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求是杂志社和人民日报社哪个好

发布时间:

求是杂志社和人民日报社哪个好

新华社是中国最大的新闻社媒体。和路透社美联社。塔斯社并称世界四大社。

新华社成立于1931年11月7日,成立于江西瑞金。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最早的新闻机构。是我国知名度非常高的一个主流媒体。已有90年的历史了。

新华社自成立以来,在宣传教育树立国际形象扩大国家知名度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培养了一大批新闻,人才创作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新华社始终植根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新华社的职能主要有四种:一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二是国家通讯社。三是消息汇总。四是世界性通讯社。

两者都是党中央的喉舌刊物。2013年9月,《人民日报》刊文称韩剧《大长今》“只有坚持正义才能最终战胜邪恶”的价值观比《甄_传》“好人斗不过坏人,好人只有变坏、变得比坏人更坏才能战胜坏人”更正确,并指出评价历史题材作品时,最重要的标准还不仅仅是真实性标准,而是价值观标准,不正确的价值观会导致观众把不正确的生存理念带入现实生活。2014年1月,《求是》提出了与《人民日报》相反的观点,为《甄_传》正名,认为《甄_传》“不是歌颂阴谋、欣赏斗争,而是借一个个青春女性理想和生命的惨烈毁灭,揭示出封建社会的腐朽本质。”文章强调人民大众的审美鉴赏能力是值得信任的,“文艺批评要充分尊重艺术规律,充分尊重作家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最大限度地贴近社会大众的审美心理”。

新华社是中国最大的新闻社媒体。和路透社美联社。塔斯社并称世界四大社。新华社成立于1931年11月7日,成立于江西瑞金。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最早的新闻机构。是我国知名度非常高的一个主流媒体。已有90年的历史了。新华社自成立以来,在宣传教育树立国际形象扩大国家知名度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培养了一大批新闻,人才创作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新华社始终植根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新华社的职能主要有四种:一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二是国家通讯社。三是消息汇总。四是世界性通讯社。人民日报社是正部级规格的事业单位,直属于党中央,在所有新闻单位中排名第一,是定性定调的部门,是意识形态宣传机构,主要职责是把握舆论导向、宣传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等等。人民日报社旗下最知名的自然是《人民日报》,是党中央机关报,也是中国第一大报;另外,《环球时报》、《中国经济周刊》等知名报刊也都属于人民日报社。二、新华通讯社新华社也是正部级规格的事业单位,直属于国务院,既是我国的国家通讯社,也是世界性通讯社,在境外有180多个分支机构。新华社负责收集、发布国内外重要新闻,既是喉舌,是新闻的出口机构,俗称媒体的媒体;也是耳目,履行消息汇总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官方重大新闻、重大消息都以新华社的权威发布为准,包括人民日报、央视都是转载新华社的通稿。新华社旗下有《参考消息》、《瞭望》、《半月谈》等影响力较大的报刊。人民日报社是正部级规格的事业单位,直属于党中央,在所有新闻单位中排名第一,是定性定调的部门,是意识形态宣传机构,主要职责是把握舆论导向、宣传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等等。人民日报社旗下最知名的自然是《人民日报》,是党中央机关报,也是中国第一大报;另外,《环球时报》、《中国经济周刊》等知名报刊也都属于人民日报社。二、新华通讯社新华社也是正部级规格的事业单位,直属于国务院,既是我国的国家通讯社,也是世界性通讯社,在境外有180多个分支机构。新华社负责收集、发布国内外重要新闻,既是喉舌,是新闻的出口机构,俗称媒体的媒体;也是耳目,履行消息汇总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官方重大新闻、重大消息都以新华社的权威发布为准,包括人民日报、央视都是转载新华社的通稿。新华社旗下有《参考消息》、《瞭望》、《半月谈》等影响力较大的报刊。

人民日报和求是两家报纸,均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但两者在性质和内容上有所不同。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机关报,官方性质较强,主要刊载国际、国内、社会等各领域新闻,报道角度比较客观中立,同时也有一定的理论篇幅,广泛的读者群体,为全国政治生活和社会舆论发挥重要的作用。而求是杂志是以科学技术、文艺作品为主题,是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针对党员及知识分子阅读,着重关注党与国家发展中的重要科技成果及其应用,较少涉及时政议题,是一本充满思想性和专业性的知识类刊物,也是党报体系中重要成员之一。

人民教育杂志是哪个出版社

《人民教育》杂志社投稿的邮箱是。

《人民教育》杂志创刊于1950年5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办的全国性、综合性的教育刊物,是教育部从思想上、政策上、业务上指导全国教育工作的重要舆论工具,在教育界具有广泛的影响。

一九四九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宣布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本政府的施政方针。《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在知识分子中进行思想与政治教育,有计划、有步聚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新中国教育建设起步。11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举行成立典礼。12月23日-31日,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提出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必须向工农开门。建设新教育要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某些有用的经验,借助苏联教育的先进经验。教育工作的发展方针是普及与提高的正确结合。必须坚决正确地招待团结、教育、改造知识分子的政策。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接见了全体会议代表。这次会议对新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本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地军管会接收新解放区的各级公立学校,组织开学复课,对学校进行整顿改造,取消国民党反动训导制度和反动课程。开设革命的政治课程和其他新课程。一九五零年4月3日,北京实验工农速成中学开学。这是全国第一所工农速成中学。此后全国各地相继举办工农速成中学。5月1日,《人民教育》杂志创刊。毛泽东为该刊题词:“恢复和发展人民教育是当前重要任务之一。6月1日-9日,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讨论改造高等教育的方针和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建设方向。毛泽东、周恩来等出席会议。会议提出,以理论与实际一致的方法,培养国家高级建设人才。6月6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三中全会上所作《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讲话中指出,有步聚谨慎地进行旧有学校教育事业和旧有社会文化事业的改革工作,争取一切爱国的知识分子为人民服务。在这个问题上,拖延时间不愿意改革的思想是不对的,过于性急企图用粗暴方法进行改革的思想也是不对的。6月19日,毛泽东就健康问题写信给教育部长马叙伦,要求各校注意健康第一,学习第二。次年1月15日,再次写信给马叙伦,提议采取行政步聚,具体地解决学生健康问题。7月5日,政务院发出指示:对救济失业教师与处理学生失学问题提出政策措施。8月1日,教育部颁布新中国第一个《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8月2日-11日,中国教育工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教育工作者是工人阶级队伍的一部分,教育工会以保护教育工作者利益,提高教育工作者阶级觉悟为主要任务。9月6日。新中国第一批留学生赴波、捷、罗、保、匈五国学习。11月30日,上述五国来华留学生陆续到达北京,进入清华大学学习。9月20日-29日,教育部、全国总工会联合召开第一次全国工农教育工作会议,讨论工农教育的实施方针、领导关系等问题。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邓小平出席会议。会议提出必须实现“政府领导、依靠群众组织、各方面配合”的原则,着重以工农干部和积极分子为主要教育对象,分别以文化教育、政策时事教育为主要内容。10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开学典礼。这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大学。12月1日,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成立。12月14日,政务院发出《关于举办工农速成中学和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的指示》。12月14日,政务院第六十五次会议通过《关于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救济机构及宗教团体的方针的决定》。据此,1951年1月11日教育部发出《关于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教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关的指示》,确定了处理受外资津贴学校的原则、办法和接受工作中的具体政策、措施。至1951年末,按不同情况,对全部接收外资津贴的大中小学校,分别改为公办和中国人民自办,收回了教育主权。此前,教育部已明令接办辅仁大学。一九五一年3月19日,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制定发展和建设中等教育的工作方针与措施。会议提出,要使青年一代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自觉的积极的成员。5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为该报写的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全国文教界开展批斗《武训传》及< 武训精神>的运动,以期达到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观点,对知识分子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的目的。8月27日-9月11日,教育部合并召开第一次全国初等教育会议和第一次全国师范教育会议,讨论制定发展、建设新中国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的方针、任务。会议提出,争取十年内基本普及小学教育,以正规师范教育与大量短期培训相结合,五年内培养百万小学教师。9月20日-28日,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民族教育会议,讨论制定新中国民族教育方针。会议提出要以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为主要任务,同时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教育和成人业余教育。9月,北京、天津20所高等学校教师开展以改造思想、改革高等教育为目的的学习运动。9月29日,周恩来总理在京津高校教师学习报告会上作《关于知识分子改造问题》的报告。11月30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学校进行思想改造和组织清理工作的指示》。10月1日,政务院公布实施《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学制。它以法令形式确立和充分保障工农干部受教育的机会;明确规定了职业技术教育和业余教育在学制中的适当地位。一九五二年3月18日,教育部颁发了《中学暂行规程(草案)》、《小学暂行规程(草案)》。5月2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克服目前学校教育工作中偏向的指示》。6月5日,教育部公布汉字常用字表,列出常用汉字1500个字。这个常用字表成为扫除文盲工作中的脱盲标准。6月27日,政务院发出国家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的指示。指示规定,从本年秋季起,全国各级学校的教职员工实行公费医疗制度。从1953年春季起,高等学校的学生也开始享受公费医疗的待遇。7月8日,政务院发出通知,决定在全国高、中等学校学生中实行人民助学金制。此前该制度已在一些地区公立学校实行。9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培养高等、中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师的指示》9月10日,教育部发出《关于接办私立中小学的指示》,提出将全国私立中学全部由政府接办,改为公立。此项工作于1956年全部结束。本年教育部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进行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工作,相继新设钢铁、地质、航空、矿业、水利等专门学院和专业,并把私立大学全部改为公立。1955年又调整部分高等学校院系专业设置和分布,以改变高等学校过于集中大城市和沿海地区的状况。经过两次大调整,初步形成了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基本框架格局。一九五三年1月13日-24日,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召开大区文委主任会议,会议根据党和国家过渡时期总路线精神,提出"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文教工作方针。5月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教育工作,毛泽东主持了会议。会议作出抽调干部充实学校领导,编写教材,允许小学民办,注意青年健康,中小学毕业生参加生产劳动等决定。6月30日,毛泽东接见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提出“要使青年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9月24日,中共中央批发教育部党组、高等教育部党组、扫盲工作委员会党组三个工作报告。提出要使全国文教工作在中央统一方针领导下,逐步纳入国家建设计划的轨道。一九五四年5月17日,中共中央批转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党组《关于全国文化教育工作会议情况报告》。批示指出,各级党委必须加强对文化教育工作的领导,使文教事业更有效地为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事业服务。5月24日,中共中央转发教育部党组《关于解决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学习与从事生产劳动问题的请示报告》,为此,5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中央宣传部《关于高小和初中毕业生从事劳动生产的宣传提纲》。此后,许多城镇高小、初中毕业生响应党的号召上山下乡,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形成知识分子青年上山下乡第一高潮。8月29日,中共中央转发北京市委《关于提高北京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决定》,在批示中提出,要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改进中小学教育,提高教育质量。9月20日,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其中规定:国家设立并且逐步扩大各种学校和其他文化教育机关,以保证公民享受教育权利;对从事科学、教育、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于1950年12月1日,是教育部直属的从事基础教育教材和教育图书的研究、编写、编辑、出版和发行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毛泽东同志题写社名。首任社长兼总编辑是我国著名教育家、文学家、出版家叶圣陶先生。 作为新中国最早建立的主要从事中小学教材和教育图书编写出版的国家级出版社,在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人民教育出版社逐步发展壮大。建社以来,人民教育出版社受教育部委托,主持或参与拟定了2000年以前历次中小学各学科教学大纲,由国家颁布实施;先后研究、编写、出版了10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出版各类出版物三万种,发行量600亿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作为中国最大的中小学教材出版机构,始终坚持“敬业、严谨、团结、创新”的社风,一贯秉承“编写一流教材,服务素质教育”的理念。自1951年出版新中国第一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后,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不断修订和编写新的教材。新世纪伊始,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和各科课程标准,按照教育部的规划,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出版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即人教版第十套供全国选用的中小学教材,经教育部审定后分别于2001年秋季和2004年秋季起进行实验。目前这套教材正在陆续编写、修订和出版中。 除编写出版中小学教材外,人民教育出版社一直把编辑出版高等和中等师范教育、学前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对外汉语教学等各级各类教材及教育科学图书作为重要任务。为了更好地服务素质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了大量的供教师和学生使用的工具书、教学参考资料及课外读物,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应对教育观念、教育技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人民教育出版社还编辑出版了大量的电子音像制品和多媒体出版物。 目前,人民教育出版社已形成了全方位、多样化、系列化、立体化的出版格局。全方位是指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出版物涵盖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学前教育等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的所有学科;多样化是指同一学科的教材有多个版本,具备不同风格,体现不同层次,适应不同教学需要;系列化是指各学科教材以教科书为核心,配以多种多样的教学参考资料、教学辅助资料和学具、教具等;立体化是指各学科教材均具备纸介质、电子音像、多媒体及网络出版物等形态。 为了加强基础教育课程和教材的研究工作,1983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课程教材研究所,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合署办公。邓小平同志题写所名。近年来,人民教育出版社和课程教材研究所先后承担了教育部多项重点课题,2002年还承担了“十五”国家级重点课题《新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的研究与实验》及其他四项教育部重点课题,对基础教育的课程、教材和教法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为全面提升人教版教材和图书的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人民教育出版社和课程教材研究所主办的《课程·教材·教法》杂志是我国第一本课程教材类期刊,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和教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人民教育出版社图书馆是全国中小学教材资料中心,藏书50万册,其中收藏的中外教科书在全国图书馆界首屈一指,为教材和教育图书的编写与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了迎接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对出版业的挑战,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世纪90年代初成立计算机中心,后发展为信息技术中心,并在全国出版界最早引入管理信息系统。1999年,人教网()开通,并迅速成为中国著名的教育资源类网站。人民教育出版社现有职工1500人,其中主要从事研究、编写和编辑中小学教材任务的社本部400人。在社本部,编辑和研究人员280人,其中博士33人,硕士及同等学力研究生190人,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130人。作为我国中小学教材编写出版的“国家队”和“专业队”,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机构设置齐全,共有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等26个学科编辑室。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适应出版体制改革、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人民教育出版社围绕编写出版中小学教材的核心业务进行内涵式扩张,设立了多个社属企业。其中,北京人教教材中心主要承担人教版教材和图书的出版、租型和发行业务;人民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主要承担人教版电子音像和其他多媒体教材、制品的研究、编辑、制作和发行业务;人民教育出版社印刷厂主要承担部分人教版教材和图书的印制业务;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公司是我国四大图书进出口公司之一,主要承担中、外文图书、期刊(含电子期刊)和其他出版物的进出口业务。近年来,人民教育出版社经营业绩稳步上升,全社总收入和总资产以较快速度增长,各项事业持续发展,有多项出版物荣获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国家音像制品奖、国家电子出版物奖等国家级大奖;并获“全国读者最喜爱的八家出版社”、教育部“推进‘两基’工作先进单位”、新闻出版署“讲信誉·重服务出版单位”、中央国家机关精神文明单位、国家民委“民族工作先进单位”和北京市纳税百强企业等荣誉。 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促进教育和出版事业的发展为宗旨,以丰富教材品种和出版资源为目的,广泛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承担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人口基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多个项目,还与美、俄、日、韩、英、德、法等二十多个国家及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出版社和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已成为我国中小学教材和教育图书的出版基地,形成了独特的品牌优势、科研优势、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并初步形成了以研究、编写、编辑、出版和发行中小学教材和其他各级各类教材、教育图书为核心业务,以纸介质图书、电子音像和多媒体产品的出版和印制,版权贸易和图书进出口,图书及相关产品的物流服务,网站建设和网络出版等为辅助业务的经营格局。 回首过去,从借鉴国外经验,研究编写全国通用教材,到开发立体化教材,提供全套教材解决方案,人民教育出版社见证了我国教育发展的风雨历程,为我国教育出版事业的繁荣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展望未来,伴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和出版改革的步伐,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建设成为专业化、集团化、国际化的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出版机构,为促进我国教育出版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为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百度一下吧!

民族日报杂志社

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1905年创刊于东京,是一个大型月刊,革命派在海外的主要宣传阵地,创办于辛亥革命时期。前身为宋教仁在东京创办的《二十世纪支那》,于1905年6月创刊,第二期因载《日本政客之经营中国谈》等文,尚未发行即遭日本政府没收,杂志被查封。同 民报盟会成立后,将其改为《民报》作为会刊。孙中山为其撰写发刊词,提出了“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该报的创办及其宣传壮大了革命派的声势,也壮大了同盟会的队伍,成为进步舆论的中心,但是其宣传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过分强调了排满而陷入了狭隘的民族主义,后期该报大谈佛法,进步性锐减。该报最高发行量达到1.7万份,第6至24期由章太炎主编。 孙中山亲自主持创办的同盟会最重要的机关报,1905年11月26日创刊于东京,为大型政论型月刊,以“三民主义”为其宣传中心,前身是宋教仁创办的《二十世纪支那》,主编胡汉民、章太炎。

正部级干部。临夏《民族日报》是中共临夏州委机关报,由临夏州委主管主办,创刊于1984年12月,是全国发行的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综合性报纸。因为民族日报社是正部级单位,其社长和总编辑自然是正部级干部。总编辑是新闻或出版单位的负责人,国家新闻或出版单位为司局级行政职务。负责研究、制定和实施工作方针,组织领导编辑部日常业务工作。

罗广才黄泉路上前后总是一种燃烧小时候父亲在前 我在后细嫩的小手习惯了父亲生硬的老茧跟着走就是必然的方向年少的迷惘像四月的柳绿了就将春天淡淡的遗忘了划个圆圈天就黑了下来黄黄的纸钱父亲在笑 以火焰的方式父亲一生节俭我烧的纸钱没有留下一丝残片这是通往冥间的邮路这是炎热带来的凄凉这是阴阳相隔的挂念这是或明或暗的人生女儿打来电话好奇的问:烧纸?是做游戏吗?面对我的讲解 孩子呢喃“那不行,您要是不在了谁给我买娃娃啊”在女儿眼里爸爸是为她买娃娃的在我眼里女儿是为我烧纸的用最通俗的语言阐述女儿释然峤峤说:知道了等我看不到您的时候就烧烧纸和您说说话黄泉路上总有一种希望前后燃烧首发: 2007年6月《新诗大观》44期转载: 《民族日报》副刊名家专版(2009年12月21日)《诗歌月刊·天津诗歌60年纪念版》( 2010年1月出版)收入: 《诗百家》(2008年文化艺术出版社)《天津现当代诗选》2010年4月青海人民出版社) (1)张牧笛:为父亲烧纸,借夜的黑,夜的掩隐,吞吐心衷。一抔黄黄的纸钱,在暗夜里,一朵一朵盛放,火浴之后化为一霎清明,此去经年,“没有留下一丝残片”。这是火焰最凝重的一场放映,是血脉之亲在泥土间吐露的从容和悲凉。“父亲在笑,以火焰的方式”不仅是作者魂梦所系的探询,也是作者与父亲间唯一的辨认。这样的融合应是无意识的,以此观照到读者内心,本身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染。诗歌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同时焕发出一种不事雕凿的素朴和无法言说的愁绪。但诗人对父亲的纪念又并非拘泥于一己之哀思,而是扩延升华至对下一代的殷殷期求,字里行间寄寓着诗人的生存意志和精神情操,及自身的真性真情,从而表达出,人类的思念,其实是一种世代相传的生命的根基。张牧笛(1991、10——)女,满族。90后最具实力的作家之一。著有诗集《看不见的风在吹》、散文集《像南瓜,默默成长》、长篇小说《走走停停》、长篇散文《如烟》、日记体随笔集《夏日终年——我的初三日记》、中短篇小说集《梦里,有谁的梦》。(2)罗振亚:罗广才怀念父亲的《为父亲烧纸》,也以与主旨有关的生硬的老茧、四月的柳、纸钱、火焰、笑等意象的组合、流转、敛聚,为情思寻找合体的感性衣裳,实现了情、理、象三位一体的融合,往事的怀想令人惆怅,子与父的内心言说和父与女的亲切交谈,愈见抒情主体的深情和慈爱,把传统之“孝”演绎得真切而巧妙。《为父亲烧纸》感伤的祭奠情绪相对浓郁,但最终的“黄泉路上/总有一种希望/前后燃烧”,却与其说是怀念情思的表现,不如说是对怀念情思的本质、滋味的顿悟思考,为诗平添了感情外的理性、激烈后的深沉。广才的诗歌实践再次证明诗歌只是情感的流露和书写的迷信必须击破,诗与哲学并非水火难容的两极思维,它们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或者说诗有时就是一种主客契合的情感哲学。罗振亚(1963- ),黑龙江讷河人,文学博士,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出版有专著六种,主编丛书四套,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曾获黑龙江省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青年一等奖与黑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多种奖励。自1998年起,先后指导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文艺学专业硕士及博士研究生50余人。主要从事20世纪中国文学与中国新诗研究。(3)觅雪嫦晴:《为父亲烧纸》这首诗歌是很典型的用冷抒情来表现其内心的火热,表达自己对生养自己的老父亲怀念的心情,尽管他在诗里对生与死看得很透彻,但是对父亲爱和怀念更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读这首诗歌我开始很感伤,有泪花在眼中,读着读着就深深的沉进去了。诗歌的开头“黄泉路上/总有一种希望/前后燃烧。”诗人在慢慢进入一种角色,虽然描绘得很轻,但仍会感到一种沉重。诗人用及其缓抒情的语调,给人以平静的心态之感。抒情借助烧纸这一独特的意象展开,诗中“这是通往冥间的邮路,这是炎热带来的凄凉,这是阴阳相隔的挂念。”这是或明或暗的人生,这些意象的使用,在许多诗中不是经常可以看见的,所以才具备震撼心灵的深邃表现力,读诗可以给心灵留下独特的感受。因而在读者中才会产生共鸣,使许多读过此诗的人不禁潸然泪下,是值得再读的诗歌。雪嫦晴,本名王丽华,网名:笔名:筱雪,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石化作协会员;天津石化作协会员。曾在多家报刊杂志发表诗歌散文小说等。出版诗集《雪语晴歌》。(4)邢广域:我对诗坛的境况——出了什么诗歌佳作,出了哪位诗人新秀,全然不知。在此情况下读《为父亲烧纸》,我也就掩饰不住自己孤陋寡闻的窘态,竟然放浪形骸地“拍案称奇”,击案叫绝“起来。当我兴致勃勃地把《为父亲烧纸》读给老伴(她是我所有文字的第一读者和评委)听的时候,她平和地说出两个字:“多好。”。我每读一遍,那一行行诗句,都会牵出我的一串串的泪珠。诗句是发自肺腑的心曲,泪珠是我心弦弹出的音符。这就是心灵的共鸣,情感的和谐。他“为父亲烧纸”,就跟我为父亲烧纸一样。这就像他所说的,这些文字把作者与读者之间“灵魂的缝儿”“对接”起来,乃至对接的“天衣无缝”!《为父亲烧纸》呈现一个家庭三代人的形象,表达出三代人的生活情感。“我”既为人子,又为人父,是祖孙之间承前启后者。诗中以“生硬的老茧”和所烧的纸钱“没有留下一丝残片”的特写“镜头”,彰显出父亲的勤劳和节俭的美德,犹如浓缩诗化的悼词,表达了诗人对父亲的缅怀深情。最催人泪下的,还是那天真无邪的童心、纯真无欺的童言和稚嫩的童趣。正是一颗幼小的心灵对人世似是而非的理解所产生的奇思妙趣,更会触动成人的情感,取得相反相成的“笑果”——禁不住涌出“哭笑不得”的老泪——是喜泪?是悲泪?是欣慰的泪?抑或都有。诗的情思、诗的语言、诗的韵味。启人哲思,发人深省,牵人魂魄,动人情感。把一种自古至今延续下来的祭祖方式,从落后、愚昧、迷信的混淆中提升出来,赋以深切、真情,使一种传统的民俗文化——祭奠文化,得到社会文明的升华,赋以时代的新意,薪火相传,燃烧不熄,人类进步。《为父亲烧纸》确是一首好诗。好诗一首顶一万首。邢广域:天津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天津市楹联学会副会长、文学评论家、袁静研究专家。(5) 高聚文:说到烧纸,许多年来每到清明或是别的日子,看到天黑后一堆堆火焰在楼前街心燃起,人们拿着个小棍边拨弄边念叨着,我只是躲着走过,没什么感觉。各家各有不同,后奶奶、外祖母,爷爷姥爷去世半个世纪左右了,几十年来从小到大我没见父母在这类日子烧过纸,几千年代代相传的祭奠文化譬如这烧纸的感觉种种,我体会不深。直到我刚刚迈进了天命之年,大自然的规律不可抗拒,天塌了,父亲离我们而去。一通忙乱地后事处理后,便开始了由密到疏的祭奠,开始为父亲烧纸了。拿着小棍画个圈,拨弄着火中没烧尽的残片,弟弟妹妹们和父亲说着话,每到此时顿感黯然神伤,思念之痛、庄重之情、亦幻亦真的倾述、迷离神秘的气氛,烧纸时的万般感受我算是彻底知晓悟到了。正因为为父亲烧过纸,所以对罗广才的这首诗感触多多,曾想尽自己的理解为这诗写点读后感之类,但琐事缠身拖延至今。我想,象烧纸磕头这类事及其所附加的情感是最个人化的行为,在血缘后代以这种方式与其生身之人做这样近乎宗教般的语言和心灵的交流时,别人只是理解而不能同感,即使最好的朋友最近的亲戚在旁也只是袖手,不会动手。然而这又是人人都会经历的仪式与心境,因而人们对此又有了相同的感觉,因而这首《为父亲烧纸》就有了价值就有了意义,这价值与意义在于,这么随眼可见的现象,那么多人的神秘心境,这立于天地之间的大情感,这布于芸芸之中的众生相,谁写了?我想写,晚了。我读到了这首诗,我不能进入作者的“邮路”,但它触动了我,启动了我的程序,我找到了自己的“邮路”顺此我回忆了与自己父亲的交流。黄黄的凿着钱印的纸摆在这了,在燃烧,读者自可感受它炎热中的凄凉。有这种经历的人们无需我的多嘴,暂时还没有这种经历的说哑了嗓子也不会心动,如同诗中女儿的天真发问。然而或早或晚人人都会加入烧纸的行列的,这就使得这首诗有了长期留存的理由和价值……我曾在罗广才的博客中留下过对此诗的评论:“此诗当入诗歌史”。然诗人如林、好诗如海,我读当下的诗甚少视野很窄,人微言轻又在圈外没有发言权。但作为读者,作为无数华人读者的“我”又最该有投票权。高聚文:天津诗人。(6)黄明荣:秋风肃杀的冷凝逼人氛围,我习惯卟嗵跪倒乱草丛生的坟头。妈妈啜泣的悲咽总是让我有沉重的负罪感,你不要跪,你爹爹多次说你,他懂你的心。妈妈也懂我,我却不懂我自己,何以我如此无能,要让爹爹独自长啸在荒冢的寂寞,苦苦酌饮无助的灵魂独白?不能永恒我们父子家的至乐融融?我何如不能粉碎自然魔法的邪恶,欢笑我们家人我们人类的温馨?我在星城蛰居时刻陪伴爹爹孤独的坟茔,互诉父子亲情天各一方的思念,我趁回归故园难得机会在爹爹膝下长跪谢恩。读到罗广才先生《为父亲烧纸》这首上乘诗篇,我眼泪汪汪地给妈妈去电,妈妈,请代我多给爹爹烧几捆纸钱,原谅我不能人到,请接受我远乡遥祭的虔诚!先生诗作勾引我情思泪飞,“跟着走就是必然的方向”,我们兄弟的成长正是爹爹长期坚守光明垒落自强不息刚正不阿的风格,不向恶低头不向善拐弯的处世精神,活着我们自信与高洁的风景!中国当代诗歌何以沉寂?就是诗人们的笔触指向浮华,但如罗先生用真情去感受去描述内心的真情实感,感人至深的意象组合真切反映现实的动人画面,诗把心与心纠缠到了一起,共鸣使诗炫目,共鸣使天涯海角的善良美丽时代美丽永恒。诗人以意象表达内心对现实对人生对世界对生命的感悟,理解。激情哲思的独创,情感之美与意象之美哲思之美诗文之美,感动读者,激励读者,美让天下共享。“年少的迷惘像四月的柳/绿了就将春天淡淡的遗忘了”淡定的哀思已然感受诗人笔墨牵手感恩父亲仙逝悲痛的沉重,笔锋一转,传达人生最悲哀的是遗忘给予我们美好生命的春天,成为自己风景了就不认知生命的宝贵,源自于给予生命的生命的苍老乃至消失我们目光中的朦胧以至麻木,多好的意象,将美的文字用于某种冷酷与丑的指控!不露痕迹地表述生命的无奈人生的无情。“父亲在笑以火焰的方式”,我感受父亲的笑是纯朴的灿烂心情,不被遗忘的回报虽然只是如此廉价的方式,好生容易满足的父亲一代,怎么不令人再次泪飞?!悲痛的极致只有以火焰媒介父与子阴阳两隔的悲泣面对,我只能这样表达对您恩重如山的回报,而父亲已是十分节俭到对儿子回报的感动。父亲节俭的包容与襟怀无限宽广的体恤与理解,在心灵对应的倾诉中,我们被朴实而真情深深感动!“那不行,您要是不在了谁给我买娃娃啊/在女儿眼里爸爸是为她买娃娃的/在我眼里女儿是为我烧纸的”,生命的纠结在于人生太多难以言喻的思想与情感的依托,这就不是单纯地让诗歌飞!而要让生命理念形而上地阐述生命哲学的层面,让哲理与真情的诗歌飞!我幸喜得到这首诗作的阅读机会,我不懂诗,我更不懂诗论写作,我只是被这首难得一见具有真情与生命哲思完美融合的诗作所感动,这就是优秀诗歌的力量,这种力量 “总有一种希望/前后燃烧 ”给人生存下去的力量,不是悲痛就绝望,就是歇斯底里地哀号,我所以胡诌便是对诗人真诚地表达我对诗人的感谢!黄明荣,笔名:黄塑芹,网名林泉月影,湖南溆浦人.曾就读于北京鲁迅文学院。曾获团中央、人民文学首届鹍鹏文学奖,《情漫出租屋》、《在花店的日子》等被数十家网站、电子书、多种书集、选刊转转载。著有长篇小说《狂想与完美》、《春光灿烂》。 罗广才 老戴点燃了,三十五年的悲伤到现在他都搞不清是家沉重还是锅炉沉重老戴每天都在柜门里挣扎到现在也没弄明白是厨房复杂还是工具箱复杂老戴点燃了,烟到现在他也分辨不清点烧的烟弥漫在空气里还是在厂区里老戴从明天起,只需要一个月来一次工厂或者邮局领取他三十五年换来的每月的口粮老戴从今天开始将纸烟换成旱烟他想分辨他吐出的烟雾还像不像水银柱里的气泡首发: 《民族日报》副刊名家专版(2009年12月21日)转载: 《诗歌月刊·天津诗歌60年纪念版》( 2010年1月出版)《天津工人报》2010年8月8日“海河潮”副刊收入: 《天津现当代诗选》2010年4月青海人民出版社 罗广才 在山野 在路边草丛爱与不爱都是事实支上画架 勾勒一座山着上颜色 渲染一片林撕掉重来 淌出一溪清泉传奇。芬芳。绚丽抵不住肉体里无尽的纠缠所有的空所有的疼所有的快感终不过是草本一样的幻生何时再遇到自己红褐色的前世和层层脱落的来生依旧体轻、脆硬还是在弯曲中折断空出所有的空苦出所有的苦还是要重回人间啊为被水火烫伤的人民清热解毒首发:2010年第五期《西北军事文学》收入:《大地诗刊》新版第44/45期目录 罗广才一枚篮球决定了哥哥的命运如今储备在哥哥体内厚厚的脂肪对奔跑还是充满幻想从制造机械设备到制造方便面哥哥被劳资生涯牢牢地裹紧沉淀甚至发酵有效的或无效的保质期青春在生产梦想中遥远散步出婚姻后的大爱也是静悄悄 将自己分解停留成永动机的转动天亮了浓缩成工资表上淡红的格天黑了用单车丈量出佳婿和孝子的担当哥哥累了就像早已无法站立的旧工厂哥哥坚强连相伴30多年的烟也戒掉了哥哥说冒出的烟像无言的叹息哥哥是乐观的乐观就是一种勇气勇气在哪里幸福就会在哪里哥哥的工厂在哥哥的记忆里工厂里的哥哥封存在档案案里作了半辈子劳资工作的哥哥至今也不知道自己的档案留存在哪里哥哥现在爱凝望晴空中的云彩把弄着心爱的酒杯喝上两口被发酵的粮食和被工厂发酵的哥哥以及像旅人一样飘过的云彩谁更有力量做无悔的踉跄首发: 《诗百家》(2008年文化艺术出版社)转载: 《民族日报》副刊名家专版(2009年12月21日)《天津工人报》2010年8月8日“海河潮”副刊收入: 《2008-2009年中国最佳诗选(2009年1月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天津现当代诗选》(2010年4月青海人民出版社) 罗广才西行,就像取经我来到这里是来上税的迟到了三百年啊,我的杀虎口避开生活的土瘦沟深我来寻一份清净这正是苦痛的全部意义那时的男人的行囊装着女人们的血泪那时的天空已经开始谢顶磨刀声声高筑的烽台走西口走出天边的那一抹蓝为了能在春天抵达草原,哪一年的秋天都广大无边,哪一次的别离都没有走出西口还记得朱红的油漆是后来抹上去的多少可歌可泣的爱情啊是谁的斑斑锈迹春去可秋回,也有回不来的高亢悲怆、凄婉苍凉岁月的累累白骨,哪个是胸挂信物的情郎一曲黄河,万盏河灯命运的麻纸不沉底是湿不透的像墩厚踏实的黄土塬低低的门檐,六十年前的少年从柴草堆经过的羊群中的吆喝声里感叹流年哦,我就是这秋天里的雁行客在生命的河床上清理淤泥却不时地陷下去,敞石坡上的印痕是对命运的一次又一次的跺脚留下来的,通顺桥边那最初的梦还在踌躇,飘在异乡首发: 《秋天的颂辞--八省诗人写朔州》(2010年1月北岳文艺出版社)收入: 《天津现当代诗选》(2010年4月青海人民出版社)

人民日报社评社论文章

《人民日报社论全集》(全15册),收录了《人民日报》自1948年6月15日创刊至2012年12月31日的所有社论文章,共计7208篇。全套书分为:解放战争时期、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和结束徘徊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共五个时期。从党报评论的角度展现新中国每个时期的面貌,以新闻史实记录新中国的成长历程。《人民日报社论全集》是新中国出版史上第一套无删减党报社论文章全集,具有无可替代的史料价值和新闻价值,是供党政机关、高校相关院系及各级图书馆学习、研究和收藏的权威资料。《人民日报社论全集》是人民日报出版社数字出版项目“人民日报报系图书资源数据库及展示、应用平台”内容制作的组成部分。该项目已于2012年5月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现合并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并获批财政部 2012年度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1、重要程度不同。

社论是最为重要的新闻评论和舆论工具,是报纸编辑部就重大问题发表的评论。评论员文章是属于中型的重头评论,是仅次于社论的重要评论。

2、代表的角色而不同。

社论不仅代表编辑部发言,而且直接表达同级党委和政府的思想观点和政治立场,具有鲜明的政策性、导向性和指导性。评论员文章旨在体现编辑部的立场、观点和态度。

3、发表程序不同。

人民日报的社论,一般要经同级党委或有关部门审定。由于规格高,影响大,要坚持少而精。评论员文章是由本报评论员撰写或以本报评论员名义发表的评论员文章。

扩展资料:

社论的任务:

1、阐述型社论:其任务是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述党的纲领、路线、任务、奋斗目标,阐述党委和政府新近制定的重要决策、决定、政策、方针和政令的实质、依据和意义,以帮助各级干部和人民群众正确领会其政治意义和精神实质,进而提高贯彻执行的自觉性,并以此规范自己的言行。

2、启迪型社论:其任务是着重于针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矛盾,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帮助读者从思想、理论和政策上提高认识,增强党的基本路线觉悟,促进全社会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

3、评介型社论:任务在于着重对有典型意义或重要意义的新闻性人物和事件进行旗帜鲜明的褒贬、评介,从思想、政治、理论的高度进行论述和概括,以深刻揭示本质,总结经验或教训,从而发挥其启迪思想、引导舆论的社会功能。

4、论辩型社论:任务是以揭露和批驳来自国内外的各种敌对言行、反动思潮和腐朽思想的一种战斗性较强规格较高的重要言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评论员文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社论

这三个的区别

“署名文章”是报纸行业特有的名词,指报纸上这篇文章的观点是由署名的人自己负责,即文责自负。评论员文章是新闻评论中常用的一种文体。是仅次于社论的重要评论。报刊上的社论数量偏少,评论员文章则有日渐增多愈显重要的发展趋势。社论是新闻评论的一种,是最为重要的新闻评论和舆论工具,是报纸编辑部就重大问题发表的评论。在英文中,社论称Leader。又称Editorial或Leading article,前者指的是“总编评论文章”,后者则有“首席评论文章”之意。美国作者史本沙尔在《社论写作》一书中认为:“社论是一种事实与意见的精确、合理与有系统的表白,为了娱乐,并影响公众,也为了要解释新闻,使一般读者能够了解其重要性。”按照重要程度依次是社论、评论员文章、署名文章。

出版社和杂志社哪个容易进

太清楚,你到当地报社去了解一下。

好不好进看个人能力水平,还有就是机遇。一般硕士研究生,专业能力强,专业对口(刚好是出版社需要的)还是容易进一般出版社的

长篇的有老客户,收益高,你是写短片的,你其实也可以两个一起投,又不影响。

这当然是得看编辑个人的业绩的么。出版社的话一般比较难进,虽然转企改制过了,但是很多出版社还是有事业单位时期的特色残留,所以利润相对比较容易得到,当然主要是做图书,我觉得也是比较辛苦的。杂志社的话主要是做杂志,就不一样了,但是你做杂志一般就搀和一本,所以利润不会高到哪里去,而且很多学编辑的都喜欢杂志,这导致杂志社的竞争应该也会比较大。你在面试的时候可以谈钱的,等他们给了基本工资和岗位发展潜力再做决定好了。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