(《艺术与生活·人的文学》)。周作人同时以极大的热情介绍了俄国、日本、希腊文学以及波兰、匈牙利等被压迫民族的文学,并用自己的散文和新诗创作(代表作《小河》)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和同时代不少寻求道路的先行者一样,他的社会思想和文学观念相当庞杂:“托尔斯泰的无我爱与尼采的超人,共产主义与善种学,耶佛孔老的教训与科学的例证,我都一样的喜欢尊重,却又不能调和统一起来,造成一条可以行的大路”(《雨天的书·山中杂信》)。但总的说来,资产阶级的个性主义和人道主义,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五四”时期,他正是以此作为主要的思想武器,投入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并且在理论倡导与创作实践两个方面,对中国的文学界和思想界都有着较大影响。 “五四”以后,周作人一方面作为“语丝”派的主要成员之一,写了大量着重“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的散文,继续批判封建旧道德旧文化,反对北洋军阀反动统治,支持进步学生运动,并参加了反对甲寅派与现代评论派的斗争;另一方面,他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想与封建隐逸思想有了发展,进而提倡“以表现个人情思为主”的文学(《文艺的讨论》),1922年1月30日《晨报副刊》,提出“复兴千年前的旧文明”的口号(《雨天的书·生活之艺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周作人虽然仍有“对于现状的不平”(鲁迅1934年5月6日致杨霁云书,1981年版《鲁迅全集》12卷),但更对人民革命斗争满怀忧惧,思想逐渐远离时代的主流,公开鼓吹闭门读书,以苟全性命于乱世。在理论上也倒退到根本否定“五四”新文学的彻底革命性质,把它看作是明末公安派文学运动的再现,同时提倡闲适小品,把文学作为“供雅人”“摩挲”、“抚慰和麻痹”的“小摆设”(鲁迅《南腔北调集·小品文的危机》)。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京大学南迁,虽经各界人士的多次劝说敦促,周作人仍留在为日本帝国主义侵占的北平,不久出任南京国民政府委员、华北政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兼教育总督督办、东亚文化协会会长、华北综合调查研究所副理事长等伪职。日本投降后,以叛国罪于1945年12月入狱,1949年1月保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除写作有关鲁迅的回忆资料外,主要从事日本、希腊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 作为现代文学史上有影响的散文家,周作人最早在理论上从西方引入“美文”的概念,提倡文艺性的叙事抒情散文,对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在创作实践上,他从自己的个性出发,从英国随笔、明末小品、日本俳文中汲取养料,形成了独特的成熟的艺术风格。他追求知识、哲理、趣味的统一:在娓娓絮语中,针砭时弊,纵谈文史,描摹风物,探寻人情物理,显示着爱智者的“博识”与“理智”,无“卖智与□学”之嫌(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却自有亲切、通达的风致,从容描绘中浸透着作家的闲适趣味,“蕴藉而诙谐”的“淡淡的喜悦”里(《药味集·谈俳文》)、《立春以前·〈文载道文抄〉序》),搀杂着几分忧郁、惆怅,文字表达上则大巧若拙,举重若轻,构成了平和冲淡的境界,同时注重适度的含蓄,另有一种“涩味”。不同程度上体现了上述风格的《碰伤》、《卖汽水的人》、《乌篷船》、《谈酒》、《吃茶》等名篇吸引了众多的读者,彻底打破了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20年代在周作人影响下,形成了包括俞平伯、废名等作家在内的、以“冲淡”、“清涩”为主要特色的散文创作流派——一个被文学史家认为是“很有权威的流派”(阿英《现代十六家小品·〈俞平伯小品〉序》)。在稍后的李广田等人的散文作品中,也隐现他的影响。30、40年代,随着思想的演变,周作人的散文以自我为中心,追求闲适和性灵,沉湎于“草木虫鱼”,结果只能如他自己早就说过的那样:“只见苍蝇,不见宇宙”(《知堂文集·苍蝇》)了。不但取材越来 越远离时代,风格也“一变而为枯涩苍老,炉火纯青,归入古雅遒劲的一途”(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在读者中的影响日趋缩小。 周作人一生著述涉及十分广泛的领域,在民俗学研究、儿童文学与民间文学研究、希腊及日本文化研究、性心理研究等方面都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参考资料:新浪BLOG-周作人生平

查得很辛苦的!周作人(1885~1967)简介[编辑本段]光绪十年(甲申)腊月初一(1885年1月16日)生于浙江绍兴。鲁迅二弟。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翻译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原名櫆寿,又名奎缓,字星杓,自号启孟、启明(又作岂明)、知堂等。笔名仲密、药堂、周遐寿等。1903年进江南水师学堂学习海军管理,改名为周作人,毕业后考取官费留学日本。1906年7月到日本攻读海军技术,后改学外国语。此间与羽太信子(1888-1962)结婚。1911年回国后在绍兴任中学英文教员。辛亥革命后,任浙江省军政府教育司视学、绍兴县教育会会长、省立五中教员。1917年任北京大学文科教授。“五四”时期任新潮社主任编辑,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发表了《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思想革命》等重要理论文章,并从事散文、新诗创作和译介外国文学作品。他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五四”以后,周作人作为《语丝》周刊的主编和主要撰稿人之一,写了大量散文,风格平和冲淡,清隽幽雅。在他的影响下, 20年代形成了包括俞平伯、废名等作家在内的散文创作流派,一个被阿英称作为“很有权威的流派”(《现代十六家小品·〈俞平伯小品〉序》)。1927年4月李大钊被杀害,曾保护李大钊之子李葆华避居自家一个月之久。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出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居留沦陷后的北平,出任南京国民政府委员、华北政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兼教育总署督办等职。49年以后曾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从事日本、希腊文学作品的翻译和写作有关回忆鲁迅的著述。主要著作:有散文集《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泽泻集》、《谈龙集》、《谈虎集》、《永日集》、《看云集》、《夜读抄》、《苦茶随笔》、《风雨谈》、《瓜豆集》、《秉烛谈》、《苦口甘口》、《过去的工作》、《知堂文集》,诗集《过去的生命》,小说集《孤儿记》,论文集《艺术与生活》、《中国新文学的源流》,论著《欧洲文学史》,文学史料集《鲁迅的故乡》、《鲁迅小说里的人物》、《鲁迅的青年时代》,回忆录《知堂回想录》,译有《日本狂言逊》、《伊索寓言》、《欧里庇得斯悲剧集》等。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遭受冲击,曾被红卫兵无耻粗暴对待,于1967年5月6日去世。其主要著作书目[编辑本段][创作书目][编辑本段]孤儿记(文言小说) 1906年6月,小说林社自己的天地(散文集) 1923年9月,北京晨报社泽泻集(散文集) 1925年月12月,北京,北新书局谈龙集(文艺杂论集) 1927年12月,上海,开明书店谈虎集(上下集)(杂文集) 1928年月1月,上海,北新书局永日集(散文集) 1929年5月,上海,北新书局过去的生命(诗集) 1929年11月,上海,北新书局看云集(散文集) 1932年10月,上海,开明书店知堂文集(散文集) 1933年3月,上海,天马书店周作人书信(书信集) 1933年7月,上海,青光书店苦雨斋序跋文(序跋集) 1934年3月,上海,天马书店夜读抄(散文集) 1934年9月,上海,北新书局苦茶随笔(散文集) 1935年10月,上海,北新书局苦竹杂记(散文集) 1936年2月,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风雨谈(散文集) 1936年10月,上海,北新书局瓜豆集(散文集) 1937年3月,上海,宇宙风社秉烛谈(散文集) 1940年2月,上海,北新书局药堂语录(散文集) 1941年5月,天津庸报社药味集(散文集) 1942年3月,北京,新民印书馆药堂杂文(散文集) 1944年1月,北京,新民印书馆书房一角(散文集) 1944年5月,北京,新民印书馆秉烛后谈(散文集) 1944年9月,北京,新民印书馆苦口甘口(散文集) 1944年11月,上海,太平书局立春以前(散文集) 1945年8月,上海,太平书局鲁迅的故事 1953年,上海出版公司鲁迅小说里的人物 1954年,上海出版公司鲁迅的青年时代 1957年,中国青年出版社过去的工作(散文集) 1959年,香港,新地出版社知堂乙酉文编(散文集) 1961年,香港,三育图书文具公司儿童杂事诗(诗集) 1973年,香港,崇文书店知堂回想录(散文集) 1972年,香港,三育图书公司[翻译书目][编辑本段]玉虫缘(小说) 美国爱伦坡著,1905年,翔鸾出版社红星佚史(小说) 英国哈葛德.安特路朗著,与鲁迅合译,1907年,商务印书馆域外小说集(一、二集) 与鲁迅合纂译,1909年,日本东京,神田印刷所炭画(小说) 波兰显克微支著,1914年,北京,文明书局黄蔷薇(诗歌小品集) 希腊等到国作品,1925年,北京,新潮社希腊拟曲 希腊海罗达斯.谛阿克多斯著,1934年,商务印书馆俄罗斯民间故事片 英国培恩编译,1952年,香港,大公书局阿里斯托芬喜剧集 与罗念生合译,195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希腊的神与英雄 英国H.D.劳斯著,1950年,文化生活出版社希腊女诗人萨波斯湾 摘译英Arther Weigail著《萨福传》,1951年,上海出版公司乌克兰民间故事片 1953年,香港,大公书局浮世澡堂皇 日本式亭三马著,195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日本狂言选 195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欧里庇德斯悲剧集(1-3集) 希腊古典文学,与他人合译,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石川啄木诗歌 日本,196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古事记 日本安万侣著,196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平社物语(历史演义小说),与申非合译,198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日本古代随笔 枕草子,日本清少纳言著,1988年9月,人民文学出版社浮世理发馆 日本式亭三马著,1989年11月与浮世澡堂合为一册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卢奇安对话集 希腊古典文学,1965年脱稿,1991年9月,人民文学出版社王尔德的《安乐王子》(即《快乐王子》)。收集在《域外小说集》。

周作人发表的理论文章

现代散文家。浙江绍兴人。原名□寿,字星杓,后改名奎绶,自号起孟、启明(又作岂明)、知堂等。重要笔名有独应、仲密、药堂、周遐寿等。1901年秋入南京水师学堂,始用周作人名。1906年赴日本留学,与鲁迅一起编译《域外小说集》,后入东京政法大学、立教大学文科学习。1911年夏回国后,先后任浙江省教育司视学和绍兴教育会会长、浙江省第五中学英文教员。1917年春任北京大学文科教授兼国史编纂处纂辑员。“五四”时期,周作人是新文化运动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参加发起文学研究会,曾任新潮社主任编辑,主持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是《新青年》主要撰稿人之一。他起草《文学研究会宣言》,并撰写了《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思想革命》等重要理论文章,明确提出“文学革命上,文字改革是第一步,思想改革是第二步,却比第一步更为重要”(《谈虎集·思想革命》);积极提倡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纪录研究”的“人的文学”(《艺术与生活·人的文学》),和“记载世间普通男女的悲欢成败”的“平民文学”(《艺术与生活·平民文学》),反对“违反人性”的“古代礼法”、传统“习惯制度”,以及歌颂“才子佳人”,宣扬“迷信”、“黑幕”、“色情狂”、“奴隶”哲学的“非人的文学”(《艺术与生活·人的文学》)。周作人同时以极大的热情介绍了俄国、日本、希腊文学以及波兰、匈牙利等被压迫民族的文学,并用自己的散文和新诗创作(代表作《小河》)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和同时代不少寻求道路的先行者一样,他的社会思想和文学观念相当庞杂:“托尔斯泰的无我爱与尼采的超人,共产主义与善种学,耶佛孔老的教训与科学的例证,我都一样的喜欢尊重,却又不能调和统一起来,造成一条可以行的大路”(《雨天的书·山中杂信》)。但总的说来,资产阶级的个性主义和人道主义,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五四”时期,他正是以此作为主要的思想武器,投入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并且在理论倡导与创作实践两个方面,对中国的文学界和思想界都有着较大影响。“五四”以后,周作人一方面作为“语丝”派的主要成员之一,写了大量着重“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的散文,继续批判封建旧道德旧文化,反对北洋军阀反动统治,支持进步学生运动,并参加了反对甲寅派与现代评论派的斗争;另一方面,他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想与封建隐逸思想有了发展,进而提倡“以表现个人情思为主”的文学(《文艺的讨论》),1922年1月30日《晨报副刊》,提出“复兴千年前的旧文明”的口号(《雨天的书·生活之艺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周作人虽然仍有“对于现状的不平”(鲁迅1934年5月6日致杨霁云书,1981年版《鲁迅全集》12卷),但更对人民革命斗争满怀忧惧,思想逐渐远离时代的主流,公开鼓吹闭门读书,以苟全性命于乱世。在理论上也倒退到根本否定“五四”新文学的彻底革命性质,把它看作是明末公安派文学运动的再现,同时提倡闲适小品,把文学作为“供雅人”“摩挲”、“抚慰和麻痹”的“小摆设”(鲁迅《南腔北调集·小品文的危机》)。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京大学南迁,虽经各界人士的多次劝说敦促,周作人仍留在为日本帝国主义侵占的北平,不久出任南京国民政府委员、华北政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兼教育总督督办、东亚文化协会会长、华北综合调查研究所副理事长等伪职。日本投降后,以叛国罪于1945年12月入狱,1949年1月保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除写作有关鲁迅的回忆资料外,主要从事日本、希腊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作为现代文学史上有影响的散文家,周作人最早在理论上从西方引入“美文”的概念,提倡文艺性的叙事抒情散文,对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在创作实践上,他从自己的个性出发,从英国随笔、明末小品、日本俳文中汲取养料,形成了独特的成熟的艺术风格。他追求知识、哲理、趣味的统一:在娓娓絮语中,针砭时弊,纵谈文史,描摹风物,探寻人情物理,显示着爱智者的“博识”与“理智”,无“卖智与□学”之嫌(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却自有亲切、通达的风致,从容描绘中浸透着作家的闲适趣味,“蕴藉而诙谐”的“淡淡的喜悦”里(《药味集·谈俳文》)、《立春以前·〈文载道文抄〉序》),搀杂着几分忧郁、惆怅,文字表达上则大巧若拙,举重若轻,构成了平和冲淡的境界,同时注重适度的含蓄,另有一种“涩味”。不同程度上体现了上述风格的《碰伤》、《卖汽水的人》、《乌篷船》、《谈酒》、《吃茶》等名篇吸引了众多的读者,彻底打破了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20年代在周作人影响下,形成了包括俞平伯、废名等作家在内的、以“冲淡”、“清涩”为主要特色的散文创作流派——一个被文学史家认为是“很有权威的流派”(阿英《现代十六家小品·〈俞平伯小品〉序》)。在稍后的李广田等人的散文作品中,也隐现他的影响。30、40年代,随着思想的演变,周作人的散文以自我为中心,追求闲适和性灵,沉湎于“草木虫鱼”,结果只能如他自己早就说过的那样:“只见苍蝇,不见宇宙”(《知堂文集·苍蝇》)了。不但取材越来越远离时代,风格也“一变而为枯涩苍老,炉火纯青,归入古雅遒劲的一途”(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在读者中的影响日趋缩小。周作人一生著述涉及十分广泛的领域,在民俗学研究、儿童文学与民间文学研究、希腊及日本文化研究、性心理研究等方面都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他的著作主要有:散文集《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泽泻集》、《谈龙集》、《谈虎集》、《永日集》、《看云集》、《夜读抄》、《苦茶随笔》、《苦竹杂记》、《风雨谈》、《瓜豆集》、《秉烛谈》、《药堂语录》、《书房一角》、《秉烛后谈》、《苦口甘口》、《立春以前》、《过去的工作》、《知堂乙酉文编》、《知堂文集》,诗集《过去的生命》、《儿童杂事诗》,小说集《孤儿记》,论文集《艺术与生活》、《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儿童文学小论》,文学史著作《欧洲文学史》,书信集及序跋集《周作人书信》、《苦雨斋序跋文》、《周曹通信集》、《周作人晚年手札一百封》,文学史料集《鲁迅的故家》、《鲁迅小说里的人物》、《鲁迅的青年时代》,回忆录《知堂回想录》。译作主要有:《红星佚史》、《域外小说集》(与鲁迅合译)、《炭画》、《点滴》(后改为《空大鼓》)、《现代小说译丛》(与鲁迅、周建人合译)、《现代日本小说集》(与鲁迅合译)、《陀螺》、《狂言十番》、《玛加尔的梦》、《黄蔷薇》、《两条血痕》、《希腊拟曲》、《希腊的神与英雄》、《希腊女诗人萨波》、《乌克兰民间故事》、《俄罗斯民间故事》、《阿里斯托芬喜剧集》(与罗念生合译)、《日本狂言选》、《伊索寓言》、《欧里庇得斯悲剧集》(与罗念生合译)、《浮世澡堂》、《古事记》、《石川啄木诗歌集》(与卞立强合译)等。

周作人(1885年1月16日—1967年5月6日),原名櫆寿(后改为奎绶),字星杓,又名启明、启孟、起孟,笔名遐寿、仲密、岂明,号知堂、药堂、独应等,浙江绍兴人。

周作人是鲁迅(周树人)之弟,周建人之兄。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思想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

新文化运动中是《新青年》的重要同人作者,并曾任“新潮社”主任编辑。“五四运动”之后,与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并与鲁迅、林语堂、孙伏园等创办《语丝》周刊,任主编和主要撰稿人。曾经担任北平世界语学会会长。

周作人清新淡雅,如话家常的白话文,洋溢着深厚的中国、东洋、西洋古典与近现代文化素养,轰动一时,新文化运动中更发表影响深远的《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思想革命》等启蒙主义理论文章。可说是中国散文的一个高峰。

周作人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五四”以后,周作人作为《语丝》周刊的主编和主要撰稿人之一,写了大量散文,风格平和冲淡,清隽幽雅。

在他的影响下, 20年代形成了包括俞平伯、废名等作家在内的散文创作流派,一个被阿英称作为“很有权威的流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作人

查得很辛苦的!周作人(1885~1967)简介[编辑本段]光绪十年(甲申)腊月初一(1885年1月16日)生于浙江绍兴。鲁迅二弟。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翻译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原名櫆寿,又名奎缓,字星杓,自号启孟、启明(又作岂明)、知堂等。笔名仲密、药堂、周遐寿等。1903年进江南水师学堂学习海军管理,改名为周作人,毕业后考取官费留学日本。1906年7月到日本攻读海军技术,后改学外国语。此间与羽太信子(1888-1962)结婚。1911年回国后在绍兴任中学英文教员。辛亥革命后,任浙江省军政府教育司视学、绍兴县教育会会长、省立五中教员。1917年任北京大学文科教授。“五四”时期任新潮社主任编辑,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发表了《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思想革命》等重要理论文章,并从事散文、新诗创作和译介外国文学作品。他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五四”以后,周作人作为《语丝》周刊的主编和主要撰稿人之一,写了大量散文,风格平和冲淡,清隽幽雅。在他的影响下, 20年代形成了包括俞平伯、废名等作家在内的散文创作流派,一个被阿英称作为“很有权威的流派”(《现代十六家小品·〈俞平伯小品〉序》)。1927年4月李大钊被杀害,曾保护李大钊之子李葆华避居自家一个月之久。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出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居留沦陷后的北平,出任南京国民政府委员、华北政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兼教育总署督办等职。49年以后曾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从事日本、希腊文学作品的翻译和写作有关回忆鲁迅的著述。主要著作:有散文集《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泽泻集》、《谈龙集》、《谈虎集》、《永日集》、《看云集》、《夜读抄》、《苦茶随笔》、《风雨谈》、《瓜豆集》、《秉烛谈》、《苦口甘口》、《过去的工作》、《知堂文集》,诗集《过去的生命》,小说集《孤儿记》,论文集《艺术与生活》、《中国新文学的源流》,论著《欧洲文学史》,文学史料集《鲁迅的故乡》、《鲁迅小说里的人物》、《鲁迅的青年时代》,回忆录《知堂回想录》,译有《日本狂言逊》、《伊索寓言》、《欧里庇得斯悲剧集》等。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遭受冲击,曾被红卫兵无耻粗暴对待,于1967年5月6日去世。其主要著作书目[编辑本段][创作书目][编辑本段]孤儿记(文言小说) 1906年6月,小说林社自己的天地(散文集) 1923年9月,北京晨报社泽泻集(散文集) 1925年月12月,北京,北新书局谈龙集(文艺杂论集) 1927年12月,上海,开明书店谈虎集(上下集)(杂文集) 1928年月1月,上海,北新书局永日集(散文集) 1929年5月,上海,北新书局过去的生命(诗集) 1929年11月,上海,北新书局看云集(散文集) 1932年10月,上海,开明书店知堂文集(散文集) 1933年3月,上海,天马书店周作人书信(书信集) 1933年7月,上海,青光书店苦雨斋序跋文(序跋集) 1934年3月,上海,天马书店夜读抄(散文集) 1934年9月,上海,北新书局苦茶随笔(散文集) 1935年10月,上海,北新书局苦竹杂记(散文集) 1936年2月,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风雨谈(散文集) 1936年10月,上海,北新书局瓜豆集(散文集) 1937年3月,上海,宇宙风社秉烛谈(散文集) 1940年2月,上海,北新书局药堂语录(散文集) 1941年5月,天津庸报社药味集(散文集) 1942年3月,北京,新民印书馆药堂杂文(散文集) 1944年1月,北京,新民印书馆书房一角(散文集) 1944年5月,北京,新民印书馆秉烛后谈(散文集) 1944年9月,北京,新民印书馆苦口甘口(散文集) 1944年11月,上海,太平书局立春以前(散文集) 1945年8月,上海,太平书局鲁迅的故事 1953年,上海出版公司鲁迅小说里的人物 1954年,上海出版公司鲁迅的青年时代 1957年,中国青年出版社过去的工作(散文集) 1959年,香港,新地出版社知堂乙酉文编(散文集) 1961年,香港,三育图书文具公司儿童杂事诗(诗集) 1973年,香港,崇文书店知堂回想录(散文集) 1972年,香港,三育图书公司[翻译书目][编辑本段]玉虫缘(小说) 美国爱伦坡著,1905年,翔鸾出版社红星佚史(小说) 英国哈葛德.安特路朗著,与鲁迅合译,1907年,商务印书馆域外小说集(一、二集) 与鲁迅合纂译,1909年,日本东京,神田印刷所炭画(小说) 波兰显克微支著,1914年,北京,文明书局黄蔷薇(诗歌小品集) 希腊等到国作品,1925年,北京,新潮社希腊拟曲 希腊海罗达斯.谛阿克多斯著,1934年,商务印书馆俄罗斯民间故事片 英国培恩编译,1952年,香港,大公书局阿里斯托芬喜剧集 与罗念生合译,195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希腊的神与英雄 英国H.D.劳斯著,1950年,文化生活出版社希腊女诗人萨波斯湾 摘译英Arther Weigail著《萨福传》,1951年,上海出版公司乌克兰民间故事片 1953年,香港,大公书局浮世澡堂皇 日本式亭三马著,195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日本狂言选 195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欧里庇德斯悲剧集(1-3集) 希腊古典文学,与他人合译,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石川啄木诗歌 日本,196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古事记 日本安万侣著,196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平社物语(历史演义小说),与申非合译,198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日本古代随笔 枕草子,日本清少纳言著,1988年9月,人民文学出版社浮世理发馆 日本式亭三马著,1989年11月与浮世澡堂合为一册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卢奇安对话集 希腊古典文学,1965年脱稿,1991年9月,人民文学出版社王尔德的《安乐王子》(即《快乐王子》)。收集在《域外小说集》。

1918年12月,周作人在《新青年》第5卷第6号上发表的《人的文学》,是新文学理论倡导期的重要论文.它把"那个时代所要提倡的种种文学内容,都包括在一个中心观念里,达个中心观念他叫作'人的文学'"(胡适语):"我们现在应该提倡的新文学,简单的说一句,是'人的文学',应该排斥的,便是反对的非人的文学."所谓"人的文学"是指用"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而"我所说的人道主义,并非世间所谓'悲天悯人'或'博施济众'的慈善主义,乃是一种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即要先"从个人做起',只有"自己有人的资格,占得人的位置",才能"讲人道,爱人类"."人的文学""又可以分作两项,(一)是正面的,写这理想的生活,或人间上达的可能性"."理想的生活"即是在物质生活上"各尽人力所及,取人事所需",在道德生活上以"爱智信勇四事为基本道德",这是与"忠孝节义"的封建。人道主义是周作人文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反抗封建专制的有力武器.周作人以中西文化冲突为历史背景,站在时代的高度,从文学与人的关系入手,提出对于中国文学具有原刨性的人的文学的思想,并以此为基础建构起他的人道主义文学思想体系,这就为中国文学的现代化打下了第一块坚实的理论基石.

周作人发表的著名理论文章

孤儿记(文言小说) 1906年6月,小说林社 自己的天地(散文集) 1923年9月,北京晨报社 泽泻集(散文集) 1925年月12月,北京,北新书局 谈龙集(文艺杂论集) 1927年12月,上海,开明书店 谈虎集(上下集)(杂文集) 1928年月1月,上海,北新书局 永日集(散文集) 1929年5月,上海,北新书局 过去的生命(诗集) 1929年11月,上海,北新书局 看云集(散文集) 1932年10月,上海,开明书店 知堂文集(散文集) 1933年3月,上海,天马书店 周作人书信(书信集) 1933年7月,上海,青光书店 苦雨斋序跋文(序跋集) 1934年3月,上海,天马书店 夜读抄(散文集) 1934年9月,上海,北新书局 苦茶随笔(散文集) 1935年10月,上海,北新书局 苦竹杂记(散文集) 1936年2月,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风雨谈(散文集) 1936年10月,上海,北新书局 瓜豆集(散文集) 1937年3月,上海,宇宙风社 秉烛谈(散文集) 1940年2月,上海,北新书局 药堂语录(散文集) 1941年5月,天津庸报社 药味集(散文集) 1942年3月,北京,新民印书馆 药堂杂文(散文集) 1944年1月,北京,新民印书馆 书房一角(散文集) 1944年5月,北京,新民印书馆 秉烛后谈(散文集) 1944年9月,北京,新民印书馆 苦口甘口(散文集) 1944年11月,上海,太平书局 立春以前(散文集) 1945年8月,上海,太平书局 鲁迅的故事 1953年,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小说里的人物 1954年,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的青年时代 1957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过去的工作(散文集) 1959年,香港,新地出版社 知堂乙酉文编(散文集) 1961年,香港,三育图书文具公司 儿童杂事诗(诗集) 1973年,香港,崇文书店 知堂回想录(散文集) 1972年,香港,三育图书公司

周作人(1885~1967)简介[编辑本段] 光绪十年(甲申)腊月初一(1885年1月16日)生于浙江绍兴。鲁迅二弟。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翻译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原名櫆寿,又名奎缓,字星杓,自号启孟、启明(又作岂明)、知堂等。笔名仲密、药堂、周遐寿等。 1903年进江南水师学堂学习海军管理,改名为周作人,毕业后考取官费留学日本。1906年7月到日本攻读海军技术,后改学外国语。此间与羽太信子(1888-1962)结婚。1911年回国后在绍兴任中学英文教员。辛亥革命后,任浙江省军政府教育司视学、绍兴县教育会会长、省立五中教员。1917年任北京大学文科教授。 “五四”时期任新潮社主任编辑,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发表了《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思想革命》等重要理论文章,并从事散文、新诗创作和译介外国文学作品。他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五四”以后,周作人作为《语丝》周刊的主编和主要撰稿人之一,写了大量散文,风格平和冲淡,清隽幽雅。在他的影响下, 20年代形成了包括俞平伯、废名等作家在内的散文创作流派,一个被阿英称作为“很有权威的流派”(《现代十六家小品·〈俞平伯小品〉序》)。 1927年4月李大钊被杀害,曾保护李大钊之子李葆华避居自家一个月之久。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出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居留沦陷后的北平,出任南京国民政府委员、华北政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兼教育总署督办等职。49年以后曾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从事日本、希腊文学作品的翻译和写作有关回忆鲁迅的著述。主要著作:有散文集《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泽泻集》、《谈龙集》、《谈虎集》、《永日集》、《看云集》、《夜读抄》、《苦茶随笔》、《风雨谈》、《瓜豆集》、《秉烛谈》、《苦口甘口》、《过去的工作》、《知堂文集》,诗集《过去的生命》,小说集《孤儿记》,论文集《艺术与生活》、《中国新文学的源流》,论著《欧洲文学史》,文学史料集《鲁迅的故乡》、《鲁迅小说里的人物》、《鲁迅的青年时代》,回忆录《知堂回想录》,译有《日本狂言逊》、《伊索寓言》、《欧里庇得斯悲剧集》等。 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遭受冲击,曾被红卫兵无耻粗暴对待,于1967年5月6日去世。其主要著作书目[编辑本段][创作书目][编辑本段]孤儿记(文言小说) 1906年6月,小说林社自己的天地(散文集) 1923年9月,北京晨报社 泽泻集(散文集) 1925年月12月,北京,北新书局谈龙集(文艺杂论集) 1927年12月,上海,开明书店谈虎集(上下集)(杂文集) 1928年月1月,上海,北新书局永日集(散文集) 1929年5月,上海,北新书局过去的生命(诗集) 1929年11月,上海,北新书局看云集(散文集) 1932年10月,上海,开明书店知堂文集(散文集) 1933年3月,上海,天马书店周作人书信(书信集) 1933年7月,上海,青光书店苦雨斋序跋文(序跋集) 1934年3月,上海,天马书店夜读抄(散文集) 1934年9月,上海,北新书局苦茶随笔(散文集) 1935年10月,上海,北新书局苦竹杂记(散文集) 1936年2月,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风雨谈(散文集) 1936年10月,上海,北新书局瓜豆集(散文集) 1937年3月,上海,宇宙风社秉烛谈(散文集) 1940年2月,上海,北新书局药堂语录(散文集) 1941年5月,天津庸报社药味集(散文集) 1942年3月,北京,新民印书馆药堂杂文(散文集) 1944年1月,北京,新民印书馆书房一角(散文集) 1944年5月,北京,新民印书馆秉烛后谈(散文集) 1944年9月,北京,新民印书馆苦口甘口(散文集) 1944年11月,上海,太平书局立春以前(散文集) 1945年8月,上海,太平书局鲁迅的故事 1953年,上海出版公司鲁迅小说里的人物 1954年,上海出版公司鲁迅的青年时代 1957年,中国青年出版社过去的工作(散文集) 1959年,香港,新地出版社知堂乙酉文编(散文集) 1961年,香港,三育图书文具公司儿童杂事诗(诗集) 1973年,香港,崇文书店知堂回想录(散文集) 1972年,香港,三育图书公司 [翻译书目][编辑本段]玉虫缘(小说) 美国爱伦坡著,1905年,翔鸾出版社红星佚史(小说) 英国哈葛德.安特路朗著,与鲁迅合译,1907年,商务印书馆域外小说集(一、二集) 与鲁迅合纂译,1909年,日本东京,神田印刷所炭画(小说) 波兰显克微支著,1914年,北京,文明书局黄蔷薇(诗歌小品集) 希腊等到国作品,1925年,北京,新潮社希腊拟曲 希腊海罗达斯.谛阿克多斯著,1934年,商务印书馆俄罗斯民间故事片 英国培恩编译,1952年,香港,大公书局阿里斯托芬喜剧集 与罗念生合译,195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希腊的神与英雄 英国H.D.劳斯著,1950年,文化生活出版社希腊女诗人萨波斯湾 摘译英Arther Weigail著《萨福传》,1951年,上海出版公司 乌克兰民间故事片 1953年,香港,大公书局浮世澡堂皇 日本式亭三马著,195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日本狂言选 195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欧里庇德斯悲剧集(1-3集) 希腊古典文学,与他人合译,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石川啄木诗歌 日本,196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古事记 日本安万侣著,196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平社物语(历史演义小说),与申非合译,198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日本古代随笔 枕草子,日本清少纳言著,1988年9月,人民文学出版社浮世理发馆 日本式亭三马著,1989年11月与浮世澡堂合为一册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卢奇安对话集 希腊古典文学,1965年脱稿,1991年9月,人民文学出版社王尔德的《安乐王子》(即《快乐王子》)。收集在《域外小说集》。现代日本小说选 20年代,上海商务出版社希腊神话 50年代脱稿,即将出版

1、散 文:《祖先崇拜》、《思想革命》、《前门遇马队记》、《碰伤》、《一个乡民的死》、《卖汽水的人》、《山中杂信》、《资本主义的禁娼》、《三个文学家的纪念》、《自己的园地》、《文艺上的宽容》、《沉沦》

2、情诗:《镜花缘》、《自己的园地》旧序、《故乡的野菜》、《北京的茶食》、《沉默》、《生活之艺术》、《苦雨》、《苍蝇》、《若子的病》、《死之默想》、《喝茶》

3、文论:《人的文学》、《平民文学》、《儿童的文学》、《个性的文学》

4、美文:《圣书与中国文学》、《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贵族的与平民的》、《论八股文》

5、诗歌:《小河》、《两个扫雪的人》、《山居杂诗》、《饮酒》、《昼梦》

周作人生于1885年1月,原名櫆寿,字星杓,后改名奎绶,自号起孟、启明 (或作岂明)、知堂等。重要笔名有独应、仲密、药堂、周遐寿等。浙江省会稽县(今绍兴)人。是鲁迅(周树人)之弟,周建人之兄。

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思想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历任国立北京大学教授、东方文学系主任,燕京大学新文学系主任、客座教授。新文化运动中是《新青年》的重要同人作者,并曾任“新潮社”主任编辑。

“五四运动”之后,与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并与鲁迅、林语堂、孙伏园等创办《语丝》周刊,任主编和主要撰稿人。曾经担任北平世界语学会会长。

1、《欧洲文学史》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关于欧洲的文学史,它主要讲述了欧洲文学发展的历史。

一九一七年四月,经鲁迅推荐,周作人进入北京大学国史馆工作。九月被聘炎北京大学文科教授,兼国史馆编纂编辑中,开始撰写《近代文学史》与《希腊文学史》讲义,合而为《欧洲文学史》。

一九一八年十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入“北京大学丛书”。全书约十万言,分希腊、罗马、中古与文艺复兴及十七十八世纪三卷。

2、《雨天的书》

《雨天的书》收录五十六篇,是周作人自编集中最著名、最有代表性的一本,收录了《故乡的野菜》、《北京的茶食》、《喝茶》等脍炙人口的名篇。

这本书最可显示周作人前期随笔的风格特色,也就是“极慕平淡自然的景地”,是周作人的性情之作,影响深远。

3、《鲁迅的故家》

介乎随笔和叙事散文之间,其中描写的情景造就了一种距离感,避免了一般叙事散文再现情景而导致的做作凝滞,显得干净空灵,不求即情即景,情景反而俱在,意味或许更强。这些特点,在"百草园"中表现得最为充分。

4、《过去的工作》

作者的反礼教思想是集中外新旧思想而成的,是诚实的表现,这里有三层含义:一是思想的性质与来源,一是思想家的启蒙主义者色彩,一是思想所具有的终极意义。二三两点不无矛盾,然而一为动机,一为结果,或者说思想家最终超越了启蒙主义者。

5、《风雨谈》

《风雨谈》是2012年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周作人。本书收录周作人一九三五年十一月至一九三六年五月的作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作人

周树果论文发表了什么

只有自己的努力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雪花果文章中妈妈说的话是:孩子,你要明白,只有自己的努力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句话是妈妈对女儿雪花的教诲。妈妈告诉雪花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不是指望别人来帮助自己。只有自己的努力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好,改变自己的命运。

论文研究方法怎么写模板

论文研究方法怎么写模板,很多同学在写论文的时候都是一头雾水,有可能是因为第一次接触根本不知道该怎样写,那么下面大家就跟随我一起来看看论文研究方法怎么写模板的相关知识吧,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论文(1)

研究方法:

通过普遍联系法、案例分析法和文献结合的写作方法。较全面地分析不同情况下视听资实的效力认定问题。普遍联系是要将我国视听资料效力认定的各个法律与外国相关的法律法条,以及我国法律所不祥尽的具体情况和外国相关规定统一结俣起来,对视听资烊的效力进行一个具体全面的剖析,以对比、引用等方式对本文进行论述。案例分析法是在论证问时注重从实际出发,在事实基础上讲道理、摆证据,运用法律知识和条文进行证明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文献法是对目前学术界研究的理论成果进行分析。用这三种方把整篇文章紧密联系起来,使整篇论文富有逻辑和深刻度。从而得出在不同情况下如何认定视听资料问题。

研究条件:

1、电子科技迅猛发展,视听资实的效力认定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可通过书店、互联网、图书馆等多种渠道收集资料。2、有论文老师的细心指导。3、大学三年的学习,法学知识有了一定积累,具备研究的能力。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通过视听资料效力认定问题,解决司法实践中视听资料认定难等问题,找出立法上不足,从而切实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促进社会各谐发展。

论文(2)

研究方法:

由于犯罪的复杂性,承继共犯的成立存在不同情况。通过对不同成立条件的对分析,找出承继共犯成立的不同情况。案例分析法则是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具体分析,以阐释承继共犯承担刑事责任的不同情况。

研究条件:

1、学校图书馆和资料室 具备论文研究所需要的较丰富的书籍,期刊等参考文献

2、已收集了较丰富和全面的文献资料。

3、具有上网条件和丰富的网络资源。

拟解决主要问题:

本课题旨在研究承继共季的刑事责任问题,从理论上着手探讨承继共犯的特征及成立条件,再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承继共犯的刑事责任问题。对国内相关不同学说研究研进行对比分析。同时针对新出现的理论争议和实践难题也进行一定的关注。

陈:论文(3)

研究方法:

1、比较研究法。比较国外立与中国立法,找出双方的优劣,并此提出自己的完善建议。

2、描述法。用描述的方法描术欠薪行为。以例子及材料将现象和事件描棕和识别,将欠薪的各个方面展现出业。

3、实证分析法。以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分析,就案件进行论证。

研究条件:

目前已有很多现成文献 和资料。各国、各地的理论研究成果、网络上丰富的资源。

拟解决问题:

对恶意欠薪罪做一个深入剖析和理解,提出自己的完善建议。

论文(4):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概念的研究和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具体表现在:一是对不纯正身份犯共同犯罪的概念进行祥细论述。剖析其包含的身份仅影响刑罚轻重和身份即影响犯罪性质,同时影响刑罚轻重两个方面的内容。二是将国内外学者对不纯正身份犯的共同犯罪问题的各种观点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得出本文的结论。

研究条件:

1、时间充裕。从论文选题到定稿要6个月时间。

2、参考资实齐全,利用网络、图书馆查找相关文献 期刊。

3、论文指导师的指导和帮助。

4、大学四年的法学积累,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

拟解决主要问题:

如何对不纯正身份犯共犯问题进行完善,进而有利于刑法理论的发展。

论文(5):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众多的研究方法。其中主要有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 获取相应资料,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全面、准确的了解与掌握;历史研究法,对研究问题的一些历史因素、形成背景调查得出原因;实证研究法,即将所研究的问题,通过相应资料佐证,得出一些结论。

研究条件:

图书馆、网络、已有知识积累,老师的指导。

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中国刑有关结果加重犯的定,找出中国对结果加重犯规定的不足,完善我国刑法对该问题的研究。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研究什么?——怎样确定研究课题

一切科学研究始于问题——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掌握方法很重要,否则就不是研究);进步与成果即成长。

教育科研课题主要来源于两大方面:

A、实践来源——客观存在的或潜在的教育实际问题,教育教学实践本身存在的问题。

教育教学与其外部的矛盾(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校、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社会发展)。

B、理论来源——现有教育理论所揭示的问题以及理论体系中的空白和矛盾点(例如《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冷思考》一文产生的过程)

2、怎样进行研究课题的论证?

我们既然已选定了一个课题,我们就必须对这个课题的所有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了解这个课题目前在国外、国内的研究情况,包括研究已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了解这一课题所属的理论体系等等。对课题的全面了解,可以使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少走弯路,确立研究的主攻方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怎样对一个课题进行论证呢?论证一个课题主要是弄清如下几个问题:

A、所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性质和类型的问题?

B、要研究的问题具有什么现实意义?它的理论价值(即在理论上预计有哪些突破?)

C、要研究的问题目前已有哪些研究成果?研究的方向是什么?

D、要研究的问题所应具备的条件分析。

E、课题研究的策略和步骤如何?

F、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其表现形式有哪些?

3、教育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有:

⑴ 观察法 ⑵ 调查法 ⑶ 测验法 ⑷ 行动研究法 ⑸ 文献法 ⑹ 经验总结法 ⑺ 个案研究法 ⑻ 案例研究法

⑼ 实验法(在一个课题研究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要求,往往会用到两种以上方法)

(1)观察法:为了了解事实真相,从而发现某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观察法的步骤:观察法的实施分为以下三个步骤,步骤之一就是进行观察研究的设计,此步骤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2)作大略调查和试探性观察。

这一步工作的目的不在于搜集材料,而在于掌握基本情况,以便能正确地计划整个观察过程。例如:要观察某一教师的教学工作,便应当预先到学校大致了解这位教师的工作情况,学生的情况,有关的环境和条件等等。这可以通过跟教师和学校领导人谈话,查阅一些有关的材料,如教案、教学日记、学生作业等,以及听课等方式进行。

(3) 确定观察的目的和中心。

根据研究任务和研究对象的特点,考虑弄清楚什么问题,需要什么材料和条件,然后作明确的规定。如果这规定不明确,观察便不能集中,结果就不能深入。观察不能有几个中心,范围不能太广,全部观察要围绕一个中心进行。如果必须要观察几个中心,那就采取小组观察,分工合作。

(4) 确定观察对象

一是确定拟观察的的总体范围;

二是确定拟观察的个案对象;

三是确定拟观察的具体项目。

比如,要研究新分配到小学任教的中师或大专毕业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业务、文化进修的情况,那么,拟观察总体就是教师工作年限达一年或两年的新教师。在这一总体范围内,再定下具体观察哪几所小学,哪几个教研组中的哪些教师。具体观察名单确定以后,再把拟观察的时间、场合、具体观察项目确定下来。

(5)制定观察计划

观察计划除了明确规定观察的目的、中心、范围,以及要了解什么问题、搜集什么材料之外,还应当安排观察过程:观察次数、密度、每次观察持续的时间,如何保证观察现象的常态等。

(6) 策划和准备观察手段

观察手段一般包括两种:

一种是获得观察资料的手段;一种是保存观察资料的手段。

获得观察资料的手段主要是人的感觉器官,但有时需要一些专门设置的仪器来帮助观察,如观察屏、计算机终端装置、更高级的`如动作反应器等。这些仪器主要起两方面作用:保证观察的客观性与提高观察的精确性。

在保存资料的手段中,人脑是天然器官。但这种与观察主体连在一起的保存手段缺乏精确性和持久性,也不能实现资料的客体化。因此,人们先利用文字、图形等符号手段,进而又利用摄影、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把观察时瞬间发生的事、物、状况以永久的方式,准确地、全面地记录下来,供研究地反复观察资料和分析资料所用。

无论哪一类手段,都应在观察开始前就准备好,对观察中使用的种仪器也须事先作好功能检查,以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不出现障碍。对于观察人员来说,必须掌握使用仪器的基本方法,并知道在观察中应做些什么。如要详细、全面拍摄一堂课,一部摄像机是不够的。观察者应准备几部摄像机,并事先作好分工。即使是作观察记录,也需要事先作好设计。在记录纸上印好以一定的格式排列的必须记录的项目,还可以约定一些记录符号,以尽量减少现场记录时书写文字的时间、

我们以中学生课堂行为记录为例,见表5-1。在下面表格中,研究人员根据研究需要,列出他认为在课堂上学生可能发生的行为。但估计所列不会完全,所以留出一些空格,让观察员在需要时使用。研究者如果要请别人帮助观察,必须事先和观察人员讲清楚每一个项目的具体所指,遇到意外情况的处理方法,要求他们熟悉每一个项目的所在位置。为了稳妥起见,还可以在正式观察前先作几次观察练习,帮助观察人员熟悉表格的内容;如发现表格的缺陷,可在正式观察前作出调整。

(7)规定统一性标准

为了增加观察的客观性,为了便于衡量和评价各种现象,为了易于用数量来表达观察的现象,为了使观察结果可以核对、比较、统计和综合,必须事先考虑自己的观察可能涉及到的各种因素,并对每一因素规定出统一的标准。每次观察或观察同一现象的不同观察者,要坚持采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这主要在于,不同的研究项目常会涉及到不同性质的标准。如:有的涉及到单位问题,如怎样衡量学生表现的知识质量;有的涉及到定义问题,如怎样才算违反纪律;有的涉及计算方式问题,如怎样登记和表达学生之间产生的矛盾的频率,等等。对类似问题,都应事先做好统一规定。

3.1.7 逐段提出观察提纲

在观察计划的基础上,应对每次或每段(几次同一性质上一内容的观察组成一段)观察提出具体提纲,以便使观察者对每一次观察的目的、任务和要获得什么材料非常明确。观察提纲可以包括本次观察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并且应当在前一次观察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提出来。亦可采用表格的方式,以便于分类统计。

观察实际过程,加以分析研究,得出某种结论。也许可以形成某个研究课题。

3.2 调查法 :

同样是为了了解事实情况,分析事实情况,得出结论,证实某种问题,以便改进工作(包括改进研究方法)或形成新的研究课题。

包括问卷调查、访问调查等.。了解事实情况、分析情况、认真研究,得出结论,寻找解决办法或进一步研究的方案。

举例说明调查法的操作过程:

抽样调查的主要步骤

在实际的抽样操作中,整个过程可大致分为如下步骤:

1.确定调查的目的(确定问题,形成假说;通过调查验证假说,使问题明确化,得出结论)。

2.确定抽样总体。要从中进行抽样的总体应与要得到信息的总体(目标总体)一致。从样本得出的结论适用于被抽样总体,超出这个范围结论的适用程度取决于被抽样总体与目标总体的差异程度。

3.确定待收集的数据。一般只收集与调查目的有关的数据,过长的调查表会降低回答的质量。

4.选择抽样方法。这时总体中的哪种单位作为个体基本上可定下来。

5.编制抽样框。如学校名录、学生花名册等。

6.确定需要的精确度。因抽样调查是要由样本推断总体,会带有某些不确定性。一般是对相对误差或绝对误差作出概率水平上的要求。

7.估计样本容量,估计费用。

8.抽样试验,在小范围内试填一下调查表,做些必要的改进。

9.实地调查工作的组织。按抽样方案进行调查。对收回的调查表的质量及时进行检查。对不回答的表要有处理方案。

10.根据所用的抽样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11.可对同样的数据采用其它的分析方法,以作比较。

12.写出调查报告。留存有关总体的信息,它们可能对将来的抽样起指导作用。

对于教育现象,有时难于进行严格意义上的概率抽样,可以考虑采用下列方法抽样:从总体中选出若干有代表性的大单位(群),在群内进行概率抽样;从一个小总体中选出接近于研究者对总体平均数的印象的那些个体;样本限于总体中易于取到的部分;样本是随便选取的;样本由自愿被调查的人员组成;等等。但对这样得到的样本要选择适当的数据分析方法,对结论也要慎重,应充分利用其它信息进行核查、确认。在教育现象的研究中,研究者的智恝、经验和抽样技术的有机结合,是获取好样本的关键。

3.3 测验法:

是想描述某些行为的状况,或推论某些行为的状况(包括:能力与成就,个性、兴趣、动机、态度、观念及心理需要等);从而考虑改建的策略或方案,或进一步形成新的研究课题。

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中,测量被用作定量研究的重要方法。主要功能是评估、诊断和预测。(举例,如XXX老师所做的“学生自学能力测验(试验)”,就是为了了解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自学能力究竟能达到何种程度)。

所谓测量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将某种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用数字或符号表示出来的过程。测验法是教育和心理学测量的一项主要内容和形式。

测验的客观性是关于测验系统化过程好坏程度的指标。测验的控制,在不同时间对于同一个被试,或同一时间对于不同的被试,其意义都应该是相同的。保持刺激的客观性则要遵照一定的程序予以控制。(如周文琴老师在做这一测试前邀请我去在他们的家长会上的讲话,目的就在于排除和避免人为因素影响,排除测验的随意性和不真实性,实现评测标准的同一性)。

推论的客观性指对同一结果不同的人所做的推论应该一致,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对同一结果的所做解释应该相同。

3.4 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应小范围内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其目的不在于建立理论、归纳规律,而是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改进工作,解决教育实际问题。行动研究将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与教育实践的具体改革行动紧密相连。(特点是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

模式基本是:计划——行动——考察——反思(即总结评价)。教师个体比较适用。

另一种模式:预诊——搜集资料初步研究——拟订总体计划——制订具体计划——行动——总结评价

从上述行动研究法的几个步骤中可以发现三个明显的特征:

一是具有动态性,所有的设想、计划、,都处于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中,都是可修改的;

二是较强的联合性与参与性,研究者、教师、行政人员的全体小组成员参与行动研究法实施的全过程。

三是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贯穿于行动研究法工作流程的始终。

具体说说操作方法:

(一)预诊: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发现问题。对教学或学校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发现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诊断,得出行动改变的最初设想。在各步骤中,预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收集资料初步研究:这一阶段成立由教研人员、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对问题进行初步讨论和研究,查找解决问题的有关理论、文献,充分占有资料,参与研究的人员共同讨论,听取各方意见,以便为总体计划的拟定做好诊断性评价。

(三)拟定总体计划:这是最初设想的一个系统化计划。行动研究法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所以总体计划是可以修订更改的。

(四)制定具体计划:这是实现总体计划的具体措施,它以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为前提,有了它,才会导致旨在改变现状的干预行动的出现。

(五)行动:是整个研究工作成败的关键。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在实施计划的行动中,注意收集每一步行动的反馈信息,可行的,则可以进入下一步计划和行动。反之,则总体计划甚至基本设想都可能需要作出调整或修改。这里行动的目的,不是为了检验某一设想或计划,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在行动研究中,过程性资料的搜集、整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六)总结评价:首先要对研究过程进行考察。考察内容有:一是行动背景因素以及影响行动的因素。二是行动过程,包括什么人以什么方式参与了计划实施,使用了什么材料,安排了什么活动,有无意外的变化、如何排除干扰。三是行动的结果,包括预期的与非预期的,积极和消极的。要注意搜集三方面的资料,背景资料是分析计划设想有效性的基础材料,过程资料是判断行动效果是不是、由方案带来和怎样带来的考察依据;结果资料是分析方案带来的什么样的效果的直接依据。考察要灵活运用各种观察技术以及数据、资料的采集和分析技术,充 分利用录象、录音等现代化手段。

总结评价实际上是对行动研究过程及其结果的“反思”。反思是行动研究第一个循环周期的结束,又是过渡到另一个循环周期的中介。这一环节包括:整理描述,评价解释,写出研究报告。这是对整个研究工作的总结和评价。这一阶段除了要对研究中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科学处理,得到研究所需要的结论外,还应对产生这一课题的实际问题作出解释和评价。

3.5 经验总结法:

这是教师可以常用的方法。教育经验总结法是根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挖掘现有的经验材料,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以便更好地指导新的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关键是要能够从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实际经验中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更加理性地改进自己的教学。进行教育经验总结要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一、要注意经验的 先 进 性(观念必须更新)

二、要全面考察总结的对象,充分占有原始的事实材料;且做到有“点”有“面”,“点”、“面”结合,防止以偏概全的片面性。

三、要以教育实践活动为依据,不能凭空想当然,那是毫无价值。

四、要善于进行理论分析

3.6 文献法:

分类阅读有关文献(包括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理论价值和资料价值的材料),得出一般性结论或者发现问题,寻找新的思路。

文献按内容性质分,有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零次文献是未经发表和有意识处理的最原始的资料。一次文献指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专著、论文、调查报告等文献。二次文献是指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包括著录其文献特征、摘录其内容要点,并按照一定方法编排成系统的便于查找的文献。三次文献是指工具书和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又对众多一次文献的综合研究结果。

3.7 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就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人而具体研究的方法。

个案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个别团体或机构。前者如对一个或少数几个优生或差生进行个案分析,后者如对某先进班级或学校进行个案研究。个案研究一般对研究对象的一些典型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也就是所谓“解剖麻雀”的方法。

个案研究中,原始的资料积累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个案研究不仅停留在对个案的研究和认识的水平上,而且需要认识教育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提出一些积极的教育对策,以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也可能通过对某个案的研究而形成假说,进而产生新的研究课题或教改实验。

观察或追踪一个人、几个人、一个团体、一节课……的过程,时间可长可短,依需要而定,进行分析概括,透过现象看本质,得出规律性的结论,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个案研究的对象少,研究规模也较小;同时个案研究一般都是在没有控制的自然状态中进行的,也不要在一段时间内突击完成。所以,个案研究就特别适合教师的研究。教师可以抓住一两个典型的学生或一类学生,结合教学、教育工作实践进行研究。对于每一个教育实践工作者来说,总可以在班上找到研究对象,而且也不需要什么特殊的处理,不影响正常的教育活动)。

3.8 案例研究法:

什么是“案例”?中外学者尚无普遍公认的、权威的定义,一般认为,案例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一具体现象的客观描述。教育案例是对教育活动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能够反映教育某些内在规律或某些教学思想、原理的具体教学事件的描述、总结分析,它通常是课堂内真实的故事,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的真实记录。对这些“真实记录”进行分析研究,寻找规律或产生问题的根源,进而寻求解决问题或改进工作的方法,或形成新的研究课题。在案例法的研究中,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关键。

1903年章炳麟发表了什么文章

革命军中马先卒是邹容(1885~1905) ,汉族,民族英雄,民主革命家重庆巴县人。1902年赴日本留学,投身民主革命,是与秋瑾齐名的著名革命演说家。1903年,以“革命军中马前卒”写成《革命军》一书,旗帜鲜明、通俗易懂地回答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特别是提出了“中华共和国”二十五政纲,系统地阐发了孙中山“建立民国”的设想。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理论经历了孙中山提出———邹容发展———同盟会政纲确立的发展轨迹,这是邹容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重大贡献。1903年,章太炎因“苏报案”被捕,邹容慷慨入狱。1905年4月3日死于上海狱中。辛亥革命成功以后,孙中山追赠邹容为“陆军大将军”,崇祀宗烈祠。推荐评语:中国近代著名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写下篇章的重庆人。中国清末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家。原名绍陶,又名桂文,字蔚丹(威丹),留学日本时改名为邹容。四川省巴县(今重庆巴南区渔洞)人。6岁入私塾,12岁育《四书》、《五经》、《史记》、《汉书》及名家传记。其父要他科举高中,他却讨厌经学的陈腐,鄙弃八股功名,喜读《天演论》、《时务报》等新学书刊,心向维新变革的新思潮,常“非尧舜,薄周礼,无所避”。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他随兄应巴县童子试,题旨皆《四书》、《五经》,他遂罢考而去,遭父笞责而志不改。当得知谭嗣同等六君子变法遇难的消息,他悲愤不已,作诗曰:“赫赫谭君故,湘湖士气衰。惟冀后来者,继起志勿灰。”表达了他的惋惜与变革志向。后入重庆经学院读书,仍关心国家大事,立志救国救民,常侃侃议论政事,以致被除名。光绪二十七年(1901)夏天,他到成都参加官费留学日本的考试,被录取。临行前,当局以其平时思想激进,取消了他官费留学日本的资格。1902年春,他冲破重重阻力,自费东渡日本,进入东京同文书院补习日语,大量接触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与文化,革命倾向日趋显露,并结识了一些革命志士,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爱国活动。他刚毅勇为,常争先讲演,陈述已见,为切齿于满清统治的暗弱腐败,向往中华民族的新生崛起。其辞犀利悲壮,鲜与伦比,为公认的革命分子。邹容在上海寄居于爱国学社,与章炳麟的写作,署名为“革命军中马前卒”。章炳麟为之作序。该书约两万字,分为七章,其中以“绪论”、“革命之原因”、“结为忘年交,互以倡言革命相激励。他发起组织中国学生同盟会,积极参加拒俄爱国运动;奋笔疾书,完成《革命军》革命独立之大义”为全书重点。邹容以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提出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为指导思想,阐述了反对封建专制、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必要性,指出了“革命”乃对上下古今、宗教、道德、政治、学术,以及日常事物存善去恶、存美去丑、存良善而除腐败的过程,故赞美曰:“巍巍哉!革命也。皇皇哉!革命也。”他还从满清王朝官制的腐败、刑审、官吏的贪酷,对知识分子、对农民、对海外华工、对商人、对士兵的政策及对外的一系列政策,揭露了满清政府对国人的压迫和屠戮,分析了革命爆发的必然性。明确宣布革命独立之大义在于:“永脱满洲之羁绊,尽复所失之权利,而介于地球强国之间”,“全我天赋平等自由之位置”,“保我独立之大权”,即推翻满清封建专制王朝,建立“中华共和国”!1903年五月,《革命军》在上海出版,《苏报》发表章炳麟的文章,广为介绍,称赞《革命军》是震撼社会的雷霆之声!1903年6月,因《苏报》宣传《革命军》,被相互勾结的中外反动派查封。江苏候补道俞明震赴上海查办革命党,章炳麟等人被捕入租界狱。邹容奋起投狱,与章炳麟共患难。被判刑两年,罚做苦工。因洋人待“犯人”甚虐,麦饭粗劣,邹容被折磨致病,于1905年4月3日卒于狱中,年仅20岁。上海义士刘三收其遗体安葬在上海华泾乡野。邹容短暂的一生,是以推翻满清王朝、革新中华为已任的一生,是追求革命的一生。他的《革命军》尽管有一定的时代局限,但它喊出了中华民族谋求革命独立之呼声,所以问世之后风行海内外,章炳麟称之为“义师先声”,章士钊主笔的《苏报》誉之为“国民教育之第一教科书”,是署中国第一部系统地、旗帜鲜明地鼓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宣传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不朽之作。1912年2月,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签命令,追赠邹容为“大将军”。无产阶级革命家吴玉章题诗赞曰:“少年壮志扫胡尘,叱咤风云‘革命军’。号角一声惊睡梦,英雄四起挽沉沦。”这是对邹容及其《革命军》的中肯而确切的评价。为纪念邹容,在出生地重庆和就义地上海都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邹容路。1905年4月3日 革命军中马前卒——

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团体的建立有哪些表现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潮流。爱国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从“美国独立”、“法国革命”中寻求自己的理想,从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思想武库里,搬来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学说,作为进行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针对康有为等保皇派对革命的攻击,1903年,孙中山发表了《敬告同乡书》一文,指出:“革命与保皇,理不相容,势不两立”,“革命、保皇二事,决分两途,如黑白之不能混淆,如东西之不能易位”,指出康有为等人保皇宣传的要害是要人们不要革命。在传播民主革命思想的过程中,还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宣传家,主要代表人物有章炳麟(号太炎)、邹容、陈天华等人。章炳麟是浙江人,甲午战争后参与维新运动。1900年,毅然剪去发辫,表示与改良派决裂。他作为一位知名的学者走上革命道路,对当时的知识分子产生很大影响。1903年,他在上海《苏报》上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一文,历数满洲贵族的残酷统治,斥责康有为的保皇立场,指出革命是“除旧布新”的良药,“合众共和”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章炳麟这篇文章,流传很广,在当时产生了积极影响。邹容是四川巴县人,自幼熟读经史,却不肯参加科举考试。1902年自费留学日本,很快成为留学生中主张反清革命的重要/物。19岁时写了《革命军》一书,论述了不可不革命的道理,以满腔的热情歌颂革命,号召四万万男女同胞起来推翻清政府,建立一个独立民主自由的“中华共和国”。《革命军》出版以后,深深打动了人们的心弦,受到广大读者的普遍欢迎,风行海内外,发行总数达100多万册,为清朝末年最畅销的书籍,对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1903年6月,《苏报》刊载《读革命军》一文,赞扬《革命军》是四万万人必读的教科书。还发表章炳麟写的《叙革命军》和其他一些鼓吹革命、反对清朝统治的文章,使国内外反动派震怒和木安。《苏报》设于上海租界内,清政府便勾结帝国主义租界工部局,公然逮捕章炳麟等人。邹容激于义愤,自动投案,后病死于狱中。陈天华是湖南新化人。1903年初,他东渡日本留学,即积极投入留日学生的爱国运动。他用浅显通俗的文字,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说唱形式,写成了《警世钟》和《猛回头》等宣传革命的小册子,指出清政府实际上是“洋人的朝廷”,鼓励人民驱逐外国侵略者,推翻清政府。他的书重印达10余次之多,流传很广,成为当时资产阶级革命宣传革命的锐利武器。随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形势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在国内相继出现。基础知识目标:兴中会成立和广州起义;20世纪初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与章炳麟《驳康为论革命书》邹容《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警世钟》;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相继建立和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同盟会的政纲和孙中山提出1904年,留日学生黄兴、陈天华、宋教仁等在长沙组织华兴会。同年,蔡元培等在上海组织光复会。这些组织,和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都有一个共同目标,就是以革命暴力推翻清政府。这些革命团体的成立,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的一个标志。

1月28日 洪全福、谢缵泰等谋广州举事,事泄失败。 29日 湖北留日学生李书城等在东京创办《湖北学生界》杂志。 2月1日 德、意、英取消了对委内瑞拉的封锁。 2月11日 英俄在伦敦谈判西藏问题。 11日 英商与四川矿务局订立合办宁远府金类矿产草约,又与四川保富公司订合办乐山、射洪煤油合同。 11日 荷兰银行上海分行开办,行址在黄浦滩。 本月 《浙江潮》创刊。 3月27日 蔡元培等人创建“四合会”,会旨为研究政治和体育训练。 29日 由上海科学仪器馆主办,介绍多方面自然科学知识和新工艺、新技术的《科学世界》创刊。 4月 8日 中俄《东三省交收条约》到期限,俄拒绝退兵反而增兵800多人重新占领营口。 8日 中国留日女学生胡彬夏等在日本发起成立第一个爱国妇女团体“共爱会”。 27日 上海各界人士在张园召开拒俄大会,通电反对沙俄新约。 29日 留日学生组成拒俄义勇队。 30日 京师大学堂“鸣钟上学”,声讨沙俄侵略,慷慨拒俄。 5月 2日 留日学生组建激进的军国民教育会。 27日 章士钊任上海《苏报》主笔,揭反清言论,发表《中国当道者皆革命党》。 27日 《绣像小说》创刊。李宝嘉主编。商务印书馆发行。 27日 《苏报》发表邹容《革命军》“自序”。 本月 章炳麟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6月12日 梁启超会晤美总统罗斯福于华盛顿。 29日 清政府以《苏报》鼓吹革命为由,逮捕章炳麟。不久《苏报》被封,史称“苏报案”。 7月 1日 中东铁路通车。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至满洲里,东至绥芬河,南至大连。 31日 慈禧下诏仗毙沈荩,沈荩 被打得血肉横飞,但至死没有求饶。 8月 7日 《国民日日报》问世,号称“《苏报》第二”。 22日 日向俄提议,互相承认在朝鲜满洲之优越势力。 月末 孙中山在日本秘密组建军事学校。 9月 7日 清廷设立商部,以载振为尚书,伍廷芳、陈璧为左右侍郎。 本月 大型译著《物理学》全部出版。全书共3编12卷。 10月 8日 为驻东三省俄军退兵第三期,俄军不如约退兵。 本月 浙江全体人民掀起保卫矿权风潮。 11月4日,黄兴、陈天华、宋教仁、章士钊等在长沙组织革命团体华兴会,黄兴为会长。 11月12日 盛宣怀与比国电车铁路合股公司订立汴洛铁路借款合同,总额2500万法郎。 本月 清政府公布《奖励公司章程》20条,鼓励集团经营工商业。 12月13日 英军大举入侵西藏,进抵西藏亚东。 12月17日,世界上第一架载人动力飞机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基蒂霍克飞上了蓝天 19日 林白水的《中国白话报》在上海创刊,为旬刊。设论谈、新闻、实业、文明介绍等栏目。 24日 为筹饷练兵,清廷诏整顿烟酒税,命各省照直隶现办章程仿行,按省派定税额共640万两。本年 陈天华著的《猛回头》、《警世钟》出版,刊后广为流传。 本年 在河南安阳发现甲骨上刻有文字,经金石学家王懿荣研究后后称甲骨文,被英、美人士低价购买,从此大量流失。 本年 袁世凯在天津开办军乐队学校。 本年 李宝嘉著《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被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本年 上海商务印馆设置编译书局。 本年 清末名将冯子材逝世,享年85岁。 1月,希特勒的父亲在早晨散步时中风而死。

黎元洪,黄兴,孙中山,袁世凯,还有三大军阀,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等等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