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他是能够发表了非常多的专利的,而且是有着非常多的论文,让大家能够借鉴一下。
一、 靠思路快速发表论文 思路永远是最重要的,只要有思路就可以发表论文,而且不一定就做实验就可以发表论文,包括SCI论文,例如2010年我们课题组只用这样的手段就发表3篇SCI论文,第一篇是提出氢气可以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这个论文是在我们取得实验证据的前提下,先发表了一篇论文,有一点投机取巧的味道;第二篇是根据我去年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内容(没有中),提出口服甘露醇可以通过诱导大肠内细菌产生氢气发挥抗氧化作用,这个观点我们没有全面直接的实验证据,但我们已经在人体上证明了口服甘露醇可以通过诱导大肠内细菌产生氢气的现象,至于能不能具有抗氧化作用,我们因为获得经费资助,就没有深入开展;第三篇论文是因为一个学生在做采用乳果糖治疗结肠炎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曾经有人已经证明了这个效果,但没有从诱导氢气的角度来认识,我们就把这个内容按照观点发表了论文。二、 靠合作快速发表论文 我们在2009年根据日本学者的观点,自己发展了通过生理盐水给氢气的治疗方法,当时许多老师和朋友告诉我不要告诉别人,自己慢慢做,但我觉得这对一个比较强大的实验室或许可以,但对我们这个比较普通的课题组,可能会有不利影响,因为即使我不告诉别人,其他人仍可以通过论文依靠自己解决这个技术障碍,到那个时候,大家都能做,可能别人会慢一些。我认为但对全国全世界的学者封锁一个相对简单技术简直是鸡蛋碰石头,相反如果我告诉别人,对大家技术公共,提出一些公平的合作条件,虽然不是所有人都合作愉快,但我相信大部分人会真诚相待的。后来的结果事实证明,我的看法是正确的,我们通过这个方式合作单位达到50家,去年通过合作发表的论文达到15篇,将来会有更多,不仅给我们赢得国内同行的尊敬,因为合作也帮助我们自己提升了国际地位,我们因此成为氢气研究领域发表论文最多的小组,国际同行也非常认可我们在这个领域的贡献。如果刚开始不走广泛合作的路子,现在我们最乐观的估计是发表10篇比较一般的研究论文,几乎不可能形成集体优势。三、 靠独有技术快速发表论文 这个我们没有实践经验,但肯定是可以的,有的实验室如果有独门技术,通过广泛合作提供有偿或无偿的技术服务,对有兴趣的研究项目共同参与,同样可以发表许多合作论文,我记得20年前我国内学习过的单位和10年前我在国外学习的实验室(他们提供动物MRI和MRS)就有不少老师靠这个方法发表了许多论文。记得以前读书的时候,很少有什么共同第一,共同通讯作者这样的可笑花招,但即使是挂名当时也都被承认,实际是比较纯洁的一种合作方式和发表方式,现在我们的许多论文都有许多共同第一和共同通讯作者,实际是非常不好,本质是被单位胁迫去争夺外在学术利益,是一种低俗的学术商业化行为。
陈 耿 男,1941年12月生,陕西汉中人,工学硕士,华中理工大学汉口分校教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贝,湖北省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理事。主要业绩:发表“提高数控分度定位精度的途径”等学术论文20余篇。完成“HF-21A瓦楞辊数控磨齿系统”首创行星钢球传动,分度定位精度达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等。获国家专利四项;“行星钢球传动装置”(专利号:ZL87213726.0)等。1968~1978年任陕西省镇巴县农机厂技术员,1978~1981年为西北农业大学机械系研究生,1982~1983年为西农大机械系教师,1983年至今任现职。主持6项科研工作,获国家专利4项,l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20篇,分别获武汉市二等奖、湖北省三等优秀论文奖,1995年被评为武汉市高校学科带头人,1996年享受武汉市政府专项津贴,系武汉市科委咨询专家。
王国俊父王宁初,母田玉清。小学时随父工作调动先后在陕西省平利县、礼泉县、乾县、咸阳县、长安县等地上学。1948年春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西安市佑任中学。1948年秋到1954年秋就读于西安市圣路中学(四中)。中学时期的王国俊勤奋好学,起初他喜欢化学,被奇妙的化学实验所吸引,常利用课余时间做化学实验。后来王又喜欢上了无线电,尤其喜爱无线电制作。他从药店买来自然铜(一种中药,是矿石),自己动手做矿石收音机。上高中后,他又开始制作电子管收音机。他用自行车零件和洗衣搓板做了绕线机,给变压器绕线圈,自己做变压器。他常到破烂市(西安市东城墙根)搜寻所需的零件来制做收音机。高中一年级时,他做成了一台两个电子管的收音机,而且听到了莫斯科广播电台的节目。高中毕业时他制作了一台五个电子管的超外差式收音机,能收到世界各地的节目。整个高中时期,王国俊的学习成绩一直是前三名。高二以后,他更加痴迷无线电,梦寐以求地盼望着能考入清华大学,在无线电领域进行深造。1954年高考时他成绩优异,但却因家庭出身不好未能如愿。他被录取到西安师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前身)数学系。这件事对他是一次很沉重的打击,很多同学也都为此深表惋惜。起初他决心不上大学了,计划与人合开一个无线电修理部,但母亲坚决不同意。在母亲多次的耐心开导下,他才怀着不得已的心情勉强迈进了西安师范学院的大门。进入大学后,王国俊仍然酷爱无线电,总想搞点小发明创造。天真的幻想着以此来引起领导的注意,或许能转入工科大学。很快他就发现了这种想法不现实,后来他要求转入物理系的请求也未被批准,因而心情沉闷,郁郁寡欢。这时他的一个同学看到他虽无心学数学,但作业做得很好,就极力怂恿他写文章投稿。恰在这时,老师讲了梅莱劳(Menelaus)定理,受此启发,他写了一篇“多边形与直线相截的定理”,投到《数学通讯》,很快就发表了。这使他对数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接着他又发表了“没有导数的连续函数”、“由棱长求正多面体的面积”(《数学通讯》)。这时他才发现了数学中竟有那么多有趣的东西,很快地就爱上了数学。正是从这时候起,他立志要在数学王国里干一番事业。他自学了数论、一般拓扑学及哈尔莫斯的测度论、那汤松的实变函数论等课程。王常用德国的一句名言“勤与恒是成功之本”来勉励自己刻苦学习。进入四年级,王除学好各门课程外,连续撰写了两篇较高层次的论文。一篇是“什菲尔定理的推广”,被刊登在《西北大学学报》(1958年第三期),另一篇“某种完全集上的可微函数的开拓”被《数学进展》(1958,(4))刊用。这些文章的发表,一方面显示了他的数学才能。另一方面也使他牢 固地树立了终身从事数学研究的决心。王国俊在读大学时是品学兼优的学生。他相继担任班上的学习委员、班主席、校学生会学习干事,1956年被评为校级优秀学生,并于同年加入了共青团(当时叫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8年毕业分配时,同学们都认为王肯定会留校(当时正值高校扩大招生而缺少师资),他也满怀希望地填写了自愿留校的志愿表,想在高校优越的环境中继续搞数学教学与研究工作。可是,命运又像高考录取时一样,他再次因家庭出身不好而被分配到了汉中一中工作。而与此同时数学系的毕业生中却有20多人被分配到高校(包括留校)工作。他的心灵又一次受到了沉重的打击。王国俊来到汉中。他抛开一切杂念和痛苦,一到汉中一中就把主要精力用在了教学上,用他的话来说就是“绝不误人子弟”。很快,他就以优异的教学成绩赢得了老师和学生的赞赏,不久他被任命为数学教研组组长。他的教学工作受到汉中市的表彰,《汉中日报》刊登了他的先进事迹。这时的他并没有停止数学研究。他为自己制订了十年学习计划。每天天未亮,他就起来读外语(德语),晚上便关起门来刻苦学习。这时他读了很多拓扑学方面的书。关肇直的《拓扑空间论》和一些德文原著等都是在这段时间学习的。但由于信息闭塞,使他的研究工作受到很大影响。1962年7月,他被调到长安县引镇中学,这里距省城西安比较近,他的每个星期天和节假日都是在省图书馆度过的 。当时他对Kelley的General Topology一书很感兴趣,但在书店买不到。王硬是昼夜兼用,将这本英文版的书以及有关学术刊物上的文章全部抄了下来。后来他还认真做完了书中的习题(至今他还保存着那个手抄本)。一个星期天,他在查阅资料时从美国的Tr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美国数学会汇刊)上发现两个数学问题:“两个H-闭空间的乘积是否仍为H-闭的?”“两个R-闭空间的乘积是否仍为R-闭的?”他下决心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假期里,他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深思、苦想,第一个问题终于解决了,结论仍然是H-闭的,做了肯定回答。第二个问题,在添一个条件后,证明了结论仍然是R-闭的。但因种种原因,他的论文未能发表。“文革”中,王国俊在劫难逃,被打成“牛鬼蛇神”,多次受到批判。一些被整的教师思想负担很重,甚至有人自杀。但他却是坚强的,在当“牛鬼蛇神”期间,他以为又要划右派了,就作好将来当右派的准备,并盘算着把一个月24元的工资,给母亲12元作生活费,自己留8元钱的生活费,剩下的4元钱总要留出买一些洋蜡火柴之类,以便将来被劳改时晚上看书用。104天之后,他稀里糊涂地被“解放”了。此后是两派的斗争不断升级,直到发展为武斗,也就没有人去注意他的“白专”问题了。在这种情况下,他抓紧时间读完了斯米尔诺夫的《高等数学教程》五卷十余册的全部内容。其中涉及泛函分析、代数、拓扑学等内容,并认真写下了读书笔记。从1958年大学毕业到1978年,王国俊在中学执教整整20年。这20年正值他精力充沛、风华正茂的美好年华。在此期间他虽身处逆境,历经磨难,但王一直不向命运低头,信念未泯,坚持不懈地搞数学研究。同时,他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才干,用知识为人民群众服务。学校办教具厂,他带领学生制作了大批立体几何模型,并利用一切生产实践给学生讲几何知识。他建立起无线电修理部,向学生传授无线电制作技术,他还自制了音频信号发生器和导线测断仪,为方圆几十里的农民服务。他给农民修理了多台扩大机和收音机。他还带领学生制作了一台扩大机,作为学校工厂的产品支援附近的生产队。他在和学生参加农村生产队平整土地、修水渠等劳动时,一边劳动一边给学生讲测量方法,教给学生丈量土地的口诀。他还为农村培养了不少电工。“文革”期间,很多学术杂志被迫停刊,他的一些学术论文无法发表。由于不愿虚度光阴,他就改写数学教学方面的文章,前后共发表7篇。在中学的20年间,他不只教过数学,还教过物理、化学乃至音乐、体育等课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给科学、教育带来了春天,改革开放给教学、科研带来了生机。1978年4月王国俊调回陕西师大数学系,高校优越的教学和研究环境,为他施展才华创造了条件和良机。他如鱼得水,尽情在科学的海洋里遨游。1978年至1985年的7年间,王先后在《中国科学》、《科学通报》、《数学学报》、美国《数学分析与应用》等国内外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20多篇;4次获得陕西省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其中“拓扑分子格(Ⅰ)”、“一种比较理想的Fuzzy紧性和“Fuzz上的序同态”3篇论文均被国家科委列为我国重大科技成果。改革开放的浪潮把王国俊推到了校长的位置。从1986年5月起,他担任陕西师范大学代校长、校长。王深感校长任务的艰巨,因为它不仅依赖于个人的才智和辛勤,还需要社会的积极支持和领导班子的同心协力。在出任校长期间,为振兴教育,把陕西师大办好,王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王国俊多年来一直为提高师范院校生源质量而奔走呼吁。他逢会必讲,在各地的招生会议上游说,到省内外重点中学演讲,在百所大学校长联席会上慷慨陈词。他在《光明日报》、《河南教育》、《陕西招生报》等报刊上撰文,呼吁社会各界重视师范教育。他提出“教师地位真正提高之日,就是中华民族振兴之时”。他的倡议和呼吁得到了广泛响应和支持,在相当程度上改善了陕西师大新生的素质。王在繁忙的行政工作之余,坚持抽暇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他在当校长的同时,仍带博士生和硕士生多名,而且坚持为研究生、本科生上课。在这期间发表学术论文20篇,出版了两本学术专著。1994年10月,王从校长位置上退下来。这时他把全部精力用在科研和教学上。他带博士生、硕士生、访问学者及课题组的青年教师,组织学术讨论班,坚持每周一次。短短的几年时间,在非经典数理逻辑这一新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发表在《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
汤国安. (2014) 我国数字高程模型与数字地形分析研究进展. 地理学报 9:1305-1325 Tang Guoan, Li Fayuan, Liu Xuejun, Long Yi, Yang Xin. (2008) Research on the slope spectrum of the Loess Plateau,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 Technological Sciences 5(1):175-185.(SCI检索) Xiong L.-Y., Tang G.-A., Li F.-Y., Yuan B.Y., Lu Z.-C. (2014). Modeling the evolution of loess-covered landforms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using a DEM of underground bedrock surface. Geomorphology 209(0): 18-26. (SCI检索,通讯作者) Xiong L., Tang G., Yan S., Zhu S., Sun Y. (2014), Landform-oriented flow-routing algorithm for the dual-structure loess terrain based on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Hydrological Processes 28(4): 1756-1766. (SCI检索,通讯作者) Zhu S., Tang G., Xiong L., Zhang G. (2014). Uncertainty of slope length derived from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of the Loess Plateau, China.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11(5): 1169-1181. (SCI检索,通讯作者) Fang X., Tang G., Li B., Han R. (2014)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of Ecosystem Service Values in Relation to Land Use Pattern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at Town Scale. PLOS ONE 9(10) (SCI检索,通讯作者) Xiong L., Tang G., Yuan B., Lu Z., Li F., Zhang L. (2014). Geomorphological inheritance for loess landform evolution in a severe soil erosion region of Loess Plateau of China based on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57(8): 1944-1952. 《熊礼阳, 汤国安, 袁宝印, 陆中臣, 李发源, 张磊. 2014. 基于DEM的黄土高原(重点流失区)地貌演化的继承性研究.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44: 313–321》 (SCI检索,通讯作者) Hu Z., Tang G., Lu G. (2014) A new geographical language: A perspective of GIS.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21(4):689-704.24(3): 560-576. 《胡最, 汤国安, 闾国年. (2012). GIS作为新一代地理学语言的特征. 地理学报 7:867-877.》 (SCI检索,通讯作者) Yan S., Tang G., Li F., Zhang L. (2014) Snake Model for the Extraction of Loess Shoulder-line from DEMs.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11(6): 1552-1559. (SCI检索,通讯作者) Xiaodong Song, Guoan Tang, Fayuan Li, et al. (2013) Extraction of Loess shoulder-line based on the parallel GVF snake model in the loess hilly area of China. Computers& Geosciences 52(11-20). (SCI检索,通讯作者) Jianyi Yang, Guo-an Tang, Min Cao , Rui Zhu. (2013) An intelligent method to discover transition rules for cellular automata using bee colony optimiz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27(10): 1849-1864. (SCI检索,通讯作者) Ling Jiang, Guoan Tang, Xuejun Liu, et al. (2013) Parallel contributing area calculation with granularity control on massive grid terrain datasets. Computers & Geosciences 60: 70-80. (SCI检索,通讯作者) Min Cao, Guo-an Tang, Fang Zhang, Jianyi Yang. A cellular automata model for simulating the evolution of positive–negative terrains in a small loess watershe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27(7): 1349-1363. (SCI检索,通讯作者) Yiqun Xie, Guoan Tang, Shijiang Yan, Hui Lin. (2013) Crater detection using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ang’E-1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Letters 10(4):885-889. (SCI检索,通讯作者) 祝士杰,汤国安,李发源,熊礼阳. (2013) 基于DEM的黄土高原面积高程积分研究[J].地理学报7(68):921-932. (通讯作者) Tao Y., Tang G., Strobl J., et al. (2012) Spati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Detecting of Landform based on Improved 3D Lacunarity Model.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2(1):88-96. (SCI检索,通讯作者) YANG Xin, TANG Guoan, XIAO Chenchao, GAO Yiping, ZHU Shijie. (2011) The scaling method of specific catchment area from DEMs.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21(4):689-704. (SCI检索,通讯作者) Zhou Yi, Tang Guoan, Yang Xin, Xiao Chenchao, etal. (2010) Positive and negative terrains on northern Shaanxi Loess Plateau.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 64-76. (SCI检索,通讯作者) 杨昕,汤国安,刘学军,李发源,祝士杰. (2009) 数字地形分析的理论、方法与应用. 地理学报 09:1058-1070. (通讯作者) Yang Xin, Tang Guoan, Xiao Chenchao, Deng Fengdong. (2007) Terrain revised model for air temperature in mountainous area based on DEMs, A case study in Yaoxian county.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17(4): 399-408. (SCI检索,通讯作者)
看不出什么水平题主给的信息太少,看不出是什么水平。首先,属于什么学科?如材料、化学、食品,生物类学科,发SCI论文相对容易,硕士生都可以发几篇SCI。同时,同一学科下,不同方向,发表SCI论文的难易程度也不同。其次,论文都是什么水平?中科院分区,1区2区的论文有多少?4区或者开源灌水的论文,有多少?再者,同行对所发表论文的认可程度如何?是否有高被引论文?所发表的论文中,最高他引次数(被他人SCI所引用的次数)是多少?论文的平均被引次数是多少?要知道,很多论文发表之后,如同石沉大海,无人问津,最后,不管这20多篇SCI论文是什么水平,只能说这是一个高产作者,或者说指导的学生高产。一作代表完成了项目的主要任务,这是相当费时费力的,就算是项目周期较快的学科,至少也得花半年时间;二作三作一般代表完成了某一部分主要任务,耗费了较多时间精力;排名靠后的可能就只是随便做了个实验,花了不到几个小时就拿到一个作者。但每一个作者都可以说自己发表了一篇论文
如果有期刊刊期方面问题,可私信我,这上面说要被删
一、 靠思路快速发表论文 思路永远是最重要的,只要有思路就可以发表论文,而且不一定就做实验就可以发表论文,包括SCI论文,例如2010年我们课题组只用这样的手段就发表3篇SCI论文,第一篇是提出氢气可以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这个论文是在我们取得实验证据的前提下,先发表了一篇论文,有一点投机取巧的味道;第二篇是根据我去年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内容(没有中),提出口服甘露醇可以通过诱导大肠内细菌产生氢气发挥抗氧化作用,这个观点我们没有全面直接的实验证据,但我们已经在人体上证明了口服甘露醇可以通过诱导大肠内细菌产生氢气的现象,至于能不能具有抗氧化作用,我们因为获得经费资助,就没有深入开展;第三篇论文是因为一个学生在做采用乳果糖治疗结肠炎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曾经有人已经证明了这个效果,但没有从诱导氢气的角度来认识,我们就把这个内容按照观点发表了论文。二、 靠合作快速发表论文 我们在2009年根据日本学者的观点,自己发展了通过生理盐水给氢气的治疗方法,当时许多老师和朋友告诉我不要告诉别人,自己慢慢做,但我觉得这对一个比较强大的实验室或许可以,但对我们这个比较普通的课题组,可能会有不利影响,因为即使我不告诉别人,其他人仍可以通过论文依靠自己解决这个技术障碍,到那个时候,大家都能做,可能别人会慢一些。我认为但对全国全世界的学者封锁一个相对简单技术简直是鸡蛋碰石头,相反如果我告诉别人,对大家技术公共,提出一些公平的合作条件,虽然不是所有人都合作愉快,但我相信大部分人会真诚相待的。后来的结果事实证明,我的看法是正确的,我们通过这个方式合作单位达到50家,去年通过合作发表的论文达到15篇,将来会有更多,不仅给我们赢得国内同行的尊敬,因为合作也帮助我们自己提升了国际地位,我们因此成为氢气研究领域发表论文最多的小组,国际同行也非常认可我们在这个领域的贡献。如果刚开始不走广泛合作的路子,现在我们最乐观的估计是发表10篇比较一般的研究论文,几乎不可能形成集体优势。三、 靠独有技术快速发表论文 这个我们没有实践经验,但肯定是可以的,有的实验室如果有独门技术,通过广泛合作提供有偿或无偿的技术服务,对有兴趣的研究项目共同参与,同样可以发表许多合作论文,我记得20年前我国内学习过的单位和10年前我在国外学习的实验室(他们提供动物MRI和MRS)就有不少老师靠这个方法发表了许多论文。记得以前读书的时候,很少有什么共同第一,共同通讯作者这样的可笑花招,但即使是挂名当时也都被承认,实际是比较纯洁的一种合作方式和发表方式,现在我们的许多论文都有许多共同第一和共同通讯作者,实际是非常不好,本质是被单位胁迫去争夺外在学术利益,是一种低俗的学术商业化行为。
汤国安. (2014) 我国数字高程模型与数字地形分析研究进展. 地理学报 9:1305-1325 Tang Guoan, Li Fayuan, Liu Xuejun, Long Yi, Yang Xin. (2008) Research on the slope spectrum of the Loess Plateau,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 Technological Sciences 5(1):175-185.(SCI检索) Xiong L.-Y., Tang G.-A., Li F.-Y., Yuan B.Y., Lu Z.-C. (2014). Modeling the evolution of loess-covered landforms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using a DEM of underground bedrock surface. Geomorphology 209(0): 18-26. (SCI检索,通讯作者) Xiong L., Tang G., Yan S., Zhu S., Sun Y. (2014), Landform-oriented flow-routing algorithm for the dual-structure loess terrain based on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Hydrological Processes 28(4): 1756-1766. (SCI检索,通讯作者) Zhu S., Tang G., Xiong L., Zhang G. (2014). Uncertainty of slope length derived from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of the Loess Plateau, China.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11(5): 1169-1181. (SCI检索,通讯作者) Fang X., Tang G., Li B., Han R. (2014)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of Ecosystem Service Values in Relation to Land Use Pattern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at Town Scale. PLOS ONE 9(10) (SCI检索,通讯作者) Xiong L., Tang G., Yuan B., Lu Z., Li F., Zhang L. (2014). Geomorphological inheritance for loess landform evolution in a severe soil erosion region of Loess Plateau of China based on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57(8): 1944-1952. 《熊礼阳, 汤国安, 袁宝印, 陆中臣, 李发源, 张磊. 2014. 基于DEM的黄土高原(重点流失区)地貌演化的继承性研究.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44: 313–321》 (SCI检索,通讯作者) Hu Z., Tang G., Lu G. (2014) A new geographical language: A perspective of GIS.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21(4):689-704.24(3): 560-576. 《胡最, 汤国安, 闾国年. (2012). GIS作为新一代地理学语言的特征. 地理学报 7:867-877.》 (SCI检索,通讯作者) Yan S., Tang G., Li F., Zhang L. (2014) Snake Model for the Extraction of Loess Shoulder-line from DEMs.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11(6): 1552-1559. (SCI检索,通讯作者) Xiaodong Song, Guoan Tang, Fayuan Li, et al. (2013) Extraction of Loess shoulder-line based on the parallel GVF snake model in the loess hilly area of China. Computers& Geosciences 52(11-20). (SCI检索,通讯作者) Jianyi Yang, Guo-an Tang, Min Cao , Rui Zhu. (2013) An intelligent method to discover transition rules for cellular automata using bee colony optimiz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27(10): 1849-1864. (SCI检索,通讯作者) Ling Jiang, Guoan Tang, Xuejun Liu, et al. (2013) Parallel contributing area calculation with granularity control on massive grid terrain datasets. Computers & Geosciences 60: 70-80. (SCI检索,通讯作者) Min Cao, Guo-an Tang, Fang Zhang, Jianyi Yang. A cellular automata model for simulating the evolution of positive–negative terrains in a small loess watershe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27(7): 1349-1363. (SCI检索,通讯作者) Yiqun Xie, Guoan Tang, Shijiang Yan, Hui Lin. (2013) Crater detection using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ang’E-1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Letters 10(4):885-889. (SCI检索,通讯作者) 祝士杰,汤国安,李发源,熊礼阳. (2013) 基于DEM的黄土高原面积高程积分研究[J].地理学报7(68):921-932. (通讯作者) Tao Y., Tang G., Strobl J., et al. (2012) Spati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Detecting of Landform based on Improved 3D Lacunarity Model.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2(1):88-96. (SCI检索,通讯作者) YANG Xin, TANG Guoan, XIAO Chenchao, GAO Yiping, ZHU Shijie. (2011) The scaling method of specific catchment area from DEMs.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21(4):689-704. (SCI检索,通讯作者) Zhou Yi, Tang Guoan, Yang Xin, Xiao Chenchao, etal. (2010) Positive and negative terrains on northern Shaanxi Loess Plateau.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 64-76. (SCI检索,通讯作者) 杨昕,汤国安,刘学军,李发源,祝士杰. (2009) 数字地形分析的理论、方法与应用. 地理学报 09:1058-1070. (通讯作者) Yang Xin, Tang Guoan, Xiao Chenchao, Deng Fengdong. (2007) Terrain revised model for air temperature in mountainous area based on DEMs, A case study in Yaoxian county.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17(4): 399-408. (SCI检索,通讯作者)
看不出什么水平题主给的信息太少,看不出是什么水平。首先,属于什么学科?如材料、化学、食品,生物类学科,发SCI论文相对容易,硕士生都可以发几篇SCI。同时,同一学科下,不同方向,发表SCI论文的难易程度也不同。其次,论文都是什么水平?中科院分区,1区2区的论文有多少?4区或者开源灌水的论文,有多少?再者,同行对所发表论文的认可程度如何?是否有高被引论文?所发表的论文中,最高他引次数(被他人SCI所引用的次数)是多少?论文的平均被引次数是多少?要知道,很多论文发表之后,如同石沉大海,无人问津,最后,不管这20多篇SCI论文是什么水平,只能说这是一个高产作者,或者说指导的学生高产。一作代表完成了项目的主要任务,这是相当费时费力的,就算是项目周期较快的学科,至少也得花半年时间;二作三作一般代表完成了某一部分主要任务,耗费了较多时间精力;排名靠后的可能就只是随便做了个实验,花了不到几个小时就拿到一个作者。但每一个作者都可以说自己发表了一篇论文
如果有期刊刊期方面问题,可私信我,这上面说要被删
一、 靠思路快速发表论文 思路永远是最重要的,只要有思路就可以发表论文,而且不一定就做实验就可以发表论文,包括SCI论文,例如2010年我们课题组只用这样的手段就发表3篇SCI论文,第一篇是提出氢气可以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这个论文是在我们取得实验证据的前提下,先发表了一篇论文,有一点投机取巧的味道;第二篇是根据我去年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内容(没有中),提出口服甘露醇可以通过诱导大肠内细菌产生氢气发挥抗氧化作用,这个观点我们没有全面直接的实验证据,但我们已经在人体上证明了口服甘露醇可以通过诱导大肠内细菌产生氢气的现象,至于能不能具有抗氧化作用,我们因为获得经费资助,就没有深入开展;第三篇论文是因为一个学生在做采用乳果糖治疗结肠炎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曾经有人已经证明了这个效果,但没有从诱导氢气的角度来认识,我们就把这个内容按照观点发表了论文。二、 靠合作快速发表论文 我们在2009年根据日本学者的观点,自己发展了通过生理盐水给氢气的治疗方法,当时许多老师和朋友告诉我不要告诉别人,自己慢慢做,但我觉得这对一个比较强大的实验室或许可以,但对我们这个比较普通的课题组,可能会有不利影响,因为即使我不告诉别人,其他人仍可以通过论文依靠自己解决这个技术障碍,到那个时候,大家都能做,可能别人会慢一些。我认为但对全国全世界的学者封锁一个相对简单技术简直是鸡蛋碰石头,相反如果我告诉别人,对大家技术公共,提出一些公平的合作条件,虽然不是所有人都合作愉快,但我相信大部分人会真诚相待的。后来的结果事实证明,我的看法是正确的,我们通过这个方式合作单位达到50家,去年通过合作发表的论文达到15篇,将来会有更多,不仅给我们赢得国内同行的尊敬,因为合作也帮助我们自己提升了国际地位,我们因此成为氢气研究领域发表论文最多的小组,国际同行也非常认可我们在这个领域的贡献。如果刚开始不走广泛合作的路子,现在我们最乐观的估计是发表10篇比较一般的研究论文,几乎不可能形成集体优势。三、 靠独有技术快速发表论文 这个我们没有实践经验,但肯定是可以的,有的实验室如果有独门技术,通过广泛合作提供有偿或无偿的技术服务,对有兴趣的研究项目共同参与,同样可以发表许多合作论文,我记得20年前我国内学习过的单位和10年前我在国外学习的实验室(他们提供动物MRI和MRS)就有不少老师靠这个方法发表了许多论文。记得以前读书的时候,很少有什么共同第一,共同通讯作者这样的可笑花招,但即使是挂名当时也都被承认,实际是比较纯洁的一种合作方式和发表方式,现在我们的许多论文都有许多共同第一和共同通讯作者,实际是非常不好,本质是被单位胁迫去争夺外在学术利益,是一种低俗的学术商业化行为。
汤国安. (2014) 我国数字高程模型与数字地形分析研究进展. 地理学报 9:1305-1325 Tang Guoan, Li Fayuan, Liu Xuejun, Long Yi, Yang Xin. (2008) Research on the slope spectrum of the Loess Plateau,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 Technological Sciences 5(1):175-185.(SCI检索) Xiong L.-Y., Tang G.-A., Li F.-Y., Yuan B.Y., Lu Z.-C. (2014). Modeling the evolution of loess-covered landforms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using a DEM of underground bedrock surface. Geomorphology 209(0): 18-26. (SCI检索,通讯作者) Xiong L., Tang G., Yan S., Zhu S., Sun Y. (2014), Landform-oriented flow-routing algorithm for the dual-structure loess terrain based on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Hydrological Processes 28(4): 1756-1766. (SCI检索,通讯作者) Zhu S., Tang G., Xiong L., Zhang G. (2014). Uncertainty of slope length derived from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of the Loess Plateau, China.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11(5): 1169-1181. (SCI检索,通讯作者) Fang X., Tang G., Li B., Han R. (2014)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of Ecosystem Service Values in Relation to Land Use Pattern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at Town Scale. PLOS ONE 9(10) (SCI检索,通讯作者) Xiong L., Tang G., Yuan B., Lu Z., Li F., Zhang L. (2014). Geomorphological inheritance for loess landform evolution in a severe soil erosion region of Loess Plateau of China based on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57(8): 1944-1952. 《熊礼阳, 汤国安, 袁宝印, 陆中臣, 李发源, 张磊. 2014. 基于DEM的黄土高原(重点流失区)地貌演化的继承性研究.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44: 313–321》 (SCI检索,通讯作者) Hu Z., Tang G., Lu G. (2014) A new geographical language: A perspective of GIS.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21(4):689-704.24(3): 560-576. 《胡最, 汤国安, 闾国年. (2012). GIS作为新一代地理学语言的特征. 地理学报 7:867-877.》 (SCI检索,通讯作者) Yan S., Tang G., Li F., Zhang L. (2014) Snake Model for the Extraction of Loess Shoulder-line from DEMs.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11(6): 1552-1559. (SCI检索,通讯作者) Xiaodong Song, Guoan Tang, Fayuan Li, et al. (2013) Extraction of Loess shoulder-line based on the parallel GVF snake model in the loess hilly area of China. Computers& Geosciences 52(11-20). (SCI检索,通讯作者) Jianyi Yang, Guo-an Tang, Min Cao , Rui Zhu. (2013) An intelligent method to discover transition rules for cellular automata using bee colony optimiz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27(10): 1849-1864. (SCI检索,通讯作者) Ling Jiang, Guoan Tang, Xuejun Liu, et al. (2013) Parallel contributing area calculation with granularity control on massive grid terrain datasets. Computers & Geosciences 60: 70-80. (SCI检索,通讯作者) Min Cao, Guo-an Tang, Fang Zhang, Jianyi Yang. A cellular automata model for simulating the evolution of positive–negative terrains in a small loess watershe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27(7): 1349-1363. (SCI检索,通讯作者) Yiqun Xie, Guoan Tang, Shijiang Yan, Hui Lin. (2013) Crater detection using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ang’E-1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Letters 10(4):885-889. (SCI检索,通讯作者) 祝士杰,汤国安,李发源,熊礼阳. (2013) 基于DEM的黄土高原面积高程积分研究[J].地理学报7(68):921-932. (通讯作者) Tao Y., Tang G., Strobl J., et al. (2012) Spati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Detecting of Landform based on Improved 3D Lacunarity Model.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2(1):88-96. (SCI检索,通讯作者) YANG Xin, TANG Guoan, XIAO Chenchao, GAO Yiping, ZHU Shijie. (2011) The scaling method of specific catchment area from DEMs.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21(4):689-704. (SCI检索,通讯作者) Zhou Yi, Tang Guoan, Yang Xin, Xiao Chenchao, etal. (2010) Positive and negative terrains on northern Shaanxi Loess Plateau.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 64-76. (SCI检索,通讯作者) 杨昕,汤国安,刘学军,李发源,祝士杰. (2009) 数字地形分析的理论、方法与应用. 地理学报 09:1058-1070. (通讯作者) Yang Xin, Tang Guoan, Xiao Chenchao, Deng Fengdong. (2007) Terrain revised model for air temperature in mountainous area based on DEMs, A case study in Yaoxian county.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17(4): 399-408. (SCI检索,通讯作者)
看不出什么水平题主给的信息太少,看不出是什么水平。首先,属于什么学科?如材料、化学、食品,生物类学科,发SCI论文相对容易,硕士生都可以发几篇SCI。同时,同一学科下,不同方向,发表SCI论文的难易程度也不同。其次,论文都是什么水平?中科院分区,1区2区的论文有多少?4区或者开源灌水的论文,有多少?再者,同行对所发表论文的认可程度如何?是否有高被引论文?所发表的论文中,最高他引次数(被他人SCI所引用的次数)是多少?论文的平均被引次数是多少?要知道,很多论文发表之后,如同石沉大海,无人问津,最后,不管这20多篇SCI论文是什么水平,只能说这是一个高产作者,或者说指导的学生高产。一作代表完成了项目的主要任务,这是相当费时费力的,就算是项目周期较快的学科,至少也得花半年时间;二作三作一般代表完成了某一部分主要任务,耗费了较多时间精力;排名靠后的可能就只是随便做了个实验,花了不到几个小时就拿到一个作者。但每一个作者都可以说自己发表了一篇论文
如果有期刊刊期方面问题,可私信我,这上面说要被删
一、 靠思路快速发表论文 思路永远是最重要的,只要有思路就可以发表论文,而且不一定就做实验就可以发表论文,包括SCI论文,例如2010年我们课题组只用这样的手段就发表3篇SCI论文,第一篇是提出氢气可以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这个论文是在我们取得实验证据的前提下,先发表了一篇论文,有一点投机取巧的味道;第二篇是根据我去年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内容(没有中),提出口服甘露醇可以通过诱导大肠内细菌产生氢气发挥抗氧化作用,这个观点我们没有全面直接的实验证据,但我们已经在人体上证明了口服甘露醇可以通过诱导大肠内细菌产生氢气的现象,至于能不能具有抗氧化作用,我们因为获得经费资助,就没有深入开展;第三篇论文是因为一个学生在做采用乳果糖治疗结肠炎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曾经有人已经证明了这个效果,但没有从诱导氢气的角度来认识,我们就把这个内容按照观点发表了论文。二、 靠合作快速发表论文 我们在2009年根据日本学者的观点,自己发展了通过生理盐水给氢气的治疗方法,当时许多老师和朋友告诉我不要告诉别人,自己慢慢做,但我觉得这对一个比较强大的实验室或许可以,但对我们这个比较普通的课题组,可能会有不利影响,因为即使我不告诉别人,其他人仍可以通过论文依靠自己解决这个技术障碍,到那个时候,大家都能做,可能别人会慢一些。我认为但对全国全世界的学者封锁一个相对简单技术简直是鸡蛋碰石头,相反如果我告诉别人,对大家技术公共,提出一些公平的合作条件,虽然不是所有人都合作愉快,但我相信大部分人会真诚相待的。后来的结果事实证明,我的看法是正确的,我们通过这个方式合作单位达到50家,去年通过合作发表的论文达到15篇,将来会有更多,不仅给我们赢得国内同行的尊敬,因为合作也帮助我们自己提升了国际地位,我们因此成为氢气研究领域发表论文最多的小组,国际同行也非常认可我们在这个领域的贡献。如果刚开始不走广泛合作的路子,现在我们最乐观的估计是发表10篇比较一般的研究论文,几乎不可能形成集体优势。三、 靠独有技术快速发表论文 这个我们没有实践经验,但肯定是可以的,有的实验室如果有独门技术,通过广泛合作提供有偿或无偿的技术服务,对有兴趣的研究项目共同参与,同样可以发表许多合作论文,我记得20年前我国内学习过的单位和10年前我在国外学习的实验室(他们提供动物MRI和MRS)就有不少老师靠这个方法发表了许多论文。记得以前读书的时候,很少有什么共同第一,共同通讯作者这样的可笑花招,但即使是挂名当时也都被承认,实际是比较纯洁的一种合作方式和发表方式,现在我们的许多论文都有许多共同第一和共同通讯作者,实际是非常不好,本质是被单位胁迫去争夺外在学术利益,是一种低俗的学术商业化行为。
三尺讲台,一颗爱心,放飞希望,乐此不疲。这就是他从师十几年来的真实写照,又是他的执着追求。立志正师德他恪尽职守,努力适应时代的发展。努力做到了身正为范,用自己的言行诠释了师德的高尚。可以说:他的肩上有一副担子,一头担着义务,一头担当责任。他的两个心房,一个装的是良心,一个装的是爱心。任现职十几年来扎根在山区埋头苦干、任劳任怨,爱生胜子、精心育人。由于夫妻两人长期分居,加上工作繁忙,对两周岁孩子照顾不周,突患“高热惊厥”昏死过去,在后门坪小学任教的他也没落下一节课。年年满工作量,年年担任毕业班主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承担省级、国家级数学课题研究和记录工作。早出晚归,从未请假、旷课一节。孩子患脑膜炎,住院15天,他都请亲人照料,没有请假,只有在孩子动手术那一刻,请示校长与配班老师调了一节课。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他做到了“舍小家为大家”。立志为小学教育事业而努力奋斗的人生坐标,他找得既准确又坚定。扪心自问时,他问的是良心,倾情付出时,他洒的是爱心。用自己的言行做好同行的典范,确保了所在集体师德的良好形象。作为教师,他觉得着力点就是爱学生。他曾用关怀,让学生泪流满面;曾用爱心,去扬起学生心海的风帆。在坂中中心小学工作多年来,当过班主任,做过高年级的数学教研组长,数学组教研组长,少先队总辅导员,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爱心。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用爱心去点亮学生的心灯,用爱心去演绎师爱。他的数学课,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没有坐姿不正的,没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没有不思考的……他的课,学生爱上!关爱和转变学困生,很多学困生在他细微处的关爱下成了知心朋友,他用真诚、宽容和坦诚的爱心,赢得了所有学生的心。进取练师能教师如果没有扎实的教学技能,空有一腔热情是没法完成教书育人这一使命的。他把练师能当作不断提高师德修养的一个目标去追求。平时刻苦学习理论和文化知识,不断提升学历水平,现已取得《汉语言文学》本科学历。教学上更是潜心研究教材教法,广采他山之石。先后参加福建省发展性数学课题研究培训,宁德市课改研讨会,市骨干教师培训,聆听专家报告,吃透教材编写意图,自己付诸行动。他的课因学生个性的张扬而美丽,因教学理念的前卫而精彩。一名教师的成长首先从教学反思开始,平时再忙他也坚持进行教学反思,反思自己每一节课的得与失,也反思其他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经过多角度的反思和留心自己的教学,不断总结经验,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着力实施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虚心请求专家解答。担任一级教师职务以来,共有2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案例)获奖或发表,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篇,省级获奖5篇,省级以上CN刊物发表7篇。担任数学组组长以来,积极倡导科研先行,和老师们共同研究,以自己的行动带领老师们参与课题研究,促使教师敢研究、会研究、研究出成效。矢志铸师魂随着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不断深入和领会,他进一步认识到新时代教师使命的重大和师德弘扬的迫切,明确了教师对于学生进行道德垂范、知识传递、学法引导、情感培育、人生启迪的重要。随着校本教研的深化,他不断创新学校校本研训方式,积极倡导集体备课、网络教研。精心撰写教学案例、教学反思和教育教学论文,并借助博客这一平台和同行真诚交流,不断提高,实现了网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带动一批教师结合教学写博客,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夯实了基础。付出了总有回报,近年来,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共获得4个第一,2个第二,被福建省小学数学教育研究会评为“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深化发展性教学研究,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实验2010年度先进工作者”。2009年12月,在“知行中国-中小学班主任老师培训”中获福建省优秀学员。创建的网络班级荣获中国教师研究网“示范性三人行网络班级”。2010.6荣获“人民教师网”优秀作者。2010.12荣获海西教育网优秀学员。2009.9、2010.9荣获“坂中乡优秀教师”。2010.6编写3篇教学设计获福安市教学设计评比二、三等奖。2011.5指导张颖同学获第十三届“海峡·冰心”杯“热爱生命快乐成长”征文比赛三等奖。2011.6、2012.6指导钟奶风等3位同学获福安市小学生数学竞赛荣获二、三等奖。2011.1 ,2012.6,指导徐雯雯、钟珺娴、钟晓斌、刘欣四位学生参加中国教育学会《名师教学思想与教法研究》课题组和《学员》杂志编辑部组织的全国性学生作品比赛获得3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 。2013.1指导钟琴、林慧、吴盈三位同学的数学日记参加由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组、《学园》杂志编辑部、《中外教育研究》编辑部再次联合举办“2013年全国教育教学优秀论文、教案、课件评选”活动,荣获3个一等奖。成绩不能满足,名誉催人奋进。作为一名教师,他觉得自己始终要践行为人之道,从师之道。特别在实施教师绩效考核的今天,觉得教师更要讲敬业和奉献。坚守着三尺讲台辛勤耕耘、开拓创新、默默奉献。他坚信他的未来不是梦,因为,在他的心中,学生永远是天使,他就是为天使修补翅膀的人。
1、195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上海学生联合会主席,上海师专团委副书记,上海第一师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党委办公室副主任,上海师范学院团委书记、数学系总支书记、武装部副部长、办公室负责人、教务处处长,。--------------------------------------------------------------------------------------------------------------------2、顾 翔,1977年11月出生于项城。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委员,河南省青联委员,河南省教育界书画家协会理事,河南省书画院特聘书法家,漯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2007年度河南省优秀教师,漯河市“十大杰出青年”。作品醇雅古朴、和平简净。荣获中国书法最高奖项“兰亭奖”,全国第四届正书大展最高奖,全国篆刻艺术展铜奖,河南省第二届篆刻展一等奖、河南省第三届篆刻展获奖作品(不设等级奖), 河南省“五四文艺奖”金奖,“许慎杯”全国书法家作品展金奖、全国第二届“商鼎杯”书法大奖赛银奖。入展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作品展,全国第八、九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当代篆刻艺术大展,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启动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全国千人千作书法大展”,全国首届青年展,第三届全国正书大展,全国第四、五届楹联书法大展,全国第二届扇面书法艺术展,全国第四届篆刻艺术展等。参编河南省中小学地方教材《书法艺术》,多篇学术论文发表在专业报刊。成果收入《河南省书画名家志》、《河南书法年鉴》、《河南书法30家》等多部典籍。《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光明网》、《书法报》、《书法导报》等多家媒体专题介绍。作品被奥运村等多家机构永久收藏。出版有《听月墨韵-顾翔书法作品选》、《顾翔印痕》。--------------------------------------------------------------------------------------------------------------------3.顾翔,男,31岁,四川省绵阳中学高中英语高级教师,大学本科,中共党员,1994年毕业于四川外语学院英语教育专业。现在任教于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四川省绵阳中学。曾担任多届高中毕业班的教育教学工作。十多年来多次被评为校级、县级、市级优秀教师和教育科研积极分子等称号。多次参加省市县各级优质课竞赛活动,曾获一、二等奖。所教学生中共有10余人考入北京大学。每届高考都被评为市级高考学科显著成果奖。在每年一次的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活动中,所辅导的学生获得全国特一、二等奖达50人次之多,曾多次被评为竞赛优秀导师和辅导员。参加过“四位一体”英语教学法和张思中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法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效。目前正在承担我校“英语报刊阅读实验教学课题研究”的主研工作和“英语组英语课堂教学4P模式课题实验”的项目负责人。自编并正式出版了两本个人专著辅导书《中学英语考词手册》和《高考英语阅读直通车》。合编出版《高中英语一锄见金英语语法》,参与编写《高中英语同步导练精粹(高一分册)》《智能大提升(高一分册)》(已经正式出版发行)和其他教学辅导书的编写工作。撰写了2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获得国家、省、市级一二等奖,其中有10余篇论文在国家、省和市级刊物《英语周报》、《考试研究》、《教育科学论坛》和《英语辅导报》等报刊上发表。--------------------------------------------------------------------------- --------------------4、顾 翔,男,1963年出生,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大内科副主任兼心脏介入中心主任,省冠心病介入协作组委员兼秘书,省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分会常委,省心脏起搏电生理组委员,市心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省“医学重点人才”,省 “333工程”培养对象,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核心期刊《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编委,英文版《老年心脏病杂志》特约审稿人,《中国微循环杂志》编委。擅长心血管病的诊疗,尤其是心动过缓、心动过速、房颤介入治疗。 6年来主持支架植入、射频消融、封堵及心脏起搏等常规介入术600余例。在省内较早开展了干细胞治疗术、三腔心脏起搏及室性早博射频消融等特殊介入技术10项。完成省级课题2项,在研省、部级课题2项,获省政府科技进步奖1项,卫生厅新技术引进奖4项,市政府科技进步奖12项,发表论文30余篇。江苏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纪检组组长、党组成员汉族,1953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1972年7月参加工作,1988年8月全国法院干部业余大学毕业,2002年12月中央党校本科毕业。历任省法院政治部副主任、干部处处长、人事处处长、纪检组副组长、监察室主任。2007年1月任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纪检组组长、党组成员。分管纪检、监察室6男,1973年出生,江苏南通人,副教授,博士。现任教于南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08年被遴选为硕士生导师。1991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电子学与信息系统专业,2001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2004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软件与理论专业。近年来,在学校认定的三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目前主持有一项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和一项南通市应用研究计划项目,科研经费较为充裕。主要研究领域为通信协议的设计、实现与测试,现在的兴趣在于无线网络环境下,安全协议的开发。
多年致力于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在各级教育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施教艺术谈》,荣获2011年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刊》举办的“中国教育实践与研究论坛”征文评比大奖赛一等奖;《让求知与生命赛跑》荣获第六届中华教育创新优秀论文一等奖;《素质教育---求活、求真、求好的教育》,荣获2009年全国教育改革优秀教学论文一等;《课堂教学的导课艺术》,荣获第五届中华教育创新优秀论文二等奖;《在付出中吸收 在奉献中“索取”》,荣获第五届中华教育创新优秀论文二等奖;《思 想政治课是落实“三进”的主渠道》,荣获“全国中学政治论文大赛”二等奖;《雕塑学生成功群像的艺术》,荣获由《光明日报》办的“全国教育艺术论文比赛”三等奖;《素质教育与教育现代化》,入选中国教育学会第11次学术研究会交流论文;《开发教育现代化的源头活水》,荣获中国教育学会第18次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参编《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程》一书;参与陕西省中小学地方教材《陕西省情教育》高一年级的教材修订编写;任《寻求跨越的新支点》一书副主编。参与国家“十五”课题、“十一五”课题、陕西省重点课题、西安市教科研规划课题等课题研究。其中省级重点课题《陕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及管理模式研究》,荣获陕西省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子课题《完善陕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与管理模式对策研究》,荣获2009年西安市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评选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