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消灭幽门螺杆菌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消灭幽门螺杆菌研究论文

1 抗Hp治疗的适应证 世界胃肠病学术会议Hp专题组列出如下几点,可供参考。①难治性十二指肠溃疡,需持续用药或有出血,穿孔并发症或考虑手术治疗者;②Hp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排除类固性抗炎药物(NSAID)所致者。宜抗Hp治疗,不能排除者宜用胃酸抑制剂或细胞保护剂治疗;③轻型溃疡病人应用抑酸剂或细胞保护剂疗效满意者,一般不宜采用抗Hp治疗;④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和胃溃疡病人除做为研究外,不建议抗Hp治疗,因其疗效尚不十分肯定;⑤非类醇抗炎药物或克隆性十二指肠溃疡不宜抗Hp治疗。 2 疗效标准 2.1 清除标准 清除(clear)是指Hp阳性病例抗菌治疗结束时Hp消失,但在停药4周内又重新出现,提示Hp只是暂时被抑制而示被全部杀死。 2.2 根除标准 根除(eradication)是指抗菌治疗停药4周后Hp仍保持阴性。这才真正代表Hp被杀灭,若停药4周后Hp再次出现则称之为复发,抗菌治疗的目的是根除Hp防止复发。Hp根除的最后证实必须建立在胃镜活检,实验室检查(包括组织学检查和细菌学检查)以及临床疗效观察的基础之上,最近国际会议建议将根除改为治愈,作为评价Hp感染治疗效果的指标。 3 Hp根除方案 判断一种根除方案是否理想而有价值,只有当其根除率在到80%以上且不引起重要的临床或生化副作用和细菌的耐药性时,才被临床认可而以采用。应包括①Hp根除率≥80%以上;②减疗程;③副作用小;④闰人依从性好;⑤治疗简单;⑥疗效持续,不易复发。 目前在根除Hp治疗中,根除率能达到80%以上的方案主要二种:①铋盐+抗后素物药物联合;②质子泵抑制剂(PPI)+抗生素联合。具体可有以下多种组合方式(包括中药疗法): 3.1 铋盐+抗微生物药物联合 胶态次枸橼酸铋(CBS),即三钾二枸橼酸铋,已成为治疗Hp感染的核心药物。应用时可遵循以下3个重要的治疗原则:①所有已发表的前瞻性临床试验的集成分析表明,在根除Hp感染上,应用以铋剂为主的三种药(成功率82.3%)比二种药(成功率48.2%)好。二种药又单一药(成功率18.6%)好;②治疗方案中含甲硝唑、四环素和铋盐感染根除最好(>90%),其次为甲硝唑、阿莫西林和铋盐(79.1%);③疗程2周比1周效果好。 3.1.1 标准三联疗法 第九届世界胃肠病会议推存的三联方案:CBS或次水杨酸铋(BSS)120mg,每日4次加甲硝唑400mg每日3次,再加四环素(或阿莫西林)500mg每日4次,两周为1疗程,Hp根除率可达85%以上,是目前比较有效的联合疗法,为根除Hp的首先治疗方案。但存在许多问题;①副作用较多,发生率在30%以上;②病人依从性差;③Hp对甲硝唑易产生耐药。所以还不是最理想的治疗方案。 3.1.2 改良三联疗法 在对标准三联冶法中某些药物耐或或过敏者可选择其它改良三联治疗方案,虽然根除率达不到80%以上,但各自有其不同的优点,仍不失为较为理想的抗Hp治疗组合。①呋喃唑酮0.1g,阿莫西林0.5g,甲硝唑0.25g,每日各服3次,疗程5d,其有效率可达75%。该疗法的最大优点是疗程短,服药次数最少,而且Hp且感染发生率低。②CBS120mg,甲硝唑200mg,每日各服4次,强力霉素0.1,每日2次,疗程4周,其Hp根除率为15%,该疗法中的优点是减少了标准三联疗法中的服药次数,同时由于强力霉素是肾外排泄,因而减轻了药物对肾脏的损害,但是该疗法的胃肠副反应如恶心较标准三联更为明显。

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方法,知道后8成的人都不用去医院了!

幽门螺旋杆菌寄生在胃粘膜组织中,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胃溃疡是指发生于贲门与幽门之间的炎性坏死性病变。机体的应激状态、物理和化学因素的刺激、某些病原菌的感染都可引起胃溃疡病。消化性溃疡则泛指胃肠道粘膜在某种情况下被胃液所消化(自身消化)而造成的超过粘膜肌层的坏死糜烂面。胃溃疡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45-55岁最多见,在性别上,男性和女性基本相同,男性稍占优势。纯酸性的胃液能够破坏和消化包括胃在内的一切活组织。在正常情况下,胃的粘膜不被消化,是因为胃粘膜具有一系列保护机制,包括粘稠的粘液、粘膜上皮以及粘膜细胞的高度更新能力,还有胃壁丰富的血液供应、碱性的胰液和十二指肠液的作用、胃的正常排空功能,都是有效的防卫。可以想象,酸性胃液的侵蚀作用和胃粘膜的防御力量,在正常时处于动态平衡,而胃溃疡病的发生则是失去这一平衡的结果。需要强调的是,胃溃疡与胃糜烂不同,前者穿透粘膜肌层,愈合后不可避免地留有纤维瘢痕,表面为一层上皮所覆盖,粘膜肌层不能再生,后者的定义是不穿透粘膜肌层,因而愈合后不留任何痕迹

首先认识一下幽门螺杆菌是什么特点的细菌,幽门螺杆菌是定植于胃内的一种细菌,特点是在胃内能够长期存在,但是在体外环境中很难存活。另外,幽门螺杆菌的抗酸能力很强,胃内虽然有极强的胃酸,但是它能长期存在。但是也有弱点,即幽门螺杆菌一旦离开它的环境,很难存活。另外,不耐高温,所以了解了这个细菌的特点就可以选择一些方法尽量预防。首先在生活上要注意卫生,在饮食上尽量不要喝生水,不要吃生食。另外,这个细菌在口腔中也可以查到,所以要保持口腔卫生,可以一段时间用漱口水做一下口腔卫生处理。在饮食上,特别是在家庭聚餐上,尽量采用分餐制,因为这个细菌具有传染性,家庭的餐具上做到定期消毒,减少细菌的存在。幽门螺 杆 菌的传播途径有经口腔进入人体,针对这些途径要注意哪些:①要注 意 口 腔卫生、防止病从口入,这是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预防胃病与胃癌的重要措施。②改变用餐方式,宜选择分餐制或使用公筷。③要做到喝开水不喝生水、吃 熟 食不吃生食,牛奶则要在消 毒后再饮用。做好幽 门 螺 杆菌的预防,避免胃 病的发生。如有您或您的家 人有胃 病,必须及时到医 院就诊治疗,避免给身边的人带来严重的影响。将薄荷叶20克(药店有售)研成粉,挤出牙膏60克放在干净容器里,加入薄荷粉搅拌均匀,每日用其刷牙,连续使用 30日,可有效杀灭寄生在牙菌斑上的幽门螺杆菌。卷心菜 有抗生素的作用,可杀死包括幽门螺杆菌在内的多种细菌,每天喝1/4个卷心菜榨的汁,3周后可减轻由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造成的腹痛,并有助于两种溃疡病的愈合。卷心菜还含有一种类似生胃酮的化学物质,可刺激胃肠细胞分泌黏液以形成屏障,从而与胃酸隔离,保护胃不受伤害。卷心菜越新鲜抗溃疡的效果越好。紫皮独头大蒜 可抑制幽门螺杆菌繁殖。新鲜大蒜比较辛辣,杀菌力较强。坚持每日吃饭时生吃1个紫皮独头大蒜,两周后抑菌效果即可显现。蜂蜜 实验浓度为20~/6时可抑制所有幽门螺杆菌;浓度为10%时可使一半幽门螺杆菌受到抑制。蜂蜜主要是通过渗透作用来抑制幽门螺杆菌;所以应在餐后喝蜂蜜,以延长其在胃黏膜上停留的时间。将蜂蜜30毫升放在碗里,用筷子搅拌至起泡沫,加入120毫升温开水搅匀后,缓缓喝下。 西兰花 新鲜西兰花中含有大量的莱菔硫烷,有助于抗击幽门螺杆菌。研究发现,每天吃西兰花者粪便中幽门螺杆菌抗原水平可下降40%以上。将西兰花200克切成小块,用沸水快速烫一下,凉拌食用。减少胃酸每天早上吃4-5粒花生米。花生米中的脂肪进入小肠后,可刺激肠壁产生肠抑胃素,这种激素可通过血液循环抵达胃部,能明显抑制胃的活动,减少胃酸分泌,对溃疡病的康复也有一定作用。另外,可经常食用猴头菇,能增强胃黏膜屏障机能,对溃疡的愈合、胃黏膜上皮的再生和修复大有好处。

幽门螺杆菌检测论文

赵兴华,崔中华,耿果霞,王建华*,张志敏,宋毓民,刘志滨。气相色谱-甲基化-α-D-甘露糖内标法测定变异黄芪中苦马豆素. 色谱,2007,25(5):781~782范国英,王建华*,钟华,杨艳艳,邓润广,张改平. 抗链霉素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及其免疫学特征鉴定.核农学报,2007,21(5):506~509范国英,王建华*,朱金凤,张改平,邓瑞广,刘庆堂,杨继飞. 抗链霉素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与竞争ELISA试剂盒的研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4):46~50 赵兴华,刘志滨,何欣,余永涛,王建华*. 家兔萱草根中毒的病理学观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3):17~24,35朱忠珂,王建华*,汪儆,张春雷,蔡青和. 犬溶菌酶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及产物活性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4):55~59王岚峰,王建华*,李运生,耿果霞,李勤凡. TMPD降解菌Staphylococcus pasteuri 的鉴定.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500~3501王永卫,付广建,杨奇,王建华*,张国坪。固原市郊区牛瞎眼综合征调查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2007 ,16 (4) :184~190刘吏婷,江海燕,颜艳,崔平,王希良,王建华*.以霍乱毒素重组B亚单位为佐剂的流感抗原滴鼻免疫效果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2007,16 (4) :202~205李勤凡,王建华*,蒿彩菊,李录礼,艾国. TMPD对山羊的毒性试验.畜牧与兽医,2007,39(2):51-53赵振生,王建华*. TMP和DVD对两种黄胺药抗球虫增效作用试验. 动物医学进展,2007,28(3):40~43李 胜,王建华*,高巨星,马国际,李会玲,陈莉,李宏,杨汉卿. 陕西省反刍动物饲料产品和动物源性饲料中牛羊源成分检测. 动物医学进展,2007,28(4):34~38赵兴华,王建华*,何欣,余永涛,刘志滨,耿果霞. 萱草根素对家兔中枢神经损害的病理学研究. 畜牧兽医学报,2008,39(2):223~227张志敏,王建华*,赵兴华,公小兵,余永涛,崔中华,耿果霞, 苦马豆素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2008,41(10):3422~3428李引乾,靳亚平,王建华*,沈文正,马永江.硒对山羊子宫内膜淋巴细胞体外活化作用及对其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中国兽医学报,2008,28(12):1426~1429 余永涛,王建华*,付广建, 王岚峰,王永卫. 毛瓣棘豆结荚期营养成分及其矿物质含量. 草业科学,2008(5):48~51蔡青和. 添加不同剂型植酸酶颗粒料对仔猪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3):25~28范国英,王建华*,王自良,张改平,邓润广,杨继飞. 链霉素残留快速检测阻断ELISA试剂盒的研制及其性能测定.中国兽医杂志,2008,44(1):82~84王爱华,宋毓民,周乐,王建华*. SW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3):80~84王爱华,王建华*,宋毓民. 抗苦马豆素抗体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36(11):52~56李引乾,王建华*,靳亚平,沈文正,马永江.硒对山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3):49~53张志敏,王建华*,赵兴华,余永涛,刘志滨,耿果霞,马保华,赵晓蛾. 苦马豆素对小鼠细胞免疫的影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2):61~66 张世卿,朱忠珂,王明成,廖诗英,汪儆,王建华*. 玉米-豆粕日粮添加溶菌酶对肉仔鸡生长性能、代谢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2008,20(4):463~468聂芳红,陈进军,王建华,史志诚. 狗舌草提取物的长期和蓄积毒性及特殊毒性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2):45~49 张春辉,张晓根,王建华*. 他唑巴坦钠与头孢噻呋联用对ESBLs阳性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2):9546~9546,9574赵银丽,王建华*,王自良,藤蔓,刘庆堂,邓瑞广,范国英,张改平.抗恩诺沙星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筛选及竞争ELISA试剂盒的研制. 核农医学,2008,23(6):898~903周继术,吉红,王建华,王立新. 鱼油对鲤生长及脂质代谢的影响.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8,38 (2):275~280余永涛,王建华*,王妍,宋毓民,耿果霞,李勤凡.西藏3种疯草中合成苦马豆素内生真菌的研究.中国农业科学,2009,42(10):3662~3671赵兴华,何欣,王建娜,王建华*,耿果霞. 苦马豆素降解酶的酶促降解特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1):44~48余永涛,王建华*,赵青梅,李海利,宋毓民,王妍,张志敏,崔中华,耿果霞,李勤凡.甘肃棘豆中产苦马豆素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2):40~46,51宋毓民,王爱华,王建华*,唐金宁,赵兴华,余永涛,李海利,耿果霞. SW-BSA偶联率对小鼠免疫原性的影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4):19~24 张春辉,张晓根,张晓风,王建华*.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ESBLs基因型的检测及其抑制剂的抑酶保护作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5):24~28 黄增荣,王建华,兰春慧。幽门螺杆菌空泡毒素P58亚单位在酵母系统中的表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5):12~16 赵银丽,王建华,王自良.藤蔓,刘庆堂,邓瑞广,范国英,张改平*. 恩渃杀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ciELISA试剂盒的研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2):33~39胡延春,刘鹏,王建华*,蒋忠荣,蒋绍平. 四川省主要有毒植物的生态分布.中国草地学报,2009,31(1):80~85 张春辉,张晓风,张晓根,赵传壁,王建华*.猪、鸡大肠杆菌ESBLs 的基因型检测.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01):8-11李运生,王岚峰,王建华.TMPD降解菌Klebsiella oxytroca的鉴定.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9,40(3):345~348 司红丽,王建娜,胡延春,王建华*. 狗舌草总黄酮对L1210细胞的体外作用研究. 中兽医学杂志,2009年增刊(纪念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成立30周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暨华东区第十九次中兽医科研协作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南昌,2009.8,王妍,胡延春,余永涛,宋毓民,李海利,耿果霞,王建华*.苦马豆素降解菌YLZZ-2的降解特性与条件优化. 草地学报,2010,18(1):89~92宋毓民,王建华*,王爱华,王妍,余永涛. 家兔血清中苦马豆素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中国兽医学报,2010,29(3):402~405姜金庆,张海棠,王自良,王建华*,19-去甲睾酮人工抗原及免疫学特征.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0,18(5):1013-1018黄增荣,王建华,兰春慧。幽门螺杆菌重组VacA片段对人胃腺AGS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6(1):49~52姜金庆,张海棠,,王建华,王自良. 19-去甲类固醇激素的结构、性能及其代谢特点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2010,49(4):989-993姜金庆,张海棠,王自良,王建华,范国英. 19-去甲睾酮异源性ciELISA试剂盒的研制及应用,中国生物工程杂志.孙得法,王建华,徐秀荣,张志民,曹达江。自咬症水貂神经系统病理组织学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9):25~31 张磊,韩明远,王建华,宁宜宝,陈剑.感染强、弱PRRSV毒株得Marc-145细胞差异基因文库的构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9(7):1-7孙得发,王建华,徐秀容,张志民.水貂自咬行为特点及其对管理应激的反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9(4):35-40

看是哪一种,抽血、吹气、照胃镜切片。检验方式和治疗法在我的空间里有

吹气,方便,不贵,100块左右,每个医院收费不一样。

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是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罗宾·沃伦(J.Robin,Warren)和巴里·马歇尔(arry,Marshall)从一个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粘膜活检标本中首先分离到的。……它是一种呈S形或弧形弯曲的革兰阴性杆菌,菌体一端的鞭毛可以使细菌方便地穿过胃粘膜而定居至胃上皮细胞,又能产生大量尿素酶,分解尿素在菌体周围形成一股碱性的“氨云”,可以抵抗胃中的酸性环境,免受胃酸杀死。……人是幽门螺杆菌的唯一自然宿主,人群感染率很高,全世界人群感染率高达50%。幽门螺杆菌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人与人的直接或间接接触。……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并证明该细菌感染胃部会导致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这一研究成果打破了当时流行的医学教条,并最终于20多年后帮助两位科学家赢取了2005年诺贝尔医学奖。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评价说,马歇尔和沃伦先驱性的发现,使胃溃疡从原先人们眼中的慢性病,变成了一种“采用短疗程的抗生素和酸分泌抑制剂就可治愈的疾病”。在马歇尔和沃伦的发现发表后,全球范围内相关研究急剧升温,有关幽门螺杆菌的论文不计其数。通过人体试验、抗生素治疗和流行病学等研究,幽门螺杆菌在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中所起的作用逐渐清晰,科学家对该病菌致病机理的认识也不断深入。大量研究表明,超过90%的十二指肠溃疡和80%左右的胃溃疡,都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所导致的。目前,消化科医生已经可以通过内窥镜检查和呼气试验等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抗生素的治疗方法已被证明能够根治胃溃疡等疾病。马歇尔和沃伦的发现,革命性地改变了世人对胃病的认识,大幅度提高了胃溃疡等患者获得彻底治愈的机会,为改善人类生活质量作出了贡献。

幽门螺旋杆菌论文研究背景

中文学名:幽门螺杆菌拉丁学名:Helicobacter pylori界:细菌界门:变形菌门纲:ε-变形菌纲目:弯曲菌目科:弯曲菌科属:螺杆菌属种:幽门螺杆菌分享历史沿革1893年,幽门螺杆菌意大利病理学家Bizzozero首次报告在哺乳动物胃内发现螺旋形微生物。1979年,病理学医生Warren在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窦黏膜组织切片上观察到一种弯曲状细菌,并且发现这种细菌邻近的胃黏膜总是有炎症存在,因而意识到这种细菌和慢性胃炎可能有密切关系。1981年,消化科临床医生Marshall与Warren合作,他们以100例接受胃镜检查及活检的胃病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证明这种细菌的存在确实与胃炎相关。此外他们还发现,这种细菌还存在于所有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大多数胃溃疡患者和约一半胃癌患者的胃黏膜中。经过多次失败之后,1982年4月,Marshall终于从胃黏膜活检样本中成功培养和分离出了这种细菌。为了进一步证实这种细菌就是导致胃炎的罪魁祸首,Marshall和另一位医生Morris不惜喝下含有这种细菌的培养液,结果大病一场。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并证明该细菌感染胃部会导致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淋巴瘤甚至胃癌,这一成果打破了胃病不能根治的误区。基于这些结果,Marshall和Warren提出幽门螺杆菌涉及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学。幽门螺杆菌1984年4月5号,他们的成果发表于在世界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lancet)上。成果一经发表,立刻在国际消化病学界引起了轰动,掀起了全世界的研究热潮。世界各大药厂陆续投巨资开发相关药物,专业刊物《螺杆菌》杂志应运而生,世界螺杆菌大会定期召开,有关螺杆菌的研究论文不计其数。通过人体试验、抗生素治疗和流行病学等研究,幽门螺杆菌在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中所起的作用逐渐清晰,科学家对该病菌致病机理的认识也不断深入。1989年,Goodwin等人将其命名,得到学术界的承认。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幽门螺杆菌列为第一类高危致恶变因子,幽门螺杆菌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人是幽门螺杆菌的唯一传染源。家庭成员中的感染者一经确诊,就必须主动接受正规的抗菌治疗,彻底清除传染源以达到防治目的,只有先查出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再进行有效的根治,才能彻底治愈反复发作的老胃病并防止恶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提出大多数常见的胃炎疾病均由幽门螺杆菌所造成,在治疗过程应加入抗生素。2005年10月3日,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院宣布,200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这两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幽门螺杆菌以及这种细菌在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中的作用。形态特征幽门螺杆菌病理学特征电子显微镜下,菌体的一端可伸出2~6条带鞘的鞭毛。在分裂时,两端均可见鞭毛。鞭毛长约为菌体1~1.5倍。粗约为30nm。鞭毛的顶端有时可见一球状物,实为鞘的延伸物。每一鞭毛根部均可见一个圆球状根基伸入菌体顶端细胞壁内侧。在其内侧尚有一电子密度降低区域。鞭毛在运动中起推进器作用,在定居过程中起抛锚作用。生理学特征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是微需氧菌,环境氧要求5~8%,在大气或绝对厌氧环境下不能生存。许多固体培养基可作幽门螺杆菌分离培养的基础培养基,布氏琼脂使用较多,但需加用适量全血或胎牛血清作为补充物方能生长。常以万古霉素、TMP、两性霉素B等组成抑菌剂防止杂菌生长。幽门螺杆菌对临床微生物实验中常用于鉴定肠道细菌的大多数经典生化实验不起反应。而氧化酶、触酶、尿素酶、碱性磷酸酶、r-谷氨酰转肽酶、亮氨酸肽酶这七种酶反应是作为幽门螺杆菌生化鉴定的依据。沃伦和马歇尔喝了幽门螺杆菌的培养液,便于不久之后便得了胃病。分子生物学特征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的全基因序列已经测出,其中尿素酶基因有四个开放性读框,分别是UreA、UreB、 UreC 和UreD。UreA和UreB编码的多肽与尿素酶结构的两个亚单位结构相当。幽门螺杆菌的尿素酶极为丰富,约含菌体蛋白的15%,活性相当于变形杆菌的400倍。尿素酶催化尿素水解形成“氨云”保护细菌在高酸环境下生存。此外,尚有VacA基因和CagA基因,分别编码空泡毒素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根据这两种基因的表达情况,又将幽门螺杆菌菌株分成两种主要类型:Ⅰ型含有CagA和VacA基因并表达两种蛋白,Ⅱ型不含CagA基因,不表达两种蛋白,尚有一些为中间表达型,即表达其中一种毒力因子。现在多认为Ⅰ型与胃疾病关系较为密切。传播途径1、幽门螺杆菌是引起口臭的最直接病菌之一,由于幽门螺杆菌可以在牙菌斑中生存,在口腔内发生感染后,会直接产生有臭味的碳化物,引起口臭。2、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多会出现

80年代初,对胃炎、胃癌及上消化道溃疡的诊断和治疗的理论依据,被一种只有在显微镜下才看得到的幽门螺旋杆菌所冲击。既往传统的“无酸无溃疡”的观念被质疑,原来用抗酸、抑酸和保护胃粘膜来治疗胃炎和胃溃疡,现在用抗菌素亦能有效。回顾这一微生物的发现简史,或许对今后医学研究有所帮助。一、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ecter Pylori)发现前期在上消化道溃疡者的胃粘膜中发现有细菌,可以一直追溯至1874年。翻开历史,在19世纪70代,正是医学界开始重视和推广奥地利医师Semmelweis的发现的时候。他在1861年完成凝结他心血的著作《产褥热的病因、认识及预防》中,指出细菌是产褥热的病因。由于他的发现,产褥热引起的产妇死亡率由18%下降至2-1%,在当时无疑是一个轰动。可是,显然是由于检测手段的落后,当时的发现未被承认,自那以后很长时间,只是时有不甚完整的零星报道。1865年Semmelweis去世时,正是Pasteur开始为法国养蚕业效力之日。Pasteur对细菌的研究,奠定了现代微生物学,至今仍是现代医学的基础。1893年意大利病理学家Bizzozero首次报告在哺乳动物胃内发现螺旋形微生物(spiral organisms),他在研究各种动物胃肠道上皮的微观形态过程中,在6只狗的胃腺和壁细胞内观察到螺旋体(spirochaetes)。1896年,Salomon证实了狗胃内螺旋形微生物的存在,并在猫和大鼠的胃内也发现了类似的生物。1906, Krienitz首次证实在人胃癌患者中的溃疡表面坏死物和胃内容物中存在螺旋体(human gastric spirochaetes)。9年之后,Rosenow在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胃中发现螺旋形微生物,但认为这些微生物来自口腔的污染。1938年,Doenges报道了在恒河猴和人类尸解的胃腺体内发现一种螺旋体样的生物体。1940年,Freedberg和Barron通过长期研究,用银染色在35例胃切除术的标本中,发现有13例存在螺旋体。在无溃疡的地方,几乎没有微生物,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植入良恶性溃疡周围组织中的细菌是非致病性的(non-pathogenic oppontunists)。1954年,Palmer检查了1140例胃活检标本,发现“没有任何理由证明是螺旋体的特质引起结构改变”。他认为在靠近溃疡和幽门的螺旋体是多源的,可能是口腔污染。此后,除了好奇所至,偶而提提,螺旋体几乎很少有人再提及。十分遗憾的是,Pelmer没有用银染色。这一遗漏,使幽门螺旋杆菌的发现,后移了近30年。60年代后期的一些重要研究,如1967年Gray和Shiner关于《胃及空肠菌群对胃pH值的影响》的研究和1969年Drasar等人《健康人及酗酒人胃肠道菌群的研究》均未发现幽门螺旋杆菌。其原因可能是该菌培养时对环境有特殊要求及其生长缓慢所致。在这一时期,可以说人类对这一细菌所知略微。二、幽门螺旋杆菌的发现1975年,Steer描述了胃炎患者的胃粘膜层存在一种与胃粘液紧密相关的细菌,在正常人的胃中无法找到。Steer发现这种细菌通常“粘附着胃粘液分泌细胞,一头至少有一个丝状突起”。Steer进一步在胃溃疡患者中对它进行了超微结构研究,发现这种细菌呈螺旋形。他虽未详细描述它的形态学特征,但却令人信服地证明这些细菌不是活检时污染的,并强调中性白细胞通过胃粘膜的迁移,可能是对这种细菌的反应。遗憾的是,当时对这些内窥镜活检标本均未能培养出结果。Steer宣称它是一种“假性铜绿染色(Pseudomonas aeruginosa)",而非螺旋形微生物。几乎完全肯定它是种间接的污染。1979年,Fung等人在研究慢性胃炎的上皮组织和超微结构时,亦发现了它的踪迹,观察到上皮细胞之间的沟内及胃小凹内有细菌存在,可惜未做深入研究。1983年,Steer显然一直未忘怀几年前的研究,用电子显微镜扫描发现这种螺旋菌大量存在于胃幽门前区的变形组织和十二指肠根部的胃型上皮细胞表面。在肠型上皮细胞表面找不到它;在十二指肠溃疡病人中有73%可以看到。可以说,Steer比前面任何人都更接近于发现了幽门螺旋杆菌,但他却没有确定它。在Steer用电镜来进一步探讨他1975年的发现前,世界各地已有不少科学家在加紧这方面的研究。1980年,西澳大利亚皇家朴茨医院病理科医师Warren在患有胃炎和上消化道溃疡患者内窥镜活检标本上观察到曲形和S形的细菌,紧密地粘附在表面上皮细胞上,在胃小凹之内或之间可存在。细胞可以被Warthin-Starry方法(银染色)所染色,在常规的苏木精和伊红染色下难以见到。到1982年,Warren已发现了135例,与他的同事Marshall将它们培养存活。研究结果不是以论著形式发表,而是以书信形式发表在英国著名杂志,《柳叶刀》中给编辑的书信栏目中。第一封是Warren的信,谈及这一细菌的发现。另一封是Marshall的信,对该细菌进行了形态学的描述。这种研究的发表形式可能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撰写者急欲发表,还有一种是反映了作者与编者在公布这一发现时的谨慎态度和生怕出错的心态。很显然,当时作者和编者都意识到,这一发现一旦被肯定,将对医学界有一重大冲击。 Marshall在信中最后写道:“如果这些细菌真的象Warren描述的那样,伴生于幽门胃炎,那么,它们可能对我们目前只有很少了解的胃炎相关疾病(即上消化道溃疡和胃癌)承担部分角色”。Warren写道:无炎症的地方,则很少发现细菌,经常在慢性胃炎时发现它们。曲菌几乎总是多发于活动性慢性胃炎,常常是大量的,经常生长在表面上皮细胞之间,曲菌和伴随而来的组织等改变可能表现在胃的任何部分,但绝大多数发生在胃幽门部。无细菌的炎症,发生在局部损害附近,诸如癌或上消化道溃疡的粘膜。在这些例子中,白细胞通过厚厚的粘膜层迁移,伴随着细菌的表面浸润形成鲜明对比。细胞和典型的组织改变常常在未被局部损害影响的粘膜层发现。Marshall的信一开头就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它们以前未被发现,它们是病原菌还是在被损害的粘膜中罕见的共生现象,它们是弯曲菌(Campylobacters)吗?Marshall以幽门活检标本用弯曲菌隔离技术进行培养,最初的34例活检标本在标准的弯曲菌和非选择性介质中按常规培养48小时,均告失败。第35例标本是在1982年复活节那天开始接种的,放入孵箱后,便开始了度假。5天后检查时,发现在非选择性的培养基中,有一层厚厚的细菌样的弯曲菌生长。多亏了这个假期,否则,不知何时才能发现它。生长期较长,是这一细菌的一大特性,也是许多人不获成功的原因之一。在37℃的巧克力培养基上,3-4天可以长成一层半透明层,短螺旋体直径0.5um,长度约2.5um。该细菌有平滑的外膜,一端可以长出大约5个左右的带鞘鞭毛。在某些情况下,鞭毛可发生在两端,这些细菌在胃以外的任何器官都分离不到,在自然界中也无法培养出来,而且不能归类于当时已知的任何一种形态和生化学的菌种。1984年,Marshall将其命名为幽门弯曲菌(Campylobacter pyloridis)。1985年这一命名在《国际系统微生物学杂志》上,被学术界认可。1987年,因语法有误,这一命名被改为Campylobacter pylori。1984年,Rollasen等人通过内窥镜活检,对人胃中的这一微生物进行研究并指出,这一细菌是与组织性胃炎明确相关的,但与胃癌、上消化道溃疡和胃的抽吸物的高pH值无关。同年,Jones等人对它们进行组织学和血清学研究。他们发现:在革兰氏片上(gramfims),细菌的生长呈典型的弯曲形状。90%的异常组织均可培养出它来。更重要的是Jones发现它们有血清学上的意义。他们用兔血清免疫,同时用对已被公认的人体共生菌C jejuni抗血清做交叉试验。结果发现,在34例阳性血清中,只有6例17%对C jejuni起反应。与Warren和Marshall不同的是,他们发现该细菌不仅发生在活动性胃炎,而且在非活动性胃炎上,也能发现它,两者无明显区别。实际上,在1980年以前,世界上至少有3个不同的实验室看到了胃的螺旋菌,他们是:Steer所在的英国南安普敦实验室,Rollasen所在的美国伯明翰实验室及Warren和Marshall所在的西澳大利实验室,但只有后者最先培养成功。这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他们要以书信形式抢先在《柳叶刀》上发表他们的研究。到1986年,英格兰、荷兰、德国、加拿大、日本、秘鲁及中国等地的实验室纷纷从胃炎和胃溃疡患者身上分离培养成功幽门弯曲菌,一时间,世界各地的临床病理学家、胃肠病学家将注意力转向这一小小的微生物。一些新的检测技术如快速尿素酶试验,14c、 13C呼吸试验,Giemsa染色法以及PCR技术被广泛用于Hp的感染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1988年Leunk发现不同来源的Hp菌株有58%可分泌直接使细胞空泡变的物质VacA,并发现与其同时表达的相关蛋白CagA,认为两者是Hp的主要致病因素。随后,人们还发现Hp感染时宿主出现胃泌素/生长抑素分泌紊乱、炎性介质释放、氧自由基形成、免疫损伤、胃上皮增殖与凋亡失衡、癌基因与抑癌基因改变等诸多变化。1989年,Goodwin等人从超微结构及形态学、细胞脂肪酸、基因序列、生长特征和酶功能等5个方面研究指出,幽门弯曲菌原来分类命名的根据不足,它的基因序列既不属于弯曲菌,也不属于弯曲菌所属的Wolinella菌属。所以,他们建立了一个新属,将这一新发现的细菌命名为一个新的名字: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ecter pylori)。这一命名很快就被学术界承认。Helicobecgter一词反映了这种细菌的两个形态学特征,在体内呈螺旋形,在体外呈杆状。自此,对幽门螺旋杆菌的发现可以告一段落,1997年美国的基因研究所成功地完成Hp全基因序列的测定,使人们对它的认识更趋完整。

1982年,两名来自澳大利亚的科学家,沃伦和马歇尔再次发现该种细菌,一种呈S形或弧形弯曲的革兰阴性杆菌,他们以人体的胃黏液来培植,并得出结论,认为人体的胃溃疡、胃炎等疾病是因为该种细菌在胃部繁殖,而非人们长久认为的吃辛辣食品、压力等造成的。1984年英国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Lancet)刊载这项报告,全世界掀起了一股研究幽门螺杆菌的热潮,有关螺杆菌的研究论文不计其数。但仍然有许多医生不相信这个发现,马歇尔的导师告诉他:“你的观点是错的。”为了证明致病机理,马歇尔还曾喝下了含有病菌的溶液,结果造成严重的胃溃疡。后来又迅速治疗成功。2005年,华伦和马歇尔因此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自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首先发现幽门螺旋杆菌(HP)并提出HP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致病因素以来,国内外广大学者对此竞相开展研究并取得很大进展。近年来,中医药在防治HP感染上亦取得一定成绩,其优势已初见端倪,现将见诸报端抗HP感染治疗作一综述:

大量的体外实验和临床验证发现许多中药具有抑杀HP,抗HP感染的功效。

张琳等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HP对 三七、厚朴敏感,对乌梅、元胡 中度敏感,对 黄连、大黄 高度敏感;

宋希仁等用精制醇提大黄片(每片0.25g,相当于生药1g),3粒~4粒,1日3次治疗,HP转阴率为36 .9%;

马凤友以单味蒲公英冲剂治疗消化性溃疡91例,治愈率为94.4%,并认为蒲公英对HP有较强杀灭作用;

邓世友等用槟榔治疗HP感染胃病321例,二周后HP清除率为68.8%,四周至半年后的根除率为62.5%,HP阴转病例中胃炎和溃疡病治愈率95.5%;

徐州、周德端 、段国勋 、王瑛 、梁凤凌 、汪俊林 、杨晓华 选治疗脾胃病常用中药70味,进行体外幽门螺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敏感药物抑菌杀菌浓度测定及联合药敏试验等实验研究。

结果显示: 幽门螺杆菌对17味中药敏感: 其中,对 黄连 高度敏感; 对 大黄、黄芩、丹参、玄胡、生地、牙皂、甘草 中度敏感; 对 白花蛇舌草、陈皮、柴胡、石斛、白芨、吴茱萸、熊胆、连翘、知母 低度敏感; 大黄、黄连、丹参、黄芩、甘草、玄胡、生地 等具有杀灭幽门螺杆菌的作用,而其余药物只有抑菌作用; 敏感药物相互配伍,其抑菌作用多为协同或相加;而 白芨、生地 与它药配伍则多为无关,甚至拮抗。

袁佩英用 鸦胆子乳剂 治疗HP相关胃病,HP转阴率为49.5%,说明许多单味中药具有良好的抗HP感染作用。 此外,据研究证实,中成药三九胃泰、猴菇菌片对慢性胃炎之所以有效,可能与其能抑制和杀灭HP有关。

对幽门螺杆菌有效中西药物筛选的实验研究姚希贤,王丙信,李仲兴,白文元(河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科石家庄050000)摘要本研究经药敏试验从20种清热解毒中药中筛选出 丹皮、乌梅、大黄、黄柏、三七、丹参、白芍、黄连 8种对幽门螺杆菌有效。

许多学者认为清热解毒药有杀灭HP的作用,常用药物有蒲公英、半枝莲、金银花、连翘、白花蛇舌草、黄连等,但各家配伍不同。

张伯平用“胃炎宁”( 蒲公英、地锦草、蓬莪术、广木香、吴茱萸、生甘草 )治疗HP阳性胃炎,发现HP转阴率为87.5%;

吴滇等用“清热解毒养胃汤”( 龙胆草、白花蛇舌草、蒲公英、乌梅、甘草、全当归、杭芍随症加减 )治疗HP相关胃炎31例,结果治愈22例,总有效率93.6%;

张琳等采用清热解毒化瘀为主,选用大黄黄连泻心汤为基本方,参照中药对HP抑菌试验,组成了“活胃号方”( 黄连、大黄、白花蛇舌草、三七、丹参、黄芪、党参、桂枝、白芍、厚朴、葛根、乌梅、鸡内金 )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00例,结果发现临床症状有效率为98. 1%,胃镜有效率85.4%,病理有效率为79.6 %,HP清除率81.4%;

张立营等用“二黄三七汤”( 大黄、黄连、三七、蒲公英、白花蛇舌草、黄芪、丹参、砂仁、半夏、枳壳、甘草 )治疗HP相关胃病130例,HP清除率为96%;

龚琼模采用中药“胃炎煎”( 川黄连、川厚朴、吴茱萸、蒲公英、虎杖、丹参、生甘草 )治疗HP相关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80例,总有效率92.5%,HP阴转率87.5%;

王吉伯拟“苦参益胃汤”( 蒲公英、苦参、黄连、干姜、半夏、黄芪、甘草)治疗HP相关性胃病,HP转阴率为94.4%;此外,类似上述报道很多,故而不难看出,清热解毒法抗HP感染是确有疗效的。

有些学者以扶正祛邪法为治则,采用黄芪、党参等组方,加入清热解毒之品治疗HP感染。

徐建国等拟“清幽汤”( 党参、白术、白芍、吴茱萸、半夏、当归、枳壳、木香、砂仁、川连、黄芩、地锦草、炙甘草 )治疗HP阳性胃炎及溃疡,发现HP阴转率57.2%;

朱日学用益气活血法( 党参、黄芪、白芍、丹参、仙鹤草、白术、红花、黄芩、山楂、神曲、木香、甘草 ) 治疗50例气虚血瘀证HP相关性胃炎,HP转阴率34.1%;

房静远以补益脾气、清热解毒、扶正祛邪为治则,药用 黄芪、白术、白芍、藿香、公英、白花蛇舌草、炙甘草 为主,中虚气滞加 党参、半夏 ;肝胃不和加 佛手、枳壳 ;肾阴不足加 沙参、麦冬、乌梅 治疗HP感染性胃病,HP 抑杀有效率为80%,HP阴转率30%;

陈芸芸等用“胃乐号”( 黄连、大黄、黄芩、川厚朴、柴胡、鹿衔 草等)和“胃乐号”( 党参、黄芪、白术、黄连、广木香 等)治疗HP感染慢性胃炎,HP总抑杀率为76.67%……。

上述治法均提示中药在祛邪的同时,注重扶正,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变HP赖以生存的条件,提高HP的清除率和根除率。

此外,日本香川医科大学寺田总一郎等研究表明,黄连解毒汤、半夏泻心汤、四逆汤、六君子汤和黄连汤有较好的抗HP作用。

目前,中医药治疗HP感染虽然报道很多,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来看,中医药对HP感染治疗尚处于临床观察、临床验证总结阶段,许多研究工作处于低水平重复,可信度不高。故今后在研究工作中,还需进一步从病理、药理、动物模型方面深入研究,以求对中药的作用机制有新的阐明,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本研究选用公认抗HP效果较好的黄芪、苦参、蒲公英、黄连、生甘草五味药作研究对象,对由不同剂量的这五种药物组成的三组优化组方抗HP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耐药性诱导反应实验研究探讨其耐药性,从而为中药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同时也拓宽中药的应用范围。

制备培养基及培养皿的,激活并鉴定幽门螺旋杆菌,制备菌液,实验分组分为实验组(中药诱导组、甲硝唑诱导组、克拉霉素诱导组),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

采用多步诱导法进行HP的体外耐药试验,另选临床耐药率很高的甲硝唑和目前抗HP疗效好的克拉霉素作同步试验;

观察在药物浓度逐渐增加的培养基上转种的HP 最低抑菌浓度(MIC) 的变化;

将诱导出的耐药菌株连续转种10次后测定MIC,以判断耐药是否稳定;

将敏感性下降的诱导株在无药培养基上转种3次后检测M1C值,测定三组优化组方对甲硝唑敏感性下降诱导株的M1C值。

近年来,由于幽门螺杆菌耐药性增加,研究新的抗幽门螺杆菌药物成为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国内外学者已开始从天然产物中筛选新的抗幽门螺杆菌活性物质,希望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开辟一条新的途径。如 大蒜、茶叶、葡萄酒、蜂蜜、多刺揽仁、人参 等多种天然产物均有较好的抗幽门螺旋杆菌作用。

以往研究已证实中药 黄芩、黄连、大黄、金银花、蒲公英、黄柏、乌梅、虎杖、厚朴、苍术、桂枝、高良姜、紫花地丁、秦皮、玄胡、板兰根、诃子、白果 等中药皆有很好的抗幽门螺旋杆菌的作用。

复方中药体外实验显示, 猴头菇口服液 能抑制Hp刺激TNF— 产生,对该菌所致的脂质过氧化具有抗氧化能力,从而起到保护胃上皮细胞,促进胃炎愈合的作用。

此外,该口服液也具有一定的刺激淋巴细胞的作用,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最终起到抗Hp感染的作用。

徐艺等对脾胃常用方剂及清幽养胃方做抑菌试验

高度敏感为左金丸,其最小抑菌浓度(MIC)是1:320, 中度敏感为香连丸和清幽养胃方,MIC分别为1:80和1:20。

刘波等用中药经方 逍遥散、黄芪建中汤 进行了抗Hp的试验,中药制剂浓度分别为40、50、55mg/rnl。结果,在所选浓度范围内,这两种中药制剂对Hp均有一定的杀灭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杀菌作用增强。

谭圣娥、于文清、楚敏、杜平华、谢振家等19--23均用中成药进行抑Hp的实验。 结果表明这些中成药物: 疡必愈止痛片、胃康胶囊、胃治灵、胃灵索及胃康胶丸 都有较强的抑杀Hp的作用,提示抑杀Hp可能是治疗Hp相关性胃病的重要作用机制。

王芳等24位探讨四黄调胃汤对Hp黏附环节的抑制作用, 本实验显示: 四黄调胃汤 既可以有效地抑杀Hp。又能阻断Hp对胃黏膜上皮细胞的黏附过程;既是治疗Hp相关胃病的优良方剂,也能有效地预防Hp的感染及复发,为探讨中药抗Hp的机制研究开拓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蒋振明等中药复方抑Hp的试验显示, 清胃冲剂和双黄连口服液 在一定浓度下(1:1、1:2、1:4)对Hp均具有抑菌作用。两个以清热药为主的中药复方均有抑菌作用,这为进一步开展抗Hp的临床研究提供了依据。

关于幽门螺旋杆菌的研究论文

科学家在人们眼中都是成功的,你知道他们的一些事例吗?我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科学家成功的事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科学家成功的事例篇1:科林·安格尔 科学家也顽皮

“让老人能够享受机器人贴身的照顾。”这是科林·安格尔的梦想。身为iRobot公司的全球首席执行官,科林·安格尔正在用行动证明这个梦想的可行性。

在iRobot的新品发布会上,科林·安格尔又给人们带来了一些“震撼”:刚刚推出的iRobot Roomba系列的新产品——Roomba·880吸尘机器人,颠覆了人们用鬃毛刷头来清洁地面这个维持了近百年的习惯。“选择了这个行业,注定就要创造颠覆性的东西,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在科林·安格尔看来,研究机器人绝对是一件很“COOL”的事。

然而,“颠覆”谈何容易,iRobot的创新基因能否在机器人领域创造奇迹?科林·安格尔对此充满信心。这位将毕生心血倾注于机器人研究的科学家,曾带领全球顶级的机器人专家,研制了一系列实用的军事机器人,目前有超过5000台iRobot军事机器人在全球安全防御部门服役,维护人类安全。

在iRobot早期发展阶段,科林·安格尔和他的团队曾为美国宇航局设计了可受控制的探路者,该技术帮助美国索杰纳号火星车在1997 年成功登陆火星。他们因此获得了美国宇航局颁布的团队成就奖,而他的名字也被刻在了美国宇航局展出的勇气号火星车上。

科林·安格尔坚信,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日趋成熟的今天,未来机器人会对人们生活进行深度渗透,iRobot将创造这些奇迹。

给机器人赋予生命从科学家到企业家

“机器人的梦想要追溯到大学时代,那时提到机器人,大家都觉得很难,而且离人们的生活很远。”在麻省理工大学时,科林·安格尔就专注于对机器人的研究,从开发一个模仿昆虫的人工智能仿生机器人开始,他真正踏上了这个领域。

“它的效率比当时大型计算机支持的效能高出10万倍以上。”科林·安格尔介绍,加上中控的软件系统,这个六条腿的机器人就像被赋予了“生命”一样,而它的商业价值从那一刻开始彰显。

学生时期的“处女作”很快得到索尼公司的认可。直到今天,一款名为索尼电子狗的产品就是基于“昆虫机器人”的雏形制造的。如今,科林·安格尔的这个作品已经作为机器人发展史中一个里程碑式的产物被陈列于美国航空博物馆。

虽然与太空探索相关的机器人研发作为iRobot公司成立后的第一个项目,让iRobot声名鹊起,但“项目并没有盈利,顶多算收支平衡”,科林·安格尔认为项目涉及的领域过于窄众,一单生意做完只能让团队积累一些该领域的经验,并不能收获持续的盈利。

“当时我们就决定要建立一个专注于生产实用性机器人的公司。”科林·安格尔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梦想。

于是就有了iRobot公司与美国庄臣公司的合作,后者是一家生产化工原料的公司,iRobot应需为其开发了大型清洁机器人。这可以说是iRobot里程碑式的转折,它为iRobot日后在清洁机器人领域的开疆辟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知人善任海军上将加盟助力

“想从机器人的事业赚钱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科林·安格尔从踏进这个领域起,就感觉到了举步维艰。无论他们尝试任何项目,都需要拥有高精尖技术水平的精英们一起从零开始。早期的摸索、试水,尽管曲折艰难,却让科林·安格尔有了意外收获:一个原来只懂技术、埋头产品的人,学会了如何“用人”。

iRobot的团队,各色人才聚集,甚至还有美国海军的三星上将。这位上将管理的部队规模曾达到32000人。起初,iRobot只是他们的客户,但是在频繁的业务接触和往来中,这位上将开始对iRobot的研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最终加入这支团队。“我们感到很惊喜,他的到来也让我很放心地把安防领域的机器人事务都交给了他。”科林·安格尔表示。

很难想象一个科学家从技术大拿到管理者的角色转型会如此之快,并且效果惊人。也许正因为自己也是一个科学家,科林·安格尔在管理科学家时时常能做到“感同身受”。“我自己就是一个科学家,我了解放权给他们,让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将激发他们的研究潜能。” “放权管理”是科林·安格尔的王牌,他经常让团队的核心成员独当一面。

事实上,这些都是在协同工作的过程中,科林·安格尔观察和总结的心得。“当我们在完成一个项目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比你优秀的人就在身边,让他们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发展,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科林·安格尔说道。

改变生活科学家也顽皮

iRobot公司不断扩张壮大,科林·安格尔也在iRobot的成长中已在展现他对机器人产业的远见卓识和其卓越的经营管理能力。

直到iRobot与美国孩之宝公司合作,大家才发现,原来科学家也有顽皮的一面。孩之宝公司希望开发玩具型机器人,与iRobot的合作是希望这支团队能够让玩具变得有“生命”。

其中,孩之宝一款名为“my real baby”的玩偶产品正是双方合作的结晶。“你能看到这个玩偶的喜怒哀乐表情,以及对身边环境感知的反应。”科林·安格尔也像个孩子一样,扮起了玩偶的鬼脸。

和玩具公司的合作,让科林·安格尔第一次接触中国当地的生产制造商,也与消费者更加接近。这让科林·安格尔更加确信了自己的方向。有了此前在清洁领域的研究积累,他果断地选择家用清洁机器人的发展方向,这一决定得到了资本的支持。

这项事业从2002年开始盈利,在此后的12年里,收益增长从未降低。在科林·安格尔看来,如果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本质是科技对传统生产力的再造,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最有可能颠覆生产和生活的会是一场率先的机器人革命,iRobot一定是下一个时代的颠覆者。

科学家成功的事例篇2:天才少年,在车库造核反应堆

10岁时,他制造了一个炸弹;14岁时,他建造了核聚变反应堆,成为世界上完成核聚变壮举最年轻的人;2013年2月28日,19岁的泰勒·威尔森登上了科技、娱乐、设计大会(简称TED大会)的演讲台,向坐在台下的那些世界顶级科学家、企业家们介绍他设计的小型核裂变反应堆。这个反应堆造价低廉,以废旧核武器的放射性物质为原料,可以持续供能30年,能产生50兆瓦至100兆瓦电力,足够为10万个家庭提供清洁能源。最棒的是,因为存放在地下,且放射物浓度极低,这个简易反应堆对人身健康影响甚微,也不会被恐怖分子滥用。

听到这番演讲,相信没人会把这位天才少年仅仅看作一个智商超高的书呆子。威尔森是抱着改变世界理想的、全球最年轻的核专家。

生日礼物是一辆吊车

威尔森1994年出生在阿肯色州特克萨卡纳,父亲肯尼斯曾是足球运动员,后来在一家公司工作,母亲蒂凡尼是名瑜伽老师。5岁生日时,威尔森告诉父母,他想要一个吊车作为生日礼物。而当大人拉着他去玩具店时,他跺着脚嚷道:“不,我要真的!”也许很多父母会一笑而过,肯尼斯却找了个在建筑公司工作的朋友帮忙。于是,在威尔森生日那天,一辆6吨重的吊车停在了他家门口。威尔森兴冲冲爬上去,坐在驾驶员的腿上,学习操纵这个庞然大物,乐得合不拢嘴。

10岁时,威尔森不知从哪弄来一张元素周期表,不到一周,他不仅记住了所有元素,还把它们的质量和熔点也记得清清楚楚。一天,威尔森穿着实验室外套,一手攥着医用手术刀,煞有介事地告诉家人,他要从每个人的手指头上弄点血,在车库做“基因比对实验”,结果每个人都乖乖伸出手指任他摆弄。还有一次,威尔森把家人召集到后院,只见他拿出一个药瓶——瓶里装着糖和硝酸钾,点燃了瓶底的导火线,随后就是天崩地裂般的爆炸声。邻居们惊慌失措地跑出来,竟发现一团小小的黑色烟雾从威尔森家后院中升起。

一次小小的爆炸远不能满足威尔森,他又开始迷上了核反应堆。为了庆祝他11岁生日,奶奶带他去书店买书。威尔森挑中了一本讲述制造核反应堆的书。他完全被这本书迷住了,看了又看,还常常大声朗读其中一些章节。“制造核反应堆的事情,我肯定也能做到!”

等到威尔森12岁时,学校已经没法教给他任何东西了。他每天只能无所事事地坐在教室。于是,父母答应让他收集一些常见的放射性物质,为学校的科技比赛做准备。为此,父亲肯尼斯借了一个用于测量放射性物质的盖格计数器,一到周末就带着威尔森到各个古董店搜货。威尔森发现了带有放射性物质的闹钟、灯罩、瓷器;他还拽着父母跑到新墨西哥州的沙漠找铀矿石,然后一箱箱地带回自家车库研究。

这个对放射性物质感兴趣的孩子,让父母有了一丝担忧。还好,一位专业人士告诉他们,这些放射物浓度极低,不会危害到威尔森的健康。

每当有人看不下去,告诫肯尼斯要管管威尔森时,这位父亲总会感叹:“在威尔森眼里,根本就没有‘不能’这个词。”

用几百美元造出核武器检测仪

正当威尔森忙着研究放射性物质时,他的外婆患上了癌症,常常要做放射性治疗。威尔森发现,用于诊断和治疗癌症的同位素价格高昂,许多病人因此得不到治疗。“如果能找到一种更便宜的方式获得这些同位素,或许可以挽救更多患者。”一天,当他看着太阳时,突然灵光一闪,“太阳放光发热靠的就是核聚变反应。如果我能制造核聚变,不就能得到高能中子来获取同位素了吗?”

可威尔森只是一个高中生,没有仪器,也没有实验室,怎么能做得到呢?威尔森试图在家里车库自造核反应堆。恰好此时,他的父母得知内华达州立大学雷诺分校可以为高中里的尖子生提供研究所需的仪器和实验室。于是,威尔森拜访了该校的一位物理系教授。听说他想要造核聚变反应堆时,这位教授嚷道:“你才13岁,就想捣鼓上千万伏高压和致命的X射线?”

不过,威尔森最终还是得到了物理学家法诺夫的支持。威尔森每天下午都泡在法诺夫实验室里寻找材料和解决技术难题,还铆足了劲,自学了化学、工程学、等离子物理学等20多个领域的知识。慢慢地,他开始试着组装核反应堆了。14岁生日那天,一切准备就绪,他神情专注地往反应器里注入氘,然后通上几万伏的高压电。他成功了——威尔森成为了世界上第31个完成核聚变反应的个人,而且是年龄最小的。

不过,这只是威尔森实现理想的第一步而已,“核聚变能用来做些什么?”一天,他看到一篇报道,每天数以万计的集装箱被运入美国,探测仪根本不可能一个个检测箱子里面是否藏有核武器;而且这些探测仪需要用到的氦-3元素非常昂贵。“何不利用核聚变产生的中子来探测核武器呢?”接下去的几个星期里,他构思出一套快速检测装置:如果集装箱中藏有核武器,核聚变产生的中子会迫使武器中的原子发生裂变,从而发出伽马射线或氮气,探测器就会采集到信号,并发出警报。他用几百美元造出的核武器检测仪比海关几十万美元的还要灵敏。

2008年,威尔森带着这个核检测仪参加了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全球最高级别的中学生科学展。英特尔首席执行官保罗听说一个14岁的孩子造了核反应堆时,径直走向威尔森,与他交谈了20分钟,然后,保罗带着难以置信的表情离开,“我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我太庆幸这孩子是我们国家的了!”威尔森毫无悬念地摘得了大奖。之后两年里,他获得了9个奖项,奖金总额达到10万美元(约合62万元人民币)。2012年,威尔森应邀参加在白宫举行的科技展,为总统奥巴马介绍了他的检测仪,成为媒体竞相报道的对象。

热情才是关键

瘦瘦的威尔森头发蓬松,留着齐刘海,模样乖巧。大部分时间,他都在野外寻找放射性物质或者埋头做实验。“一些人不愿意研究科学,因为他们觉得只有书呆子才会做那个,科学一点也不酷。其实,科学比什么都酷,只有科学能改变世界,改变未来。”热衷于科学并没有影响威尔森的社交生活,相反,这还让他成了名人。

“有时我会带女生到实验室参观,这招很有用,当我说‘你想看我的核反应堆吗?’哪个女生会拒绝呢!”平时,威尔森还喜欢和朋友们踢足球,性格随和的他也成了大家开玩笑的对象,“别惹威尔森,那家伙有核反应堆!”威尔森听了哈哈大笑。

去年5月,威尔森高中毕业了,却不打算读大学。他想建立一家通过核裂变反应堆获得清洁能源的公司,并计划5年内将产品推向市场。他乐观地表示,这项发明,不仅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廉价的清洁能源,还能用于太空项目。

威尔森是一个智商高并善于表达的“综合型人才”。一次,美国国土安全部邀请他参加讨论会,看他的设计能否用于反恐。官员们对这个十几岁的孩子没抱什么期望,但威尔森却是有备而来。他先是礼貌地和每个人握手,然后出人意料地说:“你们都知道这栋楼有放射物吧?”威尔森随身携带的盖格计数器一直发出“哔哔”的声音,原来大楼装饰用的花岗岩含有放射物,虽然危害很小,却让这些官员对他另眼相看。“他们总算开始认真对待我,不把我当小孩了。”威尔森不无得意地表示。

虽然许多人认为他太年轻了,缺乏经验,但威尔森觉得年轻人能够改变世界。“因为我们没有接触到科学领域的官僚和限制,更愿意尝试。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能做得更好!”

谈到自己成功的最大原因,威尔森表示:“也许我的脑子挺好使,但我的热情才是关键。真正能够改变世界的人,比如乔布斯,一直都有种热情和干劲,因为他们对这个世界有独特的认识。”

科学家成功的事例篇3:喝细菌求真相的科学狂人,巴里·马歇尔

这个世界如果没有他,那么国际医学界还将长期处于消化性溃疡发病机理的悖论当中!这个世界如果没有他,那么数以万计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还将长期陷入这种令人痛苦的慢性疾病的煎熬中!他就是造福千万人的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的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凭借杰出的观察力、非凡的勇气与信念,马歇尔点亮了消化性溃疡治愈之路的光明。

贪玩会玩的“无所不知先生”

1951年9月30日,巴里·马歇尔出生于澳大利亚西部城市卡尔古利市。父亲是名铁路工人,母亲是护士。马歇尔从小就是个自信的孩子,当他才3岁的时候,就表现得好像什么都懂。上学的时候,如果听不懂老师的课,他便会想:“这是个坏老师,讲得一点都不好。”

同时,小马歇尔还一直是妈妈眼中的“麻烦的孩子”。有次,他用螺丝刀拆开祖母的一块表,然后试图把零件都装回去,结果最后“多出来”好几个零件,当然表也就此报废了。玩得最出格的一次是,他偷买了很多化学制剂,用报纸卷着火药制成一个超级烟花,点燃后剧烈的爆炸声吓得周围邻居纷纷逃出屋子一探究竟。结果炸碎的纸屑不但散了满屋都是,他的小脸也被灼伤,头发被烧焦,甚至连眉毛也被烧光了。

但这次经历并没有妨碍他探究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在十几岁的时候,他对工程学、化学、物理、生物这些学科都很感兴趣。因在家中总是拆装东西,所以在学校开始做实验期间,甚至是在医学课上实验无法进行或出了问题时,同学们就会说:请马歇尔过来吧!他只需看上几秒钟,就会告诉他们:“哦,你应该拧这个钮。”或者“这个地方连接不对。”

1968年,当他高中毕业时,同学们都认为马歇尔升学方向应该会选择理工科,将来成为工程师。但他却选择了上医学院,因为他认为学医不仅可以学习到科学知识,从事医学研究,而且还可以多结交一些很有趣的人。

医学院的考试很多,淘汰率也很高。刚入学时,他班上大概有100名学生,但一学年后教室只能坐下90个人了。如不想被淘汰只能采取两种策略:一是必须成为班上最好的,肯定不会被淘汰,但这是比较辛苦的一种做法;还有一个比较轻松的做法,就是要让成绩超过10个人,那就行了。马歇尔选择了后者,因而在校期间他的成绩并不属于拔尖的,一直都处于安全区间。1974年,他获得西澳大利亚大学医学本科学位。

喝幽门螺杆菌的“科学狂人”

1981年,马歇尔在皇家佩思医院做内科医学研究生时遇到了罗宾·沃伦—— 一位日后成为他的合作伙伴,对他帮助极大的病理学家。他们以100例接受胃镜检查及活检的胃病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最终证明了幽门螺旋杆菌的存在确实与胃炎相关。此外,他们还发现,这种细菌还存在于所有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大多数胃溃疡患者和约一半胃癌患者的胃黏膜中。大量研究表明,超过90%的十二指肠溃疡和80%左右的胃溃疡,都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所导致的。1982年,他们提取了幽门螺旋杆菌的初始培养体,并发展了关于胃溃疡与胃癌是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假说。那年,马歇尔才31岁。

而之前,主流学说认为胃溃疡主要是由于压力、刺激性食物和胃酸过多引起的。由于胃溃疡会导致出血,所以,有这个病史的人都不敢作长途旅行。否则,一旦胃出血而没有及时医治,24小时内就可能丧命。他们提出的“细菌引起胃溃疡”的说法直接挑战了当时的主流观点——“消化性溃疡是由情绪性的压力及胃酸引起,只能够以重复的制酸性药物疗程来治疗”。巴里·马歇尔主动要求医界科学家向他提出挑战,证明他是错的。很快,在美国及其他国家所进行的许多用以反驳他的实验,得到的结果却反而证明他的假设是正确的。此后是漫长的反质疑与验证。他与搭档沃伦在《柳叶刀》上发表的第一篇论文被引用的次数在1984年是16次,到了1988年达到了283次,而到1993年更是跃至762次之多。截至1992年,全世界至少进行了3组大规模临床试验。在此基础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于1994年召开了一次大会,基本上同意幽门螺杆菌是胃溃疡的元凶。此时距离两人在《柳叶刀》杂志上第一次发表论文的时间正好是10年。此后,这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假说又经过了11年的考验,巴里·马歇尔才在2005年终于获得了诺贝尔奖。

而这当中,马歇尔以身试菌的故事一直被外界津津乐道。幽门螺旋杆菌假说在刚刚提出时被科学家和医生们嘲笑,他们不相信会有细菌生活在酸性很强的胃里面。由于动物实验失败且缺乏人体试验对象,1984年的一天,马歇尔吞服了含有大量幽门螺杆菌的培养液,试图让自己患上胃溃疡。5天后,冒冷汗、进食困难、呕吐、口臭等症状接踵而来。直到10天后,马歇尔在胃镜检查时发现,自己的胃黏膜上果然长满了这种“弯曲的细菌”,而穿过胃壁而出的白细胞正努力吃掉并杀死那些幽门螺杆菌——这就是造成胃溃疡的原因。为此他狂喜不已,但经不住妻子的劝说,这才服下抗生素,真正向炎症宣战。“马歇尔疯了!”当人们惊呼这种“疯狂举动”的同时,也逐渐认同了幽门螺杆菌才是导致消化性溃疡的罪魁祸首。

对科学孜孜不倦的“小男孩”

幽门螺杆菌及其作用的发现,纠正了当时已经流行多年的人们对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发病机理的错误认识,被誉为是消化病学研究领域的里程碑式的革命。由于马歇尔与搭档沃伦的发现,溃疡病从原先难以治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变成了一种只要采用短疗程的抗生素和抑酸剂就可治愈的疾病,大幅度提高了胃溃疡等患者痊愈的机会,为改善人类生活质量作出了贡献。这一发现还启发人们去研究微生物与其他慢性炎症疾病的关系。虽然这些研究目前尚没有明确结论,但正如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所说:“幽门螺杆菌的发现加深了人类对慢性感染、炎症和癌症之间关系的认识。”

马歇尔的妻子常评价他做事很多时候像个“小男孩”,为此他不仅欣然接受,而且还乐于此道。他意味深长地说道:“其实,科学的探索过程特别像侦探故事。你可以看见犯罪现场,然后你说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接着你开始寻找线索。我觉得这也许是一个线索,让我们找找看这个线索是从哪里来的,那个又是从哪来的,所以我们把幽门螺杆菌当成线索,这里有胃溃疡并且还存在幽门螺杆菌,于是我们建立联系,然后一点点拼凑出谜题答案。如果你具备小男孩的性格,那么你会对一些不寻常的事情感兴趣或做一些与大多数人不同的事情,而不仅仅是延续别人的工作。”

此外,他还曾多次告诫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的青年学子:“不要害怕被别人拒绝。每个人都有可能被拒绝,但不要因为别人的拒绝而心生恐惧。”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诠释了这个真理,因为他在研究初期也曾有过被别人拒绝的经历。那是在1983年,他将关于幽门螺旋杆菌的论文投递给西澳大利亚大学的一个学术论坛,当时评审委员要从67篇论文中选择56篇,结果他的论文被拒绝了。但他富有远见性地藏起了这封拒绝信。2005年在他获得诺奖时,那封早年的拒绝信被天性坚定、不服输的巴里·马歇尔找出来,现在就挂在他在西澳大利亚大学的办公室墙上。

如今,年过六旬的马歇尔仍从事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的疫苗研究,他立志于食物化疫苗的研究。当今世界,疫苗技术50年来并没有大的突破,他坚信未来通过细胞培养,食物化疫苗将是大方向。马歇尔就像是个永远不知疲倦的奔跑者,科研的快乐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停止,为人类的健康,他将生命不息,奔跑不止。

幽门螺旋杆菌寄生在胃粘膜组织中,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胃溃疡是指发生于贲门与幽门之间的炎性坏死性病变。机体的应激状态、物理和化学因素的刺激、某些病原菌的感染都可引起胃溃疡病。消化性溃疡则泛指胃肠道粘膜在某种情况下被胃液所消化(自身消化)而造成的超过粘膜肌层的坏死糜烂面。胃溃疡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45-55岁最多见,在性别上,男性和女性基本相同,男性稍占优势。纯酸性的胃液能够破坏和消化包括胃在内的一切活组织。在正常情况下,胃的粘膜不被消化,是因为胃粘膜具有一系列保护机制,包括粘稠的粘液、粘膜上皮以及粘膜细胞的高度更新能力,还有胃壁丰富的血液供应、碱性的胰液和十二指肠液的作用、胃的正常排空功能,都是有效的防卫。可以想象,酸性胃液的侵蚀作用和胃粘膜的防御力量,在正常时处于动态平衡,而胃溃疡病的发生则是失去这一平衡的结果。需要强调的是,胃溃疡与胃糜烂不同,前者穿透粘膜肌层,愈合后不可避免地留有纤维瘢痕,表面为一层上皮所覆盖,粘膜肌层不能再生,后者的定义是不穿透粘膜肌层,因而愈合后不留任何痕迹

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方法,知道后8成的人都不用去医院了!

幽门螺旋杆菌和胃病息息相关,如何有效进行治疗?

幽门螺杆菌本质上是一种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该细菌生存能力极强,能够在胃中强酸性环境中生存,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够在胃里面生存的细菌。由于我国没有实行分餐,大家都是通吃一碗菜,也很少使用公筷,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据统计有50%的人群感染。

幽门螺杆菌进入胃后,借助菌体一侧的鞭毛提供动力穿过黏液层。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在粘稠的环境下具有极强的运动能力,强动力性是幽门螺杆菌致病的重要因素。幽门螺杆菌到达上皮表面后,通过粘附素,牢牢地与上皮细胞连接在一起,避免随食物一起被胃排空。并分泌过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以保护其不受中性粒细胞的杀伤作用。幽门螺杆菌富含尿素酶,通过尿素酶水解尿素产生氨,在菌体周围形成“氨云”保护层,以抵抗胃酸的杀灭作用。

一般认为Hp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原因,引起腹胀、腹痛、嗳气、反酸、恶心、口臭等症状,也使患胃癌的风险增加。然而深居胃黏膜兴风作浪的Hp,并不那么老实,不仅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有关,还可引起其它器官和组织疾病,特别是心血管疾病、贫血、特发性血小板性紫癜及荨麻疹等。

很多人在体检中一旦查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都希望尽快清除。那么,该不该把幽门螺旋杆菌“赶尽杀绝”呢?

最新研究证实,幽门螺旋杆菌只是一种生活在胃内的细菌而已。幽门螺旋杆菌是不是唯一的胃病致病菌,医学界尚无定论。有专家认为,所谓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其实就是胃肠道菌群紊乱的一个特例,提示人体内环境紊乱,本质上应该调整机体内环境的平衡,而不是盯住一个幽门螺旋杆菌穷追猛打,更不应该为了根除病菌而让体内益生菌群体生态失衡。

在临床上,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往往需要多种抗生素协同作战,才会有较好的效果,而滥用抗生素或不规律使用抗生素,很容易产生耐药菌,导致多次根除幽门螺旋杆菌不成功。反复多次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容易加重肝肾负担,造成肠道菌群紊乱,导致人体内环境失衡,产生更多疾病。因此,根除幽门螺旋杆菌需要慎重,不可盲目杀菌。

那么,究竟该如何对待幽门螺旋杆菌呢?专家建议:患有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疾病的患者,如消化性溃疡、胃癌、胃恶性淋巴瘤等,有条件的可以根除;对于一些不明原因的荨麻疹、不明原因的贫血等,有时也需要根除。假如根除效果不好,建议完善胃镜检查,内镜下取组织黏膜做细菌培养,根据幽门螺旋杆菌的耐药性选择合适抗生素,再进行敏感抗生素组方的规范治疗。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根源主要是“病从口入”。因此,保持个人卫生、避免“口口相传”十分重要。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勤洗手,尤其是餐前洗手;吃饭碗筷要消毒,尤其是与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者共同进食的时候,做到餐具分开;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应主动与他人分餐;聚餐时尽量使用公筷,推广全民公筷行动。

清洁消毒灭菌研究论文

1 污水消毒工艺的技术比较消毒方法可分为物理消毒法和化学消毒法。物理消毒法主要利用加热、冷冻、辐照等方法对微生物的遗传物质核酸进行破坏而达到消毒目的,工程中常用的物理消毒方法主要有紫外线消毒法等。化学消毒法是利用消毒剂的强氧化性来破坏微生物的结构而达到消毒的目的,工程中常用的化学消毒方法有液氯消毒、-30-二氧化氯消毒、臭氧消毒以及新型活性氧消毒( 如单过硫酸氢钾)等。1.1 氯消毒氯与水反应时,一般产生“歧化反应”,生成次氯酸(HOCl) 和盐酸(HCl)。其反应式为:Cl2+H2O = HOCl+Cl-+H+氯的灭菌作用主要是次氯酸,因为它是体积很小的中性分子,能扩散到带有负电荷的细菌表面,具有较强的渗透力,能穿透细胞壁进入细菌内部。氯对细菌的作用是破坏其酶系统,导致细菌死亡。而氯对病毒的作用,主要是对核酸破坏的致死性作用。自从20 世纪初,氯化法就广泛地应用于水消毒工艺。目前,氯化法消毒仍是应用最广的化学消毒方法,其主要特点是:1)处理水量较大时,单位水体的处理费用较低。2)水体氯消毒后能长时间地保持一定数量的余氯,从而具有持续消毒能力。3)氯消毒历史较长,经验较多,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消毒方法。江心洲污水处理厂原先选择这样的消毒工艺肯定也是考虑到氯消毒的这些特点。但据研究发现氯消毒至今已知的消毒副产物已经有500 种以上,但是绝大多数的浓度只有微克/ 升(μg/ L) 级,且许多消毒副产物未作进一步的研究。在大量的消毒副产物中,目前集中研究的只有三卤甲烷、卤乙酸、卤乙腈、卤代酮、卤代醛、卤代酚等20 余种, 其中对于THMs 的致癌性已有共识,其它大部分具有一般毒性,部分具有致突性。THMs 等卤化有机物的产生主要是水体中的有机物与氯作用的结果,而城市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经氯消毒后,会生成卤化有机物等消毒副产物,随污水进入地面水体,污染水源,并对鱼类等水生生物产生毒害作用。氯消毒的副产物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我国新型颁布的水质指标中就明确增加对卤代产物的控制,新标准将在2012 年7 月1 号之前全部实施,因此,改变江心洲污水处理厂目前的氯消毒工艺势在必行。1.2 二氧化氯消毒二氧化氯也是一种强氧化剂,其氧化能力是氯的25 倍,消毒能力仅次于臭氧,高于氯。试验表明,二氧化氯在控制THMs 的形成和减少总有机卤方面,与氯相比具有优越性,二氧化氯与水中的腐殖酸和富里酸等腐殖质都不会生成THMs,即使在饮水消毒过程中,投加少量的二氧化氯,也能有效地抑制THMs 的生成。二氧化氯是广谱型消毒剂,对水中的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芽孢、真菌、致病菌及肉毒杆菌均有很高的灭活效果,有剩余消毒能力,二氧化氯对孢子和病毒的灭活作用均比氯有效,并且在高pH 值与含氨的水中灭菌效果不受影响。另外,二氧化氯去除水中的色度、嗅、味的能力也较强。制备二氧化氯的起始原料有氯酸钠和亚氯酸钠, 因亚氯酸钠不能贮存,必须现场制取及时使用,且亚氯酸钠价格昂贵,成本较高,所以现在一般用氯酸纳制备二氧化氯的比较多。为了全面了解二氧化氯工艺, 江心洲污水处理厂委托某环保公司专门设计了一整套的工程方案。工程方案中以二氧化氯发生器来制备二氧化氯,其反应式为:2NaClO3 + 4HCl = 2ClO2 + 2NaCl + Cl2 + 2H2O但在与该公司的技术沟通中,我们了解到不管是用亚氯酸钠还是氯酸钠制备二氧化氯,它们在消毒过程中都会产生消毒副产物,当反应不完全时,自由性氯同样会与有机物反应,有可能生成THMs,所以使用二氧化氯也要追加一定的安全管理成本。1.3 臭氧消毒臭氧是强氧化剂,臭氧化和氯化一样,既起消毒的作用,也起氧化作用,但是臭氧的消毒能力和氧化性都比氯强,能氧化水中的有机物,并能杀死病毒、芽孢及细菌。臭氧都是在现场用空气或纯氧通过臭氧发生器制取,产率分别为1%-3% 和2%-6%。根据目前的研究可以发现:1)臭氧消毒反应迅速,杀菌效率高,同时能有效地去除水中残留有机物、色、嗅、味等,受pH 值、温度的影响很小。2)臭氧能够减少水中THMs 等卤代烷类消毒副产物的生成量。3)臭氧消毒可以降低水中总有机卤化物的浓度。由于臭氧消毒工艺目前在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运用的较少,另外臭氧稳定性差容易分解为氧气,故不能瓶装贮存和运输,必须现场制备及时使用,设备投资大,电耗大,成本较高;运行管理比较复杂。所以江心洲污水处理厂在选择的替代消毒工艺中并没有考虑臭氧工艺。1.4 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根据生物效应的不同,按照波长划分为A、B、C、D 四个波段,水处理领域的消毒主要采用的是C 波段紫外线。水的紫外线消毒,是一种光化学效应。研究表明,紫外线主要是通过对微生物(细菌、病毒、芽孢等病原体)的辐射损伤和破坏核酸的功能使微生物致死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微生物的核酸分子吸收光谱的范围是240nm ~ 280 nm,对波长260nm 的紫外线有最大吸收,而低压紫外线消毒灯所产生的光波波长其中心辐射波长是253.7 nm,正好与之相符合。 -31-紫外线消毒是一种物理方法,相比于化学方法, 它的优点也很多。它不向水中增加任何物质,没有副作用,不会产生消毒副产物,它的消毒速度快﹑效率高﹑占地面积小;设备操作简单,便于运行管理和实现自动化等。然而,紫外线的灭菌作用只在其辐照期间有效,所以被处理的水一旦离开消毒器就不具有残余的消毒能力,容易遭受二次污染,所以当细菌未被灭活而进入后续系统,就无法阻止其粘附在下游管道表面并繁衍后代;只有吸收紫外线的微生物才会被灭活,因此对于悬浮固体很多水质较差的水,例如污水, 由于悬浮固体可以庇护微生物使其免遭伤害,消毒效果很难保证。尤其江心洲污水处理厂日处理为64 万吨, 如果其处理效果不理想的话,这么大量的出水势必会对接纳水体长江造成巨大的污染。另外,由于紫外线消毒采取的是明渠,而我厂为接触池,需要进行部分的土建改造。1.5 活性氧消毒剂( 以单过硫酸氢钾为例)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溶于水后,经过循环链式反应,连续持久产生新生态氧「O」:HSO5- → HSO4- +「O」HSO4- + 2H2O → HSO5- + 2H+ + 2e复合物在水中释放出一定浓度的超氧自由基「ROOO」,反应活性大,氧化能力极强,可以使细胞中的单糖、多糖、蛋白质、DNA、RNA 等发生氧化, 遭受损伤与破坏。活性氧自由基在极低浓度时就能完全杀灭水中的原生动物、藻类、孢子细菌等策生物, 剩余的基因及微生物尸体均可被分解成H2O、CO2、O2 及无机盐类,没有药剂残留。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溶于水后具有如下的特点:(1)氧化能力强,杀灭效率高,不但能杀灭水中的各种微生物,还能杀灭原虫和藻类。(2)可直接氧化水中的腐植物及三卤甲烷前体物,因此反应不产生三卤甲烷(thm)、卤乙酸和其它有害物质。(3)能破坏水中的酚类、硫化物类、氰化物类、亚硝酸类及其它有害化合物,特别是对酚类控制效果好,不产生有厌氧气味的氯酚,提高了水质和除臭作用,同时能和水中有色、味的有机物反应,脱去其色和味,改善水的味道。(4)在水中通过链式反应,维持微量新生态[O] 氧和活性氧自由基[ROOO] 使其氧化能力稳定,作用持久,可以防止水中的再次污染。通过它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出其消毒剂的消毒能力是强于液氯的,而同时又不产生消毒副产物,还有它的作用持久以及氧化能力的稳定又是紫外线工艺所不能及的。考虑采用此工艺设计变更,可以很好的利用现有的已经建成的管道、水泵等设备,另外,溶药罐也可以从一级加药处理的投资设备中调剂使用,不需要增加更多的投资。2 污水消毒工艺的经济比较通过对比以上这些工艺的特点,单过硫酸氢钾为代表的活性氧消毒工艺显示出了超出其它工艺的优点。但是否适合投入到污水处理的消毒中还需要看他们的实际投资及运行成本,所以,下面我们又对其投资运行的经济性做了比较。以江心洲污水处理厂64 万吨/ 日处理量为例, 设备投资按照10 年使用寿命周期计算。说明:从上表我们可以分析得出,紫外线消毒的投资成本最高,活性氧的投资成本最低;液氯的运行成本最低,活性氧的运行成本最高。3 结论(1)传统的化学消毒工艺消毒液氯和二氧化氯, 都比较容易产生副产物,安全管理成本较高。(2) 臭氧消毒工艺由于在大型污水处理厂使用的并不多, 而且它的投入成本较大,运营管理成本也很高。(3) 物理的方法紫外线消毒由于它对水质要求比较高,设备投资和运行维护费用也较高,以及后续的消毒效果差也没有显示出优势来。(4)新型的活性氧消毒剂在水处理过程中体现出了高效、安全等优势,同时操作简单,工艺也不复杂,适合大、中、小型污水处理厂。(5)江心洲污水处理厂针对目前的设备设施现状, 如果要完善液氯的所有设施及安全用具,其投资不会低于100 万元;如果通过设计变更,采用活性氧消毒工艺,需要增加36 万元的投资;采用二氧化氯消毒工艺;需要增加投资200 万元元;采用紫外线消毒工艺, 需要增加投资800~1000 万元。经综合技术经济分析比较,以及今后消毒运行的实际情况,我们最终建议了江心洲污水处理厂采用活性氧消毒工艺的变更。

清洁、消毒、灭菌的效果评价 (1)凡灭菌后的物品、器械不能检出活的微生物。 (2)各类物品表面微生物学检测指标各类病房的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10cfu/cm2;化学消毒过程中,每毫升消毒液细菌的含考试大收集整理量≯100个菌落;接触粘膜的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应≤20cuf/g或100cm3;接触皮肤的医疗用品的细菌菌落总数则应≤200cuf/g或100cm3;凡接触血液、分泌物的医疗用品,如注射器、针头、口腔器械、漱口杯等消毒后不得检出HbsAg。 (3)空气中细菌含量监测手术室、产房、婴儿室、保护隔离室、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等,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200cuf/m3,不得检出致病菌;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急诊室及各普通病房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500cuf/m3,无致病菌;各门诊治疗室、挂号室、取药室、候诊室等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2500cuf/m3。

消毒,这个是选题内容,有不一昂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