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有关淇河研究的论文

发布时间:

有关淇河研究的论文

淇河在中国地图上找不到她,但她却在神州大地上流淌了五亿多个春秋。她没有长江的汹涌澎湃,更没有黄河的雄伟气势,但她却象长江黄河一样,以博大的胸怀,甘甜的乳汁,哺育了英勇不屈的淇河儿女,铸就了多姿多彩的淇河文化,创建了朝歌的历史辉煌,为中华文明史写下了辉煌的篇章。淇河古称淇水,又称石河、响河、山河。据有关资料介绍,淇河形成于下奥陶统。淇河有南北二源。南源出自山西省陵川县古郊乡昆山村西老潭根的沙窑洞;北源出自陵川县棋子山的香磨河和陵川县六泉乡的淅水河。到林州临淇镇北合二为一。流经辉县、林州、鹤壁、淇县、浚县至小河口村入卫河。全长165公里,流域面积2142平方公里。淇河原为黄河支流,属黄河水系。东汉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在今小河口东南作方堰,遏淇水东北入白沟(今卫河),变为卫河支流,成为海河水系。淇河在我国古代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在她的两岸沉睡着文化,躯干里蕴藏着文化,千百年来,形成了底蕴丰厚、源远流长、独具风韵的淇河文化。所谓淇河文化,就是发生在淇河两岸所有的文化现象的统称,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包括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殷商文化,还有卫文化及宗教文化等。淇河在淇县境内45公里,迄今为止,我们在淇河沿岸(淇县辖区)发现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址1处,仰韶文化遗址9处,龙山文化遗址25处,殷商文化遗址22处,卫文化遗址13处,还有前嘴石窟、青岩绝石窟、五里井石窟、石佛寺田迈造像、陈婆造心经浮图等及宗教文化等遗存。从而扣开了淇河文化神秘的殿堂,揭开了朝歌文明的盖头。1979年淇县在高村镇花窝村淇河西岸发现了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址。把淇县的文明史向前推移了四千多年。出土文物证明,早在七千多年前,淇河儿女就在这里制陶耕耘,繁衍生息。花窝遗址是迄今发现为数不多的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址之一。在豫北地区是首次发现。这对填补仰韶文化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历史空白和探索仰韶文化的渊源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为研究新郑裴里岗和邯郸磁山文化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价值,同时也说明豫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中、晚期有着一脉相承的发展关系,更说明淇河文化的渊源。该遗址已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河岸遗址在高村镇石河岸村淇河南岸,是一处保存完好的仰韶文化遗址。总面积24500平方米。出土器物有鬲、瓮、罐、尖底瓶、陶环、骨针、鹿角、兽骨,还有石斧、石刀、石凿、石锛等。1963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礼河屯遗址北距淇河200米,是一处保存比较完好的龙山文化村落遗址。在距地表3米处发现了白灰面房基。出土了石斧、石铲、石凿等,还有陶罐、盆、瓮、豆等器物。殷商文化是典型的淇河文化。早在三千多年前,古都朝歌这颗璀灿的明珠,就矗立在淇河之畔。曾为殷末四代帝都、卫国国都,先后作都城近500年。殷商文化可以说是淇河文化中最亮的闪光点,殷辛王缔造了朝歌这颗璀灿的明珠。风雨沧桑,时代变迁。迄今,在朝歌大地上殷辛时期的文化遗迹随处可见。摘心台:在城内,是纣王观朝涉、摘比干心处。原名摘星台,意即台高,登临其上可以摘星揽月,比干在此摘心后易名摘心台;折胫河:在城西里许。古称奥水、阳河、勺金河。是纣王观朝涉折樵夫胫处;鹰犬城:在县城东北十八里古城村,是纣王狩猎的处所;酒池:在县城西北十五里的大洼村,是纣王贮酒及观牛饮处;鹿台:在县城西南十华里处,是纣王积财之所。《史记》注疏云:纣王建鹿台七年而就,其大三里高千尺;朝歌寨:俗称老寨,在县城西十五华里朝歌山上,与鹿台毗邻,是纣王屯兵之地;纣王殿:在县城西北四十华里的纣王殿村,为纣王屯兵之所;郊台:在县城北十三里的冯庄村西,是纣王郊祭的地方;北海子:在县城北二里的三海村,是纣王育禽兽之地;凉马台:在县城南十里十三里堡村北,是纣王养马的地方;纣王墓:俗称纣王窝,在县城东十五华里的淇河西岸,纣王死后葬于此。武王伐纣之后,朝歌成了西周王朝卫国的都城。那么卫文化更丰富了淇河文化。迄今朝歌大地上还保留着卫国故城遗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万多平方米的卫国冶铁遗址;面积广袤的制骨作坊。但更具有代表性的当数《诗经·国风》中的诗歌。采集淇河两岸的达39首之多,其中直接咏及淇水的就有6首,如《淇奥》、《氓》、《竹竿》、《桑中》、《泉水》等。“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淇水悠悠,桧楫松舟”、“淇水荡荡,渐车惟裳”、“籊籊竹竿,以钓于淇”等诗句脍炙人口,久唱不衰,世代留传。诗言志,这些诗歌言简意赅,比兴得体,讴歌了一代淇河骄子,抒发了淇河儿女的爱国热情、记叙了淇河儿女追求幸福生活的情怀。淇县的宗教文化源远流长。目前见著文字记载,而且保存比较完好始创于南北朝时期的石窟寺就有四处,其中二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灵山寺,在淇县城西北十公里。据明嘉靖《淇县志》记载,灵山寺由纲领全国僧尼四十年的高僧法上于南北朝梁普通年间(公元520年)始建,唐开元年间重修。石佛寺,在县城东北9公里石佛寺村。该寺创建于北魏永熙2年(公元533年)。寺中的田迈造像,是保存比较完整的北魏石刻珍品。1962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田迈造像整体呈莲瓣形,正面高浮雕释迦苦行像,头顶有圆髻,后有莲花项光,面部清秀,神态宁静,身着通肩大衣,右手平起胸前,左手下垂,作接引状,跣足立于莲台上。肩背两侧各雕一菩提树,本尊两侧雕文殊、普贤二菩萨,此外还雕有二对飞天及二对伎乐飞天。整个雕刻主题突出,紧凑和谐,比例适度,是一件较好的艺术品。造像背面为减底线刻。本尊为高足弥勒,上有供龛、下有垂拱、帷幔礼佛图。供养人像施主铭等。朝阳寺,位于县城西5公里的朝阳山。该寺依山而建,绝壁而生。琉瓦飞檐,凌空翘首,青松翠柏相映,阳光下如彩 凤当阳,玉盘捧月,遥望如空中楼阁,故曰凌空寺。朝阳山因状似耧铧,俗称耧铧山或曰尖山。山峰挺拔险要,泉水甘冽,林木茂盛,景色宜人,有诗赞曰:“千峰浮晴霭,飘飘蔽云空,登高时寓目,身入碧云中。”据《淇县志》和朝阳寺摩崖题记云:朝阳山原为殷故宫,是纣王设行宫冬季采暖的地方。魏武定七年(公元550年)荥阳郑元伯始创朝阳寺,历35年,到隋开皇四年(公元584年)工程告竣,敬营石室一门,造像八万四千躯。刻工精细,栩栩如生。佛像大小各异,小的仅有指甲盖大小。现仅存一万多躯,移至摘心台公园保存。前嘴石窟,又称千佛洞。位于县城西北18公里的前嘴村东,武公祠西。坐北面南。石窟正面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本尊为释迦牟尼。洞之四壁遍列小龛,每龛均刻一佛,共计一千零四十三尊。龛内还镌刻施主姓名。洞为“盝顶”,中刻八瓣莲花图案,四隅刻有九个飞天及菩提树。据《淇县志》记载,该石窟系东魏二十七人的作品。1986年公布为河南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还有唐代石刻珍品“陈婆造心经浮图”、宋代“青岩绝石窟”、明代“五里井石窟”等。 淇河铸就了光彩夺目的淇河文化,创造了朝歌的历史辉煌,也哺育出许多叱咤风云名垂青史的淇河骄子,在中华文明史上留下许多亮丽的闪光点。谏臣祖师——比干比干,殷辛叔父,官居少师,又称亚相。对帝乙、帝辛忠贞辅佐,史称三代孤忠。殷辛晚年荒淫无道,朝野上下民怨沸腾,众叛亲离。比干心焦如焚,怒曰:“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于是犯颜连谏三日不去,诤劝殷辛改邪归正。殷辛恼羞成怒,遂在摘心台剖其腹以观其心。比干虽死犹生。三千多年来,从武王封墓,孔子称仁,魏孝文帝祭比干墓,又因墓建庙,到唐太宗祭比干墓,颁发《赠殷太师比干谥诏》,宋太宗祭比干庙,清乾隆皇帝挥毫咏诗祭比干,以及历代文人墨客拜谒比干庙所写的诸多琼文华章,乃至当代大史学家范文澜先生也称其“是一位爱国主义者”,这都说明比干仍活在人们的心中。时至今日,淇县上下说起比干无不肃然起敬。明代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邑人在南门里创建三仁(箕子、微子、比干)祠,春秋祭祀。祠前联曰:“道阻当时,滴千载英雄之泪;名传后世,启万代忠孝之心。”新近淇县又在摘心台公园重建三仁祠,原中宣部副部长林默涵题写了祠名,河南省政协主席林英海题词:“三仁世泽”,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部长林炎志题词:“谏臣祖师”。姓氏溯源,比干是林氏的始祖。淇县摘心台及三仁祠已成为天下林氏宗族寻根祭祖、缅怀比干的圣地。中国第一位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许穆夫人,姬姓,卫国第十六位国君黔牟的侄女,懿公、戴公、文公之妹,嫁给许国穆公后,世称许穆夫人。夫人自幼酷爱学习,能歌善诗。成年之后,许国和齐国同来求婚,她把自己的婚事与祖国的安危紧密联系起来。她认为,许国遥远而弱小,不能支持祖国,而齐国强盛且距卫国近,如与齐国结亲,一旦卫国被侵,可得到齐国的援助。但卫国君主缺乏远见,将她嫁到许国。夫人嫁到许国之后,无时无刻不怀念自己的祖国。《竹竿》就是她怀念祖国的诗作。公元前660年冬,北狄克朝歌,诛懿公。夫人得知国破家亡的消息后悲痛欲绝,冲破许国君臣的阻拦,毅然驾车北上救卫。一路奔波,一路呼唤,终于在齐国援助下,重建卫国。《载驰》就是她拯救卫国的真实写照。“我行其野,芄芄其麦,控于大邦,谁因谁极?”一个拯救祖国奔走呼号的爱国女英雄的形象跃然纸上。许穆夫人一生写了许多诗篇,多数亡失,仅留《竹竿》、《泉水》、《载驰》三首收入《诗经》。中华第一古军校的创始人——鬼谷子鬼谷子,姓王名禅,一名王诩,道号鬼谷,世称鬼谷子,战国时朝歌人。长于养性持身和纵横捭阖之术。他是隐士,更是豪杰,是纵横家,更是教育大师,是军事界鼻祖,也是神密莫测的世外高人。他志匡天下,创办庠序,聚徒讲学。前来学艺者先后达500人之多。这些弟子中有阴有阳,有文有武。在我国历史上有作为的有苏秦、张仪、孙膑、庞涓、毛遂、尉僚等,他们都是奇特之士,权谋怪杰,军事人才。他天赋聪慧,勤奋好学,系统地掌握了四种学问。一曰数学,即阴阳学。能掐会算,星辰象纬尽握其掌,吉凶祸福藏其袖内;二曰兵学,他的六韬三略,变幻无穷,排兵布阵,神鬼叵测:三曰游学。他广记多识,明理度势,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四曰出世学,即修真养性。通过修炼,可以超凡脱俗,“冲举”成仙。鬼谷子晚年潜心著书立说。编著《鬼谷子》十四篇传世。这是一部奇书。是鬼谷子根据战国时代列国纷争的局面,以各国君主和当权者为对象,阐述合纵连横等国际外交权术与谋略的秘诀。也是根据外交心理学所进行的国际外交纪实。《鬼谷子》不仅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心理学、语言学、军事学著作,而且是一部包含深刻哲学的智术大典,是一部“治人的兵书”,一部研究人类心理学的“孙子兵法”。《鬼谷子》还是一部万能之书。是一部对强者弱者都适应的万能钥匙。其主要内容概括起来就是“揣摩”、“权谋”四个字。所谓“揣摩”就是对一般情势——特别是针对对方心理状态,运用具体方法进行判断;所谓“权谋”,就是以揣摩的结果为基础,进而选择一种适当的合理手段。这和《孙子兵法》中所说的“知己知彼,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具有完全相同意义。总之,《鬼谷子》所阐扬的“飞箝之术”。“内揵之道”、“钓言之谋”等智谋思想在当时乃至后世被广泛运用于内政、外交、战争等各个领域,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这些战略思想与技巧,若运用于当今社会的外交、经贸、公关等领域,也有极高的参考和借鉴价值。鬼谷子是全世界颇有影响的人物。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的老师——德国著名社会活动家施本格勒曾这样评价他:“鬼谷子察人之明,对历史可能的洞察以及对当时外交技巧的掌握,必然使他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纲领释门四十年的高僧--法上法上俗姓刘,生于朝歌东北淇河之滨,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高僧,统领释门凡四十年之久。法上6岁便礼佛读经,8岁能博览佛典,12岁削发出家。经过多年刻苦努力,他的佛学造诣达到很高的水平,不仅精通《十地》、《地特》、《愣伽》、《涅盘》等经,还有经论文疏传世。名声传遍大河南北。很快从讲学晋升为僧官--昭玄统。北齐代魏后,文宣王诏示法上为大统,从而确立了他在全国最高僧官的地位。在他的领导下,统一了僧侣的服装,创立了建寺立净等制度,有些制度沿袭至今。法上出身贫寒,虽然成为权势极大的昭玄统,却不变本色。衣服用麻布,从未穿过绫罗绸缎。除法衣、瓶钵之外,更无余财,不骑马乘车,终生步行。僧史表彰他说:“释门东敞,能扇清风。”“戒山峻峙,慧海澄深,德可规人,威能肃物”。故能纲领释门四十年,并博得“内外阐扬,阜白咸充”的盛誉。其大名远播国外。高丽国(今朝鲜)专门派使者前来向他致敬,请教佛理。淇河三珍更是淇河文化的瑰宝。亘古以来,驰名海内,誉满全球。珍品之一:淇鲫鱼淇鲫鱼即淇河鲫鱼。是生长在淇河下游淇县段的一种罕见的“三倍体”珍贵鱼类。清光绪二十七年《淇县舆地图说》云:“淇水之鲫,为邑中物产之最。”淇鲫鱼体形丰满、脊宽、背厚、俗称双脊鲫。肉嫩刺少,鳃甜可食。含肉率73%,含蛋白19.6%,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尤其是清炖,肉嫩色鲜,汤呈乳白色,食之可口,回味无穷。明代万历年间曾列为贡品送入宫闱。古诗赞曰:“以其食鱼,唯淇之鲫。”珍品之二:缠丝蛋缠丝蛋是淇河鸭子所产的一种名贵鸭蛋。此蛋煮熟之后切开剖面,呈现出红、黄相间的层层色环,恰似用红色丝线缠绕的丝团,故名。味道鲜美,柔韧可口,无鱼腥味。据化学分析,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的滋补品。对小儿补钙、产妇催乳、老年降血压都有明显的医疗功能。历史上曾多次作为贡品奉献宫廷。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曾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万国商品赛会上展出,被誉为世界少有的中国名贵物产。当代伟人邓小平、李德生将军也曾多次品尝淇县缠丝蛋。珍品之三:无核枣无核枣又称软核蜜。产于淇县西部山丘地区。据历史资料记载,无核枣在淇县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史,周王朝时期曾为贡品。无核枣是一种嫁接枣树。果实呈圆筒状,果核极小,有大米粒大小,皮薄肉厚,味甘质细,干鲜宜食,含糖量高达58.49%。经中国果科院鉴定,是一种食用价值很高的枣类。相传当年殷纣王在鹿台召开庆功宴时曾食其枣,赞不绝口。滔滔淇河日夜东逝,淇河文化源远流长。淇河儿女为灿烂的淇河文化而骄傲,为辉煌的朝歌文明而自豪。但是历史只能说明过去,未来的辉煌还要靠今人去谱写。现赋小令《南乡子·淇河》一首,作为本文的结束语。淇水万古流,一河诗赋唱九州。润泽阎浮二千里,忱酬。六七贤圣铸宸楼;卫武修篁幽;法上释门占鳌头;神勇荆轲疏大义;风流。姣子荟萃写春秋

(一)论文名称论文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第一,名称要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论文的名称要把论文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论文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第二,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二)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论文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论文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主要内容包括:⑴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⑵通过分析本地(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三)本论文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规范些应该有,如果是小课题可以省略。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广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四)论文研究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五)论文写作的目标论文写作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论文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论文写作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常见存在问题是:不写研究目标;目标扣题不紧;目标用词不准确;目标定得过高, 对预定的目标没有进行研究或无法进行研究。(六)论文的基本内容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明确。并且一个目标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他们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大家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写出来的研究内容特别笼统、模糊,把写作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基本内容一般包括:⑴对论文名称的界说。应尽可能明确三点:研究的对象、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⑵本论文写作有关的理论、名词、术语、概念的界说。(七)论文写作的方法具体的写作方法可从下面选定: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 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八)论文写作的步骤论文写作的步骤,也就是论文写作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论文写作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时间安排包括:整个研究拟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起止时间。

有关研究内河港口的论文

受地理水文条件等因素限制,国内的内河集装箱码头、堆场和机械设备配置水平等方面发展相对滞后。但近年来,随着内河港口腹地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港口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集装箱运输需求不断增长。2021年1-4月内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累计完成1038万TEU,同比高速增长25.9%,高于沿海港口的17.1%。

港口行业主要上市企业:目前国内港口行业主要上市企业有上港集团(600018.SH)、宁波港(601018.SH)、厦门港务(000905.SZ)、天津港(600717.SH)、青岛港(601298.SH)、招商港口(001872.SZ)、广州港(601228.SH)、唐山港(601000.SH)、锦州港(600190.SH)、大连港(601880.SH)、中远海运港口(01199.HK)、秦港股份(601326.SH)、日照港(600017.SH)、北部湾港(000582.SZ)、重庆港九(600279.SH)、珠海港(000507.SZ)、保税科技(600794.SH)、连云港(601008.SH)、南京港(002040.SZ)、盐田港(000088.SZ)

本文核心数据:内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及占比、主要内河港口集装箱业务排名

占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仅有11%

受地理水文条件等因素限制,国内的内河集装箱码头、堆场和机械设备配置水平等方面发展相对滞后,目前国内大部分内河码头无法满足集装箱船舶大型化的需求,在港站一体化管理、自动化技术应用以及水陆联运等方面相对沿海港口发展还有较大差距,由此导致内河港口集装箱市场规模相对较小。

从内河集装箱吞吐量占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总量比重来看,2020年全国内河集装箱吞吐量占比仅有11.4%,但从变化趋势来看,从2016年的10.8%增长到2021年1-4月的11.6%,内河港口集装箱市场正在逐渐增长。

内河港口集装箱吞吐增速高于沿海

2020年我国内河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001万TEU,受疫情影响稍有下降,2021年1-4月累计完成1038万TEU,同比高速增长25.9%。除了2020年稍有下降外,近五年内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速均高于沿海港口增速,内河港口集装箱发展较快。

近年来,随着内河港口腹地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港口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集装箱运输需求不断增长。

从具体港口情况来看,当前内河港口集装箱运输节点沿长江和珠江水系分布,从吞吐量上看主要分布在江苏省的苏州港和南京港、广东省的佛山港。2019-2020年苏州港、佛山港和南京港均入围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TOP20,其中苏州港领先明显,2020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27万TEU,同比增长0.3%,在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中排第8。

内河集装箱运力供给高速增长

从市场运力供给来看,内河运输船舶的集装箱箱位从2010年的12.8万TEU增长到2020年的51.31万TEU,增长了4倍左右,反映出内河港口集装箱市场运力的运力供给增长较快。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稳步推进,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将迎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内河集装箱市场也将迎来高速发展时期。

以上数据及分析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港口行业发展前景与市场竞争力分析报告》

香草冰淇淋工艺研究的论文

巧克力香草雪糕材料:牛奶 480克、黑巧克力 50克、玉米淀粉 30克、鸡蛋黄 2个、白糖 70克、香草粉 2克、食盐 1/3茶匙1. 将蛋黄放入牛奶并搅拌均匀。 加入糖,盐,搅拌均匀。 加入玉米淀粉并搅拌均匀。 将牛奶倒入锅中,放在火上,用小火慢慢煮,在烹饪时用木勺搅拌,然后煮至稍微沸。 此时你可以感觉到牛奶开始变稠。2. 将煮熟的牛奶分成两部分。 将切碎的热巧克力加入一份牛奶中。 搅拌至巧克力完全融化。 将另一部分加入香草粉中。 搅拌至两种配料混合在一起。3. 冷却至室温后,用勺子分别将其交替倒入冰棍模具中即一勺巧克力牛奶一勺香草牛奶,插入冰棍棒,然后放入冰箱中冷冻一晚上西瓜雪糕材料:糯米粉 30克、西瓜 1碗、黄油 30克、水 适量、白糖 适量1. 将糯米粉用少许水稀释在碗中制成糯米糊。 然后将糯米倒入锅中,加入大约一小碗水,并搅拌均匀。 开中小火,边煮边搅拌,以防止糊锅。 大约两分钟就可以进入透明糊状。 冷却2. 将晾凉的糯米糊装在碗中,加了黄油,搅拌到黄油与糯米糊完全融合就可以了。将西瓜放入料理机内,加入白糖打成西瓜3. 将糯米糊倒入打好的西瓜汁内再搅打一次,倒入冰棍模具里冻上四、五个小时就可以了

如果给你一盒“香草味”冰淇淋,并且告诉你,这是废弃的塑料垃圾转化成的调味料使其散发着浓浓的香草味,你还下得去口吗?实际上,原本的“香草味”有可能来自于石油化工原料,与造纸厂废弃液体,可没比塑料好哪儿去。

如今塑料污染肆虐,它们无处不在,即使在地球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深处都出现了塑料袋与大量塑料颗粒。塑料降解是世界难题中的难题。爱丁堡大学“变废为宝”的生物研究团队在《绿色化学》刊登的文章中描述到:

每年全球光PET(矿泉水的原材料)被丢弃的数量就高达五千万吨,因此如果能合理利用PET,将产生很大的经济价值与环境影响。

我们再来看看另一种价格节节攀升的材料:“香草”(香兰素)。2015年香草贵过了白银,2017年更是冲到了700美元/公斤,成为世界第二贵的香料,仅次于藏红花。直到疫情影响,消费下降,价格才开始松动。

《大观数据》的数据显示:

这里所说的“香草”并非散发香气的草,而是特指芸香科的一种植物香荚兰豆中提取的有机化合物—— 香兰素 。香兰素非“奶”,但却蕴含浓烈的奶香,是一种增香剂与定香剂,在食品行业中有“香料之王”的美称。在化妆品、日用品、医药、甜品、烟草等行业中被广泛使用。

(香荚兰豆)

天然的香荚兰豆对气候、地理条件要求非常高,而且需要人工授精,因此产量低,价格高。更多的使用在高端行业或者高端产品之中,例如高级香水。

不过,除了从香荚兰豆提取香兰素, 还可以通过一些天然提取物(松柏苷、丁香酚、黄樟素等)为原料 进行制备 ,但随着这些天然原料水涨船高,更多的香兰素 以造纸厂的纸浆废液(木质素)和石油化工(煤焦油)为原料化合而成 ,不过这种工业方法香型单一且不环保,因此产量也受到控制。

(煤焦油)

即使是这样,根据不同的方法,人工合成的香兰素价格也只有天然香兰素的0.5%-2%。那么你猜猜 你吃的香草冰淇淋中的浓郁的香草香,可能来源哪种?

在这种背景下,爱丁堡大学的生物学家乔安娜·萨德勒和斯蒂芬·华莱士研究出了一种方法:改造大肠杆菌的基因,然后让大肠杆菌将塑料转化为香草醛(香兰素)。

论文一公布,外媒便打出了“为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提供了一个美味的解决方案”的口号。

香兰素实际上是一种醛,称为香草醛,是一种由碳、氢和氧组成的有机物。很久以前就有研究人员将苯二甲酸转化成香草酸,但转化成香草醛都失败了。

(苯二甲酸转化成香草醛)

萨德勒和华莱士推测苯二甲酸既然可以合成香草醛,必然可以通过某种“酶”将其改造成香草醛。随着 科技 不断发展,基因改造问世。

他们基于基因改造工程,使改造后的大肠杆菌产生一种“酶”,以氧气为催化剂,来减少芳香醛的还原,最终将塑料瓶中的对苯二甲酸转化为香草醛,而且这种基因改良后的细菌是良性的。

通过不断改进工艺与提炼,使这种大肠杆菌的最终产物中,香兰素达到了79%,而且可供人类安全食用。

未来或许你吃的香草口味食品中就含有“塑料垃圾转化”的香兰素。但你没必要为这“塑料垃圾冰淇淋”耿耿于怀,因为原本香兰素更多的是从黑色的煤焦油中或造纸厂废弃的液体中提取的,它们“口味”都差不多。这就像我国空间站的“尿液”通过尿液处理系统与净化系统,可以转化成可饮用水一样。

了解了冰淇淋的大概配方和生产工艺,我们就会发现影响冰淇淋口感的因素有很多,如果每条详细说开的话,内容够我给食品专业的学生上一个学期的冷饮工艺学了,所以简单说说吧~1) 糖:糖对制作冰淇淋极为重要,因为它在提供甜度的同时不会结冰,可以使原物料具有抗结能力,让冰淇淋在较低温度依然保持软滑感。白砂糖(蔗糖)是最好的选择。2) 奶(牛奶和奶粉)含量:蛋白质能够为脂肪粒子及锁住的空气制造一个防护壁,让冰淇淋更软滑,同时吸收大量水分,可以理解成盖楼的水泥墙。3) 脂肪含量:脂肪并不是冰淇淋的必须原料,如硬冰的雪葩,软冰的冰棒,都不含脂肪,但它可以让冰淇淋更柔软,口味更浓、更滑,并给与冰淇淋更丰富的质感,平衡冰淇淋在口腔内的溶点(人体温是37摄氏度,合理的使用脂肪能调节冰淇淋在口腔内溶化的快慢。)4) 果酱品质(越优质越好)5) 稳定剂:稳定剂的作用主要有两种,想说明白需要从分子层面说明,我们可以理解成一种是炒菜的“勾芡”,一种是盖楼的“钢筋”。6) 香精品质(这个在品质合格的基础上要看研发工程师的选择,)7) 生产工艺(空气含量、凝冻温度):这个~额,有设备就能控制,没设备手工的话基本不可能达标……

有关黄河水质的研究报告论文

关于黄河问题的思考论文

摘要: 黄河的问题十分复杂,蕴含着广泛而深刻的内容。研究黄河应该是一个社会性的课题。本文试图针对黄河相互关联的几个方面的一些问题,由社会层面向技术层面进行审视和思考,着眼于研究视角而不是解决问题。思考的基点是:黄河需要长治久安。长治久安首先是国家意志应得到充分的体现。长治久安是一个过程,只有长治才有可能久安;黄河的稳定有赖于我们采取积极能动的对策与措施,充分体现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治理黄河要与时俱进。以往治黄主要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斗争,现实黄河问题的解决要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出发,更多地表现出人类战胜自己的能力。

关键词: 黄河问题治理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作者既未从事过治黄专业技术方面的研究,也未从事工程技术实践工作。本文仅为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

黄河的问题由来已久,可以说是与中华民族的历史相终始的。早在大禹治水的时代,以抵御黄河水害为标志,先民们就已经树立了强烈而持久的水患意识,治理黄河成为古代中国人民征服和改造自然的缩影。九曲黄河百折不回,是中华民族英勇无畏精神的象征;数千年治理黄河的历史,又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团结奋斗、智慧和能力的真实写照。古代形成的治河思想和大量典籍也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黄河的水患、变迁和水资源的利用等问题,萦怀于历代统治者,影响甚或决定着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社会、政治经济和人文环境。治理黄河一向是国家意志的有力体现,黄河的长治久安是各个历史时期人们不懈的追求与期盼。

黄河这个“中国之忧患”,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着。一方面现代人民治黄的伟大成就,使洪水为害得到相当程度的控制和缓和;黄河正在用其有限的径流量,以极大的限度支撑着中国华北和西北广大地区的资源用水防线。另一方面,由于人类对黄河总的自然形态和基本演变规律的不可主导性,洪水问题并未得到根本上的解决。特别是随着区域社会经济结构的日益稳定,水灾害的内涵、特点和意义亦有新的变化。而黄河流域的水资源保护问题、环境问题以及水资源保障供给矛盾的涌现,又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都潜在并产生着深远的社会和政治影响。今日黄河之忧患,表现的是它可贵的贡献之后对人类的自然索取和迫切期望。黄河与中华民族的关系问题,决不只是某一领域的问题,蕴含着更为广泛和深层次的课题。

黄河需要长治久安,因为黄河的稳定是区域稳定的前提。翻开中国地图,很容易发现黄河的位置。审视一下黄河灾害和水资源危机可能影响到的区域,大概正是中国的东南部与西北部的交汇地区,即中国经济文化发达与欠发达地区间的过渡区,这种地理位置无疑是至关重要的。黄河在这一区域的兴利,将转化为其经济社会发展的源动力;灾害和水资源危机,又将严重阻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并产生一种“屏障”效应,这对实现国家西部开发的发展战略是极为不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规划中,到21世纪中期,要实现中等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目标。江河治理开发程度是国家发展进步的标志之一。黄河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我们采取积极能动的对策与措施,体现出现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

一、关于黄河防洪问题

防御黄河洪水无论过去或现在,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都是黄河问题中第一位的问题。黄河洪水灾害主要是在下游。70余万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几乎全部集中于黄河的中上游,而下游是一条上宽下窄、绵延八百公里的“悬河”,这种河流形态恐怕是中国乃至世界大江大河中仅有的。洪水在短时间内大流量、强冲力、长距离由平原地区“悬河”入海,十余万平方公里范围内数千万人口面临可能的灭顶之灾,其防洪难度及任务的艰巨性是不言而喻的。携带大量泥沙的黄河洪水,泛滥造成的毁灭性破坏也是其他河流洪水不可比拟的。1938年花园口扒决形成的黄泛区,至今仍是中国贫困的地区之一。对黄河洪水灾害的评估,要用历史的、发展的和系统的思维方式加以认识,如对人文环境、社会进步、政权建设和国家发展战略影响的研究等。单纯以经济的、区域的观点进行分析和判断是很不够的。

黄河下游防洪存在的问题较多,最现实的问题首先是要对中常洪水进行再认识。所谓中常洪水,是一个从预见期上界定的概念,表现为流量特征上区别于大洪水和中小洪水。中常洪水对黄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输沙入海、冲蚀河道和稳定河槽;二是下游补源,满足环境和生态用水需求。从历史上来看,黄河下游每一个大的河道演变周期,都是一个河道逐渐淤高、河口抬高延伸的过程,也是纵向比降趋缓而横向比降增大的过程。正是这一过程孕育了非常洪水发生河道变迁、中常洪水三年二决泛滥的结果。现行河道维持100多年后,长时期安澜的今天,1996年8月中常洪水情况下出现的下游异常高水位和行洪过程,提醒人们应当对中常洪水进行重新认识。中常不常现象的出现,意味着仅仅以预见期和流量界定、区别和认识黄河可能发生的洪水是不客观的,相对而言水位有了更重要的现实意义。游荡性河道内洪水小流量、高水位漫滩可能无序性演进,河道工程功能大大减弱,进而出现河势急剧变化危及堤防安全。因此,对黄河洪水尤其是中常洪水不能只进行一般意义的水文分析。利用高新技术手段建立起高效、精确的监控体系,对河道形态时空变化、洪水演进等实施即时监测和控制,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其次是通过对中常洪水的再认识,应当清醒地意识到对黄河下游构成威胁的已经主要不是大洪水而是高水位。因此,对非常洪水和中常洪水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小浪底水库防洪效益与运用方式等相关问题,也都需要进行相应的再认识。特别是中常洪水可能出现的问题,使我们对小浪底水库建成后防御非常洪水以往的概念和意义,显然需要有新的理解和评价。

三是分滞洪的问题。分滞洪区的出现,体现了人类在与洪水抗争中的能动性和策略性,并已为防洪实践所证明是成功的。人类与洪水的斗争也是人与自然争夺生存空间的斗争。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黄河分滞洪区(包括滩区)日益稳定的社会经济结构,愈来愈让人不得不思考这一能动的策略性防洪措施的合理性和现实性。小浪底水库建成后防御千年一遇洪水仍将运用分滞洪区。从社会进步的角度来看,牺牲某一区域长远的、整体和根本的利益,与长治久安的概念是越来越不相称的,发展地看不应是首选的策略。因而积极谋求新的策略和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二、关于黄河下游改道问题

河道稳定是实现长治久安的前提,也是实施治黄策略的先决条件。伴随着洪水泛滥下游发生改道的可能性,是谋求长治久安首先必须考虑的问题。比较乐观和一致的看法是现行河道还可以维持几十年时间,如果考虑到中游水库的拦淤调控运用,尤其是进行科学的调水调沙实践,现行河道稳定百年似乎是可能的。人民治黄半个多世纪以来社会进步、政治稳定,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战胜1958年和1982年实测大洪水的成功实践和目前较完备的工程体系,以及可依赖的国家相当长时期的稳定发展,使人们有理由相信下游河道可以维持百年稳定的观点是成立的。考虑到黄河下游河道“悬河”善徙、上宽下窄以及比降和输沙能力不平衡等河道变迁自然因素,短时期内不可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加之滩区人类活动等因素,现行河道维持百年稳定无疑将是一个十分艰巨的工程。而脆弱的百年稳定与长治久安也未必是同一层次的问题。

对黄河下游改道问题有各种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但有一点应当是共识:即黄河下游改道指的是下游河道某一基点开始,长时间较为稳定的流路变迁,并对相关区域的地理社会环境产生显著影响。由此我们想到河口三角洲的流路问题,它是针对黄河入海问题而提出的。黄河与其他入海河流不同,多沙特性决定了河道在三角洲地区因淤积抬高周期性地变化频繁。黄河三角洲的面积和河道长度在增加,河道变化的起点也极可能上延。河口抬高是河道变迁的主要诱因之一,河口地区的河道演变是整个下游河道变化的反射,并对下游河道整体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长时期或历史地看,黄河河口地区存在着极大的不稳定性。这与目前本地区的环境、资源性和经济社会发展形成的矛盾,决定了黄河河口问题已经不是一个流路概念所能容纳了的。对河口的治理,不能只从河口流路这一专业层面去认识。若把河口流路问题上升为下游改道层次加以认识,由此得出黄河下游潜在着较大改道可能性的看法是可以理解的。对黄河下游改道可能性的分析,令我们至少应增强治黄的紧迫感,并表现出更大的能动性。

三、关于黄河泥沙问题

黄河为害的根本症结是泥沙问题。异常的泥沙含量和淤积、冲蚀,不仅给防洪带来极大的困难,大大加重了洪水灾害后果,长期的河道淤积又构成了下游改道的可能性。同时也给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许多问题。目前黄河泥沙的处理主要的还是依靠河水(主要是洪水)携沙入海,这显然是以浪费大量可贵的水资源为代价的。已付诸实施的工程和技术措施,包括水库拦沙、放淤改土、淤筑堤背和挖沙疏浚等,只能是延缓泥沙的河道淤积。泥沙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或控制,长治久安也就无从谈起。

黄河泥沙主要来源于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治理,是一项恢宏而艰巨的国土整治、生态环境工程,因其直接减少泥沙入黄而成为治黄体系中的治本部分,受到现代治黄的高度重视。水土保持的工程、生物和农业等措施是相辅相成的,但工程措施有着更直接现实的、基础性的意义。遍布黄土高原的大小水库和坝系等,不仅直接拦蓄泥沙、改变微观地貌,而且直接改善微观生态环境,保证生物和农业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在强烈的重力侵蚀状态下,非工程措施显得更为苍白无力;粗沙多沙来源区因人口和环境因素,水土保持治理更有赖于工程措施。可见无论是从国土整治生态建设出发,还是从水土保持减少入黄泥沙来看,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都应是第一位的。这并不否认生物等措施的最终根本性的作用和意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经济效益对水土保持的反作用会越来越显著。特别是我国进入WTO后农业的变化对水土保持的影响,应进行专题研究。尽管水土保持工作经过数十年的实践取得一定的成效,入黄泥沙也有明显的减少,然而水土保持巨大的经济和科技投入,特别是缓慢的时效性、复杂的历史社会、人文背景因素,不能不令人感受到黄河问题的复杂与深沉。黄河不可能变清,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开始于地质时期,黄河演变的背后是自然的演变过程;黄河不需要变清,通过水土保持配合水沙调节实现有效的控制,对黄河而言也许就是治本的唯一途径。

黄河水少沙多的观点,开始是从输沙减淤的角度分析得出的。进而又提出了外流域调水输沙和调水调沙的设想,目的是控制处理泥沙,消除或延缓泥沙在下游河道的淤积。长远考虑,通过南水北调增加黄河水量,更加有利于调水调沙提高黄河干流输沙能力。目前从外流域调水,显然没有利用黄河自身调节解决输沙问题更为现实和经济。调水调沙应当有广义和狭义的不同内容。广义上讲,人为径流变化形成的河道良性水沙运动过程都属于调水调沙的范畴。即将实施的调水调沙应当是狭义的概念,即为调沙而调水,是对水沙运动规律直接能动的反映。这一是要以牺牲相当量的宝贵的黄河水资源为代价;二是对下游河道整治工程有很大的依赖性。综合分析,调水调沙要做到四个同时:一是调水调沙要同时兼顾到下游及河口生态和社会用水等,为调沙而调水不应是一个孤立的实践过程。二是调水调沙要与河道整治工程规划和调整同时进行。调水调沙河床与水沙演变规律应在一定的河道整治工程作用范围内呈现,否则,调沙只能是简单的输沙尝试过程。三是调水调沙要与下游特别是河口地区的主动疏浚导流同时进行。下游的疏浚特别是河口的疏浚,对调水调沙实践有可能会起到决定性作用。四是远期南水北调参与黄河下游调水调沙实践的方式和有关技术问题,要同时提前进行研究。调水调沙不是解决黄河泥沙问题的唯一的手段。我们需要的应是:宏观上目的性很强、微观上多目标的、综合有效的调水调沙措施,亦即科学化、系统化的调水调沙实践。

四、关于黄河与南水北调的关系问题

前边已经谈到,最早设想从外流域调水解决黄河水少沙多问题,首先考虑的就是从长江上游调水入黄河,即相当于现在的西线南水北调。目前的南水北调已经成为国家调整南北方水资源不平衡,解决北方地区缺水状况的一个长期战略性规划。试想,如果黄河的年径流总量能够增加一倍(相当于长江的十分之一),即由现在的500多亿立方米增加到1000亿立方米以上,那么南水北调规划也许就要变成一个历史名词了。从这一点上来看,现在南水北调的前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黄河水资源的.供应不足,也意味着南水到达黄河也就完成了北调,事实上西线南水北调正是这样一个概念。

承认黄河与南水北调以上的关系,就不能把黄河与南水北调的关系,仅仅局限于一些技术层面上的问题加以理解。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直接入黄,而东、中线工程也不是“穿黄”而是“会黄”。首先是南水北调与黄河的互相调节和补位。目前承担黄河下游调洪任务的天然的东平湖,以及与东平湖有联系的其他湖泊和运河水系等,本身就是东线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干流及其水利枢纽体系,更是在西线南水北调工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而中游干支流已建和将建的水利枢纽工程,对南水北调工程的调节能力和调水效率,也应起到巨大的支持和保证作用。其次是黄河下游大规模的调水、供水和灌排系统的潜力,应当承担北调水资源再分配和利用的任务。同时,外流域调水也形成了黄河下游调水调沙实践的有利态势。可见规划中的南水北调工程无论是西线、中线和东线,都与黄河有着直接的甚至是依赖的关系,也可以讲黄河是南水北调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从水资源层面上来看,黄河与南水北调应当是叠加和补位的关系;从黄河的治理层面上来看,南水北调开辟了解决黄河问题的新途径。

五、关于黄河水资源利用问题

水资源短缺和洪水并存,亦即水量时空分布不平衡是黄河流域的重要特点之一。历史地看,黄河流域的水旱灾害无论是数量、频率还是灾害程度,都是等量齐观的,一些旱灾的影响和损失还远大于洪灾。只是由于洪水灾害的直接性和为害的直观性,人们往往不把洪灾与旱灾相提并论。始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期的黄河下游断流问题,只是这一特点新的呈现形式。黄河断流意味着泥沙输送海洋的停止,无疑将加大河道的淤积;更为现实的是下游地下水补源中断、湿地减退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而资源性供水还在其次。考虑到黄淮海地区对黄河水资源长期的依赖性,仅仅维持一种不断流的状态(实践证明是可以实现的),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最终目标,也是与黄河的地位不相称的。之所以黄河断流在各方面产生了不亚于一次罕见洪水的影响,原因也正在于此。黄河水资源的调配利用与解决黄河断流不是一个层次的问题。解决断流的工作目标应是维持生态用水最低径流量;只有在大于生态用水最小径流状态下才能谈水资源的利用问题。黄河水资源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经济、法律和行政等综合手段与措施。黄河的治理开发是一个持续的系统工程,对水资源匮乏带来的问题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解决水资源问题要与黄河治理的其他方面同时考虑。

从地质年代上看黄河曾经是一个内陆河流,流域本身应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态环境系统。今天的黄河是历史黄河的发展,维持生态环境系统本身就是黄河稳定的重要标志。黄河造就了华北平原,也造就了华北平原的生态环境,今天黄河河口及下游湿地生态就是这一生态环境的自然表现。而宁蒙河套地区之所以能够与沙漠抗争维持至今日,与黄河的存在和不懈的滋润有着直接的关系。这让人不能不思考宁蒙地区持续了2000余年的引黄灌溉方式,是否有着更为重要的环境生态意义。目前黄河水资源的调配利用过程中,对黄河生态系统的考虑至少是不够的。而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又必须以可靠的水资源保护为前提。从目前黄河水资源污染状况和发展趋势看,未来水质污染极有可能超过水资源浪费,成为与洪水并存的两大水资源损失之一。如果说防御洪水主要是人与自然的抗争,那么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主要是体现人类战胜自身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后者可能更难于前者。

现在实施的黄河水资源调配,主要是借助于中上游水利枢纽工程对水资源在时间与空间上进行调节,同时对干流引水进行节制。黄河上最大的水资源损失是丰水入海造成的水资源浪费,即保证下游与河口生态用水前提下,资源性用水以外的入海径流资源。目前只是从排沙和泄洪出发,并未把这部分水资源视为可利用的丰水资源。随着黄淮海地区水资源危机的日益严重和科技的进步,应从经济、技术和实践上积极寻求黄河下游这部分水资源的利用途径,作为上中游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配合和补充,进一步提高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联想到黄河历史上经常性的夺海、淮入海,在调水调沙的同时,可否分流、分沙、利用黄河下游的丰水,有必要进行一些可行性的研究。事实上目前黄河下游两岸已建和拟建的大量平原水库,正起着分流、分沙、利用黄河丰水的作用。如果把黄淮海地区持续的水资源需求和地下水补源等因素,与引黄济卫、引黄济津、南水北调等工程和措施相联系,可设想在黄河下游沟通黄淮海水系,并与中、东线南水北调工程体系相结合,实现对黄河下游丰水的分流、分沙与利用。此设想如能实现,长期地看南水北调黄淮海用水截流可能会大大减少;黄、淮、海水系径流丰枯可能会得到一种有效地平衡;黄河下游调水调沙与分水分沙等措施并行,必要时亦可为分沙而分水。使水沙得到长时期稳定有效的调节,进而形成稳定的河道。黄河的泥沙,因上拦(水土保持、水库拦蓄)和下排(调水调沙、分水分沙等)而得到有效控制;黄河丰水资源又较为充分地在黄、淮、海地区加以利用。使黄河形成内陆河向海洋部分输沙和生态供水、非常洪水排泄入海的局面,这既是愿望,也有希望。

黄河的现实问题决定了长治久安有着新的内涵。防御洪水和解决流域水资源与生态危机,是黄河长治久安的两个重要方面,也是长治久安的标志。长治久安是一个可持续的过程,只有做到长治才有可能得到久安。防御洪水、稳定和改良下游河道,以及水资源保护利用和流域生态建设的过程,既是长治久安的过程,也是长治久安的途径。调水调沙实践和“数字黄河”等工程的建设,将体现现代治黄的最新水平。目前调水调沙还只是即将进入实验阶段,由实验到真正意义的实践阶段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小浪底工程的建成总体上给我们提供了探索时间,我们有理由相信,新实践成果、经验的积累,将标志着在黄河的长治久安上迈出了重大的一步。

主要参考资料:

1、《黄河水利史述要》水利电力出版社1982年第一版作者: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史述要》编写组

2、《黄河的治理与开发》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月12月第一版作者:水利电力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治黄研究组

3、《当代治黄论坛》科学出版社1990年10月第一版作者:黄河水利委员会《当代治黄论坛》编辑组

4、《黄河河防典》黄河水利出版社1995年11月第一版作者: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编(主编:岳崇诚)

5、《黄河三百问》黄河水利出版社1998年6月第一版主编:朱兰琴

黄河治理方略 摘要:治黄方略为我国历代安民的决策课题。本文针对“水少沙多”这两点黄河难治的症结,指出减少入黄沙量的治本之策为采用现代工程措施,将黄土高原水土严重流失区整治成错落有致的相对平原,改变其侵蚀地理环境。同时提出了与外流域调水结合的综合治理方略,把黄河下游河道作为淮河及汉江上游洪水的入海通道,增加黄河过洪能力,小浪底水库也可乘机排沙入海。 关键词:黄河 治理方略 泥沙 1 引言 黄河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是包括长江在内的其它河流无法比拟的,她流经中国腹地,诞生了中华民族,炎黄子孙既得益于黄河与黄土的哺育而生息繁荣,又受害于黄河与黄土相伴造成的黄河下游河道“善淤、善决、善徙”而治水不止。在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史中,有很大的篇幅都与黄河治理有关。在历朝历代,治黄方略如何制订均是我国安民的决策课题。倍受后人推崇的最早的治黄成功事例是传说中的大禹治水。他改进了共工和鲧“ 围堵障水”的作法,采用“疏川导滞”之策,平息了水患。这一传说,实际上是对先民治河的总结[1]。从周以后的文献记载中,可证实防御洪水的黄河大堤的雏形远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前即已存在。以后诸侯国家兴起,可以组织更多的人力、物力,从一时一地出发,在大河两侧出现各自为政、甚至以邻为壑的堤防。规模比较大的和比较长的就成为我国早期的长城了。文字记载十分确切的是在西汉汉哀帝即位之初贾让提出的治河三策,是继鲧、禹之后较早提出创见并且见于正史记载的重要治黄方略。贾让当时面对的黄河下游河道“河高出民屋”,已是“地上悬河”,堤防宽窄很不一致,布局更是混乱,所以他最不主张的下策是筑堤治河。三策中的上策主张放弃旧有河道,人工改道北流。他认为“此功一立,河定民安,千载无患,故谓之一策。”中策主张开渠引水,分洪入漳。“此诚富国安民,兴利除害,支数百岁,故谓之中策。”限于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贾让三策均没能认真实现。东汉王景的宽河行洪之策得到了大规模实施。他选定行河路线较优的线路,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修渠筑堤,并利用沿河大泽进行放淤,取得了无重大改道变迁的成就,一直倍受后人赞赏。但是这种安澜毕竟是相对的,大量的泥沙淤积,至少隋唐五代出现了泛滥决口,更不可能有“千年无恙”的史实。值得借鉴的是明朝潘季驯“束水攻沙”的治河理论与实践。他主张南北两岸“坚筑堤防”,努力完善堤防系统,如用缕堤束水攻沙,用遥堤约束洪水泛滥,用格堤阻止滩区行洪并促进滩地落淤;为防御大洪水,又修建滚水坝分泄水。并且在当时黄河南流的条件下,充分利用淮河之水,借助洪泽湖的调节能力“蓄清刷黄”。潘季驯治河实现了由分流到合流,由治水到治沙两个转折,抓住黄河泥沙淤积这个根本问题,显然这一点是很高明的。因此,在他之后的明、清治河举措,多遵循他的治河原则。他的治河思想和方法甚至影响至今。但黄河河床仍继续淤高,泥沙灾害日益积累,以致于1855年发生了铜瓦厢决口改道的剧变。 黄河治理开发真正取得巨大进展是最近50年的事,黄河已开始变成为人们兴利造福的河流。总结治黄成败经验和科学研究成果,认为采用“拦、排、放、调、挖,综合治理”等措施,标本兼治,近远结合,可以妥善解决泥沙问题;采取“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方针,可以有效地控制洪水。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即形成一个防洪减淤的工程体系。显而易见,如此治黄已将黄河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治理对策,人们对黄河的研究与治理实践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昔日千疮百孔的黄河大堤,而今变成了宏伟的“水上长城”,成为海河与淮河的分水岭,在人们的努力下,取得了连续52年伏秋大汛不决口的奇迹和综合治理开发的丰硕成果,治黄成就举世公认。然而黄河毕竟是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4000多年前的大禹治水以来,历经多少前辈的治河实践,一直未能改变黄河这条泥龙恣意游荡的脾气。史书上清晰出现着2600多年里黄河泛滥1500次、改道26次的记载。下游决口泛滥范围,北抵津沽,南达江淮,纵横25万km2。频繁的决口改道,给两岸群众带来了深重的灾害。而今,随着黄河流域人口急剧增长,经济建设迅速发展和人类活动强度大大增加,母亲河的忧患仍在。由于冲沙入海的水量大大削减,下游河床不断淤积抬高,行洪能力大大减弱,高滩滩面漫水机遇已与1855年铜瓦厢决口前的情况接近,河道已趋于预警高度,悬河形势极为严峻;严重威胁着下游两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另一方面,却又生发出季节性断流的灾患,自1972年以来的27年中就有21年断流,尤其90年代,年年出现断流。影响到依靠黄河供水的城乡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不仅直接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还带来了诸多的生态环境问题[2,3],如加重了河口地区土地盐碱化,河口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使黄河三角洲日渐贫瘠。黄河断流、洪涝灾害的环境恶化相互交加,黄河安澜中隐伏着危机,治黄事业无比艰巨又任重道远。特别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黄河的演变,对黄河治理和开发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治黄面临着许多问题。如何使治黄事业更为符合客观的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亟待于我们继续探索和奋斗。本文在前人研究和实践基础上,就黄河的治理方略述一管见。2 减少入黄沙量的治本之策众所周知,黄河难治的症结在于沙多,而沙多的原因是黄土高原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该地区西为祁连山余脉,西北为贺兰山,东至管涔山及太行山,北起阴山,南抵秦岭,共有64万km2,海拔1000~1500m,相对高差100~300m,这是世界上黄土覆盖最深厚、黄土地形最典型的地区。特殊的边界条件下,中游暴雨是黄土高原土壤强烈侵蚀以及水土严重流失的动力因素,“愈冲愈陡,愈陡愈冲”[4],使黄土高原被切割得支离破碎,沟壑纵横,每年来自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泥沙达10亿吨左右,土壤侵蚀模数可达20000t/(a·5km2),大量泥沙入黄,致使一些水库湮废失效,下游河道不断淤高,防洪压力日趋加重。不少人认为,黄土高原历史上曾经是植被良好的繁荣富庶之地,希望通过植树种草,改变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从而达到根治黄河的目的。但是也应认识到,黄河塑造出的华北大平原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中心地带,黄河早在远古时期就是一条多沙河流。《左传》引用周诗:“俟河之清,人寿几何!”表明更早的年代黄河已是相当浑浊,因为黄河沙多的自然现象应该比这句周诗要早得多。她所流经的中游地区,特别是现代界定的严重水土流失区中的大部分地区,自古即是自然条件极为严酷、水蚀风蚀最为严重的地区。这可以《诗经·小雅·十月之交》为证:“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萃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该诗生动地描绘了2000多年前大暴雨后山洪暴发时黄土高原土壤强烈侵蚀的自然景观。再如《禹贡》中所称:“禹别九洲, 随山浚川”,表明当时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已十分严重,大量泥沙入黄,使黄河下游河道淤积日益严重,人们才会产生“随山浚川”(亦即随着山去导滞,疏浚上游的河道)的设想。原始的或常规的生产方式很难保证植物生长有良好的立地条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也就难以达到具有一定覆盖度的植被状况[5]。无论如何,对古代黄河中游地区植被状况的估计一定要考虑自然气候的制约影响。《诗经·大雅·云汉》描述了周宣王时大旱多年的情景:“旱既大甚,涤涤山川,旱魃为虐,如�NFDA4�如焚”。也就是说大地旱得好象起火燃烧,山川干枯。显然如此干旱的气候之下,很难存在良好的植被。我们认为,对于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必须跳出传统框框,采用现代工程措施,如修筑控制性拦沙工程、淤泥坝系及必要的挡土墙,变沟壑为平地;也包括人工定向爆破等措施,使一座座高耸的峁峁梁梁填充沟壑,变坡地为相对平原。同时,辅以必要的生物措施。这些措施把经多年治理如今仅占黄土高原地区总面积约20%、而入黄泥沙却占总入黄沙量80%左右的水土严重流失区,改造成一片片错落有致的相对平原[6]。在这种失去了侵蚀地理环境的“平原”之上,水土流失被遏制,该地貌类型区入黄泥沙可减少70~80%(实际上入黄泥沙不可能也不需要减少100%,否则将会使下游河道遭受较强的冲刷,特别是给河口三角洲地区带来很大麻烦)。 只有从最基本的流域单元入手,通过工程措施改变水土严重流失区的侵蚀地理环境,才是黄河治本之策,而且这决非很久之后才可能实现的事情,只要立即动手,分步实施,10多年足矣。在这些具备涵养水源条件的人造“黄土平原”上,再采取相应的生物措施,不远的将来就不难实现“再造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宏伟目标。从现有的技术经济条件来说,这完全是可行的。面向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向西部战略转移,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的角度讲,这也是十分必要的。3 与外流域调水结合的综合治理方略 相传我国上古之时,“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然而,历经沧桑,黄河近代水资源日趋贫乏,其水量仅占全国河川径流量的2%,大量资料表明,水少是黄河下游河床不断淤积升高的主要动力因素,也是黄河难治的另一症结。模型试验发现,洪水机遇减少是黄河下游近些年河床萎缩、过洪能力很低的主要原因[7]。从水资源角度讲,黄河是惟一流经干旱缺水的西北、华北地区的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流域内地域广阔,环境多样,土地与矿藏丰富,因水资源贫乏而制约着发展,因此黄河治理不仅要考虑防洪,而且还要考虑水资源问题。花园口以上多年平均径流深77mm,相对于全国平均径流深276mm的28%,黄河下游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属长期性、区域性、资源性缺水,因此,缓解黄河下游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根本措施是开源,即从外流域调水济黄,增补黄河有效水资源量,这是适应发展的长期战略措施。为此可利用黄河以南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基本上沿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线路,自汉江丹江口水库始,沿途把汉江、淮河上游可引之水经河南南阳、平顶山、许昌等地,在郑州以西桃花峪上游(如孤柏嘴附近)自流引入黄河,并利用东平湖和拟建的桃花峪水利工程加以调节。尔后,通过现有的下游引黄工程,包括引黄济津、引黄入冀(现有的共产主义引黄工程和位山引黄入冀工程供水能力已经很大)、引黄济青工程,向河南、山东、河北相关地区供水,兼顾南水北调中线、东线方案的调水作用。从而减轻黄河水供需压力,达到解决下游断流、保证输沙用水量、改善下游河道淤积状况之目的。如果调水规模有保证,不但能缓解河北有关地区用水紧张局面,还可再通过河北水系的局部调整接济京津,满足原中线南水北调方案对京津的供水要求。在此前提下,黄河流域来水可主要考虑本流域中上游用水,相应缓解了黄河中上游水资源短缺的不利局面。并且小浪底水库可按照“高水高用”的原则,相机调水北上。 从丹江口水库调水入黄,沿途干渠应与淮河流域的河流和集水区域平交,与该流域的防洪体系相结合,形成“串联水库”,除发挥相应的供水作用外,特别是在淮河、汉江流域的暴雨期,还将产生其他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其一,通过优化调度,将淮河、汉江流域无法承受的洪量调入黄河,把黄河下游河道作为淮河上游各大支流的洪水入海通道,淮河、汉江的防洪压力遂大为减轻。其二,调洪水入黄,可冲刷黄河下游河道,扩大主槽断面面积,提高过洪能力,减少下游河道淤积。赵业安等专家的研究结果[8]及我们开展的模型试验资料[7]表明,黄河下游有“大水带大沙”及“大水出好河”的规律,水少沙多是黄河下游河道淤积的根本原因,且水沙搭配不相适应是造成黄河下游河道淤积抬高的又一主要原因。因此[9],只有调洪水入黄,使流量与含沙量相适应,“大水带大沙”时,才能取得最好的输沙减淤效果。其三,小浪底水库的库容,是发挥综合利用效益的保证[10],小浪底水库可借分洪调水之机集中排沙,利用大水排沙入海,相应增加了水库极为宝贵的库容。加大了水库调节能力,极大地提高水库的综合利用效益。 总之,如此调水对黄河防洪减淤乃至整个黄河治理都能产生巨大效益,同时对改善黄河下游特别是三角洲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大量泥沙填海造陆,不断扩大河口三角洲国土面积,并有利于当地海上石油变为陆地开采,其意义甚为深远。 为弥补汉江下游枯水期用水,可修建引江济汉工程,即从荆江沙市附近自高而下向汉江下游开渠调水,为节省渠道长度,并便于调蓄,引江济汉工程可经过长湖。初步选在沙洋镇以下作为入汉江江口,入江口位于规划梯级之一的兴隆枢纽上游,以便于调节。荆江年均径流量大且较稳定,汛期长达半年之久,故引水补汉是有保证的,同时洪水期还可减轻荆江防洪压力。4 结语 治理黄河方略必须针对“水少沙多”这一症结进行科学制订。为使黄土高原地区入黄沙量大大减少,应采用现代工程措施,将水土严重流失区整治成一片片错落有致的相对平原,改变其侵蚀地理环境。这一治本之策无疑是行之有效的。 为缓解黄河流域特别是下游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应从汉江、淮河上游调水入黄,冲沙减淤,改善生态环境,兼顾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工程的供水作用,并通过黄河以南构成的“串联水库”的调度,把黄河下游河道作为淮河及汉江上游洪水的入海通道,扩大黄河下游河道过洪断面,同时将小浪底水库乘机所排泥沙输送入海,提高该水库的综合效益。 本文提出的治黄方略,不仅把黄河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治理对策,而且还把临近流域作为一个系统加以考虑,防洪与用水问题等统筹兼顾,最大限度实现黄淮海平原的水资源优化调配。参考文献[1]谢鉴衡,赵文林。黄河泥沙问题的历史和现状。黄河泥沙。赵文林主编。黄河水利出版社,1996.[2]张俊华,张红武,陈书奎等。黄河下游断流影响、原因及对策。见:中国水利水电工程技术进展。邵维文主编。北京: 海洋出版社,1999.[3]姚文艺,赵业安等。黄河下游河道断流初探。水科学进展,1999,(2).[4]谢家泽。关于黄河下游治理问题。谢家泽文集。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5]张红武。黄河问题的对策。科学时报,1999.3.24.[6]张红武,张俊华,姚文艺。根治黄河不是梦幻。科技日报, 1997.[7]张红武,江恩惠等。黄河高含沙洪水模型的相似律。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8]赵业安,潘贤娣等。黄河下游河道冲淤情况及基本规律。见:黄河水利研究所科学研究论文集。(第一集,泥沙·水土保持).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9]赵业安,潘贤娣。泥沙研究在黄河治理开发中的战略地位。黄河泥沙。赵文林主编。 黄河水利出版社,1996.[10]张俊华,张红武。小浪底库区泥沙淤积及下游减淤作用研究。见:中国水利水电工程技术进展。邵维文主编。北京: 海洋出版社,1999.

椰子冰淇淋的加工工艺研究论文

以前在大街上看到灰白头发,穿着朴素的一定会认为他上了年纪,而现在走在大街上,如果你看到有灰白头发的,也许是个染了奶奶灰发色的小姐姐或是小哥哥,曾几何时奶奶灰发色居然成为了流行趋势。发色有流行奶奶灰,冰淇淋也有流行的椰子灰冰淇淋。阿涛偶然听帮友推荐了这款网红冰淇淋,据说是用烧焦的椰子壳灰混合椰子片、椰汁以及奶油制成的,吃完嘴唇舌头都会变黑灰色,感觉很新奇受到了热捧,价格甚至赶上了梦龙。有帮友很想尝试自制椰子灰冰淇淋,这个要求阿涛一定会满足你的,改良版的椰子灰雪糕来了,我用了黑芝麻酱着色,食用竹炭粉调制出来的巧克力脆皮,一口下去细腻顺滑,仿佛尝到了小时候家人熬制的芝麻糊的亲情味,简直是回味无穷!材料份量:7cm冰棍*10根 或11cm冰棍*5根蛋黄 33g糖粉 30g全脂牛奶 35g黑芝麻酱 37g椰浆 37g淡奶油 150g白巧克力 110g椰子油 12g竹炭粉 1g椰蓉 少许过程1、33g蛋黄加30g糖粉,先拌一下,避免一会打发时糖粉飞溅。实在没有糖粉,用细砂糖也可以,但不能用粗砂糖。2、用电动打蛋器,高速打发蛋液。蛋液颜色变浅,体积膨大,出现明显的纹路。3、加入35g热全脂牛奶,一边加入一边打发。牛奶记得先提前加热至80℃。4、加入牛奶后,蛋奶液会不如之前浓稠,泡沫也会变得粗糙,这是正常的。5、将蛋奶液坐在沸腾的热开水上,不断翻拌,避免结块烫熟。6、用温度计检测蛋液温度达到75℃-80℃,这就是巴氏杀菌。巴氏杀菌用的是低于沸点的温度,来杀死生鸡蛋中可能存在的沙门氏菌。7、挑起蛋奶液,用手指划过,蛋奶液出现清晰的分解,不会弥合。这个状态的浓稠度就是刚刚好。熬好的蛋奶液约重75g。8、蛋奶液离火,加入37g椰浆和37g黑芝麻酱。9、翻拌均匀后,放入冰箱冷藏待用。10、150g冷藏过的淡奶油,用电动打蛋器低速开始打发,打至5成发后,为了避免过度,换成手持打蛋器。11、用手持打蛋器,将奶油打发至8成发,有一个富有弹性的下垂弯钩。12、将冷藏降温到20℃以下的黑芝麻椰浆蛋奶液倒入奶油霜中。13、翻拌均匀成光滑细腻的冰淇淋糊。14、将冰淇淋糊,倒入冰淇淋模具中,震平后放入冰箱冷冻室,冷冻12小时以上。15、将110g白巧克力隔热水软化后拌匀。16、加入13g椰子油,可以让巧克力质地更加顺滑。17、将巧克力和椰子油搅拌融合顺滑。18、加1g竹炭粉。19、翻拌均匀至细腻顺滑充满光泽。20、取出冻硬的冰淇淋。21、顶部裹上巧克力酱。22、撒一些椰蓉装饰。23、高级感满满的椰子灰冰淇淋就做好了。Tips1、淡奶油又叫稀奶油,英文名称为Whipping cream,帮友们不要买错了。淡奶油需冷藏保存,打发之前淡奶油至少应当已经冷藏了12小时以上。不可常温保存,否则无法打发。不可冷冻保存,否则会油水分离。开封后如果未使用完毕,应密封冷藏,且一周内使用完毕,否则容易变质。方子中用的淡奶油品牌是法国总统。2、巧克力使用的是烘焙专用白巧克力币,而非德芙这种糖果型巧克力。方子中的是嘉利宝28%可可脂含量白巧。3、椰子油可以让巧克力酱更加顺滑,不使用椰子油的巧克力脆皮,会显得没有光泽,比较粗糙暗淡。如果没有椰子油,就用纯可可脂代替。不过纯可可脂买一包可能更难用完,还不如买一罐椰子油,毕竟椰子油除了今天的方子,还有很多用途,比如制作沙拉酱、日常烹饪、防晒和皮肤、毛发修复等。4、黑芝麻酱纯度越高,工艺水平越精细,做出来的雪糕质感和风味越好,方子使用的是角屋牌纯黑芝麻酱。5、椰浆赋予椰子灰冰淇淋风味,但椰浆不是椰树椰汁,可以理解成一种浓缩的椰汁。方子使用的是金牌高达椰浆。6、想制作更多的椰子灰冰淇淋,配方全部乘以相同系数,同比放大即可。但蛋奶酱不可过夜保存,因为巴氏杀菌是低温杀菌法,蛋奶酱过夜保存容易滋生细菌。所以哪怕做的多,也要当天用完。7、冰淇淋的赏味最佳温度是-5℃,商场雪糕柜的温度也是-5℃的,但家用冰箱冷冻室温度在-18℃至-26℃,所以冰淇淋直接拿出来吃,是会偏硬的。办法是可以在赏味前,把冰淇淋放入冷藏室先回温15分钟即可达到顺滑的口感。8、一旦解冻后,冰淇淋化开的速度就很快了。因为本方子适合家用,如果希望可以相对稳定一点,可以使用1g吉利丁片泡涨后,放入还未冷却的蛋奶酱中。然后用包装袋密封,加干冰和保温箱,就可以配送了。

影响冰淇淋质量的因素分析 2005-6-29 1:18:41 研发内部资料 冰淇淋是一种冻结的乳制品,其物理结构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系统,空气泡分散于连续的带有冰晶的液态中,这个液态包含有脂肪微粒、乳蛋白质、不溶性盐、乳糖晶体、胶体态稳定剂和蔗糖、乳糖、可溶性的盐、如此有气相、液相和固相组成的三相系统,可视为含有40%-50%体积空气的部分凝冻的泡沫。冰淇淋的质量标准可参见国家行业标准SB/T10013-99。要达到规定的冰淇淋质量标准及物理结构,应该从冰淇淋混合料的组成(配方与原辅料质量)、生产工艺条件和生产设备三方面去分析研究。1、冰淇淋混合料组成的影响制作冰淇淋的主要原辅料有脂肪、非脂肪固体、甜味料、乳化剂、稳定剂、香料及色素等。1.1脂肪 通常用于冰淇淋的脂肪为乳脂肪,乳脂肪能赋予冰淇淋特有的芳香风味、组织润滑、良好的质构及保型性,故一般而言,乳脂肪愈多品质亦愈佳。乳脂肪的来源有纯奶油、奶油、鲜奶、炼乳、奶粉等,必须选择新鲜而洁净、品质优良者。但在冰淇淋原料中乳脂肪为最昂贵的成分,其使用量受限制、在我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使用了相当量的植物脂肪来取代乳脂肪,主要有人造奶油、氢化油、棕榈油、椰子油等,其熔点性质应类似于乳脂肪,在28-32℃之间。1.2非脂乳固体 非脂乳固体是牛乳总固形物除去脂肪而所剩余的蛋白质、乳糖及矿物质的总称,其中蛋白质具有水合作用性质,在均质过程中它与乳化剂一同在生成的小脂肪球表面形成稳定的薄膜,确保油脂在水中的乳化稳定性,同时在凝冻过程中促使空气很好的混入。并能防止制品中冰结晶的扩大,使质地润滑、乳糖的柔和甜味及矿物质的隐约盐味,将赋予制品显著风味特征,但若非脂固形物过多时,则脂肪特有的奶油味将被消除、而炼乳臭或脱脂奶粉臭将因此而出现,限制非脂乳固体的使用量,最大原因在防止其中乳糖呈过饱和而渐次结晶析出的沙状沉淀、一般推荐其最大用量不超过占冰淇淋中水分的17%,非脂乳固体可以由液奶、炼乳、奶粉、乳清粉提供。1.3甜味料 现在最常用的为蔗糖,一般用量为15%~16%,蔗糖不仅给予制品以甜味,而且能使制品组织细腻,是优质价廉的甜味料。蔗糖的用量可以使冰淇淋混合料的冻结点下降,鉴于淀粉糖浆的抗结晶作用、甜味柔和,国外常以淀粉糖浆部分代替蔗糖,目前国内冰淇淋生产厂家也广为使用,由于多用淀粉糖浆,其冻结点将比蔗糖低,故不宜用量太多,一般以代替蔗糖的1/4为好,此时淀粉糖浆1.5kg约可置换蔗糖1kg。蔗糖与淀粉糖浆两者并用时,冰淇淋的组织将更佳,且有防止贮运过程中品质降低的优点。大多数含果汁的Sorbet、Sherbet或果实冰淇淋因含有酸味而减弱甜味,故有酌加甜味料的必要,对于添有可可或甜汁等含苦味强的制品则宜比一般冰淇淋增加2%-3%的蔗糖。为了改进风味,增加品种或降低成本,很多甜味料如蜂蜜、糖精、甜密素、蛋白糖、甜菊糖、阿期巴甜等被配合使用。1.4稳定剂 稳定剂具有亲水性,即能与水结合,因此能提高冰淇淋的粘度和膨胀率,防止冰结晶的产生,减少粗糙的感觉,而使产品组织轻滑。且其吸水力强,因此对产品融化的抵抗力亦强,使冰淇淋不易融化,在冰淇淋生产中能起到改善组织状态的作用。稳定剂的种类很多,较为常用的有明胶、CMC、瓜尔豆胶、黄原胶、卡拉胶、海藻胶、魔芋胶、变性淀粉等,淀粉一般用于等级较低的冰淇淋中。稳定剂的添加量是依冰淇淋的成分组成而变化,尤其是依总固形物含量而异,一般在0.1%~0.5%左右。无论那一种稳定剂都有长处和短处,所以单独使用不如将两种以上混合使用为宜,选用稳定剂时应考虑下列几点:①易溶于水或混合料。②能赋于混合料良好的粘性及起泡性。③能赋予冰淇淋良好的组织及质地。④能改善冰淇淋的保型性。⑤具有防止结晶扩大的效力。⑥价廉1.5乳化剂 乳化剂是一种分子中具有亲水基和亲油基的物质,它可介于油和水的中间,使一方很好地分散于另一方的中间而形成稳定的乳化液,冰淇淋的成分复杂,其混合料中加入乳化剂除了有乳化作用外,还有其它作用,可归纳为:①使脂肪球呈微细乳浊状态,并使之稳定化。②分散脂肪球以外的粒子并使之稳定化。③增加室温下冰淇淋的耐热性。④减少贮藏中制品的变化。⑤防止或控制粗大冰晶形成,使冰淇淋组织细腻。冰淇淋中常用的乳化剂有甘油酸酯(单甘酯)、蔗糖脂肪酯(蔗糖脂)、聚三梨酸酯(吐温)、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斯潘)、丙二醇脂肪酸脂(PG酯)、卵磷酯、大豆磷酯等,最近太原日化所开发了三聚甘油硬脂酸单甘酯是一种新型的食品乳化剂,乳化效果可与分子蒸馏单甘酯媲美,乳化剂的添加量与冰淇淋混合料中脂肪含量有关,一般随脂肪含量增加而增加,其范围在0.1%~0.5%之间,同样复合乳化剂的性能优于单一乳化剂。1.6总固形物 总固形物即为上述原料的合计,系影响冰淇淋品质、膨胀率等的主要因素。固形物高者,一般能增大膨胀率,增加收量,组织将变润滑,品质亦将提高,且有减少凝冻及硬化所需热量的优点。但固形物过高,混合料粘性增大而使质地劣化,同时亦增加成本,一般固形物以25%-40%为宜。1.7香料 香精香料可使制品带有醇和的香味和具有该品种应有的天然风味。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冰淇淋的品质,故在选择使用时,除考虑价格因素,首先应注意的是质量。2、冰淇淋生产工艺条件的影响冰淇淋的生产工艺过程必须遵照一定的技术条件来完成,否则就不能制作出质量优良的产品。2.1原料的检查原辅料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冰淇淋质量。所以各种原辅料必须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检验,不合格者不许使用。通常首先进行感官检查。同时检测原料之比重、粘度以及固形物、脂肪、糖分等含量是否符合规格,其细菌数、砷、铅重金属等的含量是否在法定标准以下,以及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是否符合规定等。5.2.2配料混合5.2.2.1原料的配合计算制造冰淇淋最基本的是配料,即配方计算,冰淇淋的配方组成按消费者嗜好、原料价格及供应情况、产品的销售状况来确定。先定质量标准,再根据标准要求用数学方法来计算其中各种原料的需用量,从而保证所制成的产品质量符合技术标准。计算前首先必须知道各种原料和冰淇淋的组成,作为配方计算的依据。配方计算采用物料平衡法,配方计算及其各原料用量的一般规律见生产工艺(三)。2.2.2混合料的配制混合料的配制首先应根据配方比例将各种原料称量好,然后在配料缸内进行配制,原料混合之顺序宜从浓度低的水、牛乳等液体原料始,其次为炼乳、稀奶油等液体原料,再次为砂糖、乳粉、乳化剂、稳定剂等固体原料。最后以水、牛乳等作容量调整。混合溶解时的温度通常为40-50℃。乳粉在配制前应先加水溶解,均质一次,再与其它原料混合,砂糖应先加入适量的水,加热溶解过滤。冰淇淋复合乳化稳定剂可与其5倍以上的砂糖拌匀后,在不断搅拌的情况下加入到混合缸中,使其充分溶解和分散。2.3杀菌混合料的酸度及所采用的杀菌方法,对产品的风味有直接影响。混合料的酸度以0.18%~0.20%乳酸度为宜,酸度高时杀菌前需用氢氧化钙或小苏打进行中和。否则,杀菌时不仅会造成蛋白质凝固,而且影响产品的风味,但中和时需注意防止中和过度而产生涩味等。冰淇淋混合料在杀菌缸内用夹套蒸汽加热至温度达78℃时,保温30分钟进行杀菌,若用连续式巴氏杀菌器进行高温瞬时杀菌(HTST)、以83~85℃、15s应用最多,否则高温长时间杀菌易使产品产生蒸煮味和焦味。2.4均质混合料均质对冰淇淋的形体、结构有重要影响。均质一般采用二级高压均质机进行均质,其作用使脂肪球直径变小,一般可达1~2μm,同是使混合料粘度增加,防止在凝冻时脂肪被搅成奶油粒,以保证冰淇淋产品组织细腻,均质处理时最适宜的温度65~70℃,均质压力第一级15-20MP,第二级2-5MP,均质压力随混合料中的固形物和脂肪含量的增加而降低。2.5冷却、老化老化是将混合料在2~4℃的低温下冷藏一定时间,称为“成熟”或“熟化”。其实质是在于脂肪、蛋白质和稳定剂的水合作用,稳定剂充分吸收水分使料液粘度增加,有利凝冻搅拌时膨胀率的提高。老化时间与料液的温度、原料的组成成分和稳定剂的品种有关,一般在2~4℃下需要4~24h。老化时要注意避免杂菌污染,老化缸必须事先经过严格的消毒杀菌,以确保产品的卫生质量。2.6凝冻 凝冻过程是将混合料在强制搅拌下进行冰冻,使空气以极微小的气泡状态均匀分布于全部混合料中,一部分水成为冰的微细结晶的过程。其作用有:(1)冰淇淋混合料受制冷剂的作用而温度降低,粘度增加,逐渐变厚成为半固体状态,即凝冻状态。(2)由于搅拌器的搅动,刮刀不断将筒壁的物料刮下,防止混合原料在壁上结成大的冰屑。(3)由于搅拌器的不断搅拌和冷却,在凝冻时空气逐渐混入从而使其体积膨胀,使冰淇淋达到优美的组织与完美的形态。凝冻温度是-2~-4℃,间歇式凝冻机凝冻时间为15~20分钟,冰淇淋的出料温度一般在-3~ -5℃,连续凝冻机进出料是连续的,冰淇淋出料温度为-5~ -6℃左右,连续凝冻必须经常检查膨胀率,从而控制恰当的进出量以及混入之空气。2.7成型灌装凝冻后的冰淇淋必须立即成型和硬化,以满足贮藏和销售的需要,冰淇淋的成型有冰砧、纸杯、蛋筒、浇模成型、巧克力涂层冰淇淋、异形冰淇淋切割线等多种成型灌装机,其重量有320克、160克、80克、50克等,还有供家庭用的1公斤、2公斤不等。2.8速冻、硬化与贮藏凝冻后的冰淇淋不经硬化者为软质冰淇淋,若灌入容器后再经硬化,则成为硬质冰淇淋。前者多有商店现制现售,后者产量较大。速冻、硬化的目的是将凝冻机出来的冰淇淋(-3~-5℃)迅速进行低温(〈-23℃〉冷冻。以固定冰淇淋的组织状态,并完成在冰淇淋中形成极细小的冰结晶过程,使其组织保持适当的硬度,保证冰淇淋的质量,便于销售与贮藏运输。速冻、硬化可采用速冻库(-23~-25℃)或速冻隧道(-35~-40℃)。一般硬化时间在速冻训内为10~12h,若是采用速冻隧道时间将短得多,只需30~50分。影响硬化的条件有包装容器的形状与大小、速冻室的温度与空气的循环状态、室内制品的位置以及冰淇淋的组成成分和膨胀率等因素。贮藏硬化后的冰淇淋产品,在销售前应保存在低温冷藏库中,库温为-20℃。3、冰淇淋生产设备的影响 生产冰淇淋的设备按工艺流程顺序有配料缸、杀菌缸、均质机、板式冷却器、老化缸、凝冻机、灌装机、速冻库、冷藏库等,其中对冰淇淋质量影响最大的要数杀菌器、均质机、凝冻机、速冻库(或速冻隧道)。实践表明没有好的设备要生产出好的冰淇淋是不可能的。3.1杀菌器冰淇淋混合料的杀菌设备有各种不同的型式和结构,一般分为间歇式和连续式两大类,间歇式杀菌器又称“冷热缸”,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操作方便、价格低廉,为一般冷饮品厂所广泛采用。较为先进的冷饮品厂多采用高温短时巴氏杀菌装置,对混合料进行自动化的连续杀菌,该装置主要由设计成四段的板式热交换器、均质机、控制柜及阀门、管道组成。其特点是杀菌效果好,混合料受热时间短,尤其是乳品成分因热变性的影响较少,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3.2均质机目前较多使用的是双级高压均质机即由两级均质阀和三柱塞往复泵组成。冰淇淋混合料通过第一级均质阀(高压阀)使脂肪球粉碎达到1~2μm,再通过第二级均质阀(低压阀)以达到分散的作用,从而保证冰淇淋物理结构中脂肪球达到规定的尺寸。使组织细腻润滑,所以均质机的质量好坏对冰淇淋质量有直接的影响。3.3凝冻机凝冻机是混合料制成冰淇淋成品的关键性机械设备。凝冻机按使用制冷剂种类不同可分为氨液凝冻机、氟里昂凝冻机等。按生产方式又分为间歇式和连续式两种,连续式凝冻机在现代冰淇淋生产中较常用,混合料在0.15~0.2Mpa压力下泵入和放出,这样就可以使用低的冷冻温度,而冻结更多的水分,使其制品的冰结晶直径控制在10~5μm,气泡的直径在30~150μm左右,从而组成均匀的混合体,它所制成的冰淇淋组织均匀和细腻润滑,同时达到生产连续性和高效性生产能力.3.4速冻库(或速冻隧道)当冰淇淋制品离开灌装机时,其温度为-3~-5℃,在此温度下约有30%~40%的混合料中的水分被冻结,为了确保冰淇淋产品的稳定和凝冻后留下的大部分水分冻结成极微小的冰结晶以及便于贮藏、运输和销售,必须迅速地将分装后的冰淇淋进行速冻硬化,然后转入冷库贮藏。冰淇淋硬化的优劣对产品最后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硬化迅速则融化少,组织中的冰晶细,成品细腻润滑,若硬化缓慢,则部分融化,冰的结晶大,成品粗糙,品质低劣,为此目前较先进的生产厂多采用速冻隧道。速冻隧道长度一般为12~15m,隧道内温度通常为-35~-40℃,速冻时间为1h,如冰淇淋是分装过的小块,则冰淇淋在隧道上经过30~50分钟后,其温度能从-5℃左右下降到-18~-20℃。由于硬化迅速、温度低,冰淇淋形体稳定、结晶小、质地细腻圆滑。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