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把土壤酸碱度分为五级:强酸性土(pH小于5)、酸性土(pH5.0~6.5)、中性土(pH6.5~7.5)、碱性土(pH7.5~8.5)、强碱性土(pH大于8.5)。我国大部分田地为酸性土和中性土,少数为强酸性土,极少碱性土。栽培农作物时,首先要弄清所栽培的作物是喜欢酸性土或中性土还是可以碱性土,若土壤酸碱度不合适,就需要进行调节改良。 对于酸性过大的土壤,(1)可每年每亩施入20~25公斤的石灰,且施足农家肥,切忌只施石灰不施农家肥,这样土壤反而会变黄变瘦。在播种前1~3个月施入,以免对作物萌发及生长造成影响。(2)也可亩施草木灰40~50公斤,以中和土壤酸性,更好地调节土壤的水、肥状况。 对于碱性土壤,通常每亩用石膏30~40公斤作为基肥施入改良。 土壤碱性过高时,可加少量硫酸铝(需另外补充磷肥)、硫酸亚铁(见效快,但作用时间不长,需经常施用)、硫黄粉(见效慢,但效果最持久)、腐植酸肥等,具体施用量根据土壤酸碱度确定
你好,一般搞种植的朋友都会通过用土壤调酸剂、生石灰、草木灰、硫酸亚铁、过磷酸钙、硝酸铵以及微生物菌剂等来调理土壤。
我国的土壤类型很多,但是也有强碱性土壤和强酸性土壤,非常不适宜很多农作物的生长,想办法调节好土壤酸碱度,就可以种植大部分农作物,并取得高产。在进行改良以前,要注意先测试土壤酸碱度,酸碱度大于7.5和小于6.5的土壤都需要调节酸碱度。
一、大量施入腐熟农家肥、泥炭土、腐叶土和绿肥等,可以中和酸碱度,改变土壤板结和有机质含量低等问题,有助于根系发育,从而提高抗逆性以及提高产量。
二、使用微生物菌剂,可以选择里贝里宴沃菌剂具有显著的“保水、增肥、透气”能力,可以打破土壤板结、提高土壤透气性、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土壤肥水渗透力,达到改良土壤,保水抗旱,增强作物抗病能力,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的作用。
三、酸性土壤可以施入生石灰,中和酸性物质。在播种或者栽植农作物以前的一至三个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生石灰的用量不可以过大,否则会对后茬作物产生影响,最好是间隔两年左右用一次,不能连续使用,否则会引起作物生长不良。
四、碱性土壤可以施入硫酸亚铁、硫磺粉、硫酸铝或者腐殖酸肥料等,可以增加土壤酸性,改善黏土的理化性状。
土壤酸碱度土壤酸碱度对土壤肥力及植物生长影响很大,我国西北、北方不少土壤pH值大,南方红壤pH值小。因此可以种植和土壤酸碱度相适应的作物和植物。如红壤地区可种植喜酸的茶树,而苜蓿的抗碱能力强等。土壤酸碱度对养分的有效性影响也很大,如中性土壤中磷的有效性大;碱性土壤中微量元素(锰、铜、锌等)有效性差。在农业生产中应该注意土壤的酸碱度,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调节。土壤酸碱度又称“土壤反应”。它是土壤溶液的酸碱反应。主要取决于土壤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以pH值表示。pH值等于7的溶液为中性溶液;pH值小于7,为酸性反应;pH值大于7为碱性反应。土壤酸碱度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级:pH值土壤酸碱度<4.5极强酸性4.5—5.5强酸性5.5—6.5酸性6.5—7.5中性7.5—8.5碱性8.5—9.5强碱性>9.5极强碱性如何测量土壤的酸碱度1.专用仪器土壤酸碱度计SOILPHANDMOISTURETESTER主要用途:测定土壤之酸碱质测定范围:pH=3-8pH说明:土壤太酸太碱都是限制作物生产及品质的重要因素,大多数的作物均不耐太酸或太碱的土壤。因此,了解土壤的酸碱度是相当重要的。使用方法:(1)如果测定点的土壤太干燥或肥份过多,无法测土壤的酸碱度时,须先泼水在测定点位置上,待28分钟后再测定。(2)使用测定器前须先用研磨布,在金属吸收板的部位,完全的擦拭清洁,以防影响测定值。若是未使用新品,金属板表层有保护油,须先插入土壤数次,磨净保护油层后再使用。(3)酸碱值测定时,直接插入测试点土内,金属板面必须全部入土,约10分钟所得的才是正确值。土壤的密度、湿度和肥份过多都可能影响测定值,故必须在不同的位置测定数次,以求平均值。(4)测定器在10分钟后酸碱值很稳定,此时按下侧边白色按钮,湿度立即显现。方法原理土壤pH测定的方法大致可分为电位法和比色法两大类,随着分析仪器的进展,土壤实验室基本上都采用了电位法,电位法有准确、快速、方便等优点。在ASI方法采用了电位法,其基本原理是:用pH计测定土壤悬浊液的pH时,由于玻璃电极内外溶液H+离子活度的不同产生电位差另外2.比色法取土壤少许(约黄豆大),弄碎后放在白磁盘中,滴入土壤混合指示剂数滴,到土壤全部湿润,并有少量剩余。震荡磁盘,使指示剂与土壤充分作用,静置1分钟,和标准比色卡比色,即得出土壤的酸碱度。
土壤酸化是指土壤pH值在原有基础上逐渐下降的现象,当土壤酸化至影响作物正常生长时就会变成酸性土壤。土壤自然酸化过程一般较为缓慢,但人为因素会加快酸化过程。 酸化土壤的改良和修复需要结合各种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具体可以参考论文:徐仁扣.土壤酸化及其调控研究进展.土壤,2015,47(2):238-244。重要部分摘录如下: 1)施用石灰等碱性物质改良农田土壤酸度,如"粉煤灰、碱渣、磷石膏、造纸废渣等; 2)施用一些农作物秸秆等农业有机废弃物,将农业有机物废弃物经热解制成的生物质炭也是一种很好的有机改良剂; 3)利用喜硝植物如小麦根系吸收硝态氮过程中释放的氢氧根中和土壤酸度, 随后田间条件下的试验进一步证明,可以基于硝态氮诱导的根际碱化开发酸性表下层土壤的生物改良技术。
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简化来说,酸碱度影响矿物质的形态及植物对矿物质的吸收。pH不同也会影响土壤团粒结构,进而影响毛细结构...等等有很多方面的。可以具体一些。
meiyou
你的把信箱给我,我给你发几个文献吧.用Adobe reader看你的课题是什么呀?
(1)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不适宜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常用取样器取样法. (2)统计土壤动物丰富度的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记名计算法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 故答案为: (1)取样器取样法 较强的活动能力且身体微小 (2)记名计算法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
一、 目的要求 1、学会用目测估计法来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2、了解土壤中小动物的分布的情况 3、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学会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 4、通过小组之间的分工合作,培养协作精神. 二.实验原理: 土壤不仅为植物提供水分和矿质元素,也是一些动物的良好栖息场所.研究土壤中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操作简便,有助于理解群落的基本特征与结构. 三.方法步骤: (1)提出问题 如:土壤中有哪些小动物?它们的种群密度是多少? (2)制定计划:在这设置具体图表 (3)实施计划 本研究包括四个操作环节:准备、取样、观察和分类、统计和分析. 1、准备 参考教材 2、取样,在野外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取样后,可采用简易采集法采集动物,在实验室进行观察. 3、观察和分类:将采集的土壤放在瓷盆内,用放大镜观察,同时用解剖针寻找.发现体形较大的动物可用包着纱布的镊子取出;发现体形较小的动物可以用吸虫管来采集.然后借助动物分类的专业用书对应其彩图进行分类 4、统计和分析:要求学生设计一个数据收集和统计表,并据此进行数据分析.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本实验我们应用目测估计法,是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等级的划分和表示方法有:“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等等. 最后学生根据统计数据进行交流,总结出该地生物群落的特征,与动物的丰富程度. 四.课后讨论: 1、讨论记名计算法的方法与应用. 2、如果要调查学校前河流中水生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应如何对研究方法进行改进?
土壤:土壤是远古矿石风化而来,土壤有机质是草木植株落叶及根系腐烂形成。土壤中贮存着多种植物生长所必须的营养成分(有机物、氮磷钾、钙镁硅硫及硼锌锰钼铁钠等微量元素)。土壤有固定植物根系的作用,能为植物提供应养,土壤有机物可为微生物提供营养使其繁衍生息,土壤微生物在繁衍过程中代谢产物(有机酸、植物生长生长调节剂(赤霉素、吲哚类)等),有机酸可以将土壤中部分不溶于水的矿质元素及金属化合物溶解供植物吸收,可促使土壤形成稳定的团粒结构等等。土壤有机质的高低代表着土壤肥力的高低。所谓的肥料:指的是人为施入的无机化肥,随着人们追求高产,化学肥料的用量越来越大,不仅使土壤环境恶化质地变劣(肥料淋失造成水污染,土壤有机质逐渐减少而土壤越来越板结)例如:磷酸二铵长期大量使用致使磷酸盐与土壤中钙镁等离子形成不溶化合物致使土壤板结,并造成土壤元素失衡而行成增肥不增产,这就是肥料在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农业中的主要因素。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测土配方施肥,杜绝盲目而不合理的施肥,发展生物有机肥料,消除或减少化学肥料对环境及土壤的破坏及污染。从而使土壤理化性状及肥力逐渐恢复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学习肥料的使用及土壤肥料科学很重要,可指导农民根据土壤理化性状、供肥能力、作物形成产量所需肥料数量,根据肥料利用率计算出最经济的化肥施用量,配合有机肥料提高化肥利用率并起到改良土壤恢复地力之功效。水平有限!希望能帮到你。
1931年,经虞宏正教授推荐,进入中央地质调查所,在该所的土壤研究室和美国专家一起工作。1934年侯光炯任该室副主任,1937年晋升为主任。为了查清我国的土壤资源,他历尽艰辛,和同事们一起开展了大面积的土壤调查,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写出了《河北省定县土壤调查报告》、《中国北部及西北部之土壤》、《四川重庆区土壤概述》及《甘肃省东南部黄土之分布利用与管理》等论文。大量的实践使他牢固地树立了土壤科学必须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信念。1935年,侯光炯作为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的代表和邓植仪、张乃凤一起代表中国出席了在英国牛津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土壤学大会,并宣读论文,首次对水稻土的发生、层次形态划分,特别是水稻土层次形态与生产力的关系,作了科学论述。会上还展出了,各种水稻土标本,系统地展示了中国水稻土的研究成果,受到与会科学家的重视。会后,侯光炯得到苏、美、德、法、英、意、匈、荷兰、瑞典等10多个国家的代表的邀请和中华教育基金会的资助,去各国进行访问和合作研究。侯光炯带着“中国土壤与欧美土壤有什么不同”的问题在外国进行了3年考察和研究。在瑞典写出了《土壤胶体两性活动规律》论文,在苏联写了《红壤成分与茶叶品质的关系》论文。抗日战争期间,受研究条件所限,他的一些有关研究农业土壤方法的创建,竟是在家中进行的。女儿帮助采集标本,妻子帮助试验。初试成功的“土壤粘韧性测定法”可以方便地用于测定土壤矿质胶体的性质,从而受到国内外同行们的重视。1946年,侯光炯转入四川大学任教授,主讲土壤肥料学、土壤化学、土壤地理学等课程。他教学认真负责,实行启发式教学,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学术讨论、野外考察和科学研究。在这期间,与青年教师合作写了《土壤吸附养分状况和土壤粘韧性的关系》、《用粘韧曲线鉴定土壤特性》和《粘韧曲线的测定》3篇论文,刊于第四届国际土壤学大会论文集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侯光炯应邀参加全国首次土壤肥料会议。朱德同志关于“土壤科学必须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号召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加坚定了他对中国土壤科学的发展要走自己的道路的信念。1952年院系调整后,成立了西南农学院,侯光炯任该院教授。为了使土壤科学紧密为农业规划和农业生产服务,他承担了云南橡胶宜林地考察;长江上游的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流域的土壤调查,以及后来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西南区农业土壤区划等任务。在完成这些任务的同时,写出《中国土壤粘韧性研究》,该文曾在匈牙利全国土壤学会上宣读,并译成俄文,转载入前苏联《土壤学》杂志,引起了国外行家们的共鸣;写出了《四川盆地内紫色土的分类与分区》,作为在巴黎召开的第六届国际土壤学大会的论文;写出《利用土壤层次评价土壤肥力的研究》论文,并在罗马尼亚召开的第八届国际土壤学大会上宣读。侯光炯认为,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必将带动土壤学科的发展。1956年,侯光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兼任中国科学院重庆土壤室主任,集中精力研究紫色土,于1960年提出了“农业土壤生理性”的见解。“文化大革命”期间侯光炯虽处困境,长期卧床的妻子又不幸去世,家庭和精神上的遭遇丝毫没有动摇他继续研究农业土壤的决心。1973年以来,他深入广阔农村长达18年之久,在四川简阳镇全区和长宁县相岭区蹲点,进行土壤科学理论应用的研究,提出了旱地的“大窝栽培”和冬水田的“自然免耕”技术,经大面积推广,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受到广大科学工作者的重视和农民的欢迎。侯光炯从事农业教育和土壤科学研究几十年如一日,勤于思考,敢于创新,热爱祖国、热爱科学,1955年被遴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曾先后被选为第一、二、三、五、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6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89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光荣称号,以表彰他为发展中国土壤科学所作的贡献。土壤学家。上海金山人。1928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农化系。西南农业大学教授、自然免耕研究所所长。从事土壤学教学与科研工作达60年之久,在土壤肥力和土壤地理研究方面发现“光肥平衡”日周期变化的事实,从而开辟了土壤胶体热力学新领域;1986年通过鉴定的水田自然免耕新技术,到1988年底已在南方13省推广2200多万亩,增产率在15%以上;为适应土壤肥力研究的需要,创建了土壤胶体物理―土壤粘韧率和粘韧曲线,以及土壤胶体热力学+联式pH两种测定方法,并拟定了土壤肥力分类体系,为制定我国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05年5月7日出生于江苏金山县(今属上海)吕巷镇。1911年至1917年就读于金山县吕巷镇第三小学。1917年秋至1922年秋在江苏南通甲种农校攻读农科。1922年秋至1923年夏毕业留校任棉花实验室技术员。1923年秋至1924年7月免试升入南通大学农科就读。1924年7月至1928年夏转入北平大学农学院农化系攻读本科,获农学士学位。1928年秋至1931年3月就职于北平大学农学院。1931年3月至1946年8月到南京,供职于前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先后任调查员、室副主任、主任、主任技师。其间:1931年3月至1935年6月从事土壤调查、室内分析化验及水稻土研究。1935年7月赴英国牛津大学出席第三届国际土壤学会议。1935年7月至1937年2月先后到英、荷、德、瑞典、芬、苏、匈、意、美等国考察或短期合作研究。1937年2月至1938年7月回到南京前中央地质调查所,主持土壤研究室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随迁长沙。先后赴浙东、赣中、湘南进行土壤调查。1938年8月至1940年8月随所迁重庆北碚,继续主持土壤研究室工作。1940年8月至1941年8月借调到江西地质调查所筹建土壤室和红壤改良实验室。1941年8月至1942年初回北碚原单位研究四川土壤。1942年初至1942年冬兼任四川大学和前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之一)土壤学教授。1943年初至1946年8月回土壤研究室工作,并兼重庆大学、川北大学教授。1946年8月至1948年任四川农改所技正,兼任四川大学农学院、铭贤学院(山西农业大学前身)教授。1948年起专任四川大学农学院教授。1948年至1952年12月任四川大学农学院教授。1952年12月至1996年11月逝世前在西南农业大学任教授,博士导师,先后兼任西南农业大学土化系主任、西南农科所土化系主任、中国科学院重庆土壤研究室主任、四川土壤研究室主任、宜宾自然免耕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1996年任西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其间: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中国农科院学术委员。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6月赴匈牙利出席第六届国际土壤学会议。1964年6月赴罗马利亚出席第八届国际土壤学会议。1972年春至1980年春在四川简阳镇农村蹲点从事科研及高产试验、示范、推广。1978年至1983年任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土壤研究室主任。1980年春至1980年秋在宜宾江安县铁清乡蹲点从事科研及高产试验、示范、推广工作。1980年秋至逝世在宜宾长宁县农村蹲点科研,重点进行自然免耕高产研究、示范和推广。1994年4月赴墨西哥出席第十五届国际土壤学会议,会后顺访美国进行学术交流。1996年11月4日因病逝世,享年92岁。
与合作者在我国东北地区发现并报道了具有重要进化和地理环境演化意义的土壤动物Acerentulinae亚科原尾虫和Caputanurina属跳虫,并鉴定新物种12种;研究吉林省中西部平原各类典型土地利用生境土壤动物群落特征,探讨了“三北”防护林建设对农田土壤动物多样性的保护作用,解析了绿地管理措施对城市生态系统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影响,定位观测了松嫩草原草地退化后及其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变化特点。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土壤动物生态学和分类学科研论文30余篇(SCI检索6篇,EI检索1篇)。
2007年度周尧昆虫分类学奖励基金一项(个人独立)。2008年度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排名第一)。男,1971年10月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土壤动物生态学科研工作,尤其在土壤动物分类与系统进化、退化生态系统土壤动物多样性恢复、土地利用方式与土壤动物多样性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与合作者在我国东北地区发现并报道了具有重要进化和地理环境演化意义的土壤动物Acerentulinae亚科原尾虫和Caputanurina属跳虫;探讨了三北防护林的建设对农田土壤动物多样性的保护作用;解析了松嫩草原草地退化后及其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变化特点。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SCI检索6篇,EI检索1篇);获2007年度周尧昆虫分类学奖励基金一项(个人独立),2008年度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排名第一)。教育经历:1996年,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本科;1999年,东北师范大学自然地理专业,硕士;2005年,中科院研究生院,环境科学专业,博士;2007年,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生物学专业,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土壤动物生态学主要主持项目:1. 百人计划项目“三江平原湿地土壤动物多样性及其对生境农田化的响应”;2. 全球变化生物学项目“松嫩平原西部生态系统交错区草甸草原土壤动物多样性对环境水热变化的敏感性及其机理”;3. 973项目专题“东北平原典型生态系统地下重要生物功能群的适应技术体系”;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松嫩平原西部退化草地土壤跳虫物种多样性生态恢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