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研究论文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赏析:

1、1609年,莎士比亚发表了《十四行诗》,这是他最后一部出版的非戏剧类著作。学者无法确认154首十四行诗每一首的完成时间,但是有证据表明莎士比亚在整个创作生涯中为一位私人读者创作了这些十四行诗。

2、更早的时候,两首未经许可的十四行诗出现在1599年出版的《热情的朝圣者》。英国作家弗朗西斯·米尔斯曾在1598年提到“在亲密朋友当中流传的甜美的十四行诗”。

3、少数分析家认为出版的合集是根据莎士比亚有意设置的顺序。看起来他计划了两个相对的系列:一个是关于一位已婚皮肤黝黑女子的不可控制的欲望。

4、另一个是关于一位白皙的年轻男子纯洁的爱。如今仍不清楚是否这些人物代表了真实的人,也不清楚是否诗中的“我”代表了莎士比亚自己,尽管英国诗人威廉·华兹华斯认为在这些十四行诗中“莎士比亚敞开了他的心”。

5、 1609年的版本是献给一位“W.H.先生”,献词称他为这些诗的“唯一的促成者”(the only begetter)。献词究竟是莎士比亚自己写的还是出版商托马斯·索普所加目前仍是一个谜,索普的名字缩写出现在题献页的末尾。

6、尽管有大量学术研究,谁是“W.H.先生”先生也依旧不为人知,甚至连莎士比亚是否授权出版该书也不清楚。评论家赞美《十四行诗》是爱、性欲、生殖、死亡和时间的本性的深刻思索。

莎士比亚在约1590~1612的20余年内共写了三十七部戏剧(如加上与弗莱彻合写的《两位贵亲》则是三十八部),还写有二首长诗《维纳斯与阿多尼斯》,《鲁克丽丝受辱记》和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他的戏剧多取材于历史记载、小说、民间传说和老戏等已有的材料,反映了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现实,宣扬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思想和人性论观点。由于一方面广泛借鉴古代戏剧、英国中世纪戏剧以及欧洲新兴的文化艺术,一方面深刻观察人生,了解社会,掌握时代的脉搏,故使莎士比亚得以塑造出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描绘广阔的、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并使之以悲喜交融、富于诗意和想象、寓统一于矛盾变化之中以及富有人生哲理和批判精神等特点著称。 一般来说,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可分以下3个时期: � 第一时期(1590~1600年) 以写作历史剧、喜剧为主,有9部历史剧、10部喜剧和2部悲剧。 9部历史剧中除《约翰王》是写 13 世纪初英国历史外 ,其他8部是内容相衔接的两个4部曲 :《 亨利六世 》上 、中、下篇与《查理三世》;《查理二世》、《亨利四世》(被称为最成功的历史剧)上、下篇与《亨利五世》。这些历史剧概括了英国历史上百余年间的动乱,塑造了一系列正、反面君主形象,反映了莎士比亚反对封建割据,拥护中央集权,谴责暴君暴政,要求开明君主进行自上而下改革,建立和谐社会关系的人文主义政治与道德理想。 10部喜剧《错误的喜剧》、《驯悍记》、《维洛那二绅士》、《爱的徒劳》、《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 》、《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无事生非》、《皆大欢喜》和《第十二夜》大都以爱情、友谊、婚姻为主题,主人公多是一些具有人文主义智慧与美德的青年男女,通过他们争取自由、幸福的斗争,歌颂进步、美好的新人新风,同时也温和地揭露和嘲讽旧事物的衰朽和丑恶,如禁欲主义的虚矫、清教徒的伪善和高利贷者的贪鄙等。莎士比亚这一时期戏剧创作的基本情调是乐观、明朗的,充满着以人文主义理想解决社会矛盾的信心,以致写在这一时期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也洋溢着喜剧气氛。尽管主人公殉情而死,但爱的理想战胜死亡,换来了封建世仇的和解。然而,这一时期较后的成熟喜剧《威尼斯商人》中,又带有忧郁色彩和悲剧因素,在鼓吹仁爱、友谊和真诚爱情的同时,反映了基督教社会中弱肉强食的阶级压迫、种族歧视问题,说明作者已逐渐意识到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难以解决的矛盾。 第二时期(1601~1607年) 以悲剧为主 ,写了3部罗马剧、5部悲剧和3部“阴暗的喜剧”或“问题剧”。 罗马剧《尤利乌斯·凯撒》、《安东尼和克莉奥佩特拉》和《科里奥拉努斯》是取材于普卢塔克《希腊罗马英雄传 》的历史剧。 四大悲剧《哈姆雷特》、《 奥赛罗 》、《 李尔王 》、《麦克白》和悲剧《雅典的泰门》标志着作者对时代、人生的深入思考,着力塑造了这样一些新时代的悲剧主人公:他们从中世纪的禁锢和蒙昧中醒来,在近代黎明照耀下,雄心勃勃地想要发展或完善自己,但又不能克服时代和自身的局限,终于在同环境和内心敌对势力的力量悬殊斗争中,遭到不可避免的失败和牺牲。哈姆雷特为报父仇而发现“整个时代脱榫”了,决定担起“重整乾坤”的责任,结果是空怀大志,无力回天。奥赛罗正直淳朴,相信人而又嫉恶如仇,在奸人摆布下杀妻自戕,为追求至善至美反遭恶报。李尔王在权势给他带来的尊荣 、自豪 、 自信中迷失本性 ,丧失理智,幻想以让权分国来证明自己不当国王而做一个普通人,也能同样或更加伟大,因而经受了一番痛苦的磨难。麦克白本是有功的英雄,性格中有善和美的一面,只因王位的诱惑和野心的驱使,沦为“从血腥到血腥”、懊悔无及的罪人。这些人物的悲剧,深刻地揭示了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已开始出现的种种社会罪恶和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矛盾的不可调和,具有高度的概括意义。 由于这一时期剧作思想深度和现实主义深度的增强,使《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终成眷属》和《一报还一报》等“喜剧”也显露出阴暗的一面,笼罩着背信弃义、尔虞我诈的罪恶阴影,因而被称为“问题剧”或“阴暗的喜剧”。 第三时期(1608~1613)倾向于妥协和幻想的悲喜剧或传奇剧。 主要作品是4部悲喜剧或传奇剧《泰尔亲王里克里斯》、《辛白林》、《冬天的故事 》、《暴风雨》。这些作品多写失散、团聚、诬陷、昭雪。尽管仍然坚持人文主义理想,对黑暗现实有所揭露,但矛盾的解决主要靠魔法、幻想、机缘巧合和偶然事件,并以宣扬宽恕、容忍、妥协、和解告终。 莎士比亚还与弗莱彻合作写了历史剧《亨利八世》和传奇剧《两位贵亲》,后者近年来被有的莎士比亚戏剧集收入。莎士比亚作品的创作背景 1590年到1600年是莎士比亚创作的早期,又称为历史剧、喜剧时期。这一时期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和艺术风格渐渐形成。当时的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鼎盛时期,王权稳固统一,经济繁荣。莎士比亚对在现实社会中实现人文主义理想充满信心,作品洋溢着乐观明朗的色彩。这一时期,他写的历史剧包括《理查三世》(1592)、《亨利四世》(上下集)(1597—1598)和《 亨利五世 》(1599)等9部。剧本的基本主题是拥护中央王权,谴责封建暴君和歌颂开明君主。比如,《亨利四世》展现的是国内局势动荡的画面,贵族们联合起来反叛国王,但叛乱最终被平息;王太子早先生活放荡,后来认识错误,在平定内乱中立下战功。剧作中,历史事实和艺术虚构达到高度统一。人物形象中以福斯塔夫最为生动,此人自私、懒惰、畏缩,却又机警、灵巧、乐观,令人忍俊不禁。 这一时期创作的喜剧包括诗意盎然的《仲夏夜之梦》(1596)、扬善惩恶的《威尼斯商人》(1597)、反映市民生活风俗的《温莎的风流娘儿们》(1598)、宣扬贞洁爱情的《无事生非》(1599)和歌颂爱情又探讨人性的《第十二夜》(1600)等10部。这些剧本基本主题是爱情、婚姻和友谊,带有浓郁的抒情色彩,表现了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生活理想。与此同时,他还写了《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等悲剧3部,作品虽然有哀怨的一面,但是基本精神与喜剧同。莎士比亚还写有长诗《维纳斯和阿多尼斯》(1592—1593)、《鲁克丽丝受辱记》(1593—1594)和154首十四行诗。 17世纪初,伊丽莎白女王一世与詹姆士一世政权交替,英国社会矛盾激化,社会丑恶日益暴露。这一时期,莎士比亚的思想和艺术走向成熟,人文主义理想同社会现实发生激烈碰撞。他痛感理想难以实现,创作由早期的赞美人文主义理想转变为对社会黑暗的揭露和批判。莎士比亚创作的第二时期(1601—1607),又称悲剧时期。他写出了《哈姆莱特》(1601)、《奥瑟罗》(1604)、《李尔王》(1606)、《麦克白》(1606)和《雅典的泰门》(1607)等著名悲剧。《奥瑟罗》中出身贵族的苔丝狄蒙娜不顾父亲和社会的反对,与摩尔人奥瑟罗私下结婚,表现了反对种族偏见的主题,而导致他们悲剧的原因不仅是奥瑟罗的嫉妒,而且是以伊阿古为代表的邪恶势力的强大。奥瑟罗临死前的清醒,包含着人类理性的胜利。《李尔王》中展现的则是一个分崩离析的社会,李尔王因为自己的刚愎自用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主人公从具有绝对权威的封建君主变成了一无所有、无家可归的老人,人物命运和性格发生巨大的变化,这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最具特色。《麦克白》中,一位英雄人物由于内在的野心和外部的唆使,成为个人野心家和暴君。其悲剧意义在于,个人野心和利己主义可以毁灭一个原本并非邪恶的人物。总体而言,这些悲剧对封建贵族的腐朽衰败、利己主义的骇人听闻、金钱关系的罪恶和劳动人民的疾苦,作了深入的揭露;风格上,浪漫欢乐的气氛减少,忧郁悲愤的情调增加,形象更丰满,语言更纯熟。 1608年以后,莎士比亚进入创作的最后时期。这时的莎士比亚已看到人文主义的理想在现实社会中无法实现,便从写悲剧转而为写传奇剧,从揭露批判现实社会的黑暗转向写梦幻世界。因此,这一时期又称莎士比亚的传奇剧时期。这时期,他的作品往往通过神话式的幻想,借助超自然的力量来解决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作品贯串着宽恕、和解的精神,没有前期的欢乐,也没有中期的阴郁,而是充满美丽的生活幻想,浪漫情调浓郁。《暴风雨》(1611)最能代表这一时期的风格,被称为“用诗歌写的遗嘱”。此外,他还写有《辛白林》和《冬天的故事》等3部传奇剧和历史剧《亨利八世》。 莎士比亚的作品从生活真实出发,深刻地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他认为,戏剧“仿佛要给自然照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貌,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马克思、恩格斯将莎士比亚推崇为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家,提出戏剧创作应该更加“莎士比亚化”。这是针对戏剧创作中存在的“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的缺点而提出的创作原则。所谓“莎士比亚化”,就是要求作家象莎士比亚那样,善于从生活真实出发,展示广阔的社会背景,给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提供富有时代特点的典型环境;作品的情节应该生动、丰富,人物应该有鲜明个性,同时具有典型意义;作品中现实主义的刻画和浪漫主义的氛围要巧妙结合;语言要丰富,富有表现力;作家的倾向要在情节和人物的描述中隐蔽而自然地流露出来。 莎士比亚的作品包括: 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麦克白,李尔王,哈姆雷特,奥瑟罗,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裘力斯·凯撒,安东尼与克莉奥佩屈拉(埃及艳后),科利奥兰纳斯,特洛埃围城记,雅典的泰门等。 喜剧:错中错,终成眷属,皆大欢喜,仲夏夜之梦,无事生非,一报还一报,暴风雨,驯悍记,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温莎的风流娘们,爱的徒劳,维洛那二绅士,泰尔亲王佩力克尔斯,辛白林,冬天的故事等。 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亨利六世,亨利八世,约翰王,里查二世,里查三世。 十四行诗:爱人的怨诉,鲁克丽丝失贞记,维纳斯和阿多尼斯,热情的朝圣者,凤凰和斑鸠等。 莎士比亚的戏剧大都取材于旧有剧本、小说、编年史或民间传说,但在改写中注入了自己的思想,给旧题材赋予新颖、丰富、深刻的内容。在艺术表现上,他继承古代希腊罗马、中世纪英国和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戏剧的三大传统并加以发展,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创造性革新。他的戏剧不受三一律束缚,突破悲剧、喜剧界限,努力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深入探索人物内心奥秘,从而能够塑造出众多性格复杂多样、形象真实生动的人物典型,描绘了广阔的 、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并以其博大、深刻、富于诗意和哲理著称。 莎士比亚的戏剧是为当时英国的舞台和观众写作的大众化的戏剧。因而,它的悲喜交融、雅俗共赏以及时空自由 、极力调动观众想象来弥补舞台的简陋等特点,曾在18世纪遭到以伏尔泰为代表的古典主义者的指摘,并在演出时被任意删改。莎剧的真正价值,直到19世纪初,在柯尔律治和哈兹里特等批评家的阐发下,才开始为人们所认识。然而当时的莎剧演出仍常被纳入5幕结构剧的模式 。19世纪末 ,W·波埃尔和H·格兰威尔·巴克强烈反对当时莎剧演出的壮观传统 ,提倡按伊丽莎白时代剧场不用布景的方式演出,以恢复其固有特点。 17世纪始,莎士比亚戏剧传入德、法、意、俄、北欧诸国,然后渐及美国乃至世界各地,对各国戏剧发展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并已成为世界文化发展、交流的重要纽带和灵感源泉。中国从本世纪初开始介绍和翻译莎剧,到1978年出版了在朱生豪译本基础上经全面校订、补译的11卷《莎士比亚全集》。1902年,上海圣约翰书院学生最早用英语演出《威尼斯商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先后有65个职业和业余演出团体 ,以英 、汉 、藏 、蒙 、粤5种语言 ,文明戏、现代话剧、戏曲、广播剧、芭蕾舞剧 、木偶剧6种形式 ,共演出莎剧21部,包括了莎剧大部分重要作品。莎剧已成为中国中学、大学特别是戏剧院校的教材。莎剧的重要角色为中国演员的培养和提高开辟了广阔天地。 莎士比亚给世人留下了三十七部戏剧,其中包括一些他与别人合写的一般剧作。此外,他还写有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和三、四首长诗。 就莎士比亚的天才、成就和声望而言,他的名字未能在本册中名列前茅看来有点离奇。我把莎士比亚排得这样低,不是因为我不赏识他的艺术成就,而是我认为文学艺术人物一般说来对人类历史影响较小。 宗教领袖、科学家、政治家、探险家、哲学家或发明家的活动经常影响到人类奋斗的许多其他领域的发展。例如,科学的进展对经济和政治事物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影响了宗教信仰、哲学观点和艺术的发展。 一位著名的画家,虽然可能对后来的画家的作品影响很大,但是他对音乐和文学可能带来的影响却微乎其微,对探险和其他人类奋斗的领域实际上则毫无影响可言。类似的说法也适合于诗人、剧作家和音乐作曲家。一般说来,文艺人物只对文艺有影响,实际上只对他们所从事的那个特殊领域有影响。正是由于这种原因,没有一名文学、音乐或美术人物被列进前三十名,且只有少数几个人物才被列入本册。 那么为什么本册中有文艺人物呢?这是因为欣赏文艺对每个人的生活有一定的直接影响(虽然这种影响并不总是很大),换句话说,一个人可能会花一部分时间听音乐,一部分时间读书,一部分时间作画,等等。即使我们听音乐的时间对我们的其他活动毫无影响(这肯定是种夸张的说法),这一部分时间仍然代表着我们生活中的无聊时间。 一位艺术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可能比我们听、读或看他的作品所花的时间还要多。这是因为他的作品很可能对其他作家的创作活动产生影响,他们的作品为我们所体验和赏识。 在有些情况下,文艺作品或多或少地有些明确的哲学内容,这会影响我们对其他问题的看法。当然文学作品比音乐或美术作品更经常是如此这般。例如,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三幕,第一场)中,莎士比亚让亲王说:“对杀人的凶手不能讲慈悲,否则就是鼓励杀人。”这里提出的观点(不管人们接受与否)具有鲜明的哲学内容,可能会对人们的政治态度产生影响,而不是其他如欣赏“蒙娜丽莎”所产生的影响。 莎士比亚在所有的文学人物中首屈一指,这看来是无容置辩的。相对来说,今天很少有人谈乔叟、维吉尔、甚至荷马的作品,但是要上演一部莎士比亚的戏剧,肯定会有很多观众。莎士比亚创造词汇的天才是无与伦比的,他的话常被引用——甚至包括从未看过或读过他的戏剧的人。况且他的名气也并非昙花一现。近四百年来他的作品一直给读者和评论家带来了许多欢乐。由于莎士比亚的作品已经接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因此在将来的许许多多世纪里也将会受到普遍欢迎,这一推测看来不无道理。 在评价莎士比亚的影响时,我们应该这样考虑,如果没有他,就根本不会有他的作品(当然类似的论断适合于每一位文学艺术人物,但是这个因素在评价一般的艺术家的影响时看来并不特别重要)。 据统计,莎士比亚用此高达两网格以上。它广泛采用民间语言(如民谣、俚语、古谚语和滑稽幽默的散文等),注意吸收外来词汇,还大量运用比喻、隐喻、双关语,可谓集当时英语之大成。莎剧中许多语句已成为现代英语中的成语、典故和格言。相对而言,他早期的剧作喜欢用华丽铿锵的词句;后来的成熟作品则显得更得心应手,既能用丰富多样的语言贴切而生动的表现不同人物的特色,也能用朴素自然的词句传达扣人心弦的感情和思想。 虽然莎士比亚用英文写作,但是他是一位真正闻名世界的人物。虽然英语不完全是一种世界语言,但是它比任何其它语言都更接近世界语言。而且莎士比亚的作品被译成许多种文学,许多国家都读他的著作,上演他的戏剧。 当然有些受欢迎的作家的作品也会受到文学评论家的轻视,但是莎士比亚就不同了,文学学者都不遗余力地赞扬他的作品。世世代代的戏剧家都研究他的作品,企图获得他的文学气质。正是因为莎士比亚对其他作家有巨大的影响和不断受到大众的赏识,才使他在本书中获得相当高的名次。 某版本的莎翁戏剧集中的序言,有一段这样的话: 他通过具有强大艺术力量的形象,从他的那些典型的、同时又具有鲜明个性的主人公的复杂的关系中,从他们的行动和矛盾中去揭示出他们的性格。戏剧中放射出的强烈的人文主义思想光芒,以及卓越而大胆的艺术技巧,其意义早已超出了他的时代和国家的范围。 对文学界造成如此大的影响,难怪他的朋友、著名的戏剧家本·琼孙说:“他不只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全世纪。” 最后一点不得不提的是----- 莎士比亚与世界图书与版权日 4月23日,对于世界文学领域是一个具有象征性的日子,因为塞万提斯、威廉·莎士比亚和加尔西拉索·德·拉·维加都在1616年的这一天去世。此外,4月23日也是另一些著名作家出生或去世的日子,如莫里斯·德律恩、拉克斯内斯、佛拉吉米尔·纳博科夫、约瑟·普拉和曼努埃尔·梅希亚?巴列霍。 很自然地,1995年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选择这一天,向全世界的书籍和作者表示敬意;鼓励每个人,尤其是年轻人,去发现阅读的快乐,并再度对那些为促进人类的社会和文化进步做出无以替代的贡献的人表示尊敬。 199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八次大会通过决议,宣布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 版权即著作权,是指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的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权利(包括财产权、人身权)。版权的取得有两种方式:自动取得和登记取得。我国的著作权法规定,作品完成就自动有版权。

This poem is Shakespeare’s most frequently quoted sonnet. Theme: The poet sings praise of his friend, and thinks that his poetry will bring eternity to the one he loves. The poem follows the traditional theme for poetry in the Elizabethan period, that is, poetry can bring eternity to the one he loves and eulogizes. From the poem we can see that the poet has confidence in his poetry and he thinks that his poems will be everlasting in human world. He also shows love for and celebration of his friend, the young man. It is written in Shakespearean sonnet rhyming abab, cdcd, efef, gg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总体上表现了一个思想:爱征服一切。他的诗充分肯定了人的价值、赞颂了人的尊严、个人的理性作用。诗人将抽象的概念转化成具体的形象,用可感可见的物质世界,形象生动地阐释了人文主义的命题。

诗的开头将“你”和夏天相比较。自然界的夏天正处在绿的世界中,万物繁茂地生长着,繁阴遮地,是自然界的生命最昌盛的时刻。那醉人的绿与鲜艳的花一道,将夏天打扮得五彩缤纷、艳丽动人。

但是,“你”却比夏天可爱多了,比夏天还要温婉。五月的狂风会作践那可爱的景色,夏天的期限太短,阳光酷热地照射在繁阴班驳的大地上,那熠熠生辉的美丽不免要在时间的流动中凋残。这自然界最美的季节和“你”相比也要逊色不少。

而“你”能克服这些自然界的不足。“你”在最灿烂的季节不会凋谢,甚至“你”美的任何东西都不会有所损失。“你”是人世的永恒,“你”会让死神的黑影在遥远的地方停留,任由死神的夸口也不会死去。

“你”是什么?“你”与人类同在,你在时间的长河里不朽。那人类精神的精华——诗,是你的形体吗?或者,你就是诗的精神,就是人类的灵魂。

诗歌在形式上一改传统的意大利十四行诗四四三三体,而是采用了四四四二体:在前面充分地发挥表达的层次,在充分的铺垫之后,用两句诗结束全诗,点明主题。

全诗用新颖巧妙的比喻,华美而恰当的修饰使人物形象鲜明、生气鲜活。诗人用形象的表达使严谨的逻辑推理变得生动有趣、曲折跌宕,最终巧妙地得出了人文主义的结论。

扩展资料:

原文

QuatrainⅠ:

A: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B: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A: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

B: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

QuatrainⅡ:

C:Sometime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

D: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d;

C: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 declines,

D:By chance or nature's changing course untrimmed.

Quatrain Ⅲ:

E:But 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

F:Nor lose possession of that fair thou ow'st;

E:Nor shall Death brag thou wander'st in his shade,

F:When in eternal lines to time thou grow'st.

Couplet:

G: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

G:So long lives this,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

译文

或许我可用夏日把你来比方,

但你比夏日更可爱也更温良。

夏风狂作常摧落五月的娇蕊,

夏季的期限也未免还不太长。

有时天眼如炬人间酷热难当,

但转瞬金面如晦,云遮雾障。

每一种美都终究会凋残零落,

难免见弃于机缘与天道无常。

但你永恒的夏季却不会消亡,

你优美的形象也永不会消亡。

死神难夸口说你深陷其罗网,

只因你借我诗行可长寿无疆。

只要人眼能看,人口能呼吸,

我诗必长存,使你万世流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sonnet 18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主题研究论文

This poem is Shakespeare’s most frequently quoted sonnet. Theme: The poet sings praise of his friend, and thinks that his poetry will bring eternity to the one he loves. The poem follows the traditional theme for poetry in the Elizabethan period, that is, poetry can bring eternity to the one he loves and eulogizes. From the poem we can see that the poet has confidence in his poetry and he thinks that his poems will be everlasting in human world. He also shows love for and celebration of his friend, the young man. It is written in Shakespearean sonnet rhyming abab, cdcd, efef, gg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总体上表现了一个思想:爱征服一切。他的诗充分肯定了人的价值、赞颂了人的尊严、个人的理性作用。诗人将抽象的概念转化成具体的形象,用可感可见的物质世界,形象生动地阐释了人文主义的命题。

诗的开头将“你”和夏天相比较。自然界的夏天正处在绿的世界中,万物繁茂地生长着,繁阴遮地,是自然界的生命最昌盛的时刻。那醉人的绿与鲜艳的花一道,将夏天打扮得五彩缤纷、艳丽动人。

但是,“你”却比夏天可爱多了,比夏天还要温婉。五月的狂风会作践那可爱的景色,夏天的期限太短,阳光酷热地照射在繁阴班驳的大地上,那熠熠生辉的美丽不免要在时间的流动中凋残。这自然界最美的季节和“你”相比也要逊色不少。

而“你”能克服这些自然界的不足。“你”在最灿烂的季节不会凋谢,甚至“你”美的任何东西都不会有所损失。“你”是人世的永恒,“你”会让死神的黑影在遥远的地方停留,任由死神的夸口也不会死去。

“你”是什么?“你”与人类同在,你在时间的长河里不朽。那人类精神的精华——诗,是你的形体吗?或者,你就是诗的精神,就是人类的灵魂。

诗歌在形式上一改传统的意大利十四行诗四四三三体,而是采用了四四四二体:在前面充分地发挥表达的层次,在充分的铺垫之后,用两句诗结束全诗,点明主题。

全诗用新颖巧妙的比喻,华美而恰当的修饰使人物形象鲜明、生气鲜活。诗人用形象的表达使严谨的逻辑推理变得生动有趣、曲折跌宕,最终巧妙地得出了人文主义的结论。

扩展资料:

原文

QuatrainⅠ:

A: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B: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A: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

B: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

QuatrainⅡ:

C:Sometime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

D: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d;

C: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 declines,

D:By chance or nature's changing course untrimmed.

Quatrain Ⅲ:

E:But 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

F:Nor lose possession of that fair thou ow'st;

E:Nor shall Death brag thou wander'st in his shade,

F:When in eternal lines to time thou grow'st.

Couplet:

G: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

G:So long lives this,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

译文

或许我可用夏日把你来比方,

但你比夏日更可爱也更温良。

夏风狂作常摧落五月的娇蕊,

夏季的期限也未免还不太长。

有时天眼如炬人间酷热难当,

但转瞬金面如晦,云遮雾障。

每一种美都终究会凋残零落,

难免见弃于机缘与天道无常。

但你永恒的夏季却不会消亡,

你优美的形象也永不会消亡。

死神难夸口说你深陷其罗网,

只因你借我诗行可长寿无疆。

只要人眼能看,人口能呼吸,

我诗必长存,使你万世流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sonnet 18

诗歌,其美妙自不待言,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检视和观察。认识其缺点和不足,以避免盲目吹捧和过度美化,应该是对待文学经典的更全面因而是更可取的方法十四行诗的要求主要有四点行数、韵式、音组、起承转合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大都音组整齐,韵式或用英体、或用意体、或二者兼用既娴熟又灵活而且遵守起承转合的规律。

《十四行诗》

又自成一联警语格言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结构严谨,他将十四个诗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三个四行第二部分为两行,每行十个音节,韵脚为abab,cdcd,efef,gg。这样的格式后来被称为莎士比亚式或伊丽莎白式对诗人而言,诗的结构越严谨就越难抒情,而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却毫不拘谨。

从评论、评论和注解版本、划分和评判、形形色色评论和流派以及汉译等方面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研究进行综述。评论是从18世纪以来直到21世纪的今天为止。从各种各样的评论中,人们不仅可以看到时代变迁了、各个阶级、各个流派的批评标准也随之变迁,还可看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评论的文学趣味、文学风尚;更重要的是这些批评家的评论或贬或褒,给予人们的研究提供许多不可多得的、很有学术价值的参考资料。本文从考察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人物关系入手,发现诗中表现的并非许多论者认为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歌颂男性之间的友谊,而是表现了男性之间的同性恋情。 本文分四章。第一章是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批评史中关于诗中男性说话人和他歌颂的少年之间关系研究的综述。他们之间是否存在性关系是许多论者争论的焦点。早期莎士比亚作品编校者,如约翰·本森、马洛有意用“友谊”遮掩其中的色情成分。而从19世纪末期起,批评家们开始正视其中表现的性问题。本章还辨析了“同性恋”和“男性友谊”两个概念,并指出本文研究的基础、意义和方法。 第二章分三节,将莎士比亚154首十四行诗整体看作一个同性恋话语系统。第一节分析叙述者和受述者的性别,从诗中所用人称代词的转换和所用称呼语揭示出两者的关系已超越了单纯的男性友谊。第二节将这154首十四行诗分成四个部分阐述其中表现的同性恋情关系:第一部分1-19首的说话对象是男性美少年。这19首诗以劝婚为名,却是以赞美之辞间接示爱。第二部分20-126首,大量篇幅是说话人鲜明地表达他和少年之间的同性爱恋关系。第127-152首为第三部分,诗中表现的是说话人与“黑肤女郎”、美少年之间的一段“三角恋情”。他与“黑肤女郎”的感官性爱反衬出他与美少年的爱情才是高层次的真爱。最后两首是第四部分,借用古希腊神话故事,点明爱情之火永不熄灭的主题,对前152首诗所描写的爱情关系做出总结和展望。本章第三节分析了三个具有同性恋含义的典型意象。 第三章分别从男同性恋的社会发展史、彼得拉克十四行诗的影响、柏拉图爱情哲学三个角度,阐释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出现同性恋主题的社会基础、文学传统及思想根源。古希腊蔚然成风的男同性恋经历中世纪正统思想的压抑之后,在英国文艺复兴、特别是莎士比亚时代,在贵族中再度成为时代风尚,这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男同性恋主题存在的社会基础。其次,在继承彼得拉克十四行诗表现爱情主题传统的基础之上,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体现的爱情内涵是对传统文学的发展。最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所表现的男同性恋情,也是柏拉图爱情哲学中关于爱是真善美的统一,以及与异性之爱相比,成年男子与美少年之间的同性之爱是更高层次的爱等观点的印证。 第四章做出总结,表现男同性恋情是蕴含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主题,它继承又发展了爱情主题十四行诗的文学传统。从这个主题出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就不是一般论者认为的几个互不关联片段的组合体,而是一个思想情感浑然一体的艺术作品。文章最后指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虽表现了男同性恋主题,但不能以此臆断莎士比亚本人就是同性恋。

莎士比亚研究论文3000字

莎士比亚在约1590~1612的20余年内共写了三十七部戏剧(如加上与弗莱彻合写的《两位贵亲》则是三十八部),还写有二首长诗《维纳斯与阿多尼斯》,《鲁克丽丝受辱记》和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他的戏剧多取材于历史记载、小说、民间传说和老戏等已有的材料,反映了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现实,宣扬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思想和人性论观点。由于一方面广泛借鉴古代戏剧、英国中世纪戏剧以及欧洲新兴的文化艺术,一方面深刻观察人生,了解社会,掌握时代的脉搏,故使莎士比亚得以塑造出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描绘广阔的、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并使之以悲喜交融、富于诗意和想象、寓统一于矛盾变化之中以及富有人生哲理和批判精神等特点著称。 一般来说,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可分以下3个时期: � 第一时期(1590~1600年) 以写作历史剧、喜剧为主,有9部历史剧、10部喜剧和2部悲剧。 9部历史剧中除《约翰王》是写 13 世纪初英国历史外 ,其他8部是内容相衔接的两个4部曲 :《 亨利六世 》上 、中、下篇与《查理三世》;《查理二世》、《亨利四世》(被称为最成功的历史剧)上、下篇与《亨利五世》。这些历史剧概括了英国历史上百余年间的动乱,塑造了一系列正、反面君主形象,反映了莎士比亚反对封建割据,拥护中央集权,谴责暴君暴政,要求开明君主进行自上而下改革,建立和谐社会关系的人文主义政治与道德理想。 10部喜剧《错误的喜剧》、《驯悍记》、《维洛那二绅士》、《爱的徒劳》、《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 》、《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无事生非》、《皆大欢喜》和《第十二夜》大都以爱情、友谊、婚姻为主题,主人公多是一些具有人文主义智慧与美德的青年男女,通过他们争取自由、幸福的斗争,歌颂进步、美好的新人新风,同时也温和地揭露和嘲讽旧事物的衰朽和丑恶,如禁欲主义的虚矫、清教徒的伪善和高利贷者的贪鄙等。莎士比亚这一时期戏剧创作的基本情调是乐观、明朗的,充满着以人文主义理想解决社会矛盾的信心,以致写在这一时期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也洋溢着喜剧气氛。尽管主人公殉情而死,但爱的理想战胜死亡,换来了封建世仇的和解。然而,这一时期较后的成熟喜剧《威尼斯商人》中,又带有忧郁色彩和悲剧因素,在鼓吹仁爱、友谊和真诚爱情的同时,反映了基督教社会中弱肉强食的阶级压迫、种族歧视问题,说明作者已逐渐意识到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难以解决的矛盾。 第二时期(1601~1607年) 以悲剧为主 ,写了3部罗马剧、5部悲剧和3部“阴暗的喜剧”或“问题剧”。 罗马剧《尤利乌斯·凯撒》、《安东尼和克莉奥佩特拉》和《科里奥拉努斯》是取材于普卢塔克《希腊罗马英雄传 》的历史剧。 四大悲剧《哈姆雷特》、《 奥赛罗 》、《 李尔王 》、《麦克白》和悲剧《雅典的泰门》标志着作者对时代、人生的深入思考,着力塑造了这样一些新时代的悲剧主人公:他们从中世纪的禁锢和蒙昧中醒来,在近代黎明照耀下,雄心勃勃地想要发展或完善自己,但又不能克服时代和自身的局限,终于在同环境和内心敌对势力的力量悬殊斗争中,遭到不可避免的失败和牺牲。哈姆雷特为报父仇而发现“整个时代脱榫”了,决定担起“重整乾坤”的责任,结果是空怀大志,无力回天。奥赛罗正直淳朴,相信人而又嫉恶如仇,在奸人摆布下杀妻自戕,为追求至善至美反遭恶报。李尔王在权势给他带来的尊荣 、自豪 、 自信中迷失本性 ,丧失理智,幻想以让权分国来证明自己不当国王而做一个普通人,也能同样或更加伟大,因而经受了一番痛苦的磨难。麦克白本是有功的英雄,性格中有善和美的一面,只因王位的诱惑和野心的驱使,沦为“从血腥到血腥”、懊悔无及的罪人。这些人物的悲剧,深刻地揭示了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已开始出现的种种社会罪恶和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矛盾的不可调和,具有高度的概括意义。 由于这一时期剧作思想深度和现实主义深度的增强,使《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终成眷属》和《一报还一报》等“喜剧”也显露出阴暗的一面,笼罩着背信弃义、尔虞我诈的罪恶阴影,因而被称为“问题剧”或“阴暗的喜剧”。 第三时期(1608~1613)倾向于妥协和幻想的悲喜剧或传奇剧。 主要作品是4部悲喜剧或传奇剧《泰尔亲王里克里斯》、《辛白林》、《冬天的故事 》、《暴风雨》。这些作品多写失散、团聚、诬陷、昭雪。尽管仍然坚持人文主义理想,对黑暗现实有所揭露,但矛盾的解决主要靠魔法、幻想、机缘巧合和偶然事件,并以宣扬宽恕、容忍、妥协、和解告终。 莎士比亚还与弗莱彻合作写了历史剧《亨利八世》和传奇剧《两位贵亲》,后者近年来被有的莎士比亚戏剧集收入。莎士比亚作品的创作背景 1590年到1600年是莎士比亚创作的早期,又称为历史剧、喜剧时期。这一时期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和艺术风格渐渐形成。当时的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鼎盛时期,王权稳固统一,经济繁荣。莎士比亚对在现实社会中实现人文主义理想充满信心,作品洋溢着乐观明朗的色彩。这一时期,他写的历史剧包括《理查三世》(1592)、《亨利四世》(上下集)(1597—1598)和《 亨利五世 》(1599)等9部。剧本的基本主题是拥护中央王权,谴责封建暴君和歌颂开明君主。比如,《亨利四世》展现的是国内局势动荡的画面,贵族们联合起来反叛国王,但叛乱最终被平息;王太子早先生活放荡,后来认识错误,在平定内乱中立下战功。剧作中,历史事实和艺术虚构达到高度统一。人物形象中以福斯塔夫最为生动,此人自私、懒惰、畏缩,却又机警、灵巧、乐观,令人忍俊不禁。 这一时期创作的喜剧包括诗意盎然的《仲夏夜之梦》(1596)、扬善惩恶的《威尼斯商人》(1597)、反映市民生活风俗的《温莎的风流娘儿们》(1598)、宣扬贞洁爱情的《无事生非》(1599)和歌颂爱情又探讨人性的《第十二夜》(1600)等10部。这些剧本基本主题是爱情、婚姻和友谊,带有浓郁的抒情色彩,表现了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生活理想。与此同时,他还写了《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等悲剧3部,作品虽然有哀怨的一面,但是基本精神与喜剧同。莎士比亚还写有长诗《维纳斯和阿多尼斯》(1592—1593)、《鲁克丽丝受辱记》(1593—1594)和154首十四行诗。 17世纪初,伊丽莎白女王一世与詹姆士一世政权交替,英国社会矛盾激化,社会丑恶日益暴露。这一时期,莎士比亚的思想和艺术走向成熟,人文主义理想同社会现实发生激烈碰撞。他痛感理想难以实现,创作由早期的赞美人文主义理想转变为对社会黑暗的揭露和批判。莎士比亚创作的第二时期(1601—1607),又称悲剧时期。他写出了《哈姆莱特》(1601)、《奥瑟罗》(1604)、《李尔王》(1606)、《麦克白》(1606)和《雅典的泰门》(1607)等著名悲剧。《奥瑟罗》中出身贵族的苔丝狄蒙娜不顾父亲和社会的反对,与摩尔人奥瑟罗私下结婚,表现了反对种族偏见的主题,而导致他们悲剧的原因不仅是奥瑟罗的嫉妒,而且是以伊阿古为代表的邪恶势力的强大。奥瑟罗临死前的清醒,包含着人类理性的胜利。《李尔王》中展现的则是一个分崩离析的社会,李尔王因为自己的刚愎自用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主人公从具有绝对权威的封建君主变成了一无所有、无家可归的老人,人物命运和性格发生巨大的变化,这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最具特色。《麦克白》中,一位英雄人物由于内在的野心和外部的唆使,成为个人野心家和暴君。其悲剧意义在于,个人野心和利己主义可以毁灭一个原本并非邪恶的人物。总体而言,这些悲剧对封建贵族的腐朽衰败、利己主义的骇人听闻、金钱关系的罪恶和劳动人民的疾苦,作了深入的揭露;风格上,浪漫欢乐的气氛减少,忧郁悲愤的情调增加,形象更丰满,语言更纯熟。 1608年以后,莎士比亚进入创作的最后时期。这时的莎士比亚已看到人文主义的理想在现实社会中无法实现,便从写悲剧转而为写传奇剧,从揭露批判现实社会的黑暗转向写梦幻世界。因此,这一时期又称莎士比亚的传奇剧时期。这时期,他的作品往往通过神话式的幻想,借助超自然的力量来解决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作品贯串着宽恕、和解的精神,没有前期的欢乐,也没有中期的阴郁,而是充满美丽的生活幻想,浪漫情调浓郁。《暴风雨》(1611)最能代表这一时期的风格,被称为“用诗歌写的遗嘱”。此外,他还写有《辛白林》和《冬天的故事》等3部传奇剧和历史剧《亨利八世》。 莎士比亚的作品从生活真实出发,深刻地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他认为,戏剧“仿佛要给自然照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貌,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马克思、恩格斯将莎士比亚推崇为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家,提出戏剧创作应该更加“莎士比亚化”。这是针对戏剧创作中存在的“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的缺点而提出的创作原则。所谓“莎士比亚化”,就是要求作家象莎士比亚那样,善于从生活真实出发,展示广阔的社会背景,给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提供富有时代特点的典型环境;作品的情节应该生动、丰富,人物应该有鲜明个性,同时具有典型意义;作品中现实主义的刻画和浪漫主义的氛围要巧妙结合;语言要丰富,富有表现力;作家的倾向要在情节和人物的描述中隐蔽而自然地流露出来。 莎士比亚的作品包括: 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麦克白,李尔王,哈姆雷特,奥瑟罗,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裘力斯·凯撒,安东尼与克莉奥佩屈拉(埃及艳后),科利奥兰纳斯,特洛埃围城记,雅典的泰门等。 喜剧:错中错,终成眷属,皆大欢喜,仲夏夜之梦,无事生非,一报还一报,暴风雨,驯悍记,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温莎的风流娘们,爱的徒劳,维洛那二绅士,泰尔亲王佩力克尔斯,辛白林,冬天的故事等。 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亨利六世,亨利八世,约翰王,里查二世,里查三世。 十四行诗:爱人的怨诉,鲁克丽丝失贞记,维纳斯和阿多尼斯,热情的朝圣者,凤凰和斑鸠等。 莎士比亚的戏剧大都取材于旧有剧本、小说、编年史或民间传说,但在改写中注入了自己的思想,给旧题材赋予新颖、丰富、深刻的内容。在艺术表现上,他继承古代希腊罗马、中世纪英国和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戏剧的三大传统并加以发展,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创造性革新。他的戏剧不受三一律束缚,突破悲剧、喜剧界限,努力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深入探索人物内心奥秘,从而能够塑造出众多性格复杂多样、形象真实生动的人物典型,描绘了广阔的 、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并以其博大、深刻、富于诗意和哲理著称。 莎士比亚的戏剧是为当时英国的舞台和观众写作的大众化的戏剧。因而,它的悲喜交融、雅俗共赏以及时空自由 、极力调动观众想象来弥补舞台的简陋等特点,曾在18世纪遭到以伏尔泰为代表的古典主义者的指摘,并在演出时被任意删改。莎剧的真正价值,直到19世纪初,在柯尔律治和哈兹里特等批评家的阐发下,才开始为人们所认识。然而当时的莎剧演出仍常被纳入5幕结构剧的模式 。19世纪末 ,W·波埃尔和H·格兰威尔·巴克强烈反对当时莎剧演出的壮观传统 ,提倡按伊丽莎白时代剧场不用布景的方式演出,以恢复其固有特点。 17世纪始,莎士比亚戏剧传入德、法、意、俄、北欧诸国,然后渐及美国乃至世界各地,对各国戏剧发展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并已成为世界文化发展、交流的重要纽带和灵感源泉。中国从本世纪初开始介绍和翻译莎剧,到1978年出版了在朱生豪译本基础上经全面校订、补译的11卷《莎士比亚全集》。1902年,上海圣约翰书院学生最早用英语演出《威尼斯商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先后有65个职业和业余演出团体 ,以英 、汉 、藏 、蒙 、粤5种语言 ,文明戏、现代话剧、戏曲、广播剧、芭蕾舞剧 、木偶剧6种形式 ,共演出莎剧21部,包括了莎剧大部分重要作品。莎剧已成为中国中学、大学特别是戏剧院校的教材。莎剧的重要角色为中国演员的培养和提高开辟了广阔天地。 莎士比亚给世人留下了三十七部戏剧,其中包括一些他与别人合写的一般剧作。此外,他还写有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和三、四首长诗。 就莎士比亚的天才、成就和声望而言,他的名字未能在本册中名列前茅看来有点离奇。我把莎士比亚排得这样低,不是因为我不赏识他的艺术成就,而是我认为文学艺术人物一般说来对人类历史影响较小。 宗教领袖、科学家、政治家、探险家、哲学家或发明家的活动经常影响到人类奋斗的许多其他领域的发展。例如,科学的进展对经济和政治事物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影响了宗教信仰、哲学观点和艺术的发展。 一位著名的画家,虽然可能对后来的画家的作品影响很大,但是他对音乐和文学可能带来的影响却微乎其微,对探险和其他人类奋斗的领域实际上则毫无影响可言。类似的说法也适合于诗人、剧作家和音乐作曲家。一般说来,文艺人物只对文艺有影响,实际上只对他们所从事的那个特殊领域有影响。正是由于这种原因,没有一名文学、音乐或美术人物被列进前三十名,且只有少数几个人物才被列入本册。 那么为什么本册中有文艺人物呢?这是因为欣赏文艺对每个人的生活有一定的直接影响(虽然这种影响并不总是很大),换句话说,一个人可能会花一部分时间听音乐,一部分时间读书,一部分时间作画,等等。即使我们听音乐的时间对我们的其他活动毫无影响(这肯定是种夸张的说法),这一部分时间仍然代表着我们生活中的无聊时间。 一位艺术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可能比我们听、读或看他的作品所花的时间还要多。这是因为他的作品很可能对其他作家的创作活动产生影响,他们的作品为我们所体验和赏识。 在有些情况下,文艺作品或多或少地有些明确的哲学内容,这会影响我们对其他问题的看法。当然文学作品比音乐或美术作品更经常是如此这般。例如,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三幕,第一场)中,莎士比亚让亲王说:“对杀人的凶手不能讲慈悲,否则就是鼓励杀人。”这里提出的观点(不管人们接受与否)具有鲜明的哲学内容,可能会对人们的政治态度产生影响,而不是其他如欣赏“蒙娜丽莎”所产生的影响。 莎士比亚在所有的文学人物中首屈一指,这看来是无容置辩的。相对来说,今天很少有人谈乔叟、维吉尔、甚至荷马的作品,但是要上演一部莎士比亚的戏剧,肯定会有很多观众。莎士比亚创造词汇的天才是无与伦比的,他的话常被引用——甚至包括从未看过或读过他的戏剧的人。况且他的名气也并非昙花一现。近四百年来他的作品一直给读者和评论家带来了许多欢乐。由于莎士比亚的作品已经接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因此在将来的许许多多世纪里也将会受到普遍欢迎,这一推测看来不无道理。 在评价莎士比亚的影响时,我们应该这样考虑,如果没有他,就根本不会有他的作品(当然类似的论断适合于每一位文学艺术人物,但是这个因素在评价一般的艺术家的影响时看来并不特别重要)。 据统计,莎士比亚用此高达两网格以上。它广泛采用民间语言(如民谣、俚语、古谚语和滑稽幽默的散文等),注意吸收外来词汇,还大量运用比喻、隐喻、双关语,可谓集当时英语之大成。莎剧中许多语句已成为现代英语中的成语、典故和格言。相对而言,他早期的剧作喜欢用华丽铿锵的词句;后来的成熟作品则显得更得心应手,既能用丰富多样的语言贴切而生动的表现不同人物的特色,也能用朴素自然的词句传达扣人心弦的感情和思想。 虽然莎士比亚用英文写作,但是他是一位真正闻名世界的人物。虽然英语不完全是一种世界语言,但是它比任何其它语言都更接近世界语言。而且莎士比亚的作品被译成许多种文学,许多国家都读他的著作,上演他的戏剧。 当然有些受欢迎的作家的作品也会受到文学评论家的轻视,但是莎士比亚就不同了,文学学者都不遗余力地赞扬他的作品。世世代代的戏剧家都研究他的作品,企图获得他的文学气质。正是因为莎士比亚对其他作家有巨大的影响和不断受到大众的赏识,才使他在本书中获得相当高的名次。 某版本的莎翁戏剧集中的序言,有一段这样的话: 他通过具有强大艺术力量的形象,从他的那些典型的、同时又具有鲜明个性的主人公的复杂的关系中,从他们的行动和矛盾中去揭示出他们的性格。戏剧中放射出的强烈的人文主义思想光芒,以及卓越而大胆的艺术技巧,其意义早已超出了他的时代和国家的范围。 对文学界造成如此大的影响,难怪他的朋友、著名的戏剧家本·琼孙说:“他不只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全世纪。” 最后一点不得不提的是----- 莎士比亚与世界图书与版权日 4月23日,对于世界文学领域是一个具有象征性的日子,因为塞万提斯、威廉·莎士比亚和加尔西拉索·德·拉·维加都在1616年的这一天去世。此外,4月23日也是另一些著名作家出生或去世的日子,如莫里斯·德律恩、拉克斯内斯、佛拉吉米尔·纳博科夫、约瑟·普拉和曼努埃尔·梅希亚?巴列霍。 很自然地,1995年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选择这一天,向全世界的书籍和作者表示敬意;鼓励每个人,尤其是年轻人,去发现阅读的快乐,并再度对那些为促进人类的社会和文化进步做出无以替代的贡献的人表示尊敬。 199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八次大会通过决议,宣布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 版权即著作权,是指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的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权利(包括财产权、人身权)。版权的取得有两种方式:自动取得和登记取得。我国的著作权法规定,作品完成就自动有版权。

莎士比亚生活在封建制度开始瓦解,新兴资产阶级开始上升的大转折时期。当时中世纪以宗教神学为代表的蒙昧主义思想走向没落,资产阶级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世界观日益深入人心,人文主义在社会文化思潮中开始占据统治地位。莎士比亚则以他的剧作,大胆地批判了封建制度的残酷黑暗及对人性的禁锢,强烈反映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希望建立新型的社会关系和伦理思想的要求,为人文主义在英国和欧洲的传播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莎士比亚的许多剧作都遗失了,流传下来的只有三十七个,研究者将他的创作按思想和艺术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1.历史剧和喜剧时期:(1590—1600)在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最初十年中,他共创作了九部历史剧。在这些剧本中除了《约翰王》(1589)描写的是13世纪封建王朝内部的争斗外,其他的剧作则构成了两个内容衔接的四部曲:《亨利六世》上、中、下部(1590—1591)与《理查三世》(1592);《理查二世》(1595)、《亨利四世》上、下部(1597—1598)与《亨利五世》(1599)。这些剧本的艺术成就不一,而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理查三世》、《亨利四世》、《亨利五世》。理查三世是英国历史上出了名的暴君,莎士比亚怀着无比愤怒的心情,在剧中描写了阴险狡诈的贵族理查如何以血腥手段挤掉了六个合法继续人,登上王位的故事,揭露谴责了他的凶狠暴和昏庸无道,塑造了一个虚伪狡诈、残酷无情的暴君形象。《亨利五世》描写亨利五世做太子时不甘心宫廷中的刻板生活,在下层社会厮混,与流氓无赖为伍,即位后改邪归正,成为英明的理想君主。这两个剧本从正反两方面反映了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他谴责封建贵族争权夺利给国家造成的内乱,认为通过道德改善可以产生开明君主,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与理想的社会制度。在莎士比亚历史剧大受欢迎的同时,他还创作了十部喜剧:《错误的喜剧》(1592)、《驯悍记》 (1593)、 《维洛那二绅士》 (1594)、 《爱的徒劳》 (1594)、 《仲夏夜之梦》(1596)、 《威尼斯商人》 (1597)、 《温莎的内风流娘儿们》 (1598)、 《无事生非》(1599)、《皆大欢喜》(1600)、《第十二夜》(1600)。其中最后三部最能表现莎士比亚喜剧创作的风格,人称"娇艳明媚的喜剧三部曲"。这些剧本大都以爱情、友谊、婚姻为主题,而情节却异常生动丰富,非同凡俗。作者以幽默、欢快的笔触和如诗如画的抒情,来揭示人们的感情冲突和现实生活中的矛盾,特别是塑造了一批勇气过人又执着、风趣、机智、温柔的女主人公形象。她们追求自己自由恋爱的权力,与各种邪恶势力做不屈不挠的斗争,在戏剧舞台上放射着耀眼的光芒。《威尼斯商人》则以较强的对社会讽刺、批判的态度见称。莎士比亚成功地塑造了夏洛克这样一个生动复杂、极端利己的高利贷者的形象,同时通过夏洛克,莎士比亚又为一切受民族与宗教歧视的犹太人鸣不平,体现了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立场。剧中借生动的法庭对抗场景提出了海外贸易、放高利贷等经济问题,使人感到作者驾驭素材的高超能力。在这一时期写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1594),则是反映人文主义者爱情、理想与封建压迫之间冲突的一出充满诗意地悲剧。在情节上虽属悲剧,却也充满了喜剧作品中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的向往和对未来的信心,钱剧洋溢着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气氛,实际是一首青春与爱情的赞歌。尽管主人公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隔阂却消除了,爱情、理想最终得胜,罗密欧与朱丽叶成为世界文学中不朽的典型。剧中充满了浓郁的抒情性,如朱丽叶等待罗密欧前来赴约的优美独白:来吧,黑夜!来吧,罗密欧!来吧,你黑夜中的白昼!因为你将要睡在黑夜的翼上,比乌鸦背上的新雪还要皎白。来吧,柔和的黑夜!来吧,可爱的黑夜,把我的罗密欧给我;等他死了以后,你再把他带去,分散成无数的星,把天空装饰得如此美丽,使全世界都恋爱着黑夜,不再崇拜眩目的太阳。研究者将他的创作按思想和艺术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2.悲剧时期 (1601—1608)这一时期,是莎士比亚思想与艺术成熟与深化的阶段。时值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末期,王权与资产阶级关系开始紧张,宫廷贵族生活日趋腐朽。莎士比亚已看清理想与现实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但他把这些归结为善与恶的道德冲突,他反对暴力,强调理性的作用,创作了一批辉煌而又抑郁愤怒的悲剧剧作,揭露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已开始出现的社会罪恶与资产阶级的利已主义,表现了人文主义美好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的矛盾。剧中的浪漫主义光辉越来越弱,现实主义描写日益突出。其悲剧的主要内容是人与社会、人与人、人的内心深处的冲突,被称做“性格悲剧”和“社会悲剧”的典范。《哈姆雷特》(1601)是莎士比亚最重要的作品,这部悲剧就其表现的社会内容和哲学内涵来说都是最丰富的。它以精湛的艺术形式,博大的思想内容表现出主人公人文主义理想的幻灭,反映了作者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探索。早在12世纪就流传着丹麦王子为父报仇的故事,英法两国的剧作家都据其情节写过中世纪的血亲复仇为中心的剧本。1601年,莎士比亚将其改编成一部深刻反映时代面貌、具有激烈矛盾冲突的杰出悲剧,使这一复仇故事有了广泛的社会意义。《李尔王》(1605)取材于古代英国的历史传说:年老昏聩的李尔王把王国分给了虚伪的大女儿里根、二女儿贡纳莉,却把诚实率直不会取悦父王的小女儿考迪丽霞驱逐到国外。李尔自己仅保留国王的尊号和一百名侍从,准备轮流住在两个女儿家中安享晚年。谁料两个大女儿达到目的后却原形毕露,把老父赶出家门,李尔王饱受颠沛流离之苦。在一个雷电交加的暴风雨之夜,被逼疯癫的李尔王奔向旷野,对苍天呼喊着自己的悲愤与无奈。李尔王在狂风暴雨下的大段对天独白, 在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痛苦心灵的同时, 也揭示了这个曾被权利异化的君王的人性觉醒过程。小女儿得知李尔王的遭遇,起兵讨伐两个姐姐,不幸失被杀,李尔王也在悲痛疯癫中死去。莎士比亚站在人文主义者的立场,通过王室家族的内乱和李尔王传动的大起大落,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伪善的人伦关系,肯定了同情、博爱的道德原则。莎士比亚生活在封建制度开始瓦解,新兴资产阶级开始上升的大转折时期。当时中世纪以宗教神学为代表的蒙昧主义思想走向没落,资产阶级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世界观日益深入人心,人文主义在社会文化思潮中开始占据统治地位。莎士比亚则以他的剧作,大胆地批判了封建制度的残酷黑暗及对人性的禁锢,强烈反映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希望建立新型的社会关系和伦理思想的要求,为人文主义在英国和欧洲的传播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莎士比亚的许多剧作都遗失了,流传下来的只有三十七个,研究者将他的创作按思想和艺术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麦克白》(1605)是莎士比亚戏剧中心理描写的佳作。苏格兰大将麦克白从战场上凯旋而归,途中听信女巫他能当国王的预言, 在野心驱使与其妻的怂恿下, 趁国王邓肯到家中作客之机,弑君篡位,最终落得众叛新离、兵败被杀的下场;他的妻子也因精神分裂而死。全剧弥漫着一种阴鸷可怕的气氛。莎士比亚通过对曾经屡建奇勋的英雄麦克白变成一个残忍暴君的过程的描述,批判了野心对良知的侵蚀作用。由于女巫的蛊惑和夫人的影响,不乏善良本性的麦克白想干一番大事业的雄心蜕变成野心,而野心实现又导致了一连串新的犯罪,结果是倒行逆施,必然死亡。在迷信、罪恶、恐怖的氛围里,作者不时让他笔下的罪人深思、反省、剖析内心,麦克白夫妇弑君前后的心理变化显得层次分明,这就更加增大了悲剧的深度。以上四部剧作被称做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在这些剧作中,莎士比亚看到了正在兴起的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内在矛盾,抨击资本主义利益原则的邪恶性质,展现出阶级压迫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的痛苦。但他把社会斗争归结于抽象的善恶好坏的道德问题,仅仅看到思想的力量,个人的作用,而忽视了人民大众,因此在冷酷的、充满罪恶的社会面前,单枪匹马的个人主义英雄往往被碰得头破血流,悲观、茫然、幻灭, 陷入不可解脱的内心矛盾与悲剧结局。 在悲剧终场时,没有一个主人公能逃脱死亡的命运,以至后人把莎剧结束的第五幕称之为“死床”。但玉石俱焚的可怕结局,又表明了剧作家对人类世界的希望:杰出之士死了,为个人利益使尽花招的野心家也难逃死亡的命运,但正义却赢得了道义上的胜利, 正义和美德百世流芳, 邪恶却为人唾弃,遗臭万年,重整河山仍期待着后来的英雄。其尖锐的批判锋芒,对人性的深刻揭示,对时代精神与社会生活的高度概括,使莎士比亚的悲剧至今仍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成为戏剧史上的丰碑。除了“四大悲剧”外,在这一时期里莎士比亚还根据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传》撰写了《尤利乌斯·凯撒》(1601)《雅典的泰门》(1605)、《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1607)、《科利奥兰纳斯》(1607)一系列悲剧。 《雅典的泰门》写雅典的贵族泰门慷慨好客, 乐善好施,挥金如土,家中日日宾客如云。虽然他帮助许多人摆脱困境,但他分不清谄媚者与朋友,大部分钱还在花在恶棍与寄生虫身上。一朝他黄金散尽,债主盈门,派人向元老、贵族以及那些曾经受过他恩惠之人请求援助时,那些曾百般躬迎的小人却如躲避瘟疫一样唯恐不及,弄得他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泰门悲愤地离开了人群,独自隐居在城外的洞穴里,一天,他正挖树根充饥,无意中发现了一大堆金子,饱经世态炎凉,看透人间虚伪的泰门不由愤怒地诅咒道: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这东西只这么一点点,就足够颠倒黑白,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的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这黄色的奴才,可以使异教联盟,国家分裂,祝福罪人;麻疯病人被当作情朗;有了他在元老会议上,强盗可以封官获爵,受人们的跪拜、颂扬;有了他,黄皮鸡脸的寡妇与能重做新娘。对资本主义金钱原则的揭露真是入木三分!马克思在《资本主义》中曾引用这段话来说明货币的本质。剧中的雅典后来遭到围攻, 贵族与元老们又来找寻曾经是骁勇善战的泰门, 给他金钱、权力、地位,但泰门的心已冷了,最后他变成一个厌世者,怀着对伪善的人类的痛恨离开了这个世界。3. 传奇剧时期 (1609—1613) 晚期的莎士比亚创作呈现出脱离现实,转向梦幻世界的倾向,以幻想来解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风格也为之一变,充满童话式的想象,富于明快的节奏。其作品有《辛白林》(1609)、《冬天的故事》(1610)、《暴风雨》(1611)等。这些剧本的情节大同小异,都是主人公先遭到灾难与不幸,后来得于偶然契机转危为安,甚至因祸得福。虽然对黑暗现实有所揭露,但宽恕和谅解的精神贯穿全剧, 主张用爱心医治旧日的创伤, 强调忏悔、改过能产生新的希望。剧本的人物和背景极富传奇性,人物动机近似荒诞,突出运用了大量巧合与偶然事件。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是《暴风雨》。玄妙的幻想、瑰丽的描写、生动的形象、诗意的背景使此剧成为莎士比亚晚期戏剧艺术的代表。莎士比亚的剧作是西方戏剧艺术史上难以企及的高峰。在他的戏剧中,展开了如此广阔的生活画面:上至王公贵族,下至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贫民百姓,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物都在剧中婆娑起舞,而每个人又有各自的爱憎、伤悲与欢乐,每个人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同是阴险狡诈、极端自私,麦克白与伊阿古不同,同是勇于为理想、正义献身,奥赛罗与哈姆雷特各异。不同的人物生活在各自的典型环境中。莎士比亚是无与伦比的戏剧结构大师,他的剧本固然有悲、喜剧之分,但在创作实际中又打破了悲、喜剧的界限,不受严格的传统体裁划分的限制,从而展现出更丰富饱满的人性和人物的精神世界。他善于描写几条相互平行交错的线索,来促进生动复杂的情节发展。写作技巧上则表现出一种奇妙的戏剧紧迫感,逐渐加快的情节发展的节奏,往往有一种气呵成的神来之笔,令观众惊叹不已。莎士比亚剧作的语言,完全是诗化的语言,柔婉如同淙淙流水,激荡如惊涛拍岸,令人回味无穷。据后人统计,莎士比亚所用的词汇在一万五千个之上,并善于用比喻、隐喻、双关语,许多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语言已经成了英文中的成语、典故,极大地丰富了英语词藻。语言形式则既以无韵诗为主,又杂有古体诗、民谣体、俚谚与轻快滑稽的散文体对话,可谓多种多样、丰富生动,成为构成莎士比亚戏剧艺术大厦的基本材料。莎士比亚还创作了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一般认为是在1592—1598六年间陆续完成的,一到一百二十六首写诗人与一位贵族青年的友谊的升沉变化,一百二十七到一百五十二首吐露了诗人对一位“黑肤女子”的恋爱,形象生动,富有节奏感,表现了人文主义者对真、善、美的认识与理想。莎士比亚生前并未享受过多的荣誉,他死后的二百年里也并未得到普遍的肯定。到了19世纪中叶,人们重新发现了莎士比亚,并形成了一门新学科--莎学。但由于莎士比亚出身平民,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生平资料又过于匮乏,引起了一些人对他的戏剧创作生涯产生怀疑,甚至还挖空心思地找出了莎剧的“真正”作者。其实并没有足够的证据和材料推翻莎士比亚的著作权。莎士比亚作为一代文豪、伟大的戏剧家的地位是不容动摇的。

莎士比亚 每个人都有心中的偶像吧,有现实的,有虚幻的。我也有偶像,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剧圣:莎士比亚!对莎士比亚的第一印象是那样一句名言:“当荣誉心受伤的时候,友谊是治愈它的良药。”它对所有的事情似乎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正是我欣赏他的地方。后来我读了很多他的着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王子复仇记》《仲夏夜之梦》《李尔王》等等。我从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发现他在创作的时候处在一种疯狂的状态。这种疯狂让他把自己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创作当中,让读者与他一起疯狂,一起同主人公喜怒哀乐,随着剧情的跌宕起伏改变自己的心情。所以,读莎士比亚的作品,就是一种享受。也许会一边读一边落泪,也许会一边读一边哈哈大笑。你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现自己也变成了疯子,但是疯得痛快,疯得舒心,疯得淋漓尽致。我与莎士比亚就是这样一种“对疯”的关系,虽然莎士比亚早已离开了我们,但一读起他的作品,我却感觉他就在我身边,给我讲他的创作环境,创作状态。就这样,他告诉了我:“对待什么事都要有这种接近疯狂的状态,把自己的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你的学习或工作上去,这样你就能真正感受到学习或工作的愉快,也能让别人和你一起愉快!”

研究性论文莎士比亚1000字

从哈姆雷特开始,延续到后期的作品.....................................................................................................................................

写作思路主要根据莎士比亚的作品分析其艺术特色。

正文:

莎士比亚作品是思想性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 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比较先进的思想--人文主义思想 。 莎士比亚的戏剧用高超的艺术技巧,令人惊叹地表现了他自己的时代和时代精神,表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理想。

李尔在暴风雨中对当时社会罪恶的控诉(《李尔王》三幕二场)、哈姆莱特在生死问题上的独白(《哈姆莱特》三幕一场)、泰门对资本主义社会黄金罪恶的谴责(《雅典人泰门》四幕三场),这些著名诗章都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精彩表达。

其揭露极为深刻、其文笔极为生动、其感情极为深刻、其语言极为锋利,都是当时时代精神的高度艺术化的反映。

莎士比亚的戏剧,塑造了一系列概括性强、具有独特个性并且在矛盾中发展的典型人物形象。他的许多著名悲剧人物,不论是思想深刻周密、忧郁沉思的哈姆莱特,刚正不阿、单纯轻信的奥塞罗,含冤负屈、悲苦无告的李尔王。

权势熏心、傲慢残酷的麦克白,心胸坦荡、动机纯良的勃鲁特斯,或者是勇敢坚强、品质高尚的安东尼奥,都是埃斯库罗斯戏剧里的巨人式的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突出,给人以难以磨灭之深刻印象。

莎士比亚 每个人都有心中的偶像吧,有现实的,有虚幻的。我也有偶像,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剧圣:莎士比亚!对莎士比亚的第一印象是那样一句名言:“当荣誉心受伤的时候,友谊是治愈它的良药。”它对所有的事情似乎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正是我欣赏他的地方。后来我读了很多他的着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王子复仇记》《仲夏夜之梦》《李尔王》等等。我从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发现他在创作的时候处在一种疯狂的状态。这种疯狂让他把自己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创作当中,让读者与他一起疯狂,一起同主人公喜怒哀乐,随着剧情的跌宕起伏改变自己的心情。所以,读莎士比亚的作品,就是一种享受。也许会一边读一边落泪,也许会一边读一边哈哈大笑。你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现自己也变成了疯子,但是疯得痛快,疯得舒心,疯得淋漓尽致。我与莎士比亚就是这样一种“对疯”的关系,虽然莎士比亚早已离开了我们,但一读起他的作品,我却感觉他就在我身边,给我讲他的创作环境,创作状态。就这样,他告诉了我:“对待什么事都要有这种接近疯狂的状态,把自己的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你的学习或工作上去,这样你就能真正感受到学习或工作的愉快,也能让别人和你一起愉快!”

浅析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艺术特色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剧坛的“巨人”。他的戏剧创作,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而且有着精湛的艺术技巧,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世界戏剧发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马克思十分赞赏莎士比亚的戏剧艺术,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分析批评拉萨尔的剧本《济金根》时,曾告诫人们“不应该为了观点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为了席勒而忘掉莎土比亚”。那么,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奥秘何在?为什么它具有永不衰退的艺术魅力?这是与其鲜明、独特的艺术特色紧密相联的。莎士比亚在类型众多的剧本(包括喜剧,悲剧,历史励,传奇剧)中,塑造了数以千计的各式各样的人物,丰富了戏剧艺术的人物画廊。上自高贵的国王大臣,下至普通的平民百姓,性格各殊:面貌各异。即使是同一阶层的人物,如莎氏所创造的帝王将相凯撒、理查三世、亨利四世、亨利五世、麦克佩斯、李耳王等,既有其作为统治者的共同特点,更有其不同的个性,可以说没有一个是雷同的、相似的。再以莎氏笔下的一系列鲜明生动的女性形象而言,朱丽叶、鲍西娅、考狄莉亚、黛丝德蒙娜、奥菲利娅等,也决非用善良、真挚、热情等词语所能概括的。至于一些被公认的突出的艺术典型,如汉姆莱特、奥瑟罗、夏洛克、福斯泰夫等,更是人各一面,呼之欲出。仅以《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为例,他不是单一的凶狠的吝啬鬼,旧式的高利贷者,而是被作者赋予丰富的思想感情,复杂的性格特征。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普希金在把夏洛克同莫里哀创造的吝啬鬼形象作分析比较时指出,“莫里哀笔下的吝啬鬼只是吝啬——如此而已;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则是吝啬。机警、复仇心重、对女儿慈爱、机智等等”,特别是莎士比亚在剖析夏洛克疯狂的贪财欲时,兼以饱蘸同情的笔触刻画他备受基督教徒凌辱而产生的复仇心。他的复杂的内心世界,不仅是由于夏洛克同安东尼奥个人之间私仇的激化而引起的,而且涉及到了欧洲长期以来就存在着的犹太人和基督教之间对立的矛盾,具有特定的社会原因。“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是莎剧又一鲜明的艺术特色。早在1859年,恩格斯就曾把“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情节的生动与丰富”的完美融合,看作是未来戏剧发展的方向和道路。莎士比亚为了刻画形形色色人物的性格,反映错综复杂的社会画面,增强浓郁的现实生活气息,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打破了古希腊罗马悲喜剧的严格界限,不受古典戏剧“三一律”的束缚,往往在剧本里特意设计和安排了两个以上的故事情节(《仲夏夜之梦》中多至四条线索),或平行发展,或曲折交错,彼此对照,互相补充。悲剧《哈姆雷特》头绪纷繁,矛盾复杂,仅以复仇的线索而言,就有三条: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复仇而展开的同封建王权的代麦克劳狄斯之间的惊心动魄的斗争,小福丁布拉斯和雷欧提斯为泄私愤、报私仇分别所进行的复仇盲举。其中,以前者为主线,后者为副线,副线从属于主线,推动主要情节的发展。戏剧情节和人物性格是相辅相成的,是辩证的统一关系。不借事无以见人,不因人难以言事,两者层层相印,丝丝入扣。《哈》剧中的后二条线索,其发展的动因均出于私欲,囿于个人和家庭利益的范围之内,而哈姆莱特的复仇,不单纯是为了父王被杀的问题,而是为了重整乾坤,与邪恶势力作斗争,把为父复仇和改造社会相结合。因此,三条线索的对照、映衬,不仅使哈姆莱特的性格得到了最充分的显现,而且更突出了他复仇的深刻的社会意义,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矛盾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哈》剧的情节线索,多而不乱,繁而不杂,主次分明,轻重得体,安排得巧妙自如,切合情理,极大地增强了戏剧的效果。个性鲜明的人物语言。莎剧的人物语言,生动活泼,丰富多彩,闻其声若见其人,完全符合人物的个性特点,做到了个性化和形象化的结合,哲理性和抒情性的交融。莎士比亚剧中的人物,都有一套符合各自性格特点的语言,而且随着场合的更迭、际遇的变化,人物语言也有所发展变化。歌德在《莎士比亚命名日》中说,观众通过人物的“言谈后才知道人物内心的演变,而所有的角色似乎都在一起约定,在这方面不让我们有不清楚的、模糊的地方。”夏疮克的语宫,粗鲁、庸俗,尖刻,常常用令人憎恶的事物打比方,而的亚娅的语言文雅、优美、含蓄,与夏洛克恰成对照。哈姆雷特的语言,有时温文尔雅,有时明白畅晓,有时妙语连珠,有时语无伦次,这一切均取决于他内心矛盾的斗争和思想性格的发展。特别是作者精心设计了许多精彩的内心独白,揭示他的精神世界,丰富和深化他的性格特征。如第三幕第一场中“生存还是毁灭”的这段著名独白,它是闪耀着哲理之光的名诗,也是揭示哈姆雷特内心奥秘的传神点睛的妙笔。通过这段独白,读者可以进一步了解他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对复仇重任的痛苦探求,对思想矛盾的坦诚剖示。正因为如此,高尔基在《论剧本》的著名论文中,通过分析研究,得出了要用足够有力和鲜明生动的语言刻画人物性格,必须向莎士比亚学习语言的明确结论。 “福斯泰夫式”的背景。文学作品要塑造血肉丰满、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就必须让人物有自由活动的天地,充分表现的舞台,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广阔的社会背景。莎剧中的人物,个个活动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典型环境之中,人物借背景而生存和行动,背景赖人物而洋溢着生气和活力。恩格斯对莎剧的这一特点,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总结,名之曰“福斯泰夫式”的背景。福斯泰夫是莎土比亚历史剧《亨利四世》中的一个人物。他是封建社会解体时期的畸形产物,兼有破落骑士和冒险家的双重特点。他这一特殊的身份,既使他与封建统治集团频繁联系,穿梭于王公贵族之间,又使他混迹于市井酒坊,同城乡平民为伍,出入于社会下层的各个角落。莎土比亚以他的行迹和活动为纽带,将贵族和平民世界极为自然地联系起来,真实地反映了十六世纪英国光怪陆离的社会关系和宏伟广阔的时代画面。对“福斯泰夫式”的背景的运用,《哈姆雷特》达到了新的高度。就剧本的地点而言,从王宫、城堡到荒郊,墓地,以出场的人物而论,有国王、王子、大臣、士兵、水手、演员、掘墓人等,从反映的内容来讲,既有力地揭露了上层封建统治者的荒淫无耻的生活,又真实地反映了许多下层群众的生活。特别是后者,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叹息人间的不平,以各种手段进行抗争,这里有夜间值班卫土的森严戒备,预示着国内将发生一场“非常的变故”,挪威土兵为了争夺区区的“弹丸之地”正在奔赴战场,流浪艺人被强迫赶出伦敦,闽南走北,受尽欺凌……一言以蔽之,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用不同的方式参与了哈姆雷特反对黑暗势力的斗争,这一广阔的背景,不仅提供了台前人物活动的场所和范围,而且有力地烘托了哈姆莱特的思想和性格,使他在同各种人物的交往和接触中得到了最充分的表露、显现,突出了他的斗争具有特殊的社会内容和鲜明的时代色彩。这是莎土比亚对当时戏剧创作的重大突破,也是他戏剧创作的鲜明艺术特征。上述莎土比亚戏剧创作的艺术特色,是他长期以来坚持探索、勇于创新的结晶,更是他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具体运用的产物。他认为戏剧创作必须正视现实,面向人生,与时代保持密切的联系。他在早期喜剧《仲夏夜之梦》中提出:“最好的戏剧也不过是人生的一个缩影。”后来又在悲剧《哈姆雷特》中借人物之口明确宣称:“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自然,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一看它自己演变发展的模型。”因此,十八世纪英国著名评论家把莎士比亚看作是“一位向他的读者举起风俗习惯和生活真实镜子的诗人”。明乎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莎土比亚的剧本所写的虽大部分是陈旧的题材,但一经他改造制作,加工变革,推陈出新,就变成了带有深刻的莎土比亚印记的作品,具有鲜明的现实生活的光泽,展现了浓郁的时代的风貌。正是在上述的前提和条件下,1859年马克思在《致斐.拉萨尔》的信中,提出了“莎土比亚化”的重要的文艺创作原则。这是革命导师对莎士比亚现实主义戏剧创作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点明了莎士比亚戏剧艺术的精髓。它要求作家站在时代的高度,从现实生活和社会斗争的实际需要出发,而不是以空洞的概念为依据,通过具体生动的情节,丰富多彩的语言,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用形象化的艺术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揭示时代发展的动向。因此,“莎士比亚化”同莎土比亚具体的艺术技巧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但并不是同一个概念,两者不能划等号。目前,不少关于莎剧的评论文章把两者相提并论,同日而语,这是欠妥的。

关于莎士比亚的研究性论文

"他的戏剧在很多方面都是英国戏剧的原创,可以说在某些方面他可以称的上是英国戏剧的鼻祖"狗屁不通。莎翁的作品主要都是改编外国的故事跟传说。此外,不管怎么拍莎翁也不是鼻柱,你把马娄仍哪去了?框且马娄之前还有很多重要作家。莎翁是人文主义作家。他的戏剧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在他之前是古典主义。要求严格遵守三一律,莎士比亚打破了这个规矩。此外,在这之前,悲剧主要是人物命运的悲剧,是英雄的悲剧,这些英雄不管什么时候都是毫不畏惧的,但是由于神(也就是命运)的关系,才有了悲壮的结局。但是到了莎士比亚开始,他更加注重人物本身,性格导致了他的下场。莎翁的戏剧是英国戏剧的顶峰,由于在他死后,英国政府下令拆除戏院禁止民间演出团体实行非常严格的剧本审查制度,倒是在这之后英国的戏剧就没有什么发展了。所以说它对英国戏剧的发展起时没什么作用,但是对世界戏剧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呢,莎翁的剧本对后来的戏剧有很大的影响,他创作的很多东西已经成为母本了。士比亚的戏剧足英国文学史中的瑰宝,在他不朽的传世经典中,莎士比亚将反讽这一技巧发挥的淋漓尽致,从而引起历代批评家的关注将反讽导入世界,并给它命名的,是苏格拉底两干多年来反讽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多层次、多蕴意的术语,并于18世纪在欧洲获得空前发展莎士比亚继承了欧洲文学的反讽传统,并以他高度的艺术自觉巧妙娴熟地将反讽融于其作品之中本论文旨在通过对莎士比亚作品《第十二夜》的分析,探讨莎翁反讽艺术在其戏剧创作,尤其是喜剧创作中的作用和价值《第十二夜》是莎士比亚反讽技巧应用的巅峰之作,它融合了几乎所有莎翁在之前的喜剧创作中曾经使用过的反讽技巧,颇具代表性 反讽理论在《第十二夜》中成功的运用,对于本剧在人物刻画,结构设置,和喜剧效果的烘托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总的来说,通过莎翁在剧中言语反讽,戏剧反讽和情境反讽的应用,揭示了主题,塑造了人物,优化了结构,增强了喜剧效果本文将致力于通过对《第十二夜》的分析,解读反讽在莎士比亚戏剧创作,尤其是喜剧创作中的巨大作用 论文共分三个部分论述 第一部分通过分析言语反讽在《第十二夜》中的应用,展现它在对于剧中男女主人公薇奥拉和奥西诺个性塑造上的突出作用广义的言语反讽在剧中得到广泛的运用,莎翁着力通过人物对话中的隐含意义,达到反讽效果,起到塑造人物个性的作用乔装改扮的薇奥拉为情势所困,其言语中多具有隐含意义,从而使其个性特征更加鲜明在对奥西诺的个性刻画上,莎士比亚也不遗余力的突出了这一特点 第二部分叙述了戏剧反讽在《第十二夜》中的应用,及其在烘托喜剧气氛上的效果通过对戏剧反讽概念的介绍,我们得出喜剧效果的产生源于观众的知,与剧中人物的不知而形成的鲜明对比在《第十二夜》中莎士比亚采用了三种有效的途径达到这一对比换装或伪装,孪生兄妹和恶作剧,正是由于剧中人物对于身汾的误认,引发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从而笑料百出尤其在对于管家马伏里奥形象的塑造上,他的荒谬虚伪的个性在一场恶作剧中暴露无遗,引发出观众的阵阵笑声 第三部分洋细分析了情境反讽在《第十二夜中》的使用,以及它对于剧中人物的刻画和剧情结构设计所起到的突出作用从一定程度上说情境反讽与情节设置通常是紧密相联的情境反讽可以被细分为事件反讽和对照反讽通过对管家马伏里奥不切实际的期望被一次次挫败过程的描述,不仅将他的虚伪个性刻画得入木三分,而且成功地建构了情节发展的副线薇奥拉和奥丽维亚的截然相反的个性特征也通过对照反讽一览无余的展现在观众面前

莎士比亚生活在封建制度开始瓦解,新兴资产阶级开始上升的大转折时期。当时中世纪以宗教神学为代表的蒙昧主义思想走向没落,资产阶级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世界观日益深入人心,人文主义在社会文化思潮中开始占据统治地位。莎士比亚则以他的剧作,大胆地批判了封建制度的残酷黑暗及对人性的禁锢,强烈反映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希望建立新型的社会关系和伦理思想的要求,为人文主义在英国和欧洲的传播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莎士比亚的许多剧作都遗失了,流传下来的只有三十七个,研究者将他的创作按思想和艺术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1.历史剧和喜剧时期:(1590—1600)在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最初十年中,他共创作了九部历史剧。在这些剧本中除了《约翰王》(1589)描写的是13世纪封建王朝内部的争斗外,其他的剧作则构成了两个内容衔接的四部曲:《亨利六世》上、中、下部(1590—1591)与《理查三世》(1592);《理查二世》(1595)、《亨利四世》上、下部(1597—1598)与《亨利五世》(1599)。这些剧本的艺术成就不一,而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理查三世》、《亨利四世》、《亨利五世》。理查三世是英国历史上出了名的暴君,莎士比亚怀着无比愤怒的心情,在剧中描写了阴险狡诈的贵族理查如何以血腥手段挤掉了六个合法继续人,登上王位的故事,揭露谴责了他的凶狠暴和昏庸无道,塑造了一个虚伪狡诈、残酷无情的暴君形象。《亨利五世》描写亨利五世做太子时不甘心宫廷中的刻板生活,在下层社会厮混,与流氓无赖为伍,即位后改邪归正,成为英明的理想君主。这两个剧本从正反两方面反映了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他谴责封建贵族争权夺利给国家造成的内乱,认为通过道德改善可以产生开明君主,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与理想的社会制度。在莎士比亚历史剧大受欢迎的同时,他还创作了十部喜剧:《错误的喜剧》(1592)、《驯悍记》 (1593)、 《维洛那二绅士》 (1594)、 《爱的徒劳》 (1594)、 《仲夏夜之梦》(1596)、 《威尼斯商人》 (1597)、 《温莎的内风流娘儿们》 (1598)、 《无事生非》(1599)、《皆大欢喜》(1600)、《第十二夜》(1600)。其中最后三部最能表现莎士比亚喜剧创作的风格,人称"娇艳明媚的喜剧三部曲"。这些剧本大都以爱情、友谊、婚姻为主题,而情节却异常生动丰富,非同凡俗。作者以幽默、欢快的笔触和如诗如画的抒情,来揭示人们的感情冲突和现实生活中的矛盾,特别是塑造了一批勇气过人又执着、风趣、机智、温柔的女主人公形象。她们追求自己自由恋爱的权力,与各种邪恶势力做不屈不挠的斗争,在戏剧舞台上放射着耀眼的光芒。《威尼斯商人》则以较强的对社会讽刺、批判的态度见称。莎士比亚成功地塑造了夏洛克这样一个生动复杂、极端利己的高利贷者的形象,同时通过夏洛克,莎士比亚又为一切受民族与宗教歧视的犹太人鸣不平,体现了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立场。剧中借生动的法庭对抗场景提出了海外贸易、放高利贷等经济问题,使人感到作者驾驭素材的高超能力。在这一时期写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1594),则是反映人文主义者爱情、理想与封建压迫之间冲突的一出充满诗意地悲剧。在情节上虽属悲剧,却也充满了喜剧作品中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的向往和对未来的信心,钱剧洋溢着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气氛,实际是一首青春与爱情的赞歌。尽管主人公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隔阂却消除了,爱情、理想最终得胜,罗密欧与朱丽叶成为世界文学中不朽的典型。剧中充满了浓郁的抒情性,如朱丽叶等待罗密欧前来赴约的优美独白:来吧,黑夜!来吧,罗密欧!来吧,你黑夜中的白昼!因为你将要睡在黑夜的翼上,比乌鸦背上的新雪还要皎白。来吧,柔和的黑夜!来吧,可爱的黑夜,把我的罗密欧给我;等他死了以后,你再把他带去,分散成无数的星,把天空装饰得如此美丽,使全世界都恋爱着黑夜,不再崇拜眩目的太阳。研究者将他的创作按思想和艺术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2.悲剧时期 (1601—1608)这一时期,是莎士比亚思想与艺术成熟与深化的阶段。时值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末期,王权与资产阶级关系开始紧张,宫廷贵族生活日趋腐朽。莎士比亚已看清理想与现实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但他把这些归结为善与恶的道德冲突,他反对暴力,强调理性的作用,创作了一批辉煌而又抑郁愤怒的悲剧剧作,揭露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已开始出现的社会罪恶与资产阶级的利已主义,表现了人文主义美好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的矛盾。剧中的浪漫主义光辉越来越弱,现实主义描写日益突出。其悲剧的主要内容是人与社会、人与人、人的内心深处的冲突,被称做“性格悲剧”和“社会悲剧”的典范。《哈姆雷特》(1601)是莎士比亚最重要的作品,这部悲剧就其表现的社会内容和哲学内涵来说都是最丰富的。它以精湛的艺术形式,博大的思想内容表现出主人公人文主义理想的幻灭,反映了作者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探索。早在12世纪就流传着丹麦王子为父报仇的故事,英法两国的剧作家都据其情节写过中世纪的血亲复仇为中心的剧本。1601年,莎士比亚将其改编成一部深刻反映时代面貌、具有激烈矛盾冲突的杰出悲剧,使这一复仇故事有了广泛的社会意义。《李尔王》(1605)取材于古代英国的历史传说:年老昏聩的李尔王把王国分给了虚伪的大女儿里根、二女儿贡纳莉,却把诚实率直不会取悦父王的小女儿考迪丽霞驱逐到国外。李尔自己仅保留国王的尊号和一百名侍从,准备轮流住在两个女儿家中安享晚年。谁料两个大女儿达到目的后却原形毕露,把老父赶出家门,李尔王饱受颠沛流离之苦。在一个雷电交加的暴风雨之夜,被逼疯癫的李尔王奔向旷野,对苍天呼喊着自己的悲愤与无奈。李尔王在狂风暴雨下的大段对天独白, 在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痛苦心灵的同时, 也揭示了这个曾被权利异化的君王的人性觉醒过程。小女儿得知李尔王的遭遇,起兵讨伐两个姐姐,不幸失被杀,李尔王也在悲痛疯癫中死去。莎士比亚站在人文主义者的立场,通过王室家族的内乱和李尔王传动的大起大落,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伪善的人伦关系,肯定了同情、博爱的道德原则。莎士比亚生活在封建制度开始瓦解,新兴资产阶级开始上升的大转折时期。当时中世纪以宗教神学为代表的蒙昧主义思想走向没落,资产阶级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世界观日益深入人心,人文主义在社会文化思潮中开始占据统治地位。莎士比亚则以他的剧作,大胆地批判了封建制度的残酷黑暗及对人性的禁锢,强烈反映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希望建立新型的社会关系和伦理思想的要求,为人文主义在英国和欧洲的传播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莎士比亚的许多剧作都遗失了,流传下来的只有三十七个,研究者将他的创作按思想和艺术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麦克白》(1605)是莎士比亚戏剧中心理描写的佳作。苏格兰大将麦克白从战场上凯旋而归,途中听信女巫他能当国王的预言, 在野心驱使与其妻的怂恿下, 趁国王邓肯到家中作客之机,弑君篡位,最终落得众叛新离、兵败被杀的下场;他的妻子也因精神分裂而死。全剧弥漫着一种阴鸷可怕的气氛。莎士比亚通过对曾经屡建奇勋的英雄麦克白变成一个残忍暴君的过程的描述,批判了野心对良知的侵蚀作用。由于女巫的蛊惑和夫人的影响,不乏善良本性的麦克白想干一番大事业的雄心蜕变成野心,而野心实现又导致了一连串新的犯罪,结果是倒行逆施,必然死亡。在迷信、罪恶、恐怖的氛围里,作者不时让他笔下的罪人深思、反省、剖析内心,麦克白夫妇弑君前后的心理变化显得层次分明,这就更加增大了悲剧的深度。以上四部剧作被称做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在这些剧作中,莎士比亚看到了正在兴起的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内在矛盾,抨击资本主义利益原则的邪恶性质,展现出阶级压迫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的痛苦。但他把社会斗争归结于抽象的善恶好坏的道德问题,仅仅看到思想的力量,个人的作用,而忽视了人民大众,因此在冷酷的、充满罪恶的社会面前,单枪匹马的个人主义英雄往往被碰得头破血流,悲观、茫然、幻灭, 陷入不可解脱的内心矛盾与悲剧结局。 在悲剧终场时,没有一个主人公能逃脱死亡的命运,以至后人把莎剧结束的第五幕称之为“死床”。但玉石俱焚的可怕结局,又表明了剧作家对人类世界的希望:杰出之士死了,为个人利益使尽花招的野心家也难逃死亡的命运,但正义却赢得了道义上的胜利, 正义和美德百世流芳, 邪恶却为人唾弃,遗臭万年,重整河山仍期待着后来的英雄。其尖锐的批判锋芒,对人性的深刻揭示,对时代精神与社会生活的高度概括,使莎士比亚的悲剧至今仍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成为戏剧史上的丰碑。除了“四大悲剧”外,在这一时期里莎士比亚还根据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传》撰写了《尤利乌斯·凯撒》(1601)《雅典的泰门》(1605)、《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1607)、《科利奥兰纳斯》(1607)一系列悲剧。 《雅典的泰门》写雅典的贵族泰门慷慨好客, 乐善好施,挥金如土,家中日日宾客如云。虽然他帮助许多人摆脱困境,但他分不清谄媚者与朋友,大部分钱还在花在恶棍与寄生虫身上。一朝他黄金散尽,债主盈门,派人向元老、贵族以及那些曾经受过他恩惠之人请求援助时,那些曾百般躬迎的小人却如躲避瘟疫一样唯恐不及,弄得他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泰门悲愤地离开了人群,独自隐居在城外的洞穴里,一天,他正挖树根充饥,无意中发现了一大堆金子,饱经世态炎凉,看透人间虚伪的泰门不由愤怒地诅咒道: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这东西只这么一点点,就足够颠倒黑白,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的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这黄色的奴才,可以使异教联盟,国家分裂,祝福罪人;麻疯病人被当作情朗;有了他在元老会议上,强盗可以封官获爵,受人们的跪拜、颂扬;有了他,黄皮鸡脸的寡妇与能重做新娘。对资本主义金钱原则的揭露真是入木三分!马克思在《资本主义》中曾引用这段话来说明货币的本质。剧中的雅典后来遭到围攻, 贵族与元老们又来找寻曾经是骁勇善战的泰门, 给他金钱、权力、地位,但泰门的心已冷了,最后他变成一个厌世者,怀着对伪善的人类的痛恨离开了这个世界。3. 传奇剧时期 (1609—1613) 晚期的莎士比亚创作呈现出脱离现实,转向梦幻世界的倾向,以幻想来解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风格也为之一变,充满童话式的想象,富于明快的节奏。其作品有《辛白林》(1609)、《冬天的故事》(1610)、《暴风雨》(1611)等。这些剧本的情节大同小异,都是主人公先遭到灾难与不幸,后来得于偶然契机转危为安,甚至因祸得福。虽然对黑暗现实有所揭露,但宽恕和谅解的精神贯穿全剧, 主张用爱心医治旧日的创伤, 强调忏悔、改过能产生新的希望。剧本的人物和背景极富传奇性,人物动机近似荒诞,突出运用了大量巧合与偶然事件。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是《暴风雨》。玄妙的幻想、瑰丽的描写、生动的形象、诗意的背景使此剧成为莎士比亚晚期戏剧艺术的代表。莎士比亚的剧作是西方戏剧艺术史上难以企及的高峰。在他的戏剧中,展开了如此广阔的生活画面:上至王公贵族,下至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贫民百姓,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物都在剧中婆娑起舞,而每个人又有各自的爱憎、伤悲与欢乐,每个人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同是阴险狡诈、极端自私,麦克白与伊阿古不同,同是勇于为理想、正义献身,奥赛罗与哈姆雷特各异。不同的人物生活在各自的典型环境中。莎士比亚是无与伦比的戏剧结构大师,他的剧本固然有悲、喜剧之分,但在创作实际中又打破了悲、喜剧的界限,不受严格的传统体裁划分的限制,从而展现出更丰富饱满的人性和人物的精神世界。他善于描写几条相互平行交错的线索,来促进生动复杂的情节发展。写作技巧上则表现出一种奇妙的戏剧紧迫感,逐渐加快的情节发展的节奏,往往有一种气呵成的神来之笔,令观众惊叹不已。莎士比亚剧作的语言,完全是诗化的语言,柔婉如同淙淙流水,激荡如惊涛拍岸,令人回味无穷。据后人统计,莎士比亚所用的词汇在一万五千个之上,并善于用比喻、隐喻、双关语,许多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语言已经成了英文中的成语、典故,极大地丰富了英语词藻。语言形式则既以无韵诗为主,又杂有古体诗、民谣体、俚谚与轻快滑稽的散文体对话,可谓多种多样、丰富生动,成为构成莎士比亚戏剧艺术大厦的基本材料。莎士比亚还创作了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一般认为是在1592—1598六年间陆续完成的,一到一百二十六首写诗人与一位贵族青年的友谊的升沉变化,一百二十七到一百五十二首吐露了诗人对一位“黑肤女子”的恋爱,形象生动,富有节奏感,表现了人文主义者对真、善、美的认识与理想。莎士比亚生前并未享受过多的荣誉,他死后的二百年里也并未得到普遍的肯定。到了19世纪中叶,人们重新发现了莎士比亚,并形成了一门新学科--莎学。但由于莎士比亚出身平民,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生平资料又过于匮乏,引起了一些人对他的戏剧创作生涯产生怀疑,甚至还挖空心思地找出了莎剧的“真正”作者。其实并没有足够的证据和材料推翻莎士比亚的著作权。莎士比亚作为一代文豪、伟大的戏剧家的地位是不容动摇的。

莎士比亚在约1590~1612的20余年内共写了三十七部戏剧(如加上与弗莱彻合写的《两位贵亲》则是三十八部),还写有二首长诗《维纳斯与阿多尼斯》,《鲁克丽丝受辱记》和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他的戏剧多取材于历史记载、小说、民间传说和老戏等已有的材料,反映了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现实,宣扬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思想和人性论观点。由于一方面广泛借鉴古代戏剧、英国中世纪戏剧以及欧洲新兴的文化艺术,一方面深刻观察人生,了解社会,掌握时代的脉搏,故使莎士比亚得以塑造出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描绘广阔的、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并使之以悲喜交融、富于诗意和想象、寓统一于矛盾变化之中以及富有人生哲理和批判精神等特点著称。 一般来说,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可分以下3个时期: � 第一时期(1590~1600年) 以写作历史剧、喜剧为主,有9部历史剧、10部喜剧和2部悲剧。 9部历史剧中除《约翰王》是写 13 世纪初英国历史外 ,其他8部是内容相衔接的两个4部曲 :《 亨利六世 》上 、中、下篇与《查理三世》;《查理二世》、《亨利四世》(被称为最成功的历史剧)上、下篇与《亨利五世》。这些历史剧概括了英国历史上百余年间的动乱,塑造了一系列正、反面君主形象,反映了莎士比亚反对封建割据,拥护中央集权,谴责暴君暴政,要求开明君主进行自上而下改革,建立和谐社会关系的人文主义政治与道德理想。 10部喜剧《错误的喜剧》、《驯悍记》、《维洛那二绅士》、《爱的徒劳》、《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 》、《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无事生非》、《皆大欢喜》和《第十二夜》大都以爱情、友谊、婚姻为主题,主人公多是一些具有人文主义智慧与美德的青年男女,通过他们争取自由、幸福的斗争,歌颂进步、美好的新人新风,同时也温和地揭露和嘲讽旧事物的衰朽和丑恶,如禁欲主义的虚矫、清教徒的伪善和高利贷者的贪鄙等。莎士比亚这一时期戏剧创作的基本情调是乐观、明朗的,充满着以人文主义理想解决社会矛盾的信心,以致写在这一时期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也洋溢着喜剧气氛。尽管主人公殉情而死,但爱的理想战胜死亡,换来了封建世仇的和解。然而,这一时期较后的成熟喜剧《威尼斯商人》中,又带有忧郁色彩和悲剧因素,在鼓吹仁爱、友谊和真诚爱情的同时,反映了基督教社会中弱肉强食的阶级压迫、种族歧视问题,说明作者已逐渐意识到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难以解决的矛盾。 第二时期(1601~1607年) 以悲剧为主 ,写了3部罗马剧、5部悲剧和3部“阴暗的喜剧”或“问题剧”。 罗马剧《尤利乌斯·凯撒》、《安东尼和克莉奥佩特拉》和《科里奥拉努斯》是取材于普卢塔克《希腊罗马英雄传 》的历史剧。 四大悲剧《哈姆雷特》、《 奥赛罗 》、《 李尔王 》、《麦克白》和悲剧《雅典的泰门》标志着作者对时代、人生的深入思考,着力塑造了这样一些新时代的悲剧主人公:他们从中世纪的禁锢和蒙昧中醒来,在近代黎明照耀下,雄心勃勃地想要发展或完善自己,但又不能克服时代和自身的局限,终于在同环境和内心敌对势力的力量悬殊斗争中,遭到不可避免的失败和牺牲。哈姆雷特为报父仇而发现“整个时代脱榫”了,决定担起“重整乾坤”的责任,结果是空怀大志,无力回天。奥赛罗正直淳朴,相信人而又嫉恶如仇,在奸人摆布下杀妻自戕,为追求至善至美反遭恶报。李尔王在权势给他带来的尊荣 、自豪 、 自信中迷失本性 ,丧失理智,幻想以让权分国来证明自己不当国王而做一个普通人,也能同样或更加伟大,因而经受了一番痛苦的磨难。麦克白本是有功的英雄,性格中有善和美的一面,只因王位的诱惑和野心的驱使,沦为“从血腥到血腥”、懊悔无及的罪人。这些人物的悲剧,深刻地揭示了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已开始出现的种种社会罪恶和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矛盾的不可调和,具有高度的概括意义。 由于这一时期剧作思想深度和现实主义深度的增强,使《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终成眷属》和《一报还一报》等“喜剧”也显露出阴暗的一面,笼罩着背信弃义、尔虞我诈的罪恶阴影,因而被称为“问题剧”或“阴暗的喜剧”。 第三时期(1608~1613)倾向于妥协和幻想的悲喜剧或传奇剧。 主要作品是4部悲喜剧或传奇剧《泰尔亲王里克里斯》、《辛白林》、《冬天的故事 》、《暴风雨》。这些作品多写失散、团聚、诬陷、昭雪。尽管仍然坚持人文主义理想,对黑暗现实有所揭露,但矛盾的解决主要靠魔法、幻想、机缘巧合和偶然事件,并以宣扬宽恕、容忍、妥协、和解告终。 莎士比亚还与弗莱彻合作写了历史剧《亨利八世》和传奇剧《两位贵亲》,后者近年来被有的莎士比亚戏剧集收入。莎士比亚作品的创作背景 1590年到1600年是莎士比亚创作的早期,又称为历史剧、喜剧时期。这一时期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和艺术风格渐渐形成。当时的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鼎盛时期,王权稳固统一,经济繁荣。莎士比亚对在现实社会中实现人文主义理想充满信心,作品洋溢着乐观明朗的色彩。这一时期,他写的历史剧包括《理查三世》(1592)、《亨利四世》(上下集)(1597—1598)和《 亨利五世 》(1599)等9部。剧本的基本主题是拥护中央王权,谴责封建暴君和歌颂开明君主。比如,《亨利四世》展现的是国内局势动荡的画面,贵族们联合起来反叛国王,但叛乱最终被平息;王太子早先生活放荡,后来认识错误,在平定内乱中立下战功。剧作中,历史事实和艺术虚构达到高度统一。人物形象中以福斯塔夫最为生动,此人自私、懒惰、畏缩,却又机警、灵巧、乐观,令人忍俊不禁。 这一时期创作的喜剧包括诗意盎然的《仲夏夜之梦》(1596)、扬善惩恶的《威尼斯商人》(1597)、反映市民生活风俗的《温莎的风流娘儿们》(1598)、宣扬贞洁爱情的《无事生非》(1599)和歌颂爱情又探讨人性的《第十二夜》(1600)等10部。这些剧本基本主题是爱情、婚姻和友谊,带有浓郁的抒情色彩,表现了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生活理想。与此同时,他还写了《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等悲剧3部,作品虽然有哀怨的一面,但是基本精神与喜剧同。莎士比亚还写有长诗《维纳斯和阿多尼斯》(1592—1593)、《鲁克丽丝受辱记》(1593—1594)和154首十四行诗。 17世纪初,伊丽莎白女王一世与詹姆士一世政权交替,英国社会矛盾激化,社会丑恶日益暴露。这一时期,莎士比亚的思想和艺术走向成熟,人文主义理想同社会现实发生激烈碰撞。他痛感理想难以实现,创作由早期的赞美人文主义理想转变为对社会黑暗的揭露和批判。莎士比亚创作的第二时期(1601—1607),又称悲剧时期。他写出了《哈姆莱特》(1601)、《奥瑟罗》(1604)、《李尔王》(1606)、《麦克白》(1606)和《雅典的泰门》(1607)等著名悲剧。《奥瑟罗》中出身贵族的苔丝狄蒙娜不顾父亲和社会的反对,与摩尔人奥瑟罗私下结婚,表现了反对种族偏见的主题,而导致他们悲剧的原因不仅是奥瑟罗的嫉妒,而且是以伊阿古为代表的邪恶势力的强大。奥瑟罗临死前的清醒,包含着人类理性的胜利。《李尔王》中展现的则是一个分崩离析的社会,李尔王因为自己的刚愎自用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主人公从具有绝对权威的封建君主变成了一无所有、无家可归的老人,人物命运和性格发生巨大的变化,这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最具特色。《麦克白》中,一位英雄人物由于内在的野心和外部的唆使,成为个人野心家和暴君。其悲剧意义在于,个人野心和利己主义可以毁灭一个原本并非邪恶的人物。总体而言,这些悲剧对封建贵族的腐朽衰败、利己主义的骇人听闻、金钱关系的罪恶和劳动人民的疾苦,作了深入的揭露;风格上,浪漫欢乐的气氛减少,忧郁悲愤的情调增加,形象更丰满,语言更纯熟。 1608年以后,莎士比亚进入创作的最后时期。这时的莎士比亚已看到人文主义的理想在现实社会中无法实现,便从写悲剧转而为写传奇剧,从揭露批判现实社会的黑暗转向写梦幻世界。因此,这一时期又称莎士比亚的传奇剧时期。这时期,他的作品往往通过神话式的幻想,借助超自然的力量来解决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作品贯串着宽恕、和解的精神,没有前期的欢乐,也没有中期的阴郁,而是充满美丽的生活幻想,浪漫情调浓郁。《暴风雨》(1611)最能代表这一时期的风格,被称为“用诗歌写的遗嘱”。此外,他还写有《辛白林》和《冬天的故事》等3部传奇剧和历史剧《亨利八世》。 莎士比亚的作品从生活真实出发,深刻地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他认为,戏剧“仿佛要给自然照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貌,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马克思、恩格斯将莎士比亚推崇为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家,提出戏剧创作应该更加“莎士比亚化”。这是针对戏剧创作中存在的“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的缺点而提出的创作原则。所谓“莎士比亚化”,就是要求作家象莎士比亚那样,善于从生活真实出发,展示广阔的社会背景,给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提供富有时代特点的典型环境;作品的情节应该生动、丰富,人物应该有鲜明个性,同时具有典型意义;作品中现实主义的刻画和浪漫主义的氛围要巧妙结合;语言要丰富,富有表现力;作家的倾向要在情节和人物的描述中隐蔽而自然地流露出来。 莎士比亚的作品包括: 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麦克白,李尔王,哈姆雷特,奥瑟罗,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裘力斯·凯撒,安东尼与克莉奥佩屈拉(埃及艳后),科利奥兰纳斯,特洛埃围城记,雅典的泰门等。 喜剧:错中错,终成眷属,皆大欢喜,仲夏夜之梦,无事生非,一报还一报,暴风雨,驯悍记,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温莎的风流娘们,爱的徒劳,维洛那二绅士,泰尔亲王佩力克尔斯,辛白林,冬天的故事等。 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亨利六世,亨利八世,约翰王,里查二世,里查三世。 十四行诗:爱人的怨诉,鲁克丽丝失贞记,维纳斯和阿多尼斯,热情的朝圣者,凤凰和斑鸠等。 莎士比亚的戏剧大都取材于旧有剧本、小说、编年史或民间传说,但在改写中注入了自己的思想,给旧题材赋予新颖、丰富、深刻的内容。在艺术表现上,他继承古代希腊罗马、中世纪英国和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戏剧的三大传统并加以发展,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创造性革新。他的戏剧不受三一律束缚,突破悲剧、喜剧界限,努力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深入探索人物内心奥秘,从而能够塑造出众多性格复杂多样、形象真实生动的人物典型,描绘了广阔的 、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并以其博大、深刻、富于诗意和哲理著称。 莎士比亚的戏剧是为当时英国的舞台和观众写作的大众化的戏剧。因而,它的悲喜交融、雅俗共赏以及时空自由 、极力调动观众想象来弥补舞台的简陋等特点,曾在18世纪遭到以伏尔泰为代表的古典主义者的指摘,并在演出时被任意删改。莎剧的真正价值,直到19世纪初,在柯尔律治和哈兹里特等批评家的阐发下,才开始为人们所认识。然而当时的莎剧演出仍常被纳入5幕结构剧的模式 。19世纪末 ,W·波埃尔和H·格兰威尔·巴克强烈反对当时莎剧演出的壮观传统 ,提倡按伊丽莎白时代剧场不用布景的方式演出,以恢复其固有特点。 17世纪始,莎士比亚戏剧传入德、法、意、俄、北欧诸国,然后渐及美国乃至世界各地,对各国戏剧发展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并已成为世界文化发展、交流的重要纽带和灵感源泉。中国从本世纪初开始介绍和翻译莎剧,到1978年出版了在朱生豪译本基础上经全面校订、补译的11卷《莎士比亚全集》。1902年,上海圣约翰书院学生最早用英语演出《威尼斯商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先后有65个职业和业余演出团体 ,以英 、汉 、藏 、蒙 、粤5种语言 ,文明戏、现代话剧、戏曲、广播剧、芭蕾舞剧 、木偶剧6种形式 ,共演出莎剧21部,包括了莎剧大部分重要作品。莎剧已成为中国中学、大学特别是戏剧院校的教材。莎剧的重要角色为中国演员的培养和提高开辟了广阔天地。 莎士比亚给世人留下了三十七部戏剧,其中包括一些他与别人合写的一般剧作。此外,他还写有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和三、四首长诗。 就莎士比亚的天才、成就和声望而言,他的名字未能在本册中名列前茅看来有点离奇。我把莎士比亚排得这样低,不是因为我不赏识他的艺术成就,而是我认为文学艺术人物一般说来对人类历史影响较小。 宗教领袖、科学家、政治家、探险家、哲学家或发明家的活动经常影响到人类奋斗的许多其他领域的发展。例如,科学的进展对经济和政治事物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影响了宗教信仰、哲学观点和艺术的发展。 一位著名的画家,虽然可能对后来的画家的作品影响很大,但是他对音乐和文学可能带来的影响却微乎其微,对探险和其他人类奋斗的领域实际上则毫无影响可言。类似的说法也适合于诗人、剧作家和音乐作曲家。一般说来,文艺人物只对文艺有影响,实际上只对他们所从事的那个特殊领域有影响。正是由于这种原因,没有一名文学、音乐或美术人物被列进前三十名,且只有少数几个人物才被列入本册。 那么为什么本册中有文艺人物呢?这是因为欣赏文艺对每个人的生活有一定的直接影响(虽然这种影响并不总是很大),换句话说,一个人可能会花一部分时间听音乐,一部分时间读书,一部分时间作画,等等。即使我们听音乐的时间对我们的其他活动毫无影响(这肯定是种夸张的说法),这一部分时间仍然代表着我们生活中的无聊时间。 一位艺术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可能比我们听、读或看他的作品所花的时间还要多。这是因为他的作品很可能对其他作家的创作活动产生影响,他们的作品为我们所体验和赏识。 在有些情况下,文艺作品或多或少地有些明确的哲学内容,这会影响我们对其他问题的看法。当然文学作品比音乐或美术作品更经常是如此这般。例如,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三幕,第一场)中,莎士比亚让亲王说:“对杀人的凶手不能讲慈悲,否则就是鼓励杀人。”这里提出的观点(不管人们接受与否)具有鲜明的哲学内容,可能会对人们的政治态度产生影响,而不是其他如欣赏“蒙娜丽莎”所产生的影响。 莎士比亚在所有的文学人物中首屈一指,这看来是无容置辩的。相对来说,今天很少有人谈乔叟、维吉尔、甚至荷马的作品,但是要上演一部莎士比亚的戏剧,肯定会有很多观众。莎士比亚创造词汇的天才是无与伦比的,他的话常被引用——甚至包括从未看过或读过他的戏剧的人。况且他的名气也并非昙花一现。近四百年来他的作品一直给读者和评论家带来了许多欢乐。由于莎士比亚的作品已经接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因此在将来的许许多多世纪里也将会受到普遍欢迎,这一推测看来不无道理。 在评价莎士比亚的影响时,我们应该这样考虑,如果没有他,就根本不会有他的作品(当然类似的论断适合于每一位文学艺术人物,但是这个因素在评价一般的艺术家的影响时看来并不特别重要)。 据统计,莎士比亚用此高达两网格以上。它广泛采用民间语言(如民谣、俚语、古谚语和滑稽幽默的散文等),注意吸收外来词汇,还大量运用比喻、隐喻、双关语,可谓集当时英语之大成。莎剧中许多语句已成为现代英语中的成语、典故和格言。相对而言,他早期的剧作喜欢用华丽铿锵的词句;后来的成熟作品则显得更得心应手,既能用丰富多样的语言贴切而生动的表现不同人物的特色,也能用朴素自然的词句传达扣人心弦的感情和思想。 虽然莎士比亚用英文写作,但是他是一位真正闻名世界的人物。虽然英语不完全是一种世界语言,但是它比任何其它语言都更接近世界语言。而且莎士比亚的作品被译成许多种文学,许多国家都读他的著作,上演他的戏剧。 当然有些受欢迎的作家的作品也会受到文学评论家的轻视,但是莎士比亚就不同了,文学学者都不遗余力地赞扬他的作品。世世代代的戏剧家都研究他的作品,企图获得他的文学气质。正是因为莎士比亚对其他作家有巨大的影响和不断受到大众的赏识,才使他在本书中获得相当高的名次。 某版本的莎翁戏剧集中的序言,有一段这样的话: 他通过具有强大艺术力量的形象,从他的那些典型的、同时又具有鲜明个性的主人公的复杂的关系中,从他们的行动和矛盾中去揭示出他们的性格。戏剧中放射出的强烈的人文主义思想光芒,以及卓越而大胆的艺术技巧,其意义早已超出了他的时代和国家的范围。 对文学界造成如此大的影响,难怪他的朋友、著名的戏剧家本·琼孙说:“他不只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全世纪。” 最后一点不得不提的是----- 莎士比亚与世界图书与版权日 4月23日,对于世界文学领域是一个具有象征性的日子,因为塞万提斯、威廉·莎士比亚和加尔西拉索·德·拉·维加都在1616年的这一天去世。此外,4月23日也是另一些著名作家出生或去世的日子,如莫里斯·德律恩、拉克斯内斯、佛拉吉米尔·纳博科夫、约瑟·普拉和曼努埃尔·梅希亚?巴列霍。 很自然地,1995年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选择这一天,向全世界的书籍和作者表示敬意;鼓励每个人,尤其是年轻人,去发现阅读的快乐,并再度对那些为促进人类的社会和文化进步做出无以替代的贡献的人表示尊敬。 199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八次大会通过决议,宣布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 版权即著作权,是指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的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权利(包括财产权、人身权)。版权的取得有两种方式:自动取得和登记取得。我国的著作权法规定,作品完成就自动有版权。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