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俗语词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俗语词研究论文

汉语谚语研究综述论文

摘要 本文主要是对近几年来对汉语谚语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内容主要涉及从本体的角度对汉语谚语的研究、从英汉对比的角度对汉语谚语的研究和有关对外汉语教学中谚语教学的研究,目的在于探讨目前汉语谚语研究中仍旧存在的问题,哪些是值得我们继续研究的。

关键词 汉语谚语 综述 对外汉语教学

谚语是流传于群众之中的通俗易懂而含义深刻的现成语句,它用通俗、简练的语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并且含义深刻。谚语概括了人民群众社会生活中多方面的经验和客观真理,对他人和后人都有长久的莫大教益。汉语熟语数量极多,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极富有民族特色,所以,相关学者越来越重视汉语谚语的研究。本文基于一些学者的相关研究对汉语谚语做一个综述,探讨目前汉语谚语的研究还存在哪些问题,哪些方面是值得我们继续研究的。

一、从本体的角度对汉语谚语的研究

钱玉莲在《现代汉语词汇讲义》中提到了汉语谚语的性质,并对谚语的内容作了归纳总结,谚语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各个不同的领域。除了谚语的性质和内容,书中还提到了谚语的结构特点和意义,作者在书中对汉语谚语做了总的概括,有利于后人在研究谚语时寻求理论依据。

在由浙江省温州大学、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和商务印书馆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汉语语汇学学术研讨会上,付乔的《浅析关键性语素的解释在谚语释义中的重要性》一文,从编写谚语辞书的实践中总结归纳出谚语语目中可能成为关键性语素的常见类型,并从不同角度剖析了解释好关键性语素在谚语释义中的重要性。大会中,史素芬的《谈谚语的变异问题》通过大量例证,对谚语的变异现象进行了概括和归纳,这对人们理解谚语的含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高兵的《汉语熟语的民族特色研究》一文,主要从数量、内容、来源、形式上对汉语谚语的民族特色做了研究,作者指出在数目庞大的汉语熟语体系中,谚语占着很大的分量。

该文指出汉语谚语大都是来源于民族语言的历史遗存,是汉民族自己创造的。笔者从形式和内容上对汉语谚语作出总结,说明谚语是极富有民族特色的。

付平平在《概念整合理论对汉语谚语的解读》中介绍了如何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对汉语谚语的意义构建进行动态分析,作者提出之前人们对汉语谚语的解读一般都是关于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很少从认知的角度对其进行解释。在这篇文章中,笔者从一个全新的认知角度去解读汉语谚语,利用概念整合理论对汉语谚语这一极具民族特色的语言现象进行阐释,这又开拓了汉语谚语研究的新空间。

刘微微、刘洪泉的《汉语谚语的文化含义及翻译》和王岩在《汉语熟语文化学研究的现状和框架》都是从文化学角度研究汉语谚语,主要阐述了汉语谚语的文化属性及其民族文化特征,分析透视谚语中所蕴涵的文化,这些后者在研究汉语谚语的时候都是可以借鉴的。

王鸿雁在《汉语谚语的句法形式特点分析》中研究分析出了谚语在性质、功能上相当于一个词,按学术界公认的一种说法即是“词的等价物”,指出谚语具有不同于一般词语的外显特征,同时又讲到了汉语谚语的功能。他的研究还分析出了谚语的形式:单句形式、紧缩句形式和复句形式,以及汉语谚语的省略形式,这体现了谚语的口语风格,形式上实现了谚语简约的价值。

二、从英汉对比的角度对汉语谚语的研究

研究谚语对比的学者也比较多,在众多的研究中,英汉对比占大多数,主要是因为汉语谚语与英语谚语有很多的相似性。但是由于文化等因素的差异,汉英谚语还是存在着很多不同之处。近几年来,学者的主要成果是分析两者的异同,探讨一些行之有效的翻译方法,以求更好地为跨文化交际服务。

刘微微、刘洪泉主要从宗教思想、人文思想、道德观念三个方面阐述了汉语和英语谚语的文化内涵,指出了两者的异同点。文中介绍了汉语谚语英译的四种方法:再现汉语谚语中的形象直译、转换汉语谚语中的形象套译、舍弃汉语谚语中的形象意译、借用英语谚语中的形象套译,强调谚语翻译时,要充分考虑到谚语的语言特点和文化背景,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处理。

林安洪、姜诚指出汉语谚语与英语谚语的主要区别表现在稳定性、地理位置、历史习俗及宗教方面,揭示出汉语谚语比英语谚语固性定强。由于地理位置、历史习俗和宗教信仰的影响,汉语谚语与英语谚语有着很大的不同,反映了各自的民族文化。

沈奇在《论英语谚语的汉语翻译方法》中通过对比提出了汉英谚语互译的几种方法:套用现成的汉语谚语、“客随主便”与“主随客便”、“直译”与“意译”。

杜金有指出谚语是语言文化世界里的奇葩,在各民族语言文化中担当着重要角色,文章从谚语的来源和修辞两个方面比较分析了英汉谚语的异同,揭示出英语和汉语中有许多谚语来源或衍生于外来语。周玉亮在《英汉谚语对比研究》中指出汉语谚语和俗语的关系,分别从主要来源、句法特点和语体特点等方面对英汉谚语进行了对比研究,讨论了英汉谚语在形式与内容方面的对应、半对应与不对应情况,并且提出了文学作品中谚语翻译的主要原则,体现了英汉谚语对比研究的现实意义,即它对翻译活动的借鉴作用。同时作者还指出英汉谚语对比研究,仅有一些相关的论文散见于各种学术刊物或论文集当中,专论性著作尚未问世,与英汉成语(或习语)对比研究相比显得尤为滞后。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有待后者的研究。

薄鲜娥、冯建民、许丽红、高小燕、王清宁等学者也从汉英谚语对比的角度研究汉语谚语的,笔者在这里就不详细叙述了。还有一些学者,如张宜波(《英汉植物词语的国俗语义对比研究》)、孙永红(《中英文动物词语的`不同文化内涵及差异》)、周昆翔(《从概念隐喻看英汉动物词语的文化异同》)等,从带有动植物词语等词语的谚语入手,对汉英谚语做了比较,分析了两者的文化差异。

三、有关对外汉语教学中谚语教学的研究

谚语作为一种口承语言文化现象在语言学上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留学生学习汉语谚语,可以深入了解汉民族独特的文化特征及隐藏于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对提高汉语口语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近几年来,随着汉语热的逐流,一些学者开始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研究汉语谚语,试图从中找出汉语谚语教学的好方法。

赵现琦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谚语教学的重要作用》中揭示出留学生学习汉语谚语可以深入了解汉民族的独特文化以及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学习和掌握一些常用的谚语可以提高自身的口语交际能力,使自己的汉语说得更加地道。同时作者提出了谚语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如教学应该选择一些有教育意义的谚语,语交际实践中学习和训练谚语等,笔者提出的观点和问题都是值得我们在汉语教学中借鉴和注意的。

林安洪、姜诚在《英汉谚语的差异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指出把民族谚语的差异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增加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扩大他们的知识面,还能提高他们的涵养,笔者的方法在对外汉语谚语教学中也是行之有效的,值得我们借鉴。

王振来的《熟语的文化附加义》指出初级留学生和谚语接触较少,中高级阶段与谚语的接触逐渐增多,留学生学习谚语难在文化附加义上。笔者就留学生学习汉语谚语难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指出留学生要想学好汉语谚语,就要了解谚语的文化附加义,正确使用谚语。笔者的见解对对外汉语谚语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对从事对外汉语工作者有很大的启发性。

四、结语

近几年来,相关学者对谚语研究越来越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我们发现谚语研究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专门研究汉语谚语的论著还不多,很多都是随着汉语熟语的研究出现的,而且研究都是从大的方面入手,还不够细化。谚语的对比研究成果虽多,但是大部分都是汉英对比,汉语谚语与其他语言谚语对比的很少,而且很粗化。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研究汉语谚语起步比较晚,虽然一些学者通过研究谚语找到了一些谚语教学的方法,也行之有效,但是不够系统化,比如说对外汉语教材中该选择什么样的谚语,专门的谚语教材如何编撰等问题涉及的很少。总之,汉语谚语研究的空间还很大,无论从哪些角度去思考去分析,我们都可以找到切入点,这些都有待学者们去研究.

《释“隐”》,《中国语文》1998年3期;《中国传统文献与研究的现代转换》,《四川大学学报》2001年3期,《新华文摘》2001年8期全文转载;《释敦煌变文的“烺”字》,《中国语文》2005年3期;《〈跻春台〉三种整理本勘误》,《方言》2005年1期;《〈金瓶梅词话〉校补》,《文献》1995年3期;《〈金瓶梅词话〉词语札记》,《文献》1997年2期;《〈金瓶梅词话〉词语探源》,《文献》1999年1期;《〈金瓶梅词话校注〉拾补》,《古汉语研究》1998年2期;《敦煌文献词语札记》,《古汉语研究》2002年1期;《电子文献语料库与语文辞书的编纂修订》,《四川大学学报》2005年5期;《敦煌佛教文献部分写卷的著录及定名问题》,《宗教学研究》2006年1期;《〈说文解字〉与现代通用汉字》,《西南师大学报》2002年4期;《〈春秋公羊传注疏〉阮校辨误》,《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1年3期;《〈说文〉中所见今四川方言词语考释》,《汉语史研究集刊》第4辑,巴蜀书社,2001年;《敦煌禅宗文献与语文辞书》,《汉语史研究集刊》第7辑,巴蜀书社,2004年;《〈广韵〉所见俗语词笺识(一)》,《汉语史研究集刊》第8辑,巴蜀书社,2005年;《敦煌禅宗文献词语札记》,《新世纪敦煌学论集》,巴蜀书社,2003年;《敦煌禅宗文献校读札记》,《中国俗文化研究》第1辑,巴蜀书社,2003年;《古籍整理也应遵守学术规范》,《学术界》2004年4期;《辞书未收词语例释》,《中国训诂学研究会论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周裕锴〈禅宗语言〉读后》,《宗教学研究》2000年4期。

汉语俗语研究论文

汉语谚语研究综述论文

摘要 本文主要是对近几年来对汉语谚语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内容主要涉及从本体的角度对汉语谚语的研究、从英汉对比的角度对汉语谚语的研究和有关对外汉语教学中谚语教学的研究,目的在于探讨目前汉语谚语研究中仍旧存在的问题,哪些是值得我们继续研究的。

关键词 汉语谚语 综述 对外汉语教学

谚语是流传于群众之中的通俗易懂而含义深刻的现成语句,它用通俗、简练的语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并且含义深刻。谚语概括了人民群众社会生活中多方面的经验和客观真理,对他人和后人都有长久的莫大教益。汉语熟语数量极多,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极富有民族特色,所以,相关学者越来越重视汉语谚语的研究。本文基于一些学者的相关研究对汉语谚语做一个综述,探讨目前汉语谚语的研究还存在哪些问题,哪些方面是值得我们继续研究的。

一、从本体的角度对汉语谚语的研究

钱玉莲在《现代汉语词汇讲义》中提到了汉语谚语的性质,并对谚语的内容作了归纳总结,谚语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各个不同的领域。除了谚语的性质和内容,书中还提到了谚语的结构特点和意义,作者在书中对汉语谚语做了总的概括,有利于后人在研究谚语时寻求理论依据。

在由浙江省温州大学、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和商务印书馆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汉语语汇学学术研讨会上,付乔的《浅析关键性语素的解释在谚语释义中的重要性》一文,从编写谚语辞书的实践中总结归纳出谚语语目中可能成为关键性语素的常见类型,并从不同角度剖析了解释好关键性语素在谚语释义中的重要性。大会中,史素芬的《谈谚语的变异问题》通过大量例证,对谚语的变异现象进行了概括和归纳,这对人们理解谚语的含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高兵的《汉语熟语的民族特色研究》一文,主要从数量、内容、来源、形式上对汉语谚语的民族特色做了研究,作者指出在数目庞大的汉语熟语体系中,谚语占着很大的分量。

该文指出汉语谚语大都是来源于民族语言的历史遗存,是汉民族自己创造的。笔者从形式和内容上对汉语谚语作出总结,说明谚语是极富有民族特色的。

付平平在《概念整合理论对汉语谚语的解读》中介绍了如何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对汉语谚语的意义构建进行动态分析,作者提出之前人们对汉语谚语的解读一般都是关于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很少从认知的角度对其进行解释。在这篇文章中,笔者从一个全新的认知角度去解读汉语谚语,利用概念整合理论对汉语谚语这一极具民族特色的语言现象进行阐释,这又开拓了汉语谚语研究的新空间。

刘微微、刘洪泉的《汉语谚语的文化含义及翻译》和王岩在《汉语熟语文化学研究的现状和框架》都是从文化学角度研究汉语谚语,主要阐述了汉语谚语的文化属性及其民族文化特征,分析透视谚语中所蕴涵的文化,这些后者在研究汉语谚语的时候都是可以借鉴的。

王鸿雁在《汉语谚语的句法形式特点分析》中研究分析出了谚语在性质、功能上相当于一个词,按学术界公认的一种说法即是“词的等价物”,指出谚语具有不同于一般词语的外显特征,同时又讲到了汉语谚语的功能。他的研究还分析出了谚语的形式:单句形式、紧缩句形式和复句形式,以及汉语谚语的省略形式,这体现了谚语的口语风格,形式上实现了谚语简约的价值。

二、从英汉对比的角度对汉语谚语的研究

研究谚语对比的学者也比较多,在众多的研究中,英汉对比占大多数,主要是因为汉语谚语与英语谚语有很多的相似性。但是由于文化等因素的差异,汉英谚语还是存在着很多不同之处。近几年来,学者的主要成果是分析两者的异同,探讨一些行之有效的翻译方法,以求更好地为跨文化交际服务。

刘微微、刘洪泉主要从宗教思想、人文思想、道德观念三个方面阐述了汉语和英语谚语的文化内涵,指出了两者的异同点。文中介绍了汉语谚语英译的四种方法:再现汉语谚语中的形象直译、转换汉语谚语中的形象套译、舍弃汉语谚语中的形象意译、借用英语谚语中的形象套译,强调谚语翻译时,要充分考虑到谚语的语言特点和文化背景,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处理。

林安洪、姜诚指出汉语谚语与英语谚语的主要区别表现在稳定性、地理位置、历史习俗及宗教方面,揭示出汉语谚语比英语谚语固性定强。由于地理位置、历史习俗和宗教信仰的影响,汉语谚语与英语谚语有着很大的不同,反映了各自的民族文化。

沈奇在《论英语谚语的汉语翻译方法》中通过对比提出了汉英谚语互译的几种方法:套用现成的汉语谚语、“客随主便”与“主随客便”、“直译”与“意译”。

杜金有指出谚语是语言文化世界里的奇葩,在各民族语言文化中担当着重要角色,文章从谚语的来源和修辞两个方面比较分析了英汉谚语的异同,揭示出英语和汉语中有许多谚语来源或衍生于外来语。周玉亮在《英汉谚语对比研究》中指出汉语谚语和俗语的关系,分别从主要来源、句法特点和语体特点等方面对英汉谚语进行了对比研究,讨论了英汉谚语在形式与内容方面的对应、半对应与不对应情况,并且提出了文学作品中谚语翻译的主要原则,体现了英汉谚语对比研究的现实意义,即它对翻译活动的借鉴作用。同时作者还指出英汉谚语对比研究,仅有一些相关的论文散见于各种学术刊物或论文集当中,专论性著作尚未问世,与英汉成语(或习语)对比研究相比显得尤为滞后。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有待后者的研究。

薄鲜娥、冯建民、许丽红、高小燕、王清宁等学者也从汉英谚语对比的角度研究汉语谚语的,笔者在这里就不详细叙述了。还有一些学者,如张宜波(《英汉植物词语的国俗语义对比研究》)、孙永红(《中英文动物词语的`不同文化内涵及差异》)、周昆翔(《从概念隐喻看英汉动物词语的文化异同》)等,从带有动植物词语等词语的谚语入手,对汉英谚语做了比较,分析了两者的文化差异。

三、有关对外汉语教学中谚语教学的研究

谚语作为一种口承语言文化现象在语言学上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留学生学习汉语谚语,可以深入了解汉民族独特的文化特征及隐藏于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对提高汉语口语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近几年来,随着汉语热的逐流,一些学者开始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研究汉语谚语,试图从中找出汉语谚语教学的好方法。

赵现琦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谚语教学的重要作用》中揭示出留学生学习汉语谚语可以深入了解汉民族的独特文化以及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学习和掌握一些常用的谚语可以提高自身的口语交际能力,使自己的汉语说得更加地道。同时作者提出了谚语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如教学应该选择一些有教育意义的谚语,语交际实践中学习和训练谚语等,笔者提出的观点和问题都是值得我们在汉语教学中借鉴和注意的。

林安洪、姜诚在《英汉谚语的差异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指出把民族谚语的差异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增加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扩大他们的知识面,还能提高他们的涵养,笔者的方法在对外汉语谚语教学中也是行之有效的,值得我们借鉴。

王振来的《熟语的文化附加义》指出初级留学生和谚语接触较少,中高级阶段与谚语的接触逐渐增多,留学生学习谚语难在文化附加义上。笔者就留学生学习汉语谚语难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指出留学生要想学好汉语谚语,就要了解谚语的文化附加义,正确使用谚语。笔者的见解对对外汉语谚语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对从事对外汉语工作者有很大的启发性。

四、结语

近几年来,相关学者对谚语研究越来越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我们发现谚语研究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专门研究汉语谚语的论著还不多,很多都是随着汉语熟语的研究出现的,而且研究都是从大的方面入手,还不够细化。谚语的对比研究成果虽多,但是大部分都是汉英对比,汉语谚语与其他语言谚语对比的很少,而且很粗化。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研究汉语谚语起步比较晚,虽然一些学者通过研究谚语找到了一些谚语教学的方法,也行之有效,但是不够系统化,比如说对外汉语教材中该选择什么样的谚语,专门的谚语教材如何编撰等问题涉及的很少。总之,汉语谚语研究的空间还很大,无论从哪些角度去思考去分析,我们都可以找到切入点,这些都有待学者们去研究.

推广普通话宣传口号(1) 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2) 积极普及民族共同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3) 爱国旗,唱国歌,说普通话(4) 四海同音,万众一心(5) 普通话:神州音,华夏情(6) 普及普通话,四海是一家(7) 面向现代化,推广普通话(8) 积极普及普通话,齐心协力奔小康(9) 树立语言规范意识,提高民族文化素质(10) 推广普通话,公务员要带头(11) 新闻媒体要成为推广普通话的榜样(12) 普通话是我们的校园语言(13) 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14) 普通话: 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15) 说普通话,迎四方宾客;用文明语,送一片真情(16) 沟通——从普通话开始(17) 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18) 说普通话,从我做起(19) 说好普通话,朋友遍天下(20) 普通话,使你我靠得更近(21) 普通话——时代的需求,时尚的追求(22) 普通话——让生活更精彩,让社会更温馨(23) 普通话同青春携手,文明语和时尚并肩(24) 文明语深入男女老少心,普通话融汇东西南北情(25) 心相印,语相通,共奔小康乐融融(26) 实现顺畅交流,构建和谐社会1、什么是民族共同语?民族共同语是民族内部共同用来交际的语言,是识别一个独立民族的主要标志之一。汉民族共同语的产生年代还不能说得很确切,最晚在上古的夏商周和春秋时期就产生了。当时的民族共同语叫“雅言”,主要流行于黄河流域,《诗经》的语言就是雅言,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讲学时就用雅言而不用鲁国方言,我们可以说孔子是推广民族共同语的先驱。汉代的民族共同语叫“通语”,也叫做“凡语”、“凡通语”或“通名”,西汉杨雄编著的《方言》就是用当时的民族共同语“通话”来解释各地方言的,这是我国第一部方言著作。隋、唐时代,人们做诗词、写文章非常注意“正音”,因此很多韵书应运而生。“韵书”的出现,“正音”风气的盛行,都在客观上起到推行民族共同语的作用。元代的民族共同语叫“天下通语”,周德清的《中原音韵》记录的就是当时的民族共同语。明清时代的汉民族共同语叫“官话”。“官话”最早用于官场,后来流行于民间。老百姓也以讲官话为荣,因为人们认为讲官话代表着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民国时期汉民族共同语叫“国语”。新中国成立后汉民族共同语叫“普通话”。汉民族共同语和各个方言都来源于上古汉语,同出一源。汉民族共同语是在某一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咱们的汉民族共同语就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普通话已于1982年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从此,普通话具有了明确的法律地位,成为全国通用的语言。2、什么是普通话?普通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全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普通话”这个词早在清末就出现了。1902年,学者吴汝纶去日本考察,日本人曾向他建议中国应该推行国语教育来统一语言。在谈话中就曾提到“普通话”这一名称。1904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留学日本时,曾与留日学生组织了一个“演说练习会”,拟订了一份简章,在这份简章中就出现了“普通话”的名称。1906年,研究切音字的学者朱文熊在《江苏新字母》一书中把汉语分为“国文”(文言文)、“普通话”和“俗语”(方言),他不仅提出了“普通话”的名称,而且明确地给“普通话”下了定义:“各省通行之话”。本世纪三十年代瞿秋白在《鬼门关以外的战争》一文中提出,“文学革命的任务,决不止于创造出一些新式的诗歌小说和戏剧,他应当替中国建立现代的普通话的文腔。” “现代普通话的新中国文,应当是习惯上中国各地方共同使用的,现代‘人话’的,多音节的,有结尾的……。”“普通话”的定义,在解放以前的几十年一直是不明确的,也存在不同看法。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10月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期间,汉民族共同语的名称正式定为“普通话”,并同时确定了它的定义,即“以北京语言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1955年10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而努力》的社论,文中提到:“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把普通话的定义增补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个定义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明确规定了普通话的标准,使得普通话的定义更为科学、更为周密了。其中,“普通”二字的涵义是“普遍”和“共通”的意思。3、普通话等于北京话吗?严格地说,“普通话”并不等于“北京话”。普通话是汉民族共同语,而北京话只是诸多方言的一种。普通话是在北京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为民族共同语后就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普通话的定义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型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个定义是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对普通话加以规范。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以北京音系为标准音,即北京话的声母、韵母、声调系统,而不包括北京话的土音;同时,普通话词汇也不包括北京话中的一些土语。因此,我们学习普通话,不能完全按照北京人特别是老北京人的语音、词汇来说话,要注意分辨哪些是北京人的土词、土语。要多听普通话广播、多看普通话电视节目,多听普通话教学录像、录音带,学说标准的普通话。4、普通话同国语、华语是一回事吗?这三种称说指的都是我国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在中国的大陆称“普通话”,在台湾称“国语”,在新加坡等一些国家的华人社区称“华语”。三种称说,名称不同,但实质相同;三者不是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补充的。当然,这三种称说从来源和使用范围上看,又有一定的差别。“普通话”这个名称,在清末就已被一些语言学者使用。比如1906年,朱文熊在“切音运动”中就提出了推行与文言、方言相对的各省通用之语“普通话”的构想。后来,黎锦熙、瞿秋白、鲁迅等陆续对“普通话”有过论述。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尊重兄弟民族的语言文字,避免“国语”这个名称可能引起的误解,1955年10月相继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决定将规范的现代汉语定名为“普通话”,并确定了普通话的定义和标准。“国语”这个名称也是清朝末年提出来的。1909年,清朝政府设立了“国语编审委员会”;1910年,资政院议员江谦在《质问学部分年筹办国语教育说帖》中提出了“用合声字拼合国语,以收统一之效”的主张。后来,北洋军阀政府和国民党政府都沿用“国语”这种称说,台湾至今仍这样使用。“华语”是新加坡和其它一些国家的华人社区对汉语通用语的称说。在那里,这样称说汉语是恰当的,在那里如果用“普通话”来称说汉语,那么它在表达同宗同源方面就不如“华语”那样强烈。如果在那里用“国语”来称说汉语,那就更不合适了,因为在那些国家里,汉语不一定就是官方语言,或者并不是唯一的官方语言。5、说“官话”就是打“官腔”吗?“官话”是普通话的旧称,也泛指北方话,而“官腔”则是旧时官场中的门面语,是以规章、手续等借口进行拖延和推委的空话、套话,二者不是一回事。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不少人确实常常把打“官腔”和说“官话”混为一谈。在旧中国,作为“四海同音”的官话,的确主要是官吏们在“讲论治道”、“讼庭理民”的官场上才使用的语言,老百姓则一般使用方言进行交际。旧时的官吏,因阶级立场使然,很少有不是官僚主义的。他们在百姓面前装腔作势习以为常,对老百姓恫吓、刁难无所顾忌,所以民对官的对立情绪是很大的。久而久之,老百姓便把对官吏的反感、对官僚作风的反感扩展到对他们所用语言本身的反感,把本来是全民族中通行的共同语同官僚恶习联系了起来。这种联系是可以理解的,但它却是一种错误的联系。“官话”与“官腔”含义全然不同,不该混淆。这里必须指出的是,时至现在,仍有一些人把普通话称作“官话”,更把说普通话同打官腔混为一谈;甚至一些干部也这样看等普通话,认为说普通话“容易脱离群众”。这些糊涂认识都是应该澄清的。首先,官话与普通话二者虽然有递接孕育的关系,但又是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产物,提倡者的目的意图以及推行的方式、手段都有质的不同。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应该称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为普通话,不要沿用“官话”这个旧称。其次,如果说“官话”与“官腔”尽管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但因二者每每同时发于官吏之口,因此将它们混淆起来是事出有因的话,那么把说普通话同打官腔混为一谈便是毫无根据了。现代的官僚主义者说普通话的有之,说方言的同样也有。何况,缺乏改革意识的干部更容易沾染官僚主义习气,也更容易对语言观念的更新产生抵触情绪,尽管他们满口讲的可能都是当地群众所熟悉的方言,但他们所热衷的却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办事。再次,衡量一名干部是否脱离群众,该不该得到群众的拥护,关键是看他能不能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实事,而不是看他说不说当地的方言,在方言区工作的干部,如果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注意工作方法,同时坚持把普通话作为工作用语,那么他一定会得到那里的群众的理解和拥护。6、推广普通话就是不让说方言吗?《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但是,推广普通话并不是不让说方言,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语言政策。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也是汉民族的标准语,是我国占主导地位的语言。推广普通话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普通话是以北京话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种种原因,经过几百年的历史,它的流通范围越来越大,逐渐上升到民族共同语的地位,而方言只是处于从属地位的一方之言。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消灭方言,而是要在会说方言的基础上,还要会说民族共同语。推广普通话总的要求是正式的场合和公共交际场合讲普通话,但并不排除在非正式场合讲方言。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是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的,并不是所有场合一律不让说方言。另外,我们对方言也要有正确的认识。虽然方言是处于从属地位的一方之言,但它并不是低级的语言、落后的语言。语言没有优劣之分,方言为一个地区的人们服务,能够很好地发挥日常交际的功能。人们对自己的家乡话有着深厚的感情,不加分析地贬低方言,排斥方言,会使方言区的人产生抵触情绪,对推广普通话工作极为不利。同时,普通话也不断地从方言中吸取营养,借以丰富自己

毕业论文题目1.现代汉语语音研究2.汉语新词语研究3.汉语外来词语研究4.汉语字母词研究5.汉语媒体语言特点研究6.汉语修辞研究7.汉语多音字研究8.汉语复活词研究9.当代汉语科技词语研究10.现代汉语成语变化研究11.当代汉语词语语音形式的发展变化12.汉语惯用语研究13.当代汉语新谚语研究14.当代汉语青年流行语研究1.现代汉语同音误用研究2.谈谈副词“终于”的用法3.论正极意义和负极意义4.语用正误与语频统计5.因果关系与转折关系的上位义比较6.给病句一个理由1.作为文化符号的语言符号2.文化符号“道”和“道”族词汇的研究(说明:本题中的“道”也可换成“气”、“心”、“性”、“理”、“天”、“命”、“神”等字,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3.当前我国社会称谓的使用问题4.“女士、先生、小姐、太太”使用情况调查5.“同志”的尴尬6.文学语言研究7.汉语语气词研究8.书名和社会文化心理9.店名和中国文化(说明:本题中的“店名”也可换成“人名”、“姓氏”、“地名”、“菜名”、“品牌名称”等等词语,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10.鬼神名称和宗教文化11.命名和艺术世界——谈小说《西游记》的人物、地点命名在艺术建构中的作用12.成语和中国文化(说明:本题中的“成语”也可换成“歇后语”、“惯用语”、“俗语”等词,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13.汉语动物名称研究14.汉语植物名称研究15.新时期小说语言粗鄙化现象研究16.“X吧”类新生店名研究17.说“秀”(英show)18.汉语象声词研究19.泛义动词“整”与“搞”的比较研究20.汉语感叹词研究21.东北方言动词“造”的研究22.东北方言语气助词“呗”的研究23.东北方言后缀“——巴”的研究24.新时期以来新生句法现象研究25.话语与政治的关系研究1.字词误读研究、字词误用研究2.汉字形体演变及识记研究3.褒义词考查分析4.同义词辨析与运用5.贬义词考查分析6.汉英词语对比研究(包括对外汉语教学)7.成语运用研究、习语运用研究8.新闻语言研究9.广告用语研究10.法律、商贸语言研究11.社交用语研究、文艺用语研究(小品、歌词等)12.词类区分研究13.语境与语言表达研究14.新辞格研究或辞格发展研究15.语境对词义(句子结构)的影响16.有特点的句法结构考察分析1.现代汉语语法2.汉语应答句研究3.标题语法研究4.标题语用研究5.标题语义研究6.东北官话地点方言研究7.东北官话语音研究8.东北官话词汇研究9.东北官话语法研究10.东北官话语用研究11.现代汉语词典编纂研究12.现代汉语修辞研究1.现代汉语主谓谓语句研究2.现代汉语补语研究3.程度副词与状态形容词的组合研究4.程度副词与特殊的动词性结构组合研究5.“副+名”的社会运用考察6.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分析7.动词和名词的句法语义关系研究8.现代汉语歧义问题研究9.歧义现象和语境研究10.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式研究11.现代汉语程度副词重叠式研究12.成语和中国文化(说明:本题中的“成语”也可换成“歇后语”、“惯用语”、“俗语”等词,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1. 当代作家语言研究(包括词汇、语法、修辞)2. 报刊语言研究3. 节目主持人语言特点考察4. 少儿节目语言特点考察5. 流行歌曲中的若干语言现象6. 法律语言研究7. 辩论、演讲语言的特点8. 对外汉语教材的对比研究9. 留学生汉语习得的语误研究10. 汉语各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研究11. 现代汉语插入语的个案或宏观研究12. 现代汉语委婉语的个案或宏观研究13. 汉语口语中的话语标记研究(如:对了、嗯、好、得了、回头、然后、我说等)14. 代词“人”、“人家”使用情况考察15. 句末语气词使用状况调查16. 谈“俗话”17. 汉外对比研究(如:亲属称谓、外来词、具体语法现象)18. 状语的类型与状语的位置(是否可以前置)19. 《现代汉语词典》收词情况分类考察20. 夫妻互称的历时、共时研究21.交际语言的若干问题研究1.对外汉语语音教学2.俄罗斯留学生汉语声调学习研究3.韩国留学生汉语单字音学习研究4.歧义格式的实验语音学研究5.哈尔滨方言单字音研究6.歧义结构的语音分化研究7.黑龙江方言语音研究8.“都”字歧义句的实验语音学研究9.哈尔滨方言声调研究10.实验语音学11.对外汉语单字音教学研究12.语音史研究13.语音的规范与发展毕业论文题目1.《审音表》与《现代汉语词典》定音比较研究2.第二语言教学流派研究3.对外汉语教学技巧研究4.对外汉语词汇教学5.对外汉语语法教学6.对外汉语汉字教学1.语言文化教学策略与方法2.汉语中介语研究3.对外汉语教学史研究4.对外汉语教材分析5.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听力训练6.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口语训练7.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技巧1.关于中国文化教学问题的宏观讨论2.语言课的文化教学3.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4.对外汉语口语课堂教学5.任务型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6.情景教学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7.对外汉语中的俗语教学8.交互式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9.对外汉语教师的职业角色10.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近义词辨析1.惯用语与对外汉语教学2.对外汉语中的成语教学3.对外汉语写作教学4.对外汉语形容词教学5.对外汉语虚词教学6.程度副词的对外汉语教学7.祈使句的对外汉语教学8.疑问句的对外汉语教学9.感叹句的对外汉语教学

俗语论文研究综述

1、综述论文(包括元分析) 通过对已发表材料的组织、综合和评价,以及对当前研究进展的考察来澄清问题。

2、综述要写出主题(某一专题、某一领域)的详细情报资料,不仅要指出发展背景和工作意义,而且还应有作者的评论性意见,指出研究成败的原因。

研究动态与最新进展,而且还应在评述的基础上,预测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因此,综述的书写格式比较多样化,除了题目、署名、摘要、关键词(这四部分与一般科技论文相同)以外,一般还包括前言、主体、总结和参考文献四部分,其中前三部分系综述的正文,后一部分是撰写综述的基础。

扩展资料:

写作要求:

1、开门见山,不绕圈子。避免大篇幅地讲述历史渊源和立题研究过程。

2、言简意赅,突出重点。不应过多叙述同行熟知的及教科书中的常识性内容,确有必要提及他人的研究成果和基本原理时,只需以参考引文的形式标出即可。在引言中提示本文的工作和观点时,意思应明确,语言应简练。

3、回顾历史要有重点,内容要紧扣文章标题,围绕标题介绍背景,用几句话概括即可;在提示所用的方法时,不要求写出方法、结果,不要展开讨论;虽可适当引用过去的文献内容,但不要长篇罗列,不能把前言写成该研究的历史发展。

不要把前言写成文献小综述,更不要去重复说明那些教科书上已有或本领域研究人员所共知的常识性内容。

4、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在前言中,评价论文的价值要恰如其分、实事求是,用词要科学,对本文的创新性最好不要使用“本研究国内首创、首次报道”、“填补了国内空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本研究内容国内未见报道”或“本研究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等不适当的自我评语。

5、引言的内容不应与摘要雷同,注意不用客套话,如“才疏学浅”、“水平有限”、“恳请指正”、“抛砖引玉”之类的语言;前言最好不分段论述,不要插图、列表,不进行公式的推导与证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综述论文

俗语的特点是:1、群众创造;2、口头流传;3、通俗易懂;4、简练形象。建议你从俗语的第四个特点入手,论述俗语简练形象的特点。因为这一条是俗语的精髓,而且可以和文学作品语言的欣赏相联系,写出来横跨语言和文学两个学科,不但有趣味而且会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具体的语料,可以参考我辑录的俗语解释:

◆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 ◆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久住坡,不嫌陡。 ◆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 ◆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吃一回亏,学一回乖。 ◆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 ◆多锉出快锯,多做长知识。 ◆树老根多,人老识多。 ◆砍柴上山,捉鸟上树。 ◆砍柴砍小头,问路问老头。 ◆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 ◆草遮不住鹰眼,水遮不住鱼眼。 ◆药农进山见草药,猎人进山见禽兽。 ◆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 ◆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 ◆经得广,知得多。 ◆要知山中事,乡间问老农。 ◆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论文文献综述怎么写

中韩俗语对比研究论文

我还没写完,等我论文写完再说吧

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韩语专业方面的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1、“水浒传”朝(韩)语译本的译介研究2、以中国人为对象的韩语希望表达教育研究3、韩国语学习者副词使用情况及偏误分析4、有关韩语句子委婉语及教育方案的研究5、韩语专业大学生心理资本、专业适应性与学习策略的关系研究6、对韩大学生对外汉语与韩国对外韩语教育的课堂教学对比研究7、汉语动词“打”的韩语翻译研究8、中韩语篇对比与翻译研究9、基于语料库的汉韩”获得类“动词动宾搭配研究10、中韩现代亲属称谓语研究11、韩语里汉语借词同汉语词语若干情况比较研究12、汉韩亲属称谓对比研究13、韩语专业大学生外来语标记现状调查及教学策略研究14、高职院校韩语教学过程中中韩词汇教育研究15、电影在韩语视听说教学中的应用

分析中韩语言形式的不同关键词:文化语言学指称意义文化伴随意义谚语的文化语义 摘要: 中韩语言交际中的谚语例证分析例证可以分为三类: 同形同义的原因 , 一是相同的文化心理背景 , 二是相似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 同形异义的原因 , 一是谚语传播的讹变 , 二是对待相同事物的不同理解 , 三是相同形态的偶然性; 异形同义的原因是表达概念的语言形式不同。 中韩两国政治、 经济及文化各方面广泛交流的展开 , 学习研究两国语言的人数大幅上升。中韩两国语言中存在的一些相似性为两国的学习研究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 但同时两种语言的差异性的存在又决定了在学习研究过程中不能只是一味的进行“ 拿来主义 ” , 而忽略了或根本不知道其在实际应用当中所传达的思想与本国语言的差异。 笔者在自身的学习和教学过程中敏感地发现了这一问题 , 并试图以文化语言学的理论为基础 ,选取了《韩语谚语大辞典 》 中 218条住居谚语 , 对照对应的中文谚语 , 按构成方式和内容进行分类 ,结合谚语的文化语义进行例证分析。其中 , 同形同义的谚语共有 36对 (161 51%) , 同形异义的谚语共有 11对 ( 51 05% ) , 异形同义的谚语共有 62对 (281 44%) , 异形异义的谚语 , 即在韩语中使用而在汉语中找不到其所对应的谚语的 , 共有 109条 (501 00%)。 一、 同形同义 这类谚语指的是内容和形式 (指称意义 )都完全相同 , 而且其中蕴含的文化伴随意义也完全相同的谚语。 如:例 1 远亲不如近邻; 例 2 惜瓦不知大梁朽; 例 3 无火不生烟; 例 4 木匠多了盖歪房;例 5 大厦将倾 , 一木难支。 等等。据笔者考察 , 这些谚语在韩国语中都有与之表达方式、 构成内容、 组成形式完全相同的谚语 ,而且它们不仅指称意义相同 , 在实际应用当中所产生的文化伴随意义也完全相同。对于这些形式、 内容、 所表达的语义均完全相同的中韩谚语 , 笔者认为有以下两点原因: 首先 ,这一类谚语有很多都是在历史上由于两个国家的频繁交流而传入对方国的 , 再加上两国之间存在着相同的文化心理背景 , 因此两国谚语在流传到对方国家以后 , 对方国不仅把谚语的指称意义完全接受, 而且对其中所蕴含的内在的文化伴随意义也全盘吸收。 如: 远亲不如近邻。 其次 ,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 由于两国人民必定偶然会拥有一些相似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 , 因此在两国语言中同时或先后产生了一些同形同义的谚语。如:穷人孩子多 , 洼地蛙子多。 二、 同形异义 这一类指的是内容和形式相同或相似 (即指称意义相同 )而文化伴随意义不同的谚语。如: 例 6 屋瓦檐前水 , 点点不离窝。这是中国的一句谚语 , 在韩语中也有一句与之相同的谚语 , 二者指称意义基本相似。但是在中文中被提及时它指的是: 比喻说话有核心、 非常正确或比喻每事都能处理得十分恰当。而在韩语中被提及时它所表达的深层含义指的是: 习惯一旦养成就不好改了。 例 7 有眼不识泰山。“ 有眼不识泰山 ” 这句话在韩语中也有一句与其指称意义基本对应的谚语可是在中文中它深层的意义指的是: 比喻由于自己见识短浅 , 而无法识别比自己地位高或有能力的人。而在韩语中应用时所表达的意思是: 比喻就在身边的人或物 ,或比喻不了解某人的才能。例 8 蛇走了才拿棍 , 贼走了才栓门。例 9 亡羊补牢 (犹未为晚)。“ 蛇走了才拿棍 , 贼走了才栓门 ” 和“亡羊补牢 (犹未为晚 ) ” 这两句谚语 , 它们分别在韩国语中都有与之指称意义对应的谚语 , 在中国被提及时它们所产生的文化伴随意义是: 反正已经有了损失再弥补或采取别的补救措施也来不及了。而在韩语中被提及时所表达的深层意义是: 虽然有了损失但是想办法再补救也不晚。例 10 为了一片篾 , 劈了一支竹。“ 为了一片篾 , 劈了一支竹 ” 也有与之指称意义基本相似的谚语 , 在中文中被提及时它比喻: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不惜损失大的利益这种行动是不可取的。 而在韩语中应用时所表达的意思是:比喻即使损失巨大 , 只要目的达到了就高兴这类同形异义谚语 , 笔者认为最能充分反应中韩两国间的文化差异。造成此类谚语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三种: 首先 , 早先从一国传入另一国的谚语其文化语义在对方国中发生了转变。如: 亡羊补牢 ,犹未为晚)。 其次 , 两国人民对相同事物的看法或想法不同。 如: 有火箭不坐飞机。 其三 , 表达不同意义的两国谚语偶然具备了相同的形态。如:屋瓦檐前水 , 点点不离窝。 这类谚语在中韩两国的交流中最容易被误用 , 引起误解, 因此需要特别的重视。 三、 异形同义 这类谚语指的是内容或形式不尽相同 , 而两者的文化伴随意义却相同的谚语。如: 例 11 这山望着那山高 , 江南望见江北好。中文中有“这山望着那山高 , 江南望见江北好 ” 这样一句谚语 , 而韩语中有“近家视陋 , 远庙则宏 ” 的说法。后句的指称意义指的是: 近处的家 , 因为离得近 , 就算再好在心目中也会大打折扣 , 远处的寺庙 , 因为离得远 , 只看见一个大致的轮廓 , 因此认为是最好的。虽然它们的指称意义不相同但二者在各自语言当中被提及时所蕴含的意义是完全相同的: 都表现了人们不满足现实、 不能认清现实而盲目追求它物的本能。例 12 快纺无好纱 , 快嫁无好家。中文中有“ 快纺无好纱 , 快嫁无好家 ” 这样的表达 , 而在韩语中有“ 快速被加热的房子很快就会变冷 ” 这样一句谚语。 同样它们的指称意义不太相同 , 但二者表达的深层、 内在的涵义完全相同: 比喻凡事都应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 , 不可太快 , 否则结果必然糟糕。这两句话反映了中国儒家的中庸思想。 例 13 三寸鸟 , 七尺嘴。中文中有谚语“三寸鸟 , 七尺嘴 ” , 韩语中也有“ 椽子比梁粗 ” 这样的表达 , 虽然它们的表面意义不太相同 , 但是二者都表达了道家思想中本末倒置不可取的思想。 例 14 东方不亮西方亮 , 去了日头有月亮。中文中有“东方不亮西方亮 , 去了日头有月亮 ” 这样一句谚语, 在韩语中有“婆家生活过不好 , 回娘家过 ” 的话 , 指称意义看似完全不同的两句话 , 但是两者都同样表达了佛教中的轮回思想和两国人民的乐天思想。例 15 军师多 , 打烂船。“ 军师多 , 打烂船 ” 是中文中被经常提起的一句谚语 , 在韩语中有“ 一家有三个戴乌纱帽的这个家就会产生变故 ” 的表达。 虽然二者指称意义完全不同 , 但二者在本国被提及时都用来比喻: 凡事出头做主的人越多反倒事情做不成的意思。蕴含着中国道家思想中物极必反的涵义。用互不相同的两个国家的语言来表达相同的概念时就产生了异形同义谚语。虽然中韩两国拥有悠久的交流历史 , 但毕竟国家不同、 民族不同 ,所以在表达同一思想时所运用的表达手法 , 必然“ 异 ” 会远远大于“ 同 ” 。 这也是在本文研究对象中异形同义谚语有 62对 , 占研究对象比例的 28.44%的原因。 值得提出的是 , 笔者在对韩国谚语中的住居谚语及其所对应的中文谚语进行分析研究中发现 , 异形异义和异形同义谚语的数量远远大于同形同义和同形异义谚语的数量; 在对同形同义和异形同义谚语的比较研究中发现 , 两国的谚语有很多都直接反映了道教、 儒教、 佛教思想 , 两国人民对是非善恶都抱有十分近似的观念。 注释: ① 在文化语言学中经常提到“语义 ” , 而语义是具有多层面性的 , 它的构成需要三个必须要素: 语音形式、 客观基础和人类的主观认识。具体而言 , 语义包括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 , 前者是词语的本义 (也叫指称意义 ) , 后者是词语内在的、 潜在的意义。 对于后者非理性意义 , 又包括文化伴随意义和搭配意义等等 , 其中文 化伴随意义指的是: 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中指称意义相同的中性词 ,在一定的民族文化域又具有特殊的文化历史联想。 例如:在中韩两国语言中都有“ 亡羊补牢 ” 这句话 , 它们的指称意义完全相同 , 可是在中国和韩国分别被提及时又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反应。 这一点恰恰印证了语义的涵义。 因此我们可以对谚语的文化语义做如下定义: 谚语的文化语义包括谚语的本意 , 可称之为: 谚语的指称意义; 以及谚语内在的、 潜在的意义 , 主要指那一部分在一定的民族文化域能引起特殊的文化历史联想的文化伴随意义。 ②由于篇幅有限 , 本文对每一类均仅举五例进行例证分析。 ③本文关于中文谚语的解释均出自施宝义李云飞的《通用谚语词典 》 (2000) 。 ④本文关于韩文谚语的解释均出自 Weon yeong seop (韩 )的《韩语谚语大辞典 》 (1999)。参考文献:[ 1 ]吴国华. 俄语与俄罗斯文化 [M ]. 北京: 军事谊文出版社 , 1998 .[ 2 ]利 奇. 语义学 [M ]. 李瑞华等译.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1987 .[ 3 ]吴国华 , 杨喜昌. 文化语义学 [M ]. 北京: 军事谊文出版社 , 2000 .[ 4 ]施宝义 , 李云飞. 通用谚语词典 [M ].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 2000 .[ 5 ]戴昭铭. 文化语言学导论 [M ]. 北京: 语文出版社 ,1996 .[ 6 ]罗常培. 语言与文化 [M ]. 北京: 语文出版社 , 1996 .

谚语言简意赅,具有通俗性,这是韩汉共同的特点,本文浅谈韩语谚语与汉语谚语的比较,仅供参考。

【摘 要】韩汉谚语两种语言在历史和现实的影响下形成了一些联系,又各自具有自身的特点,认真掌握好这些谚语所表现的深刻含义,在互译这两种语言的时候,对我们把握文章的准确含义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在实际应用中掌握了这些谚语的特点,并善于运用这些谚语进行表述,又会使我们的语言更加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寓意深刻。

【关键词】韩语谚语;汉语谚语;互译比较

谚语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是群众经验的提炼,它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闪耀着人民群众的智慧的光芒。谚语言简意赅,具有通俗性,生动性和口语化的特点,透过它的表层意思,可以了解承载它的深刻寓意。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都包含在谚语之中”。

而每一种语言都有着反应其文化内涵和智慧的谚语,但又相应的受历史和地域的影响。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文化的交流越来越丰富,在跨文化交际中许多文化现象互相渗透和融合。各种语言中的精辟谚语也随之互相流传,如英语谚语中的“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又如“All roadslead to 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而英语谚语又体现了许多罗马文化影响的痕迹,更加值得关注的是这些经典的寓意深刻的具有强烈的英历史与英文化色彩的英语谚语在汉语中也常出现,表现出了谚语的传播性。

西方语言受古罗马文化影响较深刻,东方各国受古代中国历史与语言的影响较深刻。据《中韩词典》中注释谚语是“俗谈”,而韩国的语言文字是在吸收汉字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可以说韩语与汉语的谚语是在相同文化根基上起源、形成并发展而来的,两国有着相近的习俗和文化,这一点也确定了韩语中的很多谚语与汉语谚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着异曲同工的特点,表现方式非常接近,有的则是翻译过来的,更有一些谚语是照搬过来的,如: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百闻不如一见”——

象这种谚语在韩语和汉语中是字字相对应的,这些带有古文体特色的谚语至今都在韩国广泛使用着。但随着历史的变迁,时代的发展,彼此之间又存在一些差异,也产生了许多带有韩民族特色的谚语。本文通过对部分韩语谚语和汉语谚语,从同型同意、近型同意、异型同意三方面进行比较探讨韩语谚语和汉语谚语的异同及特点。

韩语谚语中有着为数庞大的与汉语型式相同,意思也相同的谚语,这一点足以说明中华民族古代灿烂文化对东方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些同型谚语在中国史书中可以找到它的出处。例如:“怒发冲冠”——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又有宋代岳飞《满江红》词中有“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眼望,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的记载,又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出自:《后汉书·班超传》“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再如“井底之蛙”——出自:《庄子·秋水》中有“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追溯这些谚语的来源,可充分说明韩语谚语有许多是由汉语谚语翻译而来的。下面再举一些例子进行比较:

从以上这些韩语谚语与汉语谚语的'对比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它们表达方式完全相同,寓意也相同,这一类的韩谚很显然是从汉语谚语翻译而来。除此之外在韩语谚语还有许多与汉语谚语表达方式非常接近而且寓意相同的,这些谚语是在吸收汉语谚语的深层意思的基础上,结合韩国的本土文化,在表达形式上略有差异的一些谚语。

与汉语谚语形态不一样却表达的意思相同的韩语谚语,可以说是体现了较多的韩民族自身文化背景的色彩,从这些谚语中体现的素材更加具有韩民族自己的喜好和个性。

综上三种类型的韩汉谚语的比较,可以找到两种语言在历史和现实的影响下所形成的一些联系,又有自身的特点,认真掌握好这些谚语所表现的深刻含义,在互译这两种语言的时候,对我们把握文章的准确含义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实际应用中掌握了这些谚语的特点,并善于运用这些谚语进行表述就会使我们的语言更加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寓意深刻。

汉语大词典新增词语研究论文

有些新词破坏了我们的传统文化.

新词新语体现网络文化对日常词语的冲击,任何一个新词语的出现均伴随一些网络现象或事件,对于关注网络的人们来说,此类词语可能不算“新”因为每天上网留言均用此类词语,但是对不是经常上网的人来说简直就无法理解。另外,因经济日益增长,人们各方面需求增多,新词语每天都产生一大堆,所谓来得快去得快,像快餐文化。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与第5版比较变化一、字音变化【拜拜】第5 版注音bài bài,第6版注音báibái。【的士】的“的”,第5 版注音dí,第6版注音dī。【戛纳】“戛”第5版中只有一个读音jiá, 第6版增加ɡā ,“戛纳”读音gānà【啫】【啫喱】第5版未收条,第6版收条,“啫”注音为zhě,“啫喱”注音为zhě•lí【粿】第5版未收条,第6版收条,“粿”注音为guǒ。【连累】第5版注音lián·lěi,第6版注音lián·lei【妥当】第5版注音tuǒ dang,第6版注音tuǒ dàng【标识】第5版注音biāozhì(“标志”的异形词),第6版则有biāozhì(“标志”的异形词)和biāoshí(独立词条,有两个义项:①标示识别,②用来识别的记号。)【神父】第5版注音 shén fu,第6版注音shãn fù【枇杷】第5版注音pí•pá,第6版注音pí•pɑ【琵琶】第5版注音pí•pá,第6版注音pí•pɑ 【正经】第5版注音zhèng jing,第6版注音zhèng jing(口语中也读zhèng jǐng)【一本正经】第5版注音yīběnzhângjīng,第6版注音 yīběn—zhângjīng(口语中也读yīběn—zhângjǐng),成语分词连写,中间加短横。【一会儿】第5版注音yī huì r,第6版注音yī huì r(口语中也读yī huǐ r)。【二流子】第5版注音èr liú zi,第6版注音èr liú zi(口语中也读èr liū zi)【主意】第5版注音 zhǔ•yi,第6版注音 zhǔ•yi(口语中也读zhú•yi)【好好】第5版注音hǎo hāo r,第6版注音hǎo hǎo(口语中多儿化,读hǎo hāo r)。【早早】第5版词条“早早儿”,注音为zǎozāor。第6版将“早早儿”更换为“早早”,注音为“zǎozǎo(口语中多儿化,读zǎozāor)”。注意:根据音变规律,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儿化(aa儿)时,后面的a往往变读阴平。词典注音一般不注变调。《凡例》中指出,abb式形容词注音,一种情况是:bb注本调,在注音后面的括号内注明口语中变读阴平,如【热腾腾】râ tãngtãng(口语中也读râ tēng tēng)。 【跂】第5版注音qì,第6版注音qǐ 【倩】第5版收有两个“倩”,都读qiàn,“倩1”意为“美丽”,“倩2”意为“请”。第6版仍收两个“倩”,但读音不同,“美丽”义仍读qiàn,“请”义改读qìng。【柷】第5版只有一个读音chù,古代乐器。第6版改为两个读音:一音chù,用于人名,李柷,唐哀帝;二音zhù,古代乐器。【箪食壶浆】第5版注音dān sì hú jiāng ,第6版注音dān shí hú jiāng(旧读dān sì hú jiāng)。【唯唯诺诺】第5版注音wěi wěi nuò nuò,第6版注音wéi wéi nuò nuò (旧读wěi wěi nuò nuò)。 【虎不拉】第5版注音hù•bu lǎ,指伯劳鸟,第6版删“虎不拉”,“虎”只有一个读音hǔ。【猫腰】第5版注音máo yāo,第6版“猫”只有一个读音māo,“猫腰”māo yāo,增加<方>标记表示方言词,删“毛腰”。【屎壳郎】第5版注音shǐ•ke làng,第6版注音shǐ•ke láng(口语里多读shǐ•ke làng)”。【拆烂污】第5版注音cā làn wū,比喻不负责任;第6版“拆”只有一个读音chāi,“拆烂污”注音chāi làn wū。【芥菜】第5版中,“芥”有两个读音,jiâ和gài。 “芥菜”,收有两个词条,一个读jiâ cài,一个读gài cài(同“盖菜”)。第6版中“芥”只有一个读音jiâ,“芥菜”,统读jiâ cài,下有两个义项。其中特指大叶芥时,因有的地区读作gài cài,所以也写作“盖菜”。【芥蓝】第5版注音gàilán。第6版注音为jiâlán。【谌】做姓氏用,第5版注音chãn,也有读shân的。第6版已将两姓分立,一为chãn,一为shân。【乐亭】第5版“乐”只有lâ和yuâ两个读音。第6版特增加了lào音,用于地名,河北乐亭lào tíng。【臭味相投】“臭”,第6版读“chîu”,但加注“旧也读xiù”。二、字形变化【曚昽】【朦胧】【蒙眬】第6版取消“蒙眬”的异形词“蒙眬”。【文身】(增也作 纹身)备注:括号中为第6版新增加的异形词。1、【鬼哭狼嚎】(鬼哭狼嗥)2、【神采奕奕】(神彩奕奕)【精彩】(精采)【色彩】(色采)3、【五彩缤纷】(五采缤纷)【丰富多彩】(丰富多采)【喝彩】(喝采)4、【再接再厉】(再接再砺)5、【指手画脚】(指手划脚)【计划】(计画)【谋划】(谋画)6、【百废俱兴】——第六版中取消“百废具兴” 【百叶窗】(百页窗)7、【斫轮老手】——第6版中取消“斲轮老手”8、【装潢】(装璜)9、【厮打】撕打厮守 厮混 厮杀10、【披星戴月】披星带月11、【疯癫】疯颠 疯疯癫癫12、【拉拉队】(啦啦队)13、【负隅顽抗】(负嵎顽抗)14、【和事老】(和事佬)15、【红彤彤】(红通通)16、【鬼哭狼嚎】(鬼哭狼嗥)17、【骄奢淫逸】(骄奢淫佚)18、【莫名其妙】也作莫明其妙19、【飘零】(漂零)20、【牵连】(牵联)21、【铤而走险】(挺而走险)22、【透彻】(透澈)23、【褪色】也作退色24、【死心塌地】(死心踏地)25、【文身】(纹身)26、【相貌】(像貌)27、【宵夜】(消夜)28、【小题大做】(小题大作)29、【押宝】也作压宝30、【原配】也作元配31、【担心,忧】(耽心,忧)32.【崭新】(斩新)33.【跌跤】(跌交)34.【骨瘦如柴】(骨瘦如豺)35.【简练】(简炼)36、【摩拳擦掌】(摩拳擦掌)37、【一厢情愿】(一相情愿)三、词义变化【对簿】第5版解释为“受审问”,第6版删“对簿”,增“对簿公堂”,解释为:动词,在官府公堂上受审问,后来指在法庭上对质或上法庭打官司。【功夫】【工夫】第6版规范如下:凡是纯表时间的,用“工夫”;凡和人的智力、记忆活动相关,耗费精力、时间的,用“功夫”。仅“工夫茶”(也作“功夫茶”)例外。【宅】新增义项“待在家里不出门(多指沉迷于上网或玩电子游戏等室内活动)。”【奴】新增义项“称失去某种自由的人,特指为了偿还贷款而不得不辛苦劳作的人(含贬义或戏谑意)。”【山寨】新增义项“仿造的;非正牌的”和“非主流的;民间性质的。”【漂白】新增义项“比喻通过某些手段,把非法所得变成合法所得。”【大使】新增义项“借指为推动某项事业的开展而做推介、宣传等工作的代表性人物。”【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第5版没有收录,第6版释义:原为佛家告诫修行的人警惕外界诱惑的话,意思是修行到一定阶段,就会有魔障干扰破坏而可能前功尽弃。后用来比喻取得一定成就后遇到的障碍会更大,也比喻正义终将战胜邪恶。也说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扩大局部意义的成语:【急风暴雨】急剧而猛烈的风雨,多用来比喻声势浩大的革命运动或激烈的斗争。【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或傲视他人。【绠gěng短汲深】比喻能力薄弱,任务重大,难以胜任(多用作谦辞)。【七窍生烟】形容气愤、焦急或干渴之极,好像耳目口鼻都冒火。【石破天惊】形容事情或文章议论新奇惊人。【行云流水】漂浮的云,流动的水,形容诗文、书画、歌唱等自然流畅。替换局部意义的成语:【按图索骥】按照图像寻找好马,比喻按照死规矩机械、呆板地做事,也泛指按照线索寻找目标。(第5版说“比喻按照线索寻找”)【半老徐娘】指已到中年尚有风韵的妇女。(第5版说“色衰”)【登峰造极】登上顶峰,到达最高处,比喻水平达到最高点(造:到)。(第5版说“比喻达到顶峰”)【断垣残壁】见【残垣断壁】,指残缺不全的墙壁。形容房屋遭受破坏后的凄凉景象。(第5版说“形容建筑物倒塌残破的景象”)【改弦易辙】改换琴弦,变更行车道路,比喻改变计划或做法。(第5版说“比喻改变方法或态度”)【鸡犬升天】见【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比喻一个人得势,他的亲戚朋友都跟着沾光。(第5版说“同他有关系的人”)【拭目以待】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殷切希望或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第5版说“等待某件事情的实现”)【云泥之别】相差像天空的云和地下的泥,形容极大的差别。(第5版说“比喻高低差别悬殊”)【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应付不过来。(第5版说“困难重重”)删去一个意义的成语:【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术等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去掉了第5版“或办事”的意义) 【披荆斩棘】比喻扫除前进中的困难和障碍。(去掉了第5版“比喻克服创业中种种艰难”的意义) 【清规戒律】①僧尼、道士必须遵守的规则和制度。②借指束缚人的死板的规章制度。(第5版② 说“泛指规章制度,多指束缚人的死板的规章制度”) 增加一个义项的成语: 【呼之欲出】①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②指某事即将揭晓或出现。 【火中取栗】比喻冒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获。也指冒险行事,使自己蒙受损失。 【鸡鸣狗盗】借指微不足道的技能,也泛指小偷小摸的行为。 【积重难返】长期形成的不良的风俗、习惯不易改变。也指长期积累的问题不易解决(积重:积习深重)。 【狼子野心】①比喻凶暴的人用心狠毒,本性难改。②指险恶的用心;野心。 【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的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现多指夫妻俩或恋人从小就相识。【请君入瓮】比喻拿某人整治别人的法子来整治他自己。也借指设计好圈套引人上当。 【穷极无聊】①困窘到极点,无所依托。②无事可做,非常无聊。 【守株待兔】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也比喻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万马齐喑】千万匹马都沉寂无声,比喻人们都沉默,不说话,不发表意见,形容局面沉闷。 【无声无臭】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形容人没有名声或事情没有消息。 【以暴易暴】用凶暴的代替凶暴的,指统治者改换了,可是暴虐的统治依然不变。现也指用暴力对付暴力。 【云消雾散】①天气由云雾笼罩转为晴朗。②烟消云散。 【置若罔闻】放在一边儿不管,好像没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关心。四、增加新词条【英语外来词】晒、博客、微博、丁克、粉丝、嘉年华、桑拿、舍宾、斯诺克、脱口秀【日语外来词】刺身、定食、寿司、天妇罗、榻榻米、通勤、手账、数独、新人类、宅急送【粤港澳地区词】八卦、搞掂(搞定)、狗仔队、无厘头、手信、饮茶【台湾地区词】软体、硬体、网路、数位、太空人、幽浮、捷运;呛声、力挺、糗、出糗、拜票、谢票、站台【东北方言词】忽悠、嘚瑟、指定【字母词】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M2.5(在空中飘浮的直径小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FTA(自由贸易协定)【住房出行】产权证、房贷、房卡、群租、房改房、二手房、廉租房、两限房、经济适用房、摆渡车、接驳、动车、屏蔽门、高铁、轨道交通、减速带、车贷、车险、交强险、代驾、酒驾、醉驾、爆堵【新式生活】首付、扫货、拼车、拼购、拼客、团购、网购、网聊、美甲、瘦身、塑身、餐叙、茶叙、陪餐、陪聊;自驾游、自由行、自助游、背包客、移动办公;裸婚、试婚、闪婚、闪离【社会群体】北漂、草根、社工、达人、独董、愤青、名嘴、蚁族、月光族、高管、香蕉人、小皇帝、全职太太【网络世界】播客、博文、菜鸟、晒客、闪客、炫客、超媒体、电子政务、内联网、物联网、网瘾、云计算。【环境保护】厨余垃圾、低碳、光伏效应、减耗、减排、减碳、碳汇、碳源、新能源、电子污染、二手烟【经济领域】产能、产业链、客服、环比、负资产、存款准备金、第一桶金、民营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后工业化、文化产业、爆仓、挂单、老鼠仓、期权、权证、权重股、升水、私募、托收【社会管理】三险、社会保障基金、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医保、医改、非政府组织、维稳、民调、首问制、述廉、征信、调峰、限行、摇号、调节税【社会风气】拜金主义、傍大款、买官、贪腐、碰瓷、吃回扣、潜规则、封口费、关系网、冷暴力、霸王条款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