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心理学的范畴。教师对学生的热心关注和成就期待会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学生接受教师的积极期待而导致学习进步的结果被称为:罗森塔尔效应或者教师期待效应,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经验证明,教师喜欢并对其给予较高期望的学生,一旦感受到教师的积极期待之后,就会变得更加自信和自强,并激发出强烈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向着教师期待的目标积极努力,取得教师期待的结果。相反,如果教师厌恶某些学生,并对其期望值较低,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冷漠和歧视,往往就会以更加消极的态度对待教师,结果这些学生可能会逐渐退步,学习成绩会变得越来越糟。皮格马利翁效应提示我们:教师要关心每一个学生,对每个学生给予积极的期望和鼓励,这样会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评价要客观、全面,以激励为主 心理学家指出:在学校没有好学生、差学生,都是有希望的学生,没有聪明孩子、笨孩子,都是有潜质的孩子评价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要真诚、坦率的平等相处。凡是学生自己能想到的、能做到的、能说透的就让其自己行动评价要因人而异,恰当适度 人的智商是先天的,而情商却是后天培养和努力的结果。现代社会需要的是一个具有主体性意识人评价要多元化,互动化,拓宽学生思维 教师评价学生应该有继承、改善和发展。新的教学评价观要求教师不宜唱独脚戏似的评价学生
作为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一定要使用好评价这一手段。评价不是发挥鉴别和选拔的功能,更应实现其教育和促进发展的功能,纵观当今的学生评价,大多是由老师依据“一定的标准”甚至个人的意向,对学生做出评判,学生无权选择也极少参与评价。如何使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让评价成为学生前进的“加油站”、发展的“推进器”、个性的“生长点”呢?我认为应创造适合学生的评价。 1 评价应是全面具体的,切不能以成绩分优劣 现行的评价与考试制度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过于关注学业成绩的结果,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察;过于重视纸笔测试,强调量化成绩,对其他考察方式和质性评价方法不够重视;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要求,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使其自信,因为成功是建立在自信的基础上的,请看下面的一则实例。 “我是差生行列中的一员,经受着同其他差生一样的遭遇,然而,我并不想当差生。我也曾努力过、刻苦过,但是最后却被一盆盆冷水浇的心灰意冷。就拿一次英语考试来说吧,我学英语觉得比上青天还难,每次考试不是一位数就是十几分,一次老师骂我是蠢猪,我一生气就下定决心,下一次一定要考好,让老师看看。于是我起早摸黑加倍努力,牺牲了多少休息时间也记不住了,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考试时真的拿了英语第二名。当时我心里的高兴劲儿别提了,心想,这次老师一定会表扬我了吧!可是出乎我意料,老师一进教室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我:‘你这次考这么好不是抄来的吧?’听了这话,我一下子从头凉到脚,心里一阵刺痛,那时我的心情真是比死还难受一百倍,难道我们差生就一辈子都翻不了身了吗?”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应该受到启发:成为一名合格教师,只要学生有一点进步,就应及时给予鼓励,给其信心,否则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评价学生成绩时,不能只注重成绩的高低,而应把学生的态度和努力程度作为评价的重点。[1]其实,在一个优秀教师的眼中,学校中没有差生,只有学困生,即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他们更需要特别的关爱和帮助,尤其是尊重。著名教育家韩凤珍说过:“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的孩子;所有好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强烈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应千方百计地保护孩子最宝贵的东西——自尊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没有比自尊心更重要的了。因此,正确地评价学生应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进行。评价应是全面的,切不可单以成绩论优劣,以“一好”代“多好”,成绩好便一切都好,一俊遮百丑。这样做不仅给学生及家长造成了误导而且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进程,妨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既不利于面向全体学生,激励全体学生,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独特性的彰显,所以教师评价学生的时候要使用多把尺子。“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学生。”教育的任务就是在学生身心发展普遍规律的指导下,分析每个学生个体的特殊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发展潜能,使每个学生各得其所,从而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2 评价应是客观公正的,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常言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月有圆缺,学有迟速”。学生的秉性各异,一人一世界,一人一乾坤。无论你采取的方式是激昂的还是深沉的,是严肃的还是活泼的,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尤其尊重那些学业不良或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以及与教师意见不一致的学生。[2]都要把握一个宗旨:切中要害,就事论事,不可全部贬损,一棍子打死。要顾及学生的面子,维护他们的尊严,尽量给他们一个威而不露,时隐时现的感觉,留有充分的余地,让他们自己去揣摩。达到有病自医,迷途自返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使各种类型的学生都得到关注和尊重,都获得应有的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他又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3]万物莫不相异,天地间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每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平平,甚至有的学科不能及格但是在艺术方面却有很高的天赋。也有的学生解题能力很强,表达能力却很差,正像人民通常说的“茶壶里煮饺子,有嘴倒不出来。”还有的学生记忆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很强,逻辑思维能力却很弱,一遇到应用题就无从下手。诸如此类的事实在是不胜枚举。因此广大教师要善于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此适时地积极引导,使他们发挥其特长,注重学生个体的纵向发展,以进步“论英雄”,以学生各方面的“特色”来促进其他方面的发展,否则,将有多少未来之“星”在我们手中被扼杀!一位二年级的小学生对老师说他“处处落后于班级同学”而感到非常的伤心。因为他的身上有许多其他同学所不及的长处,如吹竖笛、写小诗、当主持人、做手工等。就因为他好动,就因为他学习成绩不好,被老师轻易地下了“处处落后于班级同学”的结论。这个事例足以引起我们每位教师对现行评价的深思,提醒我们评价学生是要全面、客观、公正。 每个学生的成长都不是在德、智、体、美、劳等诸多方面均衡发展的,都不可能齐头并进,刘德华歌唱得好,数学可能差了点,陈景润成为数学家但不一定成为歌唱家。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作为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虽不能齐头并进,但要尽最大的力量去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展现个性特长,成为在某一方面有较大作为的有用人才。而教师就必须树立现代学生观,启迪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好,发展学生的才能,给学生以全面展现自身独特个性魅力的空间,尊重爱护学生,给学生以客观公正的评价,真正激发学生的活力,使他们成为未来世界的创造者。 3 评价应具有鼓励性,让爱心饱含在其中 有教育就要有评价,而教育的前提在于如何热爱学生。有了爱心,你会由轻声细语引导学生去认识自己的缺点;有了爱心,你会用热情之手去拉近师生心与心的距离;有了爱心,你便有了敏锐的目光去发现学生的个性;有了爱心,你才能用你的睿智去弥补学生心理上的缺陷。把爱的阳光洒进每个学生的心田,是教育艺术的最高体现。作为教师要特别注意运用发展的眼光理解和评价学生,为每一位学生送去不同程度的鼓励和赞扬,使学生从教师的理解和信任中看到希望增强信心。青岛嘉峪关学校暮潇泉校长曾举过一个例子:有一个数学考试总不及格的学生,在一次考试后得到了老师这样一则评语:“你的这70分比别人90分更令老师高兴!因为你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你对复合应用题的分析有了新的突破。两道考题思路完全正确!了不起!如果你能想办法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我想下次考试你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这样的评价其直接目的已经不是评价了,他暗含了鼓励,是教育,他能促使学生提高自己,所以这样的评价自然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切不可因学生暂时在某方面的后进,用“没出息”、“不可救药”之类的言语伤害学生。即使学生犯了错误,也要讲究教育方法,不能因一时冲动就对学生进行讽刺挖苦、训斥甚至恫吓和辱骂,因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曾有这样一个案例:有两个高中生合伙做了件违法的事,被公安机关审查。消息传到学校,一片哗然。其中一个学生的班主任对这个学生说:“你这事做的不对,很令人痛心。但是你还年轻,还有机会纠正自己的错误,证明自己不是一个坏学生,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改正自己的错误,重新振作起来。”后来这个学生果然很快丢掉包袱,痛改前非,成为一名遵纪守法,认真学习的好学生。而另一个学生的班主任老师对这个学生说:“你还待在学校干什么?你做了这样的事,高考时,大学也不会录取你。”结果这个学生痛哭流涕不再上学,选择了自暴自弃。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评价导致了不同的结果。我们广大教师必须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 在《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一书中有这样一个精彩的片段,片头的“优点单”是这样写的:年轻的女初中教师海伦发现自己所教的班里有不少学生学习很吃力,有一些学生因此而有些灰心。为了帮助这些学生增强信心,她想了一条“妙计”:让每个学生用纸写下其他同学的优点,然后还分别抄下大家写给每个人的优点,再把这份“优点单”发给学生自己。同学们看到,“优点单”上写的自己的优点,一个个惊喜万分。那些信心不足的学生很快恢复了信心,学习成绩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若干年后,海伦与这个班的同学一起参加了本班一个在战争中死去的学生马克的葬礼。死者的父亲从其遗物中拿出一张曾经打开折合过好多次的两张笔记本纸,海伦一眼就认出了自己的“优点单”。大家说:“我们都保留着这份‘优点单’,随时随地都带着它。它在我们通到困难的时候,可以让我们想到自己的优点,从而增强自信心。”[4] 小学生虽然年纪小,但他们也是社会中活生生的人,同样需要他人的理解、尊重和信任。西方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一定学会打架;在充满鼓励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一定学会自信。”教师的责任在于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积极因素,诱导他们用积极的东西克制消极的东西,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和正确的评价,从而使学生健康成长。 正确的评价能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唤醒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能促进学生健康地全面地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创造适合学生的评价标准,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这样才能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出心智健全,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一、评价要客观、全面,以激励为主 心理学家指出:在学校没有好学生、差学生,都是有希望的学生,没有聪明孩子、笨孩子,都是有潜质的孩子。所以我们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评价学生,把评价定位在激励学生的进步上,创设愉悦情境,营造宽松氛围,激发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同时还能让学生不断体验到探究和成功的喜悦,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存在,树立对学习、生活的自信。由于老师把每位学生都视为一个有尊严有价值的独特生命个体,对他进行真心关爱,才使所有的学生都无拘无束地享受着生命成长的快乐,能在温馨的课堂里倾吐心灵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为妙。每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作用,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行为、内心,有时还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二、评价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要真诚、坦率的平等相处。凡是学生自己能想到的、能做到的、能说透的就让其自己行动。一个大胆的假设,一个新颖的设计方案, 一次愉快的合作,一个创造性的活动,一项富有趣味的调查,一片观察日记、一次制作比赛等都能充分反映学生的素质和水平,教师都能从中得到意外的发现。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要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信任、赞许、宽容及满腔爱心,哪怕只是一次赞叹、鼓励,或许就能从此改变一名学生。学生是有人格、有理想、有尊严、有追求的社会的人,他们渴望获得肯定,获得自主、获得发展。激励性的、多样化的评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他们的身心完全处于一种平等、民主、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之中,使他们参与到讨论、表达中来,让他们的激情得以绽放,个性得以张扬,进而更好地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三、评价要因人而异,恰当适度 人的智商是先天的,而情商却是后天培养和努力的结果。现代社会需要的是一个具有主体性意识人,其核心素质是高尚的人格。所以,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不再是以测验考试成绩为中心的评价,而是强调以人为本的过程性评价。科学课堂要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气质、特点、学习水平,动手能力,创新意识,思维品质进行评价。对于思维活跃的学生,给他们开“小灶”,补充更多的营养,让他们发挥优势向着更高更深的目标迈进。对于其他学生,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能够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以赏识的态度进行评价,通过评价促使他们产生“更上一层楼”的愿望。 四、评价要多元化,互动化,拓宽学生思维 教师评价学生应该有继承、改善和发展。新的教学评价观要求教师不宜唱独脚戏似的评价学生,而应让学生参与其中,使评价成为一种双向甚至多向的教学活动,并通过“自评互评”实现教学的发展,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比如学生回答完一个问题或者做完一个手工制作之后,其他学生应及时鼓掌,积极评价,教师也不失时机的点拨一二,使他有被重视的感觉。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又激发了他的自豪感,在同学面前显得特有“面子”,学习动力倍增。有时,学生之间相互了解比老师更为透彻,让学生参与进来,充分体现了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使整个课堂充满了活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空间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 五、评价要准确得体,要有发展性 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反馈的信息,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指点,使学生能对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效果有一个科学、正确的估计和判断。明确不足,找出改正的方法和努力的方向。对于学生的“闪光点”,教师首先要表扬、激励,但不能一味地给学生“唱高调、戴高帽”,否则,会使他飘飘然,显得浮躁。因为在短时间内转变一个学生的行为习惯很难!所以老师应该循序渐进,给孩子成长的时间和空间。老师只有给学生恰如其分、准确得体的评价,学生才会发扬优点,改正缺点,才会对他的成绩和不足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起到激励性和鞭策性,目前的丑小鸭才可能变成以后的白天鹅。相反,如果教师经常对一个学生进行讽刺、挖苦,打击,就会削弱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生性变得懦弱,缺乏努力的动力,就会影响这个学生的一生。甚至为将来的校园暴力埋下伏笔! 总之,课堂教学评价,是对学生不同体验和不同学习成果进行的积极、正面、实事求是的评价,是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是对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过程的表现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不仅维护了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同时也引导学生树立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发展学生身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教书育人是历史赋予每个人民教师的光荣使命。师德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关系着教育工作的成败。优秀的教师总是把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和热爱学生的情感揉合起来。教书育人,时时处处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身教胜于言教,使学生健康成长。
303 浏览 4 回答
243 浏览 2 回答
316 浏览 1 回答
310 浏览 2 回答
252 浏览 5 回答
149 浏览 4 回答
313 浏览 2 回答
298 浏览 6 回答
351 浏览 5 回答
176 浏览 4 回答
244 浏览 5 回答
269 浏览 7 回答
263 浏览 9 回答
171 浏览 11 回答
138 浏览 5 回答
180 浏览 8 回答
169 浏览 3 回答
239 浏览 3 回答
123 浏览 4 回答
107 浏览 6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