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关于从众心理研究的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

关于从众心理研究的论文范文

从众是受别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从众现象是一种较普遍的心理现象。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从众心理的相关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从众消费心理是消费者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消费心理类型。其类型的广泛程度,几乎不受地域国度差异的影响。是一种普遍的普通的消费心理。然而人作为社会主体,各学科 文化 领域也不可避免的把人作为研究中心,经济学就是如此。尹世杰先生就于1986年提出要把人的消费需要作为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在张扬个性化的今天,我们也在不知不觉的奉行着个性化消费。我们要想掌握并引导正确的消费需求,想要维护市场稳定并推动市场经济发展就必须把现代经济学和现代心理学结合起来对消费者的从众消费行为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从众消费心理,消费者,市场

1从众消费者心理的形成

消费者心理学的形成

从众消费心理作为消费者心理学的一个类型,我们首先应该大致了解下消费者心理学的形成。消费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为研究内容以研究人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在日常购买行为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及个性心理特征为目的。消费者心理学的形成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知识积累阶段。这一阶段与其说是知识积累不如说是社会进程中通过经济渗透的人性光辉。在这一阶段中,各个时代的学者各个地域的学者都不约而同的提出消费与心理学的微妙关系。如:“在东方,中国春秋末期的著名自由商人范蠡(陶朱公)已从分析消费需要入手,以“计然七策”经营商业,荀子提出生产要“养人之欲,给人之求”(《荀子·礼论》),讲的就是满足人的消费需要;在西方,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已提出“欲望是心理运动的资源,一切情感、需要、动作和意志均为欲望所引发”的命题,古希腊哲人色诺芬最早提出“消费”这个术语,法国古典学派的终结者西斯蒙第提出了社会生产目的是满足消费需要的观点”。(2)体系凝构阶段。消费心理学的诞生与心理学、消费经济学及其他分支学科有着很大的渊源。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心理科学理论在实证研究中,不断向消费研究领域渗透,进而与消费有关的社会经济文化问题又反作用于应用心理学所致。在力学上这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原理,那么作用效果如何呢?从研究著作上看,1900年h ·盖尔出版《 广告 心理学》,以及1980年e·a若斯出版《社会心理学》,开辟了群体消费心理的研究领域,1920至1930年期间丹尼尔·斯塔奇撰著并出版了《斯塔奇广告回忆指南》和《广告学原理》。它们或侧面或正面的探及消费心理问题,它们的诞生为消费心理学的提供了前提条件。从实验研究成果上看,1920年j·b·华生的广告心理研究、1938年欧内斯特·迪士特的消费动机研究,哥伦比亚大学实用社会研究所的拉机斯费尔德和e·卡兹关于“人格的影响”的研究,哈弗大学r·a·鲍尔关于“知觉到的风险”的研究 报告 ,为消费心理学体系的构建奠定了有利的形成基础。(3)真正的学科创立与创新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中叶延至20世纪末或21世纪初。可见消费者心理学这一学科还很年轻,待研究待发现的领域还有很多。然而伴随着市场经济主体的演变,社会文化的推陈出新,人的概念会越来越来重要,作为将人的心理与市场消费相联系的学科,消费心理学的发展必然会迈上一个更高更远的台阶。

从众消费心理的成因

从唯物主义哲学上讲,物质决定意识,事物具有多面性。从众消费心理就恰恰体现了这一点。首先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压力是从众的一个决定因素。在一个大环境下,谁做出与众不同的判断或行为,往往会被 其它 成员孤立,甚至受到严厉惩处,因而某个大环境下的成员的行为往往高度一致。其次从众心理的产生是具有自然基础的。众所周知,动物群体这种一致行动的趋向性是长时间进化形成的,且具有一定的进化优势。因而人类的这种心理特征也是一种进化过程中的产物,是与生俱来的。例如人类社会形成初期的石器时代,集体狩猎群居而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再次从众使个人减少了信息搜寻成本。任何人在从事某一活动前,总得付出一些信息成本,包括时间和金钱等方面。而决策本身就需要时间,在情况不明的条件下,用于决策的时间就会相应有些长。例如,一位消费者到商场购物,他本身喜爱的品牌众多,但只能决一而择,那么他就会参照他人意见甚至暗示。比如他会潜意识中观察购物完的顾客手中所持购物袋以哪家品牌居多;注意其他消费者谈及的品牌等等。在上述描述中,我并未提及消费二字,但我想说,消费只是人的一种行为之一,而从众心理的影响几乎遍布了人的所有行为。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着眼,选择从众的群体成员能获得某种报酬。鉴于任何人都是以自我利益的最佳判断者和最佳追求为原则。因而某人从事某种行为,肯定要符合某人的效用利益最大化法则。既然别人的行为可以对我负责,所以我模仿别人的行为极大可能对我有利。因为几乎不会有人选择对自己不利的事物。

上一段,我主要叙述了从众消费心理形成的群体因素。除群体因素外,还有情景和个人因素。这两点其实是很好解释的。先说情景因素,所谓情景因素,主要是指当消费者遇到商品信息模糊不清或者受到权威人士影响的情况下产生的情境。譬如风靡各大时尚周刊的各种时装秀中,评委主编设计师作为权威人士可能都会对一季的服装风格做出评论,于是就会出现所谓的“街头流行”现象。我再举一个例子说明所谓的信息模糊不清。例如,股市基金理财就是一种明显信息模糊不清的代表事物(这时由于其变动性多样性造成的),当然这里我是抛开专业人士就普通大众而言的。普通大众文化程度各异对股市基金等可能熟而不通,用而不精。这时就可能会发生,自己对商品不了解就去看别人怎么做。邻居买了A股赚了十万,但你不了解股票行情性质可能认为邻居投十万A股赚了,我投入我大概不会亏的心理。这是一种很明显的情景案例。再说个人因素,这里的个人因素包括的方面很多,其中主要反映在人格特征、性别差异与文化差异等三个方面。男人可能比女人更果敢做事有主见,女人相比就会差些;有些消费者思维灵敏智商高所受 教育 程度高,不会发生盲目从众,相反则易发生从众的消费行为;某地区居民喜食辛辣,外迁户会受其地域饮食文化影响,转而消费此口味的食品。 2从众消费心理的特征

模仿心理是从众消费心理的本质。模仿是有意或无意地对某种刺激做出类似反应的行为方式(周晓虹,1997)。在行为经济学中,将从众消费的大部分诱因归咎于模仿。在现实生活中,市场会有一部分消费者表示出一些示范性指向性的消费行为,暗示出一定的消费倾向,当这种倾向被认可时,其他消费者会产生模仿和重复他人行为的倾向,这种行为暗示扩散流行之后便形成了从众消费的行为,其意识就是从众消费心理。

非正式约束与从众消费心理。所谓非正式约束是一种普遍社会现象,人们在彼此长期交往中形成的没有明文法规的,约定俗成的规定,这些约定俗成的规定大都会不约而同的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非正式约束潜移默化中占据了主流,并拥有对消费心理强大持久的约束力,明文规定与之相比就变得孱弱无势。所规定的该消费什么不该消费什么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影响就会很小。

不确定性与个体理性有限性。在心理学中,无数实验及事实证明,在面对不确定性时,人们需要进行模糊回避,也就是对不确定性所表现的处一种厌弃感。奈特于1921年定义不确定性为人们无法预料和难以测度的变化。为了满足个人规避风险减小损失将利益最大化的需求,人们往往将自己的意见做保留并以群体意见为参考。这种不确定性也在某种程度上与凯恩斯在美国通货膨胀时所提出的边际消费倾向规律,流动偏好规律和资本边际效率规律所吻合。个体理性有限性其实是个相对群体而言的概念。(1)群体的智慧与理性往往是高于个人的,借群体为参照物会与相当大的安全感。(2)个人搜寻信息成本大难度高,依照群体节约成本,且可以提高容错率。(3)对自己的行为有所保留,在错误发生之际可以拟作应急方案(4)对于多数人来讲,多数人蒙受损失会比一人承受好得多,即心理平衡上的需求(5)结合本国国情来看,在中国 传统文化 中,“中庸”之道可谓是盛行至今。自孔子与其弟子在《中庸》中提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后,中庸的思想就一直未离开中国文化,以至于促进从众心理的形成,并渗透到如今的现在市场经济中。

3从众消费心理对市场经济的影响

谈到从众消费心理不得不提到社会倍增效应。社会倍增效应一词是由物理学中倍增效应演变而来。之所以会被冠以社会一词,是因为这种效应适用于很多社会问题及现象。例如,兴起不久的电子商务,我国面临几大现状之一的就业问题及信息服务业等等。所以好好利用社会倍增效应,好好利用从众消费心理,利用二者的关系必定能为市场经济创造良好的经济效应。利用社会倍增效应不仅可以扩大消费需求,推动与之相关的产业发展,而且最后会福泽消费者。于企业而言,消费者需求的扩大,即扩大内需,必然会达到企业发展的目的。于市场经济而言,市场的两个终端达到利益最优化也就是市场经济得到了最好的发展。然而从众消费心理是一把双刃剑,虽然益处多多但对市场经济而言也是有其自身危害的。由于从众消费心理可以制造一股消费热潮,企业会利用热潮创造经济效应但也可能会在技术创新上产生惰性,产品制造上粗心大意。这是一种投机取巧的行为,利用不好会危害消费者危害市场经济。

4如何利用从众消费心理对市场经济的影响

根据从众消费心理的特征,要想趋利避害,大致要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经济法规建设,适当用明文规定避免不必要的盲目从众消费心理;(2)组织相关业界的权威人士发布产品权威信息,加强消费者对商品信息的辨识度,从根本上劈除混淆视听的谣言及错误信息,改变消费者心里对商品的掌握度及清晰度(3)建立普及全国的市场消费监管监督预警查处机制,使得问题可以有效率的解决,避免跟风从众消费心理的盛行(4)充分发挥我国消协等消费者利益维护组织的作用,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加强对非理性消费行为的防范。

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出版社 消费心理学主编李晓霞 刘剑 尹世杰,消费文化学【M】.武汉:r人民出版社,2002

[2]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摘要]重视儿童从众心理在儿童良好的身心发展发面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如果盲目的屈从则会抑制儿童自然成长的过程。随着社会的转型、时代的变化,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在逐渐增加,需要打破常规、推陈出新勇于探索的创新型人才。积极的从众能够促进儿童创新能力的发展,消极的从众则会抑制其天性,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儿童教育的过程中对儿童进行积极的引导,强化其希望出现的行为动作。本文将探讨利用儿童从众心理作为儿童教育与心理发展新的切入点。

[关键词]儿童从众心理;创新;儿童教育与心理发展;切入点

[中图分类号]GAO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 编号]1671-5918(2015)03-0095-02

doi:

[本刊网址]http://

所谓从众行为,即俗称的“对大流”。在群里规范强大的压力下个体会屈从与同群体的一致性,达到彼此行为规范高度吻合。从众行为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谢夫里多作的“光点移动错觉研究”,美国社会社会心理学家阿希所做的“线段判断长度研究”等等,这些学者用实验证明了个体意愿会受到群体行为规范的影响,趋向于与群体意见保持一致性。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学者在这方面做过很多研究,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本文则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儿童的从众心理对儿童心理教育与发展所具有的指导意义。

一、儿童从众现象的具体表现

(一)语言从众

我们这里所讲到的语言是指儿童的沟通能力。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幼儿园的孩子(2-7岁)正处于思维的前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具有片面性和我向思维的特性,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往往不会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所以在幼儿园里,常常会发现孩子们有“他说什么,我说什么”的现象,如果一个小朋友咋游戏中摔倒,教师会安慰小朋友例如“宝贝最勇敢,勇敢的孩子不哭泣”这样的话语,接着就会听到无数个声音说“老师我也不哭”、“老师我昨天摔倒也没哭”…并且你会发现,其实有很多孩子是在“撒谎”。如果教师就某个活动的规则提出一些建议,并问儿童的意见时,你就很难听到有“不好”的回答。

(二)游戏从众

3-6、7岁的孩子是在儿童心理发展的幼儿期,又称为学前期。儿童在这一时期的活动以游戏为主,游戏能促进儿童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格罗斯把游戏看成是儿童对未来生活的一种准备活动,是一种本能性反映。那么在游戏过程中我们大概可以预见儿童的心理发展状态。这时的儿童不同于2岁婴儿,进行的是群体性游戏。儿童用游戏来反映周围的生活,由于受到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儿童的群体性游戏在他们彼此之间形成一种高度的默契。一个小朋友将一张纸揉成一个小纸团放在手上,说“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地球”,马上就会看到很多类似的地球出现,并且活动过程和举动都是相同的。游戏在这个时候能够很好地促进孩子 想象力 ,创造力等等思维活跃性的发展,而在这种情况下,游戏往往成为了千篇一律的了,有时候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多有小朋友都会主动,不自觉的认同第一个小朋友的观点呢,如果是从从众的角度来考虑这个为题就不足为奇了。

(三)动作从众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了,人们总是喜欢追求类似性,希望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与某一社会群体及其文化相一致。当儿童做出不同于同伴的动作时,常会受到来自小团体的压力,这种压力往往来自于对偏离的恐惧,担心受到同伴的排挤和嘲讽。当个体表现出与群体不一致时,常常会故意改变自己的行为,以求得相同。不仅如此,儿童动作从众的另一个原因还未自于儿童好奇心的驱使,再加上想要被关注的心理,儿童的从众行为会增多。课余活动时间,我们会发现,如果一些小朋友在自己座位上跷着二郎腿且没有被老师阻止时,那么马上就会接二连三的有人也跷二郎腿,甚至两条腿都跷在桌子上。

二、儿童从众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儿童自身方面的因素

1.年龄

根据幼儿从众行为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幼儿的从众反应次数随着年龄的升高而有下降的趋势。年龄越大其从众行为越少。利用儿童从众行为的这个年龄特征,可以引入儿童道德品质、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的教育,在行为强化的基础上,让其从众行为朝向积积极的方面发展。 2.智力水平 根据幼儿从众行为及影响因素调查与研究统计结果,智力水平低于平均数幼儿的从众反应数明显高于智力水平高于平均数的幼儿。

3.认知水平及个性的影响

由于儿童身体和心理的影响,对事物的认识水平有限,在儿童的社会化的过程中其品德的发展成为了儿童社会化的核心内容。3-6、7岁的儿童其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仅仅只是初步的了解,对是非对错还不能区分的那么明确。所以在学前期的儿童身上常会一个孩子讲脏话,别的孩子也跟着讲着脏话。这是就需要教师进行对错认知的正确引导。按照皮亚杰的理论,3-6、7岁的儿童虽然能够运用分析、比较等思维形式作出简单的判断、推理,但仅仅局限在解决一些简单的智力问题。当老师提出需要幼儿动脑筋的问题时,常常会得到一些交肤浅的答案。而那些智力水平较低的孩子就选择回答跟别人一样的答案。可见,儿童的从众心理与认识水平及个性品质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儿童的认知水平越低,产生的从众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

(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1.家庭因素

孩子的个性形成及心理发展与家庭教养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其中父母在家庭教养模式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和孩子相处的这些天我发现,在民主型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更加的独立,并且倾向于摆脱成人的控制,善于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专制型以及放任型家庭的孩子在从众与否的问题上,很容易受到同伴的干扰,依赖性较强而不坚持自己的意见。 2.同辈群体的影响

除了 家庭教育 影响之外,同辈群体的影响力也是不容小觑的。幼儿在同辈群体的影响下,其从众行为要明显高于其他人的影响。如果家长在家里给儿童喂药可能很困难,但拿到幼儿园,在看到同伴在吃药时,自己反而会主动“找药吃”。这一现象就与美国心理学者提出的“群体社会化发现理论”相吻合了。这里也不难让我们会联想到“孟母三迁”的 故事 。

3.权威的影响

儿童从众行为的产生离不开权威的影响。被儿童视为权威的人物例如老师,如果老师给乖的孩子一个满意的眼神再加上小红花的条件刺激,对不依从的孩子给予惩罚,那么被罚的孩子就成了别人的“榜样”,其余的孩子就会为了不被惩罚而变得很温顺。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来自成人的评价对他们是非常重要的。孩子们会为了得到权威人士的赞许避免受到惩罚而选择去按照成人的意图做事。

三、将儿童从众心理作为幼儿教育新的切入点

(一)重视榜样的教育,调整儿童的不良行为

重视榜样并不是要求所有人都向一个人看齐,复制别人的动作,而是鼓励孩子们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和长处,从而将观察到好的行为规范加以内化,将自己也转变为别人的榜样。改变一味盲目的跟从他人。由于儿童的选择力、鉴别力都很不成熟,在日常行为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不良行为,例如攻击性行为,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榜样作为来自他人的示范就显得比较重要的,因为这些榜样往往反映了正确的社会对个体的总体规范和普遍要求,同时给儿童正确的行为心理发展提供了参照坐标。

(二)打破常规,培养儿童的独立性与自信心

总是趋同与别人的类似性,盲目从众就会扼杀儿童的独立性与自信心。要敢于打破常规,推陈出新,而不是事事都和别人一样。如今我们需要的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具有革新精神的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要有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根据布鲁纳提出的学习理论,发现学习要求教师在于创建一种教学情境,以促进学生进行的积极思考,仔细探究。这样既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力发展,又可以增强孩子的学习动机,鼓励孩子从问题的不同侧面进行回答。在创造性培养过程中,答案要求的不是精准,而是多样化。

(三)强化行为,引导儿童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是一种能力的培养,怎样从一个场依存的孩子转变为场独立的孩子,除了自身的因素以外,借助外力,也可以有所改善。适当的增加教师在课堂内容的互动性行为,引导幼儿独立思考。

(四)调整期待,减轻儿童团体压力

在儿童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尽量减少对比。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单独属于自己的 思维方式 ,成人不需要强加给儿童一些是非对错的观念。在团体游戏或与成人接触过程中,需要给孩子提供一个轻松、安全且充分被关注的环境,从而减少儿童的团体压力,有利于利用儿童的从众行为来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独立性和自信心。

参考文献:

[1]阿瑟.S.雷伯.心理学词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86,398.

[2]邹晓燕.自主性--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关键[A].中国儿童发展与家庭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北京科技技术出版社,1994:476.

[3]邸颖.儿童从众心理浅析[J].黑河教育,2010(7):10-11.

[4]霍静.儿童从众心理浅析[J].幼儿教育,1989(6):3-4.

[5]邢少颖.覃晓燕.幼儿从众行为的调查与研究[J].山西省行为科学学会学术会 议论文 选集(1999-2003)年度.2003.

作为一个生活在现实当中的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总要与别的人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参加一定的群体生活。个人是群体中的一员,群体对个人的行为和心理会发生重要的影响,大学生在群体中只有与其他人交往和接触,才能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大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特殊的群体组织它不仅能活跃校园生活,丰富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更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发展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大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利用大学生群体心理,可以对大学生社团建设产生积极的作用,而反过来看,大学生社团组织又会对学生个体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一、群体心理的含义及特点所谓群体心理,是群体成员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群体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有别于其他群体的价值、倾向性、态度及行为方式的总和。其特点如下:1、群体内聚力决定群体兴衰。2、群体心理的相容性和排斥性。3、群体心理的舆论压力性。4、群体心理的感受力与感染力。5、群体思维的从众性和群体意见的极端化。6、群体决策的差异性。群体决策往往比个体决策正确,但速度上不如个体决策快;创造性上群体决策略差于个体决策;决策的风险性上,相比较而言群体决策比较稳定。7、整体意识和排外意识。二、群体心理与个体心理的关系个体不只有其自然的,也有其心理的一面,即所谓的个体心理,它包括个体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心理现象和特点。同样,一个群体也有其自然的一面和心理的一面。个体心理的实质,是大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而群体心理则是普遍在其成员的头脑中存在,反映群体社会状况的共同或不同心理状态与倾向。由于群体成员的相互影响的存在,这种状态与倾向已不简单是个人的特征,而是群体的特点。群体心理与个体心理是密切关联的。没有个体心理,群体心理就没有基础,另一方面,个人作为群体的成员,其心理状况必定会受到群体心理倾向的感染与影响。三、大学生社团组织的发展现状(一)从社团的规模和数量以及参加社团的人数来看,每年都呈递增的趋势,呈现一种百花齐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每个院系都会有自己的几个社团,而且各具特色,充分满足了大学生的爱好和兴趣。(二)从社团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来看,大学生社团具有自愿性、自主性、开放性等特点。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社会化趋势的深入发展,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与社会需求接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们认识到,在校期间尽可能多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积累一定的社会阅历,培养锻炼各方面的社会技能,对于缩小校园与社会的距离,将来能够尽快适应社会非常重要。另一方面,面对扑面而来的知识经济浪潮,大学生们逐渐意识到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三)从运作方式看,学生社团由学校单一的划拨资金,转变到多元化、多渠道筹集资金的方式。社团积极与企业联系,固化资金来源渠道,使社团能够得到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发展。例如:文艺类社团走进社区,服务社区,挖掘资源,与社区实现共赢。四、大学生社团组织的建设对个体心理的作用(一)积极作用1、有利于增强群体成员的自信心和安全感。在凝聚力强的学生社团中,各个成员的观点一致,人际关系和谐,相互支持,互相理解,从而增强了自信心和安全感。成员对所属的群体及群体的成员的评价,会随之提高,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群体,将群体作为自己的心理归宿。2、有利于增强群体成员的归属感。组织健全的社团组织能够使成员感受到家的感觉,从而时刻关心群体的利益,努力做好社团中的每项工作,促进社团的发展。3、有利于群体成员的心理成熟和人格完善。据调查,有2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不少高校开设了心理辅导室、心理咨询热线电话。事实上,参加社团活动对于大学生释放心理紧张情绪,减轻压力,改变孤僻、自闭的现状,增强自信心等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二)消极作用1、群体成员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大学生社团成员受到学校批评处分时,容易引起社团内其他成员的同情和支持,引起对正式组织和学校的抵触情绪,甚至形成与正式组织和校方对立的群体力量。2、影响群体成员的心理健康。当一个社团内部出现矛盾时(比如群体成员之间或者社团组织之间),往往会影响成员的情绪和行动,导致成员会做出一些反常的举动,损害成员的心理健康。五、加强大学生社团组织建设,促进个体心理发展(一)加强管理,积极引导,推动学生社团的持续发展。要建立健全学生社团的各项管理制度;要将社团管理纳入到学生工作管理的正常渠道,为社团发展提供必要的经费、场地支持;要有计划地安排优秀教师担任社团的指导教师,提高社团的层次。同时,对社团骨干要进行一定的培训,强化其成员的纪律观念和集体观念,营造团结向上的氛围,促进学生社团的持续发展。(二)丰富大学生社团的活动,减小消极影响。深化实践,寓教于乐,实现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学生社团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要通过组织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积极健康、格调高雅的社团活动,在友好、理解、双向的氛围中,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合理的需求,刺激他们的求知动机和成才欲望,培养其浓厚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引导他们消除一些不合理的需求和幻想,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大学生社团中找到位置得到发展提高。

健康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应用心理学学科分支,自1978年在美国诞生以来,健康心理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充分共享。健康心理学在维持和改善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评估和诊断健康;完善和改进健康防治体系。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心理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心理的论文 范文 一: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 教育 研究

摘要:积极心理学的本质在于改善人们生活,发现自身更多美好的品质,并激发出自身的积极力量。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积极心理学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己在国内开展了二十多年,然而很多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依然定位于防治性层面上,以此解决少数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为目标,而忽略了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而积极心理学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则能针对性的为学生提供帮助。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引言

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高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构成单元,可从多个维度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1],使其养成出众的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的作用重点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其生成更加积极的力量,将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视为最重要的教学使命。积极心理学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意义,在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心理的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应对困境与挫折的能力,最终为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积极心理学下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意义

第一,推动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积极心理学能够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回归最为本质的教学目的,如此一来,也可以更加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意义。毋庸讳言,既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偏离了实际的教育目标,而基于积极心理学视域背景下,更加强调对学生采用“人文主义”关怀,更加重视对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以助其形成积极的人格。毫无疑问,积极人格,更加有利于当前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融洽共处。在积极心理学的依托之下,推动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并且强化学生心理健康。唤起学生潜在内心的心理素养,最终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社会责任意,以更好的心态面对社会。

第二,推动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众所周知,每个人的心理状态都存在正负两个方向[2]。一般意义上,既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其要点,就在于妥善处理好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疏导问题症状,而并未把教育的重点安置在学生积极品质的锻炼上来。有鉴于此,高校唯有主动出击,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方可健全学生的心理健康系统,以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实现教育目标。

第三,建设健全优质的教育环境。可以肯定,一个优质的教育环境,能够推动许多事情的良性展开,并最终促进教育目标的完成。同样,积极的教育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也有着本质的推动意义与现实作用。随着外在教育环境中推动积极体验的形成,每一个学生个体的积极性也会随之不断增强,将环境的外在作用安置在学生的内在心理,也可以使学生的积极人格也两种作用下得到很好的发展。

三、积极心理学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对策

第一,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的。学生之间在心理素质层面上是相同,但又有显著的差异性。因此,基于每一个学生心理素质基本一致,也给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给予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并且在教育环境作用之下,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也不尽相同,学生与学生间的客观差异可以说普遍存在。而积极心理学的引导,正是倡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当从学生的差异性为出发点,并且,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让每一个大学生可以在原本的条件下获得更大的发展和健全。因此,高校不仅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期帮助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提升,还有必要最大限度上利用高校的心理咨询室,开展一些咨询活动还有其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保证每一个学生的整体发展、个性发展。

第二,树立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对于如何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在既往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往往只是单方面地关注对消极层面的教育。因而,高校所有的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都是只是单一地围绕着一些消极环节进行衍伸,其中消极层面,主要是指对学心理疾病、心理障碍的治疗。而积极心理学的教学理念为其提供了全新的观点,即提出积极的心理品质教育,从源头上遏制消极情绪的产生,这样一来,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也就获得了极大地丰富,更加关注积极层面。当然,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必须要依托于学生、教师、校方这三个环节的共同努力。细化来说:学生应当重视和关注自己的积极品质,并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实现不断积累;教师在课堂教育中,更加全面地向学生展示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的内容,而课外活动中也需要关注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校方在这其中的作用是将工作的目标进行重新定位,推动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

第三,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一方面,高校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教师必须要充分体现其专业技能,可以让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积极的探究解决问题的 方法 。要做到这一点也就一定要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以及心理咨询中心教师,努力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积极地学习与掌握当下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路径。另一方面,教师要更加深入地学习积极心理学,自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过渡到积极心理学的实践。惟其如此,教师在开展自身的教学工作过程中,就不在只是单纯的关注学生的消极层面,通过积极的教学治疗手段,更好的树立学生积极的心理健康养成。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过去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主要是以“解决问题”当成教育的唯一目标,而单方面的“解决问题”,显然充满了很强的功利性,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因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更有必要向积极的方面进行个性,借鉴积极心理学的引导下使得关注信息更为立体化。也只有真正的消除学生的一些消极心理,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推动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孝凤.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初探[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4,12(04):151-154.

[2]覃梅芳.基于积极心理学深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12(04):220-221.

关于心理的论文范文二:心理学精品课程建设思路

摘要: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高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介绍了省级精品课程“普通心理学”的建设理念、改革 措施 和建设成果,旨在为同类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课程建设;精品课程;人才培养

2001年教育部为促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出台了4号文件《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03年精品课程作为“质量工程”建设的先导项目在各高校启动,形成国家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三级课程建设模式。“普通心理学”课程2011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在三年的建设周期中,课程团队围绕精品课程建设的六大要素,即内容建设、队伍建设、 教学方法 和手段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内容建设、机制建设[1],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突出整体性:从人才培养整体工作出发,科学定位课程

“普通心理学”课程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后续所有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在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和专业精神方面发挥着先入为主的作用。在课程建设之初,团队成员就达成共识,即不是孤立地将“普通心理学”作为一门课程来建设,而是将课程建设紧密服务于人才培养,为整个专业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为此,团队认真厘清了三个关系,一是“普通心理学”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二是与专业建设的关系;三是与整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关系。通过对三个关系的科学梳理,确立了“普通心理学”的课程地位,即奠定整个专业学习的基础,是专业基本功和专业精神培养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课程建设全程始终突出精品课程在专业内部建设的辐射作用。

二、体现先进性:优化课程教学体系与内容,强化专业精神培养

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教学内容的改革。有学者指出,精品课程要有“一流的教学内容”,即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时代要求,以知识整合为核心,以内涵建设为重点,始终保持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和系统性、前沿性[2]。不仅如此,从教学内容的内在价值看,正如教育家杜威所言,“一门科目在某地某时应该有一个为自己的利益供欣赏的善”,“如果一个科目从来没有因其自身而被学生欣赏过,那么它就无法达到别的目的”[3],因此,“普通心理学”精品课程不仅关注教学内容对学生知识建构、能力培养的作用,还十分关注是否给学生的学习过程带来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以及对学生人生的启迪,在优化教学体系与内容方面做了大胆的革新与尝试,改革后的教学内容体现出四方面的特征:

1.兴趣性。心理学是一门严肃的科学,但很多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前,都不同程度地对其抱有不正确的神秘感和好奇心,导致刚接触“普通心理学”、面对大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时,感觉抽象、枯燥,根本没有想象的有趣。因此增强课程的趣味性、稳定专业思想、培养专业学习兴趣是“普通心理学”课程必须面对的问题。为此我们精心设计并引入“课前三分钟———奇妙的心理效应”、“任务驱动学习———解密自己最感兴趣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与我———分析自己的心理现象”等环节和内容,带领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心理世界,感受心理学的魅力,解答生活中的心理谜题,发现心理学的科学价值,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专业学习真正满足学生求知和自身成长的需要。

2.专业性。专业性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基本规定[4],是一个专业立足和生存的根本,也是人才培养最朴素的目标。专业性的培养渗透于专业课程学习全程,每一门专业课程都肩负着专业性培养的使命。“普通心理学”课程的专业性定位于两方面,一是强化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每一个概念、每一个原理都要进行深度解析,区分“专业理解”和“ 经验 理解”的不同;二是培养专业的 思维方式 ,引导学生用心理学的专业视角去认识和分析问题,用专业的语言去阐述和解释问题,帮助学生树立专业精神、培育专业气质、夯实专业基础。

3.实践性。为强化课程的实践性,将实验教学部分从理论教学中剥离出来,单独开设,由两名青年教师承担实验教学,撰写了独立的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指导书。实验教学大纲中专门设计了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的综合性设计实验环节,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应用知识、迁移知识的能力;同时加强课程内实践环节的建设,设计了“你来讲”、“心理问题研究”等环节,由学生从感兴趣的问题出发,结合教材、作业和资料查阅,分小组合作承担部分内容的讲授,开展力所能及的研究性探索,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又培养了综合能力。

4.延伸性。为夯实专业基础,体现“宽基础”的课程价值观,课程建设中还注意到教学内容的延伸性,即以教学内容为载体,向下延伸到实际生活中,注重专业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贯穿“心理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同时强调心理学作为一门“幸福学科”,对学生自身发展、成长的重要作用和积极价值;向上延伸是与研究生考试相结合,把近几年的 考研 内容引入教学,一方面深化教学内容,一方面为部分考研学生提前奠定基础;在中间层面将教学内容与后续专业课程内容建立延伸联结,凸显“普通心理学”的基础性。

三、凸显有效性:遵循教与学的规律,改革课程教学模式

教学体系与内容整合优化后,紧接着面临的问题就是教学模式的变革。以往“普通心理学”的开课时间在第一学期,因课时较大,恰逢学生刚入大学,还处于高考后的松懈状态, 学习方法 、习惯等均不适应,所以学习压力较大,学习效果不甚理想,最初学习的挫败对专业学习积极性的打击不容小视。课程团队以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为指导,进行了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将整合后的“普通心理学”分为两段开设。一方面分解了学生刚入学的学习和考试压力,体现了教与学循序渐进的原则;另一方面有意识地边教学边对学生进行 学习方法指导 和资源利用的指导,帮助学生改变中学时期机械的、不科学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科学的知识价值观和学习方法的形成。这一改革收到良好效果,学生期末考试不及格率明显下降,整体成绩普遍提高,有效保护了学生专业学习的自尊心,极大增强了学生专业学习的自信。

四、彰显科学性:积极探索课程评价体系改革,以评促学教学评价

在教与学过程中发挥着诊断、导向、激励、调控等作用,科学的教学评价能有效促进教与学的过程,帮助师生明确教学进度、 反思 教学过程、检验教学效果、完善教学方式。但长期以来,教学评价被机械地视为“对教学过程及其结果的价值判断”[5],而忽略了教学过程中学习动机激发、教与学的反思、学习策略运用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等动态的、过程性的因素,导致教学评价只重结果不问过程,与教学过程和教学价值生成相脱离,其作用被极大地削弱。为彰显评价的功能,切实发挥评价的作用,将教学评价内在于教学过程中,发挥其对教学的动态引领作用,从2012年起“普通心理学”课程逐渐摸索并形成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小组互评、学生自评相结合的科学的评价机制,并将此模式全程贯穿、渗透于课程教学中,及时反馈,效果明显。课堂教学评价的改革与完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和教学观,以人为本,关注“当下的教学”,将对成绩目标的关注转为对学生发展过程的关注;同时,教学评价的多元化,要求教师对教学有更多的付出和责任感,作为学生学习的陪伴者、引导者和督促者,更多思考的不是如何“完成教学任务”,而是“如何教好”,怎样不断创新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对学生而言,虽然考试的压力有所减轻,但对学习过程的投入和学习能力的要求提升了,学生不再被当做“知识的口袋”,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发挥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随时关注并调整自己的学习进程和课堂表现,积累学习与评价“资本”。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有效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对良好学风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发挥教育性:丰富教学资源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延伸学习优质的课程资源

在课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既可以为教学提供丰富的信息,又承载着学生知识建构、意义学习和能力发展的功能,同时兼具人文教育与丰富精神世界的价值。大学校园充满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学习资源:网络、图书馆以及各种信息源,但很多学生不仅不会利用大学丰富的资源提升自己,更不具备这种资源意识。由于“普通心理学”的教学对象为大学一年级学生,问题更为突出。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任课教师十分重视课堂和课外教育资源对学生的作用,不断积累和建立优质、丰富的教学资源。目前教学资源建设涉及五个系列,包括经典心理学影片、国外心理学教材、心理学必读书籍、网易名校公开课以及“普通心理学”国家精品课程视频等,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巨大的学习、阅读空间,同时教师还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内容中渗透与关联这些资源,在学生课内学习与课外资源学习之间搭建起桥梁,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丰富专业学习内涵,提升专业学习品味,挖掘学生专业学习潜力,强化了优良学风的形成,使专业学习丰富而充实,彰显了专业的魅力和大学生活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张晶.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144.

[2]柳礼泉.论精品课程的特征[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3):83.

[3][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秉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58.

[4]孟现志.高等教育的专业性[J].教育研究,2009,(2):94.

[5]张曙光.过程性评价的哲学诠释[J].齐鲁学刊,2012,(4):71.

关于心理的论文范文精选相关 文章 :

1. 心理咨询师论文范文两篇

2. 3000字心理论文范文

3. 心理学论文范文1500字

4. 心理学论文范文

5.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范文

6.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

关于从众心理研究现状分析的论文

作为一个生活在现实当中的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总要与别的人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参加一定的群体生活。个人是群体中的一员,群体对个人的行为和心理会发生重要的影响,大学生在群体中只有与其他人交往和接触,才能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大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特殊的群体组织它不仅能活跃校园生活,丰富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更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发展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大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利用大学生群体心理,可以对大学生社团建设产生积极的作用,而反过来看,大学生社团组织又会对学生个体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一、群体心理的含义及特点所谓群体心理,是群体成员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群体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有别于其他群体的价值、倾向性、态度及行为方式的总和。其特点如下:1、群体内聚力决定群体兴衰。2、群体心理的相容性和排斥性。3、群体心理的舆论压力性。4、群体心理的感受力与感染力。5、群体思维的从众性和群体意见的极端化。6、群体决策的差异性。群体决策往往比个体决策正确,但速度上不如个体决策快;创造性上群体决策略差于个体决策;决策的风险性上,相比较而言群体决策比较稳定。7、整体意识和排外意识。二、群体心理与个体心理的关系个体不只有其自然的,也有其心理的一面,即所谓的个体心理,它包括个体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心理现象和特点。同样,一个群体也有其自然的一面和心理的一面。个体心理的实质,是大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而群体心理则是普遍在其成员的头脑中存在,反映群体社会状况的共同或不同心理状态与倾向。由于群体成员的相互影响的存在,这种状态与倾向已不简单是个人的特征,而是群体的特点。群体心理与个体心理是密切关联的。没有个体心理,群体心理就没有基础,另一方面,个人作为群体的成员,其心理状况必定会受到群体心理倾向的感染与影响。三、大学生社团组织的发展现状(一)从社团的规模和数量以及参加社团的人数来看,每年都呈递增的趋势,呈现一种百花齐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每个院系都会有自己的几个社团,而且各具特色,充分满足了大学生的爱好和兴趣。(二)从社团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来看,大学生社团具有自愿性、自主性、开放性等特点。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社会化趋势的深入发展,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与社会需求接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们认识到,在校期间尽可能多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积累一定的社会阅历,培养锻炼各方面的社会技能,对于缩小校园与社会的距离,将来能够尽快适应社会非常重要。另一方面,面对扑面而来的知识经济浪潮,大学生们逐渐意识到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三)从运作方式看,学生社团由学校单一的划拨资金,转变到多元化、多渠道筹集资金的方式。社团积极与企业联系,固化资金来源渠道,使社团能够得到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发展。例如:文艺类社团走进社区,服务社区,挖掘资源,与社区实现共赢。四、大学生社团组织的建设对个体心理的作用(一)积极作用1、有利于增强群体成员的自信心和安全感。在凝聚力强的学生社团中,各个成员的观点一致,人际关系和谐,相互支持,互相理解,从而增强了自信心和安全感。成员对所属的群体及群体的成员的评价,会随之提高,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群体,将群体作为自己的心理归宿。2、有利于增强群体成员的归属感。组织健全的社团组织能够使成员感受到家的感觉,从而时刻关心群体的利益,努力做好社团中的每项工作,促进社团的发展。3、有利于群体成员的心理成熟和人格完善。据调查,有2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不少高校开设了心理辅导室、心理咨询热线电话。事实上,参加社团活动对于大学生释放心理紧张情绪,减轻压力,改变孤僻、自闭的现状,增强自信心等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二)消极作用1、群体成员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大学生社团成员受到学校批评处分时,容易引起社团内其他成员的同情和支持,引起对正式组织和学校的抵触情绪,甚至形成与正式组织和校方对立的群体力量。2、影响群体成员的心理健康。当一个社团内部出现矛盾时(比如群体成员之间或者社团组织之间),往往会影响成员的情绪和行动,导致成员会做出一些反常的举动,损害成员的心理健康。五、加强大学生社团组织建设,促进个体心理发展(一)加强管理,积极引导,推动学生社团的持续发展。要建立健全学生社团的各项管理制度;要将社团管理纳入到学生工作管理的正常渠道,为社团发展提供必要的经费、场地支持;要有计划地安排优秀教师担任社团的指导教师,提高社团的层次。同时,对社团骨干要进行一定的培训,强化其成员的纪律观念和集体观念,营造团结向上的氛围,促进学生社团的持续发展。(二)丰富大学生社团的活动,减小消极影响。深化实践,寓教于乐,实现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学生社团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要通过组织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积极健康、格调高雅的社团活动,在友好、理解、双向的氛围中,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合理的需求,刺激他们的求知动机和成才欲望,培养其浓厚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引导他们消除一些不合理的需求和幻想,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大学生社团中找到位置得到发展提高。

从众是受别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从众现象是一种较普遍的心理现象。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从众心理的相关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从众消费心理是消费者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消费心理类型。其类型的广泛程度,几乎不受地域国度差异的影响。是一种普遍的普通的消费心理。然而人作为社会主体,各学科 文化 领域也不可避免的把人作为研究中心,经济学就是如此。尹世杰先生就于1986年提出要把人的消费需要作为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在张扬个性化的今天,我们也在不知不觉的奉行着个性化消费。我们要想掌握并引导正确的消费需求,想要维护市场稳定并推动市场经济发展就必须把现代经济学和现代心理学结合起来对消费者的从众消费行为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从众消费心理,消费者,市场

1从众消费者心理的形成

消费者心理学的形成

从众消费心理作为消费者心理学的一个类型,我们首先应该大致了解下消费者心理学的形成。消费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为研究内容以研究人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在日常购买行为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及个性心理特征为目的。消费者心理学的形成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知识积累阶段。这一阶段与其说是知识积累不如说是社会进程中通过经济渗透的人性光辉。在这一阶段中,各个时代的学者各个地域的学者都不约而同的提出消费与心理学的微妙关系。如:“在东方,中国春秋末期的著名自由商人范蠡(陶朱公)已从分析消费需要入手,以“计然七策”经营商业,荀子提出生产要“养人之欲,给人之求”(《荀子·礼论》),讲的就是满足人的消费需要;在西方,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已提出“欲望是心理运动的资源,一切情感、需要、动作和意志均为欲望所引发”的命题,古希腊哲人色诺芬最早提出“消费”这个术语,法国古典学派的终结者西斯蒙第提出了社会生产目的是满足消费需要的观点”。(2)体系凝构阶段。消费心理学的诞生与心理学、消费经济学及其他分支学科有着很大的渊源。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心理科学理论在实证研究中,不断向消费研究领域渗透,进而与消费有关的社会经济文化问题又反作用于应用心理学所致。在力学上这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原理,那么作用效果如何呢?从研究著作上看,1900年h ·盖尔出版《 广告 心理学》,以及1980年e·a若斯出版《社会心理学》,开辟了群体消费心理的研究领域,1920至1930年期间丹尼尔·斯塔奇撰著并出版了《斯塔奇广告回忆指南》和《广告学原理》。它们或侧面或正面的探及消费心理问题,它们的诞生为消费心理学的提供了前提条件。从实验研究成果上看,1920年j·b·华生的广告心理研究、1938年欧内斯特·迪士特的消费动机研究,哥伦比亚大学实用社会研究所的拉机斯费尔德和e·卡兹关于“人格的影响”的研究,哈弗大学r·a·鲍尔关于“知觉到的风险”的研究 报告 ,为消费心理学体系的构建奠定了有利的形成基础。(3)真正的学科创立与创新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中叶延至20世纪末或21世纪初。可见消费者心理学这一学科还很年轻,待研究待发现的领域还有很多。然而伴随着市场经济主体的演变,社会文化的推陈出新,人的概念会越来越来重要,作为将人的心理与市场消费相联系的学科,消费心理学的发展必然会迈上一个更高更远的台阶。

从众消费心理的成因

从唯物主义哲学上讲,物质决定意识,事物具有多面性。从众消费心理就恰恰体现了这一点。首先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压力是从众的一个决定因素。在一个大环境下,谁做出与众不同的判断或行为,往往会被 其它 成员孤立,甚至受到严厉惩处,因而某个大环境下的成员的行为往往高度一致。其次从众心理的产生是具有自然基础的。众所周知,动物群体这种一致行动的趋向性是长时间进化形成的,且具有一定的进化优势。因而人类的这种心理特征也是一种进化过程中的产物,是与生俱来的。例如人类社会形成初期的石器时代,集体狩猎群居而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再次从众使个人减少了信息搜寻成本。任何人在从事某一活动前,总得付出一些信息成本,包括时间和金钱等方面。而决策本身就需要时间,在情况不明的条件下,用于决策的时间就会相应有些长。例如,一位消费者到商场购物,他本身喜爱的品牌众多,但只能决一而择,那么他就会参照他人意见甚至暗示。比如他会潜意识中观察购物完的顾客手中所持购物袋以哪家品牌居多;注意其他消费者谈及的品牌等等。在上述描述中,我并未提及消费二字,但我想说,消费只是人的一种行为之一,而从众心理的影响几乎遍布了人的所有行为。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着眼,选择从众的群体成员能获得某种报酬。鉴于任何人都是以自我利益的最佳判断者和最佳追求为原则。因而某人从事某种行为,肯定要符合某人的效用利益最大化法则。既然别人的行为可以对我负责,所以我模仿别人的行为极大可能对我有利。因为几乎不会有人选择对自己不利的事物。

上一段,我主要叙述了从众消费心理形成的群体因素。除群体因素外,还有情景和个人因素。这两点其实是很好解释的。先说情景因素,所谓情景因素,主要是指当消费者遇到商品信息模糊不清或者受到权威人士影响的情况下产生的情境。譬如风靡各大时尚周刊的各种时装秀中,评委主编设计师作为权威人士可能都会对一季的服装风格做出评论,于是就会出现所谓的“街头流行”现象。我再举一个例子说明所谓的信息模糊不清。例如,股市基金理财就是一种明显信息模糊不清的代表事物(这时由于其变动性多样性造成的),当然这里我是抛开专业人士就普通大众而言的。普通大众文化程度各异对股市基金等可能熟而不通,用而不精。这时就可能会发生,自己对商品不了解就去看别人怎么做。邻居买了A股赚了十万,但你不了解股票行情性质可能认为邻居投十万A股赚了,我投入我大概不会亏的心理。这是一种很明显的情景案例。再说个人因素,这里的个人因素包括的方面很多,其中主要反映在人格特征、性别差异与文化差异等三个方面。男人可能比女人更果敢做事有主见,女人相比就会差些;有些消费者思维灵敏智商高所受 教育 程度高,不会发生盲目从众,相反则易发生从众的消费行为;某地区居民喜食辛辣,外迁户会受其地域饮食文化影响,转而消费此口味的食品。 2从众消费心理的特征

模仿心理是从众消费心理的本质。模仿是有意或无意地对某种刺激做出类似反应的行为方式(周晓虹,1997)。在行为经济学中,将从众消费的大部分诱因归咎于模仿。在现实生活中,市场会有一部分消费者表示出一些示范性指向性的消费行为,暗示出一定的消费倾向,当这种倾向被认可时,其他消费者会产生模仿和重复他人行为的倾向,这种行为暗示扩散流行之后便形成了从众消费的行为,其意识就是从众消费心理。

非正式约束与从众消费心理。所谓非正式约束是一种普遍社会现象,人们在彼此长期交往中形成的没有明文法规的,约定俗成的规定,这些约定俗成的规定大都会不约而同的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非正式约束潜移默化中占据了主流,并拥有对消费心理强大持久的约束力,明文规定与之相比就变得孱弱无势。所规定的该消费什么不该消费什么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影响就会很小。

不确定性与个体理性有限性。在心理学中,无数实验及事实证明,在面对不确定性时,人们需要进行模糊回避,也就是对不确定性所表现的处一种厌弃感。奈特于1921年定义不确定性为人们无法预料和难以测度的变化。为了满足个人规避风险减小损失将利益最大化的需求,人们往往将自己的意见做保留并以群体意见为参考。这种不确定性也在某种程度上与凯恩斯在美国通货膨胀时所提出的边际消费倾向规律,流动偏好规律和资本边际效率规律所吻合。个体理性有限性其实是个相对群体而言的概念。(1)群体的智慧与理性往往是高于个人的,借群体为参照物会与相当大的安全感。(2)个人搜寻信息成本大难度高,依照群体节约成本,且可以提高容错率。(3)对自己的行为有所保留,在错误发生之际可以拟作应急方案(4)对于多数人来讲,多数人蒙受损失会比一人承受好得多,即心理平衡上的需求(5)结合本国国情来看,在中国 传统文化 中,“中庸”之道可谓是盛行至今。自孔子与其弟子在《中庸》中提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后,中庸的思想就一直未离开中国文化,以至于促进从众心理的形成,并渗透到如今的现在市场经济中。

3从众消费心理对市场经济的影响

谈到从众消费心理不得不提到社会倍增效应。社会倍增效应一词是由物理学中倍增效应演变而来。之所以会被冠以社会一词,是因为这种效应适用于很多社会问题及现象。例如,兴起不久的电子商务,我国面临几大现状之一的就业问题及信息服务业等等。所以好好利用社会倍增效应,好好利用从众消费心理,利用二者的关系必定能为市场经济创造良好的经济效应。利用社会倍增效应不仅可以扩大消费需求,推动与之相关的产业发展,而且最后会福泽消费者。于企业而言,消费者需求的扩大,即扩大内需,必然会达到企业发展的目的。于市场经济而言,市场的两个终端达到利益最优化也就是市场经济得到了最好的发展。然而从众消费心理是一把双刃剑,虽然益处多多但对市场经济而言也是有其自身危害的。由于从众消费心理可以制造一股消费热潮,企业会利用热潮创造经济效应但也可能会在技术创新上产生惰性,产品制造上粗心大意。这是一种投机取巧的行为,利用不好会危害消费者危害市场经济。

4如何利用从众消费心理对市场经济的影响

根据从众消费心理的特征,要想趋利避害,大致要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经济法规建设,适当用明文规定避免不必要的盲目从众消费心理;(2)组织相关业界的权威人士发布产品权威信息,加强消费者对商品信息的辨识度,从根本上劈除混淆视听的谣言及错误信息,改变消费者心里对商品的掌握度及清晰度(3)建立普及全国的市场消费监管监督预警查处机制,使得问题可以有效率的解决,避免跟风从众消费心理的盛行(4)充分发挥我国消协等消费者利益维护组织的作用,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加强对非理性消费行为的防范。

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出版社 消费心理学主编李晓霞 刘剑 尹世杰,消费文化学【M】.武汉:r人民出版社,2002

[2]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摘要]重视儿童从众心理在儿童良好的身心发展发面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如果盲目的屈从则会抑制儿童自然成长的过程。随着社会的转型、时代的变化,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在逐渐增加,需要打破常规、推陈出新勇于探索的创新型人才。积极的从众能够促进儿童创新能力的发展,消极的从众则会抑制其天性,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儿童教育的过程中对儿童进行积极的引导,强化其希望出现的行为动作。本文将探讨利用儿童从众心理作为儿童教育与心理发展新的切入点。

[关键词]儿童从众心理;创新;儿童教育与心理发展;切入点

[中图分类号]GAO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 编号]1671-5918(2015)03-0095-02

doi:

[本刊网址]http://

所谓从众行为,即俗称的“对大流”。在群里规范强大的压力下个体会屈从与同群体的一致性,达到彼此行为规范高度吻合。从众行为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谢夫里多作的“光点移动错觉研究”,美国社会社会心理学家阿希所做的“线段判断长度研究”等等,这些学者用实验证明了个体意愿会受到群体行为规范的影响,趋向于与群体意见保持一致性。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学者在这方面做过很多研究,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本文则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儿童的从众心理对儿童心理教育与发展所具有的指导意义。

一、儿童从众现象的具体表现

(一)语言从众

我们这里所讲到的语言是指儿童的沟通能力。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幼儿园的孩子(2-7岁)正处于思维的前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具有片面性和我向思维的特性,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往往不会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所以在幼儿园里,常常会发现孩子们有“他说什么,我说什么”的现象,如果一个小朋友咋游戏中摔倒,教师会安慰小朋友例如“宝贝最勇敢,勇敢的孩子不哭泣”这样的话语,接着就会听到无数个声音说“老师我也不哭”、“老师我昨天摔倒也没哭”…并且你会发现,其实有很多孩子是在“撒谎”。如果教师就某个活动的规则提出一些建议,并问儿童的意见时,你就很难听到有“不好”的回答。

(二)游戏从众

3-6、7岁的孩子是在儿童心理发展的幼儿期,又称为学前期。儿童在这一时期的活动以游戏为主,游戏能促进儿童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格罗斯把游戏看成是儿童对未来生活的一种准备活动,是一种本能性反映。那么在游戏过程中我们大概可以预见儿童的心理发展状态。这时的儿童不同于2岁婴儿,进行的是群体性游戏。儿童用游戏来反映周围的生活,由于受到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儿童的群体性游戏在他们彼此之间形成一种高度的默契。一个小朋友将一张纸揉成一个小纸团放在手上,说“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地球”,马上就会看到很多类似的地球出现,并且活动过程和举动都是相同的。游戏在这个时候能够很好地促进孩子 想象力 ,创造力等等思维活跃性的发展,而在这种情况下,游戏往往成为了千篇一律的了,有时候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多有小朋友都会主动,不自觉的认同第一个小朋友的观点呢,如果是从从众的角度来考虑这个为题就不足为奇了。

(三)动作从众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了,人们总是喜欢追求类似性,希望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与某一社会群体及其文化相一致。当儿童做出不同于同伴的动作时,常会受到来自小团体的压力,这种压力往往来自于对偏离的恐惧,担心受到同伴的排挤和嘲讽。当个体表现出与群体不一致时,常常会故意改变自己的行为,以求得相同。不仅如此,儿童动作从众的另一个原因还未自于儿童好奇心的驱使,再加上想要被关注的心理,儿童的从众行为会增多。课余活动时间,我们会发现,如果一些小朋友在自己座位上跷着二郎腿且没有被老师阻止时,那么马上就会接二连三的有人也跷二郎腿,甚至两条腿都跷在桌子上。

二、儿童从众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儿童自身方面的因素

1.年龄

根据幼儿从众行为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幼儿的从众反应次数随着年龄的升高而有下降的趋势。年龄越大其从众行为越少。利用儿童从众行为的这个年龄特征,可以引入儿童道德品质、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的教育,在行为强化的基础上,让其从众行为朝向积积极的方面发展。 2.智力水平 根据幼儿从众行为及影响因素调查与研究统计结果,智力水平低于平均数幼儿的从众反应数明显高于智力水平高于平均数的幼儿。

3.认知水平及个性的影响

由于儿童身体和心理的影响,对事物的认识水平有限,在儿童的社会化的过程中其品德的发展成为了儿童社会化的核心内容。3-6、7岁的儿童其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仅仅只是初步的了解,对是非对错还不能区分的那么明确。所以在学前期的儿童身上常会一个孩子讲脏话,别的孩子也跟着讲着脏话。这是就需要教师进行对错认知的正确引导。按照皮亚杰的理论,3-6、7岁的儿童虽然能够运用分析、比较等思维形式作出简单的判断、推理,但仅仅局限在解决一些简单的智力问题。当老师提出需要幼儿动脑筋的问题时,常常会得到一些交肤浅的答案。而那些智力水平较低的孩子就选择回答跟别人一样的答案。可见,儿童的从众心理与认识水平及个性品质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儿童的认知水平越低,产生的从众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

(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1.家庭因素

孩子的个性形成及心理发展与家庭教养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其中父母在家庭教养模式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和孩子相处的这些天我发现,在民主型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更加的独立,并且倾向于摆脱成人的控制,善于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专制型以及放任型家庭的孩子在从众与否的问题上,很容易受到同伴的干扰,依赖性较强而不坚持自己的意见。 2.同辈群体的影响

除了 家庭教育 影响之外,同辈群体的影响力也是不容小觑的。幼儿在同辈群体的影响下,其从众行为要明显高于其他人的影响。如果家长在家里给儿童喂药可能很困难,但拿到幼儿园,在看到同伴在吃药时,自己反而会主动“找药吃”。这一现象就与美国心理学者提出的“群体社会化发现理论”相吻合了。这里也不难让我们会联想到“孟母三迁”的 故事 。

3.权威的影响

儿童从众行为的产生离不开权威的影响。被儿童视为权威的人物例如老师,如果老师给乖的孩子一个满意的眼神再加上小红花的条件刺激,对不依从的孩子给予惩罚,那么被罚的孩子就成了别人的“榜样”,其余的孩子就会为了不被惩罚而变得很温顺。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来自成人的评价对他们是非常重要的。孩子们会为了得到权威人士的赞许避免受到惩罚而选择去按照成人的意图做事。

三、将儿童从众心理作为幼儿教育新的切入点

(一)重视榜样的教育,调整儿童的不良行为

重视榜样并不是要求所有人都向一个人看齐,复制别人的动作,而是鼓励孩子们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和长处,从而将观察到好的行为规范加以内化,将自己也转变为别人的榜样。改变一味盲目的跟从他人。由于儿童的选择力、鉴别力都很不成熟,在日常行为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不良行为,例如攻击性行为,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榜样作为来自他人的示范就显得比较重要的,因为这些榜样往往反映了正确的社会对个体的总体规范和普遍要求,同时给儿童正确的行为心理发展提供了参照坐标。

(二)打破常规,培养儿童的独立性与自信心

总是趋同与别人的类似性,盲目从众就会扼杀儿童的独立性与自信心。要敢于打破常规,推陈出新,而不是事事都和别人一样。如今我们需要的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具有革新精神的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要有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根据布鲁纳提出的学习理论,发现学习要求教师在于创建一种教学情境,以促进学生进行的积极思考,仔细探究。这样既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力发展,又可以增强孩子的学习动机,鼓励孩子从问题的不同侧面进行回答。在创造性培养过程中,答案要求的不是精准,而是多样化。

(三)强化行为,引导儿童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是一种能力的培养,怎样从一个场依存的孩子转变为场独立的孩子,除了自身的因素以外,借助外力,也可以有所改善。适当的增加教师在课堂内容的互动性行为,引导幼儿独立思考。

(四)调整期待,减轻儿童团体压力

在儿童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尽量减少对比。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单独属于自己的 思维方式 ,成人不需要强加给儿童一些是非对错的观念。在团体游戏或与成人接触过程中,需要给孩子提供一个轻松、安全且充分被关注的环境,从而减少儿童的团体压力,有利于利用儿童的从众行为来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独立性和自信心。

参考文献:

[1]阿瑟.S.雷伯.心理学词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86,398.

[2]邹晓燕.自主性--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关键[A].中国儿童发展与家庭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北京科技技术出版社,1994:476.

[3]邸颖.儿童从众心理浅析[J].黑河教育,2010(7):10-11.

[4]霍静.儿童从众心理浅析[J].幼儿教育,1989(6):3-4.

[5]邢少颖.覃晓燕.幼儿从众行为的调查与研究[J].山西省行为科学学会学术会 议论文 选集(1999-2003)年度.2003.

写作思路:做到条理清楚、自然、明白,不杂乱,要倾注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探索人生真谛,或谈论思想问题、治学精神,使读者受到启迪和教育。这样的文章有了哲理,给予读者的感受也就更加丰富了。

人一生中,每进入一个新的环境,都会遭遇一系列新的问题,都会遇到一些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新矛盾。人类成长智慧启示我们:成长中的矛盾,正是推动我们进行新的学习、获得新的适应能力的力量。

本篇将择要介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问题。希望这些知识能够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健康观、人生观,能掌握正确理解社会、文化与自我的方法,学会有效筹划自已的大学生活,尽快适应环境,接受新的挑战,以清醒的认识、积极的心态、顽强的意志走上成才之路。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对作为天子娇子的大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更是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心理健康是由心理卫生的概念延伸过来的。心理健康通常是指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心理卫生则是指一切维护心理健康的活动及研究心理健康的学问。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心理键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

关于从众心理学的论文参考文献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按照字面的意思,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阅览。

[1]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S].20xx.

[2]曹庆宝,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及思想政治工作[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

[3]刘凤林,心理健康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xx.

[4]衷华,论高校学生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xx.

[1]汪向乐,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增刊):31-36

[2]徐兰清,护理人员焦虑症状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2):112-113

[3]李心天主编.医学心理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5

[4]徐斌,吴爱勤.护理心理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5]杨雪花.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研究进展.国外医学社会学分册,20xx,17(2):66

[6]吴清平.心理健康状况评价及其相关因素研究.国外医学社会学分册,1997,14(3):104

[7]符霞叶瑞繁,.医科大学五年制护理系女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南方护理学报,20xx,9(4):51

[8]陈妙研,王海燕,祝一虹.医学院校护理本科生职业心理素质的相关分析.医学与社会杂志,20xx,16(3):43

[9]曹枫林,历萍,高庆岭等,护理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试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护理学杂志,20xx,18(2):83

[10]徐华芬,沈晓红,护理系实习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研究。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20xx,4,(2):7

[11]赵国军,姜凌雪,赵红莲.北京市本专科护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承德医学院学报,20xx,18(2):138

[1] 李伯黍主编:《教育心 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 王道俊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版

[3] 张世富主编:《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版

[4]云南教育委员会编:《现代教育 理论 》,云南教育出版社,20xx年版

[5]丁志强主编:《教育管理心理学》,辽宁大学出版社,20xx年

1、[期刊论文]表达性艺术治疗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作用分析

期刊:新丝路:上旬 | 2021 年第 007 期

摘要:当前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因素,所以积极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大量的实际案例证明,表达性艺术治疗对于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首先阐述表达性艺术治疗的含义,其次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最后提出表达性艺术治疗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用的优势和主要举措。

关键词:表达性艺术治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际意义;主要举措

2、[期刊论文]冲突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研究

期刊:林区教学 | 2021 年第 002 期

摘要:冲突是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但其负面作用并非无解。将冲突作为教育素材,可有效挖掘学生真正的意愿,明晰学生心理压力的来源,进而为心理健康教育人员提供精准、有效的心理辅导参考依据。以冲突教育为视野,对冲突的教育价值进行深层次的解构。基于心理学视角对大学生冲突行为进行归因分析。基于冲突的教育价值和冲突行为的产生原因,确认基于冲突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开设心理咨询渠道,探究冲突的原因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通过定向心理建设,肯定学生对事物的辩证思维,弱化冲突中针对"人"的不良影响;开展团体情绪训练,提升学生情绪把控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降低冲突的产生频率。

关键词:冲突教育;教育资源;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

3、[期刊论文]独立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及对策探索——以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为例

期刊: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 2021 年第 007 期

摘要:本文通过对独立院校现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了解独立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为我国独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改革提供实例样本,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全面发展。

关键词: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对策

4、[期刊论文]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

期刊: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2021 年第 004 期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就业、生活等多方面的压力,这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突出,为数不少的大学生出现了心理亚健康状况,抑郁、自杀、极端行为等情况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利用好网络这一重要平台,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成的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热点。本文首先对当今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进行了简单的探讨,随后分析了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面临的一些挑战,最后围绕所谈到的挑战,提出了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的具体策略。希望本文所提出的观点给各个高校在网络时代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有益借鉴,继而全面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

关键词: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

5、[期刊论文]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期刊:科教文汇 | 2021 年第 002 期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属于应激性危机事件,造成了全社会的停工停产、国民恐慌,人们社交受限,情绪消极。对居家学习生活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该文基于团体心理辅导技术,借助新媒体平台,设计了生命教育、情绪调适和社会支持三个教学主题,探索疫情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学生反馈参与度高、体验丰富,对生命的理解更加深刻,通过团体作用和朋辈效应,学生学会了调用自身的社会支持系统,自身不良情绪得到有效改善和疏解,收获颇多。

关键词:疫情;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生命教育;情绪调适;社会支持

6、[学位论文]高校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效果评价研究——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例

著录项

学科:教育技术学

授予学位:硕士

年度:2020

7、[学位论文]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研究——以山东D学院为例

著录项

学科:公共管理

授予学位:硕士

年度:2020

8、[学位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调查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

著录项

学科:教育学

授予学位:硕士

年度:2019

中图分类:教育心理学;教育学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效性;调查研究

9、[学位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体系研究——以淮海工学院为例

著录项

学科:公共管理硕士

授予学位:硕士

年度:2019

中图分类:体育理论;高等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保障;体系研究

10、[学位论文]表达性艺术治疗在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著录项

学科:音乐与舞蹈学

授予学位:硕士

年度:2019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表达性艺术治疗

1、[期刊论文]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微信订阅号的发展路径探究

期刊:《黑龙江教育:综合版》 | 2021 年第 001 期

摘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微信订阅号面临关注度低,读者忠诚度低等问题,本文从心理契约的建立—稳固—忠诚的角度切入,从读者和订阅号主体两个维度进行分析,研究此类订阅号的进入机制和发展路径,构建关注度高、忠诚度高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微信订阅号。

关键词:心理契约;高校;心理健康;微信订阅号

2、[期刊论文]浅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期刊:《学周刊》 | 2021 年第 001 期

摘要:新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时代,需要身心健康的人才,而中小学生存在着许多心理健康问题,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他们智力活动的开展和道德品质的完善,还能有效地预防他们的违法犯罪。学校要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开展心理咨询活动等措施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心理健康;因素;重要意义;措施

3、[期刊论文]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提升及其培养

期刊:《学周刊》 | 2021 年第 003 期

摘要:一直以来,学校和家长都特别重视小学生知识的传递和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却忽视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特别是小学高年级学生,面对小升初学习压力过大,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这就需要班主任细心观察,一旦发现学生有任何的情绪波动,要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关键词:班主任;小学高年级;心理健康教育;培养

4、[期刊论文]谈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

期刊:《文学少年》 | 2021 年第 002 期

摘要: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下,国家教育机关对于农村小学的教育培养已经提上议事日程的内容之中,而当前农村小学心理健 康教育工作特色化的要求就是要求从各个领域与各个层次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本文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优化课前教 学设计、增加学生的涉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制定新的心理健康的教学模式,事倍功半、充分利用学生身上的优势资源以及特点, 提升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班主任心理健康;农村小学;小学教学;合理运用;策略

5、[期刊论文]新形势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究

期刊:《文学少年》 | 2021 年第 001 期

摘要: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同学们的心理素质,并且教育的模式是多元化的。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帮 助同学们更好的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压力,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能够促进素质教育与立德树人基本目标的实现。但是,因为在当 前社会、家庭以及学校中依然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对有关孩子们心理健康发展的问题进行深刻分析、研究已经变成当前 必须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新形势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6、[学位论文]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入学适应”主题开发研究——以与Q老师协同探索为例

著录项

学科:教育学

授予学位:硕士

年度:2021

正文语种:中文语种

7、[学位论文]心理健康观的重构及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启示

著录项

学科:应用心理

授予学位:硕士

年度:2020

正文语种:中文语种

8、[学位论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提升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研究

著录项

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

授予学位:硕士

年度:2020

正文语种:中文语种

9、[学位论文]遂宁市安居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的研究

著录项

学科:心理健康教育

授予学位:硕士

年度:2020

正文语种:中文语种

10、[学位论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初中一年级学生心理弹性影响的研究

著录项

学科:心理健康教育

授予学位:硕士

年度:2020

正文语种:中文语种

从众是受别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从众现象是一种较普遍的心理现象。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从众心理的相关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从众消费心理是消费者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消费心理类型。其类型的广泛程度,几乎不受地域国度差异的影响。是一种普遍的普通的消费心理。然而人作为社会主体,各学科 文化 领域也不可避免的把人作为研究中心,经济学就是如此。尹世杰先生就于1986年提出要把人的消费需要作为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在张扬个性化的今天,我们也在不知不觉的奉行着个性化消费。我们要想掌握并引导正确的消费需求,想要维护市场稳定并推动市场经济发展就必须把现代经济学和现代心理学结合起来对消费者的从众消费行为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从众消费心理,消费者,市场

1从众消费者心理的形成

消费者心理学的形成

从众消费心理作为消费者心理学的一个类型,我们首先应该大致了解下消费者心理学的形成。消费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为研究内容以研究人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在日常购买行为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及个性心理特征为目的。消费者心理学的形成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知识积累阶段。这一阶段与其说是知识积累不如说是社会进程中通过经济渗透的人性光辉。在这一阶段中,各个时代的学者各个地域的学者都不约而同的提出消费与心理学的微妙关系。如:“在东方,中国春秋末期的著名自由商人范蠡(陶朱公)已从分析消费需要入手,以“计然七策”经营商业,荀子提出生产要“养人之欲,给人之求”(《荀子·礼论》),讲的就是满足人的消费需要;在西方,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已提出“欲望是心理运动的资源,一切情感、需要、动作和意志均为欲望所引发”的命题,古希腊哲人色诺芬最早提出“消费”这个术语,法国古典学派的终结者西斯蒙第提出了社会生产目的是满足消费需要的观点”。(2)体系凝构阶段。消费心理学的诞生与心理学、消费经济学及其他分支学科有着很大的渊源。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心理科学理论在实证研究中,不断向消费研究领域渗透,进而与消费有关的社会经济文化问题又反作用于应用心理学所致。在力学上这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原理,那么作用效果如何呢?从研究著作上看,1900年h ·盖尔出版《 广告 心理学》,以及1980年e·a若斯出版《社会心理学》,开辟了群体消费心理的研究领域,1920至1930年期间丹尼尔·斯塔奇撰著并出版了《斯塔奇广告回忆指南》和《广告学原理》。它们或侧面或正面的探及消费心理问题,它们的诞生为消费心理学的提供了前提条件。从实验研究成果上看,1920年j·b·华生的广告心理研究、1938年欧内斯特·迪士特的消费动机研究,哥伦比亚大学实用社会研究所的拉机斯费尔德和e·卡兹关于“人格的影响”的研究,哈弗大学r·a·鲍尔关于“知觉到的风险”的研究 报告 ,为消费心理学体系的构建奠定了有利的形成基础。(3)真正的学科创立与创新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中叶延至20世纪末或21世纪初。可见消费者心理学这一学科还很年轻,待研究待发现的领域还有很多。然而伴随着市场经济主体的演变,社会文化的推陈出新,人的概念会越来越来重要,作为将人的心理与市场消费相联系的学科,消费心理学的发展必然会迈上一个更高更远的台阶。

从众消费心理的成因

从唯物主义哲学上讲,物质决定意识,事物具有多面性。从众消费心理就恰恰体现了这一点。首先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压力是从众的一个决定因素。在一个大环境下,谁做出与众不同的判断或行为,往往会被 其它 成员孤立,甚至受到严厉惩处,因而某个大环境下的成员的行为往往高度一致。其次从众心理的产生是具有自然基础的。众所周知,动物群体这种一致行动的趋向性是长时间进化形成的,且具有一定的进化优势。因而人类的这种心理特征也是一种进化过程中的产物,是与生俱来的。例如人类社会形成初期的石器时代,集体狩猎群居而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再次从众使个人减少了信息搜寻成本。任何人在从事某一活动前,总得付出一些信息成本,包括时间和金钱等方面。而决策本身就需要时间,在情况不明的条件下,用于决策的时间就会相应有些长。例如,一位消费者到商场购物,他本身喜爱的品牌众多,但只能决一而择,那么他就会参照他人意见甚至暗示。比如他会潜意识中观察购物完的顾客手中所持购物袋以哪家品牌居多;注意其他消费者谈及的品牌等等。在上述描述中,我并未提及消费二字,但我想说,消费只是人的一种行为之一,而从众心理的影响几乎遍布了人的所有行为。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着眼,选择从众的群体成员能获得某种报酬。鉴于任何人都是以自我利益的最佳判断者和最佳追求为原则。因而某人从事某种行为,肯定要符合某人的效用利益最大化法则。既然别人的行为可以对我负责,所以我模仿别人的行为极大可能对我有利。因为几乎不会有人选择对自己不利的事物。

上一段,我主要叙述了从众消费心理形成的群体因素。除群体因素外,还有情景和个人因素。这两点其实是很好解释的。先说情景因素,所谓情景因素,主要是指当消费者遇到商品信息模糊不清或者受到权威人士影响的情况下产生的情境。譬如风靡各大时尚周刊的各种时装秀中,评委主编设计师作为权威人士可能都会对一季的服装风格做出评论,于是就会出现所谓的“街头流行”现象。我再举一个例子说明所谓的信息模糊不清。例如,股市基金理财就是一种明显信息模糊不清的代表事物(这时由于其变动性多样性造成的),当然这里我是抛开专业人士就普通大众而言的。普通大众文化程度各异对股市基金等可能熟而不通,用而不精。这时就可能会发生,自己对商品不了解就去看别人怎么做。邻居买了A股赚了十万,但你不了解股票行情性质可能认为邻居投十万A股赚了,我投入我大概不会亏的心理。这是一种很明显的情景案例。再说个人因素,这里的个人因素包括的方面很多,其中主要反映在人格特征、性别差异与文化差异等三个方面。男人可能比女人更果敢做事有主见,女人相比就会差些;有些消费者思维灵敏智商高所受 教育 程度高,不会发生盲目从众,相反则易发生从众的消费行为;某地区居民喜食辛辣,外迁户会受其地域饮食文化影响,转而消费此口味的食品。 2从众消费心理的特征

模仿心理是从众消费心理的本质。模仿是有意或无意地对某种刺激做出类似反应的行为方式(周晓虹,1997)。在行为经济学中,将从众消费的大部分诱因归咎于模仿。在现实生活中,市场会有一部分消费者表示出一些示范性指向性的消费行为,暗示出一定的消费倾向,当这种倾向被认可时,其他消费者会产生模仿和重复他人行为的倾向,这种行为暗示扩散流行之后便形成了从众消费的行为,其意识就是从众消费心理。

非正式约束与从众消费心理。所谓非正式约束是一种普遍社会现象,人们在彼此长期交往中形成的没有明文法规的,约定俗成的规定,这些约定俗成的规定大都会不约而同的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非正式约束潜移默化中占据了主流,并拥有对消费心理强大持久的约束力,明文规定与之相比就变得孱弱无势。所规定的该消费什么不该消费什么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影响就会很小。

不确定性与个体理性有限性。在心理学中,无数实验及事实证明,在面对不确定性时,人们需要进行模糊回避,也就是对不确定性所表现的处一种厌弃感。奈特于1921年定义不确定性为人们无法预料和难以测度的变化。为了满足个人规避风险减小损失将利益最大化的需求,人们往往将自己的意见做保留并以群体意见为参考。这种不确定性也在某种程度上与凯恩斯在美国通货膨胀时所提出的边际消费倾向规律,流动偏好规律和资本边际效率规律所吻合。个体理性有限性其实是个相对群体而言的概念。(1)群体的智慧与理性往往是高于个人的,借群体为参照物会与相当大的安全感。(2)个人搜寻信息成本大难度高,依照群体节约成本,且可以提高容错率。(3)对自己的行为有所保留,在错误发生之际可以拟作应急方案(4)对于多数人来讲,多数人蒙受损失会比一人承受好得多,即心理平衡上的需求(5)结合本国国情来看,在中国 传统文化 中,“中庸”之道可谓是盛行至今。自孔子与其弟子在《中庸》中提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后,中庸的思想就一直未离开中国文化,以至于促进从众心理的形成,并渗透到如今的现在市场经济中。

3从众消费心理对市场经济的影响

谈到从众消费心理不得不提到社会倍增效应。社会倍增效应一词是由物理学中倍增效应演变而来。之所以会被冠以社会一词,是因为这种效应适用于很多社会问题及现象。例如,兴起不久的电子商务,我国面临几大现状之一的就业问题及信息服务业等等。所以好好利用社会倍增效应,好好利用从众消费心理,利用二者的关系必定能为市场经济创造良好的经济效应。利用社会倍增效应不仅可以扩大消费需求,推动与之相关的产业发展,而且最后会福泽消费者。于企业而言,消费者需求的扩大,即扩大内需,必然会达到企业发展的目的。于市场经济而言,市场的两个终端达到利益最优化也就是市场经济得到了最好的发展。然而从众消费心理是一把双刃剑,虽然益处多多但对市场经济而言也是有其自身危害的。由于从众消费心理可以制造一股消费热潮,企业会利用热潮创造经济效应但也可能会在技术创新上产生惰性,产品制造上粗心大意。这是一种投机取巧的行为,利用不好会危害消费者危害市场经济。

4如何利用从众消费心理对市场经济的影响

根据从众消费心理的特征,要想趋利避害,大致要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经济法规建设,适当用明文规定避免不必要的盲目从众消费心理;(2)组织相关业界的权威人士发布产品权威信息,加强消费者对商品信息的辨识度,从根本上劈除混淆视听的谣言及错误信息,改变消费者心里对商品的掌握度及清晰度(3)建立普及全国的市场消费监管监督预警查处机制,使得问题可以有效率的解决,避免跟风从众消费心理的盛行(4)充分发挥我国消协等消费者利益维护组织的作用,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加强对非理性消费行为的防范。

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出版社 消费心理学主编李晓霞 刘剑 尹世杰,消费文化学【M】.武汉:r人民出版社,2002

[2]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摘要]重视儿童从众心理在儿童良好的身心发展发面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如果盲目的屈从则会抑制儿童自然成长的过程。随着社会的转型、时代的变化,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在逐渐增加,需要打破常规、推陈出新勇于探索的创新型人才。积极的从众能够促进儿童创新能力的发展,消极的从众则会抑制其天性,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儿童教育的过程中对儿童进行积极的引导,强化其希望出现的行为动作。本文将探讨利用儿童从众心理作为儿童教育与心理发展新的切入点。

[关键词]儿童从众心理;创新;儿童教育与心理发展;切入点

[中图分类号]GAO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 编号]1671-5918(2015)03-0095-02

doi:

[本刊网址]http://

所谓从众行为,即俗称的“对大流”。在群里规范强大的压力下个体会屈从与同群体的一致性,达到彼此行为规范高度吻合。从众行为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谢夫里多作的“光点移动错觉研究”,美国社会社会心理学家阿希所做的“线段判断长度研究”等等,这些学者用实验证明了个体意愿会受到群体行为规范的影响,趋向于与群体意见保持一致性。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学者在这方面做过很多研究,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本文则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儿童的从众心理对儿童心理教育与发展所具有的指导意义。

一、儿童从众现象的具体表现

(一)语言从众

我们这里所讲到的语言是指儿童的沟通能力。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幼儿园的孩子(2-7岁)正处于思维的前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具有片面性和我向思维的特性,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往往不会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所以在幼儿园里,常常会发现孩子们有“他说什么,我说什么”的现象,如果一个小朋友咋游戏中摔倒,教师会安慰小朋友例如“宝贝最勇敢,勇敢的孩子不哭泣”这样的话语,接着就会听到无数个声音说“老师我也不哭”、“老师我昨天摔倒也没哭”…并且你会发现,其实有很多孩子是在“撒谎”。如果教师就某个活动的规则提出一些建议,并问儿童的意见时,你就很难听到有“不好”的回答。

(二)游戏从众

3-6、7岁的孩子是在儿童心理发展的幼儿期,又称为学前期。儿童在这一时期的活动以游戏为主,游戏能促进儿童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格罗斯把游戏看成是儿童对未来生活的一种准备活动,是一种本能性反映。那么在游戏过程中我们大概可以预见儿童的心理发展状态。这时的儿童不同于2岁婴儿,进行的是群体性游戏。儿童用游戏来反映周围的生活,由于受到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儿童的群体性游戏在他们彼此之间形成一种高度的默契。一个小朋友将一张纸揉成一个小纸团放在手上,说“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地球”,马上就会看到很多类似的地球出现,并且活动过程和举动都是相同的。游戏在这个时候能够很好地促进孩子 想象力 ,创造力等等思维活跃性的发展,而在这种情况下,游戏往往成为了千篇一律的了,有时候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多有小朋友都会主动,不自觉的认同第一个小朋友的观点呢,如果是从从众的角度来考虑这个为题就不足为奇了。

(三)动作从众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了,人们总是喜欢追求类似性,希望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与某一社会群体及其文化相一致。当儿童做出不同于同伴的动作时,常会受到来自小团体的压力,这种压力往往来自于对偏离的恐惧,担心受到同伴的排挤和嘲讽。当个体表现出与群体不一致时,常常会故意改变自己的行为,以求得相同。不仅如此,儿童动作从众的另一个原因还未自于儿童好奇心的驱使,再加上想要被关注的心理,儿童的从众行为会增多。课余活动时间,我们会发现,如果一些小朋友在自己座位上跷着二郎腿且没有被老师阻止时,那么马上就会接二连三的有人也跷二郎腿,甚至两条腿都跷在桌子上。

二、儿童从众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儿童自身方面的因素

1.年龄

根据幼儿从众行为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幼儿的从众反应次数随着年龄的升高而有下降的趋势。年龄越大其从众行为越少。利用儿童从众行为的这个年龄特征,可以引入儿童道德品质、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的教育,在行为强化的基础上,让其从众行为朝向积积极的方面发展。 2.智力水平 根据幼儿从众行为及影响因素调查与研究统计结果,智力水平低于平均数幼儿的从众反应数明显高于智力水平高于平均数的幼儿。

3.认知水平及个性的影响

由于儿童身体和心理的影响,对事物的认识水平有限,在儿童的社会化的过程中其品德的发展成为了儿童社会化的核心内容。3-6、7岁的儿童其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仅仅只是初步的了解,对是非对错还不能区分的那么明确。所以在学前期的儿童身上常会一个孩子讲脏话,别的孩子也跟着讲着脏话。这是就需要教师进行对错认知的正确引导。按照皮亚杰的理论,3-6、7岁的儿童虽然能够运用分析、比较等思维形式作出简单的判断、推理,但仅仅局限在解决一些简单的智力问题。当老师提出需要幼儿动脑筋的问题时,常常会得到一些交肤浅的答案。而那些智力水平较低的孩子就选择回答跟别人一样的答案。可见,儿童的从众心理与认识水平及个性品质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儿童的认知水平越低,产生的从众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

(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1.家庭因素

孩子的个性形成及心理发展与家庭教养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其中父母在家庭教养模式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和孩子相处的这些天我发现,在民主型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更加的独立,并且倾向于摆脱成人的控制,善于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专制型以及放任型家庭的孩子在从众与否的问题上,很容易受到同伴的干扰,依赖性较强而不坚持自己的意见。 2.同辈群体的影响

除了 家庭教育 影响之外,同辈群体的影响力也是不容小觑的。幼儿在同辈群体的影响下,其从众行为要明显高于其他人的影响。如果家长在家里给儿童喂药可能很困难,但拿到幼儿园,在看到同伴在吃药时,自己反而会主动“找药吃”。这一现象就与美国心理学者提出的“群体社会化发现理论”相吻合了。这里也不难让我们会联想到“孟母三迁”的 故事 。

3.权威的影响

儿童从众行为的产生离不开权威的影响。被儿童视为权威的人物例如老师,如果老师给乖的孩子一个满意的眼神再加上小红花的条件刺激,对不依从的孩子给予惩罚,那么被罚的孩子就成了别人的“榜样”,其余的孩子就会为了不被惩罚而变得很温顺。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来自成人的评价对他们是非常重要的。孩子们会为了得到权威人士的赞许避免受到惩罚而选择去按照成人的意图做事。

三、将儿童从众心理作为幼儿教育新的切入点

(一)重视榜样的教育,调整儿童的不良行为

重视榜样并不是要求所有人都向一个人看齐,复制别人的动作,而是鼓励孩子们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和长处,从而将观察到好的行为规范加以内化,将自己也转变为别人的榜样。改变一味盲目的跟从他人。由于儿童的选择力、鉴别力都很不成熟,在日常行为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不良行为,例如攻击性行为,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榜样作为来自他人的示范就显得比较重要的,因为这些榜样往往反映了正确的社会对个体的总体规范和普遍要求,同时给儿童正确的行为心理发展提供了参照坐标。

(二)打破常规,培养儿童的独立性与自信心

总是趋同与别人的类似性,盲目从众就会扼杀儿童的独立性与自信心。要敢于打破常规,推陈出新,而不是事事都和别人一样。如今我们需要的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具有革新精神的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要有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根据布鲁纳提出的学习理论,发现学习要求教师在于创建一种教学情境,以促进学生进行的积极思考,仔细探究。这样既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力发展,又可以增强孩子的学习动机,鼓励孩子从问题的不同侧面进行回答。在创造性培养过程中,答案要求的不是精准,而是多样化。

(三)强化行为,引导儿童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是一种能力的培养,怎样从一个场依存的孩子转变为场独立的孩子,除了自身的因素以外,借助外力,也可以有所改善。适当的增加教师在课堂内容的互动性行为,引导幼儿独立思考。

(四)调整期待,减轻儿童团体压力

在儿童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尽量减少对比。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单独属于自己的 思维方式 ,成人不需要强加给儿童一些是非对错的观念。在团体游戏或与成人接触过程中,需要给孩子提供一个轻松、安全且充分被关注的环境,从而减少儿童的团体压力,有利于利用儿童的从众行为来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独立性和自信心。

参考文献:

[1]阿瑟.S.雷伯.心理学词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86,398.

[2]邹晓燕.自主性--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关键[A].中国儿童发展与家庭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北京科技技术出版社,1994:476.

[3]邸颖.儿童从众心理浅析[J].黑河教育,2010(7):10-11.

[4]霍静.儿童从众心理浅析[J].幼儿教育,1989(6):3-4.

[5]邢少颖.覃晓燕.幼儿从众行为的调查与研究[J].山西省行为科学学会学术会 议论文 选集(1999-2003)年度.2003.

心理学参考文献

必然是和教育有关的书籍,以及和心理学有关的书籍啊,除此之外,看你写的论文涉及什么,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心理学参考文献,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杨心德:《学生的自我有效感与学习动机》,《教育研究》。

2、黄荣光:《学生厌学现象的心理分析及矫正对策》。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师大出版社.

[2]方富熹,方格.儿童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3]郑雪.人格心理学[M].暨南大学出版社.

[4]莫雷.教育心理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

[5]徐光新.学校心理学[M].华东师大出版社.

[6]郑希付.健康心理学[M].华东师大出版社.

[7]钱铭怡.变态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8]伍新春,胡佩诚.行为矫正[M].高等教育出版社.

[9]李祚,张开荆.心理危机干预[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10]郭秀艳.基础实验心理学[M].高教出版社.

[11]朱永新.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2]张保平.犯罪心理学(第五版)[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3]樊富珉.团体心理辅导[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4]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5]冯江平.青年心理学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16]黄希庭.心理学与人生[M].暨南大学出版社.

[17]尾形佳晃.三分钟爱上心理学[M].

论文范文中国人的从众心理

不是啊,你这样说未免也太笼统了吧,我相信每个人做每件事还是希望可以展示自己与众不同的一面.不过你说的随大流的现象也是有的,这就要因人而异了.

中国人太多...喜欢起哄的更多。所以 ,从众就很正常了。

心理原因是大众心理【大家说好那肯定好】,从众心理【别人都买了,自己不买觉得不合适】…社会原因主要是享乐主义,盲目跟风,贪慕虚荣

攀比,爱面子!觉得别人的选择有道理,自己懒得去想!

从众心理论文摘要

大学生心理论文1500字好心疼自己做的吗

人格心理学为心理学的分支之一,可简单定义为研究一个人所特有的行为模式的心理学。“Personality”一般都会被译作“性格”,心理学学界则把它译为“人格”。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

《从人格心理学角度浅析人力资源管理》

【摘要】近年来人格心理研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日渐增多。本文概述了人格心理学的概念和内容,分别分析了精神分析学派、特质学派、人本主义流派、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招聘、岗位匹配、薪酬设计、激励机制、绩效测评等管理环节的作用和运用。有利于发挥人格心理学理论在各种组织选人、用人、育人中的应用。

【关键词】人格心理学;测评;激励

一、人格的概念和人格心理学的内涵

人格可以定义为源于个体身上的稳定行为方式和内部过程。它包括两部分内容,是稳定的行为方式,人格研究者通常认为它们指的是个体差异,重要的一点在于,人格是稳定的。二则是关注内部过程,内部过程和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人际过程不同,它是从人的内心发生,影响着人怎样行为、怎样感觉的所有情绪、动机和认知过程。人格心理学形成并集各家之长后,主要有六个学派:精神分析学派、特质学派、生物学派、人本主义流派、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以及认知流派。

二、人格心理学理论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1、从精神分析学派的角度看

1人格型别理论在招聘、培训和绩效管理中的运用。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在1921年出版的《心理型别》一书中认为,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个别差异,可以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两种心理型别,个体的差异进一步的划分可以分为思维、情感、感觉和直觉四种心理机能。

内倾型的人在性格上表现出沉静、含蓄、内敛的特质,较多关心自身而较少注意外在的事物,对知识性思考性的工作较有兴趣。而外倾型的人在性格上则表现出活泼、善言辞的特质,关心周围的一切,喜欢参与社会活动。

合理把握对人格型别理论的运用,做好人力资源管理与招聘环节息息相关。外倾型的人更为主动,在招聘中往往会表现出更加出彩的一面,与招聘官进行交流时思路流畅,举止落落大方。这样的表现在社会知觉偏差中容易产生“晕轮效应”。事实上在招聘过程中,招聘岗位仍要以职位说明书的内容为基准,在此基础上做好人才素质测评的判断指标设计,才能使性格与职业匹配。一个企业的科研部门职位的招聘更加应该看重的是独立思考,善于思索的能力,内倾型人才可能会更加适合这样的知识性员工岗位。

人格的不同型别在进行员工管理和员工发展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企业管理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有极大的影响,它影响员工选择更为适合的职业或者进行职业族的规划,在日后的培训内容选择和岗位晋升方向上提供了参考的依据。另外一方面,其预测也影响着绩效标准,外倾预测管理类的工作绩效更佳,因为这些岗位需要较多的社会交往活动。

2以集体无意识理论观跨文化人力资源的价值观管理。荣格概念中的心理图谱可划分成两个基本的区块:意识与潜意识。潜意识又可以进一步区分为个人潜意识和客体心灵即集体潜意识或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Unconscious。荣格认为我们头脑中有一个特殊的部分是弗洛伊德没有谈到过的,他把这部分叫做集体无意识,以表明它与个体无意识的区别,它由不同于意识范围内的思想和形象构成,且每个人的无意识素材都基本相同。正像我们从祖先那里继承了生理特征一样,我们也继承了无意识的心理特征。

不同民族所独有的“集体意识”在“跨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尤为显得突出。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对于跨国企业而言,在国外所属分公司的团队建设中,必然需要面对的就是这种由“集体无意识”造成的心理特征不同的跨文化的管理问题。一个跨文化的管理团队,必然会经历一个痛苦的磨合性,这不仅存在不同拥有国籍,文化的团队内成员之间的相互磨合,也存在外派人员自身需要经历的一个“文化休克震颤”的认知过程,社会角色的模糊、价值观的冲突、异国文化和生活各个方面的不适应等等,都需要一个心理的调适期。

除了文化和心理上的冲突,由此延伸而来在薪酬管理方面的薪资制度不同,待遇差异也可能导致问题。因此除了不断调整薪酬体系,使员工理解和认同差异性,进行价值观管理也可以起到良好的缓冲效果。根据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中国“权力距离高,集体主义”的特征使得中国为代表的亚洲文化都是集体主义和权威服从的家长式文化。

荣格理论中关于“集体潜意识”的认识流传于一个民族的血脉,不易被割舍,平时不明显,但潜在的隐藏并影响着我们。在管理中包括价值观管理与企业文化的树立都与此有关联,如何灵活的运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与员工的忠诚感,形成稳定的组织承诺值得借鉴。

3“阴影”原型的以小窥大。荣格“集体无意识”理论中关于意识的重要原型,有“阴影”这个原型。阴影一词具有戏剧性,但它包含着我们的无意识部分,这部分在本质上是消极的,可比喻为我们人格中的阴暗面。荣格主张,一个能很好适应社会的人,能把善与恶都结合进自己的整体中。

对于善与恶的合理把握,与人性的基本假设理论相关。人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人性假设的特质,而人力资源管理的管理实践更是建立在一系列理论与假设的基础之上。因此,人性的基本假设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基石。

道格拉斯•麦克格雷戈提出了人性截然不同的X理论和Y理论,而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成熟的超Y理论体现了阴影的善与恶在企业管理中的合理运用。超Y理论主张组织和工作的匹配性,这有利于个人的胜任感和工作的效率相辅相成,相互影响,最终达到提高员工绩效的目的。

将工作设计与人结合起来,使得性格与工作相匹配,让特定的岗位由适合的人员担任,有助于实现“人岗匹配”的目的。对于工作内容与情绪,态度,动机方面需求的重视,在决策中可以建立合理的工作任务安排,薪资待遇和管理制度。而针对性格的差异化与动机态度的不同,在制定培训计划时,可以调整更加适应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有效的培训结果可以产生较高的工作效率和胜任率。

2、从特质学派的角度来看

1人格型别维度视角的用人。人格测验是人员测评方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的人员选拔工作中,我们往往只重视专业技能和能力,而忽视了个性方面的特征。渐渐地,由于人格测验有利于提高选聘工作的有效性,此类测验在选拔和雇佣人才中开始越来越多的得到了关注。古希腊的四种气质型别,荣格的心理型别学说,大五人格模型,霍兰德的六种与工作相匹配的性格维度等都证明了人格型别理论在人员测评中的广泛运用。通过自陈量表和投射技术等等测量方式都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人员的一些性格特质,利于对员工进行考评。

人格理论的特质流派中最为典型的是“大五模型”及其建立的一系列具有信度与效度的人格测量量表。“大五模型”人格的各种维度对招聘雇佣环节也有影响,包括外倾性、随和性、责任心、情绪稳定性和经验的开放性等五个维度,对性格与职业相匹配的选择有一定的影响。在一项研究中,外向性、责任感和经验开放性是衡量领导力的强有力的指标。在另一项对“大五人格”的研究中,神经质与动机负相关,而责任感与动机正相关。“大五人格”的五部分,尤其是外向性和经验开放性,也与职业兴趣和职业型别有关联。而且,在人格研究中,责任感是衡量工作绩效最一致、最普遍的指标。故而公司在建立企业文化的时候会侧重于对于员工忠诚度与归属感的培养。

2员工激励视角的薪酬设计。特质流派中的成就动机,归因,A型人格,情绪和逆境商AQ的相关知识也与组织的人才管理具有关联性。高成就动机的人,我们在进行薪酬设计时需要注意到薪资的多少并不是最重要的激励因素,甚至可能薪酬增长到一定程度以后,在工作时间长短上出现“拐点”,反而下降,这与薪酬管理中“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发生都息息相关。

3归因视角的绩效评估效度。归因理论对于绩效评估具有借鉴意义。区分是内因还是外因的判断标准可以用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来解释,它有三个原则:一致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和差异性原则。

正是由于归因中存在着基本归因偏差,自我服务偏差和行为者――观察者效应的问题,在很多的企业进行绩效管理时,才会采取多角度的绩效评估体系。360度反馈体系正是基此缘由,从不同的物件中获得大量反馈资讯,大大提高了绩效评估的信度与效度。

3、从人本主义流派的角度来看

以马斯洛为首的需求层次理论对于企业进行人才管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使得我们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不仅仅要重视建立具有激励效用的薪酬体系,也要从其他方面出发,满足员工各个层次的不同需求,如通过丰富工作内容,工作轮岗,带薪休假,学习与培训机会,晋升通道,职业生涯规划等等来满足员工不同的需要,以真正起到激励的作用,提高员工绩效,形成良好的团队建设,真正达到提高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目的。

4、从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的角度来看

这部分理论中的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也称社会认知理论socialcognitivetheory或社会学习理论sociallearningtheory,是指个体对于自己有能力完成任务的一种信念。

自我效能感很高的员工,对自己充满自信,在新环境中成功完成任务的期望也较高,渴望获得成功与认同,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培训环节,可以对自我效能感产生积极影响。经过培训之后,员工可能会更愿意承担分配的任务并且努力的工作。从期望的角度来说,个体能够感受到自身的努力和绩效之间具有的关系,以达到激励效果。

三、人格心理学理论的运用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人们的个性特征没有好坏与对错之分,人格研究在企业管理方面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得到重视。近十多年来,人们认识到不同的个性特征在特定的岗位或者环境中具有不同的适合度,从而导致各种组织普遍开始关注人格理论在选人、用人、育人中的应用。

这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在招聘,人员测评,激励机制,薪酬设计,培训开发,绩效评估等方面都是具有很大的意义。如今的社会是知本社会,人才的竞争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动力,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结合人格心理学理论的相关知识理论,有利于发挥性格,兴趣与职位匹配的功效,利用动机与需求,真正达到“人岗匹配”,激励员工,提高绩效,为组织创造价值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美.人格心理学第七版[M].陈会昌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2]加里•德斯勒,曾湘泉.人力资源管理第十版•中国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李原,孙敏健译.美斯蒂芬•P•罗宾斯,蒂莫西•A•贾奇.组织行为学第1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篇二

《浅谈大学生“御宅族”及其人格心理学分析》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之中逐渐涌现出一批“御宅族”,他们是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新的需要,在与社会双向互动过程中,出现了新的心理和行为方式。本文通过深入研究大学生御宅族及对其进行心理学的分析,并深刻认识到“御宅”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力求大学生正确的看待“宅文化”。

【关键词】大学生 御宅族 宅文化 心理 人格

一、引言

“御宅族”,一个日语词汇,是对热衷动画、漫画及游戏等人群的统称,也可指其他领域的狂热者。近年来,御宅一词在大学校园里流行开来,宅男、宅女都成为大学校园“御宅族”的代名词。根据调查发现,大多数大学生“御宅族”沉迷于虚拟的网路世界,他们主要特征是个性封闭和不修边幅,甚至脱离班级的集体活动。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选择宅生活是心理防御机制中的退缩在起作用,是为了逃避现实中的压力和挫败,在虚拟世界中寻找成功带来的满足和成就感,这种行为可能是在现实社会中受挫或人际关系失调而引发的,同时也是社会衰退的表现。其他研究和生活经验均告诉我们,御宅族具有一定的人格特质。与全国常模和非宅人相比,大学生御宅族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积极或消极的特征,与有关研究大学生宅心理与行为特点方的问卷调查结果相一致,如不爱出门、不愿主动与人交往、身心处于亚健康、时间管理能力较差、沉迷自己的兴趣、很强的资讯蒐集和处理能力等。大学生在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其御宅现象呈现太多的消极因素,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大学生“御宅族”生活现状

当下大学生“御宅族”生活相成分当简单。他们除了上课需要去教室,其余时间基本全部消磨在宿舍。往往又由于与同宿舍的几个舍友“宅”在一起,宅的程度越来越严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今大学生大多使用多种精良的电子产品,他们的生活主要依赖于网路。他们吃饭时可以叫外卖,购买日常用品及零食则靠网购,快递送货上门,他们只需开门签收即可。而精神需求方面则通过上网玩游戏、看电影、网上交友等满足。大批的“御宅族”在网路上相遇,通过各种软体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大多在网路上形成了小团体,在虚拟的网路上找到了归属感,令他们更加的“宅”。

三、原因分析

一外部因素分析

1、媒体的作用。网际网路对于“御宅族”的形成发展起著决定性的作用。对于大学生而言,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通过网路来完成。网上订餐、购物、娱乐对于大学生而言就是日程生活中的一部分。网路资源的存在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网路游戏更是成为多数大学生休闲娱乐的方式。无需迈出家门,“御宅族”就能满足日常的生活需求,很多年轻人乐于保持“宅”的生活状态。

2、大学生活相对闲暇。大学中不仅课业大幅度减少,相对于高中而言,更是没有了鞭挞我们前进的升学压力。除了上课就是呆在宿舍消磨时间,考试前熬通宵复习,就是很多大学生的生活现状。

3、传统家庭模式的演变和代际冲突

现在的青少年群体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与子女间的互动是家庭沟通和交流的主

要方式,可是这种沟通会因为双方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上的差异而产生代际冲突。父母往往会反复的用枯燥的话语去教育子女,对于子女身上变现出来的不和传统的生活方式予以打压。有御宅倾向的年轻人在童年时期很少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他们从小生活在孤单和溺爱中,缺乏安全感、沟通能力及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缺少正常的生活经验。在学校生活中,社会交往有时会成为他们的一种负担,内心有想法却又不善于与他人沟通,所以更加留恋熟悉的家庭环境和虚拟世界。在虚拟世界中,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寻找到精神依托和成就感。

二内部因素分析

1、寄托希望于虚拟世界来弥补自身的缺陷

部分大学生由于家庭生活环境以及学校的教育环境的影响,缺乏优良的交际能力,导致性格内向和交往障碍。一方面他们期望自己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一方面又因为自己社交能力有限,在社交活动中不得要领,始终不能如愿。若是再遭受挫折,会是他们更加自卑。一部分大学生开始在网路上塑造理想中的“自己”,在虚拟的网路上,他们不用直面他人,寄托于虚幻的感情。

2、缓解压力、逃避现实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考研、就业、人际交往、情感等多方面的压力,有的人选择直面,有的人却选择了逃避。部分“御宅族”清楚的认识到了自己面对的挑战,却不愿去克服,任由自己“宅”在自己的世界中。

3、内心脆弱,易受外界事物吸引,并且成瘾性强,有惰性心理。部分大学生“御宅族”从小没有培养坚韧的心智,也不曾面对花花世界中的各种诱惑。初入大学,各种诱惑接踵而至,他们偏好舒适、懒散。可一旦养成习惯,就会渐渐的丧失斗志,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4、从众心理

大学生具有回归群体和被群体认同的需要,作为群体中的一员,他们不想被排斥或受到攻击,所以他们需要与其他成员保持步调一致。这种从众心理是盲目的,缺乏自身对群体行为的判断。所以如果宿舍的大部人或几个关系较好的同学都变成了“御宅族”。其他人都跟着宅也并不奇怪。

三对大学生“御宅族”问题的人格心理学思考

从人格心理学角度分析造成大学生“御宅族”的原因,是很有必要的一环。从人格心理学的角度而言,社交体验是个体的人格发展的重要条件。阿德勒认为一个人的人格特征,其心理是否健康,集中体现在他的生活风格上,而生活风格的形成与其早期的社会环境影响和个人经验密切联络。在“御宅族”的生活中,社交活动的缺乏导致其社交能力的下降,阻碍个体社会化的正常程序,尤其是处于个性心理发展重要阶段的青少年“御宅族”所受到的影响更为深刻。在人格发展方面,从小具有御宅倾向的青少年,在数个人格发展过程中往往在父母的溺爱中成长。父母对于他们通常采用的是“一手包办”,导致他们能对一些事物做出理性的判断和思考,也没有养成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

御宅现象究竟为什么会出现呢?人类的一切矛盾冲突,精神痛苦,都是由于失去某种平衡的结果。其次,对每一个人来说,在一生中会遇到很多失败和挫折,这种时候很多人不愿意面对自身的缺陷和失败的现实,而是倾向于借助某种机制,来解除自己不适应和焦虑,这就是防御机制或者调整机制。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存在着很多境遇,它威胁着我们心理平衡的可能,防御机制保护我们在这些关键时刻免遭可能有的伤害。事实上,每一个人的心理上都有一套自我保护机制,它能够对危机有所防御从而得到自我解脱。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心理退缩?遇到无力解决的问题时,现实中的“我”萎缩,企图以非现实的虚构方式来应对挫折从而得心理平衡。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善交际,而在游戏、部落格中表现出令人惊讶的敏锐和活泼;而虚拟世界中的“我”不断膨胀,使得个体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扮演逐渐减少。

四、“御宅”对大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

“御宅”虽然让大学生的生活变得简单化、缓解了压力,令他们的生活相对的更加自由,让他们找到了自己更加喜欢的生活方式,但是“御宅”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要远远大于他的好处。在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身体健康等方面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1、思想方面

“御宅族”长期的滞留在相对较小的圈子里,不能与外界进行良好的社会交流。现今网路上资讯种类繁多,不免包括了一些不良资讯。部分心智不坚定的大学生在长期接触此类资讯的情况下,价值观有可能产生扭曲,偏离道德航线,更有甚者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生活方面

“御宅族”生活上则比较懒散,三餐基本用外卖打发,衣服经常堆成“小山”,更有甚者懒于打理个人卫生,整日以邋遢萎靡的状态示人。由于长期处于这种不良的状态,会使自己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

3、学习方面

部分大学生“御宅族”不仅在生活上懒散,更是将这种态度带到了学习上来。为了能过“宅”的更彻底,甚至拒绝了班级的社交活动、逃课等等,导致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挂科数目过多以至于不能毕业。

4、能力培养方面

长期依赖于网路的“御宅族”在社会化方面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大学生在进入校园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也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来培养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但是“御宅族”生活各方面都依托于网路,导致其社会交往能力、组织能力等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

五、解决对策

1、建设积极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著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永续性和选择性。校园里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能被大学生所能够接受的文化活动可以吸引“御宅族”走出宿舍,积极参加到活动中来,陶冶他们的情操、充实精神生活,升华道德境界,而不是一味的窝在宿舍上网消磨时间,打游戏。

2、积极探索和创新大学生教学模式。在处理大学生“御宅族”问题上更要坚持因材施教,针对他们特有的个性特点,加以引导,扬长避短,鼓励他们在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刻苦钻研,有所成就,而不是单纯娱乐、打磨时间。同时,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大学生来说,面临就业等各方压力也需要心理疏导,尤其对“御宅族”来说,由于他们喜欢自我封闭,常常会出现心理问题,所以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3、加强父母与子女的交流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家庭,是大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父母与子女间的平等对话有利于青少年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形成、独立人格的培养。关注子女的身心健康,不仅仅局限于对孩子的物质供给,要正确的引导和辅助孩子面对困难、挑战。

4、大学生“御宅族”主动调整状态,积极的对自己的生活做出规划。大学生在遇到压力与挫折之时,要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以乐观的心态去解决,决不可选择避世的方式去躲避,要学会除错心理,坦然面对压力。大学生应主动地与人交流,参与多种形式的现实交往活动,发挥在社会群体中的作用,从而认识自身价值。另外,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即使“宅”在家里,也要对自己的日常生活有个规划,要合理的安排作息时间并且每天花一小时左右进行室外活动。

六、总结

在这个自由、多彩、追求个性的时代,在不损害他人、社会的利益的前提下,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作为旁观者,我们也没有过多的权利对他人的生活方式进行置喙的余地。对于现阶段几乎是风靡各大高校的“宅文化”,我们表示充分的尊重。但单就大学生的长远发展而言,这种生活方式是不可取的。个性化可以使我们具有超越现实的独特性和创造性,但是又不能忽视社会化,只有走出有形的“宅”和无形的内心的“宅”,才能拥有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才不负我们大学四年的光阴。

参考文献:

【1】刘梅,大学生“御宅族”现象分析及对策探索,职业教育,

【2】 张洁,大学生“宅文化”的心理探究,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3】罗芳,国内“御宅族”大学生产生的原因分析,青春岁月,

【4】彭琼,浅谈“御宅族”现象及其心理学分析,湖南省桃源县人民法院法官论坛,

摘要:从众心理是社会中存在的普遍心理现象,也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人们存在于群体之中,行为总是会受到群体的影响,从众现象在网络媒体中更加明显与普遍。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这个时代变成了“互联网+”的时代,人们与网络密不可分,近年来微信、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的发展,更让网络媒体成为了社会大众了解世界发表观点和讨论的线上平台。然而,网络媒体中也存在不可忽视的从众心理和群体影响,且影响范围广、程度深。本文通过阐述从众心理和群体心理的概念与特征,结合网络媒体,对其中存在的现象进一步分析,揭示了网络媒体中从众心理与群体心理的影响,并对减少负面影响提出建议。 关键词:从众心理;群体影响;网络媒体 一、群体和从众的概念 群体是指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集合体,成员之间存在接触与互动,彼此在心理上有依存关系和共同感。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因为受到外界群体的压力,转变自己原本的行为或信念,而在自己的意识、判断和行为等方面,与群体中的其他成员趋于一致。从众行为一般发生在自己与群体观念或行为不一致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感受到来自外界的压力,于是迫于这种压力他们会倾向于与别人有一致的表现。据调查研究发现,只有少数人能够保持一贯的独立性,从众心理是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普遍的心理现象。 二、群体对个体的影响 (一)去个体化现象。当个体存在于群体之中时,他所处的情境可能会使个体失去自我觉知能力,失去同一性和责任感,导致个体丧失自我约束能力,做出一些独立情况下不会做的事情。人们处于群体的情境中,还有可能忘记自己的身份,不受道德约束,做出顺从于群体规范的事情。 (二)群体极化现象。当个体持有一种观点或看法,而他发现群体之中有人与自己的观点态度相同,这时他就会更加坚定自己的观点,认为自己是正确的。 (二)产生群体思维。产生群体思维时,通常有如下表现: 1.盲目自信。在群体决策时,其成员通常对群体的决策过分乐观,盲目自信。 2.产生群体道义。处于群体之中的时候,成员倾向于产生一种群体道义,忽视原本的道德规范,而认为群体的行为或观点视为道德的和有道理的。 3.排异心理。当有人与群体的意见不一致时,群体中的个体则会产生一种排除异己的心理,否定对立面的观点。同时,当自己对群体的观点或行为产生怀疑时,个体也倾向于压制自己的怀疑。 (四)从众心理的作用。群体中的成员会自觉与群体看法和行为保持一致,抵制那些持怀疑或反对态度的人。个体屈服于群体力量的从众行为,很可能导致非理性从中失去理智,从而产生危害。三、网络媒体中的舆论特征 网络媒体的舆论特征,具有一些舆论的共同特征,包括公开性和广泛性。同时,由于网络的独特性,决定网络舆论具有如下特点: (一)即时性。由于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网络舆论的形成也非常迅速,对于一个刚刚发布的新话题,很快就会有大量的网络用户进行评论,立即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产生网络舆论。同时,由于传播的迅速,舆论信息可以反复无限次的传播。 (二)隐蔽性。互联网作为一个虚拟世界,网民并不是个个实名认证的,同时,网络平台缺少法律法规的限制,这就导致在许多线上平台存在大量匿名的网民,随意宣泄自己的情感,甚至引导舆论趋势,形成网络暴力。 (三)随意性。由于互联网缺少法律约束,网民又是互不相识的陌生人,当他们对一个新闻或热点事件发表评论时,很容易忽视道德约束,偏离正确的价值观,不负责任地随意发表言论。网络媒体中甚至存在一些造谣现象,故意引导舆论趋向。 (四)偏差性。网民的观点并不代表全体公民的观点。网络上各种评论导致舆论走向错误的现象层出不穷,偏激、不理性、群体盲从和冲动都有可能使得网络舆论具有偏差性。 网络舆论的力量是极其强大的,新闻中有数不胜数的事例来证明。例如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各种原因,存在很多当事人无从上报解决问题的事例,而当他们利用网络媒体时,就可以引发大量网民的关注,引发热议,迅速传播,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推动问题的解决。这也是社会舆论监督的体现。 四、网络群体的心理特征 当今世界,网络技术的发展将人们从现实社会中的群体转变为网络群体,天南地北的人们被汇聚一堂。网络舆论标新立异,各种话题之下的辩论十分激烈,各种观点相互碰撞,也激发了更多人融入其中阐述自己的观点。但在这些舆论之中,我们不难发现仍然存在群体的影响。很多人正是利用网络上的群体心理,故意挑起舆论事端,而很多网民因为不理性也成为事件的推波助澜之人。我们发现网络群体普遍存在以下几个心理特征: (一)过分感性,易被煽动。 近日发生的“哮喘女孩遭体罚吐血”事件在被曝出之时,引起热议。5月30日,网友“小岛里的大海”发布微博,称自己患有哮喘病的女儿被老师体罚致吐血,并呼吁网友帮她转发,讨回一个公道。这条微博在一天之内收到了几百万次的转发和几十万条评论。网民们纷纷站在女孩母亲的角度,强烈的谴责学校的老师,要为这名母亲讨回公道。网友义愤填膺,这件事也引起了公安部门的注意,但是结果却出人意料,恶意造谣的发帖人也被依法进行刑事拘留。发帖人正是利用了网友的感性和容易被煽动的心理,夸大事实,胡乱编造。真相大白之后,网友也纷纷感叹错付了满腔热血。 (二)固执己见,排异心理。 现在的网络舆论固然存在恶意引导现象,但是网民们容易被带偏风向也是由于自己的极端甚至畸形的心理。他们只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尤其是当自己处于人数多的队伍之中时,他们还会对持有与自己相反的观点的评论和人大肆抨击。在之前所举的“哮喘女孩”的事例中,我们发现微博评论中也存在着少数清晰和理性的网友好心劝大家不要轻易听信发帖人的言论,并质疑事件的真实性。但是站在“有理”方的网友有人视若罔闻,甚至还有人据理力争,反而责骂理性网友没有同理心。 (三)急于论断,脾气暴躁。 (四)仇富仇官,“愤世嫉俗”。 在很多案件中,我们都可以发现,凡是涉及到富人或是政府,网友们的态度总是一边倒地站在“弱势力”一方,以一种“侠义之心”强烈抨击另一方,表达不满。很多网民其实不明就里,但基于这种不良风气的感染,也加入了进来。 (五)轻信和易变心理。 在一些被造谣的事情刚发表出来的时候,不明真相的网友总是轻易听信谣言,以压倒性的势力站在被迷惑的一方,而当真相大白之后,他们又会很快改变自己的态度,站在另一方,还表明自己本来就存疑,甚至开始抨击起其他当初的发言者。这种现象也表明很多网友面对问题缺少理性思考,一遍制造舆论,一边又抨击舆论的其他制造者。 五、群体心理和从众心理的对网络媒体的影响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上述事例与群体心理和从众心理的影响密不可分。第一,网络群体及影响越来越大。由于网络群体无意识的从众心理,当热点被曝光,网民们总是倾向于去参考评论以搜集有关于网络热点的态度和看法,而当一种声音以压倒性的优势战胜另一种声音时,后来听到这种声音的人就会倾向于和他们站在一方。也许很多网友看到新闻,内心并不是强烈的赞同或反对,但是当多数人持有一种态度时,他们的对于立场的反复论说,也会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力,认为这一种观点是正确的。这样循环往复,持有同一种观点的人越来越多,也加速了这种观点的蔓延。因为大多数网民难以始终保持清醒和独立,而当一种群体人数越来越多的时候,他们的影响力也就越来越大。 第二,网民存在非理性的盲目乐观。当一种势力的力量变得强大,属于其中的群体,也会存在一种盲目自信和盲目乐观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他们会拒绝与对方理性沟通,也会减少耐心。于是群众在非理性的支配下,又被所在群体的气势所感染,加上网络环境缺少法律和道德的约束,就很有可能做出冲动的行为。 第三,对话题的观点两极分明。网民对于一个话题的讨论,普遍趋向于接受一种简单的非黑即白的两极观点。处于两方观点的人会互相否定,形成极端的舆论意见,因此处于对立的两方很可能发生言语冲突,形成网络闹剧。 第四,容易发生群体失控现象。当一则引发争议的新闻出现,支持一方观点的人明显多于另一方时,处于人多一方的群体中的人们很可能忽略事实,抛弃道德约束,忘记自己个人的身份而屈从于群体的观点。人群规模越大,其中的成员就越有可能失去更多的自我意识,自我约束能力减弱,而发生群体失控现象。 六、对于减少网络舆论负面影响的建议 (一)政府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法。 网络作为一个新的舆论平台,相关法律仍需继续完善,尤其是对于造谣传谣问题。建议相关部门建立健全合理的报道框架和公开透明的网络信息发布体系,要求新闻来源清楚透明。同时,加强对网络舆论的控制和疏导,对于违法违规现象,要对相关涉事者及时严惩。 (二)网络平台对各个媒体加强监管。 现在的各大网络平台中存在着不少营销号在各种新闻背后作乱,这种坏现象必须要得到控制。这就要求网络平台加强对各媒体的监管控制,提高媒体的素质,对于大型营销号和组织必须查清相关身份信息,以减少不良影响。除此之外,网络平台可以建立专门的辟谣机构,及时迅速的破坏不良营销号的计谋。 (三)社会加强对网络群体的引导,提高其素质。 对网名加强网络舆论的素质教育,告知群体心理和从众心理在网络舆论中的影响。例如学校开展网络思想品德教育,社区加强网络健康的宣传。通过教育加强网民道德素质,促使民众理性冲浪,避免冲动下的跟风和因为自己的不冷静对他人做出的伤害。 (四)网民加强自我道德约束,保持理性。 网友要自觉加强自我道德约束力,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当热点问题形成,要学会听取多方意见,不要固执己见、盲目自信,也不要一味跟从大众的观点走,失去自我判断力。遇到问题理性地思考,遇到争议冷静应对,保持自己的清醒和独立。同时,要明白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被监管着,要学会反思自己的网络行为,做一个合格优良的网民。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其自我调适》

摘要:大学生就业问题关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近几年,随着高校扩招,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落差。面对这种局面,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因此,切实从毕业生自身角度解决毕业生存在的就业心理问题,及时进行自我调适,对促进高校发展和社会和谐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自我调适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9)03-0069-04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般心理特征。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高校赖以生存的生命线。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热切关注的焦点。特别是近年来就业矛盾日益突出,就业难度日趋增大,给高校毕业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要对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引导大学生学会面对问题,积极进行自我调适。使自己顺利融入社会。

一、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首先,情感因素。主要表现为:

1、焦虑与急躁心理

就业焦虑是指毕业生在落实工作单位之前表现出来的焦虑不安。个体对多种生活环境的担忧或对现实危险性的错误认识直接导致了焦虑。目前。大学毕业生都希望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同时。他们还担心找工作时碰到钉子,甚至还有些学生担心自己择业失误而终身遗憾。他们对前途的把握没有自信心。在就业的过程中产生一些焦虑,总是出现精神紧张、烦躁不安、意志消沉,更有些同学会出现失眠,行为上也表现出反应迟钝、手足无措。影响用人单位对其做出客观正确的评价。还有一些毕业生。就业时心浮气重。择业毫无头绪,哪有就业机会就到哪里去。由于缺乏对整体就业形势的客观了解,以及对自我求职的理性思考,做了很多无用功。他们急于将自己推销出去。在不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下草草签约,工作后发现与自己期望的结果相背离。从而毁约。给自己带来许多麻烦与心理困扰。

2、抑郁与逆反心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化,我国的就业模式也由原来的“统招统分”逐渐转变为以市场化配置为主,以政府指导性的配制为辅。在这种就业配置模式下,择业竞争加剧,大学生承受的外在压力也就相应地增多、增强,择业过程中所遭受的挫折也必然比以前更大。有的毕业生在就业中受挫后不能正确调整心态。表现为不思进取。情绪低落。有的甚至逃避现实,听天由命。导致抑郁症发生。还有的毕业生,对正面的就业教育、就业信息存在逆反心理。对来自辅导员、学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以及同学和用人单位的正确信息、善意批评与建议。他们不相信、不听从,偏要按自己的想法去求职。

其次,认知因素。主要表现为:自负与偏执心理。这类毕业生多以学生干部或自身能力强、个人条件或家庭条件优越者为多。他们自认为高人一等。傲气十足;或认为自己满腹经伦,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应该有个好的归宿。在择业时,他们往往好高骛远。对用人单位横挑鼻子竖挑眼,很难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从而导致偏执心理的产生。目前。大学生存在一些常见的偏执心理,主要表现在以下3点:(1)对专业对口的偏执。一些大学生在就业时过分追求专业对口,不顾社会需要,无视专业的伸缩性。只要是与专业有一定出入的工作就不问津,只要不能干本专业就不签约。(2)高择业标准的偏执。大多数毕业生对求职有过高的期望,不过多数人能通过在就业市场的体验。客观地认识和接受当前的就业现状并调整自己的择业标准。他们的求职标准过于功利化、等级化,从而出现了一种就业中的“马太效应”。即越是福利高、城市好、机关大、公司大、人员基本饱和的企业,毕业生越是想去,相反,一些地处偏远山区、机构较小、人才较缺乏的企业,就不想去。(3)追求公平的偏执。大学生要求公平的竞争环境,对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感到气愤是正常的。但有一些大学生表现为对公平的过分偏执。将自己求职中的一切问题都归结于就业市场不公平,以致给自己的整个求职过程都笼罩上了心理阴影。

再次,人际交往因素。一方面,表现为依赖心理。有些大学生的观念仍停留在“统包统分”的就业方式上,不能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消极地等待单位选择,等待学校安排。存在等、靠的依赖思想。“靠山吃山”依赖思想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把希望寄托在父母身上,希望通过父母的努力为自己安排一个好的单位,甚至还出现相当一部分的“啃老族”。另一方面。表现为交往障碍。由于不同家庭、不同社会背景会使一些大学生产生人际交往障碍,由此而引发的人际矛盾和心理不适往往给一些毕业生带来许多烦恼。其主要表现是怯懦和冷漠。怯懦是大学生在求职面试中常常出现面红耳赤、张口结舌、语无伦次的情况。面试前辛辛苦苦准备的“台词”、腹稿忘得一干二净。冷漠是遇到挫折后的一种消极心理反映,是逃避现实、缺乏斗志的表现。这些心理与现实就业的竞争机制和社会环境不相适应。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第一,社会原因。一方面,随着高校扩招、毕业人数剧增而就业岗位有限,就业市场尚未规范,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渗透到了大学生就业领域,双向选择过程中凭关系择业还有一定市场,“优生优荐”、“优生优选”的原则不能得到充分体现,以至出现优生不一定有好单位,差生凭借关系照样能找到好单位的现象。这些现实存在的因素影响了大学生就业的公平竞争,使一些学生心态失衡,产生焦虑、急躁、偏执和抑郁心理;另一方面,大学生在传统价值观念的冲击下。功利倾向日益严重。他们在择业时越来越多地考虑目前的、现实的利益,缺乏职业的社会意识、长远意识。此外。地方保护主义和行业保护主义色彩依然严重。仍有个别地区、个别行业对毕业生的来源、性别、学校等设置阻碍毕业生顺利就业的障碍性规定,这使一些毕业生在求职中会产生一种自卑、焦虑的心理。

第二。学校原因。目前,高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多偏重政策教育,放松了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忽视了就业指导工作,对大学生择业中出现的思想和心理问题缺乏分析和研究,对就业观念、择业技能和技巧缺乏系统的指导,就业指导工作明显滞后于学生就业心理的发展变化。导致大学生产生就业心理问题。大多数毕业生缺乏求职的实际能力,不会恰当地自我推销。不敢积极地参与竞争,不能准确地把握机会,因此,产生了偏执、焦虑等心理。

第三,家庭原因。主要包括父母的价值观、父母的职业定位、父母的地位和社交能力、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家庭环境和氛围等方面。如一些家庭在传统思想和观念的支配下,为上大学的子女设计了一个理想的就业蓝图。并千方百计地帮助子女安排工作,家长希望自己的子女选择的职业工作环境好、社会地位高、报酬高、无风险又稳定。这些因素导致部分毕业生在就业时产生了一定的依赖心理。

第四,个人原因。一方面。择业观念滞后于就业制度的改革。人们已经习惯的包分配的观念依旧存在,“自主择业”的择业观念还没有完全被大学生所接受。家长高期望值,自我定位比较高,成才期望强,社会对其要求也很高,这使大学生面临很大的压力,表现出焦虑、自负心理;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社会阅历尚浅。心理发展尚不成熟、稳定,不善于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不能正确认清自我、全面了解社会,理想和现实脱节,产生盲目的从众心理。面对初次就业,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心理承受力差。不能在就业压力面前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一旦遇到困难和失败就容易产生抑郁心理。

三、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自我调适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对来自社会的压力,面对走出学校走向社会时所遇到的各种问题,面对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时。应当积极应对。要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就业心理。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但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内因是根本。大学生作为就业的主体必须从自我实际情况出发。积极调适自己的就业心理,主动自觉地适应环境。与环境保持协调,客观地分析自我与现实,有效地排除心理问题,达到合理择业、顺利就业和健康成长的目的。

(一)客观冷静地认识社会,评价自己,树立科学的择业观

正确认识社会和评价自我是进行自我调适的基础。就业市场化、自主择业给大学生带来了机遇与实惠,但许多大学生对“市场”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对就业市场的客观实际了解不够。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个体,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在求职择业前,首先应认清就业形势,了解职业对择业者的要求。了解职业特点;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扬长避短。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自己,要知道自身存在的某些缺点并不可怕,可以先就业然后在工作岗位上不断克服缺点。发展和完善自己,从而正确定位,科学地进行人职匹配。大学生只有在择业过程中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做到扬长避短。才能最终获得成功。

职业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职业就是选择自己的未来。决定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因而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择业观是十分必要的。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必须要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充分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正确处理好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大学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树立起报效祖国献身社会的责任感。树立竞争和拼搏精神,自觉地服从社会的需要。到基层去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大学生在择业时必须具备超前意识、危机意识、社会意识和竞争意识。把价值观由个人本位转向社会本位,明确“自我实现”是一个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总之。盲目地到一些表面上看来不错。但不适合自己。自己又不能得到有效发挥的单位去工作,是不会让自己满意的。与其将来后悔。不如现在就改变自己,建立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人才需求规律的合理的职业价值观。以指导自己正确择业。

(二)克服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提高抗挫能力

大学生平时应多锻炼自己,克服害怕和他人交往的心理。平时保持适度的自信是克服自卑等心理的关键。要克服胆怯的心理。不怕失败。并有意识地培养幽默感,学会自我调侃。自信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心存疑虑,必然失败,相信胜利,方能成功。”在择业过程中,要坚定自己的立场。不能随波逐流。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尤其是自身的特点去选择。树立自信的最根本途径是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大学生只有搞好学业,发展特长,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面对招聘者才可能信心十足。

在求职择业过程中遭受挫折在所难免,要用冷静和坦然的态度待之。客观地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首先,在就业市场化、需求形势不佳、就业竞争激烈的条件下。出现求职失败是在所难免的,不能期望自己每次求职都能成功。同时。应把就业看作是一个很好的认识社会、认识职业生活、适应社会的机会。应通过求职活动来发展自己,促进自我成熟。因此“不以成败论英雄”。其次,自己求职失败并不一定就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行。出现求职失败有许多原因。可能是因为你选择求职单位的方向不对,也可能是因为你的价值观与单位的企业文化不符合,还有可能是其他一些偶然因素。再次。大学生要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要学会自我欣赏与自我接纳。其实,就业的过程也是大学生重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并主动调整自我适应社会的过程。可借此增强自我心理调节与承受能力,这对今后的职业生涯也是非常有用的。

(三)运用科学的心理调适方法,维持健康的求职心态

在求职时,自己或身边的同学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态是正常的,没有必要过度担心,但要学会主动调适,以维持健康的求职心态。必要时还可以寻求有关心理专家的帮助。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放松训练法。放松训练法是通过练习,学会身心放松的方法。大学生可以利用某一物件来发挥自我想象的能力。在此过程中使自己的头脑清醒、心情愉悦,该法可以减轻或消除各种不良反应,如焦虑、紧张、头痛等。

2、自我心理暗示。自我心理暗示是利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手段,对自己施加影响,从而达到心理治疗的一种方法。通过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大学生可以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在择业中大学生可以经常用一些诸如“沉着、冷静”、“谦虚”、“我一定能行”等简短而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调节自己的情绪。

3、注意转移法。注意转移法是通过转移注意,使个体的注意力由消极情绪转移到积极情绪的一种方法。为此,大学生可以有选择地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将注意力转移到积极的活动中,使自己没有时间沉浸在那些因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良情绪中。

4、适度宣泄法。适度宣泄法是通过某种途径把内心的冲突发泄出来,以使心理得以平衡。当感到紧张或焦虑时可以进行适度宣泄。向老师、同学、朋友倾诉让其分忧愁,解苦闷,帮助自己返回理性的自我。维护和增强心理健康。也可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消除心理压抑。

(四)开拓进取,勇于自主创业

大学生是有理想、有抱负、有创新精神、敢做敢为的青年群体。大学生不应该满足于就业,而要有自主创业的打算。大学生自主创业。既可以在毕业后马上实现,也可以通过一定的社会积累后再进行。关键是要有准确的观念与思路,要对自己有一个合理的规划与定位。要与有市场经验的人合作,摆脱学生公司的意识,进行科学化、职业化的管理。

大学生自主创业一直是受党、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鼓励和支持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作为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强调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着重阐述了“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思想,鼓励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国务院、各级政府多次出台相关的政策文件,在税费减免、贷款担保、贴息和财政补助,指导、培训和服务等方面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优惠,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为大学生走创业之路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