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青年公寓居住环境设计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青年公寓居住环境设计研究论文

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 廖德梅 司马列东“居住”是人类的基本生活需要,居住区是城市社会组织和居民生活的基本。面对日渐成熟的住宅市场和购房者,市场竞争愈加激烈,随着经济的发展,住宅商品化、市场多元化的刺激以及人们居住消费意识的提高,开发商与居民对居住的要求日益增加,所关注的层面已由单纯的户型平面扩展到住区的整体环境特色和外部空间设计。众多房地产开发商们把握购房者心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纷纷打出了“景观牌”,大规模拆资修建优美悦目的景观进行产品宣传,以期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景观渐渐摆脱了以前只作为建筑规划的补充角色,而拥有了自己的地位。住宅建设与景观有共同的目的:建设适宜人类居住的环境。拥有美好的环境,城市才真正人性化并适宜人类居住,城市、建筑、景观一体化已成为必然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对居住区景观建设作了一些思考,并希望这些思考对未来居住区景观建设起到积极作用。1 城市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程序当前大多数住区设计的一般过程是:居住区规划(控规和详规)一建筑设计一景观设计。对这种过程的一般理解为:1)规划:居住区功能划分、住宅、服务配套(交通)设施、规模和定位;2)建筑设计:建筑功能布置和空间造型;3)景观设计:绿化配置、硬质景观与游憩设施的功能布置和造型设计。在这一秩序中,住区设计的三个阶段往往相互脱离或者联系很少,如果设计者缺乏空间观念或不考虑前一阶段的设计意图,就会出现住宅建筑与户外环境也毫无关联的情况,表现为一些琐碎的景观元素零散分布在房前屋后,虽名称花样翻新,却都大同小异,居住区景观建设应该根据广义建筑学的倡导,协调城市规划、建筑学和景观工作者共同参加,实现三者的互动,改变单向的建筑决定论,做到既根据建筑的要求调整景观,也根据景观的需要改进建筑,并经过从建筑到景观再到建筑的多次反复,实现建筑与景观的和谐共生。2 景观设计要素住区公共景观的设计是通过对各景观构成要素的合理安排来实现的。现代住区的景观设计,不仅讲究绿化的形态,讲究植物质感与色彩的配置,还要讲究植物群落的生态化布局。此外,还包括对整体空间环境的布局、地形处理、硬软质场地的划分、水体设计、活动设施的选择、景观建筑物的营造、照明设计、室外家具与小品设计等,甚至一方地砖,一块缘石的选择和细部处理,都要经过规划设计师和建筑师们的共同参与研究,以求实现整体环境的最优化。3 居住区景观设计原则3.1 体现地方特色,因地制宜的原则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去甚远,住区景观设计要把握这些特点,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同时住区景观应充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自然环境是景观绿化的基础,在住区规划中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地貌、山水环境、气候特征,对地势的利用、水系的改造、树木的保留要因势利导,创造具有特色的环境空间。如重庆龙湖“香樟林”小区保留和适当移植了基地中原有的数十棵香樟树,营造了小区优美的绿化环境。景观设计还应当发挥住区周围环境背景的有利因素,或是借景远山,或是引水入区,创造山水化的自然住区。景观设计应与建筑设计有机结合。3.2 明确的功能要求根据居住行为学的原理,住区的公共景观设计具有明确的功能要求,它的重点功能是针对婴幼儿、老年人,因为住区户外环境是他们主要的户外活动空间。根据这一前提来确定空间的大小、铺装的质感、地面的高差等,这成为很好的着手途径。同时住区的景观对所有住户具有心理调适的功能,给予每个人以家园感,促进社区居民的民主和自主精神。居住区的景观兼顾了“动”“静”两大功能,居住需要“动”,这包括运动、健身,所以居住区会出现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等场地,比如儿童玩耍、老人跳舞、健身的集散广场都属“动”的部分,而人们休息赏景,下棋等属“静”的部分。在设计时,“动”的区域应安排在远离住宅建筑物的区域,或集中设置,如设置在会所,以免干扰居民的正常休息。3.3 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有机结合才使得整体具有更加真实感人的持久魅力建筑的风格是景观设计风格的基础,景观设计的风格取向必须考虑建筑的特色。如具有巴渝民居特色的住区,建筑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和语汇,景观设计应崇尚“自然天成”“依山就势”“随高就低”的艺术效果;如深圳万科房地产开发的深圳“第五园”,第五园的原创现代中式住宅,打造前所未有的现代中式住宅院落,让天井、前庭、后院出现在现代人的生活里面,在整体规划设计上,对中式传统住宅形式进行现代手法的演绎,展现了项目对实现人文自然的现代中式居住观的追求和探索,整个项目给人一种古朴典雅而又不失现代的亲和感。3.4 强化中心、创造层次感和围合感住区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应着重于强化中心景观;层次感是评价住区环境设计好坏的重要标准,住区景观设计应提供各级私密空间,并且各层次之间应有平缓的过渡。住区中公私动静变化细致,应努力营造一个“围而不闭,疏而不透”的空间氛围。实践表明:同单靠建筑的围合相比,利用景观手法进行围合不但行之有效,而且事半功倍;另一方面,围合感的塑造应与空间性质的不同而细致地变化。一般说来,公共空间(入口广场、休息广场、主题景观、观赏草坪)的设计线条动感且颜色艳丽,强调太阳光的照射、舞台暗示,体现“人看人”(交流渴望)的乐趣。隐秘空间(人户门厅、宅前绿化、联排私院、屋顶露台)的设计则侧重静谧和私密的感受,需强调阴影、构造的细节,采用导热率低的材料以及必要的视线遮避。3.5 人性化的设计原则人性化的设计原则,在外部空间景观设计中,还表现为满足居民的心理需求,为此将外部空间景观环境塑造成具有浓郁居住气息的家园,使居民感到安全、温馨及舒适,产生归属感,被居民所认同。人性化设计原则即想居民之所想,造居民之所需。在设计开始前,应对整个居住区进行朝向和风向分析,以利于组织好居住区的风道。在景观规划阶段需考虑到向阳面和背阳面的处理,人们在冬天需要充足的日照,而在夏天又需要相对的遮阳,还有提供和设置娱乐交流的场所。3.6 生态的设计原则生态设计的思想应自始至终贯穿于环境设计的全过程。生态性原则是根据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的“山水城市”的构想,使外部空间景观生态化的一种思维方式。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是人的本性,通过引入自然界的山、水与绿化,模拟出自然风光,使住区景观环境生态化,让人们感受自然生态之美。正如美国景观学者西蒙德所说:“应该把自然(山、峡谷、阳光、水、植物和空气)带进集中计划领域,细心而系统地把建筑置于群山之内、河谷之畔,并于风景之中”。4 结语居住区的建设反映了科技与人文的共同进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也在经历文化导向上的转型,向更加理性、科学、开放、创新的文化主流发展,寻求人性化、高品质、个性化的景观环境已成为居住区发展的追求方向,并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出发,更大程度地考虑到居民对环境的需求,这就更多地表现为居民对住区环境营造和维护的参与性,使设计师和业主形成“互动创作”的方式,更大范围的遵循使用者的需求与情感体现,实现人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共生。建设更加体现精神特色的美好环境,是居住区景观环境建设未来的发展目标。参考文献:[1] 章祝联.浅谈现代城市与景观建筑[J].山西建筑,2007,33(6):42—43.[2] 张耕民.住宅郊区化及康城的市场定位[J].百年建筑,2002(3):3l一32.[3] 许亚文,鲁坤元,杨 慧.住宅庭院空间设计与环境心理学[J].住宅设计,1999(3):11.另外,虚机团上产品团购,超级便宜

大学生公寓网络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论文

摘要:大学生正处于心身发育从不成熟向成熟的转折时期,成人感增强,面对学生公寓网络的普及,相对隐蔽的网络信息,特是有害信息对大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越来越突出。不少大学生长期滞留寝室沉迷于玩网络游戏、网聊、网恋等导致脱离群体,个性扭曲,以致严重缺课,对学习产生厌卷和抵触心理。因此充分应用网络资源,积极开展公寓网络文化建设成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公寓;网络文化;建设;思考

一、当前大学生公寓网络的应用现状与分析

在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背景下,学生公寓的网络建设潜意识的建立在商业规则之上,学生公寓的网络普及已成为现实,面对网络信息的虚拟性和网络文化的多元化,青年大学生思想活跃,但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没有足够牢固的精神屏障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其行为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网络中垃圾文化的传播严重误导了大学生价值的形成,弱化了主流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教育功能。特别是学生公寓中的电脑及网络的应用,使原本不便管理的网络增加了隐蔽性,失去最大限度的监督和管理,而大学生生活的自主性特点又滋生了公寓网络的发展。因此,充分认识网络的两面性,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信息,正确使用网络信息,增强自律意识,认真开展学生公寓网络文化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积极探索公寓网络文化建设的途径和举措

在公寓网络文化建设中体现出两面性,一是网络的普及增加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但另一方面因为网络的虚拟性和信息的前沿性吸引了大量学生的参与增加了文化建设的难度。因此只有因势利导,驱利避害,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式的学生公寓网络文化建设措施。

(一)建立网络道德规范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网络道德作为一个新的道德领域,出现的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尤其需要我们去注意,由于网络具有隐秘性,网络空间存在的是各类信息而非具备人格身份的人,这充分满足了人们自我保护的意识需要,激发了信息的自由流通,也比较容易引起部分学生产生不良侥幸心理,例如部分学生将自身完全置身于网络的虚拟性世界中,并利用网络的虚拟性和非直观面对性充分向网友展现心理的阴暗面,发表一些违法言论甚至做一些与现实道德法律完全相悖的事,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等。因此多形式多途径对广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素质教育就显得相当重要和迫切,通过教育,使学生懂得网络世界也是自由与责任相统一的世界,是一个有着道德规范的世界,另外一方面,积极开展网络法制、网络责任、安全教育也是当务之急,通过各种形式,增加学生上网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政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培养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自觉构筑抵制不良冲击的防火墙。

(二)发挥公寓网络优势建立健全公寓网络平台

网上思想政治教育进学生公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和内容,互联网在学生公寓的普及为开展公寓网络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平台,同时采取适当措施让学生在公寓正常上网,可以减少学生在校外上网的行为,有利于学校对学生上网时间及内容的控制和监管。

在公寓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中,学校要采取一系列创新而贴近学生的措施,使网络信息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建立一批有影响的主题站点,在网上发布正面、真实的信息,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学号等有效用户名上网,并可以开展网上讨论、发布信息等,从而达到掌握网上舆论的主动权,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宣传舆论氛围。

建立有效的BBS系统,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实时性,每幢学生公寓要建立由学生为主、教师参与的BBS管理系统,建立师生之间的交流平台。并由专门的教师对一些思想、观点进行疏导解释,形成正确的导向,积极引导学生做理智的网民、文明高尚的网民,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提高思想认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网络办公,特别就学生关心的问题形成定期网上反馈。甚至于可以由学校牵头建立网上联合办公机制,即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定期与师生在网上见面,对大家提出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代表学校给出答复或提出解决方案,这不仅有利于增进学校与师生的了解,也会激发师生的主人翁意识。

充分利用电子技术建立视频点播站,把思想政治教育片、电子教材汇集到一起,融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一方面可以将一些生动的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影片挂在公寓网上,组织学生观看,另一方面学校应当积极探索网络媒体与电视媒体的技术融合,建立学生公寓有线视频局域网,方便学生了解网络信息和电视信息。

学生公寓作为一个学生相对集中、时间相对自由的公共场所,要利用公寓网络加强对学生专业学习的指导和辅导,建立专门社区和网站将专业课程辅导资料、学生现场答疑等内容融入到公寓网络中。形成网络不仅是获取外界信息的平台而且也是学习专业知识的良好空间。

(三)建立公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要以专职辅导员、学生干部、学生党员、楼层管理员为主建设一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要统筹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建设一支包括政工干部、“两课”教师、班主任、有关部门与单位的人员等组成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网络辅导员,实行轮流值班制,与学生进行网上交流,帮助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并及时反馈情况。要进一步加强政工干部计算机与网络知识培训,为他们提供熟悉和使用网络的条件,以便在网上了解师生思想情况,及时进行正确引导。

建立专门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和学生社团网站,建立一支稳定的网络信息员,加强对网络信息的收集、分析管理。对有益的信息要加强宣传扩大影响,使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对有害信息要及时删除。

同时积极开展公寓网络文化建设活动,如成立公寓网页设计兴趣小组、网络管理小组等,定期开展学生网络社团活动,组织学生如以寝室为单位的寝室网页设计大赛、网上寝室设计大赛、网上寝室文化建设评比等活动。对学生公寓个人计算机上网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既保证学生的正常上网又要对学生的上网行为做出一些限制措施。

(四)构建健全的公寓网络社区、发展社区文化

校园文化进公寓。要把校园文化活动延伸到社区,加强社区文化阵地的建设,用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占领社区的文化阵地,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拓展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空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加强社区的文化设施建设,在社区开辟文化活动场所。要加强社区网络文化的管理,倡导学生在网上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建立社区宣传栏,介绍社区的情况,表扬好人好事;建立社区阅报栏;建立社区活动室;评选“文明楼层”,“文明寝室”活动,以及开展宿舍歌咏比赛等各种以宿舍为单位的文化活动,使学生在公寓有一种“家”的感觉。

同时建立健全学生公寓社区组织,充分发挥学生公寓社区组织的作用,实现公寓网络学生自我管理,要在学生公寓建立党支部、楼层团支部、楼层社区管理委员会等机构,并明确学生公寓社区组织的的重要地位与工作职责,以学生公寓社区组织为切入点,加强学生自律和诚信教育,同时积极发挥楼层专职管理员的管理作用,通过这些与同学朝夕相处的学生实现学生管理、学生监督

(五)突出管理、因势利导

1、要建立和完善包括公寓网络建设机制。所有楼栋宿舍都不能绕过公寓局域网主机,以其他方式连接校园网和互联网,对BBS要实施实名注册制和版主责任制,要通过技术的应用和管理的制度化控制学生上网的时间和流量及浏览内容,防止学生沉迷于网络,或因通宵上网干扰了其他人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2、加强物业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高校应当利用公寓网络建设和管理机会改进社会化公寓条件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探索利用网络等媒体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以培养学生胸怀祖国、居安思危的良好情操为目标,加强进取精神与诚信友爱教育。

3、建立互联网信息安全审查制度,对那些有害信息一定要及时清除,确保网络信息健康,要从管理角度入手牢牢把握校园网和相关网络服务的服务性和教育性,同时学校要加大对学生公寓网络建设的力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网络活动空间,只有用丰富有益的信息资源才能占领学生公寓网络阵地,才能使公寓网络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有益场所。

4、加强校园寝室文化建设和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特别就如何正确面对网络游戏和有害信息等问题开展研究,建立健康有序的网络秩序,让教师掌握学生心理状态,把握正确导向,坚持用主流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教育学生,因势利导开展有针对性网络教育工作。

浅析岭南住区环境设计和新地域文化论文

岭南住区外环境设计的研究必须置于岭南的社会环境和地域文化系统及其运行的时代背景中,关注它的地域性与时代性的对立统一,即在岭南传统地域文化的背景下,结合新的时代信息,进行创作。只有植根于岭南地域文化土壤的住区外环境设计,不断挖掘本土精神,才能使住岭南住区外环境设计文化在地域更新中得到动态的延续,也才能创造出更好的居住和生活环境。

一、岭南住区外环境设计的地域文化问题

地域文化的基础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各个民族、地区在相对封闭的状态下,发展起来的独特文化特征,地域文化在建筑与城市中的物化结果,是作为一种地区文化个性的外在表现。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岭南地区,现代意义上的地域性的确立不再单纯来源于传统的文化积淀,外在因素越来越多地影响了它的发展,政治、经济、社会、外来文化都将促使地域性发生新的转变,地域性的演化进程随着信息传播速度的提高而加快了。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人的衣食住行已全方位向国际化靠近,而与此同时,空间环境互动性的日益加强,也使得原本与特定地域联系在一起的传统的地域性特征开始脱离地域与物质限制,表现出全球流动的趋势,地域性本身更多恢复了文化的流动、交融特征,从而出现了不同地域文化的全球拼贴现象。而由此带来的一些弊端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在住区外环境的设计上体现在对欧陆风肤浅的模仿、对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的冷落、对乡土材料和乡土技术的摒弃、对聚落整体环境的漠视等现象。

有鉴于此,作为人居环境的设计者之一,环境艺术设计师有必要提倡一种辩证地看待全球化与地方化问题的态度,既看到全球化与地域性的矛盾一面,也看到二者的共生特性。只有从认识形成地域性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来审视特定的地域性特征,建立一种全球与地域的新连接关系,才更有利于当代地域性的形成与发展。

可以预见的是,在世界范围内将同时存在某种主流文化和多种地域文化长期共存的局面。在住区的空间环境设计中,主流设计文化的表现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多种设计文化间存在的撞击与交融,是实现主流设计文化交替的推动力,也是地域文化的更多存在的价值。基于这样对地域文化的认识,岭南地域文化的发展、更新、交流,无论是对于特定地域文化的生存或世界文化生态的健康都是至关重要的。

现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统的地域文化口号喊的很响,但是并没有得到实质上的确立,反而更多的表现出来一种弱势文化的味道,它自身的特色,在多种社会因素尤其是强势文化的影响下,往往容易被忽视,丧失文化上的识别性。另一方面,在设计中,传统的地域文化显示的过于符号性、图案性、表面性,精神上的内涵没有得到应有的挖掘和深刻的表现。这样的传统地域文化,甚至在环境设计中迷失和变味。

新地域主义,是相对于传统的地域主义而言的。新的地域主义是对全球化趋势的一种反拨。它着眼于特定的地域和文化,关注日常生活与真实亲近熟悉的生活轨迹,提取文化中更本质的东西,致力于把当地文化用先进的理念、技术表达出来,使建筑和其所处的当地社会维持一种紧密与持续性的关系。

二、岭南地区传统地域环境的共性特征和新地域主义的特性

1.岭南地区传统地域环境的共性特征传统地域环境系统植根于相近的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在岭南地区的传统地域环境中有以下几点共性特征:

(1)、同一地域的建筑具有个体形式的相似性和整体环境的统一性。岭南地处亚热带,气候较为炎热且雨季时间较长,由于岭南传统社会的自然和社会条件的限制,岭南住区建筑通风隔热要求甚高,建筑内部注重组织穿堂风,形成有利的小气候,建筑色彩多为明快、淡雅。建筑个体常选用相同的形制、材料、色调和艺术手法,这种相似性使岭南建筑与环境之间保持协调一致的关系。在传统的农业实践中,人们生产和生活的轨迹按自然界的规律变化更替,社会生产力在整体上不能超越自然力的限制,从而决定了传统地域环境观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2)、同一地域的人群一般持有类似的环境观,即地域特殊的审美观、价伯观、评判准则、心理导向等。这是传统地域生活环境长期发展过程中,在人们心理上达成的一种共识,其意识形态、伦理道德、审美观念、民俗风情等各方面的差异,有着各自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有本地区特有的价值趋向,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现实生活。

(3)、同一地域的人居环境建构施工组织、施工程序、技术和工艺水平基木一致。传统古代匠人依靠薪火相传沿袭建筑知识和建筑技艺,是导致建筑施工和技术地域化的主要原因。从观念、技术、艺术上制约了新的人居环境的创作,使其难以突破性地摆脱传统地域环境建构模式的束缚、实现质的飞跃。

2.新地域主义的特性地域性不单是方位和区域的概念,其包括的气候、上壤、植被、资源等自然环境条件以及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人文精神,这些因素深刻地影响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环境。而相对于传统的地域主义而言,新的地域环境系统应具有自组织、自适应、自修复的能力。

(1)、新的地域环境系统具有开放性,即新地域环境系统具有不断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功能,在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互动中体现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2)、新的地域环境系统应具有兼容性。在多元化的今天,全球化与地区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科技与传统手工艺等是不可忽视的现象。这就要求新地域环境系统能够包容这些矛盾因素,形成一个整体。

(3)、新地域环境系统具有多元化共生性。即新地域文化不是狭隘的排他主义,而是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主动与外来文化共生、融合。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人居环境本身是开放的系统,多样性的环境系统比单一的环境系统更具生机与活力。

新的地域主义是对全球化趋势的一种反省,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融入当地文化,服务地域感观,关注生活轨迹,这些最初引发我们对本土文化设计思考。我们在探讨新地域主义,同时如何用“抽象”的方法,把传统元素、理念提炼出来,融入到我们现代空间环境中。

三、岭南住区环境艺术设计的新地域性在岭南住区环境设计中,新地域文化的构成要素包括:

物质的构成和精神文化的构成,两者不可分割,精神内涵通过物质要素体现,物质要素通过精神内涵更具独特性。不同的地域所形成的不同设计风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新地域主义主要体现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及传统文化所形成的地方民族特色及当地人们的审美取向,不同的设计风格肯定都带有鲜明的地域色彩。

具体来说岭南住区环境的新地域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岭南住区环境设计中的新地域文化的精神特性

(1)、岭南住区环境设计中的新地域文化具有尊重与延续地域历史文脉的特性。住区是人的归宿,使住区环境融入地域的传统之中,可以增强归属感和浓郁的本土特色。自古以来,作为人类生活的住宅环境都有地方特色,反映一种精神文化,为当地人们所喜闻乐见。就岭南地区而言,远儒文化是对岭南文化最精辟的阐释,即世俗文化,它是岭南文化的主流,岭南园林环境中的空间实用性及园宅一体的设计就是它的表现。而同是岭南地区,广府民居与潮汕不同,客家民居与粤西有别,在布局上、造型上、家具陈设上都有明

显的'差异,这是由其文化背景、生活模式、地方爱好等原因所影响的。借鉴地域传统,吸其精华,是有利于提高我们对住区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品味。

(2)、岭南住区环境设计中的新地域文化具有博采兼融的特性。既吸收中国传统园林的精华,又采用西洋园林的手法。近代岭南文化不仅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而且务实,注重现实的感观享受和身心娱乐,凸现其新、实、活、变、生猛、广博、开放等特征。

(3)、岭南住区环境设计中的新地域文化具有“和而不同”的美学追求。异质建筑环境文化的共处、融会和相得益彰,既有个体建筑的可识别性,又有环境群体和谐统一。岭南住区环境设计中的新地域文化更多的体现了岭南地区的经世致用、开拓创新的价值取向,反映了开放融通、择善而从的文化心理,显示契合环境、清新自然的审美理想。

2.岭南住区环境设计中新地域文化的物质构成岭南住区环境设计中包括规划布局、建筑设计、绿化设计、小品设计、设施设计等众多构成要素的设计,这其中每一个要素都或多或少的反映着地域文化特征。

(1)、岭南住区环境设计中新地域文化的规划布局与建筑设计岭南住区环境的规划布局和建筑设计在传统的设计的基础上,要更为注重住区外环境空间的多功能性、多义性、多元性和空间与时间的多维性、兼容性。通过仿真模拟技术手段,模拟场景,量化当地的自然条件,真正做到用其善避其弊。

在现在的住区环境中,高层住宅建筑取代了以往的合院住宅,在设计中可尽量将首层架空或作公共用地,既减少首层住宅的噪音、潮湿、安全等问题,也可使相邻的两边环境绿化空间相互联系,加强住区环境的生态延续性,有机地结合绿化软景和建筑硬景,改善架空层的环境,并且为居民户外活动提供了一个免除雨淋、通风、散气的理想场所。

(2)、岭南住区环境设计中新地域文化强调乡土植物种植与生物多样性原则岭南地区受第四纪大陆冰川的影响较小,加上丰富的光、热、水条件,因而分布着由丰富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区系成分组成的常绿性森林,并具有丰富的乡土植物,是岭南地域景观的重要标志,同时在改善城市气候、保持水分平衡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自古海外引进众多的水果、花卉和农作物,如菠萝、番荔枝、木瓜、柚子、番茄、茉莉等。这些品种经过长期的驯化栽培,已成为极富岭南特色的重要栽培作物。因此,岭南住区的环境绿化极具可塑性。

(3)、岭南住区环境设计中水景文化的体现岭南地域环境属水性,有丰富的水资源,而岭南人又十分讲究风水,住宅往往依水靠山。岭南住区环境中理水自古就有多种格局:潭水、瀑布、泉水、湖景、水湾等形式多种多样。而水的美的体现关键在于理水。选园家周先生在《说园》中说:“水曲因岸,水隔因堤”,“大园重贴水,而最美关键在于水位之高低”,“园林用水,以静为主”,充分说明了园林理水的原则,十分重要。水聚则旷,有汪洋之感;水散则奥,有不尽之意。

(4)、岭南住区环境设计中新地域文化的材料利用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是体现地域性的一种直接有效的途径。岭南地区具有很多特色材料,但在现代社会能源危机日渐的显现的今天,作为设计师,不仅要用本地材料,还要创新性的使用本地材料,这也是新地域文化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特点,通过合理、创新的设计,可以达到经济与文化的双赢。

(5)、岭南住区环境设计中新地域文化追求建筑、园艺、小品和设施等的和谐一致。岭南居住区环境设计始终要注重这些要素的协调搭配、完美综合,并更加深化和完善规划与建筑的设计,拓展其中的场所次序,巧借自然、融于自然、丰富场所、挖掘和赋予特定居住区的特定环境的独特理念和精神,追求自然、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方能显示出新地域文化的特色,并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

四、结语新地域文化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它是在不断创新、不断吸收中逐渐积累起来的。

地域文化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也不仅仅是一种“文化遗产”。对于岭南地区的住区环境设计,我们只有创造性的发展地域文化才能使其保持民族的魅力。

新地域文化并不是一味地怀旧和复古,应积极在现代科技不断发展的支持下,结合未来世界文明的发展趋势,重视吸收地域环境文化的优秀传统,努力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点,不断地探索传统审美意识与现代审美意识的结合方式,更加合理地分析出岭南地区的地域特性,用其长,避其短,总结出更为科学、更为适宜的人居环境建设方法。

五、参考文献

1.梁娟孙冰黄家平谢左章、1999.1期、试论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广州城市森林的建设、广东园林、广东园林编辑部

2.赵琳张朝晖、2000.5期、新地域建筑思考、新建筑、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3.刘庭风、2003.

3、岭南园林的文化特征、Garden园林、园林杂志社

4.沈福煦、2001.9期、造园手法——理水手法、园林

5.曼纽尔。卡斯特着夏铸九王志弘等译、2003、网络社会的崛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6.刘管平孟丹、1995.12期、走向新文明的人居环境、建筑学报、中国建筑学会

7.雷翔欧阳东、2006.3期、人居环境的地域性与可持续发展——以广西传统民居保护与利用为例、建筑学报、中国建筑学会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毕业论文

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 廖德梅 司马列东“居住”是人类的基本生活需要,居住区是城市社会组织和居民生活的基本。面对日渐成熟的住宅市场和购房者,市场竞争愈加激烈,随着经济的发展,住宅商品化、市场多元化的刺激以及人们居住消费意识的提高,开发商与居民对居住的要求日益增加,所关注的层面已由单纯的户型平面扩展到住区的整体环境特色和外部空间设计。众多房地产开发商们把握购房者心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纷纷打出了“景观牌”,大规模拆资修建优美悦目的景观进行产品宣传,以期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景观渐渐摆脱了以前只作为建筑规划的补充角色,而拥有了自己的地位。住宅建设与景观有共同的目的:建设适宜人类居住的环境。拥有美好的环境,城市才真正人性化并适宜人类居住,城市、建筑、景观一体化已成为必然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对居住区景观建设作了一些思考,并希望这些思考对未来居住区景观建设起到积极作用。1 城市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程序当前大多数住区设计的一般过程是:居住区规划(控规和详规)一建筑设计一景观设计。对这种过程的一般理解为:1)规划:居住区功能划分、住宅、服务配套(交通)设施、规模和定位;2)建筑设计:建筑功能布置和空间造型;3)景观设计:绿化配置、硬质景观与游憩设施的功能布置和造型设计。在这一秩序中,住区设计的三个阶段往往相互脱离或者联系很少,如果设计者缺乏空间观念或不考虑前一阶段的设计意图,就会出现住宅建筑与户外环境也毫无关联的情况,表现为一些琐碎的景观元素零散分布在房前屋后,虽名称花样翻新,却都大同小异,居住区景观建设应该根据广义建筑学的倡导,协调城市规划、建筑学和景观工作者共同参加,实现三者的互动,改变单向的建筑决定论,做到既根据建筑的要求调整景观,也根据景观的需要改进建筑,并经过从建筑到景观再到建筑的多次反复,实现建筑与景观的和谐共生。2 景观设计要素住区公共景观的设计是通过对各景观构成要素的合理安排来实现的。现代住区的景观设计,不仅讲究绿化的形态,讲究植物质感与色彩的配置,还要讲究植物群落的生态化布局。此外,还包括对整体空间环境的布局、地形处理、硬软质场地的划分、水体设计、活动设施的选择、景观建筑物的营造、照明设计、室外家具与小品设计等,甚至一方地砖,一块缘石的选择和细部处理,都要经过规划设计师和建筑师们的共同参与研究,以求实现整体环境的最优化。3 居住区景观设计原则3.1 体现地方特色,因地制宜的原则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去甚远,住区景观设计要把握这些特点,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同时住区景观应充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自然环境是景观绿化的基础,在住区规划中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地貌、山水环境、气候特征,对地势的利用、水系的改造、树木的保留要因势利导,创造具有特色的环境空间。如重庆龙湖“香樟林”小区保留和适当移植了基地中原有的数十棵香樟树,营造了小区优美的绿化环境。景观设计还应当发挥住区周围环境背景的有利因素,或是借景远山,或是引水入区,创造山水化的自然住区。景观设计应与建筑设计有机结合。3.2 明确的功能要求根据居住行为学的原理,住区的公共景观设计具有明确的功能要求,它的重点功能是针对婴幼儿、老年人,因为住区户外环境是他们主要的户外活动空间。根据这一前提来确定空间的大小、铺装的质感、地面的高差等,这成为很好的着手途径。同时住区的景观对所有住户具有心理调适的功能,给予每个人以家园感,促进社区居民的民主和自主精神。居住区的景观兼顾了“动”“静”两大功能,居住需要“动”,这包括运动、健身,所以居住区会出现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等场地,比如儿童玩耍、老人跳舞、健身的集散广场都属“动”的部分,而人们休息赏景,下棋等属“静”的部分。在设计时,“动”的区域应安排在远离住宅建筑物的区域,或集中设置,如设置在会所,以免干扰居民的正常休息。3.3 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有机结合才使得整体具有更加真实感人的持久魅力建筑的风格是景观设计风格的基础,景观设计的风格取向必须考虑建筑的特色。如具有巴渝民居特色的住区,建筑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和语汇,景观设计应崇尚“自然天成”“依山就势”“随高就低”的艺术效果;如深圳万科房地产开发的深圳“第五园”,第五园的原创现代中式住宅,打造前所未有的现代中式住宅院落,让天井、前庭、后院出现在现代人的生活里面,在整体规划设计上,对中式传统住宅形式进行现代手法的演绎,展现了项目对实现人文自然的现代中式居住观的追求和探索,整个项目给人一种古朴典雅而又不失现代的亲和感。3.4 强化中心、创造层次感和围合感住区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应着重于强化中心景观;层次感是评价住区环境设计好坏的重要标准,住区景观设计应提供各级私密空间,并且各层次之间应有平缓的过渡。住区中公私动静变化细致,应努力营造一个“围而不闭,疏而不透”的空间氛围。实践表明:同单靠建筑的围合相比,利用景观手法进行围合不但行之有效,而且事半功倍;另一方面,围合感的塑造应与空间性质的不同而细致地变化。一般说来,公共空间(入口广场、休息广场、主题景观、观赏草坪)的设计线条动感且颜色艳丽,强调太阳光的照射、舞台暗示,体现“人看人”(交流渴望)的乐趣。隐秘空间(人户门厅、宅前绿化、联排私院、屋顶露台)的设计则侧重静谧和私密的感受,需强调阴影、构造的细节,采用导热率低的材料以及必要的视线遮避。3.5 人性化的设计原则人性化的设计原则,在外部空间景观设计中,还表现为满足居民的心理需求,为此将外部空间景观环境塑造成具有浓郁居住气息的家园,使居民感到安全、温馨及舒适,产生归属感,被居民所认同。人性化设计原则即想居民之所想,造居民之所需。在设计开始前,应对整个居住区进行朝向和风向分析,以利于组织好居住区的风道。在景观规划阶段需考虑到向阳面和背阳面的处理,人们在冬天需要充足的日照,而在夏天又需要相对的遮阳,还有提供和设置娱乐交流的场所。3.6 生态的设计原则生态设计的思想应自始至终贯穿于环境设计的全过程。生态性原则是根据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的“山水城市”的构想,使外部空间景观生态化的一种思维方式。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是人的本性,通过引入自然界的山、水与绿化,模拟出自然风光,使住区景观环境生态化,让人们感受自然生态之美。正如美国景观学者西蒙德所说:“应该把自然(山、峡谷、阳光、水、植物和空气)带进集中计划领域,细心而系统地把建筑置于群山之内、河谷之畔,并于风景之中”。4 结语居住区的建设反映了科技与人文的共同进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也在经历文化导向上的转型,向更加理性、科学、开放、创新的文化主流发展,寻求人性化、高品质、个性化的景观环境已成为居住区发展的追求方向,并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出发,更大程度地考虑到居民对环境的需求,这就更多地表现为居民对住区环境营造和维护的参与性,使设计师和业主形成“互动创作”的方式,更大范围的遵循使用者的需求与情感体现,实现人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共生。建设更加体现精神特色的美好环境,是居住区景观环境建设未来的发展目标。参考文献:[1] 章祝联.浅谈现代城市与景观建筑[J].山西建筑,2007,33(6):42—43.[2] 张耕民.住宅郊区化及康城的市场定位[J].百年建筑,2002(3):3l一32.[3] 许亚文,鲁坤元,杨 慧.住宅庭院空间设计与环境心理学[J].住宅设计,1999(3):11.另外,虚机团上产品团购,超级便宜

就围绕主题命题!写主题!

根据你问题的简述,我觉得题目应定性在环保与民俗完美结合这一方面去构思这篇论文,可以围绕把民俗风情与环境保护进行完美的结合,才能建设出雅俗共赏,人景和谐统一的一流公园。

浅谈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

环境景观在居住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城市人一半甚至三分之二的时间花费在居住区中,居住区环境景观质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生活。在人们活动的步行道、广场、休息观景的空间中,创造性地设计能赋予空间一定的特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居住小区园林规划设计结合了多门学科,既包含了生态学,又有建筑学;既不能是单纯的追求美感,还要兼备实用性。要做好园林设计需要不断学习,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才能突破思维,创新设计。

设计师的职责和义务:当设计是为了生活、为了内在人的体验,当设计师成为一个内在者而融入当地人的生活,当设计的对象具有功用和意义时,我们方可重归人性的场所,找回那故事的地方。为此,设计师应该:

认识人性:人作为一个自然人和社会人,他们到底需要什么:人需要交流,害怕孤独;人需要运动,需要坐下休息;人离不开水,人也爱玩火;人爱采摘和捕获;人需要庇护和荫凉,需要了望,看别人而不被别人看到;他需要领地,需要适当尺度的空间;人需要安全,同时人需要挑战;人爱走平坦的道路,有时却爱涉水、踏丁步、穿障碍、过桥梁。同时,人要交流、要恋爱、要被人关注、同时喜欢关注别人?? .因此,需要设计的场所能让人性充分发挥.

阅读大地:大自然的风、水、雨、雪,植物的繁衍和动物的运动过程,灾害的蔓延过程等等,都刻写在大地上,因此大地会告诉你什么地方可以有树木,什么地方可以有水渎;大地也告诉你什么格局和形式是安全与健康的,因而是吉祥的,什么格局是危险和恐怖的,因而是凶煞的。同时,大地景观是一部人文的书:大地上的足迹和道路,门和桥,墙和篱笆,建筑和城市,以及大地上的文理和名字,都讲述着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爱和狠,人类的过去、现在甚至未来。因此,阅读大地是在认识自然,而更重要的是认识人自己。

体验生活:体验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当地人的价值观。如果你不到都江堰的江边林下坐上一天,就不明白为什么成都被认为是中国最悠闲的城市;如果你不搭一回北京街上的出租车,就不理解北京作为“政治中心“的含义;如果你不到温州街头走走,你也不知道“全民皆商“的意味;如果你不经历青藏高原的缺养,也就不能理解为什么这里的人会成为释迦牟尼的选民。只有懂得当地人的生活,才会有符合当地人生活的公共空间的设计。

聆听故事:故事源于当地人的生活和场所的历史,因此要听未来场所使用者讲述关于足下土地的故事,同时要掘地三尺,阅读关于这块场地的自然及人文历史,实物的或是文字的。由此感悟地方精神:一种源于当地的自然过程及人文过程的内在的力量,是设计形式背后的动力和原因,也是设计所应表达和体现的场所的本质属性。这样的设计是属于当地人的,属于当地人的生活,当然也是属于当地自然与历史过程的。

目前小区园林景观的现状:

园林景观发展的历史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适应现代园林景观研究只有四十几年。所以,很多人对园林景观的认识很肤浅。他们认为园林只是种花种草,挖湖 堆山,置石理水。改革开放以后,很多人有了出国的机会,看到欧洲的几何对称的园林,开阔的大草坪很壮观。于是出现欧陆风、草坪风。随着房地产的兴起,中国园林风、欧陆风吹进了居住小区,他们不考虑小区人性化空间和功能性空间,也就是只注形式不注重功能。不理解东方园林的风格和特色,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服务的对象。

规划设计的原则:

居住区景观的设计包括对基地自然状况的研究和利用,对空间关系的处理和发挥,与居住区整体风格的融合和协调。包括道路的布置、水景的组织、路面的铺砌、照明设计、小品的设计、公共设施的处理等等,这些方面既有功能意义,又涉及到视觉和心理感受。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注意整体性、实用性、艺术性、趣味性的结合,所以,在小区的规划设计中,我们应当尽量做到如下几点:

以人为本——结合人文特征

居住小区的建设目的,就是为居民提供住所,提供休闲、娱乐、交流等活动的空间环境和场所,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所创造的小区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综合规划,以满足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层次居民的不同要求。

因地制宜——结合居住场地特征

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小区的交通和人文关怀(人行车行出入口、停车场、休闲运动区、后公园),利用居住区原有地形地貌、植物结构等,有效地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投入,降低建设成本,准确的把握场地特征、因势利导。同时在园林绿化工作中倡导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园林植物,既能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又能节 省不必要的资金投入。此外,在园林设计时,还应做相关的市场调查,了解住户对居住小区的意见和要求,充分考虑到生活习惯,将生活习惯充分融入到设计理念中去。

因时制宜——结合气候特征

每个地方的气候特征不一样,植物所适应的气候也不尽相同,所以设计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特别是在经济和技术条件比较薄弱的.地区,尤显重要。切忌盲目引用北欧风情、海南风光。

注重创新

居住区小区园林规划与其他规划设计一样,要不断创新,才能各具特色,各有立意,更能体现多层次多方位的人与自然和谐。创新是一项艰苦的创造性劳动,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而且要灵活运用。在规划构思上,力求自然、协调,体现主题风格与特色。同时要蕴含浓厚的文化气息,景观创造与之相关的文化、民情、习俗等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文化建园”的 科学 内涵。材料运用上,多选用新型、环保的园林景观构成材料。

节约——挖掘乡土资源

适地适树是植物造景中植物选择的基本原则,是保持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之一,也是体现地方特色的要素之一。盲目的引种不仅植物存活率不高,浪费资金,而且破坏生态平衡,澳大利亚野兔引种事件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乡土植物具有资源丰富,适应性强,繁殖容易,管理粗放等优势,有利于丰富园林植物的种类,突出地方特色和保持长期的生态稳定。目前我国园林树木资源十分丰富。原产中国的木本乔灌木多达 8000 种,其中乔木树种约 2500 种。同时我国还有许多特产树种,如银杏、水杉、水松、银杉、金钱松等。它们在世界城市园林绿化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城市园林绿地中应用的树种数量很有限,一般大城市才 200~400 种,而中、小城市约 100 种左右.这个数字与我国丰富的树木资源是极不相称的。应该栽植驯化多种绿化树木,美化城市。

居住区景观设计新趋势

近年来,房地产经营理念发生变化,概念地产开始出现,房地产营销从单纯的卖楼盘转向更多地关注环境和文化,倡导社区新的生活方式。纵观楼市的风云 变幻,我们发现景观是永恒的主题。与传统相比,现代居住区环境景观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

强调环境景观的共享性。这是住房商品化的特征,应使每套住房都获得良好的景观环境效果,首先要强调居住区环境资源的均好和共享,在规划时应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创造人工景观,让所有的住户能均匀享受这些优美环境;其次要强化围合功能强、形态各异、环境要素丰富、安全安静的院落空间,达到归属领域良好的效果,从而创造温馨、朴素、祥和的居家环境。强调环境景观的文化性。崇尚历史、崇尚文化是近来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一大特点,开发商和设计师开始不再机械地割裂居住建筑和环境景观,开始在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居住区的规划和策划,通过建筑与环境艺术来表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强调环境景观的艺术性。90 年代以前,“欧陆风格”影响到居住区的设计与建设时,曾盛行过欧陆风情式的环境景观。

90年代以后,居住区环境景观开始关注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提倡简约明快的景观设计风格。同时环境景观更加关注居民生活的舒适性,不仅为人所赏,还为人所用。创造自然、舒适、亲近、宜人的景观空间,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又一趋势。

城市居住区宅间环境研究论文

谁吧我的资料方到这里来了???跪求跪求把删了吧????!!!!呜呜呜呜······

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 廖德梅 司马列东“居住”是人类的基本生活需要,居住区是城市社会组织和居民生活的基本。面对日渐成熟的住宅市场和购房者,市场竞争愈加激烈,随着经济的发展,住宅商品化、市场多元化的刺激以及人们居住消费意识的提高,开发商与居民对居住的要求日益增加,所关注的层面已由单纯的户型平面扩展到住区的整体环境特色和外部空间设计。众多房地产开发商们把握购房者心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纷纷打出了“景观牌”,大规模拆资修建优美悦目的景观进行产品宣传,以期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景观渐渐摆脱了以前只作为建筑规划的补充角色,而拥有了自己的地位。住宅建设与景观有共同的目的:建设适宜人类居住的环境。拥有美好的环境,城市才真正人性化并适宜人类居住,城市、建筑、景观一体化已成为必然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对居住区景观建设作了一些思考,并希望这些思考对未来居住区景观建设起到积极作用。1 城市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程序当前大多数住区设计的一般过程是:居住区规划(控规和详规)一建筑设计一景观设计。对这种过程的一般理解为:1)规划:居住区功能划分、住宅、服务配套(交通)设施、规模和定位;2)建筑设计:建筑功能布置和空间造型;3)景观设计:绿化配置、硬质景观与游憩设施的功能布置和造型设计。在这一秩序中,住区设计的三个阶段往往相互脱离或者联系很少,如果设计者缺乏空间观念或不考虑前一阶段的设计意图,就会出现住宅建筑与户外环境也毫无关联的情况,表现为一些琐碎的景观元素零散分布在房前屋后,虽名称花样翻新,却都大同小异,居住区景观建设应该根据广义建筑学的倡导,协调城市规划、建筑学和景观工作者共同参加,实现三者的互动,改变单向的建筑决定论,做到既根据建筑的要求调整景观,也根据景观的需要改进建筑,并经过从建筑到景观再到建筑的多次反复,实现建筑与景观的和谐共生。2 景观设计要素住区公共景观的设计是通过对各景观构成要素的合理安排来实现的。现代住区的景观设计,不仅讲究绿化的形态,讲究植物质感与色彩的配置,还要讲究植物群落的生态化布局。此外,还包括对整体空间环境的布局、地形处理、硬软质场地的划分、水体设计、活动设施的选择、景观建筑物的营造、照明设计、室外家具与小品设计等,甚至一方地砖,一块缘石的选择和细部处理,都要经过规划设计师和建筑师们的共同参与研究,以求实现整体环境的最优化。3 居住区景观设计原则3.1 体现地方特色,因地制宜的原则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去甚远,住区景观设计要把握这些特点,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同时住区景观应充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自然环境是景观绿化的基础,在住区规划中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地貌、山水环境、气候特征,对地势的利用、水系的改造、树木的保留要因势利导,创造具有特色的环境空间。如重庆龙湖“香樟林”小区保留和适当移植了基地中原有的数十棵香樟树,营造了小区优美的绿化环境。景观设计还应当发挥住区周围环境背景的有利因素,或是借景远山,或是引水入区,创造山水化的自然住区。景观设计应与建筑设计有机结合。3.2 明确的功能要求根据居住行为学的原理,住区的公共景观设计具有明确的功能要求,它的重点功能是针对婴幼儿、老年人,因为住区户外环境是他们主要的户外活动空间。根据这一前提来确定空间的大小、铺装的质感、地面的高差等,这成为很好的着手途径。同时住区的景观对所有住户具有心理调适的功能,给予每个人以家园感,促进社区居民的民主和自主精神。居住区的景观兼顾了“动”“静”两大功能,居住需要“动”,这包括运动、健身,所以居住区会出现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等场地,比如儿童玩耍、老人跳舞、健身的集散广场都属“动”的部分,而人们休息赏景,下棋等属“静”的部分。在设计时,“动”的区域应安排在远离住宅建筑物的区域,或集中设置,如设置在会所,以免干扰居民的正常休息。3.3 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有机结合才使得整体具有更加真实感人的持久魅力建筑的风格是景观设计风格的基础,景观设计的风格取向必须考虑建筑的特色。如具有巴渝民居特色的住区,建筑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和语汇,景观设计应崇尚“自然天成”“依山就势”“随高就低”的艺术效果;如深圳万科房地产开发的深圳“第五园”,第五园的原创现代中式住宅,打造前所未有的现代中式住宅院落,让天井、前庭、后院出现在现代人的生活里面,在整体规划设计上,对中式传统住宅形式进行现代手法的演绎,展现了项目对实现人文自然的现代中式居住观的追求和探索,整个项目给人一种古朴典雅而又不失现代的亲和感。3.4 强化中心、创造层次感和围合感住区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应着重于强化中心景观;层次感是评价住区环境设计好坏的重要标准,住区景观设计应提供各级私密空间,并且各层次之间应有平缓的过渡。住区中公私动静变化细致,应努力营造一个“围而不闭,疏而不透”的空间氛围。实践表明:同单靠建筑的围合相比,利用景观手法进行围合不但行之有效,而且事半功倍;另一方面,围合感的塑造应与空间性质的不同而细致地变化。一般说来,公共空间(入口广场、休息广场、主题景观、观赏草坪)的设计线条动感且颜色艳丽,强调太阳光的照射、舞台暗示,体现“人看人”(交流渴望)的乐趣。隐秘空间(人户门厅、宅前绿化、联排私院、屋顶露台)的设计则侧重静谧和私密的感受,需强调阴影、构造的细节,采用导热率低的材料以及必要的视线遮避。3.5 人性化的设计原则人性化的设计原则,在外部空间景观设计中,还表现为满足居民的心理需求,为此将外部空间景观环境塑造成具有浓郁居住气息的家园,使居民感到安全、温馨及舒适,产生归属感,被居民所认同。人性化设计原则即想居民之所想,造居民之所需。在设计开始前,应对整个居住区进行朝向和风向分析,以利于组织好居住区的风道。在景观规划阶段需考虑到向阳面和背阳面的处理,人们在冬天需要充足的日照,而在夏天又需要相对的遮阳,还有提供和设置娱乐交流的场所。3.6 生态的设计原则生态设计的思想应自始至终贯穿于环境设计的全过程。生态性原则是根据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的“山水城市”的构想,使外部空间景观生态化的一种思维方式。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是人的本性,通过引入自然界的山、水与绿化,模拟出自然风光,使住区景观环境生态化,让人们感受自然生态之美。正如美国景观学者西蒙德所说:“应该把自然(山、峡谷、阳光、水、植物和空气)带进集中计划领域,细心而系统地把建筑置于群山之内、河谷之畔,并于风景之中”。4 结语居住区的建设反映了科技与人文的共同进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也在经历文化导向上的转型,向更加理性、科学、开放、创新的文化主流发展,寻求人性化、高品质、个性化的景观环境已成为居住区发展的追求方向,并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出发,更大程度地考虑到居民对环境的需求,这就更多地表现为居民对住区环境营造和维护的参与性,使设计师和业主形成“互动创作”的方式,更大范围的遵循使用者的需求与情感体现,实现人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共生。建设更加体现精神特色的美好环境,是居住区景观环境建设未来的发展目标。参考文献:[1] 章祝联.浅谈现代城市与景观建筑[J].山西建筑,2007,33(6):42—43.[2] 张耕民.住宅郊区化及康城的市场定位[J].百年建筑,2002(3):3l一32.[3] 许亚文,鲁坤元,杨 慧.住宅庭院空间设计与环境心理学[J].住宅设计,1999(3):11.另外,虚机团上产品团购,超级便宜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会议精神,逐步改善我市城乡环境面貌,努力打造全市最干净、最有序、最美丽、最宜居的城乡环境,根据市政府办《关于印发德兴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德府办字〔20xx〕9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全省、上饶市和我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四城同创”,结合“城市管理提质年”、“全民共建、魅力山城”城市形象提升活动和秀美乡村建设,大力开展住宅小区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小区物业管理水平,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为建设“宜居德兴、魅力山城”作出贡献。二、整治目标紧紧围绕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总体目标,进一步明确管理责任,全面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强强物业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住宅小区物业市场管理,引导物业企业规范经营;加快住宅小区业主委员会的组建,推广业主自治管理模式,实现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全覆盖;加大对小区环境整治力度,重点整治小区楼道路乱堆杂物、乱停乱放、乱搭乱建、占用公共空间等问题;健全小区管理制度,培育小区管理示范小区,全面提升我市住宅小区管理水平。三、组织领导成立局住宅小区环境整治领导小组,杨章志任组长,姜俊、程建红、许国宏、汪家福任副组长,杨允发、徐育建、许华、吴礼平、张敏、袁成为成员,负责住宅小区环境整治工作。四、整治范围整治范围包括全市范围内的住宅小区和城市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区域。五、整治任务坚持问题导向,通过综合治理,攻坚克难,深入开展住宅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提升小区居住环境质量。(一)居住小区环境整治。按照“轻重缓急”和“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探索居民 、市场、政府多方共同筹措资金机制,加强居住小区物业市场管理,引导物业企业规范经营。按照重心下移的原则,进一步理顺物业管理机制,健全小区业主委员会,充分发挥街道和社区的主体监督、管理作用。落实无物业管理的居民住宅区属地管理责任,鼓励推广业主自治管理模式,新建小区和有条件的老旧小区要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对小区环境进行全面整治,重点整治小区楼道乱堆杂物、乱停乱放、乱搭乱建、占用公共空间、公用设施老化等问题,建立健全物业企业管理、小区卫生保洁、绿化养护、电梯安全管理等制度,逐年打造一批物业管理示范小区,20xx年,建立物业服务业信用档案体系,城区物业管理示范小区不少于3个。责任领导:姜俊、程建红。责任科室:物业科、执法大队。(二)“棚户区”改造。继续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同步完善市政配套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大力改善城市居民居住条件和生活品质。按照上级下达任务,基本完成现有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责任领导:许国宏、汪家福。责任科室:征收办、保障科、保投公司。六、工作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成立由杨章志任组长,姜俊、程建红、许国宏、汪家福为副组长的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各有关科室要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的理念,认真履行职责,主动作为,加强联动,形成工作合力,落实工作责任,狠抓工作落实。(二)加强督导调度。将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纳入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定期进行明察暗访,抽查督查,每季督查一次、通报一次。各责任科室对存在的问题要实行工作项目化,建立台账,明确责任人,限期整改,逐个销号。每月5日前局整治办要将上月整治工作情况报送至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三)建立长效机制。要坚持集体集中整治和日常管理并重,充分结合棚户区改造、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建立健全小区管理制度,全面提升小区居住环境,全面提高小区物业管理水平,确保全市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顺利实施并取得实效。

1、强化领导,落实责任。

街道要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具体指导社区环境专项整治工作,要细化整治工作目标,明确工作责任,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权责明确的责任机制,确保社区环境综合治理无死角、无盲区。

2、加强宣传,提升素养。

发挥媒体的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宣传社区环境专项整治目的、意义和社区环境治理的典型事例,鞭挞不文明行为,努力营造一种“爱环境、保环境”的浓厚氛围。切实提高居民爱社区、爱家园、爱环境、讲文明的思想意识。

3、积极动员。

要做好社区环境治理,还必须要发动群众的力量才行,通过各种方式发动广大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的环境治理工作去,毕竟社区环境治理好了,也是服务于大家的,大家都会谋得其中的福利,相信大家都会积极参与进去,贡献自己应尽的力量。

4、全面整治,加强督查。

对排查出的社区环境难点问题,要加强协调,专人负责整改。要加大督查力度,不定期对社区环境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限期整改,务求集中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充分利用社区公开栏、宣传栏、阅览室、活动广场等平台,提升社区环境专项治理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5、建立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社区要充分认识这一点,整合资源,建立符合实际的长效管理机制。成立社区环境卫生管理小组,社区主任任组长,抽调一名社区干部为副组长,组长对本辖区卫生工作负总责,副组长负责环境卫生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定期向组长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城市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研究论文

你还是改成高悬赏的吧!这样太慢了。西西~~没想到做作业还有这方法,聪明!

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主办的“21世纪中国养老政策的人口与经济分析”国际研讨会上,一份CSIS提交的最新调研报告《银发中国》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关注。该报告称:“35年前,中国儿童人口与老年人口的比例是6:1,而往后的35年,这个比例将颠倒过来,老年人口将是儿童人口的2倍。人口预期寿命由1949年的41岁延长到了现在的70岁。另一方面劳动人口的数量也急剧下降,到2050年左右,中国的劳动力人口总数将比目前减少18%-35%。人口出生率下降和寿命延长是推动中国老龄化和劳动人口相对数量下滑的两股基本力量。” 并且它还严肃指出:“中国即将经历一次惊人的人口转变,一个原本年轻的国家即将老龄化。” 所谓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相对比例上升,按国际通行的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10%和7%,即可看作是达到了人口老龄化。我国2003年,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就已经达到了11%,人口的老龄化问题将很快成为中国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发展老龄事业的工作格局。国家成立了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确定了老龄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基本政策;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制定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把老龄事业明确纳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城市初步建立了养老保险制度和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医疗保险制度,以及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实行以土地保障为基础的“家庭养老为主与社会扶持相结合”的养老保障制度。许多地方还对救助贫困老年人和高龄老年人采取了特殊的措施。老年服务事业发展迅速。中国政府修订了《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城市道路和建筑物障碍设计规范》等相关条例,方便老年人的居住与出行。社区卫生站、托老所、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学校、老年休闲广场等老年服务设施逐渐增加,服务老年人的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

社会化居家养老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进入21世纪,我国迎来了人口迅速老龄化的时代,如何面对迅猛而来的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因此,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发展老龄福利事业的新途径、新办法,已势在必行。随着人口老龄化压力的增大和传统家庭养老服务功能的日益弱化,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对社会福利和社区照料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养老职能将更多地依赖于社会,依赖于社区为老服务的开展,由此产生的社会化居家养老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一、社会化居家养老的概念社会化居家养老既不同于机构养老,也有别于传统的家庭自然养老。其基本含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从养老的方式看,是居家养老,它区别于机构养老,也就是说,老年人是在自己的家里养老,而不是在福利院、老年公寓等养老机构养老;二是从养老资源提供的主体看,居家养老除了需要家庭照料外,还需要来自社会的帮助,主要是来自社区的照顾。社会化居家养老强调了社区照顾在居家养老中的作用。简而言之,社会化居家养老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老年人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并引入养老机构专业化服务方式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二、开展社会化居家养老的现实意义(一)强化社会化居家养老,是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客观要求。社区是老年人的聚居地,是老年人的主要活动场所和生活空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衰老,老年人对社区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加,对社区的依附性越来越强。依托社区构筑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不仅具有方便易行、针对性强、参与面广等特点,而且还能给老人带来认同感和归宿感。我国传统的大家庭,正在或者已经被核心家庭取代,老年人和子女分开居住已经相当普遍,“空巢”家庭增多,这给老人的生活照顾、医疗保健及精神照料方面都带来诸多不便。对众多独生子女来说,将来对老人的赡养、照料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如提供照顾所带来的经济、身体和精神等负担或压力以及照顾与工作之间的冲突等。这些负担或压力非常之大,以至于如果没有来自其他方面的支持,他们很难继续提供这种照顾。因此,依托社区构筑社会化居家养老是城市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适应老人及其家庭需求的客观要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二)强化社会化居家养老,是建立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必要补充。我国社会保障事业近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相对于人口老龄化加速过程中大量增加的照顾需求,其养老规模和能力又显得严重不足。目前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老年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滞后,老年福利设施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与现实需要有很大差距,现有社会养老机构照料老人的能力远不能满足要求。同时,机构照顾比较高的费用也使一些经济困难的老年人望而却步;即使有条件去机构养老的老年人,也因受中国传统文化习惯的影响,不愿去机构养老;对在机构养老的老年人,有专家指出,容易造成社会疏离、习惯性无助等问题。因此,发展社会化居家养老是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必要补充,也是解决城市养老问题的重大战略选择。(三)强化社会化居家养老,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让老年人享受舒适安全、高质量的社区服务,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国家对养老事业提出的新的要求。完善的社会化居家养老应该包括衣食住行、医疗保健、学习教育、健身娱乐、情感慰藉、法律咨询、生活援助、参与社会等职能,而不是单一的养老。要满足和改善老年人对物质生活的特殊要求,更要不断满足和丰富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特殊需要。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养老过程中体现出鲜明的人文性和道义性,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这不仅有利于社会养老事业的发展和完善,还有利于形成积极的社会风尚,使社区老人在一种积极、活跃的精神状态中安度晚年。(四)强化社会化居家养老,是缓解政府财政负担、维护社会稳定的现实出路。我们国家是在经济欠发达的情况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如此低的经济发展水平,要承受如此高程度的人口老龄化,决定了我国不能象西方国家那样由政府包办社会养老福利事业。这就需要开辟出一条养老职能社会化的道路,以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强化社会居家养老功能,正是适应了这一要求,同时也为体制转轨和结构转型营造了一个更加宽松的环境,为维护社会稳定、缓解社会矛盾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二、我区社会化居家养老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我区共有老年人口 人,占全区总人口的 %。近年来,我区通过在社区建立“十分钟服务圈”、托老所,开展温馨家庭活动,倡导社区志愿者为老服务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社区为老服务。同时我们针对老年人服务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在社区为老服务基础上,部分街道、社区作了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的有益探索。(一)基本情况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化居家养老工作,切实加强领导,把推进社区建设、发展社会化居家养老作为老龄工作的重要内容,摆上党委和政府的议事日程。 年,我区成立了江东区老龄工作委员会,由分管区长任组长。各有关部门都各负其责,按照各自的职能做好工作,把加强老龄工作和开展社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分工协作,互相配合,形成了抓好社区建设的强大合力,推进了社区工作的全面发展。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从组织领导、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政策扶持等方面都加大了对社区建设和老龄的工作力度,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服务项目不断扩大,服务网络不断健全。老年“星光计划”稳步开展。全区各街道、社区按照“成熟一家,成立一家”的原则,统一样式,统一标识的要求,广泛开展老年“星光计划”建设,为居家养老的对象提供福利服务设施和活动场所。目前,全区共有“星光计划”50家,社区覆盖率达 %。各站点都设立了图书室、书画苑、棋牌室,健身室、卫生服务站等设施,为老年人提供服务、休闲场所。为老服务不断扩展。目前,全区共有区级社区服务中心1个,街道级服务中心7个,社区级服务中心 个,初步形成了区、街、居三级社区服务网络。服务内容遍及医疗、家政、维修、法律咨询、情感慰藉等数十项,并实行无偿、低偿相结合的形式,使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各项优质服务。同时我区还通过自愿报名、宣誓承诺等运作方式,组织发展了一支热心社区公益事业且能提供自愿服务的志愿者队伍,为老年人提供较为系统、专业的个性化服务。服务载体不断创新。近年来,随着老龄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区也对社会化居家养老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服务载体不断创新。如开通服务热线,为老年人提供快捷服务;推出“邻居守望卡”、“睦邻卡”,加强与居家养老老年人联系,倡导全社会为老服务;成立“老年互助组”,以自愿、无偿原则,引导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服务、健康老人为体弱老人服务;推行“家庭养老院”,组织社区内大龄失业女性与需要居家看护的老人进行有偿结对服务,并由社区各服务机构通过入户服务为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优质且相对价廉的服务。这些有益的探索都有利地促进了我区社会化居家养老的发展。老年福利机构发展势头良好。目前全区共有区级福利机构1所,街道级福利机构3所,收养老人 多人。这些福利机构实行成本化管理,收费低,服务态度好,质量高,还解决了一批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这些机构之间比价格,比服务,比质量,目前已形成了良好的竞争机制。(二)主要问题我区社会化居家养老从总体上看还处在起步阶段,老年服务设施规模较小,档次较低,功能单一,与老年人群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相适应。老年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老年精神文化生活不够丰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养老保障发展机制尚待建立和完善。其主要表现,一是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必要的舆论氛围。有些部门领导对社区概念和社会化居家养老的重要性、迫切性认识不够,致使社会化居家养老仍处于自发的、无序的发展状态。居民群众参与社区养老的积极性不够,参与率不高。二是养老社会化程度不够,投资主体单一,资金投入不足。社区老年福利设施由国家、集体包办,民政部门直办直管的做法还没有根本改变,福利机构的服务对象仍以传统的社会救助对象为主。开辟国家、集体、社会组织和个人等筹资渠道,以多种所有制形式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业还很不够。三是社会化居家养老工作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和完善。目前虽然建立了条抓块管的管理体系,成立了各部门参与的老龄工作领导机构,但各部门往往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很难形成合力。发展社区老龄服务仍是民政部门热,其他部门冷。五是专业人才缺少。目前,社会化居家养老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很难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社会养老需求,影响了服务项目和内容的扩展以及服务质量的提高。三、加强我区社会化居家养老工作对策和建议我区社会化居家养老工作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走政府、社会、家庭相结合的养老保障道路。(一)政府推动,初始动力行政化。社会化居家养老是一项得民心,暧人心的夕阳工程,是老龄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社会化居家养老工作首先必须要体现政府的意志和其倡导的社会价值观,政府的推动、引导作用,必须作为这项工程的初始动力,贯穿于发动、规划、组织等各个环节和过程。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从宏观规划、管理到舆论宣传、政策制定和和投入上给予大力支持。要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老年人口增长速度的加快不断加大对这一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制度化的财力投入机制。政府的推动引导具体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资金,二是政策,三是协调。首先在资金供给上要改变过去那种只投入办养老机构的单一做法,还可提供相关福利补贴,接受补贴的老人用自己的收入购买福利服务。特别是对那些生活困难的居家养老对象,他们虽然有政府的最低生活保障线、临时救助等帮扶措施,但也仅能保障基本生活。社区虽然也采取了各项措施,如提供无偿、低偿服务等,但社区居委会毕竟是一个群众自治组织,经费有限,难以满足困难老人较为全面的服务要求,因此他们往往因为囊中羞涩,难以享受到高品质、全方位服务。这就需要政府采取补贴的形式,为他们购买服务。如上海市政府提出了“政府购买服务,助老人居家养老”工程,对社区老年人开展上门护理服务和日托服务,并对其中生活困难的老人实施政府出资或部分出资购买服务的尝试。如对享受低保或经济较为困难的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或部分不能自理的老人,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100-250元;市级劳动模范(全国单项先进)、重点优抚对象和老年归侨中生活不能自理或部分不能自理的老人,每人每月补贴50-250元;百岁以上老人,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100元。以上三类对象之外的其他80岁以上老人,接受“居家养老服务”的,按其服务费用总额的15%的费用优惠,每月优惠补贴额度最高不超过150元。这种服务模式,对缓解日益迫切的才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和养老机构资源不足的矛盾,探索适合国情的居家养老服务之路具有积极的意义。我市的海曙区为做好社会化居家养老工作,也在今年提出“政府扶持、非营利性机构运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思路,确定服务对象为70岁以上的老年人,重点对象是孤老、特困老人和独居老人、生活自理有困难的老年人。海曙区政府将每年投入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补助社区老年协会、为老服务非赢利性机构和志愿者队伍 ,使他们更好地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全面的服务。第二政府还应在制定有关的社会福利政策、法规和规章上下工夫。从现有的状况看,有关老年人的政策法规还是较完善的,但重要的事是抓督查和落实。在完善配套法规的基础上,政府还要制定社会福利机构的规划,使社会福利机构和社会福利事业发展能适应银色浪潮的需要。对现有的社会福利机构要依法加强管理,总结推广经验,抓好服务。同时政府要制定“扶持和优惠”的政策,给予社会办的养老机构以一定的财政补贴、用地、贷款和税收方面的政策倾斜,提高政策吸引力,以调动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养老事业的积极性,努力营造一个各类社会福利机构都能发展的良好环境。第三各有关部门要协调配合,形成合力。社会化居家养老工作除充分发挥民政部门的主体作用外,更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卫生部门和民政部门要相互沟通,把医疗服务和居家养老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在社区层面搞好民政福利服务资源与卫生健康服务资源的整合;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要和街道、社区协调配合,做好离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从单位转到社区的管理服务工作,为他们养老、就业提供各种方便;文化体育部门要组织离退休人员开展健身活动,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地方财政部门要在财力和政策上给予扶持。社区内的社会福利服务设施和公共活动场所要对社区老人开放,实行资源共享。(二)社会参与,服务内容广泛化。1、把社会化居家养老和规范化的社区服务结合起来。我区的社区建设是从社区服务起步的,社区服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完善,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体系。因此,以社区服务为载体,以居家养老服务为切入点,把社区服务引入家庭,促进社区服务和居家养老的密切结合,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确保老年人在自己的社区和家庭安度晚年。首先是服务对象社会化,针对不同类型的老年人群,提供不同层次的居家养老服务,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信息化社会个性化服务。如对高龄老人、非自理老人。这部分老人各种疾病增多,生活不能自理,与子女的沟通也越来越少,常常会产生孤独寂寞感。对他们应以上门照料服务为主(即家务助理服务),为老人提供医疗、康复、护理、洗涤、购物、餐饮、心理咨询等全方位的服务。对其中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和缺少家庭照顾的高龄老人,仍需要通过养老机构来解决,使他们在养老机构得到多方面的照料服务和精神慰藉;对低龄老人、空巢家庭老人。这部分老人多是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一般身体健康,收入也较高,子女又往往不在身边,需要一定项目的上门照料服务,如家务助理、出行旅游服务等。政府和社区组织要鼓励、提倡、支持低龄健康老人在自愿量力的前提下,参与社会发展和公益事业,体现“独立、参与、照料、自我实现和尊严”的老年人基本原则。有条件的社区可建立老年人才中心,为他们开辟第二职业、贡献社会创造条件。也可依托社区服务中心、老年活动室、老年大学,使他们参加各种有益的文化、体育、教育活动;对生活基本能自理但又需要一定照料服务的中高龄老人。可采取日间护理中心、托老所、老年康复站等形式服务。一般是早出晚归,白天在社区日间护理中心或托老机构接受护理和康复服务,也可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对独居老人、残疾老人等特殊群体。这部分人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点保障对象,对他们要按照政府救助和社会互助相结合的原则,构筑多层次、多元化、多项目的贫困救助网络。要通过社会救济和低保线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大力倡导多种形式的扶老助困送温暖活动。要保障他们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为他们设立应急呼救电话。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组织自愿者队伍开展结对子活动,使他们在社区中安度晚年。其次是服务内容多样化。从老人实际需求出发,服务内容要从目前以求助、医疗、文化娱乐等服务为主,逐步扩展到居家帮助服务、暂托服务、医疗照顾服务、娱乐学习服务、情感慰藉服务一体化的服务内容,服务形式可以包括上门服务(居家服务)、社区设施服务(如日间照料中心、日间护理中心、社区活动中心)、社区支援网络服务(如社区结对关心)等,方便老年人根据自己的需求和习惯利用不同的服务项目和服务形式。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要大力发展托老服务中心(托老所),因为在中国城市4000万老人中,有一半是低收入者,当他们不得不依赖别人照顾时,往往因为经济原因,无法承受较高档次的设施和专业化的服务,而依托社区建的托老所则能解决老人和家庭的许多实际困难。托老所面积不需要太大,但必要的设施和功能需具备,它们应根据老人的需要,随时调整自己的服务方式。可以全托、日托,还可以临托(即临时寄养照顾),可以家托(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白鹤街道丹顶鹤社区在这方面已作了积极的探索,他们在居家养老工作中推出了“家庭养老院”这一新模式。首先,组织社区内大龄失业女性与需要居家看护的老人进行有偿结对服务,在老人得到高质量、便捷服务的同时,失业女性在家门口也实现了再就业;其次,以社区居委会名议与辖区社会服务机构(主要有家政公司、医疗保健机构等)签定服务协议,通过入户服务为在册的社区老人提供优质且相对价廉的为老服务。对身患疾病、缺乏自理能力的高龄老人,组织他们与有关单位协商签订包护协议,切实解决体弱多病、高龄老人的后顾之忧。第三是服务队伍专业化。加强社会化居家养老管理人员与服务人员的培养,建设专业化的工作队伍。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应具备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等专业知识,采取灵活的服务方式,人员可以是长期、短期、定期、临时(随喊随到)。服务要能满足老人多方面的需求,如清扫、购买、护理、康复、入浴,以及精神方面的需要,如陪同游览、购物,陪同读书、看报、看电视,甚至是陪同聊天。可与属地大专院校、卫生院校联合协作,对现有的管理与服务人员进行有计划的培训。2、重视整台和充分利用现有社区人力资源,大力发展社区志愿者队伍。努力造就一支由党员、干部、学生等组成的专、兼职人员和志愿者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聘请一批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参加社区管理服务工作。利用老年人同老年人容易沟通的优势,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服务自己。3、营造市场运行机制,推进居家养老社会化、产业化进程。拓宽思路,改变单纯由政府、社区创办老年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的思路,引入社会中介组织参与服务和管理,推动居家养老服务走社会化、产业化之路,使老年服务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以满足群体日益增长的不同层次。如可以以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家等民间资本投资兴办各类老年文化体育场所和设施,吸引各商家加盟社区服务网络,为老年人提供诸如送餐、定制服装等全方位的市场服务等等。在发展机构养老上,也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运用市场调节的手段,通过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形式多渠道,发挥国家、集体、社会组织和个人的积极性,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地投资兴办老人公寓、老人福利院(三)家庭支持,提倡亲情关怀一方面,加强舆论宣传,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广泛开展敬老、养老、助老的道德教育。“以德治家”,强化赡养老人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的意识,使全社会确立家庭敬老、养老的思想,形成家庭养老的良好氛围。可在全区推广“三个一”亲情关怀活动,即每天一次问候电话,每周一次上门探望,每月一次家庭聚会,使居家养老的老年人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同时,对那些遗弃甚至摧残老人的子女,我们应通过传媒予以揭露,使其受到舆论的谴责,对触犯刑律的,要依法予以追究。另一方面要为居家养老创造条件,提供政策援助。如对赡养老人的子女,每年增加一定的休假,对爱老摘自《我要公文网》()敬老的家庭予以表彰和奖励,在房屋建筑上设计提供适合“两代居”的住房,或两代相邻而居的住房,对与老人同住的家庭买房提供方便,并给予政策优惠等。

住宅室内环境无障碍设计研究论文

+200分,我把论文发给你,相信你勤快回答问题,时间还是来得及的,否则免谈

健康住宅及室内空气品质 - 室内环境的健康性 营造健康的室内微环境,在营造的整个周期内节约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材料,使之对人健康无害,对环境无污染,符合生态要求,形成平衡、开放的生态系统,这就是室内健康性的实现途径。实现室内环境的健康性必须遵循五个原则。生态化原则。室内环境是人为的,可以认为是人工生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环境整体的一部分。室内空气环境质量的改善,必须遵循生态化原则,实现一个有益于健康、有益于生态的建筑环境。和谐自然的原则。坚持自然化的环境就是在体现人性化的基础上尊重自然。人与自然的结合表现为:通过室内与室外的视觉流通,使人能眺望自然景物,室内设置绿化,选用自然的装饰材料,达到视觉的自然化;通过自然通风使室内保持空气的清新,使人嗅觉自然化;通过视、嗅、感觉最终达到感情的自然化。室内的自然化就是将人与自然融合,保持人与自然直接与间接的联系,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节能高效的原则。选用耐久、低蓄能、隔热的建筑材料,以低能耗维持室内环境的舒适性。采用被动式方法为建筑提供制冷、供热、通风和照明。采用高效果的材料与采光设施,运用建筑的自身循环与生态效应达到高效节能。高效节能的目的是减少对资源的需求,减小环境的负荷。资源再生的原则。优先利用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将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降到最低,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大量的建筑材料主要源于再生材料,这是对废弃材料的最佳处置,如装饰材料、再生塑料等是再生的资源。另外,建筑材料具有重复利用的价值,许多建筑在改建中拆卸的部件具有利用的价值。健康无毒的原则。现代室内的装修材料许多是化学产品,能引起有毒物质的扩散。建立无害化室内环境的途径是利用无危害材料,在室内与室外清除有害物质,不用具有污染的材料,避免铅、汞、石棉和挥发性气体、二氧化碳等的影响。正确施工和合理利用材料以养活有害物质的散发,减小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保证室内空气质量。什么是健康住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健康住宅”是指能够使用居住者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状态的住宅,具体标准有:(1)会引起过敏症的化学物质的浓度很低;(2)为满足第一点的要求,尽可能不使用含易挥发的化学物质的胶合板、墙体装修材料等;(3)设有换气性能良好的换气设备,能将室内污染物排至室外,特别是对高气密性、高隔热性建筑的室内来说,必须采用具有风管的中央换气系统,进行定时换气;(4)在厨房灶具或吸烟处要设局部排气设备;(5)起居室、卧室、厨房、厨房、走廊、浴室等要全年保持在17~27%之间;(6)室内的湿度全年保持在40%~70%之间;(7)二氧化碳要低于1000ppm;(8)悬浮粉尘浓度要低于0.15mg/m2;(9)噪声要小于50分贝;(10)一天的日照确保在3小时以上;(11)设足够亮度的照明设备;(12)住宅具有足够的抗自然灾害的能力;(13)具有足够的人均建筑面积,并确保私密性;(14)住宅要便于护理老龄者和残疾人;(15)因建筑材料中含有有害挥发性有机物质,所有住宅竣工后要隔一段时间才能入住,在此期间要进行换气。微小气候是指室内的气温、气湿、气流等的一种综合指标。它们除了直接作用机体外,还可以作用于人体周围的生活环境,影响人类的生活条件,从而间接影响人体健康。气温是微小气候的重要因素,气温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有一定影响,过冷和过热的气温还导致机体免疫能力的降低。室内适宜温度因季节不同而异,夏季为24~28℃,冬季为19~22℃。同时,还要尽量做到各点温度均匀并保持时间上的恒定。平均温差(外墙内壁的温度与室内任何一处的温度差)不大于2℃,垂直温差(高度每米相差的度数)不大于3℃。相对温度过高或过低,对居民身体健康和生活条件均有重要影响。一般在30%~70%之间,不超过70%为宜。不同的气流速度对人体有着不同的影响,夏季空气流动可促进人体散热,冬季空气流动会使机体感到寒冷,因此风速对机体热平衡起重要的作用。1996年6月,联合国第二届人居会议的中心议题就是“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和“日益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向大会提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住区发展报告》,提出了1996~2010年中国人住区发展的“行动计划”,这标志着我国人居环境的发展进入追求“绿色住宅”阶段。有关统计显示,未来10年我国城镇将增加住宅需求36.68亿平方米。必须从三个方面关注“绿色”问题。首先,必须尽可能选择绿色建材。联合国卫生组织调查统计,世界上30%的新建和重修建筑物中发现有害健康的室内空气,这些有害气体已经引起全球性的人口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目前,室内空气污染已经被列入对公众健康危害最大的5种环境因素其次,新开发的建筑必须有利于与生态环境间建立良性循环系统,即要建设“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应尽量减少对生物圈的破坏,关心使用者,便于人与自然环境沟通,具有足够的弹性以包容未来科技的应用与发展。这一系统尖具有节地、节水、节能、减少环境污染、延长建筑寿命及改善生态环境等特点。第三,建筑还应有“绿色”规划。随着“绿色文化”对我国居民衣、食、住、行全方位影响的深入,“绿色规划”是必然选择。绿色建筑是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生态学及其他技术科学的成果,把住宅建造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为居住者提供生机盎然、自然气息深厚、方便舒适并节省能源、没有污染的居住环境。这里所说的“绿色”并非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对环境无害的一种标志,是指这种建筑能够在不损害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及当代与后代的环境质量。其“绿色”的本质是物质系统的首尾相接,无废无污、高效和谐、开放式闭合性良性循环通过建立起建筑物内外的自然空气、水分、能源及其他各种物资的循环系统来进行“绿色”建筑的设计,并赋予建筑物以生态学的文化教育和艺术内涵。绿色建筑是指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以不锾环境基本生态为目的而建造的一种住宅,所以,生态专家们一般又称其为环境共生建筑。绿色建筑不仅有利于小环境及大环境的保护,而且将十分有益于人类的健康。为了达到既有利用环境,又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目的,绿色住宅在设计和建造上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一些特点。① 绿色住宅对座落的地理条件有特殊的要求,土壤中不存在有毒的物质,地温相宜,地下水纯净,地磁适中;② 绿色住宅完全采用天然材料如木材、树皮、毛竹、石头、石灰来建造,对这些建筑材料还必须经过检验处理,以确保无毒无害,具有隔热绝热功能,有利于实行供暖、供热水一体化,以提高热效率和充分节能。在炎热地区,还减缓户外高温向户内传递;③ 绿色住宅将根据所处地理环境的具体情况而设置太阳能装置或风力装置等,以充分利用环境提供的天然再生能源,达到既减少污染又节能的目的;绿色住宅内要昼养活废物的排放。 可见,绿色建筑的涎生,标志着世界建筑业正临着一场新的革命,这一革命以有益于生态、有益于健康、有益于节省能源和资源、方便生活和工作为宗旨,对建筑业的设计、材料、结构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思路。绿色建筑不再是生态环境专家们的美好的设想,在一些国家开始变成现实

【内容摘要】 无障碍景观环境是老年人和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和重要措施。本文以此为出发点,论述了无障碍景观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阐述了无障碍空间的设计原则以及细部构造和绿化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无障碍/景观设计 1→无障碍坡道设计 2→无障碍台阶设计 3→无障碍绿化设计 一、我国无障碍景观设计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城市道路中,为方便盲人行走修建了盲道,为乘轮椅的人修建了缘石坡道。建筑物方面,大型公共建筑中修建了许多方便残疾人和老年人的坡道。但总的来看,设计规范没有得到较好执行,很多设施流于形式,得不到认真的落实和管理,我国的无障碍环境建设还较为落后,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特别在中小城市中,绝大部分天桥、地下通道、公共厕所等地方都没有无障碍设施。而一些公共场所的盲道也没有得到很好的管理,被占被堵以及遭破坏等现象十分严重,有些地方的盲道不仅不能起到向导作用,甚至会将盲人引向“歧途”。另外,公共设施、建筑以及盲道本身的设计不合理,也增添了许多不和谐的因素。这些无障碍设施在管理和使用方面出现的尴尬局面,说明我们的设计、建设和管理部门的相关工作不够扎实,也从侧面反映出整个社会对无障碍环境建设意识的集体缺失。要在这方面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不仅仅是硬件方面的差距,关键是要提高全民的助残意识和公共道德水平。这需要政府、媒体和教育部门加大宣传力度,更有赖于国民自身素质的提高。 二、无障碍景观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老龄人口以年均3%的速度递增,这表明老龄化问题将是我国21世纪最严峻的问题之一。在目前的经济条件下,如何在景观设计和建设中,体现对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关爱,尽可能满足他们生活的基本要求,创建安全、便捷、舒适、宜人的无障碍景观环境,是景观设计工作者十分紧迫的研究课题。 2.老年人和残疾人由于自身的特点,对景观环境有特殊的要求。首先,他们在生理上有体力弱、感官衰退、反应迟钝等现象;其次,他们心理上有重人情、重乡情的要求;同时他们还需要别人尊重,要求独立自主。这些决定了他们对景观环境有许多不同于健康人的要求。 3.无障碍景观设计的标准来自老年人、残疾人的心理和生理需要,应该视不同的社会条件和对象给予合理的照顾。关键的问题是规划设计人员的无障碍意识以及实施过程中的细部构造处理。 三、无障碍景观设计 1. 无障碍景观空间的设计原则 无障碍性指景观环境中应无障碍物、危险物。老年人、残疾人由于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原因,健康人可以使用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却成为障碍。因此,景观设计者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设身处地为老弱病残者着想,积极创造增进性景观空间,以提高他们在景观环境中的自立能力。 易识别性指景观环境的标志和提示设置。老年人、残疾人易遭危险是因为他们身心机能不健全或易衰退,或感知危险的能力衰竭,即使感觉到了危险,有时也难以快速地避开。因此,空间标志的缺乏往往会给他们带来方位判别、预感危险上的困难,随之带来行为上的障碍。为此设计要充分运用视觉、听觉、触觉的手段,给予对方以重复的提示和告知,并通过空间层次和个性的创造,合理安排空间序列、形象的塑造特征、鲜明的标志示意以及悦耳的音响提示等来提高景观空间的导向性和识别性。 易达性指景观游赏过程中的便捷性和舒适性。老年人、残疾人行动不便,希望重返社会和渴望享受绿色景观环境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要求景观场所及其设施应具有可接近性。为此,设计者要从规划上确保他们自入口到各空间之间至少有一条方便、舒适的无障碍通道。 可交往性指景观环境中应重视交往空间的营造及配套设施的设置。老年人、残疾人愿意接近自然环境,因此,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上应多创造些便于交往的围合空间、坐憩空间等,以方便老年人及残疾人的聚会、聊天、娱乐、健身等活动,尽可能满足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状况以及对空间环境的特殊要求。 2. 无障碍景观的细部构造设计 无障碍景观设计除了对环境空间要素的宏观把握外,还必须对一些通用的硬质景观要素,如出入口、园路、坡道、台阶、小品等细部构造作细致入微的考虑。 出入口:宽度至少在120厘米以上,有高差时,坡度应控制在1/10以下,坡道两边宜加棱,并采用防滑材料。出入口周围要有150 厘米X150厘米以上的水平空间,以便于轮椅使用者停留。另外,入口如有牌匾,其字迹要使弱视者可以看清,文字与底色对比要强烈,最好能设置盲文。 园路:路面要防滑,并尽可能做到平坦无高差,无凹凸,如必须设置高差时,应在2厘米以下。路宽应在135厘米以上,以保证轮椅使用者与步行者可错身通过。纵向坡度宜在1/25以下。另外,要十分重视盲文地砖的运用和引导标志的设置,特别是对于身体残疾者不能通过的路,一定要有预先告知标志,除设置危险标志外还须加设护栏,护栏扶手上最好注有盲文点字说明。 坡道和台阶:坡道是帮助老年人、残疾人克服地面高差,保证垂直移动的手段,对于轮椅要防滑,纵向断面坡度宜在1/17以下,条件所限时,也不宜高于1/12。坡长超过10米时,应每隔10米设置一个轮椅休息平台。台阶踏面宽应在30厘米-35厘米,级高应在10厘米-16厘米,幅宽至少在90厘米以上,踏面材料要防滑。坡道和台阶的起点、终点及转弯处都必须设置水平休息平台,并且视具体情况设置扶手和夜间照明。 厕所、座椅、小桌、垃圾箱等园林小品的设置要尽可能使轮椅使用者便于使用,其位置不应妨碍视觉障碍者的通行。 3. 无障碍景观的绿化设计 老年人、残疾人的心理特点和生理因素决定了他们对绿地、庭园的需求比年轻人和健全人强烈得多。无障碍景观的绿化设计首先要坚持以绿为主,植物造景的原则,即除了园林建筑、小品、道路外,其余均应绿化覆盖。要充分利用垂直绿化,通过形成“生态墙”来扩大绿色空间,改善生态环境。其次,在地形的处理上,要尽可能平坦或缓起缓伏。在植物选择上,要适地适树,避免种植带刺或根茎易露出地面的植物;要选用一些易管、易长、少虫害、无花絮、无毒、无刺激性的优良品种作为骨干树种。再次,在植物的配置上,要因地制宜,巧妙运用孤植、对植、群植和坛植等手法,科学处理好软质景观内部乔、灌、花、草与景观建筑小品之间相互映衬的关系。要讲究植物群落结构的层次变化,让老年人、残疾人在视觉、嗅觉、触觉和心理上都充分感受到植物景观的千姿百态和丰富的生态景象及季相变化,激发他们的生活热情。 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老龄化的加快,老年人和残疾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心和社会的重视。设计者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考虑这部分人的特殊需要,最大可能地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使人与环境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刘连新、蒋宁山主编:《无障碍设计概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4。|[2]江海涛主编:《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设计图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4。|[3]凤元利:“论城市无障碍环境的建设”,《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2006.3。|[4]周文麟主编:《城市无障碍环境设计》,科技出版社,北京,2001。|[5]丁成章:《无障碍住区与住所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2004。|[6]陈挺:“园林中的无障碍设计探讨”,《中国园林》,2003.3。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