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理论学刊期刊点评

发布时间:

理论学刊期刊点评

议论文主要是立意,你可以从立意方便展开说说,对这篇文章的整体立意进行评论,这样就可以把文章评论的比较好

哪个王伟然?男or女?音乐人or哲学教授?我所知道的有两人:一.王伟然(男):出生日期:1992年1月4日;外文名:WEIR;别名:DJ伟然;职业:音乐制作人、DJ;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广东省汕尾市;爱好:音乐 唱歌、驾驶;经纪公司:炫音唱片;代表作品:《放手》《倩女幽魂》《爱上民族风》《你是我的梦》《伤不起》等;主要成就: 中国大陆地区原创舞曲混音制做人 ;封号:中国DJ混音制做人、舞曲混音制做人 ;星座:摩羯座 ;血型:O型 ;生肖:猴; 身高:1.70米 ;体重:55KG ;生日:1月4日 ;家中排行:最小;语言:广东话(普通话) 客家话; 家庭状况:父母、哥 姐; 心爱的宠物:小狗 ;最讨厌的事: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 ;最难忘的事:正在做歌时停电; 最喜爱的运动:跑步 游泳 ;最喜欢的歌手:刘德华 ;最喜欢的音乐:Rw&B ;最怕的事情:做错事 ;最快乐的事:有更多人的支持和喜欢 ;最喜欢的事: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最大的愿望:有更多人的支持和喜欢 ;最喜欢的演员:周星驰 ;最喜欢的穿着方式:T恤牛仔裤 ;最喜欢的颜色:黑色、红色、白色; 最想去的地方:美国、香港; 最大的愿望:开心过好每一天;最快乐的事:在工作室创作音乐 ;最喜欢吃的水果:苹果 ;最喜欢吃的食物:不挑食; 最喜欢的花:茉莉花 ;最常做的休闲活动:听歌。成名历程:2009年5月创立炫音音乐文化传媒(唱片)有限公司 2009年10月发行个人中国风混音大碟 2010年5月发行个人混音EP《炫音色》 2010年6月签约丽音文化担任DJ舞曲制作老师 2011年2月成为国内知名网络歌手<胡杰夕>御用DJ舞曲制作人 2011年4月发表个人原创舞曲《21st Century Digital (主打作品》 一个月内网络试听量过百万 2011年6月发行个人混音专辑《裸爱情歌》畅销市场 2011年6月为艺人唱片DJ舞曲制作人 2011年8月成为国内知名歌手<过江龙>御用DJ舞曲制作人 2011年9月发表个人原创舞曲《王麟最新作品伤不起》 一个月内网络试听量过百万 2011年10月最新签约影音传媒唱片独家DJ舞曲制作人 2011年12月发行第三张个人混音大碟《舞动世季-新年贺岁作品2012》畅销市场。音乐作品:专辑:2000.12.01、国语、舞动四季;单曲: 丰收年;好运来;开心又一年;大花轿;红暖暖;离你心脏最近的距离;如果我是你的男朋友;道道道 - 人间道;诺言;我是男子汉;你把爱情给了谁;裸爱情歌;别用下辈子安慰我。二.王伟然(女):籍贯:山东省乳山市 出生年月:1963年10月 学位: 研究生 职称: 教授 从事学科领域: 一级学科:哲学 二级学科:历史唯物主义 三级学科: 研究方向:(1)历史唯物主义 (2) 农村社会学 荣誉称号和社会兼职: 一、个人简历 1983.07-1987.08,山东大学哲学专业,获哲学学学士学位; 1989.08-1992.07,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获法学学硕士学位; 1993.09-1998.10,莱阳农学院社科系,讲师; 1998.09-2005.10,莱阳农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管理教研室主任; 2005.11至今,莱阳农学院人文学院,教授; 二、教学工作情况 (一)主讲课程 主讲本科生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共关系策划学、社会调查方法等课程 (二)主持和参加的教学研究课题 1、“学生全面参与课堂教学的方法研究” 200-2005莱阳农学院教学研究课题 主持; 2、“哲学课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育中的作用”2004-2006莱阳农学院教研课题主持 (三)教学研究论文 1、2003.10发表于《教育科研论坛》“高校公关策划课的改革与创新” 2、2002.02发表于《公共关系》“公关策划课教学中的三个结合” 三、科研工作情况 (一)学术成就概述 坚守高校教师的本分,秉持科研传统,多年来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人学、农村社会学的科研不间断。主持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山东省软科学项目、青岛市软科学项目等重点课题10项;在《文史哲》、《哲学原理》等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和被全文转载10篇;主编、副主编《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著作5部,参与编写教材、著作6部;获烟台社会科学联合会优秀论文二等奖3项,其他奖5项。 (二)主持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1、“现代人学在大学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1999-2000,山东省教委,0.5万元 ,主持; 2、“创新的人学理论与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研究”,2002-2004,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办,1万元 ,主持; 3、“教育管理视野中的贫困女大学生自身矛盾调查研究”,2005-2007,山东省教委,0.8万元 ,主持; 4、“构建山东省新型农村交往机制研究”, 2008.12-2010.12,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办,1万元 ,主持; 5、“山东省农村文化状况调查研究”,(2008.08-2009.12)山东省软科学办公室2万元 ,主持; 6、“青岛市构筑农村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新动力调查研究”,2009.07-2010.06,青岛市软科学办公室,2万元 ,主持。 (三)获奖科技成果 1、‘第一生产力’的历史演变 独立 二等 烟台社会科学联合会 1999年; 2、市场经济与政府伦理道德建设 独立 二等 烟台社会科学联合会 1999年; 3、创新的人学理论与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研究 独立 二等 烟台社会科学联合2005年。 (四)科研论文 1、“第一生产力”的历史演变 《文史哲》 独立 1998第5期,被《哲学原理》1998年12期全文转载; 2、政府责任的价值审视 《山东大学学报》 独立 2003年第4期; 3、“矛盾人”论—兼谈“斯密悖论”,《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独立2008年第6期; 4、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自身矛盾的研究 《理论学刊》 独立 2004年第9期; 5、论人自身矛盾的发展规律 《青年工作论坛》 独立 2005年5期; 6、市场经济与政府伦理道德建设 《理论学刊》 独立 1998年第6期; 7、以现代企业制度改造民营企业的家族式管理 《中国经济调查》 独立2003年第5期; 8、国有中小企业改革面临的矛盾问题与对策研究 《山东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独立 1999年第12期; 9、文化建设与民族精神塑造 《学习月刊》 独立 1998年第8期; 10、企业如何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 《莱阳农学院学报》第一作者2000年第1期; 11、现代人学在大学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青少年研究》第一作者2002年第2期; 12、公关策划课教学中的三个结合 《公共关系》 独立 2002年第2期; 13、创新的人学理论与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研究 《山东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第一作者 2003年第11期; 14、高校公关策划课的改革与创新 《教育科研论坛》 独立 2003年第10期; 15、中国古代关于人自身矛盾的历史探微 《莱阳农学院学报》 独立 2004年第4期,被《中国哲学》2005年第3期索引; (五)主编、参编学术著作 1.《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主编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年; 2、《企业承包制的理论与实践》 主编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1991年; 3、《中国现代企业文化》 副主编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1年; 4、《农村基层领导素质研究》 副主编 青岛出版社 1995年 5、《知识经济与信息产业》 副主编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9年​

1.学术论文的选题 学术论文的选题,是所决定研究的第一步,是研究的开始,直接影响所研究课题的...2.学术论文的研究水平 学术论文的研究水平可以从一下五个方面来说明。3.学术论文研究水平的独创性。每一篇学术论文都是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论文作者创造性...4.学术论文研究水平论证的严密性。任何学术观点都是建立在严格的论证基础上的,总的说来,任何...

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尝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点的基本要求是:观点正确,认真概括,有实际意义,恰当地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论据基本要求是:真实可...

管理学报期刊点评

上面的回答很无语,一定不是学管科的。管理科学学报是目前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中,国内最好的期刊,没有之一。发表的难度非常大。他也是自然基金委的A类期刊的第一名。比他略差的有: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系统工程学报等。总体排名因该是 管理科学学报>>中国管理科学>管理科学

楼主的想法不太对,举例:我投了两次“科技管理研究”,均被拒。但这两篇都中了B类以上,也就是2.0以上影响因子的期刊!被拒不代表你就不行,被录用不代表期刊就挫。你这样就看不起自己啦。应该说如果你数学好,我敢说中国管理科学不在话下,只是它的选题和方法我们搞管理的比较边缘化。管理科学是公认的好期刊,我认为至少比中国管理科学要好,人家很多东西还是有思想在里面的,不少光搞方法这些舞文弄墨的。管理科学学报第一,这个认同。

管理学报-期刊级别: CSSCI南大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管理学报》华中科技大学主办的管理类综合性学术期刊,CSSCI南大核心期刊,综合影响因子:0.901。管理学报以加强管理学科学术交流,介绍国际先进管理理念为宗旨,力助中国管理学派成长,推动管理学科不断发展。

中国管理科学

心理科学期刊点评

推荐《心探索》,可以百度一下。非常有趣的心理杂志,和别的都不一样。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心理科学进展,since,nature等……还有分应用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具体科目的专业的杂志,可以到相关网页搜寻。外文杂志: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杂志; Psychological bulletin 心理学公报;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 咨询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杂志;Cognitive psychology 认知心理学……

《心灵世界》不错,有社会心理话题,案例点评、科普知识等等,初学者可以作为课外阅读~

《心理学》《心理学报 》《心理学探新 》《青年心理 》 《心理月刊 》《大众心理学 》 ,可以在订阅网上订购

史志学刊期刊点评

浮梁县史志档案馆综合岗位2录取分数一般是根据招聘公告中具体要求来决定的,通常会包括考试成绩、写作成绩和面试成绩等。因此,具体的录取分数请参照浮梁县史志档案馆的招聘公告,以便确保申请者能获得最终的录取通知。

您好,浮梁县史志档案馆综合岗位2的录取分数是根据考生的学历、专业背景、工作经验、技能水平等多方面来确定的。考生需要提交申请表、个人简历、学历证明、专业背景证明、工作经历证明等材料,并通过笔试、面试等考核,最终确定录取分数。

录取分数:一、文秘岗:90分二、档案保管岗:85分三、档案整理岗:80分四、资料整理岗:75分五、图书馆岗:75分六、图书检索岗:80分七、图书管理岗:80分八、报刊检索岗:80分九、档案检索岗:80分十、档案技术处理岗:80分十一、档案管理岗:85分十二、档案信息发布岗:85分

据了解,浮梁县史志档案馆综合岗位2录取分数线是383分。需要注意的是,这一录取分数有可能会更改,因此考生们需要实时关注相关信息,若有变动,才能及时作出反应。

求是学刊期刊点评

并不是,是一本类院校黑龙江大学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黑龙江大学是教育部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有特色、高水平、现代化地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黑龙江省共建高校,坐落于北国冰城哈尔滨,其前身是1941年成立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队。办学80年以来,黑龙江大学在国家全球战略构架中,推进与服务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升,强化俄语学科专业的优势地位和引领作用,实现人才培养方向、科学研究领域、对外交流合作和社会服务等多方位与俄罗斯对接,形成全国高校独树一帜的对俄办学特色。

是的。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黑龙江大学不是211学校,但是这个学校教资水平还是挺不错的。

1990年5月,李小娟撰写的《浅谈文科学报的校对》被东北地区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优秀论文。同年6月,《求是学刊》主编余式晖退休,黑龙江大学副校长尚鹤翔兼任主编,黑龙江大学哲学系副教授衣俊卿调入编辑部任副主编、编辑部主任。同时调入编辑部工作的有张晓校、杜桂萍,分别担任史学编辑、文学编辑。同年9月,《求是学刊》在黑龙江省高校文科学报编辑质量评比中,荣获优秀编辑质量一等奖。12月,历史编辑、副编审周众离休。周众于1985年—1988年间,曾担任编辑室主任。1991年1月,《求是学刊》第1期开设了“《求是学刊》公开发行十周年(1980-1990)”专栏,发表熊映梧、孙云、张奎良、吕冀平教授撰写的4篇学术文章,并发表了副主编衣俊卿以“本刊编辑部”的名义撰写的纪念文章《唯实、求是、图新》。3月21日,黑龙江大学举行《求是学刊》和《外语学刊》公开发行十周年纪念会,有关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同志和各界代表130余人参加了会议。9月,为纪念黑龙江大学成立50周年,《求是学刊》第5期发表了由叶伯泉撰写的编辑部文章《追求科学,探索真理》。9月,黑龙江省首届期刊优秀文章编辑奖评选揭晓,《求是学刊》有4篇文章入选,李小娟编辑的《黑格尔哲学体系新探》(1990年第3期)和赵亚乔编辑的《关于农村实行“两田制”运行模式的构想》(1990年第6期)获一等奖;周众编辑的《英雄与时代》(1990年第3期)和叶伯泉编辑的《审美文化的概念和结构》(1990年第6期)获二等奖。11月,在1991年度职称评定工作中,衣俊卿破格晋升为教授,张晓校、赵亚乔和杜桂萍晋升为编辑,李小娟破格晋升为编辑。《求是学刊》1991年在《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上被摘发23篇,文摘数量列全国综合性大学第一名(据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会务简报》1992年2期报道)。1992年3月,《求是学刊》第1期开辟“文化哲学:跨世纪的思考”栏目,发表衣俊卿的《人类精神的跨世纪走向》和邴正的《人类自我意识的历史演变》,此后,这一栏目成为《求是学刊》不定期重点栏目;同期,还开辟“史学博士论坛”,发表葛志毅的《玄圣素王考》和冯辉的《唐代社会的开放风气》,该栏目此后亦成为不定期学术专栏;同月,副主编衣俊卿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奖。7月,赵亚乔毕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2月,衣俊卿当选为新成立的黑龙江省期刊协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12月,衣俊卿当选为黑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并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津贴。同年,据有关权威材料调查,《求是学刊》1991年在86条检索途径中被转摘71篇,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中排第二位;《求是学刊》哲学版被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入中文核心期刊,并被列入全国45家综合性文科重要期刊行列。《求是学刊》1992年所发文章在各报刊上的被转载数量列全国文科学报第3位(据全国文科学报研究会《会务简报》1993年第9、10期报道)。1993年3月,黑龙江大学副校长尚鹤翔主编退休,衣俊卿任主编。6月,黑龙江省第二届期刊“优秀文章编辑奖”评比揭晓,《求是学刊》共有5篇文章入选:张晓校编辑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与五四时期的东西文化之争》(1992年第1期)和李小娟编辑的《简论人类精神生活》(1992第4期)获一等奖;叶伯泉编辑的《宋诗发展的美学轨迹》(1991年第1期)、杜桂萍编辑的《两个貌似神乖的诗派》(1991年第4期)和赵亚乔编辑的《论生产力发展的跳跃规律》获二等奖。7月,东北三省文科学报研究会于7月21日-24日举行年会,并进行评奖活动,《求是学刊》获四项奖:叶伯泉和李小娟被评为“优秀编辑”;杜桂萍和张晓校分别获优秀编辑学成果一等奖。7月,李小娟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8月,张晓校破格晋升为副编审。9月,衣俊卿调任黑龙江大学哲学系主任,兼任《求是学刊》主编,杨彬调入编辑部任副主编。同年,衣俊卿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颁发的“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求是学刊》1993年共被114条途径转摘文章74篇,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中排第3位(据中南财经大学检索咨询服务报告1994年统计数字显示)。1994年1月,衣俊卿被全国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1993年度全国“优秀编辑”。同月出版的第1期(总第98期)开辟“美学在当代”的不定期学术专栏。3月,《求是学刊》被评为1993年度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类优秀期刊。5月,《求是学刊》第3期为“百期专号”,刊有百期纪念致贺单位名单、齐世荣等13名学者的百期感言,以及熊映梧、厉以宁等学者撰写的18篇学术论文。8月,李小娟的《论市场经济对学术期刊的双重影响》(刊《齐齐哈尔师院学报》1994/5)分别获1994年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青年编辑委员会评选的优秀论文“一等奖”。1994年黑龙江省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比的优秀论文“一等奖”;李小娟的《论市场经济与学术期刊的发展繁荣》获1994年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比的优秀论文“一等奖”、杜桂萍的《现代化进程中的学报编辑意识》获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优秀论文二等奖。9月,衣俊卿教授的论文《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获黑龙江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1月,张晓校任副主编。《求是学刊》1994共被105条途径转载77篇,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中排第3位(据中南财经大学检索咨询服务报告1995统计数字显示)。1995年4月,黑龙江省第3届期刊“优秀文章编辑奖”评比揭晓,《求是学刊》共有5篇文章入选:李小娟编辑的《哲学的嬗变:从拟科学到拟价值》、杜桂萍编辑的《优美乐曲中的不和谐音符》、张晓校编辑的《创造性思维与历史认识系统结构》获一等奖;赵亚乔编辑的《中国怎样向市场经济过渡》、杨彬编辑的《关于贪污罪构成的要件及刑事责任原则的探讨》获二等奖。8月,衣俊卿教授的专著《东欧的新马克思主义》获金岳霖学术奖。11月,杨晓彬调入编辑部工作。12月,衣俊卿教授的论文《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获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与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求是学刊》1995年共被105条途径转载66篇,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中排第7位(据中南财经大学检索咨询服务报告1996年统计数字显示)。1996年 2月,李小娟同志被国家教委条件装备司和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1995度全国优秀编辑。 4月,赵亚乔同志被黑龙江省新闻出版局评为1994-1995年度优秀编辑。8月,李小娟编辑晋升为副编审。9月,衣俊卿主编当选为黑龙江大学副校长,兼任《求是学刊》主编。衣俊卿的专著《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李小娟的论文《论精神现象的内涵与形态》获第七届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1月,《求是学刊》被评为黑龙江省优质期刊。《求是学刊》1996年共被105条途径转载文章92篇,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中排第3位(据中南财经大学检索咨询服务报告1997年统计数字显示)。1997年3月,副主编杨彬调离《求是学刊》,任马列部主任。 4月,黑龙江省第4届期刊“优秀文章编辑奖”评比揭晓,《求是学刊》共有4篇文章入选:李小娟编辑的《中国哲学的失落与重建》、张晓校编辑的《中观史学与科举制研究》获一等奖;杜桂萍编辑的《论文学史家》、赵亚乔编辑的《论市场经济建构中的集体谈判》获二等奖。 5月,杨晓彬调离《求是学刊》。 8月,杜桂萍、赵亚乔晋升副编审。《求是学刊》1997年共被105条途径转载文章84篇,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中排第4位(据中南财经大学检索咨询服务报告1998年统计数字显示)。1998年4月,康敬奎调入《求是学刊》任法学编辑。 8月,副主编张晓校晋升编审。 9月,衣俊卿主编当选校长,兼《求是学刊》主编。 11月,《求是学刊》被评为1997年度黑龙江省“一级期刊”。12月,衣俊卿辞去主编职务,哲学与行政管理系主任丁立群兼任《求是学刊》主编。张晓校在1997年度学校技术考核中获得优秀。《求是学刊》1998年共被105条途径转载文章65篇,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中排第6位(据中南财经大学检索咨询服务报告199年9统计数字显示)。1999年1月20日,李小娟被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政府授予“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 3月,徐松巍调入《求是学刊》任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 4月,黑龙江省第5届期刊“优秀文章编辑奖”评比揭晓,《求是学刊》共有4篇文章入选:李小娟编辑的《社会思维场论》、杜桂萍编辑的《当代中国美学的走向:辩证和谐的美学》、张晓校编辑的《唐代政治开放述论》、赵亚乔编辑的《当前经济学应该研究的一些问题》均获一等奖。1999年5月18日黑龙江日报发表介绍《求是学刊》文章,题为:“《求是学刊》追求学术高品位” 。6月,《求是学刊》作为黑龙江省5个候选单位之一,参评第二届全国百强社科期刊和首届中国期刊奖,这是中国期刊界最高奖项。 8月,张晓校调离《求是学刊》。 9月,康敬奎考入黑龙江大学法学院读在职硕士研究生;同月,《求是学刊》被评为首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10月,《求是学刊》被评为1998年度黑龙江省一级期刊;李小娟的《论精神现象的内涵与形态》获黑龙江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青年一等奖”。11月,《求是学刊》为迎接21世纪的到来,新开辟了“世纪之交的哲学自我批判”、“法制现代化研究”、“20世纪中国美学批评”等栏目。同年,《求是学刊》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社会科学文献计量评价中心确定为1999年度的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赵亚乔在1998年度学校技术考核中获得优秀。《求是学刊》1999年共被122条检索途径转载文章57篇,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中排第7位。2000年第1期,《求是学刊》又开辟了“行政法新理念”、“世纪之交话史学”等不定期栏目。2月,丁立群主编去北京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习3 个月。3月,徐松巍副主编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读博士后。李小娟主持学报工作。《求是学刊》第2期又在“世纪之交的哲学自我批判”栏目基础上开设了“20世纪末中国哲学研究重大问题检讨”,对“实践哲学”、“交往理论”、“文化哲学”、“发展理论”、“人学”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重新检视。5月,《求是学刊》被确定为全国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的核心期刊,并被编入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0年版(第3版)。 6月,杜桂萍的《形式主义美学及其困惑》文章分别获2000年黑龙江省教委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黑龙江省第九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李小娟的《90年代日常生活批判研究述评》分别获2000年黑龙江省教委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和黑龙江省第九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李小娟被评为1998-2000年度黑龙江大学优秀党员。7月,李小娟、康敬奎被评为东北地区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1998-2000年度优秀编辑;李小娟的论文《学术期刊的风格与编辑的品位》、康敬奎的论文《对学报现代化的几点思考》在东北地区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第11届学术研讨会上荣获优秀论文“一等奖”。9月,在佳木斯召开的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2000年学术研讨会上,李小娟的论文《学术期刊的风格》、康敬奎的论文《对学报现代化的几点思考》荣获优秀编辑学论文“一等奖”;李小娟、赵亚乔、杜桂萍、康敬奎被评为1997-1999年度黑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学报优秀编辑。杜桂萍考取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11月27日—12月16日,赵亚乔、杜桂萍、李小娟、康敬奎在黑龙江省新闻出版局培训中心参加全省第一、二期社科类期刊编辑岗位培训班,均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岗位培训合格证书”。李小娟、康敬奎在1999年度学校技术考核中获得优秀。据中南财经大学统计,《求是学刊》2000年共被全国15种文摘报刊121条检索途径转载文章90篇,在综合性大学学报中排第3位;在全国2588种期刊中排列17位。2001年1月,李小娟被任命为《求是学刊》副主编。据《光明日报》2001年3月11日发布的《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计量指标—论文、引文与期刊引用统计(1998): 高校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报被引次数排序前20名》(南京大学统计),《求是学刊》名列第12位。4月,《求是学刊》李小娟、赵亚乔、康敬奎、杜桂萍等编辑人员整理自1974年创刊以来在本刊发表的全部文章的中图分类号;期刊简介(期刊发展历程、获奖情况、国内外数据库收录情况、栏目主题介绍、各时期纪念活动的题字词、贺词);编辑部介绍(编辑部组成、历届主编的简介、编委会简介)等,为完成“世纪光盘”的制作而做准备。截止2001年第5期,《求是学刊》共发表10组“20世纪末中国哲学研究重大问题检讨(笔谈)”:实践哲学、交往理论、文化哲学、发展哲学、价值哲学、人学研究、新儒学、后现代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全球化时代的哲学理念。2001年8月,《求是学刊》“世纪光盘”由清华同方光盘电子出版社出版。2001年9月,《求是学刊》截止2001年第5期共发表10组“20世纪末中国哲学研究重大问题检讨(笔谈)”。9月,李小娟晋升为编审。9月,杜桂萍被聘为黑龙江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生导师。9月,在黑龙江省第六届期刊“优秀文章编辑奖”评比活动中,杜桂萍编辑的《百年美学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反思》、李小娟编辑的《文化哲学的主题及中国文化哲学的定位》获一等奖;赵亚乔编辑的《工业化过程中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动》和康敬奎编辑的《依法治国必须弘扬正义法精神》获二等奖。9月,《求是学刊》邀请美国过程研究中心会员、西雅图美中人民友好协会主席费劳德前来黑龙江大学讲学,其演讲稿“怀特海过程哲学及其当代意义”发表在《求是学刊》2002第1期。10月,徐松巍获黑龙江大学教师特聘岗位津贴。10月,《求是学刊》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00)选用为来源期刊。11月,《求是学刊》入选“中国期刊方阵”。12月,赵亚乔在2000年度学校业务考核中获得优秀。2001年,共被全国15种文摘报刊121条检索途径转载文章73篇,在综合性大学学报中排第5位(据中南财经大学统计)。2002年1月,《求是学刊》改版为国际标准大刊,页码增加到120页,定价8元。3月,杜桂萍获黑龙江大学杰出青年基金,李小娟获2001年校优秀编辑。4月,黑龙江省高校学报研究会2002年常务理事会在黑龙江大学召开.5月,《求是学刊》开设“海外来稿”专栏,促进了《求是学刊》面向国际的步伐.6月,李小娟参加由北京师范大学和美国过程哲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价值哲学与过程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特约美国过程研究中心创会主任、世界著名过程思想家小约翰·科布、世界著名后现代思想家大卫·格里芬等为本刊撰文;邀请美国生态纪学会主席赫尔曼·格林前来黑龙江大学讲学,其文章“托马斯·柏励和他的生态纪”发表在《求是学刊》2002年第3期。6月,李小娟获黑龙江大学“模范党务工作者”称号。7月,《求是学刊》在“第二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的评比活动中被评为“双十佳社科学报”;李小娟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主编”;杜桂萍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编辑”。7月,《求是学刊》协办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第五届青年编辑研讨会,23日在黑龙江大学举行学术报告会,衣俊卿校长做学术报告。8月,丁立群当选黑龙江省哲学学会副会长,李小娟当选黑龙江省哲学学会理事。从1990年-2002年,《求是学刊》在衣俊卿主编、丁力群主编的领导下,本着唯实、求是、图新的办刊宗旨,把追求高品位视作刊物的生存之本,突出学术前沿,确立主题意识,实现编辑学者化以提高刊物的高品位,建立一支开放型的、富有现代思维的作者群体。因此,《求是学刊》无论在编辑队伍建设方面还是在刊物质量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编辑部有正高级职称的2人、副高级职称的3人,博士(包括研究生)3人,硕士3人。他们的科研成果和获得的奖励丰硕;1991年~2001年,《求是学刊》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的地位一直名列前茅,无论在学界,还是在社会上都有很好的口碑,获得了可喜的成绩。根据国内权威机构所公布的咨询报告,《求是学刊》自1991年以来,被转载文章的数量排名一直保持在全国高等学校综合性大学学报的前7名:1991年—第2名、1993年—第3名、1994年—第3名、1995年—第7名、1996年—第3名、1997年—第4名、1998年—第6名、1999年—第7名、2000年—第3名,2001年-第5名。据中南财经大学2000年检索报告,《求是学刊》通过15种文摘报刊121条检索途径转载文章90篇,在全国2588种期刊中排列第17位。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专题从147种期刊上转载文章363篇,《求是学刊》被转29篇,名列第1位。高校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报被引次数排序前20名》,《求是学刊》名列第12位。1999年在首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评比中获得第15名的好成绩;据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研究会统计,2000年《求是学刊》在高校学报转摘率排名中,列第7位,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四大权威刊物转摘81篇。2000年《求是学刊》再次被列为全国核心期刊,并被列入全国45家综合性文科重要期刊行列。2002年被中国人文社科学报研究会评为“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