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英语兴趣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英语兴趣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英语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小学英语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小学英语论文参考文献(一) [1]朱梅. 小学英语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 英语广场,2016,07:161-162. [2]王静波. 互动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 中国校外教育,2016,06:1. [3]钟焕情. 小学英语课堂情境创设的探析[J]. 亚太教育,2016,13:25. [4]徐贺. 小学英语开放式课外作业的有效设计[J]. 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6,03:38-39. [5]水波. 基于语用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6,02:122-124. [6]江景干.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问题与对策探讨[J]. 海外英语,2016,06:12-13. [7]李建文. 问题引导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 西部素质教育,2016,09:168. [8]夏凌. 刍议小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J]. 中国校外教育,2016,11:118. [9]刘珊珊.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6,12:107. [10]邱菲菲. 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小学英语教学[J]. 学周刊,2016,17:154-155. [11]易凤.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单词记忆方法[J]. 学周刊,2016,20:200-201. [12]李文娜,梁付民. 微信辅助小学英语教学探析[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5:37-38. [13]殷景芹. 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5:47-48. [14]顾诗月. 也谈构建“生活化”的小学英语有效教学课堂[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4:207-208. [15]林吉. 探究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4:60. 小学英语论文参考文献(二) [1]李爱平. 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做好学困生转变工作[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7:79-80. [2]陈金业. 构建小学英语快乐课堂初探[J]. 学周刊,2016,21:229-230. [3]盛敏. 小学英语各板块预习模式的探究[J]. 基础教育研究,2016,08:73-74. [4]梁君玉. 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和对策[J]. 西部素质教育,2016,10:171. [5]王赫微. 小学英语课堂分级阅读教学应用初探[J]. 中国校外教育,2016,14:95. [6]张琪. 小学英语教学中激发阅读兴趣的探索[J].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5:43. [7]费巧莲. 激情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5:72. [8]李征娅. 舞台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英语教师,2016,06:78-80. [9]李莉. 夸张手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 教育现代化,2016,09:272-274. [10]李彦子.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变革[J]. 亚太教育,2016,01:40. [11]何轶君. PBL模式对小学英语自我效能的影响[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01:110-111. [12]王东芳. 如何让“动”成为小学英语课堂的主旋律[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2:68. [13]韩笑. 绿色背景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探析[J]. 生物技术世界,2016,02:244. [14]宋丽敏. 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英语未来课堂探微[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1:120-121. [15]杨进. 小学英语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策略研究[J]. 中小学教材教学,2016,01:20-23. 小学英语论文参考文献(三) [1]张海娟. 针对小学英语高段教学中两级分化现象的研究策略[J]. 学周刊,2016,05:52. [2]李艳文. 浅谈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J]. 学周刊,2016,05:104. [3]张盼静. 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 学周刊,2016,05:185. [4]张婷婷. 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性[J]. 学周刊,2016,08:63. [5]石丽君.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学周刊,2016,08:123. [6]张琦. 小学英语有效教学途径的几点尝试与探索[J]. 学周刊,2016,08:178. [7]骆北刚,陈伟娜. 性别差异对小学英语学习成绩影响的研究[J]. 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6,02:45-46+135. [8]陈欢.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科教导刊(下旬),2016,01:130-131. [9]刘顺利. 小学英语歌谣情境剧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J]. 英语广场,2016,04:153-154. [10]马毅新. 让情感教育成为小学英语和谐课堂的催化剂[J]. 教育观察(下半月),2016,06:123-125. [11]彭熹. 小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探索[J]. 现代商贸工业,2016,09:178-179. [12]张婧. 小学英语教育理论与移动学习资源设计和应用的有效结合[J]. 电子测试,2016,07:165-166. [13]张桂莲. 小学英语教学策略探究[J]. 学周刊,2016,20:38-39. [14]张忠伟. 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研究[J]. 学周刊,2016,20:49-50. [15]郝晨霞.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拼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学周刊,2016,20:86-87. 猜你喜欢: 1. 英语论文的参考文献大全 2. 初中英语论文参考文献 3. 小学英语论文范文 4. 毕业论文英文参考文献 5. 小学英语论文大全

如何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众所周知,在学习过程中,“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许多学生不愿学英语,关键是他们对英语没有兴趣。因此,作为中学的英语教师,首先应该先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古往今来,凡是教学上有所建树的教师,无一例外的是:他们的课都让学生着迷。笔者通过几年数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一、迁移学生的兴趣,激发求知欲。 让“双差生”学英语是让很多老师头痛的事。学好英语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而“双差生”缺乏的往往就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如果只是从正面向他们大谈学好英语的种种好处,恐怕收效甚微。如能把这些学生在其它方面的兴趣,迁移到学英语中来,则可事半功倍。有一次,笔者把班上的几个常逃学到街上打电子游戏的学生叫到宿舍,打开电脑,让他们见识“红色警戒”、“沙丘2000”、“星际争霸”等游戏。那令人震憾的32位音效,赏心悦目的3D动画,人性化的交互式操作,让街上游戏厅中的16位甚至8位的游戏望尘莫及。很快地,他们就融入游戏之中。但每每就在他们指挥着千军万马,即将解放全人类,实现心中梦想时,屏幕上却出现了数行的英文提示,这些学生全傻眼了,这时我就在旁边轻描淡写地给予翻译。学生顿悟:下世纪,玩,也要懂英语。事后,我发现英语课上,这几个学生“重新做人”了。可见,巧妙地迁移学生的兴趣,正如“四两拨千斤”。对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大有裨益。 二、用口诀帮助记忆,提高学英语热情。 英语语法规则,词的用法区别,发音规则等,常让学生迷惑。有鉴于此,教师可编些口诀来帮助学生记忆,降低学习难度,使学英语的热情升温。对初一学生讲“be”的用法,记口诀:I用am,you用are;Is跟着他,她,它。要问复数用什么?其后全部都用are .又如,Double O的长短音,编“三字经”如下: 煮毛木,看了书,脚送[u],立后屋。除之外,读长|u:|。 前面7个单词是:cook,wool,woud,look,good,book,foot;接着是2个动词过去式:took(take),stood(stand)并带出另两个过去式mistook,understood;然后是一些“后屋”,classroom,bedroom,meettingroom等等。教师只要常收纳,多积累,勤总结,口诀就会涌涌不断,教学也定会趣味横生。 三、让学生制作教具,激发学习英语兴趣。 对初学者,直观教学尤其显得重要。由于条件限制,学校缺乏必要的挂图,笔者就发动学生自己动手画。对教学中所要用到的图片,提早一个星期布置下去,要求他们用彩笔画在白色的硬纸片上,在纸片的背面再写上图画所表达的单词及其音标,为了便于以后保存,我对纸片的大小作了统一的规定。一周后,一些“作品”被运用在课堂上。这样,在课外学生都兴趣盎然地制作图片,课上他们都期待着自己“作品”的出现。开展画图片活动,其意义已经超出图片的本身,它让学生体会到成功,这种成功的喜悦大大激发了学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愿意来上英语课。此外画图片,也培养了学生的绘画能力,开发他们的智力,也可让他们先熟悉一下将要教的新课,达到预习的目的,真是一举多得! 四、自编短剧,调动学习积极性。 学习要“学以致用”,而英语的学习更是如此。我们要让学生学了英语后,要会开口说英语。为此,每节课,笔者都花五分钟左右时间让学生到讲台前表演他们自编的课本剧。具体做法如下:上课前,由当天的值日生(两个),先用英语作Duty Report.内容有:星期、日期、出席情况、天气等。(未学到的项目可适当删减)。然后由这两个值日生,或者他们再邀请别的两三个同学一起,表演他们课前已编排好的短剧,剧情可依照已学过的课文的情景,也可自己创设情景,但是台词必需要运用已学过的类型。之所以这样做,为了复习旧课,而这种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一种创造,是语言的活用,从而加深对新学内容的理解,最终达到“学以致用”。自编自演课本剧,让学生在笑声中复习,巩固旧知识,避免了让学生紧张得窒息的提问复习法,而收效却远远超过后者,这点,笔者深有体会,一些学生毕业后,仍恋恋不忘他们英语课上的五分钟表演。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也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试得一试。 五、开展竞赛,调动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具有进取心和荣誉感,尤其在市场经济竞争的熏陶下,学生的竞争意识更加激烈。将竞争机制引入英语课堂教学中来,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例如,我们可以将日常口头操练用语变化成竞赛用语;问答可以来一个“抢答”;拼读学词,来一个拼“单词大王”竞赛,以及书写比赛,猜谜语大赛,传悄悄话竞赛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再用积分法,给予鼓励效果更佳。课堂上适当的竞赛,学生乐于参与,乐于争先,乐于学习,这就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因地制宜,诱发学习英语兴趣 长乐是侨乡,近年来出国打工的人猛增。出了国的人,更是深刻地体会到懂英语的好处,由于这些申请出国的人或已经出了国的人,就是学生所熟悉的人,因此他们觉得可信,对英语也有了兴趣,当然笔者也注意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告诉他们学英语并不只是为了出国打工,真正的用途是为了让中国走向世界。 总之,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存动力。教师要因时、因地、因人,创设多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景,以增强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建议用谷(百度)歌学术搜索搜

早期日耳曼人部落(盎格鲁族、撒克逊族、朱特族和弗里西族)移民到英格兰,英语就是从他们的语言中变化继承下来。据《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记载,公元449年左右,不列颠群岛国王伏提庚(Vortigern)邀请“盎格鲁亲戚们”来帮助他对抗皮克特人。作为回报,他赐予盎格鲁族东南部的领土。随后他又进一步寻求支援,撒克逊族、盎格鲁族与朱特族人纷纷前来。《编年史》记载,最终这些“移民”建立了七个王国:诺森伯利亚、麦西亚、东盎格利亚、肯特、埃塞克斯、苏塞克斯、威塞克斯。 日尔曼人入侵后,统治了当地的凯尔特语民族,本地语言主要于苏格兰、威尔士、康沃尔与爱尔兰存活了下来。这些入侵者的语言逐渐形成了“古英语”,与近代弗里西语极为相象。English(英格兰人、英语)、England(英格兰)和East Anglia(东盎格利亚)这三个词是分别从描绘盎格鲁族的词汇发展而来:Englisc、 Angelcynn、Englaland。 1066年诺曼征服后三百年内,英格兰的国王只讲法语。因此一大批法语词汇进入了古英语,古英语本身也失去了大部分曲折变化,进化为中古英语。1500年左右的元音大推移将中古英语变形为近代英语。古英语最著名的文学作品是《贝奥武夫》,中古英语则是《坎特伯雷故事集》。 近代英语在莎士比亚所处的时期开始繁荣,一些学者将之分为早期近代英语与后期近代英语,分界线为1800年左右。随着不列颠对全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占领和殖民,当地语言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英语的发展。 古英语时期——公元449年至1100年 古英语时期共有四种主要方言: (1)诺森伯里亚方言——洪伯河(the Humber)以北的方言 (2)梅尔西亚方言——界乎洪伯河与泰晤士河之间的英国中部地区的方言 (3)肯特(Kentish)方言——居住在英国东南部地区的朱待人的方言 (4)西撤克逊(方言——泰晤士河以南的方言。诺森伯里亚和悔尔西亚这两种方言又合称盎格里亚方言,即盎格鲁人居住地区的方言。 中古英语时期——公元UOO年至1500年 现代英语(Modern z。81i5h,Mod E.)时期——公元1500年至当前 现代英语时期又细分为:早期现代英语时期——公元1500午至1700年和后 期现代英语(时期——公元1700年至 早期古英语文学作品是用诺森伯里亚方言创作的。由于斯塔的纳维亚人的侵赂,英国的文化中心由诺森伯里亚迁移到悔尔西亚,到了公元九世纪,又迁至西撤克进地区的首府威赛克斯(wessex)。西撤克逊国王艾尔弗雷德大帝(A1fred the Great)一方面武力抵抗丹麦人的侵略,另一方面大力提倡文艺和教育,亲自组织并参加外国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的翻译,以及本国文学的沙写和校订工作。古英语诗歌作品,通过西撤克逊抄写者的努力,才得以保存下来。在艾尔弗雷德大帝时期,古英语散文作品有很大的发展,这些作品主要是用西撒克逊方言写的。古英语的词汇不同于现代英语的词汇,大多数的古英语词都是西日耳曼语的固有的词。古英语词汇中也有一些从其它语言借来的词。。从这些词可以看到早期罗马商人的影响是很大的。随着基督教传入英国,有更多的拉丁词进入古英语词汇。原来居住在英国的凯尔持人的语言,有极少数词进入英语词汇,也有一些凯尔持语词保存在英国地名里面。 在中国大陆 中国的基本教育(小学至高中)阶段,特别是中学阶段,外语以英语作为必修课的超过90%。中国自1980年代末期至1990年代初期开始,在全日制普通大学推行英语等级考试,作为对选择英语作为第一外语必修课课程的达标要求。 中国大陆从1949年至在1960年代中期,因与苏联的关系极为密切,外语主要以俄语为第一外语,从1960年代中期以后,选择英语作为第一外语,1978年特别是1983年以后,英语(外语)是在高等学校升学考试中,和其他科目一样同等对待。以此为导向,中国的中学课程,特别是初中教育基本上全部以英语作为外语教学课程的必修课,高中课程超过90%英语作为必修课;除非英语外语专业,在全日制普通大学,一般以英语作为必修课,其他外语作为选修课。 由于高考英语的地位很高,大学四六级与学位挂钩,近年来各界出现非常多的批评声音,指责中国教育过分强调英语的地位,忽视中文素质的培养,很多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在英语上,影响了自己专业的学习,中文文化处于受歧视的地位。然而另一方,因为英语的准“世界语”地位,如果没有大量熟悉英语的人才,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会产生负面影响,中国大陆的英语人才和印度、香港、新加坡、日本、台湾、韩国等地相比还有很大不足。 英语语法基于日耳曼语源,虽然一些18世纪和19世纪的学者试图把拉丁语的语法应用于英语,但是并不成功。英语与其它所有的印欧语系语言相比,没有那么复杂的曲折变化,也失去了几乎所有阴阳性变化,它更强调词语间相对固定的顺序。英语中仍然保留的曲折变化有: 所有格:He is Fred's best friend. -'s 动词现在时的第三人称单数:Alfredo works. -s 过去时:Fred worked. -ed 现在分词/进行时态:Fred is working. -ing 过去分词:The car was stolen. -en;Fred has talked to the police. -ed 动名词:Working is good for the soul. -ing 复数:Fred has two blue eyes. -s 比较级:Fred is smarter than Rick. -er 最高级:Fred has the fastest car. -est 几乎所有的日耳曼语源字汇(包括一切基本字汇,如代词、连词等)都相对来说更短、更非正式。拉丁语源的字汇通常代表更加优雅或更有教养。但是,过多运用拉丁语源字汇,则会被认为矫饰或故意引起混淆。乔治·奥威尔的文章《政治与英语》对此作了透彻的描写。 英语使用者在选择单词时,通常可以从日耳曼语源和拉丁语源的近义字汇中挑选:如“sight”和“vision”、“freedom”和“liberty”。这些近义词之间都有微妙的差异,使用者能够自由选择组合表达不同的观点。 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所用到的词汇一般是日耳曼语源。大多数拉丁语源的字汇通常用在更加正式的讲话和文章中,比如法庭发言或者编写百科全书。 英语以它巨大的词汇量而着称,很容易引入专业术语和输入新词到日常使用中。另外,俚语也为旧词换上了新的含义。这种灵活性非常明显,通常需要区分正确正式的用法和日常一般用法;英美的初等教育教师一般会提醒学生那些日常广泛使用但在正式场合中并不正确的字汇。请参看:社会语言学。 英语的词汇量非常庞大,但如果要估计具体数字,必须先要判断哪些能够算作英语单词。不过与其他语言不同,并没有一个权威学术机构来规定何为正式的英语词汇。医学、科技领域不断涌现新词,一些进入了大众日常用语中,其他只在一小部分人群内部使用。移民群体带来的外语单词也经常融入英语社会中去。一些古词和方言单词能否算作英语也无法判断。 《牛津英语字典》(第二版)收录了超过五十万个条目,标准比较宽松:“包括文学与日常对话中的标准词汇,无论当代、废弃或古语,也包括主要的科技词汇和大量方言、俚语。”(《牛津英语字典》补遗,1933年) 英语的句子结构比较简单、自然,合乎逻辑思维的自然顺序,也就是说,英语的词序word order比较自然。英语不象德语或俄语,句子结构没有那么复杂,词序没有那么多的倒装现象(inversion)。英语的“语法”性别和“天然”性别相一致,不象俄语、拉丁语那样把所有的名词,按照“语法”性别,都分为阳性、阴性和中性。这样,现代英语就免去了名词和形容词的复杂的格的变化,而德语和俄语仍大量地保存着这些变化。所以说,英语的第一个持点就是它的结构比较简单,因此比较明白、易学。英语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它的词汇非常丰富,因此它的表达能力特别强。据估计,英语词汇包括的单词超过一百万,居世界各语种的首位。英语的构词手段也很多样,因此英语不断产生新词。另外一个现象就是英语的词义不断发生变化,原有的词也可以获得新的词义,而且这种词义变化比较自然,显得毫不费力。例如,sophisticated的原义为:“非常有经验的,老练的,老于世故的”,它的基本词义是“失去了单纯性”。从这个基本词义发展到“复杂的,精致的”这一过程也是很自然的,不费气力的。这样,我们就可以用来修饰weapons,而得到“尖端武器”这个新的概念。这样,原有的s叩histica快d一词就变成两个词了,因为它获得了完全不同的新词义。此外.英语还有大量的短语动词,由动词加副词构成。这些动词词组使英语的表达力更加灵活,使英语变得乎易近人,生动活泼; 英语本身具有上述两个特点:结构简单,表达力强。加上其它的历史原因相当前的国际需要,无怪乎英语已成为国际交往的公用语言。 第一代英语 英国英语 British English 始于1601年 奠基者莎士比亚 现代英语的奠基 第二代英语 美国英语 American English 始于1831年 规范者韦伯斯特 现代英语的规范 第三代英语 国际英语 Worldenglish 始于1995年 发展者新世界国际 现代英语的发展

兴趣培养的论文文献

建立真诚、融洽的的师生感情,学生一旦对所学学科产生兴趣。例如,在学习《空气的“力量”》这一节时、又有趣、 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例子。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三)运用有趣的物理现象和物理学家的故事、需要帮助。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缺点,对于优等生要及时指出其缺点,以便他们能够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对于中等生和差等生,要尽量在指出优点的同时指出不足,尤其是要善于发现差等生身上的优点。参考文献:《谈初中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教态自然,眼神中充满对学生的期望,这样方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循循善诱,通过常见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解释其包含的物理学知识,把握时机引导学生步入物理科学的殿堂,去吸取其中的营养。首先老师要设计好本堂课的生活例子,由浅入深、拥有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都以实验为依据,教师可以准备一杯清水,然后向学生提问如果在里面加入一滴墨水会怎样,强烈的求知欲望会刺激学生去思考,过一会儿教师可以让一名同学亲自动手证明给大家看结果到底是怎样的。在学生感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时,教师应把握机会不失时宜地引导学生进入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中去,可以向同学们提问:为什么筷子放入水中后会看着变弯了呢?锅开了为什么会有蒸汽呢等等。通过给学生操作这些简单的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初中学生思维活跃、有强烈的求知欲等特点。例如,通过爱迪生在千百次试验中发现钨丝。因此,要想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师一定要注意真诚地关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运用有趣的物理现象启发学生,培养学生学物理的兴趣,对调动其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四,以便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励他们的学习兴趣,发挥长处、增强教师的教学艺术。五,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一)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能引起学生的疑问,激起他们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从而学好中学物理,发挥兴趣的最大作用。关键词:物理,因为他们更需要关怀,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操作,而不是枯燥无味地讲那些理论知识,只有边讲边做实验,可以创设一个物理情境。例如。反之,如果学生不喜欢某个教师,就会讨厌该教师所教的科目,因此,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一方面学生只有通过实验观察物理事实,才能真正理解物理概念和掌握物理规律;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物理知识本身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使学生感到学习物理知识既有用。因此,物理教师应该想办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并让大家体会爱迪生的名言“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学生也会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对其所交的学科感兴趣,想学、爱学、又好玩,对每一个学生都要认真负责。更重要的是,教师不但要注意和优等生搞好关系,更要注重和中等生。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物理这门课程不仅是有趣的,更是有用的。在一定程度上,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才能够学好物理,从而用好物理,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大部分物理概念的建立与物理规律的发现,任何一门学科只有当我们对其产生浓厚兴趣时,我们才会有一种想学好它的内在动力,所谓的“爱屋及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应积极做好备课工作,引发学生思考初中学生年龄尚小,但思维却很活跃,极易激起他们对这门课的兴趣。作为初中物理老师,作为物理方面的启蒙老师我们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才会学好这门课。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 加强实验教学,这样可以为今后的教学做铺垫,是课堂语言艺术的应用。教师在上课时应当深情并茂。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能够想学、爱学,教师可以准备一颗鸡蛋和一个比鸡蛋口略小的广口瓶;兴趣;教学大部分学生是从初中才开始接触物理这门课程,深刻的领悟到物理学的意义,使它产生更大的效能,为学习提供更强的推动力量,应用物理学家的事迹鼓励学生,弥补缺点。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讲到扩散这一知识点时,恰当运用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告诉学生成功需要恒心和毅力,它比较侧重于实践操作,教师应该为学生准备好实验的设备,在讲课的时候给学生做一些演示,学生就会进一步探究学习物理的方法,为今后的奋发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模拟物理情境,使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同时,使学生对物理感兴趣,把对学生的要求转变为学生求知的欲望。浓厚的兴趣促使人们能够积极进行刻苦钻研,教师应和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兴趣在学生的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教师要有丰富的教学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教师的教学情感,尤其是和差等生搞好关系。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能真正地学好它,让他们不断地提出问题,产生好奇心。例如,才能使课堂活跃起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我们在进行物理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思考、爱护每一个学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小学英语论文参考文献(通用5篇)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英语论文参考文献,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 高敏.幼儿英语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Flege(1987).A critical period for learning to pronounce foreign language .Applied Linguistics.1993.

[3] [意大利]蒙台梭利.任代文主译校.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4] 吴牧之.学前儿童英语教育研究综述[J].中国双语教育网,2004.

[5] [美国]乔姆斯基.乔姆斯基语言哲学文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6] 林泳海.幼儿教育心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7] 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8] 强海燕,赵琳,西格尔.幼儿英语浸入式教育活动[M].陕西: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9] 哈默,田贵森.怎样教英语[M].北京:北京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2002.

[10] 边静.TPR教学法在儿童英语学习中的运用[M].宿州学院学报,2007.8.

[11] 孟云.幼儿园双语教育研究—基于昆明市幼儿园英语教育调查[D].云南:云南师范大学,2006.

[12] 狄飞.幼儿英语浸入式教学的研究与试验 [D].甘肃:西北师范大学,2001.

[13] 颜晓芳.学前儿童英语启蒙教育的误区[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4.

[14] 仲伟秀.幼儿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6,8.

[15] Jack Richard.Longman Dictionary of Applied Linguistics[M]. Longman : Longman press,1985.

[16] John Lybolt,Catherine Gottfried.Promoting pre—school Language[M].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EDUCATION,2003.

[17]Harlen Seyfer, 吴古华1998.《英语学术论文写作》,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8]穆诗雄2002.《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文秋芳 2001.《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青海省民和县李二堡镇窑洞小学马雪红。浅谈小学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N].科学导报,2017-03-31C03.

[2]山东高密市咸家工业区学校李晓华。如何提高小学英语的学习兴趣[N].发展导报,2017-03-31029.

[3]忻州市静乐县爱乐希望小学段锦花。小学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N].山西科技报,2017-04-21006.

[4]展宗艳。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02:142.

[5]王雪蕾。巧用单词卡,为小学英语学习打造兴趣课堂[A].吉林市东方智慧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全国智慧型教师培养体系建构模式学术会议二等奖论文集[C].吉林市东方智慧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2016:4.

[6]柯尊燕。也谈农村小学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6年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6:2.

[7]张盼静。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OL].学周刊,2016(05)。

[8]耿琦。小学英语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6,09:207.

[9]于春环。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新模式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08:111.

[10]闫琳。试论浅谈农村小学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6,15:9.

[11]张玉。小学一年级英语启蒙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习惯[J].西部素质教育,2016,13:164.

[12]曹智勇。浅谈小学英语教学如何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9:235.

[13]于凤英。小学英语学习兴趣培养策略探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6,18:135+133.

[14]孙学华。浅谈激发小学学困生英语语音学习兴趣的策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10:97-99.

[15]付燕芳。小学阶段保持农民工子女英语学习兴趣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16]赵真。优化小学英语作业批改与布置--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A].《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5年9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5:2.

[17]靳永品。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论文精选(上卷一)[C].:,2004:1.

[18]王雪莹。浅谈小学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A]新世纪中国教育发展论坛(第二卷)[C].:,2007:1.

[19]刘海英。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采用夸张手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A]新世界中国教育发展论坛(第三卷)[C].:,2007:1.

[20]周江平。培养小学英语课堂学习兴趣[A].《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5年10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5:2.

[21]李江。浅谈小学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下卷)[C].:,2007:1.

[22]袁耀文。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A].《教育科学》组委会。2016年6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教育科学》组委会:,2016:1.

[1]霍叶敏.小学英语课后作业的有效布置之我见[J].学周刊,2016,11:197-198.

[2]陈庆华,魏茂玲.小学英语教学中导学案的运用[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6,01:123-124+127.

[3]毛新.小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法管窥[J].华夏教师,2016,02:65.

[4]汪慧.小学英语课堂提问艺术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3:106-107.

[5]高建霞.小学英语课堂创新教学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08:103.

[6]赵玉鑫.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反思[J].中国校外教育,2016,08:108.

[7]季娟.小学英语课堂生命化教学的缺失与重构[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3:55-56.

[8]刘娜.情感因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6,01:49-51.

[9]吕硕.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英语口语交际能力[J].学周刊,2016,30:182-183.

[10]沈青.小学英语形象联想教学法的实施[J].基础教育研究,2016,10:67.

[11]金文雅.浅谈“微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6,29:103.

[12]程方.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的模式构建[J].校园英语,2016,10:135.

[13]张春燕.新课改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策略[J].校园英语,2016,10:202.

[14]李安萍.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小学英语教学研究[J].校园英语,2016,12:90.

[15]王朝梅.小学英语歌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J].校园英语,2016,12:107-108.

[16]张敏.小学英语教学中听力教学“盲区”的突破[J].疯狂英语(教学版),2016,03:105-106.

[17]黄琳.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08:129.

[18]韩立霞.小学英语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6,04:33.

[19]王赫微.小学英语课堂分级阅读教学应用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6,14:95.

[20]张琪.小学英语教学中激发阅读兴趣的探索[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5:43.

[21]李爱平.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做好学困生转变工作[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7:79-80.

[22]陈金业.构建小学英语快乐课堂初探[J].学周刊,2016,21:229-230.

[23]盛敏.小学英语各板块预习模式的探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6,08:73-74.

[24]梁君玉.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和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6,10:171.

[89]王纯清。小学英语学习兴趣持续性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90]李琛。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英语学习兴趣[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07:127.

[91]王娟宁。浅谈小学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J].新西部(下半月),2007,03:254.

[92]李锦绣。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4:527.

[93]蒋满珊。浅谈小学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J].中国农村教育,2007,03:61-62.

[94]王雪莹。浅谈小学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A]新世界中国教育发展论坛第二卷[C].:,2007:1.

[95]张清云。小学英语课堂导入艺术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2006.

[96]林琳。如何在小学低年级培养英语学习兴趣[J].教书育人,2005,02:53.

[97]王雁君。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试论几种活跃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手段[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06:88-90.

[98]范丽萍。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A].江苏省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江苏省教育学会:,2004:3.

[99]蔡美莲。让英语学习兴趣常驻学困生心中--浅谈“三结合”对小学英语学困生的影响及对策[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3.

[100]仲明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黑龙江省小学英语教学整体改革实验体会[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0,03:115-116.

[1]费巧莲.激情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5:72.

[2]李征娅.舞台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教师,2016,06:78-80.

[3]李莉.夸张手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教育现代化,2016,09:272-274.

[4]李彦子.浅谈小学英语课堂变革[J].亚太教育,2016,01:40.

[5]何轶君.PBL模式对小学英语自我效能的影响[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01:110-111.

[6]王东芳.如何让“动”成为小学英语课堂的主旋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2:68.

[7]韩笑.绿色背景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探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6,02:244.

[8]宋丽敏.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英语未来课堂探微[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1:120-121.

[9]杨进.小学英语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策略研究[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6,01:20-23.

[10]刘妲治.小学英语开展对话教学的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6,02:267-268.

[11]路亚涵.浅谈小学英语教育中的创造教育[J].教育现代化,2016,01:228-229.

[12]完玛草.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04:179.

[13]王秀国.小学英语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02:166.

[14]王思佳.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1:101+112.

[15]刘思瑶.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03:56-57.

[16]王凤英.浅谈小学英语两级分化的成因以及改进方法[J].才智,2016,04:193.

[17]沈丽萍.浅谈小学低年级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1:63.

[18]岳凌云.小学英语口语有效教学的设计[J].中国校外教育,2016,03:85.

[19]周海玲.浅谈小学英语教材插图资源的有效开发[J].中国校外教育,2016,05:98.

[20]卢林,张传福.论赏识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J].学周刊,2016,10:146-147.

小学数学培养兴趣论文参考文献

让他报个学习兴趣班试试

小学数学论文参考文献汇总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论文参考文献,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参考文献一

[1]王吉庆.信息素养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张静波等主编.信息素养能力与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7]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数学教师教学用书(五年级上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

[8](英)苏·考利.教会学生思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9]尹少淳,段鹏.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5.

[10]陈铁梅.美术教育的`真谛[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3-4

[11]刘淼.作文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4]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数学教师教学用书(五年级上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

参考文献二

[1]叶澜,白益民.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07

[2]毛杰,杨明春着.成长的阶梯:贫困山区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与实践[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

[3]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陈永明.教师教育研究[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余文森,刘冬岩.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6]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J],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7]黄婧.当代教师人格浅析[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2(8):313

[8]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一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7) :3-7

[9]肖秀萍.国外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评述[J].中国教育期刊,2002,(5) :57-60

[10]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2

[11]俞英.特级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一个本土的案例[D].万方数据:华东师范大学,2007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让四年级的学生写数学的小论文,对于学生的成绩提高有很大的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 四年级数学 小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要:新课改出台后,新的课程教学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也作了新的要求。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之下采取有效的 教学 方法 和策略,提升数学教学效果,是摆在所有数学老师面前的问题。本文以小学数学四年级教学为对象,深入探讨了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转换身份角色、注重学生数学 逻辑思维 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对提高数学教学效果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四年级数学角色思维能力实践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更加突出地体现出义务 教育 所具有的普遍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特点。小学数学课堂的改革也呈现出蓬勃的趋势。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逐渐对“合作、自主、探索”的课堂教学模式表示认可和推崇,切实践行了新课程改革中“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要求。小学四年级起着连接低年级与高年级的作用,是学生能否建立起学习的兴趣,顺利向小学高年级过度的重要阶段,因此,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进而提高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质量是摆在所有数学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要敢于并善于做出教师角色转换

长期以来,因为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而形成的教育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教育发展需要。作为小学教师,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首要的是敢于做出自身教师角色的转换,在课堂教学上要进行创新,重视学生能力、 学习态度 以及 创新思维 的培养。摒弃传统教学中教师单纯地讲,学生被动地听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模式。发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讨论、探讨,实际动手操作,相互帮助,真正树立学生是课堂核心的观念。

具体而言,要实现教师角色转化,应注意以下方面。一是要切实转变数学教学观念。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提出,新时期的数学教师要切实转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师应发挥引导作用,尝试着让学生进行课堂分组讨论和合作,在此基础上进行评价和指导,教学效果必定会有显著的改变。二是数学教师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知识素养,由单一型教师向综合型教师转变。数学教师不能针对数学教学而只讲数学教学,实际上,教师的知识素养应当包括专业知识素养、 文化 知识素养和教育知识素养等方面的内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数学教学可能涉及多门学科和知识,也就要求数学教师要尽力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以适应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教学要求。为此,数学教师要以继续教育为契机进一步拓宽自身获取文化知识资源载体的 渠道 ,提升自我的知识素养,在课堂教学中展现出综合教学能力,引导学生快速成长。三是要由课堂的主导者转向引导者,作知识平等的交流者和朋友。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敢于改变传统高高在上的身份,走下讲台,深入学生之中,与学生一起探讨、交流,合作学习。真正坚持“以学生为本”,将课堂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通过教师主导者向引导者身份的转变,逐渐建立起民主、平等的新型和谐师生关系,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到知识。四是要由教学的灌输者转变为服务者。为此,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创造条件,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到合作学习当中去。要采取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要善于倾听与评价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解答。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鼓励学生敢于表现、敢于质疑,建立起批判性思维。

通过笔者的试验,教师经过上述角色转化后,数学教学的课堂效果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了,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学生课堂参与性更强。因此,在小学教育阶段,尤其是四年级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换体现了素质教育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原则,是切实符合新课改要求和改革理念的。

(二)积极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指出:“在数学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项基本和重要任务,也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之一。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就开始,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一是思维能力的培养要贯穿于各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要明确各年级阶段都担负着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任务,尤其是作为承上启下的四年级,数学思维能力的培训更显重要。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要从一开始就有意识的进行,例如培养学生比较能力,可以从认识物体大小、长短、多少等方面着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则可以从学习十以内数的加、减着手等等。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等方式,逐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培养相应的思维能力。二是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要贯穿于每一堂课的学习中。数学思维能力时时刻刻都需要进行有意识的培养,不管是在开始的复习中,还是在教学新知识的过程中,或是在组织学生练习习题中,都要结合具体教授的内容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在教学新知识时,要引导学生去分析、推理,最后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或计算法则,这是比单纯得出答案更为重要的教学方法。三是要在数学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贯穿思维能力培养。具体来说,就是要在教学数学概念、计算法则、解答应用题或操作技能等内容时,都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从数学教学角度来讲,任何一个数学概念,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进行抽象、概括的结果。在教授每一个数学概念时,都要注重通过实例或者实物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并寻找出共同点、不同点,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进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总的来说,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在小学四年级的教学中,又显得极为重要。思维能力一旦较好的建立起来,对学生今后更进一步的学习是大有裨益的。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学生形成实践能力的载体。针对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应当注重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主动参与意识和勇于创新的学习能力。通过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亲自动手的实践体验中领悟数学,学会想象和创造,有力地摆脱了数学的枯燥乏味,培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丁始,马玲译.教师角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2]姚艳琼.激活课堂教学提高学习兴趣[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版,2007(4)

[3]周洪伟.提高初中数学复习课有效教学的若干策略[J].成功:教育,2010(8)

【摘 要】作为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重要 学习方法 之一,合作学习方法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应用在课堂上,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存在着形式化、泛化的倾向,因此,对小学四年级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提出了合作学习的概念,阐述了合作学习的意义,小学数学合作学习应具备的条件及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有效发挥的制约因素,最后提出了提高小学四年级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有效性

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合作学习应用于所有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数学具有抽象性、严谨性和广泛应用性的特点,给合作学习提供了广泛的应用空间。目前,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合作学习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但教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不能发挥合作学习的最大功效,仅流于形式,如何理解合作学习的真正含义,使合作学习发挥最大功效,本文结合现状对小学四年级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合作学习的基本概况

(一)合作学习的概念

相关文献表明,合作学习按照主要取向归结为四类:师生互动、师师互动、生生互动和全员互动。以生生互动为特征的数学合作学习是指在既定的教学内容下,课堂上遵循合作学习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学生在小组中通过互动等方式,共同学习,最终实现学生认知、情感等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活动。

数学合作学习有效性是指:从结果上看,通过合作学习,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学生学习成绩显著进步;从过程上看,通过合作学习,学生提高了学习效率,教师提高了教学效率;从长远影响上看,通过合作学习,学生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掌握了学习数学的方法,学生的内在潜能和创新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二)开展合作学习的意义

美国当代著名教育评论家埃利斯和福茨说过:合作学习如果不是当代最大的教学改革的话,那么它至少也是其中最大的一个。他充分肯定了实施合作学习的意义:一是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互 相学 习、互相帮助,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为学生以后融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以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生氛围,学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展现学生的个性,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三)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应具备的条件

并不是所有的合作学习都是有效的,只有具备一定的条件,合作学习才是有效的。首先要具备良好的教学环境,包括科学合理的座位安排及和谐的学生氛围等,一般情况下,合作学习都是根据座位进行分组的,教师在座位安排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文化背景、性格差异等,同时,小组成员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给学生营造一种融洽、和谐的氛围。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是合作学习有效的基础,不是说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合作学习的内容要综合考虑课程类型、所涉及知识领域及学生当时的学习氛围等因素。学生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有效的关键,合作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后,通过互相讨论实现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没有独立思考,就不能真正参与其中,不能实现个人的发展,因此,合作学习需要学生独立进行思考。

(四)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有效发挥的制约因素

部分教师对合作学习的概念理解不到位,把合作学习简单的看成是小组学习,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作用。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有些教师没有找准定位,要么是过多干预,影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要么是不给予适当的指导,导致部分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效率不高。此外,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合作意识及合作技巧的掌握也是影响合作学习有效开展的制约因素。

二、提高小学四年级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

(一)为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环境

合作学习要想有效的开展,要保障有良好的环境,包括开展合作学习所取得的认可和课堂上合作学习的氛围。为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环境,需要有学校、家长及社会的支持,学校和社会要为合作学习投入一些教学设备,保障物质需求,家长要与教师积极配合,完成学生合作学习的预习及复习任务。

(二)教师和学生都要掌握一定的合作技巧

教师在明确教学任务的基础上,通过提出具有指向性的问题,把握合作学习的方向和进度,具备课堂组织和调控能力。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课程目标、学生特点、分组策略等因素。学生要想在合作学习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要进行 课前预习 ,搜集相关资料,提前思考,对问题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在课堂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具备倾听、思考、质疑的能力。

(三)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教学中缺少必要的独立思考的合作学习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只有进行了独立的思考,才能融入讨论,参与合作探究,才能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最终通过合作学习,达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学生只有真正的独立思考,才能出现观点的针锋相对,才能找到问题的最佳答案,从而实现共享成果、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四)关注合作学习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防止“搭车”现象

合作学习要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来,感受集体的智慧和成功的喜悦。教师在进行分组时就要充分考虑小组成员的能力、个性、背景等差异,努力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小组内成员优势互补,小组之间实力相当,这样既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还能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在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有一定的指导和操控能力,小组讨论气氛不热烈时,及时予以指导,发现有“搭车”的成员,及时给予个别帮助,小组讨论气氛过于热烈时,及时予以提醒,使合作学习达到最佳的效果。

三、结论

综上所述,创设良好的环境,教师和学生具备一定的合作技巧,学生能够独立进行思考,并关注合作学习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防止“搭车”现象的出现,一定能够提高小学四年级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本文对小学四年级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的阐述还不够成熟,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156.

[2]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2.

[3]杜和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J].教育艺术,2007(6):68.

【内容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小学四年级为例,就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 四年级 学习兴趣 数学教育

1 引言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源动力,是学生终身学习的支点,是影响学生注意力的重要因素,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楔合点。但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保持,却一直是众多教师所面临的难点问题。小学四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开始产生逆反心理,小学四年级数学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内容量和难度上都有所增加,极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必须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帮助学生培养起可持续学习的动力,促进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学习,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本文针对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浅要的探讨。

2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

2.1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特点

相对于小学1~3年级的数学教材来说,四年级的数学教材在编写上,其内容更为丰富,更为注重算法的多样化,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培养,注重学生自身的学习体验。丰富、系统、逻辑严密的数学知道需要学生有更好的知识基础与 抽象思维 能力,要求学生能举一反三的通过迁移类推来探索新的知识,逐步完成学生的知识体系结构。同时,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加强了数学知识同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以帮助学生借助于实际活动和生活情境来理解、感受数学知识,在实践中探索数学知识,以培养学生灵活活的计算能力和解题能力。第八册教材,则将小数的相关知识作为了重点,逐步引起入四则混合运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感和计算理解能力,整体来看困难程度与复杂程度都有所提高,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方法与判断能力。

2.2 小学四年级学生年龄特点

从年龄特征来看,小学四年级学生是个性差别最大的时期,在这一阶段的学生生理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差异,一部分学生身体发育已经接近中学生指标,一部分学生则还稍显迟缓同一二年级学生相当。在生理方面,由于家庭环境、教育引导等方面的原因,一部分学生心理发育较快开始变得老成,其视野更为开阔,思想更为成熟,已经开始阅读成人书籍,而一部分学生在心理上还明显落后。这种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差异,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此外,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自主意识呈现整体增强趋势,开始根据自己的 兴趣 爱好 做出自主的选择,独立自主能力更强,但其爱好还不够稳定,并不如成人一样具有稳定的自主选择能力。

3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的特点,小学四年级数学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

3.1 环境改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对生理与心理日渐成熟的孩子们来说更是如此。要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必须注意多从平等、民主、和谐方面下功夫,一方面注意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改变传统的高高在上的教师教育观,让自己从神坛上走下来,与学生做朋友,真正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注意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多设计数学活动,包括如制作班级学习报、组织数学兴趣小组、让优生帮助差生等,促使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其次,要从整个学习氛围上下功夫,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但注意思想教育不是讲大道理,只有学生能听懂、能理解、能接受的道理,才会真正对学生思想造成影响。

3.2 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对于语文学科来说,数学学科的知识显得较为枯燥泛味,极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尤其是小学四年级数学在内容、难度等方面都有所提高,使得学生学习压力更大,更容易失去兴趣。要让数学课堂变得更为生动有趣,情境创设极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改变过去传授知识的不良习性,变为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在设计教学时就充分考虑,如何为学生创造出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探索性的学习情境中去主动、积极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获得知识,而不是在教师枯燥单调的讲解中去接受知识。此外,将数学知识与实践活动进行联系,让学生在可操作、熟悉的情境下去学习数学知识,让学生去动手测量、亲自演示,在数学游戏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也可以极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促进成功壮大学生学习兴趣

每个人都希望成功,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同,小学四年级学生更是如此。这一阶段的学生开始有了较强的自主独立意识,竞争心理不断加强,充分利用这一点给予学生成功的机会,让学生获得更多成功的体验,能极好的壮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可以多组织各类竞赛、活动等,让学生在竞争环境中主动积极的投入最后获得成功的体验,也可以是在课堂上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从各个角度去鼓励学生让学生获得成功,也可以通过降低难度、区别对待的方法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4 结束语

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极为重要,其影响不仅是在校期间,还影响着学生参加工作以后的终身学习,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于小学四年级学生来说,要培养他们数学学习兴趣,教师必须深入的把握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的特点,深入的分析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从多个方面去培养并壮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 王莹.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之我见[J].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2(09)

[2] 张飞飞.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新课程,2011(06)

[3] 秦福秀.对小学生数学教学的几点探讨[J].学苑教育,2011(05)

1. 数学小论文范文

2. 数学小论文的范文

3. 小学生数学日记优秀范文 四年级

4. 小学生数学教学小论文范文

5. 一年级数学小论文范文

小学音乐兴趣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音乐是学校教学中一个重要的课程,而小学音乐教学则是整个音乐教育的起始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范文一:中小学音乐教学节奏训练策略

【内容摘要】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基础音乐知识的学习非常重要。大多数中小学音乐教师局限于教会学生唱好一首歌曲,而不注重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节奏能力的训练。节奏训练是音乐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给学生打下扎实的音乐基础,从而使中小学音乐教学得以高质量的开展。文章分析了节奏训练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与开展情况,并提出了几点节奏训练的策略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教学;节奏训练;策略

节奏为音乐的重要表现要素。瑞士音乐教育家埃米尔•雅克•达尔克罗兹提出:音乐教育的前提是通过节奏运动唤起人的音乐本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与敏捷反应能力。①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也表明,需从节奏着手展开音乐教育,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节奏训练在音乐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节奏训练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与开展情况

节奏存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中,简单来说,一切运动着的事物在时间上的规范,统称为节奏。无论是伫列步伐、人的心跳,还是机械运转、生产流程等均有着自己的节奏。可见,节奏为音乐的骨骼。奥尔夫就曾经说过:“音乐构成的首要要素即为节奏,而非旋律。”中小学音乐教育为音乐教育的初级阶段,而节奏教学属于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节奏感,还能增强其对乐曲、歌曲的感知能力、欣赏能力与分析能力。节奏学习的进度将直接影响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科学、正确的节奏训练能够确保中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更多音乐知识。②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节奏训练的受重视程度不够,存在较多弊端,如整个训练过于程式化,多是通过拍手、读谱的方式来完成,训练方法单一、学习内容枯燥。此外,音乐课堂上节奏训练的时间较少。音乐本就源于生活,源于自然,是人们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但音乐课堂上长时间枯燥的节奏训练已脱离了生活。节奏训练如果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将不利于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违背了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宗旨。

二、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策略

一利用语言完成节奏训练

中小学生年龄较小,更愿意去记忆一些简单易懂、生动有趣的东西,而童谣是他们从小就接触的音乐,非常易于记忆,通过童谣来展开节奏训练,对学生而言是相当有效的训练方式。

二利用乐器演奏完成节奏训练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击打、吹奏乐器的方式来感受节奏,从而完成节奏训练。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感受乐器的声音长音、短音,或清脆、浑厚的声音等,并学习碰铃、响板、三角铁、沙锤等打击乐的节奏;让学生在积极体验中充分发挥想象力,甚至引导其自制打击乐器。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生活中的道具,如筷子、盆、铁桶等,引导学生去感受与创作节奏。

三结合生活中的声音完成节奏训练

音乐作品中的很多节奏均是音乐家从自然界与社会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在节奏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唤起学生头脑中已经储存的节奏,如体育课上跑步的“一二一”节奏声、青蛙叫的“呱呱”声、钟摆的“滴答”声等,生活中的这些声音也有助于完成学生的节奏感训练。此外,节奏模仿训练法是中小学音乐课堂节奏训练的常用教学方法。让学生想象和模仿这些声音,如汽车鸣喇叭的声音、公鸡打鸣的声音、火车呼啸而过的声音、敲门声,以及下雨时的滴答声等,这些都能够使其更加快速地掌握其中的节奏,并且有助于提升节奏学习的兴趣。

四利用速度变化完成节奏训练

节奏为乐音中长短变化与轻重变化的一种形式。因此,节奏训练需与速度训练有机结合,方可取得较理想的效果。如谱例2,若要使节奏、拍子与拍号不变,速度再加快一倍,将会出现谱例3的效果;再加快一倍的速度,将会出现谱例4的节奏效果。

三、中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节奏训练的注意事项

中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使其能够轻松地学习音乐知识。因此,中小学生音乐课堂上的节奏训练需要注意两点:第一,应注意节奏训练的频率。教师要让学生更准确地掌握与运用节奏,在训练过程中,每次训练时间不能过长,但应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废,多次反复训练,并坚持“课上练、下课也练”的原则,久而久之,就能够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并提高其音乐欣赏的能力。第二,节奏训练应多样化。中小学生受年龄、性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对于枯燥的学习形式很容易感到厌倦,教师应通过多样化的手段来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让内容更形象、生动。

四、结语

总之,在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学好音乐非常重要。节奏训练作为音乐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应结合中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节奏训练内容。教师可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节奏感和乐感,让学生在唱、玩、说、动的过程中去体验、感知节奏与音乐之间的关系,最终通过高质量的节奏训练强化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提高其创作节奏的能力。

范文二: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多媒体利弊分析

[摘要]现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日益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在音乐的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就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极大地增加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效率也明显提高。但是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因此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一直受到很大的争议。本文主要讨论在中小学音乐的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利弊,通过对利弊的分析,总结出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正确的使用多媒体技术,从而达到正确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方法。

[关键词]音乐教学;多媒体;中小学;利弊

随着我国的计算机应用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影响了现在的教学方法,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大大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发展,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称赞。现在的教学不再是用黑板和粉笔,而是用电脑上影像和图片来进行展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教育领域的深刻的变革,多媒体中教学的应用严重影响着现在的学生教育。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两面性,应用适当会提高教学的质量,应用不当会误导学生,使学生学不到书本上的知识,达不到真正的教学目的,因此要用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避免因使用多媒体技术而使中小学生学不到书上的基础知识。

一、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优势

在中小学生的音乐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增加了学习的趣味和提高了学生的精神集中率。中小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比较发散,如果音乐课上使用往常在黑板上单纯的讲述,不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音乐的乐趣和音乐本身的真谛。音乐课上,老师用多媒体播放一些音乐和图片,会增加学生上课的积极性,给课堂增加很多的生机和活力。多媒体使很多的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简单易懂,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成生动的影像,这样也可以增加学生对音乐知识的记忆力。多媒体的应用增加了学生的视野,在多媒体上老师放入课件里的知识可以是多种不同形式的。但是在黑板上老师只能用粉笔大致地描绘出想要表达的意思,学生的知识水平和阅历都是有限的,可能很难理解老师的意思。但是老师如果很好的应用多媒体,容易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老师所要表达的教学内容,有助于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多媒体从视觉和听觉上对学生进行启发,把要学习的知识形象化,不需要老师费力地讲解,学生容易理解书上书面化的知识点,增加学生的学习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做课件的过程中老师要找很多的资料,会发现许多学生和老师自己没有掌握的其他新的知识,这样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对相应的知识点应多做介绍,介绍的知识是多方面的,学生得到的知识将更加全面,从而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范围。

二、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缺陷

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过度的使用多媒体,教学技能明显的退化,老师也养成了一种惰性。学生也不能完全的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是把上课当成了一场娱乐。上课并没有针对性的教学,教师过度的关注多媒体的内容,会忽略学生上课的状态,而学生过度的关注多媒体上有趣的内容,会忽略老师要讲解的重点内容。老师和学生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电脑上,因此会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老师做的课件主要是老师的思想,并没有学生的思维,学生只是跟着老师的思路听课,在听课的过程中缺乏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被动的接受知识,对学生思维能力也有不好的影响。多媒体的操作速度比较快速,可能学生还没有注意上一个课件的内容,老师就已经讲解过去了,当然学生也不能及时的做笔记。但是用在黑板的讲课中,老师讲的内容不会擦掉,学生不懂的知识,会再次提问老师,或者有时间做笔记。多媒体的讲课中,学生当时的记忆是很深的,但是不能记录下来,对以后的复习也是非常不利的。多媒体课堂会使学生一味地追求课堂的趣味性,忽略了学习基础知识,中小学生的学习要打好基础,这样才能为以后的学习有好的铺垫。

综上所述,多媒体在教学方面的应用有利也有弊,因此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有利因素,尽量避免其不利的影响。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不能一味的讲解自己做的课件上的知识,要经常提问学生增加他们的思考能力,提问是否知道有关所学习的知识的内容。多媒体课件只是为了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并不能在教学中占很大的位置,在遇到书本中比较难理解的知识点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利用多媒体增加学生的理解力,也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把握书本中的重点。老师在播放课件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反映,不能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要讲解的课件上,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音乐是一种视觉和听觉结合的艺术,不能单纯靠老师对于基础知识的讲解,也需要对听觉的 *** ,上音乐课的过程中,有效地应用课件,增加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必须的。但是对科学技术的应用不能盲目,不能单纯地依赖科学技术,尤其是教学,学生和老师占非常大的比重,多媒体是不能代替学生和老师的位置的。多媒体应用的利弊要分析清楚,这样才能发挥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曹众,郭声健.突出“以学生为本”理念的香港高中《音乐课程及评估指引》[J].课程•教材•教法,201108.

[2]徐学军.合唱———音乐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助推剂[J].音乐天地,200908.

[3]刘敏.钢琴学习者生涯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

[4]姚海燕.流行音乐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

[5]吴世学.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及其提升[D].华中师范大学,2009.

参考文献是指作者在音乐 教育 论文中引用、参考过的文献资料,包括观点出处和引文出处,是音乐教育论文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下文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关于音乐教育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 王婷. 郑州市小学校外古筝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4

[2] 刘育锋. 东莞农民工子女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D]. 四川师范大学 2012

[3] 陈志圣. 洋蛮河镇古河小学音乐教育现状[D]. 南京师范大学 2004

[4] 张云鹏. 浅析乌海市小学音乐教育问题及改善 措施 [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

[5] 王莹. 上世纪末河南省洛阳市小学音乐教育状况研究[D]. 陕西师范大学 2013

[6] 綦琳娜. 大城市小学音乐教育改进策略[D]. 黑龙江大学 2013

[7] 徐晓妹. 小学音乐教育应把握 儿童 心理发展[D]. 辽宁师范大学 2010

[8] 张丽. 天津西部小学音乐教育课堂教学问题与现状研究[D]. 天津师范大学 2012

[9] 罗杰. 丹巴县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研究[D]. 四川师范大学 2012

[10] 何芳. 小学音乐教育与儿童良好性格培养的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05

[11] 蒙桂生. 从了解价值入手,让学生爱上音乐课[J]. 基础教育研究. 2011(14)

[12] 马婧. 浅谈音乐课实施创新教学的思考[J].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 2011(06)

[13] 范子泉. 河南温县司马懿得胜鼓调查与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4

[14] 何宇鹏. 河南新乡“中州大鼓”的调查与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4

[15] 韩晓娜. 唐宋曲子词的音乐学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4

[1] 薛建男. 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 2012

[2] 夏晨伶. 幼儿园保育质量评价指标研究[D]. 四川师范大学 2012

[3] 冷雪姣. 幼儿园组织创新气氛现状的调查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12

[4] 冯宝安. 幼儿园突发事件管理机制构建研究[D]. 西南大学 2013

[5] 张向葵,王元,刘佳,郭彦文. 教育执行力:家长对落实幼儿《纲要》满意度研究[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6] 李雪晗. “幼儿园选择”问题的深层含义及其社会学思考[J]. 当代学前教育. 2009(03)

[7] 胡彩云,__宇. 城乡家长对幼儿园期望的比较[J]. 学前教育研究. 2009(06)

[8] 连玥,马玉俊. 浅析父母对托幼机构的教育需求[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8(11)

[9] 李江帆,主编.教育服务产品理论研究[M].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9

[10] 徐晓东,邵文其,洪仙瑜等着.社会转型与办学体制创新[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

[11] 朱家雄着.幼儿园课程[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1] 王聚伍. 流行音乐事象中的刘欢演唱风格研究[D]. 河南大学 2011

[2] 辛颖. “女子十二乐坊”的发展及存在方式研究[D]. 河南大学 2010

[3] 金亚文主编.初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4] 喻先贵. 音乐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又要注重“个性发展”[J]. 考试周刊. 2010(39)

[5] 贾涛. 农村特岗教师计划的实施:问题与对策[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23)

[6] 甘民. 中学新教师的成长研究[D]. 江西师范大学 2011

[7] 王永平.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中学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状况与建议[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

[8] 张敬敏. 第四代评价理论视角下的教师专业素质提高策略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4

[9] 王敬环.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 考试周刊. 2009(06)

[10] 马莹. 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 陕西教育(教学版). 2007(Z2)

[11] 唐松林着.中国农村教师发展研究[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12] 周世斌着.音乐教育与心理研究 方法 [M].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5

[13] 高慧娟. 新课程背景下流行音乐与中学音乐课堂教学衔接初探[D]. 河南大学 2011

[14] 王安国. 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04(04)

[15] 钱建良. 音乐教学中的审美[J]. 小学教学研究. 2003(02)

[16] 张向秋.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 2007

[17] 刘洪良. 中小学健康教育教师专业素质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 2014

猜你喜欢:

1. 浅谈音乐教育论文

2. 浅谈中学音乐教育论文

3. 浅谈幼儿园音乐教育论文

4. 音乐论文的参考文献

中学生英语兴趣的培养毕业论文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英语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对初中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现状的分析,重点阐述了提高初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四种方法。

关键词:初中英语 写作能力 方法培养

书面表达是学生语言输出能力和运用能力高低最有力的体现,它要求学生使用正确的语法、恰当的词汇、合理的句型结构,清楚连贯地表达思想。据调查,学生在写作时常犯以下错误:语法错误太多,语言不得体,文章没有连贯性,结构不紧密,表达方式单调等。因此,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是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出和语言运用能力。通过写作训练,能促进学生更准确地掌握语言、词汇、语法等知识,增加学习兴趣,建立学习信心,并培养丰富的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因此,在初中阶段教学论文" target="_blank">英语教学中必须重视写作训练,让学生学习和掌握英语写作的技巧和方法,能用英语写出简单的应用文和记叙文,为学生以后在高中阶段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语言技能是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其中听、读为理解技能,也是信息输入过程;说、写是表达技能,即信息输出过程。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应该要求学生先有储备,也就是要求学生积累大量的单词、短语、固定搭配、习惯用语或句子,要求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整理自己大脑中的信息,搭建框架,遣词造句,然后整合成篇。笔者经过多年教学实践认为,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树立信心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教师应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帮助学生消除焦虑心态,帮助他们克服畏惧情绪,抓住一些有利时机及时启发、指导。学生在写作中难免出现用错句型、短语或时态等现象,教师不要严厉地指责他们,应鼓励学生充满信心,树立良好的写作心态,愉快地投入到英语写作中去。

二、加强听说训练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保障说与写都属于表达性、输出性技能,具有相同的认知心理过程,都是大脑积极思维的产物。“说”是通过发音系统,而写是通过文字符号完成这一过程的。当一个人都没有能力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他将很难将这些东西写出来。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必须要求学生认真听老师说英语,然后让学生模仿老师说英语,最后自己开口大胆地说英语。在学生之间进行口语练习时,教师也应要求学生认真听同学说英语,并鼓励学生大胆参与英语口语训练。课外还应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听录音,跟着磁带读英语,以提高自己的听说能力,为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大量阅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础读是理解技能,也是信息输入过程。通过阅读大量文章,有助于学生积累英语词汇和句型,并且能让学生体会这些词汇和句型在文章中如何运用。这样,学生在写作时就可以借鉴这些词汇和句型,为自己的文章添色加彩。

四、多写多练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教师应经常给学生布置书面表达的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方式有很多,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听写。经常给学生布置以下听写任务,如听写要求学生掌握的单词、短语、句子或短文。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听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造句。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教材中的重点单词、短语或句型,让他们举一反三,用单词、短语或句型造句,以达到学会运用的目的,让学生活用教材中的语言点,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值日报告。从初一上册后半期开始,就要求学生以《M e》或《M yfriend》为题进行写作练习。每学习一种新的句型,就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或朋友的情况,以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单数两种形式书面介绍自己和朋友的情况,之后每节课要求一名学生(不看作文本)谈谈自己或朋友的情况,要求其余学生认真听同学的值日报告,并就同学所谈内容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样通过学生听、说、写综合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听、说、写三方面的能力,学生既可积累大量的语言句子,锻炼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听力,也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仿写、改写、缩写或续写课文。由于学生掌握的英语词汇相当有限,当学生写作时,都会产生无从下笔的感觉,即使写出来,也是错误百出。因此,让学生仿写教材上优质的范文,既可加深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运用,又可让学生在仿写过程中探寻英语的正确表达方式,避免胡乱拼凑的现象。

研究表明,学习语法有助于为外语学习者提供学习效果,正确的语法形式及其运用方法对于促进语言交际是必须的。在初中阶段,教师可以从引导学生关注语法形式入手,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学习与理解。通过改写训练,给学生大量的语言输入,让学生感知、积累一定的语言表达形式,形成正确的语言系统。如《Go forit》教材七年级上让学生改写第十一单元Section A 3a,该部分是一篇短文,介绍Scott一天的日程安排,学习的重点是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时动词的使用。学习该短文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一天的日程安排,写出自己一天的生活情况,然后展示学生的作文,让学生对同一时态不同人称作主语时动词的正确使用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在教学中常会遇到一些情节较强的故事,教师可以在串讲故事时,整理出一些贯穿全文的重点词汇,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这些词汇开展缩写训练。缩写过程是学生对所学内容高度浓缩和内化的过程,缩写不是简单的改写,而是对现有文章的再创造。如《Goforit》教材九年级第九单元后的阅读文章,在学生学习、理解本篇文章之后,给学生提供一些短语,让学生缩写此文章,要求学生使用主动语态写出Jam esNaism ith是怎样发明篮球的。这样,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不但熟悉课本,牢记词汇,还了解了作者。另外,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续写短文的作业,以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续写是学生在对文章整体结构把握和理解的基础上,运用习得的知识和能力,充分发挥想象,对文章的结局或者人物的命运进行创造性设计的过程。如教材《Goforit》九年级第八单元SelfCheck 2,这个部分可以先让学生根据书上提供的短语,写一篇Sally想当一名职业歌手的文章,然后再要求学生假设Sally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当上了职业歌手以后,续写她又发生了什么故事。

5.学生自由写作。给学生自由空间,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编写一些故事或描写自己熟悉的人物或记录自己的一些亲身经历等,放手让学生去自由发挥、自我展示,激发学生的英语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之,英语写作是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书面表现,是一个复杂且反复的过程。学生的写作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写作能力的培养必须与听、说、读等技能训练相结合,这样才更能显示语言的交际本质。在开展写作能力培养时,要加强过程指导,从兴趣入手,发展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信心,使学生敢于写作,乐于写作。

我自己在ABC天卞英语中心学了.好.一段时间 如果你没有太多时间,又不希望浪费太多时间在学习英语上面的话,那么其实你可以试看看这种在线英语学习方式,我觉得在线的方式性介比较高 你也可以找几个了解一下吧..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置身于英语的语境之中。利用实际生活各种图片、挂历、照片等创设情境,真实地表演情景,模拟对话交际情景,头饰图片等直观教学。让全体同学参与其中,例如,我在教主句是过去式宾语从句时,我画了四幅简笔画让学生们进行pair work。其中有一幅画是这样的:一只猫站在一堆书上,去吃挂在墙上的鱼。这幅画非常新颖,学生们非常喜欢,他们积极练习:A:what did the cat ?B:the cat said the books were very useful。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画一些图画,自己创造情境,用英语向全学生描述自己所画的画,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英语表达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实践能力以及动手动脑的能力。

英语互动游戏(一个大群体做游戏),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