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剑桥大学出版社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

剑桥大学出版社发表的论文

犹太人的聪明起源于一种导致神经疾病的遗传基因及生存竞争。

犹太人很聪明,爱因斯坦及马克思均为显例。此外还有哲学家斯宾诺莎、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盖尔曼等人,这个名单一张纸也写不完。如果说特例不能用作证明,请看统计数字:只占美国人口3%的犹太人获得了27%的诺贝尔奖,国际象棋冠军中犹太人过半,犹太人的智商(IQ)比一般平均值100高出12~15。 犹太人为什么聪明?这个问题一直在我脑海中萦回。最近有人提出了一种可能的解释,剑桥大学出版社发行的《生物社会科学杂志》(JournalofBiosocialScience)即将发表柯曲兰(GregoryCochran)、哈本丁(HenryHarpending)、哈代(JasonHardy)三位作者一篇引起争议的论文,他们认为:犹太人的聪明起源于一种导致神经疾病的遗传基因及生存竞争。现根据《纽约时报》科学记者韦特(NicolasWade)及《经济学人·科学技术栏》的报道,作一简要介绍以飨读者。 公元一世纪时,犹太人举行起义反抗罗马帝国统治,起义失败后,犹太难民四散奔逃,那些定居于欧洲的被称为“亚实基拿系”(Ashkenazi)犹太人。中世纪时,欧洲犹太人受到歧视而被禁止务农,转而从事商业及金融业,论文作者认为从事这些行业者用脑较多,使得犹太人的智力得到发展。此话有理!商人精明,而犹太商人的精明是出了名的,我曾屡次亲见。论文作者进一步指出:经商致富的犹太人生活比较优裕,出生的子女多,在生存竞争上占了优势,使得他们的智力基因得到扩展。当然,这同样适用于中世纪欧洲的非犹太族裔,但他们的上层人士尚武、热中封爵而鄙视经商,使得犹太族裔之智力精英脱颖而出。 但问题是:智力基因果真存在吗?论文作者对此肯定,并指出这种智力基因就是那引起“黑蒙性白痴”(TaySachs)等四种遗传性神经疾病的同一基因。这个大胆假说至少引起两个问题:一,遗传疾病如何跟智力搭界?二,患有遗传疾病者怎么会有生存竞争优势? 论文作者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是:这种由变异而来的遗传疾病基因能影响细胞对鞘脂(Sphingolipid)的管理,鞘脂是构成脑神经细胞外鞘的一种化学物质,它能促进脑神经细胞的生长,并使其分支增加,更重要的是它能增加脑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结,从而影响智力的发展。论文作者进一步指出:从双亲一方遗传得到单份这种基因的犹太人,大脑中神经细胞的联结比常人多,智力较发达;从双亲两方遗传得到双份基因者,大脑中神经细胞的联结过多,就发神经病了。这倒是符合一种说法:“天才与疯子之间只有一线之隔。” 论文作者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是:这个变异基因有两面性,一方面会产生神经疾病;另一方面会增强智力,具有这种基因的犹太人之生存竞争优势来源于后者。这叫做因祸得福,老子早就说过:“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 论文作者认为上述论据是有先例的:西部非洲人遭受一种称为镰状细胞贫血症的疾病,患者红血球中含有遗传基因导致的特殊血红蛋白(Heamoglobin)。镰状细胞贫血症患者从双亲两方遗传得到双份这种基因,从双亲一方遗传得到单份基因者不仅没有镰状细胞贫血症症状,并且具有先天抗疟疾性。疟疾是非洲西部的主要杀手,所以带有单份基因者具有生存竞争优势。 科学假说是需要证明的,论文作者提出了一种验证方法:对带有单份神经疾病遗传基因者作智力测验,其智商应比常人高5%。 论文作者之一柯曲兰惯于向传统挑战,过去他曾提出过一些颇具争议性的假说,“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次的大胆假说引起了一片批评声。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基因学家黎许(NeilRisch)不同意他们的假说,他指出:犹太人的这种遗传性神经疾病都是在1100年前同时发生的,因此均源起于同一原因,这很难用生存竞争解释。论文作者同意黎许关于此疾病同时发生和同一起源的意见,但不同意他的结论,他们仍然认为是生存竞争在起作用。康乃尔大学群体基因学家克拉克(AndrewClark)批评说:“作者在解释遗传性方面犯了典型错误。”他认为将与鞘脂有关的基因与智力相联系是“走得太远了”。批评得最尖锐的是哈佛大学认知学家品克(StevenPinker),他说:“这篇论文政治上不正确,这样说并非言过其实。”指的是此论文主张不同族裔之间有遗传的智力差异,这非同小可!当年希特勒极力鼓吹大日尔曼主义,根据所谓的“优生学”断定德国人是“优秀人种”,并灭绝人性地大肆屠杀犹太人。但品克接着说:“当然这是一篇相当有份量的论文,不是很容易驳倒的。” 我也有点担心:如果三位作者的假说被证实的话,犹太人的聪明确实是与生俱来。有些自卑者可能会感到:“我笨也是与生俱来”,对自己的智力悲观失望。其实这种顾虑是不必要的。还是中国古语说得好:“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天禀再聪明,如不用也是枉然;天禀再愚笨,如锲而不舍、孜孜以求,苍天是不会辜负苦心人的。犹太人不也是从世世代代的苦难中历练出来的吗?再说,犹太人和我们中国人一样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这也是人才辈出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能完全归之于与生俱来。

在《宇宙演化纲要》中,100多亿年前的宇宙极早期就出现了生命大爆发。读者最为关心的问题是:在现实宇宙的极早期,究竟有没有生命,这个故事是完全杜撰的吗?事实很可能不是,因为在宇宙大爆炸后一千多万年,可能就已经出现生命化学作用了。宇宙极早期生命大爆发的设定源自哈佛大学天文学主任阿维·勒布,没错,就是那个说第一个星际来客奥陌陌是外星光帆侦察飞船的激进科学家。原来我还以为他是最近几年才激进起来的,然而在看到他2014年的一篇论文后,才发现勒布先生可能一直都比较激进。按照他这篇论文的逻辑,宇宙极早期阶段很可能会充满生命,那时候的宇宙才是生命真正的乐园。这篇论文名叫《早期宇宙的宜居时代》,2014年9月9日发表在剑桥大学出版社在线网站上,后面附有网址,可参考。勒布在论文中指出,从宇宙诞生约1000万年开始,到大约100亿年前,宇宙微波背景的温度从100℃降到了0℃,从而使早期的岩石行星(如果有的话),无论其与母恒星的距离有多大,其表面都会拥有液态水,从而其化学性质是宜居的。正如我在《宇宙演化纲要》中写的:“在宇宙的极古时期,曾经有一段低智生命的黄金岁月。好吧,实际情况是,宇宙生命的盛宴已过,现在只是残羹冷炙而已。”“宇宙温度下降是个持续的过程,不会上一秒5000度,下一秒就零度了,所以在宇宙的极古时期,有那么三十多亿年,准确说是从大爆炸后一千多万年开始,到大约100亿年前,宇宙的平均温度从100度左右降到了0度。这意味着在这么长一段时期内,宇宙中存在的每一颗行星,其表面温度都让液态水的存在变得可能,就像你用一锅水煮汤圆,无论如何,水的温度肯定就是汤圆表面的温度,这就是所谓的汤圆背景温度。所以这段时期实际是宇宙生命大爆发的时期,《宇宙演化纲要》称之为宇宙极古期生命大爆发,是整个宇宙历史上生命最繁盛的时期,是不是个星球,哪怕就是小行星,甚至气态行星的大气层,只要有水,都有可能演化出生命。”那么宇宙早期究竟有没有岩石行星呢?我们知道,宇宙大爆炸的时候只产生了氢、氦以及痕量的锂及更为痕量的铍,其它重元素都是在恒星核融合及超新星爆炸,或中子星碰撞中产生的。而超新星爆炸和中子星都需要大质量的恒星,大质量的恒星生命周期又非常短,甚至可以只有一两千万年更或数百万年,在宇宙极早期物质密度远高于现在的情况下,大质量的恒星非常容易形成,因此完全有可能在很早的时期就烹调出大量重元素,并最终在恒星周围形成岩石行星。勒布在进一步分析了早期宇宙的条件后,认为即使宇宙微波背景温度降到0℃后的100亿年前后的时间段,由于行星内部放射性物质衰变产生的热量及潮汐加热,星球仍可能在较长时间维持适宜生命生存的宜居环境,因而宇宙生命的出现最早可能会在100多亿年前,而生命的化学作用更可能在宇宙刚刚诞生后的1000万年到1700万年就开始了。是不是石破天惊,让您脑洞大开?《宇宙演化纲要》正是根据勒布的这项研究,爆开脑洞,创造了宇宙极早期生命大爆发这一惊人的概念,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宇宙早期生命演化图景,提出了许多脑洞爆开,令人捧腹却又回味深长的宇宙法则,如宇宙手指假说、文明趋善法则、碳能守恒定律、宇宙熵法则等,这些概念可以说新奇到你的脑洞已经完全不够用了。《宇宙演化纲要》是一部软硬结合的科幻作品,相信在看了本文的介绍之后,你可能已迫不及待想要一读了,那么还等什么呢?马上点击《宇宙演化纲要》,进入生命、智慧、文明、时间及整个宇宙演化的极超脑洞世界吧,也可进入本号主页找到带“极超脑洞科幻”的标题,或下方“了解更多”阅读。

中国人是勤劳勇敢的民族,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最有智慧的民族,要养活14亿人,是很容易的事。

剑桥大学发表的论文

英国剑桥大学本10月23日发布声明称,世界上最知名的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的博士论文《宇宙膨胀的性质》已经面向全球免费开放。

剑桥大学表示,霍金的这篇论文是“阿波罗”资源库中索取记录最多的几篇之一。仅在过去几个月中,剑桥便收到数百份希望下载霍金论文全文的申请。

对此,霍金表示十分开心:“每一代人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正如我在剑桥读博时也受到了牛顿、麦克斯韦和爱因斯坦的启发。许多人对我的博士论文有兴趣,这件事让我感觉很棒。现在他们终于可以下载了!但愿他们不会失望。”

霍金强调,公开博士论文的目的是勉励全球人民“仰望星空”,不要只着眼于脚下的土地;去思索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建立对太空世界的认知。他指出:“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任何人都应该不仅仅能够自由地获取我的研究,更应该不受阻碍地访问人类理解范围内每一项富有钻研精神的伟大成果。”

中国网10月24日讯俄罗斯卫星网援引英国《电讯报》报道称,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公开博士论文后,大批读者希望一睹为快,致剑桥大学网站瘫痪。

著名物理学家霍金24岁时撰写的论文《宇宙膨胀的性质》周一首次公开发表在剑桥大学网站上。该校称,一天之内有6万余人登录网站阅读或下载霍金的论文。

霍金说:“这么多人想下载我的论文,真好,希望不会让大家失望。”他表示,希望通过公开学术论文来“激励人们”,呼吁其他科学家也这样做。

剑桥大学发表论文

英国剑桥大学本10月23日发布声明称,世界上最知名的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的博士论文《宇宙膨胀的性质》已经面向全球免费开放。

剑桥大学表示,霍金的这篇论文是“阿波罗”资源库中索取记录最多的几篇之一。仅在过去几个月中,剑桥便收到数百份希望下载霍金论文全文的申请。

对此,霍金表示十分开心:“每一代人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正如我在剑桥读博时也受到了牛顿、麦克斯韦和爱因斯坦的启发。许多人对我的博士论文有兴趣,这件事让我感觉很棒。现在他们终于可以下载了!但愿他们不会失望。”

霍金强调,公开博士论文的目的是勉励全球人民“仰望星空”,不要只着眼于脚下的土地;去思索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建立对太空世界的认知。他指出:“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任何人都应该不仅仅能够自由地获取我的研究,更应该不受阻碍地访问人类理解范围内每一项富有钻研精神的伟大成果。”

中国网10月24日讯俄罗斯卫星网援引英国《电讯报》报道称,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公开博士论文后,大批读者希望一睹为快,致剑桥大学网站瘫痪。

著名物理学家霍金24岁时撰写的论文《宇宙膨胀的性质》周一首次公开发表在剑桥大学网站上。该校称,一天之内有6万余人登录网站阅读或下载霍金的论文。

霍金说:“这么多人想下载我的论文,真好,希望不会让大家失望。”他表示,希望通过公开学术论文来“激励人们”,呼吁其他科学家也这样做。

剑桥大学博士申请要求如下:

1、要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这一部分主要在本科的后半段和读硕士期间完成;

2、一定的专业素养以及英语能力;

3、优秀的研究生成绩、语言成绩、个人陈述;

4、导师推荐信;

5、独特的见解以及发展的潜力;

6、选择一位读博期间的导师,并跟导师讨论所要研究的课题和方向,根据自己的背景设计研究方案,围绕选定课题开展研究工作;

7、发表相应的论文和参加一定的学术交流,最终完成一篇系统的学术论文,通过答辩,拿到博士学位。

剑桥大学简介:

剑桥大学,坐落于英国剑桥郡,是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学,采用传统学院制。是罗素大学集团、金三角名校、Doxbridge、G5成员。剑桥大学是英语世界中第二古老的大学,前身是一个于1209年成立的学者协会。

剑桥大学是英国罗素大学集团、全球大学高研院联盟、金三角名校、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及剑桥大学医疗伙伴联盟成员衍育了科技聚集地。设八座文理博物馆,馆藏逾1500万册的图书馆系统及全球最古老的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

剑桥大学论文发表

华罗庚是中国的爱因斯坦,足够成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学院的院士。——贝特曼

在上中小学时,教室走廊外边总会挂着一些名人的画像以及名人名言。其中就有这么一句话:“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而说这句话的人就是被称为中国的爱因斯坦——华罗庚。他哪怕只拥有一个初中文凭却凭靠自身的实力被列为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他的一生富于传奇色彩,他是世界第一流的数学家,他的成就遍及数学很多重要领域。

家贫被迫辍学

1910年华罗庚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他的父母是金坛区某杂货店的店主。然而就这样一位受人推崇的数学家,在上小学的时候数学成绩只是勉强及格,甚至在读初一的时候,也依旧只是在及格的边缘。直到初一的期末他才意识到只要刻苦钻研,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学习就是一个艰苦的劳动。

后来他在上初中二年级时,他的数学成绩才有了根本上的改变。让他有这样的改变,最主要的是他在读中学的时候遇上了一位数学老师李月波。这位老师激发了他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不断地教导他让他在中学时打好了学习数学的基础。1925年,他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绩毕业了,并且顺利取得了初中毕业证书。这也成为他人生中获得的最高文凭证书

虽然他成绩很优异,但是由于家中经济困难,实在无法再为华罗庚提供多余的费用让他去读高中。后来他选择去上海的中华工商职业会计学校学习,因为当时高中的费用远远要大过于读职业技术学校费用。

在职业会计学校学习的时候,他在数学方面总是表现得高人一筹。16岁的华罗庚参加上海市职工珠算比赛时,以独到的心算加珠算方法击败了上海各界算高手,夺得了比赛的第1名。然而他在学校只读了一年,父母实在无力承担他在上海的生活费用,他只好回到了家中帮父母打理杂货店生意。

生活总是如此不幸

他失学在家之后,依旧在坚持钻研数学学问。由于过于专注经常忽略了客人,导致很多人都称他为书呆子,经常被周围邻居笑话。然而他在数学的逐渐研究过程中,学会了一种清晰而简洁的思维方法,也就是后来被国际数学界称誉的直接法。

后来中学母校的校长看他在数学方面极其有天赋,于是就聘用他为学校的会计。那时候华罗庚就已经在家自学了高中以及大学一二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开始发现和研究问题。甚至再撰写一些论文准备在一些学术杂志上发表。

然而他刚发表了第一篇论文,家中就遭遇了不幸。母亲突然离世,城中又流行起了伤寒病,他很不幸地被染上了伤寒病,一病不起。华罗庚一躺就是半年,当时医生都断定无法救治,然而没多久他就痊愈了。虽然是战胜了病魔,却由于长时间卧床,也让他左腿关节变形弯曲了,无法正常行走。

人生转折点

他恢复之后继续做着以前的工作,每天依旧勤奋钻研数学知识。后来他在《科学》杂志上发现苏家驹在代数的五次方程式中有一些问题,并且向杂志提出质疑,杂志收到之后并及时的更正。而华罗庚对这个代数的五次方程式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于是他就将自己的见解写成一篇论文发表在杂志上。

这篇论文发表之后引起了清华大学算学系主任熊庆来的关注,后来熊庆来就多方打听华罗庚这个从未听说过的数学家。后来有人告诉他,华罗庚只是一个杂货店的小伙计。熊庆来对此感到十分惊讶,于是马上联系了华罗庚并且让他来清华大学工作以及学习。当时熊庆来的这个决定,获得了清华大学多位教授的认可以及支持。

就这样22岁的华罗庚来到了清华,由于他学历仅有初中文凭,刚开始他只是一名助理员。在工作之余他经常去学校图书馆看一些关于数学方面的知识,甚至还经常去旁听与数学相关的数学课程,也自己自学了英语。在清华工作学习期间,他写出了很有质量的数论论文。他的才华也开始慢慢被人熟知,后来他逐步从一名助理员变成了助教甚至变成了讲师。

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

26岁的华罗庚就在清华大学以及英国著名数学家哈代的极力推荐下来到了英国剑桥大学留学。在剑桥大学学习期间,他至少发表了15篇文章,其中有一篇关于高斯的论文发表之后,在世界的数学界引起了巨大轰动。也让华罗庚这个名字,在数学界广为流传。后来他还改进了数学首席教授哈带的结论,并且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这个理论也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华氏定理”。

当时以他的成就,完全可以在剑桥申请博士学位,然而他却没有这样做。因为当时获得博士学位需要一年的时间,专心研究于一个问题。华罗庚认为他来剑桥是为了求学问,并不是为了获得学位。所以他从未正式申请过学位,以至于他后来一直都是初中文凭。

后来国内的战争爆发,由于担心国家形势发展,他放弃了前往苏联学习的计划,收拾行装就坐上了回祖国的轮船。回国的他担任西南联合大学的数学教授。在那个期间,他完成了他人生的第一本数学名著《堆垒素数论》。

在战争期间,但还帮助中国共产党破解了敌军的密码。1946年华罗庚受到美国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的邀请,成为了一名研究员。后来他又被伊利诺伊大学聘为终身教授。后来新中国成立之后,华罗庚谢绝了伊利诺伊大学的挽留,毅然决然地回到祖国,为我国的数学界贡献出毕生力量。

华罗庚一生中发表了众多著作,甚至还开创了一个在国际上颇有名气的学派“中国解析数论学派”。由于他在数学方面的多个研究都对数学界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后来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从一个只有初中文凭的辍学少年变成世界著名数学家,他这一路所付出的艰辛常人无法体会。他靠着勤奋以及努力走出了传奇的一生,为祖国争得了极大的荣誉。

被称中国的爱因斯坦,这个人叫做华罗庚,是一位数学家,为祖国的数学发展,奉献了一生的精力和时间。值得敬仰。

剑桥大学博士申请要求如下:

1、要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这一部分主要在本科的后半段和读硕士期间完成;

2、一定的专业素养以及英语能力;

3、优秀的研究生成绩、语言成绩、个人陈述;

4、导师推荐信;

5、独特的见解以及发展的潜力;

6、选择一位读博期间的导师,并跟导师讨论所要研究的课题和方向,根据自己的背景设计研究方案,围绕选定课题开展研究工作;

7、发表相应的论文和参加一定的学术交流,最终完成一篇系统的学术论文,通过答辩,拿到博士学位。

剑桥大学简介:

剑桥大学,坐落于英国剑桥郡,是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学,采用传统学院制。是罗素大学集团、金三角名校、Doxbridge、G5成员。剑桥大学是英语世界中第二古老的大学,前身是一个于1209年成立的学者协会。

剑桥大学是英国罗素大学集团、全球大学高研院联盟、金三角名校、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及剑桥大学医疗伙伴联盟成员衍育了科技聚集地。设八座文理博物馆,馆藏逾1500万册的图书馆系统及全球最古老的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

2008年获英国剑桥大学达尔文纪念奖学金,攻读心理学博士,师从剑桥大学幸福研究所所长、弗里西亚·于佩尔(Felicia Huppert,1947-)、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赛里格曼(en:Martin Seligman,1942-)、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内曼(en:Daniel Kahneman,1934-)等教授。2010年,苏德中在剑桥大学发表其博士论文,公布剑桥大学研究,创建心理理论“殷盛力”(Flourishing)(又译:繁盛、幸福力、心盛),确立幸福科学的操作定义、量表、以及应用体系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评誉为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目标及登月计划 。同年,获选剑桥大学年度十大未来之星(Cambridge Rising Star 2010)。

剑桥大学最牛的论文发表

中国人民勤劳勇敢艰苦奋斗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909年以一篇概率论的论文取得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院士资格。1913年出版第一部专著《印度的通货与财政》,考察金汇兑本位制的职能,主张把印度的货币紧密地同英国的货币联系在一起。

为庆祝“开放获取周”,英国剑桥大学23日首次在网上公开了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威廉·霍金的博士论文,结果引发人们极大的兴趣,紧接着,由于下载人数太多,致使剑桥大学网站崩溃。大神吧友,来看看这论文写得怎么样? 使剑桥大学将1966年霍金在24岁时撰写的博士论文《宇宙膨胀的性质》免费发布在学校网站上,供公众下载。然而论文上线后不久,网站服务器便访问人数过多而崩溃了。周一下午,该网页需要数分钟才能打开。不过,打开后网页上没有显示任何内容。 剑桥大学发言人斯图尔特·罗伯特说:“我们在公开霍金博士的论文之后,收到了大量反馈,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内一共有将近6万次下载,因此,访问我们网站的用户可能会发现它比平时慢,有时甚至完全无法打开”。剑桥大学网站上霍金博士论文《宇宙膨胀的性质》下载页面现已恢复正常下载。 这篇名为“宇宙扩张的属性”的论文,共有134页。论文中,霍金利用宇宙的膨胀理论来挑战现有的引力理论,他认为,由于早期的摄动,星系是无法形成的。霍金还提供了一种引力辐射和膨胀的模型,表明时空奇异性是“不可避免的”。听上去是不是有些生涩难懂,尽管如此,大众依旧对这位传奇的物理学大师充满了好奇。剑桥大学透露,这篇论文是剑桥大学图书馆中最多人要求阅览的论文,从去年5月迄今有199次,且要求者多来自一般大众,而非学术界。要求阅览数第2名的论文仅有13次。此前霍金的论文只能在剑桥大学图书馆里读到,或者需要支付86美元来获取电子版。 霍金:鼓励全世界人民仰望星空 在网站崩溃之前霍金发声明称:“很高兴这么多人对我的论文感兴趣,希望他们看了之后不会失望!” 霍金说,公开博士论文的目的是鼓励全世界人民仰望星空,不要只着眼于脚下;去思考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去理解这个太空世界。“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免费获取的,应该不仅仅是我的论文,还应该包括在人类理解范围内每一个伟大思想进行的探索。” 霍金还说:“每一代人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的,就像我在剑桥大学读博时受到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的启发一样。” 据悉,写作这篇博士论文时,霍金已经确诊了“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虽然最初的诊断结果称,时年21岁的霍金仅剩下两年寿命,但半个多世纪以来,霍金不仅顺利完成博士论文,同时还成为剑桥大学教授。他在1988年出版的《时间简史》是世界上最为成功的科普书籍,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销量超过千万。 剑桥大学:“开放获取”打破获取知识的屏障 学术交流副主任亚瑟·史密斯博士表示“开放获取”能够为学术研究提供支持,通过消除人与知识间的屏障,科学、医学和技术各领域能够实现新的突破。他强调,尤其重要的是对博士研究知识的传播。博士论文包含大量独特的未被开发的信息正等着被使用,但通常这些内容都被排除在大众视野之外。 “从2019年10月起,所有剑桥大学的博士毕业生都被要求提交电子版博士论文,以便保存。”史密斯博士称,希望更多学生能像霍金教授一样让自己的论文“开放获取”。同时,他表示“会邀请剑桥校友考虑将他们的论文‘开放获取’”。 在最近的一次庆祝活动中,剑桥大学图书馆服务主任杰西卡·加德纳说:“剑桥是牛顿和达尔文等人的物理论文的‘家’。我们非常小心地保存他们留在纸上的研究数据,并通过我们的数字图书馆和公众分享。”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