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威尔逊行政理论的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威尔逊行政理论的研究论文

1、政治适度控制行政

虽然政治有对行政进行控制的必要(这种控制的存在是由于事实的需要,因为没有这种控制,有条理有进取的政府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是仅仅强调政治对行政的控制是有危险的,因为这种控制一旦超过某种限度,就不仅会妨碍有效的行政执行功能,而且还会损害建立这一控制的目的。所以,为了保证政府的民治性和行政的高效率,不能允许这种控制超出其所要实现的合理目的。

这种控制应当限于对狭义的执行性机构进行,其他诸如司法、准司法、统计和半科学性质的机构则应当保持独立性,不受政治的影响。明显地允许政治团对司法进行控制是很危险的。

因此,被委托执行这方面国家意志的机构,应该具有极大的独立性,为了保持这种独立性,甚至冒险使表达出来的国家意志丧失它作为实际的行为规范的资格也在所不惜。这也就是法院在美国宪政体制中所承担的司法审查的职能。

2、行政应当适度集权

协调不仅取决于政治对行政的适度控制是问题,而且还取决于行政权利是必要集中问题。国家的分权,特别是中央和地方的分权,容易造成行政力量统一性的破坏,从而使国家意志表达是执行出现问题。要控制出现这种问题,只有通过行政权的集中这个唯一的途径。因为只有行政在一定程度上被集权化了,才能达到政治与行政功能之间的必要协调。

首先,中国的政党制度和西方的政党制度本质不同。西方的政党制度是一个竞争行政性的政党制度。竞争性的政党制度下,政党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竞争来实现对政权的控制。因此一切政策的制定首先考虑是否符合和有利于政党的执政权的获得和维护问题。

因此在这样的政党制度的安排之下行政也就是政策的执行是为了维护执政党的地位,而行政对于国家社会的公共事务的管理的目的也是为了政党的执政。因此在这样的安排下,公共利益是不可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维护的。正因为如此行政要解决的是如何从政治中分离,如何尽可能的减少政治对行政的干预的问题。

虽然当代西方政治和行政出现了整合的现象,但是这并没有动摇西方行政学研究的前提。行政学研究永远是为了解决西方政党制度设计的局限性问题。而在中国政治和行政一开始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时统一于中共的领导之下。

政党制度的设计最大可能的避免了竞争性政党制度的不利因素,同时也最大限度的发挥了竞争性政党制度的合理因素。在我国不存在政治和行政相分离的条件,也不需要这样分离。我们政策的制定是体现了党的思想,我们的执行也是在党的控制之下。这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所决定的。

其次,政府的组织形式的实质不同。西方的政府组织是按照早期分权理论天才设想设计的。一般分为行政、立法和司法,不同的权力分属于不同的政府机构。虽然表面上我们国家也存在着立法、行政、和司法的划分。

但是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和西方的议会有本质的不同,中国的行政机构的组成和西方的行政机构的组成也不同,同时从司法体系上来看也有明显的区别。造成这种差异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共的性质以及中共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地位和领导方式的不同。

由上可以看出,中国的行政学的研究并不具备西方行政学研究的基本前提和西方行政学理论构建逻辑假设。中国的行政学研究必须走中国自己的路。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宪治网(中国人民大学)-如何实现政治与行政的协调?

古德诺在代表作《政治与行政》中,率先系统阐述了政治与行政分离理论,认为政治是表示国家意志的领域,行政是实现国家意志的方法和技术,行政不应受政治权宜措施及政党因素的影响。它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反对政党分赃制,进行行政改革,实行科学管理的要求,对美国的行政实践和理论研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行政学研究的出发点。战后,由于行政职能在经济领域内的扩大,行政学的研究开始注意行政在国家政治进程中的作用,古德诺的理论逐渐受到批评。古德诺的理论对战后行政学有一定影响。 政治对行政的适度控制是政治与行政实现协调的重要基础。行政的适度集权化是政治与行政实现协调的必要途径。美国走向政治与行政协调的独特道路--法外调节。美国加强民主与效率协调的主攻方向--体制的改革。 从西方行政学的鼻祖威尔逊在其论文《行政学之研究》中提出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后,古德诺对其进一步阐述与发展,接着众多学者对其进行反思与批评,比如,?尽管西蒙猛烈地抨击传统行政学的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和所谓的行政原则,并提出一种以决策为中心的行政理论,但他最终并未摆脱传统行政学框架的束缚。 ? 一、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的提出与发展 行政与政治二分法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威尔逊和古德诺,威尔逊在《行政学之研究》一文对行政与政治的差别加以了阐述,他认为:?行政管理是工作中极为显著的一部分,它就是行动中的;它就是的执行,的操作,就是工作中最显眼的部分,并且具有与本身同样悠久的经历。……行政管理是置身于‘政治’所特有的范围之外的。行政管理的问题并不是政治问题,虽然行政管理的任务是由政治加以确定的,但政治却无须找麻烦地去直接指挥行政管理。政治是‘在重大而且带普遍性的事项’方面的国家活动,而另一方面,‘行政管理’则是‘国家在个别和细微事项方面’的活动。因此,政治是政治家的特殊活动范围,而行政管理则是技术性职员的事情。政策如果没有行政管理的帮助就将一事无成’,但行政管理并不因此就是政治。?古德诺第一次从功能区分的角度明确提出政治与行政是的两种不同功能。在《政治与行政》一书中,指出?在所有体制中都存在着两种主要的或基本的功能,即国家意志的表达功能和国家意志的执行功能,这两种功能分别就是:政治与行政。?在政治与行政二分法提出的基础上,韦伯从组织体制的角度提出了官僚制理论,继而出现了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的合理性。 二、政治与行政的关系是密不可分,行政过程充满政治因素 古德洛在《政治与行政》一书中这样论述:?所谓政治,是国家意志是表现,也是民意的表现和政策的决定。它是由议会掌握的制订法律和政策以表达表达国家意志的权力。所谓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也是民意的执行和政策的执行。?这就是著名的政治与行政两分法的论点。这样,古德诺就否定了立法、和行政的三分法,而代之以政治与行政的二分法。 三、正确看待政治与行政之间的关系的若干思考 (一)政治对行政的适度控制是政治与行政协调的重要基础。 政治与行政取得协调的基础是政治必须对行政取得某种形式的控制。这种控制可以通过法定的制度来达到,比如,英国的内阁对议会负责的体制。在英国,人民通过对议会的控制达到他们对国家意志表达的控制后,他们就立刻着手使议会对被委以国家意志执行的有一种控制权。或者这种控制可以通过法外途径来实现,比如美国的政党控制行政的机制。美国是政党,正像他们热衷于按照必须以表达国家意志为准则,选举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的团体那样去进行行政和执行官的选举。政党制度由此保证了政治功能与行政功能之间的协调,而这种协调是成功地开展工作所必须的。不过,我们在认识到政治必须对行政实施控制的同时,也必须注意到这种控制有一定的限度,应该使这种控制扩展到国家意志的表达与执行之间产生非常需要的协调为止。如果控制扩展超出了一定限度的话,它就会立刻失去其存在的理由。只有如此,真正的民治和有效的行政管理才能实现。 (二)行政的适度集权化是政治与行政实现协调的必要途径。 协调不仅取决于政治对行政的适度控制是问题,而且还取决于行政权利是必要集中问题。国家的分权,特别是中央和地方的分权,容易造成行政力量统一性的破坏,从而使国家意志表达是执行出现问题。要控制出现这种问题,只有通过行政权的集中这个唯一的途径。因为只有行政在一定程度上被集权化了,才能达到政治与行政功能之间的必要协调。

发轫于美国进步改革运动的管理行政的核心是科学,而科学理性的嵌入使效率至上成为管理行政的基本价值取向,理性化、专业化、纪律和协作则成为管理行政的政治合法性基础。以下是我整理分享的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

论管理行政的“科学”核心及其政治哲学基础

摘 要:发轫于美国进步改革运动的管理行政的核心是科学,而科学理性的嵌入使效率至上成为管理行政的基本价值取向,理性化、专业化、纪律和协作则成为管理行政的政治合法性基础。管理行政适应了工业社会大生产和行政管理复杂化的客观需要,在技术上显示出了超乎以往一切治理模式的巨大优越性。然而,对科学理性的过度信奉导致了对人性的损害和人的异化,效率主义的执行逻辑导致了与民主政治的冲突。探讨管理行政的政治哲学基础,有助于形成对管理行政的全面正确认识。

关键词:管理行政;科学;政治哲学基础

中图分类号:C93-02;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011-0044-08

1887年,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在《行政学研究》一文中提出政治与行政二分观,这一观点经过古德诺的升华、发展与论证,形成了美国早期行政的基本原则,即“政治行政二分法”原则。而韦伯提出的官僚制理论,为政治行政二分的组织设计提供了借鉴理路。这些理论结合交融起来,组成了早期管理行政模式即传统公共行政模式。后来经过魏洛比、古利克、西蒙至奥斯本他们的《重塑 *** 》是新公共管理的代表性著作的传承,管理行政的理论谱系得以形成?①。管理行政的发展是整个公共行政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管理行政的研究不能总是停留在公共行政的话语系统内,这既影响了对它的纵深探讨和通约性把握,也稀释了对它旗帜鲜明的理论定位。正是基于这种学术背景,本文尝试从政治哲学层面把管理行政从公共行政话语系统中离析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理论正规化予以学理建构性的专题探讨,试图形成一个属于管理行政自身的理论话语系统,并以此推进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一、管理行政的“科学”核心?

管理行政发轫于美国进步改革运动。在这场运动中,那些信奉科学主义理念的进步主义者是推动改革的关键力量。著名的进步主义者,如伍德罗·威尔逊、威廉·艾伦、亨利·布鲁埃尔、弗雷德里克·克里夫兰和威廉·F?威洛比等,都服膺于科学理性与专业主义在物理世界取得的巨大成就,因而都自然地希望将其运用到社会、政治领域,以解决当时面临的问题。通过进步主义者的宣扬,人们开始意识到,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思想,可以研究、定量分析、改变甚至建立人类的各项制度,以保障人类向着具有明确性和可预测性的方向不断进步。科学逐渐成为美国人心中的神圣价值,它和基督教一样势不可挡。正如美国学者詹姆斯·罗伯逊所说:“一如早期基督教,科学横扫整个西方世界,势如破竹。在美国人的实践中它甚至可以同传统的宗教神话相协调。”

[美]詹姆斯·O?罗伯逊:《美国神话美国现实》,贾秀东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61页。

在19世纪后半叶,科学同美国人对进步的信念结合在一起。相互结合的进步神话和科学神话开始主宰美国人观察自己和观察世界的方式。在进步时代融为一体的科学分析思路和科技进步,释放出科学理性和专业主义的巨浪。被科学和技术在物理世界获得的巨大成就所打动,进步主义者很自然地想要将其应用于社会和政治领域,希望在这些领域也实现科学般的精确和客观

[美]杰伊·D?怀特、盖·B?亚当斯:《公共行政研究:对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刘亚平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页。

受进步主义者的影响,泰勒发起了科学管理运动。这迅速风靡了美国社会,并很快影响到公共管理领域,被深深艳羡于工业效率的传统公共行政主义者们所膜拜套用。韦伯则将 *** 科学化、技术化的程序推向了极致。在韦伯看来,科学的目的就是引导人们作出工具合理性的行动,通过理性计算去选取达到目的的有效手段,通过服从理性而控制外在世界。因而,对于科学家来说,就应当为“科学而科学”,他们“只能要求自己做到知识上的诚实……确定事实、确定逻辑和数学关系”

[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7页。

。科学的研究是如此,那么根据科学的原则去建设社会和改造生活也无疑需要遵从这种工具理性。根据韦伯的看法,官僚制的功能完全在于它是工具理性的典型形式,是根据科学的和技术性的原则建立起来的。也正是由于官僚制最为集中地表现了近代社会的工具理性特征,所以官僚制能够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能够被广泛地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仅存在于 *** 部门、国家的政权建设和行使之中,而且被广泛地应用到企业等各类私人部门的体制设计和执行之中,成为征服了整个社会的最为普遍的组织结构形式

张康之:《寻求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3页。

20世纪30-40年代,管理行政引入了行为科学、社会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在20世纪50-60年代则引入了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即系统论、资讯理论、控制论、运筹学、生态论的研究方法,使得管理行政的科学性更加丰盈饱满。作为行为主义的集大成者,西蒙的《行政行为》中也充满著科学的气息。在西蒙看来,任何科学理论的推理都必须在逻辑上严密,而且在经验上具有可检验性,而这样的科学哲学思想极其重要。西蒙的行政科学思想深受其老师卡尔纳普“统一科学”

所谓“统一科学”,是指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分享著同样的逻辑基础,甚至是整个方法论基础。建立统一科学是卡尔纳普的理想,也是其具体落实的行动纲领之一。参见颜昌武《作为行政科学的行政学——西蒙行政思想述评》,《公共管理研究》2009年第7卷。

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卡尔纳普对“统一科学”的主张影响了西蒙的一生。在其为诺贝尔奖委员会所撰写的一篇自传性文章中,西蒙说,他在各项科学研究中都遵循着两条原则的指导,这两条原则都深深地打上了“统一科学”的烙印。其中第一条指导原则是“尽力用现代科学工具武装社会科学,使社会科学逐渐成为硬科学来更有效地对付它们面临的难题”;第二条指导原则是“致力于促进社会科学家和自然科学家的关系,使他们能为解决非常复杂的公共政策问题一起发挥自己的专长”

Lindbeck, A, 1992,?Nobel Lectures, Economics [STBX]1969-1980,[STBZ]?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Singapore?

。可见,西蒙强化了公共行政的科学性,试图使之成为一种实用的技术,其所倡导的理念则与进步主义的思维相一致,并且与政治科学中的行为主义相呼应,从而使其成为在 *** 管理甚至一般管理包括企业管理中解决不断重现的效率、经济和效能等问题的一种崭新而令人兴奋的研究路径,因而赢得了更多支援

Wamsley, G? & Wolf, J? et, 1996, ?Refounding Democratic Public Administration: Modern Paradoxes, Postmodern Challenges,? Thousand Oaks: SAGE?pp?18-19?

到了新公共管理阶段,管理行政者开始从企业管理学和经济学中寻求支援。一般管理学派将战略规划、目标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等借鉴到公共部门中来。而在那些将“新公共管理” 等同于“管理主义”的学者看来,诸如“公共选择理论”等经济学理论也属于管理主义理论的范畴。“管理是一种与资源流动紧密联络在一起的活动,这种活动是为了获得明确的目标。这些目标绝大部分是用经济学的语言来描述的——‘输出’和‘资金的价值’。”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

古德诺在代表作《政治与行政》中,率先系统阐述了政治与行政分离理论,认为政治是表示国家意志的领域,行政是实现国家意志的方法和技术,行政不应受政治权宜措施及政党因素的影响。它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反对政党分赃制,进行行政改革,实行科学管理的要求,对美国的行政实践和理论研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行政学研究的出发点。战后,由于行政职能在经济领域内的扩大,行政学的研究开始注意行政在国家政治进程中的作用,古德诺的理论逐渐受到批评。古德诺的理论对战后行政学有一定影响。 政治对行政的适度控制是政治与行政实现协调的重要基础。行政的适度集权化是政治与行政实现协调的必要途径。美国走向政治与行政协调的独特道路--法外调节。美国加强民主与效率协调的主攻方向--政府体制的改革。 答:从西方行政学的鼻祖威尔逊在其论文《行政学之研究》中提出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后,古德诺对其进一步阐述与发展,接着众多学者对其进行反思与批评,比如,‚尽管西蒙猛烈地抨击传统行政学的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和所谓的行政原则,并提出一种以决策为中心的行政理论,但他最终并未摆脱传统行政学框架的束缚。 ‛ 一、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的提出与发展 行政与政治二分法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威尔逊和古德诺,威尔逊在《行政学之研究》一文对行政与政治的差别加以了阐述,他认为:‚行政管理是政府工作中极为显著的一部分,它就是行动中的政府;它就是政府的执行,政府的操作,就是政府工作中最显眼的部分,并且具有与政府本身同样悠久的经历。……行政管理是置身于‘政治’所特有的范围之外的。行政管理的问题并不是政治问题,虽然行政管理的任务是由政治加以确定的,但政治却无须找麻烦地去直接指挥行政管理机构。政治是‘在重大而且带普遍性的事项’方面的国家活动,而另一方面,‘行政管理’则是‘国家在个别和细微事项方面’的活动。因此,政治是政治家的特殊活动范围,而行政管理则是技术性职员的事情。政策如果没有行政管理的帮助就将一事无成’,但行政管理并不因此就是政治。‛古德诺第一次从政府功能区分的角度明确提出政治与行政是政府的两种不同功能。在《政治与行政》一书中,指出‚在所有政府体制中都存在着两种主要的或基本的政府功能,即国家意志的表达功能和国家意志的执行功能,这两种功能分别就是:政治与行政。‛在政治与行政二分法提出的基础上,韦伯从组织体制的角度提出了官僚制理论,继而出现了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的合理性。 二、政治与行政的关系是密不可分,行政过程充满政治因素 古德洛在《政治与行政》一书中这样论述:‚所谓政治,是国家意志是表现,也是民意的表现和政策的决定。它是由议会掌握的制订法律和政策以表达表达国家意志的权力。所谓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也是民意的执行和政策的执行。‛这就是著名的政治与行政两分法的论点。这样,古德诺就否定了立法、司法和行政的三分法,而代之以政治与行政的二分法。 三、正确看待政治与行政之间的关系的若干思考 (一)政治对行政的适度控制是政治与行政协调的重要基础。 政治与行政取得协调的基础是政治必须对行政取得某种形式的控制。这种控制可以通过法定的制度来达到,比如,英国的内阁对议会负责的体制。在英国,人民通过对议会的控制达到他们对国家意志表达的控制后,他们就立刻着手使议会对被委以国家意志执行的政府机构有一种控制权。或者这种控制可以通过法外途径来实现,比如美国的政党控制行政的机制。美国是政党,正像他们热衷于按照必须以表达国家意志为准则,选举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的团体那样去进行行政和执行官的选举。政党制度由此保证了政治功能与行政功能之间的协调,而这种协调是政府成功地开展工作所必须的。不过,我们在认识到政治必须对行政实施控制的同时,也必须注意到这种控制有一定的限度,应该使这种控制扩展到国家意志的表达与执行之间产生非常需要的协调为止。如果控制扩展超出了一定限度的话,它就会立刻失去其存在的理由。只有如此,真正的民治政府和有效的行政管理才能实现。 (二)行政的适度集权化是政治与行政实现协调的必要途径。 协调不仅取决于政治对行政的适度控制是问题,而且还取决于行政权利是必要集中问题。国家的分权,特别是中央和地方的分权,容易造成行政力量统一性的破坏,从而使国家意志表达是执行出现问题。要控制出现这种问题,只有通过行政权的集中这个唯一的途径。因为只有行政在一定程度上被集权化了,才能达到政治与行政功能之间的必要协调。

威尔伯施拉姆研究论文

进入40年代以后,施拉姆的兴趣开始由文学创作转向新闻传播。1943年,36岁的施拉姆出任衣阿华大学新闻学院院长。他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大众传播的博士课程以及最早的传播研究所。1947年,他阔别了学习执教17年的衣阿华大学,来到伊利诺伊大学,就任校长助理兼伊利诺伊大学出版社社长。L·莫勒接替了他在衣阿华大学的位置。施拉姆在伊利诺伊大学,办了两件对传播学来说意义巨大的事情。第一是出版信息论的奠基之作,申农的《通信 的数学理论》。这部著作的问世不仅标志着信息论的诞生,而且也对传播研究发生了重大影响。当时施拉姆已经敏锐地洞见这篇默默无闻的文字所包含的重要价值。申农的文章专业性很强,为使更多的人都能把握信息论,施拉姆又专门邀请数学家韦弗对申农的观点进行注释,使之通俗易懂。《通信论数学理论》一出版,很快引起数学界的瞩目。如今,申农、韦弗以及《通信的数学理论》已是谈论信息论时所常提及的,但很少有人知道信息论的兴起还多亏那位伊利诺伊大学出版社社长施拉姆及其远见卓识。当然,施拉姆也从信息论中得到很大的启发,施拉姆信息传播模式就是完全照搬申农的信息传播模式。出版信息论的代表作《通信的数学理论》,这是他在伊利诺伊大学所办的第一件有益于传播学的事情。第二件事,就是创办伊利诺伊大学传播研究所。这是他一生创办的几家有名的传播研究所中的第一家,它的成立第一次为传播研究提供了一个稳固的基地。从此传播研究便有了自己的大本营,有了自己的家,而不再像四处流浪的弃儿,经常寄人篱下,传播研究由此开始走上正规化。不过施拉姆早期的传播研究主要还在于挖掘他人的传播研究成果,整理前人有关传播问题的有价值的思想学说。1949年他编辑了一部《大众传播》的书,就收录了政治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语言学家以及许多其他学科的专家对传播的论述,被视为传播学的第一部权威性教科书,至今还仍被当成美国传播专业的必读书。所谓“四大先驱”也是由他命名的。在传播学史上,如果说传播学“三大来源”——信息论、控制论和学说论为传播学提供了基本的框架的话,那么“四大先驱”的传播研究则为传播学研究充实了基本的内容。从“四大先驱”身上,我们能够更加清楚地看到学科自身的演化如何成为传播学形成的关键因素。作为一门学科,它的问世是由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而促成的。这些因素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外在的社会历史的发展,二是内在的学科自身的演化。1955年,施拉姆离开伊利诺伊大学,西行来到太平洋沿岸的加里福尼亚洲,受聘为斯坦福大学传播学教授,又创办了他的第二个更著名的传播研究所—斯坦福大学传播研究所。从此,他便开始逐渐确立其传播学“集大成者”的学术地位。他的研究开始由以往单纯地挖掘整理传播学素材转向对各家学说的整合,继而构建自身体系的传播学理论框架。有学者这样说:如果把他比作一只蜜蜂,那么他在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就像是在百花丛中采撷花粉,而他到斯坦福大学后的研究则如同酿制蜂蜜。他对传播学的重大建树都完成于斯坦福大学。 1956年,施拉姆参与撰写的《报刊四种理论》一书出版,立即在西方的新闻传播界和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当时被誉为新闻与传播研究方面的经典之著。这部书实际上是对有史以来和当今盛行的所有传播体制及传播观念的一个总结性比较研究。它由四篇相对独立而又互相关联的论文所组成,分别探讨了所谓集权式、自由式、社会责任式和共产主义这四种新闻传播事业的情形。 1973年,65岁的施拉姆又从美国加州漂洋过海,来到夏威夷。年逾花甲又协助创办了设在夏威夷的“东西方中心”传播研究所,并出任所长。“东西方中心”是一个研究亚太经济及社会发展问题为主的科研机构。由施拉姆协助创办的这个中心的传播研究所更是远近闻名,我国中央级的新闻传播部门不时选派人员去那里进修深造或从事研究。1973年以后,施拉姆全身心投入到国际传播研究领域,甚至从“东西方传播研究所所长的职位退下来以后,他仍然以一种荣誉退休的角色积极参加所里的事务。”他作为一名国际传播的资深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学作过短暂讲学,并逐渐放松了在檀香山的事业,从传播学的中心舞台上慢慢退出。他继续著书,尽管它们不像从前那样如此频繁地问世,也不像从前那样有影响。他不再参加博士培养计划。他的传播学观或至少这种传播学观的有些部分已经在整个世界上得到了广泛的接受。但是施拉姆仍然工作,直至生命终结。1987年12月27日,他在檀香山因心脏病去世。当时,他正与妻子在家看电视。火化之后的骨灰撒入太平洋。 正是在夏威夷,施拉姆完成了他最负盛名的代表作《男人、女人、信息、媒介:人类传播概览》(中译本为《传播学概论》)。这部书是第一部全面而系统地阐释传播学理论的著作,可以说是施拉姆一生从事传播体系的建构与完善的心血结晶。虽然在此之前,他已是享誉海内外的的传播学权威,但这部书的问世才最终确定了他作为传播学集大成者的学术地位。这部书与前面提供的《报刊的四种理论》(1956)、《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1964)三部著作是他一系列流传甚广的传播学著作中最有影响的。其中既有独著也有合著。《报刊四种理论》是对近代新闻事业兴起以来的四种传播体制及相应的四种传播观念所做的比较研究,视野开阔、议论纵横,为传播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提供了新的范例。《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的发展》是施拉姆为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撰写的研究报告,对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大众传播事业这一关系国家发展、影响社会的进步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其中不少分析和论述今天看来仍属不刊之论。至于《传播学概论》,则是一生学术思想的总结性著作。

施拉姆的报刊四种理论威尔伯·施拉姆与弗雷德里克·赛伯特、西奥多·彼得森三人合著的《报刊的四种理论》(1956),[1]由美国教会全国委员会作为研究大众传播媒介的资料编辑出版后,曾得到美国领导集团的赏识和美国新闻学荣誉学会授予的奖章。该书所用“报刊”一词,是指一切大众传播媒介。书的著者认为,世界各国的新闻传播制度与其社会政治制度是一脉相承的,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种。1.集权主义理论这一理论的研究者赛伯特(F·Siebert,1956)认为,集权主义理论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一种也是最古老的一种传播制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报刊是国家的公刊,必须对当权者负责;大众媒介统一步调,国家才能顺利地为公众的利益服务;在某些情况下(如在交战状态的国家里,军人统治下),集权原则甚至体现人民的意志。所以,对报刊应严加控制和审查,对违反有关规则的应加重处罚。比如给予那些经过选择的驯顺的人以经营报刊的权利,实行颁发出版许可证制度,法院对违法(如叛乱罪、煽动罪、诽谤罪)者提起公诉,加以处罚,等等。研究认为,这一理论本身在当今的大多数国家已经被摈弃了。2.自由主义理论由约翰·弥尔顿(J·Milton)在《论出版自由》(1964)一书中最先提出,由约翰·密尔(J·S·Mill)的《论自由》一书加以系统化。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坚持个人的重要性,依靠个人和理智活动能力,主张言论和出版自由,进而形成“观点的公开市场”。在此市场中,最好的思想总会得到承认,而最劣的思想则会失去作用。赛伯特在论述中引用查菲(1947)的观点认为,下述控制或压制都是对报刊自由的冒犯:要求报刊出版必须事先领取执照;对传播内容进行审查;对触犯或批评当局的内容处以罚金;对有关传播者予以刑事处分,并在民事上承担损害赔偿;对信息采集与报道横加干涉;对人们购买、阅读或收听、收看征税并加以干预。最后,赛伯特写道:报刊自由“是含糊的,不确定的,而且有时是不一致的。然而,它的最大的资产也就在于它的伸缩性、适应性,而更重要的,是它继续信赖用个人自我引导来促进人类的利益和幸福的能力的信心。”3.社会责任理论这一理论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修正,也是“在传统理论上—个新思想的接技”。这一理论的核心内容,全部蕴含在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的《自由和负责的报刊》和霍京的《新闻自由;原则的纲要》的著作之中。鉴于自由报刊对社会造成一定危害并招致许多批评的现状,社会责任论主张:传媒(报刊)对社会有着种种义务,要不负公众的信任;报刊要“供给真实的、概括的、明智的关于当天事件的记述,它要能说明事件的意义”;它应当成为“一个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要能描绘出“社会各个成员集团的典型图画”;要负责介绍和阐明社会的目标和美德;要使人们“便于获得当天的消息。”作为真正的职业传播者,还应当遵循公认的道德准则和职业标准,不会为金钱而去做某些事,切实关心公众利益和国家利益。该理论的研究者彼得森在落笔时既肯定了社会责任论正在日益兴盛的前景,也看到了它还有不够成熟、有待完善的一面。这无疑是个正确的。4.苏维埃理论威尔伯·施拉姆认为,这一理论既是集权主义的变体,也可以从马克思那里找到它的根,在列宁和斯大林的花园中看到它的茎。在施拉姆的笔下,苏维埃国家的大众传播媒介被描述为:大众传播媒介与组织传播媒介不可分割;大众传播媒介是作为国家和党的工具来使用的,并作为党实现统一的工具、发布“指示”的工具;它们几乎是专用于宣传和鼓动;传播者被强制性地要求承担严格的宣传责任;它们由国家经营和控制;传播者的自由和责任也不可分地连在一起。施拉姆曾撰写过许多较为客观、公正的学术著作,但他在这一理论的分析上则带有明显的片面性、主观性和“冷战”色彩。麦奎尔(D·McQuail)的分析则冷静得多:“毫不奇怪,该理论并不赞成自由表达,但它建议传媒在社会上和在世界上发挥积极作用,非常重视文化和资讯,重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任务。”而且,“它在其祖国,也在很大程度上被抛弃。”[2]--------------------------------------------------------------------------------[1] 威尔伯·施拉姆等.报刊的四种理论.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2] [美]D·McQuail著:《大众传播理论》,台北:风云论坛出版社,1996年,第188页

1907年8月5日施拉姆生于俄亥俄州的Marietta,1987年12月27日卒于夏威夷檀香山,享年80岁。1907年的美 国,传播手段无法同今天相比。在施拉姆的出生地,来自外面的传播渠道只有教堂和镇上的会议。在尚无广电媒介的情况下,除非一个人学会了读书识字,否则便无从接触传媒信息。也许正是因为施拉姆幼年时生长在没有大众传播的背景下,所以他尤其意识到大众传播对青少年的影响。这可能与他后来的研究兴趣和领域不无关系。施拉姆家中有音乐方面的传统,母亲是音乐老师。受家庭传统的熏陶,施拉姆从幼年起即擅长吹长笛。大学时代他就学于Marietta学院,学的是希腊语和拉丁语,于1928年以最优等的成绩在该校获文学学士学位。大学毕业后,他曾获得吹长笛的奖学金到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学习,并成为波士顿民用交响乐团中的长笛吹奏者。攻读硕士期间他在哈佛大学学习美国文学,于1930年在该校获文学硕士学位。随后,他在衣阿华大学攻读美国文学专业的博士,于1932年在该校获哲学博士学位。他是美国著名传播学者。先后毕业于马里塔学院、哈佛大学和衣阿华大学,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毕业后在《波士顿先驱报》、美联社当过记者和编辑,后来离开媒体,开始从事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曾任衣阿华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并先后创办了四个传播学研究机构:衣阿华大学舆论调查中心(1934)、伊利诺伊大学传播研究所(1948)、斯坦福大学传播研究所(1955)和夏威夷东西方中心传播研究所(1955)。他著述宏富,一生撰写、主编了近30部著作及大量学术论文,是美国传播学的主要奠基人和集大成者,被人誉为“传播学之父”。

里格斯行政理论的研究论文

佛雷德.里格斯(Fred Riggs)1957年所著德《农业型与工业型行政模式》以及1961年发表的《行政生态学》被引为典范式的生态行政学论著。他认为,迄今为止人类的行政模式可以分为融合型、的农业型行政模式、棱柱型的过渡行政模式、绕射型的工业型行政模式三种模式。这三种模式反映不同社会形态的发展水平,因而能够适用和解释现代工业社会、传统社会和开发中社会国家的行政现象。

佛雷德.里格斯(Fred Riggs)1957年所著德《农业型与工业型行政模式》以及1961年发表的《行政生态学》被引为典范式的生态行政学论著。他认为,迄今为止人类的行政模式可以分为融合型、的农业型行政模式、棱柱型的过渡行政模式、绕射型的工业型行政模式三种模式。这三种模式反映不同社会形态的发展水平,因而能够适用和解释现代工业社会、传统社会和开发中社会国家的行政现象。 参考资料:《西方公共管理理论精要》 《公共行政学》第二、第三版

里格斯行政生态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人类的行政模式可以分为融合型的农业型行政模式、棱柱型的过渡行政模式、绕射型的工业型行政模式三种模式。这三种模式反映不同社会形态的发展水平,因而能够适用和解释现代工业社会、传统社会和开发中社会国家的行政现象。里格斯与行政生态学:弗雷德·里格斯,美国著名的行政学家,行政生态学、比较行政学和发展行政学的创始人。他1917年出生于中国桂林,1948年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后在美国对外政策协会、美国纽约公共行政一一政府情报交换所任职。1956年——1956年在印第安纳州立大学任政治学系的教师。从1967年起,他一直担任夏威夷大学东西研究中心的资深专家,同时是斯坦福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的研究员。他曾担任美国比较行政分会的第一任主席。在政治科学和公共行政方面,尤其是在比较行政和发展行政方面,里格斯作出了很大贡献。行政生态学可看作是生态学与行政学的一个边缘学科,是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公共行政的结果。它借用生态学研究生命主体与其环境的相互关系和作用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来研究行政系统与其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即通过生态系统的模拟来研究行政生态系统。公共行政研究中的生态学方法是高斯等人创始的。但是,当时高斯等人的理论和方法并没有引起理论界的重视。里格斯个人简介:弗雷德·W·里格斯(Fred W.Riggs):美国著名行政学家比较行政学和行政生态学创始人,担任美国夏威夷大学东西方研究中心的资深研究员,同时兼任美国斯坦福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此外还曾任美国公共行政学会比较行政分会的第一任主席。里格斯主要任职经历:1948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1948-1951年,美国对外政策协会非正式研究会员;1951-1955年,任纽约公共行政一政府情报交换所所长助理;1956-1967年,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政治学系任教;1967年起,一直担任美国夏威夷大学东西方研究中心的资深研究员,同时兼任美国斯坦福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此外还曾任美国公共行政学会比较行政分会的第一任主席。

弗雷德·W·里格斯(Fred W. Riggs),美国著名行政学家,比较行政学和行政生态学创始人。

里格斯是美国著名的行政学家,行政生态学、比较行政学和发展行政学的创始人.里格斯在1957年发表了《比较公共行政的模式》,在1961年发表了《公共行政生态学》,他从比较的角度,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发展中国家的行政问题,从而创立了以生态学方法研究行政管理的新的行政理论体系,使行政生态学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并在行政学领域发生重要影响.

研究生行政管理的论文开题

论文参考题目: 1、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进一步完善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2、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进一步扩大政治参与研究3、对行政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的思考4、进一步完善现在选举制度研究5、村民自治研究6、进一步改革行政监督体制研究7、行政公开化研究8、行政信息化研究9、行政改革动力系统研究10、浅议如何改革我国公务员的监督系统11、对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探析12、浅议知识经济时代公务员能力与素质的提升途径13、试论国家公务员的激励机制14、对强化公务员勤政廉政建设的思考15、知识经济时代行政领导者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开发 16、浅议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反腐败斗争的新思路17、加强财政工作廉政建设的对策19、行政职权滥用的危害与防范措施20、对当前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分析21、如何强化地方政府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制度创新22、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经济调控模式的转变23、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转变的思考24、试析行政权力与政府效能25、我国村级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26、西部大开发中小城镇建设的政府管理 27、WTO的透明度原则与我国行政公开制度改革28、电子政府建设的标准化参考模式初探29、政府信息化给政府管理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对策30、制约政府网络化建设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先写摘要 后写提纲=目录摘要:总书记在2008年2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会上指出,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 和谐社会 构建目 录引 论………………………………………………………… 一、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发展历程………………………(一) 服务型政府的涵义……………………………………(二) 服务型政府发展………………………………(就是谁提出的什么什么什么的)二、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举措、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一) 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举措……………………(二) 取得了一些成绩……………(三) 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存在的问题……………(当前政府职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四) 针对存在问题采取的解决措施……………(找到问题的原因、努力方向)结语……………………………………………………………………主要参考文献………………………………………………………… 提纲练出来容易多了自己看看 再改改,不是很好

工商行政管理研究论文

工商管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理论,即有市场就有了工商管理。它也是一种手段,国家通过工商管理这种手段对经济的发展进行掌控和调整。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公共管理和工商管理的地位显著提高,两种不同性质的管理共同承担经济战略的发展走向。本文作者通过分别分析公共管理和工商管理的概念及理念等,提出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间存在的区别与联系。

关键词:公共管理;工商管理;区别与联系

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都属于管理学学科范围内,具有管理学的共同特征,能够通过计划、组织、协调等手段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但是,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又存在本质性的区别,了解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间的区别与联系,能够有效防治二者管理主体与客体错位问题。

一、公共管理概念分析

公共管理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被提出的,也是公共行政发展过程的必然结果,也是传统公共行政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公共管理即公共行政的延伸与转变,二者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但是公共管理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与平等。公共管理的产生是公共组织的一种职能,主要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公共管理包括很多内容,主要有行政管理、城市管理、发展管理等,是现代管理学科的重要分支,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公共管理的核心是政府,通过对政策、经济、法律等方法增强政府的管理能力,提高政府的管理成绩和服务品质,促进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公共管理具有多元化的主体,能够推进社会公共事物的进一步发展和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通过调节和控制公共资源来实现公共管理的职责,建立公共管理体制和有效方式是其面临创新的迫切任务。[1]

二、工商管理概念分析

工商管理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分别是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管理企业内部行为。工商管理具有很强的应用性,是企业必不可少的行政部门。工商管理的专业性要求较高,通过对管理学、经济学等知识的运用,通过现代管理手段实行企业管理和经营战略制定,保证企业的生存和顺利发展。作为管理学方向下的重要分支,稳定企业生存,促进企业发展是工商管理的重要目标。工商管理涉及内容较广,专业性较强,对理论知识和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做好工商管理工作是企业顺利发展的重要基础。[2]

三、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的区别

1.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涉及领域不同

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涉及的领域有很大不同,首先,公共管理主要对公共领域负责,涉及的内容是公共问题。而工商管理涉及的是私人领域,是以企业为基础,具有竞争性的工商企业。公共领域主要指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等,其中公共问题就是指社会成员在工作中广泛受到公共性影响,且具有不可分性,又与公共利益直接相关的社会问题。公共问题一般涉及面广,问题复杂,包括环境问题、交通安全、食品卫生等,公共问题造成的影响较大,不仅仅是影响单一个体,更多是对团队或大多数人的影响。其次,工商管理涉及的私人领域则与公共领域截然相反,工商管理是对盈利性组织的管理,也就是企业管理,其基本性质存在差别。工商管理更注重的是企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优化处理,目的是获得最大效益。

2.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资源配置不同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政府部门,要想实现公共管理的有效实施,需要以公共资源控制为基础,其中包括以下三方面:首先,公共权力。公共权力是政府实现公共管理的约束力和强制力,能够实现对社会公共事务享有资源的合法资格进行管理。公共权力归属于全体社会成员,不归私人所有。其功能是实现公共利益,具有权威性强、强直性强,不受任何约束等特征。其次,政府资源。政府资源包括其所掌握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最重要的是财力的控制。政府财力是公共财产,是政府从事公共事务的基础。最后,自然资源。各种自然资源也属于政府资源,包括国土、矿山等。工商管理的主体是非公共资源,其具有的权力是私权利,也是企业组织的一种力量。企业是一个能够从事商品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通过对企业经营管理实现组织目标,其私权利包括约束力和产权。企业的私权由私人享有,是一种非公共资源。工商管理的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的来源与公共管理不同,并非政府扶持,而是由投资汇报所得,因此,工商管理面临市场竞争,更注重企业生存和发展。

3.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目标不同

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管理主要代表社会的公共利益,其本质是公共利益的好坏,其评价标准也以大多数人的利益需求为指标。公共管理更看重社会公平和社会公正,其目标是最大程度的维护公共利益,然后公平、公正的实现公共利益个体化分配,促进社会福利。工商管理代表的是盈利组织的管理,其目标是追求私人领域的利益最大化,其主体是经纪人,以市场规则为基本准则,被市场规范所操控。工商管理以效率为基础,实现私人利益的扩大化。虽然工商企业也为国家财政作出贡献,但其最终目的还是实现自身利益。

4.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运行机制和方式不同

公共管理通过运用公共权力进行公众事务的管理,其运行机制的本质就是公共权力的运行机制,其基本依据是法律法规,所以,公共管理是一种法制化的管理,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依法行政,依据法律的权力和条款进行公共事务管理,划分责任,力求管理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遵循法律法规。第二,法制监督。公共管理的全过程需要在法律法规的内部和外部监督下进行。工商管理是按照市场规律运行的,虽然市场经济也需要遵循法律要求,但是这种规范只是外在的,市场经济规律还存在隐性约束,维持市场的正常运作。

四、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间联系

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同属于管理学的重要分支,具有区别,又存在一定的联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都以管理学基本理论、方法、知识为基础,通过组织、控制、领导、决策、执行、监督等手段实现管理。在管理过程中,虽然管理对象不同、运行机制不同,但遇到的问题基本相同,例如组织问题、监督问题、执行问题等,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探究,构成了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间的共性问题,是二者最大的共通性。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同属于管理学范畴内,二者在管理本质、管理领域、资源配置、管理目标和运行机制方面都存在区别,但是二者在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以及管理问题方面又存在共通性。掌握公共管理和工商管理的区别与联系,有利于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梦中.美国公共行政(管理)的历史渊源与重要价值取向-麦克斯韦尔学院副院长梅戈特女士访谈录[J].中国行政管理,2013(11).

[2]王乐夫.论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及其与社会性之异同[J].中国行政管理,2014(06).

1信息网络化在工商管理中的应用

网络化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各行各业的信息化程度大大提高,实践已经证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对于促进社会各行各业整体效率的提升具有极大作用,因此,进一步加快信息网络化在我国工商管理机关中的建设,既是必要的,也是紧迫的。信息网络化在工商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

1.1进一步提高市场监管水平,增加监管手段

在实际工作中,工商管理部门要监管的市场主体较多,各种情况也十分复杂,而这些仅仅靠工商管理工作人员去进行监管不仅工作量十分庞大,而且监管效率和水平也不能有效得到保证,可以说,监管手段不足造成工商管理部门对于市场监管水平的低下是造成诸多不法分子进行不法活动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则为工商管理部门提供了一个另外的监管手段,那就是进行网络监管,例如通过设立不法活动网络投诉系统、维权网站等来打击市场不法活动,有效提高工商管理部门市场监管的能力和水平。

1.2拓宽市场监管范围

信息网络化在工商管理中不仅有助于提高工商管理部门市场监管水平,同时也有助于进一步拓宽工商管理部门市场监管范围。市场经济下信息化网络化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迅猛发展,因此工商管理部门面临的形势要比以往严峻的多,因为很多不法分子进行投机活动的手法变得较以往更隐蔽,更加信息化,这就要求工商管理部门必须要进一步拓宽市场监管的范围和领域,将监管范围进一步深入到市场经济中的各个角落中去,而要达到这一目的一个捷径就是大力进行工商管理部门的信息网络化建设力度和进程,强化工商管理部门市场监管的武器和手段。

1.3提高服务质量,完善各类维权机制

工商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能就是要对各类市场的经营活动进行日常监管,以充分保护消费者和普通民众的合法权益。而加强工商管理部门信息网络化建设,就能进一步提高工商管理部门的服务质量,通过建立各类维权网站、投诉管理系统等来认真受理各种投诉、纠纷,最终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1.4提高维权效率,建立网络联动机制

以往基层各个工商管理部门以及各级工商管理之间由于缺少工具而各行其是,工作效率等也是大打折扣,而加强工商管理部门信息网络化建设之后,就可以在各个基层工商管理部门以及各级工商管理部门之间形成联动机制,以实现各种信息共享,建立工商管理网络联动机制以提高工作效率。

1.5加强维权意识、知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

以前工商部门在进行各种维权以及规章制度的宣传工作的时候都是利用举办一些活动、散发各种材料等来进行相关维权知识以及规章制度的宣传,这样宣传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而且收效甚微,一些不法分子也正是利用普通民众不懂相关的维权知识而进行不法活动,而加强工商部门信息网络化的建设后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利用便捷的网络工具进行网络化的宣传工作,加强广大群众的维权意识以及各个企业的规章制度意识,切实维护市场正常秩序,来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6创新工商部门员工培训形式,提高广大工商管理部门员工的素质

员工是企业的核心因素,员工基本素质的高低直接制约着一个部门日常工作能否高效率地开展。进一步加强广大工商管理部门信息网络化建设,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工商部门市场监管水平、拓宽市场监管范围、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在创新工商部门内部员工培训方式,提高工商部门员工基本素质方面同样具有重要作用。以往工商部门在对内部员工进行培训的方式无非是进行集中学习、听一些专家的讲座、报告等形式,这些形式虽然也可以提高工商员工的基本素质,但是都存在着共同的缺陷:忽视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员工被动接受,因而积极性不高,培训效果也大打折扣,而信息网络化则为我们进行员工培训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方法,那就是进行网络化培训,以这种新的模式来激发广大员工的培训积极性,创新员工培训模式,提高全体员工基本素质。

2进一步加强我国工商管理部门信息网络化建设的对策措施

信息网络化建设在工商管理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因而加强我国工商部门信息网络化建设应该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工商部门建设的重点之一,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当前我国工商部门在整体上信息网络化建设严重滞后,目前我国工商部门信息网络化建设的现状是分散、独立的信息处理,尚未能实现我国工商部门整体的集中化、统一的信息处理,也就是说,工商部门整体系统的信息网络化建设依旧有很长的路要走,因而,笔者认为今后进一步加强我国工商管理不么信息网络化建设,必须重点从以下方面进行:

2.1各级工商部门领导要真正将加强信息网络化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做

要想切实加强工商部门信息网络化建设,离不开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各级领导要切实转变观念,紧跟工商部门发展的大趋势,要进一步加强统筹规划,协调各方组织,切实建设工商部门信息网络化建设。

2.2要以相关工商领导组织牵头,形成工商部门信息网络化建设的部门或者委员会,专门负责本部门的信息网络化建设

信息网络化建设是面向、服务于整个工商管理部门的,其也是一项涉及面广、专业性强、技术层次高、施工过程复杂的综合性的系统工作,因此必须由专门负责的部门、专业性的团队来负责进行,要切实统一规划、统一组织,严格按照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所规定的要求来进行,切实负责起加强工商部门信息网络化工作的重任。

2.3各级工商部门要严格落实信息网络化建设经费

各级工商管理部门要积极转变认识,努力在加强本单位信息网络化建设方面投入资金以及经费,同时也要设法取得当地政府的支持,争取建设资金,要争取尽早建成本单位完整的信息网络化,工商管理部门全行业都要积极加强信息网络化建设,争取早日实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所规定的实现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业务管理电脑化,档案存储光盘化,信息查询网络化”的目标。

3总结

作为基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该紧紧围绕市局的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市工商局的基本思路落到实处。 一、以推进工商行政管理由传统管理型向监管执法服务型转变为重点,改革监管模式、创新监管机制全面开展提示、引导、建议的行政指导。建立一种以提示、引导、建议为主要内容的长效的、规范的监管机制,逐渐由主体监管过渡到行为监管,逐渐由粗放监管过渡到科学监管、民主监管、依法监管,逐渐由监管有形市场过渡到监管日益广阔的社会主义统一大市场。 提示。即主体事项、轻微问题提示。一是向市场主体提供事前提示。通过发出建议书、联系卡、告知书等形式,为其办理注册登记、商标注册、合同、广告等事务进行提示,使其能比较方便快速办理有关手续;二是事中提示。工商部门在日常巡查、回访工作中发现市场主体存在着轻微违法行为时,要及时进行提示,要求其在一定期限内及时改正;三是事后提示。当行政指导相对人发生违法违章行为被查处时,在查处的同时要提示及时促其改正规范,在查处后要对其进行回访,促其规范。 引导。即引导市场主体学法、懂法、守法。一是通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宣传引导市场主体学法守法;二是通过工商行政管理监管执法活动促进市场主体学法守法;三是通过市场主体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自觉学法,引导市场主体树立合法经营、守法经营的法律意识和观念。 建议。即监管责任建议。一是在市场主体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时,建议其认真履行;二是市场主体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建议其遵守法律和社会公德,诚信守法经营。 二、以努力实现三大领先为目标,认真开展三研究工作以研究市场主体为重点,努力实现服务发展成效领先。在坚持依法登记,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基础上,把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灵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法律法规规定不明确和没有规定、只要有利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按照立法精神和有关政策积极探索办理。 大力支持、鼓励农产品、五金产品、旅游产品及服务商标注册,促进地方经济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以研究监管细节为重点,努力实现监管执法水平领先。全面实行预警制、规范和限制自由裁量权、严把行政强制措施关。对通过电子经济户口或市场巡查发现的问题,先书面告知。对情节轻微、危害不大、未造成严重后果的违法行为,发责令《改正通知书》,要求限期改正,未改正者再依法查处。市场主体违法率每年降低2个百分点,逐渐消除严重虚假违法广告,努力实现行政复议零撤销、行政诉讼零败诉、高危行业重大责任事故零问责。 以研究监管人员为重点,努力实现队伍整体素质领先。通过学法普法和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干部职工政治业务素质,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力争涌现一批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的办案能手和业务骨干,为整体转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以五大重点为目标,全面推进以登记、收费、监管、执法为主要内容的阳光行政 实施阳光登记和阳光收费,抓好非公有制经济助推工程、企业信用体系和信息化建设领跑工程、工商所建设强基工程。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面向社会经常公布政务信近年来,税务系统内部职务犯罪案件时有发生,不仅损害了国家税收利益,同时对税务机关的声誉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税务人员预防职务犯罪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各级检察机关和税务机关的普遍重视。为此,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国家税务总局制发专 门文件,召开联席会议,作出工作部署。笔者拟对税务人员职务犯罪的发案原因作一分析,并就当前税务人员职务犯罪的预防策略进行思考。 一、税务职务犯罪的发案原因税务职务犯罪案件的形成,有其深层次的主客观原因。从客观方面分析,一是现行税制下,税务机关的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有效制约。一些行业间和地区间存在税率不同的现状,征税标准在相当程度上掌握在少数税务干部手中,他们凭借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部分税务人员擅自扩大优惠政策执行范围,或变通政策违规批准减免税,以税谋贿;少数税务干部为捞取个人好处,置国家利益于不顾,放纵涉税违法犯罪行为。二是税收征管的息,坚持做到审批内容、法律依据、办理程序、申报条件、承诺时限、收费标准六公开,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度和投诉举报制度,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接受社会监督。严格执行一审一核,提高登记质量和效率。在严格执行收费政策的基础上,对个体工商户管理费核费、收费、催费、查费、统计、监督、票据管理等实行全流程、全方位、全透明的计算机网络管理,并做到完全分离,相互制约。进一步加强基层工商所建设。加强基层工商所执法装备和队伍建设,强化基层工商所形象建设,做到外观标志统一、窗口统一、办公设施统一。 实施阳光监管和阳光执法,抓好消费者安全放心工程和12315品牌示范工程。规范和限制自由裁量权,严把行政强制措施关。正确把握行政处罚的度,坚持过罚相当、处罚适当的原则,规范各办案单位的执法行为。严格执行案审小组案件审理制,充分发挥案审小组的作用。全面实施行政处罚案件走流程。确保执法的公平、公正,彻底杜绝在办案中可能出现的不廉洁、不规范行为,对所有经济案件全部通过12315 监管平台实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对案件核审实行三级审理制,即工商所法制员初审,法制科核审,重大复杂案件案审小组集体审。确保执法行为的合法性、适当性。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