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中国扶贫文化思路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中国扶贫文化思路研究论文

首先你要看一下你助力的是哪方面内容,一个方面可能是成绩学生的学业上面的还是地方经济上?

写作思路:把脱贫攻坚的方针政策写下来,重点阐述帮扶力量,产业帮扶。

全面脱贫攻坚是2020年的“重头戏”,基层干部还需不忘为民初心,牢记脱贫使命,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紧绷全部脱贫“这根弦”,做到开展扶贫措施不能停顿,返贫预警监测不能大意,推动乡村振兴不能放松。

紧绷“持续帮扶”这根弦,开展扶贫措施不能停顿。“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开展扶贫措施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扶贫措施是脱贫攻坚直接动力来源,如果我们机械化搞“一刀切”,对已脱贫人员立刻停止帮扶,可能会使数年的努力付诸东流。因此,在帮扶措施上持续发力是过渡期的必由之路。

一是要留住帮扶力量,驻村服务队作为贫困村脱贫摘帽的急先锋,为贫困户脱贫、产业项目创收指明了道路,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还需坚持留住服务队,站好最后一班岗。

二是要开展动态帮扶,及时帮扶因疫致贫返贫人口,及时落实好兜底保障等帮扶措施,确保他们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三是要注重产业帮扶,巩固脱贫成效。支持扶贫产业项目尽快复工复产,提升带贫能力,为贫困户提供就业更多机会。

紧绷“稳定脱贫”这根弦,返贫预警监测不能大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贫困地区的稳定脱贫情况和扶贫成效直接挂钩,如果在脱贫的过程中又出现了大量致贫、返贫,就会“为了芝麻丢了西瓜”,忘记了我们扶贫的初衷是为了全面小康。所以,返贫预警监测不能大意:

一是要杜绝各类数字脱贫,密切关注困难群众的生活工作情况,及时关注辖区脱贫情况。

二是要重点关注贫困边缘户,及时保障边缘户的住房饮水安全,防止贫困边缘户出现因病、因学而致贫返贫等情况。

紧绷“共同富裕”这根弦,推动乡村振兴不能放松。“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全面脱贫是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我们要全力做好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全面完成脱贫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乡村振兴。

一是要以扶贫项目为契机,进一步巩固壮大乡村产业,逐步扩大受益人群,促进低收入人群增收致富。

二是要充实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吸引更多人才投入乡村沃土,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在这伟大时代的历史交汇期,我们还需紧绷全面脱贫“这根弦”,做好持续稳定脱贫的文章,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意义论文开头?从历史维度看,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将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中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中国的济贫历史同样久远。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就有“夫施与贫困者,此世之所谓仁义”的观点和论述。在儒家文化影响下,古代中国逐渐形成了以民本、大同思想为基础的慈善传统,开展了以个体、邻里、宗族、会社、机构及政府为主体的慈善救助行为,为近现代中国慈善救助事业发展奠定了思想和实践基础。近代以来,以孙中山为代表的爱国人士提出民生和社会救助思想,倡导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救助制度,形成了近代中国国家社会救助制度的雏形。但是这些努力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中国积贫积弱、普遍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的现实。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从党成立之日起就确立了为天下劳苦人民谋幸福的目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消除贫困奠定了制度基础。1978年,中国开启改革开放进程。1986年,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1993年改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标志着中国开始启动大规模、有计划、有组织的扶贫开发。1993年以来,国家开始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减贫成就举世瞩目。然而至2012年底,根据现行贫困标准全国还有近亿农村贫困人口,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依然任重道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出发,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任务,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党的十九大对脱贫攻坚作出新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以更有力的行动、更扎实的工作,集中力量攻克贫困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确保坚决打赢脱贫这场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攻坚战。3年后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脱贫攻坚目标,将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中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从政治维度看,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宗旨、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的充分彰显。一大批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发动群众,以精准扶贫新理念,为贫困群众办实事、好事,帮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改变贫困现状,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的基本需求,通过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采取宣传引导、政策激励、典型示范、村规民约等多种方式,把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不断增强贫困群众在参与中的主体感、获得感,促进他们传统观念的改变。这正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充分体现,必然使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基础。打赢脱贫攻坚战成为培养锤炼干部和人才的重要平台。到贫困村和群众一起脱贫攻坚,是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形式之一。脱贫攻坚各种政策的落实,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具体支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不仅有事干,而且有条件干事、干成事,这对于年轻干部是非常难得的锻炼机会,对于他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无疑是有价值的。把干部锻炼培养和脱贫攻坚结合起来,把真正能干的干部派下去,若干年后,这些干部中就会出现一批对乡村有感情、懂农村、懂农民的国家治理骨干,这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价值体现。打赢脱贫攻坚战是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脱贫攻坚对整个社会扶贫济困氛围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营造更和谐的发展氛围,都是重要抓手和载体。东西部扶贫协作,东部地区在支持西部地区减贫发展的同时,拓展了自身发展空间,彰显了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中央国家机关单位定点扶贫,不仅为定点帮扶县带来资金项目、新理念新思路、新技术和新市场,而且定点扶贫成为中央国家企事业单位干部了解农村、密切干群关系、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平台和渠道。广泛动员民营经济、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参与脱贫攻坚,激发了人们内心深处扶贫济困的情感,在帮扶中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新时代脱贫攻坚展现了我国贫困治理体系的巨大价值:以实施综合性扶贫策略回应发展中国家扶贫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发挥政府在减贫中的主导作用以回应全球依靠经济增长带动减贫弱化的普遍趋势;我国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并经过大规模实践检验的自上而下、分级负责、逐级分解与自下而上、村民民主评议相结合的精准识别机制,为有效解决贫困瞄准这一世界难题提供了科学方法。脱贫攻坚不仅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生动写照,而且成为全球反贫困事业的亮丽风景。

把自己学到的东西和,现实的扶贫事业结合起来,能出多少力就出多少力,能贡献多少力量就贡献多少力量,所以这样的问题也就这样的想法,如果对这样的问题是这样的理解的,就可以这样写。

精准扶贫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写作思路:把脱贫攻坚的方针政策写下来,重点阐述帮扶力量,产业帮扶。

全面脱贫攻坚是2020年的“重头戏”,基层干部还需不忘为民初心,牢记脱贫使命,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紧绷全部脱贫“这根弦”,做到开展扶贫措施不能停顿,返贫预警监测不能大意,推动乡村振兴不能放松。

紧绷“持续帮扶”这根弦,开展扶贫措施不能停顿。“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开展扶贫措施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扶贫措施是脱贫攻坚直接动力来源,如果我们机械化搞“一刀切”,对已脱贫人员立刻停止帮扶,可能会使数年的努力付诸东流。因此,在帮扶措施上持续发力是过渡期的必由之路。

一是要留住帮扶力量,驻村服务队作为贫困村脱贫摘帽的急先锋,为贫困户脱贫、产业项目创收指明了道路,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还需坚持留住服务队,站好最后一班岗。

二是要开展动态帮扶,及时帮扶因疫致贫返贫人口,及时落实好兜底保障等帮扶措施,确保他们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三是要注重产业帮扶,巩固脱贫成效。支持扶贫产业项目尽快复工复产,提升带贫能力,为贫困户提供就业更多机会。

紧绷“稳定脱贫”这根弦,返贫预警监测不能大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贫困地区的稳定脱贫情况和扶贫成效直接挂钩,如果在脱贫的过程中又出现了大量致贫、返贫,就会“为了芝麻丢了西瓜”,忘记了我们扶贫的初衷是为了全面小康。所以,返贫预警监测不能大意:

一是要杜绝各类数字脱贫,密切关注困难群众的生活工作情况,及时关注辖区脱贫情况。

二是要重点关注贫困边缘户,及时保障边缘户的住房饮水安全,防止贫困边缘户出现因病、因学而致贫返贫等情况。

紧绷“共同富裕”这根弦,推动乡村振兴不能放松。“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全面脱贫是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我们要全力做好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全面完成脱贫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乡村振兴。

一是要以扶贫项目为契机,进一步巩固壮大乡村产业,逐步扩大受益人群,促进低收入人群增收致富。

二是要充实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吸引更多人才投入乡村沃土,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在这伟大时代的历史交汇期,我们还需紧绷全面脱贫“这根弦”,做好持续稳定脱贫的文章,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在研究思路中,最重要的就是研究方法了,所以这里整理了几个常用的研究方法,以供参考:1、归纳方法与演绎方法归纳就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原理;演绎则是从一般性原理、概念引出个别结论。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方法。门捷列夫使用归纳法,在人们认识大量个别元素的基础上,概括出了化学元素周期律。后来他又从元素周期律预言当时尚未发现的若干个元素的化学性质,使用的就是演绎法。2、分析方法与综合方法分析就是把客观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方面、特征和因素而加以认识。它是把整体分为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的要素分别加以研究的一种思维方法。分析是达到对事物本质认识的一个必经步骤和必要手段。分析的任务不仅仅是把整体分解为它的组成部分,而且更重要的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通过偶然性把握必然性。3、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又称类推或类比法。它是对事物或者问题进行区分,以认识其差别、特点和本质的一种辩证逻辑方法。在资料不多,还不足以进行归纳和演绎推理时,比较分析法更具有价值。康德说:“每当理智缺乏可靠论证的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能指引我们前进。”4、观察法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5、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

一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工作做得更实、做得更细。各地贯彻落实省委全会精神,不能停留在层层传达、层层表态上,关键是要层层抓好落实。要把目标任务落到实处,目标明确到年、安排到月,任务具体到县到乡到村、落实到户到人。要把工作举措落到实处,细化量化帮扶措施,切实抓好“五个一批”和“十项重点工作”落实。要把支持政策落到实处,整合各方资源,发挥政策叠加效应,强化资金使用监督管理。要把工作责任落到实处,健全完善各级领导干部联系制度和驻村帮扶机制,实现贫困村驻村帮扶全覆盖。二要把稳增长摆在突出位置,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很大,要把困难估计得更足一些,采取有针对性措施稳定经济增长。要抢抓国家建设“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精心谋划和加快建设一批重大项目,保持投资稳定增长,不断扩大消费需求,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强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三要努力在农业农村改革方面走在前列,取得突破性进展。要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重点,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现代化水平。要加快推进土地确权颁证,规范土地经营权流转,总结推广土地托管、股份合作等利益联结机制。要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培育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在金融服务“三农”方面探索新路。

2018年县人大精准扶贫调研报告,县人大精准扶贫调范文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15年工作要点安排,8月下旬至11月,由县人大常委会分管主任牵头,组织农经工委、财经工委、人选工委和多位县人大代表,先后到七个乡镇近20个村采取进村入户、查阅资料、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就我县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就做好下步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经主任会议研究,现将调研情况的报告予以印发,供参阅。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贫困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5月,我县启动贫困村和贫困户识别工作。将贫困户分为五保户、低保户、扶贫低保户和一般扶贫户四种类型,进行动态管理。目前,全县建档立卡登记在册贫困村35个(其中:仁里5个,七都7个,横渡3个,仙寓5个,大演3个,丁香4个,小河5个,矶滩3个),贫困户7948户约2.4万人。以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36元的国家农村扶贫标准作为识别标准,除政府兜底的440户五保户、909户无劳动能力低保户外,扶贫对象重点是贫困村的6599户扶贫低保贫困户和一般贫困户,已将贫困村、户基本资料、帮扶情况、帮扶责任人、扶贫项目等信息登记在册,建立台账。目前正在进行精确识别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拟于12月底上报扶贫对象和需求清单,扶贫目标和时限清单,扶贫工作措施清单和扶贫责任清单。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推进。

(一)、认真编制“十三五”规划

今年,县政府编制了全县“十三五”农村扶贫开发规划,计划2016-2020年投入16.66亿元,建设项目1517个。其中,基础设施类项目672个11.46亿元,产业发展类项目389个3.54亿元,民生改善类项目91个0.35亿元,能力建设类项目241个0.31亿元,生态环境类项目124个0.99亿元。全县35个贫困村制定了2015—2017整村推进规划,预计总投入33289万元。制定脱贫计划的贫困户7000余户,5096户次确定2015年扶持项目,预计将投入扶贫奖补资金843万元。

(二)、重视政策研究,对上积极争取

一是借助扶贫政策调整,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密切关注国家扶贫开发政策调整动向,主动汇报积极争取,如,争取省下达我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计划2、4万人,比省拟定2,28万人多0、12万人;争取贫困村计划35个,比省拟定计划多19个。争取扶贫财政发展资金连续三年突破2000万元。

二是密切联系省直定点帮扶单位,谋划对接主动。紧抓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长沈素琍牵头帮扶石台的机遇,制定《省扶贫团定点帮扶石台县工作方案》,定期向省领导汇报工作,在省扶贫团的积极推进协调下,国家发改委将我县列入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县,省交通运输厅同意增加我县享受大别山革命老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惠政策。省发改委下达了我县中医院住院综合楼建设项目投资1700万元。积极争取中国建材集团将我县确定为2015年的“央企定点帮扶贫困革命老区百县万村项目县”,落实帮扶项目6个,初步安排帮扶资金894万元。

三是积极争资立项,努力做好试点创新工作。积极争取扶贫开发创新试点项目,先后成为“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县,获得专项资金支持1000万元;开展互助资金行政村全覆盖试点,争取扶贫互助资金1165万元;入选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贫困革命老区整村推进试点县,获得中央彩票公益金1500万元。

(三)、立足县域实际,稳慎推进工作

一是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发展条件。近年来投入财政发展资金2000多万元,安排21个重点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项目,重点解决重点贫困村的通路、通水、通电、村庄道路、产业发展等问题。

二是围绕资源开发农民增收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安排扶贫资金400多万元,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思路,采取以奖代补、贷款贴息、资金互助、项目扶持等综合措施,壮大特色主导产业基地,鼓励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扶贫龙头企业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实现企业农户互惠互利。

三是围绕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培育新型农民。按照财政扶贫资金10%,落实“雨露计划”培训项目资金,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引导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培育新型农民。加强与华夏旅游学校合作,培训地方旅游人才。提高大中院校贫困学生资助水平和覆盖面,整体提高贫困群众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促进低收入人口稳定脱贫。累计开展实用技术培训10场次,受教育农民达3500人次。

四是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推进精准扶贫。积极构建省、市、县、乡四级包保帮扶体系,57个省、市、县直单位结对帮扶35个贫困村,并派驻了驻村扶贫工作队。扎实开展光伏扶贫到户项目,拟用三年时间在全县35个重点贫困村各投入48万元建设1座60千瓦的村级光伏电站,选择2000贫困户建设户用光伏发电系统。(建成后预计在20-25年内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年均增收6万元以上,户年均增收3000元左右。)目前县实施方案已批复,进入招投标阶段。认真实施扶贫小额信贷工作,会同县农商行启动对全县2.4万贫困户进行评级授信工作,为贫困户提供5万元以下三年期内,免抵押、免担保的信用贴息贷款,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已授信1400户。

二、存在问题

(一)思想认识未统一。一是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政策学习和宣传力度不够,少数帮扶单位和基层干部对现行精准扶贫政策理解不深,对上级要求我县贫困人口实行规模控制、有序退出、按期脱贫和在一定时间内摘帽不摘政策领悟不透。二是对精准扶贫到底怎么扶等问题缺乏有效思考和实际举措。

(二)精准识别不认真。一是不少村入户调查不仔细,由村干部定贫困户。二是精准识别涉及面广,责任大,基层干部怕担当,特别是实行逐级追责和出现“马山”事件后,更是畏首畏尾,推卸思想浓。

(三)基础设施欠账多。受区划调整等因素的影响,我县农村交通等基础设施欠账问题依然突出。

(四)脱贫发展意识差。由于农村多数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低、思想保守、思维观念还停留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时期,脱贫主动性不强,甚至还有少数人依赖国家扶贫兜底政策及社会捐助而自我满足;一些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依然严重,脱贫动力不足。

(五)产业扶贫统筹差。一是目前出台的扶持产业发展政策、对产业规模的要求与贫困户的自身能力不相匹配,导致扶贫资源多倾向实施效果相对明显的“大户”身上,而“大户”与贫困户之间利益链接机制不健全,使得部分扶贫项目最终未能落实到贫困户。二是对产业扶贫缺乏系统谋划,与精准扶贫因户制宜不能有效衔接。三是农业产业规模小,链条短,特色未彰显,带动能力弱。

三、几点建议

(一)营造积极的脱贫工作氛围。一是要吃透中央和省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指示精神,把思想统一到县委关于扶贫工作的部署上来。二是要做好宣传工作,适时把党的精准扶贫政策宣传到村组,让每户知晓政策,通过宣传来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精准扶贫工作。

(二)扎实开展“回头看”工作。要充分利用两个多月“回头看”时间,把精确识别工作做实做细,既要以规模控制、逐级分解等政策为依据,又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依据“十不准、三严禁、三优先”等参照,公正、公平、公开地确定贫困户,为今后扶贫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针对贫困村、贫困户地理位置偏远,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生存条件差等问题。加强通路、通水、通电、通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户生产生活条件。对生存环境特别恶劣的地区,应抓住机遇实施整体易地扶贫搬迁。

(四)加大产业发展统筹力度。加强规划设计,以本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和农特等产品为依托,扩规模,提档次,集中力量整合项目,加大投入,加快培育特色产业。尽快改变农户自产自销、粗放经营的模式,提升产业竞争力,从而提高农民收入。

(五)加大对上争取力度。要把握精准扶贫的政策不断调整释放机遇,继续跟踪研究精准扶贫政策,完善扶贫规划,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力争最大限度地享受优惠政策。

(六)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一是压实责任,强化管理和考核,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定期召开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研究对策,顺利完成精准识别工作任务,实施好“五个一批”工程。

美国扶贫研究论文

参考资料1美国的贫困问题与反贫困政策述评 2005年11月——2006年4月,笔者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UIUC,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进行了为期5个月的学习和研究。在此期间,笔者就美国的贫困(poverty)、无家可归者(homeless)与反贫困政策等问题查阅了大量资料,并实地参观考察了许多社会福利机构,了解并实际参与了他们的一些活动和项目,对美国的贫困问题和反贫困政策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本文旨在通过研究美国贫困和无家可归问题的现状、分析反贫困政策和构成和演变,尝试对美国的贫困问题和反贫困政策作出评价,并总结出对我国反贫困政策的启示。作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具有高度发达的现代市场经济,其劳动生产率、国内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额均居世界首位。但其国内的贫困和无家可归者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不平等、反贫困、社会救助和福利政策等问题也是受到普遍关注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对于美国贫困问题的现状、产生原因、福利政策的效果、反贫困政策的取向等问题,在美国学术界和知识界都存在较大的争论,这也反映出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一、美国贫困问题的现状:悲观与乐观贫困是一种多元性、综合性社会现象,它具有多种表现形式。收入贫困是现代贫困最重要的概念和最主要的表现形式。1美国一般以处于官方规定的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衡量贫困规模。贫困线由家庭规模和家庭总收入这两个因素来确定,并且每年都要重新测算、核定。如果一个美国家庭的年总收入低于“基本需求(basic needs)”就被认为属于贫困家庭。2005年美国家庭贫困线如下:单身收入9570元,2口之家12830元(2004年是12490元),3口之家16090元(2004年是15670元),4口之家19350元(2004年是18850元),5口之家22610元(2004年是22030元),6口之家25870元(2004年是25210元),7口之家29130元(2004年是28390元),8口之家32390元(2004年是31570元)。8口以上的家庭,每多一人增加3260元(2004年是3180元)2据美国人口普查局公布的数据,2004年,美国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由2003年的12.5%上升到12.7%,总人数从3590万上升到3700万,增加了110万人,平均每8个美国人中就有1人生活在贫困之中。详情参考:参考资料二关键词】 美国; 绝对贫困; 相对贫困; 社会保障;【英文关键词】 American; absolute poverty; relative poverty; social securi-; ty;【中文摘要】 长期以来,每逢无法预知的社会风险,只有极少数人能保持安全感。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使全社会的人,或者至少大多数人,无论在发生 什么意外事故的情况下都能维持基本的生活标准,得到起码的保证。社会 保障减少了由发生意外事故所造成的不平等,从而大大消除了造成社会差 别的主要因素。从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到林登·约翰逊总统,美国联邦政 府制订了一系列社会保障立法,改善贫困阶层的生存、发展。从社会保障 政策的演变,我们看到了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本文将着重探讨美国不同时期的贫困问题,及联邦政府的对策——社 会保障政策。30年代和60年代是这一政策产生、发展的关键阶段,本文 将对此作比较研究,并剖析社会保障思潮的来龙去脉,社会保障政策的负 面影响及发展前景,以期从中得到借鉴。论文共分四部分: 一、三十年代的绝对贫困与六十年代的相对贫困问题 南北战争后,美国一直存在贫困隐患。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凸现了贫 困问题的严重性。这一时期的贫困是绝对贫困,它危及人们的生存,对社 会发展亦造成极大危害,具体体现在...【英文摘要】 For a long time, It s few people s privilege that could maintain safety when facing unexpected hazards. As the founding of modern social security sys- tern, all the people, at least most of them, could make their living no matter what contingency happens. Social security reduces unequality resulted by unex- pected accident, so the main facter that causes social distinction fades away. From president Rousevelt to Johnson, successive American Adminis...详情参考:参考资料三1 学术上“分裂”(schizophrenia)的状况由上述研究主题,即区域经济发展的惰性趋势延续下来,我今天着重讨论的是另一种持续性—美国贫困现象的空间分布。也许你想知道我是如何开始关注贫困现象的。对于很多和我一样的地理学家而言,我们往往过着分裂的学术生活。我们有多个学术和理论研究兴趣,并常常通过探求一个来获得另一个,而我正是如此。在我训练自己成为区域经济地理学家的同时,我就对数量分析有浓厚兴趣,并以此为途径,寻求对贫困的空间分布和经济不平等的更好理解。我对世界钟表工业的研究源于我和一个朋友的一次谈话,他的家族在瑞士朱拉(Jura)拥有悠久的制表历史。他担心1980年代钟表产业所遭遇的全球化危机会破坏当地工业传统的文化基础。他想知道为什么一些地区发展得如此艰难,是否有些地区不受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潜在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我通过对多个国家的案例研究发现,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往往伴随着经济变化而发生的社会结构被破坏的现象越来越明显。每个地区都经历过落后的发展阶段,有的时候是一个接一个地落后,有的时候是成群地落后,这取决于它们基本的经济基础。一些地区的落后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破坏了当地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环境。2 老问题:发展不平衡这些问题都不是新问题。令人惊讶的是,发展不平衡的根源及模式一直在延续。政策制定者也知道经济增长和衰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美国,为了彻底根除贫困所作的各种尝试至少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我的脑海中始终萦绕着一些问题,为什么政策在减少贫困方面如此无力?这是否应当归咎于对贫困问题的错误理解?政策制定领域的意识形态差异是否阻碍了某些必需措施的实施?是资本主义的原因么?还是某些与贫困的地域分布有关的东西,或者旨在消除贫困的有关政策反而导致了问题的加剧?这篇论文的一部分是反思过去,并从最近的事件中获得启示,但更重要的是回顾历史,从而理解美国贫困现象的地域基础。我认为:美国贫困现象难以消除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地理本质。空间发展不平衡和它的流动性这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因为不平衡现象是会迁移的),促成了美国贫困现象的持久性。贫困是可移动的。贫困的状态不仅仅反映你现在所处的环境,也能反映你过去和将来所处的环境,所以贫困本质上是具备地理性的。接下来我将探讨对贫困这一深入、持久的地理本质做出反应的公共政策及其历史根源。我认为,我们必须理解并接受发展不平衡的空间内涵及其根源,否则根除贫困将寸步难行。3 贫困与政党政策无关是什么引发了这样的研究兴趣呢?原因之一是最近的总统选举。这次选举令我陷入焦虑。在重新统计佛罗里达州选票的要求被最高法院驳回之前的那段日子里,我对朋友说,我担心这个悬而未决的结果将会成为美国穷人的灾难。公众新闻媒体连续几个星期连篇累牍地报道选举结果的后续反应。人们关注的焦点涉及众多方面,包括布什的上台会对最高法院的任命、国防部开销以及环境问题产生何种影响。我曾经在华盛顿工作过8年,和联邦机构打过交道,也担任过争取联邦政府开发扶持的社团代表。因此我认为,政策的改变极有可能带来巨大的倒退,因为这个国家再次远离了对穷人以及弱势群体的关注。对美国的很多地方来说,政策的改变意味着它们将陷入黑暗,回到被嘲笑和否定的时代。毫无疑问,这种剧本在很久之前就写定了。这次的总统选举决不会为美国的穷人创造一个独特的途径或者带来全新的实际内容。实际上,就算是民主党入主白宫也无法保证穷人的问题得到认真考虑。有些人会说,没有哪个政党的政策是为穷人服务的。无论哪个政党入主白宫,穷人的日子一样不好过。别忘了,在民主党执政期间,既发生了社会福利改革也发生了众所周知的福利制度的终结。尽管过去100年来,穷人们在民主党的执政下过得更好些,但是不要被这个表象蒙蔽。美国政府和美国人民内心深处从来没有同情过那些生活窘迫的人、那些挣扎在社会边缘的人和那些本身没有错却在错误的时间来到错误的地点的人。重要的是,所谓“错误的地点”通常由地理学来界定,并且和地理学有解不开的联系。在我们这样一个流动的社会里,空间相互作用、距离衰减、引力和集聚——这些我们所熟知并信手拈来的概念,时常被我们用来解释贫困现象或为贫困的存在自圆其说,甚至造成我们对持续贫困的忽视。难道地理学家助长了贫困的持续吗?在一些案例中,答案是肯定的,尤其是在人们对增长极(growth pole)与增长中心(growth center)政策狂热支持的年代。确切的说,在那个年代,空间理论被运用于粉饰和支持对特定地区的集中投资,而对邻近的贫困地区人们真正的需求未能予以足够重视。事后可以看到,这使我们陷入这样的境地:我们栽在未经验证的理论面前。总之,我认为在制定清晰明确的关于贫困问题的政策方面,我们(地理学家)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事实上,比起渴望在美国不平等问题上对舆论有所贡献,地理学家更执着于争取地理学科在学术界内部的地位。实际上,已经有例子证明,我们的思想和洞察力常常被其它学科思想控制,在风向变化时,只有我们仍然坚持这些曾经“公认的理论”(proverbial bag)。详情参考:

写作点拨:可以写一些关于脱贫方面自己的想法,关于脱贫对于我国的意义,例文如下:

全面脱贫攻坚是2020年的“重头戏”,基层干部还需不忘为民初心,牢记脱贫使命,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紧绷全脱贫“这根弦”,做到开展扶贫措施不能停顿,返贫预警监测不能大意,推动乡村振兴不能放松。紧绷“持续帮扶”这根弦,开展扶贫措施不能停顿。

“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开展扶贫措施要有“要定青山不放”的毅力。扶贫措施是脱贫攻坚直接动力来源,如果我们机械化搞“一刀切”,对已脱贫人员立刻停止帮扶,可能会使年的努力付之东流。因此,在帮扶措施上持续发力是过渡期的必由之路。

一是要留住帮扶力量,驻村服务队作为贫困村贫摘帽的急先锋,为贫困户脱贫、产业项目创收指明了道路,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还需坚持留住服务队,站好最后一班岗。二是要开展动态帮扶,及时帮扶因疫致贫返贫人口,及时落实好兜底保障等帮扶措施,确保他们基本生活不受影。

三是要注重产业帮扶,巩固脱贫成效。支持扶贫产业项目尽快复工复产,提升带贫能力,为贫困户提供就业更多机。紧绷“稳定脱贫”这根弦,返贫预警监测不能大意。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贫困地区的稳定脱贫情况和扶贫成效接挂钩,如果在脱贫的过程中又出现了大量致贫、返贫,就会“为了芝麻丢了西瓜”,忘记了我们扶贫的初衷是为了全小康。

所以,返贫预警监测不能大意,一是要杜绝各类数字脱贫,密切关注困难群众的生活工作情况,及时关注辖区脱情况。二是要重点关注贫困边缘户,及时保障边缘户的住房饮水安全,防止贫困边缘户出现因病、因学而致贫返贫等情。紧绷“共同富裕”这根弦,推动乡村振兴不能放松。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全面脱贫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我们要全力做好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全面完成脱贫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乡村振兴。一是要以扶贫项目为契机,进一步巩固壮大乡村产业,逐步扩大受益人群,促进低收入人群增收致富。

二是要充实乡村振人才队伍,吸引更多人才投入乡村沃土,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这伟大时代的历史交汇期,我们还需紧绷全面脱贫“这根弦”,做好持续稳定脱贫的文章,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胜利,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也可摘选以下内容:

老有所养、幼有所依,脱贫致富指日可待。绷紧“精准弦”不放松,脱贫致富种好“幸福花”。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是行动取得实效的关键。

脱贫攻坚若想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关键在精准。只坚决摒弃“大水漫灌”“走马观花”“空喊口号”等行为,真正下足精准扶贫的绣花功夫,才能切实提高脱贫成效,防返贫。精准须找准“穷根”。

要不怕山高路远,原汁原味地“看穷”,把情况掌握清,找准“穷根”,尤其是盯准“硬头”,完成当前剩余的脱贫攻坚任务。精准须因地、户、人施策。要把好脉、开好方,明确靶向、对症下药。

未脱贫,制定详实“怎么扶”方略,逐项落实力求高效;已脱贫的,防返贫举措必须精准对焦,重点关注因“疫”返贫群体,找并堵上可能导致返贫的风险点,让已取得的脱贫攻坚成果得到有效巩固和提升。

“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唯有绷紧思想、政策、精准三根弦不放松,才能啃脱贫攻坚“硬骨头”,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

1、题目: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本专科毕业论文一般无需单独的题目页,硕博士毕业论文一般需要单独的题目页,展示院校、指导教师、答辩时间等信息。英文部分一般需要使用Times NewRoman字体。2、版权声明:一般而言,硕士与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内均需在正文前附版权声明,独立成页。个别本科毕业论文也有此项。3、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中文摘要约100—200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4、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之间需要用分号或逗号分开。5、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正文各一级二级标题(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标注更低级标题)、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6、正文:专科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3000字以上,本科文学学士毕业论文通常要求8000字以上,硕士论文可能要求在3万字以上(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毕业论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7、致谢:简述自己通过做毕业论文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8、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所有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可以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也可以按照音序排列(正文中则采用相应的哈佛式参考文献标注而不出现序号)。9、注释: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阐述和说明。10、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有时也常将个人简介附于文后。

如何扶贫才有效,我觉得你要扶贫的话,一定要把当地的经济带动起来,才可还是扶贫。

扶贫论文的国内外研究

2018年农业精准扶贫调研报告,农业精准扶贫调研报告文章

一、XX县精准扶贫的基本情况

XX县地处中越边境,与越南高平、河江两省的苗皇、河广、通农、保乐、保林5个县接壤,边境线长207公里;全县国土面积2231.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2万公顷,辖有2镇7乡127个行政村3个社区;全县总人口21.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6万人,世居民族有壮、汉、苗、瑶、彝等5个,是一个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地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目前,XX县贫困人口量多面广,扶贫开发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加快XX县贫困人口脱贫步伐,促进边境繁荣和边疆的巩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X年6月,XX县按照上级精准扶贫工作部署,开展了扶贫对象精确识别和动态管理工作。全县召开县级工作动员部署会3次,召开乡镇级工作启动会10次,培训人员达5962人次。贫困村申请98个,贫困农户申请27309户,按照国定、区定任务分解,拟定59个贫困村20816户81952人为精准扶贫户,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采取“一申请、两公示、一公告”的程序和方法,把真正的“穷人”识别出来,真实填写《贫困户登记表》,全面掌握全县贫困状况,并全部完成识别和通过乡镇审核公示和县级审核公告,确保了扶贫开发攻坚战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顺利推进,为精准扶贫打下基础。

二、XX县开展精准扶贫的主要做法

(一)精准识别,深入开展建档立卡工作。

一是精准识别贫困人口。

二是精准管理贫困户信息。

(二)精准帮扶,全面落实扶贫责任制。

一是实现帮扶责任的全覆盖。

二是确定帮扶项目。

三是确定帮扶项目完成时限。

四是确定脱贫时间。

(三)精准管理,创新社会扶贫机制。

一是实施干部结对帮扶机制。

二是实施教育扶贫培训补助。

(四)强化扶贫对象的信息管理。

一是建立长期的工作机制。

二是建立贫困户进退机制。

(五)精准考核,完善扶贫开发体制机制。

一是督促检查,深入指导。

二是保障经费,加大监管。

三是建立帮扶监测机制。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民素质偏低增加了精准识别难度。一是农民的文化素质低,思想觉悟有偏差,政策界限把握不准,给精准识别增加难度。二是部分群众对贫困识别工作不了解,对精准扶贫的目标和要求不明确,造成有些家庭户对入户调查工作不支持,严重影响精准识别工作推进。

(二)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分布广,增加了精准扶贫难度。一是地区发展差异,贫困地区的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向沿海地区转移就业,留守的都是老、弱、病、残、小,劳动能力有限,无法有效参与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导致贫困农村“造血”功能的梗阻。二是贫困人口素质较低,扶持难度大。全县70%以上的绝对贫困人口是小学以下文化,导致发展无门路、生产无技术、外出务工难,在农村实施规划扶持项目中出现劳力紧缺和种植项目后期管护难到位的现象。三是一些农村干部工作方式方法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责任心不强,作风不民主,对贫困人口认识有偏差,认为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是搞形式,扶贫到户不一定能兑现,导致乡村干部对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四是精准识别要求规划到村、帮扶到户、差别到人,而识别过程缺乏刚性标准,难以做到让群众心服口服。

(三)资金紧缺,影响精准帮扶的项目实施。一是资金不足,项目安排有限。贫困村所需要扶持的项目多资金量大,而每年自治区扶贫办下达的专项财政资金有限,无法满足贫困村扶持需求。二是部门整合资金难度大,不利贫困村“整村推进”工作的开展。虽然贫困村都有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挂点联系,有不少单位资金有限,没有资金投入贫困村参与基础设施和产业开发,“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作机制没有真正落实。三是屯级公路建设标准低,建设难度大。如2012年新建屯级砂石路每公里建设补助标准为12万元,道路硬化建设为每公里26万元。2013年建设补助标准有所提高,新建屯级砂石路每公里建设补助标准为15万元,道路硬化建设为每公里30万元,但这与交通、发改等部门建设补助标准仍相差较大。四是产业开发资金有限,产业开发难于形成规模。围绕贫困村产业开发项目,只是软枝油茶、水果种植和养母猪养殖,实施的项目分散,形不成大规模。如去年参加全区扶贫示范工程“十百千”软枝油茶项目申报和竞选,和参加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小型公益设施建设项目的申报和竞选中,XX县没有得到专家评审团的认可,项目落选,连片产业开发无法实施。五是“兴边富民”试点项目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影响项目建设进度。在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暨“兴边富民”先行先试点建设中,共有基础设施、增收产业、环境与生态、社会事业建设等项目,涉及扶贫、发改、住建、水利、文体、卫生、电业等部门,虽然得到区内外有关部门的一些资金整合,但由于资金缺口较大,影响了项目的实施。

四、推进XX县精准扶贫工作的几点建议

长期以来,扶贫开发存在着贫困人口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通过基层的实践操作,我们认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应围绕以下几方面来开展。

(一)大力宣传,保障建档立卡工作有序开展。进一步对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的意义和目的进行再宣传、再动员,充分发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基层干部工作的责任感,加快推进工作。对实际工作中好的经验做法加以推广,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予以解决,表扬先进,鞭策落后,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二)做好群众申报工作,确定帮扶依据。组织动员群众申报自己的收入情况,理清群众收入来源,算清群众年度收入总账,是搞好精准扶贫的基础。农民种地收入好算账,打工收入很直观,财产性收入比较固定,经营性收入相对隐蔽。所以,要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让其放下包袱,主动申请登记,从而汇总出每一户比较符合实际的收入基数,作为村民相互对比和是否确定帮扶的依据。

(三)注重评议张榜公示,确保精准识别。在群众代表充分酝酿评议识别的基础上,以村委名义进行张榜公布识别出的贫困户,征求群众意见。在一定时间内征求的意见提交群众代表再次酝酿评议,并进行二次张榜公布征求意见。经过二次征求意见后,支部、村委会同群众代表共同研究确定精准扶贫对象。经调查研究,认为张榜公示是保证精准识别、公平公正的关键所在。另外,在此常规方法的基础上,操作过程中还可以将调查人口以多少划分,分割进行。根据贫困村实际情况,将农户划分成小组,由小组提出贫困人口对象,经群众代表评议,这样就可以减少矛盾,便于工作开展。通过自愿申报、群众评议、调查对比、公告公示、建档立卡等措施,完成贫困人口精准识别任务。

(四)强化评议手段,实施分类管理。根据每户村民上年度收入情况,组织党员代表、群众代表进行民主评议。具体为:以村为单位,按照每户家庭经济收入情况,结合本村贫困人口指标数,从低到高进行分类排队,然后选择确定贫困户。操作过程中可以将贫困村、贫困农户进行分类:一是将贫困村分一、二、三类进行优先扶贫开发投入建设发展。第一类是开展以通路、通水、通广播电视和电话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先扶持;第二类是以发展“一村一品”为重点的产业基地建设进行帮扶;第三类是以科技培训为重点的脱贫能力建设进行扶贫。二是对贫困农户再进行分类管理。第一类是低保特困户。智障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的',年老体弱丧失劳动力的,大病大灾造成生活困难而无力翻身的。全部纳入低保范围,民政部门按当地农村低保标准进行复核,并负责建档立卡,列为救助对象,加大救助力度,把他们从扶贫对象中剔除出去。第二类是除特困户外上年收入在全区确定的贫困标准以下,且有脱贫致富意愿和能力,政府扶持一把就能很快脱贫的农民。针对各自的脱贫意愿,有针对性地选择致富项目,最好一个村选择一个比较共同的产业,形成比较优势。第三类是上年收入超过全区确定的贫困标准的农户。政府要帮助这类农户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现象出现。要从扶持政策、金融贷款、信息提供等方面给予支持,调动他们进一步发家致富的积极性,从而使其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

(五)落实帮扶方式,全面推进“六个到村到户”。一是结对帮扶到村到户。完成对贫困村、贫困户的登记造册,建档立卡,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要求,逐户制定帮扶计划,明确挂牌帮扶责任人,确定具体的帮扶任务、标准、措施和时间节点,做到“一家一户调研摸底、一家一户一本台帐、一家一户一个扶贫计划、一家一户结对帮扶、一家一户回头跟踪扶贫效果”,提高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贫困户应扶尽扶。二是产业扶持到村到户。引进产业附加值高,有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安排扶贫对象劳动力就业和辐射带动周边扶贫对象发展生产,吸引劳动力回乡就业。通过土地流转,统一规划。以本地区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扩规模,提档次,集中力量整合产业项目,打造地区产业品牌。改变农户个人自产自销、粗放经营的低竞争力模式,提升产业竞争力。从而提高农户收入。三是教育培训到村到户。通过实施“雨露计划”等培训工程,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快“输血”式扶贫转向“造血”式扶贫的工作进程。改进“雨露计划”实施方式,以贫困家庭和进城进园安置贫困户劳动力为重点,集中扶持贫困户职业学历教育培训和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四是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对贫困村长期患重病、重度残疾、年老体弱的低保户、贫困户开展摸底调查,登记造册,实施危房改造计划,并将补助资金拨付到位。五是扶贫生态移民到村到户。对于确实过于偏远的农户,要灵活运用扶贫搬迁、生态移民等扶贫政策。将农户调整集中安置到自然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地区居住。迁入地要积极为搬迁户协调解决宅基地,土地以及上学、卫生等必须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并积极为搬迁户规划产业发展,确保搬迁户搬得出、安得稳、能致富。六是基础设施到村到户。对贫困户地理位置偏远,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生存条件差的问题。加强道路交通、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户生产生活条件。

(六)落实扶贫资金,实施精准投入。一是进一步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全面实施贫困村整村推进工作。对59个贫困村,要充分借助各单位、各部门的力量,强化资源整合。建议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加快贫困村项目建设进度,出台硬性文件规定。要求全县各部门在编制规划上报建设项目时重点倾斜安排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开发等项目建设,建立“三位一体”(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大扶贫格局。二是认真做好扶贫贷款和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拓宽融资渠道,引导农户积极发展生产,增加收入。要有计划地发放扶贫到户贷款,兑现贴息资金,计划申请龙头企业贴息贷款;按计划申报互助金试点贫困村。三是围绕精准扶贫工作,将“雨露计划”、扶贫培训、互助金试点、社会帮扶等扶贫项目精准扶贫到贫困户和贫困村。扶持贫困户“两后生”就读职业技术院校和贫困户子女就读高中、开展贫困户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贫困户劳动力转移技术培训等。帮助贫困户“两后生”就读技术院校和贫困户子女就读高中费用困难问题。通过各种扶贫培训,使贫困户劳动力掌握种植养殖技术和外出务工技能,以提高贫困户劳动力生产技能达到增加贫困户经济收入的目的,为贫困户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写作思路:把脱贫攻坚的方针政策写下来,重点阐述帮扶力量,产业帮扶。

全面脱贫攻坚是2020年的“重头戏”,基层干部还需不忘为民初心,牢记脱贫使命,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紧绷全部脱贫“这根弦”,做到开展扶贫措施不能停顿,返贫预警监测不能大意,推动乡村振兴不能放松。

紧绷“持续帮扶”这根弦,开展扶贫措施不能停顿。“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开展扶贫措施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扶贫措施是脱贫攻坚直接动力来源,如果我们机械化搞“一刀切”,对已脱贫人员立刻停止帮扶,可能会使数年的努力付诸东流。因此,在帮扶措施上持续发力是过渡期的必由之路。

一是要留住帮扶力量,驻村服务队作为贫困村脱贫摘帽的急先锋,为贫困户脱贫、产业项目创收指明了道路,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还需坚持留住服务队,站好最后一班岗。

二是要开展动态帮扶,及时帮扶因疫致贫返贫人口,及时落实好兜底保障等帮扶措施,确保他们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三是要注重产业帮扶,巩固脱贫成效。支持扶贫产业项目尽快复工复产,提升带贫能力,为贫困户提供就业更多机会。

紧绷“稳定脱贫”这根弦,返贫预警监测不能大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贫困地区的稳定脱贫情况和扶贫成效直接挂钩,如果在脱贫的过程中又出现了大量致贫、返贫,就会“为了芝麻丢了西瓜”,忘记了我们扶贫的初衷是为了全面小康。所以,返贫预警监测不能大意:

一是要杜绝各类数字脱贫,密切关注困难群众的生活工作情况,及时关注辖区脱贫情况。

二是要重点关注贫困边缘户,及时保障边缘户的住房饮水安全,防止贫困边缘户出现因病、因学而致贫返贫等情况。

紧绷“共同富裕”这根弦,推动乡村振兴不能放松。“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全面脱贫是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我们要全力做好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全面完成脱贫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乡村振兴。

一是要以扶贫项目为契机,进一步巩固壮大乡村产业,逐步扩大受益人群,促进低收入人群增收致富。

二是要充实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吸引更多人才投入乡村沃土,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在这伟大时代的历史交汇期,我们还需紧绷全面脱贫“这根弦”,做好持续稳定脱贫的文章,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近两年来,“建档立卡户”已成了乡民们议论的一个热点,因为一旦评上“建档立卡户”的人家,看病不出钱,建房补助高,老人吃低保,孩子上学补助高,县乡党委政府还送给鸡猪羊等,并帮着发展各种产业。其实,“建档立卡户”都是村里最穷的人家,真正体现了扶贫的人性化和人文化,既扶弱,又扶志。每一次我回到老家,村委会的墙壁上都写着“精准扶贫消除贫困”等等一些醒目的标语。都说“精准扶贫不落一人”。听爸爸说,我家旁边的李叔叔,他家在国家扶贫政策未到之前,因看病欠了别人钱,一向过着穷苦的生活,欠的债已经拖了五六年了,仍未还清,成为了村里的特困户。可党的扶贫政策来了以后,他家评上了“建档立卡户”,用政府补助的资金还清了债,却又揭不开锅了,住村扶贫工作组的干部得知后,给他家送去了救济物资,并帮助他家发展产业,养羊和种植茶叶。李叔叔一家也很勤劳,常常在茶地里忙到两头黑。现在李叔叔家的30多亩茶叶已经投产,每年茶叶长势都非常好,收入很高,羊也在李叔叔一家的精心呵护下,已经发展到60多只了。今年,李叔叔家建盖了一幢漂亮的新房,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在脱贫的过程中,“小康不小康,关键靠老乡”,只有乡民配合,脱贫才会取得成效。我表哥家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得到了党和国家的扶持,表哥也很争气,奋发读书,没有辜负党和国家及家人的期望,考上了他喜欢的大学,享受着教育扶贫的补助。现在许多农村人家都建盖了新房,有了舒适的坏境,过上了好日子,靠的就是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和村民们的勤劳致富。村民们都特别感谢党和国家的恩情。感谢县乡党委政府的大恩大德。最近,在村子里,形成了一股良好的风气,就是脱了贫的人家,会帮助没有脱贫的人家,帮助他们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免费给他们送猪,送牛,送茶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为脱贫致富添砖加瓦。真是“农民走上致富路,幸福生活来得早。”让我们手拉手,团结协作,共同走出贫困。在党和国家惠民政策的引领下,一起进入小康生活吧!

在经济市场化、人口流动化的当下,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生活条件,有好有坏。而贫穷会让一个人的心态变得消极。若要扶贫,那么就要先给他们送志气,先改变他们的陈旧思想。时代在快速发展,但仍有一些偏远落后的山区里,生活条件并不好,交通不方便,教育水平也低下,当地的人缺乏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而导致当山区外的世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山内部却并没有太多的改变,让当地的生活无法得以改善。回想到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若想要群众脱贫,那么应该对处在贫困中的群众进行思想引导,将“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但“不怕穷”的陈旧观念和习俗,犹如一道“文化的枷锁”,很大力度地压制一些贫困户脱贫的意愿与动力。在那些贫困地方的人,以当地的自然条件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很难过上山区外界的好日子。并且有人会安于现状,很是满意当前的生活,并不想做出改变。这样的想法让贫困地区内部人员动力不足,毫无志气可言,给扶贫增加了难度。虽我们有扶贫的想法,但他们“不怕穷”的想法让他们不愿去靠自己的力量来改变自己的生活。这一消极的想法让人早已缺乏了“人穷志不穷”的信念,缺乏活力。所以若要真正实现脱贫就要先扶志,之后再扶智。若只是扶贫而不扶志,即使通过我们的资源改变了他们现状,但最终没有志气的他们还是会回到原状,并没有达到真正扶贫的效果,只是昙花一现。在扶贫的过程中,应先给他们灌输志气和信心,让他们明白,他们可以通过自己自强不息的力量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过上比之前更好的生活。精准扶贫这一项目可以更深入地展开全面的工作,去感化他们,在无形中慢慢地转变他们的观点,慢慢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在其过程中,让他们明白所谓的命运不可能一开始就注定的,后天可以通过自己的奋斗可以改变的。让他们明白幸福不可能空降,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得到的。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知识也是改变成年人的陈旧观念的有效途径。教育方面是很重要的,虽然自己这一代是穷的,但让自己的儿女得到良好的教育,会让自己的孩子走着不一样的人生道路,之后的生活也会改变很多。要让贫困人民靠自己的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主动撕掉贫困的标签。

中国扶贫杂志招聘

1月10日,“2020新年专家新型智库强国论坛”在京举办。论坛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主办,中国核学会、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协办,久朝医药集团、宁夏国际葡萄酒交易博览中心等单位支持。

论坛以“落实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集纳八方智慧动能,擦亮学会智库品牌,服务政府与企业,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旨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力改革开放再出发,推进科技支撑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作主旨演讲:推进制造强国建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作主旨演讲: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

全国工商联专职副主席邱小平作主旨演讲:民营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核学会理事长王寿君作主旨演讲:核能助推我国能源体系高质量发展。

原国家科学技术部办公厅副主任、全国科技振兴城市经济振兴研究会理事长胥和平作主旨演讲:科技振兴。

商务部国际经贸研究院原院长、国家高端智库专家委员柴海涛作主旨演讲:当前外贸环境与高质量发展举措。

《中国扶贫》杂志社常务副社长姚卜成作主旨演讲:扶贫攻坚。

论坛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理事长杨春光主持。杨春光在致辞中表示,要高度重视学会新型智库建设。智库建设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会建设的主要抓手。三年来,国促会学习先进单位,走好自己的路,在全国单位中,首个作专家智库强国论坛。坚持下来,已有成效:进一步提高了总揽全局、服务大局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了织才链才的自觉性及能力与水平;进一步眼睛向外,挖掘自身,增强新型智库的厚度。

李毅中、侯云春、邱小平、王寿君、柴海涛、胥和平等33位专家、学者被聘任为国促会首批“新型智库”专家。

论坛“高端对话”中,恒瑞创投有限公司董事长魏保罗、湖南湘西州政协主席刘昌刚、久朝医药董事长张春云、山东兰陵县代村党委书记王传喜、中国信息界工业设计研究院院长姜洪成,就“智能化发展趋势,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如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医药种植加工与大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前景,新时代的三农工作现状与农民兄弟的所思所想,数字经济与产业规划发展的形势”等话题,做了分享。

本次论坛还举行了“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绿色城市建设工作委员会”成立及授牌仪式。绿色城市建设工作委员会将面向国内外搭建绿色城市联系平台,加强国际绿色城市间的联系与经济技术合作,推进绿色城市建设及产业投资等。

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成立于1992年,以促进中国与世界融通、技术与经济融通、资源与资本融通、财富与才智融通为己任,助力国家“七大战略”实施,努力打造成为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的平台、企业家心中的家。

有关部门领导、知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200余人出席了本次论坛。

《中国扶贫》杂志是由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管,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主办的一本新型主流杂志,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目前国内唯一以报道"扶贫"宣传为主的品牌媒体,权威性很高的一本杂志。

根据相关资料查询显示:不好进。中国扶贫基金会是通过投片选举招收相关人员,审核要求较为苛刻,一般人进不来。

2019年1月12日,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2019年新年专家智库强国论坛”在京举办。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第十一届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草学会理事长马启智,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谢伯阳,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理事长李闽榕,国务院参事室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理事长胡本钢,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马忠玉,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研究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赵新力等出席论坛。据悉,本次论坛以“集国家智囊良策,拓世界腾飞新路”为主题。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理事长杨春光致开幕辞。李毅中、谢伯阳、李闽榕、胡本钢、马忠玉、赵新力分别围绕建设制造强国、发展民营经济、新时代科技强国、中美关系战略格局、2018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2019年展望、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等主题,从不同角度对如何加快实现新时代的强国目标做了主旨演讲。论坛期间,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与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科技产业研究、科技评价、科技创新能力评估和项目孵化等方面合作,搭建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间的科技合作交流平台,共同推动中国特色新型社会智库的建设。据介绍,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成立于1992年,以促进中国与世界融通、技术与经济融通、资源与资本融通、财富与才智融通为目标,发挥学会专家和行业资源优势,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和专利信息推送工作,搭建综合性、集群化的产学研用综合协同创新平台。有关部门领导、知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会员代表和媒体记者等200余人出席了本次论坛。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