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春秋战国散文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春秋战国散文研究论文

书名: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文精粹, 古代, 散文赋卷ISBN:7543438976作者:王钟陵出版社:石家庄 : 河北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散文研究 [平装]~ 陈飞 (编者), 傅璇琮 (丛书主编)市场价: ¥ 23.70VIP 价: ¥14.94 SVIP价: ¥14.63从出土文献看七十子后学在先秦散文史上的地位(转载)本文将七十子后学著述的《论语》、大小戴《礼记》、《孝经》、《仪礼》、郭店简及上博简中儒家文献等作品称之为“七十子后学散文”。七十子在年辈上有“先进”“后进”之分,在著述形式上有“述”“作”之别。在先秦散文史上,七十子后学散文处于上承史官记言散文、下启诸子说理散文的枢纽地位。【关键词】 七十子后学散文 先秦历史散文 先秦诸子散文《郭店楚墓竹简》与《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在世纪之交相继面世,为先秦文学研究提供了许多新资料。郭店简和上博简第一册中都有《缁衣》,这是《礼记》中原有的文章。上博简第二册中的《民之父母》,内容与《礼记·孔子闲居》大体相同;第四册中的《内礼》,与《大戴礼记·曾子立孝》内容相近。上博简中还有一批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大小戴《礼记》相近的作品,如第二册中的《鲁邦大旱》、第四册中的《相邦之道》,都与大小戴《礼记》中那些记载孔子应对****及时人的文章相近。特别是上博简中出现了以孔门****名字命名的文章,如第二册中的《子羔》、第三册中的《中(仲)弓》。虽然这些出土竹书的数量与大小戴《礼记》现有文章相比,还只占较小的比例,但它们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李零指出,郭店简“反映的主要是‘七十子’的东西,或‘七十子’时期的东西”。“在数量更大,现在还没有公布的上博楚简中,我们也发现了很多《孔子世家》和《仲尼****列传》中的人物,如颜回、仲弓、子路、子贡、子游、子夏、曾子、子羔、子思等人,有些甚至就是以他们的名字题篇。它们是‘七十子’的东西,这点更明显。”他说:“这是我们的福气。” (《郭店楚简校读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5页) 这些文献的出土对某些学术定论——诸如认为大小戴《礼记》作于秦汉时代——提出了挑战,它们表明,像大小戴《礼记》之类的文章完全有可能作于春秋战国之际七十子后学之手。新的资料引发我们提出“七十子后学散文研究”论题。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中国文学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代,虽然文字还没有产生,但在人民中间已经流传着神话传说和民间歌谣等口头文学。保留在古代典籍中的文献资料表明,《夸父逐日》、《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神话故事,闪耀着中华民族文明智慧的光辉。《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歌唱原始打猎的英武;《涂山氏女之歌》:“候人兮猗。”记录了中国原始歌唱中第一首情歌。甲骨文字的发现,使中国古典散文的源头可以追溯到甲骨卜辞。殷商时期的《尚书》篇章,结构和表现手法相当成熟,理所当然成为中国古典散文之祖。……试论古代散文艺术文章关键词: 古代 散文艺术 艺术手法 意境 白描手法文章快照: ”做这样的“骂题”文章,作者立意之深,尤其值得称赞。(四)选义按部,考辞就班:散文既不象小说、戏曲的情节一贯,又不似诗歌之集中一点。前后、左右、正反、主次,纷陈杂来。故匠心所运,尤在组织安排。是以方苞论文,重在“义法”。“义法”谓何?先师姚仲实先生(永朴)说:“所谓‘义’者,有归宿之谓;所谓‘法’者,有起有结,有呼有应,有提掇,有过脉,有顿挫,有钩勒之谓。”我在《唐宋八家古文概述》中说:“归宿即全篇之中心,各层次、各部分不论其为正、为反、为论、为史、为豪证、为补插,其安排皆归属到这一点。”特别要看到:这是“立意”的一部分,因为这种组织安排是伴随着“意授于思”而进行的。譬如苏轼《贾谊论》:“非才之难,所以白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白用其他。”名言妙义,为文章立意最佳之例;思索出来且放置在开头,便见匠心之运,亦是选义、考辞的最佳之例。应该说明:散文构思时,选义与辞念是融和在一起的,这一点我在《读(文赋)私记》中已经谈过;立意与安排也是相伴而行的。自古代“先士”的“盛藻”,到吾辈为文的“苦心”,大约皆是如此。一些“文学概论”、“文章作法”,只为叙说方便,才分章而谈;有些同志未加深察,因而误加分割为几截,这样就无以借鉴于古人。还应指出:组织安排,体现着文气与神昧。前人所谓“行气”,多着眼于弛骤、顿挫、穿插、变化;所谓“设色”也就指插入描写,亦即所谓“烟波”,至于声音之高下、疾徐、长吟、短叹,本语气之自然.亦文章之流露。苏轼说:“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不能“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作文自然亦同此理。姚永朴师说:“古人精神兴会所到,往往注意在笔先。”我们把这些谋篇、布局、行气、设色之艺术,放在立意中谈,正是要做到“意在笔先。”这样,才不致“专求之章法词令”,不致只在“波澜意度”上“仿佛古人”。由于这里讲的是“散文艺术”,所以在讲“立意”时也着重从“立意的艺术”来谈。自然,“学文者必先浚文之源。”源泉是生活,而古人所谓“积理”、“练识”、“储学”、“致用”等等则正是借以丰富生活、认识生活的。至于语言使用之规律与意匠经营之巧心,也不能忽视。否则,借鉴就成了空话。中国目前还没有一部十分成熟的“散文艺术论”专著,它的内容与体制究竟应该如何?究竟有哪些是应该谈的?应该怎样组织安排?“艺术论”与“语用学”、“风格学”等关系如何?这些都还有待探讨。我曾设想“合语言与文学为一科,探语文发展之途径”,即建立我国自己的“语用学”、“篇章语言学”、“文艺网络学”,使之成为一新的边缘的学科。要解决这个问题,还要做大量的工作。我以为:(1)要充分利用前人的成果,首先是刘勰的《文心雕龙》与姚永朴师的《文学研究法》,那是骈文或古文的特点,提出的一个比较系统的体制;其次是汇集古人论文之语,特别是一些文章评点(点勘)。它们虽较零碎、繁琐,但其中心得可鉴;(2)要借鉴国外的“语用学”、“篇章语言学”、“文艺心理学”、“文艺风格学”等方面的一些新知,验其得失,考其异同;(3)要吸收近、现代学者以及时贤在文章赏析或其他专著、论文oo所提出的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真知灼见,我这篇文中就引用了不少这类言论,我所未及引用的以及尚未见到的还多得很;(4)xc古人文章要做更深人细致的研究。古人、今人论文,大多即兴而谈,随手举例,即以我写此文而言,也只是想从骈散两方面各举数例,而且只引一些人们最常见之文,实则有许多好文章还不是人们謦见的。散文艺术之缺少专论,是由于人们有畏难情绪。只要我们肯钻研努力,散文艺术专著的问世,便指’日可替。

数 的 由 来 和 发 展 你是否看过杂技团演出中"小狗做算术"这个节目?台下观众出一道10以内的加法题,比如"2+5",由演员写到黑板上。小狗看到后就会"汪汪汪……"叫7声。台下观众会报以热烈的掌声,对这只狗中的"数学尖子"表示由衷的赞许,并常常惊叹和怀疑狗怎么会这么聪明?因为在一般人看来狗是不会有数量概念的。 人类是动物进化的产物,最初也完全没有数量的概念。但人类发达的大脑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已经达到更加理性和抽象的地步。这样,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由于记事和分配生活用品等方面的需要,才逐渐产生了数的概念。比如捕获了一头野兽,就用1块石子代表。捕获了3头,就放3块石子。"结绳记事"也是地球上许多相隔很近的古代人类共同做过的事。我国古书《易经》中有"结绳而治"的记载。传说古代波斯王打仗时也常用绳子打结来计算天数。用利器在树皮上或兽皮上刻痕,或用小棍摆在地上计数也都是古人常用的办法。这些办法用得多了,就逐渐形成数的概念和记数的符号。 数的概念最初不论在哪个地区都是1、2、3、4……这样的自然数开始的,但是记数的符号却大小相同。 古罗马的数字相当进步,现在许多老式挂钟上还常常使用。 实际上,罗马数字的符号一共只有7个:I(代表1)、V(代表5)、X(代表10)、L(代表50)、C代表100)、D(代表500)、M(代表1,000)。这7个符号位置上不论怎样变化,它所代表的数字都是不变的。它们按照下列规律组合起来,就能表示任何数: 1.重复次数:一个罗马数字符号重复几次,就表示这个数的几倍。如:"III"表示"3";"XXX"表示"30"。 2.右加左减:一个代表大数字的符号右边附一个代表小数字的符号,就表示大数字加小数字,如"VI"表示"6","DC"表示"600"。一个代表大数字的符号左边附一个代表小数字的符号,就表示大数字减去小数字的数目,如"IV"表示"4","XL"表示"40","VD"表示"495"。 3.上加横线:在罗马数字上加一横线,表示这个数字的一千倍。如:" "表示 "15,000"," "表示"165,000"。 我国古代也很重视记数符号,最古老的甲骨文和钟鼎中都有记数的符号,不过难写难认,后人没有沿用。到春秋战国时期,生产迅速发展,适应这一需要,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一种十分重要的计算方法--筹算。筹算用的算筹是竹制的小棍,也有骨制的。按规定的横竖长短顺序摆好,就可用来记数和进行运算。随着筹算的普及,算筹的摆法也就成为记数的符号了。算筹摆法有横纵两式,都能表示同样的数字。 从算筹数码中没有"10"这个数可以清楚地看出,筹算从一开始就严格遵循十位进制。9位以上的数就要进一位。同一个数字放在百位上就是几百,放在万位上就是几万。这样的计算法在当时是很先进的。因为在世界的其他地方真正使用十进位制时已到了公元6世纪末。但筹算数码中开始没有"零",遇到"零"就空位。比如"6708",就可以表示为"┴ ╥ "。数字中没有"零",是很容易发生错误的。所以后来有人把铜钱摆在空位上,以免弄错,这或许与"零"的出现有关。不过多数人认为,"0"这一数学符号的发明应归功于公元6世纪的印度人。他们最早用黑点(·)表示零,后来逐渐变成了"0"。 说起"0"的出现,应该指出,我国古代文字中,"零"字出现很早。不过那时它不表示"空无所有",而只表示"零碎"、"不多"的意思。如"零头"、"零星"、"零丁"。"一百零五"的意思是:在一百之外,还有一个零头五。随着阿拉数字的引进。"105"恰恰读作"一百零五","零"字与"0"恰好对应,"零"也就具有了"0"的含义。 如果你细心观察的话,会发现罗马数字中没有"0"。其实在公元5世纪时,"0"已经传入罗马。但罗马教皇凶残而且守旧。他不允许任何使用"0"。有一位罗马学者在笔记中记载了关于使用"0"的一些好处和说明,就被教皇召去,施行了拶(zǎn)刑,使他再也不能握笔写字。 但"0"的出现,谁也阻挡不住。现在,"0"已经成为含义最丰富的数字符号。"0"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表示有。如:气温 ,并不是说没有气温;"0"是正负数之间唯一的中性数;任何数(0除外)的0次幂等于1;0!=1(零的阶乘等于1)。 除了十进制以外,在数学萌芽的早期,还出现过五进制、二进制、三进制、七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二十进制、六十进制等多种数字进制法。在长期实际生活的应用中,十进制最终占了上风。 现在世界通用的数码1、2、3、4、5、6、7、8、9、0,人们称之为阿拉伯数字。实际上它们是古代印度人最早使用的。后来阿拉伯人把古希腊的数学融进了自己的数学中去,又把这一简便易写的十进制位值记数法传遍了欧洲,逐渐演变成今天的阿拉伯数字。 数的概念、数码的写法和十进制的形成都是人类长期实践活动的结果。 随着生产、生活的需要,人们发现,仅仅能表示自然数是远远不行的。如果分配猎获物时,5个人分4件东西,每个人人该得多少呢?于是分数就产生了。中国对分数的研究比欧洲早1400多年!自然数、分数和零,通称为算术数。自然数也称为正整数。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又发现很多数量具有相反的意义,比如增加和减少、前进和后退、上升和下降、向东和向西。为了表示这样的量,又产生了负数。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整数。如果再加上正分数和负分数,就统称为有理数。有了这些数字表示法,人们计算起来感到方便多了 应该是这个吧参考资料:

你是想研究文言散文?专门挑几个作家,具体了解下他们的文章,然后结合他们的生平,性格做论述。比如苏轼,曾巩,柳宗元等

这里面有几篇关于先秦的论文,但是都是大篇幅的,不是名人的,是一些学生的论文~你自己下载下来在斟酌一下,去粗取精~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春秋战国时期服饰与文化研究论文

服装与美学的论文 到( 大学生部落论坛 ) 毕业论文栏目,参考别人写的论文,希望能够解决你的问题。

会出现不同的款式,有着不同的审美,服装是典雅的,有着不同的工艺制造,还有着不同的剪裁方式,用料是不一样的。

一部人类服饰演化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部感性化了的人类文化发展史。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人类社会经过蒙昧、野蛮到文明时代,缓缓地行进了几十万年。我们的祖先在与猿猴相揖别以后,披着兽皮与树叶,在风雨中徘徊了难以计数的岁月,终于艰难地跨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懂得了遮身暖体,创造出一个物质文明。然而,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衣冠于人,如金装在佛,其作用不仅在遮身暖体,更具有美化的功能。几乎是从服饰起源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沉淀于服饰之中,构筑成了服饰文化的精神文明内涵。 原始社会服饰(公元前21世纪之前) 战国时人撰写的《吕氏春秋》、《世本》及稍晚的《淮南子》提到,黄帝、胡曹或伯余创造了衣裳。从出土文物方面考察,服饰演化史的源头,可上溯到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距今1.9万年左右)遗址中,发现有1枚骨针和141件钻孔的石、骨、贝、牙装饰品。证实当时已能利用兽皮一类自然材料缝制简单的衣服。中华服饰文化史由此发端。 商周服饰(约公元前16世纪~前771年) 商代衣服材料主要是皮、革、丝、麻。由于纺织技术的进展,丝麻织物已占重要地位。商代人已能精细织造极薄的绸子,衣料用色厚重。 西周时,等级制度逐步确立,周王朝设“司服”、“内司服”官职,掌管王室服饰。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分析,中国冠服制度,初步建立于夏商时期,到周代已完整完善,春秋战国之交被纳入礼治。 从周代出土的人形文物看,服饰装饰虽繁简不同,但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国服装的基本形制。 春秋战国服饰(公元前770~前221) 春秋战国时期织绣工艺的巨大进步,使服饰材料日益精细,品种名目日见繁多。工艺的传播,使多样、精美的衣着服饰脱颖而出。 春秋战国时期的衣着,上层人物的宽博、下层社会的窄小,已成为趋势。 深衣有将身体深藏之意,是士大夫阶层居家的便服,又是庶人百姓的礼服,男女通用,可能形成于春秋战国之交。深衣剪彩独特,衣与衫相连在一起,制作时上下分裁,中间有缝相连接,用途最为广泛,隆重程度仅次于朝祭之服。 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颁胡服令,推行“胡服骑射”。胡服指当时“胡人”的服饰,与中原地区宽衣博带的服装有较大差异,特征是衣长齐膝,腰束郭洛带,用带钩,穿靴,便于骑射活动。 秦汉服饰(公元前221~公元220) 这一时期的衣料较春秋战国时期丰富,深衣也得到了新的发展。 西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张骞[qiān]奉命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国与西方各国的陆路通道,成千上万匹丝绸源源外运,历魏晋隋唐,迄未中断,史称“丝绸之路”。于是,中华服饰文化传往世界。 秦代服制与战国时无大差别,保持中国服饰深衣的基本形制。西汉男女服装,仍沿袭深衣形式。不论单、绵,多是上衣和下裳分裁合缝连为一体,上下依旧不通缝、不通幅;外衣里面都有中衣及内衣,其领袖缘一并显露在外,成为定型化套装。下着紧口大裤,保持“褒衣大裙”风格。秦代服制,服色尚黑。 汉代有了舆服制度。史书列有皇帝与群臣的礼服、朝服、常服等20余种。服饰上的等级差别已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冠服在因袭旧制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区分等级的基本标识;佩绶制度确立为区分官阶的标识。 公元前202年,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汉初统治者汲取秦亡的教训,对农民采取轻徭薄赋的休养生息政策。一般制度多无太大改变,冠服制度,也大都承袭秦制。直至东汉明帝永平二年,才算有正式完备的规定。 汉初,由于统治者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经济得到恢复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这样的太平盛世。农业和手工业得到了长足提高。当时民间手工业最普遍的就是纺织业。这一时期丝绸锦绣产量极多。汉代的纺织工艺也达到很高的水平。 汉朝的衣服,主要的有袍、襜褕[直身的单衣]、襦[短衣]、裙。汉代因为织绣工业很发达,所以有钱人家就可以穿绫罗绸缎漂亮的衣服。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长裤,贫穷人家穿的是短褐[粗布做的短衣]。汉朝的妇女穿着有衣裙两件式,也有长袍,裙子的样式也多了,最有名的是“留仙裙”。 [相传汉朝赵飞燕被立为皇后以后,十分喜爱穿裙子。有一次,她穿了条云英紫裙,与汉成帝游太液池。鼓乐声中,飞燕翩翩起舞,裙裾飘飘。恰在这时大风突起,她像轻盈的燕子似的被风吹了起来。成帝忙命侍从将她拉住,没想到惊慌之中却拽住了裙子。皇后得救了,而裙子上却被弄出了不少褶皱。可是说来也怪,起了皱的裙子却比先前没有褶皱的更好看了。从此,宫女们竞相效仿,这便是当时的“留仙裙”。]

对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服装的特点你有哪些了解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吧!

不管在古代还是现代,中国是非常重视服饰礼仪文化的。虽然说我们无法亲眼目睹古代服饰,但是从现在的古装剧中,我们或多或少还是能感受到古代在服饰上的讲究。尤其是在帝王家,对于这些服饰礼仪和礼节上就更为讲究了。

因为人们可以从这些服饰,来判断这个人的身份和地位。有了解过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是属于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因为当时出现过很多国家的政权。而且诸子百家争鸣,导致了人们的思想不统一,一些文化上也存在分歧。

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春秋战国时期的服饰也十分多样化,在服装的设计方面上也存在不一样的方法。

我们都知道当时出现了诸子百家争鸣,道家、法家、墨家等各个门派的人每天都在不停地争论自己的说法和观点。比如道家,他就觉得服饰本来就是用来蔽体的,所以倡导的是衣服整洁简约,不需要与其他的配饰来美华服饰。 这也跟法家在服饰上的观念相一致的。

所以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时候,服饰的设计上是继承了商周时期的三角形几何框架、矩形和对称的手法。虽然说在设计方面上并没有受到这些框架的影响,但是大体上也是围绕这些框架进行布局的,在具体的一些设计当中,也有灵活的运用,比如交错,移位,对称,总体上来说是比较灵活运用的。

这就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服装的特点,希望大家读了以后能有进一步的了解。

民国春秋杂志

民国春秋杂志,停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当局的新闻管控,也有自身的管理不善

孙中山受到了以下几位的影响:在构建三民主义的理论体系时,孙中山吸收了西方政治、经济、法学、哲学等学说的精华。法国18世纪启蒙思想家、法学家孟德斯鸿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孙中山直接受到孟德斯鸿的影响。他在1916年7月20日的演说中,有这样一段话:“……孟德斯鸿提倡三权分立以来,各国以之为宪法基碍(础),予则主张五权分立是也。三权分立之法,通行百数十年,几如铁案。至今日文明进步,如美利坚等国,乃觉其宪法不能相容,惟欲中途变动,则殊非容易耳。中国制定宪法之初,则尚可乘机采用,且此之所谓五权者,如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固可弗论,其他二权,各国之所无者,我国昔已有之。……”孙中山采纳了孟德斯鸿的分权的原则和精神,同时在三权之外,又借鉴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提出考试、弹劾两权。这样做的目的,是想提高政府的效能,把对人民的消极管理变为积极管理。孙中山本想用五权分立来补偏救弊,后来实行的结果,五权分立的问题并不比三权分立少。法国18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卢梭著有《社会契约论》等,主张人生而平等。孙中山受到了卢梭主权在民思想的影响,同时又对卢梭的思想提出了修正。他说:“卢梭是欧洲主张极端民权的人。因有他的民权思想,便发生法国革命。卢梭一生民权思想最知名的著作是《民约论》。在《民约论》中立论的根据,是说人民的权利是自由平等的,各人都有天赋的权利,不过人民后来把天赋的权利放弃罢了。所以根据这种言论,可以说民权是天生出来的。但就历史上进化的道理说,民权不是天生出来的,是时势和潮流所造就出来的。故推到进化的历史上,并没有卢梭所说的那种民权事实,这就是卢梭的言论没有根据。”孙中山从革命实践中体悟到,世上并没有所谓“天赋人权”,民权是“时势和潮流所造就出来的”。美国经济学家亨利·乔治和英国经济学家约翰·穆勒曾给予孙中山以深刻影响。亨利·乔治著有《进步与贫困》一书。他主张实行单一的土地税,废除其他各种税收。他想用这种办法镯免民众的各种捐税负担,使贫富差距得以缩小。约翰·穆勒著有《经济学原理》。他主张对全国的土地进行估价,现在的地价归大地产所有者,以后增值的地价归国家所有,以解决社会性贫困问题。孙中山的平均地权的主张,吸收了以上两位经济学家的思想。他认为,有必要在中国实行乔治·亨利的学说“余乃极端之社会党,甚欲采择显理佐治氏之主义于中国。”★三民主义受林肯影响最大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受美国总统林肯的影响最大。孙中山说三民主义有三层意思:一是要把全国的主权,都放在本国人民的手内;二是一国的政令,都由人民所出;三是所得的国家利益,由人民共享。这三层意思,可用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六个字加以概括。马克思的学说也吸引了孙中山,并给予他一定影响。孙中山虽不赞成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和社会主义制度,但瞩目于社会主义的经济政策。俄国革命胜利后解决土地问题的做法对孙中山很有启发。但他认为俄国用的是“急进的办法”,将地主的土地全部没收,中国要用“和平”办法,既要让农民得到利益,又要让地主不受损失。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中,有社会主义的思想成分。(侨报:摘自南京《民国春秋》杂志)

民国春秋杂志,因为当局的新闻管制,而停刊了

《历史研究》 《近代史研究》 《世界历史》 《史学月刊》

以春秋战国的巨变为主题的论文

rdgghhyhjhhhgjsvfryttyrfc_zzusitte

春秋战国(1)经济上: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我国的封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尤其北方成就更为突出。生产力的飞跃引起了生产关系的革命。春秋战国时期, 井田制(公田)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并最终通过各国变法确立了下来。(2)政治上: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破坏了奴隶制的旧秩序,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和痛苦。但战争的结果加快了统一进程,促进了民族融合,也加快了变革的步伐。随着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壮大,他们在各诸侯国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新的封建制度终于建立起来。变法最彻底的秦国,成为各诸侯国中实力最强者,后来发展成统一的核心力量。(3)文化上: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变革,促成了思想的空前活跃和文学艺术的繁荣。春秋战国时期,旧制度、旧统治秩序被破坏,新制度、新统治秩序在确立,新的阶级力量在壮大。隐藏在这一过程中并构成这一社会变革的根源则是以铁器为特征的生产力的革命。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导致各国的变革运动和封建制度的确立,也导致思想文化的繁荣。“春秋”由于鲁国孔子的编年史《春秋》一书而闻名天下。《春秋》记事从公元前722年开始,至公元前481年结束。“战国”由于各诸侯国连年发生战争而得名。历史上通常将周平正东迁至公元前476年之间的历史时期称之为“春秋”时代,这段时间基本上和《春秋》一书记事所跨时间差不多。通常将公元前475年至秦始皇统一中国之间的时间称之为“战国”时代。

数 的 由 来 和 发 展 你是否看过杂技团演出中"小狗做算术"这个节目?台下观众出一道10以内的加法题,比如"2+5",由演员写到黑板上。小狗看到后就会"汪汪汪……"叫7声。台下观众会报以热烈的掌声,对这只狗中的"数学尖子"表示由衷的赞许,并常常惊叹和怀疑狗怎么会这么聪明?因为在一般人看来狗是不会有数量概念的。 人类是动物进化的产物,最初也完全没有数量的概念。但人类发达的大脑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已经达到更加理性和抽象的地步。这样,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由于记事和分配生活用品等方面的需要,才逐渐产生了数的概念。比如捕获了一头野兽,就用1块石子代表。捕获了3头,就放3块石子。"结绳记事"也是地球上许多相隔很近的古代人类共同做过的事。我国古书《易经》中有"结绳而治"的记载。传说古代波斯王打仗时也常用绳子打结来计算天数。用利器在树皮上或兽皮上刻痕,或用小棍摆在地上计数也都是古人常用的办法。这些办法用得多了,就逐渐形成数的概念和记数的符号。 数的概念最初不论在哪个地区都是1、2、3、4……这样的自然数开始的,但是记数的符号却大小相同。 古罗马的数字相当进步,现在许多老式挂钟上还常常使用。 实际上,罗马数字的符号一共只有7个:I(代表1)、V(代表5)、X(代表10)、L(代表50)、C代表100)、D(代表500)、M(代表1,000)。这7个符号位置上不论怎样变化,它所代表的数字都是不变的。它们按照下列规律组合起来,就能表示任何数: 1.重复次数:一个罗马数字符号重复几次,就表示这个数的几倍。如:"III"表示"3";"XXX"表示"30"。 2.右加左减:一个代表大数字的符号右边附一个代表小数字的符号,就表示大数字加小数字,如"VI"表示"6","DC"表示"600"。一个代表大数字的符号左边附一个代表小数字的符号,就表示大数字减去小数字的数目,如"IV"表示"4","XL"表示"40","VD"表示"495"。 3.上加横线:在罗马数字上加一横线,表示这个数字的一千倍。如:" "表示 "15,000"," "表示"165,000"。 我国古代也很重视记数符号,最古老的甲骨文和钟鼎中都有记数的符号,不过难写难认,后人没有沿用。到春秋战国时期,生产迅速发展,适应这一需要,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一种十分重要的计算方法--筹算。筹算用的算筹是竹制的小棍,也有骨制的。按规定的横竖长短顺序摆好,就可用来记数和进行运算。随着筹算的普及,算筹的摆法也就成为记数的符号了。算筹摆法有横纵两式,都能表示同样的数字。 从算筹数码中没有"10"这个数可以清楚地看出,筹算从一开始就严格遵循十位进制。9位以上的数就要进一位。同一个数字放在百位上就是几百,放在万位上就是几万。这样的计算法在当时是很先进的。因为在世界的其他地方真正使用十进位制时已到了公元6世纪末。但筹算数码中开始没有"零",遇到"零"就空位。比如"6708",就可以表示为"┴ ╥ "。数字中没有"零",是很容易发生错误的。所以后来有人把铜钱摆在空位上,以免弄错,这或许与"零"的出现有关。不过多数人认为,"0"这一数学符号的发明应归功于公元6世纪的印度人。他们最早用黑点(·)表示零,后来逐渐变成了"0"。 说起"0"的出现,应该指出,我国古代文字中,"零"字出现很早。不过那时它不表示"空无所有",而只表示"零碎"、"不多"的意思。如"零头"、"零星"、"零丁"。"一百零五"的意思是:在一百之外,还有一个零头五。随着阿拉数字的引进。"105"恰恰读作"一百零五","零"字与"0"恰好对应,"零"也就具有了"0"的含义。 如果你细心观察的话,会发现罗马数字中没有"0"。其实在公元5世纪时,"0"已经传入罗马。但罗马教皇凶残而且守旧。他不允许任何使用"0"。有一位罗马学者在笔记中记载了关于使用"0"的一些好处和说明,就被教皇召去,施行了拶(zǎn)刑,使他再也不能握笔写字。 但"0"的出现,谁也阻挡不住。现在,"0"已经成为含义最丰富的数字符号。"0"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表示有。如:气温 ,并不是说没有气温;"0"是正负数之间唯一的中性数;任何数(0除外)的0次幂等于1;0!=1(零的阶乘等于1)。 除了十进制以外,在数学萌芽的早期,还出现过五进制、二进制、三进制、七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二十进制、六十进制等多种数字进制法。在长期实际生活的应用中,十进制最终占了上风。 现在世界通用的数码1、2、3、4、5、6、7、8、9、0,人们称之为阿拉伯数字。实际上它们是古代印度人最早使用的。后来阿拉伯人把古希腊的数学融进了自己的数学中去,又把这一简便易写的十进制位值记数法传遍了欧洲,逐渐演变成今天的阿拉伯数字。 数的概念、数码的写法和十进制的形成都是人类长期实践活动的结果。 随着生产、生活的需要,人们发现,仅仅能表示自然数是远远不行的。如果分配猎获物时,5个人分4件东西,每个人人该得多少呢?于是分数就产生了。中国对分数的研究比欧洲早1400多年!自然数、分数和零,通称为算术数。自然数也称为正整数。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又发现很多数量具有相反的意义,比如增加和减少、前进和后退、上升和下降、向东和向西。为了表示这样的量,又产生了负数。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整数。如果再加上正分数和负分数,就统称为有理数。有了这些数字表示法,人们计算起来感到方便多了 应该是这个吧参考资料:

这个太多没人答的,而且没悬赏,有悬赏也不知道你给不给

春秋宣姜研究论文

许穆夫人的母亲宣姜一生跌宕起伏,颇为传奇。 宣姜是齐国齐僖公的女儿,齐僖公还有一个小女儿叫文姜,也是一个大美女,下一篇再写她。齐僖公如果不知道是谁,他的儿子之一公子小白,史称齐桓公,春秋霸主之一,大家一定都知道。齐僖公的几个儿子女儿各各优秀,经历传奇。 话说宣姜到了适婚的年纪,齐僖公给她选择的待嫁夫君是当时的卫国太子,姬伋。也就是说她本来要嫁给卫国太子。结果送嫁到卫国,还没有等到举行婚礼,却被公公捷足先登强抢了去,还生了两个儿子。史称:筑台纳媳,说的就是这位卫宣公。因为宣姜长的实在是太美了。 宣姜也不是她的本名,因为是嫁给卫宣公的姜姓女子,所以称作,宣姜。 对于宣姜的遭遇,齐国人一点也不以为然,反正宣姜嫁给卫国国君,至于是那个国君都无所谓。宣姜也只能这么任命的嫁给了一个老头子。然后,宣姜开始黑化了,也被妖化,说她祸乱卫国,导致卫国三十年的动乱。真是可笑,翻看一下卫国历史,他们也没什么政治清明的好时期。 《史记》记载,卫宣公抢了太子的未婚妻,被太子记恨,也极其讨厌太子。宣姜因为受宠,一心想要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于是在卫宣公的授意或者是首肯下,宣姜设计杀死太子,宣姜的大儿子在保护太子的过程中也死掉了。第二年,卫宣公去世,宣姜的小儿子当上国君,史称卫惠公。 宣姜的大儿子为什么会去保护太子,不站在宣姜这一边?幕后还有两个隐藏的大人物,左右公子。没有名字,既是公子,必然是卫宣公的兄弟,或者叔叔之类的王室。右公子辅佐太子,左公子辅佐宣姜的大儿子。宣公想要改立太子,右公子肯定不同意,好不容易持有的蓝酬股,马上就能兑现了,怎么可能让宣姜轻易夺了去。左右公子是一伙的,很有可能不停的在教化宣姜大儿子拥戴太子,才有他去救太子一说。 但是,原来拥立太子的那帮人不甘心太子被杀,失去把握朝政的机会。宣姜的小儿子还太小,自然是宣姜和她背后的齐国势力在把握卫国的朝政。 妖化宣姜,宣扬她祸乱卫国,必然是这两位公子了。不然,他们以什么理由发动政变?4年后,左右公子伺机发动政变赶走了宣姜的儿子,卫惠公。卫惠公出逃到宣姜的母国齐国,受到齐国的保护,在齐国待了8年。应该是在齐国人的帮助下,才成功逃脱。 赶走卫惠公后,左右公子拥立原太子的弟弟牟黔为国君,因为政权不够名正言顺,没有谥号。他们就这样把持了卫国的朝政八年。 齐国人眼看宣姜在卫国势力失利,也代表着齐国在卫国的势力失利,于是使计迫使宣姜嫁给原太子的三弟姬顽。姬顽,卫伯侯,开始并不同意。“齐人迫使之”,可以脑补一下是什么手段。这一次的婚姻,虽然开头还是不好,又是阴谋的政治联姻,结局却还不错,宣姜和卫伯侯过得很幸福,生了三子二女。还是因为宣姜长的实在是太美了,这时宣姜应该在三十岁上下,风韵犹存。我猜想宣姜必定是一个性格温和女子,或者他们夫妻二人已经厌倦了宫廷的斗争,想要清清静静过好下半辈子,专心养儿育女,五个孩子教养的非常优秀。 然而,政治争斗还没有结束。8年后,齐国仍然没有放弃,在齐国的筹谋下,他们发动政变杀死了左右公子,傀儡国君牟黔出逃,后面怎么样了,再无记录,也再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卫惠公继续被佣立回来,又当了十二年的国君,去世后,传位给了自己的儿子公赤,号称卫懿公。这位卫懿公以养鹤著称,年纪也不大,继位的时候还未成年。估计他是没受到很好的教育,毕竟父亲在外逃亡了8年。恢复政权之后,又过于溺爱,导致他沉迷于养鹤,根本无心国政。为了养鹤,还大量征收鹤税,民怨不止。 卫懿公在位九年后,被狄国攻击,当时国库亏空,也无人愿意应战。但是,卫懿公在国难当头,还是表现出了应有爱国的气概,战死。 卫国被占领,宣姜一家带领贵族逃到宋国。因为当时的宋桓公夫人是宣姜的大女儿。宋桓公给了他们一片栖息之地,得以喘息。一面向齐国求救,一面向许国求救,同时拥立宣姜的大儿子为国君为卫戴公。 许国穆公夫人是宣姜的小女儿,从小能文能武,颇有女英雄气概。在她的积极活动,和齐国的支援下,打退了狄国,收复卫国土地。 一年后,卫戴公去世。卫国拥立宣姜的二儿子,为卫文公。卫国至此结束三十年的内乱,卫国在卫文公的治理下,恢复了生机。 纵观宣姜一生,她第一段婚姻让她黑化,第二段婚姻拯救了她,她还是幸运的。

宣姜一生“三次出嫁”,之所以会成为春秋婚姻制度的牺牲品,是因为那个时候流行和亲,女子没有什么自主选择的权利。

这个人就是宣姜。卫宣公一命呜呼,荣登极乐之后。齐国人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竟然向卫国提了一个令人咋舌的要求:让卫宣公的另一个庶子公子顽(也称昭伯)娶宣姜。 这不成了儿子娶老妈(名义上的)吗? 昭伯一听,坚决不同意! 这叫什么事啊!太荒唐了,不行,绝对不行! 但是,齐国人在这件事上,态度很坚决,丝毫没有退让的意思。此时,卫惠公年纪尚幼,根基不稳,许多地方还得仰仗齐国。 于是,讲好话来做工作的,出恶言来威胁的,一批批往昭伯家跑。 最后,软硬兼施之下,昭伯赶鸭子上架,不情愿地娶了宣姜。 对此,卫国人民表示两人太不要脸了,专门写了《墙有茨》、《鹑之奔奔》等诗讥刺他们: 墙有茨,不可扫也。(墙上长蒺藜,不可扫除呀) 中冓之言,不可道也。(宫中的秘密话,不可相告呀) 所可道也,言之丑也。(如果相告了,说出去会丑死人的) 不知道是不是宣姜确实魅力非凡,还是她这次遇到了对的人,剧情到此忽然反转。这桩有点霸王硬上弓的婚姻,竟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起初不情不愿的昭伯一改初衷,和宣姜过得如胶似漆,不能自拔。两人从此开启了生娃模式,一共生了三个女儿两个子,而且个个表现不凡: 长女齐子,关于她的情况,历史上记载不是很明确。有人认为她早夭已死;也有人认为她就是齐桓公的卫长姬。 次子申,这就是前面提到的卫戴公,可惜的是他上任不到一年就去世了。 次子毁,卫戴公死后,在齐国人的支持下,公子毁继位为新任卫君,是为卫文公。此前,由于卫国变故太多,卫文公去了齐国避难,他也因此躲过了戎狄侵卫的劫难。 次女宋桓夫人,她是宋桓公的夫人。看到这,大概你就明白为什么宋桓公会火急火燎地第一个跑去救援的卫国了。老婆娘家出事了,能不着急吗? 最后一个是许穆夫人,她是许穆公的夫人。此人可谓大名鼎鼎,但凡只要你读过《诗经》,应该都认识她,她的名头甚至盖过了丈夫许穆公。 说起许穆公,怎么没见他的人影?难道他不是卫国的女婿?其实这事说来挺无奈。 原来,郑庄公死后,四子争立,郑国内乱。许叔趁此机会,成功恢复了许国,并且成了新任许君,是为许穆公。不过,许穆公虽然成功复国,但是许国依然国小兵弱,外患不断。隔壁的郑国在结束内乱之后,对许国仍然虎视眈眈,有事没事就想跑来啃上两口。 如此形势之下,许国自保尚欠压力山大,哪里还有什么力量救援卫国。 所以,当国破家亡,故土弊端的消息传到许国时,可急死了许穆夫人,她恨不得能插上翅膀,立马飞回祖国,去看看自己的兄弟姐妹,去看看自己的父老乡亲。 你们不救,我自己去救。 她不顾一切的单骑回国,为祖国分忧解难。但许国人却不认同她的做法,赶来劝阻,让她返回许国。忧心忡忡却又百般无奈之下,她写下了《载驰》一诗: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驾起轻车快驰骋,回去吊唁卫侯) 驱马悠悠,言之于漕。(挥鞭赶马路遥远,到达漕邑时未久) 大夫跋涉,我心则忧。(许国大夫跋涉来,阻我行程令我忧)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可惜的是其中绝大部分诗歌的作者已经不知其人,无从考证。然而《载驰》一诗,作者基本明确是许穆夫人,这让她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位见于记载的女诗人,也是世界上最早见于记载的女诗人。 据后人考证,《诗经》中的《竹竿》和《泉水》两首诗也是她的作品。 世事无常,命运难料啊!卫国的命运就这样被宣姜有意无意的左右着。 她的前一段婚姻祸害了卫国,后一段婚姻却又拯救了卫国。 戎狄如此猖獗,此时,齐盟主又在哪里呢?

因为宣姜的三次出嫁都是政治婚姻,都是皇帝想要拉楼敌国,根本没有考虑过宣姜的感受。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