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无机化学学报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无机化学学报参考文献

按照期刊的影响因子高低,分为四个区:各学科分类中影响因子前5%期刊划分为1区;期刊影响因子位于学科中总刊数的前5-20%为2区;期刊影响因子位于学科中总刊数的前20-50%为3区;期刊影响因子位于学科中总刊数的后50%为4区

不同学科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差别大,如果把影响因子作为评判标准则会造成学科之间的不公平,如在2013年的中科院分区中,化学学科3区期刊的3年平均IF阈值为2.255,就是说IF要大于这么多才是3区及以上期刊。而数学学科中,一本期刊的影响因子如果大于1.919就属于一区

浓硫酸不用钝化的铝反应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心与重视。发达国家曾经走过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并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刚刚起步,理应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尽量减少污染,走一条发展与治理同步、以预防为主的环保工作新道路。为此,必须大力普及环境科学知识,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 一、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我国的环境状况并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已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灾害性影响。曾经风景如画的南京十里秦淮,如今已是垃圾充溢臭气熏天的“龙须沟”,淮河水无法饮用,大运河鱼虾绝迹,九七年的黄河断流,九八年的长江洪水,去年的沙尘暴等等,其后果已是触目惊心。至于城市的酸雨、近海的赤潮、湖水的干涸等,早已不再是新闻。因此,提高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摆上了国民教育的重要议事议程。而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环保意识一旦形成,对其一生的社会行为乃至对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无疑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是一件事关未来、影响深远的大事情。 二、化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环境意识中的重要地位 化 学 学 科 的特点,决定了化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环境意识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同物理、生物等都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主要学科。许多污染物的成分、特性、形成过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治等,都与化学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初中、高中化学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提出,化学教育应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 三、化学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在化学教育中,化学教师应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1、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在中学化学教材中,包含许多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内容,例如作为大气污染物中的头两号“杀手”so2和co,在初中课本和高中一年级课本中都做过初步和系统地学习。教师在讲授该节内容时,就应给学生讲清so2、co的产生、特性及对人类的危害,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讲解如何避免so2、co的产生及so2、co中毒后如何处理等。并由so2的特性讲解“酸雨”这种污染物的形成及危害。对于大气污染中的另一“杀手”——光化学烟雾,在高中第二册(试验本)教材中也介绍过,教师可结合1942年的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给学生讲清其形成过程及危害,从而提高学生对环境污染的重视程度。 2、在化学试验过程中,进行环境教育 化学试验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职责,并且较之课堂教学更具有直观性。一方面,教师可以以环境污染物为试验样品,进行观察分析与研究。例如测定大气飘尘的浓度、测定雨水的ph值、用so2形成硫酸、硝酸的过程等等。另一方面,化学教师在自己做或指导学生做实验时,也可以切身实地的进行环境教育。例如在做有有毒性气体(如so2、co等)放出的试验时,可增加尾气处理装置,以减少有毒气体排放。对实验结束后的试验废液、废物应放入指定地点,这样既可减少污染物污染,也教育学生环境保护要身体力行,从自身做起,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3、在化学课外活动中,加强环境教育 一方面,可以通过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开展环境保护活动。例如组织学生测定大气污染物浓度、测定附近河、湖水的酸碱度,到附近工厂进行污水排放观察及污水处理参观,利用节假日到野外收集废电池等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环境污染的程度及其危害性,增强环境观念。另一方面,要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时刻牢记环保使命,充分利用节约能源(如节水、节电、充分燃烧煤气、石油液化气等),合理分类存放生活垃圾(如电池回收、不乱到污水等),不使用污染环境的物品(如含p洗衣粉、喷发胶等),敢于同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努力将环境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总之,利用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越条件。广大中学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优越性,为保护好我们的生活环境,使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在未

你是大学生吗?去中国期刊网,或者是万方数据库,这些都是可以检索出各种论文的,连硕博毕业论文都有,从教育网上直接IP登陆下载文献一般是不收钱的,通过大学的网上图书馆就能登陆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

无机化学学报是sci

中国所有的化学杂志都是SCI,但是IE就不知道了(我怎么记得是EI呢)!

he men became old. The army dwindled

我国SCI检索的期刊名称:

1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MMM英文版)

2 材料科学技术(英文版)

3 大气科学进展(英文版)

4 代数集刊(英文版)

5 地球物理学报

6 地质学报、土壤圈(英文版)

7 分析化学

8 钢铁研究学报(英文版)

9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0 高等学校化学研究(英文版)

11 高分子科学(英文版)

12 高分子学报

13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14 固体力学学报(英文版)

15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中文)

16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中文)

17 化学学报

18 计算数学(英文版)

19 结构化学

20 科学通报(英文版)

21 理论物理通讯(英文版)

22 力学学报(英文版)

23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4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25 生物医学与环境科学(英文版)

26 世界胃肠病学杂志(英文版)

27 数学年刊B辑(英文版)

28 数学物理学报(英文版)

29 数学学报(英文版)

30 无机材料学报

31 无机化学学报

32 武汉工业大学学报(材料科学英文版)

33 物理化学学报

34 物理学报

35 物理学报—海外版

36 稀土学报(英文版)

37 稀有金属(英文版)

38 稀有金属与材料工程

39 应用数学和力学(英文版)

40 有机化学

41 植物学报(英文)

42 中国海洋工程(英文版)

43 中国化学(英文版)

44 中国化学工程学报(英文版)

45 中国化学快报(英文版)

46 中国科学A辑(英文版)

47 中国科学B辑(英文版)

48 中国科学C辑(英文版)

49 中国科学D辑(英文版)

50 中国科学E辑(英文版)

51 中国文学(英文版)

52 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

53 中国药理学报

54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55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56 自然科学进展(英文版)

无机化学学报被SCI收录。

无机化学学报缩写

SCI即《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简称ISI)创建的,收录文献的作者、题目、源期刊、摘要、关键词,不仅可以从文献引证的角度评估文章的学术价值,还可以迅速方便地组建研究课题的参考文献网络。

这些都是检索系统,一个收录很多论文的数据库。 SCI主要偏重理论性研究。 SSCI是社会科学期刊数据库。 EI偏工程应用。 CSCD和核心期刊都是中国的数据库。 ISTP是会议论文数据库,以上都是期刊论文。

J Inorg Nucl Chem无机化学学报杂志J Inorg Nucl Chemabbr.Journal of Inorganic and Nuclear Chemistry <无机化学与核化学杂志>; 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和不解之处,欢迎追问我!!!如果您认可我的答案,请采纳。您的采纳,是我答题的动力,O(∩_∩)O谢谢

无机化学学报编委

梁 宏 ,男,1964年12月生,广西北流人,博士,教授,兼任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无机化学博士生导师 梁宏和中南大学应用化学博士生导师,现任广西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主要从事血清白蛋白的生物无机化学研究、钼和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以及性能研究和天然物药物无机化学研究等工作。近10年来,先后主持973前期研究专项课题1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5项,参加l项;主持部、省、厅级课题20余项。共发表论文220余篇,其中在Angew. Chem. Int. Ed.,Inorg. Chem.,Crystal & Growth Design,CrystEngComm,Dalton Trans., J. Inorg. Biochem.和《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等国内外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170余篇被并被国内外学者在SCI期刊引用600余次;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广西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共5项;作为第二和第四完成人还分别获得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申请(已受理)发明专利3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广西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三等奖共3项和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作为第三完成人,获广西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1996年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专家”,同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并被确定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成为国家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重点培养对象;1998年被确定为“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1999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专业技术人员”称号;2001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2002年获教育部第三届“高校青年教师奖”;2005年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2008年获中国科协“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2009年获“广西高校首届杰出科技人才”荣誉称号。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化学会理事、广西化学化工学会理事长、《无机化学学报》(SCI-E期刊)编委、《广西科学》副主编、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特邀国际会员。[1]研究领域主要研究和感兴趣的领域:金属基药物的合成,性质,功能的研究;金属基药物的药理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应用生物无机化学研发金属基药物和生物药物载体。近年研究项目目前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171043):抗肿瘤先导植物药,金属基药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研究,2012.1-2015.12,80万。2.“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课题(2007CB516805):基于广西主产中药活性苷类成分的新型抗肿瘤金属基药物的前期研究, 2007/7-2008/12,85.65万元。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联合资助项目(30460153):广西特有药用植物作用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研究,2005/1-2007/12,60万元。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671023):异常环境中血清白蛋白与金属离子或药物的相互作用研究), 2007/1-2009/12,30万元。5. “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课题(2010CB534911):基于广西主产中药活性成分金属抗肿瘤靶向药物的前期研究,2010/4-2012/8,54万元6.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团队项目(2010GXNSFF013001):天然或合成功能化合物的研究, 2010/3-2013/3,200万元。7.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991012Z):基于广西主产中药有效成分鹅掌楸碱、莽草酸水溶性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抗肿瘤活性研究, 2009/3-2012/3, 30万元。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化学会副理事长。Chem. Soc. Rev.,《中国科学B》,《化学进展》、《无机化学学报》、《中国稀土学报》、CrystEngComm,Inorg. Chem. Commun等杂志顾问编委或编委。特别报道北大留校任教 称必须干好教学这个“良心活”———“我是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师高松。”这是高松每次自我介绍的方式,而实际上,只有48岁的他,已拥有了中科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等响亮的头衔。面带微笑,说话轻声慢语,和记者对话时,高松温和的气场会让身边的人也随着他安静下来。当他真正走进实验室面对枯燥的学术研究时,又展现出他性格中的另一面——认真专注。尽管众多显赫头衔在身,他仍然认为教书育人是天职。■传承父亲执著治学育人态度在高松整个求学阶段,父母都让他自由发展。到了初中的时候,他在化学、物理两门课程上展现出超常的天赋,奠定了他后来20多年在化学领域的卓越成就。“上个世纪70年代初,不少人都为了‘农转非’ 想挤进城里,可父亲却毅然舍弃县城相对舒适的生活,全家搬到艰苦的农村,筹建瓦房中学。”高松说,父亲谦和朴实的处事风格、坚韧执著的人生追求、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使我认识到:平凡的生活中,有更重要的东西可以追求,要做对社会有益的事,要为理想努力拼搏。1981年,高松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开始了他的北大情缘。留校任教的他,传承了中学教师出身的父亲坚韧执著的治学育人态度。■我必须做好教学这个“良心活”到现在他还记得刚入北大时,中国科学院院士唐有祺老师说过的一句话:“你们进了北大,是化学系的大学生了,你们都是化学家。”他自己作为莘莘学子时对学问的渴求,也促使他如今不管科研与行政工作多么繁忙,仍一直坚持给本科生上课,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还主编了本科生《普通化学》教材、组织和参与本科生《无机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实践。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始,本科生的无机化学课程要开始新的尝试。除普通的大课教学外,每周还要将150名学生分为10组,开展小班讨论式课程。未来两个月,师资安排和课题设计都将是高松面临的新课题。“面对学生求知若渴的眼神、家长望子成龙的期盼,我必须做好教学这个‘良心活’。”■尽量不参与与学术无关的非专业活动2010年11月,高松结束了4年的院长任期,行政工作少了许多,但仍然担任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高校的发展应以学术为上,院长是一个执行角色,最终的决定一般都是尊重学术委员会。其实谁做院长都一样,只是轮流在这个服务性的岗位上,核心是学院的学术发展。”随着他学术成就的影响力逐渐提升,学术大会、期刊评审等大量社会活动随之而来,此外还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化学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六届全委会委员,中国科协全委会委员等众多学术兼职。他的原则是“保证学生们的课程,尽量不参与与学术无关的非专业活动。”他每次为本科生上课前都要做足准备,对于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特别是如何通过问题的设置来增强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阅读最新或经典文献。在教授研究生课程“群论与化学”时,他考虑到数学推导多、理解难度大,为了便于学生理解,他放弃简单方便可以重复使用的PPT形式,而是一直坚持使用板书对学生进行推引,并充分进行互动,尽量使学生在真正意义上理解群论在化学中的应用。

有《化学教育》、《化学教与学》、《中学化学》、《化学教学》、《化学学报》等。

1、《化学教育》

《化学教育》创刊于1980年,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主管,中国化学会、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化学教育类学术期刊。

据2018年9月《化学教育》编辑部官网显示,《化学教育》第八届编辑委员会编委有57人,顾问1人。

据2018年9月18日中国知网显示,《化学教育》共出版文献10946篇、总被下载2067668次、总被引38653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638、(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502。

据2018年9月18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化学教育》载文量为5914篇,被引量为22920次,下载量为491432次;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化学教育》影响因子为0.71。

2、《化学教与学》

《化学教与学》为江苏省教育厅主管、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全国公开发行的化学教育教学类期刊。设置教育理论与教学、课堂教学与实践、课程与教学资源等栏目。

3、《中学化学》

《中学化学》是由哈尔滨师范大学主办的期刊。本刊已被新闻出版总署,《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网络媒体收录。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四月以后收录。

4、《化学教学》

《化学教学》是国家教育部主管、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中等教育类期刊。主要介绍各地化学教学实践经验,为探讨中等化学的教育改革、提高教师的专业和教学水平服务交流教学心得体会,刊登中学化学教学中各种中学教师感兴趣的化学理论与实践问题。为中学教师交流提供平台。

5、《化学学报》

《化学学报》是1933年创办的中文学术期刊,曾用名《中国化学会会志》,月刊,中国化学会、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主办,中国科学院主管。

学报刊载化学各学科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原始性、首创性成果,涉及物理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高分子化学等。

根据2018年3月《化学学报》官网显示,学报编委会拥有1位主编、9位副主编、64位编辑部成员、45位咨询委员会委员。

根据2018年3月中国知网显示,《化学学报》总下载次数2160755次、总被引次数95761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286、(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1.554。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化学教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化学教与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学化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化学教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化学学报

无机化学学报终审

无机化学学报杂志审稿周期:一般审稿周期为1-3个月。

无机化学学报是SCI收录。

中国所有的化学杂志都是SCI,但是IE就不知道了(我怎么记得是EI呢)!

1.1 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接到本刊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来稿请自留底稿。不采用的稿件一般不寄还。1.2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违背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3个月不寄回者,视作自动撤稿。本刊处理稿件的一切事宜,只与通信作者或第一作者联系。1.3 该刊对重大研究成果,将使用“快速通道”在最短时间内发表。凡要求以“快速通道”发表的论文,作者应提供关于论文创新性的书面说明和查新报告和两位专家的推荐信,以说明该项成果的学术价值。经审核同意后一般在收到稿件后3个月内出版。要求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已含其他形式出版稿酬),赠当期杂志1册。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