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研究加缪荒谬主义的现状论文

发布时间:

研究加缪荒谬主义的现状论文

加缪荒诞主义是什么

加缪荒诞主义已经成为加缪的一个鲜明标签。从另一方面来说,加缪之所以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与加缪荒诞主义是密切相关的。说起欧美二十世纪荒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不得不提的就是阿尔贝·加缪和缪赛尔·贝克特。加缪作为荒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人物,他在荒诞主义文学领域的突出成就,至今依然被后人所宣扬。

加缪

“荒诞主义”是二十世纪文学和哲学领域非常重要的词汇之一。当时的文学家和哲学家们,纷纷就“荒诞主义”的理解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在看待荒诞主义这一问题上,加缪认为“这个世界是不合理的,这是人们可以明确说出的表述。但是,荒诞是这一不合理性与人的心灵深处所呼唤的对理性的强烈要求的对立。”这句话读起来虽然很拗口,但是通过拆句分析后可得知,加缪荒诞主义来源于加缪对这一世界的主观感受。

在加缪看来,人每天都要机械式的重复昨天所经历的事情,如同工厂里的机械一般,循规蹈矩的生活毫无一点 *** 和意义。每个个体为了在生活中立足,不得不按照一个固定的模式生存。加缪看到这一社会情况之后,便开始质问社会,质问个体,为什么不能用其它方式生活。于是,加缪荒诞主义便产生了。在《局外人》、《鼠疫》、《误会》等作品中,都能看到加缪对荒诞主义的看法和表述。

加缪作品有什么特点

白描手法的运用是加缪作品特点之一。纵观加缪文学作品,加缪擅长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的一言一行。在交代故事发生背景,以及涉及到的人物故事时,加缪经常用朴实、明快的语言风格来构建故事情节。正如加缪所认为的那样“小说从来都是形象的哲学”,在加缪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人生严肃的思考以及对文学创作的 *** 。

加缪

虽然加缪的创作生涯非常短暂,但是加缪在文学领域的建树是卓越而又杰出的。从另一方面来说,加缪的文学作品对后来的小说形式、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学者认为,加缪的文学作品折射了一种人道主义精神,对处在工业时代的人们来说,恰恰迎合了时人对尊严的追求。其次,荒诞也是加缪作品特点之一。在加缪看来,荒诞是伴随个体生存状态而产生的。

荒诞既不是指导人类追求幸福的指南,也不是让人类摆脱痛苦的良方,但是荒诞作为一种精神,它无时无刻的不再提醒世人应该直面社会矛盾。而不是当困难和矛盾之事到来时,只是一个劲儿的躲避。加缪在《局外人》这部作品中,一针见血的指出了荒诞主义。在加缪看来,世界上所有不公平的现象都是荒诞而存在的。人类为了生活,不得不直面生活中一切糟心而痛苦的事。正是生活如此“荒诞”,身为生活在荒诞世界中的个体,更要清醒的生活,去改变自己的生存际遇。

加缪代表作品有什么

加缪是二十世纪法国著名的文学家和剧作家。时至今日,加缪代表作依然深受全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诸如,《局外人》、《鼠疫》、《堕落》、《快乐的死》等都是加缪代表作。而说起加缪最有名的作品,不得不提的就是《局外人》。通过资料记载得知,加缪创作《局外人》是在1938年至1940年这两年间。

局外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加缪时年26岁。此时的加缪在亲友的帮助下,已经完成了大学哲学专业。对文学创作感兴趣的加缪,已经开始了文学创作。在创作初期,加缪主要将创作重心放在了戏剧创作方面。在创作剧本过程中,加缪不仅自己写作剧本,同时还创办剧团。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加缪一直积极地投身到反抗法西斯运动之中。期间,加缪一边参加抵抗运动,一边完场《局外人》的创作。

加缪大约在1940年5月份,就已完成了《局外人》的创作,两年之后,《局外人》得以出版面世。这部《局外人》的发表,让加缪成为法国文坛上熠熠生辉的新星。《局外人》作为加缪代表作,这部作品被称为二十世纪整个西方文坛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小说之一。此后,加缪所创作的这个“局外人”形象也成为西方文学领域和西方哲学领域最为经典的人物形象之一。加缪所创作的“莫尔索”这一人物,看似与社会格格不入,但是加缪用“莫尔索”揭示了世界的荒谬性。所以,《局外人》这部小说作品,也是加缪荒诞文学主义的巅峰之作。

加缪的思想都有哪些

人道主义是加缪的思想之一,加缪的文学创作大多围绕着这一核心思想而展开的。加缪在《西西弗的神话》中提出了一个假设,假如西西弗是幸福的话,那么人类生活的本质动机,就不会再有荒诞主义了。在加缪看来,只有生活幸福的人,才会获得人生尊严。换而言之,加缪认为人生之所以痛苦,其本质来源于是否生活的幸福,以及是否能够活的尊严。

加缪

同时,加缪认为荒诞主义作为一种虚无的存在,它既不能告诉人类幸福是什么,同时也说不清楚不幸又是什么。假如西西弗是幸福的话,他就不会用充满想象的台词,来告诫世人自己需要人类的尊严。除此之外,二元对立也是加缪的思想之一。所谓二元对立指的就是矛盾对立与统一两个方面。纵观加缪文学作品,其中存在大量的以二元对立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比如生与死,阳光和阴暗,有罪和无辜等。由此可见,二元对立思想也成为加缪的代表性思想。

在文学创作时,加缪经常使用修辞来表达自己对矛盾事物的看法。比如,加缪会认为,阳光之所以明亮,那是因为阳光背后存在着黑暗。从另一方面来看,加缪提出的二元对立思想和哲学上辩证统一的矛盾思想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加缪就生与死,白与黑,善与恶,有罪和无罪等方面做了解释,在他看来,社会和个体都是一对矛盾体。

加缪存在主义是什么

在研究加缪文学思想时,加缪存在主义被认为是加缪文学思想的一大特色。从哲学范畴来看,加缪并不是一个典型的哲学家。后人在加缪文学作品中发现的加缪存在主义,也只是从他文学作品中总结而来的。因为加缪从来没有像萨特那样写过一些关于研究思想的哲学著作。后人之所以能判断出加缪文学作品中富含加缪存在主义,这是因为加缪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人物行为,都带有哲学思想的影子。

鼠疫

上世纪50年代以前,很多思想家和文学家都认为加缪是一位存在主义者。关于这一说法,尽管加缪多次否认,但是世人依然能从加缪文学作品中,看出加缪存在主义的影子。《鼠疫》是加缪代表小说作品,也被世人认为是加缪最为杰出的一部作品。在这篇小说中,可以清晰的看见加缪存在主义。加缪通过这部作品,旨在向世人传递着,世间的一切混乱和荒谬都是必然发生的。

人类作为社会中的一种存在,必然也会遭受到种种混乱和荒谬带来的结果。在这部《鼠疫》中,加缪通过描写神甫的布道经历,从而否定了宗教的意义。在《鼠疫》这部小说中,主人公表明了自己独身一生面对虚无人生的态度。对主人公而言,只要有爱情、友情、善良就足够了。对于存在主义本身而言,它否定了宗教的意义。所以,从另一方面来说,加缪存在主义和哲学思想是背道而驰的。

加缪的死亡观是什么

加缪是存在主义文学大师,也是二十世纪荒诞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在加缪文学作品中,随处可见的是他对存在主义哲学的诠释。除此之外,加缪的文学作品不仅涵盖有存在主义和二元对立思想,同时还体现了加缪的生死观。1944年,加缪创作的戏剧作品《误会》面世,虽然《误会》的篇幅很短,但是却体现了加缪对生存意义和生存价值的思考。

加缪

加缪的生死观之所以能成为加缪作品一个鲜明的标签,从侧面也能反映出加缪的个人体验以及他对生活的感悟。除此之外,加缪的生死观形成,也与现代哲学思潮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20世纪初期,不管是哲学家还是文学家,都在积极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人类应该怎样“直面死亡”。在这种大时代背景之下,加缪也在文学作品中探讨了死亡主题。在《误会》这部作品中,加缪通过对死亡主题的探讨,进一步揭示了荒诞主义和死亡的意义。

在加缪看来,人生如同一张白纸一样,它的本身是不具备任何意义的。进而言之,加缪认为人生是没有意义的。随后,加缪指出,人类要想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有意义,那么只能先认清活着的本质,而后再去选择人生的方向,这样个体才有存在价值。所以从另一方面来说,加缪的生死观和存在主义是互为一体,相辅相成的。换而言之,只有弄清楚了人生的意义,才能有意义的存在于世界。

一、关于我与加缪 说起加缪,最大的光环莫过于诺贝尔文学奖了。年轻时也曾拜读过他的小说,总觉晦涩,导致我至今感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阅读之艰难,不得大段清闲,不敢轻易翻看。 等年纪稍大,又喜猎奇,对于加缪和萨特之爱恨别有兴致,至于当读到加缪《西西弗神话》才觉思考之事,当时时勤勉方得根底,追奇逐异乃本末倒置之事。 特别对于哲学,哲学之美不在八卦抑或吹嘘,而在于某一刻顿悟的感动,是一个求是和求所以是的过程,以上是一点我自己的浅显见解,来源于读加缪作品百思不得解时的感触。 二、关于《西西弗神话》 《西西弗神话》讲了一个故事。 在古希腊神话中,西西弗得罪了诸神,诸神罚他将巨石推到山顶,然而,每当他用尽全力,将巨石推近山顶时,巨石就会从他的手中滑落,滚到山底。西西弗只好走下山底,重新将巨石向山顶奋力推去,日复一日,陷入了那永无止息的苦役之中。 《西西弗神话》和加缪的其他作品一样,我们仅仅把加缪的文学家面具放在眼前,总会觉得艰深,难以理解。此时,如果我们把加缪的哲学家面具拿来一并看,便会发现读加缪,要知道他的哲学前提——人生是荒谬的。 三、关于自杀是唯一严肃的哲学 加缪作为一个存在主义哲学家,我并不喜欢这么称呼他。 所以在此不讨论存在主义,大家可以百度一下。 我只想谈论关于我感动的一个句子。 首先,我们要把人生是荒诞的这个大前提放进去。这是我们理解所有的关于加缪一切文字的根本。 我们可能不理解,关于死这个话题。 其实关于死亡,我们每个人都会去思索,我们每个人会有各种不同的人生路要走,但是,我们每个人的每一步都在走向坟墓。 但是死亡很遥远,我们很少会去想各种恐怖的飞来横祸夺走我们的生命。 我不想定义死亡,它是如此神圣。 人类之所以区分于动物,是我们可以意识到有一天我会死去。只有了解到人生的有限性和短暂,我们才开始思考所谓意义和价值。人一旦无限,便什么也不存在了。 所以,死亡是一切思考的基础。 而哲学是思考思想的思想。 然后,自杀作为一种特殊的死亡,他是那么的迷人与神秘。 自杀为什么会成为最严肃最唯一的哲学? 因为我们每个人,在荒诞的世界中,唯一的权力就只剩下自杀。 四、自杀 关于自杀的论述太多了,其中涂尔干的《自杀论》像一颗天空的启明星一样一直闪烁和照耀着哲学之路,虽然它是一部社会学著作。 任何或许疏远于社会的人会觉得生命毫无意义而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任何过于看重自己与社会之间纽带的人会失去自己独特的个性而放弃自己的生命。 加缪从来未曾去催促人们自杀,而是讲关于如何否定“死亡”,来寻求生的思考,颇有向死而生的意思。 是想更好的生,所以死。 五、关于抗争 加缪最可贵在于他在那个时代中并没有落入宗教的深渊。 他知道当时所以一切现实的苦难彷徨迷茫,可是他没有求助于来生和彼岸,宗教注定是一条弯路,并不拯救人,只是搁置争议而已。 加缪自杀作为他的哲学信念当中最重要的主线,是他本身把自杀作为一种对抗他理解的荒谬世界的最直接办法。 就好像庄子忘了自己的存在,化作蝴蝶。 但《西西弗神话》中却给我们了一种基于自杀不同的尝试,即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我们的一生都在把巨石推到山顶,可是它会滚下来,但是我还会把它推上去,我知道他会滚下来,我不在乎。 我用我的方式拯救世界,而原点是自杀的哲学。 我想,我们的世界和加缪的世界虽然在不同的时空,但是荒诞的本质相同,除了自杀属于我们自己,还有什么? 那么,让我们从这个远点开始,抗争。 哲思&人物征文2018

加缪是法属北非阿尔及利亚人,从小说法语。他出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一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在战场上阵亡,母亲靠给别人帮佣把大养大。加缪从小生活贫困,靠奖学金维持学业。 但他生活的地方在美丽的地中海湖畔,自然界的阳光和海滩赐予了他内心丰富的力量。连他自己都说:“在我作品的核心,总有一颗不灭的太阳。”这赐予了他思想特有的力量。 家庭的贫困与自然界丰盛的资源,使他的生命中有明显的正面与反面的处境。《局外人》是加缪早期创作的中篇小说,被称作是“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 在这部小说当中,加缪将现代人的荒谬处境描写的淋漓尽致。 当时还与加缪不认识的存在主义哲学家 萨特, 在看完小说后立即写了一篇上万字的书评,让加缪从一个地中海边陲地带的作家,一下子成为了巴黎文化中心的名人。 因为这部小说,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当时44岁的加缪。他是有史以来第二年轻得到这个奖项的(当时最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是1907年颁给42岁的英国小说家吉卜林)。 得奖的理由是:“他对现代人的良心的处境,有非常清晰而诚恳的阐述。" 《局外人》这部小说一开篇就描写了一个荒谬的处境,震惊了所有读者:“妈妈今天死了,或许是昨天,我不清楚。养老院寄来通知,说"令堂过世,请来料理后事。“ 在所有人看来,母亲的过世是一个让人无法不悲痛的事实,而主人公莫索尔则没有什么反应,继续做自己该做的事,因为他平时要上班,只有周末才有空。 不过他还是请了两天假。在葬礼上,莫索尔面无表情,并时不时发困,也不知道母亲去世时的确切年龄;第二天他结交了一个女友,并一起游泳、发生关系。母亲的死看起来对他毫无触动 。 莫索尔与同伴出游,并误杀了一个阿拉伯人。自此,第一部分结束。 第二部分中,莫索尔在牢房中度过,并接受了几次审判。 在审判过程中,司法机关利用自己可笑的逻辑,将主人公误杀事件强行地与他对母亲之死的冷漠联系在一起,认为他是一个冷酷无情的杀人魔鬼。 在审判的过程中,莫索尔本人对于这场“闹剧”表示很荒诞,没有任何人听他的辩解和意见。 在临死之前,莫索尔终于敞开心扉,他认为自己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荒缪,但至死,他都是幸福的。 他将“我不知道”“这毫无意义”挂在嘴边,因为他意识到世界没有意义,没有出路。世界、世人并不理解我们的真实想法,人与世界是对立的。 如果读完这部小说,你认为加缪的思想是悲观的、厌世的,那你就错了。 加缪一生热爱世界,他肯定地说:“要改善人生,但不是去改造世界。” 其实加缪的思想很“接地气儿”,他关心人们怎么样与这个世界相处,怎么样通过反抗“荒谬”来达到人生的自由。他说:“我对人关心,我对人类绝无轻蔑态度。” 从加缪的作品以及他的言论中,他的思想分为三个部分:荒谬、反抗、自由。 我们从《局外人》这部小说中,可以窥探到加缪关于“荒谬”是什么的哲学思想。 加缪说:“所谓的荒谬,就是世界的非理性。”在他看来,人活在这个世界上, 追求一种理性,要求世界能够理解我们个人,否则就没有意义可言。人总是热切地希望我们被这个世界所接纳和理解,但世界对我们的回应却总是事与愿违。世界是非理性的,人的理性与世界的非理性,就造成了荒谬的情况。 在小说中,主人公的言行举止出于自己的所思所想,却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他就像一个“局外人”一样,亲眼看着这个世界的“荒谬”,却做不出任何改变。即时在“神父”的劝说下,他依然选择放弃上帝,不信仰上帝,他说:“我已经没有时间去对我不敢兴趣的事情再产生兴趣。” 这个关系是指人与世界的关系。人存在与这个世界上,就是荒谬的开始。没有一个人能脱离世界而存在,因此这种荒谬也就存在。 那么,作为人,处在这个与世界结合的荒谬世界中,应当何去何从呢?加缪指出:“人一旦发现荒谬,就不免想写一本《幸福手册》。”他认为荒谬与幸福是联系在一起的,人们认识到荒谬的存在,便可以通过反抗荒谬,争取自由,获得幸福。 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傅佩荣先生说: 加缪认为荒谬产生了三个结果:第一,我的反抗,第二,我的自由,第三,我的热情。 加缪说:“我反抗,所以我们存在,”他并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和处境反抗,而是为了全人类。 而加缪的自由,说的是我们有无限制的创造的可能性,这个自由要用来创造人生的幸福。 那热情呢?就是要肯定人间的关怀,要为人类寻找新的机会,走向幸福。 他对人性也从来没有失望过,不管遇到如何负面的处境,还是相信在人身上,可赞美之处多于可鄙视之处。 荒谬——反抗——自由——幸福,这就是加缪的整个思想逻辑和体系。 可惜加缪在47岁的时候便不幸因车祸去世,导致他第三部分“自由”的思想作品没有出版,实在是人类文化史上的巨大损失。 加缪是西方现代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离我们并不遥远。 当人们向上寻求信仰、上帝的时候,发现内心已经不那么坚固; 向下寻求“科学技术”的时候,发现科技与我们隔阂更深, 唯有向世界、向周围的人际关系寻求帮助,才可以解决心中的困惑,因此,关照人与世界的关系、关照人与人的关系,成为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个重点,也是我们当代人关心的重点。 如何更好地处理人与世界、人与人的关系?在他去世之前,他的“反抗哲学”留给我们一个更加乐观的可能: 人类所处的黑暗的尽头,将来必有一线光明,只待我们继续奋斗,促进它的实现。

女性主义论文研究现状

如果要进行论文写作,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女权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区别应该说“女权主义”与“女性主义”不仅仅是在提法上的区别。“女权主义”是更早期的译法,针对当时的女权运动,争取妇女合法的投票、工作、参政权利等,而“女性主义”的提法是在妇女权利运动取得一定效果后,强调女性自身的价值、身份、地位,强调女性的特质与独特的体验。简言之,“女性主义”较“女权主义”意义更广,也更为广泛采用。2.女性主义研究的发展过程女性主义的研究应该说是一个主线的,但在主线的发展中有许多支线。主线的研究是a 对男权的否定,争取女性权力——b 认为两性完全平等,落入将女性规训为男性的窠臼——c 强调女性的特质与独特体验但当过分强调女性特质时,又容易落入男性中心主义的圈套,等于兜了一圈又转了回来。所以说,女性主义仍然是在发展与成长的过程,有多个流派,如英美女性主义、法国女性主义、生态女性主义、极端女性主义等等,没有盖棺定论式的体系化结论。3中西方女性主义的现状女性主义是又西方源起,国内主要是吸收与本土化的过程。针对论文而言,建议立足于国外的理论研究。如果在对女性主义研究的初期,建议先看法国女性主义学者的相关理论研究。因为相对来说是一个有逻辑有联系的体系,有也较多的文本与理论支撑。西蒙·波伏娃、朱莉娅·克利斯蒂娃、 露西·艾瑞格瑞、埃莱娜·西苏的东西是一定要看的。女性主义的发展因为女性主义学者各自所处的地位、种族、阶层等各有区别,但反对男权压迫、寻求女性平等的主旨是相同的,只是各有各的践行办法与理论主张。4.论文建议a 可以针对女性主义学者对男权学者如弗洛伊德、拉康、福柯等的理论异议作出自己的判断与鉴定;b 可以针对女权主义文学、影视作品,如伍尔夫、陈染等的作品进行女性主义的分析;c 可以就两个女性主义流派进行比较性分析,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以上是看个人意见,希望能有所帮助。女性主义是一个内涵很广的研究范畴,只要你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深入看下去就会发现自己希望探究的内容的。祝论文顺利。

家庭暴力 目录·【简介】·【家庭暴力与精神卫生】·【家庭暴力问题现状】·【家庭暴力的危害】·【家庭暴力产生的主要原因】·对家庭暴力理解的几大误区·【我国现行法律对家庭暴力问题的规定】【简介】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它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精神、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家庭暴力直接作用于受害者身体,使受害者身体上或精神上感到痛苦,损害其身体健康和人格尊严。家庭暴力发生于有血缘、婚姻、收养关系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间,如丈夫对妻子、父母对子女、成年子女对父母等,但妇女受丈夫的暴力侵害是最普遍的,她们受到的身心伤害也最大,家庭暴力尤其指丈夫对妻子施暴。家庭暴力会造成死亡、重伤、轻伤、身体疼痛或精神痛苦。 【家庭暴力与精神卫生】家庭暴力是一种社会和生物因素共同作用的现象,而暴力本身更趋向生物性,因为它毕竟是一种野蛮的行为。自人类组成家庭以来,就伴随家庭暴力的发生。在家庭暴力中,受害者多半为妇女和儿童。尽管引起暴力的因素很多,但心理因素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家庭暴力的实施者至少在当时就存在心理障碍。有许多精神障碍是诱发暴力的重要因素。 一、人格障碍占家庭暴力的1/4,其中以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和冲动型人格障碍居多。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从儿童时期就有暴力行为记录,这类病人不仅是家庭暴力的实施者,而且是社会暴力的制造者。他们不仅经常殴打妻子或孩子,还威胁配偶不得离婚。冲动型人格障碍常为一些琐碎小事大发雷霆,进而出现暴力行为。而他们的配偶一旦提出离婚即痛哭流涕或者以死相要挟。 二、情感障碍中的躁狂症病人通常无暴力行为,只是在病情严重发作时有暴力倾向,但易较快消失。抑郁症患者的暴力行为后果较为严重,多可发生凶杀或自杀现象。 三、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幻觉、妄想的支配下,可出现严重的暴力行为和自残行为。他们有时把自己的配偶当成魑魅魍魉进行殴打,常常把亲人打的鼻青眼肿、头破血流甚至残废。 四、更年期精神病以女性居多,暴力行为也常见于女性。嫉妒妄想是更年期精神病的主要症状。她们因无中生有地怀疑丈夫另有新欢而不断地辱骂和殴打自己的忠实伴侣。 五、经前期综合症是引起家庭暴力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有经前期综合征的妇女几乎每月都会挑起家庭争端,所谓小吵天天有,大打月月有就是指这类家庭。 除了精神疾病外,人们在某一时期出现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也是家庭暴力的重要因素。例如: 一、外遇,妻子红杏出墙或丈夫包养情妇都可造成家庭暴力。 二、更年期的暴力可谓男女势均力敌。有的男性在更年期控制情绪能力减弱,动辄暴跳如雷,摔盆翻桌,殴打妻小。女性多为以上所述的更年期综合征而出现的家庭暴力。 三、亲子之间的暴力多系父母虐待子女,有的是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有的是子女品行障碍如习惯性偷窃、说谎等,也有的是子女生理缺陷如遗尿、肢体残疾等。非生身父母家庭虐待孩子的暴力多为后继的一方把孩子视作夫妻感情交流的障碍,给予体罚或殴打。 四、酗酒引起的家庭暴力已为公众所熟悉。而更为严重的后果是,酗酒者子女在成年后往往有人格缺陷或成为家庭暴力的继承人,他们因幼年遭父亲的毒打而埋下的仇恨心理,在父母年迈时实施报复,虐待和殴打老人。 五、心理危机,人们在遇到强烈的精神刺激或创伤后,情绪极度不稳定,若此时再给予不良刺激,可出现伴有意识障碍的激情状态,发生残忍的暴力行为。 避免家庭暴力并不是十分困难的事,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正面引导处理家庭矛盾对消除家庭暴力能起到积极作用。由于经常发生暴力行为的个体可能存在心理障碍,因此很有必要让他(她)们到精神科医生那里进行诊治,以避免更严重的后果发生。【家庭暴力问题现状】家庭暴力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世界各国,家庭中虐待妻子的现象都十分常见。据世界银行调查统计,20世纪全世界有25%-50%的妇女都曾受到过与其关系密切者的身体虐待。全国妇联的一项最新抽样调查表明,在被调查的公众中,有16%的女 性承认被配偶打过,的男性承认打过自己的配偶。每年约40万个解体的家庭中,25%缘于家庭暴力。特别是在离异者中,暴力事件比例则高达。据资料统计,目前,全国亿个家庭中;遭受过家庭暴力的妇女已高达30%。家庭暴力引起的后果是严重而且是多方面的,因为发生在家庭中而得不到及时有效地制止和处理,很容易导致婚姻的破裂和家庭的离散,同时使加害人有恃无恐。并且,发生家庭暴力的家庭中的孩子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在他们成长后大大增加了使用暴力的可能性。 家庭暴力之所以受到特别关注,是因为它不仅是一个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而且极大地危害社会治安、家庭稳定以及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世界银行认为,暴力对女性来说与癌症一样是育龄妇女死亡和丧失生存能力的重要原因。因此在世界各国,都应当建立更为健全的法律制度以消除对妇女的暴力。【家庭暴力的危害】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禁止家庭暴力,以纳入法制轨道。但家庭暴力并没有随之而消除,却仍然存在。它后果严重,危害性极大。归纳如下: 1、严重影响、破坏了社会组成细胞——家庭。 在一个家庭中,经常发生家庭暴力的,必然影响夫妻感情。当妻子无法受其丈夫的暴力时,以选择离婚、离家出走、甚至以暴抗暴等途径摆脱遭受的暴力,致使家庭破裂、毁灭。 2、影响子女的正常生活和成长。经常发生家庭暴力的家庭,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特别是直接对孩子施暴时,更容易使孩子的情绪产生恐惧、焦虑、厌世的心理,轻者影响孩子的情绪,他们自卑、孤独,影响学习和生活,严重者使孩子们离家出走,荒废学业,甚至还走上犯罪的道路。 3、家庭暴力侵害了妇女的人格尊严和身心健康,甚至威胁生命。在我们调查中,多数妇女都是在他们施暴时惨遭残害。暴力行为严重地侵犯了妇女的人身权利。 4、家庭暴力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不及时有效遏止家庭暴力,受害者本人又不知用法律保护自己,在忍气吞声、长期遭受暴力的扭曲心态下,采取了法律禁止的手段——故意杀人,杀夫报复,酿成恶性事件。在我们调查272件中就有两件(如前所述两个案例)给社会带来恶劣的后果,极大的危害了社会安定的局面。【家庭暴力产生的主要原因】从调查分析情况看,产生家庭暴力的原因有诸多方面,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 1、由观念错位,贪恋婚外情导致家庭暴力。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些人在各种传统的、现代的、本土的、外来的思想、文化、观念、习俗的激烈碰撞中,思想迷失了方向,道德观念特别是婚姻道德观念发生了错位。一些男性视糟粕为时尚,以拥有“婚外情”作为向人炫耀的资本,有的在外与“二奶”长期非法同居,生儿育女。回家则对妻子“横挑鼻子竖挑眼”、使妻子“左右不是”,以种种借口逼迫妻子离婚,更有甚者,将所包“二奶”带回家中居住,把妻子赶出家门,妻子稍有反抗,则会招致家庭暴力,调查中,由婚外情引起的家庭暴力有60例,占30%。 2、一些男性性格扭曲、品行不端直接引发家庭暴力。一些男性性格扭曲,常常无端怀疑妻子生活作风不检点,不许妻子和别的男性说话,不许妻子贴补家用外出打工赚钱,妻子若有反抗,就会遭到家庭暴力;一些男性沾染上不良习惯,整天贪于玩乐,游手好闲,在外赌博、酗酒、嫖娼无所不为,有的横行乡里,危害百姓,是人见人恨的恶霸。这些人无家庭责任感,有不顺心的事就回家向妻子、孩子耍威风。如在外赌博输钱后,逼妻子出去借钱,借不来就会遭到暴力。妻子若欲提出离婚,男方就扬言要杀其全家,在他们的威逼恐吓下,妻子常常忍气吞声,不敢告发。此类情况占总数的。 3、严重的大男子主义思想作祟引发家庭暴力。一些男性大男子主义思想根深蒂固,总是以居高临下的心态任意摆布和欺侮妻子,发威逼打骂妻子为能事,常常因一点点生活小事,对妻子大打出手,以此来满足自己“男子汉大丈夫”的自尊心。这种情况占23%。 4、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从历史发展来看,我国长期以来“男尊女卑”传统的夫权思想,在当前市场经济形势下有所抬头;从社会角度来看,一是我国妇女的地位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二是社会上多数人认为“家庭暴力是家庭内部的事”、“清官难断家务事”。劳动社会化程度不高、生育风险还基本上由女性自身承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女性处于下岗、失业率高,再就业难的境地。据统计,截止今年9月,我省城镇登记失业女性万人,占总数的,而在岗上的女性,多数仍处于从事繁重面临简单劳动行列之中,从调查情况看,97%家庭中,女性的收入低于男性,男女两性实际收入确实还存在一定差距,与男性相比,女性仍属于低收入群体。在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的妇女,大部分妇女还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和家庭经济支配权,这就造成了其在经济上过于信赖丈夫的事实,一些女性甚至被丈夫视为生活上累赘,常因向丈夫索要生活费遭到家庭暴力。 5、有关部门对家庭暴力问题重视不够。有些单位的领导认为家庭暴力是一般家庭内部事务,不予过问,不予干预,有的法官对于受害妇女因不堪忍受家庭暴力请求离婚的诉讼,一味调解和好不判决离婚,从而使施暴者更加肆无忌惮地实施暴力行为。 6、我国现行法律尚无配套的比较完善的预防制止家庭暴力的措施,缺乏执法监督制度。在立法上,保护家庭成员人身权利,制止家庭暴力的法律分散于各个法律之中,原则性强,可操作性差。 7、在法律宣传和教育方面开展得不够广泛和深入,许多公民没有意识到家庭暴力是侵权行为,是违法行为,而社会舆论对此采取宽容态度而未能给予及时的、大张旗鼓谴责,对致暴者没有威慑作用。对家庭暴力理解的几大误区 反对家庭暴力,需要全社会的参与,但是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可能有人会认为家庭暴力是家里的事情,是一种隐私,不可外扬。中国社会的百姓们对家庭暴力现象存在着几大误区: 误区一:没有家庭暴力现象,即使存在,也是极少数。 误区二:家庭暴力是私事,4128个调查对象中,认为家庭暴力是家务事。 误区三:家庭暴力就是伤害身体,而不包括精神暴力、经济暴力、性暴力。 误区四:文化素质高的家庭没有家庭暴力,4128个调查对象中,施暴者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编辑:姜志)【我国现行法律对家庭暴力问题的规定】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工作。1995年国务院发布《中国妇女发展纲要(1995-2000)》,纲要确定中国妇女在未来五年内的具体发展目标之一是:“有效遏制对妇女的暴力侵害及拐、买卖妇女的犯罪行为和卖淫嫖娼违法活动。”纲要规定:“依法保护妇女在家庭中的平等地位,坚决制止家庭暴力。” 在国家基本法律的层面上,2001年4月28日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婚姻法》修正案,第一次对家庭暴力问题做了规定。《婚姻法》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家庭暴力的防治做了规定: 1、总则中将“禁止家庭暴力”(第3条)上升为基本原则。这一原则是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保护宪法原则的体现,也为今后各地制定反家庭暴力的地方性法规、规定提供了法律依据。 2、在裁判离婚的法定理由中,将配偶一方“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作为法院对夫妻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离婚案件,作出准予离婚的法定理由之一(第32条第2款第2项)。 3、在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一章,规定了对家庭暴力受害人的救助措施与施暴者的民事法律责任(第43、44条与第46条)。例如,第46条规定,配偶一方因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而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赔偿。(一)立法现状 1.中国已经签署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公约》、《儿童权利公约》等国际公约,是《北京宣言》、《行动纲领》等国际文件的承诺国,已向全世界庄严承诺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家庭暴力,保护妇女、儿童、老人等一切弱势群体权益。 2.国家级立法: (1)宪法关于保障公民权利、男女平等等规定是中国反家庭暴力的立法依据。 (2)妇女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虽然没有使用“家庭暴力”的概念,但全法始终贯穿了反对包括家庭暴力在内的一切形式对妇女的暴力,保护妇女权益的精神(总则、第33-35条、第40-42条) (3)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体现了禁止对未成年人的家庭暴力,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精神(总则、第二章、第47、52条) (4)民法作为调整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在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民法通则规定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名誉权、婚姻自由权等权利(第98、101、103条),并规定了相应的侵权责任形式(第134条)。 ——婚姻法是中国第一部明确规定“禁止家庭暴力”的法律。其中规定了对家庭暴力受害人的救助措施:受害人有权向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所在单位和公安机关等寻求救助(第43条);相应机构应当应受害人要求采取救助措施;对构成犯罪的,司法机关应依法追究刑事法律责任(第43、45条)。规定实施家庭暴力为法院准予离婚的法定情形之一(第32条),并规定因家庭暴力导致离婚的,受害人有权请求损害赔偿(第46条)。 ——继承法规定家庭暴力行为可能引起继承权的丧失:“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遗弃被继承人或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丧失继承权(第7条)。 (5)刑法通过对杀人罪、伤害罪、强奸罪、侮辱罪、非法拘禁罪、拐卖妇女儿童罪、暴力干涉他人婚姻罪、虐待罪、遗弃罪等罪名和刑罚的规定,对实施家庭暴力构成犯罪的人予以惩处(第232-238条、第240、246、257、260、261条)。 (6)行政法通过规定行政处罚和行政处禁止家庭暴力行为。如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对侵犯他人人身权利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虐待家庭成员,受虐待人要求处理”等规定应由公安机关予以拘留、罚款或警告(第22条)。(7)诉讼法,包括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规定了家庭暴力受害人寻求司法救济的途径:通过民事诉讼程序追究施暴人的民事责任;对构成犯罪的,依照刑事诉讼程序提起自诉,或通过告诉,由司法机关依法定程序追究施暴人的刑事责任;对公安机关不依法履行制止或处罚家庭暴力职责的,受害人可按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要求其限期履行并赔偿相应损失。 3.地方性法规:妇女权益保障法颁布实施以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先后出台了确保妇女权益保障法贯彻落实的实施办法。截止2003年7月为止,已有湖南、四川、宁夏、江西、陕西、湖北、黑龙江等7个省、自治区人大先后通过了《关于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决议》等专门性反家庭暴力的地方性法规。 (二)工作措施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对妇女权益的保护,认为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暴力,不仅是巩固和反展中国安定团结局面的需要,而且是维护妇女人权,提高妇女地位的需要。为了切实保护妇女的人身权利和实现各个领域的男女平等,近年来,在反家庭暴力方面,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鼓励多部门合作共同反对家庭暴力,包括: 1.成立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专门性政府机构。中国国务院和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成立了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同级妇联。2.成立多部门合作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协调议事机构。2001年11月,全国妇联、中宣部、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民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文化部、卫生部、国家计生委、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等14个部门成立了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协调组。截止2003年7月,已有20余个省,300多个地级市建立了类似的由政府机构、司法机关和妇联组织等多部门联合组成的维权协调机构。 3.在公安机关建立家庭暴力投诉受理机构:中国大多数省份都建立了“110”反家庭暴力报警中心,或在派出所、社区警务室挂牌成立维权投诉站。 4.建立法院特邀陪审员制度:许多省的法院邀请妇联维权工作者担任陪审员,审理包括家庭暴力在内的侵害妇女权益的案件 5.建立妇女法律援助机构:有10余个省在司法行政机关成立的法律援助中心中,专门设立了妇女法律援助站,工作室多设在同级妇联。 6.建立家庭暴力伤残鉴定中心和庇护所。全国已有20余个省内建立了家庭暴力伤残鉴定中心;10余个省内建立了庇护所。 7.充分发挥妇女组织反家庭暴力的优势。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是中国最大妇女群众团体,按国家行政区划,建有从全国妇联到村妇代会的六级组织,其中有维权工作者4万余名。它以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为宗旨,具有广大的社会影响力,在推动以上反家庭暴力机构和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促进中国反家庭暴力的社会化工作格局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积极参与和推动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参加执法检查;对妇女群众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受理有关妇女权益的投诉,协调有关部门解决重大侵权案件;建立妇女法律帮助机构、直接为妇女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开展国际项目合作,有效促进了中国反家庭暴力工作。

从女权主义到男女和谐 文 / 赵金城 ——中西女权主义比较摘要:女权主义产生于欧美,传到中国之后得到迅速发展,本文旨在从男女和谐的角度来从新考量中西女权主义的异同,以企探求女性解放在中国的出路。 女权主义产生于西方的白领阶层,无疑,在我看来平民视角的缺失是自它产生之日起就无法避免的一个局限:倡导者自身的局限,受众的局限,进而是女权主义理论的局限。女权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很快,但盲目性和局限性也很明显。当前的中国提倡建设和谐社会,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等。在我看来,一切“和谐”的都是人的和谐:男女和谐是人际和谐中最具艰巨性、神秘性和阻拒性的一种。 关键词:女权主义平民视角男女和谐开放与寻求 我有这样一种需要验证的直觉:欧美的女权主义和中国的女权主义有着间接的师承关系。在查了一些资料之后,我的这种直觉并没有找到例证(或许是我囿于视野的狭隘),因此,我有些失望。逻辑上讲,在正面求证一个命题时感到山重水复时,反证法往往可以柳暗花明。假如西方女权主义和中国女权主义不存在师承关系,那么中国的妇女运动只有产生于本土文化。五四运动之前,更确切地说,新文化运动之前,中国的文化生态依然带有浓重的封建父权色彩,在小农意识封闭性和保守性以及家国同构社会体制横行的土壤中要长出女性解放的青苗几乎是天方夜潭。经过这样的逻辑推演,西中女权主义的师承关系应该是存在的。中国的女权主义尚处在对老师的借鉴和模仿阶段,像一个刚学走路的孩子,摇摇晃晃,腿骨还不够硬朗,脚跟还不够稳当,我们应该用心去矫正和呵护。中国的女权主义产生是晚了点,但“Better late than never”(英文谚语,可以直译为“迟到总比不来好”)。 女权主义产生于欧美,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女权运动阶段和消除两性差别运动阶段。女权运动阶段约始于19世纪末左右,是妇女解放运动的第一次浪潮,最重要的一个目标是要争取政治权利。当时争论的一个焦点是两性的平等,强调男女在智力上和能力上是没有区别的也要求公民权、政治权利,反对贵族特权。消除两性差别运动,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开始,一直持续到80年代。其基调是要消除两性的差别,要求各个领域对公众开放。波伏娃的《第二性》即产生于这一时期。 长久以来,在社会上是一个以男权意识为中心的社会意识形态。在这种意识形态中形成的概念使得人们从男权的角度来描述这个世界,并且把这种描述混同于真理,就是说,这种描述是千真万确的,是天经地义的。消除性别差异运动对人们习以为常的一些概念提出了挑战,导致性别研究和女性主义学术研究兴起。基本点是争取两性平等,改变女性受歧视压迫的现状。 相比较而言,中国的女权主义,大致孕育于新文化运动兴起于于五四运动时期,挖掘并发挥女性的社会力量成为一个时代的主导气象。中国式的女权主义是缺乏女性自觉的思潮运动,无论“五四”运动还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妇女解放,它均是被动性的社会运动:前者在于“强国救亡”,后者在于“政治标兵”。这种历史境遇下的女性运动局限于女性群体行为表达并受制于社会政治价值向度的引导。从而忽视女性自我价值和独特魅力的展示。 在这里,我之所以说中国式的女权主义缺乏女性自觉,既非对两个时期的女权运动进行批判,更非试图否定掉两个时期本身的社会历史的意义,而只是透析一下中国女权运动的局限:历史对人的一种规定性。这种局限是无法超越的,也是可以理解的,放在女权运动发展的线条上来看依然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是值得肯定的。 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女权主义都存在这样一种缺陷:平民视角的缺失。在西方,它的倡导者主要是白领阶层,在中国主要是知识女性,因此,找到广泛的群众基础很难。同样的,女权主义理论本身也有问题。因为“女权主义”的说法容易让人产生误解,给人这样一种假象:女人与男人对立、决裂,甚至要统治男人。用温和一点的“女性主义”的提法或许让人更容易接受。 我们需要的是一个集各流派所长的理性而包容的女权主义。在女性写作领域,女性意识觉醒的最早,比如诗人翟永明,作家林白等。但她们写作中女性意识的觉醒是私人化的,把过多的书写聚焦于身体感官体验和性体验。这种书写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同,也受到许多人的诟病。坦白地说,我同情她们的这种对父权的反抗方式,自怜式的,甚至有点决绝。在阅读林白小说的时候,我不自觉地想到了武则天的坟墓和无字碑。贵为一代帝王的武则天,她的坟墓是一个女体,她的无字碑似乎在诉说着一种历史的沉痛,一种无言的反抗,或许还夹杂着反抗的乏力和无奈。女体的喻象透露出一个女人对男权反抗的底线:女人反抗男人的最后一个武器往往是自己的身体。林白的小说也是这样,面对父权的限制,她无法在广阔的社会境况中找到突破口,只好缩回自己的心灵深处关注肉身,由此得到一点自怜式的安慰。 在我看来,这些女性抒写有它特殊的意义,代表的是女性身体的觉醒,但更高的层面上应该是一种展现性别魅力的文化的觉醒:非自怜式的、非偏执的、更具包容性和开放性的自觉抒写。 女权主义的敌人不是男人,而是男权意识,同样的,男权意识也应该是男人所要反抗的。因此,女人只有和男人携起手来,才有可能彻底地摧毁男权意识,重建一个男女平等的和谐世界。这种可能性在我看来是存在的,下面我以两个诗人的作品为例,来例证一下我的这个判断: 其一,“我的肉体渴望来自另一个肉体的颤栗的激情/我的灵魂渴望来自另一个灵魂的自如的应和”(注:《被围困者》)。这是来自一个女人坦率地对灵与肉的双重呼唤,这不仅有身体的觉醒,还有灵魂的觉醒。女性寻求自身独立意识的觉醒,不仅要建立自身与外部世界的和谐,还有自身灵与肉的和谐,建立一种自恰式的个人空间。 其二,“我们分别已有五年整/这五年你守身如玉,没被人操过/把孩子和猪喂大,很不容易”(注:《翠花,我们五年没见了》)。这是当代诗人老了的一首诗,有评论称这首诗写得温情、朴素,我认为还可以挖掘地更深一些,因为它体现了丈夫对妻子的深层关照,“五年没见”和“守身如玉”,从女权主义到后女权主义 2006-05-26 21:07:09 来自: 阳光 (合肥) 这一文章,读一读,可以帮助了解女权主义在西方的发展历程,纠正一些片面认识。 作者:崔少元 2001年6月1日斯坦福大学妇女与社会性别研究所在校学生活动中心举行了四个专题讨论会以庆祝该所成立20周年。当天参加庆典活动的共有80多人,其中包括当初的创始人,目前各系部从事女权主义研究的教授,以往毕业的校友代表和正在选修女权主义课程的学生。笔者也应邀参加了此次盛会,并作了"女权主义与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的主题发言。 本次庆祝活动吸引了多家电视台和报纸的关注,因为近期相继发生在校园的与女权主义相关的三个事件为这一盛会做了很好的广告宣传。其一,医学院职员科妮莉亚博士控告其上司性别歧视案件历时一年多终于在4月份获得胜诉。其二,英语系詹妮弗·萨默博士于5月份成为英语系自88年以来第一位获得副教授和终身任职的女性。其三,斯坦福大学董事会在5月底宣布将从下学期开始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招聘更多的女性教师和职员。 当天庆贺大会所讨论的四个题目分别是:女权主义研究与教育:学术、教学和课程建设;女权主义研究与同盟军建构:种族、阶级和性欲;女权主义与艺术:创造性、文化和交流;女权主义和政治:政策、实践和社会变迁。整个研讨会的内容可以归纳为:追昔抚今,展望未来。来美国访学以前,本人也曾写过几篇探讨女权主义的文章。我一直认为女权主义运动和研究在西方一定如火如荼,一帆风顺。聆听完"先辈们"诉说之后,一天下来我真是感慨万千,觉得有必要将自己的感触与反思记录下来以纠正当年自己认知上的偏颇。 穷途末路:偏颇的早期女权主义批评 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女权主义是西方妇女解放运动的产物。女权主义批评在发展过程中广泛改造和吸收了在当代西方影响很大的新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等批评的思路与方法。它的思想基础大致有三。首先,马克思主义经济决定论和阶级压迫学说,弗洛伊德的"菲勒斯中心主义"(phallocentrism)和解构主义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写到,没有经济的独立,就没有人格的独立。经济基础决定人在社会生产关系中的地位。自母系社会解体后,在社会大生产中女性便处于劣势的地位,自然而然地沦为被压迫者;而男性则成了家庭和社会中的主宰者,长期扮演着压迫者的角色。其次,从心理和意识方面来讲,弗洛伊德认为女性在幼年时期便开始意识到自己缺少男性阳物缺憾。这种缺憾一方面往往使女性感到自卑,另一方面对" 阳物崇拜"助张了男权和父权社会文化体系产生。再者,主张"消解中心"的解构主义为颠覆男性霸权、寻求女性的独立和自主提供了方法论。 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女权主义批评有着较鲜明的政治倾向。它是以妇女研究为中心的批评,其研究对象包括妇女形象、女性创作和女性阅读等。它要求以一种女性的视角对文学作品进行全新的解读,对男性文学歪曲妇女形象进行猛烈的批判。它声讨男性中心主义传统文化对女性创作的压抑,提倡一种女权主义写作方式。 英美女权主义批评的主要代表人物为凯特·米勒特和伊莱恩·肖瓦尔特。前者的《性政治》"从男女生理差异出发,重点揭露男性中心文学对女性形象的歪曲,抨击传统的'阳物批评',进而批判男性的父权制社会。"后者的《她们自己的文学--从勃朗特到莱辛的英国女性小说家》旨在"描述从勃朗特时代到当今的英国小说中的女性传统",以填平奥斯汀、勃朗特、乔治·艾略特、沃尔夫等大作家之间的断裂与鸿沟,从而去展示女性文学持续不断的传统。 回顾和审视20世纪60、70年代的女权主义历史,我们不难看出伴随着妇女解放运动而诞生和发展的西方女权主义批评有其积极的一面。它顺应了西方社会妇女解放运动逐渐深化的趋势,对夫权制社会给予了全面、深刻的批判,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女性争取独立和解放的实践活动;它的批评、研究成果也有许多创新和拓展之处,为西方文学史研究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之后,许多曾被历史湮没的作家诸如艾米莉·狄更生和赛珍珠被文学批评家重新挖掘。但是,女权主义同时也呈现出很大的局限性和偏颇,政治色彩过于浓厚和实践行为太激进。例如,妇女解放运动的许多领袖把婚姻叫作"奴役"、"合法的强奸"和"无偿的劳动"。在曼哈顿,五万名妇女昂首阔步地走过第五大道,一律不戴乳罩,任其乳房在胸前颤颤巍巍。纽约大学三分之一的参加过和完全陌生人做"一夜夫妻"的活动。 众所周只知,女权主义反对的就是男权压迫,它的终极目标就是寻求独立平等和个性的解放。然而女性的解放是一个比较复杂和漫长的工程体系。良好和公平的社会制度固然对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争取与男性相平等的社会权益起着很大的决定性作用,可它不是惟一的因素。《白毛女》的喜儿绝不会因为八路军的到来和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而一夜之间成为一个政治独立和身心健全的女性。黄世仁给她所造成的心灵创伤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愈合。而卫慧笔下甘愿堕落的" 上海宝贝"和南方较为盛行的"二奶"现象也当并非今中国社会制度的产物。由此看来,女性的真正解放还取决于其他因素诸如女性文化教育水平的、女性自我意识的强弱。 女权主义在策略和实践上的种种偏颇导致了它一度"声名险恶",成了"极端主义"和"暴力"的同义词。女权主义有太扩张太冲突的感觉,不太被社会所接受。20世纪70年代之后,它已经成了强弩之末。其实践的结果也仅仅是雷声大雨点小。前面提到的近期发生在斯坦福校园的三大女性事件就是很好的佐证。在这样的情形下,一场新兴的女权主义--妇女学和社会性别学便在美国各主要大学的校园里悄悄产生了。 艰难的起步:从女权主义走向后女权主义 西方妇女学(womenstudies)和社会性别学(genderstudies)现在有20多年的历史。它主要在美国,欧洲要弱的多。80年代中期从国外传来的womenstudies被译为"妇女研究",准确的译法是应是"妇女学"。有人认为"妇女"这个词政治色彩太强,建议不用 "妇女学"而用"女性学"。但同时有学者提出反驳意见,说"女性"易将妇女生物学化,掉进本质主义陷阱。有学者还根据当前发展趋势,还是称作"妇女与社会社会性别学"(Women&Gender�sStudies)较好,其理由是现在"社会性别"逐渐成为一个分析范畴,适用于所有学科范畴。当今的妇女学既是多学科-跨学科的以社会性别为核心概念的新知识体系,又是需要张扬妇女主体(研究主体和研究对象主体),"妇女与社会社会性别学"这一称谓可以避免淹没妇女主体。在国外,一些大学纷纷以"妇女与社会性别中心"命名,就反映了这种趋势。 在西方,妇女学和社会性别学很清楚地在高等学校里边进行,是学术界的。它跟妇女运动的关系是什么呢?它是在妇女运动中成长起来的。它受了妇女运动的启发,要来改变男权的文化、制度,也要改变男权的知识结构--清理以前对女性的认知。用流行的话语来讲就是"解构",就是要把以往的知识清理一番,看看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以及产生这些知识的基础、背景是什么。妇女学从研究来说,是解构知识体系;从教学过程看,它与妇女运动的实践有密切的关系。 这一点在美国尤为明显。美国不是一开始就有妇女学,它是早期女权主义和实践的产物。它从妇女运动也就是西方女权运动中产生。当时好多社会各界的妇女在社会上搞了运动之后,就将运动中的议题,很具体的,如争取堕胎权,同工同酬……好多议题带回学校。高等学校女教师在50年代末、60年代中是很少的,那时女学生不少。女学生回来之后,就要看看课堂学的东西里面怎么回事,也想了解自己。妇女在社会上受了这么多的思想启示,回到课堂,怎么样?于是在女学生的推动下,有些女教师就开始做了妇女史的研究和教学。然后就推向其它学科。最早是从史学开始,然后从其他学科一们课程一门课程的开始来清理。 不过,妇女学在大学的兴起在并非一帆风顺,它经历了一段坎坷之路。这是因为人们对它还不太了解,存有许多偏见。斯坦福大学的妇女学始于 1981年。但作为一门独立的可授予学位的学科则是七、八年之后。研究中心副主任、妇女学的创始人埃斯特尔·弗里曼向与会者讲述了它们当年所碰到的种种挫折。在当时,许多教授认为妇女学不是一门科学。学校的董事会也是经过无数次的辩论和听证之后才同意开设这一专业。妇女学88级学生戈尔芬尼在回忆当年学校生活情景时讲到,"当我向我的导师提到我准备放弃政治学去攻读妇女学硕士学位时,我的导师满脸茫然地问到:"你母亲知道什么是女性学吗?" 妇女学的广泛而深远的目标在全美妇女联合会1977年成立的的导言中是这样表述的:"为推动和维持'意识和和知识中重大的成就的教育策略 ',这将'改变'个人、制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最终将'改变'整个社会"。它旨在创造建立一个既没有性别歧视,也没有种族主义、阶级主义、年龄主义和异性恋主义。美国学者玛丽莲·鲍克塞在其新著《当妇女提出问题的时候》(1998)和她的论文"重新规划大学蓝图:培养妇女研究博士的前景"(1998) "不守规矩的知识:妇女学与学科问题"(1999)对妇女学的两个根本目标做了详细的论述。她认为妇女学既尽可能深入而广泛地扎根于系科之中,又伸展出去参与适合妇女学知识兴趣和具体体制结构的跨学科单位,也就是说同时参与学科和跨越界限深表认同。 后女权主义--妇女学和性别学同20世纪60、70年代的根本差异在它的跨学科性和政治倾向的温和性。什么是跨学科?朱丽·汤普森·克莱恩在《跨学科:历史、理论和方法》中指出:"在本世纪,跨学科被定义成一种方法论,是一个概念,是一个过程,是一种思考方式,是一种哲学,以及是一种反思的意识形态……在通常情况下,我用跨学科一体化互换等形容词来表达融合不同观点的设想或渴望。"J·皮亚杰认为跨学科是学科之间"相互吸收"的结果,其中所涉及的双方或全部学科通过相互作用而改变。 跨学科产生是因为女权主义所涉猎的问题都很宽广,没有任何一个单独的学科可以给出一个比较令人满意的答案。于是,妇女学和社会性别学就是将女性置于多种社会范畴--包括国家、地区、种族、阶级、宗教、性倾向来研究妇女问题。这些众多的范畴自然而然涉及到许多学科。就拿斯坦福大学2000- 2001年妇女学的课程表例,它为可谓五花八门,包罗万象。亚洲语言、经典阅读、比较文学、舞蹈、戏剧、英语语言与文学、法国与意大利研究、德国研究、哲学、宗教研究、文化与社会人类学、种族与文化、健康研究与政策、历史、人类生物学、法律、语言学、医学、商务、政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妇女学的跨学科性使教师、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分析问题,去寻求一个比较公正全面的判断和认识。 自80年代以来,从事妇女学和社会性别学的教师、学者提出了女权主义阶段理论。她们根据评价女权主义关于改革课程和学科的观点的发展过程,把学术发展分为五个阶段:(1)男性学术阶段:这个阶段对于知识的片面性和排他性没有意识;(2)补偿性学术阶段:在这个阶段妇女的缺失被提出来了,但妇女在学术中的加入只是象征性的,并没有触及和改变传统结构;(3)双焦点学术阶段:在这个阶段人类的经验被认为具有二元性,但仍然通过与男性的关系来看女性,并且学术中女性形象也依旧比男性少;(4)女权主义学术阶段:这个阶段把女性放于中心位置,提出新的问题以阐释不同女性多元化的经历;(5)多元焦点相关学术阶段:这个阶段全面看待人类的经历,确定把人性中的不同面结合在一起的因素和使它们分离的因素。(杜芳琴,2000) 至于说社会性别理论,大量建构是在70年代以后。自"gender"这个词诞生以后,人类才意识到有时史以来任何人类社会都有社会性别。在此以前,人类对性别的认识是无意识的。这个词代表了女权主义在历史发展上的一个过程。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社会行动,人的身体变成了一种社会性别。这些行动在历史时间中不断更新、更改和巩固。历史学家斯科特在《社会性别:历史分析的一个有效范畴》中对性别作了一个概括。他认为社会性别是组成以性别差异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的一个成分,是区分权利关系的基本方式。在这里,他强调了两点:第一,社会性别是社会关系的表现,不是由生理性别决定的;第二,社会性别是权力关系的一种存在方式。 妇女学和性别学的温和性在于它放弃了早期女权主义偏颇、激进的一味地去颠覆男权的政治主张和实践。它主张通过教育来普及和提高女性的社会性别意识,增强女性的社会性别觉悟,来循序渐进地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妇女学的学者认为社会性别意识不等于社会性别觉悟。它们二者之间有一个过程。女性具有社会性别意识只是有了一种社会性别的敏感性。如果女性再能具备社会性别觉悟,她们便可以在自己的计划中有一种挑战传统的两性结构的战略影响,对社区不平等的社会性别机制才能进行有效地干预。 兴起于美国校园的女性学和社会社会性别学对培养和提高女性学生的性别意识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妇女学课程重视培养学生对多样性和差异性的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许多学生分析大型社会机制的能力。这个社会机制是差异得以根植、强化和确定的原因,也是权力的不平等分配及其持久化的原因。妇女学和社会性别学能帮助学生把知识与个人经验相结合,创造个人化的学习方式。同时,它还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批判意识。相对于其他课,学生在妇女课堂上经常争论课堂内外的话题,妇女学的教授也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这种教育方式带给学生是一生的受益。她们毕业后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居于何处,她们都会带着一种全新的视角去评判和改造自身以及自己所生存的社会。比较早期的女权主义和后女权主义,我们不难发现它们的目标是一致的:争取妇女的解放,追求女性的自我疆界,但它们所采取的策略是不同的。前者代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变革,主张激烈的变革,通过颠覆和消解男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后者代表的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改革,通过提高全体女性的社会性别意识和觉悟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认识上的不同、理念的偏差是产生二者之间分歧的根本原因。女权主义从偏激走向温和给我们的启示或许就是我们一定要尽可能全面公正地去审视自己所要采取的行动,对万物都要有一个正确的理念。

到当当网买本相关的书来看!~~~~~

加缪相关研究论文

(1)联系工作实际选题要结合我国行政管理实践(特别是自身工作实际),提倡选择应用性较强的课题,特别鼓励结合当前社会实践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建议立足于本地甚至是本单位的工作进行选题。选题时可以考虑选些与自己工作有关的论题,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自己的实践工作经验上升为理论,或者以自己通过大学学习所掌握到的理论去分析和解决一些引起实际工作问题。(2)选题适当所谓选题要适当,就是指如何掌握好论题的广度与深度。(3)选题要新意所谓要有新意,就是要从自己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出发,在研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善于发现新问题,敢于提出前人没有提出过的,或者虽已提出来,但尚未得到定论或者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只要自己的论文观点正确鲜明,材料真实充分,论证深刻有力,也可能填补我国理论界对某些方面研究的空白,或者对以前有关学说的不足进行补充、深化和修正。这样,也就使论文具有新意,具有独创性。选题技巧:技巧—:依据学术方向进行选题。论文写作的价值,关键在于能够解决特定行业的特定问题,特别是在学术方面的论文更是如此。因此,论文选择和提炼标题的技巧之一,就是依据学术价值进行选择提炼。技巧二:依据兴趣爱好进行选题。论文选择和提炼标题的技巧之二,就是从作者的爱好和兴趣出发,只有选题符合作者兴趣和爱好,作者平日所积累的资料才能得以发挥效用,语言应用等方面也才能熟能生巧。技巧三:依据掌握的文献资料进行选题。文献资料是支撑、充实论文的基础,同时更能体现论文所研究的方向和观点,因而,作者从现有文献资料出发,进行选题和提炼标题,即成为第三大技巧。技巧四:从小从专进行选题。所谓从小从专,即是指软文撰稿者在进行选则和提炼标题时,要从专业出发,从小处入手进行突破,切记全而不专,大而空洞。[3]

阿尔贝·加缪(1913-1960)Albert Camus生平及作品阿尔贝·加缪,法国作家,1913年11月7日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阿尔及利亚的蒙多维——法属阿尔吉利亚,父亲是欧洲人,母亲是西班牙血统,自己却在北非的贫民窟长大。父亲作为一战的士兵战死疆场,加缪直接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抵抗运动。从少年时代起,贫穷与死亡的阴影就与加缪长相伴,这使加缪更能深切地体会人生的荒谬与荒诞,在他的一生中,无论是他的作品还是他的现实人生,他都在与荒诞作斗争。处在思潮动荡的时代,加缪一直纠缠在艺术家和政治家之间。1942年,加缪离开阿尔及利亚前往巴黎,他开始秘密地活跃于抵抗运动中,主编地下刊物《战斗报》。在这个时期,加缪不躲避任何战斗,他反对歧视北非穆斯林,也援助西班牙流放者,又同情斯大林的受害者……他的许多重要作品如小说《局外人》、《鼠疫》,哲学随笔《西西弗神话》和长篇论著《反抗者》都在这个时期出世。1957年,他因为“作为一个艺术家和道德家,通过一个存在主义者对世界荒诞性的透视,形象地体现了现代人的道德良知,戏剧性地表现了自由、正义和死亡等有关人类存在的最基本的问题”,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加缪1935年开始从事戏剧活动,曾创办过剧团,写过剧本,当过演员。戏剧在他一生的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剧本有《误会》(1944)、《卡利古拉》(1945)、《戒严》(1948)和《正义》(1949)等。除了剧本,加缪还写了许多著名的小说。中篇小说《局外人》不仅是他的成名作,也是荒诞小说的代表作。该作与同年发表的哲学论文集《西西弗的神话》,在欧美产生巨大影响。长篇小说《鼠疫》(1947)曾获法国批评奖,它进一步确立了作家在西方当代文学中的重要地位,“因为他的重要文学创作以明彻的认真态度阐明了我们这个时代人类良知的问题”,1957年加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60年,在一次车祸中不幸身亡。 加缪在荒诞的车祸中丧身,实属辛辣的哲学讽刺。因为他思想的中心是如何对人类处境做出一个思想深刻的正确回答……人们毫不感到意外,我们的时代接受了加缪的观点。血腥的再次世界大战,可怕的氢弹威胁,这一切使现代社会能够接受加缪严肃的哲学,并使之长存于人们的心中。 ——《纽约时报》对加缪之死的评论 加缪在50年代以前,一直被看作是存在主义者,尽管他自己多次否认。1951年加缪发表了哲学论文《反抗者》之后,引起一场与萨特等人长达一年之久的论战,最后与萨特决裂,这时人们才发现,加缪是荒诞哲学及其文学的代表人物。 加缪的创作特色是用白描手法,极其客观地表现人物的一言一行。文笔简洁、明快、朴实,保持传统的优雅笔调和纯正风格。他的“小说从严都是形象的哲学”,蕴含着哲学家对人生的严肃思考和艺术家的强烈激情。在短暂的创作生涯中,他赢得了远远超过前辈的荣誉。他的哲学及其文学作品对后期的荒诞派戏剧和新小说影响很大。评论家认为加缪的作品体现了适应工业时代要求的新人道主义精神。萨特说他在一个把现实主义当作金牛膜拜的时代里,肯定了精神世界的存在。 作品:《误会》、《卡利古拉》、《戒严》、《正义》、《局外人》、《西西弗的神话》、《鼠疫》等。 小说简介: 小说《局外人》是加缪的成名作。加缪把《局外人》的主题概括为一句话:“在我们的社会里,任何在母亲下葬时不哭的人都有被判死刑的危险。”这种近乎可笑的说法隐藏着一个十分严酷的逻辑:任何违反社会的基本法则的人必将受到社会的惩罚。翻开加缪的《局外人》,我们看到的第一句话是“今天,妈妈死了。”可是陡然一转:“也许是昨天……”一折一转,看似不经意,却包含了无限意味。“妈妈……”,这样亲昵的口吻分明只会出自孩子的口中,可是说话人恰恰不是孩子,而是一个叫默而索的年轻人。默而索不用成年人说的“母亲”而说“妈妈”,这首先就让我们感动。我们会想:他在内心深处该是对母亲蕴藏着多么温柔多么纯真的感情啊!可是他接到母亲去世的电报时没有哭,就是在母亲下葬时也没有哭,他糊里糊涂地看着母亲下葬,甚至不知道母亲的年龄……尤其令我们感到愤慨的是:在母亲下葬后的第二天,他就去海滨游泳,和女友一起去看滑稽影片,并且和她一起回到自己的住处。这就是那个看起来对母亲饱含深情的默尔索么?可是不止于此,当名声不好的邻居要惩罚自己的情妇,求他帮助写一封信,他竟答应了。老板建议他去巴黎开设一个办事处,他毫无热情。对于巴黎这个国际大都市,他说:“很脏。有鸽子,有黑乎乎的院子……”对自己的婚姻大事,他表示无论什么都行。最后,他迷迷糊糊地杀了人,在法庭上他一点也不关心法庭对自己的审判。在就要被处死的前夜,他居然感到他“过去曾经是幸福的”,“现在仍然是幸福的”。他大概觉得这还不够,他又说了这样一句让人莫名其妙的话:“为了使我感到不那么孤独,我还希望处决我的那一天有很多人来观看,希望他们对我报以仇恨的喊叫声。”默而索的消极、冷漠、无动于衷、执着于瞬间的人生等无疑具有一种象征的意义:荒诞,这个存在主义作家们一直念念不忘的关键词。《局外人》正是荒诞人生的一幕。莫尔索也是西西弗的兄弟。而加缪在为美国版《局外人》写的序言中说:“他远非麻木不仁,他怀有一种执着而深沉的激情,对于绝对和真实的激情。”这也许是不错的,莫尔索就是加缪心目中那种“义无反顾地生活”、“尽其可能地生活”的人,他声称自己过去和现在都是幸福的。这正符合加缪的想法:“幸福和荒诞是同一块土地上的两个儿子”,幸福可以“产生于荒诞的发现”。默而索是在监狱里获得荒诞感的,一声枪响惊醒了他。于是,默而索成了荒诞的人,也就是加缪所以为的幸福的人。 《局外人》是法国作家加缪的成名作,同时也是存在主义文学的杰出作品之一,该书以一种客观记录式的”零度风格”,粗《局外人》线条地描述了主人公默而索在荒缪的世界中经历的种种荒缪的事,以及自身的荒诞体验。从参加母亲的葬礼到偶然成了杀人犯,再到被判处死刑,默而索似乎对一切都无动于衷,冷漠的理性的而又非理性的存在着,他像一个象征性的符号,代表了一种普遍的存在,又像是一个血红色的灯塔,具有高度的警示性。主要因为这部小说加缪获得195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局外人》的主人公莫尔索是阿尔及尔一个公司的法国职员,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小说通过自述形式来表现出莫尔索对一切都似乎漠不关心,无动于衷。具体的细节不加赘述。小说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莫尔索回到乡下参加母亲的葬礼,以及到他莫名其妙地在海滩上杀人。这一部分按时间顺序叙述,像记流水帐,显得有些啰嗦。我们看到的莫尔索是那么冷漠,简直只是个纯感官的动物,没有思考。莫尔索杀人仅仅是因为太阳,这看起来真的显得荒谬,可事实就是如此。 第二部分是莫尔索被审讯的过程。这一部分主要通过莫尔索在监狱里的生活,他逐渐习惯了失去自由,靠回忆打发日子。他想的东西很多,但是他对死并不感到恐惧和悲哀,他认为30岁死或70岁死关系并不大。他拒绝神甫为他祈祷,他因为不耐烦而终于爆发。“他人的死,对母亲的爱,与我何干?……他所说的上帝,他们选择的生活,他们选中的命运,又都与我何干?”死亡的前夜,莫尔索第一次向这个世界敞开了心扉,他觉得自己过去是幸福的,现在仍然是幸福的,他至死都是这个世界的“局外人”,他感受到了自己生之世界的荒谬,他至死幸福。 《卡里古拉》讲述的是古罗马时代的故事。古罗马皇帝卡里古拉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悟到了人生的真理--人难逃一死所以并不幸福。世界的荒诞令人无法容忍,而人们却偏偏缺乏认识,生活在假象中。在荒诞面前,在恶的命运面前,人们麻木不仁,于是他采取极端的办法,把自己装扮成命运的模样,实行暴政,任意杀戮,使人们深感难以活下去从而清醒,认清命运的真正面目。可悲的是卡里古拉自己倒成了恶的化身,荒诞的代表,最终走向了毁灭。 《西西弗的神话》:西西弗是个荒谬的英雄。他之所以是荒谬的英雄,是因为他的激情和他所经受的磨难。他藐视神明,仇恨死《西西弗的神话》亡,对生活充满激情,这必然使他受到难以用言语尽述的非人折磨。他以自己的整个身心致力于一种没有效果的事业。而这是为了对大地的无限热爱必须付出的代价。”当加缪这样看这个古代神话中的人物时,存在主义的哲学之眼就进入了那个古代的神话。他赞美西西弗这个抗拒荒谬的英雄。加缪的一生也可以这么看,在悲观中乐观地生存,积极地介入生活与社会,与命运抗争,与政敌抗争,与一切不正义的现象抗争;他爱生命,爱艺术,他承认生命的荒谬,但是他绝不是一个单纯的虚无主义者。 《鼠疫》是一部寓言体的小说。它是一篇有关法西斯的寓言。当时处于法西斯专制强权统治下的法国人民———除了一部分从事抵抗运动者外———就像欧洲中世纪鼠疫流行期间一样,长期过着与外界隔绝的囚禁生活;他们在“鼠疫”城中,不但随时面临死神的威胁,而且日夜忍受着生离死别痛苦不堪的折磨。加缪继续他的存在主义主题:世界是荒谬的,现实本身是不可认识的,人的存在缺乏理性。加缪自己曾这样说:“《局外人》写的是人在荒谬的世界中孤立无援,身不由已;《鼠疫》写的是面临同样的荒唐的生存时,尽管每个人的观点不同,但从深处看来,却有等同的地方。”但是从《局外人》到《鼠疫》加缪的思想已经发生了变化。里厄医生不再如莫尔索那样对一切都漠不关心,他与不知从何而来的瘟疫展开斗争,而且在斗争中,他看到爱情、友谊和母爱给人生带来的幸福。里厄医生的人不是局外人,他看到了只有道德高尚、勇于奉献画的人联合起来战胜瘟疫,人类社会才有一线希望。小说结构严谨,人物性格鲜明,对不同处境中人物心理和感情的变化刻画得深入细致;人与瘟神搏斗的史诗篇章、生离死别的动人哀歌、友谊与爱情的美丽诗篇、地中海的奇幻画面,增加了小说的艺术魅力。[编辑本段]思想与哲学人道主义思想 加缪的思想,其核心就是人道主义,人的尊严问题,一直是缠绕着他的创作、生活和政治斗争的根本问题。《西西弗斯神话》和《局外人》构成了加缪文学创作的母题,包含着加缪未来作品的核心问题。书中,西西弗斯的幸福假设的提出,其本质动机,不在荒诞,荒诞既不能告诉我们幸福,也不能告诉我们不幸,之所以加缪假设西西弗斯是幸福的,是因为他认为只有幸福的生活才符合人的尊严,被责为永罚,却幸福,这绝对是一种反抗,也是在这种条件下唯一可能的反抗形式,而反抗才能体现尊严。加缪在假设西西弗斯幸福的时候,充分运用了想象和独断,其潜台词,却是人类尊严的需要。由荒诞的出发点,萨特走向焦虑和不安,而加缪走向幸福,萨特是思辨后的结论,加缪却是激情洋溢的独断。 二元对立 加缪的创作存在大量的二元对立的主题,其中有一些直接作为书名如反与正,流放和王国等,荒诞和理性,生与死,堕落和拯救,阳光和阴影,有罪和无辜这些二元对立的主题经常成对出现,而且互不取消,甚至有相反相成的意思,这是他的一大特点和魅力之所在,加缪在他的随笔中数次使用这样的修辞方式:用一片黑暗来形容明亮的阳光。随笔中也许不过是一种修辞,但这种修辞代表的思维方式却贯穿了加缪几乎全部的创作,成为他的重要特色。无论是他的小说还是戏剧,或是哲理随笔,都看不到逻辑的一贯性,到处都隐含着矛盾,这在别的作家那里,这可能是个致命的弱点,可从加缪的作品中体现的却是复杂的深刻,丹麦物理学家玻尔说过:"和小真理相对的当然是谬误,可是和伟大的真理相对的仍然是伟大的真理。"正是在这样对矛盾的正视当中反映了人类思维的局限及其和世界的断裂。二元对立的两极互相为对方的存在而存在,形成强大的张力,悖论和歧义性、多义性在此从生,这也成为加缪难以被定义的地方,其间人道主义一以贯之,然而人道主义本来就是意义含混的词。 二元对立其实是西方的传统思维习惯,但是传统的二元对立主要是主客关系,善与恶,美与丑等一系列概念,但在加缪那儿,这些传统的理念被抛弃了,善恶美丑问题被诸如流放和王国,阳光和阴影这样的形象所取代。甚至在讲述一桩杀人案的《局外人》中,传统的罪与无辜的问题竟消解于无形之中,只是作为一个背景存在。加缪的这些悖论性的理念没有给他找到理论上的出路,却使他的小说和戏剧有了令人捉摸不定的多义性,成为意义之源。在美学的意义上,则是用简单,毫不修饰的语言产生让人困惑的效果,这在《局外人》和《堕落》中最为明显。 存在主义 加缪是一个存在主义者吗?加缪一贯反对别人给他加上的存在主义的标签,但是,在他接受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颁奖词中依然称他为存在主义者,这说明存在主义绝非空穴来风。事实上加缪是存在主义者。理由如下: 1、存在主义不是一种理论体系严密的流派,而是一种包容了各种各样思想的一种思潮,在各种公认的存在主义思想之间也存在着尖锐的矛盾。那么判断某种思想是否属于存在主义就不应该看它们是否有相同的方法论和公理预设。存在主义反映的是人面对世界感到的一种情绪,孤立无援,个人承担无意义的世界,荒谬而没有尽头,人处于一种"被抛"的境地,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是西西弗斯,差别只在是否认识到这一点,就象西西弗斯神话中说的,"起床,电车,四小时办公室或工厂的工作,吃饭,电车,四小时的工作,吃饭,睡觉,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大部分的日子一天接一天按照同样的节奏周而复始地流逝。可是某一天,'为什么'的问题浮现在意识中,一切就都从这略带惊奇的厌倦中开始了。'开始',这是至关重要的。厌倦产生在机械麻木的生活之后,但它开启了意识的运动。"在加缪的作品中,对于存在的恐惧,荒诞的感受,都得到了很好的表现,存在主义的重大主题在加缪那儿都有表现,而且用的是存在主义的方式。 2、加缪不是萨特式的存在主义,但存在主义不是萨特的专利,况且萨特也曾经拒绝过存在主义这个标签。加缪反对存在主义这个标签主要也是为了和萨特划清界限,因为当时的舆论界基本上认为所谓存在主义就是萨特式的存在主义。加缪与萨特的思想有分歧,但也有不少共同点,尤其是荒诞的思想,和面对荒诞的态度,虽然加缪不强调自由选择。俩人的分歧主要是对待革命和历史,以及对苏联的态度。而分歧的根源在马克思主义,萨特战后受马克思主义影响,而加缪一贯反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历史主义。萨特是个哲学家,更多的被理念所缠绕,抽象得多,加缪的哲学思想更多来源于感性生活,直接体验,这一点在加缪的散文里体现的最为明显,他深深热爱的阿尔及利亚对他而言就是这种感性生活的代表,他一生都没有放弃地中海式的生活方式的理想,西西弗斯神话和存在与虚无是两本截然不同的书,这种不同不是表现在观点的分歧上,而是表现在思考问题的方式上,同样是荒谬,萨特通过一系列的论证说明你不可能不荒谬,而加缪却说,我就在这儿,这就是荒谬,萨特的荒谬意识来源于书斋,加缪可能则来源于山顶上的一阵风。 3、两者的另一重大区别在于萨特强调行动,而加缪老在犹疑不定,在他的小说中,除了鼠疫外,行动几乎没有什么意义,特别是《局外人》中,更为明显。这本书在二战中出版,当时就有人发出这本书出得是不是时候的疑问,莫尔索和加缪亲自投入的抵抗运动看起来有点格格不入。而强调了行动的《鼠疫》,我却认为写得不好,和《局外人》不在一个档次上,在深刻性上差一些,虽然它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加缪和萨特都反对虚无,宣扬反抗,然而加缪的反抗和萨特的反抗是不同的,加缪的反抗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即不在于你怎么做,而在于你怎么想,有点精神胜利法的味道,但这种办法使反抗成为一种绝对可能的东西。而萨特恰恰相反,不在于你怎么想,而在于你怎么做。加缪的英雄西西弗斯和萨特的英雄奥莱斯忒(Oreste)是两种不同的英雄。而正是在"反抗"问题上的分歧导致两人几十年的友谊破裂,1951年《反抗者》出版后,加缪和萨特的矛盾发展到顶点,以后他们至死未再见面。 加缪离开人世已经有数十年,当年的纷纷扰扰不再,我们也能以更超脱的方式重新理解他的作品和他的生活方式,回答他在近半个世纪前提出的种种问题,我们也会对他那些谜一般的作品有种种猜想,无论如何,我们都无法想象将加缪置于我们思考的视野之外。

消费主义陷阱研究现状论文

---什么是消费主义陷阱?--消费主义陷阱简单来讲就是我们平常经常会看到一些广告,这些广告总是伴随着一些美好的画面,看完广告让你觉得仿佛有了这些商品,你就可以匹配相应的美好生活,让自己代入相应的场景,从而让你不知不觉就掏空钱包买买买。--陷入消费主义陷阱的年轻人,往往很容易因为无法控制住自己的购买欲而陷入负债累累的境地,那么年轻人该如何避免陷入消费主义陷阱?--现实生活中各种广告魔性洗脑,各大电商平台们变着花样来创造出各种购物狂欢节,让人很难抵制消费的欲望。想要摆脱这些魔性洗脑,就要少接触这些信息,建议少接触一些消费主义陷阱的app,少看一些带货直播,想法被植入得少了,自然而然花的钱就少了。多接触一些理财、资讯类的app,开阔自己的眼界,拓展自己的知识,从精神层面提升自己,提高自己对消费主义陷阱的“免疫力”!

当代大学生消费结构的探析【摘 要】由于连年的持续扩招,大学生消费在社会总消费中的比重已越来越大,其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合理的消费结构将有利于大学生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不合理的消费结构则会给大学生的家庭、心理等各方面带来负面影响。客观分析大学生当前的消费结构,探讨其合理与不合理之处,进而找到引导大学生健康消费习惯的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 消费结构 消费水平 消费观念 一、大学生消费结构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大体由五个方面构成,按照消费的“重要性”和“必须性”由强到弱分别是“学费和住宿费”、“除住宿费以外的基本生活消费”、“除学费外的学习及素质拓展消费”、“通讯消费”、“休闲娱乐消费和社会交往消消费”。 1.学费和住宿费 学费为大学生消费支出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因学校类别、所处的地域、专业性质等的差异也有所不同。一般可分为以下三个档次: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院校和农林等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院校学费一般在每年2500至3500元,一般院校收费集中在3500至7000元之间,一些二级学院或是艺术类院校以及热门专业的学费则往往高达每年7000元到15000元。 在住宿费方面,进入2000年以来,受“教育产业化”和“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影响,学校的集体宿舍出现了“高中低档”之分,人数少、设施好的宿舍收费较高,而传统的“八人间”等宿舍收费较低。但因国家有指导性规定,宿舍费一般都在每年300元至1200元之间。近年来,大学生校外租房的现象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根据笔者的调研结果,大概有17%的大学生有过在校外租房或找人合租的经历,而房租一般在每月每人100元到500之间。由于大部分高校有关于禁止学生校外租房的规定,因此有80%校外租房的大学生并没有在学校办理退宿手续,校外租房的房租成了一笔不小的额外开支。 2.除住宿费以外的基本生活消费 该项消费主要包括衣、食、用、行四个方面,由于家庭收入差异及大学生消费习惯的不同,这部分消费的差异显著。调研结果表明,“除住宿费以外的基本生活消费”每年在1000元以下的大学生占,且全部为一年级学生;1000元至2000元之间的大学生占,2000元至4000元的占,4000元至5000元的大学生占,5000元以上的占。并且,这部分消费中,水平最高的被调查者的消费水平是最低的被调查者的22倍。可见,家庭收入差距及其派生的消费差距在大学生中体现的非常明显。 3.除学费外的学习及素质拓展消费 主要包括书费、培训考试费、电脑及上网费三大类。书费包括学校正常教学活动所需的教材及参考书、学生为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的课外参考书以及一些课外读物,如文学作品等。培训考试费是近年来在大学生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的一项内容。由于大学生近年来的考研、考证、外语学习等各类课外学习活动越来越多,该项支出呈连年显著上升的趋势。大学生在“培训考试费”一项每年要花费200元至2000元左右。电脑及上网费也随着网络的普及而逐渐成为“必须开支”,三分之一左右学生配备了个人电脑,而购买电脑、上网的费用也不少。 4.通讯消费 随着通讯器材的广泛普及,手机等通讯产品已不再是奢侈品而成为生活及社会交往的必备品。学生的通讯消费还是比较理性的。手机一般选用较为便宜的机型,手机费也低于平均水平;短信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短信费占手机费的比例高于一般水平。值得注意的是,通讯消费随着学生年级的提高而逐渐提高。 5.休闲娱乐消费和社会交往消费 休闲娱乐消费和社会交往消费是两个密不可分的部分,当代大学生社会关系搭建和维系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休闲娱乐;而大学生的休闲娱乐往往是群体性的,由此而来的消费支出随着大学生年级的提高而不断上升。这部分消费常见的项目有“请客聚餐消费”、“歌厅台球厅消费”、“旅游消费”、“购买礼物消费”等。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社会交往等活动属于人类的第三个需求层次,大学生在这方面适当的消费无可厚非,但过度的娱乐支出加大了学生的经济负担,这种经济负担部分转移到了父母和家庭,部分转化成了“负债”,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精神负担。二、大学生消费结构分析 总体而言,大学生消费总额呈逐年上升的态势,这说明了大学生的消费水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不断提高,这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结果。尽管从绝对值上来讲各项消费均在不断上升,但各项消费上升的速度不同。在上述的五大类消费中,“学费和住宿费”保持了稳中略有上涨的水平,但在大学生消费总水平中所占的比重连年下降,说明大学生其他方面的消费越来越高。这其中,部分学生的“休闲娱乐消费和社会交往消费”增长速度过快,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代大学生消费的不理性,也反映了“消费主义”确实在一部分大学生身上存在。消费主义的实质是一种不适合我国当前国情的消费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念把消费数量和种类日益增长的物品和服务看作是至高无上的,并将其作为最普遍的文化倾向和最确切的通向个人幸福、社会地位和国家发展的道路,作为较高生活质量的标志,甚至是公民对经济繁荣的贡献和对国家或社会的道德责任,从而使高消费成为正当的、道德的和合法的。消费主义导致了部分大学生的“超前消费”甚至是“负债消费”,也导致了在消费时的“攀比心理”、“炫耀心理”,给大学生本人和家庭都带了了一定的经济压力,部分大学生的心理也受到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在消费方面,家长、老师、学校和社会的合理引导是必不可少的。 三、合理消费结构的引导 首先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和健康的消费意识,强调“绿色消费”和“自我发展消费”;反对“过度消费”、“享乐消费”和过份的“时尚消费”。其次要注重消费与市场基本理论的教育。主要为消费观、消费计划、消费结构、消费方式、和消费营销等知识,让大学生做有经济头脑的消费者。最后是要培养大学生的理财理念,培养其正确运用金钱的能力。此外,全社会,特别是相关商家,要努力优化大学生的消费环境,在产品营销过程中要体现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倡文明消费、反对铺张浪费,讲究消费效率。 参考文献: [1]刘鑫.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分析及对策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论文.2007. 注:本文为河北大学青年发展研究中心课题《当代大学生消费研究》(课题编号:2006021)研究成果。

自从领悟到消费主义陷阱理论后,我的个人财政状况好了不少。女生要对自己好一点,原本一句勉励的话却成为了一个营销概念,让无数女性深陷其中却不以为然。 不少女生工资4千多,用的却是sk2。如果男友质疑其消费观念后,她们总是不屑地回复“我花的是我的钱又不是你的钱,关你什么事情?”表面上听挺有道理的。你的人生由你选择,而男友只有是否和你在一起的权利。其实,这是一种对自身极其不负责的想法。 消费主义告诉我们,想要快乐,就应该购买更多的产品和服务。如果你细心的话,你会发现每个广告都会编制一个,“我们的产品会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好”的故事。 拿我自身来说,我曾是一个典型的消费主义女生,小红书的打开率仅次于微信。 我购买过不少高端的护肤品,并缴了大量的智商税。除了更清楚信用卡的消费规则外,似乎没有任何的价值。后来我使用中低端产品后,我的皮肤并为变差,但为我省了不少钱。 我放弃了网购,因为睡前刷淘宝的习惯,我经常深夜下单,然后买了一些可有可无的物品,时间久了,这一切都变成了垃圾。 我学会了直奔目的,无论去超市去商场只买自己需要的。不止一次,我仅仅是因为买卷纸却要为一车的物品埋单,而那些我依然不需要, 美食是一个性价比极低的消费。我曾经觉得,如果在饮食上苛刻自己,活着该是多么委屈。直到现实把体重还给的我时候,我才意识到美食带给我的开心远低于减肥付出的辛苦。 人生实际上是在无知和觉醒之间的一场斗争。我非常庆幸能在人生的初期阶段意识到这个问题,尽管我还在陷阱中挣扎。

美国个人主义论文研究现状

每个社会、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自己追求的目标。当这些理想和目标具体化时,它们就演化成价值观。价值观一经社会认可,就呈现出两种功能。第一,它明确无误地告诉社会成员,什么是崇高的、许可的行为,什么是禁止的、受人谴责的行为。这实际上是规范人们行为的标准。第二,它激励社会成员努力去追求价值观所体现的理想,为理想社会的实现作出自己的贡献。这实际是为人们的行为提供精神指南。与其他社会的价值观一样,美国人的价值观也有它的历史形成过程。这种价值观既是美利坚民族形成之日起在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和道德等方面的演变结果,也是美利坚民族赖以生存、得以继续发展的动力源泉。从这个意义上说,探讨和弄清美国人的价值观对我们从整体上认识美国人的民族特性,以及这些特性在推动美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记得1998年我参加过一项美国人对中国人价值观和美国人价值观的调查和对比(美国英语学会主办),他们让你说出你自己人生当中最看重的,然后再按照大家所说的几率排出中国人最看重的前十项,也就是中国人的价值观展示。结果出来了,中国人第一看重的是“金钱”,其次是“家庭”、“爱情”、“工作”、“学历”等等。美国人的价值观中位居第一位的是我们做梦都想不到、并且在中国人的价值观中根本就没有一席之地的:change(变化)。美国人最崇尚的是“变化”,而因此美国人号称世界上著名的“mobile race”(流动民族)。其次他们看重的是:“时间”、“挑战”、“机遇”等等,“家庭”和“爱情”自然也在其中,“金钱”也在其中,只不过位置在中间和靠后。美国人喜欢变化,他们老喜欢变换自己的工作环境,甚至是生活环境。他们的这个变化其实主要是针对于自己的工作而言的。只有变化,人才能发现自己的潜能,才能活的有意义,才能让自己的人生丰富而多彩。美国人就是看重自己价值的最大限度的实现。“人挪活树挪死”,中国人虽然也很赞成这句话,但真正实践起来却很害怕,因为“变化”就意味着“挑战”和“不稳定”,甚至是“危险”。我自己也一直想变换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可却一直拖到现在不愿意离开这个可以衣食无忧的地方。所以我崇尚的两个字也是“变化”,我用此来激励自己,看看能不能突破自己。 这场调查有十个美国教师志愿者主办,在中国的一所大学里。当时调查完排出顺序并进行对比以后,好多中国人都不好意思,毕竟中国人最爱“钱”。而美国人就从“变化”里争取得到更多的“钱”,远远没有中国人直接。那也就是说中国人看重结果,美国人看重过程。他们认为人生当中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人离不开钱,但如果通过挣钱这个过程可以让人的才华和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那才是人最幸福的。所以他们看重:人在自己喜欢的环境当中干自己喜欢的工作,并能够挣最大限度的Money.结束以后,让中国人提问题,十个美国老师一并排站在讲台上,足足等了约十五分钟,全场几百人无一人发问,他们尴尬的走下了讲台。中美价值观有差别,文化有差别,就连性格、教育方式、思维方式都有很大的差别。但彼此对比和借鉴应该说是有必要的。美国人的价值观,对中国的孩子甚至大人应该有一定的启发。 美国的宪法规定,总统副总统都是任期四年。因此每四年选一次。但是,对于总统连任,或是多次当选,宪法最初并没有限制。可能考虑既然是每四年选一次,连任也是再选举选出来的,只要选举公正,连任也不会有大问题。干得好就再干下去呗。所以,美国历史上有过当选三次的总统,如罗斯福总统。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美国本身的发展,美国政府的行政机构迅速膨胀,总统所掌握的财力人力物力甚至军力也水涨船高,无形大增。美国人又一次感到不安全。尽管有罗斯福总统这样良性的例子,他们还是觉得应该在总统的连任上也加以限制。因此在1951年的宪法第二十二条修正案中,规定了一个人在总统的职位上只能任职两次(即连任一次)。这也是美国人对于“收银机”机制的又一次改进。这一修正案事实上更强调了对于“人是不可靠的”这一基本出发点的坚持。 美国人认为让一个凡人连续多年处于这样的权力中心,无论如何都是危险的。即使这位总统看上去干得很出色,也得请他下来。即使换上去的新总统相对更没有经验,能力也不如前任,那也要换上去。因为,对于美国人来说,安全第一。只要能够让防止出现专制和暴君的整个“收银机”机制能够正常运作,其他都是次要的。四、美国人的价值观因为在本书中我们经常需要对美国社会进行分析和讨论,因此,简要叙述一下美国文化的一些主要方面——赋予美国人生活以意义的共同价值观和信仰,是很有帮助的。这样一个简述也为我们提供了对一个社会展开详尽观察的机会。对我们而言,美国的文化价值观是那样的熟悉,因此很难注意到它们。它已成为了我们的生活背景,我们离不开它们,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它们是一种想当然的东西,从我们的出生到最后死亡,文化一起决定着我们的生活。如何文化发生了变化,那么我们也就不能成为现在的自己了。美国人的种族、职业、信仰多种多样,因此,美国文化是最多元性的文化之一。煤矿工人和公司经理、爱尔兰血统的波士顿天主教徒和新奥尔良的科利奥尔人——他们都是美国社会的一部分,同时也为美国文化增添了光彩。但是,尽管存在着这些差异,某些共同的价值观模式还是能够清楚地被区分出来的。1、美国人的传统价值观罗宾·威廉斯在他的《美国社会:一个社会学的解释》(罗宾·M·威廉斯,Jr.,1970)一书中给出了一套美国人的基本价值观,为我们这一部分的讨论提供了基础。此外,许多其他社会学家也区分出了一系列美国人共有的价值观。这些论断已得到了外国游客的赞同,他们观察到了同样的典型美国人的特征。在美国人中进行的民意测验也证实了这些价值观,测验结果表明美国人仍然信守冈纳·莫德尔(Gunnar Myrdal,1962)所说的“美国人的信条”。威廉斯列出了如下传统的美国人价值观:个人成就。个人成就是所有美国人评价最高的价值观之一。美国人赞扬和奖励那些才艺出众和成就辉煌者,尤其是那些通过艰苦工作而取得成就的人。一个人的价值常常被赞同于其在商业、艺术或其他重要领域中的成就。但是,对成就的这种强调,特别是往往用经济方面的状况来衡量成就,就与尊重一个人仅因为是其自身的原因的观念相冲突。工作。美国社会是建立在艰苦工作的基础上的。来到这片荒原的早期移民必需努力工作,这不仅仅是为了争取较好的社会条件,更是为了能生存下去。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人们的生产提供了可能性,同时,这些殖民者也意识到,一个农民、猎人或矿工的劳动不仅仅给他自己,而且也给整个社会带来了财富。这就形成了这样一种价值观,工作被视为是取得较好的社会条件的手段。这个新国家开放流动的社会结构也为那些努力工作的人们提供了出人头地的机会。到现在为止,工作仍然是美国文化中一个重要的价值观。道德关怀和人道主义。作为美国人虔诚的宗教信仰的一部分,早期美洲殖民者对那些比他们不幸的人们的福利有关深切的关注。不过在实际生活中,美国人并不经常把这种价值观付诸实施。同时,人道主义价值观与美国人其他的一些主要价值观存在逻辑矛盾。比如,个人成就的价值观就使很多美国人难以接受国家福利计划。在他们看来,让社会的一部分人来养活那些根本不工作的人是不合理的。但是,如果其他人显然是由于其自身难以抗拒的原因而陷入贫困的(例如水灾受害者),则大部分美国人的态度是十分慷慨的。要解决诸如上述个人成就与道德关怀之类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冲突是很困难的,而且很容易导致个人层次的混乱和不稳定。效率和实用主义。美国人倾向于用实用主义来评价事物:这是否可行呢?是否值得这么做?这种价值观很大程度上是受美国边缘地区传统的影响。边缘地区的危险环境使当时的殖民者对那些缺乏效率和不够实用的工具、武器甚至人都十分轻视。作为一个实用主义者,美国人喜欢尽快解决手头上的问题。结果,美国人往往比较注重技术,并有一种想控制物质世界的强烈欲望。美国人一般不愿意追求长远的、不切合实际的目标。进步和物质增长。作为一个建立在希望之上的国家,美国一直对进步的思想感兴趣。这种思想的源泉之一就是对工作的重视,它直接导致了这样一种观念,即艰苦的工作将有助于建立一个美好的世界。早期的美国人努力提高他们的物质繁荣和享受的水平,这种努力使进步的思想和技术革新相联系起来:如果一种事物是新的,那它肯定就是好的。由于进步的思想和物质增长是紧密相关的,所以它们都意味着“美好生活”。由此,在美国的公司和企业中出现诸如“进步是我们最重要的产品”这样的口号也就不足为奇了,广告也竭力使我们购买它所宣传的产品,因为它是“新的”和“进步的”。平等。由于早期的美国殖民者大多来自殖民国的中下层阶级,所以他们大多反对严格划分阶级的观念。因此,“旧世界”的许多不平等现象在美国则不是问题。另一方面,由于这个国家具有大量的自然资源能够为所有人提供充足的供应,从而更增强了平等的观念。和许多其他主要价值观一样,平等观念也和其他一些价值观存在冲突,而且也往往在实践中难以得到体现。这里,我们再次看到了理想价值观和现实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一种认为美国人生活中明显缺乏平等的观点指出,要体现平等价值观就要求每个人都能有一个平等的机会去争取成功,但实际上即使以这个最普通的标准去衡量,大多数美国人也很难做到这一点。许多中上层阶级的成员把他们在社会中的优越地位解释为对他们更高个人成就的一种奖励,而这种个人成就观点也是美国人的主要价值观之一。自由。在所有美国人价值观中,自由占据了最重要的位置。对美国人而言,自由意味着行为不受约束,又代表着一个明确的、完全的自由体制,包括:新闻自由、和平集会的自由、维持多党政府的自由以及私人经营企业的自由等。虽然美国人也接受一些对其自由的限制,但他们对任何过分强权的、直接要求他们如何生活的政府则表示出完全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建立这样一种信仰之上,即人们应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美国人的这种对政府控制的怀疑态度必然会产生这样一种冲突,即文化中自由价值观和平等价值之间的冲突(利普斯特,1963)。如果没有政府管理,一部分人会变得极端富有甚至专权。极端的财富紧接着就会带来对穷人、下层阶级的压迫。这就违背了我们所接受的平等价值观或至少是违背了平等机会的观念。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大部分美国人相信他们的生活方式是最好的,而且应被其他国家沿用。即使到今天,那些对美国社会提出建设性批评的美国公民有时会被认为是不爱国的。最近的一些社会学研究已发现了美国人和英国人的个人价值观之间存在许多相同点。正如表3-2显示的那样,在12种价值观中,两国的城市居民都把“身体健康”和“婚姻幸福”列在最重要的选择,而把“道德目的”、“团队工作的意义”、“赚大钱”列在最后。然而,两国公民对具体各项价值观的重视程度是不一样的。婚姻和朋友对英国人而言更为重要;美国人则更注重“有意义的生活”。可以推断,这些区别反映了两种文化间深层次的差异:中国文化更偏向于集体主义,而美国文化更偏向于个人主义。

一、不同宗教下的文明人类的文明包含着不同的宗教下的文明。另一方面,人类的文化也不同程度上归结为不同宗教下的文化。基督文明、伊斯兰文明、华夏(佛道儒)文明。不同的宗教,人们的信仰也不同,因而世界观也不同,价值观也不同。二、不同价值观下的处世哲学在人与人的相处中,不同文化有不同的处世态度。有两句话虽不很准确,但反映了不同文化下的不同态度。说是“中国人走在大街上,先要把人看成坏人,防范着,接触中再找出谁是好人。西方人走在大街上先把人看成好人,然后再辨出谁是坏人”。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一个故事。大意是:一个中国老太太攒了一辈子的钱,在临死的前一天终于攒够钱买了一栋房子,没来得及住漂亮的新房子就死了。而一个美国老太太在年轻的时候贷款买了一栋房子,住了进去,每天工作还贷。直到临死的前一天她终于还清了所有的贷款。这个故事起源于何时已无从得知,但知道这个故事令无数的国人开始反思传统观念。一夜之间,借贷买房成为时尚,若有人出声提醒,不要欠太多钱,透支未来是有危险的,则会被认为是落伍了,思想陈旧。中美文化为代表的东西方文化有不同的处世哲学。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东方保护弱者,西方崇尚强者。三、不同世界观下的理念在东西方文化中,西方人喜欢逻辑思维,东方人喜欢形象思维;西方人习惯定量分析,东方人喜欢定性分析。有一个故事是说,外国某工厂一台机器出现故障,请了一个厂外专家来修理。专家打量了一下机器,用粉笔在某个部位画了一个圈,让工人在此打个洞,把里边的线圈弄好就成了。厂方问专家要多少报酬,只管开价,凭你干的这点活,即便狮子大开口,谅你也高不到哪儿去。没想到专家一开口却使厂方倒吸了一口凉气——10000,而且还是美元。举手之劳却要这么多钱,也未免忒狠了点吧?专家答曰:画圈只值1美元,知道在什么地方画圈值9999美元。如果你们知道在什么地方画圈,何必请我来呢?厂方心服口服。有一篇短文在说明东西方人的不同的理念时说:如果有一个小针掉在了地上,中国人是低下头,弯着腰,身子转过来转过去地找,而德国人在地上用粉笔画圈,把找过的地方画一个圈,直到找到为止。中国人上公共汽车是挤着上,而美国人是排成队,这样每个人的机会都是均等,不至于出现先来后到的结果。 第二,是整体性和个体性问题第三,是东西方感情表达方式的差异答案补充 中美文化差异 中国跟美国在有些文化及社会差异上是根深蒂固的,下文提出我观察到的一些例子。笔者在这里要强调这些观点是一般性的,当然仍有个别之特例。 一、个人主义 美国人相当崇尚个人主义,东方社会 (当然包括中国人) 则强调家族及阶级层次。这是一个非常重要及有影响力的分别。美国人崇尚个人特质的例子很多,父母较少伸手干预子女的发展。 二、隐私权 美国人通常很尊重别人的隐私。就是知己之间也很少问到别人太"切身"的问题,例如年龄、薪水及婚姻状况等。也应当少谈论第三者的事情。不请自来的访客(包括父母亲)是绝对不受欢迎的。 三、不拘礼 美国人在衣着娱乐方面,都比较随便。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比较不拘礼,即使双方在年纪上或地位上有很大分别也不例外。这方面的例子多不胜数,例如很多学生对教授,及晚辈对老人家都直接称呼first name可见一斑。这种"越代","越身份"的不拘礼表现,在很多东方人眼中则认为是失礼的行为。 四、开放与直接 美国人是相当开放和直接的,尤其在专业的讨论,往往秉持着不同意见而争论(注意:是争论,不是拍桌子,摔麦克风的吵架)。相反地,东方人往往不会直接冲突,而是婉转地通过地位比较高的第三者来疏通。 五、独立性 美国人通常较不喜欢依靠别人,甚至父母的帮忙也不一定乐于接受,而父母亦鼓励子女早早离家,独立地生活与发展。我国青少年在这方面就发展得较慢。对留学生来说,要注意到指导教授非常重视研究生能够独立做研究的能力。而对英文不灵光的留学生来说,当你向美国人借笔记时如被拒绝,不一定表示他们讨厌你,极有可能是他们将心比心,认为你应该独立而已。 六、竞争性 美国社会的发展依靠竞争来作为推动力。"Work hard, play hard"是大部分人的作风。他们在言语争辩时都喜欢压倒对手,这种"getting the last word in"的作风当然是竞争性的一种表现。他们的竞争挑战精神也显露在体育比赛方面,即使是他们所谓的"playing for fun"时也是蛮认真的。一般美国人对于一个球队都十分狂热,往往藉此发泄情绪。例如校队比赛时校警常常要检查进场的观众,不让他们带酒进场。球赛比赛时,观众都喧哗冲天,往往乱抛东西。有些助兴表演也有点莫名其妙,例如有一招是将一个女啦啦队员,从观众席的底层抛起,一级级的人将她接着又再抛上去,直到最高层又再抛下来;偶然也有失手受伤的事情发生。笔者也算是球迷,但都是在家看电视,免得在现场活受罪。而且要算准时间,当球赛完时避免走在路上,因为球迷在赢球时欢天喜地(如果你看到开车的人在乱按喇叭,你不用听报告就知道赢球),输球时则沮丧愤怒,两种结果都是疯狂毕露。有些血气方刚的小伙子更常做一些奇怪的事。有一点要强调的是,如果不是在发泄情况下,绝大部分的美国人都是很守规矩、不骚扰别人的。 七、公众场合应有的礼数 美国人通常都能尊重别人的安宁。在歌剧院不用说,就是在戏院也都能噤声欣赏。在餐厅吃饭时的交谈声音也相当低,跟中国有划拳斗酒的吵闹大不相同。排队时都很守秩序,插队是不被接受的,蜂拥上车的事情绝对很少发生。开车的人通常很守交通规则,例如在夜深无人时也不闯红灯,尊重行人,让路人先过马路等。来自较不遵守交通规则国家的留美学生尤其要特别小心。 八、朋友模式 美国人囗中的朋友定义比较广泛,而且有区隔性;譬如说工作上的朋友、打球的朋友、学校的朋友、喝酒的朋友等等。 另外美国地域广大,人口流动性也高,而且朋友之间绝少吐露私人的事情,所以友情是比较"温水"性。中国人的友情通常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一言不合就尽量避免跟对方碰面,"起落"性比较大。中国人朋友之间借钱是相当普遍的,而美国人朋友之间借钱是凤毛麟角的。 九、金钱的运用模式 中国人通常做的预算都比较保守,而美国的预算则比较接近"极限",而且往往有消费超过预算的倾向(跟美国社会大量使用信用卡也有关系)。美国人很舍得买东西,尤其是在购房及汽车上,对于吃喝方面,尤其是请客,则比较"犹太";而中国人则比较舍得花钱在请客方面。 十、世界观 可能因为美国多年来的兴盛及教育重点在某方面仍有偏颇,美国人多数 "以本国为中心",对于别国的认识十分肤浅。美国人对世界地理的无知是令美国国家地理学会 (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 十分痛心的事情。在美国流传一个笑话:东北部的某一个州的某居民,写信去州政府询问关于New Mexico的情形,答复居然是:关于别国的情况我们不大熟悉,无可奉告。中国文化的渊源来自中庸儒学,这决定了中国人非常注重面子,注重尊严,任何有损于面子及集体尊严的事是不可饶恕的。或者说,中国人的行动准则多少有谦牧自守的传统大国观,渗透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内敛意味。中美文化本质上的相悖、两者间的内在矛盾是产生摩擦的主要原因,而中美在经济利益上的相互补充又将两国吸引在一起,导致双方为文化上的歧异做出妥协。解决中美之间的问题,文化差异同样不是对决的理由,恰恰相反,中国文化经过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洗礼,具有极强的韧性和包容性,因此中美关系在未来一系列问题上有可能产生摩擦与不和,但这种摩擦与不和不会影响中美关系的长期发展。

Triandis, H., Bontempo, R., Villareal, M., Asai, M.,& Lucca, N.(1988).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on self-ingroup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4,323-338。 如果说,有哪一种人类的特征能几乎被所有的心理学家所认同的话,那就是人类的行为从来不会在真空中发生。即使是那些最强调内部动机、个性需求和遗传驱动力的心理学家们也会考虑把各种各样的外部环境力量引人最终导致个体行为和特质形成的方程式中。在过去的三四十年间,心理学领域已经开始渐渐认识到文化是一种对人类具有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事实上,研究人员发现,很少有在所有或者在大多数文化中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的人类行为模式(跨文化一致性的扩展分析参见研究22中关于埃克曼的面部表情研究的讨论)。这在涉及人类的相互作用和人际关系的行为领域中显得尤为突出。人际吸引、性、感动、个人空间、友谊、家庭动力、父母养育方式、儿童行为期望、求偶仪式、结婚、离婚、合作与竞争、犯罪、爱和恨等都深受文化因素的影响。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不考虑一个人的文化背景,那就根本无法全面或准确地了解这个人。 从概念上讲,文化是很容易理解的,但具体到实践领域,文化却成了一块难啃的骨头。试想,你如何能够理清那些交织在一起的、共同塑造了现在的你的所有文化因素呢?大多数文化是如此复杂,以至于无法得出有据可循的结论。例如,结肠癌在日本的发病率比在美国低得多。日本和美国是两种不同的文化,那么到底哪些文化因素可以解释发病率的差异呢?是对鱼的需求量的不同?是消费大米数量的不同?是饮酒量的不同?是生活节奏和应激水平上的差异?或许是两国宗教习惯的差异影响了健康?来自亲戚朋友的支持的差异是否会影响健康状况?抑或更可能是以上两个、三个或者所有这些因素连同其他因素共同导致了这一结果?问题的关键是,如果你打算把文化列为全面了解人类本性的因素之一,那就需要用可靠和有效的方式来定义文化差异。正是在这一点上,哈里·川迪斯在现代心理学史上崭露头角。 从20世纪60年代起,川迪斯在芝加哥大学俄巴娜-香槟分校心理学系致力于揭示和提炼文化及其背景下的人们的基本特性,以便以有意义的方式对这些文化加以区分和研究。这项工作贯穿于川迪斯的整个事业生。发表于1988年的这篇论文解释并论证了他对跨文化心理学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它阐述了个人主义文化和集体主义文化。今天,这一基本的文化差异维度构成了每年的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很多其他领域数百项研究的基础。在这篇论文中,川迪斯认为,在某种程度上被界定为个人主义或集体主义的特定文化,正以一种复杂和广泛的方式决定着其成员的行为和人格。 用通俗的话讲,集体主义文化是这样的一种文化,即生活在该文化中的个体的需求、欲望、成就都必须从属于他所属的内群体(ingroup)的需求、欲望以及目标。内群体可以是一个家庭、一个部落、一个村庄、一个专业组织或者甚至整个国家,具体视情况而定。在这些文化中,个体的大部分行为的产生取决于该行为是否有利于个体所属的更大群体的整体利益,而不是该行为是否能为个体提供最大限度的个人成就。人们所归属的内群体往往会保持长期稳定,而且个体对其所属群体的承诺通常都很高,甚至当一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对其而言已变得困难或者不愉快时也是如此。个体依靠他们所属的群体来帮助他们满足自己的情绪、心理和实际的需要。 相反地,个人主义文化更看重个体的幸福和成就,而不是其所属群体的需要和目标。在这些文化中,群体对其所有成员的影响可能是微乎其微的。个体对其所属群体没有太多情感上的依恋,并且如果它对个体的要求过于苛刻,个体则宁愿脱离该群体而加入或者重新组建一个新的群体。在个体主义文化中,个体对群体的承诺很少,所以对个人而言,同时是多个群体的成员是很常见的事情。然而,没有哪个群体能单独对其行为施加太多的影响。在该篇论文中,川迪斯及其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合作者,描述了大量典型集体主义文化和个人主义文化特征。所有这些都被总结在表7-6中。当然,这些特点是高度概括化的,因此不管是在集体主义文化还是在个人主义文化之中,总有一些例外的情况。 按照川迪斯的观点,个人主义文化集中在北欧、西欧和那些历史上受北欧人影响的国家。此外,典型的个人主义文化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具有边界,大量的外来移民,社会和地理上的迅速变迁。“所有这些特点倾向于使群体的控制力变得不太确定。在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高度的个人主义是与上述特点相一致的。”()他认为,世界上其他大多数地区属于集体主义文化。 川迪斯在其文章的开头部分指出: 在川迪斯的很多研究和著作中所隐含的研究假设是,当我们按照“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模型来界定和诠释文化时,这一模型能够解释我们所见到的表现在人类行为、社会交往和人格中的大部分差异。在该文中,川迪斯试图概括出其理论的广泛的潜在用途(参见表7-6),并报告了他为了验证和阐明其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理论所做的三项科学研究。 如前所述,该篇论文报告了三项独立的研究:第一项研究的被试全是美国人,以便更加清晰地定义适用于美国的个人主义的概念;第二项研究的目的是比较个人主义文化(美国)和集体主义文化(如日本和波多黎各),其核心在于比较在两种文化类型中个体与他们所属群体之间的关系;第三项研究用以检验如下假设,即集体主义文化中的成员觉察到自己获得更好的社会支持,且一贯享有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而个人主义文化中的成员则报告他们常常感到孤独。所有这些数据都是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来收集的。下面我们将简要介绍每项研究及其发现。 第一项研究的被试是川迪斯所在的芝加哥大学心理系的300名在校大学生。研究者要求每位学生完成一份包括158个项目的问卷,用以测量他们有关“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的行为和信念倾向。如果被试赞同“只有那些依靠自己的人才能在生活中获得成功”,那么他便持有个人主义的立场。而被试如果同意“当我的同事把他们的隐私告诉我时,我们的关系更加亲密了”,则说明该被试持有集体主义的观点。此外,问卷中包括5个生活情景故事(Scenarios),这些情景故事把被试置于一种假设的社会情境中,并要求他们预测自己的行为。该论文中所提供的一个例子是,让被试想象自己想要做一次群体内其他成员都反对的长途旅行。问被试在决定是否去旅行时,会在多大程度上考虑父母、配偶、亲戚、密友、熟人、邻居以及同事的意见。 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分析后发现,在被试的回答中几乎有50%的变异能够被三个因素所解释,这三个因素是:自力更生、竞争、与所在群体的亲疏关系。只有14%的变异能被“对群体的关注”这一因素所解释。川迪斯对研究1的结果做了如下概括: 他还指出,该问卷所含的项目和生活情景故事能有效地测量美国文化的个人主义程度,但川迪斯对这些项目在其他的文化背景中是否同样有效尚存疑问。 在该研究中,研究所提出的问题是:“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人们是否更乐意使自己的个人需要服从于集体的需要?”被试是91名芝加哥大学的学生、97名波多黎各学生、150名日本大学生和106名年长的日本人。测量集体主义特征的问卷由144个项目组成。问卷被译成西班牙语和日语后交由所有被试进行回答。经之前的研究验证,该问卷的题目分别测查关于集体主义的三个倾向:关心群体、自我与群体的亲密关系和使自己的目标服从于群体的目标。 该项研究的结果互不一致且很有趣:一些结果支持“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的理论,而另一些则似乎又对它予以反驳。例如,日本学生比伊利诺伊的学生更在意同学和朋友的观点,但波多黎各学生并没有表现出这一特点。此外,尽管日本被试在群体获得荣耀表达了自豪感,但他们在生活中只关注他们所在的某些群体的观点,并牺牲自己的个人目标以服从这些特定群体目标,而不是对所有群体都如此。尽管服从是集体主义文化的一个共同特征,但事实上日本被试比美国被试更少地表现出对群体的服从。有结果表明,随着集体主义文化变得更加丰富化和西方化,它们可能正在经历一个向个人主义转变的过程。作为这一观点的又一证据,研究发现年长的日本被试比日本大学生倾向于认同其所属的群体。 在这一点上,你或许会问,第二项研究的结果如何纳入川迪斯的理论呢?川迪斯把它们解释成一种警示,即有关集体主义文化和个人主义文化的结论不应该过分概括化,而必须仔细分析并有选择地应用于特定的行为、情境和文化之中。他对这一观点做了如下阐述: 第三项研究正是试图要完成川迪斯在上述引语中所提出的研究任务,对研究的核心加以限制和细化。该研究拓展了先前的研究结果,即集体主义社会为它们的成员提供了高水平的社会支持,而个人主义文化中的个体则在更大程度上体验到孤独。该研究所采用的集体主义-个体主义问卷由72个项目组成,总共施测了来自芝加哥大学和波多黎各大学的100名被试,男女各半。被试还填写了另一份问卷以测量他们所知觉到的社会支持水平和孤独程度。 该研究的结果清楚地表明。集体主义与社会支持存在正相关,也就是说,随着集体主义程度的提高,相应的社会支持水平也会提高。而且集体主义与孤独程度呈负相关,即随着集体主义作用的提高,被试所意识到的孤独程度降低。作为川迪斯理论模型的进一步的证据,对该研究中的美国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因素(能解释最大的变异)是“在竞争中自力更生”,而对波多黎各学生而言,最重要的因素是“合群”(与他人的互动)。这些结果正是人们可以由“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理论预期得到的。 川迪斯解释说,总而言之,本文中所述及的这些研究既支持又改进了他对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定义。回过头来看表7-6中所列出的两种文化类型的特征,其所显示的状况似乎是相互对立、非此即彼的,即个人主义文化和集体主义文化看来几乎是完全对立的。不过,本文证明了这两种文化类型似乎处于一个连续体的两端,而某一特定社会则处于两端之间的某个点上,这个点通常更接近于连续体的一端而远离另一端。此外,具体到某一文化,其中特定的个体、群体、亚文化以及情境可能会偏离该文化在连续体上的大体位置而向某一端移动。图7-2呈现了这一解释的图示。川迪斯指出:“简言之,这些实证研究表明,我们必须把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看作是一种多维的结构,……每一维度的性质和特点主要取决于其所属群体的现状、情境线索以及所研究的具体行为。”() 尽管该研究的历史很短,川迪斯的研究结果已经成为心理学家看待人类行为的基础之一。在你打开大多数心理学分支——基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人类性行为、变态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的新版教科书时,你将很难找到一本不涉及川迪斯的这项研究,或是他做的很多其他有关“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的研究。可以说,在有关文化对于决定人格和社会行为所起作用的当代研究中,由川迪斯所阐述、澄清和提炼的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文化维度是最可靠、最有效和最具影响力的因素。此外,该维度能被应用于非常广泛的研究领域。以下正是这方面的两个应用实例。 在川迪斯的这篇论文中,他所提供的证据表明,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这两个心理社会概念可能会对一种特定文化的成员的身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这项与冠心病有关的研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般而言,在集体主义社会中,心脏病的发病率比在个人主义社会中要低。川迪斯认为,与心脏病密切相关的令人不快和紧张的生活状态在个人主义文化中更为常见。为了竞争和实现个人目标,孤军奋战的个体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除了这些消极的生活事件之外,个人主义的社会结构本身就缺乏对其成员提供的社会凝聚力和支持力量,而这种力量却恰恰能够减少压力给人体健康所带来的影响。当然,正如本文开头部分所讨论的那样,有很多因素可以解释在心脏病以及其他疾病的发病率方面出现的文化差异。但很多研究已经表明,集体主义文化中的成员迁居到个人主义文化的国家后,也越来越易于患上包括心脏病在内的各种疾病。 或许,更有说服力的是在同一种文化中的两个不同的亚群体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正像川迪斯所指出的(P327),研究人员做了一项以3000名日裔美国被试的研究,主要是比较那些在生活方式和态度上已完全适应了美国风格的日商美国人和那些仍然保持传统日本生活方式的日裔关国人。结果发现,在排除了胆固醇水平、锻炼、吸烟、体重等因素的情况下,前者心脏病发病率仍然是后者的5倍。 当然,你也许已料到“集体主义-个人主义”维度会影响到特定的文化群体之间在养育子女的方式上的不同,事实上的确如此。集体主义社会中的父母更加注重培养儿童的“集体自我”(collective self),这种集体自我的特征是对群体规范的服从,对群体中权威的服从,行为具有跨时间和跨情境的可靠性和一致性。家长常常以公开或微妙的方式对做出符合群体目标的行为模式的儿童给予奖赏(Triandis,1989)。在这种情形下,只是因为自己不喜欢而拒绝从事群体期望自己做的事情是不能被接受的,这种情况也极少发生。然而在像美国这样的高度个人主义的文化中,这种拒绝是一种正常的反应,而且常常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尊敬!这是因为在个人主义文化中,父母重视培养儿童的“个人自我”(private self)。这就意味着儿童会因具有自力更生、独立、自知之明以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潜能的行为和态度而得到奖赏。另一个看待这种差异的角度是,在个人主义文化中,反抗(在社会可接受的范围内)和独立倾向被看成是一种人格资产(personality assets),而在集体主义社会里,它们被看成是负债(liabilities)。文化经由父母向儿童传达的关于资产或负债的信息是强大而明确的,它对儿童的成长有着强有力的影响。 川迪斯的工作影响着广泛的研究领域。其中一篇文章将川迪斯的理论应用到研究两种文化条件下大学生球迷的态度问题(Snibbe et al.,2003)。研究者对观看重要足球比赛的美国(玫瑰杯美式足球赛)和日本(闪光杯足球赛)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要求这些大学生在足球比赛前和比赛后,分别对自己球队与对方球队的学校和学生进行评定。在这两场比赛中,都是具有优良学术氛围的大学输掉比赛。然而,在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学生的反应差别很大:“美国大学生无论是在赛前还是赛后,均表现出对自己球队更加积极的态度。相比之下,日本大学生的评分没有表现出对本队的偏爱。而且,日本大学生对学校的评分反映了每一所大学在社会上的地位,对学生的评价则是根据目前的状态。”()另一项研究采用川迪斯的理论模型对孤独感进行了跨文化研究(Rokach et al.,2002)。该研究选取了来自北美和西班牙的1000多名被试,要求他们完成关于孤独感成因的调查问卷,其中包括个人体缺陷、发展性障碍、缺乏亲密感、迁徙和分离,以及社会排斥感。“结果表明,孤独感的成因的确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而且,北美被试在这五个维度上的得分较高。”(,附加强调) 最后,有一项研究突出了川迪斯研究工作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当我们在对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加以研究和比较时,这种比较绝不只限于在国家之间进行。很多国家本身就包括了多种水平的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亚类型。在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比美国拥有更多的不同形式的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一项根据川迪斯的理论模型完成的一项有趣的研究(Vandello & Cohen,1999)以图表的形式描绘了美国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分布情况。在继续往下阅读之前,请想一想你认为最典型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会出现在什么地方。研究发现,美国的南方腹地具有突出的集体主义倾向,而位于大平原和落基山脉的地区则呈现更明显的个人主义倾向。不过,即便是在这些不同的地区内,也可以发现不同层次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亚文化群体。 川迪斯给所有的社会科学提供了一种看待基本的文化差异的新视角。随着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多种社会文化日益交织,我们所直接经历的文化多样性常常会导致一些潜在的误解、沟通障碍、冲突和挫折。对于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文化差异的觉察和尊重,有可能让我们朝着缓和文化分歧与促进世界和谐的积极目标迈出一小步,但却是富有意义的一步。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