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缩写只缩写名而不缩写姓;无论东西方人,缩写名的书写形式都是姓在前、名在后;
参考文献的缩写是指文献类型标识参考文献中,文献类型标识包括如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
参考文献的缩写是指文献类型标识参考文献中,文献类型标识包括如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
1、专著[M](monograph)2、期刊[J](journal)3、报纸[N](newspaper article)格式(不论何种文献类型,须用阿拉伯数码外加方括弧标注其在文中的位置,其序号与所在文中序号一致。):1、专著:著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1]蒋挺大.亮聚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127 [2] Kortun G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M] New York: Spring-Verlag, 19692、期刊:著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1]周庆荣,张泽廷,朱美文,等.固体溶质在含夹带剂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J].化工学报,1995(3):317-323 [2] Dobbs J M, Wong J M Modification of Supercritical Fluid Phasebehavior Using Polor Coselvent [J] Ind Eng Chem Res, 1987, 26: 563、报纸:著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1]陈志平.减灾设计研究新动态[N].科技日报,1997-12-12(5)外文文献:引文及参考文献中的论文排序方式和中文文献基本相同;书名及刊名用斜体字,期刊文章题名用双引号;是否列出文献类型标识号及著作页码(论文必须列出首尾页码)可任选;出版年份一律列于句尾或页码之前(不用年份排序法)。外文文献一定要用外文原文表述(也可在原文题名之后的括号内附上中文译文),切忌仅用中文表达外文原义。
大写拼音就可以了,例如 王江Jiang Wang
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专著[M];期刊[J];论文集[c];学位论文[D];标准[S];报告[R];专利[P];报纸[N]; J表示期刊文章——Journal M表示专著——Mongraph (以上内容来源于学术堂)
直接拼音,就是那样了。
这是我们学校的论文规范:正文文中的各级标题。标题的层次如下:“一、……(一)……1.……(1)……①……”一级标题“一、”,4号黑体,独占行,段前段后各占1行,单倍行距。末尾不加标点;二级标题“(一)”,小4号宋体字,独占行,段前段后各占5行,单倍行距。末尾不加标点符号;三级以下标题“1.”、“(1)”、“①”等,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三级标题可根据标题的长短确定是否独占行。若独占行,则末尾不使用标点;否则,标题后必须加句号,然后接排。四级以下标题必须接排,不得独占行。每级标题的下一级标题应各自连续编号。原则上,同一级标题的数量不得少三个。正文标题与段落均按汉字书写习惯,首行缩进2字符,一律不得采取悬挂缩进的格式。正文文字。另起一节。论文标题为3号黑体。段前为两行,如果没有副标题,段后为一行;如果有副标题,段后为0行。居中独占行,单倍行距。论文副标题为小3号黑体。段前为0行,段后为一行,居中独占行,单倍行距。论文正文内容的汉字一律按小4号宋体字排版(一级标题、公式和图表除外)。论文正文中的英文字号要与汉字相对应,建议采用“TimesNew Roman” 字体,不得使用汉字专用符号。正文文字的字符间距为标准字距,行距原则上为22磅固定值,但正文中的表格和公式为单倍行距,一二级标题按规定格式处理。
不能乱标。因为毕业论文体现了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专业素养,不是一纸空文。毕业论文学术性强,代表了大学生的研究水平和专业能力。倘若出现参考文献对应不上或乱标出处的现象,不仅失去了学术的严谨性和科学性,也导致你的毕业论文通不过,影响毕业。所以,本科毕业论文要论点正确,论据准确,论证严密,不可胡弄,草草了事。
和你平时的格式差不多。但是,要注意,SCI论文投稿时格式要求,写英文句子不要用中国的思维方式去写,要套用老外的写作思路,可以下载一批这个期刊之前发表的论文,挨个看下老外都是怎么写的文章,对格式修改具有参考价值。sci杂志参考文献格式要求sci属于国际核心刊物,除了内容要求外,对参考文献的格式也是十分看重的,这不仅是因为中英文表述上的差异,而且中英在思想上也存在一些不同。sci论文参考文献与国内期刊参考文献格式要求基本相同。
本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对不上,不要乱添加标志,你可以做一个简短的说明,这能够证明你的论文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但是不能乱填标
不能乱标。因为毕业论文体现了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专业素养,不是一纸空文。毕业论文学术性强,代表了大学生的研究水平和专业能力。倘若出现参考文献对应不上或乱标出处的现象,不仅失去了学术的严谨性和科学性,也导致你的毕业论文通不过,影响毕业。所以,本科毕业论文要论点正确,论据准确,论证严密,不可胡弄,草草了事。
论文如何正确标注参考文献,word中怎么标注参考文献
一次文献也称原始文献,是指人们根据自己的科学实验、生产实践的成果而撰写的文献,一般指期刊论文、科技报告、会议论文、学位论文、专利等二次文献也称检索工具,是指对一次信息加工、整理后形成的各种检索工具,如目录、题录、文摘等,它不对一次信息提供评论,仅仅提供一次文献的检索线索三次文献是指在利用大量一次文献的基础上,对其内容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和述评而撰写出来的文献分为综述研究类和参考工具类两种类型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之间的关系:从一次文献到二次文献、三次文献就是一个由博到约、由分散到集中、由无组织到系统化的过程,也是科技文献资源的层次结构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一种有序结构演变为另一种完善的有序结构的过程
主题词与关键词最大的区别就是主题词经过了规范化处理。 主题词是规范化的检索语言,它对文献中出现的同义词、近义词、多义词以及同一概念的不同书写形式等进行严格的控制和规范,使每个主题词都含义明确,以便准确检索,防止误检、漏检。如:白介素2、白细胞介素2、IL2、IL-2等表达同一概念的不同书写形式规范为“白细胞介素2”。 主题词表是对主题词进行规范化处理的依据,也是文献处理者和检索者共同参照的依据。 而关键词是属于自然语言的范畴,未经规范化处理,也不受主题词表的控制。如:对于“白细胞介素2”这一概念可有白介素2、白细胞介素2、IL2、IL-2等不同形式来表达。 因此,为了达到较高的查准率和查全率,如果检索工具提供了主题词这一检索途径的话就应该选择主题词来进行检索,而不应该选择关键词。 例如:利用MEDLINE光盘数据库检索有关“肝肿瘤”方面的文献。 MEDLINE光盘数据库既提供了主题词途径,也提供了自由词(关键词)途径。如果选择关键词途径来进行检索,欲达到较高的查准率和查全率,就得查找“liver cancer”、“liver carcinoma”、“liver neoplasm”、“liver tumor”、“hepatic cancer”、“hepatic carcinoma”、“hepatic neoplasm”、“hepatic tumor”等词,另外还得考虑像cancer、carcinoma、neoplasm、tumor等词还有复数形式;而如果选择主题词途径进行检索就只需查找“liver neoplasms”一词就行了,这一词就包括了以上所提及的不同的表达形式。由此可见,选用主题词途径检索,既能满足较高的查准率、查全率,又能提高检索速度,何乐而不为呢?
文献(研究)法和内容法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这也是它们为什么容易搞混的原因。共同点:做法很类似,都主要是通过阅读;所需条件和环境类似,都是只需纸质书籍或电子书籍就行。不同点:内容分析法:对象一般是固定的。比如研究一本书。文献(研究)法:对象不是固定的。你可以根据你的需要查找各种各样的资料。拿做菜来类比。内容分析法就是一碗红烧肉给你,你要看通过它看出它是怎么做出来的,用了什么肉,什么调料,用得就是内容分析法。文献法,就是如果你要做一碗创意红烧肉,你就要知道别人是怎么做这个菜的,所以你去查各种各样的菜谱,而这些菜谱,正是你需要的文献。
你应该是要问检索文献的基本原则吧!
r
一、关于思维导图20世纪60年代,英国著名心理学家东尼·博赞通过对达·芬奇的笔记以及各种脑力资料的研究,发明了思维导图这一开创性的思维工具。此后,思维导图逐渐不断地应用到各个领域当中,如项目管理、读书笔记、日程安排、商业计划等。相信看过东尼·博赞所写的《思维导图》(The Mind Map book)的人都会对书中波音公司墙上的那幅用于项目设计的巨型思维导图感到震撼。笔者认为,思维导图就是高度模拟人们大脑想法与观点的可视化展现。与传统的段落式读书笔记相比,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来保存读书笔记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一是篇幅小,思维导图笔记的内容一般都是通过加工提炼而成的;二是结构清晰,通过一个中心主题进行层级的扩散,将书中的内容更直观地呈现出来;三是便于记忆,基于以上两点的优势,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掌握一本书的核心内容。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说,思维导图在保存知识、共享知识、使用知识以及创新知识的过程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思维导图法最适合阅读逻辑性较多、主题之间关联复杂的书籍,如行业书籍、理论类书籍、教科书等。二、用思维导图做读书笔记笔者利用思维导图做读书笔记的方式大概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读全文之后把笔记提取出来再做成思维导图;第二种是一边看书一边做思维导图,最后再对零散的导图内容做好整理。两种方式各有他的优点,第一种的好处是对该书的整体框架结构有更全面的把握,在做图的时候更容易梳理各个内容的层级关系,但不适用于无法复制粘贴的电子书(如部分PDF文件,阅读时无法标记重点);第二种方式则有利于对书中重点内容以及个人想法进行实时的记录,基本不会发生遗漏,但同时记录下来的笔记会较为零散、没有逻辑性,需要后期进行加工整理,而边看边记也会一定程度地影响阅读速度。下面将以两个具体案例来介绍如何用思维导图来做读书笔记的。(一)读后做图——以《你的知识需要管理》为例先看目录。通过目录笔者对整本书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知道这是一本工具书,可以帮助读者了解自己的知识管理现状,并建立完善个人知识管理模型。于是笔者结合正文前面关于个人知识管理现状的测试,对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回顾反思并记录在Word文档里面。同理,在阅读其他书籍之前,可根据目录所获得的信息,在大脑中对以往与之相关的经验进行“检索”并记录下来。通过对比书中的内容,更好地找到自己需要提高的地方。接下来开始阅读正文部分,对书中的重点以及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想法用铅笔在对应的地方划线与记录。(或者可以选择用一张白纸记录下对应的页码与段落)在阅读完全文后,以电子文档的形式提取、保存之前的笔记,通过编辑字体字号、颜色、加粗等方式来区分层次、标记关键词。这时候保存下来的文档有7页3100多字,要回顾与阅读这本书的笔记是非常麻烦的,这也是传统段落式笔记的弊端,所以必须把冗长的文字转化为直观的思维导图。画出思维导图的主题。思维导图一般都是以一个中心主题为出发点,不断地进行扩散和延伸,形成一个树状或网状结构。如果要用思维导图做读书笔记的话,一般都是以书名作为导图的中心主题。封面的作用一方面显得更加直观,另一方面可以显示出更多的信息(如作者、出版社、版本等)。插入子主题,丰满内容。将关于个人知识管理现状的总结、段落式的读书笔记进行“深加工”,提取出关键信息,根据层级关系填充到各个分支上面。内容应尽可能地具体而简洁,尽量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来表达一句话或一段话的意思,但不宜过于简单或抽象以至于别人甚至连自己都不知所云。另外,最好用自己的语言来组织和表达,有利于加深你对书中内容的理解。个人观点则可通过不同的样式来呈现。润色。当内容填充完成后,一幅思维导图就基本做好了。但如果就这样导出保存的话,未免显得太“素”了。思维导图软件有着非常强大的功能,例如各种图标、颜色、外形、背景的选择。研究表明,丰富的色彩、图案以及线条、结构更有利于人们大脑对信息的接收,所以对思维导图进行适当的润色是必不可少的。润色后的思维导图:分享。正如《你的知识需要管理》所说的—— “共享知识才是力量”,每做完一次读书笔记之后,笔者都会通过微博、博客和网盘等方式进行思维导图笔记的分享,让别人收益的同时,也让自己更好地巩固与掌握知识。(二)边看边做——以《一年时间从菜鸟到总监》为例创建中心主题。这部分与方法一同理。边看边记录。在阅读的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软件随时记录下书中的精彩内容以及个人想法。记录时无需遵照任何格式与逻辑、结构关系,记录后继续阅读其他内容。(如图)化零为整。在阅读完全文之后,开始整理记录在软件上的笔记,根据文章结构以及个人总结归纳出主要枝干的内容,连结各个分支。排版、润色。 分享。 三、思维导图软件简介笔者先后用过Xmind、MindManager两款思维导图软件。作为一款国产软件来说,Xmind操作简单、容易上手,非常适合思维导图初学者使用;而MindManager的功能更为强大,同时操作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与复杂。在运行速度方面,MindManager会比Xmind更快,用户体验更好。笔者认为,选择什么哪款软件来制作思维导图笔记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两者都能够满足制作一般导图的需要,重要的是,熟练掌握其中的一种思维导图工具以及利用软件制作读书笔记,将书读薄,更透彻地消化理解一本书。至于两款思维导图软件的使用方法,Xmind和MindManager的操作基本上是一致的。第一步:打开Xmind/MindManager软件,软件已经默认地新建了一个中心主题,在中心主题位置写上书名、作者等相关信息。第二步:按照各个笔记内容的逻辑关系,点击“新建子主题”并填入对应的主题内容,逐步完成笔记的整体框架。第三步:利用软件的“插入”功能,插入各种图标、标签、图像等补充内容。第四步:点击“设计”,对思维导图改变填充颜色、线条颜色等,进一步美化思维导图。第五步:最后点击“文件→保存/导出”,可对思维导图(源文件)进行保存或导出为PNG等格式的图像。一幅完整的思维导图就这样完成了。
撰写文献综述步骤:1、搜索相关文献 在开始搜索文献之前,需要一个明确定义的主题。如果正在写论文或研究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搜索与之相关的研究问题和问题。如果是以独立作业的形式写一篇文献综述,必须选择一个要点,并提出一个中心问题来指导的搜索。2、评价来源 可能无法完全阅读关于这个主题的所有文章,所以必须评估哪些文章与自己的问题最相关。确保使用的来源是可靠的,并确保阅读了自己所研究领域的任何里程碑式的研究和主要理论。可以找到一篇关于谷歌学术的文章,查看被引用了多少次,高引用数意味着这篇文章在该领域有影响力,当然应该被包括在自己的文献综述中。3、识别主题、辩论和差距 组织文献综述的论点和结构,需要理解所阅读的资料之间的联系和关系。根据阅读和笔记,帮助制定文献综述的结构,并展示自己的研究将如何对现有知识做出贡献。4、概述结构 有各种方法来组织文献综述的主体。在开始写作之前,应该对自己的策略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根据文献综述的长度,可以结合这些策略。5、写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应该有介绍、主体和结论,每篇文章中包含什么内容取决于文献综述的目标。当写完并修改完文献综述后,不要忘记在提交之前进行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