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大一心理健康论文2000字

发布时间:

大一心理健康论文2000字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

语言暗示调节,相对来说大学生知识都是比较丰富的,而且他们的独立思维和思考能力比较强,因此通过一些语言暗示调节,可以帮助很多的大学生解决心理方面的问题,对于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等方面也有很积极的作用。理智调节,大学生一般来说都比较心高气傲好胜心特别的强,所以在生活工作之中往往都会有一些过激的反应,有的人甚至会思想比较狭隘,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事情,其实都应该用理智的头脑去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够控制自己心理平衡。自我意识调节,自我意识就是能够全面的认识到自己的情绪,而且还可以控制自己情绪的变化,像是自己的一些政治道德等方面的情绪调节,只有提高了自己的这种自我意识支配能力,才能够保证正常的自我意识发挥。情感调节,其实现在的大学生都是精力非常旺盛的,相对来说情感也是比较的丰富,有的时候还会产生很多不良的情绪,而这种情绪产生之后,如果难以释放那么就会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大学生就一定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感方面,最好是能够将这些不良的情绪转化为学习的动力。3如何做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首先,正视自己,保持自信,不自欺。对自己的各方面优缺点都能做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提苛刻的非分的期望和要求,但要上进;对自己的生活和理想能有规划,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同时,也会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还有,每个人都有一个缺陷不论什么,都不要因此觉得自卑。接受别人,敢于交往。能与他人相互沟通和换位思考,又能获得别人的理解和接受,能融于集体,不论是在班级还是宿舍或者社团,都能够交往顺畅。最后是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当今有太多的学生不懂得控制自己,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所以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并能够调节情绪。

大一新生心理健康教育2000字论文参考学习啦 斯娃 2017-07-31 18:41:08对大一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将有助于教育工作者观念的更新和经验方法的改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大一新生心理健康2000字论文,供大家参考。大一新生心理健康2000字论文篇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7周的心里健康教育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这7周的课程里我认识到原来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心里疾病,可能只有像孔子这样的圣人才可以说心里绝对的健康。因此现代社会没有像孔子那样心里绝对健康的人存在,有的只是心里相对健康的人。现代社会对于心里健康的标准是这样定义的:1 正视现实,接受现实 2 正确评价和悦纳自己 3 接受他人,善于人处 4乐观进取,反应适度 5 智力正常,人格完善 6心里行为符合年龄特征。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是从为数众多的中学生中选拔出来的佼佼者,在心理上有很强的优越感和自豪感。但是与此同时,由于注重文化教育,而忽略心里健康教育。导致大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心理问题,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基本是由90后大军组 成。我们生活在改革开放成效阶段,享受着改革开放的带来的成果。但是父母忙碌的工作,多数是独生子女的90后不得不独自去面对这个信息社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信息,没有人指导教育。这就导致了当代大学生的现状--知识文化高度发展,心里健康的滞后。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心里问题主要有:1 不能正式现实,接受现实,情绪不稳定。每个人都会遇到某些困难或挫折,这可能是一次考试没考好,可能是别人的批评。心里健康的同学会很快走出来,心里不健康的同学会陷入消极的情绪中不能自拔,不能面对现实,情绪反应过激,有的会自暴自弃,甚至自杀或者杀人。例如深圳大学学生杨倩因为犯错被老师批评而跳楼自杀。所以我们一点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学会面对现实,使自己的情绪保持在一种良好的状态,冷静面对才能解决问题 2 情感恋爱问题。恋爱是青年男女的一种正常的心里现象。大学生恋爱很正常,只要不影响学习工作,没人会反对,但不是每个大学生都有一个正确的爱情观。有的是因为从众心理,看见别人平日出双入对,自己也想恋爱一番。有的是因为好奇心里,只是对恋爱感到好奇,想体验一番而去恋爱。有的是游戏心里,为了派遣空虚,寻找刺激,无视恋爱道德。更有甚者有着殉情心里,不能正确对待爱情与学业的关系,爱情至上。一旦失恋,可能自暴自弃,甚至可能轻生,或走上犯罪的道路。所有恋爱时要有一个正确的恋爱观,不要因为寂寞而去恋爱,顺其自然,尊重爱情,懂的放手。3 人际关系问题,大学是一个从家庭生活向社会生活过度的一个阶段,我们不免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就是同学,舍友之间的关系,最容易反生矛盾也是发生在两者之间。或许是一句无心的话,或许是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就造成两人形同陌路,甚至反目成仇。所以我们要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懂得礼让,尊重他人,真诚待人。每一个人都不是独立的个体,都不能在社会上独自生活,学习生活上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和支持。因此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学会与人沟通变得至关重要。人际关系是人生的巨大财富,是我们打开成功大门的金钥匙。我们一般认为,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交往的过程中发生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的心里关系。人际关系主要包含三种成分:第一是 情感成分,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彼此间的情感活动。情感是人际关系的主要成分,也是人际关系的基础。第二是 认知成分 就是自己对自己人际关系状况的了解,是好还是坏,有什么不足。第三是行为成分,是人际交往的外在表现和结果。人际交往应该的遵循的原则:真诚原则,交互原则,交换原则,自我价值保护原则,平等原则,情绪控制原则我是一个随和的人,只要想和我真诚交朋友的人,我都会以真诚去对待。因此我也有一群不错的朋友群,我们一起生活,一起学习,有困难互相帮助,遇到问题互相理解,遭受挫折互相鼓励,拉一把。所以我的人际关系还算不错,不过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但在朋友交往中,特别是好朋友间,我比较喜欢开玩笑,扮演“丑人”的角色,经常说一些开玩笑的挖苦的话语。有的朋友能理解,打闹一下就算了。但有的朋友会误解,导致我们的友谊受到影响,甚至对我产生厌恶感。还有就是在朋友间我会表现得很活泼,很喜欢玩,但在人际交往的陌生阶段,我却表现得很“冷”。基本上从不主动聊天,都是比较被动,只有在被人搭话我才回应一两句。可能就是这个原因,我的朋友大多数是同班同学。对于不是经常见面的朋友,我也很少和他们联系,有的只是在网上聊聊天,或者过年的时候聚聚,这也导致我们的关系疏远。在我心情不好的时候,想一个人静静,对于朋友的话语表现得不耐烦。这些都是我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我或多或少地损失一些朋友,影响我和朋友之间的友谊。针对以上问题,在我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会努力地让自己变得自信,活泼些。不管是不是陌生的人,也主动去聊天,努力去交多点朋友,拓展自己的人际关系;和好朋友交往中,也会开开玩笑,不过会把握好度,该开玩笑时,就笑笑。对于什么朋友,在什么场合能开玩笑有个清晰的了解,这样才能不会一句玩笑话取得反效果;对于很久不见的朋友,我会多点和他们联系,多点聚会,一起吃个饭,保持友谊的长久。每个人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过只要我们时刻记住人际交往的原则:真诚,交换,平等,尊重。我们就能妥善处理好我们的人际关系。大一新生心理健康2000字论文篇二:谈大学生心理素质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要散布阳光到别人的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一、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在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利益格局差距加深。随着急剧的社会变迁引发的心理的心理问题也逐渐增多。随着中国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适龄青年都有机会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同时大学生们也渐渐走出了“栋梁之才”的神话,回归到现实生活中来。而是更多地承受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1)我们无法忘记2002年轰动全国的“清华大学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2)也同样对2004年云南大学马加爵事件杀害同宿舍四位同学的事件记忆犹新。........这一系列的事件留给世人的是无尽的警醒和反思。此类的案例在高校中绝非个别现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值得社会的共同关注。因此大学生心理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关注,高校学生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迫在眉睫。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1、 环境不适:初次离家过集体生活的同学都需要经历一个从不适应到逐步适应的过程。但在这一过程中,从小受溺爱或过度保护的人,性格孤僻、内向或暴气的人不易合群,就难以适应生活的变化,在孤独感,无助感的折磨下,个别容易产生抑郁。2、 学习的压力:青年学生因学习加大而轻生的实例也较为常见。大多是金人大学后由于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方法的布适应或所学专业与自己的学习兴趣、思维方式相抵触的一些原因,部分同学的学习成绩明显滞后,甚至面临留级、休学等现象。3、 情感的挫折:大学生既有对友情、爱情的追寻和渴望,也有情感的迷惑和失落,处理不好,就会受到压抑,抑郁等情绪的困扰。当今大学生相对一部分为独生子女,经常在父母的身边,得到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享受到家庭的温暖,金人大学后,情感产生波动。渴望关爱和友情,苦闷、孤寂、烦恼等情绪。4、 人际关系问题:我们情感丰富而敏感,渴望与人交往。获得友谊、尊重和理解。然而,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兴趣爱爱好、不同的生活习惯等造成的差异使得一些同学对人际交往产生了心理戒备,甚至形成封闭的心理。对人际交往的期望越高,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猜忌、戒备心理也越重,自我封闭的状态也就越来增重。封闭与交往的冲突,也是当前一些同学产生失落和自卑的重要原因之一。三、提高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的方法提高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的方法有很多种。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还需要外界的支持和鼓励,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首先,学校要做好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1、 积极优化校园环境,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营造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成为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案例分析、心理科普宣传等方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传播心理健康的理念,使得大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积极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以引起大学生对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自觉要求。2、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定期举办相关讲座。同时有利于大学生协调发展,高校校园精神氛围,对学生很强的感染力,能发挥调节心境、陶贻情操、愉悦身心、造就性格的功能,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3、 设立心理教育和咨询机构,积极开展学校心理咨询服务。积极向上、乐观、和谐、轻松的群体氛围,有利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4、 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智、体、美、劳的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以实现相互促进、相互互补夫人效果。在广泛的结伴、交际与合作中,建立和睦、融洽的人际关系,培养健全的人格,从而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5、 鼓励大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让朝气蓬勃、精力旺盛的大学生能在广阔的生活空间尽情的施展天赋与才华,增强竞争意识;奋发进取。其次,企业也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最后,大学生要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的主要还是靠自己。1、 要培养良好的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大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疾病。具体表现为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 1、客观方面 :与中学比,大学时期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1)学习的任务、内容、方法发生了变化。 中学学的是基础知识,大学学的是专业知识,中学有老师天天辅导,日日相随;大学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新大学生往往不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学习生活,不知道如何适应和支配时间。 2)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 部分新生在中学有寄读经历,但多数新生仍然是上学到学校,放学同家人居住在一起。进入大学后,班集体成为主要生活环境,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区,日常生活全要自理,这对那些平时习惯于依靠父母、家庭的人来说,确实是个难题。这种变化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 3)人际关系较中学时代要复杂。 大部分新生在中学时期居住的比较集中,从小学到中学,都有一些从小在一块儿的伙伴;班主任一任数年,天天相见。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语言、习俗,构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跨进大学,周围的人来自不同地区,素昧平生,语言、习俗各不相同;同学间由原来的热热闹闹、亲密无间变得陌生,有想法也难以启齿。因此,每逢节假日就会想家、想同学,会产生孤独感。 2、主观方面 新生物质生活的依赖性与精神生活的独立意识发生着矛盾;日益增强的自主自立意识以及主观愿望上的自主自立与客观条件上的可能性及能力之间发生着矛盾。这两方面的原因使那些适应新环境能力不强的新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如下心理问题: 一是盲目自满与自我陶醉 。因为考取了大学,老师表扬,同学羡慕,亲友夸奖,父母庆贺,部分学生在这种自我陶醉中渐渐松懈了斗志,终日悠哉游哉,认为自己是中学的尖子,大学里成绩也不会差,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盲目自满。 二是失望与失宠感 。有的学生入学前把大学生活过于理想化、神秘化,入学后感到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因而产生失望感,有的学生曾是中学的尖子,是家庭与学校的重点保护对象,进入大学一下子不受重视了,就会产生失宠感。 三是松气情绪与歇脚心理。 有的同学认为考上大学就是端上了铁饭碗,长期拼搏的目标已经达到,心理上得到了满足,生理上希望得到休整。加上进入大学后奋斗目标不明,适应能力不强,竞争的气势也有所减弱,便产生了“松口气,歇歇脚”的心理,再也鼓不起前进的勇气了。 四是畏首畏尾。 因为环境变化而瞻前顾后畏缩不前,社会活动不参加,运动场不光顾。整日除了学习之外,无所事事,生活单一,有碍个性发展。 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措施 : 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赋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训练,教育对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 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近年来,心理咨询机构不断完善,增设了多种形式的服务,已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2、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 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的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采用“心理健康问卷”从中筛选出有心理症状的学生,主动约请他们到心理咨询中心进一步通过面谈分析诊断,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了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得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 3、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因此,学校应该花力量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思想文化激荡、价值观念多元、新闻舆论冲击、社会瞬息万变、的世纪,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将经受更为严峻的考验。为此,要不断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使他们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参与国际人才竞争,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论文2000字

大学新生从中学过渡到大学,是他们一生的重大转折点。有些大一新生对大学环境容易出现种种不适应,对此,高校应重视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关于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的论文2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对高校大一新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思考》

摘要:从目前高校对大一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出发,本文试图构建一个较为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结合新生的心理特点,帮助新生尽快融入大学生活,创造美好人生。

关键词:大学新生 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5.069

大学新生从中学过渡到大学,是他们一生的重大转折点。在陌生的环境里,他们面临着生活方式、自我管理、学习方法、思想观念、人生目标等一系列问题的改变,心理将发生急剧的变化,稍有不慎,大学新生就会陷入心理困惑的泥潭,无法自拔。所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关乎其一生的生活质量,因此,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目前,大学新生适应问题也受到了教育者的高度重视,各高校对入学新生都曾做过心理普查等测试,并提出了新生心理问题的各方面表现。有学者研究表明,我国在校大学生表现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而神经症、人格问题等是不同社会体制、政治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背景下的大学生都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荷妮曾提出“追求理想化自我是神经症产生的根源”。国内有研究认为,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其适应能力高度相关,适应能力良好,心理健康水平就会提高。而产生休学以及退学、甚至自杀等极端行为的大学生大部分是低年级适应不良的学生。有学者将此称为“新生综合症”。

结合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可以总结新生主要心理问题有:第一,强迫症状。如对任何事情不经反复确认不放心。第二,人际关系障碍。如总注意周围的人、在乎别人的视线等。第三,情绪性格问题。主要症状为思想不集中、缺乏耐力、缺乏自信心、缺乏决断能力、情绪易被破坏、情绪起伏较大、缺乏热情和积极性等。

在我国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新生此前较少受到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普及,过多接收了强化的智力教育,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同时,心理问题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为防微杜渐,做好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入学教育,应该是大学教育内容的重要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心理健康入学教育工作:

1 课程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渠道

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对学分和学时进行合理设置。在第一学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员必修课程,使学生掌握最根本的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心理保健知识和心理危机预防知识。在后续的学期开设系列相关的选修课程,提高心理健康的知识水平。系列相关的课程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大学生心理咨询、大学生常见异常心理及应对、大学生自我规划、大学生人格发展、大学生情绪管理、大学生人际交往、大学生性心理以及恋爱心理、大学生压力挫折与危机处理和大学生生命教育等。

根据大学新生心理发展的特殊性,可以在每年9-10月或3-4月开展心理健康各方面主题教育活动,给大学新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引导措施,帮助他们顺利转换角色,尽快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顺利实现大学生“第一个过渡”。活动形式如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5.25心理健康日活动、心理话剧展演活动等。活动内容强调要“抓落实、重实效”,以其安然度过心理危机高发期。

2 心理危机干预与人生全面发展相结合,分级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受客观条件限制,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着重于干预心理危机学生,而对大部分普通学生,缺少发展心理学的积极引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可以采用分级形式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学校在开展新生入学资格审查时,对大学新生的家庭背景、身心健康状况进行逐一摸底,结合心理普查数据,为各类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开展个别心理咨询以及团体心理辅导。针对心理危机预警学生,建立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校级、院(系)级、班级和宿舍的“四位一体”网络,明确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实施办法,建立心理危机一级和二级预警学生档案。发挥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成员的作用,指导学生进行朋辈心理互助。

3 师资建设与专业研究相结合,增强队伍的技能力量

要提高大学新生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应在全校范围内树立起符合科学发展的教育氛围,建立统一协调并且多层次多角度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营造美好氛围。成立以主管校领导为首、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稳定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每个院(系)设置心理工作站,在各级学生会设立心理发展部,学生社团中设立相关协会,为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专职教师普遍偏少,多数学校未能达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中明确规定的“要按照师生(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研究生)比1:3000-5000的比例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的标准,也因此而无法开设各项心理健康课程。可以鼓励获得相应资格的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聘请有关方面专家加入教学队伍。并保证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按时接受专业培训和专业督导;提供专业设备和资料,如心理健康教育软件系统和音像教学资料等;配备必须的教学场所,如个案咨询室、减压放松室、心理图书阅览区等;开展教育工作的同时,进行更加深入专业的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胡启先等.当代大学生社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M].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237-238.

[2]姜伏莲.地方高校新生UPI调查结果的比较与分析[J].心理科学,2004,27(2):483-486.

[3](美)卡伦・荷妮著,陈收等译.神经症与人的成长[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15.

[4]钟向阳,张莉.大学新生心理适应及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高教探索,2009,(4).

作者简介:刘小丽(1978-),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少年心理问题应对,湖北省武汉科技大学学工处,湖北武汉 430025

心理健康 教育 对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将有助于教育工作者观念的更新和 经验 方法 的改善。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大学心理健康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心理健康是我们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同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心理健康是综合素质得到提高的前提,心理素质是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我们求知和成长,实际上是一种持续不断地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综合素质提高很多程度上是受心理素质的影响。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其次,心理健康是推动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一个人的心理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他的心理发展,心理健康使人格发展部仅能够引导一个的发展,而且使人格能够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最后,心理健康能够更多发挥人的潜能,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

心理健康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呢?

心理健康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而衡量一个人的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当代社会中工作和生活中的人们或多或少存在着这一方面的不足,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等。例如:无端苦闷,懒惰不思进取,自卑,没有了嗜好,反应迟钝,不愿与人交流,多疑,长期失眠等等,这都是心理不健康的一些症状。

就我而言就存在这样的问题,平时工作生活和学习中,生活方式,空余时间增多等多方面的变化,进入社会后出现了目标不明确,学习松懈,变得懒惰甚至不思进取,缺少生活兴趣,学习效率不高的情况。据我个人看来,压力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必然存在,假如社会上没有了压力,也就没有了竞争,没有了竞争也就没有了创新,没有了动力。社会只能停留在原来的水平甚至是倒退。所以压力是社会进步的产物,是不可避免的存在的一种形式。既然我们没有能力也不可能去改变它,那我们就应该学会去适应它,懂得合理地运用它。这样才能更好地生活。

所以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做到心理健康,下面我 总结 了几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 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活到老,学到老”,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己的融入知识的海洋,拼命地吸取新的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

2 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息和希望。

3 多看些心理书籍,正确引导自己的心理发展方向。

4 充分发挥学习的心理咨询作用,如果认识到自己有什么心理问题不能够解决,应该多寻求帮助,多与朋友沟通,谈心,直到彻底解决心理障碍。

由此可见:我们不能忽视任何小的错误,往往会导致不可收拾的残局。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我们应该好好地去学习,不仅对我们的学习有很多的帮助,而且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有很大影响的。

心理课让我认识了以前一直没有完全了解的自己的,渐渐地我认识到自己应该客观评价和接纳自己,认识自己能拓宽我们的人生道路,帮助我们更好地、更实际的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能正确地评估 个人的价值。为什么要认识自我呢?因为只有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 即不以自己在某些方面高于别人而自傲,亦不以某些方面低于别人而自惭,做到自知,正视现实,积极进取,摆好心态。在素质教育时代,心理健康教育已俨然成为培养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这门课,不仅利于己,其实也利于社会的建设,毕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增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摘要:

大学生群体,一个看似轻松,事实上却承担巨大压力的群体,学业、生活、情感、就业多重大山的压迫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告急。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一些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不断增多,自杀、凶杀等一些反常或恶性事件不时见诸报端,一个个血淋淋的事实,在不断警示我们,要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二十一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健康的心理,以积极进取、服务于社会的人生观作为自己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树立远大理想,“以天下为己任”,从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内驱力,推动大学生努力完成学业,自觉攀登科学高峰。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掌握 文化 科学知识的重要保证,有了良好的心态,不仅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而且有益于终身的发展。如果离开良好心理的培养,就培养不出具有先进文化知识的合格大学生。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地遇到一些诱惑,这些诱惑往往会给你的心理带来些许的波动,诱惑贯穿每个人的一生,面对诱惑我们应该调整心态,以正确的方式对付,以合理的方式解决,我们才能成长,成熟。

关键字:心理、健康、调整、成长。

大学生心理健康是一个被受关注的话题,如今对于以踏入大学生活的我们来说,如何正确的树立一个好的人生观,培养一个健康的心理是尤为重要的。通过这次学习我明白了人生也许可以分为很多阶段,每个阶段心理都有着不同的转变。 心理健康是一种想法上的、观念上的健康。在这里我对大学生活的 人际交往 问题以及大学生恋爱心理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大学生活中的人际交往问题

记得上课时老师讲过“比起中学生,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更为复杂,更为广泛,独立性更强,更具社会性。”这也就意味着我们从一个私有的小空间,逐步的向社会这个大的空间融入,如何可以更好的融入这张大的人际关系网成我们前进的潜在问题。正因如此交往能力越来越成为我们心目中衡量个人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我们正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我们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具有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然而并不是每个人在交往中都能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在这一过程中,有相当数量的人会产生各种问题。认知、情绪及人格因素,都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建立。一旦在这一过程中受挫,就可能表现为自我否定而陷入苦闷与焦虑之中,或因企图对抗而陷入困境,并由此产生心理问题。

如何在大学中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呢?首先在大学人际交往中要注意一下几点。

1、要注重自身人格塑造和能力的培养。

人们喜欢真诚、热情、友好的人,讨厌虚伪、自私、冷酷的人。在同学中选择朋友,首先考虑的是个性品质,与成熟、热情、坦率、有责任感的人多交往。所以,若想要增强人际吸引力,融洽地与他人相处,就应充分健全自己的品格,表现自己的特长,使自己的品格、能力、才华不断提高。

2、要宽宏豁达,学会体察对方心理,做到以诚相待。

我们在交往中要学会做个有心人,善于体察别人的心境,主动关心他人,使他们感受到你的善意和温暖。以同宿舍的室友为例,每个人都要注意观察,尽量满足他人的需要,如经常打水、扫地,为生病或有事的同学打饭、补习功课等。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的时候,我们需要多进行换位思考,只有将心比心,以诚换诚,才能达到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共鸣。

3、掌握一定的社交技巧。

交往中的技巧犹如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它可以帮助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增进彼此的沟通和了解,缩短心理距离,建立良好的关系。 二、大学生恋爱心理

大学生的恋爱心理是指大学生在心理、心理能量。环境的共同作用下表现出来的对异性的求知、接近、进行恋爱、追求爱情等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各种心理现象。

长久以来恋爱心理问题就是是困扰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站在一个理性的角度来说,恋爱所带来并不一定是快乐和幸福,往往有些人体会到的是烦恼和苦涩。对这样的人来说,还需进一步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否则匆忙进入恋爱,很可能弊多利少。大学阶段的学习很紧张,时间很有限,如果为了处理恋爱中的矛盾、烦恼而花去很多时间、精力,影响学习和全面发展,无疑是于己于国都不利的,也是违背恋爱心理健康的。人格不成熟的大学生匆忙涉足恋爱容易导致不成熟的恋爱,容易产生多种心理问题。如果恋爱双方都不成熟,那么失败的可能性就更大,或者会产生更多的负面影响。从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实践看,恋爱中的矛盾纠纷多产生于他们不成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在我看来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主要存在的现状。

1、自卑现象

总感到自己缺乏被爱的吸引力常有一些人为自己还没有恋人而自卑,认为自己对异性没有吸引力,认为别人瞧不起自己,不敢坦然与异性交往,更怕在异性面前失误,只好用回避与异性接触的办法保护自尊心,并极力掩盖内心深处的痛苦与失落。

对于有这种心理困境的大学生应从各方面多寻找自己的长处,挖掘自己能吸引他人的闪光点,并学着变换一下 思维方式 ,用自己的优点与别人的缺点去对比,以增强自信。

2、能做恋人的异性朋友难寻

这种恋爱心理困境的原因主要在于对友情和恋情的认识还很肤浅,对社会中人际关系的科学认识的缺乏更证实了他们的性心理发育的确滞后于性生理的成熟。当然,也不排除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观念更新所形成的复杂人际关系对大学生们的影响及心理冲击。

揭示爱情的自然性、社会性和复杂性,引导大学生在寻求爱情的过程中既要有主观上的用心、又要顺应自然。在与异性的交往中要学会控制感情,勇于说“不”,不自作多情,更不要错把迷恋当爱情。

3、“试婚”现象

“试婚”现象这除了与大学生性心理发育的成熟及角色的特殊性相关外,一方面是受西方“性自由、性解放”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我国在学校性知识教育上的薄弱、大众媒体宣传的不适当有关。

大学生应该正确的恋爱观将对他们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对于在大学生中出现的恋爱现象,我们要正确对待,积极引导。

结束语:

通过大学里心理健康课程的学习使我明白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性和不可或缺性,我们需要时刻保持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态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适应快节奏的生活,同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一下需要帮助的和有心理障碍的同学,让大学充满健康,充满快乐和温馨的气息,远离心理问题。

虽然这个学期的心理学课程已经结束了,他能给我的也很有限,但是有更多的东西值得我自己去领悟,去体会。通过这次的学习,我受益非浅,他给我的生活带了很多改变。在此,我要真诚的感谢陪我走过这一学期的心理学,更要感谢我们的心理学老师的精彩讲授,教会了我们很多很多。

>>>下一页更多精彩“大学心理健康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2000字论文如下: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的日益普及,精英人才的增多,社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群体的优势并没有随着大学生人数的增加而有所上升,相反是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压力和考验。这一系列的现实背后,会给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状况带来怎样的影响,本文着重从这个方面入手分析讨论。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高等教育 压力

一、引言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有才无德。一个人的学历是代表他学习经历,反映了他知识教育一方面的成果。而无法反映出他的人格、身心,而人格的教育、身心的教育、心理的教育,这些教育才是对一个人起到更大作用的教育。

其次,功利主义。无论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指向功利的功能,非功利的价值渐渐淡薄。进入大学之后,学生的目标也是为了就业或者考研、出国。整个教育会陷入严重的功利化氛围当中。第三,漠视生命。

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尊严的意识、尊重他人的人格、保护自我这方面的教育是比较缺乏的,因此遇到矛盾的时候,学生可能就会采取非常过激的手段来进行处理,甚至根本就没有想到过面对的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大学生群体所面临的潜在的心理危机值得我们关注。

综合分析来看,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根源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认同危机

大学生活与以往的生活不一样,在面对学习、生活、爱情等方面纷繁复杂的选择时,易陷入内心与外界环境的不平衡与不稳定之中,人格处于自我矛盾的状态,压抑了自我的积极性,出现了严重的情感损伤和内心冲突。

2、意义世界的缺失

由于大学教育自身的特点,在大学生生活中体现出的空虚与混乱、冷漠与消极。大学生在经历心理失衡后必将以消极的形式追寻本真的存在。当所珍视的意义缺失产生心灵空寂时,生活与学习的勇气与信心也将消失殆尽。

3、应对机制的不当

通常大学生所采取的积极防御机制能帮助他们平安地度过危机,而采取的消极防御机制虽暂时能缓解内心的紧张状态。

但是,却为心理危机埋下了隐患,特别是在危机发生时采取“聚焦式”的思维认识事物、分析问题、进行消极归因时,都不利于行为的坚持性进展,所表现的是头脑中形成的一片暗区,形成无可奈何的消极、失落心态。

二、反思背后的举措

从外部环境看,高等教育的普及从客观上降低了大学生自身的竞争力但其骨子里的自视甚高却没有因此减少,除此之外,来自社会的就业压力,学校的考试压力也是的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进一步加大。

很多悲剧的产生一方面来自大学生自身认知的偏差,没来得及调试自身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来自学校,社会等方面没有及时的引导。因此,如何妥善的预防和解决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所引发的悲剧再次发生,对我们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这需要来自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努力。

正确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非是一朝一夕之功,也绝非权力所能奏效。所以预防是减少大学生犯罪的最有效的途径。预防大学生犯罪是对人才的珍惜,是对社会的责任。因此减少和预防大学生犯罪,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明显效果。

预防大学生犯罪与预防其他犯罪具有相似性,最根本的措施还在于防范于未然,针对其犯罪原因,实行综合治理,形成一种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环境,才能收到治本的效果。

1、作为学校

开设相应的心理咨询的课,普及心理的一些知识,同时完善学校的心理服务机构,及时了解掌握学生一些心理的问题,给他们进行相应的救助。

帮助大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身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从而可以引导大学生更为有效地而对现实,为大学生提供建立新型人际关系的机会;增加大学生的心理自由度,帮助其改变过去的心理异常,最终恢复健康的心理。

2、作为家庭

父母应该把学生作为是未成年的社会公民对待,应该建立起平等沟通的关系。

3、作为大学生群体自己

第一,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第二,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学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亿能力减退。

第三,加强自我心理调节。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大学生处于青年期阶段,经验的缺乏和知识的幼稚决定了这个时期人的心理发展的某些方面落后于生理机能的成长速度。

因而,在其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许多尴尬、困惑、烦恼和苦闷。这些心理问题如果总是挥之不去,日积月累,就有可能成为心理障碍而影响学习和生活。

让学生正视现实,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同现实的良好接触。进行自我调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

第四,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大学生应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通过社会交往才能不断地丰富和激活人们的内心世界,有利于心理保健。

三、结束语

有心理危机并不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关键在于,如何结合学校,社会,家庭等各界力量帮助大学生群体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能够“安全着陆”,用一颗成熟,从容的心态面对处理自身的心理危机。

这其中要反思和行动的不仅仅是外界,大学生群体自身也应该开始重新定位自身是否拥有正确的,积极地,向上的人身观,价值观,能够在关键时刻帮助他们认清自身,走出心理健康危机,走上真正属于大学生群体自己的阳光校园道路。

心理健康论文2000字

大一新生心理健康教育2000字论文参考学习啦 斯娃 2017-07-31 18:41:08对大一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将有助于教育工作者观念的更新和经验方法的改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大一新生心理健康2000字论文,供大家参考。大一新生心理健康2000字论文篇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7周的心里健康教育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这7周的课程里我认识到原来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心里疾病,可能只有像孔子这样的圣人才可以说心里绝对的健康。因此现代社会没有像孔子那样心里绝对健康的人存在,有的只是心里相对健康的人。现代社会对于心里健康的标准是这样定义的:1 正视现实,接受现实 2 正确评价和悦纳自己 3 接受他人,善于人处 4乐观进取,反应适度 5 智力正常,人格完善 6心里行为符合年龄特征。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是从为数众多的中学生中选拔出来的佼佼者,在心理上有很强的优越感和自豪感。但是与此同时,由于注重文化教育,而忽略心里健康教育。导致大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心理问题,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基本是由90后大军组 成。我们生活在改革开放成效阶段,享受着改革开放的带来的成果。但是父母忙碌的工作,多数是独生子女的90后不得不独自去面对这个信息社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信息,没有人指导教育。这就导致了当代大学生的现状--知识文化高度发展,心里健康的滞后。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心里问题主要有:1 不能正式现实,接受现实,情绪不稳定。每个人都会遇到某些困难或挫折,这可能是一次考试没考好,可能是别人的批评。心里健康的同学会很快走出来,心里不健康的同学会陷入消极的情绪中不能自拔,不能面对现实,情绪反应过激,有的会自暴自弃,甚至自杀或者杀人。例如深圳大学学生杨倩因为犯错被老师批评而跳楼自杀。所以我们一点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学会面对现实,使自己的情绪保持在一种良好的状态,冷静面对才能解决问题 2 情感恋爱问题。恋爱是青年男女的一种正常的心里现象。大学生恋爱很正常,只要不影响学习工作,没人会反对,但不是每个大学生都有一个正确的爱情观。有的是因为从众心理,看见别人平日出双入对,自己也想恋爱一番。有的是因为好奇心里,只是对恋爱感到好奇,想体验一番而去恋爱。有的是游戏心里,为了派遣空虚,寻找刺激,无视恋爱道德。更有甚者有着殉情心里,不能正确对待爱情与学业的关系,爱情至上。一旦失恋,可能自暴自弃,甚至可能轻生,或走上犯罪的道路。所有恋爱时要有一个正确的恋爱观,不要因为寂寞而去恋爱,顺其自然,尊重爱情,懂的放手。3 人际关系问题,大学是一个从家庭生活向社会生活过度的一个阶段,我们不免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就是同学,舍友之间的关系,最容易反生矛盾也是发生在两者之间。或许是一句无心的话,或许是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就造成两人形同陌路,甚至反目成仇。所以我们要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懂得礼让,尊重他人,真诚待人。每一个人都不是独立的个体,都不能在社会上独自生活,学习生活上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和支持。因此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学会与人沟通变得至关重要。人际关系是人生的巨大财富,是我们打开成功大门的金钥匙。我们一般认为,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交往的过程中发生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的心里关系。人际关系主要包含三种成分:第一是 情感成分,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彼此间的情感活动。情感是人际关系的主要成分,也是人际关系的基础。第二是 认知成分 就是自己对自己人际关系状况的了解,是好还是坏,有什么不足。第三是行为成分,是人际交往的外在表现和结果。人际交往应该的遵循的原则:真诚原则,交互原则,交换原则,自我价值保护原则,平等原则,情绪控制原则我是一个随和的人,只要想和我真诚交朋友的人,我都会以真诚去对待。因此我也有一群不错的朋友群,我们一起生活,一起学习,有困难互相帮助,遇到问题互相理解,遭受挫折互相鼓励,拉一把。所以我的人际关系还算不错,不过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但在朋友交往中,特别是好朋友间,我比较喜欢开玩笑,扮演“丑人”的角色,经常说一些开玩笑的挖苦的话语。有的朋友能理解,打闹一下就算了。但有的朋友会误解,导致我们的友谊受到影响,甚至对我产生厌恶感。还有就是在朋友间我会表现得很活泼,很喜欢玩,但在人际交往的陌生阶段,我却表现得很“冷”。基本上从不主动聊天,都是比较被动,只有在被人搭话我才回应一两句。可能就是这个原因,我的朋友大多数是同班同学。对于不是经常见面的朋友,我也很少和他们联系,有的只是在网上聊聊天,或者过年的时候聚聚,这也导致我们的关系疏远。在我心情不好的时候,想一个人静静,对于朋友的话语表现得不耐烦。这些都是我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我或多或少地损失一些朋友,影响我和朋友之间的友谊。针对以上问题,在我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会努力地让自己变得自信,活泼些。不管是不是陌生的人,也主动去聊天,努力去交多点朋友,拓展自己的人际关系;和好朋友交往中,也会开开玩笑,不过会把握好度,该开玩笑时,就笑笑。对于什么朋友,在什么场合能开玩笑有个清晰的了解,这样才能不会一句玩笑话取得反效果;对于很久不见的朋友,我会多点和他们联系,多点聚会,一起吃个饭,保持友谊的长久。每个人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过只要我们时刻记住人际交往的原则:真诚,交换,平等,尊重。我们就能妥善处理好我们的人际关系。大一新生心理健康2000字论文篇二:谈大学生心理素质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要散布阳光到别人的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一、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在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利益格局差距加深。随着急剧的社会变迁引发的心理的心理问题也逐渐增多。随着中国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适龄青年都有机会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同时大学生们也渐渐走出了“栋梁之才”的神话,回归到现实生活中来。而是更多地承受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1)我们无法忘记2002年轰动全国的“清华大学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2)也同样对2004年云南大学马加爵事件杀害同宿舍四位同学的事件记忆犹新。........这一系列的事件留给世人的是无尽的警醒和反思。此类的案例在高校中绝非个别现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值得社会的共同关注。因此大学生心理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关注,高校学生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迫在眉睫。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1、 环境不适:初次离家过集体生活的同学都需要经历一个从不适应到逐步适应的过程。但在这一过程中,从小受溺爱或过度保护的人,性格孤僻、内向或暴气的人不易合群,就难以适应生活的变化,在孤独感,无助感的折磨下,个别容易产生抑郁。2、 学习的压力:青年学生因学习加大而轻生的实例也较为常见。大多是金人大学后由于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方法的布适应或所学专业与自己的学习兴趣、思维方式相抵触的一些原因,部分同学的学习成绩明显滞后,甚至面临留级、休学等现象。3、 情感的挫折:大学生既有对友情、爱情的追寻和渴望,也有情感的迷惑和失落,处理不好,就会受到压抑,抑郁等情绪的困扰。当今大学生相对一部分为独生子女,经常在父母的身边,得到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享受到家庭的温暖,金人大学后,情感产生波动。渴望关爱和友情,苦闷、孤寂、烦恼等情绪。4、 人际关系问题:我们情感丰富而敏感,渴望与人交往。获得友谊、尊重和理解。然而,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兴趣爱爱好、不同的生活习惯等造成的差异使得一些同学对人际交往产生了心理戒备,甚至形成封闭的心理。对人际交往的期望越高,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猜忌、戒备心理也越重,自我封闭的状态也就越来增重。封闭与交往的冲突,也是当前一些同学产生失落和自卑的重要原因之一。三、提高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的方法提高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的方法有很多种。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还需要外界的支持和鼓励,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首先,学校要做好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1、 积极优化校园环境,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营造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成为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案例分析、心理科普宣传等方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传播心理健康的理念,使得大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积极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以引起大学生对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自觉要求。2、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定期举办相关讲座。同时有利于大学生协调发展,高校校园精神氛围,对学生很强的感染力,能发挥调节心境、陶贻情操、愉悦身心、造就性格的功能,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3、 设立心理教育和咨询机构,积极开展学校心理咨询服务。积极向上、乐观、和谐、轻松的群体氛围,有利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4、 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智、体、美、劳的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以实现相互促进、相互互补夫人效果。在广泛的结伴、交际与合作中,建立和睦、融洽的人际关系,培养健全的人格,从而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5、 鼓励大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让朝气蓬勃、精力旺盛的大学生能在广阔的生活空间尽情的施展天赋与才华,增强竞争意识;奋发进取。其次,企业也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最后,大学生要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的主要还是靠自己。1、 要培养良好的

进入大学,标志着人生开始了一个新的成长阶段。大学阶段是大学生走向成才的重要阶段,健康向上的心理是大学生成才的必备条件之一,大学生要科学认识自我发展,努力加强心理素质培养,逐步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不断增进心理健康水平。学习环境在改变,大学生要变积极适应新的环境,科学确定新的目标,逐步树立新的自我。保持正常的心态,稳定的情绪。有健康的心理的人能正确地审视自己、认识自己,坦然地接受自我。摆正自己的位置。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哪个人在每个方面都是最好的,也没有哪个人在每个方面都是差的。作为大学生,应该对此 有正确的认识,思想上要自立自强,以积极健康的态度对待客观现实,寻求对策,赢得主动。大学生面对陌生环境,相互之间特别需要沟通,需要理解,渴望建立一种和谐的人际氛围,以摆脱寂寞感和孤独感。为此,大学生首先要树立自信,大胆真诚地与他人进行交往,加深彼此间的了解;其次要主动参加集体活动,热情帮助他人,扩大自己的交往际圈。身心健康是成长成才的基础,因此,每一位大学生都应该重视自己的健康,这当代不仅此于身体健康,也都应该对自身的心理架空负责,大学生心理健康是一种理想尺度,它反映的是个体能很好地适应社会所必需的一种心理状况,但不是最完美或完善的境界。这就要求大学生一方面要调整和修正自己的心境,以达到心理健康的标准,更好地维持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另一方面要不断增进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追求心理发展的更高层次,以完善自我,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大学阶段是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成才的重要阶段,是大学生人生道路的一个里程碑。在大学期间,大学生要储备科学知识,开发智力潜能,优化个性品质,增强身体素质,协调人际关系,面临择业就职的思考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建立在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基础。因此,大学生必须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发展特点,加强心理素质培养,不断增进心理健康状况。大学生只要正视现实,对社会和自身具有正确认识,对人生价值和生活意义付出正确评价,坚定实现理想百折不挠的信念和意志,不断追求远大的理想目标,才能理智地面对社会,科学的思考人生,从而积极向上,一步一步地向成才目标迈进。因此,我们必须保持健康的心理,这样才能更容易集中我们的精力,为实现自身的理想和自己走上成才的道路努力奋斗。健康是人的第一财富,是人生发展的基础。我们应该树立科学的健康意识,重视身心健康,更要维护和增进自身的心理健康,培养优良的心理素质,提高自我的心理调适能力,为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我们都要保持情绪正常,认知合理,正确把握自己,积极适应新的环境和主动与人沟通。

大学生心理健康2000字论文如下: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的日益普及,精英人才的增多,社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群体的优势并没有随着大学生人数的增加而有所上升,相反是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压力和考验。这一系列的现实背后,会给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状况带来怎样的影响,本文着重从这个方面入手分析讨论。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高等教育 压力

一、引言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有才无德。一个人的学历是代表他学习经历,反映了他知识教育一方面的成果。而无法反映出他的人格、身心,而人格的教育、身心的教育、心理的教育,这些教育才是对一个人起到更大作用的教育。

其次,功利主义。无论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指向功利的功能,非功利的价值渐渐淡薄。进入大学之后,学生的目标也是为了就业或者考研、出国。整个教育会陷入严重的功利化氛围当中。第三,漠视生命。

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尊严的意识、尊重他人的人格、保护自我这方面的教育是比较缺乏的,因此遇到矛盾的时候,学生可能就会采取非常过激的手段来进行处理,甚至根本就没有想到过面对的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大学生群体所面临的潜在的心理危机值得我们关注。

综合分析来看,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根源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认同危机

大学生活与以往的生活不一样,在面对学习、生活、爱情等方面纷繁复杂的选择时,易陷入内心与外界环境的不平衡与不稳定之中,人格处于自我矛盾的状态,压抑了自我的积极性,出现了严重的情感损伤和内心冲突。

2、意义世界的缺失

由于大学教育自身的特点,在大学生生活中体现出的空虚与混乱、冷漠与消极。大学生在经历心理失衡后必将以消极的形式追寻本真的存在。当所珍视的意义缺失产生心灵空寂时,生活与学习的勇气与信心也将消失殆尽。

3、应对机制的不当

通常大学生所采取的积极防御机制能帮助他们平安地度过危机,而采取的消极防御机制虽暂时能缓解内心的紧张状态。

但是,却为心理危机埋下了隐患,特别是在危机发生时采取“聚焦式”的思维认识事物、分析问题、进行消极归因时,都不利于行为的坚持性进展,所表现的是头脑中形成的一片暗区,形成无可奈何的消极、失落心态。

二、反思背后的举措

从外部环境看,高等教育的普及从客观上降低了大学生自身的竞争力但其骨子里的自视甚高却没有因此减少,除此之外,来自社会的就业压力,学校的考试压力也是的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进一步加大。

很多悲剧的产生一方面来自大学生自身认知的偏差,没来得及调试自身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来自学校,社会等方面没有及时的引导。因此,如何妥善的预防和解决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所引发的悲剧再次发生,对我们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这需要来自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努力。

正确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非是一朝一夕之功,也绝非权力所能奏效。所以预防是减少大学生犯罪的最有效的途径。预防大学生犯罪是对人才的珍惜,是对社会的责任。因此减少和预防大学生犯罪,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明显效果。

预防大学生犯罪与预防其他犯罪具有相似性,最根本的措施还在于防范于未然,针对其犯罪原因,实行综合治理,形成一种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环境,才能收到治本的效果。

1、作为学校

开设相应的心理咨询的课,普及心理的一些知识,同时完善学校的心理服务机构,及时了解掌握学生一些心理的问题,给他们进行相应的救助。

帮助大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身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从而可以引导大学生更为有效地而对现实,为大学生提供建立新型人际关系的机会;增加大学生的心理自由度,帮助其改变过去的心理异常,最终恢复健康的心理。

2、作为家庭

父母应该把学生作为是未成年的社会公民对待,应该建立起平等沟通的关系。

3、作为大学生群体自己

第一,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第二,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学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亿能力减退。

第三,加强自我心理调节。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大学生处于青年期阶段,经验的缺乏和知识的幼稚决定了这个时期人的心理发展的某些方面落后于生理机能的成长速度。

因而,在其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许多尴尬、困惑、烦恼和苦闷。这些心理问题如果总是挥之不去,日积月累,就有可能成为心理障碍而影响学习和生活。

让学生正视现实,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同现实的良好接触。进行自我调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

第四,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大学生应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通过社会交往才能不断地丰富和激活人们的内心世界,有利于心理保健。

三、结束语

有心理危机并不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关键在于,如何结合学校,社会,家庭等各界力量帮助大学生群体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能够“安全着陆”,用一颗成熟,从容的心态面对处理自身的心理危机。

这其中要反思和行动的不仅仅是外界,大学生群体自身也应该开始重新定位自身是否拥有正确的,积极地,向上的人身观,价值观,能够在关键时刻帮助他们认清自身,走出心理健康危机,走上真正属于大学生群体自己的阳光校园道路。

语言暗示调节,相对来说大学生知识都是比较丰富的,而且他们的独立思维和思考能力比较强,因此通过一些语言暗示调节,可以帮助很多的大学生解决心理方面的问题,对于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等方面也有很积极的作用。理智调节,大学生一般来说都比较心高气傲好胜心特别的强,所以在生活工作之中往往都会有一些过激的反应,有的人甚至会思想比较狭隘,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事情,其实都应该用理智的头脑去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够控制自己心理平衡。自我意识调节,自我意识就是能够全面的认识到自己的情绪,而且还可以控制自己情绪的变化,像是自己的一些政治道德等方面的情绪调节,只有提高了自己的这种自我意识支配能力,才能够保证正常的自我意识发挥。情感调节,其实现在的大学生都是精力非常旺盛的,相对来说情感也是比较的丰富,有的时候还会产生很多不良的情绪,而这种情绪产生之后,如果难以释放那么就会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大学生就一定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感方面,最好是能够将这些不良的情绪转化为学习的动力。3如何做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首先,正视自己,保持自信,不自欺。对自己的各方面优缺点都能做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提苛刻的非分的期望和要求,但要上进;对自己的生活和理想能有规划,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同时,也会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还有,每个人都有一个缺陷不论什么,都不要因此觉得自卑。接受别人,敢于交往。能与他人相互沟通和换位思考,又能获得别人的理解和接受,能融于集体,不论是在班级还是宿舍或者社团,都能够交往顺畅。最后是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当今有太多的学生不懂得控制自己,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所以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并能够调节情绪。

大一期末心理健康论文2000

大学生心理健康2000字论文如下: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的日益普及,精英人才的增多,社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群体的优势并没有随着大学生人数的增加而有所上升,相反是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压力和考验。这一系列的现实背后,会给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状况带来怎样的影响,本文着重从这个方面入手分析讨论。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高等教育 压力

一、引言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有才无德。一个人的学历是代表他学习经历,反映了他知识教育一方面的成果。而无法反映出他的人格、身心,而人格的教育、身心的教育、心理的教育,这些教育才是对一个人起到更大作用的教育。

其次,功利主义。无论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指向功利的功能,非功利的价值渐渐淡薄。进入大学之后,学生的目标也是为了就业或者考研、出国。整个教育会陷入严重的功利化氛围当中。第三,漠视生命。

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尊严的意识、尊重他人的人格、保护自我这方面的教育是比较缺乏的,因此遇到矛盾的时候,学生可能就会采取非常过激的手段来进行处理,甚至根本就没有想到过面对的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大学生群体所面临的潜在的心理危机值得我们关注。

综合分析来看,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根源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认同危机

大学生活与以往的生活不一样,在面对学习、生活、爱情等方面纷繁复杂的选择时,易陷入内心与外界环境的不平衡与不稳定之中,人格处于自我矛盾的状态,压抑了自我的积极性,出现了严重的情感损伤和内心冲突。

2、意义世界的缺失

由于大学教育自身的特点,在大学生生活中体现出的空虚与混乱、冷漠与消极。大学生在经历心理失衡后必将以消极的形式追寻本真的存在。当所珍视的意义缺失产生心灵空寂时,生活与学习的勇气与信心也将消失殆尽。

3、应对机制的不当

通常大学生所采取的积极防御机制能帮助他们平安地度过危机,而采取的消极防御机制虽暂时能缓解内心的紧张状态。

但是,却为心理危机埋下了隐患,特别是在危机发生时采取“聚焦式”的思维认识事物、分析问题、进行消极归因时,都不利于行为的坚持性进展,所表现的是头脑中形成的一片暗区,形成无可奈何的消极、失落心态。

二、反思背后的举措

从外部环境看,高等教育的普及从客观上降低了大学生自身的竞争力但其骨子里的自视甚高却没有因此减少,除此之外,来自社会的就业压力,学校的考试压力也是的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进一步加大。

很多悲剧的产生一方面来自大学生自身认知的偏差,没来得及调试自身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来自学校,社会等方面没有及时的引导。因此,如何妥善的预防和解决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所引发的悲剧再次发生,对我们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这需要来自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努力。

正确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非是一朝一夕之功,也绝非权力所能奏效。所以预防是减少大学生犯罪的最有效的途径。预防大学生犯罪是对人才的珍惜,是对社会的责任。因此减少和预防大学生犯罪,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明显效果。

预防大学生犯罪与预防其他犯罪具有相似性,最根本的措施还在于防范于未然,针对其犯罪原因,实行综合治理,形成一种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环境,才能收到治本的效果。

1、作为学校

开设相应的心理咨询的课,普及心理的一些知识,同时完善学校的心理服务机构,及时了解掌握学生一些心理的问题,给他们进行相应的救助。

帮助大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身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从而可以引导大学生更为有效地而对现实,为大学生提供建立新型人际关系的机会;增加大学生的心理自由度,帮助其改变过去的心理异常,最终恢复健康的心理。

2、作为家庭

父母应该把学生作为是未成年的社会公民对待,应该建立起平等沟通的关系。

3、作为大学生群体自己

第一,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第二,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学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亿能力减退。

第三,加强自我心理调节。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大学生处于青年期阶段,经验的缺乏和知识的幼稚决定了这个时期人的心理发展的某些方面落后于生理机能的成长速度。

因而,在其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许多尴尬、困惑、烦恼和苦闷。这些心理问题如果总是挥之不去,日积月累,就有可能成为心理障碍而影响学习和生活。

让学生正视现实,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同现实的良好接触。进行自我调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

第四,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大学生应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通过社会交往才能不断地丰富和激活人们的内心世界,有利于心理保健。

三、结束语

有心理危机并不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关键在于,如何结合学校,社会,家庭等各界力量帮助大学生群体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能够“安全着陆”,用一颗成熟,从容的心态面对处理自身的心理危机。

这其中要反思和行动的不仅仅是外界,大学生群体自身也应该开始重新定位自身是否拥有正确的,积极地,向上的人身观,价值观,能够在关键时刻帮助他们认清自身,走出心理健康危机,走上真正属于大学生群体自己的阳光校园道路。

人生最美是真情,有爱相伴的心路历程摘要:人是有感情的,每个人的一生注定与各种情感相伴:亲情是根基,呵护我们成长,友情是发展,伴随我们前行,爱情是归宿,容纳我们的一切……关于这些感情,下面是我的经历和在今天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关键字:亲情,友情,爱情,父母,朋友,恋人,成长。一、亲情我想,在人的一生中,最实实在在的感情莫过于亲情。亲情是一切感情的基础,是种子,它让人体验爱,懂得爱,学会爱。在我的家里,母爱无比温暖,父爱无声(一山二虎之间没什么话可说)。有亲情的地方,是家。家的角色,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也在不断转换。当我们娇嫩弱小的时候,家是依赖和安全的保障。父母送我们上学,接我们下学;下雨时给我们送来雨伞和衣物,甚至天骤热时来送水;早上叫我们起床,三餐给我们准备好,晚上给盖上被踢掉了的被子;躺下后给讲故事、扇扇子直到我们熟睡着;生病了带着去医院,哄我们吃药,打针输液时给我们安慰;吃饭少了劝我们多吃点;带着我们去商场买新衣服和鞋子;看见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回来时给我们带一个;嫌我们看电视太多太近,怕坏了眼睛;反复督促我们先做完作业再去玩;出门前给我们装上零花钱;专门做一些我们爱吃的饭菜;把肉和蛋夹到我们碗里;说是给每人蒸一颗鸡蛋最后却总是多给我们一个……当我们长大,家是休息的地方,安放我们疲惫的心,安慰我们的委屈,给我们鼓励,为我们的大小成就而自豪。在外求学,不多在家。父母嘘寒问暖的电话便是世间最亲切而珍贵的牵挂。“钱还够吗,想要什么就买吧,别委屈自己” ;假期在家,当我们习惯性早起,他们却说再睡会儿吧,再睡会儿吧;说说想吃什么,(让你)妈给你做;经常自豪地向他们的朋友们说“我这孩子爱运动” ;尽最大可能满足我们的“想要进步”……二、友情友情是宽广的,那是相当重要。朋友是友情的载体,茫茫人海中相逢,接而相识,相知,这就是友情的最微妙之处。友情,有时是偶然的,一不留神还未看清对方便擦肩而过了,我们称之为“缘分”。小时候,一起玩泥巴的小伙伴便是最好的朋友。童年时的快乐便全是发生在一起嬉笑打闹的活动中了。那时候真实而单纯,乐了就笑,委屈了就哭,生气了就打架,扭打在土里,骑到他身上,直到对方认服为止,打不过就哭着泪流满面告诉妈妈。打完也就过去了,又和好如初,不会把愤怒积攒在心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长大后,朋友是与我们志趣相投的人。在身边的,我们一起生活,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互相帮助,一起疯一起闹,有时也一起小小地“堕落”一下(读者可自由想象)。在远方的,我们彼此保持问候,现如今,网络是我们“把酒言欢”的场所,代替了书信成为我们的交流方式。朋友中最亲密的是知己。得一知己足矣,却,也难矣。幸运的,我还是有一些朋友的。记得与小时候的伙伴们,大家从小就野,活泼得不行,一起练习倒立,一起练习爬树,看谁跑得快,看谁蹦得高,看谁跳得远,看谁翻跟头好看又快,看谁写的字漂亮,看谁口哨吹得响,看谁最先背过课文,看谁嗓门大,甚至,成绩也来拿来比,那是相当奋进啊。高中开始住校,一群陌生的人集合在一个班,由陌生到熟悉,择善者而亲近结交。那时候好打乒乓球,乒坛好啊,每周六下午,是爱好者玩得最爽的时候,互相切磋,赢了高兴,输了也不服气,下回再见分晓。2007年开始大学生活。认识到更多的朋友。我们班有运城人,晋城人,太原人,大同人,忻州人,吕梁人,长治人,临汾人,还有外省的朋友,秦皇岛人,唐山人,辽宁锦州人,沈阳人,山东人。2007年开始迷恋毽球运动,朋友圈开始突破自己的年龄层,打入70后的圈子。大家彼此热爱运动,喜欢踢毽儿,三年来不断地在一起锻炼,所以现在也算熟悉了。他(她)们30多岁,成熟,有自己的事业,有积蓄,有自己的想法和态度,有自己的女(男)人和孩子,懂得幽默和生活。与在学校的朋友们很不一样,别有一番乐趣,我受益匪浅。目前感觉,还是学校里的友谊最值得珍惜和抓住。“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司马迁如是说。学校里的友情,最纯真,最质朴。大家都没有什么坏的想法,也不会“暗害”“利用”“勾结”“贪污”“腐败”“找茬”“挑衅”“偷盗”。对待这些朋友,要大方,要宽容,要拿自己积极的、优秀的一面去影响对方,一起前行,互相进步。临近毕业,更加希望时间能稍微走得慢一点儿,好让我能跟这些无邪的年轻人们再好好地处一处。可惜,时间没有制动,不会刹车,也不能保存——以便在没有时间的时候,从存储器里拿出来一用。好在,离毕业,还有整整一年。三、爱情爱情是崇高的。两个人由陌生到偶遇相逢,再到相识,相知,相恋,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过程啊!爱情使两个原本陌路的人水火交融,彼此坦荡面对。我们可以说,爱情是神奇的。现在的我孑然一身,自由自在,但仔细回忆,仿佛还是有过所谓“爱情”之经历的。那一年十八岁,也或许十七岁,现在开始讲故事,那一段还算甜蜜的从没讲过的爱情故事。那是一种美妙的无法言喻的感觉,我开始喜欢文字,喜欢写纸条,反复修改直到满意后托“信使”(我买了雪糕才得以“收买”的)拿给她看。我知道,拿到以及看完纸条后的她是开心的,我愿意令她开心。你来我往,一直通着信件,尽管,只有半个教室的距离。那时候我们的课本,都被彼此乱写乱画得不成样子,每幅插图都有被对方写的标注,比如物理书上有一个宇宙飞船,她在下面写道:“猪头,飞船是我们的交通工具,你是船长,我要你带我去外太空摘星星和约会。”以此类推。有一天老师发现了我的书,从头翻到尾,又是摇头又是坏笑又是欣喜的样子,总之很复杂的表情,问我那都是谁涂的,我指了她——小时候我一直最怕老师。不知道那算不算“出卖”。庆幸,老师没有追究我们的“涂画门”事件(这里作褒义)。好像也没有什么好追究的,那是我们自己的事情。过了很久,有半年吧。“猪头,我喜欢你!”“嗯,收到。我也是~嘻嘻~”“哈哈!那么,猪头,你以后就是我女朋友了吧!”“哼!想得美!我才不做你女朋友呢!猪头,你当我男朋友就行了~哈哈!”“死猪头,现在我们谈论的是感情,别嘻嘻哈哈的!严肃点!”“死猪头,你再敢这样对女朋友凶!”“嘿嘿,不敢了。你答应是我女朋友啦~”“想得美!我才没答应呢~”……有一天散步,我们牵了手,那一瞬间,多么紧张与美妙,就那样一起牵着手往前走,没有说话,故作镇定,走着,走着,走了好长的路。从此,我们默默地互相关心,有时候会约个会,当然,请不要瞎想,那时候单纯着呢,聊聊天,说说笑笑也就各回各家了。考前紧张,她会买水果和一些下火的药给我。生病了她会很担心,当然,角色换过来的话,我也是。复习阶段,我们互相催促做题,下了学互相说一些鼓励对方坚持下去的话。那时候也开始注重形象,头发一天洗一次,出门必整理发型,鞋刷得白白的,总之,挺臭美的。那场感情,没有影响学习,相反,还有积极作用。这就是初恋经历的开端,因篇幅限制,后续内容就不讲了。到了大学,恋爱主要分以下几种:1、高中就好了的,一起报了这学校,一起考上;2、以前就已经是朋友,又考到一个学校,表白然后成为恋人;3、异地恋,没考到一个学校,但坚持着爱情;4、到了大学后,空虚寂寞,看谁都像是自己的她(他),谁跟我近我就想跟她(他)好;5、确实是对上了眼儿的。……我恭喜第一种,祝愿他们坚持不变心;祝福第二种,广阔的缘分天空下,你们终于看到了对方;我最佩服,最想祝福第三种,你们的爱情,天地为鉴;第四种,祝他们不再空虚,玩得开心,但愿能顺顺利利的,别出什么意外;第五种,愿他们能共同进步,哪怕毕业之日便是散会之时,那又如何。字数已够,故事讲完,论文就写到此为止吧。

期末论文是专科及以上学历教育为对本专业学生集中进行科学研究训练而要求学生在毕业前撰写的论文,一般安排在修业的最后一学年(学期)进行。

正文:

这学期学校为我们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心理健康,这个词听起来似乎很虚,实际上却与我们息息相关,甚至有的时候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死。

但是很多大学生却并不重视心理健康,确实,心理上的不健康在很多时候并没有身体上的不健康表现出来的那么明显,再加上对心理咨询的误解,当大学生们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时。

我们更多的选择的可能是憋在心里,然而这种“硬扛”的做法却往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那些没有解决的问题会成为我们的郁结,表面上似乎已经过去了,但在一定情境下又会被激发出来,导致严重的后果。

老师在课堂上多次向我们强调了心理咨询室的作用,鼓励我们遇到问题积极进行心理咨询。然而很多同学却仍然对心理咨询有一种排斥的心理。

一方面,这是因为很多人下意识地认为进行心理咨询师认为自己有精神疾病的表现,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看法。另一方面,中国人天性比较内敛,不善于将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不愿意将自己内心脆弱甚至阴暗的一面告诉他人。

然而很多事情,憋在心里真的是百害而无一利。我自己在高中的时候也有过几次心理咨询的经历,就我个人而言,心理咨询师在很多的时候往往是承担一个倾听者的角色,再加上几句适当的引导,引导你把心里的烦恼说出来。

很多时候,当你把烦恼说出来的时候,可能你就会轻松很多,或者心理咨询师给你几句点拨,你的郁结就会解开。

如果我们觉得不快乐,又不去积极地寻找纡解的方法,默默地憋在心里,让问题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后果不堪设想。

比如说近几年引起轰动的复旦投毒案、厦门公交纵火案,都是血淋淋的例子。这也告诉我们,当我们出现了心理问题时,一定要积极地寻求解诀之道,而心理咨询室就是一个较好的我们可以寻求帮助的地方。

老师在课堂 上还向我们推荐了许多值得一看的作品,其中《遇见最好的自己》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心理学这样一个高深的词汇原来就蕴含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我们休戚与共。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被自己的思想被自己的欲望所束缚,而觉得生活糟糕、内心沉重,为了走出这个困境,我们就必须好好检视自己的内心,通过身份认同察觉自我,实现真我。

才能真正地追求到爱与宁静,是的,我们都应该认识到真正的自己是怎么样的,也许我们并不完美,也没有人能做到十全十美,但我们可以获得完整。

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活在当下,大概就是最好的快乐秘.籍。红的凤凰花开了....就是这些生活中最寻常的点点滴滴,让我一次一次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

我品尝着生活赐予我的酸甜苦辣,无论是哪种滋味都是上天的馈赠,我们无法获得事事顺心的人生,却可以选择让自己舒心。当你能体味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小幸福时,你也就拥有了继续前行的动力。用温柔的目光看待世界,你也会被这世界温柔以待。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大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疾病。具体表现为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 1、客观方面 :与中学比,大学时期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1)学习的任务、内容、方法发生了变化。 中学学的是基础知识,大学学的是专业知识,中学有老师天天辅导,日日相随;大学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新大学生往往不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学习生活,不知道如何适应和支配时间。 2)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 部分新生在中学有寄读经历,但多数新生仍然是上学到学校,放学同家人居住在一起。进入大学后,班集体成为主要生活环境,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区,日常生活全要自理,这对那些平时习惯于依靠父母、家庭的人来说,确实是个难题。这种变化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 3)人际关系较中学时代要复杂。 大部分新生在中学时期居住的比较集中,从小学到中学,都有一些从小在一块儿的伙伴;班主任一任数年,天天相见。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语言、习俗,构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跨进大学,周围的人来自不同地区,素昧平生,语言、习俗各不相同;同学间由原来的热热闹闹、亲密无间变得陌生,有想法也难以启齿。因此,每逢节假日就会想家、想同学,会产生孤独感。 2、主观方面 新生物质生活的依赖性与精神生活的独立意识发生着矛盾;日益增强的自主自立意识以及主观愿望上的自主自立与客观条件上的可能性及能力之间发生着矛盾。这两方面的原因使那些适应新环境能力不强的新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如下心理问题: 一是盲目自满与自我陶醉 。因为考取了大学,老师表扬,同学羡慕,亲友夸奖,父母庆贺,部分学生在这种自我陶醉中渐渐松懈了斗志,终日悠哉游哉,认为自己是中学的尖子,大学里成绩也不会差,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盲目自满。 二是失望与失宠感 。有的学生入学前把大学生活过于理想化、神秘化,入学后感到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因而产生失望感,有的学生曾是中学的尖子,是家庭与学校的重点保护对象,进入大学一下子不受重视了,就会产生失宠感。 三是松气情绪与歇脚心理。 有的同学认为考上大学就是端上了铁饭碗,长期拼搏的目标已经达到,心理上得到了满足,生理上希望得到休整。加上进入大学后奋斗目标不明,适应能力不强,竞争的气势也有所减弱,便产生了“松口气,歇歇脚”的心理,再也鼓不起前进的勇气了。 四是畏首畏尾。 因为环境变化而瞻前顾后畏缩不前,社会活动不参加,运动场不光顾。整日除了学习之外,无所事事,生活单一,有碍个性发展。 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措施 : 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赋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训练,教育对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 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近年来,心理咨询机构不断完善,增设了多种形式的服务,已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2、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 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的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采用“心理健康问卷”从中筛选出有心理症状的学生,主动约请他们到心理咨询中心进一步通过面谈分析诊断,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了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得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 3、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因此,学校应该花力量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思想文化激荡、价值观念多元、新闻舆论冲击、社会瞬息万变、的世纪,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将经受更为严峻的考验。为此,要不断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使他们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参与国际人才竞争,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心理健康论文2000字大学生

《大学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摘 要:随着当下教育观念的转变,大学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也从单一的生物体育观正逐渐转变为由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构成的三维体育观。因此,大学体育教学中要以动态的、发展的、全方位的思维来实施教学活动。大学体育教学的切入点不仅要考虑学生的身体因素,而且要考虑心理和社会因素。本文从这个切入点出发来探讨大学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学 心理健康 影响

“健康”一词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部分。然而我们发现,在不同时期下的体育教学中都普遍存在着这样的弊病,即对体育学科认识过于片面:重身体素质、轻心理素质;重技术传授,轻能力培养;重增强体质,轻心理健康。如何落实当前“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并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提高和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将成为新时期大学体育教学的重中之重。大学学习阶段是人生的比较重要时期,学生在大学阶段身体和心里还处在定型期,所以大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突出强调了体育课程的综合性,它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狭隘的只是锻炼身体,学习体育知识与技能,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样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体育教师需要明白综合性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更要看到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实现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健康发展。

一、当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

当代有人总结说:“十九世纪传染病,二十世纪文明病,二十一世纪心理病。”虽然,这话有些夸张,但也道出了当下心理健康面临着的严重问题。随着观念的开放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心理压力也随之增大,而心理健康占整个身体健康的比重也随着逐渐提升。

我国大学生在心理方面同样存在着诸多的障碍、疾病和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有人对三万名大学生进行了心理调查。结果发现,35%的学生存在着心理障碍,心理健康优良率仅占8% 。近年来,构成了人们健康的最大威胁之一的便是心理失衡和心理障碍。据调查显示,我国抑郁症造成的负担已排在各种疾病的首位。焦虑、压抑、猜疑、沮丧等消极因素也不断出现在正处成长期的学生身上。然而,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却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等。我们看到,现在有很多大学生经不起挫折和委屈,心胸狭窄,习惯自我为中心。这些问题凸显出现在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形式严峻。对此,作为教育者,我们应高度的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如果学校体育教学能将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就能发挥体育教学的特殊作用,实现生理与心理健康的同步发展。

二、大学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培养的重要性

1.可以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主动独立等精神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精神品质,它既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也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体育活动一般都比较艰苦,需要学生具备忍受疲劳、面对激烈、对抗紧张、以及挑战困难、面对竞争等素质,这也是体育课教学展现的特点。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勇于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培养学生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从而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心理状态。

2.可以调适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学生们平时存在的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可以通过体育教学来进行调适。比如体育教学体现出的集体性可以改善人际关系。通过各种集体活动使同学之间的关系在活动中得以拉近,增进对相互的了解和信任,举手投足之间既充满合作和竞争,又充满着默契和谅解,不断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又培养了集体主义精神。而体育活动和运动竞赛具有的紧张激烈的特点更是会让同学体会到其中的各种胜利与失败、希望与失落,充分磨练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而锻炼出胜不骄、败不馁的顽强意志,形成不畏困难,敢于挑战,在面临和失败时不逃避,不惧怕,不灰心丧气,不悲观失望,而是主动面对各种问题,勇敢顽强地去拼搏,达到真正的心理上的健康。

三、大学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措施

1.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大学阶段,学生开始进入了青春时期,开始注重自己的形象,心理开始变得敏感,情绪非常容易受外界影响而波动。会因为学习上的一点点的困难而忧虑重重,会因为同学之间几句言语大吵大闹,大打出手。这些正是这个时期的大学生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虽说现象,但是如果教师及时进行疏解和引导,则可能导致焦虑等各种心理障碍的形成,严重的则可能影响到成年以后的心理健康。经常在新闻中发现很多面对问题却没能正确解决而抑郁自杀的青少年的案例很多。其中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自身不具备没有健康的心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另一方面则是面对问题没有为他们疏导的关键人。

虽说体育是一项身体运动,但在锻炼身体的过程中会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会产生巨大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使身体变得强壮而健美,而且可以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来宣泄不良情绪。从而有效地排解个人的紧张压抑心情,提高情绪的稳定性和自信心。因此,教师要做的便是通过根据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开放式的体育教学,选择学生喜爱的体育教学内容,同时注重体育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加自己喜爱的体育活动之中,通过各种有趣的体育运动掌握各种运动技巧,同时使得心情获得成就感和乐趣。通过体育课程的教育让学生懂得如何面对遇到的困难,从而打败挫折感和焦虑感,在短期内摆脱烦恼痛苦的消极情绪,获得愉快的积极情绪状态,以充沛的精力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

2.在体育课堂中提高学生团结协作能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2000字论文如下: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的日益普及,精英人才的增多,社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群体的优势并没有随着大学生人数的增加而有所上升,相反是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压力和考验。这一系列的现实背后,会给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状况带来怎样的影响,本文着重从这个方面入手分析讨论。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高等教育 压力

一、引言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有才无德。一个人的学历是代表他学习经历,反映了他知识教育一方面的成果。而无法反映出他的人格、身心,而人格的教育、身心的教育、心理的教育,这些教育才是对一个人起到更大作用的教育。

其次,功利主义。无论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指向功利的功能,非功利的价值渐渐淡薄。进入大学之后,学生的目标也是为了就业或者考研、出国。整个教育会陷入严重的功利化氛围当中。第三,漠视生命。

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尊严的意识、尊重他人的人格、保护自我这方面的教育是比较缺乏的,因此遇到矛盾的时候,学生可能就会采取非常过激的手段来进行处理,甚至根本就没有想到过面对的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大学生群体所面临的潜在的心理危机值得我们关注。

综合分析来看,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根源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认同危机

大学生活与以往的生活不一样,在面对学习、生活、爱情等方面纷繁复杂的选择时,易陷入内心与外界环境的不平衡与不稳定之中,人格处于自我矛盾的状态,压抑了自我的积极性,出现了严重的情感损伤和内心冲突。

2、意义世界的缺失

由于大学教育自身的特点,在大学生生活中体现出的空虚与混乱、冷漠与消极。大学生在经历心理失衡后必将以消极的形式追寻本真的存在。当所珍视的意义缺失产生心灵空寂时,生活与学习的勇气与信心也将消失殆尽。

3、应对机制的不当

通常大学生所采取的积极防御机制能帮助他们平安地度过危机,而采取的消极防御机制虽暂时能缓解内心的紧张状态。

但是,却为心理危机埋下了隐患,特别是在危机发生时采取“聚焦式”的思维认识事物、分析问题、进行消极归因时,都不利于行为的坚持性进展,所表现的是头脑中形成的一片暗区,形成无可奈何的消极、失落心态。

二、反思背后的举措

从外部环境看,高等教育的普及从客观上降低了大学生自身的竞争力但其骨子里的自视甚高却没有因此减少,除此之外,来自社会的就业压力,学校的考试压力也是的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进一步加大。

很多悲剧的产生一方面来自大学生自身认知的偏差,没来得及调试自身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来自学校,社会等方面没有及时的引导。因此,如何妥善的预防和解决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所引发的悲剧再次发生,对我们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这需要来自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努力。

正确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非是一朝一夕之功,也绝非权力所能奏效。所以预防是减少大学生犯罪的最有效的途径。预防大学生犯罪是对人才的珍惜,是对社会的责任。因此减少和预防大学生犯罪,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明显效果。

预防大学生犯罪与预防其他犯罪具有相似性,最根本的措施还在于防范于未然,针对其犯罪原因,实行综合治理,形成一种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环境,才能收到治本的效果。

1、作为学校

开设相应的心理咨询的课,普及心理的一些知识,同时完善学校的心理服务机构,及时了解掌握学生一些心理的问题,给他们进行相应的救助。

帮助大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身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从而可以引导大学生更为有效地而对现实,为大学生提供建立新型人际关系的机会;增加大学生的心理自由度,帮助其改变过去的心理异常,最终恢复健康的心理。

2、作为家庭

父母应该把学生作为是未成年的社会公民对待,应该建立起平等沟通的关系。

3、作为大学生群体自己

第一,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第二,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学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亿能力减退。

第三,加强自我心理调节。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大学生处于青年期阶段,经验的缺乏和知识的幼稚决定了这个时期人的心理发展的某些方面落后于生理机能的成长速度。

因而,在其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许多尴尬、困惑、烦恼和苦闷。这些心理问题如果总是挥之不去,日积月累,就有可能成为心理障碍而影响学习和生活。

让学生正视现实,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同现实的良好接触。进行自我调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

第四,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大学生应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通过社会交往才能不断地丰富和激活人们的内心世界,有利于心理保健。

三、结束语

有心理危机并不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关键在于,如何结合学校,社会,家庭等各界力量帮助大学生群体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能够“安全着陆”,用一颗成熟,从容的心态面对处理自身的心理危机。

这其中要反思和行动的不仅仅是外界,大学生群体自身也应该开始重新定位自身是否拥有正确的,积极地,向上的人身观,价值观,能够在关键时刻帮助他们认清自身,走出心理健康危机,走上真正属于大学生群体自己的阳光校园道路。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