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观光农业果园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

观光农业果园论文范文

一、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含义及其与旅游发展的关系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空间范围内多种多样活有机体(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的总称。它既是生物之间及其与周围生存环境之间复杂关系的体现,也是生物资源丰富多彩的标志。它是对自然界生态平衡基本规律的一个简明的科学概括,也是衡量生产发展是否符合客观规律的主要尺度。一个区域的发展是否得当在很大程度上要以其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是否合理来判断。当前,许多地区的景观单调、鼠害和病虫害猖獗、地力衰退、资源枯竭与环境恶化等问题,都与生物多样性受到损害密切相关。如何理解和表达一个区域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可从下列四个方面来研究分析:1.基因多样性。它是用一个种、变种、亚种或品种的基因变异来衡量一个种内变异性的概念。基因是一种遗传信息的化学单位,它能从这一代传到下一代去。2.物种多样性。物种是地球有机体变异的一个概念,它的多样性是用一定空间范围物种数量和分布的频率来衡量的。一般说,一个种的种群愈大,它的基因多样性就愈丰富,但是,一些种的种群增加可能导致其他一些种衰退,甚至使一定区域内物种多样性减少。一个区域内受威胁物种多,种群小或者不完整,其基因多样性就低。所以,力求没有任何一个种的种群降低到最小的临界水平是一项重要任务。3.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不仅被看作是生物群落及其与周围环境组成的一个自然系统,而且也是它们彼此间相互作用的功能系统,它们通过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使其保持在一个动态平衡相对稳定的状态。从这个观点出发,对生态系统的划分就要根据营养链的关系和特征来进行。4.景观多样性。各种各样生态系统及其与有关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一个区域的景观多样性。人类的生存环境无论在乡村和城市基本上就是由上述的生物多样性所构成。人们在旅游中所接触的就是这样一些景物。只作表面的观察,不追求了解其内涵,就构成一般的观光游览。如果要探索其中详情,就要从不同对象或领域来研讨,从而进一步去欣赏和认识自然的奥秘,提高知识水平,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去。旅游组织者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帮助旅游者实现自己的心愿,满足他们合理的要求。所以,把旅游看作环境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很有道理的。二、利用生物多样性资源为旅游服务1.保护区是开展生态旅游最理想的场所。当前,保护区和不同类型的保护实体已遍及全球各地,中国也不例外。它们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场所。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保护区拥有自己独特的丰富多彩的生物多样性。显然,它们是开展生态旅游最好的场所,而且生态旅游也是它们必须开展的一项任务。如何发掘它们的生物多样性资源,特别是其独特的标志性的部分,将之展示出来,应该是保护区本身和旅游组织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可从下列几方面入手:(1)许多保护区集名山、茂林、碧水、飞瀑、龙潭、洞穴及名刹等文化古迹于一体,这就是景观多样性丰富多彩的标志,可从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佼佼者介绍给广大公众。(2)独特生态系统类型的外貌、内部结构和种类组成,像热带雨林浓绿、高大茂密的森林及其中的板根、老茎生花、绞杀植物、四处攀绕悬挂的藤环、树干枝条叶子为众多的附寄生植物覆盖和林下盛开鲜花的草类,可说是一幅美丽的画图,身临其境者无不眼花缭乱,流连忘返,并希望了解其中究竟。生态旅游的丰富资源,有待人们去发掘。(3)珍贵、稀有、特有、残遗、受威胁特别是那些濒临灭绝、国家保护、具有特殊观赏、重大经济价值和栽培或饲养物种的野生种及其变异也是人们关注而且应该让广大群众了解的,应该精心展示,广为介绍。2.观光农业是展示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密切结合的良好基地。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命脉,人们不能只从理论上去认识它,应该了解其生产过程并积极参与其中,逐渐地形成一种观光农业。人们不仅关注各地经过长期实践所形成的具有地带性特色的多层多种、合理轮作、混作、间套作、以地养地的农业耕作制度,而且对蓬勃发展的果园、菜园、药园、茶园、经济植物种植场、畜禽和野生经济动物养殖场、转基因物种生产基地和现代设施农业工程也有兴趣。这样,基因多样性的展示应运而生,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生产基地不断建立,农家乐庄园或者旅馆随之蓬勃兴起,形成休闲度假、生态养生的好去处。3.不同类型保护区和观光农业园区在一个县市,甚至跨越省界彼此联合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生态旅游区,使游人在较短时间内接触更多的自然和文化景物,从而为国家旅游局和农业部共同发起的乡村旅游奠定坚实的基础。海南省要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旅游区域,必须要从这些方面下一番工夫。目前,虽然已有一定的框架,但并未引起必要的重视,需要建立专题深入研究,不能只从来去方便、购物和娱乐方面去思考。可以看出,生物多样性实际上是发展旅游业最基本的资源,无论何时何地都伴随在人们的周围。我们的任务在于科学地将之展示和介绍给游人,使其从休闲观光中不知不觉地就获得许多新的知识和身心舒畅的享受,养精蓄锐,再投入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中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ο这种多样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ο其中,物种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它既体现了生物之间及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又体现了生物资源的丰富性ο我们目前已经知道大约有200万种生物,这些形形色色的生物物种就构成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ο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由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等部分组成ο遗传(基因)多样性是指生物体内决定性状的遗传因子及其组合的多样性ο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在物种上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区域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物种(生态)多样性ο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ο遗传(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基础,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点ο[论文关键词]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动物兽类是动物中形态结构最高等,生理机能最完善,适应性最强的动物类群ο兽类中,华南虎已经濒临灭绝,野生麋鹿已经灭绝ο南极和北极位于地球的两端,终年冰雪覆盖,自然环境极其恶劣,但这里并不是生命的荒漠,仍有丰富的野生动物,它们构成了重要的极地生态系统ο植物植物的演化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即从最原始的原核生物,一直到最高等的被子植物,每一个阶段都有化石佐证ο植物界从低到高通常被分为这几大门类,藻类、菌类、地衣、苔藓、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ο真菌,我们平常食用的金针菇、香菇、灵芝都属于真菌大家庭ο

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概念及发展概述

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是随着近年来都市生活水平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而逐渐出现的集科技示范、观光采摘、休闲度假于一体,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综合园区。下面是我整理的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概念及发展概述,希望对你有帮助!

1.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概念

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是由最初的农田发展到统一规划的集观光、休闲、娱乐、教育为一体的有组织的园区发展的高级形态。观光休闲农业园区将生态、休闲、科普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同时,生态型、科普型、休闲型的观光休闲农业园区的出现和存在,改变了传统农业仅专注于土地本身的大耕作农业的单一经营思想,客观的促进了旅游业和服务业的开发,有效的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

2.国内外观光休闲农业园区发展概述

(1)国外观光休闲农业园区发展概述

农业景观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由来已久,在欧洲关于伊甸园的神话描述中,便记录下了人们对于梦想与神秘的极乐世界的向往,而这个极乐世界是与外界分离的安全性很好的.空间,里面种植了奇花异果。在古埃及和中世纪欧洲的古典主义花园里不仅种植着各式各样的花卉和蔬菜,而且还有枝头挂满果实的果树,以供贵族们观赏食用。在这一时期,园林中也相继出现了葡萄园、桔园、蔬菜园、稻田、药圃等或规则或不规则的园中园。在16世纪以后的二、三百年里“农业景观是漂亮的”这一思想逐渐盛行。到最近100年里,伴随教育和休闲活动的普及,对农业生产景观的欣赏逐渐为各阶层所接受。这样的理念,既景观可以同时具有观赏性和生产性,启迪了许多西方的景观设计。如今天的英国东茂林生态园利用各类果树为植物造景材料,大大丰富了园区景观,并为旅游者提供了果品观光、采摘等其它城市公园所不能开展的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益。

19世纪30年代欧洲已开始农业旅游,然而,这时观光农业并为被正式提出,仅是从属于旅游业的一个观光项目。20世纪中后期,旅游不再是对于农田景观的欣赏观看,代之相继出现了据有观光职能的观光农园,农业观光游逐渐成为其休闲生活的趋势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旅游度假需求的日益增大,观光农业园由单纯观光的性质向度假操作等功能扩展,目前一些国家又出现了观光农园经营的高级形式,即农场主将农园分片租给个人家庭或小团体,假日里让他们享用。如德国城市郊区设有“市民农园”,规模不大(一般2公顷,分成40-50个单元),出租给城市居民,具有多功能性,可从事家庭农艺,种菜,花卉,果树,达到生产乐趣,回归自然,休闲体验的需求。1982年由欧洲15个国家共同在芬兰举行了以农场观光为主题的会议,探讨并交流了各国观光农业的发展问题,各个国家也在此基础上有了很大的不同程度的发展。

(2)国内观光休闲农业园区发展概述

在我国园林发展的初始阶段周朝的苑、囿中,便栽有大量的桃、梅、木瓜等农作物。《诗经.周南》中就有颂桃的诗句:“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生动地描述了桃花盛开,枝叶茂盛,硕果累累的美景。《周礼?地官司徒》记载:“场人,掌国之场圃,而树之果、珍异之物,以时敛而藏之。”郑玄注:“果,枣李之属。瓜瓠之属。珍异,蒲桃、枇杷之属。”这句话译成今文就是:“场人,掌管廓门内的场圃,种植瓜果、葡萄、批把等物,按时收敛贮藏。”如今,果品、蔬菜也同样运用在了当前城市园林景观中,如第五届深圳中国国际园林博览园“瓜果园”主要是采用奇异瓜果、蔬菜品种来营造具有丰富园林色彩的栽培景区,

既有观赏价值,又有科普教育意义。入口有标志性景石,简洁、自然、环保,蜿蜒溪流贯穿果园,分外亲切、宁静,曲线优美、图案丰富的大理石园道指引着游客的观赏线路。为增加趣味性和观赏性,园内精心设计了许多特色园林小品,如框景瓜果竹架、竹亭、花架廊、园林木桥、竹门、园林竹架、木架亭等等。植物配置以实用、观赏的奇花异果为主体,采用岭南园林植物配置手法,使植物丰富的色彩、柔和多变的线条、优美的姿态及风韵有机结合起来。

我国的观光农业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兴起的,首先在深圳开办了一家荔枝观光园,随后又开办了一家采摘园。目前一些大中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珠海、苏州等地已相继开展了观光休闲活动,并取得了一定效益,展示了观光农业的强大生命力。如北京的锦绣大地、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无锡马山观光农业园、扬州高冥寺观光农业园等,山东的枣庄万亩石榴园、平度大泽山葡萄基地、栖霞苹果基地、莱阳梨基地等都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为城市旅游业增添了一道靓丽风景。

旅游政策对区域旅游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旅游政策在空间层面的效应是旅游政策有效调控的前提,有利于提高政策设计与配置的有效性、适用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旅游政策的相关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镜泊湖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是中外闻名的旅游胜地,如何做强、做大镜泊湖旅游产业经济,以此来推动牡丹江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做为每一名牡丹江市民关心的一个问题。本文通过对镜泊湖旅游资源现状的分析,找出矛盾的所在,将镜泊湖旅游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到位,得出解决的办法,力争把镜泊湖的旅游产业做大做强,实现通过镜泊湖旅游产业带动地方经济飞速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泊湖;旅游;产业;研究

旅游业被称为二十一世纪“朝阳产业”、“新兴产业”是构建当今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与传统产业相比,它具有产业能耗低、环境污染小、能够吸纳较多的就业人员、产业关联度高、创造附加值能力强的优势。镜泊湖作为全国闻名的旅游名地,如何加快镜泊湖旅游产业的发展,合理利用开发好现有的旅游资源,最大限度地造福牡丹江市人民,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镜泊湖旅游资源简介

镜泊湖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南部巍峨秀美的群山环抱之中,是我国最大的火山熔岩堰塞湖,其吊水楼瀑布是国内三大著名瀑布之一。1980年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1年9月被中央文明委、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评定为风景旅游示范点。

景区总面积为1214平方公里,其风景资源由三部分组成:一是镜泊湖游览区,展现百里长湖的奇观胜景;二是火山口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展现丰富的地下森林资源、动植物资源和神奇壮美的火山熔岩洞景观,三是唐代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展现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纯朴自然的镜泊湖,岛湾错落,峰峦叠翠,景色清秀,古迹隐约,尽揽春花、夏水、秋叶、冬雪于一湖,令人惊叹神往,流连忘返。

二、镜泊湖旅游产业发展的意义

1.有利于拉动牡丹江市第三产业的发展。旅游业是一个相关性很强的产业,它涉及到“行、游、住、食、购、娱”各个方面,将镜泊湖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的旅游胜地,势必会增加牡丹江市区域内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对全市住宿、餐饮、购物,娱乐服务等行业将起到极大的拉动作用。同时对于安置牡丹江市下岗就业人员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缓散就业压办,稳定社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2.有利于促进交通业的发展。便捷的交通是打造地方经济的首要条件,目前,牡丹江市旅游交通建设进程相对比较缓慢,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人流、物流不足,没有激发交通部门与建设企业的投资热情。通过打造镜泊湖旅游胜地,必然会加快牡丹江市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周边省市旅游交通的联系,增加开通省内外周边地区的航空、铁路、公路旅游线路,提高城市交通的运转效率,构建起牡丹江到周边城市的立体交通网络体系。

3.有利于加快城市经济发展。打造镜泊湖旅游名地的过程其实就是打造一个城市品牌的过程。发展旅游业,必然会加快城市建设,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的功能和管理水平,努力打造精品工程,充分改善城市人民环境和服务等软硬件设施,为游客展现一座现代化的文明旅游城市,使旅游者对牡丹江市产生难以忘怀的印象,对于提升牡丹江市城市品味,打造国家级风景园林城市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

三、镜泊湖旅游产业当前存在的问题

1.行政区划交叉,难以实行统一的规划管理。由于景区内的行政区划隶属于不同的管理系统,各个系统都以景区资源为依托,在各自区域内进行规划建设,乱批乱建现象十分普遍,景区内现已建成各类宾馆、疗养院、培训中心的建筑140多处,出现了几个职能相同的部门同在景区内实施同一内容的行政管理现象,破坏了景区规划的统一性。

2.由于景区缺乏统一管理,过度开发滥用使景区资源遭到破坏。由于景区的地方乡镇、森工企业互不隶属,各自为政,许多问题不能协调一致,同时风景名胜资源具有独特性、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一旦破坏,很难恢复,如镜泊湖原有的特色鱼种湖鲫、鳌花、湖鲤等到镜泊湖特有鱼种,现在少之又少。目前,水产部门对湖鱼的过渡捕捞和放养(特别是近年兴起的网箱养鱼),对湖水造成较为严重的污染。森工企业过量采伐湖边林木,破坏了湖边山岸的绿色植被,造成水土流失,不仅破坏了湖区整体景观。而且使湖泊污染日趋严重。

3.镜泊湖旅游宣传力度不够,旅游产品开发的还不够多。镜泊湖湖光山色,景秀优美并非众所周知,与南方一些景观相比知名度还不够高,在南方的一些大旅行团,还把镜泊湖列为避暑的旅游胜地,在省内与 其它 地市旅游景点相比也存在着知名度不够高,宣传力度不够大。多年来一直鲜为人知,造成旅游资源的极大浪费,整整比其它旅游发达地区晚发展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四、镜泊湖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

解决镜泊湖景区管理体制问题是一项长期、复杂的艰巨任务,必须从景区实际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 措施 ,根据实际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对策如下:

1.科学规划,合理利用,确定镜泊湖景区功能定位,加大项目开发建设力度。科学规划的关键问题就是理顺管理体制,镜泊湖景区发展中的种种弊端就能从根本上解决。为更好地规划、建设、保护、管理和利用好镜泊湖这一“北方明珠”,造福子孙后代。更有效地发挥其在牡丹江市经济发展、旅游振兴、招商引资、对外接待等方面的作用,应将镜泊湖风景名胜区作为牡丹江市“旅游经济特区”来对待,实行适当的倾斜政策,清除障碍。从全国一些景区成功 经验 做法来看,可以借鉴五大连池的做法,合理调整行政区划,将景区区域划定为一个行政区域,赋予景区管委会一级地方政府的职能,统一管理景区的经济、行政和社会事务,从根体上改变目前景区中区划交叉、各自为政的局面。

2.依靠政府,加大投资,强化景区管理体制,增强景区发展后劲。

当地政府应从景区长远角度出发。尽快出台景区管理法规,健全景医管理 规章制度 ,实行依法行政,按章办事,促进景区管理步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由于对于风景区来讲,有其特殊性,尤其是景区承担着繁重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管理服务和保护职责,这些具体的工作,都需要强有力的资金作保障,这就客观上要求政府对景区的财政管理不能等同于一般的行政管理,而是在财力上要给予大力的倾斜和支持,按照“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原则,建立功能完善,体现事权与财权相一致的景区独立财政体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景区健康持续发展。

3.扩大宣传,提高名气,以增加景区人气为目的,加强了宣传促销工作。从一定意义上讲,旅游经济就是宣传经济,针对镜泊湖景区宣传力度不够,景区游客规模徘徊不前,人气指数不高等问题,牡丹江市应采取一系列宣传促销的措施。如①利用多种媒体宣传镜泊湖,投入资金对镜泊湖旅游网站进行提档升级-②积极参加各种旅游交易活动。组织人员多参加相关部门旅游交易活动,与部分知名景区和旅游企业建立了联系,增加沟通了解信息,宣传自己;③出台促销优惠政策。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来镜泊湖,如实施旺季对旅行社实行了8折优惠,淡季5折的优惠政策等等实施多种惠民政策。

通过上述对镜泊湖旅游产业发展的研究、分析,有利于推动镜泊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为牡丹江市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旅游方针政策与法规》,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年

[2]杨桂华、钟林生、明庆忠:《生态旅游》,高等 教育 出版社,2006年

[3]杨振之:《旅游资源开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

[4]《旅游经济》2000 2006年合订本,2006年第1期

[5]于学谦著《现代旅游市场经营学》,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年

【摘要】2008年11月,湖北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决策。本文着重从政策层面提出了既切实保护好,又充分利用好鄂西圈丰富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加快发展形成先导产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关键词】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 先导产业 优化发展 政策建议

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是继武汉城市圈之后,省委、省政府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是我省新时期总体发展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形成两轮驱动、一带(长江经济带)相连、整体发展的新格局,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湖北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此问题本文将在分析现状及优势的基础上,就如何指导和促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生态文化保护和旅游产业发展,形成由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组成的先导产业并加快发展,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工业化、城市化的后现代化的新路子,从政策层面提出一些建议。

一、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先导产业

产业是商品经济中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它是介于宏观范畴的国民经济和微观范畴的企业经济之间的一种经济范畴,属于中观经济。产业的分类 方法 比较多,常见的有三次产业分类法、国际标准分类法、两大部类分类法及关联方式分类法。关联方式分类法中有一种战略关联分类法,将产业分为主导产业、先导产业、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先行产业等。而其中的先导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并在国民经济规划中先行发展以引导其他产业往某一战略方向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它不同于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是指能够依靠科技进步或创新获得新的生产函数,能够通过快于其他产品的“不合比例增长”的作用有效地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罗斯托)。主导产业一般能对其他产业乃至所有产业的增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湖北省委、省政府决定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加快推进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带动鄂西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显然,这里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就是鄂西圈重点打造培育的先导产业。湖北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必然要以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等先导产业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产业经济的发展。

二、鄂西圈先导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态产业尚未形成

生态产业,目前在学界还未达成一致意见。但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为了研究的需要,本文中指的生态产业是狭义的,主要指基于鄂西地区优质的生态资源,涉及农业、林业等部门的与旅游发展紧密相关的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产业。鄂西圈生态资源优势明显但利用率低,未形成产业。圈域内已有国家级生态示范区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0个,分别占全省总数的71%、90%和59%。但这些保护区大都没有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反而存在被破坏的倾向。神农架拥有全球中纬度地区唯一一块保存最为完好的原始森林,有“物种基因库”、“天然动植物园”、“天然药库”之誉,但神农架旅游发展还不足以成为其先导产业。圈域内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1种,野生珍稀动物金丝猴等120种,分别约占全国的18.55%和31.75%,但这些珍稀物种并没有给当地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另外,神农架森林覆盖率高达35.2%,拥有林地面积648万公顷,其中森林面积450万公顷,但其中主要以灌木为主,用材林、经济林不多。

2、文化产业尚未形成规模

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本文中的“文化产业”与上述概念一致,但侧重于与旅游发展密切相关的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化遗产保护与建设、文化资源挖掘和开发利用等。目前,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虽然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开发利用不够,产业规模没有形成。鄂西圈炎帝神农文化源远流长,楚文化辉煌灿烂,三国文化独领风骚,宗教文化博大精深,现代科技文化蔚为壮观。圈域拥有各类文化遗产8000多处(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5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6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40处。但圈域内文化专业人才缺乏、文化产业发展不足,文化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2%左右,而发达省份这一比例已达5%,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更是高达20%左右。

3、旅游业发展水平不高

旅游业是指以食、宿、行、游为基本组合消费商品,通过专业化运作模式为游客的出行提供安全、可行、方便、满足游客合理需求的服务,兑现其消费商品的契约交易,使商品的提供商和经营商从中获取运营收益的服务性产业。鄂西圈自然山水瑰丽秀美,人文景观奇特壮观,生物景观丰富多彩,遗址遗迹保存完好,建筑设施古朴精致,旅游资源富集度高,种类齐全,品位独特。圈域内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个,国家级地质公园3个,国家级湿地公园1个,国家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22个。近年来,圈域旅游业发展初步形成了融观光度假、民俗宗教、购物娱乐、生态文物于一体的产品开发格局,旅游产品结构体系不断完善,但鄂西圈仍然存在旅游资源开发不足、旅游投入比重偏小、旅游景点管理不善、品牌建设不力与圈域旅游景点协作能力不强等问题。2008年圈域旅游业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仅为8%左右,而有的省份这一比重早已超过10%。

三、促进鄂西圈产业优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1、坚持保护第一的方针,确保鄂西地区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永续利用

一是采取严格措施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把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放在优先战略位置,作为发展生态旅游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工作,全面落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严格环境准入要求。建立政府监测、预测、预警和干预机制,确保鄂西圈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地位。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生态功能区规划要求,依法保护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禁止在重要和敏感的生态区域及自然灾害高发区建设旅游设施,对于设立在水源涵养地的煤矿、铁矿、锰矿等,要逐步停止开采,并进行复垦再植,恢复生态。二是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文化遗产资源。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化遗产保护方针,严格执行国家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提高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建立政府投资主导机制,做好世界文化遗产、古建筑群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工作。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承人实行政府扶持政策,对其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在土地、税收、贷款等方面给予支持。

2、大力发展生态产业

一是大力开发农业、林业等生态产业资源。支持旅游线路、旅游景区附近农民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支持市、县级政府统一组织好村庄整治规划,做好饮水、通电、道路等配套设施建设。景区规划要统筹考虑一定范围内的农田、果园、森林、草场等资源,促进旅游开发企业与农民合作开发生态观光农业,实现双赢。深入推进林权制度改革,促进圈域生态保护与建设,建立以实际受益者(市场主体)补偿为主、财政转移支付和政府生态项目为辅的圈域生态补偿机制。二是促进特色农产品和旅游产品开发。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发展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建立稳定的合同关系和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开发特色农产品。加快开发具有地方特色、景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努力提高质量,促进产销紧密结合,建立多 渠道 、多形式的产销体系,增加旅游创收、创汇,对于开发特色农产品和旅游商品有一定影响的企业,由各级财政从旅游专项资金中给予补助。

3、积极发展文化产业

一是促进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培育和建设一批民族文化旅游基地和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镇),鼓励和支持创办旅游文化娱乐企业、旅游文化演出企业,推出一批以民族风俗、民族歌舞、地方文化为特色的旅游表演项目,着力打造一批文化旅游精品。旅游景区景点要增加文化旅游项目,丰富游览内容,不断提高文化内涵。充分挖掘荆州花鼓戏、汉剧、楚剧、长阳南曲、土家摆手舞、神农架堂戏等地方戏曲文艺的市场价值,鼓励创造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丰富的文化内涵。二是推进影视制作、动漫娱乐、创意设计等现代文化产业发展。放宽市场准入政策,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影视制作、动漫娱乐、创意设计等现代文化产业发展,政府在资金投入、政策引导等方面给予支持,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和资源优势,推动建设影视城、动漫产业园、创意设计园等,鼓励艺术品经营、音像制品分销、大众娱乐项目的经营等。

4、突破性发展旅游业

一是加快旅游交通骨干网络建设。统筹规划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交通骨干网络,加强交通对旅游的服务功能,加快推进骨干网络项目前期工作,优化各种运输方式的相互衔接,构建高效、便捷、一体化的现代综合旅游交通体系。尽早将襄樊、宜昌等地建设成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二是加快旅游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地区中心城市的旅游接待功能,改造、升级各大长途汽车站、火车站,改造、新建一批沿长江、清江、汉江的重要旅游码头。发挥历史文化特色、地方民族特色,完善重点旅游城镇的旅游功能,联合建设各具特色的游客服务中心。加快建设旅游配套的医疗、治安、旅游导引标识等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各具特色的专题公共博物馆、城市公园等,并实行免费开放。三是扶持重点旅游企业,推进市场化运作。加强旅游资源整合,鼓励省内外有实力的大型旅游开发企业在圈域内设立分支机构并给予优惠政策和扶持,支持其并购旅游景点景区。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突破体制障碍,鼓励地域相邻、资源类同、同质竞争的旅游企业进行兼并重组。扶持圈内重点旅游企业,特别是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一江两山”旅游开发企业,要加大政策支持,提供相关服务,整合旅游资源,创立旅游品牌,探索发行旅游企业债券、推动旅游企业包装上市,借助资本市场力量实现旅游业跨越式发展。

5、加快发展相关服务业

一是积极发展商贸会展业。采取“以奖代投”的形式,扶持商贸会展信息化建设、引进商贸会展重点项目。支持品牌展会,丰富节庆展销活动,要鼓励举办地方产品跨省推介展销、名特优新产品展销、联展活动,积极举办特色农产品、文化产品、旅游产品“对接会”、“推介会”和“采购会”,形成会展、旅游、休闲消费的一体化发展。二是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发挥省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湖北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在支持鄂西农业产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支持组建新的小型农村金融机构,支持小额贷款,用于支持与生态文化旅游有关的综合服务企业的发展壮大。三是加快旅游信息服务发展。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整合政府门户网站、旅游、文化等行业信息网及企业网络信息资源,建立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综合信息系统,及时发布生态、文化及旅游等方面的综合信息,开展项目招商、人才培训、远程教育,并建立基于此系统的生态环境、文化保护、旅行安全方面的监测、预警和监督机制。

浅谈旅游政策的相关论文相关 文章 :

1. 浅谈旅游管理论文

2. 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浅析论文

3. 浅谈旅游管理方向论文

4. 浅谈旅游营销毕业论文

5. 关于旅游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6. 关于旅游管理论文

7. 旅游管理论文

农业观光论文范文

关于乡村旅游调研报告范文

看久了城市的喧嚣和繁荣,不如回归乡村的宁静与悠闲惬意。乡村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旅游项目。下面是乡村旅游工作调研报告范文,欢迎参考。

乡村旅游是以农村田园风光和农业农事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近年来,随着现代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人们亲近自然、陶冶身心、感受自然野趣、体验农村生活和进行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

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晚,加上过去宣传促销不够和受开发条件所限,使得了解和来我们旅游的客人并不是很多,然而旅游资源养在深闺人未识,这就充分说明发展旅游具有巨大的潜在开发价值和潜在客源市场。由于我们缺乏知名度较高的旅游企业,没能够把知名度打出去,以至于旅游方面没有做得很有特色。就我看来乡村旅游是一个市民需要、农民受益、前景无限广阔的新兴产业。当今的经济形式也强烈的呼吁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将县的旅游市场做大做强。

一、旅游发展的优势、现状与差距

我认为,我县发展旅游业优势突出。我们也看到,乡村旅游已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优势突出,开发潜力巨大

1、优越的地理条件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县位于江西省赣州市西部,山清水秀,物产丰饶,是赣粤湘三省交界处保存完好、融山水为一体的生态功能区;人杰地灵,民风淳朴,是典型的老区、山区、库区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享有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优势,素有水电之乡、旅游之乡、茶叶之乡的美誉。全县通行客家话,拥有浓郁的客家文化和风情。县面积不大,只有1543平方公里,人口只有30万人,但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和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了79.8%,空气质量也稳定在1级,江是长江流域保持最好的水系之一。便捷的交通将为县乡村旅游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2、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治安指数高,百姓淳朴好客。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自然环境优美,境内山奇水秀,风光旖旎,是大京九沿线赣南西部地带理想的旅游休闲场所。我县拥有国家一级景点4处,二级景点12处,三级景点31处,四级景点55处,五级景点60多处。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两个,即五指峰国家级森林公园、陡水湖国家森林公园。从资源看:休闲旅游的资源非常丰富,我县发展休闲产业已具备适合发展休闲旅游的条件。

3、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巨大潜力。我们除了拥有水电之乡、旅游之乡、茶叶之乡的国家级桂冠,还有闻名全国的陡水湖和后来国家又相继在江上建成的罗边、龙潭等发电站,形成的一线穿五珠、一江连五湖壮美景观。与此同时,我县广大农村生态良好的田园风光、山清水秀的乡野村落、风格独具的客家农家小院,绿色环保的农副产品、风格独特的农家饮食、热情好客的客家朋友。这些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将为我县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无限的商机。

4、深厚的文化底蕴,纯朴的民俗民风是打造乡村旅游的重要形式。众所周知,我们赣州地区除了拥有具有红色革命文化,还有着客家文化、宋城文化、生态文化等优质文化旅游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得天独厚。这些优秀的地方文化,是乡村旅游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二)起步阶段,存在不少问题

1、认识不足,市场观念不强。首先是对乡村旅游的产业地位认识不够,没有看到乡村旅游广阔的市场前景。认为旅游只是风景名胜区的事,从而忽视乡村旅游的发展。再就是缺乏对乡村旅游基本特征的认识,出现了建筑城市化、活动简单化等趋向。

2、基础落后,功能配套不全。目前我区广大农村道路条件并不理想;景点建设、环境打造等总体上讲还比较差,整个基础设施的配套不全,还不能很好地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需要。

3、相对于那些成功的乡村旅游县的范例,我们缺少的是市场的宣传力度,本地缺少知名度较高的旅游公司,我们也缺少与外地知名旅游公司的相互合作。

二、县乡村旅游发展的目标与工作业绩

如前所述,我县完全有条件依托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并发展成为吸引力大、竞争力强的乡村旅游强区。为此,19**年,县委、县政府经过反复研究,提出了旅游兴县的战略构想,决定把旅游业作为支撑我县经济发展的中长期支柱产业来抓,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当年建设了旅游商贸城,邀请中科院地理所编制完成了《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年成立首家旅行社-五指峰旅行社;引进外商开发力源山庄;举办了秋之韵旅游周活动;编制完成五指峰、陡水湖、仙人湖详细控制性规划。20**年成立了陡水湖景区船运公司;引进新余、千岛湖的客商在陡水湖开发民俗风情苑、鬼城等旅游项目。20**、20**年五指峰、陡水湖先后被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这期间,县委、县政府提出了生态立县,旅游兴县的发展战略。20**年引进深圳安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开发旅游产业,县委、县政府提出:依托大项目带动整体开发,以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带动综合开发,以核心景区建设带动梯度开发。开始进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突出重点、有带动性的项目建设。20**年县首家四星级酒店建成开业;成功承办了全国第三届生态旅游论坛。20**年成功入选中国生态旅游大县66强,同时又喜获中国最具魅力的生态旅游大县和最具发展潜力的生态旅游大县两项大奖。20**年被评为全国首个中国石艺之乡,成功举办首届陡水湖金秋赏枫节。20**年被评为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成功承办赣州市第三届生态旅游文化节,县首家按五星级标准建设的度假村一期项目建成并开业,陡水湖景区旅游专线建成并通车。骄人的工作业绩昭示着的旅游事业一定会蓬勃发展!

三、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1.发展目标及定

未来将发展成赣州新区,是赣州主城文化旅游休闲度假中心,可按照魅力乡村,生态产业,休闲观光的总体定位,重点发展特色乡镇:梅水乡;利用我县两茶一苗(犹石嶂万亩茶叶基地、合溪万亩油茶基地)特色种植优势,洁净水质的水产养殖优势,充分挖掘美食资源、民俗资源,并在沿高速出口,县城至陡水湖旅游公路建设开办特色农家乐和休闲农庄。主要建设三个现代农业观光乡村旅游区:梅水乡洋田葡萄基地和农博园;梅水园村生态茶园乡村旅游示范点;社溪镇沙塅桂花苗木园。将我县建设成为赣州规模最大,特色最突出的泛乡村旅游区域,成为我省乡村旅游首选目的地之一。

2.乡村旅游点(村)建设措施

(一)扶持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

对于新获评的乡村旅游示范点、农家旅馆、饭馆,县财政给予一次性奖励。

(二)提倡在乡村旅游点进行公务接待。

积极鼓励单位在乡村旅游点或农家乐进行公务接待,县属各单位、各乡镇的公务接待活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安排在乡村旅游点。

(三)给予税费优惠政策。

对农家乐办理证照等方面政策性收费要依法依规给予减免,对新开办的农家乐2年内除上级明文规定的税费以外,地方实际所得实行先征后返的办法进行奖励。凡新开办的农家乐必须符合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同时报县乡村旅游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审核认定后,方可享受税费优惠政策。

(四)强化乡村旅游人才培养。

强化对乡村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和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由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旅游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每年定期举办乡村旅游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培训班,并组织学员外出参观学习。

(五)健全乡村旅游管理基层组织。

建立健全乡村旅游管理基层组织,县财政给予一定办公经费补助。乡村旅游发展重点村,应建立乡村旅游协会,承担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职能。协会会长,经民主选举可以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或有较大影响力和带动作用的乡村旅游经营业主担任。乡村旅游协会的设立,应报当地乡镇政府同意,经有关部门审核后,依法登记,并纳入县旅游部门的行业管理。

(六)加大金融扶持力度。

对纳入统一规划的农家乐经营业主、金融机构优先安排三户联保惠农贷款,贷款主要用于相关设施建设、房屋装修、环境美化、果园开发等乡村旅游点开发。每年整合上级相关贴息资金安排50万元,用于扶持个体业主或外来客商从事乡村旅游资金开发的贷款需要。

(七)强化乡村旅游规划管理

县乡村旅游重点区域由县人民政府组织规划策划,规划策划经费由县财政安排。各乡村旅游经营主体实施经营乡村旅游项目须执行规划策划的相关内容,县旅游局负责规划策划内容监督落实。

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工业强县是我县已经确立的发展方针,可以说,这十二字方针精确地把握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政治、经济、文化是当今社会的三个纬度。要真正实现旅游兴县,只有将旅游当作一个产业来打造,才能拉动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真正达到旅游兴县的目标。崭新的一年即将开始,旅游业定将取得更好的业绩!衷心希望全县30万儿女齐心协力,奋发图强,在我县领导的带领下,向即将到来的2016交出一份满意的新年答卷!

一、调研的准备

为了掌握大量的一手、二手资料,研究乡村旅游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我们成立了有分管的副乡长为组长的旅游调研工作小组,为调研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调研组建后,分头查阅有关旅游的文献资料,争取在实地调研之前对我乡旅游有一定的了解。

二、调研的行程

201X年9月17日我们调研组3人一行来在石泉等村进行为期四天的社会实践活动。这四天我们的行走线路是:石泉上古寨、古民居------金宝塘坡田------上流飞檐台、节孝坊-----霞留小水果基地,每个村一天。

三、调研方法

在调研时我们充分运用各种调研方法,力求使不同的方法所得的资料之间相得益彰,保证我们可以点面结合的获得一手资料,从而保证相关结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具体运用了以下研究方法:

1、二手资料法:每到一村,我们都与该村的村干部进行座谈,了解该村的概况,并从村干部那里收集旅游业基本情况,及该村旅游发展情况介绍等相关的二手资料。

2、问卷调查法:在对旅游工作进行探索性调查后,根据此次调查的目的,利用乡政协旅游工作调查问卷,组织部分公司、社会知名人士等30余名人召开座谈会,完成调查问卷。

四、调研范围

此次调研范围为马桥乡的乡村旅游发展情况。

调研的初步结论

经过一天的实地调研,我们共完成问卷30余份。通过所收集的信息,可以获得如下结论:

(1)通过调查我们得知发展乡村旅游对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巨大的作用和意义,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

1、有利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的问题。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尽快降低农业就业的比重,是解决农村问题,建设农村地区全面小康社会最为重要的举措。从此次调查来看,乡村旅游景区的从业人员来自于景区周边村镇。可见发展乡村旅游一方面可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由于乡村旅游业就业岗位层多面广,所需技术相对难度不大,只需短期培训就可上岗工作,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化;再者,一旦乡村旅游形成一定的规模,成为当地的重要产业后,可以实行当地劳动力的长期甚至永久转化,进而加大城镇化建设的步伐。

2、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马桥乡主要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乡镇,农业结构正在调整当中,第三产业比例较小,农业经济效益低下。而经过这几年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也引起区域农业产品的特色化,如我乡的花豆、生姜去年吸引来了上千游人。

3、有利于解决农民增收减缓问题。马桥乡发展乡村旅游已经初见成效,特别是它将农业与旅游业很好结合起来,实现双业增收。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我乡有些村民的30%--40%的收入很多来自于将自己的农产品拿到景区销售所得的收入。可见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大大提高农民收入,解决农民增收减缓问题。

4、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在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在调查石泉等村村民是否支持发展乡村旅游时80%左右的村民表示支持。乡村旅游不仅以农业生产方式、多种参与活动和民俗文化等吸引游客,而且以优美的环境给游客以美的享受。因此,植树种草,美化环境是其必要的投入。根据马桥乡乡村旅游景区村民反映发展乡村旅游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好处是路变好了,村镇整洁了,水干净了,绿化好了。可见发展乡村旅游,切实能改善农村脏、乱、差的环境面貌。同时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护环境的作用。

5、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现代化的.发展是以经济、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为标志的经济。环境发展是手段,社会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的所在,也是难点所在。发展乡村旅游,虽然涉及多方利益关系,但只要使用多予、少取、放活三管齐下的方法,不仅不会触及既得群体的利益,反而会增加各方利益,从而推动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

(2)发展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1、乡村旅游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乡村旅游业伴随着整个旅游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但在农村经济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还没有广泛地为人们所认识。特别是那些农村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有的尚未开发,有的虽开发了,但缺乏强有力的领导,管理机构不健全,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缺乏宏观指导,目前还停留在低层次的发展阶段,巨大潜力远未开发出来。

2、景区宣传力度不够。虽然马桥乡旅游资源丰富,有些质量等级也比较高如石泉古民居,但知名度并不高。

3、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要待进一步完善。从调查看,特别是一些自驾车的游客对入景区的道路及住宿、商店等服务设施还是不很满意的。

4、乡村旅游的政策尚未配套。从调查来看,半数以上旅游目的地居民有投资旅游业的欲望,但很多因为缺少资金而放弃。可见在全区未形成鼓励发展乡村旅游所需要一系列配套政策,如投资开发政策、信贷政策、经济扶持政策等。

5、乡村旅游的管理人才缺乏。整个长清从事旅游业的人才知识结构层次比较低,人员从业素质也不高。从导游来看,仅仅几人获得国家导游资格,同时缺乏有序的管理。

6、乡村旅游的商品开发不够。缺乏商品意识。全乡旅游景点除花豆、生姜外几乎没有开发自己的旅游纪念品,在各旅游景区所销售的产品大多为农户自发组织买卖,而且大多为初加工农产品,产品附值不高。

(3)发展乡村旅游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措施:

1、科学编制规划。在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旅游资源特点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因地制宜,高标准、高起点编制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用规划指导乡村旅游建设。要求结合当地实际,突出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张扬个性,确保乡村旅游原有风貌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规划的编制要在政府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企业的主导作用,广泛听取社会和当地群众的意见。强化规划的长期性和稳定性,维护规划的法律地位和权威性,使规划的指导作用和规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2、加强设施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设施,是旅游吸引旅游者的重要保证。努力提高配套程度和综合服务功能,夯实发展基础。以满足游客需求为导向,以提升服务能力为目标,结合发展需要,高、中、低档相匹配,大、中、小型相协调,加快建设餐饮、住宿、停车场等旅游服务设施,提高游客接待能力,为游客提供安全、舒适、优质的服务,提升乡村旅游景区(点)服务质量和水平。

3、重视保护利用。乡村旅游特有的民族历史文化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恢复。继承和保护好这些独特的文化资源,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内容。要按照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思路,坚持严格保护与合理利用并重的原则,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避免过度开发对历史文化资源及其环境造成破坏,杜绝以破坏性开发谋求经济利益的做法。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统筹规划,依法管理,建立保护与开发的良好机制。

4、积极筹集资金。发展马桥乡村旅游,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这些需要大量的资金。同时,农户要想投资旅游业也需要资金,因此要积极探索和创新发展资金筹集的方式和途径,引入市场机制,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改变由政府包揽的做法,树立谁投资、谁所有、谁管理、谁收益的理念,进一步创新投资体制和机制,消除发展乡村旅游的体制障碍,构建以政府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参与旅游小镇建设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在这方面马桥乡做出了有益的探索:马桥乡在开发金宝塘坡田生态旅游风景区当中,引入民间资本投入整合水库水库出险加固工程资金,利用土地整理项目资金为景区打造良好的景区外围环境,从而激励投资开发商对景区进行大规模投资建设。要放宽市场准人,改善招商引资环境,吸引省内外投资者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建设,以缓解乡村旅游开发建设资金短缺的矛盾。要大力引进经济实力强、发展前景广的企业到旅游村镇兴办产业,实现产业聚集,增强乡村旅游的活力。

5、加强包装宣传。马桥乡景区很多是有高质量的,但很多却知名度不高,重要原因就是缺少包装宣传。因此,加强包装宣传十分重要。精心策划能反映和提升乡村旅游景区(点)知名度的主题形象。创新旅游宣传促销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积极举办或参加各种形式的旅游推荐会、说明会、展览会等活动,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好整体形象宣传和联合促销,营造健康浓郁的特色旅游氛围,拓展省内外旅游客源市场,吸引和招揽海内外的游客。加强新闻媒体对乡村旅游开发建设的宣传报道。鼓励新闻媒体配合乡村旅游的建设进行系列宣传,开设专题宣传节目和栏目。

结语

经过我们系统调查掌握的资料显示,马桥乡的乡村旅游有其成功的可借鉴之处。乡村旅游是对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解决 三农问题,带动农民致富,推动农村现代化进程的有效途径,也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积极探索。

马桥乡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发展乡村旅游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广阔的前景。随着都市生活的快节奏给城市人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而广大农村则山清,水秀,天蓝,空气清新对广大的城市人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他们即可以释放压力,尽情放松,有能来到天然氧吧,调节新陈代谢,改善自己的健康,只要我们合理引导、积极支持、规范管理,乡村旅游必将呈现燎原之势,蓬勃地发展起来。

乡村旅游想要发展起来,就得制定好一份详细的乡村旅游方案规划。下面是我整理的乡村旅游规划范文,以供大家阅读。

在中国,随着政局的稳定,改革与开放的进一步放宽,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赚钱的机会

也越来越多,旅游业在其他行业的带动下,也是得到了绝佳机会,获得了蓬勃发展。乡村旅游更是利用自身优势,异军突起。当然,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因仍处于摸索阶段,故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总的来说,前景还是可观的。

1乡村旅游的相关认识

1.1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旅游范畴,以具有乡村性的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范畴。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活动内容究竟是以环境旅游为主,还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取决于该地区的本质特征。

1.2乡村旅游本质特征的认识

乡村旅游始于法国,其最初的发展是欧美度假旅游发展的一种空间选择。始于一群贵族到乡村度假,品尝野味,乘坐独木船,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通过这些活动,他们重识了自然,加强了城乡居民之间的交往。后来,各国相继有了乡村旅游。至20世纪80年代后,欧美乡村旅游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

2 乡村旅游的市场开发

开发农业旅游资源,主要是对农事活动、农村部落、农民生活、农业生态、农业收获物等农村事物进行开发。分析各省的发展农业旅游的条件,包括发展农业旅游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农业特色优势和客源优势等,为区域农业旅游开发提供了依据。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有多重意义。

2.1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

它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且从另一面也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符合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

2.2乡村旅游市场特点

就国际市场而言,旅游业市场已发展成熟,已形成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合为一的旅游产品复合体。即乡村旅游具有田园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

就国内市场而言,因国内旅游市场起步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乡村旅游者享受到的是较低价位的消费水准、较低档次的旅游服务和较低层次的精神感受,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具有极大依托性。但对自然环境的天然性、纯净性、优美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文环境的古朴、新奇、“乡土味”、“民族味”的呼声越来越强,作为旅游目的地,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必备条件。

2.3乡村旅游需求趋势

单说国内,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仍表现出明显的需求层次初级阶段的特征,尚停留在观光——休闲娱乐阶段,表现为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单一,产品粗糙,经营粗放。当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旅游正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国内旅游多极化趋势和旅游消费个性化发展趋势正旺,国内乡村旅游也正向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国内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总体来看,当前乡村旅游需求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趋势,游客对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多功能、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日渐旺盛。

就旅游产品而言,乡村旅游是一个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是系列产品的集合,是一个产品集,它所提供给游客的旅游产品,可以是复合型的,可以是单功能型的,能够很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者。也就是说,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对乡村旅游产品都会有一定的需求,所以乡村旅游开发和建设面对的是整体的旅游消费市场,应根据个性化需求分层次进行开发和建设。

2.4乡村旅游产品的规划与设计:以案例研究为主

有的专家,如王仰麟、祁黄雄,借鉴区域旅游规划的一般流程,结合农业开发实践,对区域观光农业规划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进行了探索,即在对市场、区位、自然、社会经济、农业基础、旅游发展基础等开发条件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确立了规划区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进行总体布局和功能区分,并对观光农园进行了CI形象设计。

而章锦河等专家分析了安徽黑多县宏村古村的情况后,提出了宏村古村落旅游形象定位理念,并就主题口号、视觉形象、行为形象进行了方案设计,另有多位专家学者分别就西双版纳胶园农场度假区、南京汤泉农业科技师范园、昆明市呈贡县观光农业、广州市郊满山农庄进行了旅游规划的案例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内容。但这些案例研究的缺点是:大多停留在定性研究和一般的归纳总结水平上,缺乏理论的抽象,研究方法也比较简单。

3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存在的问题

发展策略是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另一热点,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我国目前观光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即观光功能、区位功能设计简单、重复,缺乏特色;农业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我国农村人口过多,客源市场有限;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观光农业园土地使用的非农化倾向突出等。对此,我们既要坚持持续发展,又要根据现实分阶段发展;既进行生态消费,又要注意生态保护;既要促进农业用地的合理流转,又要保证农业土地的正确使用方向等相应的对策和主张。

3.2相应的对策

如以旅游城市为客源市场的乡村旅游开发,我们可以提出面向回城知青、城市离退休职工、周末工薪阶层、城市学生和自城市输出的外国游客等几个富有潜力的市场,开发农业旅游、乡村民俗旅游的策略。

就像前面所谈到的,可以把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相融”作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来讲。

都市文化属于先进文化,其对传统文化的吸附与冲击可想而知,旧难敌新,现代文化的魅力难以抗拒也不应抗拒,要发展就得接受新事物,乡村旅游也不例外。乡村旅游从业者应有超越农耕文化社会阶段的现代意识,既是农耕文化“戏中人”,又是农耕文化这场戏的“导演”,清醒地抉择两种文化的精华,使其有主宾、分主次地熔铸与乡村旅游大地上。 当然,要搞好乡村旅游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其前景还是广阔的。它投资少,风险小,是一项创意到位即可“点石成金”的旅游项目。

1.农民多业化

积极引导农民从业、创业、再就业。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通过乡村旅游开发公司的成立,将农民原有的单一收益渠道拓宽为:“土地租金+旅游开发股金+旅游从业薪金+社会福利与养老金”,同时立足企业主体,农民参与的原则,对旅游业开发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管理”,从而快速的带动当地农民致富。

2.农村景区化

乡村景区化的核心理念是将目前城镇规划转换成为以旅游为导向的旅游服务设计与规划,必须依据未来大旅游区,大休闲度假区的要求,对道路、民居、广场、街市、标示标牌、交通运输车辆、游客服务中心、餐饮住宿接待标准等提出新的要求,已达到未来整体运营的效果。

3.农业多产化

依托山重村农业经济发展旅游,是本项目的核心战略之一。农业产业化的概念是一个多线发展结构,即通过基本农业生产种植的规模化发展,形成“生产规模化、观光特色化、休闲产业化、体验多元化”的模式。

4.资源产品化

资源产品化的理念符合国家对于探索乡村旅游开发的指导理念,即通过土地流转、反租倒包、林田入股等方式,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开发旅游的积极性,以合理的方式将原有的生产资料转化成为旅游经营性产品或资本化资源。

根据策划思路,我们将区域构架划分为一个核心,两个扩展,即古山重景区核心区域基础上,拓展出农业产业区和休闲度假区,特别是周边自然村落的开发及独立景点规划;逐步实现“旅游度假区”打造和发展的目标。

摘要:“乡村生态旅游景观”从构成要素看是一个由农业生产景观、乡村聚落景观、乡村生态景观、乡村文化景观和可供游人观赏的旅游景观共同构成的景观环境综合体。在价值取向上,“乡村生态旅游景观”必须要具备旅游价值,既要展示独具乡村特色的审美价值,更要注重生态平衡、注重自然资源的保护和永续利用。

关键词: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设计

1、乡村生态旅游景观的定义

有关“乡村生态旅游景观”的含义,在理论界一直没有明确的阐述,但是这种新型的旅游景观一定是要具有相关的价值的,而这种价值最终体现出来的就是经济价值;“乡村生态旅游景观”主要强调乡村的特征,这种特征把乡村和城市的景色截然分开,具有自身独特的景观价值;“乡村生态旅游景观”不但要演绎出一种乡村风情,表现出一种乡村的特色,更要准确的把握其中的关键点,这个关键点就是人和自然该如何相处的问题,也就是保护生态平衡,让自然资源可以持续的被利用。所以,这种景观带有综合的性质,主要包含生产景观、乡村聚落、乡村生态、乡村文化以及那些可以进行观赏的景观。

2、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的若干原则

对乡村生态旅游的各种景观进行规划,需要了解很多学科的知识,主要是规划整体的景观要素,要想取得成功的效果,必须要关注到景观的生命力和吸引力,综合考虑乡村的经济、社会以及环境等条件,同时还要结合中国的实践,只有这样才可以合理恰当的对乡村旅游景观进行规划。

2.1生态性原则

旅游业在在发展的同时,会造成一定范围一定程度的污染,而乡村景观自身的运转也要符合生态要求,做到环保、低碳、绿色,尽量达到循环利用各种资源,构建一个正常的生态环境。要有保护环境的意识,降低污染,不能给自身以及周边带来负面作用。以生态的原则对景观进行规划,所要达到的效果是尽量打造恬静的旅游景观区域,形成适合旅游的环境,这样可以提高景观的质量。

2.2经济性原则

发展乡村旅游业以及改造乡村旅游景观都是为了推动经济的发展,所以在进行规划时要考虑到经济的因素。例如,在乡村生态景观中开展采摘园这个项目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规划时不但要对采摘点进行合理的设计,还要想出在淡季也可以吸引游人的方法,不断的增加收益。对景观进行设计要注重经济性,也就是保证旅游经济以及生产经济都可以发展起来。

2.3特色性原则

乡村旅游业想要顺利发展下去,必须要有特色,旅游景观必须具有自己的特色,才能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如何规划以及设计出有特色的景观呢?就需要综合考虑园区不同方面的特征,例如经济、历史、自然、社会、文化等,然后结合这个特征,找好自身的特色所在,让园区的设计可以与众不同,和大众化的景观规划区别开来,这样才能够将更多的游客吸引过来。

2.4参与性原则

如今比较流行的旅游方式是让游客可以亲自的参与进来。农业园区比较适合观光游览,因此占地空间很大,内容也丰富多彩,可以让游客参与进来。从城市过来的游客必须亲身体验园区的生活方式,才可以真正的感受到在农村生活的乐趣,也只有这样,游客才可以真正的走近乡村,体会更外一种生活方式。

2.5多样性原则

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旅游项目,也不管什么规模的旅游形式,都需要留给旅游者很大的空间进行选择。对乡村生态景观进行设计时,要以多样性为基础,也就是在开发产品、设计路线、选择时间、确定游览形式以及消费水平时,尽量设计出不同的方案,可以让游客有选择的空间;而且对于在园区内各种品种的组合、景区内各个小区域如何分布以及资源配置方面要注重多样性以及丰富性。

3、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的实施重点

3.1景观生态规划建立在产业适宜基础上

对产业比较适宜的地带进行规划,也就是分析乡村景观的各种要素以及整个景观情况,以相容性为基础进行生态规划。对这种相容性进行分级,构建起判断相容性的矩阵,以此为依据,规划产业比较适宜的地带,以便于确立一种科学的行为体系。

3.2景观生态规划要充分规划乡村土地

根据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的几项原则,如何充分的利用乡村土地进行良好的旅游景点规划非常重要。在此我们可以将将乡村景观划分为四个区域,分别是乡村景观保护区、乡村景观整治区、乡村景观恢复区和乡村景观建设区。在这几个区域合理的规划好之后,可以充分的解决生产土地和景观规划用地之间的各项矛盾,不仅仅给乡村土地带来了更多的生态价值,还创造了新的产值,可谓是一举两得。

3.3景观生态规划要以乡村聚落为中心

对景观生态进行规划主要建立在乡村聚落的基础上,主要内容是规划景观意象、功能以及性质,规划土地利用方面的景观生态以及景观平衡,规划聚落形态以及空间景观,规划聚落规模以及功能区,塑造聚落的风貌以及体系,规划道路交通体系,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环境建设以及绿地系统,规划景观控制以及景观区划,规划灾害的控制等等。

3.4景观生态规划中融入田园公园式风格

伴随着乡村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田园公园成为具有很多功能的主题园,它建立在乡村景观的基础上,具有自然、休闲、生产以及康乐的特点。乡村生态旅游更多的关注趣味性、参与性、趣味性。对田园公园进行规划,让生态旅游带动旅游业向前发展。

4、小结

目前,旅游业属于飞速发展时期,乡村生态旅游也开始出现,让生态旅游景观规划逐渐受到了更多了重视。但是,当这种全新的景观规划兴起的时候,随之也带来很多问题需要我们思索,在发展乡村经济的同时该如何保护环境资源,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我们只能企盼更多的专业人才不断的加入进来,也希望可以找到最佳的方式,在发展乡村经济的同时,也保证了可持续利用环境资源。

对观光果园的研究论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整理的美丽的果园作文300字(精选11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秋天到了,果园里结出了各种各样的水果。

果园里的水果可多了,有苹果,有雪梨,还有橙子……一眼望去,五颜六色的,像一个童话世界。水灵灵的葡萄挂在架子上,像一串串项链挂在架子上。苹果树上,苹果摇来摇去的,像一群淘气的小男孩在玩耍。橙子摆来摆去的,好像在说:“我已经熟了,快来摘我吧。“突然,一阵风吹来,水果都有了变化,葡萄都被吹得东倒西歪,苹果也感到冷,拿了一片叶子盖住了自己红彤彤的脸,橙子也感到冷,但它为了展示自己的强壮,还继续微笑。

我爱美丽的果园。

在我的心目中,果园是最美的,你呢?

春天万物复苏,果树们抽出新的纸条,长出嫩绿的叶子,远远看去,犹如穿上了一件青绿色的衣裳在风中和路人打招呼。梨树开放了,一簇簇又白又胖的”小娃娃“,苹果树也开放出一朵朵淡黄色的花蕊......

夏天,烈日炎炎,果树们枝繁叶茂。梨树和苹果树最为聪明,在夏天的时候结果。刚长出的果子是青色的,果树们用自己的叶子把果子遮住,不仔细看还真看不见。蛐蛐唱着歌曲:“小苗儿青青,长成小树,小树儿......”

秋天果实累累,有苹果、香蕉、橘子、山楂、甘蔗、梨等。金黄色的树叶在林间飞舞,像一群群美丽的蝴蝶扑飞向大地。

冬天,雪花纷纷飘落,寒风呼呼,果树们瑟瑟发抖,把枯黄色的大衣换成了厚厚的雪白的棉袄。

在我的心目中,果园是最美的,你认为呢?

今天妈妈和爸爸带我去南山果园去摘果,终于到了山脚下,我和爸爸妈妈准备步行到山上的果园去摘果。

我对妈妈说:妈妈,你就是曹操,爸爸是诸葛亮,我一会儿和曹操一起走一会儿和诸葛亮一起走,就这样我和妈妈说说笑笑中不知不觉走到了半山腰。

这时我已经累的满头大汗,不愿意往上爬了,可是我想到坚持就是胜就是胜利时,就坚持往上爬,终于爬到了山顶上的果园,我高兴极了,急忙和爸爸妈妈先去摘123小苹果,123小苹果整整齐齐的挂在苹果树上,很多都是一面红一面黄,我很不理解,爸爸告诉我说红的一面是正对着太阳,黄的一面当然相反了,忽然,妈妈说:这棵树上的果子可真甜,说着吃了一个,我说:别吃外面的牌子上写着有毒,妈妈说:没事的,没有毒,于是我也吃了一个,然后我和爸爸妈妈又摘了一些甜甜的李子就回家了。

回家后我和妈妈都感觉胃疼,我想一定是吃小苹果吃的,看来我和妈妈以后得注意饮食卫生了。

星期六,妈妈带我一起去果园玩一玩,我觉得这儿真美。

这里有大片大片的果树,多得数不清。远远看去,犹如一片绿色的海洋。这里有桃树、梨树、葡萄藤、香蕉树......

往里面走,一簇簇香味慢慢飘过来,我跟着花的香味来到了桃树旁,原来是桃花的香味。果园的正中央有一条清澈的小河,河里有一些小金鱼、小虾,活蹦乱跳的,可爱极了!我觉得也许是园丁们自己养的吧!

苹果树有粗壮的身体,笔挺地站在那;梨树弯曲的枝干就像仙女正在舞蹈的身姿;香蕉树虽然长得不高,但能结出许许多多的香蕉呢!葡萄藤挂在木棒上面,藤上结出一串串淡白色的葡萄花。到了秋天,一串串葡萄像紫色的水晶,漂亮极了!

大家只要一来果园,果树就会开出鲜艳的花朵,好像在欢迎人们的到来。

我爱这美丽的果园,我不禁说出:“这儿真美啊!”

外婆家对面有座果园,那里一年四季瓜果飘香。

春天,万物生长的开始,一进果园,映入眼前的是一片翠绿的植物,植物边上开着一朵朵白色的小花,长着许许多多青色、半红半青、浅红色的果实,呀!原来是草莓,它们不规则的排列着,在叶子底下享受着春天暖洋洋的阳光。

夏天,太阳在天空中散发着自己的光芒,果园里一片青翠,圆滚滚的西瓜藏在叶子下乘凉,又像小脑袋似的探出头来,等着人们采摘、品尝,当人们从烈日下干活回来休息时,能吃上一块西瓜是最解渴的。

秋天,飒爽的秋风飘然而至,而果园里的梨也已经成熟了,那些黄黄的就好像小葫芦娃一样淘气,就像在跟我们玩捉迷藏,一会儿藏到叶子下面,一会儿躲到树枝后面,又一会儿藏到树梢上,好像在说:“快来摘我呀”!秋天吃梨最润肺了。

冬天,空中飘落片片雪花,果园中硕大的柚子沉甸甸地挂在树上,压弯了枝干,让人感觉丰收近在眼前。

一年四季水果变化不断,小朋友们快来探索吧。

秋天,大自然中最热闹的要数果园了。星期天,我和妈妈就去了外婆家的果园采葡萄。

一走进果园,真是让我大开眼界,黄澄澄的梨子挂在树上,迎着春风,挂着笑脸,好像知道客人要来似的,频频点头。再走进一看,就是我们今天要来的目的地“葡萄园”。看着那紫宝石般的葡萄一串串坠在绿叶间,诱得我们迫不及待地采了几串大大的葡萄,张口就吃。就这样摘摘、吃吃、说说、笑笑,一小时后,我们挺着饱饱的肚子,在阳光下慢吞吞地继续朝前走去。走着,走着,我们看到了挂着笑脸的苹果,桔黄色的柿子在绿叶间特显眼,还有美味可口而又圆溜溜的小西瓜。杨树的叶子已经有点黄了,不知是我眼花了,还是白桦树爷爷老了,他驼着背,在和我招手!

下午,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一阵阵秋风吹来,桂花的香味顿时弥漫了整个果园。吹得一串串葡萄左右摇摆,像在跳舞一样。

我爱你,绚丽多彩的果园,更爱你在秋天里的奉献!

秋天到了,正是瓜果飘香的季节。我也急切的盼望回到家乡,去品尝秋的成熟。车停在村外,我先跑进姑姑家的苹果园,扑鼻而来的是沁人心脾的清香。

高大的苹果树上结满了又大又红的苹果,好像一个个红灯笼,在风中摇曳。又好像许多调皮的孩子充满稚气的小脸蛋,被太阳晒的红红的。

苹果树后的老桃树更是诱人。桃子不大,可是鲜艳的颜色,让你流口水。过了老桃树,下一个坡,又来到梨树前。好繁的梨啊,连枝都压弯了,金灿灿的,好亮好亮。他还跟你躲猫猫,随着风一会儿钻进叶子里,一会儿跟其他小伙伴荡秋千。

不远处地里的圆滚滚的那是什么?噢,是西瓜。你瞧,它还害羞,躲在叶子里。还有几个刚出生的小婴儿,只有指头尖那么大。

那里有一座小茅屋,是护园人的蔽雨处,仅管有点破,可是在这绿的海洋中,像是一颗小岛,把这里点缀得更加美丽。

我爱秋天,因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但我更爱秋天的果园。

走过了寒冷的隆冬,经过了温暖的新春,又走过了炎热的盛夏。这不,丰收的秋天来了。秋姑娘让果园里的水果丰收了。快来跟我一起去看一看吧!

在硕果累累的果园里,黄黄的鸭梨像一个个小小的不倒翁。又像一堆堆金光闪闪的金子。还像一个个很大很大的葫芦。还像一盏盏金黄的小灯笼,它照亮了秋天的夜晚。还像一个个金黄的拳击手,好像要来打来偷果实的大坏蛋呢!就连神仙都要下凡,来吃那金黄的鸭梨呢!可爱的小朋友常被那香味勾住。

一串串的紫葡萄像一颗颗珍珠。红红的苹果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秋天的果园里有还有很多很多的水果,例如橘子、柿子……

秋天多美啊!果园里每个地方都有秋天,秋天给我们带来了欢乐、果实……我可不要忘了秋天!

今天我们趁着大好春光去观赏美丽的校园。奇特的生物园,幽静的健身园……其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校园东南角的果园。

我见过明楼公园的美景,玩赏过人见人爱的日湖,但我还是觉得我们校园的果园最美。

果园的树真高啊,远远望去似乎碰到了天;果园的树真茂盛啊,一棵棵拔地而起,叶子密密匝匝,不留一点缝隙;果园里的树真绿啊,像块块无瑕的翡翠。往里走,里面面没有外面这么热,浓密的叶子遮挡了阳光,让人心旷神怡。光秃秃的'梨树正贪婪地享受着春光。可是仔细一看,就可以看见枝丫上长出了一个个细小的芽苞,似乎每一根枝叶上都有新的生命在颤动。梨树的右边是柚子树、杨梅树、枇杷树。这些书长得可茂盛了,叶子形状各不相同,像扇子,像水滴,像爱心。果园外围绕着茶花、黄杨球、广玉兰,像翠绿的屏障。

观赏树、果树相得益彰,真是人间仙境!

秋天的一个星期日,爸爸妈妈带我去果园观光。游玩,别提我心里有多高兴啦!

走进果园,哇!各种各样的果树上结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子,美不胜收。黄澄澄的鸭梨像一个调皮的孩子,柿子像一盏盏红红的灯笼挂在枝头,而葡萄则像一颗颗玛瑙点缀着秋天的果园。一阵秋风吹来,满树沉甸甸的桃子娃娃竟然玩起了‘‘碰碰车’’,你说这多么有意思啊!这时,妈妈叫我去看石榴树,我连忙跑过去,我看到树上大大的石榴树笑开了嘴,露出了像牙齿一样的果实一粒粒聚在一起,那一颗颗紫红紫红粒儿,在阳光下,显得晶莹闪亮,就像一颗宝石。听妈妈说石榴还是我们家乡的特产,我感到非常自豪。

这个果园里的东西真是太多了看得我眼花缭乱。你瞧,果园右边那一片栗子树,金黄色的叶子被风一吹,就像无数颗金黄色的蝴蝶。从树上飘落下来,树上的栗子在玩荡秋千。可爱极了。

啊!我喜欢秋天果实累累的收获,到处一派美丽。迷人的丰收景象

星期六的早上,才八点钟,我就睡不着了,因为早上孟老师要带我们去果园看果园的美景。

我们一进果园就看见了那粉色的桃花在树枝上盛开着,那花瓣粉红粉红的,别提多美了。我闻着桃花的清香,感觉自己仿佛变成了一朵桃花,一会儿落在地上,一会儿随风飘落在水池上……水池上漂浮着的那一层粉色的花瓣就像给水池蒙了一层淡粉色的轻纱。

突然,一阵大风吹来,桃树上的片片花瓣落下,落在了我们的身上,落在了女孩子的小辫上,我们一起欢叫:“下花瓣雨喽,下花瓣雨喽。”

我们纷纷在桃树下和美丽的桃花合影,想把这美丽的景色长就地保留下来。接着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又兴致勃勃地向前走去。路边的小草绽开了笑脸,纷纷地和我们打着招呼,草丛中零星开着的小黄花,在微风中好像频频地向我们点头。

春天的果园真美呀!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有很多人都在赞美春天。春天美丽的的果园,我也赞美你。

人生就是一场不断抉择的游戏,这其中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用冷静的态度掌控每一次抉择的全过程: 在抉择前“重重”思考,抉择后“轻轻”放下。 所谓“重重”思考,就是要培养客观的、精准的判断力。每一个重要的抉择可能都与你自己的前途密切相关,但你在抉择和判断时,一定要避免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式,避免自己的主观倾向影响判断的精准和客观。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出客观、精准的抉择呢?我给大家提供三个建议: 第一,把影响你抉择的因素罗列成一张“利弊对照表”。 在利弊对照表中写出每个因素的利益和弊端,然后借助该表客观地分析,哪些利益和弊端对你来说最为重要?这些因素是否符合你的价值观和理想? 1998年时,我面前有两条道路可供选择:回中国建立研究院,在美国创业办公司。当我问到许多朋友“有没有人愿意和我一块儿回中国”时,他们都说:“当然不愿意,只有中国的聪明人到美国,哪有美国的聪明人回到中国?”为了更客观地判断哪一条道路最符合我的价值观和理想,我列出了一张利弊对照表。 借助这样一份利弊对照表,我很快就做出了决定——回中国工作。因为综合考虑各种利弊因素后,回中国工作最能发挥我自身的特长,也最符合我个人的价值观和理想。第二,学会用概率论的方法看问题。 在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没必要认为,某种选择的成功概率一定是100%或0。反之,我们应当学会分析一件事情“可改变的概率”或“可能发生的概率”。对于发生概率小的事情,在做之前一定要有失败的心理准备。另一方面,也不要等到事情成功的概率达到100%时才去做,因为即便做成了这种事情,也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做概率分析时,可以列出“最好的可能”和“最坏的打算”,以帮助自己综合考量。例如上面提到的“回中国建立研究院”,我有100%的把握,可以把研究院办得与其他任何公司在中国建立的研究院一样好——这是最坏的打算;我有40%的把握,可以做出世界一流的研究机构来——这是最好的可能。用这样的方法考虑到两个极端后,我马上就会明白,即便出现最坏的情况,我和公司也可以坦然接受。 当然,许多抉择并没有这么好的“后路”,在这种时候,我们既要谨慎地评估风险因素,也要在适当的时候有勇气挑战自己。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曾在阐述“领导力”时指出:“当你自估的成功概率达到40%~70%,你就该去做这件事了。也许你会失败,但拖延或等待的代价往往是更大的。” 第三,当自己不确定时,学会谋之于众。 多征求别人的意见总是好的。那些更有经验的人可以用他们多年的积累为我们指引方向,那些聪明绝顶的人可以用他们的智商启发我们的思路,那些懂得人际关系的人可以用他们的情商帮助我们有效沟通…… 当你询问他人意见时,可以随身携带上面提到的“利弊对照表”,与对方一起分析、讨论,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省他人的时间,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你的主观描述影响他人。当然,你也必须明白,最终的决定权在你自己,即便你采纳了别人的意见,你也不可以就此将责任推卸给他人。 所谓“轻轻”放下,就是说我们在做出抉择后,应当坦然面对可能发生的任何结果,既不要因为抉择正确而欣喜若狂,也不要因为抉择失误而悔恨终生。 例如,有的人因为对自己缺乏信心,每次刚做出决定,就立即紧张起来,不知道自己的选择会导致怎样的结果;有的人非常喜欢吃“后悔药”,他们事先不通盘考虑,事后却追悔莫及;还有的人过于敏感,本来自己做出的是客观、公正的抉择,但事后听到别人的议论就摇摆不定…… 其实,无论你的抉择正确与否,无论它的结果如何,已经做出的决定就无法收回了,你只有坦然接受它,或者在今后想办法补救。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或者自己已经无法控制的事情,任何担忧或悔恨都是多余的。与其把时间花在无谓的焦虑上,倒不如把这些东西“轻轻”放下,然后一身轻松地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

(1)美化生活,增加休闲空间 观光旅游既可以陶冶情操,消除现代工作上的疲劳,缓解快节奏生活的压力,又能寓教寓乐于其中,观赏自然景色,极大地丰富现代人的精神生活。

(2)发挥果树的新功能 要深度挖掘开发果树资源,发挥果树的新功能。中国是果树资源大国,可以从果树的绿化、观花、赏叶、食果等方面,对果树种质资源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开发利用。

(3)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 观光果园可以增加造林面积,绿化荒山、荒地和滩涂,增加氧气,调节区域气候,并防止水土流失,抗御自然灾害等;还可以增添旅游业的文化与生态气息,促进旅游业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兴起及地区经济的发展。

三亚芒果观光农业毕业论文

1、种植时间

由于芒果喜欢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生长,一般芒果栽种的时间在春季的3~5月份进行最佳,此时的气候条件也是利于种子的萌发和生长。

2、种子选取

那么芒果怎么种植才最好呢,一般来说选取熟透果实的种子先清洗干净,然后用小刀划开表皮,放在培养土里露出一半即可,然后置于温暖潮湿的地方即可。

3、保温处理

由于芒果喜高温,不耐寒,生长适温在24℃~27℃,夏季炎热天气可进行短时间遮阴处理,冬季时候最好在表面覆盖一层薄膜,避免植株冻伤。

4、合理施肥

芒果树施肥最好以氮,钾肥为主,而且钾肥的含量不能少于氮肥,种植后最好每隔隔30天左右施加一次尿素溶液,壮果期的时候最好每隔15天追加一次氮、钾肥最佳。

5、充分光照

由于芒果是向阳性生长的,一般每天保持有6个小时的短日照处理,炎热气候可适当进行遮阴处理,但是不能处于荫蔽处太久,以促使植株的生长发育。

6、浇水管理

芒果在湿润的环境中会生长十分迅速,栽培后及时浇水,以促使根部有效吸收,然后出苗后每天浇水一次,保持土壤湿润,保持良好的通风即可。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芒果树生长还有一个比较独特的秘诀,就是在芒果树生长到一定程度时,需要在芒果树的枝干部位进行环割,这样可以中断有机物质的运输以及阻碍营养物质的运输,从而抑制它的营养生长和根系生长,这样就可以促进芒果的成熟,所以说它是一种催熟的方法。

但是为了避免环割是果树受到伤害,我们在环割的时候要注意一般是在芒果开花前一个月进行,并且切口不能太宽也不能太窄,最重要的就是不能太深或太浅,太深会伤及果树,太浅有没有效果,还有就是要注意尽管这个方法很好用,但是也不能每年都进行环割,这样还是会影响果树的生长的。

参考资料:芒果-百度百科

芒果栽培技术 芒果的苗木繁育 过去育苗多采用实生繁殖,即通过种子直接获得幼苗。这种方法较简单,但变异性大,挂果期迟(要经5~7年后才能进入开花坐果期)。这种方法目前除应用于绿化苗的繁育外,在生产上一般都不采用了。 砧木培育 (1)选地 苗圃地应远离芒果园,周围没有老芒果树,以减少病虫传播,培育无病虫害的苗木,同时要交通便利,排灌方便。苗圃地应选背风向阳、背北向南、日照充足的缓坡地,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低洼地因容易汇集冷空气而形成霜冻,且排水困难,易受涝害,不宜选用。 苗圃地以沙质壤土、pH值5.5~6.5的较为适宜。沙质土保水性差,苗木易受旱和受太阳灼伤,生长差。黏质土的透气性和排水性差,土壤易板结,使根系生长不良,起苗时伤根多,定植成活率低。 芒果苗圃不宜长期连作,否则苗圃地力会下降,病虫害严重,对植株生长不利 (2)种子处理 芒果种子不耐贮藏,更不能在阳光下晒干。成熟种子从果实中取出后,应随即播种,以免影响发芽率。种子从果实中取出的放置时间越长,发芽率越低。如果需要长途运输,最好采用鲜果贮运。 芒果的种子由于种壳厚,发芽困难且不整齐,需经剥壳处理,以种仁播种,才易发芽,且整齐。种仁取出后,可放在沙床上催芽,待萌发后移入苗床。也可将剥壳后的种仁按15厘米×20厘米的规格直接播种于大田苗床。 ①沙床催芽 沙床应设在较阴凉的地方,沙厚10~12厘米。为了便函于管理,畦面宽80~100厘米。也可在田间苗圃的苗床上加盖遮阳网,防止烈日直接照射及暴雨冲刷,有利于幼苗正常出土成苗。 ②种子消毒 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处理后再播种。播种时将种仁平放在沙床上,一个接一个铺平,再用细沙覆盖,厚度以高于种仁1厘米左右为宜。然后浇透水,再用薄膜覆盖畦面,注意保持土壤湿润。 ③分床移植 一般催芽7天后种子开始顶出土面,15天后幼苗基本出齐。幼苗呈紫红色、叶片尚未展开即可分床移植,此时移苗的成活率最高。移植规格15厘米×20厘米,每亩可育苗8000×10000株。移苗时,将小苗连同种仁取出植入苗床,多胚的种子要小心分株。为了便于管理和提高苗木生长整齐度,移苗时要选择生长一致的苗移栽于同一苗床,弱小苗另床培植。移栽时根系要舒展,主根过长的,可适当短截主根,促发侧根。覆土以盖过幼苗的根颈便可。 为了便于管理,并有利于苗木出圃和提高定植成活率,可采用营养袋进行育苗。具体操作方法是:选用直径为20~24厘米、高度为25厘米的黑色薄膜袋,装入营养土(营养土的配靠方是2/3稻田土与1/3腐熟农家肥混合),把苗移入育苗袋中,管理方法与苗床管理基本一致。 ④苗圃管理 遮荫防晒。移苗时正是高温烈日季节,最好用50%~60%的遮阳网作荫棚,以防日灼。1个月后幼苗稳定生长,然后将遮阳网揭去。 肥水管理。移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遇到天旱时,必须每天淋水1~2次,直至幼苗恢复生长后逐渐减少淋水次数。植株开始抽出新梢时可施稀薄粪水或1%尿素水溶液。每抽梢1次需施肥2次,促幼苗快速生长。为了防止土壤板结,要勤松土、除草,用有机质(如稻草、山草或经腐熟的土杂肥等)覆盖畦面。 防治病虫。苗期主要有尾夜蛾危害新梢,应在新梢萌动至老熟时,每隔7~10天喷敌百虫或氧化乐果等杀虫剂。防病可喷波尔多液,或其他杀菌剂。 幼苗嫁接 当砧木培育到径粗(离地15厘米处)1.~1.2厘米时,便可进行嫁接。 温湿度是决定嫁接成活的主要因素之一。当气温低于20℃时,苗木生势减弱。嫁接成活率随气温下降而下降,或不能成活。湿度过高易引起病害,造成接穗死亡或砧木回枯,影响成苗率。 树液开始流动、树皮易剥落时就可进行嫁接。广州地区以5月至9月为最适宜季节。嫁接有多种接法,可根据砧木的大小进行选择,砧木较小的可进行小芽切接或劈接,砧木略粗的可进行补片芽接。 (1)接穗的选择 在优良母树上选择一年生向阳部位的老熟枝条上的无病虫害、芽眼饱满突出的顶芽或侧芽作接穗,嫁接成活率高,成苗健壮。接穗采后将叶片剪去,装入塑料薄膜袋中保湿,避免日晒。最好即采即接,若是备用的可放在阴凉的地方用湿沙贮藏。如需远途运输,则用湿纸包裹好,放入塑料薄膜袋中保湿。 (2)嫁接的方法 ①补片芽接法 此法愈合好,接穗利用率高,且有便于补接等优点,故被广泛使用。嫁接方法是:在砧木离地面约30厘米的主干处,选择平整光滑的部位横切一刀,再左右顺向各纵切一刀,深度以至形成层为止。开位后从上面将皮层剥开并切除,形成一宽约0.6厘米、长1.5~2厘米的长方形芽接位。芽接位大小则视苗木大小而定。再削取略短小于芽接位的芽片(方法与砧木一样),然后揭开芽接位皮层,把芽片放于中间,注意芽片不要倒置。接好后,再用塑料薄膜把芽接位由上而下缠扎密封,成活后分次剪去嫁接位以上砧木即成。此法也可用于高接换种。 ②劈接法 也叫割接法。这种方法砧木粗细都可采用。在砧木离地面25~30厘米处剪去上部,在中间劈开长1.5~2厘米的接口,然后将接穗削成两面切面相同的楔形插入砧木劈口中,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要对准(至少有一边对准),再用塑料薄膜包扎紧。此法愈合牢固,成活率高。 ③切接法 砧木粗细都可进行。嫁接时先切去砧木上部,在断面的木质部与树皮之间垂直切下,约1.5厘米长;接穗可单芽或多芽。将其下端一侧削成比砧木切面稍长的切面,并在切面对侧下端削成45°角,然后将砧穗两切面紧贴,使两者形成层对准。若砧穗大小有差异,也要有一边的形成层对准。最后缠上塑料薄膜,此法简便易做,成活率高。 ④合接法 先切去砧木上部(离地面30厘米),在接穗基部和砧顶部各削一个相应的斜面,接穗与砧木大小要一致,对准接口缠紧。合接由于是全枝对接,两者木质部间愈合料困难。回枯率高,且抗风力差。该嫁接法目前甚少应用。 ⑤靠接法 此方法的特点是接穗在成活前不脱离母体。选发育健壮、光滑的枝条,削一个长5厘米左右、深达木质部的削面,在砧木上也削一个相应的削面,然后两者对准皮层,用塑料薄膜绑紧。等两面充分愈合后,在接口下方剪断接穗,并剪断砧木接口以上部分,成一新植株。此法由于接穗在成活前未脱落母体,故易成活,但母树高大时要搭架,比较费功夫,且接穗要多。 ⑥圈枝 圈枝又称压条。选择优良品种两年生以上的枝条,剥去一畔皮层,宽度约5厘米,刮净形成层,在环剥处包上保湿力强、富含养分的生根材料,促其枝条下端萌发新根,成为一新植株。圈枝具有成活率高、成苗快、技术易掌握等优点,但繁殖系数低,宜在株间过密或需修剪的枝条上进行。 (3)嫁接苗的管理 ①解绑与补接 选用嫁接专用薄膜带,接后不用解绑,其芽会自行穿出。用一般塑料带包扎,见芽眼饱满突出时,就要解除芽眼部位的塑料带,让其自然伸出,等芽长出新梢时再解绑。解绑时用刀轻轻地在接口背面将塑料带割断,不要靠近接口,不要割到皮层。嫁接不成活的植株要及时补接。 ②剪砧 补片芽接的植株,已接成活的,在芽接位上4~5厘米处剪砧,促使接芽萌发。 ③除萌蘖 从砧木基部或剪口上方容易抽出大量叶蘖芽,须及时摘除,以免蘖芽和接芽争夺养分,影响接穗萌发。 ④肥水管理 接芽后,要保持土壤湿润,适当淋水。在接芽萌动后,薄施一次速效化肥,以后每抽一次梢施一次肥,并注意防钻心虫危害新梢。 ⑤苗木出圃 出圃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定植成活及幼树生长,对带有病虫的、新梢未老熟的苗,应暂缓出圃。 出圃时间:出圃时间根据栽植时间而定。芒果种植有两个时期,即春植和秋植,故苗木出圃也分春、秋两个种植期。春季出圃在3月上旬至5月上旬,这时出圃气温逐渐回升,雨水多,既可节省淋水劳动,又适于苗木生长的要求,因此移植多在春季进行。秋季种植(8~9月)因为天气较干燥,太阳猛烈,成活率较春季略低。要选择在台风雨后种植。 苗木出圃规格:苗木应符合出辅规格,出圃苗应具备以下3点:生长健壮,达到一定高度及粗度;嫁接口愈合良好;无严重病虫害,特别是检疫性病虫害。 起苗:起苗有两种方法,即:带土起苗。起苗前,苗地土训要充分湿润,减少伤根。起苗应在晴天进行。泥团直径要有15厘米宽,高20厘米,起苗后立即用稻草或薄膜袋包扎好,然后剪去1/3的叶片及未转绿的新梢;不带土起苗。不带土起苗要在起苗前淋透水,便于起苗时保留更多须根。起苗后应剪去2/3的叶片及新梢,然后根部应蘸稀泥浆保护根,用薄膜包扎根部保湿。根据工作的方便程度,以若干株扎成一捆。远途运输的堆叠不能过高过密,并要遮荫,以防发热。此种苗只适合春季移植。 在营养袋育成的苗,不受繁育季节限制,种植方便,成活率高。 建园及种植 园地的选择 芒果虽然是一种速生、早产、适应性强的果树树种,对土壤要求不很严格,但也不是在什么地方都能生长得好,它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才能发挥它的速生、早产、丰产、优质的特性。 既然芒果生长要求阳光充足,喜温暖忌霜冻低温的环境,那么建园就应选择在向阳、土层深厚、排水方便、有灌溉条件的平原或丘陵地。同时,为了今后的管理方便,降低成本,还要考虑园地的交通条件和设施。 果园的规划 搞好土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地形、地貌安排好排灌系统、道路系统和果园的配套设施(例如工具及肥料仓库,田间肥料堆沤池,药剂贮藏配制工作间,宿舍,果品处理工场及仓库等),划分好种植小区,在风口的位置上还应设置防护林,如属丘陵坡地则应按照不同的坡度进行等高定穴或修筑梯田,以达到保水、保肥、保土的目的。 植穴的准备 植穴的规格可按不同的土质分别对待。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土壤,植穴可浅挖,土势较低的甚至可用墩式种植;如果在粘质泥土或浅层有硬砾的土壤上种植,则必须挖穴种植,一般穴的大小为100厘米×100厘米×60~80厘米(长×宽×深)。回填土时应先将杂草放在穴底,表土和底土分别与等量的腐熟有机质肥料混合填回。每植穴需肥料为有机肥25~30千克,石灰1千克,磷肥1~1.5千克。回填土面应高于地面20~30厘米,等植穴中的有机肥腐熟及土壤下沉稳定后方可进行定植。 种植的规格 芒果是一种速生快长的高大乔木果树,枝条生长迅速,树冠形成很快,种下四年生的芒果,其树冠的覆盖幅度已达6.5平方米,亩植50株的,六年生基本全部封行。因此,在建园时就应该从经济栽培的角度考虑种植的规格,种得太疏会影响早期单位面积的产量,浪费空间;种得过密又会引起早期郁闭,不利于通风透光,易滋生病虫害,影响产量及品质,并增加管理上的困难。所以,既要使果品的产量高,品质好,又能使管理方便,种植的规格就应建立在经济栽培的基础上。按不同的品种采用不同的种植规格,而以亩植40株为基础,即5米×3.3米(行距×株距)较为适宜。 品种的布局 品种选择直接关系到芒果商品生产的成败,在选择时不但要考虑到果品的品质及市场适销程度,更重要的是所选择的品种是否能适合本地区的生态条件,种植后能否稳定地获得产量。同时还要考虑早、中、迟熟种的搭配。目前,各地引进的芒果品种很多,但大多数的品种由于不能适应花期遇上华南地区的低温阴雨天气,致使产量低而不稳,缺乏经济栽培的价值。经实践,目前在广州地区较适合栽培的品种有:紫花芒、桂香芒、粤西一号芒、红芒6号及新引进的金煌芒等,这几个品种具有花期迟、两性花比率适中的特点,较易获得稳定的产量。 定植的方法 要提高种植的成活率,除了苗木本身素质(包括起苗质量)外,还需要适时种植和讲究种植的方法。一般芒查种植期以春季为宜,当寒潮已过、气温明显回升、空气湿度大、果苗新芽尚未吐露时栽种,成活率高(3~5月种植最适宜)。秋植气温高,容易发梢,但较干旱,日照又强,蒸腾量大,应选择有秋雨的时候种植,方能提高成活率。 移植的芒果苗有带土的和裸根的两种。带土苗易成活,恢复生长较快;裸根苗如果注意起苗质量,根系沾好泥浆,在运输途中保持根部湿润,定植后加强淋水管理,成活率仍会是很高的。无论是哪一种苗,种植时都应将每片叶片剪除2/3,以减少水分蒸腾,保持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理平衡,有利于成活。定植时应把苗放在植穴中间,注意不要弄破带土苗的泥球,在泥球周围培上细土,培土深度以培至根颈为宜。定植后要淋足定根水,以后视天气情况而确定淋水次数。在天气晴朗的情况下,每隔2~3天淋水1次,保持土壤湿润,直至植株恢复正常生长为止。 幼龄树的管理 施肥及排灌 幼树的根系还不够发达,施肥应少量多次,即所谓“薄肥多施”,以减少肥料的浪费及养分的损失。一年可施6~8次肥,肥料以速效的液肥为主。在有低温影响的地方,11月开始停止施肥,以免促发嫩梢,影响越冬。夏梢要多次发生,有利于树冠的扩大。每株幼树每年应施纯氮73克、磷18克、钾68克。可以看出,促进幼树营养生长,氮肥占的比重应该多些,但也不应忽视其他常量元素的施用,才能使幼龄果树正常生长。具体的做法是:定植成活后,幼树即可施肥,每隔30~40天施肥1次,以水肥为主,每株每次施用生麸50克沤制的水肥,钾肥40克或粪水10公斤加尿素20克对至一粪桶直接淋施在树冠外围。如果施用干肥,就要离树干20厘米以外挖条状沟或环状沟,将肥料均匀撒施在沟内,覆土后淋透水。 幼树的树穴要保持湿润,在树墩上应用山草或禾草覆盖,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及避免表土板结。同时要注意雨天及时排水,以防积水烂根。 护苗及整形幼龄树的根系尚未稳固,容易受不良环境的影响,尤其是暴雨强风。在风雨前应做好支撑工作,暴雨后要及时将斜倒的植株扶正,同时要避免大型家畜入园伤害。 芒果树速生快发,枝多叶茂,容易形成一个郁闭的树冠,不利于经济栽培。因此在定植成活后,就应进行适当的整形修剪,其目的是使枝条分布合理,使树体透光良好,形成一个早结、丰产、稳产的树形架构,既有利于当前的营养生长,又能有利于以后的开花结果。幼龄树的定干整形具体做法是:在定植的当年,将分枝少的幼树待其主干长至60~70厘米高时,进行摘心促发分枝,以促树冠扩展。摘心后很快便会在主干上长出多条新梢,按“去强去弱留中”的原则,留分布均匀的3条新梢作主枝,主枝长至30~40厘米时又进行剪截,各留2~3条新梢作一级分枝。如此进行数次,以加快形成树冠。芒果种植后头一、二年树冠的整形工作要基本完成,待要挂果时,其末级梢可留3条均匀的老离枝条作为结果母枝。幼龄树一般只是进行轻剪,主要是促使树冠快速形成,除去病虫枝、下垂萎地的枝条就可以了。 结果树的管理 土壤管理 芒果的根系属于菌根,与根菌共生,相互促进,而根菌需要有较多的有机质和通透的土壤环境才能生长良好。因此,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性状就成为芒果栽培的一个十分关键的技术环节。在南方高温多湿的气候条件下,有机质的分解快,土壤有机质的消耗也大,因此,除了增施农家肥和土杂肥以提高土壤有机质的消耗也大,因此,除了增施农家肥和土杂肥以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外,采用生草栽培已经成为南方多年生果树栽培的一项重要的土壤管理技术措施,并且愈来愈普遍为人们所接受,因为它不仅有利于植地生态条件的改善,而且对保土、保水、保肥以及增加土训有机质都起到了良性的作用。具体的做法是:不进行铲草,有意识地保留矮生的杂草作植被,但对那些高大的、影响植株采光的、攀援性的、碍耕性的杂草仍然必须除掉。在冬季也须进行全面清园,将杂草清除,以减少虫源、病源及病虫越冬的场所。 科学施肥 印度的研究资料表明:每收获1000公斤的芒果,需消耗6公斤的纯氮、3公斤的磷、10公斤的钾,5.9公斤的钙、3.6公斤的镁。这还只是结果消耗的部分,如果还要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则远远不止此数量。挂果树对氮、钾、钙的消耗量较在一般来说,结果树合理施肥时其氮、磷、钾、钙的比率应是6:4:9:6或6:3:10:6。在生产实践中,除了上述4种常量元素之外,芒查对于微量元素如锰、硼、镁、锌等也是敏感的,如果土壤中缺乏这些元素的供应,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生理病害。芒查结果树的施肥时期应该以生理物候为依据。 (1)壮花肥 在2月底3月初现蕾前施下,这次肥料的目的在于提高树体营养水平,促进花穗发育,增强抗寒能力,提高坐果率。肥料以速效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施用,数量约占全年施肥量的30%。 (2)壮果肥 在谢花后小果期施用,可根据树势和挂果多少等情况,以钾肥、钙肥为主,适当配合氮肥,施肥量占全年的5%~10%。也可以结合防病喷洒农药时加喷0.3%的磷酸二氢钾作根外追肥,必要时还可补充硼、镁等微量元素。 (3)采后(前)肥 主要作用是采果后使树势迅速恢复,促发健壮秋梢及早冬梢作为翌年的结果母枝。施肥的时间视芒果品种及肥料品种而定,早熟的品种可在采果后及时施用速效肥料,而迟熟品种则无论是速效的肥料,抑或是迟效的有机肥料都应在采果前施下。要求8月下旬前施用完毕,以保证在9月上中旬能抽生第1次秋梢。这次肥料以有机肥为主,结合钾肥、磷肥和上些速效氮肥一同施下,施肥量占全年的50%以上。 (4)越冬肥 在11月中下旬施用,以促使早冬梢迅速老熟,有利于花芽分化。同时增加树液浓度,增强抗寒能力,还可以部分提供翌年开花期的养分供应。这次肥料以迟效的有机肥料为主,也可结合冬季清塘,施肥塘泥或其他客土,施肥量占全年的10%。 合理排灌 芒果各生育时期对水分有不同的要求,需要水分的关键时期是在果实膨大期和秋梢抽发期。在小果膨大期间,一般年份华南地区雨量较充足,无需灌溉。但在果实发育的中期,往往会由于高温骤雨,招致裂果和落果,这个时期应注意适当灌溉,经常保持湿润,防止因土壤干湿变化过剧,带来产量损失。在果实发育后期至采收前需要有较干燥的环境,这样有利于提高果实的品质和商品价值。夏末秋初在华南地区常会出现干旱少雨的天气,气温高,蒸腾量大,土壤和空气的湿度都较低,这时正是采后修剪促梢的关键时期,应保持土壤有足够的水分,以促使秋芽萌动及秋梢整齐抽生和健壮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要进行灌溉,使土壤保持湿润。当末次梢开始老熟时,应停止灌溉,这进适度的干旱可使枝梢及时停止生长,积累光合养分,提高细胞液浓度,有利于进行花芽分化。但是,这时过分的干旱会促使早开花,花质差,两性花的比率低,坐果也差。因此在冬春季节如遇干旱,仍需适量灌溉,可每隔15~20天灌薄水1次,以使树盘土壤微湿为度。 适度修剪 芒果是一种较耐修剪的果树。芒果结果树的修剪方法和强度,应按照品种、树龄、树势、种植密度、立地条件和平共处管理水平等方面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例如通过修剪,可迫使桂香芒松散的树形趋于紧凑,使紫花芒密集的枝条得到合理的伸展。芒果树的修剪按时间可分为春季修剪和秋季修剪。 (1)春季修剪 为了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这间的平衡,有利于均衡生产和提高果品质量,应控制花穗量。在抽穗至开花期间进行疏花,疏去过多的花穗,一般使花穗在末级梢上抽生占70%即足够,其余30%应使之抽生春梢,保证有一定的营养生长量。如花穗过长,应疏除部分小花枝,保留1/2~2/3的花量已足够。如果幼果期坐果太多,应及早把部分小果疏去,每穗仅留5~6个发育较好的小果观察,以待日后稍大时再决定去留。同时,应及时剪除空怀的花枝、病弱枝,防止果实与之碰撞磨擦,影响果实的外观。 挂果偏少的幼龄结果树往往会抽生夏梢,对养分的竞争会引起大量落果,严重影响本来已少的结果量。因此,为了保证果实的正常发育,在夏梢萌发3~5厘米时应进行抹梢。 (2)秋季修剪 芒果的秋季修剪一般在采果后进行,所以又称采后修剪。这次修剪有促进秋梢抽生的作用。采果后要求最少要培育两次秋梢的抽生,末次梢的抽生不应迟于11月上旬,因此,秋季修剪应力争在8月底9月初完成。 修剪的对象是密枝、郁闭枝、多余枝、错乱枝、下垂枝、重叠枝、交叉枝、病虫枝等。修剪的方法是首先除去过密过多的主枝,调整骨干枝的部位和数量,然后再剪除上述对象枝条,按照不同品种和对树形的要求,对长枝进行回缩、短截,并将外围结过果的残枝,在其下密节处短截。芒查修剪的原则是:“按树定型,抑上促下,疏松均衡,上重下轻”。结果树的秋季修剪要注意在修剪前后必须结合重施肥料,保证营养生长所需的无机养分供应,迅速恢复树势及生理机能,积累养分进行花芽分化,为来年生产打下基础。同时,在修剪过程中,除因树体更新需要之个,一般修剪不宜太重。 控花疏果 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花期,推迟开花,以避过不良气候的影响。对于上些有多次开花习性的品种,可采用摘除花序的办法。一般摘除顶生花序,使侧芽重新分化花芽,这样可延迟1个月左右的花期。其方法是将早抽生的花穗从基部抹掉,让其在基部的侧位重新抽生花穗。如果初生花穗抽生过早,也可以从基枝花穗以下的几个芽位处短截,促进侧芽再抽生花芽。抹芽应在花蕾伸长至7厘米之前及时抹掉,否则养分消耗过多,再生花穗的花质变弱,影响坐果及果实的品质。如果抹除花穗后气温高,花穗抽生快,可重新将新抽出的花穗抹去一般可连续抹花2~3次。在2月中旬及以后抽生的花穗,小花可在3月下旬及4月上中旬开放,这时的气温最适合芒果授粉坐果。因此,在2月中旬以后,抹蕾控花即应停止。 因营养生长过旺,或其他原因引起不开花的植株,可采用物理或化学措施,促使枝梢及时停止生长,积累足够的光合养分,促进花芽分化和开花。①在11月下旬干旱季节深翻土,切断部分侧根。曝晒至叶色转黄绿时结合施有机肥覆土,这项工作要在大寒到立春前完成。也可采用环扎技术(小寒前后用16号铁线环扎一级分枝,用铁钳扭紧至深入皮下,开花后解扎)。②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用于控制营养生长,促进花芽分化、开花、促花、保果、克服大小年结果等方面。同一药物因施肥时期和浓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生理反应。在使用药物前必须了解药物的性质、浓度、使用时间才可实施。目前普遍使用的一种低毒而效果明显的植物生长延缓剂多效唑,吸收部位主要是木质部,叶片喷施效果差。施用时要因树而定,5龄树一般施7~30克(商品量,有效成分为15%),生势壮旺树冠大的可施20~40克,反之则少。催反造花的用药量要大些,催正造花可少些。施药时在树冠下开10厘米左右的浅沟,均匀施下,覆土,在半个月内要保持土壤湿润,施后要2个月后才见效。但不同品种,其效应不一样。反季节栽培应在3月左右施下,正造花可在1月施下。施多效唑有提早开花的现象,最好是根据冬季天气预报来决定施药时间。此药残效期长,不可年年施用,否则会影响树势生长,且弱树不宜用。 谢花后,幼果迅速膨大,应剪除过迟的花序和空怀花枝, 以便集中养分供应小果的生长发育。5月下旬第2次生理落果结束后,即可进行疏果。疏果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果,因为芒果开花很多,花期如果天气适合,往往一个果穗小果挂得很多,虽然生理落果时大部分小果自然落掉,但有些果穗仍然挂有若干小果,互相争夺养分,使养分分散,影响果实的发育及商品价值。一般丰产的树每果穗仅留一个果已足够,若是树冠大、挂果量少的树,个别果穗可保留两个小果。疏果的原则是留强去弱,留正去邪(有病虫及畸形的),疏果时应将被疏的小果连果柄一起剪掉。 套袋护果 6月上旬,当果实生长至似鸡蛋般大小时,应进行套袋护果。套袋护果是芒果保健栽培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可起到防止害虫侵害、减少病害感染、降低机械损伤、提高果品品质的作用,同时起到减少喷花次数,降低农药残留污染等效果。 套袋材料最节约的是使用废旧报纸。废旧报纸具有较强的透水透气性,水湿后不会粘在果皮上,干燥快,不易霉烂,而且取材容易,成本低,效果好。一张四版的废旧报纸可叠成6个同样大小的纸袋,用装书钉将袋缝钉好。所谓“四钉法”,即阍部用一钉,侧面用两钉,套上果实以后将袋口折角再加上一钉固定即可。 套袋接受要进行一次喷药防病,应该是当天喷过药的树,当天套袋完毕,以避免病菌再度侵染。

三亚是我国最典型的热带地区,年平均气温25.5℃,平均每天日照7h,年降雨量1100~1600mm,且雨量多都集中在6~10月,11月~次年5月为干旱季节,是芒果开花结果的最佳时期。由于气候十分适宜,王亚的芒果不论是生育期,还是产量、品质等方面都优于我国其它产区。据多年观察,在正常情况下,三亚的芒果花期和果实成熟期都比其它产区早一个月以上,这无疑提高了三亚芒果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三亚芒果生产虽然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但是有时在不同小环境也会遇到短时间的不良气候影响而造成减产或者失收。因此,从!991年开始,三亚市全面…芒果芒果是漆树科芒果属,享有"热带果王"的美称。芒果树是常绿乔木,树高10-20米,主根粗大,树冠圆头形。果实呈球状或肾脏形,淡绿或淡黄色。其果肉汁多味甜,可鲜食或制成果脯、榨制芒果汁。广州芒果品种主要有紫花芒‘桂香芒、串芒、绿皮芒、土芒等。其中,白云区石井镇夏茅村出产的"夏茅香芒",是驰名中外的优质芒果品种。"夏茅香芒"除果肉柔软香甜外,剥去皮后,肉质干爽,易于贮存和携带。据说,夏茅香芒于清康熙年间从外地引进种植,后来因质量上乘而被定为贡品。现在,真正的名牌香芒树只有数株,每年收果只有一千数百斤,极为珍贵。芒果树,一年四季结果,结出的果子四周颜色不同,南边果子熟了,显深黄色;东面果子是淡黄色的;西面是青的;北面果子很 小,未成熟。这种树泄露了宇宙气场的分布规律,能量是从北逐渐增大的。通过这棵树也可看出八卦符号的由来。宇宙气场尽管人肉眼看不到,但它是按这个规律分 布。白天黑夜、一年四季、人的一生兴衰,都是这个规律。它是天地人万古不变的规律。古人讲“物物一太极”,即无论事物大小都是一个太极,均在后天八卦的运 转之中。

是的 芒果果实含有糖、蛋白质、粗纤维,芒果所含有的维生素A的前体胡萝卜素成分特别高,是所有水果中少见的。其次维生素C含量也不低。再者,矿物质、蛋白质、脂肪、糖类等,也是其主要营养成分。 芒果为著名热带水果之一,又名檬果、漭果、闷果、蜜望、望果、庵波罗果等,因其果肉细腻,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所以素有“热带果王”之誉称。

生态农业观光园的论文研究

要:发展观光农业是“绿色经济”大背景下的一种自然选择。许多观光农业生态园因为缺乏科学的规划设计和经营管理,造成旅游形象定位模糊,观光性、生态示范作用以及科普教育和农业科技示范性不强。文章提出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时应遵循因地制宜、培植精品、效益兼顾的原则,结合实例探讨了具体规划方案,将生态园建成一个“生态农业示范园”、“观光农业旅游园”、“绿色食品生产园”及“科普教育和农业科技示范园”,最终实现生态园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和可持续发展。关键词:观光农业;生态园;生态农业;规划设计中图分类号:S1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2175(2005)03-0439-04在“绿色”和“生态”概念日渐普及、农业和旅游业产业地位不断提升的今天,走观光农业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绿色经济”大背景下的一种自然选择。观光农业是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产物,是具有休闲、娱乐和求知功能的生态、文化旅游[1]。进入21世纪,观光农业将是重要的娱乐产业,农业观光园作为观光农业的主体必将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园就是采用生态园模式进行观光园内农业的布局和生产,将农事活动、自然风光、科技示范、休闲娱乐、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2]。但是在一些地区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许多项目由于盲目开发或规划不当而惨淡经营。本文就如何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观光农业生态园进行规划和设计方面的探讨,以期对观光农业生态园的设计和建设提供方法上的参考。1 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及发展存在问题1.1 缺乏科学的规划设计和经营管理观光农业生态园建园主要目标是进行生态示范,进一步拓展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的功能。但一些生态园的设计并没有结合其建园主要目标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充分发掘现代生态园丰富的资源内涵,因而造成园内功能分区不明确、旅游路线设计不合理、产品结构单一,不能多角度利用资源。另外,以旅游度假为主题的观光农业生态园受本身规划设计影响,客源渠道比较单一,很难吸引到较远城市的外地游客。再者,园区提倡采用自然生态平衡的管理模式,但园内管理人员文化素质低,生态知识贫乏,致使服务质量较差,管理比较混乱。1.2 旅游形象定位模糊,观光性不强生态园开发既以观光农业为核心,就需要整体定位和科学思考,需要加大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使农业和旅游开发齐头并进、相辅相成。现在一些观光农业生态园中只是凭籍温暖的气候及特色风情,大建别墅和娱乐场所,开发大规模度假村而偏离生态农业旅游主题。如一些观光农业生态园中农业生产和布局单一,没有突出兼具多种功能的“生态农业旅游”特色和“绿色产业”优势,导致观光性不强;在开发旅游产品时只盲目追求“大而全”,没有“培植精品”的观念,缺乏拳头产品和特色产品。所以整个生态园形象不明显,品牌不突出,没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最终导致旅游项目单调,缺乏吸引力,难以深度开发。因此,在制定规划和投入资金时应突出主题、把握方向,避免偏离“农业旅游”的主题,失去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园的特色和优势。1.3 生态示范作用不强观光农业生态园是采用生态园模式进行园内农业的布局和生产,以生态农业作为农业观光的基础,体现“整体、循环、协调、再生”原则和“生态文化”内涵。有些生态园开发只以观光农业为幌子,单纯追求营利,没有采用生态农业的模式来设计和生产,生产的无公害产品也是以高投入换来高产出,没有完全遵循有机农业的生产模式。这种缺乏文化内涵的生态园经济,其投资价值和发展潜力将大大降低。所以,也就很难起到相应的生态农业示范作用,同时也不具备通过有机农业来进行绿色食品生产的能力,很难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三者的统一。1.4 科普教育和农业科技示范性不强生态旅游,不仅仅是一种自然观光旅游,它更是一种注重保护自然的高层次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观光农业作为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产物,其实质是具有休闲、娱乐和求知功能的生态、文化科普旅游[3]。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普存在很大的市场空白,这一空白与我们现代农业发展新方向——观光农业形成了完美的互补,旅游科普就理所当然成了观光农业和农业科普发展的新方向。大多数生态园都没有设立专门的科普教育中心和环保教育宣传基地,无法为当地大中专院校提供课外实习基地和小学环保教育基地。再加上导游素质较低,所以生态园很难发挥相应的教育功能,对周边地区推广和示范现代农业技术的效用性不强,无法为我国农业和科普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2 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原则和总体思路2.1 规划原则和指导思想2.1.1 因地制宜,综合规划设计生态园规划应充分考虑原有农业生产的资源基础,因地制宜,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水电、食宿及娱乐场和度假村的进一步建设等[4]。另外,生态园规划必须结合生态园所处地区的文化与人文景观,开发出具有当地农业和文化特色的农副产品和旅游精品,服务社会。2.1.2 培植精品,营造主题形象基于观光农业生态园缺乏拳头产品,难以深度开发的现状,生态园规划应以生态农业模式作为园区农业生产的整体布局方式,培植具有生命力的生态旅游型观光农业精品。另外,要发挥生态园已有的生产优势,采用有机农业栽培和种植模式进行无公害蔬菜的生产,体现农业高科技的应用前景,形成产品特色,营造“绿色、安全、生态”的主题形象。2.1.3 效益兼顾,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园的规划设计以生态学理论作指导思想,采用生态学原理、环境技术、生物技术、和现代管理机制,使整个园区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经过科学规划的生态园主要是以生态农业的设计实现其生态效益;以现代有机农业栽培模式与高科技生产技术的应用实现生态园的经济效益;以农业观光园的规划设计实现它的社会效益。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三者相统一,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光农业生态园。2.2 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目标通过科学规划设计,现代化的观光农业生态园应该是一个具备多种功能的生态农业示范园、观光农业旅游园、有机农业绿色园以及科普教育和农业科技示范园,从而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的统一。2.2.1 生态农业示范园观光农业生态园设计采用多种生态农业模式进行布局,目的是通过生态学原理,在全园建立起一个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稳定和持续高效的农业生态系统,提高农业生产力,获得更多的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实现可持续的生态农业,并对边缘地区的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进行示范,体现生态旅游特色。2.2.2 观光农业旅游园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将紧紧围绕农业生产,充分利用田园景观、当地的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在体现自然生态美的基础上,运用美学和园艺核心技术,开发具有特色的农副产品及旅游产品,以供游客进行观光、游览、品尝、购物、参与农作、休闲、度假等多项活动,形成具有特色的“观光农业旅游园”。2.2.3 绿色食品生产园在“绿色消费”已成为世界总体消费的大趋势下,生态园的规划应进一步加强有机绿色农产品生产区的规划,以有机栽培模式采用洁净生产方式生产有机农产品,并注意将有机农产品向有机食品转化,形成品牌。2.2.4 科普教育和农业科技示范园通过在园区内建设农业博物馆、展示厅等,对广大游客和中小学生开展环保教育和科普教育。同时应当前中国农业发展及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把园区规划成农业技术交流中心和培训基地以及大专院校学生实习基地,体现观光农业生态园的旅游科普功能,进一步营造旅游产品的精品形象。3 生态园整体规划方案3.1 生态园功能分区规划依据资源属性、景观特征性及其现存环境,在考虑保持原有的自然地形和原生态园的完整性的基础上,结合未来发展和客观需要,规划中应采取适当的设计实现园内的功能分区,以惠东永记生态园为例,设计中就可以因地制宜设置生态农业示范区、观光农业旅游区和科普教育功能区。3.1.1 生态农业示范区生态农业示范区是生态园设计的核心部分,它是生态园最主要的效益来源和示范区域,是生态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态农业示范区的规划设计应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遵循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园区设计所采用的生态农业类型中既包含有生产者,消费者,也要有分解者。例如在永记生态园的新规划中,稻田生态区“动植物共生系统”式的生态农业类型,采用稻鱼鸭萍种养共生模式[5,6];果园生态区采用“立体种植业”式的生态农业类型,采用果园结合养殖的模式[7];鱼塘生态区设计采用“食物链、加工链式生态农业”类型——猪鸭鱼草相结合的种养模式[8]。这些生态农业类型都充分利用了多种生物的共生关系,将各生态元素以食物链串在一起,相互转化,充分利用能量和物质,由此形成良性物质能量的生态循环,体现较高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另外,为了提高生态园的经济效益,生态园中蔬菜栽培区采用大规模产业化的生产模式。不仅有生产效益高、产业带动性强和集中性统一的优点,还能对其他农业产业化企业起到示范性和参考性的作用。花卉栽培区主要生产各种食用和观赏性花卉,供游人品尝、欣赏和购买消费。食用菌中心在生态园规划中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体现了废物充分利用的功能。经过科学规划后的生态园,将会以生态农业作为生态园主要的“生态旅游”核心内容,体现“绿色、生态、示范”多种功能,可以成为观光农业生态园的旅游精品和主导产品。3.1.2 观光旅游区域进入21世纪,伴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及乡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深入,农业已从传统的生产形式逐步转向景观、生态、健康、医疗、教育、观光、休闲、度假等方向,所以生态热、回归热、休闲热已成为市民的追求与渴望。生态园新设计着重把农业、生态和旅游业结合起来,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农村生态环境和生态农业经营模式,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习作、农事体验、健身、科学考察、环保教育、度假、购物等。突破固定的客源渠道,以贴近自然的特色旅游项目吸引周边城市游客在周末及节假日作短期停留,以最大限度利用资源,增加旅游收益。生态园规划以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为前提,以绿色、健康、休闲为主题,在园内建设花艺馆、野火乐园、绿色餐厅、绿色礼品店、农家乐活动园、渔乐区、农业作坊、露天茶座、生态公园、天然鸟林等休闲娱乐场所,让游客在完美的生态环境中尽情享受田园风光。3.1.3 科普教育功能区观光农业和农业科普的发展是相统一的,旅游科普是观光农业和农业科普的统一产物。旅游科普是以现代企业经营机制,开发农业资源,利用农业资源的新兴科普类型[1]。它的引入将解决目前困扰我国现代观光农业和科普事业发展的诸多瓶颈问题,缓解我国农业科普客体过多的沉重压力,为我国农业和科普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旅游科普规划时应遵循知识性原则[9]、科技性原则、趣味性原则,例如可以通过在生态园中设立农业科普馆和现代农业科技博览区等科普教育中心,向游人介绍农业历史、农业发展现状,普及农业知识和加强环保教育。还可在现代农业科技博览区设立现代农业科技研究中心,采用生物工程方法培植各种农作物,形成特色农业。这样生态园一方面可以为当地及周边地区的科普教育提供基地,为大中院校和中小学生的科普教育提供场所,同时也为各种展览和大型农业技术交流、学术会议和农技培训提供场所。3.2 生态园中其他规划3.2.1 园路规划依照园林规划设计思路,从园林的使用功能出发,根据生态园地形、地貌、功能区域和风景点的分布,并结合园务管理活动需要,综合考虑,统一规划。园路布局既不会影响园内农业生态系统的运作环境,也不会影响园内景区风景的和谐和美观。园路布局主要采用自然式的园林布局,使生态园内景观美化自然而不显庄重,突出生态园农业与自然相结合的特点。园林主干道宽约5 m,用于电车通道和游人集散;次干道连接到各建筑区域和景点;专用道为园务管理使用;游步道和山地单车道主要围绕生态公园而建,宽1.2~2 m。3.2.2 给水排灌工程规划生态园以生产有机农产品为主,园内农业生产需要有完善的灌溉系统,同时考虑到环保及游人、园工的饮用需水,所以进行给水排水系统的规划。规划中主要利用地势起伏的自然坡度和暗沟,将雨水排入附近的水体;一切人工给水排水系统,均以埋设暗管为宜,避免破坏生态环境和园林景观;农产品加工厂和生活污水排放管道接入城市活水系统,不得排入园内地表或池塘中,以避免污染环境。3.2.3 园区绿化设计生态园内的绿化规划,均以不影响园内生态农业运作和园内区域功能需求出发来考虑,结合植物造景、游人活动、全园景观布局等要求进行合理规划。全园内建筑周围平地及山坡(农业种植区域除外)绿化均采用多年生花卉和草坪;主要干道和生态公园等辅助性场所(餐厅、科普馆等等)周围绿化则采用观花、观叶树为主,全园内常绿树占总绿化树木的70%~80%,落叶树占20%~30%,保证园内四季常青。总之,全园内植物布局目的,既达到各景区农业作物与绿化植物的协调统一,又要避免产生消极影响(如绿化植物与农作物争夺外界自然条件等)。4 小结“农业生态示范园”以生态学原理作指导,在全园建立起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系统,使农林牧渔各业科学组合,各种模式物尽其用。最终达到充分利用太阳能,充分利用和保护土壤、水源和生物等农业资源的目标,为生态园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将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绿色食品生产园”建设采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有机农业栽培方式,主要进行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可作为生态园的拳头产品,突破国际“绿色壁垒”,打开广阔的国际市场进行出口创汇,将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观光农业旅游园”和“科普教育和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建设用美学和园艺核心技术,开设各种旅游配套设施,大力发展旅游科普,必将产生前所未有的社会效益。三个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生态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迈进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探讨方向[10]。随着农业技术进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这种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观光农业生态园模式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它坚持多产业一体化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将第一、三产业有机结合使现有农业发挥多种功能;同时园区有机农业的生产模式也为生态农业走上产业化,即实现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进行了模式上的探讨;最后,这一生态园的构建模式也会对周边地区生态农业的建设提供示范作用,为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农业生态园 农业生态园就是采用生态园模式进行观光园内农业的布局和生产,将农业活动、自然风光、科技示范、休闲娱乐、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我国农业生态园规划及发展存在问题一、缺乏科学的规划设计和经营管理观光农业生态园建园主要目标是进行生态示范,进一步拓展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的功能。但一些生态园的设计并没有结合其建园主要目标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充分发掘现代生态园丰富的资源内涵,因而造成园内功能分区不明确、旅游路线设计不合理、产品结构单一,不能多角度利用资源。另外,以旅游度假为主题的观光农业生态园受本身规划设计影响,客源渠道比较单一,很难吸引到较远城市的外地游客。再者,园区提倡采用自然生态平衡的管理模式,但园内管理人员文化素质低,生态知识贫乏,致使服务质量较差,管理比较混乱。二、旅游形象定位模糊,观光性不强生态园开发既以观光农业为核心,就需要整体定位和科学思考,需要加大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使农业和旅游开发齐头并进、相辅相成。现在一些观光农业生态园中只是凭籍温暖的气候及特色风情,大建别墅和娱乐场所,开发大规模度假村而偏离生态农业旅游主题。如一些观光农业生态园中农业生产和布局单一,没有突出兼具多种功能的“生态农业旅游”特色和“绿色产业”优势,导致观光性不强;在开发旅游产品时只盲目追求“大而全”,没有“培植精品”的观念,缺乏拳头产品和特色产品。所以整个生态园形象不明显,品牌不突出,没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最终导致旅游项目单调,缺乏吸引力,难以深度开发。因此,在制定规划和投入资金时应突出主题、把握方向,避免偏离“农业旅游”的主题,失去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园的特色和优势。三、生态示范作用不强观光农业生态园是采用生态园模式进行园内农业的布局和生产,以生态农业作为农业观光的基础,体现“整体、循环、协调、再生”原则和“生态文化”内涵。有些生态园开发只以观光农业为幌子,单纯追求营利,没有采用生态农业的模式来设计和生产,生产的无公害产品也是以高投入换来高产出,没有完全遵循有机农业的生产模式。这种缺乏文化内涵的生态园经济,其投资价值和发展潜力将大大降低。所以,也就很难起到相应的生态农业示范作用,同时也不具备通过有机农业来进行绿色食品生产的能力,很难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三者的统一。四、科普教育和农业科技示范性不强生态旅游,不仅仅是一种自然观光旅游,它更是一种注重保护自然的高层次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观光农业作为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产物,其实质是具有休闲、娱乐和求知功能的生态、文化科普旅游。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普存在很大的市场空白,这一空白与我们现代农业发展新方向——观光农业形成了完美的互补,旅游科普就理所当然成了观光农业和农业科普发展的新方向。大多数生态园都没有设立专门的科普教育中心和环保教育宣传基地,无法为当地大中专院校提供课外实习基地和小学环保教育基地。再加上导游素质较低,所以生态园很难发挥相应的教育功能,对周边地区推广和示范现代农业技术的效用性不强,无法为我国农业和科普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1 武湖农业生态园运行模式与发展思考 [会议论文] 邓文波, 鲁晓芬, 毛巧云, 陈祖平,2005 - 全国第十届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与新农村建设论坛 武湖农业生态园于1998年由武汉市委批准建立,主要是以政府搭桥、企业领办,政策扶持筹建起来的.由于园区的功能定位不够完善、资金投入短缺等原因、生态园的科技辐射、示范作用不够明显,本文对园区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简要... 查看全文 2 传统农业资源向现代景观资源的转化--浅析垫江黄沙白柚农业生态观光园规划设计 [期刊论文] 《西南园艺》 - 2004年3期- 张亚萍, 张建林, 邢佑浩 本设计通过对场地现状及其本底资源的充分调研,结合传统农业资源向现代景观资源转化的设计理念,构建以白柚为景观特色的农业生态观光园区,从而达到生态、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等设计要求. 被引用次数: 3 查看全文 3 宁夏农业生态旅游开发现状及前景探讨——以玉泉营葡萄山庄为例 [期刊论文] 《农业科学研究》 - 2008年3期- 刘丽丹, 韩旭, Liu Lidan, Han Xu 调查分析了宁夏玉泉营葡萄山庄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状况,结果表明:玉泉营葡萄山庄已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是一个集农业生态旅游观光、居民休闲娱乐、科技知识普及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的生态观光庄园,同时... 查看全文 以上几篇可以么?需要的话给我留言,发给你

生态农业观光园以农事生产活动和传统民族习俗等为资源载体,通过规划、设计和修建,输出观光、休闲、采摘、购物和农事活动体验等活动。远景设计研究院生态农业规划专家道:进行相关规划策划时需特别注意开发模式的雷同、特色的缺乏,健全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功能。深入挖掘,把资源和文化特色融入进生态农业活动。通过对农村农业资源的重组和开发,完善农业结构,改变农村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