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新型城镇化怎么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

新型城镇化怎么发表论文

非常有意思的话题!针对“就地城镇化”,以下是我建议的拟定研究步骤和计划:

1. 确定研究问题:在开始研究之前,需要明确研究问题。例如,“就地城镇化”是否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农村人口流失、城市人口过剩的问题,以及其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等。

2. 收集文献资料:对于这个话题,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非常重要。可以通过搜索学术论文、政策文件、新闻报道等途径来获得相关信息。

3. 设计研究方法:根据研究问题和文献调研结果,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例如,可以采用问卷调查、案例研究或统计分析等方法。

4. 开展实证研究:按照设计好的研究方法进行实证研究。例如,可以对某些地区的“就地城镇化”项目进行调查和分析,了解其实施情况、效果和存在问题等。

5. 分析数据和结论:收集和整理所得到的数据,运用合适的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例如,可以比较“就地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优缺点,并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等。

6. 撰写论文:将研究结果进行整合、总结和归纳,撰写出一篇具有学术价值的论文。

以上是我建议的大致研究步骤和计划,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以上由“知否AI问答”回复,可以免费直接访问体验)

试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引言 8-9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9-16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背景 9-13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13-16 1.2.1 建设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13-14 1.2.2 建设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14 1.2.3 建设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14-15 1.2.4 建设新农村是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 15 1.2.5 建设新农村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 15-16 2. 当前我国农村建设现状分析 16-27 2.1 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 16-19 2.1.1 农村经济发展迅速 16-17 2.1.2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推进 17-19 2.1.3 农村文化建设成绩显著 19 2.2 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9-27 2.2.1 农村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不高 19-23 2.2.2 农民综合素质不高 23-24 2.2.3 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 24-25 2.2.4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不完善 25-27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27-37 3.1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突出农民主体地位的关系 27-29 3.2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与促进公共事业进步的关系 29-30 3.3 创新体制机制与增加资金投入的关系 30-32 3.4 推进新农村建设与加快城镇化的关系 32-34 3.5 做好整体规划与体现个性特色的关系 34-35 3.6 搞好试点示范与做好面上推广的关系 35 3.7 搞好当前工作与着眼长远发展的关系 要了给你发送全文.

提纲如下:城乡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分析城乡融合发展案例分析-以某城市为例(需要反馈过程)城乡融合发展的结果分析(需要分析问题)城乡融合发展的策略

关于推动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调整新型城镇化战略论文

对房地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出了要求,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人才队伍与培养体系。而随着房地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人才供需之间的矛盾突出。一方面,房地产高级管理人缺乏,越来越多的项目需要在开发理念、融资风控、建设管理与后期服务等方面引入高层次和有创造力的人才;另一方面,房地产相关专业的专科、本科毕业生数量众多,难以找到合适的岗位,连续数年遭遇“最难就业季”。解决房地产人才供求之间的不平衡,需要认识房地产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特征,推动高校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迎接房地产市场“新常态”的挑战。

一、转型期的房地产企业人才需求特点

房地产开发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前期融资、可行性研究、土地获取、项目策划、施工建设、项目营销、竣工交付和物业管理等,业务涉及价值链长,需要的专业人才涉及面广。从需求角度来看,房地产企业招聘人才类型可以归为金融财务类、策划管理类、工程技术类和营销服务类。在实践中,房地产企业以项目为单元,每个项目组都需要上述人才,不同的专业知识需要能够有效地融合与贯通,才能形成“能用”和“管用”的人才。

1. 综合性特点从行业特点来看,房地产行业与宏观经济、城市经济关系紧密,房地产项目需要应对宏观经济波动与房地产调控的影响,项目团队需要把握宏观经济走势以及房地产市场的需求特征,合理确定项目定位,才能降低后续的销售风险。从开发过程来看,企业需要与政府多个职能部门和各类专业公司进行有效的沟通和配合,项目团队面临多项与政府部门相关的报批业务。例如,在土地购置阶段需要掌握土地使用制度、出让制度、使用权出让等相关知识,明确土地的规划条件约束;在规划报批阶段,需要掌握城市规划、项目规划、项目评价等方面的知识,这一阶段对综合性知识和沟通能力有较高要求。目前,房地产企业的人才管培方案基本上是从培训、轮岗再到专职岗位的过程,新员工需要全面了解房地产项目的流程与特点。房地产项目对综合性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要求较高,而大学毕业生知识窄,难以适应房地产项目的需求,而中小房地产企业通常不愿意承担人才培养的成本,常选择有工作经验的人员,部分房地产企业偏好招聘有政府工作背景的员工,他们通常拥有丰富的综合知识面和较强的沟通能力。

2. 区域性特点房地产项目受到所在城市的自然环境与社会习俗影响较大,项目根植于区域之中,项目定位不能离开所在区域。项目团队对于城市、区域与板块的认识程度决定着项目定位的高度。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区域的空间形态处于快速变化过程中,形成各具特色的板块居住文化,影响特定区域人群的住房消费心理。住房消费者选择了一个项目,也选择了一个区域和生活方式。区域与板块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类型。由于房地产区域与板块的形成与演变是城市历史、城市规划、居住需求等要素影响的结果。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区域性是重要的'特点,项目团队需要对城市、区域与板块有深入的认识和了解,而这恰恰是毕业生最缺乏的。

3. 金融化特点从国外房地产业发展的趋势来看,房地产企业的主营业务都经历了由开发建设转向资产经营与金融服务的过程,房地产作为金融资产的特性在发达国家表现的淋漓尽致。我国房地产业处于快速变化中,项目融资、风险控制与资产经营处置对企业的影响日益明显,房地产企业开始涉足金融与资产经营领域。目前,金地、万科、绿地、绿城、滨江等大型房地产企业纷纷通过成立房地产信托基金、产业基金或入股银行,涉足金融领域,房地产企业的金融化趋势明显。金融化也是房地产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通常将房地产专业纳入商学院下的金融和财务学科,注重学生对于房地产金融与财务知识的传授。综合性、区域性与金融化是快速城镇化阶段房地产经营管理中展现出来的特点,这些特点对房地产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提出了挑战,需要高校及时调整课题体系、教学方式与培养方式,推动人才供需之间的平衡。

二、高校房地产专业培养方式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的高校培养体系中,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在1998年的专业调整中受到影响,被并入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出现断层。近年来,随着房地产业的崛起,房地产专业的专科、本科与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由于专业设置的限制和院校学科背景的差异,我国房地产专业教育情况复杂,依托的学科背景差异大,水平参差不齐,培养的学生还难以适应行业对于综合性、区域性与金融化的要求。

1. 学科体系分散,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高校设置相应的房地产专业设置,依托的一级学科包括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等。房地产专业设置多数依托工商管理与应用经济学科设立,课程设置也是偏重于经济管理,重点课程包括房地产经济学、城市经济学、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土地经济学、房地产估价等;工程管理依托工业工程或者土木工程专业,与土木工程、项目管理课题体系结合紧密,偏重于工科教育,主干课程包括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等。此外,部分高校依托土地资源管理开办房地产相关专业。由于高校依托的学科基础不同,课题设置也各有侧重,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基础与知识结构差异较大。课程体系与知识专业的不同导致培养的学生专业知识与业务能力都存在较大差异。课程体系上的差异性与非标准化,对培养学生的质量影响较大,也给房地产企业人才招聘带来了困惑。因此,相对于成熟的专业,房地产专业的学科体系还存在“散、乱、基础不牢”的问题。

2. 专业教育体系与市场需求脱节房地产专业作为高度应用型的专业,能否与实践充分结合,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素质与能力。目前,房地产专业教育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不匹配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教材、书本上的知识不能适应房地产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需要。目前的课程体系与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的实践脱节严重,部分教材沿用上世纪版本,内容知识陈旧,难以在现实当中得到应用。而从国外引入的教材,也存在与国内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其次,房地产专业教师队伍与实践脱节。由于我国的土地与住房市场都处于制度转型、行业兴起与市场发展的阶段,制度变革与市场发展的速度较快,高校教师队伍在理论与实践上还没有能够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教师队伍自身知识体系更新节奏较慢,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

3.培养方式与企业脱节如何能够与行业、市场、企业紧密结合,是培养房地产“管用”学生的关键点。从国内高校房地产专业的培养方式来看,主流的培养方式还是以传统的课题教学为主,对于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环节的重视程度不高。传统的教学方式一方面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也难以适应企业的需求。如何使房地产专业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实现有机结合,推动培养方式由“被动”面对市场转向“主动”适应市场转变,已经成为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

三、推动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调整的建议

1.独立设置房地产专业,夯实高效人才培养基础体系房地产行业在国家经济中的作用与地位日益凸显,房地产专业人才的需求规模在一定时期将保持在较高水平。借鉴美国、英国、新加坡、我国香港等发达国家或地区房地产专业的培养模式,需要形成我国具有独立性的房地产专业设置与培养体系。目前,较为可行的是在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下独立设置房地产专业,形成本科、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的教育体系。同时,设置相应的专业硕士,形成学术与专业两个培养体系。从国家层面设置相对的房地产专业,统一学科口径,统一课程体系,有助于相对规范和完善的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此外,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变化,对人才的需求类型、需求结构、需求规模都在发生快速的变化,房地产专业人才的培养与课程体系设置必须与之相适应才能得到发展,课程和方向的设置还需要与时俱进。

2.实现教学与实践的融合,培养优质管用的专业人才尽管高校都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课题体系中设置相应的实践培养环节。但从目前的实践来看,教学与实践之间还存在很大距离。英国房地产教育体系中对于房地产经济学、房地产投资等应用性的课程,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对应方向的房地产项目,实地参与项目的运营过程。我国香港和新加坡的房地产专业学生要求在大学期间有一定周数出国考察,培养全球视野。在考虑房地产专业培养中,国内高校也应该从国际与国内两个视角培养房地产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从国际视角来看,在有条件的发达地区,培养方案中设置暑期国际房地产夏令营,对国外特定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与项目进行实地调查,开拓国际视野;从国内来看,以课程为依托,以实际项目作为案例,明确“房地产开发、工程造价、项目管理”等课程为“教学+实践”的课程,规范学生的实践培养环节。

3.与行业资格认证挂钩,探索教育专业化路径英国与我国香港地区成立有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和香港测量师学会等,这些协会及其专业认证有助于搭建高校与企业的桥梁。通过专业机构认证,确保培养出来的学生符合行业与企业的要求。行业资格认证提高了毕业生的竞争力,有助于明确学生培养的方向。目前,国内房地产专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规范化与专业化是下一阶段发展的趋势。国内与房地产相关的行业协会也逐渐崭露头角,如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中国房地产估价师学会等。充分重视国内房地产行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特点,发挥专业协会的桥梁作用,推动行业协会、企业与高校三结合,有助于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且能够符合市场需求的房地产专业人才。

新型城镇化论文发表

关于推动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调整新型城镇化战略论文

对房地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出了要求,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人才队伍与培养体系。而随着房地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人才供需之间的矛盾突出。一方面,房地产高级管理人缺乏,越来越多的项目需要在开发理念、融资风控、建设管理与后期服务等方面引入高层次和有创造力的人才;另一方面,房地产相关专业的专科、本科毕业生数量众多,难以找到合适的岗位,连续数年遭遇“最难就业季”。解决房地产人才供求之间的不平衡,需要认识房地产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特征,推动高校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迎接房地产市场“新常态”的挑战。

一、转型期的房地产企业人才需求特点

房地产开发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前期融资、可行性研究、土地获取、项目策划、施工建设、项目营销、竣工交付和物业管理等,业务涉及价值链长,需要的专业人才涉及面广。从需求角度来看,房地产企业招聘人才类型可以归为金融财务类、策划管理类、工程技术类和营销服务类。在实践中,房地产企业以项目为单元,每个项目组都需要上述人才,不同的专业知识需要能够有效地融合与贯通,才能形成“能用”和“管用”的人才。

1. 综合性特点从行业特点来看,房地产行业与宏观经济、城市经济关系紧密,房地产项目需要应对宏观经济波动与房地产调控的影响,项目团队需要把握宏观经济走势以及房地产市场的需求特征,合理确定项目定位,才能降低后续的销售风险。从开发过程来看,企业需要与政府多个职能部门和各类专业公司进行有效的沟通和配合,项目团队面临多项与政府部门相关的报批业务。例如,在土地购置阶段需要掌握土地使用制度、出让制度、使用权出让等相关知识,明确土地的规划条件约束;在规划报批阶段,需要掌握城市规划、项目规划、项目评价等方面的知识,这一阶段对综合性知识和沟通能力有较高要求。目前,房地产企业的人才管培方案基本上是从培训、轮岗再到专职岗位的过程,新员工需要全面了解房地产项目的流程与特点。房地产项目对综合性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要求较高,而大学毕业生知识窄,难以适应房地产项目的需求,而中小房地产企业通常不愿意承担人才培养的成本,常选择有工作经验的人员,部分房地产企业偏好招聘有政府工作背景的员工,他们通常拥有丰富的综合知识面和较强的沟通能力。

2. 区域性特点房地产项目受到所在城市的自然环境与社会习俗影响较大,项目根植于区域之中,项目定位不能离开所在区域。项目团队对于城市、区域与板块的认识程度决定着项目定位的高度。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区域的空间形态处于快速变化过程中,形成各具特色的板块居住文化,影响特定区域人群的住房消费心理。住房消费者选择了一个项目,也选择了一个区域和生活方式。区域与板块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类型。由于房地产区域与板块的形成与演变是城市历史、城市规划、居住需求等要素影响的结果。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区域性是重要的'特点,项目团队需要对城市、区域与板块有深入的认识和了解,而这恰恰是毕业生最缺乏的。

3. 金融化特点从国外房地产业发展的趋势来看,房地产企业的主营业务都经历了由开发建设转向资产经营与金融服务的过程,房地产作为金融资产的特性在发达国家表现的淋漓尽致。我国房地产业处于快速变化中,项目融资、风险控制与资产经营处置对企业的影响日益明显,房地产企业开始涉足金融与资产经营领域。目前,金地、万科、绿地、绿城、滨江等大型房地产企业纷纷通过成立房地产信托基金、产业基金或入股银行,涉足金融领域,房地产企业的金融化趋势明显。金融化也是房地产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通常将房地产专业纳入商学院下的金融和财务学科,注重学生对于房地产金融与财务知识的传授。综合性、区域性与金融化是快速城镇化阶段房地产经营管理中展现出来的特点,这些特点对房地产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提出了挑战,需要高校及时调整课题体系、教学方式与培养方式,推动人才供需之间的平衡。

二、高校房地产专业培养方式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的高校培养体系中,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在1998年的专业调整中受到影响,被并入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出现断层。近年来,随着房地产业的崛起,房地产专业的专科、本科与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由于专业设置的限制和院校学科背景的差异,我国房地产专业教育情况复杂,依托的学科背景差异大,水平参差不齐,培养的学生还难以适应行业对于综合性、区域性与金融化的要求。

1. 学科体系分散,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高校设置相应的房地产专业设置,依托的一级学科包括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等。房地产专业设置多数依托工商管理与应用经济学科设立,课程设置也是偏重于经济管理,重点课程包括房地产经济学、城市经济学、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土地经济学、房地产估价等;工程管理依托工业工程或者土木工程专业,与土木工程、项目管理课题体系结合紧密,偏重于工科教育,主干课程包括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等。此外,部分高校依托土地资源管理开办房地产相关专业。由于高校依托的学科基础不同,课题设置也各有侧重,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基础与知识结构差异较大。课程体系与知识专业的不同导致培养的学生专业知识与业务能力都存在较大差异。课程体系上的差异性与非标准化,对培养学生的质量影响较大,也给房地产企业人才招聘带来了困惑。因此,相对于成熟的专业,房地产专业的学科体系还存在“散、乱、基础不牢”的问题。

2. 专业教育体系与市场需求脱节房地产专业作为高度应用型的专业,能否与实践充分结合,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素质与能力。目前,房地产专业教育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不匹配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教材、书本上的知识不能适应房地产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需要。目前的课程体系与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的实践脱节严重,部分教材沿用上世纪版本,内容知识陈旧,难以在现实当中得到应用。而从国外引入的教材,也存在与国内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其次,房地产专业教师队伍与实践脱节。由于我国的土地与住房市场都处于制度转型、行业兴起与市场发展的阶段,制度变革与市场发展的速度较快,高校教师队伍在理论与实践上还没有能够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教师队伍自身知识体系更新节奏较慢,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

3.培养方式与企业脱节如何能够与行业、市场、企业紧密结合,是培养房地产“管用”学生的关键点。从国内高校房地产专业的培养方式来看,主流的培养方式还是以传统的课题教学为主,对于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环节的重视程度不高。传统的教学方式一方面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也难以适应企业的需求。如何使房地产专业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实现有机结合,推动培养方式由“被动”面对市场转向“主动”适应市场转变,已经成为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

三、推动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调整的建议

1.独立设置房地产专业,夯实高效人才培养基础体系房地产行业在国家经济中的作用与地位日益凸显,房地产专业人才的需求规模在一定时期将保持在较高水平。借鉴美国、英国、新加坡、我国香港等发达国家或地区房地产专业的培养模式,需要形成我国具有独立性的房地产专业设置与培养体系。目前,较为可行的是在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下独立设置房地产专业,形成本科、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的教育体系。同时,设置相应的专业硕士,形成学术与专业两个培养体系。从国家层面设置相对的房地产专业,统一学科口径,统一课程体系,有助于相对规范和完善的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此外,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变化,对人才的需求类型、需求结构、需求规模都在发生快速的变化,房地产专业人才的培养与课程体系设置必须与之相适应才能得到发展,课程和方向的设置还需要与时俱进。

2.实现教学与实践的融合,培养优质管用的专业人才尽管高校都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课题体系中设置相应的实践培养环节。但从目前的实践来看,教学与实践之间还存在很大距离。英国房地产教育体系中对于房地产经济学、房地产投资等应用性的课程,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对应方向的房地产项目,实地参与项目的运营过程。我国香港和新加坡的房地产专业学生要求在大学期间有一定周数出国考察,培养全球视野。在考虑房地产专业培养中,国内高校也应该从国际与国内两个视角培养房地产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从国际视角来看,在有条件的发达地区,培养方案中设置暑期国际房地产夏令营,对国外特定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与项目进行实地调查,开拓国际视野;从国内来看,以课程为依托,以实际项目作为案例,明确“房地产开发、工程造价、项目管理”等课程为“教学+实践”的课程,规范学生的实践培养环节。

3.与行业资格认证挂钩,探索教育专业化路径英国与我国香港地区成立有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和香港测量师学会等,这些协会及其专业认证有助于搭建高校与企业的桥梁。通过专业机构认证,确保培养出来的学生符合行业与企业的要求。行业资格认证提高了毕业生的竞争力,有助于明确学生培养的方向。目前,国内房地产专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规范化与专业化是下一阶段发展的趋势。国内与房地产相关的行业协会也逐渐崭露头角,如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中国房地产估价师学会等。充分重视国内房地产行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特点,发挥专业协会的桥梁作用,推动行业协会、企业与高校三结合,有助于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且能够符合市场需求的房地产专业人才。

中国必须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是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但却有着许多发展中国家没有的困难与阻力,根据1999年联合国的世界经济发展报告,在21世纪,中国将面临“人口、就业、资源、环境上的四大挑战”。那么我们能否正确地处理中国人口的增长问题,使之成为重要的生产力;能否以经济、产业和技术上的革命,为国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发展机会;能否利用相对贫乏的资源,创造性地使社会消费和生产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并保障经济环境在持续发展中处于优化状态,均有赖于城市化道路的正确选择。在城市化道路的选择问题上,目前仍存在严重分歧,有的主张重点发展小城镇,有的主张重点发展大城市及城市群,有的则主张重点发展中小城市。这些观点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又有其局限性,其实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应建立在客观分析的基础上,要遵循城市化发展的规律,立足我国国情,借鉴他国城市化的经验,总结我国以往城市化道路的教训。那么,我们应走什么样的城市化道路呢?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我们应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一)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之路是城市化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城市化的客观规律告诉我们,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同作用,都是不可或缺的,在功能上也是互补的,其规模结构是由内在规律决定的,也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我们不能强调一个方面而偏离另一个方面。就大城市(包括50万—100万人口的大城市,100万—2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和200万人口以上的超大城市)而言,大城市发挥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领头羊”作用。因为它具有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不可比拟的聚集效应、规模效应、扩散和辐射效应,可以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和地区的迅速发展,而且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体现。无论是工业化起步最早的英国,还是后起的美国、日本、韩国等,其大城市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百万以上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即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集中度),2000年美国是39%,德国是41.8%,英国是23%,日本是37.5%,韩国是52%,而世界平均水平是16.5%,中等收入国家为22%,高收入国家为30%,都大大高于我国11.3%的水平。大城市不仅是城市化的主力,而且还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如美国3/4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聚集在大都市市区。日本80%的经济总量集中在3大都市圈;伦敦占了英国对外贸易货运量的75%;纽约占了全国对外贸易周转额的20%;东京拥有80%的出版社和86%的出版量,纽约和伦敦的文化氛围是世界上其他城市中难以比拟的。大城市的人口聚集、产业聚集,使得大城市在经济增长中起着龙头作用,如日本东京的GDP占全国比重为18.6%,伦敦占17%,汉城占4.6%。大城市发展速度快于中小城镇,这是世界各国城市化的普遍规律。在上世纪50年代300万—500万以上的城市地球上有6个,到90年代初已有30个。改革开放20多年来,就人口的可比增长速度而言,大城市的发展也是快于中小城市。正视大城市的作用及其大城市超先增长规律,我们推进城市化就不能抑制大城市的发展。只要大城市的经济发展是必然的,在城市经济增长不可能完全依靠内涵实现的情况下,体现城市规模的人口增加和建成区面积扩大就是难以避免的。上海的浦东开放开发,北京从二环到六环的建设,济南、长沙、杭州等省会城市的一再扩容,正说明控制大城市规模是多么不现实。在城镇体系中,我们既要发挥大城市的龙头作用,同时还要发展若干各具特色、专业化强的50万人口以下的中小城市。我国中小城市多数是制造业的基地。在本世纪中叶,中国有望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中小城市将功不可没。而小城镇的发展也是必须的。小城镇处于城之尾乡之头,易于就近吸纳农民进城。它是农村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于促进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化,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挥着重要作用。小城镇的发展也符合城市梯度成长规律。自发形成的城市都是从小城镇发展到小城市,小城市发展到中等城市,中等城市又发展到大城市,所以,推进城市化离不了小城镇的发展。综上所述,推进城市化,中国需要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同时需要建设一批富有特点的、专业性强的中小城市以及不可替代的小城镇。应当看到,不同类型的城镇具有不同的功能和吸引力,大城市具有中小城市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也会具有大城市所没有的特色,有些人愿意生活在大城市,甚至是小城镇,愿意享受更为悠闲、接近自然的生活,更为清洁的空气和价格更便宜的住房。我们绝不能再进行简单的量的对比,不能“崇大抑小”,也不能“崇小抑大”,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二)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之路是我国国情的内在要求我国地域间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的差距很大,不宜实行全国统一的城市化道路。人口多、地域广、差距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的京津、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等地区,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工业化处于中后期阶段,交通便利,并有一个或若干个特大型城市、大城市为依托,城镇体系较完整。在这类地区,城市化的重点是完善城镇体系及功能分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特大和大城市的依托下,可以发展起来,而且个别特大城市确实存在过密,需要向周边地区转移工业和人口的问题。对这类地区,合理发展小城市和小城镇就是正确的。但在广大的西部地区,华北北部和东北的西北部,特别是人口稀少的西北地区,经济不发达,工业化处于初期阶段,乡镇企业不多,交通等基础设施不完备,且运距很长,缺乏具有辐射力和带动力的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中小城镇往往是由国家布局的资源开发和原材料加工项目形成的,城市功能不完善,对人口的吸纳力很弱,城镇体系不完整。在这类地区,实行大力发展中小城市,特别是小城镇是不现实的。因为你经济基础薄弱,对农民没有吸引力,既使建成起一座座小城来,也只能是空壳。城市化的重点可能主要应是发展和壮大现有大城市和少数中等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吸纳力和辐射力。以上这是从经济发展水平来谈城市化模式不能一刀切,下面再从人口国情看,更得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共举。从人口国情看,我国的人口基数太大(13亿人),农民太多(约占60%的人口),城市化的任务之重(大约2亿的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其他国家都无法相比的。发达国家美、日、德还有发展中的高城市化水平国家,其人口基数和城市化人口规模都比中国小得多,几个或几十个大中城市即可担负起全国城市化的任务。如伦敦680万人,占英国人口的12%;东京12000多万人,占总人口的10%;汉城1100万人,占总人口的20%;墨西哥城2000多万人,占总人口的25%。而我国城市化的重任,就是20年内再建100个百万人口的大城市,也只能容纳1亿多人口,自然承受不了巨大的城市化人口的压力,中国城市化目标的实现必须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共同分流。总之,推进城市化,我们应放弃按规模确定城市发展重点的方针,从全国统一的城市化道路,转向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元城市化道路。(三)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之路是对城市化发展经验的总结世界各国在推进城市化的发展中积累了许多的经验教训。就拿中国来说,以往走的是“严格控制大城市的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的道路。这条道路严重制约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严格限制大城市的发展,导致大城市的人口集中度偏低,我国只有11.3%的人居住在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里,大大低于世界平均16.5%水平。由于人口集中度低,导致北京、上海这样全国最大的城市所产出的国民财富也处于较低水平。上海的GDP只占全国GDP的4.6%,北京只占2.5%,上海的GDP总量仅相当于香港的1/4,日本东京的1/20。因此,我国大城市还普遍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我想建国以来如果我们不走控制大城市发展之路的话,在50年代与日本一块起飞,我们的上海有可能与东京一样并驾齐驱,成为国际大都市,如果是那样的话,中国的综合国力会比现在更强。以往城市化道路除了“抑大”之外就是“崇小”。即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走的是积极发展小城镇的道路。许多地方都在讲小城镇、大战略,把眼光都盯在了小城镇上,其实,城市化才是大战略,小城镇是一个重要战略措施:适当发展大中城市也是重要战略,甚至是更经济、更有效的措施。正如我们前面讲到的只有大城市,才能更好地形成城市功能,发挥辐射效应和扩散效应,产生规模效益,集聚效益和分工协作效益。过分强调发展小城镇,只能形成“走了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去了一镇又一镇,镇镇像农村”的局面。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不城、乡不乡、小城镇遍地开花。现在有的镇人均只有2000人,这种局面造成了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小城镇占的比重过大,第三产业得不到有效发展,难以形成产业链、行业群,对人口的吸纳力极低,规模过小的小城镇其实不具有城市功能,过多会占用大量耕地,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所以,小城镇只能是城市化的基础层次。城市化发展的重点不应是小城镇。发展小城镇的关键在于繁荣小城镇经济,把引导乡企合理集聚,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等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使小城镇有产业、市场支撑,特别注意不能用行政命令的办法发展小城镇,应该在政府的引导下主要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建设小城镇,不能一哄而起,遍地开花,唱空城计,防止有城无市,有镇无产,城镇“空壳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现布局,协调发展。再从城市化发展的国际经验看,片面地发展大城市也不能使城市化健康发展。就拿墨西哥城来说,上个世纪70年代它就成为人口1000多万的世界第一大城市。现在4个墨西哥人中就有1个居住在首都。但是它与其它城市的发展极不协调。其第二大城市比首都人口差好几倍,由于大城市畸形发展,导致人口过多,交通相挤,污染较重,生态环境恶化。70年代由于人口过度集中导致地下水抽取过度,造成地面下沉非常严重,酿成了许多建筑事故。而且,人口过度集中,导致失业增多,社会治安极差。中国大陆一位学者曾到墨西哥调查贫民窟问题,多次央求,出租车司机才勉强成行,到了那里,不敢熄火,好随时开溜,可以想见那里的治安差到什么程度。再说韩国汉城人口高度集中,污染也较重,现在韩国准备将政府迁到另一个城市。以上事例说明走单一城市化道路不仅不会加快城市化进程,反而阻碍城市化进程。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也积累了少经验。发展大城市带这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国际经验。如美国在北起缅因州,南到福吉尼亚的长达550公里的地带内,以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和波士顿等5个大城市为核心,以上百个中等城市和小城镇为纽带,以周围农村为腹地,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庞大,人口最集中的大都市市区。大都市带(区)的出现及发展,就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具体体现(地域表现)。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发展城市带,既能发挥城市的吸引力,形成国民经济的增长极,又能增强城市的辐射力,扩大城市文明的普及范围,加速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目前,我国的长三角地区城市化进程快,经济增长快,原因之一就是改革开放后注意了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的相对协调发展。综上所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是城市化规律使然,国情使然,城市化发展的经验教训使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困境是我为大家带来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可以帮到你。

摘 要:中国自城镇化以来,大量农村人口走出了农村,但由于社会保障制度及其配套政策的残缺,他们无法真正融入城市,“流动”成为这一群体的主要特征。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理由成为制约新型城镇化进程的瓶颈和关键。

通过分析流动人口社会保障面对的困境及其成因,另辟蹊径地提出发展县域经济,以小城镇为过渡的化解策略。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困境

20**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4 260美元,首次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

20**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 51.27%,城镇常住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

这两个“首次”作用重大,标志着中国开始由乡村中国向城市中国转变,中国经济社会和城镇化进入新发展阶段[1]。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流动人口数量达2.36亿,人口的大规模流动与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

党的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城镇化不仅是指空间上的转移,更重要的是完成由农民到市民的转变。

然而目前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着的诸多理由成为了制约这一目标实现的瓶颈,保证流动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成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重中之重。

一、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困境

(一)流动人口的涵义及变迁

对于流动人口,目前中国尚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界定。

在中国现行户籍管理制度下,流动人口指的是离开常住户籍所在地,跨越一定的行政辖区,因故前往它地滞留暂住并不时回返的人口[2]。

主要包括乡村—城市、城市—城市间流动的人口,本文主要分析的是乡村—城市的流动人口。

中国流动人口的结构、流向和利益诉求是随着经济发展动态变迁的,其流动状况与城镇化进程密切相关。

城镇化初期,流动人口的迁移呈现“候鸟式”的.特征。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流动人口的迁移步伐也会趋于平稳。

目前城镇化率已过半,进入攻坚阶段,新生代农民工成为流动人口的主体,他们有着较强烈的融入城市意愿,流向主要是大城市,但在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事务等方面的参与程度比较低、参与渠道比较少。

因此,必须转变城镇化的发展方式,减少城镇面积的单一、盲目扩张,从增强城镇化待遇和推动人口城镇化方面入手,保障好规模庞大的流动人员的权益,把实现流动人口的城镇化作为下一步城镇化工作的重点。

(二)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困境分析

基于特殊的历史和国情,中国目前社会保障实行的是城乡二元机制。

城乡之间、城镇中不同职业人群之间的社会保险在种类、缴费方式、待遇水平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在这种社会保障体系下,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状况可以概括为缺、乱、损[3]。

“缺”表现为占流动人口总数80%的农村流动人口中,大多数几乎是没有任何社会保障,城市的高危工作大多由他们从事,社会保障的缺失增加了风险。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3》调查数据显示,农村户籍流动人口就业稳定是一种低收入、缺少保障的低层次稳定,他们中有55.1%每周没有一天休息日,59.3%每天工作时间在9小时及以上。

在承受长时间连续工作的同时,他们的劳动保障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1/3没有签订任何劳动合同,养老、医疗、工伤保险的参保比例仅为30.7%、34.9%、29.5%[4]。

“乱”表现为目前各地流动人口社会保障试验混乱,缺乏全国性的统一指导,各地政策五花八门,影响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也为日后社会保障全国统筹和各地区之间的接续工作增加了很多困难。

针对外来流动人员的社会保障理由,青岛、天津等地对流动人员实行了无社会保障的超低成本的用工;北京、上海等地实行与本地职工有差别的社会保险制度;而珠海和海南等地实行与本地人口一样的“市民待遇”政策 [5]。

这种政策上的差异导致了流动人口社会保险参与状况的地区差异。

据调查,201**年,西藏、宁夏等14个省养老保险参保比在10%以下;建设兵团、内蒙古、安徽等10个省养老保险参保比在10%~20%之间;北京、上海等8个省参保比在20%以上[6]。

流动人口社会保险的这种“乱”象,不利于劳动力的流动,对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损”主要表现在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权益受损方面。

整体而言,目前中国流动人口处于一种以牺牲权益换取城市工作生活机会的状态。

面对着就业技能低、用工不规范、居住条件差、医疗卫生难保障、子女教育难解决等诸多困境。

教育方面,根据2012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16~18岁流动人口随迁子女中,就读高中的只有29.4%,就读中专/职高的仅有8.9%,不在学的比例高达41.8%,过早的就业使随迁子女成为劳动力市场的弱势群体。

在就业方面,流动人口主要集中在次级劳动力市场,就业质量低,仅有64.4%的流动人口签订了劳动合同,仅有31%的流动人口接受过技能培训;在医疗方面,2012年仅有29.1%的流动人口享受本地城镇职工医疗保险;71.9%的流动人口家庭租房生活,由政府提供廉租居住的比例极低,只占0.4%,覆盖流动人口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尚未建立[6]。

二、当前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困境的理由分析

相对于流动人口庞大的规模和他们对中国各方面发展的巨大作用而言,他们的社会保障水平是十分落后的,这对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造成中国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困境的理由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中国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1.立法落后,社会保障统筹层次低

中国目前还没有一部专门针对流动人员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国家所有的立法中对流动人员社会保险方面的规定也都是比较笼统的。

不少地方出台了一些法规,但都是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缺乏统一性和完整性,法律效力较弱,也不适合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2009年底,全国所有省级行政区都制订了社会保障的省级统筹的制度,但由于各省之间经济实力相差悬殊,实际执行中还有很多地区仍是县级统筹层次,要实现真正的省级统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更不要说实现国家级统筹。

发表新型城镇化论文

试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引言 8-9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9-16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背景 9-13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13-16 1.2.1 建设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13-14 1.2.2 建设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14 1.2.3 建设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14-15 1.2.4 建设新农村是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 15 1.2.5 建设新农村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 15-16 2. 当前我国农村建设现状分析 16-27 2.1 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 16-19 2.1.1 农村经济发展迅速 16-17 2.1.2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推进 17-19 2.1.3 农村文化建设成绩显著 19 2.2 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9-27 2.2.1 农村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不高 19-23 2.2.2 农民综合素质不高 23-24 2.2.3 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 24-25 2.2.4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不完善 25-27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27-37 3.1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突出农民主体地位的关系 27-29 3.2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与促进公共事业进步的关系 29-30 3.3 创新体制机制与增加资金投入的关系 30-32 3.4 推进新农村建设与加快城镇化的关系 32-34 3.5 做好整体规划与体现个性特色的关系 34-35 3.6 搞好试点示范与做好面上推广的关系 35 3.7 搞好当前工作与着眼长远发展的关系 要了给你发送全文.

你可以去看看(城镇化与集约用地)上的文献,自己去找下这类的资料

近来,新型城镇化已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人们普遍认为,新型城镇化将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有人认为,新型城镇化就是新一轮的高速城镇化,将会大兴土木、圈地造城、逼农民进城上楼、推高房价。新型城镇化果真会如此吗?如何理解新型城镇化?我国为什么要提新型城镇化?怎样才能走出一条符合“五位一体”要求、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需要探讨。理解新型城镇化必须科学总结快速城镇化的成效与问题城镇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过程。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阶段,城镇化速度与城镇化质量则存在着明显差异。自1996年以来,我国城镇化进入加速阶段,每年新增城镇人口约2000万人,年均城镇化水平提高近1.5个百分点。2012年,我国城镇人口已经超过7亿人,城镇化率达到52.6%。根据国际上一般经验,一个国家或地区当城镇化率处于30%到70%之间时,城镇化速度则相对比较快。据此可以判断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国城镇化率还将快速提高。如何才能更好地确保我国城镇化质量?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为此,需要总结和反思我国以往快速城镇化的成效和出现的重大现实问题。快速城镇化,使我国有效地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20世纪90年代末,亚洲一些国家发生了严重金融危机,我国经济保持着平稳较快增长。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让当今世界上发达经济体遭遇历史最严重的经济衰退。美国财政悬崖、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日本经济停滞不前,困扰着发达国家。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无法从长期增长性贫困和中等收入陷阱走出来,一些发展中国家长期陷入战乱和国内动荡。而自1996年以来,我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超过9%,成为世界经济的引擎,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快速城镇化,带来了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到2012年,我国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比重已经下降到约10%,工业化基本实现。城镇化和工业化在带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还肩负起了反哺农业和带动农村发展重任。快速城镇化,正在彻底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摆脱贫困。现在,我国提出新型城镇化,不是否定城镇化道路,而应该是为了提高城镇化质量。这样,我们在充分肯定快速城镇化成效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城镇化出现的问题。到2012年,我国转移农村劳动力超过2.6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超过1.6亿人,他们基本上都在城镇就业,这是城镇化快速推进给农村带来的变化。快速城镇化,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目前,我国农民在城镇就业的收入超过在家中务农的收入。但是,每年转移的大量农村劳动力,仍然游离于农村和城镇,尚未成为真正的市民城镇化,根本上是人口由分散在农村向城镇集中的过程。衡量城镇化水平,基本指标是城镇人口在全社会人口中的比重。如果只让农民进城而不让农民转变为市民,这样的城镇化是一种不彻底的城镇化。由于建设的需要,一些农民已经失去土地,但是仍然未能成为市民,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问题突出。人口城镇化滞后所带来的经济社会问题影响极其深远。转移农村劳动力不能市民化,无论对农村,还是对城市,都会带来后遗症。农民工只能进城就业,无法举家在城镇生活,出现农村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等社会问题。新生代农民工,对农业和农村比较陌生,但是真正融入城镇还比较困难。农民工不能市民化,就会抑制消费,给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带来困难。农民工不能市民化,就可能将农业作副业,制约农业规模经营,妨碍现代农业发展。农民工不能市民化,也会使民工荒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逢年过节农民工回乡所带来的城市服务业缺工问题已经影响到城市居民家庭生活。我国很多城镇建设比较粗放,占用土地过多,集约化程度不高。很多城镇建设,比较注重征地造城,卖地搞房地产开发,土地财政富裕了城镇政府,而对于居民必需的菜市场等公共设施建设既没有投入,也不给合法的建设用地。一些城镇注重引进工业项目,搞工业园,而对于公共绿地建设严重不足,城镇生态系统缺陷大、环境差。目前,我国形成的城镇化体系极不合理。越来越多的大型城市和一线城市人口过于集中,甚至过分拥挤、交通堵塞、污染严重,房价过高,居民生活负担重、质量差,“城市病”越来越突出。一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经济发展乏力,缺乏有竞争力的产业,对转移人口的吸引能力不强。很多农村城镇化地区已经聚集了大量人口,但是城镇功能十分不健全。一些城镇政府缺乏大局观念,过分注重经营城市,而公共服务意识比较淡薄,公共服务严重不足。城镇政府普遍地对常住居民提供差别化歧视性公共服务,特别是在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方面尤为突出。未来我国城镇化仍将会快速提高。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同时,如何确保城镇化质量?这就需要对我国城镇化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要敢于面对,深入研究,注重顶层设计,激励创新,大胆实践,不断总结,及时纠偏。这样才能走出一条更符合全国人民期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只有新型城镇化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国梦什么是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内涵理应极其丰富。尽管目前很难清晰地界定新型城镇化,但是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实践,其内涵也将不辨自明。从现有认识来看,我国在当前提出新型城镇化主要是针对我国快速城镇化实践中所出现的重大问题而提出来的,无疑地,它负有新的历史使命,是区别于我国以往的城镇化,更是区别于世界其他国家一般的城市化。结合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实际,综合考虑到我国城镇化成效与问题,新型城镇化的总体目标应是城镇化与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能够更好地相协调,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能够更好地实现强国富民梦。新型城镇化必须对过去快速城镇化的一些理念和做法进行纠偏。作为区别于以往的城镇化,我国新型城镇化应是由过去的制约外来人口融入城镇向积极稳妥地将转移人口市民化转变的过程,城镇建设和发展由过去的粗放方式向集约化转变的过程,城镇由过去的过分注重经营城市向服务市民转变,城镇政府公共服务由过去的只面向户籍人口向覆盖到全部常住人口转变的过程,最终使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并形成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城市群的科学合理体系。作为区别于世界其他国家一般的城市化,我国新型城镇化理应最大限制地避免城市病和农村病的蔓延和恶化,绝不让贫民窟成为我国城市的社会问题,也绝不让农村凋敝,便不会出现全社会只重视工业而忽视农业。我国新型城镇化,必须有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未来1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让更多的人生活在城镇,不但可以让更多人享受城镇文明,尽快过上小康生活,而且也有助于减轻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压力。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小康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农村只转移劳动力,而不能减少人口,有限的农业农村资源,不足以支撑城乡居民实现均等化的收入,全面小康无从谈起。农村人口大幅度减少了,全面小康建设的难度也就降低了。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新型城镇化,不但会让城镇更好地吸引合格劳动力,更好地提升劳动力素质,而且更加有助于促进城镇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移农业劳动力市民化,可以让劳动者更加稳定,彻底解决民工荒和劳动力结构失衡问题。通过转移劳动力培训和工作积累,形成稀缺的人力资本,增强经济发展后劲。转移农业劳动力市民化,不仅给城镇提供产业工人,而且也会拉动消费,扩大需求,促进城镇第三产业发展。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让城镇更好地聚集各类资源并优化配置,有助于实现产业升级。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才能更好地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长期以来,城镇建设往往都是低价征收土地,以土地财政搞城镇建设。推行新型城镇化,能够更好地维护拆迁户和被征地农民的权益,减少利益冲突。推行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建设,让城镇更加宜居,让市民生活更有质量,这更加符合广大市民的期待。不断纠偏才能闯出一条新型城镇化道路怎样才能走出一条新型城镇化道路?目前没有明确的答案,需要深化改革,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纠偏。城乡二元体制是妨碍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最大制约,我国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形成的块块分割的行政体制,城镇建设与发展,往往以追求部分群体利益最大化,忽视城镇长远发展,忽视非当地户籍常住人口权益,甚至将有户籍居民与转移人口常住居民权益对立起来,严重妨碍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要改革户籍制度,完善人口管理,更好地建设城镇,让城镇对人口吸引力更强。要重新设计税制和社会保障分担机制,调动就业地城镇政府吸纳人口的积极性。推进新型城镇化,关键要转变城镇建设与发展的理念,彻底摒弃城镇化就是圈地造城的习惯思维,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城镇建设,不仅修路盖楼办工厂,而且要更多地吸纳外来人口,更好地满足居民生活需要,更好地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在大力发展城镇经济同时要建设好城镇先进文化。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城镇发展。推进城镇化,主要应从城镇布局和城镇管理等多方面来解决部分城市人口过分集中而部分城镇无法让外来人口融入的问题。要通过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城镇合理布局,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对于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小城镇,常住人口达到城市规模的,要通过行政区划调整,让已经城镇化的农村转变为城市,以便更好地发挥城市功能。大城市也需要农民工市民化。长期以来,像北京这样人满为患的城市,控制人口增长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政策措施。为此,城市往往只对高学历、海归学子开放,而将外地农民工拒之门外。北京市季节性缺工问题,反映出北京人口迁移政策存在着很大问题。每当春节来临,北京市由农民工从事的一些服务行业,如餐饮业、家政服务等传统服务业,以及快递业,就会出现严重的缺工问题。城市服务业出现严重的缺工问题,与现有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直接相关。如果转移农民工不能市民化,每到春节,农民工总是需要回到农村到家的。未来缓解大城市季节性缺工难题,可能需要对人口迁移政策做出相应的调整,也需要将一定的转移农民工市民化,改善大城市人口和劳动力结构。大城市如果只有高端人才,没有了从事一般服务的劳动力,大城市的产业体系就会不健全,社会问题就难以解决。推进新型城镇化,要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城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我国大量农民工在城镇就业,但是不能与城镇居民在社会保障和子女上学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这不仅是社会问题,也是经济问题。应从法律和管理多方面入手,加强监管,让城镇政府拿出放弃常住居民歧视性政策的时间表,让农民工也可以购买保障房,让进城务工农民的所有孩子都能够享受免费义务教育,就近上学和参加高考。改革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管理体制。对于异地参加高考的,录取地招生名额可考虑由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追加非户籍学生计划。总之,新型城镇化需要通过深化改革走出一条能够让人民幸福、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科学发展道路。作为一个参考吧,这些东西网上都有的,我也是copy的,嘿嘿

在新型城镇化发表论文

杨保军:我国城市化概述杨保军:大家好,今天借这个机会,利用一点时间跟大家一块探讨一下中国的城市化。 一、城市化的概念。 什么是城市化?这个问题跟在座各位有关,因为我们房地产开发实际上是要提供住房给大家住的,并且主要是给城里人住,在农村还不存在房地产市场。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不同的学科是从不同的视角来研究城市化的,比如社会学更关注城市生活方式的发展过程;人口学家关注的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经济学主要研究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集聚过程;地理学关注经济区位向城市的集中过程。综合起来看,城市化应该体现四个方面特征:第一是人口和非农活动向城市的转型、集中、强化和分异;第二是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第三是城市的经济、社会、技术变革的扩散;第四是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城市价值观念的扩散。说到这,我们就可以想一想,事实上我们房地产商提供的产品是什么?我觉得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一个建筑产品。 城市化用什么来度量它?就是城市化水平,它的计算就是城市人口除以总人口,城市化在推进过程当中有一个特点,就是它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段是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这个阶段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中期阶段是城市化水平在30%至70%,这是一个加速的阶段,我们中国目前就处在这样一个加速的阶段;后期阶段就基本上稳定了,城市化水平在70%至90%。 回顾我们国家的城市化历程,从政府的态度来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70年以前,基本上就是抑制,当时我国走的是一条非城市化的工业化道路,建国以后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政府努力推动工业化,但是我们的工业化不是和城市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工业虽然发展了,但是城市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到1980年代,学界在积极探讨、推动,而政府持一种观望的态度,当时的红头文件中基本没有出现城市化这样的术语;1990年代,转变为推进和积极的支持。目前我们国内的基本状况是,从1978年以来到现在,城市化水平从17.9%提高到2001年的36.1%,到去年是39%。当然我们国家的城市化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大家通常说到的问题有: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阶段;城市体系的宏观布局、规模、结构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缺乏在全球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国际性大都市;城镇密集地区各类城市功能分工不明确,结构趋同;广大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不足,现有城镇的要素聚集、辐射和带动能力弱;城镇质量和管理水平不高,小城镇数量偏多、规模偏小。 城市化进展快慢跟动力机制有关。改革开放前我们国家城市化进程比较缓慢,为什么?因为那个时候主要是政治因素为主导,政治因素没有办法提供连续的、强大的动力。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发生了变化,国家超经济强制因素的减少以及市场因素的增加,导致城市化快速发展,其动力因素有四个方面:一个是农村工业化,一个是比较利益驱动,一个是农村剩余贡献,一个是制度变迁促进。 二、城市化道路 针对国家城市化道路,学术界曾经有过许多争论,归纳起来有主张走小城镇的道路,这主要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第二种是主张重点发展中等城市,因为大城市有大城市的毛病,小城市有小城市的不足,这属于折衷的思路;还有一种就是主张搞大城市,这主要是从聚集经济角度出发;还有就是大中小城市共同发展;此外,还有主张重点发展中小城市,主张重点发展大城市与小城镇等观点,各种观点都有各自的若干理由。从模式上有提出要走持续发展的道路,有提出来要把区域经济与城市化融合,有提出来要根据地域的特征来确定自己的不同模式,也有提出来要运用市场机制来调节,因为大中小不是我们说了算的。 尽管有很多争论,但是最终国家制定的政策在16大报告当中表述得十分清楚,16大报告指出“要逐步提高城市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我们选择的道路一定是要符合中国国情的。我们的国情是什么?就是农村人口规模大,经济相对落后,资源相对贫乏,地区差别大。在这种国情下,照搬国外的模式显然行不通。这个政策有几个含义,第一就是要适度城市化,建立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第二就是大城市是作为骨干的,中小城市是作为主体的,小城镇是作为基础的。在推进方式上,则强调市场机制和行政机制有机结合,要多渠道、多元化、多模式地推进。 经过论证,我们认为这条道路是可行的。总的来看,适当加大大城市的发展,增加大城市的数量,是完全可行的。中小城市数量已经很多了,但是平均的规模不大,应该控制数量、扩大规模、提高素质。中西部城市有所不同,它主要是大中小这三者之间脱节,另外城和乡之间也脱节,所以它应该关注中等城市的发展,通过完善大和小之间的过渡环节,来健全城镇体系。 有几个关于城市化方面的误区需要在认识上加以澄清。第一个误区就是长期以来我们认为城市发展必然就会引发“城市病”。事实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城市认识的加深,如果规划得当的话,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防止或者缓解城市病的;第二就是认为必须要控制大城市的发展。第三就是均衡论,认为城市化结果应当均衡分布。事实上均衡是一种理想的追求,城市化更应该考虑地理基础、发展阶段和生态条件的差异性。 三、世界城市化特征与趋势。 二战以后,世界城市化表现为四个特征:第一,发展中国家是世界城市化的主动力;第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还是欧美发达国家;第三,大城市的规模和数量增长明显,而且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非常突出;第四,出现了多个大都市连绵带,也出现一些全球性的城市。 发达国家的城市在这个阶段又有哪些特征呢?第一,城市经济已实现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转变,在这个阶段它的办公、写字楼的需求会显著增加;第二,第三产业当中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就是传统服务业下降,但是生产性服务业上升;第三,城市人口增长不再是自然增长,而主要是来自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和国际移民;第四,世界资源向发达国家的城市集中,纽约、伦敦、东京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我们看看这张图,这是全球夜间景象,越亮的地方说明城市经济越发达。从全世界范围内看,出现了六个大都市连绵带,这也是经济最具有活力的区域。记得潘石屹曾经说过一段话,多年前他在北京选择地块开发楼盘,很久拿不定主意,开着车满北京选地。晚上也开车转,突然发现东边晚上灯光最亮,就决定在那里盖楼,这就是后来的现代城。这种决策是有一定道理的。世界城市越来越重要,根据学者研究认为目前有6个:东京、洛杉矶、伦敦、巴黎、芝加哥。 在这个阶段,发展中国家具有什么特征呢?第一,仍是世界城市化的主要动力;第二,一批全球性城市将可能出现,并成为世界经济重要中心;第三,知识和技术资源的意义更为关键;第四,一些传统的发展因素的状况和变化,仍然继续影响着城市形态的演变,也就是说,不仅仅是新经济因素左右一个城市的发展,传统的一些要素还在发挥作用;第五就是政府的财政能力较低,这将继续制约着城市解决其经济社会问题的能力。 我们看一下国外两种城市化演进模式,一种是欧美模式,属于市场主导型城市化。它的城市化与市场化、工业化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是工业发展、社会分工和市场细化的自然结果。从城市的规模结构看,各国因资源条件不同而有差异,如英国、美国、日本以大城市为主,而德国、荷兰、奥地利以中小城市为主。在其城市化过程中,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突出,值得我们吸取教训。还有一种就是墨印模式,属于政治主导型城市化。由于实行赶超战略,在政府主导下向工业和城市倾斜,城市化推进速度过快,城市发展缺乏经济基础,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应吸取国外经验教训,以市场为主导,同时加强政府引导。 四、我国城市化轨迹与特征 我国城市化轨迹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1949年至1957年是起步期,比较正常,平缓上升;1958年至1965年是动荡期,大起大落; 1966年至1978年基本上是停滞期;1978年至1984年是恢复发展期;1985年至1992年是平稳发展期;1993年以后是加速发展期。 动力机制的演变也发生一些变化:首先,改革开放前农业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城市化的最基本因素;其次,在特定的发展环境下,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经历了一个与国际经验相偏离、后来又慢慢接近的过程;第三,城市化滞后和第三产业低水平互为因果;第四,政策因素对城市化的影响非常大;第五,改革开放以前,市场机制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长期受到抑制。 我国城市化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第一,已经进入加速阶段;第二,区域发展不平衡,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上海、北京、天津三个直辖市,从省一级来看,城市化水平在50%至70%的有广东、辽宁、黑龙江,40%至50%的有吉林、内蒙、江苏、浙江、福建、湖北,30至40%的有山东、陕西、山西、宁夏、重庆、青海、新疆、海南,30%以下的有河北、河南、安徽、江西、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甘肃、西藏(这是前两年的数据,现在都有所提高)。第三,各类城镇均得到较快的发展,初步形成较为合理的城镇体系。第四,外来务工人员成为城镇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珠三角就有1741万外来务工人员;第五,小城镇发展迅速,积极推动了城市化进程;第六,国家、民间、外资共同推动,呈现出动力主体多元化特征。第七,区域经济发展优势显现,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镇密集区逐步形成并扩大,形成区域联动之势。 目前需要关注的一些问题是:制约城市化的制度障碍仍然存在;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重视数量、规模,轻视质量和内涵;包括一些形象工程、盲目扩大行政区等不恰当的行为;小城镇有贪多、一哄而上、盲目发展倾向;城市发展缺乏区域整体协调,横向联系比较薄弱,区域经济的一体化程度比较低;准城市人口数量大,市民化任务十分艰巨。 五、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 新型工业化有别于传统工业化。在今后的发展中,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将互为前提,相伴相随,共同构成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两条主旋律。城市化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同时又是一个发展动力。工业化要有效促进城市化,应该有四个条件:第一就是工业化水平要不断提高;第二是产业结构要递次升级,就是由轻到重、再到第三产业;第三是企业的规模化与专业化发展;第四是大众的广泛参与。具备了这四个条件,二者之间就会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 回忆一下我们国家从解放一直到改革开放前,我们走的是非城市化的工业化道路,如山、散、洞,结果,工业化水平提高的同时,城市化依然停滞不前。改革开放以后到1990年代中期,我们实际上做的是产业结构补足性的调整期,工业化和城市化开始实现初步结合;1990年代中期以来又重新进入了新一轮重工业化过程中,正如我们看到的,许多钢铁、炼油项目都在上马。 加快城市化还需要我们的制度创新。比如要建立公平公正的人口流动制度,这个制度现在很多地方都在开始推动;第二是统筹城乡基础教育,落实9年义务教育;第三是完善城市土地市场机制;第四是建立适应于创新社会的政府职能框架;第五是关注城市贫困,减少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矛盾积累。 六、城市化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可以肯定地说,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或者呈同步增长趋势。看看这张国内的夜间景象图就会发现,越亮的地方就是越发达的地区,大面积的亮块就表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育程度较高。由于地理条件、资源环境、历史文化、发展基础和阶段等的差异,我国不同区域的发展模式也有各自的特点,目前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大区域有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这些区域协调联动发展,将比单个的城市更具有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我们可以看到东部沿海一带这种区域经济的优势比较明显,而西部地区往往是以点带面的形式,所以若在西部投资,一般来说就是选择中心城市的多,而它下面的中小城市市场需求和经济实力就明显要弱得多。 以制造也为例,我国有16个工业增加值超过千亿元的城市,其中长三角占7个,珠三角占3个,东北占1个,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的城市榜上无名。 第七,城市化发展预测。 国家制定“十五”计划时,有关部门曾做过研究,预测到2015年左右,我们国家设市城市将达到800个,建设镇数量则略有减少,转移2.5亿农村人口,百万人口城市的集中度提高。规模结构将会发生一些变化,超大城市从11个增加到20个,特大城市由23个增加到35个,大城市由44个增加到60个,中小城市由588个增加到650个;城市群也将出现较大的发展,其中珠三角、长三角是第一层次;第二层次就是京津塘、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厦漳泉,长株潭,河南中部、四川盆地、长江中游等城市群。从城市化质量方面说,将出现社会稳定、生活环境改善,生活质量提高。 不久前,中国工程院的一项研究表明,1978年至2002年,城市化率与工业增加值线性相关系数为93.7%,与第三产业增加值相关系数为98%,因此选择后者来建构预测模型。根据第三产业和城市化的相关模型预测,到2010年城市化率为53%(误差为正负1.7个百分点),年均增加1.52至1.92个百分点;2020年城市化率为64%(误差为正负1.7个百分点),年均增加1.27至0.9个百分点。这里我们不妨对照一下国际经验,在城市化加速期,日本年均提高1.7个百分点,韩国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 八、城市化战略的政策着力点 适度推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着力:第一,建立健全面向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二,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保障公民的迁移和择业自由,推动农村人口向城市合理的有序流动。比如说珠三角有近两千万外来务工人员,他们当中有很多人想留下来,但是由于制度障碍,难以本地化,所以只能回到农村。如果政策障碍得以消除,他们能合法地转变成市民,则会促进城市化进程,也会带动市场需求。第三,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排除农民变市民的障碍;第四,深化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第五,引导产业、就业结构重组;第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城市发展提供良好条件;第七,加紧编制各层次的城市规划,引导要素合理有序流动;第八,多元化筹资,探索城市建设投融资新机制。网上还有很多,很容易搜到的,呵呵。

关于推动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调整新型城镇化战略论文

对房地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出了要求,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人才队伍与培养体系。而随着房地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人才供需之间的矛盾突出。一方面,房地产高级管理人缺乏,越来越多的项目需要在开发理念、融资风控、建设管理与后期服务等方面引入高层次和有创造力的人才;另一方面,房地产相关专业的专科、本科毕业生数量众多,难以找到合适的岗位,连续数年遭遇“最难就业季”。解决房地产人才供求之间的不平衡,需要认识房地产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特征,推动高校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迎接房地产市场“新常态”的挑战。

一、转型期的房地产企业人才需求特点

房地产开发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前期融资、可行性研究、土地获取、项目策划、施工建设、项目营销、竣工交付和物业管理等,业务涉及价值链长,需要的专业人才涉及面广。从需求角度来看,房地产企业招聘人才类型可以归为金融财务类、策划管理类、工程技术类和营销服务类。在实践中,房地产企业以项目为单元,每个项目组都需要上述人才,不同的专业知识需要能够有效地融合与贯通,才能形成“能用”和“管用”的人才。

1. 综合性特点从行业特点来看,房地产行业与宏观经济、城市经济关系紧密,房地产项目需要应对宏观经济波动与房地产调控的影响,项目团队需要把握宏观经济走势以及房地产市场的需求特征,合理确定项目定位,才能降低后续的销售风险。从开发过程来看,企业需要与政府多个职能部门和各类专业公司进行有效的沟通和配合,项目团队面临多项与政府部门相关的报批业务。例如,在土地购置阶段需要掌握土地使用制度、出让制度、使用权出让等相关知识,明确土地的规划条件约束;在规划报批阶段,需要掌握城市规划、项目规划、项目评价等方面的知识,这一阶段对综合性知识和沟通能力有较高要求。目前,房地产企业的人才管培方案基本上是从培训、轮岗再到专职岗位的过程,新员工需要全面了解房地产项目的流程与特点。房地产项目对综合性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要求较高,而大学毕业生知识窄,难以适应房地产项目的需求,而中小房地产企业通常不愿意承担人才培养的成本,常选择有工作经验的人员,部分房地产企业偏好招聘有政府工作背景的员工,他们通常拥有丰富的综合知识面和较强的沟通能力。

2. 区域性特点房地产项目受到所在城市的自然环境与社会习俗影响较大,项目根植于区域之中,项目定位不能离开所在区域。项目团队对于城市、区域与板块的认识程度决定着项目定位的高度。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区域的空间形态处于快速变化过程中,形成各具特色的板块居住文化,影响特定区域人群的住房消费心理。住房消费者选择了一个项目,也选择了一个区域和生活方式。区域与板块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类型。由于房地产区域与板块的形成与演变是城市历史、城市规划、居住需求等要素影响的结果。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区域性是重要的'特点,项目团队需要对城市、区域与板块有深入的认识和了解,而这恰恰是毕业生最缺乏的。

3. 金融化特点从国外房地产业发展的趋势来看,房地产企业的主营业务都经历了由开发建设转向资产经营与金融服务的过程,房地产作为金融资产的特性在发达国家表现的淋漓尽致。我国房地产业处于快速变化中,项目融资、风险控制与资产经营处置对企业的影响日益明显,房地产企业开始涉足金融与资产经营领域。目前,金地、万科、绿地、绿城、滨江等大型房地产企业纷纷通过成立房地产信托基金、产业基金或入股银行,涉足金融领域,房地产企业的金融化趋势明显。金融化也是房地产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通常将房地产专业纳入商学院下的金融和财务学科,注重学生对于房地产金融与财务知识的传授。综合性、区域性与金融化是快速城镇化阶段房地产经营管理中展现出来的特点,这些特点对房地产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提出了挑战,需要高校及时调整课题体系、教学方式与培养方式,推动人才供需之间的平衡。

二、高校房地产专业培养方式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的高校培养体系中,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在1998年的专业调整中受到影响,被并入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出现断层。近年来,随着房地产业的崛起,房地产专业的专科、本科与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由于专业设置的限制和院校学科背景的差异,我国房地产专业教育情况复杂,依托的学科背景差异大,水平参差不齐,培养的学生还难以适应行业对于综合性、区域性与金融化的要求。

1. 学科体系分散,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高校设置相应的房地产专业设置,依托的一级学科包括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等。房地产专业设置多数依托工商管理与应用经济学科设立,课程设置也是偏重于经济管理,重点课程包括房地产经济学、城市经济学、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土地经济学、房地产估价等;工程管理依托工业工程或者土木工程专业,与土木工程、项目管理课题体系结合紧密,偏重于工科教育,主干课程包括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等。此外,部分高校依托土地资源管理开办房地产相关专业。由于高校依托的学科基础不同,课题设置也各有侧重,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基础与知识结构差异较大。课程体系与知识专业的不同导致培养的学生专业知识与业务能力都存在较大差异。课程体系上的差异性与非标准化,对培养学生的质量影响较大,也给房地产企业人才招聘带来了困惑。因此,相对于成熟的专业,房地产专业的学科体系还存在“散、乱、基础不牢”的问题。

2. 专业教育体系与市场需求脱节房地产专业作为高度应用型的专业,能否与实践充分结合,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素质与能力。目前,房地产专业教育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不匹配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教材、书本上的知识不能适应房地产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需要。目前的课程体系与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的实践脱节严重,部分教材沿用上世纪版本,内容知识陈旧,难以在现实当中得到应用。而从国外引入的教材,也存在与国内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其次,房地产专业教师队伍与实践脱节。由于我国的土地与住房市场都处于制度转型、行业兴起与市场发展的阶段,制度变革与市场发展的速度较快,高校教师队伍在理论与实践上还没有能够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教师队伍自身知识体系更新节奏较慢,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

3.培养方式与企业脱节如何能够与行业、市场、企业紧密结合,是培养房地产“管用”学生的关键点。从国内高校房地产专业的培养方式来看,主流的培养方式还是以传统的课题教学为主,对于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环节的重视程度不高。传统的教学方式一方面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也难以适应企业的需求。如何使房地产专业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实现有机结合,推动培养方式由“被动”面对市场转向“主动”适应市场转变,已经成为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

三、推动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调整的建议

1.独立设置房地产专业,夯实高效人才培养基础体系房地产行业在国家经济中的作用与地位日益凸显,房地产专业人才的需求规模在一定时期将保持在较高水平。借鉴美国、英国、新加坡、我国香港等发达国家或地区房地产专业的培养模式,需要形成我国具有独立性的房地产专业设置与培养体系。目前,较为可行的是在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下独立设置房地产专业,形成本科、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的教育体系。同时,设置相应的专业硕士,形成学术与专业两个培养体系。从国家层面设置相对的房地产专业,统一学科口径,统一课程体系,有助于相对规范和完善的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此外,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变化,对人才的需求类型、需求结构、需求规模都在发生快速的变化,房地产专业人才的培养与课程体系设置必须与之相适应才能得到发展,课程和方向的设置还需要与时俱进。

2.实现教学与实践的融合,培养优质管用的专业人才尽管高校都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课题体系中设置相应的实践培养环节。但从目前的实践来看,教学与实践之间还存在很大距离。英国房地产教育体系中对于房地产经济学、房地产投资等应用性的课程,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对应方向的房地产项目,实地参与项目的运营过程。我国香港和新加坡的房地产专业学生要求在大学期间有一定周数出国考察,培养全球视野。在考虑房地产专业培养中,国内高校也应该从国际与国内两个视角培养房地产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从国际视角来看,在有条件的发达地区,培养方案中设置暑期国际房地产夏令营,对国外特定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与项目进行实地调查,开拓国际视野;从国内来看,以课程为依托,以实际项目作为案例,明确“房地产开发、工程造价、项目管理”等课程为“教学+实践”的课程,规范学生的实践培养环节。

3.与行业资格认证挂钩,探索教育专业化路径英国与我国香港地区成立有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和香港测量师学会等,这些协会及其专业认证有助于搭建高校与企业的桥梁。通过专业机构认证,确保培养出来的学生符合行业与企业的要求。行业资格认证提高了毕业生的竞争力,有助于明确学生培养的方向。目前,国内房地产专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规范化与专业化是下一阶段发展的趋势。国内与房地产相关的行业协会也逐渐崭露头角,如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中国房地产估价师学会等。充分重视国内房地产行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特点,发挥专业协会的桥梁作用,推动行业协会、企业与高校三结合,有助于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且能够符合市场需求的房地产专业人才。

近来,新型城镇化已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人们普遍认为,新型城镇化将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有人认为,新型城镇化就是新一轮的高速城镇化,将会大兴土木、圈地造城、逼农民进城上楼、推高房价。新型城镇化果真会如此吗?如何理解新型城镇化?我国为什么要提新型城镇化?怎样才能走出一条符合“五位一体”要求、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需要探讨。理解新型城镇化必须科学总结快速城镇化的成效与问题城镇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过程。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阶段,城镇化速度与城镇化质量则存在着明显差异。自1996年以来,我国城镇化进入加速阶段,每年新增城镇人口约2000万人,年均城镇化水平提高近1.5个百分点。2012年,我国城镇人口已经超过7亿人,城镇化率达到52.6%。根据国际上一般经验,一个国家或地区当城镇化率处于30%到70%之间时,城镇化速度则相对比较快。据此可以判断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国城镇化率还将快速提高。如何才能更好地确保我国城镇化质量?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为此,需要总结和反思我国以往快速城镇化的成效和出现的重大现实问题。快速城镇化,使我国有效地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20世纪90年代末,亚洲一些国家发生了严重金融危机,我国经济保持着平稳较快增长。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让当今世界上发达经济体遭遇历史最严重的经济衰退。美国财政悬崖、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日本经济停滞不前,困扰着发达国家。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无法从长期增长性贫困和中等收入陷阱走出来,一些发展中国家长期陷入战乱和国内动荡。而自1996年以来,我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超过9%,成为世界经济的引擎,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快速城镇化,带来了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到2012年,我国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比重已经下降到约10%,工业化基本实现。城镇化和工业化在带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还肩负起了反哺农业和带动农村发展重任。快速城镇化,正在彻底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摆脱贫困。现在,我国提出新型城镇化,不是否定城镇化道路,而应该是为了提高城镇化质量。这样,我们在充分肯定快速城镇化成效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城镇化出现的问题。到2012年,我国转移农村劳动力超过2.6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超过1.6亿人,他们基本上都在城镇就业,这是城镇化快速推进给农村带来的变化。快速城镇化,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目前,我国农民在城镇就业的收入超过在家中务农的收入。但是,每年转移的大量农村劳动力,仍然游离于农村和城镇,尚未成为真正的市民城镇化,根本上是人口由分散在农村向城镇集中的过程。衡量城镇化水平,基本指标是城镇人口在全社会人口中的比重。如果只让农民进城而不让农民转变为市民,这样的城镇化是一种不彻底的城镇化。由于建设的需要,一些农民已经失去土地,但是仍然未能成为市民,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问题突出。人口城镇化滞后所带来的经济社会问题影响极其深远。转移农村劳动力不能市民化,无论对农村,还是对城市,都会带来后遗症。农民工只能进城就业,无法举家在城镇生活,出现农村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等社会问题。新生代农民工,对农业和农村比较陌生,但是真正融入城镇还比较困难。农民工不能市民化,就会抑制消费,给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带来困难。农民工不能市民化,就可能将农业作副业,制约农业规模经营,妨碍现代农业发展。农民工不能市民化,也会使民工荒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逢年过节农民工回乡所带来的城市服务业缺工问题已经影响到城市居民家庭生活。我国很多城镇建设比较粗放,占用土地过多,集约化程度不高。很多城镇建设,比较注重征地造城,卖地搞房地产开发,土地财政富裕了城镇政府,而对于居民必需的菜市场等公共设施建设既没有投入,也不给合法的建设用地。一些城镇注重引进工业项目,搞工业园,而对于公共绿地建设严重不足,城镇生态系统缺陷大、环境差。目前,我国形成的城镇化体系极不合理。越来越多的大型城市和一线城市人口过于集中,甚至过分拥挤、交通堵塞、污染严重,房价过高,居民生活负担重、质量差,“城市病”越来越突出。一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经济发展乏力,缺乏有竞争力的产业,对转移人口的吸引能力不强。很多农村城镇化地区已经聚集了大量人口,但是城镇功能十分不健全。一些城镇政府缺乏大局观念,过分注重经营城市,而公共服务意识比较淡薄,公共服务严重不足。城镇政府普遍地对常住居民提供差别化歧视性公共服务,特别是在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方面尤为突出。未来我国城镇化仍将会快速提高。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同时,如何确保城镇化质量?这就需要对我国城镇化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要敢于面对,深入研究,注重顶层设计,激励创新,大胆实践,不断总结,及时纠偏。这样才能走出一条更符合全国人民期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只有新型城镇化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国梦什么是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内涵理应极其丰富。尽管目前很难清晰地界定新型城镇化,但是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实践,其内涵也将不辨自明。从现有认识来看,我国在当前提出新型城镇化主要是针对我国快速城镇化实践中所出现的重大问题而提出来的,无疑地,它负有新的历史使命,是区别于我国以往的城镇化,更是区别于世界其他国家一般的城市化。结合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实际,综合考虑到我国城镇化成效与问题,新型城镇化的总体目标应是城镇化与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能够更好地相协调,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能够更好地实现强国富民梦。新型城镇化必须对过去快速城镇化的一些理念和做法进行纠偏。作为区别于以往的城镇化,我国新型城镇化应是由过去的制约外来人口融入城镇向积极稳妥地将转移人口市民化转变的过程,城镇建设和发展由过去的粗放方式向集约化转变的过程,城镇由过去的过分注重经营城市向服务市民转变,城镇政府公共服务由过去的只面向户籍人口向覆盖到全部常住人口转变的过程,最终使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并形成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城市群的科学合理体系。作为区别于世界其他国家一般的城市化,我国新型城镇化理应最大限制地避免城市病和农村病的蔓延和恶化,绝不让贫民窟成为我国城市的社会问题,也绝不让农村凋敝,便不会出现全社会只重视工业而忽视农业。我国新型城镇化,必须有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未来1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让更多的人生活在城镇,不但可以让更多人享受城镇文明,尽快过上小康生活,而且也有助于减轻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压力。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小康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农村只转移劳动力,而不能减少人口,有限的农业农村资源,不足以支撑城乡居民实现均等化的收入,全面小康无从谈起。农村人口大幅度减少了,全面小康建设的难度也就降低了。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新型城镇化,不但会让城镇更好地吸引合格劳动力,更好地提升劳动力素质,而且更加有助于促进城镇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移农业劳动力市民化,可以让劳动者更加稳定,彻底解决民工荒和劳动力结构失衡问题。通过转移劳动力培训和工作积累,形成稀缺的人力资本,增强经济发展后劲。转移农业劳动力市民化,不仅给城镇提供产业工人,而且也会拉动消费,扩大需求,促进城镇第三产业发展。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让城镇更好地聚集各类资源并优化配置,有助于实现产业升级。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才能更好地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长期以来,城镇建设往往都是低价征收土地,以土地财政搞城镇建设。推行新型城镇化,能够更好地维护拆迁户和被征地农民的权益,减少利益冲突。推行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建设,让城镇更加宜居,让市民生活更有质量,这更加符合广大市民的期待。不断纠偏才能闯出一条新型城镇化道路怎样才能走出一条新型城镇化道路?目前没有明确的答案,需要深化改革,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纠偏。城乡二元体制是妨碍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最大制约,我国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形成的块块分割的行政体制,城镇建设与发展,往往以追求部分群体利益最大化,忽视城镇长远发展,忽视非当地户籍常住人口权益,甚至将有户籍居民与转移人口常住居民权益对立起来,严重妨碍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要改革户籍制度,完善人口管理,更好地建设城镇,让城镇对人口吸引力更强。要重新设计税制和社会保障分担机制,调动就业地城镇政府吸纳人口的积极性。推进新型城镇化,关键要转变城镇建设与发展的理念,彻底摒弃城镇化就是圈地造城的习惯思维,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城镇建设,不仅修路盖楼办工厂,而且要更多地吸纳外来人口,更好地满足居民生活需要,更好地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在大力发展城镇经济同时要建设好城镇先进文化。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城镇发展。推进城镇化,主要应从城镇布局和城镇管理等多方面来解决部分城市人口过分集中而部分城镇无法让外来人口融入的问题。要通过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城镇合理布局,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对于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小城镇,常住人口达到城市规模的,要通过行政区划调整,让已经城镇化的农村转变为城市,以便更好地发挥城市功能。大城市也需要农民工市民化。长期以来,像北京这样人满为患的城市,控制人口增长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政策措施。为此,城市往往只对高学历、海归学子开放,而将外地农民工拒之门外。北京市季节性缺工问题,反映出北京人口迁移政策存在着很大问题。每当春节来临,北京市由农民工从事的一些服务行业,如餐饮业、家政服务等传统服务业,以及快递业,就会出现严重的缺工问题。城市服务业出现严重的缺工问题,与现有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直接相关。如果转移农民工不能市民化,每到春节,农民工总是需要回到农村到家的。未来缓解大城市季节性缺工难题,可能需要对人口迁移政策做出相应的调整,也需要将一定的转移农民工市民化,改善大城市人口和劳动力结构。大城市如果只有高端人才,没有了从事一般服务的劳动力,大城市的产业体系就会不健全,社会问题就难以解决。推进新型城镇化,要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城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我国大量农民工在城镇就业,但是不能与城镇居民在社会保障和子女上学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这不仅是社会问题,也是经济问题。应从法律和管理多方面入手,加强监管,让城镇政府拿出放弃常住居民歧视性政策的时间表,让农民工也可以购买保障房,让进城务工农民的所有孩子都能够享受免费义务教育,就近上学和参加高考。改革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管理体制。对于异地参加高考的,录取地招生名额可考虑由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追加非户籍学生计划。总之,新型城镇化需要通过深化改革走出一条能够让人民幸福、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科学发展道路。作为一个参考吧,这些东西网上都有的,我也是copy的,嘿嘿

新型城镇化论文发表期刊

两个都不是。

关于推动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调整新型城镇化战略论文

对房地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出了要求,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人才队伍与培养体系。而随着房地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人才供需之间的矛盾突出。一方面,房地产高级管理人缺乏,越来越多的项目需要在开发理念、融资风控、建设管理与后期服务等方面引入高层次和有创造力的人才;另一方面,房地产相关专业的专科、本科毕业生数量众多,难以找到合适的岗位,连续数年遭遇“最难就业季”。解决房地产人才供求之间的不平衡,需要认识房地产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特征,推动高校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迎接房地产市场“新常态”的挑战。

一、转型期的房地产企业人才需求特点

房地产开发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前期融资、可行性研究、土地获取、项目策划、施工建设、项目营销、竣工交付和物业管理等,业务涉及价值链长,需要的专业人才涉及面广。从需求角度来看,房地产企业招聘人才类型可以归为金融财务类、策划管理类、工程技术类和营销服务类。在实践中,房地产企业以项目为单元,每个项目组都需要上述人才,不同的专业知识需要能够有效地融合与贯通,才能形成“能用”和“管用”的人才。

1. 综合性特点从行业特点来看,房地产行业与宏观经济、城市经济关系紧密,房地产项目需要应对宏观经济波动与房地产调控的影响,项目团队需要把握宏观经济走势以及房地产市场的需求特征,合理确定项目定位,才能降低后续的销售风险。从开发过程来看,企业需要与政府多个职能部门和各类专业公司进行有效的沟通和配合,项目团队面临多项与政府部门相关的报批业务。例如,在土地购置阶段需要掌握土地使用制度、出让制度、使用权出让等相关知识,明确土地的规划条件约束;在规划报批阶段,需要掌握城市规划、项目规划、项目评价等方面的知识,这一阶段对综合性知识和沟通能力有较高要求。目前,房地产企业的人才管培方案基本上是从培训、轮岗再到专职岗位的过程,新员工需要全面了解房地产项目的流程与特点。房地产项目对综合性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要求较高,而大学毕业生知识窄,难以适应房地产项目的需求,而中小房地产企业通常不愿意承担人才培养的成本,常选择有工作经验的人员,部分房地产企业偏好招聘有政府工作背景的员工,他们通常拥有丰富的综合知识面和较强的沟通能力。

2. 区域性特点房地产项目受到所在城市的自然环境与社会习俗影响较大,项目根植于区域之中,项目定位不能离开所在区域。项目团队对于城市、区域与板块的认识程度决定着项目定位的高度。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区域的空间形态处于快速变化过程中,形成各具特色的板块居住文化,影响特定区域人群的住房消费心理。住房消费者选择了一个项目,也选择了一个区域和生活方式。区域与板块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类型。由于房地产区域与板块的形成与演变是城市历史、城市规划、居住需求等要素影响的结果。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区域性是重要的'特点,项目团队需要对城市、区域与板块有深入的认识和了解,而这恰恰是毕业生最缺乏的。

3. 金融化特点从国外房地产业发展的趋势来看,房地产企业的主营业务都经历了由开发建设转向资产经营与金融服务的过程,房地产作为金融资产的特性在发达国家表现的淋漓尽致。我国房地产业处于快速变化中,项目融资、风险控制与资产经营处置对企业的影响日益明显,房地产企业开始涉足金融与资产经营领域。目前,金地、万科、绿地、绿城、滨江等大型房地产企业纷纷通过成立房地产信托基金、产业基金或入股银行,涉足金融领域,房地产企业的金融化趋势明显。金融化也是房地产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通常将房地产专业纳入商学院下的金融和财务学科,注重学生对于房地产金融与财务知识的传授。综合性、区域性与金融化是快速城镇化阶段房地产经营管理中展现出来的特点,这些特点对房地产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提出了挑战,需要高校及时调整课题体系、教学方式与培养方式,推动人才供需之间的平衡。

二、高校房地产专业培养方式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的高校培养体系中,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在1998年的专业调整中受到影响,被并入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出现断层。近年来,随着房地产业的崛起,房地产专业的专科、本科与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由于专业设置的限制和院校学科背景的差异,我国房地产专业教育情况复杂,依托的学科背景差异大,水平参差不齐,培养的学生还难以适应行业对于综合性、区域性与金融化的要求。

1. 学科体系分散,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高校设置相应的房地产专业设置,依托的一级学科包括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等。房地产专业设置多数依托工商管理与应用经济学科设立,课程设置也是偏重于经济管理,重点课程包括房地产经济学、城市经济学、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土地经济学、房地产估价等;工程管理依托工业工程或者土木工程专业,与土木工程、项目管理课题体系结合紧密,偏重于工科教育,主干课程包括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等。此外,部分高校依托土地资源管理开办房地产相关专业。由于高校依托的学科基础不同,课题设置也各有侧重,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基础与知识结构差异较大。课程体系与知识专业的不同导致培养的学生专业知识与业务能力都存在较大差异。课程体系上的差异性与非标准化,对培养学生的质量影响较大,也给房地产企业人才招聘带来了困惑。因此,相对于成熟的专业,房地产专业的学科体系还存在“散、乱、基础不牢”的问题。

2. 专业教育体系与市场需求脱节房地产专业作为高度应用型的专业,能否与实践充分结合,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素质与能力。目前,房地产专业教育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不匹配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教材、书本上的知识不能适应房地产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需要。目前的课程体系与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的实践脱节严重,部分教材沿用上世纪版本,内容知识陈旧,难以在现实当中得到应用。而从国外引入的教材,也存在与国内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其次,房地产专业教师队伍与实践脱节。由于我国的土地与住房市场都处于制度转型、行业兴起与市场发展的阶段,制度变革与市场发展的速度较快,高校教师队伍在理论与实践上还没有能够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教师队伍自身知识体系更新节奏较慢,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

3.培养方式与企业脱节如何能够与行业、市场、企业紧密结合,是培养房地产“管用”学生的关键点。从国内高校房地产专业的培养方式来看,主流的培养方式还是以传统的课题教学为主,对于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环节的重视程度不高。传统的教学方式一方面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也难以适应企业的需求。如何使房地产专业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实现有机结合,推动培养方式由“被动”面对市场转向“主动”适应市场转变,已经成为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

三、推动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调整的建议

1.独立设置房地产专业,夯实高效人才培养基础体系房地产行业在国家经济中的作用与地位日益凸显,房地产专业人才的需求规模在一定时期将保持在较高水平。借鉴美国、英国、新加坡、我国香港等发达国家或地区房地产专业的培养模式,需要形成我国具有独立性的房地产专业设置与培养体系。目前,较为可行的是在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下独立设置房地产专业,形成本科、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的教育体系。同时,设置相应的专业硕士,形成学术与专业两个培养体系。从国家层面设置相对的房地产专业,统一学科口径,统一课程体系,有助于相对规范和完善的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此外,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变化,对人才的需求类型、需求结构、需求规模都在发生快速的变化,房地产专业人才的培养与课程体系设置必须与之相适应才能得到发展,课程和方向的设置还需要与时俱进。

2.实现教学与实践的融合,培养优质管用的专业人才尽管高校都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课题体系中设置相应的实践培养环节。但从目前的实践来看,教学与实践之间还存在很大距离。英国房地产教育体系中对于房地产经济学、房地产投资等应用性的课程,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对应方向的房地产项目,实地参与项目的运营过程。我国香港和新加坡的房地产专业学生要求在大学期间有一定周数出国考察,培养全球视野。在考虑房地产专业培养中,国内高校也应该从国际与国内两个视角培养房地产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从国际视角来看,在有条件的发达地区,培养方案中设置暑期国际房地产夏令营,对国外特定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与项目进行实地调查,开拓国际视野;从国内来看,以课程为依托,以实际项目作为案例,明确“房地产开发、工程造价、项目管理”等课程为“教学+实践”的课程,规范学生的实践培养环节。

3.与行业资格认证挂钩,探索教育专业化路径英国与我国香港地区成立有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和香港测量师学会等,这些协会及其专业认证有助于搭建高校与企业的桥梁。通过专业机构认证,确保培养出来的学生符合行业与企业的要求。行业资格认证提高了毕业生的竞争力,有助于明确学生培养的方向。目前,国内房地产专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规范化与专业化是下一阶段发展的趋势。国内与房地产相关的行业协会也逐渐崭露头角,如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中国房地产估价师学会等。充分重视国内房地产行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特点,发挥专业协会的桥梁作用,推动行业协会、企业与高校三结合,有助于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且能够符合市场需求的房地产专业人才。

城市建设期刊一般偏向于城市发展、城市规划、房地产建筑、交通运输等方面,但并不代表不能发表农业论文。如果您的农业论文涉及城市农业、城市绿化、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等城市建设相关的方面,您可以尝试将论文投稿到城市建设期刊。不过,最好在投稿前先查阅相应期刊的投稿须知,以便了解该期刊的定位、范围和要求,确保您的论文符合该期刊的要求和定位。

两个都很好发,给钱就发的,而且都不是核心期刊!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