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环氧树脂工艺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环氧树脂工艺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环氧树脂及环氧树脂胶粘剂的基本知识(一)、环氧树脂的概念: 环氧树脂是指高分子链结构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环氧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的总称,属于热固性树脂,代表性树脂是双酚A型环氧树脂。 (二).环氧树脂的特点(通常指双酚A型环氧树脂)1.单独的环氧树脂应用价值很低,它需要与固化剂配合使用才有实用价值。 2.高粘接强度:在合成胶粘剂中环氧树脂胶的胶接强度居前列。3.固化收缩率小,在胶粘剂中环氧树脂胶的收缩率最小,这也是环氧树脂胶固化胶接高的原因之一。例如: 酚醛树脂胶:8—10% ; 有机硅树脂胶:6—8% 聚酯树脂胶:4—8% ; 环氧树脂胶:1—3% 若经过改性加工后的环氧树脂胶收缩率可降为0.1—0.3%,热膨胀系数为6.0×10-5/℃ 4.耐化学性能工好:在固化体系中的醚基、苯环和脂肪羟基不易受酸碱侵蚀。在海水、石油、煤油、10%H2SO4、10%HCl、10%HAc、10%NH3、10%H3PO4和30%Na2CO3中可以用两年;而在50%H2SO4和10%HNO3常温浸泡半年;10%NaOH(100℃)浸泡一个月,性能保持不变。 5.电绝缘性优良:环氧树脂的击穿电压可大于35kv/mm 6.工艺性能良好、制品尺寸稳定、耐性良好和吸水率低。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优点固然好,但也有其缺点: ①.操作粘度大,这在施工方面显的有些不方便 ②.固化物性脆,伸长率小。③.剥离强度低。 ④.耐机械冲击和热冲击差。 (三).环氧树脂的应用与发展 1.环氧树脂的发展史: 环氧树脂是1938年由P.Castam申请瑞士专利,由汽巴公司在1946年研制出最早的环氧粘接剂,1949年美国的S.O.Creentee研制了环氧涂料,我国于1958年开始环氧树脂的工业化生产。2.环氧树脂的应用: ①涂料工业:环氧树脂在涂料工业中需用量最大,目前较广泛使用的有水性涂料、粉末涂料和高固分涂料。可广泛用于管道容器、汽车、船舶、航天、电子、玩具、工艺品等行业。②电子电器工业:环氧树脂胶可用于电气绝缘材料,例如整流器、变压器的密封灌注;电子元器件的密封保护;机电产品的绝缘处理与粘接;蓄电池的密封粘接;电容器、电阻、电感器的表面披覆。③五金饰品,工艺品、体育用品品行业:可用于标牌、饰品、商标、五金、球拍、钓具、运动用品、工艺品等产品上。④光电行业:可用于发光二极管(LED)、数码管、像素管、电子显示屏、LED灯饰等产品的封装、灌注和粘接。 ⑤建筑工业:在道路、桥梁、地坪、钢铁结构、建筑、墙体涂料、堤坝、工程施工、文物修补等行业也会广泛用到。⑥胶粘剂、密封剂和复合材料领域:如风力发电机叶片、工艺品、陶瓷、玻璃等各种物质之间的粘接,碳纤维板材的复合、微电子材料的密封等等。(四).环氧树脂胶的特性1、环氧树脂胶是在环氧树脂的基础上对其特性进行再加工或改性,使其性能参数等符合特定的要求,通常环氧树脂胶也需要有固化剂搭配才能使用,并且需要混合均匀后才能完全固化,一般环氧树脂胶称为A胶或主剂,固化剂称为B胶或固化剂(硬化剂)。2、反映环氧树脂胶固化前的主要特性有:颜色、粘度、比重、配比、凝胶时间、可使用时间、固化时间、触变性(止流性)、硬度、表面张力等。 粘度(Viscosity):是指胶体在流动中所产生的内部摩擦阻力,其数值由物质种类、温度、浓度等因素决定。 凝胶时间:胶水的固化是从液体向固化转化的过程,从胶水开始反应起到胶体趋向固体时的临界状态的时间为凝胶时间,它由环氧树脂胶的混合量、温度等因素决定。 触变性:该特性是指胶体受外力触动(摇晃、搅拌、振动、超声波等)时,随外力作用由稠变稀,当外界因素停止作用时,胶体又恢复到原来时的稠度的现象。 硬度(Hardness):是指材料对压印、刮痕等外力的抵抗能力。根据试验方法不同有邵氏(Shore)硬度、布氏(Brinell)硬度、洛氏(Rockwell)硬度、莫氏(Mohs)硬度、巴氏(Barcol)硬度、维氏(Vichers)硬度等。硬度的数值与硬度计类型有关,在常用的硬度计中,邵氏硬度计结构简单,适于生产检验,邵氏硬度计可分为A型、C型、D型,A型用于测量软质胶体,C和D型用于测量半硬和硬质胶体。 表面张力(Surface tension):液体内部分子的吸引力使表面上的分子处于向内一种力作用下,这种力使液体尽量缩小其表面积而形成平行于表面的力,称为表面张力。或者说是液体表面相邻两部分间单位长度内的相互牵引力,它是分子力的一种表现。表面张力的单位是N/m。表面张力的大小与液体的性质、纯度和温度有关。3、反映环氧树脂胶固化后特性的主要特性有:电阻、耐电压、吸水率、抗压强度、拉伸(引张)强度、剪切强度、剥离强度、冲击强度、热变形形温度、玻璃化转变温度、内应力、耐化学性、伸长率、收缩系数、导热系数、诱电率、耐候性、耐老化性等。 电阻(Resistivity):描述材料电阻特性通常用表面电阻或体积电阻。表面电阻简单地说就是同一表面上两电极之间所测得的电阻值,单位是Ω。将电极形状和电阻值结合在一起通过计算可得到单位面积的表面电阻率。体积电阻也叫体积电阻率、体积电阻系数,指通过材料厚度的电阻值,是表征电介质或绝缘材料电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表示1cm2电介质对泄漏电流的电阻,单位是Ω•m或Ω•cm。电阻率愈大,绝缘性能愈好。耐电压(Proof voltage):又称耐压强度(绝缘强度),胶体两端所加的电压越高,材料内电荷受到的电场力就越大,越容易发生电离碰撞,造成胶体击穿。使绝缘体击穿的最低电压叫做这个物体的击穿电压。使1毫米厚的绝缘材料击穿时,需要加上的电压千伏数叫做绝缘材料的绝缘耐压强度,简称耐电压,单位是:Kv/mm。绝缘材料的绝缘性能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温度越高,绝缘材料的绝缘性能越差。为保证绝缘强度,每种绝缘材料都有一个适当的最高允许工作温度,在此温度以下,可以长期安全地使用,超过这个温度就会迅速老化。 吸水率(Water absorption):是指物质吸水程度的量度。系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把物质在水中浸泡一定时间所增加的质量百分数。 拉伸强度(Tensile strength):拉伸强度是胶体拉伸至断裂时的最大拉伸应力。有称扯断力、扯断强度、抗张力、抗张强度。单位为MPa。 剪切强度(Shear strength):也称抗剪强度,是指单位粘接面积上能够承受平行于粘接面积的最大载荷,常用的单位为MPa。 剥离强度(Peel strength):也称抗剥强度,是指每单位宽度所能承受的最大破坏载荷,是衡量线受力能力的,单位为kN/m。 伸长率(Elongation):是指胶体在拉力作用下长度的增加,以原长的百分数表示。 热变形温度(Heat deflection temperature under load):是指固化物耐热性的一种量度,是将固化物试样浸在一种等速升温的适宜传热介质中,在简支梁式的静弯曲负荷作用下,测出试样弯曲变形达到规定值时的温度,即为热变形温度,简称HDT。 玻璃化温度(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是指固化物从玻璃形态向无定形或高弹态或流态转变(或相反的转变)的较窄温度范围的近似中点,称为玻璃化温度,通常以Tg表示,是耐热性的一个指标。 收缩率(Shrinkage ration):定义为收缩量与收缩前尺寸之比的百分数,收缩量则为收缩前后尺寸之差。 内应力(Internal stress):是指在没有外力存在下,胶体(材料)内部由于存在缺陷、温度变化、溶剂作用等原因所产生的应力。 耐化学性(Chemical resistance):是指耐酸、碱、盐、溶剂和其他化学物质的能力。 阻燃性(Flame resistance):是指材料接触火焰时,抵制燃烧或离开火焰时阻碍继续燃烧的能力。 耐候性(Weatherability):是指材料曝露在日光、冷热、风雨等气候条件下的耐受性。 老化(Aging):固化后胶体在加工、贮存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外界因素(热、光、氧、水、射线、机械力和化学介质等)的作用,发生一系列物理或化学变化,使高分子材料交联变脆、裂解发粘、变色龟裂、粗糙起泡、表面粉化、分层剥落、性能逐渐变坏,以至丧失力学性能不能使用,这种变化的现象叫老化。 介电常数(Dielectric Constant):又称电容率、诱电率(Permittivity)。是指每“单位体积”的物体,在每一单位之“电位梯度”下所能储蓄“静电能量”(Electrostatic Energy)的多少。当胶体的“透电率”越大(表示品质越不好),而两逼近之导线中有电流工作时,就愈难到达彻底绝缘的效果,换言之就越容易产生某种程度的漏电。故绝缘材料的介质常数在通常情况下要愈小愈好。水的介电常数是70,很少的水分,会引起显著的变化。4、环氧树脂胶大部分是热固型的胶,它有以下主要特点:温度越高固化越快;一次混合的量越多固化越快;固化过程中有放热现象等。

材料简介:环氧树脂是泛指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环氧基团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除个别外,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都不高。环氧树脂的分子结构是以分子链中含有活泼的环氧基团为其特征,环氧基团可以位于分子链的末端、中间或成环状结构。由于分子结构中含有活泼的环氧基团,使它们可与多种类型的固化剂发生交联反应而形成不溶、不熔的具有三向网状结构的高聚物。应用特性: 1、 形式多样。各种树脂、固化剂、改性剂体系几乎可以适应各种应用对形式提出的要求,其范围可以从极低的粘度到高熔点固体。2、 固化方便。选用各种不同的固化剂,环氧树脂体系几乎可以在0~180℃温度范围内固化。3、 粘附力强。环氧树脂分子链中固有的极性羟基和醚键的存在,使其对各种物质具有很高的粘附力。环氧树脂固化时的收缩性低,产生的内应力小,这也有助于提高粘附强度。4、 收缩性低。环氧树脂和所用的固化剂的反应是通过直接加成反应或树脂分子中环氧基的开环聚合反应来进行的,没有水或其它挥发性副产物放出。它们和不饱和聚酯树脂、酚醛树脂相比,在固化过程中显示出很低的收缩性(小于2%)。5、 力学性能。固化后的环氧树脂体系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6、 电性能。固化后的环氧树脂体系是一种具有高介电性能、耐表面漏电、耐电弧的优良绝缘材料。7、 化学稳定性。通常,固化后的环氧树脂体系具有优良的耐碱性、耐酸性和耐溶剂性。像固化环氧体系的其它性能一样,化学稳定性也取决于所选用的树脂和固化剂。适当地选用环氧树脂和固化剂,可以使其具有特殊的化学稳定性能。8、 尺寸稳定性。上述的许多性能的综合,使环氧树脂体系具有突出的尺寸稳定性和耐久性。9、 耐霉菌。固化的环氧树脂体系耐大多数霉菌,可以在苛刻的热带条件下使用。类型分类根据分子结构,环氧树脂大体上可分为五大类:1、 缩水甘油醚类环氧树脂2、 缩水甘油酯类环氧树脂3、 缩水甘油胺类环氧树脂4、 线型脂肪族类环氧树脂5、 脂环族类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工业上使用量最大的环氧树脂品种是上述第一类缩水甘油醚类环氧树脂,而其中又以二酚基丙烷型环氧树脂(简称双酚A型环氧树脂)为主。其次是缩水甘油胺类环氧树脂。1、 缩水甘油醚类环氧树脂缩水甘油醚类环氧树脂是由含活泼氢的酚类或醇类与环氧氯丙烷缩聚而成的。(1)二酚基丙烷型环氧树脂 二酚基丙烷型环氧树脂是由二酚基丙烷与环氧氯丙烷缩聚而成。工业二酚基丙烷型环氧树脂实际上是含不同聚合度的分子的混合物。其中大多数的分子是含有两个环氧基端的线型结构。少数分子可能支化,极少数分子终止的基团是氯醇基团而不是环氧基。因此环氧树脂的环氧基含量、氯含量等对树脂的固化及固化物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工业上作为树脂的控制指标如下:①环氧值。环氧值是鉴别环氧树脂性质的最主要的指标,工业环氧树脂型号就是按环氧值不同来区分的。环氧值是指每100g树脂中所含环氧基的物质的量数。环氧值的倒数乘以100就称之为环氧当量。环氧当量的含义是:含有1mol环氧基的环氧树脂的克数。②无机氯含量。树脂中的氯离子能与胺类固化剂起络合作用而影响树脂的固化,同时也影响固化树脂的电性能,因此氯含量也环氧树脂的一项重要指标。③有机氯含量。树脂中的有机氯含量标志着分子中未起闭环反应的那部分氯醇基团的含量,它含量应尽可能地降低,否则也要影响树脂的固化及固化物的性能。④挥发分。⑤粘度或软化点。(2)酚醛多环氧树脂 酚醛多环氧树脂包括有苯酚甲醛型、邻甲酚甲醛型多环氧树脂,它与二酚基丙烷型环氧树脂相比,在线型分子中含有两个以上的环氧基,因此固化后产物的交联密度大,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电绝缘性、耐水性和耐腐蚀性。它们是由线型酚醛树脂与环氧氯丙烷缩聚而成的。(3)其它多羟基酚类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 这类树脂中具有实用性的代表有:间苯二酚型环氧树脂、间苯二酚-甲醛型环氧树脂、四酚基乙烷型环氧树脂和三羟苯基甲烷型环氧树脂,这些多官能缩水甘油醚树脂固化后具有高的热变形温度和刚性,可单独或者与通用E型树脂共混,供作高性能复合材料(ACM)、印刷线路板等基体材料。(4)脂族多元醇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 脂族多元醇缩水甘油醚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环氧基,这类树脂绝大多数粘度很低;大多数是长链线型分子,因此富有柔韧性。2、其它类型环氧树脂(1)缩水甘油酯类环氧树脂 缩水甘油酯类环氧树脂和二酚基丙烷环氧化树脂比较,它具有粘度低,使用工艺性好;反应活性高;粘合力比通用环氧树脂高,固化物力学性能好;电绝缘性好;耐气候性好,并且具有良好的耐超低温性,在超低温条件下,仍具有比其它类型环氧树脂高的粘结强度。有较好的表面光泽度,透光性、耐气候性好。(2)缩水甘油胺类环氧树脂 这类树脂的优点是多官能度、环氧当量高,交联密度大,耐热性显著提高。上前国内外已利用缩水甘油胺环氧树脂优越的粘接性和耐热性,来制造碳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CFRP)用于飞机二次结构材料。(3)脂环族环氧树脂 这类环氧树脂是由脂环族烯烃的双键经环氧化而制得的,它们的分子结构和二酚基丙烷型环氧树脂及其它环氧树脂有很大差异,前者环氧基都直接连接在脂环上,而后者的环氧基都是以环氧丙基醚连接在苯核或脂肪烃上。脂环族环氧树脂的固化物具有以下特点:①较高的压缩与拉伸强度;②长期暴置在高温条件下仍能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③耐电弧性、耐紫外光老化性能及耐气候性较好。(4)脂肪族环氧树脂 这类环氧树脂分子结构里不仅无苯核,也无脂环结构。仅有脂肪链,环氧基与脂肪链相连。环氧化聚丁二烯树脂固化后的强度、韧性、粘接性、耐正负温度性能都良好。使用指南环氧树脂及环氧树脂胶粘剂本身无毒,但由于在制备过程中添加了溶剂及其它有毒物,因此不少环氧树脂因此“有毒”,近年国内环氧树脂业正通过水性改性、避免添加等途径,保持环氧树脂“无毒”本色。目前绝大多数环氧树脂涂料为溶剂型涂料,含有大量的可挥发有机化合物(VOC),有毒、易燃,因而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环氧树脂一般和添加物同时使用,以获得应用价值。添加物可按不同用途加以选择,常用添加物有以下几类:(1)固化剂;(2)改性剂;(3)填料;(4)稀释剂;(5)其它。其中固化剂是必不可少的添加物,无论是作粘接剂、涂料、浇注料都需添加固化剂,否则环氧树脂不能固化。由于用途性能要求各不相同,对环氧树脂及固化剂、改性剂、填料、稀释剂等添加物也有不同的要求。现将它们的选择方法简介于下:(一)环氧树脂的选择1、 从用途上选择作粘接剂时最好选用中等环氧值(0.25-0.45)的树脂,如6101、634;作浇注料时最好选用高环氧值(>0.40)的树脂,如618、6101;作涂料用的一般选用低环氧值(<0.25)的树脂,如601、604、607、609等。2、 从机械强度上选择环氧值过高的树脂强度较大,但较脆;环氧值中等的高低温度时强度均好;环氧值低的则高温时强度差些。因为强度和交联度的大小有关,环氧值高固化后交联度也高,环氧值低固化后交联度也低,故引起强度上的差异。3、 从操作要求上选择不需耐高温,对强度要求不大,希望环氧树脂能快干,不易流失,可选择环氧值较低的树脂;如希望渗透性也,强度较好的,可选用环氧值较高的树脂。(二)、固化剂的选择1、固化剂种类:常用环氧树脂固化剂有脂肪胺、脂环胺、芳香胺、聚酰胺、酸酐、树脂类、叔胺,另外在光引发剂的作用下紫外线或光也能使环氧树脂固化。常温或低温固化一般选用胺类固化剂,加温固化则常用酸酐、芳香类固化剂。环氧值是鉴定环氧树脂质量的最主要指标,环氧树脂的型号划分就是根据环氧值的不同来区分的。环氧值是指100克树脂中所含环氧基的克当量数。2、固化剂的用量(1)胺类作交联剂时按下式计算:胺类用量=MG/Hn式中:M=胺分子量Hn=含活泼氢数目G=环氧值(每100克环氧树脂中所含的环氧当量数)改变的范围不多于10-20%,若用过量的胺固化时,会使树脂变脆。若用量过少则固化不完善。(2)用酸酐类时按下式计算:酸酐用量=MG(0.6~1)/100式中:M=酸酐分子量G=环氧值(0.6~1)为实验系数3、 选择固化剂的原则:固化剂对环氧树脂的性能影响较大,一般按下列几点选择。(1)、从性能要求上选择:有的要求耐高温,有的要求柔性好,有的要求耐腐蚀性好,则根据不同要求选用适当的固化剂。(2)、从固化方法上选择:有的制品不能加热,则不能选用热固化的固化剂。(3)、从适用期上选择:所谓适用期,就是指环氧树脂加入固化剂时起至不能使用时止的时间。要适用期长的,一般选用酸酐类或潜伏性固化剂。(4)、从安全上选择:一般要求毒性小的为好,便于安全生产。(5)、从成本上选择。(三)、改性剂的选择改性剂的作用是为了改善环氧树脂的鞣性、抗剪、抗弯、抗冲、提高绝缘性能等。常用改性剂有:(1)、聚硫橡胶:可提高冲击强度和抗剥性能。(2)、聚酰胺树脂:可改善脆性,提高粘接能力。(3)、聚乙烯醇叔丁醛:提高抗冲击鞣性。(4)、丁腈橡胶类:提高抗冲击鞣性。(5)、酚醛树脂类:可改善耐温及耐腐蚀性能。(6)、聚酯树脂:提高抗冲击鞣性。(7)、尿醛三聚氰胺树脂:增加抗化学性能和强度。(8)、糠醛树脂:改进静弯曲性能,提高耐酸性能。(9)、乙烯树脂:提高抗剥性和抗冲强度。(10)、异氰酸酯:降低潮气渗透性和增加抗水性。(11)、硅树脂:提高耐热性。聚硫橡胶等的用量可以在50-300%之间,需加固化剂;聚酰胺树脂、酚醛树脂用量一般为50-100%,聚酯树脂用量一般在20-30%,可以不再另外加固化剂,也可以少量加些固化剂促使反应快些。一般说来改性剂用量越多,柔性就愈大,但树脂制品的热变形温度就相应下降。为改善树脂的柔性,也常用增韧剂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或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四)、填料的选择填料的作用是改善制品的一些性能,并改善树脂固化时的散热条件,用了填料也可以减少环氧树脂的用量,降低成本。因用途不同可选用不同的填料。其大小最好小于100目,用量视用途而定。常用填料简介如下:填料名称 作用石棉纤维、玻璃纤维 增加韧性、耐冲击性石英粉、瓷粉、铁粉、水泥、金刚砂 提高硬度氧化铝、瓷粉 增加粘接力,增加机械强度石棉粉、硅胶粉、高温水泥 提高耐热性石棉粉、石英粉、石粉 降低收缩率铝粉、铜粉、铁粉等金属粉末 增加导热、导电率石墨粉、滑石粉、石英粉 提高抗磨性能及润滑性能金刚砂及其它磨料 提高抗磨性能云母粉、瓷粉、石英粉 增加绝缘性能各种颜料、石墨 具有色彩另外据资料报导适量(27-35%)P、AS、Sb、Bi、Ge、Sn、Pb的氧化物添加在树脂中能在高热度、压力下保持粘接性。(五)、稀释剂的选择其作用是降低粘度,改善树脂的渗透性。稀释剂可分惰性及活性二大类,用量一般不超过30%。常用稀释剂如下:活性稀释剂名称 牌号 用途 备注二缩水甘油醚 600 ~30% 需多加计算量固化剂多缩水甘油醚 630 同上 同上环氧丙烷丁基醚 660 ~15% 同上环氧丙烷苯基醚 690 同上 同上二环氧丙烷乙基醚669 同上 同上三环氧丙烷丙基醚662 同上 同上惰性稀释剂名称 用量 备注二甲苯 ~15% 不需多加固化剂甲苯 同上 同上苯 同上 同上丙酮 同上 同上在加入固化剂之前,必须对所使用的树脂、固化剂、填料、改性剂、稀释剂等所有材料加以检查,应符合以下几点要求:(1)、不含水份:含水的材料首先要烘干,含少量水的溶剂应尽量少用。(2)、纯度:除水份以外的杂质含量最好在1%以下,若杂质在5-25%时虽也可使用权,但须增加配方的百分比。少量使用时用试剂级较好。(3)、了解各材料是否失效。在缺少验收条件的厂,使用前最好按配方做个小样试验。(六)、固化的三个阶段1. 液体-操作时间操作时间(也是工作时间或使用期)是固化时间的一部份,混合之后,树脂/固化剂混合物仍然是液体和可以工作及适合应用。为了保证可靠的粘接,全部施工和定位工作应该在固化操作时间内做好。2.凝胶-进入固化混合物开始进入固化相(也称作熟化阶段),这时它开始凝胶或“突变”。这时的环氧没有长时间的工作可能,也将失去粘性。在这个阶段不能对其进行任何干扰。它将变成硬橡胶似的软凝胶物,你用大拇指将能压得动它。因为这时混合物只是局部固化,新使用的环氧树脂仍然能与它化学链接,因此该未处理的表面仍然可以进行粘接或反应。无论如何,接近固化的混合物这些能力在减小3. 固体-最终固化环氧混合物达到固化变成固体阶段,这时能砂磨及整型。这时你用大拇指已压不动它,在这时环氧树脂约有90%的最终反应强度,因此可以除去固定夹件,将它放在室温下维持若干天使它继续固化。这时新使用的环氧树脂不能与它进行化学链接,因此该环氧表面必须适当地进行预处理如打磨,才能得到好的粘接机械强度。

先给你些基本介绍入门,再需要什么资料再找我,把需要的资料名写上,再留下邮箱。环氧树脂的性能及应用特点        环氧树脂、酚醛树脂及不饱和聚酯树脂被称为三大通用型热固性树脂。它们是热固性树脂中用量最大、应用最广的品种。环氧树脂中含有独特的环氧基,以及轻基、醚键等活性基团和极性基团,因而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与其他热固性树脂相比较,环氧树脂的种类和牌号最多,性能各异。环氧树脂固化剂的种类更多,再加上众多的促进剂、改性剂、添加剂等,可以进行多种多样的组合和组配。从而能获得各种各样性能优异的、各具特色的环氧固化体系和固化物。几乎能适应和满足各种不同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的要求。这是其他热固性树脂所无法相比的。    1、环氧树脂及其固化物的性能特点    (1)力学性能高。环氧树脂具有很强的内聚力,分子结构致密,所以它的力学性能高于酚醛树脂和不饱和聚酯等通用型热固性树脂。    (2)粘接性能优异。环氧树脂固化体系中活性极大的环氧基、羟基以及醚键、胺键、酯键等极性集团赋予环氧固化物以极高的粘接强度。再加上它有很高的内聚强度等力学性能,因此它的粘接性能特别强,可用作结构胶。    (3)固化收缩率小。一般为1%~2%。是热固性树脂中固化收缩率最小的品种之一(酚醛树脂为8%~10%;不饱和聚酯树脂为4%~6%;有机硅树脂为4%~8%)。线胀系数也很小,一般为6×10-5/℃。所以其产品尺寸稳定,内应力小,不易开裂。    (4)工艺性好。环氧树脂固化时基本上不产生低分子挥发物,所以可低压成型或接触压成型。配方设计的灵活性很大,可设计出适合各种工艺性要求的配方。    (5)电性能好。是热固性树脂中介电性能最好的品种之一。    (6)稳定性好。不合碱、盐等杂质的环氧树脂不易变质。只要贮存得当(密封、不受潮、不遇高温),其贮存期为1年。超期后若检验合格仍可使用。环氧固化物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其耐碱、酸、盐等多种介质腐蚀的性能优于不饱和聚酯树脂、酚醛树脂等热固性树脂。    (7)环氧固化物的耐热性一般为80~100℃。环氧树脂的耐热品种可达200℃或更高。    (8)在热卧性树脂中,环氧树脂及其固化物的综合性能最好。    2、环氧树脂的应用特点    (1)具有极大的配方设计灵活性和多样性。能按不同的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要求,设计出针对性很强的最佳配方。这是环氧树脂应用中的一大特点和优点。但是每个最佳配方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条件),不是在任何工艺条件和任意使用条件下都宜采用。也就是说没有“万能”的最佳配方。必须根据不同的条件,设计出不同的最佳配方。由于不同配方的环氧树脂固化体系的固化原理不完全相同,所以环氧树脂的固化历程,即固化工艺条件对环氧固化物的结构和性能影响极大。相同的配方在不同的固化工艺条件下所得产品的性能会有非常的大的差别。所以正确地作出最佳材料配方设计和工艺设计是环氧树脂应用技术的关键,也是技术机密所在。要能生产和开发出自己所需性能的环氧材料,就必须设计出相应的专用配方及其成型工艺条件。因此,就必须深入了解和掌握环氧树脂及其固化剂、改性剂等的结构与性能、它们之间的反应机理以及对环氧固化物结构及性能的影响。这样才能在材料配方设计和工艺设计中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取得最佳方案,生产和开发出性能最佳、成本最低的环氧材料和制品。    (2)不同的环氧树脂固化体系分别能在低温、室温、中温或高温固化,能在潮湿表面甚至在水中固化,能快速固化、也能缓慢固化,所以它对施工和制造工艺要求的适应性很强。环氧树脂可低压成型或接触压成型,因此可降低对成型设备和模具的要求,减少投资,降低成本。    (3)在三大通用型热固性树脂中,环氧树脂的价格偏高,从而在应用上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由于它的性能优异,所以主要用于对使用性能要求高的场合,尤其是对综合性能要求高的领域。

发个地址过来,我们公司可以帮你寄一份资料给你。

环氧树脂的研究论文

索结构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及基本防腐处理措施 摘要:研究目的:索结构在桥梁工程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其主要应用桥型范围是悬索桥、斜拉桥、拱桥、系杆拱桥等,索的构造也相应分为缆索、拉索及吊索等多种类型,根据桥梁索结构所处的环境条件,相应对其提出了很高的防腐性能要求。研究结论:索结构由于其优异的材料性能特点,在桥梁等多种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保证长期安全使用,对索结构的防腐应采取综合工程措施。目前对构成索结构的材料采取的基本防腐处理措施主要为热浸镀锌和环氧喷涂处理。关键词:桥梁工程;索结构应用;腐蚀特点;防腐措施;热浸镀锌;环氧喷涂随着我国桥梁建造水平的提高,在对桥梁与运输服务的综合效益、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景观要求、与结构使用寿命相一致的耐久性设计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悬索、斜拉等桥型结构的应用日趋普遍,对索结构的防腐处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与课题。1索结构在桥梁等工程中的应用特点索结构在桥梁工程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根据索的应用部位、结构受力及变形特点,主要包括缆索、拉索及吊索等多种类型,索的材料主要由钢丝束、钢绞线、钢丝绳等柔性构件构成,同时部分有类似功能要求的构件也可采用圆钢等(如小跨度吊桥的吊杆等),索结构在桥梁工程中的主要应用桥型结构范围是悬索桥、斜拉桥、拱桥、系杆拱桥等,其中包括悬索桥的主缆索和吊索、斜拉桥的斜拉索、拱桥及系杆拱桥的吊索、水平拉索(明索)等,对于一些桥梁结构的特殊处理(包括施工过程中的临时受力需要)及旧桥加固等有时需采用体外索的处理形式,也属索结构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范围。另外,也有一些诸如预应力锚索等也在包括桥梁等很多工程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特别在水电、高挡墙路基、桥梁以及其它各种加固工程等应用十分广泛,对保证工程安全、有效控制工程投资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有些严格从结构特点上判断不属于索结构,但从防腐处理考虑则很多具有类似的技术要求。对不稳定的岩(土)体采用预应力锚索体系进行整体加固已成为目前基本选择和常规做法,工艺上也具备愈加成熟的特点,在道路工程设计施工中也常常面临高路基工程,从满足受力要求、节省工程量、节约占地需求、降低工程投资、改善外观效果等方面考虑,自立互锚(或半自立锚固)混凝土挡土墙也应用较多,山区地形条件更是如此,桥梁工程中也有较多应用工程实例,以切实保证结构安全及设计合理,如在万州长江二桥的锚碇结构设计中,根据工程地质条件,为保证结构安全及有效控制工程量,锚碇前端采用了预应力岩锚体系。目前,从桥梁跨度、桥型构造特点、结构美观、施工条件等各种因素综合考虑,索结构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泛,包括永久工程及临时工程等,尤其是钢索的柔性结构特点对施工可以带来很大便利,而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用于索结构的主要材料钢丝、钢绞线、钢丝绳等材料强度不断发展、规格系列越发齐全、防护水平显著提高,同时设计计算分析水平及施工操作水平也迅猛提高,以上各种条件变化为索结构在桥梁工程中日益广泛的应用创造了良好条件。根据腐蚀条件及长期使用经验,对包括桥梁用各类索结构的防腐处理引起工程界愈加高度的重视,成为衡量桥梁工程设计施工质量、保证结构耐久性关键控制因素之一,结合有关防腐处理研究部门及相关生产厂家的共同努力,其防腐处理的工艺及技术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除对索结构的基本材料钢丝、钢绞线等本身外表面必须进行必要的防腐处理,通常采用热镀锌或环氧涂层防护等处理措施,还需对成型后的缆索或索股等采用其它防护处理措施,为切实保证其有效防护使用年限要求、提高整个工程的使用性能条件提供良好保证。对由平行钢丝或钢绞线构成的各种拉索、吊索等构造,其成型规格尺寸通常不是很大,一般外表面采用热挤PE进行防护,应在工厂进行专业化施工,同时PE材料也具备较好的现场修补条件,热挤PE有单层或双层构造,外层有多种色彩选择,可以满足防护及景观效果等多方面要求;悬索桥主缆在成桥后需对其采取综合防护处理,有较高技术要求;对于由钢丝绳构成的索结构通常可采用涂装或油脂防护;此外,对索结构的锚固与其它构造的衔接处理也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工艺改进措施。2桥梁索结构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索结构基本为体外构造,暴露于大气环境之中,处于十分不利的腐蚀环境条件,因此,用于桥梁工程时必须充分考虑其很高的防腐性能要求,不仅包括索的自身防腐处理,对其与相关构造的衔接处理也需予以高度重视,且在很多情况下成防腐薄弱环节及影响结构安全的控制因素,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证其耐蚀性要求,为确保结构整体安全创造有利条件。在以往国内外桥梁工程设计施工中,尽管针对索的防护重要性有一定认识,通常也都采取了相应的防护处理措施,但由于受当时防护处理技术水平、认识水平及重视程度不够的制约影响,因而由于对索的防护处理不力、影响工程正常使用及需要进行返工处理的工程实例很多,而进行相应事故的处理投资费用很高,且费工费时,对正常交通一般也会造成很大影响,个别严重的还会造成工程报废,所造成的影响及损失更大,从结构特点及以往工程实例特点分析,其中斜拉桥出现的问题更多一些,由此造成了很大的直接及间接损失,拱桥的吊索也很容易发生类似问题。针对悬索桥结构而言,对其主缆的防护历来十分重视,通常除对材料本身进行必要的防护处理外,对成型后的缆索外表面通常还会采取一系列其它防护处理措施(结构封闭及涂装处理),使之缆索处于相对封闭状态,同时主缆的受力特点也决定了其受力条件较为均匀,应力幅度变化相对不大,两端连接锚头基本采用工艺成熟的热铸锚工艺,材料性能匹配较好,通常不会出现腐蚀局部薄弱环节,基于以上特点,悬索桥由于主缆防护处理不利出现重大工程事故的不多,因而就主缆防护存在一定的重视不够或认识不足之处,在较长一段时间就此方面的技术发展进步相对不大,但并不表明其缆索的的防护处理就不存在技术问题。由于大跨度悬索桥对主缆索进行了封闭处理,进行相应检查较为困难,有些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暴露出来,但近年来美国、日本等国家对以往修建的大跨度悬索桥主缆索进行的相关检查(拆除外表面涂装及缠丝后)中发现,其主缆钢丝的锈蚀现象较为严重和普遍,主要原因是虽然对钢丝自身及缆索外表面进行了相关的防护处理,但外表面防护处理仍难以完全避免外部水汽浸入,防护涂层的龟裂及索鞍、索夹等防水薄弱环节的存在是主要原因,而水汽一旦浸入则很难顺利排出,由此形成主缆内部湿度很大,严重恶化了其腐蚀环境,造成钢丝锈蚀,因而近年来除该改进缠丝材料构造及工艺、采取进一步的封闭措施外,还考虑采用必要的除湿设备,当然工程投资会有所增加,但考虑长期使用目的仍是必要的。我国进行现代意义的大跨度悬索桥建设时间不长,各桥梁工程对主缆也尚未进行相关检查,有些可能出现的问题也尚未暴露出来,但借鉴国外经验,对主缆防护采取各种加强措施仍是十分必要的。国内外桥梁工程由于对索的防护处理不利造成较大影响及损失的主要工程实例有:德国汉堡的Kohl-brand Estruary桥,由于斜拉索腐蚀严重,建成的第三年就更换了全部的斜拉索,耗资达6 000万美元,是原来斜拉索造价的4倍;委内瑞拉的Maracibo桥,建于1958~1960年间,受当时技术水平制约,其斜拉索没有进行镀锌处理,采用一般的涂漆防护,经过不断的风雨侵蚀,斜拉索锚头处的锚箱罩盖率先损坏,进而使得斜拉索与上锚箱的接口处发生锈蚀,且相当一部分锈蚀十分严重, 1979年发生个别斜拉索断裂,因此决定对全桥斜拉索进行更换,全部进行镀锌处理,并采用了含有铅质的酚醛树脂糊膏进行表面防护,且换索后拉索根数增加一倍;我国广州海印大桥于1988年年底建成, 1995年起陆续发生索股断裂及松断事故,调查表明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管道压浆工艺未能保证拉索顶部灌注饱满,造成拉索直接与空气接触进而发生锈断,为防止事故的进一步发生,被迫进行全桥换索工程,耗资大量资金及时间; 2001年11月7日,宜宾南门大桥(拱桥)倒塌,事故调查发现拉索已经发生严重生锈;此外,国内外还有许多斜拉桥建成后陆续进行了局部换索或其它处理。美国在1903年建世界上第一座现代化长跨度悬索桥W illiamsburg桥,受当时技术水平和造价制约,没有对钢丝进行镀锌处理而采用一般防护,建成后仅7年就发现钢丝锈蚀断裂, 1922年对缆索补缠镀锌钢丝,但1934年又发现主缆内有水从锚碇处流出,虽陆续采取了多种处理方案,但都没有能够阻止锈蚀发展, 1992年开始被迫进行为期3年的主缆维护工作,耗资7 300万美元。3索结构的腐蚀特点索结构在桥梁工程的应用环境特点基本处于高空之中,主要的腐蚀环境是大气环境腐蚀,在高纬度地区,对悬索桥主缆索通常还要考虑到积雪对缆索的影响。目前构成桥梁索结构的材料基本为高强度钢丝或钢绞线组成,另外钢丝绳在悬索桥吊索中也有较多应用,而钢绞线或钢丝绳也是由不同直径的钢丝在工厂再加工而成,因此高强度钢丝是桥梁工程中索结构的最基本材料,属冷拨碳素钢,包括强度等各项技术指标不断取得提高,目前在不进行镀锌处理等条件下其标准强度多为1 860MPa,而2 000MPa及以上标准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且多采用低松弛系列,能够更好地适应工程实际需要,同时,在对钢丝进行镀锌处理过程中,钢丝表面会有一定损伤,因此镀锌钢丝(或钢丝绳)的抗拉强度等有所降低,目前相关标准中通常采用1 600~1 700MPa。由于钢丝的含碳量较高,通常在0. 75% ~0. 85%之间,因此塑性条件相对较差,在没有进行防护的条件下其抗腐蚀性很差,造成钢丝自身腐蚀的主要原因包括应力腐蚀及疲劳腐蚀:应力腐蚀是材料在一定环境中由于外加或本身残余的应力,加之腐蚀的作用,导致金属的早期破裂现象,金属的应力腐蚀破裂主要是对应力腐蚀较为敏感的合金上发生,纯金属很少产生,合金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热处理对合金的应力腐蚀破裂有很大影响,处于较高应力状态情况下,包括材料内部各种残余应力、组织应力、焊接应力或工作应力在内,且基本为拉应力影响,可以引起应力腐蚀破裂,防止应力腐蚀破裂的主要方法是消除或减少其应力状况,并且通过改变介质的腐蚀性(添加缓蚀剂),选用耐应力腐蚀破裂的金属材料,从而避免相关腐蚀的出现;疲劳腐蚀是钢铁在交变应力作用和腐蚀介质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一种腐蚀现象,同时也是在桥梁工程的索结构中发生较为普遍、概率较大的腐蚀现象,减少疲劳腐蚀的主要方法是选择适应相关腐蚀环境的抗腐蚀的材料,同时对材料表面进行镀锌、涂漆等方法减轻疲劳腐蚀的作用。桥梁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针对索结构的应用,从保证其使用安全考虑通常都留有相对较大的安全系数,不同的索结构及材料类型对相应的安全系数有具体要求,尽管如此,各种索结构通常仍是在较高的应力状态下工作的,虽然对于工作疲劳应当没有影响,但是在高应力状态下,腐蚀介质和应力的相互发生作用,如果不进行合理有效的防护处理,其腐蚀是非常容易发生的,腐蚀发生将会大大影响钢丝的受力性能,同时从桥梁工程的构造特点考虑,索结构与其它构造的衔接部位通常也是最易受腐蚀的薄弱的地方,同时悬索桥的主缆索在锚碇范围是通过散索鞍后散开在锚室内进行锚固,而锚碇为地下结构,无论采用何种锚碇构造,锚室内的空气湿度通常都很大,对包括缆索及各种连接构件的防腐都十分不利,目前,在锚碇洞室内通常还需设置排水及除湿设备,以改善洞室内的腐蚀环境条件。1967年12月,美国西弗吉尼亚州和俄亥俄州之间的俄亥俄大桥突然倒塌,事故调查的结果就是因为应力腐蚀和腐蚀疲劳产生的裂缝所致。4钢丝的热浸镀锌处理热浸镀锌工艺在桥梁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各类索结构的防腐处理中应用更是极为普遍,是目前对钢丝防腐处理的常规工艺方法,对钢丝进行热浸镀锌可以有效防止或减小索结构在制造、运输、架设以及使用过程中的锈蚀,结合其它合理的防腐处理措施,切实保障其耐蚀要求,进而为整个工程的安全长期使用提供良好条件。热浸镀锌工艺已有较长的发展历程,用于钢丝防护主要是随着现代悬索桥的建设而得到发展并逐步扩大其应用范围,美国是世纪上建造现代悬索桥最早的国家,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在悬索桥上使用主缆及吊索系统用镀锌钢丝,比如世界闻名的金门大桥,而一些没有使用镀锌钢丝的桥梁多因应力腐蚀或腐蚀疲劳而不得不后期进行换索加固。热浸镀锌即是把钢铁浸入温度达440~465℃或者更高温度的熔化锌中进行处理的过程,铁基体与熔锌反应,形成铁-锌合金层覆盖在整个工件表面,镀锌表面有一定的韧性,可耐很大的摩擦及冲击,同时与基体有着良好的结合,钢丝热浸镀锌的基本工艺流程为:除油→水洗→酸洗→水冲洗→熔剂处理→烘干→热镀锌→后处理→收线→成品。热浸镀锌的镀层厚度通常在50~250μm,对于钢丝要求其锌层重量控制在300g/m2以上,同时对附着力按有关要求进行严格的检查控制,镀锌质量保证主要的控制因素包括表面基材处理效果、助熔方式、镀锌时间、引出方式、引出后的处理(锌层均匀性及表面效果)等。5环氧树脂涂层处理5. 1基本材料特点及应用条件环氧树脂是由环氧氯丙烷和双酚基丙烷在碱作用下缩聚而成的高聚物,含有极性高而不易水解的脂肪基和醚键,涂膜的耐化学性好,其结构是刚性的苯环和柔性的烃链交替排列,物理机械性能良好,同时其固化时体积收缩率低,可避免由于内应力的产生影响附着力,由于环氧树脂属热固性树脂,其固化后形成的三维交联的主体结构会导致其很少有分子键滑动,因而使用中需增加其韧性指标,通常可采用胺类固化剂,有机多元胺在常温条件下能与环氧树脂交联固化,所形成的涂膜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及硬度指标,同时具有耐脂肪烃溶剂性、耐稀酸(碱)性和耐盐水性,防腐性能十分理想。当需要防护处理的金属结构等处于较为特殊的使用环境条件(如埋于地下土层当中等),根据其腐蚀特点及对防腐材料的性能特点要求,可针对配方作进一步改进以满足相关的使用要求。由于煤焦沥青含有环烃结构,如酚或塞酚之类具有很好的抗腐蚀细菌功能,同时具有很好的水下不渗透性,因此,在环氧树脂防腐体系里加入煤焦沥青可使其具有一般环氧树脂所不具有的特性,可以有效提高涂层在土壤中的抗水渗透性及抗细菌腐蚀性能等,其涂料配方由环氧树脂、溶剂、固化剂、填料等组成。根据实际使用环境条件的不同,钢铁等金属材料的腐蚀过程及腐蚀类型较为复杂多样,主要为化学腐蚀及电化学腐蚀等,为保证其使用耐久性及结构安全,必须进行防腐处理,对涂膜的基本质量要求包括涂膜厚度的合理选择、附着力、耐皂化性能、化学耐久性、耐冲击性等。采用环氧树脂涂层防护处理对工艺设备的要求很高,其应用于桥梁等工程的防护处理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发展起步较早,国内近年来也发展很快,由于需进行专业化生产的特点,已有部分生产厂家引进了必要的技术和设备,通过消化吸收具备了相应的生产能力。目前在桥梁等工程上应用最多的是环氧喷涂钢绞线(简称SC钢绞线),由于工艺处理复杂,技术要求高,因而其造价相对较高,但由于其优良的防腐性能条件和技术优势使之具备广阔的发展应用前景,主要应用于斜拉索、吊索、桥梁体外索加固、岩(土)体加固及一些地下工程等对防腐性能要求很高的工程,也可用于常规工程,用于桥梁等工程后防腐年限大幅度提高,结构安全更有保障,同时可以有效避免或减少后期损失,如斜拉桥曾较多地发生断索等工程事故需要进行更换处理,其换索施工不仅对正常交通造成很大影响,而且所需费用十分昂贵,各种损失巨大。5. 2SC钢绞线主要技术特点随着高强度预应力钢绞线在包括桥梁等许多工程中日趋广泛的应用,特别是根据各类索结构的构造形式、应用环境特征、腐蚀特点,同时考虑在保证工程整体寿命及结构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对其防腐效果及耐久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防腐处理技术的相应发展是其关键,为从根本上有效解决钢绞线的防腐耐久性问题,环氧树脂涂层预应力钢绞线(英文名称Sur-passCoa.t Strand,故简称SC钢绞线)技术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及应用,从涂装操作特点考虑属粉末涂装法,常用的粉末涂装主要有流动浸渍法和静电喷涂法, SC钢绞线系采用高压静电喷涂法将环氧树脂粉末喷射于钢绞线各根钢丝上,然后加热熔融、固化、冷却,从而在组成钢绞线的各根钢丝外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环氧涂膜,为实现这一目标,喷涂前需将钢绞线各根钢丝暂时打散,喷涂后再将其复扭成型。以前对钢绞线的防腐处理通常采用镀锌钢绞线、外表面整体进行树脂填充及涂装环氧层、普通钢绞线外侧设热挤PE防护层等处理方法,而SC钢绞线则是对组成钢绞线的各根钢丝外表面都进行环氧涂膜处理,要求环氧涂膜层有良好的致密性及厚度均匀,因此称之为全涂装钢绞线。SC钢绞线系与其它防腐处理类型的钢绞线的主要区别是由于所用的防腐材料与工艺上的不同,从而造成其防腐效果及钢绞线机械性能方面的较大差异,一般钢丝或钢绞线经镀锌处理后,由于镀锌过程对钢丝表面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损伤,因而机械性能均有所下降,体现在设计中的影响主要是强度指标需要降低,另外,镀锌钢绞线表面锌层被刮伤后,刮伤处会产生阴极电化学反应,从而加快腐蚀的发生,其它防腐处理方式也存在一定的薄弱之处,包括防腐效果、物理特性变化、锚具要求、与混凝土的附着效果、对施工操作的影响等方面, SC钢绞线主要技术特点如下:5.2.1对构成钢绞线的各根钢丝都进行了充分的表面材质调整,各根钢丝一边旋转一边进行涂装处理,与其它涂装法比较,其膜层厚度较薄(平均120 ~180μm)且均匀,同时致密性好,耐磨性强,可靠性高,具有良好的耐离子渗透、耐化学品、耐电压、耐紫外线辐射、耐疲劳性能等基本特点,综合防腐效果十分理想,应用前景广阔。5.2.2与涂装前的普通钢绞线相比, SC钢绞线的强度及柔软性没有降低,同时,由于涂装处理时的温度不高,不会出现镀锌处理造成的强度损失较大的特点,其强度指标与不涂装钢绞线基本没有区别,松弛率也可保证,十分有利于设计施工控制。5.2.3普通钢绞线即使出厂不久,局部仍易产生锈蚀或浮锈,而在存放时间较长、保护措施不利条件下或由于施工养护等方面的原因,极易发生较为严重的腐蚀现象,甚至导致报废,而SC钢绞线在制造时需在打散情况下对各钢丝进行表面防腐处理,成型后不会出现防腐蚀薄弱部位,不会发生锈蚀现象,合理的操作可充分保证其涂膜质量。涂装处理后的SC钢绞线较原基材外径变化很小,目前所用的常规锚具、夹片仍可适用,无需另行采用专用锚具,有利于方便施工、合理控制投资。由于膜层厚度相对较薄, SC钢绞线的涂装材料用量较少,有条件作到价格更为合理,现场施工通常不会另行增加费用,目前主要在于出厂价格相对较高,其主要原因在于对设备、技术及操作工艺要求很高等方面因素,同时国内能够生产的厂家也有限,随着普及率的不断提高及各方面条件的不断改善,其价格也会相应降低。6结论(1)索结构由于其优异的材料性能特点,在桥梁等多种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同时,随着设计施工技术及材料工艺不断发展,其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在工程建设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特别在大型工程建设中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2)为保证制造质量及精度要求,降低现场工作量及难度,进行工厂化生产制造是主要应用发展方向,应根据工程特点进行合理选择,包括合理的锚固连接构造。(3)根据材料自身及使用环境特点,为保证工程长期安全使用,避免或减少各种损失,对索结构的防腐必须高度重视,采取相应工程处理措施。(4)对索结构的防腐应采取综合工程措施,随着技术进步及认识程度的不断提高,在此方面已取得很大发展。除对索体材料自身进行必要的镀锌、环氧喷涂等措施外,对成型后的索体结构进行热挤PE及其它防护处理措施,可取得良好防腐效果。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悬索桥设计规范(报批稿)[S].[2]JTJ 027—96,公路斜拉桥设计规范(试行)[S].[3]GB/T 21073—2007,环氧涂层七丝预应力钢绞线[S].[4]唐清华,郑史雄.斜拉桥与悬索桥的防腐[ J].四川建筑, 2005(1): 125-126.

1 。导言 吸水环氧树脂系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由于不可逆转的变化,水运作的聚合物性能。据信,并有足够的实验证据的入口处水诱导: (一)膨胀的制度和建立残余应力及其附近的接口[ 1 ] , (二)破裂之间的粘接系统和一个由于基板[ 2 ] , (三)光圈环氧乙烷其余群体[ 3 ] , ( d )项修改地方应力状态和建立microcrazes通过环境应力开裂[ 4 ] 。 没有通用的模式,以涵盖所有类型的水分子扩散[ 1 ] 。几个机制水入口已经提出: (一)由菲克扩散的法律通过自由体积的聚合物[ 5 ] , ( b )个案二扩散机制的渗透肿胀是有限的聚合物蠕变[ 6 ] , (三)肿胀诱导有利聚合物溶剂参数, ( d )项渗透现象由于微孔的存在,渠道和其他缺陷聚合物[ 7 ] 。 这也是常见的文献,水扩散系数在不同的环氧树脂系统大约10月8日至10月10日平方厘米的S - 1 [ 1,2,8 ] ,也可用于橡胶改性成分[ 8 ] 。相似的价值得到了其他玻璃状聚合物系统[ 2 ] 。扩散系数措施最初率吸水率和原则,应该依赖于化学性质的聚合物系统和交联度的交联系统,如环氧树脂的。但是,因为这将显示在这个文件,类似的扩散系数被发现即使不能完全治愈系统。 在努力为设计抗水环氧系统,有必要知道哪些材料参数的真正参与和控制的过程中水分的吸收。在本文中,我们研究了水分的吸收性能的一个新的总部设在环氧树脂配方中使用的硬化剂的反应导数的疏水性聚合物,如聚硅氧烷。这将是表明,当共同的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 DGEBA )树脂固化,在场的聚( 3 - aminopropylmethylsiloxane ) (参与机构调动系统) ,平衡性能大大增强。此外,由于特殊的特点和形态的环氧系统[ 9 ] ,不同的行为,发现postcuring温度。

1.余志伟,萍乐坳陷西部中石碳世黄龙期沉积相分析,岩相古地理研究及编图通讯,86(1).2.余志伟,江西萍乐坳陷西部中石碳统黄龙组白云岩成因探讨,沉积学报(核心期刊),88(3).3.余志伟等,TR-B/PE薄膜试验研究,大连科技情报,90(1).4.余志伟等,研磨碳酸钙填料在文化印刷用纸中的应用,江西造纸,90(2).5.余志伟等,新型电工电子级填料的特征及应用,电子化工材料信息,90(12).6.余志伟等,TR材料的工艺特性及应用效果,热固性树脂,91(2).7.余志伟,粉石英在微孔硅酸钙保温材料中的应用研究,华东地质学院学报,97(3).8.余志伟等,硅微粉增韧环氧树脂的研究,华东地质学院学报,98(1).9.廖巨浪 余志伟,粉石英在蓄电池胶壳中的应用”,华东地质学院学报,98(2).10.余志伟等,“增韧硅微粉研制”,非金属矿(核心期刊),98(4).11.余志伟等,“硅微粉染色研究”,非金属矿(核心期刊),98(6).12.余志伟,“粉石英分级技术研究”,非金属矿(核心期刊),99(1).13.余志伟,“粉石英表面改性研究”,无机盐工业(核心期刊),99(1).14.余志伟等,一种新型工业矿物原料-粉石英,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99(1).15.余志伟,包膜硅微粉增韧环氧树脂机理的研究,热固性树脂,99(1).16.余志伟,碳氧同位素在白云岩成因研究中的应用,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讯(核心期刊),99(1).17.余志伟等,电工专用填料开发研究,华东地质学院学报,99(2).18.余志伟等,利用粉石英尾砂开发电工填料的研究,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99(3).19.余志伟等,粉石英改性及效果研究”,非金属矿(核心期刊),99(4).20.余志伟等,石英表面改性及应用效果,化工冶金(核心期刊),99(10).21.邓慧宇 余志伟等,粉石英尾砂超细粉碎研究,中国粉体技术,2000(2).22.余志伟,改性粉石英在PE薄膜中的应用,非金属矿(核心期刊),2000(4).23.余志伟,江西滑石矿成矿条件及成因分析,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1(1).24.余志伟,粉石英填料在硬质橡胶制品中的应用,非金属矿(核心期刊),2001(2).25.余志伟等,矿物填料改性工艺研究,化工矿物与加工(核心期刊),2001(4).26.余志伟,改性填料提高复合材料抗冲击性能研究,西安工程学院学报(核心期刊),2001(3).27.余志伟等,纳米稀土转光材料研究,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核心期刊),2001(11)(SCI检索).29.余志伟,粉石英在环氧树脂封装材中的应用,非金属矿(核心期刊),2002(2).30.余志伟等,西部粉石英矿开发利用研究,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2(3).31.余志伟等,江西省非金属矿产资源及开发,中国粉体技术(核心期刊),2002(3).32.邓慧宇 余志伟等,金溪膨润土钠化改型研究”,非金属矿(核心期刊),2002(2).33.余志伟等,镁质粘土抗菌材料研究,非金属矿(核心期刊),2003(2).34.余志伟等,膨润土纳米抗均材料研制,矿物岩石(核心期刊),2003(4) (EI检索).35.余志伟等,Reseach on rare earth encapsulated luminescent material,journal of rare earths(核心期刊),December 2004(EI检索).36.漆小鹏 余志伟,溶胶—凝胶法制备稀土无机发光材料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中国稀土学报(核心期刊),2003(2).37.余志伟等,明矾石合成4A分子筛研究,云南大学学报(核心期刊),2004(4A).38.余志伟等,天然粉石英矿加工技术研究,云南大学学报(核心期刊),2004(4A).39.周春为 余志伟,宜黄晶质石墨碱法提纯研究,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4(增刊).40.葛金龙 余志伟,环氧树脂/纳米粘土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4(增刊)42.余志伟等,纳米粘土增韧环氧树脂的研究,塑料科技(核心期刊),2005(4).43.漆小鹏 余志伟,纳米级稀土-微米级无机填料复合转光材料的研究,稀土(核心期刊),2005(1).44.余志伟等,纳米粘土/EP复合材料性能研究,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5(4).45.余志伟等,纳米粘土提高环氧树脂绝缘材料力学性能研究,绝缘材料,2005(3)46.张延峰 余志伟,镁质粘土新型抗菌材料,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5(5).47.余志伟,纳米粘土增强材料研究,精细化工(核心期刊),2007(9)48.余志伟,云阳微结晶石英岩矿成因探讨,地质科技情报(核心期刊),2007(9)49.余志伟等,宜黄细晶质石墨酸法提纯实验研究,东华理工大学学报,7007()50.邢丽华,余志伟(通讯作者),石墨伴生钒矿中钒的焙烧浸取及分析研究,非金属矿(核心期刊),2007(6)51.海霞,余志伟(通讯作者),石英表面覆钛研究,非金属矿(核心期刊),2008,31(4)52.余志伟,玉山蒙脱土结构改性几应用研究,非金属矿(核心期刊), 2008,31(4)53.余志伟,邢丽华,石墨尾矿提钒及综合利用研究,金属矿山(核心期刊),2008,386期(8)54.余志伟,海霞,赵安,Mg-土吸附剂的吸附性能,精细化工(核心期刊), 2008,(12)

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论文

这个是问题吗? 塑料种类繁多,改性种类更多,怎么命名并无统一标准,至于有人制定了什么命名规则,要业界大家都认可才行啊,以中国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心态,你觉得可能吗?人家自己做的材料,他们自己怎么命名,只要问题说得清楚,不会造成误解,其它人若要质疑,你也得有能力能影响人家才行,不是吗?纠结人家的命名方式,是不是有点忘本逐末?

环氧树脂涂料的论文研究背景

第一代室温固化水性环氧树脂涂料 Casmide 360液体环氧树脂和经过成盐的水溶性胺类固化剂混合,使得液体树脂以乳液形式水性化。不适用金属物件上,其耐腐蚀能力较差,可配成零VOC型,液体树脂有良好的施工性,流变性和无须助溶剂就能达到良好的聚结。特点:乳液稳定、均匀;低固含量时粘度较高(稀释峰值问题);施工期限较短;施工期限内粘度逐渐上升;胶凝开始后不会发生相分离;施工期限内得到的涂膜平整、硬度高、高光;通常不能用于金属基体;慢干,长期耐湿和耐腐蚀性较差。第二代室温固化水性环氧涂料固体环氧树脂水分散体和改性胺加成物组成。长适用期(6-8hr),较短的干燥时间(4-6hr),良好的耐腐蚀性;由于其分子量较高。因此可配成,快干型,长适用期型;相对疏水性的胺固化剂,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溶剂去帮助乳液的聚结。第三代室温固化水性环氧树脂涂料基于中高分子量、多官能团环氧树脂水分散体和改性胺加成物固化剂。通过多官能团的环氧树脂和多官能团的固化剂来提高交联密度。树脂是高分子量型,干燥速度快于第二代和第一代。能配成低VOC型,耐蚀性可与溶剂型体系相媲美。金属基体用涂料,底漆和磁漆的VOC均只有144~300g/l。长期的耐腐蚀性,耐溶剂性,耐磨擦、柔韧性和对各种不同的基材良好的附着力。常可用于水泥腻子和通用底材用面漆、底漆、中涂和工业维护用以及汽车修补漆的底漆和水线以上海洋用漆。

环氧树脂是一种分子内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反应性环氧基,并以脂肪族、脂环族或芳香族碳键为骨架的热固性合成树脂。目前国内外大量生产和应用的是双酚A(BPA)型环氧树脂,按照产量与消费量,全球各品种占环氧树脂总量的比例顺次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70-80%(中国约为95%)、阻燃溴化环氧树脂12-16%、酚醛型环氧树脂1-4%、脂环族环氧树脂约1%,其它各类约2%。美国、西欧、日本是世界上环氧树脂生产与消费量最大的国家和地区,其次为中国大陆、台湾和韩国。近年来,世界环氧树脂年均增长率3.5-4%,而我国高达20-25%,产不足需。从世界主要国家、地区人口与环氧树脂消费量的关系看,中国环氧树脂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目前,按消费量看,中国已仅次于日本为世界第三大环氧树脂消费大国,预计2001年,国内环氧树脂的消费量可突破15万吨,而产量(中低档次)仅能满足5万吨,尚需进口高纯或功能性环氧树脂7-8万吨,中国已成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环氧树脂大国。汽车工业是我国四大支柱产业,2001-2005年汽车电泳漆所需高品质环氧树脂约为1万吨/年,维修用漆所需环氧树脂亦极为可观。船舶工业、海洋工业、海洋工程用重防腐涂料用环氧树脂量会有大幅度增长。水利电力工业的绝缘材料、干式变压器浇注料、高压开关、电力互感器、大型高压发电机、高压电动机、水电设施工程防腐等都需要大量电工级、电子级环氧树脂。电子工业和信息产业需要大量的高纯及超高纯电子级环氧树脂,2001年国内需求量将超过3万吨。近年来,我国集装箱工业迅猛发展,已成为世界主要集装箱生产基地,预计2001年集装箱用环氧涂料需求量可达4万吨,需环氧树脂约0.25万吨左右。食品、饮料罐涂料专用的食品级固态环氧树脂和水溶性环氧树脂发展前景美好。2001年我国环氧树脂涂料的产量可望突破20万吨,需用环氧树脂6万吨以上,环氧树脂胶粘剂产量达2万吨,需环氧树脂约1万吨,环氧加固胶需求约1万吨,需环氧树脂约0.5万吨。近年来粉末涂料、水性涂料成为环氧树脂涂料发展的主流和热点。我国1997年环氧粉末涂料产量4.8万吨(其中环氧型占总量的10-15%、环氧/酯型占75%),1999年已达到7万吨左右,位居世界第四,为亚洲最大的粉末涂料生产国。预计2001年需求量可达到8.5万吨左右,跃升世界第三位,需要粉末涂料专用级环氧树脂3万吨左右。水性环氧脂涂料包括水性电泳涂料、水性罐头涂料、水性地坪涂料等,美国、日本、西欧、台湾、韩国等国家、地区已大量使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华东、华南亦刚开始试用,许多外商非常看好中国水性环氧涂料市场。我国已把粉末涂料、水性涂料确定为优先发展的环保型涂料品种,预计2001年,中国涂料产量可达200万吨,其中水性涂料占10%、粉末涂料占5%,共约21万吨左右。今后,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国内环氧树脂在粉末涂料、电子电工、土木建筑、复合材料领域的消费将有大幅度增长,为此要特别加大对水性环氧树脂、户外抗紫外线抗老化环氧树脂、柔性环氧树脂三大新品种的开发力度,使国产品牌环氧树脂尽快占领这些新兴市场。目前,在加入WTO前夕,国外Shell、Dow、Ciba、东都化成等著名公司都已进入我国环氧树脂市场,Dow公司计划在天津建设13万吨/年装置、Ciba公司在广东建3万吨/年环氧树脂装置、大日本油墨在无锡建2万吨/年装置等。我国应根据自己的国情,建立自己的多品种、多牌号流程的中等规模半连续化装置。

环境艺术设计论文参考

环境艺术是在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上人类对环境的艺术创造。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环境艺术研究生论文的 范文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环境艺术研究生论文篇1 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浅探 摘 要:目前,西方的 文化 充斥着整个世界,现代的设计风格在不同肤色、语言、文化传统的人群中,被广泛接受,同时也在环境艺术设计各个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在标准化的,无差别的生活中,人们失去了 传统文化 中独特的视觉 经验 ,失去了传统生活方式的延续性,失去了文化认同感,传统离我们好像越来越远了。所以很多设计师开始试图发掘传统的物质形式,而忽略了艺术思想的传承,漫天的传统符号涌进了我们的视线,传统的传承问题走到了尴尬的境地。作为 教育 工作者,如何对学生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引导将是本文试图探索的。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 发展 中国传统思想 西方先进的技术 1 环境艺术设计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1.1 环境艺术设计的定位 “环境艺术”一词是随着改革开放于近30年才出现的,它是指通过对环境的利用与重塑,创造出一种新的艺术空间,以此来满足人们更高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求。作为一个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是交叉性、系统性的学科,集成性和跨学科是其本质特征。其包括了人体工程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景观学、植物学、室内设计学、行为科学、环境心理学、经济学等多门学科。 1.2 环境艺术设计对现代生活、文化的影响 1.2.1 环境艺术物质层面的意义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为人类创造生存和生活的空间艺术行为。它既能够满足人们对于空间功能方面的需求以此来方便人们的生活;同时也能够使人类社会与大自然互相沟通、和谐共存与发展,并以其自身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构建人类物质空间的模式,为文化的发展创造物质基础。 1.2.2 环境艺术设计精神层面的意义 环境艺术设计不仅是带有一定审美价值的艺术载体,而且是具有物质基础与文化内涵的双重性及文化归属感的序列空间。它的意义就是实现人类的生活和思想全面协调的融合,高度完善的统一,并创造出具有较高品质的生活空间物质载体,以其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影响人们的思想和审美。 2 在现代艺术的背景下学习西方技术、发展传统精神 环境艺术设计在正处于一个文化断层有待复苏和中国经济社会各方面大力发展的时期。当今国内越来越追捧国外的建筑和艺术的发展模式,环境艺术学科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自身发展模式,面对这些,教育工作应如何为即将走出学院的学子们进行指导,是继承传统还是借鉴西方成熟的模式?是直接的照搬还是有所突破?这关系到学生的前途和这门学科的未来。 2.1 辩证的看待西方文化与现代艺术 2.1.1 西方文化的发展历程与现代艺术的关系 欧洲艺术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从古罗马、古希腊所崇尚的写实时期,到灭绝人性、神学至上、低沉凝重以装饰为主的中世纪,又到以人文主义新世界观为指导的文艺复兴的庄重典雅、和谐含蓄、充满着古典意蕴的世俗情调,再到巴洛克、罗可可的宫廷装饰、繁缛精致、豪华奢丽,再到新古典主义的复古、典雅写实主义时期。由于西方人擅长线性的、个体的、机械的 思维方式 ,使得欧洲几千年的历史基本上遵循写实―装饰―写实―装饰―写实的历史怪圈之中,循环往复、裹足不前。由于蒸汽机的发明、工业时代的到来,西方艺术家们开始倡导通过集体的力量来探索现代工艺美术的语言,要用新的工艺美术形式表现出时代的特征,进而产生了包豪斯和新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并将实用功能作为工艺美术制品的先决条件,克服了以往只重视审美和片面的装饰性的表现,为现代设计奠定了基础。因此,现代的西方艺术是西方人几千年的智慧的结晶,是艺术史上的伟大突破和创新,他不仅是西方艺术史也使人类艺术史上一次伟大的变革,他以“人”为创作的首要对象,更注重设计的人文关怀,并且紧贴时代脉搏,利用科学技术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从这一点上说西方的现代文化是先进的,是值得借鉴的。 2.1.2 西方艺术推动全球化的背后――艺术的殖民行动 虽然西方的设计观点是西方人几千年来的突破,对现代生活有很重大的指导意义,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全球化过程实际上就是艺术的西化过程,是西方在文化上对我们的侵略。我们环境艺术的领域中有很多人一味的崇尚西方的建筑、西方的设计风格,全身心地研究西方的体系,这是必要的,但不考虑我国的国情,盲目的跟随西方的发展,谁能否认这不是我们的悲哀。 2.2 正确地认识传统,对我国传统文化理性的继承与批判 2.2.1 正确理解传统的含义,对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影响 传统是由“传”和“统”两个字构成,“传”是指时间上的延续;“统”是指空间的扩展和权威性。所以我们的今天也可能是明天的传统。我们作为中国历史长河中接力的一代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将我们的传统延续和发扬而不单单只是继承。这一点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应该明白的。 2.2.2 辩证的认识中国传统的发展历程,了解精神是传统得以延续并保持完整性的关键 (1)传统的可变性和不确定性。 就像周代吸取了商代暴政灭国的教训而提出了“德”的观点,主张“皇天无亲,唯德是辅”的思想;春秋战国继承了周的礼制却摒弃了其重祭祀的宗教气氛而转向了实用,使得在工艺美术中形成了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秦朝的暴政统一了中国,也使自己早早的毁灭,汉代则引以为戒,追求长生不老羽化升仙;六朝上承两汉下启隋唐,并流行玄学,崇尚清淡,好放任不羁,超然物外;唐代脱离了以前古朴的特色,艺术风格变的博大清新,华丽丰满;到了宋代,又出现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艺术特色,变得优雅严谨而含蓄,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了“绸缪婉约之度”形成了高雅的艺术格调;元代尚武,统治者十分重视加强思想方面的统治,利用宗教麻痹各族人民反抗的意识,因此,工艺美术作品上常反映出宗教内容的装饰题材;到了明代,又形成了宫廷工艺和民间工艺两大体系:宫廷工艺专为统治者服务,做法细巧严谨;民间工艺则生活气息浓厚,具有质朴、豪放、自然、健康的特色;清代工艺美术侧繁缛、精巧…… 由此可见,我们所崇尚的传统艺术的发展也并非一成不变,每个时期既继承各自前人的优秀之处,又有自身的特点并发扬光大成为后人的传统。为此,我们作为环境艺术发展30年的、后人的先导,应该如何继承、又如何传承是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 (2)传统意识精神是中国传统保存其完整性的原因。 历朝历代各有特点,可他们在一起是却如此有条理、有连续性,他们所处的环境不同,社会发展的程度不同,但却又有如此天衣无缝的连成一体而不限突兀。历史已经证明,是儒家思想维护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完整性。 从汉武帝开始,我国的历朝历代的君王都将儒家的思想作为自己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除了有一定的安抚国人的用意之外,也是与儒家传统思想的博大精深分不开。在民间,各种思想争奇斗艳,老子、庄子、风水学、禅宗等也占有很重的文化份额,致使我国的文化一脉相承历经几千年而不衰。 但是,孔子在推行儒家思想,“效法先王”的同时,极力推崇“华夷之辨”,上古时中国已形成“内华夏,外狄夷”的旗号以求霸业,儒家不但拥戴“尊周攘夷”,而且使这一思想的传播者,这阻碍了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和中外间的文化交流。 为此,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一脉相承,但不是我们这个时代都应该拿来借鉴的。孔子的儒家思想维护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完整,同时也阻碍了我国许多方面的发展。我们应该辨别历史的精华与糟粕,以一种文化层面上的优秀思想和一种传统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为借鉴,将这种精神层面的东西应用到环境艺术设计的方方面面中去,以此影响现代人的精神,并且将之发扬光大。 3 对中西方文化的双重吸收―― 吸取西方现代发展优势,发展中国优秀的传统思想 3.1 利用西方现代的模式与优点,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思想的可能性 作为物质层面的西方设计模式和领引我国传统古代思想并不矛盾,他们在环境艺术设计的领域中是可以相融合的。因为环境艺术设计同时具备物质性和思想性两种形态,而西方的模式与中国的传统思想又正是两种设计文化的精髓之处。将西方先进的物质基础和服务大众的理念为环境艺术物质发展的导向,将我国优秀传统思想作为环境艺术发展的最终精神指导,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折衷,并且我国的“和而不同”的思想也为这种融合提供了思想上的先决条件,西方先进的技术使这种融合成为一种可能。 3.2 合理借鉴西方文化,不做崇洋媚外和狭隘的民族主义者 现代的西方国家所取得的成绩不置可否,在环境艺术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内容 3.2.1 以人为本,使环境艺术设计更好美化人的生存环境 人文主义,是西方的主导思想,而中国传统历来的设计对象基本都是皇宫贵族,新中国的成立使得人民当家作主,这一点与西方现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契机相一致,且西方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一直有类似的思想,确实得较好,值得我们借鉴。 3.2.2 借鉴西方先进的艺术语言 西方的现代工艺美术最大限度的展示各种材质的魅力,注重作品肌理效果给人的视觉美感和强烈的刺激。巧妙的应用新形材质,创造别致的肌理效果,充分利用材质肌理,不断创造工艺作品独特的艺术语言。 3.2.3 与科技同步,更好的为国民更好的服务 西方环境艺术的发展紧随时代步伐,与科技紧密地联系,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有很强的创造性,以此来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存空间。 3.3 设计者应对传统思想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心怀强烈的时代责任感 3.3.1 吸取我国传统思想的精髓,做中国的艺术设计人 孔子的儒家思想强调天人合一、大自然与造物冥冥之中的联系和和谐。天、地、人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人可与天地抗衡,高于万物,又受制于自然,三者和谐成于一体密不可分。环境艺术设计正是一门建立在自然与人基础上的艺术,儒家思想树立我们正确的设计出发点。 老子的道家思想玄虚缥缈,内涵丰富,有很强的抽象性和超验性,不是逻辑、理性、语气可传达的,这正应与艺术的创作方式和在设计中引入传统的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处。 孟子认为“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诫。”说通过对于自身的认识和修养,达到与“天的共识,强调个人修炼,以达到和谐”,这为对我们对传统的学习,指出了 方法 。 庄子认为,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归者意也,意有所随者,不可言传也。这强调了我们设计环境时讲究的意境,也为我们的设计创造了很高雅的基调,我们应该将其很好地领会并应用到设计之中。 墨子强调的是廉爱、非攻和尚贤,要我们爱所有的人,不因不同亲属贫富而有异,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作为一个设计者应有的品格。 …… 除此之外,禅宗的超脱,太极的永恒和对立都为我们的创作提供了素材和创作的出发点。 这些优秀的思想是我们炎黄子孙共同的根基与脉络,是我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处事甚至是我们的设计原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无法理解和模仿的,这也正是我们的骄傲。 3.3.2 作为环境艺术设计者,了解祖国文化的必要性 了解祖国的文化是一个设计者的成长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设计者有自己的成长经历,有自己的文化记忆,也会有自己的立场,如果我们不忠实于这些,就会丢掉自己,我们的设计就会没有根。忠于自己的生活,在孕育了自己的文化中学习传统,开拓思路,吸取养分,形成自己的风格。那么这些作品必然呈现出设计师所属群体的文化特质,即那个群体的文化的根。 在设计的学习与实践中,民族传统的继承应是自然的和自觉的,一个出色的设计者的敏感心灵应会对自己的生生不息的传统文化有一个认同与体悟,这也正是形成他个人风格的不可少的源泉。 4 结语 对中国传统的继承,不是一个人、几个人能解决的简单的问题,它需要我们千千万万的、几代华夏子孙共同的努力;对于西方的借鉴,借鉴什么、怎样借鉴、如何把握尺度而不磨灭我们作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的延续。这些都是我们所处在这个时代的教育者所应该铭记于心并且深刻思索的,因为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人必将以博大的胸怀和过人的智慧领引世界的和平的发展!也许我们几辈子的努力都不足以名垂千史,但是每个时代的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都有作为后人的先人的义务,也许我们看不到祖国未来的美好的瞬间,但是我们心存希望,中国的明天必将辉煌! 参考文献 [1] 齐伟民.关于环境艺术[J].装饰,2003(7):7-8. [2] 李砚祖.环境杂谈[J].美术,1986(4). [3] 张琦.从“礼”与“道”论中国古代园林的设计思想[J].装饰,2006(8):24-25. [4] 张夫也.外国工艺美术史[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1). [5] 吴庆洲.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6). [6] 鲍诗度.中国环境艺术设计集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1). [7] 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东方出版中心,1985(1). 环境艺术研究生论文篇2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创意思维分析 摘 要:在环境艺术的设计过程中,创意思维的应用往往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效果。本文主要结合对于创意思维和环境艺术的认识,分析探讨了艺术设计中缺少创意思维的主要原因,同时指出环境艺术中创意思维的表现形式和发展方向,以期能够更好的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创意思维;传统教育;文化传承;民族文化 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影响了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使得各行各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市场的发展要求进行创新,也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够在市场上立足脚跟。在环境艺术的设计过程中, 创新思维 的应用同样重要,恰当的应用创意思维的应用往往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效果。本文主要结合对于环境艺术设计和创意思维的理解,对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创意思维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以期能够更好的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的健康发展。 1 环境艺术设计和创意思维的概念分析 环境艺术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有着很强的综合性,主要是指环境艺术工程的艺术构想方案和空间规划等。这其中了包含了设施计划和环境,装饰计划和空间,色彩计划和材料等等多个层面内容,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环境艺术设计是功能和形式之间的有效结合,也就是说开展环境艺术作品的设计首先应当满足实用性的功能,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要,同时还要考虑设计的创造性和审美性,让使用者能够在使用过程中使用的更加舒适或者获得美感,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发挥很环境艺术设计的作用。 创意思维不仅仅表现在新发明和新发现的思维过程,同时也表现为思考的技巧和方法方面,是在一些局部的见解和结论上具有独到的思维活动。创意思维的产生依附于人们的各种行为和需要,但同时有着一定的前瞻性和导向性的特点,应用创意思维促进提升设计品味的重要途径。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应用创意思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设计理念的有效提升,良好的创意思维可以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的健康发展。 2 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中缺乏创意思维的主要原因分析 创意思维从建筑发展之初就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环境艺术设计要想获得比较好的发展就不能离开创意思维的应用。但是从总体来看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中创意思维还比较缺乏,这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层面的原因所导致的: (1)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 目前高等学校在环境艺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很多学校都不能做到因材施教的进行人才的培养,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大多比较注重知识的传授,强调对于知识的反复练习和进行记忆的训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所以教学中老师处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进行被动的学习。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打下很好的知识基础,有利于学生掌握和利用知识,使得大部分学生少走弯路,能够踏踏实实的开展知识的学习。但这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这种模式也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影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健康发展。所以传统教育方式是造成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中缺乏创意思维的主要原因,在实践中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2)环境艺术设计师的设计思维受到一定的制约。 不同的社会文化会对环境艺术的设计师产生不同的影响。文化在很大层面会影响到设计师自身创意思维的内容和方式,对设计师自身的思维方式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环境艺术设计师自身的创意思维受到多种文化价值的引导,中国传统文化对于设计思维可以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为设计师提供了大量的设计素材,但同时一些文化对于设计思维也会产生“经验思维”,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设计师创意思维的拓展,不利于环境艺术设计的长远发展。 另外社会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对于环境设计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就是大家经常所说的经济基础会决定上层建筑。在市场经济中,设计作品被看作是商品进行买卖,这对于设计师的艺术创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一些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方,社会生产的商品化的程度往往很高,在利益的驱使之下,很多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进行抄袭和模仿,并贴上了创新的标签,这实际上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创意的发挥,不利于创意的开展。相反在一些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设计师所进行的环境艺术设计则大多是因地制宜的进行创造的,这往往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发挥,所进行的环境艺术设计也能够获得比较好的效果,获得大众的认可。 3 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创意思维的表现形式分析 (1)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 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优秀民族文化,这民族文化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越是民族化的东西也就是世界的,传统文化能够对现代艺术设计产生积极的影响,也能够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同。环境艺术的创意和传统民族文化的结合有利于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同时利于环境艺术设计的健康发展。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对传统民族文化的挖掘和整理,有利于形成独具特色的环境艺术设计效果,提升环境艺术设计的品味,促进环境艺术的健康大战。比如在设计师在开展室内设计的过程中,就可以运用传统的吉祥图案开展设计和装饰,也可以利用传统的一些民族符号营造具有民族感的居住氛围,这些创意往往能够获得比较好的设计效果,给居住者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提升居住者对于环境艺术设计的满意度。 (2)追求自然之美。 在 网络技术 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每天都会机会受到大量的知识冲击,长期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渴望能够和自然接触,希望能够享受自然所带来的一些快乐,这些都对于新时期的环境艺术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开展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追求自然之美,将环保和艺术进行很好结合将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设计师在开展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要把握住这一重要趋势进行设计,提升居住者的满意度。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只有将环境艺术设计和环保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够更好的表现出人们对于深层次美的强烈追求,以满足人们所追求的情感的有效统一、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的整体效果的有效提升。 (3)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的结合。 创意思维很多时候都和传统文化之间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传统文化为创意思维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土壤。虽然环境艺术创意设计有着比较大的风格差异,会选取各种各样不同的素材,但大多数的环境艺术设计或多或少的都会有选择的应用传统文化开展设计。比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的设计就将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和传统的文化进行了紧密的衔接。 4 小结 环境艺术设计是时代发展的镜子,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生活状态都会给环境艺术的设计带来很大的影响。在开展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要立足于现代环境已设设计创新的思路,将各种具有时代发展要求的设计理念融入到社会的发展之中,这样在设计的过程中就比较容易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也就可以创造出更多有生命力的设计作品,从而更好的激发设计者的设计热情,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新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 缪穗穗.简论图形创意的方法[J].大众文艺,2011(12). [2] 王芳.浅谈现代视觉传达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J].青年文学家,2011(14).

中外传统建筑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研究建筑群落关系、建筑物的形态、建筑景观、建筑的区域性构造、建筑小品以及建筑物的装饰各方面,它涵盖雕塑、绘画、工艺美术等多种艺术。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内容 摘要:本文着重从中外 环境 艺术 教育 方面作了比较,对国内外环境艺术教育现状作了例项比较,在景观设计和教育方面作了较深的对比,对 现代 和未来的环境艺术教育 发展 趋势有了明确论述,相信此文对从事这方面 工作的同志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 键 词:环境艺术 中外设计 教育比较

一、中外环境艺术设计教育

1.中外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相融合例项现象

20世纪初, 中国 的室内设计主要由 建筑师来完成。二三十年代,中国建筑师以自强的民族性格设计出一批富有民族传统的优秀建筑和室内设计作品,如吕彦直设计的南京中山陵和广州中山堂、中山陵藏经楼等建筑,室内采用传统八角形藻井装饰和梁枋彩画装饰,中山堂内装饰也是用传统民族色调构成色彩鲜明、富丽。当时在西方建筑和装饰风潮的 影响 下,也出现了兼合中西的折中主义的设计风格,在现代建筑结构和空间中,适当运用中国民族装饰元素如木构造型、彩画、纹样等。如1936年陆谦设计的上海中国银行的室内设计运用了中国传统处理手法和装饰元素 语言,做到了中西合璧,相得益彰。20世纪上半叶大量现代建筑的室内设计吸收了西方环境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装修风格,达到了当时的先进水平。

随着国家建设的大规模开展,不仅高档宾馆、饭店、写字楼建设装修形成热潮,大型商场、一般商店也开始步入装修大潮中。随着住宅建设的加快,民用住宅的室内装修逐渐成为装修的主要领域。因此,室内设计从公共场所走向民众日常生活领域,不仅极大地扩充套件了设计范围,更使一般民众从室内设计中体验到了艺术设计的价值与审美情趣。可以说,室内设计是整个艺术设计中涉及面最广、涉及人群最多的一个专业领域。环境艺术教育也成为根本改变生活环境、迅速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方式。

中国的现代室内设计专业教育开始于1957年。首先中央工艺 美术学院成立了室内装饰系,1988年因专业的拓宽而易名为“环境艺术设计”系,同年在同济大学建筑系和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设立室内设计专业。至今已有100多所院校设立了本专业,室内设计的专业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毕业生呈供不应求的趋势。

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有两大特点:一是发展空间很大;二是 历史 不长,基础不厚。在近20多年的飞速发展中,虽然有一批优秀的设计师,但在 经济 利益驱使下,大量非专业人员从事这一行业致使其领域鱼龙混杂,许多设计处于抄袭模仿阶段,尤其是照搬港台地区及日本和欧美的设计,甚至不顾功能、不分场合地照搬。有的设计人员一味地迎合甲方低俗的要求,为求取个人的经济利益,以次充好,偷工减料;有的堆砌材料追求所谓豪华高档,而缺少真正的设计。如果与国际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相比,我们还是处于初级阶段,优先发展环境艺术教育,培养更多更优秀的设计人才和进一步提高已有设计人员的素质是当务之急。

当代环境艺术教育就是以现代需求改造旧的城区为中心,使之满足现代人的新需求,但要保持旧城市的尺度,旧的面貌,包括旧建筑的面貌和旧建筑之间的关系,保留旧城市的完整的面貌,赋予它新的功能,满足新的功能需求。将欧美环境艺术教育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设计,探索一条既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发展商业潜力的环境艺术教育模式,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

2.环境艺术教育层面

在环境艺术设计教育领域中,不论是在 实践层面还是在 理论 层面,关于“新”与“旧”的命题,总是被人们特别关注,追“新”本身就是设计思维的“卖点”。在绝大多数的设计领域中,几乎都是以追“新”为原动力的。其陈腐应归咎于传统 文化,欲求中国之新昌盛,必要求“新”意,要“现代化”,其深层的意思其实就是要“国际化”。

现实的情况往往是西边认为旧的,东边则以为新,只因中部隔着一条河。而在这条河上,缺的仅仅就是一座桥。于是,结论就大相径庭,其严重性不亚于瞎子摸象。在我们的生活经历里面,世界上的事物及其变化 规律 之本质,难道不是更多地呈现出这样的情况吗?

设计的技术化倾向的教育思维已经成为设计开展的阻碍,经济的高速发展不断 *** 著 社会 的新的消费模式的产生,设计师疲于奔命或仅仅满足于客户的一般要求,中国的现代设计长时间内在低水平上重复。与之相应,现代设计教育也以培养市场需要的设计专业为目标。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离市场太近,缺乏理想,缺乏创意,已经使原本最有活力的中国设计停滞不前。

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本质思考与人类对于“设计”的社会价值与文化价值思考的主题结合起来,将广阔的人 文学科的内容带入设计教育学科,让环境艺术教育者成为具有完善和健康的人格的人,才能创作出对人类的今天及未来有益的设计。

二、中外现代环境艺术教育趋势

教育应主动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确立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机制,从艺术设计教育体系的全方位实施新世纪高等教育的改革工程。抓住机遇,必须实现产业链上的突破,提高艺术设计和生产的总体水平。产业提升的关键是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它为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稳步迈向国际舞台搭建了持续不息的能源再生基地。

促进学科发展和教育发展,给学生创造一个走向社会、宣传自我和提高社会影响的平台。通过学术论坛、大型比赛、大师展示等一系列活动,让世界了解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成果,同时也将世界上最好的环艺设计成果和教育成果引进中国。

通过展览、比赛促使学生努力适应市场,融汇东西方文化和 时尚 ,促进我国环境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和竞争意识,发掘人才和推荐人才,出版各个专业方向的作品集,向家长、学校、 企业 和社会各界展示自己的才华,在压力与动力的共同作用下,学生 学习 和创造的 *** 得到了极大的鼓舞。

在 教育 机制方面实行学分制。学生将在选专业、选课程、选教师等方面真正成为“上帝”,使学生读自己想读的专业,学自己想学的知识变成可能。这一举措无疑给学生带来了实惠,但也给传统的教育观念模式和办学条件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学科淘汰机制的实施,对学生和教师都产生了极大的震动,同时对各专业的建设起到了“警示”和促进作用。

实行学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由学生对每一门课程的任教老师进行教学态度、教学质量的评估打分,对考核不合格的教师两年内缓升 职称,情况严重的须限期调离。这种评价体系使教学质量的 管理不仅仅停留在形式上,而是真正起到了推动作用。基本形成科研与 科学 紧密结合,立足为学科服务的宗旨,把教师按照功能 研究 、人体 工学、博物馆建设、市场营销等进行规划,每一个团队以学科带头人中青年合并的团员形式组成科研小组。科学意味着创新,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了深化的环艺设计教育改革精神。

以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带动传统教育机制的创新,以科学 文化的进步提升教育文化品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纪元,树立 中国 环境 艺术 教育的新形象。走国际化与市场化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为中国环境艺术走品牌之路构筑了持续不息的人力再生资源的开发基地。

1.现在和将来的设计需要彻底转变对 自然 环境的态度,转变与使用者以及内在 科技 的关系。尽管有不断的尝试,但箭镞环境上生态与科技的落后状况总体上不应该成为保持箭镞环境艺术方式的连续性或者采用传统表现形式的借口。需要在真正合适经历过考验或者说从更长的时间概念上可以算作“正确”的方式与常常伴随“正确”出现,又通常不会受到质疑的其他现象和方式之间做出明确区分。

2.在找寻适合当代和未来的环境艺术设计 语言方面,打破传统定型的设计概念,代之以对与“工程”全面的诠释。需要设计师与工程师理念一致及多区域的知识,如纺织工艺、仿生学、时装和飞机制造等。用比盘的思维、细致和付出成就了很多设计,记录我们至今的成果。

三、中外环境艺术教育新理念

中外环境艺术教学思想、形式、结果的比较,并非是中国的学生与外国学生的比较,而是中国教师与外国教师在环境艺术教学中所产生的现象,是环境艺术教育的观念、思想、教育 方法 和形式的差异的比较。对学生年龄、 心理等特点的不理解,对学生的形象思维、想象、创造等的压制,是一种由非艺术技法训练***中国传统临摹***和非艺术设计 理论 体系所组成的非艺术设计的环境艺术教育是不能适应 社会 发展 对于人才素质的需要的。因此,学生只有被动地、盲目地再现可能,却很少有自由发挥的余地,更重要的是剥夺了学生进行形象思维、创造与审美的余地。

课堂教学不应是黑板***范画***——学生的眼睛——学生用手把样板设计下来,尽管这种拷贝、克隆的技术不断提高,这种没有心的参与而只是简单地从眼到手的过程,不能表达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只是流于形式。新世纪的环境艺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为核心,创与造两方面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所谓“创”就是打破常规,所谓“造”就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

环境艺术教师必须尊重不同寻常的提问和不同寻常的想法,教师要向学生表明他们的想法是有价值的,教师要为学生自发地提供机会并给予肯定。教师要给学生 实践或 学习 提供一个宽松的、一般不被外界的评价左右自由想法的环境。

教师要认真转变教学思想观念,弄清环境艺术自主发展的模式与灌注式、放任式、参与式本质的区别。教师应搞清在指导学生怎样学的 问题 上,关键是弄清积极主动与消极被动、清醒自觉与盲目糊涂、立学高校与低产尝试之间的区别。在“怎样指导著学生自主地学”的问题上,关键是教师要站准位置,扮好角色。站准位置就是教师要站在“侧位”,从旁指导学生自主发展,不要站到前位,“以讲代学,以问代学,以牵代学”,那是“越位”,也不要站在“后位”跟着学生跑,那是“不到位”。做到“守位,及时补位,不越位”,合理把握导的“度”。教师要有善于培养学生敢于坚持自己的自发性与原创性的意识和能力,不能只去喂学生或让学生形成等你喂灌的意识。不能用“统一标准”培养学生,要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的想象力、个性品质、艺术创造力,民主性、人文关怀精神,应增长学生的自信心去适应社会变迁能力。

1.应给环艺设计学生一些宽松的学习氛围。课程设计和评价标准应是多样化,而不是单一制。

2.扩大选修课的范围,实行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加强与人文、科技课程的整合作用,注意与其他学科的渗透和关联,与 现代 新学科、文化、地域、 历史 、生活沟通起来。强化环境艺术教育,以提高全民族的创造思维能力。

3.中国环境艺术教育若要与世界环境艺术教育同步发展,应从加强环境艺术教育研究入手,促进校际间、地域间、国际间环境艺术教育研究成果的交流,以达到加快我国环境艺术教育研究发展步伐的目的。

4.重视工艺 美术设计与社会发展的关联,扩充套件环境艺术教育的 内容 和表现手段,制定与终身学习、资讯化社会相对应的多元化的环境艺术教育目标。

5.重视跨文化的人文素质教育。由于每个人出生以后所受文化薰陶对他有决定性的 影响 ,因此每个人都是其母文化的产物。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应逐渐开阔视野心胸,培养出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态度,能用文化的观点把世界上所有大小新旧文化都平等看待。

6.开放式办学。在高科技产业区域内建立环境艺术设计中心。这个设计中心主要负责举办展览,设立设计奖,安排设计 报告, 组织召开设计学术研讨会,出版设计专著、杂志等,并且聘请有关 企业 作为技术专业教学力量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教学中保持领先的地位。环境艺术设计中心还应与周边 建筑规划、房地产等部门保持紧密 联络,这样可以直接掌握 时代 的脉搏,培养出具有国际水平的人才。鼓励学生到企事业长期 实习,让学生有目的选做课题,并由环艺专业的学生与管理工程专业的学生共同完成课题。在互相协作中,了解企事业具体运作中的消费者的调整、市场 分析 、产品定位、产品开发设计、市场营销中的每一个过程,在市场商业竞争中获取最大的成功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日益广泛和基础学科的深入探索,崭新学科不断被发现……这一切,都给教师提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问题,知识更新的速度愈来愈快!教师只能树立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观点,不断地学习,同时又要不断去传授用自己毕生的精力去为下一代当好“二传手”。

教师既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是学生完整人格的塑造者,也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启发者和培养者。应该激发学生对环境艺术爱好和学习热情,启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想象能力,同时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他们的审美水平。

参考 文献 :

[1]舒尔曼《科技文明与人类未来》东方出版社 1995

[2]让·拉特利尔《科学和技术对文化的挑战》 商务印书馆 1997

【摘 要】世界最早的地铁标志在1918年的伦敦被正式使用并沿用至今,地铁寻路系统伴随着地铁的成长不断发展,有着悠久地铁历史的国家在多年的设计积累中使地铁环境视觉设计更加合理。现如今,地铁环境视觉设计不仅具有导向与指示功能,同时它还成为了城市文化景观的一部分。本文选取了伦敦、墨西哥、北京、南京四个城市,从城市文化这一视角对各城市的地铁环境视觉设计进行比较研究。

【关键词】地铁 环境视觉设计 城市文化 比较

环境视觉设计,被美国SEGD***环境图形设计协会***称为为环境图形设计是一门复杂性和融合性很强的设计门类,与许多设计学科相关包括平面、建筑、室内、景观、工业设计等所有与导向、资讯与特征传递、环境塑造相关的视觉形式。由于这一设计门类以视觉为主要传达媒介,所以也被很多人称为环境视觉设计。地铁环境视觉设计主要涉及地铁站内、站与站之间的寻路系统,指示牌、标识图形、动态环境、形象设计、站内壁画、主题环境等。

1.地铁环境视觉设计的起源

地铁环境视觉设计起源于地铁初创时期。19世纪60年代,为了缓解地面交通压力,地铁在伦敦诞生,并一直是世界最发达的地铁网路之一,伦敦也被称作“建在地铁上的城市”。为了帮助乘客辨识地铁站的方位,地铁标志成为很多城市地铁环境视觉设计的起点。本文介绍的四座城市,他们的地铁标志各具特色,采用了不同的符号元素,墨西哥与南京地铁的标志由“Metro”中的字母M结合城市特色设计而成,北京地铁标志则由“北京”、“地铁”、“轨道”三个词的开头拼音字母组成,而伦敦地铁标志由于设计最早也最有故事。20世纪初的英国受现代主义运动的影响,具有大工业生产特色的几何图形成为很多设计师运用的元素。伦敦地铁运营总监弗兰克·毕克***Frank Pick***从交通工具的特征出发,结合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组织规划了以简洁的小圆盘***Roundel***为主要元素的伦敦地铁标志,届时又聘请了著名字型设计师爱德华·琼斯顿***Edward Johnson***将其设计的“地铁体”融入到小圆盘标志,设计出了全新的伦敦地铁标志,并于20世纪20年代开始正式使用,成为全球第一枚地铁标志。伦敦地铁标志的红色圆环即像车轮,又像地铁的圆形隧道,很好的突出了伦敦地铁的特征。随后,小圆盘标志通过改变蓝色横条内的文字,成为乘客快速辨识的站名牌;通过改变色彩成为伦敦不同交通工具的标志。如今,小圆盘标志完全成为了伦敦,甚至英国的象征。

伦敦地铁开创的另一个地铁环境视觉设计的先河是伦敦地铁地图。1933年电子工程师亨利·贝克***Henry C. Beck***突破了实际空间位置的束缚,设计了举世闻名的伦敦地铁地图。他不仅将蜿蜒的线路简化为规范、均衡的水平线、垂直线和45度折线,而且还利用不同的鲜艳色彩来区别每一条线路,结合“地铁体”的站名标注,帮助乘客快速识别每一个站点与线路,形成较为准确的伦敦地铁站点分布认知。伦敦地铁图标准化的视觉识别设计开创了现代地图设计的新模式,也成为环境视觉设计最早的典范。

2.地铁环境视觉设计的文化特色比较

2.1伦敦地铁文化特色

伦敦地铁不仅是伦敦的重要交通工具,同时也是文化与艺术的殿堂,从1908年首次推出地铁海报专案以来,伦敦地铁一直吸引著众多的艺术家与设计师为其创作。从精美的口袋版的地铁地图封面、活动海报、站点海报、壁画,到别具特色的文化纪念品,伦敦地铁被称为视觉传达设计与美学的完美结合。史蒂文·赫勒***Steven Heller***和路易丝·菲利***Louise Fili***在他们的著作《BRITISHMODERN-graphic design between the war》一书中评价,英国的现代平面设计开始于伦敦地铁系统,并由此向外扩充套件***Modern English graphic design began underground and surger upward***。[1]伦敦地铁由于建设年代跨度大,所以即便是在车站的建筑形象与装饰上也体现出不同时期的不同设计风格,这为乘客辨识站点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早期的砖石拱形结构,后期的纯钢铁架构,现在钢化玻璃站台,相互之间看似缺乏统一性,但却很好的展现了伦敦地铁150年来的发展历程。从每条线路的环境视觉设计中不仅可以看到伦敦文化与历史的踪迹,同时也是英国视觉传达设计发展的历史。

2.2墨西哥地铁文化特色

墨西哥城的第一条地铁线建成于1969年,在对地铁环境视觉设计中,墨西哥城对城市文化采用了独特的设计构想。由美国著名的空间导视系统设计师兰斯·威曼***Lance Wyman***设计的墨西哥地铁站名符号,开创了地下交通空间导视符号运用的一个先河。每个车站根据站点特殊的历史文化或者外观形态进行图形化设计,形成独特的站名符号,并将其编入地铁地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理工学院站的标识是不远处国家理工学院的校徽,而萨帕塔站的标识则是1910年墨西哥农民运动领袖萨帕塔的头像。

图3 墨西哥城地铁独特的车站标识

墨西哥城地铁的另一个特色就是浓郁的文化氛围。1984年墨西哥 *** 启动了“地铁文化空间”计划,定期在地铁站内举办不同主题与形式的展览,以及文化活动,使车站成为反映墨西哥各种文化的重要视窗。2004年开始的“地铁读书计划”也成为墨西哥地铁别具一格的地铁文化特色。地铁在营运的高峰时段向乘客免费提供书籍,不仅帮助乘客打发无聊的乘车时间,也有利于市民文化水平的提高。

2.3北京地铁文化特色

北京地铁作为中国最早开通的地铁,对我国地铁环境视觉设计有一定的表率作用。首都城市大气磅礴的文化特色也淋漓尽致的体现在其地铁环境视觉设计中。现在的北京地铁除了有精美的壁画、完善的寻路系统、指示牌之外,在环境视觉设计方面非常注重车站建筑设计与主题环境的塑造,从细节到整体格调与文化气息的营造都有了很多的思考。如,雍和宫站,在地铁出***建筑的设计上能结合站点文化特征采用仿古建筑形式朱墙青瓦,站厅与站台红色立柱、汉白玉栏杆都体现出雍容华贵的皇家气派。2008年建成的地铁奥运支线采用“一站一主题”进行设计,演绎了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风格的完美结合。森林公园站的“白色森林”, 奥林匹克公园站的“水世界”,北土城站的“青花瓷”等都是以主题环境设计的方式进行环境视觉设计,展现站点文化特色。 2.4南京地铁文化特色

南京地铁在建设之初就提出了“人文地铁”的概念,在地铁二号线及一号线南延线打造了风格各异的、富有南京历史文化特色的文化墙。站内的文化墙与周围环境呼应,起到文化导视的作用,乘客通过直观的视觉印象可以了解站点所处的区域环境。如,夫子庙附近三山街站的壁画以夫子庙灯会为主题,以传统年画的表现手法,展现了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传统节日场景,点名了站点所在的地理位置与区域文化。南京地铁二号线文化墙的创作则打破了以往地铁环境视觉设计“一站一景”,主题与所在站点历史文脉、环境特点或重大事件相连的创作方法,将中国传统节日作为设计主题。通过将传统节日与车站站名组合产生谐音寓意,或节日与地域特点结合的方式对整条线路的壁画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如,兴隆大街站对应“国庆节”设计了以载歌载舞的56个民族人物为元素的巨幅壁画;苜蓿园站讲述的是牛郎织女“七夕”的故事;莫愁湖站是“端午节”赛龙舟。

3.总结

由于我国很多城市的地铁建设相对较晚,所以不如像伦敦这样拥有百年以上历史的地铁,具有浓厚的地铁环境视觉文化积淀,但也正因为如此我国地铁环境视觉设计在借鉴了很多城市的优秀案例后,拥有了较高的设计起点,从而发展迅速。随着时代的转变,设计师们也开始意识到城市文化对地铁环境视觉设计的重要性,所以,对于地铁环境视觉设计在追求寻路与资讯传达功能有效实现的基础上,各个城市开始思考更加人性化,并具有一定城市文化特色的地铁环境塑造。很多城市在地铁线路建设之初就提出了“文化”这一命题,从车站建筑设计、主题环境、公共艺术、寻路系统、指示牌、APP等多个角度对城市地铁进行环境视觉设计。

事实上,地铁环境视觉设计成为了地铁文化塑造的重要因素,它不仅自然的将城市文化引入地铁空间,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成为一个城市与国家的标志。

参考文献:

[1]Steven Heller, Louise Fili. BRITISHMODERN-graphic design between the war[M]. San Francisco:Chronicle Books,1998:58

[2]马伶伶,李得伟. 墨西哥城地铁的特点及其对北京地铁的启示[J]. 都市快轨交通,2012,2***5***:139-142

[3] 奚协. 伦敦与南京地铁的视觉传达设计比较研究[J]. 艺术百家,2008,105***06***:140-150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