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赵执信研究论文集

发布时间:

赵执信研究论文集

《山东文献集成》是山东省政府特批重大文化工程,二○○五年获准立项,二○○六年初正式启动,是一部大型影印古籍丛书,其宗旨是抢救保存山东文献,计划搜集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山东先贤遗著稿本、钞本、稀见刻本一千种,影印出版。全书精装二百册,十六开本,每册八百页,分四辑陆续印行。每辑所收之书略依经、史、子、集、丛五部分类编排。第一辑五十册,收书一百七十九种,已于二○○六年十二月正式出版。经过二○○七年一年的辛勤工作,到二○○七年底,第二辑五十册的编纂出版工作已经完成。《山东文献集成》第二辑,本着第一辑业已确定的宗旨,进一步扩大收集范围,共收入山东先贤遗著三百五十五种。其中稿本九十三种,钞本一百四十一种,刻本一百一十三种,旧排印本四种,石印本四种。经牟庭、纪昀、王芑孙、傅增湘、王献唐、栾调甫、路大荒、屈万里等名家批校题跋的本子有四十种,其中王献唐先生题跋的有十四种。稿本较重要的有明淄川毕自严《白阳毕公自严遗迹》一卷、清诸城李慎《周易注解》八卷、清安丘王筠《礼记读存》一卷(王献唐跋)、《顾亭林年谱校录》一卷、清历城王维言《夏小正笺疏》一卷、清济宁许鸿磐《方舆丛录》十二册、清掖县侯登岸《掖乘》十六卷、清日照许瀚《拟史籍考校例》一卷、《许印林手稿》一卷、清章丘张笃行《杜诗七律》四卷、清黄县王守训《彩衣楼诗话》四卷等。钞本值得重视的有清黄县姜其垓《周易古本集注》十二卷《续编》二卷(清钞本)、清潍县郭麐《潍言》四卷(民国二十二年秦玉章钞本,王献唐批注并跋)、清鱼台马星翼《国策补遗》不分卷(旧钞本,王献唐跋)、清祥符周亮工《全潍纪略》一卷(清钞本)、佚名《黄培文字狱案》一卷(清钞本)、清曲阜孔尚任《画林雁塔》不分卷(清初钞本)、明淄川毕自严《毕伯阳奏稿》一卷(明钞本)、明泰安萧大亨《北虏风俗》一卷《北虏世系》一卷(民国十三年江安傅氏藏园钞本,傅增湘校并跋)、清嘉善浦曰楷《莱阳竹枝词》一卷(清钞本)、清安丘王筠《周虢季子白盘释文》一卷(民国潍县丁锡田钞本)、清潍县陈介祺《宝簠斋集各家彜器释文》不分卷(民国黄县丁菊苏钞本)、清昌乐阎湘蕙《谚语类钞》四卷(民国二十六年山东省立图书馆钞本)、清淄川张笃庆《昆仑山房郢中集》三卷《昆仑山房诗集》十三卷(清钞本)等。刻本值得注意的有清即墨黄守平《易象集解》十卷(清同治十三年即墨黄氏漱芳园刻本)、清济阳张尔岐《仪礼郑注句读》十七卷(清乾隆八年济阳高廷枢刻本)、清滕县张耕《古韵发明》不分卷(清道光滕县张氏芸心堂刻本,仪徵阮元序)、清新城王兆弘等《新城王氏世谱》八卷(清乾隆二十五年新城王氏刻本)、清益都孙廷铨《颜山杂记》四卷(清康熙五年刻本)、明海宁查志隆《岱史》十八卷(明万历十五年戴相尧刻本)、清益都薛凤祚《历学会通》六十五卷(清康熙刻本)、唐临沂颜真卿《颜鲁公文集》十五卷《补遗》一卷《附录》一卷(清嘉庆七年曲阜颜崇槼刻本)、明历城边贡《边华泉集》八卷《边华泉集稿》六卷(清康熙历城张刻本)、清海丰吴重憙辑《吴氏石莲庵刻山左人词》十七种(清光绪二十七年刻本)、清栖霞郝懿行等《郝氏遗书》三十四种(清嘉庆至光绪年间郝氏刻本)等。在第一辑相对集中收入日照许瀚、历城马国翰、诸城刘喜海、黄县王守训、单县时庸劢、聊城杨氏、曲阜颜氏、山左诗钞各系列文献之後,本辑则相对集中收入淄川毕自严、淄川张笃庆、益都赵执信、泰安赵国麟、新城王祖昌、历城李廷芳、安丘王筠、栖霞郝懿行、历下王维言、黄县丁菊苏、即墨黄氏、鱼台马氏、安丘曹氏的著作,以及明清青州诗钞、武定诗钞等系列文献。王筠作为清代《说文》四大家之一,本集收入他的《说文解字句读》三十卷(清归安沈锡胙批校本)、《说文释例》二十卷(家刻本)、《说文系传校录》三十卷(家刻本)、《礼记读存》一卷(稿本)、《顾亭林年谱校录》一卷(稿本)、《周虢季子白盘释文》一卷(钞本)、《覆瓿社灯谜》一卷(稿本)、《清诒堂灯谜》一卷(稿本)、《菉友杂著四种》(家刻本)等十二种。这对全面研究王筠创造了更便利的条件。其中《灯谜》稿本二种,在过去属游戏文字,今天看来,却颇觉难得,是民俗学的重要文献。即墨黄氏明清以来科名不断,交游甚广,为山东地方望族。前辑已收入黄守平《黄氏家乘》二十卷(钞本),本辑收入黄守平《周易集解》十卷(家刻本)、黄垍《夕霏亭诗》二卷(钞本)、黄守平辑《黄氏诗钞》六卷(稿本)。其中《黄氏诗钞》稿本是山东省委党校图书馆新发现的孤本,内收即墨黄氏一门三百年间诗人,自明嘉靖三十二年进士黄作孚至清中叶黄守思,共七十二人的诗作三千九百九十七首。前後十代,代代不断,是典型的文学世家。该书的发现和影印出版,对研究明清家族文学应是难得的第一手资料。安丘曹氏在清康熙年间甚为显赫。曹贞吉,康熙二年山东解元,三年成进士,与王士禛、朱彝尊等唱和,活跃于清初诗坛。其弟曹申吉少年巍科,官至贵州巡抚,死于吴三桂之难。後人文脉绵延,称一时之盛。本辑收入曹氏一门诗、文、词集三十四种,其中稿本三种,曹氏家钞本二十一种,多未刊行,传世极罕。不仅是研究家族文学的重要资料,而且有助于研究清初的历史和清初的文学史。许瀚是清中期著名的金石学家、小学家,一生为人作嫁衣,仍然留下了极为可观的高水平著述。第一辑影印的王献唐辑《许印林遗书》二十种已令人叹为观止。本辑又收入他的稿本二种,其中《拟史籍考校例》尤为重要。众所周知,章学诚曾用十馀年精力纂修过一部目录学和历史文献学的巨著《史籍考》,先後经过毕沅、阮元、谢启昆等大员资助,成稿五百卷。道光二十五年江南河道总督潘锡恩邀请许瀚、包慎言、刘毓崧等修订章氏遗稿。道光二十六年许瀚拟定了这份《校例》,开头说:“繁冗重复,漏略殊误,均所不免。”经过三年的努力,最後定为三百卷。虽卷数减少,但内容增加了四分之一。可惜这部巨著咸丰六年毁于潘锡恩家火灾。王重民在为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补写的《後记》中详细考证了《史籍考》的纂修过程和悲剧性结局,他说:“许瀚在修订工作中起着领导作用。”这部凝聚着许多学者心血尤其是许瀚心血的章学诚遗著,不幸失传。这件许瀚写于道光二十六年清明节前三日的《拟史籍考校例》手稿,可供我们摩挲,想见《史籍考》这部巨著的模样。本辑收入的《黄培文字狱案》一卷,是关于清初黄培文字狱的有限的原始记录材料汇集,该书山东图书馆藏有清钞本,下半页多缺字。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一部钞本,经核即为山东省图书馆藏钞本的底本,其下半霉烂,字不可识,而且个别文字在传钞之後又有损失。可见将山东省图书馆藏清钞本影印出来,是有抢救意义的。本辑收入的某些古籍,是一向受到关注的。如张笃庆《昆仑山房诗集》清钞本十三卷与蒲松龄研究有密切关系;万历刻查志隆《岱史》十八卷是流传不广的重要泰山史料;明代诗人边贡的诗集,传世常见的是王士禛的选本《华泉先生集选》四卷,此次影印的康熙刻《边华泉集》十四卷足本一向难得;顺治年间兼通中西法的数学家和天文历法专家益都薛凤祚被《清史稿?畴人传》称为“畴人之功首”,他的巨著《历学会通》六十五卷刊刻于康熙间,传世足本甚少,今从北京大学借得全本影印,对中国科技史研究弥足珍贵;著名学者栖霞郝懿行、王照圆夫妇著作在嘉庆至光绪间陆续刊刻汇印为《郝氏遗书》三十四种,除其中《尔雅义疏》、《山海经笺疏》等少数几种曾再版外,其馀很少重印,今一并影印,其学术价值不容忽视;唐临沂颜真卿《颜鲁公文集》,传世有明嘉靖锡山安国活字本、又锡山安国刻本、万历刘恩诚刻本、乾隆武英殿活字本、道光黄本骥三长物斋刻本,但一向以嘉庆七年曲阜颜崇槼刻本为佳,系从锡山安氏本出而重加校勘者,傅增湘云“刊刻甚精”,今即据颜氏本影印。本辑所收两种家谱亦值得称道。一是新城王士禛家的家谱《新城王氏世谱》八卷,乾隆二十五年王氏刻本。二是邹平马驌、历城马国翰家的家谱《马氏家谱》十五卷,民国二十年石印本。新城王氏明清两代科名颇显,为名门望族,王士禛尤为文坛巨匠。马驌、马国翰则以学术名于世。马驌精通上古史,著《绎史》一百六十卷、《左传事纬》十二卷《附录》八卷,人称“马三代”。马国翰则以《玉函山房辑佚书》获得清代第一辑佚大家的美名。二人同出一个家族。今从山东省图书馆借印《王氏世谱》,从马氏後人马以林先生借印《马氏家谱》,都是传世极少的名家家谱,是考史论文的宝贵资料。熟悉《聊斋志异》的学者应当对该书最接近稿本的铸雪斋钞本有所留意,该本是乾隆十六年济南张希杰铸雪斋从济南朱氏殿春亭钞稿本过录的,比存世残稿本多出一倍,比最早的刻本青柯亭本多出四十九篇。这个铸雪斋本已有影印本、排印本传世,不再难得。那么铸雪斋主人张希杰的生平、学识、文学修养究竟如何呢?根据我们的了解,张希杰的《铸雪斋集》存世仅有两个稿本,一是山东省图书馆藏《铸雪斋集》十四卷《练塘年谱》一卷,一是天津图书馆藏《铸雪斋集》七卷。相形之下山东的十四卷本比较完整,并且附有自撰年谱,当然是最好的稀世珍本,现在把这个本子影印收入第二辑,相信对解决上面的问题会有直接帮助。我们在调查收集编纂考订山东文献过程中,深深体会到乡邦文献抢救保存和流通的紧迫性。我们固然应当进一步深入研究管子、孔子、孟子、郑玄、辛弃疾、李清照这些山东历史上耀眼的明星,但这些人物的著作及相关文献已不再有湮没或失传的危险。相比之下,上面列举的先贤遗著稿本、钞本,则大都尘封高阁,赖一线而孤传。轻重缓急,不言而喻。《山东文献集成》创始之初即以抢救保存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罕传文献为宗旨,其用心正在于此。在我们饱览齐鲁先哲遗著珍本秘笈之後,不能不对长期致力于搜集保护山东文献的王献唐、路大荒等老一辈学者肃然起敬,也不能不对近几十年来收藏山东文献的山东省图书馆、山东省博物馆、山东大学图书馆、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济南市图书馆、山东省委党校图书馆等单位的几代主人表示真挚的感谢。对于编纂工作中出现的失误,在此敬请读者批评指正。山东文献集成编纂委员会二○○七年十二月二十日

古代诗歌鉴赏技巧 作者: 刘凯 凤凰出版社 古老的中国有着灿烂辉煌的文化,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古代诗歌就像中国文化浩瀚海洋里的一颗明珠,熠熠闪光。璀璨的光辉映照你我,以它那或阔大或深曲的意境、或澎湃或温婉的情韵、或典丽或朴质的语言怡养着我们的性情,影响着我们的人生。 由于社会环境、人文环境、语言环境的变迁,普通读者尤其是中学生,鉴赏古代诗歌仍有一定的困难。作为每年的高考专项,古代诗歌的鉴赏正日益爱到大家的重视。不过从每年的高考成绩看,古代诗歌鉴赏得分不高。虽然花的时间不少,但收效甚微。究其所以,固然和中学生的知识面狭窄、人生阅历不足有关,但最为主要的还是方法不当。因此,掌握一定的鉴赏技巧也就显得益发重要。这也就是编纂此书的目的。~~~~~~~~~~~~~~~~~~~~~~~~~~~~~~~~~~~~~~~~~~~~~~~~~~~~~~~~~~~~~~~~~~~~~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指南作者:万禾 浙江大学出版社 为了积极配合高中新课程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和《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的教学要求,适应新课程高考的要求,参照《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方案》,特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编写《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指南》和《中国现代诗歌散文鉴赏指南》两本配套用书。本丛书有以下特色: 一、首家推出“自主模块综合运用题”自主模块综合运用题是考取第一层次(重点本科)必考内容,又属“史”无前例的新题型。我们参考部分高校自主招生试卷、台湾高考卷以及具有探索性质的海南等省高考卷,确定自主模块综合运用题以有一定限制性的开放性主观题为主,其难度略大于常规高考题,题目细分为中国古代诗歌、中国古代散文、中国现代诗歌、中国现代散文四个板块,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二、选文针对性强,试题原创性强我们根据近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和各省市高考卷所选诗文的特点与趋势编选诗文,注重选文质量,侧重名家文章。试题编制强调原创性、独创性,答案参照权威鉴赏辞典并经过学生实践后制定,确保试题与答案的准确性。另外试题、分值按照高考卷惯例设置,便于使用。~~~~~~~~~~~~~~~~~~~~~~~~~~~~~~~~~~~~~~~~~~~~~~~~~~~~~~~~~~~~~~~~~~~~古代诗歌与名句名篇(高中语文)/龙门专题作 者: 蒋念祖,陈国林 主编,孙国强 本册主编出 版 社: 龙门书局龙门专题》是针对中等程度及中等程度以上的学生研究开发的,尤其是对尖子生来讲,《龙门专题》是必备图书!这套书在设计上全面贯彻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中等程度的学生要特别注意:“知识点精析与应用”部分侧重夯实学生基础,重点在把基础知识讲细、讲透,适合为中等程度的学生奠定扎实的基础;“能力拓展”部分重点在于拓展学生思维,直接与中高考的难度、题型接轨,适合中等学生提高成绩。同步学习使用:《龙门专题》每一节内容都是按照教材的顺序编排的,因此可以随着教学进度同步使用,老师讲到哪里,就紧跟着做透哪一本专题。中高考复习:“基础篇”适用于第一轮全面复习,全面梳理知识点,从这一角度,专题比任何高考复习资料都要详细、全面:“综合应用篇”适用于第二轮专项复习,尤其是跟其他专题、其他学科进行交叉综合时,事半功倍。“万变不离其宗!”考试题目都是由基础知识演化而来的,因此基础知识是极其重要的,只有准确地理解、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才能灵活、轻松地应用和解题!使用《龙门专题》打基础,重点注意每节的“知识点精析与应用”,它分为三个小部分:知识点精析:可帮助学生更全面的理解重点,突破难点;解题方法指导:通过经典和新颖的例题帮助学生掌握解题规律和技巧: 基础达标演练:可以即学即练,便于巩固。“能力拓展”栏目是在牢固掌握基础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试能力的,它同样包括三个小部分:释疑解难:以综合性,关联所学知识,并作深度的拓展和延伸;典型例题导析:最具代表性的例题、全面的思路分析、有的放矢的总结和反思,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和方法:思维拓展训练:完美的拓展训练设计,提升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知识点精析与应用”用于梳理知识脉络,掌握基本知识点;复习时侧重使用“能力拓展”栏目,这部分立足于教材,对中高考必考内容进行拓展提升,也包括了一些难点和失分率较高的内容。此外,“本书知识结构”、“本讲知识网络图”能帮助学生迅速快捷地掌握全部知识体系,提高复习效率。在中高考的复习备考中,还要注意:近年本专题知识在高考(中考)中所占分数比例,紧跟第二轮专项复习节奏使用。~~~~~~~~~~~~~~~~~~~~~~~~~~~~~~~~~~~~~~~~~~~~~~~~~~~~~~~~~~~~~~~~~~~~~决胜高考-古代诗歌阅读技巧作 者: 田福春,杜静卉 主编出 版 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决胜高考—古代诗歌阅读技巧》是《决胜高考》丛书中的一本,由北京海淀区中学语文专家精心打造。作者精心挑选了与知识方法相匹配的历届高考题及与高考有关的习题供读者练习。书中另附有2008年各地高考古代诗歌题,可以帮助考生提前进入备考状态,在考试中取胜。 本书从古代诗歌的分类、意象的分析、意境的分析、写作手法的分析、思想感情的分析、语言风格的分析六章节对诗歌鉴赏中所涉及的问题加以分类解说。每一分类中都包括三个环节:锦囊妙计、小马过河、恍然大悟。 本书侧重实用,可操作性强,省去了教师整理知识点、挑选习题的过程,可拿来即用。学生即便没有老师辅导也可以独立完成古诗鉴赏的复习。 本书可供中学生、职业高中学生和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及语言文字工作者使用,也适合中学语文教师备课时参考。 ~~~~~~~~~~~~~~~~~~~~~~~~~~~~~~~~~~~~~~~~~~~~~~~~~~~~~~~~~~~~~~~~~~~~~中国古代歌诗与当代歌词鉴赏作 者: 赵飞 编著出 版 社: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本书共十二讲。导言讲述了古代诗歌与当代歌词承上启下的渊源关系,旨在引导学生溯千年文化之流,饱览我国民族精神人文风光。第一讲至第十一讲,着重探讨了十个时下大学生至为关注亦为之困惑的问题。比如:如何看待进取不息的人格力量在时空坐标上的悲剧意义?女性至美的社会价值以及古代女性形象留给我们今天的思考;如何才能真正坦然地做到笑对人生宠辱不惊?怎样处理对精神和生活有着重要支撑作用的亲情和翃?经得起时空跨度考验的爱情方为真爱、至爱;从伟人光彩中的瑕疵看人物个性的丰厚性;“大我”、“小我”完美集合于一体方为最高至善之境界……。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提供更大的自学空间,教材在最

文章简介:摘要:在进行古代诗歌鉴赏的时候,注意关注题干中提供的朝代信息,关注诗歌的题目,尽可能全面的了解作者,解读诗句的具体含义,合理地补充、想象,总结明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关注所设问题的具体指向等鉴赏方法,可以提高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关键词:古代诗歌;鉴赏方法诗歌鉴赏是具体的一系列的过程,下面我们按照一首诗…摘要:在进行古代诗歌鉴赏的时候,注意关注题干中提供的朝代信息,关注诗歌的题目,尽可能全面的了解作者,解读诗句的具体含义,合理地补充、想象,总结明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关注所设问题的具体指向等鉴赏方法,可以提高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关键词:古代诗歌;鉴赏方法诗歌鉴赏是具体的一系列的过程,下面我们按照一首诗以及诗后的问题的顺序来详细的讲解诗歌鉴赏的具体操作方法。一、关注题干中提供的朝代信息试卷中的题干表述形式往往是“阅读下面一首×(朝代)诗,然后回答问题。”朝代的不同,国力的差别,往往会影响诗人的艺术风格,乃至形成相应的诗歌流派,表达类似的思想情怀。比如唐朝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在初唐时期,由于国体初建,百废待举,浮艳淫糜的南朝齐梁诗风不能适合时代的要求,诗人肩负时代使命,积极开拓诗歌的题材领域,创建清新刚健的风格成为诗人的追求。盛唐时期,唐帝国达到了繁荣昌盛的顶峰,一方面小康人家,一方开疆拓土,清秀的山水田园诗派和豪迈的边塞诗派应运而生。中唐时期,直面现实,兴利除弊,诗人仍然向往盛唐的强大。晚唐时期,兴国无望,诗人哀伤的情绪笼罩诗坛。试题中诗歌的作者,大多出自唐朝,知名度也比较高,学生一般不会陌生,所以对唐朝的历史一定要了解清楚,其他朝代的国家势力、民族矛盾等也应有所了解。了解朝代乃至某一时期的特点,就对诗歌的总体风格有了一个宏观上的了解,解答诗人的思想感情就有了一定的基础。二、关注诗歌的题目有相当数量的学生,看到一首诗歌后,马上就其诗句进行分析,根本不去关注诗歌的题目,结果往往答非所问。如:《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后问题是: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如果我们关注了题目中的“闻笛”,再加上第三句中的“闻”字,肯定会明白“闻”的对象——“折柳”是一种曲子名。再联想到“柳”与“留”的谐音关系,“折柳”的“惜别怀远”之意就会十分明了,如此,本诗所抒发的思乡之情也就不言而喻了。《近试上张水部》(唐·朱庆余)“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诗后的问题是:本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如果我们不关注诗歌的题目,只是关注闺中琐事,那回答恐怕就差之千里了吧!同时本诗运用“比喻现意”的表现技巧也就无从谈起!《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后的问题是: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理趣”?如果只看诗句,无视题目,就无法正确回答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赵孟頫研究论文集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德芳之后也。五世祖秀安僖王子偁,四世祖崇宪靖王伯圭。高宗无子,立子偁之子,是为孝宗,伯圭,其兄也,赐第于湖州,故孟頫湖州人。曾祖师垂,祖希永,父与�,仕宋,皆至大官;入国朝,以孟頫贵,累赠师垂集贤侍读学士,希永太常礼仪院使,并封吴兴郡公,与集贤大学士,封魏国公。赵孟頫一生历宋元之变,仕隐两兼,他虽为贵胄,但生不逢时,青少年时期南宋王朝已如大厦将倾,他在坎坷忧患中度过。他的父亲赵与告官至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善诗文,富收藏,给赵孟頫以很好的文化熏陶。但赵孟頫十一岁时父亲便去世了,家境每况愈下,度日维艰。宋灭亡后,归故乡闲居。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台恃御史程钜夫“奉诏搜访遗逸于江南”,赵孟頫等十余人,被推荐给元世祖忽必烈,初至京城,赵孟頫立即受到元世祖的接见,元世祖赞赏其才貌,惊呼为“神仙中人”,给予种种礼遇,被任命为从五品官阶的兵部郎中,两年后任从四品的集贤直学士。至元二十九年 (1292)出任济南路总管府事;在济南路总管任上,元贞元年(1295),因世祖去世,成宗需修《世祖实录》,赵孟頫乃被召回京城。可是元廷内部矛盾重重,为此,有自知之明的赵孟顺便借病乞归,夏秋之交终于得准返回阔别多年的故乡吴兴。赵孟頫在江南闲居四年,无官一身轻,闲情逸致与鲜于枢、仇远、戴表元、邓文原等四方才土聚于西子湖畔,谈艺论道,挥毫遣兴,过着与世无争的宁静生活。大德三年 (1299),赵孟頫被任命为集贤直学士行江浙等处儒学提举,官位虽无升迁,但此职不需离开江南,与文化界联系密切,相对儒雅而闲适,比较适合赵孟頫的旨趣,他一直干了十一年。至大三年(1310),赵孟頫的命运发生了变化。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对他发生了兴趣,拜赵孟頫翰林侍读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次年五月,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是为仁宗。他登基后不久,立即将赵孟頫升为从二品的集贤侍讲学士、中奉大夫。延祜三年(1316),元仁宗又将赵孟頫晋升为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官居从一品。至此,赵氏政治地位达到了一生中的顶峰。由于仁宗的青睐和赵氏艺术的出类拔萃,赵孟頫晚年名声显赫,“官居一品,名满天下”。赵孟頫传世书迹较多,代表作有《千字文》、《洛神赋》、《胆巴碑》、《归去来兮辞》、《兰亭十三跋》、《赤壁赋》、《道德经》、《仇锷墓碑铭》等。著有《尚书注》、《松雪斋文集》12卷等。孟頫所著,有《尚书注》,有《琴原》、《乐原》,得律吕不传之妙。诗文清邃奇逸,读之使人有飘飘出尘之想。篆、籀、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天竺有僧,数万里来求其书归,国中宝之。其画山水、木石、花竹、人马,尤精致。前史官杨载称孟頫之才颇为书画所掩,知其书画者,不知其文章,知其文章者,不知其经济之学。人以为知言云。 子雍、奕,并以书画知名.孟頫所作《黄钟·人月圆》“一枝仙桂香生玉,消得唤卿卿。缓歌金缕,轻敲象板,倾国倾城。几时不见,红裙翠袖,多少闲情。想应如旧,春山澹澹,秋水盈盈。”孟頫所作《仙吕·后庭花》“清溪一叶舟,芙蓉两岸秋。采菱谁家女,歌声起暮鸥。乱云愁,满头风雨,戴荷叶归去休。”赵子昂的山水,取法董源和李成,人物、鞍马师李公麟和唐人法,亦工墨竹和花鸟,均以笔墨苍润见长,以飞自法画石,以书法笔调写竹。突破了南宋画院,打破了马夏江山的“清一色”局面。他画的花鸟,成为以后的范本。他的画作,遗存的有《重汉叠嶂图》卷(在台湾),《双松平远图》卷(在美国〕,《鹊华秋色图》卷(在台湾),《秋郊饮马图》卷(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红衣罗汉》图卷(在东北)。其《人骑图》,人物雍和,意态从容,很有韵味。编辑本段画史地位元 赵孟頫《人骑图》 明人王世贞曾说:“文人画起自东坡,至松雪敞开大门。”这句话基本上客观地道出了赵孟頫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无论是研究中国绘画史,还是研究中国文人画史,赵孟頫都是一个不可绕开的关键人物。如果说,唐宋绘画的意趣在于以文学化造境,而元以后的绘画意趣更多地体现在书法化的写意上,那末,赵孟頫在其间起到了桥梁作用。如果说,元以前的文人画运动主要表现为舆论上的准备,元以后的文人画运动以其成功的实践逐步取代正规画而演为画坛的主流,那末,引发这种变化的巨擘仍是赵孟頫。作为一位变革转型时期承前启后的大家,赵孟頫有以下几方面突出的成就为前人所不及:一是他提出“作画贵有古意”的口号,扭转了北宋以来古风渐湮的画坛颓势,使绘画从工艳琐细之风转向质朴自然。二是他提出以“云山为师”的口号,强调了画家的写实基本功与实践技巧,克服“墨戏”的陋习。三是他提出“书画本来同”的口号,以书法入画,使绘画的文人气质更为浓烈,韵味变化增强。四是他提出“不假丹青笔,何以写远愁”的口号,以画寄意,使绘画的内在功能得到深化,涵盖更为广泛。五是他在人物、山水、花鸟、马兽诸画科皆有成就,画艺全面,并有创新。六是他的绘画兼有诗、书、印之美,相得益彰。七是他在南北一统、蒙古族入主中原的政治形势下,吸收南北绘画之长,复兴中原传统画艺,维持并延续了其发展。八是他能团结包括高克恭、康里子山等在内的少数民族美术家,共同繁荣中华文化。综观赵孟頫的画迹,并结合其相关论述,可以知道,赵氏通过批评“近世”、倡导“古意”,从而确立了元代绘画艺术思维的审美标准。这个标准不仅体现在绘画上,而且也广泛地渗透于诗文、书法、篆刻等领域中。历史上每遇沧桑变易之际,文化颇易失范,人们总是以史为鉴,从古代的启示中去寻找医时救弊的良方,如孔子的“克己复礼”、魏晋“竹林七贤”的返朴归真、唐宋的“古文运动”等,重视传统成为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赵孟頫提倡“古意”的出发点亦不例外,他引晋唐为法鉴,批评南宋险怪霸悍和琐细浓艳之风;不仅如此,作为一位士大夫画家,他还一反北宋以来文人画的墨戏态度,这是十分可贵的。作为价值学原则,赵孟頫既维护了文人画的人格趣味,又摈弃了文人画的游戏态度;作为形态学原则,赵孟頫既创建文人特有的表现形式,又使之无愧于正规画的功力格法,并在绘画的各种画科中进行全面的实践,从而确立了文人画在画坛上成为正规画的地位。应该说,赵孟頫使职业正规画与业余文人画这两种原本对立或并行的绘画传统得以交流融汇,从此,一个以文人画家为主角,以建构文人画图式为主题的绘画新时代,拉开了序幕。元 赵孟頫《二羊图》 应当特别指出,赵孟頫的山水画不但将钩斫和渲淡、丹青和水墨、重墨和重笔、师古和创新,乃至高逸的士夫气息与散逸的文人气息综合于一体,使“游观山水”向“抒情山水”转化;而且使造境与写意、诗意化与书法化在绘画中得到调和与融洽,为“元季四大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那种以诗意化、书法化来抒发隐逸之情的逸格文人画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上述这些理论与实践,将赵孟頫推向了开元代绘画风气宗师的地位。作为一代宗师,不仅他的友人高克恭、李仲宾,妻子管道升,儿子赵雍受到他的画艺影响,而且弟子唐棣、朱德润、陈琳、商琦、王渊、姚彦卿,外孙王蒙,乃至元末黄公望、倪瓒等都在不同程度上继承发扬了赵孟頫的美学观点,使元代文人画久盛不衰,在中国绘画史上写下了绮丽奇特的篇章。“先画后书此一纸,咫尺之间兼二美。”赵孟頫书画诗印四绝,当时就已名传中外,以至日本、印度人士都以珍藏他的作品为贵,为当时的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鉴于赵孟頫在美术与文化史上的成就,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以赵孟頫的名字命名了水星环形山,以纪念他对人类文化史的贡献。散藏在日本、美国等地的赵孟頫书画墨迹,都被人们视作珍品妥善保存。1994年10月,在赵孟頫的家乡湖州还举办了“国际赵孟頫书学研讨会”;1995年3月,“赵孟頫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湖州分二段举行,上海书画出版社和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还在上海举办了赵孟頫书画展。德清赵孟頫、管道升合葬墓得到修复,并被列为当地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州市原赵孟頫的别业“莲花庄”也得到修复,还安放着赵孟頫的全身铜像。在这两次国际性的学术讨论会上,中国及美国、日本、韩国、德国、新加坡等地的美术史家、学者、美术家,都对赵孟頫的美术成就表示敬佩。近年来各地还出版了《赵孟頫集》、《赵孟頫画集》、《赵孟頫研究论文集》、《赵孟頫国际书学讨论会论文集》等。“赵氏王孙嗟宋亡,笔情墨趣寄惆怅。文人书画开风气,从此吴兴名更扬。”赵孟頫这位元代伟大的美术家,已走出国门,迈入了世界。

元代人 为写意画的奠基人画风淳朴自然,潇洒从容。

试论赵孟頫倡导复古主义的原由王文英综览赵孟頫书法、绘画遗迹,并结合其相关的论述,可以看出,“批评‘近世’,倡导‘复古主义’,是他在艺术上倾其毕生通过理论和实践相联系的努力,赋予有元一代艺术思维的重要审美标准。”①这个标准不仅明确地体现在他的书法审美价值取向上,而且也广泛渗透于诗文、绘画以及篆刻等艺术审美之中。赵孟頫在书法艺术上倡导复古主义有着诸多的原由,特殊的人文背景,书法艺术自身发展的现实要求以及他本人矛盾人生、忧郁性格的影响当是最为主要的原因。特殊的人文背景元朝的建立,结束了汉族主宰的一统天下,一个先进民族为落后的游牧民族所征服,由此开始了一个非常特殊的时代。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以及文化艺术等等方面都面临着裂变,一种人力无法抗拒的变化。也就是说,文化艺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统天下的蒙古族是一个骁勇善战的马背民族。虽然在逐步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其原有部落的游牧经济与落后的文化在汉族封建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和融合下,很快地由奴隶制进化发展到农奴制。但距离当时中原经济、文化发展高度依然相去甚远,不可同日而语。可以说,就当时整个中国来说,是经历了一次历史的迂回。统一的元朝,结束了三百余年政权并存,征战不休的动乱局面,使苦于连年战火民不聊生的百姓可以休养生息。但主宰和生活于中华古地,有着相对先进政治经济文化的汉人,却被一个起于遥远的边疆,落后、闭塞,而且历史上曾经长期臣服于自己的马背民族所征服、所统治,无论民族的自尊心,还是文化心理、人格精神,无疑受到极大的打击和损害。蒙古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他们将全国各族人分为四等:蒙古人为一等,色目人(指西域人)为二等,汉人(指女真人和原金统治下北方汉人)为三等,而南宋人则沦为最下等的人。朝廷中用事的大都是蒙古、色目人,其次是汉人,南人是极少数的。汉人尤其是南方汉人的地位一落千丈,这强烈的落差,使他们尤其是文人士夫身心俱陷入痛苦的泥沼,无论在朝还是在野,均无法施展才干、抱负。于是他们便转向了文学艺术,这无疑为文化艺术队伍的壮大输入送了大批的有生力量。由此便有了元曲、杂剧的辉煌,书法、绘画的长足发展。根据钟嗣成所编《录鬼簿》记载,元代杂剧和散曲作家有姓名可考者有152人,作品更是不计其数。起于宋的文人墨戏画,到元代因为文人士夫借笔墨以抒胸中郁结,意趣兴盛,而形成“求意趣而不重形”的写意画风。赵孟頫 “荣际五朝”却也终生浸淫书画艺术而成为一代宗师。失落、痛苦的文人士夫转身投入文化艺术,带着破碎的心、感伤的情怀,他们怀恋逝去的岁月,专注于人格的完善、精神的追求和理想的构建。这使他们把目光凝聚在了历史上另一个特殊的年代——魏晋。魏晋六朝时期,社会长期动荡不安,玄学兴起,佛学发展。玄学的重神轻形,逐渐形成了对精神价值追求的社会时尚。人们向望自然、向往离尘绝俗,向往玄远虚淡。这“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时代精神,也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审美特征”。②重视美的创造中的“以形写神”、“气韵生动”的审美追求。魏晋风度正是人们对这个时期审美趋向总的评价的代名词。魏晋风度,这最具中华民族特色的审美追求成了赵孟頫们精神依托的理想境界。艺术上的回归和复古为怀旧情绪,精神的抚慰疏通了渠道。元朝的开国皇帝忽必烈深知要巩固其对广大汉人的统治,必须吸纳先进的汉文化。他取《易经》乾元之义,定国号为“元”,废除蒙古人传统的选汗制度,立孔庙、建官制,兴学校、开科举,征召儒生。赵孟頫就是应召的儒生中的佼佼者。书法艺术是汉文化重要的载体,历来为治国安邦者所重视,文人士夫所喜爱。汉代学童在十七岁之前,必须接受国家书法考试,考试合格后方有入仕的机会;隋唐时期实行科举考试后,士人书法的优劣更是直接影响其仕途。因此,中国古代的文人士夫均极为重视书法,为努力提高书艺而终生不懈。中国书法由晋而唐宋经历了两个发展高峰。到了元朝,蒙古贵族虽多不善书法,但入主汉文化氛围的元世祖忽必烈也无法忽视和回避书法艺术的魅力。他为了自己的子孙能在这块土地上坐牢江山,而命他们多多学习吸收汉文化的精华,他令太子裕宗向指定名儒学习书法,其后的荣宗、文宗、顺宗也都研习书法。文宗的书法受赵孟頫影响而宗晋人,顺帝之子爱猷理达则书学虞世南。文宗于天历初年沿“玉堂”旧制,建立奎章阁,集历代书法名画作为内府收藏。并命柯九思为奎章阁鉴书博士,汇集了一批重要的书家,如虞集、揭 斯、康里子山等,为皇帝鉴定书画。学士虞集还撰写了《奎章阁记》。帝王的提倡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书法艺术的发展,但元代书法的发展最为突出的原因,还是代表元代书法艺术最高成就的赵孟頫的特殊地位使然。“赵孟頫无论作为社会角色,还是作为学术资格,都是当时新规范建设中的领袖人物。”③《元史.赵孟頫传》中说,(赵孟頫)篆、籀、分、隶、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明代深研赵书的文嘉称其为“一代书学之祖”。赵孟頫“荣际五朝,名满四海。”④不论是元世祖,还是后来的仁宗皇帝对他都恩宠有加。他以“布衣”⑤身分招贤初至大都,丰神潇洒,神采焕发如神仙中人,博得元世祖好感,被授奉训大夫、兵部郎中。在仁宗朝,五年之中,从翰林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经四次擢升,进拜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用一品例,推恩三代。“被遇五朝,官居一品”的地位,使得他的书法艺术很容易成为时尚。正如孙退谷所说,子昂书风骨内含,神采外溢,书家倾国也。因而,赵孟頫的书法不仅得到书法家的仰慕,追随者众多,异国僧侣也对他的书法非常喜爱,《元史•赵孟頫传》中就有“天竺有僧,数万里来求其书归,国中宝之”记载。⑥其影响之大,一直推及明朝前期。书法艺术发展的现实要求“重视传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每当沧桑变易、文化失范之际,人们总是从古代的启示中找出匡救时弊的灵方。孔子克已复礼、庄子离形去知、唐宋古文运动、乃至米芾赋予绘画的‘古意’的命题,他们所致力的本体虽异,却出于同一机杼。”⑦赵孟頫在书法艺术上倡导“复古”的出发点亦复如是。书法艺术发展到晋代,出现了中国书法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以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为最高体现的晋代书法奠定了“尚韵”的审美标准。这一审美标准经南朝至隋,已成为书坛主要的审美趋向,而经隋末唐初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人的继承和弘扬,又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唐太宗李世民以帝王的身份,极力推崇和倡导宗法王羲之,“尚韵”的审美标准,业已成为唐代学书者人人必尊的审美价值取向。“唐朝国威强盛,经济繁荣,在中国封建时代是空前的,在当时世界上也是仅有的。”⑧经济的空前繁荣为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这个时代充满了生机信心、豪迈气概和昂扬的时代精神。文人士夫充分挥发创造精神,“承袭六朝并突破六朝的唐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蔚为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⑨书法艺术也得以在“二王”审美传统之下,有了创造性的发展。由于唐太宗的喜好和推崇,加之书法业已成为“铨选士人的重要标准之一”,文人士夫无不染指翰墨。他们深入“二王”的法度,又出“二王”之外,以“二王”“尚韵”审美情趣为基石,从而形成了神采与形质的高度统一的新的审美趋向。唐代的书法是中国书法史上继“二王”为代表的晋代书法发展高峰之后的又一发展高峰。张旭、怀素继承王献之开创的浪漫主义书风,把草书推向了抒情写意、纵情狂放的极致,一气呵成、奔放流畅,“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⑩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等人法度谨严的楷书,使唐法成熟备至。谨严书风发展至晚唐五代,越来越拘谨少生气,书法艺术发展呈下坡之势,独有杨凝式以自己的创作实践,扬起了浪漫主义风帆。宋代初期的书风承继晚唐五代的浪漫主义余绪。而宋中期,通过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诸家的努力,形成“尚意”书风高潮。他们以畅意、达情为主,又融入超逸的禅宗精神,以表现人格精神的“言志”和“怡情悦性”,把“二王”“尚韵”及唐人法则融于意境的营造之中。“一种美学风范的形成,常常是既有其历史贡献,又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历史缺陷。”○南宋书坛,“尚意”也走向了纵情随意的极端,浮燥之气盛行。这是一个缺乏创造的时代,由于理学的大肆泛滥和被尊为一统,理学家的“普遍重视身心性命之道。而轻视艺术的创造,轻视情感。”○因而,向来被认为这是一个无名家只有名迹的时代。诸多书家竞相效仿苏、黄、米诸前贤,遗失个性,而再现也陷入机械模仿,缺乏生气。纵有极个别的书家有些许新创意,却也如萤火一般。至元朝,僵化承袭的书风已呈积重难返之势,变革势在必行。自南宋、金朝始,已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对书法艺术所呈现的末端流弊竞相诟病,并往往引晋唐为法鉴。赵孟頫批评“近世”,倡导“复古”,正是书法艺术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的必然结果。忧郁的性格、矛盾的人生赵孟頫,是宋太祖之子赵德芳的十一世孙,原籍大梁(今河南开封),四世祖崇宪靖王赵伯圭受赐第湖州,于是成为湖州吴兴人。赵孟頫十二岁时,父亲赵与 离开人世。○生母丘夫人激励他发愤读书,并告诫他:“汝幼孤,不能自强于学问,终无以 成人。”○赵孟頫性聪慧颖悟,刻苦励学,因此所学日进,声闻渐溢。十四岁,因父荫补官,试中吏部铨选法,调真州司户参军。○戴表元序子昂诗文集云:“子昂才极高,气爽。未弱冠,出语已惊其里中儒先,稍长而四方万里,重购以求其文。车马所至,填门倾郭,得片纸只字,人人心惬意满而去。”赵孟頫23岁时,宋朝灭亡,其母又告诫他:“天下既定,朝廷必偃武修文,汝非多读书,何以自异齐民?”○于是,赵孟頫于学更加精勤刻苦,期望有所成,以图进取。俟到元至元二十三年丙戌(1286)十一月,行台治书侍御史程钜夫受元世祖忽必烈的派遣“搜访江南遗佚。”据余辉《赵孟頫的仕元心态及个性心理》一文(载《赵孟頫研究论文集》)论述,自南宋灭亡的1279年到赵孟頫应召仕元的1286年之中,在江南他先后遇到六次北上仕元的机会。前五次,因为自身阅历,搜访者的身份、地位等等诸种条件的不成熟,他均放弃了。而这第六次,他适时抓住机遇,并在被召的二十四人中“居首选”,深得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当此之时,赵孟頫年三十四,才气英迈,踌躇满志。他在《初至都下即事》一诗中这样描述自己初到都城的感受“半生落魄江湖上,今日钧天一梦同”,大有一展鸿图的气概。初到元都的赵孟頫意气奋发,以后的仕元岁月,却使他内心倍尝凄苦与郁闷。他毕竟是个地位低下的“南人”,再加上他赵宗室这个特定的身份,不能不时时被人猜忌,常有“高处不胜寒”之感,复不得不处处谨慎行事。赵孟頫仕途沉浮三十余年,虽“荣际五朝”,实际上,五朝之中,却只有招纳他入朝的元世祖和后来提倡儒学的仁宗皇帝对他赏识提拨。特别是仁宗皇帝,把他比之为唐之李白、宋之苏轼:“文人世所难得,唐李太白宋苏子瞻姓名至今在人耳目;朕有子昂,与古人何异。”○赵孟頫也因此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而“官居一品”。但当朝者所赏识的不过是他的词章翰墨,而非他的政治经济才干。仁宗皇帝与近臣论及赵孟頫时评其曰:苗裔一也,资表二也,博学三也,操履纯正四也,文辞古雅五也,书画绝伦六也,旁通释老七也。○仁宗对他礼貌有加,但始终把他当作文学侍从看待,没有让他参与任何政务。○只用他的“博雅渊深之学”,来“荣饰太平之美”。○元世祖提拨他也主要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以此作为安抚南人的一种手段。他的那首著名的《罪出》正是他仕元宦途的真切感受的流露:QUOTE:在山为远志,出山为小草。古语已云然,见事苦不早。平生独往愿,丘壑寄怀抱。图书时自娱,野性期自保。谁令堕尘网,宛转受缠绕。昔为水上鸥,今如笼中鸟。哀鸣谁复顾,毛羽日摧槁。向非亲友赠,蔬食常不饱。病妻抱弱子,远去万里道。骨肉生别离,丘拢缺拜扫。悉深无一语,目断南云杳。恸哭悲风来,如何诉穹昊!诗句间无处不流溢着悲怆、凄凉、郁闷和感伤。赵孟頫以故宋元孙仕元,荣耀在外而郁闷在胸。一方面,他受家传儒学观念的束缚,无法舍弃仕宦之途而丢弃理想,尽管仕途并非理想。而另一方面,他又无法改变出身,不得不常常受人猜忌、排挤。他只有远离朝廷,外放为官,过着半仕半隐,优游书画的生活。这不得已的生活并没有使他的忧郁和苦闷减少一丝一毫。“身寄庙堂之高,与梦萦江海之远相共济的依违心境”时刻左右着他。因而,只有以巨大的热情投注于自己热爱的书画艺术,从中不仅可以渲泻自己的情感,而且为自己寻找到一块慰藉心灵的净土。书画艺术对他来说,虽为余业却有着专业人士无法比拟的热情和建树,“其涵泳之广,沉潜之深,皆为历史所罕见。”实际上,书画艺术成为他毕其一生的唯一建树。赵孟頫晚年所作《自警》一诗,为最好的说明。回顾平生,不胜感慨。齿豁头童六十三,一生事事总堪惭。唯余笔研情犹在,留与人间作笑谈。两宋以来,吴兴一带文化颇为发达。宋末元初,这里集中了一批文人书画家。他们“放乎山水之间,而乐乎名教之中”,构成了一个势力极强的文化圈,在宋末元初则象征着高尚节操。身为“吴兴八俊”之一的赵孟頫本是其中颇受瞩目的佼佼者。他半仕半隐,优游书画,正是他不愿丢弃与这些南宋遗民的交游而失失去江南文化圈的一个重要表现。不管他在乎多少,顾虑多少,他以大宋皇室后裔仕元已使他失去了许多。张雨在题赵孟頫画兰诗中说:“盈盈叶上露,似欲向人啼。”虞堪也有诗云:“吴兴公子玉堂仙,写出苕溪胜辋川。两岸青山江树下,岂无一亩种瓜田?”嘲讽他不安寒素。赵孟頫的诗友戴表元的“虚名何用等灰尘,不如世上蓬蒿人”的诗句,也不乏劝勉之意。而赵孟頫除却举荐江南文人入朝外也只有寄情书画、诗文,以期在文化、意趣上与他们沟通。特殊的身世,有惊无险但颇为周折的仕途,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复杂的心态,使赵孟頫形成了忧郁的个性心理。在家族中,赵孟頫有八个兄弟,另外还有姐妹十四人。他排第七,又为偏房丘夫人所生。在这样的封建大家庭中,既非长子,又系庶出,其家庭地位可想而知。出于保护自己的本能,势必养成处事谨小慎微、言行内敛。《元史•赵孟頫传》中说,“公性持重,未尝妄言笑,与人交,不立崖岸,明白坦夷,始终如一……而未始有自矜之色,待故交无异布衣时。”咸淳元年(1265年),赵孟頫父亲病故,这一年他十二岁,幼小的心灵过早地尝受了死别的苦痛。风雨飘摇的宋家王朝的覆灭,又使风华正茂的赵孟頫饮痛江南。次年,父墓被盗;不久,生母辞世,这使他一次又一次的遭受精神打击。正值性格、精神形成发育期,却遭际如此之多的精神重创,其心理发育是很难健全的。从小陪伴和教育他的是母亲,这使他直接感染的是等级森严的封建家族中母性处世的隐讳柔顺,而最最缺乏的是来自父辈的阳刚之气。在他复杂的个性心理中,最突出的是阴柔特性的多愁善感和抑郁惆怅。尽管他的诗文中,时常显露出洒脱不羁的浪漫情调,但却掩饰不住他的本质性格。《赵孟頫集》所收诗文里充满了“愁”、“忧”、“伤”、“苦”、“怜”等等表现忧愁苦雨的心理状态的描状语汇。如“愁深无一语,目断南云杳。恸哭悲风来,如何诉穹昊(《罪出》)”;“山深多悲风,日暮愁我心。玄云降寒雨,松柏自哀吟(《古风十首》)”等等。赵孟頫忧郁隐讳的个性心理不仅影响和规范了他的书画艺术风格,而且也影响了他的一生。他亦官亦隐的生活就是一个明证。矛盾人生忧郁惆怅的个性心理,需要一个支撑点来平衡。这个支撑点除了精神上的笃信佛教之外,就是他优游一生的书画艺术。寻求内心的平衡,使他自然崇尚平和冲淡、超逸而又玄远绝尘的魏晋风度,以寄托他飘泊失衡的心态。“尚韵”的晋人书风,成了他理想的情感归宿,心迹渲泻的家园。他的书法宗法魏晋,陈敬宗评其曰“飘然有出尘之想”。批评“近世”,提倡“复古”也就在赵孟頫的理论和实践中被发扬光大。注释:----------------------------------------------------○○○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赵孟頫研究论文集》卢辅圣《寻求新规范》○夏文彦:《图绘宝鉴》卷五《画史从书》本○《松雪斋集》外集 《魏国夫人管氏墓志铭》○○范文斓《中国通史简编》○韩愈《送高闲上人序》○赵孟頫自撰《先侍郎纤表》○《松雪斋文集》杨载《赵公行状》○○《元史》卷一七二《赵孟頫传》○○○《赵孟頫研究论文集》冼玉清《元赵松雪之书画》○《赵孟頫研究论文集》陈高华《赵孟頫仕途生涯》○《松雪斋集》附录《谥文》参考书目:----------------------------------------------------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范文斓《中国通史简编》上海书画出版社《赵孟頫研究论文集》赵雍编《松雪斋文集》《元史》卷一七二《赵孟頫传》《元史》卷四——卷三十八(本纪第四——第二十八)、《世祖本纪》、《成宗本纪》、《武宗本纪》、《仁宗本纪》、《英宗本纪》浙江古籍出版社《赵孟頫集》李泽厚《美的历程》

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在绘画上,山水、人物、花鸟、竹石、鞍马无所不能;工笔、写意、青绿、水墨,亦无所不精。他在我国书法史上已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元史》本传讲,“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元鲜于枢《困学斋集》称:“子昂篆,隶、真、行、颠草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给湖州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1994年10月,在赵孟頫的家乡湖州还举办了“国际赵孟頫书学研讨会”;1995年3月,“赵孟頫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湖州分二段举行,上海书画出版社和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还在上海举办了赵孟頫书画展。德清赵孟頫、管道升合葬墓得到修复,并被列为当地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州市原赵孟頫的别业“莲花庄”也得到修复,还安放着赵孟頫的全身铜像。在这两次国际性的学术讨论会上,中国及美国、日本、韩国、德国、新加坡等地的美术史家、学者、美术家,都对赵孟頫的美术成就表示敬佩。近年来各地还出版了《赵孟頫集》、《赵孟頫画集》、《赵孟頫研究论文集》、《赵孟頫国际书学讨论会论文集》等。 自己总结一下咯! 呵呵!记得采纳啊

关于赵信的历史研究报告论文

通过调查研究,我整理出了以下详细的资料,并进行了分析。信息渠道涉及的方面具体内容书籍、报刊赵姓的来源据说,这是由于《百家姓》是在宋朝所编,而宋朝的皇帝姓赵,当时正是赵家的天下,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敬,顺理成章地就拿“赵”来作为众姓之首了。历史书籍历史上的赵姓名人赵公明、赵宣子、赵盾、赵鞅、赵括、赵充国、赵晔、赵婕妤上网赵姓人口数量当代赵姓人口大约在2700余万,占全国人口的2.3%,即1000个中国人中姓赵的至少有23个。一、问题的提出“赵”是百家姓中第一大姓,可我们班只有一个人姓赵。我十分纳闷,想,姓赵的人数不多,但为什么是大姓呢?于是,我准备对赵姓的历史和现状进行调查。二、调查方法1、查阅有关姓氏的书籍,上网浏览赵姓的来源和赵姓的名人及赵姓为何是百家姓中的大姓。2、走访有关部门,了解赵姓人口和分布情况。3、通过网络,收集赵姓的名人故事和关于赵姓的故事。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通过调查,我把整理好的资料绘成表格:信息渠道涉及的方面具体内容书籍、上网赵姓的来源造父是西周时的马车夫。一次,徐偃王造反,周穆王不在,造父便架车千里去接周穆王,平定叛乱。造父立功,周穆王把赵城给他,造父改姓为赵。上网赵姓名人赵任好、赵佶、赵匡胤、赵普、赵雍上网赵姓人口数据统计目前约有2977万人。书籍、上网赵姓为什么在百家姓中是大姓在百家姓中,赵姓能排第一,因为当时的皇帝姓赵。四、结论1、我国老百家姓中,姓氏排列顺序不是以人口多少,而是以政治地位为准的。赵姓能排在百家姓的第一位,是因为当时皇帝姓赵。2、赵姓不但来源于造父,另外,战国时期,赵国为秦国所灭,平民百姓纷纷以国名为姓,称为赵氏。3、姓赵的名人不但有宋朝的皇帝赵匡胤,革命烈士赵峰,还有当代名人演员赵本山,中国男子羽毛球运动员赵剑华,女子跳伞运动员赵月英等等,赵姓的名人不计其数。4、赵姓目前是我国第八大姓,人口众多,山西洪洞赵城镇一带分布密集。现在据不完全统计,赵姓人口2977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29%。

赵信是战国中期的一位将领,暂时无法完全肯定是齐将抑或宋将。前288年,齐国发动第一次攻宋战争,宋国战败,决定将原先攻占的楚国淮北三百里地割让予齐国讲和。此举等同于将齐宋矛盾转移为齐楚矛盾,使之二虎竞食物,使齐楚在国土上再度接壤,并在淮北的问题上发生矛盾。道义上,楚应当收复淮北失地,但在协约效应上,由于宋齐已达成协约,在法理上理应为齐国得到淮北。这时,密切关注齐宋战局,一直图谋收复淮北失地的楚国认为淮北一旦入齐,再难收复,于是当机立断发兵攻淮北,理由是赵信无礼于楚之边吏,这时齐楚之间的大战一触即发,对于齐楚两国来说,此时关于淮北发动大战都不符合各自利益需求,于是齐国决定先做出退步,杀赵信,这时楚国失去了继续攻打淮北的口实,于是齐楚和解。由于之后齐国因为杀了楚王的爱臣“竖”,苏秦派苏厉入楚说明情况时搬出了齐曾经为楚杀过赵信这件事,以此来提醒楚王齐对楚的态度一直是愿意友好的,所以赵信是齐将的可能性更大。由此看来这次齐楚冲突的过程可能是这样的:齐宋达成淮北割让的和议后,赵信受命领兵纳淮北地,楚国在此时或在稍早前趁齐宋大战时就发动了对淮北的进攻,这时赵信的部队过来接收淮北,势必要与楚军发生矛盾,楚军以无法判断宋已将淮北割让予齐的消息是否确切或并未收到上级的撤兵命令等为理由继续攻淮北的宋邑,于是赵信为了保护齐国在淮北的利益而率先进攻了楚军,也就是发生了“无礼于楚之边吏”的情况,齐楚发生了军事交火,这时事态进一步扩大,经过考虑,齐国决定杀赵信向楚谢罪,并拿出齐宋的和议,迫使楚国成为道德上的理亏者,失去争抢淮北的口实,于是达成了齐楚和解,楚军全部退回淮南。

赵信是西汉时期的匈奴人。

历史上赵信原为匈奴人,但他有着汉朝将领的身份。赵信本是匈奴的一个小部落首领,后来战败投降汉朝,改名为赵信,被封为翕侯。汉武帝时期,赵信参与了多次对外战争,立下了不少战功。

人物经历

赵信原本就是匈奴的小王,投降匈奴也只是复叛汉朝,所以没有什么心理负担,尽心竭力地为匈奴单于出谋划策。赵信很熟悉汉军的作战方式,他为匈奴单于作军事参谋,给汉朝带来了许多麻烦。

不过卫青和霍去病这个时候都在,汉朝也正处于鼎盛时期,匈奴人完全不是汉军的对手,被打得“匈奴远遁,而幕(漠)南无王庭”。赵信虽封了“自次王”,但也只能过着狼狈逃窜的日子,他在汉朝的家人也都被斩杀。

当代赵姓人口大约在2700余万,占全国人口的2.3%,即1000个中国人中姓赵的至少有23个

被执行人失信后果研究论文

失信被执行人俗称“老赖”,被列入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就相当于向全社会宣布这个人是不诚信的“老赖”。作为失信被执行人,在申请银行贷款、乘坐飞机软卧、高消费等方方面面都受到限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法院执行部门可以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信用惩戒,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法院公告栏等其他方式予以公布,向政府相关部门、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及行业协会等通报,供相关单位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对失信被执行人予以信用惩戒。人民法院还可以对失信被执行人限制其高消费。被限制高消费后,不得有以下以其财产支付费用的行为:(一)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二)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三)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四)租赁高档写字楼、宾馆、公寓等场所办公;(五)购买非经营必需车辆;(六)旅游、度假;(七)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八)支付高额保费购买保险理财产品;(九)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高消费行为。失信被执行人违反限制高消费令进行消费的行为属于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行为,经查证属实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的规定,予以拘留、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追究其刑事责任。

Literature reviewEnglish literature and translationCurrent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Solutions

会上征信黑名单和强制执行还款。

破解法院执行难之思考自1999年武汉惊爆全国首例判决书拍卖案起,全国各地相继有拍卖判决书的情况发生。为此,全国各级法院开展了多次专项整治执行积案的行动,然而“执行白条”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有效治理。笔者认为,一旦法律维护人民正当权益的功能失效,人们对法律产生信任危机,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如何解决好法院的执行难是当前迫在眉睫的社会问题。 一、祛除对执行难的误解,理性看待执行难 社会上存在这样一种观念:生效的法律裁决所确定的权利必须实现。如果这种权利不能通过执行得以实现,那就是在打法律白条。[1]其实这是一种对法院执行的歪曲,它实质上是把债权人承担的风险转嫁给了法院。事实上,法院执行只是根据生效判决在有履行能力的被执行人拒不履行债务的情况下,为债权人实现权利所提供的一种公力救济,而不是实现所有为执行依据说确认的债权的一剂灵丹妙药。[2] 二、对法院的执行难的原因,本文拟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 (一)司法公信力缺失——公众对法院裁决的认同感不足,导致产生执行难的连锁效应 1.我们知道,司法独立问题一直是我国法治进程的软肋。法院隶属于地方的体制,使法院成为政府的一个办事机构。因此,每当牵涉地方部门利益的重点企业成为法院的执行对象时,总会由政府出面打圆场,弄得法院进退两难,然后多是以一些原因而不了了之。而异地执行对法院执行人员来说更是困难重重:地方保护主义的阻挠,轻则采取不合作或者行政干预,重则有可能酿成煽动地方民众暴力抗法,把法院置于十分难堪的境地。我国法院的财政人事都依附于地方,法院部门经济利益和法官个人物质利益都无法与地方经济利益相分离,这种法院设置地方化的制度缺陷,使法院即使有心也无法在力量上与地方组织的干预相抗衡。[3] 2.这几年我们一直在纠正重实体,轻程序的做法,然而由于我国执行法律规范的欠缺,根本无法覆盖纷繁复杂的执行活动,导致现实中仍有大量轻程序随意执行现象存在,严重削弱了司法公信力。如此一来,司法的神圣性不免招致老百姓的质疑,法院执行遭到抵制也就是顺理成章的结果了。反观西方不少国家,其对程序公正的重视却有颇多值得称道之处。在著名的辛普森案件中,尽管有诸多现象表明被告有重大作案嫌疑,然而由于警方侦查中多次违反法定程序,导致控方呈庭证据出现诸多破绽,最终让辛普森无罪开释。[4]可见程序正义在美国深入人心,也正由于如此,程序公正通常确保了即使是败诉一方当事人也会服从对他的不利判决。[5] (二)协助执行机制欠缺 执行人难找,执行财产难寻是目前困扰法院执行工作的最常见问题,而这些工作都是法院一家机关所无法解决的。有学者坦言,法院天生就不具备军队和政府那样程度的强制力;法律权力的真正不足之处不是它的物质技术差,而是它的组织技术落后,即它不具备政府权力得以向社会生活各个角落延伸的组织技术。[6]由法院唱独角戏,仅仅依靠法院一家有限的人力物力经常达不到执行的效果。 (三)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 我国虽已构建了一定规模的社会信用体系,[7]然而我国目前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没有强有力的指挥机关,各社会信用系统各自为政,信用信息分散,加之民众还远远没有养成重视个人信用的意识和习惯,[8]导致交易一方难以对交易的风险做出合理的评估,容易轻信熟人关系,等到权益受到侵害,再寻求司法的事后救济,这就给执行难的发生埋下隐患。三、解决途径 (一)法院机制改革 首先,增进司法独立。在中国,司法权相对于行政权处于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必须建立一套实现司法独立的机制。能否从国务院对一些部门的直属领导机制中受到启发,建立一套由最高院对各层级法院统一管理,在财政与人事上由最高院统一调度与任命的模式,使地方政府无法控制法院。 其次,规范法院执行程序。针对司法实践中执行法律缺位的状况,我们现在急需构建一套切实可行的专项执行立法,以规范各地法院执行机关的具体执法行为,并明确相关责任人制度。同时,还需要建立执行救济体系,赋予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对法院执行提出异议的权利。 (二)健全社会联动机制,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首先,要落实各监管部门职责,完善财产登记制度,推进房屋、车管、银行等部门的电子数据联网。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立法明确相关部门对债权人与法院的协助义务。只有疏通各部门相互链接的网络,形成覆盖全社会的系统的资源共享的信用记录制度,使个人或者企业的诚信记录向全社会公开,才能实现低诚信者难以再次进入交易网络。 其次,只有加大不讲诚信的成本,挤压其生存空间,把失信行为个体之间的关系转化为其与全社会矛盾,让其感受到不讲诚信会产生的社会后果,才能迫使被执行对象的行为以诚信为首要考虑的要素。 (三)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机制 执行难案件中,相当一部分是属于由于被申请执行人逃匿或确实没有赔偿能力,而申请执行人家境困难,面临生存危机。对这样一群社会弱势群体,视其家庭情况对其提供社会救助十分必要。今年两会期间曾多次提到的涉诉特困群体救助机制——即宣威模式,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良方。宣威模式的特点在于它改变了过去法院单打独斗应付执行难的局面,将法院和社保制度对接,救助资金由政府支出和社会捐助构成,民政部门进行管理,法院负责实施救助人员申请的审核与上报。这是一种各部门共同参与的救助机制,既缓解了法院执行难,又解决了最困难群体的生存权问题,值得在更大范围推广。 四、结语 解决法院执行难问题是一门系统化的社会工程,所以建立一种长效治理机制十分必要。自2001年起,最高人民法院受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委托,开始起草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到2003年8月,已经起草了第四稿。法学界对民事强制执行法的制定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学者建议稿也陆续出台。希望伴随立法的出台,执行环境也能一天天好转,法院执行难有朝一日不再成为人们“聚焦”的话题

赵云龙铀矿地质论文集

王果张占峰王保群李细根王国荣李彦龙

(核工业二一六大队,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摘要]乌库尔其铀矿床是在原519大队概略评价基础上经过各阶段勘查工作提交的一个中型砂岩型铀矿床,也是伊犁盆地南缘在中下侏罗统西山窑组上段(第Ⅶ旋回)首个发现和探明的铀矿床。矿床位于伊犁盆地南缘西部斜坡带乌库尔其微隆构造单元,属典型的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总体上,该矿床矿体分散且连续性差,品位偏低,现正进行现场地浸开采试验。本文对矿床发现史、基本特征、主要成果创新及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论述和分析。

[关键词]伊犁盆地南缘;地浸砂岩型铀矿床;西山窑组上段;层间氧化带

乌库尔其矿床位于伊犁盆地南缘中西段,往东南距扎吉斯坦矿床4km,西距库捷尔太矿床14km,是继库捷尔太、扎吉斯坦矿床后在伊犁盆地南缘发现的第三个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也是伊犁盆地南缘铀矿田(以下统一简称为“伊南铀矿田”)首次在水西沟群西山窑组上段(第Ⅶ旋回)发现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铀矿[1,2]。行政区划隶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管辖,距县城直线距离约10km,矿区内交通便利。

1发现和勘查过程

该矿床发现和勘查过程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一是以煤岩型铀矿为主的概略评价阶段,二是以地浸砂岩型铀矿为主的地质勘查阶段,三是以地浸试验为主的矿山补充勘查阶段。

1.1以煤岩型铀矿为主的概略评价阶段

乌库尔其矿床铀矿地质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9~1960年,原二机部519大队在本区以大间距(4~2)km×(2~1)km)进行了概略评价,主要找矿类型为煤岩型铀矿,施工28个钻孔,钻探工作量7950.3m。部分钻孔揭露到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J1-2sh)层间氧化带,为以后的砂岩铀成矿预测提供了基础资料。

1.2以地浸砂岩型铀矿为主的勘查阶段

1991~1994年,核工业二一六大队在盆地南缘中西段开展了放射性水化学区调、砂岩型铀矿地面综合区调、前人资料的系统整理及成矿远景预测评价。同期,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核工业二〇三研究所、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对伊犁盆地南缘铀成矿条件开展了专题研究。圈定乌库尔其地区为具有良好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成矿潜力的Ⅰ类远景区[3]。

1993~1995年,核工业二一六大队与哈萨克斯坦沃尔科夫地质联合体合作在乌库尔其区开展了砂岩型铀矿预查,勘查网度采用(2~4)km×(800~200)m,局部孔距达到100~50m,投入钻探17366.6m,施工钻孔46个,其中4个钻孔分别在第Ⅴ和Ⅶ旋回揭露到工业铀矿化,初步确定乌库尔其地段为砂岩型铀成矿远景区。该阶段地质技术工作基本由哈方工作组完成,包括钻探施工、地质编录、测井、技术总结等,中方仅安排少数技术人员学习配合。因此该阶段各类资料的分析整理不够深入系统。

1996~1998年,核工业二一六大队与哈萨克斯坦沃尔科夫地质联合体开展技术合作,中方技术人员全程参与了各项地质工作。主要针对水西沟群西山窑组下段(Ⅴ2旋回)砂岩型铀矿进行了普查,钻探施工由哈方完成(1998年核工业二一二大队参与部分工程施工),投入钻探工作量34206.2m,在389~549线间施工剖面14条。以(800~400)m(线距)×(200~100)m(孔距)的工程间距,在第Ⅱ、Ⅴ1、Ⅴ2、Ⅶ1、Ⅶ2、Ⅷ等层位均揭露到层间氧化带,在429~485线控制一条工业铀矿带,并首次在第Ⅶ旋回发现了工业铀矿体。累计资源量规模为小型矿床。期间该队与南京大学合作开展了矿石物质组分及层间流体作用科研项目研究[4,5]。

2000~2003年,核工业二一六大队以水西沟群西山窑组上段(Ⅶ旋回)为主要目的层,对本区开展了全面普查,钻探工程重点集中于397~485线之间,投入钻探工作量49051m。该阶段对含矿岩系水西沟群进行了层位系统划分,对第Ⅴ、Ⅶ旋回沉积相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乌库尔其微凸构造控矿的观点。2002年提交了357~373线(首采段)勘查报告,2003年分别提交了乌库尔其铀矿床第Ⅴ旋回和第Ⅶ旋回普查地质报告。累计提交铀资源量规模达到中型[6]。

2004~2005年,核工业二一六大队对本区开展了勘探工作,勘探范围为333~469线之间,东西长约7.5km,投入钻探工作量24596.87m,根据矿体复杂性和地质可靠程度确定为Ⅲ类勘查类型,基本工程间距为200m×(100~50)m,局部孔距达25m。在Ⅴ旋回和Ⅶ旋回提交铀资源量规模为中型,概算伴生硒资源量60.7t、铼资源量20.2t、煤炭资源量38956×104 t。需要说明的是,受勘探周期和工作量的限制,以及该矿床铀矿体规模小、分散等特点,勘探阶段圈定资源量类型仅为332+333[7],实际上相当于达到详查程度。

1.3矿山地浸试验过程中的补充勘查阶段

勘探工作结束以后,为满足建设矿山的需要,矿山企业在不同地段组织开展了两次补充勘探工作。

2007年,在413~429线间开展补充勘探工作,投入钻探工作量9497m,圈定了331+332铀资源量,除提高资源量级别和控制程度外,资源量的减少达41%。减少较大的原因有三:一是勘探阶段铀镭平衡系数为0.85、进行了修正,而补勘阶段随着样品数量的增加和取样代表性增强,铀镭平衡系数为1.04、不予修正,仅此资源量减少达13%;二是随着矿体控制程度提高(100m×(100~50)m),矿体外推距离减小,矿块面积减小,但相应资源量级别提高,此为资源量变化的正常现象;三是很多加密控制钻孔导致矿体断开,说明铀矿体本身规模较小,连续性差。

2012年,在341~469线的BK1和BK4区(不含413~429线)开展了补充勘探工作,投入钻探工作量为16674m,工程见矿率仅为14%,采用100m×(100~50)m工程间距控制331类资源量。圈定了331+332铀资源量,较勘探资源量减少达55%。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勘探阶段对Ⅶ旋回铀镭平衡、镭氡平衡均进行了修正,Ⅴ旋回镭氡平衡进行了修正,本次补勘资源量估算未做任何参数修正,因此勘探阶段部分工业孔变为矿化孔未参与资源量估算,Ⅶ旋回矿体品位下降30%, Ⅴ旋回矿体品位下降12%,造成BK 1区资源量减少13.10%, BK4区资源量减少36.51%;第二,第Ⅶ旋回工业矿带窄,加密控制后原来连续的矿带被断开,甚至只剩单工程控制;第三,补勘提交资源量类别有了较大的提高,矿体外推距离减小,使矿块面积有较大幅度减小,相应地资源量也有所减少(图1,图2)。但值得说明的是,通过补勘工作,铀矿带在平面的展布与勘探阶段推测的基本一致,说明勘探阶段推断的铀矿带展布合理,估算资源量也是可靠的。

图1 乌库尔其铀矿床BK1区Ⅴ2旋回矿体块段圈定对比

1—工业孔;2—矿化孔;3—无矿孔;4—层间氧化带前锋线;5—补勘阶段工业矿体;6—勘探阶段工业矿体

图2 乌库尔其铀矿床BK4区Ⅶ旋回铀矿体块段对比

1—工业孔;2—矿化孔;3—无矿孔;4—Ⅶ1层间氧化带前锋线;5—Ⅶ2层间氧化带前锋线;6一补勘阶段圈定工业矿块;7—勘探阶段圈定工业矿块

2012年以来,核工业二一六大队在乌库尔其矿床外围开展普查工作,在417线北部2km处揭露到Ⅴ1旋回工业铀矿体(灰色砂体,1.8kg/m2),在469线以东初步控制一条工业铀矿带。因此,矿床外围有望有新的发现。

2矿床基本特征

2.1地层

矿区中新生代地层直接覆盖在中—下石炭统中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基底古风化壳之上,自下而上由中上三叠统小泉沟群(T2-3xq)浅湖相沉积、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J1-2sh)陆相含煤碎屑岩建造、中侏罗统头屯河组(J2t)河流相沉积、新近系(N)和第四系(Q)冲洪积物组成(图3)。

铀矿化赋存于三工河组(J1s)和西山窑组(J2x),头屯河组(J2t)尚未发现铀矿化,八道湾组(J1b)和小泉沟群(T2-3xq)在矿区范围内少有钻孔揭露。据资料,小泉沟群在钻探揭露区域基本缺失。主要含矿层特征如下:

三工河组:对应于水西沟群V1亚旋回— 亚旋回,厚度约为32m。岩性以灰色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夹细砂岩、中粗砂岩为主,主要有两层砂体,砂体厚5~14m,产状不稳定。赋存少量工业铀矿化。

西山窑组:对应于水西沟群 亚旋回—Ⅶ旋回,厚度约180~220m。根据岩性组合特征由下到上可分为 亚旋回、Ⅵ旋回、Ⅶ旋回3个岩性段。其中 亚旋回和Ⅶ旋回为矿床主要赋矿层位,Ⅵ旋回以泥岩、煤层为主,砂体极不稳定。

亚旋回:下部为厚大稳定砂体,岩性为灰色中粗粒含砾砂岩、中细砂岩,粒度自下而上具有粗—细或细—粗—细的特征;上部为粉砂岩、泥岩与煤。

Ⅶ旋回:可分为Ⅶ1亚旋回和Ⅶ2亚旋回。岩性以灰色、灰白色中粗粒含砾砂岩、砂砾岩、中细粒砂岩与绿灰色、灰色粉砂岩、泥岩为主,形成较厚的砂泥互层结构。有两层主砂体,均赋存工业铀矿化。

2.2构造

乌库尔其铀矿床位于伊犁盆地南缘西部斜坡带东侧,总体构造形态为一次级微隆起区,称乌库尔其微凸起。矿床东西长8km,南北宽5km,面积约40km2。凸起的轴部位于397线至445线间,宽约1.8km,轴部的走向及倾向略呈北北西向,倾角4°~6°,凸起的翼部分别向东西两侧倾斜,倾角3°~7°(图4)。晚渐新世至早中新世(24Ma),在不对称挤压作用下形成了本区微隆构造格局,造成沉积盖层发生掀斜,主含矿砂体开启并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在含铀含氧水的持续补给和氧化改造下形成层间氧化带及其控制的砂岩铀矿。

图3 乌库尔其矿床地层综合柱状图

图4 乌库尔其矿床东西向剖面略图

1—砂体;2—煤层;3—铀矿化部位;4—地层代号;5—煤层编号;6—钻孔;7—钻孔编号

2.3水文地质特征

2.3.1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盆地南缘察布查尔山蚀源区为含矿含水层地下水的补给区,补给形式主要有地表水、第四系潜水,其次为大气降水和基岩裂隙水。含矿含水层开启处距盆缘3~5km,层间水补给窗距层间氧化带前锋线(铀矿带)一般为4~8km。遥感及地震资料显示,矿区北1km处存在一近东西向的隐伏断裂为本区局部排泄源(陈建昌等,1995),伊犁河南侧的北东向隐伏断裂为南缘区域排泄区。

地下水流向在280°~35°之间;水位埋深在-15.48~110m之间,地下水具有强承压性,水头高度192.60~333.53m;渗透系数在0.22~0.58m/d之间;地下水流速0.006~0.0018m/d。

2.3.2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矿区承压水水化学特征在平面上具有明显的水化学成分分带性(图5)。具体表现为从东南向西北可分为4个带,与地下水流向基本一致,各水带参数特征见表1。

表1 乌库尔其铀矿床地下水化学成分分带性特征一览表

图5 乌库尔其铀矿床地下水水化学

2.3.3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蚀源区地表水溶解氧含量为12.60mg/L, Fe2+/Fe3+为0.50,pH 值为8.16;基岩裂隙水溶解氧含量大于7.00mg/L,Fe2+/Fe3+介于0.31~2.0之间,Eh值一般大于400mV, pH 值在7.0~8.0之间,补给区的地表水、地下水均具有的较强氧化性能。矿床地下水中溶解氧含量为0.1~4.3mg/L,H2S含量为0.01~0.04mg/L,Eh值为-231~185mV。表明地下水从蚀源区向矿区径流过程中,水中溶解氧被逐渐消耗,原生还原砂体被氧化,铀不断氧化迁移和再迁移、再富集。

2.4层间氧化作用及铀矿体

2.4.1空间分布特征

乌库尔其铀矿床主要为砂岩型,偶见零星泥岩型、煤岩型。砂岩型工业铀矿体分别赋存于Ⅴ1亚旋回、Ⅴ2亚旋回、Ⅶ1亚旋回和Ⅶ2亚旋回。Ⅶ旋回矿带主要分布于矿床中、西部,Ⅴ旋回矿带主要分布在矿床东部。

层间氧化带发育规模、形态及含矿性差别较大,共发育6条层间氧化带,其中以西山窑组层间氧化带规模最大,并控制主要的工业铀矿体。在平面上各层位层间氧化尖灭线呈近东西走向的蛇曲状或港湾状展布延伸,并相互交错叠置(图6)。

铀矿带与层间氧化带发育紧密相关。平面上,铀矿(化)体一般产出于层间氧化带前锋线附近100~200m范围内,局部翼部矿体延伸较远。工业铀矿带主要分布于357~381、411~433、449~469线层间氧化带前锋线弯曲转折部位,分布不连续,而铀矿化体则分布范围较广,基本连续(图6)。

图6 乌库尔其铀矿床层间氧化带前锋线及铀矿(化)带平面展布示意图

1—Ⅴ1旋回工业铀矿化;2—Ⅴ2旋回工业铀矿化;3—Ⅶ1旋回工业铀矿化;4—Ⅶ2旋回工业铀矿化;5—铀矿化带;6—Ⅰ旋回层间氧化带前锋线;7—Ⅱ旋回层间氧化带前锋线;8—Ⅴ1旋回层间氧化带前锋线;9—Ⅴ2旋回层间氧化带前锋线;10— Ⅶ1旋回层间氧化带前锋线;11—Ⅶ2旋回层间氧化带前锋线

2.4.2层间氧化带分带特征

该矿床遵循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一般特征,根据岩石的颜色、铁物相特征及其他地球化学指标,可将矿区层间氧化带划分为氧化带、过渡带和原生岩石带3个岩石地球化学分带。氧化带可进一步划分为强氧化带、中氧化带和弱氧化带,对铀矿带划分出前缘带。铀矿化分布于层间氧化带前锋线及上下翼尖灭部位,不同层位、地段铀矿化发育特征差别大。

层间氧化带各亚带岩石有机质、全硫、铀及其伴生元素显示一定的变化规律:Fe2O3与FeO 含量变化十分明显,Fe2O3从氧化带到原生岩石带逐渐降低,FeO 则逐渐升高,呈相互消长关系,而二者的总量基本保持不变。Fe2O3/FeO 比值在氧化带为2,在过渡带比值为1.16。该比值越大,反映氧化作用越强烈,越有利于铀的迁移;比值越小,对铀沉淀越有利。

有机物和硫化物是岩石中主要的还原性物质,强氧化带两者含量均最低,随氧化程度减弱含量不断增高,不同之处在于有机炭的最高值在过渡带为原生岩石带的2倍、氧化带的5~8倍,而硫化物在原生岩石带最高(表2)。有机质的变化特征可能反映了过渡带存在较为活跃的细菌活动。铀矿化富集程度与有机碳、全硫含量呈一定正相关,尤以有机碳更为明显,品位越高的矿石一般含有机质越丰富,导致其岩石色调越深。

表2 层间氧化带不同分带铀与有机碳、硫、价态铁含量统计

2.4.3铀矿体及铀矿石

2.4.3.1 规模、形态

Ⅴ旋回矿带主要位于矿床东部389~469线间,由Ⅴ1和Ⅴ2亚旋回矿体组成。主矿体Ⅴ2亚旋回矿带断续长约2.0km,宽50~250m;矿体倾向总体为北北西向,倾角2.3°~8.7°;矿体埋深305~515m,由南往北、由西往东矿体埋深逐渐增大。

Ⅶ旋回矿带主要位于矿床的中、西部333线与469线之间,由Ⅶ1、Ⅶ:亚旋回矿体组成。工业矿体主要分布于357~381线、413~437线、469线地段,延伸总长约4.8km,倾向发育宽度一般50~150m。矿体总体倾向北西,局部北北西,倾角2°~8°。矿体埋深170~380m。矿体连续性差、规模小,单工程控制矿体多。

矿体在剖面上以卷状、复杂卷状为主,其次为板状、似层状、透镜状。卷状矿体以短头短尾形态为主,各层位卷状矿体规模和形态差异较大。卷头矿体厚5~10m,宽一般25~100m;翼部矿体厚1~4m,宽50~150m。西山窑组上段卷状矿体主要分布于357~381线地段和413~433线地段,尤其是Ⅶ2矿体多为厚大的短头短尾形态。西山窑组下段及三工河组卷状矿体分布于441~469线间(图7,图8)。

2.4.3.2矿体品位、厚度

Ⅴ旋回矿体单工程厚0.75~7.1m,平均厚3.79m,变化系数为42.6%;单工程品位0.0109%~0.2011%,平均品位为0.0372%,变化系数为92.8%;单工程平米铀量为1.02~11 .34kg/m2,平均平米铀量为2.52kg/m2,变化系数为88.6%。卷头矿体平米铀量一般大于4.0kg/m2,翼部矿体平米铀量一般为1.50~3.00kg/m2。

图7 369号勘探线Ⅶ1与Ⅶ2亚旋回矿体形态剖面示意图

1—砂砾岩;2—含砾粗砂岩;3—粗砂岩;4—中砂岩;5—细砂岩;6—粉砂岩;7—粉砂质泥岩;8—泥岩;9—煤层;10—层间氧化带;11—铀矿化体;12—品位(%)/厚度(m);13—砂体(旋回)编号

图8 445号勘探线Ⅴ1与Ⅴ2亚旋回矿体形态剖面示意图

l—砂砾岩;2—含砾粗砂岩;3—粗砂岩;4—中砂岩;5—细砂岩;6—粉砂岩;7—粉砂质泥岩;8—泥岩;9—煤层;10—层间氧化带;11—铀矿化体;12—品位(%)/厚度(m);13—砂体(旋回)编号

Ⅶ旋回矿体单工程厚0.8~13.7m,平均厚4.58m,变化系数为63.4%;单工程品位0.0123%~0.2047%,平均品位为0.0364%,变化系数为89.3%;单工程平米铀量为1.0~12.35kg/m2,平均平米铀量为3.12kg/m2,变化系数为86.4%。

2.4.3.3矿石物质成分及铀存在形式

矿石的自然类型为层间氧化带疏松砂岩型铀矿。矿石组分按成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碎屑物、有机质碎屑、黏土矿物及成岩期自生矿物,占矿石中矿物总数的98%~99%;另一类是成矿期生成的自生矿物,含量甚微,如黄铁矿、白铁矿及铀矿物。

矿石中矿物以石英、长石和岩屑为主。其中,石英占矿石总量的29%~34%,长石占5%~22%,岩屑占28%~34%。重矿物占0.5%~0.8%,以钛的氧化物及化合物类最常见,Ⅶ旋回矿石中重矿物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层位。黏土矿物总量占5%~15%,主由高岭石、伊利石、绿泥石、蒙脱石构成,Ⅶ旋回以伊利石为主,约占55%;Ⅴ旋回以高岭石为主,约占60%~90%。

矿石中的铀主要以独立铀矿物、分散吸附状态两种存在形式为主,有少量以类质同象等形式存在于其他矿物中。铀矿物主要为沥青铀矿(含少量再生铀黑),其次为铀石。分散吸附状态的铀大多为纳米级的UO2+x分子或质点,少数为超显微水沥青铀矿质点,为沥青铀矿的雏形[6,7]。

2.4.3.4伴生矿产

乌库尔其矿床伴生元素研究工作程度较低。勘探阶段在421~461线对西山窑组下段基本以400m×200m进行了控制取样,钻孔内一般采用系统的组合取样(平均样长0.49m)方法进行了研究;西山窑组上段伴生元素的研究仅限于349~381线地段,在该地段8条勘探线20个钻孔中进行了较系统的取样。总体上,硒和铼达到伴生矿产综合利用指标,但对其赋存状态等未作任何研究。同时对矿区范围内煤炭资源进行了估算[7]。

3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3.1主要成果

1)发现并探明了一处中型地浸砂岩型铀矿床。首次在伊犁盆地南缘提交Ⅶ旋回砂岩型铀矿资源量。概算伴生硒资源量60.7t、铼资源量20.2t,提交煤炭资源量38956×104t。

2)基本查明了地层结构、含矿砂体、层间氧化带及砂岩型铀矿体规模、空间展布形态等地质构造特征。

3)查清了矿床含矿含水层的分布、结构、规模及埋深,通过水文地质孔抽水试验,获取了含矿含水层的渗透系数、涌水量、承压水头高度、地下水的pH 值、Eh值、矿化度等地浸水文地质参数及水文地球化学参数,为地浸评价提供了依据。

3.2创新点

该矿床是伊南矿田根据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成矿模式发现和探明的典型实例,对“伊犁式”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成矿理论进行了进一步深化和定型。伊犁盆地南缘铀矿勘查和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国铀矿勘查空白,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我国金属矿产成矿理论”(获得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成果鉴定结论)[8~10],乌库尔其矿床的找矿实践为铀矿理论的创新作出了贡献。

1)通过该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勘查实践,并在此基础上系统总结分析伊南铀矿田其他铀矿床的勘查研究,基本建立了我国中新生代陆相盆地“六位一体”的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成矿和找矿模式,提出了“三层两面”的控矿观点和“五带式”层间氧化带的岩石矿物地球化学分带规律;提出了多期次成矿和新构造运动对层间氧化带及铀矿化发育影响和控制的观点[8,11]。

2)盆缘构造斜坡带背景下岩相岩性和地下水补-径-排的耦合奠定了成矿基础,决定了矿床的定位。提出了含矿砂体为三角洲平原相环境下分流河道沉积,砂体的厚度、粒度、渗透性较适中,这些条件为后来发育层间氧化带提供了基础。含矿建造形成后盆缘产生掀斜接受地下水补给,盆内产生东西向张扭性断层构成地下水排泄源,形成完整的补-径-排层间水水动力机制,为侏罗系发育层间氧化带及铀成矿创造了完善的条件[8,12]。

3)砂体突变导致层间氧化作用改变,产生氧化-还原过渡带而发生铀沉淀,决定矿体的产出部位,提出了沉积微相控矿的观点。砂体突变指砂体厚度急剧减薄、泥质夹层增多、砂岩粒度由粗突然变细等,这种砂体突变是由微相环境变化引起,如三角洲水上分流河道由窄变宽、由直变弯、由水上向水下逐渐过渡等都会产生砂体变薄、沉积物变细、泥质夹层增多等现象,这些变异部位往往也是原始有机质及黏土含量增高的部位。砂体的这种突变,往往造成层间地下水的流速减缓甚至流向发生改变,水-岩作用时间变长,层间氧化作用滞缓,更有利于铀从地下水中析出沉淀,因此常常在砂体变异部位发育较富的铀矿体。

4)通过微观研究,发现层间氧化带前锋线附近微生物成矿作用的现象,在氧化-还原过渡带发生的物理、化学、生物作用是导致铀富集成矿的直接因素,铀矿物主要产出于植物胞腔边缘,并发现成岩期和成矿期的黄铁矿有共生关系(图9至图12)。

图9 乌库尔其矿床矿石中的铀石(双键四方柱状)交代古真菌

图10 乌库尔其矿床矿石中碳屑的树木腔胞结构及腔胞中的黄铁矿、铀矿物,光片

图11 库捷尔太矿床八道弯组矿石中铀石沿植物细胞腔内壁分布(白色环带)

图12 乌库尔其矿床矿石中成矿期黄铁矿(中部亮白色)包裹成岩期草莓状黄铁矿(星点状白色),光片

4开发利用状况

乌库尔其铀矿床发现于1993年,2003年提交首采段并开展了地浸试验,2005年完成勘探并转入地浸开采试验。自该矿床投入开发建设以来,在多年的野外现场试验和生产过程中,矿体变化较大,资源量减少较为明显,地浸效果总体不理想,加之矿山设计方案未能及时调整,从而影响了矿山建设的进程。乌库尔其矿床并未正式投产,目前仍处于试验阶段。

5结束语

乌库尔其矿床是伊犁盆地南缘铀成矿带发现和勘查的第三个砂岩型铀矿床,并首次在Ⅶ旋回发现了一定规模的工业铀矿体。自1959首次揭露到有利的砂岩层位和层间氧化带到1993~1995年预查、1996~2003年普查、2004~2005年勘探、2007年413~429线补充勘探、2008~2010年矿山施工了17个生产开拓钻孔、2011~2012年全区补勘,整个勘查和后续开发工作历程对今后勘查开发工作提供了借鉴:

1)应充分认识沉积盆地中砂岩型铀矿产出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

2)勘查开发工作应循序渐进,各阶段对主要矿体的控制应到位,合理确定勘查类型,不应因开发的急需而采取跨阶段勘查。同时,在发育多层工业矿体的情况下,应分别针对不同矿体采取不同的勘查类型进行控制,统一的勘查类型会导致某些矿体的控制程度偏低。

3)加大勘查阶段经济技术评价工作,正确确定地浸工艺。在矿山自身经补充勘查发现矿体及资源量大幅度变化后,应及时、主动调整矿山建设方案。

4)最新资料显示,矿床北部2km处已经发现三工河组下段(第Ⅴ1旋回)层间氧化带及其控制的工业铀矿体,矿床东部阔斯加尔地区已经获取一定预测资源量,是今后勘查的方向,可能将为矿床开发提供后备资源。

参考文献

[1]张金带,徐高中,林锦荣,等.中国北方6种新的砂岩型铀矿对铀资源潜力的提示[J].中国地质,2010,37(5):1434-1449.

[2]王保群.伊犁盆地南缘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重大突破[J].新疆地质,2002,20(2):106-109.

[3]李合哲,李彦龙,阿仲明,等.伊犁盆地南缘铀成矿远景评价[R].核工业二一六大队,1995.

[4]王果,华仁民,秦立峰.乌库尔其地区层间铀成矿过程中的流体作用研究[J].矿床地质,2000,19(4):340-349.

[5]张映宁,李胜祥,王果,等.新疆伊犁盆地南缘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地球化学,2006,35(2):211-218.

[6]李细根,王国荣,朱明永,等.新疆察布查尔县乌库尔其铀矿床第Ⅶ旋回普查地质报告[R].核工业二一六大队,2003.

[7]殷建华,李彦龙,周剑,等.新疆察布查尔县乌库尔其铀矿床勘探地质报告[R].核工业二一六大队,2005.

[8]王成,王保群.《新疆伊犁盆地南缘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勘查研究及资源评价》项目内容摘要[J].纪念李四光诞辰120周年暨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成立20周年学术研讨会,2009,308-314.

[9]王果.新疆造山-造盆作用与砂岩型铀成矿[J].新疆地质,2002,20(2):110-114.

[10]王果,王成.天山造山带-盆地结合部位铀矿找矿中一些问题的思考[J].见:第九届全国矿床会议论文集,2008,211-212.

[11]黄世杰.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形成条件与找矿判据[J].铀矿地质,1994,10(1):6-3.

[12]黄贤芳,刘禧长,黄树桃,等.伊犁盆地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床勘查的遥感技术方法[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9.

我国铀矿勘查的重大进展和突破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发现和探明的铀矿床实例

[作者简介]王果,男,1969年出生,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993年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现为东华理工大学)地质系铀矿勘查专业,200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9年以来任核工业二一六大队总工程师。一直从事铀矿地质勘查及科研工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2013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伊犁盆地是我国重要的产铀盆地之一。伊犁盆地内地浸砂岩型铀矿床主要分布在盆地南缘。盆地内铀矿化主要产于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中,并表现出明显的层控和相控特点。为此,这里试图通过研究伊犁盆地南缘水西沟群不同层位的沉积体系及沉积相特征,查明盆地含矿层各沉积阶段的沉积体系格局及沉积相空间展布特征,总结沉积体系及沉积相与地浸砂岩型铀矿化的成矿关系,确定有利的浸砂岩型铀矿成矿的沉积体系、沉积相及其空间分布范围,为伊犁盆地地浸砂岩型铀矿找矿预测及勘查工程部署提供科学依据。

一、水西沟群的划分

关于含矿层水西沟群可划分出八道湾组(J1b)、三工河组(J1s)及西山窑组(J2x)3个组已得到普遍认可,但对各组间界线的划分上历年来仍不一致(表2-7-1)。本专题通过地层对比,结合孢粉分析资料,将伊犁盆地南缘水西沟群Ⅰ~Ⅳ旋回归属于八道湾组,Ⅴ1亚旋回归属于三工河组,Ⅴ2~Ⅶ旋回归属于西山窑组,Ⅷ旋回归属为上侏罗统。其主要划分对比依据为:

1)吐哈盆地南缘水西沟群中部湖泊沉积为三工河组,上、下两套煤系地层分别对应于西山窑组和八道湾组。因此,本专题认为伊犁盆地南缘三工河组应局限在沉积物粒度较细的以湖相及前三角洲相为主的Ⅴ1亚旋回,而沉积物粒度较粗的Ⅴ2亚旋回及含煤的Ⅴ3亚旋回及Ⅵ旋回应归属为西山窑组而不是三工河组。

2)对采集于伊犁盆地南缘ZK44967-1孔420~450m之间Ⅴ2亚旋回中的5件灰色泥岩样品,经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实验研究中心进行了孢粉鉴定分析,其中2件样品(ZK44967-1-2和ZK44967-1-3)含有丰富的孢粉化石。以裸子植物花粉为主,占95%~96%,蕨类植物孢子出现较少,仅为4%~5%。裸子植物花粉中以松柏类双气囊花粉为主,常见冠翼粉、苏铁粉、脑纹粉等类型;蕨类植物孢子以拟石松孢为主要类型。其时代可归于中侏罗世早中期。因此,Ⅴ2亚旋回中的灰色泥岩样品孢粉鉴定表明其应归属于西山窑组而不是三工河组。

3)将Ⅷ旋回划归为上侏罗统齐古组而不是西山窑组的依据是:Ⅷ旋回与Ⅶ旋回之间有沉积间断,而与上侏罗统为连续沉积,界线难分;Ⅷ旋回砂岩岩石的原生地化环境为氧化环境;而Ⅶ旋回砂岩岩石的原生地化环境为还原环境。

本次研究根据地层岩性组合、沉积韵律、沉积构造、砂体规模及稳定性、测井曲线、沉积物粒度分布曲线等特征,伊犁盆地南缘容矿岩系──水西沟群可划分出4个大的沉积体系,即Ⅰ~Ⅳ旋回的冲积扇沉积体系、Ⅴ旋回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Ⅵ旋回的浅湖沼泽沉积体系和Ⅶ旋回的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其中冲积扇沉积体系主要发育冲积扇相和扇前辫状河流相;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发育前三角洲相、三角洲前缘相、三角洲平原相及沼泽相;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发育三角洲平原相。伊犁盆地南缘水西沟群各沉积体系发育的主要沉积相及亚相划分见表2-7-2。

表2-7-1 伊犁盆地南缘水西沟群地层划分沿革表

二、水西沟群沉积特征

(一)冲积扇沉积体系

冲积扇沉积体系主要发育在Ⅰ~Ⅳ旋回,其中,Ⅰ~Ⅱ旋回以扇中-扇端亚相及扇前辫状河流相为主;Ⅲ~Ⅳ旋回以扇前辫状河流相为主。

1.Ⅰ~Ⅱ旋回沉积相特征

Ⅰ旋回与Ⅱ旋回的沉积特征相似,均表现出旋回下部主要为砾岩和砂砾岩,上部有时出现中、细砂岩透镜体,局部夹细砂岩、粉砂岩及泥岩。Ⅰ~Ⅱ旋回地层的砂地比一般大于0.6。地层中有机质及炭质碎屑较少,相变较快。砾岩主要分布在南缘盆缘附近,沿盆缘方向厚度较稳定,一般为5~10m;但向盆地中心方向很快相变为砂砾岩、含砾砂岩(图2-7-1)。砾岩砾石大小不等,一般(3×5cm)~(8×10cm),大者可达15×20cm以上。砾石成熟度较低,成分复杂,可分为远源的硅质岩、变质岩、石英岩砾石(次圆状)和近源的火山岩、花岗岩砾石(棱角状-次棱角状)。

表2-7-2 伊犁盆地南缘水西沟群沉积体系及沉积相划分表

图2-7-1 伊犁盆地南缘库捷尔太地区22号勘探线部分钻孔水西沟群Ⅰ~Ⅱ旋回地层柱状对比图

A—扇中-扇端亚相;B—扇前辫状河流相;T2-3xq—中上三叠统小泉沟群

Ⅰ~Ⅱ旋回沉积构造以块状层理为主,有时可见略显粗糙的平行层理及大型槽状交错层理。三侧向视电阻率多表现出箱形或钟形(图2-7-1)。上述特征表明Ⅰ~Ⅱ旋回沉积为一套快速堆积的冲积扇沉积。

平面上,Ⅰ~Ⅱ旋回沉积在伊犁盆地南缘总体表现出东粗西细、南粗北细的沉积特点。根据冲积扇体系沉积的岩性组合等特征,伊犁盆地南缘Ⅰ~Ⅱ旋回沉积可分出冲积扇相及扇前辫状河流相两种沉积相(图2-7-2)。其中,冲积扇相的扇根亚相已被剥蚀,只保留扇中-扇端亚相,扇中-扇端亚相以砾岩和砂砾岩互层为主夹含砾砂岩,扇前辫状河流相以砂砾岩和含砾砂岩互层为主夹少量砾岩、粉砂岩及泥岩。

图2-7-2 伊犁盆地南缘Ⅰ~Ⅱ旋回岩相古地理图

1—剥蚀区;2—扇中-扇端亚相;3—扇前辫状河流相;4—地名

2.Ⅲ~Ⅳ旋回沉积相特征

Ⅲ旋回与Ⅳ旋回的沉积特征相似,均表现出下部为含砾砂岩和粗砂岩,局部为砂砾岩,向上过渡为中细砂岩、细砂岩和薄层泥岩,二元结构明显。Ⅲ~Ⅳ旋回的单个旋回的地层厚度一般为10~30m,砂体厚度一般为10~25m,砂地比平均为0.71。Ⅲ~Ⅳ旋回地层三侧向视电阻率以箱形为主(图2-7-3)。

总体看来,Ⅲ~Ⅳ旋回沉积砾岩基本不发育,但砂体粒度较粗,粒度区间范围为Φ-1.5~5,标准偏差为0.53~0.7,分选较好。直方图以单峰型为主(图2-7-4)。粒度分布概率曲线为两段式或三段式,以跳跃总体为主(占70%~80%),斜率为60°~70°;悬浮总体占15%~30%,斜率为30°~40°;跳跃总体与悬浮总体截点在Φ2.2~2.7,反映出河流相沉积特点。沉积构造下部以槽状及板状交错层理为主,上部以小型交错层理、波状层理、水平层理为主。这些特征表明Ⅲ~Ⅳ旋回应属冲积扇扇前缘辫状河流相沉积。

根据其岩性组合及砂泥比等特征,扇前辫状河流相沉积可进一步分为辫状水道亚相和漫滩亚相。辫状水道亚相构成二元结构的下部,岩性以含砾砂岩和砂岩为主,沉积构造以槽状及板状交错层理为主,漫滩亚相构成二元结构的上部,岩性以粉砂岩及泥岩为主,沉积构造以小型交错层理、波状层理、水平层理为主。

(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

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发育在Ⅴ旋回,其中,Ⅴ1亚旋回主要为三角洲前缘相及前三角洲相,Ⅴ2亚旋回主要为三角洲前缘相及三角洲平原相,Ⅴ3亚旋回主要为沼泽相。下面按3个亚旋回分别阐述其沉积相特征。

图2-7-3 伊犁盆地南缘扎基斯坦地区032号勘探线部分钻孔

水西沟群Ⅲ旋回地层柱状对比图

A—辫状水道亚相;B—漫滩亚相

图2-7-4 苏阿苏沟Ⅲ旋回砂岩的粒度分布曲线

1.Ⅴ1亚旋回沉积特征

Ⅴ1亚旋回地层厚度一般为10~20m,局部20~35m,岩性主要由粉砂岩和泥岩以及细、中砂岩组成,局部发育粗砂岩及含砾砂岩,砾岩及砂砾岩很不发育。该旋回砂体总厚度一般小于10m,局部可达10~15m。该亚旋回地层特点之一是泥岩厚度大于砂岩厚度,砂地比多小于0.5,砂地比大于0.5的砂岩分布区面积很小。该亚旋回地层的另一特点是泥岩较纯,为灰色及深灰色泥岩,泥岩水平层理发育,单层厚度大且延伸稳定,反映了较深水的静水沉积环境。沉积构造除水平层理外,还发育块状层理及微波状层理。该亚旋回沉积的第三个特点是具下细上粗的反韵律结构;三侧向视电阻率测井曲线的下部多为低幅平滑曲线,上部多为中低幅倒圣诞树形(图2-7-5),这种反韵律结构是三角洲沉积环境所特有的产物。此外,该亚旋回地层中有机质和炭化植物碎屑比较发育,有时见黄铁矿,反映了较还原的水下沉积环境。

图2-7-5 伊犁盆地南缘库捷尔太地区20号勘探线部分钻孔水西沟群Ⅴ旋回地层柱状对比图

A—前三角洲相;B—三角洲前缘河口坝及席状砂亚相;C—三角洲前缘分流间湾亚相;D—沼泽相;E—浅湖沼泽相

上述特征表明Ⅴ1亚旋回地层属三角洲前缘及前三角洲沉积,根据其岩性组合及砂岩发育程度又可细分为前三角洲亚相(主要位于库捷尔太地区和苏东布拉克地区)和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亚相及三角洲前缘分流间湾亚相(主要位于乌库尔齐及其以东地区)3个沉积亚相(图2-7-6)。

图2-7-6 伊犁盆地南缘Ⅴ1旋回岩相古地理图

1—剥蚀区;2—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亚相;3—三角洲前缘分流间湾亚相;4—前三角洲相;5—地名

2.Ⅴ2亚旋回沉积特征

伊犁盆地南缘Ⅴ2亚旋回地层厚度一般为30~50m,局部50~60m,岩性主要为含砾砂岩、粗粒砂岩及中细粒砂岩,砂体上下发育粉砂岩及泥岩。该亚旋回地层砂体比一般为0.4~0.7,平均为0.59。该亚旋回地层砂体比较稳定,厚度一般为15~30m,局部可达35~45m。区域上,从下至上,岩性从泥岩-粉砂岩-细砂岩-粗砂岩及含砾砂岩到粗砂岩细砂岩-粉砂岩及泥岩的下反上正的完整韵律发育非常明显,反映出典型的三角洲沉积环境特点。

本区三角洲相砂岩的粒度分布曲线主要有两类:一类与辫状河相砂岩的粒度分布曲线相似(图2-7-7A),反映出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或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的沉积特征;另一类粒度区间较宽(Φ-2~5),标准偏差为0.8~1.4,直方图以多峰型为主,反映出分选性差的特点。其概率曲线图以悬浮组分为主,占80%~100%,斜率中等(40°~50°),跳跃总体很少,图形多呈直线体(图2-7-7B),其图形类似于浊流沉积的粒度分布曲线,反映出河流携带大量泥砂快速入湖(进入三角洲环境)后,其搬运能力突然降低的沉积作用特点。

根据岩性组合、砂体发育程度及沉积韵律特征又可将伊犁盆地南缘V2亚旋回细分为三角洲平原辫状河流亚相、三角洲平原泛滥平原亚相和三角洲前缘河口坝及席状砂亚相及三角洲前缘分流间湾亚相4个沉积亚相。并且在伊犁盆地南缘西段不同地段V2亚旋回的沉积相特征表现不一(图2-7-8)。

(1)扎基斯坦地区

该地区Ⅴ2亚旋回主要为三角洲平原辫状河流亚相及泛滥平原亚相,其沉积相特征主要是:①Ⅴ2亚旋回总体表现出下细上粗的反韵律沉积特征,但亚旋回内部由3~4个下粗上细的正韵律沉积组成(图2-7-9)。②砂体延伸不太稳定,规模不大,相变较快,分层多(一般为3~4层),单层砂体相对较薄。③砂体内发育楔状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发育,常见冲刷面构造。④地层砂体比高,一般为0.4~0.7,局部地段达0.7~0.8。

图2-7-7 库捷尔太矿床Ⅴ2亚旋回砂岩的粒度分布曲线

图2-7-8 伊犁盆地南缘Ⅴ2旋回岩相古地理图

1—剥蚀区;2—三角洲平原辫状河流亚相;3—三角洲前缘河口坝及席状砂亚相;4—三角洲平原泛滥平原亚相;5—三角洲前缘分流间湾亚相;6—地名

(2)西部库捷尔太-乌库尔齐地区

该地区Ⅴ2亚旋回主要为三角洲前缘河口坝及席状砂亚相、三角洲前缘分流间湾亚相,其沉积相特征主要是:①从下至上Ⅴ2亚旋回总体表现出细-粗-细的沉积特征,但在不同地段的砂体分层数不同。如在库尔齐地区常由2~4个下粗上细的正韵律沉积组成;在苏东布拉克地区砂体分层数减少,变为1~3个;在库捷尔太地区几个砂层往往合并成一个砂体而呈现出一个完整的韵律沉积特征(图2-7-5),这些特征反映伊犁盆地南缘自东向西Ⅴ2亚旋回沉积环境越来越稳定,河道迁移摆动变化也越小。②砂体内主要发育粒序层理,特别是反粒序层理比较发育,冲刷面构造不常见。③地层砂体比高,一般为0.4~0.7,砂体发育地段常达0.6~0.8。④砂体主要呈近EW走向,显示出平行湖岸方向的(水下)三角洲前缘河口坝及席状砂沉积特征。

图2-7-9 伊犁盆地南缘扎基斯坦地区024号勘探线部分钻孔水西沟群Ⅴ旋回地层柱状对比图

A—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亚相;B—三角洲平原泛滥平原亚相;C—三角洲平原辫状河流亚相;D—沼泽相

3.Ⅴ3亚旋回沉积特征

该亚旋回主要由第八煤层和泥岩及粉砂岩组成,含大量有机质及炭屑。砂体不太发育,且厚度很薄,岩性为细砂岩。层理构造以水平层理和块状构造为主。该亚旋回的主要沉积特征是第八煤层厚度大,一般为10~20m,且延伸非常稳定,是区域地层对比的标志层,反映出湖泊萎缩三角洲平原长期沼泽化的沉积环境。另外,该亚旋回主要为煤层,其次为泥岩和粉砂岩沉积,中砂岩粒级以上的粗粒沉积物很不发育,岩石中有机质及炭屑丰富等特征也反映了静水的沼泽相沉积环境。

(三)浅湖沼泽沉积体系

浅湖沼泽沉积体系主要发育在Ⅵ旋回地层,伊犁盆地南缘现保留的主要是浅湖沼泽相沉积,其主要沉积相特征为:①岩性主要为灰色、灰黑色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及少量细砂岩、中砂岩组成,更粗的砂岩较少。②岩石含有机质及炭屑丰富。③该旋回顶部为第十煤层,中部第九煤层也较发育。④该旋回砂体极不稳定,无论从走向上还是倾向上,均出现局部膨大,向两侧很快尖灭的现象,大多数地方则无砂体。⑤层理构造以水平层理为主。⑥三侧向视电阻率测井曲线以带高幅齿状(为第九煤层)的低幅平滑曲线为主(图2-7-10)。

图2-7-10 伊犁盆地南缘乌库尔齐地区405号勘探线部分钻孔水西沟群Ⅵ旋回地层柱状对比图

(四)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

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发育在Ⅶ旋回。以第十一煤及相当于第十一煤的炭质泥岩为界Ⅶ旋回中可明显分出Ⅶ1和Ⅶ2两个亚旋回。

图2-7-11 伊犁盆地南缘Ⅶ1亚旋回岩相古地理图

1—剥蚀区;2—三角洲平原分流河流亚相;3—三角洲平原分流间湾亚相;4—三角洲平原泛滥平原亚相;5—地名

1.Ⅶ1亚旋回沉积相特征

伊犁盆地南缘Ⅶ1亚旋回总体为三角洲平原相沉积,并可分出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亚相、三角洲平原泛滥平原亚相、三角洲平原分流间湾亚相3个沉积亚相(图2-7-11)。它们具有以下沉积相特征。

(1)岩性及岩相组合

Ⅶ1亚旋回厚度比较稳定,一般为35~45m,局部可达45~60m。岩性主要为砂岩、粉砂岩、泥岩,砾岩及含砾砂岩较少且一般只发育在单个沉积韵律的底部。Ⅶ1亚旋回地层砂体比为0.3~0.7,分流河道发育区砂体比可达0.7~0.8,分流间湾发育区砂体比常小于0.4。泥岩、粉砂质泥岩及粉砂岩常见炭化植物。细砂岩多为泥质、钙质胶结,胶结较为紧密。粗砂岩胶结较为疏松,成分较纯,硅质含量较高,百分含量多大于70%,分选性、磨圆度较好,砂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较高,显示其沉积物源较远的沉积特征。

岩性组合在垂向和横向变化均较大,分流河道亚相岩性组合多表现为砂岩-粉砂岩-泥岩-炭质泥岩,总体上表现为下粗上细的岩性组合。分流间湾亚相岩性组合多为粉砂岩(或泥质粉砂岩)-泥岩夹煤线等细粒组合。

(2)沉积韵律

分流河道亚相的沉积韵律多为粗砂岩-中砂岩-细砂岩-粉砂岩-泥岩渐变的正韵律或粗砂岩-中砂岩-泥岩突变的正韵律;分流间湾无明显韵律或由薄层细砂岩、粉砂岩与厚层泥岩组成很不明显的正韵律。

(3)测井曲线

分流河道的三侧向视电阻率曲线多表现为带锯齿的箱状或钟状;分流间湾沉积物粒度细,其三侧向视电阻率曲线幅度较低(图2-7-12)。

(4)沉积构造

Ⅶ1亚旋回砂岩中可见板状、槽状及沙纹交错层理、波状层理、平行层理;泥岩中多见水平层理。有时也可见泥岩-粉砂岩-细砂岩-中粗砂岩的反粒序层理,反映水下分流河道的沉积特征。分流河道发育区冲刷-充填构造比较发育,说明有时分流河道的河流冲刷作用较强,可能位于上三角洲平原环境。因此,Ⅶ1亚旋回的河流是发育三角洲平原环境基础之上的分流河道。

(5)砂体形态及规模

通过对盆地南缘西段钻孔资料和野外露头的分析,Ⅶ1亚旋回砂体在平面上呈指状展布,无论在纵剖面还是横剖面上砂体延伸都不太远(图2-7-13)。砂体厚度变化也较大,单个砂体由数米至20余米。因此,该区分流河道砂体规模总体不是很大,比Ⅴ2亚旋回砂体规模要小得多。平面上差别也较大,部分地段分流河道砂体不发育或发育较差。

(6)粒度分布特征

该亚旋回砂岩粒度概率曲线主要有二段型和三段型两种类型(图2-7-14)。曲线主要由悬浮和跳跃两个总体组成,有时有少量牵引总体。悬浮总体斜率小,多为20°左右,Φ>2.5。跳跃总体斜率50°~70°,分选中等,粒度范围位于Φ0~2.5之间,跳跃总体与悬浮总体截点在Φ2.2~2.7。砂岩粒度较细,总体反映出离物源较远的河流沉积特点。

以Ⅶ1亚旋回样品为主,做出粒度分析C⁃M图(图2-7-15)。从图中可见,伊犁盆地南缘Ⅶ1亚旋回砂岩主要由PQ段和QR段组成,反映水动力较强,搬运方式以跳跃搬动为主,与长江三角洲主河道及分流河道沉积物粒度分析C⁃M图特征很相似(图2-7-16),相当于三角洲平原上分流河道或主河床沉积区。在粒度参数散布图上,伊犁盆地南缘Ⅶ1亚旋回砂岩样品主要落入三角洲平原相区域(图2-7-17)。

图2-7-12 乌库尔齐地区孔36931-1和36929-1孔Ⅶ1旋回钻孔剖面图

A—三角洲平原泛滥平原亚相;B—三角洲平原分流河流亚相;C—三角洲平原分流间湾亚相

图2-7-13 乌库尔齐地区28515-38147Ⅶ旋回地层孔纵剖面图

图2-7-14 Ⅶ1亚旋回砂岩粒度概率曲线

图2-7-15 伊犁盆地南缘西段Ⅶ旋回C-M图

以上粒度分析结果表明,伊犁盆地南缘Ⅶ1亚旋回砂岩主要为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亚相沉积。

2.Ⅶ2亚旋回沉积相特征

图2-7-16 长江三角洲沉积物的C-M图

(据刘宝珺,1980)

1—河床亚相;2—分流河道亚相;3—前缘斜坡亚相

A—主河床及分流河道沉积区;B—三角洲前缘沉积区;C—前三角洲沉积区

图2-7-17 图算标准偏差和图算偏度散布图

(图算标准偏差和图算偏度均采用弗里德曼粒度参数计算公式)

伊犁盆地南缘Ⅶ2亚旋回总体也为三角洲平原相沉积,同样可分出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亚相、分流间湾亚相及泛滥平原亚相三个沉积亚相(图2-7-18)。它们在地层岩性与岩性组合、沉积韵律、沉积构造及测井曲线特征等方面与Ⅶ1亚旋回具有非常相似的沉积相特征。与Ⅶ1亚旋回地层不同的是,Ⅶ2亚旋回地层在南缘西段西部(库捷尔太地区)砂体比较低,多小于0.4,砂体厚度也多小于10m,反映南缘西段西部Ⅶ2亚旋回分流河道不太发育而分流间湾比较发育(图2-7-18)。

图2-7-18 伊犁盆地南缘Ⅶ2旋回岩相古地理图

1—剥蚀区;2—三角洲平原分流河流亚相;3—三角洲平原分流间湾亚相;4—三角洲平原泛滥平原亚相;5—地名

三、伊犁盆地南缘水西沟群沉积体系及沉积相与砂岩型铀矿化关系

(一)沉积体系与砂岩型铀矿化关系

伊犁盆地共发育4个大的沉积体系,即Ⅰ~Ⅳ旋回的冲积扇沉积体系、Ⅴ旋回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Ⅵ旋回的浅湖沼泽沉积体系和Ⅶ旋回的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根据对伊犁盆地南缘已知砂岩型铀矿化钻孔在各沉积体系的分布比率统计分析(表2-7-3),可以看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是盆地南缘最有利的沉积体系,其见矿孔最多,占伊犁盆地南缘水西沟群地层总见矿孔的63.9%;冲积扇沉积体系和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也是比较有利的沉积体系,其见矿孔分别占伊犁盆地南缘水西沟群地层总见矿孔的22.2%和13.9%;而浅湖沼泽沉积体系砂岩型铀矿成矿不利,目前还没有发现有砂岩型工业铀矿化(表2-7-3)。

表2-7-3 伊犁盆地南缘水西沟群各沉积体系的砂岩型铀矿见矿率表

伊犁盆地铀矿化受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冲积扇沉积体系和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控制的主要原因是这些沉积体系形成的地层具有稳定的泥岩-砂岩-泥岩地层结构,有利于后生改造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的形成。而浅湖沼泽沉积体系砂体发育规模很小、厚度薄,胶结也往往比较致密,不利于后生层间氧化作用的发育和砂岩型铀矿的形成,因此至今也未发现有砂岩型工业铀矿化。

(二)沉积相与砂岩型铀矿化关系

对盆地南缘所有容矿层的沉积相及沉积亚相的含矿情况进行综合统计(表2-7-4)分析可以看出,伊犁盆地南缘目前已发现的砂岩型铀矿化主要受三角洲沉积体系的三角洲前缘河口坝及席状砂亚相(占总见矿孔的30%)、三角洲平原辫状河流亚相(占总见矿孔的30%)、冲积扇沉积体系的扇中-扇端亚相(占总见矿孔的22.2%)以及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亚相(见矿率为11.7%)部位控制;其次是受三角洲前缘的分流河道亚相和三角洲平原泛滥平原亚相部位控制,但这些相位的见矿率一般都小于5%,因而还不是伊犁盆地南缘水西沟群地层的主要含矿相位,而扇前辫状河流相、三角洲前缘分流间湾亚相、三角洲平原分流间湾亚相、前三角洲亚相及沼泽相则没有工业铀矿化产出。

表2-7-4 伊犁盆地南缘各沉积相(或亚相)的砂岩型铀矿化见矿率表

伊犁盆地南缘水西沟群砂岩型铀矿化受三角洲前缘河口坝及席状砂亚相、三角洲平原辫状河流亚相、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亚相以及冲积扇沉积体系的扇中-扇端亚相部位控制的主要原因是:

1)这些成矿有利的沉积相部位具有稳定的泥岩-砂岩-泥岩地层结构,并发育有相当规模的厚大砂体,这是后生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成矿必备的地质条件和储矿空间。伊犁盆地南缘勘探结果表明,这种泥岩-砂岩-泥岩地层结构和砂体发育越完善,铀矿化越好,如三角洲沉积体系的三角洲前缘河口坝及席状砂亚相的地层结构最稳定、砂体发育最好,铀矿化规模也最大。

2)这些沉积相位在沉积成岩阶段有一定程度的铀成矿预富集。特别是三角洲沉积体系的三角洲前缘河口坝、席状砂亚相及分流河道亚相部位在沉积时正好处于水上氧化介质条件与水下还原介质条件之间的地球化学过渡部位,这种地球化学过渡部位有利于水溶液中的铀酰络合物的分解和铀的还原与沉淀,从而导致形成较高程度的铀的预富集。

中国西部中亚型造山带中新生代陆内造山过程与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

1—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亚相;2—三角洲平原泛滥平原亚相;3—剥蚀区;4—铀矿化孔

中国西部中亚型造山带中新生代陆内造山过程与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

1—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亚相;2—三角洲平原泛滥平原亚相;3—剥蚀区;4—铀矿化孔

3)这些沉积相位在盆地后生改造过程中正好被抬升至盆缘附近,遭受地表含氧含铀水的改造,形成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化富集。

(三)古河道特征与砂岩型铀矿化关系

为了精确圈定研究区每期古河道发育的空间位置,探讨古河道与铀矿化的关系,对伊犁盆地南缘乌库尔齐地区Ⅶ1亚旋回上下两层砂体厚度进行了统计,并采用Arcmap空间分析对两层砂体等厚进行模拟,绘制了砂体等厚图。然后,以砂体等厚图为基础,结合代表河床滞留沉积的砂砾岩以上粗粒级岩石的分布特征,圈定了乌库尔齐地区Ⅶ1亚旋回与上下两层砂体对应的早晚两期古河道的分布位置(图2-7-19、图2-7-20)。

从图2-7-19和图2-7-20来看,古河道严格控制主要铀矿化的分布,其控矿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较大规模的铀矿化带往往分布在较大的分流河道中,而规模较小的古河道中的铀矿化就较差;②分流河道分叉汇聚的部位是砂岩型铀矿成矿的有利部位。

参考文献

车自成,刘洪福,刘良等.1994.中天山造山带的形成与演化.北京:地质出版社

陈戴生,王瑞英,李胜祥等.1997.伊犁盆地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成矿模式.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陈戴生,王瑞瑛,李胜祥等.1997.伊犁盆地若干远景地段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成矿机制及成矿模式.铀矿地质

陈戴生,王瑞英,李胜祥,张克芳.1996.伊犁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机制及成矿模式.华东地质学院学报,19(4),321~331

陈华慧,林秀伦,关康年等.1994.新疆天山地区早更新世沉积及其下限.第四纪研究,1:38~37

古抗衡.1997.新疆伊犁盆地铀成矿特征及其形成地质条件.华东地质学院学报,20(1):18~23

韩效忠,李胜祥,郑恩玖等.2004.伊犁盆地新构造运动特征及其与铀成矿关系.新疆地质,22(4):378~381

李胜祥,陈戴生,王瑞英等.1995.伊犁盆地含煤系地层沉积相特征及其与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成矿关系.铀矿地质,3:129~133

李胜祥,陈戴生等.2000.伊犁盆地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九五”全国地质科技重要成果论文集.北京:地质出版社

李胜祥.1996.伊犁盆地南缘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化特征及空间展布规律研究.华东地质学院学报,19(4):332~339

田在艺,张庆春.1997.中国含油气盆地岩相古地理与油气.北京:地质出版社,194~196

王果.2002.新疆造山-造盆作用与砂岩型铀成矿.新疆地质,6(2):110~11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局.1993.新疆地质志.北京:地质出版社

新疆油气区石油地质志(下册)编写组.1995.中国石油地质志(卷十五).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628~633

张国伟,李三忠,刘俊霞等.1999.新疆伊犁盆地的构造特征与形成演化.地学前缘,6(4):210

朱筱敏.1995.含油气断陷湖盆地分析.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朱筱敏编著.2000.层序地层学.北京:石油大学出版社

C.K.威尔格斯等编.1993.层序地层学原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Catchpole G.,Kirchner G..1993.The Crow Butte ISL project—A case history.IAEA-TECDOC-720,VIENNA

Dahlkamp,Franz J..1991.Uranium Ore Deposits,Springer-Verlag

Galloway W.E..1985.The depositional and hydrogeologic environment of Tertiary uranium deposits,South Texas Uranium Province.IAEA-TECDOC-328,215~227,VIENNA

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1985.Geological Environments of Sandstone-Type Uranium Deposits,IAEA-TECDOC-328,IAEA,Vienna

M.Ф.马克西莫娃,E.M.什玛廖维奇著.夏同庆等译.1996.层间渗入成矿作用.核工业西北地质局二〇三研究所

P.И.戈利得什金等箸.1996.狄永强等译.中亚自流盆地的成矿作用.北京:地震出版社

X.K.卡里莫夫等著.狄永强等译.1997.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乌奇库杜克型铀矿床.核工业总公司地质总局

(李胜祥,韩效忠,蔡煜琦,郑恩玖,黄树桃,赵永安)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