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有关广西生态的大一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有关广西生态的大一论文参考文献

一:1、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论文摘要和关键词。2、论文摘要应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而不应是各章节标题的简单罗列。摘要以50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3、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4、引言(或序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5、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6、结论。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的意义。7、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参考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参考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8、附录。包括放在正文内过份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与政策分析》

摘 要: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初级阶段。当前,要以环境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以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为抓手,重点发展绿色经济、完善体制机制,抓好节能减排,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恢复重要生态系统生机。在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基础上,尽快建立和完善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可比性、动态性和创新性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是人类在劳动过程中,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规律而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等方面成果的总和。也就是说,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从历史上看,人类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种类型。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建设生态文明不是否定工业文明,而是强调先进的工业文明必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们在享有现代物质文明成果的同时,又能保持和享有良好的生态文明成果。

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生态文明的兴起是人类价值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工业文明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也为人类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危机。选择生态文明道路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已成为21世纪中国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二、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势分析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初级阶段。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制定了计划生育、环境保护等基本国策,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出了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资源保护和开发管理不断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在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方面,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一系列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广泛展开,环境保护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健全,环评、环境监测和执法监察的力度加大,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和国际合作工作积极推进,公众环境意识不断提高。

在工业生产方面,坚持节能减排不动摇,大力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清洁生产,积极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支持重点节能工程等项目,加强工业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实行限期达标排放措施,强制淘汰技术落后和污染严重的生产装置。

在能源开发和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节约能源的法规和技术经济政策,建立健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污染控制的综合管理体制,启动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加强节能减排监督检查,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但是,更需要我们关注的是,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初级阶段和以后,还将长期面临一些重大挑战。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人口压力巨大,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健康素质和道德素质亟待提高;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对资源能源的需求,资源能源短缺问题突出;环境污染形势严峻,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这些问题导致各类自然资产损失与自然灾害,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财产的直接经济损失日益增大,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分析

生态文明既是理想的境界,也是现实的目标。要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呢?建设生态文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渗透到物质、制度、思想等诸多层面,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加强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是我国现阶段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抓好的两项战略任务,是一项关系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关系民族振兴和国家长远发展的庞大系统工程,需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倡导生态文明观念,使之广泛深入人心,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以及每一个家庭和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共同关心并积极参与这项事业。

生态文明建设要有法制保证。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仅凭道德约束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健全的法制保证。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环保的法律法规,但还存在着一些重要的立法空白,一些环境管理制度不适应需要,一些环境管理制度缺少法律依据,环境法律配套滞后,缺少专门约束政府行为的环境法律,地方保护干扰正常执法现象普遍,环境民事赔偿尚无法律依据,弱势群体受到环境损害后得不到必要补偿等。因此,针对现有问题,加强环境战略和政策研究、完善环境立法、提高立法质量、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执法监督,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是一项探索性课题,在系统界定、指标取舍等方面存在着许多技术和实践上的困难,现有指标体系的形成主要考虑了系统性要求,同时也兼顾了指标数据的可得性。因此,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化,不断修正现有指标体系,同时,进一步提高某些指标可操作性,以便真正客观、准确、科学地评价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将是下一步的工作任务。

党的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生贤.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J].求是,2012,10

[2]陈洪波潘家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进展[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2,09

[3]鲁长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中共湖北省委党校,2010生态文明,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形势与政策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形势与政策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论文篇一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中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很强的理论依据,它是解决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过程的中诸多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迫切需要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能够加快可持续发展的步伐,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将生态理念渗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和管理的各个方面,推动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谐共生。从而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2.2

一、生态文明的提出及内涵:

近年来中国的人口、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诸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缺乏等问题日益浮现在人们面前,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与其历史必然性有关,而且跟人类在社会建设中只追求发展,忽视生态平衡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关。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出来,这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发展方式为内涵,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涵盖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环境文明的文明体系。它要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强调在经济发展中,在开发利用自然的同时,从维护社会、经济、自然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尊重和保护自然,尽最大可能积极主动地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将发展的力度、速度和资源利用的效率结合起来,使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持续发展。

二、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压力与挑战:

(一)资源能源短缺与利用效率不高

在资源能源方面,我国能源储备总量位于世界前列,但人均能源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且远不及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人均耕地、淡水、森林,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4%和12.8%,人均煤炭、石油、天然气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9%、6.2%和6.7%。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能源效率大大提高,但当前我国能源效率仍处于世界平均水平以下,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2012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36.2亿吨标煤,消耗全世界20%的能源,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美国的3.3倍,日本的7倍,同时高于巴西、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我国的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目前中国经济增长还主要依赖固定资产投资和扩张,电力、钢铁、水泥等重工业投资规模较大,产品增加较快,同时产生大量的污染物,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对环境的压力继续加大,也会超越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环境破坏与污染

在生态环境方面,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且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也不断加大,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为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比较落后。因此由工业污染,汽车尾气,建筑装卸物,城市扬尘,生活垃圾等产生的污染物越来越多,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而且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于我国在污染物的处理和管理方面的技术相对落后,而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因而传统污染型工业快速发展的势头在短期内还不可能得到根本性的转变。因此,一些传统意义上污染较重的行业例如:电力、钢铁、建材、造纸、化工等污染型行业产生的污染物依然存在增长的空间,而且将保持相对平稳的增长态势,将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进一步的破坏,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任务

(一)在法制上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积极推进法制环保建设,出台土质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防治条例,进一步健全环保行政责任追究体系,加强在环境法实施方面的努力,将环境执法和环境立法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将环境执法作为环境法制建设的重点,加强环境法的宣传教育和人员培训,提高全社会特别是政府官员和管理人员的环保法制观念,强化国家环境监督管理体制的建设,使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有了可以遵从的、具有强制效力的法律保护,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到法律的高度,让法律成为始终贯彻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保障。

(二)优化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对产业的生产发展方式进行优化和转型,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转变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建设生态文明与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为核心,努力实现产业生态化,加快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科学技术作用,集中力量研究开发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技术,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相关科技,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高耗能、重污染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降低产业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大力发展生态环境技术研究,为建设生态文明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三)政府相关体制的建立与改革

政府应加大环保投入,对生态文明基础设施加大建设力度,逐步完善对污染物集中处理设施的建设,减少污染物排放。对高污染高排放的资源型企业在宏观管理和环保制度管理方面下大力气,从宏观上规划新型环保产业发展战略,严格控制高污染、高排放的资源型企业,确保其按规定进行排放污染物。在重点区域实施区域限批制度,对重点区域若出现严重环保违规的事件禁止其审批新建项目。通过区域限批可以很快取得治理效果,同时这也是建设生态文明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政府应该把污染减排生态环境质量考核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用政绩观来引导各级政府推动环境污染治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对公众在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宣传教育

政府、机关、企业单位、媒体等要共同配合与努力,建立完善的环保教育机制,使公众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道德观,在人们的心中树立牢固的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广泛开展对公众在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宣传教育,多形式、多方位、多层面宣传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政策和法律法规,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营造全民关心、支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提高全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大力培养全民生态道德意识,不断强化全民生态文明观念,提高人们生态道德修养,营造培育全民生态环境道德意识的社会氛围。通过全民参与、共同行动,把建设生态文明与实现可持续发展落实到社会的每一个成员身上,落实到人们息息相关的生活中,对建设生态文明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形势与政策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论文篇二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与政策分析》

摘 要: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初级阶段。当前,要以环境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以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为抓手,重点发展绿色经济、完善体制机制,抓好节能减排,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恢复重要生态系统生机。在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基础上,尽快建立和完善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可比性、动态性和创新性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是人类在劳动过程中,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规律而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等方面成果的总和。也就是说,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从历史上看,人类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种类型。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建设生态文明不是否定工业文明,而是强调先进的工业文明必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们在享有现代物质文明成果的同时,又能保持和享有良好的生态文明成果。

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生态文明的兴起是人类价值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工业文明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也为人类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危机。选择生态文明道路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已成为21世纪中国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二、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势分析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初级阶段。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制定了计划生育、环境保护等基本国策,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出了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资源保护和开发管理不断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在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方面,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一系列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广泛展开,环境保护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健全,环评、环境监测和执法监察的力度加大,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和国际合作工作积极推进,公众环境意识不断提高。

在工业生产方面,坚持节能减排不动摇,大力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清洁生产,积极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支持重点节能工程等项目,加强工业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实行限期达标排放措施,强制淘汰技术落后和污染严重的生产装置。

在能源开发和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节约能源的法规和技术经济政策,建立健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污染控制的综合管理体制,启动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加强节能减排监督检查,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但是,更需要我们关注的是,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初级阶段和以后,还将长期面临一些重大挑战。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人口压力巨大,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健康素质和道德素质亟待提高;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对资源能源的需求,资源能源短缺问题突出;环境污染形势严峻,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这些问题导致各类自然资产损失与自然灾害,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财产的直接经济损失日益增大,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分析

生态文明既是理想的境界,也是现实的目标。要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呢?建设生态文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渗透到物质、制度、思想等诸多层面,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加强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是我国现阶段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抓好的两项战略任务,是一项关系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关系民族振兴和国家长远发展的庞大系统工程,需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倡导生态文明观念,使之广泛深入人心,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以及每一个家庭和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共同关心并积极参与这项事业。

生态文明建设要有法制保证。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仅凭道德约束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健全的法制保证。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环保的法律法规,但还存在着一些重要的立法空白,一些环境管理制度不适应需要,一些环境管理制度缺少法律依据,环境法律配套滞后,缺少专门约束政府行为的环境法律,地方保护干扰正常执法现象普遍,环境民事赔偿尚无法律依据,弱势群体受到环境损害后得不到必要补偿等。因此,针对现有问题,加强环境战略和政策研究、完善环境立法、提高立法质量、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执法监督,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是一项探索性课题,在系统界定、指标取舍等方面存在着许多技术和实践上的困难,现有指标体系的形成主要考虑了系统性要求,同时也兼顾了指标数据的可得性。因此,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化,不断修正现有指标体系,同时,进一步提高某些指标可操作性,以便真正客观、准确、科学地评价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将是下一步的工作任务。

党的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生贤.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J].求是,2012,10

[2]陈洪波潘家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进展[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2,09

与生态文明论文有关的参考文献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发展,是我国的又一重大创新成果。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毛概有关生态文明1500字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提出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逐步加快,各种资源、环境的压力变得越来越突出。只有加大对环境保护,树立牢固的生态文明观念,才能使人类文明向着高层次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标志着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党对坚持文明发展道路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努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文明建设;环境保护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保护与建设隐患大、矛盾突出,生态文明及环境建设任重而道远。

一、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

首先,生态文明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人与自然作为地球的共同成员,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生态保护意识逐渐成为了大众 文化 ,其价值观从以前征服自然、人定胜天等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转变。

其次,生态文明的目标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随着环境污染侵害事件的逐年上升,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显得更加重要。

再者,基于目前世界人口众多,生活物资稀缺的现状,生态文明建设是长期艰巨的任务。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双重任务和巨大压力,一方面要保证人民生活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要坚持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和主要内容

党的十六大 报告 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不仅提出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而且指出要“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思想。这充分表明并确定了生态环境对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础性地位,也表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注重环境保护和建设,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努力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三、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对策

(一)加强 教育 和学习,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平等和谐的统一关系,我们必须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吸取教训,把促进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与保证未来持续发展统一起来。过去“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实践已经证明了其不合理性,将会为子孙后代带来惨痛代价。

(二)支持文化创新,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要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森林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等生态文化,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道德观,并渗透到社会、经济、法律、政治、伦理等领域,为经济社会的生态化发展给予支持。

(三)发展现代循环经济。

发展现代循环经济就是实现国民绿色经济,解决经济增长和生态破坏之间矛盾的有效出路。现代的循环经济,包括从源头预防污染物产生,从消费降低废物排放,从处理增加利用效率等多个方面。这就要求改变传统工业生产中的“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高污染”,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努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积极淘汰落后生产技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实现结构节能。大力提倡生态科技,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树立正确消费观,节能减排

人们需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杜绝浪费。这要求人类摒弃过度挥霍性消费的享乐主义,而主动以实用节约为原则进行适度消费,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间的物质交换,使得生产消费的消耗最小。资源的使用和环境的破坏都基于人类的欲望,因此以节俭满足基本生存需要为目标的适度消费必定能够大幅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生态文明是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可持续的社会经济政策为手段、以致力于构造一个人与自然发展为目的的文明形态。它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走向,生态文明建设所追求的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当前,中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许多国家发展的 经验 教训告诉我们,在这个重要阶段,一定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增长同资源、环境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同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由此可见,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既是基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资源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加大的新形势而做出的战略决策,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缓解生态环境压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生态文明,既有利于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要自觉向公众宣传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观;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环境、资源意识;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资源,爱护社会上的一草一目等。

参考文献:

[1]雷毅.生态伦理学[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刘湘溶.生态文明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3]胡锦涛.十七大报告,2007-10-15.

《略论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党的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本文谈谈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地位与 措施 。

【关键词】报告;生态文明;经济发展方式

一、生态与生态文明的内涵

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征服自然的文化达到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刘惊铎在其《生态体验论》中把生态文明定义为从自然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之三重生态圆融互摄的意义上 反思 人类的生存发展过程,系统思考和建构人类的生存方式。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二、生态文明的突出地位

为什么报告把生态文明提到这么高这么重要的位置,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突出地位?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基于对当今世界出现的能源资源环境瓶颈约束、气候变化异常、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持续等问题的科学分析,制定的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战略对策。如何解决这一系列全球性的严峻问题?一个非常重要的对策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从根本上挽救地球生物圈,改变人类的不良行为、观念、习惯。不管是什么政治制度,不管是什么阶级阶层,不管是什么民族种族,不管是什么宗教信仰,都能接受生态文明建设这一超意识形态的全人类共同利益原则,使人类利益原则恢复了本来的权威。这一决策既能够赢得全国人民的拥护,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之中;又能够把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紧密连接在一起,增强“地球村”的意识,共同保护地球生态系统。这是从根本上、源头上治理全球一系列恶性循环问题,实现永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建设生态文明,当然要加强保护、优化和建设生态环境,但绝不是单纯的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而是关联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重要纽带。我们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地球,优化自然生态,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实现发展与环境双赢,造福人类”,实现生产方式根本性变革,必须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落实四个“着力”,五个“更多依靠”的要求。实现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必须彻底改变人们奢侈过度消费的不良观念、行为、习惯,经济发展与财富增加并不能让我们丢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由于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经济规模,即使采用各种末端治理措施,也难以避免严重的环境影响。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这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我国来说,挑战是巨大的。但作为后发国家,我们又具有积极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经验的优势。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建设生态文明,观念要先行。

要使生态文明观深入人心,在全体公民中强化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少、环境形势严峻的国情意识;强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效益意识;强化经济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人文指标全面发展的政绩意识;强化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资本,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环保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了解国情、珍爱环境、保护生态、崇尚自然、节约资源、造福后代的共识,使生态文明观念成为13亿中国人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自觉行动。

(二)建设生态文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键。

要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上来,树立保住绿水青山也是政绩的理念,把产业结构调整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逐步改变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的状况,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三)建设生态文明,告别“黑色文明”是核心。

告别“黑色文明”要坚定不移地抓好节能减排工作,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好”是基础,“好”的体现之一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做到节能减排。要让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成为两根“高压线”,加快利用先进技术改造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坚决淘汰落后的生产力,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四)建设生态文明,实行严格的制度是保障。

完成硬指标要出硬招数,不动真格的换不来蓝天碧水。要像控制人口、保护耕地一样,实行严格的环境资源保护制度,严肃法律制度、环境标准、执法纪律、执法手段,建立健全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将能耗降低和污染减排完成情况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实行政绩督察制和行政问责制,对那些我行我素、无视法纪、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人要坚决惩处,杜绝一切环境违法行为,绝不允许“少数人发财、人民群众受害、全社会买单”的情况再出现。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与政策分析》

摘 要: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初级阶段。当前,要以环境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以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为抓手,重点发展绿色经济、完善体制机制,抓好节能减排,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恢复重要生态系统生机。在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基础上,尽快建立和完善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可比性、动态性和创新性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是人类在劳动过程中,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规律而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等方面成果的总和。也就是说,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从历史上看,人类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种类型。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建设生态文明不是否定工业文明,而是强调先进的工业文明必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们在享有现代物质文明成果的同时,又能保持和享有良好的生态文明成果。

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生态文明的兴起是人类价值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工业文明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也为人类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危机。选择生态文明道路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已成为21世纪中国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二、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势分析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初级阶段。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制定了计划生育、环境保护等基本国策,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出了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资源保护和开发管理不断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在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方面,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一系列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广泛展开,环境保护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健全,环评、环境监测和执法监察的力度加大,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和国际合作工作积极推进,公众环境意识不断提高。

在工业生产方面,坚持节能减排不动摇,大力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清洁生产,积极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支持重点节能工程等项目,加强工业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实行限期达标排放措施,强制淘汰技术落后和污染严重的生产装置。

在能源开发和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节约能源的法规和技术经济政策,建立健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污染控制的综合管理体制,启动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加强节能减排监督检查,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但是,更需要我们关注的是,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初级阶段和以后,还将长期面临一些重大挑战。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人口压力巨大,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健康素质和道德素质亟待提高;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对资源能源的需求,资源能源短缺问题突出;环境污染形势严峻,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这些问题导致各类自然资产损失与自然灾害,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财产的直接经济损失日益增大,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分析

生态文明既是理想的境界,也是现实的目标。要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呢?建设生态文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渗透到物质、制度、思想等诸多层面,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加强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是我国现阶段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抓好的两项战略任务,是一项关系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关系民族振兴和国家长远发展的庞大系统工程,需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倡导生态文明观念,使之广泛深入人心,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以及每一个家庭和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共同关心并积极参与这项事业。

生态文明建设要有法制保证。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仅凭道德约束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健全的法制保证。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环保的法律法规,但还存在着一些重要的立法空白,一些环境管理制度不适应需要,一些环境管理制度缺少法律依据,环境法律配套滞后,缺少专门约束政府行为的环境法律,地方保护干扰正常执法现象普遍,环境民事赔偿尚无法律依据,弱势群体受到环境损害后得不到必要补偿等。因此,针对现有问题,加强环境战略和政策研究、完善环境立法、提高立法质量、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执法监督,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是一项探索性课题,在系统界定、指标取舍等方面存在着许多技术和实践上的困难,现有指标体系的形成主要考虑了系统性要求,同时也兼顾了指标数据的可得性。因此,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化,不断修正现有指标体系,同时,进一步提高某些指标可操作性,以便真正客观、准确、科学地评价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将是下一步的工作任务。

党的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生贤.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J].求是,2012,10

[2]陈洪波潘家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进展[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2,09

[3]鲁长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中共湖北省委党校,2010生态文明,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形势与政策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形势与政策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论文篇一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中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很强的理论依据,它是解决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过程的中诸多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迫切需要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能够加快可持续发展的步伐,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将生态理念渗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和管理的各个方面,推动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谐共生。从而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2.2

一、生态文明的提出及内涵:

近年来中国的人口、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诸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缺乏等问题日益浮现在人们面前,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与其历史必然性有关,而且跟人类在社会建设中只追求发展,忽视生态平衡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关。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出来,这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发展方式为内涵,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涵盖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环境文明的文明体系。它要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强调在经济发展中,在开发利用自然的同时,从维护社会、经济、自然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尊重和保护自然,尽最大可能积极主动地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将发展的力度、速度和资源利用的效率结合起来,使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持续发展。

二、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压力与挑战:

(一)资源能源短缺与利用效率不高

在资源能源方面,我国能源储备总量位于世界前列,但人均能源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且远不及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人均耕地、淡水、森林,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4%和12.8%,人均煤炭、石油、天然气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9%、6.2%和6.7%。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能源效率大大提高,但当前我国能源效率仍处于世界平均水平以下,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2012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36.2亿吨标煤,消耗全世界20%的能源,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美国的3.3倍,日本的7倍,同时高于巴西、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我国的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目前中国经济增长还主要依赖固定资产投资和扩张,电力、钢铁、水泥等重工业投资规模较大,产品增加较快,同时产生大量的污染物,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对环境的压力继续加大,也会超越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环境破坏与污染

在生态环境方面,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且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也不断加大,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为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比较落后。因此由工业污染,汽车尾气,建筑装卸物,城市扬尘,生活垃圾等产生的污染物越来越多,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而且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于我国在污染物的处理和管理方面的技术相对落后,而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因而传统污染型工业快速发展的势头在短期内还不可能得到根本性的转变。因此,一些传统意义上污染较重的行业例如:电力、钢铁、建材、造纸、化工等污染型行业产生的污染物依然存在增长的空间,而且将保持相对平稳的增长态势,将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进一步的破坏,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任务

(一)在法制上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积极推进法制环保建设,出台土质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防治条例,进一步健全环保行政责任追究体系,加强在环境法实施方面的努力,将环境执法和环境立法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将环境执法作为环境法制建设的重点,加强环境法的宣传教育和人员培训,提高全社会特别是政府官员和管理人员的环保法制观念,强化国家环境监督管理体制的建设,使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有了可以遵从的、具有强制效力的法律保护,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到法律的高度,让法律成为始终贯彻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保障。

(二)优化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对产业的生产发展方式进行优化和转型,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转变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建设生态文明与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为核心,努力实现产业生态化,加快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科学技术作用,集中力量研究开发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技术,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相关科技,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高耗能、重污染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降低产业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大力发展生态环境技术研究,为建设生态文明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三)政府相关体制的建立与改革

政府应加大环保投入,对生态文明基础设施加大建设力度,逐步完善对污染物集中处理设施的建设,减少污染物排放。对高污染高排放的资源型企业在宏观管理和环保制度管理方面下大力气,从宏观上规划新型环保产业发展战略,严格控制高污染、高排放的资源型企业,确保其按规定进行排放污染物。在重点区域实施区域限批制度,对重点区域若出现严重环保违规的事件禁止其审批新建项目。通过区域限批可以很快取得治理效果,同时这也是建设生态文明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政府应该把污染减排生态环境质量考核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用政绩观来引导各级政府推动环境污染治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对公众在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宣传教育

政府、机关、企业单位、媒体等要共同配合与努力,建立完善的环保教育机制,使公众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道德观,在人们的心中树立牢固的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广泛开展对公众在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宣传教育,多形式、多方位、多层面宣传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政策和法律法规,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营造全民关心、支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提高全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大力培养全民生态道德意识,不断强化全民生态文明观念,提高人们生态道德修养,营造培育全民生态环境道德意识的社会氛围。通过全民参与、共同行动,把建设生态文明与实现可持续发展落实到社会的每一个成员身上,落实到人们息息相关的生活中,对建设生态文明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形势与政策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论文篇二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与政策分析》

摘 要: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初级阶段。当前,要以环境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以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为抓手,重点发展绿色经济、完善体制机制,抓好节能减排,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恢复重要生态系统生机。在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基础上,尽快建立和完善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可比性、动态性和创新性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是人类在劳动过程中,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规律而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等方面成果的总和。也就是说,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从历史上看,人类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种类型。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建设生态文明不是否定工业文明,而是强调先进的工业文明必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们在享有现代物质文明成果的同时,又能保持和享有良好的生态文明成果。

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生态文明的兴起是人类价值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工业文明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也为人类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危机。选择生态文明道路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已成为21世纪中国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二、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势分析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初级阶段。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制定了计划生育、环境保护等基本国策,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出了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资源保护和开发管理不断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在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方面,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一系列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广泛展开,环境保护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健全,环评、环境监测和执法监察的力度加大,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和国际合作工作积极推进,公众环境意识不断提高。

在工业生产方面,坚持节能减排不动摇,大力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清洁生产,积极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支持重点节能工程等项目,加强工业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实行限期达标排放措施,强制淘汰技术落后和污染严重的生产装置。

在能源开发和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节约能源的法规和技术经济政策,建立健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污染控制的综合管理体制,启动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加强节能减排监督检查,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但是,更需要我们关注的是,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初级阶段和以后,还将长期面临一些重大挑战。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人口压力巨大,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健康素质和道德素质亟待提高;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对资源能源的需求,资源能源短缺问题突出;环境污染形势严峻,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这些问题导致各类自然资产损失与自然灾害,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财产的直接经济损失日益增大,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分析

生态文明既是理想的境界,也是现实的目标。要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呢?建设生态文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渗透到物质、制度、思想等诸多层面,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加强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是我国现阶段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抓好的两项战略任务,是一项关系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关系民族振兴和国家长远发展的庞大系统工程,需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倡导生态文明观念,使之广泛深入人心,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以及每一个家庭和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共同关心并积极参与这项事业。

生态文明建设要有法制保证。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仅凭道德约束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健全的法制保证。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环保的法律法规,但还存在着一些重要的立法空白,一些环境管理制度不适应需要,一些环境管理制度缺少法律依据,环境法律配套滞后,缺少专门约束政府行为的环境法律,地方保护干扰正常执法现象普遍,环境民事赔偿尚无法律依据,弱势群体受到环境损害后得不到必要补偿等。因此,针对现有问题,加强环境战略和政策研究、完善环境立法、提高立法质量、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执法监督,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是一项探索性课题,在系统界定、指标取舍等方面存在着许多技术和实践上的困难,现有指标体系的形成主要考虑了系统性要求,同时也兼顾了指标数据的可得性。因此,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化,不断修正现有指标体系,同时,进一步提高某些指标可操作性,以便真正客观、准确、科学地评价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将是下一步的工作任务。

党的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生贤.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J].求是,2012,10

[2]陈洪波潘家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进展[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2,09

有关西藏的论文参考文献

一、西藏地理环境的功能与价值西藏的地理位置特殊,因此它的自然环境,发展的历史以及它的地域文化使其有着独特的发展环境,然而其不一样的神奇环境,深远地影响着西藏地区发展以及城镇建设的过往与未来。(一)西藏的地形地貌讲到西藏,大家熟悉的就是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高原,并且也是海拔最高的大高原,因此有着“世界屋脊”之称。它也是南极、北极之外的“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因此它的地形�驮佣嘌�,并且还有高峻的山,景象万千。由于具有冰川、戈壁等典型的地貌类型,因此具有“一山见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自然景象称号。横断山脉――藏东高山峡谷区,位于一系列东西走向逐渐转为南北走向的高山深谷,中间夹杂着怒江、澜沧江以及金沙江这三条大江,由于山顶终年有着不化的白雪,加上复杂多样的独特气候,形成茂密的森林以及山麓四季常青的景象,从而构成了峡谷区三江并流的壮丽的田园景观。(二)西藏的农牧区喜马拉雅山,海拔高度高达6000米左右,终年覆盖冰雪,而且南北两边的气候温差较大。藏南谷地位于冈底斯山以及喜马拉雅山之间,因此地形平坦,土地肥沃,是西藏的主要农作物区,能促进当地农作物的发展,给经济发展带来许多有利的条件。藏北高原,位于昆仑山、唐古拉山以及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之间,由地势低平的山丘以及低矮的盆地组成,是西藏的主要牧业区,能促进当地牧业的发展,给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有利的条件。因为地理位置不一样,因此各个地方的习俗也不同。西藏有丰富的动植物品种,例如冬虫夏草,青稞,牦牛等等。在藏族服装方面,藏族衣服的最本质特征是肥腰、长袖、长裙、长编、金银珠玉饰品等,因为长期的封闭性生活,大体上,藏族的衣服发展的差异不会很大,而且变化甚小。因此从藏族衣服上可以看出藏族人所生活的生存环境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二、西藏历史人文的价值和功能(一)西藏的文化精神西藏的文化传统主要是由藏族等各个民族一起携手共创的,各个民族在创建文化的过程中凸显出两个特点:一是表现出来的实事求是的民族精神,二是自主选择的独立实践精神。因此,只有让西藏的文化一直保持鲜明的特色习俗以及特色的民族风情,并将此风情融入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的浪潮中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积极吸收外来的文化并和它相互交流。(二)西藏文化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西藏文化,是民族的希望,是人民的要求,也是西藏文化面向世界各地的必经之路。例如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中的唐蕃和亲讲述的就是吐鲁番的松赞干布两次派遣使者到唐去求婚,迎娶了文成公主,促进了蕃唐之间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交流,和平往来。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全面懂得西藏的传统文化是发展西藏现代文化的根基,在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同时,我们也不能抛弃历史,要促进全面进步。所以我们要从实际出发,促进西藏各个地方的全面发展,树立尊重,坚持改革和创新,大力发展其文化交流事业,增强民族凝聚力。(三)西藏的历史文化西藏的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具有光鲜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情。在藏族,佛教的文化艺术在西藏文化艺术中占主导地位。从古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每个民族之间的文化艺术相互撞击以及相互吸取是公元七世纪的一大特色,并且以藏传佛教为主体的文化艺术高速发展。在清朝时期,西藏文化艺术走向繁荣,并且在这一时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这一时期,雕塑、绘画以及建筑等艺术也取得了非凡的成绩,布达拉宫的建立也显现出这一领域的显著成绩。表现出精湛的技术以及奇特的历史文化。(四)西藏丰富的旅游资源随着经济的增长,越来越多的游客入藏旅游,西藏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宝贵的财富。因此,人文环境问题也越来越显现出来。起先西藏在人们心中是一片纯洁的净土,是神圣的。然而,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进藏旅游,西藏自然风光原有的纯洁性就会受到影响,因此,我们要尊重各个民族的文化,要加强对西藏地区旅游行业的管理,加强完善基础设施,并且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也要加强对资源的保护,制定完整的规章制度,积极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重点开发城镇以及周边地区,在人烟稀少的地方保持其原有的神秘性,为西藏的旅游保留一丝神秘感。,总之,共同合作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因此我们要更深层次地了解西藏的特色民族风情,吸取其中的精华,摒弃其中的不足,加强民族间的交流,促进经济的发展,让我们在继承中实现创新,并在保护中弘扬,在发展中继承,共创民族灿烂文化,携手共创美好的未来!

西藏,这个耸立于地球之巅、平均海拔4000余米的雪域高原,以其恢宏的气势傲然于世。千百年来,生活于这块高天厚土神奇大地上的藏门珞各族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西藏文化。西藏民俗文化是西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厚重的文化内蕴和特有的高原风采深受世人的瞩目和关注。一民俗是生活于某一特定地域的民族或人们共同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习俗惯制,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的活动方式。显然,民俗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民俗文化产生的历史十分久远。人类要生存,离不开基本的物质生产活动,衣、食、住、行的物质民俗行为便与人类的活动相伴相生。人类要繁衍发展,离不开两性交媾与生育,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至关重要,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婚、育习俗。其他诸如信仰、礼仪、节日、游艺等精神民俗也都是在人的活动过程中逐渐出现和形成的。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的活动,便有了文化的创造,也就有了民俗活动形式。民俗文化是人类文化中最古老和最具有生命力的。民俗文化一般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和精神民俗几大类别。物质民俗指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等生产生活方式及相关的习俗礼仪;社会民俗包含家族村社、婚丧嫁娶及人生礼仪等相关内容;精神民俗则以信仰、节日、民间文学和游艺为其代表。西藏民俗文化囊括和涵盖着人类民俗文化的一切领域和方面,同时,又自成体系,内容极为丰富,具有浓郁的民族与地域特色。西藏民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考古学和地理学资料表明,青藏高原是人类的故乡之一。至迟在1万至5万年前,西藏高原便有古人类的活动足迹。发现于藏南定日县苏热、藏北申扎县珠各勒、多格则和各听、阿里日土县扎布等五处地点的达200余件旧石器便是明证。距今四五千年前,西藏各地已普遍进入了新石器时代。[1]阿里、那曲、拉萨、昌都、山南、林芝、墨脱等地几乎遍及全藏的大量新石器的发现,特别是昌都卡若遗址和拉萨曲贡遗址的发现和发掘,证明西藏高原的远古先民已创造了堪与中原新石器文化相媲美的西藏古文化。如果说混沌之初人类之始以至旧石器时代民俗文化的具体情形我们还无从知晓,那么,西藏民俗文化的滥觞则有据可考于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昌都卡若原始村落遗址的发掘为我们提供了一幅西藏远古先民生活的图景。卡若遗址位于西藏东部昌都西南约12公里的卡若村附近,遗址面积约10000平方米,发掘出土了大量建筑遗迹及石器、骨器、陶器和各种动物骨骼、粮食等。发掘了房屋基址28座,有圆底房屋、半地穴式房屋和地面房屋三种类型。发掘出用作生产工具的各种石器近8000件,骨器约400件。出土的生活用具中有陶片20000多片,分罐、盆、碗三种器形。装饰品共出土50件,种类有笄、璜、环、项饰、贝饰、牌饰等。[2]卡若文化为我们展示了西藏远古先民衣、食、住、佩饰等物质和精神民俗的基本风貌。继卡若遗址之后,拉萨曲贡遗址为我们揭示了西藏腹心地区距今三四千年前远古居民生活的情形。曲贡遗址分早期文化遗存和晚期文化遗存。在早期文化遗存中,出土了多种器形的石磨盘50件,磨石(磨棒)44件和石杵7件。这些磨盘磨石主要用于加工谷物。出土陶片50000余片,陶器种类有罐、盂、杯、碗、豆、盘、器座等,以罐为主。出土装饰品23件,质料为骨、陶、石三种,其中有骨牌饰1件,骨笄7件。出土的动物骨骼中有牦牛、绵羊和狗等,牦牛和绵羊在当时饲养已比较普遍。在晚期文化遗存中,发掘土坑石室墓29座,墓葬形制为竖穴土坑式,平面形状有长方形和方形两种,墓坑内一般用砾石块堆垒成壁,葬式主要是二次葬和屈肢葬。曲贡土坑石室墓的绝对年代当在公元前8世纪前后,最晚不会晚于公元初年。在M203墓坑内出土一件铁柄铜镜。曲贡遗址还出土了两件网缀,在几座灰坑中还发现了鱼骨。[3]这一切,都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当时拉萨一带土著居民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料。西藏各民族丰富的神话传说,也形象地反映了西藏高原远古先民的生活史。藏族、门巴族和珞巴族都有“猴子变人”的神话,讲述远古先民树居野处,以采集和狩猎为生,后逐渐繁衍,形成人类各支系的情形。珞巴族的许多神话,还讲述了人类如何受鸟的启发发明了弓箭,受蜘蛛活动的启迪学会了织布等。据敦煌文献和藏文史籍载,西藏古代曾经历过众小邦统治。其中“十二小邦”之一的雅隆悉补野部后来不断壮大。约公元前3世纪,聂赤赞普作为第一个赞普(王)出现于藏族历史上,当时还修建了称为雍布拉康的第一座宫堡。到第30代赞普达日年塞时,诸小邦的大部分领地已归于悉补野治下。经过松赞干布祖孙三代的励精图治,在公元7世纪初,统一了吐蕃全境,建立了强大的吐蕃奴隶制政权。其时,“南方之‘珞’与‘门’”亦被收为属民,当时珞瑜的珞巴人和门隅的门巴人已臣属于吐蕃政权。吐蕃时代,是藏族文化大发展的时代,也是西藏民俗文化走向兴旺繁盛的时期。从史料看,当时民俗文化的主要方面和形式已基本定型。如衣以毛褐,食以乳酪、牛羊肉和炒面,饮以酒浆和茶,住为“屋皆平头”的民居和“拂庐”(帐篷),信仰有自然崇拜、苯教和佛教,娱乐有歌舞、棋类、球类、抱石、赛马、摔跤等形式。此外,礼仪、婚丧等都有成文的规定和俗成的定制。在吐蕃时代就已成型的民俗生活的基本范式,一直绵延发展,影响至今。吐蕃之后的一千多年间,随着西藏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同各民族文化交流的扩大,西藏民俗文化得以不断发展和丰富,成为独具特色的西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西藏民俗文化自成体系,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特征。这些特征集中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地域性特征地域性特征是西藏民俗文化区别于其他民俗文化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生活于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其民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地理环境是人类生活的地理空间和赖以生存的自然基础,也是从事生产活动以及获取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源泉。地理环境决定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而各地的地理环境无论是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生物等因素以及它们有机构成的自然综合体,都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异。因此,各民族的民俗文化必然带着各自鲜明的地域特征。即使是同一民族,由于居住于不同地域,其文化也会有一定的差异。西藏民俗文化正是如此。西藏民俗文化产生于西藏高原这一地球上独一无二的地域范围内。西藏地处世界屋脊,其北部是昆仑山脉,西北部是喀喇昆仑山脉,中部是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脉,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东部是横断山脉。这些高大的山脉构成了高原地貌的骨架。西藏的地势和地形结构可分为藏北高原(包括阿里高原),地处昆仑山、唐古拉山和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之间,即“羌塘”(意为北部高地)的广大地域。藏南谷地,位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和喜马拉雅山之间,包括雅鲁藏布江及其主要支流拉喀藏布、年楚河、拉萨河、尼洋河等流域。喜马拉雅山地,主要指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和东南坡。藏东高山峡谷区,即西藏最东部的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峡谷地带,地处横断山区。[4]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造就了独特的西藏民俗文化。辽阔的藏北高原地势高寒,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境内有众多的湖泊和纵横的水系,是野生动物的乐园和天然的牧场。人们世代逐水草而居,创造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高原游牧文化。牧民食以乳酪牛羊肉,穿、用以裘皮和毛织品,居以牛毛帐篷,行以马、牛代步和驮运。还有那高亢的牧歌、豪放的赛马、剽悍的性格,处处展现出游牧文化的风姿。藏南谷地海拔在2700-3700米之间,这里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适宜农耕。人们从《猴子变人》的神话时代开始便从事农耕活动,延续至今,创造了西藏的农业文明。人们食以糌粑,聚族居于平顶的楼屋。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平原,是西藏远古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相传西藏最古老的居民首先出现于此。西藏的第一块农田、第一座房屋、第一个赞普,无不与雅隆河谷相联系。正是雅隆悉勃野部的崛起,经过长达数百年的攻伐兼并,到公元7世纪前期才由松赞干布统一了西藏高原各部,建立了统一的吐蕃政权,使西藏的文化地域最终形成。至今,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仍是西藏最主要和最富庶的农业区。藏东三江流域属高山峡谷区,江河切割,沟壑纵横,气候呈立体分布。人们从事半农半牧的经济活动,依山势建房聚族而居。喜马拉雅山南坡和东南坡气候温和,多雨潮湿,森林密布,动植物资源丰富,决定了人们的经济活动方式长期以采集和狩猎为主,兼事刀耕火种的传统农耕。由于多林木,人们的生产生活用具、建房盖屋多以林木为主。潮湿的气候又使人们居住于杆栏式竹木楼内。正是地理环境的差异决定了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并导致民俗文化地域性特征的形成。西藏民俗文化的地域性特征是区别于西藏高原以外其他民俗文化的显著标志。同时,在西藏高原内部又有许多小的地理单元,不同地区的文化又带有一定的地域色彩,它们共同构成了西藏民俗文化多姿多彩的风貌。

西藏地处青藏地区,素有“高”“冷”的特点。正是由于它的特点“高”,因此导致了西藏还有另一个特征,那就是“太阳光照时间长,辐射强”,因此西藏拉萨有着“日光城”的称号。 中国论文网 /9/view-10083281.htm关键词:西藏;地理环境;历史人文;价值与功能西藏因有宏伟、神奇魄力的自然景象而出名,它地域辽阔、地貌壮观、资源丰富。从古至今,人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一、西藏地理环境的功能与价值西藏的地理位置特殊,因此它的自然环境,发展的历史以及它的地域文化使其有着独特的发展环境,然而其不一样的神奇环境,深远地影响着西藏地区发展以及城镇建设的过往与未来。(一)西藏的地形地貌讲到西藏,大家熟悉的就是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高原,并且也是海拔最高的大高原,因此有着“世界屋脊”之称。它也是南极、北极之外的“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因此它的地形�驮佣嘌�,并且还有高峻的山,景象万千。由于具有冰川、戈壁等典型的地貌类型,因此具有“一山见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自然景象称号。横断山脉――藏东高山峡谷区,位于一系列东西走向逐渐转为南北走向的高山深谷,中间夹杂着怒江、澜沧江以及金沙江这三条大江,由于山顶终年有着不化的白雪,加上复杂多样的独特气候,形成茂密的森林以及山麓四季常青的景象,从而构成了峡谷区三江并流的壮丽的田园景观。(二)西藏的农牧区喜马拉雅山,海拔高度高达6000米左右,终年覆盖冰雪,而且南北两边的气候温差较大。藏南谷地位于冈底斯山以及喜马拉雅山之间,因此地形平坦,土地肥沃,是西藏的主要农作物区,能促进当地农作物的发展,给经济发展带来许多有利的条件。藏北高原,位于昆仑山、唐古拉山以及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之间,由地势低平的山丘以及低矮的盆地组成,是西藏的主要牧业区,能促进当地牧业的发展,给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有利的条件。因为地理位置不一样,因此各个地方的习俗也不同。西藏有丰富的动植物品种,例如冬虫夏草,青稞,牦牛等等。在藏族服装方面,藏族衣服的最本质特征是肥腰、长袖、长裙、长编、金银珠玉饰品等,因为长期的封闭性生活,大体上,藏族的衣服发展的差异不会很大,而且变化甚小。因此从藏族衣服上可以看出藏族人所生活的生存环境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二、西藏历史人文的价值和功能(一)西藏的文化精神西藏的文化传统主要是由藏族等各个民族一起携手共创的,各个民族在创建文化的过程中凸显出两个特点:一是表现出来的实事求是的民族精神,二是自主选择的独立实践精神。因此,只有让西藏的文化一直保持鲜明的特色习俗以及特色的民族风情,并将此风情融入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的浪潮中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积极吸收外来的文化并和它相互交流。(二)西藏文化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西藏文化,是民族的希望,是人民的要求,也是西藏文化面向世界各地的必经之路。例如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中的唐蕃和亲讲述的就是吐鲁番的松赞干布两次派遣使者到唐去求婚,迎娶了文成公主,促进了蕃唐之间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交流,和平往来。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全面懂得西藏的传统文化是发展西藏现代文化的根基,在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同时,我们也不能抛弃历史,要促进全面进步。所以我们要从实际出发,促进西藏各个地方的全面发展,树立尊重,坚持改革和创新,大力发展其文化交流事业,增强民族凝聚力。(三)西藏的历史文化西藏的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具有光鲜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情。在藏族,佛教的文化艺术在西藏文化艺术中占主导地位。从古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每个民族之间的文化艺术相互撞击以及相互吸取是公元七世纪的一大特色,并且以藏传佛教为主体的文化艺术高速发展。在清朝时期,西藏文化艺术走向繁荣,并且在这一时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这一时期,雕塑、绘画以及建筑等艺术也取得了非凡的成绩,布达拉宫的建立也显现出这一领域的显著成绩。表现出精湛的技术以及奇特的历史文化。(四)西藏丰富的旅游资源随着经济的增长,越来越多的游客入藏旅游,西藏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宝贵的财富。因此,人文环境问题也越来越显现出来。起先西藏在人们心中是一片纯洁的净土,是神圣的。然而,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进藏旅游,西藏自然风光原有的纯洁性就会受到影响,因此,我们要尊重各个民族的文化,要加强对西藏地区旅游行业的管理,加强完善基础设施,并且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也要加强对资源的保护,制定完整的规章制度,积极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重点开发城镇以及周边地区,在人烟稀少的地方保持其原有的神秘性,为西藏的旅游保留一丝神秘感。,总之,共同合作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因此我们要更深层次地了解西藏的特色民族风情,吸取其中的精华,摒弃其中的不足,加强民族间的交流,促进经济的发展,让我们在继承中实现创新,并在保护中弘扬,在发展中继承,共创民族灿烂文化,携手共创美好的未来!

西藏环境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摘要:围绕西藏环境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阐述了西藏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城市发展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论述了西藏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评价标准,并从政策制度、城市规划、城市发展模式以及发掘民族文化四个层面,提出了实现西藏自然生态环境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对策。关键词:西藏生态保护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一、西藏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概况1.区内地理环境现状与生态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南边陲的青藏高原,地域辽阔(面积达122.84万km2,约占我国土地面积的1/8,仅次于新疆,位居全国第二)。人口242.7万,以藏族为主(占95%以上)。全区辖7个地(市)73个县(市、区)。[3]西藏高原风光旖旎,那里有湛蓝的天,清澈的水,清新的空气,悠久灿烂的藏民族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神秘的藏传佛教,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独具特色。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蕴藏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草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太阳能资源。西藏主要城镇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含量都很低,主要江河的水质都能达标,至今未出现过酸雨和放射性污染,这些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为西藏实施西部大开发,全面加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很好的技术和条件,西藏已成为人们向往的圣地。然而,正是由于西藏独特的地理环境,区内86.1%的土地位于海拔4000m以上,受高寒恶劣自然条件的影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一旦破坏将很难恢复。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使其成为关系能否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西藏解放后,由于起初人口较少,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低下以及国家的种种保护措施使得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持了较好的状况。但是近几年来,随着西藏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目前,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而言质量不高,且有退化的趋势。经过我们的研究分析西藏当前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有限的生态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生态环境退化,投资严重短缺及环境意识淡薄产生的全部与局部,眼前与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政府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监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与西藏实际监管能力严重滞后的矛盾日益明显。所以只有切实解决这些矛盾与问题,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才能保证西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使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得以顺利实施。2.西藏城市发展现状及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城市是社会产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西藏的城镇有着悠久的历史,拉萨、日喀则、昌都、江孜等城镇均属历史古城,也曾显赫一时。但是,长期以来西藏封建农奴制度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过去的城镇可以说没有基本的城市设施,加之生产力低下,人口少,对环境的影响也较小。在西藏,现代意义的城镇是在和平解放以后才发展起来的。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先后四次召开西藏工作座谈会,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的特殊政策和有力措施,西藏的各项事业进入了一个发展较快的时期。80年代,中央政府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先后投资几亿元,大部分用于城市住房改造,城市扩建,市政建设,公共服务设施等基础建设。1984年,中央决定由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四川、福建、广东等9省市为西藏援建43项工程,工程总投资4.8亿元,总建筑面积23.6万m2,一座座饭店、宾馆以及文化、教育、卫生、通讯、交通、生活等现代化建筑拔地而起,使高原城镇的容貌焕然一新。1994年,中央召开了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决定由中央和有关省市为西藏援建62项工程,总投资达23.8亿元。[1]目前,该项目已大部分建成并也投入使用。2003年又召开的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为西藏未来经济的发展绘制了一张壮丽的蓝图,西藏城镇的发展也必将进入一种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随着西藏经济的发展,城镇现代化建设水平的提高。2007年,青藏铁路将要建成通车,西藏总人口将达到250万到280万(含外来流动人口在内),尽管西藏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但是西藏高原自然条恶劣,人类的生存空间有限,可利用的耕地仅占全区总面积的0.2%-0.3%,而且面临着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态势,人口的增加,必将引起人为地对西藏脆弱生态环境的掠夺与破坏。比如: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作为自治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原先不足20万人口,目前已增加到47.45万人,城市人口已达22.39万人(占47.19%),已达到了一定的城市化水平。[2]由于拉萨目前还没有一座现代化的垃圾处理场及污水处理中心,人口的增加,随之而来的是“白色”污染物的增加,污水的横流。人类为了生存,非法地破坏自然资源的现象便会产生,诸如不合理的森林砍伐,非法盗猎野生动物,乱采乱挖自然矿藏等。如何在有限的生存空间中实现城市经济的快速、稳定、持续发展,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严峻课题。二、西藏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1.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必要性“可持续发展”自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现已成为人类共同追求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先进的城市发展观,它强调城市在增长的同时更注重城市质量的提高,包括城市的生态结构质量、环境质量、建筑美学质量以及精神文化氛围质量等方面,最终要实现城市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均衡发展。西藏的城市可持续发展应站在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高度,立足于当前城市发展的现状,着眼于城市发展的未来,而不应以今天的经济发展建立在明天的环境质量降低和子孙生活水平降低的基础上为代价。现代城市和城镇都是一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西藏正面临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展社会经济,缩小与内地差距,迎接新一轮西部开发的历史任务,因此尤其要重视中心城市和城镇的发展,使其具备应有的经济文化辐射中心的地位,从而切实带动全区的社会发展进步。这一城市的中心地位决定了必须要实现西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实现西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内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可持续发展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城市建设通过城市规划和设计,其最终目标是要使自然、城市经济、人类社会和谐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会促进城市社会的持续健康的运行。再次,实现西藏城市可持续发展是西藏产业多元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严格的讲,西藏的经济是比较典型的单一结构,是以农牧业为主体的经济发展,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多元产业和专业化、集约化的社会经济运作。因而制约着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而区域内城市的发展会产生复杂的分工和交换关系,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是巨大的,工业和社会服务的发展与发达,需要城市的拉动。根据现实情况西藏要走发展新型工业化和服务业的道路必须重视中心城镇的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最后,实现西藏城市可持续发展是西藏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需要。西藏早期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西藏要发展必须在客观上打破地域的界限,使各种生产要素在资源配置中自由合理的流动,积极的接受周边区域的有益经济辐射。根据目前的发展现状,西藏只有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力度,才能促进自身区内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而西藏城市只有处在开放的条件下,才能促进资金、技术、人员等生产资料的流动和合理配置,城市的企业才能够建立复杂多样的分工协作关系。随着西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发展的进一步完善,西藏城市的开放程度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与我国发达地区城市相比,还有一定距离。2.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指标城市生态经济效益是衡量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它是社会经济协调规律的要求,是人口、资源、环境同步进行,均衡发展的结果。城市生态经济效益就是指城市的经济效益和城市生态效益的统一。人们在社会劳动过程中既会产生有益的经济成果,同时也会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环境带来某种负面影响,产生生态效应。这两种效益是在劳动过程中同时产生的,是辩证统一的。只有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放在同一认识高度,重新优化组合各种资源,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生产资源的有效利用,才能够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人口、资源、环境是城市生态经济效益的表现形式,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人口适度增长,合理利用资源,积极保护环境,这三者任何一项处理不好或者是三者不能协调发展,都不能使城市持续协调的发展。三、实现西藏生态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1.加强生态保护宣传,提高全区可持续发展意识西藏是我国西部的一片“净土”,由于特殊的高原气候环境,其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生态保护工作是一项公益事业,需要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为了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各级政府要把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之中,明确有关部门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和义务,制定有效环保优惠政策。由于历史原因和发展水平所致,西藏大多地区乡村干部群众文化水平较低,加上文化交流少,信息较闭塞,对科学技术和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差,加之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和意义宣传不够,使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产生误解,甚至把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对立起来。因此,政府要采取措施提高全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唤起更多的干部和群众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让群众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美好的家园,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产效益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动员社会一切有利条件,有能力的部门,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共同参与生态保护事业,为维护西藏生态环境良性发展,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做出积极的贡献。2.提高城市规划决策质量,树立科学的城市发展观在中央关心西藏,全国各地支援西藏的大好形势下,西藏城市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一座座具有现代化气息的新城拔地而起,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但是我们还应看到城镇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局部的城市“高原反应”现象,产生了一系列城市问题。东部城市的发展模式是否适合西藏地区?如何解决这些前所未有的城市问题?我国东部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资源和发展方面的挑战,高速的经济发展再带来累累硕果的同时也伴随着环境的恶化,生态破坏和资源的匮乏,许多大中城市和乡镇面临空气、水、垃圾、噪声污染等问题,以及土地质量下降,自然资源退化等现实。随着2007年青藏铁路通车,必将掀起西藏的新一轮的城市经济发展。面对现实,我们必须提高西藏城市规划质量,尽早树立科学的城市发展观。因此为了解决西藏城市的不可持续发展问题,我们必须从“决策”源头控制污染和减少环境破坏,关键在于城市发展有关的制度安排和决策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由于决策失误引起重大环境污染的生态破坏的教训很多,比如“三江平原农业开发”导致的大规模湿地破坏;片面执行“以粮为纲”的方针,导致滥伐森林及由此引起的水土流失和洪水泛滥;上世纪80年代制定的支持乡镇企业政策。包括“十五小”企业对部分地区的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6]从东部城市发展的教训中表明,政策、规划和计划所产生的影响具有宏观性,累积性、长期潜在性等特点。如果在决策初期不注意决策的科学和质量,造成的后果往往难以弥补,只有在政策或计划层次上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才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可持续原则应作为政策的核心和主体。3.因地制宜,走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道路现代化的城市不仅需要有完善的城市功能,还需要有更加美好的生存空间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随着我国东部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压力日益增大,形成了城市发展中无限膨胀的城市人口与城市有限土地,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环境恶化之间日渐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国内外提出了一种新的城市发展模式——生态城市。生态城市是一种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城市发展模式,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生态城市规划着眼于“生态导向”的整体性规划,其实质是从生态学思想出发,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体系统地进行规划,使城市向更加有序、更加稳定的方向发展。[4]西藏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自然条件,该区域内城市的发展正处于起步或加速阶段,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城镇污染少,管理运行成本低和环境可塑性强的有利因素,按照“绿色城镇”理念促进城镇建设与生态建设相统一。我们应该充分吸取国内外城市发展的教训,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的城市发展模式,避免部分发达地区出现的“大城市病”和“反城市化现象”,从长远发展角度出发,因地制宜,首先建立合理的生态城市建设目标体系,城市的规划过程应合理协调自然、社会、经济等诸方面要求,实现城市调控和管理的高效运作。其次,把西藏城市,西部区域以及国家不同层次的规划相结合,使城市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第三,力求使城市空间体系和生态体系相结合,空间规划、生态规划及经济规划相结合,寻求最佳规划方案,以适应西藏城市的长远发展要求。4.充分发掘民族文化,为西藏城市的发展提供保障西藏的历史是中国历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藏族人民是中华五十六个民族统一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千百年来,藏族人民以他们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发了雪域高原,并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创造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使其在人类历史和世界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5]西藏和平解放以来,民族文化建设成果喜人,悠久的历史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在今天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博大精深的藏民族文化将会为西藏城市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保障,将直接影响西藏城市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城市文化不仅包括艺术和文化,还包括城市成员的生活方式、基本权利、价值系统、传统以及信仰。城市文化对于其所有成员的行为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而影响城市的各个方面。在西藏城市发展中,应该进一步重视藏民族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导向、凝聚、激励以及约束、辐射作用,使其成为西藏城市的生存和发展基础,成为建设有浓郁地方民族特色城市的典范。四、结语西藏城市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必须精心规划,以科学的发展观,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提高全民族素质,以谋求人类、自然、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让西藏永远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一片“净土”。参考文献1.普布次仁.城市化与西藏城镇发展刍论.中国藏学,1995(3),140~1442.洛桑江村.拉萨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着力提高城市化水平.中国民族,2002(10),44~463.罗绒战堆.刘洪平.环保大潮中的西藏发展—小议西藏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西藏研究,1996(3),28~364.唐立国.城市化建设新思路——生态城市.生态经济,2002(4),26~275.西珠郎杰.高原文化展新姿.西藏艺术研究,1995(3),4~76.西宝.李一军.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战略环境评价.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11),104~10

关于西藏的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西藏各族人民作为新时代的主人共同继承、发展和分享藏民族传统文化,共同创造现代文明生活和文化事业,使西藏文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与发展。西藏文化保护的事实证明,所谓的“西藏文化灭绝”论是根本没有事实依据的。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国家对西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工作还将继续加强。随着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保护西藏文化和生态环境、建设和谐西藏的进程中,西藏文化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等多种手段,保护和弘扬藏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开创和发展现代科学文化教育事业。 西藏的文物古迹得到有效保护。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自治区政府投入巨额资金,修复开放了1400多座寺庙。从2002年开始的西藏三大文物维修工程包括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和萨迦寺的维修,总投资为3.3亿元,全部由国家财政拨付,创造了西藏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物维修工程纪录。从 2006年开始,中央人民政府又决定投入5.7亿元,对西藏22项重点文物保护工程进行维修。2008年4月18日,西藏“十一五”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暨扎什伦布寺保护维修工程启动仪式在日喀则扎什伦布寺隆重举行,这标志着在西藏实施的投资最多、维修规模最大的文物保护工程全面启动。 西藏传统风俗习惯得到尊重和保护。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特别注意尊重和保护藏族人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正常的宗教活动。目前,西藏共有1700 多座寺庙和各类宗教活动场所,僧尼4.6万多人,各种宗教活动正常举行。每年到拉萨朝佛的西藏信教群众均达百万人次以上。从2004年开始,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恢复藏传佛教格西拉让巴考学制度。2007年国家宗教事务局公布了《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管理办法》。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是西藏藏传佛教各教派的组织,并有藏文版会刊《西藏佛教》以及1所西藏佛学院和1所藏文印经院。为保障西藏各民族人民特别是广大藏族人民按照自己传统的风俗习惯生活和进行社会活动的权利,西藏自治区将“藏历新年”、“雪顿节”等藏民族的传统节日确定为自治区的节假日,还明文规定,不准拍摄、围观天葬活动,不得在天葬场所喧哗等。 藏语文在西藏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得到广泛应用。1959年民主改革以来,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法规,西藏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各部门下达的正式文件、发布的公告都使用藏汉两种文字。在司法诉讼活动中,对藏族诉讼参与人,都使用藏语文审理案件,法律文书都使用藏文。西藏在广播电台、电视台,专门开设有藏文节目频率和频道。2007年末,藏语频道在全国少数民族语言电视频道中率先实现全天24小时不间断播出节目。在西藏出版有14种藏文杂志、10 种藏文报纸,1989年以来出版的藏文图书有400多种。此外,藏语文学习也得到了法律保障。西藏自治区教育系统全面推行以藏语文授课为主的双语教育体系,已经编译出版了从小学至高中所有课程的藏文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藏文专业术语规范化及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已取得重大进展。藏文编码已正式通过中国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各种藏文软件在计算机和网络上使用。截至2007 年底,西藏上网用户总人数已达16万人,占西藏人口的5.8%。 西藏传统文化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一贯重视藏民族文化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对民间文化开展大规模的收集和整理,使许多濒临失传的文化遗产得到了抢救和发掘。1979年成立了专门机构对被称为“世界史诗之王”的《格萨尔王传》进行全面抢救、整理,经过20多年的努力,现已整理出版《格萨尔》100多部,总印数达400多万册,同时还出版了20多部汉译本,并有多部被译成英、日、法文出版。2007年底,西藏全区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28个,文化馆、站203个,公共图书馆4个,博物馆2个,同时还有18个县级民间艺术团体和500多个群众业余演出队;全区多次举办大型群众文化活动,一年一度的拉萨雪顿节、日喀则珠峰文化旅游节和那曲恰青赛马节等大型文化活动的内容不断创新,成为地区性品牌文化节庆活动。西藏自治区7大类、15项、23个点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文化部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西藏有31人榜上有名。 文献档案得到妥善保护,建立了时代体系完整的历史档案库。工程浩大的宗教典籍的收集、整理和出版、研究工作不断取得进展。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等所藏经卷和佛教典籍得到了很好的保护。1990年以后,藏文《中华大藏经·丹珠尔》(对勘本)、《藏汉对照西藏大藏经总目录》等陆续整理出版,还印行藏传佛教的仪轨、传记、论著等经典的单行本供给寺庙,满足僧尼和信教群众的学修需求。2006年12月,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带标点的佛教经籍——《大藏经》的编纂工程正式启动。从2007年开始,西藏自治区启动了对贝叶经的摸底调查和建档工作,目前西藏已经登记在册的梵文贝叶经有426部,共4300多张。 藏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就重视对西藏社会历史文化的研究,1956年到1958年国家组织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大调查就包括对西藏社会的调查与研究。改革开放后,我国还组建了一批藏学研究专门机构,在藏学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当前,全国有近50个机构的近3000人从事藏学研究,研究领域涵盖了政治、经济、历史、文学艺术、宗教、哲学、语言文字、地理、教育以及考古、民俗、藏医藏药、天文历算和生态保护、经济可持续发展、农业、牧业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大部分学科。2006年,中国首次颁发了藏学研究领域第一个国家级奖项——“珠峰奖”,这标志着中国藏学事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2006年青藏铁路建成通车,有力地促进了西藏同祖国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西藏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大量游客乘火车进藏旅游,一些著名的文物古迹出现承载压力过重的问题,这进一步促使西藏各级政府更加重视、保护和发展当地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自治区政府和有关部门采取了严格控制参观人数、精心设计参观线路、科学合理疏导参观流量的办法以减缓这些珍贵而又脆弱的文物古迹的承载压力。青藏铁路使西藏人民通过旅游可以了解外界的信息和文化,可以在继承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发扬自己的文化,同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外人士积极投身到西藏文化保护中。

学术堂最新整理了一部分关于园艺论文的参考题目:1、西藏园艺产业发展与农牧民增收致富探讨2、基于问题的园艺植物育种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3、从指导教师角度谈园艺专业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的实施4、台风对浙江省设施园艺的影响及防避措施5、多倍体育种在园艺作物中的应用6、园艺专业观赏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7、提高职业教育中园艺技术专业实习课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8、复合应用型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9、探究设施园艺中的土壤生态问题及其清洁生产10、建设高校园艺实习基地培养农业科技人才11、云斑白条天牛对园艺作物的危害及习性12、园林园艺类中高职里面课程结构衔接对策13、现代园艺专科人才分类培养的探索与实践14、园艺植物繁殖学教学改革探索15、设施园艺智能化发展趋势与路径16、果树园艺技术与果树营养诊断策略之我见17、施用外源物质对园艺作物抗逆性影响研究进展18、"园艺产品贮藏与加工"课程教学改革探析19、高职园艺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20、提高"园艺植物研究法"教学质量的探讨

园艺方面的毕业论文轻风论文网很多啊,可以看下

生态伦理学有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发展,是我国的又一重大创新成果。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毛概有关生态文明1500字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提出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逐步加快,各种资源、环境的压力变得越来越突出。只有加大对环境保护,树立牢固的生态文明观念,才能使人类文明向着高层次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标志着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党对坚持文明发展道路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努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文明建设;环境保护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保护与建设隐患大、矛盾突出,生态文明及环境建设任重而道远。

一、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

首先,生态文明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人与自然作为地球的共同成员,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生态保护意识逐渐成为了大众 文化 ,其价值观从以前征服自然、人定胜天等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转变。

其次,生态文明的目标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随着环境污染侵害事件的逐年上升,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显得更加重要。

再者,基于目前世界人口众多,生活物资稀缺的现状,生态文明建设是长期艰巨的任务。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双重任务和巨大压力,一方面要保证人民生活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要坚持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和主要内容

党的十六大 报告 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不仅提出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而且指出要“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思想。这充分表明并确定了生态环境对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础性地位,也表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注重环境保护和建设,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努力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三、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对策

(一)加强 教育 和学习,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平等和谐的统一关系,我们必须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吸取教训,把促进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与保证未来持续发展统一起来。过去“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实践已经证明了其不合理性,将会为子孙后代带来惨痛代价。

(二)支持文化创新,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要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森林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等生态文化,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道德观,并渗透到社会、经济、法律、政治、伦理等领域,为经济社会的生态化发展给予支持。

(三)发展现代循环经济。

发展现代循环经济就是实现国民绿色经济,解决经济增长和生态破坏之间矛盾的有效出路。现代的循环经济,包括从源头预防污染物产生,从消费降低废物排放,从处理增加利用效率等多个方面。这就要求改变传统工业生产中的“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高污染”,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努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积极淘汰落后生产技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实现结构节能。大力提倡生态科技,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树立正确消费观,节能减排

人们需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杜绝浪费。这要求人类摒弃过度挥霍性消费的享乐主义,而主动以实用节约为原则进行适度消费,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间的物质交换,使得生产消费的消耗最小。资源的使用和环境的破坏都基于人类的欲望,因此以节俭满足基本生存需要为目标的适度消费必定能够大幅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生态文明是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可持续的社会经济政策为手段、以致力于构造一个人与自然发展为目的的文明形态。它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走向,生态文明建设所追求的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当前,中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许多国家发展的 经验 教训告诉我们,在这个重要阶段,一定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增长同资源、环境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同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由此可见,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既是基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资源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加大的新形势而做出的战略决策,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缓解生态环境压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生态文明,既有利于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要自觉向公众宣传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观;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环境、资源意识;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资源,爱护社会上的一草一目等。

参考文献:

[1]雷毅.生态伦理学[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刘湘溶.生态文明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3]胡锦涛.十七大报告,2007-10-15.

《略论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党的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本文谈谈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地位与 措施 。

【关键词】报告;生态文明;经济发展方式

一、生态与生态文明的内涵

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征服自然的文化达到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刘惊铎在其《生态体验论》中把生态文明定义为从自然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之三重生态圆融互摄的意义上 反思 人类的生存发展过程,系统思考和建构人类的生存方式。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二、生态文明的突出地位

为什么报告把生态文明提到这么高这么重要的位置,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突出地位?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基于对当今世界出现的能源资源环境瓶颈约束、气候变化异常、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持续等问题的科学分析,制定的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战略对策。如何解决这一系列全球性的严峻问题?一个非常重要的对策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从根本上挽救地球生物圈,改变人类的不良行为、观念、习惯。不管是什么政治制度,不管是什么阶级阶层,不管是什么民族种族,不管是什么宗教信仰,都能接受生态文明建设这一超意识形态的全人类共同利益原则,使人类利益原则恢复了本来的权威。这一决策既能够赢得全国人民的拥护,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之中;又能够把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紧密连接在一起,增强“地球村”的意识,共同保护地球生态系统。这是从根本上、源头上治理全球一系列恶性循环问题,实现永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建设生态文明,当然要加强保护、优化和建设生态环境,但绝不是单纯的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而是关联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重要纽带。我们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地球,优化自然生态,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实现发展与环境双赢,造福人类”,实现生产方式根本性变革,必须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落实四个“着力”,五个“更多依靠”的要求。实现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必须彻底改变人们奢侈过度消费的不良观念、行为、习惯,经济发展与财富增加并不能让我们丢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由于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经济规模,即使采用各种末端治理措施,也难以避免严重的环境影响。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这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我国来说,挑战是巨大的。但作为后发国家,我们又具有积极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经验的优势。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建设生态文明,观念要先行。

要使生态文明观深入人心,在全体公民中强化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少、环境形势严峻的国情意识;强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效益意识;强化经济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人文指标全面发展的政绩意识;强化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资本,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环保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了解国情、珍爱环境、保护生态、崇尚自然、节约资源、造福后代的共识,使生态文明观念成为13亿中国人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自觉行动。

(二)建设生态文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键。

要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上来,树立保住绿水青山也是政绩的理念,把产业结构调整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逐步改变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的状况,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三)建设生态文明,告别“黑色文明”是核心。

告别“黑色文明”要坚定不移地抓好节能减排工作,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好”是基础,“好”的体现之一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做到节能减排。要让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成为两根“高压线”,加快利用先进技术改造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坚决淘汰落后的生产力,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四)建设生态文明,实行严格的制度是保障。

完成硬指标要出硬招数,不动真格的换不来蓝天碧水。要像控制人口、保护耕地一样,实行严格的环境资源保护制度,严肃法律制度、环境标准、执法纪律、执法手段,建立健全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将能耗降低和污染减排完成情况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实行政绩督察制和行政问责制,对那些我行我素、无视法纪、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人要坚决惩处,杜绝一切环境违法行为,绝不允许“少数人发财、人民群众受害、全社会买单”的情况再出现。

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生态学论文 范文 ,供大家参考。

《 教育 生态学视角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

[摘要]教师专业发展指教师在教育生涯中,通过终身学习,不断融入新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和从教素质的发展过程,其过程侧重自主性、持续性、动态性。但教师专业发展的传统培养模式倾向教育理论的灌输,往往与教育实践相脱节。因此突破教师发展集中在教育学领域的局限,构建符合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化培养模式成为现实的需要。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教师专业发展;制约因素

教育生态学最早于20世纪60—70年代由美国劳伦斯•克雷明在其著名的《公共教育》一书中正式提出,主要指运用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来研究教育领域的种种现象和成因,探讨教育构成要素,掌握教育发展规律,是一门教育学和生态学的交叉学科。我国教育学者范国睿认为教育生态学的目的是揭示教育生态系统发生、发展的规律,促进教育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该理论的核心在于用系统观、整体观、平衡观来看问题,而高教教师专业发展也是一个兼具整体关联和动态持续的研究课题,与教育生态观彼此契合。教育生态观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化培养模式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因此,可透过教育生态学视角分析制约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阻碍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知识结构单一, 教学 方法 陈旧

为满足如何教的需求,高校教师的知识结构不仅仅应该包括所从事学科的专业知识,同时应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而现实是部分高校教师仅仅具备自己专科领域的单一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严重匮乏。职前培训也只能帮助教师掌握其皮毛,难以全面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在具体教学情境中,无法做到将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相融合。另外,培训教材本身有一定的滞后性,教师难以做到应用最先进的教学理论去灵活指导教学实践,导致理论和实践相脱节。在职后教学过程中,由于高校过分强调科研学术研究而忽视教学,导致教师并不注重教育理论技能的探索,教学水平难以提高。教师生态主体长时间占据课堂的统治地位,过分强调知识点的讲解和考试内容的灌输,忽视学生生态主体的参与性和主动性,严重影响了课堂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平衡。

(二)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淡泊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动力就是其专业发展意识,然而,一些高校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淡薄,主要体现在科研意识缺乏, 反思 能力不足和专业情意枯竭。科研意识缺乏表现在部分教师对科研重视不足,无法正确把握科研和教学相辅相成的关系,科研投入不足;或是受到功利化倾向的引导,为实现晋升评职的短期利益,不惜花钱制造学术垃圾。导致学术研究有数量无质量,学术乱象导致的学术腐败广为诟病。反思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反思形式单一,集中在课后反思;反思过程流于形式,基于行政化的命令要求将反思过程机械化,缺少对课堂教学真实问题的认真思索;反思方式封闭化,很多高校教师孤军作战,相互排斥和隔离。教师专业情意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情感倾向,情意越高,越能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目前高校教师专业情意枯竭主要体现在:一,职业倦怠感强。由于教学任务繁重,科研压力大,工资收入水平低,发展前景迷失,很多高校教师处于职业发展的休眠期,缺乏工作积极性和事业进取心。二,职业伦理道德感差。少数教师缺少敬业爱岗精神,对于教学敷衍了事,个别的受功利主义刺激,学术上伪造数据,败坏了学术风气。

(三)师资引进和聘任制度的阻隔

导致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生态失衡的外部因素是制度阻隔。高校引进教师后普遍推行名义上的聘任制,实则是“终身制”,除非教师主动退出,否则被动淘汰的几率很低。尽管有些高校仿制“非升即走”制,尝试推行“有限聘期”和“有限次晋升”制度,但大多流于形式或中途腰斩,很难有实质性的突破。而固若金汤的“终身制”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高校教师不完善的流动机制。教师流动性呈现两种趋势:一是高校教师中高学历、高职称教师的向上流动,导致优秀人才向经济发达地区倾斜,造成高校教师资源分布不平衡。二是近年来我国高校教师的校际互访呈现下降趋势。长期不更换工作环境,调整工作内容,必然导致高校教师缺乏竞争意识和工作激情,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和教师创造力的枯萎。(四)教师评价管理体系失衡影响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另一个外部因素就是管理失衡,表现在评价体系的内在冲突:一是评价理念偏差,主要表现在工具性价值和人本主义关怀的冲突。高校教师评价体系视教师为提高教学水平和效率的工具,以严格的 规章制度 来控制和管理教师的行为,通过奖励和惩罚的方式来评价教师的好坏,漠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动力,忽略教师也是一个有情感、有尊严、有个性的自然人,扼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二是评价标准缺乏科学性,表现在量化和质化的冲突。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往往过分依赖量化指标:教学工作过分依赖数量化,简单考虑教学工作量的多少,忽视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技术的更新,否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投入的主动性、创造性等隐性因素,削弱了教师的工作热情。科研工作过分依赖量化标准直接导致教师“重量轻质”,一味用论文的数量来衡量教师、评判教师科研效果,忽视论文的级别,课题的实际应用价值,变相地助长了学术功利化的不正之风。三是评价方式单一。高校教师评价管理大多采取“自上而下”的考核评估方式,根据聘任合同的责任细节对教师进行业绩评定,行政化色彩浓厚。而教师对于评价过程的公开性无法质疑,无法全面把握自己的不足和优势所在,无法明确长远发展的方向。这样一种完全“他评”的考核方式,剥夺了教师的知情权,助长了教师对于评价考核体系的排斥心理。教师评价管理体系的失衡令大部分高校教师失去了专业发展的动力,造成目前教师专业发展停滞不前的困局。

二、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一)更新知识结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育生态学强调整体观和开放观。整个教学活动被视为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生态主体、生态客体、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和谐共生的关系,任何一个联系的割裂开都会影响教学的整体价值。因此,高校管理层及高校教师需要用动态、平衡和关联的理念去看待教学活动。将教育生态观的整体平衡理念渗透到教学中,就需要高校教师充分考虑各教学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有机结合。针对高校教师知识结构单一的弊端,教师需要通过教学实践主动整合人文社科知识、专业专科知识和教育心理学知识。职前教育要注重课堂实践的重要性,职后教育要注重教育知识的巩固和积累,在教学中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坚持开放、平衡的原则,积极更新教学理念,综合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如讨论式教学、合作式教学、自主学习等教学组织形式,鼓励学生作为课堂生态主体的参与性、能动性和体验性,努力营造和谐共生的课堂生态环境,建立平等的师生 文化 氛围,缩小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感,在彰显课堂整体性的同时尊重学生主体的个性差异,满足学生个性化教学的需求。

(二)建立高校教师学习共同体

针对高校教师自我发展专业意识淡泊,科研动力不强、反思意识不足和专业情意枯竭等问题,最理想的解决方式就是组成高校教师学习共同体。教育生态学认为,生态个体不能脱离系统而单独存在,个体间的竞争和协作才能促进生态系统的发展,生态系统又反过来推动单个教师生态主体的成长。生态系统的整体价值并不是个体价值的简单叠加,而是大于个体价值之和,这符合生态论中共生的思想。而高校教师学习共同体恰恰能满足这一需求。教师学习共同体是指教师在共同愿景的引领下,在学校组织或是教师自发的情况下,通过对话、合作、协商、反思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共同分享信息和资源,以开放、平等、合作、互信的方式来促进个体教师专业化成长为目标所建立的一个学习组织。教师共同体打破了教师间的生态地域的限制,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共同愿景,通过合作对话的方式增加交流,挖掘群体的共同资源,在讨论分享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自我反思。科研上共同分享科研最新动态,打破教师间的“花盆效应”,使教师围绕所研究的课题共同探索,唤醒教师学科专业自觉性,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愿望,推动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

(三)教师聘任打破终身制,引进竞争淘汰机制

一,打破教师聘任终身制的壁垒,进一步完善高校教师流动机制。鉴于我国高校教师助教、讲师人员数量最为庞大,可以首先实施对助教、讲师推行非终身制,给予他们相对长时间的任期考察,并借此机制来遴选青年优秀教师人才。二,引进“有进有出”的竞争淘汰机制,促进教师的合理分流,推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平衡。具体就是引进竞争机制,如公开招聘制、末位淘汰制、非升即降制等。在淘汰竞争机制的引导下,形成一种竞争、合作、互助互利的自然生态环境,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理念的指引下,激发高教教师的生存发展能力。正如殷世东所言,“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生态竞争是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最直接动因和最有效工具。”淘汰竞争机制能够极大地增强高校教师的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不断提高学术科研生产力,有效地促进教师在优胜劣汰中实现互生互利,实现高校教育环境的生态平衡和教师的全面发展。

(四)完善多维评价体系

教育生态系统中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很重要的一个生态因子就是学校管理因子,将这些管理因子调试到适合教师专业发展的耐受范围内,这些因子就由限制因子变成促进因子。从教育生态学视角来完善高校教师评价管理因子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

第一,建立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和差异的评价理念。教师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引导教师实现个人专业发展,而不是把教师培养成可操控的工具。学校组织管理部门所实行奖励、惩处手段虽然可以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却是一种外部激励手段,无法促进教师长期的个人专业发展。因此构建教师评价体系首先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教师的个体情感,尊严和生命价值,推行教师个体自我价值实现的内部激励手段。另外,针对不同高校定位不同,学科、专业类型不同的特点,摒弃一刀切的统一评价模式,尽可能制定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多元教师评价职称体系,尊重教师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根据不同专业、学科的特点,帮助教师制定符合他们个性化需要的长期发展规划,突出其个体专业发展的层次性。

第二,教师职称评价体系应注重量化和质化的结合,对于能够量化的指标尽可能量化清楚,如教师工作量。对于科研成果不仅要结合课题或论文的级别进行量化打分,更应该注重科研或论文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影响因子,在考核量的同时更注重质的提高。

第三,采用多维评价方式,推行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学生评价和领导评价相结合的多维动态评价方式。强调多层次、多角度全面了解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为教师专业发展获取全面信息提供保证。同时也更增加了评价体系的真实性、公开性和科学性。教师自评处于核心地位也凸显了教师作为评价主体的重要性,因为只有教师自己最清楚教学中所付出的努力和改进,体现了教师作为生态主体的参与主动性,帮助教师通过认识自我,分析自我从而达到自我的突破。高校教师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过程,突破制约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充分了解造成目前高校教师发展的内因和外因,采取合理有效的 措施 使教师专业发展处于良好的生态平衡,才能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性提供现实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的定位、特色和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5,(12).

[2]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8.

[3]朱旭东,陈兰枝.构建教师教育学科体系推动教师教育事业发展———访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朱旭东教授[J].教师教育论坛,2014,(2).

[4]殷世东.生态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的阻隔与运作[J].教师教育研究,2014,(5).

《 恢复生态学的理论与研究发展 》

摘要:生态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恢复生态学是生态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文章 对恢复生态学进行分析和探讨,对一些常用的术语以及当前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关键词:恢复生态学;研究进展;理论研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然环境受到的影响越来越大,人口增加、工业产业化急剧发展,使生态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而且人类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对资源进行过度利用,使很多资源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摆在人类面前的重要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解决各种生态环境问题,协调人类的活动和生态环境,使人类在加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也可以逐渐实现对生态的恢复和保护,促进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

1恢复生态学的定义和理论基础

1.1恢复生态学的定义

恢复生态学是生态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新词,主要针对生态问题产生,致力于恢复已经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由于这个领域涉及的学科很多,因此也叫做综合生态学。简单来讲,恢复生态学是一门有关于生态的修复的学科,指的是通过人们对生态系统的研究,从而不断对那些已经受损的生态环境进行重建和恢复的过程,使生态环境能够发挥出相应的生态功能,而且能够使自然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科学。在这个研究领域中最关键就是恢复,对已经受到破坏的环境进行恢复,这种恢复可以分为广义上的恢复和狭义上的恢复,狭义来讲,就是一种将其恢复到初始状态的工作,广义的恢复是人类社会需求意义上,要依据生态工程的相关技术,对于一些被损坏的自然系统进行重建。由此可见,恢复生态学在加强生态系统的建设以及优化管理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1.2恢复生态学理论基础

恢复生态学相对应的是已经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生态的破坏可以理解为生态系统的结构发生变化、功能出现退化、生态自然的关系出现紊乱。所以这个恢复的过程就是要将自然还原到一个协调的关系上。由于自然条件的复杂性以及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利用的取向影响,生态恢复并不能做到将被破坏的环境恢复到最原始的状态,只能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尽量恢复和还原,使生态自然系统能够维持一定的生态功能。生态恢复是在生态环境受损之后必须要进行的一项活动,通过各种物理、生物、化学等手段,对生态系统的发展方向以及演变的过程进行控制,从而实现重建的过程。

2恢复生态学的发展

2.1国外关于恢复生态学的研究发展概况

人类开始对恢复生态学进行研究已有多年的历史,有学者认为生态恢复只是恢复中的第1步,一个生态系统想要保持整体性和稳定性,就需要进行全局思考。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欧洲以及北美的很多国家都开始注意自己国家内的环境问题,也开始有一些研究,利用一些工程和生物措施对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进行整治,从20世纪开始,就已经有很多国家在加强生态修复,比如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在加强对水体以及热带雨林的恢复,日本加强对一些退化植被的恢复。关于生态恢复的研究一直都没有停止,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美国召开的“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国际研讨会,就生态系统受损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而且同期还出版相应的书籍,科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生态恢复问题进行探讨。1984年又召开恢复生态学研讨会,对恢复生态学理论以及实践的统一性进行分析和探讨,并且提出恢复生态学在经济发展以及自然环境保护过程中的作用,生态恢复的首要功能是完成生态环境的恢复,使生态环境能够维持原来的平衡,其次,也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因为人们的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分不开,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的支持。1985年,美国成立“恢复地球”组织,使生态恢复工作实现组织化和系统化。1996年,在瑞士召开第一届世界恢复生态学大会,会议强调恢复生态学在生态学领域中的地位,使恢复生态学的研究更进一步。但是每个地区的侧重点不相同,比如欧洲更倾向于对矿地的恢复,北美更倾向于对水体以及林地进行恢复,我国更强调农业资源综合利用。

2.2国内关于恢复生态学的研究概况

我国的生态环境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受到的损坏也十分严重,加强生态恢复学的研究,也是我国生态环境恢复和保护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国在发展过程中也意识到生态恢复的重要意义,因此开始生态恢复已经有较长的历史时间。比较典型的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原在过大牧压下退化后封育恢复退化的过程,这个研究从退化的草原群落的基本特征、恢复的动力等为基础建立退化的数学模型,并且借助该模型对草原恢复的策略进行探讨,从而使当地的草原生态系统得到有效的保护。在我国西南部,也有学者对贵州省茂兰喀斯特退化群落进行恢复,从退化的生态环境着手,对具体的生态环境进行研究和分析,并且结合生态恢复学的理论,使恢复生态学的研究工作得到有效的进展。包维楷等对眠江上游大沟流域人为干扰体类型、干扰强度、频度、时空格局等研究的基础上,对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以及物种的组成进行分析和探讨,并且对人为影响进行分析,还有的学者对土壤结构、土壤动物、土壤微生物等进行研究,提出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恢复力,对我国的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有很大的帮助。我国的地域十分广阔,森林资源也比较丰富、森林植被的恢复工作是恢复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对植被恢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也比较多,而且也都取得很大的进步。比如对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探讨、矿山废弃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沙漠植被的恢复工作进行探讨等,使我国的多种类型的生态环境系统都得到有效的恢复,而且在恢复工作不断进行的过程中,还出现很多研究文献,这对后代的生态恢复以及生态保护都有很大帮助。自然生态系统自身有一定的修复能力,但对于受损比较严重的生态系统,加强人为修复是一个重要途径,对此,我国也积极加强各种修复技术的研究,利用人为的生态工程可加速生态系统恢复,尤其被极度破坏的生态环境,更需要利用人工修复技术。

3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环境与人类的发展息息相关,在人类加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生态恢复是维持自然界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恢复生态学主要针对生态环境的恢复,这个研究领域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国内外关于这个领域的研究正在不断增多,对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蒲扬.恢复生态学的理论与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世界,2015(12)

2高彦华,汪宏清,刘琪璟.生态恢复评价研究进展[J].江西科学,2003(13)

3黄传响,亢新刚,崔秋华.恢复生态学研究与应用浅析[J].河北林果研究,2009(5)

有关生态学论文范文推荐:

1. 浅谈生态环境保护论文范文

2. 有关生态环境论文范文

3. 生态文明教育建设毕业论文范文

4. 生态环境保护论文范文

5. 生态旅游论文范文

6. 生态文明建设思考毕业论文范文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