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三国演义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发布时间:

三国演义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智论三国演义”、“畅谈三国演义”

中央十台每周六周日有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品三国,以前周思源也品过,但太多演义啦,这个比较注重历史真实形象。欢迎观看!谢谢 我尽力了!

试析罗贯中塑造曹操形象【内容摘要】:曹操形象一直颇受关注,各是其是,各非其非,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作为艺术形象的曹操,是写得非常成功的。罗贯中在塑造曹操时,集民间、历史、个人因素于一身,从而将一个光辉典范的艺术形象永远留在了人间……【关 键 词】:曹操形象 民间性 正统思想 历史因素《三国演义》是我国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它同《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齐名,并称中国古典四大小说名著。其四书各有所长,单就人物塑造上说,我偏爱于《三国演义》。书中人物颇多,像曹操、诸葛亮、周瑜、刘备、关羽、张飞之辈;吕布、张辽、赵云、于禁、李典之流。哪个不是英雄,有谁不是毫杰。有的是治世能臣,有的义气云天,有的智勇双全,有的忠贞不渝,当真是永放春秋,流芳百世。这些人物中,或忠或奸,或美或丑。其中,曹操、诸葛亮两个人物是全书塑造最成功、最中心的人物。曹操是粉脸奸臣,诸葛亮是治世能臣。一正一反,形成鲜明对比。诸葛亮流传千古,曹操遗臭万年。这好像有些不公平,但我们在这里不讨论它,也不讨论诸葛亮,专门讨论曹操。关于曹操的形象,近来争议颇多,特别是建国初期,兴起了一股为曹操翻案的热潮。一些在文学上颇有建树的同志也被卷入其中,像郭沫若就是其中之一。他说:“自宋以来,所谓正统观念确定之后,这位杰出的历史人物却蒙受了不白之冤,自《三国演义》风行以后,更差不多连三岁小孩子都把曹操当成坏人,当成一个粉脸的奸臣,实在是历史上“一大歪曲”。1但作为艺术形象的曹操,我们应该要区别对待,且不说曹操是否是历史上的歪曲,只说罗贯中是如何塑造曹操的,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为什么是个否定典型,罗贯中在塑造曹操时,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些,都是近来论争中涉及极少的,在这里,我想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以便大家参考。一、三国故事源远流长我国历史上的“三国”,本身就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各色人物闪亮登场,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中就记载了许多生动的三国故事,三国过后,在民间不断流传和丰富着三国故事。据杜宝《大业拾遗记》载,隋炀帝看水上杂戏,就有曹操谯水击蛟,刘备檀溪跃马的故事,晚唐诗人李商隐有《骄儿》诗云:“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这可能是最早的记载之一,到宋代的“说话”艺术中,已经有“说三分”的专门科目和专业艺人。可把“说三分”当作职业来做,说明三国故事在民间是非常流行的,人民也十分喜欢。还有,宋代苏轼《林志》曰:“王彭尝云: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可见当时的“说话”已经有了尊刘抑曹的倾向。到元代,有三国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和《三分事略》也记载了三国故事。其事故已粗具《三国演义》的轮廓,并以蜀汉为主线,还串以大量的民间传说,为后来罗贯中对《三国演义》的创作提供了大量而丰富的素材。2在金元时期的戏曲舞台上也出现了大量的“三国戏”,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就有《赤壁鏖兵》等剧目,使三国故事得以更加丰富。再后来,元明之际的剧目中,以“三国”为题材的就有六十多种,并且有半数以上是以蜀汉人物为中心,颂扬刘、关、张的义气,而贬斥曹操的奸狡。具有明显的反曹倾向。罗贯中就是在这些民间传说,戏剧舞台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创作《三国演义》的。作为任何一个作者,他在创作前,都会考虑作品的可读性,要使作品流传千古,就必需符合人民的胃口,即符合人民的思想感情。罗贯中也不例个,在创作《三国演义》时,采用民间传说来迎合人民,而三国故事在经过隋唐宋以后,就已经具有了明显的尊刘抑曹倾向,他在创作时也就自觉与不自觉地保留了尊汉抑曹的观点。也就是在塑造曹操这个人物形象时,自觉与不自觉地把他归为否定形象的一面,并加以夸张的艺术手法,使一个粉脸奸臣、狡诈枭雄,玩弄权术于一身的曹操出现在读者面前。可以说罗贯中在塑造曹操这一形象上,民间传说中的尊刘抑曹的倾向,差不多起了决定性作用。3他只能将曹操写成一个老谋深算、阴险狡诈的形象,而不能把曹操写成一个像刘备、关羽、张飞式的人物。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塑造的最中心、最成功的人物——诸葛亮、曹操两个人物都流传千古,诸葛亮是个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具有丰富的斗争经验,超人的才智,冷静的头脑,在他身上,集中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才情和智慧,以及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而曹操则恰恰相反,他是一个政治野心家和阴谋家,他的身上代表了封建统治者的诡诈、残忍、多疑、机变等一系列特征,是封建统治者的典型。关于这点,黄立新老先生说得较清楚:“作为历史人物的曹操,确实是个有作为的人,他代表了当时寒族地主阶级利益,……然而,他毕竟是一个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存在着阶级的残酷,狡诈的恶德。”4这两个人物一正一反,开成鲜明对比。而这两个人物都是在民间深受人民喜爱的,但具有明显的偏重倾向,总是将诸葛亮归为正义,而把曹操当成灾星,是人民的大敌。罗贯中在塑造曹操时,很可能也是出于无耐,才把他写成这个样子的。在这里还要注意一下《三国演义》的版本,目前,学术界认为最可靠的有两种本子,一是《三国志通俗演义》,一是《三国志演义》。前者全书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回,明代嘉靖年间刊刻,较接近罗贯中的原本,但文字粗朴,内容平易。后者全书一百二十回,是经清代毛纶、毛宗岗父子增删评点的本子,毛氏父子主要在回目、文辞、论赞、诗文等方面进行了整理,修改,使全书更加紧凑完整,大约成书于康熙年间,是目前最为流行的本子,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是毛氏修订本。在书中,有明显的尊刘抑曹倾向,对我们了解曹操的本来面目有些困难。所以有许多人对曹操这个形象产生了怀疑,书中的艺术形象与历史上的政治家有了一大段的距离,这就是罗贯中的民间性原因所致。二、罗氏的时代正统思想的射映作为历史人物,承担后人的是是非非,好像是不可推托的责任,不管他对历史有多重大的作用,只要后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就会有天壤之别。就曹操而言,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我们没理由否认,但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确实是个被否定的典型。却也有颂扬的地方,如曹操大破袁绍于官渡,以不足敌方十分之一的军力而把敌方打得一败涂地,使其一掘不振,在历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罗在《三国演义》中,对曹操有褒有贬,有扬有抑,这不能说不与罗氏的生活时代,价值取向无关。关于罗贯中,我们知之甚少,据明人贾仲明《录鬼簿续编》载:“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竞不知其所终”。由此可知,罗贯中大略生活于元末明初。5作为生活于两朝之交的时代,目睹了元朝的灭亡和明朝的建立。历经了元末农民大起义,有可能他还参加过农民起义,因明人说罗贯中“有志图王”,6从这点看,他应是元明间人。鲁迅也说罗贯中为“元明间人”。(见《中国小说史略》)。对于生活于这样一个动荡年代的作家,他的创作肯定会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当时的起义以恢复汉族政权为号召的,把北方元朝政权比做三国时的曹魏政权,这在当时是符合人民的思想感情的。从宋起,汉族政权就屡受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侵掠,退居偏安江南,就早也把北方政权比做曹魏了,罗贯中也是当时人民之一,对北方政权(元朝政权)当然有一定的否定因素。这根本不足为怪,完全可以理解,他的《三国演义》就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写成的。元朝政权眼看就要崩溃,他不可能还要对元朝政权大加赞赏,而把曹操写成一个有德之士吧!他反对元朝政权,也就是反对曹魏,即曹操,为了符合人民的思想感情,把曹操塑造成一个否定性形象,也是无可厚非的。在这里,还存在一个时代价值取向和正统思想的问题。所谓“正统”,不过是统治者为其统治的合法性而控制人民的思想武器。统治者为了自己的统治,不得不找借口,以让人民承认政治权力之合法性。7或说政权的来源承接尧、舜的禅让,或说统治区域是中原——黄河流域,或说自己乃皇室后裔,最终却是一个目的:巩固统治,与人民的利益关系并不大。三国以后,各朝统治者有各自的正统观念,晋朝是承魏而建,它就以魏为正统,以蜀汉为非正统。陈寿著《三国志》就以曹魏为正统,以蜀汉为偏霸的,到宋代,又出现了民族并存政权,金、辽、宋并存,各是其是,各非其非,都把自己说为合法政治权力,金、辽在北方,自比曹魏,地统中原,是正统;宋地处南方,偏安江南,势如蜀汉,以蜀为正统思想。而罗贯中的时代,起义以恢复汉族政权为号,也就是和宋的正统观一致,因而,就得否定曹魏的正统,既否定曹魏,也就是否定曹操,在作品中,曹操就不能堂而皇之了。也就是说,罗贯中不可能在作品里给曹操脸上添光,而是有些加黑。三、抹不掉的历史前面,我们以作品的民间性和时代性两个方面论述了罗贯中在塑造曹操的形象时,有意无意地将曹操写成一个反面人物,使封建地主阶级的本质特性能在他身上表现出来,以作为作者的一个借托。但就这两方面的影响,还不足以说明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对曹操形象的塑造。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书中的曹操不止是一个简单的人物,他还是一个很复杂的人物,有好,也有坏,坏中有好,好中有坏,让人捉摸不透。要不然也不会取得这么大的成功,从这点说,我们不得不承认罗贯中的高超绝技,既然是好坏兼备,而前面我们都说的是影响罗氏塑造曹操坏形象的方面的因素,那么,又是什么影响罗贯中在写曹操时大加赞赏的呢?《三国演义》作为历史演义小说,它就必得尊循历史,受历史的影响较大,往往是实多虚少。生活于三国时代的曹操,罗贯中固然不能了如指掌,只能通过“小说”、史书等材料来对其了解,而最权威的史料莫过于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在陈寿《三国志》中,曹操是三国时期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现在,我们还应该说他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8他在当时文学领域独领风骚,在他的昌导下,“建安文学“得以发扬光大,他自身也很有成就,诗文并茂,独树一帜,现今还有多篇文章流行于世,《嵩里行》大家想来不会不知道吧,这就是曹的佳作之一。钟嵘说“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诗品》)说他是一位文学家一点不过分。在《曹操集》的出版说明中,开篇就说:“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人,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9这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曹操的确是我国三国时期一位杰出的统治者。在他出生的前后,社会矛盾加剧、阶级矛盾激化,世家贵族地主阶级控制的东汉政权开始瓦解,并面临崩溃。在公元一百八十四年,爆发了黄巾农民大起义,在镇压农民起义中,形成了大大小小数十个地方割据势力集团。曹操也是其中之一,他推行法家治国思想,使自己的实力逐渐加强,通过二十多年的争斗,终于统一了北方。曹操认为要进行统一战争,就必需得效法于秦汉,实行法家的耕战政策,大兴屯田,用各种办法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他的《置屯田令》曰:“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10这段文字足可见其屯田强兵之策,还有《败军令》、《孙子注》中,都反映了他主张法治的观念,反对礼治的尊法反儒思想。这在今天看来,仍然有可取之处,我们今天不是在高喊“依法治国”吗?不就是效法于古吗?陈寿《三国志》这样评价曹操:“汉末,天下大乱,雄毫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擥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权,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好一个“非常之人,超世之杰”。这可能算是对曹操较为公平的评价。历史上的曹操,系统看来,他有五大优点:11第一,生机勃发,勇于进取的政治家风度。这在《三国演义》中也颇为显眼,从曹操一出场开始,便有所反映。当董卓作乱,群臣措手无策,只是痛哭时,曹操站出来说:从早哭到晚,从夜哭到明,就能将董卓哭死吗?群臣异样,操便出了个刺杀董卓的主意,并由他自己去执行,但刺卓未获成功,他却来个跪地献刀,瞒过董卓,潜逃乡里,但各诸侯争势夺利,迟迟不肯进兵,曹操便问:“举义兵以诛暴乱,大众已合,诸君何疑?”又曰:“向使董卓闻山东兵起,倚王室之重,据二周之险,东向以临天下,虽以无道行之,犹足为患,今焚烧宫室,却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不可失矣。”12这是何等精妙的分析,可惜,各诸侯各怀异心,否则,这段历史又将是另一种写法,这里,也可看出曹操的勇于进取的政治家风度。第二,唯才是举,随能任使的博大胸襟。关于曹操唯才是举,历来受人称赞,他不拘一格,唯才是用,《文史天地》写到:“建安七子之一的阮瑀,堪称曹操的文胆,阮瑀被曹操网罗的过程,颇有戏剧色彩,当初,曹操雅闻其名,征召他出来做官,不应,连连逼促,阮瑀乃遁入山中,不料,曹操有一颗火热的心,不肯罢休,使人放火烧山,阮瑀招架不住如此热情,只得出山。13投其门下,这是说他求才不择手段,却可看出他“求贤若渴”。不止如此,像敌方的徐庶、周瑜、关羽他都想聘用。他曾以强力将徐庶聘归营帐,而徐庶却不献一策。他对周瑜的聘任:“曹闻听周瑜年少有美才,乃秘密下扬州,遗蒋于往说周瑜,可惜周瑜不为所动,否则,‘亦壁之战’这一页将是另一种写法。”第三,赏功罚罪,严正不苟的法治观念。曹操能统领百万雄师,靠的是什么,是严正不苟的法治。古者有云:“法不加于尊”,而操则不然,他的战马受惊,误入麦田,按曹操自制的军法,践麦者斩首,而自制法又自犯法,他觉得不加法于已,将无法服众,于是想出了“割发代道”之计。既打破了“法不加于尊”的古训,又维护了军法的权威。两全齐美的事,何乐而不为?况且,割掉几根头发,也不是什么大碍。曹操在《败军令》中说:“司马法”“将军死绥”,是古之将者,军破于外,而家受罪于内也。自命将征行,但赏功而不罚罪,非国典也,其令诸将出征,败军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可见他赏功罚罪,正大光明。举个实例:淯水兵败后,夏侯敦部下乘乱掳掠,受到于禁严历制裁,被制者不满,反污于禁造反,而于禁不加申辩,仍全力整兵迎击张绣,义无反顾。战后,操当即表彰于禁:“淯水之难吾甚狼狈,将军在乱中能整兵讨暴,有不可动之节,虽古之名将,何以加之。”封于禁益寿亭侯,同时责夏侯敦治军不严之过。这可算是做到了赏罚公平。第四,体恤百姓,保持农业生产,以民为本的思想。他在征张绣时,号令三军,不准作践麦田,不准掳掠百姓,违者“斩首”。在征袁绍时,重申军纪:如有下乡杀人家鸡犬者,如杀人罪。攻克冀州后,便急令宣布:河北居民,遭兵革之难,尽免今年租赋。这些都是他民本思想的具体表现,以民为本,实乃俊杰。第五,不畏人言,不惮风险的精神。在汉末,“家家欲为帝王,人人欲为公侯”的时代,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并吞八荒,权势越大,各公卿,士大夫便群起而攻之,对其大加猜忌,谤议,而曹操则无所谓,无意激流勇退。以上几点都是我们值得学习的,也是历代英雄的志气,曹操具有这几个优点,也算不枉为英雄了,而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这些优点都是有迹可寻的,说明罗贯中在塑造曹操时,还是采纳了历史因素的。不光如此,有时还加以夸张。这就是历史演义小说源于历史又高于历史的缘故。四、我的一些说法综上所述,罗贯中在民间传说的影响下,对曹操采取了抑制的办法,作品反映出来的就只能是一个否定形象;而罗贯中的时代背景,也不容许他对曹大加赞扬;受封建正统思想的束缚,曹操在罗贯中笔下不能翻飞为“诸葛亮”式的人物,诸葛亮要他来衬托。就这两方面来说,曹操的形象被塑造成否定人物,也势在必然。但是,历史告诉我们:曹操虽是奸诈,却也善良,并且,还为老百姓作了不少好事,对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功不可没。作为历史演义小说,就应该以实为本,以虚为补充。罗贯中在塑造时也没忘了这一点,将曹操写成了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人物,说他简单,是说他可用一个字概括——奸;说他复杂,是说他丑中有美,美中有丑,恶中有善,善中有恶,让人捉摸不透。我们在读《三国演义》时,就只读到了简单的一面,怪不得有那么多人喊为曹操翻案,看来,我们还需再读一遍,去体会罗贯中写曹操这个人物的苦衷。注释:1见郭沫若《谈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1959年1月25日《光明日报》6版2参见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卷四,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3东晋习凿齿作《汉晋春秋》始奉“蜀以宗室为正”。由此,在明间开始了尊刘抑曹的传说。4见黄立新《关于<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真实问题》(《古典文学论从》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版)5贾仲明《书录鬼簿后》写于永乐二十年(1422),时80岁,据此,可知元至甲辰(1364)时,他22岁,罗贯中与他为“忘年交”,则当属1315年左右生人。6见明人王圻《稗史汇编》7参见汪文学《正统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8袁行霈编《中国文学史》卷二第27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9见《曹操集》上册,中华书局1974年版10见《曹操集》上册,中华书局1974年版11参见刘敬圻《<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12见《三国志·武帝纪》13见姜洪、姜海《曹操爱才》(《文史天地》2004年第3期)参考书目:1《三国志集解》(卢弼集解)中华书局1982年2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严可均校辑)中华书局1958年3 《南村辍耕录》(陶宗仪著)四部丛刊本4 《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周一良著)中华书局1985年5 《三曹资料汇编》(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编)中华书局1980年6 《曹操集》(上、下册)中华书局1974年7 《古典文学论丛》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8 《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1期)9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0 《三国演义研究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院出版社1983年11 《三国演义纵横谈》12 《另古代文学史问答》(曹基础、陈新璋、罗东升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13《文学评论丛刊》(古典文学专号1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中午有百家讲坛,可以看一下

三国演义硕士毕业论文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

1、题目: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本专科毕业论文一般无需单独的题目页,硕博士毕业论文一般需要单独的题目页,展示院校、指导教师、答辩时间等信息。英文部分一般需要使用Times NewRoman字体。2、版权声明:一般而言,硕士与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内均需在正文前附版权声明,独立成页。个别本科毕业论文也有此项。3、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中文摘要约100—200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4、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之间需要用分号或逗号分开。5、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正文各一级二级标题(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标注更低级标题)、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6、正文:专科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3000字以上,本科文学学士毕业论文通常要求8000字以上,硕士论文可能要求在3万字以上(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毕业论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7、致谢:简述自己通过做毕业论文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8、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所有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可以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也可以按照音序排列(正文中则采用相应的哈佛式参考文献标注而不出现序号)。9、注释: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阐述和说明。10、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有时也常将个人简介附于文后。

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也称《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作者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贯中是他的字,山西太原人(还有庐陵、东原、钱塘等多种说法)。他生于元代,死于明初,大约生活在公元1330~1400年间,他生平不见史传,据某些片断的材料说,他性格孤介,“与人寡合”,因“遭时多故”,东奔西走,“不知其所终”。他还是一个“有志图王者”,曾充当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士诚的幕客。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据说小说创作有数十种,曾写过十七史演义。现存署名罗贯中的通俗小说,除《三国演义》外,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他还写过杂剧和乐府隐语,现存的杂剧作品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三国演义》以东汉末年及魏、蜀、吴三国历史为题材。作者在民间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的基础上,运用了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结合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写成了《三国志通俗演义》。这部书版本很多,现存的最早刊本是明嘉靖本。全书24卷,240则,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它集中了宋元讲史话本和戏曲中的精彩部分,将元代的《全相三国志平话》全部加以改写(删去了荒诞的故事,增加了史实,扩充了篇幅),成为一部长篇巨著。此后,新刊本大量出现,但它们都只是在嘉靖本的基础上,作了一些增删、整理的工作,没有大的改变。最流行的本子,是清初毛纶、毛宗岗父子增删、评点过的120回《三国演义》。书约成于康熙初年,比嘉靖本更加紧凑完整。现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版本,即根据这个本子重印,删去了评点。 《三国演义》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写起,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全国统一为止,前后共97年。它描述了三国时期纷繁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它的主要思想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三国之间军事、政治、外交事件的描述,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各种斗争的经验和智慧。这些可供我们借鉴。孔明身上就集中反映了各种斗争的经验、智慧和才能。2.揭示了当时矛盾重重、动乱不安的局面。这能帮助我们认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封建统治阶级的反动本性。3.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动乱年代里人民群众的苦难生活与和平统一的愿望。小说描叙了封建军阀屠杀人民,劫掠百姓,以致田园荒芜,生产凋敝,白骨如山,饿莩遍野的历史事实。作者对坚持分裂割据的军阀进行了鞭挞和嘲讽;对于曹操,虽不赞成由他来统一天下,但在写他同北方军阀进行斗争时,却如实地描述了他的雄才大略;作者本来寄希望于蜀汉,把刘备、孔明作为仁君、贤相的典型来塑造,希望他们君臣际会,作出一番功业,统一中国,使百姓安居乐业。这种反对分裂、主张统一的思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进步意义。4.“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十分鲜明。尊曹或尊刘,是历史家长期的争论,这不过是封建正统观念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不同表现。《三国演义》“尊刘贬曹”的倾向,既继承了晚唐以来三国故事,直到《平话》一贯“尊刘”的文学传统,又继承了东晋习凿齿和南宋朱熹“尊刘”的史学传统,表现了为东晋、南宋偏安的汉族王朝争正统,反对入侵的外族统治的思想倾向,反映了元明之际汉族人民的民族意识。此外,《三国演义》还大力宣扬了刘、关、张的“义气”。所谓义气,内容十分复杂,既渗透了封建统治阶级的道德观念,也包含着当时人民的道德理想。有的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和鼓舞人民的力量,如人民用义气互相团结,互相救援。但是由于义气不是从阶级观点出发,而往往是从个人恩怨出发的,所以常常被封建统治阶级所利用。 《三国演义》虽以历史为题材,但它毕竟不是史书而是文学作品。因为它经过了艺术加工,有不少虚构。《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1.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全书写了四百多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各类人物各有共性;同类人物各有个性。作者描写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个方面,加以夸张,并用对比、衬托的方法,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这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条基本原则。小说中运用这一原则的最好说明,就是向来人们所谓的“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机智过人。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把人物放在惊心动魄的军事、政治斗争中,放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塑造。对于主要人物,往往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语言表现其复杂的性格。2.它长于描述战争。全书共写大小战争四十多次,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其中尤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最为出色。对于决定三国兴亡的几次关键性的大战役,作者总是着力描写,并以人物为中心,写出战争的各个方面,如双方的战略战术、力量对比、地位转化等等,写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既写出了战争的激烈、紧张、惊险,而又不显得凄惨,一般具有昂扬的格调,有的还表现得从容不迫,动中有静,有张有弛。3.它的结构,既宏伟壮阔而又严密精巧。时间长达百年,人物多至数百,事件错综,头绪纷繁。而描述既要符合基本事实,又要注意艺术情节的连贯。因此,在结构的安排上是有很大困难的。可是作者却能写得井井有条,脉络分明,各回能独立成篇,全书又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这主要得力于作者构思的宏伟而严密。他以蜀汉为中心,以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线,来组织全书的故事情节,既写得曲折多变,而又前后连贯;既有主有从,而又主从密切配合。4.语言精练畅达,明白如话。今天看来,这种语言似乎半文不白,但在当时它却近于白话;用这种语言来写长篇小说,是一种创举,和过去某些小说粗糙芜杂的语言相比,是一个明显的进步。《三国演义》在艺术上的最大缺点,一是人物性格固定化,缺少发展变化。这可能是受了民间传说人物定型化的影响和历史材料的局限。二是想像、夸张有时不合情理。鲁迅先生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批评是很中肯的。 《三国演义》问世以来,影响深远。它是广大人民认识三国时代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军事、政治斗争和整个社会面貌的教科书;它曾为后世农民革命的战略策略提供了借鉴;几百年来它为民族戏曲提供了大量题材;为后世文学提供了一种反映复杂历史生活的体裁。 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也称《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作者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贯中是他的字,山西太原人(还有庐陵、东原、钱塘等多种说法)。他生于元代,死于明初,大约生活在公元1330~1400年间,他生平不见史传,据某些片断的材料说,他性格孤介,“与人寡合”,因“遭时多故”,东奔西走,“不知其所终”。他还是一个“有志图王者”,曾充当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士诚的幕客。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据说小说创作有数十种,曾写过十七史演义。现存署名罗贯中的通俗小说,除《三国演义》外,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他还写过杂剧和乐府隐语,现存的杂剧作品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

三国演义为主题的论文

小气啊,才这么点分

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也称《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作者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贯中是他的字,山西太原人(还有庐陵、东原、钱塘等多种说法)。他生于元代,死于明初,大约生活在公元1330~1400年间,他生平不见史传,据某些片断的材料说,他性格孤介,“与人寡合”,因“遭时多故”,东奔西走,“不知其所终”。他还是一个“有志图王者”,曾充当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士诚的幕客。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据说小说创作有数十种,曾写过十七史演义。现存署名罗贯中的通俗小说,除《三国演义》外,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他还写过杂剧和乐府隐语,现存的杂剧作品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三国演义》以东汉末年及魏、蜀、吴三国历史为题材。作者在民间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的基础上,运用了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结合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写成了《三国志通俗演义》。这部书版本很多,现存的最早刊本是明嘉靖本。全书24卷,240则,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它集中了宋元讲史话本和戏曲中的精彩部分,将元代的《全相三国志平话》全部加以改写(删去了荒诞的故事,增加了史实,扩充了篇幅),成为一部长篇巨著。此后,新刊本大量出现,但它们都只是在嘉靖本的基础上,作了一些增删、整理的工作,没有大的改变。最流行的本子,是清初毛纶、毛宗岗父子增删、评点过的120回《三国演义》。书约成于康熙初年,比嘉靖本更加紧凑完整。现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版本,即根据这个本子重印,删去了评点。 《三国演义》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写起,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全国统一为止,前后共97年。它描述了三国时期纷繁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它的主要思想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三国之间军事、政治、外交事件的描述,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各种斗争的经验和智慧。这些可供我们借鉴。孔明身上就集中反映了各种斗争的经验、智慧和才能。2.揭示了当时矛盾重重、动乱不安的局面。这能帮助我们认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封建统治阶级的反动本性。3.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动乱年代里人民群众的苦难生活与和平统一的愿望。小说描叙了封建军阀屠杀人民,劫掠百姓,以致田园荒芜,生产凋敝,白骨如山,饿莩遍野的历史事实。作者对坚持分裂割据的军阀进行了鞭挞和嘲讽;对于曹操,虽不赞成由他来统一天下,但在写他同北方军阀进行斗争时,却如实地描述了他的雄才大略;作者本来寄希望于蜀汉,把刘备、孔明作为仁君、贤相的典型来塑造,希望他们君臣际会,作出一番功业,统一中国,使百姓安居乐业。这种反对分裂、主张统一的思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进步意义。4.“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十分鲜明。尊曹或尊刘,是历史家长期的争论,这不过是封建正统观念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不同表现。《三国演义》“尊刘贬曹”的倾向,既继承了晚唐以来三国故事,直到《平话》一贯“尊刘”的文学传统,又继承了东晋习凿齿和南宋朱熹“尊刘”的史学传统,表现了为东晋、南宋偏安的汉族王朝争正统,反对入侵的外族统治的思想倾向,反映了元明之际汉族人民的民族意识。此外,《三国演义》还大力宣扬了刘、关、张的“义气”。所谓义气,内容十分复杂,既渗透了封建统治阶级的道德观念,也包含着当时人民的道德理想。有的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和鼓舞人民的力量,如人民用义气互相团结,互相救援。但是由于义气不是从阶级观点出发,而往往是从个人恩怨出发的,所以常常被封建统治阶级所利用。 《三国演义》虽以历史为题材,但它毕竟不是史书而是文学作品。因为它经过了艺术加工,有不少虚构。《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1.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全书写了四百多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各类人物各有共性;同类人物各有个性。作者描写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个方面,加以夸张,并用对比、衬托的方法,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这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条基本原则。小说中运用这一原则的最好说明,就是向来人们所谓的“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机智过人。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把人物放在惊心动魄的军事、政治斗争中,放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塑造。对于主要人物,往往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语言表现其复杂的性格。2.它长于描述战争。全书共写大小战争四十多次,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其中尤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最为出色。对于决定三国兴亡的几次关键性的大战役,作者总是着力描写,并以人物为中心,写出战争的各个方面,如双方的战略战术、力量对比、地位转化等等,写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既写出了战争的激烈、紧张、惊险,而又不显得凄惨,一般具有昂扬的格调,有的还表现得从容不迫,动中有静,有张有弛。3.它的结构,既宏伟壮阔而又严密精巧。时间长达百年,人物多至数百,事件错综,头绪纷繁。而描述既要符合基本事实,又要注意艺术情节的连贯。因此,在结构的安排上是有很大困难的。可是作者却能写得井井有条,脉络分明,各回能独立成篇,全书又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这主要得力于作者构思的宏伟而严密。他以蜀汉为中心,以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线,来组织全书的故事情节,既写得曲折多变,而又前后连贯;既有主有从,而又主从密切配合。4.语言精练畅达,明白如话。今天看来,这种语言似乎半文不白,但在当时它却近于白话;用这种语言来写长篇小说,是一种创举,和过去某些小说粗糙芜杂的语言相比,是一个明显的进步。《三国演义》在艺术上的最大缺点,一是人物性格固定化,缺少发展变化。这可能是受了民间传说人物定型化的影响和历史材料的局限。二是想像、夸张有时不合情理。鲁迅先生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批评是很中肯的。 《三国演义》问世以来,影响深远。它是广大人民认识三国时代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军事、政治斗争和整个社会面貌的教科书;它曾为后世农民革命的战略策略提供了借鉴;几百年来它为民族戏曲提供了大量题材;为后世文学提供了一种反映复杂历史生活的体裁。 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也称《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作者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贯中是他的字,山西太原人(还有庐陵、东原、钱塘等多种说法)。他生于元代,死于明初,大约生活在公元1330~1400年间,他生平不见史传,据某些片断的材料说,他性格孤介,“与人寡合”,因“遭时多故”,东奔西走,“不知其所终”。他还是一个“有志图王者”,曾充当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士诚的幕客。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据说小说创作有数十种,曾写过十七史演义。现存署名罗贯中的通俗小说,除《三国演义》外,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他还写过杂剧和乐府隐语,现存的杂剧作品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

关于《三国演义》的主题 这个问题,是此次讨论会上争论最为激烈、意见最为分歧的一个问题。除以往提出的“正统说”、“忠义说”、“拥刘反曹反映人民愿望说”、“反映三国兴亡说”和“讴歌封建贤才说” 等五种观点之外,新提出的主要有“悲剧说”、“仁政说”、“农民愿望说”和“分合说”等四种观点。而且即使是以往的几种旧提法,有人也作了新的解释,注入了新的内容。 (一)悲剧说。 这是此次讨论会上十分引人注意的一种说法。此说论者认为,在《三国演义》所塑造的大批艺术形象中,曹操和刘备,包括他们所代表的集团,不仅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而且始终处于尖锐的对立之中。曹操被刻画为一个千古不朽的奸雄形象,一个剥削阶级利己主义的集中代表,贪欲和权势欲的象征。他的身上几乎概括了剥削阶级的全套统治手段和全部本质特征。而残暴狡诈和雄才大略的紧密结合、“奸”与“雄”的高度统一则是他最显著的标志。这一形象乃是恶德的实体、个性化了的社会存在,是作家所处历史环境的直接映象。与此相反,刘备这一形象的本质特征则是对理想道德的追求,他幻想在尘世中实施“仁政”,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以曹操为代表的封建社会的现实存在和以刘备为代表的封建社会的理想象征之间的激烈交锋,构成了《三国演义》一书最基本的矛盾冲突。 不幸的是,以曹操为代表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现实存在却最终战胜了以刘备为代表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理想追求。《三国演义》为人们揭示了一个严酷的事实:左右形势,对封建政治生活起支配作用的力量,不是正义,而是邪恶;不是道德,而是权诈;鲜廉寡耻、弱肉强食的残酷现实战胜了孝悌礼让、忠诚信义等理想观念;暴政强奸了仁政,兽性代替了人性;君仁臣忠、父慈子孝的伦理观念不得不让位于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市侩原则。这不单是三国时期的历史现实,也是整个封建社会的历史现实。所以《三国演义》所表现的蜀汉集团的悲剧,正是悲剧的时代所诞生的我们民族的一部历史悲剧,它因之而成为民族历史的启示录,奠定了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 (二)仁政说。 此说论者认为,《三国演义》一书有着极其鲜明的政治倾向性,这个倾向性集中地表现在“尊刘抑曹”上,以前不少论者把这一点作为《三国演义》的主题,这不是没有道理的。然而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这一强烈倾向并不等于就是它的主题。透过“尊刘抑曹”的表象,我们看到的乃是于对仁政的歌颂和向往,对于暴政的批判和鞭挞。《三国演义》对刘蜀的“尊”和“拥”,反映了挣扎在封建制度残酷现实之中的人民对仁政的热烈拥戴;对曹魏的“抑”和“反”则反映了人民对暴政的深恶痛绝。这不仅是贯穿全书的主题思想,也是《三国演义》一书在思想倾向上的民主性、进步性的具体体现。 (三)农民愿望说。 此说论者认为,我们分析《三国演义》的主题,不能也不应当离开这部作品形成的历史。尽管《三国演义》是以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为该书所作的注为主要的素材和依据,也就是说主要是以正史为素材和依据,然而作为一部文学作品来看,它更多地受到讲史话本、元杂剧以及宋元以来大量流传的民间故事、传说的影响。“尊刘抑曹”的倾向正是在这样长期流传、演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此外,也有不少同志认为,象《三国演义》这样一部思想蕴涵丰窗的文学巨著,要想用三言两语来概括它的主题思想是很困难的。目前提出的各种说法应当说都是“言之成理,持之有故”, 但是却似乎都难于为人们所一致接受。重要的问题在于认真地分析一下这几种提法的相同之处,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比较它们实质上的分歧,而不必匆忙地作出结论。同时,探讨《三国演义》的主题还不能脱离对版本的研究,版本不同,其主题思想常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一点也是不能忽视的。

【作品评介】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罗贯中在长期民间传兑,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的基础上,依据陈寿写的国志》印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加上他自己的才学和经验写成的。国寅义》成书之后,又经后人多次增删、整理,现在最流行的,是清明康熙年间毛宗岗修改的本子。 《三国演义》讲的历史故事,是东汉末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吁始,到280年司马氏统一中国为止。《三国演义》在描写近一百年的历史故事中,不但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起义的残酷镇压,而且揭露了他们之间各种政治、军事和外交的激烈斗争。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民遭受的种种苦难,以及他们反对分裂、要求统一的强烈愿望。 《三国演义》在描写各封建统治集团的斗争中,全书贯穿了拥蜀反魏,尊刘贬曹的中心思想。在人物好坏的区别上,蜀汉是好人多,坏人少,而在曹魏是坏人多,好人少,在对待各方人物的态度上,对蜀汉方面是以歌颂为主,对曹魏以批判为主。因此,在罗贯中笔下,刘备是宽仁待民的好皇帝。他对百姓是“秋毫无犯,民皆感化”。老百姓歌颂他:“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进军西川时,一路之上都受到百姓们的欢迎和拥戴。这是作者理想化了的圣君、明主。而曹操是诡诈残暴的大奸臣。 国演义提供了不少战争经验和各种军事科学知识,对战争的描写,是很出色的。写官渡之战,先介绍两军力量的对比。袁绍兵多粮足,拥军七十万。而曹操兵少粮缺,只有七万人。但是战争胜败不但决定于客观军事力量的强弱,而且还 决定于主观指挥正确与否。曹操是知己知彼,准确判断,继而再攻,各个击破。相反,袁绍自恃强大,没有利用兵多粮足的优势,结果大败而归。这是一次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其他如赤壁鏖兵、夷陵之战等,都写得有声有色,雄伟壮阔,引人人胜。 《三国演义》开创了历史小说的先河。为如何写作历史小说,提供了“七分事实,三分虚构”的基本经验。《三国演义》中的历史事实和人物,大都是真实的。黄巾起义、董卓之乱、官渡、赤壁之战等等,在历史上,确有其事。汉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董卓、曹操、袁绍、刘表、刘备、孙权、关羽、张飞和诸葛亮等,在历史上,也确有其人。这就是“七分事实”。但另一方面,国演义》又不等于三国历史,它毕竟是一部小说。所以,其中不少内容和情节是作虚构的,夸张的。不但历史上不存在“吴国太佛寺看新郎”“献密计黄盖受刑”和“七星坛诸葛亮祭风”等事件,而且就是对历史人物如刘备、曹操、诸葛亮、关羽和张飞等,也不是从佐国志》里照搬到《三国演义》中来。而是作者依据尊刘贬曹的思想给予加工改造,有的加以美化、神化,有的则加以丑化。《三国演义》中的这些人物,都是艺术的典型。这就是“三分虚构”。 《三国演义》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据统计,全书共描写了1230个人物,有名有姓者约千人,其中,被毛宗岗称为“三绝”的诸葛亮、曹操、关羽是小说所刻画的众多艺术形象中最成功的人物。 诸葛亮形象是作者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按自己的审美理想塑造的一个忠贞智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艺术典型。他不仅有远大的政治抱负,还 有经天纬地之才,知识渊博,才华出众,精通军事、政治,通晓天文、地理,是智慧的化身。他有感于刘备的知遇之恩,而竭忠尽智,为蜀汉的事业奋斗一生。蜀汉的兴衰,三国间的重大政治军事斗争几乎都与他有密切的关系。出山之始,就制定了据蜀联吴抗魏的战略;赤壁之战,他孤身赴吴,身临险境,贯彻了联吴抗魏的战略思想;又乘胜智取荆襄,进军益州,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白帝城托孤后,他顾命辅幼主,独撑危局。内修政事,巩固后方,六出祁山,誓复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生命实践了自己对蜀汉集团的忠贞。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为理想、事业而义无反顾的牺牲精神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献身精神:在诸葛亮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 曹操形象是一个既凶残奸诈又有雄才大略的政治野心家和军事家的艺术典型。他阴险残忍,虚伪奸诈,信奉“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极端利己主义哲学。小说从正统观念出发,通过逼献帝,杀伏后,称魏王,加九锡等情节,突出其欺君罔卜又通过杀吕伯奢全家,借王壁之头以抚军心,借扰乱军心之罪名杀死杨修,以及割发代首、梦中**等情节多方面地描写他的残忍诈。小说在揭露和批判他的恶德的同时,又充分表现了他作为一个奸雄的才智与胆略,他具有卓然超越于董卓、袁绍等人之上的政治远见和政治气度。他借迎献帝而迁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造成政治上居高临下的极大优势;他善于收买人心,笼络部属,在自己的周围聚集了一大群卓有才干的谋臣战将;他深通兵法,善于用兵,施谋用策,以弱胜强,先后消灭了除刘备、孙权以外的大小军阀,统一了大半个中国。作为一个“古往今来奸雄中第一奇人”,曹操把历代统治者所积累的权术中的精妙人微处继承下来,并用以左右朝政,扩展势力,把封建社会的秩序、法则和道德一概置于自己的驾驭之中,以实现自己图王霸业的政治野心。 关羽不但勇武过人,而且义重如山。作者以崇敬的感情写关羽威武而儒雅的形貌神态,更以夸张的笔调写关羽辉煌的业绩。他温酒斩华雄,杀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可谓勇猛刚烈,所向无敌,睥睨一切,威震天下。但作为“义绝”的关羽形象,其魅力主要来自于他的道义人格。他始而随刘备,不畏艰险;继而降汉不降曹,挂印封金,千里来奔;最后拒绝劝降,从容就义,完成了道德的自我完善。小说也不回避关羽性格的某些弱点,他的骁勇中包含着骄横,坦荡中滋生着自负,往往虚荣偏执,一意孤行。败走麦城的悲剧结局,正是他刚烈而自矜的性格弱点发展到顶点的结果。 《三国演义》也有种种不足,如否定农民起义的错误立场,宣扬封建迷信思想等等。

论文三国演义研究

无非就是从主要人物和贡献下手战争就是战将的奋战保的君主建立大业的方面文化 以蔡邕妇女 曹氏父子 以及诸葛的前后出师表 还有马均 诸葛亮的发明 华佗 张仲景的医术等等任务? 这个具体没明白 不会是人物吧?内政 从曹操的军民同体化 开始治军 得到北方的快速发展 孙权的治理一方也有独到之处 诸葛亮的内政也不是盖的 但有穷兵黔武之嫌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比较法、个案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等研究方法,着力于追溯“真”之精神的哲学本源,通过对儒道释三家“真”概念嬗变的梳理,概括艺术论中相关范畴的论述,对中国古典绘画关于“真”的几个重要问题作以阐释,最终,提炼出中国画家思维中“真”之精神的发轫。目前关于“真”概念的研究多是哲学层面,系统梳理先秦哲学之“真”到中国古典绘画之“真”的过渡,成为迫切的、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这也正是此文的研究目的。对长久以来被忽略的中国古典绘画中的“真”之精神嬗变过程的研究,可以清晰中国古典绘画的本质追求,使“真”理论得以延续传承,适用于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任一画种的理论和创作,具有指导当下绘画精神的现实意义。“真”之精神存在于中国古典绘画中与哲学概念之“真”有何特异处是本文重点研究的方向,目前绝少有论文和专著立足于此。本文首先从庄子之“真”、儒家与“真”相关的概念、佛家之“真”给予探讨哲学“真”,接着从连接哲学“真”与绘画“真”的中国古代艺术论中找到理论根据,继而着手分析几个与中国古典绘画“真”之精神相关的重要问题:如荆浩“图真”论中“真”的具体论述对中国古典绘画产生了何种影响。再如“形神”论的演变过程怎样使中国古典绘画“真”之精神从“形”、“神”两方面在各个时期侧重发生转变。接着在“道寓于器,技进乎道”这一传统思想的统照下,笔者对“真”与“技”、“真”与“心”的关系分析说明,从具体技法提升到主观精神来探讨“真”之精神存在于中国古典绘画的形而下及形而上两个层面。最后,宋代理学与明代心学的嬗变正与中国古典绘画从宋代绘画注重物象客观规律到元代文人画兴起之后,尤其明清两代,以主观情思作为主要表现对象,外在的画面事物成为了人之情感的载体这一转变过程相吻合。至此,中国古典绘画对“真”之精神的偏向发生了扭转,并且延续到近代。中国古典绘画“真”之精神作为中国文化传统思维的精髓,是可以指导任一门类的绘画理论及实践的,只是在不同时期因为历史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的变化发生着侧重的不同。我们寻出中国古典绘画史进程中的精神与力量,也就寻出它内在的向往和需求,从而指导中国绘画史朝着符合理想的方向发展,这是此文希望达到的大意义所在。

我建议你还是在看一遍,易中天品三国,易中天说的虽多,但是仔细多听几遍,你就能发现其中的漏洞,比如曹操杀死吕伯奢一家的事情,论文开始时你先顺着通常的格式写(历史),然后引用一点易中天的话,然后给予反驳,争论! 这样就产生了 矛盾和冲突! 这样你的论文才更精彩, 论文毕竟不是小说,不要想那些华丽的词藻,否则会迷失论文的本质! 总之 先祝你写作成功!!!!!!!!!!!!!!!!!!!!!!!!

风轻轻地,孤岛静静地…… 站在孤岛上,我望着垂手可得又遥不可及的茫茫人海,人海多动、热闹,没有一刻能全部安静下来,每分每秒都能听见唧唧喳喳的声音,似乎很令人厌烦,而我却希望能溶入他们,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孤岛的命运注定我一生的寂寞、寂寞、寂寞…… 我渴望热闹,所以我逃出了孤岛,即使那代价是失去一只眼睛,我依然义无返顾的往前走,我天真的认为:只要逃离孤岛,那我就能走出寂寞,过上自己向往已久那五彩缤纷的日子来…… 但现实总是残酷的…… 我走入了人群,我把只剩下的一只眼睛睁得老大,我想看清楚那花花绿绿的东西,当然也包括人;我更想和那些人交谈,但只要我走近他们,他们就会逃得远远的,就像我对孤岛一样。 我本来还不在意,因为还有太多的东西令我好奇,慢慢的,好奇淡了,我发现寂寞又袭上了我,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的与那所谓的人交谈过,但别人却不停的谈着我,说我是疯子,独眼龙等等。 虽然表面上我不在意,但寂寞的心为了一抹悲伤……所谓人言可谓,终于,我又逃回了孤岛,我又失去了一只眼睛…… 风依旧轻轻的,孤岛依旧静静的,我用心感受着孤岛,寂寞成了一首美妙的乐曲…… 寂寞、寂寞、寂寞……我低喃着,所谓的眼角滴下一滴咸咸的水珠…… …… 高中随笔(2)品尝眼泪 眼润润的、湿湿的,因为感动,所以我爱这种满眼水珠的感觉,即使有碍美观! 17岁了,该学回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该学会长大了,所以我每次都强迫自己要坚强,而眼泪是懦弱的体现,我不允许自己流泪。久了,我也忘记上一次流泪是什么时候了,也忘记眼泪的滋味如何了,这记得流泪好丑,这更促使我不能流泪…… 然而没有料到,17岁的我,只为了一件小事,泪就流了…… 我校制度是不许学生用充电器充电的,也不许熄灯后走廊上看书,叛逆的我就在老师背后充电 ,当惯“夜猫子”的我不想委曲自己每晚都和天花板瞪个把个钟头,才进梦乡。 也许今年与我犯冲,所以冲三次,被抓到两次,心里不禁感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而第一次还是被校长和班主任抓到,我很想放弃去认领,但要坚强的念头不许我逃避。 “男子汉做事,敢做敢当”是我的座右铭,虽然我不是男子汉。我还是抱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伟大精神去了。那次虽然只是被警告,但平日温和的语文老师肩校长大人那严厉的眼神刺得我手脚有点发软,而嘴唇更是斗个不停。 第二次是被政治老师发现然后交给班主任的,我知道班班主任很好讲,对我们更是好得没有话说,而就是因为好,所以我没脸去认领,我害怕她望我的眼神充满斥责与失望,更害怕她那温柔的笑和关怀的眼神不在我面前出现。我好想当个懦夫,而我也准备要当一次懦夫了,是班主任的出现阻止了我 。她依旧用温柔的笑和关怀的眼神,言词没有斥责、没有严厉,有的只是了解与指导。 我好感动,我用激动得暗哑的声音向她说谢谢,然后赶紧走进教室。做在座位上,眼湿了,润了水珠流在脸荚上,凉凉的、温温的。 我知道我流泪了,若流泪就是懦夫,我允许我这次当一个彻底的懦夫…… . 随笔(3)西元前的古墓 古墓前有花,艳丽的开着,红色的花蕊宛如鲜血,欲滴而落!娃娃站在它面前,半人高的杂草把她的下半身淹没,连她脚上那红色的鞋也一起淹没…… 娃娃出神的注视着那花,像她生命的归属就是和花融合似的,风把斟蓝的长发吹起,发把她注视花的眼睛盖住,她轻轻的拨开发,把注视着花的视线投到古墓。 古墓只有碑,很平凡的碑,如果它和众多的墓放在一起,也许它是最初被人忽略,但只要注意点就会发现,古墓上刻着“爱妻-狄安娃之墓”署名是“西元前200年狄厩”而碑却像刚放上去一样新,连空气中的灰尘都不曾落在它身上…… 娃娃看着碑,转身走了,她走了,慢慢的走,完全看不出身体的摆动,她走出了杂草,露出了她的下半身--一只脚,不,是两只脚合成的脚,比平常人的大,脚下露出那猩红色的鞋…… 写在这里的话 呵呵,我把我高中的笔记拿出来,发现高中上课真的是很不专心,居然写了长长短短的很多随笔,随手翻看,有那时候的心情写照,也有那时候的感情生活……原来我的高中还是很丰富的,因为高考的关系,我整整有半年不敢去回忆那时的生活,压抑是高三的主题,很多事情都很无奈,不过,不经常高三,我真的不会是现在的我,所以现在想想,高中真的很不错…… 敬你,高中! 冬是充满生机活力的,她唤醒了万物; 夏是朝气蓬勃的,她点缀了万物;秋则是羞涩腼腆的,她染红了树林;冬是冷漠萧条的,使万物随之荒漠.人的生机活力被冬的萧条冷漠衬托的淋漓尽致. 瞧!人们并没有因为冬的寒冷而无精打采,整天缩在被窝里.人们的工作还在继续,并有规律的进行着,每个人显得更有精神. 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每个人都精神焕发,丝毫没有屈服于冬天的萧条冷漠.一些小商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络绎不绝的.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还可以看到温馨的大暖炉,热腾腾的茶叶蛋、玉米……这一切还会让人们感到凉意吗? 冬天很美,最能让人抒发情感的还是他银装素裹的时候。雪,本来就纯白无暇的,她不需要任何的“包装”,她所表现出来的美是淳朴的,但给人带来的却是无限的遐想……一切事物在雪的衬托下,都显得那么的单纯明了,看到这一切,没有人不被她的美所折服,更是让人为他写下了不少的诗篇…… 回想起去年的那个下雪天,万物笼罩着一层白色,晶莹的雪花飘飘扬扬的洒向大地,不时调皮地抚弄着你的面颊,让你感受到那“幸福的凉意”。 审处执意不戴手套而冻得通红的双手,试图抓住这从天而降的叫东西,可她显然不合作,悄然离去,仅为双手增添了一丝湿润,然而,她对我的头发却是情有独钟,潇洒的、肆意地落在我的头发上,久久不肯离去…… 记得小时侯,每到下雪的日子就会和小伙伴一起打雪仗、堆雪人,那时的我也是长长的头发,扎成两根小辫子,伴随着我在雪地里不停地奔跑而上下左右的摇摆着,一旁的伙伴总会摸着自己齐耳的头发,羡慕的说:“真好看!” 后来,两个女孩长大了,在同一所小学但并非在同一所中学,但在有雪的日子里,我们都毫不例外地结伴出门踏雪,且不约而同地不戴手套,雪地里,留下了我俩的足迹。 初二的时候,繁重的学习压得我们透不过气来。那年第一场雪,两个女孩并没有像以往一样团雪球,只是握着对方冰凉的手,在雪地里慢慢的走着,嘴里同时唱着喜欢的歌:“好冷,雪已积得那么深。”雪花还是依旧眷恋我的头发,依然落在我的头发上,我们在操场上走了好久好久,最后她说:“似乎有一种‘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感觉。”我们都笑了。虽然这并不该用来形容我们,但我相信…… 那么多的冬天,我们一起走过了许多‘执子之手’,轻哼《雪人》的日子。 可是,天下无不散的宴席,我们最终还是忍受分离的痛苦。她最终还是随父母去了外地。当我得知后,我无法控制自己,泪水不争气的流了下来,我对自己说:不要哭,她在那里会过得更好,学习成绩也会更加好。我不断地用这些安慰自己,可这有用吗? 一次,我收到了她的信,她请我原谅她的不辞而别,她不知如何面对与子偕老的我,她说她怀念家乡的雪,她怀恋雪地里哪个“白雪公主”,那个即使再冷也坚持不戴手套、在雪地里陪她散步的女孩,还有那个单纯的约定。最后,她希望我成绩越来越好,同她一起努力。 在回家的路上,不知是哪家唱片店正巧播放范晓萱的《雪人》,清凉的音调,柔和的旋律,为雪色中的黄昏添了几分寂静。“雪,一片一片一片,拼出你我的缘分,眼看着春天就要来了,而我也将不再存在……” 蓦的,我感到这人生聚散的感觉多么像堆砌后融化的雪人,虽然存在的方式有所改变,可能雪的本质不就是清澈的清泉吗?她孕育着春天的降临,灌溉着夏的长大,昭示着秋的硕果…… 所以,我爱冬天,爱她的纯洁,爱她的独特,她象征着希望,象征着春天的来临…… 深秋随笔 今年的秋天似乎格外的冷,清晨上学的路上,行人的脖颈上已然有了色彩缤纷,长短不一的围巾,不知是时尚在作祟呢,还是实在耐不住那渐凉的秋风呢? 秋天就在妈妈声声的加件外衣的嘱咐声中离我越来越近了,似乎在我不经意眨眼的瞬间,他已像顽皮的孩子,淘气的扑入我的怀中。 夏日的骄阳转过脸,离我远去了,校园中的梧桐飘扬着美丽轻盈的金黄色树叶,天很高,很蓝,静下心来倾听,秋虫在低吟,好美的一幅深秋图景! 秋天的心情,是安静的,甚至有些伤感。脆弱的黄色,满脸满眼的扑过来,映着孤单的人影,行走在纷纷扬扬的落叶中,深秋,似乎注定是思念的季节,让思绪随着那片片飘摇的秋叶,随着那朵朵流云,回忆着逝去的甜蜜时光,思念着远方久久未见的好友,不免有些怅然和失落,但云淡风清的好天气又让人无法任由心情低落下去,因此,秋天让人忧郁,也止于忧郁。在秋天里黯然的神情是很常见的,秋风瑟瑟的街道上,少女们的脸上多了一幅多愁善感的表情,倒仿佛更端庄了。 秋天的风里夹着被阳光炙烤过后渐渐冷却的气味,那是一种能叫人情不自禁地微笑的味道。眼看着天空变得越来越高,湛蓝的颜色渐渐加深。每个深秋的日子里,让自己成熟起来,坚强起来,纯粹起来,简单而不平凡。 空气里,纠缠着馥郁的淡香,把深秋的黄昏燃烧成时断时续的晚霞,染红了我的脸,伴着嘴角的微笑,漾进了我的心里。 华灯初上的夜晚,倚在窗边,望着灿烂的深秋夜空,托腮遐想的时候,露珠便含情凝结了,月色拂过临窗的小街,我无语的低下头,写下这篇随笔,然后静静欣赏这被幽雅了的风景,等待自己也成为这风景中的一物,也许,这是只属于秋天的心情。 周末随笔 窗外照例还是喧闹的城市,但是在这个周末的早晨,突然觉得这个城市也有那么一些莫名的可爱!我住的小区大概全是上班族,难得碰到周末,都在享受这难得的,一周一次的赖床时刻!所以整个小区象是个沉睡的孩子,甜甜的,静静的,在酣睡中冲着太阳微笑着!稍远一点的公路上依旧的车水马龙,但是大概是司机们都在享受周末的闲暇的气氛吧,车速都放的不快,让人觉得那些钢铁躯壳都透着平时少见的慵懒的情怀!再远点就是莲花山了,绿绿的,郁郁的,葱葱的,同样透着慵懒,仿佛是只在晒太阳的小猫,懒懒的一动不动的享受着阳光的恩赐!突然想起了那个可爱的卡通人物---加菲猫!想起了它的名言:你以为每天睡20个小时是件容易的事吗?呵呵,想着想着,自己笑了,是啊,如果真能有它那样的本事,我这会一定还在睡得天昏地暗,又怎么能站在窗前体会这个初夏的清晨的深圳呢!或许这就是塞翁失马吧,失去了一个难得的周末的懒觉的同时却享受了一次初夏早晨的阳光! 电脑的音箱里传来了顺子的声音,是那首我特别喜欢的<写一首歌>,歌声中透着一丝哼唱般的慵懒,用来配合这么个安静的早晨,懒洋洋的阳光简直是再合适不过了!这个让人心情愉悦,懒懒的,让人可以抛开一切的烦恼的星期六的早晨~~~~~~~ 音乐随笔 我并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人,并不想刻意地给内心的音乐套上一个“外套”,因为是心底的声音,所以就任它自然地流露吧。 何谓音乐?我很赞同一位伟人的一句话,“没有触及内心,就不可能产生音乐”,说是不落窠臼,其实我还是有一丝伟人情结的,对生活的热爱我是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总是爱给身边的“琐事 ”赋予一个颇具诗意的名字。我时常沉溺在音乐的世界,时时动情于她华丽的美,婉约的美、悲壮的美、阴郁的美。作为一个忠实的听众,我倾听她娓娓道来那古老的传说,美丽的童话,惊异于音乐的魔力,在她那有节奏的跳动中,我好像被施加了魔法,飘离地面,飞向远方,飞到那拥有蓝水晶般透明湖水的国度。有时候,我又仿佛置身于一个不能用“modern”来形容、但却可以看到音乐神童的背景,在金色大厅里,当我看到那个与命运抗争欲扼住命运喉咙的人,正在演奏他生命的乐章,我的内心顿时沸腾了,两股激流在激烈地撞击着,一股带着浓浓烟火气的火山熔浆,一股来自西伯利亚的极地冰流。看来,今生我要与音乐结下不解之缘了。 我渴望音乐,音乐将是我人生漫漫征途的忠实伴旅,她好像一支画笔,我的生活因之五彩斑斓,同时我又是她的忠实伙伴,我将分担她的痛苦与忧愁,分享她的喜悦与欢乐,我与音乐有一个约定,如果要给她定一个期限的话,就是一生一世。 pp音乐随笔 音乐笔记(写在冬季) 最近大师指点下涉及了一些西方音乐,写下所谓的音乐随笔也只能贻笑大方,只是用印象式的感悟去捕捉下一些情绪。但是我想,一来是写给我的大师以见证我的进步,二来敝帚自珍,尽管简陋,自己的感受是最特殊也是最可珍视的了。近期听的是柴可夫斯基的《第五交响曲》和《第六交响曲》。我对俄罗斯的文化一直非常迷恋,屠格列夫和妥斯托耶夫斯基的作品是我的最爱。那种披被华林的忧郁,艺术家象背负永恒的枷锁,无法脱卸的罪孽,内省式的忧郁和对外界苦难的呻吟在作品中都可以表现的淋漓酣畅,让人有中万念俱灭的绝望与悲凉。他们思索,因为思索而沉重,忧伤。还有无边的寒冷和放逐,从深深爱恋的家园向另一个所在跋涉的放逐。把缧绁毫无犹豫地加在自己的肩上。这比任何民族都拥有一种罪孽感和悲剧感。不会逍遥世外以求灵魂的解脱,不对外抗争宣泄无穷的愤懑和牢骚,也不对现实苦难视若无睹用乐观的情绪去掩盖命运,更不会把自己封锁在象牙塔里雕琢精巧华丽的技艺。他们的心,永远和俄罗斯大地那慎重的苦难与寒冷血脉相系,如同沉重的夫尔加河水,绵长,宽渺,仁慈,厚重。我想这是适合在冬天,簌簌的雪花落在黝黑的杉林中,广袤的平原伴随的是无边无尽的哀愁与漂泊。冰雪封锁的世界,去品位其中的......也不知道用什么词语好了,滋味?韵味?味道?都不合适。它和中国古代文学那种带有行而上玄思的审美体验是不一样的。 两部交响乐都有一个乐章,可以诠释为用圆舞曲的形式表现对过往欢乐的缅怀,当你老了,却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这种夹杂着甜蜜的悲伤,正如屠格涅夫在《春潮》的引子中所引用的,也是一首俄罗斯的民歌“欢快的岁月,幸福的时日—— 恰似春水悠悠,已经一去不留!”这也让我想起大一的时候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给我们上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了无生趣,沉闷,烦冗的讲授让每次课堂都只能稀稀拉拉的坐几个在打呵欠的学生。一次她在讲柔石的《二月》,不知怎么她悠悠地回忆起高中时《二月》刚被拍摄成电影《早春》,少女们挣抢着去看露天电影的时光。她眼光却投向了窗外,脸上的每条皱纹似乎都绽放来来,我顺着她的目光望去——窗外确是早春时光,翻飞的白碟在青嫩的豆藤边嬉戏,阳光融融暖暖,象青春的欢曲一样溢满整个大地。我原谅了她,原谅她的唠叨她的无趣她的暮气,毕竟谁都会到那个白发苍苍满脸皱纹回忆青春的年龄。不知道到那个时候我,会怎样回忆那没有结果的青涩。就像整部交响乐中的欢畅的圆舞曲,垂垂老矣的音乐家又是怎样回忆昔日的辉煌。 值得一提的是,音乐家在第六交响曲首演六天之后,不幸染上霍乱,与世长辞。本曲终成为柴科夫斯基的“天鹅之歌”。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是烟云。写给自己命运的作品,最后一个乐章忧伤到让人无法喘歇欲哭无泪。他是不是有了对命运的预感,人生的永逝,绝望的哀息。 本也是写的随笔,但好象闲散得已经和音乐一点关系都没有了。但还厚着脸皮扣上个音乐的大帽子~不管怎么说,也是我这样的行外人从听音乐中的一点闲闲淡淡的情绪。不求有人能解,也但愿不要招致骂名。以后可能还会写,随笔二,随笔三,可以想象带我扣响音乐大门的你嘴边的晒笑了。傍晚时分的斜阳铺满通向远方的长路,是《仲夏夜之梦》序曲中结尾,一个缤纷的梦幻结束的甜蜜与忧伤吧 没人生的人生,没肉体的灵魂. 脖子上的町,好冷,不是说它回带来希望么?我迷惘了... 有人说,我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冷,还有点狠.我只在意我的事,别人的, 我不闻不问. 我曾经说过,人不过就是一本书,人别人读的书,只是你是否能读懂.没有人能读懂我. 现在我加一句,我在等,等读懂我的那个人出现. 有一句话,我忘不了,忽略是你的自由,但你不要忘了你的存在! 存在?什么叫存在?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沉默最终回变为沉沦,沦亡... 记得我得到町时,说,我愿意为你变成任何人,不过我是我自己. 我们谈了很多,就是没有了解与感情. 我知道,姐姐ぬぐみ是故意的,她解脱了我,我在等待. 有个神告诉我,我心在流血! 崇高的自由 伊甸 从昨晚9点至今晨4点,我斜躺在被窝里读书。一束灯光热烈地投射在书页上,像上帝之手在轻轻抚摸。窗外的世界如此寂静,仿佛时间已经停止。我的眼睛和我的灵魂被三本书牢牢吸引,除了这三本书所展示的世界,我几乎忘了我是谁,我在何处,忘了今夕何夕,今年何年。这三本书是:余华的随笔集《我能否相信自己》、纳塔莉·安吉尔的《野兽之美———生命本质的重新审视》、海南的一本文学杂志《天涯》。清晨4点我脱衣睡觉的时候,我的整个身心有一种类似喝酒喝到欲醉未醉状态的满足感。我躺下后不到一分钟就睡着了。 余华的《我能否相信自己》是一本谈论读书和写作的书。他从容地谈着那些他最喜爱的作家:契诃夫、博尔赫斯、三岛由纪夫、布尔加科夫、胡安·鲁尔福、川端康成、福克纳、卡夫卡……以及他自己的作品。余华的深邃和独特,无可置疑地证明他是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中国最优秀的作家。没有一个中国当代作家的读书和创作随笔能比这本书写得更好。中国终于有了创作水平和关于创作的理性认识水平逼近世界级大师的作家。读这样的书,有类似宇航员登上月球后俯瞰自己的家园那种不可思议的感觉。 纳塔莉·安吉尔的《野兽之美》如同法布尔的《昆虫记》,其意义已远远超越科普读物。动物和植物的生命如同人的生命,都是无比美丽和奇异的。请看该书描写兰花的一节:“兰花是花卉王国的引诱者,它出现的前提是,每一分钟都有一个采花者诞生:一只带翅,带胸腔,带着对于醇酒与爱情不可阻挡的渴望的采花者。这些兰花的色调如此肉感,它们的花蕾也如此肉感,看上去是一派颓废的气氛。轮到它们来欺和对采花者进行性勾引的时候,其颓废之气可以让英国的颓废派诗人奥斯卡·王尔德也因之憔悴而亡。”纳塔莉·安吉尔,这位内心如火的女人,这位充满悟性和灵性的女人,把一本生物学普及读本写得如此妙趣横生,如此富有诗意和哲学意味,比纯文学还要纯文学,真是我们读者的幸运。 《天涯》是一本现代气息很浓的杂志。它既是一本文学杂志又是一本思想杂志。我读的这一期,我特别被多多的诗歌所吸引:“我始终欣喜有一道光在黑夜里/在风声与钟声中我等待那道光……”“北方的树,站在二月的风里/离别,也站在那里/在玻璃窗上映得又远又清晰……”从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多多一直在写着中国最好的诗。像多多这样创作生命力久盛不衰的诗人,在中国是极其稀少的。多多被中国文坛忽视、多多与荣誉和名声无缘,多多的与世无争恰恰证明着他建筑在实力和底气之基础上的自信,多多是一面镜子,照出了许多文人的浮躁和虚荣。 读书为了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梦想,已被过去几十年中知识分子惨遭蹂躏的事实击个粉碎;况且这几句话的陈腐气息也着实不让人喜欢。现代人大多认为读书是为了获取知识,为了丰富自己的情感和升华自己的思想,这样的看法大抵没错,但它仍是在功利主义的层面上来理解读书的,读书对于真正热爱读书的人来说,它固然是获取知识、丰富情感和升华思想的必由途径,但这并不是读书的全部意义。假若仅仅依靠这种功利主义的动力,读书仍然是一件艰巨的任务,一项不得不完成的枯燥乏味的工作,一个需要苦苦对付的敌人。只有超越功利主义的读书活动才是真正快乐的、美丽的、妙不可言的,如同一个入迷的艺术家陶醉在他无限钟情的艺术之中———毕加索和米罗陶醉在他们的线条与色彩中,贝多芬和肖邦陶醉在他们的音符与旋律中,罗丹陶醉在他的石头与青铜中,进入一个灵魂出窍、浑然忘我的境界。 对我来说,读书正如我的写作,是我别无选择的一种生存方式,一种无法戒掉的瘾。读书源于我过于敏感的心灵对孤独和死亡的恐惧。我在读书,我就不知道孤独和死亡为何物;或者我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对自己的孤独和死亡隔岸观火,灵魂深处就会豁然开朗,一片清明高远。我在读书,哪怕我生活在一间密不透风的铁屋子里,我也在用心和热血触摸整个喧哗的世界和宏大的宇宙。我在读书,我会发现一个更真实的自己,既带有原始血性又带有梦幻色彩的自己,比现实中那个谨小慎微、瞻前顾后的自己真实得多———现实中的自己挣扎在各种各样的羁绊和限制之中,难免会扭曲和变形,现实中的我常常是“非我”和“反我”,常常是一个虚幻的我。我在读书,我就是一只在蓝天放纵自己的翅翼和幻想的鸟,没有一种外在的专制力量能迫使我违心屈从。读书几乎和做梦一样,是人世间一种最崇高的自由,一种最纯粹的欢乐

三国演义论文研究

10分,太小气了吧

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也称《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作者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贯中是他的字,山西太原人(还有庐陵、东原、钱塘等多种说法)。他生于元代,死于明初,大约生活在公元1330~1400年间,他生平不见史传,据某些片断的材料说,他性格孤介,“与人寡合”,因“遭时多故”,东奔西走,“不知其所终”。他还是一个“有志图王者”,曾充当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士诚的幕客。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据说小说创作有数十种,曾写过十七史演义。现存署名罗贯中的通俗小说,除《三国演义》外,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他还写过杂剧和乐府隐语,现存的杂剧作品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三国演义》以东汉末年及魏、蜀、吴三国历史为题材。作者在民间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的基础上,运用了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结合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写成了《三国志通俗演义》。这部书版本很多,现存的最早刊本是明嘉靖本。全书24卷,240则,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它集中了宋元讲史话本和戏曲中的精彩部分,将元代的《全相三国志平话》全部加以改写(删去了荒诞的故事,增加了史实,扩充了篇幅),成为一部长篇巨著。此后,新刊本大量出现,但它们都只是在嘉靖本的基础上,作了一些增删、整理的工作,没有大的改变。最流行的本子,是清初毛纶、毛宗岗父子增删、评点过的120回《三国演义》。书约成于康熙初年,比嘉靖本更加紧凑完整。现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版本,即根据这个本子重印,删去了评点。 《三国演义》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写起,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全国统一为止,前后共97年。它描述了三国时期纷繁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它的主要思想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三国之间军事、政治、外交事件的描述,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各种斗争的经验和智慧。这些可供我们借鉴。孔明身上就集中反映了各种斗争的经验、智慧和才能。2.揭示了当时矛盾重重、动乱不安的局面。这能帮助我们认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封建统治阶级的反动本性。3.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动乱年代里人民群众的苦难生活与和平统一的愿望。小说描叙了封建军阀屠杀人民,劫掠百姓,以致田园荒芜,生产凋敝,白骨如山,饿莩遍野的历史事实。作者对坚持分裂割据的军阀进行了鞭挞和嘲讽;对于曹操,虽不赞成由他来统一天下,但在写他同北方军阀进行斗争时,却如实地描述了他的雄才大略;作者本来寄希望于蜀汉,把刘备、孔明作为仁君、贤相的典型来塑造,希望他们君臣际会,作出一番功业,统一中国,使百姓安居乐业。这种反对分裂、主张统一的思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进步意义。4.“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十分鲜明。尊曹或尊刘,是历史家长期的争论,这不过是封建正统观念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不同表现。《三国演义》“尊刘贬曹”的倾向,既继承了晚唐以来三国故事,直到《平话》一贯“尊刘”的文学传统,又继承了东晋习凿齿和南宋朱熹“尊刘”的史学传统,表现了为东晋、南宋偏安的汉族王朝争正统,反对入侵的外族统治的思想倾向,反映了元明之际汉族人民的民族意识。此外,《三国演义》还大力宣扬了刘、关、张的“义气”。所谓义气,内容十分复杂,既渗透了封建统治阶级的道德观念,也包含着当时人民的道德理想。有的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和鼓舞人民的力量,如人民用义气互相团结,互相救援。但是由于义气不是从阶级观点出发,而往往是从个人恩怨出发的,所以常常被封建统治阶级所利用。 《三国演义》虽以历史为题材,但它毕竟不是史书而是文学作品。因为它经过了艺术加工,有不少虚构。《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1.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全书写了四百多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各类人物各有共性;同类人物各有个性。作者描写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个方面,加以夸张,并用对比、衬托的方法,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这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条基本原则。小说中运用这一原则的最好说明,就是向来人们所谓的“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机智过人。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把人物放在惊心动魄的军事、政治斗争中,放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塑造。对于主要人物,往往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语言表现其复杂的性格。2.它长于描述战争。全书共写大小战争四十多次,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其中尤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最为出色。对于决定三国兴亡的几次关键性的大战役,作者总是着力描写,并以人物为中心,写出战争的各个方面,如双方的战略战术、力量对比、地位转化等等,写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既写出了战争的激烈、紧张、惊险,而又不显得凄惨,一般具有昂扬的格调,有的还表现得从容不迫,动中有静,有张有弛。3.它的结构,既宏伟壮阔而又严密精巧。时间长达百年,人物多至数百,事件错综,头绪纷繁。而描述既要符合基本事实,又要注意艺术情节的连贯。因此,在结构的安排上是有很大困难的。可是作者却能写得井井有条,脉络分明,各回能独立成篇,全书又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这主要得力于作者构思的宏伟而严密。他以蜀汉为中心,以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线,来组织全书的故事情节,既写得曲折多变,而又前后连贯;既有主有从,而又主从密切配合。4.语言精练畅达,明白如话。今天看来,这种语言似乎半文不白,但在当时它却近于白话;用这种语言来写长篇小说,是一种创举,和过去某些小说粗糙芜杂的语言相比,是一个明显的进步。《三国演义》在艺术上的最大缺点,一是人物性格固定化,缺少发展变化。这可能是受了民间传说人物定型化的影响和历史材料的局限。二是想像、夸张有时不合情理。鲁迅先生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批评是很中肯的。 《三国演义》问世以来,影响深远。它是广大人民认识三国时代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军事、政治斗争和整个社会面貌的教科书;它曾为后世农民革命的战略策略提供了借鉴;几百年来它为民族戏曲提供了大量题材;为后世文学提供了一种反映复杂历史生活的体裁。 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也称《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作者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贯中是他的字,山西太原人(还有庐陵、东原、钱塘等多种说法)。他生于元代,死于明初,大约生活在公元1330~1400年间,他生平不见史传,据某些片断的材料说,他性格孤介,“与人寡合”,因“遭时多故”,东奔西走,“不知其所终”。他还是一个“有志图王者”,曾充当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士诚的幕客。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据说小说创作有数十种,曾写过十七史演义。现存署名罗贯中的通俗小说,除《三国演义》外,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他还写过杂剧和乐府隐语,现存的杂剧作品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

【作品评介】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罗贯中在长期民间传兑,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的基础上,依据陈寿写的国志》印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加上他自己的才学和经验写成的。国寅义》成书之后,又经后人多次增删、整理,现在最流行的,是清明康熙年间毛宗岗修改的本子。 《三国演义》讲的历史故事,是东汉末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吁始,到280年司马氏统一中国为止。《三国演义》在描写近一百年的历史故事中,不但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起义的残酷镇压,而且揭露了他们之间各种政治、军事和外交的激烈斗争。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民遭受的种种苦难,以及他们反对分裂、要求统一的强烈愿望。 《三国演义》在描写各封建统治集团的斗争中,全书贯穿了拥蜀反魏,尊刘贬曹的中心思想。在人物好坏的区别上,蜀汉是好人多,坏人少,而在曹魏是坏人多,好人少,在对待各方人物的态度上,对蜀汉方面是以歌颂为主,对曹魏以批判为主。因此,在罗贯中笔下,刘备是宽仁待民的好皇帝。他对百姓是“秋毫无犯,民皆感化”。老百姓歌颂他:“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进军西川时,一路之上都受到百姓们的欢迎和拥戴。这是作者理想化了的圣君、明主。而曹操是诡诈残暴的大奸臣。 国演义提供了不少战争经验和各种军事科学知识,对战争的描写,是很出色的。写官渡之战,先介绍两军力量的对比。袁绍兵多粮足,拥军七十万。而曹操兵少粮缺,只有七万人。但是战争胜败不但决定于客观军事力量的强弱,而且还 决定于主观指挥正确与否。曹操是知己知彼,准确判断,继而再攻,各个击破。相反,袁绍自恃强大,没有利用兵多粮足的优势,结果大败而归。这是一次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其他如赤壁鏖兵、夷陵之战等,都写得有声有色,雄伟壮阔,引人人胜。 《三国演义》开创了历史小说的先河。为如何写作历史小说,提供了“七分事实,三分虚构”的基本经验。《三国演义》中的历史事实和人物,大都是真实的。黄巾起义、董卓之乱、官渡、赤壁之战等等,在历史上,确有其事。汉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董卓、曹操、袁绍、刘表、刘备、孙权、关羽、张飞和诸葛亮等,在历史上,也确有其人。这就是“七分事实”。但另一方面,国演义》又不等于三国历史,它毕竟是一部小说。所以,其中不少内容和情节是作虚构的,夸张的。不但历史上不存在“吴国太佛寺看新郎”“献密计黄盖受刑”和“七星坛诸葛亮祭风”等事件,而且就是对历史人物如刘备、曹操、诸葛亮、关羽和张飞等,也不是从佐国志》里照搬到《三国演义》中来。而是作者依据尊刘贬曹的思想给予加工改造,有的加以美化、神化,有的则加以丑化。《三国演义》中的这些人物,都是艺术的典型。这就是“三分虚构”。 《三国演义》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据统计,全书共描写了1230个人物,有名有姓者约千人,其中,被毛宗岗称为“三绝”的诸葛亮、曹操、关羽是小说所刻画的众多艺术形象中最成功的人物。 诸葛亮形象是作者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按自己的审美理想塑造的一个忠贞智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艺术典型。他不仅有远大的政治抱负,还 有经天纬地之才,知识渊博,才华出众,精通军事、政治,通晓天文、地理,是智慧的化身。他有感于刘备的知遇之恩,而竭忠尽智,为蜀汉的事业奋斗一生。蜀汉的兴衰,三国间的重大政治军事斗争几乎都与他有密切的关系。出山之始,就制定了据蜀联吴抗魏的战略;赤壁之战,他孤身赴吴,身临险境,贯彻了联吴抗魏的战略思想;又乘胜智取荆襄,进军益州,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白帝城托孤后,他顾命辅幼主,独撑危局。内修政事,巩固后方,六出祁山,誓复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生命实践了自己对蜀汉集团的忠贞。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为理想、事业而义无反顾的牺牲精神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献身精神:在诸葛亮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 曹操形象是一个既凶残奸诈又有雄才大略的政治野心家和军事家的艺术典型。他阴险残忍,虚伪奸诈,信奉“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极端利己主义哲学。小说从正统观念出发,通过逼献帝,杀伏后,称魏王,加九锡等情节,突出其欺君罔卜又通过杀吕伯奢全家,借王壁之头以抚军心,借扰乱军心之罪名杀死杨修,以及割发代首、梦中**等情节多方面地描写他的残忍诈。小说在揭露和批判他的恶德的同时,又充分表现了他作为一个奸雄的才智与胆略,他具有卓然超越于董卓、袁绍等人之上的政治远见和政治气度。他借迎献帝而迁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造成政治上居高临下的极大优势;他善于收买人心,笼络部属,在自己的周围聚集了一大群卓有才干的谋臣战将;他深通兵法,善于用兵,施谋用策,以弱胜强,先后消灭了除刘备、孙权以外的大小军阀,统一了大半个中国。作为一个“古往今来奸雄中第一奇人”,曹操把历代统治者所积累的权术中的精妙人微处继承下来,并用以左右朝政,扩展势力,把封建社会的秩序、法则和道德一概置于自己的驾驭之中,以实现自己图王霸业的政治野心。 关羽不但勇武过人,而且义重如山。作者以崇敬的感情写关羽威武而儒雅的形貌神态,更以夸张的笔调写关羽辉煌的业绩。他温酒斩华雄,杀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可谓勇猛刚烈,所向无敌,睥睨一切,威震天下。但作为“义绝”的关羽形象,其魅力主要来自于他的道义人格。他始而随刘备,不畏艰险;继而降汉不降曹,挂印封金,千里来奔;最后拒绝劝降,从容就义,完成了道德的自我完善。小说也不回避关羽性格的某些弱点,他的骁勇中包含着骄横,坦荡中滋生着自负,往往虚荣偏执,一意孤行。败走麦城的悲剧结局,正是他刚烈而自矜的性格弱点发展到顶点的结果。 《三国演义》也有种种不足,如否定农民起义的错误立场,宣扬封建迷信思想等等。

《三国演义》人物性格分析之陈宫 三国中英雄人物辈出,纵观《三国演义》中的历史,陈宫出场次数并不多,辨其才能:并非能武之人;作为谋士,他的本事肯定又不若诸葛那么神;就连性格也非三国中非常典型的人物。然而人物分析会想写他,只因他辅佐吕布到了最后…… 初识陈宫是因其捉曹操又放曹操一事,看此事件就觉得陈宫是一个忠义之人,他对忠义之士也是相当敬重的,以天下为己任,有着抱负的他,当见到曹操是位为天下的忠义之士时,便毅然弃官从操而逃,对县令一职无留恋,并不在乎名利一事,他所在乎的是国家天下吧,一般说来是难得有人有如此气魄的,所以在我眼中他算得上是英雄了。 而出逃没多远所发生的事情却不好判断陈宫究竟是如何想的了。曹操错杀吕伯奢一家,又说出了“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话,令陈宫察觉其实曹操也是狼心之徒,留操,必有后患,欲杀操又觉不义,只得弃操而投东郡。说到这里,陈宫是力求自己为忠义之士,具有儒家传统思想,他人不义也罢,但自己是应当做一个忠义之人的,这里不杀曹操也没有报官出卖曹操,我也可以猜测陈宫认为曹操是识人之人,两人其实是彼此欣赏的,杀操陈宫心中也有不舍;而他心中也应该知道,此时留下曹操,对自己的未来肯定是巨大的威胁,即使弃操之时无法完全看透以后的国家形势发展,但他还是了解曹操为成大事之人,以后若被操擒,自己必是无后路可退的,这件事算是为陈宫的灭亡埋下了种子。 陈宫在弃操之后辗转投奔了东郡、陈留,后被张超引荐,恰巧吕布来投张邈,宫劝邈结吕布攻衮州,此时是陈宫谋士的身份第一次在《三国演义》中展现,而攻略的对象为曹军之地——衮州。其实刚到陈留的陈宫应该也不非常了解张邈究竟是否为可得天下的明主,但他却直接劝张邈攻衮州,其意图真的是在想帮张邈谋天下?亦或其实是因为知道曹操欲尽杀徐州百姓,而陈宫心中不忍,才出此策略,一方面可令曹操退出徐州,另一方面,又可得新主的信任? 尔后,陈宫便一直辅佐吕布,在很多人看来吕布是骁勇之人,但却是典型的有勇无谋,因此在后面的几场战役中只要吕布听从了陈宫的谋略,便获得了胜利,从这里可以看出陈宫确实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在战场上“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而陈宫在与曹操的对战中也算是将曹操的性格分析的透彻了,了解曹操会在何时使用什么计谋,因此陈宫在促吕布成业时是有大功劳的,那时的吕布很多事情也肯听陈宫之言,只可惜后来吕布鲜少听从陈宫的谏言,才拖累属下一起被操所缚。 在关于陈宫后来一直辅佐吕布一事,可能很多人都会认为陈宫已经由一个忠义之士,变成了一个放弃国家利益、只图自身发展、摇摆不定、为虎作伥之人,但这里我却有我个人的观点……我认为陈宫是个很有责任的人,他完全的履行着“居其职,司其责”的原则,一开始弃官是因为执政之人已非陈宫想效忠的人,而后几经辗转,跟随吕布;虽然《三国演义》中的吕布实在是个除了武力无什么可取之处的人,但当时的情况,陈宫不另择明主,我觉得是有他自己的原因的,我个人有少许猜测如下:俗语说“伴君如伴虎”,在君王属下做事是要伴着被杀的危险的,此时,选择一个心胸相对宽广的上司于自身是比较好的,曹操虽然惜才,但他也是妒才之人,陈宫已觉他不仁,肯定是不愿再跟随曹操了;但对于吕布,陈宫自己也说布虽无谋,却不似操诡诈奸险,为吕布谋略可尽其所能,因为吕布即使不听陈宫的策略也不会对陈宫如何,而曹操则不一定了……想想杨修之死,自然是觉得辅吕布要来得安心得多;那就又有疑问,为何陈宫当时不去投刘备呢?在《三国演义》里,作者其实是偏向蜀国的,所以在作品中陈宫的做法对刘备算是不仁不义了,一开始刘备以徐州相让时,陈宫说“强宾不压主”,后来又主张吕布攻徐州,再到后来的连袁术灭刘备,看到这里,恐怕又有人要说,陈宫果然已非忠义之人,当日刘备给了吕布安身之地,如今陈宫却又纵布反噬恩主,自是有很多人对陈宫不满了,但我也还是要提那句话“居其职,司其责”,陈宫那时并不了解刘备是否为仁义之人,而当时也没有机会了解,便遇到刘备让徐州之事,即使当时刘备是真有心让吕布掌徐州,此事在陈宫看来恐怕也觉得刘备有疑人之意,才会说“请使君勿疑”一话吧,而后他当然得为自己所伺之主考虑,小沛本来也就不是久居之地,有机会将徐州攻下而获得治理权则更显得名正言顺,本来在天下姓未定之时,大家各伺一人,都是为统领大业发展,谁也不知道最后谁是可得天下的人,而如今他确实应该是尽其作为吕布谋士的职责,从有利于吕布的角度来考虑究竟该如何发展,而后陈宫知晓袁术欲结亲的本意为杀刘备,他主张杀刘备也不是没有他的道理,在陈宫眼中刘备可能本也有些虚伪,外加徐州一事可能对刘备造成积怨,此人不灭对吕布是一大威胁,所以这里并不是陈宫看得不远,而是有些事尽自己的本职就必须那么做。也有人说刘备太虚伪,所以陈宫才不愿投他,具体史实我没有去研究,但仅作品中陈宫的做法我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我个人是比较欣赏他这么做的,陈宫跟夏商周的闻仲是一样的:效一主,尽其职。不过说起易主,我想起了吕布屡次不听宫言,陈宫当时意欲弃布而往,却又不忍,又怕被人嗤笑,这里的心情可真的是矛盾,而这里也看得出陈宫还是在乎面子的人。 陈宫最后被俘,实在是吕布听妻而不听陈宫劝言的结果,说起来陈宫也算得上是死于妇人手了,不过却也是死的有志气,曹操欲留,陈宫却就那么平然的赴死了。其实看到这里我是很感动的,可是这里的感慨我又无法很好的表达,只说其实是看到这里才真的觉得陈宫是一个忠义的人才,才想过陈宫在辅佐吕布时矛盾的心情,才想到陈宫是位尽职尽责的谋士了。PS《孤独的勇者——陈宫悲剧形象解读》这篇论文就可以借鉴一下。如果在学校里下载,CNKI,万方之类的网站应该是免费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