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白先勇台北人论文开题报告

发布时间:

白先勇台北人论文开题报告

白先勇的《台北人》,是一本深具复杂性的作品。此书由十四个短篇小说构成,写作技巧各篇不同,长短也相异,每篇都能独立存在,而称得上是一流的短篇小说。但这十四篇聚合在一起,串联成一体,则效果遽然增加:不但小说之幅面变广,使我们看到社会之“众生相”,更重要的,由于主题命意之一再重复,与互相陪衬辅佐,使我们能更进一步深入了解作品之含义,并使我们得以一窥隐藏在作品内的作者之人生观与宇宙观。

论文框架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介绍

简要地总结论文主题,说明为什么这个主题有价值,也许还可以概述一下你的主要结果。

2、背景信息(可选)

简短地介绍背景信息是必要的,特别是当你的论文涉及两个或多个传统领域时。

3、新技术回顾

这部分回顾了与论文相关的研究现状。

4、研究问题或问题陈述

工程论文倾向于提到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其他学科则是用一个需要回答的“问题”来表述。在这两种情况下,有三个主要部分:

5、描述你如何解决问题或回答问题

论文的这一部分形式更加自由,可以有一个或几个部分和子部分。

6、结论

结论部分通常涵盖三件事,并且每一件事都应该有一个单独的小节:

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列表与第3部分中给出的技术现状综述紧密相关。所有的参考文献都必须在论文正文中提及。参考书目可能包括论文中没有直接引用的作品。

8、附录

一般来说,太过具体的材料不适合在论文主体中出现,但可供考官仔细阅读,以充分说服他们。

总的说来,历来学者对白先勇的《台北人》不论是就小说的主题思想抑或写作技巧等方面皆抱持肯定的态度,认为白先勇是以作家冷静清澈的眼光和笔触,在为这些从大陆撤退来台,而客居台湾的「忧患重重时代」的历史人物,在一掬同情之泪的同时,也相对的做出了讽刺的意义,因而具有写实关怀的精神。然而《台北人》一书真如历来作家所评论的,是白先勇为同情这些大陆来台寄居台湾的外省族群而写定的,或者相对的也讽刺了他们活於过往的不切实际而意酝书中。笔者认为这样的说法似乎只见小说的表面意义,而过於简单化了。究竟白先勇对这些从大陆来台生活的外省族群的定位究竟为何?《台北人》一书是要经由同情的笔调,为这一群历经忧患重重时代的外省族群重建历史记忆,再次建构出一个属於外省家园的台北?抑或是要藉由讽刺的手法去彻底拆毁一个属於外省家园的台北?又属於外省族群的「家」又是一个什麼样的意象?仅是以一句同情或讽刺来函括白先勇的《台北人》皆是未能真正解决这些问题的,这期间的纠结,似乎还隐藏於其中而未被考掘探究出。职是之故,笔者将从另一角度来思考,采用精神分析和国族论述等理论,从小说中对於女性乳房的血腥描述来谈土地的失落和认同的障碍,接著从《台北人》书中对於时间凝滞的处理来谈历史记忆的运作,由此看出白先勇笔下的「台北人」对时间的固著性,在时间和空间的两方辩证之後,再进一步对这群忧患重重的「台北人」之身分认同的问题加以分析,到底身份的认同是不是只是一个符码的转换而已,而究竟白先勇是在建构一个外省族群的台北家园抑或在解构这样一个家园,最後总结评论白先勇的《台北人》,并对於未来国族论述研究的问题提出思考。

分享一本好书,讲书中的故事,说说写故事的人——白先勇先生和他的《台北人》。 如果对《台北人》感觉陌生的话,那么《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应该更熟悉一点吧。《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先后被拍成同名电影,改编成电视剧,以及话剧。其中电视剧由当红明星范冰冰领衔主演,而话剧则更是星光璀璨,已故著名导演谢晋担任艺术总监,巩俐、梅艳芳都曾是主角儿“金大班”人选,最终由刘晓庆担纲,在上海、北京各大城市进行巡演。 《金大班的最后一夜》正是白先勇先生写的一篇短篇小说,收录在《台北人》里。《台北人》是白先勇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本书,入选了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排名第七位,是仍在世作家的最高排名。 谈起中国当代文学,我们必须谈论白先勇。著名学者夏志清教授说,白先勇是当代中国短篇小说家中的奇才,五四以来,艺术成就上能与之匹敌的,从鲁迅到张爱玲,唯五、六人而已。一本《台北人》,一本《纽约客》,暗合了他漂泊的人生。 白先勇生于1937年的广西桂林,他是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的第五个孩子,抗战时期他和家人辗转到重庆,抗战胜利后先后到上海、南京、香港,随着国民党战败,又随家人移居台湾。1962年,母亲去世后他旅居美国,出发时父亲白崇禧为他送行,谁曾想,此一别竟是人生诀别。 人世的漂泊,城市的记忆,故土的怀念,白先勇把它们深深揉进了文字和小说里,用一种无可奈何的凄艳之美,诉说历史的苍凉与命运的无常。他的作品被公认对下一代作家有普遍的熏陶濡养的意义,已故作家三毛就是读白先勇的小说长大的,甚至可以说,少年时的三毛敏感脆弱,因自闭而休学,正是白先勇的小说引领着她走上了文学之路,就此改变她的一生。 白先勇的《台北人》由十四个短篇小说构成,除了《金大班的最后一夜》,还有《永远的尹雪艳》《思旧赋》《梁父吟》《游园惊梦》等,每篇都是独立存在,但主题命意是一再的重复,互相陪衬辅佐,仿佛作者一唱三叹,反复吟咏根植于心的那份剪不断、理还乱的文化乡愁。 翻开《台北人》,白先勇在卷首引录了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首诗道出的正是《台北人》的主题,作者对盛衰兴败、世事沧桑的感慨,对生命的有限、青春与爱情的消逝而无限怅然。 《台北人》里的人物,无一例外都是来自中国大陆不同的城市,上海,南京,桂林,北平,他们随国民政府撤退台湾。离开大陆时,他们或年轻或壮年,此去经年,他们若非中年,便是老年。交际花尹雪艳,舞女金大班,将军夫人,富商巨贾,男仆和女佣,他们构成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台北“众生相”,虽然身份不同,地位不同,人生际遇不同,但他们背负着一段相同的沉重的过往,那是一个特殊时代给予他们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心里慢慢累积,它的名字叫乡愁。 事实上,虽然《台北人》里的人物众多,但其实只有两个主角,一个是“过去”,一个是“现在”。“过去”,代表青春,纯洁,敏锐,传统,精神,爱情,灵魂,荣耀,希望,理想和生命;“现在”,代表年衰,腐朽,麻木,西化,物质,欲望,肉体,颓败,绝望,现实与死亡。如何审视过去,如何面对现在? 这一群特殊的台北人,他们中有些人把对过去的怀念执着地背在身上,明知道这是一种把自己压得透不过气的重负,却固执地对它满腔痴恋,如同最残酷的自虐。那是怎样的挥之不去的紧紧缠绕的愁绪啊,一点点在心里郁积成结,灿烂过的爱情,荣耀过的生命,放散过光芒的灵魂,如今,它们失落在凄楚的黄昏,化作殷切的思念,悲怆的祭奠。 “人生若只如初见”。这句话出自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我们常常用它来感叹岁月无情。岁月何以无情?岁月无情的是把太多美好的东西变成了过去,变成了回忆,变成了心里的伤痕。我们的身体活在“现在”,可是,我们又总会在某个猝不及防的时候,某一个“过去”会突然明艳光亮地撞到怀里,那一刻,岁月温柔却残酷地撕开我们伪装的从容淡定,把一种叫做怀念的东西浓墨重彩地渲染,让人热泪滚滚。 如果你心里放不下过往,如果你心里有一道岁月留下的伤,那么不妨打开这本《台北人》,白先勇先生用一种古典的意境、精致的雕琢,为你讲述一群台北人的往事。读《台北人》,仿佛与一位儒雅睿智、宽厚包容的父亲彻夜长谈。清冷的夜里,温一壶酒,浅酌慢饮,一起举杯,敬岁月,敬过往,敬我们拥有过的却注定会慢慢,慢慢失去的,一切。 分享一段白先勇先生的自述,这是一位作家对于宏大岁月的一份历史感悟: 有一天黄昏,我走到湖边,天上飘着雪,上下苍茫,湖上一片浩瀚,沿岸摩天大楼万家灯火,四周响着耶诞福音,到处都是残年急景。我立在堤岸上,心里突然起了一阵奇异的感动,那种感动,似悲似喜,是一种天地悠悠之念,顷刻间,混沌的心景,竟澄明清澈起来,蓦然回首,二十五岁的那个自己,变成了一团模糊,逐渐消隐。我感到脱胎换骨,骤然间,心里增添了许多岁月。

论文纽约客主题白先勇

白先勇主要著作如下:

《树犹如此--纪念亡友王国祥君》--一九九九年一月廿六日《联合报》

《夜曲》--刊中国时报《人间》副刊,一九七九年。

《孽子》--长篇小说“孽子”开始连载于《现代文学》复刊号第一期,一九七七年。

《秋思》--刊中国时报,一九七一年。

《国葬》--刊现代文学第四十三期,一九七一年。

《花桥荣记》--刊现代文学第四十二期,一九七〇年。

《冬夜》--刊现代文学第四十一期,一九七〇年。

《孤恋花》--刊现代文学第四十期,一九七〇年。

《满天里亮晶晶的星星》--刊现代文学第三十八期,一九六九年。

《思旧赋》--刊现代文学第三十七期,一九六九年。

《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刊现代文学第三十六期,一九六九年。

《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刊现代文学第三十四期,一九六八年。

《梁父吟》--刊现代文学第三十三期,一九六七年。

《岁除》--刊现代文学第三十二期,一九六七年。

《游园惊梦》--刊现代文学第三十期,一九六六年。

《一把青》--刊现代文学第二十九期,一九六六年。

《谪仙记》--“纽约客”首篇,刊现代文学第二十五期。

《火岛之行》--刊现代文学第二十三期,一九六五年。

《永远的尹雪艳》--“台北人”首篇,刊现代文学第二十四期,一九六五年。

《安乐乡的一日》--刊现代文学第二十二期,一九六四年。

《香港:一九六〇》--刊现代文学第二十一期,一九六四年。

《上摩天楼去》--刊现代文学第二十期,一九六四年。

《芝加哥之死》--刊现代文学第十九期,一九六四年。

《那晚的月光》--又名“毕业”,刊现代文学第十二期,一九六二年。

《寂寞的十七岁》--刊现代文学第十一期,一九六一年。

《藏在裤袋里的手》--刊现代文学第八期,一九六一年。

《青春》--刊现代文学第七期,一九六一年。

《小阳春》--刊现代文学第六期,一九六一年。

《黑虹》--刊现代文学第二期,一九六〇年。

《玉卿嫂》--刊现代文学第一期,一九六〇年。

《月梦》--刊现代文学第一期,一九六〇年。

《闷雷》--刊笔汇革新号一卷六期,一九五九年。

《骨灰》--收录于《纽约客》。

《等》

《谪仙怨》--收录于《纽约客》。

《我们看菊花去》

《Danny Boy》──收录于《纽约客》

《tea for two》──收录于《纽约客》

白先勇,回族,1937年7月11日出生于广西南宁,籍贯广西桂林,美籍华人作家,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毕业于台湾大学、美国爱荷华大学。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昆曲研究推广计划”荣誉主任。

代表作《台北人》《游园惊梦》《青春版牡丹亭》《白先勇文集》等。

《白先勇文集》是迄今为止搜集白先勇的作品最完整的一部集子,各种文类都收齐了。小说、散文、论文、戏剧、电影脚本、访问、对谈,统统有,可以说相当全面的呈现了白先勇这些年的文学活动。

人物经历

1937年7月11日,白先勇生于中国广西桂林,父亲白崇禧是中国国民党桂系将领,母亲名马佩璋;白先勇排第八,另有九名兄弟姊妹(只五人还在世),电台名人白韵琴则为他的堂妹,而家族大多仍居住在台湾。白先勇7岁时,经医诊断患有肺结核,不能就学,因此他的童年时间多半独自度过。

抗日战争时他与家人到过重庆,上海和南京,后来于1948年迁居香港,就读于喇沙书院。不久之后在1952年移居台湾。

评论者们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对白先勇小说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解读和分析,他们都注意到了这是一个有着独特艺术个性的作家。相较而言,时间主题作为白先勇小说创作的一个核心主题却始终没有收到当下评论者足够的重视。学者们对白先勇小说中时间主题的研究虽然也早有涉猎,从最早的颜叔元,到后来作者自己的同窗好友施叔青、欧阳子、朱立立等人对白先勇小说的时间意识与主题都给予了不同程度的肯定.但是,这里零碎的、散见身显示了研究者对这一-课题的不热心,此处恰好是作者引以为遗憾的。其实,从处女作《金大奶奶》起,以及以后的《月梦》、《青春)、《玉卿嫂》 等,白先勇小说的创作几乎从- ~开始就自觉地指向了对青春易逝、人生如寄的感慨与伤怀。在他所精心营造的艺术世界里,青少年与成年人,或者暮年人的并置、对比几乎成了小说固定组合模式,而由对青春之真、之美所生出的痴迷与眷恋,则成了他小说中老少恋的悲剧性根源。白先勇称早期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对时间的敏感当时并不是自觉的,这种对时间的恐惧与创伤意识是出自一种天性,“我老觉得美的东西不长存,-下子就会消失,人也如是,物与风景也如是。”并称对“时间的流逝”的悲威其实是他所有作品共同的主题,虽然旅美后创作的《纽约客)与《台北人),在愿材上没有继续重复早期《青春)、《月梦》之类的同性爱情感故事,而是把叙述的重心转向了对历史文化的书写,但作者却认为它们在主题表达上仍然是一致的,“写的也是人对流逝的时间的怀念与追寻”,所不同的只是“以另外一个方式,从另外一些角度去写同一个题材。”。对于白先勇小说所传达出来的强烈的时间意识,他同时代的作家兼好友施淑青早年在《明报》上的评价可谓一语道破天机:“白先勇写的其实是时间”"。欧阳子在<白先勇的小说世界一-台北人) 指主题探讨》中也有过类似论断,她称《台北人)里只有两个主角,- 一个是“过去”,一一个是 “现在”,并把“今昔对比"作为研习《台北人)的重要钥匙之一。相对于颜元叔从架构功能上对白先勇小说“时空意识”的关注,欧阳子可谓是最早、最系统地开始研究白先勇小说“文化乡愁”、“人性的关怀”主题之外对“时间流逝”之痛的表达,而且也认同这种“时间之痛”是潜流于白先勇小说的“家国之恨”表层下“最根本的”、

研究白先勇的论文有哪些

白先勇是一位存在意识极强的作家,他对存在主义思想的接受、他从情感的维度对人的存在的探索、这与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对存在主义的接受有着密切关系。本论文主要从白先勇早年的人生经历、他对存在主义思想的接受、他从情感的维度对人的存在的探索、他对人的存在的文化境遇的思考这四点来考察白先勇对人的存在困境的探索。全论文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引言。主要关注他创作的艺术特色,在研究方法上侧重于文本分析当前学术界对白先勇的研究。而本论文则力求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关注他对人的存在的困境的探索,进而探究他的存在意识,创作心态,深入白先勇的心灵底蕴。

我帮你。。。

建议不要搞那些都写烂了的,什么余华的《兄弟》呀,鲁迅呀,张爱玲啊啥啥啥的。可以写写路遥啊,什么其他的。以下找了一点做例子,但是看了一下都不是很有新意,你可能还得靠自己找,选择自己熟悉的作家,最好找那种作品少一点的,不然你全部看下来要看累死了,尽管你可以选择只写他的一部作品,但是里面肯定是有对照研究的,你就不得不去把他的东西都看完……累死……还是和你的导师商量一下吧,不过你最好有自己的兴趣点,这样才好给你建议。郁达夫小说的欲望主题闻一多诗歌的唯美主义特征《骆驼祥子》中的个人主义观念论曹禺戏剧中的伦理冲突穆旦诗歌的悖论特征新时期以来的女性写作(可以自己选择女作家作品)九十年代的个人化叙事九十年代的文化现象研究十七年小说的叙事研究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有关《围城》的研究有关白先勇的研究论萧红《呼兰河传》的内容和艺术形象九十年代的女性写作――以某位女作家为例论丁玲三,四十年代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王小波小说,杂文研究

现当代文学论文选题中国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选题

白先勇小说论文相关参考文献

《金大奶奶》《月梦》《玉卿嫂》《毕业》《蓦然回首》《芝加哥之死》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散文集《蓦然回首》,长篇小说《孽子》

论文框架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介绍

简要地总结论文主题,说明为什么这个主题有价值,也许还可以概述一下你的主要结果。

2、背景信息(可选)

简短地介绍背景信息是必要的,特别是当你的论文涉及两个或多个传统领域时。

3、新技术回顾

这部分回顾了与论文相关的研究现状。

4、研究问题或问题陈述

工程论文倾向于提到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其他学科则是用一个需要回答的“问题”来表述。在这两种情况下,有三个主要部分:

5、描述你如何解决问题或回答问题

论文的这一部分形式更加自由,可以有一个或几个部分和子部分。

6、结论

结论部分通常涵盖三件事,并且每一件事都应该有一个单独的小节:

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列表与第3部分中给出的技术现状综述紧密相关。所有的参考文献都必须在论文正文中提及。参考书目可能包括论文中没有直接引用的作品。

8、附录

一般来说,太过具体的材料不适合在论文主体中出现,但可供考官仔细阅读,以充分说服他们。

论白先勇小说的创作特色花靖超(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摘要]白先勇是20世纪60年代台湾极具代表性的现代派作家,也是大陆读者比较熟悉、评论界比较关注的台湾作家之一。其作品不仅具有现代派作家共有的特点,更有自身的特色。总体而言,白先勇小说有三个创作特色:“中西合璧,悲剧色彩,感伤主义”。具体来说:(1)白先勇的个人经历对其小说创作有很大影响,使其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融传统于现代;(2)在小说的情节和人物的悲剧性方面有着浓郁的悲剧色彩;(3)在历史流变下的“对命运的感悟和思索”以及异域文化下的生存和放逐的视角下,白先勇小说富有感伤主义色彩。[关键词]白先勇;中西合璧;悲剧色彩;感伤主义[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21(2010)02-00045-04白先勇是20世纪60年代台湾极有代表性的现代派作家,也是大陆读者比较熟悉、评论界比较注目的台湾作家之一。他自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文学创作,其第一篇公开发表的文章是1958年发表在《文学杂志》上的短篇小说《金大奶奶》,此后一发不可收拾,创作了大量的短篇小说,多发表在《现代文学》杂志上,后陆续汇编成册,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嫡仙记》,长篇小说《孽子》,《夜曲》,《骨灰》以及其他散文和戏剧作品。作为台湾现代派的领军人物,白先勇的作品具有现代派作家共有的特点,那就是注重“描绘人与人性,注重发掘人的内心世界及其复杂性。在艺术上,从西方输入虚无主义,存在主义,意识流,广泛采用意识流,暗示,象征等手法。”[1]但是他与其他现代派作家如欧阳子,於梨华等人相比有其独特的地方,用王晋民先生总结的话来说,只有十二字:“中西合璧,悲剧色彩,感伤主义”[2]。正是由于这样与众不同的创作特色,使白先勇成为台湾文坛上的一株奇葩。近年来有关白先勇的评论文章很多,但大多数都侧重于介绍他的生平和创作情况,或者是针对他的作品中某种倾向进行评论。本文试图系统地梳理一下白先勇小说的创作特色。一、将传统溶于现代,将西方溶于中国(一)个人经历的影响白先勇,1937年出生于广西桂林,其父白崇禧是国民党高级将领,自小他就受到中国传统文学的熏陶,在《蓦然回首》中他将少时给他讲演义的厨子老央看作是自己小说的启蒙老师。后随父定居台湾,受到中学国文老师李雅韵的影响,她为他“启开了中国古典文学之门”,使白先勇“首次窥见古中国之伟大庄严”[3]。1957年他考入台湾大学外文系,接触到欧美文学,他说:“夏济安先生编的《文学杂志》,实是引导我对西洋文学的桥梁。”[4],正是有着如此优秀的老师和同窗,如此得天独厚的文学氛围,他如鱼得水,广闻博识,阅读、翻译、创作是他当时生活的主题。1960年,白先勇与同学共同创办了《现代文学》杂志。毕业后,赴美后研读的也是小说创作,而在此后的相当一段时期,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产生出一种认同危机,以至在课堂上学的是西洋文学,在图书馆借的多是中国各方面的书,他开始对自己内心进行深度的探究和反思,开始了对自我的发现和追寻。正是这些经历使他的小说中糅合了中国传统小说的叙事手法和现代派的写作手法,将传统融于现代,将西方融于中国。这样的一个特色在其短篇小说集《台北人》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二)继承传统技法白先勇的小说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叙述风格,尤其是受《红楼梦》的影响。他的小说基本上以写实为主,注重人物、环境,以及细节的描写,常用细腻的手法对日常生活进行真实地描绘和刻画,以此来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和性格特征。在选材上他常会选取日常生活中很细小的事情来刻画各色人物,揭示重大的主题。比如《岁除》描写的是除夕夜一个仕途不顺的国民党中级军官在朋友家借酒消愁;《金大班的最后一夜》描写的是台湾夜巴黎舞厅一个晚上发生在金大班周围的事情和她对往事的回忆;《思旧赋》描写的是冬日黄昏两个老仆妇对旧主的追忆及对现状惨淡的诉说;《游园惊梦》描写的是钱夫人参加窦夫人举办的家庭晚宴等等。而像《永远的尹雪艳》、《一把青》、《孤恋花》、《花桥荣记》这一类小说也止于对生活片断的描写。他很少会去写一些重大的事情或是极曲折的情节、强烈的冲突,而是像这样“以小见大,平中见奇”[5]。在刻画人物上他笔触细腻,塑造了自“上”到“下”众多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他极善于对人物所处的环境、外貌衣饰、言谈举止进行描绘,寥寥几笔就使人物栩栩如生。比如对尹雪艳的冷艳,他写到:“月白短袖的绒棉旗袍,襟上一排香妃色的大盘扣,脚上也是月白缎子的软底绣花鞋,鞋尖却点着两瓣肉色的海棠叶儿,为了讨喜气,她破例在右鬓簪上一朵酒杯大血红的郁金香,而耳朵却吊着一对寸把长的银坠子。”,“嘴角一径挂着那流吟吟浅笑”,“冰雪化成的精灵”。(《永远的尹雪艳》)[6]对窦夫人的矜贵,他写到:“穿了一身银灰洒朱砂的薄纱旗袍。足上也配了一双银灰闪光的高跟鞋,右手的无名指上戴了一只莲子大的钻戒,左腕也笼了一副白金镶碎钻的手串,发上却插了一把珊瑚缺月钗,一对寸把长的紫瑛坠子直吊下发脚外来,衬得她丰白的面庞愈加雍容矜贵起来”(《游园惊梦》)[7]再如《梁父吟》中对朴公书房的描写,陈设十分“古雅”,“靠窗左边是一张乌木大书桌,桌上的文房四宝一律齐全。一个汉玉鲤鱼笔架,一块天籁阁珍藏的古砚,一只透雕的竹笔筒里插着各式的毛笔,桌上单放着一部翻得起了毛的线装《资治通鉴》。靠窗的右边,有一个几案,案头搁着一部《大藏金刚经》,经旁有一只饕餮纹三脚鼎的古铜香炉,炉内积满了香灰,中间还插着把烧剩了的香棍”[8]。说明他是极为恪守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他这样细腻地对人物服饰、所处环境、举止言谈进行描写来刻画人物,从小中见大,从平中见奇,从而使得人物形神兼备,栩栩如生。(三)融传统于现代白先勇的小说在继承中国传统小说技法的基础上,也将西方现代小说的表现技巧融入其中,使得其作品有着不一般的特色。他在注重对现实的描绘的同时,还十分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从而将角色的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有时是内心独白,如《国葬》中秦义方的内心独白,“长官直是让这些小野种害了的!他心中恨恨的咕噜着,这些吃屎不知香臭的小王八,哪里懂得照顾他?只有他秦义方,只有他跟了几十年,才摸清楚了他那一种拗脾气。”“这次要是他秦义方还在公馆里,他就不会出事了。”[9]从他的这些似自白似唠叨的文字中,可以看出他对主人的忠诚和那种近乎母性的卫护的心理。《金大班的最后一夜》中,写到金大班即将离开风月场去当老板娘的前一晚,“在风月场中打了二十年的滚,才找到个户头,也就算她金兆丽少了点能耐了。当年百乐门的丁香美人任黛黛下嫁棉纱大王潘老头儿潘金荣的时候,她还刻薄过人家:我们细丁香好本事,钓到一头千年大金龟。其实潘老头儿在她金兆丽身上不知下过多少工夫,花的钱恐怕金山都打得起一座了。那时嫌人家老,又嫌人家有狐臭,才一脚踢给了任黛黛。”[10]这里虽然是采用了第三人称的叙述形式,但却是作者从金大班的意识角度去介绍阐述的,是她间接的心理独白,是这个在风尘中沉浮了几十年的女人鄙夷和不甘的心态的一种淋漓的呈现。白先勇的小说中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他大胆且适当地运用了西方现代派小说的意识流的表现手法,这在他的著名的短篇小说《游园惊梦》中表现得尤为出彩,甚至有人认为它是弗吉尼亚·伍尔夫《达洛维夫人》的翻版。白先勇曾称,《游园惊梦》里的意识流是他同时受到英美小说家的影响,尤其是福克纳、凯瑟琳·安·波特等人的影响。小说以钱夫人蓝田玉赴宴为中心,详细地描写了她在宴会上五次对昔日南京的荣华富贵的回忆,涌现出明显的意识流色彩,每一次的回忆都是蓝田玉心底的呓语,那些深埋她心底的令人心痛又神驰的激情,随着昆曲《游园》、《惊梦》音乐和剧情的发展,如抽丝剥茧般呈现出来。意识的流动勾连出几十年前的痛楚往事,与今时相对照,不由让人感叹“人世的‘流动’和命运的转迁”[11],而钱夫人的意识流动成为了整部小说情节的推进拓展的一个基点。除了意识流外,白先勇在其作品中还大量地运用了象征、意象、暗示、精神分析等现代派技巧,有些评论者称赞他是“当代中国短篇小说家中的奇才”[12],由此可见一斑。二、泣血般的悲剧色彩悲剧是一种审美境界,也是一种崇高的精神,生命中充满了悲剧,历史也充满悲剧,悲剧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正是这种悲剧的崇高性,才引起很多哲人作家的关注,并把具有悲剧色彩的人物、历史、文明等称为悲剧精神。白先勇的小说正是用一种个人生命的悲剧,从而来向读者展示的是一种历史的悲剧,是在特定的历史社会条件下个人无法掌控自身命运,随波逐流的内心挣扎。

《金大奶奶》《月梦》《玉卿嫂》《毕业》《蓦然回首》《芝加哥之死》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散文集《蓦然回首》,长篇小说《孽子》《夜曲》——刊中国时报「人间」副刊,一九七九年.《孽子》——长篇小说「孽子」开始连载於「现代文学」复刊号第一期,一九七七年.《秋思》——刊中国时报,一九七一年.《国葬》——刊现代文学第四十三期,一九七一年.《花桥荣记》——刊现代文学第四十二期,一九七○年.《冬夜》——刊现代文学第四十一期,一九七○年.《孤恋花》——刊现代文学第四十期,一九七○年.《满天裏亮晶晶的星星》——刊现代文学第三十八期,一九六九年.《思旧赋》——刊现代文学第三十七期,一九六九年.《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刊现代文学第三十六期,一九六九年.《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刊现代文学第三十四期,一九六八年.《梁父吟》——刊现代文学第三十三期,一九六七年.《岁除》——刊现代文学第三十二期,一九六七年.《游园惊梦》——刊现代文学第三十期,一九六六年.《一把青》——刊现代文学第二十九期,一九六六年.《谪仙记》——「纽约客」首篇,刊现代文学第二十五期.《火岛之行》——刊现代文学第二十三期,一九六五年.《永远的尹雪艳》——「台北人」首篇,刊现代文学第二十四期,一九六五年.《安乐乡的一日》——刊现代文学第二十二期,一九六四年.《香港:一九六〇》——刊现代文学第二十一期,一九六四年.《上摩天楼去》——刊现代文学第二十期,一九六四年.《芝加哥之死》——刊现代文学第十九期,一九六四年.《那晚的月光》——又名「毕业」,刊现代文学第十二期,一九六二年.《寂寞的十七岁》——刊现代文学第十一期,一九六一年.《藏在裤袋裏的手》——刊现代文学第八期,一九六一年.《青春》——刊现代文学第七期,一九六一年.《小阳春》——刊现代文学第六期,一九六一年.《黑虹》——刊现代文学第二期,一九六○年.《玉卿嫂》——刊现代文学第一期,一九六○年.《月梦》——刊现代文学第一期,一九六○年.《闷雷》——刊笔汇革新号一卷六期,一九五九年.《骨灰》《等》《谪仙怨》《我们看菊花去》《树犹如此》——纪念忘友王国祥

先写开题报告还是先写论文

这个一般是先有开题报告,开题包含主要是看你的文章的方向,能不能以这个题目写,但是也有的时候按照原来的开题,内容是另一个内容,这样子就进行不下去了。这样子为了内容跟开题匹配,毕业就得重新写开题。所以说写毕业论文要多跟导师进行交流,知道你目前在哪个阶段。

研究生论文的“盲审”环节,不是“闭上眼睛审核”,而是“匿名送审”。也就是说,评阅导师不知道论文作者是谁。

负责任的老师,肯定会仔细审阅所有毕业生的论文,但也不排除个别老师会着重或忽略审阅部分硕士“毕业生”的论文 。但是理论上讲,研究生论文通过“盲审”得到的分数,最为客观、准确。

首先,是“论文开题”,包括开题报告、PPT演讲,然后导师签字确认,接下来是开题答辩和网上开题上传流程。其次,是“中期答辩”,也要做答辩PPT,演讲,还要有会议记录,然后导师签字,上传文件。

最后,是“毕业答辩”,包括申请答辩、论文上传,导师确认、评价,然后是网上查重、外审和抽检盲审,接着是答辩PPT、拍照和上传。

开题报告是做论文之前 ,自己查资料了解的课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自己的创新想法,预期一下可能得到的结论。也就是说开题报告是在做论文之前写的。摘要是所写论文的总体体现,别人通过摘要就能知道你的论文的大体内容.所以不大一样。

必须开题报告啊 开题报告导师那边通过了 在着手毕业论文

一、选题选题是论文写作关键的第一步,直接关系论文的质量。常言说:“题好文一半”。对于临床护理人员来说,选择论文题目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结合学习与工作实际,根据自己所熟悉的专业和研究兴趣,适当选择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2)论文写作选题宜小不宜大,只要在学术的某一领域或某一点上,有自己的一得之见,或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或新的观点和认识,言之有物,读之有益,就可以作为选题;(3)论文写作选题时要查看文献资料,既可了解别人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达到什么程度,也可以借鉴人家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成果。需要指出,论文写作选题与论文的标题既有关系又不是一回事。标题是在选题基础上拟定的,是选题的高度概括,但选题及写作不应受标题的限制,有时在写作过程中,选题未变,标题却几经修改变动。二、设计设计是在论文写作选题确定之后,进一步提出问题并计划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以便使科研和写作顺利进行。护理论文设计应包括以下几方面:(1)专业设计:是根据选题的需要及现有的技术条件所提出的研究方案;(2)统计学设计:是运用卫生统计学的方法所提出的统计学处理方案,这种设计对含有实验对比样本的护理论文的写作尤为重要;(3)写作设计:是为拟定提纲与执笔写作所考虑的初步方案。总之,设计是护理科研和论文写作的蓝图,没有“蓝图”就无法工作。三、实验与观察从事基础或临床护理科学研究与撰写论文,进行必要的动物实验或临床观察是极重要的一步,既是获得客观结果以引出正确结论的基本过程,也是积累论文资料准备写作的重要途径。实验是根据研究目的,利用各种物质手段(实验仪器、动物等),探索客观规律的方法;观察则是为了揭示现象背后的原因及其规律而有意识地对自然现象加以考察。二者的主要作用都在于搜集科学事实,获得科研的感性材料,发展和检验科学理论。二者的区别在于“观察是搜集自然现象所提供的东酉,而实验则是从自然现象中提取它所愿望的东西。”因此,不管进行动物实验还是临床观察,都要详细认真.以各种事实为依据,并在工作中做好各种记录。有些护理论文写作并不一定要进行动物实验或临床观察,如护理管理论文或护理综述等,但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仍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将实践中得来的素材上升到理论,才有可能获得有价值的成果。四、资料搜集与处理资料是构成论文写作的基础。在确定选题、进行设计以及必要的观察与实验之后,做好资料的搜集与处理工作,是为论文写作所做的进一步准备。论文写作资料可分为第一手资料与第二手资料两类。前者也称为第一性资料或直接资料,是指作者亲自参与调查、研究或体察到的东西,如在实验或观察中所做的记录等,都属于这类资料;后者也称为第二性资料或间接资料,是指有关专业或专题文献资料,主要靠平时的学习积累。在获得足够资料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加工处理,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便于应用。对于论文写作来说,这两类资料都是必不可少的,要恰当地将它们运用到论文写作中去,注意区别主次,特别对于文献资料要在充分消化吸收的基础上适当引用,不要喧宾夺主。对于第一手资料的运用也要做到真实、准确、无误。五、论文写作提纲拟写论文提纲也是论文写作过程中的重要一步,可以说从此进入正式的写作阶段。首先,要对学术论文的基本型(常用格式)有一概括了解,并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考虑论文的构成形式。对于初学论文写作者可以参考杂志上发表的论文类型,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对掌握的资料做进一步的研究,通盘考虑众多材料的取舍和运用,做到论点突出,论据可靠,论证有力,各部分内容衔接得体。第三,要考虑论文提纲的详略程度。论文提纲可分为粗纲和细纲两种,前者只是提示各部分要点,不涉及材料和论文的展开。对于有经验的论文作者可以采用。但对初学论文写作者来说,最好拟一个比较详细的写作提纲,不但提出论文各部分要点、而且对其中所涉及的材料和材料的详略安排以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等都有所反映,写作时即可得心应手。六、执笔写作执笔写作标志着科研工作已进入表达成果的阶段。在有了好的选题、丰富的材料和详细的提纲基础上,执笔写作应该是顺利的,但也不可掉以轻心。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内容当然要充实,但形式也不可不讲究,文字表达要精炼、确切,语法修辞要合乎规范,句子长短要适度。特别应注意的是,一定要采用医学科技语体,用陈述句表达,减少或避免感叹、抒情等语句以及俗言俚语,也不要在论文的开头或结尾无关联系党政领导及其言论或政治形势。论文写作也和其他文体写作一样,存在着思维的连续性。因此,在写作时要尽量排除各种干扰,使思维活动连续下去,集中精力,力求一气呵成。对于篇幅较长的论文,也要部分一气呵成,中途不要停顿,这样写作效果较好。[2]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