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毕业论文答辩过程一般需要多长时间? 我这个月10号也要答辩,呵呵。我们老师要求是自己讲述5分钟,被提问5分钟。一个人就10min。 就是不知道你们老师要求不要求要听完别人的答辩。我们就要,所有人都要听完,然后相互评分,二十多人,这样一天就过去了。 祝你答辩成功哦。 问题二:毕业论文答辩一般多长时间 我这个月10号也要答辩,呵呵。我们老师要求是自己讲述5分钟,被提问5分钟。一个人就10min。 就是不知道你们老师要求不要求要听完别人的答辩。我们就要,所有人都要听完,然后相互评分,二十多人,这样一天就过去了。 祝你答辩成功哦。 问题三:毕业答辩一般每个人多长时间 这个每个学校规定不太一样,一般来说自述5~10分钟,老师提问5~10分钟。 如果老师认为你不错,想给你优秀,问的时间会长一些; 如果老师认为你不行,想给你不及格,一般会问倒为止,时间会长一些; 上午答辩会问的时间长一些,下午累了一般会短一些; 就这些了,不好统一说。 问题四:一般大学生毕业论文答辩要多久? 答辩时间很短只要30分总,把你的论文的论点论据大体讲出来就好,之后要回答导师的问题。 问题五:大学论文答辩需要几天 我的毕业论文开始打印了有没有标准的打印格人民币结算对外贸企业财务的影响分析急毕业毕业论文优秀动画要钟以上英语中的动物习语论文提纲高手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园林植物食叶害虫害防治论文毕业论文标准格式中专生毕业论文急绿色贸易壁垒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论文答希望过来人帮帮忙!!绝对给加分答:这个各个学校都不一样的,所以没法回答你的问题,我们学校当时答辩时间只用了3天,是把所有学生分几个组然后同时答辩,所以比较快,毕业证应该可以带领的 问题六:本科毕业答辩什么时候,多长时间? 毕业论文答辩是一种有组织、有准备、有计划、有鉴定的比较正规的审查论文的重要形式。为了搞好毕业论文答辩,在举行答辩会前,校方、答辩委员会、答辩者(撰写毕业论文的作者)三方都要作好充分的准备。在答辩会上,考官要极力找出来在论文中所表现的水平是真是假。而学生不仅要证明自己的论点是对的,而且还要证明老师是错的。 需要准备的时间因人而异,但是最重要的是答辩者的准备。要保证论文答辩的质量和效果,关键在答辩者一边。论文作者要顺利通过答辩,在提交了论文之后,不要有松一口气的思想,而应抓紧时间积极准备论文答辩。那么,答辩者在答辩之前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准备呢? 1、要写好毕业论文的简介,主要内容应包括论文的题目,指导教师姓名,选择该题目的动机,论文的主要论点、论据和写作体会以及本议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要熟悉自己所写论文的全文,尤其是要熟悉主体部分和结论部分的内容,明确论文的基本观点和主论的基本依据;弄懂弄通论文中所使用的主要概念的确切涵义,所运用的基本原理的主要内容;同时还要仔细审查、反复推敲文章中有无自相矛盾、谬误、片面或模糊不清的地方,有无与党的政策方针相冲突之处等等。如发现有上述问题,就要作好充分准备――补充、修正、解说等。只要认真设防,堵死一切漏洞,这样在答辩过程中,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临阵不慌、沉着应战。 3、要了解和掌握与自己所写论文相关联的知识和材料。如自己所研究的这个论题学术界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什么程度?存在着哪些争议?有几种代表性观点?各有哪些代表性著作和文章?自己倾向哪种观点及理由;重要引文的出处和版本;论证材料的来源渠道等等。这些方面的知识和材料都要在答辩前做到有比较好的了解和掌握。 4、论文还有哪些应该涉及或解决,但因力所不及而未能接触的问题,还有哪些在论文中未涉及到或涉及到很少,而研究过程中确已接触到了并有一定的见解,只是由于觉得与论文表述的中心关联不大而没有写入等等。 5、对于优秀论文的作者来说,还要搞清楚哪些观点是继承或借鉴了他人的研究成果,哪些是自己的创新观点,这些新观点、新见解是怎么形成的等等。 对上述内容,作者在答辩前都要很好地准备,经过思考、整理,写成提纲,记在脑中,这样在答辩时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从容作答。 问题七:毕业答辩一般需要多长时间准备? 30分钟 问题八:毕业答辩需要多久? 各个学校,还有同一学校各个专业的毕业答辩时间各有不同,据我们学校来说,土木工程专业 毕业答辩每人次半小时,总共会持续一周到两周时间,也有些是小组进行,对我这个道路与桥梁专业来说,是由老师进行小组、个人答辩. 问题九:自考毕业答辩要多久时间 不一定,那就看你是什么时候申请的了。一年就有两次机会分别是六月、十二月份可以申请的。如果你六月份申请的那你当年十二月份就可以拿到了,
需要十分钟,并不麻烦。
毕业论文答辩是一种有组织、有准备、有计划、有鉴定的比较正规的审查论文的重要形式。为了搞好毕业论文答辩,在举行答辩会前,校方、答辩委员会、答辩者三方都要作好充分的准备。在答辩会上,考官要极力找出来在论文中所表现的水平是真是假。而学生不仅要证明自己的论点是对的,而且还要证明老师是错的。
毕业论文的答辩,必须成立答辩委员会或答辩小组。答辩委员会是审查和公正评价毕业论文、评定毕业论文成绩的重要组织保证。
凡是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的学生,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是:
必须是已修完高等学校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应届毕业生和符合有关规定并经过校方批准同意的上一届学生。
学员所学课程必须是全部考试、考查及格;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学员必须获得学校准许毕业的学分。
学员所写的毕业论文必须经过导师指导并有指导老师签署同意参加答辩的意见。
以上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只有同时具备了上述三个条件的大学生,才有资格参加毕业论文答辩。另一方面,具备了上述三个条件的大学生,规定要进行论文答辩的除了个别有特殊情况经过批准者外,只有经过答辩并获得通过才准予毕业。
答辩一般是4、5月份,6月1号之前完成
苹果出口指南(一)世界主要苹果进口国及地区市场情况分析德国德国是欧盟国家中继意大利和法国之后的第三大苹果生产国。2003/04产季,德国国内鲜苹果消费总量达到147.5万吨,其中7万吨用于苹果汁以外的加工用料(如苹果调味等)。苹果汁用苹果量66.4万吨。2004/05产季,苹果消费达157.5万吨,加工用苹果88.7万吨。2003/04产季,德国苹果进口达到768822吨,比2002/03产季的851491吨减少了10%,其中13%的进口苹果用于苹果汁加工。由于国内苹果的丰收,2004/05产季苹果进口减少到70万吨。德国进口苹果最大的供应国是意大利,占进口总量的43%,接着依次为荷兰(10%)、法国(9%)、新西兰(8%)和比利时(6%)。近年来在欧洲发生的各种食品问题(包括鲜果)使德围食品行业提高了对贸易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德国两个主要的果蔬政策是Q+S和 EUREPGAP。Q+S主要是一个三方的体系,涉及从生产商到批发商到零售商;EUREPGAP主要侧重生产方面,在批发环节参照国际食品标准IFS。两个体系的一个主要构成是有关生产加工各个程序的大量文件要求。这两个体系不仅仅针对德国生产商,对国际生产商也适用。在生产环节,也可能要求同时有 Q+S和EUREPGAP证明。俄罗斯苹果为俄罗斯主要的种植水果。2004产季俄罗斯苹果,生产达到150万吨,为世界主要的苹果生产国之一。苹果是俄罗斯主要的消费鲜果。鲜苹果消费量预计维持在92-93万吨。在乌拉尔河、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苹果主要种植在小的私人果园,主要用于鲜食,剩下的则用于家庭制作苹果酱和蜜饯。在俄罗斯的欧洲地区及伏尔加河区域,商业种植苹果量比例较大,不仅供应鲜果市场.而且提供给一些加工商。俄罗斯生产的苹果大多数为夏季苹果,不利于储藏。随着俄罗斯苹果汁生产的扩大,用于加工的苹果比例逐步增大。在莫斯科、圣彼得堡和其他一些城市,鲜果消费主要依赖进口。根据专家预测,2010年俄罗斯人均年收入增加,达到每年每人119.5千克苹果的购买能力。俄罗斯是鲜苹果进口大国,2004/05产季进口量达68万吨,占世界鲜苹果进口总量的22%,为世界第二大鲜苹果进口国。俄罗斯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尤其是中国和波兰正对此实施积极的市场政策,并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俄罗斯政府对水果进口没有数量限制,也没有特殊的审批措施和相应的国别政策,但必须向俄罗斯联邦标准计量委员会授权的认证检测中心申请强制性认证和以下文件:报检商品进口合同复印件、进口商在俄银行帐户、报检产品原产地证明、原产地权威机构颁发的报检产品卫生证、报检产品质量合格证、报检产品样品。此外,根据俄罗斯政府规定,进口水果及其加工制品报关时,还须凭上述产品原产地权威机构颁发的植检合格证书向俄国家检疫局(设在俄海关口岸)申请认证。英国近年来,英国的苹果生产面积和产量都在以较快的速度减少,果园面积几乎只有10年前的一半。欧盟在该市场的竞争实力也大大减弱,尤其是早熟品种已经被南半球的供应商挤出了市场。在过去的25年,英国新鲜水果消费一直保持增长趋势。但是英国公众逐渐青睐其他水果,苹果消费稍有下降。其中实用性、品种和质量是左右公众消费倾向的重要因素。1999/2000产季人均苹果年消费量略有上升,达到9.5千克。在英国,苹果是继香蕉之后的第二大消费水果,2000产季的零售价为 920美元/吨。Tesco被认为是英国最大的苹果零售商,平均每年每个英国人都会向其购买一个苹果。第二大零售商是Sainsbury,每年苹果销售额约1.5 亿美元。在Sainsbury超市,五种最畅销的品种分别是Braeburn,Gala,Cox,Golden Delicious和 Granny Smith,占该超市苹果销售额的80%。随着国内生产长期走低,英国越来越依靠国外进口来满足国内苹果消费需求。英国最主要的3个苹果供应国分别是法国、新西兰和尚非,约占英国苹果进口市场的2/3。来自意大利和智利的苹果也在逐年增多。作为欧盟的一员,英国在鲜果蔬产品贸易上遵守欧盟质量标准。该标准给那些容易腐烂的产品行业和疾病容易快速传播的产品行业提供一定程度的消费者保护。同时,他们也对所购买的产品的质量建立消费和贸易信任。该标准的目的是确保已包装和处理过的新鲜苹果和梨的质量。每个欧盟标准都制定有关质量、型号、供应和营销的最低要求。分为三个质量等级:特级、一级和二级。除了符合欧盟质量标准和食品添加剂立法以外,所有的新鲜落叶水果都还必须通过欧盟最大农残标准检测。荷兰2002/03产季荷兰苹果生产量达38.5万吨。近年来由于从事该行业的农民越来越少,荷兰苹果种植面积缩减,不过单产基本稳定。受其它地区尤其是南半球国家竞争的影响,荷兰苹果价格不会上升。尽管种植面积在缩小,荷兰的苹果消费量却在增加。由于零售价的上涨,苹果的消费额也在上升。消费者开始逐渐从传统的品种转向新品种。如布瑞本、嘎拉和富士。2002年荷兰苹果进口量几乎是出口量的两倍,但并不都在荷兰消费,很大一部分进口苹果通过鹿特丹港口转运到欧洲其他国家,如德国和比利时。历史上,法国对荷兰苹果出口比较稳定。2002年大概1/4的苹果进口来自法国。第二大欧洲供应国是比利时,占12%。过去10年,南半球的苹果在荷兰变得受欢迎,他们的品种、供货和反季节能力具有优势。比利时比利时产量最多的苹果品种是乔纳金,占总产量的50%以上,其次是红元帅和Jonagored。尽管比利时2002产季的苹果产量低于五年来的平均水平,其平均价格为317欧元/吨,仍比2001产季的价格高1欧元/吨,原因在于低价苹果的大量进口。由此苹果生产商闲难重重。苹果产量依然会持续下跌。2002/03产季,比利时苹果进口量增加了1.7%,共24万吨。主要供应国为南半球国家,如新西兰、阿根廷等。西班牙西班牙苹果75%以上都用来鲜食,出口量相对较少,15%左右用于加工。苹果是西班牙继柑桔和香蕉后的第三大消费水果,在冬季尤为受欢迎。近来,中国苹果大量进入西班牙市场。尽管2003年西班牙苹果丰收,但2003.7-2004.8月期间中国苹果进口量依然增加到8356吨。西班牙苹果进口主要来自法国、意大利、葡萄牙、德国、其他欧盟国家以及智利、阿根廷、中国和巴西。其中,法国是其最主要的出口国。2002年,西班牙从法国进口苹果12.7万吨,占进口总量的47%;2003年减少到8.9万吨,占进口总量的38%。西班牙同时也出口苹果。2002年出口量为6.9万吨,2003年增加到11.3万吨,主要出口到葡萄牙、法国及其他欧洲国家。2005年欧盟修改共同果蔬政策,将对西班牙落叶水果生产产生影响。改革主要侧重生产商组织(Pos)在果蔬市场运行中的职能划分。墨西哥墨西哥也是世界主要的苹果进口国之一,其每年的苹果进口量占世界苹果进口总量的5%左右。2004/05产季墨西哥苹果消费量为58.7万吨,比 2003/04产季增长3.4%,主要是国内苹果的好价格以及加拿大、美国和智利苹果进口价格适中。然而,对美国红元帅和金冠苹果的反倾销使得美国苹果进口量较低。据种植商介绍,2004/05产季加工用苹果量约9.2万吨,但最终的数量视国际浓缩苹果汁价格而定。墨西哥苹果进口渠道非常集中,主要是美国、智利和加拿大,其中美国是墨西哥最大的苹果供应国,占墨西哥进口总量的80%以上。然而,两国的苹果贸易一直困难重重,纠纷不断。2004年墨西哥对美国苹果的进口关税为零,但对红元帅和金冠两种品种征收46.58%的反倾销税。近几年,美国在墨西哥苹果市场份额明显下降,从2000/01产季的85%下滑到2003/04产季的53%。同时,智利苹果在墨西哥发展迅猛,2003/04产季为5.5万吨,占进口总量的37%。目前我国暂无对墨西哥的苹果出口。加拿大2004年加拿大苹果产量为38.2万吨,比2003年的低产稍高一点。1998-2002年加拿大苹果年均产为49.4万吨。安大略湖的湿凉天气以及新不伦瑞克和新斯科舍的多变天气使得2004年的产量比预期低。尽管2003/04产季加拿大苹果进口量下降到13.6万吨,比去年低6%,但比前5年12.4万吨的平均进口量高10%。美国在加拿大鲜苹果进口市场的份额从去年的78%下滑到2003/04产季的70%,加拿大从智利、南非和中国的苹果进口量在增加。近几年,从中国进口的鲜苹果要经过CFIA的检验。在加拿大农业和农产品信息网AAFC上可以了解到加拿大多伦多和蒙特利尔主要批发市场每周的和每天的鲜苹果价格。网址http://中国台湾省我国台湾省消费的苹果90%来自进口,由于耕作面积有限,即使在风调雨顺之年,台湾省的苹果生产也不会超过1万吨,不到其苹果总消费量的10%。台湾本省苹果主要是Star King品种。80%的省内产苹果用于鲜食市场,由于省内的苹果生产商遇到很大的资金困难,商业性苹果种植面积连年减少,长期发展趋势不容乐观。2003产季台湾省苹果市场需求比较稳定,约11.5万吨。苹果是台湾省消费量最大的进口水果。从消费看,只有柑桔大于苹果,但96%的柑桔都是本省生产的。从增长前景来看,苹果比不上其他进口水果,如葡萄、油桃、樱桃和浆果。如果台湾省的经济能够回复到3%-5%的增长率,苹果需求量应该能大幅上涨,每年将多进口1-2万吨苹果。不过,鉴于岛内水果和进口水果的多样性,且没有新的因素来改变竞争形势(如有关苹果营养方面的新发现),苹果消费不会达到20世纪90年末的高水平。由于富士口味甘甜、口感脆硬,依然是最受欢迎的品种,占苹果零售总量的80%以上。其他品种主要有嘎拉、Pacific Rose、红元帅和澳洲青苹,其中两种主要在产季后期弥补富士的市场空缺。2002年台湾加入WTO后,取消了进口配额限制(智利、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南非、阿根廷和欧盟),并解除了对韩国苹果进口的禁令。但中国大陆依然被挡在台湾苹果进口市场之外。目前台湾省征收20%的苹果进口关税,比2002年前的50%降低了很多。苹果出口指南(二)如何扩大出口?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苹果生产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苹果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优质苹果需要大量的人工投入,如套袋、采收等。我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力成本低,苹果的生产成本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如我国苹果生产成本约0.9元/公斤,为世界苹果生产成本的25%左右。我国苹果出口价格近年保持在350美元/吨左右,比国际市场苹果价格低50%。此外,国家取消农业特产税和农业税政策出台,进一步调动了广大企业和果农的生产积极性。但另一方面,我国苹果生产平均单产11.1吨/公顷,不到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优质果率不足30%,比生产发达国家低30%以上,在国际市场上只靠低价位竞争;农民组织化程度低,苹果分散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没有根本改变,导致果品大小不一,质量参差不齐,难以适应国际市场要求,部分果农仍在不合理使用农药。要扩大出口,必须全面提升我国苹果的国际竞争力。一、优化产品结构中国苹果生产集中在环渤海地区、西北黄土高原、黄河故道和西南冷凉高地四个区域。其中,环渤海地区和西北黄土高原栽培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 78%和80%,已基本实现了规模化经营。良种比例大幅提高,“红富士”、“元帅系”、“金冠”、“乔纳金”、“嘎拉”的栽培面积所占比重分别、达到 49.2%、9.7%、3.0%、2.8%、1.9%。为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需求,我国苹果的栽培品种应进一步调整。1、调整鲜果品种结构。主要是对苹果生产进行市场定位,实行以销定产。东南亚地区的消费者喜欢吃比较甜、比较大的苹果,对出口东南亚地区的产区,品种应该以“红富士”为主,并在生产过程中按东南亚优质苹果的判断标准进行管理和控制。目前中国苹果在东南亚地区有较强竞争力,与中国选择的生产品种有直接关系,也是中国苹果栽培适应市场需求的突出表现。美国、法国和新西兰等国家的消费者喜欢吃含糖低的“金苹果”、“青苹果”等,对苹果的一致程度要求高,苹果大小适中,个太大、太小都被认为是次品。2、按成熟期调整苹果品种。中国苹果大部分是晚熟品种,其产量占总产量的75%-80%,早熟品种的产量不足5%,中熟品种的产量占 15%-20%,成熟期过于集中,市场销售压力大。如果进口国调高鲜果成熟上市期间的关税税率,中国苹果的出口成本就会增加。因此,增加早熟、中熟品种栽培,不但可以缓解集中采摘后市场销售的压力,还可以延续苹果的市场供应时间,提高出口的经济效益。二、优化市场结构中国苹果出口目标国家按距产地的距离和经济发展程度分为三个层次:1、距离较近的中低收入水平国家,主要包括除日本、韩国外的东南亚国家、地区和俄罗斯等。这些国家大部分不生产苹果,或因收入水平不高而对苹果的价格比较敏感,对苹果质量要:求相对比较宽松,是传统的中国苹果出口主要市场。2、距离较近、人均收入水平较高的日本和韩国。由于生活水平较高,这两国苹果的消费量很大,消费者嗜好甜苹果,与中国主要苹果品种相同,但对苹果的质量要求较高。目前日本、韩国还对我国封锁苹果市场,但现在日本已经对美国开放。日本苹果生产成本越来越高,消费量却很大。一旦开关,由于地缘、价格、质量等优势,我国苹果将极具竞争力。由于气候原因,台湾基本上不生产苹果,苹果是台湾进口量最大的水果品种,目前被美国、日本、智利、新西兰所主导,如能促进台湾对大陆开放市场,大陆的苹果凭借品种、品质、地域、价格等优势,将极具竞争力。3、北美和欧洲市场。这些国家人均收入水平较高,距离中国较远,消费者嗜好非甜苹果,与中国主要产品品种不一致。但由于生产成本的原因,这些国家的苹果生产呈萎缩趋势。如调整我国苹果品种,这些国家可以成为中国苹果出口潜力巨大的市场。在苹果出口的主要市场,应稳定市场份额,努力争取增量市场,发展新客户。加拿大、墨西哥、智利相继对我国苹果的开关是个好的开始。今后将继续开拓美、日、韩、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市场,使我国已具备一流品质的产品能顺利地参与国际竞争。三、优化经营结构中国苹果生产以家庭承包栽培为主,生产者也是销售商,苹果质量的一致性难以保障。收获季节形成的临时性经营组织,大部分急功近利,竞争无序,交易成本高,而且难以实现苹果采摘后的分级、清洗、打蜡上色和包装等商品化处理,大部分苹果以散装或简易包装的形式销售,谈不上产品品质与目标市场需求相适应,产品经营过程的增值效益低。国外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保证新鲜上市,特别注重苹果保鲜和包装,保鲜量占采摘量的60%以上,基本实现了采摘、挑选、保鲜处理、包装、贮藏一条龙作业。而中国苹果保鲜量只占采摘量的15%-20%,在产后保鲜、储藏和包装方面与国际苹果出口大国具有很大的差距。因此,要培养市场竞争主体,使市场竞争主体的竞争实力、出口规模与苹果生产基地规模相适应,实现采摘、贮藏和销售一条龙作业,逐步建立以普通冷藏和气调冷藏为主的比较完善的冷链系统。通过培育竞争主体对市场信号敏感、迅速反应的能力,更好地完善生产与市场的衔接,调整产品结构、鲜果与加工果品品种结构及规模,改变苹果生产经营方式,实现栽培和销售的专业化,达到优化苹果贸易结构的目的。要以竞争主体为载体建立质量检验检测体系,降低苹果生产过程中有害物质污染和农药残留,达到进口国对产品质量检验的要求。通过基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把产业链条向前推进。通过建立产品质量检验监督体系,规范苹果的生产和贸易活动,避免急功近利的市场行为,逐步建立国际市场上的信誉度,实行“品种、品质、品牌”战略,全面提升中国苹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5百度文库VIP限时优惠现在开通,立享6亿+VIP内容立即获取世界苹果出口市场情况苹果出口指南(一)世界主要苹果进口国及地区市场情况分析德国德国是欧盟国家中继意大利和法国之后的第三大苹果生产国。2003/04产季,德国国内鲜苹果消费总量达到147.5万吨,其中7万吨用于苹果汁以外的加工用料(如苹果调味等)。苹果汁用苹果量66.4万吨。2004/05产季,苹果消费达157.5万吨,加工用苹果88.7万吨。2003/04产季,德国苹果进口达到768822吨,比2002/03产季的851491吨减少了10%,其中13%的进口苹果用于苹果汁加工。由于国内苹果的丰收,2004/05产季苹果进口减少到70万吨。
1、 电子商务为我国外贸企业带来的商机与挑战2、 入世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与对策研究3、 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分析4、 跨国公司在华扩张模式透析5、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及发展探析6、 对外贸易与可持续发展战略7、 试论中国对外贸易的宏观经济效益8、 当前我国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隐忧9、 中国在亚洲区域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10、 自由贸易与“绿色壁垒”——中国的外贸与环境保护11、 绿色壁垒对出口产品竞争力的影响分析12、 中国农产品出口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3、 我国服装出口的优势与问题14、 中美经贸关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5、 中日经贸关系回顾与展望16、 无配额时代对纺织品出口的影响 17、 外资商业进入中国市场状况及影响研究18、 试论欧盟对国际贸易模式的影响19、 美元贬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20、 东亚区域合作中的中国与东盟21、 当前中国面临的国际经济摩擦与对策22、 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及对策23、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现状及影响24、 外国对华反倾销问题探析25、 中美贸易摩擦初探(浅议)26、 论绿色壁垒对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影响27、 WTO农业协定与欧盟及美国的农业政策的比较研究28、 关于非关税壁垒的历史、现状及前景的分析29、 WTO反补贴协议对我国政府补贴制度的影响及应对措施30、 跨国公司从国际贸易转向国际直接投资的原因分析31、 美国贸易301条款:贸易霸权主义还是迫不得已的选择32、 反倾销法:一种新的非关税壁垒?33、 WTO国民待遇原则与我国的企业制度改革分析34、 东盟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35、 环境与绿色贸易壁垒36、 SA8000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37、 东盟零关税水果对中国水果业的影响38、 新型国际贸易壁垒39、 新美自由贸易带来的商机40、 信用证风险如何规避41、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分析42、 对外资的优惠政策与中国企业技术进步43、 跨国公司并购对中国企业出口环境的影响44、 WTO框架下的新贸易主义评析45、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分析46、 中国企业在国际工程招标中的竞争力分析47、 中日经济的相互影响分析48、 跨国公司避税的形式分析49、 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健康发展的障碍因素分析50、 取消纺织品配额对中国纺织出口企业的风险51、 中国出口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52、 中国屡遭反倾销的根源分析53、 “绿色壁垒”: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形式54、 “技术壁垒”: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策略55、 贸易保护主义的新趋势及我国面临的挑战与对策56、 试析“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特点与理论基础57、 中国外贸运行和展望。58、 我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评价与调整。59、 浅析我国频遭国外歧视性反倾销的原因及应对之策。60、 国际贸易实务中货款拖欠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61、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本质透析及对策研究。62、 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问题的分析与思考。63、 对“出口导向”和“进口替代”两种外贸发展战略的再认识。64、 如何完善我国出口退税的政策机制。65、 我国出口低价竞销的原因及治理。66、 中国加工贸易管理模式探析。67、 浅析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中国的对策。68、 新世纪中国继续扩大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的必要性及举措。69、 我国外贸企业应如何防范L/C风险。70、 中美贸易摩擦日趋激烈的原因及对策分析。71、 我国应如何合理利用非关税措施保护国内相关产业。72、 浅析贸易自由与反倾销的关系。73、 浅析贸易自由与保障措施的关系。74、 浅析入世对我国补贴制度的影响。75、 浅析我国关税的有效保护。76、 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战略探析。77、 WTO发展中成员优惠待遇探析。78、 我国外贸企业盈利能力探析。79、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企业跨国经营。80、 浅论绿色贸易与多边规则。81、 关于国际贸易中单证功能的思考。82、 对报关有关问题的思考。
我国农产品出口现状和问题的分析 一、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现状分析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1998、1999年我国农产品出口额连续两年滑坡,由1997年151亿美元下降到1999年的136亿美元。200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额创1995年来的最高记录,达到15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逐年下降,由1995年的9.9%下降到2000年的6.3%。但农产品贸易一直保持贸易顺差。今年截止到7月份,我国农产品出口出现负增长,出口额为88.5亿美元,同比下降0.77%。农产品出口总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下降到6%。(一)6、7月份,我国农产品月度出口额同比连续滑坡,导致累计出口额同比出现负增长幅度从我国农产品月度出口额增长情况来看,前5个月我国农产品出口情况比较稳定,累计出口额呈正增长。但是5月份以后出口速度开始放慢,5、6月份当月出口额与上月相比分别下降10%和0.3%,6月份当月出口额比上年同期下降14%,由此上半年累计出口额出现了0.09%的负增长。7月份当月出口额又比上年同期下降5%,使累计出口额同比负增长幅度扩大到0.77%。(二)农产品出口结构开始转变,谷物、棉花出口额下降,水产品、蔬菜和其他农产品出口形势较好,畜产品和食用油出口变化不大今年1-7月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同比共减少0.69亿美元,其中减额最大的是谷物和棉花,分别减少3.23亿美元和1.84亿美元。然而水产品、蔬菜和其他农产品出口额增幅较大,分别增加了1.52亿美元、1.21亿美元和1.22亿美元。 谷物出口除小麦出口增加外,大米、玉米出口均大幅度下降。谷物出口511万吨,同比下降32%。其中,大米出口109万吨,同比下降41%;玉米出口364万吨,同比下降33%;小麦出口大幅度增加,达到27万吨,同比增长145%;棉花、食糖出口也大幅度下降,进口则大幅度增长。棉花出口4.9万吨,同比下降80%,食糖出口4.8万吨,同比下降78%。食用植物油出口量增长50%,达到7.2万吨。其中菜油、豆油出口量分别为3.2万吨和3.1万吨,增长幅度分别达到76%和54%。蔬菜、水果出口继续保持良好增势。蔬菜出口218万吨,同比增长22%;水果出口74万吨,同比增长2%。畜产品出口额持平略增,出口额为16.6亿美元,同比增长1%
苹果出口指南(一)世界主要苹果进口国及地区市场情况分析德国德国是欧盟国家中继意大利和法国之后的第三大苹果生产国。2003/04产季,德国国内鲜苹果消费总量达到147.5万吨,其中7万吨用于苹果汁以外的加工用料(如苹果调味等)。苹果汁用苹果量66.4万吨。2004/05产季,苹果消费达157.5万吨,加工用苹果88.7万吨。2003/04产季,德国苹果进口达到768822吨,比2002/03产季的851491吨减少了10%,其中13%的进口苹果用于苹果汁加工。由于国内苹果的丰收,2004/05产季苹果进口减少到70万吨。德国进口苹果最大的供应国是意大利,占进口总量的43%,接着依次为荷兰(10%)、法国(9%)、新西兰(8%)和比利时(6%)。近年来在欧洲发生的各种食品问题(包括鲜果)使德围食品行业提高了对贸易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德国两个主要的果蔬政策是Q+S和 EUREPGAP。Q+S主要是一个三方的体系,涉及从生产商到批发商到零售商;EUREPGAP主要侧重生产方面,在批发环节参照国际食品标准IFS。两个体系的一个主要构成是有关生产加工各个程序的大量文件要求。这两个体系不仅仅针对德国生产商,对国际生产商也适用。在生产环节,也可能要求同时有 Q+S和EUREPGAP证明。俄罗斯苹果为俄罗斯主要的种植水果。2004产季俄罗斯苹果,生产达到150万吨,为世界主要的苹果生产国之一。苹果是俄罗斯主要的消费鲜果。鲜苹果消费量预计维持在92-93万吨。在乌拉尔河、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苹果主要种植在小的私人果园,主要用于鲜食,剩下的则用于家庭制作苹果酱和蜜饯。在俄罗斯的欧洲地区及伏尔加河区域,商业种植苹果量比例较大,不仅供应鲜果市场.而且提供给一些加工商。俄罗斯生产的苹果大多数为夏季苹果,不利于储藏。随着俄罗斯苹果汁生产的扩大,用于加工的苹果比例逐步增大。在莫斯科、圣彼得堡和其他一些城市,鲜果消费主要依赖进口。根据专家预测,2010年俄罗斯人均年收入增加,达到每年每人119.5千克苹果的购买能力。俄罗斯是鲜苹果进口大国,2004/05产季进口量达68万吨,占世界鲜苹果进口总量的22%,为世界第二大鲜苹果进口国。俄罗斯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尤其是中国和波兰正对此实施积极的市场政策,并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俄罗斯政府对水果进口没有数量限制,也没有特殊的审批措施和相应的国别政策,但必须向俄罗斯联邦标准计量委员会授权的认证检测中心申请强制性认证和以下文件:报检商品进口合同复印件、进口商在俄银行帐户、报检产品原产地证明、原产地权威机构颁发的报检产品卫生证、报检产品质量合格证、报检产品样品。此外,根据俄罗斯政府规定,进口水果及其加工制品报关时,还须凭上述产品原产地权威机构颁发的植检合格证书向俄国家检疫局(设在俄海关口岸)申请认证。英国近年来,英国的苹果生产面积和产量都在以较快的速度减少,果园面积几乎只有10年前的一半。欧盟在该市场的竞争实力也大大减弱,尤其是早熟品种已经被南半球的供应商挤出了市场。在过去的25年,英国新鲜水果消费一直保持增长趋势。但是英国公众逐渐青睐其他水果,苹果消费稍有下降。其中实用性、品种和质量是左右公众消费倾向的重要因素。1999/2000产季人均苹果年消费量略有上升,达到9.5千克。在英国,苹果是继香蕉之后的第二大消费水果,2000产季的零售价为 920美元/吨。Tesco被认为是英国最大的苹果零售商,平均每年每个英国人都会向其购买一个苹果。第二大零售商是Sainsbury,每年苹果销售额约1.5 亿美元。在Sainsbury超市,五种最畅销的品种分别是Braeburn,Gala,Cox,Golden Delicious和 Granny Smith,占该超市苹果销售额的80%。随着国内生产长期走低,英国越来越依靠国外进口来满足国内苹果消费需求。英国最主要的3个苹果供应国分别是法国、新西兰和尚非,约占英国苹果进口市场的2/3。来自意大利和智利的苹果也在逐年增多。作为欧盟的一员,英国在鲜果蔬产品贸易上遵守欧盟质量标准。该标准给那些容易腐烂的产品行业和疾病容易快速传播的产品行业提供一定程度的消费者保护。同时,他们也对所购买的产品的质量建立消费和贸易信任。该标准的目的是确保已包装和处理过的新鲜苹果和梨的质量。每个欧盟标准都制定有关质量、型号、供应和营销的最低要求。分为三个质量等级:特级、一级和二级。除了符合欧盟质量标准和食品添加剂立法以外,所有的新鲜落叶水果都还必须通过欧盟最大农残标准检测。荷兰2002/03产季荷兰苹果生产量达38.5万吨。近年来由于从事该行业的农民越来越少,荷兰苹果种植面积缩减,不过单产基本稳定。受其它地区尤其是南半球国家竞争的影响,荷兰苹果价格不会上升。尽管种植面积在缩小,荷兰的苹果消费量却在增加。由于零售价的上涨,苹果的消费额也在上升。消费者开始逐渐从传统的品种转向新品种。如布瑞本、嘎拉和富士。2002年荷兰苹果进口量几乎是出口量的两倍,但并不都在荷兰消费,很大一部分进口苹果通过鹿特丹港口转运到欧洲其他国家,如德国和比利时。历史上,法国对荷兰苹果出口比较稳定。2002年大概1/4的苹果进口来自法国。第二大欧洲供应国是比利时,占12%。过去10年,南半球的苹果在荷兰变得受欢迎,他们的品种、供货和反季节能力具有优势。比利时比利时产量最多的苹果品种是乔纳金,占总产量的50%以上,其次是红元帅和Jonagored。尽管比利时2002产季的苹果产量低于五年来的平均水平,其平均价格为317欧元/吨,仍比2001产季的价格高1欧元/吨,原因在于低价苹果的大量进口。由此苹果生产商闲难重重。苹果产量依然会持续下跌。2002/03产季,比利时苹果进口量增加了1.7%,共24万吨。主要供应国为南半球国家,如新西兰、阿根廷等。西班牙西班牙苹果75%以上都用来鲜食,出口量相对较少,15%左右用于加工。苹果是西班牙继柑桔和香蕉后的第三大消费水果,在冬季尤为受欢迎。近来,中国苹果大量进入西班牙市场。尽管2003年西班牙苹果丰收,但2003.7-2004.8月期间中国苹果进口量依然增加到8356吨。西班牙苹果进口主要来自法国、意大利、葡萄牙、德国、其他欧盟国家以及智利、阿根廷、中国和巴西。其中,法国是其最主要的出口国。2002年,西班牙从法国进口苹果12.7万吨,占进口总量的47%;2003年减少到8.9万吨,占进口总量的38%。西班牙同时也出口苹果。2002年出口量为6.9万吨,2003年增加到11.3万吨,主要出口到葡萄牙、法国及其他欧洲国家。2005年欧盟修改共同果蔬政策,将对西班牙落叶水果生产产生影响。改革主要侧重生产商组织(Pos)在果蔬市场运行中的职能划分。墨西哥墨西哥也是世界主要的苹果进口国之一,其每年的苹果进口量占世界苹果进口总量的5%左右。2004/05产季墨西哥苹果消费量为58.7万吨,比 2003/04产季增长3.4%,主要是国内苹果的好价格以及加拿大、美国和智利苹果进口价格适中。然而,对美国红元帅和金冠苹果的反倾销使得美国苹果进口量较低。据种植商介绍,2004/05产季加工用苹果量约9.2万吨,但最终的数量视国际浓缩苹果汁价格而定。墨西哥苹果进口渠道非常集中,主要是美国、智利和加拿大,其中美国是墨西哥最大的苹果供应国,占墨西哥进口总量的80%以上。然而,两国的苹果贸易一直困难重重,纠纷不断。2004年墨西哥对美国苹果的进口关税为零,但对红元帅和金冠两种品种征收46.58%的反倾销税。近几年,美国在墨西哥苹果市场份额明显下降,从2000/01产季的85%下滑到2003/04产季的53%。同时,智利苹果在墨西哥发展迅猛,2003/04产季为5.5万吨,占进口总量的37%。目前我国暂无对墨西哥的苹果出口。加拿大2004年加拿大苹果产量为38.2万吨,比2003年的低产稍高一点。1998-2002年加拿大苹果年均产为49.4万吨。安大略湖的湿凉天气以及新不伦瑞克和新斯科舍的多变天气使得2004年的产量比预期低。尽管2003/04产季加拿大苹果进口量下降到13.6万吨,比去年低6%,但比前5年12.4万吨的平均进口量高10%。美国在加拿大鲜苹果进口市场的份额从去年的78%下滑到2003/04产季的70%,加拿大从智利、南非和中国的苹果进口量在增加。近几年,从中国进口的鲜苹果要经过CFIA的检验。在加拿大农业和农产品信息网AAFC上可以了解到加拿大多伦多和蒙特利尔主要批发市场每周的和每天的鲜苹果价格。网址http://中国台湾省我国台湾省消费的苹果90%来自进口,由于耕作面积有限,即使在风调雨顺之年,台湾省的苹果生产也不会超过1万吨,不到其苹果总消费量的10%。台湾本省苹果主要是Star King品种。80%的省内产苹果用于鲜食市场,由于省内的苹果生产商遇到很大的资金困难,商业性苹果种植面积连年减少,长期发展趋势不容乐观。2003产季台湾省苹果市场需求比较稳定,约11.5万吨。苹果是台湾省消费量最大的进口水果。从消费看,只有柑桔大于苹果,但96%的柑桔都是本省生产的。从增长前景来看,苹果比不上其他进口水果,如葡萄、油桃、樱桃和浆果。如果台湾省的经济能够回复到3%-5%的增长率,苹果需求量应该能大幅上涨,每年将多进口1-2万吨苹果。不过,鉴于岛内水果和进口水果的多样性,且没有新的因素来改变竞争形势(如有关苹果营养方面的新发现),苹果消费不会达到20世纪90年末的高水平。由于富士口味甘甜、口感脆硬,依然是最受欢迎的品种,占苹果零售总量的80%以上。其他品种主要有嘎拉、Pacific Rose、红元帅和澳洲青苹,其中两种主要在产季后期弥补富士的市场空缺。2002年台湾加入WTO后,取消了进口配额限制(智利、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南非、阿根廷和欧盟),并解除了对韩国苹果进口的禁令。但中国大陆依然被挡在台湾苹果进口市场之外。目前台湾省征收20%的苹果进口关税,比2002年前的50%降低了很多。苹果出口指南(二)如何扩大出口?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苹果生产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苹果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优质苹果需要大量的人工投入,如套袋、采收等。我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力成本低,苹果的生产成本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如我国苹果生产成本约0.9元/公斤,为世界苹果生产成本的25%左右。我国苹果出口价格近年保持在350美元/吨左右,比国际市场苹果价格低50%。此外,国家取消农业特产税和农业税政策出台,进一步调动了广大企业和果农的生产积极性。但另一方面,我国苹果生产平均单产11.1吨/公顷,不到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优质果率不足30%,比生产发达国家低30%以上,在国际市场上只靠低价位竞争;农民组织化程度低,苹果分散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没有根本改变,导致果品大小不一,质量参差不齐,难以适应国际市场要求,部分果农仍在不合理使用农药。要扩大出口,必须全面提升我国苹果的国际竞争力。一、优化产品结构中国苹果生产集中在环渤海地区、西北黄土高原、黄河故道和西南冷凉高地四个区域。其中,环渤海地区和西北黄土高原栽培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 78%和80%,已基本实现了规模化经营。良种比例大幅提高,“红富士”、“元帅系”、“金冠”、“乔纳金”、“嘎拉”的栽培面积所占比重分别、达到 49.2%、9.7%、3.0%、2.8%、1.9%。为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需求,我国苹果的栽培品种应进一步调整。1、调整鲜果品种结构。主要是对苹果生产进行市场定位,实行以销定产。东南亚地区的消费者喜欢吃比较甜、比较大的苹果,对出口东南亚地区的产区,品种应该以“红富士”为主,并在生产过程中按东南亚优质苹果的判断标准进行管理和控制。目前中国苹果在东南亚地区有较强竞争力,与中国选择的生产品种有直接关系,也是中国苹果栽培适应市场需求的突出表现。美国、法国和新西兰等国家的消费者喜欢吃含糖低的“金苹果”、“青苹果”等,对苹果的一致程度要求高,苹果大小适中,个太大、太小都被认为是次品。2、按成熟期调整苹果品种。中国苹果大部分是晚熟品种,其产量占总产量的75%-80%,早熟品种的产量不足5%,中熟品种的产量占 15%-20%,成熟期过于集中,市场销售压力大。如果进口国调高鲜果成熟上市期间的关税税率,中国苹果的出口成本就会增加。因此,增加早熟、中熟品种栽培,不但可以缓解集中采摘后市场销售的压力,还可以延续苹果的市场供应时间,提高出口的经济效益。二、优化市场结构中国苹果出口目标国家按距产地的距离和经济发展程度分为三个层次:1、距离较近的中低收入水平国家,主要包括除日本、韩国外的东南亚国家、地区和俄罗斯等。这些国家大部分不生产苹果,或因收入水平不高而对苹果的价格比较敏感,对苹果质量要:求相对比较宽松,是传统的中国苹果出口主要市场。2、距离较近、人均收入水平较高的日本和韩国。由于生活水平较高,这两国苹果的消费量很大,消费者嗜好甜苹果,与中国主要苹果品种相同,但对苹果的质量要求较高。目前日本、韩国还对我国封锁苹果市场,但现在日本已经对美国开放。日本苹果生产成本越来越高,消费量却很大。一旦开关,由于地缘、价格、质量等优势,我国苹果将极具竞争力。由于气候原因,台湾基本上不生产苹果,苹果是台湾进口量最大的水果品种,目前被美国、日本、智利、新西兰所主导,如能促进台湾对大陆开放市场,大陆的苹果凭借品种、品质、地域、价格等优势,将极具竞争力。3、北美和欧洲市场。这些国家人均收入水平较高,距离中国较远,消费者嗜好非甜苹果,与中国主要产品品种不一致。但由于生产成本的原因,这些国家的苹果生产呈萎缩趋势。如调整我国苹果品种,这些国家可以成为中国苹果出口潜力巨大的市场。在苹果出口的主要市场,应稳定市场份额,努力争取增量市场,发展新客户。加拿大、墨西哥、智利相继对我国苹果的开关是个好的开始。今后将继续开拓美、日、韩、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市场,使我国已具备一流品质的产品能顺利地参与国际竞争。三、优化经营结构中国苹果生产以家庭承包栽培为主,生产者也是销售商,苹果质量的一致性难以保障。收获季节形成的临时性经营组织,大部分急功近利,竞争无序,交易成本高,而且难以实现苹果采摘后的分级、清洗、打蜡上色和包装等商品化处理,大部分苹果以散装或简易包装的形式销售,谈不上产品品质与目标市场需求相适应,产品经营过程的增值效益低。国外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保证新鲜上市,特别注重苹果保鲜和包装,保鲜量占采摘量的60%以上,基本实现了采摘、挑选、保鲜处理、包装、贮藏一条龙作业。而中国苹果保鲜量只占采摘量的15%-20%,在产后保鲜、储藏和包装方面与国际苹果出口大国具有很大的差距。因此,要培养市场竞争主体,使市场竞争主体的竞争实力、出口规模与苹果生产基地规模相适应,实现采摘、贮藏和销售一条龙作业,逐步建立以普通冷藏和气调冷藏为主的比较完善的冷链系统。通过培育竞争主体对市场信号敏感、迅速反应的能力,更好地完善生产与市场的衔接,调整产品结构、鲜果与加工果品品种结构及规模,改变苹果生产经营方式,实现栽培和销售的专业化,达到优化苹果贸易结构的目的。要以竞争主体为载体建立质量检验检测体系,降低苹果生产过程中有害物质污染和农药残留,达到进口国对产品质量检验的要求。通过基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把产业链条向前推进。通过建立产品质量检验监督体系,规范苹果的生产和贸易活动,避免急功近利的市场行为,逐步建立国际市场上的信誉度,实行“品种、品质、品牌”战略,全面提升中国苹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5百度文库VIP限时优惠现在开通,立享6亿+VIP内容立即获取世界苹果出口市场情况苹果出口指南(一)世界主要苹果进口国及地区市场情况分析德国德国是欧盟国家中继意大利和法国之后的第三大苹果生产国。2003/04产季,德国国内鲜苹果消费总量达到147.5万吨,其中7万吨用于苹果汁以外的加工用料(如苹果调味等)。苹果汁用苹果量66.4万吨。2004/05产季,苹果消费达157.5万吨,加工用苹果88.7万吨。2003/04产季,德国苹果进口达到768822吨,比2002/03产季的851491吨减少了10%,其中13%的进口苹果用于苹果汁加工。由于国内苹果的丰收,2004/05产季苹果进口减少到70万吨。
不超过一周。答辩的过程正常情况下是需要5到10分钟,答辩完就可以知道结果的,当然有的可能需要导师商议一下,就会延迟通知,不出意外的情况下不超过一周时间。答辩是职称评定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答辩顺利与否也会影响到职称评定。
7到15天。江大网络教育论文答辩完7到15天出结果,并且答辩未通过的学生,在一年之内有且仅有一次二辩的机会,可在网院下个论文批次答辩时提出再次答辩申请。
晋升副高职称的论文答辩结果一般一个星期左右就能出来。答辩是职称评定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答辩顺利与否也会影响到职称评定。答辩的过程一般首先一般需要一个星期左右。
博士论文答辩后多久拿毕业证,一般博士论文通过后,正常毕业时间,学校会统一发毕业证,不可能单独给某个人发毕业证
每个学校的具体情况不一样。正常来讲,答辩结束后,台下答辩老师的分数就已经打好了,经过现场工作人员的计算,即可得到最终得分,具体统一公布时间各学校可能会不一样,一般不超过3天。
根据沈阳市教育委员会的最新规定,沈阳市副高答辩通常在报名当日或次日出结果,进入考试阶段的考生将会在几天内收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