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学术论文和学科论文的关系

发布时间:

学术论文和学科论文的关系

毕业论文是专科及以上学历教育为对本专业学生集中进行科学研究训练而要求学生在毕业前撰写的论文。一般安排在修业的最后一学年(学期)进行。学位论文根据所申请的学位不同,可分为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三种。这里的学士论文和毕业论文相提并论,所以学术论文与毕业论文是包含关系!唯一相同的是都需要论文查重!

学位论文是作者为获得某种学位而撰写的研究报告或科学论文。一般分为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三个级别。那么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有什么区别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1、 学位论文与学术论文内容不同,学术论文通常是针对某个选题展开的研究,学位论文除了包括这部分内容外还包括与该选题相关的综述、个人简介、发表论文清单等具体内容,所以学位论文所包括的内容更多一些。 2、 学位论文与学术论文篇幅不同,学术论文篇幅比较短,不少学术论文几千字,由于学位论文包含的内容比较多,所以很多学位论文篇幅较长,动辄几万字是很常见的篇幅。 3、 所需要的参考文献数量不同,学术论文对字数的限制比较明显,尤其是发表在期刊上的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使用要精而少,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通常没有限制,只要需要相关文献,就可以引用,所以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数量通常都比较多。 以上就是关于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有什么区别的全部内容。

学术论文是最为常见的科研文体之一,它既是人们用来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凭证,又是真实、全面、系统地反映研究成果、传播学术信息的主要工具。毕业论文的范文格式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缺少一个是不行的。

毕业论文和学术论文的关系

毕业时写的论文是不是学术论文呢?相信有不少的朋友都会对这个感到迷惑。下面我整理了有关于这方面的资料,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毕业时写的论文是不是学术论文 毕业论文就是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独立完成的一篇总结性的学术论文。这里有这样几点需要大家注意:一是应届毕业生;二是独立完成,当然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三是总结性的,所谓总结性的就是说,将来在选题的时候,比如中文系,你可能会选语言方面的,也可能会选文学方面的。语言方面,你可能更喜欢古代汉语,或者更喜欢现代汉语,或者更喜欢应用语言学。文学方面,你可能喜欢古典文学,或者喜欢现代文学,或者是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外国文学,你可能喜欢东欧的或者西欧的,或者喜欢日本的等。总起来说专业分的比较强。为什么说是总结性的呢?尽管你选择的选题可能是你所学的四年来最感兴趣的的题目,但要真正写出一篇象样的、合格的毕业论文,需要调动各种基础知识。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毕业论文来检查一下你四年或三年半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技能都处在一个什么水平上。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毕业论文具有总结性。 毕业论文赏析 浅谈图书馆管理系统发展趋势 摘 要: 图书馆肩负着传播知识的重任,无论时代怎么前进,其承载文化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然而传统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已然不能满足当下读者的需要。本文从分析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究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图书馆 管理系统 现状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6-0066-01 一、引言 书籍保存下前人生产劳作的经验和生活的智慧,而图书馆则是容纳知识和承载文化的装置。随着当今科技文化的发展,图书馆的管理所存在的现实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传统的管理工作全部依托于人工人力,而今信息化时代下知识结构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管理工作量大大增加,传统的人工管理效率低下,不仅浪费了读者的时间,也使得信息资源得不到充分合理的利用而造成浪费。所以图书馆管理系统需要紧随时代发展的趋势而尽快地实现现代化、信息化、自动化,以切实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更好的为读者服务。 二、图书馆管理系统现状分析 1.资源与服务相互孤立 当今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行业的革新和发展。各行各业也都依赖数字技术进行行业资源整合与调整,以实现管理信息化和自动化,将人力从繁重机械的劳动中解救出来。众所周知,电子产品以惊人的速度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阅读方面更是这样,电子书逐渐取代纸质书而成为人们的首选,它高效快捷方便,也更能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但是,就现状而言,图书馆的数字资源还远没有满足人们的需求:多数图书馆依然保持着以纸质图书为主借阅的传统,没有很好地利用数字图书资源;有些图书馆甚至将数字资源,纸质图书与网络检索等三者的关系割裂开来,这就无疑严重阻碍了图书馆数字化的发展。 2.信息孤岛现象加剧 尽管数字阅读能更好的满足读者的需要,而且也使图书馆的管理工作自动化倾向越来越明显。但它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图书馆在数字化管理方面存在的诸多疏漏和不足之处。随着这些独立系统的不断增加,读者在使用时查找和获取信息都变得极不方便。图书馆在进行资源整合时,独立系统就成为首要的障碍,从而不能将所有的信息资源都整理完备,业务工作不能一起完成,因此信息孤岛现象愈发严重。这些问题的存在,会给读者带来很大的不便,例如大学图书馆里读者进行论文提交时,独立系统运作与整体运作产生重叠,从而给管理工作的带来诸多不便。 3.管理上操作不完备 虽然数字图书馆已经成为时代的新宠,但依旧有部分图书馆以传统的方式运营,只有纸质图书的借阅和管理,依靠人工操作,于高效快捷的数字化管理置若罔闻,没有很好地应对时局的发展,全部业务无法集中进行操作管理,造成实际管理工作琐碎而低效。比如,财务管理资金流动,党务管理等操作都费时费力。对读者来说,信息交流平台的存在能更好地向图书馆反馈信息。如果没有这个平台,读者和图书馆之间不能形成良性的沟通交流,同样也不利于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发展和完善。 4.管理宗旨偏离 对图书馆管理者来说,应该牢记以下几点:书的基本功能是使用;读者和书之间存在一一映射的关系;读者的时间不该被随意浪费。因此,图书馆的工作中心应该是为读者服务。然而多数图书馆偏离了这个宗旨,不能很好的了解读者的真实需求,也不能及时掌握时下热点和潮流,加上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没有及时有效地反馈到决策层面也导致图书馆偏离了以读者为中心的宗旨。所以,对图书馆而言,建立起读者对其服务评价系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 三、图书馆管理系统发展趋势 与传统图书馆相比,现代图书馆基于信息化的操作能更有效更便捷地进行知识传递和信息交流。但随着科技信息的发展,技术水平的进步,也只是提高了图书馆进行信息交流的效率,而并没有改变其传递知识的本质。但是就我国的情况来说,图书馆管理系统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才开始出现,最初只是单项业务管理,技术上不能自给而是借助于国外;到后来自动化技术相对成熟了,计算机集成技术可以进行跟踪并且全程掌控,大大提高了管理的流通性和整体性;最后依托于成熟的网络系统进行管理,各个环节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疏通,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已非昔比。起步晚,发展相对滞后是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特征。但总的趋势是,由单一到人性化多元化方向不断更新和完善。虽然与国外先进成熟的管理系统相比,我国的图书馆管理系统还存在着诸多疏漏和不足,但它发展的前景还是相当乐观的。 1.增强合作理念 虽然图书馆管理系统已越来越人性化,也更加符合读者的需求,但是诚实点讲它还不够卓越,也还是问题频生。首先,图书馆管理系统兼容性就难以平衡;其次,管理系统自身设计也还有漏洞,它不能及时有效的将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整合起来,以致信息孤岛问题得不到良好的解决。故图书馆应增强合作的理念,尽量与各个方面达成友好一致协议,以确保资源得到完全整合,从而提高管理系统的工作效率,最终更好的为读者提供服务。 2.采用数字化新技术 数字化新技术是当今各行各业内部进行调整提升的不二选择。就图书馆的建设而言,更需要借助这样的新技术和新手段。整个图书馆在运作时,有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产生,如果这些仅仅依靠人工操作的话,那将是十分繁重而低效的工作。但如果能采用数字化新技术对这些数据和信息进行深入而科学的统计学分析,那么或许会挖掘出一些有现实意义的信息来,从而使管理层更好的掌握读者的需求以及时进行自身的更新和完善,同时也会提高管理的质量。比如,通过数字化新技术分析出读者的阅读喜好,就能更有针对性的迎合他们的口味和审美,给予适当的推荐和引领,从而使图书馆更加舒适便捷人性化。 3.融合管理理念 长久以来,图书馆管理过程中都存在一些界限不清的区域。混淆了管理和服务的概念,以至于很多图书馆不清楚管理理念的关键所在,或者对图书馆理念的发展趋势一直很模糊。这些图书馆把服务的对象本末倒置,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对图书进行修整和管理,而对读者真正的需求视而不见。还有的图书馆服务理念单一,不能很好的兼顾资源,服务,和管理之间的关系,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还给读者带来不便。事实上,这三者应该是彼此之间相互补充兼顾而平衡的关系,有了资源的存在才能与服务对象产生关联,而服务又是通过管理体现出来的,管理的有效进行也保证了服务的质量。所以图书馆管理系统融合管理理念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4.实现云计算 云计算作为计算机领域一个具有革新意义的概念,近年来在各大领域都炙手可热。这个新型概念的应用常常给行业内部带来革命性的进步和发展,当然图书馆领域也不例外。然而实际情况是,先进技术在没有得到大面积的推广时,其市场价格往往很高,高端管理系统的购买成本是大多数规模较小的图书馆所负担不起的,但是云计算系统因为采用了assa模式而大大降低了其使用成本,使得众多小型图书馆使用到先进的云计算系统进行管理成为可能。它自身系统的优势,给管理带来了高效与快捷之处。 5.提高服务评价系统 服务评价系统能将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满意程度及时反馈给图书馆。即是建立一个读者与图书馆交流的平台。若采用先进的服务评价系统,不仅能够随时地掌握各方面情况,还能根据调查来的信息及时给予调整,使管理人员在决断对策时有理有据,最终给予读者人性化的服务。 四、结语 当今社会结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图书馆管理系统也应跟随时代的脚步,及时更新自身的系统,完善自身结构,始终保持以读者为中心的理念。同时采用高新技术,以使图书馆各项资源信息不断完备改善,以提高管理效率,从而更好执行它传递信息承载文化的使命。 参考文献 [1]赵琴.浅谈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J].才智,2013,10:285. [2]蒲琼.基于B/S架构的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0. [3]卢培煜.LSP理念的图书馆管理系统的架构设计[D].重庆大学,2008. [4]常磊.探究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J].科技风,2014,05:233. [5]任凤鹏.图书馆系统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导报,2014,27:195.看了“AAAAA”的人还看: 1. 毕业论文是学术论文吗 2. 毕业的学术论文 3. 本科生写学术论文 4. 本科生学术论文的写法 5. 本科毕业的非学术论文

毕业论文不属于学术论文,毕业论文要提出新的学术观点的,不能有重复的观点。学术论文是可以同一个观点不同的论述或论证的,是允许一定的重复率的。————中国期刊库

科学与艺术的关系论文

关于科学与艺术,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在主编的大型画册《科学与艺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中说“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科学家追求的普遍性不同于自然现象的普遍性,是人类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适用于所有的自然现象。它的真理性植根于科学家以外的外部世界,科学家和整个人类只是这个外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艺术家追求的普遍真理性也是外在的,植根于整个人类,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尽管科学的普遍性和艺术的普遍性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之间有着很强的关联。因此,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是同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相联的。”起源的角度说明科学与艺术本是同根生,后来随着学科的分化才走上不同的道路;科学与艺术之发展都试图进行有条件的、谨慎的创新;在历史上两者共济进化,谱写了人类文明的壮丽篇章;科学理论的选择从内部和外部都受审美原则的支配;作为生成与组织原则的对称性,是科学与艺术最主要的共性所在,对称性对于理解科学与艺术至关重要。 艺术美感在科学创造中往往能给人们意想不到的启迪。特别当你在科学创造过程中遇到困难,思路受阻,百思不得其解时,某些艺术美感的启示,能使你茅塞顿开,接通已经失掉和忽略的线索,沟通“已知”与“未知”的联系,促使你浮想连翩,触发灵感,使难题迎刃而解。 科学与艺术的互动关系是伴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同时科学与艺术是发展也是行影相随的,艺术需要科学的眼光来创作,科学指导艺术的发展,艺术为科学提供了服务,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既是互动的,又是相互依存的,艺术离不开科学,科学也少不了艺术,艺术时刻都发生,是永恒的。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与艺术的交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已成为当今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特征之一。艺术的发展,科学的进步,艺术的深层哲学思考也越来越深入。对于艺术的哲学思考,我个人并没有太独到的见解,一直都在努力的探索着和追寻着,什么是艺术,什么是哲学,这个概念非常的抽象,很难理解,艺术与哲学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到底里面有什么联系呢?这样的问题似乎也引起思考过,一直没形成系统的东西,但现在社会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很难让人跟得上,艺术的发展也呈现了非常繁华的局面,这让我发现了一些东西,看到艺术和科学的跟紧密联系,工业化的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科学管理,科学创新,就是所谓的学科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时也需要艺术设计,艺术规划,他们之间就形成一种互动关系,形成一种彼此依赖关系,科学的进步,对艺术就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对艺术进行了思维的导向创作,一个科学的产品,必须要有艺术的成分和艺术设计画在里面,这个方面是从产品的外观来分析,科学是服务人类的,科学的产品也是一样,艺术是也是一样,科学的产品是按照个人的生活需要来定制的,是用科学的方式加工制造出来的,同时也是艺术设计的结果,这个过程也是艺术思维指导的过程,如果没有艺术的思考,没有对产品造型的理解,没有通过艺术抽象思考,那么制造出来的科学产品就可以和我们生活所需求的不一样,那就是不科学了,不是艺术了。打个比方,制造一个电视机的形状你不可能制造成航空母舰的形状。制造一个手机的形状也不可能搞成大炮的形状啊等等,当然我这里是指得是体积和重量。艺术设计是要人性化的,是和人的需求结合在一起的,这样才能让人接受,这都是根据他们的内在联系,组建的位置的摆放来进行组合的,而这个过程就恰恰是艺术设计的过程,是艺术思考的过程,是艺术与科学互动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艺术设计往往提供的一个形象,或者是构架,或者是模板。也可能有更深的艺术化。一般的情况是这样的。 艺术和科学的互动关系,在过去的许多著作中都有过论述,在最近的一段时间内,有些专家和有些记者又在媒体上做了进一步的阐释,认为“艺术与科学的融合是21世纪艺术发展的大趋势。”“与科学结合,有利于克服艺术家个人的‘情感偏向’”,“有利于艺术家介入社会、介入生活,全方位地表现和反映社会生活”。是不是“大趋势”现在还不敢说,至于怎样“融合”更有待讨论。但是,说到“克服艺术家个人的‘情感偏向’”,却反映出目前被说得比较热的“艺术与科学”这一个话题在认知上存在着一些误区。 吴冠中先生说:“科学揭示宇宙的奥秘,艺术揭示情感的奥秘”,基本上把科学和艺术的各自特性说得比较明白。因为艺术家和科学家之间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艺术家的“情感偏向”,正是科学家所要克服的,也正是科学家所要学的,一个优秀的科学家,他是思维应该是一位艺术家的思维,感性和理性的结合,抽象和具象的综合考虑,生产和设计出来的产品可能就更加的人性化了,更加的适合我们的需要了,就更能体现科学和艺术的深层互动关系,如果艺术家在发挥“情感偏向”的同时,那艺术和科学具体结合起来,就象一个室内设计师在装修的同时把装饰的材质材料,性能,效果,安全考虑进去一样,把艺术和科学有效的结合起来。这样的话我想应该是一种综合知识的结合和优秀智慧的运用。有一种说法“科学与艺术追求的目标都是一种普遍性”,科学追求的目标是真理的普遍性,艺术追求的目标是情感的普遍性。他们之间追求的都是一种认可,一种让人们接受的普遍性,科学的真理有一定的标准,它的普遍性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并被人们普遍地接受;艺术的情感也许没有什么没有标准而言,每个人的审美观点都不一样,但是他们所进行的都是最广泛对象的活动,他们的目的都是努力的让人接受。不过艺术的普遍性则是通过模糊的审美认识被人们广泛地接受。科学的普遍性是通过客观的真理显现科学的共性;从而也让人广泛的接受。 关于艺术与科学的哲学思考,艺术与科学除了有互动关系之外还有哲学关系,他们就是哲学的关系,是哲学思考的关系,他们是同时进行的,同时发生的,上面我也提到过,艺术和学科是形影相碎的,谁都离不开谁的,有科学的出现就存在着艺术,有艺术的地方就有科学的成分,这可能绝对了一点,但是也并不夸张(当然这个也可以反驳为那宗教艺术是什么呢?也算是有科学的成分在里面吗?我说有,他们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就是用科学的思想在进行指导,否则是不可能完成的,科学是一门规律性,所以只有遵循他我们才得以开展活动,进行实践。)那么就有艺术与科学的哲学思考,科学的进步是艺术发展的标志,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看看他们的艺术发展情况就可以推出他们科学技术水平,在欧洲,艺术是非常发达的,科学技术也是非常进步的,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他们是艺术是世界上有名的,同时他们的科学技术水平也是非常发达,做为工业革命主要国家,英国、法国、德国,他们的艺术在世界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就引起哲学和艺术的思考,用哲学的眼光看带,用唯物辨证主义和方法论来看待,来思考。科学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必然推动了艺术的进步,艺术的发展。这是一个很好理解的逻辑思维,非常的通俗,想一下就知道了,但是哲学思考,用哲学来思考就不那么一定了,我上面的所进行的论证也许不够能证明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但我想应该也有一定的道理,哲学与艺术、科学的关系也应该是紧密联系的,哲学的思考的越深入就能更好的理解艺术与科学的关系,科学与艺术的进步,发展也就越能促进哲学的思考。 总上所述,艺术与科学的互动关系哲学思考是相互联系的,科学的进步促进艺术的发展,对艺术提出新的要求,艺术的发展也对科学起到了指导作用。艺术、科学、哲学、这三个是连在一起的,思考起来三个都要涉及到的。

一、导言:与的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话题,无论是古代 “六艺” 之内涵,还是古希腊的“艺术”概念,都深刻体现出艺术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密切关系。古希腊人把能够凭专门知识学会的技能都叫“艺术”,、雕刻、绘画、诗歌是艺术,手、农业、医药、骑射、烹调之类也叫艺术。这种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统一的“艺术”观念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达到了顶峰,而文艺复兴科学、文化、艺术的也是人类文明史上最辉煌的时期。达·芬奇、米开朗基罗、丢勒等不但是艺术家,也是科学家、工程师,他们创造了卓越的艺术作品,同时在科学发展、技术发明上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艺术与科学作为人类文化的两翼,人们一直在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物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说:“艺术(诗歌、绘画、音乐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醒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已存在的情感。情感越珍贵,反映越普遍,艺术越优秀。科学(天文、物理、生化等)对界的现象进行新的、准确的抽象。科学家抽象的叙述越简单、推测的结论越准确,越广泛,科学创造就越深刻。科学与艺术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它们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是不可分割的。” ①画家吴冠中说:“科学揭示宇宙的奥秘,艺术揭示情感的奥秘。”②爱因斯坦说:“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需要同样的思维过程。”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曾经是非常密切的,它们的分离是工业革命前后的事情,这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深化,各种职业化行为的出现有着密切关系。但二者的有机结合对艺术和科学的发展是大有益处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文化成就,就是艺术与科学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最佳体现。艺术与科学是息息相通的,这一点大家看得更准确而深刻,德国哲学家斯宾格勒曾经说,他从精确优美的古希腊雕塑中似乎看到了毕达格拉斯、欧几里德;从西方配位、重组群乐曲旋律中看到了笛卡儿、牛顿、莱布尼兹、殴拉和高斯。“艺术是情感化的科学,科学则是精确化的艺术。”③ 无论说“科学与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还是说“艺术是情感化的科学,科学是精确化的艺术”,阐释的都是艺术与科学的关系。这种关系在设计艺术中表现得最为突出。西方设计艺术史上,艺术与科学的分离导致了技术产品的丑陋和人情味的缺乏,出现了“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等艺术思潮。无论这些思潮的初衷如何,其目的都是为了解决艺术与科学技术在设计艺术中的关系问题。设计艺术也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代表是1919年在德国成立的包豪斯,以及战后在德国成立的乌尔姆设计学院。包豪斯和乌尔姆设计学院在设计艺术教育上的出发点是共同的,目的是寻求在设计艺术中实现“艺术与科学的统一”,以创造出合乎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的产品。由于二者产生的和社会背景不同,包豪斯虽然倡导“技术与艺术的新统一”,在实际教学中则侧重艺术,而乌尔姆设计学院则侧重技术。在实际运作和发展中,二者逐渐形成了侧重艺术和技术的两种不同设计艺术教育理念。 从设计艺术的实质来看,艺术与科学的融合有利于设计艺术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而设计艺术学的交叉学科属性也就体现在这里。美国管理学家、诺贝尔管理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1969年首次提出“设计科学”(设计艺术学)的概念,设计艺术学从此逐渐形成了独立的新兴交叉学科体系。设计艺术学学科的组成包括:设计艺术发生学、设计艺术现象学、设计艺术心理学、 设计艺术生态学、设计艺术行为学 、设计艺术美学、设计艺术哲学、机图形图像学、设计艺术教育学等。就其体系组成而言,也体现了设计艺术学的交叉性。如设计艺术发生学设计的起源、发展及其风格等,与学、考古学等密切相关;设计艺术现象学研究设计分类、设计艺术与、消费的关系等,由此衍生出设计艺术经济学等新学科;计算机图形图像学是设计艺术与计算机技术科学相融合的产物,如此等等。乌尔姆设计学院在后期的教学中也把课程的触角伸向自然和社会科学领域,但没有真正实现“设计艺术是艺术与科学的融合”这一目标。 二、定位:“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艺术创新,技术能力”的教育理念 设计艺术教育是整个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实践密切相关。高等教育发展的定位问题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就一所具体的高等院校而言,在考虑自身情况、社会环境、社会需求、学科体系建设等多种因素的情况下,确定自身的办学理念是其发展和生存的关键所在。学校的定位主要体现在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和办学特色三个方面。办学的类型涉及多种因素,如按照隶属关系包括部属高校、地方高校;按办学主体又可以分为民办和公办;按学科结构则包括单科性院校、多科性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办学层次主要指学术贡献和人才培养层次,我国大学可以分为研究型、教学科研型、教学型和职业技术型。办学特色则体现在与其他学校的不同之处,包括办学理念、办学风格、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等。 设计艺术学是艺术与科学相融合的学科,艺术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造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而科学则使学生获得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艺术学本身与语言学、文学、历史学、哲学、考古学等同属人文科学的范畴,而社会科学则包括经济学、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综合大学,特别强调艺术史、艺术批评课程的,因为它们可以补充并提高人文从业人员审美能力,而对于自然科学人员,艺术学素养可以增加他们的人性化思考,并利用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去解决自然科学领域的问题。古希腊哲学家毕达格拉斯曾说过:“简单的音乐比例与自然符合一致是最好的艺术。”艺术和科学的关系随着现当代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密切,正如法国19世纪文学家福楼拜所说:“艺术越来越科学化,科学越来越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在山顶重逢。”而随着科学、信息科学的发展,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则更加密切。1999年1月8日美国《纽约时报》发表《网络艺术流派方兴未艾》一文,提出“缪斯也需要科学的翅膀”,“技术进步与新艺术形式的萌芽总是如影随形,艺术与技术的互动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因特网作为现代技术的潮流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经初露端倪。” ④ 设计艺术是“艺术化的造物行为”,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密切,需要创新思维观念、物质成型技术,并满足消费对象的需求。艺术教育早期的“工艺美术教育”中,“工艺”本身就包括科学技术的成分。“工艺美术”概念有它历史的成因和特定的学科内涵,它涵盖了“设计艺术”的相关领域。20世纪末所使用的“艺术设计”或“设计艺术”的概念,与“工艺(技术)美术(艺术)”相比,并不十分明确。从我国早期工艺美术教育的学科设置上就可以看到这一点。1902年,清政府颁布新的学堂章程,规定建立实习教员讲习所,分为工农两种,工科设有造船、建筑、机械、电器、应用化学、制图、窑业、染织、金工、木工等,出现了现代工艺美术教育思想的萌芽。同年,由著名学者、书画家、翰林李瑞清在南京创办了我国第一所高等师范学校—两江师范学堂。李瑞清大力提倡科学、国学、美术,把图画和手工课列为学生的必修课。1905年,正式成立图画手工科,课程设置有国画、用器画(平面图学、立体几何画、透视画、图法几何和手工、纸工、编造、竹、木、金工、泥工、漆工等)、手工、实用美术等。工艺美术教育家陈之佛先生在《美术工艺的本质》一文中认为:“就美术工艺的本质上考察起来,美术工艺品绝不是和古董品同类的。……工业品是间接或直接的关切于人类的生活,其目的就是为人类生命的持续而产生的。工艺品是艺术和工业两者要素的结合,以人类生活的积极向上为目的的,所以工艺是适应人类日常生活的要素—‘实用’之中,同时又和‘艺术’的作用融合的一种工业活动。”⑤从这里可以看出工艺美术教育也深刻体现了艺术与科学技术的密切关系。 高等院校定位主要应该考虑学科的属性、结构及办学特色,学科属性、结构与学科本身的发展有直接关系,就设计艺术学而言,其发展必须考虑艺术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作为一所艺术类院校,在考虑设计艺术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和设计艺术学科体系的基础上,应该确定自己的合理定位,即以“艺术学科为主体,人文、工科相互融合”,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艺术创新,技术能力”为目标。由这种定位确定我们的发展目标,即:以素质教育为基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设计艺术人才。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艺术创新是现代设计艺术人才的必备素质,这种素质是设计艺术实践的需要,也是设计艺术学科体系发展的要求。美国宾州大学在有关平面设计教育中明确提出:“鉴于为设计师所熟悉的传统技艺正在被当代的科学手段毫不留情地所取代,设计课程设置的重点需要重新聚焦在每个学生的意念创造能力培养上。所以应该强调能力的训练,与此同时注重于知觉(intuition)的培养。过去属于其它不同领域里的专业知识现在就同传统设计课程中的描绘和字体一样至关重要,诸如心理学、社会学、文案写作、经济学、商业学以及生物学等课程。……在一所综合性的大学里,学习设计或艺术的学生往往不倾向与其它专业学生的交流,现在不同的是我们鼓励设计专业的学生尽可能与其它专业的学生打成一片,在传统的设计学士学位的课程设置中,那些近视和孤立的学术观点及其固有的特征是与现代设计脱节的,也是不适宜的,无论是设计的灵感或是在设计的实验性两方面,它们都远不能满足平面设计师素养的要求。在宾州大学,我们在平面设计学科里授艺术学(BECHELOR OF ART)和理学( BECHELOR OF SCIENCE)两种学位,而美术学(B.F.A)则已经被淘汰了。”⑥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是创新精神的前提,而创新又是设计艺术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无所谓设计,要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必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而不能单纯停留在低层次的技能训练上。从“工艺美术”到“设计艺术”,并非名称的单纯变化,在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中既要充分考虑二者内涵的延续性,同时又要考虑学科体系的科学性与创新性。这种考虑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科定位的出发点。

科学技术对艺术的影响是广泛和深刻的,除了将自然学科的成果直接运用到艺术领域之外,更重要的是以科学的思维方法来促进艺术家文化心理结构的改变,从而推动艺术创作观念和创作方法的革新,推动艺术形态的发展。当今社会中,科学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突飞猛进地发展,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不受到科学技术的影响。现代科学技术更是对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但为艺术提供了从未有过的大众传播媒介,而且创造出了新的艺术种类和艺术形式,如电影艺术、电视艺术和计算机多媒体艺术等。在许多领域和许多方面,科学技术与艺术已经非常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至很难将两者区分开来。艺术与科学之间确实又有很大的不同,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对立的现象。科学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知识总和;艺术是人类进行审美创造的最高形式。科学求真,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艺术求美,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审美需要。科学主要运用抽象思维,强调理性因素;艺术主要运用形象思维,强调情感因素。科学应当客观冷静地对待事物,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艺术则是一种主观色彩很浓的创造活动,除了反映生活外还应当评价生活与表现情感。科学理论具有普遍性,放之四海而皆准;艺术作品必须具有独创性,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论文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动了各个层面的迅速发展,包括对基础教育事业。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谈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谈科学技术对基础教育的作用》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动了各个层面的迅速发展,包括对基础教育事业。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基础教育普及化、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教育体制的改革;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导致了学生部分能力的下降、学生日益成为应试的机器,缺乏个性、一些优良传统丧失。

【关键词】科学技术;基础教育;能力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技术已成为当代科技发展的火车头技术。它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了社会主义文明的发展。它的每一次突进,都能使人类的生存能力和物质财富的创造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科学技术,使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解放出来,开创了新的生产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改善了人们的医疗卫生条件,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使人们有便利的交通、快捷的网络平台、寓教于乐的多媒体,让人类实现了遨游太空、游弋四洋的梦想……尤其是近些年来,科学技术更是日新月异,一日千里。科技发展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促进了国民经济的突飞猛进。

二、科学技术对基础教育的作用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基础教育的关系,我们应该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问题,将事物一分为二,科学技术对基础教育来说,同样扮演着“双刃剑”的角色,二者的关系并不是完全统一的,他们也存在着对立的矛盾之处。

(一)科学技术对基础教育的积极作用

1.基础教育的全面普及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经济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们有经济能力投入到子女的基础教育当中,彻底改变了过去学在官府和贵族的局面,让更多的人获得了接受教育的权利。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经济的迅速腾飞,国家更加注重对基础教育的发展,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基础教育的措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减免学杂费用等,给那些远在西部落后、偏远的农村孩子和因交不起学费被迫在家的孩子带去了福音。据资料显示,1978-2007年间,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从94%提高到99.5%;与此同时,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去年达到99.27%,比上年提高0.12个百分点。

2.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运用,提高了教学质量

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正在推动着教育技术迅猛发展,促进了现代教育技术的逐步普及与发展,为学科教学开拓了广阔的天地。它改变了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促进了素质教育观念的确立,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它的形象化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为基础教育提供了多姿多彩的空间和舞台。它能够创设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它创设开放、合作、和谐的课堂教育模式,适应了现代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它的虚拟仿真效果,使不可能进行的实验在屏幕上展现,化微观为宏观,化想象为直觉,化抽象为具体。它的特殊性使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更多的人提供教育机会,扩大教育规模。现代教育技术的的应用,提高了教学效率,节省了教学时间,优化了教学质量,给基础教育领域带来了良好的、广阔的发展前景。

3.教育体制改革

面对突如其来的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及其产生的深刻社会变革,传统的基础教育体制已经不适应教育的发展和需要了,且不相适应的弊端日益突显。基础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这就要求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必须定位于培养未来公民的科学素养,立足于人一生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在今后的教育中做到:在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上,着力推进基础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课程教材和评价制度改革,探索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在办学体制改革上,着力推进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改革基础教育办学模式,改善基础教育发展环境,提高基础教育办学水平;在管理体制改革上,着力建立健全加快基础教育发展的体制,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化基础教育管理方式改革、建设中国特色基础教育制度。

(二)科学技术对基础教育的消极作用

1.学生的部分能力有所下降

对于现在“嚼着泡泡糖”“玩着电脑”长大的一代新新人类,他们面对新的环境变化,往往无所适从,普遍存在着“有知识无能力”的现象。在优越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中、小学生,似乎掌握了很多的知识,对高科技产品是无比精通,然而一些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却在一点一点丧失。①生存能力,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出一批又一批可以代替亲自动手的机器,如果离开了洗碗机练碗都不会唰,那么他们又何来独立生存的能力呢?②人际交往能力,电脑、手机似乎代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了,大量的中小学生沉迷于网络和虚拟的世界,长期的在待在虚拟世界,他们已经不知不觉丧失了与人面对面交流的能力了。③克服困难和受挫能力。现在的孩子缺少必要的锻炼,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极其脆弱,很容易轻言放弃,甚至出现以生命为代价的遁世现象。

2.学生日益成为应试的机器,愈发无个性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要求基础教育跟上其步伐迅速发展。基础教育本应该培养鲜活的、有个性的人。然而,不少人却扭曲了大力发展基础教育的涵义,日益把学生培养成了应试的机器、压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分数成了盖在学生身上的戳”,成绩的好坏在基础教育中仍然是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片面追求成绩、升学率,严重损害了学生心灵的成长,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基础教育过分地强调整齐划一,过早地强调精确和熟练,抹煞了孩子的天性,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已成为制约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瓶颈。传统基础教育的痼疾正在折断学生想象的翅膀,禁锢了学生大胆置疑的思维,学生日渐沦为一个个毫无生气的木讷和机器。

3.优良传统道德的丧失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可塑性最强的过程就是是小学到中学这一阶段,这就必须要求抓好基础教育。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导学生如何生活、如何做事、如何做人。但现在的急功近利心理,已经造就了基础教育的缺陷,对优良传统道德的教育缺失。现在的学生不懂得艰苦朴素,一味地追星、逐名,挥霍、浪费钱财。普遍存在“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自私自利,助人为乐的现象已日益少见。因此,人生的价值在种种不良动机中湮没。清华大学的高材生“伤熊事件”,无疑暴露了我国基础教育的缺憾。如果不对基础教育加以改革,是不是还会有无数个“伤熊事件”呢?

总之,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基础教育的促进作用毋庸置疑,改变了我国过去基础教育落后的状况,扩大了基础教育的规模和范围,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准备了充分的条件,打下了教育事业坚实的基础;但在闻到这些香醇的时候,也不要忘记了随之而来的苦涩,我们需要的是对不利影响做出理性的分析和判断,使之消极作用最小化,发挥科学技术最大的优势来为基础教育服务,只有这样科学技术才能与基础教育和谐发展。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因此,我们要把握其发展趋势,才能更好的推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下面是我整理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论文 范文 ,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趋势的探讨

摘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因此,我们要把握其发展趋势,才能更好的推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本文分析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整体方向,并就计算机技术的几个具体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趋势;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007-9599 (2012) 05-0000-0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与我们的社会、生活、工作等方方面面都息息相关,因此,分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趋势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文分析了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以下是本人对此问题的几点看法。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整体方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发展速度非常的快,但统观计算机技术的未来发展,主要向着“高”、“广”、“深”三个方向发展。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向“高”度发展。体现在计算机的主频上,随着主频的逐步提高,计算机的整体性能会越来越稳定,速度会越来越快。英特尔公司已经研制出能集成超出10亿个晶体管的微处理器,也就是说一台计算机不止使用一个处理器,可能会用到几十、几百甚至更多的处理器,即并行处理,截止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性能最高的通用机就采用了上万台处理器。而专用机的并行程度又要高出通用机,其关键核心技术是 操作系统 ,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如何高效能的使很多计算机之间产生联系,实现处理机间的高速通信,另一方面是如何有效管理这些计算机,并使之互相配合、协调工作。

第二,向“广”度发展。随着计算机的高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普及,成为个人常用之物,可以说人手一台。向“广”度发展指网络化范围的扩大以及向各个领域的逐渐渗透。到那时,计算机就会无处不在,像现在的发动机一样,应用于所有电器中,你家里的电器不管是冰箱、洗衣机还是 笔记本 、书籍等都已电子化。说不定多少年后学生用的教科书也被淘汰,被和教材大小一样的笔记本计算机所代替,学生可根据自己实际需要查阅、记录所需的资料。有人预言未来的计算机如此普及价格就和买一本书一样便宜,还有一次性使用的,用完就可以扔掉,它将成为人们生活中最常用、最方便的日用品。

第三,向“深”度发展。即向人工智能方向发展。比如说,如何把网上丰富的、有用的信息变为己有,如何使人机更好地互动等,这是计算机人工智能发展、研究的的主要课题。所谓人工智能,即计算机的智能成分占主要,会具备多种感知能力、 逻辑思维 能力,到那时,人们可以与计算机自由交流,用手写字输入,甚至可以用表情、手势和计算机沟通,人机交流方便、灵活、快捷。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的交互设备也已经发明出来,主要体现在虚拟现实技术领域方面。同时,信息将实现永久性存储,百年存储器正在研发当中,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几个具体发展趋势

从近几年来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来看,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具体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算速度大大提高的高速计算机

近年来,美国人发明了一种通过空气的绝缘性来大幅度提高电脑运行速度的新技术。由纽约保利技术公司研究人员发明生产出一种电脑中使用的新型电路,这种电路的芯片之间是由一种“胶滞体包裹的导线”进行连接的,而组成这种“胶滞体”的物质中有90%的成分是空气,众所周知,空气恰恰是一种不导电的优良的绝缘体。经实践研究表明,计算机运行速度的快慢与晶体管或芯片之间信号的传递速度有直接关系,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硅二氧化物导线”在信号传递的过程中一般都会吸收掉一部分信号,因此延长了传递信息的时间。而保利技术公司研究制造的这种“胶滞体导线”,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几乎没有吸收任何信号,所以它能够更快的传递信息。除此之外,这种导线不但有利于大幅度降低电耗,节约材料成本,而且无需更改计算机芯片,可直接安装,最重要的是极大的提高了计算机运行速度。但美中不足的是,这种导线的散热效果较差,无法及时排出电路生成的热量。为此,保利公司迅速组织科研人员,针对这一缺陷进行创新改造,终于研究出一种“电脑芯片冷却”技术,即在计算机电路中置放许多装有液体的微型管道,用以吸收电路在工作中形成的热量。电路开始发热时,其产生的热量可以将微型管中的液体汽化,汽化之后的物质逐渐扩散到微型管的另一端,会重新凝结,顺流到微型管底部,从而达到吸收热量、有效散热的功效。目前,美国宇航局正在对该项技术进行太空失重实验,如果实验取得成功,“空气胶滞体”导线技术将被广泛应用于全球计算机的使用中,有助于大幅度提高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二)超微技术领域的生物计算机

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生物计算机就已经投入研制了,这种计算机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生物芯片,由生物工程技术中所产生的“蛋白质分子”组合构成。在这种生物芯片中,信息是以波的方式进行传递的,其运算速度快的惊人,几乎相当于普通计算机运算速度的十万倍,且具备强大的储存空间,而其能量消耗仅为普通计算机的十分之一,这种生物计算机的优势作用显而易见。由于蛋白质分子具有再生能力,因此,它可以通过自我组合而合成新的微型电路,这样就使得计算机具备了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因此被称为生物计算机。例如:这种计算机可以通过生物自身的调节作用自主修复出现故障的芯片,甚至能够模拟人脑进行思考。1994年,美国首次将生物计算机公诸于世,随之公布的还有模拟电子计算机而进行的逻辑运算,并提出了解决“虚构”的七座城市之间路径问题的最佳设计方案。前不久,来自世界各国的二百多名计算机专家学者就曾经齐聚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联名呼吁计算机科技应向生物计算机领域努力进军。根据现在的生物计算机技术发展来看,预计将在不久的未来,制造出通过物理和化学作用就能检测、处理、储存、分析、传输数据信息的分子元件。现阶段,计算机科学家们已经在生物超微技术领域取得了一定成就,实现了部分突破,制造出了超微机器人。而科学家们更长远的计划是让这种超微机器人变成一部微型生物计算机,从而在生物体内取代某些人体器官,完成血管、内脏等器官的修复作用,并杀死病毒细胞,使人类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三)以光为传输媒介的光学计算机

光学计算机是一种以光作为信息传输手段的计算机,这种计算机与传统计算机(电子)相比,具有诸多优势特点:光的速度有目共睹,这是电子计算机永远无法比拟的,并且光速具有一定的频率和偏振特征,大大提高了光学计算机传输信息的能力;光的发射根本不需要任何导线,即使发生交会也不会造成干扰;光学计算机的智能水平也大大高于电子计算机。可见,光学计算机是人类不断追求的理想计算机。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世界各国以及各个科研机构,就已经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以研发“光脑技术”。其中,由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60多个国家组成的科研队伍研发的光学计算机成果显著,该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比电子计算机快了一千多倍,而且准确率相当高。除此之外,有些超高速计算机只能在低温状态下运行,而光学计算机不受温度的限制;光学计算机的存储量超大,抗干扰能力超强,不管在什么条件下都能正常运行;光脑具有与人脑相似的特性,就算系统中的某一元件出现损坏,也不影响运算结果。

(四)含苞待放的量子计算机

计算机专家已经根据量子学理论知识,在量子计算机的研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如:美国科学家已经成功完成了4个“锂离子”量子的缠结状态,这一成果体现了人类在量子计算机研究领域上已经更上一层楼。

(五)应用纳米技术的纳米计算机

纳米计算机是用纳米技术研发的新型高性能计算机。应用纳米技术研制的计算机内存芯片,其体积只有数百个原子大小,相当于人的头发丝直径的千分之一。美国正在研制一种连接纳米管的 方法 ,用这种方法连接的纳米管可用作芯片元件,发挥电子开关、放大和晶体管的功能。专家预测,10年后纳米技术将会走出实验室,成为科技应用的一部分。纳米计算机体积小、造价低、存量大、性能好,将逐渐取代芯片计算机,推动计算机行业的快速发展。

当然,以上仅是本人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趋势的几点浅薄认识和看法,对于此问题的研究,有待于我们做进一步的探讨和思考。

参考文献:

[1]蔡芝蔚.计算机技术发展研究[J].电脑与电信,2008,2

[2]陈相吉.未来计算机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J].法制与社会,2007,10

[3]文德春.计算机技术发展趋势[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5

[4]张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探析[J].制造业自动化,2010,8

[5]李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8,4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论文范文

哲学和科学关系论文题目

〔摘要〕 2012年《复印报刊资料·科学技术哲学》共转载文章131篇,这些文章呈现出十个热点论题:现象学科学哲学、自然主义研究、心灵哲学与认知哲学、生物学中的哲学问题、物理学中的哲学问题、技术的本质及技术人工物、科学社会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与文化、科学史及科学思想史。这十个热点论题的研究,体现了2012年我国关于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重点内容、总体走向。

〔关键词〕 复印报刊资料,科学技术哲学,2012年,热点

〔中图分类号〕B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3)03-0029-05

一、2012年《复印报刊资料·科学技术哲学》转载文章分布情况

2012年《复印报刊资料·科学技术哲学》共转载文章131篇,文章内容总体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2012年《复印报刊资料·科学技术哲学》研究领域分布表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自然哲学”文章共转载5篇,主要包括自然观和对生态问题的研究。“科学哲学”的文章涉及一般科学哲学、具体科学哲学及科学方法论等三个方面的内容,这类文章一共转载57篇,占了全年转载文章总数44%,这说明对科学哲学理论及方法的探讨仍然是目前学者研究的主要方向。认知哲学方面的文章有14篇,占具体科学哲学文章总数的45.2%,这是认知哲学作为近几年科学哲学研究热点的体现。“技术哲学”的文章共转载14篇,占全年转载文章总数的10.7%。以STS为研究内容的文章涉及科学社会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与文化等方面,这类文章共34篇,占全年转载文章总数26.0%,这表明对 STS的研究依然是当前学术研究的热点。“科学技术史”的文章则涉及对科学技术史基础理论的探讨、科学思想史和技术史等方面的问题,这类文章共转载了19篇。此外,2012年《复印报刊资料·科学技术哲学》还转载了两篇书评和两篇访谈。

二、2012年《复印报刊资料·科学技术哲学》呈现的十个热点论题

(一)现象学科学哲学

现象学科学哲学旨在以欧洲现象学—解释学传统为视角,以克服传统科学哲学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缺陷为旨归,是当前国内科学哲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吴彤的《实践的诠释与现象学》讨论了实践概念的阐释在不同领域的境况。该文认为,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区分了创制与实践,近代以来创制又归于了实践,这些都是“实践”概念不同维度的凸显。“实践”在现象学里意味着此在存在的方式,这种“实践”的阐释经历了从胡塞尔到海德格尔的变迁。“实践”尤其是“科学实践”的概念已经成为科学实践哲学的核心概念。由于现象学的海德格尔实践阐释思想的介入,科学实践哲学的实践概念更加地存在论化。反之,通过科学技术哲学对于海德格尔的实践解释学的批评,我们看到现象学的实践概念的发展空间仍然很大。作者认为,“实践”概念的本质和内核都可以借助现象学来进一步廓清。雷良的《从理解科学哲学的维度看现象学科学哲学的合法性》从语义上分析了科学哲学所包含的三个层面:作为哲学思潮的“科学性哲学”、作为广义的“哲学活动”的科学哲学以及作为哲学学科的科学哲学。该文认为,从类型上看存在着经验主义态度的科学哲学、本体论或形而上学态度的科学哲学、批判主义态度的科学哲学。作者认为,寻求科学哲学统一的规范定义是徒劳的,相反,如果运用一种工作定义,不同类型和流派的科学哲学都将纳入科学哲学的阵营中来。刘胜利在《现象空间的诞生——斯特拉顿实验的现象学解释》一文中认为,实在论的客观空间和观念论的客观空间中,都包含着绝对的确定性,因而它们都无法为斯特拉顿实验中空间经验发生分解与重构的内禀动力学机制提供解释。这种动力学机制只有通过现象空间的概念才能获得阐明。作者还认为,现象空间起源于现象身体对于世界的原初把握,象征着形式与质料的原初综合。梁美妍、李金辉在《科学仪器:由工具论、实在论到现象学的范式转换》一文中对科学仪器进行了现象学的分析,他们认为仪器不仅“干涉”了主体和客观世界,使主体和世界成为相互开放的现象,而且通过技术的解释将科学世界中的现象“转译”到生活世界中,成为人类知觉可以理解的形式。此外,殷杰和杨秀菊还在《马丁·埃杰的科学诠释学思想中》对美国当代物理学家、哲学家马丁·埃杰的具有现象学—诠释学背景的科学诠释学进行了评介。

(二)自然主义研究

科学哲学如今有两种典型的对立倾向:自然主义和理性主义。程炼在《作为元哲学的自然主义》一文中,对作为一种元哲学的自然主义进行概述和澄清。他认为,自然主义的兴起和在当代哲学中的繁荣,主要归因于传统第一哲学的某些代表性方案的不成功以及近代自然科学的蓬勃发展。以物理主义为样品,自然主义元哲学的融贯性得到捍卫,同时作者也强调,自然主义哲学的未来取决于它在一阶哲学议题上的进展。夏国军在《自然主义与理性:蒯因、普特南和哈克》一文中,梳理、比较了当代美国著名哲学家蒯因、普特南和哈克相关的核心观点。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科学哲学中的自然主义和理性主义并非格格不入,虽然自然化认识论不再明确使用辩护、合理的理由等概念,但它没有绝对抛弃规范性;相反,它是在遵循传统认识论的某些规范的基础上,秉持逻辑主义的精神侧重描述的方式发展着哲学之未竟事业。方红庆、何纯秀在《自然主义、先验论证与怀疑主义——论斯特劳森的自然主义转向》一文中,介绍了斯特劳森的自然主义。斯特劳森认为任何企图通过论证来支持或反驳怀疑主义挑战的做法都是无根据的,因为人类的某些基本概念如物质物体、他心等概念是人类理性的自然倾向,是人类思维不可逃避的认知模式的体现。作者肯定了自然主义是一种探究真理的第三条路径,它试图约束人类理性的过分自负,从而展示真理的自然属性。但他也指出自然主义需要联合先验论证来阐明这些信念的基础地位,否则就会流于口号。高洋、洪眉在《自然化认识论和规范性:一种备受争议又错综复杂的关系》一文中,分析了对自然化认识论的各种看法。自然化认识论要解决的是贫乏的感官刺激如何能够产生出丰富的科学知识这一问题。自然化认识论的主张被其反对者说成是消除主义的、纯然描述而无规范可言的,但也有支持者为其做有规范的辩护。因此,自然化认识论和规范性之间因此存在着一种备受争议却又复杂的关系。 (三)心灵哲学与认知哲学

王晓阳在《如何解释“解释鸿沟”?——一种最小物理主义方案》中,选介了一种最小物理主义方案,他认为尽管各个物理主义者理解现象概念的途径相异,但最小物理主义方案终能获得他们的普遍认可,且对反物理主义关于完备性原则的攻击进行有效化解。李恒威在《意识的形而上学与两视一元论》中,提出了“两视一元论”的形而上学构想。这个构想的核心观念是:主体—客体统一的模式存在于任何现实实体的存在论和认识论上的。“心”和“身”作为人类描述意识现象的两个范畴,是现实实体在作为体验主体的第一人称和作为被观察的客体的第三人称视角下的分别呈现,由这两个视角所呈现的体验方面与物理方面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法尔自然的相应关系,而不是产生和被产生的关系。因此,“因果”的概念就不适合描述意识体验与脑神经活动之间的关系。魏屹东、薛平的《费泽尔认知规律及其哲学意蕴》分析了美国哲学家詹姆士·费泽尔关于认知的规律性所给出的形式化的表达式。该文认为,这些形式化的认知规律可以概括为心脑状态同一律、心灵状态因果律、心灵认知刺激反应律、心脑隐射同一律、脑认知刺激反应律和脑状态因果律。它们的内涵与不同形式反映了认知科学所蕴涵的哲学含义。符征、李建会在《丘奇兰德的神经哲学思想》中,对丘奇兰德的取消唯物主义观点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作者认为,丘奇兰德提出了神经哲学作为替代当前心灵哲学讨论的新框架,从而使“神经哲学”成为心灵哲学讨论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派别。但是它又排斥当前流行的哲学话语,在神经科学还并未取代民间心理学的今天,丘奇兰德的主张更多的是一种预测或猜想。孟伟在《德雷福斯的“无表征智能”及其挑战》一文中,基于不同角度对德雷福斯设想的批判性审视,作者认为德雷福斯的设想困难重重。比如,专家级别的熟练技能行为完全脱离表征很难确定;命题式表征的批判并不意味着消除任何形式的表征;需要一种建设性的纲领,使得现象学在认知科学研究中的积极作用得以发挥。何静在《温和的和激进的具身认知观》中分析了两种不同的具身认知观:一种是温和的具身认知观,它与传统的表征计算的基本假设相容;另一种是激进的具身认知观,它挑战了表征计算的基本假设,认为心智的表征计算观是错误的。

(四)生物学中的哲学问题

胡浩在《从Simpson悖论看群体生物学中统计解释和因果解释之争》一文中,分析了丹尼斯·沃尔什在群体生物学中将性状适合度作为一种统计学属性的相关论证。作者尝试表明,如果将性状适合度看成是一种因果属性是不融贯的,因为这将导致Simpson悖论。所以,关于种群结构变化的统计学解释要优于因果解释。董国安在《论个体性状的完全因果解释》对尼安德的“传递论证”进行了研究并指出其理论的两个不合理之处:第一,把个体性状出现的遗传学原因扩展为个体性状出现的所有原因,从而把完全因果解释理解成了对个体性状的历史解释;第二,要求对个体性状的解释包括对“原因的原因”的无休止上溯,从而把完全因果解释理解成了终极解释。他还认为,索伯尔在回应尼安德时只是强调了遗传机制与选择机制属于两种不同的因果路径,没有指出尼安德对科学解释的错误理解,这就不能完全排除选择机制对个体性状的解释作用。颜青山在《回到性状本身——基因概念的现象学分析》一文中认为,以现象学方式重建改进了的摩尔式“开放问题论证”,可以确立一种分析现象学的方法论基础。遗传观念的形成是一个不断进行“替换悬置”的现象学还原过程。第一类因果延伸法为形式遗传学杂交中的基因概念作出了现象学说明,基因即性状本身;而第二类因果延伸法则悬置了细胞及分子遗传学中基因概念的物质基础。作者认为,通过现象学说明的基因概念可以大大扩展遗传学的研究范围和适应范围。

(五)物理学中的哲学问题

李继堂、郭贵春在《物理学规范理论基础的语境分析》一文中,运用“语境论理论观”来分析规范论证。他们认为数学形式上要求的规范对称,通过规范变换很容易跟物理学原理结合起来,最终出现物理经验内容,是一种典型的数学结构跟物理结构的关系问题。同时,由于规范理论的基础性、统一性和精确性,对它进行语境分析,又有利于发展科学语境论。贺天平在《量子力学多世界解释的哲学审视》一文中认为,多世界解释理论包括相对态解释、德·维特理论、多视域解释、多心灵解释、多历史解释和多纤维理论等,是多种解释理论的集合。多世界解释的理论贡献一是超越还原论,走向整体论;二是解构二元论,回到一元论;三是消解非决定论,坚持决定论。吴国林在《波函数的实在性》中分析了量子力学的核心概念——波函数。波函数的实在性问题一直是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争论的焦点之一,作者认为波函数是实体与结构的统一体;这种实体本身又是潜在的,波函数表现的实在就是潜在的实体结构实在。

(六)技术的本质及技术人工物

陈凡、陈多闻在《文明进步中的技术使用问题》一文中认为,技术在现代社会已然成为人的存在方式,技术的本质在于使用。只有在使用中技术才能获得其意义并实现其价值,使用则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人类实践活动,具有技术的内涵,使用就是技术的显现和寓身之所。盛国荣、葛莉在《数字时代的技术认知——保罗·莱文森技术哲学思想解析》一文中,介绍了当代美国技术哲学家莱文森关于技术认知的思想。莱文森认为人在技术关系中具有至上性,他的“媒介演化”、“补救性媒介”以及“技术互动论”等理论,都蕴涵着技术体现人的思想的观念。作者认为,莱文森格的技术认识论有助于我们在数字时代把握和认识现代技术的本质。秦咏红的《可用性及其对技术人工物主客体关系的影响》一文认为,可用性表征技术人工物在客观上与主体需求相符合程度,它促进技术人工物主客体的分化与联合。可用性以设计者的意向赋予人工物潜在功能与使用者在操作中实际能发挥的功能两者间的比较为反馈,对技术人工物主客体互动关系产生影响。

(七)科学社会学

徐治立在《科学治理多元参与政策理念、原则及其模式》中认为,科学治理多元参与就是在科技决策与管理活动中实行包括政治主体、科技主体和普通公民在内多方参与的规范化活动。它的政策理念以建构性科学实在论和科技民主价值观为基础;其基本方法原则在于:确保各类公众广泛参与科学治理活动的规范化、普遍提高公众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知识水平、采取逐步逼近共识的程序。徐飞、赵明在《杰出科学家的国家认可机制探索——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制度与国家自然科学奖励制度关联性为例》中,以科学社会学的奖励系统理论和社会分层理论为指导,以中国科学院院士所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数据为依据,分析中国科学家的两大国家认可形式——院士制度和国家自然科学奖励制度对我国自然科学发展的贡献,并将院士获奖群体与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总体情况做比较,考察二者之间的异同和联系。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的院士制度与国家自然科学奖励制度的关联性依然不尽理想,二者之间时常出现有悖常理的冲突。作者认为,两大制度对杰出科学家的认可机制均有在彼此参照校准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完善的必要和可能。付邦红的文章《科学可以计划吗?——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英国为中心的争论》,对发生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关于科学是要计划还是要自由的争论进行了历史回溯。争论的问题包括科学、计划和自由的内涵,科学发展的机制,科学家的责任,科学的社会关系等等问题。它不仅促生了科学学、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发展,而且将科学哲学和科学史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潮。作者认为,这场争论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科学观念,它使功利主义科学观从此深入人心。高芙蓉在《对默顿科学规范结构的元规范解读》中从元规范角度重新审视默顿的科学规范结构,认为其普遍主义和无私利性因为都存在认知规范与社会规范的双重属性而与元规范的规定相矛盾。作者认为,将默顿科学规范结构修正为科学入口处的普遍主义、有条理的怀疑主义、评价中的公有性(或无私利性)和创新性,也许更为合理。 (八)技术与社会

李伯聪在《工程社会学的开拓与兴起》中指出,工程活动是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工程活动与工程共同体应该成为社会学研究的首要对象和基本内容。“工程共同体”是工程社会学的核心概念,应该依照“微观—中观—宏观”的分析框架研究工程社会学问题。他认为工程社会学已经从社会学的“空白区”走到了学术地图的“边缘区”,应该尽快将其推进到社会学学术地图的“中心区”。姜萍在《修辞学视野中的转基因技术争论研究——以“转基因主粮事件”为例》中,从科学修辞学视角,借鉴SSK的对称研究方法,对当前转基因的热点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作者认为,科学知识不仅仅是对科学过程的真实反映,同时还蕴涵着更深层次的利益、修辞等非理性因素;科学不仅是一项理性与证据并重的事业,还是一个竞争与协商共处的过程。而影响各方面行动者博弈的因素也不只是理性和证据,还包括论辩和修辞。代华东、李霞在《网群事件发生的技术路径及风险规避探讨——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实证分析》中,认为网络世界的群体诉求现象,是虚拟力量现实化的序幕,折射出现实生活主体的诉求本质。网络技术筛选着诉求主体的人群范围,技术文化限定着诉求主体的思维认知,技术衔接维系着政府、媒体与大众的互动。综合影响网群事件的技术因子,这条路径展示出的风险,对探究网群事件技术风险的最佳规避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九)科学技术与文化

肖峰在《人工情感:技术与人文的新融合》中介绍了当代信息技术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的人工情感。人工情感主要是赋予机器以情感识别和表达的功能,其未来的扩展功能还可用于辅助人的情感感受和表达能力的改善和提高,甚至通过“人造情感”来弥补自然情感的不足,从而丰富人的情感世界,克服情感匮乏等人文问题。作者认为,人工情感技术拓展了技术与人文交融的新境界,成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手段,同时也提出了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的新问题。王绪琴在《格物致知论的源流及其近代转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认知理论“格物致知”进行了概念的溯源和历史的梳理。作者认为,“格物致知”早期虽然主要用于诠释道德与伦理,但经过宋明理学时期对其中所具有的理性精神的强化,开始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格物致知论在明清之际的实证化取向使其得以理论转型,到近代之后几乎完全成为西方科学技术的代称。

(十)科学史及科学思想史

袁江洋在《科学史:学科独立与学术自主》中检视了职业科学史家追求学术自主的历程,就所涉及的学科元问题以及学术纲领的重建问题陈述了自己的见解。他指出传统的学术自主概念是先天的、排他的。在日益开放的当代学术条件下,科学史家必须更新学术自主的概念,并通过深刻的历史反思、积极的史学实践探索和耐心的对话,扩展科学史的向度空间,推进综合科学史的发展,维护学科独立,追求学术自主。刘华杰在《博物学论纲》中指出:传统文化与知识的最一般特征就是“博物”;博物学展示了人类在整个大自然系统中的可持续生存智慧。博物学可以成为一种新的科学编史纲领,藉此可以重写科学通史或人类知识史。博物学知识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已被严重忽视,而实际上它们应当被优先传播、传承。刘兵在《博物学科学编史纲领的意义》认为,科学史研究中对博物学的重新关注,是传统科学史研究范围的新拓展,是在一种新的多元的科学观之下的研究。博物学的科学编史纲领,体现了反辉格式的科学史观,是对科学主义观念的解毒剂,对于科学传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柯遵科的《赫胥黎与自然选择》、吴燕的《近代科学地域扩张背景下的国际经度联测——以中国境内的测量为中心》、吴丹彤的《我国近代第一所新型中医学堂兴衰原因初探》等分别讨论了科学史上的不同问题。托马斯·库恩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哲学家和科学史学家,他的《科学革命的结构》自1962年面世以来就引起强烈反响,掀起了一股世界性的研究热潮,其影响至今不衰。方在庆在《库恩的身份认同——纪念〈科学革命的结构〉问世50周年》中指出:《科学革命的结构》产生出来的“范式”和“范式转换”已经成为我们的日常生活用语。一方面,库恩自认在哲学上的最大贡献是“不可通约性”,但这一点遭到多方非议。另一方面,当他被认为是“科学知识社会学”(SSK)强纲领的思想先驱时,他却拒绝承认SSK的主张。库恩从登上学术舞台开始,就遭到不同程度的误解,他一直在寻找自己的身份定位。作者试图通过梳理矛盾的库恩形象,他与学生的关系以及影响他的思想形成的几大事件,从“误解”与“被误解”的角度来阐释库恩的心路历程,试图还原一个真实的库恩。

三、结语

通过对2012年《复印报刊资料·科学技术哲学》所呈现十个热点论题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

第一,当前的学术界正在继续深入地引进、学习国外科学哲学的先进成果,以求与国际接轨。毋庸置疑,科学哲学的大多数领域的国外发展领先于国内,为了能更好地研究和分析科学哲学,学界对国外科学哲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力度和深度都有所增加,这一点可以从学界对现象学科学哲学、心灵哲学与认知哲学等领域的研究中得到明证。

第二,学界对20世纪的科学哲学发展进行了反省,通过重新评价形而上学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以及对各种新形式的自然主义、相对主义的研究,以求构建科学哲学的元理论。同时,对于20世纪中叶出现的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思潮之一的后现代科学哲学研究将吸引更多人的兴趣。

第三,STS的研究将继续深入,而技术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仍将是STS研究的热点。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普通民众,人们对技术的本质及技术与社会问题的关注将更加密切。科学技术的深层本质随着社会的发展逐一展现出来,当代的哲学家们会更为关注先进的技术与人类生存之间的关系。有更多的专家和学者将对全球兴起的环保运动、生态运动以及刻不容缓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反思,未来社会中技术与人类的关系将进一步得到揭示。

第四,将科学思想史研究与科学哲学研究相结合。如所周知,西方学术界的科学史家和科学哲学家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是相互分离与不合作的。近几年以来,科学史家和科学哲学家纷纷呼吁彼此之间应该进行交流、合作甚至融合,他们认为“科学思想史”可以成为两者合作的切入点。虽然目前国内同时精通科学思想史与科学哲学的人还不多见,但已有了发展的势态。不仅如此,内部思想史与外部社会史研究相结合也是目前科学思想史发展的一个趋势。我们可以看到,从社会学的角度对科学思想进行研究对探究科学思想产生的根源大有裨益。

《人类的心理与神秘的哲学》,你不就要个题目吗?给你。

给你个建议,可以从存在主义入手去论述它相对于心理学的核心区分与应用价值这两者就好像都是把刀,看似相同,但一个用来切西瓜,一个用来动手术! 两者利用同样的方法但却基于完全相反的假设。我曾去印度学习过一阵子Osho,对这个方向很感兴趣。如果你在北京,找机会研讨 :) 我有不少资料可以提供给你,不过大多都是我从印度带回的英文书籍

学术堂为你推荐了十五个好写的哲学论文题目,供参考:1、李泽厚与80年代中国思想界2、儒家宪政民生主义3、文化多元、文化间对话与和谐:一种儒家视角4、《论语》的历史世界5、从德福关系看儒家的人文特质6、基于易经阴阳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模型7、论孟子对孔子德育思想的传承与弘扬8、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范式9、传播模式论:《论语》的核心传播模式与儒家传播思维10、从主体性到公共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走向11、子论人性的真与美12、道与事物的自然:老子"道法自然"实义考论13、纲常、礼仪、称呼与秩序建构--追求对儒家的制度性理解14、论儒家的实践智慧15、天下与世界:清末士人关于人类社会认知的转变--侧重梁启超的观念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