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sci论文写作辅助工具

发布时间:

sci论文写作辅助工具

做了好久实验,分析了好多数据,结果还不错,到了写作的时候了。这个时候,发现写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会讲故事,语言要准确,详略要得当,引用要准确,方法描述要具体可复现……有了材料,这锅菜也不好炒啊。 首推这款工具,主要是这款工具就是人工智能在翻译领域的应用佳作。这款软件可以中英文互译,可以单独句子翻译,也可以翻译文本。值得尝试。 单有句子不行啊,你不能完全照搬其他文献啊。这个时候QuillBot就能发挥重要作用,可以用来改写句子,可以变换句式,有一些替换。 这个网站,提供了很多词的替换方案,有些时候,为了词语的多样化,应该进行一些替换,但从词的角度考虑,这个网站还是不错的。还提供了树形结构,方便查看。 这个网站能提供相应的润色修改,可以适当了解一下。因为后面还有一项自己用的还不错的工具。 以前觉得国外的网站做的很好,发现CNKI更适合国人。因为这个里面搜索到的,都是专业学术的翻译,不至于出现贻笑大方的尴尬翻译。 这个板块有好几个软件,其中我经常用到的就是grammarly,无所谓好坏,用习惯一项就好。 这个工具既有网页版,也可以word嵌入版,还有浏览器插件版本。值得探索。 以前只是把这个当作是搜索文献的工具,现在 GeenMedical组合了很多的功能,其中就包括,润色功能。 更方便的是,可以搜索相似的句子,进行改写,非常友好方便,尤其适合国人。 说到英文写作,尤其是科技论文的写作,一定要提及到这个网站。这个是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出品,集合了很权威专业的科技文章的用词和写作,从文章的各个部分都给出了例句。并且还出了一本书,不过收费,当然了,要薅羊毛,总会有方法的。这本书可以时时翻阅,增加写作的感觉。 后面写写关于选刊、投稿相关的几个工具。

论文写作效率的工具分享

引导语:不少学者对论文写作感到烦恼,觉得找资料是个问题,写作方法也是个问题。但是写作不用烦恼了,我已经为大家找到高效的工具了,赶紧来看看吧。

论文写作效率的工具分享

其实,对很多人来说,写论文总是一件比较伤神的事,下面我为大家的论文写作效率整理了一些资料,包括OA论文平台、思路整理、词典、制图工具类、文献生成类方面,一起来看看吧!

OA论文平台

这绝对是可以免费下载的OA期刊论文哦。以下平台资源丰富。于是我还是添加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OA平台。

1.OALib

Open Access Library(OA图书馆)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文档和快速响应的服务器,致力于为学术交流和进步做贡献。为大家提供200多万篇学术文章,这个数字估计在不久的将来还会增加。

2.DOAJ

DOAJ (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由瑞典的隆德大学图书馆Lund University Libraries设立于2003年5月,从最初的350种期刊开始,截至2011年6月,已收录开放存取期刊6596种、文章超过57万篇。该目录收录的均为学术性、研究性期刊,具有免费、全文、高质量的特点。其质量源于所收录的期刊实行同行评审,或者有编辑作质量控制,故而对学术研究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3.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科研出版社,简称SRP,http://www.scirp.org/)是一家国际综合性开源学术期刊出版机构。目前已有国际开源英文期刊近三百本,所有期刊都是开源的(OpenAccess,或称开放存取, 简称OA),可免费下载所有期刊全文,所有期刊均回溯至创刊。多数期刊已被CAS,EBSCO,CAB Abstracts,ProQuest,IndexCopernicus,Library of Congress,Gale,CSP等数据库全文或摘要收录。

4.PloS

PloS(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科学公共图书馆原是是一家由众多诺贝尔奖得主和慈善机构支持的非赢利性学术组织,旨在推广世界各地的科学和医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PLoS出版了8种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的开放获取期刊,可以免费获取全文,比较具有影响力。Plos系列的期刊目前都已被SCI收录。以下是其期刊的影响因子列表。

思路整理

看了那么多的文献,知识太杂,思路乱糟糟,不知如何下手……这个时候,对于知识管理或者思路整理的小助手就尤为重要。

1.EverNote/有道云笔记

对于这两个软件大家都不陌生。EverNote又名印象笔记,是目前最火热的笔记软件之一,除了文字信息还可以记录语音,图片等等,好处就在于多平台同步,还有网页剪报功能,让你随时随地记录收藏好的idea;有道云笔记功能类似,是我们本土化的产品,所占内存比EverNote小一些,而且更贴近国人习惯。上述方便快速,可随手记下你的idea,支持多平台同步。缺点在于需要定期自己整理,否则东西过于杂乱。

2.MindJet

思维导图被认为是一种**性的的思维工具,利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还不是很理解的小伙伴可以参考卷福的思维宫殿。这款思维导图软件MindManager上手很快,并支持各种格式的导出。无论是读文献还是写论文,相信都可以很好的来帮大家进行记忆并理清思路。学霸们,要耐心花时间适应这种新的思维模式哦。

3.One Note

One Note功能强大!借助office强大的编辑能力,基本涵盖了作为一个笔记本所有你能想到的和想不到的功能。最新出的插件还同时涵盖了思维导图的功能!有一个问题就是OneNote好些扩展功能是要收费的,并且对系统内存的占用比较大,偶尔有卡机的现象出现。

词典类

论文写作过程中用得最多的就是各种词典。毕竟英语有些意思一时总是难以找到合适的词。接下来我推荐几款比较热门的词典工具。

1.Google翻译

不用多说,页面简洁,使用方便,随开随用,不用担心软件升级问题,也不会弹出各种小广告,多种语言随时切换,支持段落翻译。及其方便,只要有网就能翻译。缺点在于功能比较单一。

2.CNKI

CNKI翻译助手最大的优势也在于它的学术性:所有的例句都是出自于学术期刊,并且通过这些句子还可以找到到对应的文献来源。然而,这些例句虽然都来源于国内的学术期刊,不能排除有些Chinglish的表达。所以,CNKI助手非常适合搜索一些专业术语,不仅了解用法,还能顺带看看国内学术界在该领域的文献。

3.有道/金山等翻译软件

有道或金山比较全面,带很多扩展功能,包括全文翻译、屏幕取词、划词翻译、例句搜索、网络释义、真人语音朗读等。还可将单词存入生词本,依靠云同步随时复习,适合词汇量积累。不好的'地方就是,比较占系统内存,小广告多。

制图工具类

流程图,数学公式等,办公软件word不能满足学霸们的需求。因此,我搜罗了一些小工具,希望能让作者们的文章变得更专业!

1.Viso

这也是微软旗下的一款信息流程软件,功能强大。只要你水平强大,基本能做出任何你想要的东西,一句话:微软出手,必是上品。优点:功能强大;缺点:普通玩家玩默认模式(不美观),资深玩家挑战自定义模式。

2.Edraw(亿图)

也是一款网络图绘制软件,比Viso占用内存小,但是功能同样强大,并且风格更漂亮。优点:内存虽小,功能齐全;缺点:收费。

3.Mathtype

Mathtype是一款公式编辑器,比Office 自带的公式编辑器强大很多。并且在安装后可以作为office的加载项,直接在Word里编辑公式。优点:功能强大,Word内直接使用。

文献生成/管理工具

是Harvard格式还是APA格式?Reference该怎么写?我给大家推荐几个文献生成和管理小工具。

1.Google Scholars

谷歌学术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啦,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其实Google Scholar是可以直接生成引用的。并且可以选择不同格式。所以下次就很方便啦,下载文献的时候顺带复制下就好了。缺点:局限性比较大,如果参考来自网页什么的还是没辙,而且无法统一管理。(目前谷歌的状态,你们懂哒)

2.Neil’s toolbox

这是个网络版的文献生成器。操作很简单啦,大家直接登录网页,选择你的文献是来自书呢还是期刊呢还是网页呢,然后填入相关信息,文献就自动生成了。优点:过程简单,上手较快;缺点:需要手动填入较多信息。

3.Endnote

EndNote是一款强大的文献管理软件。使用起来也很方便,只要把你所看的文献都导入到这个软件中,它便会自动生成文献列表,更贴心的是它还可以作为word加载( )项来运行,也就是说可以直接在word中进行操作。另外,你可以根据关键词来搜索文献库中文献,使用起来很方便。优点:使用方便,占用内存少;缺点:本想说要收费,但可自行度娘版。

4.NoteExpress:

NoteExress总体功能上和EndNote差不多,是一款国内的软件,所以相对而言对国内数据库的支持性更加好一些。优点:功能性EndNote类似,使用上更顺手些;缺点:国外期刊支持性不如Endnote。

简述知网在作为论文辅助工具是

知网是提供用户论文查重的一个平台,还为用户提供文献资料,知网的数据库会收录学术、期刊、论文等可以作为学术研究的资料参考。知网对于论文论证等文献都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知网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概念,由世界银行于1998年提出。CNKI工程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始建于1999年6月。2019年5月,“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在线学习平台在中国知网正式上线发布。知网的用途是用于文献参考、论文查重等。

知网作用

知网具有实用性,它可以根据所需要的文献资料等进行查询,来解决资料信息问题。知网的动态更新很快,会有更新的资料供你查阅知网还具有人性化服务,它会根据用户不同的需要来帮助你查询你所需要的文献资料。并且知网的专业性和便捷性都很高,会满足用户提出的要求等。

知网是提供用户论文查重的一个平台,并且它还为用户提供文献资料,知网的数据库会收录学术期刊论文等,可以作为学术研究的资料参考,而知网对论文论证等文献都提供了巨大帮助。它还是以杂志、博士论文、硕士论文、会议论文、报纸、工具书、年鉴、专利、标准、国学、海外文献资源为一体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网络出版平台。

知网中有大量的文献,不仅种类丰富,而且数量颇多,通过登录知网,我们可以在知网中大量搜集、阅读文献,观看别人写的文章,学习别人的观点与做法,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我们可以增强自己的写作能力与措辞能力,可以提高我们的知识储备量。

很多同学面对毕业论文的写作时都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如何下手,而知网就可以为我们的论文提供一定的依据,我们可以根据一些专家的写作与实证方法进行模仿,这样对我们的写作是非常有帮助的。

知网功能的相关说明

知网具有实用性,它可以根据你所需要的文献资料等进行查询,来解决资料信息问题。知网的动态更新很快,会有更新的资料供你查阅知网还具有人性化服务,它会根据你不同的需要来帮助你查询你所需要的文献资料。并且知网的专业性和便捷性都很高,会满足你提出的要求等。

很多同学并不知道参考文献是什么意思,其实在我们写毕业论文或者发表论文时,都需要提供自己的参考文献,而参考文献的导出与下载往往都是通过知网进行的,如果我们自己单一地去复制或者自行打字,往往会出现格式错误等问题,而提供参考文献时,我们可以通过知网直接进行下载,这样不仅不会出现格式错误,而且整个参考文献下来比较整齐划一,非常美观。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国知网

知网作为我国知识资源总库,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凭借其强大的集成功能,助力学术研究工作,为学术研究提供丰富的知识信息资源和有效的知识传播与数字化学习平台。

知网简称CNKI,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工程,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

经常查阅资料的小伙伴们知道,知网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创建于1999年6月。知网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概念,由世界银行于1998年提出。CNKI工程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通过产业化运作,为全社会知识资源高效共享,提供丰富的知识信息资源和有效的知识传播与数字化学习平台。

目前,经过多年建设,知网已经集成了国内5400多种期刊、540多种报纸、国内有关博硕论文、会议论文、标准、专利,以及行业年鉴、行业法律法规、科技发展动态等大量数据信息及相关资料,知网已建成世界上全文信息量规模最大的"CNKI数字图书馆",具有权威性、实用性、动态更新、个性服务、专业性和简便实用等特点。

知网凭借其强大的集成功能,助力当下学术研究工作。知网集成整合学术期刊、工具书、科技成果、文献资源大型全文数据库和二次文献数据库,以及由文献内容挖掘的知识元数据库,其内容覆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业、哲学、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一是知网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工程,是国家知识资源总库,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囊括了工业、农业、医学等多学科数据库,其中综合性数据库为我国期刊全自文数据库、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和重要会议文论全文数据库,知网凭借数据集成优势助力学术研究;二是知网做为先进的数字出版平台,能为学术研究提供学科专业的数字图书馆和行业图书馆;三是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文献评价统计分析系统》,能对国内的文献数据进行综合统计和评价,助力学术研究中的数据挖掘;四是知网是综合知识检索工具,能够对多种数据库检索,如文献检索、数字检索、翻译助手等,从而助力学术研究人员获取专业信息。

知网作为我国知识资源总库,具有极高的权威性,是有效的知识传播与数字化学习和科研平台,为学术研究提供丰富的知识信息资源。我认为,知网在积极助力学术研究、开展市场化服务同时,也应践行其“全社会知识资源高效共享”的初衷,在普惠性等方面给予重视。

sci论文写作辅导

一、选题阶段:在问题意识下框定研究领域确定选题是撰写学位论文的第一步,对学位论文有决定性的意义,“题好文一半”,选择了一个好的论文选题,就等于论文完成了一半。确定学位论文选题是学位攻读者独立研究的开始,是个体创造性的思维过程,颇具挑战性。1.要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要找到一个好的学位论文选题,必须要有强烈“问题意识”,用敏锐的眼睛去发现问题。 牛顿和瓦特的例子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牛顿从树上掉下的一个苹果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成为 17 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成果之一,在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 而瓦特则从水烧开后水壶盖跳动这样一个人们熟视无睹现象中受启发,进而发明了蒸汽机,引发了人类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大变革。研究始于问题,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 虽然确定一个好的论文选题对于所有学科的学位攻读者同样重要,但对于攻读人文社科学位者而言,问题意识更为重要。因为人文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客观,学术前沿比较清晰,并且研究的是一种确定性事实,以规律的形式出现,因此研究的问题相对比较明确。而人文社会科学探究的是社会事实,而社会事实作为人有目的行为的产物,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结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要关注偶然的事实,探索必然的规律,其研究对象相对复杂,涉及的因素众多,且交织在一起,往往还涉及价值问题。因此,人文社会科学的问题更具有隐秘性,更要有强烈的问题前设,带着一双探索的眼睛,发现社会事实背后的因素。2. 要有“创新意识”创新是学位论文的灵魂,是评价学位论文质量与水平的主要标准。 “创新”指的是对某一领域的知识发展做出原创性的贡献,可表现在探索了未知的新领域、文献资料的新发现、观察问题的新视角、新概念术语的产生、研究方法的新探索、学科知识的新融合,理论观点的新突破等。在选题阶段,对于自己将要主攻的研究问题能够达到怎样的创新目标要有一个基本的估计。 换言之,要对自己的研究能力、研究条件以及可能达到的研究结果有一个比较理性的、明智的判断。 要不断地反问自己:与其他研究者相比,我有什么样的优势,可能做出别人做不出来的东西,从而形成创新点?作为一个长期从事高校业务管理部门工作的一线管理者,我的实践经验可能是个优势,但理论功底不够深厚,要在理论创新上做出成绩相对困难。 那么,选题从实践出发就比较切合自己的实际。如果选择自己从事过的工作,学位论文写作就会轻松一些。原因是: ① 对这些领域比较熟悉,背景知识了解较多; ② 对操作中的实际问题有感性认识,尤其对其中的矛盾有较深的体会; ③ 以相关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能比较便利地获得丰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可能在资料积累上有所创新,能做出别人做不出来的东西。这样,在自己曾经做过的工作中去寻找问题就比较恰当。3. 关注研究意义在选题时要关注研究意义,如果选题没有多大意义,花再多的精力,研究得再好,也没有多少价值。研究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理论价值体现为理论上的突破,表现为科学上的新发现和新创造,或对于学科内某一理论问题具有补充、整合或派生意义,为人类的知识积累添砖加瓦。实践意义指的是能否对解决现实问题有所帮助,为经济建设与社会繁荣发挥积极的作用。 研究意义集中体现在回答这样的问题上:为什么要做这项研究?我对自己的工作经历进行了反复扫描,最后落实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上。因为,作为从精英型高等教育到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型过程中的一个重大事件,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影响重大而深远。 同时,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又是一个饱受争议、引起强烈社会反响的焦点事件,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探究现象背后的原因就很有意义。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并关注研究意义,带着这样的前设去有意识地寻找问题,实质上体现了做学位论文时所要考虑的几个方面:兴趣、能力、可行性等。 综合以上几方面的考虑,我大致框定做“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研究”,但到底研究本科评估中的什么问题,还是朦朦胧胧的,不是很明确。二、综合考试阶段:逐步聚焦研究问题综合考试阶段是研究问题的逐步聚焦过程,可分为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和挖掘问题等步骤。1. 通过文献综述寻找问题问题就是理论疑难和实际矛盾,因此,寻找问题的途径无非二条:实践途径或理论途径。无论是理论途径还是实践途径,进行文献综述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文献综述就是围绕着研究问题,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梳理出这个研究专题的学术发展,用概括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学术谱系图”。同时,要对所涉及的问题及其研究成果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和鉴别,发现现有的研究尚未涉及的领域,或者他人尚未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研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做文献综述最能从学术内在机理上体现出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这是一个边梳理、边学习、边思考的过程,是一项耗时费力的工程,要大量阅读资料,反复研读重要文献,透彻理解前人的研究思路和独创性结论,并琢磨前人的研究策略,思考自己研究问题该从哪些切入点开展。完成了文献综述的写作,学位论文选题的研究问题、创新点、研究意义等都会逐渐清晰起来。为了完成综合考试必备的文献综述,我对二十几年来我国评估研究的发展历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研究议题、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等方面进行了分类概括与分析。 结果发现,从研究议题而言,评估制度、评估技术研究是热点,而多学科视野下的研究比较缺乏。 从研究层次而言,宏观研究较多,中观与微观的研究较少。从研究方法而言,思辨性的理论研究较多,实证研究较少,而既有特定的理论视角,又有实证研究支撑的专题研究还相当缺乏。为此,我认为从社会学视角聚焦在大学这个中观层次上,这个研究视角在现有的评估研究中尚属空白。 我的导师有社会学背景,我自己曾任地方院校评建办副主任,具备研究该问题理论与实践的有利条件,从这个角度开展研究具有可行性。社会现实是问题的源泉,对社会现象的观察思考是找准问题的关键环节。 我收集社会各界对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反响材料,包括网上言论、报纸、访谈录、“两会”提案等,对这些具有强烈感性色彩的言论进行归纳和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被评院校以“全民大动员”方式形成的评估运动,采取的一些错误应对策略是评估工作遭到诟病的焦点所在。至于为什么被评院校会比较普遍地采用这种应对方式,仅从评估技术角度恐怕难以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但评估方法应该是引发这种现象的内在根源。因此,我对世界评估发展的历史、评估模式和发展趋势进行文献综述,尤其分析评估发展的历史进程,对测量 → 描述 → 判断 → 建构四个评估时代所反映出来的价值取向、不同的价值取向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试图为评估在现实中的疑难找到理论依据,也为我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在世界评估发展史上找到坐标定位。这样,通过做文献综述,分析理论疑难和实践困境,所要研究的问题有“呼之欲出”之感。2. 从社会现象中发现和聚焦问题从社会现实中发现问题,关键在于抓住核心问题,此外,还要剥离次要因素,限定范围,将问题聚焦并简化,并且用十分简练的学术语言清晰地表述出来。这是一个从表象问题向实质问题的转化过程,也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抽象过程,更是一个从经验到理论的升华过程,需要多视角下的灵感迸发。完成文献综述后,待研究的问题时刻萦绕在心头。这期间,我与导师不断地沟通,也和相关人员,包括老师、同学、涉及这个问题域的人员进行多方交流。 或者说只要能逮到人,对方有可能听我讲,我就不断地叙说,把自己的大概研究思路讲给他(她),看对方的反应,之后再将反馈意见详细地记录下来。感谢北京大学浓厚的学术氛围, 被我缠住的人对我这样的行为都非常理解,且乐于奉献自己的观点。这些交流者开阔的视野、充足的知识储备、丰富的研究经验、深刻的见解是巨大的财富!多方反馈的观点给了我莫大的启迪,也斧正了自己的前设。 经历了“头脑风暴”的洗礼,一个概念——组织化动员蓦然出现了! 这个概念很好地概括了大学在评估时的组织行为,正是这种组织行为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3. 在理论视角下挖掘和细化问题在实践基础上抽象出“组织化动员”概念后,还需要在理论视角下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和细化。经过深入思考,我提出了这种奇特社会现象的三点悖论: ① 与大学组织特性形成鲜明比照。大学被称为“松散的结合系统”、“组织起来的无政府联合体”,但评估期间大学变成了军队,具有统一的意志和强大的“战争力”。 ② 它与我国社会发展趋势不一致。 “运动”是“总体性社会”运作的基本方式,但改革开放后,社会动员逐渐淡出中国,以法治为基础的治理渐成常态。 但在评估期间,高校处于非常态,运动范式再现。 ③ 它在世界各国大学评估实践中几乎没有同例。 外部介入大学评估是世界通例,但国外大学未出现这种应急性应对外部评估的现象。针对这三个悖论,我集中研究大学“组织化动员”的产生机理,即“为什么要组织化动员”? “如何进行组织化动员”?研究问题进一步细化为三个子问题: ① 为什么我国大学在评估时会出现“组织化动员”? 这种现象出现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有怎样的结构性条件? 其动因又是什么? ② 大学内部“组织化动员”如何实施?其动员方式、阶段和特点分别是什么?③ “原子化”的个体为什么会被动员起来?他们对“组织化动员”的反应如何?有哪些矛盾与冲突?“组织化动员” 式的评估对被评大学的长远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当确定用“组织化动员”作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研究的主线时,我的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才真正地确定下来。无论在答辩时还是课题申报预审时,不同的专家比较一致的反馈意见是:研究的问题意识很强,研究视角新颖,选题很有意义,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组织化动员”的概念。三、开题阶段:综合设计研究问题到了开题阶段,就要对学位论文选题做好研究设计,包括确定相关理论、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思路、研究步骤等。在这个过程中,我对选择理论、确定研究对象和琢磨研究距离体会最深。1. 选择理论学位论文必须要有理论支撑,没有理论的论文是没有深度的,称不上是博士学位论文。 但是,因为我的研究问题源于现实问题,而现实问题是综合性的,非学科性的,这就决定了要选择一个针对性的理论难度较大。 另外,我的问题又源自本土的社会现象,要特别警惕西方理论的适用性。 最后,我选择以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理论作为理论基石,原因在于: ① 它的理论核心,即结构具有制约性和使动性,我们在受制约中创造了一个制约我们的世界,对我的研究问题有较好的解释力。 ② 这是一个综合性理论,融合了社会结构制约性和主体行动能动性两个方面,包容性较大。 ③ 这是一个形式模型,所以才具有超越不同社会结构形态,对研究具有一般性的指导意义。换言之,这个西方的理论用来解释中国的本土问题还是适用的。2. 确定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选择最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这样,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深度解剖,就能形成对这类现象较为深入、详细和全面的认识,起到“一叶知秋”的作用。对于本科评估“组织化动员”而言,地方院校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组织化动员”表现出最强烈的动机和最发达的形态。 而我作为一名地方院校组织评估工作的主要成员,具备“解剖麻雀”的便利条件。而且,本研究侧重在“组织化动员”的过程剖析,而这个过程通常是隐匿在文本之后的,了解其“幕后”的情况变得非常重要。 这个研究对象和研究重点的确定,使我这样背景的研究者具备了绝对的优势,研究条件十分有利。3. 琢磨研究距离经验基础上的学理研究,要与经验事实保持一定的距离。距离直接决定了观察的角度,观察的距离不同,看到的景象就会不一样。理想的距离应是既能看到事物的全貌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又能抓住其中的细微之处。 距离太远,难以产生感性认识,抓不住深藏其中的“微妙”,深度不够;距离太近,就会深陷其中,跳不出来,宽度不足。对我来讲,用自己工作的院校作为案例研究对象会比较敏感,说什么、怎么说才能真正发挥“内里的局外人”作用,既抓住关键问题所在,又不损害组织利益,这是我在研究设计中反复琢磨的一个重要问题。将研究聚焦在“组织化动员”过程而非应对评估的具体措施与策略上,应该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观察距离。 既可以一个“内部人”深入其中,感受组织内部人员的情感和态度,理清该事件内部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揭示“组织化动员”的实质问题;又以一个“局外人”、一个研究者的身份,不陷入到具体的琐事之中,不遮盖问题,以理性的态度进行客观分析。开题阶段要对学位论文选题进行系统的研究设计,这是开展任何一项研究都必须经过的过程。这个阶段问题考虑得越详细、越深入,后续的研究就会越明确,可避免在研究中走弯路。四、论文写作阶段:对研究问题削枝强干论文写作是按照研究设计进行具体实施的过程,将研究设计中的核心问题进行深入和细化,并削减旁枝问题。1. 深入与细化核心问题我觉得自己的研究思路很清晰,论文写作只要按照研究设计进一步细化即可。 但事实情况却并非如此,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理论宏大、因素众多,关系复杂,正如评论家所言,吉登斯的理论是“综合了各种理论要素的‘煎饼’,内部充满了矛盾和张力,吉登斯像‘狐狸’一样,像‘蜜蜂’一样,在理论之间飞来飞去,要理解他的理论就像‘试图去抓住一根水银柱’”。 对我来说,最大的问题在于该理论缺乏中观层次的分析框架。 这样,上层的理论和下层的材料就无法串在一起,研究从理论出发的路径走不通。这样,我只能在核心研究内容上寻找突破路径,希望能借鉴到其他研究者的分析要素。然而,由于社会结构的差异,西方社会运动多是“自下而上”自发集聚而产生,找不到类似“组织化动员”的模式。 而且,西方对运动研究的理论视角虽然多样,但每一种理论视角关注运动发生和发展的不同方面,在理论议题、研究兴趣和基本假设等方面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很难借鉴。而我国虽是一个运动频发的国家,相关的研究议题也很多,但理论视角却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史学研究,重在对史料的挖掘和整理。 研究内容基本上是对各种具体运动发展脉络的描述和分析,对运动性质与特征的归纳,对运动结果的探讨和利弊得失的评价等。 这些研究对“为什么要进行组织化动员”的借鉴意义不大,但对“怎样进行组织化动员”有一些启发作用。 因此,要想将论文研究进行下去,首先要构建出一个“组织化动员”模型,分析影响“组织化动员”的核心要素,可这样的要求显然超出了我的能力。为什么要进行“组织化动员”,牵涉到我国转型期社会变革的宏大背景,相关因素自然非常多。我像一只无头苍蝇在相关问题中打转,始终理不出一条清晰的脉络。 直到我读了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的论文《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 30 年改革开放的社会学分析》之后才豁然开朗。我欣喜若狂,即刻用了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作为分析框架,将评估运动转换为:带有“总体性社会”遗传基因,在技术治理方式下的一种“运动式治理”。解决了分析框架,以后的工作就变得相对简单。在此之前,我将自己头脑里的一些想法都记录下来了,虽然是一个个的碎片,没有章法,却是思考后的粗加工材料。 现在,理清主线后,选择一种合适的论述角度,将这些材料串起来,论文内容很快就充实起来。2. 删除旁枝问题“组织化动员”式的评估到底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这是人们情不自禁发出的疑问。 无论是课题申报还是交流时,人们都希望我用理性、系统的学术研究来回答这个问题。开题时,我确实将“组织化动员”的评估效果作为研究内容之一,并且在此后的论文写作过程中,围绕着这样一些问题:案例院校动员起来做了什么? 怎么做的? 评估结束后,哪些保留了,哪些消失了? “组织化动员”的评估对案例院校的长远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我根据 CIPP 评估模型要素(情景评估、输入评估、过程评估、结果评估)作为分析框架,深入挖掘案例并以丰富的材料作为支撑,有效地回答了大多数人的疑问。预答辩时,导师们认为博士学位论文的篇幅过长( 30 万字),结构有些松散。 我就将与核心研究内容关联不是很紧密的内容删除,删减了 10 万字左右。经过这样的调整,“组织化动员”机理研究的主线变得更加清晰,重点更为突出,结构也紧凑起来。 我对调整后的效果非常满意,但同时还是免不了对删除的这部分内容感到十分可惜,这毕竟是我呕心沥血的结果啊。论文写作时的分析框架十分重要,要紧扣核心问题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避免被旁枝问题所干扰,研究最好只回答一个问题,削枝强干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五、答辩阶段:再次推敲学位论文的题目完成学位论文后,在论文答辩前后可对题目进行再次推敲,这个时候是“点题”,即用文字对论文主题给予概括。 点题时要注意标题文字的规范、准确、新颖,要仔细琢磨论文标题是否恰当;词语是否确切、科学、规范、没有异议;是否简单明了;能否真正概括出学位论文的核心内容,恰如其分地反映出研究的范围和深度;是否新颖醒目;能否引起读者的阅读意愿等。我的学位论文标题曾经考虑用《“无政府组织”的“组织化动员”:大学本科评估实证研究》,这个标题对比强烈,比较醒目。但不少人对“无政府组织”提出了异议,认为提法不够规范,大学组织的特性准确的表达应为“组织起来的无政府联合体”,如果全文写上,标题又不够简洁,最后我放弃了这个题目。 后来,我将项目定为《大学本科教学评估“组织化动员”机理研究》,在预答辩时,有老师提出,并非所有大学在评估时都“组织化动员”,北京大学就没有采取这种方式。 经反复斟酌后,最后我将标题改为《地方高校本科评估中的组织化动员》。总之,学位论文研究问题在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都有体现,从选题阶段的研究方向框定,到综合考试阶段的问题聚焦,再到开题阶段的研究设计,延续到论文写作阶段的削枝强干,直至答辩阶段的标题确定。学位论文贵在围绕问题开展研究,真正体现出研究的价值,并形成创新点。易美云学术是一站式在线学术教育服务平台,主要专注于科研培训服务,包括SSCI论文写作、社科基金申请、matlab编程培训等,协助广大的科研工作者顺利完成学业或者职业从容晋级。

一、选题阶段:在问题意识下框定研究领域确定选题是撰写学位论文的第一步,对学位论文有决定性的意义,“题好文一半”,选择了一个好的论文选题,就等于论文完成了一半。确定学位论文选题是学位攻读者独立研究的开始,是个体创造性的思维过程,颇具挑战性。1.要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要找到一个好的学位论文选题,必须要有强烈“问题意识”,用敏锐的眼睛去发现问题。 2. 要有“创新意识”创新是学位论文的灵魂,是评价学位论文质量与水平的主要标准。 3. 关注研究意义在选题时要关注研究意义,如果选题没有多大意义,花再多的精力,研究得再好,也没有多少价值。研究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理论价值体现为理论上的突破,表现为科学上的新发现和新创造,或对于学科内某一理论问题具有补充、整合或派生意义,为人类的知识积累添砖加瓦。实践意义指的是能否对解决现实问题有所帮助,为经济建设与社会繁荣发挥积极的作用。 研究意义集中体现在回答这样的问题上:为什么要做这项研究?二、综合考试阶段:逐步聚焦研究问题综合考试阶段是研究问题的逐步聚焦过程,可分为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和挖掘问题等步骤。1. 通过文献综述寻找问题问题就是理论疑难和实际矛盾,因此,寻找问题的途径无非二条:实践途径或理论途径。2. 从社会现象中发现和聚焦问题从社会现实中发现问题,关键在于抓住核心问题,此外,还要剥离次要因素,限定范围,将问题聚焦并简化,并且用十分简练的学术语言清晰地表述出来。这是一个从表象问题向实质问题的转化过程,也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抽象过程,更是一个从经验到理论的升华过程,需要多视角下的灵感迸发。完成文献综述后,待研究的问题时刻萦绕在心头。3. 在理论视角下挖掘和细化问题在实践基础上抽象出“组织化动员”概念后,还需要在理论视角下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和细化。三、开题阶段:综合设计研究问题到了开题阶段,就要对学位论文选题做好研究设计,包括确定相关理论、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思路、研究步骤等。在这个过程中,我对选择理论、确定研究对象和琢磨研究距离体会最深。1. 选择理论学位论文必须要有理论支撑,没有理论的论文是没有深度的,称不上是博士学位论文。 但是,因为我的研究问题源于现实问题,而现实问题是综合性的,非学科性的,这就决定了要选择一个针对性的理论难度较大。 另外,我的问题又源自本土的社会现象,要特别警惕西方理论的适用性。 最后,我选择以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理论作为理论基石,原因在于: ① 它的理论核心,即结构具有制约性和使动性,我们在受制约中创造了一个制约我们的世界,对我的研究问题有较好的解释力。 ② 这是一个综合性理论,融合了社会结构制约性和主体行动能动性两个方面,包容性较大。 ③ 这是一个形式模型,所以才具有超越不同社会结构形态,对研究具有一般性的指导意义。换言之,这个西方的理论用来解释中国的本土问题还是适用的。2. 确定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选择最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这样,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深度解剖,就能形成对这类现象较为深入、详细和全面的认识,起到“一叶知秋”的作用。对于本科评估“组织化动员”而言,地方院校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组织化动员”表现出最强烈的动机和最发达的形态。 而我作为一名地方院校组织评估工作的主要成员,具备“解剖麻雀”的便利条件。而且,本研究侧重在“组织化动员”的过程剖析,而这个过程通常是隐匿在文本之后的,了解其“幕后”的情况变得非常重要。 这个研究对象和研究重点的确定,使我这样背景的研究者具备了绝对的优势,研究条件十分有利。3. 琢磨研究距离经验基础上的学理研究,要与经验事实保持一定的距离。距离直接决定了观察的角度,观察的距离不同,看到的景象就会不一样。理想的距离应是既能看到事物的全貌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又能抓住其中的细微之处。 距离太远,难以产生感性认识,抓不住深藏其中的“微妙”,深度不够;距离太近,就会深陷其中,跳不出来,宽度不足。对我来讲,用自己工作的院校作为案例研究对象会比较敏感,说什么、怎么说才能真正发挥“内里的局外人”作用,既抓住关键问题所在,又不损害组织利益,这是我在研究设计中反复琢磨的一个重要问题。将研究聚焦在“组织化动员”过程而非应对评估的具体措施与策略上,应该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观察距离。 既可以一个“内部人”深入其中,感受组织内部人员的情感和态度,理清该事件内部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揭示“组织化动员”的实质问题;又以一个“局外人”、一个研究者的身份,不陷入到具体的琐事之中,不遮盖问题,以理性的态度进行客观分析。开题阶段要对学位论文选题进行系统的研究设计,这是开展任何一项研究都必须经过的过程。这个阶段问题考虑得越详细、越深入,后续的研究就会越明确,可避免在研究中走弯路。四、论文写作阶段:对研究问题削枝强干论文写作是按照研究设计进行具体实施的过程,将研究设计中的核心问题进行深入和细化,并削减旁枝问题。1. 深入与细化核心问题我觉得自己的研究思路很清晰,论文写作只要按照研究设计进一步细化即可。2. 删除旁枝问题论文写作时的分析框架十分重要,要紧扣核心问题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避免被旁枝问题所干扰,研究最好只回答一个问题,削枝强干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总之,学位论文研究问题在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都有体现,从选题阶段的研究方向框定,到综合考试阶段的问题聚焦,再到开题阶段的研究设计,延续到论文写作阶段的削枝强干,直至答辩阶段的标题确定。学位论文贵在围绕问题开展研究,真正体现出研究的价值,并形成创新点。易美云学术是一站式在线学术教育服务平台,主要专注于科研培训服务,包括SSCI论文写作、社科基金申请、matlab编程培训等,协助广大的科研工作者顺利完成学业或者职业从容晋级。

没什么技巧可言,平时多积累,写作就是讲故事,怎么讲的引人入胜,让别人接着看你的文章,看了后觉得有道理,这就是这篇文章的意义和创新性。摘要很重要,很多人搜索文献时只看摘要。我平时审稿时也先看摘要,摘要写的可以就继续往下看,否则就印象不好,该文章的接收可能性就大为降低

SCI论文写作主要包括2个部分:前期准备和论文写作。

相信很多看过文献的同学都知道论文的大致组成部分,SCI论文前期准备需要明确两个问题:写作顺序和排文顺序。

写作顺序

论文的写作顺序和论文排文顺序是不一样的,写作顺序更加贴近作者的思考和研究顺序,而排文顺序更加贴近读者的理解顺序。写作顺序和排文顺序的内容基本一致,但是目的和内容的顺序可以是不一样的。

排文顺序

写作顺序是更加适合作者创作和研究,排文顺序更加适合读者理解和阅读。排文顺序是论文的正常排版和发表的结构。

建议

1、多阅读相关英文文献:

在写英语论文之前,做大量的阅读是必要的。但最好应该去读那些英语是母语国家学者写的论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把专业放在第一位,英语是放在第二位。

2、明确投稿期刊:

和投稿中文期刊一样,在投稿前我们要根据自己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的对象范围来选择适合自己论文研究范围的期刊。

3、注重论文题和摘要:

论文的文题之所以重要是它第一时间展现给审稿人,是否创新,是否有吸引力,是否简洁明了这些都直接影响审稿人对我们论文的第一印象。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好用的论文查重辅助工具有哪些

1、中国知网查重知网查重结果的准确度是很高的,是如今国内最权威的论文查重软件,其中收录的数据库很全面,并且有海量的资源。检测本科论文适合使用知网pmlc论文查重系统,检测硕博研究生论文适合使用知网VIP5.3论文查重系统,很多高校也都是与知网合作,大家需要根据自己论文的类型选择对应的知网论文查重系统。2、万方检测和维普网检测这两个论文查重也有部分学校使用,也是国内除知网以外的主流论文查重软件,检测严格性不如知网,但是检测速度较快,收费价格也比知网便宜,查重结果准确也比较高,部分学校也是认可的。、3、PaperPP论文查重PaperPP一款致力于为广大有论文查重需求的人们提供恰当有效查重服务的对软件,性价比很高,收费价格十分亲民接地气,还有机会能够免费查重,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是一大福利,其查重质量和安全性都比较高。4、PaperPass论文检测这个是前几年兴起,近几年比较活跃的一个论文查重系统,价格中等,也是有一部分人使用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软件。5、PaperYY论文检测价格也比较便宜,同样适合用来检测论文初稿,不建议使用其来检测论文终稿,因为数据库资源比知网相差还很多,查重结果准确度没有知网那么高的精确度。

Paperbye论文查重系统,并不是纯粹的论文查重系统,准确的描述是,自带改重的论文查重系统,解决了目前市场论文查重之后,不知道怎么修改和修改论文效率低的问题,利用软件的“机器人改重”功能,实现软件的自动修改论文重复内容,从而达到迅速自动降低论文重复率,特别是对于第一次写论文的同学,软件自动修改论文内容,会给同学们一些启示或直接使用机器修改的内容进行替换原文内容,提高的文章查重和修改效率。

具体看看有哪些实用功能:

1、机器人智能改重

Paperbye改重是机器人自动修改查重报告里相似的文字内容,自动修改就是论文查重完成后,系统自动把相似内容通过深度学习的数据内容进行替换修改,达到自动降低文章相似率的目的。一篇几万字的文章,10秒内容可以修改完成,这个修改效率是任何人工都无法比拟的,修改文章效率高是机器人修改的独特优势。机器人修改的语句并不是简单的替换关键词和调换语序,主要原理是通过深度学习大量数据后把语义相似的句子进行替换。

2、免费在线改重

在线改重功能是机器人改重功能的延伸和完善,机器改重功能并不是非常完美,就像我们现在的语音识别系统,语音输入并不是100%的完美识别,用手机语音输入文字大家应该有体会。对于机器人修改的语句并不是每句都修改的很完美的,遇到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术语修改的会有些牵强,但是不用担心,可以在免费改重工具编辑器里自主修改,通过人工修改相结合达到完美降重效果。

3、同步查重功能

这个功能根据“赫洛克效应”的及时反馈的心理原理,在修改论文的过程中,修改一句话,通过paperbye的“同步查重”功能,马上就可以看到修改效果,达到及时反馈,并且及时检验了修改的方法技巧,使继续修改的信心大增,可以大大提高修改论文的质量和效率。传统的论文查重方式的是你必须把全文或片段改完,重新提交论文到查重系统里重新检测才能知道结果,这种方式无论从流程,还是查重后修改,都比较繁琐,更重的是如果通过修改查重后的相似比例降下来不理想,给人的感觉比较身心疲惫,没有愉悦感,对修改论文极度厌恶。Paperbye论文查重系统解决了这个问题,算是颠覆传统,开创先河,让论文降重不再痛苦。

Paperbye论文查重系统曾经在2014年推出的淘宝使用版,主要原因是查重市场也是从淘宝兴起的,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无论从查重内容准确度,修改论文效率,还是使用体验,都在不断精进,2018年下半年正式推出全新的论文查重系统,不光可以查重还可以自动降重。因此paperbye并不是纯粹的论文查重系统,准确的描述是,自带改重的论文查重系统,解决了目前市场论文查重之后,不知道怎么修改和修改论文效率低的问题,利用软件的“机器人改重”功能,实现软件的自动修改论文重复内容,从而达到迅速自动降低论文重复率,特别是对于第一次写论文的同学,软件自动修改论文内容,会给同学们一些启示或直接使用机器修改的内容进行替换原文内容,提高的文章查重和修改效率。

具体看看有哪些实用功能:

1、机器人智能改重

Paperbye改重是机器人自动修改查重报告里相似的文字内容,自动修改就是论文查重完成后,系统自动把相似内容通过深度学习的数据内容进行替换修改,达到自动降低文章相似率的目的。一篇几万字的文章,10秒内容可以修改完成,这个修改效率是任何人工都无法比拟的,修改文章效率高是机器人修改的独特优势。机器人修改的语句并不是简单的替换关键词和调换语序,主要原理是通过深度学习大量数据后把语义相似的句子进行替换。

2、免费在线改重

在线改重功能是机器人改重功能的延伸和完善,机器改重功能并不是非常完美,就像我们现在的语音识别系统,语音输入并不是100%的完美识别,用手机语音输入文字大家应该有体会。对于机器人修改的语句并不是每句都修改的很完美的,遇到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术语修改的会有些牵强,但是不用担心,可以在免费改重工具编辑器里自主修改,通过人工修改相结合达到完美降重效果。

3、同步查重功能

这个功能根据“赫洛克效应”的及时反馈的心理原理,在修改论文的过程中,修改一句话,通过paperbye的“同步查重”功能,马上就可以看到修改效果,达到及时反馈,并且及时检验了修改的方法技巧,使继续修改的信心大增,可以大大提高修改论文的质量和效率。传统的论文查重方式的是你必须把全文或片段改完,重新提交论文到查重系统里重新检测才能知道结果,这种方式无论从流程,还是查重后修改,都比较繁琐,更重的是如果通过修改查重后的相似比例降下来不理想,给人的感觉比较身心疲惫,没有愉悦感,对修改论文极度厌恶。Paperbye论文查重系统解决了这个问题,算是颠覆传统,开创先河,让论文降重不再痛苦。

4、同步查重和在线改重的结合

这两个功能在paperbye查重系统里像一双筷子一样,紧密结合使用的,自己对文章内容修改后,就需要对修改的内容进行查重,点击系统里的“同步查重”,马上就会看到修改后的效果,甚至修改1个字,都可以进行马上查重并反馈修改结果,真正实现一边修改论文,一边进行论文查重。修改、查重同步进行,完美结合。市场上声称“在线改重”,好多同学容易误解,那种改重是必须改完整片文章,再整篇提交,就是传统的论文查重方式,并不能实现修改一句马上看到修改结果。目前paperbye才是真正的实现了边修改边查重的同步效果。

paperbye论文查重软件-论文检测、智能降重。

出版社编辑助理的具体工作

1、熟悉杂志的办刊方针、办刊宗旨、年度出刊计划、审稿要求、编辑工作规范、编排加工规范、出版业务知识以及国家有关的期刊出版政策等。 2、在编辑的指导下,练习组稿。直接负责处理往来的函件和稿件。 3、负责的稿件收发、登记、邮寄等日常工作工作。 4、对回修稿件进行审改,提出意见交编辑处理。 5、在编辑指导下对稿件内容及文字进行修改、核对及校对工作。 6、加强自身专业和编辑业务学习,不断提高编辑专业技术素质。

杂志编辑的工作主要是文章的版式审查(1) 责任编辑是当期刊物编辑出版质量的主要责任者。(2) 负责当期稿件内容的审核和编排;栏目的确定;编辑规范的检查和统一;中英文目录的编定;封面及封底版权页的核准;校样的审阅、统编、统校、核红。(3) 校样排出后,将校样分发给学科编辑校阅,编辑对校样的修改如有不妥或因版式需要,责任编辑有权删改,但应尽可能征得学科编辑同意。(4) 负责协调学科编辑之间在编辑工作中出现的不同意见。(5) 对样刊的编校、印装质量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编辑部主任。,内容修改,文字校对。还有更重要的是自己能够进行撰稿、组织策划专题等!一、选择稿件(稿件是报纸组织宣传的基础) 主要矛盾是“取”与“舍”,解决关键是“掂”字上。“掂”,分析综合能力,能对稿件的是与非、真与假、美与丑、优与劣,一分为二,并作出正确的判断。二、修改稿件 主要矛盾是“增”与“删”,解决关键是“修”字上。“修”,包括修补(填平补齐,鲜明突出)、修正(去误剔谬,严格把关)、修饰(梳妆打扮,锦上添花)。三、制作标题 主要矛盾是“显”与“隐”,解决关键是“点”字上。“点”,指点、评点、点化、点染。四、组织版面 主要矛盾是“合”与“分”,解决关键是“组”字上。“组”,把稿件组织成版面。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