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挫折教育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

挫折教育论文题目

面对挫折,有的人悲观失望、沉沦颓丧,有的人则愈挫愈勇、积极应对,体现出截然不同的鲜明特色。然而我们该如何写有关应对挫折的心理论文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应对挫折的心理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挫折心理及其应对策略探析》

摘 要:每个人在自己成长进步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面对挫折,有的人悲观失望、沉沦颓丧,有的人则愈挫愈勇、积极应对,体现出截然不同的鲜明特色。为此,我们要找准引起挫折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方能不断提高我们的挫折承受力和调节力。

关键词:挫折心理;挫折反应;挫折承受力与调节力

俗语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常八九。作为个体的人,在各自的社会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烦心事,小的方面譬如考试考得不好、工作生活条件不够理想、收入待遇水平不高等,更不用说诸如亲人亡故、高考落榜、婚姻家庭不和、遭遇天灾人祸等大的方面,这些都会造成人心不平、气不顺,引起深深的痛苦和挫败感,导致挫折心理的产生。

一、挫折心理及其产生原因

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挫折,是指个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干扰和障碍,致使目的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的情绪状态。这其中包含有挫折情境和挫折反应两层含义,前者是指阻碍目标实现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其中社会环境因素对人行为动机的阻碍,较自然环境因素影响更大更深远;后者是指由于某种障碍和干扰使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愤怒、恐惧、焦虑不安等情绪反应。个人受到挫折时,挫折情境和挫折反应总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为了有效应对挫折心理,我们就必须认真查找导致挫折的原因。造成挫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个方面。

第一,就客观原因来说,如环境条件差、饮食条件差、生活工作条件差等等,都可能使人产生挫折心理。环境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两类。一般而言,由自然条件导致的挫折反应较轻,由社会条件导致的挫折反应较严重。一个人来到新环境里,一旦发现所面对的现实条件和自己心中理想的情况有较大出入时,就会产生不平衡感和失落感,如果再加上人际关系不是很融洽、个人成长发展条件不是很理想,就更易导致挫折心理的产生。另一种容易导致挫折感的因素是个人的生理和心理素质。个人的身高、容貌、能力、经济状况、社会地位、疾病以及某些生理缺陷(如口吃、色盲)等所造成的限制,心理动机的种种冲突都可能使人产生挫折感。动机冲突比个体生理条件所造成的挫折要更为明显和强烈。我们常常会面对动机冲突,因为每个人都有多种多样的需要和动机,但并非都能得到,尤其是不可能同时得到。因此,就会遇到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双趋冲突”;遇事前怕狼后怕虎的“双避冲突”,以及类似“鸡肋在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趋避冲突”等等。一般而言,在动机冲突中,个体的重要动机受到阻碍时,所感受到的挫折会强烈一些,而较为不重要的动机受到阻碍时,容易被克服或被别的动机满足所取代,只构成一种丧失的心理感受,形成的挫折要小得多。

第二,就主观原因而言,在影响挫折的各种主观因素中以个人的抱负水平、挫折承受力、个性特征、过去的经历与经验、受挫后所获得的社会支持最为重要。如果一个人的实际成就水平高于抱负水平,就会感到满足,产生成就感,实际成就水平愈是高于他的抱负水平,其成就感就愈强烈。相反,如果一个人的实际成就水平低于其抱负水平,就会产生挫折,感到焦虑,实际成就水平愈是低于他的抱负水平,其挫折感就愈强烈。因此抱负水平过高,自我估计过高,是产生挫折的一个重要主观因素。另外,个人的挫折承受力不同,对挫折的感受程度也会不同。有的人能容忍严重挫折而毫不灰心丧气,有的人则遇到轻微的挫折就会意志消沉。这种对挫折的承受力与一个人的生理条件,过去的挫折经验和对挫折的主观评价有关。一般来说,身体强壮的人比身体瘦弱的人更能忍受挫折,生活中历尽艰辛的人比一帆风顺的人更能忍受挫折。从个性特征来看,积极乐观的态度、豁达开朗的性格,对承受挫折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消除挫折心理的策略

一般来说,挫折本身的性质对于人来说越严重,挫折反应就越大;挫折本身的强度越大,挫折反应也就越明显。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同样的挫折事件或挫折情境,对于不同的人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和结果。

根据个体面对挫折时容易产生的种种反应,我们提出以下应对策略:

第一,积极适应,提高对挫折的调节能力。

我们在此提出的“挫折调节力”是指对挫折进行直接的、主动的调整、转变、改善的能力。具有积极意义的挫折调节力是心理健康的关键品质,是个性成熟的象征。它不仅表现于对待挫折,而且更广泛地表现于对不断变化的外在环境和内在环境的协调与完善。

挫折调节力与我们前面提到的挫折承受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都是对于挫折的适应能力。承受力是调节力的基础,无承受力,调节力就失去了依托,而调节力是承受力的发展,是适应的最高阶段。调节力的发展可增强承受力,调节力好,一般承受力也高;但承受力的发展并不一定会提高调节力,承受力强并不一定调节力就好,可以只表现为承受力,而不表现出调节力。这是两者的相互联系。

挫折调节力与承受力又是有区别的:①承受力是对挫折消极被动的适应,即忍受、接受、容忍,而调节力则是对挫折积极主动的适应,即调整、改善、克服、战胜;②承受力表现为对挫折负荷的抵抗力,调节力则表现为对挫折情境的改造能力;③承受力是接受现实,减少挫折的情绪,调节力则是改变现状,夺取事情本身的成功;④承受力表现出的典型性格特征是忍辱负重,调节力表现出的典型性格特征是拼搏进取。一般来说,积极主动的适应比消极被动的适应要好,应用挫折调节力比应用挫折承受力要好。

第二,树立自信心,适时调整个人抱负水平。

面对挫折,使我们能明智地运用挫折调节力的,是树立自信心。因为只有对自己能力有信心,才不会面对一时的失败而认为大祸临头,惊慌失措,一蹶不振。实际上,一个人的生活目标越高,越好强上进,就越容易敏锐地感受到挫折。例如在考试时甲和乙同样得到了80分,甲垂头丧气,认为自己面临的是重大失败,因为他的目标是90分以上,而乙则欢天喜地,认为自己取得了成功,因为他的目标是60分万岁,通过足矣。所以,我们给自己确定的抱负水平要和自己的实际情况接近,这样才不会总处于挫折的感受之中,自信心也不会屡次被打击。我们既要注意不要盲目自信,自我评价过高,即使在实际学习中遇到多次失败,仍固执己见,不承认实际的学习成绩和抱负水平之间差距过大;又要注意不能在经受较多失败经历之后,对学习丧失自信心,对成功不抱希望,自暴自弃,萎靡不振。而要客观地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接纳自己的现状,为自己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设定适当的抱负水平,逐步去努力实现自己的远大目标。

第三,分析挫折原因,不断完善自我。

对由于挫折所产生的愤懑、仇恨、自责或悔恨等消极情绪,进行积极的调节,使自己较快地从挫折情绪中走出来,是处理挫折的一种积极的方式。但是,面对引起挫折的原因,尤其是对个体本身的缺憾来进行克服纠正,才是处理挫折的根本方法。例如,当大学生在学习上受到挫折后,把失败归因于运气不好,没能猜中题目,或埋怨教师的例题和评分,而不是把失败归于自身对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努力的程度不够,就是没能找到克服挫折的根本方法,下次面临考试时仍会遭遇同样的挫折,再次陷入消极的情绪之中。因此,在遇到挫折之后,除了通过提高自身来增加应对挫折和心理压力的能力之外,克服自身的缺憾,学习一些新的技能,使自己不断成长进步,才是更加重要的。

第四,在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大力加强挫折教育。

一般来说,社会经验多、文化修养好是增强挫折容忍力的根本保障。饱经风霜,生活经历艰辛,社会经验丰富,文化知识渊博的人,一般能够正确地分析和认识挫折产生的原因,找到摆脱挫折的有效途经。相反,生活经历一帆风顺而又相对短暂,社会经验少,文化知识贫乏,往往在挫折面前感到束手无策,最后被挫折所征服。为此,应该在社会实践教育中增添挫折教育的内容,以提高人们的挫折承受力;应该在学校教育中大力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的挫折调节力,以适应未来工作的挑战。同时,还应将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中的挫折教育有机统一起来,通盘考虑,统筹规划,花大力气提高全体人民的挫折承受力和调节力,以培养适应新世纪、新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多更好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史振磊.略论挫折的心理防卫机制[J].兰州学刊,1996,(2).

[2]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刘兆平.在大学生中加强挫折教育[J].南通工学院学报,2000,(3).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应对挫折的心理论文

回想我十多年的人生,很多事情都随着时间年轮地慢慢增加而变得逐渐淡忘,不管是欣喜的,悲伤的,还是有趣的......但惟有那段经历挫折的岁月,却时常闪现在我的脑海里,久久不能被忘却......记得是临近小学毕业前的那个初夏,那个夏天天气异常地闷热,空气里没有一丝风,只是时断时续地能听见知了枯燥得让人心烦的鸣叫。在那个夏天以前,我经历了一场重病,等我带着虚弱疲惫的身体回到学校的时候,毕业考试已经快要到了。我平时虽然学习成绩还算可以,但由于已经落下了很大一段功课,所以上课听起来觉得十分吃力。想到父母为了我能考上一所好的重点中学,平时省吃俭用地供我上学,家里经济条件并不是很好,却还时常挤出有限的一点钱来为我买学习资料,甚至为我请家教。想到这些,我心里就很难受,我不知道如果我没有达到他们的期望,他们会何等地失望,有时候我想着想着,就感到眼里湿湿的......那时我的性格远没现在这般坚韧,想到至毕业考试就只剩下了短短的一个多月,我心里就异常地迷惘,好似一个孩子迷失了回家的方向。班主任老师曾找我谈话,做我思想工作,让我放松心态,能考什么程度就是什么程度,不要有太大心理压力,可我知道那重点中学对我的意义,我太害怕看见父母那失落的眼神,但其实我自己也知道,要想达到自己的目标,已经是那么地不现实了......就这样,我一次次孤独地徘徊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生活对于我就像失去了坐标一样。然而,不久后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彻底地改变了......那天的事情我现在依然很清晰,就好像刚刚发生。那天我如木偶般无目的地走在街上,我走着走着,看到旁边有很多人在围观什么,我很好奇,就想挤进去看个究竟。眼前的一幕着实让我大吃一惊,我看到一个大概和我同龄的男孩,用嘴含着一支毛笔,在一张宣纸上非常认真地写着书法,上面的字体写得苍劲有力,行云流水,我感到十分地震撼。我细细一看,上面书着“学无止境”,“业精于勤”等字样。我向旁人一打听,才得知他小时候由于一次事故永远地失去了双手和双臂,后来身残志坚用嘴练习书法多年,现在终于能靠卖字画来求生活了。我当时深深地被他感动了,想到自己,心里就觉得无比惭愧。后来我也没有多想,就掏出身上所有的零用钱给了他,买回了那两幅字。回到家,我就把它们亲自贴到了墙上。以后的日子,我好似变了一个人,身体里总感觉有使不完的劲,我不仅在学校极其认真地听课,作笔记,回到家更是除了吃饭睡觉就发了疯似地学习功课,那段日子我脑子里就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考取那所重点中学。一个月的时光很快就过去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考取了梦寐以求的学校。在领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终于忍不住哭了,泪水不听使唤地流淌着,但却听不到我一点儿啜泣声,我想这也许就是男子汉成功后幸福的泪吧!我在明媚的阳光里迎着父母赞许的眼神,终于露出了幸福的微笑......这段挫折的岁月直到现在还真实地影响着我的人生,激励着我不断地去战胜生活中的一切困难,永不退却。其实有时候挫折并不是那么可怕,关键是要有勇于去战胜它的信念,有时候那样的信心很重要,往往就是取得最后成功的重要保证。我想我会一直把那段挫折岁月当作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笔精神财富的。

挫折,所谓挫折是指挫败、阻挠、失意的意思。在心理学中,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其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消极的情绪反应。 内容提要:安全问题现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但现在的孩子自我防护能力差,自理能力差,应对困难和挫折的勇气不足,所以经常出现自暴自弃,自杀等现象,我们应如何认识这一问题,如何因对这一现象? 随着现代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教育观念也在不断更新,从严师到挚友,从严格到赏识。如今,表扬成为激励式教育的又一方式。表扬在激励学生方面确有重要作用,但有些人过于夸大表扬的作用,于是出现了细微之处见真谛,平凡中找出不平凡,挖掘不明显的优点加以赞扬。甚至还要在最少期望时赞扬学生。伴随而生了种种表扬法:登榜表彰、上报表彰、大拇指称赞、微笑称赞法等。还有人提出:一句表扬顶得上一百句批评,对学生只能表扬不能批评。我认为这种观点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要接受教育的学生呢?犯错误是学生的权利,每个人都是在错误与失败的锻造中成长起来的。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试问有多少人能够一帆风顺呢。现在的孩子如何面对未来的挑战,如何面对惨淡的人生。我认为应让学生享受挫折,在挫折中逐渐地成长起来。 山西的特大交通事故发生后,安全问题逐渐被提到日程上来。注意交通安全、饮食卫生、人身安全等等问题虽然可以避免大规模的人员伤亡,但自杀、离家出走却屡禁不止。自杀已成为15-40岁人群的首位死因。研究发现,在我国,每年约有150万人因家人或亲友自杀出现长期严重的心理创伤,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负担。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国际标准,每年自杀发生率超过10万分之20以上,为高自杀率国家,我国已经成为高自杀率国家。①最近有媒体随机采访了一所大学的部分学生,竟有超过半数的学生承认曾经有自杀的想法或冲动,多么严重的状况!被家长责备,遭老师批评,失恋,与同学发生矛盾,学习成绩不能提高,遭到别人的指责,甚至减肥不成功都可以成为自杀的理由。他们一旦身处逆境便悲观绝望,常常冲动地以自杀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完全不顾父母的养育之恩,这方面的报道更可称得上是连篇累椟。人们不仅要问:如今的学生怎么了?何以变得如此脆弱?自杀率可以统计,但那些因为一点失意就丧失学习工作的信心,从此萎靡不振的人又有多少,这个数字该如何统计呢?种种情况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显然学生们的所作所为只是现象,本质则是我们的教育制度和社会形态一定有了某些疏漏。如果稍加留意,我们不难发觉现行教育制度日益突出的弊端:只重智育,不重德育,甚至可以说是唯有智育。虽仍有一些只做表面文章的德育,但在学校普遍疯狂敛财,只一味注重升学率的情势下,谁还肯信?是故早已为家长和学生共同嗤之以鼻了。社会形态则是竞争的加剧和独生子女这一代人难以避免的承受能力显著降低。即家庭对独生子女的过度爱护,使之成了温室里的花朵,见不得一些儿风雨。矛盾的焦点或许在于,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与青少年心理的日益脆弱的矛盾已经日益显现并且加重,现在的孩子很少经厉挫折和失败的洗礼,自理能力太差,袜子都要父母洗的高中生如何面对生活,如何承担责任,如何与人相处。每一个孩子都认为自己应该是核心,是这个家庭的百分之百,他们也确实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但走进教室他只是四十几分之一,走进学校他只是千分之一,走进社会只是十几亿分之一,这种反差他如何适应?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夫,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历史上哪一位名人不是在挫折和逆境中成长起来的呢?西汉的司马迁,因为为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而获罪被处以腐刑,他承受了在当时士大夫阶层看来比死都还难受的奇耻大辱,秉笔直书,写下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留下了富含哲理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千古名句。司马迁笑傲生死,以顽强的意志拼搏,获得了生命的升华。“西伯拘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 ②。可以说,挫折教育的思想在我国古代早已有之。不仅人是如此,动物也一样。美国阿拉斯加自然保护区,这里的管理人员为了保护野鹿,将狼消灭了。从此,鹿再也不必为逃避天敌而奔跑,于是病弱残疾者与日俱增,最后竟至濒临绝种的境地。这时,管理人员醒悟了,将几只凶残的狼引回鹿苑。有了天敌的威胁,鹿群频于奔命,很快恢复了往日的生机。由此可见,挫折不仅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需要,更是我们生存的需要。试想,一个从小到大从没经历过哪怕最小挫折和些轻微风浪的人,如果在他以后的生活中突遇稍大些的风浪,他能不惊慌失措,胡乱作为吗!挫折教育的实质就象是给学生打的免疫预防针,用小的感染来激发其自身免疫功能的建立。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发现那些经常生点感冒发烧之类小病的人,寿命往往不见得短;倒是那些平时看起来壮得像头牛,从来都不生病的人,一旦生病就常常是恶性肿瘤之类的恶疾。这种现象在医学上已有解释:肿瘤的发生,是机体免疫监控系统障碍导致细胞增生无度的结果。不时生点小病的人,其免疫系统经常被启动,保持相当的警惕性,一有风吹草动,立刻投入战斗。而后者由于抵抗力较强,免疫监控系统处于“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状态,遭遇细胞恶性增生时来不及反应,结果一发不可收拾。 人的生理如此,心理也是如此。挫折,是每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逃避的事件。一个人对抗挫折的能力,与年龄的增长有一定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他曾经应对挫折的经历。遇小挫而胜之,可以为受挫者留下宝贵的经验,增强其应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所以,经常应对小挫折的人,往往能在大挫折面前坚韧不拔,而那些毫无挫折经历的人,一次大的挫折就可能使其一蹶不振。[题目设计] 人生就是从生到死的过程,艰难和困惑是与生俱来的,甚至是终生不能消灭的,所以人生就是与困境周旋的过程。生活中总会有这样的时刻:人们忘记了他们作为人的可贵天赋,忘记了使他们所到之处和任何困境中都闪耀着光辉的情操;生活中也总会有这样的时刻:永远自信的人开始犹豫不决,潜在的天才看上去还不及平庸之辈,本来强悍有力的男子汉在危难降临时瘫软无力。 请以“挫折”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言之有物,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一个人,总有一定的目标,也许这一辈子都在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奔跑着。可是,奔跑的路并不平坦,即使是期望很平静地生活,有时,还会让你摔跤,摔得很疼。或许,还会受伤--这就是挫折。逆境虽然让人痛苦,但经受挫折失败,可以增加人生的“财富”,磨难的同时也是磨练。没有挫折的人生,是看似幸运实则贫乏的人生。当挫折降临时,关键是我们如何应对它。俗话说:挫折像弹簧,你弱它就强。是正视,还是逃避?是勇敢的克服,还是无谓地沉沦?不同的态度,不同的人生。文章该从此处切题,组织材料。主题极易把握,看来要在文采和结构上角逐了。素材:思路提示 挫折在人生路上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不应该一遇到挫折就气馁。 挫折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经受挫折之后一蹶不振。 对待挫折应该保持一种乐观的精神,这样才能由失败走向成功。 即使身处顺境之中,也要居安思危,随时准备经受挫折。 名言 种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练。——夏衍 大海里没有礁石激不起浪花,生活中经不住挫折成不了强者。——谚语。 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法〕巴尔扎克 人生布满了荆棘,我们想的惟一办法是从那些荆棘上迅速跨过。 ——〔法〕伏尔泰 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一样对我有价值。——〔美〕爱默生 失败乃成功之母。——俗语 苦难是人生的老师,通过苦难,走向欢乐。——〔德〕贝多芬 经典素材 挫折挡不住强者(张海迪立志成才) 张海迪自幼就严重高位截瘫,几次濒临死亡边缘,身体可算弱的了。可是20多年来,她学会了4门外语,翻译了16万多字的外文著作,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并自学了针炙技术,为群众治病1万多人次,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与张海迪相比,我们这些身体健壮的人又当做些什么呢? 勇把挫折当动力(凡尔纳的16次投稿) 19世纪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第一部作品《气球上的五星期》一连投了15家出版社,均不被赏识,第16次投稿才被接受。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最初投稿,也没有一家出版社愿意发表,以致他不得不去干苦力。后来他的《北方故事》才由一家有眼力的《西洋月刊》看中,一举成名。丹麦著名童话家安徒生处女作问世,有人知道他是一个鞋匠的儿子,即攻击他的作品“别字连篇”、“不懂文法”、“不懂修辞”。但他毫不气馁,笔耕不辍,终于成名。英国诗人拜伦19岁时写作的《闲散的时光》出版后,即有人把他骂得“狗血淋头”,说他“把感情抒发在一片死气沉沉的沼泽上”。然而拜伦并未退却,而是以更为优秀的诗作来回敬那个诽谤者。 逆境奋争,苦中寻乐(高士其苦斗病魔) 高士其是我国科普作家。在外国留学时,有一次做实验,一个装有培养脑炎过滤性病毒的玻璃瓶子破裂了,病毒侵入了他的小脑。从此留下了身体致残的祸根。他忍受着病毒的折磨,学完了芝加哥大学细菌学的全部博士课程。回国以后,他拖着半瘫的身子,到达延安工作。解放后病情恶化,说话和行动都十分困难,连睁、合眼都需要别人帮助。但他仍以惊人的吃苦精神进行创作,先后写成100多万字的作品。有人问他苦不苦,他笑着说:“不苦!因为我每天都在斗争,斗争是有无穷乐趣的。” 苦难也是一笔财富(“西部民歌之父”王洛宾) 王洛宾,这位被誉为中国“西部民歌之父”的音乐大师,一生历经饮坷,身陷囹圄,妻离子散,长期处于心理压力极大的逆境中。然而他却以“胜似闲庭信步”的态度,投身于大西北的沙漠孤烟之中,创作了《在那遥远的地方》等多首西部民歌。 经历挫折,更能发愤(贝利与记者) 贝利成名后,有个记者采访他。“你的儿子以后是否也会同你一样,成为一代球王呢?”贝利回答:“不会。因为他与我的生活环境不同。我童年时的生活环境十分差,但我却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磨练我坚强斗志,使我有条件成为球王,而他生活安逸,没有经受困难的磨练,他不可能成为球王。” 面对挫折决不气馁(爱迪生不被火灾吓倒) 一场大火,把实验室烧成一片瓦砾。爱迪生研究有声电影的所有资料和样板被烧成灰烬。他的老伴难过得哭了出来:“多少年的心血,叫一场火烧了个精光。而今你已年迈力衰,这可怎么办啊!”爱迪生也很伤心,但他决不会由此趴下。发明电灯时,他就先后试验了7600多种材料,失败了8000多次,仍不气馁,终于获得成功。眼下这场火灾也同样不能使他后退。爱迪生对老伴说:“不要紧,别看我67岁了,可是我并不老。从明天早晨起,一切都将重新开始。” 能屈能伸是俊杰(卧薪尝胆的勾践) 越国兵败吴国于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只好“审辞厚礼”向吴求和,等待东山再起。勾践先用美女、金银珠宝贿赂吴王和众臣,还用妻子作人质,自己为吴王当马夫。勾践还为吴王送茶送饭,端屎端尿,终于赢得了吴王信任,得以被释放。勾践死里逃生回国后,卧薪尝胆,一面继续进贡吴国,一面聚兵训练。最后他率精兵数万,彻底打败了吴国,实现了洗辱复国的志愿。 以乐观打败挫折(牛顿等人面对挫折) 古今中外,因为有极强烈而有效的乐观主义,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胜利的大有人在。牛顿发明地心吸力学说的时候,全世界人反对他;哈维(Harvey )发明血液循环学说的时候,全世界人反对他;达尔文宣布进化论的时候,全世界人反对他;贝尔(Bell )第一次造电话的时候,全世界人讥笑他;莱特(Wrigt )初用苦工于制造飞机的时候,全世界人讥笑他。讲到孙中山先生,最初在南洋演讲革命救国的时候,有一次听的人只有三个。这许多人都因抱着乐观主义的精神,而为世人所称道。 极强烈而有效的乐观主义,能使人们战胜全世界的糊涂、盲从、冷酷、恐怖、怨恨和反抗。而且工作愈伟大,所受的反抗也愈厉害,简直成为一种律令,对付这种厉害的反抗,最重要的武器就是乐观主义。一个人,缺少了乐观主义精神,难免在各种恶魔面前败下阵来。例文:生活需要挫折 每个人都追求快乐、幸福,而逃避灾难、悲伤,我们总是会为挫折而难过,为自己得不到幸福而伤心。设想,倘若我们的生活没有挫折、没有压抑,我们会去珍惜我们所拥有的幸福、会有感动以及得到解脱之后那种久违的喜悦吗?不 小时候的我常常感冒发烧,正临考试期间,我又一次倒下了,高烧不断,达到40度。我简直快要疯了,仿佛脑子里有一样东西在没命地挣扎。当时只有昏沉与我做伴,朦胧包围着我,我始终逃不出这个令人颤抖的圈。 吃了药,挂了水,病情并未有多大好转。我担心,我气愤,我埋怨,为什么这世上会有病这种东西,为什么它会叫人如此受折磨,为什么受折磨的人偏偏会是我?一百个,一千个为什么在我心中打转。我所能做的,就只有躺在床上,睡不着,也笑不出来,一站起来就是一针天旋地转,人仿佛失去了重心。我向往外面的世界,恨透了这缠着我不放的病魔。此时此刻的我似乎整个身子,甚至灵魂都被燃烧着,我在大火中拼命挣扎,就这样挣扎着。一直到一个星期以后,我的病好了。 回到学校的时候,我置身于暖暖的阳光之中,我多么渴望这灿烂美丽的世界,我发现我的世界又出现了那片久违放晴的天空,也出现了我久违的笑容。一切都是如此可爱,拥有生命,真好!我早已陶醉在又见到同学的兴奋与喜悦之中,我又可以高声地喊了,自由地跑了!我体验着从未有过的幸福。 这样的生命才是多彩的,正因为有了挫折,才有了我对生活发自内心的热爱,才会感激所有赐予我幸福的人和事。我们应该感激挫折的力量,那种痛苦过后的快乐,煎熬过后的幸福是平静的生活永远无法实现的,因为我们需要挫折。 记住:没有挫折的生活是残缺的。

挫折教育主题论文

大学生挫折心理论文3000字篇三 《浅谈大学生挫折心理的成因》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激烈竞争的国内外环境中,面临的挑战和承受的压力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多。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致使大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多种多样的困难和挫折,身心都受到巨大的打击,产生严重的挫折感。当今大学生不同程度地遭遇过的挫折主要表现在学习、交往、适应、恋爱、情绪、健康、就业、家庭和学校等方面,而且遭遇挫折的频率高、反应强、影响深、类型多、应对难。挫折源是指阻碍个体实现目标、满足需要的情境和事物,也称挫折情境,同时也是挫折心理的成因。大学生的挫折源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因素。在实际生活中,大学生的挫折来源于以下多方面的因素: 一、 客观环境因素 (一)学校环境和建设不完善。 1、所在学校和专业不如意。我国的高等学校存在着重点院校和非重点院校、本科和专科的差别,高校专业设置存在相对热门和非热门的差别。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使这些没能进满意学校或没学满意专业的学生感到失望、惆怅,表现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对以后生活的担忧。 2、设备方面。有些大学教育也存在资金紧张、设备陈旧等问题。如体育馆设施陈旧,一些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无法开展;图书馆藏书量不大且更新缓慢,学生想读的书借不到;一些实验课由于实验室条件有限而不能开设;电脑和网络使用上有诸多不便等。所有这些受制于设备方面的问题,都可以使学生感到不满,对学生造成挫折。 3、教师方面。大部分高校学生理想中的大学教师是学识渊博、风度翩翩、能言善辩、平易近人的专家学者。而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和接触后,才发现大学教师和中学教师一样,也是平常之人。学识方面,也存在欠缺,并不能解答所有的疑惑和问题。由于教师自身及教育方法等原因,学生开始烦躁、郁闷。究其根本, 这一方面与高等教育本身的特点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现今一部分高校教师水平相对较低有关。 4、管理方式落后。目前,我国多数高校的学生管理方式重课程轻管理,轻目标管理,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较小,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继续沿用过去那种“我说你听”、“我牵你走”的单向线性传统管理模式,不仅违背了大学生走向成年的生理、心理特点,也必然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降低他的挫折承受力。 5、生活习惯的变化。 (二)经济紧张困难。 由于大学实行缴费制度、物价上涨、互相攀比而追求高消费等原因,大学生的经济负担普遍加重。有调查资料表明,高校中35%左右的大学生来自农村,其中不少学生是贫困学生,来自城镇的大学生低收入家庭也不在少数。据统计,每年全国有16%的大学生交不起学费,13.5%的大学生甚至连生活费都有问题。[2] 贫困生中,有的因为借贷款交学费背着沉重的经济包袱而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有的为衣食无着落而日夜焦虑不安;有的因为经济困难、穿戴不如别人而产生自惭、自卑心理。 (三)择业就业困难。 由于传统就业模式的变革, 毕业 生分配制度、分配政策的变化,毕业生人数的增多及就业市场不规范带来的不公平竞争,求职艰难已成为公认的现实。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使在校大学生不可避免地产生情绪上的波动。例如:有的大学生求职受挫便一蹶不振,垂头丧气,陷入失望、焦虑、苦闷的情境之中,有的甚至出现社会适应恐惧症状。[3] 大学生就业挫折原因主要有以下五点:一是对自己所学专业的社会意义不明确,担心将来选择余地小。二是对社会不正之风忧虑,担心毕业时受学校名气的影响、专业所学的限制,找不到理想的职业;女大学生则还要担心遭到性别歧视,不能平等竞争。三是对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和任务缺乏认识,怕将来不能很好地适应所从事的工作。四是对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社交能力缺乏信心,担心将来难以度过适应期、难以胜任此工作。五是竞争机制影响了大学生的出路,国内、国际的竞争机制已深入到各个领域,择业的高期望值与社会需求发生了强烈的冲击,优胜劣汰法则及择业难的现象使很多大学生失去心理平衡,从而产生不良情绪。 (四)其他事件引起的挫折 1、对重大丧失不适应。在大学阶段,学生有面对各种意外事件的可能,当这些事件对个体意义特别重大(客观上或主观上)并且未能被妥善应对时,就会对他们的各方面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继而出现心理问题。例如严重的外伤或疾病、亲人重病或亡故、家乡遭受重大灾害、经济状况严重不良、丧失重要的机遇等。这些意外事件的发生通常让大学生不知所措,产生悲伤、苦闷等消极情绪,对大学生产生非常严重的挫折。 2、早年灾害性体验(早期不良精力)带来的不适应。部分大学生在幼年、童年甚至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环境中,曾经历过不幸的事件、境遇,造成严重的伤害性体验,以至于对他们的行为模式、对生活的态度,甚至对个体产生了不良影响。进入大学新环境后,他们仍会以仇恨、多疑、逃避、攻击、不合作等模式对待周围的一切,其结果可造成他们社会适应不良,并影响自我的发展。这些造成伤害性体验的不幸境遇有:父母离异或家庭严重不和,父母有严重不良人格特质,教养态度严重偏离,被遗弃或被收养,家庭中有人长期处于被严重压抑的环境,长期被伤害或迫害而缺乏被爱与同情,家庭经济状况长期困难等。 3、偶发事件引起的挫折。有的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家庭突然遭受不幸;有的突然患重病不能继续上学;有的与异性谈上恋爱,可对方突然提出分手;由于非人为力量造成的时空限制、天灾地变、环境污染等偶发事件都会引起挫折心理的产生。 二、 主观条件因素 (一)人生信念弱化。所谓信念是指主体对某种理论、思想、见解、行为准则有规范、坚定不移的看法,以及诚心诚意去实践的愿望,是人们对自己所追求的理想目标表现出来的孜孜以求、不懈努力的意志力。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都有各种各样的信念组成的复杂系统,人生信念的弱化导致个体缺乏精神动力,对目标的追求缺乏顽强的毅力,挫折承受力也必然随之下降。 (二)归因不当。归因是指从外部行为及其结果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包括对他人和自己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很多挫折都与行为原因的认识有关。如果一个人对其所遭受的不愉快的事情作出不适当的归因,就会在其心理上产生消极的影响,严重的时候就造成心理上的紧张、焦虑、抑郁甚至愤懑,结果导致心理和行为的异常,导致严重的挫折。在这种情况下,挫折并不是由消极事件本身引起的,而是由对产生该事件原因的主观知觉造成的。例如,有的大学生把考试失败归因于自己的无能,把成绩下降归因于自己的无能,把成绩下降归因于教师的刁难,把朋友的离去看作是自己没有吸引力,自己没食欲却归因于饭菜味道不好等等。 (三)学习挫折。大学阶段的管理方式、培养目标、学习内容和 教学方法 与中学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是学习条件变化。许多大学生在如学前是学习的尖子,老师、家长对其宠爱备至,在同学中备受尊重,自我感觉良好,信心十足。但在集中了各地优等生的新环境中,他们可能不再是校园中的宠儿,学习上也不再是佼佼者了,如果对现实不能恰当地接受和对待,就可能表现为自信心降低和强烈的自卑感,甚至会出现强烈的嫉妒心和攻击行为,从而更难顺应现实。另一方面是 学习方法 不当造成的学习困难,比如在对新的大学课程仍采用已不适用的中学学习方法,结果造成学习成绩不理想,但又缺乏对学习方法的探讨,在学习上疲于被动应付,心理上承受较大压力。 (四)人际关系。在大学阶段,个体独立地步入了准社会群体的交际圈,大学生尝试 人际交往 并试图发展这方面的能力及对此作出的评估,为将来进入成人社会做准备。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处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之中,人际关系的好坏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事业的拓展。在人际关系过程中,部分大学生由于性格差异、志向不同、性情不和等原因会遭受挫折,或表现为自我否定而陷入苦闷与焦虑,或企图对抗而陷入困境,由此产生了心理健康问题。 (五)情感挫折。随着性机能的成熟、性意识的觉醒以及性心理的发展,青年大学生正逐渐由性接近阶段向恋爱阶段过渡。一旦出现了适应的环境条件,爱情意识会迅速转入恋爱实践。大学生的恋爱观念日益开放,据一项调查显示,在回答“大学期间谈恋爱主要是为了什么?”这一问题时,有65.9%的大学生选择“为了体验爱情”和“为了充实大学生活”,只有11%的大学生选择“将来结婚成家”,还有9.8%的选择“为了赶恋爱时髦”和13.3%的选择“不知为了什么”[4] 可见,大学生谈恋爱注重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这种恋爱动机使恋爱受挫成为普遍现象。对恋爱挫折,有80%以上的大学生能够采取理智态度,宽容地对待自己和对方,尊重对方的选择。但有一部分却因此一蹶不振、沉沦自弃、悲观厌世,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因失恋而失志、失德甚至自杀,虽为少数,但必须重视。 (六)日常行为表现差。一些在校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行为表现很差。有的大学生把学校的 规章制度 根本不放在心上,纪律观念淡薄,上课迟到、早退甚至旷课、逃学,考试作弊、找人替考,考试科目不及格;有的大学生行为懒散,打架行凶,偷盗他人财物;有的大学生恋爱越轨、同居,因而受到学校的警告、留查、退学等处分,导致挫折心理产生。 (七)个人利益得不到满足。大学内部现行的学分制度、奖学金及德育、智育综合测评制度,助长了一部分大学生的利己观念,在强烈追求而又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大学生的情绪和心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例如,有的大学生平时一贯学习非常刻苦,各方面表现良好,争取拿奖学金,一旦最终没拿到奖学金就会产生严重的挫折心理,感到失望和郁闷。有些抗挫折能力差的学生很容易产生消极行为:惟利是图,不顾集体或他人的利益,片面追求名利。 (八)身体疾病或心理缺陷。人的身体有疾病或生理上有缺陷,本属正常现象。但有的大学生因生理上有些缺陷,如身材较矮、较胖、较瘦,相貌不佳等,而自信心不足,自卑感极强,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不愿参加集体活动,更不愿同别人交往,沉默寡言,闷闷不乐。这样长时间个性压抑的结果,进一步加重了自卑心理,很容易形成一种卑微人格或畸形心态。还有的大学生因为身上患有某些疾病而心理负荷加重,疑神疑鬼,担心患上顽症不可治愈而积郁成疾,有的甚至精神崩溃,走上自毁的道路。 (九)心理因素引起的挫折。大学生心理因素引起的挫折,一般是指大学生的个人知识、经验、思想意识、技能与方法等不能适应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要求或客观现实所引起的在态度、情感、动机、性格上的情绪反应。大学生心理因素引起的挫折很复杂,诸如期望值过高,目标选择不当;自我意识过强,情感脆弱;多种动机冲突,难以取舍等等。 通过以上客观环境因素与主观环境因素可见,大学生遭遇挫折、形成挫折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以陶冶人生、激励人生、磨练人生、指导人生为目标,从而指导大学生挖掘自身潜力去战胜挫折。只有正确分析大学生挫折心理的成因,才能够对症下药,提高大学生对未来生活的适应性和调节周围环境的素质能力,在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梅兰.张永芝. 高校特困生现象初探.高等教育.1998年第4期. [2] 洪建标. 大学生心理问题浅探.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3] 黄希庭.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 丁小龙.大学生恋爱的特点.重庆工程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大学生挫折心理论文3000字篇四 《试谈大学生挫折心理教育策略》 所有人在不同时期都要面对不同课题,而挫折心理也是每个人都会产生的一种情绪。而大学生正式从青少年转向成年人,大学时期是比较特殊的阶段,大学生的心理还没有成熟,而在当今改革深化、竞争激烈的社会背景下,会让大学生产生挫折感,这种情绪会一定程度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所以,时刻掌握大学生挫折产生的原因,并采取适当的解决 措施 ,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将挫折心理打消,这已经成为我国各大高校心理教育的重要探讨课题。 一、大学生挫折心理教育策略探讨 1.加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大学生的抗挫折的能力不是受智力影响,挫折心理教育要结合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心理特点进行制定: 大一新生抗挫能力培养,考虑到大一学生是新入学的新生,所以首先要从情感着手,让学生建立极强的自信心,但是大一学生多数是刚刚脱离家长的看护,独立生活和学习可能造成学生无法适应,此时就要建立适当的心理培养,让其正视可能会遇到的挫折。可以通过心理测试的方法对大一新生的生活和心理进行了解,大一学生面临的最主要的挫折是如何从中学生转变到大学生,不仅是从教室、专业还是环境等,对此很多学生的新生指南能够有一定帮助。 大二学生已经逐渐消除了大一时的稚嫩,因此要从教育方面着手,重点培养学生抗挫的能力和东西,从生活、学习和情感等多方面入手,针对大二学生可能面临的问题,最典型的是面对考试时的态度,要对考试失败正确理解,虽然不及格代表失败,但是低分及格也不是成功,对此既可以努力改善,也可以从其他各个方面进行弥补。 大三学生也可以成为老生,所以要从发现自我着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大三学生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对未来和前途的迷茫,如何迈入社会是他们忧虑的问题。所以在大三这一阶段,学校要尽可能创造机会让学生融入社会,并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引导和教育。 大四学生是面临毕业的学生,最重要的是实现自我,不仅要提高自身的设计能力,还要正确的为自己定位。他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自己适合哪类工作,如何面临 面试 的失败,其实这些就是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所以,对大四学生来说,就业指导的强化训练是比较重要的。 2.强化家庭、学生和社会间的协调作用。大学生挫折心理的教育只从学生方面入手,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的,要发挥家庭、学生及社会间的协调作用,尤其是家庭对大学生挫折心理教育的助推作用:首先,要重视学生身心健康,不能一度溺爱,要知道孩子已经长大了,要提供孩子适当的空间锻炼自主和坚强的意志力,增强抗挫能力,同时家长可以适当了解心理学知识,这对于解决大学生抗挫心理问题有很大帮助;其次,家长要改变教育方法,不能一味地想让孩子有更大的出息,而一直给孩子压力,以致孩子出现逆反心理;最后,家长要以身作则,在家庭这个小型社会中建立相互尊重、理解和民主的气氛,让孩子有良好的心态,这样家庭挫折教育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3.改善环境,强化渗透性教育。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责,但是所谓人才更需要身心健康。因此实现这个任务就需要社会、家庭及学生对大学生挫折心理教育进行重视,对大学生人生重要时期可能遇到的挫折和困难进行关注,逐步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社会要对贫困大学生的贷款制度进行扶持,同时对优秀的贫困大学生制定奖励制度,还可以提供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的机会,建立积极向上、健康的环境,让大学生感到社会是对他们关心的,这样对大学生心理挫折感也会有所疏导。高校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心理教育,同时建立心理辅导课、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心理咨询服务,发挥指导员和班主任的作用。大学生不仅要具备挫折心理的理论知识,还要了解抗挫的方法,这样能够在遇到挫折时及时找到适当的方法进行解决。实际上家庭心理教育是大学生挫折心理教育的最基础环节,大学生的家长也要对学生生活、学习及工作状况进行关注,可以选择网络、电话或者去学校直接探望的形式和学生交流并沟通,如果发现大学生有困难或者处于挫折带来的消极情绪中,要及时平稳大学生的心情,进行适当的指导和安慰。当然,大学生自我教育也是挫折心理教育的重要环节,自我教育是大学生自身结合社会需求和发展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自我意识的最高级别的表现,是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最重要的方法。在学习和生活中,大学生进行自我认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磨炼自己,养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这就大学生面临挫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4.强化心理咨询工作。各大高校要积极站靠心理教育工作,在大学课程中设立心理健康课程,根据大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发展情况具备的特点,适当的通过校园网、演出、演讲、电视、广播宣传或专题讲座等形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知识进行教育和宣传,保证大学生对自身身心发展情况进行掌握,并且了解心态调整的方法,逐渐培养大学生较强的心理素质和综合品质。而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手段是心理咨询,心理咨询不仅能够发挥预防作用,对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心理素质进行一定调整和改善,一定程度的缓解大学生的挫折感,还能通过心理咨询的形式对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和挫折感原因进行分析,有目的的引导大学生脱离挫折心理,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大学生缓解心理压力,保证平衡的心态。如果有学生承受很大的挫折或者挫折感比较沉重,那么就需要及时开导,知道学生选择适当的方法对自身心理进行调整,尽早脱离挫折带来的消极情绪。例如挫折防御心态方法,此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向积极向上的方面考虑,如学生考试成绩不好,就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如果经济条件不好,则告诫学生逆境是培养人才的必备条件;还可以采用宣泄方法,找朋友倾诉、大哭或者大喊,前提是不影响他人正常生活。这些方法主要是让学生以乐观的心态面对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二、结论 大学生挫折心理这个问题是值得关注和重视的,大学生不仅要对挫折心理有正确的认识,还有掌握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各大高校要对学生进行挫折心理教育,避免学生在此遇到挫折后而对心理造成极大伤害。大学生挫折心理教育不仅能够缓解学生心理压力,也是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炎. 大学生挫折心理教育探析. 华东师范大学 硕士论文,2009年. [2]蒙艳.当代大学生挫折心理教育研究现状之探究. 《法制与社会》, 2011年第33期. [3]卢飞. 大学生挫折心理与挫折教育研究.贵州师范大学 硕士论文, 2009年. 猜你喜欢: 1. 大学生挫折心理探索论文 2. 浅议大学生挫折心理的论文2000字 3. 大学生挫折心理浅析论文1500字 4. 大学生挫折心理教育论文

面对挫折,有的人悲观失望、沉沦颓丧,有的人则愈挫愈勇、积极应对,体现出截然不同的鲜明特色。然而我们该如何写有关应对挫折的心理论文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应对挫折的心理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挫折心理及其应对策略探析》

摘 要:每个人在自己成长进步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面对挫折,有的人悲观失望、沉沦颓丧,有的人则愈挫愈勇、积极应对,体现出截然不同的鲜明特色。为此,我们要找准引起挫折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方能不断提高我们的挫折承受力和调节力。

关键词:挫折心理;挫折反应;挫折承受力与调节力

俗语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常八九。作为个体的人,在各自的社会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烦心事,小的方面譬如考试考得不好、工作生活条件不够理想、收入待遇水平不高等,更不用说诸如亲人亡故、高考落榜、婚姻家庭不和、遭遇天灾人祸等大的方面,这些都会造成人心不平、气不顺,引起深深的痛苦和挫败感,导致挫折心理的产生。

一、挫折心理及其产生原因

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挫折,是指个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干扰和障碍,致使目的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的情绪状态。这其中包含有挫折情境和挫折反应两层含义,前者是指阻碍目标实现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其中社会环境因素对人行为动机的阻碍,较自然环境因素影响更大更深远;后者是指由于某种障碍和干扰使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愤怒、恐惧、焦虑不安等情绪反应。个人受到挫折时,挫折情境和挫折反应总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为了有效应对挫折心理,我们就必须认真查找导致挫折的原因。造成挫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个方面。

第一,就客观原因来说,如环境条件差、饮食条件差、生活工作条件差等等,都可能使人产生挫折心理。环境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两类。一般而言,由自然条件导致的挫折反应较轻,由社会条件导致的挫折反应较严重。一个人来到新环境里,一旦发现所面对的现实条件和自己心中理想的情况有较大出入时,就会产生不平衡感和失落感,如果再加上人际关系不是很融洽、个人成长发展条件不是很理想,就更易导致挫折心理的产生。另一种容易导致挫折感的因素是个人的生理和心理素质。个人的身高、容貌、能力、经济状况、社会地位、疾病以及某些生理缺陷(如口吃、色盲)等所造成的限制,心理动机的种种冲突都可能使人产生挫折感。动机冲突比个体生理条件所造成的挫折要更为明显和强烈。我们常常会面对动机冲突,因为每个人都有多种多样的需要和动机,但并非都能得到,尤其是不可能同时得到。因此,就会遇到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双趋冲突”;遇事前怕狼后怕虎的“双避冲突”,以及类似“鸡肋在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趋避冲突”等等。一般而言,在动机冲突中,个体的重要动机受到阻碍时,所感受到的挫折会强烈一些,而较为不重要的动机受到阻碍时,容易被克服或被别的动机满足所取代,只构成一种丧失的心理感受,形成的挫折要小得多。

第二,就主观原因而言,在影响挫折的各种主观因素中以个人的抱负水平、挫折承受力、个性特征、过去的经历与经验、受挫后所获得的社会支持最为重要。如果一个人的实际成就水平高于抱负水平,就会感到满足,产生成就感,实际成就水平愈是高于他的抱负水平,其成就感就愈强烈。相反,如果一个人的实际成就水平低于其抱负水平,就会产生挫折,感到焦虑,实际成就水平愈是低于他的抱负水平,其挫折感就愈强烈。因此抱负水平过高,自我估计过高,是产生挫折的一个重要主观因素。另外,个人的挫折承受力不同,对挫折的感受程度也会不同。有的人能容忍严重挫折而毫不灰心丧气,有的人则遇到轻微的挫折就会意志消沉。这种对挫折的承受力与一个人的生理条件,过去的挫折经验和对挫折的主观评价有关。一般来说,身体强壮的人比身体瘦弱的人更能忍受挫折,生活中历尽艰辛的人比一帆风顺的人更能忍受挫折。从个性特征来看,积极乐观的态度、豁达开朗的性格,对承受挫折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消除挫折心理的策略

一般来说,挫折本身的性质对于人来说越严重,挫折反应就越大;挫折本身的强度越大,挫折反应也就越明显。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同样的挫折事件或挫折情境,对于不同的人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和结果。

根据个体面对挫折时容易产生的种种反应,我们提出以下应对策略:

第一,积极适应,提高对挫折的调节能力。

我们在此提出的“挫折调节力”是指对挫折进行直接的、主动的调整、转变、改善的能力。具有积极意义的挫折调节力是心理健康的关键品质,是个性成熟的象征。它不仅表现于对待挫折,而且更广泛地表现于对不断变化的外在环境和内在环境的协调与完善。

挫折调节力与我们前面提到的挫折承受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都是对于挫折的适应能力。承受力是调节力的基础,无承受力,调节力就失去了依托,而调节力是承受力的发展,是适应的最高阶段。调节力的发展可增强承受力,调节力好,一般承受力也高;但承受力的发展并不一定会提高调节力,承受力强并不一定调节力就好,可以只表现为承受力,而不表现出调节力。这是两者的相互联系。

挫折调节力与承受力又是有区别的:①承受力是对挫折消极被动的适应,即忍受、接受、容忍,而调节力则是对挫折积极主动的适应,即调整、改善、克服、战胜;②承受力表现为对挫折负荷的抵抗力,调节力则表现为对挫折情境的改造能力;③承受力是接受现实,减少挫折的情绪,调节力则是改变现状,夺取事情本身的成功;④承受力表现出的典型性格特征是忍辱负重,调节力表现出的典型性格特征是拼搏进取。一般来说,积极主动的适应比消极被动的适应要好,应用挫折调节力比应用挫折承受力要好。

第二,树立自信心,适时调整个人抱负水平。

面对挫折,使我们能明智地运用挫折调节力的,是树立自信心。因为只有对自己能力有信心,才不会面对一时的失败而认为大祸临头,惊慌失措,一蹶不振。实际上,一个人的生活目标越高,越好强上进,就越容易敏锐地感受到挫折。例如在考试时甲和乙同样得到了80分,甲垂头丧气,认为自己面临的是重大失败,因为他的目标是90分以上,而乙则欢天喜地,认为自己取得了成功,因为他的目标是60分万岁,通过足矣。所以,我们给自己确定的抱负水平要和自己的实际情况接近,这样才不会总处于挫折的感受之中,自信心也不会屡次被打击。我们既要注意不要盲目自信,自我评价过高,即使在实际学习中遇到多次失败,仍固执己见,不承认实际的学习成绩和抱负水平之间差距过大;又要注意不能在经受较多失败经历之后,对学习丧失自信心,对成功不抱希望,自暴自弃,萎靡不振。而要客观地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接纳自己的现状,为自己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设定适当的抱负水平,逐步去努力实现自己的远大目标。

第三,分析挫折原因,不断完善自我。

对由于挫折所产生的愤懑、仇恨、自责或悔恨等消极情绪,进行积极的调节,使自己较快地从挫折情绪中走出来,是处理挫折的一种积极的方式。但是,面对引起挫折的原因,尤其是对个体本身的缺憾来进行克服纠正,才是处理挫折的根本方法。例如,当大学生在学习上受到挫折后,把失败归因于运气不好,没能猜中题目,或埋怨教师的例题和评分,而不是把失败归于自身对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努力的程度不够,就是没能找到克服挫折的根本方法,下次面临考试时仍会遭遇同样的挫折,再次陷入消极的情绪之中。因此,在遇到挫折之后,除了通过提高自身来增加应对挫折和心理压力的能力之外,克服自身的缺憾,学习一些新的技能,使自己不断成长进步,才是更加重要的。

第四,在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大力加强挫折教育。

一般来说,社会经验多、文化修养好是增强挫折容忍力的根本保障。饱经风霜,生活经历艰辛,社会经验丰富,文化知识渊博的人,一般能够正确地分析和认识挫折产生的原因,找到摆脱挫折的有效途经。相反,生活经历一帆风顺而又相对短暂,社会经验少,文化知识贫乏,往往在挫折面前感到束手无策,最后被挫折所征服。为此,应该在社会实践教育中增添挫折教育的内容,以提高人们的挫折承受力;应该在学校教育中大力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的挫折调节力,以适应未来工作的挑战。同时,还应将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中的挫折教育有机统一起来,通盘考虑,统筹规划,花大力气提高全体人民的挫折承受力和调节力,以培养适应新世纪、新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多更好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史振磊.略论挫折的心理防卫机制[J].兰州学刊,1996,(2).

[2]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刘兆平.在大学生中加强挫折教育[J].南通工学院学报,2000,(3).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应对挫折的心理论文

幼儿挫折教育研究论文

幼儿挫折教育论文的参考文献

幼儿挫折教育论文的参考文献,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是我们所关注的,而幼儿挫折教育论文替我们打开了新的教育方法。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了解幼儿挫折教育论文的参考文献的相关内容。

摘要:现在的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给孩子过多、过细的照顾保护,造成幼儿依赖性强,自觉性和独立性差。幼儿应付挫折能力普遍较差。幼儿的挫折承受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非后天自然可得,它是从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前提,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增强,通过专门的实践锻炼而获得的。

关键词:应付挫折能力;挫折教育的含义;挫折教育的误区;挫折教育的方法

幼儿的挫折教育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例如:一次,班上有个小朋友拓拓在去班里的台阶上摔倒了,自己爬起来后哭闹了一小时。我安慰了很长时间无济于事。还有一次,班里的三个小朋友为一个玩具哭闹不止,谁也不肯让步。

这就可以看出,现在的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给孩子过多、过细的照顾保护,造成幼儿依赖性强,自觉性和独立性差。另外,一些家长在教育观念上存在偏差――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幼儿应付挫折能力的培养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所有这些都是造成幼儿应付挫折能力普遍较差这一现状的原因。让孩子全面成长,挫折教育应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挫折教育由来已久,中国有,国外也有。挫折教育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所谓挫折教育,是指在科学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利用和创设某种情境条件,提出某种难题,启发和促进孩子动手动脑来解决问题,使他们养成乐于尝试、勇于克服困难、敢于经受挫折的习惯,从而引导孩子逐步摆脱依赖,形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幼儿的挫折承受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非后天自然可得,它是从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前提,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增强,通过专门的实践锻炼而获得的。

暂不说国外的挫折教育如何,中国古代的挫折教育是以打、骂、责、罚为主的,谈不上人性化的教育。“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诗句,应该算是古代“挫折教育”的写照吧。既然挫折教育自古有之,为何现在还要提呢?这是因为我们现在的教育与国外相比,在某些方面还有一些差距,如心理承受方面等。而较好的心理素质要从幼儿时期抓起,这是非常重要的,在提倡素质教育、尝试教育、愉快教育的同时,也该增加一些挫折教育的内容。

在这之前首先我们要认清挫折教育的误区,一些自认为懂得挫折教育的家长认为,挫折教育就是批评、罚站、与孩子对着干、让孩子服输等。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的耐挫力差是因为家庭溺爱造成的,所以只要让他们吃点苦就能解决问题。其实不然,这种强行措施不仅很难生效,往往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挫折教育要根据孩子的性格特征,有的放矢地进行有效教育,决不是苛刻的'批评、大声的谩骂和严厉的责打就能实现的。

在幼儿的生活、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随机利用现实情景,或模拟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难题,让幼儿开动脑筋,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经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任务。例如,小班孩子的自理能力较差,有的孩子不会系鞋带,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让老师帮忙。但是,为了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我只帮他们系一次,并让他们看着我是怎样系的。第二次让他们自己动手,如果的确有困难就再指导一下。幼儿在经历了由不会到会,由别人帮助到自己完成的过程后,心理上会得到一种满足感,同时也锻炼了自理能力。成人还可以创设一些情境,如:让幼儿到黑暗的地方取东西等。但是,在创设和利用困难情境的时候,要注意几个问题:

1、必须注意适度和适量。设置的情境要能引起幼儿的挫折感,但不能太强,应该循序渐进,逐步增加难度;同时,幼儿一次面临的难题不能太多,否则,过度的挫折会损伤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使其产生严重的受挫感,从而失去探索的信心。

2、在孩子遇到困难而退缩时,要鼓励孩子,在孩子作出努力并取得成绩时,要及时肯定,让孩子体验成功,从而更有信心去面对新的困难。

3、对陷入严重挫折情境的幼儿,要及时进行疏导,防止孩子因受挫折而产生失望、冷淡等不良心理反应,在必要时可帮助孩子一步步实现目标。

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是家长、老师共同努力的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注意,不能对幼儿提出过高要求,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进行培养,否则,幼儿在压力面前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经常笼罩在这种挫折感中,会损害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总之,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挫折不行,挫折过多、过大也不行,成人要正确引导,使幼儿能正视并战胜挫折。

浅谈幼儿挫折教育的论文

《浅析幼儿挫折教育》

摘要:幼儿园要有的放矢的实施挫折教育,根据年龄选择合适的教育。在尊重的基础上,注重因材施教,寻找合理满足挫折教育的支撑点。培养幼儿坚强的意志,积极的乐观的态度和敢于尝试的精神。

关键词:挫折教育;榜样;困难;鼓励;赞扬

人生恰如一次远征,挫折将永远伴我们而行。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既会有愉快的创造,又会遇到各种挫折。挫折是人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著名心理学家冯斯洛说过:“挫折并不是坏事,关键是人对挫折的态度。”

挫折教育,是以科学的教育为指导,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利用和创建一些环境,有针对性地制造一些难题,启发和引导幼儿动脑、动手去解决问题,培养他们乐于尝试的信心、勇于克服困难的胆量

引导他们逐步摆脱依赖,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直观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在反复的体验中认识挫折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从而真切地感受到:要做好任何事情都会遇到困难,成功的喜悦恰恰来自问题的解决,从而产生稳定的心态。

作为3~6岁的幼儿群体,他们的社会交往需求正处于一个爆发期、高涨期,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迫切希望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并与同伴之间的交往、交流。在这期间幼儿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特别是在游戏中。

由于经验不足,更容易遇到挫折。大脑的不断丰富,对社会的认识,对周围的认识,游戏角色的增加,同伴交往次数的增加,那么随之而来遇到的困难、挫折也会不断的增加。拒绝挫折就等于拒绝成功。

一、幼儿正确认识挫折及心理培养

教师与幼儿在进行教育活动及自由等各种活动时,遇到困难尤其是面临困难时,让幼儿直观认识事物,让幼儿知道挫折困难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的心态。

幼儿的心理培养是幼儿教育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幼儿的整个发展。从小培养幼儿对心理和生理困扰的认识和忍受能力,能提高幼儿克服困难的能力和自信心。

幼儿的年龄决定了他们自制力较弱,为提高幼儿的自制力,教师在教学中可创设一种没有批评、没有指责,幼儿的各种想法、做法都能受到重视、尊重和赞扬的环境,这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自制力。

同时,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为了寻求奥秘,获得成功,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克制一些因困扰而产生的不良情绪及行为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增强孩子的自制力。

二、树立榜样,增强信心

幼儿期是爱模仿,爱表现的时期,所以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对幼儿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性,生动活泼的形象往往更容易打动幼儿。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教材中有关不怕困难、战胜挫折的内容,让幼儿身临其境或者角色互换切实体会失败及困难,增强其心里免疫力。

在平时活动中,可以有机的给幼儿讲述一些名人名事,借机向幼儿讲述他们的成功事例,同时,孩子也是孩子们的榜样。在我工作中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情:有一天,浩浩妈妈送他来上幼儿园,他在门口不肯进来,询问后才知道,老师让他昨天画《我想飞》的主题画他没画出来,所以今天不肯上幼儿园。在后来的活动中,他撅着嘴不肯动笔

老师鼓励他自己学着想想画画,在老师的引导和鼓励下,他终于完成了一幅画,开心的笑了。老师特意对浩浩进行了表扬,同时其他小朋友也对他进行了表扬和肯定。浩浩的`脸上更是笑的灿烂了。

下午离园的时候,他高兴的跟妈妈说“老师和小朋友都表扬我画画棒,我明天还要上幼儿园,还要讲故事和唱歌跳舞呢。”老师就借此机会对跟浩浩有类似情况的娜娜也进行了鼓励,结果第二天娜娜就交给老师一幅颜色特别鲜艳漂亮的《我想飞》……因此要善于利用生活中那些活的事例来教育孩子,树立榜样。

三、创设情景“制造困难”

在日常学习活动中,努力创设一些情景,为幼儿“制造困难”,在游戏活动中容易让幼儿接受和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如故事表演“天冷我不怕”,体育游戏“勇敢的小蚂蚁”、“我最棒”,音乐游戏活动“小小男子汉”“战胜大灰狼”等活动,充分使幼儿亲身经历一些有困难的情境,在情境磨炼中提高幼儿的挫折能力

使幼儿真实感受到任何事情都会遇到困难,关键是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告诉幼儿,困难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失去自信,那任何事都不会成功。当然在创造困难的同时,应注意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其心理发展特点

同时困难的情景要适宜、适度和适量,多对幼儿运用鼓励性的语言,给其加油和信心;若陷入严重挫折情境中,老师应及时帮助孩子分析原因,找出失败之处防止孩子因此而产生失望、冷淡等不良心理反应。如果幼儿在克服困难时几经尝试都失败告终,那么老师应当给予具体的帮助。

四、鼓励、赞扬、改变幼儿的受挫意识

自信心是一种强大的内部动力,是人们自己相信自己,追求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表现的心理倾向,是人类健康的核心!自信心坚信自己的力量,即使遇到困难挫折的阻挠,也坚信自己,勇往直前,直至实现自己的理想。

幼儿只有不断的得到鼓励,才能在困难面前淡化和改变受挫意识,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在进行挫折教育时,家长和教师要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自己整理书包,自己系鞋带

帮家长扫地擦等等一系列幼儿有能力自己做到的事情,都要让幼儿自己去尝试,自己独立去做。当然在幼儿完成之后,哪怕是幼儿只有一丁点的进步或者做的真的不尽人意

那么家长或者教师也要给予幼儿肯定和认可,“宝宝你真棒”、“你做的真漂亮”等等。鼓励性语言会让幼儿认为自己真的会做好,真的是最棒的。

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挫折不行,挫折太多、过大也不行,成人要正确引导,使幼儿能正视并战胜挫折,健康发展。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要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不要刻意追求,要顺其自然。

应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意识地进行,坚持不懈地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持之以恒,要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认识挫折,学会克服挫折的、战胜挫折的本领。在挫折中学会坚强,生活中才会微笑。

幼儿挫折教育

现今的孩子大都是在万千宠爱中长大的,任性、脆弱、自我,依赖性强,独立性差。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孩子们的生活条件更加优越了,这些"蜜罐罐"里长大的孩子们在享受优越生活条件的同时,如果不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可能会缺乏某些对他们终生发展都具有极重要意义的心理素质。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家长、教师等都纷纷呼吁,"今天孩子需要挫折教"。

所谓挫折教育,是指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创设或利用某种情景,提出某种难题,让幼儿通过动脑、动手来解决矛盾,从而使他们逐步形成对困难的承受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出一种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

应该适时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这一观点已经得到了公认。幼儿已有了一定的体力,也具备了一定的与人交往的能力,这就使幼儿有可能去面对一定的困难,并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克服困难。

况且,幼儿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大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事,绝大多数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是能够克服的,因此,我们应该相信孩子的能力。

那么,应该怎样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呢?

一、引导幼儿正确认识挫折

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各种活动时,尤其是在幼儿面临困难时,应该让他们直观地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反复体验中逐步认识到挫折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从而真切地感受到要做任何事情都会遇到困难,成功的喜悦恰恰来自于问题的解决。

幼儿在接触外界事物、学习知识时,的确离不开成人的帮助,但如果这种帮助变成了代替,久而久之,幼儿就会缺乏克服困难的心理体验,一旦因为遇到挫折而达不到预期目标时,就会产生畏难、懒惰的情绪,造成学习障碍。

因此,幼儿挫折教育首先要破除幼儿学习的依赖性,要让幼儿在各种学习活动中自己感受困难,并为克服困难做出自己的努力。

例如,当幼儿摔倒后,应让他自己爬起来,成人不要大惊小怪地赶紧去扶,否则,幼儿很容易形成"摔倒就等人扶"的依赖心理。只有让幼儿在克服困难中感受挫折,认识挫折,才能培养出他们不怕挫折、敢于面对挫折的能力。

二、利用和创设困难情景,提高幼儿挫折承受力

在幼儿的生活、学习活动中,成人可以随机利用现实情景,或模拟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难题,让幼儿开动脑筋,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经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任务。

例如,小班孩子的自理能力较差,有的孩子新买的鞋不会系鞋带,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让老师帮忙。但是,为了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我只帮他系一次,并让他看着我是怎样系的,第二次我就不再帮忙,而是让幼儿自己动手,如果幼儿的确有困难就再指导一下。

幼儿在经历了由不会到会,由别人帮助到自己干的过程后,心理上会得到一种满足,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自理能力。成人还可以创设一些情境,

如:把幼儿喜爱的玩具藏起来让幼儿寻找,让幼儿到黑暗的地方取东西等。但是,在创设和利用困难情景的时候,要注意几个问题:

1、必须注意适度和适量。设置的情景要能引起幼儿的挫折感,但不能太强,应该循序渐进,逐步增加难度;同时,幼儿一次面临的难题不能太多,否则,过度的挫折会损伤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使其产生严重的受挫感,从而失去探索的信心。

2、 在孩子遇到困难而退缩时,要鼓励孩子,在孩子作出努力并取得成绩时,要及时肯定,让孩子体验成功,从而更有信心去面对新的困难。

3、 对陷入严重挫折情景的幼儿,要及时进行疏导,防止孩子因受挫折而产生失望、冷淡等不良心理反应,在必要时可帮助孩子一步步实现目标。

三、利用榜样作用教育,增强幼儿的抗挫折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向孩子讲述一些名人在挫折中成长并获得成功的事例,让孩子以这些名人做榜样,不畏挫折;要注意父母和老师的榜样作用,在幼儿眼中,父母和老师非常高大,无所不能,他们对待挫折的态度和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态度和行为;同伴也是孩子的"老师",教师要抓住同伴的良好行为树立榜样,增强幼儿抗挫折能力。

例如:有些幼儿不敢走平衡木,老师在旁边鼓励说?别怕,你行!"或者说:"你像某某小朋友一样勇敢,老师相信你!" 在榜样的影响下,幼儿会树立信心,努力去克服困难。当战胜困难后,老师的"你真行"就会变成幼儿心理上的"我真行"。

四、多鼓励,改变幼儿的受挫意识

幼儿只有不断得到鼓励,才能在困难面前淡化和改变受挫意识,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成人要多鼓励幼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一旦进步,要立即予以表扬,强化其行为,并随时表现出肯定和相信的神态。成人的鼓励和肯定既能使幼儿的受挫意识得以改变,又能提高他们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

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是家长、老师共同努力的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注意,不能对幼儿提出过高要求,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进行培养,否则,幼儿在压力面前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

经常笼罩在这种挫折感中,会损害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总之,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挫折不行,挫折过多、过大也不行,成人要正确引导,使幼儿能正视并战胜挫折,健康发展。

论家庭教育中幼儿抗挫能力的培养 论文关键词:家庭教育;幼儿;挫折教育;途径 论文摘要:挫折教育在当前的家庭教育中虽有一定的认识与重视,但离其应有的地位相去甚远。家长应当把挫折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幼儿挫折教育的重要意义应有充分认识。在实施挫折教育时要注意实施的途径,运用恰当的方法。 ? ? ??近年来孩子因受挫折跳楼自杀或伤害别人等所谓的校园事件频频见于报端。暂且抛开外因不谈,很值得家长重视的应该还是内因:孩子自身抗挫折的能力。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埃尔伯特.艾里斯在他的挫折A(事件)B(信念)C(结果)理论中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变化的间接原因,而人对诱发性事件所持有的信念、看法和解释才是引起情绪更直接的原因。而要培养此种能力,须从幼儿时期开始。弗洛伊德认为,个体出生头五年的经验对人格的形成起着决定作用。而父母是孩子的首任启蒙老师,父母和家庭环境对幼儿最初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故提高幼儿挫折耐受力和挫折排解能力,让幼儿养成乐于尝试,敢于经受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习惯应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 一、科学辨证地认识挫折教育 ?幼儿挫折指幼儿的需要或个人动机不能获得满足、不如预期时所产生的一种消极的情绪反应。挫折经验和表现因人的个别差异性和年龄的阶段性而异。而幼儿抗挫折能力主要指幼儿忍受、抵抗、排解挫折的能力,包括挫折耐受力和挫折排解能力。 ?在我们周围,溺爱独生子女的家长并不少见,还有许多家长只提倡赏识教育,导致孩子的生活中只有赏识教育而没有挫折教育,剥夺了孩子体验挫折的机会,使孩子从小就没有承受挫折的思想准备。那些一直在表扬中长大的儿童一旦遭遇挫折,极易对自己的能力做全面的否定,这类孩子往往更难以从打击中恢复。而适时适度的挫折教育可促进孩子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蒙台梭利认为童年期所建构起的心理模型是一种雏形的心理浓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成人以后的所有发展都只不过是这种前期浓缩的后续展开和后续建构。故应在孩子习惯、性格形成之初的幼儿时期,就应开始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实施挫折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不断地让孩子经历更多的挫折形成习得性无助感,而是意在让孩子敢于面对并想办法战胜困难,学会在挫折中正确认识自己,体会战胜挫折后的幸福,保持自信心,增强自我效能感。 ? 二、家庭教育中幼儿抗挫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榜样。吸收使幼儿成长的主要途径,蒙台梭利认为六岁前的儿童具有明显的吸收特性,儿童通过吸收在周围发现的一切,从而形成自己的个性。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的实验表明儿童可以通过观察成人榜样的行为而习得新行为。幼儿观察模仿、记忆能力极强,父母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对待挫折的态度反应及品德个性等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故父母本身应具有抗挫折能力,在孩子面前树立好的榜样。挫折本身并不能给人灰心无助,对挫折的消极看法才是其根源。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有积极地看问题的思维习惯,以乐观的情绪感染孩子,敢于正面挫折,积极看待挫折,与此同时,还要引导孩子多向动画片、童话等许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里孩子喜欢的榜样学习。 (二)机会。提供孩子面临挫折的机会,设置挫折情境,使孩子勇于面对和排解挫折。自己亲身体验到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往往更深刻。这首先得让孩子有个健康的体魄,注意营养,多锻炼,多亲近自然。其次父母要给孩子理智的爱,随时捕捉孩子身边点滴小事中所蕴含的教育契机,提供孩子感受挫折的机会,把握好孩子抗挫折的关键期,有研究表明幼儿抗挫折能力发展速度最快是在3到4岁时。 ?1.自然情境中产生的挫折。在幼儿日常生活的过程中,自然遇到的困难情境,家长有意识地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教会孩子解决困难的方法,形成好的习惯,体会成功。此外还可放手让孩子做些生活里力所能及的事:简单的家务劳动,自己吃饭、穿衣、洗手、叠被子等。那些自理能力强的孩子以后进幼儿园适应能力往往也更好。 ?2.人为创造的挫折机会 ?(1)创造孩子喜欢的机会,重视游戏和早期阅读。游戏法就是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游戏中经历挫折,并战胜困难的一种方法。它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活动。父母带孩子做游戏时,就可根据孩子的特点有意识地在游戏中给孩子出些难题,或与幼儿玩竞赛游戏时可人为控制游戏的输赢顺序,让孩子先输后赢或先赢后输再赢等以便在游戏中学会面对挫折调整自己的心态,或把幼儿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挫折巧妙编成有趣的游戏,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面对挫折情境时该怎样想办法去解决当前遇到的挫折的过程,以此来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形成有利于问题解决的思维习惯,体验取得成功的幸福。幼儿勇敢地完成游戏的过程,亦是在快乐中克服困难的过程。尤其是独立性与依赖性矛盾较突出的两三岁幼儿,无论什么事总喜欢自己来,但往往又做不好,这时家长应有耐心多鼓励,可通过游戏教给孩子正确的方法。有些幼儿不愿意穿衣服,家长可通过边帮幼儿穿衣边念生动形象的儿歌“捉领子,盖顶子,小老鼠,找洞子,东钻钻,西钻钻,吱吱吱吱上房子”,幼儿会觉得这是一种有趣的游戏而喜欢穿衣服。玩捉迷藏游戏时把孩子喜欢的糖果玩具藏起来,简单介绍一下放的位置,晚上让孩子在游戏的快乐中去寻找,不知不觉中战胜了胆小、怕黑。 ?(2)延迟满足,让孩子学会耐心等待 ?延迟满足法指为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目标,主动放弃即时满足而甘愿等待的抉择取向和在等待中展示自我控制的一种能力。家长可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特点利用一些小小的技巧来拖延一点时间,或转移幼儿的注意力,或由及时满足变延时满足,顺利满足变条件满足,让孩子付出自己的努力后再满足。同时多抱抱多亲亲孩子等以满足宝宝的情感需求。当孩子的要求没有得到即时兑现后,孩子慢慢学会了等待,从开始的一分钟到几分钟再到更长,在循序渐进的训练中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亦会提高。 ?(三)排解挫折方法 ?首先让孩子有坦然接受失败的心理准备,意识到挫折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很常见的事情。孩子受挫发脾气时,家长不要大惊小怪,因为这不过是孩子宣泄自己情绪的一种方式。其次,引导孩子重视和享受努力的过程所带来的快乐,学会正确的归因。引导孩子把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等外部可以控制改变的因素,少归因于能力等稳定的不可控制的因素。再次,帮助孩子找出失败的原因,不断提高自己,争取下次成功。还要学会欣赏胜利者,能看到和学习别人身上的长处。最后,让孩子有身心安全感。不给孩子不切实际的期望,多鼓励、关心、爱孩子,可以提高他们再尝试的勇气和自信心。孩子一有进步就应及时表扬进行强化。遵循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帮孩子建立适合自己发展水平的合理期望。 ?(四)适度 ?年幼孩子的挫折教育应是让孩子保护性的吃些苦,有目的地给他们设置一些与孩子的身心发展相宜的困难和障碍,让孩子努努力就可体验成功。对于经过很大的努力而不能战胜的挫折,并不能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故挫折的设置应基于孩子的最近发展区,把握好强度和难度还有坡度,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难度。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挫折教育,也不是每一种挫折教育都适合每一个孩子,家长应了解自己的孩子,实施挫折教育应该因人而异。 ?? 参考文献: ?[1]冯江平.挫折心理学[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 ?[2]单中惠,朱镜人主编.外国教育经典解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刘丽英.幼儿抗挫折能力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2006.论文相关查阅: 毕业论文范文 、 计算机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 、 行政管理论文 、 毕业论文 ;

幼儿挫折教育论文研究

很多家长误读了挫折教育的意义。他们甚至认为就算生活中没有挫折,也要人为创造一些挫折教育孩子。比如有的父会回说”应该让儿子受一下当年自己吃过的苦,不然他就不知道今天的生活有多来之不易“”应该把孩子送到艰苦的环境中锻炼一下“,或者让孩子离开自己一段时间,让孩子独自面对生活中的问题。相信很多家长对这样的场景并不陌生,也许你小时候就有果这样痛苦的经历:考试发挥失常,得了很低的分数回家后,父母会因为分数低大发雷霆,觉得“你看隔壁小明,人家怎么能打100分,你只能勉强及格”,有的家长甚至会大打出手。而那张考卷就成了孩子遭受心灵羞辱的根源,他们会觉得,“父母只爱成功的我,不爱失败的我,进一步延伸为“父母只爱表现好的、对他们有利的那个我,不爱失败的、负面的我”。父母这种“有条件的爱”后果极其严重,长此以往,它会使孩子变得容易自卑、自责,甚至是自虐、自杀的根源。同样的事发生在国外,一个小男孩考试只拿了个及格分,回家后他把考卷放到桌上时,父母一起凑过来看,虽然分数很低,可是父亲看过后幽默地对母亲说:“看,儿子会考试了,当年你老爸考试的时候,紧张得差点儿忘了怎么写名字”,然后和儿子一起哈哈哈大笑起来;接下来母亲安慰孩子说:“我相信你下一次一定能超过你的对手,快洗手我们来吃饭,我给你做了你最爱吃的三明治。”这个小男孩得到了父母“无条件的爱”,他能感受到“不管他考了多少分,犯了什么错误,父母都不会因面子受损而破坏他的人格”,所以当他成年经历大萧条贫困潦倒、作品三次被淘汰时,他依然可以笑着面对生活,并在和老鼠共进晚餐时激发出灵感,创造了迪斯尼经典的动画形象米老鼠。挫折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孩子强大的内心,而这种坚强和内心的力量来自于父母给予的爱和安全感。孩子会从父母给予的爱和安全感中获得精神富足,无论以后发生什么艰难的事,也有信心去面对克服。

挫折教育,是以科学的教育为指导,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利用和建立一些环境,有针对性地制造一些难题,启发和引导幼儿动脑、动手去解决问题。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希望大家喜欢!

《幼儿挫折教育浅论》

摘 要:本文阐述了幼儿挫折教育的含义和必要性,并对如何加强幼儿挫折教育提出了建议,旨在促使幼儿通过动手、动脑解决问题,扫除障碍,逐步摆脱对成人的依赖,培养环境适应能力和挫折承受能力。

关键词:幼儿教育 挫折教育 教育途径

一、幼儿挫折教育的含义

幼儿挫折教育,是指在科学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创设必要的情境,设定一定的障碍,启发幼儿通过动手、动脑解决问题,跨越障碍,乐于尝试,勇于克服困难,敢于经受挫折,从而逐步摆脱对成人的依赖,培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二、幼儿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幼儿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其在这一时期所形成的能力和个性对其今后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幼儿进行科学的挫折教育具有特殊意义。

一有利于实现幼儿的社会化,提高素质与能力。社会化是指个体形成适应于生存环境的社会与文化的人格和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个体必须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才能实现个体社会化,这一过程较为漫长。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一定的挫折承受力是幼儿社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衡量尺度。幼儿适当经受一些挫折有利于丰富人生阅历,增长知识,提高能力。

二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当前幼儿园中普遍存在“小学化”现象,重视知识灌输、技能训练,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当今社会提倡的终身教育相悖。其实,非智力因素如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性格、气质等才是决定孩子是否成才的重要条件,只有高度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才有利于幼儿全面发展。

三、关于加强幼儿挫折教育的建议

加强幼儿挫折教育,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幼儿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社会、幼儿园、家庭三方面必须通力合作。

一全社会应关注幼儿挫折教育。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家庭条件的普遍提升。城市独生子女家庭众多,家长溺爱孩子;农村家长多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多由爷爷奶奶代为照顾,一些祖辈往往由于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式不当,过于放任孩子,一味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由此引发一系列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从城市到农村、从家庭到学校、从学校到社会、从学校教育到各行各业都关心和参与的全方位挫折教育网路,以便对幼儿进行全方位的挫折教育。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使城乡孩子都能健康顺利地成长。

二幼儿园应重视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幼儿园是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的重要场所,应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系统的挫折教育。

1.在园内营造挫折教育环境,让幼儿认识到挫折是寻常的、可贵的。在幼儿园里,幼教工作者要根据幼儿的能力有目的地创设情境,如用易拉罐制作“梅花桩”;用绳索制成软桥、抓网,还有单杠、双杠、秋千等器械,让幼儿在反复的尝试中体验失败和成功,体验受挫感和胜利感。

2.根据幼儿的年龄和个性特征,有意设定一些难度不同的障碍。正常情况下,幼儿遇到的大多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困难,幼儿教师可在日常生活中故意设定一些困难,并及时给予幼儿语言和行动上的鼓励和支援,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困难,提高生活能力。如对五六岁的孩子可创设挫折情境,如上街迷路了怎么办?把玩具弄坏了怎么办?和小伙伴闹矛盾了怎么办?让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并鼓励他们多多与他人交流合作,寻求他人的帮助,培养他们勇于面对困难、竭力解决困难的能力。同时,幼儿教师应教给他们一些摆脱困境、克服困难的方法,让他们学会运用方法解决问题。

3.组织各种活动,增强幼儿的体质。可鼓励幼儿主动做值日生,为集体做事,参加体育、公益和种植活动等。如冬季即将到来,鼓励幼儿在家早起晨跑,下雪天,可组织孩子们打雪仗,既愉悦他们的身心,又磨炼他们与严寒做斗争的意志。

4.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并重。通过获得赏识,幼儿会提高做事的积极主动性,建立自信,与他人相处融洽;通过接受挫折,幼儿会懂得世事的劳苦、人生道路的不平坦,从而提高抗挫力。当幼儿有闪光之处时,幼儿教师应不吝赞扬之词,真诚地赏识他们,使他们在肯定和褒扬中树立正确的观念,巩固正确的行为;当幼儿面临困难甚至失败时,幼儿教师应充分肯定他们的努力,通过眼神、手势、语言等,让他们及时发现并改正自己的错误,抓住机遇,获得成功。

三重视家庭挫折教育,培养幼儿的意志力和个性。当前部分家长的教育思想、行为和方法等存在偏差,应引起足够重视。家长应高度认识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重要性,不仅要积极配合社会和幼儿园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而且要在家里创造和利用一切有利时机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与信心。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挫折,有些挫折看似不起眼,却有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回圈往复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可成,也并非刻意追求可成,关键要顺其自然,顺应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

1.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引导。生活中挫折无处不在,可以说,挫折伴随孩子成长的每一步。当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挫折时,家长应教育孩子克服畏难思想和依赖心理,鼓励孩子独立面对困难。如孩子走路摔跤,有的家长赶紧跑过去把孩子扶起来,还哄孩子说:“这路真不好走,让宝宝绊一跤,来,我们来打它。”这样孩子就会把摔跤归于外因,不能正确面对“摔跤”这一小小挫折。孩子生病时,有的家长总是哄孩子说,打针一点儿都不疼,事后孩子觉得受了,下次就会拒绝打针。家长要向孩子解释产生挫折的原因,并帮助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遇到上述两种情况,家长可事前告诉孩子:“走路眼睛要看着路面,才不会被绊倒”。“打针有一点儿疼,吃药有一点儿苦,但打了针、吃了药,病很快就好了”。孩子思想上有了准备,就不会因为摔跤而大哭不止,也不会因为吃药、打针而犯难。这样的教育机会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2.发挥榜样作用,侧面引导。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幼儿模仿性和可塑性极强,家长应以身示教,时时处处做孩子的榜样。家长遇到挫折时,应正确对待,积极应对,通过言传身教教会孩子如何应对。除了自己做榜样外,家长平时还要注意观察,将孩子的同龄人作为榜样,如平常带孩子去公园玩滑滑梯时,胆小的孩子可能会说:“妈妈我怕,我不滑。”这时妈妈可以说:“别怕,你可以的,你看别的小朋友都能滑下去,你也一样能做好。滑滑梯多有趣啊,只有勇敢的小朋友才会玩滑滑梯。”在榜样的影响下,孩子会善于从鲜活的生活事例中得到教益,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勇敢,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

3.正视现实情况,直面挫折。不可否认,当今社会,贫困家庭不在少数。孩子看到别人买了好吃好玩的东西总会羡慕,甚至以撒泼哭闹“要挟”家长满足要求,一类家长会节衣缩食满足孩子的要求,一类家长则会当众斥责孩子不懂事,其实家长应以适当的方式把家中的困难告诉孩子,让孩子逐渐认识到生活中也会有各种各样的不如意,并非事事都一帆风顺。在孩子正视现实的同时,家长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这些不如意。不要小看孩子的理解力和同理心,因为他们都是以纯真的心来看待这个世界的,他们会理解的,会迅速成长的。

“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孩子是温室中的花朵,极少经历风吹雨打,但最终他们都要走进社会,一步步地成长。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都要让孩子自己体验、经历。只有体验了经历了,或成功或失败,有快乐有痛楚,才是丰实的人生。

参考文献:

[1]谷建萍.幼儿教育中的挫折教育[J].成才之路,200824.

[2]吕品.试论挫折教育的误区与改进[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01.

[3]张红梅.加强挫折教育促进儿童健康发展[J].成功教育,200707.

点选下页还有更多>>>

幼儿挫折教育论文的参考文献

幼儿挫折教育论文的参考文献,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是我们所关注的,而幼儿挫折教育论文替我们打开了新的教育方法。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了解幼儿挫折教育论文的参考文献的相关内容。

摘要:现在的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给孩子过多、过细的照顾保护,造成幼儿依赖性强,自觉性和独立性差。幼儿应付挫折能力普遍较差。幼儿的挫折承受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非后天自然可得,它是从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前提,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增强,通过专门的实践锻炼而获得的。

关键词:应付挫折能力;挫折教育的含义;挫折教育的误区;挫折教育的方法

幼儿的挫折教育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例如:一次,班上有个小朋友拓拓在去班里的台阶上摔倒了,自己爬起来后哭闹了一小时。我安慰了很长时间无济于事。还有一次,班里的三个小朋友为一个玩具哭闹不止,谁也不肯让步。

这就可以看出,现在的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给孩子过多、过细的照顾保护,造成幼儿依赖性强,自觉性和独立性差。另外,一些家长在教育观念上存在偏差――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幼儿应付挫折能力的培养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所有这些都是造成幼儿应付挫折能力普遍较差这一现状的原因。让孩子全面成长,挫折教育应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挫折教育由来已久,中国有,国外也有。挫折教育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所谓挫折教育,是指在科学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利用和创设某种情境条件,提出某种难题,启发和促进孩子动手动脑来解决问题,使他们养成乐于尝试、勇于克服困难、敢于经受挫折的习惯,从而引导孩子逐步摆脱依赖,形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幼儿的挫折承受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非后天自然可得,它是从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前提,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增强,通过专门的实践锻炼而获得的。

暂不说国外的挫折教育如何,中国古代的挫折教育是以打、骂、责、罚为主的,谈不上人性化的教育。“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诗句,应该算是古代“挫折教育”的写照吧。既然挫折教育自古有之,为何现在还要提呢?这是因为我们现在的教育与国外相比,在某些方面还有一些差距,如心理承受方面等。而较好的心理素质要从幼儿时期抓起,这是非常重要的,在提倡素质教育、尝试教育、愉快教育的同时,也该增加一些挫折教育的内容。

在这之前首先我们要认清挫折教育的误区,一些自认为懂得挫折教育的家长认为,挫折教育就是批评、罚站、与孩子对着干、让孩子服输等。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的耐挫力差是因为家庭溺爱造成的,所以只要让他们吃点苦就能解决问题。其实不然,这种强行措施不仅很难生效,往往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挫折教育要根据孩子的性格特征,有的放矢地进行有效教育,决不是苛刻的'批评、大声的谩骂和严厉的责打就能实现的。

在幼儿的生活、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随机利用现实情景,或模拟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难题,让幼儿开动脑筋,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经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任务。例如,小班孩子的自理能力较差,有的孩子不会系鞋带,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让老师帮忙。但是,为了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我只帮他们系一次,并让他们看着我是怎样系的。第二次让他们自己动手,如果的确有困难就再指导一下。幼儿在经历了由不会到会,由别人帮助到自己完成的过程后,心理上会得到一种满足感,同时也锻炼了自理能力。成人还可以创设一些情境,如:让幼儿到黑暗的地方取东西等。但是,在创设和利用困难情境的时候,要注意几个问题:

1、必须注意适度和适量。设置的情境要能引起幼儿的挫折感,但不能太强,应该循序渐进,逐步增加难度;同时,幼儿一次面临的难题不能太多,否则,过度的挫折会损伤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使其产生严重的受挫感,从而失去探索的信心。

2、在孩子遇到困难而退缩时,要鼓励孩子,在孩子作出努力并取得成绩时,要及时肯定,让孩子体验成功,从而更有信心去面对新的困难。

3、对陷入严重挫折情境的幼儿,要及时进行疏导,防止孩子因受挫折而产生失望、冷淡等不良心理反应,在必要时可帮助孩子一步步实现目标。

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是家长、老师共同努力的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注意,不能对幼儿提出过高要求,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进行培养,否则,幼儿在压力面前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经常笼罩在这种挫折感中,会损害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总之,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挫折不行,挫折过多、过大也不行,成人要正确引导,使幼儿能正视并战胜挫折。

浅谈幼儿挫折教育的论文

《浅析幼儿挫折教育》

摘要:幼儿园要有的放矢的实施挫折教育,根据年龄选择合适的教育。在尊重的基础上,注重因材施教,寻找合理满足挫折教育的支撑点。培养幼儿坚强的意志,积极的乐观的态度和敢于尝试的精神。

关键词:挫折教育;榜样;困难;鼓励;赞扬

人生恰如一次远征,挫折将永远伴我们而行。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既会有愉快的创造,又会遇到各种挫折。挫折是人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著名心理学家冯斯洛说过:“挫折并不是坏事,关键是人对挫折的态度。”

挫折教育,是以科学的教育为指导,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利用和创建一些环境,有针对性地制造一些难题,启发和引导幼儿动脑、动手去解决问题,培养他们乐于尝试的信心、勇于克服困难的胆量

引导他们逐步摆脱依赖,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直观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在反复的体验中认识挫折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从而真切地感受到:要做好任何事情都会遇到困难,成功的喜悦恰恰来自问题的解决,从而产生稳定的心态。

作为3~6岁的幼儿群体,他们的社会交往需求正处于一个爆发期、高涨期,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迫切希望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并与同伴之间的交往、交流。在这期间幼儿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特别是在游戏中。

由于经验不足,更容易遇到挫折。大脑的不断丰富,对社会的认识,对周围的认识,游戏角色的增加,同伴交往次数的增加,那么随之而来遇到的困难、挫折也会不断的增加。拒绝挫折就等于拒绝成功。

一、幼儿正确认识挫折及心理培养

教师与幼儿在进行教育活动及自由等各种活动时,遇到困难尤其是面临困难时,让幼儿直观认识事物,让幼儿知道挫折困难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的心态。

幼儿的心理培养是幼儿教育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幼儿的整个发展。从小培养幼儿对心理和生理困扰的认识和忍受能力,能提高幼儿克服困难的能力和自信心。

幼儿的年龄决定了他们自制力较弱,为提高幼儿的自制力,教师在教学中可创设一种没有批评、没有指责,幼儿的各种想法、做法都能受到重视、尊重和赞扬的环境,这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自制力。

同时,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为了寻求奥秘,获得成功,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克制一些因困扰而产生的不良情绪及行为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增强孩子的自制力。

二、树立榜样,增强信心

幼儿期是爱模仿,爱表现的时期,所以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对幼儿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性,生动活泼的形象往往更容易打动幼儿。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教材中有关不怕困难、战胜挫折的内容,让幼儿身临其境或者角色互换切实体会失败及困难,增强其心里免疫力。

在平时活动中,可以有机的给幼儿讲述一些名人名事,借机向幼儿讲述他们的成功事例,同时,孩子也是孩子们的榜样。在我工作中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情:有一天,浩浩妈妈送他来上幼儿园,他在门口不肯进来,询问后才知道,老师让他昨天画《我想飞》的主题画他没画出来,所以今天不肯上幼儿园。在后来的活动中,他撅着嘴不肯动笔

老师鼓励他自己学着想想画画,在老师的引导和鼓励下,他终于完成了一幅画,开心的笑了。老师特意对浩浩进行了表扬,同时其他小朋友也对他进行了表扬和肯定。浩浩的`脸上更是笑的灿烂了。

下午离园的时候,他高兴的跟妈妈说“老师和小朋友都表扬我画画棒,我明天还要上幼儿园,还要讲故事和唱歌跳舞呢。”老师就借此机会对跟浩浩有类似情况的娜娜也进行了鼓励,结果第二天娜娜就交给老师一幅颜色特别鲜艳漂亮的《我想飞》……因此要善于利用生活中那些活的事例来教育孩子,树立榜样。

三、创设情景“制造困难”

在日常学习活动中,努力创设一些情景,为幼儿“制造困难”,在游戏活动中容易让幼儿接受和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如故事表演“天冷我不怕”,体育游戏“勇敢的小蚂蚁”、“我最棒”,音乐游戏活动“小小男子汉”“战胜大灰狼”等活动,充分使幼儿亲身经历一些有困难的情境,在情境磨炼中提高幼儿的挫折能力

使幼儿真实感受到任何事情都会遇到困难,关键是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告诉幼儿,困难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失去自信,那任何事都不会成功。当然在创造困难的同时,应注意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其心理发展特点

同时困难的情景要适宜、适度和适量,多对幼儿运用鼓励性的语言,给其加油和信心;若陷入严重挫折情境中,老师应及时帮助孩子分析原因,找出失败之处防止孩子因此而产生失望、冷淡等不良心理反应。如果幼儿在克服困难时几经尝试都失败告终,那么老师应当给予具体的帮助。

四、鼓励、赞扬、改变幼儿的受挫意识

自信心是一种强大的内部动力,是人们自己相信自己,追求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表现的心理倾向,是人类健康的核心!自信心坚信自己的力量,即使遇到困难挫折的阻挠,也坚信自己,勇往直前,直至实现自己的理想。

幼儿只有不断的得到鼓励,才能在困难面前淡化和改变受挫意识,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在进行挫折教育时,家长和教师要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自己整理书包,自己系鞋带

帮家长扫地擦等等一系列幼儿有能力自己做到的事情,都要让幼儿自己去尝试,自己独立去做。当然在幼儿完成之后,哪怕是幼儿只有一丁点的进步或者做的真的不尽人意

那么家长或者教师也要给予幼儿肯定和认可,“宝宝你真棒”、“你做的真漂亮”等等。鼓励性语言会让幼儿认为自己真的会做好,真的是最棒的。

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挫折不行,挫折太多、过大也不行,成人要正确引导,使幼儿能正视并战胜挫折,健康发展。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要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不要刻意追求,要顺其自然。

应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意识地进行,坚持不懈地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持之以恒,要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认识挫折,学会克服挫折的、战胜挫折的本领。在挫折中学会坚强,生活中才会微笑。

幼儿挫折教育

现今的孩子大都是在万千宠爱中长大的,任性、脆弱、自我,依赖性强,独立性差。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孩子们的生活条件更加优越了,这些"蜜罐罐"里长大的孩子们在享受优越生活条件的同时,如果不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可能会缺乏某些对他们终生发展都具有极重要意义的心理素质。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家长、教师等都纷纷呼吁,"今天孩子需要挫折教"。

所谓挫折教育,是指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创设或利用某种情景,提出某种难题,让幼儿通过动脑、动手来解决矛盾,从而使他们逐步形成对困难的承受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出一种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

应该适时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这一观点已经得到了公认。幼儿已有了一定的体力,也具备了一定的与人交往的能力,这就使幼儿有可能去面对一定的困难,并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克服困难。

况且,幼儿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大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事,绝大多数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是能够克服的,因此,我们应该相信孩子的能力。

那么,应该怎样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呢?

一、引导幼儿正确认识挫折

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各种活动时,尤其是在幼儿面临困难时,应该让他们直观地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反复体验中逐步认识到挫折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从而真切地感受到要做任何事情都会遇到困难,成功的喜悦恰恰来自于问题的解决。

幼儿在接触外界事物、学习知识时,的确离不开成人的帮助,但如果这种帮助变成了代替,久而久之,幼儿就会缺乏克服困难的心理体验,一旦因为遇到挫折而达不到预期目标时,就会产生畏难、懒惰的情绪,造成学习障碍。

因此,幼儿挫折教育首先要破除幼儿学习的依赖性,要让幼儿在各种学习活动中自己感受困难,并为克服困难做出自己的努力。

例如,当幼儿摔倒后,应让他自己爬起来,成人不要大惊小怪地赶紧去扶,否则,幼儿很容易形成"摔倒就等人扶"的依赖心理。只有让幼儿在克服困难中感受挫折,认识挫折,才能培养出他们不怕挫折、敢于面对挫折的能力。

二、利用和创设困难情景,提高幼儿挫折承受力

在幼儿的生活、学习活动中,成人可以随机利用现实情景,或模拟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难题,让幼儿开动脑筋,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经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任务。

例如,小班孩子的自理能力较差,有的孩子新买的鞋不会系鞋带,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让老师帮忙。但是,为了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我只帮他系一次,并让他看着我是怎样系的,第二次我就不再帮忙,而是让幼儿自己动手,如果幼儿的确有困难就再指导一下。

幼儿在经历了由不会到会,由别人帮助到自己干的过程后,心理上会得到一种满足,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自理能力。成人还可以创设一些情境,

如:把幼儿喜爱的玩具藏起来让幼儿寻找,让幼儿到黑暗的地方取东西等。但是,在创设和利用困难情景的时候,要注意几个问题:

1、必须注意适度和适量。设置的情景要能引起幼儿的挫折感,但不能太强,应该循序渐进,逐步增加难度;同时,幼儿一次面临的难题不能太多,否则,过度的挫折会损伤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使其产生严重的受挫感,从而失去探索的信心。

2、 在孩子遇到困难而退缩时,要鼓励孩子,在孩子作出努力并取得成绩时,要及时肯定,让孩子体验成功,从而更有信心去面对新的困难。

3、 对陷入严重挫折情景的幼儿,要及时进行疏导,防止孩子因受挫折而产生失望、冷淡等不良心理反应,在必要时可帮助孩子一步步实现目标。

三、利用榜样作用教育,增强幼儿的抗挫折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向孩子讲述一些名人在挫折中成长并获得成功的事例,让孩子以这些名人做榜样,不畏挫折;要注意父母和老师的榜样作用,在幼儿眼中,父母和老师非常高大,无所不能,他们对待挫折的态度和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态度和行为;同伴也是孩子的"老师",教师要抓住同伴的良好行为树立榜样,增强幼儿抗挫折能力。

例如:有些幼儿不敢走平衡木,老师在旁边鼓励说?别怕,你行!"或者说:"你像某某小朋友一样勇敢,老师相信你!" 在榜样的影响下,幼儿会树立信心,努力去克服困难。当战胜困难后,老师的"你真行"就会变成幼儿心理上的"我真行"。

四、多鼓励,改变幼儿的受挫意识

幼儿只有不断得到鼓励,才能在困难面前淡化和改变受挫意识,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成人要多鼓励幼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一旦进步,要立即予以表扬,强化其行为,并随时表现出肯定和相信的神态。成人的鼓励和肯定既能使幼儿的受挫意识得以改变,又能提高他们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

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是家长、老师共同努力的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注意,不能对幼儿提出过高要求,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进行培养,否则,幼儿在压力面前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

经常笼罩在这种挫折感中,会损害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总之,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挫折不行,挫折过多、过大也不行,成人要正确引导,使幼儿能正视并战胜挫折,健康发展。

挫折教育论文提纲模板

初中政治论文的写作方法 一、存在问题及对策 1欠新”。主要表现在立意不新,见解不新,取材不新,写不出时代信息,也没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使小论文看去“一般化”,没有特色,缺乏新的感觉。为此,要注意1立意要新。新意从何而来?来自时代的洪流,来自现实的生活。所以应从现实生活中,从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中作认真的调查,深入的分析 2见解要新。文章论述的角度要新,不落俗套。不照搬他人说法,防止“老生常谈”的做法,力求自己的独到见解给人以新的启示。例如:春游是许多学生参加过的集体活动。以春游为题的小论文一般是以歌颂祖国美好河山,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为主题的。如换一个新的角度,作者从春游中学生花钱大手大脚出发,作深入调查,分析钱的来源,以及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从表面现象发掘问题的本质,并提出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杜绝奢侈之风,使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在青少年一代的身上继承、发扬。这一见解就与众不同,就能给人以新的启示。 3取材要新。文章所用材料要从新近发生的各种社会现象选取。特别是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热门话题或能引发人们思考,但又不易被人们关注的给人以启迪的新材料 2欠精”。主要表现在:选用材料太多,论文越定越长,与“短小精悍”的要求背道而驰。对此,应注意 1论文的题目要小,要具体。有些同学写的论文题目太大,例如《理论联系实际》、《论经济体制改革》、《论人生价值》等,同学们的水平有限,题目过大,选用材料多了,文章篇幅就太长,写少了就显得空洞,难以说明问题,很难符合小论文的要求。因此,题目不要过大,选取其中一方面讲就可以了。如《良药也可以不苦口》、《驳孟母三迁》等,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力求以小见大 2选票要精。写小论文必须要有丰富而又真实确凿的材料。但这么多的材料又不能都搬上去。否则,一个材料连着一个材料,就如记流水帐一样,既长又没新意。因此,要对这些丰富而又确凿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的处理。所选用的材料要紧扣文章观点,富有代表性,既典型又生动,这样才会写好小论文。

3)文章字词要精练,小论文写作要认真,不能马虎应付。文中的每一句话,都要面向主题,不能东拉西扯,不着边际,以至离题万里。不少同学起好初稿后,就如释重负一样,丢到一边,不看也不修改,抄好了就交给老师,或者是为了凑足一定的字数而短话长说。这样的小论文质量肯定不高。为此,写好初稿后,要多看几遍,反复修改,仔细推敲,把多余的话删去,病句错句改正过来 3欠融”。事理脱节,即事实材料和理论挂不上勾,谈不拢。写小论文要求一事一议,整理交融;层次清楚,说明力强。所谓“事”即事实,事例;所谓“理”即指哲学、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一般来说,要克服以下三种毛病 1重“事实”轻“理论”。有些同学写小论文时一头栽进事例的堆子里,整篇文章象记流水帐一样罗列了不少例子、材料。从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董存瑞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叔叔……有时看起来好象很生动,但文章缺乏基本理论的分析,这就失去了小论文的特点,使人看了不得要领,甚至不知所云,给人一种花言巧语而又空洞无物的感觉。为此对所掌握的材料要进行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透彻分析,选取典型的例子,把例子的道理讲清楚,使小论文的主题鲜明,给人以启迪。
2)重“理论”轻“事实”。有些同学觉得既然是小论文,似乎总是“理论性”越强越好。文章引经据典,洋洋洒洒。道理讲一大堆,但缺少例子印证,以至从理论到理论,空话套话连篇,结果是文章缺乏说明力。对此,要明白事实胜于雄辩的道理,选取有说服力的例子,让事实说话,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理论与例子衍接生,做不到事理交融。事理交融是指理论和事实有机联系,摆事实,讲道理,即能够准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恰如其分地分析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同学写小论文,普遍有一个通病:先写一段理论,然后公式化地加上一个例子;或先写一个例子,后面再例行公事地加上一段理论,就象水和油混在一起一样“层次分明”。不能做到事理水乳交融。要克服这一毛病,应注意事理的统一,通过例子引出道理,或运用道理分析例子,光讲例子或光讲道理都不行。一篇好的小论文,应当既有生动实在的例子,又有作者自己的见解,在摆事实中讲道理,把讲道理渗透于摆事实中,夹叙夹议,叙议结合,做到事理交融 二、写政治小论文的几点体会1要热爱生活。“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一个热爱生活,对生活轻描淡写,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人,是写不出引人入胜的小论文来的。热爱生活,就是要求同学们关心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火热的社会生活中寻找生命之源,创作之源。不能整天愤世疾俗、怨天尤人,埋怨生不逢时,带着变色镜看社会。这不仅是一个生活态度问题,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立场问题,直接关系到立意如果生活上没有上进心,思想境界不高,立意也就不会高。倘若立意不高或不正确,再华丽的辞藻又有什么用?在当今时代应该歌颂社会的主旋律,当然不是说不能触及个别丑恶的现象.要学会从社会生活中摄取材料,充分占有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材料既是形成观点的基础,又是表现观点的支柱。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蕴藏着无比丰富的写作原料的矿藏,它是小论文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当然并不是说材料越多越受欢迎,但缺乏材料绝对写不出令人信服的小论文 3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从生活中提炼主题。“意在笔先”,“留心处处皆学问”。同样生活在一个学校里,有的同学写出来了,有的写不出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观察、缺乏感受、缺乏思考。任何一篇有见地的政治小论文,从议题的选定,主题的确立,到谋篇成文,都基于对现实生活的深刻的理解、冷静的分析,周密的论证,正确的立意。只有走进生活深处,用全身心去观察体验,才能做到所见者深,所知者深。尤其要善于感受到别人感受不到的东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一个人的感受越深刻、越独特,小论文的个性就愈鲜明,价值就越高。初学写作的人,应该从自己周围熟悉的东西写起,扬长避短,从自己生活基础最丰厚的地方选取写作材料,根据表现、论证主题的需要选择材料。选择真实可靠、准确无误的材料,选择那些能够深刻提示事物本质,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强大说明力的典型、新颖、生动的材料,才能及时按住时代脉博。防止出现罗列事实、堆彻材料的现象。荣获“知国情、爱中华”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的《家乡变化启示录》就是作者深入调查了解家乡的变化之后有感而发的。作者没有停留在对家乡的朴素感情,而是深挖细掘,寻找变化的根据,并敏锐地发现了发展中国家农村存在的问题,把对家乡的爱上升到对社会主义祖国,对党的富民政策的深沉的热爱。另一篇《邹蕴,你真走运》的小作者是在观察了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一组感人镜头而生发的感想。可见小作者确是生活的有心人,很善于捕捉生活的瞬间,并加以升华,让瞬间变为永恒。有不少小论文是从“我”的独特视角来审视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的,突出了一个“小”字,以小见大。

面对挫折,有的人悲观失望、沉沦颓丧,有的人则愈挫愈勇、积极应对,体现出截然不同的鲜明特色。然而我们该如何写有关应对挫折的心理论文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应对挫折的心理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挫折心理及其应对策略探析》

摘 要:每个人在自己成长进步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面对挫折,有的人悲观失望、沉沦颓丧,有的人则愈挫愈勇、积极应对,体现出截然不同的鲜明特色。为此,我们要找准引起挫折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方能不断提高我们的挫折承受力和调节力。

关键词:挫折心理;挫折反应;挫折承受力与调节力

俗语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常八九。作为个体的人,在各自的社会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烦心事,小的方面譬如考试考得不好、工作生活条件不够理想、收入待遇水平不高等,更不用说诸如亲人亡故、高考落榜、婚姻家庭不和、遭遇天灾人祸等大的方面,这些都会造成人心不平、气不顺,引起深深的痛苦和挫败感,导致挫折心理的产生。

一、挫折心理及其产生原因

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挫折,是指个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干扰和障碍,致使目的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的情绪状态。这其中包含有挫折情境和挫折反应两层含义,前者是指阻碍目标实现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其中社会环境因素对人行为动机的阻碍,较自然环境因素影响更大更深远;后者是指由于某种障碍和干扰使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愤怒、恐惧、焦虑不安等情绪反应。个人受到挫折时,挫折情境和挫折反应总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为了有效应对挫折心理,我们就必须认真查找导致挫折的原因。造成挫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个方面。

第一,就客观原因来说,如环境条件差、饮食条件差、生活工作条件差等等,都可能使人产生挫折心理。环境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两类。一般而言,由自然条件导致的挫折反应较轻,由社会条件导致的挫折反应较严重。一个人来到新环境里,一旦发现所面对的现实条件和自己心中理想的情况有较大出入时,就会产生不平衡感和失落感,如果再加上人际关系不是很融洽、个人成长发展条件不是很理想,就更易导致挫折心理的产生。另一种容易导致挫折感的因素是个人的生理和心理素质。个人的身高、容貌、能力、经济状况、社会地位、疾病以及某些生理缺陷(如口吃、色盲)等所造成的限制,心理动机的种种冲突都可能使人产生挫折感。动机冲突比个体生理条件所造成的挫折要更为明显和强烈。我们常常会面对动机冲突,因为每个人都有多种多样的需要和动机,但并非都能得到,尤其是不可能同时得到。因此,就会遇到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双趋冲突”;遇事前怕狼后怕虎的“双避冲突”,以及类似“鸡肋在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趋避冲突”等等。一般而言,在动机冲突中,个体的重要动机受到阻碍时,所感受到的挫折会强烈一些,而较为不重要的动机受到阻碍时,容易被克服或被别的动机满足所取代,只构成一种丧失的心理感受,形成的挫折要小得多。

第二,就主观原因而言,在影响挫折的各种主观因素中以个人的抱负水平、挫折承受力、个性特征、过去的经历与经验、受挫后所获得的社会支持最为重要。如果一个人的实际成就水平高于抱负水平,就会感到满足,产生成就感,实际成就水平愈是高于他的抱负水平,其成就感就愈强烈。相反,如果一个人的实际成就水平低于其抱负水平,就会产生挫折,感到焦虑,实际成就水平愈是低于他的抱负水平,其挫折感就愈强烈。因此抱负水平过高,自我估计过高,是产生挫折的一个重要主观因素。另外,个人的挫折承受力不同,对挫折的感受程度也会不同。有的人能容忍严重挫折而毫不灰心丧气,有的人则遇到轻微的挫折就会意志消沉。这种对挫折的承受力与一个人的生理条件,过去的挫折经验和对挫折的主观评价有关。一般来说,身体强壮的人比身体瘦弱的人更能忍受挫折,生活中历尽艰辛的人比一帆风顺的人更能忍受挫折。从个性特征来看,积极乐观的态度、豁达开朗的性格,对承受挫折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消除挫折心理的策略

一般来说,挫折本身的性质对于人来说越严重,挫折反应就越大;挫折本身的强度越大,挫折反应也就越明显。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同样的挫折事件或挫折情境,对于不同的人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和结果。

根据个体面对挫折时容易产生的种种反应,我们提出以下应对策略:

第一,积极适应,提高对挫折的调节能力。

我们在此提出的“挫折调节力”是指对挫折进行直接的、主动的调整、转变、改善的能力。具有积极意义的挫折调节力是心理健康的关键品质,是个性成熟的象征。它不仅表现于对待挫折,而且更广泛地表现于对不断变化的外在环境和内在环境的协调与完善。

挫折调节力与我们前面提到的挫折承受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都是对于挫折的适应能力。承受力是调节力的基础,无承受力,调节力就失去了依托,而调节力是承受力的发展,是适应的最高阶段。调节力的发展可增强承受力,调节力好,一般承受力也高;但承受力的发展并不一定会提高调节力,承受力强并不一定调节力就好,可以只表现为承受力,而不表现出调节力。这是两者的相互联系。

挫折调节力与承受力又是有区别的:①承受力是对挫折消极被动的适应,即忍受、接受、容忍,而调节力则是对挫折积极主动的适应,即调整、改善、克服、战胜;②承受力表现为对挫折负荷的抵抗力,调节力则表现为对挫折情境的改造能力;③承受力是接受现实,减少挫折的情绪,调节力则是改变现状,夺取事情本身的成功;④承受力表现出的典型性格特征是忍辱负重,调节力表现出的典型性格特征是拼搏进取。一般来说,积极主动的适应比消极被动的适应要好,应用挫折调节力比应用挫折承受力要好。

第二,树立自信心,适时调整个人抱负水平。

面对挫折,使我们能明智地运用挫折调节力的,是树立自信心。因为只有对自己能力有信心,才不会面对一时的失败而认为大祸临头,惊慌失措,一蹶不振。实际上,一个人的生活目标越高,越好强上进,就越容易敏锐地感受到挫折。例如在考试时甲和乙同样得到了80分,甲垂头丧气,认为自己面临的是重大失败,因为他的目标是90分以上,而乙则欢天喜地,认为自己取得了成功,因为他的目标是60分万岁,通过足矣。所以,我们给自己确定的抱负水平要和自己的实际情况接近,这样才不会总处于挫折的感受之中,自信心也不会屡次被打击。我们既要注意不要盲目自信,自我评价过高,即使在实际学习中遇到多次失败,仍固执己见,不承认实际的学习成绩和抱负水平之间差距过大;又要注意不能在经受较多失败经历之后,对学习丧失自信心,对成功不抱希望,自暴自弃,萎靡不振。而要客观地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接纳自己的现状,为自己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设定适当的抱负水平,逐步去努力实现自己的远大目标。

第三,分析挫折原因,不断完善自我。

对由于挫折所产生的愤懑、仇恨、自责或悔恨等消极情绪,进行积极的调节,使自己较快地从挫折情绪中走出来,是处理挫折的一种积极的方式。但是,面对引起挫折的原因,尤其是对个体本身的缺憾来进行克服纠正,才是处理挫折的根本方法。例如,当大学生在学习上受到挫折后,把失败归因于运气不好,没能猜中题目,或埋怨教师的例题和评分,而不是把失败归于自身对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努力的程度不够,就是没能找到克服挫折的根本方法,下次面临考试时仍会遭遇同样的挫折,再次陷入消极的情绪之中。因此,在遇到挫折之后,除了通过提高自身来增加应对挫折和心理压力的能力之外,克服自身的缺憾,学习一些新的技能,使自己不断成长进步,才是更加重要的。

第四,在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大力加强挫折教育。

一般来说,社会经验多、文化修养好是增强挫折容忍力的根本保障。饱经风霜,生活经历艰辛,社会经验丰富,文化知识渊博的人,一般能够正确地分析和认识挫折产生的原因,找到摆脱挫折的有效途经。相反,生活经历一帆风顺而又相对短暂,社会经验少,文化知识贫乏,往往在挫折面前感到束手无策,最后被挫折所征服。为此,应该在社会实践教育中增添挫折教育的内容,以提高人们的挫折承受力;应该在学校教育中大力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的挫折调节力,以适应未来工作的挑战。同时,还应将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中的挫折教育有机统一起来,通盘考虑,统筹规划,花大力气提高全体人民的挫折承受力和调节力,以培养适应新世纪、新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多更好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史振磊.略论挫折的心理防卫机制[J].兰州学刊,1996,(2).

[2]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刘兆平.在大学生中加强挫折教育[J].南通工学院学报,2000,(3).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应对挫折的心理论文

关键字:挫折,所谓挫折是指挫败、阻挠、失意的意思。在心理学中,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其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消极的情绪反应。 内容提要:安全问题现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但现在的孩子自我防护能力差,自理能力差,应对困难和挫折的勇气不足,所以经常出现自暴自弃,自杀等现象,我们应如何认识这一问题,如何因对这一现象? 随着现代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教育观念也在不断更新,从严师到挚友,从严格到赏识。如今,表扬成为激励式教育的又一方式。表扬在激励学生方面确有重要作用,但有些人过于夸大表扬的作用,于是出现了细微之处见真谛,平凡中找出不平凡,挖掘不明显的优点加以赞扬。甚至还要在最少期望时赞扬学生。伴随而生了种种表扬法:登榜表彰、上报表彰、大拇指称赞、微笑称赞法等。还有人提出:一句表扬顶得上一百句批评,对学生只能表扬不能批评。我认为这种观点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要接受教育的学生呢?犯错误是学生的权利,每个人都是在错误与失败的锻造中成长起来的。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试问有多少人能够一帆风顺呢。现在的孩子如何面对未来的挑战,如何面对惨淡的人生。我认为应让学生享受挫折,在挫折中逐渐地成长起来。 山西的特大交通事故发生后,安全问题逐渐被提到日程上来。注意交通安全、饮食卫生、人身安全等等问题虽然可以避免大规模的人员伤亡,但自杀、离家出走却屡禁不止。自杀已成为15-40岁人群的首位死因。研究发现,在我国,每年约有150万人因家人或亲友自杀出现长期严重的心理创伤,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负担。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国际标准,每年自杀发生率超过10万分之20以上,为高自杀率国家,我国已经成为高自杀率国家。①最近有媒体随机采访了一所大学的部分学生,竟有超过半数的学生承认曾经有自杀的想法或冲动,多么严重的状况!被家长责备,遭老师批评,失恋,与同学发生矛盾,学习成绩不能提高,遭到别人的指责,甚至减肥不成功都可以成为自杀的理由。他们一旦身处逆境便悲观绝望,常常冲动地以自杀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完全不顾父母的养育之恩,这方面的报道更可称得上是连篇累椟。人们不仅要问:如今的学生怎么了?何以变得如此脆弱?自杀率可以统计,但那些因为一点失意就丧失学习工作的信心,从此萎靡不振的人又有多少,这个数字该如何统计呢?种种情况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显然学生们的所作所为只是现象,本质则是我们的教育制度和社会形态一定有了某些疏漏。如果稍加留意,我们不难发觉现行教育制度日益突出的弊端:只重智育,不重德育,甚至可以说是唯有智育。虽仍有一些只做表面文章的德育,但在学校普遍疯狂敛财,只一味注重升学率的情势下,谁还肯信?是故早已为家长和学生共同嗤之以鼻了。社会形态则是竞争的加剧和独生子女这一代人难以避免的承受能力显著降低。即家庭对独生子女的过度爱护,使之成了温室里的花朵,见不得一些儿风雨。矛盾的焦点或许在于,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与青少年心理的日益脆弱的矛盾已经日益显现并且加重,现在的孩子很少经厉挫折和失败的洗礼,自理能力太差,袜子都要父母洗的高中生如何面对生活,如何承担责任,如何与人相处。每一个孩子都认为自己应该是核心,是这个家庭的百分之百,他们也确实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但走进教室他只是四十几分之一,走进学校他只是千分之一,走进社会只是十几亿分之一,这种反差他如何适应?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夫,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历史上哪一位名人不是在挫折和逆境中成长起来的呢?西汉的司马迁,因为为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而获罪被处以腐刑,他承受了在当时士大夫阶层看来比死都还难受的奇耻大辱,秉笔直书,写下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留下了富含哲理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千古名句。司马迁笑傲生死,以顽强的意志拼搏,获得了生命的升华。“西伯拘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 ②。可以说,挫折教育的思想在我国古代早已有之。不仅人是如此,动物也一样。美国阿拉斯加自然保护区,这里的管理人员为了保护野鹿,将狼消灭了。从此,鹿再也不必为逃避天敌而奔跑,于是病弱残疾者与日俱增,最后竟至濒临绝种的境地。这时,管理人员醒悟了,将几只凶残的狼引回鹿苑。有了天敌的威胁,鹿群频于奔命,很快恢复了往日的生机。由此可见,挫折不仅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需要,更是我们生存的需要。试想,一个从小到大从没经历过哪怕最小挫折和些轻微风浪的人,如果在他以后的生活中突遇稍大些的风浪,他能不惊慌失措,胡乱作为吗!挫折教育的实质就象是给学生打的免疫预防针,用小的感染来激发其自身免疫功能的建立。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发现那些经常生点感冒发烧之类小病的人,寿命往往不见得短;倒是那些平时看起来壮得像头牛,从来都不生病的人,一旦生病就常常是恶性肿瘤之类的恶疾。这种现象在医学上已有解释:肿瘤的发生,是机体免疫监控系统障碍导致细胞增生无度的结果。不时生点小病的人,其免疫系统经常被启动,保持相当的警惕性,一有风吹草动,立刻投入战斗。而后者由于抵抗力较强,免疫监控系统处于“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状态,遭遇细胞恶性增生时来不及反应,结果一发不可收拾。 人的生理如此,心理也是如此。挫折,是每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逃避的事件。一个人对抗挫折的能力,与年龄的增长有一定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他曾经应对挫折的经历。遇小挫而胜之,可以为受挫者留下宝贵的经验,增强其应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所以,经常应对小挫折的人,往往能在大挫折面前坚韧不拔,而那些毫无挫折经历的人,一次大的挫折就可能使其一蹶不振。 [题目设计] 人生就是从生到死的过程,艰难和困惑是与生俱来的,甚至是终生不能消灭的,所以人生就是与困境周旋的过程。生活中总会有这样的时刻:人们忘记了他们作为人的可贵天赋,忘记了使他们所到之处和任何困境中都闪耀着光辉的情操;生活中也总会有这样的时刻:永远自信的人开始犹豫不决,潜在的天才看上去还不及平庸之辈,本来强悍有力的男子汉在危难降临时瘫软无力。 请以“挫折”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言之有物,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一个人,总有一定的目标,也许这一辈子都在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奔跑着。可是,奔跑的路并不平坦,即使是期望很平静地生活,有时,还会让你摔跤,摔得很疼。或许,还会受伤--这就是挫折。逆境虽然让人痛苦,但经受挫折失败,可以增加人生的“财富”,磨难的同时也是磨练。没有挫折的人生,是看似幸运实则贫乏的人生。当挫折降临时,关键是我们如何应对它。俗话说:挫折像弹簧,你弱它就强。是正视,还是逃避?是勇敢的克服,还是无谓地沉沦?不同的态度,不同的人生。文章该从此处切题,组织材料。主题极易把握,看来要在文采和结构上角逐了。 素材: 思路提示 挫折在人生路上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不应该一遇到挫折就气馁。 挫折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经受挫折之后一蹶不振。 对待挫折应该保持一种乐观的精神,这样才能由失败走向成功。 即使身处顺境之中,也要居安思危,随时准备经受挫折。 名言 种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练。——夏衍 大海里没有礁石激不起浪花,生活中经不住挫折成不了强者。——谚语。 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法〕巴尔扎克 人生布满了荆棘,我们想的惟一办法是从那些荆棘上迅速跨过。 ——〔法〕伏尔泰 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一样对我有价值。——〔美〕爱默生 失败乃成功之母。——俗语 苦难是人生的老师,通过苦难,走向欢乐。——〔德〕贝多芬 经典素材 挫折挡不住强者(张海迪立志成才) 张海迪自幼就严重高位截瘫,几次濒临死亡边缘,身体可算弱的了。可是20多年来,她学会了4门外语,翻译了16万多字的外文著作,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并自学了针炙技术,为群众治病1万多人次,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与张海迪相比,我们这些身体健壮的人又当做些什么呢? 勇把挫折当动力(凡尔纳的16次投稿) 19世纪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第一部作品《气球上的五星期》一连投了15家出版社,均不被赏识,第16次投稿才被接受。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最初投稿,也没有一家出版社愿意发表,以致他不得不去干苦力。后来他的《北方故事》才由一家有眼力的《西洋月刊》看中,一举成名。丹麦著名童话家安徒生处女作问世,有人知道他是一个鞋匠的儿子,即攻击他的作品“别字连篇”、“不懂文法”、“不懂修辞”。但他毫不气馁,笔耕不辍,终于成名。英国诗人拜伦19岁时写作的《闲散的时光》出版后,即有人把他骂得“狗血淋头”,说他“把感情抒发在一片死气沉沉的沼泽上”。然而拜伦并未退却,而是以更为优秀的诗作来回敬那个诽谤者。 逆境奋争,苦中寻乐(高士其苦斗病魔) 高士其是我国科普作家。在外国留学时,有一次做实验,一个装有培养脑炎过滤性病毒的玻璃瓶子破裂了,病毒侵入了他的小脑。从此留下了身体致残的祸根。他忍受着病毒的折磨,学完了芝加哥大学细菌学的全部博士课程。回国以后,他拖着半瘫的身子,到达延安工作。解放后病情恶化,说话和行动都十分困难,连睁、合眼都需要别人帮助。但他仍以惊人的吃苦精神进行创作,先后写成100多万字的作品。有人问他苦不苦,他笑着说:“不苦!因为我每天都在斗争,斗争是有无穷乐趣的。” 苦难也是一笔财富(“西部民歌之父”王洛宾) 王洛宾,这位被誉为中国“西部民歌之父”的音乐大师,一生历经饮坷,身陷囹圄,妻离子散,长期处于心理压力极大的逆境中。然而他却以“胜似闲庭信步”的态度,投身于大西北的沙漠孤烟之中,创作了《在那遥远的地方》等多首西部民歌。 经历挫折,更能发愤(贝利与记者) 贝利成名后,有个记者采访他。“你的儿子以后是否也会同你一样,成为一代球王呢?”贝利回答:“不会。因为他与我的生活环境不同。我童年时的生活环境十分差,但我却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磨练我坚强斗志,使我有条件成为球王,而他生活安逸,没有经受困难的磨练,他不可能成为球王。” 面对挫折决不气馁(爱迪生不被火灾吓倒) 一场大火,把实验室烧成一片瓦砾。爱迪生研究有声电影的所有资料和样板被烧成灰烬。他的老伴难过得哭了出来:“多少年的心血,叫一场火烧了个精光。而今你已年迈力衰,这可怎么办啊!”爱迪生也很伤心,但他决不会由此趴下。发明电灯时,他就先后试验了7600多种材料,失败了8000多次,仍不气馁,终于获得成功。眼下这场火灾也同样不能使他后退。爱迪生对老伴说:“不要紧,别看我67岁了,可是我并不老。从明天早晨起,一切都将重新开始。” 能屈能伸是俊杰(卧薪尝胆的勾践) 越国兵败吴国于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只好“审辞厚礼”向吴求和,等待东山再起。勾践先用美女、金银珠宝贿赂吴王和众臣,还用妻子作人质,自己为吴王当马夫。勾践还为吴王送茶送饭,端屎端尿,终于赢得了吴王信任,得以被释放。勾践死里逃生回国后,卧薪尝胆,一面继续进贡吴国,一面聚兵训练。最后他率精兵数万,彻底打败了吴国,实现了洗辱复国的志愿。 以乐观打败挫折(牛顿等人面对挫折) 古今中外,因为有极强烈而有效的乐观主义,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胜利的大有人在。牛顿发明地心吸力学说的时候,全世界人反对他;哈维(Harvey )发明血液循环学说的时候,全世界人反对他;达尔文宣布进化论的时候,全世界人反对他;贝尔(Bell )第一次造电话的时候,全世界人讥笑他;莱特(Wrigt )初用苦工于制造飞机的时候,全世界人讥笑他。讲到孙中山先生,最初在南洋演讲革命救国的时候,有一次听的人只有三个。这许多人都因抱着乐观主义的精神,而为世人所称道。 极强烈而有效的乐观主义,能使人们战胜全世界的糊涂、盲从、冷酷、恐怖、怨恨和反抗。而且工作愈伟大,所受的反抗也愈厉害,简直成为一种律令,对付这种厉害的反抗,最重要的武器就是乐观主义。一个人,缺少了乐观主义精神,难免在各种恶魔面前败下阵来。 例文:生活需要挫折 每个人都追求快乐、幸福,而逃避灾难、悲伤,我们总是会为挫折而难过,为自己得不到幸福而伤心。设想,倘若我们的生活没有挫折、没有压抑,我们会去珍惜我们所拥有的幸福、会有感动以及得到解脱之后那种久违的喜悦吗?不 小时候的我常常感冒发烧,正临考试期间,我又一次倒下了,高烧不断,达到40度。我简直快要疯了,仿佛脑子里有一样东西在没命地挣扎。当时只有昏沉与我做伴,朦胧包围着我,我始终逃不出这个令人颤抖的圈。 吃了药,挂了水,病情并未有多大好转。我担心,我气愤,我埋怨,为什么这世上会有病这种东西,为什么它会叫人如此受折磨,为什么受折磨的人偏偏会是我?一百个,一千个为什么在我心中打转。我所能做的,就只有躺在床上,睡不着,也笑不出来,一站起来就是一针天旋地转,人仿佛失去了重心。我向往外面的世界,恨透了这缠着我不放的病魔。此时此刻的我似乎整个身子,甚至灵魂都被燃烧着,我在大火中拼命挣扎,就这样挣扎着。一直到一个星期以后,我的病好了。 回到学校的时候,我置身于暖暖的阳光之中,我多么渴望这灿烂美丽的世界,我发现我的世界又出现了那片久违放晴的天空,也出现了我久违的笑容。一切都是如此可爱,拥有生命,真好!我早已陶醉在又见到同学的兴奋与喜悦之中,我又可以高声地喊了,自由地跑了!我体验着从未有过的幸福。 这样的生命才是多彩的,正因为有了挫折,才有了我对生活发自内心的热爱,才会感激所有赐予我幸福的人和事。我们应该感激挫折的力量,那种痛苦过后的快乐,煎熬过后的幸福是平静的生活永远无法实现的,因为我们需要挫折。 记住:没有挫折的生活是残缺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