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苏州园林杂志期刊投稿要求

发布时间:

苏州园林杂志期刊投稿要求

叶圣陶:(1894--1968),名绍钧,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1921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人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解放后,历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等职,并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和民进中央主席。 叶圣陶青少年时期生活在苏州,因此对苏州园林有着深深的眷恋,正因为这种深厚的感情和对苏州园林的熟悉,才写出了生动而又极尽苏州园林特征的文章。请大家结合图片对苏州园林作一个大体的了解。

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1985年,苏州园林即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据记载,苏州城内有大小园林将近200处。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公元960~1279年)、元(公元1271~1368年)、明(公元1369~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四大名园”与同列为《世界遗产名录》的网师园、环秀山庄、艺圃、耦园、退思园一道,构成苏州园林的杰出代表。 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可以体验让人舒畅的生活,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 苏州地处水乡,湖沟塘堰星罗棋布,极利因水就势造园,附近又盛产太湖石,适合堆砌玲珑精巧的假山,可谓得天独厚;苏州地区历代百业兴旺,官富民殷,完全有条件追求高质量的居住环境;加之苏州民风历来崇尚艺术,追求完美,千古传承,长盛不衰,无论是乡野民居,还是官衙贾第,其设计建造皆一丝不苟,独运匠心。这些基本因素大大促进了苏州园林的发展。据地方志记载,苏州城内大小园林,在布局,结构,风格上都有自己的艺术特色,产生于苏州园林的鼎盛时期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这四座古典园林,充分体现了中国造园艺术的民族特色和水平。它们建筑类型齐全,保存完整。这四座园林占地面积不广,但巧妙地运用了种种造园艺术技巧和手法,将亭台楼阁、泉石花木组合在一起,模拟自然风光,创造了“城市山林”、“居闹市而近自然”的理想空间。它们系统而全面地展示了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布局、结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装修、家具、陈设等各个方面内容,是明清时期(14~20世纪初)江南民间建筑的代表作品,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江南地区高度的居住文明,曾影响到整个江南城市的建筑格调,带动民间建筑的设计、构思、布局、审美以及施工技术向其靠拢,体现了当时城市建设科学技术水平和艺术成就。在美化居住环境,融建筑美、自然美、人文美为一体等方面达到了历史的高度,在中国乃至世界园林艺术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建筑特色 苏州古典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在于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表现在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联、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其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都极其深广。其中有反映和传播儒、释、道等各家哲学观念、思想流派的;有宣扬人生哲理,陶冶高尚情操的;还有借助古典诗词文学,对园景进行点缀、生发、渲染,使人于栖息游赏中,化景物为情思,产生意境美,获得精神满足。而园中汇集保存完好的中国历代书法名家手迹,又是珍贵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另外,苏州古典园林作为宅园合一的第宅园林,其建筑规制又反映了中国古代江南民间起居休亲的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国江南民俗的实物资料。 园林发展史 从宋代起经元、明、清的千余年来,苏州作为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至今仍保存着许多独树一帜的私家园林。所有这些古典园林,其建筑布局、结构、造型及风格,都巧妙地运用了对比、衬托、对景、借景遗迹尺度变换、层次配合和小中见大、以少胜多等种种造园艺术技巧和手法,将亭、台、楼、阁、泉、石、花、木组合在一起,在城市中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的居住环境。构成了苏州古典园林的总体特色。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的辟疆园,当时号称“吴中第一”。以后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据《苏州府志》统计,苏州在周代有园林6处,汉代4处,南北朝14处,唐代7处,宋代118处,元代48处,明代271处,清代130处。现存的苏州园林大部分是明清时期的建筑,包括大大小小几百座古典园林。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之一,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在16~18世纪的全盛时期,苏州有园林200余处,现在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并因此使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产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它们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 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委员会这样评价苏州古典园林:没有哪些园林比历史名城苏州的园林更能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理想品质,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园林被公认是实现这一设计思想的典范。这些建造于11~19世纪的园林,以其精雕细琢的设计,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苏州园林中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于1997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Ⅰ)(Ⅱ)(Ⅲ)(Ⅳ)(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0年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也扩展进入《世界遗产名录》。 英文名称:The Classical Gardens of Suzhou1.【遗产登录过程】 1997年,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000年,沧浪亭、狮子林、耦园、艺圃和退思园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扩展项目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遗产登录标准】 因为满足世界文化遗产下列评定标准而登录: (i)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ii)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 (iii)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iv) 人类历史发展中某—建筑风格的杰出范例; (v)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

《苏州园林》的作者是我国现代文学家朱自清。

13 苏州园林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本文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尽管文中没有提到任何一个园林的名字,没有描述某一处具体的景色,但读者得到的关于苏州园林的知识,是全面、明确的。同时,读者也从中获得了一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苏州园林的特点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换句话说,也就是“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苏州有许多名园,如拙政园、网师园、留园、沧浪亭、狮子林等是其中最突出者,即以这些园林而论,它们的建筑、山水、花木各不相同,各有特点,这些名园也从而具有了各自的风格与生命力。如何从这些面貌、风格各不相同的园林中概括出共同点来,大非易事。作者巧妙地从游览者的角度,从苏州园林给游人留下的印象着眼,“硬”是从不同中找出同来。中国园林艺术和诗、画艺术相通,中国园林一向被誉为如诗如画,因此,作者的这种作为游览者的感受是精当的、恰切的,这也表明作者深厚的艺术修养。另外,对于“图画”,我们也应该深究一下,才能更好领会苏州园林的特点。一般说来,图画中描绘的景致既来自自然,又高于自然,画家将自然天成的景色进行抽取、提炼、集中,然后创作出既不悖于自然之理又更具有美感的画图来。据此,我们可以领会到,苏州园林的美是经过精心安排而又不损自然的美。“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眼前总是”强调了苏州园林是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 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亭台轩榭在布局上“绝不讲究对称”,作者将苏州园林的布局与中国传统建筑作比较,以图案画与美术画打比方,说明苏州园林具有充满自然之趣的布局美。 (二)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假山的堆叠有自然之趣,让人忘却其为假山。池沼则“大多引用活水”,是因为活水才有生趣。“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往往安排桥梁”,讲的是因地制宜,印证了前面所说的“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两座以上的桥梁,决不雷同,讲的其实也是避免对称,讲究自然之趣。细处也不放过,如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布置几块石头或种上花草。这些安排,使得苏州园林中的假山与池沼虽出自人工,却能宛如天成,这也正是园林中的山水所追求的境界。 (三)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花草树木的映衬同样“着眼在画意”。作者先介绍花草树木栽种的良苦用心:既讲究树木的错落有致,又照顾到季节的变化。再介绍花草树木的修剪技巧:取法自然。以“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作比较,以“古老的藤萝”作例子,说明花草树木的栽种与修剪符合中国画的审美观。 (四)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巧妙运用花墙和廊子,使苏州园林显得层次多,景致深,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展现在游览者的面前,而是逐次展露,游览者可以领略到移步换景的乐趣,获得的审美享受也更为深长。 最后,作者又从园林的细部着眼介绍苏州园林的图画般的美,即讲究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雕镂美,园内建筑的色彩美等。这是对苏州园林的特征的再次强调。 二、问题研究 文中多次提到绘画,把绘画和园林建筑联系起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或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试找出几处加以简要说明。 1.“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2.“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3.“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这是不足取的。” 4.“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5.“……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以上语句中所说的“画”“图画”,应该是指中国画。第1、3句的议论,是以中国画的审美观为依据的,而第2、4、5句作者随手摘取的几幅小景,我们觉得很熟悉,因为它们原是在中国画上常见的。 练习说明 一、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设题意图是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认识到说明事物要抓住特点。 课文从游览者的角度来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这就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文章是先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再从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这个特点 2.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 3.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是怎样的情形吗?) 设题意图是让学生理解文中内涵较丰富而作者没有详细解说的词语。 1.“标本”在这里是典范、样本的意思。 2.“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3.“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意思是,尽管猛一看上去花墙和廊子把景致分开了,但因为墙壁是镂空的,廊子两边无所依傍,所以景致并没有被真正隔开,而只是缓冲了一下视线,使得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游览者眼前,而是逐次展开,这样就使游览者在心理上觉得园林中景致繁复、有层次了。 三、说明文中常用一些说明方法,如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画图表、列数字、引用等,看看本文以及《中国石拱桥》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结合实例说说其作用。 设题意图是让学生大致了解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这些说明方法如何运用及其作用都不难理解,在找出具体实例的过程中,学生就能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老师不必过多讲解。 本文和《中国石拱桥》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举例子: (1)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2)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 先介绍一种现象或说明一种道理,然后再用具体例子做例证,这样有点有面,既增加了文章可信度,又使文章血肉丰满。 作比较: (1)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2)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通过比较,容易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点。 打比方: (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2)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打比方可以使要说明的对象形象可感。 列数字: (1)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2)(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采用列数字的方法,读者可以通过确定的数字获得对说明对象的准确了解。数字的精确,是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引用: (1)唐朝的张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2)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引用别人的话或有关资料,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四、下面两题中选做一题。 1.你从课文中领会到哪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2.写一篇文章,介绍你游玩过的一座园林,200字左右。 设题意图是让学生能够运用从课文中获得的一些欣赏园林方面的知识,提高园林欣赏水平,并初步练习写作说明文。 1.因为正如文中所说,“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所以从文中获得的有关欣赏园林方面的知识可以得到迁移运用。学生能够领会到的方法,概括地说,是要注意园林内各方面的布局是否妥当适宜,具体景物的安置是否自然合理等。 2.也可以介绍村庄、街道或小区等,要注意抓住特点来写,并适当运用一些说明方法。 教学建议 一、教学时,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苏州园林的图片或音像资料,也可以准备一些其他地方的园林的图片作对比,如我国“古代的宫殿”,被“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的道旁树”、北京园林的彩绘等,帮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 二、要使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获得更全面的关于园林建筑艺术的知识,可参看《自读课本》第三册里陈从周的《园日涉以成趣》一文。陈从周是著名的园林专家,《园日涉以成趣》中对山水、长廊云墙、树木在园林中运用的原理作了透彻的说明,可以帮助理解本文。 三、本文先总括苏州园林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总说、分说相结合,既突出了被说明事物的特点,文章结构又显得清楚,这种写法足资借鉴。可以结合课后第四题,进行一次口头作文或小作文训练。 有关资料 一、假如我教《苏州园林》(叶至善) 初中语文课本第四册选了我父亲的一篇文章——《苏州园林》。 假如我是语文教师,在教同学们学习这篇文章之前,我要先给他们说明这是一篇“序文”——为一本摄影集写的“序文”。这本摄影集就叫做《苏州园林》。 1979年初,香港有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约我父亲写一篇序文。为一本书写序文,总得先看一看这本书的内容,为摄影集写序文当然也应该如此。可是那家出版社还没有把摄影集编好,说是收集到的照片不太满意,准备重拍。内容还没有看到怎么能写序文呢?好在我父亲从小生长在苏州,几处有名的园林他都熟悉。还有,他书架上有一本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林》,是二十多年前同济大学出版的,虽然是学术性的著作,却附了195幅精美的照片,可以作参考。有了这两个条件,写序文就不会凭空乱说了。我父亲写这篇序文,开头就从陈教授的《苏州园林》说起,还说这本书中的照片使他回想起他的童年;而且在最后一段,交代了这篇文章是为将要出版的《苏州园林》作的序文。 序文写好后就交给香港那家出版社了,不知什么缘故,这本新的《苏州园林》迟迟不见出版。《百科知识》杂志编辑部知道了我父亲有这样一篇文章,要求让他们先发表,于是就以我父亲赠陈从周教授的词《洞仙歌》中的一句——“拙政诸园寄深眷”为题目,发表在《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上。发表的时候删去了最后的几句话,是得到我父亲的同意的。但是这样一删,读者就不明白这是为一本摄影集写的序文了。后来,人民教育出版社把它编入语文课本,又删去了这篇文章的第一段,也是得到我父亲的同意的。“拙政诸园寄深眷”这句话在第一段里,第一段删去了,题目只好改了,改成了《苏州园林》。编者作了一条注,交代了这篇文章的出处和原来的题目,可惜没有说明这是一本摄影集的序文。如果说明了,让语文教师了解了我父亲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教起课来一定会切合实际得多。 我是知道这段经过的,所以假如我是语文教师,在教这篇课文之前,我先要告诉同学们这是为一本摄影集写的序文。接着,我要给同学们说明一本书为什么要有序文。序文有由本书的作者自己写的,也有由别人写的。由作者自己写的,大多表明他为什么写这本书、怎样写这本书之类;由别人写的,大多介绍这本书的内容,或者加上一些评论,也有给读者介绍作者的。我说“大多”,等于说并非全都如此。但是不管序文写些什么,对理解这本书都是有帮助的。我父亲的这篇《苏州园林》既然是为一本摄影集写的序文,那么对读者欣赏这本摄影集有没有帮助呢?在布置预习的时候,我就提出这个问题来让同学们考虑和讨论。我应该把摄影集拿出来,供给同学们比照。香港的那一本至今还没有出版,我可以取父亲所藏的陈从周教授的那一本来代替;还有个办法,就是从各种画报上去找苏州园林的照片,找那些跟文章最相配合的,当然越多越好。现在各种画报上苏州园林的照片极多,收集并不困难。 同学们经过这样的预习,就用不着我再说什么了。我只要问:“你们读了文章,再看这些图片,是不是觉得图片上的景物更有意思了?”同学们一定同声说“是”,这是可以预料到的。光这样回答很不够,我要请同学们说一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同学们的回答一定各有不同,有的从文章说到照片,有的从照片说到文章,我只要在一旁随机指点几句就成了。在必要的时候,我可以拿出一些图片来让同学们比较,例如对称的宫殿式建筑、西方园林中的行道树、北京的宫廷园林等等。作这样的比较是为了帮助同学们辨别异同,丝毫不含褒贬的意味。各种建筑设计和园林布置都各有长处,文章中也并没有说世界上的园林惟独苏州的好。经过这样一番讨论,同学们鉴赏造型艺术的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艺术鉴赏能力的提高是修养方面的事,看不出痕迹,也没有止境,需要的是不断地训练。我应该明白这个道理,把这个道理贯穿在教学工作中,但是不必向同学们明说。 如果同学问我:“在写作技巧方面,从这篇文章可以学到一些什么?”我就告诉他们:介绍任何一件事物总得抓住这件事物的特点,这篇文章就是抓住了《苏州园林》这本摄影集,其实就是抓住了苏州园林的特点来写的:第一段说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第二段总说苏州园林布置的匠心,以下的四段说容易被人们注意的大处,再往下的两段说容易被人们忽略的小处,第九段把苏州园林跟北京的宫廷园林作了比较,最后一段说可以说的还有,意思是让读者自己从摄影集中去寻找。文章的结构很平常,没有什么“技巧”可言,但是这样的结构很容易使人接受。 有一点倒可以说一说:这篇文章原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课本上是注明了的。“寄”是“寄托”的意思,“眷”是“眷恋”,也就是“深切的怀念”。我要请同学们说一说,他们读了这篇课文有没有体会到这种“深切的怀念”的感情。假如他们回答说体会到了,我就进一步问:“文章中并没有一句动感情的话,你们是从哪儿体会到这种感情的?”对这个问题能谈到多么深就多么深,我不强求他们。 现在还要告诉同学们:读一本书一定要读序文,如果书中有序文的话。最好读两遍:读正文之前读一遍,可以心中有数,知道读正文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地方,应该如何去理解;读完了正文再读一遍,可以回忆一下正文的内容,加深记忆和理解,同时判断序文对这本书的评论有没有说过头和没说够的地方。如果布置作业的话,我就请同学们找一本曾经读过的课外读物,重读它的序文,用实例说一说读序文的好处,写下来也可以,开个讨论会谈谈也可以。 许多语文老师常常采用这样的办法:教过一篇课文就让同学们仿照这篇课文写一篇习作。我以为这个办法不太好,因为有些课文,或者从内容说,或者从形式说,并不适宜于同学们仿作。这篇《苏州园林》,要仿作是可以的,但是要注意从实际出发。我想同学们不论住在哪里,本城本乡总有一两处可供游览的地方。我就挑选同学们常去的一处作题目,让同学们开个会,大家来说说这处地方有什么特点。如果向不曾去过的人作介绍,哪些是非说不可的,哪些是可说可不说的;怎样说才能说得明白,怎样说才能打动人……讨论过后,可以集体合写一篇,也可以每人写一篇。如果同学们负担太重,不写也可以,因为已经讨论过了,他们已经受到了一次训练。 可是我并非语文教师,我没有一点儿实践的经验。我的设想到底行得通行不通,完全没有把握,恐怕只是纸上谈兵,说说罢了。 二、情趣兼备匠心独运——读《苏州园林》(秦兆基、浦伯良) 苏州园林,名闻全国,誉满世界。距今二千四百年的夫差的馆娃宫,便是苏州第一座园林。现存的园林近则四五百年,远则上千年,可谓源远流长。苏州园林究竟有几处,尚无确切的统计,现存园林尚近二百处,无怪乎人们称苏州为“园林城市”。苏州地处江南水乡,湖光山色,旖旎动人。这里文人荟萃,能工巧匠,代代相传。园林设计者和匠师们将大自然优美的景物,根据他们自己的艺术趣味和美好理想进行概括、提炼,创造出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使它成为杰出的艺术品。 历来介绍苏州园林的文章,或从建筑学角度写,或从园林历史写,或从导游角度写,各尽其妙。叶圣陶的《苏州园林》以精练的语言、严谨的结构,从欣赏者的角度,抓住苏州园林的艺术特点,条分缕析地作了全面、深刻的介绍。 叶老曾说:“大凡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紧的事,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能透彻。”(《评改两篇报导》第33页)这是夫子自道。读他的文章自然也可以从抓思路着手。本文的思路很清楚,先说明写作的缘由,指出苏州园林总的特点,然后根据园林的组成部分,分类加以说明,最后推出一道余波,使人感到含意不尽。 全文11节(指未经删改的原文),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是引子,说明写作动机。(此节在教材中已被删去) 文章从陈从周教授的《苏州园林》写起,娓娓道来,自然亲切。这本著作多照片,叶老工作余闲,常常翻看,这固然带来一次次的“愉快的享受”,更使他想到他的童年。 叶老是苏州人,1894年出生,22岁之前,他一直在苏州生活。“想童年时常与窗侣嬉游,踪迹遍山径楼廊汀岸语出叶圣陶《洞仙歌》,见《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道出了他对苏州园林的深厚的感情,他和同窗顾颉刚、王伯祥等都是很要好的朋友,课余经常游玩,欣赏园林,所以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尽管已入高龄(写这篇文章时75岁),长期居住北京,但对故乡园林却从未忘怀,而陈从周教授的图册,“多年珍玩”,以此寄托思乡之念,并进而激起写文章的动机。 从陈从周教授的《苏州园林》写起,表面看来似乎起笔太远了,实则对文章的中心扣得很紧。这本图册不仅使作者产生写作要求,而且长期以来,他借助这些图片,经常回味、揣摩苏州园林,从而加深了对苏州园林特点的认识。 第二部分(第2至10节)是主体,着重介绍苏州园林的特色。作者先提出总的看法,然后分类介绍。 第一层,包括第2、3两节,从对我国园林总的印象谈到苏州园林设计的总的原则。先说总的印象:“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这是作者根据自己游了苏州十多处园林的体会,也是与其他地方的园林比较的结果。“标本”一词,很确切地说出了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和影响,同时指出鉴赏苏州园林的重要。前人早已说过,“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这话可以和叶老的印象印证。 说明文常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事物的特征讲清楚。苏州园林众多,风格不同,比如主要园林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分别代表宋、元、明、清四代不同的园林风格,要概括它们的特点不容易。叶老有高度的艺术修养,对苏州园林又有过长期的欣赏和研究,所以概括它们的特征并不困难。他认为,苏州大大小小的园林,“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突出这一点,作者用四个“讲究……”,对此作了概括的说明,接着用“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作了归纳,最后再用游客的反应证明自己看法不谬。 第二层,从第4节到第10节。分别从布局,景物处理,花木,乃至墙、廊、门、窗的设色等方面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对园林这样复杂的事物,单凭概括性的说明显然是不够的,还须分类加以说明。分类说明可以使读者对被说明的事物、事理理解得更透彻、具体。下面选几节来说一说。 第5节,介绍假山和池沼。苏州园林离不开山和水。在这两种景物的处理上最能体现苏州园林的特点。作者把它们作为重点加以说明。 先说假山。苏州园林的假山堆叠构思非常巧妙,“使游览者远望的时候仿佛观赏宋元工笔画,或者倪云林的小品,登假山或观赏假山时忘却身在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狮子林的景物以山为主,全用太湖石堆叠而成,有的巍峨雄浑,有的瘦削娟秀,嵌空玲珑,盘旋曲折。沧浪亭有几座堆垒而成的小山,高下升降,极尽委婉之美。叶老用“重峦叠嶂”来概括这些变化多端的假山,决非溢美之辞。元代谭惟则在《狮子林即景》中写道:“鸟啼花落屋西东,柏子烟青芋火红。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这可以作为叶老的说法的佐证。在几座小山上种植少许竹子花木,到了春天,万木葱绿,益显得山石嶙峋;到深秋,万木萧条,就成疏木寒山了。作者指出,这些艺术创造,是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的结果,这一见解,非常深刻。 其次说池沼。江南多水,水使园林增色。池水有空阔、明澈的特色,是构成园林幽美景色的重要因素。作者点出苏州池沼之水“大多引用活水”,有一股生气。各个园林的水,情况各异,富有艺术才华和创造能力的能工巧匠,根据池沼的特点,构成一幅幅动人的图画。一种是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网师园便是典型一例。其园甚小,但池沼周围亭台楼阁,倒映水中,分外有趣,吸引很多游客。一种是水面成河道模样,如拙政园,沿着纵长的池面,点缀着少数建筑物,安排灵巧的小桥,再布置一些湖石,或种零星花木,宛然有江南水乡风味。如果沿着池边漫步,“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在池沼中常常种植荷花,养金鱼,这“又是入画的一景”。拙政园荷花种得最多,到了夏天,万柄摇风,香远益清,简直一片莲花世界。怡园的荷花另有一种风味,“叠石疏泉不数旬,水芝开出似车轮。石幢一尺桃花雨,便有红鱼跳绿萍。”(李鸿裔《怡园》)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一幅“鱼戏莲叶图”。 第7节,写花墙和廊子。这两样东西看起来是附件,但也能显示苏州园林的特点。花墙和廊子使整个园子时而幽曲,时而开朗,有分有合,互相穿插,增加风景的层次和深度。所以作者说:“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留园多廊子,长达七百多米,两边无所依傍,上又有各种镂空图案(名漏窗,又名窗花),妙就妙在“隔而不隔,界而未界”,使游者几经转折,目不暇接,时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沧浪亭用的是复廊,把墙外的水和墙内的水联成一片,是借景的佳例。 苏州的漏窗本身便是一幅幅图案画,沧浪亭复廊的漏窗达一百余种。而透过漏窗,浏览那若隐若现的绮丽景色,真如一幅幅出色的山水画,使人有观赏不尽的感觉。 园林中增置花墙、廊子、漏窗,其目的都是为了增加观赏点,力求从有限的空间创造出更多的优美的意境,让观赏者感到美不胜收。 第8节,说明“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苏州园林整体而言,布置得疏密相间,主次分明,形成完整的艺术整体;就每个局部而言,也装饰得特别精致,很难找到一点破绽。作者运用举例的方法,用阶砌旁边的书带草,墙上的爬山虎、蔷薇、木香,墙下的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做例子,说明都能在极小的范围内景物也能被布置得错落有致,令人吟味无穷,得到美的享受。 第10节,说明建筑物的颜色,也是形成美感的重要因素。梁柱、木窗、栏干是暗红色,墙壁是白色,水磨方砖是淡灰色,屋瓦和檐漏也是淡灰色,周围草木是绿色,这些颜色非常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从而使人有一种“安静闲适”的感觉。到了花开的季节,相映成趣,把花衬托得更加“明艳照眼”。 第三部分,是文章的结尾。说明自己病后“心思体力还差,因而不再多写了”。叶老的文章一向严谨细致,这篇文章尽管写于病后,仍然精心构思,一丝不苟,惜墨如金。而“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上写的这些”,文章留有余地,使人不断回味和思索,也想亲自到苏州园林观赏一番,领略其中的美景。 (见《课文分析集》初中第三册,广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三、《苏州园林》教学要点(刘宗德) 本文是一篇介绍园林建筑艺术的说明文。文章高度概括了苏州园林建筑的成就,详细介绍了园林建筑的布局,分析了园林建筑的原理,写得情文并茂,趣味盎然。选读这样的作品,既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又可以丰富关于园林建筑艺术方面的知识,受到一次生动的审美教育。 教学本文,要抓住以下两个重点: (一)引导学生学习本文作者经过周密观察,准确把握园林特征,按照园林建筑的内在条理组织材料,层次清楚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写说明文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是否准确把握客观对象本身的特点。本文要介绍的苏州园林是我国最著名的园林建筑,共有一百多个,颇负盛名的也有十来个。这些园林集中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巧夺天工,争奇竞秀,具有很高的艺术性。要在一篇短文内详细介绍苏州园林,一定要经过精细的观察,才能以简驭繁地把握它们的共同特点。 作者叶圣陶,原是苏州人,“想童年时常与窗侣嬉游,踪迹遍山径楼廊汀岸”,对苏州园林十分熟悉,而且有比较深刻的研究。他把各个园林加以比较分析,透过各个园林独出心裁的布局,找准了它们异中之同的特征,以精练、简洁、浅显的语言加以说明。

苏州园林杂志期刊投稿

高级别。苏州园林杂志报刊成立于2015年11月11日,其创作者是叶圣陶,截止至2022年12月21日,苏州园林杂志报刊在国内十大品牌杂志报刊中,排名第三,所以是属于高级别的,苏州园林杂志报刊因内容丰富,描述真实,从而深受广大消费者们的喜爱。

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1985年,苏州园林即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据记载,苏州城内有大小园林将近200处。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公元960~1279年)、元(公元1271~1368年)、明(公元1369~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四大名园”与同列为《世界遗产名录》的网师园、环秀山庄、艺圃、耦园、退思园一道,构成苏州园林的杰出代表。 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可以体验让人舒畅的生活,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 苏州地处水乡,湖沟塘堰星罗棋布,极利因水就势造园,附近又盛产太湖石,适合堆砌玲珑精巧的假山,可谓得天独厚;苏州地区历代百业兴旺,官富民殷,完全有条件追求高质量的居住环境;加之苏州民风历来崇尚艺术,追求完美,千古传承,长盛不衰,无论是乡野民居,还是官衙贾第,其设计建造皆一丝不苟,独运匠心。这些基本因素大大促进了苏州园林的发展。据地方志记载,苏州城内大小园林,在布局,结构,风格上都有自己的艺术特色,产生于苏州园林的鼎盛时期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这四座古典园林,充分体现了中国造园艺术的民族特色和水平。它们建筑类型齐全,保存完整。这四座园林占地面积不广,但巧妙地运用了种种造园艺术技巧和手法,将亭台楼阁、泉石花木组合在一起,模拟自然风光,创造了“城市山林”、“居闹市而近自然”的理想空间。它们系统而全面地展示了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布局、结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装修、家具、陈设等各个方面内容,是明清时期(14~20世纪初)江南民间建筑的代表作品,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江南地区高度的居住文明,曾影响到整个江南城市的建筑格调,带动民间建筑的设计、构思、布局、审美以及施工技术向其靠拢,体现了当时城市建设科学技术水平和艺术成就。在美化居住环境,融建筑美、自然美、人文美为一体等方面达到了历史的高度,在中国乃至世界园林艺术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建筑特色 苏州古典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在于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表现在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联、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其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都极其深广。其中有反映和传播儒、释、道等各家哲学观念、思想流派的;有宣扬人生哲理,陶冶高尚情操的;还有借助古典诗词文学,对园景进行点缀、生发、渲染,使人于栖息游赏中,化景物为情思,产生意境美,获得精神满足。而园中汇集保存完好的中国历代书法名家手迹,又是珍贵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另外,苏州古典园林作为宅园合一的第宅园林,其建筑规制又反映了中国古代江南民间起居休亲的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国江南民俗的实物资料。 园林发展史 从宋代起经元、明、清的千余年来,苏州作为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至今仍保存着许多独树一帜的私家园林。所有这些古典园林,其建筑布局、结构、造型及风格,都巧妙地运用了对比、衬托、对景、借景遗迹尺度变换、层次配合和小中见大、以少胜多等种种造园艺术技巧和手法,将亭、台、楼、阁、泉、石、花、木组合在一起,在城市中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的居住环境。构成了苏州古典园林的总体特色。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的辟疆园,当时号称“吴中第一”。以后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据《苏州府志》统计,苏州在周代有园林6处,汉代4处,南北朝14处,唐代7处,宋代118处,元代48处,明代271处,清代130处。现存的苏州园林大部分是明清时期的建筑,包括大大小小几百座古典园林。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之一,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在16~18世纪的全盛时期,苏州有园林200余处,现在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并因此使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产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它们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 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委员会这样评价苏州古典园林:没有哪些园林比历史名城苏州的园林更能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理想品质,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园林被公认是实现这一设计思想的典范。这些建造于11~19世纪的园林,以其精雕细琢的设计,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苏州园林中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于1997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Ⅰ)(Ⅱ)(Ⅲ)(Ⅳ)(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0年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也扩展进入《世界遗产名录》。 英文名称:The Classical Gardens of Suzhou1.【遗产登录过程】 1997年,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000年,沧浪亭、狮子林、耦园、艺圃和退思园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扩展项目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遗产登录标准】 因为满足世界文化遗产下列评定标准而登录: (i)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ii)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 (iii)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iv) 人类历史发展中某—建筑风格的杰出范例; (v)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

苏州园林 有谓“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素以园林美景享有盛名,这些园林可分为宅地园林,市郊园林和寺庙园林三大类。苏州园林多为宅地园林,由贵族、宦官、富商等所建,精致优雅。这些园林反映出历代园林的不同风格,同为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作。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的程度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 苏州园林 拙政园 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并称我国四大古典名园。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后为明代监察御史王献臣归隐之居,取古人筑室种树,灌园鬻蔬,此亦“拙者之为政”的语意而名,曾为太平天国忠王府的一部分,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拙政园全园分东、中、西、住宅四部份。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现布置为园林博物馆展厅。东部明快开朗,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主要景点有:兰雪堂、缀云峰、芙蓉榭、天泉亭、秫香馆等。中部为拙政园精华所在,池水面积占三分之一,以水为主,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主要景点有:远香堂、香洲、荷风四面亭、见山楼、小飞虹、枇杷园等。西部主体建筑为靠近住宅一侧的卅六鸳鸯馆,水池呈曲尺形,其特点为台馆分峙、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有情趣,装饰华丽精美。主要景点有:卅六鸳鸯馆、倒影楼、与谁同坐轩、水廊等。 苏州园林 沧浪亭 沧浪亭地处城南三元坊,在现存苏州园林中,历史最为悠久。全园布局,自然和谐,堪称构思巧妙、手法得宜的佳作。与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列为苏州宋、元、明、清四大园林。 全园景色简洁古朴,落落大方,不以工巧取胜,而以自然为美。所谓自然,一是不矫揉造作,不亡加雕饰,不露斧凿痕迹;二是表现得法,力求山水相宜,宛如自然风景。沧浪亭园外景色因水而起,园门北向而开,前有一道石桥,一湾池水由西向东,环园南去清晨夕暮,烟水弥漫,极富山岛水乡诗意。而园内布局以山为主,入门即见黄石为主,土石相间的假山,山上古木新枝,生机勃勃,翠竹摇影于其间,藤蔓垂挂于其上,自有一番山林野趣。建筑亦大多环山,并以长廊相接。但山无水则缺媚,水无山则少刚,遂沿池筑一复廊,蜿蜒曲折,既将临池而建的亭榭连成一片,不使孤单,又可通过复廊上一百余图案各异的漏窗两面观景,使园外之水与园内之山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自然地融为一体,此可谓借景的典范。 苏州园林 狮子林 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元代至正二年,名僧天如禅师维则的弟子“相率出资,买地结屋,以居其师。”因园内“林有竹万固,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又因天如禅师维则得法于浙江天目山狮子岩普应国师中峰,为纪念佛徒衣钵、师承关系,取佛经中狮子座之意,故名“师子林”、“狮子林”。 狮子林既有苏州古典园林亭、台、楼、阁、厅、堂、轩、廊之人文景观,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遂而盛名于世,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 苏州园林 留园 留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园中分四个景区:中部以山池为中心,风景明净清幽;东部则厅堂宏丽轩敞,重楼叠阁;西部是土山枫林,景色天然清秀;北部是田园风采。全园建筑布局结构严谨,尢以建筑空间处理得当而居苏州园林之冠,亦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2021年的苏州园林艺术节将于10月28日到12月5日期间开始,而本次苏州园林艺术节是以“园林是世界的缩影“为主题展开的,那么2021苏州园林艺术节活动日程以及演出活动都有哪些呢。

时间:10月28日-12月5日

主题:

“园林是世界的缩影“为主题,为大家献上第一届苏州园林艺术节。在园林里,艺术,文化,生活和自然在这里都能和谐地融合起来。进入21世纪,我们希望用新的视角再次来到园林,在沧浪亭,可园,怡园,和艺圃为大家带来一场多层次,多维度的艺术盛宴。

介绍:

此次的苏州园林艺术节正是呼应了苏州越发多元化的环境,涵盖了艺术,设计,建筑,音乐,文学,美食,和对话七大版块。每一个主题不仅与传统文化相连接,更是一个和世界对话的窗口,向当今全球性的问题发声。

艺术

艺术对苏州来说并不陌生。园林本身就是一门艺术,从古至今隐居在苏州的艺术大家更是不尽其数。这次的艺术展将呈现在沧浪亭,可园,怡园,和艺圃四座园林中,并由策展人JeremieThircuir杰瑞米策划。杰瑞米可是苏州的熟人了,也是2020年“无语看波澜:新园林故事”的策展人。

设计

园林有自己的设计语言,当它与现代创新的设计碰撞,会是什么样的呢?今年我们在艺术之外,还会为大家呈现由当代设计策展人AricChen策划的设计版块展览。Aric是设计迈阿密(DesignMiami)的策展总监,并担任同济大学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教授。最近,Aric远赴荷兰,担任HetNieuweInstitut(HNI,荷兰建筑,设计与数字博物馆)馆长和艺术总监。

设计版块的展览当代艺术家和设计师将内部世界与城市的外部结构、自然环境与个体思维、物质形态与时代变迁等多重思考进行连接。20多位全球设计师几十件作品将于艺术作品相映成趣,把新的语境带入园林中,试图提问,构造自然回到当代,可以引发何种立意与启示?

建筑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尤为重要,这一特点在造园上体现得十分明显。苏州的园林建造于各朝各代,不但代表了造园者的心境,更是承载了那个时代的建筑语言。

音乐

园林的夜晚是安静又美好的,华灯初上,秋风徐徐。能在夜色中漫步园林,欣赏音乐的机会并不常有。这次的园林艺术节会向大家呈现一系列的音乐演出,并带来全新的尝试。

作为园林艺术节的第一场演出,我们邀请到了P.K.14乐队主唱,著名音乐人杨海崧和爵士音乐制作人,实验音乐家文智涌。他们将首次在台上合作,为大家带来一场实验性诗歌音乐表演。此后的一场黑胶电子音乐会更是会把年轻的活力带入园林中。两场爵士音乐会也会将于11月在沧浪亭与可园分别上演。每场演出都会有厚浪精酿赞助的意大利手工精酿啤酒,以酒助兴,与音乐相伴,为大家带来无与伦比的视听体验。

文学

从古至今,苏州文人辈出,奠定了这座城市与文学密不可分的关系。艺术节文学版块的一大亮点便是与法国总领事馆文化处共同呈现的两场对谈。其中的“文学告白("LittératureConfessions")”将邀请到中国当代作家毕飞宇和当今著名的文学家们为大家悉心讲述他们在文学创作道路上鲜为人知的心路历程,以及是如何在此创作旅程上受到法国和法国文化深刻影响的。

第二场“思想告白("IntellectualConfessions")”将和作家,“十三邀”节目创始人之一暨主持人,单向街书店创始人许知远一起,展开深入又亲密的对话交流,我们将有机会倾心聆听许知远娓娓道来他的思想体系形成发展的故事,以及他对当代法国文化的理解和解读等。作为“苏州园林艺术节”的压轴活动,“文学告白”和“思想告白”将有太多精彩时刻,令人翘盼期待!

美食

苏州人讲究“不时不食”。全年二十四节气,苏州都有新鲜时令的食材。鲜为人知的是,苏州园林里也藏着很多食用植物。在不同的季节走一走苏州园林,都能见到不同的树上已结上了果实。这次,我们会带领大家了解苏州园林与自然和食物的关系,去欣赏我们早已不再关注的细微现实。

对话

苏州园林不仅是一处美轮美奂的景致,更是一个让我们思考的地方。这次的园林艺术节里的对话版块将带来丰富的讲座,讨论自然,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全球性话题。其中“可持续发展绿色未来”三场系列讲座出版人JacobDreyer联合策划。Jacob在经济,政策和法律领域领先的Palgrave出版社任职,并为《FT金融时报》,《自然》等著名杂志撰稿。

“乌鸦”__园林实验诗歌演出

演出时间:2021年10月29日周五18:00_20:00

演出地点:沧浪亭明道堂

音乐家:杨海崧,文智_

门票价格:260元

演出介绍:

这不只是一场音乐会,它有着诗歌起伏跌宕的节奏,以及爵士乐和实验音乐即兴流淌的魅力。诗歌和音乐都凝聚了人类的各种情感。这一次,我们无法预测,怎样的情感将在沧浪亭的夜色中尽情挥洒。不过我们确定,两位音乐家,两种艺术表达,将在古典的园林里相遇,融合,为大家带来独一无二的享受。

乐队介绍:

杨海崧是摇滚乐队P.K.14的主唱。P.K.14乐队是国内著名的后朋克乐队,也是中国最具人文气质的摇滚乐队之一。凭借着深厚的写作功底,杨海崧曾写下大量诗歌化的歌词,充满韵律和节奏感,表达着对生活和世界的见解。文智_是一位演奏家级别的乐手,在小号演奏上也可谓全国顶尖。他总在音乐圈做着全新的尝试,曾参与窦唯的多张专辑,也曾参与不一定乐队、红手五重奏、朝简组合等多个乐队。

苏州园林杂志期刊投稿格式

分类: 文化/艺术 解析: 叶圣陶 叶圣陶(1894.10.28-1988.2.16)现代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家。原名绍钩,字圣陶,主要笔名有叶陶、 圣陶、桂山等。江苏苏州人。 叶圣陶原名时绍钩,生于江苏苏州。父亲在地主家做帐房,家境清苦。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毕业后在一个初等小学当教员。1914年被排挤出学校,闭居期间作文言小说发表在《礼拜六》等杂志上。 1915年秋到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尚公学校教国文,并为商务印书馆编小学国文课本。1917年应聘到吴县用直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 1918年在《妇女杂志》第4卷2、3号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19年参加北京大学学生组织的新潮社,并在《新潮》上发表小说和论文。

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1985年,苏州园林即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据记载,苏州城内有大小园林将近200处。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公元960~1279年)、元(公元1271~1368年)、明(公元1369~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四大名园”与同列为《世界遗产名录》的网师园、环秀山庄、艺圃、耦园、退思园一道,构成苏州园林的杰出代表。 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可以体验让人舒畅的生活,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 苏州地处水乡,湖沟塘堰星罗棋布,极利因水就势造园,附近又盛产太湖石,适合堆砌玲珑精巧的假山,可谓得天独厚;苏州地区历代百业兴旺,官富民殷,完全有条件追求高质量的居住环境;加之苏州民风历来崇尚艺术,追求完美,千古传承,长盛不衰,无论是乡野民居,还是官衙贾第,其设计建造皆一丝不苟,独运匠心。这些基本因素大大促进了苏州园林的发展。据地方志记载,苏州城内大小园林,在布局,结构,风格上都有自己的艺术特色,产生于苏州园林的鼎盛时期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这四座古典园林,充分体现了中国造园艺术的民族特色和水平。它们建筑类型齐全,保存完整。这四座园林占地面积不广,但巧妙地运用了种种造园艺术技巧和手法,将亭台楼阁、泉石花木组合在一起,模拟自然风光,创造了“城市山林”、“居闹市而近自然”的理想空间。它们系统而全面地展示了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布局、结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装修、家具、陈设等各个方面内容,是明清时期(14~20世纪初)江南民间建筑的代表作品,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江南地区高度的居住文明,曾影响到整个江南城市的建筑格调,带动民间建筑的设计、构思、布局、审美以及施工技术向其靠拢,体现了当时城市建设科学技术水平和艺术成就。在美化居住环境,融建筑美、自然美、人文美为一体等方面达到了历史的高度,在中国乃至世界园林艺术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建筑特色 苏州古典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在于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表现在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联、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其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都极其深广。其中有反映和传播儒、释、道等各家哲学观念、思想流派的;有宣扬人生哲理,陶冶高尚情操的;还有借助古典诗词文学,对园景进行点缀、生发、渲染,使人于栖息游赏中,化景物为情思,产生意境美,获得精神满足。而园中汇集保存完好的中国历代书法名家手迹,又是珍贵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另外,苏州古典园林作为宅园合一的第宅园林,其建筑规制又反映了中国古代江南民间起居休亲的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国江南民俗的实物资料。 园林发展史 从宋代起经元、明、清的千余年来,苏州作为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至今仍保存着许多独树一帜的私家园林。所有这些古典园林,其建筑布局、结构、造型及风格,都巧妙地运用了对比、衬托、对景、借景遗迹尺度变换、层次配合和小中见大、以少胜多等种种造园艺术技巧和手法,将亭、台、楼、阁、泉、石、花、木组合在一起,在城市中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的居住环境。构成了苏州古典园林的总体特色。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的辟疆园,当时号称“吴中第一”。以后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据《苏州府志》统计,苏州在周代有园林6处,汉代4处,南北朝14处,唐代7处,宋代118处,元代48处,明代271处,清代130处。现存的苏州园林大部分是明清时期的建筑,包括大大小小几百座古典园林。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之一,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在16~18世纪的全盛时期,苏州有园林200余处,现在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并因此使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产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它们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 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委员会这样评价苏州古典园林:没有哪些园林比历史名城苏州的园林更能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理想品质,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园林被公认是实现这一设计思想的典范。这些建造于11~19世纪的园林,以其精雕细琢的设计,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苏州园林中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于1997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Ⅰ)(Ⅱ)(Ⅲ)(Ⅳ)(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0年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也扩展进入《世界遗产名录》。 英文名称:The Classical Gardens of Suzhou1.【遗产登录过程】 1997年,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000年,沧浪亭、狮子林、耦园、艺圃和退思园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扩展项目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遗产登录标准】 因为满足世界文化遗产下列评定标准而登录: (i)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ii)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 (iii)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iv) 人类历史发展中某—建筑风格的杰出范例; (v)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

2021年的苏州园林艺术节将于10月28日到12月5日期间开始,而本次苏州园林艺术节是以“园林是世界的缩影“为主题展开的,那么2021苏州园林艺术节活动日程以及演出活动都有哪些呢。

时间:10月28日-12月5日

主题:

“园林是世界的缩影“为主题,为大家献上第一届苏州园林艺术节。在园林里,艺术,文化,生活和自然在这里都能和谐地融合起来。进入21世纪,我们希望用新的视角再次来到园林,在沧浪亭,可园,怡园,和艺圃为大家带来一场多层次,多维度的艺术盛宴。

介绍:

此次的苏州园林艺术节正是呼应了苏州越发多元化的环境,涵盖了艺术,设计,建筑,音乐,文学,美食,和对话七大版块。每一个主题不仅与传统文化相连接,更是一个和世界对话的窗口,向当今全球性的问题发声。

艺术

艺术对苏州来说并不陌生。园林本身就是一门艺术,从古至今隐居在苏州的艺术大家更是不尽其数。这次的艺术展将呈现在沧浪亭,可园,怡园,和艺圃四座园林中,并由策展人JeremieThircuir杰瑞米策划。杰瑞米可是苏州的熟人了,也是2020年“无语看波澜:新园林故事”的策展人。

设计

园林有自己的设计语言,当它与现代创新的设计碰撞,会是什么样的呢?今年我们在艺术之外,还会为大家呈现由当代设计策展人AricChen策划的设计版块展览。Aric是设计迈阿密(DesignMiami)的策展总监,并担任同济大学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教授。最近,Aric远赴荷兰,担任HetNieuweInstitut(HNI,荷兰建筑,设计与数字博物馆)馆长和艺术总监。

设计版块的展览当代艺术家和设计师将内部世界与城市的外部结构、自然环境与个体思维、物质形态与时代变迁等多重思考进行连接。20多位全球设计师几十件作品将于艺术作品相映成趣,把新的语境带入园林中,试图提问,构造自然回到当代,可以引发何种立意与启示?

建筑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尤为重要,这一特点在造园上体现得十分明显。苏州的园林建造于各朝各代,不但代表了造园者的心境,更是承载了那个时代的建筑语言。

音乐

园林的夜晚是安静又美好的,华灯初上,秋风徐徐。能在夜色中漫步园林,欣赏音乐的机会并不常有。这次的园林艺术节会向大家呈现一系列的音乐演出,并带来全新的尝试。

作为园林艺术节的第一场演出,我们邀请到了P.K.14乐队主唱,著名音乐人杨海崧和爵士音乐制作人,实验音乐家文智涌。他们将首次在台上合作,为大家带来一场实验性诗歌音乐表演。此后的一场黑胶电子音乐会更是会把年轻的活力带入园林中。两场爵士音乐会也会将于11月在沧浪亭与可园分别上演。每场演出都会有厚浪精酿赞助的意大利手工精酿啤酒,以酒助兴,与音乐相伴,为大家带来无与伦比的视听体验。

文学

从古至今,苏州文人辈出,奠定了这座城市与文学密不可分的关系。艺术节文学版块的一大亮点便是与法国总领事馆文化处共同呈现的两场对谈。其中的“文学告白("LittératureConfessions")”将邀请到中国当代作家毕飞宇和当今著名的文学家们为大家悉心讲述他们在文学创作道路上鲜为人知的心路历程,以及是如何在此创作旅程上受到法国和法国文化深刻影响的。

第二场“思想告白("IntellectualConfessions")”将和作家,“十三邀”节目创始人之一暨主持人,单向街书店创始人许知远一起,展开深入又亲密的对话交流,我们将有机会倾心聆听许知远娓娓道来他的思想体系形成发展的故事,以及他对当代法国文化的理解和解读等。作为“苏州园林艺术节”的压轴活动,“文学告白”和“思想告白”将有太多精彩时刻,令人翘盼期待!

美食

苏州人讲究“不时不食”。全年二十四节气,苏州都有新鲜时令的食材。鲜为人知的是,苏州园林里也藏着很多食用植物。在不同的季节走一走苏州园林,都能见到不同的树上已结上了果实。这次,我们会带领大家了解苏州园林与自然和食物的关系,去欣赏我们早已不再关注的细微现实。

对话

苏州园林不仅是一处美轮美奂的景致,更是一个让我们思考的地方。这次的园林艺术节里的对话版块将带来丰富的讲座,讨论自然,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全球性话题。其中“可持续发展绿色未来”三场系列讲座出版人JacobDreyer联合策划。Jacob在经济,政策和法律领域领先的Palgrave出版社任职,并为《FT金融时报》,《自然》等著名杂志撰稿。

“乌鸦”__园林实验诗歌演出

演出时间:2021年10月29日周五18:00_20:00

演出地点:沧浪亭明道堂

音乐家:杨海崧,文智_

门票价格:260元

演出介绍:

这不只是一场音乐会,它有着诗歌起伏跌宕的节奏,以及爵士乐和实验音乐即兴流淌的魅力。诗歌和音乐都凝聚了人类的各种情感。这一次,我们无法预测,怎样的情感将在沧浪亭的夜色中尽情挥洒。不过我们确定,两位音乐家,两种艺术表达,将在古典的园林里相遇,融合,为大家带来独一无二的享受。

乐队介绍:

杨海崧是摇滚乐队P.K.14的主唱。P.K.14乐队是国内著名的后朋克乐队,也是中国最具人文气质的摇滚乐队之一。凭借着深厚的写作功底,杨海崧曾写下大量诗歌化的歌词,充满韵律和节奏感,表达着对生活和世界的见解。文智_是一位演奏家级别的乐手,在小号演奏上也可谓全国顶尖。他总在音乐圈做着全新的尝试,曾参与窦唯的多张专辑,也曾参与不一定乐队、红手五重奏、朝简组合等多个乐队。

13 苏州园林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本文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尽管文中没有提到任何一个园林的名字,没有描述某一处具体的景色,但读者得到的关于苏州园林的知识,是全面、明确的。同时,读者也从中获得了一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苏州园林的特点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换句话说,也就是“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苏州有许多名园,如拙政园、网师园、留园、沧浪亭、狮子林等是其中最突出者,即以这些园林而论,它们的建筑、山水、花木各不相同,各有特点,这些名园也从而具有了各自的风格与生命力。如何从这些面貌、风格各不相同的园林中概括出共同点来,大非易事。作者巧妙地从游览者的角度,从苏州园林给游人留下的印象着眼,“硬”是从不同中找出同来。中国园林艺术和诗、画艺术相通,中国园林一向被誉为如诗如画,因此,作者的这种作为游览者的感受是精当的、恰切的,这也表明作者深厚的艺术修养。另外,对于“图画”,我们也应该深究一下,才能更好领会苏州园林的特点。一般说来,图画中描绘的景致既来自自然,又高于自然,画家将自然天成的景色进行抽取、提炼、集中,然后创作出既不悖于自然之理又更具有美感的画图来。据此,我们可以领会到,苏州园林的美是经过精心安排而又不损自然的美。“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眼前总是”强调了苏州园林是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 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亭台轩榭在布局上“绝不讲究对称”,作者将苏州园林的布局与中国传统建筑作比较,以图案画与美术画打比方,说明苏州园林具有充满自然之趣的布局美。 (二)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假山的堆叠有自然之趣,让人忘却其为假山。池沼则“大多引用活水”,是因为活水才有生趣。“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往往安排桥梁”,讲的是因地制宜,印证了前面所说的“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两座以上的桥梁,决不雷同,讲的其实也是避免对称,讲究自然之趣。细处也不放过,如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布置几块石头或种上花草。这些安排,使得苏州园林中的假山与池沼虽出自人工,却能宛如天成,这也正是园林中的山水所追求的境界。 (三)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花草树木的映衬同样“着眼在画意”。作者先介绍花草树木栽种的良苦用心:既讲究树木的错落有致,又照顾到季节的变化。再介绍花草树木的修剪技巧:取法自然。以“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作比较,以“古老的藤萝”作例子,说明花草树木的栽种与修剪符合中国画的审美观。 (四)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巧妙运用花墙和廊子,使苏州园林显得层次多,景致深,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展现在游览者的面前,而是逐次展露,游览者可以领略到移步换景的乐趣,获得的审美享受也更为深长。 最后,作者又从园林的细部着眼介绍苏州园林的图画般的美,即讲究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雕镂美,园内建筑的色彩美等。这是对苏州园林的特征的再次强调。 二、问题研究 文中多次提到绘画,把绘画和园林建筑联系起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或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试找出几处加以简要说明。 1.“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2.“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3.“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这是不足取的。” 4.“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5.“……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以上语句中所说的“画”“图画”,应该是指中国画。第1、3句的议论,是以中国画的审美观为依据的,而第2、4、5句作者随手摘取的几幅小景,我们觉得很熟悉,因为它们原是在中国画上常见的。 练习说明 一、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设题意图是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认识到说明事物要抓住特点。 课文从游览者的角度来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这就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文章是先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再从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这个特点 2.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 3.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是怎样的情形吗?) 设题意图是让学生理解文中内涵较丰富而作者没有详细解说的词语。 1.“标本”在这里是典范、样本的意思。 2.“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3.“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意思是,尽管猛一看上去花墙和廊子把景致分开了,但因为墙壁是镂空的,廊子两边无所依傍,所以景致并没有被真正隔开,而只是缓冲了一下视线,使得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游览者眼前,而是逐次展开,这样就使游览者在心理上觉得园林中景致繁复、有层次了。 三、说明文中常用一些说明方法,如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画图表、列数字、引用等,看看本文以及《中国石拱桥》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结合实例说说其作用。 设题意图是让学生大致了解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这些说明方法如何运用及其作用都不难理解,在找出具体实例的过程中,学生就能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老师不必过多讲解。 本文和《中国石拱桥》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举例子: (1)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2)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 先介绍一种现象或说明一种道理,然后再用具体例子做例证,这样有点有面,既增加了文章可信度,又使文章血肉丰满。 作比较: (1)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2)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通过比较,容易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点。 打比方: (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2)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打比方可以使要说明的对象形象可感。 列数字: (1)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2)(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采用列数字的方法,读者可以通过确定的数字获得对说明对象的准确了解。数字的精确,是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引用: (1)唐朝的张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2)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引用别人的话或有关资料,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四、下面两题中选做一题。 1.你从课文中领会到哪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2.写一篇文章,介绍你游玩过的一座园林,200字左右。 设题意图是让学生能够运用从课文中获得的一些欣赏园林方面的知识,提高园林欣赏水平,并初步练习写作说明文。 1.因为正如文中所说,“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所以从文中获得的有关欣赏园林方面的知识可以得到迁移运用。学生能够领会到的方法,概括地说,是要注意园林内各方面的布局是否妥当适宜,具体景物的安置是否自然合理等。 2.也可以介绍村庄、街道或小区等,要注意抓住特点来写,并适当运用一些说明方法。 教学建议 一、教学时,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苏州园林的图片或音像资料,也可以准备一些其他地方的园林的图片作对比,如我国“古代的宫殿”,被“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的道旁树”、北京园林的彩绘等,帮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 二、要使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获得更全面的关于园林建筑艺术的知识,可参看《自读课本》第三册里陈从周的《园日涉以成趣》一文。陈从周是著名的园林专家,《园日涉以成趣》中对山水、长廊云墙、树木在园林中运用的原理作了透彻的说明,可以帮助理解本文。 三、本文先总括苏州园林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总说、分说相结合,既突出了被说明事物的特点,文章结构又显得清楚,这种写法足资借鉴。可以结合课后第四题,进行一次口头作文或小作文训练。 有关资料 一、假如我教《苏州园林》(叶至善) 初中语文课本第四册选了我父亲的一篇文章——《苏州园林》。 假如我是语文教师,在教同学们学习这篇文章之前,我要先给他们说明这是一篇“序文”——为一本摄影集写的“序文”。这本摄影集就叫做《苏州园林》。 1979年初,香港有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约我父亲写一篇序文。为一本书写序文,总得先看一看这本书的内容,为摄影集写序文当然也应该如此。可是那家出版社还没有把摄影集编好,说是收集到的照片不太满意,准备重拍。内容还没有看到怎么能写序文呢?好在我父亲从小生长在苏州,几处有名的园林他都熟悉。还有,他书架上有一本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林》,是二十多年前同济大学出版的,虽然是学术性的著作,却附了195幅精美的照片,可以作参考。有了这两个条件,写序文就不会凭空乱说了。我父亲写这篇序文,开头就从陈教授的《苏州园林》说起,还说这本书中的照片使他回想起他的童年;而且在最后一段,交代了这篇文章是为将要出版的《苏州园林》作的序文。 序文写好后就交给香港那家出版社了,不知什么缘故,这本新的《苏州园林》迟迟不见出版。《百科知识》杂志编辑部知道了我父亲有这样一篇文章,要求让他们先发表,于是就以我父亲赠陈从周教授的词《洞仙歌》中的一句——“拙政诸园寄深眷”为题目,发表在《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上。发表的时候删去了最后的几句话,是得到我父亲的同意的。但是这样一删,读者就不明白这是为一本摄影集写的序文了。后来,人民教育出版社把它编入语文课本,又删去了这篇文章的第一段,也是得到我父亲的同意的。“拙政诸园寄深眷”这句话在第一段里,第一段删去了,题目只好改了,改成了《苏州园林》。编者作了一条注,交代了这篇文章的出处和原来的题目,可惜没有说明这是一本摄影集的序文。如果说明了,让语文教师了解了我父亲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教起课来一定会切合实际得多。 我是知道这段经过的,所以假如我是语文教师,在教这篇课文之前,我先要告诉同学们这是为一本摄影集写的序文。接着,我要给同学们说明一本书为什么要有序文。序文有由本书的作者自己写的,也有由别人写的。由作者自己写的,大多表明他为什么写这本书、怎样写这本书之类;由别人写的,大多介绍这本书的内容,或者加上一些评论,也有给读者介绍作者的。我说“大多”,等于说并非全都如此。但是不管序文写些什么,对理解这本书都是有帮助的。我父亲的这篇《苏州园林》既然是为一本摄影集写的序文,那么对读者欣赏这本摄影集有没有帮助呢?在布置预习的时候,我就提出这个问题来让同学们考虑和讨论。我应该把摄影集拿出来,供给同学们比照。香港的那一本至今还没有出版,我可以取父亲所藏的陈从周教授的那一本来代替;还有个办法,就是从各种画报上去找苏州园林的照片,找那些跟文章最相配合的,当然越多越好。现在各种画报上苏州园林的照片极多,收集并不困难。 同学们经过这样的预习,就用不着我再说什么了。我只要问:“你们读了文章,再看这些图片,是不是觉得图片上的景物更有意思了?”同学们一定同声说“是”,这是可以预料到的。光这样回答很不够,我要请同学们说一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同学们的回答一定各有不同,有的从文章说到照片,有的从照片说到文章,我只要在一旁随机指点几句就成了。在必要的时候,我可以拿出一些图片来让同学们比较,例如对称的宫殿式建筑、西方园林中的行道树、北京的宫廷园林等等。作这样的比较是为了帮助同学们辨别异同,丝毫不含褒贬的意味。各种建筑设计和园林布置都各有长处,文章中也并没有说世界上的园林惟独苏州的好。经过这样一番讨论,同学们鉴赏造型艺术的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艺术鉴赏能力的提高是修养方面的事,看不出痕迹,也没有止境,需要的是不断地训练。我应该明白这个道理,把这个道理贯穿在教学工作中,但是不必向同学们明说。 如果同学问我:“在写作技巧方面,从这篇文章可以学到一些什么?”我就告诉他们:介绍任何一件事物总得抓住这件事物的特点,这篇文章就是抓住了《苏州园林》这本摄影集,其实就是抓住了苏州园林的特点来写的:第一段说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第二段总说苏州园林布置的匠心,以下的四段说容易被人们注意的大处,再往下的两段说容易被人们忽略的小处,第九段把苏州园林跟北京的宫廷园林作了比较,最后一段说可以说的还有,意思是让读者自己从摄影集中去寻找。文章的结构很平常,没有什么“技巧”可言,但是这样的结构很容易使人接受。 有一点倒可以说一说:这篇文章原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课本上是注明了的。“寄”是“寄托”的意思,“眷”是“眷恋”,也就是“深切的怀念”。我要请同学们说一说,他们读了这篇课文有没有体会到这种“深切的怀念”的感情。假如他们回答说体会到了,我就进一步问:“文章中并没有一句动感情的话,你们是从哪儿体会到这种感情的?”对这个问题能谈到多么深就多么深,我不强求他们。 现在还要告诉同学们:读一本书一定要读序文,如果书中有序文的话。最好读两遍:读正文之前读一遍,可以心中有数,知道读正文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地方,应该如何去理解;读完了正文再读一遍,可以回忆一下正文的内容,加深记忆和理解,同时判断序文对这本书的评论有没有说过头和没说够的地方。如果布置作业的话,我就请同学们找一本曾经读过的课外读物,重读它的序文,用实例说一说读序文的好处,写下来也可以,开个讨论会谈谈也可以。 许多语文老师常常采用这样的办法:教过一篇课文就让同学们仿照这篇课文写一篇习作。我以为这个办法不太好,因为有些课文,或者从内容说,或者从形式说,并不适宜于同学们仿作。这篇《苏州园林》,要仿作是可以的,但是要注意从实际出发。我想同学们不论住在哪里,本城本乡总有一两处可供游览的地方。我就挑选同学们常去的一处作题目,让同学们开个会,大家来说说这处地方有什么特点。如果向不曾去过的人作介绍,哪些是非说不可的,哪些是可说可不说的;怎样说才能说得明白,怎样说才能打动人……讨论过后,可以集体合写一篇,也可以每人写一篇。如果同学们负担太重,不写也可以,因为已经讨论过了,他们已经受到了一次训练。 可是我并非语文教师,我没有一点儿实践的经验。我的设想到底行得通行不通,完全没有把握,恐怕只是纸上谈兵,说说罢了。 二、情趣兼备匠心独运——读《苏州园林》(秦兆基、浦伯良) 苏州园林,名闻全国,誉满世界。距今二千四百年的夫差的馆娃宫,便是苏州第一座园林。现存的园林近则四五百年,远则上千年,可谓源远流长。苏州园林究竟有几处,尚无确切的统计,现存园林尚近二百处,无怪乎人们称苏州为“园林城市”。苏州地处江南水乡,湖光山色,旖旎动人。这里文人荟萃,能工巧匠,代代相传。园林设计者和匠师们将大自然优美的景物,根据他们自己的艺术趣味和美好理想进行概括、提炼,创造出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使它成为杰出的艺术品。 历来介绍苏州园林的文章,或从建筑学角度写,或从园林历史写,或从导游角度写,各尽其妙。叶圣陶的《苏州园林》以精练的语言、严谨的结构,从欣赏者的角度,抓住苏州园林的艺术特点,条分缕析地作了全面、深刻的介绍。 叶老曾说:“大凡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紧的事,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能透彻。”(《评改两篇报导》第33页)这是夫子自道。读他的文章自然也可以从抓思路着手。本文的思路很清楚,先说明写作的缘由,指出苏州园林总的特点,然后根据园林的组成部分,分类加以说明,最后推出一道余波,使人感到含意不尽。 全文11节(指未经删改的原文),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是引子,说明写作动机。(此节在教材中已被删去) 文章从陈从周教授的《苏州园林》写起,娓娓道来,自然亲切。这本著作多照片,叶老工作余闲,常常翻看,这固然带来一次次的“愉快的享受”,更使他想到他的童年。 叶老是苏州人,1894年出生,22岁之前,他一直在苏州生活。“想童年时常与窗侣嬉游,踪迹遍山径楼廊汀岸语出叶圣陶《洞仙歌》,见《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道出了他对苏州园林的深厚的感情,他和同窗顾颉刚、王伯祥等都是很要好的朋友,课余经常游玩,欣赏园林,所以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尽管已入高龄(写这篇文章时75岁),长期居住北京,但对故乡园林却从未忘怀,而陈从周教授的图册,“多年珍玩”,以此寄托思乡之念,并进而激起写文章的动机。 从陈从周教授的《苏州园林》写起,表面看来似乎起笔太远了,实则对文章的中心扣得很紧。这本图册不仅使作者产生写作要求,而且长期以来,他借助这些图片,经常回味、揣摩苏州园林,从而加深了对苏州园林特点的认识。 第二部分(第2至10节)是主体,着重介绍苏州园林的特色。作者先提出总的看法,然后分类介绍。 第一层,包括第2、3两节,从对我国园林总的印象谈到苏州园林设计的总的原则。先说总的印象:“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这是作者根据自己游了苏州十多处园林的体会,也是与其他地方的园林比较的结果。“标本”一词,很确切地说出了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和影响,同时指出鉴赏苏州园林的重要。前人早已说过,“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这话可以和叶老的印象印证。 说明文常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事物的特征讲清楚。苏州园林众多,风格不同,比如主要园林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分别代表宋、元、明、清四代不同的园林风格,要概括它们的特点不容易。叶老有高度的艺术修养,对苏州园林又有过长期的欣赏和研究,所以概括它们的特征并不困难。他认为,苏州大大小小的园林,“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突出这一点,作者用四个“讲究……”,对此作了概括的说明,接着用“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作了归纳,最后再用游客的反应证明自己看法不谬。 第二层,从第4节到第10节。分别从布局,景物处理,花木,乃至墙、廊、门、窗的设色等方面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对园林这样复杂的事物,单凭概括性的说明显然是不够的,还须分类加以说明。分类说明可以使读者对被说明的事物、事理理解得更透彻、具体。下面选几节来说一说。 第5节,介绍假山和池沼。苏州园林离不开山和水。在这两种景物的处理上最能体现苏州园林的特点。作者把它们作为重点加以说明。 先说假山。苏州园林的假山堆叠构思非常巧妙,“使游览者远望的时候仿佛观赏宋元工笔画,或者倪云林的小品,登假山或观赏假山时忘却身在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狮子林的景物以山为主,全用太湖石堆叠而成,有的巍峨雄浑,有的瘦削娟秀,嵌空玲珑,盘旋曲折。沧浪亭有几座堆垒而成的小山,高下升降,极尽委婉之美。叶老用“重峦叠嶂”来概括这些变化多端的假山,决非溢美之辞。元代谭惟则在《狮子林即景》中写道:“鸟啼花落屋西东,柏子烟青芋火红。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这可以作为叶老的说法的佐证。在几座小山上种植少许竹子花木,到了春天,万木葱绿,益显得山石嶙峋;到深秋,万木萧条,就成疏木寒山了。作者指出,这些艺术创造,是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的结果,这一见解,非常深刻。 其次说池沼。江南多水,水使园林增色。池水有空阔、明澈的特色,是构成园林幽美景色的重要因素。作者点出苏州池沼之水“大多引用活水”,有一股生气。各个园林的水,情况各异,富有艺术才华和创造能力的能工巧匠,根据池沼的特点,构成一幅幅动人的图画。一种是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网师园便是典型一例。其园甚小,但池沼周围亭台楼阁,倒映水中,分外有趣,吸引很多游客。一种是水面成河道模样,如拙政园,沿着纵长的池面,点缀着少数建筑物,安排灵巧的小桥,再布置一些湖石,或种零星花木,宛然有江南水乡风味。如果沿着池边漫步,“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在池沼中常常种植荷花,养金鱼,这“又是入画的一景”。拙政园荷花种得最多,到了夏天,万柄摇风,香远益清,简直一片莲花世界。怡园的荷花另有一种风味,“叠石疏泉不数旬,水芝开出似车轮。石幢一尺桃花雨,便有红鱼跳绿萍。”(李鸿裔《怡园》)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一幅“鱼戏莲叶图”。 第7节,写花墙和廊子。这两样东西看起来是附件,但也能显示苏州园林的特点。花墙和廊子使整个园子时而幽曲,时而开朗,有分有合,互相穿插,增加风景的层次和深度。所以作者说:“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留园多廊子,长达七百多米,两边无所依傍,上又有各种镂空图案(名漏窗,又名窗花),妙就妙在“隔而不隔,界而未界”,使游者几经转折,目不暇接,时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沧浪亭用的是复廊,把墙外的水和墙内的水联成一片,是借景的佳例。 苏州的漏窗本身便是一幅幅图案画,沧浪亭复廊的漏窗达一百余种。而透过漏窗,浏览那若隐若现的绮丽景色,真如一幅幅出色的山水画,使人有观赏不尽的感觉。 园林中增置花墙、廊子、漏窗,其目的都是为了增加观赏点,力求从有限的空间创造出更多的优美的意境,让观赏者感到美不胜收。 第8节,说明“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苏州园林整体而言,布置得疏密相间,主次分明,形成完整的艺术整体;就每个局部而言,也装饰得特别精致,很难找到一点破绽。作者运用举例的方法,用阶砌旁边的书带草,墙上的爬山虎、蔷薇、木香,墙下的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做例子,说明都能在极小的范围内景物也能被布置得错落有致,令人吟味无穷,得到美的享受。 第10节,说明建筑物的颜色,也是形成美感的重要因素。梁柱、木窗、栏干是暗红色,墙壁是白色,水磨方砖是淡灰色,屋瓦和檐漏也是淡灰色,周围草木是绿色,这些颜色非常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从而使人有一种“安静闲适”的感觉。到了花开的季节,相映成趣,把花衬托得更加“明艳照眼”。 第三部分,是文章的结尾。说明自己病后“心思体力还差,因而不再多写了”。叶老的文章一向严谨细致,这篇文章尽管写于病后,仍然精心构思,一丝不苟,惜墨如金。而“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上写的这些”,文章留有余地,使人不断回味和思索,也想亲自到苏州园林观赏一番,领略其中的美景。 (见《课文分析集》初中第三册,广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三、《苏州园林》教学要点(刘宗德) 本文是一篇介绍园林建筑艺术的说明文。文章高度概括了苏州园林建筑的成就,详细介绍了园林建筑的布局,分析了园林建筑的原理,写得情文并茂,趣味盎然。选读这样的作品,既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又可以丰富关于园林建筑艺术方面的知识,受到一次生动的审美教育。 教学本文,要抓住以下两个重点: (一)引导学生学习本文作者经过周密观察,准确把握园林特征,按照园林建筑的内在条理组织材料,层次清楚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写说明文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是否准确把握客观对象本身的特点。本文要介绍的苏州园林是我国最著名的园林建筑,共有一百多个,颇负盛名的也有十来个。这些园林集中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巧夺天工,争奇竞秀,具有很高的艺术性。要在一篇短文内详细介绍苏州园林,一定要经过精细的观察,才能以简驭繁地把握它们的共同特点。 作者叶圣陶,原是苏州人,“想童年时常与窗侣嬉游,踪迹遍山径楼廊汀岸”,对苏州园林十分熟悉,而且有比较深刻的研究。他把各个园林加以比较分析,透过各个园林独出心裁的布局,找准了它们异中之同的特征,以精练、简洁、浅显的语言加以说明。

苏州园林杂志期刊官网投稿

转自 序 衣学领 拙政园 ,是中国文人写意山水园的典范。 一九六一年国务院颁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留园同誉为 “中国四大名园” ,前两座园林是北方皇家园林的代表作,拙政园和留园是南方私家园林的代表作。 拙政园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其园主是退隐的御史,因与苏州地方文化名流交往甚深,故园建成后,著名文人、“明四家”之一的文徵明就多次为之绘画作记,惜均未能流传。今所见文徵明拙政园三十一景图,也因上世纪二十年代曾出版过珂罗版画册才得以存世,故尤显难得。 文徵明拙政园三十一景图,清初就享有“诗书画三绝”的美誉。 文氏一脉居苏数百年,均工诗书画,除文徵明自己所居停云馆、玉磬山房,其后裔也均雅好治园。特别是曾孙文震亨,不仅治园极精,还留下了至今仍为广大读者所喜爱的名作《长物志》。文氏诗书画和文氏造园,是明清时期苏州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苏州封建士大夫退隐文化的一个写照,更可认作是苏州历史独特的文化现象,从这一角度理解,拙政园三十一景图的价值不言而喻。 拙政园三十一景图,由文徵明作画,每画配一诗,文氏又亲自以篆隶行楷等不同书体书写。文氏书画,最具苏州文化特色,在这些诗画中,文人气息尽显。二十世纪末,三十一景图由苏州名家刻石上墙,供今人雅赏。 三十一景图所附古诗,是拙政园的文化主旨,也可以说是江南古典园林的文化主旨。从诗中可看到明代士大夫的园居生活、精神追求和志趣爱好,将这些古诗编译成现代语体,使读者游者在观赏拙政园的同时,吟咏诗歌,体会古代生活情趣,体验古人审美趋向,体会古典园林意境。 三十一首古诗,既是古典园林的文化精髓,也可视作是苏州古典园林有形和无形遗产的结合产物。从诗词中可看到,苏州园林,是古代造园艺术的积淀;是古代士大夫的精神生活追求,是古代上层社会居住文明的遗存,其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是多重的,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今日园林研究从中都能找到佐证。 苏州古典园林的行政管理部门,在做好管理工作的同时,始终将保护园林,展示园林文化内涵放在首位。一九九七年,拙政园和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一起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典型例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等园林的保护和展示工作也随之进入国际平台,管理部门尤其重视的是,园林历史文化的研究整理和展示弘扬。拙政园刘金德等率先策划出版文徵明三十一景诗编译面世,正是这项工作的一个崭新内容。我想,读者阅读后,自会对拙政园、乃至苏州古典园林的世界遗产价值多一重认识。 01 “若墅堂”原文 若墅堂在拙政园之中,园为唐陆鲁望故宅,虽在城市而有山林深寂之趣。昔皮袭美尝称,鲁望所居,”不出郛郭,旷若郊墅”,故以为名。 会心何必在郊埛,近圃分明见远情。 流水断桥春草色,槿篱茅屋午鸡声。 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 不负昔贤高隐地,手携书卷课童耕。 释译: 心中有向往何必一定要去郊野,园圃的一切也足以表明心志了。流水、断桥、和那一片绿色的春草,篱笆、茅屋、和那午间雄鸡的啼叫……这一切啊,使人不得不爱上了没有车马喧嚣的人世,使人不得不相信城市中也有静谧的山林。不能辜负先贤高士们隐居的地方,那里可以随意地耕种、读书、课童…… 02 “玉泉”原文 京师香山有玉泉,君尝勺而甘之,因号玉泉山人。及是得泉于园之巽隅,甘冽宜茗,不减玉泉。遂以为名,示不忘也。 曾勺香山水,泠然玉一泓。 宁知隔瑶汉,别有玉泉清。 修绠和云汲,沙瓶带月烹。 何须陆鸿渐,一啜自分明。 释译: 曾经品尝过那香山的泉水啊,清泠得就像一泓流动的美玉。我确实知道在瑶汉的那一边,也有一眼相似的清清的玉泉。带着长绳和着云气汲来泉水,沙瓶盛满泉水在月色下烹煮。何必邀请陆鸿渐专程来此呢,我一喝就能悟出泉水的品味。 03 “小 飞虹”原文 在梦隐楼之前,若墅堂北,横绝沧浪池中。 雌蜺连蜷饮洪河,落日倒影翻晴波。 江山沉沉时未雩,何事青龙忽腾翥。 知君小试济川才,横绝寒流引飞渡。 朱栏光炯摇碧落,杰阁参差隐层雾。 我来仿佛踏金鳌,愿挥尘世从琴高。 月明悠悠天万里,手把芙蕖照秋水。 释译: 就像那大蜺蛟龙般猛饮着江水,落日的倒影在水里拨弄着清波。就像江山还尚未甦醒睡意沉沉,青龙就忽然跃起向上飞翔腾达。知道你啊才是稍稍展示了才华,就如横穿了寒流飞渡过去一般。红栏泛着光彩那天上碧霞满空,巍峨的高楼在云雾中参差隐约。我来这里仿佛是双脚踏着金鳌,真想挥去尘世追崇抚琴的高人。月光是那么地明灿洒满了万里,抚弄着那芙蕖哦惟见一池秋水。 04 “梦隐楼”原文 梦隐楼在沧浪池之上,南直若墅堂,其高可望郭外诸山。君尝乞灵于九鲤湖,梦隐“隐”字,及得此地,为戴颙 、陆鲁望故宅,因筑楼以识。 林泉入梦意茫茫,旋起高楼拟退藏。 鲁望五湖原有宅,渊明三径未全荒。 枕中已悟功名幻,壶里谁知日月长。 回首帝京何处是,倚栏惟见暮色苍。 释译: 梦中见了山山水水我心情惆怅;随即建起了高楼想去退居隐藏。陆鲁望在“五湖”原就有旧宅,陶渊明的“三径”也尚未全荒。睡着悟到了功名利禄全是虚幻,喝着哪知道时光悠悠如此漫长。回头望,哪知皇权哪里是京都,倚栏啊,只见暮色中山影苍苍。 05 “繁香坞”原文 繁香坞在若墅堂之前,杂植牡丹、芍药、丹桂、海棠、紫瑶诸花。孟宗献诗云:“从君小筑繁香坞”。 杂植名花傍草堂,紫蕤丹霞漫城行。 春光烂漫千机锦,淑气熏蒸百和香。 自爱芳菲满怀袖,不教风露湿衣裳。 高情已在繁华外,静看游峰上下狂。 释译: 随意在草堂边栽种些花草,紫蕤是那么红艳漫漫成行。春光烂漫像千座纺机织出的锦缎,自然万物蒸腾糅合出百花的味香。爱怜那些花香香透了怀袖,不忍让东风雨水淋湿衣衫。高逸的情怀早已超越了人间繁华,只静静看那狂舞的游蜂下下上上。 06 “嘉实亭”原文 嘉实亭在瑶圃中,取山谷古风“江梅有嘉实”之句,因次山谷韵。 高人夙尚志,列冠谢名场。 中心秉明洁,皎然秋月光。 有如江梅花,枝槁心独香。 人生贵适志,何必身岩廊。 不见山木灾,牺樽漫青黄。 所以鼎中实,不受时世尝。 曾不如苦李,贪生衢路旁。 恻恻不忍置,悠悠心有伤。 释译: 古代的高人都有远大的志向,但不遇时就悄悄离开名利场。心中把握着的人生行为准则,就像是秋月一样地皎洁明亮。说是像那些不起眼的江梅花,树枝枯槁了但花还留有余香。人生最可贵是自己心随志趣,又何必一定栖息要去山野上。那山野的树木也是天灾不断,想要喝酒也只有未熟的青醪。而家中锅鼎内正烹煮的美食,随时随意地可以任意去品尝。要不就像那棵苦李树吧——就是长在大路旁也无人过问。不忍心将它随意地置放那里,想啊想啊还是无法舒心释怀。 07 “小沧浪”原文 园有积水,横亘数亩,类苏子美沧浪池,因筑亭其中,曰小沧浪。昔子美自汴都徙吴,君亦还自北都,踪迹相似,故袭其名。 偶傍沧浪构小亭,依然绿水绕虚楹。 岂无风月供垂钓,亦有儿童唱濯缨。 满地江湖聊寄兴,百年鱼鸟已忘情。 舜钦已矣杜陵远,一段幽踪谁与争。 释译: 在那沧浪水边构建起一座小亭,依然有一泓绿水环绕着虚楹。说什么没有风月时当渔翁垂钓,还有儿童唱着“濯缨”歌谣。四周一片江湖水可以寄情谴兴,望着飞鸟游鱼早将世事看淡。苏舜钦和杜少陵都已离去很久,那一段往事谁还去论断纷争。 08 “芙蓉隈”原文 芙蓉隈在坤隅,临水。 林塘秋晚思寥寥,雨浥红蕖淡玉标。 出水最怜新句好,涉江无奈美人遥。 释译: 日暮时看着那林中池塘不知该作何想,细雨湿润着水中荷花淡淡似一柄玉标。最爱那出水时的新荷像有诗意的新句,想涉水与她交谈又无奈是那么的遥远。 09 “意远台”原文 意远台在沧浪西北,高可丈寻。《义训》云:“登高使人意远”。 闲登万里台,旷然心目清。 木落秋更远,长江天际明。 白云渡水去,日暮山纵横。 释译: 悠悠地登上了万里高高台,一望无垠心情旷然而舒展。望纷纷落叶感到深深秋意,志意随着长江水流向远方。白云低垂在水上漂浮游荡,太阳西下惟见山影在纵横。 10 “钓?”原文 钓?在意远台下。白石净无尘,平临野水津。坐看丝袅袅,静爱玉粼粼。得意江湖远,忘机鸥鹭驯。须知縯纶者,不是羡鱼人。 释译: 清白的石头不染一尘,落在平野的水边渡口。闲坐着看那丝丝袅袅,静静地爱那水中之物。很得意自己的境况啊,想起忘机鸥鹭的寓言。要知道那撰写规范的,可不是羡慕游鱼的人。 11 “水花池”原文 水花池在西北隅,中有红白莲。 方池涵碧落,菡萏在中洲。 谁唱田田叶,还生渺渺愁。 仙姿静如拭,野色淡于秋。 一片横塘意,何当棹小舟。 释译: 水池中一片片绿叶漂浮,水岸边一朵朵红花开放。谁在唱“莲叶何田田”的歌谣,引人不由生出渺渺然的惆怅。那仙姿如刚洗浴出水,那花容如秋时乡野一样淡然。想着那横塘一片梅子雨,还是驾一叶扁舟随意游荡。 12 “志清处”原文: 志清处在沧浪亭之南稍西,背负修竹,有石蹬,下瞰平池,渊深浤渟,俨如湖噬。《义训》云:“临深使人志清”。 爱此曲池清,时来弄寒玉。 俯窥鉴须眉,脱履濯双足。 落日下回塘,倒影写修竹。 微风一以摇,青天散灵渌。 释译: 喜爱这弯曲的清清的水池,不时抚弄着寒玉般的绿竹。躬身偷偷照看镜中的须眉,脱掉鞋履入睡濯洗着双脚。太阳西下像是落进了池塘,修竹的倒影如画写入水中。轻轻的微风吹来竹影摇曳,从天空中可见到绿水曲岸。 13 “深净亭”原文 深净亭面水华池,修竹环匝,境极幽深,取杜诗云云。 绿云荷万柄,翠雨竹千头。 清景堪消夏,凉声独占秋。 不闻车马过,时有野人留。 睡起龙团熟,青烟一缕浮。 释译: 千树万叶融成一片绿色的云彩,万杆竹子将雨丝都染成翠色。清清的景色真的可以消遣夏季,凉凉的声音早早带来了秋意。不想听到喧闹过往的车水马龙,期盼着自由自在的闲人来访,睡醒时分那龙团茶刚泡得可口,缕缕漂游的是青烟还是光影? 14 “柳隩”原文 柳隩在水花池南。 春深高柳翠烟迷,风约柔条拂水齐。 不向长安管离别,绿阴都付晓莺啼。 释译: 春意盎然那烟柳一片迷离,风姿柔柔那枝条飘拂水面。不去长安管什么分别离愁,只有绿荫和清晨的鸟啼声。 15 “待霜亭”原文 待霜亭在坤隅,傍植柑橘数本,韦应物诗云:“洞庭须待满林霜”,而右军《黄柑帖》亦云:“霜未降,未可多得”。 倚亭嘉树玉离离,照眼黄金子满枝。 千里勤王苞贡后,一年好景雨霜时。 向来屈傅曾留诵,老去韦郎更有诗。 珍重主人偏赏识,风情原许右军知。 释译: 亭边的那棵树姿是那样高洁美丽,放眼看去结满了一树金黄的果实。千里勤王还需上了“苞贡”以后,一年最好的景色是雨打霜落时节。屈原大夫曾经为它留下橘颂《名篇》,唐代韦应物更是写下赞美的诗句。现在的园主哦是那样的赏识珍重,其中的缘由或许还要去问王右军。 16 “来禽囿”原文 来禽囿沧浪池,南北杂植林檎数百本。 清隐十亩夏扶疏,正是长林果初熟。 珍重筠笼分赠处,小窗亲拓右军书。 释译: 清凉凉的十余亩地理各种花草疏疏朗朗,正是夏日果树上鲜果刚开始成熟的时分,最珍爱是那些细竹编织随意置放的竹笼,最喜爱是在窗前临写摹拓王右军的书法。 17 “怡颜处”原文 怡颜处取陶词:“沔庭柯以怡颜”云。 斜光下乔木,眷此白日迟。 美人不可即,暮景聊自怡。 青春在玄鬓,莫待秋风吹。 释译: 落日下的树木哦,深深依恋着晚霞;远远那位高士哦,暮色中自在如常;靓丽青春的鬓发哦,别让秋风来吹乱。 18 “玫瑰柴匝得真亭”原文 玫瑰柴匝得真亭,植玫瑰花。 名花万里来,植我墙东曲。 晓雨散春林,浓香浸红玉。 释译: 名贵的花卉从万里外移来,栽种在园墙东头的弯弯处。清晨的雨浇洒着树林春意,浓浓的香浸润着春花颜色。 19 “听松风处”原文 听松风处在梦隐楼北,地多长松。 疏松漱寒泉,山风满清厅。 空谷度飘云,悠然落虚影。 红尘不到眼,白日相与永。 彼美松间人,何似陶弘景。 释译: 疏疏的松林宛如被清泉刚洗过,山野吹来的风使高堂更显旷达。白云在空空的幽谷里飘来荡去,只剩下虚虚的几抹悠悠的云影。滚滚红尘永远望不到它的尽头,既然如此就和那松林永相长伴。在这样的松林里徜徉的高士啊,和南朝的陶弘景怎就如此相像? 20 “珍李坂”原文 珍李坂在得真亭后,其地高阜,自燕移好李植其上。 珍李出上都,辛勤远移植。 欲笑王安丰,当年苦钻核。 释译: 鲜美的李子出产在上都,辛勤地不远千里移栽到这里。可笑啊那吝啬鬼王安丰,为独享鲜果竟在李核上钻洞。 21 “得真亭”原文 得真亭在园之艮隅,植四桧结亭,取左太冲《招隐》诗“竹柏得其真”之语为名。 手植苍官结小茨,得真聊咏左冲诗。 支离虽枉明堂用,常得青春保四时。 释译: 亲手栽下的松柏已结出了小果,得享着真意吟咏着左思的诗句。支离纷呈虽枉对了曾经的期盼,一年四季却是长久拥有了青春。 22 “蔷薇径”原文 蔷薇径在得真亭前。 窈窕通幽一径长,野人缘径撷群芳。 不嫌朝露衣裳湿,自喜春风屐齿香。 释译: 曲径幽处漫漫地不见尽头,农人沿着小径采摘着花朵。不嫌早晨露水湿透了衣衫,只爱春风为鞋屐带来花香。 23 “桃花沜 ”原文 桃花沜在小沧浪东,折南,夹岸植桃,花时望若红霞。 种桃临野水,春暖树交花。 时见流残片,常疑有隐家。 微波吹锦浪,晓色涨红霞。 何必玄都观,山中自岁华。 释译: 在野外小河边种了桃树,春暖时分绿叶夹着红花。常见那水中的花树残叶,大概里面有隐居的大家。微风吹着水波仿佛锦缎,黎明时天边现出了朝霞。何必一定要去玄都观呢,山野中也自有岁岁年华。 24 “湘筠坞”原文 湘筠坞在桃花沜之南,槐雨亭北,修竹连亘,境特幽迥。 种竹连平岗,岗回竹成坞。 盛夏已惊秋,林深不知午。 中有遗世人,琴樽自容与。 风来酒亦醒,坐听潇湘雨。 释译: 成片的绿竹啊一直连接到平岗,从那回来又到了竹坞。才是盛夏这里已有了秋意,竹林深处不知道天日时光。林中那位仿佛是世外人,弹琴喝酒只是自娱自乐。风吹来了酒醒了,还是坐听那竹林中沙沙的雨声…… 25 “槐雨亭”原文 槐雨亭在桃花沜之南,西临竹涧,榆槐竹柏,所植非一。云槐雨者,著君所自号也。 亭下高槐欲覆墙,气蒸寒翠湿衣裳。 疏花靡靡流芳远,清荫垂垂世泽长。 八月文场怀往事,三公勋业付诸郎。 老来不作南柯梦,独自移床卧晚凉。 释译: 亭旁那高高的槐树啊想覆盖住围墙,那奥热的暑气啊湿透了绿色的衣裳。那疏疏朗朗开放的花卉啊淡淡雅雅,那浓浓咋地的荫影可以世代地流传。八月开考的科举啊足令人回首往事,那尊显的三公功业也都留给了儿郎。人老了再也不会呆傻着做南柯一梦,还是独自搭个床榻留待夜间去乘凉。 26 “槐幄”原文 槐幄在槐雨亭西岸,古槐一株,蟠屈如翠蛟,阴覆数弓。 庭种宫槐已十围,秘阴径亩翠成帷。 梦回玄蚁争穿穴,春尽青虫对吐丝。 释译: 庭院中栽种的宫槐已经是那么的粗大,树冠投下的荫影几乎成一道绿色帷帘。梦中看到那些黑蚂蚁争相在洞中穿廻,春天过去了那些青虫开始相对着吐丝。 27 “尔耳轩”原文 尔耳轩在槐树亭后。吴俗喜叠石为山,君特于盆盎置上水石,植菖蒲(周道振《文徵明集》中拙政园诗三十一首写为“君特于盆盎置水石,上植菖蒲” )、水冬青以适兴。语(注:《书画》作《古语》)云:“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有拳者石,弗崇以岩,上列灌莽,下引寒泉。 有泉涓涓,白石齿齿,岂曰高深,不远伊尔。 言敞东轩,睨彼丛棘,君子于何,帷晏以适。 青青者蒲,被于崇邱,岁云暮矣,式晏以游。 君子于游,匪物伊理,古亦有言,聊复尔耳。 岂不有营,我心则劳,载心载遨,以永逍遥。 释译: 一块小小的拳石,虽不能与那高大的岩崖相比,但也攀植了很多草木,也有一湾溪水流过。那泉水涓涓流淌,那泉下的白石也是那般嶙峋。说什么高山啊深山的,不也就像这般模样。就说东边小屋吧,看那周围都是荆棘丛丛。我游荡着还需要什么,只要能小憩就满足了。那青青的菖蒲草,覆盖在高高的山丘上。就是在那岁末傍晚时,也是慢慢游玩观赏的地方。君子的悠游之行,没有目的也不一定有啥道理。自古以来说法已是多多,何必再去啰嗦唠叨。就因为要去营谋,为世事俗务我心才如此的劳累。放松地去世间遨游吧,才能永久地享受这逍遥。 28 “芭蕉槛”原文 芭蕉槛在槐雨亭之左。 新蕉十尺强,得雨净如沐。 不嫌粉堵高,雅称朱栏曲。 秋声入枕飘,晓色分窗绿。 莫教轻剪取,留待阴连屋。 释译: 新长出的芭蕉又高又壮,淋受了雨水像洗过一般。不说那粉墙遮住了风景,只因为是一首朱栏曲调。秋风秋蛩秋雨声声入梦,绿色的晨曦透进了窗户。不要轻易地让秋声溜走,那屋也因此而满室生凉。 29 “竹涧”原文 竹涧在瑶圃东,夹涧美竹千挺。 夹水竹千头,云深水自流。 回波漱寒玉,轻吹杂鸡球。 短棹三湘雨,孤琴万壑秋。 最怜明月夜,凉影共悠悠。 释译: 溪水两岸有千百竿翠竹,那云深深哦水自管自地流。回眸的眼波漱洗着寒玉,风过竹林的鸣声尽含天籁;摇着橹在江上沐风栉雨,断断续续的琴音带来了秋意;最爱的是那夜中月清色,和那月影树影一起逍遥万空。 30 “瑶圃”原文 瑶圃在园之巽隅,中植江梅百本,花时灿若瑶华,因取楚词语为名。 春风压树森琳璆,海月冷挂珊瑚钩。 寒芒堕地失姑射,幽梦落枕移罗浮。 罗浮不奈东风恶,酒醒参横山月落。 千年秀句落西湖,一笑闲情付东阁。 祗今胜事属君家,开田种玉生琪华。 瑶环瑜珥纷触目,琅玕玉树相交加。 我来如升白银阙,绰约仙肌若冰雪。 仿佛蓬莱万玉妃,夜深下踏瑶台月。 瑶台玄圃隔壶天,远在沧瀛缥缈边。 若为移得在尘世,主人身是琼林仙。 当年挥手谢京国,手握寒英香沁骨。 万里归来抱雪霜,岁寒心事存贞白。 呜呼! 岁寒心事存贞白,凭仗高楼莫吹笛。 释译: 春风吹压着树林啊美酒开始成熟,海上的明月就像是高挂的珊瑚钩。寒芒跌落地上姑射仙子不见踪影,梦中悠悠地离开了睡榻去了罗浮。即使是罗浮又怎敌过狂吹的东风,酒醒时参星横斜明月也已经西落。千年以来的美好诗句都归到西湖,淡然一笑将那闲情都付给了东阁。只那些美好的事都出于正派人家,种下的美玉也光华闪闪灼光熠熠。看到那瑶环瑜珥珠玑即使人炫目,光华中琅玕和玉树缠绕相依相交。我升腾着进入了白银建成的宫阙,那仙子们身姿绰约肌肤宛若冰雪。仿佛是蓬莱仙境空中飞舞的玉妃,在夜深月明时轻轻踏步走下瑶台。花石荟萃的玄圃和瑶台相隔遥遥,远远地在缥缈的海上仙岛瀛洲边。假如把这些都搬移到人世红尘来,那主人就宛如天上琼林中的神仙。想当年曾挥一挥手作别了那京城,手握着白花也感受到沁骨的寒香。万里归来仍喜欢那雪霜般的冬梅,岁寒时耿耿于怀的仍是贞白操守。哎哎呀!岁寒时耿耿于怀的仍是贞白操守,拄着拐杖在那高楼也别欣喜演奏。 31 “倚玉轩”原文 倚玉轩在若墅堂后,傍多美竹,面有昆山石。 倚楹碧玉万竿长,更割昆山片玉苍。 如到王家堂上看,春风触目总琳琅。 释译: 紧傍这小屋,有万竿碧玉般的修竹,更还有一峰,是晶莹苍古的昆山石。还是去王家的厅堂看看吧,得意那杯铛之属满目琳琅。 (作者系苏州市风景园林学会副秘书长,苏州园林文史专家) 本文刊于《苏州园林》杂志2018年第4期

一)下定义: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作用:强调了苏州园林的重要;二)作比较: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作用:同上;三)分类别:分为建筑、假山(池沼)和裁剪树木。 作用:让读者更清晰地了解园林特点四)摹状貌:落叶树与常青树相间。 作用:以实际例子突出美

(一)做比较“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作用:体现出苏州园林的独特之处。(二)分类别“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作用:写出了……(三)下定义“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作用:强调了苏州园林的重要(四)引用“……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作用:表达了人们对苏州园林的赞美,侧面反映了苏州园林的美丽。(五)举例子”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作用:让读者能更好地了解苏州园林。(六)举例子“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画美。”作用:体现了……虽然我的作用不是写得很好,但是你一定要看在我的面前摆着N个作业而给我分哦。可怜可怜我吧我还是写得不错的哦!:-)

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1985年,苏州园林即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据记载,苏州城内有大小园林将近200处。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公元960~1279年)、元(公元1271~1368年)、明(公元1369~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四大名园”与同列为《世界遗产名录》的网师园、环秀山庄、艺圃、耦园、退思园一道,构成苏州园林的杰出代表。 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可以体验让人舒畅的生活,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 苏州地处水乡,湖沟塘堰星罗棋布,极利因水就势造园,附近又盛产太湖石,适合堆砌玲珑精巧的假山,可谓得天独厚;苏州地区历代百业兴旺,官富民殷,完全有条件追求高质量的居住环境;加之苏州民风历来崇尚艺术,追求完美,千古传承,长盛不衰,无论是乡野民居,还是官衙贾第,其设计建造皆一丝不苟,独运匠心。这些基本因素大大促进了苏州园林的发展。据地方志记载,苏州城内大小园林,在布局,结构,风格上都有自己的艺术特色,产生于苏州园林的鼎盛时期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这四座古典园林,充分体现了中国造园艺术的民族特色和水平。它们建筑类型齐全,保存完整。这四座园林占地面积不广,但巧妙地运用了种种造园艺术技巧和手法,将亭台楼阁、泉石花木组合在一起,模拟自然风光,创造了“城市山林”、“居闹市而近自然”的理想空间。它们系统而全面地展示了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布局、结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装修、家具、陈设等各个方面内容,是明清时期(14~20世纪初)江南民间建筑的代表作品,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江南地区高度的居住文明,曾影响到整个江南城市的建筑格调,带动民间建筑的设计、构思、布局、审美以及施工技术向其靠拢,体现了当时城市建设科学技术水平和艺术成就。在美化居住环境,融建筑美、自然美、人文美为一体等方面达到了历史的高度,在中国乃至世界园林艺术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建筑特色 苏州古典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在于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表现在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联、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其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都极其深广。其中有反映和传播儒、释、道等各家哲学观念、思想流派的;有宣扬人生哲理,陶冶高尚情操的;还有借助古典诗词文学,对园景进行点缀、生发、渲染,使人于栖息游赏中,化景物为情思,产生意境美,获得精神满足。而园中汇集保存完好的中国历代书法名家手迹,又是珍贵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另外,苏州古典园林作为宅园合一的第宅园林,其建筑规制又反映了中国古代江南民间起居休亲的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国江南民俗的实物资料。 园林发展史 从宋代起经元、明、清的千余年来,苏州作为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至今仍保存着许多独树一帜的私家园林。所有这些古典园林,其建筑布局、结构、造型及风格,都巧妙地运用了对比、衬托、对景、借景遗迹尺度变换、层次配合和小中见大、以少胜多等种种造园艺术技巧和手法,将亭、台、楼、阁、泉、石、花、木组合在一起,在城市中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的居住环境。构成了苏州古典园林的总体特色。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的辟疆园,当时号称“吴中第一”。以后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据《苏州府志》统计,苏州在周代有园林6处,汉代4处,南北朝14处,唐代7处,宋代118处,元代48处,明代271处,清代130处。现存的苏州园林大部分是明清时期的建筑,包括大大小小几百座古典园林。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之一,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在16~18世纪的全盛时期,苏州有园林200余处,现在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并因此使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产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它们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 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委员会这样评价苏州古典园林:没有哪些园林比历史名城苏州的园林更能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理想品质,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园林被公认是实现这一设计思想的典范。这些建造于11~19世纪的园林,以其精雕细琢的设计,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苏州园林中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于1997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Ⅰ)(Ⅱ)(Ⅲ)(Ⅳ)(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0年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也扩展进入《世界遗产名录》。 英文名称:The Classical Gardens of Suzhou1.【遗产登录过程】 1997年,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000年,沧浪亭、狮子林、耦园、艺圃和退思园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扩展项目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遗产登录标准】 因为满足世界文化遗产下列评定标准而登录: (i)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ii)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 (iii)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iv) 人类历史发展中某—建筑风格的杰出范例; (v)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

苏州园林杂志期刊投稿邮箱

《春宴琐谭》第一部白话小说 1918春宴琐谭《雪朝》(与朱自清等人合蓍)(诗)1922 《隔膜》(小说集)1922 《稻草人》(小说,早年童话集)1923 《火灾》(小说集)1923 《线下》(短篇小说)1925 《倪焕之》(长篇小说)1928 《古代英雄的石像》(童话)1931 《文心》(教育)(与夏丏尊合著)1934 《未厌居习作》(散文)1935 《圣陶短篇小说集》(短篇小说集)1936 《叶绍钧选集》(文选)1936 《略读指导举隅》(教育)(与朱自清合著)1946 《儿童文学研究》1947 《精读指导举隅》(教育)1948 《写作杂谈》(教育)1951 《荷花》(现已收入三年级下册(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3课(人教版)语文书课文) 《叶圣陶童话选》(童话)1956 叶圣陶童话选 《叶圣陶出版文集》(文选)1958 《抗争》(短篇小说)1959 《夜》1959 《平常的故事》1959 《微波》1959 《箧存集》(诗)1960 《潘先生在难中》(短篇小说)1964 《叶圣陶散文》(散文)1983 《我与四川》(散文和诗)1984 《文章讲话》(与夏丏尊合著)(教育)1997 《文话七十二讲》(教育)(与夏丏尊合著)1999 《藕与莼菜》(短篇小说)(现已收入七年级语文第一册课本第八课)1997 《爬山虎的脚》(现已收入语文四年级上册(人教版)课本第六课) 《记金华的双龙洞》(现已收入六年级下册(苏教版)课文和四年级下册第3课(人教版)课文) 《苏州园林》(现已收入人教版初二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第13课;苏教版 初二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第21课,有删改;语文出版社初一年级第17课,有删改。)童话代表作《稻草人》 《旅行家》 《小白船》 《古代英雄的石像》 《一粒种子》 《玫瑰和金鱼》 《月亮姑娘的亲事》 《含羞草》 《快乐的人》 《芳儿的梦》

叶圣陶主要笔名有叶陶、圣陶、桂山等。 《春宴琐谭》叶圣陶的第一部白话小说1914 《雪朝》(与朱自清等人合蓍)(诗)1922 《隔膜》(小说集)(1922) 《稻草人》(小说,早年童话集)1923 《火灾》(小说集)1923 《线下》(短篇小说)1925 《倪焕之》(长篇小说)1929 《古代英雄的石像》(童话)1931 《文心》(教育)1934(与夏丏尊合著) 《未厌居习作》(散文)1935 《圣陶短篇小说集》(短篇小说集)1936 《叶绍钧选集》(文选)1936 《略读指导举隅》(教育)1946,(与朱自清合著) 《儿童文学研究》1947 《精读指导举隅.》(教育)1948 《写作杂谈》(教育)1951 《荷花》(现已收入三年级下册(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书课文) 《叶圣陶童话选》(童话)1956 《叶圣陶出版文集》(文选)1958 《抗争》(短篇小说)1959 《夜》1959《平常的故事》1959 《微波》1959 《箧存集》(诗)1960 《潘先生在难中》(短篇小说)1964 《叶圣陶散文》(散文)1983 《我与四川》(散文和诗)1984 《文章讲话》(与夏丏尊合著)(教育)1997 《文话七十二讲》(教育)1999,(与夏丏尊合著) 《藕与莼菜》(短篇小说)1997(现已收入七年级语文第一册课本第八课)、 《爬山虎的脚》(现已收入语文四年级上册(人教版)课本第六课) 《记金华的双龙洞》(现已收入六年级下册(苏教版)课文;和四年级下册(人教版)课文) 《苏州园林》(现已收入人教版初二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第十三课及苏教版初二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第二十一课,有删改) 叶圣陶曾在以下报纸、杂志作过编辑、主笔或主编: 《礼拜六》 《上海时事新报》《上海民国日报》 《文学周报》 《公理日报》 《国文月刊》 《苏州评论》 《妇女杂志》 《小说月报》 《中学生》 《开明少年》 《中国作家》 《人民教育》 《中国语文》 《诗》 《光明》 《国文杂志》 《中学生战时半月刊》《儿童文学》 《多收了三五斗》 叶圣陶童话代表作: 《稻草人》《旅行家》《小白船》《古代英雄的石像》《一粒种子》《玫瑰和金鱼》《月亮姑娘的亲事》《含羞草》《快乐的人》《芳儿的梦》等等。参考资料: 分享给你的朋友吧:人人网新浪微博开心网MSNQQ空间对我有帮助39回答时间:2010-3-16 10:52 | 我来评论 向TA求助 回答者: 野马秋萤 | 七级采纳率:18% 擅长领域: 社会民生 文化/艺术 音乐 外语学习 参加的活动: 暂时没有参加的活动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真是最佳答案啊 相关内容 2007-7-24 张悦然的书有哪些呢 书的内容是(比如长篇小说 短篇小说集 主要是图片的... 8 2009-10-3 莫泊桑的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有哪些? 急! 43 2011-1-9 求亦舒作品 包括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 致邮箱:234951634@qq.com... 2010-9-10 红袖添香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怎么弄阿 我创了一本书,我也不知道到哪里写... 5 2008-4-2 求亦舒作品目录,标注散文/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及主要角色和故事大纲 4 查看同主题问题: 长篇小说 短篇小说 叶圣陶 等待您来回答0回答香港六个彩开奖结果.0回答justin的3D电影什么时候在深圳上映啊,听说香港上了,但在那家影院有....1回答wot叫万王宝座是哪个.0回答求视频:我是你兄弟大结局在线观看.0回答求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第四版的答案 邮箱 万分感谢.0回答我想去香港玩,需要办理什么啊?.0回答求视频:12段魔尺宝座.0回答10我爱香港开心万岁音乐下载?.更多等待您来回答的问题>>其他回答 共1条 《隔膜》(短篇小说集)1922,商务 《雪朝》(新诗集)与周作人、朱自清等人合集,1922,商务 《火灾》(短篇小说集)1923,商务 《稻草人》(童话集)1923,商务 《剑鞘》(散文集)与俞平伯合著,1924,霜枫社 《线下》(短篇小说集)1925,商务 《城中》(短篇小说集)1926,上海文学周报社 《风浪》(儿童歌剧)1928,商务 《未厌集》(短篇小说集)1929,商务 《倪焕之。(长篇小说)1929,开明 《恳亲会》(戏剧)1930,小说月报社 《当代英雄的石像》(童话集)1931,开明 《脚步集》(散文集)1931,新中国书店 《三种船》(散文集)1925,生活 《未厌居习作》(散文集)1935,开明 《圣陶短篇小说集》1936,商务 《叶绍钧选集》1936,万象 《叶绍钧文选》1936,仿古书店 《四三集》(短篇小说集)1936,良友 《小白船》(童话集)1936,艺林书店 《叶绍钧代表作品选》1937,全球书店 《给战时少年》(散文集)1938,大路书店 《叶绍钧代表作》1941,三通书局 《遣愁集》(小说、诗歌集)1943,创作文艺社 《微波》(短篇小说集)1944,艺光出版社 《西川集》(散文集)1945,文光 《绍钧杰作集》(短篇小说、散文集)1946,全球书店 《叶绍钧代表作》(短篇小说集)1949,全球书店 《怎样游戏》(儿童文学)1947,中华 《李太太的头发》(散文、短篇小说集)l947,博文书店 《叶圣陶文集》1948,春明 《皮包》(短篇小说集)1948,中华 《叶圣陶短篇小说集》 1954,人文 《叶圣陶童话选》 1956,少儿 《叶圣陶文集》(1一3卷)1958,人文 《叶圣陶选集》 1958,香港新艺出版社 《叶圣陶选集》 1959,人文 《抗争》(短篇小说集)1959,人文 《箧存集》(诗集)1960,作家 《叶圣陶散文甲集》 1983,四川人民 《叶圣陶序跋集》 1983,三联 《我与四川》(散文、诗歌集)1984,四川人民 《叶圣陶散文乙集》 1984,三联 《稻草人》和其他童话 1984,少儿 《童话》1985年,新蕾出版社 《叶圣陶童话选》1986,吉林人民 《叶圣陶代表作》1987,黄河文艺 《叶圣陶集》(1-5卷)1988,江苏教育 回答者: love漫妮 | 二级 | 2010-3-17 20:35 转发到: 957102130一级我的提问 我的回答 积分商城 (0)条消息等待处理今天你做任务了没?全部任务新手任务之回答篇 +20.新手任务之入门篇.扬帆起航 +660..进入个人中心 来百度推广小说 ©2011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知道协议 任务提醒x

高级别。苏州园林杂志报刊成立于2015年11月11日,其创作者是叶圣陶,截止至2022年12月21日,苏州园林杂志报刊在国内十大品牌杂志报刊中,排名第三,所以是属于高级别的,苏州园林杂志报刊因内容丰富,描述真实,从而深受广大消费者们的喜爱。

(一)做比较“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作用:体现出苏州园林的独特之处。(二)分类别“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作用:写出了……(三)下定义“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作用:强调了苏州园林的重要(四)引用“……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作用:表达了人们对苏州园林的赞美,侧面反映了苏州园林的美丽。(五)举例子”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作用:让读者能更好地了解苏州园林。(六)举例子“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画美。”作用:体现了……虽然我的作用不是写得很好,但是你一定要看在我的面前摆着N个作业而给我分哦。可怜可怜我吧我还是写得不错的哦!:-)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