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2009)(一)明代国家制度研究《明代国家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50万字),华夏英才基金项目,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中国政治制度通史·明代卷》(36万字,与杜婉言合作),国家社科基金七五重点课题子课题,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三届国家图书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一等奖(集体)。《论明代的君主集权制度》(10千字),《严嵩与明代政治论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论明代内阁制度的形成》(2万字),《文史》第33辑,中华书局1990年版。《明代的巡抚制度》(5万字),《中国史研究》1988年第3期,江西省高校优秀成果二等奖。《明代的镇守中官制度》(1万字),《文史》第40辑,中华书局1994年版,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明代的御马监》(5万字),《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2期,江西省高校优秀成果三等奖。《明末购募西炮葡兵始末考》(6万字,与欧阳琛合作),《文史》第77辑,2006年第4辑,中华书局2006年版。《明代的四卫、勇士营》(1万字),《第二届明清史国际学术会论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论明代宦官的知识化问题》(2万字),《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历史上的“奸臣”与“奸臣传”》(9千字),《文史知识》1988年第12期,《新华文摘》1999年第4期。《明代军队的编制与管理体制》(5万字),《明史研究》第3辑,黄山书社1993年版。《阳明史事三题》(5万字),《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明代的户口食盐与户口盐钞》(1万字),《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江西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明代苏松江浙人“毋得任户部”考》(4万字),《历史研究》2004年第6期,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传奉官”与明成化时代》(3万字),《历史研究》2007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7年第9期。(二)明清江西商人及地域经济社会研究《明清中央集权与地域经济》(36万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明清湘鄂赣地区的人口流动与城乡商品经济》(56万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2005年重印,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江西通史·明代卷》(54万字,与谢宏维合作),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附:11卷本《江西通史》副主编,江西省社科重大课题。《明清江右商帮》(6万字),(香港)中华书局、(台湾)万象书局1995年版《明清江右商的社会构成与经营方式》(8万字),《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1期,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明清江右商的经营观念与投资方向》(5万字),《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4期,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明清西南地区的江右商》(4万字),《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4期《明清江右商与商事诉讼》(5万字),《南昌大学学报》1995年赣文化专辑《再论明代士人的“弃学经商”》(2万字),《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江西传统商业盛衰论》(5万字),《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明清湘鄂赣地区的食盐输入与运销》(9万字),《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4期。《明清湘鄂赣地区的“淮界”与私盐》(8万字),《中国史经济研究》2006年第3期。《明清湘鄂赣地区的“讼风”》(3万字),《文史》第68辑,2004年第3辑,中华书局2004年版。《关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几点商榷》(5万字),《第八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黄山书社1997年版。《“学而优则仕”:明清江西士人生存方式研究之一》(5万字),《赣学》第1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近代九江进出口贸易与江西市场》(5万字),《近代沿江经济战略研究论集》,中国财经出版社1997年版。(三)明代市民文学研究及其他 《明代城市与市民文学》(36万字),中华书局2004年版,2005年重印,江西省高校优秀成果二等奖。《明成化皇帝大传》(30万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修订版。《千古一人----苏东坡传》(18万字),21世纪出版社1997年版,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修订版。《旷世大儒----王阳明传》(30万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修订版。《弹指惊雷侠客行----港派新武侠小说面面观》(30万字),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从现存版刻看明代市民文学的发生发展》(5万字),《扬州大学文化研究所辑刊》第1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从现存版刻看明代市民文学的地域分布》(8万字),《明史研究》第6辑,黄山书社1999年版《明清小说与明清社会》(9千字),《文史知识》1988年第12期。《马克思主义历史学与海外中国学》(5万字),待发。《“定法”与“定论”:历史研究方法论二题》(1万字),《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略论汉初的同姓分封与削藩》(1万字),《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院》1989年第4期。《略论青苗法的推行与效果》(5万字),《南开学报》1988年第6期。三、论著编年(1996-2008)1986年《明代的户口食盐与户口盐钞》,南昌:《江西师大学报》1986年第3期。人大资料中心《明清史》复印,《高校文科学报文摘》摘要,获江西省第五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1987年《明代内阁的票拟制度》,南昌:《江西师大学报》1987年第4期。《新华文摘》辑目。《略论汉初的同姓分封与削藩》,南昌:《南昌职业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第2期。1988年《明代的巡抚制度》,北京: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中国史研究》1988年第3期。获江西省高校第三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略论青苗法的推行及效果》,天津:南开大学《南开学报》1988年第6期。人大资料中心《宋辽金元史》复印。《明清小说与明清社会》,北京:中华书局《文史知识》1988年第12期。收录于《漫话明清小说》,中华书局1992年。《“内阁始于东汉”说质疑》,南昌:江西省社联《争鸣》1988年第3期。《“江浙”辩》,南昌:江西省社联《争鸣》杂志1988年第5期。1989年《论明代的君主专制》,江西省社科院:《严嵩与明代政治》,上海:上海社科出版社1989年。《江右商略论》,南昌:江西方志办《江西方志》1989年第2期。1990年《论明代内阁制度的形成》,北京:中华书局《文史》第33辑。《论明代宦官的知识化问题》,南昌:《江西师大学报》1990年第3期。《从明末农民战争看汉族地主阶级》,四川省社科院:《第二届国际明末农战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1991年《弹指惊雷侠客行——港派新武侠小说面面观》(著作),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明清江右商的经营观念与投资方向》(合作,第一作者),北京: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4期。人大资料中心《经济史》复印,获江西省第六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明代的知识宦官》,北京:中华书局《文史知识》1991年第7期;收录于《中国历史百题》,中华书局1993年。《明代内阁建置的几个问题》(署名刘礼芳),南昌:《南昌职业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第4期。人大资料中心《明清史》复印。1992年《明清江右商的社会构成与经营方式》(合作,第一作者),北京: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1期。人大资料中心《经济史》复印,获江西省第七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王守仁的个性与明代士风》,北京:中华书局《文史知识》1992年第7期;收录于《93海峡两岸明清史学术会论文集》,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武林世界与历史真实》,北京:中华书局《文史知识》1992年第12期。《明代吉安的诉讼》,南昌:《南昌职业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1993年《明代的四卫、勇士营》,南开大学:《第二届明清史国际学术会论文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中国秦汉史学会第三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北京: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中国史研究动态》1993年第12期。《明清时期西南地区的江右商帮》(合作,第一作者),厦门:厦门大学《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4期。《再论明代中后期的弃学经商之风》(合作,第一作者),南昌:《江西师大学报》1993年第1期。1994年《(明)成化皇帝大传》(著作),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明代的镇守中官制度》,北京:中华书局《文史》第40辑。人大资料中心《明清史》复印,获江西省第八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明代军队的编制与领导体制》,中国明史学会《明史研究》第3辑,合肥:黄山书社1994年。《“摇篮”说》,南昌:《江西社会科学》1994年赣文化专辑。《地域文化与江西商业文化》,南昌:南昌大学《赣文化研究》第1辑。1995年《明清江右商帮》(著作),香港:中华书局1995年;台湾:万象书局1995年。此为中国商业史学会重点课题“中国十大商帮研究”的子课题。《千古一人——苏东坡传》(著作),台湾:国际村文库1995年。《论正史<奸臣传>》,香港:香港大学国际明史学术会宣读论文,1995年12月。《江西士大夫与明代政治》,江西省社科院:《江西名人研究》,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5年第3期。《明清江右商与商事诉讼》,南昌:《南昌大学学报》1995年增刊。1996年《中国政治通史·明代卷》(著作,第二作者,与杜婉言合作),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中国政治制度通史》为国家社科七五重点课题,获第三届国家图书奖、中国社科院首届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1997年《千古一人----苏东坡传》(修订版),南昌:21世纪出版社1997年。《明代的御马监》,北京: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2期。获江西省高校第五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近代九江的进出口贸易与江西市场》,中国商业史学会:《近代沿江经济发展论集》,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97年。《关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几点商榷》,中国明史学会:《第六届明史国际学术会论文集》,合肥:黄山书社1997年。《明代统治者对佛道二教的利用与限制》,北京:中华书局《文史知识》1997年第9期。1998年《从现存版籍看明代市民文学的发生与发展》,第七届明史国际学术会宣读论文;长春:1997年8月;《第七届明史国际学术会论文集》,长春:东北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扬州:《扬州大学文化所辑刊》第一辑,苏州: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10月。《王阳明与江右王门学派》,北京:中华书局《文史知识》1998年第1期。《明代的乡试、会试与殿试》,北京:中华书局《文史知识》1998年第4期。《历史上的奸臣与奸臣传》,北京:中华书局《文史知识》1998年第12期;人民出版社《新华文摘》1999年第4期转载。1999年《八十年代以来关于明清时期人口流动与城乡商品经济研究的回顾》(二人合作,为第二作者),北京: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中国史研究动态》1999年第4期。人大资料中心《明清史》复印。《从现存版籍看明代市民文学的地域分布》,香港:香港大学中文系建系七十周年国际学术会宣读论文,1997年12月;中国明史学会《明史研究》第6辑,合肥:黄山书社1999年3月。2000年《旷世大儒——王阳明传》(著作),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一个儒学实践者的悲喜剧》,北京:中华书局《文史知识》2000年第9期。2001年《明清湘鄂赣地区的人口流动与城乡商品经济》(著作,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题成果),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2005年重印。获江西省第十届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明清湘鄂赣地区的食盐输入与运销》,厦门:厦门大学《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4期,第九届国际明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2002年《明清中央集权与地域经济》(论文集,第二作者,与欧阳琛合作),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庐陵文化中的异端文化》,北京:中华书局《文史知识》2002年第9期。2003年《阳明史事三题》,南昌:《江西师大学报》2003年第4期。人大资料中心《明清史》复印,《新华文摘》2003年24期摘要。2004年《明代城市与市民文学》(著作),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2005年重印。获江西省高校第八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明代苏松江浙人“毋得任户部”考》(合作,第一作者),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2004年第6期。人大资料中心《明清史》复印,获江西省第十一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明清湘鄂赣地区的“讼风”》,北京:中华书局《文史》第68辑(2004年第3期)。人民出版社《新华文摘》论点摘要。《明代文化专制三议》,北京:中华书局《文史知识》2004年第12期。2005年《一段历史、一段水土与一方人----走进明朝的江西》(合作,第一作者),广州:广东省社联《粤海风》2004年第1期。收录于江西人民出版社《第三只眼睛看江西》(胡平编),2005年。《谷霁光教授的学术经历与学术个性》,南昌:《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9期。人大资料中心《历史学》复印。2006年《明末购募西炮葡兵始末考》(第二作者,与欧阳琛合作),北京:中华书局《文史》第77辑(2006年第4期)。《明清湘鄂赣地区的“淮界”与私盐》,北京: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3期。2007年《“传奉官”与明成化时代》,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2007年第6期。《新华文摘》2007年第9期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7年第2期摘要、人大资料中心《明清史》复印。《地域文化与江西传统商业盛衰论》,南昌:《江西师大学报》2007年第1期。《明代前期荒政中的腐败及对策》(第二作者,与萧发生合作),《北方论坛》2007年第1期。《历史研究方法论二题》,南昌:《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7年第6期摘要、人大资料《历史学》复印。2008年《成化皇帝大传》(著作,修订本),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明代国家权力及运行机制》(著作,华夏英才基金项目结题成果),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另,在《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文汇读书周报》、《江西日报》、《江南都市报》、《南昌晚报》和《农业考古》、《民主》等报刊发表史学评论、史学杂文约100篇,篇目从略。
《转喻的认知阐释》,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4。 《英美后现代主义小说叙述结构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英语文体学》(主编,研究生教材),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0世纪英美文学要略》(编著),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1(2002年获江西省英语学会学术论著一等奖)。 《格林童话精粹》(译著),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0。 《叙事:意义与策略》,江西高校出版社,1999。 《济慈书信集》,(译著)东方出版社,2001。 《沟通与超越》,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 《文本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赣文化论稿》,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 《实用汉英分类翻译手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6。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主编(负责主要编写工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10,(此书获得江西省英语学会一等奖)。 《跨文化传播——中国古典诗歌英译论》,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 《傅浩文集之一·诗学卷·距离》,140千字,作家出版社2002年9月版。 《叶慈诗选》(英汉对照),300千字,台湾:书林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版。 《乔伊斯诗全集》,150千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阿米亥诗选》(增订本),220千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叶芝诗集》(修订本),500千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0世纪英语诗选》,350千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德瑞克·沃尔科特诗选》,200千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版。 《拿单·扎赫诗选》,约130千字,河北教育出版社,即出。 《英语名诗译解》,120千字,哈尔滨出版社,即出。 《叶芝精选集》(主编、译),800千字,燕山出版社,即出。 “语义压制的转喻理据”,《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6。 “概念隐喻与认知语境”,《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6)。 “语言的模糊性和语境的解释功能”,《西安外语学院学报》,2002(1)。 “隐喻的语用阐释”,《山东外语教学》,2002(3)。 “信息短路下的话语标记”,《外语学刊》,2003(3)。 “间接言语行为中的借代”,《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2003(2)。 “语用标记与话语连贯”,《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 “论话语标记在语言的生成和理解中的作用”,《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6)。 “转喻的认知语用阐释”,《外国语言文学》,2003(4)。 “理想化认知模型与转喻的语用功能”,《山东外语教学》,2003(3)。 “基于脚本的架桥式语用推理”,《外语与翻译》,2003(4)。 “翻译的语用等效观”,US-China Foreign Language 《美中外语》,2004 (1)。 “框架转换与意义建构”,《外语学刊》, 2004(3)。 “架桥式语用推理的认知研究”,《天津外语学院学报》 2004(1)《语言文字学》(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004(5)。 “构式义、转喻与句式压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 “言语行为转喻与话语的深层连贯”,《外语教学》,2004(3) “阅读理解中语用推理的认知考察”,《外语教学》,2004(5) Fitting a top-down strategy into a traditional reading Teacher’s Edition, 11, 12-16, Effect of using a "top-down" strategy on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comprehension of English Asian Journal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13, 29-44,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teaching and learning styles in East Asian TESOL Journal, 11/2, 5-11, Chinese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 in EFL System, 30/1, 85-105, A close look at the Chinese cultural influence on students' learning styles and Asian Englishes, 5/1, 40-63, The middle group of learning-centered Teacher’s Edition, 9, 24-30, Creating group-centered learning environment in a large EFL ELI Teaching, 23/1, 16-19, Matching teaching styles and learning styles in East Asian Internet TESL Journal, 7/ Advantages of group-centered learning in large Teacher's Edition, 6, 8- Teaching reading: Fitting a “Top-down” strategy into the Chinese Context,Guidelines, 23/2, 20- The effective use of the mother tongue in EFL Guidelines, 22/1, 51- Modern English Teaching F 37/3, 27- Making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work together with the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in a traditional G 21/1, 23- An analysis of cultural conflict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EFL Teaching and L 20/1, 35- Developing an English teaching program by integrating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Guidelines 20/2, 77- Integrating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ELI T 28, 15-19, Techniques and principles in language ELI Teaching 29, 37- Reconciling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Research in the Teaching of E 30/4, 458- “中澳大学生学习观念比较”,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学习策略与教学方法”,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论兼收并容,折衷诸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8期 P, 39 – “The Trojan Horse of English Language”,Teaching Journal on Contemporary China Studies, “De-politicization in ELT in China”, Pacific Asian Education, “National Sovereignty versus Moral Sovereignty”,Media Asian, “The Foreign Language Dilemma”,Re-reading America, “康拉德研究在中国:回顾与展望 ”, 《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3期。 “当代文学批评语境下的康拉德研究”,《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汪义群 ,虞建华主编)第4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即出)。 “论美国后现代小说的两大走向”, 《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1期。 “论《查特来夫人的情人》的阳物意识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4 期。 “电影的文学性、文化性与英美文学教学”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第9期。 “别有洞天的叙述——论《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叙事结构”,刊载于胡全生著《英美后现代主义小说叙述结构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 “互文性与巴塞尔姆的小说《白雪公主》”, 刊载于胡全生著《英美后现代主义小说叙述结构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 “Logos、道与后现代主义小说语言观”,《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论康拉德的小说《吉姆爷》的叙事技巧”,《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1998年获江西省英语学会学术论文一等奖)。 “文本学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文艺报》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3年第2 期全文转载。 “文学与国民教育”,《文艺报》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3年第2期全文转载。 “继承与创新——新叙事学对文本研究的贡献(上)”,《创作评谭》第2期,2004。 “继承与创新——新叙事学对文本研究的贡献(下)”,《创作评谭》第4期,2004。 “浅谈英译中国古诗中的隐喻”,《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6。 “翻译的目的、对象与语篇类型——重温严复的译论”《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0, “论中国古典诗歌的不可译性”,《外语与翻译》,2000, “译诗的标准与译诗的方法”,《外语与翻译》,2002/3(此文在中国译协于郑州举行的“2002全国文学翻译与出版研讨会”上,获得由“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颁发的一等奖) “英译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形象”,《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 “论英译中国古典诗歌的不可译性”,《江西师大学报》,2000,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与两种技法比较” 《江西师大学报》,2001, “从《无题》的几种译诗看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江西师大学报》,2001, “直译为主,还是意译为主——兼评几种翻译教科书的直译意译观”,《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 “诗无达诂与古诗英译”(参加“中国诗歌翻译第四届年会”,《外语论坛》 2003/1发表。 “为了祖国语言的纯洁性——从‘武装到牙齿谈起’”《中国高等教育研究》, 2004/ “诗歌翻译中的文化阐释与文化定位”,《语言文学研究》,2004,4。 “沃尔夫与女权论文学批评”,《江西师大学报》,1996,1。 “文学符号学——一种新的文学批评理论”,《江西师大学报》,2001/2。 “论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外语研究与教学》,航空工业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大学阶段基于文体学的英语教学法”,《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Students’ mental lexicon in L2”,7月参加“第二届南京大学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宣读论文。 “基于Internet资源的自主学习模式”, 第一作者,《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第12期; “基于Internet学习资源的分析与评价”,第一作者,《现代远距离教育》2002年第4期; “Rubric—A Powerful tool for evaluating and improving writing”, 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 (《中国英语教学》),2003年第3期 “学习理论的新发展与外语教学模式的嬗变”,第二作者,《外国语》2004年第4期; “基于信息技术的任务型外语学习环境设计”第一作者,《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第7期; “论科技文体的翻译原则与方法”,《中国科技翻译》2004年第3期; “语义框架、场及其相互关系”,《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1。 “不同的路向:关于语义分解的思考”,《外语学刊》,2001,1。 “颜色词的认知语义与认知结构”,《外语教学》,2001,4。 “言语行为动词语义分析及构架”,《外语学刊》,2000,2。 “语义结构与文化意义”,《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7。 “广告英语模糊现象探析”,《山东外语教学》,2000,3。 “格语法与当代语义分析理论”,《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3。 “话语中名词性词的分析与情景语义学”,《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2,4。 “叶芝的神秘哲学及与其文学创作的关系” ,《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第2期。 “菲利浦·拉金的诗歌语言艺术”,7千字,《英美文学研究论丛》第二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版。 “当你年老时:五种读法”,5千字,《外国文学》2002年第5期。 “诗歌翻译对诗歌创作的影响”,5千字,《中华读书报》2004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