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毕业论文配送线路优化

发布时间:

毕业论文配送线路优化

在物流配送领域,如何快速、准确的获得用户信息并及时开展业务,高效、合理的完成配送服务,成为决定物流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物流配送管理系统论文,供大家参考。

物流配送系统干扰管理模型研究

物流配送管理系统论文摘要

摘要:物流配送在我国信息化时代是非常需要的,因此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物流配送系统就是一个经济行为的系统,它为人们在物流上面提供了方便。关于物流配送系统干扰管理模型,国内外都有一定的研究。本文从物流配送系统的概念、一般方式、具体模型来作了探讨工作。

物流配送管理系统论文内容

[abstract] the logistics distribution in our country's information age is very need, so ha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The logistics distribution system is an economic behavior of the system, it for the people in the logistics provided above to a convenient. About logistics distribution system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model, and have certain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from the concept of logistics distribution system, general way, the specific model to work were discussed

关键词:物流配送;系统;干扰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F253

一、物流配送系统

(一)概念

物流配送系统是一个经济行为的系统,它是通过其收集广泛的信息来实现以信息为基础的物流系统化,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物流配送系统的主要机能分为两种,一种是作业子系统,另一种是信息子系统。作业子系统的范围比较广,包括的内容也比较多,例如输送、保管、加工等机能,其主要目的是保证物流配送达到快速的运作,使工作效率提高。信息子系统相比作业子系统来说范围是比较小的,其内容包括订货、发货、出库管理等,它的主要目的除了提高其工作效率以外,还能使工作更加效果化。信息子系统还有一点对于顾客来说是非常有用的,那就是可以以比较低的成本以及优良的顾客服务来完成商品实体,然后从供应地再到消费地,是一种非常有利于顾客的活动。

(二)一般方式

物流配送在我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一般有两种配送模式,一种是及时配送,另一种是准时配送,这两种配送模式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因为两种模式都要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满足了用户的特殊要求,以此来进行供货以及送货的工作。即时配送和准时配送的供货时间非常的灵活和稳定,基于这种情况,对于用户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来说,库存的压力就发生了变化,也就是出现库存缩减的情况,有时还会取消自己的库存。

二、物流配送系统干扰管理模型

(一)国内外的研究

关于干扰的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但是其干扰管理模型是在同个世纪90年代才提出来的,在提出来的概念中,把干扰管理给局限化了,把系统扰动控制在最小数值,还指出了干扰管理的另一种含义,它是属于运筹学的某个应用领域,其发展的潜能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非常大的。

我国的学者也对干扰管理作了一些研究,研究表明干扰管理的实质就是使事件回到最初的状态,其突然出现的事件就是一种偏离,而这种偏离是微小的,并没有对其产生一些重要的影响,所以通过及时的管理 方法 是可以修正的。学者还将干扰管理与应急管理的不同点分列出来,使人一目了然。

在现阶段,国内外关于干扰管理的模型的研究具有片面性,侧重于模型以及算法,虽然涉及的领域非常的多,但是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片面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有的,比如说在车辆调度领域,特别是物流配送这一方面,相对来说起步是比较晚的,但是后续的研究并没有停止。

(二)原因

1.总所周知,客户如果对一个企业充分信任的话,就能使企业的长期的拥有这些客户,也就是固定客户会增多,随着旧客户的口碑相传,新客户也会随之而来,企业就会得到更多的赢利。下文所讲到的数学模型建立的目标是最小化的,因此就可以就可以用这一条件来反映对客户满意度的扰动。

2.物流配送的运营商最关心的必然是运作成本,因为其运作成本是整个物流配送的核心,所以根据这种情况来看,要想节约其运作成本的话,就可以调整其干扰方案。

3.干扰管理在生成新的配送方案后,其车的路线也将发生变化,因为频繁的更改其路线,其交通费必然会增加,超过了原本的预算,其效率也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因为路线频繁的更改,司机原本已经熟悉的路线又变得陌生起来,必将会影响司机的工作心情。依据干扰管理的思想来看,新方案和原方案相比的话,两者间的偏差值应该是最小的,所以路径的变动量也会最小。在本文中,提出的模型(下文将提到)是以三个维度来度量其扰动的,其模型是属于多目标的。

(三)数学模型的建立

数学模型的建立,是例子是非常多的。本文只是以需求量变动为干扰事件这一个例子来进行数学建模,其原因有以下几点内容。

1.需求量变动在一些企业中是必然会发生的干扰事件,特别是在成品油销售的企业。因为油品的存放存在一定的危险,容易造成火灾事故,如果除去加油站,其他成油品销售一般为服务行业,比如说餐饮、酒店等,因为这些行业所存储的油不能太多,所以只能小批量的、多数次的来购买,根据这样一种情况,需求量必然会发生变化。据有关资料调查,需求量变动量最大的干扰事件就是该类企业。

2.需求量变动的问题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度是非常高的,国内外许多著名学者都对需求量变动问题作了探讨。根据一些新闻、期刊以及文献我们就可以看出,物流配送需求量变动的研究已经在很久以前就有相关资料了。此类干扰事件在1987年时就作了有关研究,比如说不确定性需求的动态车辆指派问题模型。

3.关于物流配送的车辆其路径问题的种类也是非常多的,本文主要通过对有时间窗的车辆路径问题作了相关研究。此类问题有一个特别明显的特点,就是客户对货物所送达的时间非常的严格,因此其要求也更加高了。下面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详细的讲解一下这个问题,让其更加的清晰明了。假如其问题范围和条件分别为:只有一个配送中心,并且其配送中心有足够的同质物质材料,车辆也足够,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其车辆必须以配送中心为始源地和终点,而且每一辆车必须从只能访问一个客户,如图1(a)所示.如果出现需求量的突发事件,车辆就必须在出发之前就要把物品载满。假如说在开始设定的计划中,并没有对需求量不足做出一些应急 措施 ,如果客户的需求量突然增加,如图1中的客户点7,而且增加的需求量还超过了剩余车辆的载货量,也就是说其车辆也出现供应不足的情况,此时它就需要其他车辆来进行援助工作,如图l(b)所示。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开始追求方便化,所以物流配送工作对于人们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在物流配送的过程中,必定会出现突发状况,也就是出现干扰的情况。比如说客户需求量变动、车辆出现故障等,这些干扰事件经常会使原本计划出现失败的情况,然后顾客就对其不满,矛盾也会随着时间而加深。在现阶段,物流配送系统干扰管理模型的研究有些片面化,在前面我们也提到过,主要因为全都集中在单一要素变动引发的干扰事件上,在真正的物流配送过程中,存在变动的情况更多,因此,物流配送系统干扰管理模型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以此来完善此系统,让其更加贴近生活,实用性也变得更强。

物流配送管理系统论文文献

[1]王旭坪,杨德礼,许传磊.有顾客需求变动的车辆调度干扰管理研究[J].运筹与管理.2009(04)

[2] 孙丽君,胡祥培,于楠,方艳.需求变动下的物流配送干扰管理模型的知识表示与求解[J].管理科学.2008(06)

[3] 杨文超,王征,胡祥培,王雅楠.行驶时间延迟的物流配送干扰管理模型及算法[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0(02)

[4] 朱晓锋,蔡延光.物流配送的优化模型及算法在连锁企业中应用[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

[5] 胡祥培,于楠,丁秋雷.物流配送车辆的干扰管理序贯决策方法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1(02)

矩阵算法在物流配送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物流配送管理系统论文摘要

摘要: 本文针对物流配送中心运营过程中如何合理制定配送线路的问题,以邻接矩阵为基础,通过对邻接矩阵进行运算得到有向图的可达矩阵,并据此判断是否能够找到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有向通路,最后完成最短路径的搜索。

物流配送管理系统论文内容

Abstract: In this paper, for the problem how to develop reasonable distribution lines in the process of 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 center operations, based on adjacency matrix, by the computation of adjacency matrix to get graph reachability matrix and judge whether can find forward path from the source node to goal node, and finally complete the search of the shortest path.

关键词: 车辆路径问题;配送;物流;最短路径

Key words: vehicle routing problem;distribution;logistics;shortest path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006-4311(2013)10-0163-02

0 引言

目前我国的快递行业蓬勃发展,使得物流配送中心的业务量不断增加,业务的复杂程度也已不断提高,这都对物流配送中心的科学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效、合理、安全、快速的配送是物流系统顺利运行的保证,而配送线路安排是否合理也是配送速度、成本、效益的保证。正确、合理地安排配送线路,可以达到省时、省力,增加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从而使企业达到科学化的物流管理。

本文以邻接矩阵模型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最短路径算法,通过对邻接矩阵进行运算得到有向图的可达矩阵,并据此判断是否能够找到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有向通路,最后完成最短路径的搜索。

1 有向图的可达矩阵

假设有一个n个节点(d1,d2……dn)建立的有向图,每条有向边上都有各自的权值,若节点di和dj之间有条有向边,则其权值表示为Wij。如果我们要求节点d1到节点dn的最短路径。那么首先应该建立基于该有向图的邻接矩阵M:Mij=0表示节点di和dj之间没有直接有向通路,若Mij=1表示节点di和dj之间存在直接有向通路。

那么矩阵M2中所有为1的元素的坐标所代表的就是通过一次“中转”可以达到贯通的节点对。以此类推M3中所有为1的元素的坐标就是通过两次 “中转”可以达到贯通的节点对;Mn所有为1的元素的坐标就是通过n-1次“中转”可以达到贯通的节点对。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M1+M2+M3+……+Mn得到的矩阵T即为原有向图可达矩阵,Tij=0表示节点di和dj之间没有有向通路,若Tij=1表示节点di和dj之间存在至少存在一条有向通路。

对于大规模稀疏矩阵,由于存在大量的值为0的元素,若按常规意义来存储,既会占用大量的存储空间,又会给查找带来不便。所以只要存储值为非0的元素即可。这在计算机中很好实现,只要建立含有两个整数域的结构体变量即可。

2 路径搜索算法

2.1 初步设想 由矩阵乘法的性质可知,Mx=Mx-1*M。若M■■≠0,则说明节点d1通过x-1次“中转”可以到达节点dj。那其中这x-1个节点都是哪些?它们又是什么顺序呢?把这两个问题搞清楚我们就找到了一条从节点d1经x-1次“中转”到达节点dj的通路。

接下来我们观察矩阵Mx-1的第一行,若M■■≠0,且Mij≠0,则说明:节点d1存在经x-2次“中转”到达节点di的通路,且节点di和dj之间存在直接有向通路。这样我们就找到了节点d1到节点dj通路的最后一次“中转”di,即d1,……,di,dj是一条有向通路。我们可以根据此方法进一步再找到节点d1到节点到达di的最后一次“中转”,以此类推直至找到整个通路上的所有节点。

这在计算机中实现也很容易,只要把找节点di和dj之间的最后一次“中转”的方法编写好,采用计算机中的递归调用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计算机会自己自动完成整个操作。

2.2 节点的选取 有一个问题我们需要注意:在我们观察矩阵Mx-1的第一行时可能有多个节点di,使得M■■≠0,且Mij≠0。基于我们是想找到有向图中的最短路径,所以每一次选取节点应该选择一个到节点dj最短的节点作为最后一次“中转”。这一过程是通过查看另一权值矩阵W,找到值最小的Wij来确定di的。

2.3 待查节点集 上面说到,我们找到了节点d1到节点dj的x-1次“中转”的最后一次“中转”di,即d1,……,di,dj是一条有向通路。根据此方法进一步再找到节点d1到节点到达di的最后一次“中转”,以此类推直至找到整个通路上的所有节点。

每一次查找之前,与待查节点有直接通路的节点都应加到考察的范围,同时上一次确定的最终通路上的节点也应从待查范围中删除,而加入最终通路的节点集中。

2.4 需要考虑的两种情况 按照上面方法是会找到一条从d1到节点dj的一条有向通路,但是一定是最短路径吗?我们先考虑两个情况:①如果在已经找到一条从d1到节点dj的有向通路的前提下,再重复以上过程再找一条从d1到节点dj的有向通路,那么有可能新找到的通路上的所有权值之和要比之前找到的通路上的权值之和小,在这种情况下,应放弃原来通路。记下新找到的通路把它作为“当前”的最短路径。②如果在查找的过程中,已经确定节点dy是在已找通路上的节点,即存在节点d1到节点dy的通路,也存在节点dy到节点dj的通路,并且dy是上一节点的最近邻接点。但在查找下一步节点d1到节点dy的通路的最后一次“中转”dz的过程中发现:所定通路上节点dy的上一节点通过其他方式到节点dz的长度要比经过节点dy中转到节点dz的长度要短,即通过dy相当于“绕路”。因为根据2.1中所阐述的方法找到的节点dz一定是待查节点中到节点dy路径长度最短的节点。若存在“绕路”现象,那么通过节点dy到其他的未差节点都会“绕路”。因而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从已经确定的有向通路中把节点dy删除,恢复上一节点为当前节点,重新查找其除dy之外的最后一次“中转”。 2.5 搜索算法 首先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有向图,并根据有向图建立有向图的邻接矩阵M,以及根据各有向边的权值建立矩阵W。然后根据矩阵乘法求出M2,M3,……Mn。这可以通过循环完成。之后的步骤就是设定待查节点,由于算法是从终点向起点查找的,所以应该先把与终点dj构成直接通路的节点作为待查节点。建立完待查节点集后,首先按照深度优先进行搜索,按照上面所说的递归算法查找第一条有向通路。然后以此条通路为基准,进行广度优先搜索,寻找新的通路,查找过程仍然是采用上述的递归算法,但是要考虑到2.4中的两种情况。需要指出的是:广度优先搜索过程可能是一个反复执行的过程,直至最终找到节点d1到节点dj的最短路径。

3 实例

某物流公司业务员要从v0到地点v2投递货物,路线如图1所示,业务员想在此过程走的路线最短,时间最快。他应该走哪条路线?

由上面有向图建立的邻接矩阵M以及有向边权值矩阵W如图2所示,由于M是一个稀疏矩阵,按照上面方法所述形成的节点数对(0,1),(0,3),(1,2),(3,2),(3,4),(4,1),(4,2)。按照矩阵乘法计算出M2、M3、M4、M5。由它们产生的节点对如下所示:M2(0,2),(0,4),(3,1),(3,2),(4,2);M3(0,1),(0,2),(3,2);M4(0,2)。我们据此可得到该有向图的可达矩阵T的节点对:(0,1),(0,2),(0,3),(0,4),(1,2),(3,1),(3,2),(3,4)(4,1),(4,2)。

现在我们求节点v0到v2的最短路径。查看矩阵T可知存在(0,2)的节点对,所以从V0可以到达V2。再按照上述规则以及结合矩阵W,找到M2存在(2,0)节点对,M中存在(1,2)和(0,1)节点对,即M■■= M12* M01, M■■、M12、 M01都不为0。所以找到一条通路即:v0、v1、v2,其路径长为19。

按照上述方法,我们还可以找到通路:v0、v3、v2和v0、v3、v4、v2,但是由于它们的路径长分别为19和20,不产生对通路v0、v1、v2的替换,所以在此不再详述。继续按着上述方法查找通路时会发现:M■■≠0,且存在M■■≠0,M12≠0,继续查找又会发现存在M■■≠0,M41≠0,进一步查找又会发现存在M03≠0,M34≠0,所以最终找到通路:v0、v3、v4、v1、v2,由于其路径长为18,所以按照上述原则对原通路v0、v1、v2进行替换,又由于已查找该有向图中所有通路,所以确定最短路径为v0、v3、v4、v1、v2,由于其路径长为18。

4 结论

本文针对物流配送系统中的投递等事务中路线优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对最短路径算法的尝试,采用逆向标号,对待查节点进行优化选取,有效的利用了第一次计算的有用信息,避免重复计算,使得该算法搜索设计上要比以往算法节省时间,对于最短路径问题可以快速求解。虽然增加了邻接矩阵的乘法计算,但由于是稀疏矩阵,不会增加太多的计算量。本算法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可以在成本降低方面给出积极、高效的意见和解决方法,从而降低物流中的流通费用。

物流配送管理系统论文文献

[1]肖位枢.图论及其算法.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3.

[2]任亚飞,孙明贵,王俊.民营快递业的发展及其战略选择.北京:中国储运,2006.

[3]周石林,尹建平,冯豫华.基于邻接矩阵的最短路径算法.北京:软件导报,2010.

[4]蔡临宁.物流系统规划—建模实例分析.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有关物流配送管理系统论文推荐:

1. 配送管理论文

2. 物流配送毕业论文范文

3. 浅谈仓储与配送管理论文

4. 物流管理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5. 浅谈服装物流管理论文

6. 快递末端物流配送的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研究论文

配送路线优化相关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是全文给读者和编辑和第一印象,文题的好坏对论文能否利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我给大家带来2021物流方向经典论文题目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物流配送论文题目

1、 京东自建物流配送模式研究

2、 民用无人机在物流配送行业中的分析与设计

3、 基于Spark的并行遗传算法在物流配送问题中的应用

4、 “大数据”思维下的烟草物流配送中心设备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

5、 互联网+视角下农村电商物流配送运作模式分析

6、 O2O模式下电商物流配送策略探析

7、 基于共享经济背景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构建——以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长株潭农村地区为例

8、 基于无人机物流配送的战时快速卫勤保障体系探讨

9、 RFID技术应用于农超对接物流配送系统的经济效应

10、 基于蚁群算法的物流配送路径的研究

11、 城市物流配送车辆调度模型及优化

12、 基于电商环境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构建

13、 物流配送的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以苏宁易购为例

14、 我国零售业连锁经营的物流配送模式优化研究

15、 大型物流配送中心的主动式仓储调度策略及其性能分析

16、 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改革策略分析

17、 浅谈京东物流配送模式的优化

18、 国内连锁超市物流配送优化方案研究

19、 大数据背景下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研究

20、 B2C电子商务企业物流配送模式比较研究

21、 基于组合拍卖的B2C电商物流配送研究

22、 国内连锁经营企业物流配送模式对库存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

23、 物联网技术下的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优化研究

24、 基于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的物流配送路径优化研究

25、 基于城市道路拥堵的物流配送车辆停车收费定价研究

26、 鑫威超市基于顾客满意度的物流配送管理研究

27、 浅析生鲜农产品电商物流配送模式的优化

28、 借鉴欧美城市物流配送的 经验 做法解决好我国城市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

29、 改进人工人群搜索算法在基于LBS物流配送中的应用

30、 基于层次化网络优化的烟草物流配送网络的开发与设计

31、 基于模拟退火算法最优物流配送问题的应用

32、 改进差分进化算法在物流配送中的多目标优化研究

33、 一种面向智慧城市的自动物流配送系统初探

34、 农产品电商综合物流配送模式研究——以广西海吉星电商综合配送模式为例

35、 茶产业发展中物流配送模式研究

36、 TSP模型在蔬菜基地物流配送中的应用

37、 O2O模式下物流配送研究综述

38、 基于Fle_sim的山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网络仿真分析

39、 O2O模式下零售企业物流配送网络节点的优化布局

40、 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网络协同性研究

41、 共享经济视角下我国乡村地区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模式优化研究

42、 7-11物流配送模式分析

43、 基于RFID&GPS/GPRS技术下的电商生鲜物流配送

44、 柳州融水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路径优化

45、 基于直觉模糊集的中小型企业第三方物流配送服务商选择研究

46、 城市冷链物流配送车辆路径问题研究

47、 基于容器标准化的智能物流配送

48、 基于城乡双向互动的物流配送网络创新研究

49、 农村连锁超市物流配送问题及解决途径探究

50、 O2O模式连锁企业农产品物流配送路径优化

最全物流管理论文题目

1、第三方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2、B2B电子商务对交易成本的影响的分析

3、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第三产业结构的影响

4、电子商务时代的企业价值创新

5、电子商务时代网络营销的变迁

6、电子商务的发展创新与环境构筑

7、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敏捷制造研究

8、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企业经营战略分析

9、电子商务时代和信息时代的供应链管理与物流配送

10、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业发展对策探讨

11、电子商务时代的物流配送思考

12、电子商务对企业的影响与对策

13、试论企业电子商务的风险控制

14、试论电子商务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

15、网络经济时代下的传统企业电子商务化

16、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难题及对策分析

17、论包装在运输过程中的作用

18、浅谈运输成本控制

19、论智能运输系统在我国的发展

20、中国公路货物运输发展研究

21、公路危险品运输管理探讨

22、浅谈超载运输的危害及其对策

23、浅谈超限运输的危害及其对策

24、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中的若干问题研究

25、浅谈运输工具的选择对成本的影响

26、道路运输责任划分的研究与分析

27、浅谈运输线路的选择和优化

28、道路货运装卸搬运合理化的研究与探讨

29、浅谈运输合理化

30、关于__市快速公交系统的调查与分析

31、关于__市__集装箱运输公司的调查与研究

32、关于公路集装箱运输经济学初步理论研究

33、基于集装箱的离散型、分布式运输生产与运作初步研究

34、关于公路集装箱运输企业IT战略研究

35、浅议公路集装箱运输系统及关键系统需求

36、公路与铁路集装箱运输相关法规调查与分析

37、公路集装箱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初步研究

38、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策略研究

39、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营战略研究

40、__物流信息系统规划设计

41、物流企业核心竟争力研究

42、__物流通道系统规划设计

43、物流中心规划与设计 方法 研究

44、物流配送路线优化的研究

45、试论区域经济中的现代物流发展战略

46、试析供应链管理对中国企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

47、关于现代物流园区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48、关于建立区域物流规划的的战略思考

49、区域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

50、__企业物流系统整体规划

51、基于供应链设计和规划的方法应用

52、基于中部崛起的河南物流业发展对策分析

53、“牛鞭效应”产生的机理与对策研究

54、关于我国内陆地区现代物流系统规划的几点思考

55、论货物 运输合同 的法律适用

56、如何构建我国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

57、论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违约责任

58、仓单制度研究

59、仓储法律制度研究

60、校园规划设计招投标若干问题的研究

物流管理 毕业 论文题目

1、集成化智能物流管理实验室建设研究

2、现代物流管理中的信息网络化及其实施对策

3、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4、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

5、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探讨

6、关于物流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7、连锁零售企业物流管理与业务流程再造

8、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与探索

9、物流技术发展对物流管理的影响分析

10、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国际化路径探索

11、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育对接区域经济岗位问题研究

12、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3、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模式的优化

14、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物流管理分析

15、提升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质量对策研究

16、成品油物流管理对销售企业实力提升的分析

17、浅析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

18、现代学徒制物流管理的研究

19、板式家具生产物流管理研究

20、河南民办高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21、研究海外冶金项目采购与物流管理

22、浅析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交通运输物流管理途径

23、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绿色物流管理策略

24、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创新研究

25、企业采购与物流管理关系探讨

26、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创新探讨

27、基于"互联网+"的中小企业物流管理模式研究

28、基于SSM框架的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实现

29、基于SSH技术的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0、试析物联网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31、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的优化对策简析

32、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33、VR技术在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34、新时代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培养探索研究

35、汽车零部件物流管理及相关技术分析

36、带领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学习差分方程的一点经验

37、物流管理专业转段教学衔接实践探索

38、普通高校物流管理本科教学问题对策分析

39、电子废物拆解企业物流管理探究

40、技能大赛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研究

41、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42、信息化背景下的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43、基于GIS的武汉市物流管理系统

44、职业院校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竞赛方案开发与设计研究

45、基于电子商务背景下物流管理的创新分析

46、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创新研究

47、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48、物联网技术在可视化与智能化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49、翻转课堂模式在物流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50、基于物流技能大赛的创新创业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51、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学分析

52、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创新研究

53、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之我见

54、智慧物流背景下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究

55、基于信息技术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创新的研究

56、基于B/S的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57、小微企业物流管理优化

58、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59、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60、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2021物流方向经典论文题目参考相关 文章 :

★ 2021交通运输方向的论文题目及选题

★ 物流管理方向专业论文题目与选题

★ 优秀论文题目大全2021

★ 物流管理论文题目

★ 2021会计学论文题目参考

★ 优秀论文题目2021

2021毕业论文题目怎么定

★ 大学生论文题目大全2021

★ 大学生论文题目参考2021

★ 2021通信学专业论文题目与选题

五、配送战略(一)、配送部门制度1、准时上下班迟到十分钟内扣10元工资,迟到半个小时内扣30元工资。旷工一天扣全天工资,并记小过。2、如有事,必须请假,否则视为无故旷工,扣除两天工资。3、不准在上班时间使用配送部门配送车,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4、配送途中,不是因为客观原因而使客户过长时间没有收到快餐,影响公司声誉者,给予一定的处罚(记大过,以及取消本月获得奖金资格)。5、配送途中,不是因为客观原因而使快餐洒落在地造成损失,由配送员自己负责赔偿损失的50%,并罚以记大过处分。6、因为客观原因导致快餐在配送途中造成了损失,一切后果由公司承担。7、配送员将快餐送达指定地点并由客户签收。8、配送员配送完毕回来及时反馈客户信息、意见给客户服务部。(二)、运输成本 1、固定成本 欧派电动车:2000×4=8000 (元) 2、可变成本 A 电费: 0.5×4=2元/天 1度电=1kw/h (1000w)180w的电池充一次点需要8—12h 22.5---15w/h 充44.4—66.7h =1度电 车充一次电大概可以跑20公里, 大概40个公交站牌(500米一个)约人名币0.5元 B 维护成本(三)、配送路线的选择与方案速度步行 自行车 电动车 面包车 走楼梯 坐电梯67m/min 250m/min 330m/min 750m/min 15s/层 2.5m/s配送实际时间=店址至办公楼下所花时间A+办公楼下至顾客手中所花时间B+合理的耽误时间C 从办公楼下送至顾客手中采取的方式 :楼梯、电梯具体方案:1、顾客办公地点集中在1—5楼 采取楼梯为主,电梯为辅的配送方式 2、顾客办公地点集中在6—10楼 采取先楼梯后电梯的配送方式 3、顾客办公地点集中在11—15楼 采取先楼梯后电梯的配送方式 4、顾客办公地点集中在16—17楼 采取先楼梯后电梯的配送方式具体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采取最节省时间的措施最快的把快餐送到顾客手中。 配送的流程:分拣—配送运输—送达服务—签收并反馈信息给信息部及配送工具路程m 步行 自行车 电动车 面包车 花费时间200 √ 3min+B+C200---500 √ 2min+B+C500---800 √ 1min+B+C800---1200 √ 1.5min+B+C1200--1500 √ 3min+B+C1500—200 √ 6min+B+C2000--2500 √ 7min+B+C综上可得出配送的最优路径是…….配送方案二根据同一路线集中配送原则制定出的方a案线路1:点址(玉沙路中段)→国贸北路→部分龙昆北路→国贸东路路→国贸一横路→部分龙华西路→国贸二横路→店址 路程:90+360+150+420+312+600+90=2022 m线路2:店址(玉沙路中段)→部分金贸中路→国贸三横路→金贸西路→部分金龙路→金洲路→国贸西路→店址路程:500+120+312+180+156+90=1358 m路线3:店址(玉沙路中段)→滨海大道(右)→龙昆北路→龙华路→金龙路→明珠路→滨海大道(左)→店址路程:210+90+1518+1100+750+990+548+210+90=5506m注:1、电动车充一次电可跑约20公里,即可把整个国贸区跑2圈多,配送过程中电动车中途没电的情况出现的几率会少的多,但是没电也可以脚踏。 (四)特殊情况处理方案1、快餐送达时候,客户不在。方案1:向客户同事询问客户去哪里了?要多久才回来?若时间过长,可向客户同事协商是否可以帮客户先签收。方案2:打电话给客户,与其协商支付方式。2、快餐送达后,客户对餐不满意,要求退餐。方案1:配送员认真倾听顾客提出的问题,并做好记录,仔细检查快餐是否真的存在问题。如确实有问题,配送员代表公司向顾客道歉,并给予退餐处理。方案2:立即电话回公司,叫其他配送员立刻送上一份一样的快餐,并想客户道歉。 3、遇到狂风暴雨天气时候。 方案1:配送员在遇到狂风暴雨的天气的时候,可等雨小一点的时候,披上雨衣,照常送餐。 方案2:如遇到台风时期,与客户协商,适当延迟送餐时间。 方案3:如遇到强台风,可由面包车进行配送。

本文研究如何在满足配送系统多目标的要求下合理分配和控制配送活动的时间,从而实现配送系统优化的目的。文章构建了多目标规划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实证分析,对企业做出配送决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配送;多目标规划;系统优化 中图分类号:F25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100(2007)08-0041-03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how to distribute and control the time of delivering actions under the multi-objective request, thus optimizing the distributing and delivering system. The paper constructs the model of multi-objective programming and uses an example to study the model. It is important to make some distributing decisions. Key words: distribution; multi-objective programming; logistics optimization 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如何降低成本消耗,提高企业效益成了众多物流配送企业面临的问题。国内外众多学者已经开始配送系统的优化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配送设施选址、配送路线优化等方面,优化的方法以最短路径,启发式和神经网络等算法居多,但涉及从多目标的角度进行配送活动优化研究的方法甚少。 在配送系统的优化研究中配送选址、配送路线的优化研究固然重要,但配送系统内配送活动的优化研究也不应忽视。因此本文从多目标的角度研究配送系统内配送活动的优化问题。 1物流配送系统多目标规划建模[2-3] 1.1多目标规划的目标体系 (1)配送活动的时间最少 一次有序的物流配送活动流程图(图1)。每一个活动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完成,而我们的目标是在现有的条件和成本限制下,使完成配送活动的时间越短越好。 (2)配送活动的成本最低 物流企业要达到盈利的目的,必须对成本严格控制和优化。如何在合理的时间内使成本最低而效益最大化是企业的最终目标。 (3)配送活动完成质量最高 高质量完成配送活动是配送企业的期望和要求,也是提供给客户高质量服务的保证。但是质量这一目标难以定量化去衡量,本文研究的质量目标主要是配送中心完成配送活动的工作质量,以区间7,9, 5,7, 3,5, 1,3表示优良中差四个质量等级。 上述的三个目标既互相独立又互相联系。准时、及时的配送系统是许多配送企业追求配送合理化的重要手段,然而这需要现代化的管理思想、熟练的技术人员以及先进的技术设备,所以企业追求的时间目标和成本目标是有着“效益悖反”规律的。高质量的完成配送活动需要一定的时间,对企业来说时间目标和质量目标也有“效益悖反”的规律。本文研究讨论建立多目标模型来权衡这些目标。 1.2模型中参数的含义 由计算结果只用6分钟完成集货,14分钟完成分货,30分钟完成拣货、50分钟完成装配可使本次配送活动成本控制在660元,时间控制在100分钟而质量达到良。 计算结果表明该配送中心应加强控制集货和分货的时间,可以通过学习优秀企业的经验,引进先进设备以及吸收技术型人才来提高配送效率,从而增加企业效益,实现配送系统的优化。 3结束语 本文对配送系统中配送活动的优化问题进行了讨论和研究,建立了多目标规划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实证分析。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企业合理分配和控制配送活动的时间提供参考依据,避免企业传统盲目的物流配送活动。 参考文献: 刘志强,丁鹏,盛焕烨. 物流配送系统设计[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Do Ba Khang and Yin Mon Myint. Time cost and quality trade-off in project managemen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1999,17(4):249-256. 杨茂盛. 运筹学[M].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基于多目标规划在物流配送系统优化中的应用研究 杨茂盛谢静

在物流配送领域,如何快速、准确的获得用户信息并及时开展业务,高效、合理的完成配送服务,成为决定物流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物流配送管理系统论文,供大家参考。

物流配送系统干扰管理模型研究

物流配送管理系统论文摘要

摘要:物流配送在我国信息化时代是非常需要的,因此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物流配送系统就是一个经济行为的系统,它为人们在物流上面提供了方便。关于物流配送系统干扰管理模型,国内外都有一定的研究。本文从物流配送系统的概念、一般方式、具体模型来作了探讨工作。

物流配送管理系统论文内容

[abstract] the logistics distribution in our country's information age is very need, so ha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The logistics distribution system is an economic behavior of the system, it for the people in the logistics provided above to a convenient. About logistics distribution system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model, and have certain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from the concept of logistics distribution system, general way, the specific model to work were discussed

关键词:物流配送;系统;干扰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F253

一、物流配送系统

(一)概念

物流配送系统是一个经济行为的系统,它是通过其收集广泛的信息来实现以信息为基础的物流系统化,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物流配送系统的主要机能分为两种,一种是作业子系统,另一种是信息子系统。作业子系统的范围比较广,包括的内容也比较多,例如输送、保管、加工等机能,其主要目的是保证物流配送达到快速的运作,使工作效率提高。信息子系统相比作业子系统来说范围是比较小的,其内容包括订货、发货、出库管理等,它的主要目的除了提高其工作效率以外,还能使工作更加效果化。信息子系统还有一点对于顾客来说是非常有用的,那就是可以以比较低的成本以及优良的顾客服务来完成商品实体,然后从供应地再到消费地,是一种非常有利于顾客的活动。

(二)一般方式

物流配送在我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一般有两种配送模式,一种是及时配送,另一种是准时配送,这两种配送模式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因为两种模式都要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满足了用户的特殊要求,以此来进行供货以及送货的工作。即时配送和准时配送的供货时间非常的灵活和稳定,基于这种情况,对于用户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来说,库存的压力就发生了变化,也就是出现库存缩减的情况,有时还会取消自己的库存。

二、物流配送系统干扰管理模型

(一)国内外的研究

关于干扰的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但是其干扰管理模型是在同个世纪90年代才提出来的,在提出来的概念中,把干扰管理给局限化了,把系统扰动控制在最小数值,还指出了干扰管理的另一种含义,它是属于运筹学的某个应用领域,其发展的潜能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非常大的。

我国的学者也对干扰管理作了一些研究,研究表明干扰管理的实质就是使事件回到最初的状态,其突然出现的事件就是一种偏离,而这种偏离是微小的,并没有对其产生一些重要的影响,所以通过及时的管理 方法 是可以修正的。学者还将干扰管理与应急管理的不同点分列出来,使人一目了然。

在现阶段,国内外关于干扰管理的模型的研究具有片面性,侧重于模型以及算法,虽然涉及的领域非常的多,但是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片面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有的,比如说在车辆调度领域,特别是物流配送这一方面,相对来说起步是比较晚的,但是后续的研究并没有停止。

(二)原因

1.总所周知,客户如果对一个企业充分信任的话,就能使企业的长期的拥有这些客户,也就是固定客户会增多,随着旧客户的口碑相传,新客户也会随之而来,企业就会得到更多的赢利。下文所讲到的数学模型建立的目标是最小化的,因此就可以就可以用这一条件来反映对客户满意度的扰动。

2.物流配送的运营商最关心的必然是运作成本,因为其运作成本是整个物流配送的核心,所以根据这种情况来看,要想节约其运作成本的话,就可以调整其干扰方案。

3.干扰管理在生成新的配送方案后,其车的路线也将发生变化,因为频繁的更改其路线,其交通费必然会增加,超过了原本的预算,其效率也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因为路线频繁的更改,司机原本已经熟悉的路线又变得陌生起来,必将会影响司机的工作心情。依据干扰管理的思想来看,新方案和原方案相比的话,两者间的偏差值应该是最小的,所以路径的变动量也会最小。在本文中,提出的模型(下文将提到)是以三个维度来度量其扰动的,其模型是属于多目标的。

(三)数学模型的建立

数学模型的建立,是例子是非常多的。本文只是以需求量变动为干扰事件这一个例子来进行数学建模,其原因有以下几点内容。

1.需求量变动在一些企业中是必然会发生的干扰事件,特别是在成品油销售的企业。因为油品的存放存在一定的危险,容易造成火灾事故,如果除去加油站,其他成油品销售一般为服务行业,比如说餐饮、酒店等,因为这些行业所存储的油不能太多,所以只能小批量的、多数次的来购买,根据这样一种情况,需求量必然会发生变化。据有关资料调查,需求量变动量最大的干扰事件就是该类企业。

2.需求量变动的问题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度是非常高的,国内外许多著名学者都对需求量变动问题作了探讨。根据一些新闻、期刊以及文献我们就可以看出,物流配送需求量变动的研究已经在很久以前就有相关资料了。此类干扰事件在1987年时就作了有关研究,比如说不确定性需求的动态车辆指派问题模型。

3.关于物流配送的车辆其路径问题的种类也是非常多的,本文主要通过对有时间窗的车辆路径问题作了相关研究。此类问题有一个特别明显的特点,就是客户对货物所送达的时间非常的严格,因此其要求也更加高了。下面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详细的讲解一下这个问题,让其更加的清晰明了。假如其问题范围和条件分别为:只有一个配送中心,并且其配送中心有足够的同质物质材料,车辆也足够,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其车辆必须以配送中心为始源地和终点,而且每一辆车必须从只能访问一个客户,如图1(a)所示.如果出现需求量的突发事件,车辆就必须在出发之前就要把物品载满。假如说在开始设定的计划中,并没有对需求量不足做出一些应急 措施 ,如果客户的需求量突然增加,如图1中的客户点7,而且增加的需求量还超过了剩余车辆的载货量,也就是说其车辆也出现供应不足的情况,此时它就需要其他车辆来进行援助工作,如图l(b)所示。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开始追求方便化,所以物流配送工作对于人们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在物流配送的过程中,必定会出现突发状况,也就是出现干扰的情况。比如说客户需求量变动、车辆出现故障等,这些干扰事件经常会使原本计划出现失败的情况,然后顾客就对其不满,矛盾也会随着时间而加深。在现阶段,物流配送系统干扰管理模型的研究有些片面化,在前面我们也提到过,主要因为全都集中在单一要素变动引发的干扰事件上,在真正的物流配送过程中,存在变动的情况更多,因此,物流配送系统干扰管理模型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以此来完善此系统,让其更加贴近生活,实用性也变得更强。

物流配送管理系统论文文献

[1]王旭坪,杨德礼,许传磊.有顾客需求变动的车辆调度干扰管理研究[J].运筹与管理.2009(04)

[2] 孙丽君,胡祥培,于楠,方艳.需求变动下的物流配送干扰管理模型的知识表示与求解[J].管理科学.2008(06)

[3] 杨文超,王征,胡祥培,王雅楠.行驶时间延迟的物流配送干扰管理模型及算法[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0(02)

[4] 朱晓锋,蔡延光.物流配送的优化模型及算法在连锁企业中应用[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

[5] 胡祥培,于楠,丁秋雷.物流配送车辆的干扰管理序贯决策方法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1(02)

矩阵算法在物流配送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物流配送管理系统论文摘要

摘要: 本文针对物流配送中心运营过程中如何合理制定配送线路的问题,以邻接矩阵为基础,通过对邻接矩阵进行运算得到有向图的可达矩阵,并据此判断是否能够找到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有向通路,最后完成最短路径的搜索。

物流配送管理系统论文内容

Abstract: In this paper, for the problem how to develop reasonable distribution lines in the process of 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 center operations, based on adjacency matrix, by the computation of adjacency matrix to get graph reachability matrix and judge whether can find forward path from the source node to goal node, and finally complete the search of the shortest path.

关键词: 车辆路径问题;配送;物流;最短路径

Key words: vehicle routing problem;distribution;logistics;shortest path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006-4311(2013)10-0163-02

0 引言

目前我国的快递行业蓬勃发展,使得物流配送中心的业务量不断增加,业务的复杂程度也已不断提高,这都对物流配送中心的科学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效、合理、安全、快速的配送是物流系统顺利运行的保证,而配送线路安排是否合理也是配送速度、成本、效益的保证。正确、合理地安排配送线路,可以达到省时、省力,增加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从而使企业达到科学化的物流管理。

本文以邻接矩阵模型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最短路径算法,通过对邻接矩阵进行运算得到有向图的可达矩阵,并据此判断是否能够找到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有向通路,最后完成最短路径的搜索。

1 有向图的可达矩阵

假设有一个n个节点(d1,d2……dn)建立的有向图,每条有向边上都有各自的权值,若节点di和dj之间有条有向边,则其权值表示为Wij。如果我们要求节点d1到节点dn的最短路径。那么首先应该建立基于该有向图的邻接矩阵M:Mij=0表示节点di和dj之间没有直接有向通路,若Mij=1表示节点di和dj之间存在直接有向通路。

那么矩阵M2中所有为1的元素的坐标所代表的就是通过一次“中转”可以达到贯通的节点对。以此类推M3中所有为1的元素的坐标就是通过两次 “中转”可以达到贯通的节点对;Mn所有为1的元素的坐标就是通过n-1次“中转”可以达到贯通的节点对。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M1+M2+M3+……+Mn得到的矩阵T即为原有向图可达矩阵,Tij=0表示节点di和dj之间没有有向通路,若Tij=1表示节点di和dj之间存在至少存在一条有向通路。

对于大规模稀疏矩阵,由于存在大量的值为0的元素,若按常规意义来存储,既会占用大量的存储空间,又会给查找带来不便。所以只要存储值为非0的元素即可。这在计算机中很好实现,只要建立含有两个整数域的结构体变量即可。

2 路径搜索算法

2.1 初步设想 由矩阵乘法的性质可知,Mx=Mx-1*M。若M■■≠0,则说明节点d1通过x-1次“中转”可以到达节点dj。那其中这x-1个节点都是哪些?它们又是什么顺序呢?把这两个问题搞清楚我们就找到了一条从节点d1经x-1次“中转”到达节点dj的通路。

接下来我们观察矩阵Mx-1的第一行,若M■■≠0,且Mij≠0,则说明:节点d1存在经x-2次“中转”到达节点di的通路,且节点di和dj之间存在直接有向通路。这样我们就找到了节点d1到节点dj通路的最后一次“中转”di,即d1,……,di,dj是一条有向通路。我们可以根据此方法进一步再找到节点d1到节点到达di的最后一次“中转”,以此类推直至找到整个通路上的所有节点。

这在计算机中实现也很容易,只要把找节点di和dj之间的最后一次“中转”的方法编写好,采用计算机中的递归调用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计算机会自己自动完成整个操作。

2.2 节点的选取 有一个问题我们需要注意:在我们观察矩阵Mx-1的第一行时可能有多个节点di,使得M■■≠0,且Mij≠0。基于我们是想找到有向图中的最短路径,所以每一次选取节点应该选择一个到节点dj最短的节点作为最后一次“中转”。这一过程是通过查看另一权值矩阵W,找到值最小的Wij来确定di的。

2.3 待查节点集 上面说到,我们找到了节点d1到节点dj的x-1次“中转”的最后一次“中转”di,即d1,……,di,dj是一条有向通路。根据此方法进一步再找到节点d1到节点到达di的最后一次“中转”,以此类推直至找到整个通路上的所有节点。

每一次查找之前,与待查节点有直接通路的节点都应加到考察的范围,同时上一次确定的最终通路上的节点也应从待查范围中删除,而加入最终通路的节点集中。

2.4 需要考虑的两种情况 按照上面方法是会找到一条从d1到节点dj的一条有向通路,但是一定是最短路径吗?我们先考虑两个情况:①如果在已经找到一条从d1到节点dj的有向通路的前提下,再重复以上过程再找一条从d1到节点dj的有向通路,那么有可能新找到的通路上的所有权值之和要比之前找到的通路上的权值之和小,在这种情况下,应放弃原来通路。记下新找到的通路把它作为“当前”的最短路径。②如果在查找的过程中,已经确定节点dy是在已找通路上的节点,即存在节点d1到节点dy的通路,也存在节点dy到节点dj的通路,并且dy是上一节点的最近邻接点。但在查找下一步节点d1到节点dy的通路的最后一次“中转”dz的过程中发现:所定通路上节点dy的上一节点通过其他方式到节点dz的长度要比经过节点dy中转到节点dz的长度要短,即通过dy相当于“绕路”。因为根据2.1中所阐述的方法找到的节点dz一定是待查节点中到节点dy路径长度最短的节点。若存在“绕路”现象,那么通过节点dy到其他的未差节点都会“绕路”。因而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从已经确定的有向通路中把节点dy删除,恢复上一节点为当前节点,重新查找其除dy之外的最后一次“中转”。 2.5 搜索算法 首先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有向图,并根据有向图建立有向图的邻接矩阵M,以及根据各有向边的权值建立矩阵W。然后根据矩阵乘法求出M2,M3,……Mn。这可以通过循环完成。之后的步骤就是设定待查节点,由于算法是从终点向起点查找的,所以应该先把与终点dj构成直接通路的节点作为待查节点。建立完待查节点集后,首先按照深度优先进行搜索,按照上面所说的递归算法查找第一条有向通路。然后以此条通路为基准,进行广度优先搜索,寻找新的通路,查找过程仍然是采用上述的递归算法,但是要考虑到2.4中的两种情况。需要指出的是:广度优先搜索过程可能是一个反复执行的过程,直至最终找到节点d1到节点dj的最短路径。

3 实例

某物流公司业务员要从v0到地点v2投递货物,路线如图1所示,业务员想在此过程走的路线最短,时间最快。他应该走哪条路线?

由上面有向图建立的邻接矩阵M以及有向边权值矩阵W如图2所示,由于M是一个稀疏矩阵,按照上面方法所述形成的节点数对(0,1),(0,3),(1,2),(3,2),(3,4),(4,1),(4,2)。按照矩阵乘法计算出M2、M3、M4、M5。由它们产生的节点对如下所示:M2(0,2),(0,4),(3,1),(3,2),(4,2);M3(0,1),(0,2),(3,2);M4(0,2)。我们据此可得到该有向图的可达矩阵T的节点对:(0,1),(0,2),(0,3),(0,4),(1,2),(3,1),(3,2),(3,4)(4,1),(4,2)。

现在我们求节点v0到v2的最短路径。查看矩阵T可知存在(0,2)的节点对,所以从V0可以到达V2。再按照上述规则以及结合矩阵W,找到M2存在(2,0)节点对,M中存在(1,2)和(0,1)节点对,即M■■= M12* M01, M■■、M12、 M01都不为0。所以找到一条通路即:v0、v1、v2,其路径长为19。

按照上述方法,我们还可以找到通路:v0、v3、v2和v0、v3、v4、v2,但是由于它们的路径长分别为19和20,不产生对通路v0、v1、v2的替换,所以在此不再详述。继续按着上述方法查找通路时会发现:M■■≠0,且存在M■■≠0,M12≠0,继续查找又会发现存在M■■≠0,M41≠0,进一步查找又会发现存在M03≠0,M34≠0,所以最终找到通路:v0、v3、v4、v1、v2,由于其路径长为18,所以按照上述原则对原通路v0、v1、v2进行替换,又由于已查找该有向图中所有通路,所以确定最短路径为v0、v3、v4、v1、v2,由于其路径长为18。

4 结论

本文针对物流配送系统中的投递等事务中路线优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对最短路径算法的尝试,采用逆向标号,对待查节点进行优化选取,有效的利用了第一次计算的有用信息,避免重复计算,使得该算法搜索设计上要比以往算法节省时间,对于最短路径问题可以快速求解。虽然增加了邻接矩阵的乘法计算,但由于是稀疏矩阵,不会增加太多的计算量。本算法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可以在成本降低方面给出积极、高效的意见和解决方法,从而降低物流中的流通费用。

物流配送管理系统论文文献

[1]肖位枢.图论及其算法.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3.

[2]任亚飞,孙明贵,王俊.民营快递业的发展及其战略选择.北京:中国储运,2006.

[3]周石林,尹建平,冯豫华.基于邻接矩阵的最短路径算法.北京:软件导报,2010.

[4]蔡临宁.物流系统规划—建模实例分析.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有关物流配送管理系统论文推荐:

1. 配送管理论文

2. 物流配送毕业论文范文

3. 浅谈仓储与配送管理论文

4. 物流管理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5. 浅谈服装物流管理论文

6. 快递末端物流配送的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研究论文

物流配送路线优化的毕业论文

电子商务已经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方式,而城市物流配送效率的高低则是电子商务顺利完成的关键因素。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物流配送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物流配送毕业论文篇一

顺丰快递低碳物流设计策略

物流配送毕业论文摘要

摘 要:低碳物流作为物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越来越受企业青睐。顺丰快递作为我国快递行业的引领者如何实现低碳物流顺应社会的发展?基于此,笔者通过对顺丰低碳物流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顺丰快递的实际情况,提出电子单据、信封包装二次利用的低碳物流设计策略,希望对顺丰快递低碳物流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物流配送毕业论文内容

关键词:低碳物流;顺丰快递;电子单据;信封包装二次利用

中图分类号:F618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Low carbon logistics more and more popular by logistics enterpris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ow to achieve a low-carbon logistics to conform to social development on SF exprsess as the leader of China's express delivery industry? Based on this,author proposes low-carbon logistics design strategy such as electronic bill and secondnary use of evelope packaging, through analyzing development status of low carbon logistics of SF express and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the SF express. The author hopes to have a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low-carbon logistics development of SF express.

Key words: low-carbon; SF-express; electronic bill; secondary use of envelopes packaging

1 顺丰低碳现状

目前,顺丰速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丰)与 其它 快递物流企业一样,利用纸质快递单据(一式四联),其中第一联:本公司收件存根;第二联:本公司派件存根;第三联:收件公司存根;第四联:寄件公司存根。

由于我国快递行业的飞速发展,2013年中国快递业务量有望超美国成全球第一。顺丰集团也以此为契机快速增长,目前经营规模、网络覆盖和市场份额仅次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推出的快递业务――EMS,排名第二位。由此可见,顺丰快递单据的使用数量可谓惊人。传统的纸质单据的使用虽然提高了顺丰快递的作业效率,但也为顺丰低碳物流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

2 顺丰快递低碳物流设计策略

2.1 利用电子单据实现业务流程重组

电子单据是纸质单据的电子形式,是将纸质单据上的相关信息电子化,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电子化的寄件和收件的全过程。为了保证消费者权益和方便顺丰电子单据的实施以及防伪,为电子单据设计了配套使用的专属条码。

电子单据实施的前期准备:HHT手持终端功能的充分利用、配合电子单据实施的顺丰专属条形码、对外公告电子快递运单契约条款、引入数字签名与数字时间戳技术、加强后台数据库管理、提高员工HHT的操作素质等。

在此笔者重点分析顺丰专属条码的设计,专属条形码(尺寸:10.5cm×7cm)如图1所示:

专属条形码(一式四联),其中第一联:本公司收件存根、第二联:本公司派件存根、第三联:收件公司存根、第四联:寄件公司存根。

专属条形码(尺寸:10.5cm×7cm)信息说明:

①原寄地:填写原寄地的区号;

②目的地:填写目的地的区号;

③保价:填写报价金额;

④寄方付、收方付、第三方付:三种付款方式选择其一,并填写运费;

⑤寄件人、寄件人地址、寄件人电话、收件人、收件人地址、收件人电话:填写寄件人和收件人的相关信息。

顺丰专属条形码的设计是以方便货物分拣为出发点。顺丰现在的分拣方式有:人工分拣、半自动分拣、全自动分拣,而该条码上的有关信息是为方便在半自动分拣方式和人工分拣方式下方便工作人员操作,以及便于收派员收派件。

顺丰专属条码与HHT结合使用(以上门收件为例)如下:客服人员将寄件人相关信息(电话、地址等)发送至收派员的HHT上,收派员收到信息上门取件,寄件人填写单据(专属条形码和电子单据)并在HHT上签名确认。

2.2 包装优化设计

2.2.1 信封包装规格合理化

由于顺丰通常采用同一大小的包装信封寄送规格大小不一的货物,这样一刀切的 方法 不仅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也不符合低碳的要求。为此,笔者将信封包装规格合理设计,分为大、中、小三种规格的信封,分别适用不同规格的物品。具体规格如下:

大(原来):32×22cm,大号包装信封适用A4规格的物品。

中: 22×14cm,中号包装信封适用32K规格的物品。

小: 15×11cm,小号包装信封适用64K规格的物品。

2.2.2 信封包装二次利用

目前,顺丰快递仅在公司内部实现了信封重复利用,其余都是一次性使用。为了实现低碳化并降低成本,笔者认为只要信封包装还可以对物品起到保护、安全性没有受损,信封包装就可以再次利用。基于这样的遐想,设计了两款二次利用的信封包装。

(1)二次利用信封包装I的设计

二次利用信封包装I亦即在信封封口处设计两个易撕口(如图3中红色线条和蓝色线条),且两个易撕口间隔一定距离(如5厘米),在每个易撕口下设计一个缝合处,便于实现两次缝合与启封。具体设计如图2所示。 二次利用信封包装I的具体使用:首次使用红色线条易撕口下的缝合处进行缝合,第二次使用蓝色线条易撕口下的缝合处进行缝合,从而实现二次利用。

(2)二次利用信封包装II的设计

二次利用信封包装II亦即在信封的封口处设计两个舌头,前后袋面上各设计一个舌头,在每个舌头上都设计一个易撕口(如图3中的红色线条和蓝色线条)和缝合处,便于缝合与启封。这种信封目前已经有所使用,如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试题袋就采用此信封包装设计。

(3)二次利用信封包装的安全 措施

对于二次使用信封的安全性问题(如快递员中途调包等现象),笔者结合专属条码进行防伪,如图4所示。将专属条码粘贴于此次使用的易斯口处,条码一旦撕毁无法仿制,从而避免撕毁包装调包、偷盗等安全问题的发生。

(4)二次利用信封包装回收的具体策略

为了实现低碳物流,笔者建议顺丰快递通过信封包装的二次使用,从而实现资源的再生利用。如何实现信封包装的回收再用?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机进行了阐释:

①包装设计上加设了回收标志

为了打造顺丰快递公司的环保品牌,为其设计了一款环保标志(如图5所示),顺丰快递公司可将设计的二次利用包装印刷环保标志,便于客户及工作人员易于辨认是否二次利用包装,也方便工作人员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处理。为此,顺丰快递要事先做好宣传工作,让客户及工作人员认知环保标志的作用。

②思想上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回收意识

目前,顺丰快递包括其他的快递企业没有实施包装二次利用的主要原因就是消费者不能接受二次利用包装这种现状。为了能够保障包装二次利用的顺利实施,企业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的认同感。笔者认为,更应该在政府层面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包装回收利用的一种社会 文化 。

首先,顺丰快递公司应该起到带头作用,向员工灌输这种意识,特别是 渠道 上的员工,并能对消费者起到宣传和感染的作用。其次,对消费者的宣传和约束,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或者通过政府的限制措施(如限塑令)。

③策略上采用经济补偿

为了能够更好地激励消费者响应包装回收利用的实施,对于响应者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如图6所示),这样既节约资源又使企业节省成本也使消费者受益,一举三得。

另外,对于消费者希望包装回收但由于包装损毁无法回收使用的情况,顺丰快递也应按照回收利用给予补偿。因为包装的破损是由于工作人员在物流过程中操作不当导致的,由此给顺丰快递带来损失进而会激励顺丰提高管理水平,改善操作方式,此举对顺丰快递也是有益无害。

3 结 论

低碳物流的兴起将为人类社会带来一场新的变革,同时也为物流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快递业应该依托政府平台、凭借企业实力,改变传统的、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快递业的低碳化物流发展模式,通过低碳化物流实现可持续发展,使我国低碳物流在全球化竞争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物流配送毕业论文篇二

物流配送中心探究

物流配送毕业论文摘要

摘要:配送中心是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研究配送中心概念、配送中心类型、配送中心功能。

物流配送毕业论文内容

关键词:物流配送中心

随着物流业的飞速发展,物流配送中心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通过建设使用配送中心,企业可以重新布局和调整采购体系,打造更高效的供应链。

1配送中心概述

物流领域中由于社会分工、专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随之产生了配送中心。它是物流合理化和发展市场的必然结果。《标准物流术语》给出配送中心定义是从事配送业务且具有完善信息网络的场所或组织。应基本符合的要求有:①主要为特定客户或末端客户提供服务;②配送功能健全;③辐射范围小;④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

在物流概念中,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经常混淆,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是两种不同规模层次的物流结点。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见表1所示。

根据经营理论和实际需求的不同,同时也是为了满足企业销售、仓储、运输、配送及流通加工等作业的需求,出现了多种配送中心这种业务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2.1按照配送商品的品种分类①专业化配送中心。专业化配送中心专用于某类产品的配送,例如服装、食品、日用品等,配送对象是同一类客户。②综合性配送中心。综合性配送中心与专业化配送中心不同,他是将多种不同类别的商品汇集起来,然后进行有组织多样化的配送。综合性配送中心发展的方向不是固定化、专业化,而是朝着不限定供需关系、对用户要求的适应性强、随时而变、不断发展配送用户的方向发展。

2.2按照服务性质分类①供应型配送中心。专门为某个或某些用户组织供应货物,充当供应商角色的配送中心称为供应型配送中心。例如在我国的上海地区,为了使物流配送更好的为生产服务,同时也能够做到资源共享,有6家造船共同出资组建了钢板配送中心,这个配送中心就是供货性的物流配送组织。②销售型配送中心。销售型配送中心并不是以配送为主,配送只是一种经营手段,而销售经营才是其主要的目的。这种以配送经营为主业的配送中心叫做销售型配送中心。销售型配送中心一共有三种类型,分别是:第一种是生产企业直接建立的配送中心;第二种是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联合建立的协作性配送中心;第三种是流通企业建立配送中心用以扩大销售。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的配送中心大多属于第三种类型。

2.3按地域范围分类①城市配送中心。以城市所涉及的区域作为配送范围的配送中心称为城市配送中心。城市配送中心大多用汽车作为运载手段将商品直接配送到用户,因为城市范围一般不会超过汽车运输的经济里程。由于其具有运载距离短,反应能力强等特点,所以适合配送多个品种、小批量、多个用户,具有非常大的优势。②区域配送中心。面向地区、省际、全国乃至国际范围,具有较大的库存容量和较强的辐射能力的配送中心被称为区域配送中心。这种配送中心一般具有规模大,管理水平高,设施和设备先进等特点。

2.4按物流功能分类①存储型配送中心。具有强大的存储能力的配送中心称为存储型配送中心。为了满足大范围配送的需求而建立的配送中心,也需要有较大库存,这就使得这种配送中心也可能是储存型配送中心。我国目前的配送中心大多为存储型配送中心,它具有集中库存的形式特点,库存量较大。②流通型配送中心。流通型配送中心和存储型配送中心不同,基本上没有长期存储功能。这种物流中心采用大型分货机,批量进货,进货后将货物直接送入分货机传送带,直接分送到配送汽车上或者各用户的货位,货物在配送中心里仅做少许停滞。天津机场的行李配送中心就属于这种类型的配送中心。③加工型配送中心。对流通中的物品具有再加工功能能力,能够根据流通环节或者客户的具体需求对物品进行包装、计量、组装、分割、分拣等简单处理的配送中心称为加工型配送中心。

2.5按经营主体分类①以制造商为主体的配送中心。制造商为了将预先配齐的配件及时地运送到指定的加工和装配工位、降低流通费用、提高售后服务质量,也会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这种配送中心所存储、配送的商品都是制造商自己制造的。②以批发商为主体的配送中心。批发指的是在传统流通概念中商品从制造商转移到消费者手中的一个环节。以批发商为主题的配送中心的商品来自各个制造商,将商品进行汇总和再销售是它所进行的主要工作。③以零售商为主体建立的配送中心。连锁经济体或者零售商业务达到一定的规模后,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样可以为其旗下的零售店、连锁酒店、超级市场等提供物流服务。

3配送中心功能

配送中心的功能是否健全,直接影响配送中的任务能否完成。配送中心与一般运输不同之处在于,运货之前要进行必要的分拣、加工、配货等,提供全方位的、方便用户的物流服务。配送中心的基本功能如图1所示。

物流配送中心是流通型结点,它的主要职能是组织和实施配送供应或销售,是集货中心,理货中心以及分货中心,加工中心的综合体。为了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速度,物流配送中心一般具备以下作业功能:

3.1集散功能集散功能是配送中心可以把分散在各个生产企业的产品汇集到一起,经过分拣、配组等向多家客户配送。配送中心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的方式是首先根据各个客户的需求把多种货物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然后集中进行处理和配送操作,从而形成经济、合理的货载批量,这样就极大的提高了仓储以及配送的效率,做到了资源配置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3.2储存功能配送中心的存储功能重点是尽可能地减少存储成本,减少库存占用的资金,从而保证市场分销活动的正常开展,而不是以存储商品为重点。集中储存可以降低库存总量,从而增强销售过程中的调控能力。

3.3流通加工功能流通加工是产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流动的过程中,根据合理配送商品的原则和客户对货物的不同要求对物品进行的加工活动。配送中心最主要的增值服务是流通加工业务,流通加工业务包括拆箱更换产品包装和贴标签、简易的产品制造、制作并粘贴条形码等环节。

3.4分拣功能分拣是将一批相同或不同种类的商品由配送中心选出并集中在一起进行配送。配送中心必须采取适当的方式对组织来的货物进行拣选,并且在此基础上,按照配送计划分装和配装货物,来同时满足不同的用户配送多种货物的需要。

3.5配组功能配送中心将供应商提供的商品汇集后,按用户要求进行配组,然后分送给各个客户。规模较大的配送中心往往客户数量和商品的种类都十分繁多,客户遍及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由于每个用户企业对商品的品种、规格、型号、数量、质量送达时间和地点等的要求不同,造成总配送量很大但单批量较小的情况。依靠配组功能,可大幅度提高送货水平,而且还能在此基础之上降低送货成本。配组功能是配送中心与传统仓储企业的明显区别之一,是配送中心所负责的复杂而繁重的作业,同时也是配送中心众多重要特征中的一个。

3.6配送功能配送功能就是按客户的订货要求,在配送中心进行分货、配货作业后,并将配好的商品送交收货人。和运输相比,配送要完全根据客户对商品种类、数量、规格、地点和时间等的要求,进行分拣、配货、集装、车辆调度、路线安排优化等一系列的工作,再运送给客户的一种特殊的送货形式。配送功能完善了整个物流系统,大大提高了物流的作用和企业整体经济效益。

3.7信息处理功能配送中心内部作业活动和连接供需各方都需要有相当完整的信息处理功能。信息系统将各种物流作业环节的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分析、传递,向货主提供各种作业明细信息及咨询信息,卓有成效地为整个流通过程的控制、决策和运转提供依据。配送中心由此成为整个流通过程的信息中枢。

物流配送毕业论文文献

[1]GB/T18354-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S].

[2]王燕,蒋笑梅.配送中心全程规划[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2:8-10,41-46.

[3]朱欢萍.基于模糊多属性决策的配送中心选址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2007.

[4]刘海燕.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0.

有关物流配送毕业论文推荐:

1.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范文内容

2. 顺丰工作总结范文

3. 顺丰快递商业模式

4. 电大电子商务论文

五、配送战略(一)、配送部门制度1、准时上下班迟到十分钟内扣10元工资,迟到半个小时内扣30元工资。旷工一天扣全天工资,并记小过。2、如有事,必须请假,否则视为无故旷工,扣除两天工资。3、不准在上班时间使用配送部门配送车,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4、配送途中,不是因为客观原因而使客户过长时间没有收到快餐,影响公司声誉者,给予一定的处罚(记大过,以及取消本月获得奖金资格)。5、配送途中,不是因为客观原因而使快餐洒落在地造成损失,由配送员自己负责赔偿损失的50%,并罚以记大过处分。6、因为客观原因导致快餐在配送途中造成了损失,一切后果由公司承担。7、配送员将快餐送达指定地点并由客户签收。8、配送员配送完毕回来及时反馈客户信息、意见给客户服务部。(二)、运输成本 1、固定成本 欧派电动车:2000×4=8000 (元) 2、可变成本 A 电费: 0.5×4=2元/天 1度电=1kw/h (1000w)180w的电池充一次点需要8—12h 22.5---15w/h 充44.4—66.7h =1度电 车充一次电大概可以跑20公里, 大概40个公交站牌(500米一个)约人名币0.5元 B 维护成本(三)、配送路线的选择与方案速度步行 自行车 电动车 面包车 走楼梯 坐电梯67m/min 250m/min 330m/min 750m/min 15s/层 2.5m/s配送实际时间=店址至办公楼下所花时间A+办公楼下至顾客手中所花时间B+合理的耽误时间C 从办公楼下送至顾客手中采取的方式 :楼梯、电梯具体方案:1、顾客办公地点集中在1—5楼 采取楼梯为主,电梯为辅的配送方式 2、顾客办公地点集中在6—10楼 采取先楼梯后电梯的配送方式 3、顾客办公地点集中在11—15楼 采取先楼梯后电梯的配送方式 4、顾客办公地点集中在16—17楼 采取先楼梯后电梯的配送方式具体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采取最节省时间的措施最快的把快餐送到顾客手中。 配送的流程:分拣—配送运输—送达服务—签收并反馈信息给信息部及配送工具路程m 步行 自行车 电动车 面包车 花费时间200 √ 3min+B+C200---500 √ 2min+B+C500---800 √ 1min+B+C800---1200 √ 1.5min+B+C1200--1500 √ 3min+B+C1500—200 √ 6min+B+C2000--2500 √ 7min+B+C综上可得出配送的最优路径是…….配送方案二根据同一路线集中配送原则制定出的方a案线路1:点址(玉沙路中段)→国贸北路→部分龙昆北路→国贸东路路→国贸一横路→部分龙华西路→国贸二横路→店址 路程:90+360+150+420+312+600+90=2022 m线路2:店址(玉沙路中段)→部分金贸中路→国贸三横路→金贸西路→部分金龙路→金洲路→国贸西路→店址路程:500+120+312+180+156+90=1358 m路线3:店址(玉沙路中段)→滨海大道(右)→龙昆北路→龙华路→金龙路→明珠路→滨海大道(左)→店址路程:210+90+1518+1100+750+990+548+210+90=5506m注:1、电动车充一次电可跑约20公里,即可把整个国贸区跑2圈多,配送过程中电动车中途没电的情况出现的几率会少的多,但是没电也可以脚踏。 (四)特殊情况处理方案1、快餐送达时候,客户不在。方案1:向客户同事询问客户去哪里了?要多久才回来?若时间过长,可向客户同事协商是否可以帮客户先签收。方案2:打电话给客户,与其协商支付方式。2、快餐送达后,客户对餐不满意,要求退餐。方案1:配送员认真倾听顾客提出的问题,并做好记录,仔细检查快餐是否真的存在问题。如确实有问题,配送员代表公司向顾客道歉,并给予退餐处理。方案2:立即电话回公司,叫其他配送员立刻送上一份一样的快餐,并想客户道歉。 3、遇到狂风暴雨天气时候。 方案1:配送员在遇到狂风暴雨的天气的时候,可等雨小一点的时候,披上雨衣,照常送餐。 方案2:如遇到台风时期,与客户协商,适当延迟送餐时间。 方案3:如遇到强台风,可由面包车进行配送。

在物流配送领域,如何快速、准确的获得用户信息并及时开展业务,高效、合理的完成配送服务,成为决定物流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物流配送管理系统论文,供大家参考。

物流配送系统干扰管理模型研究

物流配送管理系统论文摘要

摘要:物流配送在我国信息化时代是非常需要的,因此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物流配送系统就是一个经济行为的系统,它为人们在物流上面提供了方便。关于物流配送系统干扰管理模型,国内外都有一定的研究。本文从物流配送系统的概念、一般方式、具体模型来作了探讨工作。

物流配送管理系统论文内容

[abstract] the logistics distribution in our country's information age is very need, so ha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The logistics distribution system is an economic behavior of the system, it for the people in the logistics provided above to a convenient. About logistics distribution system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model, and have certain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from the concept of logistics distribution system, general way, the specific model to work were discussed

关键词:物流配送;系统;干扰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F253

一、物流配送系统

(一)概念

物流配送系统是一个经济行为的系统,它是通过其收集广泛的信息来实现以信息为基础的物流系统化,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物流配送系统的主要机能分为两种,一种是作业子系统,另一种是信息子系统。作业子系统的范围比较广,包括的内容也比较多,例如输送、保管、加工等机能,其主要目的是保证物流配送达到快速的运作,使工作效率提高。信息子系统相比作业子系统来说范围是比较小的,其内容包括订货、发货、出库管理等,它的主要目的除了提高其工作效率以外,还能使工作更加效果化。信息子系统还有一点对于顾客来说是非常有用的,那就是可以以比较低的成本以及优良的顾客服务来完成商品实体,然后从供应地再到消费地,是一种非常有利于顾客的活动。

(二)一般方式

物流配送在我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一般有两种配送模式,一种是及时配送,另一种是准时配送,这两种配送模式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因为两种模式都要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满足了用户的特殊要求,以此来进行供货以及送货的工作。即时配送和准时配送的供货时间非常的灵活和稳定,基于这种情况,对于用户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来说,库存的压力就发生了变化,也就是出现库存缩减的情况,有时还会取消自己的库存。

二、物流配送系统干扰管理模型

(一)国内外的研究

关于干扰的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但是其干扰管理模型是在同个世纪90年代才提出来的,在提出来的概念中,把干扰管理给局限化了,把系统扰动控制在最小数值,还指出了干扰管理的另一种含义,它是属于运筹学的某个应用领域,其发展的潜能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非常大的。

我国的学者也对干扰管理作了一些研究,研究表明干扰管理的实质就是使事件回到最初的状态,其突然出现的事件就是一种偏离,而这种偏离是微小的,并没有对其产生一些重要的影响,所以通过及时的管理 方法 是可以修正的。学者还将干扰管理与应急管理的不同点分列出来,使人一目了然。

在现阶段,国内外关于干扰管理的模型的研究具有片面性,侧重于模型以及算法,虽然涉及的领域非常的多,但是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片面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有的,比如说在车辆调度领域,特别是物流配送这一方面,相对来说起步是比较晚的,但是后续的研究并没有停止。

(二)原因

1.总所周知,客户如果对一个企业充分信任的话,就能使企业的长期的拥有这些客户,也就是固定客户会增多,随着旧客户的口碑相传,新客户也会随之而来,企业就会得到更多的赢利。下文所讲到的数学模型建立的目标是最小化的,因此就可以就可以用这一条件来反映对客户满意度的扰动。

2.物流配送的运营商最关心的必然是运作成本,因为其运作成本是整个物流配送的核心,所以根据这种情况来看,要想节约其运作成本的话,就可以调整其干扰方案。

3.干扰管理在生成新的配送方案后,其车的路线也将发生变化,因为频繁的更改其路线,其交通费必然会增加,超过了原本的预算,其效率也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因为路线频繁的更改,司机原本已经熟悉的路线又变得陌生起来,必将会影响司机的工作心情。依据干扰管理的思想来看,新方案和原方案相比的话,两者间的偏差值应该是最小的,所以路径的变动量也会最小。在本文中,提出的模型(下文将提到)是以三个维度来度量其扰动的,其模型是属于多目标的。

(三)数学模型的建立

数学模型的建立,是例子是非常多的。本文只是以需求量变动为干扰事件这一个例子来进行数学建模,其原因有以下几点内容。

1.需求量变动在一些企业中是必然会发生的干扰事件,特别是在成品油销售的企业。因为油品的存放存在一定的危险,容易造成火灾事故,如果除去加油站,其他成油品销售一般为服务行业,比如说餐饮、酒店等,因为这些行业所存储的油不能太多,所以只能小批量的、多数次的来购买,根据这样一种情况,需求量必然会发生变化。据有关资料调查,需求量变动量最大的干扰事件就是该类企业。

2.需求量变动的问题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度是非常高的,国内外许多著名学者都对需求量变动问题作了探讨。根据一些新闻、期刊以及文献我们就可以看出,物流配送需求量变动的研究已经在很久以前就有相关资料了。此类干扰事件在1987年时就作了有关研究,比如说不确定性需求的动态车辆指派问题模型。

3.关于物流配送的车辆其路径问题的种类也是非常多的,本文主要通过对有时间窗的车辆路径问题作了相关研究。此类问题有一个特别明显的特点,就是客户对货物所送达的时间非常的严格,因此其要求也更加高了。下面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详细的讲解一下这个问题,让其更加的清晰明了。假如其问题范围和条件分别为:只有一个配送中心,并且其配送中心有足够的同质物质材料,车辆也足够,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其车辆必须以配送中心为始源地和终点,而且每一辆车必须从只能访问一个客户,如图1(a)所示.如果出现需求量的突发事件,车辆就必须在出发之前就要把物品载满。假如说在开始设定的计划中,并没有对需求量不足做出一些应急 措施 ,如果客户的需求量突然增加,如图1中的客户点7,而且增加的需求量还超过了剩余车辆的载货量,也就是说其车辆也出现供应不足的情况,此时它就需要其他车辆来进行援助工作,如图l(b)所示。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开始追求方便化,所以物流配送工作对于人们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在物流配送的过程中,必定会出现突发状况,也就是出现干扰的情况。比如说客户需求量变动、车辆出现故障等,这些干扰事件经常会使原本计划出现失败的情况,然后顾客就对其不满,矛盾也会随着时间而加深。在现阶段,物流配送系统干扰管理模型的研究有些片面化,在前面我们也提到过,主要因为全都集中在单一要素变动引发的干扰事件上,在真正的物流配送过程中,存在变动的情况更多,因此,物流配送系统干扰管理模型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以此来完善此系统,让其更加贴近生活,实用性也变得更强。

物流配送管理系统论文文献

[1]王旭坪,杨德礼,许传磊.有顾客需求变动的车辆调度干扰管理研究[J].运筹与管理.2009(04)

[2] 孙丽君,胡祥培,于楠,方艳.需求变动下的物流配送干扰管理模型的知识表示与求解[J].管理科学.2008(06)

[3] 杨文超,王征,胡祥培,王雅楠.行驶时间延迟的物流配送干扰管理模型及算法[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0(02)

[4] 朱晓锋,蔡延光.物流配送的优化模型及算法在连锁企业中应用[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

[5] 胡祥培,于楠,丁秋雷.物流配送车辆的干扰管理序贯决策方法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1(02)

矩阵算法在物流配送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物流配送管理系统论文摘要

摘要: 本文针对物流配送中心运营过程中如何合理制定配送线路的问题,以邻接矩阵为基础,通过对邻接矩阵进行运算得到有向图的可达矩阵,并据此判断是否能够找到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有向通路,最后完成最短路径的搜索。

物流配送管理系统论文内容

Abstract: In this paper, for the problem how to develop reasonable distribution lines in the process of 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 center operations, based on adjacency matrix, by the computation of adjacency matrix to get graph reachability matrix and judge whether can find forward path from the source node to goal node, and finally complete the search of the shortest path.

关键词: 车辆路径问题;配送;物流;最短路径

Key words: vehicle routing problem;distribution;logistics;shortest path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006-4311(2013)10-0163-02

0 引言

目前我国的快递行业蓬勃发展,使得物流配送中心的业务量不断增加,业务的复杂程度也已不断提高,这都对物流配送中心的科学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效、合理、安全、快速的配送是物流系统顺利运行的保证,而配送线路安排是否合理也是配送速度、成本、效益的保证。正确、合理地安排配送线路,可以达到省时、省力,增加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从而使企业达到科学化的物流管理。

本文以邻接矩阵模型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最短路径算法,通过对邻接矩阵进行运算得到有向图的可达矩阵,并据此判断是否能够找到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有向通路,最后完成最短路径的搜索。

1 有向图的可达矩阵

假设有一个n个节点(d1,d2……dn)建立的有向图,每条有向边上都有各自的权值,若节点di和dj之间有条有向边,则其权值表示为Wij。如果我们要求节点d1到节点dn的最短路径。那么首先应该建立基于该有向图的邻接矩阵M:Mij=0表示节点di和dj之间没有直接有向通路,若Mij=1表示节点di和dj之间存在直接有向通路。

那么矩阵M2中所有为1的元素的坐标所代表的就是通过一次“中转”可以达到贯通的节点对。以此类推M3中所有为1的元素的坐标就是通过两次 “中转”可以达到贯通的节点对;Mn所有为1的元素的坐标就是通过n-1次“中转”可以达到贯通的节点对。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M1+M2+M3+……+Mn得到的矩阵T即为原有向图可达矩阵,Tij=0表示节点di和dj之间没有有向通路,若Tij=1表示节点di和dj之间存在至少存在一条有向通路。

对于大规模稀疏矩阵,由于存在大量的值为0的元素,若按常规意义来存储,既会占用大量的存储空间,又会给查找带来不便。所以只要存储值为非0的元素即可。这在计算机中很好实现,只要建立含有两个整数域的结构体变量即可。

2 路径搜索算法

2.1 初步设想 由矩阵乘法的性质可知,Mx=Mx-1*M。若M■■≠0,则说明节点d1通过x-1次“中转”可以到达节点dj。那其中这x-1个节点都是哪些?它们又是什么顺序呢?把这两个问题搞清楚我们就找到了一条从节点d1经x-1次“中转”到达节点dj的通路。

接下来我们观察矩阵Mx-1的第一行,若M■■≠0,且Mij≠0,则说明:节点d1存在经x-2次“中转”到达节点di的通路,且节点di和dj之间存在直接有向通路。这样我们就找到了节点d1到节点dj通路的最后一次“中转”di,即d1,……,di,dj是一条有向通路。我们可以根据此方法进一步再找到节点d1到节点到达di的最后一次“中转”,以此类推直至找到整个通路上的所有节点。

这在计算机中实现也很容易,只要把找节点di和dj之间的最后一次“中转”的方法编写好,采用计算机中的递归调用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计算机会自己自动完成整个操作。

2.2 节点的选取 有一个问题我们需要注意:在我们观察矩阵Mx-1的第一行时可能有多个节点di,使得M■■≠0,且Mij≠0。基于我们是想找到有向图中的最短路径,所以每一次选取节点应该选择一个到节点dj最短的节点作为最后一次“中转”。这一过程是通过查看另一权值矩阵W,找到值最小的Wij来确定di的。

2.3 待查节点集 上面说到,我们找到了节点d1到节点dj的x-1次“中转”的最后一次“中转”di,即d1,……,di,dj是一条有向通路。根据此方法进一步再找到节点d1到节点到达di的最后一次“中转”,以此类推直至找到整个通路上的所有节点。

每一次查找之前,与待查节点有直接通路的节点都应加到考察的范围,同时上一次确定的最终通路上的节点也应从待查范围中删除,而加入最终通路的节点集中。

2.4 需要考虑的两种情况 按照上面方法是会找到一条从d1到节点dj的一条有向通路,但是一定是最短路径吗?我们先考虑两个情况:①如果在已经找到一条从d1到节点dj的有向通路的前提下,再重复以上过程再找一条从d1到节点dj的有向通路,那么有可能新找到的通路上的所有权值之和要比之前找到的通路上的权值之和小,在这种情况下,应放弃原来通路。记下新找到的通路把它作为“当前”的最短路径。②如果在查找的过程中,已经确定节点dy是在已找通路上的节点,即存在节点d1到节点dy的通路,也存在节点dy到节点dj的通路,并且dy是上一节点的最近邻接点。但在查找下一步节点d1到节点dy的通路的最后一次“中转”dz的过程中发现:所定通路上节点dy的上一节点通过其他方式到节点dz的长度要比经过节点dy中转到节点dz的长度要短,即通过dy相当于“绕路”。因为根据2.1中所阐述的方法找到的节点dz一定是待查节点中到节点dy路径长度最短的节点。若存在“绕路”现象,那么通过节点dy到其他的未差节点都会“绕路”。因而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从已经确定的有向通路中把节点dy删除,恢复上一节点为当前节点,重新查找其除dy之外的最后一次“中转”。 2.5 搜索算法 首先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有向图,并根据有向图建立有向图的邻接矩阵M,以及根据各有向边的权值建立矩阵W。然后根据矩阵乘法求出M2,M3,……Mn。这可以通过循环完成。之后的步骤就是设定待查节点,由于算法是从终点向起点查找的,所以应该先把与终点dj构成直接通路的节点作为待查节点。建立完待查节点集后,首先按照深度优先进行搜索,按照上面所说的递归算法查找第一条有向通路。然后以此条通路为基准,进行广度优先搜索,寻找新的通路,查找过程仍然是采用上述的递归算法,但是要考虑到2.4中的两种情况。需要指出的是:广度优先搜索过程可能是一个反复执行的过程,直至最终找到节点d1到节点dj的最短路径。

3 实例

某物流公司业务员要从v0到地点v2投递货物,路线如图1所示,业务员想在此过程走的路线最短,时间最快。他应该走哪条路线?

由上面有向图建立的邻接矩阵M以及有向边权值矩阵W如图2所示,由于M是一个稀疏矩阵,按照上面方法所述形成的节点数对(0,1),(0,3),(1,2),(3,2),(3,4),(4,1),(4,2)。按照矩阵乘法计算出M2、M3、M4、M5。由它们产生的节点对如下所示:M2(0,2),(0,4),(3,1),(3,2),(4,2);M3(0,1),(0,2),(3,2);M4(0,2)。我们据此可得到该有向图的可达矩阵T的节点对:(0,1),(0,2),(0,3),(0,4),(1,2),(3,1),(3,2),(3,4)(4,1),(4,2)。

现在我们求节点v0到v2的最短路径。查看矩阵T可知存在(0,2)的节点对,所以从V0可以到达V2。再按照上述规则以及结合矩阵W,找到M2存在(2,0)节点对,M中存在(1,2)和(0,1)节点对,即M■■= M12* M01, M■■、M12、 M01都不为0。所以找到一条通路即:v0、v1、v2,其路径长为19。

按照上述方法,我们还可以找到通路:v0、v3、v2和v0、v3、v4、v2,但是由于它们的路径长分别为19和20,不产生对通路v0、v1、v2的替换,所以在此不再详述。继续按着上述方法查找通路时会发现:M■■≠0,且存在M■■≠0,M12≠0,继续查找又会发现存在M■■≠0,M41≠0,进一步查找又会发现存在M03≠0,M34≠0,所以最终找到通路:v0、v3、v4、v1、v2,由于其路径长为18,所以按照上述原则对原通路v0、v1、v2进行替换,又由于已查找该有向图中所有通路,所以确定最短路径为v0、v3、v4、v1、v2,由于其路径长为18。

4 结论

本文针对物流配送系统中的投递等事务中路线优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对最短路径算法的尝试,采用逆向标号,对待查节点进行优化选取,有效的利用了第一次计算的有用信息,避免重复计算,使得该算法搜索设计上要比以往算法节省时间,对于最短路径问题可以快速求解。虽然增加了邻接矩阵的乘法计算,但由于是稀疏矩阵,不会增加太多的计算量。本算法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可以在成本降低方面给出积极、高效的意见和解决方法,从而降低物流中的流通费用。

物流配送管理系统论文文献

[1]肖位枢.图论及其算法.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3.

[2]任亚飞,孙明贵,王俊.民营快递业的发展及其战略选择.北京:中国储运,2006.

[3]周石林,尹建平,冯豫华.基于邻接矩阵的最短路径算法.北京:软件导报,2010.

[4]蔡临宁.物流系统规划—建模实例分析.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有关物流配送管理系统论文推荐:

1. 配送管理论文

2. 物流配送毕业论文范文

3. 浅谈仓储与配送管理论文

4. 物流管理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5. 浅谈服装物流管理论文

6. 快递末端物流配送的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研究论文

配送线路优化毕业论文答辩ppt

论文答辩ppt包含的内容有:研究课题的背景及意义,课题现状及发展,研究思路及过程,实验数据结果,解决方案及总结

论文答辩PPT模板在选择上需要注意色调以及领域垂直度。色调选择最不容易错的办法就是根据校徽或者学校logo来去色。领域垂直顾名思义就是PPT模板的风格要和自己的专业保持一致。这边给出一些参考:

点击下载海量动态PPT模板(多种风格模板  已分类,内容丰富)   提取码:2356

论文答辩ppt怎么做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论文答辩ppt怎么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验性的

1、首先,PPT封面应该有:毕设题目、答辩人、指导教师以及答辩日期;

2、其次,需要有一个目录页来清楚的阐述本次答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接下来,就到了答辩的主要内容了,第一块应该介绍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4、之后,是对于研究内容的理论基础做一个介绍,这一部分简略清晰即可;

5、重头戏自然是自己的研究内容,这一部分最好可以让不太了解相关方面的老师们也能听出个大概,知道到底都做出了哪些工作,研究成果有哪些,研究成果究竟怎么样;

6、最后,是对工作的一个总结和展望。

7、结束要感谢一下各位老师的指导与支持。

文字性:

追答封面是论文题目,答辩人,学号,还有指导老师,

第二页是选题缘由,为什么选这个题目,也可以说一下选题目的和意义;

第三页是研究现状,就是现状研究你这个课题的相关学术观点;

第四页是论文的基本框架,不要太复杂,简单,但要准确!

第五页是写作心得,也可以谈谈论文的创新的地方和论文的缺点;

第六页是参考文献,简单列出有代表性的就可以了

大家需要对自己的论文选题、方法、结论、相关文献非常熟悉。

答辩每个人最多10分钟,最好限制在8分钟之内,讲清楚后面幻灯片上的内容。

回答老师问题有理有据,因为是自己完成的,你理所当然最权威,但不能狡辩。

演示文稿尽量做得简洁、漂亮、得体。答辩自信、表达流利、有理有据。

研究概述(1:一张幻灯片)

简明扼要(一两句话)说明:

研究背景

研究意义

研究目标

研究问题

研究框架(1)

研究的展开思路和论文结构

相关概念(1)

若有特别专业或者要特别说明的概念,可以解释。一般无须。

研究综述(1)

简要说明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谁、什么时间、什么成果。

最后很简要述评,引出自己的研究。

研究方法与过程(1-2)

采用了什么方法?在哪里展开?如何实施?

主要结论(3-5)

自己研究的成果,条理清晰,简明扼要。

多用图表、数据来说明和论证你的结果。

系统演示

若是系统开发者,则需要提前做好安装好演示准备,在答辩时对主要模块作一演示1-2分钟。

问题讨论(1)

有待进一步讨论和研究的课题。

致谢(1)

致谢。

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幻灯片的内容和基调。背景适合用深色调的,例如深蓝色,字体用白色或黄色的黑体子,显得很庄重。值得强调的是,无论用哪种颜色,一定要使字体和背景显成明显反差。注意:要点!用一个流畅的逻辑打动评委。字要大:在昏暗的房间里小字会看不清,最终结果是没人听你的介绍。不要用PPT自带模板:自带模板那些评委们都见过,且与论文内容无关,要自己做,简单没关系,纯色没关系,但是要自己做!

一、 答辩PPT制作规范

1.首页放论文中英文题目,尽量和提交到答辩委员手中的论文题目一致,放自己的个人信息、导师信息等。首页PPT背景可以选择设置为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但是背景图片的透明度应该调高,以免影响论文题目等信息。

2. 第二页放目录,阐明PPT的结构,便于答辩委员了解自己讲述的层次。一般而言,目录主要分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讨论、总结等部分。其中结果与讨论可以合并为一个部分。

3. 第三页开始放PPT正文,讲述研究背景,研究背景内容除要简单介绍国内外研究进展外,还要突出自己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特点,使答辩委员觉得自己的工作非常有意义、急需解决。

4. 研究方法部分,对于已经非常成熟的实验方法,无需详细介绍,只需提及即可。如果是较为独特的研究方法,则需要详细介绍。

5. 研究结果和讨论部分,主要是对实验结果的描述和分析,这一部分最为重要的一点是结果和分析要能自圆其说,不能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其次,对研究结果的分析要充分,不能只停留于表面,尽量深层次挖掘实验结果隐藏的信息。

6.总结部分需要简单说明研究结果、研究结果的优势和不足。重点讲述结果和结果的优势,也应该提及研究存在的不足,但是提及的不足应该是微小瑕疵,而不是动摇研究根基的重大问题。

7.最后,致谢页面,尽量简洁,可以只放一个“Thank you”,但是讲的时候要向自己的师兄师姐导师和在座的答辩委员致谢,并欢迎各位老师提出问题。

二、 答辩PPT制作注意点

1.PPT尽量简洁,笔者制作毕业论文答辩ppt时走了极简主义风格,使用了白色背景,没有设置任何动画。读者们制作毕业论文PPT时可以适当增加背景和动画,但是应该把握尺度,不要显得花哨。溶解、跳跃、旋转等幅度较大的动画尽量不要使用,不利于答辩委员们观看PPT内容。

2.不要使用亮度过高的、或者对比度过低的颜色。例如不要使用亮黄色、亮绿色、亮蓝色画图,这样会显得很刺眼;不要使用黑色背景和红色字体,或者白色背景灰色字体,这样会导致看不清楚。

3.如果能使用图表,就不要使用文字。图表能够使答辩委员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你的研究,而文字则会花费较长的时间。

4.可以在每页PPT的角落里放一枚校徽,增加PPT的美观和学校归属感,毕竟答辩委员一般都是本校的老师,对自己的学校还是有感情的。

5.PPT的内容要和毕业论文的内容照应,尽量顺序一致。因为答辩委员会同时看PPT和毕业论文,内容上不一致会影响答辩委员对你的研究的了解。

关于内容:

1、一般概括性内容:课题标题、答辩人、课题履行时间、课题领导教师、课题的回属、致谢等。

2、课题研究内容:研究目标、计划设计(流程图)、运行进程、研究成果、创新性、利用价值、有关课题延续的新见解等。

3、PPT要图文并茂,突出重点,让答辩老师清楚哪些是自己独立完成的,页数不要太多,15页左右足够,不要涌现太多文字,老师对文字和公式都不怎么感兴致;

4、凡是贴在PPT上的图和公式,要能够自圆其说,没有把握的坚决不要往上面贴。

5、每页下面记得标页码,这样比拟便利评委老师提问的时候review

关于模板:

1、不要用太富丽的企业商务模板,学术ppt最好低调简洁一些;

2、推举底色白底(黑字、红字和蓝字)、蓝底(白字或黄字)、黑底(白字和黄字),这三种配色方法可保证幻灯质量。我个人感到学术ppt还是白底好;

3、动手才能强的大牛可以自己做附和课题主题的模板,实在很简略,就是把爱好的图在“幻灯片母版”模式下插入就行了。

关于文字:

1、首先就是:不要太多!!!图优于表,表优于文字,答辩的时候照着ppt念的人最逊了;

2、字体大小最好选ppt默认的,标题用44号或40号,正文用32号,一般不要小于20号。标题推举黑体,正文推荐宋体,假如一定要用少见字体,记得答辩的时候一起copy到答辩电脑上,不然会显示不出来;

3、正文内的文字排列,一般一行字数在20~25个左右,不要超过6~7行。更不要超过10行。行与行之间、段与段之间要有一定的间距,标题之间的间隔(段间距)要大于行间距;

关于图片:

1、图片在ppt里的地位最好同一,全部ppt里的版式部署不要超过3种。图片最好同一格局,一方面很精制,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做学问的严谨态度。图片的外周,有时候加上暗影或外框,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2、关于格局,tif格式主要用于印刷,它的高质量在ppt上体现不出来,照片选用jpg就可以了,示意图我推举bmp格式,直接在windows画笔里依照须要的大小画,不要缩放,出来的都是矢量效果,比拟pro,相干的箭头元素可以直接从word里copy过来;

3、流程图,用viso画就可以了,这个地球人都知道;

4、ppt里呈现图片的动画方法最好简练到2种以下,还是那句话,低调朴实为主;

5、动手才能容许的话,学习一下photoshop里的基础操作,一些照片类的图片,在ps里做一下曲线和对照度的基础调剂,质量会好很多。windos画笔+ps,根本可以搞定一切学术图片。

关于提问环节:

评委老师一般提问重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1.他本人的研究方向及其善于的范畴;

2.可能来自课题的问题:是确切切合本研讨涉及到的学术问题(包含选题意义、主要观点及概念、课题新意、课题细节、课题单薄环节、建议可行性以及对自己所做工作的提问);

3.来自论文的问题:论文书写的规范性,数据起源,对论文提到的主要参考文献以及有争议的某些察看尺度等;

4.来自幻灯的问题:某些图片或图表,请求进一步说明;

5.不大轻易估量到的问题:和课题完整不相关的问题。似乎相关,但是答辩者基本未做过,也不是课题涉及的问题。答辩者没有做的,但是评委想到了的东西,答辩者进一步盘算怎么做。

依据本人观摩师兄师姐答辩的经验,提问环节很轻易由于紧张被老师误导,假如老师指出你xx处所做错了,先沉着想一下,别立马就附和说啊我错了啊我没有斟酌到。一般来说答辩老师提的问题,很少有你做课题这几年之中都没斟酌到的。想好了再答复,不要顶撞老师,实在不会的问题,千万不要“蒙”,态度必定要谦逊,哪怕直接说“自己没有斟酌到这点,请老师指正”。

一、要对论文的内容进行概括性的整合,将论文分为引言和实验设计的目标意义、资料和方式、结果、讨论、结论、致谢几部分。

二、在每部分内容的presentation中,原则是:图的后果好于表的效果,表的效果好于文字叙述的效果。最忌满屏幕都是长篇大论,让评委心烦。能引用图表的地方尽量引用图表,的确须要文字的处所,要将文字内容高度概括,简练明了化,用编号标明。 三、

1、文字版面的基础请求

幻灯片的数目:

学士答辩10min 10~20张

硕士答辩20min 20~35张

博士答辩30min 30~50张

2、字号字数行数:

标题44号(40)

正文32号(不小于24号字)

每行字数在20~25个

每张PPT 6~7行 (忌满字)

中文用宋体(可以加粗),英文用 Time New Romans

对于PPT中的副题目要加粗

3、PPT中的字体颜色不要超过3种(字体颜色要与背景色彩反差大)

建议新手配色:

(1)白底,黑、红、篮字

(2)蓝底,白、黄字(浅黄或橘黄也可)

4、添加图片格式:

好的质量图片TIF格式,GIF图片格局最小

图片外周加暗影或外框效果比拟好

PPT总体效果:图片比表格好,表格比文字好;动的比静的好,无声比有声好。

一、关于模板的选择与制作

1、有几点原则你需要铭记于心:

(1)低调、简洁才是真理,太过华丽的商务模板往往会影响导师们的视觉效果。

(2)模板底色尽量统一,至少在文字或图片的地方保持同一颜色,避免看上去不协调。

(3)文字和模板底色要形成鲜明的对比,推荐白底(配黑、红和蓝字)、蓝底(配白或黄字)、黑底(配白和黄字),这样能使你的'内容一目了然。

2、模板的挑选或制作:

(1)若是选用现成的,以干净、清爽为宜。切忌每页都换不同的背景图片,尽量统一。注意配色,有时候,电脑屏幕上的显示与投影仪屏幕上会有较大差别,或是在光线很亮的地方效果就会很差。因此应事先选择好安全的配色,或是提前到答辩的教室里演示一下,看一下效果。

(2)当然了,动手能力强的也可以自己制作模板。你可以先选择一个幻灯片模板,然后选择菜单视图下面的母版,再在母板下进行编辑。很多机智的孩子,一般会选择在空白母版上插上校徽,简洁明了,不失大方。

二、关于内容

1、原则就是:避免长篇大论,点面结合,突出重点。

你完全不需要将一整篇论文都搬到你的PPT上。PPT虽很少有页数的限制,但你答辩的时间往往有一个规定,在这段少得可怜的时间里,就算你把自己的论文逐字逐句读一遍,都来不及,更何况还要结合PPT来讲呢?

因此,一句话,PPT上展现的永远是浓缩的精华。

2、必须要体现的内容:

(1)你研究的题目、指导老师、研究的目的、实验方法方案设计、参考资料、大致过程、研究结论、创新点、现实中的应用价值等。

(2)其中,你需要花较多篇幅体现的是方法、过程、结论这三个方面。方法上突出创新之处,条理清晰。过程,为了节省篇幅,可以用流程图表现出来,体现在一张图上,再具体讲述。结论,最好和前人的研究进行一些对比,突出你的一些创新性的价值和意义。

三、文字方面

1、原则就是:能少则少!

有人说,图优于表,表优于文字,还是很有道理的。很多人答辩就是照着PPT原封不动的念,完全一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架势。念到最后,你都快睡着了,台下的老师也绝对不会好到哪里去。

2、关于字数和字体大小:

(1)如果是默认尺寸的PPT模板,一般标题以40-44号为宜,正文用28-32号。最好不要用小于20号的字体,不然,从台下看上去可能会很费力。

(2)标题和重点,记得加粗,突出你要强调的内容。

(3)字体上面,最好不要用一些特殊的,不然很有可能在答辩时使用的那台电脑上显示不出来,最后,还影响你整体的排版,让你手忙脚乱。

(4)关于字数嘛,一般机智的同学,会选择用一些丰富的图片来充实自己的PPT,文字反倒成了点缀,一些大段大段的文字可以在自己随身带的笔记本上体现。那精简的文字用来画龙点睛,前后衔接就可以了。

(5)还要注意文字间距,不要密密麻麻堆在一起,影响整体美观。

四、图片、表格的应用

1、原则是:能用则用,务必保证足够清晰,让人能看清楚上面的数据和要表达的内容。比起文字,图片、表格往往是让你出奇制胜的武器。

2、注意事项:

(1)保证清晰,但像素也不能太高,不然很有可能到时候PPT打开会很慢,或者根本打不开。为了保证效果,可以用PS稍微处理一下。做一些曲线和对比度的基本调整,质量会好很多。

(2)表格上的字要保证能看清,如果一张图很大,可以只放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不要把它完全压缩在一张PPT上。

(3)凡是用到的图和表格,你都要保证,之后可以自圆其说,不然,你将很难应付接下来的提问环节。

五、你需要留意的一些细节

要知道,细节往往决定成败。一份成功的答辩PPT背后,往往离不开各种思虑周全的小细节。

1、注意下标,标上页数。这样之后才不会出现,老师指着你的PPT说,就是前面某张图,然后你还得晕头转向,回到前面慢慢找。

2、页数上面,一般不宜少于10张,但也不要多于30张,以20张左右为宜,因为毕竟你有陈述的时间限制,太多的PPT,你很有可能最后讲不完。

3、注意总体的基调,一般看来,图片比表格好,表格比文字好;动的比静的好,无声比有声好。

4、最后,一个情真意切的致谢,也能为你加分不少哦!

配送线路优化论文开题报告

2t24t根据我搜集的一些网站来看,建议看看这个,要做毕业论文以及毕业设计的,推荐一个网站 ,里面的毕业设计什么的全是优秀的,因为精挑细选的,网上很少有,都是相当不错的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对毕业论文的写作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别的相关范文很多的,推荐一些比较好的范文写作网站,希望对你有帮助,这些精选的范文网站,里面有大量的范文,也有各种文章写作方法,注意事项,应该有适合你的,自己动手找一下,可不要照搬啊,参考一下,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那才是自己的。 如果你不是校园网的话,请在下面的网站找: 毕业论文网: 分类很细 栏目很多 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 开题报告: 实习论文: 写作指导:

开题很好写的,报告也能搬忙

电子商务条件下我国企业物流模式研究 摘要:本文认为,电子商务时代,物流发展出现服务化、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柔性化、一体化、国际化趋势,对传统物流观念、企业物流系统结构、物流运作方式、物料采购、客户服务、运输以及存货等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文章提出,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物流模式,在积极推进第三方物流的同时,灵活运用自营物流、物流联盟模式或者多种模式共同发展,使企业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联盟,自营物流,第三方物流 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给人类经济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这场变革所产生的产业大重组,将把现代物流业提升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物流是电子商务的瓶颈,也是电子商务的基础和条件,没有物流的发展和支撑,电子商务将成为空中楼阁。但电子商务的发展,也给企业物流的发展带来新的课题,人类已经进入网络经济时代,电子商务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企业必须顺应这—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建立适应电子商务环境的企业物流模式。 一、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及其所创造的无与伦比的效率与价值,使得构建在互联网之上的电子商务应运而生,且发展强劲。 电子商务有着巨大的市场与无限的商业机遇,现实的和潜在的商业利润丰厚。根据美国朱庇特(Jupiter)研究公司的预计,未来五年里,B2B电子商务将会飞快成长,从2004年的3360亿美元增至2005年的6.3兆亿美元,整个经济中B2B电子商务所占比例将从目前的3%增至42%。在未来数年中,亚太地区的B2B电子商务市场(不包括日本)将占全球电子商务市场销售总额7.3万亿美元的13.6%。在2004年,亚太地区的电子商务企业将有91%的企业是以B2B模式运作,B2B交易网站将会成为市场主导。截止到 2004年12月31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突破9000万,网站数量达到65.2万个,网上购物成为时尚,用户使用电子银行在网上直接付款超过货到付款方式。易观国际《互联网研究系列报告——电子商务 (2004)》显示,我国电子商务的交易总额在2004年达到4400亿元, 2005年即增至6200亿元。 电子商务是通过互联网络进行商务活动的新模式,是21世纪信息化、网络化的产物,代表了未来商务的发展方向。电子商务的产生使复杂的多渠道的商品交易简单化、快捷化,减少了交易成本,简化了交易流程,提高了交易效率。电子商务是商业领域内的一次革命,而电子商务物流则是物流领域内的一次革命。要改变过去那种重商流、轻物流的思想,把物流提升到竞争战略的地位,注重社会电子化物流系统的发展。国家与企业共建电子化物流系统从而形成全社会的电子化物流系统,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政府要在高速公路、铁路、航空、信息网络建设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以保证交通流和信息流的通畅,形成一个覆盖全社会的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为发展电子商务物流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企业要投资于现代物流技术,要通过信息网络和物流网络,为客户提供快捷的服务,提高竞争力。要吸引更多的制造企业和商业企业上网,通过上网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水平,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从而促进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信息化、全球化、多功能化和一流的服务水平,已成为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追求的目标。 但企业在发展电子商务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是互联网对传统企业似乎是一种“中断的技术”,它将挑战企业现有的组织、生产流程及人员心态,改变传统经营模式,使拥有文化基础的传统企业很难接受它。 二是由于经营模式比较成熟,无法得到投资者的青睐,很难迅速获得大额融资,使开展电子商务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 三是营销模式的改变。零售企业具有较好的商务经营和配送优势,精减库存和货架计划,但要完全适应网络零售环境下地域广泛、业务量小、送货上门的个性化营销的新型网络零售模式,还需要一个过程。 四是缺乏既懂商务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且网络人才资本昂贵。 二、电子商务对企业物流的影响 1.电子商务条件下物流的特点 在电子商务时代,物流有了一系列新特点: (1)服务化。现代物流以实现顾客满意为第一目标。 (2)信息化。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信息化是发展的必然要求。 (3)自动化。核心是机电一体化,外在表现是无人化,效果是省力化,另外还可以提高作业能力,提高物流效率。 (4)智能化。这是物流自动化、信息化的高层次应用。 (5)网络化。网络化也是信息化,它有两层含义:一是计算机通迅网络系统;二是组织网络化。网络化也是物流信息化的必然。 (6)柔性化。柔性化是指根据顾客的需求灵活变化生产工艺,是以实现“顾客为中心”的理念而在生产领域提出来的。 (7)一体化。电子商务的发展,使物流内部、供应链之间以及企业与外界的物流联系更加紧密,更趋一体化。 (8)国际化,电子商务的发展,国际物流必然迅速发展,也使企业物流的发展日趋国际化。 2.电子商务对企业物流的影响 电子商务条件下物流具有新的特点,将对企业物流产生巨大的影响,现代企业如何应用,建立一套适应电子商务的现代物流系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对传统物流观念的影响。电子商务将改变人们传统的物流观念。电子商务作为一个新兴的商务活动,为物流创造了一个虚拟性的运动空间。在电子商务的状态下,人们在进行物流活动时,物流的各种职能及功能可以通过虚拟化的方式表现出来,在这种虚拟化的过程中,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组合方式寻求物流的合理化,使商品实体在实际运动过程中达到效率最高、费用最省、距离最短、时间最少。 (2)对企业物流系统结构的影响。电子商务对企业物流系统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由于网上客户可以直接面对制造商并可获得个性化服务,故传统物流渠道中的批发商和零售商等中介将逐步淡出。 二是由于网上时空的“零距离”特点与现实世界的反差增大,客户对产品的可得性心理预期加大,导致企业在交货速度上的压力也随之增大。因此,物流系统中的港、站、库、配送中心、运输线路等设施的布局、结构和任务将面临较大的调整。 三是信息共享的即时性使制造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成为可能,故其组织结构将趋于分散并逐步虚拟化。当然,这主要是那些拥有品牌和产品在技术上已经实现功能模块化及质量标准化的企业。 四是大规模的电讯基础设施建设将使那些能够在网上直接传输的有形产品的物流系统隐形化。这类产品主要包括书报、音乐、软件等,即已经数字化的产品的物流系统将逐步与网络系统重合,并最终被网络系统取代。 (3)对物流运作方式的影响。首先,电子商务可使物流实现网络的实时控制。传统的物流活动在其运作过程中,不管是以生产为中心,还是以成本或利润为中心,其实质都是以商流为中心,从属于商流活动,因而物流的运动方式是紧紧伴随着商流来运动。在电子商务下,物流的运作是以信息为中心的,信息不仅决定了物流的运作方向,而且也决定着物流的运作方式。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通过网络上的信息传递,可以有效地实现对物流的实时控制,实现物流的合理化。 其次,网络对物流的实时控制是以整体物流来进行的。在传统的物流活动中,虽然也有计算机对物流实时控制,但这种控制都是以单个的运作方式来进行的。而在电子商务时代,网络全球化的特点,可使物流在全球范围内实施整体的实时控制。 (4)对物料采购的影响。企业在网上寻找合适的供应商,从理论上讲具有无限的选择性,这种无限选择的可能性将导致市场竞争的加剧,并带来供货价格降低的好处。但是,频繁地更换供应商将增加资质认证的成本支出,并面临较大的采购风险。所以,从供应商的立场来看,应对竞争的必然对策是积极地寻求与制造商建立稳定的渠道关系,并在技术、管理、服务等方面与制造商结成更稳固的战略联盟。同样,制造商也会从物流的理念出发来寻求与合格的供应商建立一体化供应链。作为利益交换条件,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将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层次上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通过物流信息系统的对接,使供应商与制造商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5)对客户服务的影响。要求实现客户服务的个性化,只有当企业对客户需求的响应实现了某种程度的个性化对称时,企业才能获得更多商机。这就要求企业网站的主页设计要个性化,要针对特定的客户群体;要求根据客户需求的变化进行不同的服务营销组合,实现企业经营的产品或服务的个性化;要求企业对客户追踪服务的个性化。网络时代客户需求的个性化增大了市场预测的离散度,故发现客户个性化服务需求的统计特征将主要依赖对客户资料的收集、统计、分析、追踪等。 (6)对运输的影响。在电子商务条件下,速度已上升为最主要的竞争手段。物流系统要提高客户对产品的可得性水平,在仓库等设施布局确定的情况下,运输将成为决定性的因素。 (7)对存货的影响。一般认为,由于电子商务增加了物流系统各环节对市场变化反应的灵敏度,可减少库存,节约成本,相应的技术手段也由看板管理(QIT)和物料需求计划 (MRP)等转向配送需求计划(DPR)、重新订货计划(ROP)和自动补货计划(ARP)等基于对需求信息作出快速反应的决策系统。但从物流的观点来看,这实际是借助于信息分配对存货在供应链中进行了重新安排。存货在供应链中总量是减少的,但结构上将沿供应链向下游企业移动,即经销商的库存向制造商转移,制造商的库存向供应商转移,成品的库存变成零部件的库存,而零部件的库存变成原材料的库存等等。 三、国外电子商务条件下的物流解决方案 国外电子商务已非常发达,其电子商务条件下物流的解决方式以美国的物流中央化、日本的高效配送中心等最为典型: 1.美国——物流中央化。美国物流中央化的物流模式强调“整体化的物流管理系统”,是一种以整体利益为重,冲破按部门分管体制,统一从整体进行规划管理的管理方式。在市场营销方面,物流管理含分配计划、运输、仓储、市场研究、为用户服务五个过程。在流通和服务方面,物流管理过程含需求预测、订货过程、原材料购买、加工过程,即从原材料购买直至送达顾客的全部物资流通过程。 2.日本——高效配送中心。物流过程是:生产——流通——消费——还原(废物的再利用及生产资料的补足和再生产)。物流是非独立领域,受多种因素制约。物流(少库存多批发)与销售(多库存少批发)相互对立,必须利用统筹来获得整体成本最小的效果。物流的前提是企业的销售政策、商业管理、交易条件。 3.适应电子商务的一种全新的物流模式——物流代理.物流代理 (含义为第三方提供物流服务)。物流代理是“物流渠道中的专业化物流中间人,以签订合同的方式,在一定期间内,为其他公司提供的所有或某些方面的物流业务服务”。 从广义的角度与物流运行的角度看,它包括一切物流活动及发货人可以从专业物流代理商处得到的其他一些价值增值服务。提供这一服务是以发货人和物流代理商之间的正式合同为条件的。这一合同明确规定了服务费用、期限及相互责任等事项。狭义的物流代理专指本身没有固定资产但仍承接物流业务,借助外界力量,负责代替发货人完成整个物流过程的一种物流管理方式。物流代理公司承接了仓储、运输代理后,为减少费用的支出,同时又要使生产企业有利可图,就必须在整体上尽可能地加以统筹规划,使物流合理化。 四、电子商务条件下我国企业物流模式 根据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和电子商务条件下物流的特点,结合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企业在电子商务条件下可采取的物流模式主要有: 1.企业自营物流模式。企业自营物流是指企业自身经营物流业务,组建全资或控股的子公司完成企业物流配送业务。 对于已开展普通商务的公司,可以建立基于Internet的电子销售商务系统,同时可以利用原有的物资资源承担电子商务的物流业务。拥有完善流通渠道包括物流渠道的制造商或经销商开展电子商务业务,比ISP、ICP或Internet经营者为从事电子商务而开辟销售渠道和物流系统更加方便。 国内从事普通销售业务的公司主要包括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等。制造商进行销售的倾向在20世纪90年代表现得比较明显,从专业分工的角度看,制造商的核心业务是商品开发、设计、制造,但越来越多的制造商不仅拥有庞大的销售网络,而且还有覆盖整个销售区域的物流配送网,国内大型制造商的生产人员可能只有3000-4000人,但营销人员却有一万多人,制造企业的物流设施普遍要比专业物流公司的物流设施先进。这些制造企业完全可以利用原有的物流网络和设施支持电子商务业务,开展电子商务不需要新增物流、配送投资。对这些企业来讲,比投资更为重要的是物流系统的设计和物流资源的合理规划。 2.第三方物流模式。第三方物流随着物流业的发展而发展,是指为适应电子商务发展而采用的一种全新的物流模式,又称物流代理,是物流专业化的重要形式。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第三方物流,且它的占有率与物流业的水平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相关性。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程度反映和体现着一个国家物流业发展的整体水平。现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是一个约有 10-15年历史的行业。第三方物流是现代物流服务发展的趋势所在,第三方物流作为我国物流业发展过程中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已经过近几年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 (1)物流业务的范围不断扩大。一方面,商业机构和各大公司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放在核心业务上,将运输、仓储等相关业务环节交由更专业的物流企业进行操作,以求节约和高效;另一方面,物流企业为了提高服务质量,也在不断拓宽业务范围,提供配套服务。 (2)提供客户定制的物流服务。很多成功的物流企业根据第一方、第二方的谈判条款,分析、比较自理的操作成本和代理费用,灵活运用自理和第三方两种方式,提供客户定制的物流服务。 (3)物流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第三方物流已经成为适应电子商务的一种全新的物流模式。这种集成模式的发展,来自电子商务成功的经验,并加快了物流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3.物流一体化。物流一体化是以物流系统为核心的由生产企业经由物流企业、销售企业直至消费者供应链的整体化和系统化。它是在第三方物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物流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物流企业通过与生产企业建立广泛的代理或买断关系,与销售企业形成较为稳定的契约关系,从而将生产企业的商品或信息进行统一处理后,按部门订单要求配送到店铺。这种模式还表现为用户之间广泛交流供应信息,从而起到调剂余缺、合理利用、共享资源的作用。在电子商务时代,这是一种比较完整意义上的物流配送模式,国内海尔集团的物流配送模式基本上达到了物流一体化模式的标准。 4.物流联盟模式。物流联盟 (Logistics Alliance)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组织为实现特定的物流目标而采取的长期联合与合作,其目的是实现联盟参与方的“共赢”。物流联盟具有相互依赖、核心专业化及强调合作的特点,是一种介于自营和外包之间的物流模式,可以降低前两种模式的风险。物流联盟是为了达到比单独从事物流活动更好的效果而使企业间形成相互信任、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物流伙伴关系。企业之间不完全采取导致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也不完全采取导致共同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只是在物流方面通过契约形式形成优势互补、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的中间组织。联盟是动态的,只要合同结束,双方又变成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单独个体。狭义的物流联盟存在于非物流企业之间,广义的物流联盟包括第三方物流,本文指的是狭义的物流联盟。 在电子商务条件下,我国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物流模式。国际上流行的做法是电子商务企业将物流全部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我国则应在积极推进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同时灵活运用自营物流、物流联盟或者多种模式共同发展,使企业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