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学报是普刊吗

发布时间:

学报是普刊吗

国内学术期刊是可以分为期刊和学报两大类的,因此学报不是级别,国内学报一般是各个高校的自办刊物,学报既然也属于学术期刊,那么也是有不同级别的,与期刊一样,有普通学报,也有核心学报,也有被国际学术检索工具检索的学报,一般而言,学报的专业性和理论性会比期刊更强一些。

学报有两种,一种是学术刊物,一种是学校官方介绍学校方方面报道的报纸,简称学报。学报一种是指专门进行学术研究成果报道的学术类期刊,如《化学学报》、《数学学报》等,一般大学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多以“某某学报”冠名,如《北京大学学报》、《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等,信息蕴含高、情报价值大,具有很大的开发潜能。

看是什么了,有的是省级 但是也有国级 甚至核级的也有。

大学学报有专科学报、本科学报和核心学报三个级别。

学报的级别与学校的级别有关,大学本科的学报一般是本科学报,专科学校则是专科学报,被评为核心期刊的学报是核心学报。本科院校的学报一般达到省级标准,具体的情况取决于学校的实力。

例如武汉大学学报是核心期刊,湖北师范学院学报文科部分是核心期刊,理工部分是普通期刊,即国家期刊。学报一种是指专门进行学术研究成果报道的学术类期刊,凡取得国内统—刊号的期刊,均为正式出版物。

武汉大学学报特色与优势

1、学科特色。

学报所涵盖的专业有国家重点学科一个(农田水利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6个,设有博士后流动站的学科一个(土木水利学)。有些学科,例如水利水电、电力等学科在全国占有优势,这些学科是学报稿件的来源和基础。

2、行业特色。

学报的有关学科横跨了水利、电力行业。电力工业是国家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水利电力事业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明显的行业优势。因此,应加强同水利、电力行业的联系,了解他们的需求,既为他们服务,又在服务中发展自己。

那肯定是的啊。期刊从学术上划分级别分为:普刊和核心期刊。普刊通常指除核心期刊之外的期刊。核心期刊通常是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或CSSCI来源期刊,也包含科技类核心期刊和社科类核心期刊。而期刊中的省级和国家级之分主要是行政管理上的划分。通常国家级的期刊是指主管,主办单位为国家级单位。而省级期刊是指主管,主办单位为省级单位。

陇东学院学报是普刊吗

多媒体辅助大学英语教学的应用

【摘 要】分析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作用,探讨多媒体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提出多媒体运用中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以便能通过合理应用多媒体真正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大学英语 多媒体教学 辅助教学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他们根据不同的教学需求和教学特点,将现代媒体的硬件、软件技术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相结合,把语言教学中听、说、读、写等相关的教学信息更加形象、更加立体、更加高效地展现给学生,以达到更好的语言教学效果。相对于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着其独特的优势,但是如何进一步地优化和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更好地为大学英语教学服务,是广大语言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探讨的问题。

一、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的作用

(一)突破传统教学方法局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语言教学手段往往比较单一,除了基本的教材和录音机外,教师唯有借助黑板和粉笔书写和传授教学内容,无论是教学时间、效果都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公共课程,整体课时相对偏少,加上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和学习兴趣也有不少差距,因此在课堂上要利用有限的时间去给学生传输大量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而事实上有很多的语言点在教材上是没有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相关知识点的时候要用大量的时间进行板书,这种教学方式使得本来就有限的课堂时间更加窘迫,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语言的训练也变得更少了,结果是教学效果不尽理想。

在大学英语教学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一方面,任课教师能够借助多媒体设施设备来查阅各类相关的教学资料,将教材之外信息进行合理整合,使得自身的教学备课内容更加丰富和多样性;另一方面,任课教师通过制作教学课件,可以有效地将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教学内容灵活运用,以一种更加直观的方式将课文的背景知识、语言点、例子等详细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同时,多媒体辅助教学还是一种可持续性、可保存性的教学手段。区别于传统板书内容的反复清除和书写,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将多媒体教学课件复制给学生,或者也可以将多媒体课件上传到互联网供学生课后下载复习,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就可以节省了很多记书面笔记的时间,而且能够把精力更加集中到理解任课教师所讲的内容上来,通过“课堂听讲―理解―训练―课后复习”这一环节下来,教师的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语言知识输入的效果也更好了。

二、多媒体在大学英语中的应用

(一)利用多媒体优化课堂导入。英语学习不是单纯的语言能力的训练,英语国家历史文化的了解也尤为重要,在教师讲授背景导入主题时,学生往往容易忽视老师枯燥的介绍和没有感染力的独白语言,即使老师讲解得较详细,也只能让学生产生抽象的认识,而不能有生动的、感性的理解和体会,那么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直观演示,则能使学生能深入了解主题相关的文化背景,且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在讲授关于“Marriage(婚姻)”这个主题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西方国家的传统婚礼视频,通过视频可以了解西方国家和中国婚礼所体现的不同文化,另外在西方国家婚礼中的结婚誓词也是比较经典的英文表达,这些都可以更加形象地引导学生不断地学习和体会,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将被动灌输变为主动学习。

(二)利用多媒体实施情景教学。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工具,其最直接的目的就是用于人际间的交流沟通,而人们之间的交流沟通往往是发生在不同场合不同情境下的,所以作为语言教学者来说,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语言情景氛围尤其重要。例如,笔者在讲关于“Traveling(旅游)”这个单元的时候,我们可以先用“Do you like traveling?”等提问方式切入主题,通过给学生播放相关国家的英文旅游短片给学生初步创设一个熟悉的语言环境,然后给学生展示一些著名景点的图片,引导学生根据前面的英文短片,尽量看图来用英文简单介绍各个景点情况,在这一情境下,教师就可以帮助学生联系学习相关的语言知识,如旅游酒店、机票的预订,各种方位的表达和问路指路的表达等,在学习方位表达的同时也可以将城市景点的街道地图在屏幕中直观显示出来,让学生互换角色进行语言对话。

(三)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训练。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适时适当地进行课堂训练是有效教学的关键,同样也是集中学生注意力和激发积极性的重要途径。有效的语言学习首先是需要大量的语言信息输入,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应的音像材料,给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听力训练尤为重要。在听力训练过程中,相关的文字材料、预设的听力问题及答案、听力原文中的关键词和语言点等,都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多媒体进行灵活演示。除此之外,利用多媒体可以用图形、图像、动画等表现一些口述和板书难以表达清楚的内容,化解教学过程中的疑点和难点;可利用不同的色彩、字体和符号突出重难点,吸引学生的注意,从而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大幅度地增加课堂练习的数量,突出教学重点,提高语言信息的活动强度。 总的来说,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将声音、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的合理运用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刺激学生的各个感官系统,无论是用音乐来渲染氛围,用图像来显示情境,还是用文字来诠释感情,都是把相对抽象的语言知识进行形象化加工,这也充分展示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弥补了传统教学的枯燥无味,给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师生处于一个互动的环境中,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焦虑情绪,学生的思维随情境能够向四方发散联想、想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多媒体的应用要适时恰当。虽然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个比较有效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但是并不表明多媒体教学应用越多课堂教学效果就一定越好,无论是传统的教学手段还是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它们都具有自身的优越性和局限性。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适时、适当、合理地运用多媒体,对于课堂的教学内容、重难点等必须有针对性地优化选择,做到有的放矢。只有这样,教师的指导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才能够凸显,才能使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在获得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相应的语言技能也得到训练和提高。

(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美观实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效果,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能够将文字、图像等融合为一体,并通过各种各样的动感效果展示出来,形式较为新颖多样。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在制作过程中,过分追求课件的表现形式,不注重课件的实际教学内容和效果,把课件制作得华丽花哨,这样学生容易被图片、声音所吸引,学生在享受太多的感官刺激的同反而时忽视了应该要掌握的知识,忽略了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甚至冲淡了教学重点、难点,使多媒体教学失去应有的功效。有的老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在每张幻灯片的切换效果上添加了各种动画切换方式和声音效果,就在学生正在集中精神听课的时候由于每张幻灯片的切换导致学生的情绪经常受到刺耳的切换声音所影响,切换效果也让学生看得眼花缭乱,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多媒体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所以课件的好坏应该体现在其使用效果上,使用课件时,必须从实际出发,注意实效,使用多媒体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

(三)多媒体教学对教师技能要求更高。教师在考虑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时候,必须对准备讲授的内容有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有选择地设计多媒体教学的内容和范围。在制作完多媒体课件后,教师还要熟悉多媒体课件的相关内容,要掌握教学全过程,而不是照着电脑念幻灯片上的内容。这样在课堂上才能够自如地运用,教师的讲解往往和多媒体显示的内容是同步进行的。实际上,要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除了要走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专业技能外,还需要有计算机软件如Powerpoint、Flash、Photoshop等方面的基础技能。所以说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

(四)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要与传统教学取长补短。无论是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还是传统的传统的“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张嘴巴”的教学方法,它们始终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为达到某种教学目的服务的,因此我们不能单纯地判定哪种教学手段更胜一筹。至于在我们平时的语言教学中,选择和采用哪种教学手段主要是由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等方面因素决定的,在很多时候甚至同时兼用。不管是传统手段还是现代手段,能切实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手段都是好手段。因此,多媒体辅助教学要与传统的板书教学密切配合,相互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已越来越体现它的优越性,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只有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地运用多媒体,并密切地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机结合,真正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才能取得最优的语言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石涓. 大学英语教学多媒体应用利弊[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6)

[2]王柯.艺术生大学英语教学特殊性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3)

[3]杜娟.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与任务型教学模式互补对大学英语学习者口语产出的影响[J]. 陇东学院学报,2013(1)

好发。学校办学始于1949年8月创办的庆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和1978年12月创建的庆阳师范专科学校。陇东学院学报是有甘肃庆阳市主办的期刊。

安全系数?你是指什么?

常州工学院学报是普刊吗

常州工学院还不错,学校是一所普通本科学校,在师资力量方面不算强大,但是专业性还是挺强的,教学质量整体还不错,学生就业方也比较广,是一所综合性实力还不错的高校。

常州工学院始于1978年创办的常州市七·二一工业大学,1979年更名为常州市职工大学;1982年,经教育部批准,常州市职业大学更名为常州工业技术学院;2000年3月22日,教育部批准由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常州市机械冶金职工大学合并组建常州工学院。

扩展资料:

办学条件

据2020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常州工学院图书馆有纸质图书131万余册、电子图书320万余册(超星数字图书馆)、电子期刊8,200余种、各类数据库29个、订阅中外文期刊1000余种、报纸50余种。

《常州工学院学报》创刊于1987年,是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常州工学院主办的学术期刊。主要刊登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建筑学、经济管理等学术论文

一楼请你坐下。你知不知道常工有些老师为了建设更好的学校是多呕心沥血,如果你后悔来常工,那你根本不适合上大学,你去哪里都会后悔。你想更好的发展,请你放下你的键盘好好学习。

学校不错的,是国家培养卓越工程师的高校,是培育新社会复合型的技术性人才

常州工学院(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IT),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是江苏省主管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入选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立项高校和首批启动高校,教育部和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培育院校,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首批试点高校,江苏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试点高校。

学校始于1978年创办的常州市七·二一工业大学,1979年更名为常州市职工大学;1982年,经教育部批准,常州市职业大学更名为常州工业技术学院;2000年3月22日,教育部批准由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常州市机械冶金职工大学合并组建常州工学院。

相关信息:

截至2021年9月,学校有辽河路校区、巫山路校区、会馆浜路继续教育学院和长江路科技产业园,总占地面积近1300亩;设有18个教学单位,开办58个本科专业,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5700余人;在职教职工1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000余人;馆藏纸质图书131万余册。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常州工学院、常州工学院——学校简介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是普刊吗

办学地点: 北校区在南宁市建政路37号,南校区在南宁市东葛路26号。

办学类型: 国有公办成人本科高等学校。

学校主管部门: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办学层次: 普通专科

广西教育学院创建于1953年10月27日,坐落在广西南宁市,系自治区直属成人本科高等院校。学院前身为广西省中等学校教师进修学院,1954年更名为广西省教师进修学院,1958年更名为广西教师进修学院,1966年更名为广西教育学院。学院主要承担中国小教师培养与培训、中国小校长培训、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国小教学研究、中国小教学参考资料出版发行等任务。自治区设在学院的机构有:广西中国小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自治区高中会考办公室、自治区课程改革办公室、广西教育学会秘书处、广西陶行知研究会。50多年来,十几万名中国小教师、校长经学院培训以崭新的姿态重返教学岗位;1万多名毕业生经学院培养成为中国小教师队伍的生力军;学院所取得的数千项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在全区得以推广套用,在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学院占地4.7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39万平方米,运动场地4101平方米,绿化用地1.62万平方米。截至2010年10月,学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324.92万元,拥有教学科研用计算机880台,语音实验室座位120个,多媒体教室座位2100个。馆藏一般图书34.7万册,数字资源量1.13万GB。

学院设有中文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外语系、政治经济系、教育管理系、旅游与环境学系、信息科学与技术系、艺术系、文化传播学系、教育科学系等10个系,共36个普通专科专业、23个成人本科专业和18个成人专科专业。

学院有专任教师226人,其中正高职称23人,副高职称74人;博士学位12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101人; *** 博导1人、硕士生导师7人,广西高校优秀人才3人;享受 *** 特殊津贴的专家4人。

2010年,学院有各类在校生5220人,其中普通专科生2968人,成人本科生1547人,成人专科生692人,留学生13人。

2010年,学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广西新发展"为载体,以学院的合并改制为契机,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和群团建设,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加大科研及学科专业建设的力度,为推动学院顺利转型改制,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广西教育学院创建于1953年10月27日,坐落在广西南宁市,系自治区直属成人本科高等院校。学院前身为广西省中等学校教师进修学院,1954年更名为广西省教师进修学院,1958年更名为广西教师进修学院,1966年更名为广西教育学院。学院主要承担中国小教师培养与培训、中国小校长培训、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国小教学研究、中国小教学参考资料出版发行等任务。自治区设在学院的机构有:广西中国小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自治区高中会考办公室、自治区课程改革办公室、广西教育学会秘书处、广西陶行知研究会。50多年来,十几万名中国小教师、校长经学院培训以崭新的姿态重返教学岗位;1万多名毕业生经学院培养成为中国小教师队伍的生力军;学院所取得的数千项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在全区得以推广套用,在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现代教育技术和旅游管理专业已分别被确定为教育部和自治区高职高专示范性建设试点专业。目前在校学生已达万人。

学院有专任教师226人,其中正高职称及研究人员23人,副高职称74人;博士学位12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101人; *** 博导1人、硕士生导师7人,广西高校优秀人才3人;享受 *** 特殊津贴的专家4人,高于全区高校平均水平。 其中,有国务院颁发的 *** 特殊津贴获得者,有"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获得者,有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 *** 授予的荣誉奖章获得者等。

该院具有52年的办学历史,积淀了丰富的办学经验,教育资源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教育基地

教育培训资源丰富。我院是广西中国小教师培训、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等方面的重要基地。广西教育学会秘书处挂靠我院,"广西中国小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承担广西中国小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实验任务的教研部设在我院,广西中国小校长培训、教师培训、中国小教师资格认定等机构、广西国语水平培训和测试基地、首届--中国东协博览会指定语言文化培训机构、广西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委员会秘书处以及广西高中毕业会考工作办公室等均设在我院。

2、科研成果

教育研究资源丰富。我院已取得各类科研成果总计1400多项。其中,有全国、自治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也有国家、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在获奖成果中有全国"五个一工程"作品优秀剧本奖、 国家优秀图书奖、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全国优秀科研成果奖和全区优秀教学成果奖等。学院现有生态文化、人力资源、教育科学、思想政治教育等4个研究所。

3、专业刊物

我院还拥有《广西教育学院学报》、《基础教育研究》、《创新作文》、《国小教学参考》、《哲理》、《中学教学参考》等6个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刊物。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发展进程中,广西教育学院为广西的经济社会和民族教育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我院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突出学生发展为本、突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整体最佳化,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院采取多种方式与国内外高校联合办学。先后与美国英语学会、英国布莱德福德大学等科研机构及高校建立了学术交流和校际合作关系,并开展留学生教育。校际学术交流频繁,天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名校的博士生导师多人受聘为我校的名誉或客座教授。

当前,学院正以崭新的面貌和高昂的斗志,抓住机遇,确立"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为把广西教育学院建设成为有鲜明教师教育特色的高等学校而努力奋斗。

学院占地4.7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39万平方米,运动场地4101平方米,绿化用地1.62万平方米。截至2010年10月,学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324.92万元,拥有教学科研用计算机880台,语音实验室座位120个,多媒体教室座位2100个。馆藏一般图书34.7万册,数字资源量1.13万GB。

2010年,学院有各类在校生5220人,其中普通专科生2968人,成人本科生1547人,成人专科生692人,留学生13人。

2010年,学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广西新发展"为载体,以学院的合并改制为契机,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和群团建设,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加大科研及学科专业建设的力度,为推动学院顺利转型改制,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10年,学院与广西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合并改制为普通政法类本科院校正式启动。一年来,学院党委和行政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学院工作,紧紧抓住合并改制这一工作重心,狠抓内涵建设,着力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使学院办学条件、人才培养、教学及科研等迈上新台阶,促进学院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两院合并改制得到了自治区政法委、教育厅、司法厅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成立了两院合并改制工作领导小组及筹备委员会。同时,广西教育学院和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相应成立筹备委员会,合并改制的相关工作正有序推进。

学院设有中文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外语系、政治经济系、教育管理系、旅游与环境学系、信息科学与技术系、艺术系、文化传播学系、教育科学系等10个系,共36个普通专科专业、23个成人本科专业和18个成人专科专业。一个国际交流学院。

中文系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设备完善。教师队伍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现有教授、博士多名,副高以上职称超过50%,治学精谨扎实,其中不乏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津贴、 *** 教育资金和自治区优秀教师称号获得者。中文系坚持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丰硕,其中多个项目获自治区教育厅课题立项和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毕业生普遍获得用人单位好评,成为各自岗位上的佼佼者,尤其在基础教育领域,许多毕业生已成为我区各地语文教学和教育管理的骨干。中文系生源质量高,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

汉语(普通专科,文史类)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汉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中国小校、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文秘等方面实际工作的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 :到中国小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管理、宣传或公关工作;到文化宣传部门、文化传播媒体从事文案策划、编辑和新闻采写工作。

主要课程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唐诗宋词(自治区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基础写作、新闻采访与写作、逻辑等。

外语系成立于1984年,是广西同类院校建系较早的教学部门,目前是学院三大教学系之一。开设有英语教育、套用英语和商务英语等3个专业,办学层次分别是普通专科、成人专科、成人本科。拥有教学必备的微机室、语言实验室、DVD视听室等。全部教室均改装为多媒教室, 师资力量雄厚,教师队伍由专职英语教师、外籍专家组成。教师中有96%的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或正在攻读研究生学历,6人持有副教授的资格,7位教师具有留学和在海外任教的工作经历,部分教师或 *** 或应邀为广西、南宁市各级 *** 担任口头和笔头翻译工作,多名教师受中国--东协博览会、博览局聘请担任南博会期间商务翻译工作,教学经验和商务经验十分丰富。我系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历年来有优秀毕业生考取了区内外高校硕士研究生,多人次获得全国或省级大学生英语竞赛、英语演讲比赛的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等各种奖项。各届毕业生就业率高, 2007届普通专科毕业生的历年就业率达100%, 2008届毕业生离校仅半个月就业率已超过90%。除学历教育以外,我系还承担各类型的教师1982年开始我系负责全区中学英语师资短期培训,近年来又承担了全区中学英语教师的继续教育指导和培训工作,仅在2001-2002年间就承担了省(市)级继续教育的培训项目6个。1990年至今,连续17次承担了广西教育厅与美国英语协会ELIC合作的英语教师培训项目--广西中学英语教师暑期培训班,为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培训骨干英语教师逾千人。

政治经济系是我院老牌系之一,已有50多年的办学历史,在区内享有较高声誉。拥有一支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在职教师18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8名,博士2名,硕士5名,研究生学历4名,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占50%以上。开设有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教育、法学、行政管理等4个成人本科专业和行政管理、市场行销、国际贸易实务、国小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历史学等6个成人专科专业,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法律实务、市场行销、国际贸易实务等4个高职高专专业。学院社科部挂靠我系,我系教师除承担本系专业教学任务外,还承担全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具有丰富的教学教育经验。

近来,我系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专业改造和课程体系建设,既注重理论教学,又重视实践环节的训练,建立了模拟法庭、模拟商务谈判、证券与投资、法律咨询中心等实训基地,着力培养既有较高理论素养,又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办学质量稳步提高。毕业生普遍得到各行业用人单位的好评,许多毕业生成为了教学和教育行政管理的骨干及 *** 部门的领导干部、企业业务精英和私企负责人。

近几年来,我系毕业生就业前景看好,毕业生就业率较高,2007、2008年达到97%以上,位于学院的前列。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原名数学系,是我院最早设定的本科系之一。经过长期的建设,现设有数学与套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本科专业,数学教育、计算机套用技术、软体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4个专科专业。另外还承担中学数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数计系已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教育大系,并于95年正式更名为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拥有一支年龄、职称、学历、知识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中高级职称教师18人,其中副教授12人,讲师6人。已获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5人,攻读硕士学位3人。学院学科带头人1人,学院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人,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4人。既有一批有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的老教师,也有一批知识结构新、精力充沛的年轻教师。现有函式论教研室、代数几何教研室、课程与教学论教研室、计算机软体教研室和计算机硬体教研室。目前,我系有计算机硬体综合实验室1间、计算机网路实验室1间、计算机网路机房四间、多媒体教室2间和学院网路管理中心,总面积达460平方米,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设备多套,各种类型的电脑200多台。目前在校学生人数已达800多人。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重视学科建设和教学研究,做到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近年来在相关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承担区教育厅科研项目2项、院级重点课程2项,院级重点学科1项。与此同时,数计系还与南宁市四职高,横县横州一中、北海五中等中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建立了教育实验实习基地,为学生了解中学、服务中学提供了条件。与南宁市平方软体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建立计算机专业实训基地,为学生了解掌握计算机的实用技能提供了条件。

20多年来,数计系通过脱产、函授等形式为国家培养了各类本、专科生数千人,这些毕业生大多数已成为当地教育战线上的中坚力量,为我区的教育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也培养了大批IT业的精英。

在新的世纪里,数计系将以更加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精神,用我们的聪明才智去开创更加辉煌的明天!

旅游与环境学系原名地理系,成立于1984年,1998年,根据办学专业的拓展,更名为旅游与环境学系。自成立至今,本系已经走过了25年的办学历程,为国家培养了3000多名地理专业人才和1000多名旅游专业人才。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1992年,本系开始筹备设立旅游管理专业,并于1993年招收首届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早设立旅游专业的3个院系之一(另两个分别是广西旅游专科学校和桂林工学院旅游系),也是南宁市第一个开办旅游专业的高等院校。旅游与环境学系从普通高考和成人高考中招收学生,设立有地理教育、旅游管理、旅游管理(东南亚)、旅游英语等4个普通专科专业;地理科学(专升本)、旅游管理(专科)、旅游管理(专升本)等3个函授成人专业,以及旅游管理(专科)、旅游管理(本科)等2个全日制成人专业,在校全日制学生近500人。本系具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历结构比较合理的教职工队伍。全系有教职工15人,其中,专职教师12人。专职教师中,2人拥有博士学位,2人具有硕士学位,2人具有研究生学历,6人为学士学历。除此之外,还聘请了10多位在广西旅游行业内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学者担任本系的客座教授。本系的地理、旅游多功能实验室正在建设之中。本系注重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竞争实力的培养,在新生入学时就聘请行业专家开设有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的讲座,并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注重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的训练,除了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外,还通过短期和较长时间的专业实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毕业学生既具有良好的理论知识基础,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近年来,本系毕业学生的一次就业率都在95%以上,许多学生在"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工作,部分学生还跨出国门,在越南的有关企业中就业。

信息科学与技术系是广西教育学院具有现代色彩的系,是学习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路技术、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等现代技术的理想场所,目前信息科学与技术系专科层次有三个专业:计算机网路技术、现代教育技术(教育部及自治区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影视多媒体。本科层次有三个专业:现代教育技术、网路工程、电子商务。

本系拥有一支由博士、硕士、学士;教授、副教授、讲师组成的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开放而先进的办学理念是本系的最大特色。本系专业培养目标明确,紧紧把握住专业教学改革方向,坚持以改革为先导,以创新为核心,以质量为根基,以特色为重点,以人为本,培养出来的学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信息科学与技术系教学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该系拥有3个多媒体、网路化的机房,配置150台高档计算机,并全部接通宽频网。还设有教育技术实验室、多媒体软体制作室、音像制作室、网路实验室、硬体实验室、常规媒体实验室、摄影实验室、信息资料室等。还有多媒体教室、闭路电视系统、卫星节目地面接收站、专业摄像机及非线性编辑系统等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施。

广西教育学院文化传播学系是为了充分利用广西教育学院现有的行业优势和师资力量,迎接科学技术发展给出版业带来的严峻挑战,为日益繁荣的文化产业培养急需人才而成立的。本系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先进,实习基地稳固,就业方向宽广。拥有一支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高级职称人数占教师总人数的68%,有博士、教授多名。所拥有的高配置的一流的全新的集教学、上机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室,既可充分体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又可让学生得到全新的高科技享受。基于本系的广西教育学院杂志社,是一家拥有40多年办刊历史的出版单位,现出版面向全国发行的《中学教学参考》(原名《中学理科》)、《国小教学参考》、《创新作文》、《哲理》(原名《中学文科》)四大品牌期刊,既造就了一批可指导编辑出版发行工作实践的资深的专业技术人才,又培育了书刊编辑出版实习基地。本系学生不仅能够系统地学习编辑出版方面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能够直接参与学院杂志社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实践。毕业生既可在出版、新闻宣传、文化教育等部门从事编辑、出版、发行业务与管理以及教学与科研工作,也可从事文秘方面的工作,还可自谋职业从事文字印刷、书刊销售及其他行业的工作。

在短短的时间内,本系学生成立了"水天诗社",并创办了提升自身出版专业实践能力的刊物《半坡人》(含诗刊和副刊),在广西高校引起了积极的反响。这充分体现了本系实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特色。

艺术系是广西教育学院在新世纪按照最新的办学理念筹建新校舍、添置新设备、组建教师队伍而创办的新的教学系(2001年10月成立)。面向中国小艺术教育和新今人才市场,艺术系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把本系的发展作为主题,把完善专业设定作为主线,把创新作为动力,把提高办学能力作为出发点,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显著成绩。

艺术系现有美术、音乐、舞蹈三个专业,涵盖普通本科和专科,成人本科和专科几种专业发展类型,并且有全日制和业余两种培养模式。迄今已有5届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

艺术系现有在编教师24人,其中半数以上拥有中、高级职称,相当部分教师来自全区一线的文艺创作和表演团体,有丰富的艺术教学经验、美术创作经验和舞台表演经验。艺术系还特聘了10多位区内知名专家、学者、教授为 *** 教师,专职教师和 *** 教师结合,构成互补优势,师资力量均衡、雄厚。

"十一五"期间,艺术系将以经济建设和新今需求为导向,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艺术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强化科学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大科研工作力度,立足广西,面向西部,把学生培养成基础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和就业能力的套用型人才,把艺术系建成在区内有较大影响,在本部有一定知名度的教学系。

现代教育技术系办学特色鲜明,师资力量雄厚,既有经验丰富的教授,又有锐意进取的青年讲师;教学设备先进,拥有4个多媒体、网路化的机房,配置了接通宽频网的170台高档计算机,设有教育技术实验室、多媒体软体制作室、音像制作室、网路实验室等,还有多媒体教室、闭路电视系统、卫星教学节目接收系统、专业摄像设备及非线性编辑系统等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施,是学习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路技术、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等现代技术的理想场所。毕业学生优秀,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本系目前设定普高专业有: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网路技术、影视多媒体技术、旅游英语;成高专业有:计算机系统维护(高升专)、计算机网路技术(高升专)、现代教育技术(高升专)、网路工程(专升本)、教育技术学(专升本)、电子商务(专升本)。

!!! 请别上当!!!

了解了,谢谢提醒广大需要评职称的可以参考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是普刊吗

二本中的三流院校 河南科技学院始建于1949年,前身是渊源于延安自然科学院生物系的北京农业大学长治分校和平原省立农业学校,历经平原农学院、百泉农业专科学校、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等时期。20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河南科技学院。 学院地处中原名城新乡市,总占地面积1365亩,校舍面积38万平方米。有各类实验室53个,校内外实习基地60多处,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6400万元。建有现代教育中心、计算机中心和完备的多媒体教学、语音教学设施;校园网联通主要教学和办公场所。图书馆各类文献资源总量达122万余册,各类期刊3600种,建有全省一流的数字图书馆。 学院现设7个二级学院, 8个直属系和4个教学部,有本科专业37个,涵盖了理、工、农、文、经、管、法、教育等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12000人,成人教育学生4000人,办有国有民办独立学院“新科学院”。建有 “全国职教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和“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基地”。 学院现有教职工1100人,专任教师655名,其中教授51人,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175人;博士28人,硕士200余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管理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1人,省管优秀专家5人,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1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3人。聘请中科院院士赵其国等60 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 院秉承“以人为本、培育英才”的办学理念,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坚持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了“宽口径、厚基础、多方向、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强化管理,提高效率,严把教育教学质量关,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大批毕业生走上社会后,以基础理论扎实,实践技能强,综合素质高,适应工作岗位快的特点而受到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2003、2004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均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在近年来在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公务员招聘考试中,上线率和录取率均名列全省高校前茅。建校以来,共向社会输送了40000多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他们遍布省内外,大都成为各条战线上的骨干力量,有的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有的成为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等,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院注重发挥科学研究的重要职能,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设有11个研究所和“河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改革开放以来,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400余项,获国家级科研成果奖7项,省、部级成果奖150余项。这些成果多数已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管理专家黄光正教授主持研究完成的小麦高产品种“百农3217”,获国家发明二等奖,为社会创造 直接经济效益50多亿元。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管理专家杨永光教授主持研究的“河南省小麦不同生态类型区及其生产技术规程”,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王清连教授主持培育的“百棉1号”,在黄淮棉区大面积推广;河南省抗病虫小麦育种首席专家茹振钢教授主持培育的“豫麦54”,为河南省小麦品种第八代更新换代的首选品种,已在全国6省区大面积推广。近5年来,出版各类教材、学术著作20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500余篇。小麦育种、棉花育种、基础兽医、食品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居于国内较高水平。学院办有自然科学版、职业教育版等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报。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德国法兰克福科技高专、澳大利亚亚伊迪斯科文大学、西班牙巴塞罗纳大学以及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多所国外高校和国内二十余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学校还常年聘有美、英等国的外籍专家任教 。 学院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了“自立自强、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取得了辉煌的办学成就,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近年来,先后荣获“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党委”、“河南省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河南省教师教育先进集体”、“河南省教育管理年先进单位”“河南省科普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全国校园环境文化艺术建设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30余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在新世纪征途中,学院将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培养人才为中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把学院建成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综上所述 河南科技学院毕业的学生找工作 一般还是很好找的

二本中的三流院校 河南科技学院始建于1949年,前身是渊源于延安自然科学院生物系的北京农业大学长治分校和平原省立农业学校,历经平原农学院、百泉农业专科学校、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等时期。20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河南科技学院。 学院地处中原名城新乡市,总占地面积1365亩,校舍面积38万平方米。有各类实验室53个,校内外实习基地60多处,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6400万元。建有现代教育中心、计算机中心和完备的多媒体教学、语音教学设施;校园网联通主要教学和办公场所。图书馆各类文献资源总量达122万余册,各类期刊3600种,建有全省一流的数字图书馆。 学院现设7个二级学院, 8个直属系和4个教学部,有本科专业37个,涵盖了理、工、农、文、经、管、法、教育等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12000人,成人教育学生4000人,办有国有民办独立学院“新科学院”。建有 “全国职教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和“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基地”。 学院现有教职工1100人,专任教师655名,其中教授51人,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175人;博士28人,硕士200余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管理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1人,省管优秀专家5人,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1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3人。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是河南科技学院学报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