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关于从众心理学的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关于从众心理学的论文参考文献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按照字面的意思,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阅览。

[1]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S].20xx.

[2]曹庆宝,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及思想政治工作[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

[3]刘凤林,心理健康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xx.

[4]衷华,论高校学生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xx.

[1]汪向乐,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增刊):31-36

[2]徐兰清,护理人员焦虑症状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2):112-113

[3]李心天主编.医学心理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5

[4]徐斌,吴爱勤.护理心理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5]杨雪花.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研究进展.国外医学社会学分册,20xx,17(2):66

[6]吴清平.心理健康状况评价及其相关因素研究.国外医学社会学分册,1997,14(3):104

[7]符霞叶瑞繁,.医科大学五年制护理系女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南方护理学报,20xx,9(4):51

[8]陈妙研,王海燕,祝一虹.医学院校护理本科生职业心理素质的相关分析.医学与社会杂志,20xx,16(3):43

[9]曹枫林,历萍,高庆岭等,护理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试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护理学杂志,20xx,18(2):83

[10]徐华芬,沈晓红,护理系实习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研究。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20xx,4,(2):7

[11]赵国军,姜凌雪,赵红莲.北京市本专科护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承德医学院学报,20xx,18(2):138

[1] 李伯黍主编:《教育心 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 王道俊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版

[3] 张世富主编:《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版

[4]云南教育委员会编:《现代教育 理论 》,云南教育出版社,20xx年版

[5]丁志强主编:《教育管理心理学》,辽宁大学出版社,20xx年

1、[期刊论文]表达性艺术治疗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作用分析

期刊:新丝路:上旬 | 2021 年第 007 期

摘要:当前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因素,所以积极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大量的实际案例证明,表达性艺术治疗对于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首先阐述表达性艺术治疗的含义,其次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最后提出表达性艺术治疗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用的优势和主要举措。

关键词:表达性艺术治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际意义;主要举措

2、[期刊论文]冲突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研究

期刊:林区教学 | 2021 年第 002 期

摘要:冲突是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但其负面作用并非无解。将冲突作为教育素材,可有效挖掘学生真正的意愿,明晰学生心理压力的来源,进而为心理健康教育人员提供精准、有效的心理辅导参考依据。以冲突教育为视野,对冲突的教育价值进行深层次的解构。基于心理学视角对大学生冲突行为进行归因分析。基于冲突的教育价值和冲突行为的产生原因,确认基于冲突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开设心理咨询渠道,探究冲突的原因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通过定向心理建设,肯定学生对事物的辩证思维,弱化冲突中针对"人"的不良影响;开展团体情绪训练,提升学生情绪把控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降低冲突的产生频率。

关键词:冲突教育;教育资源;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

3、[期刊论文]独立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及对策探索——以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为例

期刊: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 2021 年第 007 期

摘要:本文通过对独立院校现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了解独立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为我国独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改革提供实例样本,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全面发展。

关键词: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对策

4、[期刊论文]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

期刊: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2021 年第 004 期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就业、生活等多方面的压力,这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突出,为数不少的大学生出现了心理亚健康状况,抑郁、自杀、极端行为等情况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利用好网络这一重要平台,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成的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热点。本文首先对当今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进行了简单的探讨,随后分析了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面临的一些挑战,最后围绕所谈到的挑战,提出了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的具体策略。希望本文所提出的观点给各个高校在网络时代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有益借鉴,继而全面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

关键词: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

5、[期刊论文]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期刊:科教文汇 | 2021 年第 002 期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属于应激性危机事件,造成了全社会的停工停产、国民恐慌,人们社交受限,情绪消极。对居家学习生活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该文基于团体心理辅导技术,借助新媒体平台,设计了生命教育、情绪调适和社会支持三个教学主题,探索疫情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学生反馈参与度高、体验丰富,对生命的理解更加深刻,通过团体作用和朋辈效应,学生学会了调用自身的社会支持系统,自身不良情绪得到有效改善和疏解,收获颇多。

关键词:疫情;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生命教育;情绪调适;社会支持

6、[学位论文]高校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效果评价研究——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例

著录项

学科:教育技术学

授予学位:硕士

年度:2020

7、[学位论文]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研究——以山东D学院为例

著录项

学科:公共管理

授予学位:硕士

年度:2020

8、[学位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调查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

著录项

学科:教育学

授予学位:硕士

年度:2019

中图分类:教育心理学;教育学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效性;调查研究

9、[学位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体系研究——以淮海工学院为例

著录项

学科:公共管理硕士

授予学位:硕士

年度:2019

中图分类:体育理论;高等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保障;体系研究

10、[学位论文]表达性艺术治疗在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著录项

学科:音乐与舞蹈学

授予学位:硕士

年度:2019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表达性艺术治疗

1、[期刊论文]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微信订阅号的发展路径探究

期刊:《黑龙江教育:综合版》 | 2021 年第 001 期

摘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微信订阅号面临关注度低,读者忠诚度低等问题,本文从心理契约的建立—稳固—忠诚的角度切入,从读者和订阅号主体两个维度进行分析,研究此类订阅号的进入机制和发展路径,构建关注度高、忠诚度高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微信订阅号。

关键词:心理契约;高校;心理健康;微信订阅号

2、[期刊论文]浅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期刊:《学周刊》 | 2021 年第 001 期

摘要:新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时代,需要身心健康的人才,而中小学生存在着许多心理健康问题,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他们智力活动的开展和道德品质的完善,还能有效地预防他们的违法犯罪。学校要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开展心理咨询活动等措施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心理健康;因素;重要意义;措施

3、[期刊论文]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提升及其培养

期刊:《学周刊》 | 2021 年第 003 期

摘要:一直以来,学校和家长都特别重视小学生知识的传递和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却忽视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特别是小学高年级学生,面对小升初学习压力过大,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这就需要班主任细心观察,一旦发现学生有任何的情绪波动,要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关键词:班主任;小学高年级;心理健康教育;培养

4、[期刊论文]谈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

期刊:《文学少年》 | 2021 年第 002 期

摘要: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下,国家教育机关对于农村小学的教育培养已经提上议事日程的内容之中,而当前农村小学心理健 康教育工作特色化的要求就是要求从各个领域与各个层次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本文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优化课前教 学设计、增加学生的涉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制定新的心理健康的教学模式,事倍功半、充分利用学生身上的优势资源以及特点, 提升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班主任心理健康;农村小学;小学教学;合理运用;策略

5、[期刊论文]新形势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究

期刊:《文学少年》 | 2021 年第 001 期

摘要: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同学们的心理素质,并且教育的模式是多元化的。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帮 助同学们更好的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压力,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能够促进素质教育与立德树人基本目标的实现。但是,因为在当 前社会、家庭以及学校中依然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对有关孩子们心理健康发展的问题进行深刻分析、研究已经变成当前 必须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新形势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6、[学位论文]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入学适应”主题开发研究——以与Q老师协同探索为例

著录项

学科:教育学

授予学位:硕士

年度:2021

正文语种:中文语种

7、[学位论文]心理健康观的重构及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启示

著录项

学科:应用心理

授予学位:硕士

年度:2020

正文语种:中文语种

8、[学位论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提升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研究

著录项

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

授予学位:硕士

年度:2020

正文语种:中文语种

9、[学位论文]遂宁市安居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的研究

著录项

学科:心理健康教育

授予学位:硕士

年度:2020

正文语种:中文语种

10、[学位论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初中一年级学生心理弹性影响的研究

著录项

学科:心理健康教育

授予学位:硕士

年度:2020

正文语种:中文语种

从众是受别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从众现象是一种较普遍的心理现象。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从众心理的相关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从众消费心理是消费者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消费心理类型。其类型的广泛程度,几乎不受地域国度差异的影响。是一种普遍的普通的消费心理。然而人作为社会主体,各学科 文化 领域也不可避免的把人作为研究中心,经济学就是如此。尹世杰先生就于1986年提出要把人的消费需要作为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在张扬个性化的今天,我们也在不知不觉的奉行着个性化消费。我们要想掌握并引导正确的消费需求,想要维护市场稳定并推动市场经济发展就必须把现代经济学和现代心理学结合起来对消费者的从众消费行为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从众消费心理,消费者,市场

1从众消费者心理的形成

消费者心理学的形成

从众消费心理作为消费者心理学的一个类型,我们首先应该大致了解下消费者心理学的形成。消费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为研究内容以研究人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在日常购买行为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及个性心理特征为目的。消费者心理学的形成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知识积累阶段。这一阶段与其说是知识积累不如说是社会进程中通过经济渗透的人性光辉。在这一阶段中,各个时代的学者各个地域的学者都不约而同的提出消费与心理学的微妙关系。如:“在东方,中国春秋末期的著名自由商人范蠡(陶朱公)已从分析消费需要入手,以“计然七策”经营商业,荀子提出生产要“养人之欲,给人之求”(《荀子·礼论》),讲的就是满足人的消费需要;在西方,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已提出“欲望是心理运动的资源,一切情感、需要、动作和意志均为欲望所引发”的命题,古希腊哲人色诺芬最早提出“消费”这个术语,法国古典学派的终结者西斯蒙第提出了社会生产目的是满足消费需要的观点”。(2)体系凝构阶段。消费心理学的诞生与心理学、消费经济学及其他分支学科有着很大的渊源。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心理科学理论在实证研究中,不断向消费研究领域渗透,进而与消费有关的社会经济文化问题又反作用于应用心理学所致。在力学上这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原理,那么作用效果如何呢?从研究著作上看,1900年h ·盖尔出版《 广告 心理学》,以及1980年e·a若斯出版《社会心理学》,开辟了群体消费心理的研究领域,1920至1930年期间丹尼尔·斯塔奇撰著并出版了《斯塔奇广告回忆指南》和《广告学原理》。它们或侧面或正面的探及消费心理问题,它们的诞生为消费心理学的提供了前提条件。从实验研究成果上看,1920年j·b·华生的广告心理研究、1938年欧内斯特·迪士特的消费动机研究,哥伦比亚大学实用社会研究所的拉机斯费尔德和e·卡兹关于“人格的影响”的研究,哈弗大学r·a·鲍尔关于“知觉到的风险”的研究 报告 ,为消费心理学体系的构建奠定了有利的形成基础。(3)真正的学科创立与创新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中叶延至20世纪末或21世纪初。可见消费者心理学这一学科还很年轻,待研究待发现的领域还有很多。然而伴随着市场经济主体的演变,社会文化的推陈出新,人的概念会越来越来重要,作为将人的心理与市场消费相联系的学科,消费心理学的发展必然会迈上一个更高更远的台阶。

从众消费心理的成因

从唯物主义哲学上讲,物质决定意识,事物具有多面性。从众消费心理就恰恰体现了这一点。首先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压力是从众的一个决定因素。在一个大环境下,谁做出与众不同的判断或行为,往往会被 其它 成员孤立,甚至受到严厉惩处,因而某个大环境下的成员的行为往往高度一致。其次从众心理的产生是具有自然基础的。众所周知,动物群体这种一致行动的趋向性是长时间进化形成的,且具有一定的进化优势。因而人类的这种心理特征也是一种进化过程中的产物,是与生俱来的。例如人类社会形成初期的石器时代,集体狩猎群居而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再次从众使个人减少了信息搜寻成本。任何人在从事某一活动前,总得付出一些信息成本,包括时间和金钱等方面。而决策本身就需要时间,在情况不明的条件下,用于决策的时间就会相应有些长。例如,一位消费者到商场购物,他本身喜爱的品牌众多,但只能决一而择,那么他就会参照他人意见甚至暗示。比如他会潜意识中观察购物完的顾客手中所持购物袋以哪家品牌居多;注意其他消费者谈及的品牌等等。在上述描述中,我并未提及消费二字,但我想说,消费只是人的一种行为之一,而从众心理的影响几乎遍布了人的所有行为。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着眼,选择从众的群体成员能获得某种报酬。鉴于任何人都是以自我利益的最佳判断者和最佳追求为原则。因而某人从事某种行为,肯定要符合某人的效用利益最大化法则。既然别人的行为可以对我负责,所以我模仿别人的行为极大可能对我有利。因为几乎不会有人选择对自己不利的事物。

上一段,我主要叙述了从众消费心理形成的群体因素。除群体因素外,还有情景和个人因素。这两点其实是很好解释的。先说情景因素,所谓情景因素,主要是指当消费者遇到商品信息模糊不清或者受到权威人士影响的情况下产生的情境。譬如风靡各大时尚周刊的各种时装秀中,评委主编设计师作为权威人士可能都会对一季的服装风格做出评论,于是就会出现所谓的“街头流行”现象。我再举一个例子说明所谓的信息模糊不清。例如,股市基金理财就是一种明显信息模糊不清的代表事物(这时由于其变动性多样性造成的),当然这里我是抛开专业人士就普通大众而言的。普通大众文化程度各异对股市基金等可能熟而不通,用而不精。这时就可能会发生,自己对商品不了解就去看别人怎么做。邻居买了A股赚了十万,但你不了解股票行情性质可能认为邻居投十万A股赚了,我投入我大概不会亏的心理。这是一种很明显的情景案例。再说个人因素,这里的个人因素包括的方面很多,其中主要反映在人格特征、性别差异与文化差异等三个方面。男人可能比女人更果敢做事有主见,女人相比就会差些;有些消费者思维灵敏智商高所受 教育 程度高,不会发生盲目从众,相反则易发生从众的消费行为;某地区居民喜食辛辣,外迁户会受其地域饮食文化影响,转而消费此口味的食品。 2从众消费心理的特征

模仿心理是从众消费心理的本质。模仿是有意或无意地对某种刺激做出类似反应的行为方式(周晓虹,1997)。在行为经济学中,将从众消费的大部分诱因归咎于模仿。在现实生活中,市场会有一部分消费者表示出一些示范性指向性的消费行为,暗示出一定的消费倾向,当这种倾向被认可时,其他消费者会产生模仿和重复他人行为的倾向,这种行为暗示扩散流行之后便形成了从众消费的行为,其意识就是从众消费心理。

非正式约束与从众消费心理。所谓非正式约束是一种普遍社会现象,人们在彼此长期交往中形成的没有明文法规的,约定俗成的规定,这些约定俗成的规定大都会不约而同的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非正式约束潜移默化中占据了主流,并拥有对消费心理强大持久的约束力,明文规定与之相比就变得孱弱无势。所规定的该消费什么不该消费什么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影响就会很小。

不确定性与个体理性有限性。在心理学中,无数实验及事实证明,在面对不确定性时,人们需要进行模糊回避,也就是对不确定性所表现的处一种厌弃感。奈特于1921年定义不确定性为人们无法预料和难以测度的变化。为了满足个人规避风险减小损失将利益最大化的需求,人们往往将自己的意见做保留并以群体意见为参考。这种不确定性也在某种程度上与凯恩斯在美国通货膨胀时所提出的边际消费倾向规律,流动偏好规律和资本边际效率规律所吻合。个体理性有限性其实是个相对群体而言的概念。(1)群体的智慧与理性往往是高于个人的,借群体为参照物会与相当大的安全感。(2)个人搜寻信息成本大难度高,依照群体节约成本,且可以提高容错率。(3)对自己的行为有所保留,在错误发生之际可以拟作应急方案(4)对于多数人来讲,多数人蒙受损失会比一人承受好得多,即心理平衡上的需求(5)结合本国国情来看,在中国 传统文化 中,“中庸”之道可谓是盛行至今。自孔子与其弟子在《中庸》中提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后,中庸的思想就一直未离开中国文化,以至于促进从众心理的形成,并渗透到如今的现在市场经济中。

3从众消费心理对市场经济的影响

谈到从众消费心理不得不提到社会倍增效应。社会倍增效应一词是由物理学中倍增效应演变而来。之所以会被冠以社会一词,是因为这种效应适用于很多社会问题及现象。例如,兴起不久的电子商务,我国面临几大现状之一的就业问题及信息服务业等等。所以好好利用社会倍增效应,好好利用从众消费心理,利用二者的关系必定能为市场经济创造良好的经济效应。利用社会倍增效应不仅可以扩大消费需求,推动与之相关的产业发展,而且最后会福泽消费者。于企业而言,消费者需求的扩大,即扩大内需,必然会达到企业发展的目的。于市场经济而言,市场的两个终端达到利益最优化也就是市场经济得到了最好的发展。然而从众消费心理是一把双刃剑,虽然益处多多但对市场经济而言也是有其自身危害的。由于从众消费心理可以制造一股消费热潮,企业会利用热潮创造经济效应但也可能会在技术创新上产生惰性,产品制造上粗心大意。这是一种投机取巧的行为,利用不好会危害消费者危害市场经济。

4如何利用从众消费心理对市场经济的影响

根据从众消费心理的特征,要想趋利避害,大致要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经济法规建设,适当用明文规定避免不必要的盲目从众消费心理;(2)组织相关业界的权威人士发布产品权威信息,加强消费者对商品信息的辨识度,从根本上劈除混淆视听的谣言及错误信息,改变消费者心里对商品的掌握度及清晰度(3)建立普及全国的市场消费监管监督预警查处机制,使得问题可以有效率的解决,避免跟风从众消费心理的盛行(4)充分发挥我国消协等消费者利益维护组织的作用,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加强对非理性消费行为的防范。

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出版社 消费心理学主编李晓霞 刘剑 尹世杰,消费文化学【M】.武汉:r人民出版社,2002

[2]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摘要]重视儿童从众心理在儿童良好的身心发展发面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如果盲目的屈从则会抑制儿童自然成长的过程。随着社会的转型、时代的变化,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在逐渐增加,需要打破常规、推陈出新勇于探索的创新型人才。积极的从众能够促进儿童创新能力的发展,消极的从众则会抑制其天性,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儿童教育的过程中对儿童进行积极的引导,强化其希望出现的行为动作。本文将探讨利用儿童从众心理作为儿童教育与心理发展新的切入点。

[关键词]儿童从众心理;创新;儿童教育与心理发展;切入点

[中图分类号]GAO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 编号]1671-5918(2015)03-0095-02

doi:

[本刊网址]http://

所谓从众行为,即俗称的“对大流”。在群里规范强大的压力下个体会屈从与同群体的一致性,达到彼此行为规范高度吻合。从众行为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谢夫里多作的“光点移动错觉研究”,美国社会社会心理学家阿希所做的“线段判断长度研究”等等,这些学者用实验证明了个体意愿会受到群体行为规范的影响,趋向于与群体意见保持一致性。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学者在这方面做过很多研究,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本文则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儿童的从众心理对儿童心理教育与发展所具有的指导意义。

一、儿童从众现象的具体表现

(一)语言从众

我们这里所讲到的语言是指儿童的沟通能力。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幼儿园的孩子(2-7岁)正处于思维的前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具有片面性和我向思维的特性,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往往不会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所以在幼儿园里,常常会发现孩子们有“他说什么,我说什么”的现象,如果一个小朋友咋游戏中摔倒,教师会安慰小朋友例如“宝贝最勇敢,勇敢的孩子不哭泣”这样的话语,接着就会听到无数个声音说“老师我也不哭”、“老师我昨天摔倒也没哭”…并且你会发现,其实有很多孩子是在“撒谎”。如果教师就某个活动的规则提出一些建议,并问儿童的意见时,你就很难听到有“不好”的回答。

(二)游戏从众

3-6、7岁的孩子是在儿童心理发展的幼儿期,又称为学前期。儿童在这一时期的活动以游戏为主,游戏能促进儿童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格罗斯把游戏看成是儿童对未来生活的一种准备活动,是一种本能性反映。那么在游戏过程中我们大概可以预见儿童的心理发展状态。这时的儿童不同于2岁婴儿,进行的是群体性游戏。儿童用游戏来反映周围的生活,由于受到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儿童的群体性游戏在他们彼此之间形成一种高度的默契。一个小朋友将一张纸揉成一个小纸团放在手上,说“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地球”,马上就会看到很多类似的地球出现,并且活动过程和举动都是相同的。游戏在这个时候能够很好地促进孩子 想象力 ,创造力等等思维活跃性的发展,而在这种情况下,游戏往往成为了千篇一律的了,有时候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多有小朋友都会主动,不自觉的认同第一个小朋友的观点呢,如果是从从众的角度来考虑这个为题就不足为奇了。

(三)动作从众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了,人们总是喜欢追求类似性,希望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与某一社会群体及其文化相一致。当儿童做出不同于同伴的动作时,常会受到来自小团体的压力,这种压力往往来自于对偏离的恐惧,担心受到同伴的排挤和嘲讽。当个体表现出与群体不一致时,常常会故意改变自己的行为,以求得相同。不仅如此,儿童动作从众的另一个原因还未自于儿童好奇心的驱使,再加上想要被关注的心理,儿童的从众行为会增多。课余活动时间,我们会发现,如果一些小朋友在自己座位上跷着二郎腿且没有被老师阻止时,那么马上就会接二连三的有人也跷二郎腿,甚至两条腿都跷在桌子上。

二、儿童从众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儿童自身方面的因素

1.年龄

根据幼儿从众行为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幼儿的从众反应次数随着年龄的升高而有下降的趋势。年龄越大其从众行为越少。利用儿童从众行为的这个年龄特征,可以引入儿童道德品质、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的教育,在行为强化的基础上,让其从众行为朝向积积极的方面发展。 2.智力水平 根据幼儿从众行为及影响因素调查与研究统计结果,智力水平低于平均数幼儿的从众反应数明显高于智力水平高于平均数的幼儿。

3.认知水平及个性的影响

由于儿童身体和心理的影响,对事物的认识水平有限,在儿童的社会化的过程中其品德的发展成为了儿童社会化的核心内容。3-6、7岁的儿童其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仅仅只是初步的了解,对是非对错还不能区分的那么明确。所以在学前期的儿童身上常会一个孩子讲脏话,别的孩子也跟着讲着脏话。这是就需要教师进行对错认知的正确引导。按照皮亚杰的理论,3-6、7岁的儿童虽然能够运用分析、比较等思维形式作出简单的判断、推理,但仅仅局限在解决一些简单的智力问题。当老师提出需要幼儿动脑筋的问题时,常常会得到一些交肤浅的答案。而那些智力水平较低的孩子就选择回答跟别人一样的答案。可见,儿童的从众心理与认识水平及个性品质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儿童的认知水平越低,产生的从众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

(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1.家庭因素

孩子的个性形成及心理发展与家庭教养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其中父母在家庭教养模式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和孩子相处的这些天我发现,在民主型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更加的独立,并且倾向于摆脱成人的控制,善于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专制型以及放任型家庭的孩子在从众与否的问题上,很容易受到同伴的干扰,依赖性较强而不坚持自己的意见。 2.同辈群体的影响

除了 家庭教育 影响之外,同辈群体的影响力也是不容小觑的。幼儿在同辈群体的影响下,其从众行为要明显高于其他人的影响。如果家长在家里给儿童喂药可能很困难,但拿到幼儿园,在看到同伴在吃药时,自己反而会主动“找药吃”。这一现象就与美国心理学者提出的“群体社会化发现理论”相吻合了。这里也不难让我们会联想到“孟母三迁”的 故事 。

3.权威的影响

儿童从众行为的产生离不开权威的影响。被儿童视为权威的人物例如老师,如果老师给乖的孩子一个满意的眼神再加上小红花的条件刺激,对不依从的孩子给予惩罚,那么被罚的孩子就成了别人的“榜样”,其余的孩子就会为了不被惩罚而变得很温顺。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来自成人的评价对他们是非常重要的。孩子们会为了得到权威人士的赞许避免受到惩罚而选择去按照成人的意图做事。

三、将儿童从众心理作为幼儿教育新的切入点

(一)重视榜样的教育,调整儿童的不良行为

重视榜样并不是要求所有人都向一个人看齐,复制别人的动作,而是鼓励孩子们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和长处,从而将观察到好的行为规范加以内化,将自己也转变为别人的榜样。改变一味盲目的跟从他人。由于儿童的选择力、鉴别力都很不成熟,在日常行为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不良行为,例如攻击性行为,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榜样作为来自他人的示范就显得比较重要的,因为这些榜样往往反映了正确的社会对个体的总体规范和普遍要求,同时给儿童正确的行为心理发展提供了参照坐标。

(二)打破常规,培养儿童的独立性与自信心

总是趋同与别人的类似性,盲目从众就会扼杀儿童的独立性与自信心。要敢于打破常规,推陈出新,而不是事事都和别人一样。如今我们需要的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具有革新精神的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要有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根据布鲁纳提出的学习理论,发现学习要求教师在于创建一种教学情境,以促进学生进行的积极思考,仔细探究。这样既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力发展,又可以增强孩子的学习动机,鼓励孩子从问题的不同侧面进行回答。在创造性培养过程中,答案要求的不是精准,而是多样化。

(三)强化行为,引导儿童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是一种能力的培养,怎样从一个场依存的孩子转变为场独立的孩子,除了自身的因素以外,借助外力,也可以有所改善。适当的增加教师在课堂内容的互动性行为,引导幼儿独立思考。

(四)调整期待,减轻儿童团体压力

在儿童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尽量减少对比。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单独属于自己的 思维方式 ,成人不需要强加给儿童一些是非对错的观念。在团体游戏或与成人接触过程中,需要给孩子提供一个轻松、安全且充分被关注的环境,从而减少儿童的团体压力,有利于利用儿童的从众行为来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独立性和自信心。

参考文献:

[1]阿瑟.S.雷伯.心理学词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86,398.

[2]邹晓燕.自主性--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关键[A].中国儿童发展与家庭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北京科技技术出版社,1994:476.

[3]邸颖.儿童从众心理浅析[J].黑河教育,2010(7):10-11.

[4]霍静.儿童从众心理浅析[J].幼儿教育,1989(6):3-4.

[5]邢少颖.覃晓燕.幼儿从众行为的调查与研究[J].山西省行为科学学会学术会 议论文 选集(1999-2003)年度.2003.

心理学参考文献

必然是和教育有关的书籍,以及和心理学有关的书籍啊,除此之外,看你写的论文涉及什么,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心理学参考文献,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杨心德:《学生的自我有效感与学习动机》,《教育研究》。

2、黄荣光:《学生厌学现象的心理分析及矫正对策》。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师大出版社.

[2]方富熹,方格.儿童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3]郑雪.人格心理学[M].暨南大学出版社.

[4]莫雷.教育心理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

[5]徐光新.学校心理学[M].华东师大出版社.

[6]郑希付.健康心理学[M].华东师大出版社.

[7]钱铭怡.变态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8]伍新春,胡佩诚.行为矫正[M].高等教育出版社.

[9]李祚,张开荆.心理危机干预[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10]郭秀艳.基础实验心理学[M].高教出版社.

[11]朱永新.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2]张保平.犯罪心理学(第五版)[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3]樊富珉.团体心理辅导[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4]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5]冯江平.青年心理学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16]黄希庭.心理学与人生[M].暨南大学出版社.

[17]尾形佳晃.三分钟爱上心理学[M].

从众心理学论文参考文献

从众是受别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从众现象是一种较普遍的心理现象。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从众心理的相关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从众消费心理是消费者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消费心理类型。其类型的广泛程度,几乎不受地域国度差异的影响。是一种普遍的普通的消费心理。然而人作为社会主体,各学科 文化 领域也不可避免的把人作为研究中心,经济学就是如此。尹世杰先生就于1986年提出要把人的消费需要作为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在张扬个性化的今天,我们也在不知不觉的奉行着个性化消费。我们要想掌握并引导正确的消费需求,想要维护市场稳定并推动市场经济发展就必须把现代经济学和现代心理学结合起来对消费者的从众消费行为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从众消费心理,消费者,市场

1从众消费者心理的形成

消费者心理学的形成

从众消费心理作为消费者心理学的一个类型,我们首先应该大致了解下消费者心理学的形成。消费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为研究内容以研究人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在日常购买行为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及个性心理特征为目的。消费者心理学的形成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知识积累阶段。这一阶段与其说是知识积累不如说是社会进程中通过经济渗透的人性光辉。在这一阶段中,各个时代的学者各个地域的学者都不约而同的提出消费与心理学的微妙关系。如:“在东方,中国春秋末期的著名自由商人范蠡(陶朱公)已从分析消费需要入手,以“计然七策”经营商业,荀子提出生产要“养人之欲,给人之求”(《荀子·礼论》),讲的就是满足人的消费需要;在西方,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已提出“欲望是心理运动的资源,一切情感、需要、动作和意志均为欲望所引发”的命题,古希腊哲人色诺芬最早提出“消费”这个术语,法国古典学派的终结者西斯蒙第提出了社会生产目的是满足消费需要的观点”。(2)体系凝构阶段。消费心理学的诞生与心理学、消费经济学及其他分支学科有着很大的渊源。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心理科学理论在实证研究中,不断向消费研究领域渗透,进而与消费有关的社会经济文化问题又反作用于应用心理学所致。在力学上这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原理,那么作用效果如何呢?从研究著作上看,1900年h ·盖尔出版《 广告 心理学》,以及1980年e·a若斯出版《社会心理学》,开辟了群体消费心理的研究领域,1920至1930年期间丹尼尔·斯塔奇撰著并出版了《斯塔奇广告回忆指南》和《广告学原理》。它们或侧面或正面的探及消费心理问题,它们的诞生为消费心理学的提供了前提条件。从实验研究成果上看,1920年j·b·华生的广告心理研究、1938年欧内斯特·迪士特的消费动机研究,哥伦比亚大学实用社会研究所的拉机斯费尔德和e·卡兹关于“人格的影响”的研究,哈弗大学r·a·鲍尔关于“知觉到的风险”的研究 报告 ,为消费心理学体系的构建奠定了有利的形成基础。(3)真正的学科创立与创新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中叶延至20世纪末或21世纪初。可见消费者心理学这一学科还很年轻,待研究待发现的领域还有很多。然而伴随着市场经济主体的演变,社会文化的推陈出新,人的概念会越来越来重要,作为将人的心理与市场消费相联系的学科,消费心理学的发展必然会迈上一个更高更远的台阶。

从众消费心理的成因

从唯物主义哲学上讲,物质决定意识,事物具有多面性。从众消费心理就恰恰体现了这一点。首先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压力是从众的一个决定因素。在一个大环境下,谁做出与众不同的判断或行为,往往会被 其它 成员孤立,甚至受到严厉惩处,因而某个大环境下的成员的行为往往高度一致。其次从众心理的产生是具有自然基础的。众所周知,动物群体这种一致行动的趋向性是长时间进化形成的,且具有一定的进化优势。因而人类的这种心理特征也是一种进化过程中的产物,是与生俱来的。例如人类社会形成初期的石器时代,集体狩猎群居而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再次从众使个人减少了信息搜寻成本。任何人在从事某一活动前,总得付出一些信息成本,包括时间和金钱等方面。而决策本身就需要时间,在情况不明的条件下,用于决策的时间就会相应有些长。例如,一位消费者到商场购物,他本身喜爱的品牌众多,但只能决一而择,那么他就会参照他人意见甚至暗示。比如他会潜意识中观察购物完的顾客手中所持购物袋以哪家品牌居多;注意其他消费者谈及的品牌等等。在上述描述中,我并未提及消费二字,但我想说,消费只是人的一种行为之一,而从众心理的影响几乎遍布了人的所有行为。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着眼,选择从众的群体成员能获得某种报酬。鉴于任何人都是以自我利益的最佳判断者和最佳追求为原则。因而某人从事某种行为,肯定要符合某人的效用利益最大化法则。既然别人的行为可以对我负责,所以我模仿别人的行为极大可能对我有利。因为几乎不会有人选择对自己不利的事物。

上一段,我主要叙述了从众消费心理形成的群体因素。除群体因素外,还有情景和个人因素。这两点其实是很好解释的。先说情景因素,所谓情景因素,主要是指当消费者遇到商品信息模糊不清或者受到权威人士影响的情况下产生的情境。譬如风靡各大时尚周刊的各种时装秀中,评委主编设计师作为权威人士可能都会对一季的服装风格做出评论,于是就会出现所谓的“街头流行”现象。我再举一个例子说明所谓的信息模糊不清。例如,股市基金理财就是一种明显信息模糊不清的代表事物(这时由于其变动性多样性造成的),当然这里我是抛开专业人士就普通大众而言的。普通大众文化程度各异对股市基金等可能熟而不通,用而不精。这时就可能会发生,自己对商品不了解就去看别人怎么做。邻居买了A股赚了十万,但你不了解股票行情性质可能认为邻居投十万A股赚了,我投入我大概不会亏的心理。这是一种很明显的情景案例。再说个人因素,这里的个人因素包括的方面很多,其中主要反映在人格特征、性别差异与文化差异等三个方面。男人可能比女人更果敢做事有主见,女人相比就会差些;有些消费者思维灵敏智商高所受 教育 程度高,不会发生盲目从众,相反则易发生从众的消费行为;某地区居民喜食辛辣,外迁户会受其地域饮食文化影响,转而消费此口味的食品。 2从众消费心理的特征

模仿心理是从众消费心理的本质。模仿是有意或无意地对某种刺激做出类似反应的行为方式(周晓虹,1997)。在行为经济学中,将从众消费的大部分诱因归咎于模仿。在现实生活中,市场会有一部分消费者表示出一些示范性指向性的消费行为,暗示出一定的消费倾向,当这种倾向被认可时,其他消费者会产生模仿和重复他人行为的倾向,这种行为暗示扩散流行之后便形成了从众消费的行为,其意识就是从众消费心理。

非正式约束与从众消费心理。所谓非正式约束是一种普遍社会现象,人们在彼此长期交往中形成的没有明文法规的,约定俗成的规定,这些约定俗成的规定大都会不约而同的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非正式约束潜移默化中占据了主流,并拥有对消费心理强大持久的约束力,明文规定与之相比就变得孱弱无势。所规定的该消费什么不该消费什么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影响就会很小。

不确定性与个体理性有限性。在心理学中,无数实验及事实证明,在面对不确定性时,人们需要进行模糊回避,也就是对不确定性所表现的处一种厌弃感。奈特于1921年定义不确定性为人们无法预料和难以测度的变化。为了满足个人规避风险减小损失将利益最大化的需求,人们往往将自己的意见做保留并以群体意见为参考。这种不确定性也在某种程度上与凯恩斯在美国通货膨胀时所提出的边际消费倾向规律,流动偏好规律和资本边际效率规律所吻合。个体理性有限性其实是个相对群体而言的概念。(1)群体的智慧与理性往往是高于个人的,借群体为参照物会与相当大的安全感。(2)个人搜寻信息成本大难度高,依照群体节约成本,且可以提高容错率。(3)对自己的行为有所保留,在错误发生之际可以拟作应急方案(4)对于多数人来讲,多数人蒙受损失会比一人承受好得多,即心理平衡上的需求(5)结合本国国情来看,在中国 传统文化 中,“中庸”之道可谓是盛行至今。自孔子与其弟子在《中庸》中提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后,中庸的思想就一直未离开中国文化,以至于促进从众心理的形成,并渗透到如今的现在市场经济中。

3从众消费心理对市场经济的影响

谈到从众消费心理不得不提到社会倍增效应。社会倍增效应一词是由物理学中倍增效应演变而来。之所以会被冠以社会一词,是因为这种效应适用于很多社会问题及现象。例如,兴起不久的电子商务,我国面临几大现状之一的就业问题及信息服务业等等。所以好好利用社会倍增效应,好好利用从众消费心理,利用二者的关系必定能为市场经济创造良好的经济效应。利用社会倍增效应不仅可以扩大消费需求,推动与之相关的产业发展,而且最后会福泽消费者。于企业而言,消费者需求的扩大,即扩大内需,必然会达到企业发展的目的。于市场经济而言,市场的两个终端达到利益最优化也就是市场经济得到了最好的发展。然而从众消费心理是一把双刃剑,虽然益处多多但对市场经济而言也是有其自身危害的。由于从众消费心理可以制造一股消费热潮,企业会利用热潮创造经济效应但也可能会在技术创新上产生惰性,产品制造上粗心大意。这是一种投机取巧的行为,利用不好会危害消费者危害市场经济。

4如何利用从众消费心理对市场经济的影响

根据从众消费心理的特征,要想趋利避害,大致要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经济法规建设,适当用明文规定避免不必要的盲目从众消费心理;(2)组织相关业界的权威人士发布产品权威信息,加强消费者对商品信息的辨识度,从根本上劈除混淆视听的谣言及错误信息,改变消费者心里对商品的掌握度及清晰度(3)建立普及全国的市场消费监管监督预警查处机制,使得问题可以有效率的解决,避免跟风从众消费心理的盛行(4)充分发挥我国消协等消费者利益维护组织的作用,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加强对非理性消费行为的防范。

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出版社 消费心理学主编李晓霞 刘剑 尹世杰,消费文化学【M】.武汉:r人民出版社,2002

[2]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摘要]重视儿童从众心理在儿童良好的身心发展发面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如果盲目的屈从则会抑制儿童自然成长的过程。随着社会的转型、时代的变化,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在逐渐增加,需要打破常规、推陈出新勇于探索的创新型人才。积极的从众能够促进儿童创新能力的发展,消极的从众则会抑制其天性,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儿童教育的过程中对儿童进行积极的引导,强化其希望出现的行为动作。本文将探讨利用儿童从众心理作为儿童教育与心理发展新的切入点。

[关键词]儿童从众心理;创新;儿童教育与心理发展;切入点

[中图分类号]GAO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 编号]1671-5918(2015)03-0095-02

doi:

[本刊网址]http://

所谓从众行为,即俗称的“对大流”。在群里规范强大的压力下个体会屈从与同群体的一致性,达到彼此行为规范高度吻合。从众行为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谢夫里多作的“光点移动错觉研究”,美国社会社会心理学家阿希所做的“线段判断长度研究”等等,这些学者用实验证明了个体意愿会受到群体行为规范的影响,趋向于与群体意见保持一致性。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学者在这方面做过很多研究,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本文则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儿童的从众心理对儿童心理教育与发展所具有的指导意义。

一、儿童从众现象的具体表现

(一)语言从众

我们这里所讲到的语言是指儿童的沟通能力。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幼儿园的孩子(2-7岁)正处于思维的前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具有片面性和我向思维的特性,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往往不会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所以在幼儿园里,常常会发现孩子们有“他说什么,我说什么”的现象,如果一个小朋友咋游戏中摔倒,教师会安慰小朋友例如“宝贝最勇敢,勇敢的孩子不哭泣”这样的话语,接着就会听到无数个声音说“老师我也不哭”、“老师我昨天摔倒也没哭”…并且你会发现,其实有很多孩子是在“撒谎”。如果教师就某个活动的规则提出一些建议,并问儿童的意见时,你就很难听到有“不好”的回答。

(二)游戏从众

3-6、7岁的孩子是在儿童心理发展的幼儿期,又称为学前期。儿童在这一时期的活动以游戏为主,游戏能促进儿童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格罗斯把游戏看成是儿童对未来生活的一种准备活动,是一种本能性反映。那么在游戏过程中我们大概可以预见儿童的心理发展状态。这时的儿童不同于2岁婴儿,进行的是群体性游戏。儿童用游戏来反映周围的生活,由于受到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儿童的群体性游戏在他们彼此之间形成一种高度的默契。一个小朋友将一张纸揉成一个小纸团放在手上,说“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地球”,马上就会看到很多类似的地球出现,并且活动过程和举动都是相同的。游戏在这个时候能够很好地促进孩子 想象力 ,创造力等等思维活跃性的发展,而在这种情况下,游戏往往成为了千篇一律的了,有时候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多有小朋友都会主动,不自觉的认同第一个小朋友的观点呢,如果是从从众的角度来考虑这个为题就不足为奇了。

(三)动作从众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了,人们总是喜欢追求类似性,希望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与某一社会群体及其文化相一致。当儿童做出不同于同伴的动作时,常会受到来自小团体的压力,这种压力往往来自于对偏离的恐惧,担心受到同伴的排挤和嘲讽。当个体表现出与群体不一致时,常常会故意改变自己的行为,以求得相同。不仅如此,儿童动作从众的另一个原因还未自于儿童好奇心的驱使,再加上想要被关注的心理,儿童的从众行为会增多。课余活动时间,我们会发现,如果一些小朋友在自己座位上跷着二郎腿且没有被老师阻止时,那么马上就会接二连三的有人也跷二郎腿,甚至两条腿都跷在桌子上。

二、儿童从众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儿童自身方面的因素

1.年龄

根据幼儿从众行为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幼儿的从众反应次数随着年龄的升高而有下降的趋势。年龄越大其从众行为越少。利用儿童从众行为的这个年龄特征,可以引入儿童道德品质、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的教育,在行为强化的基础上,让其从众行为朝向积积极的方面发展。 2.智力水平 根据幼儿从众行为及影响因素调查与研究统计结果,智力水平低于平均数幼儿的从众反应数明显高于智力水平高于平均数的幼儿。

3.认知水平及个性的影响

由于儿童身体和心理的影响,对事物的认识水平有限,在儿童的社会化的过程中其品德的发展成为了儿童社会化的核心内容。3-6、7岁的儿童其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仅仅只是初步的了解,对是非对错还不能区分的那么明确。所以在学前期的儿童身上常会一个孩子讲脏话,别的孩子也跟着讲着脏话。这是就需要教师进行对错认知的正确引导。按照皮亚杰的理论,3-6、7岁的儿童虽然能够运用分析、比较等思维形式作出简单的判断、推理,但仅仅局限在解决一些简单的智力问题。当老师提出需要幼儿动脑筋的问题时,常常会得到一些交肤浅的答案。而那些智力水平较低的孩子就选择回答跟别人一样的答案。可见,儿童的从众心理与认识水平及个性品质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儿童的认知水平越低,产生的从众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

(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1.家庭因素

孩子的个性形成及心理发展与家庭教养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其中父母在家庭教养模式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和孩子相处的这些天我发现,在民主型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更加的独立,并且倾向于摆脱成人的控制,善于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专制型以及放任型家庭的孩子在从众与否的问题上,很容易受到同伴的干扰,依赖性较强而不坚持自己的意见。 2.同辈群体的影响

除了 家庭教育 影响之外,同辈群体的影响力也是不容小觑的。幼儿在同辈群体的影响下,其从众行为要明显高于其他人的影响。如果家长在家里给儿童喂药可能很困难,但拿到幼儿园,在看到同伴在吃药时,自己反而会主动“找药吃”。这一现象就与美国心理学者提出的“群体社会化发现理论”相吻合了。这里也不难让我们会联想到“孟母三迁”的 故事 。

3.权威的影响

儿童从众行为的产生离不开权威的影响。被儿童视为权威的人物例如老师,如果老师给乖的孩子一个满意的眼神再加上小红花的条件刺激,对不依从的孩子给予惩罚,那么被罚的孩子就成了别人的“榜样”,其余的孩子就会为了不被惩罚而变得很温顺。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来自成人的评价对他们是非常重要的。孩子们会为了得到权威人士的赞许避免受到惩罚而选择去按照成人的意图做事。

三、将儿童从众心理作为幼儿教育新的切入点

(一)重视榜样的教育,调整儿童的不良行为

重视榜样并不是要求所有人都向一个人看齐,复制别人的动作,而是鼓励孩子们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和长处,从而将观察到好的行为规范加以内化,将自己也转变为别人的榜样。改变一味盲目的跟从他人。由于儿童的选择力、鉴别力都很不成熟,在日常行为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不良行为,例如攻击性行为,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榜样作为来自他人的示范就显得比较重要的,因为这些榜样往往反映了正确的社会对个体的总体规范和普遍要求,同时给儿童正确的行为心理发展提供了参照坐标。

(二)打破常规,培养儿童的独立性与自信心

总是趋同与别人的类似性,盲目从众就会扼杀儿童的独立性与自信心。要敢于打破常规,推陈出新,而不是事事都和别人一样。如今我们需要的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具有革新精神的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要有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根据布鲁纳提出的学习理论,发现学习要求教师在于创建一种教学情境,以促进学生进行的积极思考,仔细探究。这样既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力发展,又可以增强孩子的学习动机,鼓励孩子从问题的不同侧面进行回答。在创造性培养过程中,答案要求的不是精准,而是多样化。

(三)强化行为,引导儿童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是一种能力的培养,怎样从一个场依存的孩子转变为场独立的孩子,除了自身的因素以外,借助外力,也可以有所改善。适当的增加教师在课堂内容的互动性行为,引导幼儿独立思考。

(四)调整期待,减轻儿童团体压力

在儿童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尽量减少对比。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单独属于自己的 思维方式 ,成人不需要强加给儿童一些是非对错的观念。在团体游戏或与成人接触过程中,需要给孩子提供一个轻松、安全且充分被关注的环境,从而减少儿童的团体压力,有利于利用儿童的从众行为来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独立性和自信心。

参考文献:

[1]阿瑟.S.雷伯.心理学词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86,398.

[2]邹晓燕.自主性--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关键[A].中国儿童发展与家庭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北京科技技术出版社,1994:476.

[3]邸颖.儿童从众心理浅析[J].黑河教育,2010(7):10-11.

[4]霍静.儿童从众心理浅析[J].幼儿教育,1989(6):3-4.

[5]邢少颖.覃晓燕.幼儿从众行为的调查与研究[J].山西省行为科学学会学术会 议论文 选集(1999-2003)年度.2003.

心理学参考文献

必然是和教育有关的书籍,以及和心理学有关的书籍啊,除此之外,看你写的论文涉及什么,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心理学参考文献,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杨心德:《学生的自我有效感与学习动机》,《教育研究》。

2、黄荣光:《学生厌学现象的心理分析及矫正对策》。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师大出版社.

[2]方富熹,方格.儿童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3]郑雪.人格心理学[M].暨南大学出版社.

[4]莫雷.教育心理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

[5]徐光新.学校心理学[M].华东师大出版社.

[6]郑希付.健康心理学[M].华东师大出版社.

[7]钱铭怡.变态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8]伍新春,胡佩诚.行为矫正[M].高等教育出版社.

[9]李祚,张开荆.心理危机干预[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10]郭秀艳.基础实验心理学[M].高教出版社.

[11]朱永新.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2]张保平.犯罪心理学(第五版)[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3]樊富珉.团体心理辅导[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4]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5]冯江平.青年心理学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16]黄希庭.心理学与人生[M].暨南大学出版社.

[17]尾形佳晃.三分钟爱上心理学[M].

关于从众心理研究的论文范文

从众是受别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从众现象是一种较普遍的心理现象。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从众心理的相关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从众消费心理是消费者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消费心理类型。其类型的广泛程度,几乎不受地域国度差异的影响。是一种普遍的普通的消费心理。然而人作为社会主体,各学科 文化 领域也不可避免的把人作为研究中心,经济学就是如此。尹世杰先生就于1986年提出要把人的消费需要作为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在张扬个性化的今天,我们也在不知不觉的奉行着个性化消费。我们要想掌握并引导正确的消费需求,想要维护市场稳定并推动市场经济发展就必须把现代经济学和现代心理学结合起来对消费者的从众消费行为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从众消费心理,消费者,市场

1从众消费者心理的形成

消费者心理学的形成

从众消费心理作为消费者心理学的一个类型,我们首先应该大致了解下消费者心理学的形成。消费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为研究内容以研究人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在日常购买行为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及个性心理特征为目的。消费者心理学的形成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知识积累阶段。这一阶段与其说是知识积累不如说是社会进程中通过经济渗透的人性光辉。在这一阶段中,各个时代的学者各个地域的学者都不约而同的提出消费与心理学的微妙关系。如:“在东方,中国春秋末期的著名自由商人范蠡(陶朱公)已从分析消费需要入手,以“计然七策”经营商业,荀子提出生产要“养人之欲,给人之求”(《荀子·礼论》),讲的就是满足人的消费需要;在西方,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已提出“欲望是心理运动的资源,一切情感、需要、动作和意志均为欲望所引发”的命题,古希腊哲人色诺芬最早提出“消费”这个术语,法国古典学派的终结者西斯蒙第提出了社会生产目的是满足消费需要的观点”。(2)体系凝构阶段。消费心理学的诞生与心理学、消费经济学及其他分支学科有着很大的渊源。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心理科学理论在实证研究中,不断向消费研究领域渗透,进而与消费有关的社会经济文化问题又反作用于应用心理学所致。在力学上这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原理,那么作用效果如何呢?从研究著作上看,1900年h ·盖尔出版《 广告 心理学》,以及1980年e·a若斯出版《社会心理学》,开辟了群体消费心理的研究领域,1920至1930年期间丹尼尔·斯塔奇撰著并出版了《斯塔奇广告回忆指南》和《广告学原理》。它们或侧面或正面的探及消费心理问题,它们的诞生为消费心理学的提供了前提条件。从实验研究成果上看,1920年j·b·华生的广告心理研究、1938年欧内斯特·迪士特的消费动机研究,哥伦比亚大学实用社会研究所的拉机斯费尔德和e·卡兹关于“人格的影响”的研究,哈弗大学r·a·鲍尔关于“知觉到的风险”的研究 报告 ,为消费心理学体系的构建奠定了有利的形成基础。(3)真正的学科创立与创新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中叶延至20世纪末或21世纪初。可见消费者心理学这一学科还很年轻,待研究待发现的领域还有很多。然而伴随着市场经济主体的演变,社会文化的推陈出新,人的概念会越来越来重要,作为将人的心理与市场消费相联系的学科,消费心理学的发展必然会迈上一个更高更远的台阶。

从众消费心理的成因

从唯物主义哲学上讲,物质决定意识,事物具有多面性。从众消费心理就恰恰体现了这一点。首先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压力是从众的一个决定因素。在一个大环境下,谁做出与众不同的判断或行为,往往会被 其它 成员孤立,甚至受到严厉惩处,因而某个大环境下的成员的行为往往高度一致。其次从众心理的产生是具有自然基础的。众所周知,动物群体这种一致行动的趋向性是长时间进化形成的,且具有一定的进化优势。因而人类的这种心理特征也是一种进化过程中的产物,是与生俱来的。例如人类社会形成初期的石器时代,集体狩猎群居而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再次从众使个人减少了信息搜寻成本。任何人在从事某一活动前,总得付出一些信息成本,包括时间和金钱等方面。而决策本身就需要时间,在情况不明的条件下,用于决策的时间就会相应有些长。例如,一位消费者到商场购物,他本身喜爱的品牌众多,但只能决一而择,那么他就会参照他人意见甚至暗示。比如他会潜意识中观察购物完的顾客手中所持购物袋以哪家品牌居多;注意其他消费者谈及的品牌等等。在上述描述中,我并未提及消费二字,但我想说,消费只是人的一种行为之一,而从众心理的影响几乎遍布了人的所有行为。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着眼,选择从众的群体成员能获得某种报酬。鉴于任何人都是以自我利益的最佳判断者和最佳追求为原则。因而某人从事某种行为,肯定要符合某人的效用利益最大化法则。既然别人的行为可以对我负责,所以我模仿别人的行为极大可能对我有利。因为几乎不会有人选择对自己不利的事物。

上一段,我主要叙述了从众消费心理形成的群体因素。除群体因素外,还有情景和个人因素。这两点其实是很好解释的。先说情景因素,所谓情景因素,主要是指当消费者遇到商品信息模糊不清或者受到权威人士影响的情况下产生的情境。譬如风靡各大时尚周刊的各种时装秀中,评委主编设计师作为权威人士可能都会对一季的服装风格做出评论,于是就会出现所谓的“街头流行”现象。我再举一个例子说明所谓的信息模糊不清。例如,股市基金理财就是一种明显信息模糊不清的代表事物(这时由于其变动性多样性造成的),当然这里我是抛开专业人士就普通大众而言的。普通大众文化程度各异对股市基金等可能熟而不通,用而不精。这时就可能会发生,自己对商品不了解就去看别人怎么做。邻居买了A股赚了十万,但你不了解股票行情性质可能认为邻居投十万A股赚了,我投入我大概不会亏的心理。这是一种很明显的情景案例。再说个人因素,这里的个人因素包括的方面很多,其中主要反映在人格特征、性别差异与文化差异等三个方面。男人可能比女人更果敢做事有主见,女人相比就会差些;有些消费者思维灵敏智商高所受 教育 程度高,不会发生盲目从众,相反则易发生从众的消费行为;某地区居民喜食辛辣,外迁户会受其地域饮食文化影响,转而消费此口味的食品。 2从众消费心理的特征

模仿心理是从众消费心理的本质。模仿是有意或无意地对某种刺激做出类似反应的行为方式(周晓虹,1997)。在行为经济学中,将从众消费的大部分诱因归咎于模仿。在现实生活中,市场会有一部分消费者表示出一些示范性指向性的消费行为,暗示出一定的消费倾向,当这种倾向被认可时,其他消费者会产生模仿和重复他人行为的倾向,这种行为暗示扩散流行之后便形成了从众消费的行为,其意识就是从众消费心理。

非正式约束与从众消费心理。所谓非正式约束是一种普遍社会现象,人们在彼此长期交往中形成的没有明文法规的,约定俗成的规定,这些约定俗成的规定大都会不约而同的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非正式约束潜移默化中占据了主流,并拥有对消费心理强大持久的约束力,明文规定与之相比就变得孱弱无势。所规定的该消费什么不该消费什么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影响就会很小。

不确定性与个体理性有限性。在心理学中,无数实验及事实证明,在面对不确定性时,人们需要进行模糊回避,也就是对不确定性所表现的处一种厌弃感。奈特于1921年定义不确定性为人们无法预料和难以测度的变化。为了满足个人规避风险减小损失将利益最大化的需求,人们往往将自己的意见做保留并以群体意见为参考。这种不确定性也在某种程度上与凯恩斯在美国通货膨胀时所提出的边际消费倾向规律,流动偏好规律和资本边际效率规律所吻合。个体理性有限性其实是个相对群体而言的概念。(1)群体的智慧与理性往往是高于个人的,借群体为参照物会与相当大的安全感。(2)个人搜寻信息成本大难度高,依照群体节约成本,且可以提高容错率。(3)对自己的行为有所保留,在错误发生之际可以拟作应急方案(4)对于多数人来讲,多数人蒙受损失会比一人承受好得多,即心理平衡上的需求(5)结合本国国情来看,在中国 传统文化 中,“中庸”之道可谓是盛行至今。自孔子与其弟子在《中庸》中提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后,中庸的思想就一直未离开中国文化,以至于促进从众心理的形成,并渗透到如今的现在市场经济中。

3从众消费心理对市场经济的影响

谈到从众消费心理不得不提到社会倍增效应。社会倍增效应一词是由物理学中倍增效应演变而来。之所以会被冠以社会一词,是因为这种效应适用于很多社会问题及现象。例如,兴起不久的电子商务,我国面临几大现状之一的就业问题及信息服务业等等。所以好好利用社会倍增效应,好好利用从众消费心理,利用二者的关系必定能为市场经济创造良好的经济效应。利用社会倍增效应不仅可以扩大消费需求,推动与之相关的产业发展,而且最后会福泽消费者。于企业而言,消费者需求的扩大,即扩大内需,必然会达到企业发展的目的。于市场经济而言,市场的两个终端达到利益最优化也就是市场经济得到了最好的发展。然而从众消费心理是一把双刃剑,虽然益处多多但对市场经济而言也是有其自身危害的。由于从众消费心理可以制造一股消费热潮,企业会利用热潮创造经济效应但也可能会在技术创新上产生惰性,产品制造上粗心大意。这是一种投机取巧的行为,利用不好会危害消费者危害市场经济。

4如何利用从众消费心理对市场经济的影响

根据从众消费心理的特征,要想趋利避害,大致要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经济法规建设,适当用明文规定避免不必要的盲目从众消费心理;(2)组织相关业界的权威人士发布产品权威信息,加强消费者对商品信息的辨识度,从根本上劈除混淆视听的谣言及错误信息,改变消费者心里对商品的掌握度及清晰度(3)建立普及全国的市场消费监管监督预警查处机制,使得问题可以有效率的解决,避免跟风从众消费心理的盛行(4)充分发挥我国消协等消费者利益维护组织的作用,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加强对非理性消费行为的防范。

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出版社 消费心理学主编李晓霞 刘剑 尹世杰,消费文化学【M】.武汉:r人民出版社,2002

[2]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摘要]重视儿童从众心理在儿童良好的身心发展发面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如果盲目的屈从则会抑制儿童自然成长的过程。随着社会的转型、时代的变化,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在逐渐增加,需要打破常规、推陈出新勇于探索的创新型人才。积极的从众能够促进儿童创新能力的发展,消极的从众则会抑制其天性,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儿童教育的过程中对儿童进行积极的引导,强化其希望出现的行为动作。本文将探讨利用儿童从众心理作为儿童教育与心理发展新的切入点。

[关键词]儿童从众心理;创新;儿童教育与心理发展;切入点

[中图分类号]GAO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 编号]1671-5918(2015)03-0095-02

doi:

[本刊网址]http://

所谓从众行为,即俗称的“对大流”。在群里规范强大的压力下个体会屈从与同群体的一致性,达到彼此行为规范高度吻合。从众行为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谢夫里多作的“光点移动错觉研究”,美国社会社会心理学家阿希所做的“线段判断长度研究”等等,这些学者用实验证明了个体意愿会受到群体行为规范的影响,趋向于与群体意见保持一致性。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学者在这方面做过很多研究,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本文则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儿童的从众心理对儿童心理教育与发展所具有的指导意义。

一、儿童从众现象的具体表现

(一)语言从众

我们这里所讲到的语言是指儿童的沟通能力。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幼儿园的孩子(2-7岁)正处于思维的前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具有片面性和我向思维的特性,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往往不会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所以在幼儿园里,常常会发现孩子们有“他说什么,我说什么”的现象,如果一个小朋友咋游戏中摔倒,教师会安慰小朋友例如“宝贝最勇敢,勇敢的孩子不哭泣”这样的话语,接着就会听到无数个声音说“老师我也不哭”、“老师我昨天摔倒也没哭”…并且你会发现,其实有很多孩子是在“撒谎”。如果教师就某个活动的规则提出一些建议,并问儿童的意见时,你就很难听到有“不好”的回答。

(二)游戏从众

3-6、7岁的孩子是在儿童心理发展的幼儿期,又称为学前期。儿童在这一时期的活动以游戏为主,游戏能促进儿童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格罗斯把游戏看成是儿童对未来生活的一种准备活动,是一种本能性反映。那么在游戏过程中我们大概可以预见儿童的心理发展状态。这时的儿童不同于2岁婴儿,进行的是群体性游戏。儿童用游戏来反映周围的生活,由于受到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儿童的群体性游戏在他们彼此之间形成一种高度的默契。一个小朋友将一张纸揉成一个小纸团放在手上,说“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地球”,马上就会看到很多类似的地球出现,并且活动过程和举动都是相同的。游戏在这个时候能够很好地促进孩子 想象力 ,创造力等等思维活跃性的发展,而在这种情况下,游戏往往成为了千篇一律的了,有时候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多有小朋友都会主动,不自觉的认同第一个小朋友的观点呢,如果是从从众的角度来考虑这个为题就不足为奇了。

(三)动作从众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了,人们总是喜欢追求类似性,希望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与某一社会群体及其文化相一致。当儿童做出不同于同伴的动作时,常会受到来自小团体的压力,这种压力往往来自于对偏离的恐惧,担心受到同伴的排挤和嘲讽。当个体表现出与群体不一致时,常常会故意改变自己的行为,以求得相同。不仅如此,儿童动作从众的另一个原因还未自于儿童好奇心的驱使,再加上想要被关注的心理,儿童的从众行为会增多。课余活动时间,我们会发现,如果一些小朋友在自己座位上跷着二郎腿且没有被老师阻止时,那么马上就会接二连三的有人也跷二郎腿,甚至两条腿都跷在桌子上。

二、儿童从众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儿童自身方面的因素

1.年龄

根据幼儿从众行为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幼儿的从众反应次数随着年龄的升高而有下降的趋势。年龄越大其从众行为越少。利用儿童从众行为的这个年龄特征,可以引入儿童道德品质、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的教育,在行为强化的基础上,让其从众行为朝向积积极的方面发展。 2.智力水平 根据幼儿从众行为及影响因素调查与研究统计结果,智力水平低于平均数幼儿的从众反应数明显高于智力水平高于平均数的幼儿。

3.认知水平及个性的影响

由于儿童身体和心理的影响,对事物的认识水平有限,在儿童的社会化的过程中其品德的发展成为了儿童社会化的核心内容。3-6、7岁的儿童其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仅仅只是初步的了解,对是非对错还不能区分的那么明确。所以在学前期的儿童身上常会一个孩子讲脏话,别的孩子也跟着讲着脏话。这是就需要教师进行对错认知的正确引导。按照皮亚杰的理论,3-6、7岁的儿童虽然能够运用分析、比较等思维形式作出简单的判断、推理,但仅仅局限在解决一些简单的智力问题。当老师提出需要幼儿动脑筋的问题时,常常会得到一些交肤浅的答案。而那些智力水平较低的孩子就选择回答跟别人一样的答案。可见,儿童的从众心理与认识水平及个性品质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儿童的认知水平越低,产生的从众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

(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1.家庭因素

孩子的个性形成及心理发展与家庭教养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其中父母在家庭教养模式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和孩子相处的这些天我发现,在民主型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更加的独立,并且倾向于摆脱成人的控制,善于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专制型以及放任型家庭的孩子在从众与否的问题上,很容易受到同伴的干扰,依赖性较强而不坚持自己的意见。 2.同辈群体的影响

除了 家庭教育 影响之外,同辈群体的影响力也是不容小觑的。幼儿在同辈群体的影响下,其从众行为要明显高于其他人的影响。如果家长在家里给儿童喂药可能很困难,但拿到幼儿园,在看到同伴在吃药时,自己反而会主动“找药吃”。这一现象就与美国心理学者提出的“群体社会化发现理论”相吻合了。这里也不难让我们会联想到“孟母三迁”的 故事 。

3.权威的影响

儿童从众行为的产生离不开权威的影响。被儿童视为权威的人物例如老师,如果老师给乖的孩子一个满意的眼神再加上小红花的条件刺激,对不依从的孩子给予惩罚,那么被罚的孩子就成了别人的“榜样”,其余的孩子就会为了不被惩罚而变得很温顺。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来自成人的评价对他们是非常重要的。孩子们会为了得到权威人士的赞许避免受到惩罚而选择去按照成人的意图做事。

三、将儿童从众心理作为幼儿教育新的切入点

(一)重视榜样的教育,调整儿童的不良行为

重视榜样并不是要求所有人都向一个人看齐,复制别人的动作,而是鼓励孩子们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和长处,从而将观察到好的行为规范加以内化,将自己也转变为别人的榜样。改变一味盲目的跟从他人。由于儿童的选择力、鉴别力都很不成熟,在日常行为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不良行为,例如攻击性行为,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榜样作为来自他人的示范就显得比较重要的,因为这些榜样往往反映了正确的社会对个体的总体规范和普遍要求,同时给儿童正确的行为心理发展提供了参照坐标。

(二)打破常规,培养儿童的独立性与自信心

总是趋同与别人的类似性,盲目从众就会扼杀儿童的独立性与自信心。要敢于打破常规,推陈出新,而不是事事都和别人一样。如今我们需要的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具有革新精神的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要有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根据布鲁纳提出的学习理论,发现学习要求教师在于创建一种教学情境,以促进学生进行的积极思考,仔细探究。这样既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力发展,又可以增强孩子的学习动机,鼓励孩子从问题的不同侧面进行回答。在创造性培养过程中,答案要求的不是精准,而是多样化。

(三)强化行为,引导儿童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是一种能力的培养,怎样从一个场依存的孩子转变为场独立的孩子,除了自身的因素以外,借助外力,也可以有所改善。适当的增加教师在课堂内容的互动性行为,引导幼儿独立思考。

(四)调整期待,减轻儿童团体压力

在儿童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尽量减少对比。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单独属于自己的 思维方式 ,成人不需要强加给儿童一些是非对错的观念。在团体游戏或与成人接触过程中,需要给孩子提供一个轻松、安全且充分被关注的环境,从而减少儿童的团体压力,有利于利用儿童的从众行为来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独立性和自信心。

参考文献:

[1]阿瑟.S.雷伯.心理学词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86,398.

[2]邹晓燕.自主性--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关键[A].中国儿童发展与家庭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北京科技技术出版社,1994:476.

[3]邸颖.儿童从众心理浅析[J].黑河教育,2010(7):10-11.

[4]霍静.儿童从众心理浅析[J].幼儿教育,1989(6):3-4.

[5]邢少颖.覃晓燕.幼儿从众行为的调查与研究[J].山西省行为科学学会学术会 议论文 选集(1999-2003)年度.2003.

作为一个生活在现实当中的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总要与别的人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参加一定的群体生活。个人是群体中的一员,群体对个人的行为和心理会发生重要的影响,大学生在群体中只有与其他人交往和接触,才能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大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特殊的群体组织它不仅能活跃校园生活,丰富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更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发展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大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利用大学生群体心理,可以对大学生社团建设产生积极的作用,而反过来看,大学生社团组织又会对学生个体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一、群体心理的含义及特点所谓群体心理,是群体成员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群体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有别于其他群体的价值、倾向性、态度及行为方式的总和。其特点如下:1、群体内聚力决定群体兴衰。2、群体心理的相容性和排斥性。3、群体心理的舆论压力性。4、群体心理的感受力与感染力。5、群体思维的从众性和群体意见的极端化。6、群体决策的差异性。群体决策往往比个体决策正确,但速度上不如个体决策快;创造性上群体决策略差于个体决策;决策的风险性上,相比较而言群体决策比较稳定。7、整体意识和排外意识。二、群体心理与个体心理的关系个体不只有其自然的,也有其心理的一面,即所谓的个体心理,它包括个体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心理现象和特点。同样,一个群体也有其自然的一面和心理的一面。个体心理的实质,是大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而群体心理则是普遍在其成员的头脑中存在,反映群体社会状况的共同或不同心理状态与倾向。由于群体成员的相互影响的存在,这种状态与倾向已不简单是个人的特征,而是群体的特点。群体心理与个体心理是密切关联的。没有个体心理,群体心理就没有基础,另一方面,个人作为群体的成员,其心理状况必定会受到群体心理倾向的感染与影响。三、大学生社团组织的发展现状(一)从社团的规模和数量以及参加社团的人数来看,每年都呈递增的趋势,呈现一种百花齐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每个院系都会有自己的几个社团,而且各具特色,充分满足了大学生的爱好和兴趣。(二)从社团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来看,大学生社团具有自愿性、自主性、开放性等特点。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社会化趋势的深入发展,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与社会需求接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们认识到,在校期间尽可能多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积累一定的社会阅历,培养锻炼各方面的社会技能,对于缩小校园与社会的距离,将来能够尽快适应社会非常重要。另一方面,面对扑面而来的知识经济浪潮,大学生们逐渐意识到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三)从运作方式看,学生社团由学校单一的划拨资金,转变到多元化、多渠道筹集资金的方式。社团积极与企业联系,固化资金来源渠道,使社团能够得到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发展。例如:文艺类社团走进社区,服务社区,挖掘资源,与社区实现共赢。四、大学生社团组织的建设对个体心理的作用(一)积极作用1、有利于增强群体成员的自信心和安全感。在凝聚力强的学生社团中,各个成员的观点一致,人际关系和谐,相互支持,互相理解,从而增强了自信心和安全感。成员对所属的群体及群体的成员的评价,会随之提高,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群体,将群体作为自己的心理归宿。2、有利于增强群体成员的归属感。组织健全的社团组织能够使成员感受到家的感觉,从而时刻关心群体的利益,努力做好社团中的每项工作,促进社团的发展。3、有利于群体成员的心理成熟和人格完善。据调查,有2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不少高校开设了心理辅导室、心理咨询热线电话。事实上,参加社团活动对于大学生释放心理紧张情绪,减轻压力,改变孤僻、自闭的现状,增强自信心等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二)消极作用1、群体成员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大学生社团成员受到学校批评处分时,容易引起社团内其他成员的同情和支持,引起对正式组织和学校的抵触情绪,甚至形成与正式组织和校方对立的群体力量。2、影响群体成员的心理健康。当一个社团内部出现矛盾时(比如群体成员之间或者社团组织之间),往往会影响成员的情绪和行动,导致成员会做出一些反常的举动,损害成员的心理健康。五、加强大学生社团组织建设,促进个体心理发展(一)加强管理,积极引导,推动学生社团的持续发展。要建立健全学生社团的各项管理制度;要将社团管理纳入到学生工作管理的正常渠道,为社团发展提供必要的经费、场地支持;要有计划地安排优秀教师担任社团的指导教师,提高社团的层次。同时,对社团骨干要进行一定的培训,强化其成员的纪律观念和集体观念,营造团结向上的氛围,促进学生社团的持续发展。(二)丰富大学生社团的活动,减小消极影响。深化实践,寓教于乐,实现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学生社团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要通过组织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积极健康、格调高雅的社团活动,在友好、理解、双向的氛围中,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合理的需求,刺激他们的求知动机和成才欲望,培养其浓厚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引导他们消除一些不合理的需求和幻想,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大学生社团中找到位置得到发展提高。

健康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应用心理学学科分支,自1978年在美国诞生以来,健康心理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充分共享。健康心理学在维持和改善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评估和诊断健康;完善和改进健康防治体系。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心理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心理的论文 范文 一: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 教育 研究

摘要:积极心理学的本质在于改善人们生活,发现自身更多美好的品质,并激发出自身的积极力量。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积极心理学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己在国内开展了二十多年,然而很多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依然定位于防治性层面上,以此解决少数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为目标,而忽略了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而积极心理学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则能针对性的为学生提供帮助。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引言

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高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构成单元,可从多个维度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1],使其养成出众的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的作用重点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其生成更加积极的力量,将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视为最重要的教学使命。积极心理学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意义,在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心理的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应对困境与挫折的能力,最终为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积极心理学下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意义

第一,推动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积极心理学能够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回归最为本质的教学目的,如此一来,也可以更加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意义。毋庸讳言,既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偏离了实际的教育目标,而基于积极心理学视域背景下,更加强调对学生采用“人文主义”关怀,更加重视对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以助其形成积极的人格。毫无疑问,积极人格,更加有利于当前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融洽共处。在积极心理学的依托之下,推动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并且强化学生心理健康。唤起学生潜在内心的心理素养,最终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社会责任意,以更好的心态面对社会。

第二,推动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众所周知,每个人的心理状态都存在正负两个方向[2]。一般意义上,既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其要点,就在于妥善处理好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疏导问题症状,而并未把教育的重点安置在学生积极品质的锻炼上来。有鉴于此,高校唯有主动出击,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方可健全学生的心理健康系统,以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实现教育目标。

第三,建设健全优质的教育环境。可以肯定,一个优质的教育环境,能够推动许多事情的良性展开,并最终促进教育目标的完成。同样,积极的教育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也有着本质的推动意义与现实作用。随着外在教育环境中推动积极体验的形成,每一个学生个体的积极性也会随之不断增强,将环境的外在作用安置在学生的内在心理,也可以使学生的积极人格也两种作用下得到很好的发展。

三、积极心理学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对策

第一,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的。学生之间在心理素质层面上是相同,但又有显著的差异性。因此,基于每一个学生心理素质基本一致,也给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给予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并且在教育环境作用之下,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也不尽相同,学生与学生间的客观差异可以说普遍存在。而积极心理学的引导,正是倡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当从学生的差异性为出发点,并且,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让每一个大学生可以在原本的条件下获得更大的发展和健全。因此,高校不仅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期帮助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提升,还有必要最大限度上利用高校的心理咨询室,开展一些咨询活动还有其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保证每一个学生的整体发展、个性发展。

第二,树立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对于如何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在既往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往往只是单方面地关注对消极层面的教育。因而,高校所有的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都是只是单一地围绕着一些消极环节进行衍伸,其中消极层面,主要是指对学心理疾病、心理障碍的治疗。而积极心理学的教学理念为其提供了全新的观点,即提出积极的心理品质教育,从源头上遏制消极情绪的产生,这样一来,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也就获得了极大地丰富,更加关注积极层面。当然,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必须要依托于学生、教师、校方这三个环节的共同努力。细化来说:学生应当重视和关注自己的积极品质,并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实现不断积累;教师在课堂教育中,更加全面地向学生展示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的内容,而课外活动中也需要关注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校方在这其中的作用是将工作的目标进行重新定位,推动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

第三,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一方面,高校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教师必须要充分体现其专业技能,可以让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积极的探究解决问题的 方法 。要做到这一点也就一定要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以及心理咨询中心教师,努力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积极地学习与掌握当下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路径。另一方面,教师要更加深入地学习积极心理学,自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过渡到积极心理学的实践。惟其如此,教师在开展自身的教学工作过程中,就不在只是单纯的关注学生的消极层面,通过积极的教学治疗手段,更好的树立学生积极的心理健康养成。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过去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主要是以“解决问题”当成教育的唯一目标,而单方面的“解决问题”,显然充满了很强的功利性,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因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更有必要向积极的方面进行个性,借鉴积极心理学的引导下使得关注信息更为立体化。也只有真正的消除学生的一些消极心理,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推动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孝凤.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初探[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4,12(04):151-154.

[2]覃梅芳.基于积极心理学深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12(04):220-221.

关于心理的论文范文二:心理学精品课程建设思路

摘要: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高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介绍了省级精品课程“普通心理学”的建设理念、改革 措施 和建设成果,旨在为同类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课程建设;精品课程;人才培养

2001年教育部为促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出台了4号文件《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03年精品课程作为“质量工程”建设的先导项目在各高校启动,形成国家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三级课程建设模式。“普通心理学”课程2011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在三年的建设周期中,课程团队围绕精品课程建设的六大要素,即内容建设、队伍建设、 教学方法 和手段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内容建设、机制建设[1],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突出整体性:从人才培养整体工作出发,科学定位课程

“普通心理学”课程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后续所有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在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和专业精神方面发挥着先入为主的作用。在课程建设之初,团队成员就达成共识,即不是孤立地将“普通心理学”作为一门课程来建设,而是将课程建设紧密服务于人才培养,为整个专业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为此,团队认真厘清了三个关系,一是“普通心理学”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二是与专业建设的关系;三是与整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关系。通过对三个关系的科学梳理,确立了“普通心理学”的课程地位,即奠定整个专业学习的基础,是专业基本功和专业精神培养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课程建设全程始终突出精品课程在专业内部建设的辐射作用。

二、体现先进性:优化课程教学体系与内容,强化专业精神培养

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教学内容的改革。有学者指出,精品课程要有“一流的教学内容”,即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时代要求,以知识整合为核心,以内涵建设为重点,始终保持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和系统性、前沿性[2]。不仅如此,从教学内容的内在价值看,正如教育家杜威所言,“一门科目在某地某时应该有一个为自己的利益供欣赏的善”,“如果一个科目从来没有因其自身而被学生欣赏过,那么它就无法达到别的目的”[3],因此,“普通心理学”精品课程不仅关注教学内容对学生知识建构、能力培养的作用,还十分关注是否给学生的学习过程带来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以及对学生人生的启迪,在优化教学体系与内容方面做了大胆的革新与尝试,改革后的教学内容体现出四方面的特征:

1.兴趣性。心理学是一门严肃的科学,但很多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前,都不同程度地对其抱有不正确的神秘感和好奇心,导致刚接触“普通心理学”、面对大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时,感觉抽象、枯燥,根本没有想象的有趣。因此增强课程的趣味性、稳定专业思想、培养专业学习兴趣是“普通心理学”课程必须面对的问题。为此我们精心设计并引入“课前三分钟———奇妙的心理效应”、“任务驱动学习———解密自己最感兴趣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与我———分析自己的心理现象”等环节和内容,带领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心理世界,感受心理学的魅力,解答生活中的心理谜题,发现心理学的科学价值,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专业学习真正满足学生求知和自身成长的需要。

2.专业性。专业性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基本规定[4],是一个专业立足和生存的根本,也是人才培养最朴素的目标。专业性的培养渗透于专业课程学习全程,每一门专业课程都肩负着专业性培养的使命。“普通心理学”课程的专业性定位于两方面,一是强化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每一个概念、每一个原理都要进行深度解析,区分“专业理解”和“ 经验 理解”的不同;二是培养专业的 思维方式 ,引导学生用心理学的专业视角去认识和分析问题,用专业的语言去阐述和解释问题,帮助学生树立专业精神、培育专业气质、夯实专业基础。

3.实践性。为强化课程的实践性,将实验教学部分从理论教学中剥离出来,单独开设,由两名青年教师承担实验教学,撰写了独立的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指导书。实验教学大纲中专门设计了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的综合性设计实验环节,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应用知识、迁移知识的能力;同时加强课程内实践环节的建设,设计了“你来讲”、“心理问题研究”等环节,由学生从感兴趣的问题出发,结合教材、作业和资料查阅,分小组合作承担部分内容的讲授,开展力所能及的研究性探索,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又培养了综合能力。

4.延伸性。为夯实专业基础,体现“宽基础”的课程价值观,课程建设中还注意到教学内容的延伸性,即以教学内容为载体,向下延伸到实际生活中,注重专业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贯穿“心理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同时强调心理学作为一门“幸福学科”,对学生自身发展、成长的重要作用和积极价值;向上延伸是与研究生考试相结合,把近几年的 考研 内容引入教学,一方面深化教学内容,一方面为部分考研学生提前奠定基础;在中间层面将教学内容与后续专业课程内容建立延伸联结,凸显“普通心理学”的基础性。

三、凸显有效性:遵循教与学的规律,改革课程教学模式

教学体系与内容整合优化后,紧接着面临的问题就是教学模式的变革。以往“普通心理学”的开课时间在第一学期,因课时较大,恰逢学生刚入大学,还处于高考后的松懈状态, 学习方法 、习惯等均不适应,所以学习压力较大,学习效果不甚理想,最初学习的挫败对专业学习积极性的打击不容小视。课程团队以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为指导,进行了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将整合后的“普通心理学”分为两段开设。一方面分解了学生刚入学的学习和考试压力,体现了教与学循序渐进的原则;另一方面有意识地边教学边对学生进行 学习方法指导 和资源利用的指导,帮助学生改变中学时期机械的、不科学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科学的知识价值观和学习方法的形成。这一改革收到良好效果,学生期末考试不及格率明显下降,整体成绩普遍提高,有效保护了学生专业学习的自尊心,极大增强了学生专业学习的自信。

四、彰显科学性:积极探索课程评价体系改革,以评促学教学评价

在教与学过程中发挥着诊断、导向、激励、调控等作用,科学的教学评价能有效促进教与学的过程,帮助师生明确教学进度、 反思 教学过程、检验教学效果、完善教学方式。但长期以来,教学评价被机械地视为“对教学过程及其结果的价值判断”[5],而忽略了教学过程中学习动机激发、教与学的反思、学习策略运用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等动态的、过程性的因素,导致教学评价只重结果不问过程,与教学过程和教学价值生成相脱离,其作用被极大地削弱。为彰显评价的功能,切实发挥评价的作用,将教学评价内在于教学过程中,发挥其对教学的动态引领作用,从2012年起“普通心理学”课程逐渐摸索并形成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小组互评、学生自评相结合的科学的评价机制,并将此模式全程贯穿、渗透于课程教学中,及时反馈,效果明显。课堂教学评价的改革与完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和教学观,以人为本,关注“当下的教学”,将对成绩目标的关注转为对学生发展过程的关注;同时,教学评价的多元化,要求教师对教学有更多的付出和责任感,作为学生学习的陪伴者、引导者和督促者,更多思考的不是如何“完成教学任务”,而是“如何教好”,怎样不断创新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对学生而言,虽然考试的压力有所减轻,但对学习过程的投入和学习能力的要求提升了,学生不再被当做“知识的口袋”,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发挥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随时关注并调整自己的学习进程和课堂表现,积累学习与评价“资本”。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有效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对良好学风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发挥教育性:丰富教学资源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延伸学习优质的课程资源

在课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既可以为教学提供丰富的信息,又承载着学生知识建构、意义学习和能力发展的功能,同时兼具人文教育与丰富精神世界的价值。大学校园充满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学习资源:网络、图书馆以及各种信息源,但很多学生不仅不会利用大学丰富的资源提升自己,更不具备这种资源意识。由于“普通心理学”的教学对象为大学一年级学生,问题更为突出。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任课教师十分重视课堂和课外教育资源对学生的作用,不断积累和建立优质、丰富的教学资源。目前教学资源建设涉及五个系列,包括经典心理学影片、国外心理学教材、心理学必读书籍、网易名校公开课以及“普通心理学”国家精品课程视频等,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巨大的学习、阅读空间,同时教师还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内容中渗透与关联这些资源,在学生课内学习与课外资源学习之间搭建起桥梁,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丰富专业学习内涵,提升专业学习品味,挖掘学生专业学习潜力,强化了优良学风的形成,使专业学习丰富而充实,彰显了专业的魅力和大学生活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张晶.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144.

[2]柳礼泉.论精品课程的特征[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3):83.

[3][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秉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58.

[4]孟现志.高等教育的专业性[J].教育研究,2009,(2):94.

[5]张曙光.过程性评价的哲学诠释[J].齐鲁学刊,2012,(4):71.

关于心理的论文范文精选相关 文章 :

1. 心理咨询师论文范文两篇

2. 3000字心理论文范文

3. 心理学论文范文1500字

4. 心理学论文范文

5.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范文

6.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

关于从众心理研究现状分析的论文

作为一个生活在现实当中的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总要与别的人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参加一定的群体生活。个人是群体中的一员,群体对个人的行为和心理会发生重要的影响,大学生在群体中只有与其他人交往和接触,才能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大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特殊的群体组织它不仅能活跃校园生活,丰富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更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发展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大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利用大学生群体心理,可以对大学生社团建设产生积极的作用,而反过来看,大学生社团组织又会对学生个体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一、群体心理的含义及特点所谓群体心理,是群体成员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群体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有别于其他群体的价值、倾向性、态度及行为方式的总和。其特点如下:1、群体内聚力决定群体兴衰。2、群体心理的相容性和排斥性。3、群体心理的舆论压力性。4、群体心理的感受力与感染力。5、群体思维的从众性和群体意见的极端化。6、群体决策的差异性。群体决策往往比个体决策正确,但速度上不如个体决策快;创造性上群体决策略差于个体决策;决策的风险性上,相比较而言群体决策比较稳定。7、整体意识和排外意识。二、群体心理与个体心理的关系个体不只有其自然的,也有其心理的一面,即所谓的个体心理,它包括个体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心理现象和特点。同样,一个群体也有其自然的一面和心理的一面。个体心理的实质,是大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而群体心理则是普遍在其成员的头脑中存在,反映群体社会状况的共同或不同心理状态与倾向。由于群体成员的相互影响的存在,这种状态与倾向已不简单是个人的特征,而是群体的特点。群体心理与个体心理是密切关联的。没有个体心理,群体心理就没有基础,另一方面,个人作为群体的成员,其心理状况必定会受到群体心理倾向的感染与影响。三、大学生社团组织的发展现状(一)从社团的规模和数量以及参加社团的人数来看,每年都呈递增的趋势,呈现一种百花齐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每个院系都会有自己的几个社团,而且各具特色,充分满足了大学生的爱好和兴趣。(二)从社团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来看,大学生社团具有自愿性、自主性、开放性等特点。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社会化趋势的深入发展,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与社会需求接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们认识到,在校期间尽可能多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积累一定的社会阅历,培养锻炼各方面的社会技能,对于缩小校园与社会的距离,将来能够尽快适应社会非常重要。另一方面,面对扑面而来的知识经济浪潮,大学生们逐渐意识到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三)从运作方式看,学生社团由学校单一的划拨资金,转变到多元化、多渠道筹集资金的方式。社团积极与企业联系,固化资金来源渠道,使社团能够得到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发展。例如:文艺类社团走进社区,服务社区,挖掘资源,与社区实现共赢。四、大学生社团组织的建设对个体心理的作用(一)积极作用1、有利于增强群体成员的自信心和安全感。在凝聚力强的学生社团中,各个成员的观点一致,人际关系和谐,相互支持,互相理解,从而增强了自信心和安全感。成员对所属的群体及群体的成员的评价,会随之提高,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群体,将群体作为自己的心理归宿。2、有利于增强群体成员的归属感。组织健全的社团组织能够使成员感受到家的感觉,从而时刻关心群体的利益,努力做好社团中的每项工作,促进社团的发展。3、有利于群体成员的心理成熟和人格完善。据调查,有2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不少高校开设了心理辅导室、心理咨询热线电话。事实上,参加社团活动对于大学生释放心理紧张情绪,减轻压力,改变孤僻、自闭的现状,增强自信心等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二)消极作用1、群体成员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大学生社团成员受到学校批评处分时,容易引起社团内其他成员的同情和支持,引起对正式组织和学校的抵触情绪,甚至形成与正式组织和校方对立的群体力量。2、影响群体成员的心理健康。当一个社团内部出现矛盾时(比如群体成员之间或者社团组织之间),往往会影响成员的情绪和行动,导致成员会做出一些反常的举动,损害成员的心理健康。五、加强大学生社团组织建设,促进个体心理发展(一)加强管理,积极引导,推动学生社团的持续发展。要建立健全学生社团的各项管理制度;要将社团管理纳入到学生工作管理的正常渠道,为社团发展提供必要的经费、场地支持;要有计划地安排优秀教师担任社团的指导教师,提高社团的层次。同时,对社团骨干要进行一定的培训,强化其成员的纪律观念和集体观念,营造团结向上的氛围,促进学生社团的持续发展。(二)丰富大学生社团的活动,减小消极影响。深化实践,寓教于乐,实现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学生社团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要通过组织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积极健康、格调高雅的社团活动,在友好、理解、双向的氛围中,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合理的需求,刺激他们的求知动机和成才欲望,培养其浓厚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引导他们消除一些不合理的需求和幻想,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大学生社团中找到位置得到发展提高。

从众是受别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从众现象是一种较普遍的心理现象。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从众心理的相关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从众消费心理是消费者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消费心理类型。其类型的广泛程度,几乎不受地域国度差异的影响。是一种普遍的普通的消费心理。然而人作为社会主体,各学科 文化 领域也不可避免的把人作为研究中心,经济学就是如此。尹世杰先生就于1986年提出要把人的消费需要作为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在张扬个性化的今天,我们也在不知不觉的奉行着个性化消费。我们要想掌握并引导正确的消费需求,想要维护市场稳定并推动市场经济发展就必须把现代经济学和现代心理学结合起来对消费者的从众消费行为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从众消费心理,消费者,市场

1从众消费者心理的形成

消费者心理学的形成

从众消费心理作为消费者心理学的一个类型,我们首先应该大致了解下消费者心理学的形成。消费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为研究内容以研究人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在日常购买行为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及个性心理特征为目的。消费者心理学的形成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知识积累阶段。这一阶段与其说是知识积累不如说是社会进程中通过经济渗透的人性光辉。在这一阶段中,各个时代的学者各个地域的学者都不约而同的提出消费与心理学的微妙关系。如:“在东方,中国春秋末期的著名自由商人范蠡(陶朱公)已从分析消费需要入手,以“计然七策”经营商业,荀子提出生产要“养人之欲,给人之求”(《荀子·礼论》),讲的就是满足人的消费需要;在西方,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已提出“欲望是心理运动的资源,一切情感、需要、动作和意志均为欲望所引发”的命题,古希腊哲人色诺芬最早提出“消费”这个术语,法国古典学派的终结者西斯蒙第提出了社会生产目的是满足消费需要的观点”。(2)体系凝构阶段。消费心理学的诞生与心理学、消费经济学及其他分支学科有着很大的渊源。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心理科学理论在实证研究中,不断向消费研究领域渗透,进而与消费有关的社会经济文化问题又反作用于应用心理学所致。在力学上这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原理,那么作用效果如何呢?从研究著作上看,1900年h ·盖尔出版《 广告 心理学》,以及1980年e·a若斯出版《社会心理学》,开辟了群体消费心理的研究领域,1920至1930年期间丹尼尔·斯塔奇撰著并出版了《斯塔奇广告回忆指南》和《广告学原理》。它们或侧面或正面的探及消费心理问题,它们的诞生为消费心理学的提供了前提条件。从实验研究成果上看,1920年j·b·华生的广告心理研究、1938年欧内斯特·迪士特的消费动机研究,哥伦比亚大学实用社会研究所的拉机斯费尔德和e·卡兹关于“人格的影响”的研究,哈弗大学r·a·鲍尔关于“知觉到的风险”的研究 报告 ,为消费心理学体系的构建奠定了有利的形成基础。(3)真正的学科创立与创新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中叶延至20世纪末或21世纪初。可见消费者心理学这一学科还很年轻,待研究待发现的领域还有很多。然而伴随着市场经济主体的演变,社会文化的推陈出新,人的概念会越来越来重要,作为将人的心理与市场消费相联系的学科,消费心理学的发展必然会迈上一个更高更远的台阶。

从众消费心理的成因

从唯物主义哲学上讲,物质决定意识,事物具有多面性。从众消费心理就恰恰体现了这一点。首先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压力是从众的一个决定因素。在一个大环境下,谁做出与众不同的判断或行为,往往会被 其它 成员孤立,甚至受到严厉惩处,因而某个大环境下的成员的行为往往高度一致。其次从众心理的产生是具有自然基础的。众所周知,动物群体这种一致行动的趋向性是长时间进化形成的,且具有一定的进化优势。因而人类的这种心理特征也是一种进化过程中的产物,是与生俱来的。例如人类社会形成初期的石器时代,集体狩猎群居而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再次从众使个人减少了信息搜寻成本。任何人在从事某一活动前,总得付出一些信息成本,包括时间和金钱等方面。而决策本身就需要时间,在情况不明的条件下,用于决策的时间就会相应有些长。例如,一位消费者到商场购物,他本身喜爱的品牌众多,但只能决一而择,那么他就会参照他人意见甚至暗示。比如他会潜意识中观察购物完的顾客手中所持购物袋以哪家品牌居多;注意其他消费者谈及的品牌等等。在上述描述中,我并未提及消费二字,但我想说,消费只是人的一种行为之一,而从众心理的影响几乎遍布了人的所有行为。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着眼,选择从众的群体成员能获得某种报酬。鉴于任何人都是以自我利益的最佳判断者和最佳追求为原则。因而某人从事某种行为,肯定要符合某人的效用利益最大化法则。既然别人的行为可以对我负责,所以我模仿别人的行为极大可能对我有利。因为几乎不会有人选择对自己不利的事物。

上一段,我主要叙述了从众消费心理形成的群体因素。除群体因素外,还有情景和个人因素。这两点其实是很好解释的。先说情景因素,所谓情景因素,主要是指当消费者遇到商品信息模糊不清或者受到权威人士影响的情况下产生的情境。譬如风靡各大时尚周刊的各种时装秀中,评委主编设计师作为权威人士可能都会对一季的服装风格做出评论,于是就会出现所谓的“街头流行”现象。我再举一个例子说明所谓的信息模糊不清。例如,股市基金理财就是一种明显信息模糊不清的代表事物(这时由于其变动性多样性造成的),当然这里我是抛开专业人士就普通大众而言的。普通大众文化程度各异对股市基金等可能熟而不通,用而不精。这时就可能会发生,自己对商品不了解就去看别人怎么做。邻居买了A股赚了十万,但你不了解股票行情性质可能认为邻居投十万A股赚了,我投入我大概不会亏的心理。这是一种很明显的情景案例。再说个人因素,这里的个人因素包括的方面很多,其中主要反映在人格特征、性别差异与文化差异等三个方面。男人可能比女人更果敢做事有主见,女人相比就会差些;有些消费者思维灵敏智商高所受 教育 程度高,不会发生盲目从众,相反则易发生从众的消费行为;某地区居民喜食辛辣,外迁户会受其地域饮食文化影响,转而消费此口味的食品。 2从众消费心理的特征

模仿心理是从众消费心理的本质。模仿是有意或无意地对某种刺激做出类似反应的行为方式(周晓虹,1997)。在行为经济学中,将从众消费的大部分诱因归咎于模仿。在现实生活中,市场会有一部分消费者表示出一些示范性指向性的消费行为,暗示出一定的消费倾向,当这种倾向被认可时,其他消费者会产生模仿和重复他人行为的倾向,这种行为暗示扩散流行之后便形成了从众消费的行为,其意识就是从众消费心理。

非正式约束与从众消费心理。所谓非正式约束是一种普遍社会现象,人们在彼此长期交往中形成的没有明文法规的,约定俗成的规定,这些约定俗成的规定大都会不约而同的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非正式约束潜移默化中占据了主流,并拥有对消费心理强大持久的约束力,明文规定与之相比就变得孱弱无势。所规定的该消费什么不该消费什么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影响就会很小。

不确定性与个体理性有限性。在心理学中,无数实验及事实证明,在面对不确定性时,人们需要进行模糊回避,也就是对不确定性所表现的处一种厌弃感。奈特于1921年定义不确定性为人们无法预料和难以测度的变化。为了满足个人规避风险减小损失将利益最大化的需求,人们往往将自己的意见做保留并以群体意见为参考。这种不确定性也在某种程度上与凯恩斯在美国通货膨胀时所提出的边际消费倾向规律,流动偏好规律和资本边际效率规律所吻合。个体理性有限性其实是个相对群体而言的概念。(1)群体的智慧与理性往往是高于个人的,借群体为参照物会与相当大的安全感。(2)个人搜寻信息成本大难度高,依照群体节约成本,且可以提高容错率。(3)对自己的行为有所保留,在错误发生之际可以拟作应急方案(4)对于多数人来讲,多数人蒙受损失会比一人承受好得多,即心理平衡上的需求(5)结合本国国情来看,在中国 传统文化 中,“中庸”之道可谓是盛行至今。自孔子与其弟子在《中庸》中提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后,中庸的思想就一直未离开中国文化,以至于促进从众心理的形成,并渗透到如今的现在市场经济中。

3从众消费心理对市场经济的影响

谈到从众消费心理不得不提到社会倍增效应。社会倍增效应一词是由物理学中倍增效应演变而来。之所以会被冠以社会一词,是因为这种效应适用于很多社会问题及现象。例如,兴起不久的电子商务,我国面临几大现状之一的就业问题及信息服务业等等。所以好好利用社会倍增效应,好好利用从众消费心理,利用二者的关系必定能为市场经济创造良好的经济效应。利用社会倍增效应不仅可以扩大消费需求,推动与之相关的产业发展,而且最后会福泽消费者。于企业而言,消费者需求的扩大,即扩大内需,必然会达到企业发展的目的。于市场经济而言,市场的两个终端达到利益最优化也就是市场经济得到了最好的发展。然而从众消费心理是一把双刃剑,虽然益处多多但对市场经济而言也是有其自身危害的。由于从众消费心理可以制造一股消费热潮,企业会利用热潮创造经济效应但也可能会在技术创新上产生惰性,产品制造上粗心大意。这是一种投机取巧的行为,利用不好会危害消费者危害市场经济。

4如何利用从众消费心理对市场经济的影响

根据从众消费心理的特征,要想趋利避害,大致要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经济法规建设,适当用明文规定避免不必要的盲目从众消费心理;(2)组织相关业界的权威人士发布产品权威信息,加强消费者对商品信息的辨识度,从根本上劈除混淆视听的谣言及错误信息,改变消费者心里对商品的掌握度及清晰度(3)建立普及全国的市场消费监管监督预警查处机制,使得问题可以有效率的解决,避免跟风从众消费心理的盛行(4)充分发挥我国消协等消费者利益维护组织的作用,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加强对非理性消费行为的防范。

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出版社 消费心理学主编李晓霞 刘剑 尹世杰,消费文化学【M】.武汉:r人民出版社,2002

[2]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摘要]重视儿童从众心理在儿童良好的身心发展发面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如果盲目的屈从则会抑制儿童自然成长的过程。随着社会的转型、时代的变化,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在逐渐增加,需要打破常规、推陈出新勇于探索的创新型人才。积极的从众能够促进儿童创新能力的发展,消极的从众则会抑制其天性,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儿童教育的过程中对儿童进行积极的引导,强化其希望出现的行为动作。本文将探讨利用儿童从众心理作为儿童教育与心理发展新的切入点。

[关键词]儿童从众心理;创新;儿童教育与心理发展;切入点

[中图分类号]GAO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 编号]1671-5918(2015)03-0095-02

doi:

[本刊网址]http://

所谓从众行为,即俗称的“对大流”。在群里规范强大的压力下个体会屈从与同群体的一致性,达到彼此行为规范高度吻合。从众行为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谢夫里多作的“光点移动错觉研究”,美国社会社会心理学家阿希所做的“线段判断长度研究”等等,这些学者用实验证明了个体意愿会受到群体行为规范的影响,趋向于与群体意见保持一致性。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学者在这方面做过很多研究,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本文则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儿童的从众心理对儿童心理教育与发展所具有的指导意义。

一、儿童从众现象的具体表现

(一)语言从众

我们这里所讲到的语言是指儿童的沟通能力。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幼儿园的孩子(2-7岁)正处于思维的前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具有片面性和我向思维的特性,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往往不会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所以在幼儿园里,常常会发现孩子们有“他说什么,我说什么”的现象,如果一个小朋友咋游戏中摔倒,教师会安慰小朋友例如“宝贝最勇敢,勇敢的孩子不哭泣”这样的话语,接着就会听到无数个声音说“老师我也不哭”、“老师我昨天摔倒也没哭”…并且你会发现,其实有很多孩子是在“撒谎”。如果教师就某个活动的规则提出一些建议,并问儿童的意见时,你就很难听到有“不好”的回答。

(二)游戏从众

3-6、7岁的孩子是在儿童心理发展的幼儿期,又称为学前期。儿童在这一时期的活动以游戏为主,游戏能促进儿童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格罗斯把游戏看成是儿童对未来生活的一种准备活动,是一种本能性反映。那么在游戏过程中我们大概可以预见儿童的心理发展状态。这时的儿童不同于2岁婴儿,进行的是群体性游戏。儿童用游戏来反映周围的生活,由于受到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儿童的群体性游戏在他们彼此之间形成一种高度的默契。一个小朋友将一张纸揉成一个小纸团放在手上,说“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地球”,马上就会看到很多类似的地球出现,并且活动过程和举动都是相同的。游戏在这个时候能够很好地促进孩子 想象力 ,创造力等等思维活跃性的发展,而在这种情况下,游戏往往成为了千篇一律的了,有时候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多有小朋友都会主动,不自觉的认同第一个小朋友的观点呢,如果是从从众的角度来考虑这个为题就不足为奇了。

(三)动作从众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了,人们总是喜欢追求类似性,希望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与某一社会群体及其文化相一致。当儿童做出不同于同伴的动作时,常会受到来自小团体的压力,这种压力往往来自于对偏离的恐惧,担心受到同伴的排挤和嘲讽。当个体表现出与群体不一致时,常常会故意改变自己的行为,以求得相同。不仅如此,儿童动作从众的另一个原因还未自于儿童好奇心的驱使,再加上想要被关注的心理,儿童的从众行为会增多。课余活动时间,我们会发现,如果一些小朋友在自己座位上跷着二郎腿且没有被老师阻止时,那么马上就会接二连三的有人也跷二郎腿,甚至两条腿都跷在桌子上。

二、儿童从众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儿童自身方面的因素

1.年龄

根据幼儿从众行为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幼儿的从众反应次数随着年龄的升高而有下降的趋势。年龄越大其从众行为越少。利用儿童从众行为的这个年龄特征,可以引入儿童道德品质、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的教育,在行为强化的基础上,让其从众行为朝向积积极的方面发展。 2.智力水平 根据幼儿从众行为及影响因素调查与研究统计结果,智力水平低于平均数幼儿的从众反应数明显高于智力水平高于平均数的幼儿。

3.认知水平及个性的影响

由于儿童身体和心理的影响,对事物的认识水平有限,在儿童的社会化的过程中其品德的发展成为了儿童社会化的核心内容。3-6、7岁的儿童其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仅仅只是初步的了解,对是非对错还不能区分的那么明确。所以在学前期的儿童身上常会一个孩子讲脏话,别的孩子也跟着讲着脏话。这是就需要教师进行对错认知的正确引导。按照皮亚杰的理论,3-6、7岁的儿童虽然能够运用分析、比较等思维形式作出简单的判断、推理,但仅仅局限在解决一些简单的智力问题。当老师提出需要幼儿动脑筋的问题时,常常会得到一些交肤浅的答案。而那些智力水平较低的孩子就选择回答跟别人一样的答案。可见,儿童的从众心理与认识水平及个性品质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儿童的认知水平越低,产生的从众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

(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1.家庭因素

孩子的个性形成及心理发展与家庭教养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其中父母在家庭教养模式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和孩子相处的这些天我发现,在民主型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更加的独立,并且倾向于摆脱成人的控制,善于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专制型以及放任型家庭的孩子在从众与否的问题上,很容易受到同伴的干扰,依赖性较强而不坚持自己的意见。 2.同辈群体的影响

除了 家庭教育 影响之外,同辈群体的影响力也是不容小觑的。幼儿在同辈群体的影响下,其从众行为要明显高于其他人的影响。如果家长在家里给儿童喂药可能很困难,但拿到幼儿园,在看到同伴在吃药时,自己反而会主动“找药吃”。这一现象就与美国心理学者提出的“群体社会化发现理论”相吻合了。这里也不难让我们会联想到“孟母三迁”的 故事 。

3.权威的影响

儿童从众行为的产生离不开权威的影响。被儿童视为权威的人物例如老师,如果老师给乖的孩子一个满意的眼神再加上小红花的条件刺激,对不依从的孩子给予惩罚,那么被罚的孩子就成了别人的“榜样”,其余的孩子就会为了不被惩罚而变得很温顺。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来自成人的评价对他们是非常重要的。孩子们会为了得到权威人士的赞许避免受到惩罚而选择去按照成人的意图做事。

三、将儿童从众心理作为幼儿教育新的切入点

(一)重视榜样的教育,调整儿童的不良行为

重视榜样并不是要求所有人都向一个人看齐,复制别人的动作,而是鼓励孩子们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和长处,从而将观察到好的行为规范加以内化,将自己也转变为别人的榜样。改变一味盲目的跟从他人。由于儿童的选择力、鉴别力都很不成熟,在日常行为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不良行为,例如攻击性行为,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榜样作为来自他人的示范就显得比较重要的,因为这些榜样往往反映了正确的社会对个体的总体规范和普遍要求,同时给儿童正确的行为心理发展提供了参照坐标。

(二)打破常规,培养儿童的独立性与自信心

总是趋同与别人的类似性,盲目从众就会扼杀儿童的独立性与自信心。要敢于打破常规,推陈出新,而不是事事都和别人一样。如今我们需要的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具有革新精神的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要有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根据布鲁纳提出的学习理论,发现学习要求教师在于创建一种教学情境,以促进学生进行的积极思考,仔细探究。这样既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力发展,又可以增强孩子的学习动机,鼓励孩子从问题的不同侧面进行回答。在创造性培养过程中,答案要求的不是精准,而是多样化。

(三)强化行为,引导儿童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是一种能力的培养,怎样从一个场依存的孩子转变为场独立的孩子,除了自身的因素以外,借助外力,也可以有所改善。适当的增加教师在课堂内容的互动性行为,引导幼儿独立思考。

(四)调整期待,减轻儿童团体压力

在儿童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尽量减少对比。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单独属于自己的 思维方式 ,成人不需要强加给儿童一些是非对错的观念。在团体游戏或与成人接触过程中,需要给孩子提供一个轻松、安全且充分被关注的环境,从而减少儿童的团体压力,有利于利用儿童的从众行为来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独立性和自信心。

参考文献:

[1]阿瑟.S.雷伯.心理学词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86,398.

[2]邹晓燕.自主性--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关键[A].中国儿童发展与家庭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北京科技技术出版社,1994:476.

[3]邸颖.儿童从众心理浅析[J].黑河教育,2010(7):10-11.

[4]霍静.儿童从众心理浅析[J].幼儿教育,1989(6):3-4.

[5]邢少颖.覃晓燕.幼儿从众行为的调查与研究[J].山西省行为科学学会学术会 议论文 选集(1999-2003)年度.2003.

写作思路:做到条理清楚、自然、明白,不杂乱,要倾注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探索人生真谛,或谈论思想问题、治学精神,使读者受到启迪和教育。这样的文章有了哲理,给予读者的感受也就更加丰富了。

人一生中,每进入一个新的环境,都会遭遇一系列新的问题,都会遇到一些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新矛盾。人类成长智慧启示我们:成长中的矛盾,正是推动我们进行新的学习、获得新的适应能力的力量。

本篇将择要介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问题。希望这些知识能够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健康观、人生观,能掌握正确理解社会、文化与自我的方法,学会有效筹划自已的大学生活,尽快适应环境,接受新的挑战,以清醒的认识、积极的心态、顽强的意志走上成才之路。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对作为天子娇子的大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更是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心理健康是由心理卫生的概念延伸过来的。心理健康通常是指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心理卫生则是指一切维护心理健康的活动及研究心理健康的学问。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心理键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

社会心理学论文从众

近年来,“星座决定命运”的说法在社会中流行开来,尤其是大学校园里的青年学生,对此很是热衷。如果说中、小学生对它的“迷信”多半是由于他们年龄尚小,世界观发展还不成熟的话,那么“星座迷恋”现象在大学生这一高知识群体中的流行就不能不让人产生疑问了可以发现,各大报纸和电视媒体对此都有过相关报道。可见,社会已经越来越关心这个问题了。在一些青少年杂志上,“星座与命运”、“星座与性格”等等,已经成为了一个重大的卖点。而在大学生中,各大高校的BBS上几乎都为“星座”开辟了专版,网络正以它特有的广度、深度和速度成为“星象迷恋”现象最有力的传播者。 大学生是怎样接触到“星象学”的?为什么它可以在大学生中如此流行?它是否真的到了另人担忧的程度?它会对大学生的行为产生什么影响?大学生是否认为这是一种现代迷信?这些问题都是本文试图去了解和探讨的。 绝大多数人都知道自己是属于哪一个星座的,可见它影响范围极广,大部分人都是由大众传媒和周围人接触到“星座”的那么,可以看出,大众媒体和周围人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个人容易受所处群体的亚文化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从众心理的体现。从众是在集体影响下放弃个人意见而与大家保持一致的心理行为。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从众现象之所以发生,主要是由于集体规范压力与信息压力对个人的作用造成的。集体规范一旦形成,它就有迫使其成员去遵守的力量,集体规范的遵守与否是一个成员是否受集体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为了不被集体所排斥,个人常常在集体规范的压力面前出现从众现象。另外,从众的产生也常常与信息不详、情况不明、把握性不大有关系,这就是所谓的信息压力。青年文化的流行有从众的因素起作用。 大学生对“星座预测”的准确性并不要求,其态度主要以娱乐为主;所以,大可不必担心我们的大学生迷信此道,从而会危害社会的进步,要相信大学生的判断力。大部分学生对于“星座预测是否是一种迷信”持模糊态度。 为了能更好的了解大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首先,我们必须搞清楚“迷信”的概念。有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迷信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非理性的、无根据的信念’,其外化为迷信行为”。《社会心理学辞典》中给出的迷信定义为“在缺乏充分根据的情况下持有的某种观念或信念,有些权威人士把迷信看作是人们最初企图理解解释不了的事物、解释复杂而混乱的世界的派生物;其他学者,突出的如行为主义者,认为它是人们认识不了周围世界中自己的行为和与之相继发生的事件二者间存在或不存在的因果关系的自然结果。”因此,“星座预测”这种貌似有充分根据的现象是应该属于迷信的,而且其最初的产生也是为了解释那些所谓的“超自然”现象。大学生对此之所以持一种“模糊态度”主要是因为它从西方传入中国不久,并且是以客观的观察星空为基础的,可以说是借科学做载体,同时,它又不同于我们中国一直在反对的封建迷信,因此出现判断标准的混乱(网上调查引起的一次争论也能代表很大一部分人的态度。),而青年对其他异文化、新鲜事物的好奇也导致了对这种文化的接纳和包容。 青年群体,尤其是大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还没有确定下来,因此,他们会追求一些可以确定的、能给他们保证的东西,所以,他们会去相信“星座预测”星座预测中大学生最想了解的前三项依次为性格、爱情、职业。在这个问题中,选项在设计上有意把有关“科学”的选项与有关“星座预测”的选项相混杂,但被选出来的前三项都是与“星座预测”有关的,这说明“星座预测”这一现象的流行目前虽不会在很深的程度上影响大学生,但也决不能忽视,需要社会、学校加以正确的引导。 性别差异在对待“星座预测”的态度上所产生的影响。我发现不少男生认为“关心星座”是女孩子才爱做的事情,而且还认为对“星座预测”比较相信的往往也都是女孩子。观察“星座文化”可以发现,它基本上是青年人群体所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属于青年人所独有的,极少发现有中老年人加入其中。青年文化是现代大工业社会的产物,是“青年在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时由其特殊的行为方式所体现出的独特的价值判断、人格倾向、审美情趣及思考方式的概括”。帕森斯最先使用了“青年文化”这一概念,他认为:“青年文化是青年人共同分享的独立的文化系统。一种或多或少不同程度的不负责任的青年文化与强调职责、服从和生产劳动的成人观念存在着冲突。青年文化强调放纵无羁的生活方式,抗拒成年人对他们保佑的希望和约束。”不难看出,帕森斯把青年文化定义为一种放纵性的亚文化,而青年文化的本质并非放纵性,而是反叛性。青年是新生的一代,比老一代思维活跃,对事物有新奇感,不愿墨守成规,总是以自己的眼光看待传统和现代社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提出与众不同的主张。青年文化的叛逆性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其所具有的情绪性。青年心理和生理的不成熟决定了他们容易感情用事,这是青年非理性冲动的根源,反映在文化上,就是青年文化的情绪性。这种文化上的情绪性的表现即为青年时尚的兴起。由于“星座文化”在大学里十分流行,我们也可以视其为一种大学生特有的“青年时尚”。所谓青年时尚,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青年群体普遍流行的某种生活规格或样式。具体来说,就是指一个时期里相当多的人对特定的趣味、语言、思想和习惯为等各种模型或标本的随从和追求,这种随从和追求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青年时尚所蕴涵的文化,是一种随时代变迁而不断演变的价值观。青年时尚之所以流行,与青年本身的主观条件和心理因素密切相关。而对于个体来说,心理因素往往起着决定的作用。 日本社会心理学家荫山庄司说过:流行是青年人创造的。说明了青年本身在时尚的制造与流行中的地位与作用。青年群体由于其生理与心理的固有特征,对时尚有着本能的敏感、先天的爱好与急切的追求。 80年代以来,转型时期的新旧两种体制、两种思想、两种观点的并存对峙所形成的碰撞与摩擦日益剧烈,使这一代青年人未能从根本上摆脱“边缘人”的地位,他们的社会化极其向成年人的过渡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和严峻的挑战。青年时尚之所以快速流行,也是青年的从众模仿心理和个性表现心理因素交错影响的结果。青年时尚能迎合青年的个性追求与自我实现的愿望。青年作为身心尚不完全成熟的社会群体,特别急于模仿社会上或自己周围的人群中那些正在流行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求得社会的认同,适应迅速变化的社会生活,获得安全感,从而达到心理上的平衡。青年的从众模仿心理,即“求同于人”的心理,是青年时尚流行的重要的心理条件。 青年人的未确定性也决定了他们这一群体要追求确定的东西,这一群体的特征是:大学生的地位是临时的,他们对新事物好奇、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前途未卜、未来空白,在社会上还没有一个稳定的地位,这样的特征就决定了他们对待“星座”文化的态度。 由于在中国没有一个像在西方国家那样占统治地位的宗教,而大学生这样的青年,他们的心理正处在一个需要引导的时期,其社会地位的临时性决定了他们处在“角色混淆”的阶段,对自身和社会充满了各个方面的困惑,所以,他们希望确定性的东西,而“星座预测”则正好符合了他们在这个时期的特殊的心理需求。康德曾经说过:“我一定要给信仰留一块地盘”,这种心理上的需求是人人都会有的,只是在个人一生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不同罢了。 前文中我们已经明确了迷信概念,根据“星座预测”的各方面的特征,可以判定它应该属于一种现代迷信。这种超自然的神秘文化在人类思想的某个领域始终保存,不分种族、不分国家,人人都或多或少有此需求。个人所受的教育程度的多少只能对个体的迷信表现程度有所影响。人们之所以相信一些神秘文化,也多是基于此种心理需求,即需要找些理由把自己的行为合理化,对于大学生群体,他们对与“星座预测”的或多或少的迷信,也有出于此原因的,但同时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又在这个方面形成了他们自己的特点。大学生对为使自身行为合理化而相信“星座预测”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遇到失败或挫折后,把自己行为合法化、合理化,以求得自我心理安慰。 对一些在生活中受到失败和挫折的人来说,迷信是他们精神安慰的鸦片,是心理自我防御的需要。人由于社会规范的约束而不得不压抑自己的一些欲望,由于社会条件的局限或本身能力的不足而行为失败,应当说是极其普遍的。然而,人们并不愿意直接承认自己的失败或无能,于是,就具有了心理自我防御机制。 “合理化作用”便是这种机制的主要形式之一。所谓“合理化作用”,是指当人的某种愿望不能得到满足或是某件事情没有做成功时,会自觉不自觉地用某些“合理的理由”为自己的失败或无能进行辩解,以求得心理的平衡。常常听到有人在遭受挫折时感叹“自己运气不好”、“命里注定”,就是这种心理防御机制在起作用,他们期待冥冥中有一个人所不能控制的所谓的“命运”来把他们所受到的挫折找到合理合法的解释。 把“星座”的预测与自己的理想相结合,用这些说法使自己为了实现理想的行为找到一个合理化的依据,或者说,年轻的大学生是在为自己的梦想(Dream)而努力,在这样一个寻梦的过程中,尤其是对于那些追求一些目标却又信心不足的人来说,“星座预测”给了这类人一种精神和心理上的支撑和行为依据。那么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这种行为在某种意义上又不完全是迷信,而是一种自我实现、自我预言、自我印证,它强化了目标意识,使个人会更努力的朝他的理想迈进。 由青年群体的特有的,在生活各个方面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这也是最普遍的一种心态。青年大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学习、爱情、工作等各个方面均还是个未知数,所以他们追求一些确定的东西,希望可以对自己的未来了解、掌握。而青年人特有的好奇、追求新事物的行为也会在“星座预测”中找到其合理的解释。

1924年实验社会心理学的诞生,标志着科学社会心理学的建立。此后,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确立期、发展期、和自我批判期,研究社会心理学是一大重要课题。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社会心理学2000字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基于从社会心理学视角分析网络舆论引导》

[ 关键词] 网络舆论;典型报道;深度报道;网络新闻评论;意见领袖

[内容提要]网络舆论引导的实质就是舆论引导主体使网民“态度改变”的过程。社会心理学申的态度改变理论为研究网络舆论引导问题提供了理论借鉴。典型报道、深度报道、网络新闻评论、意见领袖等网络舆论引导方式都是对劝说宣传、暗示和模仿以及团体影响等态度改变 方法 的具体应用。

作为炙手可热的新兴媒介,网络媒体的影响力已经渗入到社会政治、经济和 文化 生活等诸方面。近年来,几乎每当国内外出现焦点事件,都会引起网民的强烈反响和激烈的 辩论 。其中很多具有建设性的看法和观点,有些对有关部门的决策和施政产生了积极影响,互联网正逐渐成为一个“意见自由市场”。但是,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其自由性、匿名性、即时性、交互性等传播特性使得一些不良或非法内容信息恣意传播。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对网络舆论进行有效地引导,就成为网络新闻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网络舆论引导的目的是改变不正确或非理性的舆论,将其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因此,网络舆论引导的实质就是舆论引导主体使网民“态度改变”的过程。实践证明,对网络舆情的引导也需要“攻心为上”,而了解和把握网民的心理变化特征则有助于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网络舆论引导与态度改变理论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关于社会态度改变的研究成了社会心理学的重要课题之一。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改变,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影响下,一个已经形成的态度在接受某一信息或意见的影响后,所引起的相应的变化,其本质是个人的继续社会化。关于社会态度改变的研究主要包括学习理论、信息理论、社会判断理论、认知理论、功能理论和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态度改变理论为我们研究网络舆论引导问题提供了理论借鉴。

网络舆论引导的具体方式多种多样,但是,根据社会心理学对态度改变的研究,具体的引导方式基本上都是以态度改变方法为依据:一是劝说宣传法,或者称说服法。这是一种借助各种传播媒介传播的信息影响人们,使之态度发生改变的方法,是一种常见和广泛使用的方法。二是暗示方法,就是用含蓄、间接的手段、方式和方法对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这种心理影响方法表现为使人按一定的方式行动,或接受某种意见或信念。与暗示相联系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模仿。模仿是指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受他人影响而仿效其言行的过程,是社会中人际影响的重要形式之一。模仿、暗示的结果,会使多数人行为趋向一致,成为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有利于社会群体思想和行为的统一,推动社会的变化发展。三是团体影响法。团体的影响来自于团体的规范和准则,这种规范和准则对团体成员具有一种无形的约束力,促使团体中的每个人的言行与团体的规范准则保持一致。例如,在网络社区或者BBS 中,都会对以“明文规定”的形式说明该板块的具体规范准则,往往还会指出违反者将受到的处罚。在团体压力下,其成员的态度往往会发生改变。

网络舆论引导的典型方式

网络舆论引导的方式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种:

典型报道方式。典型报道是一种逻辑劝服,其公式是“标准——衡量论证”,即通过寻求典型,塑造典型,树立一种标准供大家对照和模仿。康德在《崇高的分析》一文中揭示了典型化的含义,他认为典型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暗示性,是“最充分的形象显现”。人类只能通过个别认识一般,通过个性感悟共性,通过了解个别事例的性质与特征对同一类事物形成大体一致的意见,这正是媒体通过典型报道引导民意的奥秘所在。通过这种劝服和暗示,就会形成模仿。班杜拉提出的模仿论,即人可以不依赖自己直接的实际操作,而通过对他人的 言行举止 的模仿而学得一定行为。他很重视榜样的力量,认为榜样特别是受到人们尊敬的榜样。具有替代强化的作用,人们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榜样而产生自我强化的作用。以上理论在网络舆论引导方面则体现为对典型事件和人物的报道。

以对任长霞 事迹 的报道为例,网络媒体之间协同合作,形成了强大的报道声势。由人民网、新华网、央视国际、中国网、中青网记者共同撰写的《长风彩霞逝者如诗——记登封市公安局局长任长霞》同日在各大网站共同推出。揭开了报道的序幕。同时,各大网站还在相关网页上互相设立链接,为受众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典型事迹,学习典型精神开辟了一条网上“绿色通道”。2004年6月3日,人民网开设“人民的好卫士——任长霞”大型专题,并开展讨论,网友踊跃留言。至6月7日0时留言6113条。新华网也设立了“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人民的好卫士任长霞”专题,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等多项内容。多媒体视频新闻《忆长霞》囊括了各大电视媒体的34个节目。还有中央领导关于宣传任长霞事迹的指示,任长霞家人、同事、同学追忆任长霞事迹的报道,滚动播出网友悼念评论的文字和纪念学习任长霞的后续新闻,汇集了各大媒体对任长霞事迹的 相关报道 ,形成了互联网上的任长霞典型报道平台。

网络媒体典型报道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不仅体现了报道形式和传播手段的多样化,也实现了网民的实时互动,吸引了广大网民积极参与,这是网络典型报道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从网民的留言和评价中我们了解到,人们需要榜样的激励,需要精神的力量,这是网络典型报道取得成功的社会心理因素。

深度报道方式。深度报道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为读者梳理出对于事实的认识,也属于一种逻辑说服。深度报道往往具有“言之有物,鞭辟入里”的高度说服力,从而达到从更深的层次将舆论引导到正确方向上来的目的。

和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在从事深度报道方面体现出优越性。在传统媒体的深度报道中,或以文字为主、辅以图片报道,或以声音为载体报道,或以综合文字、音像等多种符号的报道,都有其形态上某方面的缺陷。而网络新闻深度报道则凭借多媒体手段,对重大社会事件进行有背景介绍、有分析解释、有归纳预测的报道与点评,报道方式也多种多样。而且报道是超文本结构的,即文本的构成,不仅有文字文本,而且有声音文本、图画文本、影视文本。在超文本结构中,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关键人名、地名、时间,甚至一个词语、一个 句子 都可以联结另一个声音文本、图画文本、动画文本或影视文本。这样,网络媒体使深度报道更为生动、丰满、深刻。人民网的“人民视点”、新华网的“焦点网谈”、红网的“红外线”都在网络深度报道方面表现得比较出色。

目前,中国网络媒体的深度报道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首先,随着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推进,调查型深度报道将有更大的发展。在我国抗击非典的新闻报道中,“信息透明度”原则得到很好的贯彻,一批全方位透视非典的调查性深度报道起到了安定民心的社会“稳压器”、动员社会各界的“协调器”与促进社会进步与加强城市管理的“推进器”的作用。其次,评论型深度报道不再局限于曝光式的批评性报道,更多的眼光投向富有建设性的议题。很多深度报道更注意捕捉“社情民意”,报道百姓真正关心的话题,例如再就业工程、房改政策出台、医疗制度改革、帮困扶贫工作、全民健身、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社区文化建设等等。‘这些新趋势表明,反映公众舆情已经成为深度报道的一个重要组成元素,深度报道在引导网络舆论和稳定民心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网络新闻评论方式。社会心理学认为,任何信息的报道,对某些事实的描述,如果不加专门的阐释和评论,对人们的思维定势是几乎不产生任何影响力的。网络新闻评论是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在网络平台上的延伸与创新。当前我国网络新闻评论有两种主要形式:一是网络媒体的评论,这是传统新闻评论的翻版或延续,往往是网络媒体的编辑就新近发生的新闻或变动的事实,在新闻网页上所设的言论专栏里发表或发布的署名评论,例如人民网的“人民时评”、“网友说话”等栏目。另一种是网民评论,目前网民评论最集中的场所还是BBS,例如人民网的“强国论坛”、新华网的“发展论坛”等。网民评论是反映公众舆情、传达社情民意的窗口,人们可以随时将自己的观点、言论以原创或跟贴的形式发表出去,网友还可以针对新闻事件进行讨论,这是一种自发式的、群言式的解读新闻的方式。

2005年3月,日本右翼势力修改历史教科书,篡改历史,美化对外侵略。4月,台独分子祭拜靖国神社,日本允许__访日。这一系列事件,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在北京、广州、上海发生了涉日游行,还发生了打砸日本商店、损坏日本货品等行为。互联网上的反日舆情十分高涨,甚至有人别有用心地企图利用互联网策划、鼓动长假期间进行非法游行示威。人民网的观点频道从4月16日开始,在“人民时评”和“网友说话”两个栏目中登录了一些评论员、网友、学者的评论 文章 ,着重对游行事件发表看法,如丁刚在文章《我们怎样表达爱国热情》中认为,爱国是可以肯定的,但是要智慧地表达,不要给国家和人民带来负面影响。人民网还在“网友说话”栏目中,登载了一些学者分析日本和中日关系问题的文章,解析了从二战结束后中日关系的变化和日本政府对待历史的言行。这类高屋建瓴的解析文章让人们了解了事情的始末,克服盲目从众心理, 反思 自己的行为,纠正一些不当的做法,做到真正的爱国。人民网的这组评论性文章,得到了许多网民的支持和赞同,显示了网络新闻评论在引导舆论方面产生的积极作用。

“意见领袖”方式。信息传播者自身具备的特点对劝说宣传有着极大的影响,例如专家身份、社会地位、职业背景等等。这让人们很自然地联想到传播学中的“意见领袖”。意见领袖能够影响受众“怎么想”,从而使受众发生态度、行为的变化。

当网络上出现大量虚假信息和极端言论,受众无所适从时,他们对于权威意见的依赖会更强烈,更需要意见领袖为自己解惑。网络中的意见领袖主要是BBS的版主和强势话语者或活跃者,他们已成为网络新闻媒体舆论引导的一支生力军。中青在线青年话题论坛的版主李方几年来以“版主 日记 ”的形式发表了几百篇评论,在网友中影响很大,他自己也曾当选“中文论坛最勤奋版主”。目前,涌现出来的意见领袖大多具有良好的写作功底,同时具有鲜明的网络特色、地方特色和生活特色。例如,网友“小黄”常常通过一些日常生活的小 故事 来讲述生活中的大道理,让人看了深受启发。

此外,网络媒体特邀专家或网络评论员撰写评论性文章,以及采用“专家在线访谈”形式来引导舆论,都是对“意见领袖”方式的运用,也更能体现出信息传播者自身特点具有的劝服优势。例如,人民网的“网友热评”中,在引导对日舆情时,邀请到了新华社的高级编辑、国际部编委、东京分社前社长、国际问题专家王大军,他曾在日本工作过14年。他不仅发表了《到底怎么看待中日关系》的文章来分析中日关系,还作客新华网发展论坛,就中日关系同网友在线交流。王大军在文章中和回答网友的提问过程中,深入分析了中日关系间的种种问题,并且以他在日本的生活经历和亲身感受回答网友提出的问题,介绍日本国内的现实状况。他深刻而详细地阐述能够使网友了解中日关系的历史脉络,理解我国对日的政策,端正自己的爱国观点。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以上多种引导方式共同使用、互相补充,以达到引导网络舆论的最佳效果。

网络舆论管理需“疏”、“堵”并重

“由于因特网确实开阔了新闻和言论的自由空间,政治、经济的权利组织针对因特网实行的控制方式,正在从硬性控制转向以软性的对话关系、对策关系为主,如同我们说话中有语法的无形控制,但大多没有感觉到一样。”如果从社会控制理论来看,对网络舆论进行引导是一种“软控制”,但是强调舆论引导并不意味着对“硬控制”的漠视。“硬控制”主要是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并辅以技术手段,对网络信息进行内容上的管理,突出表现为“堵”。“堵”作为一种强力手段,对网络信息散乱、负面倾向等不健康状况的及时清理、规范会有明显效果,如:对一些恶意散布西化言论、攻击我政治体制、蓄意蛊惑人心的所谓“自由民主”、“思想启蒙”等具有颠覆性、破坏性的网站进行封杀;对一些恐怖、黄色、反动、人身攻击等有害言论予以删除或取消访问资格。这些“硬控制”为网络媒体的健康发展、占领新阵地、掌控网络话语权,起到了保驾护航的扶持性作用。但从网络媒体的长远发展来看,由于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不同特点,应逐步调整“堵”与“疏”的比例,因势利导、顺势而为,采取以“疏”为主、以“堵”为辅的网络舆论引导与管理手段,不失为一种理性、科学的选择。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浅析财富和幸福感不成正比》

【摘 要】文章通过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幸福感排名分析金钱与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金钱财富和幸福并非正比例关系,并探讨其原因。

【关键词】金钱;幸福;适应;社会比较

金钱可以买来幸福吗?俗话说,金钱买不到幸福。但是如果是另外一个问题,如果你的收入高一点,更富有一点,会不会觉得比现在更幸福更快乐?这个问题的答案,大概多数人都会给出肯定的答案,比如,根据《小康》杂志和清华大学媒介调查研究室2012年11月2日联合发布的“2011~2012中国幸福小康指数”的调查结果显示,影响公众幸福感的最重要因素被认为是收入(“涨工资”),健康和婚姻尚位居其次。我们默认为,财富和幸福至少是正比例关系,更富有的人理应更加幸福,收入的提高可以让个人更幸福。事实果真如此吗?

一、财富与幸福感的关系

1.财富多寡国家地区排名及幸福指数排名情况分析。联合国近日在不丹举行幸福指数讨论大会,并发布了首份《全球幸福指数 报告 》。根据这份报告,丹麦、芬兰、挪威和荷兰这四国人均收入排进全球前15位的国家包揽了幸福榜的前四位,但是,财富的多寡也并非是国民幸福感的决定性因素,比如美国仅排在第11名。最不幸福的国家主要是那些战火纷飞的地区,尤其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比如多哥、贝宁、中非共和国和塞拉利昂。“CCTV经济生活大调查(2011~2012)”显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前三名并非北上广,而是拉萨太原合肥;“2011年广东群众幸福感测评调查报告”显示,群众幸福感的总体评价得分上,经济更发达的珠三角地区低于经济欠发达的粤东西北。

2.经济发展情况及幸福指数增长相关情况。我国的GDP1990年增长率为,1991至2009年期间每年的增长率都在以上(具体数据参见“中国统计年鉴2010”计算)。然而根据荷兰伊拉斯谟大学曾对中国国民的幸福感进行的3次调查,中国人1990年国民幸福指数为(1~10标度),1995年上升到,到2001年却下降到。到了2009年12月,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所公布的幸福调查显示,中国人的幸福感仍在下降,现在的中国人没有10年前快乐了。中国人的幸福感在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的确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提高,但是经济进一步发展之后,人们的幸福感反而下降了。

事实显示,民众的幸福感指数并非和经济发达的程度呈现一一对应的关系,那些相对而言更有钱的人,并没有像预期那样幸福感更高。幸福感和经济发展轨迹之间的非同步性,国民幸福感的提升与经济发展速度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二、原因分析

1.适应水平现象。人们的成功与失败,满意与不满的情感都是相对于先前的状态而言的。如果我们目前的成就降到我们先前所达到的水平之下,我们就会产生不满和挫败感;如果成绩超过了先前的水平,我们就会体验到成功和满意感。如果我们不断取得成功,那么我们将很快适应成功。达到我们所渴望的目标所体验到的狂喜的消散速度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得多。从前可以使我们感觉良好的事件现在变成了中性事件,而从前我们感受到的中性事件现在很可能让我们体验到一种失落感。这就是人类的适应能力。以手机为例,1987年,中国大陆才有了第一个大哥大用户,仅仅25年后,中国人使用手机的普及率达到,大家开始把手机、钥匙和钱包称作“随身三件宝”,并且超过半数的人承认自己离不开手机。在手机刚刚开始兴起的时候,人们可以体验到使用手机随时联系到远方的亲人、重要的商业伙伴、朋友的幸福感,但随着手机日益普及,随时联系到他人成为了很平常的事情,人们已经适应了使用手机,这时就不能再体验到幸福的感觉;而一旦某日手机没电,一时联系不到他人反而感受到一种不满和失落感。其他一些让我们生活更舒适的东西,如空调、宽带、汽车等,也都是如此。适应水平现象导致物质条件的提高不能给我们带来持续的幸福感。

2.社会比较倾向。我们大部分的生活是以社会比较为中心的,我们感觉好或者不好依赖于我们和谁相比较。如同学业成绩好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突然发现自己不再是最优秀的,这并非是因为其本人在智力或学习能力上下降了,而是因为比较对象发生了变化。当一个 篮球 明星以年薪3000万签约时,他年薪2500万的队友有可能会感觉不满。当我们为家里购置了新的房子、车子,却发现邻居换了更大的房子,更贵的车子,这时我们感受到的往往不是快乐和幸福,而是不满。这就是社会心理学中所谓的向上社会比较,这种比较带来的不满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为相对剥夺。中国人的幸福感在1990~2009年间会先升后降,其主要原因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初期,物质发展成效明显地呈现出来,那时社会分化程度还不大,社会成员在心理上更多是作纵向比较,与前几年的生活水平相比,较容易产生满足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人们日益适应物质条件较好的生活(社会适应),需求能被满足的标准相对提高了;而随着社会结构转型加速,贫富差距凸显;我们在收入增加后,可以享受更好的物质条件,但占据我们意识的是别人所拥有而自己没有的东西(相对剥夺),我们的物质欲望不断上升而自己却越来越不满意,因此没有幸福的感觉。

三、结论

金钱财富与幸福感有相关关系,但是并非一直呈现正比例关系。由于人具有适应能力以及社会比较倾向,金钱财富的增加和物质条件的改善不一定带来幸福感的相应提升。

参考文献

[1]David .社会心理学(第8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2]邓海建.“涨工资最幸福”指向着民生改善[N/OL].

[3]宣华华.随身三件宝.[N/OL].2013-03-04.

[4]调查:你是否离不开手机?[DB/OL].2013-03-04.

[5]调查显示中国人幸福感仍在下降没有10年前快乐[N/OL].

[6]广东首度发布群众幸福感测评调查报告总体“比较幸福”[N/OL].

[7]联合国公布幸福指数报告 丹麦民众全球最幸福[N/OL].

[8]我国手机普及率超全球水平 质量反降需强化监管[N/OL].

[9]中国城市幸福大排名:拉萨居首 年入10万是门槛[N/OL].

[10]中国统计年鉴2010[EB/OL].2013-03-02.

从众是受别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从众现象是一种较普遍的心理现象。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从众心理的相关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从众消费心理是消费者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消费心理类型。其类型的广泛程度,几乎不受地域国度差异的影响。是一种普遍的普通的消费心理。然而人作为社会主体,各学科 文化 领域也不可避免的把人作为研究中心,经济学就是如此。尹世杰先生就于1986年提出要把人的消费需要作为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在张扬个性化的今天,我们也在不知不觉的奉行着个性化消费。我们要想掌握并引导正确的消费需求,想要维护市场稳定并推动市场经济发展就必须把现代经济学和现代心理学结合起来对消费者的从众消费行为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从众消费心理,消费者,市场

1从众消费者心理的形成

消费者心理学的形成

从众消费心理作为消费者心理学的一个类型,我们首先应该大致了解下消费者心理学的形成。消费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为研究内容以研究人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在日常购买行为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及个性心理特征为目的。消费者心理学的形成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知识积累阶段。这一阶段与其说是知识积累不如说是社会进程中通过经济渗透的人性光辉。在这一阶段中,各个时代的学者各个地域的学者都不约而同的提出消费与心理学的微妙关系。如:“在东方,中国春秋末期的著名自由商人范蠡(陶朱公)已从分析消费需要入手,以“计然七策”经营商业,荀子提出生产要“养人之欲,给人之求”(《荀子·礼论》),讲的就是满足人的消费需要;在西方,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已提出“欲望是心理运动的资源,一切情感、需要、动作和意志均为欲望所引发”的命题,古希腊哲人色诺芬最早提出“消费”这个术语,法国古典学派的终结者西斯蒙第提出了社会生产目的是满足消费需要的观点”。(2)体系凝构阶段。消费心理学的诞生与心理学、消费经济学及其他分支学科有着很大的渊源。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心理科学理论在实证研究中,不断向消费研究领域渗透,进而与消费有关的社会经济文化问题又反作用于应用心理学所致。在力学上这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原理,那么作用效果如何呢?从研究著作上看,1900年h ·盖尔出版《 广告 心理学》,以及1980年e·a若斯出版《社会心理学》,开辟了群体消费心理的研究领域,1920至1930年期间丹尼尔·斯塔奇撰著并出版了《斯塔奇广告回忆指南》和《广告学原理》。它们或侧面或正面的探及消费心理问题,它们的诞生为消费心理学的提供了前提条件。从实验研究成果上看,1920年j·b·华生的广告心理研究、1938年欧内斯特·迪士特的消费动机研究,哥伦比亚大学实用社会研究所的拉机斯费尔德和e·卡兹关于“人格的影响”的研究,哈弗大学r·a·鲍尔关于“知觉到的风险”的研究 报告 ,为消费心理学体系的构建奠定了有利的形成基础。(3)真正的学科创立与创新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中叶延至20世纪末或21世纪初。可见消费者心理学这一学科还很年轻,待研究待发现的领域还有很多。然而伴随着市场经济主体的演变,社会文化的推陈出新,人的概念会越来越来重要,作为将人的心理与市场消费相联系的学科,消费心理学的发展必然会迈上一个更高更远的台阶。

从众消费心理的成因

从唯物主义哲学上讲,物质决定意识,事物具有多面性。从众消费心理就恰恰体现了这一点。首先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压力是从众的一个决定因素。在一个大环境下,谁做出与众不同的判断或行为,往往会被 其它 成员孤立,甚至受到严厉惩处,因而某个大环境下的成员的行为往往高度一致。其次从众心理的产生是具有自然基础的。众所周知,动物群体这种一致行动的趋向性是长时间进化形成的,且具有一定的进化优势。因而人类的这种心理特征也是一种进化过程中的产物,是与生俱来的。例如人类社会形成初期的石器时代,集体狩猎群居而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再次从众使个人减少了信息搜寻成本。任何人在从事某一活动前,总得付出一些信息成本,包括时间和金钱等方面。而决策本身就需要时间,在情况不明的条件下,用于决策的时间就会相应有些长。例如,一位消费者到商场购物,他本身喜爱的品牌众多,但只能决一而择,那么他就会参照他人意见甚至暗示。比如他会潜意识中观察购物完的顾客手中所持购物袋以哪家品牌居多;注意其他消费者谈及的品牌等等。在上述描述中,我并未提及消费二字,但我想说,消费只是人的一种行为之一,而从众心理的影响几乎遍布了人的所有行为。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着眼,选择从众的群体成员能获得某种报酬。鉴于任何人都是以自我利益的最佳判断者和最佳追求为原则。因而某人从事某种行为,肯定要符合某人的效用利益最大化法则。既然别人的行为可以对我负责,所以我模仿别人的行为极大可能对我有利。因为几乎不会有人选择对自己不利的事物。

上一段,我主要叙述了从众消费心理形成的群体因素。除群体因素外,还有情景和个人因素。这两点其实是很好解释的。先说情景因素,所谓情景因素,主要是指当消费者遇到商品信息模糊不清或者受到权威人士影响的情况下产生的情境。譬如风靡各大时尚周刊的各种时装秀中,评委主编设计师作为权威人士可能都会对一季的服装风格做出评论,于是就会出现所谓的“街头流行”现象。我再举一个例子说明所谓的信息模糊不清。例如,股市基金理财就是一种明显信息模糊不清的代表事物(这时由于其变动性多样性造成的),当然这里我是抛开专业人士就普通大众而言的。普通大众文化程度各异对股市基金等可能熟而不通,用而不精。这时就可能会发生,自己对商品不了解就去看别人怎么做。邻居买了A股赚了十万,但你不了解股票行情性质可能认为邻居投十万A股赚了,我投入我大概不会亏的心理。这是一种很明显的情景案例。再说个人因素,这里的个人因素包括的方面很多,其中主要反映在人格特征、性别差异与文化差异等三个方面。男人可能比女人更果敢做事有主见,女人相比就会差些;有些消费者思维灵敏智商高所受 教育 程度高,不会发生盲目从众,相反则易发生从众的消费行为;某地区居民喜食辛辣,外迁户会受其地域饮食文化影响,转而消费此口味的食品。 2从众消费心理的特征

模仿心理是从众消费心理的本质。模仿是有意或无意地对某种刺激做出类似反应的行为方式(周晓虹,1997)。在行为经济学中,将从众消费的大部分诱因归咎于模仿。在现实生活中,市场会有一部分消费者表示出一些示范性指向性的消费行为,暗示出一定的消费倾向,当这种倾向被认可时,其他消费者会产生模仿和重复他人行为的倾向,这种行为暗示扩散流行之后便形成了从众消费的行为,其意识就是从众消费心理。

非正式约束与从众消费心理。所谓非正式约束是一种普遍社会现象,人们在彼此长期交往中形成的没有明文法规的,约定俗成的规定,这些约定俗成的规定大都会不约而同的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非正式约束潜移默化中占据了主流,并拥有对消费心理强大持久的约束力,明文规定与之相比就变得孱弱无势。所规定的该消费什么不该消费什么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影响就会很小。

不确定性与个体理性有限性。在心理学中,无数实验及事实证明,在面对不确定性时,人们需要进行模糊回避,也就是对不确定性所表现的处一种厌弃感。奈特于1921年定义不确定性为人们无法预料和难以测度的变化。为了满足个人规避风险减小损失将利益最大化的需求,人们往往将自己的意见做保留并以群体意见为参考。这种不确定性也在某种程度上与凯恩斯在美国通货膨胀时所提出的边际消费倾向规律,流动偏好规律和资本边际效率规律所吻合。个体理性有限性其实是个相对群体而言的概念。(1)群体的智慧与理性往往是高于个人的,借群体为参照物会与相当大的安全感。(2)个人搜寻信息成本大难度高,依照群体节约成本,且可以提高容错率。(3)对自己的行为有所保留,在错误发生之际可以拟作应急方案(4)对于多数人来讲,多数人蒙受损失会比一人承受好得多,即心理平衡上的需求(5)结合本国国情来看,在中国 传统文化 中,“中庸”之道可谓是盛行至今。自孔子与其弟子在《中庸》中提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后,中庸的思想就一直未离开中国文化,以至于促进从众心理的形成,并渗透到如今的现在市场经济中。

3从众消费心理对市场经济的影响

谈到从众消费心理不得不提到社会倍增效应。社会倍增效应一词是由物理学中倍增效应演变而来。之所以会被冠以社会一词,是因为这种效应适用于很多社会问题及现象。例如,兴起不久的电子商务,我国面临几大现状之一的就业问题及信息服务业等等。所以好好利用社会倍增效应,好好利用从众消费心理,利用二者的关系必定能为市场经济创造良好的经济效应。利用社会倍增效应不仅可以扩大消费需求,推动与之相关的产业发展,而且最后会福泽消费者。于企业而言,消费者需求的扩大,即扩大内需,必然会达到企业发展的目的。于市场经济而言,市场的两个终端达到利益最优化也就是市场经济得到了最好的发展。然而从众消费心理是一把双刃剑,虽然益处多多但对市场经济而言也是有其自身危害的。由于从众消费心理可以制造一股消费热潮,企业会利用热潮创造经济效应但也可能会在技术创新上产生惰性,产品制造上粗心大意。这是一种投机取巧的行为,利用不好会危害消费者危害市场经济。

4如何利用从众消费心理对市场经济的影响

根据从众消费心理的特征,要想趋利避害,大致要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经济法规建设,适当用明文规定避免不必要的盲目从众消费心理;(2)组织相关业界的权威人士发布产品权威信息,加强消费者对商品信息的辨识度,从根本上劈除混淆视听的谣言及错误信息,改变消费者心里对商品的掌握度及清晰度(3)建立普及全国的市场消费监管监督预警查处机制,使得问题可以有效率的解决,避免跟风从众消费心理的盛行(4)充分发挥我国消协等消费者利益维护组织的作用,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加强对非理性消费行为的防范。

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出版社 消费心理学主编李晓霞 刘剑 尹世杰,消费文化学【M】.武汉:r人民出版社,2002

[2]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摘要]重视儿童从众心理在儿童良好的身心发展发面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如果盲目的屈从则会抑制儿童自然成长的过程。随着社会的转型、时代的变化,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在逐渐增加,需要打破常规、推陈出新勇于探索的创新型人才。积极的从众能够促进儿童创新能力的发展,消极的从众则会抑制其天性,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儿童教育的过程中对儿童进行积极的引导,强化其希望出现的行为动作。本文将探讨利用儿童从众心理作为儿童教育与心理发展新的切入点。

[关键词]儿童从众心理;创新;儿童教育与心理发展;切入点

[中图分类号]GAO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 编号]1671-5918(2015)03-0095-02

doi:

[本刊网址]http://

所谓从众行为,即俗称的“对大流”。在群里规范强大的压力下个体会屈从与同群体的一致性,达到彼此行为规范高度吻合。从众行为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谢夫里多作的“光点移动错觉研究”,美国社会社会心理学家阿希所做的“线段判断长度研究”等等,这些学者用实验证明了个体意愿会受到群体行为规范的影响,趋向于与群体意见保持一致性。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学者在这方面做过很多研究,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本文则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儿童的从众心理对儿童心理教育与发展所具有的指导意义。

一、儿童从众现象的具体表现

(一)语言从众

我们这里所讲到的语言是指儿童的沟通能力。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幼儿园的孩子(2-7岁)正处于思维的前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具有片面性和我向思维的特性,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往往不会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所以在幼儿园里,常常会发现孩子们有“他说什么,我说什么”的现象,如果一个小朋友咋游戏中摔倒,教师会安慰小朋友例如“宝贝最勇敢,勇敢的孩子不哭泣”这样的话语,接着就会听到无数个声音说“老师我也不哭”、“老师我昨天摔倒也没哭”…并且你会发现,其实有很多孩子是在“撒谎”。如果教师就某个活动的规则提出一些建议,并问儿童的意见时,你就很难听到有“不好”的回答。

(二)游戏从众

3-6、7岁的孩子是在儿童心理发展的幼儿期,又称为学前期。儿童在这一时期的活动以游戏为主,游戏能促进儿童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格罗斯把游戏看成是儿童对未来生活的一种准备活动,是一种本能性反映。那么在游戏过程中我们大概可以预见儿童的心理发展状态。这时的儿童不同于2岁婴儿,进行的是群体性游戏。儿童用游戏来反映周围的生活,由于受到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儿童的群体性游戏在他们彼此之间形成一种高度的默契。一个小朋友将一张纸揉成一个小纸团放在手上,说“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地球”,马上就会看到很多类似的地球出现,并且活动过程和举动都是相同的。游戏在这个时候能够很好地促进孩子 想象力 ,创造力等等思维活跃性的发展,而在这种情况下,游戏往往成为了千篇一律的了,有时候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多有小朋友都会主动,不自觉的认同第一个小朋友的观点呢,如果是从从众的角度来考虑这个为题就不足为奇了。

(三)动作从众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了,人们总是喜欢追求类似性,希望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与某一社会群体及其文化相一致。当儿童做出不同于同伴的动作时,常会受到来自小团体的压力,这种压力往往来自于对偏离的恐惧,担心受到同伴的排挤和嘲讽。当个体表现出与群体不一致时,常常会故意改变自己的行为,以求得相同。不仅如此,儿童动作从众的另一个原因还未自于儿童好奇心的驱使,再加上想要被关注的心理,儿童的从众行为会增多。课余活动时间,我们会发现,如果一些小朋友在自己座位上跷着二郎腿且没有被老师阻止时,那么马上就会接二连三的有人也跷二郎腿,甚至两条腿都跷在桌子上。

二、儿童从众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儿童自身方面的因素

1.年龄

根据幼儿从众行为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幼儿的从众反应次数随着年龄的升高而有下降的趋势。年龄越大其从众行为越少。利用儿童从众行为的这个年龄特征,可以引入儿童道德品质、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的教育,在行为强化的基础上,让其从众行为朝向积积极的方面发展。 2.智力水平 根据幼儿从众行为及影响因素调查与研究统计结果,智力水平低于平均数幼儿的从众反应数明显高于智力水平高于平均数的幼儿。

3.认知水平及个性的影响

由于儿童身体和心理的影响,对事物的认识水平有限,在儿童的社会化的过程中其品德的发展成为了儿童社会化的核心内容。3-6、7岁的儿童其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仅仅只是初步的了解,对是非对错还不能区分的那么明确。所以在学前期的儿童身上常会一个孩子讲脏话,别的孩子也跟着讲着脏话。这是就需要教师进行对错认知的正确引导。按照皮亚杰的理论,3-6、7岁的儿童虽然能够运用分析、比较等思维形式作出简单的判断、推理,但仅仅局限在解决一些简单的智力问题。当老师提出需要幼儿动脑筋的问题时,常常会得到一些交肤浅的答案。而那些智力水平较低的孩子就选择回答跟别人一样的答案。可见,儿童的从众心理与认识水平及个性品质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儿童的认知水平越低,产生的从众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

(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1.家庭因素

孩子的个性形成及心理发展与家庭教养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其中父母在家庭教养模式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和孩子相处的这些天我发现,在民主型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更加的独立,并且倾向于摆脱成人的控制,善于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专制型以及放任型家庭的孩子在从众与否的问题上,很容易受到同伴的干扰,依赖性较强而不坚持自己的意见。 2.同辈群体的影响

除了 家庭教育 影响之外,同辈群体的影响力也是不容小觑的。幼儿在同辈群体的影响下,其从众行为要明显高于其他人的影响。如果家长在家里给儿童喂药可能很困难,但拿到幼儿园,在看到同伴在吃药时,自己反而会主动“找药吃”。这一现象就与美国心理学者提出的“群体社会化发现理论”相吻合了。这里也不难让我们会联想到“孟母三迁”的 故事 。

3.权威的影响

儿童从众行为的产生离不开权威的影响。被儿童视为权威的人物例如老师,如果老师给乖的孩子一个满意的眼神再加上小红花的条件刺激,对不依从的孩子给予惩罚,那么被罚的孩子就成了别人的“榜样”,其余的孩子就会为了不被惩罚而变得很温顺。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来自成人的评价对他们是非常重要的。孩子们会为了得到权威人士的赞许避免受到惩罚而选择去按照成人的意图做事。

三、将儿童从众心理作为幼儿教育新的切入点

(一)重视榜样的教育,调整儿童的不良行为

重视榜样并不是要求所有人都向一个人看齐,复制别人的动作,而是鼓励孩子们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和长处,从而将观察到好的行为规范加以内化,将自己也转变为别人的榜样。改变一味盲目的跟从他人。由于儿童的选择力、鉴别力都很不成熟,在日常行为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不良行为,例如攻击性行为,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榜样作为来自他人的示范就显得比较重要的,因为这些榜样往往反映了正确的社会对个体的总体规范和普遍要求,同时给儿童正确的行为心理发展提供了参照坐标。

(二)打破常规,培养儿童的独立性与自信心

总是趋同与别人的类似性,盲目从众就会扼杀儿童的独立性与自信心。要敢于打破常规,推陈出新,而不是事事都和别人一样。如今我们需要的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具有革新精神的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要有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根据布鲁纳提出的学习理论,发现学习要求教师在于创建一种教学情境,以促进学生进行的积极思考,仔细探究。这样既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力发展,又可以增强孩子的学习动机,鼓励孩子从问题的不同侧面进行回答。在创造性培养过程中,答案要求的不是精准,而是多样化。

(三)强化行为,引导儿童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是一种能力的培养,怎样从一个场依存的孩子转变为场独立的孩子,除了自身的因素以外,借助外力,也可以有所改善。适当的增加教师在课堂内容的互动性行为,引导幼儿独立思考。

(四)调整期待,减轻儿童团体压力

在儿童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尽量减少对比。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单独属于自己的 思维方式 ,成人不需要强加给儿童一些是非对错的观念。在团体游戏或与成人接触过程中,需要给孩子提供一个轻松、安全且充分被关注的环境,从而减少儿童的团体压力,有利于利用儿童的从众行为来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独立性和自信心。

参考文献:

[1]阿瑟.S.雷伯.心理学词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86,398.

[2]邹晓燕.自主性--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关键[A].中国儿童发展与家庭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北京科技技术出版社,1994:476.

[3]邸颖.儿童从众心理浅析[J].黑河教育,2010(7):10-11.

[4]霍静.儿童从众心理浅析[J].幼儿教育,1989(6):3-4.

[5]邢少颖.覃晓燕.幼儿从众行为的调查与研究[J].山西省行为科学学会学术会 议论文 选集(1999-2003)年度.2003.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