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mba国际化办学趋势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mba国际化办学趋势研究论文

提升MBA决策能力的教学目的方法与效果研究论文

摘要: 决策能力作为MBA培养的核心应用能力,应当在培养方案的各个环节系统性体现。在教学目的环节应当明确决策能力的七个维度目标:抗结构化能力、社会规范认可能力、自信能力、运用决策规则能力、风险感知的稳定能力、抗沉没成本能力、路径独立能力;在教学方法环节优先使用角色扮演、仿真训练、研讨会、案例研究的方法;在教学效果环节使用国际通用测量、课程内容测量、工作应用测量三种方法测量教学效果。

关键词: 决策能力MBA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近年来对于我国MBA教育贴近经营管理实战的研究与改革日益推进,有的学校从导师制改革入手提高学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有的从教育国际化切入扩展学员思路与视野,有的强调创新能力培养。不论从哪个角度研究,不可回避的是MBA教育的普遍定位是培养应用型的工商企业管理人才,而决策能力构成工商企业管理者核心工作能力的主要成分。

在营销、生产、研发、人力、财务等各方面,每个管理者每天都要面对众多决策问题。对每个决策问题的分析、判断、选择决定着决策质量以及决策后果,短则影响企业三五年的绩效,长则影响数十年的发展乃至生死存亡。因此,MBA教育应当充分关注培养学员的决策能力,在教学目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效果环节全面系统地融入决策能力的培养。

一、在教学目的环节明确决策能力目标

大部分MBA项目的教学目的都按照课程分门别类撰写,撰写时大多以课程内容为目标,很少以工作中的应用功能为目标。决策能力是以工作应用为导向的管理者核心能力的主成分,因此应当在教学目的描述中体现决策能力的表现。

决策能力具体分为七个维度:抗结构化能力(Resistance to Framing)、社会规范认可能力(Recognizing Social Norms)、自信能力(Under/overconfidence)、运用决策规则能力(Applying Decision Rules)、风险感知的稳定能力(Consistency in Risk Perception)、抗沉没成本能力(Resistance to Sunk Cost)、路径独立能力(Path Independence)。

抗结构化能力主要是培养学员在分析问题时避免定势思维,提高分析问题的灵活性与适应性。经营管理遇到的决策问题通常具有多元化属性,并且随着时间变化波动。结构化思维表面上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但是容易进入僵化思维,导致决策粗放,难以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因此是重要的培养目标。

社会规范认可能力主要是培养学员的社会伦理价值观,提高决策的社会公益性。尽管经营管理的决策主要围绕产品和服务的运营展开,但是企业的每一项决策或多或少都会影响社会公众,因此社会伦理价值意识的强弱对于决策质量影响很大。凡是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决策不仅会损害企业的品牌形象,而且会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因此社会规范认可能力是重要的培养目标。

自信能力主要是培养学员对自我能力的客观评估,避免过度自信或缺乏自信。过度自信的管理决策者往往会做出激进不切实际的决策,导致企业过度扩张陷入危机,而缺乏自信的管理决策者往往会做出保守落后的决策,导致企业错失良机发展滞后。自信能力的培养引导学员客观看待自身的能力范围,保持合适的信心水平,从而在工作中制定合理的决策,因此自信能力是重要的培养目标。

运用决策规则能力主要是培养学员树立决策规则意识,避免情绪化决策,建立理性决策思维模式。决策规则可以引导管理者做出理性决策,而忽视决策规则,依赖经验决策的管理者容易盲目决策或经常变更决策,使企业经营管理陷入盲动的误区。规则性思维是理性思维的基础,因此决策规则能力是重要的培养目标。

风险感知的稳定能力主要是培养学员客观评估未来事件发生的概率,也就是风险发生可能性的能力。管理者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动态,对于未来各种可能性的感知稳定性对于决策的连贯性影响很大。风险感知稳定能力强的管理者更加能够保持经营战略的稳定连贯,而稳定能力弱的管理者会做出使企业发展大起大落的决策。因此,风险感知的稳定能力是重要的培养目标。

抗沉没成本能力主要是培养学员避免沉没成本对决策影响,使注意力集中在未来成本与收益的平衡上理性决策。沉没成本容易使管理者面对未来决策时过度考虑历史成本,尤其是过去决策失误造成的成本损失。这种影响容易导致新的决策延续以往的错误决策,从而沉没成本持续累积,最终导致企业经营失败。因此,抗沉没成本能力是重要的培养目标。

路径独立能力主要是培养学员独立分析判断的能力,避免受到决策问题表述方式的干扰。在经营管理中同一性质的问题可能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述,管理者是否能够识别差异化表述背后的问题本质对于决策判断至关重要。对于表述方式的识别能力决定了管理者是否能够快速做出准确判断,因此路径独立能力是重要的培养目标。

MBA课程大体上可以分为营销类、生产运营类、财务金融类、人力资源类、信息管理类。每一类课程都贯穿上述决策能力的七个维度,然而每一类课程在七个决策能力维度上的表现形式与侧重点都各有不同。营销类课程重点在于训练抗结构化能力与社会规范认可能力;生产运营类课程重点在于训练运用决策规则能力与路径独立能力;财务金融类课程重点在于训练风险感知的稳定能力与抗沉没成本能力;人力资源类课程重点在于训练社会规范认可能力与自信能力;信息管理类课程重点在于训练抗结构化能力与运用决策规则能力。

如果将决策能力纳入MBA课程的教学目的,那么就应当在对教学目的的`内容性描述后面增加对应的决策能力水平描述。在决策能力水平描述上首先应当描述该课程重点培养哪些维度的决策能力,然后描述重点维度的教学内容载体或表达方式,最后描述该课程的目标是将学员的决策能力提升到哪个水平上。

只有将决策能力的描述纳入教学目的描述中,才能使教师明确授课目标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而且是学员能力的提升。同时也明确地向学员传达学习的目标不只是考试分数,而是实际工作能力的改进。

二、在教学方法环节明确决策能力培养

传统的MBA课程大纲重在对于课程内容的描述,对于教学方法的规定较为简单,而大部分教师的授课方法沿袭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这种方式尽管有助于学员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但是在知识运用上甚为欠缺,因此容易导致眼高手低的学习结果。

对于MBA学员的决策能力培养,恰当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教学方法分类标准,教学方法分为八种:课堂讲授、案例研究、研讨会、角色扮演、仿真训练、自学、电影、录像。对于决策能力的培养,应当优先考虑角色扮演、仿真训练、研讨会、案例研究。

培养抗结构化能力最好的训练方法是仿真训练和案例研究,因为这样可以使学员看到非结构化决策的优势,体验界定决策问题的灵活性;培养社会规范认可能力最好的训练方法是角色扮演和研讨会,因为这样可以使学员体会社会规则对于决策后果的约束力,以及如果不遵守社会规则对于决策质量的负面影响;培养自信能力最好的训练方法是仿真训练和角色扮演,因为这样可以使学员感受到自身的自信水平属于过高亦或是不足,从而将自信水平调节到比较客观的状态;培养运用决策规则能力最好的训练方法是仿真训练和研讨会,因为通过仿真训练可以给学员提供运用决策规则的机会,然后通过研讨会讨论仿真过程,评判学员是否自始至终使用了一贯的决策规则,从而提高学员对于决策规则重要性的认识;培养风险感知的稳定能力最好的方法是角色扮演和案例研究,因为通过角色扮演可以使学员亲身感受对于风险的判断,并且事后查验自身判断的稳定性,而案例研究可以通过局外人的视角观察分析决策者对风险感知的稳定能力对于决策质量的影响;培养抗沉没成本能力最好的方法是仿真训练和研讨会,因为仿真训练可以使学员切身感受沉没成本对于决策者的心理冲击,而研讨会可以给学员们机会讨论回顾仿真训练时的感受,有助于在工作中避免沉没成本的影响;培养路径独立能力最好的方法是角色扮演和案例分析,因为通过角色扮演可以使学员感受到在决策过程中受到其他决策者影响的心理状态,而案例分析可以使学员通过局外人视角看到路径独立能力对于决策效果的重要性。

匹配性强的教学方法对于MBA学员决策能力各方面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不可忽视。只有将合理的教学方法与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才能够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多种教学方法的穿插使用对于惯于使用课堂讲授的教师是一个新的挑战,同时对于课堂授课组织方式也会有很大的影响,教学形式将呈现多元化、多样化、多中心交叉并行的丰富形式。

三、在教学效果环节明确决策能力测度

目前MBA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是开卷或闭卷考试,考试内容侧重于教材内容,对于类似决策能力的知识应用能力少有涉及。这种考核方式引导学员注重知识记忆与理解,但是容易忽视知识运用,很难将所学知识运用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工作绩效。

决策能力测度对于MBA学员以及授课教师都具有很重要的价值。通过决策能力测度,学员可以了解自己在经营管理某个方面的决策能力各个方面水平以及提高的程度,而授课教师可以了解课堂教学对于每个学员决策能力各方面促进提高的程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原则上应该在一门MBA课程启动时第一次测度学员的决策能力各方面水平,并且将此作为起点参考。在课程中期开展第二次测度,使学员了解自身决策能力提高的进度,明确接下来的学习重点,同时使教师了解决策能力的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明确接下来的教学重点。

测度MBA学员决策能力各方面水平的测量工具有三种方式,可以并行结合使用。第一种测量工具是国际通行的测量问卷,这种方式通用程度高、适用性广、体系性强;第二种测量工具是MBA授课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开发适合本课程的测量试题,这种方式内容针对性强、与课程结合密切、引导学生现实应用;第三种测量工具是MBA授课教师以课程内容为蓝本,针对学员的上级和同事设计调查问卷,测度学员的决策能力,这种方式应用导向性强、评价主体与工作关系密切、对决策能力评价最直接。上述三种测试工具分别处于三个层面:基础决策能力、专业决策能力、应用决策能力,因此结合使用能够全方位体现MBA学员的决策能力水平,测量效果最好。

国际通行测量问卷在上述7个决策能力方面各有一套测试题,每一套测试题由若干选择题构成。抗结构化能力的测试方式是将每个决策问题分为正反两种结构化表述,请答题者分别判断每种情况下的选择或决定,计分方式是将两种表述下所做选择的对应分值相减,即为该题得分;社会规范认可能力的测试方式是给出一系列社会规则以及发生的比例,请答题者估计发生的比例,计分方式是用实际发生比例和估计发生比例的排名相关度计分;自信能力的测试方式是给出一系列回答是否的问题,在每个问题后面询问答题者确定无疑的信心百分比,计分方式是1减去每题信心百分比和平均信心百分比的绝对值;运用决策规则能力的测试方式是给出一系列决策场景和决策规则,请答题者遵循该规则做出决定,计分方式是正确答案的百分比;风险感知的稳定能力的测试方式是给出一系列关于未来事件发生概率的问题,请答题者给出自己的概率估计,计分方式是相同估计在总体估计中的百分比;抗沉没成本能力的测试方式是给出一系列面对沉没成本的决策问题,请答题者做出自己的判断,计分方式是通过加总每题得分测度抗沉默成本能力;路径独立能力的测试方式是给出一系列猜硬币类的游戏,每个游戏给出两个版本,一个版本是单阶段决策,另一个是多阶段决策,两种版本的实际概率相同,请答题者选择其中一个版本,计分方式是一致性选择在总体选择中的百分比。

开发结合教材内容的课程决策能力测量试题,首先要分析课程内容的每个部分对应决策能力的具体维度,然后将课程内容按照决策能力维度的基本逻辑设计出若干决策场景,并且设计出对应的若干基本选项,最后在测试使用中可以在该课程部分教学开始前测试一次,之后再测试一次,使学员看到自己决策能力的提升。

针对学员上级和同事的决策能力调查问卷主要本着主观体验的原则,采用半开放式的题目,答题内容可以在任课教师的协助下解读。问卷结构可以分为如下部分:第一部分请学员上级或同事回忆该学员近期工作内容涉及的决策事项;第二部分请他们评价在这些决策事项中该学员的决策水平;第三部分请他们提出改进该学员决策能力的建议。MBA学员自己发放并回收这些问卷,回收后可以请任课教师帮助自己按照决策能力的理论维度解读问卷内容,寻找提升决策能力的切入点。

综上所述,作为MBA教育培养的核心能力之一,决策能力对于学员的工作发展具有长期影响,在MBA教学工作中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决策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在MBA课程教学中只有从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三个环节全面贯穿决策能力的维度,做到目标清晰、方法正确、效果明确,才能产生相互支撑的系统效果。

参考文献

[1]孔伟明.基于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的MBA校友导师制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3):18-23

[2]卫志民.中国MBA教育国际化的思考和展望[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2):50-56

[3]吴少平.MBA教育教学模式的思考与探索[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7):40-44

[4]Bruine de Bruin, W., Parker, A. M., &Fischhoff;, B. (2007).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adult decision making compete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2,938-956

[5]朱国玮,黄珺,龚完全.MBA课程案例教学中的沟通障碍及其克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2):54-58

[6] Appelt, K. C., Milch, K. F., Handgraaf, M. J. J., & Weber, E. U. (2011). The decision mak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ventory and guidelines for the study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judgment and decision-making research. 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Vol. 6, No. 3,252-262

我来说下哈,几个地方都有朋友,自己现在也在其中一个里面。但是因为每个人的能力和作风不同,所以发展也不同,很难以管窥豹。比如你在这个地方混不走不代表别人也混不走。所以我尽量客观地就我个人以及知道的普遍情况给LZ说一下。首先LZ说的可以分成两类,第一类是华为和中兴。第二类是三个通信集团。前者是算供应商和IT公司,后者是运营商。前者的待遇非常明朗,说多少就是多少,工资阳光化,大家根据工种和职位基本都能知道对方拿多少。后者薪酬计算较为复杂,很多时候和所在地的效益还会挂钩,工资没有统一,部门不同收入也会有差异,和银行类似,不同部门之间都不知道对方拿多少,甚至同一个部门不同绩效你也不知道对方拿多少,另外知道了对方的级别你可能还是不知道对方拿多少。然后再细说一下,我说下我比较了解的各个单位的待遇,压力和发展吧:华为的话在中国本土的IT公司里(其实算通信公司,不过学计算机的大多数也会进华为),收入是很靠前的,虽然才进去可能不如百度、腾讯这些,不过作为全球通信实业有量1的大型企业,实力雄厚是毋庸置疑的。华为的待遇很明朗,开发人员进去的话新人是000-000,和有一定的关系,比如成都就比深圳少个1000左右吧,但总体来说新晋开发人员华为全国收入差距不大。压力的话华为比较大了,上头给的任务必须得完成,我好几个同学就在华为,比较严重的时候连续一个月没有上床睡觉,就趴一会或者搭个帐篷旁边休息会。发展的话个人觉得还是可以,关键是得挺下来,挺进管理层就好多了。华为我推荐技术过硬,身体素质和抗压能力非常好的人去,因为不论是华为的领导,还有整个工作环境,都属于半军事化管理。如果心态不好的人去估计不太能适应。中兴的话最近几年还是做得挺好的,很多人跳槽到中兴,待遇方面低于华为一些,比如同一个,华为000,中兴可能就是000或00的样子,但是工作量没有华为大,所以压力也相应地少一些,前途的话不是太了解。因为有朋友跳槽过去也不久。个人感觉还行,毕竟IT公司,进去了跳槽跳来跳去也正常,所以不论去华为还是中兴。其实都差不多。不满意觉得不合适就跳槽,这个地方都能锻炼人,华为应该更锻炼一些,毕竟这么大的强度压力下,对自身的成长也是很有帮助的。再说下电信,0,0年重组三巨头,要搞三足鼎立。电信在G方面拥有很好的终端,不过不知是底蕴还是管理的问题,其实起色并不是特别明显。以后的发展很难说,现在通信人的观点很多都倾向到01甚至到00,会真正的三足鼎立。但是内部,特别是移动内部的人,还是不太接受。至于到底会如何发展,我等会说到移动的时候再来简单预测一下。总的来说,电信在终端方面非常有优势,如果有机会,可以尝试进入这个系统工作几年,因为现在进去应该也能算元老,当年移动的元老全部大发特发了,如果电信操作得好,很可能就是当年的移动。当然可能性不是太大,原因我后面会说到。至于待遇的话,我在第二段也说了,不同的地点不同级别的公司不同的部门,待遇都有出入,薪酬体系计算也很复杂。所以待遇很不好说,就说省级公司甚至总部,如果是效益最好的省级或总部公司,才进去的新人应该和华为的新人差不多,如果是普通甚至效益比较差的省级公司,收入可能华为的一半甚至不到。如果,网,收入会更低,不推荐去了。联通的话我就简单提一下就行了,现在三个运营商,最不被看好的就是联通。当初大家都觉得G时代到来,电信会复活,移动饿不死,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联通可能最惨。年过去了,情形虽然没那么惨,不过趋势也差不多,只是电信没有走向强者之路,移动依然一家独大,只是增长额开始下降。联通的话因为本身就比新电信要庞大一点,所以看上去还行,但是里面估计坏得差不多了。所以联通我个人并不推荐去,待遇也是我说的那样,各个部门和地方都不一样。但是普遍联通不如移动,和电信比的话估计差不多。但是新电信的体制和团队结构感觉优于联通,所以轮发展的话,联通应该不如另外两个运营商。最后说移动,作为中国通信业龙头老大,同时也坐着世界通信业第一把交椅。移动还是有它的独到之处,即使很多人觉得现在的移动很官僚,觉得现在的移动技术含量偏小,觉得现在的移动开始注重市场却没那么重视技术。但是,移动的整体实力非常强劲,而且它的经济实力是足以扭转乾坤的,所以联通和电信要扳倒移动,基本不可能,甚至想真正三足鼎立,也是非常困难的。不过实话实说,现在移动面临一个困境,就是G的终端明显不如电信和联通,导致G用户很少,还是靠G,也就是GSM的用户在撑场面。但是也不可能大规模地重新投入建G基站。所以移动现在在全力推广和开发G,移动提出的G标准已经被确立为国际G标准了。所以现在的移动既面临挑战和危机,同时也是有机会的。一旦移动的G成功了,移动还会再上一个台阶。同时在里面的移动员工也会水涨船高,像0,0年那样大幅度地提升自我介值。但是一旦移动的G失败,那移动面临的绝对不是普通的危机,现在全世界好像有0个国家已经开始G试点,中国也有个还是个在建G基站,整体来说G不仅有国家的扶持,还有所有移动员工的孤注一掷。所以成败在此一举,个人觉得赢的几率大于输的几率,毕竟移动财力雄厚,国家又鼎立支持。即使失败,移动短时间内也不会垮掉,通信业的0%收入依然是进移动的口袋,所以不论是跳槽还是移动自身求变,也有一个缓冲的时间。至于移动的待遇,还是那句话,不同部门不同职位不同地方,收入出入都很大。移动待遇好的省级公司或总部,新人收入可以超过华为新人。移动待遇一般或不好的省级公司,新人总收入也有华为的一半多吧,总的来说比电信和联通好一些。当然首先必须是省级公司,移动的,级公司也不行,不仅是移动,包括银行,除了省会的银行,一般县城或地级市的银行收入能高到哪儿去?移动发展的话,我觉得正如很多人说的,可能有点官僚,爬得就慢一些,但是话说回来,正因为系统结构复杂了,正式员工又有法律保护,所以压力也相对少一些,而且移动一旦爬上去,只要不贪污和重大错误,基本也下不来了,不像在公司里,是能者居之。另外收入移动按岗算,提升一岗大概收入提高上一岗的0%,到了11岗以及以上,每年还有期权(实话说现在不知道有没有,如果有是非常大一笔,以前11岗的期权都介值近百万了),而且移动一共有0岗,所以你能看得到的前途是非常诱人,但是提升速度也确实很慢,建议有关系,或者人际能力和专业能力都不错的综合性人才或者本身家庭比较富裕不缺花的人,慢慢在移动混或者是养老,都是不错的选择。当然移动基层也不是特别轻松,市场也有市场的压力,技术也有技术的体力活,但是市场的压力比不上银行的业务压力,而技术的劳累程度也比不上华为这些IT公司,总的来说比较中庸。所以总体来说,如果要把通信集团和华为中兴比较的话,一定得是省级公司,,级公司肯定是差很远的。所以只要你去的通信集团不是在省会,就没必要去了。当然没有其他选择的话还是可以去,我意思是说如果还有华为这样的选择机会,就没必要去,级的通信集团运营商。最后我的建议是,如果都可以进去,尽量考虑华为或移动,这两个我觉得档次比较对等(还是那句话,所有运营商都是省级公司才建议考虑,非省级公司除非家里有关系能短期内调动过去),华为和移动各有利弊,上面也都提到了。然后其次再是那三个单位,剩下三个单位我个人又建议去中兴,因为运营商如果去不了最好的运营商,干脆就别去了。不如去公司里锻炼一下,工作几年之后技术弄好了,想跳槽到运营商就很容易了。

对大学教育国际化的思考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对大学教育国际化的思考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摘 要: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既缩短了各民族之间的距离,又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对人类的教育事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为教育的交融提供了契机。

关键词: 大学教育论文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既缩短了各民族之间的距离,又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对人类的教育事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为教育的交融提供了契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课题,它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学自身变革不可避免的趋势。大学如何在全球化大进程中提高国际化水平、 扩大对外开放程度、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走特色发展之路,已成为大学发展的现实和挑战。

一、什么是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及教育国际化面临的障碍

什么是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对于这个问题,人们理解的角度和深度各不相同,可谓见仁见智、莫衷一是。大学教育国际化也常被称为高等教育国际化。IAU(国际大学协会)指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把跨国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变化过程,既有学校内部的变化,又有学校外部的变化,既有自上而下的,也有自下而上的,还有学校自身的政策导向变化。”从特征上看,大学教育国际化主要体现在观念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管理等诸多方面。观念的国际化主要包括确立现代化的改革观、发展观、质量观、价值观、人才观、合作观等;教学的国际化主要包括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专业设置、课程标准及教学质量评估等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和管理的国际化,应该着力于人才知识和市场观念的掌握、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心理状态和沟通能力的拓展上。从外在含义上来讲,强调大学的开放性,各国都要开放教育市场,既要到国外办学,也要接纳外国在本国办学,强调资源的共享性,各国要广泛地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做到扬长避短、互通有无。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大学是移植西方大学制度的产物,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大学的发展就是在交流和开放中对西方大学某种标准的择取。面对新一轮的教育国际化,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讨教育国际化与特色化的关系、办学体制、评价机制、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机制、教学方法等议题。我们在借鉴西方大学国际化经验的同时,更应该结合自身特点,总结我国大学国际化的不足,挖掘国际化潜力和优势,制定教育国际化策略。但是,在推进教育国际化的同时我们也面临层层障碍,这其中既有组织层面的也有来自个人层面的因素。例如,国家和学校没有独立的针对国际化的发展目标、政策和策略支持 ,缺乏国际合作的沟通机制和共享国际资源的平台,教师和学生缺乏参与国际化所必需的兴趣和热情等。那么,结合现代中国教育发展体制,我们究竟该如何在经济全球化的热潮中推进教育国际化,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二、教育国际化要考虑的两个问题

教育国际化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学生国际化。培养通晓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并能把握国际大势的各行各业的领导人才,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未来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时代使命。学生国际化就是指国际大学间的学生流动,包括招收外国留学生和本国学生前往他国就读。其中有长期留学和短期留学,前者一般是为了取得学位或因课题研究,后者则多属于校际交换或短期研修,主要在于获得文化经验和语言能力。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事业,不仅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共同战略,也愈来愈成为发展中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

其次应该考虑的'是教师国际化,也就是引进强大的师资力量。教师作为整个教育系统中另一重要因素,教育的国际流动也成为大学教育国际化的一条捷径。具有国际知识和经验的教师可以直接推动教学、科研的国际化发展。教师可以到外国进行一些前沿的高深研究,从事某项特定的研究项目或钻研某种专门的学科,可以有助于充实教师的经历,提高其技能,进而提高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大学要有计划地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外攻读学位、进修、访问或交流,汲取前沿的学科专业知识,感受新的技术,学习使用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以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化素养。

最后是课程体系国际化。要做到课程国际化,首先是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为提高学生国际适应能力, 大学应将课程放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整体设计,构建体现国际教育的公共选修课课程体系,如开设世界哲学、艺术、文化等课程,让学生了解世界文化。开发与建设并重,在现有课程中加入国际元素,如国际教育、国别研究、国际网络课程等。开设专门的国际教育课程,开展普遍关注的国际重大课题研究等。只有在国际化课程观念指导下开展课程建设,才能紧跟时代和世界的步伐,大学课程国际化才能顺利进行。然后就是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课程实施应与国际通行课程的形式、方法和手段接轨,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

在任何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往往会变成加快这一发展的催化剂。高等教育只有走向国际化,才能够更有效地利用优质资源,更新理念,拓展视野,提高社会和人们相互依赖的意识。

国际金融监管发展趋势研究论文

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的文献资料已经给你发过去了,请查收sohu那个,上边那些事代写,请忽略。。。

论文是我们大学毕业前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写好论文需要指导老师的指导,初次给指导老师写信应该如何写呢?下面我整理了,欢迎阅读。 篇一 叶老师: 您好。我是您尚未谋面的学生,来自广东广州的李满玉。由您来我指导我的硕士论文,我觉得很荣幸。 这里,我首先恳求您原谅我直至现在才跟您联络。 这学期开学以来特别忙,这是我迟迟没跟您联络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很清楚一旦跟您联络上, 就避免不了您跟我谈论文,而我既还没有准备好,也暂时不想让我的日子再添更多的压力。您就看在我老实的份上原谅我,好吗? 接下来我该向您汇报一下我目前的一些情况了。 我这学期上5个班的《商务沟通》,还要为4个班的学生作《全国营销员考证》的辅导,每周18节课。我所在的营销专业科管辖“市场营销”和“物流”两个专业,目前有11个班的学生,我是主管学生工作的科长***就象大学里的系,学生归系管***,我自己还亲自带一个班。最让人头痛的是,这学期我们的物流专业要参加全省中职学校骨干专业的评审,而营销专业早在2000年已经冠上了“全省骨干专业”的头衔,这回省教育厅要组织复评,天天都在准备相关资料,以迎接专家组的到来。很累人。 再下来该是向您请教了。 您的研究方向是教学论和教育评价,我的论文是不是尽可能往这两方面靠?若我想做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您觉得怎样?您对我有什么建议?或者,下次我把近几年所写的论文和编写的教材情况给您发一目录,您再给我建议,好不好?方便给我您的其他***吗? 第一次给您写信,好象不应该太长,对吧?那我就此打笔。 顺颂 XXX XXXX.X.X 篇二 田老师: 我先作个自我介绍吧,我是安徽宿州人,现在一家公司从事财务工作。高中毕业后几乎就没有正式学过英语,仅凭个人爱好,断断续续地坚持看些英语方面的书籍,现在面临的任务就是论文了。 仔细浏览了学校发的论文题目清单,一些是讨论英语教学或学习方法的;一些是讨论英语某一领域问题的;但更多的是与文学有关的题目。 与任何一个学英语的同仁一样,在学习的过程中,确实有一些自己的方法,但这些方法是零散的,非系统的,要写出一篇与此相关的论文来,对我来说确实有点难度。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也曾接触过诸如词汇演变、中西习语对比、实用文体的翻译等方面的内容,有些涉及到英语国家的历史,有些涉及到中西文化的差异,颇能引起学习的兴趣,但毕竟是才疏学浅,熟知的内容屈指可数,写篇短文或许还能将就,若要写出具有一定篇幅的论文,恐怕就勉为其难了。 于是我选择了与文学有关的题材。 我并不认为这种题材就比上面的两类容易,但想到自己也曾爱好过文学,也曾在学生时代读过几本现已几乎全然忘却的文学作品,也曾有始无终地看过几本英文版的小说,于是便自不量力,斗胆一试了。 至少要读几遍英语的原版,这恐怕是写好这类论文最低的要求了,但整日要为生活而奔波,要为工作而忙碌,在短时间内完成此项任务,谈何容易。我想最好是选篇幅较短的作品,于是《老人与海》便进入了我的视线。 几年前的一天,有个同事买了本《老人与海》的小说,我借读了。当时的感觉是,这个小说故事性不强,情节也不吸引人,难能有人把他看得下去。 我原先论文题目是“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作品的写作特色”,主要介绍其作品中所体现的迷惘的主题、硬汉的形象及其简洁、象征等表现手法,写论文提纲前,我在网上查了相关的资料并从中汲取了些东西,对一些观点进行了归并。提纲可能有点老套,但确实出自本人之笔,不是抄袭。 按你的指导对提纲进行了修改。如果这个提纲合适的话,我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再多读几遍《老人与海》的原著,再多看一些海明威作品。今后几个月的时间内,如果能够与这位美国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文学大师更加接近些,那真可算是写论文之外最大的收获了!如果通过阅读其作品,从其笔下的硬汉身上汲取些许的力量,在当今这个浮躁而功利、男人逐渐女性化的社会中,能够不畏艰险,永往直前,那更是一件幸事! XXX XXXX.X.X 篇三 田老师好, 非常荣幸能在田老师指导之下完成毕业论文,请原谅至今才与您取得联络。 我叫***,是商学院金融专业2006届本科毕业生。曾有幸在您门下学过国际金融管理这门课程。 我的论文题目是 国际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予我国的对策 这个论文题目有点大,说实话,我感觉凭自己的水平,估计写不出来什么高明见解,但我会尽力而为的,也请老师多多给予帮助。 关于论文,有几点问题我想向老师请教 1.分析题目 从题目看我觉得这篇论文应该从两方面入手,首先是国际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然后是我国对国际金融监管发展的对策。我认为前者可略写,后者是重点,不只这点认识是否合适,请老师指点。 2.关于论文完成时间 商学院辅导员老师曾告诉我们,4月10日交论文初稿,5月某日***忘记了***答辩。其间将在老师的指导下修改完善。而这些天在学校,听一些同学说仿佛各个辅导老师所要求的时间不尽相同。不知道田老师您在时间这方面有什么特殊安排,论文初稿何时递交,自当遵照您的方便。 3.论文具体要求 ****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中对毕业论文有明确规定,包括:论文格式,字数,字型等等,甚至有实习期限的规定。我想这是学校关于论文的总体要求,不知道作为商学院的学生,田老师以及商学院教学办公室有关老师对论文又有什么特殊要求,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过程中,又应该注意什么,请田老师指点一二。 感谢田老师在百忙之中抽时间给予帮助。眼下除了毕业论文是毕业前一桩大事,学生面临步入社会,还有许多迷惘难解之事,盼能得到田老师面授,如蒙赐教,幸何如之........ 幸赐清诲,不胜铭感。 学生*** 敬上 XXXX.X.X

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所谓金融监管是指金融主管机关根据法律赋予的权力,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运营情况实施监督和管理,以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保护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保障金融体系安全、健康、高效运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金融机构依法经营、监管当局依法监管是确保金融体系稳定的前提。金融监管的目的是防范金融风险发生,维护金融秩序稳定,保障金融体系的运行安全,保护资产所有者的利益。一、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现状与问题(一)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现状1.金融监管体制的组织结构向部分混业监管或完全混业监管的模式过渡英国的卢埃林教授在1997 年对73 个国家的金融监管组织结构进行研究, 发现有13 个国家实行单一机构混业监管,35 个国家实行银行、证券、保险业分业监管,25 个国家实行部分混业监管。后者包括银行证券统一监管,保险单独监管(7 个);银行保险统一监管、证券单独监管(13 个)以及证券保险统一监管、银行单独监管(3 个)三种形式。受金融混业经营的影响,完全分业监管的国家呈现出减少趋势。2.金融监管法制呈现出趋同化、国际化趋势由于经济、社会文化及法制传统的差异,金融监管法制形成了一定的地区风格,影响较大的有两类:一是英国模式。历史上,英国对金融业的监管主要采取行业自律形式,英格兰银行在履行监管职责时形成了非正式监管的风格, 不以严格的法律、规章为依据,而往往借助道义劝说、君子协定等来达到目的。二是美国模式,以规范化闻名于世,监管法规众多, 为美国金融业的发展营造了一个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自20 世纪70 年代以来,两种模式出现了相互融合的趋势,英国不断走向法制化,注重法制建设;而美国则向英国模式靠拢,在不断放松管制的同时增强监管的灵活性。不断加深的金融国际化,客观上需要将各国独特的监管法规和惯例纳入一个统一的国际框架之中。双边协定、区域范围内监管法制一体化,尤其是巴塞尔委员会通过的一系列协议、原则、标准等在世界各国的推广和运用,都将给世界各国金融监管法制的变革带来冲击。3.金融监管越来越重视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同业自律机制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是实施有效金融监管的前提和基础。外部金融监管如果没有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相配合,往往事倍功半。国外银行经营管理层的内控意识很强,国外商业银行一般专门成立独立于其他部门的、仅仅对银行最高权力机构负责的内部审计机构,并建立了健全的内控制度。近年来,由于巴林银行、大和银行以及住友商社等一系列严重事件的发生都与内控机制的缺陷有直接关系,国际金融集团和金融机构开始重新检讨和审视自己的内控状况,许多国家的监管当局和一些重要的国际性监管组织也开始对银行的内部控制问题给予前所未有的关注。金融机构同业自律机制作为增强金融业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受到各国普遍重视。以欧洲大陆国家为代表,比利时、法国、德国、卢森堡、荷兰等国家的银行学会和某些专业信贷机构的行业组织都在不同程度上发挥着监督作用。各国都比较重视金融业工会组织在金融监管体系中所起的作用。4.金融监管向国际化方向发展随着金融国际化的发展,各国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也不断增强,各种风险在国家之间转移、扩散不可避免。金融国际化要求金融监管的国际化。因此,西方各国致力于国际银行联合监管,如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通过的《巴塞尔协议》,统一了国际银行的资本定义与资本率标准。各种国际性监管组织也纷纷成立并进行合作与交流。各国对跨国银行的监管趋于统一和规范。(二)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不足现阶段,我国实行的分业监管的监管模式专业化优势较为突出,便于分散风险,而这一点亦导致了监管协调中深层次的问题。我国当前的金融监管形成了“一行三会”的局面,确立了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的分业监管格局,金融监管更具专业化,并且在改善监管体制、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国在金融监管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不足。1.分业监管与多头监管并存,监管真空与监管重复并存,监管绩效不够高首先,我国实行“一行三会”模式下的分业监管体制,在该体制下,以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为主,与其他一些监管部门如主要管理国债市场的财政部、管理企业债券市场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管理外汇的国家外汇管理局等一起.在分业监管的基础上,共同实现对我国金融市场的监管。在当前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尚未完全有效建立,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协同配合仍需加强的情况下,行业监管区隔和多头监管的并存,往往导致金融监管真空和监管重复的难以避免,在金融混业经营环境中尤其如此。同时,机械的“分业监管”、“多头监管”对我国金融业的“混业经营严及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运作有着一定程度的制约作用,不仅易于积聚同质风险,而且也不利于鼓励金融创新、激发金融创新的动力和需求。其次,在金融机构产权监护人功能缺失的情况下,国内金融机构的自律监管作用相对薄弱,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内控机制难以形成,金融监管当局的风险监管要求未能转化为金融机构自身的风险管理需求,从而使金融监管部门承担了过多的责任,提高了金融监管成本,降低了金融监管效率。再次,我国的金融监管机构本身也存在监管经验不足、监管内容和手段不够规范等共性问题,金融监管信息未能实现共享,监管的准确性、有效性难以保障。而随着我国银行、证券、保险业之间业务合作与跨行业并购的发展,金融业务的综合化已是不争的事实,以分业监管应对混业经营,必将大大降低以金融行业划分为基础的分业监管体制的绩效。2.金融监管法制体系不健全,法律监管机制不完善首先,现有金融监管法制体系不完备、系统性不强。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法制体系主要是由《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征券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务院各部委、中央银行制定的部门规章等法律形式构成的。一方面,在现有的金融监管法制体系中,缺少针对金融危机的应急处理法律机制设计,在存款保险制度的法律规制方面也是空白,尤其是当前已在金融市场实际运行的私募基金、产业基金,它们还没有取得相应的法律地位,也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或者部门规章对其进行规范。很显然,长期的法外运行,不仅不利于私募基金、产业基金的发展,而且也不利于金融安全和金融稳定;另一方面,在构成现有金融监管法制体系的众多规范性法律文件中,部门规章的比重过大,实施起来缺乏权威性。同时,各规范性法律文件之间的衔接性不强,有的彼此之间甚至存在重复或冲突现象。这些都势必影响到金融监管效率的提高和金融监管行为的公信力。其次,法律监管机制不完善,法律规范的可操作性不强。在我国现有的金融监管法制体系中,对市场准入、市场稽查、市场退出、谨慎性要求等基本上已经有所涵盖,但大多是原则性的简单规定,缺少相关的实施细则,可操作性不强。以市场退出的法律机制建设为例,尽管200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为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奠定了法律基础,但由于金融机构的特殊性,该法的相关规定显得过于原则化而使其在现实中操作性较差,常常不得不由政府和中央银行采取行政性手段加以解决,弱化了法律在市场退出过程中的规制作用,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而金融危机的应急处理法律机制、征信机构的法律规制机制、金融市场同业组织及其自律机制的法律设计的缺失更加凸显了我国金融法律监管机制的不完善,反映了政府在一些领域越位的同时,也存在着在另一些领域缺位的现象。二、造成金融监管不足的原因(一)监管目标不够明确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金融监管目标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是不同的。货币政策目标是宏观目标,借助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以保持币值稳定。而金融监管的目标较为具体,突出强调保护存款人利益和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1986)、《金融机构管理规定》(1994)和《商业银行法》(1995)的内容看,我国的金融监管目标具有多重性和综合性。金融监管既要保障国家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的有效实施,又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护存款人利益,保障平等竞争和金融机构合法权益,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这实际上是将金融监管目标与货币政策目标等同看待,强化了货币政策目标,弱化了金融监管目标,从而制约了金融监管的功效。(二)金融监管独立性不够巴塞尔委员会《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规定:促进有效银行监管,必须具备稳健且可持续的宏观经济政策,完善的公共金融基础设施,有效的市场约束,高效率解决银行问题的程序以及提供适当的系统性保护机制等基本条件。更为重要的是,在一个有效的银行监管体系下,参与银行监管的各个机构要有明确的责任和目标,并应享有操作上的自主权和充分的资源。我国银监会作为国务院下属机构,在业务操作、制定和执行政策、履行职责时,较多地服从政府甚至财政部的指令。银监会分支机构在实际监管中很难不受地方政府的制约,当监管机构的监管行为触动地方政府的利益时,地方政府往往对监管机构施加压力,从而弱化了监管作用。(三)金融监管机构协调性差从金融监管机构的设置来看,我国基本上属于分业监管模式。但是,这些部门的职责缺乏严格的界定,相互间缺乏协调。因而在实际操作中,常常导致监管过程脱节、多头、分散,使监管环节出现诸多漏洞。(四) 金融监管措施不力从金融监管手段看,我国金融监管长期依赖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金融监管以计划、行政命令和适当的经济处罚方式进行。基本金融法律与实际工作的要求相差甚远,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监管难以做到有法可依和违法必究。从金融监管方式来看,我国的金融监管主要是外部监管。由于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机制不健全,自我监管能力极低,金融同业工会等行业自律性组织在我国也极为少见,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社会监督机构对金融机构的监督和检查非常少。从金融监管内容来看,我国金融监管中的风险监管几乎是空白,监管部门将主要精力放在机构审批和业务审批上,对金融机构日常营运监管较少;金融监管和稽核也忙于完成上级任务,作用有限。从金融监管标准来看,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检查和评级以及风险管理没有一套统一的具体量化标准,监管行为随意性强。(五) 现行监管制度不利于金融创新在现行分业监管制度下,银行参与证券业务被限制,一些具有转移风险及套期保值功能的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无法在市场立足,影响到证券机构的运作及策略,证券市场表现出很强的短期投机性和不稳定性。(六) 现行监管制度不利于金融业的规模集中现行分业监管制度,不利于银行业向“全能银行”发展,影响其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对于证券、保险的严格限制、融资及投资渠道的缺乏、传统单调的业务品种,加剧了同业之间的恶性竞争,使证券、保险行业竞争力下降。三、解决我国金融监管不足的完善对策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基本上是参照美国体制建立的,采取了分业经营和多头监管模式”,其对于保障我国金融市场安全、促进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而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危害,促使我们在反思美国金融监管缺陷、审视我国金融监管现状的同时,不得不认真研判我国金融监管今后的走向。我们要抓住机遇,直面挑战,勇于开拓,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监管经验,结合我国实际,迅速提高金融监管水平。(一)在分业监管的现实基础上,逐步趋于目标导向的统一监管模式无论是分业监管还是统一监管,都有其存在的现实基础。当前我国金融全球化和混业经营的广度与深度都还不够,分业监管体制总体上符合当前我国金融发展的状况,对统一监管的紧迫需求尚未形成。一方面,我国金融业开放的时间还很短,开放的比例和规模也非常小,国际合作多限于一些规模较小的商业银行、证券机构和基金公司的合作与合资;另一方面,我国当前还是以分业经营为主,混业经营尚处于探索和试点过程中,金融“混业”的规模和比例也很小,就金融组织体系来说,无论是银行业、保险业还是证券业,独立的金融机构占绝大多数。银证合作、银行代销基金等也还仅仅是表层的业务合作,完全突破分业界限的分属不同金融行业的业务交叉、股权交叉等也才刚刚开始。除此之外,法律也还没有为金融混业经营提供畅通的途径。而针对金融危机中暴露出的分业监管的弊端,短期内则可通过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建设,有效整合监管资源,提高监管效率,减少监管真空和监管套利等现象,逐步进行完善。当然,我们也要看到,金融创新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动力和金融深化的突破口。伴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银行业与非银行金融业、金融业与非金融业(如房地产业)、货币资产与金融资产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金融开放和金融混业经营越来越成为金融业发展的趋势性要求,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单纯的分业监管体制将越来越难以适应金融业发展的这种新趋势。从长远来看,我国必将建立以维护金融体系整体稳定和有效为目标导向的统一(混业)监管模式,这样有利于整合监管力量,提高监管效率,减少监管套利与监管真空,更加一致地监管跨领域的金融产品,规范金融机构影响市场稳定的行为,更好地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合理确定监管内容,改进监管方式,鼓励金融创新。扩大金融监管范围,将金融创新业务和准金融业务纳入监管范围,加强央行对全社会金融风险的防范能力,防范金融创新和准金融业务可能导致的金融风险。(二)顺应金融市场的发展变化,建立完善的金融监管法制体系目前,发达国家均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风险目标监管,其核心是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专业知识和信息,判断最新发展趋势和主要风险领域,及早发出预警信号。我国的金融监管方式也应由过去粗放式监管向风险目标监管转变;由单纯的业务合规性监管,向合规性监管和风险性监管并重、以风险性监管为主的方向发展;由单一的现场检查,向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督相结合、以非现场监督为主的方向发展;由传统的手工检查,向手工检查和现代化的计算机检查互补、以计算机检查控制为主的方向发展;由对金融违法的事后管制,向事前防范、正确引导金融机构的创新活动、将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有机结合的方向发展。在我国的金融监管中,非现场检测和现场检查都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由于宏观经济环境、金融机构以及金融监管机构自身行为的影响,非现场检测的作用十分有限。因此,必须尽快建立规范化的非现场检测体系、法律体系和风险监控指标,建立规范化的会计报告制度;利用计算机等先进工具,发挥网络监控作用;尽快实现对风险的事前预警,使非现场监测成为现场检查的目标导向,现场检查成为非现场检测的基本依据。改进和完善多元化的金融监管体制。应加强人民银行与证监会、保监会在金融监管方面的协调工作,合理划分各监管机构的监管范围和职责;同时,在保持分业的基础上加强各监管机关的沟通,避免出现监管“真空”和重复监管。针对金融业必将实行混业经营的趋势,未雨绸缪,为金融监管实现混业监管做好法律上、制度上、组织上和人才上的准备。现代金融是法治金融,政府权力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是通过金融监管法制的调整和规范作用实现的。金融监管的绩效与金融监管立法的完善与否以及质量好坏有着直接的关系。面临金融开放、金融创新、金融混业经营等金融市场发展的趋势性要求,汲取美国金融危机的经验和教训,我国应该顺应金融发展变化,及时建立完善的金融监管法制体系。具体而言,在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应在加强基础性金融监管法制建设的基础上,顺应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趋势性要求,有前瞻性地建立、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法制体系。1.要及时完善金融监管的主体性法律制度,制定与其相配套的法律实施细则。增强其可操作性,并对相关法律制度进行清理,对不适应的条款进行废除或修订。国家应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应能够涵盖所有的金融业务,具有严密性、配套性和协调性。尽快制定已经出台金融法规的实施细则,增强其可操作性。针对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不健全问题,以法律形式明确接管的具体程序及具体措施, 明确金融机构的解散原因和程序,金融机构合并、分立、破产清算的形式、条件、程序及法律后果,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2.要根据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监管需求及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趋势,适时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弥补我国金融监管立法空白。如适时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建立金融市场退出机制、对私募基金和产业基金进行法律规范、加快征信法制建设和标准化建设以及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规范化建设等。再次,顺应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立足我国金融市场安全和市场发展的需要,制定兼顾有效性、可操作性和一定程度的前瞻性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实现对本国金融机构的境外业务以及外国金融机构在本国的金融业务的有效监管;促进国际间的金融交流与发展。3.要转变监管理念,将谨慎的风险监管确定为央行监管目标,对金融机构法人以风险监管为主,实行并表监管,对其分支机构以合规监管为主。4.要实现监管方式由行政审批和现场监管为主向非现场监管为主的转变,一方面建立健全完善的非现场监管网络,加强对金融机构法人的风险监管,及时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另一方面,减少金融管制,正确区分金融创新和金融违规,保持金融机构的竞争活力。(三) 完善金融监管主体自身建设我国目前金融业法定监管主体有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为适应后WTO 时期的监管需要,应加强监管主体自身建设。一是改进现有法定监管主体的权责制度,塑造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执法权的监管主体,防止地方政府及其他部门的干预。二是加强监管机构的队伍建设,提高监管的专业水平。三是为弥补法定监管主体的局限性,应补充监管主体,建立金融同业工会,借助同业自律补救现有法定监管的不力,以同业公会充实法定监管主体和完善监管,制约和防范法定监管主体权力的滥用。(四)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按照新资本协议要求,监管当局必须在强化合规性监管的同时重视安全性监管,逐步强化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约束。首先,要按照新资本协议要求制定相应的规章,强化对商业银行以及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管理及资本金的要求;其次,要对银行风险评估体系的合理性、准确性及信息披露的可信性进行监督, 推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科学化;再次, 针对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偏低的问题,要制定相关政策,使其资本充足率尽快达到巴塞尔协议的要求;最后,要强化监管当局对银行安全性监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使其具有处罚的自主权。对于外资银行的监管方面,要加强与在华外资银行的母国中央银行或监管当局的联系,严格审查外资银行的经营水平,经营业绩和风险状况;严格审查其拟任分支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防止国外金融风险在我国的扩散。加强与国际性金融监管组织的合作,及时掌握国际上先进的监管准则、方式和手段,在人才培训、信息沟通、工作交流等方面提供国际合作,促进我国金融监管制度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大力提高监管水平。(五) 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社会监督作用只有充分利用各种社会中介力量进行监管,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形成法定监管机构———中介机构———商业银行自律组织的有效监管体系。通过行业自律的方式进行金融监管是世界普遍采用的形式,如香港银行公会、美国的基金联合会、台湾证券投资顾问商业同业公会等均属金融行业自律组织。我国金融公会组织尚不健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银行工会在行业内的自律作用可以大大减少国家在金融监督与矫正方面的成本。受现阶段银行信息披露质量、监管成本、监管资源等因素制约,法定监管部门的监管信息与实际情况总存在误差。应该借助社会审计等部门对银行的财务报表和会计记录进行检查,并在条件成熟时强化信息披露,不断完善社会检查与监督机制。最后,要强化监管当局对银行安全性监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使其具有处罚的自主权。对于跨境银行,通常的做法是,母国监管当局负责对其资本充足性、最终清偿能力实施监管,东道国监管当局负责对其所在地分支机构的资产质量、内部管理和流动性等实施监管。同时,两国监管当局要就监管的目标、原则、内容、方法以及实际监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协商和定期交流。

国际友好城市发展趋势研究论文

sdwewfwetrqwetfawestwefwefwefQEAD

中国现在的国际地位其实很明确,国力越来越强人权却越来越弱,人民越来越富人心却越来越狭迩军事越来越强,高层却越来越懦弱,咱别的不说就冲钓鱼岛这方面来看做为中国人我都感觉丢人如果中国政府有俄罗斯一半的魄力钓鱼岛早就已经插上中国的国旗了那至于现在这么窝囊最近有报道称日本在钓鱼岛附近又抓了我们中国14名渔民,这是何等的奇耻大辱啊中国人在自己国家的海域里竟然背日本人抓去。我到想问问中国的这些海军都是干嘛吃的保卫不了我们中国的领土也就算了竟连国人也不能保护。我们在谴责小日本的同时是不是也该反省一下我国对待日本的这种一让在让政策到底还要让多久难道非要等到日本把国旗插在钓鱼岛上对世界宣布钓鱼岛是日本领土的时候才能醒悟吗,我现在真的很怀疑中国现在难道还想在一次被日本人说成是''东亚病夫'吗。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也都是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既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也是亚太地区和世界和平与繁荣的需要。两国政府及各界人士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都应从这个基本立场出发,在《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日联合宣言》三个政治文件的基础上,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致力于稳定、改善和发展中日关系。 日本是中国的近邻,彼此间有着充分的利益交融,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这一趋势将进一步发展。友好相处,合作双赢,是符合中日两国根本利益的唯一正确选择。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继续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实现中日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对中日两国都具有重要意义。 30多年来,中日经贸关系持续快速发展,双方已互为重要合作伙伴,相互依存日益加深。2004年中日贸易额达1678亿美元,与中美贸易、中欧贸易呈三足鼎立之势。同时,截至2004年底,日本累计对华投资协议金额达666亿美元,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外资来源。中日两国在推进东亚区域合作,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等地区和国际事务中也保持了协调与合作。作为中日关系得以恢复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动力,民间友好往来是中日关系独特的传统优势。两国年人员往来已由邦交正常化之初的不足1万人次发展到435万人次。两国间的友好城市已发展到226对。每周飞行于两国之间的各种航班多达500架次。 但是,随着近年来日本大国意识的膨胀,右翼政治势力愈加活跃,日方在历史、台湾等问题上大开倒车,不仅一再刺激中国人民的感情,而且失信于中国人民,致使中日关系出现当前复杂局面,这样的结果不利于日本,也不利于中国。 日本在战后未能彻底清算军国主义者所犯下的侵略罪行,也没有对年轻一代进行正确、全面的历史教育。因此,日本国内一直存在否认和美化侵略历史的社会土壤,右翼势力不时跳出来否认侵略历史,美化侵略战争,而日本政府则以种种借口,采取包庇纵容的态度。随着近年来日本社会思潮的右倾化,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消极倾向更趋突出。最近再次发生的历史教科书问题的实质就在于日本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历史,不能以正确的历史观教育年轻一代。日本政府的这种倒行逆施只能破坏包括中日关系在内的它与亚洲邻国的关系,有损它在亚洲及世界各国人民心中的形象。 早在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时,周恩来总理就曾明确指出,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因此,中日两国都应采取向前看的态度,积极发展中日友好事业,致力于维护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 在中日两国两千多年的交往史中,既有密切的现实联系,又有历史的恩怨,两国关系中的曲折变迁对各自国运兴衰都产生过重要影响,也都证明了中日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两伤”这一亘古不变的道理。 我认为要全面地去看代日本!大和民族的日本军国主义曾经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而且现在的极右翼势力十分顽固拒不承认战争罪行也令我们非常愤慨。但我们也不应只看到日本的这一方面,虽然在我心中一样地瞧不起或者愤恨这个死不认错的民族,但全面地看日本人也不是一无是处。 日本人能够从其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带来的灾害中迅速崛起成为亚洲四小龙,自然有其民族的可贵之处,他们一样有其艰难困苦和勤劳善良的一面,也有其忍辱负重改革自新的一面。随着其社会经济科技的进步,他们虽说自以为何等地优越或者何等地自负,但从来没有放弃向先进的科技、先进的文化学习,而且日本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比较团结注重集体荣誉感。 我们同样不能否定日本科技在很多方面都比中国进步,同样不能否定日本的经济实力比我们现在要强,承认这些也没什么可耻,因为我们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超过日本,总有一天会让日本人感到惭愧---为他们曾经所做的一切而惭愧。我们自然不能接受一些日本人给我们近似侮辱的举动,但我们知道发愤图强,一个能够面对自己包容一切的民族、一个能够面向未来不断进取的民族会有更多理由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当前国际形势的五大特点 特点一 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大国关系总体保持稳定 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世界的基本态势将是一个超级大国与多种力量并存。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惟一超级大国。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2004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为40.11亿美元。其中,美国达11.75万亿美元,占了近30%,第二是日本,约4.62万亿美元;接下去是德国2.67万亿美元,英国2.13万亿美元,法国1.99万亿美元,中国和意大利都是1.65万亿美元,加拿大0.97万亿美元,西班牙0.96万亿美元,韩国0.66万亿美元。 美国军费开支最多,2005财政年度达到4162亿美元,比其他主要大国的总和还要多。美国科技实力也很强,每年研发经费近3000亿美元,占世界总额的1/3。2003年度“全球1000强企业”中,美国有487家,占了几乎一半。 “9·11”事件后,美国调整安全和外交战略,把反恐、防扩散和确保本土安全列为首要政策目标。但是,多数国家不赞成美国搞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美国的盟国也有不同意见。 仅在伊拉克,美国就付出了很大代价。据美国官方统计,伊拉克战争从爆发到2003年5月1日主要作战行动结束,美军共死亡139人。但之后死亡人数成倍增加。截至2005年3月4日,美军已有1502名士兵死亡,1万多人受伤。美国在伊拉克的军费开销也很大,预计今年总额将超过2000亿美元,相当于每个美国家庭为伊拉克战争支付2000多美元。 世界上其他力量逐步壮大。俄罗斯经济增长加快,连续6年增长,国力逐渐恢复,2004年经济增长7%。普京总统2004年连任后,提出到201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 欧盟一体化进程在加速,去年5月1日扩大到25国,经济总量达到12.48亿美元,超过美国。政治联合进入新的阶段,去年10月签署了《欧洲宪法条约》。欧盟还在进行共同防务建设,自主意识和独立性在增强,国际影响进一步上升。 日本除了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最大债权国和最大外汇储备国,逐渐走出经济长期停滞的阴影,正在努力争当政治大国。 印度、巴西、南非等发展中大国发展势头强劲,广大发展中国家联合图强,整体实力上升。 越来越多的国家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提倡多边主义和发展模式多样化。大国之间既合作又竞争,既有较量也有妥协,既相互借重又相互牵制,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更加清晰。这种多极化不同于历史上的列强争霸。经过上个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冷战的劫难,今天的多极化趋势反映了各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愿望和时代的进步。 多极化趋势和总体平稳的大国关系,客观上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安全环境。 特点二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深入发展,各国相互依存不断加深 我国街上跑着许多国家多种品牌的轿车,国际互联网进入我国城乡千家万户。同时,亚、非、拉、美、欧等许多国家的超市都有中国商品。有人估算,平均每个美国人都有一件中国产的服装,美国人用的许多电脑、彩电,直至圣诞树,都是中国制造。经济全球化就发生在大家身边。经济全球化趋势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 当前,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发达国家纷纷把传统产业转移到国外,集中力量发展新经济。条件好的发展中国家也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加快本国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经济发展和制度创新。这样,通过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优化配置,世界经济正逐渐融合为一个难以分割的整体。这为各国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空间。 一架波音747飞机有450万个零部件,共由65个国家的1500个大企业和15000多家中、小企业协作生产,其中包括不少中国企业。生产药品的德国拜耳公司,同35000多家国内外企业建立了协作关系,由拜耳提供中间产品,其他企业加工成最终产品。这种企业层次的国际化,使原来在一个企业进行的设计、研发、加工制造、组装和总装等生产环节,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 经济全球化也推动了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区域一体化是各国应对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国际竞争、提高自身地位的重要手段。截至2005年1月,在世界贸易组织备案的有效双边和多边贸易协定已达160多个。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以东盟——中国、东盟——中日韩合作为核心的东亚合作等尤为引人注目。这一趋势有利于促进全球经济多元化、发展模式多样化和世界多极化。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增强,在很多方面已形成自己的优势。把握得当,趋利避害,我们可以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经济全球化也增加了风险和挑战。当前国际经济秩序总体上仍不合理,其重要表现是发展不平衡,南北差距拉大。发达国家拥有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处于主导地位,并在相当大程度上掌握着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权,从而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在竞争中面临巨大压力,不少国家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中国是进步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但也经常是不合理的国际秩序的受害者。我们必须居安思危。 根据联合国去年12月的统计,世界上人均年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超过5.7万美元,最低的只有86美元,两者相差666倍。人均预期寿命,高收入国家为78.3岁,低收入国家只有49.1岁,两者相差近30岁。换句话说,不同国家的人一出生面临的预期寿命就不平等,这是西方人权专家通常不愿提及的一个简单而严酷的事实。经济全球化也加剧了部分国家内部的贫富差别,甚至引发社会冲突。 为逐步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主张加强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而关键在于每个发展中国家首先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中国的成功经验就是坚定贯彻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根本方针。 特点三 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 世界保持总体和平与稳定,我国周边环境正处于历史上较好的时期。但天下并不太平,传统安全威胁仍然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地区热点问题错综复杂。巴以冲突、伊拉克问题、印巴矛盾、朝鲜半岛核问题、伊朗核问题等,看上去都不是短时期内能够解决的。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其中,恐怖主义威胁尤为突出。去年一年全球就发生了近1700起恐怖事件,特别是西班牙“3·11”爆炸事件和俄罗斯别斯兰人质事件,举世震惊。反恐将是一项长期任务。 国际社会还面临武器扩散、环境恶化、毒品走私、非法移民、跨国犯罪以及严重传染性疾病的严峻挑战。能源安全、资源安全、金融安全、粮食安全、信息安全和运输通道安全等也是各国普遍关心的问题。 特点四 世界的多样性和多元化,不同文明、民族、宗教和发展模式在竞争中共处,在交流中发展 世界上60多亿人生活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属于2500个民族,讲着6000多种语言。有名目繁多的宗教,也有许多无神论者。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不论是社会制度还是价值观念,都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这种多样性是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是推动世界文明进步的动力。我国古代思想家孔子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人类文明也因此而丰富多彩。 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文明对话的必要性,多种形式的“文明对话”对各国相互了解、友好合作起着推动作用。不同发展模式之间应该超越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不同,在竞争中和平共处,在交流中相互借鉴。 个别国家反其道而行之,竭力要把自己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强加于人。这是对别国人权的侵犯,违背了民主潮流,也导致世界上一些地方矛盾激化。 特点五 中国的和平发展成为影响国际形势的重要因素,我国的国际地位稳步上升 改革开放26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年均增长率超过9%。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是1978年的十倍多,人均超过了1000美元。卫生保健条件和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己经从1949年的39岁提高到现在的70岁以上。 中国的发展本身就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共解决了2亿多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人类史上的一个壮举。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说,中国是20年来对全球扶贫事业作出最大贡献的国家,为全球扶贫行动提供了范例。 过去26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速比世界快6个百分点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拉动明显增强。1980年至2000年间,中国对世界贸易和服务增长的贡献率列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2003年我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8.2%。舆论认为,中国已经成为带动地区和世界经济的发动机。这两年国际上那么关注人民币汇率,正说明我们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在不断增大。 中国发展已经并将继续给地区和世界带来广阔市场和合作空间。2004年,我国进口总额达5613亿美元,是世界第三大进口国。2010年可能超过1万亿美元。中国的市场容量至少在今后十年还将持续快速发展。世界看好中国的发展潜力和巨大市场,加强对华合作成为各国普遍的政策取向。2004年,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突破600亿美元。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有450多家在我国投资。世界排名前列的汽车巨头全部进入中国,世界信息产业100强中已有90多家进入中国。外商在华研发中心已超过600家,跨国公司在华地区总部超过30家。 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我国政府急邻国之所急,承诺人民币不贬值,并通过多边和双边渠道向有关国家提供40多亿美元援助,对地区乃至世界的金融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上海成功申办2010年世博会,都表明我们朋友多,他们希望中国在世界上发挥更大作用。 还有一个前所未有的现象——世界上开始出现学习汉语的热潮。l00多个国家的2300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大约有3000万外国人在学习汉语。35个国家的87个城市设立了汉语水平考试。在美国,汉语已成为仅次于西班牙语的第二大外语。在加拿大,除了官方语言英语和法语以外,使用汉语的人最多。在澳大利亚,汉语是第一大外语。 结 论:可以看出,世界正处于深刻变化和向多极格局过渡的时期。各国加快发展综合国力,力争在未来的国际秩序中占据有利位置。我们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激烈的竞争。机遇中包含挑战,挑战中也可能有机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外交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和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国内外研究趋势论文

论文国内外研究现状写法如下:

首先,我们要知道国内外研究现状是什么,其实通俗来说,就是国内和国外对于一个研究对象目前的研究现状,可以是国家层面上相关部门对于研究对象的研究,也可以是权威学者,对于研究对象的研究。

所以很明确,国内外研究现状有两种写法,要不就是从相关部门对于研究对象的研究,或者就是从学者对于相关研究现状的研究来写。

正常来说,国内外研究现状都需要大家去阅读大量的文献,然后总结学者的主要观点,这里给大家一个小技巧,可以直接从一篇文章的摘要看出来,一个学者的研究观点主要集中在哪些,这样的话,即便你不完整的阅读文章,也能知道文章的主要观点。

还有一种方法,可以直接从硕士论文里面去摘抄,大家可以找一些和自己题目一样,或者是关键词一样的硕士论文,我们在里面摘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且将这个话改成自己的意思,这也是一种写作方法。

但是注意标注引用的时候,一定要找到最根本的文章,而不是你参考的这篇硕士论文。找文献去哪里,中文的话我们可以从百度学术或者是知网里面直接观看,主要就是看一篇文章的摘要,因为主要观点都在摘要里。

英文的话,之前有提过从谷歌学术去搜索关键词,就能找到很多的国外文献,这里要注意,查找国外文献的关键词,一定要翻译成英文,如果是中文的话,是没办法识别的,然后只需要把相关的英文文献翻译成中文,再去进行总结就可以了。

(一)美国百年地下水开发利用史的启示

美国是开展地下水可持续利用性研究比较早的国家。早在1883年美国学者Chamber⁃lin即出版了《自流井》,首次论述了自流井的成井条件和开发理论。1897年Iowa州地质调查局Norton在《Iowa自流井》报告中首次使用“含水层”理念。Todd于1900年提出,过多的自流井将导致自流水量衰减。1923年Meinzer出版了《美国地下水形成与理论探讨》和《地下水文学概要》,系统地总结了水文地质学的研究工作和理论进展,同时首次对全国地下水资源进行了定性评估,阐述了美国地下水发生、补给、排泄、径流、数量、质量、开发利用等各个方面(陈美贞,2006;陈仁升等,2003)。1935年Theis提出非稳定流理论,使许多实际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在地下水开发方面,人们开始意识到地下水资源是有限的。20世纪30年代Tolman及同事发现了地下水开采所引发的海水入侵和地面沉降现象。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州为单位先后进行了各州地下水资源调查和均衡法地下水资源评价。1963年McGuinness总结了各州及地区地下水资源评价研究成果。

1977年美国发生了特大干旱,1978年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启动了“区域水系统分析项目(RASA)”,历时近20年,调查和研究了全国28个以流域为单元的水系统,采用三维有限差分地下水流数值模型,模拟地下水开发前后地下水动态变化,并于1990~2000年期间编制出版了各个水系统的地下水图集(比例尺为1:250万~1:10万)。

目前,美国的地下水开采量占总用水量的 20.7%。其中,98.3% 的家庭用水、57.4%的牲畜用水和41.5%的灌溉用水都依赖于开采地下水源供给,而且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烈。为此,美国正在开展新一轮“地下水资源计划”(GWRP),研究重点已从过去的以州为单位转向整个水系统、水文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从过去偏重地下水的资源供给功能转向地下水的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综合调查评价研究,强调地下水可持续利用性研究。

近百年来美国地下水开发利用史表明,经济社会发展对地下水开发利用理念及其生态-地质环境功能研究具有重大推动作用。在19世纪以前,地下水仅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种补充性资源,在水资源中地表水的开发利用研究占主导地位。进入20世纪60年代,地下水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愈来愈依赖的基础资源,特别是在持续干旱年份,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得到空前的重视,同时含水层疏干、依赖地下水维持的生态系统急剧退化、地面沉降和海咸水入侵等环境问题日趋显现。据USGS统计,在美国公共供水中,地下水的比重从1950年的26%增到2000年的37%。80年代,地下水保护问题受到重视,美国联邦政府制定了提高污水排放标准和提高用水效率的多项保护法规,到2000年亩均灌水量比1950年减少了30%。在《2000~2010年美国地质调查局地质部科学战略》和《1998~2008年水资源部发展战略》中,突出了地下水的可用性和可持续性研究,包括城市化和市郊化对地下水影响调查、海岸带土地利用和人口增长对地下水影响调查和地下水-地表水相互作用研究。

(二)国内地下水评价研究动态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地质矿产部和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量的地下水及其环境地质问题调查评价工作,包括区域水文地质、供水水文地质、环境水文地质、地下水资源评价与新技术和新方法应用。经过50多年来的水文地质工作,基本查明了我国地下水资源的区域分布规律,并且把西北和华北的地下水勘察研究作为一项主要战略任务做了大量工作,实现了各种信息的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交换,并开始把地下水作为水圈、岩石圈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环境因子,开展地球表层四大圈层相互关系及大陆水循环与全球变化研究,把地下水融入“全球一体化”的大环境中思考,利用大剖面、同位素等研究地下水循环方式,极大地改变着地下水评价的传统思维与方式,尤其是近几年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快了对地下水评价的速度。

50多年的地下水评价工作,具有如下特点:①体现国家意志、服从国家目标,成为地下水评价的宗旨;②发挥水文地质工作优势,体现地下水区域性、基础性评价服务于国家建设;③取得的丰富资料和经验,奠定了地下水评价方法研究的基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应用数学和地下水动力学的相互渗透,以及电算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丰富并突破了传统水文地质学的内容,使地下水评价从定性研究发展到定量研究的新阶段。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基本理论,从稳定流发展到非稳定流,从二维流发展到三维流,从一般均衡法和比拟法,发展到解析法和有限单元或有限差分数值法及相关分析法。地下水质量评价从单项评价发展到综合评价,从一般数理统计方法发展到聚类、神经网络和灰色系统评价方法。

20世纪80年代后期,地下水资源评价工作开始把主要目标转向管理模型的研究,涉及与地下水开发活动有关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技术经济环境等各方面问题。

但是,面对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地下水评价工作存在不同程度的不适应新问题。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第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是基于以消耗资源、牺牲环境作为代价的发展过程,在评价指导思想、评价理念和评价方法诸方面,都存在历史的局限性,急需按新的要求进行完善和发展。例如由于受当时认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局限,对地下水系统的资源、环境和生态属性功能的基本认识和评价方式中,有关可持续发展思想和水循环理念体现不足,静态思维比较突出。

1.地下水资源分类与概念演变

20世纪50~60年代,我国在地下水资源评价方面普遍采用前苏联的“四大储存量”的概念,即动储存量、静储存量、调节储存量和开采储存量。在欧美一些国家也都使用过这些概念(曲焕林等,1991)。经过水文地质工作者的多年实践,普遍感到应用“四大储存量”的概念评价地下水资源存在许多缺陷(陈雨荪,1982;刘光亚,1982;王强忠等,1982),现在已基本停止使用。

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三种水量”的概念,即补给量、储存量、允许开采量,并于1989年纳入国家标准(GBJ27-88)。但是随着实践和理论的发展,其局限性和理论缺陷逐渐暴露出来(徐恒力等,2001)。方案中沿袭以含水层(或水源地)为评价单元的思维模式,没有体现地下水资源整体性和系统性;补给量和储存量的时空概念含糊,容易造成水量重复计算;允许开采量仅仅是一种笼统的提法,在实践中难以操作等。

20世纪80年代“资源”的概念逐渐为人们所接受,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先后采用了地下水资源的概念,陆续出现了“潜在可更新资源”(Potential Renewable Resource)、“实际可更新资源”(Actual Renewable Resource)、“可用更新资源”(Available Renewable Resource)、“安全开采量”(Safe Yield)、“可持续开采量”(Sustainable Yield)和“实际可持续开采量”(Practical Sustained Yield)等。

我国学者王大纯教授(1995)等人,从地下水资源自然属性出发,将地下水资源划分为“补给资源”和“储存资源”两类。“补给资源”被定义为“含水系统可以恢复再生的水量”。将含水系统的多年平均补给量作为补给资源量,单位为m3/a。“储存资源”被定义为“含水系统在地质历史时期积累保存下来的水量”。将含水系统多年平均低水位以下的重力水体积作为储存资源量,单位为m3。

陈梦熊院士等1983年提出的、后经过不断调整和补充(2002)的地下水资源分类,也具有广泛代表性。在该分类中,将地下水资源分为“天然资源”和“可采资源”。“天然资源”被定义为“在一个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地下水系统)内,地下水在天然条件下通过各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大气降水或地表水入渗补给而形成的具有一定水化学特征、可资利用并按水文周期呈现规律变化的多年平均补给量”,一般可用区域内各项补给量的总和或排泄量的总和来表征。“可采资源”被定义为“在经济技术条件合理、开采过程中不发生水质恶化或其他不良地质现象(如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并对生态平衡不致造成不利影响的情况下,有保证的可供开采的地下水资源”。

2.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达西(Darcy)定律和水量均衡是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的理论基础,由此产生了两种评价方法,即“地下水系统水量均衡法”和“地下水系统水动力学法”。

“地下水系统水量均衡法”是直接利用质量均衡原理,通过建立地下水系统的补给量、排泄量和储变量之间水量关系,确定地下水资源数量。“地下水系统水量均衡法”既可用于区域地下水资源的水量计算,又可用于局域地下水资源的水量计算;既可估算地下水系统的补给和排泄的总量,又可计算地下水系统的各单项量,是地下水资源评价中最常用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一种比较可靠的方法。

“地下水系统水动力学法”是根据达西定律和水量均衡原理,建立描述地下水运动规律的微分方程,通过求解微分方程,实现对地下水系统水量状态评价。

按照微分方程的解法,划分为“解析法”和“数值法”。解析法是根据地下水井流理论进行地下水量评价,主要适用于均衡区范围较小、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均质含水系统。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解析法在地下水资源评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迄今仍然是地下水资源评价中确定水文地质参数的主要方法。但是当把解析法应用于大范围水系统时,由于实际的水文地质条件远较解析法所假设的条件要复杂得多,其局限性就暴露了出来(薛禹群等,1986)。

为了解决随地下水开采规模进一步扩大所出现的问题,在20世纪50~60年代,兴起物理模拟(电模拟和砂槽模拟等)技术,但是仍不能很好地解决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所面临的问题。计算机技术和数值计算在地下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推广,使一些复杂地下水流模拟成为可能,而且开始考虑含水介质的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对复杂的越流系统和具有不规则形状的各类边界条件,以及多相流和双重介质等问题也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在概念模型中更多地保留了实体系统的自然特性。由于数值法既可用于大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又可用于局部的水源地评价;既可处理复杂的水文地质问题,又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因此,逐渐成为地下水资源评价的重要方法,并因其更易实现系统分析的目标而被广泛应用于地下水资源评价和管理工作中。

在地下水资源评价中,常用的方法还有水文分析法、相关分析法、水文地质比拟法等。“水文分析法”是仿照陆地水文学的测流分析,计算地下水补给量的一种方法,主要应用于地下水补给量全部转化为地下水泄流的地区,如岩溶管道流区、全排型岩溶大泉的岩溶水系统或基岩山区裂隙水系统等其他方法难以应用的地区,主要有地下径流模数法和基流分割法。“水文地质比拟法”,常用于实际资料缺乏的地区,主要根据水文地质条件的相似性,用区域内局部地段或相似条件的其他地区的实际资料比拟到全区或研究区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多数用于可采资源的估计。该方法是研究区缺乏资料情况下不得已的选择,其评价结果的精确性较差。“相关分析法”是一种统计学方法,主要用于区域水文地质勘探试验资料不足,但是地下水动态资料较多的地区,应用这种方法进行外推时其可靠性很难保证。“开采试验法”,在地下水的非补给期(枯水期),按接近取水工程设计的开采条件,进行较长时间的抽水实验,然后根据抽水量、水位降深动态或开采条件下的水量均衡方程求解出水源地枯季补给量,并以此作为水源地的允许开采量。该方法主要用于水源地允许开采量的评价,在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中主要用该方法求取参数。

纵观国内外地下水评价成果,最常用的方法是“地下水系统水量均衡法”和“数值法”。美国1977年开展的“区域水系统分析计划”(简称RASAP,1978~1995年期间)联合运用数值法和均衡法对全国25个主要地下水系统水资源进行了评价(USGS,1998)。在2000年开始的新一轮地下水资源评价(Ground-water Resources Program)中,仍然以数值法为主(USGS,2001)。欧盟各国联合开展的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中,水量均衡法是主要方法(Fried,1982;Rees and Cole,1997)。此外,亚洲、非洲一些国家也大多采用水量均衡法和数值法进行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Leslie B.Smith and Kadri Külm,2002;Shahin,1989;Lloyd,1990;Ulf Thorweihe and Manfred Heinl,2002)。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展的第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中,均衡法和数值法也是主要评价方法。

随着数学地质的发展,最近在国内外地下水评价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理论方法,如随机理论和神经网络(Kitanidis,1985;Bates,1992;Gelhar,1993;Brannan,1993;杨金忠等,2000),但是这些方法还处于理论探索之中,目前还难以广泛实际应用。

3.地下水质量评价研究现状

我国在早期的地下水质量评价中一般借用外国学者设计的评价模式,如内梅罗(Nemerow N.L.)指数法等。但是在应用过程中,逐渐发现这些评价模式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不足,于是我国地下水质量评价工作者,根据自己实践的经验和实际情况,提出了许多适合不同用途的水质量评价方法。如20世纪60年代开始用“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定量地表示环境质量状况,发展至今已提出许多种计算综合指数的数学模式,这些模式对环境质量的划分一度起了积极的作用。

早期全国性地下水质量评价,尚无“国家地下水水质标准”,主要依据国家建委和卫生部批准试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TJ20-76),并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1958年公布的“饮用水水质标准”,个别评价参数考虑地方“饮用水水质标准”。评价方法主要采用指数法、多项参数法和模糊数学法等。在现今的全国地下水质量评价中,虽然在评价项目选定、分类和污染等级划分等方面有所变动,但是其思路和技术方法均沿袭了这一格局。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模糊数学、灰色聚类和神经网络等方法在地下水质量评价中广泛应用,且随着方法的改进,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评价结果的合理性。但是由于影响地下水质量的因素较多,以至各评价方法都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综合污染指标法的“硬性分级划分”,灰色和模糊系统需要设计若干不同的效用函数(灰色系统的白化函数、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等),以及人为地给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或权函数)等,这些效用函数和指标权重的给定难免不带主观性,造成评价方法难以通用,增加了应用的困难和人为臆断因素对结论的影响。在地下水质量评价方法中,普遍存在“参数权重”问题,例如指数法把各个水质参数等同,模型法在参数选取和参数权重设定中存在较大的主观性。目前,迅速发展的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方法,拓宽了地下水质量评价方法的视野。

4.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研究现状

自1968年Margat首次提出“地下水脆弱性”这一术语后,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但是至今国内外对“地下水脆弱性”概念仍然没有统一的定义,许多学者根据自己所考虑的因素从不同的角度给“地下水脆弱性”以不同的定义。

以1987年为限,“地下水脆弱性”概念的发展过程可划分两个阶段。在1987年以前,有关地下水脆弱性的概念多是从水文地质本身的内部要素这一角度来定义的。1970年Margat与Albiet提出的地下水脆弱性是指在自然条件下污染源从地表渗透与扩散到地下水面的可能性。Olmer与Rezac则认为地下水脆弱性是地下水可能遭受危害的程度,这种危害程度由自然条件决定,而与现有污染源无关。Vrana提出地下水脆弱性是影响污染物进入含水层的地表与地下条件的复杂性。1983年Villumsen等定义地下水脆弱性是指应用中或废弃于地表的化学物质对地下水的危害性。1987年“土壤与地下水脆弱性国际会议”揭开了“地下水脆弱性”研究新阶段的序幕。多数学者主张在定义地下水脆弱性时应考虑含水层本身的易污染性和人类活动与污染源的影响。有的学者提出地下水脆弱性是地下水质量对现在或将来有害于其使用价值的敏感性。

地下水系统脆弱性已经被广泛认同的是指这个系统对来自外部(天然与人类活动)从时间和空间上影响它的状态及性质的处理能力。1991年美国审计署应用“水文地质脆弱性”来表达含水层在自然条件下的易污染性,而用“总脆弱性”来表达含水层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易污染性。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于1993年提出地下水脆弱性是污染物到达最上层含水层之上某特定位置的倾向性与可能性,并将地下水脆弱性分为两类:一类是本质脆弱性,即不考虑人类活动和污染源而只考虑水文地质内部因素的脆弱性;另一类是特殊脆弱性,即地下水对某一特定污染源或污染群体或人类活动的脆弱性。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等地区,在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已经以污染治理为重点转变为以防止污染为重点,开展了地下水环境脆弱性评价,并编制了评价图册。

至今国内尚没有明确的“地下水脆弱性”的定义,定义多引用外文资料,多是从水文地质本身内部要素角度出发,针对局部城市或水源地,包括“环境生态脆弱区地下水开发模式及系列编图”工作,研究地下水本质脆弱性,常以“地下水的易污染性”、“污染潜力”、“防污性能”等来代替“地下水脆弱性”这一术语。

5.存在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地下水评价工作为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提供了重要支撑。但是,从地下水可持续利用角度考虑,地下水评价工作尚存在如下问题:

1)以往的工作,偏重地下水赋存条件的研究,对地下含水层结构和地下水补、径、排条件研究程度有待深入。作为地下水赋存空间的地下水系统结构和地下水动态,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基础。

2)地下水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制约因素。以往对地下水质量、环境和生态属性功能评价重视不够。

3)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及趋势预测研究缺乏深度,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对地下水前瞻性要求。

4)由于大量的水利工程修建,改变了地表水、地下水循环条件,出现了不少新的水环境问题,特别是地下水补给条件的改变,使得有些地区地下水补给减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因此,在新的地下水评价中急需考虑这些变化的影响。

(三)地下水功能评价与区划研究现状

1998年许志荣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第五期)上发表了“地下水功能区划分初探”,提出了开展地下水功能区划的必要性。1999年史瑞青等在《工程勘察》(第一期)上介绍了“灰色聚类分析在地下水区划中应用”的技巧。2001年费为进等在《地下水》(第四期)上发表了“快速灰色分级聚类法在地下水功能区划中应用”,提出灰色分级聚类法是地下水功能区划的一种简明方法。这一时期的地下水功能研究都是从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角度出发,基于传统地下水资源评价理念。

2002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部从生态、地质环境保护角度,作为约束条件,提出开展“地下水功能评价专题研究”,由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张光辉研究员主持开展有关地下水功能理念、评价理论与方法探索性研究,于2003年提出了地下水功能评价基本框架和评价指标体系。2004年6月该项目组完成了“地下水的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评价的科学体系”构建和论证,包括基本理念、评价理论、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关键技术等,编制了“地下水功能评价与区划技术”,编入中国地质调查局《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技术要求系列》(二、三)中,并先后在兰州、武汉、石家庄、北京、沈阳和呼和浩特主办“地下水功能评价与区划”技术骨干培训班,在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全面推广应用。2004年唐克旺等在《水资源保护》(第五期)上发表了“地下水功能区划分浅谈”,介绍了水利部门进行地下水功能区划的基本思路。2005年水利部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地下水功能区划定工作的通知》。2006年张光辉等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第四期)上发表了“区域地下水功能及可持续利用性评价理论与方法”一文,全面阐述了地下水功能评价理论和方法;黄鹏飞等在《中国环境管理》(2006年第二期)上发表了“层次分析法在民勤绿洲地下水功能评价中应用”,介绍了地下水的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状况。2007年罗育池等在《中国农村水利水电》(第九期)上发表了“基于MapGIS的河南省浅层地下水功能评价与区划”;吕红等在《水文》(2007年第三期)上发表了“山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初探”,指出地下水功能区划是政府行使管理职能的重要基础;闫成云等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7年第三、四期)上发表了“疏勒河流域中下游盆地地下水功能评价与区划”,引用大量实例阐述了地下水功能评价与区划的实际效用。2007年范伟完成了“吉林省平原区地下水功能评价”硕士学位论文。张光辉等在《地质通报》(2008年第六期)上论证了地下水功能评价与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的关系。

(四)地下水开发利用研究现状与趋势

地下水开发利用研究总的趋势是学科内涵不断拓展、生态-地质环境保护优先、安全保障能力建设为重点、与经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是根本。

1)资源和环境、生态并重,已成为地下水开发利用研究的主题。地下水可持续利用既要保障社会稳定的水供给,又不能牺牲生态-地质环境效益,同时不影响未来长远的水资源利用。恢复由于人类影响而退化的地下水功能、地下水疏干区定量跟踪和调控、增强地下水含水层获得补给途径和机制、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蓄和协调开发、地下水利用和分配的社会-经济规律及管理模式等是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

2)地球表层系统的水文地质过程研究,已成为现代地下水科学演化的重要专题。土壤、包气带、浅层地下水、湿地与湖泊、绿洲、河流和农业用地等,与地下水可持续利用性研究密切相关。包气带是介于潜水面和地表之间的多孔介质,化学风化、有机质分解、氮素固定等其他化学物质循环过程均发生在包气带,也是地下水补给、污染物向地下水运移的必经之路。包气带中所发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与水文地质学、土壤学、生态学和环境学关联性愈来愈紧密(甘肃地调院,2007)。

3)建立高效的地下水动态监测、状况调查和突发应急机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愈来愈迫切。1996年国际水文计划工作组将“可持续水资源利用”定义为“支承从现在到未来社会及其福利要求,而不破坏他们赖以生存的水文循环及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水的管理和使用”。要求在水资源规划、开发和管理中,寻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人类社会福利之间的最佳联系与协调,强调未来变化、社会福利、水文循环、生态系统保护的完整性,使“未来遗憾可能性达到最小”。2000年在美国召开的“水资源综合管理研讨会”上,达成一个共识:流域统一管理是防止土地退化、保护淡水资源与生物多样性、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然抉择。

4)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是当今地下水开发利用中最为人们关注的核心。它指地下水时空上能够连续下去。Serageldin and Steer将“可持续性”概化为“可持续性弱”、“可持续性适度”、“可持续性强”和“可持续性过强”。“可持续性弱”不关心局部、只关心整体;“可持续性适度”主要以维持系统的整体性为目的,但也适当关照其组分;“可持续性强”要求保持系统组分的良好状态,同时也关照到系统整体,各组分不可互相替换,而且根据某些理解,即使是在组分内部,可替换性也是受到限制的;“可持续性过强”就是保持系统的所有要素完好无损且无任何损耗。

首先确定的研究方向,也就是毕业题目。 其次要写好“国内外发展现状、研究动态”要查阅大量的文献,可以在中国知网等网站上检索与研究方向相关的文献,一般学校网路上都能检索,同时可去图书馆查询有没有相关的书籍,如果英语好的话可以去上外国专业的资料库搜寻,例如美国Wiley InterScience等,如果大学上过文献检索课程,可以轻松检索到需要的文章; 最后阅读文献摘要,简述该研究物件国内外的发展过程、最新的成果、正在研究的方向等。

汗。。。这位老兄,跟论文有关的问题,100分都不嫌多。 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我觉得不会有人做的。。。

freckle(站内联络TA)瞎弄弄就行了linajun(站内联络TA)开题报告中国内外进展部分也就是交代你课题的研究背景,当然是介绍你所做课题相关的东西啦,你研究的哪一类材料,用的什么方法,这些方面现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是什么样的,还存在哪些问题,综述了这些之后才能体现出你所研究的课题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还有创新性!建议看一看你的师兄师姐们的学位论文的第一章文献综述(绪论)部分!

《林业公司资讯化建设研究》的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wsdxs.lunwenzhidao/kaitibaogao

500字左右,主要写你看过的文献上的资料

毕业论文指之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撰写 一、 写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意义 通过写国内外研究现状,考察学生对自己课题目前研究范围和深度的理解与把握,间接考察学生是否阅读了一定的参考文献。这不仅是毕业论文 撰写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而且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相关领域理论研究前沿,从而开拓思路,在他人成果的基础上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或避免研究重复。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写法 在撰写之前,要先把从网路上和图书馆收集和阅读过的与所写毕业论文选题有关的专著和论文中的主要观点归类整理,找出课题的研究开始、发展和现在研究的主要方向,并从中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作者。 1. 在写毕业论文时,简写课题的研究开始、发展和现在研究的主要方向, 最重要的是对一些现行的研究主要观点进行概要阐述,并指明具有代表 性的作者和其发表观点的年份。 2. 再者简单撰写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研究的不足之处,可分技术不足和研究不足。即还有哪方面没有涉及,是否有研究空白;或者研究不深入; 还有哪些理论或技术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在研究方法上还有什么缺陷等等。 3. 最后简略介绍发展趋势。 三、 写国内外研究现状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写的是把研究现状,而不是写课题物本身现状,重要体现研究。例如,写演算法的视觉化研究现状,应该写有哪些专著或论文、哪位作者、有什么观点等;而不是大量演算法的视觉化研究何时产生、有哪些交易品种、如何演变,此只需一笔带过,也是对研究的一种把握。 2.要写最新研究成果和历史意义重大的研究成功,主要写最新成果。 3.不要写得太少或写的太多。如果写的少,说明你查阅的材料少;如果太多则说明你没有归纳,只是机械的罗列。一般2-3 页A4 纸即可。 4.如果没有与毕业论文选题直接相关的文献,就选择一些与毕业论文选题比较靠近的内容来写。多从网路上找资料,学习和练习。

werwer 根据我搜集的一些网站来看,建议看看这个,要做毕业论文以及毕业设计的,推荐一个网站 :lw54. ,里面的毕业设计什么的全是优秀的,因为精挑细选的,网上很少有,都是相当不错的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对毕业论文的写作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别的相关范文很多的,推荐一些比较好的范文写作网站,希望对你有帮助,这些精选的范文网站,里面有大量的范文,也有各种文章写作方法,注意事项,应该有适合你的,自己动手找一下,可不要照搬啊,参考一下,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那才是自己的。 如果你不是校园网的话,请在下面的网站找: 毕业论文网: :wsdxs. 分类很细 栏目很多 毕业论文: :lw54. 毕业设计: :wsdxs.sf/lw/2009/0928/146347. 开题报告: :wsdxs.lunwenzhidao/kaitibaogao 实习论文: :wsdxs.shixi 写作指导: :wsdxs.lunwenzhidao 希望采纳

:doc88./tag/国内外快递业发展现状这是网址,有很多文章,自己筛选整理成一片文章就行了,这个应该就是自己写的了。不会有人跟你一样

国际纺织品流行趋势杂志

喜欢 时尚 杂志的朋友们一定不要错过〖 时尚 杂志〗这款app

我以前非常喜欢买 时尚 杂志,家里已经堆积如山了,很多已经过时了,也舍不得扔,非常的占地方。一次偶然,看到这款app,真是惊喜无比!我喜欢的《Ray》《mina》《more》《EllE》……全部都有!所以在那之后我就没有再花钱买过时装杂志!

我是服装学院老师,喜欢做衣服,也教大家做版,我很多服装的创意都是来源于这款app里的 时尚 杂志,它的优势在于资料非常全面,喜欢的杂志页面可以方便下载保存,也都是免费的,最主要是更新很快!我将这款app推荐给我的学生们,学服装专业的同学们也都非常的喜欢!

我们在这里可以了解服装的流行趋势,同时还可以学到很多的关于服装、包包、配饰、鞋子以及妆容的各种搭配。

除了女装还有男装以及生活、居家、园艺等各类 时尚 杂志,市面上卖的,都可以这这里找到,这是一款非常不错的app,推荐爱服装、爱生活的朋友们!

以下是搜集整理的优秀时装 时尚 领域杂志推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重磅推荐《Vogue Italia》

1、《ELLE magazine》

推荐理由:有好几个国家的版本,个人觉得电子杂志相比纸质杂志的话虽然内容较少但是比较便捷,或者VOGUE也有电子版的杂志。

2、《青年视觉》

推荐理由:陈逸飞大师创办的艺术 时尚 读物,涵盖了艺术 时尚 设计 摄影 美食 等内容,广告少内容新颖,对于设计师拓宽思路是个不错的选择。话说当年的逸飞服饰走出了好几位现在非常优秀的设计师,王一扬 张达现在都非常厉害。

3、《新视线》

推荐理由: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设计类杂志,很可惜现在停刊了,这本杂志每期都会有一个专题,新颖有趣。在网上可以购买到之前的过期期刊,不贵。良仓app就是主编陈皎皎夫妻创办的,也是一个很不错的网站。

4、《W magazine》

推荐理由:我的 时尚 入门杂志,ui清爽,也可以学习很多专业词汇~也蛮有开创性的。再专业的推荐理由我说不出来了。

5、《T China magazine》

推荐理由:现代传播集团旗下的大都市和周末画报,精品集团的,还有最近创刊ilook的System,后两个都是引入国外版权的合作刊物。

6、《VIEW国际纺织品流行趋势》

推荐理由:版权源自荷兰出版的权威纺织品趋势预测刊物。

7、《View Textile》

推荐理由:书中内容80%为版权方提供,中方翻译,算是国内出的比较不错译制版流行趋势杂志。

8、两本熟男杂志《the rake》和《leon》

推荐理由:the rake主要是男性奢侈品和西装定制领域的,专注穿着和生活艺术,非常经典;leon更时髦一些,针对城市商务熟男。

9、《Vestoj》

推荐理由:与众不同十分具有价值的‘时装’杂志,没有明星广告 全部是一篇篇来自业内人士对时装,衣物,的见解,或者一些有趣的实验项目,sponser里面有LCF的Dean,和FIT博物馆的curator,Tim blanks(Bof的主编经常供稿子) 。

10、《032c》

推荐理由:十分先锋并且内容丰富的杂志,之前有一期长篇讲Helmut lang的十分感动,因为很多杂志为了追潮流不轻易回去挖掘真正的牛逼的设计师。

11、《Document》

推荐理由:杂志比较厚重但是里面的篇篇文章都不愿意错过,主要采访当下一些先锋设计师和艺术家。

12、《Another magazine》

推荐理由:这些杂志在国内也能买到,有一家杂志店品味很好叫 same paper,建议大家去购买。

13、《Milk》

推荐理由:来自香港的潮流杂志,每一期的内容除了潮流服装、配饰等,还包括音乐、电影、玩具、数码 科技 等等,表达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与 时尚 态度。

14、《Numero Tokyo大都市》

推荐理由:个人觉得这本杂志创意很前卫 视觉做的很好 将美学生活和 时尚 力量彰显的淋漓尽致,随着世界风潮的变化,中国的消费者开始转向讲究个性化有创意的品味生活,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也更趋于打开美丽的心灵视野,激发读者的 时尚 品味提升愉悦生活的品质成为内外兼修的自己

15、 《Premium》

推荐理由:个人觉得本书是美好生活指南,打出了“A guide to abetter life”的广告语“怀旧,音乐和旅行”专题,游历的地方包括北海道、小豆岛、冲绳、鸟取等小地方,并加入音乐推荐。它是 时尚 的,但又不像多数女性 时尚 杂志那么浮华与浅薄;它自然,但又不会像森女或Lohas生活那样不沾人间烟火;它消费,但又不会一味地鼓吹消费主义,而是把由物而来的生活提升到精神的高度, 增加了对个人生活与生命进行思考的高度。

1、《Lens》

推荐理由:旗下杂志有《视觉》和《目客》,《视觉》深度关注现实与人性。《目客》专注于人文艺术和生活美学,是一本内容有温度、有深度的影像生活读物,每一本目客书都聚焦于单一文化话题或人物。杂志里有深度的探讨,独家采访,和角度新颖的见解,既关注相对主流的文化趋势,事件和人物,同时也能够引起很多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内容干货偏多,纸张有质感,印刷精美可收藏,价格适中。

(部分来自冷芸 时尚 圈)

可以啊,可以用来形容服装设计的风格,比如中西杂糅,珠联璧合,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对你有所帮助和启发。

出款的话昕薇比较实用比较少女我常买,看发布会的那种专业杂志的话就买国外那些不过要几百块一本

你只的是关于设计的还是关于时尚的如果是关于时尚的,例如Vogue,ELLE,时尚cosmo都可以年轻一点的还有昕薇。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