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物流成本研究论文大纲

发布时间:

物流成本研究论文大纲

一、论文提纲总体写作步骤

1.先拟标题;2.写出总论点;3.考虑全篇总的安排:从几个方面,以什么顺序来论述总论点,这是论文结构的骨架;4.大的项目安排妥当之后,再逐个考虑每个项目的下位论点,直到段一级,写出段的论点句(即段旨);5.依次考虑各个段的安排,把准备使用的材料按顺序编码,以便写作时使用;6.全面检查,作必要的增删。

二、论文提纲写作要点

(一)要有全局观念,

从整体出发去检查每一部分在论文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看看各部分的比例分配是否恰当,篇幅的长短是否合适,每一部分能否为中心论点服务。比如有一篇论文论述企业深化改革与稳定是辩证统一的,作者以浙江××市某企业为例,说只要干部在改革中以身作则,与职工同甘共苦,可以取得多数职工的理解。从全局观念分折,我们就可以发现这里只讲了企业如何改革才能稳定,没有论述通过深化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职工收入增加,最终达到社会稳定。

(二)从中心论点出发,决定材料的取舍,把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毫不可惜地舍弃,尽管这些材料是煞费苦心费了不少劳动搜集来的。有所失,才能有所得。一块毛料寸寸宝贵,台不得剪裁去,也就缝制不成合身的衣服。为了成衣,必须剪裁去不需要的部分。所以,我们必须时刻牢记材料只是为形成自己论文的论点服务的,离开了这一点,无论是多少好的材料都必须舍得抛弃。

(三)要考虑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初学撰写论文的人常犯的毛病,是论点和论据没有必然联系,有的只限于反复阐述论点,而缺乏切实有力的论据;有的材料一大堆,论点不明确;有的各部分之间没有形成有机的逻辑关系,这样的毕业论文都是不合乎要求的,这样的毕业论文是没有说服力的。为了有说服力,必须有虚有实,有论点有例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论证过程有严密的逻辑性,拟提纲时特别要注意这一点,检查这一点。

物流管理的毕业论文提纲

转眼间充实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我们都知道毕业生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毕业论文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物流管理的毕业论文提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绪论

(一)论文选题意义及目的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概述

2.国外研究概述

(三)论文研究的方法和创新点

二、科技进步与创新以及现代物流管理的若干基本问题概述

(一)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1.科技与科技进步

2.科技进步推动社会生产力全面发展

3.科技进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4.科技进步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推动作用

5.科技能够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科技创新的内涵

1.科技创新

2.科技创新新领域

3.现代物流管理中的科技创新

(三)现代物流管理的理论概述

1.现代物流管理的内容

2.现代物流管理的作用

(四)从传统物流管理向现代物流管理的转化

1.传统物流管理与现代物流管理的区别

2.现代物流管理的主要特征

三、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现代物流管理的影响

(一)科技进步与创新可以提高现代物流管理的周转效率

1.科技进步与创新是现代物流管理的核心竞争力

2.科技进步与创新使现代物流管理中供应链管理更加科学

(二)科技进步与创新可以促进现代物流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1.科技进步与创新是现代物流管理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应用

2.科技进步与创新实现现代物流管理中人、财、物的最优配置

(三)科技进步与创新适应现代物流管理的需求

1.科技进步促进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

2.科技创新支撑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

四、科技进步与创新支持我国物流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物流管理应用科技进步与创新的主要成就

1.增加科技投入

2.加强物流管理中科技进步与创新体系的建立

3.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4.高校对物流管理的研发实现科技创新

(二)我国物流管理运用科技进步与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1.基础设施与装备条件差

2.中西部地区与国内发达地区差异较大

3.缺乏科技创新人才

4.存在体制因素制约

五、国外物流管理中运用科技进步和创新手段对我国的启示

(一)政府重视为现代物流管理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1.改善宏观环境,颁布法律促进现代物流管理发展

2政府对现代物流管理中科技进步与创新财税政策的把控

(二)交通设施的改善与物流管理技术的充分应用

1.改造现有道路,提高道路设计的科学性与安全性

2.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下的现代物流管理

(三)密切关注国际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

1.学习借鉴与更新创造相结合

2.加强对外宣传,融入国际物流管理大舞台

(四)沃尔玛物流管理经验的启示

1.功能与结构完整的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2.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物流服务保障能力

3.企业强调物流运营活动科技创新

六、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强现代物流管理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一)构建现代物流管理制度

1.从培养物流管理人才出发

2.进行物流管理体制改革

(二)建立科技进步与创新的物流管理服务体系

1.建立物流管理公共信息平台

2.建立科技创新型人才市场开拓机制

(三)强化政府监督职能

1.财税激励政策

2.增加财政补贴政策

(四)加强现代物流管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政策

1.建立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机制

2.培养与开发科技创新型人才

3.完善科技创新人才管理机制

摘要:

本文首先从整体角度分析了大型制造企业供应物流管理系统的内容,而后针对大型制造企业原材料需求量大、供应商众多、供应物流内容繁复等特点分别设计了适合制造企业的运输管理子系统、配送管理子系统和信息管理子系统。

关键词:

供应物流;管理系统;大型制造企业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制造企业的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大型制造企业必须面对提高产品质量、缩短工期、成本比较等内在压力和外在压力。这种压力不但对要求大型制造企业的提高自身生产水平,更对供应物流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型制造企业所需物料品种复杂、需求量较大,涉及到的供应商众多,供应物流十分复杂。这要求大型制造企业对供应物流进行整体的、系统的规划,提高供应物流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实用性和高效性[1-2]。

1、大型制造企业供应物流管理系统的整体规划

大型制造企业供应物流管理系统包括来货检验、货物搬运及贮存、装卸、配货、信息处理,还包括与供应商进行信息沟通。将这些工作内容协调好,使之均衡顺畅对大型制造企业的正常运转是非常重要的。这首先要求企业选好配送中心的地址,设计好运输线路和供应物流据点;其次要对供应物流效率进行可行性分析,通过多个方案的在技术、成本、效率方面的对比获取最佳方案。同时要考虑供应物流管理系统要避免大型制造企业通常存在的转型难问题,防止经营规模和范围变化产生的供应物流系统重复性建设[3]。在遵循以上原则的基础上,根据配送子系统各项功能来比较和选择手段。根据企业生产的具体需要和供应物流的具体情况,将各项内容进行衡量和比较,从宏观上规划最适合企业自身条件和需要的物资供应管理系统模式。

2、配送子系统及运输子系统的规划

2.1运输子系统规划

如大型制造企业配送中心单独与第三方物流企业联系、单独与多个供应商联系,同时配送中心也单独与第三方物流企业联系、单独与多个供应商联系,而信息平台与配送中心再单独联系。大型制造企业运行过程中所需原材料种类、数量众多,供应商可能遍布全球,如都需要进行单独联系则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特别是长途运输带来的运输成本和运输时间都会大大增加。因此大型制造企业应选择Milkrun的模式来实现运输子系统运行。

①通过大型制造企业的信息平台,将不同供应商进行串联。串联后供应商所在点形成最优配送线路,配送车辆只需从第1个供应商开始装货、依次到第M个供应商,直到将所有原材料装车再集中到异地集货中心。

②根据大型制造企业所需原料遍布各地的情况设置了异地集货中心,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设置一个也或多个。异地集货中心还起到交叉码头的作用,即将不同供应商提供的以及巡回收货料收取的大宗原料进行拆分,拆分后将生产急需的获取以小批次快速送达大型制造企业。

③根据企业战略自建或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构建原材料配送中心。

④将集货中心集中的货物运输到配送中心。

⑤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供应商可以将原材料直接送达配送中心或大型制造企业的工厂。

2.2配送子系统的规划

按照作业具体项目划分,可以将大型制造企业原材料配送中心工作内容分为短期生产需求配送、电子看板配送(JIT),退补货、盘点等。本文将配送子系统分解为大型制造企业-配送中心分系统、配送中心-供应商分系统、配送中心内部分系统这三个部分。

(1)大型制造企业-配送中心分系统配送中心根据信息各方面信息对制造企业进行配送,配送信息来自于大型制造企业管理部门通过信息平台发出的《原材料需求计划》、《运输任务单》、电子看板等。这些信息同步于配送中心管理系统,并生成《出库任务单》。配送中心仓储在接收到《出库任务单》后实行JIT配送。

(2)配送中心-供应商分系统配送中心-供应商分系统是原材料配送中心与供应商之间的配送系统。配送中心仓储随时监控生产所需原材料数量,当数量接近或低于安全库存时,配送中心管理系统通过互联网向提供该材料供应商发送《订货通知单》。供应商得到该订单后根据与大型制造企业所签订协议进行送货或要求配送中心组织Milkrun取货[4]。

(3)配送中心内部分系统配送中心首先进行收货,对货物进行检验,按照不同生产车间的需求对收入的货物进行分类,并将收货信息、检货和分类结果登录至计算机。而后将货物码盘、入库、进行保管,在生产需要时将原材料出库。以整箱配送的方式向生产车间发送的原材料需要在暂存区拆盘,即拆包装,而后码放工位器具并将信息登录入信息系统,最后装配送笼;以拆箱配送方式向生产车间发送的原材料则以箱为单位放置到拣选货架中,粘贴电子标签以辅助人工拣选,同时将具体信息登录到信息系统中,最后装配送笼。要根据车间的具体需求将装配送笼后的原材料进行集货,而后发送到不同车间。

3、大型制造企业供应物流管理系统的信息系统规划

大型制造企业通常产品种类众多,生产工艺复杂,因此所需原材料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其供应物流系统也较为复杂。在外部需要与多家供应商进行协调、调度原材料运输,在内部需要管理配送中心、安排库存,而这些工作都是伴随着海量的物资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储存、交换、集成、共享和加密等工作。本文第二节中每一个分系统的运行都建立在强大的信息统筹基础上,因此大型制造企业应该也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可靠的、高效率的信息管理系统,否则在物流信息方面出现一个纰漏就可能断送供应物流系统在其他分系统上的努力。大型制造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可根据生产需要自动生成《原材料需求计划》,此计划为企业供应物流的总体任务。将总任务与实际已经获取原材料进行比对,信息管理系统将总体任务分解并生成配送指令,通过Internet/Intranet或专属虚拟增值网发送到企业外部受控物流单元(第三方物流企业、供应商等)和自有受控物流单元(配送中心、自有运输队等),受控单元再根据配送指令进行物流供应。大型制造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具有信息传递的双向性,也就是说受控单元能够将物流进行的状态反馈给信息中心。大型制造企业在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时应尽量避免使用VAN作为传播媒介,因VAN的信息交换方式为EDI,虽然应用广泛且速度较快,但是其无法在异构信息源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如果大型制造企业的供应商已经建立了非专属虚拟增值网,则信息管理系统就无法正常传递信息了。较为合适的方式是通过XML构建信息管理系统,其设计是针对Internet的,不但有价格低、连接快捷的优势,更重要的是其扩张性强、异构性能优越。

4、结论

对大型制造企业来说供应物流如同企业的生命线一样极其重要,只有从整体角度进行设计和规划才能够使供应物流有条不紊的运行,同时具备效率性、稳定性、活跃性。根据企业内在特点及外在环境、综合比较后设计好物资供应管理系统的各项内容,以Milkrun运输模式降低运输成本并提高效率,细致规划配送子系统并强化信息管理系统,这些是规划大型制造企业物流管理系统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美)唐纳德J鲍尔索克斯等.供应链物流管理[M]..李习文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3):46-60.

[3]冯宝剑.供应链系统下企业物流库存管理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4.

[4]陈瑶,霍佳震.精益制造企业供应物流的集成决策优化及其运作模式比较[J].系统管理学报,2011(1).

1、企业物流管理相关的基础性内容

现代企业将物流置于企业发展的关键位置,物流管理过程中企业的原料进购、原料产品的条件化存储、产品配送、原料产品的交通运输都能实现统一化、系统化。在企业物流管理的整个过程中,要实现原料产品的存储和运输安全化,保证各个管理活动环环相扣,充分利用每一个活动中突出的影响因素,实现管理的高效化,能够将损失降到最低。企业物流管理需要实现各类物资的最大价值化,物尽其用,面对不同的情况要灵活应对,有效调剂、准确分配,在提高利用率的前提下,才能使利润收入提高。企业的物流运转层层分配的,也就是说在这个过程中时间是重要构成,俗话说的好“时间就是金钱”,尤其是对于企业的物流管理来说更是如此,物流管理中的每一个活动都在效率上有所提高,整体的运作时间就会减少,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资金的流转速度,为企业提供充足的周转资金以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资金经营问题。在存储中,物资的存储也需要资金的投入,这就需要能够对物资进行快速的处理,减少物资的存储占用时间,降低成品的投入。在物资运输的活动中,要秉承就近采购的理念,尽量减少物资的中间流转环节,提高单位产品的利益收入。

2、企业物流管理具体面临的瓶颈

2.1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问题较为严重

近年来,国家对中小企业的发展采取鼓励、引导的态度,极大的催生了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具有蓬勃的.发展力,但因为资金、经验不足,在物流管理方面起步相对较晚,在将物流管理纳入企业发展的重点之后又因为专业性的负责管理工作人员较少,无法形成规模化的物流管理。物流管理不是简单的工作分工,在少数物流管理优秀的大企业中最大的优势就是具有专业管理的人员,人才众多,知识理论基础雄厚,开展工作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工作的要领,节省了工作人员对业务的熟悉时间,工作人员职业素质水平高在工作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在职业惯性形成之后其职业敏感度会提高,有助于发展物流管理工作中的缺陷,提出创新解决措施。但中小企业的数量在我国企业数量中占绝大多数,也就是说普遍的企业中工作人员素质不高,这也就限制了我国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可能因为工作经验不足而增加企业经营的风险。

2.2企业物流管理中的物流设备不成熟

物流管理离不开相关的物流设备,物流设备的不成熟主要体现在现代化水平较低,以下从三个角度加以分析。第一点,企业物流管理的现代化设施较少,还处于主要依靠人力的阶段,没有真正达到一个现代化企业应有的机械化水平。第二点,物流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多是没有价值的,真正有价值的信息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导致信息资源浪费,计算机对信息的采集没有针对性,过于分散化、繁杂化。第三点,企业物流管理所使用的管理软件没有得到最多大程度的开发,其灵活性较差,没有进一步提升价值的空间,与集成化管理仍有很大差距。

2.3企业物流管理的体系不完整

物流管理体系不完整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中小企业中。在物流管理体系中较为典型的就是成本控制、物资供给等。一个公司企业发展涉及到了众多的方面,物流只是众多经济收入中的一个方面,因而在很多企业中常见的现象就是无法专门计算出物流的收入与支出,也就无法对物流的发展成本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企业要在物流这个领域内提高经济收入不能够从降低成本着手。企业在物流管理中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从生产到产品的最终配送形成局部空白,衔接不紧密,使物流运转的效率处于低水平层次。

3、解决企业物流管理瓶颈的措施

3.1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水平,加强培训

要想提高企业物流管理人员的素质主要有两个途径。第一个途径,要从招聘着手,在招聘管理人员时,要提高工作素质要求,要具有相关的职业理论知识,熟悉相关工作流程,最好能做到刚开始工作就能够熟练的程度,对于有工作经验的应聘者可优先录取。第二个途径,就是在公司企业内部进行的工作培训,对于公司中原有的一些专业理论知识不熟悉,但工作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的员工可以实行定期的专业化培训,在培训中获得知识理论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能力的提高,使工作人员的整体能力得到强化。

3.2对物流设备进行现代化处理

物流设备的近代化水平不高,要采取措施提高物流设备的现代化水准,可以投入资金,增加公司企业中物流设备的数量,提高企业物流管理的机械化水平。还要对信息分类汇总,有针对性的收集信息,使信息集中化、简洁化。要进一步开发企业物流管理的软件,提高软件使用的灵活性,赋予软件更大的价值。

3.3完善物流管理体系

物流管理体系在成本控制方面要逐渐趋于明朗化,制定专门的物流收入支出账册,利用计算机对数据信息进行整理,使企业对物流成本投入充分掌握,根据数据调整成本投入,减低成本支出,提高物流管理的经济收入。同时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各个物流活动之间协调工作,衔接密切,提高管理效率。企业物流管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形成的新型管理运作方式,它所具有的企业发展价值使得企业对它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留有一席之地就要紧跟市场发展的形势,企业物流管理也不能停滞不前,而应该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进度和承受能力,结合当前的市场经济情况,对物流管理的各个活动要及时更新,引进先进的运转工作方式,实现物流管理的效率化和高水平化,真正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

(一)良好的经济态势为现代物流发展提供了强劲需求基础。(二)区域产业结构决定了对现代物流有着广阔需求市场。(三)专业市场等集中货流发生源对现代物流业的现实需求。(四)具备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发展现代物流所需的设施体系。

物流公司成本控制研究论文提纲

一、论文提纲总体写作步骤

1.先拟标题;2.写出总论点;3.考虑全篇总的安排:从几个方面,以什么顺序来论述总论点,这是论文结构的骨架;4.大的项目安排妥当之后,再逐个考虑每个项目的下位论点,直到段一级,写出段的论点句(即段旨);5.依次考虑各个段的安排,把准备使用的材料按顺序编码,以便写作时使用;6.全面检查,作必要的增删。

二、论文提纲写作要点

(一)要有全局观念,

从整体出发去检查每一部分在论文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看看各部分的比例分配是否恰当,篇幅的长短是否合适,每一部分能否为中心论点服务。比如有一篇论文论述企业深化改革与稳定是辩证统一的,作者以浙江××市某企业为例,说只要干部在改革中以身作则,与职工同甘共苦,可以取得多数职工的理解。从全局观念分折,我们就可以发现这里只讲了企业如何改革才能稳定,没有论述通过深化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职工收入增加,最终达到社会稳定。

(二)从中心论点出发,决定材料的取舍,把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毫不可惜地舍弃,尽管这些材料是煞费苦心费了不少劳动搜集来的。有所失,才能有所得。一块毛料寸寸宝贵,台不得剪裁去,也就缝制不成合身的衣服。为了成衣,必须剪裁去不需要的部分。所以,我们必须时刻牢记材料只是为形成自己论文的论点服务的,离开了这一点,无论是多少好的材料都必须舍得抛弃。

(三)要考虑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初学撰写论文的人常犯的毛病,是论点和论据没有必然联系,有的只限于反复阐述论点,而缺乏切实有力的论据;有的材料一大堆,论点不明确;有的各部分之间没有形成有机的逻辑关系,这样的毕业论文都是不合乎要求的,这样的毕业论文是没有说服力的。为了有说服力,必须有虚有实,有论点有例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论证过程有严密的逻辑性,拟提纲时特别要注意这一点,检查这一点。

物流管理的毕业论文提纲

转眼间充实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我们都知道毕业生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毕业论文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物流管理的毕业论文提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绪论

(一)论文选题意义及目的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概述

2.国外研究概述

(三)论文研究的方法和创新点

二、科技进步与创新以及现代物流管理的若干基本问题概述

(一)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1.科技与科技进步

2.科技进步推动社会生产力全面发展

3.科技进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4.科技进步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推动作用

5.科技能够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科技创新的内涵

1.科技创新

2.科技创新新领域

3.现代物流管理中的科技创新

(三)现代物流管理的理论概述

1.现代物流管理的内容

2.现代物流管理的作用

(四)从传统物流管理向现代物流管理的转化

1.传统物流管理与现代物流管理的区别

2.现代物流管理的主要特征

三、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现代物流管理的影响

(一)科技进步与创新可以提高现代物流管理的周转效率

1.科技进步与创新是现代物流管理的核心竞争力

2.科技进步与创新使现代物流管理中供应链管理更加科学

(二)科技进步与创新可以促进现代物流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1.科技进步与创新是现代物流管理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应用

2.科技进步与创新实现现代物流管理中人、财、物的最优配置

(三)科技进步与创新适应现代物流管理的需求

1.科技进步促进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

2.科技创新支撑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

四、科技进步与创新支持我国物流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物流管理应用科技进步与创新的主要成就

1.增加科技投入

2.加强物流管理中科技进步与创新体系的建立

3.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4.高校对物流管理的研发实现科技创新

(二)我国物流管理运用科技进步与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1.基础设施与装备条件差

2.中西部地区与国内发达地区差异较大

3.缺乏科技创新人才

4.存在体制因素制约

五、国外物流管理中运用科技进步和创新手段对我国的启示

(一)政府重视为现代物流管理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1.改善宏观环境,颁布法律促进现代物流管理发展

2政府对现代物流管理中科技进步与创新财税政策的把控

(二)交通设施的改善与物流管理技术的充分应用

1.改造现有道路,提高道路设计的科学性与安全性

2.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下的现代物流管理

(三)密切关注国际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

1.学习借鉴与更新创造相结合

2.加强对外宣传,融入国际物流管理大舞台

(四)沃尔玛物流管理经验的启示

1.功能与结构完整的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2.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物流服务保障能力

3.企业强调物流运营活动科技创新

六、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强现代物流管理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一)构建现代物流管理制度

1.从培养物流管理人才出发

2.进行物流管理体制改革

(二)建立科技进步与创新的物流管理服务体系

1.建立物流管理公共信息平台

2.建立科技创新型人才市场开拓机制

(三)强化政府监督职能

1.财税激励政策

2.增加财政补贴政策

(四)加强现代物流管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政策

1.建立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机制

2.培养与开发科技创新型人才

3.完善科技创新人才管理机制

摘要:

本文首先从整体角度分析了大型制造企业供应物流管理系统的内容,而后针对大型制造企业原材料需求量大、供应商众多、供应物流内容繁复等特点分别设计了适合制造企业的运输管理子系统、配送管理子系统和信息管理子系统。

关键词:

供应物流;管理系统;大型制造企业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制造企业的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大型制造企业必须面对提高产品质量、缩短工期、成本比较等内在压力和外在压力。这种压力不但对要求大型制造企业的提高自身生产水平,更对供应物流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型制造企业所需物料品种复杂、需求量较大,涉及到的供应商众多,供应物流十分复杂。这要求大型制造企业对供应物流进行整体的、系统的规划,提高供应物流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实用性和高效性[1-2]。

1、大型制造企业供应物流管理系统的整体规划

大型制造企业供应物流管理系统包括来货检验、货物搬运及贮存、装卸、配货、信息处理,还包括与供应商进行信息沟通。将这些工作内容协调好,使之均衡顺畅对大型制造企业的正常运转是非常重要的。这首先要求企业选好配送中心的地址,设计好运输线路和供应物流据点;其次要对供应物流效率进行可行性分析,通过多个方案的在技术、成本、效率方面的对比获取最佳方案。同时要考虑供应物流管理系统要避免大型制造企业通常存在的转型难问题,防止经营规模和范围变化产生的供应物流系统重复性建设[3]。在遵循以上原则的基础上,根据配送子系统各项功能来比较和选择手段。根据企业生产的具体需要和供应物流的具体情况,将各项内容进行衡量和比较,从宏观上规划最适合企业自身条件和需要的物资供应管理系统模式。

2、配送子系统及运输子系统的规划

2.1运输子系统规划

如大型制造企业配送中心单独与第三方物流企业联系、单独与多个供应商联系,同时配送中心也单独与第三方物流企业联系、单独与多个供应商联系,而信息平台与配送中心再单独联系。大型制造企业运行过程中所需原材料种类、数量众多,供应商可能遍布全球,如都需要进行单独联系则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特别是长途运输带来的运输成本和运输时间都会大大增加。因此大型制造企业应选择Milkrun的模式来实现运输子系统运行。

①通过大型制造企业的信息平台,将不同供应商进行串联。串联后供应商所在点形成最优配送线路,配送车辆只需从第1个供应商开始装货、依次到第M个供应商,直到将所有原材料装车再集中到异地集货中心。

②根据大型制造企业所需原料遍布各地的情况设置了异地集货中心,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设置一个也或多个。异地集货中心还起到交叉码头的作用,即将不同供应商提供的以及巡回收货料收取的大宗原料进行拆分,拆分后将生产急需的获取以小批次快速送达大型制造企业。

③根据企业战略自建或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构建原材料配送中心。

④将集货中心集中的货物运输到配送中心。

⑤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供应商可以将原材料直接送达配送中心或大型制造企业的工厂。

2.2配送子系统的规划

按照作业具体项目划分,可以将大型制造企业原材料配送中心工作内容分为短期生产需求配送、电子看板配送(JIT),退补货、盘点等。本文将配送子系统分解为大型制造企业-配送中心分系统、配送中心-供应商分系统、配送中心内部分系统这三个部分。

(1)大型制造企业-配送中心分系统配送中心根据信息各方面信息对制造企业进行配送,配送信息来自于大型制造企业管理部门通过信息平台发出的《原材料需求计划》、《运输任务单》、电子看板等。这些信息同步于配送中心管理系统,并生成《出库任务单》。配送中心仓储在接收到《出库任务单》后实行JIT配送。

(2)配送中心-供应商分系统配送中心-供应商分系统是原材料配送中心与供应商之间的配送系统。配送中心仓储随时监控生产所需原材料数量,当数量接近或低于安全库存时,配送中心管理系统通过互联网向提供该材料供应商发送《订货通知单》。供应商得到该订单后根据与大型制造企业所签订协议进行送货或要求配送中心组织Milkrun取货[4]。

(3)配送中心内部分系统配送中心首先进行收货,对货物进行检验,按照不同生产车间的需求对收入的货物进行分类,并将收货信息、检货和分类结果登录至计算机。而后将货物码盘、入库、进行保管,在生产需要时将原材料出库。以整箱配送的方式向生产车间发送的原材料需要在暂存区拆盘,即拆包装,而后码放工位器具并将信息登录入信息系统,最后装配送笼;以拆箱配送方式向生产车间发送的原材料则以箱为单位放置到拣选货架中,粘贴电子标签以辅助人工拣选,同时将具体信息登录到信息系统中,最后装配送笼。要根据车间的具体需求将装配送笼后的原材料进行集货,而后发送到不同车间。

3、大型制造企业供应物流管理系统的信息系统规划

大型制造企业通常产品种类众多,生产工艺复杂,因此所需原材料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其供应物流系统也较为复杂。在外部需要与多家供应商进行协调、调度原材料运输,在内部需要管理配送中心、安排库存,而这些工作都是伴随着海量的物资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储存、交换、集成、共享和加密等工作。本文第二节中每一个分系统的运行都建立在强大的信息统筹基础上,因此大型制造企业应该也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可靠的、高效率的信息管理系统,否则在物流信息方面出现一个纰漏就可能断送供应物流系统在其他分系统上的努力。大型制造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可根据生产需要自动生成《原材料需求计划》,此计划为企业供应物流的总体任务。将总任务与实际已经获取原材料进行比对,信息管理系统将总体任务分解并生成配送指令,通过Internet/Intranet或专属虚拟增值网发送到企业外部受控物流单元(第三方物流企业、供应商等)和自有受控物流单元(配送中心、自有运输队等),受控单元再根据配送指令进行物流供应。大型制造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具有信息传递的双向性,也就是说受控单元能够将物流进行的状态反馈给信息中心。大型制造企业在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时应尽量避免使用VAN作为传播媒介,因VAN的信息交换方式为EDI,虽然应用广泛且速度较快,但是其无法在异构信息源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如果大型制造企业的供应商已经建立了非专属虚拟增值网,则信息管理系统就无法正常传递信息了。较为合适的方式是通过XML构建信息管理系统,其设计是针对Internet的,不但有价格低、连接快捷的优势,更重要的是其扩张性强、异构性能优越。

4、结论

对大型制造企业来说供应物流如同企业的生命线一样极其重要,只有从整体角度进行设计和规划才能够使供应物流有条不紊的运行,同时具备效率性、稳定性、活跃性。根据企业内在特点及外在环境、综合比较后设计好物资供应管理系统的各项内容,以Milkrun运输模式降低运输成本并提高效率,细致规划配送子系统并强化信息管理系统,这些是规划大型制造企业物流管理系统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美)唐纳德J鲍尔索克斯等.供应链物流管理[M]..李习文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3):46-60.

[3]冯宝剑.供应链系统下企业物流库存管理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4.

[4]陈瑶,霍佳震.精益制造企业供应物流的集成决策优化及其运作模式比较[J].系统管理学报,2011(1).

1、企业物流管理相关的基础性内容

现代企业将物流置于企业发展的关键位置,物流管理过程中企业的原料进购、原料产品的条件化存储、产品配送、原料产品的交通运输都能实现统一化、系统化。在企业物流管理的整个过程中,要实现原料产品的存储和运输安全化,保证各个管理活动环环相扣,充分利用每一个活动中突出的影响因素,实现管理的高效化,能够将损失降到最低。企业物流管理需要实现各类物资的最大价值化,物尽其用,面对不同的情况要灵活应对,有效调剂、准确分配,在提高利用率的前提下,才能使利润收入提高。企业的物流运转层层分配的,也就是说在这个过程中时间是重要构成,俗话说的好“时间就是金钱”,尤其是对于企业的物流管理来说更是如此,物流管理中的每一个活动都在效率上有所提高,整体的运作时间就会减少,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资金的流转速度,为企业提供充足的周转资金以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资金经营问题。在存储中,物资的存储也需要资金的投入,这就需要能够对物资进行快速的处理,减少物资的存储占用时间,降低成品的投入。在物资运输的活动中,要秉承就近采购的理念,尽量减少物资的中间流转环节,提高单位产品的利益收入。

2、企业物流管理具体面临的瓶颈

2.1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问题较为严重

近年来,国家对中小企业的发展采取鼓励、引导的态度,极大的催生了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具有蓬勃的.发展力,但因为资金、经验不足,在物流管理方面起步相对较晚,在将物流管理纳入企业发展的重点之后又因为专业性的负责管理工作人员较少,无法形成规模化的物流管理。物流管理不是简单的工作分工,在少数物流管理优秀的大企业中最大的优势就是具有专业管理的人员,人才众多,知识理论基础雄厚,开展工作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工作的要领,节省了工作人员对业务的熟悉时间,工作人员职业素质水平高在工作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在职业惯性形成之后其职业敏感度会提高,有助于发展物流管理工作中的缺陷,提出创新解决措施。但中小企业的数量在我国企业数量中占绝大多数,也就是说普遍的企业中工作人员素质不高,这也就限制了我国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可能因为工作经验不足而增加企业经营的风险。

2.2企业物流管理中的物流设备不成熟

物流管理离不开相关的物流设备,物流设备的不成熟主要体现在现代化水平较低,以下从三个角度加以分析。第一点,企业物流管理的现代化设施较少,还处于主要依靠人力的阶段,没有真正达到一个现代化企业应有的机械化水平。第二点,物流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多是没有价值的,真正有价值的信息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导致信息资源浪费,计算机对信息的采集没有针对性,过于分散化、繁杂化。第三点,企业物流管理所使用的管理软件没有得到最多大程度的开发,其灵活性较差,没有进一步提升价值的空间,与集成化管理仍有很大差距。

2.3企业物流管理的体系不完整

物流管理体系不完整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中小企业中。在物流管理体系中较为典型的就是成本控制、物资供给等。一个公司企业发展涉及到了众多的方面,物流只是众多经济收入中的一个方面,因而在很多企业中常见的现象就是无法专门计算出物流的收入与支出,也就无法对物流的发展成本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企业要在物流这个领域内提高经济收入不能够从降低成本着手。企业在物流管理中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从生产到产品的最终配送形成局部空白,衔接不紧密,使物流运转的效率处于低水平层次。

3、解决企业物流管理瓶颈的措施

3.1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水平,加强培训

要想提高企业物流管理人员的素质主要有两个途径。第一个途径,要从招聘着手,在招聘管理人员时,要提高工作素质要求,要具有相关的职业理论知识,熟悉相关工作流程,最好能做到刚开始工作就能够熟练的程度,对于有工作经验的应聘者可优先录取。第二个途径,就是在公司企业内部进行的工作培训,对于公司中原有的一些专业理论知识不熟悉,但工作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的员工可以实行定期的专业化培训,在培训中获得知识理论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能力的提高,使工作人员的整体能力得到强化。

3.2对物流设备进行现代化处理

物流设备的近代化水平不高,要采取措施提高物流设备的现代化水准,可以投入资金,增加公司企业中物流设备的数量,提高企业物流管理的机械化水平。还要对信息分类汇总,有针对性的收集信息,使信息集中化、简洁化。要进一步开发企业物流管理的软件,提高软件使用的灵活性,赋予软件更大的价值。

3.3完善物流管理体系

物流管理体系在成本控制方面要逐渐趋于明朗化,制定专门的物流收入支出账册,利用计算机对数据信息进行整理,使企业对物流成本投入充分掌握,根据数据调整成本投入,减低成本支出,提高物流管理的经济收入。同时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各个物流活动之间协调工作,衔接密切,提高管理效率。企业物流管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形成的新型管理运作方式,它所具有的企业发展价值使得企业对它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留有一席之地就要紧跟市场发展的形势,企业物流管理也不能停滞不前,而应该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进度和承受能力,结合当前的市场经济情况,对物流管理的各个活动要及时更新,引进先进的运转工作方式,实现物流管理的效率化和高水平化,真正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

成本管理在物流经营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企业对物流进行有效管理的手段。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下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获取最大利润是物流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对目前形势下的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物流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相比的物流需求系数由2006年的2.8提高到了2007年的3.2,表明社会经济发展对现代物流业需求有继续增大的趋势。在举办北京奥运会的经济背景下,我国物流业发展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将加大对物流业发展的重视和支持力度,物流服务逐步由单一运输向配送、仓储、包装、加工、金融服务一体化发展,向供应链整合与一体化管理发展。同时,区域物流逐步整合,泛珠三角、长三角与长江流域区域物流中心与国际物流中心正在形成,第三方物流企业快速成长。由于从2008年开始,我国对国外物流企业的市场进入壁垒和对国内物流企业的保护不复存在,国外物流巨头将依托其国际网络和整体优势,加强对国内物流企业的收购和整合,以抢占国内高端物流服务市场和中小客户市场,国内物流企业面临着新的挑战。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社会物流总成本为45 406亿元,根据国际通用的衡量物流成本的指标——社会物流总成本与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例,计算出该指标为18.4%,而美国数十年来该指标一直保持在9%左右。这说明我国的物流成本的管理水平还很低。通过对2007年我国社会物流总成本结构的分析,笔者发现它呈现以下特点: (一)运输成本呈加快增长态势 2007年运输成本为24 708亿元,同比增长17.6%,增幅比2006年提高4.9个百分点,占社会物流总成本的54.4%。 (二)保管成本增长较快 2007年保管成本为14 943亿元,同比增长21.2%,增幅比2006年提高5.2个百分点,占社会物流总成本的32.9%。 (三)管理成本稳步增长 2007年管理成本为5 755亿元,同比增长13.6%,增幅比2006年提高3.2个百分点,占社会物流总成本的12.7%。 二、现阶段我国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基础设施落后和物流投资规模较小导致运输、保管成本过高 我国物流企业基础设施落后且布局也不合理,同时物流投资规模相对较小,滞后于物流需求的增长,这是当前国民经济发展中出现交通瓶颈、物流不畅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我国企业物流效率相对较低、物流成本依然偏大的重要原因。在微观方面,我国物流行业内部设施大部分已陈旧或老化,装卸搬运机械化水平低,难以适应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多数企业自身扩大再生产资金严重不足,无法进行技术设备的更新和改造。在宏观方面,国家财政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不够,物流基础设施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现行国家增值税税收政策不允许企业抵扣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制约了物流企业固定资产更新的需求,加大了物流行业企业的税负。 (二)物流管理效率低下引起管理成本过高 1.管理水平落后。大部分物流企业的管理者素质较低,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整个物流行业职工总数的10%左右,大大低于其他行业。同时,许多物流企业片面追求“大”和“全”的发展,而忽视了企业自身素质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企业的管理还停留在原来粗放式、低效的管理水平上。2.信息技术落后。我国传统物流以经营仓储、运输、装卸、养护为重点,不重视对商品配送、流通加工、企业内部的信息化改造,更不重视物流信息的收集、处理及发布和物流技术的引进,信息处理水平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1%。 (三)物流成本的核算存在明显缺陷 我国目前企业财务制度中没有对物流成本设立单独的会计科目来进行核算,而是将与物流活动相关的各种支出列示于企业的各项费用内,或者仅仅将部分的物流成本随材料、制造费用等计入产品的制造成本中。另外,人们往往比较重视运输费、搬运费等显性成本,对于物流环节所消耗的资金利息、设备折旧、人员培训等隐性成本特别是物流活动组织不当所导致的风险和由于效率低下而增加的时间成本,还缺乏足够的认识。日常采用的标准会计成本法一般没有将与库存有关的成本,诸如保险和税收、租金、存货占用的资金及建设仓库所需的资本费用等计算在库存成本内,导致其被低估或模糊。而先进国家的实践证明,对于自营物流的成本支出而言,实际发生的物流成本远远高于外部支付额数倍以上。所以,从现代物流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还没有真正把握实际的物流成本,决策者也很难从现行的会计系统中获得物流成本数据。 (四)物流成本控制的手段和方法不成熟 目前,我国企业只停留在依靠企业内部物流活动的分析,寻求降低物流成本的方法和措施,注重单个成本的降低,很少注意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不考虑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去增加绩效,诸如与生产和销售部门共同去研究物流成本问题,解决机构之间的壁垒问题,仍是一个较为封闭的内部决策支持系统。随着经济的发展,物流企业必将面临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更大的生存风险,有些物流企业重业务发展、忽视风险防范,增加了风险防范的成本。同时,在成本信息交流、反馈以及监督评价中,重视有形成本动因,忽视无形成本动因,不能完整地反映新形势下物流企业的经营活动及战略思想。 三、针对目前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拟采取的对策 面对全球激烈的市场竞争,人们把探寻利润的目光转向以降低流通费用被誉为“第三利润源泉”的物流领域,越来越多的企业对物流成本管理高度重视,力图通过降低物流成本,增强竞争优势。针对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和构建物流信息平台,提升信息化水平 国家应在目前交通网络的基础上,加强区域交通网络的规划,加快城际交通线路的建设,完善港口物流,构筑航空、水运、铁路和公路等有机衔接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可以采用多元投资渠道,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打破行政限制、行业限制、所有制限制,在统一规划和科学管理的基础上,鼓励和支持各种企业参与高标准、高效率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尽快形成配套的综合运输网络、完善的仓储配送设施、先进的信息网络平台等,特别要兼顾近期运作和长远发展的需要,对现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重新配置,防止物流设施单一、投资分散或重复建设。 加快各地区网络基础设施的对接和衔接,逐步建立商业信息数据库,形成电子商务平台,并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规、制度,为网络交易和结算提供法律保障。在整个物流的运作过程中,利用EDI、3G、RF、Internet等现代信息技术,围绕采购、生产、仓储、包装、运输、配送等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信息的采集、交换、传输和处理,使各个节点能够有效地相互协作和无缝对接,构造出合理优化的物流供应链,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的物流效率。 (二)大力推广国家标准并完善物流成本的核算 2007年5月正式实施的国家标准《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GB/T20523-2006),被专家誉为“填补了国内物流成本计算和管理的空白”,它为我国企业实施物流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手段,实现了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由定性决策向定量分析的跨越,使企业可以准确了解自身的物流成本支出,并且使不同企业之间实施物流成本的比较成为可能,对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发展社会化物流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我国应加强该标准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使标准尽快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在现行会计制度下,可增加企业物流成本的核算和报告,并按照上述标准设计《企业物流成本主表》和附表《企业自营物流成本支付形态表》,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依据。 (三)努力降低保管成本,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目前,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来降低保管成本:对现有仓库设施进行有效整合与改造,减少闲置仓库,使之充分利用;对仓库物品采用ABC分类法,将企业的物流成本划分为重点控制、一般控制、忽略控制三类,重点控制A类物流领域的成本发生源;合理控制库存水平,选择恰当的库存订货模型,协调库存成本和订货成本来加速资金周转、降低库存费用等。 中小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决定了它们在建立企业物流服务链条和网络时的不尽完善,如果它们也在内部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物流管理,既削弱了企业对核心生产能力的关注,也不能发挥社会化物流的规模经济优势。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对现有企业进行重组、改造和制度创新的措施。同时,国家也应出台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和相关法规予以支持,通过市场形成第三方物流或物流企业集团,达到规模效应,逐步实现由“企业物流”向“物流企业”的转化。 (四)运用战略管理思想实施物流企业的成本控制 传统的物流管理方式使企业的采购、制造、市场营销、配送等功能分割,物流成本的计算、管理与控制分块进行,无法对成本进行权衡和控制。根据效益背反理论,由于物流各子系统间的成本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因而子系统成本的降低并不一定能够降低物流总成本。只有通过协调物流各子系统间的运作,将物流成本的管理与企业竞争战略联系起来,才能真正有效地降低包含在产品成本中的物流成本,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管理。也就是采取从战略以及全方位寻求并拓展成本控制的方法,实现成本管理的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体现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考核全方位的管理模式。同时,在物流活动中组织实施作业成本管理法,深入到企业的作业层次,对运输、库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多项作业环节分析、挖掘成本动因,消除作业链中一切非增值作业,并融入战略管理思想,才能促进企业整体价值链的优化,保持长久的竞争力,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主要参考文献】 〔1〕 王丹惠.谈谈物流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J〕.财会通讯,2007,(1). 〔2〕 刘春霞.我国工业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发展现状及问题〔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4). 〔3〕 李卫忠.长株潭区域物流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物流科技,2007,(4). 〔4〕 隽娟.中美物流成本的比较研究〔J〕.北方经济,2007, 降低物流成本的基本途径新解 通过对企业物流总成本的分析,在企业具体操作中,建议以下几种降低物流成本的基本途径: 1)通过效率化的配送来降低物流成本。企业实现效率化的配送,减少运输次数,提高装载率及合理安排配车计划,选择最佳的运送手段,从而降低配送成本。 2)利用物流外包降低企业物流成本。降低投资成本 企业把物流外包给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可以缩短商品在途时间,减少商品周转过程的费用和损失。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采用第三方物流公司直供上线,实现零库存,降低成本。 3)借助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控制和降低物流成本。在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下,企业的成本控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往往不易也不可能实现各个环节的最优控制。企业采用信息系统一方面可使各种物流作业或业务处理能准确,迅速的进行;另一方面通过信息系统的数据汇总,进行预测分析,可控制物流成本发生的可能性。 4)加强企业职工的成本管理意识。把降低成本的工作从物流管理部门扩展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并从产品开发、生产、销售全生命周期中,进行物流成本管理,使企业员工具有长期发展的“战略性成本意识”。 5)对商品流通的全过程实现供应链管理。使由生产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销售企业、消费者组成的供应链的整体化和系统化,实现物流一体化,使整个供应链利益最大化,从而有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

快递物流企业物流成本研究论文

物流业作为近年来的新兴服务行业发展迅速,然而物流成本过高是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的理由。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企业物流成本控制论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供应链视角下企业物流的成本管理研究

摘 要: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市场竞争环境在不断地变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降低运营成本的机会越来越少,然而在供应链视角下,物流成本管理无疑是企业实现自我二次发展的有力途径。通过供应链视角下的物流成本管理,企业可以减少成本投入,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力,最终实现长远化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针对供应链视角下的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方式进行分析和探讨,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思考和见解。

关键词:供应链视角 企业物流 成本管理 探讨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得各行各业的企业内部运营环境出现了极大的变化,企业物流活动的范围以及规模都在日渐拓展,与此同时,就不可避免地会增加资金投入量,在此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环境下,大多数企业都开始将物流成本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和要点,力求将目光放的更加长远,将传统的简单成本运营模式转化为综合物流成本管理模式,这一改变是企业发展和进步的表现。而在此发展形势下,只有明确供应链视角下的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方式,方可为日后各个行业内的企业高效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 供应链视角下对企业物流成本进行考虑

物流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讲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物流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综合性,属于一项系统性较强的活动形式。在此过程中,可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经营模式进行有机结合,从经营主体的角度进行分析,使之联系更加紧密,同时对物流成本支出数据等进行考察。供应链视角下的物流成本考察应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

第一,对企业的物流成本进行把控。从供应链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观察,企业物流成本可表现在企业物流活动费用支出、企业会计核算中所提供的其他支出,此外,相应的还会涉及产品分销商亦或是原材料供应商,很多企业经营者都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并明确经营实体和价值变化之间的支出数额,使得最终的物流成本的控制更加全面和精准。

第二,对效益和费用进行分摊。分工协作的生产模式,使得企业运营中的部分活动在落实过程中,产生供应链节点与成本、效益之间的配比不均衡的情况,只有重点从供应链层面对物流成本进行评价,方可令收益和成本在渠道成员之中实现有效分摊,并对企业运营中的各个节点加以激励,从供应链角度,使得市场活动的开展更加顺利,同时更具全局性和科学性。

第三,对供应链伙伴关系予以优化和协调。在对物流成本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如若从供应链管理层面入手,将会把实际消耗量作为可靠的数据支撑,进而对供应链视角下的物流成本管理全过程进行计算和把控。比如,可将成本投入到产品、渠道和顾客等,对各类的产品予以精准反映,与此同时,对产品、渠道以及顾客等加以优化,构建良好的供应链关系机制。

第四,增强内部物流管理能力,提高供应链自身的竞争实力。从全局性的角度对整个企业的供应链物流成本进行分析,可对分销商、顾客、供应商以及运输者的关系予以协调,逐步达到物流作业链条的无缝式管理,不仅可以提高供应链的竞争实力,还可使得企业物流管理水平得到相应的提高。

2 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中的问题汇总

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物流成本相对较高,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对于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的获取来讲具有直接影响。因此,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是极其重要的,特别是当前的供应链物流成本管理工作中仍旧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亟待进一步解决和处理,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物流成本管理和控制意识较为薄弱

最近几年来,物流成本管理和控制,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但是仍旧有部分企业无法从供应链层面对物流成本管控工作的落实进行分析,导致最终的物流成本管理水平无法得到提升,也出现了单项物流成本高低不一的情况。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无外乎都因为企业未能从供应链角度认识物流成本管理的作用,忽视了物流成本管理的实际价值[1]。

2.2 物流成本核算体系不健全,供应链物流成本管控的作用易被忽视

至今为止,我国仍旧缺少健全的、统一化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和机制,未能基于物流成本管理给予框架结构和管理模式方面的借鉴,同时伴随着管理系统和管控工具的缺失等问题。与此同时,在大多数企业的运营和发展过程中,物流活动普遍存在费用记录不精准和不合理等各类问题,甚至还有部分企业直接忽视了供应链层面下物流成本管理的作用,这就无疑会给企业之间的物流活动的开展增添难度,无法达到物流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

2.3 物流成本管理设置理念下,无法适应供应链管理的变化趋势

在以往的管理模式之下,企业无法实施统一化的物流成本核算,这就导致只有极少数企业可以从全局性的角度出发,完成物流成本管理体系的构建任务。此外,此种分散式的管理方式,还会引发物流成本信息失真的问题,难以运用成本管理的途径,对物流流程加以优化,导致最终所制定的低成本战略仅仅成为口号,不能高效落实到实践中,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讲无疑极为不利的[2]。

3 从供应链的角度对企业物流流程进行分析

所谓的供应链指的就是事先做好规划,而后通过分销、计划、仓储以及获得的方式,使得客户与供应商之间达到无缝衔接的效果,满足客户的产品应用需求,其中的物流是一种相对较为系统化的资源流动性手段,它集合了科学的管理思维,融入了现代化的思想,将供应链上下游经营主体进行联系,最终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3]。

从供应链层面对企业物流成本进行把控,无疑会涉及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还会影响供应链体系的作业全过程,还可关系成本费用的实际消耗量和支出量等,究根结底地说,就是从供应商这一环节开始直到客户,降低正向和逆向的全部成本。所谓的逆向成本指的是涵盖着保修、回收、售后、退换等方方面面活动的物流费用。而正向成本则包含了产成品、原材料以及中间品等实物所产生的全部费用。

4 从供应链的角度对物流成本管理进行分析

物流成本管理的根本就是要对物流成本进行管控,最为关键的是要运用成本控制手段,对企业间的物流活动进行合理调控,这将直接给企业日后的经济效益带来影响,也会制约着其自身的竞争能力,对于企业的长远化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认为企业要基于运营规律和发展趋势,对供应链成本管理机制加以完善,构建与之相对应的管理体系,最终为企业的决策提供相应的保障和有力的支持[4]。

4.1 增强企业内部人员对于物理成本管理价值的认知

企业每个运营环节和各个部门,都要重视成本控制的作用,保证每项活动均可以高效落实。所以,首先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就应当积极履行自身的职责,将物流成本管控理念渗透到工作实践中,树立更为科学的物流理念。与此同时,构建满足顾客需求的物流成本管控机制,并和外部环境实现协同运作,制定切合实际的物流运营规划方案,在企业的供应链上,为企业提高内部竞争力奠定基础。

4.2 基于供应链管理需要,构建系统化的物流成本核算机制

供应链节点企业的市场目标具有一致性,它的物流核算方式从理论上来讲,也需要做到有机地统一。通过对现阶段每个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工作的情况进行分析,而后发现了较为普遍的问题,即各自为政落实工作。基于此,核心企业可以选择在各个节点之中将《企业物流成本构成和计算》落实到实践中,与此同时,秉承着适度、准确的原则,将会计核算资源作为物流成本管理的数据参考,而后还可借助其他的方式,对隐性成本进行深度发掘,最终使整体的物流成本控制更为完整[5]。

此外,还可对企业物流成本中的重要组成内容予以了解和掌握,将其作为日后物流成本项目管理的基础和重点,还要对物流成本支付形态层面加以考虑。在确定物流范围的基础上,提高物流成本管理控制水平,发挥物流成本核算机制的作用,为接下来的物流成本控制工作的落实提供制度保障,也可使物流管控行为更具针对性和规范性,提高管控过程的工作效率,为整个公司的运营和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4.3 对企业物流管理组织模式进行优化

企业的运营发展中,可以将物流成本管理作为其他成本管理的重要因素,并使其从中分离,构建系统化的、一体化的物流成本管理方案,从单独层面逐步开展全方位的物流成本管理工作。

我们有理由认为若想从供应链视角下做好物流成本管理工作,就要首先做好规划,持着清晰的思路,使得整个企业均可实现集中管理和控制,待到条件成熟以后,再通过类似于自负盈亏的分公司管理模式,对物流成本管理工作进行重新组织和构建,直到它和供应链的管理需求相一致,并实现共同仓储配送和共同物流系统投资两个方面的目标,实施高效的、趋同化的管理,保证管理方式的适宜性和计算工作的科学性。

4.4 构建系统化的物流成本管理和控制机制

企业物流系统中涉及诸多的因素和要点,这些互相制约、影响的体系无疑是促进企业发展和进步的动力源泉。因此,企业若想降低运营成本,就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趋势,意识到供应链视角下物流成本管理工作落实的重要性,具备全局性的思维,运用成本预算、成本控制、成本核算和成本决策等措施,使得最终的物流成本控制体系的构建更能满足企业的发展趋势。

此外,企业负责人还需将企业成本管理体系与物流成本管理体系进行有机融合,实现无缝对接,对供应链物流成本的管理水平予以明确,逐步形成系统化的管控方案,为企业的长远化发展提供动力,也可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效率,增强竞争实力。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负责人感受到行业内部的竞争压力,加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若想在此社会发展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对企业发展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和控制,使之更具活力,从而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通过对许多文献资料进行分析,而后发现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大多数已经定型了管理模式,很难大幅度地减少投入成本,但是,供应链角度下的物流成本管理无疑是新的机遇,建议对此问题予以重视,从本文中建议的角度入手,明确其重要作用,为企业的稳健运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晨頔.供应链视角下物流成本控制的合理化模式探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37(1).

[2] 朱铁松.供应链视角下的物流企业成本控制机制探究及实践[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15(9).

[3] 汪利虹.基于供应链视角的物流客户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3,26(5).

[4] 赵文善.服务供应链视角下物联网对企业物流模式创新的影响研究[J].物流技术(装备版),2015,34(8).

[5] 张海丽.供应链视角下某大型B2C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模式分析[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9(4).

物流企业的成本制约论文

[摘要]物流业作为近年来的新兴服务行业发展迅速,然而物流成本过高是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的理由,如何制约物流成本成为物流企业需要考虑的重要理由。制约物流成本可以提高企业、国家及社会的经济效益。本文就目前物流企业中物流成本的制约目前状况及造成物流成本浪费的理由,在仓储成本、运输成本、包装成本等方面提出在未来的经营中该如何降低物流成本。

[关键词]物流企业;物流成本;成本制约

[]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9-0034-02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对物流的需求增大,企业对物流重要性的认识逐渐深化,物流企业应运而生。具体而言,物流企业是为客户提供物流及后勤保障服务的经营组织,生产的是一种无形产品——物流服务。物流企业提供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形成了企业的物流成本。然而,由于物流行业发展迅猛,企业没有及时对营运成本进行有效管理和制约,造成成本浪费现象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如何加强成本制约、降低物流成本成为物流企业需要考虑的重要理由。

1物流成本的概念

物流成本包括狭义成本和广义成本。以上所说的物流成本就是狭义的物流成本。广义的物流成本则是狭义的物流成本再加上客户服务成本。现实中常有企业因为物流服务水平低,造成客户不满意,而失去现有客户与潜在客户。这种情况所带来的损失,就是客户服务成本。除特别注明以外,文中所述的物流成本均为狭义物流成本。

2物流企业成本制约目前状况及存在理由

2.1物流企业成本制约目前状况

中国市场经济在不断地发展,市场竞争也随之越来越激烈,商家之间同等货品的价格比较也愈演愈烈,企业为了保证利润,开始考虑如何降低成本,而第三方物流这种以合同的方式提供系统的、综合的物流产品,可以帮助企业减少库存及运输的费用,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然而我国第三方物流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在物流成本与GDP的关系方面,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较大,从2004年到2010年,我国的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率分别为18.8%、18.6%、18.3%、18.4%、18.1%、18.1%和17.8%,平均值为18.3%,而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仅为10%左右。

2.2物流企业成本制约存在理由

第一,在我国,物流业作为新兴的服务产业在最近几年得到了迅速发展,由于物流业进入门槛低,监管分散,“小、散、差、弱”的主题格局制约了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缺乏规模效应,许多先进的物流系统未被真正引入和使用,并且绝大多数物流企业仍未意识到物流成本的重要性,因此,物流成本制约一直没有进行较好的实施;第二,企业对物流成本的核算标准不统一,缺乏统一的统计口径,不利于管理者对物流企业的经营业绩、管理效率和发展前景进行评估,从而制约了物流企业的发展;第三,物流企业的对物流中的安排不合理导致物流成本过高。

3造成物流企业成本浪费的理由

3.1产品本身造成的物流成本浪费

对产品的包装、装卸、运输、保管和流通加工等都构成了物流成本,所以产品本身对物流成本有很大影响。首先,产品价值对物流有直接影响。产品价值高,对运输过程的要求就高,就会相应增加物流成本;产品价值低,物流成本就会较低。但产品价值也要与产品的重量联系起来辩证看待,比如煤炭、沙子这类产品价值低但重量较大,所以运输成本较高;而珠宝、高科技产品的价值高重量较低,这类产品的运输成本低但存储成本高,也会增加物流成本。

3.2物流安排不合理造成的浪费

物流合理化就是使物流设备和一切物流活动趋于合理。这对物流企业节约物流成本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物流合理化可以提高物流效率,减少资金、资源不合理占用,缩短工作周期,从而节约物流成本,物流合理化关系到了企业效益,是管理者应当重视的一个方面。物流企业应重视物流的路线和使用的运输工具上的安排,避开重复或迂回路线,造成时间成本浪费;运输工具安排不合理也会对物流造成不必要麻烦,造成货物损坏或丢失,或增加运输成本,造成成本浪费。

4物流企业成本制约策略

4.1仓储成本的降低

仓储是对进入仓库的物品进行储存和保管。仓储是物流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仓储环境可以防止产品出现损坏、变质等现象,不但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而且可以减少经济损失并且赢得客户的信任,保持长期合作关系。要做到降低物流成本必须做到仓储合理化,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①先进先出原则。先进先出原则是指先入库的产品先发出。是为了防止库存商品因保管时期过长而发生变质、损耗、老化等现象,特别是对保质期较短的商品来说尤为重要;②对货物进行分类,可以将同类货物堆放在一起,将易燃易爆的货物单独放置,也可依据进货、发货频率来确定货物存放位置;③对货物种类数量做好标记。这样可以让工作人员更容易找到货物,提高工作效率。

仓储过程中货物难免会有磨损,物流企业要做好货物的保养:首先,严格验收入库货物。在验收入库货物时,了解货物的质量状况和货物对存储的要求。然后安排合适的存储仓库,避开能互相产生作用的货物存放在一个仓库里,同时做好防潮工作,对仓库温度进行制约,定期检查货物,出现理由及时调整,保证货物质量水平。其次,对货物进库出库做好记录,定期清点货物,防止货物丢失。最后,做好仓库清洁卫生,避开虫鼠类危害货物。

4.2运输成本的降低

物流成本中运输成本占的比重较大,制约运输成本,并且保证运输的安全性和快捷性,达到运输成本合理化制约要求。运输工具的选择,装载功能合理化及运输路线的选择都决定了运输成本。

货物自身的形状、价格、交货日期、交货地点等特点决定了物流过程中的运输工具的选择,运输工具要保证经济性、安全性、时效性。因此,选择运输工具要根据货物的特点及对物流时效的要求,在保证货物不受损失的情况下选择廉价的运输工具。合理的装载方式能提高装载水平,充分利用装载容积和限定载重量,降低运输成本。装载方式合理化包括:①轻重配载,将重量大,体积小的货物与重量小,体积大的货物组装,提高运输工具使用效率;②解体运输,体积大、不易装卸、易损坏的货物可以解体拆卸,分别包装;③组合运输,减少空载,在运输工具运货到目的地后,再安排好回程货物,减少运输成本。

物流企业在选择运输路线时,要多收集整理路线信息,合理选择运输路线,既可以减少运输成本也可以节约时间,优化路线策略包括:①图表分析作业法。在图上标出货物运出地、运入地、调运量及两地距离。然后根据就近供应原则,在图上制订商品调运方案,并不断调整,使运输路线最短,最后将结果填入商品调运平衡表。②表上作业法。在表上求解总运费最低的调运方案,然后不断调整,找到总运费最低方案。③节约里程法。根据每个客户的送货地点,组合出一条巡回路线,这样一条路线的路程必定小于单独给每个客户送货的路程。

4.3包装成本的降低

在设计包装时要考虑货物的形态及特征,保证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受到损害。选择包装材料时要优先考虑低价、轻薄、环保可循环利用的材料以降低包装成本,也可以对包装材料进行改造和创新,以便可以用更加物美价廉的材料进行包装。

在包装作业方面,包装尺寸标准化可以对包装物进行大批量生产,降低了单位包装物的成本,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大规模使用机械包装,机械作业既省力又省时,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可以减少劳务工资成本,从而降低包装成本。

4.4装卸搬运成本的降低

改善装卸搬运作业包括:①减少装卸次数。装卸在物流过程中发生的频率较高,而高频率的装卸不仅会造成物流成本增加,而且会对货物造成一定损坏;②减少与货物本身使用无关的物质,否则,在反复的装卸过程中,会形成无效装卸,造成装卸成本浪费。③包装合理化。包装材料尽量选择轻薄的材料,包装尽量简单、实用,减少装卸过程中对包装物的劳动输出。

5结论

随着物流企业的发展,对物流企业的成本制约已成为必须解决的理由。本文介绍了物流概念,分析了物流企业成本制约的目前状况和存在的理由并分析形成理由,针对理由提出了解决策略。从仓储、运输、包装和配送等角度阐述如何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效益。得出的结论是:我国的物流企业成本制约存在很大的理由,这与我们的国家仍未制定相应的政策法律有关,也与我们缺乏制约成本的理念有关,所以,我们要增加制约成本的意识,分析出成本浪费的理由,从仓储、运输、装卸搬运、包装和配送等角度分析如何才可以降低成本,在这一系列链条中合理化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参考文献:

[1]吴一清.物流学[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

[2]曹志强,张光磊.增强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J].机械管理开发,2004.

在生产企业中,物流成本是除原材料成本之外最大的成本支出项目,如今的企业物流管理者通过学习、实践和总结,正在探索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但是必须指出的是,物流成本的绝对数值必然是一直上升的。因为,随着企业通过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来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不断追求,必然会对物流系统注入更大的投资,从而提高了物流成本。高的物流成本是高水平的物流服务的保证,这是物流系统效益背反性的体现,企业很难既提高了物流服务水平,同时又降低了物流成本,除非有根本性的技术进步。但是物流成本上升的幅度低于经济效益的增长幅度,所以物流成本占的比例是在缩小,从而成为经济效益提高的源泉。一、提高企业的物流能力是获得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企业的竞争能力最终反映在对市场的把握能力和获得客户持续满意的能力。这个能力体现在对市场信息的把握程度和反应速度上,通过对市场先机的把握去创造更大的需求市场.这就是积极的参与市场竞争.市场竞争的最终表现是价格,价格竞争的本钱是成本,成本下降的空间取决于物流成本。物流降成本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这个利润源如何凸现。要实现物流成本的降低,首先必须了解物流的实际情况,建立物流成本数据库,对物流系统进行分析,有了基础数据,就有了比较基础,就可以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有了比较基础,才可能制定目标,建立新的物流系统。当前,很多企业的物流管理采用的是分散管理物流的体制: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能力建设、合理化改进、物流运作、信息系统建设与维护分别由若干部门完成,物流系统涉及成本方面的基础数据很难进行完整有效的统计。这个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 现行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中没有单独考虑到物流成本的问题;2. 物流成本的各个项目分散在企业成本核算的不同会计帐户中;3. 从现行的会计系统中无法直接得到各个物流成本项目的金额。由于难于了解企业物流成本的现状,物流的利润源就掩藏在“冰山”之下,使得企业无法明确目标,无法有效“开发”这个利润源。企业发展对物流成本受控的要求十分急迫。物流成本受控的基本要求是明确成本现状。而有效把握物流成本现状的基础保障是构建系统的组织。因此,企业物流系统组织流程再造、机构整合,变分散管理物流为集中系统的管理物流,使企业物流真正的系统化。二、物流降成本是个系统工程,物流系统成本之间存在着效益背反规律在物流各项功能之间,某一种功能成本的降低,会使另一种功能成本增加。由于构成物流成本的元素众多,各种费用互相关联,工作千头万绪。因此,要想切实的进行,就必须设立工作目标,明确任务,确定工作优先级,以项目管理的方法,有序受控的开展,最终获得系统的利润。当前,实现物流降成本的首要任务是:明确物流成本的构成,从原来财务成本费用中剥离出属于物流成本范畴的内容,分析和比较物流成本与制造成本,物流费用与其他费用之间的关系,切实掌握物流系统的成本。分领域全面清理物流系统的资源配置,建立物流成本数据库.建立物流成本科学的比较基础。三、明确物流成本的构成流通领域中的物流成本一般包括库存/运送成本、运输成本、发代方面的费用(货主费用)和管理费用,其中:库存/运送成本:利息、仓储、税收、折旧、残损、人力和保险费用;运输成本:货运成本(公路、铁路、水运、空运、管道);货代方面的费用(货主费用);管理费用:Ax(库存成本 运输成本,A为一常量,其取值范围视具体情况而定)。企业的物流成本由供应物流子系统、生产物流子系统、销售物流子系统和废弃物物流子系统中的显性成本(固定成本)和隐形成本(变动成本)构成.显性成本存在于运输、仓储、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和信息传递等具体的基础设施、设备资源和运作过程中,隐形成本存在于由于物流运作不畅导致的库存费用增加所形成的资金利息成本、库存资金占用的机会成本和市场反应慢的损失及管理不善造成的货物损失和损坏的成本。要明确物流系统的成本构成,就必须明确物流系统的构成,也就是说,必须明确物流通路。四、明确企业物流成本的范围企业物流成本的全貌应该是三维的,这就是支付形态、运作范围和功能形式。就支付形态而言,它包括:人工、材料消耗、运输设施和仓库折旧、合理损耗、资金占用利息、管理费用、委托外包等。就功能形式而言,它包括:包装、搬运、保管、装卸、流通加工、信息交换、物流管理等。通过对物流通路的分析,明确了各个物流子系统中物流成本的可能构成。接下来,我们应该讨论如何建立科学的物流管理会计制度,使物流成本管理与财务会计在系统上联结起来的问题。五、健全企业物流成本财务模式,理清头绪目前,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的构成模式尚未建立,物流成本的各个项目分散在企业成本核算的不同会计账户中。由于物流成本没有被列入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制造企业习惯物流费用计入制造成本和诸项费用中;流通企业则将物流费用包括在商品流通费用中,因此,无论是制造企业还是流通企业,不仅难以按照物流成本的内涵完整地计算出物流成本,而且连已经被生产领域或流通领域分割开来的物流成本,也不能单独真实地计算并反映出来,无法掌握物流成本真实的全貌。这就是为什么至今为止,我们的企业还不能切实的掌握物流系统的成本的原因之所在。

物流成本在企业总成中占很大比重,科学地核算物流成本、有效地控制物流成本成为我国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企业物流成本控制方面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

摘 要:物流成本的管理是利用成本来管理物流,或者说是用成本为手段的一种物流管理方法。因而物流成本管理成为企业物流管理的核心内容,对企业提高服务水平和加强管理效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参考了众多国内外文献后,以企业物流成本的管理和控制为研究对象,在基础理论、管理策略和控制机理等几个层面对企业物流成本管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成本控制

1 企业物流成本概念

企业物流成本是指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企业物流成本也就是指微观物流成本,包括货主企业和物流企业成本。由于分析企业角度不通,物流成本的分析角度也不同。在本文中,进行物流成本管理和控制系统的分析时,所指的都是货主企业物流成本,而它又包括制造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

2 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 存在的问题

虽然,越来越多的企业对物流成本的管理给予了极大的重视,但在企业的实际物流成本管理过程中,很多问题日益凸显,给物流成本管理带来了困难,表现为:(1)企业不能从战略的高度上认识到物流成本管理不是简单的计算,而是对物流成本管理所有要素总成本的控制。(2)不能够全面的把握企业在实际的物流业务中的外部成本,导致对于物流费用核算不清。(3)没有对顾客的需求进行详细的调查与区分,因此,没有对客服水平和物流成本作出好的权衡,导致物流成本分析失误。(4)忽略了物流成本管理的信息化趋势。

2.2 解决策略

(1)建立物流成本的整合管理。

由于企业的物流系统由多个系统组合而成,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配送,包装,流通加工等,这些系统看似独立,实际上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如果要实现总成本的最优化,那么必须树立系统观念。用系统的观点和系统的思维来解决问题,使各个方面能够协调发展,统一为总成本服务。如果在实际工作中,过分的注重个别活动的成本降低,那么将很有可能忽视整体效益。除此之外,还要建立起现代化的运作方式和管理系统,树立现代化观念,通过信息化的方式改善物流成本管理。

(2)建立正确的物流成本的核算机制。

物流成本的核算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能为企业提供正确的数据,也是企业进行计划和决策的依据。在核算过程中,对数据正确及真实性的把握是非常关键的,因此企业必须获得可靠的数据,由于现在我国还没有统一的核算标准,企业有必要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建立起一套符合自身的核算规划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对各个方面进行核算管理。

(3)建立完善的客户服务管理机制。

对于企业来说,要保证经济效益,顾客是最重要的着手点。随着物流的发展,现在很多人也提高了对物流服务的要求,比如从时间上要缩短,品种要齐全等。为了更好的满足顾客的要求,企业必须关注顾客服务的管理。要想从顾客服务方面来寻求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就要确定提供什么样服务水平。针对不同的顾客,企业要制定出不同的服务水平。首先企业要对顾客进行调查和整理,按顾客的不同需求进行分类,然后相应提供不同的服务水平。对顾客的服务与企业成本做对比,建立盈亏分析表,找出最合适的尺度,既能满足顾客需要,又能使企业盈利的方案。在制定好计划后,对该计划的实施结果进行考核。此外,企业应该在平时的服务中注意从多方面提高自己的服务价值,如从差异化着手,从战略上取胜。另外,并不是确定好服务水平就是解决了问题,环境中的不定因素非常多,企业要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时常对这个指标进行研究和调整,最好能够事先对环境的变化作出预测。

(4)整合供应链资源管理。

现代企业竞争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独立企业间的竞争,而是转变成了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甚至可以是超越了国界的供应链间的竞争。企业在这样的形势下,需要做的是转变自身的竞争态度,提高供应链竞争的意识,利用现代信息系统,将供应链上的企业联结起来,取长补短。进行供应链资源管理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链上各个企业之间进行协调,使整个供应链能快速灵活的运作,提供更快更好的服务。要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供应链网络商品销售系统的设计及优化。二是做好供应链的库存管理,否则会存在库存积压成本或缺货成本,这都会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成本,因此需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加强信息沟通,能够使企业生产和销售一致。三是要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企业要细心选择自己的伙伴,并能够做到与合作伙伴共进退,达到双赢的目的。由于环境多变,供应链合作伙伴成员只是有限理性的原因,会导致产生一些多余的成本,由此,企业有必要对合作伙伴进行激励政策。

(5)建立现代化的物流信息系统。

现代企业的物流成本,应该关注物流业务运作中产生的信息系统成本,而不单单是局限在以往的物流实体运动消耗。因此,要做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也不能忽视对信息系统的管理。企业的整个运作体系,可以看成是几大流的集合,包括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随着时代的发展,除了物流以外的其他几大流都可以通过Internet来传输,只有物流是办不到的,必须要通过实物的运动来完成。但是,我们不能简单的认为物流就是脱离了信息流的。物流运动的方向,方式等也是要通过信息的导向作用才能完成的。通过信息传递,可以有效的防止库存剩余或者不足而引起的多余的成本损失,还可以根据得到的信息及时的对企业的工作安排进行调整。企业有了自己的信息处理系统,可以提高销售,配送的速度,提高客户满意度,又可以节省时间。因此,我国企业又必要提高对信息系统的重视度。

2.3 关于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建议

(1)将经济范畴与技术范畴合为一体。

要做好物流成本控制工作,就要认清什么是物流成本控制,从哪些方面可以做好物流成本控制。物流成本从字面理解来看,是属于经济范畴的概念,是一个与经济活动有关系的概念,如果从技术角度看的话,物流成本是需要计算的,因此它又涉及到技术方面的问题。当我们从经济的角度看待它时,我们要研究先进的管理理论来进行成本控制,比如采用绩效考核,或者采用管理学里的激励措施,领导理论等提高成本控制效率。当从技术的角度看待它时,要研究先进的计算方法,或者采用一些技术性的手段来完成物流运作流程。 (2)将物流成本与客服服务质量合为一体。成本与服务质量的联系与矛盾,本文中已经论述不少,这也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由于二者之间存在二律背反性,所以在进行成本控制时,顾客的服务质量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要降低物流成本,但也不能牺牲顾客服务质量,控制的过程就是协调降低成本与提高服务的过程,管理者要考虑到双方面都得益,追求的是企业的整体效益最大化目标。

(3)整合事前与事后的控制。

企业成本发生的时段,物流成本可以分为事前控制的成本和事后控制的成本,相对应的控制措施就是事前控制与事后控制。有些成本在物流活动开始时,并没有发生,而是在之后的物流活动中产生消耗,这些成本就属于事前控制的成本。另外一种成本是在物流活动进行中,所产生的消耗,比如员工的工资、福利等,这些费用需要在发生后反馈给企业,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降低下一次活动的费用。

(4)把握整体,注重细节。

由于物流成本的构成十分繁杂,需要进行管理和控制的项目也很多,对物流成本的控制需要有针对性,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因此,要抓住成本控制的关键部分,对成本产生影响的那些因素进行差异化管理和控制,找出重点环节或中心环节加大力度管理。同时也不能忽略物流系统的整体性,坚持追求整体效益最佳的原则,考虑成本优化的全面性,对于多领域的物流成本,要实施全方面的控制,和全过程的控制,甚至是全员控制。全方面就是指不论是运输,包装,仓储,配送,装卸搬运哪个方面都要均衡彼此之间的利益,全过程就是从采购物流,到生产物流,到销售物流,再到回收物流,都要进行控制。

2.4 企业物流成本控制措施的研究

(1)从物流功能角度出发——层次成本分析法。物流功能成本包括运输成本,包装成本,储存成本,装卸成本,配送成本等,根据层次分析法,针对不同的物流功能,应采取相应的控制成本的措施。具体控制措施见下表:

不同物流功能采取相应控制成本措施

物流功能成本

控制措施

运输成本

1、降低物流流转次数

2、合理选择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

3、合理选择运输组织模式

4、寻找合理的装卸运载方法,降低成本

5、运用先进的技术降低运输成本

6、运用量化手段,进行合理化的网络建模规划

7、提高对自有工具的再利用和管理,严格控制开支

仓储成本

1、合理选择仓库位置,尽量减少库存点

2、合理分配自有仓库与租用仓库的数目比例,选择最适合的方式(仓库的满仓率;作业灵活性;地点灵活性;规模经济效应;特殊仓储技术;其他因素)

3、运用先进的技术控制库存

4、采用熟知的ABC分类管理法来管理库存

5、对仓库的杂项进行整理,统计与管理控制,从而降低费用

配送成本

1、配送中心的合理选址

2、建立网络模型,优化配送网络,降低配送成本

3、通过现代化的先进技术,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

4、建立通畅的配送信息系统

续表

包装成本 1、确保包装物品购入时的登帐记录,严格控制使用数量

2、逾期没有计划或造成浪费的部门,应追究责任

3、搞好包装用品的回收利用

4、选择质好价廉的包装材料

5、加速包装物周转,克服损失浪费

6、通过市场调差,了解用户的需求,力求包装简单化

(2)从物流成本的形成过程角度出发——系统成本控制法。物流成本的形成过程包括投资阶段、产品设计阶段、供应阶段、生产物流过程、销售阶段,在物流成本形成的不同阶段,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手段,具体控制措施见下表:

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

形成过程

控制措施

投资阶段

1、厂址的选择要合理

2、物流整体系统设计合理

3、进行必要的物流硬件投资

产品设计阶段

1、力求生产多品种多样式的产品

2、力求生产微、小型产品降低包装运输成本

3、力求做到标准化的包装技术

供应阶段

1、寻找最佳合作供应商,建立伙伴关系

2、学习并运用最优的采购管理模式

3、制定最优的采购点和采购量

4、提高物流供应阶段的效率

5、降低采购过程中运输成本

6、整合物流的供应阶段与销售阶段

生产物流过程

1、制定出一套合理的方案来布置生产车间

2、通过对生产进度的控制,降低半成品的库存量

3、制定合理的领料制度,防止物料的无形浪费

销售阶段

1、商流与物流相分离

2、采取少批次大批量的销售模式

3、制定良好的销售环节物流计划

4、对不同的客户与商品,实行差别化控制

5、与竞争伙伴达成共赢,实现共同物流的理念

参考文献

[1]于团叶,金光华.战略成本管理在物流中的应用[J].上海会计,2007,(1):1921.

[2]王欣兰.物流成本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1):35188.

[3]黄娟.浅谈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J].经济生活文摘:上,2013,(2):420421.

[4]姜启跃.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和控制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21).

[5]孙晓媛.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分析[J].中国商贸,2011,8(23):6768.

[6]周启蕾.物流成本的性状及其优化决策[J].上海海运学院学报,2001,(02).

[7]赵萌.物流成本的控制途径[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04):5598.

浅析物流运输企业运输成本控制

摘要:成本、利润和运价是反应物流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经济指标,运输是物流成本中最大的单项成本,本文分析了物流运输企业运输成本构成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物流运输企业运输成本控制的方法。

关键词:运输企业;运输成本;成本控制

一、物流企业运输成本构成

运输服务涉及许多成本,如人工费用、燃油费用、维护费用、端点费用、线路费用、管理费用等,这些成本可以分成随服务量或运量变化的可变成本和不随服务量或运量变化的固定成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随考查范围不同分类也有所不同,所有成本都有部分固定特征,部分可变特征。一般情况下,对于物流运输企业,其固定成本包括获取路权的成本和维护成本,端点设施成本、运输设备成本和承运人管理成本。可变成本通常包括线路运输成本,如燃油和人工成本、设备维护成本、装卸成本、取货和送货成本。

二、影响运输成本的因素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物流专家鲍尔索克斯将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运输成本的因素归纳为七个方面:运距、载货量、货物密度、装载能力、装卸搬运、责任、运输市场因素。

(一)运距

运输距离是影响运输成本的主要因素,直接对劳动、燃料和维修保养等变动成本发生作用,图1显示了距离和成本的一般关系,并说明了以下两个要点:

1、成本曲线不是从原点开始,因为在运输环节中始终存在与接货、发货相关的一些固定成本与运输距离的远近无关,但与货物的提取与交付活动所产生的固定费用有关;

2、成本曲线是随运输距离减少而增长的一个函数,该特征被称为“远距离递减原则”。

(二)载货量

装载量与其他许多物流活动一样,大多数运输活动中存在着规模经济。这种关系如图2所示,它说明了每单位重量的运输成本随载货量的增加而减少。这种关系对管理部门而言,说明了小批量的载货应加以整合,形成大规模的载货运输,从而利用规模经济。

(三)货物密度

货物的密度是货物重量和体积结合,任何运输成本通常都用每个单位重量所产生的费用来表示,运输工具更多的受到载货容积的限制,而不是载重重量的限制。在现实生活中,运输工具、劳动力和燃料费用受到重量的影响不是很大,高密度的产品能够将相对固定的运输成本分摊到更多的重量上,因此,较高密度的产品每个单位重量上分摊的运输成本较低。图3表明随着产品密度的增加,每单位重量的运输成本下降。

(四)装载能力

装载能力是指产品的具体尺寸及其对运输工具(公路、铁路、水运)的空间利用程度的影响。由于有些产品具有特殊的尺寸形状,比如超重或超长、超高、超宽等特征,通常要用专业运输工具进行特殊装载,因此会造成运输工具空间的浪费。

同时,装载能力还受到装运规模的影响,大批量的产品往往能够相互嵌套、方便装载,而小批量的产品则有可能难以装载。

(五)装卸搬运

公路、铁路或水运等的运输可能需要特殊的装卸搬运设备,产品在运输和储存时所采用的成组方式,如装箱或托盘等,也是影响运输成本的因素。

(六)责任

责任主要关系到货物损坏风险及其所导致的索赔事故。承运人必须通过向保险公司投保来预防可能发生的索赔,否则有可能要承担任何可能货物损坏的赔偿责任;托运人可以通过加强保护性包装,或通过降低货物丢失损坏的风险来降低运输成本。

(七)运输市场因素

运输通道中的货物流量以及运输通道流量的平衡等市场因素也会影响到运输成本。“运输通道”是指在运输的起点与终点之间货物发生位移的渠道。运输工具和驾驶员都必须要回到起点,若不能进行返程运输,那么只有空车返回。理想的情况就是“平衡”运输,即运输通道两端流量相等。但由于制造地点与消费地点的需求不平衡,通道两端流量相等的情况很少见。

三、运输成本控制方法

通过分析影响运输成本的因素,我们提出从以下几个方面控制运输成本。

(一)通过提高产品密度优化物流运输成本

目前,大型货运码头和航运多采用集装箱运输,因为这可以使货物的单位容重接近理想状态,即既能恰好满足载重量限制、又恰好满足容积限制,但这种情况几乎是不存在的。轻货密度较小,能满足车辆的载重限制,但易超出车辆的容积限制,单纯运输这种货物会使载重量利用率低下、利润降低,所以企业应该适当配以重货以增大产品的综合密度。同样,给重货配以适当的轻货,也可使产品综合密度接近于车辆的单位容重。

现代运输企业应规范管理来合理搭配轻重货物,以正当途径降低成本获取利润。在实行配载的时候,应注意4点:①配载的货物目的地应为同一方向;②应考虑配载货物的性质能否搭配;③承运人必须充分注意货主对运输的特殊要求;④要考虑产品特性与运输车辆的配置。

(二)利用返程载货提高车辆里程利用率

在实际应用中,利用返程载货来提高车辆的里程利用率将面临很多约束条件,需要解决一些问题。

首先,应该通过缩小运输半径来提高回城载货率;

其次,要在法规和政策层面规范鼓励返程载货;

第三,正确处理和规避由返程载货引起的运输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一般来说,运输企业进入异地后会受到当地企业的排挤,降低运输价格的企业间竞争也在所难免。因此,要预先加强市场调查并拟定对策。

(三)选择最佳运输方式

快运即可由公路运输完成,也可以由铁路、水路、航空等运输方式承担,主要取决于货主对运输质量的要求。时间要求十分紧迫的货物运输,可以由公路或航空承担;而大批量的、时间要求不太紧迫的货物可由铁路甚至水路运输。对于长途运输中的铁路、航空、水路运输,多是采用以下运输手段:

1、拼装整车运输。即运输企业在组织货物运输时,由同一发货人将不同品种货物发往同一到站、同一收货人的零担托运货物,由运输企业自己装配在一个车皮(集装箱)内,以整车运输的方式托运到目的地;或把同一方向不同站点的零担货物,集中组配在一个车皮(集装箱)内运到一个适当的站点,再中转分运。

2、实施托盘化运输。托盘化运输是指利用托盘作为单元货载运输的一种方法,托盘可以相互连续使用。

(四)优化运输路径

重复运输、迂回运输等不合理运输方式造成了运力浪费,增加不必要的运输成本。优化运输路线可择优选择运输方式,降低运输成本。目前多采用的基本算法有点点间运输——最短路径求解法和多点间运输——运输算法。

1、点点间运输最短路径求解法

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算法是运输企业配送系统的最基本算法,通过计算两点之间的最短路线来决定多个配送点之间的最佳运输路线。最短路径问题是优化模型理论中最为基础的问题之一,也是解决其他一些线路优化问题的有效工具。

2、多点间运输——运输算法

多点间运输问题是指有起始点或目的点不唯一的运输调配问题。多点间运输最常见的是产销平衡运输问题,它们设计的总供应能力和总需求是一样的,但是由不同的路径进行配送时,会导致最终的总运输成本不同,此类问题的目标就是寻找最低的总运输问题。

目前运输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运输企业要想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就要形成适合自己的一套科学合理的运输配送体系,同时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加以辅助,从而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参考文献:

[1]叶忠慧.公路货运大型化对降低运输成本的影响[J].公路与汽运, 2009,(01).

[2]徐建,曹有挥,孙伟.基于公路运输成本的长三角轴—辐物流网络的构建[J].地理研究,2009,(04).

[3]王志琴.如何降低运输成本——我国运输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2,(06).

[4]李晓蕾.关注运输成本控制[J].全球瓦楞纸箱工业,2005,(02).

[5]李刚,胡慧娟.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制度构建[J].商业研究,2005,(10).

物流公司物流成本管理研究论文

物流成本在企业总成中占很大比重,科学地核算物流成本、有效地控制物流成本成为我国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企业物流成本控制方面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

摘 要:物流成本的管理是利用成本来管理物流,或者说是用成本为手段的一种物流管理方法。因而物流成本管理成为企业物流管理的核心内容,对企业提高服务水平和加强管理效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参考了众多国内外文献后,以企业物流成本的管理和控制为研究对象,在基础理论、管理策略和控制机理等几个层面对企业物流成本管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成本控制

1 企业物流成本概念

企业物流成本是指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企业物流成本也就是指微观物流成本,包括货主企业和物流企业成本。由于分析企业角度不通,物流成本的分析角度也不同。在本文中,进行物流成本管理和控制系统的分析时,所指的都是货主企业物流成本,而它又包括制造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

2 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 存在的问题

虽然,越来越多的企业对物流成本的管理给予了极大的重视,但在企业的实际物流成本管理过程中,很多问题日益凸显,给物流成本管理带来了困难,表现为:(1)企业不能从战略的高度上认识到物流成本管理不是简单的计算,而是对物流成本管理所有要素总成本的控制。(2)不能够全面的把握企业在实际的物流业务中的外部成本,导致对于物流费用核算不清。(3)没有对顾客的需求进行详细的调查与区分,因此,没有对客服水平和物流成本作出好的权衡,导致物流成本分析失误。(4)忽略了物流成本管理的信息化趋势。

2.2 解决策略

(1)建立物流成本的整合管理。

由于企业的物流系统由多个系统组合而成,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配送,包装,流通加工等,这些系统看似独立,实际上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如果要实现总成本的最优化,那么必须树立系统观念。用系统的观点和系统的思维来解决问题,使各个方面能够协调发展,统一为总成本服务。如果在实际工作中,过分的注重个别活动的成本降低,那么将很有可能忽视整体效益。除此之外,还要建立起现代化的运作方式和管理系统,树立现代化观念,通过信息化的方式改善物流成本管理。

(2)建立正确的物流成本的核算机制。

物流成本的核算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能为企业提供正确的数据,也是企业进行计划和决策的依据。在核算过程中,对数据正确及真实性的把握是非常关键的,因此企业必须获得可靠的数据,由于现在我国还没有统一的核算标准,企业有必要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建立起一套符合自身的核算规划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对各个方面进行核算管理。

(3)建立完善的客户服务管理机制。

对于企业来说,要保证经济效益,顾客是最重要的着手点。随着物流的发展,现在很多人也提高了对物流服务的要求,比如从时间上要缩短,品种要齐全等。为了更好的满足顾客的要求,企业必须关注顾客服务的管理。要想从顾客服务方面来寻求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就要确定提供什么样服务水平。针对不同的顾客,企业要制定出不同的服务水平。首先企业要对顾客进行调查和整理,按顾客的不同需求进行分类,然后相应提供不同的服务水平。对顾客的服务与企业成本做对比,建立盈亏分析表,找出最合适的尺度,既能满足顾客需要,又能使企业盈利的方案。在制定好计划后,对该计划的实施结果进行考核。此外,企业应该在平时的服务中注意从多方面提高自己的服务价值,如从差异化着手,从战略上取胜。另外,并不是确定好服务水平就是解决了问题,环境中的不定因素非常多,企业要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时常对这个指标进行研究和调整,最好能够事先对环境的变化作出预测。

(4)整合供应链资源管理。

现代企业竞争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独立企业间的竞争,而是转变成了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甚至可以是超越了国界的供应链间的竞争。企业在这样的形势下,需要做的是转变自身的竞争态度,提高供应链竞争的意识,利用现代信息系统,将供应链上的企业联结起来,取长补短。进行供应链资源管理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链上各个企业之间进行协调,使整个供应链能快速灵活的运作,提供更快更好的服务。要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供应链网络商品销售系统的设计及优化。二是做好供应链的库存管理,否则会存在库存积压成本或缺货成本,这都会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成本,因此需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加强信息沟通,能够使企业生产和销售一致。三是要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企业要细心选择自己的伙伴,并能够做到与合作伙伴共进退,达到双赢的目的。由于环境多变,供应链合作伙伴成员只是有限理性的原因,会导致产生一些多余的成本,由此,企业有必要对合作伙伴进行激励政策。

(5)建立现代化的物流信息系统。

现代企业的物流成本,应该关注物流业务运作中产生的信息系统成本,而不单单是局限在以往的物流实体运动消耗。因此,要做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也不能忽视对信息系统的管理。企业的整个运作体系,可以看成是几大流的集合,包括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随着时代的发展,除了物流以外的其他几大流都可以通过Internet来传输,只有物流是办不到的,必须要通过实物的运动来完成。但是,我们不能简单的认为物流就是脱离了信息流的。物流运动的方向,方式等也是要通过信息的导向作用才能完成的。通过信息传递,可以有效的防止库存剩余或者不足而引起的多余的成本损失,还可以根据得到的信息及时的对企业的工作安排进行调整。企业有了自己的信息处理系统,可以提高销售,配送的速度,提高客户满意度,又可以节省时间。因此,我国企业又必要提高对信息系统的重视度。

2.3 关于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建议

(1)将经济范畴与技术范畴合为一体。

要做好物流成本控制工作,就要认清什么是物流成本控制,从哪些方面可以做好物流成本控制。物流成本从字面理解来看,是属于经济范畴的概念,是一个与经济活动有关系的概念,如果从技术角度看的话,物流成本是需要计算的,因此它又涉及到技术方面的问题。当我们从经济的角度看待它时,我们要研究先进的管理理论来进行成本控制,比如采用绩效考核,或者采用管理学里的激励措施,领导理论等提高成本控制效率。当从技术的角度看待它时,要研究先进的计算方法,或者采用一些技术性的手段来完成物流运作流程。 (2)将物流成本与客服服务质量合为一体。成本与服务质量的联系与矛盾,本文中已经论述不少,这也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由于二者之间存在二律背反性,所以在进行成本控制时,顾客的服务质量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要降低物流成本,但也不能牺牲顾客服务质量,控制的过程就是协调降低成本与提高服务的过程,管理者要考虑到双方面都得益,追求的是企业的整体效益最大化目标。

(3)整合事前与事后的控制。

企业成本发生的时段,物流成本可以分为事前控制的成本和事后控制的成本,相对应的控制措施就是事前控制与事后控制。有些成本在物流活动开始时,并没有发生,而是在之后的物流活动中产生消耗,这些成本就属于事前控制的成本。另外一种成本是在物流活动进行中,所产生的消耗,比如员工的工资、福利等,这些费用需要在发生后反馈给企业,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降低下一次活动的费用。

(4)把握整体,注重细节。

由于物流成本的构成十分繁杂,需要进行管理和控制的项目也很多,对物流成本的控制需要有针对性,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因此,要抓住成本控制的关键部分,对成本产生影响的那些因素进行差异化管理和控制,找出重点环节或中心环节加大力度管理。同时也不能忽略物流系统的整体性,坚持追求整体效益最佳的原则,考虑成本优化的全面性,对于多领域的物流成本,要实施全方面的控制,和全过程的控制,甚至是全员控制。全方面就是指不论是运输,包装,仓储,配送,装卸搬运哪个方面都要均衡彼此之间的利益,全过程就是从采购物流,到生产物流,到销售物流,再到回收物流,都要进行控制。

2.4 企业物流成本控制措施的研究

(1)从物流功能角度出发——层次成本分析法。物流功能成本包括运输成本,包装成本,储存成本,装卸成本,配送成本等,根据层次分析法,针对不同的物流功能,应采取相应的控制成本的措施。具体控制措施见下表:

不同物流功能采取相应控制成本措施

物流功能成本

控制措施

运输成本

1、降低物流流转次数

2、合理选择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

3、合理选择运输组织模式

4、寻找合理的装卸运载方法,降低成本

5、运用先进的技术降低运输成本

6、运用量化手段,进行合理化的网络建模规划

7、提高对自有工具的再利用和管理,严格控制开支

仓储成本

1、合理选择仓库位置,尽量减少库存点

2、合理分配自有仓库与租用仓库的数目比例,选择最适合的方式(仓库的满仓率;作业灵活性;地点灵活性;规模经济效应;特殊仓储技术;其他因素)

3、运用先进的技术控制库存

4、采用熟知的ABC分类管理法来管理库存

5、对仓库的杂项进行整理,统计与管理控制,从而降低费用

配送成本

1、配送中心的合理选址

2、建立网络模型,优化配送网络,降低配送成本

3、通过现代化的先进技术,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

4、建立通畅的配送信息系统

续表

包装成本 1、确保包装物品购入时的登帐记录,严格控制使用数量

2、逾期没有计划或造成浪费的部门,应追究责任

3、搞好包装用品的回收利用

4、选择质好价廉的包装材料

5、加速包装物周转,克服损失浪费

6、通过市场调差,了解用户的需求,力求包装简单化

(2)从物流成本的形成过程角度出发——系统成本控制法。物流成本的形成过程包括投资阶段、产品设计阶段、供应阶段、生产物流过程、销售阶段,在物流成本形成的不同阶段,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手段,具体控制措施见下表:

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

形成过程

控制措施

投资阶段

1、厂址的选择要合理

2、物流整体系统设计合理

3、进行必要的物流硬件投资

产品设计阶段

1、力求生产多品种多样式的产品

2、力求生产微、小型产品降低包装运输成本

3、力求做到标准化的包装技术

供应阶段

1、寻找最佳合作供应商,建立伙伴关系

2、学习并运用最优的采购管理模式

3、制定最优的采购点和采购量

4、提高物流供应阶段的效率

5、降低采购过程中运输成本

6、整合物流的供应阶段与销售阶段

生产物流过程

1、制定出一套合理的方案来布置生产车间

2、通过对生产进度的控制,降低半成品的库存量

3、制定合理的领料制度,防止物料的无形浪费

销售阶段

1、商流与物流相分离

2、采取少批次大批量的销售模式

3、制定良好的销售环节物流计划

4、对不同的客户与商品,实行差别化控制

5、与竞争伙伴达成共赢,实现共同物流的理念

参考文献

[1]于团叶,金光华.战略成本管理在物流中的应用[J].上海会计,2007,(1):1921.

[2]王欣兰.物流成本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1):35188.

[3]黄娟.浅谈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J].经济生活文摘:上,2013,(2):420421.

[4]姜启跃.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和控制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21).

[5]孙晓媛.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分析[J].中国商贸,2011,8(23):6768.

[6]周启蕾.物流成本的性状及其优化决策[J].上海海运学院学报,2001,(02).

[7]赵萌.物流成本的控制途径[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04):5598.

浅析物流运输企业运输成本控制

摘要:成本、利润和运价是反应物流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经济指标,运输是物流成本中最大的单项成本,本文分析了物流运输企业运输成本构成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物流运输企业运输成本控制的方法。

关键词:运输企业;运输成本;成本控制

一、物流企业运输成本构成

运输服务涉及许多成本,如人工费用、燃油费用、维护费用、端点费用、线路费用、管理费用等,这些成本可以分成随服务量或运量变化的可变成本和不随服务量或运量变化的固定成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随考查范围不同分类也有所不同,所有成本都有部分固定特征,部分可变特征。一般情况下,对于物流运输企业,其固定成本包括获取路权的成本和维护成本,端点设施成本、运输设备成本和承运人管理成本。可变成本通常包括线路运输成本,如燃油和人工成本、设备维护成本、装卸成本、取货和送货成本。

二、影响运输成本的因素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物流专家鲍尔索克斯将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运输成本的因素归纳为七个方面:运距、载货量、货物密度、装载能力、装卸搬运、责任、运输市场因素。

(一)运距

运输距离是影响运输成本的主要因素,直接对劳动、燃料和维修保养等变动成本发生作用,图1显示了距离和成本的一般关系,并说明了以下两个要点:

1、成本曲线不是从原点开始,因为在运输环节中始终存在与接货、发货相关的一些固定成本与运输距离的远近无关,但与货物的提取与交付活动所产生的固定费用有关;

2、成本曲线是随运输距离减少而增长的一个函数,该特征被称为“远距离递减原则”。

(二)载货量

装载量与其他许多物流活动一样,大多数运输活动中存在着规模经济。这种关系如图2所示,它说明了每单位重量的运输成本随载货量的增加而减少。这种关系对管理部门而言,说明了小批量的载货应加以整合,形成大规模的载货运输,从而利用规模经济。

(三)货物密度

货物的密度是货物重量和体积结合,任何运输成本通常都用每个单位重量所产生的费用来表示,运输工具更多的受到载货容积的限制,而不是载重重量的限制。在现实生活中,运输工具、劳动力和燃料费用受到重量的影响不是很大,高密度的产品能够将相对固定的运输成本分摊到更多的重量上,因此,较高密度的产品每个单位重量上分摊的运输成本较低。图3表明随着产品密度的增加,每单位重量的运输成本下降。

(四)装载能力

装载能力是指产品的具体尺寸及其对运输工具(公路、铁路、水运)的空间利用程度的影响。由于有些产品具有特殊的尺寸形状,比如超重或超长、超高、超宽等特征,通常要用专业运输工具进行特殊装载,因此会造成运输工具空间的浪费。

同时,装载能力还受到装运规模的影响,大批量的产品往往能够相互嵌套、方便装载,而小批量的产品则有可能难以装载。

(五)装卸搬运

公路、铁路或水运等的运输可能需要特殊的装卸搬运设备,产品在运输和储存时所采用的成组方式,如装箱或托盘等,也是影响运输成本的因素。

(六)责任

责任主要关系到货物损坏风险及其所导致的索赔事故。承运人必须通过向保险公司投保来预防可能发生的索赔,否则有可能要承担任何可能货物损坏的赔偿责任;托运人可以通过加强保护性包装,或通过降低货物丢失损坏的风险来降低运输成本。

(七)运输市场因素

运输通道中的货物流量以及运输通道流量的平衡等市场因素也会影响到运输成本。“运输通道”是指在运输的起点与终点之间货物发生位移的渠道。运输工具和驾驶员都必须要回到起点,若不能进行返程运输,那么只有空车返回。理想的情况就是“平衡”运输,即运输通道两端流量相等。但由于制造地点与消费地点的需求不平衡,通道两端流量相等的情况很少见。

三、运输成本控制方法

通过分析影响运输成本的因素,我们提出从以下几个方面控制运输成本。

(一)通过提高产品密度优化物流运输成本

目前,大型货运码头和航运多采用集装箱运输,因为这可以使货物的单位容重接近理想状态,即既能恰好满足载重量限制、又恰好满足容积限制,但这种情况几乎是不存在的。轻货密度较小,能满足车辆的载重限制,但易超出车辆的容积限制,单纯运输这种货物会使载重量利用率低下、利润降低,所以企业应该适当配以重货以增大产品的综合密度。同样,给重货配以适当的轻货,也可使产品综合密度接近于车辆的单位容重。

现代运输企业应规范管理来合理搭配轻重货物,以正当途径降低成本获取利润。在实行配载的时候,应注意4点:①配载的货物目的地应为同一方向;②应考虑配载货物的性质能否搭配;③承运人必须充分注意货主对运输的特殊要求;④要考虑产品特性与运输车辆的配置。

(二)利用返程载货提高车辆里程利用率

在实际应用中,利用返程载货来提高车辆的里程利用率将面临很多约束条件,需要解决一些问题。

首先,应该通过缩小运输半径来提高回城载货率;

其次,要在法规和政策层面规范鼓励返程载货;

第三,正确处理和规避由返程载货引起的运输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一般来说,运输企业进入异地后会受到当地企业的排挤,降低运输价格的企业间竞争也在所难免。因此,要预先加强市场调查并拟定对策。

(三)选择最佳运输方式

快运即可由公路运输完成,也可以由铁路、水路、航空等运输方式承担,主要取决于货主对运输质量的要求。时间要求十分紧迫的货物运输,可以由公路或航空承担;而大批量的、时间要求不太紧迫的货物可由铁路甚至水路运输。对于长途运输中的铁路、航空、水路运输,多是采用以下运输手段:

1、拼装整车运输。即运输企业在组织货物运输时,由同一发货人将不同品种货物发往同一到站、同一收货人的零担托运货物,由运输企业自己装配在一个车皮(集装箱)内,以整车运输的方式托运到目的地;或把同一方向不同站点的零担货物,集中组配在一个车皮(集装箱)内运到一个适当的站点,再中转分运。

2、实施托盘化运输。托盘化运输是指利用托盘作为单元货载运输的一种方法,托盘可以相互连续使用。

(四)优化运输路径

重复运输、迂回运输等不合理运输方式造成了运力浪费,增加不必要的运输成本。优化运输路线可择优选择运输方式,降低运输成本。目前多采用的基本算法有点点间运输——最短路径求解法和多点间运输——运输算法。

1、点点间运输最短路径求解法

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算法是运输企业配送系统的最基本算法,通过计算两点之间的最短路线来决定多个配送点之间的最佳运输路线。最短路径问题是优化模型理论中最为基础的问题之一,也是解决其他一些线路优化问题的有效工具。

2、多点间运输——运输算法

多点间运输问题是指有起始点或目的点不唯一的运输调配问题。多点间运输最常见的是产销平衡运输问题,它们设计的总供应能力和总需求是一样的,但是由不同的路径进行配送时,会导致最终的总运输成本不同,此类问题的目标就是寻找最低的总运输问题。

目前运输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运输企业要想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就要形成适合自己的一套科学合理的运输配送体系,同时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加以辅助,从而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参考文献:

[1]叶忠慧.公路货运大型化对降低运输成本的影响[J].公路与汽运, 2009,(01).

[2]徐建,曹有挥,孙伟.基于公路运输成本的长三角轴—辐物流网络的构建[J].地理研究,2009,(04).

[3]王志琴.如何降低运输成本——我国运输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2,(06).

[4]李晓蕾.关注运输成本控制[J].全球瓦楞纸箱工业,2005,(02).

[5]李刚,胡慧娟.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制度构建[J].商业研究,2005,(10).

这个 我能帮的你要是要的话可随时Q我 都在线

物流企业的成本管理必须结合物流企业当前的实际情况来写我能帮写 要吗要就q我

降低物流成本研究论文

关键词: 物流 成本管理 对策 中国论文 职称论文【摘要】 成本管理在物流经营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企业对物流进行有效管理的手段。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下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获取最大利润是物流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对目前形势下的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一、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物流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相比的物流需求系数由2006年的2.8提高到了2007年的3.2,表明社会经济发展对现代物流业需求有继续增大的趋势。在举办北京奥运会的经济背景下,我国物流业发展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将加大对物流业发展的重视和支持力度,物流服务逐步由单一运输向配送、仓储、包装、加工、金融服务一体化发展,向供应链整合与一体化管理发展。同时,区域物流逐步整合,泛珠三角、长三角与长江流域区域物流中心与国际物流中心正在形成,第三方物流企业快速成长。由于从2008年开始,我国对国外物流企业的市场进入壁垒和对国内物流企业的保护不复存在,国外物流巨头将依托其国际网络和整体优势,加强对国内物流企业的收购和整合,以抢占国内高端物流服务市场和中小客户市场,国内物流企业面临着新的挑战。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社会物流总成本为45 406亿元,根据国际通用的衡量物流成本的指标——社会物流总成本与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例,计算出该指标为18.4%,而美国数十年来该指标一直保持在9%左右。这说明我国的物流成本的管理水平还很低。通过对2007年我国社会物流总成本结构的分析,笔者发现它呈现以下特点:(一)运输成本呈加快增长态势2007年运输成本为24 708亿元,同比增长17.6%,增幅比2006年提高4.9个百分点,占社会物流总成本的54.4%。(二)保管成本增长较快2007年保管成本为14 943亿元,同比增长21.2%,增幅比2006年提高5.2个百分点,占社会物流总成本的32.9%。(三)管理成本稳步增长2007年管理成本为5 755亿元,同比增长13.6%,增幅比2006年提高3.2个百分点,占社会物流总成本的12.7%。二、现阶段我国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一)基础设施落后和物流投资规模较小导致运输、保管成本过高我国物流企业基础设施落后且布局也不合理,同时物流投资规模相对较小,滞后于物流需求的增长,这是当前国民经济发展中出现交通瓶颈、物流不畅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我国企业物流效率相对较低、物流成本依然偏大的重要原因。在微观方面,我国物流行业内部设施大部分已陈旧或老化,装卸搬运机械化水平低,难以适应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多数企业自身扩大再生产资金严重不足,无法进行技术设备的更新和改造。在宏观方面,国家财政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不够,物流基础设施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现行国家增值税税收政策不允许企业抵扣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制约了物流企业固定资产更新的需求,加大了物流行业企业的税负。(二)物流管理效率低下引起管理成本过高1.管理水平落后。大部分物流企业的管理者素质较低,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整个物流行业职工总数的10%左右,大大低于其他行业。同时,许多物流企业片面追求“大”和“全”的发展,而忽视了企业自身素质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企业的管理还停留在原来粗放式、低效的管理水平上。2.信息技术落后。我国传统物流以经营仓储、运输、装卸、养护为重点,不重视对商品配送、流通加工、企业内部的信息化改造,更不重视物流信息的收集、处理及发布和物流技术的引进,信息处理水平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1%。(三)物流成本的核算存在明显缺陷我国目前企业财务制度中没有对物流成本设立单独的会计科目来进行核算,而是将与物流活动相关的各种支出列示于企业的各项费用内,或者仅仅将部分的物流成本随材料、制造费用等计入产品的制造成本中。另外,人们往往比较重视运输费、搬运费等显性成本,对于物流环节所消耗的资金利息、设备折旧、人员培训等隐性成本特别是物流活动组织不当所导致的风险和由于效率低下而增加的时间成本,还缺乏足够的认识。日常采用的标准会计成本法一般没有将与库存有关的成本,诸如保险和税收、租金、存货占用的资金及建设仓库所需的资本费用等计算在库存成本内,导致其被低估或模糊。而先进国家的实践证明,对于自营物流的成本支出而言,实际发生的物流成本远远高于外部支付额数倍以上。所以,从现代物流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还没有真正把握实际的物流成本,决策者也很难从现行的会计系统中获得物流成本数据。(四)物流成本控制的手段和方法不成熟目前,我国企业只停留在依靠企业内部物流活动的分析,寻求降低物流成本的方法和措施,注重单个成本的降低,很少注意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不考虑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去增加绩效,诸如与生产和销售部门共同去研究物流成本问题,解决机构之间的壁垒问题,仍是一个较为封闭的内部决策支持系统。随着经济的发展,物流企业必将面临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更大的生存风险,有些物流企业重业务发展、忽视风险防范,增加了风险防范的成本。同时,在成本信息交流、反馈以及监督评价中,重视有形成本动因,忽视无形成本动因,不能完整地反映新形势下物流企业的经营活动及战略思想。 三、针对目前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拟采取的对策面对全球激烈的市场竞争,人们把探寻利润的目光转向以降低流通费用被誉为“第三利润源泉”的物流领域,越来越多的企业对物流成本管理高度重视,力图通过降低物流成本,增强竞争优势。针对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和构建物流信息平台,提升信息化水平国家应在目前交通网络的基础上,加强区域交通网络的规划,加快城际交通线路的建设,完善港口物流,构筑航空、水运、铁路和公路等有机衔接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可以采用多元投资渠道,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打破行政限制、行业限制、所有制限制,在统一规划和科学管理的基础上,鼓励和支持各种企业参与高标准、高效率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尽快形成配套的综合运输网络、完善的仓储配送设施、先进的信息网络平台等,特别要兼顾近期运作和长远发展的需要,对现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重新配置,防止物流设施单一、投资分散或重复建设。加快各地区网络基础设施的对接和衔接,逐步建立商业信息数据库,形成电子商务平台,并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规、制度,为网络交易和结算提供法律保障。在整个物流的运作过程中,利用EDI、3G、RF、Internet等现代信息技术,围绕采购、生产、仓储、包装、运输、配送等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信息的采集、交换、传输和处理,使各个节点能够有效地相互协作和无缝对接,构造出合理优化的物流供应链,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的物流效率。(二)大力推广国家标准并完善物流成本的核算2007年5月正式实施的国家标准《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GB/T20523-2006),被专家誉为“填补了国内物流成本计算和管理的空白”,它为我国企业实施物流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手段,实现了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由定性决策向定量分析的跨越,使企业可以准确了解自身的物流成本支出,并且使不同企业之间实施物流成本的比较成为可能,对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发展社会化物流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我国应加强该标准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使标准尽快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在现行会计制度下,可增加企业物流成本的核算和报告,并按照上述标准设计《企业物流成本主表》和附表《企业自营物流成本支付形态表》,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依据。(三)努力降低保管成本,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目前,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来降低保管成本:对现有仓库设施进行有效整合与改造,减少闲置仓库,使之充分利用;对仓库物品采用ABC分类法,将企业的物流成本划分为重点控制、一般控制、忽略控制三类,重点控制A类物流领域的成本发生源;合理控制库存水平,选择恰当的库存订货模型,协调库存成本和订货成本来加速资金周转、降低库存费用等。中小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决定了它们在建立企业物流服务链条和网络时的不尽完善,如果它们也在内部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物流管理,既削弱了企业对核心生产能力的关注,也不能发挥社会化物流的规模经济优势。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对现有企业进行重组、改造和制度创新的措施。同时,国家也应出台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和相关法规予以支持,通过市场形成第三方物流或物流企业集团,达到规模效应,逐步实现由“企业物流”向“物流企业”的转化。(四)运用战略管理思想实施物流企业的成本控制传统的物流管理方式使企业的采购、制造、市场营销、配送等功能分割,物流成本的计算、管理与控制分块进行,无法对成本进行权衡和控制。根据效益背反理论,由于物流各子系统间的成本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因而子系统成本的降低并不一定能够降低物流总成本。只有通过协调物流各子系统间的运作,将物流成本的管理与企业竞争战略联系起来,才能真正有效地降低包含在产品成本中的物流成本,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管理。也就是采取从战略以及全方位寻求并拓展成本控制的方法,实现成本管理的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体现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考核全方位的管理模式。同时,在物流活动中组织实施作业成本管理法,深入到企业的作业层次,对运输、库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多项作业环节分析、挖掘成本动因,消除作业链中一切非增值作业,并融入战略管理思想,才能促进企业整体价值链的优化,保持长久的竞争力,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主要参考文献】〔1〕 王丹惠.谈谈物流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J〕.财会通讯,2007,(1).〔2〕 刘春霞.我国工业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发展现状及问题〔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4).〔3〕 李卫忠.长株潭区域物流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物流科技,2007,(4).〔4〕 隽娟.中美物流成本的比较研究〔J〕.北方经济,2007,

同学,你的这份论文是要多少字,什么时间要。

物流成本在企业总成中占很大比重,科学地核算物流成本、有效地控制物流成本成为我国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企业物流成本控制方面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

摘 要:物流成本的管理是利用成本来管理物流,或者说是用成本为手段的一种物流管理方法。因而物流成本管理成为企业物流管理的核心内容,对企业提高服务水平和加强管理效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参考了众多国内外文献后,以企业物流成本的管理和控制为研究对象,在基础理论、管理策略和控制机理等几个层面对企业物流成本管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成本控制

1 企业物流成本概念

企业物流成本是指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企业物流成本也就是指微观物流成本,包括货主企业和物流企业成本。由于分析企业角度不通,物流成本的分析角度也不同。在本文中,进行物流成本管理和控制系统的分析时,所指的都是货主企业物流成本,而它又包括制造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

2 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 存在的问题

虽然,越来越多的企业对物流成本的管理给予了极大的重视,但在企业的实际物流成本管理过程中,很多问题日益凸显,给物流成本管理带来了困难,表现为:(1)企业不能从战略的高度上认识到物流成本管理不是简单的计算,而是对物流成本管理所有要素总成本的控制。(2)不能够全面的把握企业在实际的物流业务中的外部成本,导致对于物流费用核算不清。(3)没有对顾客的需求进行详细的调查与区分,因此,没有对客服水平和物流成本作出好的权衡,导致物流成本分析失误。(4)忽略了物流成本管理的信息化趋势。

2.2 解决策略

(1)建立物流成本的整合管理。

由于企业的物流系统由多个系统组合而成,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配送,包装,流通加工等,这些系统看似独立,实际上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如果要实现总成本的最优化,那么必须树立系统观念。用系统的观点和系统的思维来解决问题,使各个方面能够协调发展,统一为总成本服务。如果在实际工作中,过分的注重个别活动的成本降低,那么将很有可能忽视整体效益。除此之外,还要建立起现代化的运作方式和管理系统,树立现代化观念,通过信息化的方式改善物流成本管理。

(2)建立正确的物流成本的核算机制。

物流成本的核算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能为企业提供正确的数据,也是企业进行计划和决策的依据。在核算过程中,对数据正确及真实性的把握是非常关键的,因此企业必须获得可靠的数据,由于现在我国还没有统一的核算标准,企业有必要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建立起一套符合自身的核算规划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对各个方面进行核算管理。

(3)建立完善的客户服务管理机制。

对于企业来说,要保证经济效益,顾客是最重要的着手点。随着物流的发展,现在很多人也提高了对物流服务的要求,比如从时间上要缩短,品种要齐全等。为了更好的满足顾客的要求,企业必须关注顾客服务的管理。要想从顾客服务方面来寻求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就要确定提供什么样服务水平。针对不同的顾客,企业要制定出不同的服务水平。首先企业要对顾客进行调查和整理,按顾客的不同需求进行分类,然后相应提供不同的服务水平。对顾客的服务与企业成本做对比,建立盈亏分析表,找出最合适的尺度,既能满足顾客需要,又能使企业盈利的方案。在制定好计划后,对该计划的实施结果进行考核。此外,企业应该在平时的服务中注意从多方面提高自己的服务价值,如从差异化着手,从战略上取胜。另外,并不是确定好服务水平就是解决了问题,环境中的不定因素非常多,企业要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时常对这个指标进行研究和调整,最好能够事先对环境的变化作出预测。

(4)整合供应链资源管理。

现代企业竞争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独立企业间的竞争,而是转变成了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甚至可以是超越了国界的供应链间的竞争。企业在这样的形势下,需要做的是转变自身的竞争态度,提高供应链竞争的意识,利用现代信息系统,将供应链上的企业联结起来,取长补短。进行供应链资源管理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链上各个企业之间进行协调,使整个供应链能快速灵活的运作,提供更快更好的服务。要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供应链网络商品销售系统的设计及优化。二是做好供应链的库存管理,否则会存在库存积压成本或缺货成本,这都会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成本,因此需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加强信息沟通,能够使企业生产和销售一致。三是要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企业要细心选择自己的伙伴,并能够做到与合作伙伴共进退,达到双赢的目的。由于环境多变,供应链合作伙伴成员只是有限理性的原因,会导致产生一些多余的成本,由此,企业有必要对合作伙伴进行激励政策。

(5)建立现代化的物流信息系统。

现代企业的物流成本,应该关注物流业务运作中产生的信息系统成本,而不单单是局限在以往的物流实体运动消耗。因此,要做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也不能忽视对信息系统的管理。企业的整个运作体系,可以看成是几大流的集合,包括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随着时代的发展,除了物流以外的其他几大流都可以通过Internet来传输,只有物流是办不到的,必须要通过实物的运动来完成。但是,我们不能简单的认为物流就是脱离了信息流的。物流运动的方向,方式等也是要通过信息的导向作用才能完成的。通过信息传递,可以有效的防止库存剩余或者不足而引起的多余的成本损失,还可以根据得到的信息及时的对企业的工作安排进行调整。企业有了自己的信息处理系统,可以提高销售,配送的速度,提高客户满意度,又可以节省时间。因此,我国企业又必要提高对信息系统的重视度。

2.3 关于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建议

(1)将经济范畴与技术范畴合为一体。

要做好物流成本控制工作,就要认清什么是物流成本控制,从哪些方面可以做好物流成本控制。物流成本从字面理解来看,是属于经济范畴的概念,是一个与经济活动有关系的概念,如果从技术角度看的话,物流成本是需要计算的,因此它又涉及到技术方面的问题。当我们从经济的角度看待它时,我们要研究先进的管理理论来进行成本控制,比如采用绩效考核,或者采用管理学里的激励措施,领导理论等提高成本控制效率。当从技术的角度看待它时,要研究先进的计算方法,或者采用一些技术性的手段来完成物流运作流程。 (2)将物流成本与客服服务质量合为一体。成本与服务质量的联系与矛盾,本文中已经论述不少,这也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由于二者之间存在二律背反性,所以在进行成本控制时,顾客的服务质量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要降低物流成本,但也不能牺牲顾客服务质量,控制的过程就是协调降低成本与提高服务的过程,管理者要考虑到双方面都得益,追求的是企业的整体效益最大化目标。

(3)整合事前与事后的控制。

企业成本发生的时段,物流成本可以分为事前控制的成本和事后控制的成本,相对应的控制措施就是事前控制与事后控制。有些成本在物流活动开始时,并没有发生,而是在之后的物流活动中产生消耗,这些成本就属于事前控制的成本。另外一种成本是在物流活动进行中,所产生的消耗,比如员工的工资、福利等,这些费用需要在发生后反馈给企业,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降低下一次活动的费用。

(4)把握整体,注重细节。

由于物流成本的构成十分繁杂,需要进行管理和控制的项目也很多,对物流成本的控制需要有针对性,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因此,要抓住成本控制的关键部分,对成本产生影响的那些因素进行差异化管理和控制,找出重点环节或中心环节加大力度管理。同时也不能忽略物流系统的整体性,坚持追求整体效益最佳的原则,考虑成本优化的全面性,对于多领域的物流成本,要实施全方面的控制,和全过程的控制,甚至是全员控制。全方面就是指不论是运输,包装,仓储,配送,装卸搬运哪个方面都要均衡彼此之间的利益,全过程就是从采购物流,到生产物流,到销售物流,再到回收物流,都要进行控制。

2.4 企业物流成本控制措施的研究

(1)从物流功能角度出发——层次成本分析法。物流功能成本包括运输成本,包装成本,储存成本,装卸成本,配送成本等,根据层次分析法,针对不同的物流功能,应采取相应的控制成本的措施。具体控制措施见下表:

不同物流功能采取相应控制成本措施

物流功能成本

控制措施

运输成本

1、降低物流流转次数

2、合理选择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

3、合理选择运输组织模式

4、寻找合理的装卸运载方法,降低成本

5、运用先进的技术降低运输成本

6、运用量化手段,进行合理化的网络建模规划

7、提高对自有工具的再利用和管理,严格控制开支

仓储成本

1、合理选择仓库位置,尽量减少库存点

2、合理分配自有仓库与租用仓库的数目比例,选择最适合的方式(仓库的满仓率;作业灵活性;地点灵活性;规模经济效应;特殊仓储技术;其他因素)

3、运用先进的技术控制库存

4、采用熟知的ABC分类管理法来管理库存

5、对仓库的杂项进行整理,统计与管理控制,从而降低费用

配送成本

1、配送中心的合理选址

2、建立网络模型,优化配送网络,降低配送成本

3、通过现代化的先进技术,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

4、建立通畅的配送信息系统

续表

包装成本 1、确保包装物品购入时的登帐记录,严格控制使用数量

2、逾期没有计划或造成浪费的部门,应追究责任

3、搞好包装用品的回收利用

4、选择质好价廉的包装材料

5、加速包装物周转,克服损失浪费

6、通过市场调差,了解用户的需求,力求包装简单化

(2)从物流成本的形成过程角度出发——系统成本控制法。物流成本的形成过程包括投资阶段、产品设计阶段、供应阶段、生产物流过程、销售阶段,在物流成本形成的不同阶段,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手段,具体控制措施见下表:

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

形成过程

控制措施

投资阶段

1、厂址的选择要合理

2、物流整体系统设计合理

3、进行必要的物流硬件投资

产品设计阶段

1、力求生产多品种多样式的产品

2、力求生产微、小型产品降低包装运输成本

3、力求做到标准化的包装技术

供应阶段

1、寻找最佳合作供应商,建立伙伴关系

2、学习并运用最优的采购管理模式

3、制定最优的采购点和采购量

4、提高物流供应阶段的效率

5、降低采购过程中运输成本

6、整合物流的供应阶段与销售阶段

生产物流过程

1、制定出一套合理的方案来布置生产车间

2、通过对生产进度的控制,降低半成品的库存量

3、制定合理的领料制度,防止物料的无形浪费

销售阶段

1、商流与物流相分离

2、采取少批次大批量的销售模式

3、制定良好的销售环节物流计划

4、对不同的客户与商品,实行差别化控制

5、与竞争伙伴达成共赢,实现共同物流的理念

参考文献

[1]于团叶,金光华.战略成本管理在物流中的应用[J].上海会计,2007,(1):1921.

[2]王欣兰.物流成本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1):35188.

[3]黄娟.浅谈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J].经济生活文摘:上,2013,(2):420421.

[4]姜启跃.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和控制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21).

[5]孙晓媛.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分析[J].中国商贸,2011,8(23):6768.

[6]周启蕾.物流成本的性状及其优化决策[J].上海海运学院学报,2001,(02).

[7]赵萌.物流成本的控制途径[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04):5598.

浅析物流运输企业运输成本控制

摘要:成本、利润和运价是反应物流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经济指标,运输是物流成本中最大的单项成本,本文分析了物流运输企业运输成本构成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物流运输企业运输成本控制的方法。

关键词:运输企业;运输成本;成本控制

一、物流企业运输成本构成

运输服务涉及许多成本,如人工费用、燃油费用、维护费用、端点费用、线路费用、管理费用等,这些成本可以分成随服务量或运量变化的可变成本和不随服务量或运量变化的固定成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随考查范围不同分类也有所不同,所有成本都有部分固定特征,部分可变特征。一般情况下,对于物流运输企业,其固定成本包括获取路权的成本和维护成本,端点设施成本、运输设备成本和承运人管理成本。可变成本通常包括线路运输成本,如燃油和人工成本、设备维护成本、装卸成本、取货和送货成本。

二、影响运输成本的因素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物流专家鲍尔索克斯将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运输成本的因素归纳为七个方面:运距、载货量、货物密度、装载能力、装卸搬运、责任、运输市场因素。

(一)运距

运输距离是影响运输成本的主要因素,直接对劳动、燃料和维修保养等变动成本发生作用,图1显示了距离和成本的一般关系,并说明了以下两个要点:

1、成本曲线不是从原点开始,因为在运输环节中始终存在与接货、发货相关的一些固定成本与运输距离的远近无关,但与货物的提取与交付活动所产生的固定费用有关;

2、成本曲线是随运输距离减少而增长的一个函数,该特征被称为“远距离递减原则”。

(二)载货量

装载量与其他许多物流活动一样,大多数运输活动中存在着规模经济。这种关系如图2所示,它说明了每单位重量的运输成本随载货量的增加而减少。这种关系对管理部门而言,说明了小批量的载货应加以整合,形成大规模的载货运输,从而利用规模经济。

(三)货物密度

货物的密度是货物重量和体积结合,任何运输成本通常都用每个单位重量所产生的费用来表示,运输工具更多的受到载货容积的限制,而不是载重重量的限制。在现实生活中,运输工具、劳动力和燃料费用受到重量的影响不是很大,高密度的产品能够将相对固定的运输成本分摊到更多的重量上,因此,较高密度的产品每个单位重量上分摊的运输成本较低。图3表明随着产品密度的增加,每单位重量的运输成本下降。

(四)装载能力

装载能力是指产品的具体尺寸及其对运输工具(公路、铁路、水运)的空间利用程度的影响。由于有些产品具有特殊的尺寸形状,比如超重或超长、超高、超宽等特征,通常要用专业运输工具进行特殊装载,因此会造成运输工具空间的浪费。

同时,装载能力还受到装运规模的影响,大批量的产品往往能够相互嵌套、方便装载,而小批量的产品则有可能难以装载。

(五)装卸搬运

公路、铁路或水运等的运输可能需要特殊的装卸搬运设备,产品在运输和储存时所采用的成组方式,如装箱或托盘等,也是影响运输成本的因素。

(六)责任

责任主要关系到货物损坏风险及其所导致的索赔事故。承运人必须通过向保险公司投保来预防可能发生的索赔,否则有可能要承担任何可能货物损坏的赔偿责任;托运人可以通过加强保护性包装,或通过降低货物丢失损坏的风险来降低运输成本。

(七)运输市场因素

运输通道中的货物流量以及运输通道流量的平衡等市场因素也会影响到运输成本。“运输通道”是指在运输的起点与终点之间货物发生位移的渠道。运输工具和驾驶员都必须要回到起点,若不能进行返程运输,那么只有空车返回。理想的情况就是“平衡”运输,即运输通道两端流量相等。但由于制造地点与消费地点的需求不平衡,通道两端流量相等的情况很少见。

三、运输成本控制方法

通过分析影响运输成本的因素,我们提出从以下几个方面控制运输成本。

(一)通过提高产品密度优化物流运输成本

目前,大型货运码头和航运多采用集装箱运输,因为这可以使货物的单位容重接近理想状态,即既能恰好满足载重量限制、又恰好满足容积限制,但这种情况几乎是不存在的。轻货密度较小,能满足车辆的载重限制,但易超出车辆的容积限制,单纯运输这种货物会使载重量利用率低下、利润降低,所以企业应该适当配以重货以增大产品的综合密度。同样,给重货配以适当的轻货,也可使产品综合密度接近于车辆的单位容重。

现代运输企业应规范管理来合理搭配轻重货物,以正当途径降低成本获取利润。在实行配载的时候,应注意4点:①配载的货物目的地应为同一方向;②应考虑配载货物的性质能否搭配;③承运人必须充分注意货主对运输的特殊要求;④要考虑产品特性与运输车辆的配置。

(二)利用返程载货提高车辆里程利用率

在实际应用中,利用返程载货来提高车辆的里程利用率将面临很多约束条件,需要解决一些问题。

首先,应该通过缩小运输半径来提高回城载货率;

其次,要在法规和政策层面规范鼓励返程载货;

第三,正确处理和规避由返程载货引起的运输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一般来说,运输企业进入异地后会受到当地企业的排挤,降低运输价格的企业间竞争也在所难免。因此,要预先加强市场调查并拟定对策。

(三)选择最佳运输方式

快运即可由公路运输完成,也可以由铁路、水路、航空等运输方式承担,主要取决于货主对运输质量的要求。时间要求十分紧迫的货物运输,可以由公路或航空承担;而大批量的、时间要求不太紧迫的货物可由铁路甚至水路运输。对于长途运输中的铁路、航空、水路运输,多是采用以下运输手段:

1、拼装整车运输。即运输企业在组织货物运输时,由同一发货人将不同品种货物发往同一到站、同一收货人的零担托运货物,由运输企业自己装配在一个车皮(集装箱)内,以整车运输的方式托运到目的地;或把同一方向不同站点的零担货物,集中组配在一个车皮(集装箱)内运到一个适当的站点,再中转分运。

2、实施托盘化运输。托盘化运输是指利用托盘作为单元货载运输的一种方法,托盘可以相互连续使用。

(四)优化运输路径

重复运输、迂回运输等不合理运输方式造成了运力浪费,增加不必要的运输成本。优化运输路线可择优选择运输方式,降低运输成本。目前多采用的基本算法有点点间运输——最短路径求解法和多点间运输——运输算法。

1、点点间运输最短路径求解法

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算法是运输企业配送系统的最基本算法,通过计算两点之间的最短路线来决定多个配送点之间的最佳运输路线。最短路径问题是优化模型理论中最为基础的问题之一,也是解决其他一些线路优化问题的有效工具。

2、多点间运输——运输算法

多点间运输问题是指有起始点或目的点不唯一的运输调配问题。多点间运输最常见的是产销平衡运输问题,它们设计的总供应能力和总需求是一样的,但是由不同的路径进行配送时,会导致最终的总运输成本不同,此类问题的目标就是寻找最低的总运输问题。

目前运输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运输企业要想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就要形成适合自己的一套科学合理的运输配送体系,同时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加以辅助,从而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参考文献:

[1]叶忠慧.公路货运大型化对降低运输成本的影响[J].公路与汽运, 2009,(01).

[2]徐建,曹有挥,孙伟.基于公路运输成本的长三角轴—辐物流网络的构建[J].地理研究,2009,(04).

[3]王志琴.如何降低运输成本——我国运输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2,(06).

[4]李晓蕾.关注运输成本控制[J].全球瓦楞纸箱工业,2005,(02).

[5]李刚,胡慧娟.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制度构建[J].商业研究,2005,(10).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