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春,《流浪地球》的巨大成功再次点燃了国人对于科幻的热情,国产科幻电影欣欣向荣的时代已然不远。然而,《流浪地球》的小说原著已是近二十年前的作品,《三体》三部曲完结也过去了快十年,现今的中国科幻小说是否风采依然?对于这样一个关注者越来越多的问题,科幻作家们在2018年给出的答案令人意犹未尽却又满怀期待。宇宙的召唤2018年最受关注的科幻小说无疑是《黄金原野》。十年来新作寥寥的刘慈欣再次把目光投向星辰大海,试图重新点燃人类探索宇宙的激情。由于一场发射事故,原本在有史以来最为强劲的火箭推动下飞向月球的“黄金原野号”飞船,踏上了飞离太阳系的不归路。由于飞船和地球保持着通讯联络,地球上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虚拟现实连接进入飞船,和唯一的宇航员爱丽丝一起,在茫茫太空中漂流。对爱丽丝命运的关切成为全世界的主流民意,最终促使美国投入巨资开展救援。相关研发一度山穷水尽,却因核聚变发动机奇迹般的成功柳暗花明。而当救援飞船接近“黄金原野号”时,全世界的人惊讶地发现,当年的“事故”乃有意为之,“黄金原野号”存在的意义就是激发人类对太空事业的关切,引导人类重新开始“更加广阔的生活”。小说延续了刘氏科幻志存高远的宏大风格,在其一贯以来的“进军太空”信念之外,流露出对于现实进展缓慢的不满。但这种情怀式的焦虑,导致小说寄望于个别“先知”的英雄主义和牺牲精神,以及“先知”化身“网红”在美国甚至世界范围内掀起的民粹浪潮,不仅在逻辑上存在诸多可商之处,还损失了“写幻如实”的具象描绘,语言甚为枯干。后《三体》时代的刘慈欣仍在沉重跋涉。与航向太阳系之外的冒险相比,登陆火星进行考察甚至殖民显然要现实得多。不过,正因为相对“现实”,写作这类题材对作者的知识水平尤其是对技术细节的了解有较高要求。正在连载的《死在火星上》虽是网络科幻,却具有极高的“硬度”,令技术宅大呼过瘾。地球化为乌有(“炸了”),幸存者只有困在火星表面昆仑站的男性机械电气工程师唐跃,困在火星太空轨道联合空间站的女性植物学家麦冬,和一位善于吐槽、个性十足的机器人“老猫”。作为人类文明的全部孑遗,这一男一女一猫,依靠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和技术装备,更依靠意志和勇气,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在火星上艰难求生。小说在技术细节方面相当严谨,以至于不断穿插的斗嘴耍贫都无法消除叙述的冗长感。《死在火星上》的某些情节与《火星救援》颇为相似,但整体上看来仍然创意十足。和火星相关的作品还有“冷湖奖”的系列获奖作品,只是这里的“火星”指的是冷湖附近酷似火星的雅丹地貌。《冷湖,我们未了的约会》《灵魂游舞者》《龙骨星船》等作品充分展现了科幻作家围绕同一命题展开各异妙想的能力。刘洋的首部长篇小说《火星孤儿》,则以“火星”隐喻燃烧的地球,将近未来科技打造的升级版“高考工厂”和来自另一个维度的外星文明引发的世界大灾难联结在一起,讲述了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莫名其妙的大停电像瘟疫一样在世界各地蔓延,失去电力的人类文明岌岌可危。骤然出现的神秘石碑上似乎铭刻着拯救世界的密钥,但石碑给出的种种与现实相悖的“知识”让各路专家束手无策。无奈之下,政府委托一所堪称“考试之王”的私立高中另辟蹊径,让善于吸收的中学生们学习石碑上的“知识”体系,然后尝试解题。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最终解决问题的既不是考试技巧,也不是批判精神,而是一个又一个巧合。小说流畅可读,两重核心构思甚为精彩,但这两重构思的结合,尤其是末尾两种文明的沟通与和解,颇有“机器降神”的生硬感。在较长的篇幅中稳健而合理地展开情节并使之富有感染力,是作者应当致力的目标。在汪彦中的《二次遗书》中,人类和降临地球的外星人展开血战。司空见惯的题材,从一群秉承国际主义精神、自愿投身澳大利亚战场反抗侵略的亚洲学生的视角展开,产生了化陈腐为新奇的效果。如果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作者能够将《二次遗书》扩写为长篇,使性格各异的几个主要人物更为丰满,战争场面描写更为细致,或许能成就一部科幻版的《向加泰罗尼亚致敬》。付强的《暗夜亡灵》是以太空为背景的推理科幻。作者以一艘失事的飞船为案发现场,抽丝剥茧地慢慢揭开谜底。读者仅仅依靠基于科学常识的逻辑推理无法抵达终点,必须加入科幻的想象力,这体现了《暗夜亡灵》作为交叉文类作品的魅力。尽管抵达真相的关键环节过于天外飞仙,暴露了构思上的火候不足,这类拓展文类边界的尝试仍然值得赞赏。人工智能时代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对生活领域的渗透,人类对技术社会的感知渐渐聚焦于此,中国也不例外。在这种形势下,人工智能题材的科幻佳作层出不穷。彭思萌的《缓缓失色》中,一个拥有一百多位测试员的大型测试中心,面对竞争压力,不得不一再利用AI提升测试自动化程度,削减人手,最终偌大的中心只剩下总监一个人和一群高效运转的测试机器人。总监虽然侥幸保住了自己的职位,却被上司批评为“优柔寡断”“受了太多私人情感的牵连”,不得不对自己的大脑进行改造,从此世界在他眼中失去了颜色。同样涉及人在技术社会中的异化,王元的《上帝之手》讽刺的是人性中的贪婪。毫无文学鉴赏和写作能力的程序员马陆,利用数据库和一个有深度学习能力的撰稿软件,合成了大量文学作品,成为财源滚滚的知名作家。妻子疑心他的横财来路不正而离去后,马陆在“创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企图写出“超越所有人的小说”和“超越所有小说的小说”,终因程序失控而暴毙。在感慨利令智昏的同时,我们不禁想到,现实中的人工智能已经开始写小说和诗歌。AI创作的科幻小说比肩克拉克和刘慈欣的一天,是否已经不远?双翅目的《公鸡王子》重思“人如何驾驭人工智能”这个科幻领域的“古老”命题,试图用源自东方传统的“四勿”取代阿西莫夫设计的“三定律”。这篇雄心勃勃的小说具有很强的思辨色彩,但显然没能在理念表达、逻辑组织和叙事结构之间把握好分寸。与之相对,慕明的《假手于人》展现了人工智能应用较为积极的愿景。这篇地域特色鲜明、语言细腻宛转的小说,讲述的是传统与现代以新技术为中介的调和。竹编匠人老唐,潜心竹编四十余年,技艺精湛,然而年事渐高,苦无传人。留美归来的神经科学家,用数学建模的方式保存了老唐的灵动非常的双手。这双“手”,不仅能够编织出与老唐穷其心力的杰作难分轩轾的工艺品,还能同样精细地操作柳叶刀,挽救患上脑瘤的老唐自己。老唐最终坦然接受了时代的变革,而世界各地神乎其技的手工艺也有望通过科技得到全新意义上的传承。《假手于人》的叙事分为老唐和“我”的两条线,交错推进,相当程度上融入了在国外工作的慕明对家乡、父辈、传统文化的情感和自己行走世界的经历,真挚感人而又不失开阔气象。需要指出的是,人工智能的应用重新诠释了“传承”的意义,但并不足以消解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提出的问题。与老唐手作的精致竹篮“分毫不差”的机器制品,是否具有本雅明所谓“灵晕”?这样的精美造物,倘若在利润的驱动下,成千上万地滑下流水线畅销国内外,其价值应当如何估量?作者含蓄地提到了“不太明亮的角落”,“只是希望,不要牺牲太多”,透露出全球资本主义时代的隐忧和无奈。技术在生活领域的应用,因其与个体生存状态息息相关,产生的影响更为复杂。宝树的《妞妞》,正是在这一层面陶钧文思的力作。已为人父的宝树一改标志性的戏谑文风,以前所未有的深情书写了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董方和沈兰这对小夫妻遭遇痛失爱女的不幸后,沈兰沉浸在悲痛中不能自拔,无法接受女儿已经不在人世的事实。寡淡的夫妻生活和绵长的丧女之痛,让夫妻俩对妞妞的归来欣喜若狂,尽管“她”仅仅是个仿生人。这个“妞妞”以妞妞生前的影像资料为基础,用金属骨架、人工智能芯片和人体生物组织制造,不仅外表可以乱真,还能重现妞妞的情感和人格,甚至像妞妞一样成长——虽然到妞妞逝去时的两岁为止。“妞妞”给了沈兰安慰,却不能遏止董方逐渐产生的不满,因为仿生人营造的幻象让沈兰拒绝再生一个真正的孩子。他试图重现孩子坠楼的一幕,让沈兰直面残酷的真相,走出幻觉,迎接新生,结果是又一场人伦惨剧:为了拯救和当年一样即将坠楼的“妞妞”,沈兰冲向窗口,这次她抱住了孩子,和孩子一起消失在窗外。不能接受事实的变成了董方,最后他和“妞妞”、“沈兰”和乐甜美地生活在一起。仿生人对于董方和沈兰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是疗治灵魂创伤的全新可能,还是逃避现实、封闭自我的藏身之所?如果没有“妞妞”,沈兰会在永恒的悔恨中堕入死灭,还是孕育新的孩子,告别迷惘人生?唏嘘之余,我们对人工智能或许会有更深一些的思考。小说往复于董方视角中的记忆与现实,叙事时空经常只能等到特定细节出现才能确定,这种迂回盘旋的手法,连同哀转久绝的心理描写,使文本浸透“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怅恨迷离,体现了一个成熟作者融抒情于叙事的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