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八国联军侵华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

八国联军侵华论文范文

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的瓜分中国的狂潮,激起中国人民强烈反抗。为镇压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1900年6月,俄、英、美、日、德、法、意、奥八个国家拼凑了2000多人的队伍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义和团和清军在廊坊杨村等地阻击敌人,打死打伤侵略军多人。侵略军狼狈退回天津租界。八国联军攻陷天津,一路烧,已攻入北京。八国联军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北京城破之日,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仓皇出逃。由于临事慌张,慈禧太后顾不得讲究排场,蓬乱着头发,狼狈不堪地出西直门,过八达岭,一路颠簸,逃到陕西西安。八国联军冲入北京后,纵火放炮,大肆抢掠。北京城内炮声隆隆,火光冲天,成了一个“强盗世界”。侵略者争相抢掠清政府的官衙库款。日军从户部抢得白银300万两,并烧毁户部以毁灭罪证。法军抢去礼王府现银200多万两和无数金银财宝,用大车拉了七天。侵略者还以搜捕义和团为名,在大街小巷挨户破门而入,将粮食、家具和银钱钟表等全部抢走。他们还把抢来的东西拍卖,按官阶高低瓜分赃款。侵略者甚至还以杀人为乐事。一群逃难的老百姓被法军逼进一条死胡同里,全部被机枪射杀。庄王府被焚时,1700多人被侵略者活活烧死。大街上时尸骸枕籍,满目断壁残垣。在西方社会跃上世界文明进程制高点的时候,中国则在封建社会的迟暮中步履蹒跚。面对历史性的全球变局,清政府麻木不仁,陷入落后挨打的境地。1840年,英国利用鸦片和炮舰首先打开中国国门。随后,各国侵略者纷至沓来,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中国肆意劫夺。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中国一步步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万丈深渊。面对外国列强的一次又一次侵略,中华民族同仇敌忾,进行了顽强抗争。中国人民为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不怕牺牲,前仆后继,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反侵略斗争篇章。英雄们为打击侵略者的气焰、维护国家的利益和民族尊严而作出贡献,有的甚至因此而牺牲,他们虽死犹生,他们依然活在我们的心目中,他们的死重于泰山,人们是不会忘记他们和他们的英雄事迹的。

太难了给你出题的作文老师纯粹是找虐

可以从淮军的角度来写镇压太平军,中法战争,保台建台,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之变作为清军国防主力的淮军,为了中国的自强作出了他们所能作出的努力,在中国这个矛盾最复杂的国家,他们是“变祖宗之法”的先驱者,是他们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远东第一舰队”北洋水师,经历十年完工的“东亚第一要塞”旅顺,从北到南沿岸部署的克格勃炮队,可以说中国的国防力量已经有了一定水准,但是甲午一战,淮军几十年的经营真的就这么不堪一击?,他们终究无力改变祖宗定下的体制,所谓招商局年年亏损,所谓军工产业的成品,黄海海战可谓哑弹误国,平壤一役,清军即将获胜,叶志超跑路了,加上后来,“将领不受节制”,结果清军一路溃退。北洋水师全军覆灭,旅顺沦陷,随着《马关条约》的签订,宣告了整个洋务运动的破产,同时也标志着日本的崛起。十五年后,八国联军的胜利,使得淮军退出了历史舞台,而淮军的代表人物李鸿章,在他签订了一生中最后也是最屈辱的《辛丑条约》之后,也在悲愤中辞世。这位为了中国能立足于世界奋斗了大半身的晚清重臣留下一首临终诗:“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李鸿章对自己作为尝作出以下的总结:“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间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笼,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这也是淮军整个历史阶段的写照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指1900年(清光绪26年)英、法、德、美、日、俄、意、奥等国派遣的联合远征军,为镇压中国北方义和团运动而入侵中国所引发的战争。八国联军的行动,直接造成义和团的消灭,以及京津一带清军的溃败,迫使慈禧太后挟光绪帝逃往陕西西安;最终清廷与包含派兵八国在内的11国签订《辛丑条约》,付出庞大的赔款,并丧失多项主权。华北大乱之际,东南各省督抚自行宣布中立,从此清中央政府权威低落,汉族权臣抬头。战争也引起了列强在华势力的变化,并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日俄两国为争夺中国东北及朝鲜利益而引发的日俄战争。经济方面。八国联军军事行动,以清政府与总共十一个国家签订《辛丑条约》为终。其中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4亿5千万两,分三十九年付清(这样巨额的赔款是紧接着《马关条约》向日本赔款白银两亿两之后,可谓雪上加霜。中国这时战争不断,内忧外患,早已国库空虚,国民总产值低落,要付清4.5亿的战争赔款只有分期偿还,并且还向有关各国银行借债还贷用以支付赔款),被称为庚子赔款。为了从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辛丑条约》规定,以海关税及盐税作为偿还赔款之用,但这两项税收为清朝政府最主要的一项财政收入。控制海关就基本上能够左右中国财政。赔款共分39年才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白银,翻一倍多,也使得中国在后来的几十年中的经济跌入低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翻不了身。《辛丑条约》的赔款数额比较特别,列强要求赔款4亿5千万两,当时中国人口4亿5千万,用意就是要每个中国人都要向他们交1两白银的“罚金”,借此惩罚、侮辱所有的中国人;发生过反帝斗争的城镇,又被要求一律停止科考五年。巨额赔款使中国社会经济更加凋敝,人民生活更加贫困。中国因而彻底掉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文化方面。 联军占领北京后,对北京皇城、衙门、官府大肆抢掠,因而造成大量中国珍贵文物、大量的文史资料典籍(其中包括著名的《永乐大典》)和文化遗产(包括故宫,颐和园,西山以及圆明园)的失窃、破坏,损失无法估计!其中仅嵩祝寺一处,丢失镀金铜佛3000余尊,锦绣制品1400件,铜器4300件。就连紫禁城太和殿前存水的铜缸上面的镀金,也被侵略军刺刀刮去,至今刮痕斑斑,这也是联军劫掠北京的铁证。《永乐大典》是明永乐年间(1403—1408)2100位学者编纂而成的,共22870卷。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以遭破坏,后来收藏在南池子大街的皇史宬里,1900年被八国联军大肆损毁丢弃,甚至将《永乐大典》书册用于修建工事之用;《四库全书》是清乾隆年间360位学者编纂而成的,收集了3461种古籍,共79309卷,全书共7套,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时毁坏一套,1900年又被八国联军毁册数万。翰林院内收藏了许多珍贵图书、孤本、宋版书籍、文史资料和珍贵书画,八国联军把藏书抢掠糟蹋一空。直到现在,伦敦、巴黎的博物馆里还有《永乐大典》等许多当年被抢掠去的图书和文史典籍。政治方面。付出庞大的赔款,并丧失多项国家主权。华北大乱之际,东南各省督抚自行宣布中立,从此清中央政府权威低落,汉族权臣抬头,从客观角度上来说,八国联军事件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后来美国向清政府减少了约1千万两白银的赔款。退款主要用于中国向美国派遣公费留学生,清华大学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的。美国的两次退款,产生了很大的国际影响。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也涉足于战胜国的地位,因此停止对战败的德、奥赔款支付;各国都表示愿与中国“友好”,以便用和平的办法维护和扩张其在华利益。所以都紧步美国的后尘,其中英、日、荷三国将庚款余额修改偿付办法。这一方面间接促进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进程,另一方面加强了列强对中国的控制。另外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部分的庚款余额,苏俄亦在1920年宣布放弃 。《辛丑条约》的签订,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负担,还损害了国家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研究论文

八旗制度是清朝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八旗制度是清朝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平时耕猎为民,战时应征为兵。源于满族的牛录制。努尔哈赤将原来牛录这一临时性的生产和军事组织,根据战争的需要,改编成长期的正式组织。规定三百人一牛录,每牛录设一牛录额真(值领),五牛录设一甲喇额真(参领),每五甲喇构成一个固山,即旗,首领为固山额真(都统)。1601年,努尔哈赤建立黄、白、红、兰四旗,1615年又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兰四旗。合称满洲八旗。努尔哈赤指定其子侄为代表,分统八旗,称为“固山贝勒”。1635年,增进蒙古八旗,1642年,增加汉军八旗。合为二十四旗,但仍习惯称为八旗。八旗制度具有军事、政治和生产职能。八旗成员称“旗人”。清朝灭亡后,八旗制度也随之消亡

八旗汉军是清朝八旗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指代八旗中的汉军旗份佐领,并非单独有八个汉军旗,部分误称为“汉军八旗”。与八旗满洲、八旗蒙古构成八旗军的整体,皆以兵籍编制。

内务府包衣八旗汉军满洲的家内奴隶的汉人。八旗制度建立,他们便随主子一起被编入八旗满洲之中。按其被奴役的状况,他们又往往被分为“有时亦随主驰驱”即临战阵者,和“专为家之舆台奴仆”,即供厮役者。

八旗汉军的主要来源是明末主动归附后金或在之后的战争中被及其继承政权清朝掳掠于辽东的人丁,以汉人为主,也有少部分汉化女真人和曾入明为官的蒙古人等等的“重炮兵部队”。

前者被编入管领,或分管、管辖之中。其名称不一,效力内容不一,但本质则一,即均为满洲主子的家内奴隶,与“奉职于国”的旗分佐领不同,是“奉职于家”,其号为包衣者。

八旗制度中包衣组织的旗鼓佐领有时在一些文献中也称“汉军”,如包衣汉军、旗鼓汉军、内务府汉军等,或直接简称汉军,但实际上旗鼓佐领是满洲旗分下的包衣组织,并不是八旗汉军的一部分。

扩展资料

八旗汉军是社会组织形成:八旗汉军萌牙于1631年,始建于1637年,完成于1642年。与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全部隶属于同一社会组织形式“八旗”之下。

八旗汉军是军事组织形式:八旗汉军与八旗满洲、八旗蒙古是清代八旗组织中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清帝的亲军,其基本职能还应是一种军事组织。

汉军八旗是促成清朝统一全中国的关键性角色。尤其是在清军入关之后,对中原的地形和敌情的了解方面,汉军要相较满洲更为熟悉。而且面对着上百万的抗清武装力量,蒙古和汉军越来越显示出比八旗满洲更强悍的战斗力,使得他们成为了清朝入关后南征西讨的先锋。

尤其是在攻城和南方多山地带,满洲骑兵不得施展,汉军便成了清朝攻占这类地区的主力部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八旗汉军

结局:汉军八旗在清朝中期以来,几乎失去了任何影响力。

根据宣统政纪记载,清末汉军旗人有21,596人,而当时的旗人总数有500万之众,汉军旗人在清末仅占旗人总数的4%左右(包括汉军八旗中担任指挥官的满洲人在内)。另据《光绪大清会典》记载,清末有满洲佐领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9b9ee7ad9431333431356637681个,蒙古佐领204个,汉军佐领266个。

满洲佐领是汉军佐领的三倍左右,此外,由于受乾隆皇帝制定的汉军八旗出旗为民等政策,以及嘉庆时汉军旗人参与林清领导的白莲教里应外合进攻紫禁城,以及汉军旗人陈德刺杀嘉庆皇帝案的影响,汉军八旗自清代中期以后,势力一直很微弱。

直到清末组建禁卫军,朝廷原意要以满、蒙、汉旗人组成由摄政王直接掌握的禁卫军,但由于几乎找不到可以当壮丁的汉军旗人,朝廷不得不在京畿地区的 *** 子弟中招募壮丁。由此可见,汉军八旗在清朝中期以来,几乎失去了任何影响力。

扩展资料

八旗汉军是清朝八旗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指代八旗中的汉军旗份佐领,并非单独有八个汉军旗,部分误称为“汉军八旗”。与八旗满洲、八旗蒙古构成八旗军的整体,皆以兵籍编制。分属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

八旗汉军的主要来源是明末主动归附后金或在之后的战争中被及其继承政权清朝掳掠于辽东的人丁,以 *** 为主,也有少部分汉化女真人和曾入明为官的蒙古人等等的“重炮兵部队”。

八旗汉军深受皇太极信赖,在清朝初期统一战争及稳定汉地局势做出了重要贡献,出任清朝高官者也屡见不鲜,清朝中期逐渐衰败失去了影响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军八旗

当然可以,满军旗,汉军旗和蒙军旗人都是旗人,所谓满汉不能通婚,并不包括汉军旗的人,就亲的问题来看,属于百汉军旗的人当然都是 *** ,但他们同时也是旗人,所以并不在满汉不能通婚中” 汉“ 的范畴,要不然怎么那么多汉军旗人嫁入皇宫。比如佟佳氏,汉姓佟,度家族最初为明朝辽东将军属下,后降于后金,编入八旗,其时蒙汉八旗尚未建立,故属满八旗 *** ,志于《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明清时期,入旗 *** 于汉姓后加“佳”以示旗民身内份,佟氏一族在清朝是有特殊地位的,也为清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有很多女人嫁入宫中,清太祖努尔哈赤元妃(元配嫡福晋,为第一任大福晋,史称太祖元妃)、康熙孝懿仁皇后、悫惠皇贵妃、道光孝慎成皇后,咸丰端恪皇容贵妃等等,除佟佳氏以外,尚有刘佳氏、马佳氏这些姓氏。

‘八旗汉军’这个名称只是笼统的概念。虽名汉军,但未必都是 *** 。

1,旗人是1591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建州诸部,后建立八旗制度,八旗中的人对自己的简称;旗人战时作战,平时生产。八旗打破了原来分裂的局面,使得努尔哈赤直接掌管八旗,当时的旗人拥有一定的地位;

2,满人即满族人,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满族历史悠久,满族历史据推测最早可以追述到7000年前的肃慎新开流文化和茶啊冲文化时期。 肃慎、挹娄、勿吉、靺鞨、渤海、女真,是现代满族一脉相承的祖先。黑水靺鞨是满族的直系祖先,后发展为女真。满族是惟一在中国历史上曾两度建立过中原王朝的少数民族。

旗人组织形式:

八旗制度为三级组织,即牛录─甲喇─旗。牛录是八旗制的基础。牛录为满语,是女真人传统的狩猎组织。据《满洲实录》卷3所载:“满洲人出猎开围之际,各出一箭,十人中立一总领,属九人而行,各照方向,不许错乱。此总领呼为牛录额真(原注:华言大箭,厄真,华言主也)。”因此,“牛录”的派生意思,则是指大箭持有者自愿结合的十人围猎群体。

牛录额真即为这个十人群体推举的头领。努尔哈赤起兵初期,牛录人数不十分固定,辛丑年(公元1601年)厘定为300人。每牛录设牛录额真一人统领之。下设代子二人、协助牛录额真管理所治人户、田宅、兵籍等事。代子之下设章京四人,职司文书、粮饷等事。天聪八年皇太极将章京的满文名定为“拨什库”。甲喇是牛录之上、旗之下的一级组织。定五牛录为一甲喇。

甲喇行则一路,止则一处,战则攻一地。旗(固山),是八旗制度中的最高组织形式。下辖五甲喇。努尔哈赤时期,设固山额真一人统领之,下设两个梅勒额真副之。原636f70797a6431333365666263来女真各部之主皆称贝勒,八旗建立后,贝勒分主旗贝勒和不主旗贝勒。主旗贝勒,满语称为和硕贝勒,和硕为“四方四角”之意。和硕贝勒意为一方之主,即为一旗之主。努尔哈赤时期主旗的和硕贝勒如下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旗人百度百科-满族

清朝时满族人不都是"旗人",有不是“旗人”的满族人。

旗人是明万历十九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建州诸部,后建立八旗制度,八旗中的人对自己的简称。

清代满族的军队组织和户口编制制度,以旗为号,分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

各旗当中因族源不同分为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满洲、蒙古、汉军同属一旗,旗色亦相同,惟从军、入仕待遇略有不同。八旗军人数最多时有27万人。八旗人的后代称八旗子弟,又称“旗人”。

清代八旗子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是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78988e69d8331333431363030由不同民族共同组成的,除了满族、汉族和蒙古族外,还有鄂温克、达斡尔、锡伯等。

清兵入关以前,17世纪初,努尔哈赤(清太祖)把满洲军队分成了四旗,每一旗,起初是七千五百人(以满人为主,也包括少量汉、蒙等族人)。后因人数一天天增加,又由四旗扩充为八旗。

八旗旗色的分别,是除了原来的正黄、正红、正白、正蓝之外,再加上镶黄、镶红、镶白、镶蓝。这些旗的编制,是合军政、民政于一体的。

满洲的贵、贱,军、民,都编了进去,受旗制的约束。后来,随着军事的发展,又增编了“汉军旗”和“蒙古旗”。三类军旗各有八旗,实际上共为二十四旗。这三旗所属部众统称旗人,后来的满族。原来的本部,由于区别上的需要就专称“满洲旗”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旗子弟

关于列强侵华论文范文资料

战争是近代列强侵华的重要手段,中学历史教材在中国近代史部分重点介绍了列强对中国发动的六次侵华战争的背景、经过和影响。当前,霸权主义、帝国主义仍然威胁着世界安全,区域性战争此起彼伏,世界并不安宁,争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世界的两大主题。吸取历史教训,认清帝国主义本质,对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在列强侵略和自身发展两种力量的作用下,近代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生了全面的、深刻的社会巨变,其中最大的变化也是最本质的变化是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在中国社会的巨变中出现了半殖民地化和半封建化两种趋势。半殖民地化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半封建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国的发展。 近代以来,外国资本主义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通过发动战争、强占领土、迫签条约、开辟商埠、建立租界、控制关税、垄断航运以及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等多种方式,对中国从政治上加强控制,经济上大肆掠夺,文化上逐步渗透,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列强对中国的政治侵略主要表现在对中国主权的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侵犯。①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如割让土地、强占租借地、强辟租界与划分势力范围。②破坏中国的国防主权,包括破坏领海主权,在内河派驻军舰和强行驻军等。③控制中国海关,从关税税率确定到海关行政管理,直至关税征收使用,中国海关的基本权利逐步落入外国人之手。④破坏中国司法主权,始于《南京条约》附件中规定的领事裁判权。⑤破坏外贸自主权,始于《南京条约》附件中规定的片面最惠国待遇。⑥干涉中国内政,包括控制中央政府或实力派人物,作为侵略工具。如列强先后控制过清政府、扶持利用袁世凯、控制军阀各派系头目、控制国民政府及其内部有关派系等;直接影响和决定中国政府的重大决策;镇压和破坏人民斗争和中国革命,使之向有利于列强利益的方向发展和演变。 列强对华以经济侵略为主,政治侵略和文化侵略是为经济侵略服务的。概括地讲,近代前期以甲午中日战争为界,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分为不同的两个时期。甲午战争以前,列强对华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他们通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主要目的是:如何确保其商品倾销中国市场,如何便利其掠夺中国的廉价原料。为此,列强通过增开通商口岸、控制中国海关、免收内地税、保证其人员在华活动自由和安全并允许鸦片贸易合法化等方式来实现这一目的。这是这一时期列强发动战争的动因和确定不平等条约内容的主要依据。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和科技优势,经济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强迫贷款、开设银行、修筑铁路、开设工厂、开采矿山等。因此,确保其在华资本的安全,便成为列强在这一时期进行政治、军事和文化侵略的主要任务。近代后期,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主要分布在三个阶段: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帝国主义对华投资急剧增长,并向中国倾销商品,1932年出现中国外贸史上入超的最高记录。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在沦陷区疯狂掠夺。解放战争时期,美国商品在中国市场形成独占局面。 列强对华的文化侵略主要通过教会、学校、报刊书籍等途径,用传教布道、兴办慈善事业等方式进行渗透,强制性地进行文化移植,推行殖民主义的奴化教育,鼓吹“中国人种西来说”,胡诌“中国社会停滞论”,惟有依靠列强侵略才能发展,惟有依靠传教士传布福音,才能拯救中国人的灵魂等等。文化侵略具有隐蔽性强、影响深远的特点,其主要目的是丑化淡化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从精神上麻醉中国人民,消灭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思想,配合政治、经济和军事侵略,以巩固和扩大在华既得利益。列强侵华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列强侵华带来的最大影响,其他的影响都是在这一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也是通过它而起作用的。具体分析如下:首先,中国的主权被破坏殆尽,逐步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如领土完整遭破坏,使中国长期不能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海关行政权的丧失,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无法保护本国的民族工商业,也不能增加国家收入,仅仅有利于列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允许鸦片(毒品)进口,仅作为商品征税,不仅严重侵犯了中国贸易主权,而且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公使进京和在中国驻军,使中央政府处于列强外交和刺刀的监视之下。其次,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是造成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长期落后的根源。如巨额赔款,使中国丧失了资本原始积累的机遇,使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缺少必要的资金,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存在严重的依赖性。自1842年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向中国勒索赔款之后,其后的《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赔款数额步步升高。截止1901年,中国对外八次主要赔款达19.53亿银元,相当于清政府1901年全年财政总收入的16倍。伴随着巨额赔款而来的是,清政府无力偿还时,不得不向外国银行团借款,忍受其高利贷盘剥。在偿还赔款时,又要以白银折合金币(美元、英镑)偿付,随着金涨银跌,列强从中捞取到更多好处,从财政和金融上扼住了中国的咽喉。而清政府的财政负担却越来越重,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依赖越来越大。中国人民也因此越来越贫困化。总之,列强的经济侵略使近代中国成为“一穷二白”的落后国家。第三,列强在进行侵略的同时,也把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旧制度、旧观念以前所未有的冲击,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列强的经济侵略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当然,西方列强在侵华的时候只是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其主观动机是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近代化国家,因此千方百计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进步。相对于它们对中国社会造成的消极作用来看,其在客观上的积极作用无疑处于次要和从属的地位。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国家才能走上富强的道路。(

采纳后四十分钟后立马发给你

可以从两个角度写:1: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主权丧落,被动挨打;2:打开国门,近代化之路,西学东渐,逐渐并入资本主义轨道。

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的瓜分中国的狂潮,激起中国人民强烈反抗。为镇压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1900年6月,俄、英、美、日、德、法、意、奥八个国家拼凑了2000多人的队伍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义和团和清军在廊坊杨村等地阻击敌人,打死打伤侵略军多人。侵略军狼狈退回天津租界。八国联军攻陷天津,一路烧,已攻入北京。八国联军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北京城破之日,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仓皇出逃。由于临事慌张,慈禧太后顾不得讲究排场,蓬乱着头发,狼狈不堪地出西直门,过八达岭,一路颠簸,逃到陕西西安。八国联军冲入北京后,纵火放炮,大肆抢掠。北京城内炮声隆隆,火光冲天,成了一个“强盗世界”。侵略者争相抢掠清政府的官衙库款。日军从户部抢得白银300万两,并烧毁户部以毁灭罪证。法军抢去礼王府现银200多万两和无数金银财宝,用大车拉了七天。侵略者还以搜捕义和团为名,在大街小巷挨户破门而入,将粮食、家具和银钱钟表等全部抢走。他们还把抢来的东西拍卖,按官阶高低瓜分赃款。侵略者甚至还以杀人为乐事。一群逃难的老百姓被法军逼进一条死胡同里,全部被机枪射杀。庄王府被焚时,1700多人被侵略者活活烧死。大街上时尸骸枕籍,满目断壁残垣。在西方社会跃上世界文明进程制高点的时候,中国则在封建社会的迟暮中步履蹒跚。面对历史性的全球变局,清政府麻木不仁,陷入落后挨打的境地。1840年,英国利用鸦片和炮舰首先打开中国国门。随后,各国侵略者纷至沓来,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中国肆意劫夺。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中国一步步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万丈深渊。面对外国列强的一次又一次侵略,中华民族同仇敌忾,进行了顽强抗争。中国人民为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不怕牺牲,前仆后继,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反侵略斗争篇章。英雄们为打击侵略者的气焰、维护国家的利益和民族尊严而作出贡献,有的甚至因此而牺牲,他们虽死犹生,他们依然活在我们的心目中,他们的死重于泰山,人们是不会忘记他们和他们的英雄事迹的。

互联网侵权学位论文

什么后果?后果已经出来了,法院判决其停止侵权并公开道歉,赔偿了11.5万元。

其实原告黄阳阳(现就职于某律所,爱丁堡大学博士)为“博士论文被抄袭”这个事坚持了11年,终于维权成功,实属不易啊。

黄阳阳曾在爱丁堡大学读博,王超曾在港城大读博,两人时常通过邮件进行学术交流。2011年,黄阳阳在撰写博士论文期间发现,此时王超已经从港城大毕业,其发表的博士论文有很多内容和自己的论文草稿高度相似甚至相同,这或许是因为黄阳阳曾经把论文草稿发给了王超。

王超给黄阳阳发的邮件

王超给黄阳阳发的邮件

2013年,黄阳阳开始向港城大投诉王超论文抄袭一事,港城大也认定了王超论文剽窃,论文也被移除了学校官网。我去,就这样处理吗?是个正常人都会觉得处理太轻,何况是博士黄阳阳,于是就将王超起诉到法院,一审、二审均胜诉。

2022年6月23日,二审维持一审判决,认为王超博士的论文剽窃了黄阳阳的论文观点,侵犯了发表权、署名权、复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判王超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登报公开致歉,并赔偿11.5万元。

这样的判决属于民事责任,法院判决是完全合理的,根据《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关于如何认定抄袭行为给某某市版权局的答复》中将“抄袭”定义为“将他人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窃为己有发表”。

论文属于文字作品,而我国《著作权法》有规定,作者对自己的论文有完整的著作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及获得报酬权等。

论文剽窃从《著作权法》来看,肯定是作品剽窃行为,王超教授没有经过原作者同意,摘抄、复制原论文内容,这不是很明显嘛,侵犯著作权。《著作权法》第47条规定,剽窃他人文字作品需要承担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

民事责任已经承担了,但论文剽窃还涉及到行政责任,而学校目前还没有做出任何行政处罚或处分,只是暂停了王超的教学工作,也可能在调查。

教育部《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第3条中规定了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其中一条就是“剽窃他人作品和学术成果”。

发现作假怎么处理呢?第7条规定,申请学位的论文如果出现剽窃等情形,学位授予单位可以取消其申请资格;如果已经获得学位了,学位授予单位可以依法撤销其学位,并注销其学位证书。而且要向社会公布。从处决当日开始起至少3年内,各学位授予单位不能再接受剽窃人的学位申请。

还有要说明的是,学位申请人员如果是在读学生,那么学校或学位授予单位可以给予开除学籍的处分;如果是在职人员,学位授予单位可以给予纪律处分,还要通报所在单位。

如果按照这样的规定,学校是不是应该给予王超教授行政责任,撤销其博士学位是不是合情合理,而且要公之于众。

国家各项法律、法规都在不断完善,现在咱们国家对论文剽窃在法律、法规层面都有明确的判定标准,按这些标准来完全没毛病,既然剽窃人家论文就应该要承担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如果严重的还要承担刑事责任。再说了,法院已经判了,学校是不是该回应一下了。

上传他人的学位论文当然属于侵权行为咯(除非你跟那个论文作者商量过,对方同意),这个责任肯定是你来承担,百度是不会承担这个责任的。毕竟文档是你传上去的,百度只是负责检查文档的质量排版等等,版权问题不是他所考虑的。而且百度文库也有说明,上传的文档后果自负的。所以文档上传要格外谨慎

当然属于侵权行为了,除非你跟作者说,你在cnki之类的数据库下最好用学校的校园网,学校一般会买一些数据库供学生免费下载的

解放军报八一评论投稿

写了一年的稿子,最好的方法是要研究报纸,投其所需。个人心得和投稿历程1438157008

邮箱投解放军报社的通信地址是公开的:北京阜外大街34号解放军报社编辑部(100832) 100843《空军报》北京复兴路14号 。均为编辑部收(投稿一般最好不要指明具体人收,因为每天编辑部有人专门处理来稿并送到责任编辑手上,如果指定收件人反而容易因为当事人出差生病等原因耽误)。建议你先给自己军区报投稿,如果没有人带的话,一年发表一篇都危险,解放军报自然用稿在在1%以下,不是写的不好,关键很难达到那个水平,专职人员太多自然用稿很少。

泰州市在全国双拥模范城评比中,已经是第五次被评为双拥模范城。/石荣生

朋友你好,直接往要投的报纸的电子邮箱投稿即可。根据我多年从事文字工作的经验,我认为:如果投稿更有针对性,命中率会更高一些。这就关系到,你是哪里的?干什么的?写的稿件是什么体裁?什么内容?如果说投稿的话,最好投当地的报刊、网络或者是你从事的职业报刊发表,要投哪个媒体首先要研究哪个媒体,看它需要什么内容、什么体裁、什么格式的稿件,“对症下药”,这样会更轻松一些、方便一些,命中率会更高一些。如果你能够告诉我你的具体情况(干什么工作,哪里的,写的小说的大致内容等),我可以给你一些建议。我1993年开始在部队时开始发表各类文章,包括:报告文学、新闻、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体裁的,到目前,先后在《人民日报》《法制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文化报》《法制文萃》《半月谈》《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中国绿色时报》《中国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公安报》《中国交通报》《中国安全生产报》《中国转业军官》《中国人事》《道路交通管理》等报刊发表的大约5000篇左右吧,有40多篇获奖。另外:投稿时,第一要有信心,第二要投对报刊媒体,这两点非常重要。祝你成功!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