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焦作大学学报第三期

发布时间:

焦作大学学报第三期

哲学论文索引16篇哲学论文中,不泛有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之作,更有多篇被《国内哲学动态》摘登,或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摘登,或《光明日报——文摘报》摘登观点,或《人大复印资料》复印。这些哲学论文,在纸质媒体上产生了叠加效应,曾有过一些社会影响。下面是:罗萍:《试论矛盾双方的共同点》,《湘潭大学学报》1982年第1期;《中国哲学年鉴》介绍(1982年);《国内哲学动态》条目;《人大复印资料》复印。该文系我的硕士学位论文的一部分。黄钊、罗萍:《关于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教学与研究》,人民大学学报:《教学与研究》1982年第4期;《国内哲学动态》1983年第10期摘登与介绍观点。罗萍:《马克思的“决定性反作用”原理永放光辉》,《湘潭大学学报》1983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复印1983年第2期;《国内哲学动态》条目。罗萍、黄钊:《关于对立统一规律和其他规律、范畴关系的一点质疑》,《云南社会科学》1983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复印。罗萍:《应该正确理解列宁关于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湘潭大学学报》198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复印1984年第2期;《国内哲学动态》条目1984年第4期。罗萍:《真理的两重属性和真理的两种类型辨析》,《贵州社会科学》1984年第5期;《光明日报》1985年6月10日综述点名概述其观点;《人大复印资料》复印;《国内哲学动态》条目1984年第12期。罗萍:《列宁的“客观真理”初探》,《湘潭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国内哲学动态》条目1985年第5期。罗萍:《对“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再质疑》,《上海社会科学》1985年第3期;《新华文摘》1985年第5册全文转载。罗萍:《生产责任制的哲学思考》,《湘潭大学学报》1985年校庆特刊;《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86年第2期摘登一个版面。罗萍:《浅谈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新疆社会科学》1986年第2期;《国内哲学动态条目》1986年第7期。罗萍:《再论矛盾双方的共同点》,《湘潭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光明日报——文摘报》“论点短辑”摘登,1987年4月26日第41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87年第4期摘登观点,即学术卡片:《求同存异是一种思维方式》。罗萍:《辩证否定观与生产责任制》,《湘潭大学学报》1987年哲学增刊。罗萍:《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要》,《湘潭大学函授》1986年增刊。罗萍:《对立统一规律的几个问题——纪念矛盾论发表50周年》,《当代精神的精华论文集》湖南社会科学哲学所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罗萍:《试论经济基础就是社会的生产方式》,《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1987年。罗萍:《质、本质和属性》,《湘潭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社会学论文索引(1)不含妇女/婚姻家庭论文,11篇(顺时排序)罗萍:《“走社会福利社会办”之路——来自佛山社会福利事业的调查报告》,《中国社会报》1998年5月19日第二版整版。罗萍:《“一院两制”评析》,《中国社会工作》1998年第3期。罗萍:《略论社会转型时期社区服务发展趋势》,《内地与香港社会福利发展第四次研讨会》文集,香港社会服务联合会出版1998。罗萍:《略论社会转型呼唤社区服务发展》,《武汉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复印1999年第5期。罗萍:《“社会福利社会办”新路——佛山民政工作调查报告》,《佛山科技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罗萍:《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的有益尝试——武昌社会福利院的改革发展纪事》,《民政研究》1999年第6期。罗萍:《适应市场经济深化内部改革——武昌福利院的改革与创新》,《中国社会报》1999年12月2日第二版整版。罗萍、殷燕敏、张学军、梁玉兰:《国内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现状评析》,《武汉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01年第1期全文复印。罗萍:《国内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研究积极成果评述》,《中国人口科学》2000年第6期。罗萍:《试论生活质量评估的客观指标、主观指标及主客观指标辐合趋势》,《北京大学: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年第2期。罗萍:《“以服务老人为荣”的孺子牛》,《武汉宣传》2006年第21期。(2)妇女、婚姻家庭、性别研究论文索引(1986-2013,117篇,逆时排序)2013年(4)俞湛明、罗萍:《中国高等院校知识女性发展现状分析及其若干建议——基于湖北省10所高校的调查统计》(9800字版),载魏国英、马忆兰主编《亚洲女性论报告——性别平等与女性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罗萍:《浅议世界宗教文化建构的妇女形象》,《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 4 期。罗萍、卫中玲:《河南10所高校知识女性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河南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第 3 期。罗萍:《性别关系立法与性别公正探索》,载魏国英、马忆兰主编《亚洲女性论报告——性别平等与女性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2012年(7)俞湛明、罗萍:《中国高等院校知识女性发展现状分析及若干建议——基于湖北省10所高校的调查统计》(5500字版),《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俞湛明、罗萍:《中国高等院校知识女性发展现状分析及其若干建议——基于湖北省10所高校的调查统计》(4000字版),《中国妇女报》罗萍:《母亲节,更应关爱母亲》,《中国妇女报》武汉大学妇女与性别研究中心在高校改革与创新的推动下阔步向前,《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封二。罗萍:《湖北省10所大学学生干部性别构成调查统计分析》,《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罗萍:《高校学生干部“性别构成”分析及其对策建议——基于湖北省10所高校的调查统计》(4000字版),《中国妇女报》2012年12月11日罗萍:《略论观念、制度与文化培植高出生性别比》,《武汉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2011年(2)罗萍、孙晋:《我国高校女性高层人才发展对策研究》,《武汉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罗萍、崔应令:《人类社会两种生产价值新论》,《湘潭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此文提出了“人类社会两种生产”的新价值观,这是一种新思想,新观点。)2010年(7)罗萍、崔应令、黄锦琳:《我国高校女性高层人才发展现状研究》,《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罗萍:《谈谈女性发展的优势与障碍》,《社会性别与女性发展》通识课教材,《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罗萍:《“剩女”社会现象分析》,《社会性别与女性发展》通识课教材,《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罗萍:《评述与小结——西方女性主义理论集锦》,《社会性别与女性发展》通识课教材,《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罗萍:《当代大学生婚恋指导》,《社会性别与女性发展》通识课教材,《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罗萍:《浅谈社会性别理论与实践》,《社会性别与女性发展》通识课教材,《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罗萍:《大学生心中的“社会性别与女性发展”课程》,《社会性别与女性发展》通识课教材,《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2009年(3)罗萍:《高校女性学教学经验交流与总结研讨会》,《妇女研究论丛》,2009年第5期。罗萍:《生育保险制度与性别平等》,《女性论坛》第2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罗萍:《李达先生的妇女解放思想》,《女性论坛》第2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2007年(3)罗萍:《略论女性学进入高校教育主流》,《武汉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罗萍:《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女性论坛》第1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罗萍:《女性学进入高校教育主流》,《女性论坛》第1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2006年(2)罗萍:《中国城乡夫与妻家庭地位现状调查分析》,《亚洲研究》53.第一部分“专论”第188-195页。亚洲妇女问题的检视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罗萍:《万人姻缘会-婚姻自由形式的新发展》,《武汉宣传》2006年第22期。2005年(1)罗萍:《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实现的制约因素与司法建议》,《焦作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2004年(1)罗萍、魏国英、王春梅、王秀英:《不要“文明的”性别歧视——大学女教师价值观调查分析》,《中国高等教育》2004年第5期。2003年(2)罗萍、徐炜:《我国高等教育中性别构成现状与建议》,《武汉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罗萍、李虹:《武汉大学女性教职工婚姻生活调查分析》,《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2002年(4)罗萍:《城市已婚居民“婚姻家庭观念”问卷调查分析》,《湘潭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罗萍:《处于婚姻变动中的湖北农村妇女权利保护实证研究——访谈·问卷·调查会》,刘伯红主编《女性权利——聚焦〈婚姻法〉》,《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10月。罗萍:《“精神赡养”是当前养老的主题》,《长江日报》2002年11月14日罗萍:《男人们的旧观念该改了》,《湖北日报》“家庭”版2002年4月17日。2001年(7)罗萍:《湖北城乡丈夫对妻子家庭暴力的调查与分析》,《民商法论丛》2001年第2号总第19卷罗萍、封颖:《从性别视角看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念》,《武汉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罗萍:《试析再就业工程“中年妇女”价值新发现》,《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罗萍:《新〈婚姻法〉对维护妇女权利有重大进步》,《中国女性文化》2001年第2期。罗萍:《弱者,你拥有权利》,《北京纪事》2001年5月第10期。罗萍:《婚姻法中的配偶权》,《律师世界》2001年第2期。罗萍:《略论夫对妻的家庭暴力》,《律师世界》2001年第3期。2000年(3)罗萍:《略论女性主义诸流派的理论与实践》,《浙江学刊》2000年第6期罗萍:《国内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研究积极成果评述》,《中国人口科学》2000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01第1期全文复印。罗萍:《略论社区服务与下岗女工再就业》,《世纪女性的思考》新疆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1999年(6)罗萍:《武汉人婚姻家庭观念现状分析》,《浙江学刊》1999年第5期。罗萍:《当代中国婚姻状况的结构变迁》,《武汉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新华文摘》条目:报刊文摘篇目辑览1999年第8期。该文发表后引起:河南大河报、新华社武汉电、武汉晨报、楚天都市报、羊城晚报、法制报、中国妇女报的热烈转载与讨论。罗萍:《在校大学生婚姻观念在变》,《社会》1999年第12期。罗萍:《妇女学科建设的现状及当前任务》,《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9年增刊。罗萍:《女大学生,恋爱睁大你的双眼》,《城市博览》1999年第12期。罗萍:《婚配模式:男大女小在淡化》,《长江日报》1999年8月16日。1998年(7)罗萍:《试论婚姻家庭权利的法律保障》,《妇女研究论丛》1998年第2期。罗萍:《简论〈妇女权益保障法〉对妇女权益的保障及其完善》,《法学评论》1998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妇女研究》1998第4期全文复印。罗萍:《婚姻道德与婚姻法的控制功能及其关系》,《江西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罗萍:《婚姻领域“德”与“法”功能比较研究》,《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罗萍:《您认为我国存在家庭暴力吗?》《长江日报》1998年11月16日。罗萍:《试论离婚行为中的道德准则》,《中国哲学与伦理学》文集,台湾《辅仁大学出版社》1998年。罗萍:《试论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妇女变革观念艰难历程》,《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中国妇女报》“半月索引”介绍。1997年(12)罗萍:《中国家庭暴力的现状、原因及法律措施浅议》,《新疆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1998年第2期全文复印。罗萍:《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妇女角色全面转换》,载刘绪贻主编的武汉大学学术丛书:《改革开放的社会学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罗萍:《请宽容地对待父母再婚》,《湖北日报》1997年7月9日。罗萍:《武汉人婚姻家庭观念调查二篇》,《长江日报》1997年7月28日。罗萍:《“代沟”,时代的产物》,《长江日报》1997年10月6日。罗萍:《婚姻不能作试验》,《长江日报》1997年10月27日。罗萍:《武汉人务实办婚事》,《楚天都市报》1997年7月11日。罗萍:《夫妻心心相印:武汉人心中的美满婚姻》,《楚天都市报》1997年7月18日。罗萍:《婚外情,武汉人亮起了红灯》,《楚天都市报》1997年7月25日。罗萍:《未婚先孕,应予杜绝》,《楚天都市报》1997年8月1日。罗萍:《敬老重心在转变》,《楚天都市报》1997年8月8日。罗萍:《如何看离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楚天都市报》1997年8月22日。1996年(11)罗萍:《21世纪中国女性发展大趋势》,《浙江学刊》1996年第6期,《人大复资料》1997年第1期全文复印。罗萍:《社会转型时期闲暇方式变革趋势刍议》,《新疆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罗萍:《中国女性观念文化变革趋势》,《武汉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罗萍:《论妇女的觉醒与完善呼唤妇女理论发展》,《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罗萍:《试析婚姻家庭文明走向》,《江西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罗萍:《妇女在高等教育中的参与》,《理论月刊》1996年第1期。罗萍:《妇女的“主动就业”》,《光明日报》1996年3月8日。罗萍:《市场经济呼唤妇女观念变革》,《中国妇运》1996年第11期。罗萍:《离婚,切莫忘记》,《婚姻与家庭》1996年第10期。罗萍:《高校女大学生的优势与困惑》,《珞珈哲学论坛》《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11月。罗萍、黄锦琳:《人口的代际结构与少儿早期教育》,《家庭与下一代》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2月。1995年(12)罗萍:《社会转型呼唤妇女角色全面转换》,《光明日报》1995年5月17日。罗萍:《略论21世纪中国婚姻变迁大趋势》,《江西社会科学》1995年第11期;《新华文摘》1996年第2期“论点摘编”,题目为:《21世纪中国婚姻变迁的趋势》。罗萍:《时代呼唤妇女现代化》,《湖北社会科学》1995年第9期。罗萍:《略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妇女角色全面转换》,《理论月刊》1995年第6期。罗萍、何慧莉:《当代女大学生价值观个案访谈析》,《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罗萍:《略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妇女角色转换》,《开放时代》1995年第4期。罗萍:《中国妇女参政权利刍议》,《民主与科学》1995年第2期。罗萍:《我们觉醒了》,《中国妇女报》1995年12月18日。罗萍:《略论21世纪中国家庭变迁大趋势》,《长沙水电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罗萍、刘古英:《从武汉大学看中国妇女受高等教育状况》,收入韦钰主编的《中国妇女教育》,《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罗萍:《从一所学校看妇女受教育的状况》,《当代武汉妇女》论文集,《武汉出版社》1995年6月。罗萍:《离婚应受道德规范约束》,《楚天都市报》1995年11月11日。1994年(5)罗萍:《创造职业女性双重角色文化》《光明日报》1994年4月5日。罗萍:《时代呼唤妇女现代化》,《光明日报》1994年12月13日。罗萍:《婚外情感小议》,《民主与科学》1994年第4期。罗萍:《他与“她”都胜利了》,《湖北日报》1994年6月28日。罗萍:《“婚外恋”六害》,《楚天都市报》1994年6月11日。1993年(1)罗萍、王秀英:《高校教职员队伍性别倾斜及其启示》,《妇女研究论丛》1993年第4期。1992年(5)罗萍:《从非参与意识看妇女观念变革的必要性》,《江西社会科学》1992年第3期。罗萍:《学习向警予妇女理论》,《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罗萍:《直面“婚外恋”》,《中国妇女报》1992年6月14日。罗萍:《坦言家外事》,《中国妇女报》1992年6月21日。罗萍:《秋谨——中国妇女解放事业先躯战士》,《民主与科学》1992年第6期。1990年(8)罗萍:《我国大龄女性未婚现象浅议》,《民主与科学》1990年第5期。罗萍:《男女智力的差异与平衡》,《知识与生活》1990年第2期。罗萍:《妻子真的能分享丈夫的“一半”吗?》《知识与生活》1990年第6期。罗萍:《好女人的误区》,《现代妇女》1990年第7期。罗萍:《报角拾零——妇女社会参与与舆论导向问题之三》,《现代妇女》1990年第8期。罗萍:《女子再婚透视》,《武汉晚报》1990年7月21日。罗萍:《异性交往之偏见》,《武汉晚报》1990年7月28日。罗萍:《简述女子的婚姻生活》,《武汉晚报》1990年12月1日。1989年(1)罗萍:《妇女该不该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婚姻与家庭》1989年第6期。1986年(3)罗萍:《必须抛弃贤妻良母标准》,《中国妇女》杂志1986年第7期。罗萍:《贤妻良母的口号应当抛弃》,《湖南大学出版社》论文集,1986年10月。罗萍:《“贤妻良母”是禁锢妇女的无形锁链》,《湖南女报》1986年9月1日。妇女/性别研究著作索引俞湛明 罗萍主编:《女性论坛》第1辑,万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俞湛明 罗萍主编:《女性论坛》第2辑,万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俞湛明 罗萍主编:《社会性别与女性发展》,系高等院校通识教育系列教材,26万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罗萍主编:《妇女在婚姻变动中权利保护研究》,万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5月。罗萍主编:《妇女婚姻与家庭权利保护》,28万字,《中国妇女出版社》2000年1月。罗萍:《生活方式学概论》,23万字,《甘肃科技出版社》1999罗萍主编、向德萍副主编:《社区导论》,万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罗萍:《女性沉思录》,15万字,《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12月。罗萍:《妇女生活方式》,15万字,《中国妇女出版社》1990年12月。罗萍主编:《新女性学》,25万字,《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89年1月。一点说明:凡以上所有署两人(含我排名第二)或多名作者的论文均为本人撰写,其他作者参与了某些工作。

主要著作1、《创造方法形态研究》,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独著;2、《自然主义的美学思考》,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独著;3、《广告写作》,珠海出版社,2000年,独著;4、《公关写作》,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独著;5、《广告文案写作》,中国盲文出版社,2002年,独著;6、《文学原理教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常务主编;7、《市场经济与文艺定位》,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副主编;8、《纪实:文学的时代选择-新时期纪实文学研究》,河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合著;9、《艺术与生命》,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合著;10、《马列文论教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合著;11、《文艺理论教程》,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合著;12、《文学概论》,河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合著。13、《文学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合著。14、《西方自然主义与中国20世纪文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四人著,排一.主要论文(1984年以来)1、《创作方法三题》,《文艺研究》198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84年第5期全文转载)2、《审美与错觉心理》,《美育》1984年第2期3、《创作方法独立性孔见》,《郑州大学学报》1985年第2期(《新华文摘》1985年第9期以《创作方法独立性具有四性》为题进行了观点摘编;《社会科学文摘》1985年第9期以《创作方法独立性新探》为题进行了论点摘编)4、《有意义的探索》,《美与当代人》1986年第5期5、《应肯定摄影式描写----兼评自然主义》,《郑州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6、《马恩现实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郑州大学学报》1988年第5期7、《界限的超越----说情感思维》,《郑州大学学报》1989年第6期8、《没有永久不变和超阶级的人性》,《语文知识》1990年第6期9、《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鹤壁论坛》1990年第3期10、《文学思潮论》,《郑州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0年第10期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1年第1期进行了观点摘编)11、《略说浪漫主义》,《语文知识》1990年第9期12、《起始艺术的内蕴》,《郑州大学学报》1991年第6期13、《何谓语言艺术》,《语文知识》1991年第12期14、《理论品格:系统性、实践性----评<马列文论教程>》,《高校理论战线》1992第6期15、《现代主义定义界说》,《郑州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16、《服饰选择中的“地位显示”心理》,《美与时代》1992年第3期17、《胡适研究的新成果----读<时代与决择---胡适与中西文化>》,《河南日报》1992年11月11日18、《错觉----美的产床》,《美与时代》1992年第9期19、《文学思丛及其它----试提几个文艺理论新概念》,《开封师专学报》1992年第3期20、《姑娘被遗弃之后》,《人生与伴侣》1992年第9期21、《试说文学潮流和创作方法流派》,《郑州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3年第10期全文转载)22、《科学性的研究 实践性的品格----评<马列文论教程>》,《河南教育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23、《何谓人物性格的鲜明性》,《语文知识》1993年第3期24、《血型与个性》,《生育丛刊》1993年第2期25、《典型种种》,《语文知识》1994年第12期26、《现代主义中的文学思潮》,《郑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27、《简评<中国文化与人生>》(笔名关路),《郑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5期28、《现实主义至上论的渊源及弊病》,《郑州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29、《穿衣戴帽 谈古论今》,《时代潮》1996年第11期30、《人体美意识的生物性根源》,《美与时代》1996年第12期31、《在自然主义文学批评领域中的卢卡契情结》,《武汉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10期全文转载)32、《关于自然主义历史作用的一种思考》,《郑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33、《艺术节奏与人类生命节奏的体验》,《美与时代》1997年第11期34、《文明的代价》,《合肥晚报.文艺副刊》1997年11月15日35、《面对历史留下的问号----自然主义文学批判探源》,《中州学刊》1998年第1期36、《创作方法意识的觉醒----1922年“自然主义”讨论的回顾与评述》,《郑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8年第8期全文转载)37、《21世纪文学创作的一种展望》,《合肥晚报.文艺副刊》1998年2月28日38、《文学形象浅论》,《语文知识》1998年第3期39、《少一点“春秋笔法”--从茅盾研究说起》,《合肥晚报.文艺副刊》1998年2月7日40、《从人类学的角度看<蝇王>》,《合肥晚报.文艺副刊》1998年5月30日41、《作品知多少----新时期纪实文学景观之一》,《合肥晚报.文艺副刊》1998年8月29日42、《议论“风”生----新时期纪实文学景观之二》,《合肥晚报.文艺副刊》1998年12月26日43、《新时期纪实文学艺术创新谈片》,《郑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9年第5期全文转载)44、《千台晚会千家办,能有几家再回眸》,《郑州晚报》1999年3月2日45、《21世纪的创作浪潮》,《文论报》1999年4月1日46、《嬗变、突破、超越----20年纪实文学创作回眸》,《黄河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47、《标题上的复古与创新》,《写作》1999年第2期48、《多变自如的开放式结构----新时期纪实文学景观之三》,《合肥晚报.文艺副刊》1999年3月27日49、《文学风格:疏放和敦厚----读罗克霖的散文集》,《中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50、《论新时期纪实文学的自然主义真实观》,《郑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51、《罗克霖散文的艺术风格》,《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52、《新框架、新探索----评<新编美学概论>》,《平顶山师专学报》2000年第3期53、《中西古典主义比较》,《南都学坛》2001年第5期54、《得到验证的创新----从西方当代人类学看文学中的自然主义》,《焦作工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55、《鉴赏型的文艺批评----罗克霖的文艺评论特色》,《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56、《论文学思丛》,《周口师专学报》2001年第3期57、《否定之后的思考----关于“苏联模式”文艺学几个范畴的探索》,《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年第2期58、《创作方法的实践价值----创作方法伪概念辨之二》,《郑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59、《论新时期的“审美情结”》,《文艺报》2002年7月9日60、《难以成立的论据----与提出“创作方法是伪概念”者商榷》,《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61、《创作方法:审美中介和美学设计原则----对创作方法的重新界定》,《郑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62、《“伪概念”之说系伪说----创作方法伪概念辨之三》,《焦作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63、《自然主义文学的历史地位》,《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64、《病态的自尊及其它----中国民间故事副作用之我见》,《郑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65、《文艺学建构中的三大情结》,《文艺报》2004年11月25日66、《新时期文学中的自然主义倾向》,《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67、《试说民中国间故事的负面影响》,《今日文坛》2004年冬之卷68、《自身危机:文艺理论的常态----兼论文艺理论的它身危机》,《郑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69、《民间故事告诉我们:还是穷了好----试说中国民间故事的负面影响》,《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70、《西方自然主义对中国现代作家文学观念的影响》,《焦作大学学报》2005年第3 期71、《中国民间故事中的生态寓意》,《郑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72、《中国民间故事:没有法律观念的艺术世界-----中国民间故事的深层结构研究》,《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73、《试论当代文艺理论的危机》,《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第6期74、《扭曲的观念与心态-----重新认识中国民间故事的负面价值》,《文学评论》2006年第2期75、《危机:文艺理论的永恒之侣》,《云梦学刊》2007年第1期76、《新时期文艺学界“四癖”之反思》,《探索与争鸣》2007第二期77、《已识庐山真面目: 关于茅盾早期所倡导的是否自然主义问题》, 《郑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项目1、《西方自然主义对中国20世纪文学的影响》,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2003年度项目,主持人2、《纪实文学研究》,国家社科研究1994年度项目,课题组主要成员3、《市场经济与文艺定位》,国家社科研究1996年度项目,课题组主要成员4、《艺术与生命》,河南省“七五”规划社科重点项目,课题组成员5、《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大辞典》,河南省“七五”规划社科重点项目,课题组成员6、《中国现代实用文体研究》,河南省“九五”规划项目,课题组主要成员7、《文艺学主干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河南省教育厅1998年重点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主持人8、《创造方法学说研究》,河南省教委1992年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独立承担9、《艺术生物学》,河南省教委1996年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独立承担10、《西方自然主义与中国20世纪文学》,河南省教育厅1998年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独立承担11、《当代文学理论研究》,河南省教委1993年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课题组主要成员12、《文学审美现象研究》,河南省教育厅2002年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课题组主要成员13、《中国民间故事的深层文化结构研究》,河南省教育厅2005年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主持人获奖1、《纪实:文学的时代选择》,获河南省1999年“五个一”工程奖,1998-2001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文艺学主干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获河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3、《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大辞典》,获河南省1995年“五个一”工程奖4、《自然主义的美学思考》,获2000年河南省社科联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5、《新时期的“审美情结”》,获郑州市2003年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6、《病态的自尊及其它----中国民间故事副作用之我见》,获郑州市2004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7、《扭曲的观念与心态-----重新认识中国民间故事的负面价值》, 获郑州市2006年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8、《试论当代文艺理论的危机》,获河南省教育厅2006年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焦作大学学报》创刊于1987年,是由河南省教育厅主管、焦作大学主办的社科版和自然版方面的综合性学术刊物。

焦作大学学报2021年第1期

焦作大学地址在河南省焦作市人民路3066号,该校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焦作市人民政府投资建设的一所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综合性地方院校。

焦作大学创建于1981年。经过三十多年的筹备创建、充实整顿、探索提高和快速发展等四个阶段, 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规模较大、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条件完善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目前占地面积1708亩, 建筑面积 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989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教授、副教授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19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以上的42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教师等高层次人才40余人(次)。全日制在校生11000余人。教学仪器设备总值9635万元。图书馆藏书万册。另有电子图书万余种;中外文期刊638种;拥有CNKI等19个数据库;拥有先进的数字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和文献计算机集成管理体系。学校建有“王梦奎教授捐赠图书藏馆”,收藏有王梦奎教授捐赠的10000余册珍贵图书、亲笔手稿和有关证件,为开展当代中国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学校现有校内实验(实训)室、中心58个,教学实习工厂4个,校外实习基地111个。学校拥有先进的电教室、语音室、舞蹈练功房、计算机校园网络系统、体育运动场,拥有条件良好、设施齐全的学生公寓和普通宿舍。公开发行《焦作大学学报》和《焦作大学报》等报刊。

学校专业设置齐全,涵盖高职专业装备制造大类、生物与化工大类、电子信息大类、土木建筑大类、财经商贸大类、文化艺术大类、教育与体育大类、新闻传播大类、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公安与司法大类、旅游大类、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等。设有机电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人文学院、艺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律与政治教育学院、太极武术学院、基础科学系等15个院系,开设有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化工生物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旅游管理、酒店管理、舞蹈表演等58个专业。其中,机电一体化专业是国家教育部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化工工艺专业是河南省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生物化工工艺、市场营销、建筑工程技术等三个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生物化工工艺、材料工程技术是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和旅游管理两专业是财政部、教育部提升专业服务行业发展能力的专业建设项目;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和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是省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三维动画》、《建筑材料与检测》、《计算机工程制图》等课程获得省级精品课程称号,《三维动画》是河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筑材料与检测》是全国土建类教指委精品课程,《JAVA语言程序设计》获得2015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立项。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团队、生物化工工艺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

学校努力推进学研产一体化改革模式,加快技术转化,积极服务社会,建立了怀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焦作市柔性自动化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焦作市精密模具设计制造工程技术中心等19个科研机构,并与中科院谢毓元院士团队联合建立了河南省专科高校第一个院士工作站即河南省四大怀药院士工作站,进一步提升了科研水平。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研发的山药饮料及生产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三味地黄饮等怀药新产品通过河南省科技成果鉴定,铁棍山药酒、山药饮料生产技术成功对外转让。组织教师积极参加省、市科技特派员计划,与企业联合开发科技新产品,科研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学校坚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明确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方向,不断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坚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先后与河南中轴集团、多氟多公司等100余家国内外企业深入开展产教融合,努力实现学校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紧密对接。多年来,学校生源充足,就业率连年达到95%以上,先后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6万余名留得住、用得上的各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他们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近年来,学校的快速发展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其发展成就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人民网、新华网、求是理论网等数百家媒体予以报道。学校先后荣获“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行风评议先进单位”、“河南省五四红旗团委”、“焦作市花园式单位”和“焦作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国内知名翻译家宋金柱老师入选“中国好人榜”和”感动焦作十大人物”。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焦作大学明确“人才立校、法规治校、合作建校、特色发展”的工作思路,立足焦作,面向河南,辐射周边,顺应“一带一路”和河南三大国家战略发展需要,重点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专业特长及近期研究方向:西部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旅游规划与开发教学课程:旅游规划与开发、客源国概况、导游英语听与说、园林艺术、经济地理、城市与区域旅游规划主要论著:◎著作◎主编◎论文1.双语教学感悟.大学教育科学,.坚持以人为本,推进高校教师师德建设.陕西师范大学学报(专辑),(核刊)3.论多媒体技术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长春师范学院学报,.对《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第2期5.对新疆民族旅游资源开发与文化保护的思考.工业技术经济, (核刊)6.论石河子旅游景区的空间功能布局.商场现代化,(核刊)7.中国发展旅游扶贫的思考.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4)8.论西部大开发中石河子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6)9.对旅游回扣现象的思考.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4)10.西部大开发对石河子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探讨.资源开发与市场,年北京奥运会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资源开发与市场,.论西部地区民俗旅游开发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意义.焦作大学学报,.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旅游开发模式探讨.江汉大学学报(社科版),.论石河子旅游客源市场的开发策略. 中国屯垦旅游论坛文集,.对《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边疆经济与文化,.案例教学在《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中的应用.经济研究导刊,.对高校教育科研选题的思考.长沙大学学报,.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对策探索.安徽工业大学学报,.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思路.焦作大学学报,.新疆农业旅游资源开发对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探讨.安徽农业科学,(核刊)21.双语教学:基于《客源国概况》课程的实践研究.山西农业大学学报,.《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构想.宜宾学院学报,.《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宿州教育学院学报,.石河子150团驼铃梦坡沙漠生态旅游区进一步开发的对策.焦作大学学报,◎外文论文◎书评、序言获奖:1.“政法学院第五届课堂教学优秀奖”比赛活动中,获二等奖,2006年10月2.《客源国概况》课件获“第四届全国多媒体大赛中荣获大学组优秀奖”,2004年10月3.《旅游规划与开发》课件获校级优秀奖,2008年10月4.石河子大学年度考核优秀,2009年6月5.《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教案获政法学院“优秀教案”,2010年6月6.指导毕业论文获政法学院“优秀论文”,2010年6月7.石河子大学“教学实践研究”奖,2011年1月8.政法学院“考核优秀”,2011年6月9.政法学院优秀论文“指导教师”,2011年6月10.石河子大学“教学研究实践奖”, 2012年1月11. 石河子大学“263”青年骨干教师,2009年5月-2012年5月荣誉奖(Honors):海外讲座与学术交流:科研项目(项目编号):1.主持教育部“春晖计划”课题项目:西部大开发对石河子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项目编号:S2005-1-65001,2006年1月-2008年6月

1、《试论诗经在春秋时期的社会功能》,《固原师专学报》1996年第4期2、《试论左传歌谣的政治功能》,《兰州学刊》1996年第4期3、《试论赵壹的辞赋创作》,《社科纵横》1996年第1期4、《列子集释疑误辨正》,《文学遗产》1996年第3期5、《三苗名称之由来》《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1996年增刊6、《列异传简论》,《教师科研丛刊》,内蒙古科技出版社20007、《试论高师院校古代文学课的教学原则》,《天津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专辑,2000年12月8、《笑林简论》,《赤峰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2期9、《试论三国演义中关羽形象的渊源》《天津师大学报》基础教育版,2001年增刊10、《略论干宝的小说观》,《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增刊)》,2004年11、《试论远古神话的文化功能》,《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2期12、《简论诗经中的桑树意象》,《赤峰学院学报》2004年2期13、《从〈诗经〉、〈尚书〉考察周人占卜文化》,《视域:语言·文学·文化——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论文集》,2005年5月14、《试论诗经所反映的周人农业生产形态》,《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34期15、《高中语文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16、《唯物史观的文艺生产理论及其实践意义》,《沧桑》2007年第6期17、《试论诗经中的愁绪排解意象》,《山东文学》2007年第12期18、《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观念对现代企业文化构建的积极意义》,《现代企业教育》2007年第16期19、《犬在先秦社会中的文化功能与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犬意象》,《焦作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20、《英雄慷慨之音: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剑意象及其文化成因》,《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21、《诗经田猎诗的文化内涵》,《燕山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22、《从诗经酒诗看酒在周人社会生活的功能》,《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23、《试论诗经中的忧愁主题》,《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24、《唯物史观人性论刍议》,《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4期25、《传统伦理观与现代人格构建》,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6、《汉代<国语>学概述》,《兰台世界》,、《试论<国语>的谏辞艺术》,《焦作大学学报》,、《简论<国语>的政治哲学》,《岱宗学刊》,、《<国语>用诗探析》, 《长安大学学报》,、《<国语>所反映的君臣伦理》,《湖南科技学院学报》,、《试论<诗经>中的戏剧因素》,《作家杂志》,、《试论<国语>的预言》,《新余高专学报》,、近三十年来大陆地区《国语》文学性研究 《社会科学家》 2011年第8期34、简论《诗经》中的舟船意象 《山花》 2011年第10期35、试论宁宗一教授的文学史观 《山东青年》 2011年第10期36、试论邓毓怡的楹联创作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8期37、论先秦文学中登高意象的产生和发展 《作家》 2012年第7期38、周人田猎文化与《诗经》中的田猎诗 新余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39、试论杨度的楹联创作 美与时代(下) 2012年第10期40、试论徐世昌的楹联创作 兰台世界 2012年第28期41、试论《史记》的自杀叙事 《新余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科研项目: 先秦歌谣的文化功能,天津师大青年社科基金项目,2002年---2004年

扬州大学学报第三期

1.文章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加副标题,并译成英文。2.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写单位名称(一、二级单位)、所在城市(不是省会的城市前必须加省名)、邮编,不同单位的多位作者应以序号分别列出上述信息。3.提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应是一篇能客观反映文章核心观点和创新观点的表意明确、实在的小短文,切忌写成背景交代或“中心思想”,100-200字为宜。4.关键词:3-5个,以分号相隔,选择与文章核心内容相关的具有独立性的实在词。5.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6.正文文字:一般不超过1万字,正文用小4号宋体,通栏排版。7.数字用法:执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公元纪年、年代、年、月、日、时刻、各种记数与计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夏历、清代及其以前纪年、星期几、数字作为语素构成的定型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临近两数字并列连用的概略语等用汉字数字。8.图表:文中尽量少用图表,必须使用时,应简洁、明了,少占篇幅,图表均采用黑色线条,分别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应有简明表题(表上)、图题(图下),表中数据应注明资料来源。9.注释:注释主要包括释义性注释和引文注释,集中列于文末参考文献之前。释义性注释是对论着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引文注释包括各种不宜列入文后参考文献的引文和个别文后参考文献的节略形式,其序号为①②③……10.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作者撰写论着时所引用的已公开发表的文献书目,是对引文作者、作品、出处、版本等情况的说明,文中用序号标出,详细引文情况按顺序排列文尾。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普通图书[M],会议论文[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汇编[G],档案[B],古籍[O],参考工具[K],其他未说明文献〔Z〕。11.基金项目: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按项目证明文字材料标示清楚。12.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现供职单位全称及职称、学位,研究方向。13.来稿请注明作者电话、E-mail,收刊人及详细地址、邮编。14.其他:请勿一稿两发,并请自留原稿,本刊概不退稿。

2006论清初诗人杜濬,中国韵文学刊,2006年第1期,湘潭,湖南2005论《荆钗记》,传统文化研究第12辑,群言出版社,2005年,北京2004论元初山西佛教剧二种,山西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2004论《猛光王传奇》,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苏州,江苏2004《孟子》选论,先秦两汉学术讨论会,2004年5月,东吴大学,台北。后结集出版。2003清代苏州女诗人研究,传统文化研究第11期,白山出版社2003年版。沈阳,辽宁2003元代戏剧四种新解,人文杂志,2003年第26期,大丘大学,韩国。2003清代小说《谐铎》与佛教,常熟高专学报,2003年第3期。2003孟子“民贵君轻”新论,2003年10月“东亚人文学研究”国际会议,全北大学,韩国。后结集出版。2003桐城诗人刘大櫆,古典文学知识,2003年第3期。2003论佛教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中国韵文学刊,2003年第一期。2003论唐前释氏辅教小说,寒山寺佛学,第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8月版。2003论唐代释氏辅教小说《冥报记》,福田,2003年1月号。2003论郑廷玉佛教剧三种,福田,2003年2月号。2002佛经与《罗摩衍那》三题,福田,2002年第三期。2002清代浙西六家之一——钱载,浙江月刊,2002年5月号。2002唐代小说中的法术僧人和另类僧人,苏州铁道师院学报,2002第2期。2002略论唐代小说中的高僧形象,福田,2002年10月号。2002论明代无名氏佛教剧《龙济山野猿听经》,福田,2002年12月号。2002孟子“性善说”新论,东吴哲学,2002年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版。2002苏州风雅缘——清代外地诗人与苏州,传统文化研究,第十辑,白山出版社2002年12月版。论佛经文学作品《智者大药》,中国典籍与文化,2001年第三期。2001清代浙西六家之一王又曾,浙江月刊2001年第一期。2001论诗人杨芳灿,无锡轻工大学学报2001年第一期。2001袁枚文章理论研究,江苏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第三期。2000论浙派诗人厉鹗,文学遗产,2000年第3期。2000论诗人杭世骏,浙江月刊2000年八月号。2000精灵与人类婚配故事中构件的变化,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3期。2000论严遂成及其咏古诗,苏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四期。2000论诗人郑板桥,扬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六期。2000论诗人吴锡麒,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五期。2000论翁方纲的肌理说及其诗歌创作,福州师专学报,2000年第四期。2000佛教因果说与中国文学,中国典籍与文化,2000年第一期。2000论我国旧小说中的地狱与阎王,明清小说研究,2000年第三期。2000佛经文学中女性形象概观,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第四期。2000佛经恶魔故事代表作简论,福田杂志,2000年七月号,169期。2000中国文学作品化用佛经情节举例,福田杂志,2000年十月号,172期。2000论孟子对士人的社会定位,孔孟月刊,2000年11月号,39卷第三期。2000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八仙,文史杂志,2000年第3期。1999高教走向世界点滴谈,苏州大学学报1999年教学研究版。1998桐城派与江苏,文教资料1998年第五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9年1月号转载。1998论诗人汪中,扬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五期。1998论晚清宋诗派巨子郑珍,苏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四期。1997论语七章发微,孔孟月刊,1997年第十一期,第35卷第11期。1997论语导读,大学生必读书导读,苏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1997以色设缘与渔篮观音,文史杂志,1997年第一期。1996明清小说化用佛经情节举隅,明清小说研究,1996年第二期。1995文学作品中源于佛经的情节模式举隅,社会科学辑刊1995年增刊。1993五通考述,苏州大学学报1993年第二期。1993论城隍信仰,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一期。1990论姚燮诗歌创作与其经历、素质之关系,苏州大学学报1990二期。1990姚梅伯年谱简编,明清诗文研究资料辑丛,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版。1989贯彻文学史撰写的整体性原则,苏州大学学报1989年二、三期合刊。1987读钱仲联先生三种清诗选注本,苏大学报1987年第四期。1986论清代诗人鲁一同的诗,苏州大学学报1986年第二期。1986论广西诗人朱琦,社会科学家,1986年创刊号。1986论姚燮诗歌的主要内容,明清诗文研究论文集,江苏古籍1986版。1986姚梅伯集外诗辑,明清诗文研究资料集,第一、第二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1986清史稿·儒林传补正,中华文史论丛,1986年第二期、第四期连载。1985姚燮著述考,中华文史论丛,1985年第二辑。1985论梅曾亮的散文,中国近代文学研究,1985年第二期。1985论姚燮诗歌的主要风格,宁波师院学报,1985年第一期。1984论贝青乔的《咄咄吟》,宁夏大学学报1984年第一期。1982论宋湘,明清诗文研究丛刊,1982年第二期。

截至2016年3月,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700多项,全校年科技经费5亿多元。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连年位居省属高校前列。共有300多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其中,由中科院与该校共同完成的“转基因山羊体细胞克隆山羊”成果被评为1999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之首,由该校参与完成的“水稻第四号染色体精确测序”工作被评为200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头条新闻,8项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科技开发与成果推广成绩同样喜人,学校的“农科教结合”工作已形成了以苏北基地为中心,辐射苏中、苏南的格局,在服务“三农”方面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2002-2013年期间,学校共有4篇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6篇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 2013年,在ESI评价的22个学科中,学校共被ESI收录论文3672篇,被引23142次,篇均被引频次为,在全球排名前1%的5039个研究机构中,总被引次数位居第1664位。学校的“江苏省动物重要疫病与人兽共患病防控协同创新中心”于2013年被评定为首批江苏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学术期刊 扬州大学学报编辑部是在原江苏农学院、扬州师范学院、扬州工学院、江苏商业专科学校等高校学报编辑部的基础上,于1997年扬州大学合并办学5周年之际成立。1997年创刊《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双月刊)、《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季刊),2004年改为双月刊;1998年创刊《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季刊);1999年将《江苏农学院学报》更名为《江苏农业研究》;2002年将《江苏农业研究》更名为《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季刊)。《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该刊为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刊物。该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苏中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国儒商研究”、“扬州文化研究”、“女性文学多棱镜”、“审美新视角”等特色栏目。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该刊为综合性高等教育研究刊物,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研究和探索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各类问题,既发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性研究论文,也刊登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内容覆盖了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该刊被《高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大复印资料中心、《教育文摘周报》、《新华文摘》等都不同程度地转载、摘引该刊所发论文。该刊为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江苏省期刊方阵优秀期刊、第二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该刊是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数理科学和化学、工业技术、环境科学等门类的学术论文。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该刊被美国《数学评论》(MR)、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德国 《数学文摘》(ZBL)、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生物学文摘》、《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力学文摘》等国内外著名检索期刊收录。并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全国报刊索引(自然科学技术版)》、《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华艺数位艺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全文收录。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原《江苏农学院学报》、《江苏农业研究》)该刊是综合性农业与生命科学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农业科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生物技术、园艺、植物保护、食品科学、基础医学等学科的学术论文。 该刊被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图书馆分别入选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被联合国粮农组织AGRIS、英国CABI、动物学记录(ZR)、美国DIALOG、化学文摘(CA)、波兰哥白尼索引(IC)、国内所有以”中国”名头出版的农业文摘类期刊和部分医学文摘期刊及《中国生物学文摘》等作为一次文献源期刊收录。2002年以来多次获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及全国农业优秀期刊(学术类一等奖),蝉联”江苏省双十佳期刊”。 图书馆藏 截至2014年9月,全校拥有文献402万余册;年订购中文报刊3376种,原版外文期刊548种。馆内藏有《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目录丛刊》、《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等大型文献,馆藏中苏北方志较为齐全,文史、农业、烹饪类文献具有特色,敦煌学资料丰富。馆内拥有丰富的电子文献资源,藏有各种电子出版物,包括中国期刊网镜像站、超星数字图书馆、北大方正Apabi数字图书系统、EI、PQDD、IEEE/IEE等国内外大型数据库40种,折合电子文献万册。

焦作大学学报期刊点评

新课改下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新模式的几点思考 论文关键词:教学评价角色缺失素质教育应试教育 论文摘 要:本文针对我国教育在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就新课标开展过程中与之并存的传统教育两者的相互影响为线索,就我国目前的教育进行反思并且提出几点建议。 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实验,似滚滚洪流不可阻挡。拒绝课改,就会被淘汰;被动适应,就会落后。在新课程下,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向“自主、合作、探究”转变,教师正在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成为“平等中的首席”,而教研工作的策略也需作相应的调整,将重心从“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转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的教育观念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但强大的应试教育压力,学校、家长的习惯思维方式并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新的教育模式与传统的教育模式在我国特有的传统背景下逐渐出现了一些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在实践中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矛盾地并行 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要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传统教学中,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及自我意识,多被动地接受;教师、教材、课堂压抑和扼制了学生的创造性。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个矛盾:课堂时间只有45分钟,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既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又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在学习文史类课程时也就很难有高的积极性,如果教师此时不过多参与指导,那么在预定时间里完成预定的教学内容也不可能,由于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也只好选择全程指导教学,这一现象在硬件设施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相当多见。因此,解决不了这一问题,我们的教育改革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所以各个学校在发展教研组研究教学理论,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互相支持,切磋技艺,资源共享等最基层的学习化组织的同时,也应当同步在相应学生群体中加大教育投入。如中学生心理指导可帮助他们屏弃不良的生活和学习态度,产生健康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同时再增加相应的教学辅助材料和设施,如书籍,影视资料,多媒体资料等等来开阔视野,也有助于课本知识的吸收。 二、考试制度和教学评价改革严重滞后 新课标在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陈旧的课堂模式,探索有利于学生主体发挥,主动参与精神的同时,没有同步对我国相应的评价机制进行同步改革。这一现象则直接导致课堂评价的不足,体现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表扬的泛化,优劣界限模糊,教师在课堂上少评价或不评价来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好声一片”,实际造成的结果之一就是教师角色的缺失。这样也不利于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容易使其养成骄燥情绪从而缺乏必要的抗挫折能力。因此没有直观的标准衡量学生的综合能力,家长及学校就难免要沿用老标准“分数”来体现自身优于他人之处了。这一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综合课相对缺乏重视,处于对分数的追求,科学,艺术类课程被打入“冷宫”,这也违背了新课标“顺应学科之间融合和交叉的趋势,建立学科之间的联系”这一初衷。 由于以上几个比较突出的矛盾,使得教师——教学的主导,在新课改的洪流中徘徊了,甚至缩手缩脚,不知道该怎么做,于是,他们的困惑也相应地产生了: (一)一定要让学生自主学习,绝不能被圈入‘满堂灌?、‘一言堂?”。就这样,教师在一节课中几乎不讲解,学生自学、自读、自练成了课堂主线。课后,评课者意见纷纷,莫衷一是,有人说,现在的课就是要这样上,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有人说,这样的课,学生能学到知识?不可思议。上课者彷徨了,听课者也迷茫了。 (二)“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核心理念,“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成了教育的价值取向,学生主体被凸显出来。学生的不良行为被姑息迁就,教师生怕沾上“变相体罚”的骂名,教师角色的缺失在这一点上表现尤为明显。 (三)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师能力的评价手段单一,其根源应直指高考这根指挥棒。教师在实施新课改过程中,既不能应试教育又不得不应试教育,要为学生减负,但往往“后果自负”;实际并未跳出旧的评价模式,教师感觉到被成绩所逼,自然也会给学生压力了。 (四)教师是教育改革的主要执行者,改革效果的评价自然离不开老师的参与,正因为执行过程中有一些难以处理的矛盾,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使得老师不敢挺而走险有大胆新的尝试,只好持观望态度,别人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害怕成为一旦教育改革失败的责任人而承担骂名。到最后可能所有的教学思路都会单一,谈不上创新了。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课改中遇到一些困惑,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新课改以其破竹之势长驱直入,不以教师的困惑而停滞,不因暂时的逆境而驻足。我们必须正视问题,想办法妥善处理这些问题。 一、教师从实际出发,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理念调整教学策略,让更多的学生高质量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对学生的评价要更科学合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即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在让学生的个性充分张扬的同时也努力创新出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把形式的创新与效益的提高密切结合,努力创设融“情感、互动、创新”于一体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二、建立和完善教师工作质量综合评价制度与奖励制度,发挥评价与奖励机制的激励、促进作用。克服“应试教育"在评价、奖励中的负作用。不能把考试结果做为评价教师的目标,不能把考试分数做为评价教师工作质量的唯一标准,不能把考试各种"率"做为奖励教师的唯一依据。奖励制度的基础是评价。我们各项表彰和奖励都是建立在评价基础之上的。科学的评价奖励机制必须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总之,我们必须在各个层面上行动起来,在继承中创新,在继承中突破。打破已有的束缚,坚持素质教育,服务国家建设。 ??参考文献 1. 李石杰.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J]. 桂林市教育学院院报,. 2. 李向东. 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 [J]. 焦作大学学报,. 3. 董奇,周勇,陈红兵. 自我监控与智力,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王策三著. 教学论稿 [M].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5.皮连生著. 教与学的心理学 [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相关论文查阅: 大学生论文 、 工商财务论文 、 经济论文 、 教育论文 热门毕业论文 ;

首先,前台会计严格意义上说不能是会计,只能说是收款人,收了钱有些酒店只开收据不开发票,晚上把发票(收据)的存根联交会计就是了,前台只对发票(收据)的存根联和所收的钱数负责。 具体的讲:前台负责直接面对客人结算消费,并填制和列印结算单,并编制当天或一时间段的结算报表,以借财务核定并收取当天营业款。财务人员稽核客户结算单据并核实当天营业报表。(财务部门要根据管理的需要设计一定格式的结算表和营业报表,要求当班收银员填例。

前台负责直接面对客人结算消费,并填制和列印结算单,并编制当天或一时间段的结算报表,以借财务核定并收取当天营业款。财务人员稽核客户结算单据并核实当天营业报表。(财务部门要根据管理的需要设计一定格式的结算表和营业报表,要求当班收银员填例。

会计重在记录,财务重在分析。。会计的主要任务是记录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财务的工作则是根据会计所记录的资料,分析出其中的关系,并将这些资料有效地应用起来,为企业制定出有利且可行的方案、策略,从而创造价值。 会计是基础,财务偏管理。会计在财会领域中算是基础,这也和该学科所侧重的内容有关。会计与财务相比较而言,前者更侧重于打基础,而后者则是偏重于管理。

财务这个专业是最近才几年才新开的专业,在早年的时候财务管理是会计专业的一个分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财务管理这个专业才分离出来。会计主要是对组织中与现金有关的账务进行记载、处理做成财务报表。而财务管理则是根据财务报表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

更好的把财务作精细,砍掉多余支出 。

如果你酒店没有午餐和晚餐,那就将免费早餐作为你客房附加的一部分,单独核算抵减客房收入。

注会六门,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相关就是沾边的意思,学习完全和本科的那点水平差开,想考过的话,就摒弃相关的观点,认真学,如会计你会大学学的是记账和分录,但是注会的会计你要会对资产、成本、费用、收入、利润及权益等细致的核算,再如投资性房地产的核算方式等等,财管必须做题,而且记住上现金流量公式及改进财务体系公式等等,一般学会计的都考不过财管。我不一样,我是工科的,学财管比较容易点。还有就是审计下苦工学习,经济法背诵,税法要记牢,公司战略不难。

[1]石水平,陈佳. 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下的财务报告与会计准则的关系[J]. 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02:99-102.[2]刘桂珍. 试论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01:138-139.[3]常秀清. 论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关系[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6,01:42-44.[4]罗晓文,李彦敏. 财务制度与财务治理结构、财务管理体系及会计制度的关系——基于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编写财务制度的实践[J]. 财会通讯,2006,08:26-27.[5]葛家澍. 再论制度、市场、企业与会计(财务会计)的关系[J]. 会计师,2006,10:24-29.[6]刘姣. 我国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关系[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10:112-113.[7]李世新,郑家勤. 会计公共关系与财务公共关系探悉[J]. 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02:52-54.[8]孙佳勇. 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交叉关系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11:79-80.[9]王宗树,赵洪利. 论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关系[J]. 商业经济,2007,05:25+48.[10]舒畅. 法务会计与独立审计的关系研究——基于财务舞弊控制的视角[J]. 中国总会计师,2007,07:76-78.[11]曹钢. 财务管理与会计的关系及发展趋势[J]. 科技资讯(学术研究),2007,27:395-396.[12]陈洁. 浅谈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关系[J]. 科技广场,2008,02:115-116.[13]高松枝. 浅谈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关系[J]. 科技资讯(科学教研),2008,21:303+325.[14]修丽英. 浅析财务会计与审计的关系[J]. 现代商业,2008,32:235-236.[15]李明. 论财务会计与所得税会计的关系[J]. 商情(财经研究),2008,06:48.[16]陈毓圭. 论财务制度、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税法诸关系[J]. 会计研究,1999,02:13-19.[17]郭道扬. 二十世纪会计大事评说(五) 二十世纪财务会计的发展──兼评财务与会计关系[J]. 财会通讯,1999,05:3-6.[18]王厉鸿. 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与发展趋势[J]. 现代经济资讯,2010,23:279.[19]颜维华,苏琦,赵刘伟,刘杰,张云,郑万会. 新《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下多资金来源与成本核算之间的关系[J]. 中国医院,2011,06:36-37.[20]许坦. 新《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下公立医院全成本核算与会计支出的勾稽关系[J]. 中国卫生经济,2011,08:90-92.[21]长青,丛海红,边恩敬. 内部会计控制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关系探讨[J]. 会计之友,2011,29:29-31.[22]任存梅,张婧怡. 论法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J]. 会计之友(上旬刊),2009,01:28-29.[23]宫景玉,鞠红兵. 对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关系的探讨[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03:198-199.[24]曹伟. 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新思路——以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报告之间的关系为线索展开[J]. 财政研究,2009,03:69-72.[25]董成. 公允价值计量目标及其与财务和会计目标的关系[J]. 兰州商学院学报,2009,02:122-126.[26]刘翠,廖上林. 财务会计目标、会计资讯与公司治理相关关系研究[J]. 才智,2009,10:2-3.[27]丘雪燕. 论财务与会计关系[J]. 商业经济,2009,12:19-21.[28]李继雷. 浅谈财务与会计关系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差异及其原因[J]. 改革与开放,2009,06:88-89.[29]谭丽芬. 我国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关系的现实选择[J]. 财会月刊,2009,11:10-11.[30]初春虹. 基于价值链的会计与财务关系探讨[J]. 财会通讯,2009,22:39-40.[31]郭少东,周萍.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探讨[J]. 生产力研究,2009,12:178-180.[32]丁小群. 对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关系理论研究[J]. 知识经济,2009,13:18+29.[33]高戈,金宇璇. 试论财务管理与会计的关系[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8:56-57.[34]陈昊. 运用会计勾稽关系对虚假上市公司财务资讯的识别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2009,30:157-159.[35]余晓丹. 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课程关系探讨[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6:74-76+94.[36]王敏芳. 试谈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关系[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2:117-118.[37]孙玉庆. 浅析财务与会计的关系[J]. 焦作大学学报,2005,02:33-35.[38]张惠忠. 正确处理财务管理与会计的关系[J]. 嘉兴学院学报,2005,04:53-57+61.[39]杜兴强. 西方财务会计理论问题探索(十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会计准则的关系探讨[J]. 财会通讯,2005,12:9-12.[40]冯雪莲. 财务会计资讯与公司治理机制的关系[J]. 商业研究,2005,24:86-88.[41]陈共荣,胡振国. 企业目标、财务目标与会计目标的关系及其现实选择[J]. 时代财会,2003,07:19-21.[42]牛彦秀. 成本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关系探索[J]. 林业财务与会计,2003,07:3-4.[43]刘建民. 谈财务管理与会计的关系[J]. 常州工学院学报,2003,03:37-39.[44]李心合. 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关系新论[J]. 财经科学,1995,01:61-66.[45]董华. 浅析法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J]. 现代商业,2010,06:253-254.[46]张林,柯剑. 商业银行会计政策与财务政策关系辨析[J]. 金融会计,2010,03:4-6.[47]孙青. 构建我国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关系模式的思考[J]. 现代商贸工业,2010,07:179-180.[48]姜永环,姜永成. 浅析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关系[J]. 中国集体经济,2010,16:143-144.[49]张学祥. 浅谈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关系[J]. 科技创新导报,2010,24:202.[50]丁欣,杨蔚妮. 浅析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关系[J].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6:89-91.

1、 借:应收帐款-乙公司120,000(100,000+税款17,000+代垫运费3,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0 贷:银行存款3,000 2、 借:应收帐款-丙公司58,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5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800 3、 借:银行存款120,000 贷:应收帐款-乙公司 120,000 4、丙公司在第10天转来货款,可享受2%的折扣,实收货款=58,500-(58,500*2%)=57,300 借:银行存款57,330 借:财务费用1,170 贷:应收帐款-丙公司 58,500 特此回答!

酒店会计的工作主要内容 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财政法规和酒店的有关规定。 2.建立健全酒店财务管理与核算的各项规章制度,按期修订和完善。 3.接受财政、税务、内部审计等部门的检查、审计,如实提供所需资料。 4.设定和登记总账、各种明细分类账,对酒店的全部经营活动,财产物资如实进行全面的记录、反映和监督。 5.按酒店《财务报销管理制度》设定会计科目、处理各项经济业务、编制记账凭证,并做到内容齐全、完整、准确。 6.对酒店的财产物资进行核算,至少每年协助有关部门进行一次清查盘点,做到账实相符,发现盘盈、盘亏、损毁要及时上报主管领导,经有权人批准后进行账务处理。 7.对酒店的成本、费用进行正确核算,负责编制成本费用计划,每月进行对比分析,每月反映、监督、分析酒店下达的《费用计划执行情况》,按时报送有关部门。 8.对酒店流动资金进行核算和管理,反映监督经营收支的全部情况,按规定及时纳入财务核算。 9.及时清理债权、债务,凡在三个月以上未清理的债权债务,每季列出明细与经办人核对,写明未收、付的原因,报总经理审批,进行有关处理。 10.依据国家税法规定,按期足额交纳各种税金,不得因个人工作失误造成酒店经济损失。 11.按报表名称、内容、时间、报送部门、编制要求,及时准确编制财务各类报表。 12.对会计资料及有关经济资料,按月进行整理,装订:做到齐全、完整、美观、易查。

很不错的一个专科大学!

焦作大学学报审稿周期

电子信箱: 电话:直接问吧

很不错的一个专科大学!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建议到 bysjbl 找找参考的范文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子商务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催生了新经济的产生。作为网路化的新型经济活动,电子商务已经成为赢得全球资源配置优势、增强经济竞争实力的有效手段,使其成为评价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我国B2C电子商务市场实现高速发展,且呈现出替代C2C成为网路购物第一大主流的趋势。相比于高度集中的C2C市场,我国B2C市场中的企业格局较为分散,行业竞争更为激烈。目前,B2C电子商务企业发展面临诚信、物流、支付等问题,在发展策略选择上和具体的经营层面同质化较为普遍。因此,合适的策略运用是电子商务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本文基于此背景,对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问题展开专题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探索B2C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的策略,有利于帮助企业建立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推动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和行业进步。此外,由于目前B2B、C2C模式向B2C模式转型的趋势越发明显,深入研究B2C电子商务市场与企业策略运用,对于B2B企业和C2C企业的未来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文从电子商务相关理论入手,首先界定了电子商务和B2C电子商务模式的概念,结合现有的研究总结了B2C电子商务企业的分类和特点;根据模式分类的不同,选取各自模式下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的策略选择,并总结了当前发展中存在的诚信、物流、支付三方面的问题;结合以上问题,采用PEST分析方法和波特的五力模型分析了B2C电子商务网站发展的巨集观和微观环境,以价值链分析方法分析了B2C电子商务网站在产业链上所处的位置;进一步就B2C电子商务网站发展策略选择中的关键因素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根据策略选择的环境分析和关键问题分析,提出了B2C网站发展的巨集观策略选择,并针对不同的模式提出了相应的策略选择建议,最后对我国B2C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战略 作者:秦海金, 期刊 市场研究MARKETING RESEARCH 2004年 第12期 - 控制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战略 作者:王挺, 期刊-核心期刊 集团经济研究GROUP ECONOMICS RESEARCH 2006年 第13期 -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战略 作者:姚国章,董祥华, 期刊 电子展望与决策CHINA INFORMATION INDUSTRY POILCY & DECISIONMAKING 2000年 第05期 - 论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战略 作者:马斌, 期刊 焦作大学学报JOURNAL OF JIAOZUO UNIVERSITY 2005年 第03期 - 基于价值同盟的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研究 作者:陈永泰,何有世,张征,倪绍标, 期刊 中国管理资讯化(综合版)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 2007年 第12期 - 湖北省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研究 期刊-核心期刊 商场现代化MARKET MODERNIZATION 2005年 第05期 - 湖北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现状与 *** 扶植政策 The Policies of Developing Hubei SMEs' E - merce 作者:张萍, 期刊-核心期刊 商业研究COMMERCIAL RESEARCH 2006年 第02期 - 浅析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战略 An initial *** ysis of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electronic business of medium size and *** all enterprises 作者:武建, 期刊-核心期刊 乡镇企业研究STUDIES ON TOWNSHIP ENTERPRISES 2002年 第02期 - 电子商务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蒋一清, 期刊-核心期刊 中国管理资讯化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 2005年 第07期 -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战略研究 作者:姜燕,文瑚霞, 期刊 科学咨询SCIENTIFIC CONSULT 2007年 第09期 -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以湖北为例 The Strategy of SMEs' E-merce 作者:鲁德银, 期刊-核心期刊 情报杂志JOURNAL OF INFORMATION 2005年 第10期

:. 里面很详细

要最新的,最好是去网站上p找,网上x的内0容更新快。比2如中5国互0联网路资讯中2心5。站长6网也q行,电子s商务论坛也x可以0。我记得马l云f有一k篇总结,似乎不b错,应该可以6给你灵感。等找到了s告诉你。有空了z可以2交流下f嘛。 你看下k,能不s能有些灵感。连结在参考资料里面。 k

科技论文不是八股文,没有特别的规定。一般说来做好相关理论、形势或现状调研、问题分析、应对方案和前景展望,就已经是一篇完整的论文。总结应当是调查分析研究的成果性论证,那么,应对方案和前景展望就是论文的总结。如果论文作者能够有高屋建瓴的陈述,于高于论文的高度写下画龙之笔,或者另有相关问题的汇出需要,否则一切额外的赘述都是画蛇添足。

你可以到阿里巧巧网去查一些免费资料看看。 :aliqq../ziliao. 有关于电子商务的 :aliqq../plan/EC/

品牌战略,顾名思义,是企业以品牌的营造、使用和维护为核心,在分析研究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所制定的企业总体行动计划。 品牌战略是企业利用品牌商品开展经营、扩大销售、占领市场的一种高瞻远瞩,使自己在商海的百舸争流中争先前进的战略性手段。 其实质是市场经济发展到现阶段的一种必然产物。我们所指的品牌是真正的品牌,它的内涵体现在两个最主要的方面的结合:知名度、美誉度。

2012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 *** 易额为万亿元,同比增长,但相较于中国整体进出口贸易市场规模,占比仍处于较低水平,仅占。据业内预测,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将持续高速发展,在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到2016年将会达到,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万亿元。 这对许多中小企业来说,这是机遇,更是希望。尽管传统的外贸方式下,中小制造企业处于成本、风险等因素考量,在同海外买家进行沟通、获取服务支援以及参加外贸展会等几个方面存在短板或障碍。因此不利于企业出口订单的增长,也不利于将中国制造的价值传递到更广的海外市场。 但在跨境电商高速发展的环境下,企业可通过海外营销,绕开中间环节,直接寻求全球市场的交易机会,同时获得更多服务,更有效率的完成订单交付,实现中国制造的价值直接传递给海外市场。企业以此获得海外市场的美誉度并借此打造自主品牌,提升综合竞争力。 跨境电商具有哪些优势,令中小企业能以低成本、高效率的获得各种贸易资源,从而迅速的坐拥海外市场? 一、云端计算以及大资料应用。 这些跨境电子商务网站/平台很容易汇聚远远超出线下的优质产品资讯库、供应商以及全球各地的采购商资料库,在此基础上进行精准的广告推送、智慧化产品搜寻查询、安全低成本的线上支付,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支援。 跨境电商在蒐集、储存、传递资讯的优势,还可快速传导海外市场需求资讯促使企业制定精准的产能计划以此优化产业链,这也是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的必要过程。 二、跨境电商天生具有网际网路开放基因。 一些跨境电商平台凭借这个良好基因,构建开放生态平台,促进多方利益共享,从而获得巨大的资源整合优势。目前围绕整个跨境贸易形成了一条从营销到支付、物流和金融服务的清晰、完整的产业链,为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三、全球贸易的大势趋势。 在国际上,全球贸易一体化,新兴经济体的发展为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在国内,实体经济和网路经济融合成为了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在技术推动、产业升级需要与投资偏好的推动下,跨境电商的发展将更加具有广度和深度。

在网路资讯时代,中小企业是否充分利用电子商务成为其成败的关键。“没有电子商务,企业就只能等待死亡!”或许有些偏激,不过这确实是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基本。

但在中小企业运用电子商务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影响到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实施。

第一、中小企业对电子商务认识不足

许多中小企业管理基础落后,领导资讯化意识不强,也没有充分认识到知识经济时代抢占资讯市场的重要性。或者对如何开展电子商务理解比较片面,如认为电子商务就是上网,或简单地建一个企业网站,而相关的管理基础却没有跟上,企业的电子商务仅停留在表面的网站建设上。因此中小企业不但在观念上要重视电子商务,而且要了解电子商务的实质,不宜盲目跟风。

此外,电子商务不单是一个企业的事情。中小企业供应链的管理能力欠缺,如何和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合作,借助其平台或第三方共享交易平台开展业务也是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重要话题。

第二、中小企业电子商务设施落后

中小企业使用网际网路和参与电子商务的程度参差不齐。据牛商网市场统计,目前参与电子商务的企业仅为,在众多的行业使用者中,汽车行业、电子行业和贸易行业等资讯化建设水平较高。

但在这些领先的行业,电子商务的应用极不平衡,很多网站都不成熟,如网站建设目的不明确,不知道目标使用者是谁,不能反映出企业的形象,网站功能简陋,使用者找不到自己需要的资讯,使用者的咨询也常常得不到回复等。有些企业虽然建立了网站,但过于关注传统业务,网站利用率极低,甚至成为一个空壳。

由于资源有限,许多中小企业需要把主要精力集中放在业务上,难以投入足够的资源进行资讯化建设。但中小企业普遍对采购、生产、库存、销售、财务和人事等方面的应用有一定需求,应用服务提供商模式ASP就成为中小型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选择。就目前ASP的发展情况而言,由于观念、安全等方面的因素影响,ASP在国内的发展并不让人满意。

第三、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执行不力

由于中小型企业管理者还未充分认识到电子商务给企业发展,营销手段带来的革命性变化,因此对人才的培养没有足够的重视,导致电子商务人才的匮乏。中小型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既要技术又要人才,但这方面的人才在大企业也不是很充裕。专业人员的不足,电子商务模式缺乏创新,导致中小型企业缺乏网路经营的经验,电子商务的优越性表现不出来,许多中小型企业涉足电子商务心有余力不足。

资金短缺是中小企业的普遍困难。在有限资金的合理使用方面,许多中小企业尚处于摸索阶段。很多中小企业对硬体的投资占到整个资讯化投资80%以上,而配套软体和IT服务等方面投入相对滞后,对软体的选型不恰当,咨询合作伙伴协调不力,最终会使企业的投资回报率低,难以获得持久的发展动力。

第四、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缺乏规划

中小型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往往缺乏长远规划,比较注意短期效益。电子商务涉及业务转型,不同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方式也是不同的。从利用网际网路浏览、收集、释出资讯,到建立企业网站,建立资讯平台,实施网上采购,再到建立行业联合采购平台,完善自己的供应链管理系统等,中小型企业电子商务的实施要逐步到位,长远规划,分步实施。

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长短,中小企业对实施电子商务发展战略方面还缺乏深刻的认识,但是,“机不可失,时不我待”,在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势不可挡的电子商务发展大潮面前,中小企业除了尽早实施电子商务以外,别无选择。否则,迟早要被电子商务潮流所淘汰。

第五、电子商务全球化不足的问题

当今,全球电子商务的发展是不可逆转的态势。电子商务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其发展势头不可阻挡,不久将会有电子商务方面的国际协议和规则出台。但目前的电子商务国际谈判主要集中在少数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若不及时参与到对话中来,不利于形成电子商务的国际框架。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要致力于产品技术含量的提高、附加值的增加,最重要的是要增强企业的全球意识。牛商网网路营销专家认为,企业要真正地实施全球化战略,最紧迫的是提高企业的资讯化程度。

在融入国际市场后,已经有相当多的中小企业认识到,网站的建设尤其是直接针对客户的英文网站的建设,将成为企业业务增长的一个关键因素;同时也是企业区别于其他同行,建立自身品牌的重要平台。而中小企业从网站的建立到托管再到维护这之间花费的金钱,与在资讯化程度提高、客户来源更广、品牌价值提升后获得的利润相比,根本不值一提。正是意识到了网路的重要性,中小企业的英文网站也纷纷地建了起来。

《焦作大学学报》创刊于1987年,是由河南省教育厅主管、焦作大学主办的社科版和自然版方面的综合性学术刊物。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