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广西象州黄氏水稻研究所论文

发布时间:

广西象州黄氏水稻研究所论文

好吃。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广西象州的油粘米为原粮,品质上乘、颗粒细小饱满、色泽光亮,易煮饭且饭香味十足,成饭后软硬适中、香味浓郁。广西象州香米。生产出的象州米,晶莹剔透,营养丰富,煮饭香软,口感佳;象州米的代表性品种七桂粘和桂香粘,是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培育的。

广西黄氏养发馆地址?靖西市黄氏养发馆成立于2018年12月25日,注册地位于靖西市岳圩镇岳圩街(农商行斜对面),法定代表人为陆丽芬。象州黄氏养生馆的地址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象州县象州镇温泉大道4巷24号2楼,位于广西来宾象州县,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象州县驻城北中心社区。

广西黄氏养发馆在靖西市岳圩镇岳圩街(农商行斜对面),靖西市黄氏养发馆成立于2018年12月25日,注册地位于靖西市岳圩镇岳圩街(农商行斜对面),法定代表人为陆丽芬。

1997年毕业以来,一直在中国水稻研究所从事水稻基因工程和分子遗传育种工作。分别于2003年和2010年获得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硕士学位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遗传学博士学位。已发表研究论文近20篇,参与了3本专著的编写,曾获第十三届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一等奖和杭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申请基因发明专利3项,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目前主持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一项,同时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等科研项目。

杭州富阳水稻研究所发表论文

黄大年,男,研究员,1938年6月出生,浙江省定海县人。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 1962年、1984年分别在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工作。1984-1985,1987-1988年两次赴美国北卡罗莱那州立大学遗传系访问进修,1996年曾在香港科技大学生物化学系合作研究。近10多年主要从事植物基因工程研究。主编专著1本,发表论文102篇。获奖6项。其中应用基因工程方法解决杂交水稻制种纯度的难题,被我国500多位两院院士评为1997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名列榜首。近年主持过国家863高科技计划、农业部和浙江省生物技术重点和重大项目科研项目。主要研究方向是植物基因工程。主要研究内容:1.利用功能基因选育水稻新品种,培育缓解高血压病的功能水稻品种;2.利用水稻转基因技术进行稻米品质改良研究。

袁隆平是一位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灰常灰常了不起。

个人档案 姓名:袁隆平 出生日期:1930年9月7日(农历七月初九) 籍贯地:江西德安 出生地:北京 家人:父亲袁兴烈,母亲华静,妻子邓哲,有3个儿子,袁定安、袁定江、袁定阳,三儿媳段美娟 身份:杂交水稻之父 个人简介:袁隆平,汉族。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任教。1964年开始杂交水稻研究,1971年调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1978年晋升为研究员,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的籼型杂交水稻研究获我国迄今唯一特等发明奖;湖南省委、省政府授予袁隆平“功勋科学家”称号;我国发现的国际编号为8117的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他先后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等8项国际奖励。2001年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

袁隆平院士的伟大贡献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袁隆平不仅是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而且始终是这一研究领域的“领头雁”,创建了一门系统的新兴学科——杂交水稻学.四十多年来,杂交水稻研究的每一发展阶段、每一项重大创新,都离不开他所起到的关键作用,都体现了他非凡的经验智慧与学术思想.1964年,他冲破当时流行的遗传学观点的束缚,在我国率先开展三系法培育杂交水稻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他解决了三系法杂交稻研究中三系配套、优势组合选配和制种低产三大难题.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他提出了杂交水稻的育种发展战略,并解决了两系法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难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他设计出了以高冠层、矮穗层和中大穗为特征的超高产株型模式和培育超级杂交稻的技术路线,并在超级杂交稻研究方面频频取得重大进展.1982年,国际水稻研究所学术会首次公认:中国科学家袁隆平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在科研实践的同时,袁隆平不断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从1966年发表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以来,先后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在国外发表12篇;出版专著7部.袁隆平作为学术带头人,培养了一大批杂交水稻专家和技术骨干,在杂交水稻的研究和发展中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理论和应用技术体系,从而创建了一门系统的新兴学科——杂交水稻学.第二,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有人曾经风趣地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一是靠邓小平的责任制,二是靠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从1976年开始,“三系”杂交稻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比常规稻平均增产20%左右,为解决我国粮食问题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2000年,第一期超级杂交稻研究目标顺利通过了国家农业部组织的验收,原国务委员、国家科委原主任宋健院士赞扬说:“这一成果对保障21世纪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随后,袁隆平又提前实现了第二期超级杂交稻研究目标,它比一般杂交稻增产约30%.据统计,到2006年止,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56亿多亩,增加稻谷5200多亿公斤.近年来,全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约2.4亿亩左右,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养活7000多万人口.这是对上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布朗提出的“未来谁来养活中国”的有力回答.第三,袁隆平把“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作为毕生最大的追求,为推动杂交水稻的国际发展、促进我国对外交往做出了巨大贡献.1980年,杂交水稻作为我国出口的第一项农业专利技术转让给美国,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90年代初,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推广杂交水稻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战略措施.多年来,袁隆平7次赴国际水稻所开展合作研究,还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聘为该组织国际首席顾问,十几次赴印度、越南、缅甸、孟加拉等国指导发展杂交水稻.同时,他还在国内主持举办了20多期杂交水稻国际培训班,为30多个国家培训了500名技术人才.这些专家回到本国后都成为当地研究和推广杂交水稻的技术骨干.目前,越南、印度、菲律宾已成为大面积生产应用杂交水稻的国家,杂交水稻的增产效果也十分显著.如越南,2004年种植杂交水稻面积已达65万公顷,每公顷6.3吨,比其全国平均水稻单产增产40%.如菲律宾,2005年种植杂交水稻面积达37万公顷,平均每公顷6.5吨,比其全国水稻平均单产高80%,使菲律宾粮食短缺的局面大为改观.菲政府计划,到2007年发展杂交水稻300万公顷,实现粮食自给.由于各方面条件已经成熟,2005年7月,袁隆平提出了“杂交水稻外交”的建议,即积极在发展中国家推广杂交水稻,扩大中国的影响,以此进一步促进双边关系的发展.这一建议得到了国家领导人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杂交水稻外交”将成为我国“走出去”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2005年10月,袁隆平在外交部第四期大使参赞学习班上做报告,我国驻80多个国家的大使、总领事和参赞听取了报告.第四,袁隆平培养了大批杂交水稻研究和推广人才.四十多年来,在他的亲自培养、直接教导和间接影响下,不论是在他的研究中心,还是在全国杂交水稻技术攻关协作单位,已经形成了一支梯队结合、协同作战的杂交水稻技术队伍,肩负着将杂交水稻向纵深发展的重任.如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多年来他总是每年把与美国水稻技术公司合作所得到的顾问费捐献出来作为所长基金,累计捐资达100多万元,资助科研人员特别是年轻人开展有希望和潜力的项目研究.每年几乎都有几个课题获得2-5万元的资助.他不但支持本单位的科技人员,也扶持其他单位的科研人员,如福建农业大学的一位博士后,开展多倍体水稻育种的探索性研究,但苦于经费不足.袁隆平院士得知后,专门拨出一笔经费,鼓励他取得成果.袁隆平院士不仅思想开明,而且意识超前,他深知未来的农业科技仅靠常规技术必将落伍,而必须与现代生物技术

黄海水产研究所论文

▲唐启升,辽宁省大连市人,1943年12月出生。海洋渔业资源与生态学家。1981-1984年赴挪威海洋研究所、美国马里兰大学、华盛顿大学作访问学者,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历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国际北太平洋海洋科学组织学术局委员兼渔业科学委员会主席等职。1994年至今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职中国水产学会理事长、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及专业组组长、国家863资环领域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学部专家咨询组委员、国家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组成员、国际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GLOBEC)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联合国海委会大海洋生态系咨委会委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水产学科首席科学家、中国海洋大学兼职教授、博导和水产学报副主委等40余项国内外学术职务,山东省第八届政协委员,山东省第十届人大代表。2006年5月25日在中国科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国科技协会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他长期从事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研究。80年代中期以来,特别重视海洋生态系统的研究,推动大海洋生态系研究的发展,参与国际海洋生态系统重大研究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开拓了我国大海洋生态系和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在我国海洋渔业生物学、渔业生物学、资源增殖与管理、远洋渔业和海洋生态系统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学术意义和重大应用价值的成果,为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做出了突出贡献。主持完成的“渤海渔业增养殖技术”和“海湾系统养殖容量与规模化健康养殖技术” 等2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白令海和鄂霍次克海狭鳕渔业信息网络和资源评估调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另有“渤海生态系统动力学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国海洋渔业生物学”等6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表论文、专著220余篇册。先后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全国农业教育、科研系统优秀回国留学人员” 等多项国家、省部级个人荣誉称号;2004年获得“青岛市科技功勋奖”、2005年分别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及“首届中华农业英才奖”。1999年被科技部聘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东、黄海生态系统动力学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并于2004年荣获国家973计划先进个人称号。2005年作为首席科学家申报的第二个973项目“我国近海生态系统食物产出的关键过程及其可持续机理”获得科技部批准。他长期从事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研究。80年代中期以来,特别重视海洋生态系统的研究,推动大海洋生态系研究的发展,参与国际海洋生态系统重大研究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开拓了我国大海洋生态系和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在我国海洋渔业生物学、渔业生物学、资源增殖与管理、远洋渔业和海洋生态系统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学术意义和重大应用价值的成果,为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做出了突出贡献。主持完成的“渤海渔业增养殖技术”和“海湾系统养殖容量与规模化健康养殖技术” 等2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白令海和鄂霍次克海狭鳕渔业信息网络和资源评估调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另有“渤海生态系统动力学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国海洋渔业生物学”等6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表论文、专著220余篇册。先后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全国农业教育、科研系统优秀回国留学人员” 等多项国家、省部级个人荣誉称号;2004年获得“青岛市科技功勋奖”、2005年分别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及“首届中华农业英才奖”。1999年被科技部聘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东、黄海生态系统动力学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并于2004年荣获国家973计划先进个人称号。2005年作为首席科学家申报的第二个973项目“我国近海生态系统食物产出的关键过程及其可持续机理”获得科技部批准。▲赵法箴,山东省莱州市人,1935年5月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1958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水产系,现任黄海水产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中国水产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常务理事兼“生态学”分会副理事长,全国海洋资源研究开发保护专家组成员,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青岛市第八届人大代表,山东省五届人大代表,第七~十届全国政协委员。60年代初首次完成中国对虾幼体发育生态研究,为对虾全人工育苗奠定了基础。60年代中期,主持研究小面积对虾养殖示范获得成功,同时取得中型和大型水面养殖对虾研究成功,开创了中国的对虾养殖业,70年代成功地进行了一系列对虾养殖高产试验和开发饵料的研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80年代主持国家攻关项目“对虾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技术”研究取得成功,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金奖;“对虾人工配合饵料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撰有《对虾幼体发育形态》等论文30篇。主要著作有《对虾养殖》、《人工养殖对虾》(1979)、《对虾幼体发育形态》(1965)。《对虾人工育苗及精养高产技术的研究》1978年获全国科技大会奖。《对虾人工配合饵料研究》1987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对虾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技术》198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特别奖金奖。1986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0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4年被授予“第五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雷霁霖,男,1935年5月生于福建宁化,畲族。1954-1958年就读于山东大学生物系动物专业,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工作,是国内外知名的海水鱼类养殖学家。40多年来,始终坚持在科研生产第一线,系统研究了22种海水鱼类的增养殖理论与技术,其中8种已实现产业化,他以亲身实践丰富了鱼类养殖学理论,引导了海水鱼类养殖向工业化方向发展,是我国海水鱼类增养殖学科带头人、工厂化育苗和养殖产业化的主要奠基人。上世纪60年代,他率先突破了梭鱼人工繁殖技术,探索了多种海水鱼类育苗工艺;70年代首创海水鱼类工厂化育苗系列技术;80年代率先完成工厂化育苗体系构建,北方网箱养殖和放流增殖获开创性成果;90年代,真鲷工厂化育苗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他于1992年首先从英国引进大菱鲆良种,突破了育苗关键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创建符合国情的"温室大棚+深井海水"工厂化养殖模式,掀起了中国海水养殖业的第四次产业浪潮,近5年累计创产值逾70亿元,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此大菱鲆的引进被誉为我国当代最成功的海水鱼类引种范例。雷霁霖相继主持和完成 "国际合作"、"国家攻关"、"攀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重大项目,研究成果卓著。获国家科技进步2等奖2项(第1名和第3名)、杜邦科技创新奖1项(第1名)、省部级奖多项和山东省“富民兴鲁”奖章、青岛市突出贡献人才奖。发表论文120余篇,专著和合著7部。培养博士、硕士6名。他治学严谨、学风正派,勇于创新、事业心和责任感强,对我国的水产科技和产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生物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洵徐洵院士是我国海洋生物基因工程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她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她用自己广博的知识和深厚的学术造诣与理论水平,孜孜不倦地工作在海洋科研第一线,开拓了国海洋环境基因工程这一崭新领域,为我国海洋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徐洵院士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海洋基因工程实验室。徐洵院士创建的海洋生物基因工程实验室是国家海洋局的重点实验室,现已更名为“国家海洋局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在徐洵院士的带领下,实验室科技人员完成了多项国家、省部局级重大攻关项目,使我国海洋基因工程技术得到飞速的发展。在2002年科技部组织的以海洋领域的院士为主的专家组考核评审中,该重点实验室评定等次为优,整体水平国内领先,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该重点实验室正积极申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徐洵院士为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于海水养殖作了开拓性工作。她首先从我国三种海鱼的脑下垂体中分别提取和克隆了鱼的生长激素基因,经过多年的努力,构建了可供生产用的高效表达基因工程酵母菌,其发酵产品可促使高档海水养殖鱼类快速生长,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成果“进入了国际先进水平”。网箱养殖试验表明含该发酵产品的饲料能使养殖产量增加20%以上,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目前该成果已经通过了专家验收,并已有多家国内外公司愿意合作开发。同时鱼生长激素基因也是我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知识产权的海洋生物基因。徐洵院士是将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于海洋环境病原生物污染监测的第一人。1995和1998年国际有关学术会议都特邀徐洵院士在会上作有关“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海洋环境污染研究的应用”的专题报告。该技术经专家组鉴定认为“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关键的技术TCA制备法属国际领先”。几年来实验室利用该技术对吕泗、山东、福建等地海域进行了十一个航次、几十个站位的监测,为海洋病原污染作了及时的预报,为防治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此外,她还应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效应专家组提出的“优先研究和发展重金属污染引起的生物效应监测技术”全球环境战略的要求,在中国率先建立了酶标免疫法检测重金属污染引起的海洋生物效应,这是一项早期、灵敏的污染监测技术。由于徐洵院士在海洋环境监测这一重要领域的开创性工作,美国海洋环境研究所特聘她为该所高级科学顾问。在世界上率先破译对虾白斑杆状病毒(WSBV)遗传密码。1993年以来对虾病害已在我国造成上百亿元的经济损失,至今仍无良策。只有了解其主要的病原—白斑杆状病毒的基因结构,揭示病毒感染增殖的机理才能采取有效对策,但在对虾细胞的培养尚未成功的情况下,从病虾组织直接提纯病毒是非常困难的。这项工作在徐洵院士指导下取得了重大突破,实验室在世界上第一个得到完整的杆状病毒全DNA,随之成功地建立了对虾杆状病毒基因检测技术,灵敏度高达102, 可对水环境、底泥、虾苗、亲虾活体和饵料等作病毒的检测,为控制养虾环境,掌握病毒感染途径与指导防治提供了有力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在她的亲自带领下,实验室科研人员通过艰苦努力测定了含30万个碱基对的对虾病毒基因组全部序列,在世界上率先破译对虾白斑杆状毒遗传基因密码。这一成果被评为“1999年中国十大基础科学研究新闻”、“2000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被破解的海洋动物病毒的基因结构,为人类认识海洋环境病毒的特性及作用机理提供了首例模型,为控制海洋病毒奠定了基础。美、加等国专家来访后都高度赞赏并要求合作。1998年初外国基因结构专家专程从美来华对该项目进行评议,给予了极高评价,主动介入并由科技部生物工程中心、北方基因中心及美方公司共同出资500万元以完成全部基因分析工作。目前该项工程水平处于国际前列,它奠定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学术领先地位。徐洵院士的一系列科技成果,具有潜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徐洵院士除重视应用基础研究外,还十分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着眼于利用生物工程技术为国家利益维护和经济建 设服务。在她的积极推动下,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分别与中国大洋协会、福建省科技厅在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共建成立“中国大洋生物基因资源研究开发基地”和“福建省生物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致力于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实验室的科技成果目前有的正在推广应用,有的正处于中试阶段,预期前景可观。徐洵院士作为访问学者曾两度在美国加州大学USCD分子遗传学中心工作,构建了多种海洋生物基因文库,并从海洋低等生物中发现了人的功能蛋白原始基因,这一新发现对分子进化研究有重大意义,为国际所瞩目。当时,美国德州大学的分子生物研究所圣来尼奥所长力邀徐院士主持他的实验室,并许以高薪、全家定居、终身职位等优厚待遇,这比她在国内的工作条件和待遇高了很多,但她不为所动,她首先想到的不是待遇和工作环境,而深知自己事业在中国,自己是新中国培育的科研工作者,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个人的一切离不开祖国的培育和扶植,理应按期回国,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昌盛尽心尽力,为祖国在该研究领域处于世界先进之林而拼搏。她毅然告别美国回国,充分表达了知识分子热爱中国□领导下社会主义祖国的赤诚之心和对我国科学事业执著追求的高尚品德。徐洵院士不仅在科研上硕果累累,成绩显著,而且在人才培养方面也是桃李芬芳满天下。不论是在中国科技大学工作期间还是在海洋科研工作中,她都以高尚的“人梯”精神悉心培养跨世纪人才。她时常鼓励和引导中青年科技人员讲理想,讲奉献,勇挑重担,同时她还创造条件和机会,给他们一个广阔的舞台,让他们充分发挥才能。在她的多次坚决要求下,所里2002年同意她从重点实验室主任的位置上退下来,让年轻科技人员当主任、副主任,给他们压担子,而她则担任名誉主任居后指导。在她的精心培养下,一批年轻的科技人员正茁壮成长,有的已经成为国家“九五”、“十五”攻关课题的主持人,有的已脱颖而出,成为科研领域的业务骨干。作为1990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第一位博士生导师,徐洵院士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治学严谨,为人师表,同时还注重学生的道德品德修养,经常和他们一起谈理想,谈人生价值。她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对那些有理想,有抱负和知识面宽,业务基础扎实的学生她都积极推荐,选派出国攻读博士或深造,并教育和鼓励他们学成后为祖国的科研事业做贡献。几年来她先后培养了硕士和博士生20多名,为祖国的科研和海洋事业输送一批高、精、尖的人才。

1947年,国立山东大学童第周教授受校长赵太侔之托,函请朱树屏到青岛创建和主持水产系工作,任教授兼系主任,借聘期为一年。当时,该系刚刚成立一年,基础十分薄弱,朱树屏同年7月到职后,将从英国带回的有关海洋、水产科研教学方面的书籍、资料及一些实验设备赠送给了水产系。同时,朱树屏制定发展规划,在水产系成立了渔捞、养殖、加工三个专业组,还争取到实习调查船;又经多方努力,聘请到戴立生、王以康、王贻观等多位教授和讲师康迪安、辛学毅等先后来到水产系任教,使当时全国惟一的四年制本科水产系初具规模,并成为国立山东大学重要学系之一,并培育出了中国首批大学本科水产专业人才。1948年9月,在国立山东大学的借聘期满,朱树屏被调返上海动植物研究所,不久带队出海到舟山渔场进行海洋调查。离青时,国立山东大学水产系全体同学到码头挥泪送别。1949年1月,国立山东大学水产系一、二、三年级全体同学又长函敦请朱树屏教授返青执教,函文情真意切:“……只要有老师来做我们的领导中心,我们的力量定会团结起来……创建水产系的巨任,除了老师具有这种勇敢果决、忍辱负重的精神能担负,别人再也担负不起。……我们以平静的心情等待再一次在码头上欢迎我们衷心崇敬的老师……”(该函至今犹存)朱树屏捧读再三,不禁涔然泪下,但终因舟山海洋调查的重任在身,未能如愿返校。1951年1月,朱树屏调回青岛,到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海洋生物研究室工作(青岛);同年3月,调农业部水产实验所(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任所长,兼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室研究员,同时被国立山东大学聘为水产系教授,继续讲授湖沼学、浮游生物学和水化学等专业课程,使中断了三年的这几门重要课程得以恢复。他到任后,对科研规划、研究任务、机构设置、人员配置、设施建设等均具体操持、组织领导,不遗余力,使研究所的调查研究工作很快全面展开。1952年,正式增设资源、渔捞、海产养殖、淡水养殖和水产加工五个研究室及其它辅助设施。20世纪60年代初,为了从海洋生态和初级生产力入手加强资源与渔业研究,又建立了生产力研究室和实验生态组,并相应增建了实验场、同位素实验室、恒温室等基础研究设施,使该所成为中国水产界成果最多、世界知名的骨干科研单位。在他的直接培养指导下成长起来的科研人员晋升为高级职称的约有四五十人,其中不少人成了学科带头人。在青岛,他曾在胶州湾设站,逐月调查浮游植物生长所需要营养盐类的组成特点和变化规律,发现营养盐类的分布相当均匀,除每年4至5月外,营养盐含量均能满足浮游植物的需求。他首次提出:根据长期连续的调查结果,预报海产生物资源及养殖业的丰歉,进行“种海”,合理开发利用海洋的战略思想。在青岛,他与童第周教授共同组织领导了中国首次海洋渔场调查——烟台、威海外海鲐鱼渔场调查,并从理论上总结解释了调查结果,在论文中揭示了该产卵场属性同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关系,黄海暖流同鱼群洄游和行动的关系,水温、饵料生物同鱼群分布的关系,渔期同鱼性腺发育的关系等规律。调查成果当年即用于指导渔业生产,并获得中国科学院奖励。在朱树屏等直接领导下,黄海水产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合作编制了《渤、黄、东海渔捞海图》,该书共三卷,分为海洋学图集与捕捞对象图集两部分,概括地展示了中国对近海渔业资源与渔场海洋学多年的调查研究结果,该项工作获得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奖。通过长期的缜密调查研究,朱树屏在20世纪60年代前期,不顾非议与压力,针对黄、渤海渔业资源状况提出“资源衰退,应予保护”的观点,并在许多场合积极阐明,但一直未能被采纳,直到1978年以后,“资源衰退”的事实和论点才被公认。这不仅说明了朱树屏作为科学家的远见卓识,也显示了他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深受后人的缅怀与崇敬。1956年,他参加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组织的访问苏联代表团,作为水产方面的顾问,同苏方商洽中苏水产科技合作草案;1957年参加领导中苏合作黄海、东海越冬渔场调查;1958年参与指导了中国首次世界最大规模的“全国海洋综合调查”,在其撰写的论著《渤海诸河口渔业综合调查报告》中进一步论述了海洋人工增殖和农牧化;主持了1958~1960年中苏合作的“发展海洋渔业和利用海洋渔业资源的调查研究”项目。在国际科技合作中,他贯彻周恩来总理的指示,维护国家利益,坚持原则立场,受到水产部领导的赞誉。他参加了我国1956~1967年和1963~1972年两个科学技术长远规划的制定工作。在他的倡议下很多重要研究课题,如海洋生产力研究、紫菜人工养殖等被列入规划。

期刊水稻研究

是 的 ,!《中国水稻科学》为中国水稻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水稻学术性季刊,主要报道以水稻为研究对象的未经发表的中、英文原始论文。《中国水稻科学》为中文核心期刊,是我国影响因子较高的科技期刊之一,是国内外20余种数据库及检索刊物的来源期刊,也是中国科学引文索引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来源期刊。《中国水稻科学》十多次被浙江省、农业部有关部门评为优秀科技期刊,在第一、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均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如要发表的话是比较难的,你可以人帮忙。我也很乐意帮ni!

期刊文献,在两本期刊有刊登过,详细信息如下:超高产杂交稻的光合特性研究 【作 者】 刘建丰;袁隆平;邓启云【刊 名】 中国生物学文摘【ISSN】10011900【出版日期】2006【期 号】第2期【页 码】32-38【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01A.A241021)【参考文献格式】刘建丰,袁隆平,邓启云.超高产杂交稻的光合特性研究[J].中国生物学文摘,2006,(第2期).【摘 要】对7个冠层形态性状具有一定差异但又具有较高产量水平的杂交稻组合与对照组合汕优63的光合形态生理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比对照显著增产的4个组合具有以下光合作用优势:在每穗粒数增加、库容扩大的基础上,剑叶长度增加、叶角较小,冠层各部光的分布比较均匀(消光系数小);在孕穗末期、抽穗后10d和抽穗后30d的光饱和光合速率及抽穗后10d的群体光合速率比对照都有不同程度增加;抽穗前茎鞘中能积累较多的光合产物并能有效运转至籽粒。 超高产杂交稻的光合特性研究 【作 者】 刘建丰;袁隆平;邓启云;陈立云;蔡义东【刊 名】 中国农业科学【ISSN】05781752【出版日期】2005【期 号】第2期【页 码】258-264【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长沙【参考文献格式】刘建丰,袁隆平,邓启云,陈立云,蔡义东.超高产杂交稻的光合特性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5,(第2期).【摘 要】对7个冠层形态性状具有一定差异但又具有较高产量水平的杂交稻组合与对照组合汕优63的光合形态生理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比对照显著增产的4个组合具有以下光合作用优势:在每穗粒数增加、库容扩大的基础上,剑叶长度增加、叶角较小,冠层各部光的分布比较均匀(消光系数小); 在孕穗末期、抽穗后10 d和抽穗后30 d的光饱和光合速率及抽穗后10 d的群体光合速率比对照都有不同程度增加;抽穗前茎鞘中能积累较多的光合产物并能有效运转至籽粒

一般国家权威期刊就是主办方为国家级别。但由于目前国家权威期刊的评定标准很多,所以很难说哪个标准更具有权威性,但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双核期刊一般都是权威期刊。

刊名: 中国水稻科学

Chinese Journal of Rice Science

主办:  中国水稻研究所

周期:  双月

出版地:浙江省杭州市

语种:  中文;英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1-7216

CN:   33-1146/S

邮发代号: 32-94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中国水稻科学

创刊时间:1986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11)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2年计划收录)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复合影响因子:2.306

综合影响因子:1.401

从这个刊物为双核期刊,加之很高的影响因子可以清晰判断出该刊十分权威,并且主办方也是中国水稻研究所,所以完全可以认为是国家权威期刊。

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论文

广东省中医院消化内科博士后、广东省重点学科中医诊断学硕士生导师康富来国医馆专家、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及中西医结合学会疑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从事中医药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30年,临床治疗经验丰富,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编/副主编著作4部,参编著作6部,主持广东省博士后科研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国家及省自然基金项目等8项,曾获吉林省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辽宁中医杂志》优秀论文一等奖;师从余绍源、罗云坚教授等多位名老中医从事消化内科疾病博士后,并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上有很大建树,疗效显著。资料来自康富来国医馆男,吉林长春人,1963年11月生。副教授,广东省中医院消化内科博士后,广东省重点学科中医诊断学学科硕士生导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教研室主任,兼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及中西医结合学会疑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研究方向:脾胃学说及其临床应用研究和舌诊临床客观化研究。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编/副主编著作4部,参编著作6部。主持广东省博士后科研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国家及省自然基金项目等8项。参与《中医药常用名词术语国家行业标准》的起草工作。协助培养博士生3名。曾获吉林省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辽宁中医杂志》优秀论文一等. 修宗昌,男,1963年11月生,长春市人。医学博士后,副教授。现为中医诊断教研室主任,《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编委。1990年辽宁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就职于长春中医学院中医诊断教研室,从事中医诊断学教学、科研和中医临床工作。曾获得“吉林省第二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长春中医学院基础部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连续3年参加吉林省高等教育中医学本科自学统一考试《中医诊断学》命题工作。1998年考取辽宁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德新教授。读博期间,参与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九·五”攻关课题:《中医药常用名词术语中外大辞典》的修订工作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中医基础理论名词术语规范化国家行业标准”的起草工作。2001年博士研究生毕业,进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即广东省中医院消化内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从事脾胃学说及其应用研究。2004年博士后出站,留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诊教研室任教。多年来在省级以上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编及参编著作9部,主持或参与科研课题10余项资料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本来不在中医药大学出诊做医生的,只是教学,但在康福来就是名医了.......?!

周福生,教授,男,广东惠来县人,1950年7月出生,1975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医疗系,1988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所长、临床研究室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二内科副主任、内镜室主任。中西医结合临床(消化内科)博士生导师,以脾胃虚实病证本质及其证治规律为主要研究方向。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药品评审委员。1995年,被评为广东省优秀中青年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周教授长期致力于中西医结合内科的教学工作,参与《脾胃学说研究》、《中医临床研究基本知识》、《消化道药理与临床》等教材的编写;先后主讲了《中医内科学》、《脾胃学说研究》、《消化道药理与临床》、《中西医结合研究方法与思路》及临床专题讲座等,教学中能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深受学生好评。目前,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2名,协助培养博士研究生4名。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